小学图形认识教案模板

小学图形认识教案模板。

根据教学要求老师在上课前需要准备好教案课件,教案课件里的内容是老师自己去完善的。 设计有创意的教学课件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趣味。编辑搜集了“小学图形认识教案”相关主题资料,现在分享给您,请将这个网址加入你的收藏夹方便以后查看!

小学图形认识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一个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面画图形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知道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与同学的交往、合作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学期我们学过一些立体图形,今天我们将继续来认识一些平面图形。(板书:认识图形)

二、探究新知

1.搭积木。

(1)每一组小朋友面前都有一套积木,请小朋友自己动手搭一搭。

分小组活动,老师巡视,了解学生拼搭的情况。

(2)提问,观察拼搭的积木,想一想在拼搭的积木中哪些是已经认识的,哪些还不认识?

(3)分类:

教师从中取出1个长方体,让学生说出名称并要求学生把拼搭中的所有长方体都拿出来放在一起。

学生用类似的方法,把拼搭的积木进行分类。学生分组活动,老师巡视,了解学生分类的情况。

汇报分类结果,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4)认识平面。

①首先观察长方体,观察各块长方体积木正向着我们的那个面,然后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长方形,说明:这就是我们刚才看到的那个面,这样的一个面我们把它叫做长方形。

板书: 长方形

观察长方体的每个面与黑板上画的长方形一样吗?

(长方体的每个面都是长方形)

②观察正方体,观察各块正方体积木正向着我们的那个面。然后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正方形。说明:这就是我们刚才看到的那个面。这样的一个面我们把它叫做正方形。

板书: 正方形

观察正方体的每个面与黑板上的正方形一样吗?

(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③观察圆柱。观察圆柱一个正向着我们的那个底面,然后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说明:这就是我们刚才看到的那个面。这样的一个面我们把它叫做圆。

小学图形认识教案【篇2】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第二课时。(第68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对称对称轴等概念,并能识别对称图形,会画对称轴。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通过对生活事物及相应图形的欣赏,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陶冶情操。

教学重点:

感知对称,识别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

画出图形的对称轴。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梳子、衣服、小树、数字1、叉子图片、正方形、长方形、五角星、圆、等边三角形图片、尺、水彩笔、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1、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啊?(春天)你了解哪些关于春天的信息?(学生自由回答)

2、(多媒体展示美丽的春天景象)是啊,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柳树发芽了,小草发芽了,花儿开放了,你们看,蜻蜓哥哥、蝴蝶姐姐和树叶妹妹也高兴地飞进了我们的教室了。

3、(将蝴蝶、蜻蜓、树叶图片放大定格)这些美丽的图案它们在外形上都有一个共同的数学特点,你能发现吗?(它们的两边是一样的。)你怎么知道它们是一样的?(看出来的。)是啊,观察是学习的一种好方法。(板书:观察)除了观察,你还可以怎样证明呢?(学生通过折一折的方法,体会蝴蝶、蜻蜓、树叶左右形状一样)

4、生操作后汇报:还可以对折。(板书:对折)

5、验证,揭题。像这样对折后完全重合的图形在数学上我们称为对称图形。(板书:对称

图形)。

6、谁来说一说,什么是对称图形?

7、小结:请大家回忆一下,刚才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研究对称图形的呢?(观察和对折)

二、生活中的对称图形。

1、日常的生活中,你们有没有看到过美丽的对称图形?

2、学生自由说。

3、同桌对说。

三、认识对称轴,学画对称轴。

1、老师也找到了一些美丽的图形,想请大家帮我判断一下,我找的是不是对称图形。(出示梳子、衣服、小树、数字1、叉子图片)

2、学生判断。

3、刚才我们发现对称图形通过折在图形的中间都留下了一道折痕,这道折痕我们叫做对称轴,一般用虚线表示。

4、你能画出这些图形的对称轴吗?(出示正方形、长方形、五角星、圆、等边三角形)你打算怎么画?(学生自由说)四人小组用尺和水彩笔画出对称轴。

5、交流作业。

6、小结:通过刚才的折和画我们知道有些图形只有一条对称轴,有些图形有很多条对称轴。

四、创造对称图形。

1、这些图形都是老师剪出来的,你想想我是怎么剪的?

2、如果让你剪一个,你会剪什么?

3、请大家利用箩筐中的工具,也来创造一幅美丽的对称图形,然后把你们小组的作品贴在白纸上,比一比哪个小组的作品最漂亮。

4、学生创作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5、把好的作品上交,组长整理好材料,学生欣赏作品。

五、欣赏对称图形。

生活中美丽的对称图形还有很多很多,我们一起来欣赏。(课件展示各种对称图形的图片)

小学图形认识教案【篇3】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认识图形》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的起始课,是在上一册认识了几种立体图形的基础上,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这些平面图形,教材内容的安排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思路。认识这几种平面图形不仅是今后学习其特征、周长、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交流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的要求和孩子们的认知程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会正确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过程与方法: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本课的学习内容和孩子们对实际运用的需要,我将教学重难点设定为:

重点:会正确辨认四种图形。

难点:体会“面”在“体”上。

(四)教学准备

为了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将知识化抽象为具体,提高教学效果,我选在了多媒体教室上课,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另外,我还准备了各种立体模型及平面图形学具,彩色笔、白纸等,来作为这节课的教具和学具。

二、说学情

我所教的一年三班共有42名学生,通过平时的课堂教学我发现所有的孩子都有相同的特点:凡事充满好奇,求知欲极强,最突出的是喜欢动手操作。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孩子们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这些立体图形,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对于已经具有一定生活经验的他们来说,他们能够根据老师的具体要求进行有目的的尝试,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内完成有些难度的任务,并且80%左右的孩子会对计算机进行基本的操作。

三、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新课标强调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亲身体验、探索,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析与运用。所以,本节课我采用情境教学法、尝试教学法、活动教学法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摸一摸、说一说、做一做、涂一涂的活动,亲身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学法:在合理选择教法的同时,我还会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观察操作、合作交流,这些学习方法我将它们融为一体,既体现了新教材的特点,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下,孩子们定会兴趣浓厚,积极性高,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四、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立体图形)请同学们找一找熟悉的好朋友。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回忆旧知,为学习新知作铺垫,同时介绍三棱柱,扫清学前障碍。

2、师:去图形家族认识新的朋友。(板书课题:认识图形)

(二)组织活动,探索新知

活动一:认识新朋友

1、(利用平面图形学具)请同学们分一分,看看一共有几种图形。

2、你能叫出这些图形的名字吗?

3、概括:这些图形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就是平面图形。

【设计意图】用多媒体演示分类过程,摒弃了传统教学中在黑板上逐一粘贴的繁琐,方便快捷,一目了然。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动态过程会与多数学生猜测的思维过程完全吻合,从新课开始就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突出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新课程理念。

活动二:了解新朋友

1、这些新朋友的家在什么地方?我们到哪里找他们?(利用实物找一找)

2、(出示实物立体图形)摸一摸立体图形的每个面,说说摸的时候有什么感受?

3、(演示)“面”在“体”上滑下的过程,并概括:“面”在“体”上。

【设计意图】多数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知道这几种平面图形,但对体和面的关系了解的不透彻,通过多媒体演示“面”从“体”分离的过程,能够直观的、生动的体现出体和面的关系,即“从体上找面,面在体上”。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这一点,从而化难为简的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难点:让学生体会“面”在“体”上。

活动三 :给新朋友画像

1、小组讨论,看谁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把新朋友从立体图形上请出来。

2、学生活动,提出要求:请选择一种合适的方法得到这些新朋友。

【设计意图】经过交流,学生想到折、印、画、圈等方法,再一次深化了教学难点,体会到“面在体上”。在探究合作的过程中,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语言表达、合作交流等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并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多样性。

活动四:寻找新朋友

生活中你在哪里还见过这些图形呢?(学生自由说后展示图片)

【设计意图】传统教学中,只能是一名学生说,其他同学在脑中想象,但是借助多媒体的演示,学生能够真实的看到生活中的图形和交通标志,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在生活中普遍性,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知识与生活间精心搭设了一座桥梁,生动体现了数学的生活化。

(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1、连一连。 2、涂一涂。 3、画一画。 4、数一数。

【设计意图】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这个环节我设置了四项不同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新知。此外,这一环节也是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效果最佳的环节,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完美整合。

(四)总结反思,深化认识

你打算怎样把这些图形介绍给爸爸妈妈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说出平面图形各自的基本特征,初步渗透图形特征,为下节课学习作铺垫。

五、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图文并茂,凸显本课的重点,有助于学生理解接受新知。

小学图形认识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物体和形状。能够识别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初步理解相关概念的意义。

2、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合作意识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以四人一小组为单位,准备好各自的学具。

②、学生汇报,在投影仪下分类。

③、揭示概念。

师:每种形状相同的物体,他们都有一个相同的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吗?

①、感知长方体。

活动: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摸一摸,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先和小朋友说一说。

②、感知正方体、圆柱、球。

活动: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现在你还想认识什么形状的物体,就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

师:去掉长方体的花卦衣,你还认识他吗?请闭上眼睛想一想。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物体,(板书:认识物体),他们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⑥、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身边哪些事物的形状是这样的?

用自己手上的学具搭一搭,你能搭出什么?

今天,小朋友不仅认识了各种物体的形状,还用他们装扮了我们的生活。

小学图形认识教案【篇5】

一、活动目标:

1.认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知道它们的名称和基本特征。

2.能在周围环境中找到与图形相似的实物或实物的某一部分。

二、活动准备:

1.卡纸剪成的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准备一些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实物或实物图片。

2.小朋友的数学书

三、活动过程:

1.认识圆形

出示一个圆形的盘子,请幼儿说一说这事什么形状的?

出示其他圆形的物体,请幼儿看一看,摸一摸,感知圆形的特征。

请幼儿说一说在及里或幼儿园还看到过哪些东西是圆形的。

2.认识长方形

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盒子,请幼儿说一说分别是什么形状。

出示其他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物体,请幼儿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感知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他们的基本特征。

请幼儿如说一说还有哪些东西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

3.认识三角形

教师出示三角形的积木,请幼儿说一说这块积木是什么形状的。

把三角形积木拓画在黑板上,请幼儿观察三角形的特征。请幼儿看看、数数、感知三角形的基本特征:三条边,三个角。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区别。

说一说见过的三角形物体。

4.教师把各种图形的磁性教具摆放在黑板上,请幼儿按指令找一找。

出示三角形物体,请幼儿找出三角形摆成一排,数一数有几个?用同样的方法出示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比一比正方形和长方形两种图形谁多谁少。四种图形谁最多,谁最少。

5.幼儿操作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