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课件范例

电气工程课件范例。

资料意义广泛,可以指一些参考素材。在学习工作中,我们有可能会使用到资料。参考资料有助于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可是你知不知道我们国家的资料有哪些呢?经过收集并整理,小编为你呈上电气工程课件范例,为防遗忘,建议你收藏本页!

电气工程课件(篇1)

摘 要:证券投资课程是高校需要加大实训操作的课程之一,目前我国证券投资教学在实践教学上仍然存在一定局限性。文章针对目前高校证券投资教学的不足列出具体的解决措施希望可以让证券投资课程取得新的进展,为社会为国家做出新的贡献培养出更加优秀的证券投资人才。

高校证券投资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完善实践课程的课堂教授环节及内容,让实践课程真正意义实现。在教学中除了教授理论知识教师需要相应增加实训操练内容以实训促进课堂的开展。

证券投资课程实践教学中学生应当明确未来学习的方向,在以后的学习和就业中才能应对自如。在大学生日益普及的今天学生的就业形势也变得更加严峻,高校一方面需要教授给学生专业知识同时又要教会学生如何在社会立足和更好的生存。对于证券投资学来说其专业度更高需要学生对知识又更加深刻的认知。高校在证券投资实践教学中不仅需要教授给学生基础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将投资的新型观念以及方法教授给学生。要想让学生掌握证券投资的专业知识离不开教师的实践性教学,很多学生在学校内根本无法准确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学科,所以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毫无头绪。在证券投资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逐渐找到自己对所学专业的定位,明确自己在所学专业中扮演的角色这样有助于学生对自身未来的目标设定。全面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对证券投资课程相关知识更深刻的了解,在以后的就业过程中才能拥有更为丰富的专业水平能力。对证券投资而言实践更胜于理论知识,在对其进行投资分析的过程中离不开理论知识的专业性指导又需要丰富的专业实战经验为支撑。某种程度而言证券投资不仅仅是作为一个专业课程而存在,更带有一定的艺术色彩。高校在证券投资教学上应当积极响应我国证券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变化历程,在此基础上明确证券投资学的核心知识点和重点,注重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努力做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我国高校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存在很大的弊端且教学内容比较单一固定,在对证券投资所做的有关调查显示大多数的学生虽然经过一定的时间学习证券投资类知识,但是对所学专业知识的掌握并不能代表能够熟练运用有关知识。很多学生缺乏对证券投资学科交易技能的运用甚至对证券投资学中隐藏的风险评估无法客观对待,这让所学的证券投资知识无法很好地运用到实践操作中。现在很多证券投资教学在实践教学中习惯性将资产定价以及投资管理作为重心,教师过度重视技术层面的内容却没有做到对技术进行有效且理性的分析。目前高校内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的教师很多都是非专业性教师,这类教师在教学中往往采取灌输教学的模式。即使教师能够考虑到实践教学的方面但是所采用的方法却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教师在采用实践教学的方法时未能将相关交易软件充分利用进行模拟导致学生无法在实验过程中清晰的看出其中应当重视的要点。还有一部分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对学生的模拟操练比较的死板教条,并未通过理性分析找出投资的方法窍门,所以总而言之没有能够真正做到实践教学。

1.设计层次分明,目标明确的实践教学情境。如今高校几乎已经能够实现对证券投资学进行实践教学,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仍然有所欠缺,为了让教学的目标更加的明确让课堂教学可以得到更好的效果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应当努力根据课程内容要点以及学生学习的具体内容来进行实施。为了方便学生理解教师可以营造出实践教学的情境氛围,设置的情境氛围应当具备相对应的学习要点。在实践教学操作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开展证券投资有关的模拟活动,让学生能够做到踊跃参加,经过不断的训练将操作技巧全部掌握。为了达到预想的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的效果给学生营造实践教学氛围高校可以购买金融类相关软件,给学生创造出模拟的实验基地,让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放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互联网作为媒介,通过在实训基地中的模拟化交易让学生能够对实验操作的得心应手。学生也可以充分运用起证券投资中的股票发行以模拟炒股的方法增加实训操练的机会。

2.将校内实验校外实训基地共同结合丰富实践教学。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不仅由高校课堂组成,还需要校外实训基地的辅助来帮助实现。高校也可以邀请校外的证券投资实践专家来校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自行发挥给学生自由选择实训单位的机会。高校内的实训课程一般会选择在学期内的固定学时完成,校内实训课程一般是教师进行专业的指导与教授,给学生模拟操作的机会。在模拟操作中通常包含有模拟分析的板块以及模拟进行交易的板块等等。在实训时为了增加学生学习乐趣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可以对实训比赛进行适当的考验,通过比赛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和教师对证券投资学的学习内容一目了然。在学时内的实训课程应当在证券投资学课程中的百分之三十左右最佳,在最后的实验实训课程也需包含在其中。教师可以给学生适量的模拟资金让学生进行模拟投资,在模拟投资过程中可以反映出学生的模拟投资情况。让学生既能学到证券投资学知识又能有实训操作的机会。校外的实训基地一般需要符合校内的实训课程内容,校外实训基地应当与高校签订相关协议,共同为学生的证券投资学贡献出自己的力量。高校可以将实习工作队伍进行完善成立专业的领导队伍,让学生可以在这一实习基地中更好的参与校外的实践活动。高校在实习基地中企业也可以让优秀的业务高手来为学生做专题讲座,挑选比较热点的证券问题作为讲座的讲解重点,让学生第一时间对证券投资学新的变化及时了解掌握。

3.建立网络指导平台,开展实时跟踪指导。高校在进行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时需要搜集足量的网络资源,根据我国证券投资交易的发展状况来进行具体的分析探讨。我国每天的证券交易时间是有限的并且证券投资学的课时设置也非常紧迫,导致在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中会反复对证券信息进行及时的更新和分析才能对实践做出相关的决策。高校为了给学生学习证券投资学实训课程提供便利会在班级中设立有专门的课程实训的讨论处。在群体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互联网平台充分的运用起来,准确并且及时的掌握学生的学习现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才能第一时间加以解决。在这个平台中学生可以全身心投入去钻研探讨,将学生讨论的结果与教师指导的结果进行融合。所谓网络跟踪指导就是利用互联网实施教学辅导,保证实践教学的开展顺利进行。

高校为了让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能够顺利进行应当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氛围,找出相关的学习案例对其进行分析探讨。同时结合互联网媒介进一步完善证券交易的系统,让学生可以真切的感受到证券投资的实践性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熊广勤.证券投资学课程实践性教学模式探析[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04).

[2]于丽红;兰庆高.证券投资学课程研究性学习教学理论与实践[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3).

电气工程课件(篇2)

摘 要:《电气工程导论》涉及的专业面宽、内容新、不涉及过多的理论;包含了强电、弱电、通信技术等主要内容,对电气工程类学生的专业学习可以起到“导航”的作用。本文根据本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教师、学生及教材问题,提出了通过教学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如何指导学生重视并在以后的学习中重视并“会”学本专业课程,具有指导意义。

今后若干年内对电气工程发展影响最大的主要因素包括:

(1)信息技术的决定性影响。信息技术广泛地定义为包括计算机、世界范围高速宽带、电气工程图、计算机网络及通讯系统,以及用来传感、处理、存储和显示各种信息等相关支持技术的综合。信息技术对电气工程的发展具有特别大的支配性影响。信息技术持续以指数速度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气工程中众多学科领域的持续技术创新。反过来,信息技术的进步又为电气工程领域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更新更先进的工具基础。

(2)与物理科学的相互交叉面拓宽。由于三极管的发明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发展,固体电子学在20世纪的后50年对电气工程的成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电气工程与物理科学间的紧密联系与交叉仍然是今后电气工程学科的关键,并且将拓宽到生物系统、光子学、微机电系统(MEMS)。21世纪中的某些最重要的新装置、新系统和新技术将来自上述领域。

(3)快速变化。技术的飞速进步和分析方法、设计方法的日新月异,使得我们必须每隔几年对工程问题的过去解决方案重新全面思考或审查。

从以上知道,本课程的内容包含了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及应用、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电机与拖动、电力电子技术、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电气控制技术与PLC应用、微机控制技术、供电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

(1)教师素质问题。

电气工程导论的内容及其丰富,包含的课程知识十分复杂,这对如何聘用新的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本专业有很大影响。

延伸到电气专业外相关的很多技术发展,要激起学生对外来世界更加信息化的好奇,对未来人类生活的向往,比如智能家居,通过无线就能控制家用电器等,方便快捷安全,抑或更加人性化和自主化的小型分散发电,超导技术等。

目前的大学教师,对导论的教学,只是局限于本身的内容讲解,使用相关的PPT;以为讲完一本书就算完成了的《电气工程导论》的教学,对于能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关心不够,达不到教学效果;其次,没有哪一个人能够全面掌握《电气工程导论》包含的所有内容。一个教师讲完一本教材不适应本课程的教学。

(2)学生认知问题。

导论,顾名思义是讲述有关专业的发展和应用,但是因为接触的专业课程还不是很多,所以对怎么样去学好这个专业、需要哪些方面的专业技能、当今社会乃至世界这方面的发展情况如何等等都不是很清晰,不能给自己一个学习和探索的定位;通过这门课,学生需要对本专业进行深刻的认识。

但是,本课程多开设在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学生刚从高中毕业进入大学校门,尚不适应大学学习,此时开设内容如此丰富的内容的课程,许多学生不能理解开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另外,本课程的内容决定本课程考查课,学生的重视程度达不到一定高度。

(3)教材问题。

技术的飞速进步和分析方法、设计方法的'日新月异,使得以出版的《电气工程导论》教材的寿命极短,也就是说,任何一本《电气工程导论》教材的使用都会面临不能满足现代教学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通过一下教学设计解决问题。

(1)教师设计。

打破传统的一门课程一个老师的教学方法,将本课程分解为:电子、电气、测量、控制、信息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几个方面内容;每一部分内容安排一个具有实践经验的老师讲解。

教师与学生一个是教,一个是学;不同的资深老师讲解不同的知识,会使学生认为学校对他们很重视,使他们的自尊心得到满足,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2)教法设计。

采用案例或者参观方法,取代以往的以教材为主的讲课方式,让学生从案例中知道电气工程专业的重要性,或者从企业现场体会电气工程的作用及重要性,以及电气工程专业涉及的相关技术及应用。

(3)过程设计。

打破传统的每周两个课时的授课过程,改变为集中时间进行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在案例分析和参观实践过程中,让学生多进行讨论以激发学生主动认知能力。

(4)学生设计。

学生是学习的主题,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知识面的培养,贯彻“考研、出国、技能的人才培养导向,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让学生知道电工、电子、信息、控制理论以及计算机软硬件的基础知识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知道较好的工程实践的重要性”。

河南工程学院针对,级学生进行了教学改革,在两个星期之内完成了对当届学生《电气工程道路两年的教学工作》,教师及教法设计具体方案如图1所示。

将《电气工程导论》所涉及的内容规划到不同的教研室,然后,各教研室安排相应的具有实践经验的老师进行案例教学并带领学生到相关知识领域参观。每个案例分析及参观分配3天时间,其中一天讲述案例,一天参观学习,一天讨论。

最后的总结过程,由学院委派资深教师对学生系统讲解电气生产、电气安全及技术开发等内容,并让学生用一个下午时间写出电气工程导论学习报告。

河南工程学院连续几年对《电气工程导论》学习满意度进行调查,几年来,调查结果见表1。

表1中,及没有进行教学改革,2011及2012进行了本课程的教学改革,从表1可以看出,进行教学设计以后,学生对教师及教法满意度有了极大地提高,对本专业的学习内容有了极大地理解,产生了极大地学习兴趣。

《电气工程导论》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必修课,本课程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了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本课程的教学改革,使得学生对本专业有了深刻认识,达到了教学要求。

[1] 范瑜.电气工程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2] 肖登明.电气工程概论[M].中国电力出版社,.

[3] 史仪凯.电气工程导论[M].美国加州大学,1986.

电气工程课件(篇3)

注册电气工程师课件

一、概述

自然界存在的能量,不可能直接应用于我们所需要的场合,必须通过某些手段转换成处理方便的能量。电能是转化成为能量最方便、最常用、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形式,它已成为人类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电气工程师就是负责这种电能产生、传输、转换、控制等方面的工程师。

二、注册电气工程师概述

1.注册电气工程师的定义

注册电气工程师是经过国家或地方有关机关认定,并依法取得注册证书的专业技术人员。

2.注册电气工程师的职责

注册电气工程师的职责是进行电能的产生、传输、转换、控制等方面的工作。电气工程师既能用来设计电气设备,也能用来操作和维护电气设备。

3.注册电气工程师的条件

注册电气工程师需要拥有电气工程或相关领域的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三年以上电气工程相关工作经验,经过相应考试合格并取得相应证书。

三、电气工程师的职业前景

当前,随着社会技术的发展,电气工程师的职业前景越来越广阔。尤其是在制造业、轨道交通、机械制造业等行业,能够见到电气工程师的身影。此外,随着国家对新能源的政策支持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相关产业的发展已变得越来越火热。

四、电气工程师的职业素质

1.专业知识:注册电气工程师需要具备深厚的电气与电子学及相关领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以便适应不同行业和领域的电气设备的设计、制造、维护和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2.职业素质:注册电气工程师需要具备职业道德、责任感、勇气和协作精神等方面的素质。

3.学习能力:注册电气工程师需要能够在不断变化的技术和工作环境中快速学习和掌握新技术、新理论和新方法。

4.语言能力:注册电气工程师需要具备英语的基础语言能力,可以阅读以及撰写英文的技术文献,并需要在国际化的研发以及项目执行中进行交流和协作。

五、电气工程师的薪资水平

当前,注册电气工程师的薪资水平相对较高。根据各个行业以及地区不同,一般而言,央企的薪资水平会比较稳定且高于其他企业,同时,一线城市的薪资水平也会高于其他城市。

六、电气工程师的工作环境

现在,电气工程师的工作环境相对较好,一般会提供相应的岗位公寓和福利待遇等。此外,随着科技和网络的发展,现在有很多企业都支持远程办公,电气工程师未来也有很大的发展可能。

七、结束语

注册电气工程师是电气领域的重要从业人员,他们的工作直接影响着各行各业的电气运行与发电效率。虽然其工作压力比较大,但这种工作能带给工程师成就感、荣誉感与高薪福利。期望电气工程师们能发扬精神,创新实施并为社会发展做贡献!

电气工程课件(篇4)

注册电气工程师课件

一、背景介绍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电气工程师的职业地位日益普及和重要。注册电气工程师是指经工程技术人员资格审查机构认证,具备从事必需的电气工程设计、施工、检测、维护和管理等活动的工程技术人员。注册电气工程师的执业范围广泛,包括电力系统、电器设备、电器材料、配电自动化、电气控制、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

二、课件目标

本课件的主要目标是为广大学子提供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所需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本课件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以下几方面的知识:

1.注册电气工程师的基本概念和职业要求;

2.电气工程设计的原则和流程;

3.电气工程施工的要点和方法;

4.电气工程检测的方法和标准;

5.电气工程维护和管理的具体措施。

三、课件内容

1. 注册电气工程师的概念和职业要求

(1)注册电气工程师的定义和分类

(2)注册电气工程师的职业要求和执业范围

2. 电气工程设计的原则和流程

(1)电气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2)电气工程设计的流程和步骤

(3)设计文件的编制和审查

3. 电气工程施工的要点和方法

(1)电气工程施工的组织和管理

(2)电气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3)施工质量的控制和检验

4. 电气工程检测的方法和标准

(1)电气设备的检测与验收

(2)电气工程的检测方法和标准

(3)电气安全检测与评估

5. 电气工程维护和管理的具体措施

(1)电气设备的维护和养护

(2)电气工程的管理和改进

(3)电气事故的处理和预防

四、课件特点

(1)结构完整,内容全面。本课件内容涵盖了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所需的大部分知识点,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重点突出,难点易懂。本课件将重点内容和难点进行了突出,让学生更容易记忆和理解。

(3)案例实例,贴近实际。本课件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4)答疑解惑,详尽全面。本课件提供了在线答疑解惑服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时解决问题,更快取得学习成果。

五、总结

通过本课件的学习,学生将可以全面掌握注册电气工程师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为考试的通过和未来的工作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电气工程师职业的追求者提供一个广阔的发展平台,助力其实现自我价值和职业梦想。

电气工程课件(篇5)

题目:注册电气工程师课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力行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并且在各个领域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电气工程师在其中的地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而成为一名电气工程师就必须通过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的考核,因此,注册电气工程师课件的学习也变得十分必要。

一、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介绍

1.1 考试内容

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包括两个科目:理论考试和应用技能考试。其中,理论考试包括电气基础知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网计算与分析、高压电气技术、电气设备检测与在线监测、电能计量与电力质量等内容,应用技能考试包括绘图技能、电网分析软件应用、电力系统保护与自动化等内容。

1.2 考试时间

考试时间为两天,分别是理论考试一天和应用技能考试一天。

1.3 考试地点

考试地点为工信部认可的考试承办单位。

二、注册电气工程师课件学习

2.1 学习目标

学习注册电气工程师课件的目标是深入了解电气工程师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为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学习内容

注册电气工程师课件内容涵盖电气基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计算与分析、高压电气技术、电气设备检测与在线监测、电能计量和电力质量、电力系统保护与自动化、电力系统规划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2.3 学习方法

(1)课件学习

注册电气工程师课件是学习的主要方式,通过系统、有序地学习课件,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点,为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

(2)习题练习

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是理论和应用技能相结合的考试,因此,需要不断地进行习题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应用技能水平。

(3)课外学习

要想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电气工程师,需要不断地学习电气工程相关的前沿技术和新技术,了解行业发展动态,这需要在课外进行学习和研究。

三、总结

注册电气工程师是电力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电气工程师,必须要先通过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注册电气工程师课件的学习是为考试做好准备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为电气工程师打下坚实基础的必要手段。所以,学习注册电气工程师课件是每一位电气工程师必须要认真对待的任务。

电气工程课件(篇6)

注册电气工程师课件

一、课程介绍

《注册电气工程师课件》是为了帮助考生顺利通过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而设计的。本课程主要包括电气工程基础、电力系统、电力拖动、电子与控制、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等五个部分,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电气工程领域的相关知识,为考生的考试备考提供了全面的指导。

二、电气工程基础

电气工程基础是电气工程学科的基础核心,是学习和研究电气、电子领域的必备知识。本部分主要讲解了电路分析、电场与电势、磁场与磁势、电磁感应、电磁波、矩阵理论与复数运算、数字信号处理等内容。对于考生来说,这部分内容耐心的理解和掌握是考试的基础,也是后续内容的重要铺垫。

三、电力系统

电力系统是电气工程领域的重要分支领域,本部分主要讲解了电力系统的发展历史、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电力系统的负荷特性、电力系统的失电保护、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电力系统的故障排除等内容。本部分内容对于考生来说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为考生提供了实际能力锻炼的机会。

四、电力拖动

电力拖动是电气工程领域的重要领域之一,本部分主要讲解了电动机的结构与类型、电动机的特性、电动机的控制方式、变频器、电工材料和专业术语等内容。对于考生来说,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是考试的重点之一,也是考生以后从事电气工程的实践基础。

五、电子与控制

电子与控制是现代电气工程学科发展较快的领域之一,本部分主要讲解了电子器件、磁性元件、电子线路、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和逻辑电路等内容,这些内容是现代电气工程领域的重要知识点,考生在备考过程中也要重点掌握。

六、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是现代电气工程学科发展必须要掌握的技能,本部分主要讲解了计算机组成、计算机程序的设计、计算机网络、控制系统的设计和相关软件的应用等内容。由于这些内容是现代电气工程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考生在备考时也要着重掌握这方面的内容。

七、总结

总的来说,本课程主要介绍了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的相关知识点,包括电气工程基础、电力系统、电力拖动、电子与控制、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等五个部分,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电气工程领域的相关知识。准备参加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的考生可以根据本课程的内容有针对性的进行备考和学习,提高考试成绩。

电气工程课件(篇7)

摘要:

本文通过我校“高分子科学技术导论”双语课程的教学过程,介绍了该课程双语教学的课程设置目的和相关的学科体系建设,以及教材的选择与多媒体教学手段。提出了不同层次本科院校进行双语教学应从实际出发进行专业课程设置,依据不同教学目的进行双语课程体系建设,互动性强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与教学手段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我国教育部早于就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于意见》中明文要求国内高校积极推动以英语等外语进行的教学模式。而后在1月、1月和202月教育部又多次发文鼓励和推动双语教学的开展。年8月,教育部为落实上述文件精神,引发了((关于启动2007年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的通知》(教高司函[2007]137号),更提出从2007年至,共支持建设500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在高校本科教育中“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的目的是加强培养学生利用外语学习专业知识、进行技术交流的能力,这对于我国高等教育与世界接轨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培养国际化的人才,而且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和学生今后自身的发展。对于高校工科类本科生来说,无论他们毕业后是攻读更高学位,还是从事各种技术性工作,具备用外语学习专业知识和进行技术交流的能力都是必要的。

1、我国的“双语教学”。

主要是指用汉语与英语两种语言进行非语言学科的教学,为学生营造一种双语双元文化氛围,使学生能够潜移默化地接收两种语言与多元文化环境的熏染

(1)课程设置目的材料学科国际性强,学术理论发展更新快,因此在许多高校都很早开展了双语教学工作。

北京化工大学对“高分子物理”课程也进行了双语教学试验。他们的做法是进行分层教学,即对部分英语水平好的学生实行了双语教学。华东理工大学对“陶瓷基复合材料’,课程进行了双语教学。合肥工业大学也于20开始进行“高分子物理”课程的双语教学,武汉理工大学“材料概论”实行了双语教学,天津大学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概论”课程实行了双语教学,重庆工学院开设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课程,唐山学院在三上开设了“材料概论”双语课程等。

我院开展双语教学势在必行。原拟定开设的双语课程是“高分子物理”,这门课程是高分子材料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学时多,内容杂,理论性强,在以中文讲解过程中尚有部分同学感到学习吃力,且是学生研究生人学考试常考的专业课程。鉴于我校是省属二本院校,学生人学英语水平与重点院校之间就有一定的差距,英语水平又参差不齐,因此从2007级教学计划开始加人了几高分子科学技术导论”这门双语课程,旨在使学生进人专业课学习的同时,全面了解专业知识体系,尤其是帮助一部分学生及早具备一定的专业文献查阅能力。

(2)课程体系建设鉴于前述的教学目的,因此“高分子材料技术导论”课程设置在三年级上期,任选课,18学时,1学分。

该课程教学大纲大体包括高分子学科的基础知识如学科发展建设、高分子材料基本分类与命名等,高分子基本结构知识,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原理,主要的高分子材料及其基本性质和简单的高分子材料加工内容。原定为任选的意义在于实质上实行分级教学,即英语水平好的同学选修,为自己更早更快地进行外文文献的查阅及外文教材的学习打下更好的基础;而“高分子材料技术导论”的内容实际包括了整个专业课程设置中的“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和“高分子材料成型工艺学”,即使英语水平相对较差不选修的学生,也不会因此而使整个学习的平台短缺。

(3)教学方法与体会在实际教学中。

确立了教学目标与体系设置后,首先遇到的就是教材选择的问题。它是影响学生对课程消化吸收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双语教学,我校制定了几种方案,其中包括对教材选用、课堂英文使用比例和板书中英文比例等的规定。既是双语教学,其目的旨在加强培养学生利用外语学习专业知识、进行技术交流的能力。因此,教材选用外文原版教材应该是最佳选择。诚然,不少优秀的英文原版教材确实比国内的教材更能反映世界上最新最前沿的知识,且语言原汁原味,但在实际使用中,大多数老师都有这样的认识,即其存在与我国教学大纲不完全相符、内容过于全面且难度无法调节等问题,在实际讲课过程中,教师为了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往往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性讲解,实际教学内容覆盖率低,且学生学习起来知识点散,不易系统组织,同时也造成了教材的浪费(原版英文教材或引进影印版的定价相对都不菲)。

外文原版教材直接拿来就用,效果打折;而国内出版的双语教材相对较少,适合的也不多见。针对教材问题,我选择的是化学工业出版社引进的“国外名校名著”系列,JoelR。Fried著的“polymerscienceandtechnology",同时参考了David LBowe:的“an introduction to polymer physics”,L.H.Sperling的“introduction to polymer physical science”和天津大学出版的“introduction to materials”。

在此基础上,我制作了与本学院教学大纲配套的多媒体课件。课件使用全英文板书,内容精练,R辅以大量图片,形象清晰,既弥补了教材的不足,也使学生易于掌握重要知识。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时,提前把课件主要内容打印出来给学生进行预习,而把其中重点的词汇(知识点概念)预留下来。这样,一方面学生可以在课前预习中根据课件内容看相关部分知识,对要学习的内容做大致了解,另一方面,课堂上减少了做笔记的时间,同时根据老师的讲解,只记录那些余下的重要的概念名词。既能够留出更多时间用于听老师讲课,理解专业知识内容而不过多的停留在单词本意的认知上,又让学生自己动手抄写重要的名词,强化了记忆。

通过双语教学发现,学生中那些英语程度较好的,一般比较欢迎双语教学课,甚至希望在课程体系设置内加大双语教学课程比例及课堂英语讲授的比例;但英语基础较差的,甚至根本听不懂也看不懂的学生,则对双语课程有抵触情绪,不太愿意配合老师的课堂教学,更无论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作业的要求了。这一方面与学生的英语基础能力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由此而形成的学生对于英语教学课程的兴趣有关。但通过这一学期的授课我认为在没有专业英语课程学习之前,开设专业性强的双语课程,对于仅仅有大学英语基础的学生来讲,难度还是有些过大了。学生阅读外文教材或参考书所需要花费的时间很多,对于三年级专业基础课程任务相对还比较重的学生学习来说,占用的精力让一些学生也不能胜任。

2、结合本学期的授课情况和学生最后的学习情况。我对做好双语教学工作有以下几点建议。

(1)为了优化教学效果,宜采用选修课的`课程设置形式,尤其是分班式教学。

课程设置主要取决于双语课程设置的目的。如果是普遍提高学生对于英语专业知识的认知,必须学习的课程,可以进行分层教学。不同的班级采用双(英)语教学的比例不同;如果是使学生提前进行英语专业知识的讲授,目的在于使一部分有能力的学生先可以进行外文文献的查阅,可以做一些选修课。此外,对于理论知识相对较浅的一些专业课程,如“豁结剂”或“高分子材料学”等,在三下“专业英语”课程学过之后开设成双语课程也应该较适宜。如天津科技大学开设了“高分子粘合剂”双语课程,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是,有的学校为了使学生适应大量专业单词而把双语教学与专业英语课程融合成一门课程的做法,我觉得还有待进一步商榷。因为专业英语是一门语言性学科,着重于专业词汇的记忆与文章理解翻译等内容;而无论哪种性质的双语课程都应该是专业知识性的教学。个人以为,也可以在二年级开设“科技英语”课程,代替通常的专业英语,比如材料学科可以选择融合金属、陶瓷与高分子材料在内的专业英文文献,这样,在三年级开设各门双语课程只需辅以少量专业词汇为基础,而不影响正常的知识性教学进程。

(2)多媒体的应用对于双语教学的课堂教学有着显著的积极的作用。

教学过程中应进一步提高多媒体制作技术,增加全英文影像资料,会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学习的兴趣,丰富讲授内容,真正起到导论课的讲授意义。

课堂讲授过程中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参与,设置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知识性问题,进一步增加教学过程的互动性也是今后教学中应慢慢加强的一个环节。

电气工程课件(篇8)

注册电气工程师课件

一、课程介绍

本课程主要面向电气工程师注册考试的学生,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电气工程师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和专业素质。

二、课程内容

本课程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电路基础知识:深入掌握电路定理、电路分析方法、电路简化、电路定理应用和电路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2.电气设备:细致了解各种常用电气设备的结构、性能指标、使用范围、检验标准、维修方法等重要知识点;

3.电气自动化:深入学习自动控制系统、工业网络、PLC编程,以及现代电气自动化领域的其他相关知识;

4.电能计量:详细介绍电能计量的基本理论、电能表的工作原理、电能表的检验和校准方法,以及计量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等方面的内容。

三、课程特点

本课程具有如下特点:

1. 系统性强:本课程内容丰富,系统性强,有助于学生全面掌握电气工程师注册考试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知识点全面:本课程覆盖了电路基础、电气设备、电气自动化、电能计量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电气工程师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3. 实用性强:本课程强调实战应用,通过丰富的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实践,帮助学生锤炼技能、掌握核心知识和技能。

4. 讲师水平高:本课程的讲师团队由多位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深厚学术背景的专业人士组成,保证了教学质量的高度。

四、教学方式

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包括讲课、实践操作、案例分析、互动问答等,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学习效果评估

本课程学习结束后,会由专业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并给出相关的建议和改进措施,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和专业素质。

六、总结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性强、内容丰富、实用性强的注册电气工程师培训课程,将为广大电气工程师考试学生提供有力的帮助和支持,帮助他们成为更专业、更出色的电气工程师。

电气工程课件(篇9)

首先通过对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第一线的学生需求进行详实分析,达到佐证金融会计实践教学重要性及寻找实践教学有效途径的目地。问卷主要涉及金融会计学科和实践教学领域,对涉及金融会计课程实践教学的相关问题做了分类调查,分为三大类。

问卷系统调查了金融会计及实践教学这2个重要概念在研究对象中的认知情况。通过对第一手资料的详实统计和分析,结果如下:

第一类问题主要调查学生学习金融会计课程的前期基础。

受调查对象为经济类专业学生,已学过基础会计,正在学习金融会计。对于希望通课程学习获得什么,在可复选的情况下78.64%的同学认为是基础但重要的记账方法,61.17%的同学认为是最新金融会计资讯,75.73%的同学认同熟练的操作技能,60.19%的同学则选具体详实的会计分录,大多数同学认为金融会计课程十分重要并希望从中获得至少一项甚至多项的知识和技能。问及对金融会计和企业会计看法,94.17%的同学认为二者不同但有相通之处,48.54%的同学认为金融会计较难,41.75%认为两者都难。35.92%的同学认为熟悉金融会计,而47.57%的同学两者都不熟悉。89.32%认为两种会计都非常重要。15.53%的同学学习金融会计出于课时学分压力,78.64%的同学学习金融会计的动力来源于将来工作需要。但只有0.97%的同学出于各种考虑考取了会计专业相关资格证书。统计结果反映了作为经济类专业必修课程,金融会计对于希望将来从事金融行业的同学来说是既期待又怕受伤害,近半数同学认为金融会计非常难,而另外大多数觉得会计都非常难。而且只有1/3同学表示熟悉企业会计,近半数同学两者都不熟悉,几乎没有同学获得相关资格证书,这虽然和同学们精力有限有关,但也侧面反映了同学们学习会计特别是金融会计的前期基础不扎实,为我们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战。另外近4/5的同学表示自己学习金融会计课程源于将来工作的需要,说明同学们已经意识到学习重要知识和技能对于自己未来的重要性,也为我们后面进行金融会计实践教学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第二类问题主要调查学生对于实践教学的了解情况。

调查结果如下图:对于实践教学,47.57%的同学表示略知一二,而48.54%表示不太清楚,但不管是否清楚,64.08%的同学认为实践对于教学很重要,想通过实践教学更好地学习课程,32%的同学认为比较想学,只有0.97%的同学不喜欢也不想学。61.17%的同学认为实践教学的作用是能更好地了解理论课程,而41.75%的同学表示对于将来工作有帮助。对于实践教学的现状,39.81%的同学认为现阶段各学校基本上都以理论教学为主,很少有实践教学,也有40.78%的同学意识到尽管目前以理论教学为主,但是实践教学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还有21.36%的同学提出,虽然很多学校都在提倡实践教学,但是实施情况大多不到位。针对第二类问题即学生对于实践教学了解情况的调查,近半的同学不太了解实践教学是什么,而其他也大都一知半解,这和实践教学在我国各校的实施情况有关。那就是提得多,做得少。连老师都不一定了解,更何况学生。即使如此,仍然有近三分之二的同学意识到实践教学非常重要,另外大部分也认为可以或值得学习,学生们普遍认同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同学们眼中,目前各高校和学科对于实践教学的实施情况并不理想,近2/5的同学认为实践教学很少,但是另外2/5的表示看到实践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不少同学提出很多实践教学只是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做到行知合一,而实践教学本身更应该积极地付之于实践,这样才能真正地发挥它的作用和职能。

第三类问题将金融会计课程和实践教学结合,用以了解当前学生对于在金融会计课程中推行实践教学的看法及建议。

这是在具体课程中如何实施实践教学的问题,非常具有针对性。首先,56.31%的同学认为金融会计课程和实践教学密不可分,40.78%的同学认同实践教学和实际的具体课程比如金融会计可以结合起来更好地为教育服务。29.13%的同学认同可合并成一门课程,但是理论为主,实践为辅。44.66%的同学认为教学过程中,需要加重实践教学的比例。甚至有27.18%的同学提出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并且在同学们心目中实践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复选的情况下,53.40%的同学认同案例教学,认为采用讲解案例的方式可以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实际操作。45.63%的同学希望采取多媒体教学,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讲解实际操作。68.93%的同学希望能够进行实验室教学,通过实验模拟操作,或通过相关软件锻炼动手能力。还有71.84%的同学希望能够提供户外教学,通过带领大家直接参与业务,以实习的形式进行实际操作。而且在复选情况下,91.26%的同学都认为具体的实例演示是至关重要的,80.58%的则侧重于操作规则的讲解,还有77.67%和63.11%的对技能的训练和凭证的演示非常在意。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同学希望能将金融会计课程和实践教学更好地结合在一起,认为实践教学最大地好处在于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理论课程,而且从长远角度讲对将来工作也十分有利。当然大多数还是非常理智地选择理论教学为主,但是强调要加强实践教学比重,这和现在实践教学的困境以及高等教育的理念都非常吻合,值得我们在教学研究和改革过程中予以重视。而且很多同学都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前实践教学的不足,那就是提多做少,这也是我们日后要逐步改善的问题。而且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经历和偏好,给出了他们心目中倾向的金融会计实践教学方式,最受欢迎的是实习型的户外教学,其次是模拟型的实验室教学,再次才是最常用的案例教学和多媒体教学。通过了解同学们心中的所感所想,为我们今后教学进步提出了宝贵的参考。

实践教学不仅仅需要好的理论教材,还需要很多辅助的工具。不管是采用课堂演示,实例演习,操作示范还是实训模拟,都要寻找到适合的教材及工具。如课堂演示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多媒体,影音设备,教学视频的制作都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实例的演示和操作示范更需要多方面的支持,不仅教师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储备还要求要较高的实际操作能力。而作为全方位训练的实训模拟,更要求有健全的实验制度和便利的实验设备及详细的实验教程。别人的教材不一定适合我们的情况和学生的实际,因此就要求教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删减和补充,尽量加入自己的心得体会。甚至鼓励教师在积累一定经验的基础上自行研发教材和其他工具,以达到教学用相结合的最佳效果。

金融会计学由于跨专业学科的知识结构特征以及对实践的需求,因此要求能够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提高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双重效果。譬如采用实物、图片、幻灯、录像等辅助教学手段,以形象直观和内容上的丰富多彩以及形式上的交互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可采用情景教学、案例教学、活动教学等灵活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还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和单一的评价模式,将“岗位模拟”和小品演绎方式运用于教学,以发展性教学评价贯穿于教学始终,引导学生自主创造性地发展,并注重学生创造性精神和能力的体现。针对不同的学习阶段和学习计划,建议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先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等辅助设备,以演示的方式,引导学生将课堂中的知识吃透,然后再结合案例分析和具体的'实例演习方式,达到真正了解实际操作及培养动手能力的目的。

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复合式教学方法,对授课老师和学生都是一种挑战。要求教师不仅有理论知识,而且能密切关注银行业务发展并搜集相应材料。其次要求教师能够总结案例,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银行业务模拟实验教学中还需要教师熟悉各种单据的处理流程,熟悉银行计算机处理程序。最后还要能合理分配理论、案例、实践课程的教学时间,在保证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增强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金融会计学课程跨学科难度较大,对实践教学的教学要求颇高,因此在考试形式的选择方面不必拘于旧式,可根据学生掌握程度,做出适当的调整,比如成绩中实践考察成绩的占比,理论考试中金融知识和会计操作的比例,客观题和主观题的分布。另外,考试中还可以提供一些范围和难度适宜的扩展题作为加分题或者选做题,给以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和选择的权利,以求达到理论实践教学的双丰收的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动手能力。学生了解某种业务的所需凭证及核算过程后,可运用实践模拟方式,通过学生亲自传递凭证、操作模拟金融会计核算的某阶段或全过程。以此来加强学生对理论概念的理解,并能在头脑中形象的、清晰的呈现出业务操作的全过程。从而达到加深对这一业务核算的理解的目的。学生通过具体的实践,加深了对所学基础知识的理解,系统地掌握了金融会计各个环节的基本技能,同时发现自己知识上的不足并予以及时补救。事实证明,金融会计实践教学可以激发学生专业兴趣,启发学生对专业理论的认知,发展和完善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促使教师建立起全新的教学理念,为未来社会培养合格人才。

电气工程课件(篇10)

注册电气工程师课程是培养电气工程师所必须的课程之一。在课程学习中,学生将学习电气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术,学习电气设备的设计、安装、调试和维护技术,掌握实际工程项目中的应用知识,了解电气工程师的职业要求和专业素质,为将来从事电气工程师工作打下基础。本文将从注册电气工程师的课程专业知识、课程设置、课程教学方式和课程未来发展等方面探讨注册电气工程师课程的相关主题。

1. 注册电气工程师课程专业知识

注册电气工程师课程涵盖了电气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术。通过学习,学生将会了解电气工程的概念和发展历程,掌握电气设备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学习电源系统、保护系统、控制系统、通信系统和计算机控制等应用技术。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学生还将会了解工程项目的实施流程和项目管理方法,包括设计、安装、调试和维护等相关技术。此外,注册电气工程师课程还将针对电气工程师的职业要求和专业素质进行培养,包括技术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道德等方面。

2. 注册电气工程师课程设置

注册电气工程师课程设置除了包括电气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之外,还涵盖了大量的实践教学和案例分析。在实践教学方面,学校会为学生提供具体的实验任务和实践任务,如安全电气系统的设计、电子电路的设计和调试、电力系统的控制和监控等。在案例分析方面,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来加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并能够明确电气工程师在实际工程项目中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此外,注册电气工程师课程还设置了职业咨询和素质培养等专门课程,培养学生在职业道德和个人素质等方面的能力。

3. 注册电气工程师课程教学方式

在注册电气工程师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讲授、实践操作、案例分析、互动讨论等,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和学习兴趣。在讲授方面,教师需要通过PPT演示、视频辅助等方式来讲授课程知识,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在实践操作方面,学校需要为学生提供先进的实验设备和实验室,让学生能够真正地亲自动手操作和实践,从而加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案例分析和互动讨论方面,教师需要利用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去思考问题,并让学生交流彼此的观点和体验。

4. 注册电气工程师课程未来发展

注册电气工程师课程未来将呈现出新的发展方向和趋势。随着电气工程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各种新的电气设备和应用技术将不断涌现。因此,未来的注册电气工程师课程将需要更加注重实践教学和案例分析,加强对新技术和新设备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同时,在学生教育和素质培养方面,未来的注册电气工程师课程将更加注重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培养出更加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电气工程师。

综上所述,注册电气工程师课程作为电气工程专业中的重要课程,涵盖了电气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术,掌握实际工程项目中的应用知识,了解电气工程师的职业要求和专业素质。在教学中,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和学习兴趣。未来的注册电气工程师课程将更加注重实践教学和案例分析,加强对新技术和新设备的掌握和运用能力。电气工程师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更新知识,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GZ85.com延伸阅读

注册电气工程师课件十五篇


资料一般指可供参考作为根据的材料。在我们的学习或者工作中,常常会用到一些资料。资料可以帮助我们更高效地完成各项工作。那么,你知道资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吗?也许下面的“注册电气工程师课件十五篇”正合你意!仅供参考,我们来看看吧!

注册电气工程师课件(篇1)

注册电气工程师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职业,这项职业重要性不言而喻,是社会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支柱。注册电气工程师需要具备很多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学习这一专业需要经过系统的课程培训。在注册电气工程师课件中,学习者可以获得从基础知识到实践技能的全方位知识。

一、课件概述

注册电气工程师课件是一份非常全面的学习材料,通过对电气工程学科的准确描述和分析,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电气领域的知识,并学习如何将电气知识应用于实践。此外,课程还通过综合案例实践和讨论实践,加强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和思维素质提升。这份课程既强调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也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思维素质提升,使学生能够将理论学习运用到实际生产中。

二、课程内容

1.电力系统的基础知识

课程第一章是电力系统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电力系统的组成、构成和类型、基本配置和拓扑结构等相关的基础知识。本章中,学生首先学习了电力系统的分类,电力系统中各个元件的功能和特点,并理解了不同类型的电力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场景和优点。

2.电力电子技术

课程第二章讲述电力电子技术,介绍各种电力电子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学生将掌握主要电力电子器件的构造原理和工作方式,包括各类电子开关、电容器、电感等。并将学习到各类电力电子控制电路的基本设计原理和计算公式, 并且还将掌握如何使用仿真软件对电力电子控制电路进行模拟分析。

3.变电站的设计

课程第三章讲述如何进行变电站的设计,介绍了变电站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强调电力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将学习到变电站的组成结构、设计流程、技术要求、设备选型和安装要求等。

4.高压电气设备的维护

课程第四章讲述高压电气设备维护,重点介绍了高压电气设备的常见故障和维护问题。学生将掌握高压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及故障排除的基本知识,包括调试流程、排除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三、总结

通过注册电气工程师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电气工程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以及关键技术的实现方法。这些知识和技能在实际工作中有很大的用处,可以帮助注册电气工程师更好地进行工作,提升其在职场上的竞争力。

注册电气工程师课件(篇2)

注册电气工程师课件

一、概述

自然界存在的能量,不可能直接应用于我们所需要的场合,必须通过某些手段转换成处理方便的能量。电能是转化成为能量最方便、最常用、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形式,它已成为人类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电气工程师就是负责这种电能产生、传输、转换、控制等方面的工程师。

二、注册电气工程师概述

1.注册电气工程师的定义

注册电气工程师是经过国家或地方有关机关认定,并依法取得注册证书的专业技术人员。

2.注册电气工程师的职责

注册电气工程师的职责是进行电能的产生、传输、转换、控制等方面的工作。电气工程师既能用来设计电气设备,也能用来操作和维护电气设备。

3.注册电气工程师的条件

注册电气工程师需要拥有电气工程或相关领域的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三年以上电气工程相关工作经验,经过相应考试合格并取得相应证书。

三、电气工程师的职业前景

当前,随着社会技术的发展,电气工程师的职业前景越来越广阔。尤其是在制造业、轨道交通、机械制造业等行业,能够见到电气工程师的身影。此外,随着国家对新能源的政策支持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相关产业的发展已变得越来越火热。

四、电气工程师的职业素质

1.专业知识:注册电气工程师需要具备深厚的电气与电子学及相关领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以便适应不同行业和领域的电气设备的设计、制造、维护和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2.职业素质:注册电气工程师需要具备职业道德、责任感、勇气和协作精神等方面的素质。

3.学习能力:注册电气工程师需要能够在不断变化的技术和工作环境中快速学习和掌握新技术、新理论和新方法。

4.语言能力:注册电气工程师需要具备英语的基础语言能力,可以阅读以及撰写英文的技术文献,并需要在国际化的研发以及项目执行中进行交流和协作。

五、电气工程师的薪资水平

当前,注册电气工程师的薪资水平相对较高。根据各个行业以及地区不同,一般而言,央企的薪资水平会比较稳定且高于其他企业,同时,一线城市的薪资水平也会高于其他城市。

六、电气工程师的工作环境

现在,电气工程师的工作环境相对较好,一般会提供相应的岗位公寓和福利待遇等。此外,随着科技和网络的发展,现在有很多企业都支持远程办公,电气工程师未来也有很大的发展可能。

七、结束语

注册电气工程师是电气领域的重要从业人员,他们的工作直接影响着各行各业的电气运行与发电效率。虽然其工作压力比较大,但这种工作能带给工程师成就感、荣誉感与高薪福利。期望电气工程师们能发扬精神,创新实施并为社会发展做贡献!

注册电气工程师课件(篇3)

电气工程师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职业之一,随着工业科技的飞速发展,电气工程师的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对于那些想要成为电气工程师的人来说,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又是必须的一步。

一、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概述

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被认为是电气工程领域的重要认证考试,其主要考察电气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应用能力。该考试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包括笔试和面试。在笔试部分,考察者需要答题涉及电气安全、电力设备、电力系统等知识点。而在面试部分,考察者需要展示自己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和工程的管理能力。

二、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报考条件

1、必须是中国国籍公民;

2、持有大专或以上电气工程相关学历;

3、从事电气工程相关工作满3年以上。

三、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的准备工作

1、学习和复习必要的知识,包括电力系统、电力设备、电力安全等;

2、了解各类考题的类型,形式和难度,熟悉考试内容和要求;

3、做好时间规划,有计划有规律地复习和练习;

4、与其他考生交流,分享经验和心得,也可参加线上或线下培训课程。

四、如何备战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

1、制定学习计划并坚持执行;

2、尽可能多地参加模拟测试,测试自己的应试能力;

3、保持良好的心态,坚信自己一定能够通过考试;

4、更积极主动地与行业内的专业人士交流,学习并吸收其经验。

五、结语

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不容易,需要考生付出大量的努力和时间,但一旦通过考试,将会获得行业内的认可和尊重。与此同时,合格的电气工程师不仅能够从事相关工作,还可以参与和推动我国能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正向的贡献。

注册电气工程师课件(篇4)

一、前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和电力行业也迅速壮大。电气工程师是电力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他们承担着从电力系统设计到电力设备维护等一系列重要任务。电气工程师的职能和使命愈发重要,也为电气工程师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因此,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考试的课程设置和内容涉及电气工程师的各项知识和能力,需要考生掌握大量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本文将从注册电气工程师课程的主题入手,分析其主题内容,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帮助考生顺利通过考试。

二、注册电气工程师课程的主题

1.电力系统分析

电力系统分析是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的重要课程之一。该课程主要包括电力系统的构成和组成,电力系统的基本原理、模型和方程,以及电力系统的各种分析方法和应用。这些知识点在实际工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电气工程师必备的基本能力。

面对这些知识点,考生应该注重强化基础,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加深对电力系统的认识和理解。同时,还要注意不同分析方法的应用场景和适用范围,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思考。

2.电力设备与保护

电力设备与保护是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的另一个重要课程。该课程着重介绍各种电力设备的性能和运行要求,以及电力设备保护的原理、方法和技术。这些内容对于电气工程师在电力设备的选型、使用和维护方面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考生应该重点掌握常用电力设备的特点和分类,以及各种保护技术和方案的应用。此外,还需要了解电力设备的预防性维护和应急维护,及时处理设备故障,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转。

3.电力系统规划和设计

电力系统规划和设计是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的另一个热门课程。该课程主要包括电力系统的规划和设计方法、流程和标准,以及电力系统的负荷和供电方案。这些内容对于电力工程项目的实施和管理非常重要。

考生应该注重熟悉电力系统的规划和设计流程和标准,掌握电力工程项目的实施和管理技能。另外,还需要关注当前电力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和政策法规,将其贯彻到电力工程项目中,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电力市场与经济

电力市场与经济是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的另一课程。该课程主要介绍电力市场和电能经济的相关知识点,包括电力市场的运行模式和机制,电力价值链的构成和流程,以及电力市场监管和政策的制定。

考生应该注重理解电力市场的基本模式和运行机制,掌握电力市场监管和政策制定的相关技能。另外,还需要了解电力行业中的新兴技术和创新模式,掌握电力市场的发展趋势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策略。

三、总结

注册电气工程师课程的主题内容繁多、涉及面广,需要考生掌握大量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考生应该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强化,同时还要密切关注电力行业的新发展、新技术和新政策,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电气工程师的职业素养和能力水平。

注册电气工程师课件(篇5)

以《注册电气工程师课件》为主题,本文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详细讲述电气工程师的职业需求、注册流程、考试内容和备考技巧,以及如何在职场中发挥卓越的作用。

第一部分:电气工程师的职业需求

随着国家工业化和信息化进程的加速,电气工程师的职业需求越来越大。电气工程师是一种具有高技能和高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主要负责电力系统、电气自动化、智能控制等领域的设计、研究和开发。其中,包括了电气设备制造、发电、输配电、工业控制、自动化信息化、新能源等领域。

电气工程师的职业前景广阔,因为电气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如工业生产、城市建设、节能环保、能源开发等。同时,电气工程师的工作需要有较高的精度和安全性,也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技术,以保证工作的正常运行和系统的可靠性。

第二部分:注册电气工程师的流程

想要成为一名注册电气工程师,需要经过多个步骤:

1.学历要求:

首先,具有相关专业的大学本科或研究生学历,如电气工程、自动化、电子信息、计算机等专业。这是注册电气工程师的基本条件。

2.工作经验要求:

其次,需要具备相关的工作经验。根据不同的会考年份和地区的要求,工作经验的要求不同。一般来说,至少需要有2年以上的相关工作经验。而且,工作内容需要与电气工程有关,如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行、维护等。

3.注册考试:

然后,需要参加地方及全国范围内的电气工程师注册考试。考试内容主要是电气工程及其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和电气工程实践技术,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需要通过才能拥有注册电气工程师的资格。

第三部分: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内容

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分为两个部分,笔试和面试。

1. 笔试

笔试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电气工程基础知识,包括电路分析、电机原理、电力系统、控制理论等。

(2)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电气设备的选型、运行和维护等方面。

(3)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了解职业规则和职业道德,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2. 面试

面试部分主要考察电气工程师面对实际问题的应变能力,包括沟通能力、判断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职业素养。

第四部分:备考技巧

备考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需要一定的技巧。

1. 全面系统的备考:

备考要全面系统,要尽可能全地掌握电气工程的相关知识,不可偏废。

2. 抓住基础和重点:

基础知识和重点问题是备考的关键,因为考试中通常会涉及到这些方面的内容。

3. 做好笔记:

在学习过程中,要做好笔记,强化记忆和梳理知识点。

4. 进行模拟测试:

模拟测试可以使备考者更好地了解考试的策略和准确性。通过模拟测试考试,可以发现不足之处,并进行针对性的补充。

第五部分:如何在职场中发挥卓越的作用

成为一名注册电气工程师,可以在职场中发挥卓越的作用。以下是几个建议:

1. 持证上岗:

拥有电气工程师注册证书是进入电气行业的门票,在职场中的竞争力会更大。

2. 不断学习与更新:

职场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需要不断学习与更新自己的知识与技能。

3. 具备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

在电气工程师职业中,需要能够协调各种利益方的关系,沟通技巧也尤其重要。

4. 重视安全性:

电气工程师的工作需要具备较高的精度和安全性。重视安全意识可以最大化保障系统的可靠性和运行安全。

总之,成为一名注册电气工程师需要经过多个步骤,考试内容也不同。需要掌握好备考技巧,并始终保持学习的态度,以发挥更大的职业价值。

注册电气工程师课件(篇6)

注册电气工程师课件

一、背景介绍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电气工程师的职业地位日益普及和重要。注册电气工程师是指经工程技术人员资格审查机构认证,具备从事必需的电气工程设计、施工、检测、维护和管理等活动的工程技术人员。注册电气工程师的执业范围广泛,包括电力系统、电器设备、电器材料、配电自动化、电气控制、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

二、课件目标

本课件的主要目标是为广大学子提供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所需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本课件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以下几方面的知识:

1.注册电气工程师的基本概念和职业要求;

2.电气工程设计的原则和流程;

3.电气工程施工的要点和方法;

4.电气工程检测的方法和标准;

5.电气工程维护和管理的具体措施。

三、课件内容

1. 注册电气工程师的概念和职业要求

(1)注册电气工程师的定义和分类

(2)注册电气工程师的职业要求和执业范围

2. 电气工程设计的原则和流程

(1)电气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2)电气工程设计的流程和步骤

(3)设计文件的编制和审查

3. 电气工程施工的要点和方法

(1)电气工程施工的组织和管理

(2)电气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3)施工质量的控制和检验

4. 电气工程检测的方法和标准

(1)电气设备的检测与验收

(2)电气工程的检测方法和标准

(3)电气安全检测与评估

5. 电气工程维护和管理的具体措施

(1)电气设备的维护和养护

(2)电气工程的管理和改进

(3)电气事故的处理和预防

四、课件特点

(1)结构完整,内容全面。本课件内容涵盖了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所需的大部分知识点,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重点突出,难点易懂。本课件将重点内容和难点进行了突出,让学生更容易记忆和理解。

(3)案例实例,贴近实际。本课件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4)答疑解惑,详尽全面。本课件提供了在线答疑解惑服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时解决问题,更快取得学习成果。

五、总结

通过本课件的学习,学生将可以全面掌握注册电气工程师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为考试的通过和未来的工作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电气工程师职业的追求者提供一个广阔的发展平台,助力其实现自我价值和职业梦想。

注册电气工程师课件(篇7)

注册电气工程师课程是电气工程师们必备的一个能力提升途径,对于从事电气工程领域的工程师来说,参加课程学习可以增强专业技能,提高选择和设计电气设备的能力。本文将以"注册电气工程师课件"作为主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注册电气工程师课程的组成

注册电气工程师课程主要由三个方面构成:

1.基础理论:包括电路理论、电磁学和电气设备等。

2.法律法规:包括电气安全法律法规、电气产品的检验认证等。

3.实际项目:包括工程案例分析、计算、测绘和现场考察等。

这三个方面的主要目的是使学员具备注册电气工程师的必备技能,能够胜任电气工程设计和管理工作。

二、注册电气工程师课程的重要性

1.提高技能:电气工程师在参加注册考试之前通常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电气技能,但是,随着电气设备技术的日新月异,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以便在工作中更加优秀的设计电气设备。

2.增强竞争力: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电气工程企业越来越需要具备高素质的电气工程师来受理大型工程项目。参加注册电气工程师课程并取得注册资格证书,不仅可以在工程领域内增加个人技能和经验,还可以使个人在职场上更容易被企业青睐,提高个人竞争力。

3.保证当前工作能力:对电气工程师来说,注册电气工程师资质是保证 自身技能和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准。通过参加注册电气工程师课程学习,可以更加充分地了解和掌握电气工程设计的各个方面,有利于保证自己在电气工程及相关领域中具备必要的设计和管理技能。

三、注册电气工程师课程的特点

1.偏向实战:注册电气工程师课程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提高学员的纯理论水平,而是能让学员亲自参与和体验实际工程设计和管理。这也是这个课程的魅力之一。

2.灵活性高:注册电气工程师课程不是固定的、某些必要的课程除外。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及项目需求,选择加入适合自己的课程。

3.社交性强:通过参加注册电气工程师课程学习,学员可以结交到各个领域的电气专家和同行,促进信息和资源的共享,增强合作和联系。

结语:

注册课程是一项长期进行的学习过程,随着电气工程领域的发展,学生需要不断地更新和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知识面。笔者相信,通过注册电气工程师课程的学习,会为每一位电气工程师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职业生涯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注册电气工程师课件(篇8)

电气工程师,是拥有电气工程师资格证书的专业人员。电气工程师的主要工作是设计、建造、维护和修复电力系统,包括发电、输送和分配电力。注册电气工程师证书是电气工程师最高的职业资格证书,是证明其技能、知识和经验的重要凭证。那么,注册电气工程师课程应该包括哪些主题呢?

一、基础知识讲解

1.电力系统基础知识:电力系统的构成、电力系统中的电压、电流、功率、电阻、电感、电容等基础概念的讲解。

2.电路分析基础:包括电路元件、电路定律、电路分析的方法、电路的解法等内容。

3.电机原理与设计:电机的分类及其特点、旋转磁场、电机的基本结构与特性、电机构造与工作原理、电机的参数计算、电机的设计等。

4.变压器原理与设计:变压器的分类及其特点、变压器结构与工作原理、变压器的参数计算、变压器的设计等。

二、法律法规

1.电力法律法规:讲解电力行业的政策、法规和标准,如电力安全法,电力行业标准等。

2.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讲解注册电气工程师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如保护客户利益、不违反行业规范等。

三、技术实践训练

1.电气安全知识:包括电气安全基础知识、用电安全常识、电气事故案例分析等。

2.电力系统设计:针对电力系统整个生命周期的设计,包括项目前期勘察、设计、施工管理、验收等各个阶段。

3.电力系统检修和维护:介绍电力系统的设备维护方法和维修技巧,包括故障判断、现场处理、设备维护等内容。

4.电力系统运行管理:包括电力系统的运行、调试、数据上传、监控和管理等。

以上就是注册电气工程师课程设计的主要主题和内容。注册电气工程师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员深入了解电力系统的基础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掌握科学的电气设计、施工、运行和维护方法,以提高其实践技能,从而为电力行业的建设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注册电气工程师课件(篇9)

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讨了注册电气工程师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份雄厚的学习资料和参考。从以下几个方面系统地讲述了注册电气工程师的知识体系和培养模式:

一、电力工程基础知识

电力工程是指应用电力学和相关技术,构建出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供电系统,以及相关电力设备和控制系统的设计、施工、运行、维护等一系列综合技术活动。因此,学习电力工程的基础知识是进行注册电气工程师培养的基础,这些知识包括电路基础、电机学、变压器、发电机、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电子器件、传感器技术、电力控制等方面。

二、电力工程实践技能

除了基础知识,注册电气工程师还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技能,这是从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技巧。在实际工程中,注册电气工程师需要具备的实践技能包括调试和检修电力设备的能力、设计电路和控制系统的能力、应对故障的解决能力、管理和组织施工的能力、安全生产的能力等方面。

三、电力系统的规划与设计

为了保障现代化工农业和城市建设的需要,电力系统和电力设备需要进行全面、科学的规划和设计,并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注册电气工程师就是在这个领域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设计一个完整的供电系统需要注册电气工程师具备分析地形和地貌、核算负荷、进行电力系统的拓扑结构设计、进行电力设备的选型、制定施工方案、进行工程造价的控制以及保证施工质量等方面的能力。

四、电力设备检测与维修

电力设备的检测与维修是保障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也是注册电气工程师的主要工作之一。电力设备的检测需要具备检测测量技术的能力,电力设备的维修需要具备电力设备安装及调试技术、电力设备检查与故障分析技术、电力设备检修及配件替换技能、电力设备预防性维护技术、电力设备紧急故障排除技术等方面。

五、电力工程管理与组织

电力工程的管理和组织也是注册电气工程师不可缺少的能力之一。在电力工程中,注册电气工程师需要掌握电力工程组织管理、图纸审查、安全管理、质量控制、工程结算及验收、风险评估等,同时还需要与项目相关人员进行良好的沟通协调,保证工程可持续发展。

总之,注册电气工程师需要具备电力工程的基础知识、实践技能、电力系统的规划与设计、电力设备检测与维修、电力工程管理及组织等多方面的能力。因此,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对于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注册电气工程师课件(篇10)

注册电气工程师课件

一、课程目标

通过本堂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

1. 熟悉电气工程师的职责和自己的法律义务;

2. 掌握电气工程师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3. 了解电气工程师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机会。

二、课程内容

1. 电气工程师的定义和职责

2. 电力系统的基础知识

3. 电路分析和电路设计

4. 电气设备选型和保护

5. 电气安全和监管

6. 电气工程师的法律义务

7. 职业规划和发展机会

三、课程教学方法

1. 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并指导学生通过研究和讨论来加深理解;

2. 通过观看视频、进行实验和模拟情境等方式让学生获得实战经验;

3. 为了巩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老师将会提供一些适合于家庭作业或者小组讨论的任务。

四、课程评估

1. 学生将会参加小型测验来测试他们的课堂理解水平;

2. 学生将会根据实验和家庭作业来评估他们的能力和技能;

3. 学生将会进行一次综合性的考试,来评估他们对整个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五、参考书目

1. 赛灵思(Xilinx Inc.). (2004).《电气工程师手册》.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2. 朱永浩,孙家兴. (2003).《电力系统基础》.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3. 肖勋. (2010).《电气工程设计基础》.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4. 束治国. (2009).《电气设备选型与保护》. 北京:科学出版社.

5. 张辉. (2008).《电气安全和监管》. 北京:科学出版社.

六、总结

以上是本堂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目标,通过本堂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积累必要的知识和技术,更可以打造他们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机会。

2023风工程课件(范例7篇)


资料通常是指书籍、报刊、图表、图片等。在我们的学习或者工作中,常常会用到一些资料。参考资料可以促进我们的学习工作效率的提升。所以,您有没有了解过资料的种类呢?为此,你可能需要看看“2023风工程课件(范例7篇)”,请继续阅读本文相关内容!

风工程课件【篇1】

一、说教材 :

高中生物选修3第一章基因工程,是选修3整本书的重点,它是其它几个章节的基础。而其中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又是该章节的重中之重,是本专题的核心,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上承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下接基因工程的应用,难点多,内容杂,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

二、说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尝试分析某一转基因生物的研制过程及基本操作程序。

2.情感态度目标:

①通过对基因工程原理及基本操作程序的理解,掌握理论联系实际的朴实观念以及对当今世界的前沿技术有更深刻的了解。

②通过对四步基本操作程序的具体操作技术的学习,增强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情感和建设祖国的社会责任感,并且建立起知识创造价值,知识为人类服务,使人类生活质量更好的美好愿望。

3.能力目标:

通过让学生了解世界最前沿技术,追踪社会热点,提高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能力,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动手能力和合作态度。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基因工程基本操作程序的四个步骤。

难点:

1、用基因工程的方法使大肠杆菌生产出人的胰岛素,如何设计。

2、目的基因与载体的结合。

四、说教法、学法 :

教法:结合了直观教具(图片),多媒体教学,讨论式的教学方法,由此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

学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是让学生充分体现其自主性。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让学生学会收集信息的能力,增强理解力。讨论分析信息,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自主表达出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在讨论、分析、综合过程中,学生主动思考并得到其所需信息,培养归纳、比较、综合能力。让学生学生动手制作重组DNA分子,让学生得到实践,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五、说教学过程:

1.导课:

提问复习上节课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内容。

1、基因的剪刀是什么?其主要作用是什么?

2、基因的针线是什么?其主要作用是什么?

3、基因的运输工具是什么?

指出:利用这些专用工具,怎样完成基因工程呢?

2.引出课题: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3.进入教学过程:

(1)设计问题情境,指导读书: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软化番茄,到底是怎样获得的呢?它要通过哪些步骤才能实现呢?

学生带着问题自主阅读课文,组织讨论,得出基因工程的四点基本操作程序,通过这种学生自学和讨论来概括本文的重点内容——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增强阅读能力,并可以提高分析、归纳其所得信息能力及交流能力。

(2)利用多媒体,展示资料,依次讲授新课:

首先用多媒体展示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流程图,了解基因工程的四点基本操作程序,然后讲第一步骤:目的基因的获取。先补充何为目的基因?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办法:反转录法,化学合成的办法。

其次: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讲这点之前,让学生模拟制作重组DNA分子,展示自己制作的重组DNA分子,各有几个切割位点?露出几个黏性末端?如何拼接上去?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模拟拼接,加深学生对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的认识。最后,我再总结指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首先要用同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质粒和目的基因,再用DNA连接酶把互补的.黏性末端连接。一个完整的基因表达载体由四个部分组成:启动子,终止子,目的基因,标记基因。

最后在讲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是只讲方法(借鉴细菌或病毒侵入细胞的途径)和过程(运载体为质粒,受体细胞为细菌等)。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主要讲检测(通过检测标记基因的有无来判断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和表达(通过特定性状的产生与否来确定目的基因是否表达)。

六、说教学反思(略)

风工程课件【篇2】

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与大家交流和学习。

我说课的内容是浙科版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中的第一章《基因工程》。由于本节课为高三一轮复习课,我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了整合,教材中本章一共为四节的内容:第一节介绍工具酶的发现和基因工程的诞生;第二节介绍基因工程的基因原理和技术;第三、四节分别介绍基因工程的应用和前景。经过整合后我将第二节基因工程的基因原理和技术为主干,通过以基因工程的应用转基因抗虫棉为实例,重点突破工具酶的使用等技术问题,这样既节省了复习的课时,避免了教师重复新课内容的嫌疑,又使知识富有体系,能更好的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抓住主干知识,使整块知识能在一个课时的时间内复习完整。

教学的核心要素是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目标,首先要分析学习任务。我主要采用了任务驱动法先精心设计学习任务单(出示),让学生课前先阅读任务单上的一篇题为《揭秘转基因抗虫棉产业化过程》的文章,让学生有兴趣并且带着问题去学习这部分内容。

制定教学目标,还需要知道学生的现有情况和学习需求。我运用访谈法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起点,以及学习需求,进行了一定的了解。分析信息,探明学情如下:

我从知识、能力、情感三个方面进行了分类,比如,从能力来看,学生感到知识杂乱,理不出线索,从情感来看,学生对基因工程的知识还是很感兴趣的,希望老师提供直观的学习情境。

这就为制定三维教学目标指明了方向。制定教学目标,还需要依据课程标准。然而,课程标准并不能直接作为教学目标,因为它难以评价、难以据此作为教学流程设计的依据。因此,必需对课程标准进行合理解读和处理。

本课的核心内容是基因工程操作的基本流程,如何让学生理解和记忆呢?我认为引导学生结合培育转基因抗虫棉培育过程(PPT展示)回忆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流程为主线,并由此让学生用一个字概括出每一步操作的精髓,进而通过分析每一步关键操作,各个击破重点、难点和考点;同时结合高考中经常出现的关于转基因抗虫棉的试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体会知识的应用。按照这样的思路,形成知识体系。每个概念要素适用怎样的行为动词呢?根据概念要素的作用和地位,我确立了对应的行为动词。通过什么条件来实现呢?依据学情和教学条件,我制定了行为条件。我期望学生达到怎样的水平呢?用行为程度来界定。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我采用格兰伦的“ABCD表述法”(行为主体、动词、条件、程度)叙写表现性教学目标。

这是本节学生需要达成的知识目标:(PPT展示)

达成知识目标,主要通过这些学习过程和方法,这就是能力目标:(PPT展示)

在获取知识、运用方法的过程中,派生出情感态度价值观:(PPT展示)

可见,通过这样的分解,我制定出了可观察、可测量的表现性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我确立了本课的教学重点:(PPT展示)

依据学情调查,根据学生已有起点能力和认知水平,我确立了本课的教学难点:(PPT展示)

结合杜威的教育思想,本课的主要教学方法是问题教学法。

这是基于学习任务分析,概念多、体系庞杂、难度大,我需要有线索串起来,也是基于学习者的需要,学生也希望老师帮他们整理知识结构。真正的教学不应只求收获不问耕耘,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当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时,需要更多的技能和技巧;同时当教师带着智慧走向学生时需要更多的自主和创造。一个好的教学过程要求教学环节安排合理、教学组织形式科学、教学整体结构严谨、教学节奏得当等。我认为,通过问题串的设置,可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链,进而形成知识体系。

本课从转基因抗虫棉实例引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转基因抗虫棉培育过程图,结合该图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回忆基因工程的操作流程,从中不仅培养了高考要求学生具有的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总结概括和表达信息的能力,在学生回忆知识的过程中结合板书书写关键词如下:(PPT展示)

此板书的书写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在课堂中通过小组讨论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课后要求学生根据板书书写的关键词自行设计转基因抗虫棉的培育方案,如果学生在此能根据教师的要求一步步回忆和总结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流程,结合关键词合理表达叙述成句,这个培育方案的书写对学生来说应该不难,同时也使书本上抽象的操作流程具体化、应用化,进一步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问题不光是教师抛出的,我还要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生成问题。本节课以转基因抗虫棉培育为主线,通过问题串的形式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我在备课过程中设计了五个技术问题供学生思考和探究:(PPT展示)

这五个技术问题的设计其实是针对基因工程的五个关键性操作,也是高考经常考查的点,特别是近年来对基因工程中工具酶使用的考查在出题中题型各异,在教学过程了笔者重点选择了几道典型题加以突破,其中不少是通过习题改编的,让学生既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又在疑惑中得到了提升。如下面这个题(PPT展示)要求学生依次辨析DNA分子所发生的变化是何种酶催化作用的结果,此题要求学生对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的功能和作用位点比较熟悉,从而间接地回忆了相关知识点。

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相关考题中学生存在的疑惑较多,我同样对一道高考试题进行了改编(PPT展示),通过四个问题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1、DNA连接酶能否将甲、乙两种不同限制酶剪切的具有相同黏性末端的DNA的片段连接起来?2、DNA连接酶能否将不同黏性末端的甲、丙DNA的片段连接起来?3、甲、乙连接后的重组DNA分子仍保留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吗?4、图中作用于a、b位点的酶分别是什么?

对于思考有困难的学生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动手画一画、转一转、拼一拼、想一想,这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难,但是平时很少有学生这么去做,一旦体验过学生对于这个知识点就能比较好的掌握了,运用起来也得心应手。在此铺垫下,学生对于该知识点应该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之后再安排三个例题加以巩固。(PPT展示)

基因工程内容抽象,所以我还需要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这也是学生的要求。

基于以上分析,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师:在高考题中经常会出现以基因工程为背景的育种题,这其中最成熟的是我们国家自主研制的转基因抗虫棉培育,这节课我们就以转基因抗虫棉培育为例来复习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请同学们结合PPT上的转基因抗虫棉培育的流程图,回忆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流程。

生:从苏云金芽孢杆菌中提取DNA并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Bt毒蛋白基因,同时提取农杆菌Ti质粒并用同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质粒环

师:很好,大家想想如果用一个字概括这步操作便于我们记忆?

生:切

师:恩,概括得不错,那么第二步呢?

生:将Bt毒蛋白基因连接到开环的质粒DNA上构建重组DNA分子

师:用一个字概括?

生:接

师:还有几步操作呢?

生:将重组DNA转入农杆菌中,并用农杆菌转化法侵染棉花细胞;筛选Bt毒蛋白基因整合到染色体DNA上的棉花细胞并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转基因抗虫棉植株;鉴定Bt毒蛋白是否在相应的棉花细胞中表达

师:大家说的很对,这三步也分别用“转、筛、鉴”概括,大家同意吗?

生:恩

师:如何使用基因基因工程中的常用工具酶?请同学们辨析下图各组DNA分子所发生的变化分别是何种酶催化的结果?

生: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解旋酶、DNA聚合酶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下面三个DNA切割片段,思考:DNA连接酶能否将甲、乙两种不同限制酶剪切的具有相同黏性末端的DNA的片段连接起来?

生:能

师:那么DNA连接酶能否将不同黏性末端的甲、丙DNA的片段连接起来呢?

生:不能

师:为什么呢?

生:碱基序列不能互补配对

师:甲、乙连接后的重组DNA分子仍保留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吗?

生:不能,连接后的两端序列不同

师:回答的很好,图中作用于a、b位点的酶分别是什么?

生: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解旋酶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个例题:基因工程中,需使用特定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便于重组和筛选。已知限制酶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限制酶I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根据图示判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生:A.质粒用限制酶Ⅰ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Ⅱ切割

师:看来大家掌握的不错,那么如何获取Bt毒蛋白基因呢?如果Bt毒蛋白基因序列是已知的,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合成目的基因?

生:化学合成或者PCR

师:两者的区别是什么?

生:如果已知序列较短用化学方法合成,已知序列较长用PCR扩增

师:如果Bt毒蛋白基因序列是未知呢?

生: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

师:让我们再看一个例题:下列基因工程操作步骤中,未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是

生:C。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

师:如何构建重组DNA分子?已知限制酶EcoR 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 AATTC—,在Bt毒蛋白基因的两侧各有1个EcoR I的切点,在土壤农杆菌的Ti质粒上有EcoR I的1个切点。请画出Bt毒蛋白基因两侧被EcoR I切割后形成的黏性末端;请画出质粒被EcoR I切割后形成的黏性末端;上述切割后形成的黏性末端可以连接吗?

生:(思考,画图)

师:下图为转基因抗虫棉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将图中①的DNA用HindⅢ、BamHⅠ完全酶切后,反应管中有几种DNA的片段?

生:4种

师:图中②表示HindⅢ与BamHⅠ酶切、DNA连接酶连接的过程,此过程可获得几种重组质粒?

生:2种

师:如果换用Bst l与BamHⅠ酶切,目的基因与质粒连接后可获得几种重组质粒。目的基因插入质粒后,不能影响质粒的什么?

生:1种;复制

师:重组DNA如何导入棉花细胞?

生:首先Bt毒蛋白基因插入Ti质粒;然后重组Ti质粒导入农杆菌;接着通过农杆菌介导侵染棉花细胞;最后Bt毒蛋白基因转移整合到棉花细胞基因组

师:怎样筛选棉花细胞和鉴定Bt毒蛋白?请大家观察下面这张技术流程图,思考A过程需要的工具酶有哪些?

生: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

师:B过程及其结果体现了质粒作为运载体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什么?

生:要有抗性基因;在宿主细胞中能复制

师:C过程的培养基除含有必要营养物质、琼脂和激素外,还必须加入什么?

生:Kan(卡那霉素)

师:D过程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检测Bt毒蛋白基因的表达?

生:直接观察抗虫性状和用DNA探针检测

师:至此,我们把基因工程中的关键性技术问题做了一一回顾,接下来要求大家结合板书自主完善转基因抗虫棉培育方案

生:(书写转基因抗虫棉培育方案)

在实施上述教学过程中,自然形成了我的板书。通过板书结构化,起到了提示学习线索、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作用。我想,这是对多媒体教学的有效补充。

谢谢!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风工程课件【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经历用假设对比方法来解决分数工程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的分数工程问题的基本特点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过程与方法:

在解题的过程中,通过理清数量关系、找准工作总量来解决学习中的难点问题,掌握用假设法来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勇于探究创新的精神及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工程问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工程问题中的工作总量与单位“1”的关系及工作效率的求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以前我们学过做工问题,谁还记得做工问题涉及到哪三种量?(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口述,教师出示投影: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2、外贸公司的蒋经理急需加工3000套服装。

甲厂单独完成需15天。

乙厂单独完成需10天。

(学生根据条件提出问题,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板书)

(1)依据三量关系,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列式?

(2)说说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三个量间的关系的其它的等量关系式

3、引出课题:

像这样的涉及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的问题,在数学上,我们称之为“工程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板书课题:工程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题

外贸公司的蒋经理急需加工一批服装。甲厂单独完成需15天,乙厂单独完成需10天,两厂合作需要几天完成?

(将导入的习题与例题放一起进行对比)

2、阅读理解

请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

(已知:甲厂的工作时间,乙厂的工作时间;未知:两厂的工作效率、工作总量)

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要求两队合修多少天能修完,还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学生讨论交流后汇报:

3、变换题中的条件再分析解答。

(1)把3000套改为6000套、1500套、5000套、9000套。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每一组选择一个数据解答出来。

3、分析与解答

(1)学生思考,讨论交流,道路长度未知,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这类问题

(学生分小组思考、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2)出示课堂活动卡(分小组讨论交流尝试解决问题)

设加工套服装

甲厂每天加工多少套:

乙厂每天加工多少套:

两厂合作,每天加工多少套:

两厂合作,需要多少天:

4、展示环节

(1)抽3-4组同学上台进行展示,并说明解题思路。

(2)观察比较几位同学的解决过程,找发现。

(学生畅所欲言:几组同学的工作总量不一样,每厂的工作效率不一样,最后的结果是一样的)

5、归纳总结

三、巩固练习

1、六(2)班教室做值日,由吴丽斌同学单独完成需x小时,由周超同学单独完成需小时,两人一起做,要多少时间完成?

2、导入部分加一个条件,丙厂也来加入,丙厂单独完成需12天,请提出问题并解答!

四、课堂总结

1、用分数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

(1)把工作总量看成单位“1”

(2)谁几天完成,谁的工作效率就是几分之一

(3)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2、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工程问题来解答?

风工程课件【篇4】

一、说教材 :

高中生物选修3第一章基因工程,是选修3整本书的重点,它是其它几个章节的基础。基因工程及其应用又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上承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下接蛋白质工程,难点多,内容杂,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根据大纲和课程目标,本节课内容要求了解基因工程原理及基本操作程序;理解基因工程的应用。

2.情感态度目标:

①通过对基因工程原理及基本操作程序的理解,掌握理论联系实际的朴实观念以及对当今世界的前沿技术有更深刻的了解。②通过对四步基本操作程序的具体操作技术的学习以及各国对此技术的重视,增强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情感和建设祖国的社会责任感,并且建立起知识创造价值,知识为人类服务,使人类生活质量更好的美好愿望。

3.能力目标:

通过让学生了解世界最前沿技术,追踪社会热点,提高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能力,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动手能力和合作态度。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①基因工程基本操作程序的四个步骤(知识重点)。这个知识点是建立理论联系实际的理论基础。②如何利用科学技术为人类服务(情感重点)。此是本文的情感重点,社会不断进步,科学不断发展,做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只有趁现在年少,认真学习,掌握最新的科学知识,才能利用所学知识,为人类服务。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难点: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以及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因为没有实际可见的东西,而且无法用具体的感性材料来帮助学生的理解,比较抽象,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故将其列为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

教法:本节课我采用的是讲述法,但不是传统的填鸭式,而是结合了直观教具(图片),多媒体教学,讨论式的教学方法,由此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

学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是让学生充分体现其主体性。让学生读——通过阅读课文,让学生学会收集信息的能力,增强理解力。

让学生讲——讨论分析信息,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自主表达出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让学生想——在讨论、分析、综合过程中,学生主动思考并得到其所需信息,培养归纳、比较、综合能力。

让学生做——课前布置学生动手制作重组DNA分子,让学生得到实践,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提问复习上节课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内容。①限制性内切酶只能从原核生物中提取吗?②DNA连接酶连接在什么部位?③大肠杆菌的质粒是最常用的载体,它有什么特点能充当载体?直接提取出来就可以充当载体吗?

指出:利用这些专用工具,怎样完成基因工程呢?

2.引出课题: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3.进入教学过程:

(1)设计问题情境,指导读书: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基因抗虫棉,到底是怎样获得的呢?它要通过哪些步骤才能实现呢?

学生带着问题自主阅读课文,组织讨论,得出基因工程的四点基本操作程序,通过这种学生自学和讨论来概括本文的重点内容——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增强阅读能力,并可以提高分析、归纳其所得信息能力及交流能力。在这个基础上,对本文的难点和重点,让学生从思想上对本节课内容有个最初的认识,从而带动学生对新知识的了解――基因文库,PCR技术,基因表达载体如何构建等,以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处理所面对的难题来解决本文的难题。这个过程大约用十钟。

(2)利用多媒体,展示资料,依次讲授新课:

首先用多媒体展示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流程图,了解基因工程的四点基本操作程序,然后讲第一步骤:目的基因的获取。先补充何为目的基因?原核生物基因结构与真核生物基因结构的区别。接下来讲解第一个步骤: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的办法:基因组文库,部分基因文库;PCR扩增技术:概念,原理,前提条件,过程;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办法:反转录法,化学合成的办法。接下来第二个步骤: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讲这点之前,我先检查上节课布置的作业:模拟制作重组DNA分子,让一个学习小组派一位代表上台,展示自己制作的重组DNA分子,指出哪种颜色纸张代表质粒?那种颜色纸张代表目的基因?各有几个切割位点?露出几个黏性末端?如何拼接上去?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模拟拼接,加深学生对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的认识。最后,我再总结指出:大家手中拿的自己亲自动手做的重组DNA分子,就类似基因表达载体,蓝色纸片代表被限制性内切酶切割的质粒,只有一个切割位点,露出两个黏性末端;红色纸片代表目的基因的形成,用同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有两个切割位点,露出两个黏性末端;把红色纸片黏合到蓝色纸片的中间,黏性末端碱基互补配对,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就形成一个重组DNA分子。强调指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首先要用同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质粒和目的基因,再用DNA连接酶把互补的黏性末端连接。一个完整的基因表达载体由四个部分组成:启动子,终止子,目的基因,标记基因。这部分内容大约要用三十分钟讲授。

六、作业 :

最后布置作业:复习本节课内容,预习后面的两个步骤,练习册中相关内容要独立完成。

七、板书设计 :

1、2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一、目的基因的获取:

1、什么叫目的基因?原核生物基因结构与真核生物基因结构的区别。

2、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 :

①基因组文库 ②部分基因文库:cDNA文库

3、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①概念 ②原理 ③前提条件 ④过程

4、人工合成目的基因

二、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基因工程的核心

1、目的:

2、组成:

3、过程:

风工程课件【篇5】

动物细胞工程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简述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条件及应用。

2.难点

1.教学重点

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及条件。

2.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及条件。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导入】复习提问

植物细胞工程常用的技术手段有哪些?

这些技术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动物细胞全能性如何?

【活动】自学P44-46(第一段)

自学P44-46(第一段),思考并标记:

1、动物细胞培养的概念、原理是什么?

2、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是什么?

3、什么叫细胞贴壁、接触抑制、原代培养、传代培养?

【活动】思考讨论

1、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制备细胞悬液;原代培养;传代培养。

2、幼龄与老龄动物的组织细胞比较,分化程度低的与分化程度高的组织细胞比较,哪一种更易于培养?思考一下,这是什么道理?

一般来说,幼年动物的组织细胞比老年动物的组织细胞易于培养。同样,组织细胞的分化程度越低,则增殖能力越强,所以更容易培养。

3、为什么动物细胞培养过程要将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

成块的组织细胞靠在一起,彼此限制了细胞的生长和增殖,也不利于细胞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废物的排出。

4、如何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的细胞呢?

先用剪刀剪碎,后用蛋白酶处理。

5、由此可说明细胞间的物质是什么成分?

细胞间的'成份有蛋白质。

6、什么是细胞贴壁?

细胞贴壁:悬液中分散的细胞很快就贴附在瓶壁上,称为细胞贴壁。

7、对培养瓶或培养皿有什么要求?

光滑,无毒,易于贴附。

8、培养瓶中的细胞培养到什么时候就不再分裂、增殖?

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分裂就会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叫接触抑制。

9、如此时细胞数量并未达到人们的需求,应该怎样办?

将贴满瓶壁的细胞用胰蛋白酶处理,然后分瓶继续培养,让细胞增殖。

这样的过程叫做传代培养。

10、如何理解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

上述过程中,在第一培养瓶中培养就是原代培养;

之后转移到其它培养瓶中培养就是传代培养。

11、传代培养的细胞都能一直传代下去吗?

不都能。

12、有些为何能一直传下去?

发生突变,朝着癌细胞方向发展。

13、动物细胞培养就是为了得到这些细胞吗?

不全是。

14、动物细胞培养能否像绿色植物组织培养那样最终培养成新个体?

不能,动物细胞培养只能使细胞数目增多,不能发育成新的动物个体。

【活动】小组讨论:

动物细胞培养的具体过程是什么?

(用图解反映大致过程)

【活动】讨论

多细胞动物和人体的细胞都生活在内环境中,根据你所学的内环境的知识,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1.体外培养动物细胞时需要提供哪些物质?

2.体外培养的细胞需要什么样的环境条件?

风工程课件【篇6】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责任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79页例9、练习二十。

2、教材简析。

“工程问题”是研讨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三个数量之间关系的一个数学问题。它的解题思路与整数工作问题的思路相同,仍是工作量除以工作效率等于工作时间,只是题中没有给出具体的工作总量。解答时,要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用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来表示工作效率,这是工程问题的基本特点。从教材安排上看,由筹备题、例题、做一做和巩固练习的构成,题量较大,不仅要求学生能求工作时间,还要能求部分工作量。教好这部分知识,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剖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3、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工程问题的构造特点,控制工程问题的解题方法,学生解答比较简略的工程问题。

(2)在教学过程中培育学生尝试、探究、猜测、合作交换等能力,渗透数学的利用意识。

4、教学的重点、难点和症结:

(1)、教学重点:

控制工作问题的构造特点和解答方法。

(2)教学难点:

为什么将工作总量抽象为单位“1”,建立工作总量与工作效率的对应关系。

(3)教学症结:

控制工程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会迁移运用,组建新的认识构造。

二、说教法、学法

老师创新教学的平台,介绍教育及教学研究前沿动态,讨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实践研究和理论研究中的各类课题和观点,探索最佳学习之方法,交流个人学习的心得,关注中小学课程教与学,关注网络平台教学、教学新技术。

1、在教法上重要是采用引导发现法,通过教师适时地“引”来激发学生自动地“探”,使师生双边活动发生共识,协调发展。创设情境,提供生活化的学习材料,亲密与现实生活的接洽,激发学习动机,引导学生积极自动地参与,从而培育数学意识。关注学生的自主摸索和合作交换,让学生经历“问题—探究—利用”的学习过程。

2、在学法上要激励学活泼手、动口、动脑,在活动中学习数学,在活动中善于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自动构建数学知识,逐步由“学会”向“会学”改变,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过程。

1、复习铺垫

出示两道复习题,让学生答复后,概括出基本数量关系: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2、探究新知

(1)让学生弄清题意,理解数量关系。

(2)独立思考,学生自己列出算式。

(3)合作交换。在独立思考、自主摸索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换,学生要充分展示解题思路。①30÷(30÷10+30÷15)②1÷(-+-),学生进行讨论,把“长30千米”去掉,又如何解答?把题中谁看单位“1”?甲乙队的工作效率又怎样表示?根据什么数量关系列式?让学生共同辅助来发现工程问题的解题方法。

(4)反馈评价。

四、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

(2)练习二十第1题。

五、总结

学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相似工程问题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解决问题。

风工程课件【篇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工程问题的特点,理解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方法。

2、会正确解答一般的工程问题,培养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3、加强数学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使学生感知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工程问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工作总量是用单位“1”表示以及求工作效率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我们现在合校已经五年了多了,为了使同学们能够健康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学校领导决定修一条高档次的一级塑胶直行跑道。大家高不高兴?今天我们来研究修跑道的问题。

师:他们都承诺能保质保量完成任务,但甲工程队单独完成需4天,乙工程队单独完成需6天,(板书:修一段跑道,甲队单独修需4天,乙队单独修需6天,)

师:因为有施工现场,学校考虑到同学们的安全,学校领导想让工程队提前完成任务,要加快施工速度,还要保证质量,咱们该怎么办?两个工程队合修行不行?

二、探究交流,学习新知。

1、猜想

师:同学们可以猜想一下,两个工程队共同加工需要的天数大概会是多少天?

2、验证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帮忙算一算需要几天能完成。想办法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想是不是正确?(板书:两队合修需几天完成任务?)

师:题目里没有具体的工作总量,怎么办?

生:我们可以假设这条直行跑道的实际长度,如24米,60米……

师:可以,你们认为假设这条路的长度为多少米比较好?为什么?

生:4和6的最小公倍数比较好,计算方便。

师;下面我们分小组计算验证。

课件出示:

一队每天修多少千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队每天修多少千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队合修,每天修多少千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队合修,需要多少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2名学生板演,并说出算式中每一步表示的意思。

通过以上的列式计算,你们有什么疑问?

改变了工作总量,为什么合修的天数还是2、4天?

3、释疑:

(1)讨论释疑。师:这个问题提的好,有价值。

下面,就请同学们针对这个问题,四人一小组讨论:为什么工作总量变了,而合修的天数不变?

学生讨论,小组汇报。

4、尝试:

既然合作的工作时间与工作总量的具体数值没有关系,可以假设这条道路的长度为单位“1”,学生尝试解答:指名板演。

指名说一说:这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这里的“1"表示什么?说出数量关系式、

5、小结:

像这样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而工作效率则用"单位时间完成的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来表示,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工程问题、(板书课题:工程问题)

师:今天解决的这种工程问题,其实就是用分数的方法解答我们过去学过的有关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这三个量之间相互关系的问题

6、提炼思想

怎样才知道以上的解决方法是正确的?把你的想法写下来,和同学交流一下。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可以验算答案是否正确。(1/4+1/6)×12/5=1,因为我们假设工作总量为单位“1”,所以答案正确。

师:不管假设这条道路有多长,答案都是相同的,把道路长度看成单位“1”,更简便。

师:同学们,同桌互相讨论一下,这两种解答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师:谁能说说工程问题的特点是什么?

生:工作总量可用单位“1”来表示,工作效率用单位“1”的几分之一来表示。

师:像这种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而工作效率则用"单位时间完成的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来表示,这种思想就是数学上“建模思想”,如行程问题等也可以用这种思想来解决。

四、联系生活,实际应用。

1、完成教材第43页的“做一做”。

2、完成教材练习九第45页第7题。

五、归纳总结,促进发展。

通过这节课的探索,你有什么收获?

电气课件精华四篇


资料通常是指书籍、报刊、图表、图片等。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我们都有可能需要用到资料。有了资料的帮助会让我们在工作中更加如鱼得水!所以,关于资料你究竟了解多少呢?小编经过整理,为你编辑了电气课件精华四篇,欢迎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助益!

电气课件 篇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发明家爱迪生和他的发明成就,汽车、飞机的发明和使用等基本史实。

2.通过比较电的发明前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培养学生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讨论“汽车的发明和使用对人们更有利还是更有害?”等问题,培养学生辩证地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复习工业革命的有关内容,上课时引导学生对两次工业革命进行比较。

2.创设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展的情景,要求学生通过分组学习探究,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有关成果配一段解说词,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教育学生向爱迪生等发明家学习,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2.难点: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的进步的理解。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温故知新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外出旅行的人们越来越多。请问,人们外出旅行时常乘座的交通工具有哪些?通过哪些手段能和家人朋友及时取得联系?

学生:交通工具有火车、轮船、汽车、飞机等,通讯手段有电话、手机、上网等。

1.火车、轮船是在什么时期发明的?最初的火车、轮船是用什么做动力的?

学生: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

2.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使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

学生:蒸汽时代

3.最先开始并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是谁?工业革命完成后,该国号称什么帝国?

学生:英国日不落帝国

那么汽车、飞机、电话又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继工业革命之后,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它使人类由“蒸汽时代”迈入“电气时代”。(板书课题: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这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什么?主要成果有哪些?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就是这节课要求同学们学习探讨的主要问题。

(二)创设情景学习探究

1851年,在英国伦敦水晶宫内,举办了以工业革命伟大成果为展示内容的第一届世界展览会,引起世界轰动。现在,有关部门拟筹办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展,并邀请同学们免费参观,大家愿不愿意去啊?不过还有个附加条件,要求大家为美国、德国的展品配上一段解说词,使参观者对该展品有个初步了解。

当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除了电话、汽车、飞机以外,还有很多,下面请同学们看看书,找一找还有哪些?

学生:还有发电机、电动机、电车、电报、电灯、内燃机、飞艇等。

解说词该怎么写呢?解说词的要求是:

1.介绍该展品名称、发明时间、发明家、所属国家以及该成果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2.语言要精炼、准确、优美。

下面请听老师为电话配的解说词:

“顺风耳”一直是千百年来人类的美好愿望,1876年美国人贝尔发明了电话,使人类的这一梦想变为现实。电话的发明,使通讯更加便捷,加强了世界的联系。

同学们知道了解说词的写作要求,下面开始分组活动。全班同学分成4个大组,一、二、三、四组分别为发电机、电灯、汽车、飞机撰写解说词。此外,每组还要另选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成果并为其配上解说词。

学生分成4个大组,每个大组又由学生自由组合成若干小组进行合作探究,教师巡回指导。

(三)学生解说深入探讨

下面请欣赏第一组的同学为发电机配的解说词。

学生朗读发电机解说词。

教师评析。

请同学们谈谈下面几个问题:

1.电是如何发明的?它又是如何进入实际生产领域的?

2.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比蒸汽动力具有哪些优点?

3.你家有哪些家用电器?它们有什么作用?如果没有电,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是19世纪70年代,主要标志是电力的广泛应用。

电力的广泛使用,改善了生产和生活条件,使人类由“蒸汽时代”迈入“电气时代”。

下面请大家欢迎第二组的同学朗读电灯解说词。

学生朗读电灯解说词。

教师评析。

同学们猜一猜,在没有电灯之前,我们的先人在夜晚采用哪些方法照明?和电灯相比,它们有哪些不足之处?

学生回答。

爱迪生一生有一千多项发明,被誉为“发明大王”,许多人称他是个“天才”,他是怎样回答的?我们应该怎样向他学习?

学生回答。

下面请第三组的同学出示关于汽车的解说词。

教师评析。

19世纪时,马车是主要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马车相比,具有哪些优越性?

学生回答。

有人说,汽车的发明给我们带来很多便利,应该积极发展汽车工业。但是也有人认为汽车的大量使用带来了空气污染、交通阻塞、交通事故等许多问题。因此,应该停止发展汽车工业。你是怎样认为的?请同学们讨论后积极发言。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下面请第四组的同学宣读飞机解说词。

教师评析。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国的飞机是在什么时候由谁最先研制成功的?说明了什么?

最早研制成功的汽车、飞机的动力机是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火车、轮船、汽车、飞机至今仍然是我们最常用的交通工具,最初的火车、轮船是用蒸汽机作动力的,最早研制成功的汽车、飞机是以内燃机为动力的。

同学们的解说词都写得很好,下课后再相互交流。

工业革命成果展是在英国伦敦举办,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将要参观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展可能会在哪里举办呢?为什么?

学生回答:可能会在美国纽约、华盛顿,也有可能在德国柏林。因为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在电力技术发展方面,美国和德国走在其他国家前面。

教师小结。

(四)拓展延伸收官设疑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和德国更多地采用新技术、新设备,起点高发展快,后来居上。下面请同学们分析1870年至19xx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生产比重中的变化,思考讨论几个问题:

英国

法国

美国

德国

1870年

31.8%

10%

23.3%

13.2%

19xx年

14%

6%

35.8%

15.7%

1、联系表格数据,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谈谈它们能够给我们哪些有益的启迪?

2、表格数据的变化反映了什么问题?你认为英国“日不落帝国”会受到挑战吗?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两次工业革命表明,科学技术是巨大的生产力;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振兴经济首先要振兴科技;我国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求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等。

表格直观地说明,经过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德国后来居上,分别成了世界第一第二的经济强国,英国、法国则落后了。由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发生了明显变化,英国“日不落帝国”必然会受到挑战,那么天下还会太平吗?请听下节课讲解。

(五)课堂练习

板书设计

电气课件 篇2

摘要:对高职《甲醇生产技术》课程中“鲁奇低压法甲醇合成工艺”教学单元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教学设计,很好地化解了教学的难点,提高了教学效果,为《甲醇生产技术》课程的信息化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经验。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重点课题“煤化工生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13Z06);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教研课题

甲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也是能源的一种替代品,经过加工、转化,可生成多种化工原料,如甲醛、醋酸、二甲醚等。鲁奇低压法是工业上合成甲醇常用的一种方法,对煤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及相近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其工艺流程、工艺条件、合成设备及合成岗位操作尤为重要。

1.课程定位。本设计教学内容选自煤化工生产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甲醇生产技术》,此课程为理实一体化课程,工学结合特色鲜明,贯穿于整个理论教学、实训实习和职业资格培训与鉴定的过程中,直接实现与工作岗位的零距离对接。此课程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工原理、化工制图、化工设备和化工仪表等专业基础课程,为该课程的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

2.教材分析。课程选用化学工业出版社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甲醇生产技术》,该教材按甲醇传统生产工序安排教学内容,介绍了甲醇原料气制取、脱硫、变换、脱碳、甲醇合成及粗甲醇精制等内容。本单元教学选取教材中的第六章—甲醇合成中的鲁奇低压法甲醇合成工艺。教学中,为了使各种工艺方法能够自成一个模块,我们对教材内容进行了调整,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鲁奇低压法甲醇合成工艺流程及工艺条件、合成主要设备、合成岗位操作三部分内容。共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2学时,实践教学2学时。

3.学情分析。本课程教学对象为煤化工生产技术专业二年级学生,学生理论基础较差,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尤其厌烦枯燥的理论知识,对自己的学习能力缺乏自信,空间思维能力较差,喜欢玩游戏,喜欢形象直观的事物。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能够熟练地运用搜索引擎、网络及教师提供的网络学习的平台等多媒体手段获取一定信息,为本课程信息化教学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4.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根据本课程的课程标准和岗位能力要求,本单元教学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鲁奇低压法甲醇合成工艺流程、工艺条件、主要设备结构与作用。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进行鲁奇低压法甲醇合成岗位工艺操作,包括开车、紧急停车、正常停车及常见事故处理。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意识、创新意识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

重点:鲁奇低压法甲醇合成工艺流程、主要设备的作用。

难点:鲁奇低压法甲醇合成工艺流程、设备结构、合成岗位操作。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通过设计一个生产中的具体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采用多种信息化手段,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自学能力。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主线,将课堂理论教学和生产实践相联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最终完成本设计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

将教学过程设计为4个部分。

1.课前预习。教师通过网络学习的平台下发课程导学和学习评价表,学生通过因特网检索及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料进行学习,搜集与鲁奇低压合成法相关的信息和资料,并填写任务完成单,对自学情况做自我评价,列出认为较难理解的内容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总结分析学生自学情况,适当调整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教学效果。

2.引入新课。首先,通过播放煤制甲醇生产概述的Flash动画使学生了解从原料到产品甲醇的整个生产过程,了解本单元内容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作用。教师简单叙述甲醇生产的五个工段,使学生在复习之前所学内容的同时,也明确甲醇合成工段在整个甲醇合成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及与前后工段的衔接关系。

其次,通过某化工厂的实际案例,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并讨论,进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某化工厂采用鲁奇低压法合成甲醇,甲醇合成塔满负荷正常生产中,合成塔催化剂床层温度上升,操作人员进行调节时不精心,违章作业,造成温度反复波动,催化剂温度从325℃上升到680℃~720℃,将刚投产的4.2t催化剂全部烧毁,造成全厂停产11天,损失98万元”。

合成塔催化剂床层温度为什么会上升?正常的操作温度应该是多少?假设你是车间的技术人员,应该怎么及时判断并处理这个事故,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了解鲁奇低压法甲醇合成工艺流程及工艺条件、合成设备及合成岗位操作,也就是本单元教学的三个学习任务。

3.任务分解。

化工工艺流程一般较为复杂,涉及到的设备较多,物料路线复杂,其讲解是传统课堂教学的难点之一。因而我们使用Flash动画来展示整个工艺流程,让原本静态呈现的设备、管路动起来,以解决这个教学难题。通过鼠标操作,学生能够看到合成原料在备和管路间的走向和变化,并了解各设备内反应的工艺条件。

设计了设备之间连线的游戏和互动问答,设备连线游戏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工艺流程顺序在设备之间进行连线选择,连线错误就会出现提示,正确则出现物料流动现象,互动问答是主要考查学生对不同管线中物料组成的掌握,学生选择错误,系统提示错误并显示正确答案,通过这样的.互动小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其对工艺流程学习的记忆。

鲁奇低压法甲醇合成工艺设备主要包括鲁奇管壳型甲醇合成塔、冷凝器、甲醇分离器等,其主要工作原理和结构比较复杂,是本节课的难点之一。在传统的教学中,仅仅通过一张平面结构图来讲解,枯燥乏味,教学效果差。在工艺流程Flash动画中,学生可以通过鼠标移动看到各设备的作用。此外,利用三维模型将合成塔、甲醇分离器和冷凝器的主要部件、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形象、直观地展示出来。例如在合成塔中,将原料气的进塔、塔内的反应和产品的出塔以动画形式展现出来,帮助学生了解设备内部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很好地化解了设备讲解的难点。

合成岗位的操作能力是本教学单元的能力目标,主要包括甲醇合成的冷态开车、正常停车、紧急停车和事故处理等岗位操作步骤,是学生在学习掌握了合成的基本理论后的实践过程。但是,现代化学工业高度的自动化、连续化和集成化,加上化工企业易燃、易爆、危险性大的特点,学生下厂实习,难以深入实际,更无法亲身体验工业装置的开、停车与事故处理,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不到实质性的训练。因此,这部分教学可以利用虚拟仿真软件来解决这个难点。该软件完全模拟甲醇合成工段的实际生产过程,在计算机上建立虚拟的操作环境,其控制原理、手段、界面和操作场景都和现代化工生产实时控制极为相似。

首先播放软件操作演示视频,指导学生掌握软件操作过程和方法。

学生登陆软件后可根据系统提示反复进行开车、停车及事故处理操作,每操作一步,计算机都能通过后台模型的运算将操作后的现象以及工艺参数的变化进行实时、动态化的显示,并对每一步操作进行打分,最后统计出总分。教师可以设置操作故障点,考查学生发现和排除故障的能力,从而全面考查学生对甲醇合成工艺流程、工艺条件、设备操作的掌握。

通过仿真手段,使学生能真实感受实际操作过程,解决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这一难题。本任务以学生操作练习为主,教师讲解为辅,真正实现做中教,做中学。

4.讨论总结。

(1)分析案例。在学习了理论知识和仿真操作之后,学生分组对之前的案例进行讨论,分析故障发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小组之间进行互评,最后教师进行点评。

(2)归纳总结。教师将鲁奇低压法甲醇合成生产中经常出现的故障列出,让学生写出故障原因和处理措施,学生代表将总结结果进行汇报,教师点评,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的能力。

教学评价采取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不仅要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态度、兴趣、参与程度也要进行评价,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1.学习评价表。课后按预定的学习评价表开展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反思学习过程,改进学习策略或调整学习活动。

2.仿真软件操作测试。仿真软件测试在课堂上完成,教师可以通过软件后台设置测试题目,包括仿真工艺操作和问答题两部分,考查学生对甲醇合成的原理、工艺流程、主要设备及岗位操作的掌握程度。

3.网络学习的平台在线测试。学生课后可登陆甲醇生产技术课程网络学习的平台的题库,进行自我测试,满足学生课后的自主学习。

本单元教学利用了Flash动画、仿真、图片、因特网等信息化教学手段,很好地化解了化工工艺流程、设备及岗位操作讲解的难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企业真实案例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体现了学生学习中的主体性,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观察和归纳问题的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很好地完成了本单元的学习任务。

参考文献:

林月平。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过程与方法.高校讲坛,,(21):136.

王寅龙,李前进,李志祥,等。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过程、方法及评价要点探究.中国教育信息化,,(06):15-19.

戴翠萍。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设计浅析.职业时空,,(06):36-38.

刘斌。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的理论思考———对信息化教学本质的再认识.现代教育技术,2013,23(03):26-30.

电气课件 篇3

摘要:毕业设计是大学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总结性实践教学环节。本文从选题、指导方式等方面全面分析了目前普通高校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电气工程学科专业特点,探讨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电气工程 毕业设计 教改

毕业设计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教学过程的最后阶段采用的一种总结性的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对学生在学期间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获得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进行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基本训练。通过毕业设计能使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各种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全面、系统、严格的技术及基本能力的训练,因此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尤其是工科,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近年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全国高校普遍存在毕业设计质量下滑的趋势,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能力培养不足,实际动手能力较弱,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综合性人才培养目标等问题。

电气工程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结合十分紧密的学科,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具备系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较高的工程实践技能,而毕业设计工作则是实现这一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毕业设计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因此,结合专业特点,电气工程学科在毕业教学环节可着重关注两点:(1)如何有效利用学生在校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强化电气工程学科专业特色、提升学科品牌意识;(2)以就业多样性为导向,在面向电气行业的基础上,满足传统领域转向新领域(如新能源、工业自动化领域)对人才的需求。

一、普通高校毕业设计现状与趋势

毕业设计是学生即将完成学业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也是最重要的实践环节,是大学生衔接学校和社会的.一个重要阶段。随着高校的扩招和毕业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 传统的毕业设计模式越来越不能适用社会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求。目前在毕业设计环节依然存在以下问题:

1.选题面窄且缺乏新意。部分指导老师没有参加过工程实践,缺乏对课题深难度的把握,题目范畴也比较单一,创新性不强,学生毕业设计内容必然大同小异。选题简单化、形式化现象较为普遍,不少选题过于陈旧,缺乏前沿性;有的题目范围很窄,相当于课题设计,工作量明显不足;有的题目非常大,不可能完成,也无实用价值。

2.与行业实践脱钩。毕业设计教学内容的安排存在缺陷,利用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环节对学生进行工程训练的综合性不足,有的缺乏阅读技术资料能力的训练,有的没有安排利用计算机进行设计的环节。此外结合用人单位实际需要的选题不多,使毕业设计失去了让学生进行岗前锻炼的功能。

3.指导方式单一化。本科专业的逐年增加,对师资队伍的数量和专业结构都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大部分院系均存在着指导教师数量不足和专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同一老师往往指导多名学生,根本没有足够的精力去指导每一个学生和辅导每一个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结果必然导致毕业设计质量下滑,学生的能力也得不到锻炼和提高。因此,如果仍然采用传统单一的毕业设计指导模式还将无法满足毕业设计指导要求。

4.对该环节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目前对毕业环节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是一种普遍现象,大多数学生因找工作而无心认真对待毕业设计,教师也忙于科研和其它教学环节而无法顾及毕业设计的指导。在论文撰写阶段,部分学生对相关资料不进行分析、消化和整理。

5.毕业设计报告撰写质量不高。毕业设计报告不仅能反映学生专业素质与科学态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完成的整体质量。部分同学从网上下载文章进行拼凑,同时论文中现了大量书写,错漏摘要、关键字不规范,参考文献格式不清楚,文字处理不够规范等现象。

6.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的过程控制把关不严。虽然目前已制定了毕业设计工作规范,规定了检查和评价标准,但执行起来往往难度较大。尤其是对部分已到校外实习、就业的毕业生,由于实习单位比较分散,无法实现统一管理,更有学生答辩前才与指导老师见面的情况。

二、毕业设计教改方法探讨

根据以上存在的问题,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解决。

1.调研当前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主要从当前电气学科毕业设计教学环节普遍存在的问题入手,抓住主要问题如选题结构不合理,毕业设计质量下滑的原因,为改革毕业设计教学提供理论支撑。

2.结合电气工程学科特点,对毕业设计教学环节进行理论分析,探讨合适的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反馈体系,研究毕业设计教学环节有效改革方法。

3.结合以下要点,实施有电气工程学科特色的教学改革模式。

(1)优化选题结构,实行双向选择。毕业设计选题应以项目为导向,从生产实际、科研项目、电气工程学科最新科技成果和热点需求中选题,兼顾新兴交叉行业的发展与需求,与社会需求、生产实际结合紧密,选题应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真正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克服传统毕业设计与社会、与现场实际脱节的问题。在立题方面可鼓励教师结合科研课题、工程实践、实验室建设等实际工作进行立题,注重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力拓宽题目类型,既有覆盖多门专业课程的传统设计题目,又有与教师科研课题紧密结合、反映时代需要的理论与工程研究,还有致力于专业实验室建设的专题制作。其次,在毕业设计题目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充分认识学生在毕业设计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全院范围内进行师生双向选择。

(2)充分利用课外科研小组。毕业设计工作中,可充分利用校内课外科研小组,让一部分学生提前进入工程实践训练阶段,尽早接触工程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毕业设计选题前可提前让学生接触专业的教学和研科项目,引导学生选择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并指派专门指导教师对各个科研小组进行指导,使一部分学生在毕业设计前夕就掌握设计过程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和系统调试能力。这部分同学进入毕业设计阶段后,就能够很快进入状态,从而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毕业设计内容。将毕业设计与其他教学环节有机结合起来,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十分有效的措施。

(3)结合实验室建设,构造开放式专业实验室。为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建设,可利用毕业设计自行研制开发实验仪器,如信号发生器、示波器、仿真开发平台等,扩充实验室资源,也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4)产学研相结合指导毕业设计。产学研结合是培养学生优良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的重要环节。产学研结合指导毕业设计,使学生学到先进的技术,接触到最新的电气产品,同时接受现代管理理念熏陶,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增进了学校和企业,企业和学生之间的了解,增强了合作,为学生就业拓宽了渠道。

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可根据毕业实习情况来拟定毕业设计题目,开创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一体化新模式,可以使学生在毕业实习过程为毕业设计积累实际的经验和技能,提前进入毕业设计,有针对性的进行知识和技能储备,为高质量完成毕业设计提供时间保障。在指导教师数量不足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聘请企业的管理人员或工程技术人员担任现场兼职教师来弥补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不足。

(5)建立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加强对网络技术的运用。由于目前部分学生由于找工作、毕业实习等情况不能按时在校进行毕业设计,也就无法正常接受指导对课题的指导,因此指导老师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指导方式。以互联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也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

三、结束语

本科毕业设计是作为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结合科研和生产实际的题目、校企共同指导等方式可以保证了毕业设计质量的同时,提高学生走向社会的竞争能力。因此,毕业设计教学环节改革的实施是一项亟待解决的艰巨任务。

参考文献:

[1]华小梅,丁坚勇,饶凌平.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2008.12.

[2]韩建海,马伟等.提高工科机械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11.

[3]方瑞明.提高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质量探讨[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8.

电气课件 篇4

摘要:

本文通过我校“高分子科学技术导论”双语课程的教学过程,介绍了该课程双语教学的课程设置目的和相关的学科体系建设,以及教材的选择与多媒体教学手段。提出了不同层次本科院校进行双语教学应从实际出发进行专业课程设置,依据不同教学目的进行双语课程体系建设,互动性强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与教学手段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我国教育部早于就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于意见》中明文要求国内高校积极推动以英语等外语进行的教学模式。而后在1月、1月和202月教育部又多次发文鼓励和推动双语教学的开展。年8月,教育部为落实上述文件精神,引发了((关于启动2007年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的通知》(教高司函[2007]137号),更提出从2007年至,共支持建设500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在高校本科教育中“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的目的是加强培养学生利用外语学习专业知识、进行技术交流的能力,这对于我国高等教育与世界接轨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培养国际化的人才,而且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和学生今后自身的发展。对于高校工科类本科生来说,无论他们毕业后是攻读更高学位,还是从事各种技术性工作,具备用外语学习专业知识和进行技术交流的能力都是必要的。

1、我国的“双语教学”。

主要是指用汉语与英语两种语言进行非语言学科的教学,为学生营造一种双语双元文化氛围,使学生能够潜移默化地接收两种语言与多元文化环境的熏染

(1)课程设置目的材料学科国际性强,学术理论发展更新快,因此在许多高校都很早开展了双语教学工作。

北京化工大学对“高分子物理”课程也进行了双语教学试验。他们的做法是进行分层教学,即对部分英语水平好的学生实行了双语教学。华东理工大学对“陶瓷基复合材料’,课程进行了双语教学。合肥工业大学也于20开始进行“高分子物理”课程的双语教学,武汉理工大学“材料概论”实行了双语教学,天津大学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概论”课程实行了双语教学,重庆工学院开设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课程,唐山学院在三上开设了“材料概论”双语课程等。

我院开展双语教学势在必行。原拟定开设的双语课程是“高分子物理”,这门课程是高分子材料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学时多,内容杂,理论性强,在以中文讲解过程中尚有部分同学感到学习吃力,且是学生研究生人学考试常考的专业课程。鉴于我校是省属二本院校,学生人学英语水平与重点院校之间就有一定的差距,英语水平又参差不齐,因此从2007级教学计划开始加人了几高分子科学技术导论”这门双语课程,旨在使学生进人专业课学习的同时,全面了解专业知识体系,尤其是帮助一部分学生及早具备一定的专业文献查阅能力。

(2)课程体系建设鉴于前述的教学目的,因此“高分子材料技术导论”课程设置在三年级上期,任选课,18学时,1学分。

该课程教学大纲大体包括高分子学科的基础知识如学科发展建设、高分子材料基本分类与命名等,高分子基本结构知识,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原理,主要的高分子材料及其基本性质和简单的高分子材料加工内容。原定为任选的意义在于实质上实行分级教学,即英语水平好的同学选修,为自己更早更快地进行外文文献的查阅及外文教材的学习打下更好的基础;而“高分子材料技术导论”的内容实际包括了整个专业课程设置中的“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和“高分子材料成型工艺学”,即使英语水平相对较差不选修的学生,也不会因此而使整个学习的平台短缺。

(3)教学方法与体会在实际教学中。

确立了教学目标与体系设置后,首先遇到的就是教材选择的问题。它是影响学生对课程消化吸收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双语教学,我校制定了几种方案,其中包括对教材选用、课堂英文使用比例和板书中英文比例等的规定。既是双语教学,其目的旨在加强培养学生利用外语学习专业知识、进行技术交流的能力。因此,教材选用外文原版教材应该是最佳选择。诚然,不少优秀的英文原版教材确实比国内的教材更能反映世界上最新最前沿的知识,且语言原汁原味,但在实际使用中,大多数老师都有这样的认识,即其存在与我国教学大纲不完全相符、内容过于全面且难度无法调节等问题,在实际讲课过程中,教师为了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往往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性讲解,实际教学内容覆盖率低,且学生学习起来知识点散,不易系统组织,同时也造成了教材的浪费(原版英文教材或引进影印版的定价相对都不菲)。

外文原版教材直接拿来就用,效果打折;而国内出版的双语教材相对较少,适合的也不多见。针对教材问题,我选择的是化学工业出版社引进的“国外名校名著”系列,JoelR。Fried著的“polymerscienceandtechnology",同时参考了David LBowe:的“an introduction to polymer physics”,L.H.Sperling的“introduction to polymer physical science”和天津大学出版的“introduction to materials”。

在此基础上,我制作了与本学院教学大纲配套的多媒体课件。课件使用全英文板书,内容精练,R辅以大量图片,形象清晰,既弥补了教材的不足,也使学生易于掌握重要知识。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时,提前把课件主要内容打印出来给学生进行预习,而把其中重点的词汇(知识点概念)预留下来。这样,一方面学生可以在课前预习中根据课件内容看相关部分知识,对要学习的内容做大致了解,另一方面,课堂上减少了做笔记的时间,同时根据老师的讲解,只记录那些余下的重要的概念名词。既能够留出更多时间用于听老师讲课,理解专业知识内容而不过多的停留在单词本意的认知上,又让学生自己动手抄写重要的名词,强化了记忆。

通过双语教学发现,学生中那些英语程度较好的,一般比较欢迎双语教学课,甚至希望在课程体系设置内加大双语教学课程比例及课堂英语讲授的比例;但英语基础较差的,甚至根本听不懂也看不懂的学生,则对双语课程有抵触情绪,不太愿意配合老师的课堂教学,更无论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作业的要求了。这一方面与学生的英语基础能力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由此而形成的学生对于英语教学课程的兴趣有关。但通过这一学期的授课我认为在没有专业英语课程学习之前,开设专业性强的双语课程,对于仅仅有大学英语基础的学生来讲,难度还是有些过大了。学生阅读外文教材或参考书所需要花费的时间很多,对于三年级专业基础课程任务相对还比较重的学生学习来说,占用的精力让一些学生也不能胜任。

2、结合本学期的授课情况和学生最后的学习情况。我对做好双语教学工作有以下几点建议。

(1)为了优化教学效果,宜采用选修课的`课程设置形式,尤其是分班式教学。

课程设置主要取决于双语课程设置的目的。如果是普遍提高学生对于英语专业知识的认知,必须学习的课程,可以进行分层教学。不同的班级采用双(英)语教学的比例不同;如果是使学生提前进行英语专业知识的讲授,目的在于使一部分有能力的学生先可以进行外文文献的查阅,可以做一些选修课。此外,对于理论知识相对较浅的一些专业课程,如“豁结剂”或“高分子材料学”等,在三下“专业英语”课程学过之后开设成双语课程也应该较适宜。如天津科技大学开设了“高分子粘合剂”双语课程,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是,有的学校为了使学生适应大量专业单词而把双语教学与专业英语课程融合成一门课程的做法,我觉得还有待进一步商榷。因为专业英语是一门语言性学科,着重于专业词汇的记忆与文章理解翻译等内容;而无论哪种性质的双语课程都应该是专业知识性的教学。个人以为,也可以在二年级开设“科技英语”课程,代替通常的专业英语,比如材料学科可以选择融合金属、陶瓷与高分子材料在内的专业英文文献,这样,在三年级开设各门双语课程只需辅以少量专业词汇为基础,而不影响正常的知识性教学进程。

(2)多媒体的应用对于双语教学的课堂教学有着显著的积极的作用。

教学过程中应进一步提高多媒体制作技术,增加全英文影像资料,会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学习的兴趣,丰富讲授内容,真正起到导论课的讲授意义。

课堂讲授过程中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参与,设置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知识性问题,进一步增加教学过程的互动性也是今后教学中应慢慢加强的一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