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课件实用8篇

春天的课件实用8篇。

资料意义广泛,可以指一些参考素材。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需要一些资料。有了资料的协助我们的工作会变得更加顺利!可是,我们的资料具体又有哪些内容呢?以下为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春天的课件实用8篇,请在阅读后,可以继续收藏本页!

春天的课件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感受春雷,引起对春天自然现象的关注。

2、尝试运用观察、比较、讨论等方法解决活动中碰到的问题,并能较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教师:改编新教材故事自制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设备、前期活动照片布置而成的版面

2、幼儿:听到、看到过春雷、春雨、熟悉一些动物,对它们的特征及生活习性有一些了解开始探索、发现春天的秘密,有一些经验

活动过程:

一、回忆、交流发现的春天的秘密

1、引出话题

今天,金老师又发现一个春天的秘密

你还发现了哪些春天的秘密?

2、结合四周版面内容交流

3、师生共同小结(注:加粗部分为幼儿即时回应)

我们发现了春天的秘密,小草变绿、种子发芽、花儿开放、动物出生

春天还有很多秘密,等着我们小朋友快快去发现。

二、听听、看看、说说“响亮的大鼓”。

(一)分解故事,体验春雷与冬眠动物的关系。

第一段

1、引出故事角色一青蛙

(1)幼儿随意猜

今天我请来了一位也很喜欢春天的动物朋友,你们猜是谁?

(2)根据逐步给出的外形特征猜

这个朋友有四条腿

这个朋友有四条腿,大嘴巴

这个朋友有四条腿,大嘴巴,白肚皮

这个朋友有四条腿,大嘴巴,白肚皮,绿衣服,唱起歌来呱呱呱。

(3)演示出课件,并用儿歌小结

2、讨论:你们喜欢小青蛙吗?

冬天小青蛙在干吗?

它在哪儿冬眠?

3、演示课件,讲述故事第一段。

讨论:小青蛙在哪儿冬眠?

小青蛙怎么会醒过来?

青蛙想知道是谁在敲大鼓。你觉得会是谁在敲大鼓?

第二段

1、边演示课件边讲述,引出故事第二段

2、猜测故事角色二――蛇

(1)看影子猜朋友

(2)放大头部特征后猜测

(3)演示课件验证

3、继续讲述故事

第三段

1、边演示课件边讲述,引出故事第三段

2、猜测故事角色三――熊

(1)听脚步声猜测

(2)演示课件验证

小结:原来很重、很胖、很大的动物走路,发出的声音就很响。

3、继续讲述故事

[page_break]

第四段

1、边演示课件边讲述,引出故事第四段

2、根据生活习性猜测故事角色四――乌龟

这个朋友是从蛋里出生的。

有的住在水里,有的住在陆地上。

它也要冬眠,冬眠的时候可以睡在泥土里,也可以睡在沙子里。

3、演示课件验证

4、引导幼儿参与讲述故事

青蛙、蛇、狗熊看见乌龟有什么问题要问它?

乌龟怎么说?

演示课件,揭晓答案

三、想想、说说自己对雷声的感受。

1、讨论:你们听到过雷公公敲大鼓吗?

雷公公打鼓的声音是怎么样的?

你们听到雷公公打鼓会怎么样?

2、小结:金老师小时候听到打雷也很害怕,可是现在我明白了,打雷是一种自然现象。春天,雷公公打鼓是要告诉大家“春天来到了”。

四、延伸:引发对春天(春雨等)自然现象的关注

打雷时要注重哪些问题?

雷公公来了,谁也会跟着来?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春天的课件 篇2

活动的来源:

春天来了,空气中总是飘着零星的小雨。一夜之间,校园里面的花、草、树、木都长出了新芽,孩子都觉得很奇怪。孩子有好奇,老师来帮助解决,所以就想出了这样一节课。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春天万物的变化,并启发帮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响亮的讲述。

2、培养幼儿涂、点、圈,并利用画、贴等简单的技巧组合美丽的画面。

活动准备:

画有美丽春天的大背景图、剪刀、浆糊、油画棒、操作卡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谈话。

师:小朋友们,你们最近去过公园吗?你们在公园里面都看见了些什么呢?

(桃花开了、柳树长出了叶子、种子发芽了……)

师:那你们觉得天气怎么样啊?

(变暖和了)

师:还有呢?

(下春雨)

师:就是因为下了春雨,所以桃花开了、柳树长出了叶子、种子发芽了。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下春雨的时候,那些植物的芽是怎么发出来的,好吗?

(播放视屏)

师:那下雨的时候,小动物们在干什么呢?让我们来看看。(逐一出示图片)

2、作画。

师:哦,原来在下雨的时候,大地上发生了那么多的事情的啊。植物们都发出了新芽,小动物们在从冬眠中醒来了,在雨中嘻戏。那你们想把下春雨时发生的事情用图画的形式把它们记录下来吗?

(想)

师:那你们想画些什么呢?

(花儿、柳树、池塘边的青蛙……)

师:那老师先来画一幅好吗?

在教师作画时,可以帮助幼儿寻找出合适作画的方法,如:画花的时候可以用画圈的方法,草可以用点画……

师:老师眼中的春天画好了,下面,轮到你们画出你们眼中的春天了,好吗?

(幼儿作画)

3、点评。

请幼儿把自己的图画拿到上面来展示。

春天的课件 篇3

一、复习旧课,巩固词语。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布置了复习生字词的作业,大家有没有好好复习啊?好了,现在我们请几个同学来黑板上听写。)

复习旧课生字词,让学生加强对字词的学习。

二、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1、质疑探究:

(1)欣赏薄雪覆盖下的山景图和水色图,品味其中美妙的语言,找出你认为写得美的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想想为什么写得好?

【明确】

比喻、拟人句。(美句赏析,着重分析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2)济南的冬天,在老舍的笔下如此娇媚动人,是因为运用了大量比喻、拟人的修辞。文中还有哪些比喻、拟人句用得好,找出来,说说好在哪儿?

【明确】

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全在天底下晒着太阳,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3)济南的山有什么特点?

【明确】

小山把整个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写出了济南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

(4)文中是用哪些修辞手法来雪后的山景的?

【明确】

比喻:“用日本看护妇”比喻雪光;用“花衣”来比喻雪色。

拟人;“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那点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写出了雪动人的雪态。

(5)第五自然段,写济南冬天的水有什么特点?

【明确】

水的绿:作者通过描写绿萍的绿、水藻的绿、水面柳影的绿,衬托出水的绿。由水的绿联想 到绿的精神,联想到春意盎然的生机。

水的清、亮:作者描写澄清的河水,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2、讨论归纳:

(1)作者怎样写阳光朗照下的小山特别可爱?

【明确】

①拟人的句子更多,个性化更明显,如把济南老城说成是“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把济南周围的一圈小山写得很有温情,“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用一连串的动词,烘托出舒适温暖的环境。

②“这一圈小山特别可爱,好象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说:……”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用“看护者”比喻四周的小山,加上温存体贴的安慰,写出这一圈小山的特别可爱。

③从人们有感受写:“面上含笑”“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还写了人们的幻想。不仅描绘了人们的笑容,更突出了人们舒适温馨的感受。

(2)“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处?

【明确】

①妙在雪光、雪色:“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松的翠与雪的白相映成趣;“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白雪相映生辉;“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

②妙在雪态:“这件花衣好象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那点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愧 少女,写出雪的情态。

三、再读课文,提高升华

《济南的冬天》无处不美。那么,老舍先生是如何运用艺术的笔法,来描写景物之美的呢?下面让我们再次齐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济南冬天的热爱。然后大家一起来寻找以下的美,在文章中找出能体现这些美的句子,并画出来:

修辞运用之美

俯瞰仰视之美

动静结合之美

景物映衬之美

【明确】

1、修辞运用之美:

第2节“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这一句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写出济南的冬天的舒适和暖和。

第3节“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害了羞”写出了小山的可爱。

第4节“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这句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手法,写远山的美。第5节“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还有“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水的美。

第5节“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济南比作蓝水晶。

2、俯瞰仰视之美:

第2节“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理想的境界?”这是俯瞰之美。

第5节“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写出了济南的美。这是仰视。由河水看到天上,视野阔大,整个济南都美。

3、动静结合之美:

第3节,“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这是动静之美。

4、景物映衬之美:

(几种景物相互衬托,我们常说的“绿叶扶红花”就是映衬之美。绿叶衬得花儿更红,红花衬得绿叶更绿。)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矮松与白雪相互映衬,在白雪的映衬下,矮松越发的青黑。这是色彩上的映衬。“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白雪与蓝天相互映衬,是色彩美。“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草的绿色和暗黄色相映衬,很美。

四、比较阅读,拓展延伸

想一想,为什么作者能描绘出这么精彩的画面,为什么语言能如此优美?体会在写法上与学过的课文《春》有什么相同之处?

【明确】:

都能抓住特征;安排顺序(角度);

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采用情景交融的写法,色彩绚丽。

从多种感官角度来描写。

教师解读:

写好文章,必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经过内心感受揣摩才能成文。这两篇文章作者都写出了自己的真切感受,甚至被外界景色感动了,从而写出了真情,那些比喻、拟人才那么活灵活现,富有灵性,才能达到神似。

五、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本文,我们应该想到:在生活中只有认真观察事物,作文时才能写出事物的“形”;真正用心去揣摩,才能发现和写出事物的“灵性”;真正动了感情,才能使你描写的事物“真挚感人”。平日里,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关注生活,关注周围的事物,多想多记,以丰富我们的生活积累,为写好文章打下牢固的基础。

六、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研讨题。

2、请你仔细观察你家乡冬天的景物,借鉴课文中的某些写法,将家乡的美写出来,自拟题目,字数不限。

春天的课件 篇4

一、教材分析

1、背景知识

《春天的雨点》是浙江省小学义务教材第八册第四单元的一篇写人记叙文。文章记叙了乌汉娜老师为上课走神的学生达丽玛补课并护送她回家的事,赞扬了乌汉娜老师关心爱护这位学生的崇高的职业道德。

2、教材特点

全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分两条思路写。一为达丽玛“走神→“知错后悔”→“发誓”→“专心”。二为乌汉娜老师“发现”→“补课”→“放心”→“护送”。两者之间互为因果,相辅相成。文章对乌汉娜老师这个主要人物,主要通过外在行为、语言、神态来描述,很少提及她的心理活动、思想认识。要让学生感受到乌汉娜老师的优秀品质有一定难度,需作推测和想象,才能体会老师对学生的爱。

3、重难点分析

本单元训练重点是运用读书记号阅读课文,本课中将继续进行训练。课文中乌汉娜老师关心爱护学生的崇高精神是本课的中心,故本文的重点是抓住描述乌汉娜老师的有关句子来了解乌汉娜老师的内心世界,感受老师的优秀品质。同时,文中对达丽玛的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的描述也不容忽视。达丽玛从走神——专心致志听讲这一变化的过程,恰恰具体地反映了乌汉娜老师付出的爱产生的巨大作用。文章的难点是课文结尾部分的理解。它以散文的笔调,以象征、比喻的手法点出主题,总结全文,含义深刻。

二、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读书记号学习课文的方法。

2、理解重点句的意思,掌握省略号的不同用法。

3、懂得学习要专心致志,感受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读书记号阅读课文,理解课文中描写人物语言、行动和心理的词句。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最后的点睛之语。

四、教法、学法

教法:以读代讲、读写结合等方法,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全面参与到课堂中来,把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中。

学法: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积极主动探求新知,在自学的基础上能质疑并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自身的语言活动中提高阅读能力。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五、教学设计

《春天的雨点》是一篇歌颂老师的文章。语言朴实清新,但人物形象相当丰满。要让四年级学生在这些看似寻常的事件中体会到老师的关心爱护,需要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仔细品味,体会含义。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可以在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落的基础上,从课题入手,直奔重点。下面是我的教学设计:

(一)从课题入手,直奔重点句。

读课题后,要求学生快速找到课题所在的句子。出示重点句:“春天的雨点落在草原上,草原上正萌发勃勃生机。春天的雨点,仿佛也落在达丽玛心里。”围绕重点句分两步走:

1、让学生质疑。通过质疑理解“萌发”、“生机勃勃”的意思,读懂第一个春天的雨点指春雨。

2、设疑:为什么说“春天的雨点仿佛落在达丽玛的心里”?这春天的雨点指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全文,引起悬念。

(二)抓重点词句,学习一、二自然段。

教师投影出示自学要求:

1、找出最能表现乌汉娜老师关心爱护学生的句子,并说说你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

2、达丽玛当时是什么表现?她会怎么想?用做好读书记号。交流第一个问题时,应抓住“发现”这个词语,能从42双眼睛里发现达丽玛这双走了神的眼睛,可以看出老师眼睛的敏锐和对学生的关切。让学生通过读、划、想、议,学会怎样质疑,为下文的学习作好辅垫。这个环节是“扶”的过程。案

(三)继续质疑,学习三、四自然段。

让学生先默读课文,了解乌汉娜老师是如何给达丽玛补课的,再让学生模仿上述的学法质疑问难,并用——?做好读书记号。教师用投影出示自学要求:

1、用“——”划出最能表现乌汉娜教师关心爱护学生的句子,并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达丽玛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学生带着问题继续读、划、想、议。

交流第2个问题时,插进有感情朗读训练,从达丽玛“发誓”及动词“印”让学生懂得乌汉娜老师的行为已经深深感动了达丽玛,她决心要专心致志地听课。接着,让学生继续寻找还从哪里看出达丽玛学习专心呢?从达丽玛的行动上。但课文没有正面描述达丽玛是怎么做的,而是通过师生对话表现出来的。从课文中找到有关语句。针对“是的,她只听到……哪注意到闪电、雷声?”投影出示填空:“是的,她只听到,没听到,只看到,没看到。”针对师生对话,进行有层次的练读,通过“惊奇、激动”等词的品味,让学生知道乌汉娜为了达丽玛的进步激动不已,她觉得自己的努力有了收效,从而感到老师对学生的爱。

(四)图文结合,学习第五自然段。

让学生看图学文,自学第三大段。读乌汉娜老师护送学生回家的句子,抓住动词,体会慈母般的爱。重点解决省略号的作用和重点句的含义。在这里可安排让学生练笔:望着老师远去的背影,达丽玛会想(说)些什么?此处训练,不仅使学生对乌老师冒雨护送学生回家的精神由衷感动,认识到要专心学习,掌握本领才是报答老师的最好方式,而且读写结合,实施了有效的训练。

接着,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齐读重点句,讨论:春天的雨点指什么?草原上勃勃生机又象征什么?投影出示填空进行小结:春天的雨点比喻(老师对学生的爱),达丽玛在爱的滋润下,像草原上的春草一般(茁壮成长)。

(五)总结全文。

联系实际,让学生说说你有没有像达丽玛这样的经历,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把自己的点滴体会写下来,做好读书笔记。

春天的课件 篇5

教学设计意图:

《春天的手》是北师大版第二册第三单元“春天”的一篇主体课文,这首儿歌通篇以拟人的手法描写春天里大地新绿、小河解冻、小鸟欢歌,小朋友户外活动多起来的景象,处处表现了春风、春光、春色、春之声的无穷美妙和勃勃生机。本教学设计旨在体现四个方面的特点:一、加强课内外学习的沟通,实现课内学习的延伸和拓展。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利用各种声像资料,形象再现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观察想象,使诗歌描绘的画面鲜活起来,丰富起来,加深感受,深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三、 凭借多媒体技术,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四、通过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各个渠道去感受春天,了解春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收集信息的能力,加强课内外沟通。

2、凭借多媒体手段,使学生形象地感知春天的美丽和可贵,培养学生热爱和亲近大自然的感情。

3、识字15个,写字7个。

4、学习根据偏旁部首识字,理解字义的方法,引导学生找出带有提手旁的字,理解其意义。

教学重难点:

1、识字与写字。

2、熟练地朗读与背诵课文,理解课文最后两句。

3、感受诗歌的韵律美,感受春天的美。

课前准备:

1、学生收集有关春天的诗歌、谜语、图片、歌曲以及描写春天的词语。(加强课内外沟通,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2、生字卡片。

3、多媒体课件。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

(“春天在哪里”信息交流)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揭示主题:

1、 课件出示:春天的百花园

(万紫千红的春景图,背景音乐《春天在哪里》)

这几天,小朋友们都用心地在寻找春天,春天就在小朋友的眼睛里。小朋友们,把你们找到的春天都集中到百花园里吧!让我们一起尽情地感受一下春天!

二、交流材料,增强感受:

1、交流内容:诗歌、谜语、图片、歌曲、描写春天的词语。

2、交流形式:朗诵、演唱、展示、交流、互动。

3、组织过程:四人小组先交流,再选取最精彩的内容到班级交流。(让学生人人参与交流,从多角度感受春天,了解春天,加深对春天的认识,为课文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总结:

讨论:春天到了,听着优美的歌声,看着动人的画面,你想说些什么?

(学生在互动中,在活动中,集思广益,以比较丰富的视角感受春天,为第二课时的学习做好铺垫。)

第 二 课 时

课前准备:唱歌《春天在哪里》

一、引入揭题:

刚才小朋友们唱了《春天在哪里》这首歌,你们说春天在哪里呀?

师:是啊!春天在青翠的山林里,春天在湖水的倒影里,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小朋友们最近都用心地在寻找春天,昨天,小朋友们也都交流了自己找到的春天,感受了春天,在你的心中春天是怎样的呢?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诗歌。(课件出示主页面,齐读课题,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春”。)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请同学们欣赏这首诗。(学生听录音范读。)

2、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首诗,不认识的字用鼠标点击,即会有拼音出现,还会有语音范读。

学生自由朗读。

3、师点击文中的词语,让学生认读:春天、温暖、轻柔、抚摸、传来、拍着、肩膀、活泼、健壮、拉着

4、指名读全诗,评读,正音。

5、小组合作做识字游戏:采蘑菇。(中间一个当考官手上拿着蘑菇形的生字卡片,旁边两个认读)

6、四人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7、找出本课中带“提手旁”的字,用动作表示它们的意思。

(凭借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生字读音的范读,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自主学习,自主检测。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三、再读课文,深化理解:

1、春天的巧手给大自然带来了哪些变化?老师请一个小朋友读一读课文,小朋友们边听边想。

2、讨论交流:春天的巧手使大自然有了哪些变化?

(学生自由交流,老师随机引导感受、想象,从而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朗读指导、训练)

老师点击大地:出现大地新绿图片

引导想象:大地上什么变绿了?

师小结,指导朗读:春天的手这么轻轻地抚摸大地,大地就绿了,多神奇呀!

老师点击小河:小河流水的图象、声音

引导想象:河水会流到哪儿去?小河可能唱起了什么歌?

师小结,指导朗读:春天的手很快地掠过树梢,小河就唱起歌来了,多奇妙呀!

老师点击枝头:鸟儿欢叫的图象、声音

引导想象:鸟儿们在欢叫可能说些什么呢?

师小结,指导朗读:春天的手这么轻轻地拂过树梢,小鸟也争着说起话来了,多有意思呀!

老师点击小朋友:小朋友户外活动的录象。

引导想象:小朋友可能会做些什么活动?

师小结,指导朗读:春天的手拍拍你们的肩膀,你们怎么样了呀!

3、小结:春天的手就是这么温暖轻柔,她抚摸着大地,掠过小河,拂过树梢,拍着小朋友的肩膀,都是轻轻悄悄的,无声无息的,春天不知不觉就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生齐读:拉住春天的手,春天就在你心头。

4、朗读全诗:春天这样美妙,让我们带着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来朗读。

(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大地新绿图片、小河流水的声音、鸟儿欢叫的声音、小朋友户外活动录象等声像资料,形象再现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观察想象,使诗歌描绘的画面鲜活起来,丰富起来,使学生充分感知春天的美丽和可贵,加深感受,深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亲近大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四、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要求书写的生字,点击任何一个字都可演示其在田字格的正确书写。

学生看一个字,练写一个。

2、用实物展台讲评学生的书写。重点指导:乐、树

(凭借多媒体技术,让学生通过自主观察、分析、揣摩,领悟生字的书写要点,提高书写指导的效率)

五、拓展学习,说话训练:

课件出示图片(草原、山坡、田野……),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句式说话。

春天的手 , 。

(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看图用文中的句式练习说话,使学生在形象画面的帮助下,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六、课外延伸,自选作业:

春天像个魔术师,把大地打扮得万紫千红。请小朋友选择以下自己喜欢的一种方式来赞美春天。

(课件出示:1、画春景 2、唱春曲 3、吟春诗 4、写春色)

春天的课件 篇6

教师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生字14个。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感受春天朝气蓬勃的气息。

教学重难点:认识本课生字,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措施:

1、引导学生采用多种读的方法读熟课文。

2、分组合作学习生字,一人读其他人听并正音。

教学策略:

1、充分发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识记生字,并采用灵活多样的检测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多层面的朗读,使学生在互动互评中感悟儿歌的语言,理解儿歌。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课。

1、寒冷的冬天过去了,春天已来到我们的身边。请大家说一说春天与冬天有什么不同?由此导入新课。

2、板书课题:春天的手。

3、读课题。

二、自学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标出不认识的字。(可问一问、或根据上下文猜一猜)。

2、组内交流认字情况。

3、学生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4、教师检查认字情况: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边读边组词,说出带有生字的句子。

5、做猜字游戏,巩固生字。

三、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读课文,想一想春天到了,我们身边发生了什么变化?

2、小组讨论。教师总结:

大地绿了,小河唱起了欢乐的歌。

小鸟飞上枝头,小朋友活泼健壮。

3、齐读课文。

小结:说出这节课自己的收获。

板书设计:

春天的手

春 温 暖 轻 柔 抚 摸 传

拍 掠 拂 枝 拉

教学反思:

春天的课件 篇7

一、活动目标:

1、了解春天的季节特征,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

2、能通过自己的经验,利用讲讲,撕撕,画画,贴贴等动手操作,发挥想象进行画面添加。

二、活动准备:

1、长卷画纸两幅,油画棒人手一份,蜡光纸,皱纹纸,铅画纸,水彩笔,棕色印尼纸若干。

2、剪刀,胶水,毛笔

3、课前布置好活动场地。

4、音乐《杜鹃圆舞曲》,律动《春天在哪里》

三、活动过程:

1、进场活动

幼儿随音乐《春天在哪里》进场,由此引出主题。

2、与幼儿交流讨论,通过讲讲,演演引出活动

(1)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刚刚是听的什么歌曲啊?《春天在哪里》哦,那你们最近有没有关于春天的什么新发现啊?通过情感经验引导幼儿往春天主题上靠。

(2)师:我们身上的衣服减少了,和煦的春风吹在我们身上好舒服啊,它吹的大地暖融融,吹的小草穿新衣。吹的花儿咧开嘴。

(3)师:小朋友们春风是怎么吹的呀!(用声音及身体动作幅度表示春风)

教师放音乐鼓励幼儿自由大胆表现(杜鹃圆舞曲)

3、根据自己的意愿绘画春风

(1)请幼儿分组把春风画在纸上,教师用言语提示幼儿,看看哪组的、风刮的最好,要求幼儿动作柔和。

重点:有画到外面的方法,尽量把纸画满。

(2)油水分离

师:现在小朋友能看到自己画的春风吗?老师现在就给你们变魔术,把春风变出来!教师用水粉进行油水分离示范。

(3)幼儿操作油水分离

教师巡回指导要求幼儿把画纸涂满,能够不碰到自己的衣服。

4、画面添加

师:小朋友,你们觉得春风吹过的地方还会有些什么呢?

(教师引导幼儿利用提前准备的材料进行想象创作)

提示语:

1、春天会有哪些花呢?

2、春天里的人们都在干什么呢?

教师利用提示语让幼儿自主选择材料,创意绘画进行剪贴,装饰画面。

5、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四、活动延伸

通过小朋友今天的创作,春天的景色更加美丽了,就让我们把画展示出来,表达我们对春天的祝福吧!

春天的课件 篇8

教学内容:春天的手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今天老师要考考大家,我们来听一首歌,看谁能听出歌中唱的是什么季节.

放录音《春天在哪里》这首歌好听吗?你喜欢春天吗?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歌唱春天的儿歌《春天的手》

二、听录音,读课文:

1、先让学生说出自己以前已经认识的字。

放录音。

2、谁愿意再把课文读给大家听?(一人一段。)

3、要求:其他人认真听,想一想,春天的手都做了什么?

4、小组内互相学习读课文。

5、一组一段,根据课文词语模仿 抚摸,掠,拂,排,拍

6、比赛:看哪个组学得最快最好。

7、创设情境,指导朗读.提问:读了这篇文章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三、巩固生字:

1、出示生字卡,请学生来说一说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找出其中我们已经学过的偏旁部首以及一些笔画。

春 温 暖 轻 柔 抚 摸

传 拍 肩 膀 泼 健 壮

2、学生观察后说说应注意什么?

作业设计:

制作生字卡片。

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

春天的手

春 温 暖 轻 柔 抚 摸

传 拍 肩 膀 泼 健 壮

Gz85.com编辑推荐

天安门广场课件实用8篇


工作总结之家编辑根据您的需求精心撰写了这篇有价值的“天安门广场课件”,请您查看以下内容。每位教师在上课前都需要精心策划教案和制作课件,现在是他们开始编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教案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参考,对教学过程起到关键作用。

天安门广场课件 篇1

一、情景引入

1、出示课件:校门正门照片:

2、能告诉我这3张照片是从哪个位置拍摄的吗?

3、天安门照片

4、揭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同一座宿舍楼,为什么拍摄出来的画面不一样呢?

2、板书:同一景物在不同位置拍摄出来的画面不一样

3、展示自己从不同角度拍的同一物体的照片

4、交流看法。

三、建立空间观念

1、课件:播放不同角度拍的宿舍楼等图片

2、能告诉我这5张照片是从哪个方向拍摄的吗?

3、说说你的辨认方法

4、学生回答

5、归纳小结: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画面的特征来确定拍摄的位置

四、拓展延伸

1、播放不同角度拍的天安门广场图片

2、能告诉我这4张照片是从哪个从哪个位置拍摄的吗?

3、小组同学交流讨论

4、课件:出示4幅画面)

做课本59页试一试

五、全课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

2、今天我们学了很多知识。学校还有哪些美丽的景物,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画面怎样?请同学互相去看一看,画一画

天安门广场课件 篇2

一、导入

1、有谁去过天安门广场?举手。

2、今天,张老师和大家一起去参观天安门广场。

3、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跟老师书空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清顺序

1、读书要求:读准字音,把生字放到课文中读,读通课文。

2、教师板书题目:

(1)天安门位于什么地方?

(2)广场主要有哪些建筑?

(3)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南眺望,能看到哪些建筑?

(4)为什么说天安门广场是全国各族人民向往的地方?

(5)升旗仪式什么时候举行?

3、请5名学生分别读课文,其他学生思考问题。

学生还没有看题,怎么思考?

给他们找找读错的地方。

有一个长句子,生一起读一下。

1、解决问题:指名交流:(1)(5)

第二个问题,学生在初读的基础上无法答全。

问题(2)找一找,划一划,找到了几处?

要在读的基础上去找,可在精读教学时去学习。

学生交流找到的。

教师:老师分得仔细些:天安门北端有什么?

交流问题(4)

学生还没有感知,就让学生说为什么人们向往,有难度。

生1:天安门是我们祖国的象征。

生2:毛主席向全国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说清楚中国的全称。再请学生复述一遍。

观察天安门广场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1)看天安门广场的总布局图。

(2)上面看图,远看的图,华表图。

教学准备不足,图没有起到教学辅助作用。华表图可在教学第二自然段中进行。

[在初读课文后,提出关于课文内容的教多的问题让学生解答,有相当大的难度,学生对于内容不够熟悉,没有深入理解,回答答不到位,课堂出现冷场。问题可分散在各自然段的教学中进行引导回答]

三、教学第一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一节,你了解了什么?

2、指名读。你了解了什么?(首都北京)

3、再读,看第一小节中想强调什么?(最宽广、最壮观)

4、教师介绍广场:东西宽400米,南北长8000,------100万人游行集市。

教师语速慢些,不要用抽象的多少米,可拿生活中教室的长,或哪个路段来让学生感知广场的宽广。也可一看看图。

学生齐读。

四、教学第二自然段

1、自读第二小节,想想讲了什么?

2、你觉得天安门广场怎样?(学生没有反应)

没感觉,那再读。

3、交流:雄伟壮丽

4、从哪儿感受到的,找出词语或句子。

交流:红墙黄瓦,师讲解:帝王生活的地方,比较尊贵。

雕梁画栋

学生读一、二两句。

5、现在我们了解了天安门前是

教师边讲解边板书示意图。

教师讲解:华表。

可以结合图看看,光语言缺乏感知学生还是云里雾里不清楚。

6、学生齐读第二自然段。

小结:从第一小节,我们了解到-----,从第二小节我们了解到[

五、教学生字

1、教师指导书写:瓦宣府

2、在书上描红。

结合我的教学,谈谈肤浅的感想:

1、语文教学的第一课时该如何来教呢?

一度,我们比较流行不读通课文不开讲,所以,在第一课时的课堂教学中,就是读通课文,教学生字。我们听到书声朗朗,初读、个别读、齐读---变着花样让听者感受到对读的重视。而今,这又已经不流行了,因为这样第一课时内容过于单薄,所以,在第一课时中,我们又放入了课文内容的讲解。那么,到底该读多少,该讲多少呢?我想四年级学生了,他们已经学会预习课文,就算不预习,早读课也完全把课文读过几遍了,心中对课文内容应该不是陌生,所以课堂中,在检查生字后,可以不必把课文的每个自然段让学生来朗读,正音。教师可以有重点、有选择地让学生来读几个自然段进行检查,把时间省下来放到课文的教学上。第一课时课文内容的教学我们应该根据文章内容的联系性来进行划分。比如这课的二、三小节可以放在一起教学,因为它都在讲天安门广场上的建筑物。

2、摆一摆,感受建筑物的空间观念。

我在教学二、三小节时,为了让学生理清建筑物的方位,我设计了板贴,先让学生用直线划出建筑物名称,用曲线划出方位词。然后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再读读课文,和同桌用文具摆摆,请两名学生上台按方位把板贴贴好。最后一起讨论加深对各建筑物空间方位的印象。学生通过动手获得的信息在脑海中更清晰。

3、让学生走近历史,感悟文本。(我第二课时的感想)

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如何理解这句和这一个自然段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现在的学生,生来就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倍受宠爱。旧中国人民受尽压迫,苦难的生活离他们的生活实际太遥远,想象都成了一种困难。所以课前让学生通过资料、影片感受旧社会人民生活,课中再通过再现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镜头,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这一历史时刻的伟大意义,体会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

天安门广场课件 篇3

《天安门广场》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介绍天安门广场的方位和天安门的方位。这两个自然段既是独立的,又是有联系的。第二小节主要介绍了在广场北端的天安门以及天安门前的一些景物,门前的金水河,金水河上的金水桥,汉白玉华表等。这些景物作者描写得都非常优美,如果学完这个小节让学生做做小导游,向游客作介绍,更能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可惜在教学中,我没能很好运用这个特点,有点草率地就带过了,很是遗憾。第三小节学生将东西两侧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相混淆。在完成课后找建筑物填空的练习时还有学生弄错。课后我想,如果教学时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让学生用自己的学习用品来代替广场上的建筑物,因为这个小节主要向学生介绍几个有代表性的建筑物,朗读不是重点,只要学生搞清那些建筑物的方位即可。可惜,在教学中我也没能采用学生喜欢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所以出现学生的练习效果,希望在下回此类型课文的教学中有所提高.

天安门广场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结合有关词语理解句子。

3、知道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通过品读、感悟、交流,对学生观察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的障碍进行诊断与矫治。

教学过程:

一、影片导入,基础性诊断

1、观看影片《开国大典》片段让学生仔细观察天安门的布局,指名学生口述。

师:想不想去游览一次?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游览天安门广场。

2、板书课题。

二、品读课文,优化新授

(一)、自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习生字词。

先让学生通读一遍,注意读通读顺课文,然后让学生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告诉我们什么?(板书:最宽广、最壮丽)

(二)、住重点词句,探究课文内容、语言表达

师:作者为了突出天安门广场最宽广、最壮丽的特点,主要写了天安门广场哪些景物和场景?

1、学习第二节

(1)、自读课文,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地方?

(2)、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3)、讨论理解:你觉得天安门怎样?是从哪看它的雄伟壮丽的?(相机理解:雕梁画栋,汉白玉、华表、蟠龙花纹、格外挺拔)(在此基础上还要抓住红、黄、蓝等词体会天安门的雄伟壮丽)

(4)、看图激情,师声情并茂介绍画面。

(5)、导读出对天安门广场的赞美。

2、学习第三节

(1)、小结第二节学法。

(2)、自学第三节。

(3)、汇报交流自学情况。

3、学习第四节

(1)、指名读课文,注意理解向往象征。

(2)、思考:为什么全国各族人民无比向往天安门?为什么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

(3)、观看影片《开国大典》片段。

(4)、指导用自豪的语气朗读。

4、学习五、六节

(1)、读第五节,理解曙光、晨曦、雄姿、旭日等词。

(2)、指名读,思考:升旗仪式什么时候举行?你怎么理解五星红旗与旭日一同升起?

(3)、自由练读,边读边想象,晨曦中天安门城楼的雄姿。

(4)、自由轻声读第六节。

思考:节日到来时,天安门广场怎么样?夜晚的天安门广场又是怎样?

(5)、幻灯出示每当节日到来,天安门广场更是(),()。无数盆鲜花组成(),把广场装点得犹如()的大花园。入夜,(),(),天安门广场()。来自祖国各地的人们(),()。()与()辉映,()伴()齐飞,天安门广场()起来了。

讨论填空,看图理解,所填词语。

(6)、指导朗读:看到这么美好的景象,这么热闹的场面,你们心里感到怎样?

(指导读出欣喜、激动)

三、二次感知,理解性诊断与矫治

1、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再读第二节,相信大家必定还有收获。

2、自由读,边读边作记号,用~~~~~画出表示事物的词。用--画出表示方位转换的词。

3、汇报交流,师生总结。

(广场北端)天安门-(前)-金水河-(上)-金水桥-(两旁)-华表-(上面)-

4、小结方法。

告诉学生这是转换方法的一种,即从一种景物开始逐步承接转换。我们写一处景物时通常要运用这种方法。

5、适时迁移,自主性诊断与矫治

(1)、师:刚才我们知道了一种描写景物的方法,现在大家现学现用,选择一处景物写一段话,同桌可以交流

(2)、汇报交流,师生评价。

四、共同小结。

天安门广场课件 篇5

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升旗仪式的过程,理解我的所想所感,体会我爱祖国、爱国旗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本课含义较深的句子,体会感情。

设计思想:这篇课文通过我的所见所闻,记叙了天安门广场庄严的升国旗仪式,写出了我的联想,表达了我爱国旗、爱祖国的情感。教学中,我运用音乐、图像等形式为学生创设情景,在学习中学会质疑、解疑并运用搜集的相关资料破除难点,优化课堂结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就同作者一起来到天安门广场,亲身感受它的神圣。我们来学习《天安门广场观升旗》的课文。

二、理解课文内容:

(一)整体感知课文:

默读课文,说说这课书讲了一件什么事?

哪几个自然段介绍升旗的全过程?(28)

这篇文章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做一件事有先有后,我们在学习时,一般情况下也应遵循这个规律。

(二)精读课文

1、分段读课文,文章哪段重点写了观升旗的经过。

2、默读这一段,思考:在升旗过程中,我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什么?用不同符号画在书上。

预想:讨论积极性不高,或,说不到真点上,不注意方法。

措施:讨论前讲明要求,适时进行指导,巡视。

3、集体讨论

4、指导朗读:联系实际生活想一想,表达激动、兴奋的心情应怎样表达?自己读一读。

5、齐读最后两句:

蓝天下,国旗像一团火焰。国旗啊,国旗,你永远在我心中!这句话什么意思?表达了我什么感情。

5、想象你就在天安门广场看升旗,包含感情地再读最后两句!

(三)总结全文:

1、朗读全文。

2、你认为这篇课文哪最值得你学习?(哪写得最好?)

3、这篇课文,作者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十分清楚、有条理的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介绍升旗的全过程,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的思想感情。

三、作业:1、有感情的读课文。

2、摘抄自己喜欢的段落。

天安门广场课件 篇6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天安门广场的修筑历史,掌握天安门广场的地理位置、结构和作用

能力目标:培养收集、整理社会信息和资料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懂得天安门广场凝聚着中国人民的血泪和智慧,她是新中国的象征,从而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天安门广场为什么是全国各族人民无比向往的地方?

三、实验目标

创设情境,调动情感体验,自由表达。

四、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结合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清天安门广场各建筑物所在位置。

一、启发学生生活经验,在课件中导入课文

1、出示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说说这首歌的名称?会唱的一起唱。

2、简介天安门:建于明代,名承天门,重建于清代,改称天安门。

3、天安门广场在我国的什么地方?(不准确就看看课文的第一段)课件帮助理解

4、为什么去过北京的同学差不多都去过天安门广场呢?

5、看课件:天安门广场的图片,激起学生去天安门广场参观的兴趣。

教师过渡:你们想去天安门广场参观吗?今天机会来了,我们可以随着文字免费去了。快快打开书27页,你自己先轻声读读课文,自由漫步在天安门广场中吧,

二、初步感知课文

1看看谁,漫步后能将天安门广场给你留印象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

2提出读文要求:(1)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划生字,注意读准字音。(2)读通句子,注意长句子之间的停顿

3检查自学效果

(1)开火车读词语,及时纠正错误读音。

(2)出示长句。

4你用什么词来形容天安门广场?教师根据回答板书

二、精读细品,读中感悟。

天安门为何给你留下这样的印象?你从那些段落体会到的,请通过默读,在课文中找出来,然后大声读一读读出你的体会。

1、出示课件相应指导

(1)指导品味第一段

a.对最宽广、最壮观两词,引入资料天安门广场东西宽500米,南北长880米,总面积达44万平方米。中心干道可同时通过120列游行队伍,宽阔的广场可容纳100万人游行集会。

b.再读这一段,抓住重点词最宽广、最壮观读。

(2)指导品读二、三段

a.天安门广场到底有哪些雄伟的建筑物呢?默读课文2\3自然段,

(a)划出建筑物的名称(b)找出方位词

b.四人小组合作用学习文具摆一摆,讨论填写课后第四题。

c.请学生填写课件,注意准确运用方位词。

小结:这是转换方位的一种,即从一种景物开始逐步承接转换。写一处景物常常运用这种方法。

d。天安门广场的建筑物中,你最感兴趣,最想去游览的是哪一座?为什么?

相机指导抓住重点词语进行朗读。

y.招聘导游带领全班去天安门广场参观。(介绍布局和景观。要求说明景物特点)

教师相机展示课件,加深学生对各个景点的印象,理解重点词语。

(过渡)根据学生回答,教师讲述自己去北京时的事情,引人开国大典。

(3)指导学习第四段

a.师语言渲染:55年前,这庄严的声音宣布了一个民族新生,宣告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到来了。

b.播放课件,一同听听这无比庄严的声音。

c.指名说说,听到这声音你有什么感受?请将这感受读出来。

d.让我们带着这无比的自豪一起来读读这一段吧。

小结:有一首诗中有这样一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于四时同,其实,天安门广场一天中,风光不于四时同。我们下节课,再去看看它不同时刻的风光吧。

天安门广场课件 篇7

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市中心,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面积达44万平方米,可容纳100万人举行盛大集会,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城中广场。现在,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人到这里参观、游览,天安门广场被评为新北京十六景之首。

天安门城楼:坐落在广场北端的天安门城楼虽饱经沧(cāng)桑却依旧朝气蓬勃,威亚四仪。天安门是北京城的眼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天安门城楼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xx年),是明代皇城的正门,当时叫承天门,有承天启运之意。刚开始修建的时候,可不是现在看到的这个模样,而是五座木牌坊,后来改建成九开间门楼。清顺治八年(1651),世祖福临重新修建这座城楼,才成了现在的样子。明、清两朝,这儿是禁地,到公元19xx年清王朝覆灭为止,除了皇亲贵族,老百姓不准过往。它最大的用途,是国家有大庆典(如皇帝登极、册立皇后)时在此举行颁(bān)诏仪式。而如今只要有机会,你随时都能登上这座城楼,去眺望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广场天安门广场。

人民大会堂:位于广场西侧,高46米,长336米,宽206米,建筑面积达十七万平方米。大会堂正面有十二根大理石门柱,每根高达25米。中央大厅为桃红色大理石地面和汉白玉石柱,顶部挂着水晶玻璃花灯。中央大厅后面是万人大礼堂,礼堂装饰典雅,灯光宜人。大会堂的北部是可容纳五千个席位的宴会厅,大如足球场,装设富丽堂皇。大会堂所有厅室既保留了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又吸取了外国的建筑精华,布置得大方雅致,极有特色。

毛主席纪念堂:位于广场南侧,建成于1977年9月。整个建筑坐落在枣红色花岗岩砌成的高大基座上。纪念堂分北厅、瞻(zhān)仰厅和南厅三部分,毛泽东的遗体就安放在瞻仰厅内的水晶棺中,周围是全国各地送来的名贵花草,北厅上层还陈列有毛泽东、周恩来等开国元勋的革命事迹。

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两馆同处于一座宏伟的大厦,南部是中国历史博物馆,北部是中国革命博物馆,楼高33米,长313米,宽100米,气势壮阔,与人民大会堂遥相对应。两馆内分别藏有众多的文物和大量的近代革命史料。

人民英雄纪念碑:位于天安门广场正中,碑身高37.94米,碑座占地3000平方米。须弥座式的双层月台,汉白玉石雕栏环绕。碑心石长14.7米,是用产自青岛浮山的整块紫灰色花岗石雕成,重110吨,堪称碑中之最。碑身正面镌刻有毛主席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碑背面是由毛主席撰文、周总理书写的碑文。碑座四周镶嵌着八幅巨型浮雕,按历史顺序排列为:焚烧鸦片、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胜利渡长江。最后一块的两旁装饰有支援前线和欢迎人民解放军两幅浮雕,刻有170个人物,生动、概括地反映了中国近百年来人民革命的伟大史实。

天安门广场课件 篇8

从洒满阳光的天安门广场,我走进毛主席纪念堂。

毛主席睡着了,睡得那么沉静,那么安详。他为中国革命操劳一生,送走多少严寒酷暑,迎来多少黎明的曙光。他太累了,正在安睡,身上覆盖的党旗,永远闪耀着庄严的辉煌。他双眼微闭,仍然在倾听江河湖海波涛的喧哗,仍然在倾听千山万岭中林涛的轰响。

我把脚步放得很轻很轻,生怕打扰了毛主席的安睡,无数要说的话,却撞击着我的喉嗓。毛主席,我带着一颗少年的心来看你,带着我深切的怀念和无限的敬仰。我从教科书里知道,您带领前辈们南征北战,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迎来了新中国诞生的朝阳。我从宽敞明亮的教室里知道,你亲笔题写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直鼓舞我们健康地成长。

我把右手高高举过头顶,向毛主席敬一个队礼,默默诉说心中的愿望:我多想请您看看祖国崭新的景象。祖国的山河,是这样壮美;祖国的天空,是这样晴朗。一穷二白的帽子,已经被我们甩进历史;中华儿女用辛勤的汗水,在神圣的土地上书写繁荣,描绘富强。我还想,亲手为您戴上红领巾,让您看我们甜蜜的欢笑,让你听我们幸福的歌唱。

我脚步轻轻地走出毛主席纪念堂,迎接我的,是天安门广场上灿烂的阳光。我抬起头来,看见了,毛主席亲手升起的五星红旗,正在蔚蓝的天空飘扬,飘扬。

病毒的课件(实用8篇)


我们为你整理了以下的“病毒的课件”。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要是还没写的话就要注意了。教案是教师个性化教学和授课能力的有效展示。请您耐心阅读本页的每一个字!

病毒的课件 篇1

1.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观察时要抓住景物特点。

2.能恰当地运用自己积累的好词佳句。

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把画面的内容说清楚。

同学们,我们本单元学习了有关于秋天的两首古诗和三篇课文。在你们的脑海里出现了那些画面呢?(生:捉蛐蛐、放风筝、秋的颜色、气味以及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画面。)你们喜欢秋天吗?让我们走进秋天,去感受秋天给我们带来的美景,去欣赏秋天的图画。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习作三》。首先来看看本次习作的要求。

师:在平时中你们积累了哪些描写秋天的词语呢?(生:秋高气爽、春华秋实、秋雨绵绵、秋叶残落……)你们还积累那些佳句呢?

2、课件出示佳句:

(1)缤纷的落叶像是一条花被子,给大地妈妈添上了一件神秘的彩装。

(2)果园里的果子你挤我碰,争先恐后地要人们摘下它们呢!

(3)田野里的稻子随风舞动,为秋天的丰收舞蹈,散发出阵阵的清香。

(4)小青蛙卖力地挖洞,生怕今年做美梦没了它的份呢!

师:你们能用上优美的好词佳句来表达你喜欢的画面吗?

3、课件出示秋景图,指导观察。

(1)整体感知图画内容,指名说图。图上画了什么呢?

(2)引导按顺序观察图画。如能按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先中间后四周;从整体到部分等方法的顺序观察。再让学生根据图画的内容有条理地说话。

图画是静止的,要把画面写得生动优美就需要发挥想象。根据画面内容,结合具体题目,联系生活实际。让静止的画面活起来,使景物生动形象,故事完整。

同学们,你们也收集了一些秋天的图片,让我们在小组里互相交流欣赏一下,把你的画介绍给同桌听。

6、写一写学生把说的写下来。自主写作,独立完成作文。教师巡视,并对习作有困难的学生作个别辅导。

提示:

题目可以以你喜爱的秋色为题,也可以表明你对秋天以及秋天中景物的喜爱之情。

7、课件展示学生的两篇习作。欣赏习作,交流指出好的地方和有问题的地方并修改。

8、结构总结方法:总(总起)―分(分述要按一定的顺序运用比喻、拟人等写法。)---总(抒发情感)

9、把优秀习作和图画粘贴在学习园地上,让学生欣赏。

病毒的课件 篇2

第三章病毒 教学设计三

一、课前准备:布置学生调查有关病毒的内容:

1.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电脑特长组合成若干小组(每组以3-4人为宜),再根据自己的兴趣从教师提供的课题中选择一个进行调查。

可选择的课题:

①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包括病毒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特点)?它是如何被发现的?

②请两组分别患过腮腺炎和流感的同学查阅此类病是由于什么病毒引起的?你是怎样患上这种病的`?有哪些症状?医生对你进行了什么治疗?大概经过多久你痊愈的?

③现在危害人类生存最严重的病——癌症是由癌症病毒引起的?请任选一至两例你熟悉的癌症病毒查阅,进行比较细的说明。

④目前被人们誉为最可怕的病毒——艾滋病毒,请查阅有关它的资料:如艾滋病毒的特点,最先发现情况,现在全世界及中国的感染人群数,发病症状,传播途径等,

⑤现在非典型性肺炎正横行于中国大地,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在课堂上发言,让学生更多了解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因,防护知识等。

⑥动物的口蹄疫是由病毒引发的一种严重威胁动物生命的疾病,同时也给人的生活带来了比较严重的影响。请你对这方面的内容做一个报告。

⑦人类如何利用病毒为人类服务。请举例说明。

2.通过查询网络或者书籍、报刊完成你选定的主题。记录清楚你的信息来源,尽量确保它们的可靠。

3.将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电脑知识好的同学最好作成幻灯片或电脑网页在课堂上展示,与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二、课堂教学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按照课前安排好的顺序作主要发言。其他各组学生可以提问或补充。学生当堂完成讨论提纲的填写:

病毒

1.病毒的形态结构:

(l)大小: 。

(2)形态: 。

(3)结构特点: 。

(4)营养方式: 。

2、病毒的类型: 。

3、病毒与其他生物: 。

4、病毒与人类:

(l)病毒与人类疾病:

①病毒引发的人类疾病:(列出五种以上)

②病毒的传播途径:

③病毒疾病的预防:

(2)人类对病毒的利用:

病毒的课件 篇3

1.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

2. 性状:生物体所表现的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统称为性状。

3.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例如:家兔的黑毛与白毛。

5 转基因超级鼠的启示: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同时也说明在生物传种接代中,生物传下去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

6. 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1.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2.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

3.染色体: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4.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为23对(46条),也就包含了46个DNA。

5. 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而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亲代细胞中染色体的水平,其中有一半染色体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

(2)实验过程:把矮豌豆的花粉授给高豌豆(或相反),获得了杂交后的种子,结果杂交后的种子发育的植株都是高杆的。孟德尔又把杂交高豌豆的种子种下去,结果发现长成的植株有高有矮(高矮之比为3:1)。

(3)在相对性状的遗传中,表现为隐性性状(矮豌豆)的,其基因组成只有dd一种,表现为显性性状(高豌豆)的,其基因组成有DD或Dd两种。

2. 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近亲携带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比例较大,其后代患该遗传病的几率就增大。

1. 性染色体是指在体细胞中能决定性别性别的染色体,在人的体细胞中,性染色体有2条。

2. 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男:44条+XY 女:44条+X)。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1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男性为XY,女性为X)。

3. 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精子(22条+Y或22条+X),卵细胞(22条+X)。

4. 生男生女机会均等,比例为1∶1.

1.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引起的变异。

3. 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例子:人工选择、杂交育种、太空育种(基因突变)。

4. 生物变异的意义:生物进化和发展的基础,培育动、植物的优良品种。

2、动物可以 促进 生态系统的 物质循环 ;

3、 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2、各种生物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 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的关系。动物与植物之间存在 相互适应、相互依存 的关系。

3、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 种类 、 数量 和 所占比例 总是维持在 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生态平衡。

4、物质循环:(二氧化碳)从 无机环境 到生物体,再从生物体返回 无机环境 的过程。

5、动物的遗体或粪便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

7、科学家通过对生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 结构 和 功能 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这就是仿生。 如长颈鹿与抗荷服,萤火虫与冷光灯,蝙蝠的回声定位与 雷达,蛋壳与薄壳建筑,苍蝇与照相机,人脑与智能机器人,蝴蝶与人造地球卫星。

1、细菌很小,大多数真菌也很小,可以用培养基培养成菌落来观察。

2、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3、一个培养基上可以有多个不同的菌落。

4、鉴定细菌真菌种类的通常依据是菌落的特征,即菌落的形态、大小、颜色。

5、细菌、真菌、菌落比较:

病毒的课件 篇4

第三章病毒教学设计三

1.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电脑特长组合成若干小组(每组以3-4人为宜),再根据自己的兴趣从教师提供的课题中选择一个进行调查。

可选择的课题:

①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包括病毒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特点)?它是如何被发现的?

②请两组分别患过腮腺炎和流感的同学查阅此类病是由于什么病毒引起的?你是怎样患上这种病的?有哪些症状?医生对你进行了什么治疗?大概经过多久你痊愈的?

③现在危害人类生存最严重的病――癌症是由癌症病毒引起的'?请任选一至两例你熟悉的癌症病毒查阅,进行比较细的说明。

④目前被人们誉为最可怕的病毒――艾滋病毒,请查阅有关它的资料:如艾滋病毒的特点,最先发现情况,现在全世界及中国的感染人群数,发病症状,传播途径等,

⑤现在非典型性肺炎正横行于中国大地,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在课堂上发言,让学生更多了解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因,防护知识等。

⑥动物的口蹄疫是由病毒引发的一种严重威胁动物生命的疾病,同时也给人的生活带来了比较严重的影响。请你对这方面的内容做一个报告。

⑦人类如何利用病毒为人类服务。请举例说明。

2.通过查询网络或者书籍、报刊完成你选定的主题。记录清楚你的信息来源,尽量确保它们的可靠。

3.将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电脑知识好的同学最好作成幻灯片或电脑网页在课堂上展示,与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按照课前安排好的顺序作主要发言。其他各组学生可以提问或补充。学生当堂完成讨论提纲的填写:

病毒的课件 篇5

教材分析:

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生物学科学业考查的目标和要求包括三方面,即知识性目标要求、技能性目标要求和科学探究能力目标要求。其中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是:熟悉科学探究的一般程序,能根据问题作出假设、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等。生物学科被列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的考查科目。其中实验和探究部分并入有关的知识考查内容,约占20%。可见实验和探究在生物学教学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面临生物毕业考查,时间紧,学习任务重,很多学生对初一的知识已经遗忘了,而实验探究部分对学生来说更是一个难点,老师有必要帮学生归纳知识,并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探究方法。

2、过程与方法:

熟悉科学探究的一般程序,能根据问题作出假设、知道怎样提出问题、找出变量,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等。

让学生掌握常用的科学探究方法。

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能力。

重点难点:掌握对照实验和模拟实验;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能根据探究课题作出假设、找出变量,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

教学方法:归纳法、比较法、收集和分析资料法、分组分享教学法。

教师:课前收集若干个实验探究的信息;课前培训学生,指导小组长如何开展收集和整理资料。

依据学案中“学习目标”,引领学生认定目标,在学生认定目标后提出要求、希望和必要的提示或鼓励。

两年的学习中,哪一次实验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这个实验属于哪一类实验?为什么?请同学们用笔写下来,然后在小组内进行分享。(根据学生回答适时导入,点明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①先独立完成学案中的材料1,然后小组内分享,你是怎样找出变量以及实验组、对照组的?(提出问题,布置任务,培养学生团体合作的精神。)

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得出初步结论。可依据问题探究,进行有目的、有步骤的自主探究,疑难问题同组(或同桌)相互合作,必要时求得老师的帮助。

③适时交流成果。小组内进行交流分享。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总结出怎样找出变量以及实验组、对照组的规律,并依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进行点拨。

1、依据学案中材料2中问题的设置,进行知识的巩固与活学活用。

2、理清知识主干,构建知识网络,可根据新知识的主干,构建出适合自己思维特点的结构形式。教师依据学生的反馈及时释疑,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六、分组分享活动三(梳理思路,归纳方法):

你是怎样提出问题的?变量怎样找?怎样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新课程的实施决不是教师给学生灌输知识、技能,而是学生驱动自己的学习动机机制、积极主动的构建知识的过程,这种构建是学生在自身的经验、信念和背景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与他人相互作用而实现的。所以,让学生通过同学间、师生间的学习体会和情感体验的交流,总结知识,体验学习方法,将所学知识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来增长自己的实践创新能力。

七、运用知识,实践创新:完成学案中的材料3中课堂反馈,让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有针对性的进行查漏补缺。

八、分组分享活动五(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想探究与这相关的哪些问题?

在课堂临近结束时,注重知识的发展延伸,让学生站在新的知识水平上重新思考“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还想探究与之相关的哪些问题?”拓宽了学生探究的空间,激励学生进行课下的探究。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收获同时也带着新的问题离开课堂。

病毒的课件 篇6

打破串讲的传统古诗教学模式,力避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在参与中达到自悟自得。

重在学生参与,激发主体情趣。

通过游戏设计,多种多样的铺垫、延伸的作业设计,变传统古诗教学的单向灌输为学生的自读、自练、自悟,既激发了主体的学习情趣,帮助学生“走近古诗”,又调动了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体现了语文教学重在实践运用的教学思想。

1.揭题后讨论:你知道“绝句”的意思吗?(“绝句”是古诗体裁之一,一首4句,每行5字或7字。)

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吗?(简介杜甫:唐代诗人,自幼好学,7岁就会吟诗,他的诗流传下来的就有1400多首,被誉为“诗圣”。)

2.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插图,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思考:诗中描写了那些景物?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诗人在什么位置看到了这般景色?

3.练习填空,理解诗句的意思。

(1)在内填入描写景物的词语。

(2)在______上填入表示数量的词语。

(3)在____上填入表示动作的词语。

4.分组读一读填入的词语,体会这些词语在诗中的作用。

(l)“黄鹤”“翠村”“白鹰”“青天”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名词前面都加了表示颜色的。)加上这些词有什么作用?联系诗句说说理由。

(2)请将4个数量词分成两类(实数和虚数),联系诗句说说“千秋”“万里”各说明了什么?

(3)读一读诗句,想一想,4个动词中,哪些真动,哪些“不动”。(鸣”与“上”是有动感的;“含”与“泊”是无动感的。)再次读诗句,读准“泊”的字音,感受诗的意境。诗的前两句描写的是动态,后两句描写的则是静态。

5.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注意加上描写色彩和形态的词语。说后同学评议,在评议中教师点拨提升。

6.有感情地背诵诗歌,感受诗中所描绘的优美景色(春天的景色不仅色美,而且形美)。感受诗人用词的精妙之处。

7.拓展性练习,自学自解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浪淘沙》,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也可以自己选择诗歌来学习。)

病毒的课件 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班会课中的看录像、看照片、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发生、传播等有全面的了解;让学生知道讲究卫生的重要意义。

2、通过小组讨论、演讲各类发言等形式激发学生讲究卫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决心。

教学准备:

1、关于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图片、视频;

2、准备知识竞赛题十个;

3、每人写一篇《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文章;

4、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图片,播放视频

二、组织讨论:

1、学生讨论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发生、传播和预防。

2、报告讨论结果

教师总结: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其实并不难,我们每个人只要做到以下要求,就会远离新型冠状病毒:

1、头发:头发整洁无异味;男生不留长发。

2、脸:洁净无污垢。

3、颈:脖颈、耳根干净无污垢。

4、手:手干净无污物;不留长指甲,指甲缝内无污垢。

5、红领巾:整洁,勤换洗。

6、衣服:衣服整洁,勤换洗;衣领、衣袖无污垢;

7、鞋袜:鞋子整洁,上学穿袜子,不拖鞋带。

8、书包:书包干净整洁,书本摆放整齐。

9、桌兜:整洁无杂物。

三、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知识竞赛:

划分两个小组,有必答题和抢答题两类

1、了解春季的常见新型冠状病毒

春季的常见新型冠状病毒有以下几种:

A 流感 流感是常见的呼吸道新型冠状病毒,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

B 麻疹 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新型冠状病毒,潜伏期8—12日,主要症状为发热、怕光、流泪、流涕,眼结膜充血,出现口腔粘膜斑及全身斑丘疹

C 流行性腮腺炎 是由流腮病毒引起的急性新型冠状病毒,伏期14—19日,发热,耳下或下颌角疼痛,以耳垂为中心1—2天内迅速肿大,张口和咀嚼时疼痛

D 猩红热 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新型冠状病毒,临床特点为发热,咽炎、全身弥漫性皮疹,疹退后伴皮肤脱屑等,潜伏期1—7天

2、如何预防?

不同的新型冠状病毒有不同的治疗方法,我们只要注意以下几点,就能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A 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交叉感染等

B 不到人口密集、空气污染的场所去。

C 勤洗手,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包括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D 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

E 发热或有其它不适及时就医;

F 避免接触新型冠状病毒人,尽量不到新型冠状病毒流行疫区;

四、课堂总结:

学生活动情况和效果评价。

(后续活动:出一期《讲卫生,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黑板报)

病毒的课件 篇8

1、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是祖国的孩子。请你看屏幕,我们的祖国像什么?多威武的大公鸡呀!我们的祖国叫什么名字?请你大声告诉全世界人民,我们的祖国叫做――(中华人民共和国)

2、你对我们的祖国还有多少了解?交流一下吧。(副板:山河)在一年级时我们

曾经学过这样一首小诗:“大兴安岭,雪花还在飞舞;长江两岸,柳树已经发芽;海南岛上,到处盛开着鲜花。我们的祖国多么广大。”(教师引诵,学生齐诵)

3、同学们,祖国妈妈还有很多响亮的名字,(出示“神州”“华夏”)让我们深情地呼唤她。(男女分组、开火车认读。)

5.是呀,我们是生长在神州大地上的华夏儿女,我们都热爱自己的祖国。

6、要想继续了解我们中国,这节课就一起来学习《识字3》。同学们打开书,读一读下面的三字经格式短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生字,看看苹果上的音节,尽可能地多读几遍,一会儿比一比谁读得最正确,开始吧。

1、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指导。

2、师:同学们把书放好。刚才同学们在认真地读,读得怎样呢?谁想起来读?你读第一行,你读第二行,你读第三行,你读第四行(指四名同学)。其他的同学都是小评委,比一比谁的耳朵最灵,听一听他们有没有读错的地方。

3、他们读得好不好?给他们热烈的掌声。4.齐读。

三、学习第一句,识记“川”

1、出示第一句,谁来读?

2、这里有个要求认识的字。“川”你用什么方法来记住它?生交流记笔画、与州区分等。

3、川字最开始是什么样子呢?老师找到了甲骨文中的“川”字,你看它像什么。

4、这下我们明白了,山川美就是指祖国的大山和什么很美呢?

5、小结:我们用记笔画、与熟字比较、认识象形字等方法记住了“川”字。相信大家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好方法记住其余的.生字。

四、学习第二句,识记“涌”。

1、说到山川美,同学们课前都搜集了图片,快在四人小组中交流一下吧。(老师和大家一起去游览一下祖国几处著名的山川。)谁愿意和大家交流。

2、老师这儿也有一组图片,出示“黄河”“长江”“长城”“珠峰”的图片,谁能把老师这里的词条贴在图片下。大声读一读。“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

3、观看黄河视频,看黄河波涛汹涌而来,你想说什么?短文中用了个什么字来形容呢?奔。一起读黄河奔

4、黄河特别还流经我们山东省,来看地图,谁上前来找到黄河?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孕育了一代代优秀的中华儿女。跟老师一起深情地呼喊:你好,黄河母亲!

5、不仅黄河气势宏大,再来看长江,这是长江滚滚而来,特别从两座山之间出来巨大的水流,这叫什么?齐读长江涌在什么时候还用到“涌”字。海浪涌上岸来

6、你能用什么办法记住“涌”字?“涌”与“勇”比较识记等。

7、再看这是---长城。有多么长?读长城长。再看这是---珠穆朗玛峰。有多么高?读珠峰耸。

8、再来读黑板上的词,看谁读得好。“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

四、学习第三句,识记“岛、隔、峡”。

1、观察地图,找找台湾岛在哪里?展示台湾日月潭的图片,师:台湾虽然与大陆隔着台湾海峡,但自古以来它都是祖国的一部分。一起呼唤:宝岛台湾,你好!识记“岛”和“峡”。被海洋包围着,称作“岛”。岛-鸟夹-峡

2、台湾岛与大陆隔着海峡,用到一个“隔”字。怎样记住它?

3、出示第三句“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生练读,指名读。

五、识记“民、族”,学习第四句。

1、台湾不仅风景美,高山族的姑娘小伙子们更美。看图片。你怎样记住“族”字?

2、你知道祖国大家庭中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吗?我们属于哪个民族?你还知道哪些?看各族图片,跟他们打打招呼。藏族小伙子,你好等。(“读读认认”中的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学生反复读名族名字。

4、齐读第四句,“各民族,齐奋发,争朝夕,兴中华。”反复朗读、体会。

六、整体诵读课文。

1、现在看看这篇三字经短文你都会读了吗?看谁读得最好听,最有节奏感。

2、男生读第一行,女生读第二行,好吗?男女生分行合作朗读。

3、刚才听到大家美美地读,老师也想读。我和大家一起来读好吗?我读红色的,你们读黑色的字。

5、配视频读文。

七、巩固识记生字。

1、同学们,现在我把生字从短文中挑出来,你还认识它们吗?生字卡片进行检查。下面我们来开一开双人火车。(1组火车)(举例子。你读字,同桌组词。)

2、出示“我会读”中的词语,认读巩固。

(1)自主读。(2)同桌互读。(3)开火车读。

3、韵文巩固识字:

神州大地,山川壮丽;宝岛台湾,隔海相望;

黄河长江,奔涌不息;中华民族,奋发图强。

八、写字指导。

1、词语会读了,生字记住了。下面动动小手,写两个字,出示相似的字:川、州。

2、学生观察字的的共同点。

3、写好这两字哪几笔最关键。

4、范写指导。川:第一笔是竖撇,中竖要短,右竖要长;州:第一点向左,另外两点向右点;

5、学生先描红,再练习。

6、展示评价。教师拿着红笔全班巡视,发现写得好的打五角星表扬,发现六个字都写得好的,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引导学生欣赏,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激励学生认真写字。

春天课件七篇


资料是作用于人类社会实践的一种可供参考的材料。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都会接触到很多资料。参考资料可以促进我们的学习工作效率的提升。所以,关于资料你究竟了解多少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你带来的春天课件七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动动手指请收藏一下!

春天课件(篇1)

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出“流畅、小径、磕磕绊绊、悄然合拢”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盲童对生命的珍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引导学生体会句子的含义,运用不同的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盲童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多媒体课件。

2课时。

第一课时

1、观看春天的画面,让学生了解无论是健全人还是残疾人都有着自己了解春天的方式。

2、引读课文中的语句“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并让学生提出问题。

3、带着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学习《触摸春天》,齐读课题。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让学生说说安静是一个怎样的小孩子。

3、再读课文,让学生划出表现安静特别之处的语句读一读。

4、检查学生读书情况,注意“流畅、小径、磕磕绊绊、悄然合拢”生词的读音。

1、抓重点句“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细心研读,并体会句子的含义。教师渗透理解语句的方法。

(1)抓重点词“竟然、悄然合拢”理解,并指导朗读。

(2)联系课文的相关内容,理解“神奇的灵性”指什么?

(3)阅读链接相关段落,理解安静的内心感受。

(4)学生小结,理解含义深刻语句的方法。

2、合作学习,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

(1)默读含义深刻的语句。

(2)明确要求,进行合作学习。

(3)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并让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3、教师小结。

1、再读“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这句话,让学生写下自己的收获。

2、回归整体,朗读全文。

3、布置家庭作业。

第二课时

1、通读全文,说说现在你对盲女孩安静又有了怎样的认识?(小组讨论)

2、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体会)。

1、请学生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力求边读边把文中所描绘的情形在眼前浮现出来。

2、让学生选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读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引导学生进行评议或提问,如:这部分内容你为什么要这样读?)

3、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1、请学生谈谈学习这一课之后的收获。引导学生从思想内容、表达方法、学习方法多角度谈。

2、读课文后面的“阅读链接”,让学生结合文字谈自己的感受。

1、书写课文中的生字、生词。重点指导“瞬”、“磕”的书写。

2、完成课后练习题。

板书:(略)

春天课件(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并掌握本课生字词。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初步体验作者情感,并有感情朗读。

3、初步感受阅读散文的方法。

教学重点:初步体验作者情感,并有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感受阅读散文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走进春天

1、欣赏一组春光图。

老师:面对如此迷人的春光,你想起了哪些词语和诗句?(板书:春天)

学生说词语,念诗句。

2、齐读以下词语和诗句,读出内心的赞美。

春暖花开 艳阳高照 桃红柳绿 百花争艳 莺歌燕舞 草长莺飞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3、师:你会怎样来享受春天?(学生说)我们今天将走进一位特殊女孩的春天。(补全课题:触摸春天)

二、走进故事

1、学生初读课文,出示要求:

① 读两遍。

② 第一遍放声读,读得正确流利,并记住生字。

③ 第二遍轻声或不出声读,思考:女孩有什么特殊之处,做了什么特殊之事?你还有什么话想说?

2、交流初读所知,所感。(围绕以上思考题)

根据学生发言板书:盲女孩 安静 流连花园 拢住蝴蝶

3、检查生字词掌握和课文朗读情况。(抽生字较集中,难度较大的3、4、6、7自然段朗读)

师:通过两遍读,同学们基本能正确流利的读课文,也读出了课文的故事,但这还远远不够。文字有温度,语言有感情。如果你用心品读,一定能感受到作者讲述故事时的情感起伏。

(板书:故事 情感)

三、走进情感

1、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静听感受。(听,也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式)

2、说说你感受到的作者情感,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

(根据文中顺序,让学生依次板书:同情 喜爱 惊讶 感动 感悟)

3、顺着这条情感路线有感情读课文。

四、走近主题

1、现在你一定发现文中有很多地方耐人寻味,但又琢磨不透吧。把它们找出来。

2、自己联系上下文琢磨,或跟身边的同学探讨,看能解决哪些问题。

最难的,又认为特别重要的打上打问号。

3、梳理问题,让学生把与课文主题相关的问题写上黑板。

预设如下:神奇的灵性是什么? 作者为什么感动?盲女孩 为什么会张望?我为什么不惊动?“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怎么理解?

4、小结:提出这些问题说明同学们思考的触角已触摸到课文的主题,下堂课我们来探讨这些问题,课文主题我们就读懂了。

(板书:主题)

五、写字指导

1、本课都是左右结构的字,看看书写有什么规律。(左窄右宽)

2、难写字示范:瞬 弧

板书设计: 触摸春天

故事 盲女孩 安静 流连花园 拢住蝴蝶

情感 同情 喜爱 惊讶 感动 感悟

主题 灵性? 张望? 感动? 不惊动?

“谁都有生活的权利……”?

春天课件(篇3)

一、复习

1、认读词语。

2、本文介绍了一件什么是?安静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

3、作者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二、披情入文,释疑感悟。

1、在现实生活中,真是任何人都能很好地享有生活赐予的权利;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买?怎样的人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板书:乐观 坚强 热爱生活

2、从哪儿看出文中的安静是这样的人呢?用“————”画出有关的句子。(第2~~3自然段)

三、潜心会文,交流体会。

1、全班讨论,汇报,朗读句子。

2、是引导生重点体会句子。

(1)、安静经常在花香中流连,今天她有一次全新的经历,这次“全新的经历”是什么?为什么对于她来说这是一次全新的经历?

(2)、再次阅读文中描写“拢蝴蝶”相关描写。

3、我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安静,我仿佛看见了她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

(1)、一个乐观、坚强、热爱生活的女孩的内心世界会是怎样多姿多彩的?请看第六自然段。

(2)、用“安静可能在想…….”来说出来。

(3)、理解“张望”。

(4)、朗读第六自然段。

四、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1、再次出示:“谁……,谁……”。

2、引导谈感受。

谁都可以--------,只要你--------;谁都可以--------,只要你--------。

3、创设情境。

假如安静就在你面前,你会对她说什么?

五、总结。

无论你是否拥有健康的身体,健全的体魄,都有生活在这个世界的权利,都应该受到人们的尊重,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珍惜生命。

六、作业。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背诵下来。

2、阅读海伦.凯勒作品《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3、搜索资料。

春天课件(篇4)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南方的春天》。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本课是广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个活动主题《南方的春天》。

2、教材分析:

课文“南方的春天”承接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喜气,展示草长莺飞的节日美景,引领学生热爱春天,进入品德与生活新学期的学习活动。同时,春天阴晴随时变,是万物复苏的世界,也是疾病多发、流行的季节,课文主题结合春天气候、环境特征,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或探究随着季节的变化照顾自己的一些简单常识的方法。

3、学情分析:

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的培养是教育低年级学生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在给学生上这一节课时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教育学生要热爱学习和生活,珍惜时间,让学生从中明白学会观察,才能真正地觉察春天气候的变化,也让他们知道在春天多发病季节要注意个人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换衣等,预防疾病的衍生。

根据此课的教学内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亲近自然的春天,感受春天的气息。初步掌握春天的气候特征,学会照顾自己,能够注意春天疾病的预防。

三、说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初观察春天气候多变的节气特征,春天也是疾病多发、流行的季节,学会照顾自己、远离疾病的技巧。

难点:在于引导学生观察春天时而晴空万里,时而阴云密布,气候多变;让学生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远离疾病的小技巧。

四、说教法、学法

教法:本课采用调查、情境体验、小组讨论交流等活动,并适当运用电教媒体进行教学。

学法:学生采用调查、小组合作讨论等学习法。

五、说教学程序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三个教学活动:

活动一:春天的颜色

1、 学生活动:

教师提问:跟同学说说,你心目中的春天是什么颜色的?你会用什么颜色表达春天呢?为什么?

2、 在白纸画一个大大的空心的“春”字,图上你喜爱的颜色。

3、 把这个“春”字剪下来,张贴站教室的墙报上,看谁的“春”字最有意思。

活动二:歌唱春天

1、 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学生跟着一起歌唱,并加上动作。

2、 说说你对春天的感觉,带着感觉再一次歌唱《春天在哪里》。

活动三:比一比南北之春

1、 展示有关北方春天的资料,学生也可以拿出课前搜集的资料,说说北方的春天是怎样的。

2、 北方和南方的春天区别大吗?能举例说说吗?

3、 你更喜欢哪一个春天呢?为什么?

活动四:找春天

1、 分组交流,你找到的春天是怎样的?讨论:你们在哪里观察到春天了?可以以不同的形式汇报(如、用相片、电脑、报刊等等)。

2、 大自然里有许多春天的足迹,你找到了什么?

活动五:竞赛:看看谁的生活常识最丰富

1、 每个季节对生活都有一定的影响,你知道南方的季节里要注意什么吗?

2、 各个小组先把课前寻找的资料交流,然后选出代表,准备比赛。

3、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题目,学生抢答,答案不一定完整,但一定要正确。

4、 加分题;谁能说出防潮的好办法?看谁说得多。

活动六:春天卫生保健面面谈

1、 请学生自由说说春天里容易犯什么疾病,你在春天最容易得什么病。

2、 了解春天容易发病的原因。

3、 防病好招数你我谈。看看哪一位学生的点子多。

六、说板书

本课板书设计力求突显教学重点,简洁明了,一目了然。

2、南方的春天

寻找春天

赞美春天

健康活动

七、说教学特色

本教学主要体现课程标准:“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等,开展儿童喜欢的歌唱、绘画、讨论、游戏等多种活动,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使他们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积极地参与活动中体验、感悟学习的快乐。

春天课件(篇5)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课文《触摸春天》。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追求一种全新的语文教育价值观。语文教学不仅是单纯的阅读、表达能力的培养,更注重的是学生的情感体验、情感的丰富。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启发学生体验美和感受美的过程。在教学中,要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背景和内心需要为出发点,调动各种器官,设身处地、入情入境地对文本进行切身感受、仔细体味、深入揣摩、全身心投入,并走进作品的生命,亲历阅读全过程。在对美文的美读中感美情,知美意。整个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拓展学生自由学习、思考和体验的时空,注重体现学生认知、思维、情感等心理的活动过程。

教学目标

流连、小径、流畅、引导、悄然、灵性、经历、瞬间、扑闪、概念、弧线、飞翔、权利、缤纷、花繁叶茂、多姿多彩”等词语。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道理。

4.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热爱生活,珍惜生命。

教学重难点

怎样引导学生从盲童的角度,体会小女孩安静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因为学生缺少体验。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体会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所表达的情感,可以结合“思考练习题”重点来体会。

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划分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了解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读中感悟课文的语言文字所含着的情意以及语言表达的特色。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生命对于我们来说是最宝贵的。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如同一张雪白的画布,只有精心设计,努力描绘,才不会空白与单调;生命也如多姿多彩的春天,只有用心感受,用心触摸,才能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

二、引导初读

不出声、不用手指读,只用眼睛扫视,遇到不认识或不懂的字词跳过去,不回读。读后说说谁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因为什么触摸春天的。

三、评价初读

盲童 小径 流畅 权利 磕磕绊绊

一瞬间 弧线 飞翔 缤纷 清香 袅袅

(1)先自由地读一读,不会读的字词可以看看课文里的拼音。

(2)指名读,读错纠正,

(3)齐读。

2、生字词读准记住了,就为读通课文奠定了基础。

请大家再抓紧时间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四、指导写字

1、课文我们暂时先读到这里。课文中有些词语不但

要能准确认读,而且要能正确、美观地听写。(投影出示词语)还认识这些词语吗?齐读。

小径流畅磕磕绊绊权利

弧线飞翔一瞬间缤纷

分析、记忆字形。

右半部分“瓜”的“竖提”中的竖是这个字的主笔,要写得垂直。“弧”这个字才端正美观。“瞬”容易写错。这个字的倒数第二笔是“竖折”。

五、汇报交流

1、四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讲解读文中遇到的字词

(1)字音

悄然(qiǎo) 清香袅袅(niǎo) 小径(jìng) 曲线(qū)

(2)字形

“磕”是左右结构。“瞬”右下方是“夕”和“降”的右下部分。

(3)词义

穿梭:像织布机的梭子来回活动,形容来往频繁。本文指安静在花丛中来回走动。

清香袅袅:形容香气缭绕不绝。

六、理解段落大意

思考:课文时按什么顺序写得(事情的发展顺序)全文共7个自然段,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春天里,安静整天在花香中流连

第二段(第:一天早晨,安静在花丛中穿梭,抓住了一只蝴蝶

第三段(第:安静张开手指,放飞了蝴蝶,仰头张望。

七、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读书,对为什么要触摸春天这个问题有新的认识了吗?其实要想全面准确地弄懂这个问题,必须要到课文中找到描写安静触摸春天的语句好好读一读,体会体会才行。这个任务,我们留到下节课做。

春天课件(篇6)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漂、雏、耀、”等38个生字,并能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冬、换、牵”等56个生字。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4、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6、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字、词、句。

7、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把握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主识字,提高识字量。

2、通过品读、演读,感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

3、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4、能用普通话交谈,并能就他人发言中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发现春天就在自己的身边,感悟到春天的万物复苏、生机勃勃是具体的、生动的,是可见可感的。

3、结合活动安排习作训练,使学生认识习作在生活中的`价值,并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4、乐意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清楚明白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上课前十分钟分别把两个学生藏于校园某个角落。)

一、创设情境,突出活动主题:

1、教师:同学们,大家看看,咱们班现在是不是少了两个同学啊?刚才我分别把他们藏在了校园的某个角落,你们想不想把他们找回来啊?

教师:现在我给你们十分钟的时间,不论找到与否,要全部回到教室里来。

(注意要轻声点,不能说话不要影响其它班级上课)

2、同学们回到教室后,师根据结果进行询问:你们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总结:同学们刚才说的真好,当我们做一件事的时候,一定要有目标,有方法,有组织,只有这样,才能有理,有序的做好每件事。好!从今天起,我们要开始我们的第一个课题的研究:找春天。

请各小组讨论一下,结合今天你们的活动,你们的认识,以后你们准备怎么去找春天,如何开始?把你们的方案写在老师发给小组长的纸上,十分钟以后给大家汇报。

小组代表汇报:(预设:从古诗文去找春天,收集一些关于春天的歌曲,从校园的花草去找春天,把春天的颜色画出来,收集描写关于春天的成语,从这一单元的课文中去找春天,到公园到生活中真正的走一走,仔细观察一下,看春天究竟有什么变化……)

教师:很好,现在每个小组的方案都提出来了,大家看看有没有什么意见,给他们提出来?

小结:在下一段的活动中,老师再给你们添点建议,请同学们认真地思考一下:你对春天里的什么景物、事物最感兴趣,想一想:对感兴趣或者喜欢的景物、事物你了解多少?还有哪些地方你不清楚?这就要努力通过观察来搞清楚――认真的看、听、嗅、触摸……除了观察,还要注意发现一些问题,要注意做好观察笔记,做好资料积累:笔记、标本、绘画、照片……都可以,这可都是你的发现呢!如果你没有自己特别感兴趣的或喜欢的景物事物,老师再给你们提一个建议:找春天景物事物之最(最多、最美、最早、最晚、最……)把它们进行比较,找出他们在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差别,当然,要把这“最”的特点细致的观察清楚。

二、活动开展: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青翠的山林里。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湖水的倒影里。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

春天在哪里,春天就在我们的身边。

好,同学们,让我们利用每日的休闲时间一起唱着愉快的歌曲,追随爸爸妈妈或者小伙伴一起走进大自然,去找春天,去享受春天的温暖,春天的美吧!老师等待你们精妙的发现。

三、留心观察,记录春天:

(后面的活动与口语交际、习作结合起来。)

春天课件(篇7)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好词佳句。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道理。

3、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注,懂得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从盲童的角度体会小女孩安静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的优美语句表达的情意,感悟作者揭示的道理。

1、同学们,请你们闭上眼睛,我们来做个游戏,整个游戏过程不准睁开眼睛,老师给你们30秒的时间,请拿出你们的笔和本子,写一个“春”字。

2、时间到,请睁开眼睛,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刚才有什么感受,谁来说说。短暂的盲人生活体验,就让你们百感交集了,而盲人却要终生面对无边的黑暗,想想他们的生活会是怎样的?

3、刚才我们初读了《触摸春天》一文,认识了一位特殊的女孩安静,她特殊是因为( ),盲童安静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谁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2名学生)【顺势小结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这也是中年级学生要达成的一个目标】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导入课题、板题、读题。

二、品析语言,悟意悟情。

1、浏览课文,找一找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用笔画出来。

(1)学生边读边找边画。

(2)汇报,师顺势出示课件: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3)齐读句子说说你的初步理解。(学生刚刚接触句子理解可能存在困难,引导学生知道这个道理是从安静身上得到的启示即可。)

(4)师小结:我们常人都知道盲人的世界是黑暗的,而作者从她身上看到了五彩缤纷的世界,请同学们细读课文将文中含义深刻、最感人的语句画出来,写出你的批注。(引导学生总结批注的写法:可以是对句子的理解;可以是你联系生活实际的所悟;也可以写下读了这句话后你所想到的。)写后带上你的理解读一读句子。

2、学生边读边写批注,师巡视指导。

(1)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

a、学生说出读后的感受。师顺势引出“竟然、奇迹、神奇的灵性”抓关键词语、给“竟然”换词的方法理解句意,体现“不可思议”。并带上理解读一读句子。

b、还有谁有不同的感受?(引导另一名学生从“切身体会”谈感受)并带上理解读一读句子。

c、学生从不同的方面谈感受后再次理解“神奇的灵性”来自什么?(预设:聪明才智、对春天的热爱。)

d、师描述情景,学生再次走进文本,与安静心灵产生共鸣。

现在大家都是安静,请闭上眼睛,伸出双手,跟着老师的声音边做动作,边想象。“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安静的脸上冲满惊讶。这是一次全新的经历,安静的心灵来到了一个她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此时的安静你是什么感觉?(指3、4名学生谈)

e、这些都是安静以前从来没有经历过的,这真是一个奇迹,同学们,让我们再来感受一次,带着你们的感受一起读第四段。

f、这神奇的灵性来自于安静的聪明才智、对春天的热爱,请同学们在2、3自然段找一找哪些语句能体现出她的聪明才智、对春天的热爱?

(2)指名学生读句子,课件出示:

这个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连。

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

a、指2、3名学生谈感受,引导学生抓关键词“流连、穿梭、流畅、磕磕绊绊”理解。

(预设:流连:流连忘返。为什么?爱花、爱春天。穿梭、流畅、磕磕绊绊体现了她走路动作协调、步履轻盈照应了前文表现出安静活泼、聪明、热爱春天……)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句子。

b、再齐读、感受。

c、听了你们的感悟,朗读,老师看到了一个活泼、可爱、热爱春天的安静,她穿梭于花丛之中,课件出示想象说话:

安静穿梭于春天中,她闻到了( );听到了( ); 触摸到了( );感受到了( )。

d、师小结:

安静这个特殊的女孩她触摸到了春天的脉搏,感受到了春天的美丽所以作者这样说:“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课件出示)

学生读句子,用换“谁”的方法理解道理。

(3)、你还有感受深刻的句子吗?课件出示: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此刻安静的心上,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优美的曲线,述说着飞翔的概念。

a、你从这句话感受到了什么?

c、同桌讨论汇报:

虽然安静是盲童,她看不到,但她在用心看:上帝为她关上了一扇门,一定会为她打开一扇窗。安静眼睛看不到了。但她心灵的窗户是敞开的。记得海伦凯勒说过:世上除了用眼睛看世界,还有一种内在视觉,那就是用心去看世界。(板书:用心 飞翔)

d、指名再谈感受。并读句子。

(4)安静虽是盲童,她并没有像你们想象的那样过上悲惨的、暗无天日的生活,春天来了,安静用身体触摸到了花和蝴蝶,用心灵意外地触摸到了飞翔,那么秋天来了、冬天来了她会触摸到什么?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想象说话,感受安静每天都生活的快乐、幸福。从而引出安静是个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孩子。所以她的世界是“多姿多彩”的(出示课件)

三、明白道理,升华情感。

1、作者看到这动人的一幕,他明白了什么?(出示课件)同学们再读句子,联系课文及生活实际理解这个句子的意思。(注意对谁的理解)

2、出示海伦凯勒的相片,《千手观音》剧照,教师随机旁白:同学们,安静在花丛中用身体、用心灵来感受春天的气息,春天的美好;她用自己生活的权利,创造了多姿多彩的缤纷世界!何止是她!你们看!她,名叫海伦凯勒──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位又聋又哑又盲的人,竟然毕业于举世闻名的哈佛大学!她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四处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不浅,被《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还有这一群聋哑人用她们美妙绝伦的舞姿征服了每一位观众为我们创造了奇迹。

3、出示语句:同学们,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悟再读这句话:“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现在你觉得“谁”指那些人?(预设:工人、老师、医生、学生……每一个人)

4、小结:对于每个人来说,生命就如一张雪白的画布,只有精心设计,努力描绘,才能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多姿多彩的世界。

四、情感凝练、课堂感言。

同学们,相信学完这篇文章你肯定有很多的感慨,动动笔,让这感动的瞬间在你笔下绽放吧!

你可以为安静编首《心中的春天》;你可以为你或身边的亲人送上激励性的话语。

五、布置作业,延伸课外:

1、读阅读链接,搜集海伦、凯勒的故事。读一读她的著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2、把搜集到的资料整理整理,办一份“热爱生命”的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