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形象课件汇集5篇

个人形象课件汇集5篇。

教案课件在老师少不了一项工作事项,写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每天都在从事的事情。教案是创造性教育和创新教学的必要条件。今天工作总结之家编辑为大家推荐的是一篇关于“个人形象课件”的好文阅读,如需更多产品介绍请继续浏览我们的网站!

个人形象课件(篇1)

一、教材分析

《拟人的形象》是本学期比较重要的一节造型·表现课,在全书的内容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本课抓住孩子们热爱这些拟人形象的特点,要求学生在欣赏拟人化的动画形象基础上,结合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过的动画造型,运用拟人的手法设计一个动画形象,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同时,也让学生充分感受拟人化的形象对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意义,以此提高学生艺术创作的兴趣。

二、学生分析

学生可以画出自己喜欢的动、植物形象,也画过拟人方面的画,但是没有把这样的画定义为拟人的画.有可能会出现设计的形象不生动、千篇1律的现象。

三、我的思考

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1、学生设计的卡通形象单调,设计思路有局限.

2、学生拟人化的卡通形象不巧妙,于现实生活中的用品形象缺乏联系.可以采取的办法:

1、教师提供较为充足的资源供学生借鉴,通过学生相互借鉴,开阔学生思路,提高其创作能力。

2、借助多媒体展示形象与学生日常生活用品外形特征的相互关系,让学生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四、教学过程预设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生简单了解拟人化的绘画表现方法.

(2)、学生了解如何进行拟人形象的创作,并能创作出一个有创意且美观的拟人形象。

2、过程与方法:

(1)、欣赏经典动画片中的拟人形象,感受与了解拟人手法的特点.(2)、范例分析和学生作品欣赏,知道拟人化造型的基本表现方法.(3)、通过观察与尝试,学会创作出生动有趣的拟人形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拟人形象的绘画创作,激起学生对社会、生活、自然的热爱.(2)、培养团结互助的精神与协调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什么是拟人化的表现方法,并能创作出一个拟人的形象.教学难点:拟人化的形象创作得是不是生动、巧妙、有创意。

五、教学准备

1、教具:课件、范画.

2、学具:绘画工具、剪贴工具和材料。

六、过程预设

(一)、引导阶段

1、欣赏短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师: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非常有趣的短片,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课件)

生:(认真观看)

2、提问:动画片中的形象与日常生活中的有什么不同?师:这段动画片有意思吗?你在动画片中都看到了什么?这些形象和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有什么不同?

生:我在短片当中看到了喜羊羊、美羊羊.

生:我在短片当中还看到线卷、剪刀,他们都有眼睛、有嘴巴、还会说话.……

3、老师小结并出示拟人化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从而引出课题,师:对了,在这个短片中,小羊、线卷、剪刀、洗衣板等等,它们虽然不是人类但都像人一样有表情、有动作还有语言,像这样把生活中的形象加入人的'形象特征就是拟人的手法.(课件)拟人化:将本不具有人类特征的事物加入人的形象特征,赋予它们新的生命形式,使其人格化.我们看生活中的大象,在使用了拟人手法后,是不是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富有人情味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1课《拟人的形象》(板书课题)

(二)、发展阶段

1、欣赏拟人的形象图片,感受拟人形象的美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拟人的形象无处不在,我们在动画片中见到过,在儿童玩具中见到过,在广告宣传中也常常见到,这些生动的形象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这些形象吧!(课件)

①《山海经》中的拟人形象(《山海经》中的神话资源为我国古代典籍之最.从这些半人半兽的神仙形象上,可以看出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很喜欢拟人的形象)

②动画片中的拟人形象③玩具中的拟人形象④广告中的拟人形象⑤学习用品中的拟人形象⑥生活用品中的拟人形象

2、小组探讨拟人形象的表现方法师:欣赏了这么多精美的作品,我们怎样把生活中的形象拟人化呢?可以添加些什么?请同学们小组内讨论。

学生汇报:

生1:可以添加眼睛、鼻子、嘴巴生2:可以添加四肢和动作生3:还可以添加衣服和鞋帽师:同学们总结的很全面,要想把生活中的物象拟人化,我们可以(课件出示)①、添加五官、表情,将物象头部拟人化.②、添加动作、服饰,将物象身体拟人化.

3、欣赏范作解决本课难点师:那么如果想让你的拟人形象更加的生动,有什么好办法呢?请同学们看老师课前画的两幅作品(出示范作)你觉得这两个太阳哪个更生动?为什么?

生:我觉得第二个太阳更生动,因为它的动作很夸张,它在弹吉它,而且还很酷地戴着一幅眼镜.

师:是啊,老师也觉得第二个太阳更生动,它能演奏出优美的音乐,可见夸张的手法真是一件法宝,我们可以把表情画得很夸张,也可以把动作画得很夸张.

师:同学们想,如果要画太阳在演奏,首先要有这个想法能对不对?所以想法也很重要,同学们在创作时要善于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谁的想法奇特,谁的作品才能与众不同,独具一格。

(三)、创作阶段

1、作业要求师:我们除了用绘画的方法表现拟人的形象,还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表现?生:剪贴、泥塑……

师:对,像我们学过的剪贴、泥塑、绘画剪贴相结合等各种方法都可以用来表现拟人的形象,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进行创作,不过今天老师不想以个人为单位,老师想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一张大的作品作为今天的比赛,大家愿意吗?(课件)

作业要求:以本组喜欢的动物、植物、生活用品、交通工具等为基础,创作一幅有主题的拟人形象作品。

①主题突出、构图合理。

②突出拟人形象生动、有趣的一面.③色彩搭配要巧妙。

2、学生创作,老师巡视指导

(四)、评价阶段

1、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2、组长介绍本组作品的主题及创意,师生评价并提出合理情建议。

3、评选出最受欢迎的作品.

4、老师小结:从整体上看同学们创作的作品主题都很突出,造型也很生动,颜色搭配的也很巧妙,可以看出同学们不但会创作,也很会合作.

(五)、总结全课通过本课的学习我认为大家完成的非常好,同学们设计的作品都很精彩,同学们很具有设计的才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班一定会出现非常优秀的设计师。

个人形象课件(篇2)

古代诗歌形象鉴赏

一、考纲要求:

《考试大纲》要求: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其中“鉴赏评价”部分有两条:(1)鉴赏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D级

二、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就是把握文学作品刻画的艺术形象的内涵。艺术形象不仅指人物形象,还包括诗歌中的意象。鉴赏这些艺术形象的内涵,就是要分析、判断它们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社会意义。

具体包括以下三种:

(1)人物形象。①诗中的诗人形象,即诗人自己。②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非作者本人);(2)景象。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景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

(3)物象。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花鸟虫鱼)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咏物诗。

三、链接高考

2017年全国卷卷一: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吧他们比作战士。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15.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分)

【注释】

礼部:官署名,为六部之一,掌礼乐、祭祀、封建、宴乐及学校贡举的政令。贡院:科举时代考试贡士之所。紫殿:指京都贡院。暖吹:暖风,指春风。席:犹言列坐。

衔枚:古代军旅、田役时,令口中横衔状如短筷的“枚”,以禁喧哗。此处比喻人人肃静。乡里:犹言郡县。献贤:献举人才。

先德行:以德行为先。列爵:分颁爵位。此处代指官职。

公卿:指执政大臣。衰病:衰弱抱病。耗:无,尽。赖:幸亏。群公:指同时主持考试者如范仲淹、王安石、梅尧臣等人。鉴裁:能赏识人才、辨别是非。【作品题解】 此诗作于宋仁宗嘉祐四年。此次考试,苏轼、苏辙兄弟同时中进士,曾巩亦在榜中,可谓一时胜举。欧阳修见人才济济,而作此诗。

全诗写出了作者主持礼部考试时,见到考场中英才济济,考试场面寂静、肃穆而充满生气,为朝廷得添新人而由衷地感到喜悦。【参考译文】

贡院里香烟缭绕,春天的和风又暖又轻,宽阔的庭中一清早就坐满了各地来应试的精英。举子们紧张肃穆地战斗,如同衔枚疾走的士兵,只听见笔在纸上沙沙作响,仿佛是春蚕嚼食桑叶的声音。

郡县里向京都献上贤才,首先重视的是品德操行,朝廷中分等授予官职,依赖着执政大臣。我感到惭愧的是身体衰病心神已尽,选拔超群的英才,全仗诸位来识别辨明。【作品赏析】

从诗中可知,考试时间是在初春时节。

首联着力渲染了礼部试的考场环境——群英毕至,贡院里肃穆幽雅,试院中焚起了香,以消除人多的异味,且能增添祥瑞肃穆的气氛。

颔联重点描绘士子答题情况,考生们大清早就入场了,没有一点喧闹嘈杂之声。试题下发后,考生奋笔疾书,一片沙沙沙的声音,好似春蚕在吃桑叶。

颈联表明考试意义,诗人对此景象不禁发生感慨,济济多士,尽是天下英才,国家的栋梁。尾联自谦衰病,谆谆嘱托同僚,作为选拔人才的考官,应当具有慧眼认真鉴别。诗中说自己老病,精神不济。阅卷挑选人才之事要拜托同仁,那是谦逊之辞。

全诗透露出一种惜才爱才的真挚感情,也表达了要为国选出真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14.B E 15.(1)用春蚕食叶比喻(描摹)考场内考生笔落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比喻)(2)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以响衬静)(3)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

卷二:送子由使契丹

苏 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14.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从李揆的典故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苏轼告诉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

15.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6分)

14.BD 15.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苏轼兄弟情谊深重,但诗人远在杭州,与在京城的苏辙已是 天各一方。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悲伤落泪。

首联点题,写兄弟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这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苏轼兄弟 情谊颇深,苏辙23岁前与兄住在一起,未曾一日分离。23岁进入仕途,从此宦游四方,会少离多。尽管 如此,他们仍息息相关。苏轼一生屡遭贬谪,苏辙受累不怨。在“乌台诗案”中,苏辙宁肯舍弃官帽以 营救其兄,感人至深。故《宋史·苏辙传》说:“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苏辙此去,虽为远别,但暂作分离,一向乐观旷达的苏轼自然不作儿女之态。

颔联劝勉。上句勉励苏辙不辞辛苦,其中的“驿骑”原指驿站快马,学科#网此代使臣;“凌风 雪”写出了路途的艰辛。下句鼓励兄弟不辱使命,汉朝时匈奴自称天骄,以后用以代异族。凤是传说中 的祥瑞之鸟;麟是传说中的仁德之兽,此以之代辙。既指子由之美德,更见国家之仁惠。这句是说要让辽 主认识你这仁德之国派出的使臣。既要不辱使命,更要不失大国风范。

颈联嘱咐。上句要子由身居沙漠,时时回望汴京的月亮,不要忘记故国。下句设想子由梦境,梦中的湖光山色应该是杭州的湖光山色。时苏轼任职杭州,故有此语。

尾联望归。这里用李揆指子由,这不仅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的名位与声望,举世皆有所闻,而 且以此告诫子由,出使北蕃,决不可追求盛名,要以国家利益为重,实乃警精含蓄之语。

这首诗以送别为题,写出苏轼对子由出使辽国的复杂心理,一再劝勉,谆谆嘱咐,殷殷盼归。语言平实,自然流畅,属对工稳,用事精警。写寻常之题材,寄兄弟之亲情,明国家之大义,实乃苏诗 中抒写爱国情怀之佳作

卷三: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编集拙诗,成十一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

九、李二十①

白居易

一篇长恨有风情②,十首秦吟近正声③。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④。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注】①元

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短李”。李绅身材矮小,时称“短李”。②长恨: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③秦吟:指作者的讽喻组诗《秦中吟》。正声:雅正的诗篇。④伏:服气。14.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长恨歌》和《秦中吟》都是白居易的得意之作,能够作为其诗歌创作的代表。B.元稹常常私下对白居易的诗歌进行模仿,这从侧面说明了白诗较高的创作水准。C.白居易在诗中称呼李绅为“短李”,也隐含着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D.作者坚信自己必将因文学成就而名扬后世,因此并不介意在当时是否得到认可。E.在诗的最后两句中,白居易称,自己新编出的诗集可以成为自我炫耀的资本。15.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

答案:(1)首联对自己的诗歌创作推重“风情”“正声”,充满自负态度,并以此态度贯穿全诗。(2)颔联由自负开始转向友人戏谑自夸,“每被老元偷格律”一句“偷”字写自己的作品暗自拿去模仿,有戏谑的成分;“苦教短李李服歌行”,拿朋友的短处、外号呼之,有开玩笑的意思。(3)颈联由自负、自考而预言身后定有诗名。(4)尾联说民自己新编成十五卷诗集,却说“莫怪气粗言语大”,既不要怪里面内容“言辞夸张”,意为点题之笔。

答案】①诗人戏谑友人,夸耀自己,通过诙谐的态度表现出对文学成就的自得;②诗歌并非全是戏言,也透露出一丝对自己现实境况的无奈与自嘲。

【解析】此题考查分析诗人的思想情感,应当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因此可以逐句考虑诗歌 的大意,进而考虑作者的情感,另外还要结合标题中的“戏赠”二字以及作者的生平经历考虑。一二句首先举出自己全部诗作中最有名气、流传最广的代表作;三四句“老元”“短李”“偷”“伏”都是朋友之间的戏辞;五六句说世上富贵人人所羡,但我却命中无份,这里虽有对自己诗才的自许,但也蕴含着不平和辛酸;最后两句诗人更以故做自傲的语气,夸饰自己新编诗集后的得意心情。抓住这些作答即可。

人物形象

一、诗歌的人物形象有两类:一是诗人自身的形象;二是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非作者本人)

诗人的形象:①如杜甫《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中孤独凄凉、思念亲人、忧思国事的诗人形象。②辛弃疾《水龙吟》“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无人会,登临意” 中报国无门的词人形象。

诗人之外的特定人物形象:①如柳宗元《江雪》中孤独、清高、孤傲的“蓑笠翁”形象

②韩偓《闻雨》 “香侵蔽膝夜寒轻,闻雨伤春梦不成。罗帐四重红烛背,玉钗敲着枕函声。”

伤春思妇的形象。

二、设题方式:

①诗(词)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或者诗中的人物具有怎样的特点? ②分析诗中描写了诗人怎样的形象。

三、形象的概括方法 1.鉴赏的依据和角度

①人物(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情节。②所写人物的身份性格、所写人物的思想感情、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2.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形象的类别定位(2)形象的特点描述

3.答题用语:诗歌写出了(塑造了)一个怎么样(特点)的什么(类别)形象。

如:诗歌塑造了一个孤独无依、望月思归的游子形象。4.答题步骤:(1)概括形象(2)结合相应诗句简要分析

如: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刻画了一位 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

5.诗歌鉴赏表达的要求:简洁明了、全面到位、条理清晰、表达流畅

1、分析下列诗句中的人物形象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寄情山水、恬淡闲适的隐者形象

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矢志报国、建功立业的将士形象

3、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亲友送别、依恋伤感的送别者形象

2、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问题:

1、词中描绘了几个人物形象?

2、分析诗中诗人和周瑜的形象? 答案:历史人物:周瑜(主要)小乔

正面描写 婚姻经历:年少英俊,奋发有为

外貌:意气风发

服饰:风度闲雅、从容不迫 神态:胸有成竹 事迹:韬略和战功

侧面描写 环境:豪迈

作者评论:英雄

周瑜:年轻有为、风度闲雅的少年英雄形象

词人刻画周瑜的“雄姿英发”,与自己的“早生华发”对比,既显出周瑜的少年得志,又显出自己的壮志未酬,意在感慨自己报国无门,渴望能够建功立业。

练习

1.(10福建卷)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访隐者(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

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注】 ①坞:山坳。②山翁:此处指隐者。

问题: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

答案:通过描写山翁独饮成醉,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的隐居生活,塑造了一个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隐者形象。(意思对即可)

2.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溪居即事 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问题:诗人纯用白描手法,在给我们勾画了一幅素淡的水乡风景画的同时成功地摄取了一个农村儿童的形象,试对该形象加以具体分析。

答案:作者用“疑”“急”二字,把儿童那种好奇、兴奋、急切的心理状态,描绘得惟妙惟肖,十分传神,成功地勾勒了一个热情好客、天真可爱的农村儿童形象。

3.(2012安徽)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最爱东山晴后雪①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①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二绝句》中的一 首。

问题: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4分)

答案:诗人只顾追求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从这些动作与心里的描写中可以看到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形象

4.(2012湖北)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送邹明府游灵武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平剑与,官满载书归。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明府:唐人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4分)

答案: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 清正廉洁。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

5.(2012年江苏)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问题:(1)词中“恨极在天涯”中的“恨“是指什么?(2 分)(2)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 请简要分析。(4分)答案:(1)思念远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怅恨之情。

(2)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

附录:

人物形象:

豪放潇洒、英姿飒爽、武艺不凡、斗志昂扬、不拘礼节、天真顽皮、勇猛剽悍、干练果决、英武豪迈、寂寞惆怅、饱经磨难、顾影自怜、身孤影单、百无聊赖、零落漂泊、情趣高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悠闲自得、怡然自得、安闲宁静、心如止水、夜不能寐、幽独苦闷、辗转漂泊、羁旅天涯等

常见人物形象类举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8.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 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事物形象

一、诗歌中的事物形象就是物象,被诗人拟人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和思想感情。诗人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因此,在此类诗歌中诗人常常用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二、鉴赏方法

1、抓住描写物象特征的词语,理解物象的内在品质及精神。包括:事物形象的自然属性、事物形象的社会属性(作者借此抒发的感情、表现的寓意)。

2、掌握特定物象的象征意义。

3、知人论世,一般物象要结合诗人的处境,因此,了解诗人的身世特别重要。

4、抓住物象与诗人志的相似点,弄清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设题方式

1、简要分析诗中某某这一艺术形象。

2、本诗塑造了怎样的艺术形象?

3、诗人笔下的某某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

4、赏析诗中的某某形象。

四、解题思路

1、找出诗歌中的形象。

2、结合诗句分析概括形象的特点。

3、揭示诗人的思想感情或品质。

鉴赏流程:物的外形特征——物的神韵、品格——诗人的理想情操

五、答题格式

1、本诗塑造了一个 的形象,抒发了诗人 情感。

2、本诗塑造了某某形象 特征,表现了诗人 情感。例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白图鹭 刘羽

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白头。

问:诗中描绘的白鹭是怎样的形象? 分析:

诗歌形象:白鹭

形象特点:“独”“立”写出了白鹭的孤独寂寞,“清意”写出了清高、高洁志向,“无人识”“叹白头”写出了无人理解。揭示了诗人的思想:虽有高洁的志向却不被人理解的愁苦之情。

答:这首诗描绘了白鹭洁白美好、心存高洁但又孤独寂寞、无人理解的形象,抒发了虽有高洁的志向却不被人理解的愁苦之情。练习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梅 花 陈焕

云里溪桥独树春,客来惊起晓妆匀。试从意外看风味,方信留侯似妇人。

注:[留侯]汉代名将张良,功高位重,但却摒弃人间富贵。传说他有大丈夫的胸怀,又有美如少女的外貌。

问:本诗塑造了怎样的梅花形象?又是如何抒发诗人情感的?

答案:本诗塑造了梅花傲然独立,寂寞开放的形象,生长在深山僻野,人迹罕至的地方,风韵嫣然极有情致。抒发了诗人隐逸自守的襟怀。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小 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注:刺头,指松树苗长满松针,又直又硬。

问:诗人所写的小松有何特点?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诗人所写的小松有坚强不屈、勇敢战斗的特点,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体现了诗人“出身寒微也能成就大业”的观点及对世俗之人目光短浅、趋炎附势的本质的讽喻。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菊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注:瓦松是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虽能开花吐叶,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虽居高位,实际上在人无用,在物无成。

问:这首诗托物言志,诗人借菊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这首诗托物言志,作者借菊表达了喜爱菊的高洁、明丽及诗人不求高位、不慕荣利的思想品质。

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添字采桑子·芭蕉

李清照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问:请简要概括上片中芭蕉树的形象特点。

答:树干高大,枝叶繁茂;叶心舒卷,脉脉含情。

5、(2012江西)阅读下面一首宋词8分)

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

14分)

2、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4分)

1别绪。(22分)

2多之盛之绵延。(2分)

不同点:李词运用明喻和拟人手法,秦词运用暗喻,李词抒发的是亡国之痛,秦词抒发的是离别之苦,可见手法和内容不同。(2分)

6、(2012天津)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8分)

野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政② 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注】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②政:通“正”。(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分)(2)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3分)

(3)尾联化用了陶渊明那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3分)答案:

(1)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爽,香气清馨。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

(2)修辞:对偶,借代 炼字:“逢”“忙”等 色彩:“碧”与“黄”映衬

情感:喜爱之情

(3)采菊东篱下 率性自然、超凡脱俗

附录

诗歌常见意象

1、月

团圆和思念。寄寓着与亲人团聚的心愿与期待。月引发了诗人的愁思和怅恨。故园。明月暗示着亲人团聚的希望与期待,因此,月意象自然又与家乡联系起来,成为故园的象征。永恒。明月,跨越时空,阅尽沧桑兴亡,见证历史。

月意象还有两种常见的用法,其一,月是美的象征。其二,利用月光照耀下的澄沏、宁静的境界寄寓淡泊闲逸,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月皎洁无瑕,高悬空中,常为诗人自喻,或喻君子、志向。

2、菊花

菊花是傲霜之花,既有坚强的品格,又有清高的气质。喻隐逸,高洁,脱俗。菊花笑傲风霜,且不愿其它花种同开,所以,菊花就和孤标傲世的高士、隐者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成了封建文人孤高绝俗精神的一种象征。

3、梅花

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却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也常以冰清玉洁的梅花衬托诗人王冕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

4、松树

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可以用来象征一个正直的人。

5、莲花

常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此外,莲花也象征高洁、质朴、庄重、刚直不珂、威武不屈。用莲花比喻君子表里如

一、行为端正、不阿谀谄媚的品德,借以表达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人生观。

6、梧桐

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梧桐不耐寒冷,秋至而叶黄,秋深而叶落,且叶大如掌,易形成强烈的观感,令人易生悲秋之意。再者,雨滴梧桐(与雨打芭蕉类似),如泪滴纷坠,令人肠断。

7、折柳

柳者,留也。后人寓柳以惜别怀远之意。

8、杜鹃(子规)

源自望帝神话,每当人们漂泊在外,对故乡、故国魂牵梦绕时,常借其来表达难以抚平的愁思。是悲思、哀苦的载体。

9、寒蝉

秋蝉是活不了多久的,几场秋雨过后,蝉儿便只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损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10、鸿雁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漂泊流浪之感。同时雁是传说中的信使,又有怀念故人之意。雁

古人早把它作为秋季一种有特征性的物象。雁与依恋故乡联系起来,或寄寓对 故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音信的盼望。

11、湘竹

诗词中常用湘妃竹(斑竹、湘竹、泪竹)意象来表达悲伤的情思。

12、碧血

源自苌弘的传说。是诗词中用于表示忠贞,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的意象。

13、哀猿 内涵是哀愁凄厉。这种悲愁常与思乡、怀人或迁谪的痛苦相联系。

14、陇头流水

陇水(陇坂)意象是以思乡为意蕴,写征人的流离之苦,思归之痛。

15、春

叹惜红颜难驻,青春易逝,或惆怅佳偶不见,思虑煎人,或追寻安憩的家园,或憧憬人生的理想,或关心国运时世,或叹惜功名。

16、秋

秋风多厉,草木凋落,万物蛰伏。它的主要内涵是凄凉、愁怨和悲伤。

17、砧杵

每当秋风起时,捣衣之声,或回荡于水边,或飘扬于路旁,不禁令人秋怀倍增。其含义多有闺中“别怨”,因远行人不知何日才能归家;更多的是表达“征客 愁心”,征客听到捣衣声,则会兴怀乡之愁。其情感基调是哀愁。

18、登临

包括登高(山)、登台、登楼,是一个人体动作意象。

人们每逢心中愁思郁结,情绪难平时,每每登高远望,试图消解块垒,但实际上 却反而增加内心的忧思。登临是一个极具张力的意象,叹老、思乡、怀人以及各 种各样的情怀都可以与它建立联结,是一个以忧念为基调的丰富多彩的感情世界。

19、黄金台(燕台)。

相传战国燕昭王为了罗致人才,筑台于易水之旁,上置黄金,延请天下名士。于是四方贤

良纷然归燕。此事传为千古美谈,历代文人歌咏不绝。黄金台意象就成为尊贤、用贤的象

征。

20、山阳笛(邻笛)。

源于晋向秀与嵇康的事迹。嵇康被杀后,向秀因慑于司马氏集团的威压,被迫去洛阳应郡

举,归时路过嵇康山阳旧庐,闻笛生思,悼怀故友。之后,“山阳笛”意象就反复出现于

伤悼旧友的作品中,用于抒写凄怨的悼友怀旧之情。

21、黍离

周室本都镐京,后因乱衰微,镐京渐成废墟。一位东周大夫因事去故都,只见宫室故址,尽成禾黍之地,悲不自胜,遂唱《黍离》之歌。后世于是把对故国的悲叹、忆念称为“黍

离”之悲。

22、梦蝶

庄周杜撰梦蝶的寓言,本是为了表达“物化”之旨,但这个寓言的审美效应则是使人感受

到幻灭、迷惘、苦闷。于是后人就用“梦蝶”意象来抒写失落的心绪。

23、鸥鹭

其内涵不仅是景色的点缀,也是超脱尘俗,摒除机心,淡忘名利,亲近自然,归心林泉的

淡泊情怀的载体。在以淡泊名利、归心林泉的诗作中屡屡出现。

24、春草(芳草)

“春草”意象来寄寓别情思绪。有的是抒写怀人念远的愁思;有的是表达滞留异方,欲 归不得的怅恨;有的则含寓着送别时的惆怅,表示别后的思念绵绵不尽。有时了作美好的

事物的象征,给人以希望、生气和活力。

25、枫

用以表现忧伤、愁虑的情感。不论是送行惜别,还是思归怀人的作品,只要出现枫意象,境界就会飘不一片愁云惨雾。但在以自然美的吟赏为意旨的作品中,其涵义却是另外的情

趣。

26、浮云

浮云意象有两种现成的涵义,一是奸邪势力,一是漂泊不定。浮云的漂泊不定,既可以比

喻人的行踪,也可以用作对时事、世事的写照。不过,有些诗人在艺术创作中向它注入新 的意义,如象征不堪一击的社会势力等。

27、转蓬(飞蓬)

以蓬自喻,抒写其迁徙之苦,成功创造了“转蓬”意象。后世复使用,形成了人人习见的涵义:漂泊不定;漂泊是为恶劣的环境所逼迫;漂泊的孤寂和哀伤。

28、水

水最具约定性的涵义是时间的流逝,寄寓生命、时光流逝的感伤,沧桑无定的感慨。水还

用于比喻情感、情思的强烈和持久。也象征着悠闲、淡泊、自由。

29、落花:花是美好的象征,如青春。落花,又恰在春末,落花便意味 着年华老去、青春不再,兼有伤春、悲春之意。

30、鸟:飞鸟可任意飞翔,象征自由。鸟声清脆明亮,又是春天的写照,或是幽静的反衬。

31、雨:绵长细密,如愁绪;点点滴滴,如眼泪。雨是言情造势之首选。

32、露:人生的短促

33、.草木:荒凉,兴衰之感

34、夕阳:暮年,衰老

35、杨柳 长亭 孤帆 驿路 浮云(离别、游子)

大风 长云 寒霜 飞雪 苦雨(凄凉悲愁)梅花 翠竹 松柏 幽兰 菊花(高洁隐逸)美人 神女 灵修(国君)杜鹃 磁针(坚贞)羌笛 竹笛 羌管 寒蛩 蟋蟀(思乡)青鸟 鸿雁 雁足 尺素(音信、书信)白雪 玉壶 冰心(高洁)

景物形象(与意境题相结合)

一、什么是意象?

意象,就是表意之象,即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

二、景物形象的分类 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场面、场景)

三、鉴赏诗歌中自然景物形象的方法

1、掌握诗歌中意象的特定含义。

2、根据意象修饰语的情感色色调,确定诗中画面的意境特点,进而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注:色彩、色调是鲜活明丽、恬静和昂扬向上的,画面所蕴含的诗人情感是高昂乐观,恬淡闲适;反之,色彩色调是阴暗、凄冷和低沉的,画面所蕴含的诗人情感则是低沉、伤感、愁苦的。

四、设题方式

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解题思路

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是诗人主观的“意”(思想感情)与客观的“境”(自然景物)的有机统一。意境分析要点

1、绘景:抓住诗中的主要意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诗中展现的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描绘静景、串缀静景、挖掘虚景)语言力求优美。

2、析境:准确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

3、悟情:分析、体悟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六、答题格式

答题时景、境、情三个方面,缺一不可。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一般表达式:本诗通过描写…等景物,营造了…氛围(描绘出一幅…的图画),表达了…的感情。

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以下问题(6分)(06广东卷)

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谭敬昭

江上青山山外江,远帆片片点归艘。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①。

①海幢,即海幢寺。

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别从“晚”、“望”两个方面回答。

答:晚:归艘、钟声

望:江、青山、远帆、老鹤

2、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附录 意境

安逸、闲适

恬静、优美

孤寂、冷清 萧瑟、凄凉

雄壮、瑰丽

雄浑、壮阔 画面

行旅图、行军图、春色图、离别场面、战争画面、渔家生活画面、农家生活画面、田园生活图

练习

1、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问题。

双调·清江引(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简要分析这首诗的意境。

答案:这首诗取西风、雁啼、红叶、黄花、芭蕉和秋雨等一系列富有季节特征的景物,//渲染出一种浓深的秋意,萧瑟中带着热烈,//抒发了游子身处异地,思念家乡的浓烈的愁情。

2、(10新课标全国卷)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雨 雪 曲 江 总①

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①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历侍梁、陈、隋三朝。②榆溪:指边塞。③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

答案:了边地雨雪交加、荒凉苦寒的环境。“别路”的意思是戍卒离别家乡到边关的路。

3、(2010辽宁卷)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送人归京师①

陈与义②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1)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2分)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

【解析】本题难度不大。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传说为蜀帝杜宇 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在高中课文中经常提 及“子规”这个意象。如“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难》),“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踏莎行》),“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望帝啼鹃”(《窦娥冤》)。

4、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浪淘沙

夜雨 梁寅①

檐溜泻泉声,寒透疏棂。愁如百草雨中生。谁信在家翻似客,好梦先惊。

花发恐飘零,只待朝晴。彩霞红日照山庭。曾约故人应到也,同听啼莺。【注】①梁寅(1309-1390),字孟敬,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县)人,元宋明初学

者。

(1)词中主人公为何而“愁”?“彩霞”“红日”“啼莺”这组意象表达了他怎样的心境?(3分)

答:为“花发恐飘零”而愁(或为“在家翻似客,好梦先惊”而愁)。②表达了豁达、愉悦的心境。(3分。“为何而愁”1分,“心境”2分。)

(2)画线词句是怎样写“愁情”的?请简要分析。(4分)

答:①通过描写雨骤天寒,渲染出一种“愁”的氛围。②将“愁”喻作春雨后疯长的“百草”,形象而贴切地突现了“愁”之浓烈。

(4分。“雨骤天寒”1分,“渲染氛围”1分;“将‘愁’喻作‘百草’”1分,“‘愁’之浓烈”1分。)

5、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重庆卷

[明]张弼

扬子江头几问津,**如旧客愁新。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孤枕不胜乡国梦,敞裘犹带帝京尘。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1)“客愁”在诗中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4分)

答:奔波忙碌(几问津、忙于我),孤身在外(孤枕),思念家乡(乡国梦),朋友零落(交游落落)。

(2)指出“吟对沙鸥一怆神”中“沙鸥”意象的作用。(2分)

答:以到处飞翔的沙鸥衬托作者的孤单漂泊。

个人形象课件(篇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了解人物形象的类型;

②学会分析人物形象的特征。

能力目标:

①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

②学会解答鉴赏人物形象类题型。

情感目标:体会人物形象的情感,激发学生诵读诗歌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析人物形象

难点:人物形象类题型如何规范解答

【教学方法】:

引导法自主探究法讨论分析法等

【教学手段】:

借助多媒体进行文字图片处理,以期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吟诵着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可知诗仙之恃才放旷;吟诵着杜甫“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可知诗圣之心忧百姓;吟诵着陶潜“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可知五柳之怡情田园。在诗歌的天空里,英雄、征人、游子、悲士、隐士、宫女、思妇??一个个鲜明的形象如群星闪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

二、明确概念

人物形象:作品中描写的人物;诗人自我形象。

三、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示儿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分析描写技巧,抓住人物特点

小儿垂钓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3、通过分析周围环境、景物等的烘托作用来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

军城早秋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四、高考链接·规范答题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竹轩诗兴

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参考答案:

塑造了一个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形象特征)

通过对“竹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具体分析)

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诗人对闲适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形象作用)

五、答题步骤归纳

1、总括: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概说特征、身份)

2、分析:结合具体诗句分析特征是如何表现出来的。(结合表达技巧)

3、评价: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六、随堂演练

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做简要分析。

送邹明府游灵武

唐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

县)。

参考答案: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清正廉洁。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

七、课堂小结

诗词人物形象的鉴赏并不玄虚,只要我们掌握规律,把握正确的方法,运用恰当的专业术语,按照答题三部曲,把答案完整规范地组织在一起,一定可以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

八、作业布置

阅读《出塞》,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出塞

马戴

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过临洮。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

九、板书设计概括形象

个人形象课件(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拟人化,掌握拟人化的绘画方法。感受与了解卡通形象的造型特点。通过表现拟人化的卡通形象,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夸张的创作手法增强卡通形象的感染力,增加艺术作品情趣的造型能力。

2、学会拟人化的表现手法来表现动物、植物、物品等。

3、通过欣赏、设计等学习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及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感受与了解卡通形象的造型特点,掌握拟人化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通过拟人化的创作手法塑造与表现出拟人化的卡通形象作品。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准备上课。

二、激趣导入

1、动画片导入

2、预习检测:

①、什么是“卡通”?试着说说它的具体含义。

②、说说你最喜欢的卡通形象,向同学们介绍它的性格。

③、教材中展示的动画片《冰河世纪》、《野兽国》、《麦兜的故事》、《怪博士与机器娃娃》,你看了哪部?用一句话介绍片中的主人公。

三、新课

1、学习指南1:

①、什么是“拟人”?说两个拟人的句子。

②、你曾在哪里见过拟人的形象?找找身边有吗?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所谓拟人化,就是指把非人类的东西加以人格化,赋于他们以人类的思想感情、行动和语言能力。(用画人的方法来画动物、植物或物品,这就是拟人的画法。)

2、解释拟人化的卡通。

3、学习指南2

①、卡通形象有什么特点?卡通形象与真实物象有什么不同?

②、认真分析教材中的图片、文字,总结一下卡通中的动物是如何进行拟人化的?

(继续播放课件)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大家一起来观察、欣赏、讨论下面图片中的卡通形象有什么特点?看书和课件,对比真实物象和卡通图案,找找有什么不同?

4、教师演示小猫拟人化的卡通画法:添加五官表情、添加四肢动作,板贴纸贴衣饰。

5、小结;现在我们一起来小结拟人化的卡通形象画的画法技巧:结合自身特点,添加五官表情,添加四肢动作,添加衣服鞋帽。

板书:赋予人的特征

四、创作

作业要求:以自己喜欢的学习用具、生活用品、交通工具、植物、水果及一些动物为基础,创作1-2个拟人化的卡通形象。注意造型要夸张、变形,突出性格特征,突出卡通形象生动、有趣的一面,色彩要鲜艳、明快。

五、展示交流

附板书

第13课:拟人化的卡通

赋予人的特征

个人形象课件(篇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明确自己心中的理想形象和自己对未来期盼。

能力目标: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小组考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客观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形成清晰完整自我新形象。

教学重难点:

1.有步骤、分阶段科学合理规划自己的未来。

2.描述我心中的理想形象。

教学方法:

小组探究、情境体验

教学设计:

(一)我的偶像

投影:刘翔、姚明等人的照片

提问:我的偶像是谁?为什么崇拜他?他的一切都值得你学习与模仿吗?(活动:我的偶像)

总结:引导学生“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认识到“人无完人”,应取长补短,引导学生归纳自己新偶像。

(二)面对新期待

(活动:面对新期待)填写书上55页内容,小组讨论——小组汇报——小组考评

总结:规划自己未来职业要从社会需要和个人实际出发,也要听取别人意见。

(三)未来新规划

1展示自己的理想(小组活动)

总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个伟大理想、长远目标需要把它分解成一个个短期目标去实现。

2.规划初中生活 (小组活动)

提问:如何以实际行动完成我们的成长目标?小组宣誓:

归纳:每位同学都能认真执行自己的目标,那我们的未来将如何?

3.畅想未来 (小组活动) 设想3年、6年、10年15年后、将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或者有什么业绩、能力、品质?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会有好多困难和挫折,该如何面对?

欣赏音乐《真心英雄》。

gz85.COM精选阅读

梯形面积课件5篇


资料一般指生产、生活中阅读,学习,参考必需的东西。当我们的学习任务遇到困难时,往往都需要参考资料。参考资料会让未来的学习或者工作做得更好!那么,关于资料你了解哪些内容呢?经过搜索整理,小编为你呈现“梯形面积课件5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梯形面积课件【篇1】

教材分析

1.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是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与前两节一样,教材先通过小轿车车窗玻璃是梯形的这样一个生活实例引入梯形面积计算。然后通过学生动手实验探索出面积计算公式,最后用字母表示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使学生运用转化成已学过图形的方法去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只有学好本节课,才能真正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梯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从而应用于生活实践中。

学情分析

1.本班学生喜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2.学生经过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已经知道要把梯形转化为学过的图形进行推导。前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转化的方法不同,平行四边形主要是用割补的方法,而三角形主要用拼摆的方法。本课要求用学过的方法去推导,没有指明具体的方法。在学生操作实验前,可以先回忆一下前面运用过的两种方法,在此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

3.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有多种方法,教材显示了三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比较容易推导和理解,第二和第三种方法因为涉及乘除法运算定律、性质和等式变形,学生的推导会有困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在探索活动中深刻体验和感悟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归纳、推理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学习数学的'方法,并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并能正确运用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运用不同的方法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

梯形面积课件【篇2】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材小学数学第九册80页至81页梯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出梯形面积。

2、通过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唯物辩证观的启蒙教育,知道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变化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懂得用运动、联系的观点去观察、研究事物。

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

教学重点: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学难点: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关键:通过操作实践,将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探索梯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备用梯形硬纸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

同学们会计算哪些图形的面积?

计算下列图形的面积:多媒体出示。

2、引入:

屏幕出现梯形,问:这是什么图形,图上告诉了什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同学们还不会计算梯形的面积。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研究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3、回忆旧知

我们在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是怎样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多媒体课件演示)

我们在学习三角形面积时,又是怎样推导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课件演示)

二、探索解决问题办法,并尝试转化

1、引导学生提出解决问题方案

我们在学习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时,采用了割补的方法、拼摆的方法,把要研究的新图形转化为已经会计算面积的图形,再利用已学过的图形推导出新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现在我们又要计算梯形面积,怎么办呢?

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把梯形转化为我们学过的图形?

2、学生尝试转化

刚才同学提出了用割补的方法、用拼摆的方法。那么,怎样来割补呢?

学生上台演示后,教师指出:由于梯形的不规划,刚才的同学没有转化成功,其实是可以用割补的方法来转化的,请大家看一看:多媒体演示割补转化。

那么,用拼摆的方法呢,你准备怎样来拼?

学生上台演示。

3、学生操作、实施转化

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拼摆梯形。

请同学们告诉老师:你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

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拼的?多媒体课件演示。

三、观察图形,推导公式:

1、观察

同学们把梯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平行四边形。我们观察一下: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与原来的梯形有什么关系?

它们的底、高和面积,大小怎样呢?小组讨论。

学生总结汇报后多媒体课件演示。

2、计算梯形面积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会算吗,这个梯形的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同桌讨论计算方法。算式是什么?

算式中3加5的和求的是什么?乘以4得到什么?再除以2呢?为什么要除以2?

计算面积,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3、推导梯形面积公式

算式中的3、5、4分别表示梯形的什么,想一想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用字母表示梯形面积公式

阅读教材,加深理解

四、应用公式计算梯形面积

1、基本练习:

计算下面梯形面积

2、教学例题

出示例题并理解题意。

计算面积,一人板演,全班齐练。

3、判断题

4、抢答题

5、测量并计算

五、总结课堂

梯形面积课件【篇3】

教材分析

1.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是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与前两节一样,教材先通过小轿车车窗玻璃是梯形的这样一个生活实例引入梯形面积计算。然后通过学生动手实验探索出面积计算公式,最后用字母表示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使学生运用转化成已学过图形的方法去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只有学好本节课,才能真正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梯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从而应用于生活实践中。

学情分析

1.本班学生喜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2.学生经过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已经知道要把梯形转化为学过的图形进行推导。前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转化的方法不同,平行四边形主要是用割补的方法,而三角形主要用拼摆的方法。本课要求用学过的方法去推导,没有指明具体的方法。在学生操作实验前,可以先回忆一下前面运用过的两种方法,在此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

3.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有多种方法,教材显示了三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比较容易推导和理解,第二和第三种方法因为涉及乘除法运算定律、性质和等式变形,学生的推导会有困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在探索活动中深刻体验和感悟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归纳、推理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学习数学的方法,并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并能正确运用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运用不同的方法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

梯形面积课件【篇4】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多边形的面积”P88--89《梯形的面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等八个方面阐述我对本节课的理解。

一、说教材分析

1、课标理念:

课标要求学生在学习梯形的面积时,要在已有认识梯形的底和高的基础上,经历探索梯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运用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并在探索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中,获得教学探索的经验。

2、单元分析:

本单元教材包括四部分内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和组合图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是在学生掌握了这些图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的,它们是进一步学习圆面积和立体图形表面积的基础。(插图)

3、本节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梯形的特征,并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并形成一定空间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教材没有安排数方格的方法求梯形的面积,而是直接给出一个梯形,引导学生想,怎样仿照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把梯形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来计算它的面积,让学生在主动参与探索的过程中,发现并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让学生在教学的再创造过程中实现对新知识的意义构建,解决新问题,获得新发展。

二、说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善于独立思考,乐于合作交流,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十分愿意发表独立见解,有较好的学习数学的能力,他们已经掌握了梯形的特征和长方形、三角形以及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也学习了图形的旋转平移的方法。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说教学目标:

针对上述教材分析及我班学生特点,我制定一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动手操作活动,引导学生推导梯形面积公式,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运用公式计算梯形面积。.

(2)能力目标:利用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等操作演示,通过合作探索,推导并归纳出公式。

(3)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获得探索问题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梯形面积公式,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图形的转化推导梯形面积公式。

五、说教法、学法:

教学方法:这节课主要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活动为主线,以创新为主导”的思想。主要采用引导法、直观演示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等方法。

学习方法:本课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知识迁移类推等学习方法。

六、说教学流程: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新课标赋予的教学任务,我把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五个环节:

(一)、第一个环节是:复习旧知、铺垫引导

本节课教学中,我首先出示了课中主题图这一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计算梯形面积的必要性,接着让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转化过程:

师:同学们,我们在学习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学到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还记得是什么方法吗?(转化)

师:谁来说说平行四边形式三角形的面积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根据学生所述,教师电脑演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让学生通过复习,从而唤起学生的回忆,为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奠定基础,再提出假设,今天我们要学习梯形的面积计算是否也可以将它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来进行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呢?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设计来启发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大胆提出猜测,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又使学生明确了探索目标与方向。

(二)、第二个环节是: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1、首先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梯形分小组进行画、剪、拼、摆等操作活动,让学生通过讨论,自主探索梯形的面积公式:

2、师:同学们已经用不同的方法把梯形转化成了多种图形,并推导出了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真是了不起!现在让我们共同来欣赏每个小组的成果。

3、有意识地按学生的认知规律一一展示。

4、学生一边展示拼过程,一边介绍方法步骤。

方法一: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与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相同,运用“拼”的方法,选择两个形状相同、大小相等(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每个梯形的面积就是所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梯形的高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由此得出:

梯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

=底×高÷2

=(上底+下底)×高÷2

方法二:选择两个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直角梯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就可以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梯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2

=长×宽÷2

=(上底+下底)×高÷2

方法三:把一个梯形分割两个三角形

方法四:把一个梯形剪成两个梯形再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5、最后教师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上底与下底之和乘高除以二这一结论,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及难点。

设计意图:在整个汇报展示过程中,教师把学生也当作教学资源,不但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不同方法和想法的平台,还通过实际操作、互动交流。启迪学生深思,引发争论,并碰撞思维火花,让学生在合作交流达到意义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从而获取这一知识,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既培养了学生能力,又让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第三个环节是:看书质疑、自主学习

1、自学字母公式

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开P88,自学书中的内容。

用s表示梯形的面积、用a表示梯形的上底、用b表示梯形的下底,h表示梯形的高,s=(a+b)×h÷2。

师:同学们刚才看书自学到什么呢?

2、出示例题:我国三峡水电站大坝的横截面的一部分是梯形,求它的面积:学生读题、分析,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是通过自学字母表达式、完成例3,培养学生的自学、看书、归纳能力;

(四)、第四个环节是:应用知识、巩固提高

创关检测:课本做一做、练习十七精选习题等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的练习,训练学生,巩固拓展已学知识,让学生再次体验学习,认识到梯形面积公式在生活中的运用及重要性,感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最后让学生总结概括本节课所学内容,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归纳概括的能力,还关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五)、第五个环节是: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教师通过提问:“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学生总结本课。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忆所学知识的内容,并帮助学生加以梳理,促进学生对梯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最后鼓励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用数学的头脑思考问题。

七、说板书设计:

梯形的面积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板书,简洁明了,突出了重点,便于学生的识记与运用。

八、说教学反思:

学生通过回顾本堂课的收获,给学生提供了自我感悟、自我评价的时间与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使学生感受到通过努力而获得成功的喜悦,体验到数学的在生活中的实用性。从而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了提高。

梯形面积课件【篇5】

教学创意及反思:《梯形的面积》这一课,在探索活动中学生借助知识的迁移,主动提出了“把梯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并比较转化前后图形的面积”思考问题,主动思考,把一个新的图形面积的计算,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面积的计算,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同时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转化成求梯形面积的数学问题,呈现多种转化的方法,能够丰富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加深对几何基本概念的理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空间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微课我努力在教学设计、教学行为语言、教学的展示上突出学习的双向性,避免纯粹的讲解,尝试做到“生”“屏”互动。具体有以下创新点:

一是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利用前面的学习经验,主动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动手把梯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并让学生通过找图形之间的联系,自主从不同的途径探索出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二是教师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了请学生帮老师解决如何比较车窗玻璃大小的问题以及课后的作业求堤坝横截面的面积,这样做不仅有效提出了数学问题,同时还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愿望。做到了《标准》对于情境的创设“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的要求。使学生切实并切身地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真正体现了数学“于生活,回归于生活”的思想。

三是教师在微课的环节和问题设计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猜测推理、操作探究、归纳总结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微课起到吸引学生,指导学习,提升效果的作用。

介绍:在设计和制作中我努力做到“生”“屏”互动,产生双向学习的效应。能生动形象地展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充分地经历图形转化、想象的思考过程,积累活动经验,观察分析梯形转化前后图形面积及图形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深入理解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应用情况:本节微课应用于义务教育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学生,本课内容为梯形的面积计算,讲课中教师能切合五年级学生年龄、学情特点、学科特点以及学段特点,应用生动形象的提问、对话、操作、演示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经历了猜测推理、操作探究、归纳总结的数学学习过程,在数学思想的形成和学习方法的提高上得到了培养,实现了新课标所提出的四基四能的要求。教学过程深入浅出,课堂氛围生动有趣。

多边形的面积课件(集合5篇)


每位教师都需要在上课之前准备一份完整的教案和课件,相信对于这一步骤老师们并不陌生。编写完整的教案是进行有效教学的重要条件之一,那么,制作教案和课件必须遵循哪些步骤呢?在我查阅中,我找到了一篇非常有用的“多边形的面积课件”,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以获取更多相关信息!

多边形的面积课件(篇1)

本节课主要讲解多边形面积中的第一个图形面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平行四边形面积如何计算。

一、教学目标:

1.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使学生通过操作和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初步知道转化的思考方法在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时的运用。

3.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三、教学难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四、教学内容:

教材7-8页例1-例3

五、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新课:说出学过的平面图形,在这些图形中,你会求哪些图形的面积?

2、探究新知:

教学例1:

(1)出示例1中的第1组图

要求:下面的两个图形面积是否相等?在小组里说一说你准备怎样比较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学生分组活动后组织交流)

预设:学生大多会用数方格方法进行比较,对于出现转化教师应当鼓励,并加以引导。

(2)出示例1中的第2组图

你还能比较出这两个图形的大小吗?(学生交流,教师适当强调\转化\的方法,同时让学生思考第1组图也可以用转化的方法吗?)

(3)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运用已学过有关知识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来研究新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今天我们来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板书课题)

3、教学例2:

(1)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

师:你能想办法把这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吗?

(2)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交流操作情况

第一种:

①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下左边的直角三角形。

②把这个三角形向右平移。

③平移至斜边重合。

第二种:

①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高将其剪为两个梯形。

②把左侧的梯形向右平移。

③倒过来斜边重合。

(4)小组讨论:比较两种转化方法,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4、教学例3:

(1)提问:是不是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都能转化成长方形?都能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呢?请大家从教科书第115页上任选一个平行四边形剪下来(课前准备),先把它转化成长方形,再求出面积并填写下表。

转化后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

长(cm)宽(cm)面积(cm)底(cm)高(cm)面积(cm)

(2)学生操作,反馈交流。

(3)小组讨论。

①转化后长方形的面积与原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吗?

②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③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怎样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6)学生总结,形成下面的板书: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5、巩固练习:

①指导完成试一试:

明确应用公式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般要有两个条件,即底和高。

②指导完成练一练:

强调底和高的对应关系。

六、教学结束:

通过今天的学习有哪些收获?请同学们回去预习,下一课所学内容三角形面积。

多边形的面积课件(篇2)

《多边形的面积》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王润敏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应用公式计算这些图形的面积,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回忆、交流,将“多边形的面积”这个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复习,形成完整知识体系;结合练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系统复习的必要性与重要性,逐步形成学生自己整理所学知识的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4、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把通过归纳和整理本单元所学的面积公式,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能正确应用这些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难点是把掌握多边形面积公式之间的联系。教法学法: 本课指导思想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学过程:

(一)、回忆公式,夯实基础。小组合作交流。(思路提示)

1、本单元学过哪些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2、他们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3、看图计算图形面积时,特别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二)、全班交流,形成知识体系。

1、学生回答问题1,老师同步板书。

2、学生回答问题2,老师同步课件展示。(体现转化的数学思想)

3、学生回答问题3。学生先回答但不一定完整,再通过一些具体练习把答案补充更加完整。得到结论: 计算图形的面积时,特别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

(1)计算三角形、梯形面积时一定不要忘记除以2。

(2)看图列式时,一定要找准相对应的底和高。

(3)单位不统一时,一定不要忘记单位转化。

(4)需要的条件不足时,用分步先算出来。

(三)、多样练习,促进理解。

1、重视利用填空、判断、选择题,巩固本单元概念。比如:填空题两个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底边等于梯形的(上底加下底的和)。判断题:三角形的面积是平形四边形的一半。(×);两个三角形的高相等,它们的面积就相等。(×)

在选择题部分,强化了多边形面积计算时要注意底与高的“对应”。

2、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部分,我则补充了下列对比练习:

一块地近似平行四边形,它的底是50米,高12米。

(1)如果每平方米施化肥0.5千克,那么这块地共需施化肥多少千克?

(2)如果在这块地里种玫瑰,每棵玫瑰占地0.5平方米,这块地能种玫瑰多少棵?

小组合作完成,议一议、比一比第(1)和(2)问题的解题方法一样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总结出解决问题需要注意:(1)、弄清楚图形,选择公式。

(2)、注意:条件要相对应,单位要统一,别忘了除以2(三角形、梯形)(3)、根据题意,弄清面积与其它数量间的关系.(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多边形的面积,你有什么收获?

多边形的面积课件(篇3)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0页一第72页的内容,完成练习十七的第l~3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够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使学生通过操作和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够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通过操作和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参照教科书第70页的方格纸,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

1.出示方格纸上画的平行四边形。提问:方格纸上面的是什么图形?什么叫平行四边形?它有什么特征?

2让学生指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再指出它的高。然后让每个学生在自己准备的平行四边形上画高。(教师巡视,注意画得是否正确。)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二、新课

1.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1)我们在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时,曾经用数方格的方法来计算它的面积,现在我们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也先用数方格的方法数一数它的面积是多少。请打开教科书,看第70页上边的平行四边形图,每一个方格表示一平方厘米,自己数一数是多少平方厘米?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一下,平行四边形在方格纸上出现了不满一格的,该怎么数呢?(可以都按半格计算。)然后指名说出数得的结果,并说一说是怎样数的。

(2)出示方格纸上画的长方形,要求直接计算出它的面积。然后指名说出计算结果。

(3)比较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

提问: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有什么关系?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呢?它们的面积怎么样?

启发学生把比较的结果重复说一遍。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党分别相等,它们的面积也相等。

(4)小结:从上面的研究我们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也可以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出来。但数起来比较麻烦,而且往往不能算得很精确。特别是较大的平行四边形,像一块平行四边形的菜地,就不好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它的面积了。想一想,能不能像计算长方形面积那样,找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呢?

多边形的面积课件(篇4)

第四课时:多边形的面积复习

教学内容:教材P113第2题及练习二十五第7、20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多边形的含义,理解和掌握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能灵活应用公式解决一些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整理,感受数学知识内在联系,完善知识结构,进一步理解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空间观念,渗透等积变换的数学思想,并使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整理完善知识结构,灵活运用面积公式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沟通多边形面积公式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方法:归纳整理,演示讲解;复习回顾。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 构建网络,新知汇总

二、整理复习

1.复习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说说我们学过的面积单位有哪些,他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板书:

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平方米 公顷 平方千米

100 100 10000 100

2.及时练习

520平方米=(??)公顷?????300平方千米=( )公顷

4.2公顷=( )平方米 0.12平方米=( )平方分米

三、巩固深化

我们对本单元的知识和方法进行了整理与复习,接下来我们要做一些练习进一步巩固,使同学们把这部分知识掌握得更好。

(一)按要求解答。(只列式,不计算)

1、平行四边形底是4分米,高2.7分米,求它的面积?

2、三角形面积是30平方米,底8分米,求它的高?

3、梯形的面积是84平方米,高10米,上底5米,求下底?

师小结:如果给出图形的面积,让我们去求底或高,除了可以变化公式以外,还可以用方程解答,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下面我们来看几道判断题。

(二)判断题:

1.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

2.两个面积相等的梯形,形状是相同的。( )

3.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4.两个三角形的高相等,它们的面积就相等。( )

5.把一个长方形的木条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都不变。( )

看来 ,同学们的分析和表达能力都很强,现在,我们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解决问题

1.教材第113页第2题。

出示第2题,引导学生看题。学生独立解答,并在小组中互相检查。

教师指名板演,然后集体订正。

师:通过计算这些图形面积,你想提醒大家什么?(计算图形面积时,底和高要对应)

2.1.课件出示教材第116页练习二十五第7题。

(1)学生独立解题。

(2)汇报评价。

3.课件出示教材第116页练习二十五第8题。

(1)学生独立解题。

(2)汇报评价。

4.教材第116页练习二十五第9题。

(1)组织学生用剪刀把正方形纸片按题目要求剪一剪。

(2)算一算剩下的面积是多少。

5.教材第116页练习二十五第10题。

(1)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怎样计算这个图形的面积呢?

(2)组织学生汇报,并展示求面积的方法,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将方格中的图形分割成几个简单的基本图形,分别求出基本图形的面积,再求和得出所求图形的面积。

教师强调分割的方法有多种,引导学生选择容易获取求面积时所需数据的方法进行分割。

②将方格中的图形添补成某个简单的基本图形,求出基本图形的面积,再分别减去各添补的图形面积,得出所求图形面积。

③已知小方格的边长为1cm,则每个小方格的面积为1cm2,通过数方格来确定图形的面积。

(3)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关键在于熟练地运用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对于复杂的组合图形的面积的计算,在于巧妙地将组合图形分割或添补成若干个基本图形,进而通过基本图形面积的和或差得到组合图形的面积;对于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的计算,可以将它分割或添补成已学的简单图形,或是用方格纸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来估算。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多边形的面积总复习

多边形的面积课件(篇5)

教学内容:

1、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第12-14页)

2、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第15-18页)

3、梯形面积的计算(第19-21页)

4、实践活动:校园的绿化面积(第26-27页)

教材分析:

教学面积计算时,不仅教会学生面积计算的方法,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一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通过数方格、图形割补、拼、摆等小系列的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二是培养学生转化矛盾,探索规律的能力。教学中,要启发学生设法把所研究的图形转化成已会计算的图形,还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所研究的图形与已学过的图形之间的联系,从而找到计算方法,这样学生的印象深刻,思维也得到发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剪拼、平移、旋转等方法,探索并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它们的面积。

2、使学生通过列表、画图等策略,整理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加深对各种图形特征及其面积计算公式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

3、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填表、讨论、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体会等积变形、转化等数学思想,发展空间观念,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4、使学生在操作、思考的过程中,提高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三种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运用公式解决面积的计算问题。

课时安排:9课时

矩形课件(汇编15篇)


资料的定义比较广,可以指生活学习资料。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我们都有可能需要用到资料。参考资料可以促进我们的学习工作效率的提升。那么,关于资料你了解哪些内容呢?也许以下内容“矩形课件(汇编15篇)”合你胃口!相信你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矩形课件(篇1)

除了定义判定之外,你还有其它的判定方法吗?

(一)、情境一:李芳同学用四步画出了一个四边形,她的画法是“边——直角、边——直角、边——直角、边”这样,她说这就是一个矩形,她的判断对吗?为什么? 你也画一画?会是矩形吗?

1、 猜想矩形的判定,它是矩形哪个性质的逆命题。用自己的语言说。教师板书:有三个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2、要求学生用语言叙述证明这个定理的证明思路。(提示学生要证明与定义符合,)

(二)、情境二:工人师傅为了检验两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窗框是否成矩形,一种方法是量一量这个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度,如果对角线长相等,则窗框一定是矩形,

你知道为什么吗?

1、 猜想矩形的判定,它是矩形哪个性质的逆命题。用自己的语言说。

2、要求学生用语言叙述证明这个定理的证明思路。(提示学生要说明与定义符合教师用课件演示证明过程)

(一)例、已知MN∥PQ,同旁内角的平分线AB、BC和AD、CD分别相交于点B、D。

(1)说说AB和CD、BC和AD的位置关系?

(2) ∠ABC 、 ∠BCD、 ∠CDA、 ∠DAB各等于多少度?

(3)你能判定四边形ABCD是矩吗?为什么?

(4)AC和BD有怎样的大小关系?为什么?

要求学生用语言说理表达。

(二)、随堂练习:

2、如果E、F、G、H是四边形ABCD四条边的中点,要使四边形EFGH是矩形,那么四边形ABCD应具备的条件是( )

3、已知:如图,平行四边形 ABCD的四个内角的平分线分别相交于E、F、G、H,求证:四边形 EFGH为矩形。

4、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AOB是等边三角形,AB=4cm。

(1)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吗?说明你的理由。

(2)求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矩形课件(篇2)

教学目的:

1、理解并掌握矩形的定义;掌握矩形的性质定理1、2及推论;3、会用这些定理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自学能力、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3、在教学中渗透事物总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矩形的性质定理1、2及推论。

教学难点:定理的证明方法及运用。

教学方法:讨论法、启发法、发现法、自学法、练习法、类比法。

教学用具:小黑板、投影仪、圆规、三角板、矩形木架一个。

一、复习创情导入

1、复习:

(1)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矩形的角有什么特点呢?

?矩形的对角线有什么特点呢?

矩形课件(篇3)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知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发现、探究),提高......(分析、归纳、比较和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数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加学生数学学习的乐趣。

②归纳总结该课题中的重点知识内容,尤其对该注意的一些情况设置易错点,进行强调。可以设计分组讨论环节(分组判断几组函数图像是否为奇函数,并归纳奇函数图像的特点。设置定义域不关于原点对称的函数是否为奇函数的易错点)。

③拓展延伸,将所学知识拓展延伸到实际题目中,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布置作业(尽量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有所创新)。

二.教学目的(或称教学要求,或称教学目标,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六.教学难点(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点)

十二.教学反思:(教者对该堂课教后的感受及学生的收获、改进方法)

矩形课件(篇4)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矩形的概念和性质,理解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区别与联系.

2.会初步运用矩形的概念和性质来解决有关问题.

3.渗透运动联系、从量变到质变的观点.

例1是教材P104的例1,它是矩形性质的直接运用,它除了用以巩固所学的矩形性质外,对计算题的格式也起了一个示范作用.例2与例3都是补充的题目,其中通过例2的讲解是想让学生了解:(1)因为矩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因此矩形中的计算经常要用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而利用方程的思想,解决直角三角形中的计算,这是几何计算题中常用的方法;(2)“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是一个基本图形,利用面积公式,可得到两直角边、斜边及斜边上的高的一个基本关系式.并能通过例2、例3的讲解使学生掌握解决有关矩形方面的一些计算题目与证明题的方法.

1.展示生活中一些平行四边形的实际应用图片(推拉门,活动衣架,篱笆、井架等),想一想:这里面应用了平行四边形的什么性质?

2.思考:拿一个活动的平行四边形教具,轻轻拉动一个点,观察不管怎么拉,它还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动画演示拉动过程如图)

3.再次演示平行四边形的移动过程,当移动到一个角是直角时停止,让学生观察这是什么图形?(小学学过的长方形)引出本课题及矩形定义.

矩形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通常也叫长方形).

矩形是我们最常见的图形之一,例如书桌面、教科书的封面等都有矩形形象.

【探究】在一个平行四边形活动框架上,用两根橡皮筋分别套在相对的两个顶点上(作出对角线),拉动一对不相邻的顶点,改变平行四边形的形状.

① 随着∠α的变化,两条对角线的长度分别是怎样变化的?

② 当∠α是直角时,平行四边形变成矩形,此时它的其他内角是什么样的角?它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操作,思考、交流、归纳后得到矩形的性质.

矩形性质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矩形性质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如图,在矩形ABCD中,AC、BD相交于点O,由性质2有AO=BO=CO=DO=AC=BD.因此可以得到直角三角形的一个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例1 (教材P104例1)已知:如图,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AOB=60°,AB=4c,求矩形对角线的长.

分析:因为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所以它具有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特殊性质,根据矩形的这个特性和已知,可得△OAB是等边三角形,因此对角线的.长度可求.

∴ AC与BD相等且互相平分.

∴ OA=OB.

又 ∠AOB=60°,

∴ △OAB是等边三角形.

∴ 矩形的对角线长AC=BD = 2OA=2×4=8(c).

例2(补充)已知:如图 ,矩形 ABCD,AB长8 c ,对角线比AD边长4 c.求AD的长及点A到BD的距离AE的长.

分析:(1)因为矩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因此矩形中的计算经常要用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而此题利用方程的思想,解决直角三角形中的计算,这是几何计算题中常用的方法.

略解:设AD=xc,则对角线长(x+4)c,在Rt△ABD中,由勾股定理:,解得x=6. 则 AD=6c.

(2)“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是一个基本图形,利用面积公式,可得到两直角边、斜边及斜边上的高的一个基本关系式: AE×DB= AD×AB,解得 AE= 4.8c.

例3(补充) 已知:如图,矩形ABCD中,E是BC上一点,DF⊥AE于F,若AE=BC. 求证:CE=EF.

分析:CE、EF分别是BC,AE等线段上的一部分,若AF=BE,则问题解决,而证明AF=BE,只要证明△ABE≌△DFA即可,在矩形中容易构造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 ∠B=90°,且AD∥BC. ∴ ∠1=∠2.

∵ DF⊥AE, ∴ ∠AFD=90°.

∴ ∠B=∠AFD.又 AD=AE,

∴ △ABE≌△DFA(AAS).

∴ AF=BE.

∴ EF=EC.

此题还可以连接DE,证明△DEF≌△DEC,得到EF=EC.

(2)已知矩形的一条对角线与一边的夹角为30°,则矩形两条对角线相交所得的四个角的度数分别为 、、、.

(3)已知矩形的一条对角线长为10c,两条对角线的一个交角为120°,则矩形的边长分别为 c, c, c, c.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C)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D)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2)矩形的对角线把矩形分成的三角形中全等三角形一共有( ).

3.已知:如图,O是矩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AE平分∠BAD,∠AOD=120°,求∠AEO的度数.

1.(选择)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的夹角为60°,对角线长为15c,较短边的长为( ).

2.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90°,AB=2AC,求∠A、∠B的度数.

3.已知:矩形ABCD中,BC=2AB,E是BC的中点,求证:EA⊥ED.

4.如图,矩形ABCD中,AB=2BC,且AB=AE,求证:∠CBE的度数.

矩形课件(篇5)

一、说教材

矩形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几何图形之一,本节课选自冀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数学(下册)第22章第4节《矩形》第一课时,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平行线、三角形中位线以及平行四边形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来学习的。教科书力求突出矩形性质的探索过程,让学生通过图形变换和简单推理等方法,自主地探索出矩形的有关性质和识别条件,再现图形性质丰富多彩的探究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说理的基本方法。

基于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围绕着矩形的性质与识别条件而展开的,矩形的性质与判定方法在本节课中处于核心地位,所以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矩形的性质与识别条件,难点是矩形性质和识别条件的探究和应用。

二、说学生

八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初中阶段包括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识别在内的绝大多数几何概念及定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另外,八年级的同学,活泼好动,有较强的理解和模仿能力,对于新鲜的知识也充满着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而在矩形的性质和识别条件中,又有许多颇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因此,我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矩形的性质和识别条件,这不仅使学生学到科学的探究方法,而且体验到探究的乐趣,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矩形的概念和性质,理解并掌握矩形的识别方法,会初步运用矩形的概念和性质来解决有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探索矩形性质和识别条件的过程,在直观操作活动和简单的说理过程中发展学生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增进主动探究的意识,逐步掌握说理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严谨的推理能力,以及合作探究的精神,体会逻辑推理的思维价值。

四、说教法

没有学生参与的教学活动几乎是无效的教学活动,本节课的难度不大,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自己得出并总结出结论,这样做不仅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学生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因此,我采用以“激—导—探—结”为主线的教学方法。

五、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分析学生是教师实施教学行为的关键,所以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增长主体意识,达到预期的目的,学生自主参与整堂课的知识构建,从定理的得出到证明,从参与问题的发生,发展到问题的解决,让学生积累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六、说教学过程

第一、新课引入(3`)

1、首先进行复习提问:什么叫平行四边形?它和四边形有什么区别?

(这主要是和上节课有一个很好的衔接,另外为学习矩形做一个铺垫,创造学生参与并展示自我的活跃的课堂气氛)

2、观察与思考:展示生活中一些平行四边形的实际应用图片(如:国旗,显示器,门、纸张等),让学生想一想:这里面应用了平行四边形的什么性质?它们有什么特殊之处?

3、教师演示:用活动的平行四边形教具,做演示平行四边形的移动过程实验,提问:它还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然后,当移动到一个角是直角时停止,让学生观察这是什么图形?

(通过实例和教具演示,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并使其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然后,引出矩形定义)

第二、课件展示:矩形的定义,让学生举出身边的矩形的实例,学生不难说出书桌面、教科书的封面等矩形实物。

(通过这个课件展示和实例可以使学生深刻的.认识到矩形是角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第三、探究活动一(10`):让学生画出一个矩形ABCD:

①你认为矩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它有几条对称轴?试着画出来,并用对折的方法进行验证。

②连续对角线AC、BD,它们的交点O在矩形ABCD的对称轴上吗?

③OA,OB,OC,OD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

在教师指导下采用自主探究、分组讨论的形式完成,引导学生探究四边形的性质应该从边、角、对角线、对称性等几个方面去研究,这里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这样做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也考查了小组之间的合作能力,让做的快的同学也享受其它组的同学成功的幸福感,等学生完成以后,教师一一点评,并给以鼓励。

学生通过操作,思考、交流、归纳后得到矩形的性质。

待学生掌握了矩形的性质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例1,展示课件。然后教师给以点拨和评价,并鼓励学生:你能行!很聪明!

第四、探究活动二(10`)

设置问题情境:怎样识别矩形呢?我采用分组讨论,自主探究的方法,注意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学生讨论后,各组分别展示讨论结果,教师给予积极评价和鼓励。继续提问:矩形识别条件还有哪些呢?

{教师补充: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这个环节教师应该大胆放开手脚,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对个别有疑问的学生可适当点拔。

矩形的识别方法口诀(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第五、随堂练习(10`):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样做的目的一是:考查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程度。二是作为教师,也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查漏补缺。

第六、课堂小结(5`):这个环节是让学生来完成,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养成及时总结、善于总结的习惯,让这种习惯以后变为一种能力并终生受用。

第七、作业布置:P72习题 第1、2题 (祝你成功)

七、板书设计:

八、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设计主要是针对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主要采用是利用小组学习、讨论交流、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既开发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个性也得到了发展,把主动权也交给了学生,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师始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和管理者,学生以研究者,探索者的角色出现在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自然而然地学生知识和技能就得到了提高,我希望让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

矩形课件(篇6)

1、使学生熟练掌握画笔中绘画工具箱中的涂色工具的用法;

2、进一步掌握调色板中前景色和背景色的设置方法;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在绘画中学会前景色和背景色的调配方法以及对封闭图形

涂色的方法。

教学准备:

1、计算机、网络及辅助教学软件。

(1)双击“学生电脑”图标,指导第一种打开程序的方法-----最小化

(2)指导第二种进入方法,(投影出示)双击快捷菜单“画图”图标。

(3)双击快捷菜单“画图”图标,使其最大化。

2、复习绘画工具箱中各种工具的名称。

点击任务栏中“学生电脑”使其弹出,指导学生操作。

1、调色板的应用。

(1)教学前景色的操作。

打开画笔以后,前景色和背景色在计算机中默认为黑色和白色。

(2)练习操作一下。前景色设置为绿色、红色等。

点击任务栏中“学生电脑”图标使其弹出。

(3)教学背景色的操作。

先用鼠标点击一下背景色,再按回车键。

3、开文件。

4、打开文件“房子”,5、练习涂色。

〔课后记〕

这个内容其实不难的,而且学生很感兴趣,所以安排学生多上机操作,有利于学生掌握涂色工具的用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会出现涂色不正确,左击和右击会操作相反导致前景色和背景色对调。所以特别提醒要注意。

1、了解文件和文件夹的基础知识;

2、初步认识“资源管理器”;

3、掌握查找文件的一般方法。

同学们,在学习计算机的过程中,你最喜欢干什么?

有的时候,桌面上或开始菜单中的快捷方式会被不小心删掉,同学们就不会打开这个游戏了,通过学习“查找文件”,你就会自己来找游戏了。

(一)介绍文件和文件夹。

电脑中的信息是以文件的形式保存的,根据信息的不同,文件图标也不一样,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常见文件及对应的图标。(图示)

文件名有点像外国人的名字,格式是“名.姓”。他们的“名”叫主文件名,“姓”叫“扩展名。不同类型的文件,他们的扩展名也不一样。(结合图介绍)文件的名可以由汉字、字母、数字等构成。(结合图介绍)

我们根据需要,可以将文件放在文件夹中(图示文件夹),在文件夹中,可以有文件和文件夹,但在同一个文件夹中不能有同名同姓的文件或同名的文件夹。

(二)在“我的电脑”中查找文件。

1、怎样打开“我的电脑”?

2、我们可以打开某个盘,来查看文件信息。

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图标的排列顺序。

3、如果再打开某个文件夹,就可以查看该文件夹的文件信息。

练习:(1)查看软盘中有那些类型文件?文件夹中有什么类型文件?(2)打开C盘,看有没有five.exe文件。

2、它与“我的电脑”窗口有什么不同?重点介绍“所有文件夹”框:选择盘或文件夹,右边框中就会出现内容。

我们要看一个文件夹的内容怎么办?

练习:找一下C盘的windows文件夹中有没有readme.txt文件。

3、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打开“资源管理器”?看“试一试”。

练习:在D盘的five文件夹下找一个应用程序,然后打开它。

〔教后记〕

矩形课件(篇7)

1.理解并掌握矩形的判定方法.

2.使学生能应用矩形定义、判定等知识,解决简单的证明题和计算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本节课的三个例题都是补充题,例1在的一组判断题是为了让学生加深理解判定矩形的条件,老师们在教学中还可以适当地再增加一些判断的题目;例2是利用矩形知识进行计算;例3是一道矩形的.判定题,三个题目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来综合应用矩形定义及判定等知识的.

1.什么叫做平行四边形?什么叫做矩形?

2.矩形有哪些性质?

3.矩形与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共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

4.事例引入:小华想要做一个矩形像框送给妈妈做生日礼物,于是找来两根长度相等的短木条和两根长度相等的长木条制作,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检测他做的是矩形像框吗?看看谁的方法可行?

通过讨论得到矩形的判定方法.

(指出:判定一个四边形是矩形,知道三个角是直角,条件就够了.因为由四边形内角和可知,这时第四个角一定是直角.)

例1(补充)下列各句判定矩形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

(2)有四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

(3)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

(4)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

(5)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矩形;           (×)

(6)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

(9)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

指出:

(l)所给四边形添加的条件不满足三个的肯定不是矩形;

(2)所给四边形添加的条件是三个独立条件,但若与判定方法不同,则需要利用定义和判定方法证明或举反例,才能下结论.

例2 (补充)已知  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OB是等边三角形,AB=4 cm,求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分析:首先根据△AOB是等边三角形及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判定出ABCD是矩形,再利用勾股定理计算边长,从而得到面积值.

∴   AO= AC,BO= BD.

∵  AO=BO,

∴  AC=BD.

∴   ABCD是矩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在Rt△ABC中,

∵  AB=4cm,AC=2AO=8cm,

∴   BC= (cm).

例3 (补充)  已知:如图(1), ABCD的四个内角的平分线分别相交于点E,F,G,H.求证:四边形EFGH是矩形.

分析:要证四边形EFGH是矩形,由于此题目可分解出基本图形,如图(2),因此,可选用“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来证明.

∴  AD∥BC.

∴ ∠DAB+∠ABC=180°.

又   AE平分∠DAB,BG平分∠ABC ,

∴ ∠EAB+∠ABG= ×180°=90°.

∴ ∠AFB=90°.

同理可证  ∠AED=∠BGC=∠CHD=90°.

∴  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1.(选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一组对角是直角的四边形一定是矩形(B)有一组邻角是直角的四边形一定是矩形

(C)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      (D)对角互补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已知:如图 ,在△ABC中,∠C=90°, CD为中线,延长CD到点E,使得 DE=CD.连结AE,BE,则四边形ACBE为矩形.

1.工人师傅做铝合金窗框分下面三个步骤进行:

⑴ 先截出两对符合规格的铝合金窗料(如图①),使AB=CD,EF=GH;

⑵ 摆放成如图②的四边形,则这时窗框的形状是     形,根据的数学道理是:          ;

⑶ 将直角尺靠紧窗框的一个角(如图③),调整窗框的边框,当直角尺的两条直角边与窗框无缝隙时(如图④),说明窗框合格,这时窗框是    形,根据的数学道理是:       ;

2.在Rt△ABC中,∠C=90°,AB=2AC,求∠A、∠B的度数.

矩形课件(篇8)

教学建议

本节的重点是矩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矩形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前提下定义的,首先她是平行四边形,但它是非凡的平行四边形,非凡之处就是“有一个角是直角”,因而就增加了一些非凡的性质和不同于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矩形的这些性质和判定定理即是平行四边形性质与判定的延续,又是以后要学习的正方形的基础。

本节的难点是矩形性质的灵活应用。由于矩形是非凡的平行四边形,所以它不但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同时还具有自己独特的性质。假如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就可以得到许多关于边、角、对角线的条件,在实际解题中,应该应用哪些条件,怎样应用这些条件,经常让许多学生手足无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给予足够重视。

根据本节内容的特点和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下问题:

1.矩形的知识,学生在小学时接触过一些,可由小学学过的知识作为引入。

2.矩形在现实中的实例较多,在讲解矩形的性质和判定时,教师可自行预备或由学生预备一些生活实例来进行判别应用了哪些性质和判定,既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感又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3. 假如条件答应,教师在讲授这节内容前,可指导学生按照教材145页图430所示,制作一个平行四边形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道具,既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参与感,有在教学中有切实的体例,使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更轻松些.

4. 在对性质的讲解中,教师可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个学生分别对事先预备后的图形进行边、角、对角线的测量,然后在组内进行整理、归纳.

5. 由于矩形的性质定理证实比较简单,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思路,由学生来进行具体的证实.

6.在矩形性质应用讲解中,为便于理解把握,教师要注重题目的层次安排。

1.知道矩形的定义和矩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能说出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和矩形的的对角线相等的性质;能推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

2.能运用以上性质进行简单的证实和计算。

此外,从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区别与联系中,体会非凡与一般的关系,渗透集合的思想,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想一想:一般四边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图4.5-l的圆圈中填上“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字样来说明这种关系:即平行四边形是非凡的四边形,又具有一般四边形的一切性质;具有一些非凡的性质。

小学里已学过长方形,即矩形。显然,矩形是平行四边形,而且矩形还具有四个角都是直角(小学里已学过)等非凡性质,那么,假如在图4.51中再画一个圈表示矩形,这个圈应画在哪里?

演示:用四根木条制作一个平行四边形教具。利用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演示如图4.52,当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内角由锐角变为钝角的过程中,会发生怎样的非凡情况,这时的图形是什么图形(矩形)。

矩形课件(篇9)

《画矩形》是江苏科技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的内容。学生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应该已经能够熟练使用“椭圆”工具了,因此本课对于学生来说应该是较容易掌握的。教材的第一、二部分主要是介绍使用“矩形”和“圆角矩形”工具画车身和车窗,因为有前面两课的知识的铺垫,学生应该比较容易掌握。

对于如何画出正方形和圆角正方形,可以通知知识的迁移来解决,这样不但复习了画正圆的方法,而且解决了问题。

教材的第三部分,画车窗是对椭圆工具的复习。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使用先画出图形,再用“用颜色填充”工具进行填充的方法来画大卡车,就是完全可以的,教师应加以肯定。

综上分析,我们发现本课知识点较易,学生掌握应该不是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安排足够的练习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

尽管“矩形”和“圆角矩形”是本课新介绍的两种工具,但是由于学习通过前两节课已经熟练掌握了“椭圆”工具,本课的教学,可以采用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师只需作少许概括总结即可。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可能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让掌握得比较好的同学帮助掌握得比较慢的同学。

1、学习“矩形”、“圆角矩形”等工具的使用方法。

2、让学生能运用矩形和圆组合出一些基本图形。

3、通过画大卡车,让学生感受一个整体图形的完成过程。

4、让学生了解图形组合的奥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看,什么来了?是大卡车。

2、车轮会画吗?用什么工具?为什么?

4、要画出这辆车我们应该先画什么,再画什么?(先车身和车头,再车轮)对,在画图中我们一般要注意画图的顺序。

1、学生自主画卡车,教师个别辅导。

2、展示优秀作品,并进行积极评价。

3、学生讲解其画卡车的顺序,并积极解释原因。

4、教授用上档键(SHIFT)键可以画正方形。

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的样子都可以在画图中画出来,但无论你画什么画之前都要分析一下物体的形状,考虑好画这样物体时先画什么?再画什么?用什么工具画?

五、感悟升华。

矩形课件(篇10)

初中数学《矩形的性质》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矩形的性质,能够应用性质解决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矩形性质的探究及证明过程,提高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数学的严谨性,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矩形的性质定理及其证明。

【难点】矩形性质定理的证明。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回顾矩形的定义。根据定义初步明确矩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

以矩形特有的性质为切入点,引出课题。

(二)讲解新知

四、板书设计

矩形课件(篇11)

一、说教材

《矩形的判定》是人教版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第19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课为第2课时。矩形是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学习矩形的判定方法是对前面所学的全等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性质的回顾与延伸,也是为后续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奠定基础,起着承上起下的作用,本节课对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动手能力,应用意识都有有很好的作用。

二、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在对矩形性质认识的的基础上,探索并掌握矩形的判别方法;

规范推理的书写格式;

应用矩形定义、判定等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矩形的判定定理猜想,操作验证,逻辑推理,体现数学研究和发现的过程,学会数学思考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积极参加数学学习活动,能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培养逆向思维的能力、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充满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说重点难点

1.重点:矩形的判定。

2.难点:矩形的判定及性质的综合应用。

四、说教学过程

判定定理都是以“定义”为基础推导出来的。因此本节课要从复习矩形定义下手,得到矩形的判定方法,引出课题。除了通过定义来判定一个四边形是矩形外,在探究判定定理时要让学生沿着这样的思路进行探究:矩形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添加有一个角是90度,那么还有别的添加方式吗?让学生探究:在平行四边形的边上添加条件是否可以可以成为矩形呢?同学么探究,发现在边上添加不出来条件使之成为矩形,那么学生自然会想到在对角线上添加条件。这样就猜想出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然后同学们以组为单位对判定进行证明。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对问题的猜想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培养能力、获得经验,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同时加强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证明题的推理过程对于学生来说大部分学生还是心里明白,但书写时又不知道该先说那一步。因此在教学中我着重培养这方面,培养学生如何推理使证明题言之有序、条理清楚。

在例题的配备上我出了一道既能复习距形的性质又能检查判定的席题。这样新旧知识

本课主要学习方式是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使同学们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培养能力。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矩形课件(篇12)

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分析:

1、矩形的概念及其性质是这章的重点内容之一.既是平行四边形知识的延伸,又为学习其它特殊平行四边形提供了研究方法和学习策略,也为今后学习其它有关知识奠定了基础,起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2、本节课还渗透着转化、对比的数学思想,重在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学情分析

1、学生认知起点 已经学习了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积累一定的经验的基础上学习本节课内容.

2、学习方式 观察、操作、感知其演变,以合作交流的方式突破难点

教学策略:

(1)注意问题情景的教学.

(2)使用边启发、边分析、边推理,讲练结合的方法

(3)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

(4)目的:使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

3、关键在于把平行四边形的演变过程,迁移到矩形的概念与性质上来,明确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掌握矩形的概念与有关性质,并会利用这些知识进行简单的推理与计算。

(二) 能力目标:在经历探索矩形的概念和性质的过程,发展学生合情推理意识,掌握几何思维方法.

(三) 情感目标: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增强学习信心,体验探索与创造的快乐并培养严谨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掌握矩形的性质,并学会应用.

难点:理解矩形的特殊性,探究矩形特殊性质.

教学过程

矩形课件(篇13)

小学生支教材料----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光福六年级数学 苏教版第十一册 圆 第二课时  圆的周长 例1、2(P119―121,练一练1、2, 练习二十五/1―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周率的意义,能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 2.通过操作、计算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动手操作能力。 3.结合圆周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我见解的意识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 探索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教学难点 得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教学准备 师:多媒体课件、小卡片、黄圆片( 3厘米)、蓝圆片(4厘米)、红圆片(5厘米)、尺、线、计算器、  教学环节 过程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反思   一、  设置情景,认识圆周长 认识圆周长的概念,设置悬念,为后继教学埋下了伏笔 1、(播放课件1)黑狗和灰狗在草地上跑步,黑狗沿着正方形路线跑,灰狗沿着圆形路线跑。(点周长) 2、揭示课题。 (1)要求黑狗所跑的路线,实际上就是求这个正方形的什么? 知道什么就可以了? (2)要求灰狗所跑的路程,实际上求圆的什么呢?(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3、引出圆周长的概念。(板书: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贴片) 明确所沿着的路线 求周长,知道求周长同边长有关 知道圆周长的含义     二、引导探索,展开新课 测量圆的周长 诱导、组织学生动手操作,测量、记录圆的周长,同时也提出悬念,为探索出圆周长与直径的比作准备,突破难点。 (一)测量圆的周长 (播放课件2)如果用直尺直接测量这个圆的周长(教师沿圆演示),你觉得怎么样?你能不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来测量它的周长呢? 1、提出滚动方法:分两组同桌合作。分别请第一、二组、第三、四组的同学测量黄圆片(直径3厘米)、蓝圆片(直径4厘米)的周长。并把结果记录在119页的表格中。 追问:如果要知道那个圆形草坪的周长(指灰狗跑的路线),也可以让它在直尺上滚着来量吗? 2、提出绕绳方法:同样同桌合作测量红圆片(直径5厘米)的周长。并把结果记录在119页的表格中。 又追问(绳系小球,形成一个圆)。小球的运动形成一个一一圆。你能用刚才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吗? 3、小结:看来用滚动、绳绕的方法可以测量出圆的周长,但却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能不能探讨出求圆周长的一般方法呢? 感觉有点困难,需思考方法 先说说自己的想法,再根据提供的方法进行操作,并填表。 换一种方法 知道有困难   探讨圆的周长与直径关系 通过猜想、讨论、实验、计算、观察、归纳和概括,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自主发现圆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 (二)探讨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1、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 (1)启发思考:从正方形周长与边长的关系,猜猜圆的周长与它的什么有关?(困难的话,再暗示) (2) (播放课件3)出示三个大小不同的圆:组织学生观察比较,得出结论: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关。 2、圆的周长与直径有什么关系。 (1)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的4倍。那么,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是不是也存在着固定的倍数关系呢?猜猜看,圆的周长可能是直径的几倍? (2) (播放课件3)演示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同时用教具演示,,发现这段长度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3)学生自己验证:用刚才测得的第119页表中的数据用计算机计算它们的比值,依次一组计算一个。 (4)观察数据。 黄圆片(3厘米)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3.15等、同学们的3.14或者3.15或者3.13只是操作中允许存在的误差,不管怎么样总是3倍多一点。蓝圆片(4厘米)、红圆片(5厘米)呢? (5)得出结论: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板书:3倍多一些。 说说自己的想法――直径 思考 学生验证并汇报结果。 知道3倍多一些   教学环节 过程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反思 二、引导探索,展开新课 探讨关系 同上  3.认识圆周率。 (1)揭示圆周率的概念:这个3倍多一些的数,其实是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称它为圆周率。圆周率一般用字母π表示。板书:圆周率。指导学生读写π,每人在本子上写3个π。 现在,谁能说说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什么关系?谁是固定的倍数?完成板书:圆周长:直径=π (2) (播放课件4,底注)指导阅读第120页方框中的文字, ,相机板书: π=3,1415926……≈3.14。 (3) 师说 在计算中的取值:因为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在计算时一般保留两位小数,取近似值3.14。也可以用分数22/7来表示它的近似值。 4.推导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l)提问:已知一个圆的直径,该怎样计算它的周长?板书: 任意挑一个圆片,先量一量这个圆片的直径再计算出它的周长,然后跟测量的结果比比看,是不是差不多? (2)提问:告诉你一个圆的半径,会计算它的周长吗?怎样计算?板书:。 提问:那么甩小球形成的圆的周长你会求了吗?怎么求?要知道什么? (3)小结:要求圆的周长,一般需要知道它的直径或半径。知道圆的直径,怎样来计算周长?知道圆的半径,怎样来计算周长?     书写“π” ,同桌看看比比。   发现圆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         总结计算公式     总结计算公式   知道C =πd:  C=2πr   三初步运用,巩固新知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1、(播放课件5)出示例1 (1)在学生读题后,提问:求前进多少米,实际上就是求什么?学生尝试练习,反馈评价。 (3)提问:如果告诉你的不是直径而是半径,该怎样列式? 2、下面的说法对吗?(1)圆的周长是它直径的π倍。 ( ) (2)大圆的.圆周率小于小圆的圆周率。( ) 3、完成第121页上面的巩固性的练一练。第1题  看图求周长  第2题  应用知识求周长 4、看书质疑。   说说读题后的想法,不必写C =πd 或者C=2πr,π取3.14,用“≈”表示 先交流自己的看法,再回答   分清条件和问题,合理运用计算公式     四、小 结   1、学生说说收获:从三个圆片的周长、直径的变化中(板书:变),看出了圆周率始终不变(板书:不变) 2、再来看看米老鼠、唐老鸭跑步的路线,如果他的都跑了一圈,你能判断出谁跑的路程多吗?     五拓展题 开拓思维 1、练习二十五 1~5题  其中1~3只列式不计算  (巡视情况) 机动性思考(播放课件6)(出示右图)现在,米老鼠沿着大圆跑一圈,唐老鸭沿着两个小圆∞ 的路线跑一圈,谁跑的路程多呢?请同学们课后思考。 学生答题     播放课件1:米老鼠和唐老鸭在草地上跑步,米老鼠沿着正方形路线跑,唐老鸭沿着圆形路线跑 播放课件2:一个圆播放课件3:三个圆,分别是1、2、3厘米,下面各有相对的直线周长。播放课件4:p120一段话 播放课件5:例一播放课件6:大圆中有两个小圆 通过实验可以知道,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实际上,任何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要字母π(读作pai)表示,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例1 一辆自行车车轮的直径是0.66米。车轮滚动一周,自行车前进多少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约2000年前,我国的古代数学著作《周pi 算经》中就有“周三径一”的说法,意思说圆的周长大约是直径的3倍。约1500年前,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他计算出圆周率π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6位小数的人。他的这项伟大成绩就比国外数学家得出这样精确数值的时间,至少要早一千年。    

矩形课件(篇1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应用矩形定义、判定等知识,解决简单的证明题和计算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2.通过矩形判定的教学渗 透矛盾可以互相转化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教法设计:

观察、启发、总结、提高,类比探讨,讨 论分析,启 发式.

教学重点:

矩形的判定.

教学难点:

矩形的 判定及性质的综合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一个活动的平行四边形)

教学步骤:

一.复习提问:

1.什么叫做平行四边形?什么叫做矩形?

2.矩形有哪些性质?

3.矩形与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共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

二.引入新课

设问:

1.矩形的判定.

2.矩形是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 边形,在判定一个四边形是不是矩 形 ,首先看这个四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 形,再看它两边的夹角是不是直角,这种用“定义”判定是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判定方法(这 体现了定义作用的双重性、性质和判定).除此之外,还有其它 几种判定矩形的方法,下面就来研究这 些方法.

方法1: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并让学生写出推理过程。)

矩形判定方法2:对角钱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分析判定方法2和学生 一道写出证明过程。)

归纳矩形判定方法(由学生小 结):

(1)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

(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3)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

2 .矩形判定方法的实际应用

除教材中所举的门框或矩形零件外,还可以结合生产生活实际说明判定矩形的实用价值.

3.矩形知识的综合应用。(让学生思考,然后师生共同完成)

例:已知 的对角线 , 相交于

,△ 是等边三角形, ,求这个平行

四边形的面积(图2).

分析解题思路:(1)先判定 为矩形.(2)求 出 △ 的直角边 的长.(3)计算 .

三.小结:

(1)矩形的判定方法l、2都是有两个条件:①是平行四边形,②有一个角是直角或对角线 相等.判定方法3的两个条件是:①是四边形,②有三个直 角.

矩形的判定方法有哪些?

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

(2)要注意不要不加考虑地把性质定理的逆命题作为矩形的判定定理.

补充例题

例1:已知:O是矩形A BCD对角线的交点,E、F、G、H分别是OA、OB、OC、OD 上的点,AE=BF=CG=DH,

求证:四边形EFGH为矩形

分析:利用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可以证明

证明:∵ABCD为矩形

AC=BD

AC、BD互相平分于O

AO=BO=CO=DO

∵AE=BF=CG=DH

EO=FO=GO=HO

又HF=EG

EFGH为矩形

例2:判断

(1)两条对 角线相等四边形是矩形()

(2)两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

(3)有一个角是 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

(4)在矩形内部没有和四个顶点距离相等的点()

分析及解答:

(1)如图(1)四边形ABC D中,AC=BD,但ABCD不为矩形,

(2)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即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为矩形

(3)如图(2),四边形ABCD中,B=90,但ABCD不为矩形

矩形课件(篇15)

1.信息技术课教学计划     授课周次   课题   课时数   2   Windows98的画图   2课时   3   我的电脑   1课时   4   学学玩玩――五子棋游戏   1课时   5   控制面班(1)   1课时   6   控制面班(2)   1课时   7   画规则的图形   1课时   8   画线   1课时   9   认识画图   1课时   0   鼠标器   1课时   10   美丽的山村   1课时   11   纸牌游戏   1课时   12   画小鸟   2课时   13   画小鸡   1课时   14   画规则的图形(2)   1课时   15   资源管理器   1课时   16   彩色世界(填充工具的使用)   1课时   17   Windows95的基本知识   1课时   18   鼠标(2)   1课时   19   查找文件   1课时   20   Windows的基础知识   1课时               2.小学信息技术课教案 课  题:   Windows98的画图 课  时: 二课时。 教学设想: 初步认识画图软件,尝试对画图的使用。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知道Windows98系统中自带一个画图软件。   2. 掌握画图软件的进入与退出,并熟悉画图软件窗口的组成。   3. 熟练掌握窗口中各部分的操作方法。   4. 通过运用画笔软件绘制小鸡,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画笔软件 各部分的操作方法,同时激发学生对学习电脑的兴趣。 教学重点:绘图软件的操作与应用。 教学难点: 曲线工具的运用。 教学准备: 1.教师机与学生机。   2.范图。  教学过程:导言:   谈话:“画图”软件是windows98操作系统中所附的绘图软件,利 用它可以绘制简笔画、水彩画、插图或贺年片等。也可以 绘制比较复杂的艺术图案;既可以在空白的画稿上作画,也可以修改其他已有的画稿。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win98画图软件的操作与运用。   板书课题:  windows98“画 图”  学习新课: 1. 启动“画图”软件:讲解并演示启动“画图”软件的方法与操 作步骤。 A.单击“开始”按钮,打开“开始”菜单; B.将鼠标指向“开始”菜单下的“程序”选项,打开“程序” 菜单。 C.将鼠标指向“程序”菜单中的附件选项,打开“附件”菜单。 D.用鼠标单击“附件”菜单下的“画图”选项,启动画图程序。 启动后的屏幕窗口如图1所示:       图 1      2.讲解并演示画图软件的窗口组成: A.标题栏:它包含了画笔的标题和图画的命名。 B.菜单栏:有六个下拉式菜单。 C.工具箱:有许多绘图工具,绘画时任选一项工具。 D.线宽框:改变每个工具的线条宽度。 E.调色板:左面是绘画时的前景色和背景色的显示框,右边有28   种颜色供选择。 F.滚动条:上、下、左、右移动绘图区域。 G.绘图区:在该区作图、绘画。 3.讲解绘画工具的选择和应用:(边讲解边演示) A.剪切工具:裁剪工具:它可以定义形状自由的剪切块。 选定工具:它可以定义一个矩形剪切块。 B.橡皮:可以擦除图面中不想要的部分。 C.涂色工具:用前景色对封闭区填充。 D.取色工具:它是用一个图形的颜色填另外的封闭图形区域。 E.铅笔:可以在绘图区内任意画线, F.刷子:与铅笔工具相似,只是刷子工具状态有12种,使绘图更 为丰富。 G.喷枪:该工具与前两种工具的功能类似,它们留下的痕迹的不 同是由鼠标的拖动速度决定的,速度越们慢,斑点越密。 H.文字:利用文字工具可以在图画上写字。 I.直线:利用它可以画直线、水平线、垂直线。 J.曲线:利用它可以画单弯头曲线、双弯头曲线。 K.矩形:可以画空心方框或空心矩形。 L.多边形:可以画一些多边形图形。 M.椭圆:可以画一些垂直或水平的椭圆环。 N.圆角矩形:可以画一些圆角方框。 4.实例:“画小鸡” 画鸡身   (课件 、范图演示)  画鸡头 画鸡眼 讲解并演示作画步骤: 画鸡脚 画鸡嘴 涂颜色 图 2 5.作品存盘退出:(讲解并演示) 讲解:选择文件菜单下的保存命令, 将所绘制的'图画保存    磁盘上。 退出画图程序:a.单击画图窗口右侧的关闭按钮; b.单击菜单中“文件”选项中的退出命令; 屏幕弹出对话框如图3所示;   图 3  c.单击【是(Y)选项,保存当前窗口中的 图形并退出画图程序; d.单击【否(N)选项,不保存图形,退出 画图程序; e.单击【取消选项,取消退出操作,继续 使用画图程序。 6.练习:选择文件菜单下的新建命令, 打开一个空白的绘图   窗口,绘制小鸡觅食的简笔画。如图4:   图 4    7.课后总结: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windows98系统中的画图软   件,对画图软件的启动、界面操作、作品存盘退出   画图程序有了初步了解,并且利用画笔软件中部分   工具绘制出了可爱的小鸡,希望同学们在课后多做一  些练习, 试一试利用这些工具还能画出哪些图形。   要使计算机绘出很多美丽图画,还需要进一步掌握   画图程序的操作方法。 板书设计:  Windows98的画图     一、启动“画图”软件:   二、窗口组成:   三、工具的选择和应用:   四、实例:“画小鸡”   作画步骤:   课后小结:(略)   课  题:   我的电脑 课  时: 一课时。 教学设想: 初步认识画图软件,尝试对画图的使用。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了解“我的电脑”这个窗口的内容 2、  掌握内存储器的组成。 3、  让学生掌握菜单栏的操作。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内存储器的组成和菜单操作。  教学难点: 认识各类磁盘驱动器及菜单操作。对策:加强动手操作。 教学准备: 1.教师机与学生机。   2.范图。  教学过程: 1、导入:你想了解你正在操作的计算机吗?进入WINDOWS98,双击桌面上的“我的电脑”图标,在“我的电脑”窗口可以轻松地浏览计算机的信息,以及文件管理情况。 1、  2、教学内容:认识磁盘和光盘 计算机是通过存储器来保存信息的。需要长期保存的信息通常存在磁盘和光盘中的。   (1)磁盘的分类 出示图例逐一介绍。   软盘:常用的3。5英寸,容量是1。44M(兆);可存储几十万个汉字。   硬盘:容量比软盘大得多,读取速度快。   光盘:一张光盘的容量是普通软盘的几百倍。分成只读和可读可写光盘。 2、  打开“我的电脑”窗口 (1) 双击桌面上的“我 的电脑”图标,打开“我的电脑”窗口   (2) 将指针指向菜单 栏,先单击“查看(V)”菜单中的“大图标”命令,看一看你所用的计算机中有几个磁盘;再单击“查看”菜单中的小图标命令。观察窗口中图标的变化情况。 三、做一做 (3)按次序单击“查看”菜单中的详细资料命令,观察窗口中显示的硬盘信息   请按下列要求上机操作: (1) 打开我的电脑窗口,看看所用的计算机有几个磁盘,硬盘容量有多大?可用空间有多大? (2) 双击C盘图标,再单击查看菜单中的详细资料命令观察C盘的文件信息。 (3) 依次单击查看菜单中的排列图标、按类型命令 (4) 将窗口最大化,拖动右边的滚动条中的滑块,观察文件的类型及排列情况。 四、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板书:  8我的电脑   软盘 1.44M 磁盘   硬盘 光驱  几百倍  可读可写   课  题:   学学玩玩――五子棋游戏 课  时: 1课时。 教学设想: 初步认识画图软件,尝试对画图的使用。 教学目的: 1、让学生掌握五子棋游戏的玩法,使学生从玩中学计算机知识。 2、使学生熟练掌握鼠标器的操作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增强学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重点:1、使学生熟练掌握鼠标器的操作方法。   2、掌握五子棋的规则。 教学难点: 掌握五子棋的规则。  对策:加强操作练习。 教学准备: 1.教师机与学生机。 教学过程: 1. 导言:你跟计算机下过棋吗?计算机会下很多棋,有象棋、围棋、跳棋、五子棋等,而且水平还挺高!不过计算机再聪明也比不上人的大脑,因为计算机的“聪明”是由我们人“教”给它的。 2. 揭题 下面我们就来跟计算机玩一次五子棋游戏。(板书课题。) 3. 教学五子棋的玩法 1、打开五子棋游戏的步骤: 首先,将鼠标器对准快捷菜单“五子棋”双击 2、进入游戏后,屏幕会出现一个用来下棋的大棋盘。在屏幕右上方还有一个“菜单”。 3、菜单中包含几条命令,计算机根据我们选择的命令进行相应的工作。 NEWGAME表示游戏重新开始 只要在键盘上按一下“N” 4、教学规则:边讲学生边操作   思考: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要选择“HELP”应按什么键? 4. 动脑筋 你玩过电子游戏吗?在玩电子游戏时,有没有看到过“菜单”,能说说电子游戏的“菜单”的特点和选择“菜单”的方法吗? 5. 小秘密 跟计算机下五子棋,不太容易赢,不过计算机快赢时,你可以按一下P键,这样计算机就被迫跟你交换棋局,你就可以轻松地赢计算机了。 6. 练一练 在五子棋文件夹里,还有一个“WZQ1。EXE”文件,它也是一个五子棋游戏,请运行这个文件,比一比两个五子棋游戏各有什么特点?你更喜欢哪个? 7. 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五子棋有几种打开方式?   课  题:   控制面板(1) 课  时: 1课时。 教学目的: 1、  掌握两种打开“控制面板”的操作方法 2、  初步学会使用“设置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