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

如何才能撰写优秀的读后感呢?在阅读作者的作品时,心中会产生强烈的共鸣。读后感就是对阅读后的真实想法进行记录,今天我要分享的是关于“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的主题,如果您觉得本文极具参考价值,那么请别忘记收藏,以便日后查阅!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 篇1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一《静悄悄的革命》一书是日本教育专家佐藤学教授特以特有的敏锐观察力和探索精神,亲身实践,结合许许多多生动的实例著就而成。他提倡在学校中推进和实现“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建立“静悄悄”而又不乏活力的课堂。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不难发现,现在我们所欣赏的或者说是所追捧的一些名优课,都是以“热热闹闹”的课堂为主。没错,热闹的课堂氛围,活泼的学***,是学生愉快学***种表现。那么,我们有没有想过学生们在忙碌的背后学到了多少知识?

他们的收获,他们的学***是否和课堂的热闹程度成正比呢?

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结束语中有这样一句话:“学生需要的是能从容平和地、安心地学***校,而不是一切都明确规定、热热闹闹的学校。”在教学改革风起云涌的今天,这一句话能不能引起我们大家的深思呢?

当然,学生喜欢轻松活泼的学习方式,但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我们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场所。教学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实现质的飞跃需要时间的积累。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悄无声息,悄无声息地渗透到学生工作中。

“静悄悄”是一种学***,是教学改革发生过程的一种状态;而“活力”指的是学生学***师工作的一种状态。如果能把它联系好,我们一定能在课程改革的道路上收获。教师应该倾听孩子的声音,理解他们的需求,接受他们的差异,理解他们的语言。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想法,孩子也不例外。如果我们想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那么我们就必须改变高高在上的先知先觉者的姿态,走到学生中去,蹲下身来,与孩子的双眸对视,学会倾听,学会理解。

在日常教学中,有时为了教学的进步而忽视学生的演讲,或是希望学生的演讲能遵循自己的教学理念。最好不要被打扰,特别是在公开课上。如果是这样的话,即使学生回答“是的”或是不住点头,你又怎能肯定学生是真的理解了,或是明了他们内心的所思所想呢?有的教师会说:

“上课的时候,我经常想着,接着该怎么办,下一步该轮到哪个环节,所以有时会忽略学生的发言。”是的,作为教师,我们也时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为了赶教学进度,完成制订好的教学内容而不能兼顾学生的发言。所以,我们也应该冷静下来,思考是否应该学会倾听?

学会倾听,要求教师在面对学生时,从眼神、语言、表情、体态等方面充满关注和期待,这是学生极其重要的精神力量。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二这几天读了日本教育学佐藤学博士的《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为佐藤学博士的平易、务实的研究态度所感动,为他的喝彩,为他对教学中的形式主义的鞭辟入里的批判所震动,以下是我的一些读后感。

很早以前就听过佐藤学教授的大名,但对他的书就是没有阅读的欲望,总是以为一名外国教授,又是专门搞教育学理论研究的权威,写出来的著作会不会是超现代的,自己看得懂吗?这次因为阅读任务,带着疑问读完这本书以后,不禁为佐教授的研究态度深深折服,“务实、坚持、平易、深刻”就是我对他研究态度的印象。

作为日本一所著名大学的著名教授,他对行动研究从不马虎,也不把行动研究形式化、肤浅化。作为付诸行动的研究者,他走访了全日本各地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养护学校,与教师共同尝试从内部对各类学***学校进行改革,就如他书上说的“一直在积极推进这一“静悄悄的革命”,“每周去各地的学校访问、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养护学校等,看过数不清的教室,在各个教室里观摩,近20年来一直如此”,这是多么难能可贵,这20年来他一直坚持做着行动研究,摒弃形式化、表面化的作法,深入学校,与校长和老师们一起研讨改革中的种种问题,用强有力的事实来支撑自己的研究成果,他坚持实事求是,认为丢开一切抽象的语言,真实交流自己所感受的,会得到意想不到收获,认为“无论什么样的学生的发言或行动,都有他自身的逻辑世界”,为此他发现“没有哪一个教室和其他教室飘溢着完全相同的气息,或有着完全相同的问题”,他为自己最初5年的行动研究的力不从心,充满着自责和自厌的情绪,但通过20年来的坚持,他认为“作为一个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从书本中学到的东西固然重要,但作为一个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还是从教学实践和现实中学习,像能够读懂书本一样读懂课堂里的现实”。

佐教授还对现实教学中存在的形式化的现象、问题和案例进行深刻分析,如在“谈到创造相互学***室——息息相通”中,认为“与学生息息相通是组织相互学***师的基本功”,在案例中,他叙述着一个“浦公英学习”的故事,案例中原田老师是一名代课教师,原田老师是一位能够与学生产生绝妙感觉的教师,但原田老师拒绝“齐步走”,终于选择与学生同呼吸的方向,作出“即使明年会失业也不管了”的决定,原田老师和学生一起经历“浦公英学习”,但当原田老师代课期满以后,没等浦公英开花,全被校长拔掉了,佐教授为之可惜,深深叹息“这些浦公英不是杂草,而是学生、家长和原田老师息息相通的交往的结晶啊”,批判当前教育没有创造相互学***室,缺乏能够发展与学生交往的教师。

对比之下,我在为佐教授的研究态度所感动之余,也重新审视自己,尽管自己做课题研究有7年多了,在这几年中尽管一直坚持着,但感觉还是不够深入,有时也会因为自己的局限而感到不安,但很快地用一些困难为借口就放弃继续的念头,平时对自己所带的实验班离成为润泽的教室还有一定的距离,在课堂上没有以慎重的、礼貌的、倾听的姿态去面对每个学生,倾听他们有声的和无声的语言。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三佐藤学先生将现在正在进行的这场教育改革称之为“静悄悄的革命”。他极其深刻地指出:这场“静悄悄的革命是从一个教室里萌生出来的,是植根于下层的民主主义的、以学校和社区为基地而进行的革命,是支持每个学生的多元化个性的革命,是促进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革命。

”这场革命要求根本性的结构的变化。仅此而言,它就决非是一场一蹴而就的革命。因为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文化变迁越慢,就越能取得实效。

在我国,这场“静悄悄的革命”也正在进行中。作为教师该怎样投入这场革命呢?教育这一事业的人性魅力何在?

怎样把学校变成“学***同体”?怎样创造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怎样的教师是优秀的教师?

怎样的教育实践是优秀的实践?怎样去“倾听”学生、“理解”学生?学校如何实际而有效地帮助教师成长?

本书中关于这些问题的许多观点和案例,令人耳目一新,发人深省!

日本学校最近几十年来正在试图摆脱支配其教育一个世纪以上的划一性和效率化,以综合学***台开展“静悄悄的革命”。日本的教师也正在边体验改革过程中各种混乱状况,边摸索着新的学***,这一切与我国的现实状况是何其相似!

课程改革是很艰苦、很繁难的,然而“改变教学、改变学校的条件决不是遥不可及的,使其实现的条件乃存在于所有的教室中,存在于所有的学校中。”

因此,我衷心希望这本书能有助于推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是促进综合实践活动、道德生活、道德社会等新课程的健康实施。衷心希望本书能有助于我国的教育工作者进一步看清那些应该做的、可能做的和必须做的事情,积极地投入到这一“静悄悄的革命”中去。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 篇2

二、思考

思考一:“平常时刻”

在“前言——改变教学的教师们”这一章中,小林老师从关注“法国大菜”般的教学转而关注“最朴素的如酱汤般香味的日常教学”又一次引起了我的思考。在我们的周围,在区教研室老师的指导下,关注日常教学应该说是我们在很早就达成的共识,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所关注的日常教学更多的体现在关注每天40分钟的集体教学活动上,我们又有多少时候正真如关注教学活动般的去关注教师每天的活动?

思考二:“开头”

同样在“前言——改变教学的教师们”章节中,佐藤学先生写到:小林老师常常说,要充分地重视“开头”,这是宝贵的经验之谈。而差的教师往往只关注“结果”,常常草率地、马虎地“开头”。

小林老师常常仔细地观察、注意学生“从哪里开始,怎样开始”,他认为“结果”怎么都行,“开头”决定了一切。可以说,创造性教师的工作常常是从“开头”展开的。小林老师充分重视“开头”的做法我觉得十分可取,我们在日常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也确实十分重视教学活动的开始部分,然而我想, “开头”是否应该理解为一日生活的开始而非仅仅局限于某一个教学活动的开始呢?

这本《静悄悄的革命》确实是一本能给人启发、令人深思的好书。学习的感悟和思考还有很多,如佐藤学先生对“主体性神话”、“学习共同体”、“综合学习”和“学科学习”的精辟阐述和深入理解------在此不能一一讲来,希望以后有机会和大家多多交流。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 篇3

学校在校园讲坛活动那天推荐了《静悄悄的革命》这样一本书,我在空余时间试着跟随着佐藤学先生对教育研究的脚步,读了走进校园里的这场静悄悄的革命……

佐藤学先生孜孜追求的理想教育是通过在学校实施“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创造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创造以“学”为中心的课程,进而将学校发展成为一个学习的共同体。这本书分为四章:1。课堂上的风景——走向创造性学习。改变教学——改变学校;3。课程设计。学校改革的挑战——中小学的实践。

这本书对于刚进入教师队伍的我有很大的启发,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倾听学生的发言这一小节,佐藤学先生在书中写道:“这种倾听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着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从而产生‘啊,真不简单’、‘原来如此’、‘真有趣呀’等共鸣共感。唤起这些情感体验可以说是倾听学生发言的‘理解方式’应具有的最重要的意义。

”这段话启示我们教师要用心倾听学生的各种语言,包括身体所发出的无声语言,感受学生在课堂中思想的起伏波动与学生的想象产生共鸣,从而共同走向创造性的学习。目前,无论教师在什么样的场合提倡尊重学生的个性,但有多少教师真正懂得如何尊重学生?这本书启发我们倾听孩子的声音,理解他们的需求,接受他们的差异,理解他们的语言。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所思所想,孩子们也不例外。如果你想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那么你必须改变高高在上的先知先觉者的姿态,走到学生中去,蹲下身来,与孩子的双眸对视,学会倾听,学会理解。

我们的课堂教学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相互倾听的教室”。我认为:学会倾听是课堂教学的首要条件。师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倾听更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在我们的平常课堂中,学生发言热烈,一个问题出来,学生展开思索、讨论,然后争先恐后的回答,在反馈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孩子的脑子里装着自己的见解,而没有用心倾听同学的回答,这样的学习,就显得片面、欠主动。课堂中的热烈发言固然重要,但倾听是前提。事实上,我的教室里也有同样的问题。班级孩子的研究或讨论看似异常激烈,但事实上,学生的学习内容凌乱,学习质量低下,教育肤浅,陷入浅薄和贫困,没有取得最好的效果。

本文提出学生要学会倾听对方,我认为我们的老师要学会倾听,不仅要倾听学生的演讲,还要倾听学生的情绪和想法,引起学生的共鸣,成为孩子们最好的听众。对于学生的错误答案,不容易得出结论(如错误答案、错误答案等),以免伤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情况,用委婉的语气引导和纠正学生是可取的。

同时,让每个孩子也学会倾听他人的看法与结论,这样使每个孩子都能打开心扉,让他们的差异得到关注,正如“木桶原理”中的那块最短的木板,使较差的学生也能得到发展与提高。总之,倾听比发言更重要。

互相倾听是互相学习的基础。佐藤学教授在这本书中非常强调“倾听”的重要性。

倾听这一行为,是让学习成为学习的最重要的行为。善于学习的学生通常都是擅长倾听的儿童。只爱自己说话而不倾听别人说话的儿童(人)是不可能学得好的。

学习一般被认为是一种主动行为,但我们不应忘记,在主动行为之前,存在着被动的倾听行为。学习,是从身心向他人敞开,接纳异质的未知的东西开始的,是靠“被动的能动性”来实现的行为。

如果我们希望在课堂上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言语表现力的话,那么与其鼓励他们发言,不如培养其倾听能力。这看起来好像离得远些,其实却是一条捷径。在课堂上,听力能力发展后,课堂上的言语表现会变得丰富,而不是相反。

首先教师要学会倾听每个孩子的发言。教师往往想让孩子多多发言,在听他们发言时,心不在焉地想着“下一步该怎么办”,于是便希望孩子的回答和自己的考虑是一致的,当回答有一点偏差时只需一点点粉饰,而出现异向的回答时,教师会从容请他再做思考,请其他同学回答。

实际上,仔细地倾听每个孩子的发言,积极地应对才是我们应该做的。要鼓励优秀的言与,激发怯懦的言与,引导错误的言与,更重要的是要倾听孩子话语之外的声音,掌握有价值的言与,与他们形成对话,引导其他学生进行深入的讨论,让每个孩子都能安心地说,自由地交流。因此,形成互相倾听的教室的第一步,是教师自身要自始至终地保持专心专意地、郑重其事地听取每个孩子发言的态度,认真地听取每个孩子的发言并做出敏感地应对,慎重地选用每个孩子能理解的词语讲话,这样,孩子之间才会开始互相倾听,才能在教室里形成仔细倾听别人的讲话、互相交换意见的关系。

其次是孩子要学会倾听其他学生的发言。善于倾听不仅是尊重、礼貌和修养的体现,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善于倾听他人的演讲,学习他人的演讲,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这是多么重要的能力啊!所以,佐藤学教授在书中说:

“我们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只有在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里,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否则交流是不可能发生的。”“在教室的交流中,倾听永远比发言更加重要。”

而且我们在上课时要告诉自己的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时对别人的尊重,我们都是有礼貌的好学生,别的同学讲话的时候我们一定要仔细听。我们老师可以用眼神、手势等肢体语言提醒其他同学仔细倾听,有时可给他们布置任务“让他们评价他的回答哪个地方讲得好?

”这样一来,他们听起来就比较认真了。我们应该采取各种有效的策略,鼓励他们认真倾听,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还要注意倾听孩子们的声音,敏感地捕捉教育机会和信息。尽可能地创造“润泽”的气氛,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得到大家自觉地尊重。

这本书还有一个特别的兴趣,就是学生的综合性学习。作为一名新老师,这学期我要参加我们学校七年级学生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在书中看到孩子们半年,关注的是过程而不是活动的结果。

我积极思索我的课程计划和设计。我努力创造全面的学习机会,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提高他们收集、组织和使用知识的能力。作为初为人师的我应力争学做一名会创造综合学习的教师。

正如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的例子:“三重县伊势市大淀小学五年级教师大西先生第一次实施综合学习的情况。当时,他多次周游社区,深信这一地区有丰富的教育资源,每次周游社区,他都感受到新的发现。

首先,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年人生气勃勃地生活着,其原因是很多老年人都从事着该地名产“羊栖菜”的生产制作工作。经过调查,我们知道这个看似毫无特色的普通海滨小镇正在生产马尾藻,占日本总消费量的80%以上。了解了这一事实后,他合学生们开始参与综合性的学习实践。

先以“寻找大淀最漂亮的地方”为主题,让学生分组在社区边走边观察,然后相互交流各门看到的情况。

“街上的人们都很亲切、和善”,“大家都心情愉快地相互问候”,以这些细小的发现为山发点,学生进而开展了探究人与人的交往关系是在哪里产生的、又是如何延伸出去的等活动。他们在街上走来走去,观察了好几次,发现正是这些小工厂、批发商店和生产羊沙拉的商店,才是镇上人们生活和人际关系的主要枢纽。过去进餐时,有些学生多半把羊栖菜剩下来,而现在由于知道了它是当地的名产,便积极地投入到“羊柄菜”学习中去了。

教师组织学生到渔业协会去了解“羊棚菜”的历史,了解这个城市“羊栖莱”的生产量和悄售地区,还访问了“羊栖莱”的生产工厂,学习厂“羊栖菜”的种类和制作方法。他们知道了“羊栖菜”的原料几乎都是从韩国进口的事实,即使在今天,日本国产原料的“羊栖菜”数量仍很少,且都是手生产的。在大淀海岸采集到的“羊栖菜”的价格十分昂贵,但其滋味确实是顶尖超群的。

这—个又一个的见闻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最后。他们学会丁“羊栖莱”的烹调方法,这个单元便告以结束。

提到活动,大西先生说过:“在活动中、我自己也像着迷似的感到十分愉快。”由此我认为,综合学习能否成功取决于教师自己能否和学生一起共同愉快地学习,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

不管教材如何出色,不管资料准备得如何丰富,不管指导方案制订得如何完美,如果教师自己不能与学生一起愉快地学习的话,那么学生的学习也就得不到发展。作为学习型设计师,教师首先要勤奋好学。

在推进综合学习的教师中,我觉得有很多是具有适应此要求的良好素质的人,这种素质如果一言以蔽之的话,即是能基于“事实”进行“探究”的素质。我甚至认为,这种素质在学生时代的那些优秀教师身上并不多见,在学生时代的那些不爱学习的教师身上也不多见,而只是在大学阶段或进入社会后体验学习的乐趣,从而睁开眼睛,不断进步。大西先生辞去了汽车公司的工作,很容易成为一名教师,就是这种情况的典型例子。

综合学习对教师的“学习”素质和文化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综合学习是一种没有正确答案的学习。即使一个问题解决了,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等着解决。所以轻易地给综合学习课程定位或下结论都是不行的,必须慎之又慎。

二、从现实出发进行综合学习。综合行学习的最大魅力在于从现实生活中学习。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互通心声而感受到的喜悦。

让综合性学习成为中学生思维、情感和生活方式的学习。值得注意的是,综合性学习强化学生偏见和差异观念的风险也存在,而且并不少见。作为教师,在教育学生时,首先要克服自己的偏见和不同的观念。

三、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是很重要的,但这并不是为了还原到“自主性”、“自我解决”上去,而是要在教师的帮助下,把学生组织到其个人无法进行的、合作的学习活动中去。在“学生的自主性·主体性”这些美丽词藻的背后,隐藏着教师无责任心的一面,要说这是一种欺骗也不为过。要做好综合性学习,对主题和内容的发展有远见是决定性因素,但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把设计每个学生的学习作为自己的责任。

四、从“勉强“到“学习”的转换

综合学习是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学科学习改革的中心课题,简言之,就是实现从“勉强”到“学习”的转换。迄今为止的学校教育都受着应试教育文化的支配,以高效率地学好规定的教科书内容、应付考试为目的。

“勉强”就是这样的活动:学生不需要与任何事接触,不必与任何人或物对话,单单靠坐在教室里,一味地开动大脑细胞就可以了。因而,把“勉强”说成是“偏重知识”是不对的,原因在于,失去了与对象、经验的联系,失占了来龙去脉,其知识便没有了意义联系,就不成其为知识了,而将之称为“信息”还正确一些。

在“勉强”的过程中, “知识”被置换成了“信息”,具有意义结构的“经验”被置换成了仅是意味着个人自身活动的“体验”。

把“勉强”转换成“学习”,无论在综合学习中还是在学科学习中,都应当成为一个核心的目标。

把“勉强”转换成“学习”的首要课题足组织“媒介化的活动”。 “勉强”是通过坐在教室里的脑神经的活动来进行的。与此相反,学习则是和人、物、工具及素材的接触,进行“媒介化活动”而实现的。

因此,必须在上课时组织观察、调查、实验、讨论及表现等各种具体活动。组织“媒介化的活动”是构成教室中学习的首要工作。

把“勉强”转换成“学习”的第二个课题是实现“合作”(分组活动)。 “勉强”是个人的活动,而学习则是合作的活动。以前,在提倡“独立解决”、“自学自习”的“勉强”文化中,把不借助别人的帮助、独自解决问题的学习称为好的学习。

但是,在“学习”的文化中,则追求“互惠学习(re—ciprocai learning)”,即积极接受他人的多种意见和认识,并毫无保留地告之自己想法的相互学习。因此,学习是通过“个体与个体的切磋”这种“合作”方式来实现的。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 篇4

在众多的教育理论书籍中,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以独特的叙述方式,给我强烈的感受。我很幸运读了佐藤先生的书。首先,感谢教研师的朱老师。同时,我也被书中那些日本老师的专业精神和严谨态度所感动。虽然它是关于日本的教育,但它与中国的教育现状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如果我们把新课程改革看作一场革命,那绝不是一夜之间的革命。因为教育时间是一种文化,文化变化越慢,就越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这本书是教研员朱晓旭老师引荐的,我当时跑遍了整个克市书店都没买到,我非常着急,后来给朱老师说了,是她帮我们"学习共同体"的全体成员每人邮购了一本,那便成了我工作之余最爱不释手的读物,我一口气便把它读完了,非常之敬仰书的作者佐藤学先生,那该是一个怎样朴实、认真、讲究实效的学者?他流连于无数个学校的校园、站在一个个教室前的窗口边,坐在一间间教室里,将一切收纳于胸,以他敏锐的目光,洞察着发生在教室中的静悄悄的革命,并精辟地论述:“静悄悄的革命,即使通过和事物对话、和他人对话、和自身对话的活动过程,创造一种活动性的、合作性的、反思性的学习。

这场革命要求根本性的结构性的变化。仅此而言,它就绝非一场一蹴而就的革命。因为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文化变化越慢,效果就越明显。

”读着这些充满睿智与思考、信心与执着的文字,就像喝一杯极品冻顶乌龙茶,甘甜隽永、回味无穷。

书中介绍了教室里的“静悄悄的革命”即是通过和事物对话、和他人对话、和自身对话的活动过程,创造一种活动的、合理的、反思的学习。这种交流师间立在相互倾听的基础上的,是教师之间努力实现创造性、合作性学习的相互学习,也是家长参与学校改革、使相互合作具体化的联系载体。创建“学习共同体”的教育时间活动。

作者为我们提出了许多建议,并结合我的感受谈了几件触动我的事情。

一、 创造一种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

所谓学习,就是以世界(对象)为教育内容的对象,在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学生或教师的理解、与新的自我的接触和对话。学习是通过三种对话实践来完成的:创造世界、人际交往和自我完善。作者把通过这三种对话性实践而完成的学习的特性称为“学习的三位一体论”。

活动的、合作的学习我们并不陌生。这个反思的学习又该如何体现呢?在新课程标准中,我们建议注重培养学生反思自己思维过程的习惯。学生应在复习的基础上,分析自己在思考过程中的得失,总结经验。

你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问更多的问题:想想你是如何得到这个问题的答案的?你为什么没有能够得到问题的答案?

你获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回想起自己的教学,更多地是追求那种热闹的,积极发言的课堂气氛对于课堂上一时的沉默,总是担心因此会浪费时间,而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总觉得这样的课一定是在设计上存在着不少问题,学生参与面寥寥无几便是自己教学工作的最大失败。

于是,便总是追求课堂上积极发言,积极响应的热闹气氛,全然忽视了相互间地用心倾听。在观摩其他教师的课,发现大多老师也是如此,好像课堂气氛是否热闹便是一节课成败的标志。于是,往往一个问题的设计造成课堂上的暂时沉默,教师就会很急躁地给予适当的提示,或直接给出答案,随后在一连串的“知道了吗?

”“明白了吗?”的询问声,在学生频频地附和声中,满意地继续去上自己的课。如今“主体性”神话的提出,让我不得不反思自己的教学,仔细回味佐藤学教授的话。

是的,表面上,教室很活跃,气氛也很活跃。学生的积极配合,实际上是教学中的一种错觉。老师不自觉地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和创新的机会。

二、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

互相倾听是互相学习的基础。教师往往希望学生多说话,但实实上,认真倾听每个学生的发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指导,远比前者重要得多。这种“倾听方式”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着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

从而产生“啊,真不简单”,“原来如此”,“真有趣啊”等共感共鸣。大多数教师却仍然以学生的“发言”为中心来了解学生的看法,而并不是认真仔细地对待“倾听”。于是比起擅长发言的学生来,那些在学习上不多言语,然而善于倾听的学生尽管应该被评为优秀,但在这些学生的通知书上却常常被写上“更加积极地发言吧”。

其实,对那些不思考就草率发言的学生,倒是该写上“更加注意仔细倾听吧。”再进一步说,如果我们希望在课堂上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言语表现力的话,那么预期鼓励他们发言,不如培养其倾听的能力。因此,教师有必要培养学生的听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还要千方百计地促进学生间的交往。要做到让学生能竖起耳朵去倾听教师另一角的学生说话,与远处的学生发生相互交流,那必须经过非常耐心的长期的反反复复的努力。其实,学会倾听是一种学习,一种礼貌,一种修养,一种素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佳时机。

然而我们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忽视这一点。倾听,是一种理解。有人说,教育就是不断消除误解的过程。

倾听,可以增进沟通,促进理解。倾听也是一种等待,给孩子们机会,不要随便打断他们,也不要轻易发表评论,这样他们才能说完话,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在倾听中沟通,在倾听中沟通,最终实现相互学习和成就。孩子就是世界。我们都应该学会倾听,倾听他们的话语,倾听他们的声音,倾听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和对未来的梦想。

三、互惠合作的同事关系

教师间怎么形成“合作性同事”的关系呢?必须是所有的教师都开放自己的教室,互相观摩教学、互相“批评”时才能构建起来。同时,改变教学研究的方法和目的。

研讨教学问题的目的绝不是对授课情况的好坏进行评价,研讨的焦点应针对授课中的“困难”和“乐趣”所在,大家共同来分享。因此,互相谈论这节课哪里有意思,哪里比较困难,学生有哪些表现,并通过相互交谈让学生学习时的具体样子重新浮现出来,这样的教学研讨才是每位教师所期待的。本学期以来我校进行了开放式教学观摩课,还有教学开放周和家长参与课堂教学开放周活动,在这些教学活动中,我们学校都有专门的摄像师给每位上公开课的老师所讲授的课精心刻录成光碟,这样便于我们今后更好的改进教学之用.在这期间,我们认真准备课堂教学活动,先是同课头老师相互发表对此课的见解和看法,然后相互听课和评课,家长也被邀请参与我们的教学活动,并请他们谈谈对此课的看法和需要改进的方面.我想课程建设需要的不是僵化的头脑,而是充满活力的躯体,是和同事们合作、亲手共建的快乐感。

读完《静悄悄的革命》一书,我心情久久难已平静,它也许不是一本能解决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疑问的书,但应该是一本能引起不满足于操作化教学的教师们心中共鸣的书。在书中,笔者观察并参与了多年的教学改革案例,展现了课程改革的艰辛与努力。这是蓬勃教学改革时代的冷却剂。让我们静下心来,倾听师生真实的声音!

因此,我认为教育改革是一场悄无声息的革命,它倡导新的学习观,实现主动、合作、反思的学习。这场教育革命要求根本性的结构性的变化。仅此而言,它决非是一场一蹴而就的革命。

因为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文化变迁越慢,就越能取得实效。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 篇5

在课程改革中我们过多地追求课堂上高手如林地争抢发言的热火朝天的场面,似乎只有那样的课堂才能显示出教师的水平和学生的能力。但我忘记了,没有冥想的演讲往往是最肤浅的理解和最深刻的表达。同时造就了一批思想的“懒汉”;培养了一批只知道表现而不善于思考的追求虚荣的幼苗。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拥有怎样的课堂呢?读了这本书你就会明白:我们的课堂教学追求的不该只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相互倾听的教室”。

读了《静悄悄的革命》之后,发现自己仍然在以学生的“发言”为中心了解他们的看法,而不是在认真仔细地对待“倾听”,还没有向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转变。反思这半年多来的教学,班中常常会有一部分学生不善于倾听,常常是草率发言,对于这些学生,我却忽略了培养他们倾听的能力,正如书中所说,有不会倾听的学生,是因为有不会倾听的老师。我自己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常常在学生还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就不断地再想,接下

来的环环节是什么呢。它似乎在听学生的答案,但事实上,他们忽略了他们的答案。

因此,在我们的课堂上,我们不能为了教学的进步而忽视一些学生的演讲,这样我们就不能与他们的想法产生共鸣。如果我们教师用心倾听学生的发言,即用心倾听他们有声的发言——回答问题时的表达,也用心倾听他们无声的发言——一个动作,一个表情、甚至一个眼神,那么一定能真正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这也成了我现在要一直努力的目标。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 篇6

一、“小林老师的初衷”有感

第一天读《静悄悄的革命》,被一句话打动,“每位都是富有个性的、彬彬有礼的、诚实的教师。”细细品味这句话的分量,真的有些涩涩的味道。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有个性”已经成为一个人的缺点,好像不符合中国文化中的“中庸”之道。

“诚实”也已经不再是成年人的基本品质,只是用来教育我们的孩子,便于管理罢了。在教师队伍里也有着自己的潜规则,所有的事情都要整齐划一,所有人的课都必须多说优点,甚至看人评课的时候也多,有点背景的老师,怎么上课都会得到表扬,刚刚出道的年轻人或者没什么背景的老师怎么努力也是徒劳。正因为有太多的不正常,许多老师开始每天抱怨甚至谩骂,“彬彬有礼”也就成了理想的境界。

对一个团队而言,每个人的品质都非常重要。就像做一道好菜一样,每一种原料都必须是最好的。一个优秀的团队也应该具备以上三个品质。我多么希望我们的团队能像这些老师那样真正地做一些教育教学实践!

后来我认识了小林先生,根据他的经验,我可以推断他平日很少和学生交流,所以出现了这样的尴尬局面。也很欣赏他的学生,他们认为“教师太严厉了或者太温和了都是不够格的。”这充分说明“温和和严厉”是孩子们都需要的教师品质,“温和”给他们爱,“严厉”给他们约束。

就像羔羊必须在羊圈里喂养一样,没有约束,孩子就没有安全感。

如果这次活动师一个机会,小林先生一定是反思了自己与学生的关系,希望孩子们在他的课堂上快乐,在他的课堂上不会感到厌倦。但是究竟是什么理论使得小林老师开始在教室里构筑“相互学习的关系”的实践,书中并没有说明白。为什么小林老师要构筑“相互学习的关系”?

我想他一定认为,只有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才能改变学生的厌学情绪。真的很佩服小林老师的创新精神,他把课堂向所有人敞开,把学生放在了教学的首位,以学生为本,“判断自己的工作究竟好不好,只能看教室里每个学生的表情、学习的姿态,看他们是否在持续学习。”“现在在教室里,让学生位于前台,自己退居其后,也不再觉得痛苦了。

”这些朴实的语言给了我深深地启发!

教师的创造性是需要保护的。小林老师幸运的遇到了好学校、好校长,学校并没有要求他凡事必先汇报,得到大家的允许,大家同意一致行动,才能开始实践;也没有对他的课堂实践进行无谓的评价,而是给了他足够的空间和自主权,其实也是给与了一位教师起码的信任和尊重!

二、“教室里的风景”有感

在这一章中,佐藤向我们介绍了如何走向创造性学习。首先,批判了主体性神话和形式主义两种课堂教学的弊端。

我认为这是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从教育发展的主流思想来看,每个人都在孜孜不倦地追求教育的不断进步。我们小时候的课堂教学就是“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课堂上完全是老师说了算。

“主体性”应该是针对早期教育的弊端而提出来的,它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在大家还不明白究竟什么是主体性的情况下,教育专家提出观点,老师们开始纷纷实践。我记得8年前,区级教研活动,教研人员专门示范语文综合实践课,当时,教师完全交给了学生,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老师们都是配角,学生们很兴奋,教师里很热闹。当时我们也很兴奋。学生完全可以支配自己的课堂,这应该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但是自己操作起来,却发现了一些问题,能说的使劲说,不爱说的始终沉默;教学任务很难完成;教学评价不好实施。所以不久,专家们就提出,教师的主导作用还是要体现在课堂上。

佐藤学认为“主体性神话”,是将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与教材以及学习环境等割裂开来,让教育成为仅仅针对学生的需要、愿望、态度等学生自身的性格取向来进行的神话,成为把学习理想化为只由学生内部的“主体性”来实现的神话。也就是“我行我素”。自己在教学中也深有感触,如果没有教师的主导,没有教学目标的引领,一节课会在好表现的几个学生的争论中成为一期散打节目。

现在提倡的好课既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又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两者的结合是天衣无缝的。应该不会再有“主体性神话”的担忧。

至于教学中的形式主义,在我国也有一些,如调节掌声的节奏,在公开课上调节学生的举手等。我想回答佐藤老师的一个问题,“教师为什么自己不实践”?首先,在教师会上,传达的内容基本上是操作性的,不需要征求意见。

如果你在家长会上需要计算一些内容,请举手。这是最简单最迅速的统计方式。其次,在讨论会上,不使用手势的原因是手势不能反映说话人此时的想法。

但是,如果有必要,研讨会上有每人发言的时间。如果不是教学目标的规定和教学评价的局限性,教师就不会考虑这些简单省时的姿态。如果一个班只有10个人左右,我可以在课堂上轻松地询问每个孩子的感受,而不用借助手势!

佐藤老师对我们当头棒喝:“在追求虚假主体性的教师的意识深处,有着与学习的活动或内容无关的、想轻松方便地控制教室、维持秩序的欲望。”扪心自问,我真的渴望轻松方便地控制教室、维持秩序,但是这些真的与学习的活动或内容无关吗?

良好的教学秩序难道不是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吗?

在我看来,如果一个教师为了追求课堂上的虚假生动效果而使用不必要的形式,那就应该有所体现。但是,如果一些教学形式能提高课堂效率,为什么不能使用呢?比如,我们课堂上的分段坐读,就是老一辈语文教师智慧的结晶。

通过这种形式,我不仅可以让学生读书,还可以了解学生掌握课文意义的情况。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 篇7

(二)以“应对”为中心的学习和教学——超越“主体性”的神话。

润泽的教室。看到这个名字不禁又是疑惑:什么是“润泽的教室”呢?

润泽一词反馈给我的是清新、温暖、和谐的感觉,书中是这样写道:在“润泽的教室”里,教师和孩子都不受“主体性”束缚,孩子安心地、轻松自如地构筑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使是耸耸肩膀,拿不出自己的意见来,每个人的存在也能够得到大家的尊重。

看到这里让我感受到润泽的教室里是安心的、无拘无束的,教室里每个人的呼吸和其节奏都是那么的柔和,再联想到我们的课堂,“小脚并拢”“小手放在膝盖上”“眼睛看老师”,这些话语孩子已经倒背如流,在这种拘束不自如的状态下,孩子如何安心?如何无拘无束?面对积极发言的孩子表扬:

“你真棒”,对于那些认真倾听却没有回答问题的孩子得不到等同的尊重,并在学期结束会给予“上课希望你能积极发言”这样的评价,在教室里的交流中倾听远比发言更加重要。然而教师却以学生的“发言”为中心来了解他们的想法,而并不认真仔细地对待倾听。让我们的评价“更加积极地发言吧”改为“更加注意仔细倾听”吧!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要培养孩子的口语能力,更要重视孩子听力能力的培养。为此,教师要以身作则,首先要善于倾听。课堂上要倾听每一个孩子的发言,无论是有声语言还是无声语言,从他们的表现的语言中解读他们学习时的心情、想法,并不断调整自己的言行,与孩子“心心相印,产生共鸣”。

(三)“应对”的教师的身体和言语——倾听学生的发言。

本章作者运用了某次研究会上的课堂录像进行讨论,在观察第一遍录像发现教师对学生的发言给出的反应就是教师针对一个一个学生的发言,一一地进行补充:“是说的xx的事情啊。”“你在说xx吧!

”,看到这样的应对学者给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教师要对学生的一个个发言一一附和、帮腔,一一评价,一一概括其意思呢?对啊,在我们的课堂中有许多地方和录像中的老师给予学生回答的反应也是如此?

当幼儿回答问题后我就不自觉地附和一下,或者帮助回答不完整的幼儿说出他所要表达的意思,这是为什么?那应该如何做出应对?再一次**录像,看到授课者边“嗯、嗯”地点头,边热心的倾听着学生的发言,而发言的学生却感觉不到自己的话老师是否听明白了。

可以看到,倾听的教师与其说是在专心接纳学生的话语,还不如说在学生说话之前,对怎样理解其发言,就已经胸有主见了。这样的现象在我们的教学中屡见不鲜,有时候孩子回答问题后我也会给出这样的“嗯、嗯”的回应,书中阐述了一位与会教师的对此现象的体验:“那种也是教师的一种焦虑感觉,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

”佐藤先生作出了评论,他把教师倾听学生的发言比喻为棒球员接球游戏,当球被接住的时候,教师和学生都会保持愉快的心情,那么师生交流就应该以愉快为基础。教师应该应当专心一意地正面直对学生,去接住他们的每一个球,重视他们的每一个球,而不要以为只有按照自己的教学计划上课才是上课。的确,有时候在课堂上,我经常会想下一个环节是什么?

因此在幼儿回答问题题时总希望与我的答案要一致,有时幼儿回答不在点子上,就尽量往我所希望的答案上靠拢,这样的应对方式不是一个好的棒球手。

看了《静悄悄的革命》的几个章节就给了我很大的感触,一个个案例就如同看到了自己,让我进一步看清哪些应该做的、可能做的和必须做的事情,从我做起,积极地投入到这一静悄悄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