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班数学领域教学计划15篇

中小班数学领域教学计划15篇。

时光匆匆,新的学期已步入倒计时,老师们顿时开始展开新一轮的教学筹划和目标设定。一份合适的教学计划,会将我们的教职工作流程变得更加轻松。今日向大家推介一篇富有实质性内容的“中小班数学领域教学计划”网络文章,若您认为此文章对您有所助益,麻烦您添加此页面为收藏,并与他人分享!

中小班数学领域教学计划(篇1)

中小班数学领域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 鼓励学生表达数学思想和观点,缓解他们对数学的恐惧感。

2. 培养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数学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3. 教育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创建一个愉快的学习环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 让学生自主思考、独立解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兴趣。

教学难点:

1. 难以激发学生纯粹的数学兴趣。

2. 学生缺乏数学基础,难以应对抽象、复杂的数学问题。

3. 教师缺乏教学经验或教学方法不得当,致使学生无法理解数学概念。

三、教学方法

1. 通过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究解决方法,并将解决方法概括为数学知识点或定理。

2.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该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究解决方法,实践验证结果。

3. 鼓励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数学探究问题,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四、教学内容

1. 数学的基本概念:引入数学概念、数的基本知识和计算方法。

2. 数的概念:包括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计算方法。

3. 计数与简单统计: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概率和统计。

4. 几何的概念:平面图形、图形的特征及计算。

5. 三角形与圆:三角函数的概念、正弦、余弦、正切、割面以及圆的基本知识。

6. 初步理解函数概念:函数的概念及其应用。

五、教学评价

针对学生在课堂上和实验室中所开展的活动,进行教学评价。将学生划分成小组,对小组内的表现进行评价。对于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可以采用一些具体的策略进行评价。例如,对于计算问题,可以采用列算式、解答式、步骤齐全等方式进行评价。此外,还可以采用问答方式的评价,让学生之间互相提问,并进行相互评价。

六、总结

教师在数学课堂中的作用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方式来鼓励学生的创造力和探究精神。

中小班数学领域教学计划(篇2)

第一章 绪论

数学教育是学生终身发展所必需的一种教育,因此,在学前教育阶段,我们应尽全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并为其提供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本教学计划旨在为中小班学生提供一个全面有效的数学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态度和学习能力,为其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章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使其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 发展学生的基本数学概念和技能,提高其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数学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4. 促进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提高其自信心和综合素质。

第三章 教学内容

1. 数的认识和数的计算

通过数的形状、颜色、数量等方面,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和认识能力。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具,让学生掌握数的大小、数的加减计算、简单的乘除法。

2. 基本图形和空间关系

通过观察各种不同的形状、颜色的图形,让学生能辨认各种基本图形的名称和特征,并使学生掌握简单的有关图形的空间关系。

3. 计量和时间

让学生了解时间和日常生活中的测量。通过各种实物、教具以及观察、探究等方法,让学生能够掌握简单的计量单位,并能用适当的计量单位比较大小,初步了解时间的概念和时间的日常表达。

4. 模式和序列

让学生理解模式和序列的基本定义,形成模式和序列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观察力。

第四章 教学方法

中小班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各种具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

1. 游戏教学法

通过各种游戏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和乐趣。

2. 实物教学法

通过各种具体的实物、教具,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数学,掌握数学概念和技能。

3. 合作学习法

将学生分组,让他们互相学习、讨论、合作,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4. 观察、发现、探究教学法

通过让学生观察、发现、探究,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通过实验等方式来探究数学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第五章 课时安排

本计划总共安排120个学时,每周安排3节数学课,每节课时45分钟,课程内容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周:认识数字1-5

第二周:简单的数加减法

第三周:简单的形状和空间关系

第四周:模式和序列1

第五周:计量单位

第六周:数字6-10

第七周:简单的数乘除法

第八周:基本的图形

第九周:模式和序列2

第十周:时间的认识

第十一周:数字11-20

第十二周:混合运算

第十三周:图形的变换

第十四周:模式和序列3

第十五周:时间的掌握

第十六周:四则运算1

第十七周:数字的大小和比较

第十八周:数字的拆分和组合

第十九周:模式和序列4

第二十周:时间的操作

第六章 教学手段

1. 教具的运用

利用各种具有启发性的教具,如算盘、计数棒、几何图形等,增强学生的视觉和触觉感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多媒体教学

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让学生通过音、视、觉等多个方面的感受,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 演示法

利用各种演示材料,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了解,同时也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第七章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的客观评估。针对中小班学生的特点,我们应注重以下方面的评价:

1. 从学习态度上评价

在孩子的自主性、积极性、合作性和创造性等方面进行评价,着重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

2. 从基本概念和技能上评价

主要关注学生掌握基本数学概念和技能的程度,以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3. 从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评价

考察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第八章 总结

中小班数学教育是营造一个优秀的数学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为其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积极研究和引进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方法,创新性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营造一个宽松、温馨的学习环境,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愉悦的氛围中度过美好的童年岁月。

中小班数学领域教学计划(篇3)

中小班数学领域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新潜能。同时,呼吁幼儿关注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意义及其美学价值,让幼儿能够形成"数学思维的意识",并把这种意识渗透到日常生活中。

二、教学内容

1、数的认识:

数字0-5,数字的数量关系人物图形,数字的内涵与外延,认识不同的物品、图形的数量。

2、大小比较:

通过实物模型、图片、自然物件等进行真实情境比较,让幼儿感性认识大小、多少的差异,掌握小于、等于、大于的数量概念,学会使用较多、较少、相等等词语表达。

3、量的认识:

认识长度、重量、体积等基本量,并理解相应的基本计量单位,了解标准单位制。

4、图形的认识:

认识平面内的常见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认识边、角、定点等概念和特征, 通过常见物品如:印章,国旗等实际感受,锻炼幼儿空间想象力,激发幼儿对图形美感的体验。

5、算术认识:

初步掌握加减法运算规律,巧妙地将数学融入到生活中,让幼儿在做菜、摆放物品、计算游戏等生活中应用。

三、教学方法

1、情景模拟法:

通过模拟幼儿的生活场景,自然、真实地引导幼儿进行数学活动,常见的情景如:摆放玩具,水果拼盘,游戏互动等等,使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的趣味和数学的力量。

2、游戏体验法:

通过卡牌、益智玩具、彩色可爱的图形,构架棋类游戏等形式,让小朋友们在游戏中认识数字,比较大小,数量推算等,寓教于乐,达到娱乐和学习的相辅相成的效果,让幼儿在游戏中建立数学概念和基本技能,激发智慧和想象力。

3、多元素整合法:

将语言、英语、主题讨论、故事讲解、视觉反馈、手工DIY等元素结合到数学教学中,并通过多元素整合,让幼儿从多个角度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

四、教学手段

1、教学书籍:如:《五彩珠子》、《一、二、三,摆列好》,通过这些教材让幼儿了解自然和人造物件中数字、平面图形、长度、重 量等基本概念。

2、幼儿小组活动:通过适龄游戏、团体协作等形式善于互动互动和体验,让小朋友们孩子在活动中积累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观察力、思维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3、动手操作活动:透过蒟蒻的手在图形、运算中操作,增加幼儿的体验感和认知深度,如画画,做手工、益智玩具拼装。

五、教学评价

通过“触摸、探索、互动、合作、思考”等教学活动,多方位获得幼儿的表现与想法,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评价方法,如:实物检视、口头解释、给出简短的答案、故事书编故事等 ,可以充分了解幼儿的学习成果,开展针对性的反馈、调整,继而不断完善教学计划,实现教育 “因材施教” 的理念,为每个幼儿创造一个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空间。

中小班数学领域教学计划(篇4)

由于幼儿园数学教育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很多园所已经意识到了数学教育的必要性,并开始逐渐完善自己的数学教育体系,《中小班数学领域教学计划》也相应地应运而生。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编写一份适合中小班的数学课程计划。

一、教学目标

中小班数学课程计划的编写必须以教学目标为出发点。教学目标应该是有针对性的,包含各个方面的数学知识点,也要考虑到幼儿的身心发展因素和实际学习水平,以便能够使教学计划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二、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们应该考虑到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认知特点,为幼儿提供合适的数学教育课程。教学内容需要突出主旨,将数学知识点进行分类,逐步延伸,让幼儿容易理解,并愿意主动学习。

三、教材选择

在选择教材的时候,需要求新求活,因为幼儿的好奇心比较高,他们更喜欢有趣的事物。教材的创意、设计、表现形式应该尽可能符合幼儿的心理需求,能够引起学习兴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四、教学方法

在中小班数学课程计划的编写中,教学方法更是关键。好的教学方法能够将课程形象化、生动化、趣味化,让幼儿愉悦学习,并更加容易掌握课程内容。我们可以采用听、说、看、动手等多种方式,将数学知识点进行图像化、游戏化处理,同时积极配合各种教学工具,如教具、课件、视频等等,以便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学效果。

五、教学评价

教学计划编写完成后,我们还需要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教学效果的评价应当是全方位的,不仅仅是理论性的考核,还需要从实际操作中进行反馈,对教学方法、教材和教学目标进行反思和改进,以使教学计划更加完善。

综上所述,中小班数学领域教学计划的编写需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材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和思考,以便让中小班的幼儿能够愉悦地学习数学,更快地掌握数学知识点。同时,教师应该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寻找更为优秀的教学资源,以便促进幼儿更好地学习数学。

中小班数学领域教学计划(篇5)

中小班数学领域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数学是一门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科目,能够通过游戏和实际操作等方式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 建立自信心,愉快地学习和探索数学,喜欢数学,发现数学中的趣味和美好。

3. 学会数学思维,培养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数学基础。

二、教学内容

中小班阶段的数学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数数和计数:

能够正确地数数和计数,用数字对物品进行计数,判断大小和多少关系,并且能够在数字之间建立连续的概念。

2. 数量的认识和比较:

能够对不同数量的物品进行比较和排序,理解数量的增加和减少,进行简单的加减练习,并且掌握一些常见的数学符号和概念。

3. 几何形状和空间结构:

能够辨认、命名和描述几何形状,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并且在空间中能够正确辨认物体的前、后、上下、左右等方向。

4. 时间和位置:

了解基本的时间和位置概念,如小时、分、钟、年、月等,并能够通过日常活动感性认识时间的长短和先后顺序。

5. 模式和逻辑:

能够理解和应用简单的模式和逻辑,如奇偶性、等差数列等,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

1. 游戏教学法:

通过游戏等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练习和思考,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并且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学习数学基础。

2. 实物教学法:

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实物,让学生接触和观察真实的物体和情境,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中的抽象概念和知识点。

3. 互动式教学法:

通过课堂互动和讨论,让学生在讲述、交流、探索中体验数学学习的趣味、兴奋和成就感。

四、教学过程

1. 准备阶段:

老师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互动方式,准备好相关教学物品和辅助教具,对教学进度进行科学安排和调整。

2. 开始阶段:

老师通过简单的数学游戏和活动,引导学生进入数学学习的状态,建立自信心,增强愉快的学习氛围。

3. 主导阶段:

老师以教师为主导的角色,在课堂上灵活运用游戏教育、实物教学和互动教育等方式,使学生在思考和探索中学会数学知识和技能。

4. 总结阶段:

老师重点总结和评价本节课的内容和效果,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和自主解决问题的方式对课堂知识进行巩固和强化,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五、教学评估

1. 课内小测:

在课堂上适时进行一些数学小测验,让学生在已经掌握的知识点上进行练习和巩固。

2. 课后作业:

布置适当难度、量度和内容的课后作业,进一步检验学生掌握与理解情况,并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勤做数学习题。

3. 教学反馈:

老师每节课都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估并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六、总结与展望

数学学习是一项持久且需要耐心和细心的工作,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不仅仅是学生掌握技巧和知识点,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在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的美妙之处。 希望新的一年数学教育能够更好地与实际生活结合,让数学学习更简单、更有趣、更有意义。

中小班数学领域教学计划(篇6)

中小班数学领域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本教学计划旨在帮助中小班幼儿建立数学学科基础,提供早期数学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数学概念与技能,发展数学思维,为日后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

1.数的概念

2.数字的认识

3.数字与物品的对应

4.简单的数学运算

5.排列组合

6.空间与几何图形

7.时间和日历

8.算数应用

三、教学方法

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生活化、趣味性、举例法、启发式教学、充分体验”的原则,让幼儿通过各种实际活动探索数学规律。此外,应采用多元的教学方式,包括色彩、图形、音乐、游戏等,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互动效果。

四、教学重点

掌握数的概念,提高数字的识别和认知能力,能够建立数字与物品之间的对应关系,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知识,并能在实际场景中进行应用,理解几何图形的概念和分类,并能进行简单的空间变换和操作。

五、教学难点

提高幼儿数字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让幼儿掌握简单的数学公式和运算方法,并能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幼儿空间感知的能力,让幼儿理解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和关系,并能进行操作和变换。

六、教学评估

通过课堂测验、作业评分和年度总结等方式,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为幼儿未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七、教学资源

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幼儿实际情况,适时地引入各种资源,如图书、教具、多媒体等,丰富教学建议,提高效果。

八、教学反思

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应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分析幼儿的学习情况,评估教学效果,总结教学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中小班数学领域教学计划(篇7)

中小班数学领域教学计划

一、背景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也是儿童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数学能够帮助儿童培养逻辑思维、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小班的幼儿正处于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数学教学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本篇教学计划是为了引导中小班的数学教学,使学生能够愉悦地学习数学,使教师们能够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并为学生以后的成长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培养数学思维和创造力,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会数学概念,掌握数字概念。

3.掌握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方法,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4.引导幼儿学习几何图形基本概念。

5.能够发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和应用。

三、教学内容

1.数学概念的引入

(1)数字的认知

(2)颜色、形状等特征的比较

2.加减法运算

(1)加法运算初步认读

(2)减法运算初步认读

(3)加减法的应用

3.乘法运算

(1)乘法运算初步认读

(2)乘法与加减法的关系

(3)乘法的应用

4.除法运算

(1)除法运算初步认读

(2)除法与加减法的关系

(3)除法的应用

5.几何图形的认识

(1)点、直线、线段等几何概念的引入

(2)平面图形的认识

6.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1)数学与衣着、饮食等的联系

(2)数学与身体、运动等的联系

(3)数学与游戏、娱乐等的联系

四、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情境营造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使幼儿在愉悦中进行学习。

2.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制定趣味性的数学游戏,培养幼儿的数学能力。

3.互动教学法:通过对话、互动等方式激发幼儿兴趣,探究问题。

4.实践教学法:通过绘图、量化等实践活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并锻炼幼儿的实践能力。

五、课程实施

1.课前情境铺垫。课前通过游戏、谈话等方式为课程做准备,让幼儿更好地融入课堂。

2.授课环节。通过逐步引入、例题演示、讲解解题技巧等方式,向幼儿传授数学辅导知识。

3.练习环节。通过示范、集体练习、小组练习等方式让幼儿更好地体会、掌握所学数学辅导知识。

4.课后提醒。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提前告知,让幼儿能够充分认识到所学知识的应用场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教学评估

1.每周课后测验。通过每周课后测验方式来检测幼儿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2.笔试评估。通过抽取幼儿进行书面评估方式,检测幼儿对所学知识的深度理解程度。

3.小组讨论评估。通过小组讨论方式发挥幼儿互动互助、探究问题的能力,提升学习效果。

七、教学环境

1.教具配备。准备多种丰富的教具,如计算器、图形卡片、碎片图、量具等。

2.学习资源。在教室中配备多种学习资源,如数学教材、参考书、CD-ROM等。

3.创新园区。在创新园区中设置不同的情景与氛围来模拟生活场景,使幼儿的学习更具体化。

八、家长参与

通过班级微信群或其他社交平台,将家长纳入如下方面的参与:

1.课程学习情况反馈。家长对幼儿在学习上的表现和学习状况进行反馈,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到幼儿的学习情况。

2.课堂观察意见反馈。家长可以通过课堂观察反馈意见并提出相关建议,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反馈。

3.学习资源要求。家长可以通过讨论、提议等方式要求学习资源的配备,提升幼儿的学习效果。

九、结语

中小班数学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只有满足幼儿自然思维的需求,才能帮助他们轻松地掌握数学知识。本文的教学计划旨在为教师们提供有效的教学方案,引领幼儿更好地学习数学,让他们在学习中快乐成长。同时,家长的参与也是十分重要的,他们对幼儿的学习监督和支持是班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堂效果好坏的考量标准之一。

中小班数学领域教学计划(篇8)

中小班数学领域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 促进幼儿数学思维的发展,提高数学素养;

2. 培养幼儿数学探究兴趣,激励幼儿参与数学活动;

3. 帮助幼儿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提高数学运算能力;

4. 提升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与创造思维;

5. 通过数学游戏和实物教学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交际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数字和数量的认识;

2. 计数和数的序数;

3. 算术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

4. 掌握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5. 认识二维和三维图形;

6. 认识常见的计量单位;

7. 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

1. 以游戏为主的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数学游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实物教学法,通过实际的物品,让幼儿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 合作学习法,让幼儿在小组中合作,增强交流与合作能力;

4. 讨论探究法,通过启发幼儿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和创造思维。

四、教学步骤

1. 起步阶段:通过数学游戏和实物教学,引导幼儿对数字和数量的认识,建立数学思维的框架。

2. 提高阶段:通过数学游戏和实物教学,使幼儿能够逐步掌握计数和数的序数,了解算术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掌握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3. 拓展阶段:通过数学游戏和实物教学,让幼儿认识二维和三维图形,认识常见的计量单位,提高幼儿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

1. 定期进行幼儿数学掌握程度的测试,对幼儿的数学学习成绩进行评估与分析,及时发现幼儿的学习问题,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2. 鼓励幼儿在课外参加数学比赛与活动,培养幼儿的兴趣和信心,激发幼儿数学思维的发展。

3. 对幼儿进行全面评价,主要评估幼儿在数学领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交际与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表现和成长情况。

六、总结

数学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所以,中小班数学教学不仅仅是为了教授计算技能和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培养幼儿对数学的探究精神,开发他们的思维潜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自信心,使其具备拓展视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受到发扬。

中小班数学领域教学计划(篇9)

一、情况分析

数学是一种理性的思维方式。中班幼儿的年龄大约在4岁左右,本学期仍有一部分是新生,没有上过幼儿园,他们一直在家人的呵护下成长,他们所处的环境不同,所受的.教育不同,因此他们在数学的知识方面、能力方面及情感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根据以上情况,本学期将对幼儿有针对的进行教学组织和设计,借助具体的事物和形象进行初步的逻辑思考,激发幼儿的探究和思考能力。我们将关注班里所有幼儿的发展,使每一个孩子都有进步。

二、教育目标:

1、认识1~10以内的数字,理解数字的意义,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2、学习目测树群,学习不受物体空间排列形势和物体大小等外部因素的干扰,正确判断10以内数量。

3、认识长方形、梯形、椭圆形。

4、学习用各种几何体进行拼搭和建造活动。

5、学习概括物体的两个特征;学习按物体的某一特征和数量进行分类。

6、学习按量的差异进行7以内的正逆排序。

7、观察、比较、判断10以内的数量关系,逐步建立等量观念;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新问题,学习新知识,促进初步的推理和迁移能力的发展。

8、初步理解昨天、今天、明天的含义,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学习正确运用这些时间词汇。

9、学习区分和说出以自身为中心的前后方位;学习区分和说出物体之间的上下、前后位置关系;学习按指定方向运动。

10、幼儿能注意和发现周围环境中物体量的差异、物体的形状,以及它们在空间的位置等。

三、具体措施:

1、教师根据数学计划按时开展数学活动。

2、为幼儿提供多种操作,探索的机会,鼓励幼儿积极操作,探索。

3、结合实际生活中的物品帮助幼儿学习,理解数学知识。

4、结合游戏活动,操作,巩固数学知识。

5、结合操作卡片,帮助幼儿学习上,理解数学知识。

6、家长配合教师,共同帮助幼儿学习,理解数学知识。

中小班数学领域教学计划(篇10)

中小班数学领域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数字和数量的基本概念和相应的符号。

2.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基本操作,如加、减、乘、除、比较等。

3.让学生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逻辑思维、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了解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内容:

1.认识数字和数量的基本概念:

认识1~10的数字和相应的数量,掌握数字和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了解数字的基本属性(奇偶性、大小比较等)。

2.了解数学的基本操作:

了解加、减、乘、除的概念,掌握简单的口算技巧,学会用小学奥数题的方法解决问题。

3.掌握数学语言:

掌握数学中常用的术语,如数码、数字、数列、结构等,增强学生对数学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4.培养观察能力、想象力和逻辑思维:

通过各种绘图、构造、拼图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直觉;通过数形结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5.发现数学的实用性:

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体会数学的实用性,培养其数学的探究精神和兴趣。如:在买东西时,掌握算价、找零的方法,测量物体的长、宽、高等。

三、教学策略:

1.采用情景化教学法,将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实用性。

2.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协助,互相学习,共同解决问题,增强其团队合作能力。

4.采用游戏式教学法,给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较真精神。

四、教学内容改进:

1.强化实际应用:

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和实际需求,强化数学的应用性,使学生更加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如:通过商家假设来开展买东西找钱的情景教学。

2.增强教学趣味:

在教学中增加趣味性,如采取游戏、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注重口算训练:

口算是数学知识的基础,应注重平时的口算训练。可以采用小班听写、口算比赛、口算填空等形式进行。

4.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是一门理性科学,注重逻辑思维,所以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通过练习奥数题,进行逻辑思考等方式来练习。

五、评估方法:

1.平时考核:

包括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小组合作等方面,通过这些综合考核来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了数学知识和运用技能。

2.口算考试:

口算是数学知识的基础,坚持每周组织一次口算考试,既可以检测学生的口算能力,又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小测验:

不定期进行课堂小测验,测试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

六、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安排

序号 教学内容 解释说明 教学时间

1 认识数字和数量的基本概念 认识1~10的数字和相应的数量,了解数字和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了解数字的基本属性(奇偶性、大小比较等)。 1周

2 加法、减法的初步认识 掌握加法、减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进行简单的口算练习。 2周

3 乘法、除法的初步认识 掌握乘法、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进行简单的口算练习。 2周

4 数学语言的掌握 掌握数学中常用的术语,如数码、数字、数列、结构等,增强学生对数学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1周

5 培养观察能力、想象力和逻辑思维 通过各种绘图、构造、拼图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直觉;通过数形结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周

6 发现数学的实用性 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体会数学的实用性,培养其数学的探究精神和兴趣。如:在买东西时,掌握算价、找零的方法,测量物体的长、宽、高等。 1周

总计10周

七、教学总结

本教学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提高其数学运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情境化教学、启发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游戏式教学等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念,掌握数字和数量的基本概念,了解加、减、乘、除等基础运算,掌握数学语言,发展观察能力、想象力和逻辑思维,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中小班数学领域教学计划(篇11)

中小班数学领域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包括数字、几何形状、测量单位等。

2.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激发他们对数学的热情和创造力。

3. 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包括测量、计算和时间等方面。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 数字

1. 数字的认识和学习。

2. 数字的顺序和大小,包括数字线和数字表。

3. 数字的组合和计数,包括加减法、乘除法等。

第二章 几何形状

1. 平面图形的认识和学习,包括圆、三角形、矩形、正方形等。

2. 立体图形的认识和学习,包括球体、圆柱体、立方体等。

3. 形状的比较和分类,包括相同形状的组合和分开。

第三章 测量

1. 长度、重量、容积等基本单位的认识和学习。

2. 测量方法和技巧的学习,包括尺子、衡量器、秤等工具的使用。

3. 单位换算的学习,包括厘米、米、升、毫升、克、千克等。

第四章 时间

1. 时钟和日历的认识和学习,包括小时、分钟、秒钟、星期、月、年等。

2. 时间的比较和计算,包括小时数的增加和减少,一天中的时间,两个时间之间的差距。

三、教学方法

1. 活动法。通过游戏、绘画、手工制作等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增强记忆力和理解力。

2. 演示法。通过老师的演示和实物展示,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更加直观和形象化。

3.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等交互式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激发创造力。

四、教学评价

1. 个人记录和自我评价。每个学生都应该记录自己的学习过程和进展,并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评价,找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制定改进计划。

2. 学生评价和互评。学生之间应该互相评价,帮助彼此发现和纠正错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

3. 老师评价和反馈。老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和反馈,指出学生的进步和不足,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和目标,督促学生完成任务。

五、教学资源

1. 教学课件。教学课件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学生更加直观和形象地认识和理解数学知识。

2. 数学教具。数学教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

3. 数学游戏。数学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创造力,帮助学生更加轻松地学习数学知识和技巧。

六、教学流程

1.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本次课的主题和目的。

2. 通过教学课件或实物演示,为学生介绍本课程的相关知识,并让学生发表感想和问题。

3. 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和技巧,掌握正确的方法和策略。

4. 通过游戏、手工制作等活动,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思考能力。

5. 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进行总结和自我评价,在老师的指导下找出自己的不足和改进计划。

七、教学考核

1. 课堂测验。通过课堂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查和评价,发现学生的不足和差距,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纠正。

2. 作业检查。通过作业检查来强化学生的记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分析能力,为学生的期末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

3. 期末考试。通过期末考试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为学生的下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小班数学领域教学计划(篇12)

一、指导思想:

学前班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师通过组织幼儿开展多彩的活动来扩展、整理其在生活中获得的有关数学方面的经验,掌握粗浅的数学知识,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运用数学知识认识事物的能力,为入小学学习打好必要的基础。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作为一名新的幼儿教师,孩子们的情况还不太了解。不过在近两周的观察下发现学前班的孩子们都非常聪明。大多数孩子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开展数学活动,基本掌握了对数字的理解,并能准确的进行加减运算。对数学活动有了一定的兴趣爱好,这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学前班是幼儿升入小学的过渡期,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根据时代以及本班幼儿的具体情况来分析,孩子们的反应能力和学习程度有一定的差异。数学是一门提高幼儿智力反应能力的一门课程,针对幼儿个体和全面素质的要求,教师会用心、耐心、信心教好每一位幼儿。

三、教材分析

这个学期的教材是延边人民出版社出版,数学教材安排了34节课,教材着重培养幼儿思考、动脑筋的好习惯和生活中的数学常识。如:《10以内的分成组合》、《比较大小》、《10以内的加减法》、《时间的变换》、《几何图形》等,教材从多方面开发幼儿的智力,发散幼儿的思维,培养幼儿多动脑思考,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

1、本学期将学习按数群记数和数的分类统计,它不仅能引导幼儿将数字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更能提高幼儿对数的敏感性和计算能力。

2、教幼儿学习简单的测量方法,并认识时钟和日历等生活常用数学知识。

3、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将体和形、数结合起来认识并引导儿童认识三者之间的联系,通过实物展示和提问、讲解等方法充分激发儿童的想象活动。

4、结合幼儿生活经验和实际的生活需要来展开教学。

5、继续学习数的组成5---10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四、教学目的

要求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区分和理解一些事物的相关联系,通过自己的操作并理解、分析和概括出数的意义及数字的相互关系,并能准确的进行加减运算。

1、使幼儿运用观察、比较、对比等数学方式学习类包含关系。

2、帮助幼儿初步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和分成。

3、指导幼儿认识生活中的加减法,进一步认识时间,并知道怎么在生活中运用时间的变换。

4、让幼儿初步了解、认识几何立体图,让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幼儿的求知欲。

5、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学习习惯和作业习惯。

6、进一步提高幼儿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书写能力。

7、在教学过程中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区分和理解一些事物的相互关系,通过自己的操作并理解、分析和概括出数的意义及数字的相互联系,并能准确的进行加减运算。

8、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多种能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的重难点

1.能理解数字的意义并能准确计算。

2.能对周围的事物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3.对生活中的物体能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能力。

4、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能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为今后的学习打基础。

六、学前班数学教学计划进度安排表

1、物体的分类《学习分类》《区别上下、远近》

2、《区别前后,左右》《认识1和许多》《分组游戏》

3、《比较大小、长短、高矮》《比较轻重、厚薄、粗细》

4、《学习排序》《认识2和3》

5、《认识长方形、正方形》《认识4和5》

6、《认识梯形、三角形》《认识圆形和椭圆形》

7、《填图形》《图形变换》《认识6》

8、《认识7和8》《复习8以内的数》

9、〈认识9和10〉,认识1----10的数序,

10、学习1--50的数数。认识0

11、学习1---10的倒数,数字的用处

12、学习2的组成及加,减法

13、学习编应用题------2的加减

14、学习3的组成,及加法,口编应用题

15、学习3的减法和口头减法

16、学习4的组成及加减。

17、学习4的应用题。

18、复习分类、图形等知识

19、复习2、3、4的加法及口编应用题

20、总复习

七、教学措施

教学活动与幼

儿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并通过游戏的方法培养和保护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创造和提供一定的条件帮助幼儿合理地运用其掌握的数学知识,将其转化为认识事物的能力。

儿童的学习是一种主动积极的活动,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来对周围环境中的事物进行观察、操作,同时展开联想、想象,比较、分析等内在的思维活动。所以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把数学知识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并通过游戏的方法培养和保护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创造和提供一定的条件帮助幼儿合理地运用其掌握的数学知识,将其转化为认识事物的能力。

1、深入钻研教材,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好教学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2、充分利用多媒体,利用教材优美、全面的图片,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3、根据幼儿班的特点,以鼓励表扬的形式支持幼儿自主学习,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加强幼儿对数学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引导幼儿多思考多动脑多操作。

中小班数学领域教学计划(篇13)

中小班数学领域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2. 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数学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

3.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思维,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4.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探究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

1. 数字的认识和运用;

2. 数量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3. 形状和空间的认知和分析;

4. 时间、长短、重量、容积等的认知和测量。

三、教学方法

1. 活动式授课。教师应采用多种活动形式,如游戏、竞赛、小组合作等,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数学。

2. 按照学生的认知程度,分层教学。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3. 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老师可以将一些与生活有关的问题作为教学素材,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4. 教师通过形象化的表现和联想法,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数学知识。教师可以进行形象化的表演和联想,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记忆数学知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数字认识、数量认识、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2. 教学难点:形状和空间的认知和分析、重量、容积等的认知和测量。

五、教学过程

1. 数字的认识和运用

(1)认识数字

教师使用数字卡片和数字棒等教具,帮助学生认识数字。

(2)数值排序

教师出示一组数字卡片,让学生按照大小顺序进行排列。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数字的大小关系。

(3)数字与图形的关系

教师用数字卡片和图形卡片配对,让学生认识数字与图形的关系。

2. 数量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1)认识数量

教师用教具和游戏等方式,帮助学生认识不同数量的概念。

(2)加法和减法

教师用实物和教具等方式,教授加法和减法的初步概念。

3. 形状和空间的认知和分析

(1)认知形状

教师出示图形板等教具,教授不同的图形形状,并引导学生掌握图形的名称和特征。

(2)空间理解

教师用立体图形和模型等教具,教授空间的概念和几何图形的平面展开。

4. 时间、长短、重量、容积等的认知和测量

(1)认识时间

教师用日期卡片和钟表等教具,教授时间的概念和表达方法。

(2)认知长短和重量

教师用尺子和秤等教具,教授长短和重量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3)认知容积

教师用量杯等教具,教授容积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六、教学评估

1. 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成绩评估,包括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

2. 在课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习题组卷和模拟考试,在检验学生掌握情况的同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和不足。

七、教学反思

1. 每个学生的认知程度不同,教师需要分层教学,让学生能够逐步掌握数学知识。

2. 教师需要创造性地设计各种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促进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3. 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中小班数学领域教学计划(篇14)

中小班数学领域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

2.培养学生具有逻辑思维和数学运算能力,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实际运用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二、教学内容

1.数的认识:数的大小、数的相减、数的组合和分析等。

2.计算与判断:加、减、乘、除的初步应用、计数、比大小、量论(体积、重量和长短)等。

3.形状与空间:平面图形的认识、构成关系、方向、位置;三维立体图形认识、构成关系、空间方向等。

4.时间观念:时间的认识、时间的计算、时间的量和关系等。

三、教学方法

1.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电脑、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进行课堂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到数学的概念;

2.互动式教学法:让学生直接参与教学中来,通过提问、实验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游戏教学法: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并且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手段

1.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教材进行教学,如《数学启蒙》、《小学生数学概念》等。

2.教具: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教具进行辅助教学,如数宝、数字拼板等。

3.课外练习:教师及家长鼓励学生在课后做相应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及时、全面、准确的评价,以便及时纠正读书中存在的问题。

1.考试成绩:通过考试分析,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2.课堂表现:教师通过课堂观察,了解学生上课时的听课、讨论和思考情况。

3.作业情况:通过检查作业情况,了解学生是否能够按时完成作业,是否存在掌握疏漏的部分。

4.听课笔记:学生在课堂上及时记录课堂知识点,便于后期巩固复习。

六、总结

数学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小学生,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年龄特性,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让学生真正从中受益。

中小班数学领域教学计划(篇15)

中小班数学领域教学计划

一、前言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在中小班教学中,数学教学尤其重要,要充分发挥数学的功能作用,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本文就以中小班数学教学为主题,提出一种新的教学方案,以期对孩子们的数学学习有所帮助。

二、教学目标

1. 提高学生数学素养。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数学基本素质,包括数学概念、数学方法、数学技巧等。

2.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通过创造有趣的数学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他们从小就喜欢数学的心理。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进行教学分析

1. 中小班数学教学的特点

中小班学生一般年龄较小,学习自觉性和自控能力还不够强,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需要耐心细致地进行。同时,中小班数学教学的内容要具有趣味性,活泼生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他们的兴趣。

2. 中小班数学教学的难点

中小班数学教学的难点在于如何使学生理解数学规则、掌握数学方法和应用数学技巧。此外,需要充分考虑孩子们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都能有所收获。

四、教学内容分析

1. 数字与计数

数字和计数是中小班数学教学的基础内容,也是数学教学的起点。在数字和计数教学中,教师应该重点培养学生数学的基本概念和运算符号的认识。

2. 加减法

加减法是中小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加减法教学中,教师应该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和列式计算能力。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加减法的基本技能。

3. 量的比较

量的比较是中小班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也是日常生活中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在量的比较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简单的方法来进行量的比较,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量的比较的概念。

4. 绘图与图形

中小班数学教学中,绘图和图形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侧重于培养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和绘制图形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愉悦感。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

1. 形式多样的课堂

中小班数学教学不光要注重教学效果,更要关注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确保学生能够保持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为此,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开展课堂教学,如合作探究、游戏教学、实验教学等,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2. 情境教学和实践教学

情境教学和实践教学是中小班数学教学的重要方法。教师可以在生活实践中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让孩子们在实际操作中巩固理论知识和技能。

3.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是中小班数学教学的核心问题,教师可以把教学与学生的兴趣点结合起来,在课堂中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六、教学项目实施

1. 课程制定

结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制定中小班数学领域的教学大纲和课程表,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得到适宜的指导。

2. 课堂教学

通过多种形式深入教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进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3. 学生互动

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协作和合作探究,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体验数学的乐趣,提高课堂效果。

七、教学评价

1. 成果评价

通过每个阶段的学习成果,对各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教师可以采用考试、作业、小组比赛和小组展示等方式进行评价。

2. 过程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参与程度、表现优劣、交流能力等等进行评估和记录,为孩子们的日后学习提供参考依据。

八、总结

中小班数学教学是孩子们学习数学的重要阶段,要发挥好这一教学阶段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是教师的首要任务。教师应该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创造出有趣的教学内容,让孩子们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会数学知识。

gZ85.coM精选阅读

小班上期语言领域教学计划范文


根据您的要求,编辑特意整理了一些相关资料:“小班上期语言领域教学计划”。为了方便后续查阅和收藏,请将本页面加入浏览器的收藏夹中。一年又快要过去了,新学期即将开始,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制定教学计划。只有编写好教学计划,才能有条理地完成对教学工作的设想和安排。

小班上期语言领域教学计划 篇1

第一周

主题:认识自我

目标: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和自尊心,增强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

1.认识身体部位,学习身体语言。

2.表达自己的情绪及需求

3.制作自己的情绪表达卡

教学过程:

第一课:认识身体

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认识身体的各个部位,让他们摸、拍、指着身体各个部位,学说正确的名称;利用课件,播放一些儿歌,一起唱一唱,让孩子们更好地记忆和理解。

第二课:情绪表达

老师出示一些图画,让孩子说一说这张图画中人物的心情;并辅导孩子如何用“我觉得……,我需要……”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引导孩子们学会情绪的识别和表达。

第三课:制作情绪表达卡

老师引领孩子们一起制作情绪表达卡,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情绪,有效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心情。

实施方式:

语言氛围营造、小组讨论、情境模拟、角色扮演、图片展示、听说读写互动等方式

评估方式:

个别测验、情境模拟、小组讨论等方式

第二周

主题:日常生活

目标:扩大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学会简单的日常交际用语。

教学内容:

1.日常交际用语——打招呼

2.家庭成员及其职责

3.日常习惯和生活小常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日常交际用语——打招呼

老师出示一些图画,旁白朗读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场景,引导孩子学会如何打招呼和回应,养成良好的社交习惯。

第二课:家庭成员及其职责

老师为孩子们介绍一家四口的家庭成员,并简单介绍他们的职责,引导孩子们学会尊重他人、分享照顾他人等社交技能。

第三课:日常习惯和生活小常识

老师为孩子们介绍一些日常生活小常识和好习惯,如勤洗手、节约用水、清洁物品等,同时指导孩子们认识和了解食品安全等保健知识。

实施方式:

语言氛围营造、图片观察、小组讨论、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

评估方式:

个别测验、情境模拟、小组讨论等方式

第三周

主题:我的家乡

目标:学习用语言描绘、介绍家乡的风土人情,培养孩子们的民族意识和家乡情感。

教学内容:

1.学习和发音地理地貌及绘制简易地图

2.介绍生活习俗、风土人情

3.了解家乡物产,学习搭建地方特色小物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学习和发音地理地貌及绘制简易地图

老师为孩子们介绍中国大陆的主要地理地貌,让孩子们通过观看图片和模型等,学习发音并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并绘制简易地图。

第二课:介绍生活习俗、风土人情

老师为孩子们介绍家乡的生活习俗、风土人情,让孩子们通过观察演示或小组分享等方式了解生活中的不同文化现象。

第三课:了解家乡物产,学习搭建地方特色小物件

通过看图片、实物展示等形式,让孩子了解家乡的物产,并结合自己动手的操作,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物件。

实施方式:

语言氛围营造、图片展示、模拟操作、小组讨论、手工制作等方式

评估方式:

个别测验、小组评比等方式

第四周

主题:自然节气

目标:通过学习节气和天气,学会用简单语言描绘自然的变化,提高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心。

教学内容:

1.学习基本天气现象

2.了解节气及特点

3.学习环保知识及爱护自然

教学过程:

第一课:学习基本天气现象

老师让孩子们观察现实生活中的天气变化,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天气现象,同时引导他们学习简单的气象知识。

第二课:了解节气及特点

老师为孩子们介绍二十四节气,让孩子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绘自然的变化,培养他们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度。

第三课:学习环保知识及爱护自然

老师为孩子们介绍环保的理念和方法,让孩子们了解要如何保护大自然,让孩子们认识到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去保护大自然。

实施方式:

语言氛围营造、观察模拟、小组讨论、图片欣赏等形式

评估方式:

个别测验、情境模拟等方式

小班上期语言领域教学计划 篇2

小班上期语言领域教学计划

教学主题:认识物品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通过观察、听力、口语和写作等多个方面来认识常见物品,如动物、水果、家具等。

2. 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和表达物品的名称、特点、用途等信息。

3. 增强学生的记忆力,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观察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互动交流与探究。

教学重点:

1. 让学生通过感官体验来感知物品,提高学生的观察力。

2. 让学生通过听力、口语、写作等不同形式的学习与交流来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难点:

1. 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体验物品,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 帮助学生掌握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物品的名称、特点等信息。

教学过程:

1. 导入

歌曲《小兔子乖乖》和动画片《动物世界》的播放。

教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呢?今天我们要认识不同的小动物。让我们一起听一听这首歌曲和观看这段动画。

2. 学习动物

① 通过图片展示不同的小动物,学生可以边观察、边说出动物的名称。

教师:同学们,这是一只什么动物?

学生:兔子。

② 通过故事、玩具、手偶等多样化形式,让学生感受小动物的可爱和生活习性,并且引导学生寻找到一个共同点,以此来分类。

教师: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看看这两只小兔子有什么相同点呢?

学生:都有耳朵。

教师:非常好,就像这样,你们可以通过观察来找到不同的共性。

3. 学习水果

通过学习水果,让学生认识不同颜色的水果,了解不同口感的水果,从而培养学生的健康饮食习惯。

① 通过图片、实物展示的形式,让学生学习水果的名称和颜色,并说出它们的口感和优点。

教师:同学们,这是什么水果?

学生:苹果。

教师:做了什么?吃的时候是什么味道?有什么好处?

② 让学生通过玩游戏的方式来巩固所学知识,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教师:同学们,这是一个什么游戏,我们玩一下吧。你们要根据我的提示,说出正确的水果名称。

4. 学习家具

通过学习家具,让学生认识不同材质和功能的家具,并让学生了解家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① 通过图片、实物展示的形式,让学生学习家具的名称和功能,并说出它们的材质和形状。

教师:同学们,这是什么家具?

学生:沙发。

教师:它是由什么材质做成的?形状是怎样的?

② 让学生通过玩游戏、做手工的方式来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师:同学们,通过这个游戏,我们是不是学到了很多关于家具的知识呢?现在,让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家具,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来设计一个你们心目中的梦幻家具。

5. 演示朗读

通过朗读故事等形式,让学生能增强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能力。

教师:同学们,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请两个同学来表演一下我们学习过的故事,大家一起来听。

评价与反思:

本次教学方式注重差异性,引导学生多角度参与到学习过程当中,促进学生的沟通和探究能力。同时,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帮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自信,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但同时也要注意,要让学生在舒适的环境中学习,不要强求,要注意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小班上期语言领域教学计划 篇3

小班上期语言领域教学计划

一、主题:我和我的家人

课程目标:

1. 能够理解和使用家庭成员的称呼和身份。

2. 能够简单描述自己的家庭成员及其特点。

3. 能够开展交流和合作活动,增强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 通过绘画、剪贴等手工活动,加强手部协调能力和美感培养。

课程内容:

1. 介绍家庭成员的称呼和身份,学习简单的自我介绍句式。

2. 听取教师的描绘,描述自己家庭成员的特点和爱好。

3. 通过角色扮演,学会与家庭成员的交流方式。

4. 家庭成员联名制作合影墙,展示家庭成员的重要性和团结魅力。

5. 手工制作家庭成员纸片人,训练手部协调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

教学方法:

1. 教师授课、启发式和体验式。

2. 合作式和角色扮演式。

3. 图像和实物展示式。

教学重点:

1. 学生能够理解和使用家庭成员的称谓。

2. 学生能够简单描述家庭成员并了解家庭成员的爱好和特点。

3. 学生能够发现和利用内在特质与价值,在家庭中建立合理的人际关系并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教学难点:

1. 如何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和家庭成员的互动沟通培养自信和交流能力。

2. 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分析和利用内在特质与价值,树立与家庭成员互帮互助的观念。

教学资源:

1. 教学磁带、教学影片和图片。

2. 家庭照片、歌曲和图画。

3. 手工材料和工具。

评估方式:

1. 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完成交流和合作活动。

2. 学生能够用简单的句子表达家庭成员的特点和爱好。

3. 学生能够在手工制作中,按要求完成纸片人,并给出简单的描述。

参考文献:

孙永青主编. (2007). 幼儿教育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贾文洁主编. (2011). 基础教育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感受与反思:

这个主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在幼儿教育中应该越来越受到关注。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也是幼儿手、心、头的综合性课堂。我们应该注重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强调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互动。同时,我们也应该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将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有机地融入到幼儿园的教学中。希望通过这个主题的教学,能够让孩子们更加热爱和珍惜自己的家庭,开拓他们的眼界,增强他们的情感认知和人际交往能力。

小班上期语言领域教学计划 篇4

小班上期语言领域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 学习英语基础单词,掌握基本的语音、听力、发音、口语表达和阅读能力。

2. 学习中文拼音,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

3. 加强幼儿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提高幼儿的语感、语言思维和语言意识。

4. 通过多样化、趣味性的学习活动,发展幼儿的情感、智力、体能等多方面,促进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

1. 英语基础单词:人物、动物、食物、身体器官、颜色、数字等。

2. 中文拼音:b、p、m、f、d、t、n、l、g、k、h、j、q、x、zh、ch、sh、r、z、c、s。

3. 幼儿语言表达和交流:绘本故事、交际用语、情景教学、口头表达、肢体表达等。

4. 多样化、趣味性的学习活动:游戏、童话故事、音乐活动、手工创作、表演等。

三、教学方法

1. 生动活泼的教学。

2. 多模式教学。

3. 创新的教学手段。

4. 体验性的教学。

五、教学计划

主题一:英语单词学习

1. 目标:掌握人物、动物、食物、身体器官、颜色、数字等英语基础单词。

2. 教学步骤:

(1)教师出示单词卡片,介绍单词的发音和含义。

(2)通过听发音、看图、拼写等方式学习单词。

(3)游戏:英语单词接龙、英语单词对对碰、模仿音乐唱英语歌等。

(4)复习和巩固:配对游戏、识图游戏、听音辨词游戏等。

主题二:中文拼音学习

1. 目标:掌握中文拼音,并能正确应用。

2. 教学步骤:

(1)通过教师演示、学生模仿、合奏等方式学习拼音。

(2)游戏:捉拍拼音字母、打字游戏、识别生字等。

(3)活动:歌唱、跳舞、听音辨字等。

主题三:幼儿语言表达和交流

1. 目标: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2. 教学步骤:

(1)教师通过韵律语调、情感色彩等方式教授语言表达技巧。

(2)活动:小组竞赛、演讲比赛、歌唱比赛等。

(3)交流合作:集体活动、扮演角色、交际游戏等。

主题四:多样化、趣味性的学习活动

1. 目标:通过多样化、趣味性的学习活动促进孩子多方面的发展。

2. 教学步骤:

(1)游戏:比赛、追逐赛、运球等。

(2)童话故事:教师讲述故事和绘本故事,促进情感、智力、语言等方面的发展。

(3)音乐活动:唱歌、跳舞、拍打乐器等。

(4)手工创作:制作手工饰品、剪纸、画画等。

(5)表演:舞蹈、戏剧,激发孩子创造性和表现力。

六、教学评价

1. 观察评价:观察幼儿在教学活动中学习情况,记录幼儿在发音、听力、口语表达、阅读等方面的表现。

2. 笔试评价:掌握英语基础单词、中文拼音的听写和考试考核。

3. 表演评价:孩子在各种表演活动中的表现,特别是语言表达和情感交流方面的表现。

4. 家长评价:家长参加教学活动,记录孩子的口语表达、交流、思维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小班上期语言领域教学计划 篇5

小班上期语言领域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 帮助幼儿认识字母和数字,并掌握字母和数字的发音和书写方法。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让幼儿在实际生活中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感受。

3. 培养幼儿的阅读理解和听力理解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理解水平。

二、教学内容:

1. 字母认识:通过游戏和歌曲的方式,帮助幼儿认识26个字母,并学习字母的发音和书写方法。

2. 数字认识:通过游戏和有趣的数学活动,帮助幼儿认识数字,并学习数字的大小和计数方法。

3. 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故事和场景模拟,让幼儿学习如何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感受,并提高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 阅读理解和听力理解:通过阅读绘本、观看视频和听力活动,帮助幼儿提高语言理解能力,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听力能力。

三、教学方法:

1. 多元化的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2. 互动式教学法:通过和幼儿的互动,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3. 经验学习法: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场景模拟,让幼儿学以致用,掌握语言技能。

四、教学安排:

1. 第1周:字母认识

教学内容:通过游戏和歌曲的方式,帮助幼儿认识26个字母,并学习字母的发音和书写方法。

教学活动:字母模板制作、字母瘦身比赛、字母拼音游戏等。

2. 第2周:数字认识

教学内容:通过游戏和有趣的数学活动,帮助幼儿认识数字,并学习数字的大小和计数方法。

教学活动:数字拼图、数字迷宫、简单加减法游戏等。

3. 第3周: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通过故事和场景模拟,让幼儿学习如何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感受,并提高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活动:互动故事会、情景对话、角色扮演等。

4. 第4周:阅读理解和听力理解

教学内容:通过阅读绘本、观看视频和听力活动,帮助幼儿提高语言理解能力,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听力能力。

教学活动:绘本分享、音乐课堂、英文电影欣赏等。

五、教学评估:

教师将定期观察幼儿在学习中的表现,包括学习兴趣、掌握程度、表达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和指导。同时,将通过定期考核和综合评估,对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数字和字母认识、阅读理解和听力理解等方面进行评估。还将鼓励家长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互动,以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和整体进步。

小班上期语言领域教学计划 篇6

小班上期语言领域教学计划

主题:认识身体部位

1. 目标:

a. 能够认识常见的身体部位,如头、肩膀、手、脚等。

b. 能够用正确的词汇描述自己和他人的身体部位。

c. 能够通过歌谣、游戏、绘画等方式巩固所学内容。

2. 教学内容:

a. 通过图片、实物和动画等方式认识身体部位。

b. 听儿歌《头肩膀膝盖脚》,边听边观察。

c. 运用身体语言,如指指自己的身体部位,引导学生跟读。

d. 通过游戏、手势和绘画等方式巩固所学内容。

3. 教学活动:

a. 活动1:认识身体部位

提供一些图片、实物和动画,通过直接指认或问答的方式,让学生认识身体的各个部位。

b. 活动2:听儿歌边观察

听儿歌《头肩膀膝盖脚》,在听的过程中,边观察所唱部位的位置和特征。

c. 活动3:跟读和模仿

通过指导、示范和引导,让学生跟读儿歌,模仿老师的动作和语音。

d. 活动4:游戏和手势

创设各种情景,如躲猫猫、捉迷藏、模仿动物等,让学生运用所学部位,进行游戏和手势练习。

e. 活动5:绘画和制作

让学生通过画画、剪贴等方式,制作出自己的身体模型,巩固所学内容。

4. 教学评估:

a. 观察学生的表现,如是否能准确指出身体部位,并用正确的词汇进行描述。

b. 检查学生绘画、手势和游戏等作品,是否符合所学内容。

c. 通过问答、评比、点评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5. 教学策略:

a. 多媒体教学策略:通过图片、动画和儿歌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

b. 情境教学策略:创设各种情景,让学生在游戏和手势练习中,自然而然地学习身体部位。

c. 互动教学策略:通过问答、评比和点评等方式,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小结:

通过本期教学,学生可以认识常见的身体部位,用正确的词汇描述自己和他人的身体部位,巩固所学内容,提高语言表达和身体协调能力。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地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小班上期语言领域教学计划通用12篇


教学计划更有利于将来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假期结束了,新学期到来了,教师们需要为新学期工作写个具体实施计划。怎样才能将学科教学计划写好呢?这是一篇工作总结之家用心制作的“小班上期语言领域教学计划”期待您的喜欢,以下提示仅供参考可能有所偏差请您自行判断!

小班上期语言领域教学计划 篇1

小班上期语言领域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让幼儿能够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 提升幼儿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培养幼儿爱好阅读的好习惯。

3. 通过不同形式的语言游戏和简单的语音、语调、语音韵律的磨练,提高幼儿的语音、语调、语音韵律的识别能力和模仿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以主题和故事为主线,在故事中引入生活中的各种语言和词汇,让幼儿逐渐理解和掌握。

2. 通过朗读故事、幼儿歌曲、童谣、游戏等形式,提高幼儿的听说能力。

3. 引导幼儿根据所听到的故事或生活中的事情,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高幼儿思考和表达能力。

4. 给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语言环境,使幼儿能获得更多实践机会,巩固所学内容。

三、教学方法

1. 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季节花卉、动物、食物、交通工具、职业等内容,让幼儿通过视觉感受来理解和掌握语言。

2. 通过朗读和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学习新词汇和表达方式。

3. 利用游戏、口琴、唱歌等形式,提高幼儿的语音、语调、语音韵律的识别和模仿能力。

4. 借助互动课件、拼图游戏等形式,让幼儿更轻松愉悦地学习和掌握语言。

四、教学周期及具体内容

第一周:季节和天气

教学内容:介绍春、夏、秋、冬四季以及不同季节的天气、衣服、食物、活动等

教学目标:提高幼儿的语言理解和表述能力,让幼儿了解季节和天气的变化。

教学内容:唱《小燕子》、《蜗牛与黄鹂鸟》等歌曲,学习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

教学目标:提高幼儿的听说能力和语音、语调、语音韵律的模仿能力。

第二周:身体健康

教学内容:介绍身体各部位的名称、运动和保健知识

教学目标:提高幼儿对自己身体的认知,让幼儿学会关注和保护自己的健康。

教学内容:学习《小兔子乖乖》、《小星星》等歌曲,唱着《前进、前进》等歌曲,跟着动作做广播体操。

教学目标:培养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和体育兴趣,提高幼儿的语音、语调和音乐节奏感。

第三周:小动物世界

教学内容:介绍不同种类的动物如猫、狗、鸟、鱼、绵羊等,让幼儿了解不同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教学目标:提高幼儿的语言理解和表述能力,让幼儿对不同动物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教学内容:主题故事《猫和老鼠》、《鸟儿和虫儿》等,让幼儿通过故事理解和学习动物的语言表达。

教学目标:提高听说能力,培养幼儿爱好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第四周:职业大观

教学内容:介绍不同行业的职业如医生、警察、消防队员、运动员等,让幼儿了解各职业的特点和工作内容。

教学目标:提高幼儿的语言理解和表述能力,让幼儿对不同职业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教学内容:学习歌曲《感谢读者》、《我是一个小小工人》等,让幼儿通过歌曲了解各职业的重要性和作用。

教学目标:提高听说能力,培养幼儿对各职业的尊重和敬业精神。

五、教学评估

1. 观察和记录幼儿的听、说、读、写等语言表现情况。

2. 每周开展相关教育游戏和活动,通过游戏和活动的互动来评估幼儿的语言表现水平。

3. 推行家长参与到幼儿语言表达及阅读活动中去,让家长更好了解幼儿在语言领域中的表现水平,更好配合相关教育计划给予幼儿教育反馈。

小班上期语言领域教学计划 篇2

小班上期语言领域教学计划

一、 教学目标

1. 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沟通能力,进一步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与表达能力。

2. 提供富有启发性的语言环境,激发孩子的语言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开始让孩子了解拼音及其基本字母组合,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4. 掌握基本读音和书写常用汉字,初步了解汉字的基本组成。

二、 主题范文

1. “我的家庭”

本主题目的在于,让孩子学习如何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并借此提高其相应的口语表达能力。

具体实施:

通过家庭成员照片来带领孩子认识他们,了解每个家庭成员的身份、职业和特点,从而引导孩子学习家庭成员的称谓;

教授孩子基本的句型,如:我叫{个人名字},我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我的{家人}做{职业},他 / 她很{特点};

让孩子进行问答练习,例如:请问你有几个家人?你的爸爸是做什么工作的?你的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

进行角色扮演的活动,例如:模拟家庭成员的“聚会”或“晚餐”,让孩子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需求。

2. “我的宠物”

本主题目的在于,引导孩子了解和探究动物,同时学习宠物的相关词汇,提高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

具体实施:

通过图片或实物让孩子认识宠物,并了解它们的特点和需求;

教授基本的词汇,例如:狗、猫、鱼、鸟、兔子、老鼠、蜥蜴等;

组织讲故事或讲情景,例如:小狗丢了主人,孩子们要出去寻找小狗,并回来讲述经历。讲述宠物生活中的趣事,让孩子们学会自由表达和分享;

进行绘画、彩绘、手工等活动,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创作,表达对宠物的爱和关心。

3. “拼音学习”

本主题目的在于,通过教授常用字母的组合及拼音,为孩子学习汉字做好铺垫。

具体实施:

教授拼音,并通过给出相关的汉字,让孩子进行对应和拼写的训练;

以字符游戏为载体,例如拼成拼音的单词和句子,让孩子认识和了解不同的拼音组合;

通过听写训练,让孩子熟练掌握不同拼音的读音和正确的书写方式;

搭配拼音儿歌、拼音视频等教材,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加深对拼音的理解和记忆。

小班上期语言领域教学计划 篇3

小班上期语言领域教学计划

主题:动物园

一、教学目标

1.能理解与运用动物园相关词汇、短语和简单句子进行交流。

2.能熟练运用方位、数量、形容词等基础词汇描述动物园里的景点和动物。

3.能听懂并跟随教师指令进行动作、唱儿歌、模仿动物叫声。

二、教学内容

1.认读相关动物词汇,如lion, tiger, giraffe, elephant, monkey等。

2.学习与动物园相关的形容词,如big, small, large, small等。

3.了解动物园里的景点,在课堂中让幼儿感受到动物园的美妙之处,如flower garden, playground, food court等。

4.学习动物的叫声,让幼儿沉浸到动物园的氛围中。

5.复习数字并引入新的数字,课程中可涉及到数量概念,如three monkeys,four lions等。

三、教学方法

1.激发幼儿兴趣,由浅入深地引导幼儿学习。

2.运用色彩鲜艳、互动性强的教具,如图片、卡片、互动游戏等。

3.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如口头呈现、动态展示等。

4.合理利用孩子们自身的经验和情感,让他们通过真实的情境来进行语言交流。

四、教学过程

1.教师引入动物园主题,并展示相关图片,与幼儿进行互动讨论。

2.教师为幼儿介绍不同动物的名称,并让幼儿逐个模仿动物叫声。

3.教师运用卡片、图片等教具,引导幼儿认读基础词汇并加以巩固。

4.教师以实物或图片的形式展示动物园中的景点,引导幼儿学习相关的形容词。

5.教师带领幼儿数数并进行简单的加减法练习,让幼儿加强数字概念的认知。

6.通过角色扮演、情境创设,让幼儿亲身体验到动物园的独特魅力。

7.教师以儿歌的形式教授相关课文,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语言学习。

五、教学评价

1.在授课期间,教师要密切观察幼儿的反应,及时修正教学方案。

2.在课程结束后,教师要给予反馈和评价,包括语言、思维、动手能力等多个方面。

3.教师要及时记录幼儿在语言学习方面的进步,为后续课程开展提供有效参考。

小班上期语言领域教学计划 篇4

小班上期语言领域教学计划:感官&情感主题

本次教学主题为“感官&情感”,旨在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发展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表达感官和情感。

一、课程目标

1. 理解并运用一些基本词汇,如happy、sad、hungry、thirsty等。

2. 培养学生对于情感和感觉的认知,如快乐、悲伤、害怕、生气等。

3.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如故事讲述、游戏和角色扮演等,帮助学生实现语言和情感的融合。

二、教学活动

1. 大声说出你的感受——让学生用英语来表达他们的内心感受,如快乐、悲伤、害怕等,并让他们分享相应的经历和原因。

2. 图片描述——用适当的图片描述感官和情感,让学生根据图片描述并运用词汇进行对话。

3. 故事讲述——用精彩的故事来表达感官和情感,并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从故事中学习词汇和表达方式。

4.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角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超市购物、学校上课等,使学生通过互动交流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5. 感受学习——选择一个感官主题,如“看”、“听”等,结合实际场景,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学习。

三、教学评价

1. 通过教师孩子互动交流,了解孩子对于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2. 通过多次活动来评价孩子们的语言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的提升。

3. 通过观察和听取反馈来评价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度。

四、总结

通过本次教学主题的学习,学生们可以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中学习和掌握一些用于描述感官和情感的基本词汇,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老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多加引导和关注,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提升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从而更好地应用于日常交流和生活中。

小班上期语言领域教学计划 篇5

小班上期语言领域教学计划

一、教学背景分析

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和交流工具,同时也是学生在自我表达和认知上的重要支撑。小班的学生年龄较小,大多数处于2-3岁的阶段,这是语言习得和语言认知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学生比较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喜欢听故事、看图画、模仿说话。因此,为了引导学生正确习得语言,我们需要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小班学生的个体差异,注意创设教学情境,注重语言输入和输出,激发学生兴趣和积极性,促进语言的多元发展。

二、教学目标

1. 培养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掌握基本的词汇、语法和语音。

2. 使学生能够通过语言交流实现自我表达和沟通。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并培养对文字和语言的兴趣和喜好。

4. 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

三、教学内容选择和安排

1. 语音教学

(1)拼读音节:a、o、e、i、u等元音字母。

(2)认读声母和韵母:b、p、m、f、d、t、n、l、g、k、h等声母以及a、o、e、i、u、ai、ei、ui、ao、ou、iu、ie、ue、er、an、en、in、un、ang、eng、ing、ong等韵母。

(3)教学方法:大量听、说和唱,通过故事、游戏、绕口令、歌唱等方式增加语音训练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2. 词汇教学

(1)日常用语:问候语、课堂用语、情感表达等。

(2)学生生活相关的词汇:人物、动物、食品、颜色、数字、形状、环境等。

(3)教学方法:借助图画、卡片、实物等教具,让学生边看边学,同时进行听、说、读、写综合训练。

3. 语法教学

(1)基本的词汇搭配规则。

(2)助动词、情态词、否定词、疑问词等基础语法。

(3)教学方法:多注重讲解语言的基本法则和常用句型,结合实际情景引导学生掌握基础语法。

4. 阅读教学

(1)教学材料包括图画书、卡片、儿歌、童谣、课文等。

(2)通过被动欣赏、互动朗读、问答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字和语言的认知兴趣。

(3)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不同形式的阅读教学,设立奖励机制,促进学生对阅读的热爱和积极性。

四、教学资源准备

1. 课件(包括动画、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源)。

2. 学生用书(包括教材、练习册、小书、读物等)。

3. 实物教具(包括小人书、卡片、图画、实验器材等)。

4. 教学环境(包括课室、图书馆、室外等)。

五、教学方法

1. 互动教学法:让学生参与教学,注重听说读写的结合,鼓励学生提问和互动交流。

2.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活动等趣味化的方式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语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 视听教学法:利用教学材料、多媒体教学工具等视觉和听觉信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语言知识。

4. 相关学科的综合教学法:结合绘画、音乐、手工等相关学科的内容,培养学生多元思维和综合素养。

六、教学评价方法

1. 基于观察评价法: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听说读写情况,给出相应的评价和建议。

2. 对话评价法:教师与学生对话互动,通过交流方式评价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表现。

3. 组织活动评价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项语言活动,收集分析学生表现和反馈信息,评价教学效果。

七、教学安排和时间分配

本次语言领域教学计划持续时间为一个学期,总共15周,每周2节课,每节课时间为40分钟。具体安排如下:

第1周-第3周:语音教学(6节课)

第4周-第6周:词汇教学(6节课)

第7周-第9周:语法教学(6节课)

第10周-第12周:阅读教学(6节课)

第13周-第15周:复习和总结(6节课)

八、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小班上期语言领域教学计划,我们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多元化发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们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结合学生实际需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注意了教学资源准备和评价方法的选择和使用,以期为学生提供更优质和有效的教学服务。最终,我们希望通过这个课程的实施,可以促使每个学生都有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和学习支撑,能够在语言方面做到“学练并重”,从而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展现他们的个性和特长。

小班上期语言领域教学计划 篇6

小班上期语言领域教学计划

主题:发现身边的颜色

教学目标:

1. 帮助孩子认识到生活中的颜色。

2. 提高孩子的观察力和颜色辨别能力。

3. 培养孩子对颜色的感知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

1. 自然界的颜色:让孩子观察自然界中出现的颜色,如花草树木的颜色、天空、云朵、水的颜色等等。

2. 家庭及生活用品的颜色:让孩子观察家居环境中出现的颜色,如桌子、椅子、墙壁、玩具、衣服等的颜色。

3. 游戏:通过游戏方式来帮助孩子认识不同的颜色。

教学方法:

1. 观察法:带领孩子在教室和户外来观察不同的颜色。

2. 模仿法:用生活实例或图片的方式来教授孩子颜色的名称和认知。

3. 游戏法:通过互动游戏方式提高颜色的辨别能力。

教学步骤:

1. 导入:利用教具、图片等方式,让孩子认识并说出几种颜色的名称,如红色、黄色、蓝色、绿色等。

2. 活动1:让孩子在教室或户外寻找自然界中出现的不同颜色,如白色的云朵,绿色的草地,蓝色的天空等等。让孩子自由的发挥,引导他们认识到不同的颜色,进行探究。

3. 讲解:针对孩子观察到的颜色,给出一些带有情感和生活实例的故事,帮助孩子将颜色与生活联系起来,促进认知。

4. 活动2:出示不同家居环境中的生活用品的图片,让孩子说出生活用品的颜色,并在实际生活中找到相符的场景进行颜色的辨别。

5. 活动3:以游戏为主,让孩子通过彩球、积木、卡片等方式来进行颜色的认知和辨别,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6. 活动4:让孩子和小伙伴们一起合作,做一幅色彩斑斓的画作,通过表现自己喜欢的颜色,来展示自己对颜色的理解和认知。

7. 总结:回忆今天讲解的颜色,鼓励孩子将今天学习到的颜色和目前生活中的颜色进行对比,丰富孩子对颜色的认知。

教学评估:

通过活动1、2、3等方式来评估孩子的学习情况,主要以孩子的反应速度、颜色的辨别能力、表达能力等展开评估。在活动结束后,采用一对一的方式把中心的表现记录在册。

小班上期语言领域教学计划 篇7

一、主题:我的家庭

第一周:家庭成员介绍

目标:学会用中文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认识家庭成员的职业和爱好。

方法:听家长介绍,学生自我介绍和小组讨论。

成果:学生能够流利地用中文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认识家庭成员的职业和爱好。

第二周:我的家

目标:描述家里的布置和物品,学会用中文表达家庭活动。

方法:看图片和视频,学生描述,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

成果:学生能够用中文描述家里的布置和物品,顺畅表达家庭活动。

第三周:家庭照片

目标:学会用中文描述家庭照片,对照片进行观察和分析。

方法:看家庭照片,学生描述,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

成果:学生能够用中文描述家庭照片,分析照片中的人物和场景。

第四周:我的家乡

目标:了解自己的家乡,学会用中文表达对家乡的感情。

方法:看图片和视频,听家长介绍,学生讨论和写作。

成果: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用中文表达对家乡的感情。

二、主题:我的朋友

第一周:认识新朋友

目标:学会用中文介绍自己,认识新朋友。

方法:自我介绍,交流认识新朋友,在小组中讨论和角色扮演。

成果:学生能够用中文介绍自己,认识新朋友。

第二周:我的伙伴

目标:学会用中文描述自己的朋友和伙伴,认识不同性格和爱好的朋友。

方法:听家长介绍,学生描述,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

成果:学生能够用中文描述自己的朋友和伙伴,认识不同性格和爱好的朋友。

第三周:我和朋友的互动

目标:学会用中文表达自己与朋友的互动和合作,认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方法:小组合作活动,学生讨论和写作。

成果:学生能够用中文表达自己与朋友的互动和合作,认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第四周:朋友之间的沟通

目标:学会用中文表达与朋友的交流和沟通,认识友谊的重要性。

方法:小组讨论,学生写作和角色扮演。

成果:学生能够用中文表达与朋友的交流和沟通,认识友谊的重要性。

以上为小班上期语言领域教学计划中的两个主题范文,从中可见,小学生在语言学习中需要学会通过听说读写来感知、表达和交流,同时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小班上期语言领域教学计划 篇8

小班上期语言领域教学计划

本教学计划旨在提高小班儿童的语言能力和交流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为未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教学计划将根据幼儿园总体教学目标,立足小班儿童的认知特点和语言发展阶段,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形式,结合幼儿园教学实际,安排语言领域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 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和形式,提高儿童的语音、词汇、句法和交际能力;

2. 培养儿童的语言表达及理解能力,让他们能够自信地参与日常交流和各种活动;

3. 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水平,启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儿童的写作能力,提高作文水平,激发儿童的写作兴趣;

5. 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和判断力,促进儿童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教学内容

一、语音

1. 学习语音基础:掌握字母名称和发音,学会辨别音节和韵母;

2. 学习元音和辅音的发音,通过歌曲、相声、笑话等教具,增强儿童对音的感知;

3. 学习单词发音,教授一些简单单词,让儿童学习正确的发音方式;

4. 学习语音联想:通过教具和游戏,培养儿童的联想能力,提高语音语感。

二、词汇

1. 学习生活常用词汇:如颜色、数字、家庭成员、食物、动物等;

2. 学习动词和形容词:如跑、走、跳、快、慢、高、矮等;

3. 学习简单的短语、句子:如“我爱你”、“好乐园”、“我想吃冰淇淋”等;

4. 通过卡片游戏、图片、故事等教具,使儿童能够感受到单词的意义和使用方法,扩大他们的词汇量。

三、句法

1. 简单的句子结构:如主语+谓语、主语+谓语+宾语等;

2. 熟练掌握前置、后置定语的使用方法;

3. 熟练掌握简单的词性: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4. 通过问题解决、游戏、歌曲等方式,帮助儿童理解和掌握简单的句法结构。

四、交际

1. 学会礼貌用语:例如请谢对、对不起、谢谢等;

2. 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例如我喜欢、我不喜欢等;

3. 学会与他人合作和沟通,培养良好的团队意识;

4. 通过角色扮演、讨论等方式,帮助儿童掌握基本的交际技巧。

五、阅读

1. 增加阅读量,培养阅读兴趣:通过讲故事、听故事CD、读绘本等方式,引导儿童热爱阅读;

2. 教会阅读技巧:如如何理解文章、如何找到主旨等;

3. 通过接龙、抢答、小组读书等方式,提高阅读水平;

4. 培养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故事情节、绘本图片、角色形象等多维度刺激,让儿童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

六、写作

1. 学会书写字母、数字,并纠正错误;

2. 学会写自己的名字和家长的名字;

3. 学会写一些简单的句子,如“我喜欢……”,“我想……”;

4. 通过描绘画面,说一段话,编故事等方式,激发儿童的写作兴趣。

七、教学方法

1. 游戏法:通过游戏,让儿童在语言中获得快乐和成就感;

2. 想象法:通过故事、图片等方式,引导儿童发挥想象,让他们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3. 模仿法:老师通过模仿和引导,激发儿童学习语言的兴趣和动力;

4. 词汇联想法:通过卡片、图片等教具,让儿童学习新单词,加深记忆效果并扩大他们的词汇量。

结语

通过本次教学,我们旨在提高小班儿童的语言表达、语音、词汇和阅读能力,让他们在交流中感受到语言的魅力,不断激发他们的语言兴趣,为他们的未来学习和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

小班上期语言领域教学计划 篇9

小班上期语言领域教学计划

I. 教学目标

1. 听和说:学会简单的问候语、表述喜好和需求等基本口语,能够理解简单的指令和短句话,并能做出有声音的回应。

2. 读和写:能够认识26个英文字母和常见的汉字、识别简单的单词和常用的教室物品名称,能够简单的书写自己的名字并理解书写的基本原则。

3. 文化体验:能够了解简单的文化活动和节日,并学会相应的经典儿歌和歌曲,了解基础的文化知识和礼仪习惯。

II. 教学内容

1. 听和说:基础口语练习,包括问候语、自我介绍、表述喜好和需求等,配合日常生活中的活动情景进行练习。

2. 读和写:认识26个英文字母并辨认大小写,认识常见的中文字符,并通过卡片、图片和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辨认,书写自己的名字,了解基本的书写原则。

3. 文化体验:带领学生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并学习基础的儿歌和歌曲,如《拔萝卜》、《小白船》、《种太阳》等,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和相关的活动,如春节、中秋节等,并让学生参与相应的绘画、手工和制作活动。

III. 教学方法

1. 多媒体课堂:通过课件、音视频播放等形式,带领学生直观体验英语和中文的发音、口语表达和书写规律等。

2. 游戏式教学:采用游戏、竞赛等有趣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3. 互动教学: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自主互动,帮助学生建立互助、合作和分享的意识,促进学生语言交流和合作能力的发展。

IV. 教学评估

1. 总体评估:结合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综合表现,评估学生语言能力的整体水平和发展趋势。

2. 学习单元测试:基于不同的学习单元,设计相关的听说读写测试题目,全面评估学生的具体掌握情况和巩固进度。

3. 教育反馈:及时提供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评估反馈,与家长进行沟通,协作规划学生的下一步发展目标和教育方案。

V. 教学时序

本计划共分为16个学周,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进度,安排合适的教学时序和课程设置。具体如下:

第1-2周:基础口语练习

第3-4周:认识英文26个字母

第5-6周:认识汉字和识别常用教室物品名称

第7-8周:写自己的名字和认识基本的书写原则

第9-10周:了解春节及相关的文化知识和活动

第11-12周:学习基础的儿歌和歌曲,如《拔萝卜》、《小白船》、《种太阳》等

第13-14周:认识中秋节及相关的文化知识和活动

第15-16周:学生趣味活动,巩固相关的语言和文化知识

VI. 教学资源

1. 多媒体设备:课件、音视频播放设备等

2. 教学工具:卡片、图片、书写工具等

3. 学习资料:教材、练习册、笔记本等

4. 其他资源:网络教育平台、亲子教育课程等

VII. 教学计划总结

在本期语言领域教学计划中,通过多媒体课堂、游戏式教学和互动教学等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和教育服务。通过教育评估和反馈机制,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协助孩子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目标。通过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和节日体验,帮助孩子了解各种文化知识和习惯,提升孩子的跨文化素养和全面素质发展。

小班上期语言领域教学计划 篇10

小班上期语言领域教学计划

目标: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语言基础,通过细致耐心的教学,让幼儿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和需要,并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

主题一:我的家庭

主题简介:家庭是幼儿成长的第一课堂,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社会。通过本主题的学习,幼儿可以了解家庭的组成、家庭成员的角色与职责,以及如何与家人进行简单的沟通交流。

教学计划:

1.情境营造

在班级中搭建一个简单的“家庭”场景,如客厅、卧室、厨房等,让幼儿感受到家庭中有哪些地方和物品。

2.语言目标

(1)学习常用的家庭成员名称和称呼方法,“爸爸、妈妈、奶奶、爷爷”等等。

(2)学习家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用词汇和简单的句型,如“吃饭、睡觉、起床、洗澡”等等。

(3)加强听力和口语能力,听取家人的要求和意见,并简单回答、表达想法。

3.教学方法

(1)借助图书、音像资料等教辅材料,让幼儿在情境中模仿家庭成员之间的对话。

(2)通过讲解、配图、干预等形式,引导幼儿识别物品、认知家庭成员,帮助其建立正确的称呼方法。

(3)在班级中进行简单的角色扮演,让幼儿充当不同角色,练习日常交流中可能遇到的情形。

(4)配合小游戏、手工等形式,加强幼儿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综合表达的能力。

主题二:我爱诗歌

主题简介:诗歌是一首歌颂美好、传递情感的优美语言艺术,同样也是培养幼儿语言、审美和情感方面素养的重要工具。通过本主题的学习,幼儿可以接触到不同类型的诗歌,欣赏其优美的语言和音乐,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感情和美意。

教学计划:

1.情境营造

在课堂中打造一个安静、温馨的氛围,让幼儿沉浸在美妙的诗歌世界中。

2.语言目标

(1)学习基本的诗歌体裁和韵律,包括古体诗、现代诗、童谣、儿歌等。

(2)学习诗歌中常见的词汇和表现手法,如修辞、比喻、想象、抒情等等。

(3)练习朗诵和背诵一些简短易懂的诗歌,让幼儿在集体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自信。

3.教学方法

(1)配合绘本、多媒体等资料,引导幼儿读懂诗歌的含义,并教授常见的诗歌阅读技巧。

(2)鼓励幼儿尝试自己创作一些简单的诗歌,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3)通过配乐、舞蹈等形式,让幼儿体验诗歌的音乐节奏,加深理解和记忆。

(4)在班级中组织一些小型活动,如背诵比赛、诗歌分享等,让幼儿在互动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主题三:我喜欢动物

主题简介:动物是孩子们最亲近、最喜欢的朋友之一,也是幼儿认识和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通过本主题的学习,幼儿可以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学习动物名称和习语,提高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计划:

1.情境营造

在班级中设置一个小小的动物园,引导幼儿探索不同动物的生活和特点。

2.语言目标

(1)学习动物名称,包括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昆虫等各类动物。

(2)认知和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如体态、习性、食性等。

(3)学习常用的动物习语和成语,如“狐假虎威、狗急跳墙”等。

3.教学方法

(1)通过图书、影像资料等教辅材料,呈现不同动物的形态特征、生存环境和生活习性,帮助幼儿了解和认知动物的基本特点。

(2)在班级中设置一些活动,如手工制作、涂鸦、彩绘等,引导幼儿通过动手实践,深化对动物的印象和认知。

(3)课堂小组活动,组织幼儿围绕特定的动物展开讨论和互动,增强幼儿在集体中的表达和思考能力。

(4)带领幼儿出门参观动物园或野生动物保护区,亲身感受和了解动物的美妙世界。

以上是小班上期语言领域教学计划三个主题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班上期语言领域教学计划 篇11

第一周

主题:认识自我

目标: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和自尊心,增强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

1.认识身体部位,学习身体语言。

2.表达自己的情绪及需求

3.制作自己的情绪表达卡

教学过程:

第一课:认识身体

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认识身体的各个部位,让他们摸、拍、指着身体各个部位,学说正确的名称;利用课件,播放一些儿歌,一起唱一唱,让孩子们更好地记忆和理解。

第二课:情绪表达

老师出示一些图画,让孩子说一说这张图画中人物的心情;并辅导孩子如何用“我觉得……,我需要……”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引导孩子们学会情绪的识别和表达。

第三课:制作情绪表达卡

老师引领孩子们一起制作情绪表达卡,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情绪,有效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心情。

实施方式:

语言氛围营造、小组讨论、情境模拟、角色扮演、图片展示、听说读写互动等方式

评估方式:

个别测验、情境模拟、小组讨论等方式

第二周

主题:日常生活

目标:扩大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学会简单的日常交际用语。

教学内容:

1.日常交际用语——打招呼

2.家庭成员及其职责

3.日常习惯和生活小常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日常交际用语——打招呼

老师出示一些图画,旁白朗读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场景,引导孩子学会如何打招呼和回应,养成良好的社交习惯。

第二课:家庭成员及其职责

老师为孩子们介绍一家四口的家庭成员,并简单介绍他们的职责,引导孩子们学会尊重他人、分享照顾他人等社交技能。

第三课:日常习惯和生活小常识

老师为孩子们介绍一些日常生活小常识和好习惯,如勤洗手、节约用水、清洁物品等,同时指导孩子们认识和了解食品安全等保健知识。

实施方式:

语言氛围营造、图片观察、小组讨论、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

评估方式:

个别测验、情境模拟、小组讨论等方式

第三周

主题:我的家乡

目标:学习用语言描绘、介绍家乡的风土人情,培养孩子们的民族意识和家乡情感。

教学内容:

1.学习和发音地理地貌及绘制简易地图

2.介绍生活习俗、风土人情

3.了解家乡物产,学习搭建地方特色小物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学习和发音地理地貌及绘制简易地图

老师为孩子们介绍中国大陆的主要地理地貌,让孩子们通过观看图片和模型等,学习发音并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并绘制简易地图。

第二课:介绍生活习俗、风土人情

老师为孩子们介绍家乡的生活习俗、风土人情,让孩子们通过观察演示或小组分享等方式了解生活中的不同文化现象。

第三课:了解家乡物产,学习搭建地方特色小物件

通过看图片、实物展示等形式,让孩子了解家乡的物产,并结合自己动手的操作,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物件。

实施方式:

语言氛围营造、图片展示、模拟操作、小组讨论、手工制作等方式

评估方式:

个别测验、小组评比等方式

第四周

主题:自然节气

目标:通过学习节气和天气,学会用简单语言描绘自然的变化,提高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心。

教学内容:

1.学习基本天气现象

2.了解节气及特点

3.学习环保知识及爱护自然

教学过程:

第一课:学习基本天气现象

老师让孩子们观察现实生活中的天气变化,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天气现象,同时引导他们学习简单的气象知识。

第二课:了解节气及特点

老师为孩子们介绍二十四节气,让孩子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绘自然的变化,培养他们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度。

第三课:学习环保知识及爱护自然

老师为孩子们介绍环保的理念和方法,让孩子们了解要如何保护大自然,让孩子们认识到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去保护大自然。

实施方式:

语言氛围营造、观察模拟、小组讨论、图片欣赏等形式

评估方式:

个别测验、情境模拟等方式

小班上期语言领域教学计划 篇12

小班上期语言领域教学计划

本计划是针对小班幼儿的语言领域教学计划,旨在帮助幼儿掌握日常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同时提升幼儿的听说读写能力。本计划分为三个主题,每个主题均包含了数个具体教学内容。

主题一:认识自己和朋友

1.认识身体各部位: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手、脚,口头教学、肢体示范、歌曲引导、创意手工等多种教学形式。

2.认识感官:视、听、嗅、味、触,开展感官体验活动,如嗅香水、听声音、品味食物、触摸不同材质等。

3.学习礼貌用语: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不要紧等,通过角色扮演、游戏等方式,让幼儿学会用礼貌的方式与人交往。

4.认识朋友:介绍自己,了解别人,礼貌交流,形成互助学习和友谊。

主题二:认识生活和自然环境

1.认识家庭成员和家居物品: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桌子、椅子、床铺等,学习简单问候语、形容词等日常用语。

2.认识食物和饮品:牛奶、水果、蔬菜、面包、蛋糕等,练习描述食物的味道、颜色、形状等。

3.认识天气和季节:阳光明媚、下雨天、秋高气爽、夏日炎炎等,体验不同气候的感受。

4.认识动物和植物:狗、猫、鸟、花、树等,学习它们的外貌、习性、生长环境等。

主题三:认识码头和海洋世界

1.学习与码头相关的词汇:船、水、码头、桥、灯塔等,形成简单的语句表达。

2.学习与海洋动物相关的词汇:海豚、鲨鱼、乌龟、海葵、珊瑚等,通过观看图册、视频、电子书等方式了解它们的习性、生存环境等。

3.学习养护海洋环境的方法:节约用水、垃圾分类、不乱扔垃圾、不乱捕捞等,了解保护海洋理念,形成环保意识。

4.参观码头、水族馆等相关场馆,让幼儿亲身体验、观察码头和海洋世界,加深知识理解。

本计划旨在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口语表达和语言表述能力,并培养幼儿阅读兴趣和习惯,为将来的学习奠定基础。教学中特别注重使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如口头讲解、肢体示范、歌曲引导、游戏、实地探究等,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教学和提升能力。

小班教学计划15篇


随着工作一步一步的逐渐深入,我们要尽快做好自己的工作计划了。工作计划是为了自己的工作有更好的完善,及时发现工作中即将出现的问题。公司的工作计划我们应该怎么写?小编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小班教学计划15篇”,欢迎你的品鉴!

小班教学计划 篇1

小班乐高课程教学计划

引言

乐高积木是一种极具启发性和可玩性的玩具,既可以满足幼儿小时候对于探索世界和构建自己世界的好奇心,同时也可以促进幼儿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提高。因此,在幼儿园的教学过程中,引入乐高积木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小班乐高课程教学计划是为2-3岁的学龄前儿童专门设计的一套教育系统。

一、教学目标

小班乐高课程教学计划的目标主要是:

1.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通过使用乐高积木玩具,幼儿可以培养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

2. 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乐高积木的组装过程就是一个融合了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可以很好地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3. 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在玩乐高积木过程中,幼儿可以小组合作,交流意见,这可以起到促进幼儿社交能力的作用;

4. 增加幼儿学习的乐趣:在小班乐高课程教学计划中,课程设置的有趣又富有挑战性,可以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增强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

小班乐高课程教学内容包括:

1. 乐高积木的基本认识:让幼儿了解乐高积木的名称、基本形状、颜色等信息;

2. 乐高积木基础构建:让幼儿了解乐高积木的基础组装,如构建平面图形、拼图等;

3. 乐高积木创意构建:让幼儿进行主题构建,发挥想象力进行自由构建;

4. 乐高积木的小组合作:让幼儿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项课程任务。

三、教学方法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小班乐高课程使用以下教学方法:

1. 教师示范教学:教师先对所有学生进行乐高积木基础组装和创意构建示范,以便学生理解如何操作;

2. 活动性教学:通过乐高积木构建,设置多种不同的课程活动,供学生选择和自由参与,并通过设立挑战性目标,挑战学生的乐高积木构造技能,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意识;

3. 互动教学:乐高积木构建具有较强的互动性,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合作,共同完成乐高积木的组装和创意构建,提升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

四、教学评估

小班乐高课程教学评估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1. 操作性评估:通过观察学生构建乐高积木的操作情况,评估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构建实现能力的提高程度;

2. 思维性评估:通过观察学生在乐高积木构建中的自主探索、想象创造、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表现,评估学生创造性思维、交际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论

小班乐高课程教学计划综合很好地将有趣性、挑战性和启发性相结合,既培养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又增强了幼儿的交际合作能力,非常有助于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小班教学计划 篇2

小班下册逻辑狗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帮助学生理解逻辑与推理的基本概念。

(3)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引导学生了解逻辑思维的概念及其基本原理

2. 联想与消除迷惑

3. 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4. 对比和选择

5. 推理与辩证思维

三、教学方法:

(1)小组讨论法

(2)情境教学法

(3)图示教学法

(4)问题解决法

(5)情感交往法

四、教学流程:

1.教师为学生介绍逻辑思维的定义及其基本原理,让学生明确逻辑思维与推理的概念。

2.通过联想和消除迷惑,引导学生对逻辑思维的重要性有简单的理解。

3.教师通过图示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形象思维,并且让学生联系平时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体会到形象思维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4.通过对比和选择,让学生了解到不同事物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同时让学生自行选择合适的答案进行推理,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5.通过构建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进行推理,引导学生尽可能地去发掘和思考问题的本质。

6.通过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让学生直接获取知识的来源,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逻辑思维的实质。

五、教学策略:

1. 丰富的语言环境

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在逻辑狗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一些基本语言模式,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 推理模型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入推理模型来呈现逻辑思维的拼图,从而帮助学生加深对逻辑思维的理解。

3. 互动加强学习

通过互动式教学,让学生在互相帮助、互相分享的过程中,更好地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六、教学评估:

在学习逻辑狗这一科目之后,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在综合评价中,我们需要从整体上考虑学习的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逻辑思维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并让学生对逻辑思维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小班教学计划 篇3

易学乐器手工小班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通过易学乐器手工小班教学,使学生学会制作乐器并掌握基本演奏技能,培养其音乐兴趣,开发其音乐潜能以及给予其一定的艺术修养。

二、教学内容

1. 乐器制作

学生可以自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乐器种类,如口琴、小手鼓、陶笛等,并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制作,教师将向学生传授一般的乐器制作技能,以及制作所需的注意事项。

2. 基础演奏技能

根据学生学习的乐器类型,对于初学者,教师将讲解特定乐器基本演奏技能,如口琴的吹法、手鼓的打法等,并进行实践操作,通过重复演奏练习强化技能。

3. 兴趣培养

音乐的乐趣不仅来自听,而更来源于演奏。在乐器制作和演奏过程中,学生将体验到音乐的乐趣,并逐渐培养起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同时,教师将根据学生需求,开展不同主题的乐器制作和演奏,如节日乐器制作、合奏、表演等活动,以不同的形式来满足学生的兴趣。

三、教学形式

易学乐器手工小班教学形式以少数人小组为单位,老师为教学主体,学生为被教育者。整个课程注重实践操作,在知识讲解之外,更注重课堂演练及培养,以最大程度提高学生学习乐器成功率。

四、教学流程

1. 乐器制作

学生和老师一起选择并准备其制作选用的简单工具和材料。

每位学生按照教师示范的制作流程开始制作。

老师指导学生制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为他们提供解决方案。

完成乐器制作,学生和老师一起检验,并调试乐器,以确保其功能完好。

2. 基础演奏技能

根据学习乐器类型进行开展,教授口琴吹奏、手鼓打击等基本技能。

老师向学生传授乐器的基本演奏技能,手把手地演示如何弹奏。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演奏,直至掌握为止。

老师巩固学生所掌握的技能,并发掘学生可能存在的乐器演奏天赋。

3. 兴趣培养

根据不同主题展开,教师可以开展小团队的合奏活动,或者为学生设定个人表演,以锻炼学生的表现力和个人魅力。

咨询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以激发其表现欲和探究欲,并根据学生需求适量调整课程安排。

五、教学评估

教师将对学生的乐器制作完成情况和演奏技能进行评价,并在整个课程结束后将评估结果反馈给学生及其家长。通过反馈,让学生知晓其优缺点并引导其正视问题及积极面对。

六、教学安排

每周1-2节课,每节课60分钟,课程总共分为12节。

七、教学资源

易学乐器手工小班教学需要的工具和材料在学校可以方便地准备,如剪刀、胶水、颜料、竹子、鼓膜等。此外,在音乐教室还可辅以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专业乐器演奏的视频,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考意见。

小班教学计划 篇4

1、

2、教师:之前我们也玩了“买东西”的游戏,学会到商店购物。懂得要怎么样去买,上星期我们在“娃娃家”游戏中开了一家商店,我们也看过商店里都有哪些东西,但是在看的过程中我发现到小朋友们对商店还不是很了解,他们总觉得很好奇但是不不知道怎么玩,他们也会混了以为商店里只有一种东西可以,不对的哦!商店里可以有很多东西是可以买的。(教师出示新增的商店材料,如洗发水、沐浴露、蔬菜等。)今天娃娃家的爸爸妈妈就可以到商店里买东西了。

3、爸爸除了在娃娃家他还可以去哪里呢?有谁知道而且娃娃家新增的商店要谁来看店呢?

4、教师与幼儿一起回忆商店购物的流程:选择商品→付款。

5、了解洗手的重要性,建立维护双手清洁的意识。

6、这个“干净小超人”的主题,通过多样化与趣味化的活动,传递正确的清洁观念与做法,引导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并落实于生活中。在这些主题活动中,我们会带领幼儿认识牙刷、牙膏、毛巾等清洁工具,了解洗澡、刷牙的重要性和方法。

7、懂得商店卖的东西不只是一种,会有很多。

8、投放洗发水、沐浴露、蔬菜等玩具,饮水机,收银台等。

9、教师:今天你们扮演了谁,都做了些什么?你们到商店买了些什么?

10、了解各种清洁刷的触感、名称和用途等。

11、主题说明

12、知道常用的沐浴用品的名称、功能和使用方法。

13、三、提出游戏要求。

14、了解商店购物的基本程序:选择商店→付款,能到商店。

15、学习刷牙的正确方法。

16、了解洗澡的顺序,熟悉洗澡的步骤和方法。

17、提醒营业员和顾客使用礼貌用语。

18、【活动准备】

19、教学计划和小班班务计划的不同:班务计划是针对所带班级管理方面制定的活动计划。教师结合班级实际情况,有计划开展的活动。

20、二、教师:在上次的游戏中,娃娃家的爸爸妈妈一直忙着煮饭炒菜,你们的爸爸妈妈平时在家还会做些什么呢?今天我们有了商店,那么,爸爸妈妈也可以去哪里呢?

21、教学计划是学科计划,是针对课程的完成情况制定的计划。教师要按照时间,合理安排教学进度,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22、帮助娃娃家的爸爸妈妈丰富游戏情节,提醒他们去商店买东西等。

23、交流游戏情况。

24、主题目标:

25、四、幼儿自主游戏,教师观察指导。

26、娃娃家的爸爸妈妈做家务要分工。

27、整理游戏材料。

28、商店的营业员与顾客之间要使用礼貌用语,上次啊!老师发现到很多小朋友们都很没礼貌,不管是当老板还是当营业员,还有客人来了他们也(jy135幼儿教育

29、【活动过程】

30、)不会去招待。

31、五、整理游戏材料,师幼分享游戏体验,评价游戏情况。

32、重点观察娃娃家的爸爸妈妈到商店购物的情况。

33、【活动目标】

34、初步使用礼貌用语。

35、一、教师出示新增的商店游戏材料,导入游戏。

36、认识清明节,了解清明节的风俗习惯,了解清明节的由来,亲子踏青活动,烈士陵园扫墓活动,听解放军讲革命故事。

小班教学计划 篇5

托育园小班教学计划

一、 教学计划目标

本教学计划旨在为托育园的小班幼儿提供科学、有趣、实用的教育,让幼儿能够发展综合智力,提高语言、认知、运动、情感、社交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幼儿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健康的生活习惯。

二、 教学大纲

1. 語言

目标: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提高幼儿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促进幼儿与人的沟通互动。

1. 英语日常用语:问候语、介绍自己等。

2. 发音练习:元音、辅音的正确发音。

3. 儿歌、童谣和故事:选取幼儿喜欢的经典儿歌、童谣和短故事,并加强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

4. 模拟游戏:在日常生活中加入套话,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 认知

目标: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提高幼儿的观察、分类等能力。

1. 颜色、形状:通过游戏活动等方法,帮助幼儿辨认物品颜色、形状等区别。

2. 数字、数量:通过游戏、童话等方式,教幼儿学习数字和认知数量。

3. 科学实验:通过简单的科学实验,让幼儿了解自然规律和科学知识。

3. 运动

目标:培养幼儿的基本运动能力,提高幼儿的协调性、平衡能力。

1. 普及性体育活动:如体操、游戏等。

2. 手脚配合的活动:如模仿动物跳跃、跑步等活动。

3. 平衡能力强化:如穿越障碍物等活动。

4. 定向运动:教幼儿进行方向识别、定位,进行方向感训练等。

4. 情感

目标:培养幼儿的情感认知能力,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促进幼儿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

1. 自我意识:通过让幼儿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培养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 情感交流:让幼儿学会发现他人情感,培养幼儿爱心和同理心。

3. 习惯培养:通过日常的吃饭、穿衣等方面,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5. 社交

目标: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让幼儿在与人交往中学会尊重、合作、沟通。

1. 社会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树立幼儿相互尊重的道德观念,引导幼儿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2. 合作意识:让幼儿体验到集体协作的乐趣,自觉遵守班规,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 发现生活中的问题:让幼儿在课堂上或家庭中感知问题,思考如何解决问题。通过互动交流,让小朋友共同解决问题,进行互动交流和合作。

6. 学习

目标: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和兴趣,让幼儿掌握学习的方法。

1. 兴趣激发:如读书、玩具等,让幼儿在兴趣中快乐的学习。

2. 思维引导:让幼儿学会思考,通过提问、思剖析等方式,培养幼儿独立思考的能力。

3. 学习规范:通过良好的规范,教幼儿掌握学习方法。如学前三年学习方法。

三、 教学方式

1. 动手实践式教学:通过游戏、手工、做饭等活动,让幼儿在动手实践中学习。

2. 互动式教学:与幼儿进行互动式教学,引导幼儿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分组学习式教学:让一组幼儿自主协作,学习交流,培养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四、 教学规律

1. 灵活性原则:根据幼儿的兴趣和特点,调整教学内容和形式,灵活性较高。

2. 相互联系原则:在教育过程中相互协调,不断评估幼儿的学习效果和成长情况。

3. 集体性原则:强调集体教育,不断增强幼儿的感情认同感,提高小班幼儿的集体意识和协作能力。

五、 教学评估

1. 教学记录:通过老师的日常记录,了解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和成长经历。

2. 教学观察:老师进行定期观察、记录、评估,了解幼儿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行为,进行幼儿的评估和提高。

3.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通过家长对幼儿在家中的情况了解,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以便及时纠正。

总之,托育园小班教学计划将会以健康、积极、维持生态平衡等为指导原则,让每名幼儿在学习生活中得到全面的发展。同时,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积极与家长合作,共同适应幼儿的成长需求,让幼儿学有所用,长有所成,创造一个乐于学习,快乐成长的校园环境。

小班教学计划 篇6

易学乐器手工小班教学计划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文化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音乐教育。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形式,在提高人们审美情趣、培养情感、丰富文化内涵方面有着独特的魅力。易学乐器手工小班教学计划就是为了提高音乐教育质量,推广音乐文化而设计的一套课程。

易学乐器手工小班教学计划主要面向的是初学者和爱好者,通过手工制作乐器和学习基本演奏技巧,开启了学生们对音乐的内在理解和热爱。相较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易学乐器手工小班教学计划更加注重学生个人的发展和个性表现,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加轻松自由,有利于他们更好地把握音乐的精髓。

易学乐器手工小班教学计划主要分为以下阶段:

阶段一:音乐基础知识学习

学习音乐基础知识是每个学生的必经之路,因此在第一阶段,教师将会给学生讲解乐器的基本构造和演奏方法,介绍儿歌和流行歌曲的常用音符和节奏,以及音乐符号的含义和使用方法。通过这些基础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对音乐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阶段二:手工制作乐器

在第二阶段,学生们将会亲手制作自己的乐器,包括简单的弹拨乐器和打击乐器。这个阶段不仅能够培养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也加深了他们对乐器的理解和了解。通过自己亲自制作乐器的过程,学生们对乐器的神秘和魅力有了更深层次的感受,也为后续的演奏打下了基础。

阶段三:基本演奏技巧学习

在第三阶段,教师将会教授学生们一些基本演奏技巧,如正确的握拨法和指法、基本的旋律和节奏演奏。这些内容将会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个性化教学,注重细节和差异化,让学生们更加理解和掌握音乐的要领。

阶段四:集体演奏和表演

在第四阶段,学生们将会开始进行集体演奏和表演。在小班的环境中,学生们可以相互协调配合,演奏出一首完整的音乐作品,并进行简单的表演。这些演出将会在不同场合展示,让学生们得以展示自己的才艺,也为他们的成长添上亮丽的色彩。

综上所述,易学乐器手工小班教学计划,是一套集音乐教育、手工制作和个性化教学于一体的综合课程,符合现代教育理念,能够帮助学生充分发掘自己的潜力和特长,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生活品质。

小班教学计划 篇7

《小班下册逻辑狗教学计划》主题范文

一、前言

逻辑思维是现代社会日益重视的能力之一,也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作为小学教育的起点,小班下册的孩子正处于认知和思维的关键时期,因此很有必要在这个阶段对逻辑思维进行启蒙,以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小班下册的教学过程中,逻辑狗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工具,它不仅可以帮助孩子们激发创新思维,同时也可以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游戏中掌握逻辑思维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个基于逻辑狗的小班下册逻辑思维教学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教学目标

1.了解逻辑思维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掌握逻辑狗的使用技巧。

2.培养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游戏中,让孩子们体验学习的快乐,促进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三、教学内容

1.逻辑思维的基本概念介绍

逻辑思维是指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过程,是我们在认识和解决问题时所必须掌握的一种思维方式。

2.逻辑狗游戏的介绍

逻辑狗是一种小型玩具,它是一个由各种形状和颜色的模块组成的机器狗,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自由组装、拆卸和重组这些模块,从而探索逻辑世界的奥秘。逻辑狗游戏中包含了多种不同难度级别的挑战,孩子们可以逐步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逻辑狗游戏的基本规则

逻辑狗游戏中,孩子们需要按照规定的要求组装、拆卸和重组逻辑狗,从而完成任务。每一次任务都需要孩子们运用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各种形状和颜色进行组合和分析,以达到预定的目标。

四、教学过程

1.游戏引导

首先,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参与度,在教学计划的开始,可以先进行一些简单有趣的逻辑游戏,如组装固定的图案或模型,引导孩子们熟悉逻辑推理和模拟操作。

2.逻辑狗游戏的使用

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引导孩子们选择不同难度级别的逻辑狗任务,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体验快乐,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在游戏中,可以适时地对孩子们进行指导和解释,让孩子们了解游戏规则,并学会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解决问题。

3.小组合作

逻辑狗游戏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老师可以把孩子们分成不同的小组,让他们共同完成某些任务,从而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总结分析

在游戏结束后,梳理整个教学过程,让孩子们自我总结,深入思考逻辑思维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方法。

五、教学评价

逻辑狗游戏可通过不同难度级别的任务组成,孩子们可以每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游戏,从而达到适应不同年龄段孩子的需求。同时,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们可以灵活运用逻辑思维方法,适当助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这样,能更好地满足小班下册孩子们的学习需求和教育目标,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自信心。

六、结语

在小班下册的学习过程中,逻辑狗可以很好地发挥作用,帮助孩子们进一步认知和运用逻辑思维方法,培养孩子们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当然,逻辑狗游戏只是一个教学手段,更重要的是老师要关注孩子们的思维和学习过程,引导孩子们探索和发现逻辑思维的奥秘,从而在大家一起探索中,提高和创造更多的教学成果和收获。

小班教学计划 篇8

托育园小班教学计划

一、前言

托育园小班教学计划是为了保证托育园小班教学质量和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而制定的,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托育园小班是孩子们的人生起点,其教育质量关系到孩子们的成长和未来发展,因此,我们托育中心制定了一系列的教学计划和活动方案,以帮助班级管理者和教师们更好地开展工作,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温馨、和谐、健康和快乐的学习生活环境。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2、培养孩子们的适应性和自理能力;

3、发展孩子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4、促进孩子们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5、提高孩子们的认知能力和想象能力。

三、教学内容

1、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培养是小班教学的核心任务之一。我们将通过以下方面来加强孩子们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1)指导孩子们逐步掌握正确的口齿清晰、声音响亮、语调自然、语音表情丰富等基本语言技能;

(2)指导孩子们学习简单的词语、短语和句子,逐渐提高孩子们的听、说、读、写能力,尽量让孩子们全面掌握基本的语言技能;

(3)指导孩子们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习惯用正确的语言交流,让孩子们培养积极的表达和沟通意识;

(4)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故事、游戏、唱歌、诗歌等多种形式教学,让孩子们积极参与,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进一步促进孩子们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的发展。

2、适应性和自理能力

适应性和自理能力是小班教学的另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将通过以下方面来加强孩子们的适应性和自理能力:

(1)建立安全、健康、整洁、有序的教学环境,教育孩子们遵守教室规则,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提高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2)引导孩子们学习穿鞋、穿衣、洗脸、刷牙、上厕所等自理技能,培养孩子们的自立性和自信心;

(3)教育孩子们养成规律生活的好习惯,如按时吃饭、休息、睡觉等,以保证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和学习能力。

3、动手实践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动手实践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是小班教学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我们将通过以下方面来加强孩子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1)通过积木、拼图等玩具和手工制作等活动,引导孩子们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孩子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2)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丰富多彩的游戏和实验等活动,引导孩子们观察、分析、总结,提高孩子们的观察分析能力;

(3)针对孩子们的发展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发展动手实践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4、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是小班教学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我们将通过以下方面来加强孩子们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1)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集体游戏、合唱、舞蹈、戏剧等形式活动,让孩子们学会与人沟通、合作、分享,提高孩子们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培养孩子们互相尊重、团结协作、友好相处的意识和习惯,让孩子们在和谐的集体氛围中健康成长。

5、认知能力和想象能力

认知能力和想象能力是小班教学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我们将通过以下方面来加强孩子们的认知能力和想象能力:

(1)通过让孩子们接触各种事物、观察自然环境中的现象,培养孩子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孩子们的认知能力;

(2)在教学过程中,教育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提高孩子们的想象能力,让孩子们创造出自己独特的世界;

(3)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孩子们阅读、讲故事等,拓宽孩子们的知识面,丰富孩子们的想象空间,提高孩子们的文化素养。

四、教学方法

1、互动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和孩子们保持密切的互动,通过提问、回答、演示等方式,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孩子们更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2、情境教学法

通过创造各种情境,让孩子们更加接近和融入生活,使孩子们在情感体验、语言交流、行为表现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提高孩子们在生活中的适应能力。

3、合作教学法

鼓励孩子们从小懂得合作、协作、分享,培养孩子们团队合作精神,使孩子们在和谐、友好的环境中成长,提高孩子们在实际生活中的适应能力。

五、教学评价

1、常规评价

班级管理者和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情况,及时记录孩子们的表现和问题,多方位、全方位地评价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

2、定期评价

每学期末对孩子们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以及定期向家长发布成长情况,以便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表现和成长情况。

六、总结

托育园小班教学计划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我们需要根据孩子们的发展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不断完善和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创造一个温馨、和谐、健康和快乐的学习生活环境,为孩子们的成长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班教学计划 篇9

小班下册逻辑狗教学计划

一、引言

在幼儿教育领域中,逻辑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但是目前还有很多幼儿园仍然没有重视起来,导致幼儿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小班下册教学计划中,我们应该注重逻辑狗教学的培养,帮助幼儿们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水平,更好地推动幼儿教育的进展。

二、为什么需要逻辑狗教学?

1. 提高幼儿的判断和推理能力

逻辑是思考的基础,只有通过逻辑推理,我们才能清晰地描述、理解和解决问题。当幼儿开始学习逻辑思维时,他们需要训练自己的推理能力和判断能力,这将会对他们的思维发展产生极大的益处。

2. 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逻辑狗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这是因为通过训练幼儿的逻辑思维,老师可以更好地评估幼儿的学习情况,并更好地知道如何与幼儿沟通。

3. 培养幼儿的思辨能力与创新意识

逻辑狗教学可以帮助幼儿培养出自己的思辨能力,同时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这样,不仅能够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更能帮助幼儿发展出全面的能力。

三、逻辑狗教学计划

1.搜集逻辑狗相关知识

在教学计划开始前,老师需要先搜集相关逻辑狗的知识,更好地了解逻辑狗相关的知识。

2.编写相应的教学ppt和书本

老师需要将搜集到的逻辑狗知识进行整理和分门别类的编写出ppt和书本,以便幼儿更好地理解。

3.教学方法

针对小班下册逻辑狗教学的特点,可以采用幼儿游戏、互动法、幼儿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通过各种方式让幼儿逐渐适应学习逻辑狗的方法。

4.课程时间安排

针对逻辑狗教学需要花费的时间,要合理安排课程时间,逐步加深幼儿的认识逻辑思维的过程,不会太过于枯燥。

四、结语

逻辑狗教学计划是一项能够有效提升幼儿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案,同时也是一项应该得到重视的教学。对于幼儿和教师而言,学习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综上所述,逻辑狗教学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对于幼儿的个人发展和幼儿教育的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小班教学计划 篇10

小班幼儿维族舞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小班幼儿了解维族文化,感受维族舞蹈的独特魅力,学会简单的维族舞蹈动作和姿势,培养幼儿的舞蹈兴趣和艺术修养。

二、教学内容:

1.维族简介

教师向幼儿简单介绍维吾尔族的起源、发展历史、民族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让幼儿对维吾尔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感受维族情调

播放维吾尔族歌曲,并邀请幼儿感受音乐的韵律和气息,让幼儿深入感受维族的民族特色和情调。

3.维族舞蹈介绍

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向幼儿展示几种经典的维族舞蹈,让幼儿对维族舞蹈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4.维族舞蹈动作讲解

教师向幼儿讲解维族舞蹈常见的动作和姿势,引导幼儿模仿练习。

5.维族舞蹈实践

让幼儿手拉手,跟着音乐节奏一起跳维族舞。教师可以在此过程中辅助幼儿校正动作和姿势,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到乐趣和收获。

三、教学方法:

通过听、看、动手等多种方式,让幼儿在感受、体验中学习。同时,采用集体和个别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每个幼儿都充分参与,获得成功和成就感。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让幼儿了解维吾尔族的文化和维族舞蹈的特点,并能熟练掌握维族舞蹈的动作和姿势。教学难点在于如何在课堂中引导幼儿根据音乐节奏和舞蹈动作跳舞,并让幼儿感受到舞蹈的魅力。

五、教学评估:

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在课堂中的表现,对幼儿的舞蹈表现、表情、仪态等方面进行评估,给予肯定和指导。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结束后,教师要及时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经验,探讨改进和优化教学方法。同时将幼儿的反馈整理汇总,对帮助幼儿更好地学习和感受维族文化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维族文化是丰富多彩的,维族舞蹈更是独具特色和魅力。作为幼儿教师,我们不仅要教授知识,更要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通过本次维族舞蹈教学活动,我们相信可以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维族文化,感受维族舞蹈的独特魅力。

小班教学计划 篇11

一、通过了解一些具体的通信手段,知道什么是通信。

二、知道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的相互交往离不开通信。

三、知道现代通信手段可以帮助我们获得需要的国内外信息。

1、本课由三部分组成:“现代生活离不开通信”、“在通信中了解社会”和总结语。

通信与现代社会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可以从多方面来加以说明。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对于小学生来说,只要求知道一些邮电通信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就可以了。

通信与人们生活有着什么样的密切关系呢?教材从“现代生活离不开通信”和人们一“在通信中了解社会”这两个方面来加以说明,并且列举了一些小学生比较熟悉的事例,帮助学生理解通信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作用。

2、课文的第一部分“现代生活离不开通信”的教学要点有两点。

3.在现代社会里,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等活动的地域越来越广,人们互相交往的地域越来越广,同时人们互相依赖、互相合作的程度也越来越密切,怎样才能使相隔很远的人们能够互通信息、交换意见、加强合作呢?这就必须要有迅速、准确的邮电通信,现代社会离不开通信。

4.邮政寄送信件和报刊、打电话、拍电报、广播和电视播放等,这些都是通信的方式。通过这些方式把信息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这就是邮电通信。

5、“现代生活离不开通信”这部分的教学,可按教材的先后顺序分三步进行。

6、课文的第二部分“在通信中了解社会”的教学要点是:利用通信工具,我们可以了解社会,迅速获得远方的信息。

这一教学要点,实际上也是说的“现代社会生活离不开通信。”只不过课文第一部分的侧重点是讲,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要把信息迅速告诉远处的他人离不开通信;而课文第二部分的侧重点则是讲,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要获得社会各处的有用信息同样离不开通信。

本课重点是使学生知道什么是“通信”及一些具体的通信手段。难点是通信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1.以实物引导学生了解当今社会有哪些通信工具。

2.我们每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必须迅速了解自己周围的、祖国各地的、世界各国的重要信息。由于现代通信技术的进步,我们可以很快就了解到自己周围、祖国各地、世界各国发生的重要事情。离我们数千千米、数万千米的地方发生的重要事情,我们当天就可以知道,现代通信技术好像把地球缩小了,好像把我们和遥远地方的距离缩短了。现代通信把我们和远处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联系得更加密切了,把我们和社会各行各业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连在一起了。

3.最后,让学生完成“说一说”中的两个问题,进一步巩固和练习第二部分所学的知识。在说第1个问题时,重点不在“最近,你所在地区、中国和世界发生了什么大事?”而在“你是怎么知道的?”不要在这个问题的第一问上花过多的时间。

4、课文最后的总结语只有一句话,它包含了两层意思:什么是通信;通信对社会生活的`意义。这两层意思既是本课两个最主要的知识点,也是本课“教学目的与要求”所要求掌握的主要内容。教师可用这一句话作为本课学习的总结。

1.使学生通过了解一些具体的通信手段知道什么是通信。

2.使学生懂得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的相互交往离不开通信。

3.使学生知道现代通信手段可以帮助我们获得需要的国内外信息。

本课重点是使学生知道什么是“通信”及一些具体的通信手段。难点是通信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学生订阅的报刊、信件、电报单、生日贺卡、半导体收音机、儿童玩具电话机、儿童玩具无线电对讲机等。

同学们,我们地球上的人类是生活在一个大的社会生活环境中的。在这个大的社会生活环境中,有与我们生活紧密相关的各行各业。在前面的两个单元里我们了解了农业与我们社会生活的关系,交通运输与我们社会生活的关系。今天我们就再来了解一下,通信与我们社会生活的关系。

小班教学计划 篇12

易学乐器手工小班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了解各种音乐乐器的基本结构和演奏方法,有机会亲身体验演奏的乐趣。

2. 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提高其音乐欣赏和创作水平。

3. 通过手工制作乐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其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介绍各种常见的乐器,包括管乐器、弦乐器、打击乐器和键盘乐器等,带领学生参观音乐厅并观摩乐器演奏。

2. 管乐器:学习长笛的基本演奏方法,制作简单的长笛模型,在导师带领下体验演奏。

3. 弦乐器:学习小提琴的基本演奏方法,制作简单的小提琴模型,在导师带领下体验演奏。学习歌剧和音乐剧的剧情和配乐。

4. 打击乐器:学习鼓的基本演奏方法,制作简单的鼓模型,并进行简单打鼓表演。

5. 键盘乐器:学习钢琴的基本演奏方法,制作简单的钢琴模型,在导师带领下进行弹奏。

三、教学方法

1. 听课和观摩:通过带领学生参观音乐厅和观摩信手拈来的演奏,让学生了解各种乐器的基本结构和演奏方法。

2. 动手制作:通过制作各种乐器模型,让学生动手亲身体验乐器制作的过程,激发其创造力和想象力。

3. 亲身演奏:在导师的带领下,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各种乐器的演奏方法,切身感受演奏的乐趣。

四、教学效果

1. 在参观和观摩活动中,学生对各种乐器的基本结构和演奏方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形成了对音乐的新的认识。

2. 通过手工制作乐器,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也激发了其创造力和想象力。

3. 通过亲身演奏,学生有机会体验演奏的乐趣,提高了其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其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

五、教学反思

1. 教学目标要具体明确,提前进行充分的准备。要尽可能地考虑到学生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差异,制定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学方案。

2. 要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创造能力,不能只是简单地听课和观摩。通过动手制作和亲身演奏等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音乐。

3. 要注重教学效果的评估和反思,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和调整教学方案,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小班教学计划 篇13

本科小班制教学计划

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阶段。针对当前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许多高校开始探索本科小班制教学计划,为学生提供更优质、更个性化、更贴近实际的教育体验。

什么是本科小班制教学?

本科小班制教学是指在本科教育阶段对每个班级的师生比例进行控制,适量减少单个班级的学生数量,以实现更优质、更个性化、更贴近实际的教育教学模式。通常来讲,本科小班制教学的班额在 20 人至 40 人之间,这样的班级规模可更好地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

为什么需要本科小班制教学?

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是向个性化、灵活化和多元化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大学生的入学人数不断增加,而高校师资力量存在不均衡现象,又缺乏高效的管理机制,这种教育模式与现代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

因此,本科小班制教学是推进高等教育整体改革的必然选择。通过小班制教学,可以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定制教学方案,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专业素养,并培养出面向未来社会的、具有适应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本科小班制教学的优势有哪些?

1. 更加人性化的教育

小班制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利用集体力量,共同超越自我,体验团队合作的快乐与奉献。同时,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也可以得到发掘和发展,教师可以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知识点难点掌握情况等,便于更加有针对性和科学性地指导和交流。

2. 更高效的教学

小班制教学可以适应多元化方式的知识传授,教师可以更有耐心、质量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和学生个性化贴心指导服务,达到更高效的教学达成效果。小班制可以精准定位学生学习情况存在的问题并在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同时还可以设置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评估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加开放、多样化的学习空间。

3. 更加灵活的个性化学习

小班制教学也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宝贵的机会,习惯性学习者可以快速找到自己的学习节奏和效率高的学习方法;而有特殊需求的学生、学科能力较差或相对优势明显的学生可以更好地利用老师的指导,更快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水平。

本科小班制教学的劣势有哪些?

尽管本科小班制教学模式非常优秀,但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

1. 教学资源限制

小班制教学模式需要更多的教师人力资源来配合,并且会有大量的时间精力从教学任务中抽离,协作与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2. 学生竞争压力强

小班制教学下,班级成员之间表现的差异和优势更显著,会加剧学生相互之间的竞争压力。

3. 教学模式重复性问题

小班制教学在长期运营过程中,可能会面临教学模式重复的风险,如何创新教学方式、结合新教育模式等也需引起高校关注与解决。

总之,本科小班制教学是解决当前高等教育问题的有效办法,唯有掌握好它的优势与不足,才能实现教育质量的有效提升。高校应根据自身特点、教育目标和发展方向等因素,结合国家政策来制定相应的本科小班制教学方案,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体验并培养出更吃得开的高素质人才。

小班教学计划 篇14

西方主流形式主义理论大多把现代早期以来的西方设想为单向整合于资本主义逻辑的社会,但是明清以来的中国实际明显不符合这样的逻辑,而进入近现代,在西方帝国主义冲击之下,也仍旧如此,甚或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由于现代西方的势力和理论一直主宰着全世界,中国(以及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主要使用西方理论来认识自己,结果把实际硬塞进不合适的理论框架。本文试图提出一个不同的认识方法:从实际出发,使用“paradoxical society”(“悖论社会”)概念来突出它们违背西方理论信念的实际。探讨的重点仍旧是社会史、经济史和法律史。需要说明的是,英文 “paradox”和中文“悖论现象”一词的含义不完全一致:前者指的不仅是个别违背理论预期的现象,更指一双双相互矛盾、有此无彼的现象的同时存在。因此,只要我们敢于正视这个悖论现象,便会立刻对预期它们不会同时并存的理论信念及其所包含的因果逻辑提出质疑。本文对“悖论”的使用将以此义为准。此外,本文还用“现代传统”(新传统)这一概念来突出已经具有一个半世纪历史传统的中国近现代实践对这个现实所做的回应及其所包含的“实践逻辑”,并进而探讨现代传统中的理念传统。我认为,正是悖论社会的现实以及现代传统中的实践和理念传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学术理论和发展道路的方向。

十几年前,我在《中国研究的规范认识危机DD社会经济史中的悖论现象》一文中突出了中国明清以来的诸多paradoxes(悖论现象),认为我们如果从实际而不是西方形式主义理论信念出发,便会看到中国社会存在许多悖论现象。而由此出发,便会对西方主流理论提出质疑,不仅是描述性的质疑,也是对其所包含的因果逻辑的质疑:比如,对商品化必然会导致经济全面发展的信念的质疑。同时,更会突出怎样来解释中国的现实的问题。我的“内卷型商品化”和“没有发展的增长”等概念乃是这样的一个初步尝试1.

在帝国主义入侵和西方的强烈冲击之下,上述许多明清以来的悖论现象只有进一步的深化和显著化。帝国主义确实促进了中国的进一步市场化,但是,中国经济在那样的刺激之下,只出现了极其有限的发展,也有因破坏而引起的贫困化,但主要的趋势仍是广大农村经济的继续内卷。同时,帝国主义虽然触发了一定程度的城市发展,但是没有同时促进农村发展。这样,形成了另一对相关的悖论现象:没有乡村发展的城市发展2.

西方主流形式主义理论所考虑到的主要是西方社会本身,把它理念化为一个整合于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以及随之而来的一系列的变化的历程,把那些变化等同于理性化、资本化、民主化、(理性)官僚制度化、法治化等等一系列的直线性的现代 “化”的过程。当然,西方的社会实际绝对不那么简单,也具有一定程度的.悖论性,但它们绝对不会像中国(以及其他第三世界国家)那样在西方的侵略之下形成的外来的影响以及本土的文明的长期并存。这种并存本身便是一对主要的悖论现象。

人们试图用西方的现代化概念和话语来理解、描述中国近现代的变迁。但是,这些“启蒙现代主义”所构造的概念,用于中国,除非硬套,最终只能突出一系列的悖论实际。在西方,(从西方理论看来是)悖论是相对非常的现象,但在第三世界它是常在的、普遍的。我因此要在这里突出“悖论社会”这样一个概念。如果说西方近现代社会的逻辑是斯密和韦伯的资本主义化和理性化,那么中国近现代社会的逻辑则是多重的悖论和矛盾。 无庸说,形式主义经济理论是不会承认第三世界中的悖论实际的。它会坚持理性经济人在自由贸易的环境之下,必定会推动广泛的、城乡互动的经济发展,造成西方式的整合。但是,我们知道,这正是帝国主义在19世纪当时所用的理论借口。(虽然如此,今天有一些中国学者倾向于使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来硬套中国。这是一个复杂的、令人费解的现象,但我们可以由此看到西方主流理论的学术霸权影响。) 有人也许会认为“悖论现象”概念本身就有问题,因为它是一个以西方为中心而衍生出来的概念:惟有从西方形式主义理论概念出发,才会显得是悖论的。我这里要再次说明,提出悖论,绝对不等于是用形式主义理论来认识中国。因为,唯有从实际出发,才能看到悖论,而从悖论实际出发,必定会质疑今天压倒世界的西方主流形式主义

[1] [2] [3] [4]

小班教学计划 篇15

小班下册逻辑狗教学计划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能够明确孩子们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为此制定一个全面、系统的教学计划。在小班下册的教学中,逻辑狗作为其中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孩子们学习呢?

一、逻辑狗教学目标

1. 学习数字操作技能,理解大、小、多、少、高、低等基本数学概念,能够正确使用数字和符号进行简单加减法运算。

2. 提高孩子们的思维能力,让孩子们能够运用科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进行问题解决。

3. 培养孩子们守时的习惯,促进孩子们在集体活动中学会团队合作,惜时、惜物。

4. 培养孩子们良好的交往能力和情感能力,让孩子们学会倾听、表达,并在社交中学会尊重他人。

二、逻辑狗教学内容

1. 数学教学

1.1. 数字操作:教师可以利用拼图和图标等多种形式,让孩子们学会1-30的数字,进而进行多种简单的数字操作。

1.2. 数学概念:通过与生活相关的具体场景,让孩子们学会认识“大、小、多、少、高、低”等基础的数学概念。

1.3. 简单加减法运算:在孩子们掌握数字和符号的基础上,老师可以讲解加号和减号的含义,并通过生活中的例子,让孩子需要使用简单加减法运算,加强孩子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2. 思维教育

2.1. 问题解决:讲述故事并出示问题,让孩子们自己分析问题,思考解决方案。比如出示一个困在绳子中心的小狗图,让孩子们思考如何把小狗从绳子中心解救出来。

2.2. 推理:出示逻辑问题(如图案推理、事物分类等),让孩子学会进行推理、分类思考。

2.3. 前后关系:通过图案和数字等大量视觉材料,让孩子们掌握前后关系,提高正确阅读和理解能力。

3. 规范教育

3.1. 时间规范:让孩子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指定任务,并让孩子尽早掌握固定的作息时间,从而可以养成守时的习惯。

3.2. 合作规范:让孩子们尽早融入集体中,通过小组活动、游戏等方式促进孩子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四、逻辑狗教学评估

为了确保孩子们的学习效果,逻辑狗教学过程中也需要进行评估。在评估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1. 测验:定期进行逻辑狗知识测试,用于评估孩子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2. 活动评估:根据班级活动,考察孩子们在集体活动中的表现。例如,做小组游戏,观察孩子们在团队中的互动,用于测评孩子的团队合作、社交能力等。

3. 观察记录:班级随时注意孩子们的表现,例如在课堂上孩子自主活动中的表现、在食堂中的表现等,可安排班级记者担任观察员,对孩子的表现做出评价。

总的来说,逻辑狗作为小班下册的重要教学内容,教师需要针对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情况,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帮助孩子们全面、准确地掌握数字和符号的基础知识,以及科学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基本能力。通过此种方式,可以提高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交能力,让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小学四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5篇


这是小编费心收集并梳理的“小学四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相关的各类资料,你可以将你的家庭健康计划与朋友共享,他们会很感激的。时光匆匆流逝,新学期在每年如期而至,现在是时候静下心来撰写教学计划了。只有写好教学计划,才能让教师更加深入了解教材的优点和不足。

小学四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篇1】

教学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教育指导文件,数学网小学频道为大家提供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安排,希望对教学课程设置和提高教育水平有所帮助!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我所任教的五年级(1)班大部分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基本上能积极思考,举手发言,合作意识较强,少数学生能主动、创造性的进行学习。但总体上从期末测试情况看,学生的成绩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学困生的面还是比较大,针对这些情况,本学期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学困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方面有不同的收获。

二、教材分析 :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等。

(一) 数与代数方面

本册教材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和简易方程。小数乘法和除法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继续培养学生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简易方程中有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在空间与图形方面,安排了观察物体和多边形的面积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渗透平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三)在统计与概率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可能性和中位数的知识。通过操作与实验,让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学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平均数的基础上教学中位数。

(四)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 教材一方面结合小数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五)本册教材还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索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点

小数乘法、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四、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公式,理解方程的意义及等式的基本性质,根据题意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理解多边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五、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的笔算和简算。

2、使学生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方程的含义,会解简易方程。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计算它们的面积。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公式。

5、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

6、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争做环保小卫士,向周边的居民宣传有关禁毒知识,做禁毒宣传的小能手。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培养发现生活中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六、教学措施

1、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

4、多创设学习情景,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解疑问难,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5、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

6、合作探究,拓展引申。

6、给特殊群体更多的关心与爱心,因材施教,分层次作业,适当降低要求。

七、课时安排

1、 小数乘法 ---------------(8课时)

2、 小数除法----------------(11课时)

3、 观察物体----------------(3课时)

4、 简易方程 (16课时)

(1)用字母表示数 (3课时)

(2)解简易方程 (12课时)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量一量找规律 (2课时)

5、多边形的面积--------------(9课时)

量一量 ------------------(1课时)

6、 统计与可能性--------------(4课时)

铺一铺------------------ (1课时)

7、数学广角----------------(3课时)

8、 总复习-----------------(4课时)

小学四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篇2】

一、本期教学目标和总要求:

1、让学生经历探索数的有关特征的活动,认识自然数,认识倍数和因数,会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知道质数、合数。知道

2、让学生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能运用计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认识组合图形、并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能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大小,并能用不同方法计算面积。

3、5的倍数的特征。知道奇数和偶数。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合情推理的能力。

4、学生将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真分数、假分数与带分数,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知道公倍数和公因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会正确进行约分和通分。学生能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能理解分数加减法混合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能把分数化成有限小数,也能把有限小数化成分数。

5、让学生知道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形式,并能根据所给定的条件,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程度;能按指定可能性大小的条件,设计相关的方案。

二、教材概况:

本册教材从四个方面编排:

1、数与代数:包括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第三单元“分数”第四单元“分数加减法”。

2、空间与图形:包括第二单元“图形的面积

3、统计与概率:包括第六单元“可能性的大小”。

4、综合应用的内容整合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和统计与概率三个领域内容分散编排。

三、学生知识现状简析:

五年级男同学自控能力较差,比较好动,欠仔细认真,但他们思维活跃。不足的是两极分化较严重,尤其是计算基础较差,熟练程度不够。很多同学缺少自觉性,基础很差,成绩很不理想。

因此,备课时应注意优等生与差生的具体的情况,做到有的放矢。另外更要注意面向全体,让学生学得扎实,既要掌握基础知识,也要学会学习方法,更要养成各种优良的习惯。特别要注意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措施:

1、注重因材施教,进一步做好提优补差工作。让学优生和学困生结对,达到手拉手同进步的目的。

2、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

3、加强教研活动,以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注重与邻近学校同年级数学教师的交流,做到取长补短。

小学四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篇3】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习学生数学的重要方式;

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示儿童的思维过程;

——允许儿童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和策略解决问题。

认真听讲,课堂练习、课后作业仍然是重要的学习方式。

数学文化是数学学习的重要资源;

数学文化包括数学简史,数学趣闻,数学家的故事,数学的影响……

体会数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本册两个数学文化:P58“分类”和P80“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本册的教学重点是20以内的数的认识与计算。它们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学生认数和计算的开始,是学习较大数的认识与计算的基础,是学生适应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难点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基础,同时它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求难、求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5、每月进行作业评比活动一次,比一比看谁学习进步快。

小学四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篇4】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及解决措施

我所任教的五年级一班有学生62人。这个班的学生共同的特点是学习习惯不良,课堂常规较差,书写不规范,计算能力差。针对这些情况,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具体的特点对教学进行及时的微调。本学期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学困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本班的学习能力。

这学期要加强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让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习惯的培养是需师生长期努力的。要从细微入手,持之以恒。重点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不但要求学生听老师讲,还要用心听同学的发言。应及时引导学生认真听同学发言,并请其他学生作出评价,学生之间互相启发,可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还要培养学生课后自觉完成学习任务的习惯。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1、使学生在理解掌握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的基础上,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的笔算和简算、口算。会用四舍五入法取积、商的近似值。会使用计算器。

2、使学生认识中括号,能够根据运算顺序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不超过四步)。

3、使学生掌握应用题的一般步骤,会分析、会列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以及相遇的行程问题,能够初步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计算它们的面积。

5、使学生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方程的含义,会解简易方程。

6、使学生在掌握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的基础上,初步学会列方程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初步能根据应用题的具体情况灵活地选用算术解法和方程解法。

7、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小数的乘法和除法;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多边形面积的计算;简易方程四个部分。

(一)小数的乘法和除法

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这部分的知识在本册乃至于整个小学阶段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单元的应用题主要是复习已学过的两、三步应用题,以继续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推理能力,为下一单元学习新的应用题作准备。

(二)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本单元包括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两节。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是在学生已掌握整数混合运算和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上,对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进行概括、总结和提高。应用题这一节可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是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整理总结解应用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扩展一般应用题的范围。后一部分是教学以反应两个物体运动为内容的一些行程应用题。

(三)多边形面积的计算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这是今后学习圆面积和立体图形面积的基础。

(四)简易方程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学了一定的算术知识(如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和应用题),已初步接触了一些代数知识(如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求未知数X,列出含有X的等式解简单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解简易方程和方程解应用题等代数初步知识。掌握好本单元的知识可为后面的分数应用题、几何初步知识、比和比例等内容的学习打下很好基础。

四、教学研究

(一)小数的乘法和除法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及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措施:突出小数点的处理。

(二)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教学重点: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熟练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掌握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列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教学措施:着重于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及应用题的分析方法的教学指导。

(三)多边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重点: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三角形和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多边形面积公式的应用。

教学措施: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公式。

(四)简易方程

教学重点: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会解简易方程,列方程解应用题。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列方程解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教学措施:突出列方程解答应用题的解题规律,引导学生分析题目里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在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进程中注意算术法与方程法解应用题的比较,使学生弄清两种方法在解题思路上的不同。

五、教改主攻方向

1、通过数学课内外教学,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的目的。

2、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3、根据新《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强调数学教学要以学生为本,教学内容的增删、教学要求的升降都要从有利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出发,又要在为所有学生打好共同基础时,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也就要注意处理好全体性和差异性之间的关系。

4、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尽量使学生思想开阔活跃,不受压抑,不因循守旧,不沿袭传统,不唯书唯上。

5、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6、多创设学习情景,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和理解数学。

六、教育、教学及教学科研的整合

五年级的教研课题是“空间与图形的探究性学习”。几何图形对于学生来说不是陌生的。因为在生活中已经多少见到过。一般的认识几何图形都是通过出示图形直接呈现给学生,这样认识图形是形式上的,并不能为学生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实际生活中熟悉的事物给学生们提供生活素材,创设大量观察、操作的机会。课后学生要能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加深对各种物体形状的体验。

七、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措施

1、充分利用好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在课堂上把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很好地消化,课后通过适当的练习进行巩固。

2、控制好课后的作业量。

3、给学困生更多的关心与爱心,作业适当降低要求。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成绩。

八、学困生分析及转化措施

五年级的学困生,以前的学习基础不好,再加上学习习惯较差,上课往往不能认真听讲,课后的作业也不能很好的完成。这时应对学困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个别指导。首先要让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建立好信心,让他们喜欢上数学课。其次,逐步帮助他们改正不良的习惯。对他们的作业可适当降低要求,并进行个别辅导。在他们有所进步后要充分肯定,并逐步提高要求。

九、教学进度安排

小学四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篇5】

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小学学习,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对环境、对老师、对同学、对课堂、对学习、对学校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同时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然而“学会倾听”是新课标中对一年级小学生提出的一项重要目标。现代心理学证明,注意力集中的学生,听课效率和学习水平远远高于注意力分散的学生。针对这些特点,我得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专心听讲的兴趣,从而培养好习惯。首先在课堂语言上要力求儿童化和趣味化。其次,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促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及时个别辅导,对于优秀生尽量让他“吃得饱”。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的内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熟练地掌握10以内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

2、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和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熟练地数出20以内的数,正确地读、写20以内的数,掌握20以内的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使学生初步认识三种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和减法的含义,直观地了解加法交换律和加法与减法的关系,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5、使学生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图文应用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答案,能看实物或直观图口述题意,简单的讲述和与求剩余的数量关系。

6、使学生直观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对这些图形有初步的了解。

7、结合主题图和插图及有关数据,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做题,正确计算,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小学四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篇6】

今年我担任六年级数学教学任务,从上学期期末检测成绩看,学生优秀生少,学困生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合格率和优秀率。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措施: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5、学生能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能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6、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7、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8、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每位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

9、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爱学、会学,教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10、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因材施教,每一堂课教学内容的设计都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基础上,创建教学的问题情境,属于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

小学四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篇7】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

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另外,对于不同

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我们三年级二班共34名同学,男生17名,女生17名。学生基础较好,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这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实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本册实验教材的教学中有接近二分之一的内容是计算的教学内容(27课时),并且大量的是笔算的教学内容。当前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中,笔算是被削弱的内容,不仅“降低了笔算的复杂性和熟练程度”,《标准》中还提出:提倡算法多样化、避免程式化地叙述“算理”等改革理念。本册实验教材在处理笔算教学内容时,注意体现《标准》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在内容编排的顺序、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择等各个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1)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计算的教学顺序要符合儿童学习计算的认知规律,同时符合计算知识本身发展的规律。实验教材仍然根据计算教学的基本顺序安排教学内容,但是根据《标准》中有关计算教学的改革理念和教学目标(复杂性和熟练要求大大降低),重新安排教学的具体步骤,因而减少了教学的课时数和例题数。笔算加减法教学,从现行教材的23课时减少为9课时,例题也从5个减少为2个;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从现行教材的17课时减少为13课时,例题也从9个减少为7个。这样就明显加大了笔算教学的步子,节省了教学的时间,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间。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强调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

在笔算教学中,本册实验教材根据学生已有基础,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拾级而上”逐步理解笔算的算理,掌握笔算的方法。而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只是在适当的时候(如整理和复习时),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总结笔算时应注意的问题,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培养学生多样、灵活的解决问题能力。

(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所以,应该把计算与实际问题情境联系起来,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才能使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为什么要计算,知道什么时候选择什么方法进行计算更合理。这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都是十分有利的。本册实验教材的计算教学部分,仍然与前几册教材一样,注意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教学计算,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

(4)笔算与估算结合教学,加大估算教学的力度。估算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估算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结果。所以,估算是《标准》中要加强的计算教学内容。本册实验教材中大多数计算教学的例题都展示了笔算和估算两种算法。这样的安排,既适时地教学了估算,体现了“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的改革理念,又可培养学生“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量与计量的各种概念,例如千米、吨、秒等,都是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中产生的。这些概念,如长度、质量、时间,都比较抽象,但它所反映的内容又是非常现实的,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受、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初步发展起长度、质量和时间的观念,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有关量与计量内容的编排上,实验教材注意设计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有关的知识,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在本册实验教材中,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有四边形和测量的大部分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把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些内容的编排,教材一方面注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小学四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篇8】

一、学情分析

今年我教一年级两个班级的数学及一年级一班的班主任工作。因为一年级的学生刚踏入学校,学生的行为习惯都没有形成,同时还有繁重的教学任务,可以说是要两面都要俱到。

二、全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认数和计算,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使学生获得数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三、全册教学要求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认识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8、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9、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全册教学重点、难点

10以内的加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识数的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五、改进教法提高教学质量的设想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小学四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篇9】

过完署期长假迎来了新学期,为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教学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面向”和新课改理念为指针,以唯物辩证法为基本指导思想,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兼顾提高教学质量与减轻学生负担,培养21世纪创新人才。

二、学情分析

同学们经过四年实验教材的使用,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但随着年级的提高,内容的加深,孩子们已呈现出了两级分化的趋势。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四个领域,六个单元。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

本单元是学生对整数有一定的认识、会计算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习的主要内容有:自然数的认识,倍数与因数,2,5,3倍数的特征,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这些知识的学习是以后学习公倍数与公因数、约分、通分等知识的重要基础。

2、第三单元“分数”。

在学习本单元内容前,学生一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会进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能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对分数进行再认识,学习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公因数、约分、公倍数、通分、分数的大小比较等知识。这些知识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四则运算、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

3、第四单元“分数加减法”。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以及实际应用、分数的混合运算、分数与小数的互化。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能理解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能把分数化成有限小数,也能把有限小数化成分数;能结合实际情境,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图形的面积(一)”。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平面图形面积大小的比较,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底和高的认识及相应面积的计算。

2、第五单元“图形的面积(二)”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及一些有趣的简单不规则图形面积的计算。在第二单元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面积等知识,在此基础上学习组合图形,一方面可以巩固已学的基本图形,另一方面能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六单元“”可能性的大小。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运用所学知识设计方案。在四年级时,教材安排了游戏公平的活动,让学生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运用分数来描述可能性的大小。

(四)综合应用:

本册教材安排的综合应用内容将进一步整合“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三个领域的内容,进一步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结合,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

通过本册教材的综合应用活动,学生应树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积累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应验和策略,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主要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数学,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3、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独立思考、探索和构建自己的数学意义,让学生有机会讨论交流彼此的想法,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估算(测)能力的培养,鼓励解决问题策略与算法的多样化。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注重学生课堂倾听能力和独立作业等良好学习的习惯培养。

6、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提供可以促进不同学生共同进步的机会,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7、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理论学习的知识),提升教学理念和改进教学方法,正确处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小学四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篇10】

一、全册教材分析。

1.本着大纲“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精选课文,减少课文类型,将课文分为精读和略读两大类。本册共有32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8篇选读课文。

2.本册要求认识303个字,会写300个字。

3.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4.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的能力。开始练习使用钢笔书写正楷字。

5.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词典,字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练习复述课文。

9.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10.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法。

二、单元分析:

1.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

2.课例由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组成。

3.本册安排了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中华传统文化,壮丽的祖国山河,科学的思想方法,爱护周围环境,爱的奉献。

4.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的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5个栏目是机动栏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

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受到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了解革命战争的艰苦,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学习革命前辈的远大志向和献身精神,从小立志为祖国刻苦学习的思想;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受到尊敬师长、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等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爱美的情趣。

①对学习汉字有浓厚兴趣,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学会240个生字,会认85个生字。

②会使用字典、词典,具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③能使用硬笔正确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不断提高写字质量。

①加强朗读指导,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②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③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

④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动脑筋,多读多想,把课文读通,初步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⑤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问号、感叹号的一般用法。

⑥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⑦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鼓励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加强语言的积累。

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⑨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小学四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篇11】

一、本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经历认识乘法的过程,体会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能把简单的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数学问题用乘法算式表示。

经历乘法口诀的编制和整理过程,理解口诀的意义,熟记口诀

经历平均分东西的过程,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结合具体情境,体会除法的含义,知道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会写乘、除法竖式,会进行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

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求几个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会用除法解决简单的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

联系生活实际认识时、分、秒,初步具有1小时之内时间长短的观念,知道1时=60分,1分=60秒,能说出并会记录钟面上的时间。

经历观察多边形的过程,能辨认出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能在钉子板上围出或用小棒搭出这些图形,能利用折、剪、拼等方法把一种图形变换成另一种图形。

经历从前后左右面观察一个物体的活动,知道在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往往是不同的,对简单物体的视图能够辨认出是从什么位置观察到的。

在数学活动中直观认识线段,知道一些特征,会用合适的工具画线段。

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具有1米、1厘米长度的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会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会用尺量物体的长度。

能用“第几排第几个等词语描述现实情境中的物体所在位置,能根据这类词语在给定的情境中找到应有的位置。

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并能分辨东南西北等方向,会运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经历从生活中收集资料和整理、描述数据的过程,会用方块统计图表达统计的结果,会对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

在实际活动中感受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初步认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初步学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说说生活中的事情。

2、数学思考方面

在认识乘法过程中,感受用数学方法处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在编制乘法口诀时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认识除法过程中,发展比较、分类、抽象和概括能力。

在认图形、观察物体、确定位置、量长度等内容中,进一步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在统计活动中,培养初步的统计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使他们喜欢数学,乐学数学。

形成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树立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引导反思促进情感态度的发展。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当天的学习活动,适时教育学生要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学习上要实事求是,并以肯定的方式强化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创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学以致用,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借以激发和保护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谓一举多得。

二、各单元教学目标

认识乘法的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经历把几个相同数的连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认识乘法的含义,体会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读、写乘法算式,知道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出积。

2、培养有条理思考问题的习惯,体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乘法口诀(一)的教学目标:

1、在学习口诀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乘法的含义,知道口诀是怎么来的,掌握并熟记1~6的乘法口诀,能熟练的口算6以内的两个数相乘,达到每分钟8题左右,平均正确率在94%以上;能用乘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初步感知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知道计算乘加、乘减时要先算乘法,会利用乘加、乘减帮助探索和记忆口诀。

3、培养抽象、概括和发现规律的能力。

认识图形的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和交流等活动,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知道名称,能识别这些图形。

2、在折、剪、拼等活动中,体会图形的变换及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空间观念。

认识除法的教学目标:

1、通过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体会平均分的方法,初步认识除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知道各部分名称。

2、会根据具体情境,联系除法含义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能初步体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口诀求商(一)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索表内除法计算方法的活动,理解并掌握用口诀求商的方法,能熟练地用1~6的乘法口诀计算相应除法算式。

2、初步学会联系除法的含义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厘米和米的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初步认识线段的特征,能在一些简单平面图形中识别线段,会数出线段的数量,会选择合适的工具画线段。

2、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计量单位的必要性,形成相应的长度概念。

3、联系具体情景认识厘米和米,建立初步的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会用厘米和米做单位测量线段和物体的长度,能合理估计长度,会画指定长度的线段,发展空间观念。

位置和方向的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景中学会用“第几排第几个,第几层第几个,第几组第几个”等方式描述物体所在位置,能根据描述确定相应的物体。

2、联系实际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在现实或图上辨认东、南、西、北,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确定其他3个方向,会用东、南、西、北等方位词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二)的教学目标:

1、经历编制7~9的乘法口诀,能熟练7~9的口诀,能熟练地用7~9的口诀计算表内乘除法,达到每分钟做8题,正确率在94%以上;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乘除法的含义。

2、初步认识乘除竖式,会用竖式计算表内乘除法。

时、分、秒的教学目标:

1、通过对钟面的观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能说出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

2、回顾和经历1时、1分、1秒的时间进行的各种活动,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习惯。

观察物体的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比较,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能辨认从某个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或能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丰富对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发展直观思考和空间观念。

统计与可能性的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简单统计过程,认识方块统计图,会用方块统计图表示结果,能利用方块统计图提出或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培养统计意识。

2、在简单的操作活动中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初步学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小学四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篇12】

本班共有33人,虽然大部分入学前,接受过学教育,但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特别有少数几个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而且学生在幼儿园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养成不好。刚跨入小学,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但他们天真、活泼,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所以这一学期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工作重心。

1每一单元后面都跟有综合练习,形式灵活多样,能很好的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

2、数学乐园很好的体现主体性原则,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4、认数与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5、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

6、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8、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熟练地掌握10以内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

2、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和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熟练地数出20以内的数,正确地读、写20以内的数,掌握20以内的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使学生初步认识=、>、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和减法的含义,直观地了解加法交换律和加法与减法的关系,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5、使学生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图文应用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答案,能看实物或直观图口述题意,简单的讲述和与求剩余的数量关系。

6、使学生直观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对这些图形有初步的了解。

7、结合主题图和插图及有关数据,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做题,正确计算,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4、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5、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6、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7、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 、使学生从小养成认真学习、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钟表的认识,认识﹤﹥﹦,并会表示事物的大小。

20以内的进位加法,会用﹤、﹥、﹦表示事物的大小。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和是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1、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2、尽量注意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时常注意强调学生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的习惯。

4、课堂教学与家庭教学实践相结合。

小学四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篇13】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人”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步发展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除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数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7.了解不现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生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形成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定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五、本册内容的课时及课时划分:

一、大数的认识(11课时)

1亿有多大?………………………………………11课时

二、公顷和平方千米……………………………2课时左右

三、角的度量(4课时)

四、三位数乘两位数(9课时)

1.口算乘法……………………………………2课时左右

2.笔算乘法…………………………………7课时左右

五、平行四边形和梯形(6课时)

六、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5课时)

1.口算除法…………………………………2课时左右

2.笔算除法………………………………

1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七、统计(3课时)

八、数学广角(4课时)

九、总复习(5课时)

小学四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篇14】

一、教材内容体系分析

全书设计了多样化的情境,着眼于不同地区学生的需要,有利与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有利于认识数学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本教材共9个单元、2个复习单元。可分为3个内容,分别为:

1、数与代数:数的运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乘法的认识和乘法口诀、除法的认识和用口诀求商)。常见的量(元、角、分的认识)。

2、图形与几何:测量(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厘米、米的认识)。图形的运动(在活动中积累图形运动的活动经验;欣赏与设计)。

3、数学好玩:综合与实践(班级旧物市场;寻找身体上的数学奥秘)。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1、使学生掌握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并能独立解决其简单的问题;结合具体情景理解乘法算式,根据加法算式能列出乘法算式;掌握2-9的乘法口诀,会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平

均分及除法运算的意义,初步体会除法和乘法的联系,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能够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倍”的意义;正确认识各种人民币及其换算关系,认识元、角、分以及相互关系,掌握简单的元、角的计算。

2、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变换,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在实际测量活动中,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初步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计算和测量,初步学会体测和测量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将书本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学情分析

本班共人x人,男生x,女生x。一年来学生基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大部分小朋友上课时能积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但还有一小部分的学生还没养成这样的习惯,经常上课开小差,作业不认真完成。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因此对二年级学生,我们应该更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让学生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进一步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

活中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知识的有用性,从而更加喜爱数学这门学科。

四、完成计划的举措

1、必须按时备课,熟悉课本,吃透教材,对不懂的地方及时向老师请教;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必须清楚,能脱口而出。

2、要求孩子上课必须认真听讲,向课堂要质量,根据孩子不同的接受能力进行不同的教学,对个别慢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使每位学生都紧跟着。

3、数学要精讲多练,做到思路清晰明了,环环紧扣。多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再多多练习的过程中理解题意。对于每天所讲的内容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到底还有那些学生不懂,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及时的纠正错误。

4、做到多鼓励少批评,采用比赛的方法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团结、积极合作的精神,特别是慢的学生更要对他们有耐心、爱心,鼓励学生大胆的去尝试,去体验成功的快乐。

小学四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篇15】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中数与代数的内容包括:加与减;购物;数一数与乘法;2~5的乘法口诀;分一分与除法;6~9的乘法口诀;除法这七个单元,是本册教材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空间与图形的内容包括:图形的变化;测量这两个单元。实践活动:数学好玩:主要包括班级旧物市场和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两个主题。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孩子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又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但是我觉得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还是很高涨的。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赢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加与减”。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主要学习100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二单元“购物”。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购物活动,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元、角、分及其相互关系,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结合购物情境进行简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第八单元“6~9的乘法口诀”。在这两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5、第七单元“分一分与乘法”,第九单元“除法”。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二)空间与图形:

1、第四单元“图形的变化”,结合实例,感知轴对称、平移现象;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设计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2、第六单元“测量”,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三)实践活动:本册教材安排了数学好玩:主要包括班级旧物市场和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两个活动,贴进学生生活多样化的应用性问题,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重点

1、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五、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把数学学习与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线索,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生活,从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数学问题,体会数学的广泛应用与实际价值,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六、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一)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教学时在使学生掌握数学概念、法则、数量关系的同时,应更重视数学方法的训练,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运用数学的意识。处理好基本训练与创造性思维发展及后继学习的关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在数学学习的"再创造"过程中逐步得到发展的,而"再创造"的前提是通过必要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形成扎实的基本功。

(二)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本册教材设计了适量探索性和开放性的数学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和一个比较充分的思考空间。培养学生肯于钻研、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科学态度。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适时,有效的帮助和引导。

(三)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数学教学应体现"从问题情境出发,建立模型,寻求结论,应用与推广"的基本过程。在日常的数学活动中要注意小课题研究和实习作业等实践活动,对这方面的内容不但不能随意删减,而且要加强这方面内容安排的密度和强度。

(四)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教师要善于驾驭教材,把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要求,开展教学活动。要注意在直观感知广泛的背景下,通过自身体验在分析、整理的过程中学习概念,不要用死记硬背的方法。

(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本班同学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教师还应适时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

七、课时安排:

1、加与减------------------------------------4课时

2、购物--------------------------------------3课时

3、数一数与乘法------------------------------5课时

4、图形的变化--------------------------------2课时

5、2~5的乘法口诀---------------------------7课时

6、整理与复习-----------------------------------2课时

7、测量--------------------------------------4课时

8、分一分与除法------------------------------9课时

9、6~9的乘法口诀---------------------------4课时

10、数学好玩-------------------------------------2课时

11、除法--------------------------------------3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