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久战读后感

持久战读后感。

关于作者写的作品一书,众人阅读完之后皆获益良多。读后感是对书籍的理解和思考的综合总结,而工作总结之家小编为您推荐的文章正是《持久战读后感》。对于一些人群来说,以下的信息和经验都能够提供实用的参考和借鉴!

持久战读后感(篇1)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特别是1938年5月,卢沟桥事变以来,随着北平、华北、南京的沦陷,抗日战争进入全面抗日战争的第十个月。虽有平型关、台儿庄大捷,但面对东方最强大的帝国主义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落后的中国,抗战的前途如何,究竟能否和怎样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举国上下,人们在寻求答案。

这时,在国民当内出现了“速胜论”和“亡国论”的论调,在共产党内部也发生了一些人寄希望于国民党的抗战,从而忽略了共产党的游击战争的情况。总之,无论是亡国论还是速胜论,国内外各级各方面都有拥护者和共犯。然而,迫切需要一种既能解释抗日战争现状,又能倡导全民族抗日战争的理论。

为了阐明中国共产党的全面全民族的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具体指出为什么是持久战,怎样进行持久战,如何争取最后胜利,驳斥“亡国论”、“速胜论”的滥调,拨开人们思想上存在的迷雾,坚定持久抗战的胜利信心,同时也回答国际朋友们存在的疑虑,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一些领导人张闻天、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先后发表文章。于是,就在这个5月,毛泽东依据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抗日战争的实际,总结抗战l0个月的经验教训,并集中全党的智慧,在延安窑洞的油灯下,奋笔疾书,废寝忘食,直至沉思中右脚布鞋被火盆烧了一个洞,直至突然头痛一阵晕厥惊动了医生前来。终于,连续七天七夜,写就长达5万多字的雄文——《论持久战》。gZ85.COm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论持久战》一出,立时震动中国。《论持久战》,似茫茫迷雾中的一盏明灯,透亮了人们的心……

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运用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透彻地分析当时敌我双方在各方面的优劣,驳斥速胜论和亡国论,强调只有持久战才是最符合当时的战局,使全国人民看到胜利的曙光,增强必胜的信心。在《论持久战》中,毛泽东指出:“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

”日本是一个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但它是侵略战争是非正义的;中国的国力虽然比较弱,但这是反侵略战争,所以中国是正义的,同时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即使日本战争力量比中国强大,但它毕竟是一个小国,军力、财力、物力和人力都非常的缺乏,难以经历长期的战争;相反,中国则是一个大国,地大物博,人多力量大,因此能够支持长期的战争。从国际方面讲,日本的侵略行为即法西斯战争的亚洲地区的行为损害且威胁到了其他国家的利益,因此得不到国际的援助;而中国的反侵略战争亦是反法西斯战争,能获得世界上广泛的支持与同情及援助。

这些特点“规定了和规定着战争的持久性和最后胜利属于中国而不属于日本”。从而有效地批判了当时中国存在的速胜论和亡国论,为人民指明了抗日战争的正确道路。毛泽东还指出:

这场持久战将经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敌方的战略进攻、我方的战略防御的时期。第二阶段是敌人的战略保守主义时期和我们的准备时期。

第三阶段是我们的战略**和敌人的战略撤退时期。”毛泽东着重指出,第二阶段是整个战争的过渡阶段将是中国很痛苦的时期,要准备较长的时间,要熬得过这段艰难的路程,然而,它又是敌强我弱形势转变的枢纽。毛泽东强调,我们这个阶段的战斗形式主要是游击战,在运动战的帮助下,这个阶段的战争是残酷的,局部会受到严重的破坏,但是游击战一定会胜利。

为了实现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毛泽东还提出一套具体的战略方针: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中主动地、灵活地、有计划地执行防御战中的进攻战,持久战中的速决战,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第三阶段中,应该是战略的**战。同时,毛泽东还强调要充分发挥群众的力量

“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只要动员了全国老百姓,就会造成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

这样就能实现全民抗战,调动全国的统一积极抗战,更能保证抗战的胜利,即毛泽东说的:兵民是胜利之本。

文章中,毛泽东一针见血指出战争本质,并驳斥“亡国论”、“速胜论”,同时提供自己全面、客观的论据(中国当前状况存在胜利的条件)。论证非常精辟,有层次感和说服力。论证中广泛运用矛盾理论,牢牢把握事物发展中的根本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体现了一代领导人的大智慧和大局观。

持久战读后感(篇2)

徐州会战结束之际,毛泽东开始撰写酝酿已久,建立在科学判断和分析之上的时政**——《论持久战》 。这是一部伟大的马列主义的经典军事理论著作,被誉为世界十大军事名著之一,和《孙子兵法》一样,《论持久战》也被美国西点军校奉为了必读。“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日本必亡,最后胜利的是中国” 。

他鲜明地批评了“亡国论”和“速胜论”。

《论持久战》,总的来说就是在不断地提出问题,进而不断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战争的过程究竟会要怎么样?能胜利还是不能胜利?

能速胜还是不能速胜?很多人说持久战,但为什么?怎样进行持久战?

很多人说最后的胜利,但为什么会有最后的胜利呢?怎样争取最后胜利?”全书的一开始就提出了当时全国广大人民群众甚为关注并且激烈讨论的问题,进而引出“亡国论”“速胜论”两个“不科学”的看法与观点,随后针对这两种不科学的看法进一步说明当前局势下什么才是正确、客观、科学的认知。

《论持久战》写了二十一个问题,前九个问题为第一部分,主要是说明抗日战争为什么是持久战,为什么最后胜利是中国的,批判了亡国论和速胜论;后十二个问题为第二部分,主要是说明怎样进行持久战和怎样争取最后胜利,着重论述了人民战争和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在问题讨论部分,作者指出了战争的本质,并分析了中日两国的特点。本文主要分析了影响战争的因素:军事力量、经济力量、政治组织力量和战争性质。

分别分析了日本、中国在这几大因素的对比。得出“日本的长处是其战争力量之强,而其短处则在其战争本质的退步性、野蛮性,在其人力、物力之不足,在其国际形势之寡助”,“中国反是,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是比较地弱的,然而正处于进步的时代,其战争是进步的和正义的,又有大国这个条件足以支持持久战,世界的多数国家是会要援助中国的”这样的结论。

当然,为了鼓舞广大人民群众,巩固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者非常果断而又科学地一一反驳了“亡国论”和“速胜论”。作者没有直接反驳,而是采用了逐步反驳的方法。列出这些声明支持者的论点,然后举例说明前者的错误。

在论证的时候,时刻抓住主要矛盾,即“日本的退步和寡助,中国的进步和多助”。在此基础上,对“亡国论”和“速胜论”的片面性和主观性具体分析中国现状和印度、阿比西尼亚的不同,也强调了日本是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这一事实,彻底推翻了亡国论者和速胜论者的悲观与轻敌心理。这个论点非常尖锐,有层次感和说服力。

论证中广泛运用矛盾理论,牢牢把握事物发展中的根本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胡振平说:“《论持久战》,是毛泽东采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方**的最杰出典范。他不仅提出观点,还作出让人心服口服的论证。

一是一环扣一环的分析综合;二是不断用事实来检验。《论持久战》按照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以运动、变化和发展的眼光,依次对比分析中日双方的政治、经济、军事、民心及国际关系等战争基本要素,揭示出战争的内在规律和不同阶段的实力消长变化,再根据这种趋势作出重要**,结论自然客观、让人信服。”

在后面为什么要进行、怎样进行持久战的论述上,作者依然沿用了这种辩证法,具体分析了持久战的必然性,并结合自己的看法提出了具体的作战方针,即“使用我们的主力在很长的变动不定的战线上作战,在广阔的战场上进行高度的运动战,还要在农民中组织很多的游击队。在战争中,中国共产党的装备逐步加强。因此,中国可以在战争后期进行阵地战,进攻日本占领区。

”书中,作者结合中日各方面因素的对比,用科学的眼光加以分析,得出中日战争应当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第二阶段是敌人的战略保守主义时期和我们的准备时期。

第三阶段是我们的战略**和敌人的战略撤退时期。作者着重指出,第二阶段是整个战争的过渡阶段,“将是中国很痛苦的时期”,“我们要准备付给较长的时间,要熬得过这段艰难的路程”。然而,它又是敌强我弱形势“转变的枢纽”。

作者强调“此阶段中我之作战形式主要的是游击战,而以运动战辅助之”。“此阶段的战争是残酷的,地方将遇到严重的破坏。但是游击战争能够胜利”。

这种高于当时战争时势的眼光不得不让人佩服,无怪史学家顾颉刚说,“奉读之下,恍然于抗日所应走的方向。”

经过一系列的分析论证,作者最后才得出问题和结论是“中国会亡吗?答:不会死的。最后的胜利是中国的。

中国能够速胜吗?答复:不能速胜,必须是持久战。

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吗?我以为是正确的。”这种思维不可谓不严谨,不可谓不科学。

因此,这本书一经出版,立即引起轩然大波:

蒋介石、白崇禧、陈诚和史迪威都肯定《论持久战》,认定《论持久战》是一部上乘巨著。白崇禧把《论持久战》的精神归纳成两句话:“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

”同时在征得周恩来的同意后,以国民党军委会的名义通令全国,把《论持久战》作为全国抗战的指导思想。《论持久战》破例允许在国统区印刷。史迪威将军只看了一遍《论持久战》,就认定这是一部“绝妙的教科书”,他更清楚地认识到八路军,新四军与日军浴血奋战、在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的地位和作用,认定抗战的最后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他建议美国**“加快对华援助”,向中共提供有限数量的**装备,一定会加快胜利的到来。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何尝不是一场持久战呢,只要我们坚定信心,不怕短暂的失败,坚持不懈,最后成功注定是属于我们的。

持久战读后感(篇3)

2013550138电子商务一级吴玛娜

邓小平用了“七分功三分过”来形容毛泽东,许多人对毛泽东存在偏见,认为老年时期的毛泽东犯下了无法原谅的错误,导致中国社会一片混乱,而这个时候我通常都是跟他们说,如果有时间,可以去读读《论持久战》,里面的讲话会告诉你毛泽东是一个怎样的人,在面对亡国危机时,他处事的冷静,他的军事天赋,他的视角眼界,绝不是一般人可以达到的。

讲话的内容中,毛泽东用了很大的篇幅只为解决一个问题:中国的抗日战争既不是“速决战”也不会“再战必亡”,而是持久战。通过对中国和日本各方面的分析,以及找出中国的抗日战争同过去失败例子中的不同加以说明,中国的情况是特殊的,不能用以往的经验来判断这一场战争。

为什么要特地的做这个讲话呢?因为迫切需要控制**,稳定公众情绪和鼓舞士气;一方面,亲日派认为中国的实力太弱,**装备不如日本,不可能胜利,所以迟早会妥协;另一方面是**派则将希望寄托在英美等国的援助上,认为赢得胜利是很简单的,而这两种思想的出现甚至蔓延会让人心涣散,根本就无法齐心协力的共同抗日。

分析了“速胜论”和“亡国论”的错误性以后,毛泽东接着分析了敌我强弱的状况。敌强我弱是事实,但是却片面夸大了它的危险性,敌强的方面是它的经济政治军事,但是缺乏资源,无法进行长时间的消耗战,加之战争性质的退步性野蛮性,导致它陷入了寡助的局面。而中国的国土面积大,资源丰富,人口众多,人多力量大,能够操纵的军队庞大,加之中国处于正义的一方,得到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是处于四方支援的处境的,而被夸大的,中国的缺点也成了持久战的优势,因为东西部的联系基本上处于断绝状态,所以即使占领了东部也无法控制西部,这就给了中国抗日机会,劣势反而成了优势。

所以,似乎这样一想,中国革命的道路竟有了柳暗花明的意味。

时至今日,读《论持久战》仍有一种身临其境的压迫感,从1840-1949年,中国一直在进行反封建反帝国主义的斗争中挣扎,匆匆一百年,这个千疮百孔的国家仍然不愿屈服,无论是最开始的太平天国运动,还是后来的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再是国共内战,抗日战争,无论是哪一场运动亦或是战争,中国人始终没有妥协,面对帝国主义利益的**,爱国是主流。我始终认为,无论是孙中山亦或是蒋介石,他们选择了不同的救国道路,我们不能将他们称之为枭雄,而同样是英雄,因为爱国之心没有变,但是一个江山是无法容二主的,因此,成败无法作为评判他们个人的标准。而毛泽东则比他们运气好一点。

所以,在我们想要评价一个人的时候,先要足够的了解。这篇讲话对我的触动很深,我无法想象是有多么强大的内心才能够在各方压力下保持淡然的心态,讲出这样理智、客观、全面的评论。我们能做的,只有珍惜现在的生活,爱护这来之不易的祖国,中国的抗战,还仍未结束,而这场战争,是没有硝烟的战争,而它,也将是一场持久战。

持久战读后感(篇4)

在我的记忆中,从我记事开始,关于抗日战争和日本人,耳边能够听到的,大都是父母以及身边的人们对日本人的憎恨,而这也似乎是中国社会的普遍现象。于是,我也就跟着特别恨日本人,刚上大学的时候,都还没有想好该怎样去面对日本人,准确的说是日本留学生。后来,和日本留学生选了一样的课,并且在老师的安排下一起讨论社会上的各种时事,原来日本人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可恶,相反,我认识的那个女日本留学生的很多好的习惯,比如她在上课时的坐姿以及与人说话时的语气等,都是我在绝大多数中国学生和韩国留学生身上发现不了的。

在这学期学习了中国近现代纲要这门课以后,我很欣喜地发现,我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认识大大地加深了。我觉得收获最大的就是,通过老师在课上的讲解以及同学们的展示,我了解到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一些历史大事的一些具体的细节,比如,在揭发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1927年7月25日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呈给昭和天皇题为《帝国对满蒙之积极根本政策》的秘密奏章,为日本帝国主义准备侵华的计划书)的过程中,很多日本人给予了很大的帮助,而在日本国内也是有很多反对侵华战争并且给予中国帮助的日本人的。它不再是以种仅限于教科书的终结性语言,这使我能够更客观地评价一些历史事件。

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抗日战争那段历史,更好地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我有幸阅读了毛泽东的著作―《论持久战》。读完这本书,我的感受只能用两个词来形容——震惊!为作者能够如此准确地把握中国当时与日本的经济、军事实力等方面的差距而震撼,为作者能够如此科学地**抗战的进程而震撼,为作者远大的战略眼光和将民族大义放在第一位的胸怀而震撼,为……

《论持久战》是作者于1938年5月完成的,正如书中所说:“伟大的抗日战争的一周年纪念日,七月七日,快要到了。全国统一兵力,坚持抗战、统一战线,同敌人英勇战斗,已经快一年了。

”的确,作者把握了一个很好的时机,在已经抗战快一年的时候提出“持久战”这一观点,是比较合乎时宜的。因为这个时候,日本要在短时间内灭亡中国的阴谋已经不攻自破,抗日战争已经进入战略相持阶段,而中国方面也在一些会战中消耗了大量的日军,并取得平型关大捷等胜利,这为作者后面的论断提供了很多证据,也使得大多数中国人民相信中国会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也就是说,当中国需要这样一本书来展示抗日战争时,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在本书的第一部分,作者集中驳斥了当时的两种错误观点:一种是产生妥协倾向的中国必亡论,一种是产生轻敌倾向的中国速胜论。正如笔者所说,只说敌人强,但小国和中国弱,但大国不能战胜亡国论。

为此,作者将当时的中国与历史上的中国做了对比,说明了中国虽弱但正处于进步时代并且已经有了资本主义,有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有了已经觉悟或正在觉悟的广大人民,有了共产党的事实,而日本是在帝国主义快要死亡的时候发动的这场侵略战争,是带着最后挣扎性的冒险战争。除此之外,作者还分析了中国在国际方面的优势以及中日在各个方面的对比,从国内外各个方面着手分析,以及其充分的证据证明了中国不会灭亡,正如作者说的那样:“这些有利条件,历史上没有一个时候可以和今天比拟,这就是抗日战争不会和历史上的解放运动同归失败的理由。

”除此之外,作者还驳斥了具有幻想性质的速胜论,批评了其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自以为是的缺点。另一方面,作者也承认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他们是爱国者。总的来说,作者指出了这两种观点在认识抗日战争中的片面性。

在战争的性质方面,作者认为抗日战争是中民族伟大的反侵略的民族革命战争,也是争取中国和世界的永久和平的战争,更是中国反对帝国主义的战争。这也是一场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纵横交错的战争。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壮举,是翻天覆地的伟大事业。作者认为这场浩大的战争将大大推动中日两国的进步,而且将影响到世界,推动各国首先是印度等被压迫的民族的进步。

这是我在以前没有了解过的关于抗日战争的意义的论断,为何这样一场长期而残酷的战争还会大大推动中国的进步呢?据我所知,在抗日战争中,中**队**380余万人,中国人民牺牲2000余万人,中**民**总数超过3500万人,中国直接经济损失大1000多亿美元。但最近,我查阅了一些战前和战后中**事、经济等方面的比较,逐渐理解了这个结论。

的确,不管是自愿还是被迫的,中国的很多方面在抗日战争中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抗日战争实践证明,中国由抗战初的弱国转化为国际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强国,大大地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不仅如此,抗日战争也锻炼了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建立新的中国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每个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原本在我心目中万恶的战争,尤其是抗日战争这样为中国人民造成了无数苦难的战争还具有这么多的积极意义。

我认识到客**待事物,理性分析事物的消极和积极影响的重要性。

作者创造性地把持久战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敌人的战略进攻和我们的战略防御时期。第二阶段是敌人的战略保守主义时期和我们的准备时期。

第三阶段是我们的战略**和敌人的战略撤退时期。正如作者所说:“客观现实的行程将是异常丰富和曲折变化的,谁也不能早出造出一本中日战争的‘流年’来;然而给战争趋势描画一个轮廓,却为战略指导所必需。

”而历史也证明了作者这一论断的正确性,战争的进程正如作者所**的那样。在我看来,作者能够做出这样科学准确的论断,一方面,是和作者自身丰富的理论和论辩的水平分不开,另一方面,也是和当时中国与日本的国力等方面的水平以及前阶段战争的进度分不开的。为什么战争要经历这三个阶段?

首先,由于当时日本在经济、军事等方面远远强于还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第一阶段的战略防御阶段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在这个阶段,中国会有很大的损失,但是,在此阶段中,中国也会有很大的进步,会实现空前的团结,这些都为第二阶段的抗战打下了基础。第二阶段是战略僵局阶段。笔者认为,游击战争将成为这一阶段的主要作战形式,这也是非常合乎逻辑的。由于第一阶段的大量消耗,敌我双方都遭受了很大的损失,都已经很难再组织起抗战开始时的比如淞沪、徐州、武汉会战等一系列那样的大战役。

即使还能够保留大量的正规军,也主要用于大城市以及重要铁路干道等的战略防御,因此,转入敌后,配合民众,与敌人大打游击战,把敌人消灭在运动战中,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最令我动容的是,作者不仅准确**到了战略相持阶段将会产生极大消极影响的经济困难和汉奸问题,还**了国内,因大城市的丧失和战争的残酷,而将会出现的动摇派的“妥协伦”。对此,作者强调了巩固和扩大全国统一战线,动员全国人民,发动人民战争的重要性(而这也成了毛泽东思想在军事领域的主要主张)。

作者还主张此阶段内,必须号召全国坚决地维护一个统一**,反对**,团结起来度过这段会比较长而且艰苦的阶段(这也是符合历史的),有计划地准备**,这恐怕是对国内一些试图发动内战的一些人的警告吧!在第三阶段,笔者认为运动战仍然是历史上的主要战争形式,而不是阵地战。因为在作者看来,虽然在战争的后期中国的军事实力会有非常巨大的进步,但是很有可能仍然落后与日本,毕竟当时中国与日本如此大的差距并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弥补的。

因此,笔者认为,以消耗著称的阵地战不会成为大起义时期的主要战争形式。这也正如作者前文反对“中国毕生论”时所说的那样,一切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能盲目自大,一些容易在短时间内取得巨大成果的作战形式并不适合当时的中国。如果我们决心采取一些激烈的措施,以便在短时间内取得巨大的胜利,我们无疑将自掘坟墓。

读到这里,我第一次看到毛泽东杰出的军事头脑和分析能力。

中国版图广大,兵员众多,但军队的技术与素养不足的缺点,因此,作者主张在抗战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作战形式。在战略防御阶段,作者主张以进攻的运动战为主要的作战形式,其次为游击战,再以其他形式辅助,组成整个的作战形式。在战略相持阶段,应以游击战争为主要战争形式,充分利用中国人民武装力量和其他力量。

作者还**到了一些军队因为少打大仗,一时显得不像民族英雄的错误想法,指出游击战虽然不像正规战那样有迅速的成效和显赫的名声,但是在长期而残酷的战略阶段,游击战将表现出很大的威力。而这也是我以前的错误想法,认为游击战只是小打小闹,如今我才明白了游击战对于当时中国的重要性,的确,当时的中国是很落后的,与美国、苏联那样的强国不同,靠一系列大的会战决定战争的胜负,在当时的中国是行不通过的。这样不仅照顾了当时中**队的某些严重的缺点,还充分利用了中国广大的国土与复杂的形式,从而能尽最大可能为中国争取抗战的优势。

历史也证明了作者的论断的正确性,即游击战正确实为最后一个伟大的共产党赢得了许多时间,也赢得了同盟国的支持。

在本书的最后一部分,作者提出了中国能战胜并且消灭日本帝国主义实力的三个条件,即中国抗日统一战线的完成,国际抗日统一战线的完成以及日本国内人民和日本殖民地人民的革命运动的兴起,得出了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结论。

读完本书后,我觉得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习作者的观点,即一切都基于现实,从不脱离现实。生活中也是这样,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从实际出发,这样才能取得自己想要的成果,否则,就算能够暂时过关,也迟早都会面临同样的问题,甚至造成更严重的后果。而在科研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就显得更加重要,因为一切的理论成果都要接受实践的检验,一切不符合实际的空想都终将被淘汰,比如物理学中的永动机就是很好的例子。

因此,对于大学生来说,这样一种从实际出发的精神更为必要和迫切。

后记:读完这本《论持久战》之后,心中的感受真的只有震撼可以形容。我第一次看到毛主席卓越的军事能力和判断力。另一方面,我也发现自己缺乏历史阅读。

以前了解到的都是一些很泛的历史总结,对于一些历史事件的细节和一些历史著作了解的太少,导致分析一些历史问题的时候很不客观,掺杂了太多的个人情感在里面。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知道了很多历史事件的具体细节,最重要的是激发了我对于历史著作的兴趣,我相信,在我阅读了大量的历史著作,了解了不同人的想法之后,我也会有自己的想法。另外,由于总结水平有限,而文章中的内容都是我自己总结的,有些观点总结的不够全面,如果老师有任何意见,欢迎批评指正!

持久战读后感(篇5)

最近我读了毛泽东同志所写的《论持久战》这篇文章,心里颇有些感触。我不由毛泽东同志的敏锐判断不知所措。要知道当时中**队无论是从装备上还是从军队的战斗力上都远不及日本,但最后一定会是我们赢,这是为什么呢?

我想这个就是《论持久战》所要告诉我们的吧。

当然,我认为我们应该首先了解本文的相关背景。那是1938年5月,日本全面侵华一周年。回顾从1937年卢沟桥事变开始后近一年的时间里,全国人民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坚持统一战线,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这场战争在东方历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历史上也是伟大的。这场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太多的伤害,几乎每个中国人都希望这场战争能尽快结束。也有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希望战争结束,但他们真的想占领中国,因为他们负担不起消耗战。

他们太需要中国的肥沃土地了。日本是一个岛国,资源匮乏,频发,不适合生存和发展。他们太缺乏安全感了,所以,他们早在1927年就定下了侵略中国的方针。他们认为通过征服中国,日本可以征服整个世界。

我觉得有时候他们真的太自信了。他们认为只要依靠自己强大的军事力量,就能迅速征服中国。于是,他们叫嚣着:“三个月灭亡中国。

”可事实真的能如他们所愿吗?当然不能。首先是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的口号,接着我们又取得了台儿庄大捷,歼敌2万余人,这是国民党自抗战以来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次胜利。

然而正是这次胜利,却冲昏了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一些人的头脑,使他们滋长了速胜心理,以为只要打几个台儿庄式的大胜仗,就能抵挡住日军,而无需动员广大民众进行抗战.。可接着便是徐州失守,国名党军队节节败退。不过在这种情况之下,国民党仍然没有没有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也许他们能认识到群众的力量,不过,我想就算他们能认识到,他们也是不敢动员的,他们怕人民起来后就会造反,因为他们代表的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而在这时,国民党内的失败主义情绪,投降派“战必大败”、“再战必亡”的亡国论调又传播开来。所以那时的国内盛行的无非是亡国论和速胜论这两种走极端的论调。而此时毛泽东同志提出对日作战要坚持持久战,绝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他是从这场战争的性质和中日两国、两军的实际情况出发而得出来的,是有深刻的认识基础的,这一观点对于前面的两种极端论调无疑是一副清醒剂。

这篇文中主要阐述了,在我方弱于敌人时或环境不利于我方时应采取持久战的策略,只要采取此策略则必胜.主要内容是:

一。它揭示了抗日战争发展的基本规律(敌人的强弱、敌人的退步、我们的进步、敌人的小我、敌人的小帮助、敌人的大帮助);

2。本文论述了只有进行人民战争才能取得胜利的思想;

三。在抗日战争形式上,主要是流动战争,其次是游击战争。

从而有利地批判了当时国内存在的速胜论与亡国论,为人民指明了抗日战争的正确道路。抗日战争的最终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结论的正确性。

考虑到到中国现在的国情,我想说《论持久战》中的许多观点和方法,对于我们今天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对于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然有其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持久战读后感(篇6)

我们伟大的领袖毛泽东同志,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者,在那个急需要军事天才来拯救中华民族的年代,创造了令人为之折服的军事奇迹!在危难时刻,他一次又一次地把我们党、人民和人民军队从泥潭中拉出来,一次又一次地带领人民军队克服重重困难,使之更加强大!

从城市到农村的战略转移,红色根据地的建立,反围剿战争的胜利,在长征途中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赤水四渡。尤其是决定中华民族,危急存亡的抗日战争,毛泽东更是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他创造性地提出了 《论持久战》,成功预计了这场中国与帝国主义日本,在这场战争中,将面临的战争结局——规定了战争不能速胜……中国不会灭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而只能是持久战。

毛泽东同志留给我们宝贵的军事思想财富。他经常从军事以外的角度来表达军事行动(战争)。这是毛泽东不单纯是一个军事家的体现!它是一个政治家,一个哲学家。

因此,他的思想方向应该首先从政治层面出发,然后结合其特点运用哲学理论加以理解,这样才能看得更深远、更深刻。

毛泽东在写《论持久战》时,是在抗战初期,那个全中国人都最痛苦的阶段,毛泽东在思想上点燃了全体中国人的智慧,最后击败日本帝国主义。蒋介石对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也是备加推崇,白崇禧更是将其视为克敌制胜之法宝,组织军事专家深入学习。 自己也更是认真研读,又在毛泽东的《论持久战》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看法。

所以说《论持久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指导思想并不夸张!

政治家和统帅应该作出的最重大的和最有意义的判断,是根据这种观点正确地认识他所从事的战争,他不应该把那种不符合当时情况的战争看作是他应该从事的战争, 也不应该想使他所从事的战争成为那样的战争。这是所有战略问题中第一个也是最根本的问题。这种军事家已经不单是一个军事家而已,他从全局从全民族来考虑这场战争,来看下 《论持久战》的前一段语句:

7月7日是抗日战争一周年纪念日。全国的力量团结起来,坚持抗战、统一战线,同敌人英勇战斗,已经快一年了。这场战争在东方历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历史上将是伟大的。全世界的人都关心这场战争。

身受战争灾难、为着自己民族的生存而奋斗的每一个中国人,无日不在渴望战争的胜利。

现在让我们再重温一下主席的经典论断!也就是《论持久战》的结论:“在什么条件下,中国能战胜并消灭日本帝国主义的实力呢?

有三个条件:一是中国抗日统一战线的完成;二是国际抗日统一战线的完成;三是日本人民革命运动和日本殖民地人民的兴起。就中国人民的立场而言,在这三个条件中,中国人民的大团结是最主要的条件。

”“这个战争要延长多久呢?这取决于中国抗日统一战线的力量和中日两国的许多其他决定性因素。”“如果这些条件不能很快实现,战争就要延长。

但结果还是一样,日本必败,中国必胜。只是牺牲会大,要经过一个很痛苦的时期。”“我们的战略方针,应该是使用我们的主力在很长的变动不定的战线上作战。

中国共产党要取得胜利,必须在广阔的战场上进行高水平的体育战争。”“除了调动有训练的军队进行运动战之外,还要在农民中组织很多的游击队。”“在战争的过程中……使中**队的装备逐渐加强起来。

因此,中国能够在战争后期进行阵地战,进攻日本占领区。这样,日本在中国抗战的长期消耗下,它的经济行将崩溃;在无数战争的消磨中,它的士气行将颓靡。中国方面,则抗战的潜伏力一天一天地奔腾高涨,大批的革命民众不断地倾注到前线去,为自由而战争。

所有这些因素,再加上其他因素,将使我们能够对日本占领的要塞和根据地进行最后的致命攻击,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一九三六年七月与**谈话)“中国的政治形势从此开始了一个新阶段,……这一阶段的最中心的任务是: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的胜利。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只有这种全国性的全面抗日战争,才能使抗日战争取得最后的胜利。”“由于当前的抗战还存在着严重的弱点,所以在今后的抗战过程中,可能发生许多挫败、退却,内部的分化、叛变,暂时和局部的妥协等不利的情况。

因此,应该看到这一抗战是艰苦的持久战。但我们相信,由于我们党和全国人民努力冲破一切障碍,已经发动的抗日战争将继续向前发展。”(一九三七年八月《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这些就是结论。

亡国论者看敌人如神物,看自己如草芥,速胜论者看敌人如草芥,看自己如神物,这些都是错误的。我们的观点恰恰相反:抗日战争是一场持久战,最后的胜利是中国的——这就是我们的结论。

我们伴随着祖国的迅速成长而成长。感受到的是我们中华民族,奋斗不息的精神,我们伟大民族,决不屈服于任何世界其他民族的那份壮志雄心!因此,我们的责任不亚于我们祖先的责任。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1世纪的我们,更要秉承这样的优良传统,用信心百倍、百折不挠、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投入到我们日常工作当中,学习毛泽东思想,学习好主席当年的那种生活态度,和思考方式,以及那种人生理想,和百折不挠的精神……我想应该是比单纯的学习那段历史抑或那段文字,对于我们来说更有价值!

持久战读后感(篇7)

2013级日语2班程元元

重读经典,走进毛泽东,我选择了《论持久战》。毛泽东,这位旷日奇才,以其伟大的军事才能和卓越的政治远见带领广大的中国人民从水深火热走出并获得新生。《论持久战》,无疑是他智慧的一个集中体现,读完之后,不禁长叹一气,深深拜服。

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是一部伟大的马列主义的经典军事理论著作,被誉为世界十大军事名著之一。在这篇著作中,毛泽东分析了中日两国的社会形态、双方战争的性质、战争要素的强弱状况、国际社会的支持与否,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的胜利属于中国。他还科学地预见了抗日战争将经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三个阶段。

他强调“兵民是胜利之本”,抗战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实行人民战争。《论持久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的纲领性文献,它指明了抗战的前途,提出了正确的路线。抗日战争后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项工作的远见是完全正确的。

读了关于持久战的论述,我对毛泽东思想有了更深的理解,他的辩证思想在持久战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特别是1938年5月,抗日战争进入了卢沟桥事变以来的第十个月。在国民当内出现了“速胜论”和“亡国论”,而且在共产党内也有一些人寄希望于国民党的抗战,从而忽略了共产党的游击战争。总之,无论是亡国论还是速胜论,国内外各级各方面都有拥护者和共犯。

然而,迫切需要一种既能解释抗日战争现状,又能倡导全民族抗日战争的理论。于是,就在这种情况之下,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首先,毛泽东看到了中日战争必将演变成世界抗日战争。

其次,他英明预见到抗日战争将是一场持久战,他坚决批判了抗日“亡国论”和“速胜论”两种错误观点,并科学预言了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三阶段。防御战中的进攻战,持久战中的速决战,内部作战中的对外作战。保存自己与消灭敌人。

正规战与游击战相结合。一切行动立于主动,灵活使用兵力,化整为零与化零为整相结合,一切行动要有计划性。山地游击战和有条件的运动战。

可以断言,一些西方中心论者低估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伟大作用是毫无根据的,因为中国人民以找到了毛泽东指明的胜利道路,如果没有国际友人的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的胜利只不过是延长而已,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伟大的中华民族。

这三点充分体现了毛泽东的伟大思想和明智选择,同时也见证了持久战论战的智慧。

其一,率先高举抗日救国大旗。毛泽东能够率先高举抗日救国的伟大旗帜那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当时中共及其领导的红军,正面临着同国民党及其军队的你死我活的斗争。如何使红军走出困境,扩大红军的影响,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长征路上。毛泽东发表了“八一”抗日宣言,。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口号,是他深刻洞察到中国主要矛盾方面的变化,阶级矛盾让位给****,正是基于此种总体判断,毛泽东紧紧抓住此主要矛盾,有计划,有步骤的率领全国人民走上彻底抗日的道路。

其二,充分利用****,争取张学良和杨虎城领导的东北军和西北军,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发动和和平解决,建立了以国共为主的抗日统一战线。体现了毛泽东高度以国家,民族大业为重的历史责任感,反映出他能正确判断形势,防止亲日派得逞,权衡利弊不杀蒋,不图一时之快的伟大战略家风范。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了抗日统一战线。

三是坚持独立自主的抗日战略,提出坚决抗战的基本方针。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党和军队忠实地贯彻了坚决抗日的方针,取得了惊人的胜利。采取独特的侧翼和敌后抗日方略,建立根据地发动群众,壮大根据地和人民军队,通过同国民党的艰苦谈判,说服蒋介石同意以国民党担当正面战场,共产党军队担当侧翼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日**方略,毛泽东这样做一方面能依然不减中共领导抗日的伟大作用,广阔的敌后战场有英雄用武之地,另一方面又能有效地摆脱国民党顽固派灭共的环境。

它避免了蒋介石两岸抗日的致命危险,实践充分证明了毛泽东战略的智慧和正确性。

《论持久战》高度体现了毛泽东的哲学智慧。在指挥抗日战争方面,它的军事才能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都是无与伦比的。从根本上认识了中日战争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才有指挥战争的计划性和主动性,使战争朝着有利于中国人民的方向发展,并取得最终的胜利。

读毛主席的论持久战,很有感触,在那样艰苦的环境里,在战争阴云最深厚的时候,信心、胸怀、见识、气概真非常人,我辈此生难忘其项背,他的演讲,对抗日战争有指导意义,对今天的生活工作也有很多启迪。

一、要坚持正义。“日本战争的退步性和野蛮性是日本战争必然失败的主要根据。”如果我们有耐心去观察事物的发展,去反思历史的变迁,正义、进步终将引领历史的潮流,可能我们没有足够的智力去判断复杂社会中的对与错,但对社会有无危害、对资源有无浪费,会不会惠及较多的普通民众,是可以大致看出来的。

如果有了这个较为明确的基础,那就认真、长期地坚持做下去,可能会慢一点,可能开始有人不理解,但相信一定会有云开日出的一天,不必气馁。这是一个方向的问题,不会错的。即使我们为此付出痛苦的代价,也值得。

二、要抓住时机,促成转变。毛主席在回答“在什么条件下,中国能战胜并消灭日本帝国主义的实力呢?”时说,“要有三个条件:

一是中国抗日统一战线的完成;二是完成了国际抗日统一战线;三是日本人民革命运动和日本殖民地人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就中国人民的立场而言,在这三个条件中,中国人民的大团结是最主要的条件。”在我看来,就是内部团结和自身力量的强大,还有外部力量的支持,当然敌人内部的矛盾导致的对比力量的削弱也很重要,但主要的是靠自己,也许自己成长得很慢,但一刻也不能停止强化自身的建设,同时,不能放弃对外部力量的争取,自上而下的改革,外因导致的剧变,时时都在发生,没有自身的强大,不是外部条件成熟时无力承载而导致落后,就是在汹涌的潮流中被淹没。

有机会等别人犯错,这是很被动的,也是要把握的,也要靠实力说话。经常看看这三种力量在工作中的对比,就会静下心来做正确的事情和重要的事情。

三、战术的灵活运用。阵地战、运动战、游击战,每个阶段都有其主要的形式,如毛主席在文中讲持久战的第三阶段,“如果说,第一阶段的阵地防御,由于当时的条件,不能看作重要的,那么,第三阶段的阵地攻击,由于条件的改变和任务的需要,将变成颇为重要的。这个阶段的游击战争将继续通过支持机动战和阵地战来发挥战略合作的作用,这与第二阶段的游击战成为主要形式不同。

”感觉真是将战略分析透了,将战术运用活了。在现代社会,虽不是你死我活的敌对斗争,但工作的方式方法也是很讲究的,尤其在有些工作的创新上,最初可能真的只是像游击战一样,重视的是一个一个的点,由点到线,因扩张而导致的利益冲突也就是相持阶段,时间会很长,是最困难的时期,也是转变的中枢,,取决于自身努力的程度,战术上也要向大规模的运动战学习,能迅速地前进和后退,能迅速地集中和扩张,就象企业转型,扩张了还要控制得住,发现问题能及时改变策略,当具备了这种收放自如的能力,便进入了巩固阵地的第三阶段了,那就上升了一个层次,但还要依靠外部力量,要重视宣传和外交,还有细节的整改,做事时,有战略眼光,有战术准备,则无往而不利。

许多文章,不同时代读,有不同的意义,不同时候读,有不同的感受,伟人智慧的光辉,是我们不断汲取营养,走向进步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