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税局工作总结及下年工作思路

地税局工作总结及下年工作思路。

白驹过隙,日光荏苒。回想起来,我们的生命中,经常有很多记忆深刻的经历,在事情过后,我们或主动或被动的写一篇总结,总结也是对自己的更优秀的自己负责,怎么样去写好总结范文呢?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地税局工作总结及下年工作思路”,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同志们:

全市地方税务工作会议今天召开了。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国家税务总局和省、南通市税务工作会议精神和通州市委、市政府对地税工作的新要求,总结XX年全市地税工作,表彰先进,全面部署XX年地税工作任务。动员全局干部职工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齐心协力,攻坚克难,以优化发展为目标追求,锐意进取,勇争一流,努力开创通州地税事业更好更快发展的新局面。下面,根据局党组研究的结果,讲三个方面的意见,供同志们讨论。

一、突出重点,奋勇争先,XX年全市地税系统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XX年,在南通市局和通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系统上下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一手抓依法治税、一手抓从严治队,取得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今年1月20日,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上,我局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全国文明单位”的荣誉称号。这是全市地税系统组建以来,获得规格最高的一次荣誉,也是我们通州地税人多年拚搏的结果。面对至高荣誉,通州地税人鼓足干劲、扎实进取,坚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始终立足“收好税、带好队、服好务”,以组织收入为中心,以依法治税为灵魂,以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和纳税人的满意度为标准,以争当服务发展、依法行政和作风建设的排头兵为动力,以打造“三个一流”为目标,突出重点,务实苦干,狠抓落实,通过全系统上下的共同努力,全系统各项工作呈现出协调共进、和谐发展的喜人局面。

(一)着力规范科学精细的征管联动机制,组织收入工作更加稳健有力

过去的一年,是我们“征、管、查”并重,夯实征管基础,征管质量显著提升的一年;是我们全局上下克难奋进,管理增收成效显著的一年;是我们抓住平时,以月保季,以季保年,顶住国际金融风暴不利局面最终实现年度圆满收官的一年。XX年,全市税收收入始终保持均衡入库,共完成全口径地方税收11.96亿元,其中省级收入6598万元,市县级税收11.3亿元,同比增收2.7亿元,同比增长31.4%,征缴各项基金费8.27亿元,收入总量突破20个亿,各项指标再创新高,为通州市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在组织收入工作中,我们主要抓住了以下五个环节:

一是加强税收分析预测,把握组织收入主动权。加强日常税源调查,按季召开收入分析会,加强主要税种和相关经济指标的比对分析,分行业、分企业量化分析主要增减因素对收入的影响,强化收入监控,查漏堵漏,力求全年各分局月度收入横向和纵向均衡,确保了税收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

二是优化业务培训和跟踪服务,做好所得税汇算清缴。按照税务总局“分类管理,优化服务,核实税基,完善汇缴,强化评估,防范避税”的总体要求,密切各部门的协调与配合,细化人员分工,明确岗位责任,切实改进和加强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确保了汇算清缴工作的顺利开展。汇缴期内共完成2925户企业年度汇算清缴,汇缴面达到100%,汇缴入库企业所得税 4892.10 万元、个人所得税425万元;

三是抓好12万元申报工作,推进个人所得税申报管理。针对新目标、新任务,集思广益,积极优化征管举措,重点抓好高收入行业、重点人群的申报工作,全年受理自行申报1395人,占市局下达任务的116.25%,人均应纳税额2.65万元,补缴入库税款325.50万元;

四是规范纳税评估,强化税源管理。从提升税法遵从度入手,着力改善纳税评估工作机制,强化评估预警分析,注重资料的归集与数据的积累,积极改进纳税评估的方式和手段,全年共进行纳税评估328户,入库税款3000万元。评估案卷《“次品”里隐藏的猫腻》获得南通市十佳纳税评估案例一等奖,并入选江苏省优秀纳税评估案例;

五是突出案件查处,发挥稽查效能。充分发挥“以查促收、以查促管、以查促查”的一查三促功效。深入开展房地产、建筑安装业、烟草、广告、外贸出口行业以及钢丝绳、钢结构行业税收专项检查,全年专项检查103户,查补入库税款、滞纳金、罚款1203万元;查处举报案件16起,查补入库税款、滞纳金、罚款108万元,移送公安案件5起。

(二)着力完善专业严密的征管运行机制,基础管理更加坚实稳固。

一是深化综合治税,涉税信息交换网络初步形成。全年提供招投标信息()6期,涉税信息223条,涉税金额11.4亿元;提供全市交通工程涉税信息27条,涉税金额3.8亿元;提供全市村庄疏浚工程信息248条,涉税金额919万元;二是强化个体户管理,实现个体户国地税联合征管新机制。在初步实现房屋出租业税收社会化征收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国税部门的沟通和合作,形成个体户管理“六个统一”的新征管模式;三是落实“两个减负”,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市局以减轻纳税人和基层一线税收管理员的工作负担为抓手,推出了以“四个一”为载体的服务工程:即以完善“一窗式”受理和“一站式”服务为重点,积极推行“一次性”办结的服务举措,努力实现“一城通”办税的目标,有效实现了“两个减负”的工作目标;四是加大重点税源户监控力度,扩大监控面。结合实际,主抓制造业、建筑业、房地产业等重点行业及上年度纳税额较大的重点税源大户的税收管理,落实好税收管理员巡查制度,确保税源不流失。按照重点税源监控面不低于45%的要求,对我市纳入国家及省级重点监控范围的企业重新进行筛选,按月对这部分企业的税收数据及财务指标进行录入分析;五是加强发票管理,提高以票控税能力。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先后完成了建筑业发票、有奖定额发票的换版。开展自印发票单位的专项清理和检查,完善发票的领用和验旧流程,达到以票控税的目的,从源头上杜绝执法风险的发生。

(三)着力打造优质高效的税收服务机制,服务经济发展效果更加明显。

随着税收征管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把强化纳税服务作为税务机关转变政府职能的一个重要举措,以创建“三个一流”为重要契机,以“减负增效”为抓手,充分履行服务监管职能,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大力倡导“办税服务零距离,办税流程零障碍,办税质量零差错,办税效率零投诉,规定之外零收费”的工作要求,优化发展环境,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质量。XX年,我局率先试点成立纳税服务中心,完成部分分局征管范围调整,积极打造便民、高效地税。把过去“分散式、串联式”的办税改为服务中心“集中式、并联式”的受理,实行“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逐步把分散在税务机关内部不同部门的纳税服务内容向服务中心集中,逐步把审批权限向服务中心下放,逐步把涉税资料的传递转变为柜台内流转,极大地缩短了办税时间,提高了办税效率,广大纳税人税收遵从度和满意度得到普遍提升。

(四)着力推进坚定有序的依法治税举措,税收法治环境更加优化。

一是以新旧税法衔接工作为主线,大力宣传新税法。全面贯彻落实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并依托电台、电视台、地税网站和《通州大众》,持续进行新税法的宣传辅导,最大限度促进新税法的普及;二是以行业税收管理为中心,提高政策执行效能。严格房地产行业税政管理,摸索建立建筑行业统一的规范管理模式,规范货运行业管理,强化代开票纳税人定额加警戒线管理制度,提升税源管理效能。三是以税法宣传月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始终将着眼点落在形象宣传上,突出树立地税形象、创建最佳服务型机关的宣传。积极参加南通市地税局组织的“税收·发展·民生”辩论赛,参与以“税收带来家乡美”为主题的征文比赛,助推地税文化建设;四是以数据管理为挖掘点,跟进后续管理措施。以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申报为平台,充分拓展信息比对功能,推动同步匹配向纵深发展,上半年重点解决纳税人经常错用税目带来的技术性差异,下半年着力于提高各项考核指标,做到各有侧重。

(五)着力提升先进高效的数据应用能力,信息化支撑力更加深入到位

一是全面理顺信息化管理机制。出台了《通州市地税局数据管理工作机制》、《信息化工作日常考核办法》,对信息化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安排;二是基本普及网上电子申报。到目前为止全市已有7004户实行网上电子申报,电子申报率达97.45%,大量财务报表信息、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申报信息都由纳税人直接通过网络进行报送,不仅提高了信息采集的效率,也减少了数据录入环节的差错。三是数据应用成效逐步显现。开展有效数据推送,对海量的信息进行整理归集,使数据推送工作做到精、准、快。今年通过数据推送与数据分析实现税收收入4184万元,占同期新增税收收入的17.87%;

(六)着力营造充满活力的人本管理机制,队伍建设更加民主科学。

一是抓牢教育培训。先后开展了所得税汇算清缴、计算机操作、新企业所得税法等专项培训。依托上海财经大学,组织股长以上干部进行税务管理和领导能力提升培训。试点“四个人人会”岗位大练兵活动,鼓励干部参加“三师”考试,努力建设一支“学历上高层次、知识上复合型、业务上过得硬、结构上多元化”的人才队伍;二是推行绩效考核。在基层分局开展创建“十强型”班子活动,把创建工作纳入三年任期考核。建立任期目标责任制,完善内部监督、制约、考核机制,充分发挥全体干部职工的主观能动性,提高班子的依法治税、科学管理、开拓创新、有效执行、拒腐防变能力,努力把班子建成廉洁、高效、创新、务实的坚强集体。三是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深入学习《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XX-XX年工作规范》。开展“作承诺、重自律”和“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对地税干部执行“七条廉政规定”和“五条铁纪”情况的监督检查,将廉政监督延伸到八小时以外,确保干部队伍不出问题。同时,组织实施廉政谈话和开展述职述廉工作,促进干部廉洁从政,保证上级各项政策、制度的贯彻落实;四是深化推进文明创建。持续抓好争创“文明单位”、“青年文明号”、“巾帼示范岗”及争当“优秀税务工作者”、“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等活动,在通州城市精神的指引下,继续发扬“见红旗就扛、有第一就争”的创建精神,全年获得南通市级以上各类荣誉18项,特别是“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的获得,进一步提升了通州地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继续以扶贫济困为主题,致力打造爱心奉献工程。在全系统开展“弘扬城市精神,共建和谐地税”的志愿者行动及“地税春风行动”等活动,热心帮助社会弱势群体。XX年,为48名特困学生、职工资助4万余元,缴纳特殊党费4.54万元;五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开展党风廉政专题教育活动,积极开展“亲民务实”作风建设主题活动,扎实抓好纪检、监察、信访和党建工作。

一年的拼搏、一年的奋斗、一年的奉献,我们的工作水平在管理中提高、工作成果在创新中展现、地税形象在服务中提升,地税事业汇入了通州市跨越发展的快车道。这是南通市局和通州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和广大纳税人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全系统上下群策群力共同奋斗的结果。特别是基层一线的干部职工,直接面对广大纳税人,直接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没有你们的艰辛努力和默默奉献,就不可能取得那么多可圈可点的成绩。

在此,我谨代表市局党组,向关心支持地税工作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向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一年来的发展实践,伴随着探索的艰辛,收获着胜利的喜悦,成绩有目共睹,但是不足和问题也客观存在。一是依法行政的理念还不够深入。有的干部执法风险意识不够强,执法随意,工作粗糙,缺位、越位等情况时有发生。二是部分基础工作还不够扎实。部分单位基础数据质量不高,基础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不强,市局一些重点工作在基层落实的情况参差不齐。三是干部队伍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少数干部的知识水平、管理能力与现代税收的管理要求不相适应,制约了税收基础管理与征管信息综合效能的发挥;少数人学习力下降,对知识经济时代缺乏认同感、紧迫感和危机感。四是作风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少数单位结合实际抓创新热情不够高;少数人责任心不强,工作标准不高,得过且过,被动应付。五是“吃、拿、卡、要、报”、强行推销产品等现象在个别人身上还时有反映。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努力在新的一年中加以解决。

二、认清形势,更新理念,明确XX年地税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

XX年是 “三个一流”工程推进年,是圆满实现南通市局“新一轮发展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通州地税夯实基础、提高素质、保位争先的关键之年,做好新一轮的地税工作,对于全面实现各项工作目标,实现我市地税事业的新跨越,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今年经济形势来看,全球性金融危机不仅本身尚未见底,而且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正进一步加深,涉及范围更广、影响程度更深的新一轮冲击可能才刚刚开始,更为困难的时期可能正一步步逼近,今年经济增长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形势,组织收入的压力将进一步凸现。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总局明确提出要“保增长、减税收”,政策性减收因素依然存在。因此,作为地税部门应牢牢把握党委政府的要求,积极调整应对的思路、方式和方法,一方面坚持组织收入,做到应收尽收,不收过头税;另一方面,要把服务企业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处非常之时、出非常之策、解非常之急,全力以赴为企业排忧解难、减负松绑,帮助企业渡难关。

根据省、市地税工作会议和市委市政府对地税工作的要求,今年全市地税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金融危机,以“三个一流”建设为主线,以制度和技术创新为保障,坚持依法治税,强化税收服务,围绕“增收促管”总体工作要求,狠抓六大重点,努力实现“保增长、促转型、创一流”的工作目标,为通州地税实现新一轮跨越打下扎实的基础。

按照“三个一流”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地税工作的总体思路,今年全市地税工作基本目标是:

税收收入总量进一步增长。组织收入原则得到全面贯彻,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到位,收入质量进一步提高,努力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税收收入任务。

依法治税能力进一步增强。税收执法责任制系统全面落实到位,执法质量控制体系初步构建,内外执法环境继续优化,纳税人税法遵从度不断增强。

服务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坚持品牌创建战略,不断完善税收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服务效能,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

信息化管理机制进一步优化。继续加强信息化基础建设,确保省级大()集中系统按时保质上线。整合各类信息资源,建立涵盖“前台征收、后台管理、纳税服务”三位一体的信息化应用新格局。

队伍综合素质进一步攀升。各级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加强,分级分类的教育培训全面展开,干部的政策业务水平明显提高,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

党风廉政建设效果进一步显现。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注重教育预防,加强制度建设,重视风险防范,强化监督检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新一轮发展。

基于上述总体思路和六大工作目标,XX全市地税干部要牢固树立四种理念:

牢固树立开拓创新理念。开拓创新是各项工作推进的源头活水,是保持与时俱进精神状态的本质要求,只有勇于开拓创新,才能赢得主动,赢得未来,才能取得超常业绩。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勇于探索,把握税收发展的客观规律,用先进科学的思想创新地税工作。要坚持更新理念,规范执法,精心营造公平、精简、高效的治税和服务环境。要坚持用创新的思路解决发展中的问题,用发展的思维解决前进中的矛盾。

牢固树立经济税收理念。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地税工作,在服务经济建设大局中推进地税事业发展。经济是税收发展的基石,坚持税收经济观,必须把发展经济、服务经济作为税收工作的基本职责,在税收与经济的相互关系中,找准地税工作的定位,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要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税收发展理念,把税收聚财职能与调节职能有机统一起来,运用税收政策工具,促进增长方式的转变,培植和壮大税源。要充分发挥好税收政策的导向作用,缓解分配不公,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牢固树立依法治税理念。依法治税是税收工作的灵魂和生命线。税收工作的重点与难点在依法治税,税收事业发展的机遇与出路也在依法治税。要坚定不移地推进依法治税,从根本上为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税收环境,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快速发展。要坚持组织收入原则,正确处理好组织收入与服务经济、严格执法与优化服务的辨证关系。

牢固树立人才兴税观念。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摆在突出位置,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做到满腔热情带队伍,深入细致抓队伍,严格要求管队伍,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地税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教育人、鼓舞人、锻炼人、提高人的用人机制,不断增强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氛围。

三、把握重点,谋求发展,认真筹划XX年的各项地税工作

根据全年工作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XX年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组织收入原则,完善税源监控体系,确保地税收入与经济协调稳定增长

今年,市政府下达给我们的必成指标是***个亿,期成指标是***个亿。按照这一指标,地方税收的增长幅度将接近***%。对于今年税收工作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我们一定要有充分的认识。从总体看,XX年金融海啸引发的震荡,其影响正在逐步传递扩散,到目前为止,我市经济较快增长的基本态势虽没有改变,但已让人感到“丝丝凉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明显加重,出口压力加大,投资和新开工项目减少,在经济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今年地税收入的风险明显增加。同时,一些政策性减收会对收入增长产生影响,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后,今年汇缴收入将同比下降,增值税转型和营业税起征点调高将会形成部分减收。所有这些,都将给地税工作带来严峻挑战,也对我们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确保今年各项收入目标的顺利实现,根据今年工作的特点,全系统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提高税收分析能力。准确把握辖区内经济发展动态,及时了解重点税源变化动态,提升税收弹性和宏观税负分析的水平;加强对部门信息、行业信息的了解,提升行业税负分析、微观税负分析、征管质量分析水平;及时关注纳税人各类信息变化情况,加强对纳税人生产经营能力和纳税能力的分析。通过对重点税种、重点行业、重点税源户加强监控,使税收分析成为一项体系化的工作制度,成为组织收入的重要手段,做到组织收入“心中有数,取之有度”,确保应收尽收。

加强重点税源监控。完善重点税源分类管理办法,科学合理划分征管、税政、计财等职能科室和分局、责任区管理员在税源监控中的职能和职责,建立和完善市局、分局、责任区三级重点税源监控机制和重点税源动态管理制度,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科学的税源监控体系,对行业性重点税源实施重要指标管理,对一次性重点税源实施项目管理,对享受减免税优惠的大中型企业实施政策性管理。制定落实分税种重点税源管理办法,着重抓好所得税汇缴和个人所得税管理工作,充分运用纳税评估、日常检查、稽查的成果,加强行业、税种、税户的立体监控和事前、事中、事后的流程监控,通过内外联动,实现重点税源的有效控管。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健全完善行业指标体系、纳税评估指标体系、纳税评估模型,简化流程,提高效率。二是充分发挥稽查在税源管理中的作用,全方位实现评估、稽查信息成果的共享公用和双向反馈。各分局要落实重点税源监控的具体工作指标,及时处置具体问题,收集反馈税源监控中的信息。三是加强重点税源巡查,提高纳税评估和检查的质量。确保重点税源巡查面100%,重点税源定期税收分析面100%。

加强税源风险预警。在当前人少户多矛盾依然突出、执法风险和管理风险依然较大的情况下,改变以往对税源无差别的户管方式,将行业税收管理纳入预警管理体系,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税源监控措施,合理地配置税收管理资源,将有限的管理资源用到最需要、最增值的地方,尽量减少无明确目的巡查、调查,不断提高税源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最大程度地减少税收征管风险。初步形成以税源监控为核心、以行业为主线、以税情预警为手段、以强化管理为目标的税源管理预警监控体系。从选择行业、制定计划入手,抓住典型调查、剖析信息、建立模型等环节,实现税源管理从被动查堵到主动预防的转变。

规范两个所得税管理。以巩固税户、税基为抓手,继续强化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加强小型微利企业认定,加大税前扣除的审核,优化企业所得税各项后续管理措施,提高企业所得税管理软件在税源监控和数据分析中的作用。紧抓年度申报审核,统筹纳税评估和日常检查,确保汇缴面、审核面、纳税申报率和补税入库率均达100%。重点做好12万元以上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工作,针对投资分红所得、股权转让所得等征管薄弱环节,加强与证券、产权交易等部门的联系,充分发挥社会综合治税信息的作用。继续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人群的监控力度,借助综合治税平台,扩大监控范围。今年自行申报人数要达到1400人,应纳税总额、补申报缴纳税款及人均应纳税额均要超过去年的水平。

推进税源分级分类管理。坚持以强化税源监控为基础,按照“抓大、控中、规范小”的税源管理思路,对税源进行科学、合理分类。加强对重点税源户管理,定期分析重点税源增减变化情况,通过开展数据比对,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分析查找原因,发布税收预警分析,为加强收入管理和采取征管措施提供依据。要充分利用行业税源数据监控资源,建立税收分析、纳税评估、日常检查以及税务稽查良性互动机制,在分类分级管理中,努力做到征、管、查各部门之间的有机配合,协同作战,发挥合力效应。

规范地方小税种管理。充分利用社会综合治税网络提供的房产、土地信息,提升两税管理质效。完善车船税代扣制度,定期开展对保险机构履行扣缴义务的评估、检查。与公安车辆管理部门密切合作,杜绝未完税车辆的年检。建立与国税“增值税、消费税”信息交换制度,及时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申报依据进行匹配,通过友情提醒、纳税评估、日常检查等手段,消除异常的疑点信息。

(二)坚持推进执法责任制,加强日常执法检查,确保依法治税水平全面提高

进一步推进税收执法责任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深入推进税收执法责任制,以深入开展创建依法治税示范点及达标活动为重点,认真组织对税收执法重点部门、重点岗位、重点环节和重点事项执法情况的解剖、检查、整改、验收。认真落实《处罚标准》,进一步加大执法过错责任的追究力度,把行政执法纠错与过错责任落实紧密结合起来,确保执法责任落实到岗,过错责任追究到人。通过执法检查达到“征管质量、稽查深度”双提高。

进一步强化税法宣传。依托纳税服务中心,全面深化税收宣传工作,坚持普遍性宣传与个性化宣传相结合,将税收宣传工作覆盖到各个工作环节、各个纳税人,形成有记载、有效果、有反馈、有沟通的税收宣传新机制。完善税收政策传导机制。加强税收优惠政策的宣传、辅导和落实,充分发挥税收政策的导向作用,借助会议、资料、宣传栏、电子触摸屏等形式和报刊、电台、电视、网站等传媒宣传税收政策,定期组织各类面向纳税人的税收业务辅导、培训,使各级政府和纳税人能及时了解和运用税收政策,及时研究、解决税收政策调整落实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促进经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建立征管查与税收宣传相结合机制。将税法宣传寓于征管查的各个环节,分别从不同角度向企业讲清自查中应把握的重点、方法、内容和注意事项,让纳税人自行解决相关问题,实现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权利与义务的正确归位,将纳税人承担税收风险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最大限度地让纳税人规避税务行政处罚,以点带面地解决相关问题。要把税收宣传作为优化税收环境、提升地税形象的重要措施来抓,重点抓好个人所得税年收入12万元以上纳税人自行申报的集中宣传,尤其要强化对法律责任的宣传;做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调整、增值税转型、营业税起征点及纳税地点调整等税收新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并在日常税收管理、税务检查与纳税服务中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

进一步推进征、管、查互动。一是尽快完善征管、稽查互动运转机制。全面理顺纳税评估、日常检查、税收稽查三者之间的职能配置和工作重点,加强工作协作。抓好纳税评估计划制定、税收稽(检)查选案工作,应用税负分析软件,强化稽(检)查的查前分析、查中控制,切实加大稽查工作力度,努力查处大要案,加强案件延伸审理、查后抽检复查和日常考核工作,进一步提高选案准确率、稽(检)查查实率和全社会的税收遵从度,切实做到以查促管、以查促收。

进一步深化综合治税。认真落实省政府《地方税收征管保障办法》,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综合治税网络,加强综合治税的组织领导、内部管理、信息化支撑,完善市、镇、村三级社会综合治税体系。加强涉税信息采集、传递、利用工作,及时、全面、完整地掌握各个部门、各个层面的涉税信息,通过分析和利用,进一步加强税源控管。强化涉税信息数据资源的深度应用,从税源影响的全视角和相关度进行数理分析比对,提升数据应用绩效。

(三)坚持品牌创建战略,大力帮扶企业发展,确保服务水平得到()提高

全面推进纳税服务工作,是新形势下加强税收管理、推进依法治税、建设和谐税务的必然要求。我们要以“三个理念”为指导,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完善服务体系、加强企业办税能力建设,不断拓展纳税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努力实现纳税服务工作的新跨越。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优化服务促进企业发展。一是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出台的扶持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认真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共同为企业渡过难关出力。二是建立重点企业领导定点联系、重要事项专人全程跟踪帮扶制度,认真参与重大项目投资论证、重点企业投资决策咨询,三是对市政府确认的五十强企业和地方税收缴纳50强大户及上市公司实行税收缴纳的预警提醒,进一步促进企业做大做强。

精心组织,规范运作,不断提高纳税服务水平。一是规范工作流程。按照服务纳税人、方便纳税人的原则和 “一窗受理、一站服务、一次办结、一城通办”的服务要求,进一步对纳税服务功能和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实现一个窗口对外服务;二是认真组织开展纳税服务工作。根据《纳税服务工作规范》,制定符合我市实际的纳税服务工作规划,细化目标和任务,明确重点和要求,定期分析纳税服务工作的情况和存在问题,及时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落实优化纳税服务的xx项工作举措,认真开展好日常纳税服务咨询、办税业务提醒,月度局长接待日活动,季度税收新政策发布,年度纳税服务意见征集等工作。加快ca认证推进步伐,切实减轻纳税人的负担,不断改进和优化纳税服务工作。

拓宽平台,教育引导,全面提高企业办税能力。坚持以落实纳税主体责任和引导、规范办税人员行为为核心,切实落实好加强纳税人办税能力建设相关工作举措。建立税务机关与各相关部门、社会组织协同管理的工作网络,制订企业办税人员工作规范,加强企业办税人员后续培训,开展“税企互动”练兵活动。围绕国家新近出台的税收政策、社会关注的热点、电子办税业务、地税机关部署的涉及广大纳税人的重点工作事项,组织召开宣讲会、制作培训课件,便于纳税人学习、理解和把握。建立纳税人纳税诚信档案,完善信用公示制度,签订诚信纳税、优质服务税企公约,组织开展“百名优秀办税人员”评选活动。引导和促进税务代理,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税收、自觉参与协税护税的良好氛围。

(四)坚持优化数据采集质量,深化信息增值应用,力促管理转型取得实效

XX年我们已初步建立起以数据应用为基础的税收现代化管理模式,但因为信息硬软件条件的制约,我们的数据应用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够,运用的层次还较低,制度规程还不完全匹配。我们要在已取得探索成果的基础上,以数据大集中为契机,以打造集税务、纳税人、社会三位于一体的三维税收现代管理体系为努力方向,大力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推广应用各种软件,用数据反映工作绩效,引导税务干部迅速提高计算机操作和应用水平,形成数据管税的局面。加快实现税源管理手段、业务管理模式、组织领导方式等五大转型,用数据来管理、用数据来决策、用数据来指导评价、用数据手段来实现“减负增效”。

确保数据大集中顺利上线。一是要按照省局大集中系统上线的要求,对系统初始化、数据迁移、模拟运行、应用培训、应急预案等重点环节进行重点部署。二是要全面清理基础数据。要抓住新征管系统上线的有利时机,全面提升数据质量。要做好各项基础数据的清理核对工作,进一步增强各项基础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一致性。三是加强信息化技术业务培训,提升人力资源软实力。通过加强信息化基础知识培训、应用软件分级分类培训、改进培训方式和考核方式,切实提升全系统人员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和操作能力。四是严格执行省局统一的运维操作规程,建立业务部门和技术部门分工协作维护机制,规范系统权限管理,及时发现、收集问题,落实对策,保证大集中系统的顺利运转。五是围绕“前台征收、后台管理、纳税服务”三位一体的信息化应用与服务新格局,提前介入建房一体化、有奖发票、电子申报、个人所得税等软件的应用工作,无缝对接“大集中系统”“网上办税”模块。六是充分发挥平台集约化加工和推送的优势,全面深化应用《纳税人权益平台》。在大集中成功上线的基础上,借助三期平台,并立足自身优势开发相关辅助软件,充分利用大集中数据源,建立电子化考核及绩效管理平台,实现“机考”与“人考”的有机结合,全面落实“三个一流”指标。

确保管理大转型深度推进。以省级大集中上线为触发点,对大集中条件下的征管流程与岗位设置等进行梳理和分析,对前后两套系统的功能差异进行比对,调整不相适应的流程与岗责,确保业务流程与信息流程的全面对接和上线前后各项业务工作的平稳运行;全面整合我市征管业务操作规范和质量体系;按照规范统一和“减负增效”的要求,全面修订和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税源管理制度、业务审批制度、数据分析应用制度以及以票控税、征查互动、综合治税等税收管理基本制度;继续深化落实全市统一的税收政策执行文件,加快实现全市税收管理基本制度和政策执行体系的规范统一。要进一步整合各类数据应用工作制度,完善数据采集、分析推送的工作标准和协作制度,加快数据管理和业务管理体系的融合,进一步用数据流实现前后台工作的有机衔接;要进一步拓展数据信息在支持决策、行政管理领域的应用面,积极探索“机考”与“人考”的最佳结合点,借助数据管理系统的开放性,建立机考指标体系的绩效展示和评估反馈改进系统,真正体现考核的客观、公正和公平。

(五)坚持地税文化引领,强化作风建设,确保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大提升

强化领导班子建设。切实加强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团结和谐,相互支持,形成合力。选好配强基层分局班子,加快年轻干部和后备干部的培养,保持班子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从而推动地税事业更好更快发展。班子成员要以身作则,敢抓敢管,以自己的模范行动为群众树好样子、当好表率,以自身良好的人格魅力感染和带动群众。尤其是中层副职要找准位置,要牢固树立既是事业发展的推进者,又是工作落实的带头人的思想,在当好助手的同时,做好挂钩责任区部分企业的税收管理工作,从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促进各项工作部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塑造地税特色文化。将地税文化的理念与地税人的价值观、道德观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在税收实际工作中提炼地税文化精神,营造积极向上、快乐的文化氛围。着力培养广大干部“热爱地税、献身地税”的奉献精神。努力解决税务干部在思想信念、价值取向方面的思想问题,及时纠正偏差,坚定信心,做到爱岗敬业,在扎实的工作中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推进岗位达标工程。按照打造一流的干部队伍的要求,针对地税工作实际,以技能达标为抓手,不断优化以脱产培训、岗位练兵、远程教育、学历职称(资格)管理为支撑的“四位一体”的教育培训格局,注重税务干部“技能型”业务培训,提高税务干部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拓展文明创建成果。充分发挥工青妇团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载体作用,在内部制度管理、规范服务、文明办税上狠下功夫,不断提升创建质量,加大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联系,掌握最新信息,力争更多更高的荣誉。

(六)坚持惩防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反腐倡廉,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

要进一步改进机关作风,建立教育、惩治、预防、监督并重的党风廉政工作机制,继续推进政风行风建设,树立廉勤从税的良好形象,提高执法公信力。

积极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努力创建一批南通市级示范点。围绕“三个一流”建设目标,建立健全以制度体系为核心,贯通教育、监督、惩处体系的工作机制,形成统一规范、协调动作、自我完善的惩治和预防体系,使干部不能、不想、不敢犯错误,确保不出大问题。按照“规范用权、公开示权、合理分权、科技控权、追究制权”的工作思路,落实责任机制,加强“两权”监督制约;在全系统开展“算清七笔帐”、牢记“五个珍惜”、严守“五条铁纪”等专题教育活动,通过用人机制的“一票否决”、扣发廉政储备金等措施,结合政府、同事、家庭等全方位监督,深入推进源头治理工作,加大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XX年,市局将争创省级廉政示范点,各分局也要积极争创南通市级廉政示范点,争取有2-3个分局争创成功。

以预防职务犯罪、规避执法风险为主题,大力开展依法治税。切实落实党组统一领导,纪检监察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参与和支持的反腐败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良好局面。认真落实“一岗两责”,继续推行“一案双查、双报告”制度,把反腐倡廉工作与税收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对干部职工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严格考核,敢抓敢管、常抓不懈,落实监察管理,发挥其在工作考核与干部使用中一票否决的作用。加强对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的监督制约,围绕税收执法中的自由裁量权和重点环节,健全和完善内控机制,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对行政审批和行政许可等重要行政行为、“征、管、查”等重点业务流程、“人、财、物”等重点部位进行有效监督。把健全廉政监督机制寓于业务、行政、事务等各项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之中,贯穿于地税工作的各个环节。

积极引入第三方监督,巩固强化纪检监察队伍建设,努力开展执法效能督查。税收工作是面向广大群众的工作,让群众来监督基层税务工作是实行税务廉政建设的有效措施。要把行风建设与效能监察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坚决制止损害纳税人利益的行为作为税务部门纠风工作的重点,制止税务人员“吃、拿、卡、要、报”的行为。同时,推行政务公开,实施文明公开办税和税收执法“阳光作业”,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窗口行业的服务质量。一是公开办税。向社会公开税收政策和办税程序,大力宣传税收法规,耐心解答群众对税收有关问题的咨询,让群众明明白白纳税。二是群众评税。让群众评议税风、税纪,建立群众直接参与的税务群众监督体系。聘请社会各行业人士组成税风税纪监督小组,定期召开监督会议并对税务部门的行业风气进行评议。对群众的监督意见,要定期公布和答复并进行整改。三是纪检监税。纪检监察部门应经常深入税务干部和群众中,注意听取来自各方意见,走访、了解、督促和检查执法执纪的情况,对发现的腐败现象和违法违纪行为要坚决制止和严肃查处。要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受理举报,接受社会监督,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日常监督上来,使之发挥更大功效。四是举报论税。对税务人员执法不公、征税不严等行为通过设立监督台、投诉电话、举报信箱和采取干部职工挂牌上岗、定期实行干部交流和轮岗制度等办法,增强干部自觉抵制各种腐败现象的自觉性,达到反腐倡廉的目的。

同志们,新一年奋斗目标催人奋进,新一年的工作举措亟待落实。让我们在南通市局和通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精心谋划,精细管理,开拓创新,务实工作,不断增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为实现通州地税事业更好更快发展而努力奋斗!

GZ85.cOm更多总结延伸阅读

2006年工作思路(市地方税务局)


2006年是“十五”计划的开局之年,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作用十分突出,做好明年财税工作,对于我市实现“十五”计划目标起好步、开好局,为我市跻身全国百强,具有十分重要的特殊意义。因此,我们要增强责任意识,充分认识做好今年财税工作的特殊意义。

通过2005年各项工作开展情况的总结,总结当前及今后财税工作存在的实际问题,我局2006年财政总收入预计在2005年基础上增长14%,力争超过12亿元。基本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上级经济工作、财政地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的要求,以跻身全国百强为已任,切实履行财政职能,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完善税收精细化管理,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增强财政保障能力;深化财政改革,加强财政管理,努力构建地方公共财政体系;强化财政监督,整顿和规范财经秩序,努力提高财政运行效益。

按照这个指导思想,2006年我局的工作基本思路是:

一、支持经济发展,统筹城乡发展,为我市跻身全国两百强奠定坚实基础

以科学发展观正确审视面临的经济形势,密切关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走向和新一轮税制改革动态,积极开展调研,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努力做大做强“财政蛋糕”,为建设“平安*市”提供财力保证。

(一)进一步加大对经济的投入,壮大财源,增强地方财力

增强工业经济对经济、社会事业和财政收入的支撑作用。积极构建招商引资平台,进一步加强了对企业技改项目财政贴息资金的投入和管理,结合我市实际,对相关的财政支出政策进行调整,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做大、做强、做优六六产业。及时兑现市政府鼓励发展各项财政贴补政策,促进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二)整合各项资源,集中财力办大事

财政支出要以推进跻身全国两百强建设为重点,按照轻重缓急、有保有压的原则,保证急需、急办的教育、交通、公共卫生项目和城乡统筹发展的资金需求。一是充分发挥国资公司“非转经”资产作用,努力盘活行政事业单位闲置资产,拓宽融资渠道。二是加大对交通设施、城市基础建设等项目的投入,重点做好黄衢南高速公路我市段等重大项目的建设。三是要坚持和谐发展,加强对农村的基础教育、公共卫生、以及以新型合作医疗为重点的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建设。进一步推进教育布局调整,加快城乡公共卫生卫生体系建设,巩固和发展农村五项社会求助体系成果。

(三)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推进城乡一体化

牢固树立服务“三农”意识,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重点抓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农业工业化”政策落实、山区农民下山脱贫、经济薄弱村办公用房建设、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农等资金的落实,、以及各类农业示范基地(示范园区)建设、农民培训、农村税费改革后续工作落实。

二、努力深化改革,创新管理体制,为构建完善的公共财政管理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树立“过紧日子”思想,进一步深化财政管理改革,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一)完善部门预算和综合预算管理

进一步强化公共财政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以深化部门预算为手段,按照“控、保、压”的要求,编制2006年财政预算。顺应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需要,按公共财政和市场化运作的要求,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将不属于政府办理的职能分离出来,减轻财政压力。继续抓好乡镇财政管理,积极配合做好乡镇区划调整工作,关注乡镇财政运行状况,适时调整完善乡镇财政体系。

(二)继续探索财政国库制度改革

要按照《我省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方案》要求,以“建立和完善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为目标,切实做好改革前的基础性工作。创新和完善会计核算中心运行机制,转换部分预算单位会计核算模式,满足预算单位财务监管的需要,并进一步扩大项目资金财政集中支付的范围,为深化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奠定基础,

(三)推进非税收入预算化管理

一是要规范非税收入的预算编制。对非税收入编制收支计划,纳入综合预算管理,细化非税收入管理。二是推进专户管理国库化管理,继续完善土地出让金等非税收入的管理。三是继续巩固行政事业单位银行帐户清理成果,严格银行帐户审批,规范专户管理。

(四)推进财政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完善财政监督体系

一是继续完善资金分配、拨付等管理程序。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对专项资金实行“一项目一办法”,以制度来规范财政资金的使用、分配;二是推进“金财工程”建设步伐,完成相应的配套制度建设。制定完善财政资金项目化、网络化管理考核办法,加快项目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对财政资金的运行全过程进行即时监控,以信息化的手段来推进财政管理的规范化,提高财政资金运行的透明度;三是按公共财政的要求,围绕财政管理目标,进一步完善财政收支监督机制,内部监督机制和会计监督机制,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完善财政资金支出绩效考评体系,完善资金使用跟踪检查制度,提高资金运行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防范财政资金运行风险。

(五)推进政府采购工作

要修订和完善政府采购管理办法,建立符合我市实际的政府采购目录,逐步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额度。

三、优化收入结构,推进精细化管理,为构建完善的公共财政收入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一)深化征管改革

一是坚持依法治税方针,对工业园区税收优惠政策开展专项执法检查。二是持续改进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三是进一步推进个体税收“三等九级”的征管办法,规范管理。进一步做好税务公开工作,理顺税收征管秩序。四是进一步完善社保费征缴体系建设,推进养老保险费全覆盖工作,规范征缴行为,提高征缴质量,以税收征管的理念抓好社保费的征缴工作,实现税费“同申报、同征管、同稽查”。

(二)加强税收管理

一是加强对车船使用税、资源税等小税种的调研,探索资源税由代扣代缴和核定征收相结合的管理办法。二是进一步规范竹、木材行业税收征管,对竹、木材行业实行查账、核定、双定相结合的多元化管理模式。三是要进一步推进个人所得税全员管理工作。要稳步推进第一批试点工作,要做到宣传到位、培训到位、责任人员到位和工作进度到位,同时要在总结第一批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推进试点工作,初步实现以建立个人收入档案管理制度、代扣代缴义务人明细申报制度、纳税人与扣缴义务人双向申报制度、与社会各部门配合的协税制度为基础,以信息化建设为依托的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管理。

(三)提高征管效率

以信息化为依托,推进地税征管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继续加大“12366”特服系统的宣传力度,推进网税系统推广工作,不断提高网上信息发布、短信提醒、网上调查等应用水平。完善地税与社保联网系统,保证社保费征收工作顺利进行。规范税收执法行为,明确执法中的相应责任,推进地税执法的规范、透明、高效。

(四)提升稽查水平

积极有效地开展纳税评估工作,督促纳税人自查自纠,及时发现日常税收征管中的薄弱环节,采取措施加以改进。强化税收稽查,完善《责成自查制度》和《税务稽查约谈制度》,规范税收执法,建立《案件特性分析制度》,挖掘稽查深度,发挥以查促管、以查促收作用。继续分阶段对低税负企业、社保费申报不实和零申报单位开展检查,重点配合解决税收征管中的难点、焦点问题。

(五)进一步推进地税征管社会化

进一步加强与国税、工商、公安等部门的协作,建立完善信息共享机制,规范委托代征管理。联合国税部门认真做好税务登记换证和联合办证工作,全面核查户管情况。探讨建立 “地方两税” 委托乡镇、社区代征工作,进一步堵塞税收漏洞。加强与公检法部门的协作,严厉打击税收违法活动,维护税收管理秩序。

四、增强四种意识,建立“四型”机关,为加快建立完善的公共财政体系提供良好的智力支持

(一)增强学习意识,创建学习型机关

着重树立现代学习理念、创造良好学习条件,形成全局上下争创“学习型组织”、争当“学习型个人”的氛围,以此推进财税改革与发展。加大学习、教育、培训的经费投入,切实增强干部学习积极性;创新形式,开展各种学教活动,继续支持干部学历教育和职称考试,适时与高校挂钩,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对干部进行培训,以此推进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增强廉洁意识,建立廉政型机关

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行风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贯彻《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深入推进税收执法责任制工作的意见》等要求,推进依法行政、规范行事。进一步明确内部管理职能,为监督创造有利条件;推进内部审计规范化,规范权力运行监督。层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构筑反腐败防线,增强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倡导“一帮一”结对活动,切实预防干部违法乱纪的机率。以人为本,以教育为主,以教育的强化来提高干部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三)增强调研意识,建立调研型机关

要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和上级财政地税部门的安排,对照全市“十一?五”规划,深刻领会上级各项经济财税政策,结合本单位、岗位实际,深入开展调研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提高理财治税的水平。

(四)增强服务意识,建立服务型机关

加强内部制度建设,致力于提高信息化水平,通过科技进步达到管理效益和服务质量的最优化。继续开展示范群体创建激动,激发财税干部奋勇争先的热情。

此外,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征管大楼建设,不断完善培训中心功能,为财政地税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2011年工作思路(市地方税务局)


2011年是“十五”计划的开局之年,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作用十分突出,做好明年财税工作,对于我市实现“十五”计划目标起好步、开好局,为我市跻身全国百强,具有十分重要的特殊意义。因此,我们要增强责任意识,充分认识做好今年财税工作的特殊意义。

通过2011年各项工作开展情况的总结,总结当前及今后财税工作存在的实际问题,我局2011年财政总收入预计在2011年基础上增长14%,力争超过12亿元。基本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上级经济工作、财政地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的要求,以跻身全国百强为已任,切实履行财政职能,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完善税收精细化管理,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增强财政保障能力;深化财政改革,加强财政管理,努力构建地方公共财政体系;强化财政监督,整顿和规范财经秩序,努力提高财政运行效益。

按照这个指导思想,2011年我局的工作基本思路是:

一、支持经济发展,统筹城乡发展,为我市跻身全国两百强奠定坚实基础

以科学发展观正确审视面临的经济形势,密切关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走向和新一轮税制改革动态,积极开展调研,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努力做大做强“财政蛋糕”,为建设“平安*市”提供财力保证。

(一)进一步加大对经济的投入,壮大财源,增强地方财力

增强工业经济对经济、社会事业和财政收入的支撑作用。积极构建招商引资平台,进一步加强了对企业技改项目财政贴息资金的投入和管理,结合我市实际,对相关的财政支出政策进行调整,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做大、做强、做优六六产业。及时兑现市政府鼓励发展各项财政贴补政策,促进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二)整合各项资源,集中财力办大事

财政支出要以推进跻身全国两百强建设为重点,按照轻重缓急、有保有压的原则,保证急需、急办的教育、交通、公共卫生项目和城乡统筹发展的资金需求。一是充分发挥国资公司“非转经”资产作用,努力盘活行政事业单位闲置资产,拓宽融资渠道。二是加大对交通设施、城市基础建设等项目的投入,重点做好黄衢南高速公路我市段等重大项目的建设。三是要坚持和谐发展,加强对农村的基础教育、公共卫生、以及以新型合作医疗为重点的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建设。进一步推进教育布局调整,加快城乡公共卫生卫生体系建设,巩固和发展农村五项社会求助体系成果。

(三)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推进城乡一体化

牢固树立服务“三农”意识,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重点抓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农业工业化”政策落实、山区农民下山脱贫、经济薄弱村办公用房建设、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农等资金的落实,、以及各类农业示范基地(示范园区)建设、农民培训、农村税费改革后续工作落实。

二、努力深化改革,创新管理体制,为构建完善的公共财政管理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树立“过紧日子”思想,进一步深化财政管理改革,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一)完善部门预算和综合预算管理

进一步强化公共财政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以深化部门预算为手段,按照“控、保、压”的要求,编制2011年财政预算。顺应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需要,按公共财政和市场化运作的要求,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将不属于政府办理的职能分离出来,减轻财政压力。继续抓好乡镇财政管理,积极配合做好乡镇区划调整工作,关注乡镇财政运行状况,适时调整完善乡镇财政体系。

(二)继续探索财政国库制度改革

要按照《我省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方案》要求,以“建立和完善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为目标,切实做好改革前的基础性工作。创新和完善会计核算中心运行机制,转换部分预算单位会计核算模式,满足预算单位财务监管的需要,并进一步扩大项目资金财政集中支付的范围,为深化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奠定基础,

(三)推进非税收入预算化管理

一是要规范非税收入的预算编制。对非税收入编制收支计划,纳入综合预算管理,细化非税收入管理。二是推进专户管理国库化管理,继续完善土地出让金等非税收入的管理。三是继续巩固行政事业单位银行帐户清理成果,严格银行帐户审批,规范专户管理。

(四)推进财政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完善财政监督体系

一是继续完善资金分配、拨付等管理程序。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对专项资金实行“一项目一办法”,以制度来规范财政资金的使用、分配;二是推进“金财工程”建设步伐,完成相应的配套制度建设。制定完善财政资金项目化、网络化管理考核办法,加快项目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对财政资金的运行全过程进行即时监控,以信息化的手段来推进财政管理的规范化,提高财政资金运行的透明度;三是按公共财政的要求,围绕财政管理目标,进一步完善财政收支监督机制,内部监督机制和会计监督机制,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完善财政资金支出绩效考评体系,完善资金使用跟踪检查制度,提高资金运行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防范财政资金运行风险。

(五)推进政府采购工作

要修订和完善政府采购管理办法,建立符合我市实际的政府采购目录,逐步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额度。

三、优化收入结构,推进精细化管理,为构建完善的公共财政收入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一)深化征管改革

一是坚持依法治税方针,对工业园区税收优惠政策开展专项执法检查。二是持续改进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三是进一步推进个体税收“三等九级”的征管办法,规范管理。进一步做好税务公开工作,理顺税收征管秩序。四是进一步完善社保费征缴体系建设,推进养老保险费全覆盖工作,规范征缴行为,提高征缴质量,以税收征管的理念抓好社保费的征缴工作,实现税费“同申报、同征管、同稽查”。

(二)加强税收管理

一是加强对车船使用税、资源税等小税种的调研,探索资源税由代扣代缴和核定征收相结合的管理办法。二是进一步规范竹、木材行业税收征管,对竹、木材行业实行查账、核定、双定相结合的多元化管理模式。三是要进一步推进个人所得税全员管理工作。要稳步推进第一批试点工作,要做到宣传到位、培训到位、责任人员到位和工作进度到位,同时要在总结第一批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推进试点工作,初步实现以建立个人收入档案管理制度、代扣代缴义务人明细申报制度、纳税人与扣缴义务人双向申报制度、与社会各部门配合的协税制度为基础,以信息化建设为依托的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管理。

(三)提高征管效率

以信息化为依托,推进地税征管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继续加大“12366”特服系统的宣传力度,推进网税系统推广工作,不断提高网上信息发布、短信提醒、网上调查等应用水平。完善地税与社保联网系统,保证社保费征收工作顺利进行。规范税收执法行为,明确执法中的相应责任,推进地税执法的规范、透明、高效。

(四)提升稽查水平

积极有效地开展纳税评估工作,督促纳税人自查自纠,及时发现日常税收征管中的薄弱环节,采取措施加以改进。强化税收稽查,完善《责成自查制度》和《税务稽查约谈制度》,规范税收执法,建立《案件特性分析制度》,挖掘稽查深度,发挥以查促管、以查促收作用。继续分阶段对低税负企业、社保费申报不实和零申报单位开展检查,重点配合解决税收征管中的难点、焦点问题。

(五)进一步推进地税征管社会化

进一步加强与国税、工商、公安等部门的协作,建立完善信息共享机制,规范委托代征管理。联合国税部门认真做好税务登记换证和联合办证工作,全面核查户管情况。探讨建立 “地方两税” 委托乡镇、社区代征工作,进一步堵塞税收漏洞。加强与公检法部门的协作,严厉打击税收违法活动,维护税收管理秩序。

四、增强四种意识,建立“四型”机关,为加快建立完善的公共财政体系提供良好的智力支持

(一)增强学习意识,创建学习型机关

着重树立现代学习理念、创造良好学习条件,形成全局上下争创“学习型组织”、争当“学习型个人”的氛围,以此推进财税改革与发展。加大学习、教育、培训的经费投入,切实增强干部学习积极性;创新形式,开展各种学教活动,继续支持干部学历教育和职称考试,适时与高校挂钩,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对干部进行培训,以此推进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增强廉洁意识,建立廉政型机关

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行风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贯彻《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深入推进税收执法责任制工作的意见》等要求,推进依法行政、规范行事。进一步明确内部管理职能,为监督创造有利条件;推进内部审计规范化,规范权力运行监督。层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构筑反腐败防线,增强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倡导“一帮一”结对活动,切实预防干部违法乱纪的机率。以人为本,以教育为主,以教育的强化来提高干部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三)增强调研意识,建立调研型机关

要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和上级财政地税部门的安排,对照全市“十一?五”规划,深刻领会上级各项经济财税政策,结合本单位、岗位实际,深入开展调研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提高理财治税的水平。

(四)增强服务意识,建立服务型机关

加强内部制度建设,致力于提高信息化水平,通过科技进步达到管理效益和服务质量的化。继续开展示范群体创建激动,激发财税干部奋勇争先的热情。

此外,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征管大楼建设,不断完善培训中心功能,为财政地税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财政局地方税务局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


财政局地方局2005年和2006年工作思路s0100
第一部分2005年工作总结
2005年,局全体干部职工,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奋斗、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围绕“兴工强市、借力发展”和推进“六六”产业发展两大战略和其他各项决策部署,以及全省财政地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三个三”工作措施,围绕年度确定的工作思路,聚财为国,执法为民,在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9月,全市财政总收入累计实现4.5亿元,完成年计划79.3%,增长18.8%。地方财政收入实现2.7亿元,完成年计划76.4%,增长23.5%。财政总支出实现42225万元,增长26.6%。全年财政总收入预计实现6.05亿元,增长18.6%,地方财政收入3.65亿元,增长17%。
1-9月,地税部门完成各项收入30783万元,增长12.3%,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2亿元,增长7.9%。全年地方税收收入预计实现3亿元,增长14%。2004年的主要工作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切实转变职能,调整优化收支结构
(一)全力优化收入结构
一年来,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下,我市建材等支柱产业和行业效益下滑,地方财力增收的难度不断加大,收入形势极其严峻。我局进一步调整、优化收入结构,实现地方财力稳步增长,为确保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6亿元目标而努力。
1、加强税费调研,强化税源监控。积极开展企业所得税、建筑房地产营业税等经济税收调研和社会费等普查工作,加强税源管理和分析研究。对年纳地税额在10万元以上的重点企业实施重点税源监控,强化税收动态管理,确保税收的及时入库。
2、加强地方税收管理。及时调整房地产行业税收政策,对房地产行业企业所得税统一实行查账征收,同时完善土地增值税管理办法,扩大土地增值税的预征范围,1-9月土地增值税同比增长179%;出台《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办法》,统一了确定征收方式的认定,明确了企业所得税预征率,保证了所得税收入比上年同期稳中有升的良好势头;扩大印花税预征范围,规范印花税按月申报制度;继续完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电子档案,实行动态管理,1-9月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同比增长81%和213%;开展客运行业纳税评估,规范客运企业税收管理;调整木材行业税收政策,进一步规范木材行业税收征管,实行查账、核定、双定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3、加强社保费收入征管。建立欠费情况等征收信息的反馈联系制度,积极稳妥的推进养老保险金全覆盖工作,做好大病医疗补充保险费的移接交和征收工作。
(二)努力优化支出结构
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重点支出需求,确保建设“平安我市”的资金需求,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1、强化预算约束。2005年,我局以增强财政预算严肃性、准确性为预算管理改革的立足点,在加强制度建设上下功夫。制定了《我市部门预算管理暂行办法》、《我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基本支出预算管理暂行办法》和《我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项目支出预算管理暂行办法》,规范了预算编制标准、程序,促进了预算编制质量的提高。
2、集中财力保重点、保急需。财政支出向工业发展、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倾斜,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关心社会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加大社会保障等急需和必需支出上。一是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积极应对宏观政策调控要素制约,加大对企业支持力度。2005年财政安排企业贴息资金1000万元,增长11.1%,安排175万元招商引资、“六六产业”专项经费,保障经济的持续增长。二是加大对农业、教育、卫生、科技的投入,优化支出项目结构,支出安排向重点方向倾斜。教育投入继续增加,增长11.7%,其中1-9月支出增长16.5%,比全省平均高出4个百分点,解决了全市离退休教师工资福利待遇,支持教育“四项工程建设;卫生支出重点向公共卫生倾斜,2005年公共卫生支出安排757万元,增长56%,其中1-9月支出增长67.3%,比全省平均高出44个百分点;2005年1-9科技支出增长509.4%,比全省平均高

出487个百分点;三是切实解决一些历史性遗留问题。初步划清乡镇公共卫生支出和其他卫生事业费支出界限,对乡镇卫生院院长、防疫、保舰血防等公共支出,实行定员定额的经费包干办法,进一步加大对乡镇公共卫生支出的投入,医疗卫生支出预算比上年增长28.2%;逐步提高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保障水平,根据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合理界定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和离退休人员财政补助界限,重点提高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经费,特别是提高对非公益性且收入来源少的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财政补助标准,逐步与行政单位离退休人员经费补助接轨;对非义务学校的离退休人员实行全额补助。四是财政支出向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防范突发性事件能力、打造“平安我市”倾斜。公检法司支出上年增长16.7%,提高公安部门人均公用经费,做好中央政法专款地方配套资金落实工作,筹措资金支持市法院、司法部门开展信息化工程建设。
(三)致力优化产业结构,努力培植新兴财源
1、进一步加强了对企业技改项目财政贴息资金申报和管理,加大技改贴息支持力度,安排企业挖潜改造资金、科技三项费用2600万元,推进全市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安排重大项目前期经费、招商引资项目经费,贯彻“工业立市,旅游兴市”的战略思想,紧紧围绕“六六产业”做大做强我市工业支柱。
2、充分发挥担保中心的政府信用担保作用,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3、认真落实中央、盛市各级各项财税优惠政策,1-9月,审批减免23户企业所得税金额4709万元,批准38户企业财产损失税前扣除1245万元,办理69户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认定,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培育经济增长点。
二、支持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建设
(一)加大“三农”投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1、加大资金投入。继续加大市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并积极向上申报项目,争取省财政资金支持,同时进一步完善各项财政支农项目资金的管理办法,确保支农资金效益最大化。2005年,市财政安排农、林、水支出同比增长38%,高于全市预算支出14.9%的增长,1-9月向上争取各类支农补助资金为4750万元,预计年内补助资金总额可达1亿元。
2、不折不扣贯彻落实支农政策,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在做好农业税免征的基础数据核查工作,开展农业税票证(章)清理,对改革开放以前的农业税征管档案进行清理建档;及时落实粮食生产直接补贴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认真做好森林生态效益补助直接补贴资金的试点工作。
3、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推进标准农田建设,对农业龙头企业实行动态管理并加大扶持力度,大力扶持效益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制定农民素质工程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对农民素质培训工程财政补助资金实行项目管理;支持“百村示范,千村整治”、下山脱贫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筹措资金支持136个行政村办公用房建设。鼓励山区农民下山脱贫,补助资金的发放方式可以代理券形式直接补贴给山区农民建房,使农民直接得到了实惠。
(二)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积极参与《我市城镇职工大额医疗补助办法》、《我市医疗救助工作管理暂行办法》等多式制度的制订,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工作的制度建设。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建立重点优抚对象优抚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城乡低保户实现应保尽保。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实现全覆盖,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工伤生育保险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
(三)支持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一是支持农村教育投入,足额安排农村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差额,加快教育布局调整步伐,集中财力择优推动峡口片区学校布局调整,确保投入一处完成一处,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二是增加农村公共卫生事业投入,落实公共卫生及突发事件控制经费,及时安排贺村镇坞里村副伤寒和麻疹控制经费。三是做好我市部分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试点工作,为全市400名符合奖励扶助条件的计划生育家庭,发放奖励扶助资金24万元。
三、夯实基础,深化地税征管改革
(一)完善基础管理
坚持“抓大不放斜的税收征管方针,开展漏征漏管户清理,加强对印花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的管理。进一步推进个体税收“三等九级”的征管办法,科学测定,民主评议,规范管理。通过加强与金融系统的沟通,努力扩大网上申报和银行扣款范围,至9月底,90%的企业实现“网上申报”,“网上申报”企业和“双定”户实现了税款的银行扣缴。探索建立基金户的联网扣税模式,推进个体工商业户及自由职业者办卡扣缴养老、医保费扩面工作,真正实现纳税人从办理申报到缴纳税费全

过程的电子化;按省局统一部署,抓好税收基础数据清理;招聘临时税员,进一步充实一线征管力量。
(二)规范税收执法
推行稽查责任制,完善目录检查法,制订《案件处理、处罚集体审议及报批制度》、《税务检查时效管理办法》,提高稽查效率;加强与国税、公安部门的协作,严厉打击偷逃税行为。制定欠税公告办法,认真开展地方两税、契税等清欠工作,探索防止产生新欠的思路,努力做到以查促管、应收尽收。
(三)推进税收宣传
精心组织大型婺剧高腔税收宣传教育历史《我市本色》,荣获省局2005年度优秀税收宣传项目称号。积极参加XX市税收知识电视竞赛活动,荣获二等奖。认真开展贯彻《我省社会保险费征缴办法》等专项宣传工作。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上街开展咨询活动、电视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全民纳税意识,改善税收执法环境。
(四)推进征管社会化
完善与国税、工商、公安等部门的协作机制,加强了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促进地税管理规范化、信息化,保证了地方税收稳定增长。加强与国税部门的协作,委托国税部门代征门征税收和“双定户”超定额补税。加强与多家银行的协作,推进银税联网,减轻办税服务厅征收窗口的工作量,从根本上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水平。继续巩固与交通、公安部门的税收协作关系,保证货运车辆及时足额地入库。进一步加强与公检法部门的协作,通过共同查处涉税案件、打击税收违法活动,维护税收秩序,保证税收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开拓创新,切实推进财税管理改革
(一)进一步调整内设机构的职责
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我局对内设机构的职责作了调整完善,并根据局领导班子调整的情况,调整了局领导分工,明确了各职能科室在项目立项、资金审批拨付、监督环节中的职责,进一步理顺了工作关系,规范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
(二)规范财政项目资金管理
严格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制定《我市市级财政资金拨付管理规程》,印制《资金申拨单》、《经常性资金增(预)拨单》,进一步完善资金拨流程、拨付依据、审批权限、拨付工作职责,完善财政资金运行内控制度建设。实行资金分类管理,做到资金有序、安全拨付。创新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建立政府投资项目资金财政直接支付管理试行办法,对概算投资50万元以上的政府投资项目资金实施财政直接支付,对17个财政性投资项目实施代建管理。对国债项目进行专户管理,实行单独建账、单独核算,实施国债项目的全程监管。
(三)财政、财务监督取得新突破
一是内外结合,认真做好《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和《小企业制度》等会计制度的宣传、培训及贯彻实施工作。二是贯彻执行省财政厅新颁发的《财政监督检查工作规程》,按照《规程》的要求认真组织财政监督检查工作。三是扎实开展纪念《会计法》颁布实施20周年的系列活动。召开会计学术研讨会,开展会计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会计工作者评选活动。四是编佣我市财会》,加强会计工作研究和交流,推进财会工作整体水平的提升。
(四)财税管理逐步实现信息化
继续推进“金财工程”实施,抓好资金申拨系统的应用,实现指标管理、资金申拨、总会计核算的财政管理信息化。对财政资金的运行全过程进行即时监控,有效地提高财政资金的运行效率和使用效益。加大引进和自行开发应用软件力度,积极推广应用因特网办税系统。将养老保险金、医保金纳入了银税联网的范围,方便单位、个人缴纳;发挥12366语音特服系统,利用手机短信催报催缴工作,提高征管工作效率。
(五)地税征管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推进票证管理改革。推行使用一联式电子转账完税证,印制了“银行扣缴专用收据”,对通用缴款书和完税证的开具全面推行一票多税,降低征税成本。各类完税凭证的使用量从16.5万份下降到14万份,全局减少票证档案保管量达三分之二。二是多元化纳税申报方式得到进一步推进。进一步方便纳税人,提高税务机关工作效率,加快实现税收征管现代化。
五、整合资源,积极筹措资金,增强地方财力
(一)精心包装项目
及时掌握上级出台的新政策、新办法、新制度,会同各有关职能部门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和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做好项目包装;收集各职能部门向上争取项目情况和项目建设情况,并汇总分类,建立项目库。加强与上级和各部门的工作联系,积极向上级争取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和国债资金。1-9月,向上引资额超亿元。

(二)拓宽政府融资平台
加强财政性资金的调度和管理,千方百计筹集资金,确保重点建设资金的需求。认真选择政府外债投向,积极主动与金融机构衔接,通过国有独资公司向金融机构贷款,1-9月共融资1.1亿元。加强资产出租管理,继续推进行政事业单位非转经工作,努力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益。积极参与企事业单位改制,做好国有资产的监管和服务工作,履行好国有资产各项管理职能。
(三)严格非税收入控管
积极推行和完善“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的征收模式,扩大原有的收入外延,将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产有偿收入、罚没收入等纳入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同时将教育系统的非税收入全部纳入财政专户管理,不断增强政府的调控能力。制定非税收入分成资金上划及下拨办法,发挥财政专户职能,规范非税收入分成资金的上划及下拨。制定了《我市财政票据管理实施细则》,加强财政票据管理。认真开展银行结算账户清理,进一步规范了预算单位银行结算账户的设置。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行为,及时公布取消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公布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标准,并要求各执收单位建立收费公示制度,规范行政事业单位收费行为。同时从财力上保障合理收费,无偿提供农民建房通用图纸问题。
六、以人为本,推进干部队伍建设
2005年,我局始终围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为主线,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工作方式,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一)深入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根据市委的统一部署,深入组织开展了以实践“”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严格按照“学习动员、分析评议、整改提高”三个阶段,采取局领导上党课、听取先进事迹报告、个人自学、党员集体讨论等多种方式,通过开展“三个代表’在我市的实践”和“先锋形象”大讨论活动,提出财政地税部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标准,提高党员干部认识。深入企业、农村,开展了“落实三真、关爱基层”活动,认真开展和整改活动,切实做好先进回头看工作。我局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得到市委的肯定,被评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先进单位。
(二)加强内部管理,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
制定《中国共产党我市财政局委员会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机关干部学习制度》等,建立干部素质提高的长效机制。认真开展干部全员培训工作,聘请盛XX市等专家为干部更新知识,鼓励干部投入到学习中。建立《A、B岗工作制度》、《财政、地税干部的请销假制度》,内部管理依法行政水平明显提高,今年又有2人通过高级会计考试,33人取得大专以上学历。
(三)加强,推动宣传教育经常化
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印发《财政、地税干部十大禁令》,把反腐倡廉思想教育融入财税干部的培养、选拔、管理、使用等各个方面,坚持自律与他律、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并把廉洁自律承诺拓展到全体财税干部,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进一步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开展内部审计监督。
(四)注重财税文化建设
维修财税培训中心,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活跃干部职工生活,筹建征管大楼,关心基层干部和离退休老干部的生活。“基层三年建设”顺利通过省局考核验收。派出农村工作指导员,努力帮助联系村寻找脱贫致富门路。扶持党内弱势群体,长期开展与贫困村结对活动。动员干部积极参加捐款和无偿献血等爱心工程,树立良好的财税形象。
第二部分2006年工作思路
2006年是“十一·五”计划的开局之年,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作用十分突出,做好明年财税工作,对于我市实现“十一·五”计划目标起好步、开好局,为我市跻身全国两百强,具有十分重要的特殊意义。因此,我们要增强责任意识,充分认识做好今年财税工作的特殊意义。
通过2005年各项工作开展情况的总结,总结当前及今后财税工作存在的实际问题,我局2006年财政总收入预计在2005年基础上增长14%,力争超过7亿元。基本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上级经济工作、财政地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的要求,以跻身全国两百强为已任,切实履行财政职能,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完善税收精细化管理,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增强

财政保障能力;深化财政改革,加强财政管理,努力构建地方公共财政体系;强化财政监督,整顿和规范财经秩序,努力提高财政运行效益。
按照这个指导思想,2006年我局的工作基本思路是:
一、支持经济发展,统筹城乡发展,为我市跻身全国两百强奠定坚实基础
以正确审视面临的经济形势,密切关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走向和新一轮税制改革动态,积极开展调研,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努力做大做强“财政蛋糕”,为建设“平安我市”提供财力保证。
(一)进一步加大对经济的投入,壮大财源,增强地方财力
增强工业经济对经济、社会事业和财政收入的支撑作用。积极构建招商引资平台,进一步加强了对企业技改项目财政贴息资金的投入和管理,结合我市实际,对相关的财政支出政策进行调整,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做大、做强、做优六六产业。及时兑现市政府鼓励发展各项财政贴补政策,促进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二)整合各项资源,集中财力办大事
财政支出要以推进跻身全国两百强建设为重点,按照轻重缓急、有保有压的原则,保证急需、急办的教育、交通、公共卫生项目和城乡统筹发展的资金需求。一是充分发挥国资公司“非转经”资产作用,努力盘活行政事业单位闲置资产,拓宽融资渠道。二是加大对交通设施、城市基础建设等项目的投入,重点做好黄衢南高速公路我市段等重大项目的建设。三是要坚持和谐发展,加强对农村的基础教育、公共卫生、以及以新型合作医疗为重点的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建设。进一步推进教育布局调整,加快城乡公共卫生卫生体系建设,巩固和发展农村五项社会求助体系成果。
(三)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推进城乡一体化
牢固树立服务“三农”意识,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重点抓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农业工业化”政策落实、山区农民下山脱贫、经济薄弱村办公用房建设、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农等资金的落实,、以及各类农业示范基地(示范园区)建设、农民培训、农村税费改革后续工作落实。
二、努力深化改革,创新管理体制,为构建完善的公共财政管理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树立“过紧日子”思想,进一步深化财政管理改革,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一)完善部门预算和综合预算管理
进一步强化公共财政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以深化部门预算为手段,按照“控、保、压”的要求,编制2006年财政预算。顺应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需要,按公共财政和市场化运作的要求,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将不属于政府办理的职能分离出来,减轻财政压力。继续抓好乡镇财政管理,积极配合做好乡镇区划调整工作,关注乡镇财政运行状况,适时调整完善乡镇财政体系。
(二)继续探索财政国库制度改革
要按照《我省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方案》要求,以“建立和完善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储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为目标,切实做好改革前的基础性工作。创新和完善会计核算中心运行机制,转换部分预算单位会计核算模式,满足预算单位财务监管的需要,并进一步扩大项目资金财政集中支付的范围,为深化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奠定基础,
(三)推进非税收入预算化管理
一是要规范非税收入的预算编制。对非税收入编制收支计划,纳入综合预算管理,细化非税收入管理。二是推进专户管理国库化管理,继续完善土地出让金等非税收入的管理。三是继续巩固行政事业单位银行帐户清理成果,严格银行帐户审批,规范专户管理。
(四)推进财政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完善财政监督体系
一是继续完善资金分配、拨付等管理程序。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对专项资金实行“一项目一办法”,以制度来规范财政资金的使用、分配;二是推进“金财工程”建设步伐,完成相应的配套制度建设。制定完善财政资金项目化、网络化管理考核办法,加快项目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对财政资金的运行全过程进行即时监控,以信息化的手段来推进财政管理的规范化,提高财政资金运行的透明度;三是按公共财政的要求,围绕财政管理目标,进一步完善财政收支监督机制,内部监督机制和会计监督机制,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完善财政资金支出绩效考评体系,完善资金使用跟踪检查制度,提高资金运行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防范财政资金运行风险。
(五)推进政府采购工作
要修订和完善政府采购管理办法,建立符合我市实际的政府采购目录,逐步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额度。
&n

bsp;三、优化收入结构,推进精细化管理,为构建完善的公共财政收入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一)深化征管改革
一是坚持依法治税方针,对工业园区税收优惠政策开展专项执法检查。二是持续改进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三是进一步推进个体税收“三等九级”的征管办法,规范管理。进一步做好税务公开工作,理顺税收征管秩序。四是进一步完善社保费征缴体系建设,推进养老保险费全覆盖工作,规范征缴行为,提高征缴质量,以税收征管的理念抓好社保费的征缴工作,实现税费“同申报、同征管、同稽查”。
(二)加强税收管理
一是加强对车船使用税、资源税等小税种的调研,探索资源税由代扣代缴和核定征收相结合的管理办法。二是进一步规范竹、木材行业税收征管,对竹、木材行业实行查账、核定、双定相结合的多元化管理模式。三是要进一步推进个人所得税全员管理工作。要稳步推进第一批试点工作,要做到宣传到位、培训到位、责任人员到位和工作进度到位,同时要在总结第一批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推进试点工作,初步实现以建立个人收入档案管理制度、代扣代缴义务人明细申报制度、纳税人与扣缴义务人双向申报制度、与社会各部门配合的协税制度为基础,以信息化建设为依托的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管理。
(三)提高征管效率
以信息化为依托,推进地税征管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继续加大“12366”特服系统的宣传力度,推进网税系统推广工作,不断提高网上信息发布、短信提醒、网上调查等应用水平。完善地税与社保联网系统,保证社保费征收工作顺利进行。规范税收执法行为,明确执法中的相应责任,推进地税执法的规范、透明、高效。
(四)提升稽查水平
积极有效地开展纳税评估工作,督促纳税人自查自纠,及时发现日常税收征管中的薄弱环节,采取措施加以改进。强化税收稽查,完善《责成自查制度》和《税务稽查约谈制度》,规范税收执法,建立《案件特性分析制度》,挖掘稽查深度,发挥以查促管、以查促收作用。继续分阶段对低税负企业、社保费申报不实和零申报单位开展检查,重点配合解决税收征管中的难点、焦点问题。
(五)进一步推进地税征管社会化
进一步加强与国税、工商、公安等部门的协作,建立完善信息共享机制,规范委托代征管理。联合国税部门认真做好税务登记换证和联合办证工作,全面核查户管情况。探讨建立“地方两税”委托乡镇、社区代征工作,进一步堵塞税收漏洞。加强与公检法部门的协作,严厉打击税收违法活动,维护税收管理秩序。
四、增强四种意识,建立“四型”机关,为加快建立完善的公共财政体系提供良好的智力支持
(一)增强学习意识,创建学习型机关
着重树立现代学习理念、创造良好学习条件,形成全局上下争创“学习型组织”、争当“学习型个人”的氛围,以此推进财税改革与发展。加大学习、教育、培训的经费投入,切实增强干部学习积极性;创新形式,开展各种学教活动,继续支持干部学历教育和职称考试,适时与高校挂钩,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对干部进行培训,以此推进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增强廉洁意识,建立廉政型机关
完善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贯彻《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深入推进税收执法责任制工作的意见》等要求,推进依法行政、规范行事。进一步明确内部管理职能,为监督创造有利条件;推进内部审计规范化,规范权力运行监督。层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构筑反腐败防线,增强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倡导“一帮一”结对活动,切实预防干部违法乱纪的机率。以人为本,以教育为主,以教育的强化来提高干部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三)增强调研意识,建立调研型机关
要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和上级财政地税部门的安排,对照全市“十一·五”规划,深刻领会上级各项经济财税政策,结合本单位、岗位实际,深入开展调研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提高理财治税的水平。
(四)增强服务意识,建立服务型机关
加强内部制度建设,致力于提高信息化水平,通过科技进步达到管理效益和服务质量的最优化。继续开展示范群体创建激动,激发财税干部奋勇争先的热情。
此外,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征管大楼建设,不断完善培训中心功能,为财政地税工作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