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观后感

梁祝观后感。

观看电影的过程也是一个思考的过程,从作品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通过观后感观众能够表达对作品质量和效果的评价和期望,观后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思考人生提高我们对人生的认识。工作总结之家小编确信这份“梁祝观后感”肯定能够满足您的需求,请认真思考本文中的启示和经验!

梁祝观后感 篇1

花瓣落,一曲幽怨诉情殇,夜风低咽,绿房深闺,悄,春又老,瑟瑟东风独自凉,小窗依旧,幽深巷陌,谁解幽思如许。书声,蝶语,从琴弦上缓缓流出。天上宫阙,一梦却不知今昔是何年……

喜欢在静静的夜晚,把心情放飞在吹拂的微风里,任凭满天的星辰擦亮我暗淡的记忆。闭上眼睛,聆听一曲《梁祝》。乱花浅草,清风鸣蝉,枫叶菊花,银装素裹,四季袅袅绕指柔;高山流水,百鸟争鸣,千里婵娟,万里无云,只有仅仅几弦间。有哪壶陈年佳酿比这曲子更醉人,又有哪一种情愫比这旋律更感人呢?当年琵琶霓裳,一曲博得江州司马青衫湿,如今琴音款款,一首引入泪沾襟。

喜欢《梁祝》是在很小的时候,总是跟着大人赶着场子去看电影《梁祝》,如今回想起来,那是一个多么经典的画面,双眼对视里,能够看到那不舍的爱恋,雨儿轻轻飘洒,天色幽幽暗淡,一个煽情潸然的分手季节,指尖从掌心里划过,心里一下子空空如也,最宝贵的东西不见了,生命的意义没有了。当泪珠从眼睛里诞生的瞬间被强制的化成青烟,一个个午夜梦回里无数的缠绵遥远的成了前世的记忆……一幕幕的情景在我幼小的心里种下了深深的《梁祝》情结!

多少的梦想,多少的许愿,多少的誓言,都在一个个白天和黑夜的轮换中淡淡抹去,风化了念想,风干了眼泪,人如果了没有念想,高寿百年又能够怎么样呢?徒然把生命延续,没有人知道你快乐,其实你也未曾真正快乐过。激情燃烧的岁月是鲜活的生命,烈焰里飞舞着爱的精灵,就算三十六岁死去也胜过百年。___深雨濛濛,廊桥遗梦千古幸哉?还是千古恨?

在某个下雨的黄昏,电视里清脆的筝音,伴着雨声在耳边呢喃,心中那根小小的弦忽然共鸣,因为那流传千古的凄美绝伦的故事太熟悉了,彩蝶的双双飞舞仿佛从另一个世界翩然而至,时而嘈嘈切切,时而如泣如诉,幽怨动人,小雨沾衣欲湿,人已泪流满面,于是知道小小几弦能演绎出人间悲欢离合。

淡淡的月光下,响起了轻柔舒缓的小提琴声。它如泣如诉、如梦如烟,琴弓亲吻这琴弦,诉说这千古流传的凄美得让人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

闭上眼睛,全身心沉浸在这熟悉的旋律当中,思绪随风飘拂,在这渲染的尘世倾听这来自天籁之音,心随灵魂上升上升……不觉泪湿双眸,情融其中,我沉醉于这个一尘不染的美好境界,如浸润细雨蒙蒙的花蕾,挂着晶莹的露珠……如歌如诗,如梦如幻,如云如月、如水如烟。

我听呆了,虽然我没有欣赏音乐的天赋,但故事太熟悉了,熟悉的很小就印入脑海了。我把这千回百转、丝丝入扣的旋律和曾经看过的电影镜头相印证,节奏的疾徐,情绪的张弛,我已能准确的辨别出那一段是同窗共读,那一段是十八相送,那一段是楼台相会。

十八相送情切切,谁知一别在楼台,楼台一别恨如海,泪染双翅身化彩蝶,翩翩花丛来。我被梁祝之间的痴情所感染,曲未终时泪以流满面。思绪随乐曲轻轻摇曳翩翩飞,仿佛这丝丝入扣的旋律在那串串玉珠,条条银丝之间缠绕盘旋……

雨过天晴,一道美丽的彩虹飞跨苍穹,一双色彩斑斓的蝴蝶翩翩起舞,历尽磨难真情在,天长地久不分开!撼人心扉的主旋律又响起来,说不尽如梦佳话,似水柔情!这悠扬的琴声!如清泉淙淙,如絮语呢喃,如春蚕吐丝,如孤雁盘旋……

在这个静静夜晚,乐曲千回百转飘荡在夜空中,化成几缕逐月的云,几许拂面的微风,然后一股柔柔的伤感迎面扑来……

看繁花落尽,心却是一片凄凉,一片悲壮美,良人垂泪唤蝶飞。夜色迷人入梦乡,花谢景凋心满是殇。清音若水,月光如华,流光溢彩,星光闪烁,心却满是殇。一曲梁祝演尽人间多少悲欢离合生死离别,今生缘未尽,来生再续前缘,心是殇,泪欲滴。晚风吹残凉袭袭,心悲心殇心难眠,一首蝶恋花唱尽多少悲壮之美。心伤夜徘徊,忘乎所以浑然不知繁华已逝,美景不复人亦是不复。看尽多少尘世悲欢,心却日益枯黄,不为尘伤却为人殇

梁祝!一段哀婉动人的爱情,就是一曲荡气回肠的音乐,如水。暗香浮动。穿过梁祝翩飞的花丛,所有的柔情纷纷化蝶。一卷卷薄薄的爱情,翻来覆去地咀嚼,满口的苦涩,在唇齿间游弋。一声沉雷,将恩怨、聚散击得遍体鳞伤。曾经的誓言,被阵阵狂风吹落,落于生与死长眠的时空。一座孤坟,茕茕孑立,打开一道长长的思念。心碎,弦断,只有余音绕梁。人醉了,梦亦醉了,醉了多少人的魂,一醉就是千年的美丽。多情的蝶儿哪里肯离去,依然守候在记忆里,编织着亘古的缠绵和凄美。在这翩飞的蝶舞中,是谁在爱情的史册里,留下了那最经典的一页?

琴音迷离,一个个音符的跳跃,倾诉着多少人间的悲欢离合,幽怨的旋律,潺潺凄诉生死的盟约。双飞之蝶,泪流成河。情到深处,命定的情缘,萦绕琴弦。梁祝!千古的绝唱,不可承受的痛。爱情的幻象飞舞。一把把忧伤的小提琴,倾诉的岂止是一线情缘?蝶,我的蝶,今宵你将栖息何方?

拂开尘封,记忆纷涌而来,感叹荆棘铺满路途,刺破一颗敏感而脆弱的心,洒下满目殷红,在岁月的河床上悄悄滋长、蔓延。多想,和一曲命运的交响,伫立于无人的旷野,聍听落叶与秃枝诀别,舞蹈风与雪的缠绵;祈盼你澄明的双眸,在冷寂中娓娓铺展,为我装下彻骨的冬寒。我嫣然浅笑,无视零落的繁花,痴痴的念想,以及那飘逝在风中的婉约年华,轻拈飞雪,吟一阕月影梅香。于是,在那个叫做天涯海角的地方,我拥有了一片海阔天空的世界,沙滩、潮涌、繁花、绿树、芳草、斜阳,我自由地、惬意地,沉醉在我心灵的净土里,轻歌曼舞、浅酌低吟,一如我梦了千百次的那般模样。

就算蝴蝶飞不过沧海,我仍然试着在这烟火繁华的尘世,奋力飞跃那人世间的牵绊,与你相守在每一个春夏秋冬的朝朝暮暮。爱上一个人,爱上一座城。不管这座城池是否繁华,是否雄伟壮观,心上早已开出了一朵圣洁的蝴蝶兰,千帆过尽,落进轮回的渡口,与其不期而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寒冷的冬天已远去,春天的花朵即将盛开,一切美好都将因为这个春天的到来,而明媚起来。

我们定会相依相偎,织成一张细腻的情网,阻隔一切凛冽的世风俗见,我要与你,柳前花间共缠绵,只因爱永远是人世间唯一的神话。

就让那凄婉的音符从指间流淌,弦声拔动的是我的相思;弦声走过的,是我一生的寻觅;弦声飞舞时,便是我追随之日。如果焚尽容颜,青丝成灰,还不能换回春天,那我宁愿化茧成蝶,与你双栖双飞,飞越沧海桑田,千年又千年,任爱在雪中飘飞……

那缠绵亘古的痴情已与山水共存,已于日月同辉……

梁祝观后感 篇2

作为中国传统民间故事之一,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已被演绎了无数次。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电影《梁祝》,影片以其美妙的音乐、优美的画面、动人的表演和深刻的感情描写,让人们感受到了一个经典爱情故事的从未磨灭的魅力。观后之感,让人不由得感叹艺术的魅力和人性的共同体。

首先,这部电影巧妙的运用了音乐,尤其是词曲和声音,使得观影体验愈发深入人心。《梁祝》的音乐由叶小纲作曲,拥有欢快、悲伤、温柔、沉重等各种不同的情感色彩,这些色彩恰好与情节的发展相应。同时,电影的声音也配合得恰到好处,例如,祝英台坠楼时,镜头一直保持了空镜头,并没有任何插音,仅仅只有风声与楼下小贩的呼声,这让人不由得陷入几秒钟的静默,感受祝英台的离去与梁祝之间的悲壮气氛。

其次,电影的拍摄也十分出色。《梁祝》中的每一个画面都充满了诗意与艺术气息,让人们感受到了电影的真正内核。例如,《梁祝》中最令人难忘的一场戏,就是两个人在夜色下的山洞相遇。梁山伯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在山洞里度过了数年时间。而祝英台在逃婚之余,也来到了山洞,由此两人重逢。这一场戏镜头简单,但是内容深刻,画面也简单又美好,使观众沉浸在夜色下的寂静之中。

最后,电影所描绘的人类世界也非常精彩。《梁祝》讲述的是一个人在爱情中的追求之旅,同时也描绘了一个充满喜怒哀乐的人性世界。电影中的人物形象丰满生动,每一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特征,他们的情感线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中滋味复杂的印记。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主人公梁山伯与祝英台。两人以珍惜时间、挑灯夜谈、互相劝勉为特点,他们的爱情十分纯粹,丝毫没有任何功利性或者占有欲望。这种真挚、纯粹的爱情,折射出了人类的美好和追求。

总之,《梁祝》的好处在于它更多是一种情感投射,而不是一种吸血勾当。它既讲述了爱情的美好与纯粹,也揭露了人性的黑暗和弱点。这些人类的特性与现代世界仍然具有共性,因而使这部电影对人们仍有深远的启示和意义。所以,我认为这部电影是值得推荐给朋友们的,无论是爱情爱好者还是艺术爱好者,他们都可以从中获得满足。

梁祝观后感 篇3

月老庙前初相见,草桥亭下结金兰。

尼山槛内风波起,悔教女僮彻夜啼。

未若柳絮因风起,万缕情丝自此生。

蕙兰有恨枝尤绿,桃树无言花自红。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虽那风狂红落尽,人面桃花两相知。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酒不醉人人自醉,花不迷人人自迷。

闯火场众人挺身相救,紧相拥感天泣鬼神。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

一会楼台---醉红装,好事近,月老祠定终生。

二会楼台---玉蝴蝶,伤情怨,绣楼台断爱欲。

三会楼台---恨春迟,断肠天,有情人两分离。

一杯悲喜两重天,

二杯酒辞费思量,

三杯决愿断人肠。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

残月出门时,英台含泪辞。约法三章节不屈,船行江上,悲天泣地,岸抵九龙墟。海誓山盟生前订,形单影只何以生。坟台忽然开,唤伊速归来。纵身一跃,嫁衣飞扬,再不与君离。化蝶成双在桃花丛间,千年万年。令多少世人为之感动。

梁祝观后感 篇4

昨天晚上,喜欢上网下军棋的我,由于连续遇上几个“破棋篓子”,气得我浑身发颤地关掉了电脑,没好气地打开电视机,当翻到cctv-袁桂芬主演的越剧《梁祝》的电影版。随着“十八相送”的优美表演和越剧呢哝的唱腔,我恼火的心慢慢的静了下来,渐入佳境。

影片高潮“化蝶”的到来,我的心海不由自主的飘来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余音袅袅,泪水不由自主地充满眼眶。品味着越胡的演奏,一点也不逊色于小提琴的凄美,而且多处有过之而无不及。

看完《梁祝》,辗转反侧的我,思绪像一只蝴蝶一样飞过长江,飞过了里下河平原,来到了大圣故里,我的家乡—连云港。回想到少年时观看《梁祝》的情形。

记得那时我正上初中,由于当时条件所限,一部电影在一个大队连续放上几场那是常有的事,特别是像《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经典影片。就像我们大队出嫁的姑娘一样,说来就来,说走就走,高兴时还要住上个把月,不问娘家同意与否,而且每次放映前都要来一段:“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说:……”还要放映十几分钟的《新闻简报》,其实那哪是什么新闻啊,有的甚至是两三年前的事,最后影片开始之前,还要再来一段“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后才开始影片的正式放映。

可放映《梁祝》的那一天却不一样,放映员一反常态地在麦克风前,先后三次通知今天没有加映,所以未吃完饭,我就推掉饭碗,端起小板凳,一溜烟跑到社场(不是专门放映电影的场所,其实就是生产队晾晒五谷杂粮的场所),早早稳稳当当地端坐在前几排,其实这种心理完全没有必要,露天电影,就算你坐的远一点,偏一点都能看得到,听得清。

由于当时我只有十一二岁,对电影里描述的爱情也是懵懵懂懂,迷迷糊糊;对影片的内容毫无兴趣,但是越剧的曲调和唱腔深深的吸引着我,说其是天籁之音,一点也不为过。与其说那一次我是在看电影,倒不如说我是在听电影。范、袁二人的演唱委婉动听,我小小的心灵里:这越剧怎么这么好听啊!听惯了家乡淮海戏的我,初次听越剧简直像在梦中步入仙境;但好景不长,随着影片高潮迭起,我发现身后不时传来抽泣声,而且越来越多,声音也越来越大。

我不耐烦地向后瞄了一眼,看到的不是一个人在擦鼻子,抹眼泪,众怒难平,我只能把小板凳搬到离音箱近一点的地方,可还是不行,当影片放至“化蝶”时,场内竟然有好多人在嚎啕大哭,简直听不到电影的声音。

那是我第一次看到人们为影片而哭,还有两次是以后放映的《苦菜花》和《望乡》。

放映后,我试着问了好几个哭的人“你们为什么哭啊?”有的说是为了“呆头鹅”梁山伯哭;有的说是为了祝英台的聪明伶俐、爱情忠贞哭;有的为自己不能够读书哭;有的为没条件让孩子读书哭;更多的是为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美爱情,被越剧的唱腔、曲调渲染的淋漓尽致而哭。

第二天晚上在社员的强烈要求下,放映员连续加映了两场,放映前妇女主任交给我和另一个小伙伴每人一支笔和一个本子,要我们把影片的唱词全部记录下来,应急的办法是我俩轮流各记一句,等到第二天再重新整理,这一次放映较前一次要平静些,但仍有人在小声的抽泣,在抹眼泪。

等到上学时,许多同学都转抄我俩记录下的唱词,一时间大街小巷、路上行人、田间地头都会不时传来越剧的莺回鹂转,甚至我们的音乐老师在音乐课上还教唱过我们“化蝶”里的精彩片段。

梁祝观后感 篇5

夕阳西下,独倚楼头,远山遮隔,正好阻挡了我的视线,斜晖下脉脉流水,寒蝉凄切,落花如雨.

倾听花落,眺望远山,飞絮有如绵绵细雨般随众随分.我的思绪随着碧水绿波东流不断.

耳畔悠悠地传来几声萧鸣,正是那首耳熟能详的梁祝,一首乐曲娓娓道来,婉转悲切,仿佛在诉说那个千年的故事,不禁牵绊住了我的思绪.

前不久有缘得见了那一部经典,感触良多.

春归花落,似水流年,韶华易老,当年的红颜早已逝去.而千百年来一直流传这个凄艳委婉的民间故事,影片一部部,情节不知改了多少,但唯一不变的是那一段千古情缘,是那个凄寒的经历和那永不变更的结局.

这部影片向人们诉说那个神话,成功地运用环境渲染悲凉气氛,配合着悲泪沁纸的旋律,将梁山伯与祝英台从相遇到相知,从相知到离别,喜悦和悲伤,辛酸和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影片的前半段讲述了梁祝相遇,草桥结拜,同窗数载.没有太多的悲切,被欢笑所占据.

随着影片进入后半段,基调由轻松愉悦逐渐转化为幽怨无奈.

影片运用了以景言情的手法成功地塑造了楼台相会,长亭泣别等多处经典.

楼台相会中,月光显得越发明亮,而这明亮恰好衬托了天空的昏暗,月凉如水,看上去更有几分凄清.风拂桃杏,绰约多姿;人不如花,孤寂自守.

长亭依依,人如飞絮,随风飘散,相见无期.离别在即,黯然神伤,执手相顾无语,惟有泪眼相看.两岸垂柳拖着千丝缕,无计系行舟.

残花中酒,一场愁梦,更谁劝,啼莺声住?马嘶寒林,雨打琼花.转思作想,难以遣怀.那堪重度伤心地,黄叶西风总断肠.天若有情天亦老,遥遥幽恨谁能禁?

一朝分别,成了永久的别离.梁山伯,祝英台终究逃不过命运的桎棝.梁山伯驾鹤西去,祝英台随他而去,化为蝴蝶.

影片至此而终,而我心中永远抹不去那累累表冢,瑟瑟寒风,是封建社会造成了这样的悲剧,而这样的悲剧何止千万.

在我看来,也许梁祝永不相逢才是最好的结局,或许他们彼此学会忘记,学会放弃,两人的命运就不会如此坎坷,正如庄子笔下:与其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相见争如不见.

也许是我根本无法理解梁祝的深义,也许这正如元好问所说的:"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梁祝观后感 篇6

在这样一个似乎有些阴冷的早晨,听着《梁祝》这支传世佳作,那特有的已经仿佛没有一种言语能形容。波澜不惊的思绪在乐曲自然的催化下显得更加林乱了。忽然“砰”的那清脆、明朗的声音把我的思想与乐曲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也许是听了太多遍这支乐曲的缘故吧,潜意识下不禁升起了一丝淡然的忧伤。但**总体呈现给人的景象是欢乐的。这让我自然想到了阳春三月,白鸟轻飞,两个素不相识的学子相遇在这美好的世界。

乐曲继续进行着,我的思绪也随之紧紧跟随。我似乎看到了一个被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环绕的度假胜地。祝英台与梁山伯正对人间倾诉。

这一瞬间我的幻想充满了幸福。但此时,厄运的到来似乎预示着这段感情的悲伤和痛苦。(这当然只是我的理解。

或许是对这一主题听人评析的太多的缘故吧。)有相聚也就有分离。以小提琴为代表的祝英台和以大提琴为代表的梁山伯相互回应,仿佛在诉说分离的友情和悲伤。

这时能明显的感觉到悲剧即将上演。随着管弦乐大潮正式拉开悲剧的帷幕,厚重低沉恐怖的**似乎被强大的封建势力所阻挡,迫使一个弱小的女人放弃了对美的追求,顺从了父母的意愿。此时,小提琴代表祝英台宁死不屈,与黑暗势力斗争到底。

两者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烈,直到**的另一个小主题上演,矛盾才逐渐平息。乐曲缓缓奏出《楼台会》这一部分。大、小提琴像是在互诉心中的情谊,又像是在倾听彼此的哀叹。

**给人以凄婉的感觉。突然**疾驰而去,仿佛在告诉我们观众:梁山伯因过度悲伤而绝望地死去。

或许是祝英台也沉入了无尽的绝望。也许祝英台知道结局不好,但在她面前等待的也是一个完美的结局。她听从了父母的意愿。在迎娶过门途中,她停在梁山伯的陵前哭灵。

我在小提琴轻柔的**声中听到了祝英台悲痛欲绝的哭声,看到了陵园周围深邃荒诞的景象。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几千年来,所有的妇女都遭受着同样的压迫吗?

突然一声巨响打断了我的思绪,整个**达到了高潮。那一刻就像一片云烟,两颗心终于自由地紧紧相连。

如梦如幻的一切渐渐平息了,乐曲又奏出柔缓的段子。三月,太阳在地球上照得很亮。一对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乐曲从祈愿转变维勒幸福。

我想这就是浪漫主义笔下的杰作吧。我突然觉得,这样的悲剧要有这样的结局实在太牵强了,尽管他把这种悲伤变成了忠诚的保证。

一曲终了。而我的思考却未停止。我回想着曲中呈现的一幕幕,心情更加沉重起来。

我脑海中浮现的,不仅是梁山伯、祝英台的悲剧,更是所有被封建家庭束缚的人的悲剧。面对这种情况,我不能说任何深刻的哲学使之不再重复。我只希望这能被现代社会的父母抛弃,给孩子一个真正的幸福。

提笔匆匆写下这一连串感言,没有什么特别的见解,只是我,一个天真、单纯的女孩聆听《梁祝》后的一点感想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