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服务人民教案十五篇

最新服务人民教案十五篇。

如果您想要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可以读一本“服务人民教案”,阅读后如有所感请将本网页网址收藏以便随时阅读或分享给他人。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自己抽时间去完成。教案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过程和教材的有效手段。

服务人民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学习生字新词。

2、认识写作背景,初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简介人物、背景。

1、揭题

2、简介人物

张思德,1932年参加革命,是中央警卫团的战士,经过长征,负过伤,是个忠实地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1944年,因大生产运动的需要,被派去烧炭,因炭窑倒塌而牺牲。

3、简介背景

这是毛泽东主席在中央警备团举行的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讲演。当时正处于艰苦的抗日战争阶段,困难很多。毛泽东同志在追悼张思德的同时,讲述了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团结起来,争取抗战的胜利。

二、自学课文

1、读准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或理解词语。

司马迁鸿毛李鼎铭

鸿毛--鸿雁的毛。愈事物微不足道。

死得其所--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所:处所、地方。

买力--尽量使出自己的力量。

追悼会--开沉痛的怀念死者的会。

2、画出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检查预习

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相机纠错。

2、说说毛主席为什么写这篇文章?文章的观点是什么?

四、再读课文,抓住中心。

1、自读课文,用~~~~~画出全文的中心句。

2、学习第一节

3、自读第二节,思考:

(1)这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什么?

(2)仔细读读,这几句话中哪句最重要,为什么?

(3)指导理解: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必有的人比

(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要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要轻)

(4)归纳段意,人死的两种不同意义

(5)归纳学法,找中心句,归纳段意

4、想想,还有哪些人的死比泰山还重?

(江姐、董存瑞、黄继光、狼牙山五壮士、雷锋等,英雄人物。说说他们是怎样对待生死,对待困难,对待同志的。)

服务人民教案 篇2

【难句讲解】

1.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这句话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我们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的性质,是革命的队伍。一个是我们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的宗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宗旨。

2.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这句话要同前面的意思联系起来思考。什么是好的?符合人民利益的,对人民有好处的就是好的。反之,就是错的。为什么要坚持好的,改正错的?因为我们是革命的队伍,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只有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才能做到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只要我们这样做,我们就能更好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就能与人民的关系更密切,就能得到更多的人民群众的拥护,我们的队伍就一定会更加兴旺、发展起来。

3.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这段话有三个要。前两个是讲在困难面前应该采取的态度,最后一个是讲这样做的目的。勇气,指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

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人原本是会死的,不过,有人死得比泰山还要重,有人死得比鸿毛还要轻。

5.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这句话是说,革命队伍中的干部要关心、爱护每一个战士,使每个战士都感到温暖;革命队伍内的人要互相关心、爱护、帮助,这样,队伍内部才能团结起来。

【句式变化】

一、缩句: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

共产党和八路军、新四军是队伍。

二、扩句:

干部要关心战士。

我们的干部一定要十分关心我们的战士。

服务人民教案 篇3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领会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重点词句。

2、明确课文中心思想,能理解这个中心思想作者分几层来说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回忆第二节的学法

二、学习第三节

1、运用第二节的学法自学第三节

2、交流

段意: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3、因为......所以......不管......都......只要......就............就......

找到带有这些关联词语的句子,想想,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每句说的是什么?齐读这4个句子。

4、举了什么例子来说明?为什么举这个例子?

理解:精兵简政--缩小机构,精简人员。

社会背景:抗日战争中,由于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顽固派的进攻和封锁,抗日根据地面临着物资极端缺乏的困难。陕北开门人士李鼎铭先生建议缩小机构,精简人员,为了减轻人民的负担,我们党采纳了他的建议,结果部队,机关变得更加更加精干,更有力量。

5、各自自由朗读课文,试着背诵。

四、学习第五节

1、指名读

2、齐读课文,想想课文是围绕什么来写的,写了几层意思。

板书设计

完全彻底

死的意义--生死观

为人民服务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团结、战斗

寄托哀思,团结人民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联系实际谈体会,初步树立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2、背诵课文第三、四节。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反复朗读全文

2、完成课后练习1

3、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4、毛泽东同志的这个讲话一共讲了几层意思?

二、联系实际,谈体会

1、联系张思德同志的生平,说说他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表现

2、谈谈怎样掌握知识,提高思想觉悟,打下为人民服务的基础。

3、作为一个小学生怎样从小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4、作为小学生怎样力所能及地为人民服务?

5、说说你周围的人为人民服务的例子。

6、说说你自己为人民服务的例子。

三、反复谈第三、四节,直至成诵。

1、回忆第三节,按说理--举例--说理把它分为三层;

2、回忆第四节有哪三层,每层各讲了些什么。

3、在理解的基础上读,背。

四、作业

1、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我是为人民服务的,(),如果有缺点,()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2)()你说的对,我们()改正。

(3)()他是做过一些有意的工作,我们()要给他们送葬开追悼会。

2、修改病句。

(1)他出席了学校举行的秋季运动会短跑竞赛。

(2)六年级的同学都尊重小学生守则。

(3)这本书我整整用了半天的时间才看完。

服务人民教案 篇4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彻底、司马迁、鸿毛、兴旺、目标、炊事员、送葬、哀思。

2.理解课文第一、二自然段的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简介张思德。

(可让学生结合课前预习先说一说对张思德的了解,教师适当作一下补充。)

2.简介本文写作背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学习生字新词

1.读准字音并练习组词。

2.说说容易写错的地方。

(二)请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思考:

1.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2.说一说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三、分自然段学习探究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从这段话中找出与中心联系最密切的一句话。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2)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句子表达的意思。

(3)教师小结:这段话点明了我们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的根本宗旨。

(4)齐读。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读课文,画出这段的中心句。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2)教师引导:作者围绕这个中心句是怎样进行论述的?

(先引用司马迁的话作论据,然后具体讲了什么样的人死得毫无意义,什么样的人死得有价值;最后,肯定了张思德的死比泰山还重。)

(3)理解司马迁的话。

(4)谈一谈生活当中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例子。

(可让学生先组内交流一下,然后选几个有代表性的事例在班内交流。如董存瑞、雷锋、孔繁森、赖宁)

(5)教师小结:这段话主要讲了人死的两种不同意义及革命者对生死的看法,揭示了革命的生死观。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的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2.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3.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指名读1、2自然段。

2.说说这两部分内容各讲了什么意思。

二、继续学习课文三、四、五自然段

1.学习第三自然段

(1)默读,思考:这部分是围绕哪几句话来论述的?

(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2)理解复杂句子的意思。

(投影出示: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就照你的办。)

①指名读、齐读。

②每句话讲的是什么?

(第一句讲有了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第二句讲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第三句讲,凡是说得对、对人民有好处,不管是谁的批评和意见,我们都会接受、照办。)

③读这段话,注意句中三组关联词语。

2.学习第四自然段

(1)指读,思考:共同的革命目标是什么?

(取得全民族的解放,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2)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应该怎样做?

(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互相爱护)

(3)抓住死得其所,正确理解不怕牺牲。

(这里讲了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要不怕牺牲,当人民利益需要的时候,勇敢地挺身而出,毫不犹豫地献出自己的生命;另一方面,要尽量地减少不必要的牺牲,不要因为莽撞、蛮干造成本来可以避免的牺牲。)

3.学习第五自然段

自读课文,思考:我们要为什么人开追悼会?开追悼会的意义是什么?

三、总结

l.朗读课文,体会全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是怎样一层一层表达的?

(要使学生体会到课文所讲的五个问题,都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标准,从不同侧面说明怎样才能做到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2.联系实际,谈学习体会

可以引导学生联系战争年代的英雄人物和和平年代涌现出来的模范,谈一谈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什么。)

四、布置作业

l.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把自己觉得需要记住的语句抄写下来。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教学中首先放手让学生自学课文,把握文章的中心为人民服务;然后通过自学、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弄清全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最后,通过对课文重点词句的理解,深刻领会文中所讲的道理。对于比较复杂的句子,可让学生画出关联词语,反复读,然后依据表达的意思逐层加以分析,从而理解句子之间的关系。

服务人民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生字词,正确理解并读写下列词语:彻底、司马迁、鸿毛、兴旺、目标、炊事员、送葬、哀思。

2、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课文围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意思写了哪些内容。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交流

1、学生自己初读课文,并画出文中生字新词。

2、教师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情况,并注意纠正读音。

3、学生自主分析字形结构。

二、理解词语。

1、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质疑。

2、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例以死得其所这个词为例,在这个词中所原指地方、处所。可让学生

找到这个词所在的句子读一读,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进而联系实际讨论,体会

死得其所在课文中指的是死得有价值,有意义的意思。

又以鸿字为例,鸿字在课文中组成鸿毛一词,这个词的字面意思并不难理解,的就是鸿雁的毛。教师可引导学生找到带有鸿毛一词的句子进一步理解,鸿毛是很轻的,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实际上暗含了这种人的死是很轻微的,是微不足道的,进而使学生理解到鸿毛一词的引申义:轻微,微不足道。

(2)出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完全:就是百分之百的意思。在课文中这个词指的是除了为人民服务以外,再没有别的其它的目的。

彻底:是贯彻到底的意思,也就是说,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做什么工作,都应该完全彻底地为人民谋利益,而不是出于其它的目的。

五湖四海:这个词泛指全国各地。联系上下文可理解革命队伍的人来自全国各地,四面八方。

追悼:指的是怀念死者,表示哀悼的意思。

哀思这个词可以用分别解字再解词的方法理解。哀指悲哀;思指思念;

哀思这个词就是指悲哀、思念的感情。

固:本来的意思。

于:比的意思。

或:有的的意思。

通过对以上重点词语的理解,通过让学生在读书的同时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可以培养学生认真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

三、理清文章层次结构。

1、让学生自己按自然段顺序读课文.边读边想一想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2、指名按自然段顺序朗读课文,读完一段,说说这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通过读课文让学生知道课文先讲了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及党领导的军队的根本宗旨;接着讲了人的死有两种不同的意义;又讲了为了人民的利益要坚持好的,改正错的;然后讲了为了人民的利益要搞好团结,提高勇气,不怕牺牲,互相爱护;最后讲开追悼会的目的。

全文以为人民服务为线索,分五个自然段,从五个方面进讨论述,这样使理清了文章的层次,为下一步深入阅读课文,学习课文做了准备。

五、指导难句的朗读:

1、小组交流,如何来读好画出的难句或长句。

2、提出读不好的句子,全班共同练习朗读。

课文中有这样几句话学生读起来可能有困难。

(1)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教师指导学生读这句话时,可以采用范读的方式,让学生听读,然后再让学生自己练读。

可以这样停顿: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2)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这句话中引用了一句古文,读好这句话,首先要了解这句古文的意思,在此基础上,读好这个长句。可以这样停顿: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六、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服务人民教案 篇6

《为人民服务》是一篇论说类的演讲稿。对学生而言,议论文还不是六年级学生的主要学习任务,于是对于议论文体的相关知识,如中心论点、分论点、论据、论证方法,不打算过多介绍。重要在于引导学生梳理课文的论述思路,理清内部的逻辑关系。

1。听录音,想一想这篇课文和以前学过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没有记叙有趣的故事,没有具体的细节描写,没有使用让语言生动优美的修辞手法

2。补充资料:写作背景、张思德事迹

3。找出主要观点。题目为“为人民服务”,要做到什么程度,才是真真正正实实在在地为人民服务。文中有一句话直接告诉我们了,找出来。

(1)对比读句子,体会用词的严谨和共产党的庄严承诺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

我们这个队伍是为着解放人民,是为人民的利益工作。

4。梳理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1)默读课文,补充句子

因为“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所以我们要为人民利益。

所以我们要为人民利益而死;

所以我们要为人民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所以我们要为人民利益实现共同目标;

所以我们要为人民利益团结整个人民。

5。学习作者是如何展开具体论述

(1)学习第一段

作者是怎么说清楚“我们要为人民利益而死”这句话的意思的?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引用]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对比]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举例]

一课时没有上完,明天继续……

服务人民教案 篇7

一、导入

一进北京中南海的大门,朱红的影壁墙上“为人民服务”——毛泽东手书的这五个金黄的大字便映入眼帘。通过课前大家查找到的一些资料,你们一定知道这句话的来历了?大家一定也知道张思德是谁了吧?

(简单介绍张思德)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著名的讲演稿——《为人民服务》。(板书课题)

二、质疑解决词语和句子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词语,通过小组讨论或自己查字典解决。小组中解决不了的提出来在集体共同解决。

1)我们先按自然段的顺序来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重点“彻”、“炊”的读音)

2)大家觉得有哪些词语的意思需要提醒电视机前的同学们注意呢?

(学生结合资料汇报以下词语的意思:法西斯李鼎铭司马迁精兵简政)

2、同学们在读课文的过程中,觉得哪些语句不好读、不容易读懂呢?请你和旁边的同学把这样的句子找出来互相读一读,把它读通顺,然后说说你都读懂了什么。

3、交流汇报。

重点读懂读通以下几句话:

“我们这支队伍?”完全就是百分之百的,除了为人民服务再没有别的目的;彻底就是贯彻到底,就是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做什么工作,都应该为人民谋利益。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固是本来的意思,或是有的的意思。这句话是说,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有的比泰山还重,有的比鸿毛还轻。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五湖四海”是指全国各地,这句话是说,我们来自全国各地,为了人民的解放走到一起来了。

“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死得其所”,死得其所,就是死得有意义,有价值。这句话是说,我们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死,死是有意义有价值的。

三、细读课文,理清层次

1、大家读懂了这么多词语和句子的意思。那么这篇课文中心议论的是什么?

(为人民服务)

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大家可以反复读几遍,然后在小组里讨论一下……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些内容,谁来汇报。

(开头提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然后从三方面说明:一是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二是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三是为人民的利益搞好团结,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3、这篇课文毛主席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中心,讲了这样三方面的内容,一步一步条理明确,层次清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同学们,你们喜欢课文的哪部分?让我们再来读读这篇课文,把你喜欢的部分画出来多读几遍。开始读吧。

4、大家都画了哪些句子,谁愿意读给同学们听?

(指名读自己喜欢的语句)

四、布置作业。

下节课我们细读课文,进一步体会文中的这些语句。老师还要听写词语,请同学们回去认真复习。

服务人民教案 篇8

《为人民服务》是一篇议论文,是毛泽东于1944年9月8日在中央警卫团举行的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

所作的演讲。这个讲演着重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学习这篇议论文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让小学生初步接触议论文,感受议论文的表达方式,为初

中学习议论文打下一点儿基础;二是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要

结合检查预习,首先了解学习这篇课文的意义。在交流预习资料后,教师可小结:读完这篇文章,

或许有人不理解,为什么毛泽东会给一个普普通通的战士开追悼会?其实当我们真正走进张思德的

生活就会明白毛泽东的用意。张思德是革命队伍中普通一员,在部队打过仗,负过伤;在大生产运

动中纺过线,烧过炭;从战士到班长,再从班长到战士,一切从人民利益和党的需要出发,他的牺

牲就是由于1944年9月5日中午时分,在挖窑即将成功时窑洞突然塌方,此时的他奋力把开窑口的战

友推出洞去,自己则被埋在窑里,牺牲时年仅29岁。他这种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高贵品质十分可

贵。因此在他牺牲后的第三天,中央直属机关在延安凤凰山脚枣园操场上为他举行了约千人的追悼

会,毛主席亲笔书写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借以缅怀为人民利益牺牲的张思德

由于本课内容与学生所处的时代较远,可让他们在预习时不仅找资料,也可以让爷爷、奶奶介绍一

下,尤其是这是文革期间人们熟知、会背的老三篇之一,由长辈讲一讲效果会事半功倍。

再就是鼓励学生多找出几个含义深刻的句子。如: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着

重理解字、词句的意思。即:固,本来。或,有的。于,表示比较。句意是:人总是要死的,但死

的意义有不同,有的比泰山还重,有的比鸿毛还轻。

最后引导学生联系时代背景来理解:抗日战争时期,为解救中国人民于危难之中,牺牲在所难免,

这样的死是死得其所,在和平时期,却要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为人民服务与珍惜自己的生命并不

矛盾,从而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服务人民教案 篇9

【教学要求】

1、自学本课的生字,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2、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教育。

3、深入阅读理解,体会文章逐层展开论述的思路。

4、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学生视角】

“为人民服务”是我们都熟悉的一句话,这句话是谁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来的?它究竟蕴含着什么深刻含义?对于六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这是一个比较深刻的内容。

【教师思考】

本文是一篇演讲辞,属论说文范畴。文章论点鲜明,论述缜密,层层深入,是对学生进行良好革命人生观教育的良好教材。但由于文章内容背景距离学生生活实际较为遥远,对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有一定难度。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收集整理与文章写作背景相关的信息资料,同时准确把握议论文在小语教材中首次出现的特点,也是确保教学成功的关键。

【设计特色】读、议、画、悟多种手段运用,理解课文的论述美。

【教学重点】

1、结合写作背景,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2、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特点,体会作者围绕中心逐层论述的思路。

【教学难点】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理解“为人民服务”的深刻含义。

【信息资料】

1、收集张思德及文章写作背景资料。

2、收集议论文写作的相关文学常识材料。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流程〗

一、发谈话,引出课题

你听过“为人民服务”这句话吗?对这句话你了解多少?

(挖掘学生已知,自然引入,利于找准教学活动的切入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圈点勾画,学习生字新词,结合上下文理解字词含义。

2、再读课文,对课文的内容和体裁进一步认识:

⑴ 在充分读文的基础上,自由交流对文章中心内容的理解,初步理清文章的层次。

⑵ 交流收集到的议论文写作常识性材料,了解文章论述上的特点,通过读书,加深体会。

(读书是语文学习的根本所在,但读书活动不是机械的照本宣科或简单重复。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增强读书的目的性,在读书中理解,在读书中提高,在读书中体验。)

3、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课堂练习

1、把文中出现的优美词句抄写在积累笔记上。

2、填空,并体会这些句子的特点:

(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 )有缺点,(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 )行。

四、师生共同回顾,交流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教育影响。

2、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进一步认识课文是怎样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中心展开论述的。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阅读理解的能力。

4、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流程〗

一、回顾上节内容,确定阅读方向

1、通过上一节的学习,你对课文有了哪些了解?

2、作者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中心组织了哪些内容?

二、自主研读,合作交流,提高认识。

1、自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段,深入理解,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2、结合学生的合作学习,教者可以适当提示研讨的问题。

如:你怎样理解司马迁的话?结合现实生活的事例,谈谈你发现的“为人民服务“的人和事等。

(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引导合作交流,既利于创造性地理解课文,又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

三、深读背诵,升华理解

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朗读背诵。

2、结合你对课文的理解和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为人民服务”的理解和体会。

四、课堂练习

1、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抄录在积累本上。

2、选择恰当的词语,并仿写一句话:

(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 )缺点,(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五、实践活动

收集一些简短的议论文,阅读体会并尝试动笔写写看。

服务人民教案 篇10

六年级下册《为人民服务》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联系上下文理解重要词语及重点句子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4、初步了解议论文的表达方式。

5、概括课文中心思想,体会作者论述中心思想的思路。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了解课文的各个层次是如何围绕课文中心展开论述的。

教法设想:

自由读文,合作交流

课时设计: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重要词语。

2、讨论课文围绕主要观点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1、课文围绕主要观点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2、联系上下文理解重要词语。

教法设想:

自主、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进入课题前,先来看一些照片,看看他们都在干什么,并想想他们为什么这样做,为了谁。好吗?

生:好。

师:(观看完图片后)看了这些这些图片,他们那样子做到底是为了谁?说说理由。

生:他们那样做是为了人民。为了人民能够更加幸福地生活……

师:对,为人民服务。他们是最可爱的人,为了人民,他们不怕苦,不怕累。有的甚至连生命都可以牺牲。他们都是最让人感动的人。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新课第12课《为人民服务》。(在黑板上板书:12、为人民服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完成学案“基础达标”一题。

1、让学生边看课文边听录音朗读,初步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

2、学生初步小声朗读课文,在每一自然段前标上序号,画出不会的生字、生词,接着让学生自己借助字典来解决生字、生词。

3、再读课文,完成学案“基础达标”。

同桌交流自学所得。

三、细读课文,完成学案“设问导读”一题。

1、学生自己完成。

2、小组交流,并总结典型试题班上共同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师:我们解决了课文上不了解的词语。现在请大家默读课文,然后说

四、快速浏览课文,完成学案“合作交流”一题。

学生浏览课文后讨论完成。

预设:

第一方面:我党及人民军队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第二方面:讲了人的死有两种不同意义;

第三方面:讲为人民服务要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第四方面:讲为人民服务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第五方面:讲开追悼会的目的。

板书:宗旨——死的意义——坚持,改正——三“互相”——追悼会

教师小结:这五个自然段讲了五层意思,每一个自然段都可以独立成为一段。

四、师生共同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解决了课本的生字生词,初步了解了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主要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课文围绕中心所写的`几方面内容。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每个两行。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2、让学生受到“为人民服务”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让学生正确树立生死观。

3、初步了解议论文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句子的理解。

2、了解课文中论述的各个层次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思想之间的关系。

教法设想:

自主、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会了本课的生词,解决了不理解的词语,也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现在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课文围绕中心写了几方面的意思。

学生自由发言。

二、学习课文,完成学案“合作交流”一题。

1、自由读第一段,结合这一段中的词语说说什么是为人民服务?

2、我们这个队伍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出示这两句话后,让学生读一读,比较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从带点的词语中能体会出什么?请同学们谈一谈。

3、学习第二段,可让学生先自己读一读第二段,画一画有哪些句子不理解,然后提出不懂的问题。

4、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缺点?从课文中画出有关语句。

预设:

1、学生的问题可能集中在这两句话上: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意思是:

学生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可再让学生说说什么人的死比“泰山”还重?使学生深入领会“为人民服务”的含义。

(2)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2、学生领会了这两个难句的意思,教师可让学生带着体会到的感情再读课文,通过朗读,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学生可能画出这几句话。

(1)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教师可将这些句子用多媒体出示出来,然后提问,这段话共有几句?每句说的是什么?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

(2)学生还可能画出这句话:

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学生提出这句话,教师可启发学生结合对上面几句话的理解来体会这句话的含义。

4、学生理解了这几个难句,教师可再组织学生自读课文,进一步深刻体会文章的含义,同时为后面的背诵奠定基础。

三、回归整体,总结全文,完成学案“拓展延伸”第一题。

1、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本通过悼念张思德,讲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

2、写作特点:

(1)本文属于议论文。文章在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中心思想论述时,注重摆事实,讲道理,条理清楚。

(2)本文的语句在逻辑上结构严谨。

四、作业。

读背摘抄,积累内化

1、朗读全文,练习背诵。

2、课文中有不少警句,可作为我们生活的座右铭。选择感受深刻的句子,抄写下来。

板书设计:

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服务人民教案 篇11

【教材分析】

这是人教版六年级第十二册第一组的第四篇课文,是一篇讲读课文。文章是毛泽东主席在中央警备团举行的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讲演。张思德同志1933年参加红军,经历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后来担任中央警备团的战士。1944年9月5日,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时,因炭窑崩塌而牺牲。9月8 日,中央警备团为他举行了追悼会。毛主席同志在会上作了著名的演讲,这就是《为人民服务》。

【学情分析】

本学期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进过前几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学习本组课文要尽可能地让学生独立的阅读思考,并把自己的理解与感受和同学交流讨论,并且对以前学过的内容进行有机的复习。本文实际上讲了人活着为什么的问题,是进行正确的人生观教育的极好材料。在学生掌握中心后,进一步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读。以加深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理解,同时认识思路清楚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2、学会本课7个生字和新词。

3、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4、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课文中论述的各个层次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思想之间的关系。

难点:理解复杂句子之间的关系;通过划出关联词,逐句分析,再总体思考围绕什么写的来理解句子之间的关系。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整体把握;学习第二、三自然段;学习生字词;初步理解课文,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课题

1、在省个人民政府的办公大楼里都镶着五个字,在每个公安厅里也镶着同样的五个字,在很多的政府部门里都镶着同样的五个字——你知道是哪五个字吗?学生回答,老师板书:为人民服务。

2、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3、指导:这源于毛主席的一次演讲。一九四四年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毛主席发表了作了著名的演讲,题目就是《为人民服务》。这篇著名的演讲,是毛泽东民本思想和伦理思想最灿烂的展示,这篇著名的演讲从一九四四年以来都深刻的影响着我们。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质疑一:一个字“死”

1、 提问:我认为全文大部分内容是围绕一个字来写的,你觉得是哪个字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听听课文,想一想:

2、 老师范读课文。

3、 学生思考、回答:

4、教师正面肯定之后引入“死”字(如果没有学生提到老师可以直接给出)。提问:你想一想老师(这位同学)为什么用这个字来概括呢?从哪些方面考虑的呢?

5、学生思考、交流、讨论;

6、教师指导:1、文章是为了追悼张思德同志的,本文是因“死”而来的; 2在文中重点讲了“死”的意义; 3在文后谈到了“死人”的是经常发生的,“死”得其所,还有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 4在文章最后还谈到了以后我们“死”人了怎么做的问题。

7、小结:文章是在追悼会上的演讲,引导人们正确的看待死的问题,并从这个问题深化到为人民服务以及全党全军以后应该怎么做的问题上来。

 三、再读课文,深入学习

(一)质疑二:两个方面

1、提问:文章写到了死的意义的两个方面,是哪两个方面呢?

2、学生思考,点名回答;(死的意义的两个方面:1、有价值的死;2无价值的死。)

3、提问:关于死的这两个方面的意义,毛主席是怎么说的?在书上划出来。

4、老师指导:死的意义的两个方面:1、有价值的死——重于泰山;2无价值的死——轻于鸿毛。

5、指导: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介绍张思德同志);指导读最后一句。

6、小结:只要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就不怕牺牲,因为为了人民死了也是光荣的。

7、齐读第二自然段。

(二)质疑三:三个人物

1、提问:在毛主席的演讲中一共提到了三个人物,是哪三个人呢?

2、点名上黑板来板书三个人的名字:张思德、司马迁、李鼎铭(指导写字)

3、提问:这三个人物分别是在什么地方出现的呢?请你划出所在的句子。

4、点名回答。

3、提问:毛主席提他们的目的又何在呢?

4、学生再读课文,思考、交流;

5、归纳、指导:(1、张思德:指出他的死是光荣的,追悼他;同时也给全军树立了榜样,号召全党全军向他学习为人民服务,读两句提到张思德的话,体会毛主席的赞扬和号召;2、司马迁:引用他的话来说明人死的目的(讲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意思)指导读这一句3、李鼎铭:是用他提出来的“精兵简政”的意见,来证明我们是完全彻底的为人民服务的。)(一个引例:周总理也提出了很多为人民的好建议,怎么不提他呢?)

学生在思考回答毛主席提李鼎铭的目的上可能有难度,围绕“李鼎铭”重点讲解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三段。

学生思考:这段话共有几句?每句说的是什么?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

①先说出这段话中的关联词,并在书上点上着重号。[因为……所以(因果)如果……就(假设)只要……就(条件)]

②每句说的是什么?

第二句讲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第三句讲凡是符合“说得对”、“对人民有好处”这个条件,不管是谁的批评和意见,我们都要改正,都要照办。

(2)这段的中心句是?(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指导本段是怎样围绕这句话论述的。(逻辑严密的一组复句加以论述和通过举例。指名分别读出这两部分。)这段话一句紧扣一句,层层递进联系非常紧密。先讲不怕批评再讲不讲究批评的对象和方式方法。衡量是与非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

(4)所以,毛主席提到“李鼎铭”先生就是为了说明“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的这个观点。

 四、复习巩固

提问:第二自然段中心句是哪句?作者是怎样围绕这个主要意思进行论述的?

(第一句是中心句;先引用司马迁的话做论据,再具体讲什么样人的死毫无意义,什么样的人死得有价值。最后肯定张思德的死比泰山还要重。)这一段是讲革命者对生死的看法人要死得有意义、有价值,揭示了革命的人生观。

小结:我们可以借鉴围绕这一个主要的意思进行一步一步的论述,把自己的观点说明清楚。

结束语:大家说老师我今天是干什么来了?(为人民服务了!)

 五、作业

1、 看拼音写词语

chè dǐ hóng máo xīng wàng mù biāo sòng zàng

( ) ( ) ( ) ( ) ( )

chuīshìyuán sīmǎqiān lǐdǐng míng jīngbīngjiǎnzhèng

( ) ( ) ( ) ( )

(彻chè 底dǐ) (鸿hóng 毛máo) (兴xìng 旺wàng) (目mù 标biāo) (送sòng 葬zàng)

(炊chuī事shì员yuán) (司sī 马mǎ迁qiān) (李lǐ鼎dǐng铭míng) (精jīng兵bīng简jiǎn政zhèng)

2、 解释: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固: 。 或: 。 于: 。

全句意思: 。

3、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

不管…都… 只要…就… 只有…才… 只要…都… 虽然…但是…

(1)不管是高级干部,还是普通群众,()他做过违反法纪的事情,()要受到法律的惩罚。

(2)()是什么,我们()不能搞特殊化。

(3)()他是做过一些有意的工作,我们()要给他们送葬开追悼会。

(4)( )人人都来关心班集体,我们的班级( )一定能评为“文明班级”。

(5)( )付出辛勤的劳动,( )会有成功的收获。

板书设计: 4、为人民服务

“泰山” 张思德

死的意义 三个人物 司马迁

“鸿毛” 李鼎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第一、四、五自然段;学习课文,整体把握;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继续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难点】

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听写:彻chè 底dǐ、鸿hóng 毛máo、司sī 马mǎ迁qiān、李lǐ鼎dǐng铭míng、精jīng兵bīng简jiǎn政zhèng

2、 我们要把自己提出的观点说明清楚可以围绕一个主要的意思进行一步一步的论述,就象第二自然段那样。

 二、继续学习

(一) 质疑四:四个层次

1、 这篇课文共讲了四个层次的内容,请你用四个词语或者四句话来说说是哪四个内容呢?

2、 学生小声读全文,思考、讨论;

3、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并指导:

1、为人民服务——宗旨

2、为人民服务就不怕牺牲

3、为人民服务就不怕批评

4、为人民服务就不怕困难(看到成绩、团结起来)

开追悼会(团结起来)

在概括第四点的时候,学生会出现一点问题,借此机会讲解第四、五自然段:

学习第4段。

(1)指名读第四段。“共同的革命目标”是什么?(解放全民族,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

(2)为实现这一革命目标应该怎样做?

(“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互相爱护”并分别把这三部分内容读出来。)

(3)默读这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第一层: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但要取得全民族的解放,还要团结更多的人。

第二层:讲怎样对待困难,要看到成绩、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不要灰心。

第三层:讲正确对待牺牲。一是为人民利益而牺牲是“死得其所”;二是要避免不必要的牺牲。

第四层:革命队伍的人要互相关心、爱护、帮助。

学习第五段。

(1)我们要为什么人开追悼会?(做过一些有益工作的)

(2)开追悼会的意义是什么?(寄托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讲解:所以可以把这两个段落合起来当“为人民利益搞好团结,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提问:我们来看看这四个内容,其中有一个比其他的三个特别,想一想是哪一个?说说你的想法。(总的写和分述)

4、文章是怎样围绕“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来一层一层的叙述的呢?

5、文章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讲解“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的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让学生读,去掉“完全”、“彻底”再读,说说不同,说说这两个词的意思。(“完全”说明我们这个队伍是百分之百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别的目的。“彻底”则说明了我们这个队伍无论在什么时候,做什么工作,时刻都想着人民。这句话揭示了党和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为人民服务的要求和标准,党和军队与人民群众有着密切关系。)

(二) 质疑五:五个字

1、 提问:最后,我想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五个字,你想是哪五个字呢?

2、 学生回答:(为人民服务)

3、 提问:那你在来想想,我会和大家对这五个字探讨些什么呢?

4、 生答,引导:

1、这是文章的中心

2、按照毛主席所说的怎样才能做到为人民服务呢?

3、政府部门为什么要在大门里镶上这五个大字呢?

4、作为一个小学生怎样从小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三、指导背诵

1、 齐读课文。

2、 你喜欢哪些部分呢?

3、 指导背诵方法:分层分句理解记忆。

4、 学生背诵。

四、作业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困难( ) 完全( ) 支持( ) 光明( )

兴旺( ) 批评( ) 集中( ) 痛苦( )

2、 把你觉得课文中需要记住的语句抄下来。

1、

2、

3、

服务人民教案 篇12

教材分析:

这篇讲读课文,是毛泽东主席在中央警备团举行的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讲演。

张思德同志1933年参加红军,经历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后来担任中央警备团的战士。1944年9月5日,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时,因炭窑崩塌而牺牲。9月8日,中央警备团为他举行了追悼会。毛主席同志在会上作了著名的演讲,这就是《为人民服务》。

学情分析:

本文实际上讲了人活着为什么的问题,是进行正确的人生观教育的极好材料。在学生掌握中心后,进一步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读。以加深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理解,同时认识思路清楚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2、学会本课7个生字和新词。

3、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习生字新词。

2、认识写作背景,初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简介人物、背景。

1、揭题

2、简介人物

张思德,1932年参加革命,是中央警卫团的战士,经过长征,负过伤,是个忠实地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1944年,因大生产运动的需要,被派去烧炭,因炭窑倒塌而牺牲。

3、简介背景

这是毛泽东主席在中央警备团举行的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讲演。当时正处于艰苦的抗日战争阶段,困难很多。毛泽东同志在追悼张思德的同时,讲述了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团结起来,争取抗战的胜利。

二、自学课文

1、读准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

司马迁鸿毛李鼎铭

鸿毛鸿雁的毛。愈事物微不足道。

死得其所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所:处所、地方。

买力尽量使出自己的力量。

追悼会开沉痛的怀念死者的会。

2、画出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检查预习

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相机纠错。

2、说说毛主席为什么写这篇文章?文章的观点是什么?

四、再读课文,抓住中心。

1、自读课文,用~~~~~画出全文的中心句。

2、学习第一节

3、自读第二节,思考:

(1)这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什么?

(2)仔细读读,这几句话中哪句最重要,为什么?

(3)指导理解: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必有的人比

(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要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要轻)

(4)归纳段意,人死的两种不同意义

(5)归纳学法,找中心句,归纳段意

4、想想,还有哪些人的死比泰山还重?

(江姐、董存瑞、黄继光、狼牙山五壮士、雷锋等,英雄人物。说说他们是怎样对待生死,对待困难,对待同志的。)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领会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重点词句。

2、明确课文中心思想,能理解这个中心思想作者分几层来说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回忆第二节的学法

二、学习第三节

1、运用第二节的学法自学第三节

2、交流

段意: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3、因为所以不管都只要就就

找到带有这些关联词语的句子,想想,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每句说的是什么?齐读这4个句子。

4、举了什么例子来说明?为什么举这个例子?

理解:精兵简政缩小机构,精简人员。

社会背景:抗日战争中,由于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顽固派的进攻和封锁,抗日根据地面临着物资极端缺乏的困难。陕北开门人士李鼎铭先生建议缩小机构,精简人员,为了减轻人民的负担,我们党采纳了他的建议,结果部队,机关变得更加更加精干,更有力量。

5、各自自由朗读课文,试着背诵。

四、学习第五节

1、指名读

2、齐读课文,想想课文是围绕什么来写的,写了几层意思。

服务人民教案 篇13

——人教版六年级第十二册

教师简介:

林莘,女,福建省福州市教育学院附属第一小学副校长,福建省特级教师,省优秀教师,省学科带头人,福州市“林莘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福州市双“十佳教师”,福州市名学科带头人。多次获全国、省、市教学比赛一等奖。在省内外开设100多场讲座及观摩教学。

教学目标:

(一)通过阅读,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二)学习议论文主要表达方式----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初步了解“引用、对比、举例”的论证方法及逐层深入的结构特点。

(三)学习议论文、演讲稿的语言特点。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流程

板块一:播放阅兵式录像片断,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看过雄壮的阅兵式吗?(播放阅兵式片断)

同学们听见什么? “为人民服务”,这句话也就是我们课文的题目,今天,“为人民服务”这5个大字已经成为一句经典的名言传了一代又一代,显示出永恒的魅力!那么,这句话是谁提出的呢?他在什么情况下提出的呢?

板块二:预习汇报。

1、请同学们用最简练的话介绍这篇文章的背景材料。

2、教师相机穿插介绍一些鲜为人知的背景,并提出问题:毛主席为什么要参加普通战士的追悼会,为什么要发表这个讲话?

板块三:读课文,列提纲,小结方法。

1、《为人民服务》是毛主席的即兴演讲,但条理十分清楚,论述十分精彩,假如你就是主席,为了明天演讲成功,你会拟一份怎样的发言提纲呢?这提纲可以是一句句话,可以是一个个小标题,也可以是一个个关键词,反正越简练越好!

2、学生通过讨论,完成提纲。

3、引导学生总结列提纲的方法。

板块四:抓住重点段落,体会论证方法。

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分析论证方法及其运用的巧妙。

1、初步认识“引证法”并吟诵有关生死的名句。

2、了解“对比论证”的方法并进行朗读指导,激发学生感情。

3、体会“例证法”意义,并通过观看电影《张思德》片断,使“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形象化。

板块五:感受文章语言特点。

1、学习第三自然段,体会关联词作用,并指导朗读背诵。

2、学习第四自然段,体会主席演讲的语言特点,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自己喜欢的语句。

板块六:再读全文,联系实际,感受、理解“为人民服务”丰富的内涵。

1、请同学们再读全文,划出自己喜欢的名言警句作座右铭。

2、运用所学方法写感言,并与同学分享、交流。

3、联系生活,升华主题。

板块六:实话实说,网上留言。

请学生浏览张思德网上纪念馆(网址并在纪念馆的留言薄上写下自己最深切的感受。

《为人民服务》课堂实录(片段)

师:请一位同学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主席在这一段中用了哪些证明自己观点的方法。

(一生读第二自然段)

生:用了列举名言,举例子,对比的办法,证明自己的观点。

师:噢!引经据典,引用名人名言,怎么引用?

生:主席引用司马迁说的一句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师:(板书“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真奇怪,主席不是伟人吗,为什么还要引用司马迁的话呢,知道司马迁吗,什么年代的人?

众生答:几百年,一千年,一千几百年,反正很遥远。

师:不,二千多年,干嘛要引用这么古老,这么久远的司马迁的话?

生1:司马迁是西汉年间很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他是在毛主席之前的名人,所以引用他的话,也可以说是以理服人吧。

师:对啊!名人都这么说了。

生2:司马迁早在2000多年前就提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说明,远在古代,人们就提倡这种精神。

师:从古至今,人们就有这样的想法,这样的认识,你看,经典就是古老的智慧,永恒的真理。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已经被人们认可,被人们传诵,所以主席引用司马迁的名言,它可以表达深刻的内涵,表达作者对死的看法。

师:那谁能把这句话读一读?(课件出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一生读。)

师:读得真好,声情并茂。其实我们在课内外积累了许多关于生死的名言,你会记得吗?(悲壮而豪迈的音乐响起,学生配乐吟诵。)

生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师:这是李清照的生死观,女英雄也可以豪情万丈啊!

生2: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生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生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生5:杀了我一个,还有后来人。

师:死又算得了什么,江山自有后来人。

生6: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师:这是谁说的?陶行知,这既是对教育的爱,也是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爱。

生7: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师:这首诗大家刚刚学过,一起来一遍。

生(齐):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师:于谦也向天下人诉说他顶天立地的豪情壮志,同学们,这些都是关于生死的经典名言,它表达了一种英雄气概,民族气节,是那样可歌可泣,可敬可佩。所以名言带给我们的震撼是无限的,主席用的第一招就是引经据典,引用名言(板书:引用)

师:接下来,主席又用了什么办法证明观点?

生:应该是用对比的办法。

师:对比,怎么比?

生:“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师:(板书)“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替法西斯卖力,……,就……。”

师:(课件出示语句)“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这句话什么意思?

生:曾经为人民做过好事的,如果死了,就比泰山还重,但如果只为法西斯那些统治者,剥削阶级做事,比如汉奸,就比鸿毛还轻。

师:理解正确,还会举例子。

师:读完这段话,我发现,它其实就讲一个字,哪个字?

生(齐):死

师:(点击课件:为人民的利益而死)死,什么意思?能换个词解释它吗?

众生:牺牲、就义、献身、捐躯。

师:很好,同样是死,我们把刚才的解释放在这儿(点击课件: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同意吗?

生纷纷举手:不同意,这个死,得用“上西天、下地狱、见阎王、命丧黄泉,一命呜呼,呜呼哀哉……”解释。 (期间,教师指导学生说出感情)

师:哎,同样一个字,为什么你却用完全不同的解释?

生:用的地方不同,意义也不同。

生:因为他们死的不同,有好死……

师:有好 死,有坏死,是吗?(全场笑)

生(纠正):这两个死一个表达对法西斯的愤恨,蔑视,一个表达了对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人的崇敬、爱戴、钦佩。

师:说得多好啊,语言有温度,字字总关情啊!同样一个字,用在不同的地方,就会产生不同的温度,不同的感情。把这种感情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你们自己试试看该怎么读,这句话不好读,别看每个字你都懂,但要读好却不容易。

(学生试读)

师:好,谁来读,像主席一样读出温度,读出感情,读出立场。

生1:(读)

师:你读得比较温柔。

生2:(读)

师:你读得很认真,但还没有表达出你的憎恨。我来试试看,你跟着读好不好?(师范读)

生2:(受到启发,饱含感情,读出强烈对比,全场热烈掌声。)

生3:(读出褒与贬,爱与恨,全场再次热烈掌声。)

师:你读出了看不起的态度,读出了憎恨的情感,是啊,主席早已把这些走狗看作一堆粪土。

师:很好,主席用了对比的办法,接下来,主席还用了什么办法论证?

生:用了举例的办法。

师:举谁的例子?

生:张思德。

师:(板书)举例:张思德。

师:刚才我们从资料上大概地了解了张思德同志,但是还不清晰,很模糊。为什么主席会给张思德这么高的评价,那张思德到底是怎么为人民服务的呢?你们想知道吗?

生:想。

师:非常珍贵的镜头呢。(播放《张思德》电影剪辑镜头)张思德一生都在跑,风里跑、雨里跑,不停地向前跑,他到底跑去干什么?你看到了就喊出来。

生(喊):跑着送水、送信、送轮胎,他跑着跳进急流,为老乡追猪!

师:他傻,人家都叫他傻二娃子,想看看他怎么“傻”的?(一组做任何事情都尽全力的镜头)

生(喊):唱歌、种地、烧炭……(为张思德的纯朴可爱,学生边喊边笑。)

师:他从小是个孤儿,那他是不是没有亲人呢?这抱着的,是从不说话的孤儿,最后却叫他爸爸。这个哑巴老头,思想不通,哭、闹、绝食,可最终却把张思德当作最亲的儿子。(师:见到张思德了吗?你最喜欢哪个镜头?你觉得最感人的是哪个镜头?

生1:最喜欢跳下河去追猪的镜头(全场笑)。他跳下水,那是有生命危险的,可他为了老百姓的利益,毫不犹豫、奋不顾身。

生2:我喜欢抱孩子的镜头。

师:你喜欢他当未婚爸爸啊!(全场笑)

生2:不是,孤儿内心寂寞、孤独,但张思德却无微不至地关心他,温暖他孤独寂寞的心。

师:爱的力量使从不说话的孩子终于开口了、欢笑了!

生3:我喜欢他不停地奔跑的镜头,因为这一平平常常的动作,说明他一生都在不停地为人民服务。(全场掌声)

生4:我喜欢张思德帮助哑巴老头的镜头,有一个细节,是张思德为老人戴眼镜,从这一动作中,可以看出张思德饱含深情、细致周到,充满了对老人深深的爱。

师:从大家的发言中,我们了解了张思德,他是一个非常可爱的战士,这么可爱的战士,最后,他又是怎么离开大家的身边呢?

师:(播放张思德牺牲的镜头)炭窑坍塌了,张思德牺牲了,临死前,他还拼命地把战友推出窑洞。(生深深感动,饱含热泪。)

师:为什么他时刻想着别人,时刻把自己遗忘?

(学生谈感受。)

服务人民教案 篇14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五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司马迁、鸿毛、兴旺、炊事员。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4.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1.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2.理解一些含意深刻的句子。

课前准备

1.生字、生词卡片或课件

2.重点句子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导入新课

1.同学们,想一想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你在哪见过“为人民服务”的字样?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毛泽东为纪念张思德同志而发表的一篇演讲(板书课题),相信同学们读后你会对“为人民服务”有一个正确理解和认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轻声读文,画出文中生字新词。

2.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注意生字要读准字音。

3.同学互相推荐读,教师鼓励读书不太好的同学展示自己。

4.默读课文,你对课文有了哪些了解,还有什么疑问?准备与同学一起交流。

三、同学交流,理清思路

根据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

1.课文是围绕什么来讲的?(围绕“为人民服务”来讲的)

2.文中讲了哪几个方面的意思?(从三个方面讲了怎样才能为人民服务。A、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B、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利益坚持改正错的。C、为人民的利益搞好团结,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3.各小组代表提出小组同学的疑问,准备下节课共同解决。

学生可能提出怎样才能做到为人民服务?为什么要为人民服务?等一些问题。

四、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和新词。

2.熟读课文。

服务人民教案 篇1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联系上下文理解重要词语及重点句子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4、初步了解议论文的表达方式。

5、概括课文中心思想,体会作者论述中心思想的思路。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了解课文的各个层次是如何围绕课文中心展开论述的。

课时设计: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重要词语。

(二)讨论课文围绕主要观点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二、教学重难点

(一)课文围绕主要观点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二)联系上下文理解重要词语。

三、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进入课题前,先来看一些照片,看看他们都在干什么,并想想他们为什么这样做,为了谁。好吗?

生:好。

(在屏幕上显示图片:为人民服务的人,并伴随着音乐《为人民服务》,渲染气氛)

师:(观看完图片后)看了这些这些图片,他们那样子做到底是为了谁?说说理由。

生:他们那样做是为了人民。为了人民能够更加幸福地生活……

师:对,为人民服务。他们是最可爱的人,为了人民,他们不怕苦,不怕累。有的甚至连生命都可以牺牲。他们都是最让人感动的人。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新课第12课《为人民服务》。(在黑板上板书:12、为人民服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先让学生边看课文边听录音朗读,初步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

2 、学生初步小声朗读课文,在每一自然段前标上序号,画出不会的生字、生词,接着让学生自己借助字典来解决生字、生词。(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3、教师指名或学生自荐朗读课文,检查初读课文的情况,并让全班学生一起来纠正读音。特别注意的字读音:悼(dào) 不读成diāo ;民(mín)读成míng

炊(chuī)不读成cuī ;先生要读轻音(xiān sheng)

3、再读课文,理解词语

基本解决了课文的生字,让学生再准确地朗读一遍课文。然后逐段诱导学生,让学生解答学生们提出的不理解的词语,教师在旁指导。(把课堂交给学生,以学生为主)

师:请大家再浏览一下课文,找出你们之前画出来的不理解的词语。现在从第一自然段开始,第一自然段有不理解的词语的同学请举手提问。

生:……(提问)

师:那么现在有哪位同学能帮助这位同学理解一下这个词语呢?

生:(站起)我可以……

学生可能提出的词语:

完全:就是百分之百的意思。在课文中指的是除了为人民服务以外,再没有别的其它的目的。

彻底:是贯彻到底的意思。在文中是指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做什么工作,都应该完全彻底地为人民谋利益,而不是出于其它的目的。

精兵简政:精减人员,缩减机构。亦借用于一般的去除繁冗,力求简要。课本指的是前者。

五湖四海:这个词泛指全国各地。联系上下文可理解革命队伍的人来自全国各地,四面八方。

死得其所: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小拓展:出自《魏书·张普惠传》:“人生有死,死得其所,夫复何恨。”)

追悼:指的是怀念死者,表示哀悼的意思。

哀思:(这个词可以用分别解字再解词的方法理解。)“哀”指“悲哀”;“思”指“思念”;“哀思”也就是指悲哀、思念的感情。

通过对以上重点词语的理解,让学生在读书的同时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认真思考、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师:我们解决了课文上不了解的词语。现在请大家默读课文,然后说说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几方面的意思。

生:……(学生讨论并让学生畅所欲言)

第一方面:我党及人民军队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第二方面:讲了人的死有两种不同意义;

第三方面:讲为人民服务要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第四方面:讲为人民服务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第五方面:讲开追悼会的目的。

板书:宗旨——死的意义——坚持,改正——三“互相”——追悼会

教师小结:这五个自然段讲了五层意思,每一个自然段都可以独立成为一段。(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只要他们能各圆其说就可以,不苛求于标准答案)

四、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解决了课本的生字生词,初步了解了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主要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课文围绕中心所写的几方面内容。

生:……

(教师指着黑板上的板书“宗旨——死的意义——坚持,改正——三’相互’——追悼会”让学生复习本节课所讲的内容)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每个两行。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二)让学生受到“为人民服务”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让学生正确树立生死观。

(三)初步了解议论文的表达方式。

(四)概括课文中心思想,体会作者论述中心思想的思路。

二、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句子的理解。

(二)了解课文中论述的各个层次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思想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一)合作探讨,理解句子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会了本课的生词,解决了不理解的词语,也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现在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课文围绕中心写了几方面的意思。

生:……

(通过复习,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师:现在大家再来细读一下课文,找出你不理解的句子,再跟你的组员一起讨论讨论。

(学生讨论)

师:好,现在请有不理解的句子的请提出,然后大家来共同解决问题。

生:……

(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来做解决问题的主人,培养学生的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敢于质疑问题答案的精神)

学生可能不理解的句子:

1、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完全”说明我们这个队伍是百分之百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别的目的。“彻底”则说明了我们这个队伍无论在什么时候,做什么工作,时刻都想着人民。这句话揭示了党和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为人民服务的要求和标准,党和军队与人民群众有着密切关系。

2、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固:本来;于:比;或:有的。

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有价值、有意义,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无价值,无意义,比“鸿毛”还轻。

学生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可再让学生说说什么人的死比“泰山”还重?使学生深入领会“为人民服务”的含义。(为人民服务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

3、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结合课文后的资料袋来理解这句话)张思德同志1933年参加革命,经过长征,负过伤,是一个忠实地为人民利益服务的共产党员。1944年9月5日,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因炭窑崩塌而牺牲。张思德同志牢记革命队伍的宗旨,活着为人民的利益工作,死为人民的利益牺牲,体现了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因为他为人民的利益而死,虽然一生中没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他的死却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所以说他的死“比泰山还重”。

拓展:在我们所知道的还有谁的死是比泰山还重的呢?为什么?(让学生讨论)学生可能举例本单元学过的课文里的李大钊、郝副营长等,尽量引导学生联系比较贴近生活的实例来说说。例如2005年 的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的丛飞,07年为救落水者牺牲的年轻军人孟祥斌等等。

4、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课后练习:这段话共有几句?每句说的是什么?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

一共三句话,第一句是讲为人民服务,要善于接受别人的批评;第二句讲:我们欢迎任何人的批评,无论是自己的同志,亲密的朋友,还是平日相处时有矛盾的人、反对过自己的人;只要是正确的批评和意见,我们就要接受。这就表明了衡量是与非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要符合人民的利益,对人民有好处。

句与句之间的联系紧密,意思层层递进。“因为……所以”、“如果……就”、“只要……就”、“不管……都”等关联词的综合运用,加强了议论的语言气势,加强文章的说服力。(初步了解议论文的议论的严密性)

(让学生一起读读这几句话,体会议论文的严密性)

5、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

“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指的是当时的陕甘宁边区和华北、华中、华南等抗日根据地。当时这些根据地的人口总和是九千一百万。这句话是说,还要扩大抗日革命根据地,才能取得全民族,全中国的解放。可见,当时为人民服务的共同目标就是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民族。

6、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这句话是说,革命斗争,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必然要遇到艰难困苦。但是,我们为了人民利益,为了民族解放,就不能怕困难,要看到成绩和光明,要树立信心,鼓足勇气。

7、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意思:革命队伍的人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的。因此,不论是干部对战士,还是战士对战士,都要互相关心、爱护和帮助。这样才能更好地团结起来,共同奋斗,实现我们的目标。

(二)分析课文,深入探讨

师:谁能从第一自然段找出与中心联系最密切的一句话?

生: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师:课文开门见山,开篇就点明了主题。

师:我们已经理解了课文中重要句子的意思,也体会到了毛主席是如何围绕“为人民服务”的观点把几方面的意思清楚地阐述出来。其实,毛主席在讲其中一方面意思的时候,同样也把意思讲得清清楚楚,全面而准确。比如第二自然段,请同学们朗读这一段,深入地想一想,再和同桌讨论讨论。

(学生朗读,思考,讨论)

师:我们都知道第二自然段讲的是人死的两种不同意义。那么毛主席认为“如何看待生和死的问题”的呢?又是怎样一层一层地讲清楚的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探讨探讨。这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

生:6句。

师:第一句总说“为人民服务”,那么第二句又写了什么呢?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手法呢?

生:第二句写了司马迁说死的意义有“重于泰山”,也有“轻于鸿毛”,此处运用了引用手法。

师:非常好。课文在这里引用了司马迁的话,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在以后学习的议论文中也会出现这种手法的运用,或者你们在写议论文时为了让别人信服你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也可以适当地引用名人名言。

师:接着的第三句话,哪位同学来分析一下?

生:这句话主要说哪些人的死重于泰山,哪些人的死轻于鸿毛。

师:分析得不错。那接着的第四句话谁来说说?

生:第四句话主要讲了张思德的死是重于泰山的。

师:这段话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句子之间的意思联系严密。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一自然段,感受一下句子之间的严密性。

生:(朗读)

师:接下来的第三、四、五自然段,让我们分组讨论分析。每一大组分析一段,第一组分析第三自然段,第二、三组分析第四自然段,第四组分析第五自然段。组内再分小组,每四人为一小组,然后让小组推荐组员站起来分析。

生:(讨论)

生:我觉得第三自然段是围绕一个意思来说的:我们怎样对待别人的批评。这段话共有6 句 。我说说前两句。第一句讲我们如果有了缺点,不怕别人批评指出的原因: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第二句讲不管什么人向我们指出都行,革命队伍内部的人也好,党外人士也好,敌人也好,都可以指出我们的缺点。

生:接着我来说说,第3、4句话是说我们虚心听取批评的前提,就是“说得对,对人民有好处”。第5句话是举了“精兵简政”的例子,再次说明我们愿意采纳任何人的意见。到第6句话,毛主席总结提出了我们的队伍要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师:这6句话,围绕“怎样对待别人的批评”展开,层次非常清楚。接着第四自然段,谁来分析分析?

生:第4自然段后半部分句子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第一句讲我们要努力奋斗,第二句讲要奋斗就会有死人的事情发生,第三句讲只要是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是死得其所,第四句讲我们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最后一句讲革命队伍的人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生:这几句话之间不仅联系非常紧密,道理也讲得非常全面。毛主席先说了“要奋斗就会有牺牲”,马上用“但是”一转,说“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接着用“不过”一转,说“我们应当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思维真是严密啊!

师:最后一自然段,谁来简单分析分析?

生:这一自然段写了毛主席建议开追悼会,并进一步说明了开追悼会的目的所在。开追悼会就是要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民族团结起来。

四、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对课文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了解课文中论述的各个层次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思想之间的关系,并体会到了议论文的严密性,初步了解了议论文的表达方法。

五:布置作业

1、熟悉对本课重点句子的含义。

2、背诵课文。

GZ85.com延伸阅读

为人民服务教案范本


资料是时代的记录,它是产生于人类实践活动。当我们的学习遇到难题时,经常都会用到资料进行参考。参考资料会让未来的学习或者工作做得更好!那么,你知道优秀的资料是怎样的呢?为了让你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为人民服务教案范本”,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你能喜欢!

为人民服务教案 篇1

文章的中心观点是什么?围绕这个观点主要写几层意思?

(1)学生默读,思考:这段话是围绕什么意思来说的?毛主席围绕这个意思是怎样一层一层讲清楚的?小组讨论、交流:

围绕“我们怎样对待别人的批评”写的,共有6句话。第一句话讲我们如果有了缺点,不怕别人批评指出的原因——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第二句话讲不管什么人向我们指出都行,都可以指出我们的缺点。第三、四句话是说我们虚心听取批评的前提,就是“说得对,对人民有好处”。第五句话是举“精兵简政”的例子,再次说明我们愿意采纳任何人的意见。第六句话讲毛主席总结提出我们的队伍要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这六句话,围绕“怎样对待别人的批评”展开,层次非常清楚。

(2)理解“精兵简政”,了解提出的时代背景: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顽固势力的进攻和封锁,革命根据地面临着我缺乏的困难,陕北开明人士李鼎铭建议缩小机构,精简人员。为了减轻人民的负担,我们党采纳了他的建议,结果部队、机关变得更加精干,更加强大。

(3)标出本段的关联词语,读一读,体会这段话议论的严密。

自由读,用心体会句子之间意思的严密。同桌说一说。

交流:后半部分句子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第一句讲我们要努力奋斗;第二句讲要奋斗就会有死人的事情发生;第三句讲只要是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是死得其所;第四句讲我们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最后一句讲革命队伍的人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文中用“但是”“不过”等词语将句意表达得既清晰又严谨。

毛主席通过三个方面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这是一篇演讲稿,属论说文范畴,文章论点鲜明,论述缜密,层层深入。语言通俗、自然、朴实。我们要有意识地学习这种写作手法。

为人民服务教案 篇2

语文《为人民服务》教案一

【教学目标】

1、学会七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彻底、司马迁、鸿毛、兴旺、目标、炊事员、送葬、哀思。

2、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4、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是让小学生初步接触这类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难点是如何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怎样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设计意图】

学生在本单元学习了一些关于革命英雄的事迹,一定心有所感。让学生课前准备,写一篇演讲稿或抒情散文,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一方面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另一方面也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课前写好演讲稿或抒情散文。

【教学过程】

请每一位学生都登台演讲或朗读,并由同学自己做出评价。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简介背景

同学们,《为人民服务》(板题)这篇课文是*主席在1944年9月8日,在中中央直属机关为悼念张思德同志而召开的会议上所作的演讲。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

请同学们结合时代背景走进这篇课文,理解课文的深刻含义。

二、朗读课文,以读悟情

1、教师范读,请学生注意朗读的技巧。

2、小组内读,各小组可自由采取自己喜欢的形式,但是要求每一个人都参与进去,都有锻炼的机会。

3、指名读,检验评价。

三、小组讨论,自学质疑

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请同学们自愿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最本篇课文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各小组将问题汇总。

同学可能提出的问题:

1、“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着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在这句话中,“完全、彻底”两词可不可以去掉?为什么?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怎样理解?司马迁是谁?

3、“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这个“目标”是什么?

4、毛主席借追悼会发表演讲,讲了那几个方面的内容?

四、抓住问题,深入理解

1、划分层次,理清脉络

*同志的这个讲话围绕什么中心讲?分几层意思讲?每层意思是什么?师生通过讨论,拟出层次提纲:

①宗旨: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②死的意义:重于泰山轻于鸿毛

③不怕批评,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④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努力奋斗

⑤寄托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划分层次时,也可以分成4层,把第四第五自然段合成一层:为人民的利益搞好团结,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在文章的第一段中提出本文的中心,即中国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后面四个段落围绕这一中心展开论述。

2、逐层分析,深入理解

①这一层提出了文章的中心,请同学们划出表示中心的句子。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着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启发同学回答“完全”与“彻底”不能去掉,这两个词语说明,革命队伍除了为人民服务,再没有任何别的目的,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做什么工作,都应该为人民谋利益。

②这一层引用司马迁的话来说明生命的价值,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有的比泰山还重,有的比鸿毛还轻。

司马迁是我国西汉时期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用二十余年时间写出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本文引用的话选自《报任少卿书》。

③指出为人民服务就要正视缺点,改正错误。请同学找出这里举了一个谁的例子来证明上述观点。

④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努力奋斗。

这部分要结合时代背景来理解,这篇作品写于1944年9月8日,当时抗日战争尚未结束,革命仍需艰苦奋斗,所以毛主席提出,为了全民族的解放,要看到光明,要提高勇气,不怕牺牲,要互相关心,搞好团结。

⑤这段是整个演讲词的总结语,再次号召人民要团结起来,抱成一个整体。

五、再读成诵,以情激情

让同学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给组内同学听。

语文《为人民服务》教案二

教学目标:

学习第一、四、五自然段;学习课文,整体把握;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继续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难点】

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听写:彻chè 底dǐ、鸿hóng 毛máo、司sī 马mǎ迁qiān、李lǐ鼎dǐng铭míng、精jīng兵bīng简jiǎn政zhèng

2、 我们要把自己提出的观点说明清楚可以围绕一个主要的意思进行一步一步的论述,就象第二自然段那样。

二、继续学习

(一) 质疑四:四个层次

1、 这篇课文共讲了四个层次的内容,请你用四个词语或者四句话来说说是哪四个内容呢?

2、 学生小声读全文,思考、讨论;

3、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并指导:

1、为人民服务——宗旨

2、为人民服务就不怕牺牲

3、为人民服务就不怕批评

4、为人民服务就不怕困难(看到成绩、团结起来)

开追悼会(团结起来)

在概括第四点的时候,学生会出现一点问题,借此机会讲解第四、五自然段:

学习第4段。

(1)指名读第四段。“共同的革命目标”是什么?(解放全民族,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

(2)为实现这一革命目标应该怎样做?

(“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互相爱护”并分别把这三部分内容读出来。)

(3)默读这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第一层: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但要取得全民族的解放,还要团结更多的人。

第二层:讲怎样对待困难,要看到成绩、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不要灰心。

第三层:讲正确对待牺牲。一是为人民利益而牺牲是“死得其所”;二是要避免不必要的牺牲。

第四层:革命队伍的人要互相关心、爱护、帮助。

学习第五段。

(1)我们要为什么人开追悼会?(做过一些有益工作的)

(2)开追悼会的意义是什么?(寄托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讲解:所以可以把这两个段落合起来当“为人民利益搞好团结,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提问:我们来看看这四个内容,其中有一个比其他的三个特别,想一想是哪一个?说说你的想法。(总的写和分述)

4、文章是怎样围绕“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来一层一层的叙述的呢?

5、文章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讲解“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的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让学生读,去掉“完全”、“彻底”再读,说说不同,说说这两个词的意思。(“完全”说明我们这个队伍是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别的目的。“彻底”则说明了我们这个队伍无论在什么时候,做什么工作,时刻都想着人民。这句话揭示了党和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为人民服务的要求和标准,党和军队与人民群众有着密切关系。)

(二) 质疑五:五个字

1、 提问:最后,我想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五个字,你想是哪五个字呢?

2、 学生回答:(为人民服务)

3、 提问:那你在来想想,我会和大家对这五个字探讨些什么呢?

4、 生答,引导:

1、这是文章的中心

2、按照毛主席所说的怎样才能做到为人民服务呢?

3、政府部门为什么要在大门里镶上这五个大字呢?

4、作为一个小学生怎样从小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三、指导背诵

1、 齐读课文。

2、 你喜欢哪些部分呢?

3、 指导背诵方法:分层分句理解记忆。

4、 学生背诵。

四、作业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困难( ) 完全( ) 支持( ) 光明( )

兴旺( ) 批评( ) 集中( ) 痛苦( )

2、 把你觉得课文中需要记住的语句抄下来。

1、

2、

3、

语文《为人民服务》教案三

【教材分析】

这是人教版六年级第十二册第一组的第四篇课文,是一篇讲读课文。文章是*主席在中央警备团举行的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讲演。张思德同志1933年参加红军,经历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后来担任中央警备团的战士。1944年9月5日,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时,因炭窑崩塌而牺牲。9月8 日,中央警备团为他举行了追悼会。毛主席同志在会上作了的演讲,这就是《为人民服务》。

【学情分析】

本学期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进过前几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学习本组课文要尽可能地让学生独立的阅读思考,并把自己的理解与感受和同学交流讨论,并且对以前学过的内容进行有机的复习。本文实际上讲了人活着为什么的问题,是进行正确的人生观教育的极好材料。在学生掌握中心后,进一步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读。以加深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理解,同时认识思路清楚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2、学会本课7个生字和新词。

3、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4、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课文中论述的各个层次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思想之间的关系。

难点:理解复杂句子之间的关系;通过划出关联词,逐句分析,再总体思考围绕什么写的来理解句子之间的关系。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整体把握;学习第二、三自然段;学习生字词;初步理解课文,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课题

1、在省个人民政府的办公大楼里都镶着五个字,在每个公安厅里也镶着同样的五个字,在很多的政府部门里都镶着同样的五个字——你知道是哪五个字吗?学生回答,老师板书:为人民服务。

2、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3、指导:这源于毛主席的一次演讲。一九四四年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毛主席发表了作了的演讲,题目就是《为人民服务》。这篇的演讲,是*民本思想和毛泽东思想最灿烂的展示,这篇的演讲从一九四四年以来都深刻的影响着我们。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质疑一:一个字“死”

1、 提问:我认为全文大部分内容是围绕一个字来写的,你觉得是哪个字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听听课文,想一想:

2、 老师范读课文。

3、 学生思考、回答:

4、教师正面肯定之后引入“死”字(如果没有学生提到老师可以直接给出)。提问:你想一想老师(这位同学)为什么用这个字来概括呢?从哪些方面考虑的呢?

5、学生思考、交流、讨论;

6、教师指导:1、文章是为了追悼张思德同志的,本文是因“死”而来的; 2在文中重点讲了“死”的意义; 3在文后谈到了“死人”的是经常发生的,“死”得其所,还有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 4在文章最后还谈到了以后我们“死”人了怎么做的问题。

7、小结:文章是在追悼会上的演讲,引导人们正确的看待死的问题,并从这个问题深化到为人民服务以及全党全军以后应该怎么做的问题上来。

三、再读课文,深入学习

(一)质疑二:两个方面

1、提问:文章写到了死的意义的两个方面,是哪两个方面呢?

2、学生思考,点名回答;(死的意义的两个方面:1、有价值的死;2无价值的死。)

3、提问:关于死的这两个方面的意义,毛主席是怎么说的?在书上划出来。

4、老师指导:死的意义的两个方面:1、有价值的死——重于泰山;2无价值的死——轻于鸿毛。

5、指导: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介绍张思德同志);指导读最后一句。

6、小结:只要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就不怕牺牲,因为为了人民死了也是光荣的。

7、齐读第二自然段。

(二)质疑三:三个人物

1、提问:在毛主席的演讲中一共提到了三个人物,是哪三个人呢?

2、点名上黑板来板书三个人的名字:张思德、司马迁、李鼎铭(指导写字)

3、提问:这三个人物分别是在什么地方出现的呢?请你划出所在的句子。

4、点名回答。

3、提问:毛主席提他们的目的又何在呢?

4、学生再读课文,思考、交流;

5、归纳、指导:(1、张思德:指出他的死是光荣的,追悼他;同时也给全军树立了榜样,号召全党全军向他学习为人民服务,读两句提到张思德的话,体会毛主席的赞扬和号召;2、司马迁:引用他的话来说明人死的目的(讲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意思)指导读这一句3、李鼎铭:是用他提出来的“精兵简政”的意见,来证明我们是完全彻底的为人民服务的。)(一个引例:周总理也提出了很多为人民的好建议,怎么不提他呢?)

学生在思考回答毛主席提李鼎铭的目的上可能有难度,围绕“李鼎铭”重点讲解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三段。

学生思考:这段话共有几句?每句说的是什么?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

①先说出这段话中的关联词,并在书上点上着重号。[因为……所以(因果)如果……就(假设)只要……就(条件)]

②每句说的是什么?

第二句讲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第三句讲凡是符合“说得对”、“对人民有好处”这个条件,不管是谁的批评和意见,我们都要改正,都要照办。

(2)这段的中心句是?(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指导本段是怎样围绕这句话论述的。(逻辑严密的一组复句加以论述和通过举例。指名分别读出这两部分。)这段话一句紧扣一句,层层递进联系非常紧密。先讲不怕批评再讲不讲究批评的对象和方式方法。衡量是与非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

(4)所以,毛主席提到“李鼎铭”先生就是为了说明“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的这个观点。

四、复习巩固

提问:第二自然段中心句是哪句?作者是怎样围绕这个主要意思进行论述的?

(第一句是中心句;先引用司马迁的话做论据,再具体讲什么样人的死毫无意义,什么样的人死得有价值。最后肯定张思德的死比泰山还要重。)这一段是讲革命者对生死的看法人要死得有意义、有价值,揭示了革命的人生观。

小结:我们可以借鉴围绕这一个主要的意思进行一步一步的论述,把自己的观点说明清楚。

结束语:大家说老师我今天是干什么来了?(为人民服务了!)

为人民服务教案 篇3

教学重点:

1、概括能力的培养(归纳各段内容)

2、通读全文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3、能指出文中所用论据和论证方法

一、研读分析《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1、通读文章,解决生字词问题

2、提问:通过通读全文,请大家归纳一下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各组可相互讨论)归纳中心论点的重点在于找出表达作者观点、态度的关键句、主题句,而这些句子又常常和有关联作用的词语和设问句等联系在一起。一般来说,关键句、中心句出现在文章的题目或篇首、篇尾、段首,一段之中出现在段尾的机会也比较多。那么大家看一下本文的中心论点在哪里?

第1段最后“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也就是文章的标题就是中心论点。

3、提问:分析第2、3、4段,请大家找出各段的中心句第2段中心句在句尾“惟有对自己人生的责任,每个人都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一丝一毫依靠不了别人”第3段中心句是“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第4段中心句是“一个不知对自己的人生负有什么责任的人,他甚至无法弄清他在世界上的责任是什么”

4、请大家找出文章中为了证明论点所运用的论据和论证方法道理论据:歌德所说的“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在文章的第4段举的是一位小姐向托尔斯泰请教问题这样一个例子。

5、概括能力训练:请大家概括一下3---8自然段内容(读懂文章每段内容,从整体上把握全篇,进而领会作者的思路)第3段:这种说法适用于一切人,包括皇帝。第4段:皇帝手下的大臣们的人生也是不完满的。第5段:我辈平头老百姓的生活也是不完满的。第6段:知识分子在历史上难得过几天好日子,他们的人生也是不完满的。第7段:生活在新社会中也有不完满的地方。第8段:“不完满才是人生”是一个“平民的真理”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学生归纳并整理全班讨论

作业:

一、课后第四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行为也在与时俱进。请举出一个在今天新形势在为人民服务的实例,并谈谈你的感想

频道小编推荐: |

为人民服务教案 篇4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回忆课文结构层次。

1、自由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的题目是《为人民服务》,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讲了应如何为人民服务?

首先讲了我党及人民军队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接着讲了人的死有两种不同意义;然后讲为人民服务要坚持好的,改正错的;又讲为人民服务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最后讲开追悼会的目的。

2、教师小结:这五个自然段讲了五层意思,每一个自然段都可以独立成为一段。

二、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第一段,结合这一段中的词语说说什么是为人民服务?

2、CAI显示句子比较:

我们这个队伍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读一读,比较比较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从画线的词语中能体会出什么?

完全说明我们这个队伍是百分之百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别的目的。彻底则说明了我们这个队伍无论在什么时候,做什么工作,时刻都想着人民。这句话揭示了党和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为人民服务的要求和标准,党和军队与人民群众有着密切关系。

三、学习第二段。

1、学习第二段,可让学生先自己读一读第二段,画一画有哪些句子不理解,然后提出不懂的问题。

2、学生的问题可能集中在这两句话上: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有价值、有意义,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无价值,无意义,比鸿毛还轻。

(2)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这句话教师可以启发学生理解。张思德同志1933年参加革命,经过长征,负过伤,是一个忠实地为人民利益服务的共产党员。1944年9月5日,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因炭窑崩塌而牺牲。张思德同志牢记革命队伍的宗旨,活着为人民的利益工作,死为人民的利益牺牲,体现了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因为他为人民的利益而死,虽然一生中没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他的死却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所以说比泰山还重。

四、学习第三段。

1、让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缺点?从课文中画出有关语句。

2、学生可能画出这几句话。

(1)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提问:这段话共有几句?每句说的是什么?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

教师可以帮助、指导、启发学生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为人民服务,要善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无论是自己的同志,亲密的朋友,还是平日相处时有矛盾的人、反对过自己的人,这些人的批评都要听得过去。只要是正确的批评和意见,我们就要接受,就要改正,就要照办。这就表明了衡量是与非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要符合人民的利益,对人民有好处。

(2)学生还可能画出这句话:

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启发学生结合对上面几句话的理解来体会这句话的含义。

这句话讲的是:人民的利益是衡量对错的标准。要使我们的队伍兴旺起来,就必须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坚持好的,坚持对人民有益的,改正错的,改正对人民无益的。

3、学生理解了这几个难句,教师可再组织学生自读课文,进一步深刻体会文章的含义,同时为后面的背诵奠定基础。

五、学习第四、五段。

在前面三段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不同的形式教学生读书,找难句,提问题;点拨启发学生,理解难句。在第四、五段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讨论,自己学习。

六、总结课文中心思想。

提问:这篇讲话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这个中心是怎样一层一层表达出来的?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再读课文,然后按板书提示指名谈一谈。

七、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附:板书设计

原因革命队伍的宗旨、性质所决定

不怕牺牲

4.为人民服务做法不怕批评

不怕困难、加强团结

开追悼会的意义

K4《为人民服务》课前练习姓名、学号

一、填空

zaocechuipi

干()清()()事员偏()

急()()底()气开()

二、听写。

三、填空

1、家有这样一句名言:人固有一死。或,或

。在这句话中,固可以理解为,或则是的意思,鸿是指这种动物。在《为人民服务》一课就用这句话来评价。

2、死得其所的所的意思是,兴旺的兴读,

为人民服务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这篇讲读课文,是毛泽东主席在中央警备团举行的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讲演。

张思德同志1933年参加红军,经历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后来担任中央警备团的战士。1944年9月5日,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时,因炭窑崩塌而牺牲。9月8日,中央警备团为他举行了追悼会。毛主席同志在会上作了著名的演讲,这就是《为人民服务》。

学情分析:

本文实际上讲了人活着为什么的问题,是进行正确的人生观教育的极好材料。在学生掌握中心后,进一步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读。以加深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理解,同时认识思路清楚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2、学会本课7个生字和新词。

3、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习生字新词。

2、认识写作背景,初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简介人物、背景。

1、揭题

2、简介人物

张思德,1932年参加革命,是中央警卫团的战士,经过长征,负过伤,是个忠实地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1944年,因大生产运动的需要,被派去烧炭,因炭窑倒塌而牺牲。

3、简介背景

这是毛泽东主席在中央警备团举行的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讲演。当时正处于艰苦的抗日战争阶段,困难很多。毛泽东同志在追悼张思德的同时,讲述了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团结起来,争取抗战的胜利。

二、自学课文

1、读准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

司马迁鸿毛李鼎铭

鸿毛鸿雁的毛。愈事物微不足道。

死得其所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所:处所、地方。

买力尽量使出自己的力量。

追悼会开沉痛的怀念死者的会。

2、画出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检查预习

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相机纠错。

2、说说毛主席为什么写这篇文章?文章的观点是什么?

四、再读课文,抓住中心。

1、自读课文,用~~~~~画出全文的中心句。

2、学习第一节

3、自读第二节,思考:

(1)这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什么?

(2)仔细读读,这几句话中哪句最重要,为什么?

(3)指导理解: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必有的人比

(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要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要轻)

(4)归纳段意,人死的两种不同意义

(5)归纳学法,找中心句,归纳段意

4、想想,还有哪些人的死比泰山还重?

(江姐、董存瑞、黄继光、狼牙山五壮士、雷锋等,英雄人物。说说他们是怎样对待生死,对待困难,对待同志的。)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领会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重点词句。

2、明确课文中心思想,能理解这个中心思想作者分几层来说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回忆第二节的学法

二、学习第三节

1、运用第二节的学法自学第三节

2、交流

段意: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3、因为所以不管都只要就就

找到带有这些关联词语的句子,想想,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每句说的是什么?齐读这4个句子。

4、举了什么例子来说明?为什么举这个例子?

理解:精兵简政缩小机构,精简人员。

社会背景:抗日战争中,由于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顽固派的进攻和封锁,抗日根据地面临着物资极端缺乏的困难。陕北开门人士李鼎铭先生建议缩小机构,精简人员,为了减轻人民的负担,我们党采纳了他的建议,结果部队,机关变得更加更加精干,更有力量。

5、各自自由朗读课文,试着背诵。

四、学习第五节

1、指名读

2、齐读课文,想想课文是围绕什么来写的,写了几层意思。

为人民服务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清各段的内容,读懂文章,从而进一步弄清作者的演讲思路

2、理解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1.文章难点在于如何理解文章第三段“精兵简政”这一事例与本段中心句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1、通过通读全文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我们都应当向张思德同志学习,做到为人民服务。

2、概括能力训练,读懂文章,归纳各段内容

教学方法:研读分析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第一课时

(一)课文导入

同学们,你知道?“为人民服务”,这几个字是谁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来的么?(这是毛泽东提出来的。在1944年9月8日,张思德牺牲后三天,在为他举行的追悼会上,毛泽东题词“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之后,毛泽东作了题目是《为人民服务》的演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

(二)进入新课

1、介绍文章的背景,以及张思德的主要事迹。

2、读课文-----整体感知要求

⑴先标明自然段,解决字词问题。

⑵默读,快速浏览全文

⑶请学生朗读课文

⑷结合课文内容思考,毛泽东在文中论述了什么主题?毛泽东从张思德之死,深刻地论述了“生与死这一人生的重大主题”

3、归纳各段的内容(读懂文章每段内容,才能从整体上把握全篇,进而领会作者的思路)

第1段:我们的队伍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队伍中的一员。

第2段:张思德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

第4段:为人民的利益而牺牲是“死得其所”,但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

第5段:号召大家追悼为人民的利益而牺牲的同志,寄托哀思,团结起来。

4、请大家找一下本文用到的论据作者在第2段首先引用了司马迁书中的一句话“人固有一死„„”把它作为道理论据来赞誉张思德的死。接着有举出张思德的事例作为事实论据,指出张思德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为了充分说明这一点,作者又在第3段举出了李鼎铭精兵简政的建议被采纳这一事实作为又一个事实论据,指出我们要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使文章很有说服力。

5、教师讲解论据之后,提问:请大家看一看本文都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对比论证-----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例证法-----精兵简政

6、在找出了本文的论据和论证方法后,大家一起来归纳一下本文的中心论点。我们在归纳先前回忆一下毛泽东是在什么情况下作的演讲,他的目的又是什么?对,在1944年9月8日,张思德牺牲后三天,在为他举行的追悼会上,毛泽东题词“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之后,作了题目《为人民服务》的演讲。目的就是号召革命队伍中的每一个同志向张思德学习,做到为人民服务。那么大家思考一下本文的中心论点应当怎样归纳?中心论点:

我们都应当向张思德同志学习,做到为人民服务。

7、解决课后题

为人民服务教案 篇7

——人教版六年级第十二册

教师简介:

林莘,女,福建省福州市教育学院附属第一小学副校长,福建省特级教师,省优秀教师,省学科带头人,福州市“林莘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福州市双“十佳教师”,福州市名学科带头人。多次获全国、省、市教学比赛一等奖。在省内外开设100多场讲座及观摩教学。

教学目标:

(一)通过阅读,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二)学习议论文主要表达方式----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初步了解“引用、对比、举例”的论证方法及逐层深入的结构特点。

(三)学习议论文、演讲稿的语言特点。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流程

板块一:播放阅兵式录像片断,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看过雄壮的阅兵式吗?(播放阅兵式片断)

同学们听见什么? “为人民服务”,这句话也就是我们课文的题目,今天,“为人民服务”这5个大字已经成为一句经典的名言传了一代又一代,显示出永恒的魅力!那么,这句话是谁提出的呢?他在什么情况下提出的呢?

板块二:预习汇报。

1、请同学们用最简练的话介绍这篇文章的背景材料。

2、教师相机穿插介绍一些鲜为人知的背景,并提出问题:毛主席为什么要参加普通战士的追悼会,为什么要发表这个讲话?

板块三:读课文,列提纲,小结方法。

1、《为人民服务》是毛主席的即兴演讲,但条理十分清楚,论述十分精彩,假如你就是主席,为了明天演讲成功,你会拟一份怎样的发言提纲呢?这提纲可以是一句句话,可以是一个个小标题,也可以是一个个关键词,反正越简练越好!

2、学生通过讨论,完成提纲。

3、引导学生总结列提纲的方法。

板块四:抓住重点段落,体会论证方法。

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分析论证方法及其运用的巧妙。

1、初步认识“引证法”并吟诵有关生死的名句。

2、了解“对比论证”的方法并进行朗读指导,激发学生感情。

3、体会“例证法”意义,并通过观看电影《张思德》片断,使“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形象化。

板块五:感受文章语言特点。

1、学习第三自然段,体会关联词作用,并指导朗读背诵。

2、学习第四自然段,体会主席演讲的语言特点,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自己喜欢的语句。

板块六:再读全文,联系实际,感受、理解“为人民服务”丰富的内涵。

1、请同学们再读全文,划出自己喜欢的名言警句作座右铭。

2、运用所学方法写感言,并与同学分享、交流。

3、联系生活,升华主题。

板块六:实话实说,网上留言。

请学生浏览张思德网上纪念馆(网址并在纪念馆的留言薄上写下自己最深切的感受。

《为人民服务》课堂实录(片段)

师:请一位同学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主席在这一段中用了哪些证明自己观点的方法。

(一生读第二自然段)

生:用了列举名言,举例子,对比的办法,证明自己的观点。

师:噢!引经据典,引用名人名言,怎么引用?

生:主席引用司马迁说的一句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师:(板书“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真奇怪,主席不是伟人吗,为什么还要引用司马迁的话呢,知道司马迁吗,什么年代的人?

众生答:几百年,一千年,一千几百年,反正很遥远。

师:不,二千多年,干嘛要引用这么古老,这么久远的司马迁的话?

生1:司马迁是西汉年间很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他是在毛主席之前的名人,所以引用他的话,也可以说是以理服人吧。

师:对啊!名人都这么说了。

生2:司马迁早在2000多年前就提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说明,远在古代,人们就提倡这种精神。

师:从古至今,人们就有这样的想法,这样的认识,你看,经典就是古老的智慧,永恒的真理。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已经被人们认可,被人们传诵,所以主席引用司马迁的名言,它可以表达深刻的内涵,表达作者对死的看法。

师:那谁能把这句话读一读?(课件出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一生读。)

师:读得真好,声情并茂。其实我们在课内外积累了许多关于生死的名言,你会记得吗?(悲壮而豪迈的音乐响起,学生配乐吟诵。)

生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师:这是李清照的生死观,女英雄也可以豪情万丈啊!

生2: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生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生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生5:杀了我一个,还有后来人。

师:死又算得了什么,江山自有后来人。

生6: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师:这是谁说的?陶行知,这既是对教育的爱,也是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爱。

生7: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师:这首诗大家刚刚学过,一起来一遍。

生(齐):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师:于谦也向天下人诉说他顶天立地的豪情壮志,同学们,这些都是关于生死的经典名言,它表达了一种英雄气概,民族气节,是那样可歌可泣,可敬可佩。所以名言带给我们的震撼是无限的,主席用的第一招就是引经据典,引用名言(板书:引用)

师:接下来,主席又用了什么办法证明观点?

生:应该是用对比的办法。

师:对比,怎么比?

生:“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师:(板书)“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替法西斯卖力,……,就……。”

师:(课件出示语句)“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这句话什么意思?

生:曾经为人民做过好事的,如果死了,就比泰山还重,但如果只为法西斯那些统治者,剥削阶级做事,比如汉奸,就比鸿毛还轻。

师:理解正确,还会举例子。

师:读完这段话,我发现,它其实就讲一个字,哪个字?

生(齐):死

师:(点击课件:为人民的利益而死)死,什么意思?能换个词解释它吗?

众生:牺牲、就义、献身、捐躯。

师:很好,同样是死,我们把刚才的解释放在这儿(点击课件: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同意吗?

生纷纷举手:不同意,这个死,得用“上西天、下地狱、见阎王、命丧黄泉,一命呜呼,呜呼哀哉……”解释。 (期间,教师指导学生说出感情)

师:哎,同样一个字,为什么你却用完全不同的解释?

生:用的地方不同,意义也不同。

生:因为他们死的不同,有好死……

师:有好 死,有坏死,是吗?(全场笑)

生(纠正):这两个死一个表达对法西斯的愤恨,蔑视,一个表达了对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人的崇敬、爱戴、钦佩。

师:说得多好啊,语言有温度,字字总关情啊!同样一个字,用在不同的地方,就会产生不同的温度,不同的感情。把这种感情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你们自己试试看该怎么读,这句话不好读,别看每个字你都懂,但要读好却不容易。

(学生试读)

师:好,谁来读,像主席一样读出温度,读出感情,读出立场。

生1:(读)

师:你读得比较温柔。

生2:(读)

师:你读得很认真,但还没有表达出你的憎恨。我来试试看,你跟着读好不好?(师范读)

生2:(受到启发,饱含感情,读出强烈对比,全场热烈掌声。)

生3:(读出褒与贬,爱与恨,全场再次热烈掌声。)

师:你读出了看不起的态度,读出了憎恨的情感,是啊,主席早已把这些走狗看作一堆粪土。

师:很好,主席用了对比的办法,接下来,主席还用了什么办法论证?

生:用了举例的办法。

师:举谁的例子?

生:张思德。

师:(板书)举例:张思德。

师:刚才我们从资料上大概地了解了张思德同志,但是还不清晰,很模糊。为什么主席会给张思德这么高的评价,那张思德到底是怎么为人民服务的呢?你们想知道吗?

生:想。

师:非常珍贵的镜头呢。(播放《张思德》电影剪辑镜头)张思德一生都在跑,风里跑、雨里跑,不停地向前跑,他到底跑去干什么?你看到了就喊出来。

生(喊):跑着送水、送信、送轮胎,他跑着跳进急流,为老乡追猪!

师:他傻,人家都叫他傻二娃子,想看看他怎么“傻”的?(一组做任何事情都尽全力的镜头)

生(喊):唱歌、种地、烧炭……(为张思德的纯朴可爱,学生边喊边笑。)

师:他从小是个孤儿,那他是不是没有亲人呢?这抱着的,是从不说话的孤儿,最后却叫他爸爸。这个哑巴老头,思想不通,哭、闹、绝食,可最终却把张思德当作最亲的儿子。(师:见到张思德了吗?你最喜欢哪个镜头?你觉得最感人的是哪个镜头?

生1:最喜欢跳下河去追猪的镜头(全场笑)。他跳下水,那是有生命危险的,可他为了老百姓的利益,毫不犹豫、奋不顾身。

生2:我喜欢抱孩子的镜头。

师:你喜欢他当未婚爸爸啊!(全场笑)

生2:不是,孤儿内心寂寞、孤独,但张思德却无微不至地关心他,温暖他孤独寂寞的心。

师:爱的力量使从不说话的孩子终于开口了、欢笑了!

生3:我喜欢他不停地奔跑的镜头,因为这一平平常常的动作,说明他一生都在不停地为人民服务。(全场掌声)

生4:我喜欢张思德帮助哑巴老头的镜头,有一个细节,是张思德为老人戴眼镜,从这一动作中,可以看出张思德饱含深情、细致周到,充满了对老人深深的爱。

师:从大家的发言中,我们了解了张思德,他是一个非常可爱的战士,这么可爱的战士,最后,他又是怎么离开大家的身边呢?

师:(播放张思德牺牲的镜头)炭窑坍塌了,张思德牺牲了,临死前,他还拼命地把战友推出窑洞。(生深深感动,饱含热泪。)

师:为什么他时刻想着别人,时刻把自己遗忘?

(学生谈感受。)

为人民服务教案 篇8

《为人民服务》是一篇讲演稿。讲演,是一种强调阐明观点和宣传效果,并注重感情感染的论说方式。讲演稿属于论说文的范畴。

教学《为人民服务》的要求是:让学生反复读课文,在朗读和默读的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对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老师应该从深文浅教出发,花一番功夫设计教学方案。

一、教师讲述背景材料。

出示课题后,让学生看课文后面的练习第二题:毛泽东同志的这个讲话是在什么情况下、对谁讲的然后由教师简明地讲述有关资料: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在对敌作战不断取得胜利的同时,各解放区都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对支援战争、减轻群众负担、巩固和扩大解放区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八路军战士张思德(属中共中央警卫团)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1944年9月5日因炭窑崩塌而牺牲。9月8日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为悼念张思德同志召开大会,毛泽东同志在追悼会上发表了著名的讲演《为人民服务》。

二、引导学生初读课文。

1.全文生字少,学生初读时不会有困难。但是,课文有不少由熟字组成的词语,学生在理解上却有困难。教师除了要提示他们查字典独立理解一些词义(如鸿毛固或卖力等)外,还应出示小黑板补充一些注释,如司马迁法西斯精兵简政等。学生第一遍读课文,要求他们抓住词语,初步读懂每一句话的意思。

2.为悼念张思德,毛泽东同志在讲话中对张思德的革命精神进行了热情赞扬,同时对他的牺牲表达了哀悼之情。组织学生第二遍读课文时,要他们思考课文中哪些段落直接表达了讲演人对死者的评价和悼念。

课文的第一、二段表达了对张思德的评价:张思德生前是完全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第五段表达了讲演人的哀思。

3.要求学生重点阅读第三、四段,并画出表达主要意思的句子:

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

一切革命联合会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4.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通读全文,概括地说说各个段落的大意。

为人民服务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能够读准“剥削、追悼”等10个词语,学习“鼎”字的书写和意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2、了解文章是演讲词,属于议论性文章,能够找出作者的主要观点及围绕观点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3、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学习引用、对比、举例的论证方法,并尝试运用。

4、抓住重点词,理解中心论点的含义。理解死的不同意义,帮助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教学重点:

了解文章是演讲词,属于议论性文章,能够找出作者的主要观点,知道围绕观点从哪几方面写的。学习引用、对比、举例子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尝试运用论证方法完成练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毛泽东同志的一篇演讲词。1944年,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毛**针对这一情况,做了《为人民服务》的演讲。请同学们读一读课题。

“为人民服务”这一信念从20世纪40年代一直到今天,经历了七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但它依然经久不衰、深入人心,请同学们有力而响亮地再读课题——为人民服务。

二、检查预习

文中有些不太容易读准的词语你能读正确吗?

1、出示生字词,指名读,强调“剥削”等难读的词语。

2、指导“鼎”的笔顺。

“李鼎铭”的“鼎”是能代表我们中国文化的一个字,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字。(出示鼎的图片及字形演变)同学们你们看,象形字的“鼎”就像一幅画记录着这个字的本意。他是古代烹煮用的器物。或者放在宗庙作铭记功绩的礼器。后来“鼎”字又引申出多种意义(出示ppt),学生组词。

这个字笔画较多,笔顺易错,仔细看老师怎么写。

师范写,生书空,写一个带“鼎”的词语。

三、初读课文,把握内容

同学们,既然这篇课文是演讲词,那么演讲是有目的的,演讲者在演讲中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让听众形成共识。请几位同学读读这篇课文,想想毛**在文章中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哪里直接提出并解释了这个观点?引出第一自然段)

1、出示句子: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去掉“完全、彻底”再读,体会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2、说说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出示自学提示:

请同学们自读2——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每个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画出来,试着概括小标题。

学生交流,教师随机板书关键词。

过渡语:现在请同学们看黑板,我们通过找关键句,提炼关键词的方法,原来那么长的一篇文章,现在只剩下这几个关键词了,简单明了,一看就知道**围绕“为人民服务”谈了哪些方面,这就是把厚厚的书读薄了。

提出观点以后,要想让别人认同你的观点,还要以理服人,证明自己的观点。**围绕观点怎么展开说、深入说,是我们这节课研究的重点。

四、重点研读第二自然段

我们先来看第二自然段,“死的意义”这部分,**在表达这一观点时用了哪些写作手法?

1、引用

课件出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为什么要引用司马迁的话?(更有说服力)

(2)你还积累了哪些关于生死的名言?(学生交流)如: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我们在写作时也可以像**一样引用名言,这样可以增强说服力。

2、对比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1)这句其实就讲一个字——死。为人民利益而死,这个“死”能换个词解释它吗?(牺牲、献身、捐躯、就义)同样是死,这些解释能用在“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中的“死”吗?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和理解,明白死的不同意义。

同样一个字,却写出了不同的死法。一个表达了对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人的崇敬、爱戴、敬佩,一个表达了对法西斯的愤恨。

(2)男女生对比读出这种情感。

(3)你还知道哪些人的死重于泰山?哪些人的死轻于鸿毛?

3、举例

“张思德的死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为什么说张思德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结合课后资料袋去理解。

小结:毛**就是运用引用、对比、举例的方法对“死的意义”做出解释。在这一自然段中,毛**围绕中心观点发表了他的看法,我们来一起整体读一读这一段。

4、尝试背诵。

 五、小练笔

我们来看这一自然段,毛**围绕自己的观点,先引用名言,再用对比,最后用举例的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你们学会这个方法了吗?让我们试着用一用。

这个单元的习作是《我的理想》,习作的开头,我们可以先谈一谈。请同学们仿照第二自然段的写法写写自己对于理想的观点。可以选择一种方法,也可以选择多种方法证明自己的观点。写完以后学生展示,教师点评。

小提示:

1、提出自己对理想的观点

例如:理想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十分重要……

2、引用名言警句(出示一些关于理想的名人名言供学生参考)

3、对比有无理想的区别

4、举名人为理想奋斗走向成功的事例。

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列夫·托尔斯泰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苏格拉底

没有理想,即没有某种美好的愿望,也就永远不会有美好的现实。——陀思妥耶夫斯基

生活中没有理想的人,是可怜的人。——屠格涅夫

如果不献身给一个伟大的理想,生命就是毫无意义的。

——何塞·黎萨尔

结束语:

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毛泽东同志《为人民服务》演讲词属于议论性文章,议论性文章有三要素,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也来揭晓议论文三要素的秘密。

为人民服务教案 篇10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教师要培养学生在大量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为此,在本课的教学中,可以以“为人民服务”的论点为中心统领全文,整合处理教材;指导学生读中感悟,体会文章的论述方法,抓住重点词句进行理解课文。可以把课文的第2自然段作为突破口,体会为人民服务的内涵,理解论证的方法,学生在研究、分析、解读中获得经验。然后,把自主权交给学生,使其运用所学到的方法,对文中其他自然段进行自学自悟。在学生掌握主要内容后,进一步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读。以加深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理解,同时认识思路清楚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制作重点词句的相关课件。

2.《为人民服务》原稿。

3.搜集与本课相关的资料,制作微视频。

学生准备:搜集与本课相关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问题导入,渗透背景

1.导入:同学们,当我们漫步于北京新华门时,你们会看到在巨大影壁上有一行金色大字。(课件出示影壁上的“为人民服务”。)你们知道这五个字是谁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来的吗?(板书课题)

2.知作者:同学们,通过预习,你们知道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吗?你们对他又了解多少呢?(课件出示毛泽东人物图片。)

指导学生合理利用资料,加深对写作背景的理解。 

3.析课题:这篇演讲稿是毛**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作的演讲?(学生自由阅读“背景资料”后回答。)

4.识人物:据你们了解,张思德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会令毛**如此敬重?(播放专题影片《张思德》片段,学生汇报感受,教师随机引导并补充。)

5.明背景:(播放微视频)抗日战争后期的延安正处在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中。毛泽东的勤务兵张思德为人憨厚朴实,工作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一意为着革命的利益和解放全中国的伟大事业而默默地奉献。1944年9月,他带领战士在陕北安塞山中烧炭,密洞突然塌方,他奋力将战友推出洞去,自己却光荣牺牲。毛**在他的追悼会上作了题为《为人民服务》的著名演讲。这篇演讲稿也成为共产党人行为准则和毛泽东思想的具体体现,在许多年后的今天,重温这段历史和这篇演讲稿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设计意图:“知作者→析课题→识人物→明背景”四个教学环节层层剥笋、环环紧扣,一则展示预习情况,增加课堂信息量;二则链接相关知识,使学生在学习前就对这篇看似“平铺”的文章有一个立体的认识,从而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这是整合处理教材的一个基本环节。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练读课文:自由练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通课文:指定5位同学逐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评价、订正。要求:达到演讲的第一步——声音洪亮、字正腔圆,有一定的语气变化。

3.识字学词:可以让学生采用毛遂自荐的方式上讲台带领大家学习。

(1)生字:泰、炊、葬。

①指四名学生上讲台在黑板上书写并组词,其他同学观察笔顺、字形是否正确。

②学生练写生字,互相评价欣赏。

(2)理解词语:鸿毛——大雁的毛,比喻事物微不足道。

死得其所——形容死得有价值。

追悼——沉痛地怀念(死者)。

(可以采用互问互答、替换词语、举例子、造句等方式来理解。)

4.画出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边读边作批注。

设计意图:读通课文,扫清字词障碍,通过自学、互学等多种形式,以期待让每个学生扎实有效地读书、写字、积累好词。

 三、再读课文,梳理文脉

1.情景再现,帮助学生理解。

现在让我们一起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回到1944年9月8日,回到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现场,让我们在毛**的演讲中去缅怀这位为人民的利益而牺牲的好同志。(播放《张思德》电影片段——毛**的演讲)

2.学生交流,感情提升。

看到那张笑脸了吗?笑容很灿烂,很有朝气,只可惜太过短暂。说说你看后的感受。

3.小组讨论,用“”画出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自己概括出小标题并标注在教材上。

4.这篇课文一共有5个自然段,毛**是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中心论点一层一层地展开论述的。课文是分几层意思讲的?每层意思是什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找出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5.师生通过讨论,拟出层次提纲:

(1)宗旨: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2)死的意义:重于泰山,轻于鸿毛。

(3)不怕批评,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4)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努力奋斗。

(5)寄托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笔画出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或概括小标题,旨在使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这篇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写了五层意思,每一段又围绕一个中心展开论述,列提纲既符合“把厚书读薄”的理念,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概括能力。

四、依据标题,复述课文

1.依据概括的小标题,同桌之间复述课文。

2.师生集体复述课文。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传统但很有效的环节,放在课堂结尾,既可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又能锻炼其口头表达能力。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教师相机订正指导。

2.过渡:同学们,《为人民服务》是毛**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课文有了哪些了解?本节课我们着重理解这篇课文是围绕一个什么主题写的,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一层一层论述的。(将学生的回答进一步概括,并板书:党的宗旨——死的意义——是非标准——具体做法——形成制度。)

设计意图:复习导入,紧扣文本,既检查学生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掌握情况,又使学生注意力回归,无需过多组织课堂,便使学生进入到思考状态。

 二、自读全文,明确主题

1.学生带着问题自读全文,交流思考:本文是围绕一个什么样的中心论点来写的?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本文是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论点来写的。一是“为人民服务”提示了讲话的中心;二是“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点明了文章的主题,阐述了我们党及其领导的队伍的性质、宗旨,是作者论述的中心论点。)

2.导学: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小组同学说一说。

3.汇报交流,教师相机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两个环节的设计使学生在学习本文时,思路清晰,能整体把握教材。

 三、整体入手,提炼重点

1.重点之一:队伍的宗旨。

课件出示: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1)自由读第1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2)追问:“我们这个队伍”的目的是什么?

(3)课件出示句子: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理解句子的意思。

①思考:从“完全”“彻底”可以体会到什么?

②指导学生朗读。

2.重点之二:死的意义。 

课件出示: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出示句子,给句中的“死”字换个合适的词语。(牺牲)

(2)回忆张思德同志是如何牺牲的。

(3)理解:“固”(本来),“于”(比),“重于泰山”(比泰山重),“轻于鸿毛”(比鸿毛轻)。

启发学生从看过的影视作品中的正、反两面人物的死去理解。

(4)思考:为什么说“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5)引导学生品读句子: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①这里引用了司马迁的一句话。司马迁是我国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编写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要读好这句话,首先要了解这句话的意思。固:本来。或:有的人。于:比。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有价值、有意义,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毫无价值、毫无意义,比鸿毛还轻。

引导学生联系张思德同志的事迹来谈,也可以联系革命先烈或者为人民利益勇于献身的英雄的事迹去谈。

②说说什么人的死比泰山还重。

③拓展阅读: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臧克家纪念鲁迅而写的《有的人》这首诗。那些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人,虽然死了,但还活在人们的心里。

(6)体会句子写法:这里通过鲜明的对比,充分显示了两种“死”的不同意义,增强了说服力。

(7)小结:要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但为人民服务与珍惜自己的生命并不矛盾。为人民利益而死是光荣的,有价值的。这样的死是死得其所的。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和对比,能让学生感受课文围绕一个论点是如何展开论述的,初步认识议论文的写法。在理解句子含义时,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自己的所见所闻来交流感受。课堂上适当补充一些阅读资料,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和知识面,也使文中的思想内容对学生更有教育意义。

四、理解感悟,突破难点

1.出示句子: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就照你的办。

(1)指名读,理解句子的意思。

(2)“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可能会有谁提出?

(3)毛**举了谁的例子?他的建议为什么被采纳?

2.这几句话是怎么联系起来的?找出关联词语,体会关联词语的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对这些句子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句与句之间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从而增强语言表达的逻辑性。

 五、品读感悟,理解深意

1.自由读课文第4、5自然段。

2.学生交流。

(1)理解“五湖四海”“死得其所”“寄托”“哀思”的意思。

(2)导思:为了取得全民族的解放,我们必须怎样做?为什么要使人民团结起来?重点强调:团结起来要干什么?过去要讲团结,现在呢?

设计意图:这两个自然段易于理解,因此,放手让学生自学,体现高年级的教学特点,有详有略,突出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六、拓展阅读,模拟演讲

1.引导学习“阅读链接”内容,并思考:你还知道哪些为人民服务的例子?

(1)读一读“阅读链接”中的《十里长街送总理》,体会人民失去周总理的心情。

(2)交流感受人民“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动人情景,懂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周总理是永远值得人民怀念的。

2.自选课文中的一个自然段登台演讲。

(1)师生从声音、停顿、表情、动作等方面予以评价。

(2)演讲自己仿写的片段。

(3)即兴拔高演讲:用简短的语言演讲古今中外“为人民服务”的人。

设计意图:层层拔高的演讲设计,旨在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前两个环节可以让多数同学展示,最后一个环节要求不宜太高,教师可以起个头,学生的演讲哪怕是只言片语,只要语句通顺并把握好演讲的语气、表情即可。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这样一篇离学生生活甚远的文章,课前要注意引导学生搜集整理文章写作背景及相关的信息资料,便于学生理解。只有学生从枯涩的文字中得到乐趣,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课堂上,通过背景意境的渲染让语文味十足。教学中从课题入手,理清脉络,抓主旨,悟道理,由理及情,使比较难理解的议论文变得易学、有趣。在第2自然段的教学中,将“死”的意义拓展为如何看待生死,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学习时,学生对“重于泰山”之死的理解由战争年代的英雄转到和平年代的人民公仆,再转到普通的劳动者。让学生认识到“比泰山还重”的生命并不在于它消失的形式,而在于它存在时的价值,给学生健康的、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为人民服务教案 篇11

《为人民服务》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词,结合课文理解“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精兵简政、死得其所”。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结合具体事例,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教学重点 结合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结合具体事例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教学难点 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导 学 过 程 二 次 备 课 预习题纲

1、初读课文,划出生词,读一读,想一想。

2、搜集有关张思德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出示《怀念张思德》:

巴山蜀水多英雄,思德本是苦寒衣。革命事业无贵贱,伐薪烧炭一心红。虽言安邦赖股肱,平凡岗位亦建功。石峡峪里埋忠骨,领袖名篇传域中。请同学把自己搜集的有关张思德的资料介绍给大家。教师小结:张思德同志牺牲后3天,毛主席在追悼会上作了题为“为人民服务”的演讲,从此,“为人民服务”这句话流传开来,直到今天,在中国武装力量的队伍中,仍有这样标准的口号——“同志们辛苦了!”“为人民服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思考:毛主席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文章的观点是什么?(为人民服务)

三、细读课文,了解内容。

1、全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个方面的意思?

(一、树立正确的生死观,二、正确对待批评,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三、搞好团结、克服困难、提高勇气、相互爱护。)

毛主席围绕“为人民服务”的观点,把几个方面的意思像层层剥笋一样,一层一层讲得非常清楚。

2、学习第2自然段,自读,思考:

(1)这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什么?哪句话最重要?概括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2)理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有的比泰山还重,有的比鸿毛还轻。)(3)、结合资料说说为什么张思德的死重于泰山?(4)、联系实际,说说还有哪些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李大钊、郝副营长、董存瑞、焦裕禄、孔繁森等)

5、归纳学法:先找中心句,再归纳段意。

第一句话讲我们如果有了缺点,不怕别人批评指出的原因——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第二句话讲不管什么人向我们指出都行,都可以指出我们的缺点。第三、四句话是说我们虚心听取批评的前提,就是“说得对,对人民有好处”。第五句话是举“精兵简政”的例子,再次《为人民服务》教案

说明我们愿意采纳任何人的意见。第六句话讲毛主席总结提出我们的队伍要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这六句话,围绕“怎样对待别人的批评”展开,层次非常清楚。(2)理解“精兵简政”,了解提出的时代背景: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顽固势力的进攻和封锁,革命根据地面临着我缺乏的困难,陕北开明人士李鼎铭建议缩小机构,精简人员。为了减轻人民的负担,我们党采纳了他的建议,结果部队、机关变得更加精干,更加强大。

(3)标出本段的关联词语,读一读,体会这段话议论的严密。(因为…所以…;如果…就…;不管…都…;只要…就…就…)

2、学习第4自然段

自由读,用心体会句子之间意思的严密。同桌说一说。

交流:后半部分句子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第一句讲我们要努力奋斗;第二句讲要奋斗就会有死人的事情发生;第三句讲只要是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是死得其所;第四句讲我们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最后一句讲革命队伍的人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文中用“但是”“不过”等词语将句意表达得既清晰又严谨。

3、学习第5自然段

这一段主要讲什么?(用开追悼会的方式寄托哀思,团结人民)

四、总结全文

毛主席通过三个方面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这是一篇演讲稿,属论说文范畴,文章论点鲜明,论述缜密,层层深入。语言通俗、自然、朴实。我们要有意识地学习这种写作手法。

为人民服务教案 篇12

一、启发谈话,明确学习目的。

同学们,上个课时我们预习了课文,初步明确了毛泽东同志这篇讲话的时代背景以及课文内容。本节课我们着重理解这篇讲话是围绕一个什么中心写的,是怎样围绕中心一层一层论述的,以及我们应该向张思德学习些什么。

1、本文围绕一个什么样的中心思想来写的?

2、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全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来写的。一是《为人民服务》提示了讲话的中心;二是“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点明了文章的中心,阐述了我们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的性质、宗旨,是作者论述的中心论点。)

(2)理解:“固”(本来)、“于”(比)、“重于泰山”(即比泰山重)、“轻于鸿毛”(即比鸿毛轻)

(3)思考:为什么说“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启发学生从看过的电影、电视中的正、反两面的人物来理解:为人民利益死死得光荣、有价值;替敌人卖命,损害人民利益,死得不值,为人民所痛恨。)

(4)小结:

这一层中讲人死的两种不同意义,着重指出“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2)思考:为什么说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3)用词素分解理解“精兵简政”的意思。

(4)这段话句与句之间在逻辑上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先指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就不怕别人批评;再举例说明这样做的好处,强调我们务必这样做。)

1、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本通过悼念张思德,讲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

2、写作特点:

(1)文章在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中心思想论述时,注重摆事实,讲道理,条理清楚。

(2)本文的语句在逻辑上结构严谨。

为人民服务教案模板


合理的课件教案是教师上好课的前提条件,因此在编写时务必认真细致,不可草率行事。教案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方针,那么我们该如何制作一份优秀的课件教案呢?工作总结之家编辑特为您准备了一篇精心选拔的“为人民服务教案”文章,该报告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请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为人民服务教案(篇1)

语文《为人民服务》教案一

【教学目标】

1、学会七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彻底、司马迁、鸿毛、兴旺、目标、炊事员、送葬、哀思。

2、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4、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是让小学生初步接触这类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难点是如何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怎样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设计意图】

学生在本单元学习了一些关于革命英雄的事迹,一定心有所感。让学生课前准备,写一篇演讲稿或抒情散文,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一方面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另一方面也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课前写好演讲稿或抒情散文。

【教学过程】

请每一位学生都登台演讲或朗读,并由同学自己做出评价。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简介背景

同学们,《为人民服务》(板题)这篇课文是*主席在1944年9月8日,在中中央直属机关为悼念张思德同志而召开的会议上所作的演讲。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

请同学们结合时代背景走进这篇课文,理解课文的深刻含义。

二、朗读课文,以读悟情

1、教师范读,请学生注意朗读的技巧。

2、小组内读,各小组可自由采取自己喜欢的形式,但是要求每一个人都参与进去,都有锻炼的机会。

3、指名读,检验评价。

三、小组讨论,自学质疑

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请同学们自愿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最本篇课文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各小组将问题汇总。

同学可能提出的问题:

1、“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着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在这句话中,“完全、彻底”两词可不可以去掉?为什么?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怎样理解?司马迁是谁?

3、“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这个“目标”是什么?

4、毛主席借追悼会发表演讲,讲了那几个方面的内容?

四、抓住问题,深入理解

1、划分层次,理清脉络

*同志的这个讲话围绕什么中心讲?分几层意思讲?每层意思是什么?师生通过讨论,拟出层次提纲:

①宗旨: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②死的意义:重于泰山轻于鸿毛

③不怕批评,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④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努力奋斗

⑤寄托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划分层次时,也可以分成4层,把第四第五自然段合成一层:为人民的利益搞好团结,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在文章的第一段中提出本文的中心,即中国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后面四个段落围绕这一中心展开论述。

2、逐层分析,深入理解

①这一层提出了文章的中心,请同学们划出表示中心的句子。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着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启发同学回答“完全”与“彻底”不能去掉,这两个词语说明,革命队伍除了为人民服务,再没有任何别的目的,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做什么工作,都应该为人民谋利益。

②这一层引用司马迁的话来说明生命的价值,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有的比泰山还重,有的比鸿毛还轻。

司马迁是我国西汉时期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用二十余年时间写出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本文引用的话选自《报任少卿书》。

③指出为人民服务就要正视缺点,改正错误。请同学找出这里举了一个谁的例子来证明上述观点。

④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努力奋斗。

这部分要结合时代背景来理解,这篇作品写于1944年9月8日,当时抗日战争尚未结束,革命仍需艰苦奋斗,所以毛主席提出,为了全民族的解放,要看到光明,要提高勇气,不怕牺牲,要互相关心,搞好团结。

⑤这段是整个演讲词的总结语,再次号召人民要团结起来,抱成一个整体。

五、再读成诵,以情激情

让同学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给组内同学听。

语文《为人民服务》教案二

教学目标:

学习第一、四、五自然段;学习课文,整体把握;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继续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难点】

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听写:彻chè 底dǐ、鸿hóng 毛máo、司sī 马mǎ迁qiān、李lǐ鼎dǐng铭míng、精jīng兵bīng简jiǎn政zhèng

2、 我们要把自己提出的观点说明清楚可以围绕一个主要的意思进行一步一步的论述,就象第二自然段那样。

二、继续学习

(一) 质疑四:四个层次

1、 这篇课文共讲了四个层次的内容,请你用四个词语或者四句话来说说是哪四个内容呢?

2、 学生小声读全文,思考、讨论;

3、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并指导:

1、为人民服务——宗旨

2、为人民服务就不怕牺牲

3、为人民服务就不怕批评

4、为人民服务就不怕困难(看到成绩、团结起来)

开追悼会(团结起来)

在概括第四点的时候,学生会出现一点问题,借此机会讲解第四、五自然段:

学习第4段。

(1)指名读第四段。“共同的革命目标”是什么?(解放全民族,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

(2)为实现这一革命目标应该怎样做?

(“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互相爱护”并分别把这三部分内容读出来。)

(3)默读这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第一层: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但要取得全民族的解放,还要团结更多的人。

第二层:讲怎样对待困难,要看到成绩、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不要灰心。

第三层:讲正确对待牺牲。一是为人民利益而牺牲是“死得其所”;二是要避免不必要的牺牲。

第四层:革命队伍的人要互相关心、爱护、帮助。

学习第五段。

(1)我们要为什么人开追悼会?(做过一些有益工作的)

(2)开追悼会的意义是什么?(寄托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讲解:所以可以把这两个段落合起来当“为人民利益搞好团结,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提问:我们来看看这四个内容,其中有一个比其他的三个特别,想一想是哪一个?说说你的想法。(总的写和分述)

4、文章是怎样围绕“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来一层一层的叙述的呢?

5、文章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讲解“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的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让学生读,去掉“完全”、“彻底”再读,说说不同,说说这两个词的意思。(“完全”说明我们这个队伍是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别的目的。“彻底”则说明了我们这个队伍无论在什么时候,做什么工作,时刻都想着人民。这句话揭示了党和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为人民服务的要求和标准,党和军队与人民群众有着密切关系。)

(二) 质疑五:五个字

1、 提问:最后,我想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五个字,你想是哪五个字呢?

2、 学生回答:(为人民服务)

3、 提问:那你在来想想,我会和大家对这五个字探讨些什么呢?

4、 生答,引导:

1、这是文章的中心

2、按照毛主席所说的怎样才能做到为人民服务呢?

3、政府部门为什么要在大门里镶上这五个大字呢?

4、作为一个小学生怎样从小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三、指导背诵

1、 齐读课文。

2、 你喜欢哪些部分呢?

3、 指导背诵方法:分层分句理解记忆。

4、 学生背诵。

四、作业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困难( ) 完全( ) 支持( ) 光明( )

兴旺( ) 批评( ) 集中( ) 痛苦( )

2、 把你觉得课文中需要记住的语句抄下来。

1、

2、

3、

语文《为人民服务》教案三

【教材分析】

这是人教版六年级第十二册第一组的第四篇课文,是一篇讲读课文。文章是*主席在中央警备团举行的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讲演。张思德同志1933年参加红军,经历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后来担任中央警备团的战士。1944年9月5日,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时,因炭窑崩塌而牺牲。9月8 日,中央警备团为他举行了追悼会。毛主席同志在会上作了的演讲,这就是《为人民服务》。

【学情分析】

本学期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进过前几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学习本组课文要尽可能地让学生独立的阅读思考,并把自己的理解与感受和同学交流讨论,并且对以前学过的内容进行有机的复习。本文实际上讲了人活着为什么的问题,是进行正确的人生观教育的极好材料。在学生掌握中心后,进一步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读。以加深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理解,同时认识思路清楚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2、学会本课7个生字和新词。

3、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4、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课文中论述的各个层次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思想之间的关系。

难点:理解复杂句子之间的关系;通过划出关联词,逐句分析,再总体思考围绕什么写的来理解句子之间的关系。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整体把握;学习第二、三自然段;学习生字词;初步理解课文,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课题

1、在省个人民政府的办公大楼里都镶着五个字,在每个公安厅里也镶着同样的五个字,在很多的政府部门里都镶着同样的五个字——你知道是哪五个字吗?学生回答,老师板书:为人民服务。

2、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3、指导:这源于毛主席的一次演讲。一九四四年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毛主席发表了作了的演讲,题目就是《为人民服务》。这篇的演讲,是*民本思想和毛泽东思想最灿烂的展示,这篇的演讲从一九四四年以来都深刻的影响着我们。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质疑一:一个字“死”

1、 提问:我认为全文大部分内容是围绕一个字来写的,你觉得是哪个字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听听课文,想一想:

2、 老师范读课文。

3、 学生思考、回答:

4、教师正面肯定之后引入“死”字(如果没有学生提到老师可以直接给出)。提问:你想一想老师(这位同学)为什么用这个字来概括呢?从哪些方面考虑的呢?

5、学生思考、交流、讨论;

6、教师指导:1、文章是为了追悼张思德同志的,本文是因“死”而来的; 2在文中重点讲了“死”的意义; 3在文后谈到了“死人”的是经常发生的,“死”得其所,还有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 4在文章最后还谈到了以后我们“死”人了怎么做的问题。

7、小结:文章是在追悼会上的演讲,引导人们正确的看待死的问题,并从这个问题深化到为人民服务以及全党全军以后应该怎么做的问题上来。

三、再读课文,深入学习

(一)质疑二:两个方面

1、提问:文章写到了死的意义的两个方面,是哪两个方面呢?

2、学生思考,点名回答;(死的意义的两个方面:1、有价值的死;2无价值的死。)

3、提问:关于死的这两个方面的意义,毛主席是怎么说的?在书上划出来。

4、老师指导:死的意义的两个方面:1、有价值的死——重于泰山;2无价值的死——轻于鸿毛。

5、指导: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介绍张思德同志);指导读最后一句。

6、小结:只要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就不怕牺牲,因为为了人民死了也是光荣的。

7、齐读第二自然段。

(二)质疑三:三个人物

1、提问:在毛主席的演讲中一共提到了三个人物,是哪三个人呢?

2、点名上黑板来板书三个人的名字:张思德、司马迁、李鼎铭(指导写字)

3、提问:这三个人物分别是在什么地方出现的呢?请你划出所在的句子。

4、点名回答。

3、提问:毛主席提他们的目的又何在呢?

4、学生再读课文,思考、交流;

5、归纳、指导:(1、张思德:指出他的死是光荣的,追悼他;同时也给全军树立了榜样,号召全党全军向他学习为人民服务,读两句提到张思德的话,体会毛主席的赞扬和号召;2、司马迁:引用他的话来说明人死的目的(讲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意思)指导读这一句3、李鼎铭:是用他提出来的“精兵简政”的意见,来证明我们是完全彻底的为人民服务的。)(一个引例:周总理也提出了很多为人民的好建议,怎么不提他呢?)

学生在思考回答毛主席提李鼎铭的目的上可能有难度,围绕“李鼎铭”重点讲解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三段。

学生思考:这段话共有几句?每句说的是什么?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

①先说出这段话中的关联词,并在书上点上着重号。[因为……所以(因果)如果……就(假设)只要……就(条件)]

②每句说的是什么?

第二句讲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第三句讲凡是符合“说得对”、“对人民有好处”这个条件,不管是谁的批评和意见,我们都要改正,都要照办。

(2)这段的中心句是?(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指导本段是怎样围绕这句话论述的。(逻辑严密的一组复句加以论述和通过举例。指名分别读出这两部分。)这段话一句紧扣一句,层层递进联系非常紧密。先讲不怕批评再讲不讲究批评的对象和方式方法。衡量是与非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

(4)所以,毛主席提到“李鼎铭”先生就是为了说明“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的这个观点。

四、复习巩固

提问:第二自然段中心句是哪句?作者是怎样围绕这个主要意思进行论述的?

(第一句是中心句;先引用司马迁的话做论据,再具体讲什么样人的死毫无意义,什么样的人死得有价值。最后肯定张思德的死比泰山还要重。)这一段是讲革命者对生死的看法人要死得有意义、有价值,揭示了革命的人生观。

小结:我们可以借鉴围绕这一个主要的意思进行一步一步的论述,把自己的观点说明清楚。

结束语:大家说老师我今天是干什么来了?(为人民服务了!)

为人民服务教案(篇2)

【难句讲解】

1.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这句话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我们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的性质,是革命的队伍。一个是我们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的宗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宗旨。

2.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这句话要同前面的意思联系起来思考。什么是好的?符合人民利益的,对人民有好处的就是好的。反之,就是错的。为什么要坚持好的,改正错的?因为我们是革命的队伍,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只有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才能做到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只要我们这样做,我们就能更好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就能与人民的关系更密切,就能得到更多的人民群众的拥护,我们的队伍就一定会更加兴旺、发展起来。

3.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这段话有三个要。前两个是讲在困难面前应该采取的态度,最后一个是讲这样做的目的。勇气,指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

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人原本是会死的,不过,有人死得比泰山还要重,有人死得比鸿毛还要轻。

5.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这句话是说,革命队伍中的干部要关心、爱护每一个战士,使每个战士都感到温暖;革命队伍内的人要互相关心、爱护、帮助,这样,队伍内部才能团结起来。

【句式变化】

一、缩句: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

共产党和八路军、新四军是队伍。

二、扩句:

干部要关心战士。

我们的干部一定要十分关心我们的战士。

为人民服务教案(篇3)

难点:

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理解为人民服务的深刻含义。

教师思考:

本文是一篇演讲辞,属论说文范畴。文章论点鲜明,论述缜密,层层深入,是对学生进行良好革命人生观教育的良好教材。但由于文章内容背景距离学生生活实际较为遥远,对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有一定难度。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收集整理与文章写作背景相关的信息资料,同时准确把握议论文在小语教材中首次出现的特点,也是确保教学成功的关键。

重点:

1、结合写作背景,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2、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特点,体会作者围绕中心逐层论述的思路。

设计特色:

读、议、画、悟多种手段运用,理解课文的论述美。

信息资料:

1、收集张思德及文章写作背景资料。

2、收集议论文写作的相关文学常识材料。

教学要求:

1、自学本课的生字,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2、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教育。

3、深入阅读理解,体会文章逐层展开论述的思路。

4、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流程:

一、发谈话,引出课题。

你听过为人民服务这句话吗?对这句话你了解多少?

(挖掘学生已知,自然引入,利于找准教学活动的切入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圈点勾画,学习生字新词,结合上下文理解字词含义。

2、再读课文,对课文的内容和体裁进一步认识。

(1)在充分读文的基础上,自由交流对文章中心内容的理解,初步理清文章的层次。

(2)交流收集到的议论文写作常识性材料,了解文章论述上的特点,通过读书,加深体会。

(读书是语文学习的根本所在,但读书活动不是机械的照本宣科或简单重复。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增强读书的目的性,在读书中理解,在读书中提高,在读书中体验。)

3、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课堂练习

1、把文中出现的优美词句抄写在积累笔记上。

2、填空,并体会这些句子的特点。

(1)()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有缺点,()不怕别人批评指出。()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行。

四、师生共同回顾,交流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教育影响。

2、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进一步认识课文是怎样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中心展开论述的。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阅读理解的能力。

4、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流程:

一、回顾上节内容,确定阅读方向。

1、通过上一节的学习,你对课文有了哪些了解?

2、作者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中心组织了哪些内容?

二、自主研读,合作交流,提高认识。

1、自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段,深入理解,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2、结合学生的合作学习,教者可以适当提示研讨的问题。

如:你怎样理解司马迁的话?结合现实生活的事例,谈谈你发现的为人民服务的人和事等。

(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引导合作交流,既利于创造性地理解课文,又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

三、深读背诵,升华理解。

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朗读背诵。

2、结合你对课文的理解和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为人民服务的理解和体会。

四、课堂练习:

1、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抄录在积累本上。

2、选择恰当的词语,并仿写一句话。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缺点,()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五、实践活动

收集一些简短的议论文,阅读体会并尝试动笔写写看。

板书: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完全彻底(提出论点)

不怕牺牲,像张思德那样

为人民服务就要不怕批评,只要就(逐层论述)

不怕困难,团结互助

开追悼会寄托哀思,团结人民。(发出号召)

为人民服务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七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彻底、司马迁、鸿毛、兴旺、目标、炊事员、送葬、哀思。

2、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4、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是让小学生初步接触这类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难点是如何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怎样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简介背景。

1.一进北京大门,朱红的影壁墙上为人们服务这五个金黄的大字便映入眼帘了。同学们已经查找了一些资料,谁来告诉大家,这几个字是谁题写的?

《为人民服务》(板题)这篇课文是毛泽东主席在1944年9月8日,在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为悼念张思德同志而召开的会议上所作的演讲。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毛泽东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

张思德是什么人?谁来介绍?(指名介绍)

二.新授课:

1.请同学们看自学要求:(课件1)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认真读课文,看文章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个方面的意思。

(3)、把自己觉得含义深刻的句子划下来,并想想从中体会到什么。

(4)、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按要求自学,同桌交流。

3、交流: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根据回答,板书)

宗旨

死的意义

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团结,战斗

寄托哀思,团结人民

4、质疑问难。

5、把你划出的含义深刻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并说说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三、总结。

在这节课的最后,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段落,让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牢牢地记在我们的心中。

为人民服务教案(篇5)

1导入2轮流读3刚才同学们朗读得非常流利,其他同学在听的时候,有没有发现这篇文章的与众不同之处?

4原来它既不是写人也不是写事情的,有点像我们以前学的演讲稿,而是讲道理的,我们给它起一个庄严的名字,那就是议论文,(板书议论文)

5刚才有同学说它像是演讲,这是毛泽东同志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举行的一次演讲,所以它同时又是演讲辞(板书演讲辞)

6这是我们小学阶段遇到的第一篇议论文,不过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学好,有没有信心呀,我先告诉大家一个小窍门,这个演说辞一般都围绕一个中心来说,就像平常我们学过的有些课文的每一段都有一个中心句,又叫关键句,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所谓中心句和关键句都出现在那些位置?那么就来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你能在这一段中找到它的关键句吗?(学生读书)

7那么这个关键句你能不能浓缩成一个关键词?这个有点难,动脑筋想一想?(正确的生死观)也就是人死的意义是不同的,咱们提炼了一个关键词(死的意义 板书)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是用了哪些方法来提炼关键词的(先读课文—再找中心句---再提炼关键词)

8前后桌讨论一下下你们的结论是否一致。

9你认为第三自然段中的关键句是哪一句?关键词(不怕批评)第四句的关键句是哪一句,那么你发现的关键词是哪一个(团结互助)

10我们来看这篇文章,主席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死。。。团”这么长的文章,我们用了十二个字概括了,我们从提炼关键句,提炼关键词的方法,把常常的文章压缩成了几句话,压缩成了几个词,这就把厚的文章,长的文章读薄了,如果我们把演讲换成这样,同志们我我今天的演讲内容是为人民服务,今天讲这几个问题。。。有些同学笑了,这样演讲不好吗?谁来说一说(过于简单,应当举例子,没有说服力)要有具体的方法,说清楚,说的明白,让大家都信任我,让大家都觉得我说的有道理)

那么我们来看看课文中,主席在说死的意义,他用了哪些方法来说明,死的意义有哪些不同的呢,请同学们用默读的方法思考这个问题,也可以

和同桌交流一下(引用名人名言,还有对比,举例子)他用了几种方法(引用,对比,举例子)

11主席很伟大了,但是他还是引用了名人名言,他引用了谁的名言?你们司马迁有什么了解吗?

12我想问问同学们,是不是名人的每句话都应当引用,我们在应用的时候应当引用什么样的话?13谁来读一读,谁来解释这句话的意思?14齐读

(课件)

15回忆关于生死的名人名言(生当

生的伟大

清白在人间)

16打击提供的都是流传千古的名人警句,这是毛主席采用的第一种方法,当我们想证明自己是对的时候,(我们可以引用名言警句))当我们想让我们的的话更有说服力的时候,我们可以应用名言警句

17接下来是什么呢?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我们来看看这句话,(课件)这里面出现了两个一样的字,这个字的意义一样吗?我们可以把第一个字用什么代替?(献身,就义,牺牲等)第二个死的意义能用牺牲,慷慨就义代替吗,你也给他找一个近义词(罪有应得,见鬼去吧,下地狱,上西天)同一个死在不同的语境中意义也不同,我想问问他们不同在哪里,现在对比司马迁说的话,哪种死死得如泰山重,哪一种比鸿毛还要轻)

18谁来有感情地朗读一下,老师也来读一读,能这样读一读吗(齐读)19主席在这里采用了对比,这是主席的第二个高招,他除了采用对比,还采用了什么?(举例子,)你对张思德有哪些了解(总之他来自平困的家庭)

20放片段(课件),这就是小战士张思德,他一生都在奔跑(张思德的一生最吝惜的是话语,最不吝惜的是力气,他对待自闭症的孩子,对待孤寡老人))

21刚才看了精彩的片段,哪个镜头最打动你

22同学们感触最深刻,因为张思德就是这样一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战士,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让我们回顾一下他离开的情景,我看到这里很感动,我也看到有些同学也非常感动,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张思德的精神,谁来概括。

23虽然你们的话很直白,可是我依旧可以感受到你们没闹的内心

24主席在这里采用了举例子这种方法说明死的意义有所不同,我们用四个字(薄书读厚)

25时至今日,主席的话依旧富有现实意义,主席的话依旧让我们深思,请

同学们浏览三四自然段,你最喜欢哪一句话,展示这句话,请同学们读一读。

26请同学们利用引用,对比,距离字的话,来证明一下自己最喜欢的这句话,把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再把喜欢的文章展示一下下

27这就是同学们时刻牢记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8请同学们有空观看一些非常好的影视作品。

为人民服务教案(篇6)

一、板书课题,简介背景。

同学们,《为人民服务》(板题)这篇课文是毛泽东主席在1944年9月8日,在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为悼念张思德同志而召开的会议上所作的演讲。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毛泽东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我们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要树立这样一种信念:不是人人为我,而是我为人人。

二、学生自学字词。

1、查字典,读准“鸿、鼎、铭、悼”的字音,掌握字义。

2、查工具书,理解“鸿毛、哀思、五湖四海、死得其所、精兵简政”等词语的意思。

三、学生质疑,教师析疑,释疑。

学生对课文中的字、词、句提出不理解的地方,教师加以解决。

毛泽东同志的这个讲话围绕什么中心讲?分几层意思讲?每层意思是什么?(用小黑板挂出来,因为没幻灯)

1、抄写字词。

2、熟读课文。

为人民服务教案(篇7)

《为人民服务》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词,结合课文理解“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精兵简政、死得其所”。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结合具体事例,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教学重点 结合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结合具体事例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教学难点 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导 学 过 程 二 次 备 课 预习题纲

1、初读课文,划出生词,读一读,想一想。

2、搜集有关张思德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出示《怀念张思德》:

巴山蜀水多英雄,思德本是苦寒衣。革命事业无贵贱,伐薪烧炭一心红。虽言安邦赖股肱,平凡岗位亦建功。石峡峪里埋忠骨,领袖名篇传域中。请同学把自己搜集的有关张思德的资料介绍给大家。教师小结:张思德同志牺牲后3天,毛主席在追悼会上作了题为“为人民服务”的演讲,从此,“为人民服务”这句话流传开来,直到今天,在中国武装力量的队伍中,仍有这样标准的口号——“同志们辛苦了!”“为人民服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思考:毛主席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文章的观点是什么?(为人民服务)

三、细读课文,了解内容。

1、全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个方面的意思?

(一、树立正确的生死观,二、正确对待批评,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三、搞好团结、克服困难、提高勇气、相互爱护。)

毛主席围绕“为人民服务”的观点,把几个方面的意思像层层剥笋一样,一层一层讲得非常清楚。

2、学习第2自然段,自读,思考:

(1)这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什么?哪句话最重要?概括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2)理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有的比泰山还重,有的比鸿毛还轻。)(3)、结合资料说说为什么张思德的死重于泰山?(4)、联系实际,说说还有哪些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李大钊、郝副营长、董存瑞、焦裕禄、孔繁森等)

5、归纳学法:先找中心句,再归纳段意。

第一句话讲我们如果有了缺点,不怕别人批评指出的原因——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第二句话讲不管什么人向我们指出都行,都可以指出我们的缺点。第三、四句话是说我们虚心听取批评的前提,就是“说得对,对人民有好处”。第五句话是举“精兵简政”的例子,再次《为人民服务》教案

说明我们愿意采纳任何人的意见。第六句话讲毛主席总结提出我们的队伍要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这六句话,围绕“怎样对待别人的批评”展开,层次非常清楚。(2)理解“精兵简政”,了解提出的时代背景: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顽固势力的进攻和封锁,革命根据地面临着我缺乏的困难,陕北开明人士李鼎铭建议缩小机构,精简人员。为了减轻人民的负担,我们党采纳了他的建议,结果部队、机关变得更加精干,更加强大。

(3)标出本段的关联词语,读一读,体会这段话议论的严密。(因为…所以…;如果…就…;不管…都…;只要…就…就…)

2、学习第4自然段

自由读,用心体会句子之间意思的严密。同桌说一说。

交流:后半部分句子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第一句讲我们要努力奋斗;第二句讲要奋斗就会有死人的事情发生;第三句讲只要是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是死得其所;第四句讲我们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最后一句讲革命队伍的人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文中用“但是”“不过”等词语将句意表达得既清晰又严谨。

3、学习第5自然段

这一段主要讲什么?(用开追悼会的方式寄托哀思,团结人民)

四、总结全文

毛主席通过三个方面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这是一篇演讲稿,属论说文范畴,文章论点鲜明,论述缜密,层层深入。语言通俗、自然、朴实。我们要有意识地学习这种写作手法。

为人民服务教案锦集6篇


您所需要的《为人民服务教案》我们已经准备就绪。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写教案课件,所以老师写教案可不能随便对待。 教案课件是课程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认真对待。还请您能收藏本网页!

为人民服务教案 篇1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领会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重点词句。

2、明确课文中心思想,能理解这个中心思想作者分几层来说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回忆第二节的学法

二、学习第三节

1、运用第二节的学法自学第三节

2、交流

段意: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3、因为......所以......不管......都......只要......就............就......

找到带有这些关联词语的句子,想想,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每句说的是什么?齐读这4个句子。

4、举了什么例子来说明?为什么举这个例子?

理解:精兵简政--缩小机构,精简人员。

社会背景:抗日战争中,由于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顽固派的进攻和封锁,抗日根据地面临着物资极端缺乏的困难。陕北开门人士李鼎铭先生建议缩小机构,精简人员,为了减轻人民的负担,我们党采纳了他的建议,结果部队,机关变得更加更加精干,更有力量。

5、各自自由朗读课文,试着背诵。

四、学习第五节

1、指名读

2、齐读课文,想想课文是围绕什么来写的,写了几层意思。

板书设计

完全彻底

死的意义--生死观

为人民服务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团结、战斗

寄托哀思,团结人民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联系实际谈体会,初步树立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2、背诵课文第三、四节。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反复朗读全文

2、完成课后练习1

3、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4、毛泽东同志的这个讲话一共讲了几层意思?

二、联系实际,谈体会

1、联系张思德同志的生平,说说他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表现

2、谈谈怎样掌握知识,提高思想觉悟,打下为人民服务的基础。

3、作为一个小学生怎样从小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4、作为小学生怎样力所能及地为人民服务?

5、说说你周围的人为人民服务的例子。

6、说说你自己为人民服务的例子。

三、反复谈第三、四节,直至成诵。

1、回忆第三节,按说理--举例--说理把它分为三层;

2、回忆第四节有哪三层,每层各讲了些什么。

3、在理解的基础上读,背。

四、作业

1、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我是为人民服务的,(),如果有缺点,()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2)()你说的对,我们()改正。

(3)()他是做过一些有意的工作,我们()要给他们送葬开追悼会。

2、修改病句。

(1)他出席了学校举行的秋季运动会短跑竞赛。

(2)六年级的同学都尊重小学生守则。

(3)这本书我整整用了半天的时间才看完。

为人民服务教案 篇2

一、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

2、理解彻底。鸿毛、兴旺、寄托、精兵简政、死得其所等词语。

3、理解文中含义深的语句,如:①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②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二)能力训练点

1、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抓住课文的中心思想,体会作者阐述问题的思路。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讲解课文,让学生理解本文的语言之美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之美。

二、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点拨、引导法。

(二)学生学法

自主探究,合作研讨。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2、了解课文中论述的各个层次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论点之间的关系。

(二)难点

理解复杂句子之间的关系。

(三)解决办法

对于比较复杂的句子,可让学生画出关联词语,反复读,然后依据表达的意思逐层加以分析,从而理解句子之间的关系。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首先放手让学生自学课文,把握文章的中心为人民服务;然后通过自学、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弄清全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最后,通过对课文重点词句的理解,深刻领会文中所讲的道理。

第一课时

-、揭示课题

1、简介张思德。

(可让学生结合课前预习先说一说对张思德的了解,教师适当作一下补充。)

怀念张思德

巴山蜀水多英雄,思德本是苦寒衣。

革命事业无贵贱,伐薪烧炭一心红。

虽言安邦赖股肱,平凡岗位亦建功。

石峡峪里埋忠骨,领袖名篇传域中。

1944年9月8日,毛泽东主席参加了一名普通战士的追悼会,他不仅亲笔写了挽词,而且发表了著名的演说《为人民服务》。这位被领袖追悼的普通战士,就是张思德。几十年间,为人民服务这一光辉的口号同张思德的名字一起响彻了中华大地。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思考:本文以什么命题?(中心)全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2、检查初读情况。

(可指名让学生试着说一说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三、合作探究,突破重难点

1、探究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

(1)从这段话中找出与中心联系最密切的一句话。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2)勾画句中的重点词语,体会句子表达的意思。

(学生大都会勾画出完全和彻底两个词语。完全就是百分之百,除了为人民服务之外,再没有任何别的目的。彻底就是做到底的意思,不达到目的决不休止。只有做到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才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革命者,一个人活着才有意义。)

(3)教师小结:这段话点明了我们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的根本宗旨。

(4)齐读。

2、探讨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

(1)读课文,勾画这段的中心句。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2)教师引导:作者围绕这个中心句是怎样进行论述的?

(先引用司马迁的话作论据,然后具体讲了什么样的人死得毫无意义,什么样的人死得有价值;最后,肯定了张思德的死比泰山还重。)

(3)理解司马迁的话。

(可在理解句子含义之前,抓住固、或和于几个词语来理解。固本来;或,有的;于,表示比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说说句子的意思,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要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要轻。)

(4)谈一谈生活当中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例子。

(可让学生先组内交流一下,然后选几个有代表性的事例在班内交流。如董存瑞、雷锋、孔繁森、赖宁)

(5)教师小结:这段话主要讲了人死的两种不同意义及革命者对生死的看法,揭示了革命的生死观。

四、布置作业

1.熟读生字,理解文中的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复习引入

1、指名读1、2自然段。

2、说说这两部分内容各讲了什么意思。

二、合作探究

1、学习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

(1)默读,思考:这部分是围绕哪几句话来论述的?

(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2)理解复杂句子的意思。

(投影出示: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就照你的办。)

①指名读、齐读。

②每句话讲的是什么?

(第一句讲有了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第二句讲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第三句讲,凡是说得对、对人民有好处,不管是谁的批评和意见,我们都会接受、照办。)

③读这段话,注意句中三组关联词语。

(3)结合本段意内容,谈一谈党的队伍日益壮大的原因。

2、学习第四都分(第四自然段)。

(1)指读,思考:共同的革命目标是什么?

(取得全民族的解放,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2)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应该怎样做?

(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互相爱护)

(3)抓住死得其所,正确理解不怕牺牲。

(这里讲了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要不怕牺牲,当人民利益需要的时候,勇敢地挺身而出,毫不犹豫地献出自己的生命;另一方面,要尽量地减少不必要的牺牲,不要因为莽撞、蛮干造成本来可以避免的牺牲。)

3、学习第五部分(第5自然段)。

自读课文,思考:我们要为什么人开追悼会?开追悼会的意义是什么?

(这部分内容较简单,可让学生自学之后,直接说出自己的看法。)

三、总结、扩展

l、朗读课文,体会全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是怎样一层一层表达的?

(要使学生体会到课文所讲的五个问题,都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标准,从不同侧面说明怎样才能做到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2、联系实际,谈学习体会

可以引导学生联系战争年代的英雄人物和和平年代涌现出来的模范,谈一谈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什么。)

四、布置作业

l、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把自己觉得需要记住的语句抄写下来。

为人民服务教案 篇3

A案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五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司马迁、鸿毛、兴旺、炊事员。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4.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1.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2.理解一些含意深刻的句子。

课前准备

1.生字、生词卡片或课件

2.重点句子的课件

第一课时

一、课前交流,导入新课

1.同学们,想一想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你在哪见过为人民服务的字样?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毛泽东在1944年9月8日为纪念张思德同志而发表的一篇演讲(板书课题),相信同学们读后你会对为人民服务有一个正确理解和认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轻声读文,画出文中生字新词。

2.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注意生字要读准字音。

3.同学互相推荐读,教师鼓励读书不太好的同学展示自己。

4.默读课文,你对课文有了哪些了解,还有什么疑问?准备与同学一起交流。

三、同学交流,理清思路

根据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

1.课文是围绕什么来讲的?(围绕为人民服务来讲的)

2.文中讲了哪几个方面的意思?(从三个方面讲了怎样才能为人民服务。A、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B、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利益坚持改正错的。C、为人民的利益搞好团结,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3.各小组代表提出小组同学的疑问,准备下节课共同解决。

学生可能提出怎样才能做到为人民服务?为什么要为人民服务?等一些问题。

四、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和新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质疑入手,品读课文。

怎样才能做到为人民服务呢,带着上节课疑问,我们再次走进文本,默读课文,找出体会深刻句子画一画,简单作一下批注,汇报时可结合自己熟悉事例来介绍。

1.学生默读课文,自主学习。

2.小组内交换自己看法,准备在全班交流。

二、相互交流,突破重难点。

1.根据学生汇报,出示重点句子,谈自己体会。

①结合生活熟悉事例谈自己对生死观看法。(学生可从李大钊或郝副营长等熟悉的事例谈谈对生死观的理解)出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句子,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

②引导学生读好二段。

③同学们理解的很好,出示课件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这段话讲了几层意思,你怎样理解这段话?

(三层意思:1.总说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不怕别人批评;2.是阐述任何人都可以提出我们工作中的不足或缺点;3.只要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去做。)

④指读课文

出示重点句子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结合你知道的事例,谈谈对此句话的理解。(因为我们是革命的队伍,是为人民利益工作的,因此要搞好团结,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2.读课文1段,谈谈各自理解。从完全、彻底词语中你体会到什么?齐读1段。

三、领悟表达,积累运用。

1.《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小学阶段首次接触的一篇议论文,说一说你领悟到什么?(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

2.为人民服务是1944年毛泽东在追悼张思德会议上的一篇著名演讲,同学们赶快用自己喜欢方式把课文背诵下来。

四、说演结合,提升素养。

调查搜集新时期为人民服务事迹,在下次语文活动课中讲给大家听。

(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第一小学郑淑丽)

B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前文,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对本组前两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看到了志士在刑场上视死如归、英雄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历史画面。缅怀着革命先辈,我们心中涌动着深深的怀念。今天,我们继续跟随时空的转换,到延安窑洞前去聆听毛泽东主席的深情演讲。(板书课题)

二、激发兴趣,初读感知

《为人民服务》这篇演讲稿你们的爷爷奶奶曾经背过、爸爸妈妈也曾经读过,文中究竟散发着什么样的魅力在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呢?

1.通过课前阅读资料袋和预习课文,你知道《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做的演讲?

2.自主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注意读准生字新词的读音,边读边思考: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3.交流初读收获

a认读生字词

b指读课文,校正读音

c交流讨论: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三、品析词句,理解感悟

围绕为人民服务,毛泽东主席是怎样层层深入,进行具体表述的?细读课文,随着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我们会感受到毛泽东主席语言表达的魅力。

1.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课文开头明确提出谁为人民服务,为什么为人民服务?

a出示句子: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⑴去掉完全、彻底两个词,比较读,体会两个词语中包含的意思。

⑵说说八路军、新四军这支革命的队伍为解放人民而不惜流血牺牲的事例。

b再读开头,感悟写法。(直接点题,亮明观点)

c根据提示背诵: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是()。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的,是彻底地(

)的。张思德同志就是()。

2.读25自然段,理解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a默读,思考:课文从几个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b再读,动笔划出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说说自己的体会。

c根据学生发言,顺势出示:

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先理解带点字的意思,再说说句意思,然后举例说说哪些人的死比泰山还重。

(可联系刚学过的课文里的李大钊、郝副营长等战争时期的人物,也可联系和平时期为人民利益勇于献身的人物。)

⑵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这段话围绕怎样对待批评讲了哪几层意思?是怎样一层一层讲下来的?

⑶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联系过去的或现在的事例,可以是众所周知的,也可以是身边默默无闻的,说说怎样对待别人才是为人民服务。

四、回归整体,升华情感

1.战争时期,聆听着毛主席《为人民服务》的演讲,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这支革命的队伍不怕牺牲、英勇奋战,用生命和鲜血换来了人民的解放、国家的成立;建国以后,人们背诵着《为人民服务》,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换来了国家的繁荣与富强。今天,你们──21世纪的少年朗读着《为人民服务》,收获到了什么?

2.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读写字词,加强积累

(重点指导鼎的笔顺,读写词语盘点中本课的词语)

二、品析片段,感悟写法

1.品读课文2.3自然段,说说毛泽东主席在论述人死的不同意义和正确对待批评两方面内容时,分别采用了什么方法来增强说服力的?(引用名言、举例子)

2.这两段都围绕中心意思进行了分层表述。再次朗读,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

三、读背摘抄,积累内化

1.朗读全文,练习背诵。

2.课文中有不少警句,可作为我们生活的座右铭。选择感受深刻的句子,抄写下来。

(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沙河镇二小杜彩云)

为人民服务教案 篇4

六年级下册《为人民服务》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联系上下文理解重要词语及重点句子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4、初步了解议论文的表达方式。

5、概括课文中心思想,体会作者论述中心思想的思路。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了解课文的各个层次是如何围绕课文中心展开论述的。

教法设想:

自由读文,合作交流

课时设计: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重要词语。

2、讨论课文围绕主要观点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1、课文围绕主要观点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2、联系上下文理解重要词语。

教法设想:

自主、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进入课题前,先来看一些照片,看看他们都在干什么,并想想他们为什么这样做,为了谁。好吗?

生:好。

师:(观看完图片后)看了这些这些图片,他们那样子做到底是为了谁?说说理由。

生:他们那样做是为了人民。为了人民能够更加幸福地生活……

师:对,为人民服务。他们是最可爱的人,为了人民,他们不怕苦,不怕累。有的甚至连生命都可以牺牲。他们都是最让人感动的人。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新课第12课《为人民服务》。(在黑板上板书:12、为人民服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完成学案“基础达标”一题。

1、让学生边看课文边听录音朗读,初步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

2、学生初步小声朗读课文,在每一自然段前标上序号,画出不会的生字、生词,接着让学生自己借助字典来解决生字、生词。

3、再读课文,完成学案“基础达标”。

同桌交流自学所得。

三、细读课文,完成学案“设问导读”一题。

1、学生自己完成。

2、小组交流,并总结典型试题班上共同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师:我们解决了课文上不了解的词语。现在请大家默读课文,然后说

四、快速浏览课文,完成学案“合作交流”一题。

学生浏览课文后讨论完成。

预设:

第一方面:我党及人民军队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第二方面:讲了人的死有两种不同意义;

第三方面:讲为人民服务要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第四方面:讲为人民服务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第五方面:讲开追悼会的目的。

板书:宗旨——死的意义——坚持,改正——三“互相”——追悼会

教师小结:这五个自然段讲了五层意思,每一个自然段都可以独立成为一段。

四、师生共同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解决了课本的生字生词,初步了解了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主要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课文围绕中心所写的`几方面内容。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每个两行。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2、让学生受到“为人民服务”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让学生正确树立生死观。

3、初步了解议论文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句子的理解。

2、了解课文中论述的各个层次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思想之间的关系。

教法设想:

自主、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会了本课的生词,解决了不理解的词语,也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现在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课文围绕中心写了几方面的意思。

学生自由发言。

二、学习课文,完成学案“合作交流”一题。

1、自由读第一段,结合这一段中的词语说说什么是为人民服务?

2、我们这个队伍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出示这两句话后,让学生读一读,比较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从带点的词语中能体会出什么?请同学们谈一谈。

3、学习第二段,可让学生先自己读一读第二段,画一画有哪些句子不理解,然后提出不懂的问题。

4、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缺点?从课文中画出有关语句。

预设:

1、学生的问题可能集中在这两句话上: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意思是:

学生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可再让学生说说什么人的死比“泰山”还重?使学生深入领会“为人民服务”的含义。

(2)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2、学生领会了这两个难句的意思,教师可让学生带着体会到的感情再读课文,通过朗读,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学生可能画出这几句话。

(1)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教师可将这些句子用多媒体出示出来,然后提问,这段话共有几句?每句说的是什么?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

(2)学生还可能画出这句话:

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学生提出这句话,教师可启发学生结合对上面几句话的理解来体会这句话的含义。

4、学生理解了这几个难句,教师可再组织学生自读课文,进一步深刻体会文章的含义,同时为后面的背诵奠定基础。

三、回归整体,总结全文,完成学案“拓展延伸”第一题。

1、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本通过悼念张思德,讲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

2、写作特点:

(1)本文属于议论文。文章在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中心思想论述时,注重摆事实,讲道理,条理清楚。

(2)本文的语句在逻辑上结构严谨。

四、作业。

读背摘抄,积累内化

1、朗读全文,练习背诵。

2、课文中有不少警句,可作为我们生活的座右铭。选择感受深刻的句子,抄写下来。

板书设计:

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为人民服务教案 篇5

(一)引导学生回忆课文结构层次。

1.自由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的题目是《为人民服务》,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讲了应如何为人民服务?

2.教师小结:这五个自然段讲了五层意思,每一个自然段都可以独立成为一段。

(二)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第一段,结合这一段中的词语说说什么是为人民服务?

2.板示:

我们这个队伍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板示出这两句话后,让学生读一读,比较比较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从带点的词语中能体会出什么?请同学们谈一谈。

(三)学习第二段。

1.学习第二段,可让学生先自己读一读第二段,画一画有哪些句子不理解,然后提出不懂的问题。

2.学生的问题可能集中在这两句话上: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2)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3.学生领会了这两个难句的意思,教师可让学生带着体会到的感情再读课文,通过朗读,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学习第三段。

1.让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缺点?从课文中画出有关语句。

2.学生可能画出这几句话。

(1)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教师可将这些句子板示出来,然后提问,这段话共有几句?每句说的是什么?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

(2)学生还可能画出这句话:

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学生提出这句话,教师可启发学生结合对上面几句话的理解来体会这句话的含义。

3.学生理解了这几个难句,教师可再组织学生自读课文,进一步深刻体会文章的含义,同时为后面的背诵奠定基础。

(五)学习第四段。

在前面三段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不同的形式教学生读书,找难句,提问题;点拨启发学生,理解难句。在第四段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讨论,自己学习。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第四段,画出你认为重要的句子或不懂的句子,然后在小组中说说你对重点句的理解,最后再把不懂的句子提出来,小组里的几个同学共同讨论,互相补充。

2.集体讨论。

(1)请学生读自己画出的重点句,再谈谈自己的理解。

(2)把小组讨论后理解仍有困难的句子提出来集体讨论。

3.指导学生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1)背诵之前应先让学生将这两段话再读一读,对这两段话有一个整体的印象。

(2)出示填空:

①()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有缺点,()不怕别人批评指出。()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行。

为人民服务教案 篇6

为人民服务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文章是怎么样围绕中心论点进行论证的,结合具体事例,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教育。

3、背诵课文。

重 点:初步了解文章是怎么样围绕中心论点进行论证的,结合具体事例,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难 点: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教育。

一、导入

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要说服别人,先要明确自己的立场,提出自己的观点。如何让自己的观点深入人心呢?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第12课(学生齐读课题),学习毛主席的论证艺术与论证魅力吧。

二、学习论证方法

课件出示: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师:请大家自由读这一段,回顾这一段讲了一个什么观点? 生:要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师:在这一段中,你发现了什么论证方法?

生:“‘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一句引用了司马迁的说过的话。” 师:对,你知道司马迁是什么人吗?

生:他写过《史记》。

师:司马迁是西汉夏阳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就是他编写的。为何要引用司马迁说过的话呢?

生:因为司马迁是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家喻户晓,用他说过的话就具有权威性。生:司马迁是个伟大的人物,他说的话更有说服力。

师:对啊,引经据典,会让自己的观点更具权威性,更有说服力。我们一起来看看,司马迁所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固”字怎么解? 生:固,本来。人本来就有一死。师:对,那“或”是什么意思?

生:“或”是或者,死的价值或者比泰山还要重,或者比鸿毛还要轻。

师:联系全文来讲,你的解释像是合情合理,但是,“或”字在古文里,一般指有的人或有的事,你再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生: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要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要轻。

师:这就对了。古人中外,很多人对于生死,都有过自己的观点,我们一起来回忆回忆吧。

生: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师:这是李清照说的。

生: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师:对,这是谭嗣同说的。

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师:这是诸葛亮所说的。

生: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师:这是曹植说的。

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师:这是文天祥说的,还有外国诗人裴多菲曾说过“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课件出示这些诗句),古今中外,许多像司马迁一样有作为的人,他们都认为,死并不可怕,只要死得有价值。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诗句吧。生读

师:引经据点,很有说服力。我们再读读这段文字,你还能找出什么论证方法?

生:“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这句运用了对比论证。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我,我在里面找到了反义词,轻对重。

师: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好对坏,是对非,高尚对卑鄙。你们觉得鲜明的对比有什么好处呢? 生:鲜明的对比会把好与坏说得更清楚。

师:对,鲜明的对比,能让读者形成强烈的是非观,从而更容易接受作者的观者。谁能读一读这一句? 生读。

师:你读的时候,“重”的读轻了,“轻”的反而读重了,谁来说说读这个句子的语气? 生:前一句应该读重一些,读出赞美,后一句要读轻一些,读出鄙视。师:你来试试。生读。

师:读得真好,就是这种爱憎分明的效果,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生齐读。

师:再看看这段的最后一句话,你还发现了什么论证方法? 生:还举了张思德的例子。

师:张思德是个什么人?举他的例子有什么好处?

生:张思德是一个舍已为人的人。他在煤窑塌方时推出自己的战友,自己却牺牲了。师:是的。

生:这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很有说服力。

师:说得真好,活生生的例子,有说服力,这就叫做事实―― 生齐:事实胜于雄辩。

师:毛主席就是运用这些方法来教育大家要树立正确的生死观,人都有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其实,除了死的价值不同外,死还有不同的说法呢,“死”有很多同义词。我们一起来说说。生:去世。生:逝世。

生:驾鹤西去,与世长辞。生:牺牲,就义,捐躯,献身。生:长眠。生:夭折。生:驾崩。

师:专用于皇帝之死 生:圆寂。

师:专用于长老之死。生:下地狱,上西天 生:见阎王。生:挂了。

师:是的,这些词都是“死”,但感情色彩完全不同。我们来举例说说。生:雷锋同志牺牲了。生:董存瑞为国捐躯了。生:季羡林先生与世长辞了。生:郝副营长英勇献身了。生:刘胡兰英勇就义了。生:李大钊英勇就义了。生:蒋介石挂了。

师:蒋介石也曾领导着国民党为抗日战争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对这样一位历史人物的“死”,我们称“去世”比较好,而不适合用“挂了”。生:汪精卫见阎王了。

师:对,这样的大汉奸死不足惜,可以用这个词。生:日本鬼子被八路军打得上了西天。师:(课件出示,为人民利益而死,这个“死”,被人民心怀敬意地称为_______)

生齐:为人民利益而死,这个“死”被人民心怀敬意地称为“牺牲”、“就义”、“捐躯”、“献身”。师:(课件出示: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这个死,被人民唾弃称为_______)生齐: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这个死,被人民唾弃为“上西天、下地狱、见阎王、挂了”。师:我们再读读句:(课件出示: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生齐读。

师:除了张思德,同学们刚才还数出了许多英雄人物的名字。我们再回忆一下,还有哪些人,他们的死重于泰山?

生:舍已为人的老班长。生:憧憬光明的郝副营长。生:左权。生:江姐。师:(引读)对啊,这些可亲可敬的人,他们在牺牲时,他们一定记得:

生齐读: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师: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无数革命战士为了赶跑侵略者,为了打倒反动统治,为了赢得全国大多数人民的利益,他们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数字。(课件出示:抗战八年中国军队伤亡约381万。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方面伤亡130万人,其中,牺牲26万人。)孩子们,看了这组数字,你想说什么?

生:是无数革命先烈的热血造就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生:战争是残酷的,我们中国人热爱和平,但不惧怕战争。师:说得真好!为了人民的利益,我们选择了英勇战斗。(引读)孩子们,这些我们知道名字的和不知道名字的英雄,他们在英勇就义时,心里一定会响起这样的最强音:

生齐: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师引读:今天,我们坐在明亮的教室里,享受着自由与幸福时,我们应该这样缅怀他们――

生齐读: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师小结:这短短的一段文字,运用了引用、对比、举例子等方法,教育了人们要树立正确的生死观。议论文除了要用到多种论证方法外,还要格外注意语言的严密性。我们一起来学学毛主席的语言魅力。

二、学习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课件出示: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师:读读这一段,你发现了哪类词语最多?

生:我发现了很多关联词。

师:再具体地说一说。

生:因为…所以… 如果…就… 不管…都… 只要….就…

师:为了明确这一段的意思,毛主席用到了四组关联词,这样一来,这一段话的意思就非常明确了。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话的意思?(课件出示: 我们接受________________批评。)生:我们接受批评。师:哪些人?没明确。

生:我们接受任何人的批评。师:不正肯的也接受吗?没明确。生:我们接受任何人的正确的批评。

师:还是不行,没有告诉我怎么判断批评是否正确。生:我们接受任何人提出的对人民利益有好处的批评。

生:我还想补充一句――我们应该而且会接受任何人提出的对人民利益有好处的批评。师:来点掌声。“应该”用得好,说明有理由要接受批评,就是“因为 所以”表达出来的意思,“会”表达出了“只要 就”句所包含的意思。看,毛主席的这段话说得多么严密。除了这处,你还能找到哪些类似的句子?

生:“要奋斗就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不过,我们应当尽量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前一句讲了牺牲是不可避免的,第二句讲的是牺牲是有价值的,最后一句再强调要减少不必要的牺牲。

师:你真会思考。对啊,这三句话,毛主席想得多周到,牺牲是不可避免的,但牺牲不是目的。在可以避免的情况下,保存实力,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同学们上午看了一个视频,你们还记得当张思德的死讯传到毛主席那里时,毛主席是怎么一个态度? 生:我记得好像是说毛主席很生气。他说――

生:他说前方战场上死人是必然的,但后方也死了人,实在是不应该。

师:你们真是些细心的孩子,记得这么清楚。毛主席的这三句话,非常严密也非常明确。如果没有第三句话的补充,就会让人产生歧义。所以,在阐明自己的观点时,意思要说得明确,语言要严密。师:正是这篇著名的演说,极大地鼓舞了革命战士,他们都知道了自已身在的这个队伍,是――(课件出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生齐读: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师:这一句话概括地说出来,就是―― 生齐:为人民服务

师:正是这篇著名的演说,使革命战士更加清楚自己的使命,即“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字,深深地刻在了他们的心里,并代代相传。战争年代,中华儿女为赶跑侵略者,赢得解放,他们奋勇抗争,舍生忘死,因为他们铭记,他们的宗旨是―― 生齐:为人民服务。

师:和平年代,中华儿女不计个人得失,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奉献着青春与热血,他们铭记,他们的宗旨是――

生齐:为人民服务。师:我们中华少年,也将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将来,我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我们也应该时刻记得,我们的宗旨是―― 生齐:为人民服务。

三拓展延伸

师:学习了这么精彩的议论文,我们也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一下实际问题吧。(课件出示:你如何说服妈妈同意你看课外书?)要记得,说服别人时,可以引经据典,可以对比,可以举例子等。生:我亲爱的妈妈,求求你让我看看课外书吧。你不让我看,我就躺在地上不起来。师笑:这种办法不是说服,前一句是乞求,后一句是耍赖皮。达不到效果。再想想。

生:妈妈,古人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不多读课外书,怎么能写好作文呢? 师:你什么课外书都读吗?不良读物也读? 生:我只读作文书。

师:那好,其它书都收起来,从即刻起,只准读作文书。生犯难:我还想读故事书?

师:名著就不读了?怎么说才让妈妈不能钻到空子?要注意语言的严密性。生(重新来):妈妈,古人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不多读有益身心的课外书,怎么能写好作文呢?

师:这就对了,你说得条条是道,句句在理,还拿出了古人的话来证明,妈妈只好同意你看书了。还有谁愿意说说?

生:妈妈,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不广泛阅读,人类怎么会进步呢?你看我们班周津宁,经常看课外书,作文写得特别好。

师:我不知道什么高尔基,你也别看课外书,弄不好你上课开小差看书,严重影响你的学习成绩。生:妈妈,您看,这就是不看课外书的坏处吧,您连高尔基都不知道是谁,传到外面,会闹笑话呢。只要我有效利用课余时间,看些有益身心健康的课外书,我的写作水平就会提高。而且,课外书让我增长见识,开拓视野。古今中外,许多有成就的人都爱看课外书呢。

师:语言严密,理由充足,妈妈无话可说了,好孩子,妈妈同意你看课外书了。

师:由此可见,我们在说服别人时,要有理有据,要语言严密。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