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读书心得(系列七篇)

教师的读书心得(系列七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学习事物的自我总结,你是否在苦恼怎么写好心得体会?以下是栏目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的读书心得”类希望能帮助到您,如果您在阅读本文时感觉到一些力量那就是我最大的鼓励!

教师的读书心得(篇1)

小萱和小嫣是一对姐妹。三岁的时候,小萱爱上了舞蹈,她跟着电视频道的表演节目,快乐地转着圈圈,妈妈便把小萱送到了学习舞蹈的培训机构。第一节课,所有的小朋友都快乐地和老师说着再见,蹦蹦跳跳地回家。第二节课,不少小朋友开始哭泣,原来练习舞蹈,伴随着苦与痛。第三节课,有几个小朋友扒拉着门框,死活不肯进去。但是小萱始终没有说过一句痛,从来没有在课室门口,犹豫过。也许,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后来,每周都有舞蹈作业,老师早早在群上发布作业,妈妈却总是最后一天才让小萱做作业。时间长了,小萱渐渐地也就不在主动提起做作业,再后来,老师因为一个同学迟到,处罚了全班同学。小萱再也不肯去学习舞蹈了。

几年以后,小嫣也踏进培训班的大门,开始学习舞蹈。小嫣特别积极,每次上完课,就催着妈妈要完成作业。妈妈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小嫣的这种责任心,每次早早做完作业,就把老师的评语读给小嫣听。

听到这里,也许你已经明白。没错,这个妈妈,就是我。我曾经错过了培养大女儿兴趣的最好时机,等到小女儿也开始学习舞蹈,我开始“觉醒”了。

如果没有读到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种“觉醒”,也许就是我内心的一种愧疚,一种情感的自觉。等我翻开书,读到那些历久弥新的语言,生活中活生生的教育实例,就和作者精辟的理论分析联系在一起,融进了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完成作业,得到老师的肯定,获得积分卡,对一个三岁的儿童来说,就是一种思维的刺激,一种成功的欢乐,滋养着她,促使她愈加生机勃发,积极向上去做更多的尝试、更多的学习。作为一个妈妈,我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帮助她感受学习舞蹈带来的精神上的满足,让她看到自己的劳动和努力,会带来精神上的愉悦。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在学习中取得成就,这一点,形象地说,乃是通往儿童心灵中点燃着‘想成为一个好人’的火花的那个角落的一条蹊径。教师要爱护这条蹊径和这点火花。”虽然我不是女儿的教师,但作为她的教育者,我何尝不是她人生的老师。

以后的日子,我还要多读《给教师的建议》,让前人的教育智慧,一点一滴融入我的思想,我想成为女儿生命中“更好的老师”!

四年级的时候,小萱加入了学校的“古诗班”,每天学习三首古诗。有一天,她突然告诉我,“妈妈,我给你写了一首诗!”

这次,我鼓励她用一个笔记本抄正她的小诗,大声地读给别人听。

我告诉她,“这是很好的创作,还会有更多更好的创作!”

以后的以后,小萱和小嫣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也不知道。但我想,我也要学苏霍姆林斯基,“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

教师的读书心得(篇2)

与书为友,润泽生命

——读《教师的秘密书架——名师与读书不得不说的秘密》有感

西安交大阳光小学杨晓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语道出了为师之道——“欲求教书好,先做读书人”。教师阅读不仅能增加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养,滋养心灵,而且能丰富生命活力。阅读是教师自身成长的需要,是提高教学艺术的重要途径,是引导学生发展的需要。

只有阅读,充实和提高自己,教师才能与时俱进,创造卓越。

潜心阅读《教师的秘密书架——名师与读书不得不说的秘密》一书,就如走进了香气四溢的花园。这本书中,编录了49位名师和读书之间“不得不说的秘密”,这些“秘密”包括读书故事、读书建议和读书思考等。读这本书,我常常被名师的故事所吸引。

以阅读改变人生的窦桂梅;用一辈子读懂一位教育家的李镇西;阅读史即成长史的闫学;与学生签读书合同的王立华……一个个真实的读书故事的再现,为我们一线教师在阅读方面提供了一面面可供借鉴的镜子。沉浸其中,收获颇丰。

一、与书为友,让课堂活水绵绵。

自古以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等描述读书重要性的名言数不胜数。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是教师努力的方向,用手中的书本来实现专业发展是教师努力的目标。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教材内容宽广得多的多的时候,才能深入浅出地应对所教内容,才能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

窦桂梅认为,语文课一旦有了文学的味道,课堂上一定会充满期待和惊喜。在她看来,文学素养的获得和精彩课堂的生成没有别的途径,只有泛读。为了讲好《秋天的怀念》,她几乎把作家史铁生的全部著作通读了一遍;为了讲好《圆明园的毁灭》,她找来对这一历史事件有着不同评价的论著,深入钻研;为了讲好图画书,她更是收集了整整两大书柜的图画书,反复对比、琢磨。

所以讲台上的她,总是充满自信、底气十足,总能展现文本背后的精彩,使自己的教学保持着很高的水准。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评价的:“她所着意带领孩子们进入的是另一个美的世界,这个世界的美,美在丰富,丰富来自对不同世界的阅读。

”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师养成了阅读人文书籍的习惯,就一定能充满自信地站在讲台上,我们的课堂一定是令人期待又充满惊喜的!

二、与书为友,领学生成为“小书虫”。

有位诗人说过:“在书香里跳跃的人生,一定是智慧的人生;在书香里浸润的生活,一定是美丽的生活”;有位教育名师说过:“你的学生能走多远,关键在于教师能引多远”。

是的,要让学生喜欢读书,教师首先应该是个爱读书的人;要让学生成为小书虫,教师首先应该是学生读书的引领者,把每一个学生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学生对书籍热爱,让学生能拥书入怀。河南省安阳市语文骨干教师姚晓静在不懈的探索中,用书本创造了几十条孩子的生活轨迹。孩子们刚入一年级,姚老师选择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经典之作《做人的故事》,每个清晨,她和孩子们一起聆听那一个个含义深邃的小故事,在故事里孩子们学着怎样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学习怎样尊重他人,怎样保护弱者。

从此,爱的春天在孩子们的心中流淌,书香的种子在他们的心中生长。渐渐地,孩子们长大了。姚先生利用暑假把孩子们领进了新华书店。当他们走出书店时,孩子们有一本他们喜欢的书。开学时,在小读书会上,孩子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听着孩子们的精彩发言,姚老师也按奈不住,将自己暑期写的《窗边的小豆豆》的随笔与孩子们一起分享。六年来,姚老师引领着孩子们与书为友,书香早已浸润孩子的心灵,书香早已融入孩子的肌肤。姚老师用阅读来爱每一个孩子。我们怎么能不呢?

三、与书为友,让自己永远美丽。

在人们心目中,教师应该是美和智慧的化身。书籍可以美化教师的精神世界,从而提高教师的形象。记得特级教师张云鹰老师曾经提出了“读书的女人最美”这一响亮的口号,并告诫自己:四十岁之前的容貌是父母给的,四十岁以后用书籍装扮自己。

是啊!用书可以提高教师的精神气质和内在修养,最终使学生喜欢上教师,爱上课堂。我也是一个爱读书的人。我的床头总有一堆书。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手里拿着这些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

《读者》中普通凡人的情感故事,让我感动得潸然泪下;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让我更清晰了自己的教育理念;《课堂教学艺术》让我领悟了课堂教学的真谛。当我在课堂上讲话,当陌生人猜我是老师,当别人称赞我年轻时,我知道这和阅读是分不开的。是阅读丰富和美化了我自己。我知道有一种美,无论是夏天的寒冷、炎热还是春天的三月,它都会摇出一抹绿、一抹黄、一抹红、一抹力,这种美就是读书。

阅读丰富了教师的知识,丰富了教师的生活。在书籍的滋养下,教师的生命变得厚重而宝贵。与书本做朋友,会让我们变得更好、更与众不同、更受学生喜爱、更远离浮躁、更具教育智慧,让我们的教育变得更加美好。

亲爱的老师,让我们拿起书,在书的海洋里遨游。我相信我们的生活会永远美好!

教师的读书心得(篇3)

浦江三中 ;姚秀明我们学校从开始写教学后记,逐步发展到每月在博客上写教学反思,已有几个年头,通过教学反思,教师积累了教学中一些好的经验,更重要的是发现了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在反思中发现问题,加以分析,提出适合的教学策略,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也提高了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吕洪波编著的《教师反思的方法》,通过阅读,使我对反思有了更深的认识:反思不等同于“思考”、“回顾”或是“总结”,不同于课堂听讲,不同于读书学理论,反思是另外一种学习。

教师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思考、反省、探索和解决学校教学管理制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为是立足于自己言传口述的工作实践中,有感受,有体验,不是在教学之外搞“空对空导弹”,追求那种徒有其表的“火光”与“声音”,而是留意观察教学中的得与失,并设法“定点清除”有碍收益的问题。而问题就是课题、教案就是论文。

每次反思的三言两语,都是最有价值的“珍珠”,一旦将这些成熟饱满的珍珠串成项链,那定是价值不菲的教学指南法宝。源于教学的反思,定会指导教学,并且优化教学。他在此书中指出:

“中小学教师的反思是教师运用新的教(**自亿库网请*****。)教育理论要反思和检验现有教育理论的合理性和局限性,用自己现有的教育理论来反思和检验新教育理论的真实性和合理性。”实际上,这样的综合性的表述已经把教师的反思看成了一种公共性的、社会性的活动,它强调了教师反思的社会意义。

反思不仅是教师个体的心理活动,更应该是为其他教师和社会公众服务的,在民主、和谐、温馨的氛围中进行互动和交流也是有原因的。怎么进行反思呢,书中介绍了5种途径,一是要撰写教育日志,把自己在教学中随时出现的、记忆最深刻的事件进行总结和分析;二是撰写教育案例,把真实生活引入课堂,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学生展示典型思想、行为、感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三是撰写教育叙事(教育随笔),把自己从事教学中有现实意义的事情记录下来,记录心灵成长的轨迹,道出在教学过程中的真实情感,既利于理解,又能给学生带来想象的空间;四是通过教后记,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成功和失误,扬长避短,不断改进,就使教师有了很多收获;五是进行网络学习,跨区域共享集体智慧,促进研究深入,既方便快捷,又实现了交流的互动。在反思中要反思态度、反思内容、反思效果。

教学反思是我们教师成长的

教师的读书心得(篇4)

新丰镇中心小学姜舒敏

参加教育工作已经是第二个年头,在这一年多里,我经常听到一个词汇“教师专业发展”。我以前认为是指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和管理能力的提高。看了胡定荣老师的《教师专业发展:

“觉悟”与“正道”》后,我对这一词汇有了新的认识。

胡定荣老师认为教师专业发展要有“专业觉悟”,即教师通过观察和体悟来领悟教育的真谛,发现教育兴废之道,从而指导教育教学实践,获得教育成功的体验和职业幸福。

每一位教师在接手一个班级后,都会自然而然地生出一份责任感,常常“折磨”得人身心俱疲。曾经听同事说,老师这个职业就是每天发脾气。我表示也有同样的感受,每天总会对孩子有各种的不满意,对于个别学生,总有怒其不争的感觉。

但我们都知道,人永远不会把别人的意志当作转移,孩子永远不会为老师学习,所以老师永远不能依靠孩子的突然理解和主动去摆脱不良情绪。那么“出口”在**呢?

胡定荣老师把这场成为幸福教师的修行分为八个阶段:触、受、问、设、验、识、述、度。

教师的专业修行需要“触”,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教师要通过与孩子眼神的接触来了解孩子。改变的前提是要明白,只有了解孩子的思想和性格,才能因材施教。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是世界上最简单的存在。他们没有能力隐藏自己。教师经常能从孩子的眼神和表情中了解他们的思想和想法。

教师的专业修行需要“受”,有丰富的教学感受,才能对教育现象有所察觉和区分。艺术家能敏锐地感知生活,教师同样需要敏锐地去感知自己的教与学生的学。

教师的专业修行需要“问”,即要进行教学反思。一个不断重复以前的教学过程的教是没有成长的能力和空间。只有会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思考的教师才能在修行之路上前进。

教师的专业修行需要“设”,发现教学问题后要对问题的产生原因做出假设,并提出改进方案。教师通过教学反思发现教学问题。在发现问题之后,他们不能忽视这些问题,因此他们失去了反思的意义。教师不仅要思考自身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要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严格大胆的猜测,并及时制定改进方案。

教师的专业修行需要“验”,即要对自己提出的假设进行实践验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师针对存在的教学问题制定的改进方案不一定是切实有效的。这需要通过实践来验证。如果计划不合理,需要不断修改和验证。

教师的专业修行需要“识”,就是通过实践形成正确的识见。教师不应片面地看待自己的教学过程。他们应该认识到自身经验的缺陷,在自我调整的过程中改变学生,摆脱教学的教虑。

教师的专业修行需要“述”,通过表达把个人知识转化为公共知识。我想,此时我在做的便就是“述”了。

教师的专业修行需要“度”,将“度己”与“度他”相统一。发现自己的教学问题并通过不断的实践加以解决,这一过程和结果将使教师获的教育的满足感和荣誉感。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更多的同行,通过他们的验证,把经验传播的越来越广,会大大增强满足感和荣誉感。

成为一名快乐的教师是一个漫长而反复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觉悟”与“正道”》一文提醒我,不必因一时的困惑而迷惘,坚持总是通向彼岸最坚实的桥梁。

教师的读书心得(篇5)

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教师的建议》,我的内心受到了深深的触动。它是20世纪前苏联教育经典译著之一。书中的每一篇文章都谈到一个问题。有生动的事例和精辟的理论分析。

事实上,这些建议给了我们作为教师更明确的方向,对我们帮助很大。它们就像一盏指路明灯。

尽管今天的教育形势比之苏霍姆林斯基所写书的年代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他的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它仍像一场及时雨,滋润着一颗颗干渴的灵魂。就像面对老师,面对老师的苦恼和困惑。在读到“教师的时间从**来”一段时,确实让我产生了很大的共鸣。

作为一名教师,我发现时间总是不够的。每天,我总是备课、上课、写反思等等。抬头看钟,时间一天天过去,我几乎得不到什么。

《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建议:那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他还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

有一天,一位老教师上了一堂精彩的公开课。她的举止吸引了在场的所有老师。当别人问她:“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节课”时,这位老教师说:

“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的!”感动之余,我也豁然开朗。我们总在抱怨着时间的流逝如水似箭,可老天总是最公平的,它给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天24小时,问题还是出在疲于应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后面追着自己而没有主动去做是事。

“书籍是人类的朋友,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就是要读书,读书,再读书。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发自内心的对知识的需要和渴求。

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我们教给学生的基本知识知识沧海一粟。教师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学时做到游刃有余,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自己的知识储备,使自己的知识海洋变得越来越宽广和博大。

前面所举的那个教师就是最好的证明。教师工作和创造的时间就像一条大河,依靠许多小溪来滋养它。如何使这些溪流永远保持旺盛的生命力,需要我们从繁重的教学中振作起来,多看、多思考、多实践。

苏霍姆林斯基以他30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向我们阐述了许多伟大的真理。尽管他来自不同的时代和国家,但他的光辉思想对我们来说一点也不过时。我认为教育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它不会因为时代的变化而改变或消失。《给教师的建议》里面的很多经验都值得我们去一一聆听和反思!

这些都将成为我一生将享用不尽的财富!

教师的读书心得(篇6)

寒假里,我主要阅读的书籍是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读完此书发现,虽然现在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改变,但苏霍姆林斯基那光辉的教育思想对现在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苏霍姆林斯基不愧为伟大的教育理论大师,针对教师的困惑和不解,好象与教师面对面地交流一样,读完后,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本书一开始就提出了值得教师深思的问题:“为什么在一年级就开始出现落伍的,考试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了二、三年级甚至有落伍得无可救药的学生呢?”是这些学生太笨,是他们上课不专心听讲,还是从教师自身寻找原因?

因为曾经遇到过这样的学生,所以我不由得陷入了沉思:作为教育者,我们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性?是否做到了面向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弱势群体。学生再幼稚,也有他个人的思想和情操,有他独特的思维和心灵。他们不是我们恩赐或施展个人魅力的对象,更不是等待我们塑造的苍白魂灵。我们应该多一份关爱,多洒一些阳光给那些“落伍”得“无药可救”的后劲生。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到,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走到他们跟前,看看他们有什么困难,提出专门为他们准备的习题。学习差的学生脑力劳动的效果如何,不能要他们光听别的学生流利的回答,记黑板上的内容,而要设法使他们独立思考,因为思考的过程已经包含对知识因素的利用。要促使他们在每一节课上,在脑力劳动中哪怕获得一点点进步也好。

说说容易做做难。我觉得我做得就不是很好,因为我给学生上着同样的课,提着同样的问题,做着同样的作业,考着同样的试卷。我想,我做得不是很好,是我缺少教育素养的原因吧。而苏霍姆林斯基在《教师的教育素养》中恰恰提到,提高教师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是读书,读书,再读书,读书是教师的精神需要。而我呢,大部分时间忙于上课,批改作业,管理班级,教育孩子,有多少时间煞有其事地捧着教育名著或教育杂志阅读呢?所以今后,我要象要求学生那样要求自己: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

【篇三:《给教师的101条建议》读后感作文】

学了《给教师的身心投入、勇于奉献,拥有无私的爱心、非凡的个人魅力、自信且超群的能力。选择了教师这份工作,就意味着从此你将影响到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记住,教师的职责是帮助别人塑造未来,教师的影响将是永久且深远的。教师的肩上承担着多么高尚、多么令人肃然起敬的责任!这一点,要永远铭记在心。

《给教师的老教师及时提供了迫切需要也本该得到的帮助和培训:为“教”和“学”提供即时而有效的指导;为新教师提供各种实用的教学技巧;促进新教师和教师指导者之间更多的探讨和互动;为老教师提供有益的指导方法和案例;为任何有意于自身提高的教师提供了素材。是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和在反思中学会教育教学、学会成长的好教材。

《给教师的新潮的词语,也没有最新的教育改革理念,更没有泛泛而谈的教育理论。它通过实际的例子来阐述解决问题的技巧和建议。本书的易于实践。书中的言语和比喻幽默、风趣。书中给教师提出了101条建议,每一条建议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在这本书里,安奈特用朴素的语言将自己教育教学中的案例向我们娓娓道来,让你觉察不出教育专著的干涩和乏味,理论与案例有机结合,读了让你回味无穷,意犹未尽。这些建议不论是对新教师还是老教师,在改善学生与老师的关系上产生迅速而有效的效果,使教学效果“立竿见影”

《给教师的镇定,能控制自己的反应,不带着怒气行事。优秀的教师总会以身作则做到最好,但也会寻求帮助,能够很好地与家长合作,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能够从错误中学习和成长,不断取得事业上的进步。

总之,学习101条建议让我收获很多,它给我的教育工作提供了很多帮助,让我的心灵滋养,心胸开阔。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要多阅读这样的好书,让自己在阅读中享受教育的乐趣,找到思考的快乐,使自己成为能影响他人,改变他人的老师,并在教育事业上取得成功。

教师的读书心得(篇7)

平庸是一种不思进取的生活态度,平庸是日复一日的简单重复,平庸是原地踏步缺少创新。作为教师如果只剩平庸,那么我们的教育生活将了无生气,习惯平庸则让我们失去追求梦想的激情。拜读了彭兴顺老师《做卓越的教师》一书,犹如在平静的湖水中投入了一颗石子,激起了我追求卓越的梦想。本书从教师的生涯规划、心理健康、班级管理、课堂教学、论文写作、研修组织、家庭教育、魅力师训这八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所写内容贴近教师的生活,语言真挚,说理透彻,尤其是书中一个个的小故事让各块内容不再以教条的说教呈现,而能使阅读者更好的理解文中内容。

细读本书,我感触最深的是书中的第一辑做卓越的教师,在开篇絮语中,作者谈到,“让每一个学生都渴望事业的成功、渴求人生的卓越、渴求生命的辉煌,这才是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这才是把我们国家和民族引向腾飞和强盛的教育!”而“学校教育不能让自己的学生胸中充满雄心和壮志,那么,这将是最失败的教育!”真是语出惊人!原来我一直以为学校教育最重要的是教会孩子如何学习,如何做人。作者高瞻远瞩看教育,给我们指出了教育的终极目标和最高境界。是啊!作为教师如果没有这样的思想和意识,仅仅局限于上好我们的四十分钟,那就很难培养出雄心壮志的学生,就不能引领学生向更高层次发展努力!要培养卓越的学生就要做卓越的教师。如何做卓越的教师?首先就要调整心态,“爱我所选”,矢志不渝,终生不悔!只有抱着这样的心态,我们才能提高工作效率,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才能在积极的教师职业生涯中获得更大的成功。

要想时刻保持工作的积极性,时刻拥有追求卓越的激情还必须善于调整心态,本书第二辑做幸福的教师从“学会阳光思考”、“学会人际交往”、“学会开心工作”、“学会开心生活”四个方面阐释了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调适。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说过:“要播洒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充满阳光。”美国学者诺丁斯在《幸福与教育》中说过:“一个幸福的教师才能教出幸福的学生。”教师积极阳光的健康心理直接决定着学生健康心理的养成。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每天重复着许多相同的工作,备课、上课、作业、考试,甚至还要应对各种检查,职称评聘,难免有些枯燥乏味无奈。如果过分纠结于这些负面情绪,何来快乐可言?正如作者所言,不是你面对的东西决定你的幸福,而是你面对的方式决定你的幸福。成功者喜欢做自己感兴趣的事,也喜欢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不要总是纠缠工作压力的消极方面,要学会尝试发掘工作的意义和乐趣。在工作中我们要学会承受冷落,学会历经磨难,学会创新工作,我们就能体会“工作着是快乐的!”的内涵。

追求卓越的教师还必须是善于完善自己教育能力专业技能的教师。作者从班级管理、课堂教学等多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作为教师,传道授业方为根本。亲其师信其道,要让学生因你的魅力而喜欢你的课堂,因你的课堂而爱上你的风采。这就需要教师静心阅读文本、潜心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一堂好课,是用‘心’上出来的”。在平时,我们要虚心学习,借助学校组织的各种听评课和教研活动,欣赏名师课堂,研究教学艺术,打造自己独特的魅力课堂。教育教学能力的完善还必须重视教研善于反思,教研活动是卓越教师培养的重要途径。“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浮。”作为教师,要把教学实践与科学研究相结合,让实践帮助理论的提升,让理论检验实践的正确。我校要求每星期都要有固定的教研时间,我们要抓住每一次教研机会切实解决教学中困惑和问题,不应将教研流域形式。不仅如此,我们还应当养成记录自己平时思想火花的习惯,善于反思,勤于协作,将教育失误变成教育财富,那又何愁不卓越?

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让我们从拒绝平庸做起,启动自己全部的激情去学习、去工作、去生活,我们对学习、对工作、对生活的爱就如朝阳一样喷薄而出,冉冉升起在我们生命的天空中,我们就会蔑视失败,渴望成功,拥抱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