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十一五规划建议几点心得体会工作总结

学习十一五规划建议几点心得体会工作总结。

时间已经悄悄的和你擦肩而过,留着的只有记忆我们在某些事情中会有很多的收获,很有必要给自己写一份总结,一份给自己的总结,总结的目的在于让我们知道自己,认识自己。对于总结范文你有什么心得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你提供学习十一五规划建议几点心得体会工作总结,供您参考,并请收藏本页!

一、高瞻的决策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普遍重视和巨大鼓舞,也为世界各国所瞩目。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为关键的时期,所做出的符合国情,顺应时代,凝聚民意,最具战略意义的纲领性文件。这一宏伟蓝图之所以深得民意,鼓舞人心,是因为整个规划自始至终贯穿着:以富民为根本,以兴国为己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强大动力,以开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为重点,以人才强国和生态环境安全、美好为保障,以期全面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的目标。这是高瞻的决策,明智的选择,为全国各族人民所拥护。
2、“十一五”规划始终倾注着求真务实和“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精神。规划中刚性的目标(翻一番),硬性的指标(单位GDp能耗比“十五”末期降低20%),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取消农业税的壮举等等。有力的举措,明确的要求,艰巨的任务,可喜的前景,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富民兴国的坚强意志和执政能力。也表明了中国在当今时代愿与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前进的决心和愿望。
3、“十一五”规划是行动的指南,它可激励全国人民奋发图强的上进心,增强各族人民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全国必将掀起深入学习和认真执行“十一五”规划的热潮。学习“十一五”规划可以明了国情,关心国事,知晓国策,热爱国土,建设家园。可以深信,在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奋发图强,必将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取得更大的成绩。
二、艰巨的任务
4、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着提高。2004年我国GDp达到15.99万亿元人民币,国际排行由第七位上升到第六位(按2005年12月20日公布的最新数字)。形势十分喜人。
然而,我国毕竟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三农问题的任务相当艰巨;生态环境相当严峻等等。这些必须加以重视和认真解决。
(1)我国既是幅员辽阔的大国,又是生态环境的弱国;既是人口数量的大国,又是人口质量的低国;既是能源消费的大国,更是能源浪费的大国。(例如,我国单位产值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4倍,是德国的4.97倍,日本的4.43倍,美国的2.1倍,印度的1.65倍)。过去一直在说:“中国人口众多,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是客观事实,“地大物博”是言过其实。只要用13亿人口这个沉重的分母一除,就可以看出中国地也不大,物也不博。我国人均土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人均矿产资源、人均水资源,分别为世界人均水平的:33%、43%、58%、22%。(我国是世界13个贫水国家之一)以上这些可以说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基本国情。
(2)在环境质量方面,我国有两个不利条件,一是自然生态环境先天不足。从气候看,干旱、半干旱区占全国土地面积的52%,从地理条件看,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岩溶地区等生态脆弱区约占国土面积的37%。二是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土地沙化面积每年新增加3436平方公里。森林生态退化和草原退化仍在扩大,10%—15%的高等植物物种处于濒危状态。环境污染严重,1/3的国土受到酸雨的影响,七大江河水系都有不同程度的污染,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很大,超过了环境自净能力。75%的湖水出现了富营养化,近3亿农村人口饮用水不合格。据中科院专家测算,2003年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的比重高达15%,形势是严峻的。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总体恶化趋势尚未根本扭转,环境治理任务依然相当繁重,要大力宣传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重要性”。(胡锦涛《把科学发展贯穿于发展的整个过程》引自《新华文摘》2005年6期)
(3)我国疆域辽阔,区域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地区差距十分明显。特别应当提出的是西部少数民族自治地方(以下简称民族地区)的贫穷落后最为突出。如何在“十一五”时期加快西部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步伐,这是关系到2020年全国能否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问题。因为我国55个少数民族绝大部分世居在西部地区,对全国民族地区的兴旺发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简言之,西部民族地区脱贫致富之日,也就是全国民族地区兴旺发达之时。这是因为西部民族地区的面积(594.7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民族地区总面积(611.73万平方公里)的97.22%。而且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86.3%。西部民族地区的国境线长18160公里,占全国陆地国境线总长的79%,与周边14个国家为邻。不言而喻,无论是从国土面积来说,还是从少数民族人口来说,西部大开发就意味着中国少数民族的大振兴,中华民族的大腾飞。
5、西部民族地区的贫穷落后是由于新中国成立前的历史欠账太多,底子太薄,基础太差,加之生态环境和地理条件较差等原因,社会经济发展十分缓慢。新中国成立后,在党中央和各级政府的关怀帮助下,推翻了落后的社会制度,先后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飞跃,相继成立了各级民族自治地方,实现了民族平等。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却不可能一蹴而就。西部民族地区除五大自治区首府和27个自治州州府及个别城市的社会经济较发达外,其余自治地方,特别是广大农村,尤其是高山区、石山区、偏僻牧区、偏远边区还相当贫穷落后。极个别特困地区仍处于“住在河边闹旱,能源窝里缺电,交通道路不便,文盲到处可见,地下宝藏无限,捧着金碗讨饭”的困境之中。
从总体来说西部民族地区:农业落后,工业薄弱,第三产业不发达,交通闭塞,科教水平低下,劳动者素质差,城镇化程度不高,市场经济发展迟缓。这一严峻现实,极大地牵掣着中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进程。不难看出,中国奔小康,关键在西部,重点在民族地区,难点在农村,焦点在山区。这是一项既持久又艰巨的国土建设任务。
三、明智的选择
“十一五”规划特别强调指出,要坚持用发展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坚持“六个必须”、做好“五个正确处理”。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6、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
“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电话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指出: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在资源和环境方面付出了巨大代价。浪费资源现象相当严重,中国资源支撑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己难以承受。在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中央明确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由中国基本国情决定的。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事关现代化建设事业、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期发展。要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要以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做到资源综合利用,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7、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这标志着中国执政党治国理念的提高,执政意识的增强,国土建设能力的升华。循环经济是一次深刻的范式革命。人类社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种模式。第一种是传统经济模式,人类从自然界获取资源,不加任何处理地向环境排放废弃物,是一种“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简单线性经济过程。这种发展模式导致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资源短缺危机愈发突出。经济虽然发展了,但环境付出的代价与日俱增。第二种是“生产过程末端治理”模式。虽然注意到环境问题,但具体做法是“先污染、后治理”。但由于治理的技术难度很大,不但治理的成本奇高而且生态恶化难以遏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都很难达到预期目的。第三种是循环经济模式。它倡导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对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创新,不仅可以减少资源消耗,而且可以大大减轻环境污染,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它的基本含义是要求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发展效益。按“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采用全过程处理模式,以达到减少进入生产流程的物质量,以不同方式多次、反复使用某种物品和废弃物再变为资源的目的。实现从“排除废物”到“净化废物”到“利用废物”的过程,达到“最佳生产、最适度消费、最少废弃”。用通俗话来说就是实现“财富翻一番,资源使用少一半”的目的。
发展循环经济是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是防治污染的重要途径,是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就业的一条有效举措,是我国应对入世的挑战、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客观要求。党中央提出在全国发展循环经济实乃明智的选择。
四、中华的腾飞
8、综观全局,21世纪头20年(“十五”——“十三五”时期)是我国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要达到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一个必须紧

GZ85.com更多总结扩展阅读

撰写审计工作总结的几点建议


撰写审计工作总结的几点建议

11月了,大部分审计工作行将结束,审计工作总结也摆在日程上即将开展。翻看过去的审计工作总结感慨万千:辛辛苦苦一整年,怎么审计工作总结上业绩平淡如水?自省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报流水账,未分门别类

正如审计日记或者审计工作底稿的集合不是审计报告一样,在工作记录等素材的基础上起草工作总结,首先需要做合并同类项的工作,完成归集工作后再调整出适当的顺序,使文章具有清晰的脉络和层次,避免零碎和杂乱的感觉,这就形成了工作总结的初步框架。

二是罗列条目,未纲举目张

总结若只是简单地罗列工作业绩,就达不到回顾评价的目标。适当地介绍工作项目的具体情况如工作的内容、方法、成效和特点等,也可以根据工作特点、受众要求做出适当调整。具体的表述可繁可简、可详可略,一切都以能够满足报告使用者对工作信息的需求为目标。

三是语言啰嗦,文字不精练

言之有物的总结报告就像一座金字塔,塔尖展示今年收成的份量。要用简短通俗的信息化语言来总结。体现为:一是用事实和数据说话;二是不停留在事实的表面,而是把零散肤浅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的规律性认识;三是给出可操作的行动指南,而不是心灵鸡汤。

四是照搬照抄,特点不突出

拿以前年度或者其他单位的总结报告作底本,改头换面、翻陈出新是偷懒的做法。不同行业、不同单位有不同的业务特点;不同年度、不同环境有不同的工作重点。应该以年度的工作思路和实施计划为纲总结工作中采取的新思路、新举措,体现成绩时要突出新成效、新经验。

二、改进的几点建议:

一是从思想上找问题。

思想是支配一切行动的指南。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这一思想,是否做到了党性和个人修养的加强,是否做到了把纪律挺在前面,是否在作风建设上做到了持之以恒,是否在廉洁自律方面做到了坚守底线等等。都要有勇气回头看看走过的路,办过的事,想过的问题,要从灵魂深处进行反思与审视。

二是从行动上找弱点。

行动也是生产力。围绕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详细的考核目标、量化任务等,大家都在努力工作,但问题是:不是所有的任务都能很好地完成。强弱项,补短板是常提到的一种补救措施,那么在具体行动上是否做到了攻克难关?这就需要反思执行力与方式、方法,需要从根本上提出解决的路径,确保其可操作性。

三是从项目上找原因。

审计工作最核心的还是具体项目的执行与落实。不同的项目有不同的工作状态与模式,但状态是变化的,模式是可以改进的,为什么有的项目完成得很好,成为优秀项目,而有的项目却做得不够理想,甚或有缺憾。总结不能掩盖问题,不能在问题的查找上轻描淡写,很多时候,找问题比看成绩更能影响来年的工作思路。

四是从执行力上找差距。

工作成败的考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执行力。有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队伍,那么一定能做出很好的成绩,但一个队伍也是由个体组成,每个人的执行力都会直接影响到全局工作的实施与开展,乃至影响到最后的结果。因此要善于总结并敢于自我揭短,充分暴露不足,并有克服各种问题的勇气与信心来提高业务执行力。

五是从谋划上找突破。

变化是永远的不变。面对新一年审计工作,如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精心谋划,发掘亮点,是要认真思考、合理规划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在相关审计项目的立项上科学安排,精心组织,做出成效。既要认真总结过去的同时,又要规划好新一年的奋进目标,力争做到开拓创新,求真务实,不断加压,将自己锻造成真正的铁军。

最关键的是客观真诚!

讲进步不要忘了领导!讲本领不要忘了员工!讲成绩不要忘了配合部门!讲现在不要割断历史!讲缺点不要忘了自己!

写审计工作总结的总结是:用客观的数据说话、重点的内容要突出、先进的经验要提炼、存在的不足要剖析和改进


浅谈“阅读”与“习作”教学的几点体会


“阅读”是学习各科知识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占重要的位置;写作更是学生课内外的一项重要任务。二者之间既有不同的教学特点,又存在相互依赖的的关系。由此可见,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升华。只要打下坚实的阅读基础,才能写出更好的文章来。因此在“阅读”与“写作”中,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谈一下在语文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一、研究学生规律,明确教改方向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素质,使教改工作取得进展。我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研究,了解“他们是怎样上好语文课的?”“有什么规律?” 等问题,通过课堂实际考察,我发现存在这样几个问题:1、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用自己的讲解,繁琐的问答式代替了学生的读书实践活动,占用了有效的读书时间,使“学堂”变为“讲堂”,很多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是“读书”,而是“听书”。2、学生在读书中缺乏独立思考,他们常处在只“读”不思的境界中,所以,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往往是“乱蒙一气”。而教师又用自己或少数学生的思维代替大多数学生的思维。3、还有一部分学生对读书不感兴趣,在学习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上这些情况,明显突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学生没有读书的机会,也没有多读多思的习惯,更严重的是他们没有学到读书的方法。目前,对这种教学质量不高的症结所在。说明小学阅读教学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其实,中国有很多的传统经验,“熟读精思”就是语文教学中的精华。我们在教改中,应将传统的教学经验同现代的教学思想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会阅读,通过阅读,掌握更多的写作方法。从阅读中受到熏陶、感染,获得正确的读书方法。明确教改方向后,我经过潜心研究,制定了一套新的教学方案。即:课内导读,课外自读,在阅读教学中讲规律,教给学生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样,既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又为今后的写作打下了基础。我的具体做法是这样的:二、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针对学生“读书难”这一问题,我教给学生“一问四读 ”的读书方法,学生掌握了读书顺序,一步步把课文读懂。这种方法是:1、课内阅读,创建新体系。(1)对课题发问,寻找作者成文的思路。“课题”也是文章的“标题”写文章拟标题,可以提示暗示文章的中心或主要内容,提示写作目的等。总之,标题与文章内容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学生通过对标题的发问,就能揣摩作者成文的思路,例如:在学课文《西湖的“绿”》这篇课文时,通过提示课题,学生对西湖的印象是“碧绿的湖水”或西湖周围是一片绿的景象。(2)初读课文,了解文章的要素。学生通过初步的阅读,学会了生字、新词,了解到这些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作用。然后想一想文章的主要内容,目的是初知大意,了解文章。例如:文章选择那些材料?这些材料是怎样表达主题的?(3)细读课文,把握作者的思路。学生了解课文大意之后,围绕着“怎样写”的问题边读边思。逐步给课文化分段落,加深理解。值得注意的是:通过细读,学生在质疑问难中,在解决不了的难题时,教师要再导,学生再读,直到完全理解为止。(4)精读课文,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在精读的基础上,围绕着“为什么这样写?”放手让学生自读,通过词、句、段的重点训练,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5)评读课文,自行总结学习方法。这种读法是衡量阅读水平的标志。通过学习可以谈感受最深的地方,可以理出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写作思路,使学生互相启发,各有所得。这种阅读方法使我体会到:没有吸收就没有表达;只有吸收多了,表达得才更加充分,才能左右逢源,得心应手,运用自如。2、课外阅读,探索新途径。实践证明:小学语文教学在有限的课内中学习是不可能的。因此,做为我们教师,要有计划地指导课外阅读,使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通过阅读,了解写作方法。在阅读与写作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安排的:(1)根据每一组教材的特点,采用课内带课外,一篇带多篇的方法,注重教方法,教规律,做到一课一得。一单元一得,得得相连,为学生的阅读、写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例如:学生学完一则寓言故事,我就向学生推荐“寓言故事”丛书,学生产生了兴趣,学到了本领。当学到,《五彩池》一课时,我又向学生推荐了写景的文章。有的学生高兴地对我说:“写景文章按‘总----份----总'分段的比较多。”同学们纷纷谈论自己获得的写作知识。这样,通过课外阅读,学生们产生了兴趣,丰富了知识,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更有效地提高了他们阅读、写作的能力。(2)动员学生订阅少年儿童书报,建立班级图书角。除此之外,还要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阅读活动。如:故事会、朗读会、读书心得交流会……三、提倡阅读鉴赏,悟出写作之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古代诗人杜甫所言。的确,多读好书能令人精神境界净化。但从写作角度的要求上看,仅仅读书、积累还不够,还要鉴赏,分析文章,领会写作原理,指导写作实践。在近年来的语言教学中,我应用了从读学写,以写促读的教学方法,效果甚佳。我指导练习的形式是:从“读”学解题,作文练审题和拟题;从“读”学归纳中心,作文练怎样表达中心;从“读”学分段,概括段意,作文练拟写作提纲;从“读”学区别文章主次,作文练安排详略;从“读”学捕捉重点段,作文练怎样突出中心;从“读”学品评课文,作文练修改初稿。由此,很多学生能够运用阅读课学到的读书方法去领会内容,把学到的精炼的词句深深刻在自己的大脑中,运用到写作中。这样相辅相成,顺应了阅读与写作两个逆向心理历程规律。经过我的教学实践,初步完成了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整体改革的设想,学生们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至此,我感到无限的快乐!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心得体会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心得体会(一)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这本书是苏霍姆林斯基将其教育教学中的实例,以平实精炼的语言,辅以精辟的理论分析,内容基本涵盖了教育教学中的方方面面,既有对教师教育教学方面的指导,也有对教师提升自身素质的建议。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贯穿于书的始终,使一线任教的我如获至宝、受益匪浅。

(一) 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个人才能,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学任务。及时地发现、培养和发展我们学生的才能和素质,及时地了解每一个人的志趣,这一点正是当前教学和教育工作中要抓的一件主要的事。教师的共性教育不能排除个性教育,而且必须依赖于个性教育去充实、完善和提高。

那么在教学实践中,作为教师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领域,学校里人人都是可育之才。杜绝搞一刀切,我们应当关注的不是哪一个学生更聪明,而是一个学生在哪些方面更聪明。教师必须要照顾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满足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教师的责任在于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并加以引导和鼓励,让学生多种多样的才能、天赋、意向、兴趣和爱好等个性特点充分发挥,促使学生获得成功,从而树立起自尊和自信,并最终成为社会有用之材。

二、教师要有深厚的知识底蕴。

三、要有语言修养。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的语言若是混乱,没有逻辑顺序,他讲的教材的意思是那么模糊不清,这会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疲劳甚至产生厌学,加重学生的负担。

教师的语言是关系到激发学生情感、实现教育教学效果的一门艺术。是否有技巧与魅力、是否具有感染力是十分重要的,是教师职业特点所需要的。这就要求教师所用语言应该是:第一,准确简明、科学、富有示范性;第二,通俗易懂,富有幽默感;第三,条理清楚,富有层次感,逻辑性;第四,点拨启发,富有激励性;第五,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等。而作为低年级数学教师要把抽象的理论、课本的死知识讲活讲得具有吸引力,要使学生兴致浓厚,就必须丰富自己的语言,如果具备深厚的语言功底,那么,我们的课一定会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心得体会(二)

《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是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为了解决中小学的实际问题,专门为中小学教师写的教育经典丛书。尽管今天的教育形势与苏霍姆林斯基写书的年代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他那闪光的思想,精炼的语言,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它就像一场及时雨,滋润着我们一颗颗干渴的灵魂,它就像与教师面对面一样,针对教师的苦恼与困惑娓娓道来, 常读常新,每次读都有新的收获和体验。

翻开书,一百条建议之首便是作者在反复的教导我们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首先就要我们了解,每个孩子都是独立不同的个体,在学校里,教师不应该一视同仁,尤其是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要个别对待。

作者打了一个最形象的比喻:让所有刚刚入学的7岁儿童都完成同一种体力劳动,例如提水,有的孩子提了5桶就精疲力尽,有的孩子却能提20多桶,但是如果你要强迫一个身体虚弱的孩子一定要提20桶,那么这就会损害他的力气,他到明天就什么也干不成。儿童的脑力劳动所需要的力量,也是象这样各不相同的。读到这我不禁想到一个一直困绕我的问题:为什么在我所教授的学生中会有明显的优差生等级?

为什么同时教授,有的学生可以很容易很完美的掌握,而有的学生却什么也学不会,现在我终于明白原来我没有在备课中考虑到孩子们的差异性,没有周密的考虑到每一个学生在上课时将要做什么,没有因人而异,为他们挑选适合他们学习的内容,使他们取得一点小小的成就。原来就因为我这种欠缺考虑的备课,使我的课堂中产生了很多的无效劳动,而无效劳动这大概是学生和老师可能遇到的莫大的严重危险吧。正是苏霍姆林斯基首条解决了我初为人师的困惑。

在读到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段时,确实让我产生了很大的共鸣。作为一名教师,的确发现时间总是不够用,每天总是备课、上课、训练、写反思等,仰望时钟,一天时间却又过去,可收获却不大。于是,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往下寻求答案。

作者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建议:那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的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他鼓励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在热烈而紧张的劳动中抽出时间来逐渐地,一步步的积累精神财富,智力财富和教育的明智。他教育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要学习教育同行们的优秀经验,取得他们的优秀信念,深入思考优秀教师的经验,将有助于我们看到: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要取得某种结果,都取决于哪些因素。

读到这些建议,突然很懊恼自己的消极,一直抱怨工作太忙,时间太少,而忽略了学习,忽略了读书,忽略了我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只是沧海一粟这一简单的道理。曾经雄心壮志的想过,要完善自己,但是现实的工作却成了我颓废最好的理由。为什么不能在闲暇之余读读手边的书,为什么不能在没有课的时候多去听听同行们的经验,为什么不能在晚上清闲的时候写写一天的教学日记,想想,时间真如流水就这样荒废了。

书是知识的源泉,聪明的殿堂!它会给人气力,读书可以改变人生。读完了《给教师的建议》,我不时地反思自己,提醒自己要把这些宝贵的经验转化成自己的工作方法,应用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应当主动地去学习。因为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赢得自身的发展,才能提高自己的素质,这是作为一个真正的教师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