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业局工作总结及工作打算

时间已经悄悄的和你擦肩而过,留着的只有记忆我们在某些事情中得到了一些感悟了很多,我们一般会在事情结束之后写一篇总结,总结对我们自己的帮助很大,怎么样去写好总结范文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县农业局工作总结及工作打算,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农业局sO100
2004年及2005年工作打算
2004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农业局的大力支持下,以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集中精力狠抓一系列方针政策落实,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一、2004年,我县“三农”工作呈现出“三增”、“三化”、“三加强”的良好发展态势
三增:一是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增加。全县粮食作物种植总面积达105.92万亩(包括复种面积),同比增加18.92万亩,增加21.7%,全县粮食总产47.8万吨,同比增长6.1%,面积和产量均超额完成市里下达的计划任务。二是农民增收。全县实现农业增加值4.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78元,同比分别增长6.7%、15.5%,扭转了连续7年徘徊的局面,首次超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三是农产品竞争力增强。今年引进优新品种16个,种植重庆面包麦等优质小麦5万亩,推广地膜玉米4.0万亩,发展优质绿豆5万亩,农业标准化稳步推进,创建了“怡芝林”、“一品金”等枇杷品牌,万古的黄金梨获得农业部早熟“优质梨”称号。
三化:一是农业产业化
今年,我局超额完成重庆市下达我县“百万吨优质粮深加工产业化工程”基地建设项目,其中:种植优质杂交高粱2.2万亩,超计划面积0.2万亩;种植“重庆面包麦”3万亩,总增纯收入96万元;完成优质水稻基地建设40万亩,超计划20万亩,其中优质中稻25万亩,实现收入20400余万元,优质再生稻15万亩,实现收入3384余万元;建立优质双季花生基地2.02万亩;加强了枇杷新植1万亩和对去年新栽植140万株枇杷的春季管理,目前成活率达90%以上。正在规划和运作建设年产500吨的枇杷酒厂1个,建设年保鲜能力1000吨冷藏保鲜库2个,正在申报枇杷绿色食品品牌;冬菜种植面积8900亩,加工成半成品3103吨,种植生姜、辣椒1.1万亩。对县内从事稻谷、小麦、高粱等粮油产品加工和营销的重庆大足粮茂米业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市大足笛女酒业有限公司等五家龙头企业进行了资金、设备、技术、市场等详查,建立了县级领导和项目牵头单位以及农业科技人员长期联系龙头企业制度。重点帮助龙头企业建好生产基地,引进优良品种,搞好基地农户技术,按企业产品质量要求,指导农户进行标准化生产。同时,帮助企业和农户签订、落实好订单,今年,全县25万亩优质稻,产量12.5万吨,通过龙头企业签订收购定单4.5万吨,占35%。今年我县新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或协会)11个,其中:大足县万古镇黄金梨专业合作社被确定为市级试点单位。
二是项目高效化
今年,我局对项目建设实施工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项目办公室以开展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1.劳动力转移培训。今年,我县30余所定点培训机构共举办培训班200余期,培训农村劳动力8646人,超计划3146人,转移就业8278人,就业率达95.7%,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7372人,超计划4029人,劳务收入逾10亿元。2.沼气建设。全县两个示范镇已完成11个示范村,按计划全部完成2600口新建户的农村沼气池建设任务,改建省柴节煤灶2600户,改善了农民的生存环境。3.双季花生增收效益显著。全年推广种植优质双季花生2.0万亩,每亩实现产值1948.44元,每亩实现纯收入1248.44元,优质双季花生项目涉及农户3万余户,户平增收800余元。4.粮食直补兑现到位。由于政策引导,宣传到位,全县撂荒地恢复种粮面积65232.81亩,直补农民近98万元。共种植再生稻15.51万亩(超市下达任务5100亩),直补农民75万元(未加县里补贴的各种物资)。
三是农业投入多元化。今年,在局项目办的协同下,各单位开展上门招商引资活动,共引进招商项目6个,引进资金4543万元,到位资金2643万元。共争取到县、市、部级项目28个,引进资金1580.85万元,为我县农业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农业部“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建设项目落户大足,其中中央配套资金330万元,地方配套37万元。项目建成后对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加强:一是落实,执政能力加强。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和全面贯彻《决定》精神,坚持和

“”重要思想,切实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建立健全和认真落实干部理论学习的各项制度,推进理论学习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今年,我局根据实际制定了全年的学习计划,同时,按照学习计划分别组织实施了学习内容,到目前为止已组织中心组学习9次,科、站、室、场负责人学习20次,职工学习15次。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执政党形象,落实了农业局机关党风廉政责任制分工,狠刹奢侈享乐、铺张浪费歪风,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违规案件,继续抓好“减负”工作,深入开展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工作,全面实施场(站)务公开工作。
二是科普知识得到广泛运用,农业综合执法加强。利用新闻、报刊、流动宣传车、送法下乡等形式宣传《种子法》、《渔业法》、《农业法》等法律、法规,组织开展了农村税费改革精神和中央、市减轻农民负担政策宣传活动;对全县农经人员进行了有关农村、村务公开、土地承包、减轻农民负担等方面的培训,印发宣传资料7200余份,印发举报监督电话2000余份;对全县300多户农资经营业主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强化培训,加强了对农资市场的监督管理;举办了9期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培训,发放各种技术资料30余种,41000份,赠送农业科技书刊600余册,接受咨询12000余人次;举办了67次枇杷技术培训会,培训全县枇杷种植户达9500余人次,印发《枇杷栽培管理及主要病虫防治历》技术资料6500余份;完成“绿证”培训2562人,发证1325人。同时成立了“大足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大队成立以来,共查获违法违规案件36件,案件结案率达100%,无一例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有效打击了违法违规行为,净化了我县农资市场,保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了农村经济社会秩序的健康发展。
三是场站改制基础加强。场站改制工作开局良好,各单位分别召开了职工大会,传达和学习了大足县关于事业单位改制工作的有关文件,深刻理解改革的重要意义,使职工在改制的认识上达成共识。已完成各改制单位的清产核资工作,各单位改制方案基本形成,进入调整、补充和完善阶段。获得市级农业主管的批准和县级政府的批准和支持,县政府同意将龙岗良种尝龙水良种尝鱼种站(包括虾场)按照科研事业单位进行改制,执行《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科研机构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渝府发〔2004〕74号)文件政策。并获得市级财政的改制补助经费245万元用于改制。
二、2005年主要工作思路及重点
2005年我局总的工作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以粮食安全为基础,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推进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主要目标,以大力发展低耗、优质、高产高效农业为重点,以强化机关作风、不断改善政务环境建设为手段,确保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和健康发展。
对此,我们提出:“粮食安全稳农业,科学技术兴农业,产业经营推农业,生态旅游富农业,优质高效强农业”的基本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六化”(即农田田园化、灌溉水利化、耕作机械化、种植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三增”(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产品竞争力增强),“一高”(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做好文章,确保明年的工作再迈上新台阶,力争2005年实现粮食生产面积达110万亩(包括复种面积),增长3.8%,总产量达49万吨,增长2%,其中水稻44万亩,产量26.5万吨,增加2%;水果19000万公斤,增加3%;水产品900万公斤,增加5.8%。农产品综合商品率达63%,增加5%;农产品优质率达到60%,增加5.4%;农业总产值增加5%,粮食增长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5%。其重点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市委二届六次全委会精神,按照县委十一届四次全委会的部署,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执政理论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坚持以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结构性调整为工作主线,以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任务,突出抓好“一个中心、二个重点、三大要点、四项工作”的实施,达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目的。
(一)突出一个中心,确保粮食增产
粮食安全是当今时代的重要话题,中央非常重视,把粮食作为最大的产业来抓,满足与中央政策配套的需要。我县已被列为重庆市八个粮食生产重点县之一。要作好粮食主产区规划,在“十一五”规划中突出重点,规划建立我县粮食主产区,确立基本农田保护区,把大国路片区和大安、大珠、大双路片区规划为优势发展优质粮食产业带,加大投入力度,不断改善主产区粮食生产条件,发展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延长粮食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使粮食生产作为农民增收主要途径之一;要强化科技兴粮,大力实施技术引导,确定重点示范地区,切实搞好组织管理、技术指导、农资供应、协调服务等各项工作,大力提高复种指数,千方百计扩大种粮面积4万余亩(含复种面积),着力推广农田保护性耕作、中厢带状种植、玉米地膜全覆盖、水稻抛秧、配方施肥等综合技术,确保优质稻面积达到30万亩(高产示范面积5万亩、蓄留再生稻20万亩、水旱

轮作面积5万亩),实施农田保护性耕作25万亩(稻田保护性耕作16.9万亩、旱地保护性耕作8.1万亩),复种指数面积达到200%,全县保灌面积达到40万亩以上,为明年实现“粮增产、钱增收”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矗
(二)狠抓两个重点,开创新的工作局面
一是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努力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大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领导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思想,以维护和实现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谋划工作时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检查工作时以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尺度,使各项工作都能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要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高度重视并大力加强“三农”工作,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好支农、促农、惠农政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明年,结合即将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抓好三支队伍”,就是坚持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一起抓,进一步巩固成果、完善制度,把党政机关、事业、企业单位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是狠抓重大项目建设,促进农民致富
狠抓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美化农民家园。力争2005年实施完成1800户的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改善农民生存环境。
狠抓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程,促进农民就业致富。2005年计划培训转移农民工1万人以上,一是通过定单、定点、定向培养的方式进行输出;二是以市县各级劳动力转移协会及各中介机构为服务平台,充分发挥社会力量进行劳动力推荐就业;三是通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吸纳农民就地转移就业。充分依托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发展起来的各大龙头企业和以邮亭—龙水—宝顶为轴心的旅游配套服务业,如餐饮、住宿、娱乐、石雕石刻工艺品制作、小五金纪念品制作等。在劳务输出中着重突出地方特色,倾力打造品牌劳务,如“大足石刻工艺师”、“大足师傅”、“龙水五金巧匠”、“花卉园艺设计师”等品牌劳务,推进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向高水平发展、向宽领域迈进。
抓好科技示范入户工程,从2005年至2010年,全国将实施农业科技示范入户工程,我县正式被确定为首批百个科技示范下乡工程县之一,为配合工程的顺利实施,我县将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提高科技入户贡献率,将农业科技新技术直接送到广大农户手中,让老百姓掌握3至5门种养殖技术,增加农民致富途径。2005年,我县将实施示范种植户1000户,示范种植面积5000亩,辐射带动全县种植面积7万亩。
(三)抓好三大要点,进一步创新机制,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加快产业化进程
坚持以“三百工程”为抓手,突出抓好优质粮油、枇杷、冬菜调味品等产业,进一步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一是做大基地。在邮亭、珠溪、龙石建立双季花生基地2—3万亩,规范建设苦丁茶基地3000亩,发展养殖优质商品鱼基地25万亩,蚕桑基地5万亩,在智凤、雍溪镇增加无公害蔬菜基地2000亩,达到1万亩的生产规模,建立3万亩优质再生高梁基地。坚持政府引导、群众主体、市场导向、业主带动的原则,继续加大名、优、新、稀农产品的引进与推广力度,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大力发展我县的优势产业,坚定不移地推进各大产业基地建设,加强已建基地的管护,不断做大规模,构建富有大足特色的优势产业带。重点要做大做强优质粮油、枇杷、冬菜调味品三大产业基地。优质粮油产业,除突出抓好优质稻和再生稻外,要认真实施优质再生高梁3万亩,玉米7万亩,优质杂豆5万亩,提供优质农产品加工原料20万吨以上;把枇杷生产列为五大产业的重点来抓,真正做成重庆的优势产业和亮点产业,明年,在巩固现有枇杷种植7万亩规模的基础上再扩大种植面积1—2万亩,最终实现10万亩目标;冬菜、调味品产业,保持种植规模达1万亩以上,力争年产优质冬菜5000吨以上,创建大足冬菜、调味品品牌。二是做强龙头。坚持把龙头企业培育作为产业化的关键环节来抓,重点培育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抓好重点项目的实施,集中力量扶持骨干龙头企业,为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化进程提供坚实的支撑。力争我局农业干部领办的长龙、原也观光农业企业建设有新的突破。三是做长链条。着眼于农产品价值的提升,围绕优质粮油、枇杷、冬菜调味品三大产业,积极引导农民创办各种专业化合作经济组织,加快培育一批加工、储藏、保鲜、运销企业组织,探索农业生产者与加工、运销企业之间的利益协调机制,使产、加、销各环节相互协调,以实现农产品效益的最大化。
(四)抓好四项工作,保障农民增收
一是抓好招商引资,增添发展后劲。农业发展离不开投入和扶持,2005年争取引入一批农业项目,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拉动农村经济快速增长。抓紧实施在建项目,搞好项目储备库建设。要积极努力,加强跟踪跑办,争取多方支持,引入一批较大项目,依靠项目推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力争2005年招商引资完成1200万元。
二是抓好科技推广,突破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
积极引进技术人才,建立技术人才储备。因我局几年来未进一个技术人员,存在人才老化、知识老化等诸多问题。要打破用人模式,通过“选(从大专院校选)、聘(从退

休专家、大专院校中聘)、调(从基层优秀人才中调)、用(用好现有农技人才)”的办法引进一批技术人才,到大专院校选择5名左右优秀人才充实到如农产品质量检测、土壤肥料和植保检测等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的单位。实行技术储备,积极引进、筛选出一批适合本地自然条件且增产增收潜力较大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争取安排一定的经费,开展新技术试验、示范,大力推广让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干就成的新技术。
切实加强基层农技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完成全县农技服务体系改革工作,同时,加大农技体系人员培训力度,提高从业能力和素质,建立较为完整的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人才体系。进一步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校的交流与合作,促进科技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工程,认真实施农村人才培训工程,加强转移农民技能培训、农技人员培训和农村干部素质培训。
抓好农产品质量,推行标准化生产。落实好“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安全管理的各项措施,确保人民吃上放心食品。我局已配备部分农产品质量检测设备,能开展一般性的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2005年要开展农药残留等重点指标的检测。对于重点农产品基地实行统一标准化管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组织化肥、农药等重点农资供应管理,统一产品检测,统一组织认证的“五统一”管理,推动基地建设向特色化、规模化、优质化、创汇型发展;大力实施农业品牌战略,要迅速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等品牌的认证申报工作,以名牌开拓市常争取2005年申报成功3—5个市级以上品牌,建议县财政对申报成功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品牌给予适当的补贴,提高企业申报的积极性。
三是要加快改革步伐。妥善处理农村土地承包遗留问题,切实抓好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到户工作,全面完成农村土地二轮承包,积极引导承包土地规范流转;配合市里全部取消农业税的决定,做好相应工作;推行农村财务电算化管理,积极化解村社两级债务;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加快场站改制步伐。
四是加大综合执法力度,切实保护农民利益。要认真查处农业污染案件,加强对农用生产资料的质量监管力度,严禁一切不合格的农用生产资料特别是农作物种子流向农民,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逐步建立优质农用生产资料的推荐机制,同时要引导农民正确选种、科学施肥、合理用药,从源头上把好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关。进一步搞好种子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加强种子市场的日常检查,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力度。
明年,我们将继续以强化政务环境建设为契机,重点加强机关作风转变和队伍建设,实实在在地做到“领导在一线服务,干部在一线工作,政策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形象在一线树立”,教育职工放下“婆婆”架子,系上“媳妇”厨裙,沉心静气,为“三农”服务,团结奋进,真抓实干,与时俱进,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努力开创“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新局面,为夺取我县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GZ85.com更多总结扩展阅读

农机局工作总结及工作打算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农机办的有力指导下,市农机局领导班子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重要思想为指针,认真组织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达到了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工作促发展的目的。各项农机管理工作保持了持续发展的好势头,为我市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多项农机工作走在全省的前列,农机化及农机管理达到全省上游水平。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一定成绩,领导班子廉洁勤政,干部职工风正、气顺、干劲足,团结协作、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良好的机关作风己经形成,为各项农机化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s0100
一、二00五年农机工作情况
(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组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根据中央、省委、市委和市直机关工委关于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部署,我局自2005年1月15日至6月上旬分学习动员、分析评议和整改提高三个阶段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活动中严格组织纪律,严格按程序开展,严格把关,确保了先进性教育活动时间,确保了参加学习的人数,确保了先进性教育成果。
在学习动员阶段通过制定周密方案,明确工作职责、搞好调查、摸底、广泛思想发动、统一思想认识等环节,在全局形成了以党组负总责、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协调、督导组督促检查、党员领导干部示范带头、各党支部狠抓落实的“五位一体”组织领导格局。通过观看电影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组织全体党员到西柏坡重温入党誓词和“两个务必”,邀请市委党校教授进行党的基本理论教育。在分析评议阶段,坚持“八个环节”,严格“六对照”广泛征求意见,共发放征求意见表4500余份,参与征求意见的人数达230余人。在整改提高阶段,通过认真制订整改方案,落实整改责任,广大党员自我剖析出问题352个,对机关、局领导提出整改意见和问题32个,认真解决了在思想、工作、作风、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滨州市农机局关于建立长效机制,永葆先进性的实施意见》,从制度上确保了先进性教育成果的落实,经过测评广大党员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满意率为98.63%,真正达到了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工作解决问题、事业促发展的目的。
(二)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各项农机管理工作取得良好成绩
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思路和打算,创新思维方式,加大管理力度,努力探讨农机化工作量化管理的措施和办法,出台了《农机局奖励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办法》,充分调动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促进了农机化业务工作的开展。经过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多项农机工作排在全省前列,整体农机管理工作在全省的位次进一步前移。
1、认真落实农机购机补贴政策,促进农机推广工作的开展。今年以来不断加大农机项目争取力度,2005年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大幅度增加。全年争取农机补贴资金25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100万元,省财政100万元,市级资金50万元。除粮食种植面积在1万公顷以下的经济开发区和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农业机械推进项目县(博兴县)外,其他县区均享受到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另外博兴县和邹平县批准为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农业机械装备推进项目县,分别获各级财政补贴资金200万元,主要以农机购置补贴的形式实施。这样滨州市2005年各级财政补贴类资金可达450万元以上。项目实施后将带动农民1500万元以上,使我市农机投入达2200万元以上。仅农机购机补贴项目的实施增加大型拖拉机94台,玉米联合收获机84台,各类先进农机具75台(套)。这在滨州历史上是没有的,推动了我市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今年以来,主要抓了玉米联合收获及秸秆还田、深耕深松、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牧草生产、保护性耕作、棉柴收获等十三项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工作,使农机推广工作较好地适应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广大群众的迫切要求。根据我市实际情况把玉米联合收获及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出台了《滨州市关于加快玉米机械化发展的意见》,规范了玉米生产机械化发展的思路和方向。目前全市玉米收获机保有量已达325台,作业面积15万亩;秸秆还田机890台,作业面积30多万亩。2005年推广秸秆青贮机械800台套,全市各类青机械达到7000多台套,近60万吨玉米秸秆得到青贮,大约消化30多万亩玉米秸秆。为畜牧养殖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为促进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惠民县示范区配置了6台震动深松机,50台小麦免耕播种机,5台玉米联合收获机,10台玉米秸秆还田机,2005年示范面积达到6万亩,取得了良好的试验效果。
2、克服工作中的困难和阻力,狠抓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和农机修配管理工作,确保全省先进单位称号。经过近几年的工作,各县区对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有了足够的重视,农机手、修配网点和农机配件供应点执法守法意识也得到一定的增强,工作环境有所好转。一年来共完

成农机职业技能鉴定造假证件4585人,完成全年计划的157%。积极做好消协会员发展工作,发展会员3855人。田光利局长、修配站站长王光和被评为全国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先进个人。认真开展农机维修规范治理活动,加强农机产品质量检查,严格农机市场准入,重新核定审批维修(厂)点821处,规范和净化了农机修配市场,为明年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矗
3、继续抓好农机安全“一十百千示范活动”创建工作,确保农业机械。以建设“平安农机”为目标,开展了农机安全“一十百千示范活动”创建工作。全市创建农机安全示范县1个,示范乡(镇)6个,农机安全示范村85个,农机安全示范户1100个,其中滨城区旧镇董集村成为省级农机安全示范村,其经验在全省交流推广。市县农机监理部门都成立了农机事故应急处理中心,健全和完善了重、特大农机事故应急处理预案。2005年全市新挂拖拉机号牌7100副,完成任务的109%;考核驾驶员3867人,占任务数的121%;年检拖拉机15687台,占任务数的105%。纠正各类违章15000车次,农机事故率为0.026‰,比去年下降39%,没有发生重、特大农机事故。监理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按照农机监理“十必须”“十不准”的要求,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健全岗位责任制,实施了计算机监理系统联网,提高了农机监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和快速反应能力。
农机行政审批首批纳入市政府行政审批中心,农机行政审批服务窗口连续两月被授予十大红旗窗口单位,在68个单位中市农机局列第三名,受到市政府及市法制办领导的表扬。在全年考核中,农机行政审批服务窗口列入上游位次。
4、农机跨区作业工作成效显著。三夏期间,共检修各类农机具56650台套,机手32726人,组织机具上阵50070台套,联合收割机4849台,跨省作业联合收割机2505台,组建跨区作业队236个,跨区作业125.3万亩,跨区作业总收入4143万元。在麦收关键时刻,市农机局领导及时向市领导汇报,并通过大量工作,麦收期间高速公路滨州黄河大桥破例允许小麦联合收割机免费通过。及时解决了黄河以北几县区的麦收问题,解决了群众的燃眉之急。三秋期间,积极组织购机补贴机械参加跨区作业,引进外地机械到本地作业,全市新增玉米联合收割机164台,保有量达到325台。全市共组织1554台机械参加了跨区作业,完成作业面积63.6万亩;全市秋季跨区作业总收入1820万元。
5、农机科研教学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市农机所研制的《生态型日光温室设施研制开发》和《农机作业面积测量仪》项目获山东省农机创新二等奖;《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推广》项目通过省财政厅;《免耕施肥播种机》项目列入滨州市科技发展计划,补助经费10万元;,《玉米秸秆青贮技术引进推广》列入山东省财政厅重点支持推广项目,获补助经费15万元。成跃乐同志被评为滨州市劳动模范,霍仲芳同志被市人事局、科技局记三等功奖励,王欢成同志获滨州市星火优秀青年奖,市农机所被市人事局、科技局评为2005年度科技工作先进单位。农机化学校狠抓,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在激烈的生源竞争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5年招收电大普通班一个,滨州农机校与山东理工大学联合办学,取得开门红的好成绩,共招收本专科各三个专业160名学生,是近几年来学生录取较多的一年。在2005年度专升本考核中,滨州农机校录取率为62.5%,再次列全市第一位,居全省前列。目前,农机校积极探讨办学新思路,力争做出新的成绩。
6、加大农机化信息宣传工作力度,为各项农机管理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今年继续实施农机化信息化宣传工作“一把手工程”,严格执行农机化信息宣传奖励办法,采取月统计、季通报、年总评的办法,促进了农机信息宣传工作的开展。截止目前,在省农机办信息网采用信息158条,市委、市府采用农机信息31条;在滨州日报、滨州电视台分别采用农机信息12篇、18次;发表调研文章5篇;在其它刊物宣传农机化工作32篇。充分展现了滨州农机化工作的新形象,确保了滨州农机化信息宣传工作在全省的先进位次。
7、全力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为我市经济建设做贡献。今年以来,市农机局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第一要务来抓,将招商任务指标分解到各科、室,落实到责任人,一个月一调度,半年一总结。为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出台了《市农机局招商引资补充规定》。在市政府规定的招商引资奖励政策的基础上,再增加奖励数额,促进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经过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争取农机项目4个,引进省以上农机项目资金435万元;引进东营祥泰开发项目和邹平铜业有限公司开发项目2个,共引进外地资金685万元。
8、全力支持重点工程建设,为西区开发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为支持重点工程建设,按照市政府安排,抽调一名副局长带领2名工作人员从事中海建设和西区土方管理办公室工作。从而为我市西区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

献。
(三)加强党风廉政责任制建设,进一步优化农机投资环境提高效能效率
一年来不断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水平,坚持把自律与他律、教育与管理结合起来,引导党员领导干部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党员干部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和群众工作纪律。制定了《滨州市农机局关于在党员领导干部中开展“廉洁奉公、执政为民”教育的实施意见》和《滨州市农机局关于2005年和反腐败工作实施意见》。局领导都签订了廉洁勤政效能效率目标管理责任书,局机关和各事业单位负责人也分别签订了《二○○五年度滨州市农机局廉洁勤政效能效率目标管理责任书》。在去年确定一个示范窗口单位的基础上,加大工作力度,今年确立农机局办公室、农机监理站、农机修配站为廉政勤政效能效率“提速”示范窗口单位。
按照市委、市府《关于投资环境整治行动的实施方案》,市纪委《关于廉洁勤政效能效率整治工作意见》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对“十查十议”的落实情况进行了检查,科级以上干部进行了自查,局党组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习讨论,查找思想上、工作中的不足,下发了《优化农机系统投资环境实施意见》。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进一步优化了农机投资环境,解决了思想认识和工作作风中的问题,为农机化管理工作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农机部门的干部职工思想仍然不够解放,开拓创新,抢抓机遇的力度不够。
2、对招商引资工作办法不活,点子不多,没有完成全年任务。
3、调查研究不够,对基层农机工作了解不透,工作指导不够及时。
4、近两年来出台的农机法规较多,但对农机法规学习宣传力度不够。
二、二00六年工作思路及工作重点
2006年农机工作总体思路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思路创新和农机服务创新为手段,以《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等法律法规贯彻落实为契机,加大农机化投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抓好招商引资,促进农机化工作的全面发展,力争单项工作夺冠军,整体工作在全省的位次再度前移,为我市农村经济发展做出新贡献。2006年农机工作重点:
(一)全力抓好农机购机补贴政策的落实和资金争取工作。力争购机补贴项目资金比去年有较大幅度增加,扩大补贴范围,使农民得到更多实惠,进一步提高我市农业机械化水平。中央级项目资金由2005年的200万争取增加到250万;省级项目资金由2005年150万争取增加到250万;市级购机补贴资金由2005年的50万争取增加到80万。补贴的重点是玉米联合收获机、玉米秸秆还田机、玉米秸秆青贮机、免耕播种机、深耕机、深松机。实施好邹平县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农机装备推进项目,争取惠民县、阳信县成功申报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农机装备推进项目。
(二)搞好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和免耕播种机的研制推广工作。加大玉米联合收获机的推广力度,提高玉米机械化收获水平,玉米机收率由今年的9%提高到明年13%以上,力争使三秋生产关键环节再缩短3-5天。2006年力争新增玉米联合收获机200台,玉米联合收获面积达到50万亩,提高30%。努力扩大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面积,2006年保护性耕作示范面积达到10万亩。
(三)继续开展农机安全“一十百千示范活动”创建工作。精心打造滨州“平安农机”品牌,计划明年全市再建设7个农机安全示范乡镇、30个农机安全村、200个农机安全示范户。强化农业机械依法管理力度,全面完成拖拉机、驾驶员挂牌、办证及检审任务指标。确保农机事故率控制在0.4‰以下,杜绝重、特大农机事故的发生。
(四)认真组织春、夏、秋、冬农机化生产和跨区作业活动。2006年计划全市实现农机作业总收入2亿元,比去年增加10%以上。大力发展农机合作服务组织,争取每县建立农机合作服务组织3-5个。加强农机教育培训工作,2006年计划新训拖拉机驾驶员3000人;培训农机大户1000人次;培训各类农机技术人员6000人;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5000人次。
(五)继续抓好农机从业人员职业技术培训、鉴定工作。2006年计划完成技能鉴定2000人;加强对农机维修点的行业管理工作,力争完成维修点检验937处,规范和净化农机修配市场,维护农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六)进一步宣传贯彻《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争取列入市人大的视察项目。
(七)继续加大力度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努力完成市政府下达的招商任务。
三、二00六年主要工作措施
&nbs

p;1、加强学习和法律、法规知识学习,加强业务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农机管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依法管机、依法行政的能力,不断提高农机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和农机管理水平。
2、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抓班子带队伍,不断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3、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精打细算,增收节支,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继续探讨和完善各项农机业务工作的量化考核管理办法,实行严格的责任制,使人人肩上有任务、有指标,变压力为动力,定期考核,奖优惩劣,确保各项农机管理工作再上新水平。

县农业办公室工作总结及新一年工作打算


2004年是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二年。在这一年里,某县农办认真贯彻“”重要思想,落实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目标,积极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力开展“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作,全面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在农村社会稳定、农业质量效益、生产条件和农民人居环境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村经济总收入
元,农民人均收入有望达到*元(农经数据),同比分别增 * %和* %。具体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效益农业快速发展,特色产业初具规模。全县初步形成了以杨梅、蜜梨为主的水果产业,以高山蔬菜为主的无公害蔬菜产业,以某县鸡为特色的畜禽产业,以有机茶为主的茶叶产业。建成商品林基地*多万亩,经济林基地*万亩,蔬菜瓜果类基地*万亩,黄姜基地*万亩,某县鸡饲养量3**万羽,生态农业示范点*个,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个。*个农产品注册了商标,22只农产品被评为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绿色农产品,并在各级农业博览会上获奖。在今年的浙江省农业博览会上,我县又有*只农产品获得金奖。并被评为“中国杨梅之乡”“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十村示范、百村整治”顺利开展。今年创建了*个示范村(周岩头村)、*个整治村(安洲街道西灿村、南峰街道黄坦树村、横溪下街村、高迁下屋村、下各西六村)。建成省级文明村1个、市级文明村*个、县级文明村*个,全县规划*年内整治*个行政村已有*个村全面启动建设。——下山脱贫步伐加快,劳务输出不断扩大。全县农民人均收入*元以下的村由*个减少至*个,收入*元的贫困人口由*人减少至* 人。建立了*多亩的浙江省中心镇脱贫试验区,建成移民点*个,*户*人落户新移民点,圆满完成省市下达的指标。目前,全县高山移民*多人,移民点*个,其中*镇接纳移民*多人,接纳人数居全省之首。劳务输出人员近*万人,从事油漆经销、“三废银”回收、服装干洗等各种行业,并涌现了许多特色劳务队伍和专业村,每年能赚回*余亿元,成为农民经济收入的主渠道之一。——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环境条件明显改善。完成52座病险山塘水库除险工作,完成标准农田建设*万亩,新增耕地*4万亩。下岸水库基本建成并于3月26日正式下闸蓄水。列入全省“千库保安”工程计划的4座水库已全面动工。“河道整治”和“百水饮水工程”深入开展,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全面启动。全县累计完成水利*万元,投工*万工,完成土石方*万方。我们的具体做法是:一、立足农民增收,着力优化农业结构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这一目标,坚持以优质化、产业化、市场化为方向,牢固树立“立足生态求发展、围绕特色做文章”的思想,树立“能吃的食品都是粮食”和“什么效益好就种什么、养什么”的观念,以帮助农民解决“种什么、养什么、怎么种、怎么养、怎么卖、卖哪里”三个问题为重点,大力调整农业结构,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大力实施种子种苗工程,积极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标准化生产,不断壮大黄姜、高山蔬菜等特色主导产业,逐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并于8月份在全县范围初步划定了*个绿色农业保护区。启动官路镇千亩花木基地建设,实现“百里杨梅长廊”合龙,发展某县三黄鸡和三元杂交猪等畜禽养殖,以开发休闲渔业为重点,发展淡水养殖。 二、立足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着力发展龙型经济运用工业理论,依托产加销结合,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一是修订完善《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兑现原来优惠政策,安排4**万农业产业化专项扶持基金,加大财政支农力度。二是对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实行创办生态农业示范点制度,对办点示范作用明显、工作成绩显著的领导实行表彰和奖励,办点不力的予以通报批评,并采取必要的组织措施。三是按照“大小龙头一齐上、新老企业一齐抓、内外力量一齐用、公私模式一齐要、企户利益一齐顾”的“五个一”发展战略,发展壮大某县种鸡场、多美自然食品厂、番薯面(条)加工厂等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对全县92家农业企业进行调查摸底,对原有*家农业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民致富等各方面进行全面评估,按照优胜劣汰的原则,重新复核命名*家符合条件的农业龙头企业;淘汰 *家企业;另外新涌现的*家带动力强、发展前景好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产品购销企业也被命名为农业龙头企业。四是大力扶持培育各类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今年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家,至年底共有*家。其中广度乡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被列为全省示范性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和全国*个农村专业合作社之一。加快本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特别是县果品批发市场建设,到年底,共建成各类批发市场、交易市场*家。五是逐步完善农业投入机制建设。专门出台文件,鼓励机关部门及干部职工以租赁承包、股份合作等形式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组建农产品批发市场和流通组织。积极开展招商引资,今年引进两家企业:白塔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和某县乳业有限公司,争取到县外挂钩结对单位扶贫资

金*万元。六是通过“政府抓展销、企业搞联销、市场促营销、农民跑贩销”等多种途径,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扩大市场空间。组织评选杨梅仙子、“九峰杯”十大精品杨梅活动,组织参加浙江省农博会,扩大我县农产品知名度。三、切实抓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促进农村新社区建设省委、省政府提出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后,我县高度重视,把此项工作作为某县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及时召开县四套班子领导会议,专门成立某县“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和调查研究组,召开全县“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作会议,全面部署该项工作。按照“全面规划、分类整治、分布实施、整体推进”的思路,制定村庄分类整治实施办法,完善下山移民政策,设立专项奖励资金,简化审批手续,与道路硬化、土地整理、标准农田建设等结合,编制四个整治规划:县域的城镇、中心村布局规划,乡镇的村庄布局规划,高山深山村迁移规划,单个村庄的修建性详规四个规划。实行四种整治方式:镇区、中心村的集聚式改建、撤并整治村的拆迁式联建、古村居的保护式修建、高山深山和偏僻村的移民式迁建。积极创建四大经济板块:县域中心经济板块、下各工业型经济板块、白塔旅游观光型经济板块、横溪生态环保型经济板块,全面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四、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全面实施欠发达乡村奔小康工程把欠发达乡镇奔小康作为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主题,制定《某县扶贫开发规划(2**3-2**5)》,全面抓好全县扶贫开发工作。以安岭、溪港、湫山、淡竹、广度、上张6个乡镇列入省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这一有利时机,及时召开全县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作会议。与安岭、溪港、湫山、淡竹、上张6个欠发达乡签定“欠发达乡村奔小康工程责任状”;争取增加县级财政扶贫资金,从原来的15*万元增至25*万元。狠抓开发式扶贫,继续实施“结对帮扶”工程,落实结对帮扶政策,县内税收入库前1**名的重点企业、部分经济强村和有关部门共177个单位与6个欠发达乡164个行政村进行挂钩结对,帮助他们理清发展思路,制定脱贫计划。广泛开展贫困村干部群众实用技术,增强贫困地区自我造血功能。坚持“政府引导、农民自愿、量力而行、分步实施”,有计划、分批次、分层次推进高山移民工作,落实高山移民优惠政策,实现异地脱贫。科技扶贫力度加大,着力抓好农科教结合,大力开展农民培训工程。今年,共举办培训班*期,讲座*次,受训人员达到*万人次,并与省农业广播学校联合开办扶贫班,着重培养欠发达乡镇的种植大户,发挥其科技带头人作用。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保障以城市防洪、清水河道、千库保安、百村引水四大工程为重点,加强水利建设,全面完成下岸水库主体工程建设,确保下岸电站交付使用。重点抓好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完成前期工程盂溪出口8**米防洪堤,一期工程永安溪左岸*米防洪堤。切实加强防汛防旱工作,抓好1**座病险山塘水库除险加固,扎实开展“百库保安”工程和“河道整治”工程,大力实施“百村饮水工程”,计划投资884万元,建设1*4处饮用水工程,基本解决农村饮用水问题。推进2**亩农业观光园区和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建设,加快双庙乡中央溪农业园区综合开发。加强生态公益林、自然保护区和保护小区建设,大力抓好春节、元宵节期间森林防火工作,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六、深化农村改革,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立足农业综合开发,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等系列扶持政策,促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做好二轮土地承包扫尾工作,建立健全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坚决查处违规案件,确保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目前,我县面向农民的只有农业税和村公益事业资金,合计*万元,减少了*万元,农民人均税费从*元减少至*9元,各项指标均比改革前降低*%。全面推行委托代理制,全县有*个村签定了委托协议,实现清帐理财,并办理财务移交结手续。推进最低生活保障规范化建设,确定最低生活保障年人均*元,实施全县农村五保对象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保证供养率在*%以上,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各类激励机制,帮助拓宽科技服务范围、更新农技人员知识和年龄结构、措施,激发科技队伍活力,提高科技服务水平,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七、深入调研,当好政府参谋,进一步理清农业发展思路。省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后,针对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形势,围绕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我们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了系列调研活动,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一是组织开展《充分发挥生态优势,精心打造绿色农业》、《提升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调查和思考》以及《当前的三农政策及加入WTO后对农业的影响和对策》三课题调研,摸清了现状和问题,提出了思考性建议和意见。二是拓宽工作思路,转变调研方式,分别与县府办、县委办联合开展《促进欠发达地区农民增收的对策研究》和《如何破解我县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瓶颈问题》课题调研。由于及时提供给县委县政府有关我县农业经济和农村发展的相关数据和材料,保证了县委县政府科学地确定今年的农业经济指标要求:第一产增加值*亿元,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增长*%。八、整合部门力量,加强作风建设根据我县县委统一部署,着力开展十六大主题教育活动和树立“新形象、推动新发展”专题廉政教育,扎实开展以“

信访案件调处月”活动为重点的“领导干部下访工作制度”,以“落实月”活动为重点的领导蹲点现场办公制度,以“蹲点访民情、心系老百姓”活动为重点的机关干部下乡驻村帮扶制度。并根据部门自身实际,开展“党员干部挂场联企活动”和“争做发展绿色农业带头人”活动,落实绿色农业发展、服务和指导工作,推进我县绿色农业发展。认真开展学习型组织创建工作。局党组始终把抓干部职工学习、提高全员综合素质作为工作重点,在理论学习上做到五有:有充分的时间保证。确定每周一晚上为集中学习日,下属支部根据自身工作特点,每月学习不少于4次;有专人负责召集和准备,提前布置好学习场所,准备好学习材料;有学习计划和制度;有丰富的学习内容;有学习发言交流和,每个党员结合实际付诸文字。在干部职工业务水平提高上,结合学习型组织创建工作,自办、联办和开通视频等形式组织各类培训班5期,对2**多名技术人员和党员干部进行农产品标准化、无公害农产品管理、生态农业建设等方面知识的培训,提高部门服务水平。加强普法教育。结合农业两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月活动,在全系统开展“四五”普法宣传和教育,动员干部职工学法、知法、守法,做到依法行政、依法开展农业服务、依法保护单位和个人合法权益。2**5年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明年我县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农民增收为主题,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拉长产业链,创新农业科技体系,把握 “十村示范、百村整治”重点工作, 大力推进“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努力实现我县农业农村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根据这一思路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一是按照大产业、大发展的要求,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基础上,继续抓好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高山蔬菜种植面积力争达到*万亩,黄姜种植面积确保*万亩、力争*万亩。加大某县鸡保种育种工作力度,扩大某县鸡养殖,确保某县鸡饲养*万羽、力争*万羽并继续推行山坡地、果园放养的生态饲养模式。发展三元杂交猪等瘦肉型生猪生产,着重抓好秦洲养殖有限公司等规模养猪场建设,大力发展畜牧业和淡水养殖。拓宽临石线百里杨梅长廊工程,启动东仙线、仙清线杨梅长廊建设工程,推进*万亩杨梅基地和*万亩蜜梨基地建设。加大林业综合开发力度,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绿化造林任务。抓好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森林生态旅游休闲基地建设和官路千亩花卉苗木基地建设。二是按巩固发展并重、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内引外联,一手抓某县种鸡场、多美自然食品厂、番薯条(面)加工厂等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巩固壮大,加快林果市场体系建设;一手抓新兴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培育,形成“龙头企业+农户+基地”的新模式。将大宗农产品加工、特色农产品加工和旅游产品加工结合起来,实现三者并举的新格局。三是加大对专业合作组织培育力度,引导更多农民参加农产品长途贩运队伍,积极发挥农产品购销协会作用,搞好信息服务工作,切实解决千家万户小生产和千变万化大市场对接问题,增强农民进入市场的竞争能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二、认真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一是全面启动“农民素质工程”。根据市场需求、农民需求,结合本地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民培训,重点做好失土农民和欠发达乡村农民的技能培训,建立“订单培育、政府买单”的培训机制。明年将以各种形式搞活农民培训。①实行订单培训。与杭州、宁波有关单位联手,签定用工协议,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输送技术工人。②开展学历培训。主要是继续办好扶贫班,扩大扶贫班影响。二是大力推广科技生产技术,尤其是水稻强化栽培技术。明年计划在各乡镇开展多点次试验示范,将其作为今后无公害稻米生产、绿色农业生产的一项有效措施,并在全县范围推广1万亩次。三是加大良种推广、新品种引试力度,继续抓好浙江省粮油种子工程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工作。四是继续办好农业与科技专栏,丰富和充实相关内容,为全县农民提供实实在在的科技信息服务。三、以“十村示范、百村整治”为重点,切实改善农民居住环境以《浙江省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纲要》为指导,坚持城乡联动、同步发展,按照“围绕中心村、撤并自然村、改造空心村、迁移高山村、建设新农村”的思路,强化农村环境改善、村庄整治和新农村建设。全面抓好全县“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建设工作,2**4年力争完成2*个整治村,建成两个示范村。大力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和社区服务业,着力改善农村环境,努力达到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的标准,建设农村新社区,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四、大力推进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加快下山移民易地脱贫加快下山脱贫工作进程。把下山移民与城镇化、工业化、土地整理结合起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明年将以县下山脱贫区、乡镇下山脱贫点为依托,计划完成下山移民7**户。同时做好接对帮扶联络协调工作,开展扶贫开发干部分层次培训,加强科技扶持力度,并根据欠发达乡镇资源比较优势,因地制宜抓农业开发项目,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管理督查,建立扶贫档案管理制度,完善档案积累。五、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切实维护农民合法利益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为核心,致力与逐步改变城乡分治的二元结构。一是调整城乡资源配置,重点打通城乡市场梗阻,建立统一有序的城乡市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加大对农村的支持力度;改善农民待遇,发挥农村对城市化建设和启动市场的促进作用。二是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力度,争取明年完成土地整理5.48万亩,建成标准农田3.7万亩,获取折抵指标6***多亩,完成居民点整理项目6个,整治划补基本农田3***亩。进

一步做好第二轮土地承包扫尾工作。切实履行土地承包及承包合同管理的职责,加快土地和土地经营权证书落实到户。三是进一步落实 “三年一轮审”制度和村级制度,下达审计计划,完成2**个村的审计任务;搞好重点审计和委托审计;争取农村审计经费列入县财政预算。落实村级财务管理制度,通过执行支票户管理、立结算账户制度、集体资金限额出借、超额集体讨论制度,防范集体资金风险。四是继续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搭建以乡镇、街道为主要平台的社会救助工作网络,在乡镇街道设立社会救助管理机构,提高低保对象保障标准到5*元/人、月。提高五保集中供养率到1**%。

农业工作总结及下半年打算


今年以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揽全局,全面落实,以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为核心,以提高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水平为重点,以建设绿色农业特色经济和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为发展方向,创新现代农业,统筹城乡发展,规划试点先行,稳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及特点
粮食种植规模化发展。今年我区农作物播种面积44.04万亩,比去年种植面积减少了4.06万亩。其中,小麦面积2.7万亩,比去年减少了0.58万亩,减少17.7%;玉米面积34万亩,与去年持平;谷子3.5万亩,比去年减少0.9万亩,减少20.5%;高梁1.5万亩,比去年增加0.43万亩,增长40%;小杂粮0.68万亩,与去年基本持平;棉花0.155万亩,比去年减少0.03万亩,减少16.2%;豆类1.5万亩,与去年持平。通过近几年的种植结构调整,促进了玉米优势作物的种植,玉米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总面积的77.2%。小麦总产量837万公斤,比去年减少124万公斤,减产12.9%;平均亩产310公斤,比去年每亩增加17公斤,增加了5.8%。
蔬菜生产产销两旺。截至6月底,全区蔬菜春播面积19.8万亩,完成全年计划的58.2%,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地膜覆盖、早春拱棚、温室大棚等保护地蔬菜面积达到17.3万亩,占到春播面积的87.4%。上半年,全区蔬菜总产量3.02亿公斤,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总产值3.7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5%。
干果发展势头速猛。红枣面积已达30万亩, 2006年计划补植、补种5000亩,100万株,目前已完成新植1850亩,补植7550亩,105万株,超额完成任务。同时,今年还铺开了大杏仁和核桃的万亩种植工程,计划发展核桃3000亩,大杏仁7000亩,到目前为止,完成种植核桃3900亩,累计核桃面积达到9200亩。大杏仁发展准备好苗木,为秋季及明年春季的栽植做好了准备。
畜牧业稳健运行。畜牧业除生猪和蛋鸡生产略有下降外,其它各项已超额完成年初既定的各项任务指标。全区肉蛋奶总产量18206吨,同比去年增长10%;其中肉类总产量6838吨,同比增长12.6%,完成年初目标的40%;蛋类总产量5695吨,同比增长3.5%,完成年初目标的50%;奶类总产量5673吨,同比增长14.2%,完成年初目标的47%。全区生猪存栏77218头,同比增长4.2%,出栏70536头,同比增长8.6%;鸡存栏109.95万只,同比下降6.6%,出栏鸡72.08万只,同比增长44.4%;羊存栏115230只,同比下降8%,出栏47176只,同比增长16%;牛存栏11394头,同比下降5.8%,其中奶牛7619头,同比增长10.8%,牛出栏1436头,同比增长7.5%。
水果突出科技增收。水果在面积稳定18万亩的基础上,今年实施果实套袋完成6000万个,高光效树型改造完成5000亩。目前已完成果实套袋5000万个(同比增长25%);高光效树型改造完成2000亩,另有3000亩正在实施。预计增收1000万元以上。
二、主要措施与办法
面对今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主要抓了“九个核心”: (一)以优势区域布局为核心推进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合理推进,种植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优势蔬菜品种面积17万亩,占蔬菜春播面积的85.9%,其中茄果类蔬菜生产面积9万亩,结球叶菜类蔬菜生产面积2万亩,根茎类蔬菜生产面积5万亩,设施类蔬菜生产面积1万亩。优势区肉类总产量达到4650吨,占全区总量的68%;优势区蛋产量5065吨,占全区产量的89%;优势区奶产量5446吨,占全区产量的96%。玉米规划面积15万亩,实际种植15.8万亩,超额5.1%;谷子优势区规划面积2.8万亩,实际种植面积2.82万亩,超额0.7%。
(二)以农产品标准化为核心推进品牌战略。今年我区继续实施无公害整体认证示范县(区)项目,在去年已累计认证35万亩的基础上,今年计划再认证15万亩。东阳镇被确立为全省“万亩无害化蔬菜示范基地”(全省仅推广两万亩),山西省蔬菜水果生产区高毒农药专项整治暨农药扶优打假活动启动仪式和山西省蔬菜病虫无害化生态控制示范现场会两个省级会议在我区隆重举行。为全面推进标准化生产,目前我们正在积极筹备印发我区《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申请绿色和有机食品认证,目前德御农贸、华玉荣香椿两家公司已分别进入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申报程序。华玉荣香椿公司新注册“三叶春”、“椿香”2个商标,“华玉荣”被评为省著名商标。丰元枣业公司正在申报山西省驰名商标。“生力牌”特一粉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予“全国放心面”称号。
(三)以农产品加工龙头为核心延伸产业化链条。今年以来,我区从项目争取、软环境治理等方面加大对本地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榆次博瑞乳品有限公司年加工鲜奶达到1800余吨,今年通过积极努力,争取到“农业部榆次博瑞高产奶牛繁育场项目”,在北田镇南张村新建了高标准、现代化奶牛园区。该园区占地80亩,计划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总

投资600余万元,养殖规模700头,目前已建成牛舍6000平方米,预计年底全部建成投产。怀仁醋业集团完成投资1200万元,新上2条罐装生产线、1条精滤灭菌线建设,市场拓宽增长近20%。德御农贸公司完成投资130万元,完成订单2万亩,新建厂房3300平方米,引进杂粮生产线2条。修文万亩芦笋基地完成合众社改制,注册成立绿野芦笋开发公司,新增基地2200亩,实行定单生产,预计亩收入2400元以上。华玉荣香椿公司完成投资200万元,开工建设什贴东庄新加工厂。泽榆屠宰公司开工建设二期工程,目前猪肉年加工能力达到5000余吨。同时,我区大力推进股权科学、管理民主、运行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户、企业和市场之间的产业化链条,目前合作组织总数已达到94个,其中规范化发展5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迅猛发展,目前在市工商局正式登记的已达13个,正在筹备成立准备登记的10个。

本新闻共4页,当前在第1页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