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区工作总结。
天波易谢,寸暑难留。回想起来,我们在某些事情中得到了一些感悟了很多,大部分人都会被上司或者老师要求写一篇总结,总结也是对自己的更优秀的自己负责,对于总结范文你有什么心得呢?经过收集并整理,小编为你呈上工业区工作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2005年是高平工业区在国家实行第五次宏观调控新形势下区域经济发展关键的一年。一年来,我区在市委、市政府及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镇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江总书记“”重要思想,紧紧围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会议精神和镇的中心工作开展工业区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促区域经济持续发展,促经济社会同步发展,促人、企业、工业区和谐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到目前为止,我区共引进项目90,已投产企业61家,年生产总值达到38亿。回顾一年来,我区做好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在新形势下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同时优化工业区各项配套设施,,为促进工业区的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镇委、镇政府“工业立镇、工业强镇”思想的正确指导下,我区在立项短短五年的时间里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征地10100亩,开发用地近8000亩,已办国有土地使用证4509亩。2005年下半年以来,国家进行了第五次宏观调控,对部门过热的行业进行了及时的调控,其中整顿土地市场是这次调控的一个重点。这对我们工业区来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也是一个机遇。考验是因为这次调控给我区的招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同时,如果能够因时制宜,制定相应的措施,那将是我区的一个机遇。一年来,我区通过不断优化各项配套设施营造良好的氛围、因时制宜制定多项招商策略紧紧把握住这次机遇,共引进工业项目11个,其中有3个项目是利用闲置用地招商,增资项目3个,这为促进我区的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总结这一年来,我区主要制定了以下几项措施:
(1)提高招商质量,降低招商成本。
工业区成立早期,还没有形成一定的气候,相对来说部分进区的企业质量不高,招商成本过高。经过几年的发展,按照企业进园进区的战略思想,我区已初步形成电子、电镀、纺织、印染行业的链条。在这个大前提下我区可以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引入税收附加值大、污染小、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如五金、皮革、汽车制造或其零件配件的加工等。一年来我区割据自身的需要。为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加强危化品的监督和安全运输管理,引进了金联化工物流公司作为区内配套项目;引进新大禹公司承包我区的织染午睡处理厂,解决了我区资金和技术的问题;同时我区还有选择的引进了有一定质量的企业11家。为了在皮革、汽车制造这两个行业上有所发展,我区正在有计划地引进在这两个行业上有影响的企业。为了增强和别的工业区的竞争能力,我区注意到要利用互联网、报刊等方式来提高工业区的知名度;同时加强与投资服务公司、友好工业区的信息传递,尽量获取第一手的找商资料。现在,我区在同类工业区中已成为了一个品牌,一个电子、纺织行业向往的地方。
(2)进一步优化软件建设,满足工业区的发展需要。小康大业,人才为本。随着工业区的不断壮大,我区对相关专业人才需求也在不断提高。结合工业区的发展,一年来,我区就向社会公开招聘了工民建人才两名、化验员两名、翻译一名、统计人员一名、物业管理一名、一名,培养了污水系统的操作人员两名。我区还注意对工业区内的人才进行统计,建立人才库,使区内的人才不容易流失。同时,通过和劳动部门的联系,搜罗工业区需要的人才。平时,我区还注意对在职人员进行,提高他们的工作技能,如参加、基建、环保等培训班。一年来,我区通过优化软件建设,基本上满足了区内对人才的需求,保证了工业区发展的基本需要。
(3)优化硬件建设,满足客商的发展需要。随着落户我区企业的增多,客商对我区的硬件配套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让客商在高平安心发展,半年来,我区不断加大投入去优化我区的硬件建设,配合我镇五纵五横的部署,我区修建了兴隆路、广进路,且进一步完善了高平主干道上的支路路网。同时,我区加大力度去完善区内的商业配套设施,兴平苑、兴盈苑、康域园、高平文化中心、高雅商住楼、高平食街等一批商住配套设施已投入使用;旺角等一批超市和高平酒电的经营已经上了一个档次;高平球场、小公园等体育配套设施已经落成。现在,镇区里有的设施,在高平都可以找得到。完善的硬件配套设施,大大增强了客商在我区投资的信心,一年来,不断有企业在我区增资,如科华增资40亩、启程增资10
(4)加大对环保配套设施建设的力度。一年来,我区又投入近600万元对电镀污水厂进行了三期改扩建的设备安装、调试及相关基建工程。目前,拥有24小时在先监测和全自动控制系统的电镀污水处理厂现已投入使用,全因子达标排放的验收工作已全面展开,将成为全国首家电镀废水集中处理设备最先进、工艺流程、最先进的污水处理厂,这对三角建设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有着重大的意义。
二、推行ISO14001环境管理制度,完善区内的各项管理制度,使社会经济能得到同步发展。
年初,为了进一步完善工业区的各项管理,使社会经济能共同发展,我区拟推行ISO14001环境管理制度,一年来,ISO14001环境管理制度已经有了一定的进展,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同时加强了对土地资源、财务、安全环保方面的管理,具体如下:
(1)土地资源的管理。随着国家收紧了工业区对土地资源利用的各项政策,并不定时对工业区土地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检查。因此,要合理利用每一分土地资源成为我区在2005年取得稳定发展的关键。为此,一年来,我区在土地资源的管理上做好以下几点:1、统筹收集土地资源利用的情况,制成报表,第一时间给上级汇报,为安排利用土地资源提供正确的信息。2、保证把已经投产的企业或则是正在动工兴建企业的国有土地证办好。同时对各宗土地的办证资料做好,保证有一分指标就办好一分土地的土地证。去年年底到现在,我区共投入3000多万元去办证,共办证4509亩土地。3、已征土地,还没有办证的坚决一律不填土。4、消化已办证还没有动工兴建的企业,同时为已购地急需动工的企业办好国有土地证。一年来,我区积极与上级有关部门取得联系,通过有关政策收回了顺德市励精纺织贸易有限公司52.7272亩、林健、林嘉敏35.6180亩、黄奋强63亩,并转让给其他投资者,以消化闲置用地,提高区内经济效益,为进一步盘活我区的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每一分土地资源打下了基础;5、土地开发部对我区的布局规划进行了第三次修编,现在布局比较对称。6、未雨绸缪,土地开发部根据我区开发的需要和土地的需求对土地资源进行了储备。6、进一步规范区内的土地市场。在2005年里,我区对区内100亩商住用地进行了公开投标,为有效利用区内的土地资源,积累资金打下了基础。良好的为我区的招商引资工作提供了强而有力的后盾。
(2)财务制度的管理。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工作人员的刻苦努力下,我区现在的剩资产已经达到6个亿,如何去经营这6个亿的剩资产又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一年来,我区加强了财务制度的管理,尽量做到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每一个部门的经费都要经过财务部的审批才能落实。同时财务部加紧了对地款、管理费的追缴工作,盘活资金;并且有效利用银行货款,增强我区的竞争力。辛勤换来了成果,在财务部的精心安排下,物业建设、污水厂改造工程、办证、制服农民利息等都能如期进行,为我区的发展提供了资金的保障。
(3)安全管理。,责任重于泰山。自工业区成立以来,我区一直把安全建设作为我工业区的一个重要项目。一年来,为了进一步规范工业区的安全管理制度,我区努力做到:1、配合镇经贸办安全生产委员会开展生产管理工作,坚决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2、抓好安全人员的培训工作。3、做好商业楼房、厂房的防雷、消防工作,并以通过市消防局的验收为标准。一年来,我区没有发生过严重的人员伤亡事故。4、做好应急准备。我区成立了应急小组,以应付区内发生的突发事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年3月份高平工业区的荣辉电子厂发生了6吨浓硫酸外泄的污染事故,企业对此种突发性事故几乎束手无策。应急小组全部工作人员利用业务专长,在接到企业求助后的第一时间赶到事故现场,并制定了严密可的抢险方案。经过5个多小时的处理,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重大化学污染事故,做到了未伤一个人,而且将所有损失减少到最底程度,未对周边的环境造成任何污染,在整个抢险中应急小组的工作人员奋战在第一线,受到企业的高度赞扬。
(4)环保管理。我区现在已有企业52家投产,17家在建企业,在现阶段如何规范企业排污,抓好工业区的环保管理问题,成为我区健康发展的首要任务。一年来,我区属下部门——高平环保监测站作出了很大的努力:1、配合做好两家污水厂建设改造工程的相关工作。2、就群众意见最大、投诉最多的问题进行专门解决。在今年的2~3月份,针对高平工业区内高沙河、石基河上游养殖户对河水水质投诉高、村民反映强烈的问题,我所先后组织了18次夜间突击检查,基本上查清了污染源头,矛盾基本得到了解决。3、结合国家开展的“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专项活动。4、大力开展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的相关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1)成功研制硝酸黄烟高效吸收剂。(2)进行了微波处理废水实验,实验的方法比常用的生化处理节省40%的处理成本。
三、坚持以人为本,做好农民征地工作;以企业为根,做好企业服务工作;使人、企业、工业区和谐发展。
科 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在我区,企业是我们的根,如何才能使人、企业、工业区和谐发展成为我区成功与否的关键。而我们就是联系这三者的桥梁,使三者和谐发展,就要充分发挥我们的桥梁纽带作用。一年来,我区全体工作人员充分发挥我们应有的主观能动性,尽我们的一切力量作好我们的本职工作,发挥我们的服务职能,把这三者有机的联系起来,我们做到:(1)做好农民工作,安排好农民生计,使他们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1、土地是农民最大的依靠,因此,每当我们征地的时候,首要解决的是农民住的问题。为此,我们在高平成立了农民新村,把有需要的人,通过调地,把他们安在交通方便的低,调地的时候,我们除了换地,还会补偿他们原来地上的附着物。在这一年里,我区共有四家人接受我们的调地政策。2、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缓和区内的矛盾。通过跟区内厂企和劳动部门的联系,寻找符合他们的工作。一年来,我们共为区内的农民提供至少50个的工作岗位,解决了一部分富余的劳动力。3、通过帮扶政策,帮助一部分特困户解决目前的困境。配合镇展开有关帮扶特困户和助学活动,在活动中全体工作人员都捐了款。
(2)服务好区内企业,令企业在高平扎根。1、作好企业投产前后的跟踪服务。在企业投产前,我区一如既往的提供“一条龙”服务,并配合企业做好投产前时的准备,如接驳各种管道;调和相邻两个厂之间的关系等。2、企业生产中的服务工作。根据企业的需求,帮助企业向上级有关部门提出合理的请求,如在供电轮休日里申请用电;增加经营范围等。优质的服务使企业在2005年度里的生产总值达到38个亿。
2006
1、消化、服务好现有企业,继续有重点、有选择地做好招商工作,全力配合做好市、镇两级招商洽谈会的相关工作;
2、集中基金,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区内的工业、商业、生活、文体等配套设施,确保工业区协调、健康发展;
3、制订务实的、行之有效的经营方针,保证工业区稳健经营,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继续加强区内的环保监管和监测力度,推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争取在05年7月通过认证),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5、规范、强化内部管理,强化服务意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及工作效率;
6、继续做好征地工作和物业建设工作,05年预计征地500亩,物业建设40000平方。
7、大力追收地款及管理费,盘活资金,进一步健全制度,保证工业区的良性运作;
8、加强对区内投产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9、做好各项配套设施的验收工作,电镀污水厂的验收工作将在05年3月份全面展开。
在下一年的工作中,我区将依照镇委、镇政府的工作部署,继续坚持以江总书记“三个代表为重要思想”,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思想,务实奋进,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齐心协力把高平打造成一个环境优美、配套齐备、功能齐全、管理规范并具强大发展后劲、可持续发展的环保产业示范区。
m.Gz85.COM更多总结延伸阅读
区渔业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之家工作总结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区渔业工作总结,供大家阅读参考。更多阅读请查看本站工作总结频道。
年我区渔业生产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地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渔业增效、渔(农)民增收为目标,狠抓渔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渔业产业结构调整,注重优良品种的引进推广和地方种质资源保护,强化渔业生产环节监管,不断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大力发展科技渔业、生态渔业,顺利推进了我区现代渔业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超额完成了全年的工作目标与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渔业生产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1、预计完成水产品产量18636吨,超额完成省地业务目标考核任务。比上年同期增长9.33%。
2、实现渔业总产值2.04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16%。
3、养殖产量达到17229吨,江河捕捞产量1407吨,分别比上年增长9%和11.8%。
3、完成渔业养殖面积67693.5亩,比上年增长5%。其中:池塘养殖8356亩,产量2256吨,分别比上年增长5.1%和5.9%;山塘水库48933.5亩,产量3129吨,分别比上年增长3.7%和6.1%;河沟8855亩,产量369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0.7%和10.8%;其它养殖(工厂化、网箱等)1549亩,2140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4.7%和25.9%。
4、推广稻田养鱼362558亩,产量9335吨。
5、生产各种淡水鱼苗3.472亿尾,培养鱼种839.4吨,引进各种鱼苗8771.2万尾,投放鱼种512吨。
二、主要措施
1、加大名、特、优、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着力调整水产养殖结构,提高水产养殖效益
今年,全区共引进青田田鱼、湘云鲫、革胡子鲶、鲟鱼、斑点叉尾鮰等名、特、优、新品种8771.2万尾。铜仁市与贵州大学水产系合作,在坝黄镇坝黄村界牌组建立青田田鱼稻田生态渔业养殖示范点,投放规格鱼种535.8斤,预计每亩可增加收入600元以上。印江县引进鲟鱼1.2万尾进行池塘养殖,生产鲟鱼5吨,江口县边江村鲟鱼养殖基地,生产鲟鱼除本省销售外,还云南、广西、重庆等周边省市。沿河、印江、铜仁等县、市引进斑点叉尾鮰进行网箱养。
2、继续推行健康养殖模式,加快渔业增长方式转变
一是巩固完善稻田生态渔业,积极引导农户投放优质鱼苗进行养殖,提高经济效益。德江县在青龙镇安家渡村的官庄和安家渡实施稻田养鱼40亩,投入资金1万元,共投放2-3寸大规格鱼种4万尾;二是利用山塘水库和河道,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充分发挥水体生产潜力。松桃县以发展草食性和滤食性鱼类养殖为主,推广“鱼-禽-草”立体生态养殖模式。发展种草养鱼大户18户,养殖山塘水库面积1600多亩,种质优质牧草400多亩。德江县畜牧兽医局(渔业局)、海溪沟河道养鱼协会和沙滩河道养殖鱼协会共投入资金8400元,在牛渡滩河、板桥河、小溪河、观音滩河、马蹄河、雪基河、川岩河、沙滩河、大河、海溪沟河等10多处开展河道生态养殖。
3、完成全区大鲵养殖规划,规范大鲵养殖程序,确保大鲵养殖持续健康发展
今年6月,按照全省大鲵养殖规划会议精神,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召开了全区大鲵规划会议,7月完成全区大鲵养殖规划。目前我区松桃、江口、铜仁、石阡、思南、印江等县市建立大鲵养殖场24个,其中有13 个养殖场取得了大鲵养殖证,其它养殖场正在申办当中。全区共养殖大鲵5876尾,个体重约16.5公斤。松桃县利用本地民间资金,在黄板乡散水村建起了贵州省松桃松江娃娃鱼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修建大鲵驯养池216口,面积600平方米,饵料鱼池1200平方米,已驯养有各种规格的大鲵2045尾。目前松桃县大鲵养殖户9户,养殖2930余尾,原种400余尾。江口县发展大鲵养殖大户4户,面积13亩,养殖大鲵1041尾
4、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和鱼病测报,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和无重大疫病发生
一是督促各县(市、特区)制定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方案,各养殖场(户)必须按照《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建立建全养殖生产日志和用药记录。在“元旦”、“春节”、“五一”、“端午”、“国庆”、“中秋”等重大节假日活动期间,对全区农贸市场、超市、餐馆等水产品经营户进行全面检查,全区共出动475人次,标语3幅,宣传资料3700余份,出动执法车辆60多驾次。二是加强养殖水域管理,严格执行持证养鱼,全区全年共发放滩涂水域养殖证68个。三是组织铜仁、江口2个县、市开展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目前,铜仁无公害草鱼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已通过验收,四是在全区各县(市、特区)建立1—2个水产病害测报点,对全区的养鱼水面实行监控,各单位明确专人负责,每月按时上报,由地区汇总后按时上报省渔业局。到目前为止,全区没有发现重大疫病。四是加强鱼病知识的宣传和技术培训。在各乡镇举办鱼病防治培训班,宣传鱼病防治知识,对养殖大户进行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防治能力。
4、加强水产苗种生产管理,确保水产苗种生产安全
全区全年共办理水产苗种生产许证5个。根据《贵州省2011年水产苗种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制定了《铜仁地区2011年水产苗种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对全区水产苗种场进行全面清理整治,对无生产记录、用药记录和销售记录或记录不全的,养殖亲本不符合亲本质量要求的渔场提出整改意见。全年全区共出动宣传车63车次,发放宣传资料4000余份,出动检查人员240人次,取缔一家不符合生产条件的苗种场,查处无证经营鱼苗当事人1名,罚款50元。提高了苗种生产者依法生产的意识,强有力地警示和打击了销售、使用违禁药物和经营劣质苗种的违法行为的苗头,维护了水产苗种生产经营业秩序。5、加强水产科技培训,提高广大农(渔)民素质
做好水产养殖技术宣传、培训工作,提高农(渔)民素质是一项重要而又长期的任务,需要不断扩大此项工作的覆盖面。今年结合《贵贵州省渔业科技服务活动》开展,全区共举办水产技术讲座50余次,受训人员达6752人次,发放宣传资料达1.2万多份。松桃县水产站在6个村建立了科技书屋,共印制了2500余份和各类科普知识书籍3828本,养殖业简要技术1XX份,光碟426盘,既丰富了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又同时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
三、存在问题
1、苗种生产场所不足,坚持生产的几个渔场也是多年失修,无设备,只能生产点鲤鱼苗种,购苗难严重制约我区渔业发展。
2、专业技术人员急需知识更新,多数水产从业人员知识已经老化,跟不上现代渔业的发展需要。
3、资金投入不足。渔业推广、疫病检疫、养殖培训等工作开展受限制。
四、2011年工作打算
1、实现渔业总产量XX0吨,比上年增长7.3%的目标。
2、继续多渠道推广健康生态养殖模式,促进我区水产养殖又好又快发展。一是推广大水面养殖技术,在彭水、思林等大型水电站积极发展网箱养殖名特优新水产品、网箱养草鱼以及节能型鱼类的养殖;二是充分利用山塘、小型水库、河道等闲置水域资源,发展休闲渔业和观光渔业,提高综合经济效益;三是继续巩固和完善我区稻田生态渔业示范片,幅射和带动大面积稻田养鱼,提高单产。
3、继续做好新品种的引进、繁育、推广和渔业新技术的培训工作。
4、继续抓好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一是加强养殖户健康养殖管理技术培训和生产环节管理。严格核发苗种生产许可证并按照农业部《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建立“两记录一台帐”,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二是扩大鱼病测报的面积,更全面准确了解全区疫情。
5、按照渔业养殖水域规划,对符合办证条件生产场所,必须办理养殖生产许可证,办证率要达到100%。
6、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
工业区2005年工作总结
2005年是高平工业区在国家实行第五次宏观调控新形势下区域经济发展关键的一年。一年来,我区在市委、市政府及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镇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围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会议精神和镇的中心工作开展工业区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区域经济持续发展,促经济社会同步发展,促人、企业、工业区和谐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到目前为止,我区共引进项目90,已投产企业6xxxx,年生产总值达到38亿。回顾一年来,我区做好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在新形势下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同时优化工业区各项配套设施,,为促进工业区的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镇委、镇政府“工业立镇、工业强镇”思想的正确指导下,我区在立项短短五年的时间里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征地1010xxxx,开发用地近800xxxx,已办国有土地使用证450xxxx。2005年下半年以来,国家进行了第五次宏观调控,对部门过热的行业进行了及时的调控,其中整顿土地市场是这次调控的一个重点。这对我们工业区来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也是一个机遇。考验是因为这次调控给我区的招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同时,如果能够因时制宜,制定相应的措施,那将是我区的一个机遇。一年来,我区通过不断优化各项配套设施营造良好的投资氛围、因时制宜制定多项招商策略紧紧把握住这次机遇,共引进工业项目1xxxx,其中有xxxx项目是利用闲置用地招商,增资项目xxxx,这为促进我区的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总结这一年来,我区主要制定了以下几项措施:
(1)提高招商质量,降低招商成本。
工业区成立早期,还没有形成一定的气候,相对来说部分进区的企业质量不高,招商成本过高。经过几年的发展,按照企业进园进区的战略思想,我区已初步形成电子、电镀、纺织、印染行业的链条。在这个大前提下我区可以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引入税收附加值大、污染小、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如五金、皮革、汽车制造或其零件配件的加工等。一年来我区割据自身的需要。为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加强危化品物流的监督和安全运输管理,引进了金联化工物流公司作为区内配套项目;引进新大禹公司承包我区的织染午睡处理厂,解决了我区资金和技术的问题;同时我区还有选择的引进了有一定质量的企业1xxxx。为了在皮革、汽车制造这两个行业上有所发展,我区正在有计划地引进在这两个行业上有影响的企业。为了增强和别的工业区的竞争能力,我区注意到要利用互联网、报刊等方式来提高工业区的知名度;同时加强与投资服务公司、友好工业区的信息传递,尽量获取第一手的找商资料。现在,我区在同类工业区中已成为了一个品牌,一个电子、纺织行业向往的地方。
(2)进一步优化软件建设,满足工业区的发展需要。小康大业,人才为本。随着工业区的不断壮大,我区对相关专业人才需求也在不断提高。结合工业区的发展,一年来,我区就向社会公开招聘了工民建人才两名、化验员两名、翻译一名、统计人员一名、物业管理一名、一名,培养了污水系统的操作人员两名。我区还注意对工业区内的人才进行统计,建立人才库,使区内的人才不容易流失。同时,通过和劳动部门的联系,搜罗工业区需要的人才。平时,我区还注意对在职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技能,如参加会计、基建、环保等培训班。一年来,我区通过优化软件建设,基本上满足了区内对人才的需求,保证了工业区发展的基本需要。
(3)优化硬件建设,满足客商的发展需要。随着落户我区企业的增多,客商对我区的硬件配套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让客商在高平安心发展,半年来,我区不断加大投入去优化我区的硬件建设,配合我镇五纵五横的部署,我区修建了兴隆路、广进路,且进一步完善了高平主干道上的支路路网。同时,我区加大力度去完善区内的商业配套设施,兴平苑、兴盈苑、康域园、高平文化中心、高雅商住楼、高平食街等一批商住配套设施已投入使用;旺角等一批超市和高平酒电的经营已经上了一个档次;高平球场、小公园等体育配套设施已经落成。现在,镇区里有的设施,在高平都可以找得到。完善的硬件配套设施,大大增强了客商在我区投资的信心,一年来,不断有企业在我区增资,如科华增资4xxxx、启程增资1xxxx、工业水厂增资1xxxx等。
(4)加大对环保配套设施建设的力度。一年来,我区又投入近60xxxx元对电镀污水厂进行了三期改扩建的设备安装、调试及相关基建工程。目前,拥有24小时在先监测和全自动控制系统的电镀污水处理厂现已投入使用,全因子达标排放的验收工作已全面展开,将成为全国首家电镀废水集中处理设备最先进、工艺流程、自动化最先进的污水处理厂,这对三角建设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有着重大的意义。
二、推行ISO14001环境管理制度,完善区内的各项管理制度,使社会经济能得到同步发展。
年初,为了进一步完善工业区的各项管理,使社会经济能共同发展,我区拟推行ISO14001环境管理制度,一年来,ISO14001环境管理制度已经有了一定的进展,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同时加强了对土地资源、财务、安全环保方面的管理,具体
(1)土地资源的管理。随着国家收紧了工业区对土地资源利用的各项政策,并不定时对工业区土地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检查。因此,要合理利用每一分土地资源成为我区在2005年取得稳定发展的关键。为此,一年来,我区在土地资源的管理上做好以下几点:1、统筹收集土地资源利用的情况,制成报表,第一时间给上级汇报,为安排利用土地资源提供正确的信息。2、保证把已经投产的企业或则是正在动工兴建企业的国有土地证办好。同时对各宗土地的办证资料做好,保证有一分指标就办好一分土地的土地证。去年年底到现在,我区共投入300xxxx万元去办证,共办证450xxxx土地。3、已征土地,还没有办证的坚决一律不填土。4、消化已办证还没有动工兴建的企业,同时为已购地急需动工的企业办好国有土地证。一年来,我区积极与上级有关部门取得联系,通过有关政策收回了顺德市励精纺织贸易有限公司52.727xxxx、林健、林嘉敏35.618xxxx、黄奋强6xxxx,并转让给其他投资者,以消化闲置用地,提高区内经济效益,为进一步盘活我区的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每一分土地资源打下了基础;5、土地开发部对我区的布局规划进行了第三次修编,现在布局比较对称。6、未雨绸缪,土地开发部根据我区开发的需要和土地的需求对土地资源进行了储备。6、进一步规范区内的土地市场。在2005年里,我区对区内10xxxx商住用地进行了公开投标,为有效利用区内的土地资源,积累资金打下了基础。良好的土地资源管理为我区的招商引资工作提供了强而有力的后盾。
(2)财务制度的管理。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工作人员的刻苦努力下,我区现在的剩资产已经达到xxxx亿,如何去经营这xxxx亿的剩资产又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一年来,我区加强了财务制度的管理,尽量做到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每一个部门的经费都要经过财务部的审批才能落实。同时财务部加紧了对地款、管理费的追缴工作,盘活资金;并且有效利用银行货款,增强我区的竞争力。辛勤换来了成果,在财务部的精心安排下,物业建设、污水厂改造工程、办证、制服农民利息等都能如期进行,为我区的发展提供了资金的保障。
(3)安全管理。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自工业区成立以来,我区一直把安全建设作为我工业区的一个重要项目。一年来,为了进一步规范工业区的安全管理制度,我区努力做到:1、配合镇经贸办安全生产委员会开展生产管理工作,坚决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2、抓好安全人员的培训工作。3、做好商业楼房、厂房的防雷、消防工作,并以通过市消防局的验收为标准。一年来,我区没有发生过严重的人员伤亡事故。4、做好应急准备。我区成立了应急小组,以应付区内发生的突发事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年3月份高平工业区的荣辉电子厂发生了6吨浓硫酸外泄的污染事故,企业对此种突发性事故几乎束手无策。应急小组全部工作人员利用业务专长,在接到企业求助后的第一时间赶到事故现场,并制定了严密可的抢险方案。经过xxxx多小时的处理,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重大化学污染事故,做到了未伤一个人,而且将所有损失减少到最底程度,未对周边的环境造成任何污染,在整个抢险中应急小组的工作人员奋战在第一线,受到企业的高度赞扬。
(4)环保管理。我区现在已有企业5xxxx投产,1xxxx在建企业,在现阶段如何规范企业排污,抓好工业区的环保管理问题,成为我区健康发展的首要任务。一年来,我区属下部门——高平环保监测站作出了很大的努力:1、配合做好两家污水厂建设改造工程的相关工作。2、就群众意见最大、投诉最多的问题进行专门解决。在今年的2~3月份,针对高平工业区内高沙河、石基河上游养殖户对河水水质投诉高、村民反映强烈的问题,我所先后组织了1xxxx夜间突击检查,基本上查清了污染源头,矛盾基本得到了解决。3、结合国家开展的“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专项活动。4、大力开展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的相关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1)成功研制硝酸黄烟高效吸收剂。(2)进行了微波处理废水实验,实验的方法比常用的生化处理节省4xxxx的处理成本。
三、坚持以人为本,做好农民征地工作;以企业为根,做好企业服务工作;使人、企业、工业区和谐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在我区,企业是我们的根,如何才能使人、企业、工业区和谐发展成为我区成功与否的关键。而我们就是联系这三者的桥梁,使三者和谐发展,就要充分发挥我们的桥梁纽带作用。一年来,我区全体工作人员充分发挥我们应有的主观能动性,尽我们的一切力量作好我们的本职工作,发挥我们的服务职能,把这三者有机的联系起来,我们做到:(1)做好农民工作,安排好农民生计,使他们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1、土地是农民最大的依靠,因此,每当我们征地的时候,首要解决的是农民住的问题。为此,我们在高平成立了农民新村,把有需要的人,通过调地,把他们安在交通方便的低,调地的时候,我们除了换地,还会补偿他们原来地上的附着物。在这一年里,我区共有四家人接受我们的调地政策。2、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缓和区内的矛盾。通过跟区内厂企和劳动部门的联系,寻找符合他们的工作。一年来,我们共为区内的农民提供至少5xxxx的工作岗位,解决了一部分富余的劳动力。3、通过帮扶政策,帮助一部分特困户解决目前的困境。配合镇展开有关帮扶特困户和助学活动,在活动中全体工作人员都捐了款。
(2)服务好区内企业,令企业在高平扎根。1、作好企业投产前后的跟踪服务。在企业投产前,我区一如既往的提供“一条龙”服务,并配合企业做好投产前时的准备,如接驳各种管道;调和相邻两个厂之间的关系等。2、企业生产中的服务工作。根据企业的需求,帮助企业向上级有关部门提出合理的请求,如在供电轮休日里申请用电;增加经营范围等。优质的服务使企业在2005年度里的生产总值达到3xxxx亿。
2006工作计划
1、消化、服务好现有企业,继续有重点、有选择地做好招商工作,全力配合做好市、镇两级招商洽谈会的相关工作;
2、集中基金,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区内的工业、商业、生活、文体等配套设施,确保工业区协调、健康发展;
3、制订务实的、行之有效的经营方针,保证工业区稳健经营,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继续加强区内的环保监管和监测力度,推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争取在05年7月通过认证),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5、规范、强化内部管理,强化服务意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及工作效率;
6、继续做好征地工作和物业建设工作,05年预计征地50xxxx,物业建设4000xxxx。
7、大力追收地款及管理费,盘活资金,进一步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保证工业区的良性运作;
8、加强对区内投产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9、做好各项配套设施的验收工作,电镀污水厂的验收工作将在05年3月份全面展开。
在下一年的工作中,我区将依照镇委、镇政府的工作部署,继续坚持以江总书记“三个代表为重要思想”,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思想,务实奋进,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齐心协力把高平打造成一个环境优美、配套齐备、功能齐全、管理规范并具强大发展后劲、可持续发展的环保产业示范区。
高平工业区工作总结
全面落实促区域经济持续发展
——高平工业区2004年
2004年是高平工业区在国家实行第五次宏观调控新形势下区域经济发展关键的一年。一年来,我区在市委、市政府及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镇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江总书记“”重要思想,紧紧围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会议精神和镇的中心工作开展工业区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区域经济持续发展,促经济社会同步发展,促人、企业、工业区和谐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到目前为止,我区共引进项目90,已投产企业61家,年生产总值达到38亿。回顾一年来,我区做好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在新形势下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同时优化工业区各项配套设施,,为促进工业区的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矗
在镇委、镇政府“工业立镇、工业强镇”思想的正确指导下,我区在立项短短五年的时间里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征地10100亩,开发用地近8000亩,已办国有土地使用证4509亩。2003年下半年以来,国家进行了第五次宏观调控,对部门过热的行业进行了及时的调控,其中整顿土地市场是这次调控的一个重点。这对我们工业区来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也是一个机遇。考验是因为这次调控给我区的招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同时,如果能够因时制宜,制定相应的措施,那将是我区的一个机遇。一年来,我区通过不断优化各项配套设施营造良好的氛围、因时制宜制定多项招商策略紧紧把握住这次机遇,共引进工业项目11个,其中有3个项目是利用闲置用地招商,增资项目3个,这为促进我区的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矗总结这一年来,我区主要制定了以下几项措施:
(1)提高招商质量,降低招商成本。
工业区成立早期,还没有形成一定的气候,相对来说部分进区的企业质量不高,招商成本过高。经过几年的发展,按照企业进园进区的战略思想,我区已初步形成电子、电镀、纺织、印染行业的链条。在这个大前提下我区可以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引入税收附加值大、污染孝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如五金、皮革、汽车制造或其零件配件的加工等。一年来我区割据自身的需要。为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加强危化品的监督和安全运输管理,引进了金联化工物流公司作为区内配套项目;引进新大禹公司承包我区的织染午睡处理厂,解决了我区资金和技术的问题;同时我区还有选择的引进了有一定质量的企业11家。为了在皮革、汽车制造这两个行业上有所发展,我区正在有计划地引进在这两个行业上有影响的企业。为了增强和别的工业区的竞争能力,我区注意到要利用互联网、报刊等方式来提高工业区的知名度;同时加强与投资服务公司、友好工业区的信息传递,尽量获取第一手的找商资料。现在,我区在同类工业区中已成为了一个品牌,一个电子、纺织行业向往的地方。
(2)进一步优化软件建设,满足工业区的发展需要。小康大业,人才为本。随着工业区的不断壮大,我区对相关专业人才需求也在不断提高。结合工业区的发展,一年来,我区就向社会公开招聘了工民建人才两名、化验员两名、翻译一名、统计人员一名、物业管理一名、一名,培养了污水系统的操作人员两名。我区还注意对工业区内的人才进行统计,建立人才库,使区内的人才不容易流失。同时,通过和劳动部门的联系,搜罗工业区需要的人才。平时,我区还注意对在职人员进行,提高他们的工作技能,如参加、基建、环保等培训班。一年来,我区通过优化软件建设,基本上满足了区内对人才的需求,保证了工业区发展的基本需要。
(3)优化硬件建设,满足客商的发展需要。随着落户我区企业的增多,客商对我区的硬件配套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让客商在高平安心发展,半年来,我区不断加大投入去优化我区的硬件建设,配合我镇五纵五横的
(4)加大对环保配套设施建设的力度。一年来,我区又投入近600万元对电镀污水厂进行了三期改扩建的设备安装、调试及相关基建工程。目前,拥有24小时在先监测和全自动控制系统的电镀污水处理厂现已投入使用,全因子达标排放的验收工作已全面展开,将成为全国首家电镀废水集中处理设备最先进、工艺流程、最先进的污水处理厂,这对三角建设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有着重大的意义。
二、推行ISO14001环境管理制度,完善区内的各项管理制度,使社会经济能得到同步发展。
年初,为了进一步完善工业区的各项管理,使社会经济能共同发展,我区拟推行ISO14001环境管理制度,一年来,ISO14001环境管理制度已经有了一定的进展,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同时加强了对土地资源、财务、安全环保方面的管理,具体如下:
(1)土地资源的管理。随着国家收紧了工业区对土地资源利用的各项政策,并不定时对工业区土地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检查。因此,要合理利用每一分土地资源成为我区在2004年取得稳定发展的关键。为此,一年来,我区在土地资源的管理上做好以下几点:1、统筹收集土地资源利用的情况,制成报表,第一时间给上级汇报,为安排利用土地资源提供正确的信息。2、保证把已经投产的企业或则是正在动工兴建企业的国有土地证办好。同时对各宗土地的办证资料做好,保证有一分指标就办好一分土地的土地证。去年年底到现在,我区共投入3000多万元去办证,共办证4509亩土地。3、已征土地,还没有办证的坚决一律不填土。4、消化已办证还没有动工兴建的企业,同时为已购地急需动工的企业办好国有土地证。一年来,我区积极与上级有关部门取得联系,通过有关政策收回了顺德市励精纺织贸易有限公司52.7272亩、林舰林嘉敏35.6180亩、黄奋强63亩,并转让给其他投资者,以消化闲置用地,提高区内经济效益,为进一步盘活我区的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每一分土地资源打下了基础;5、土地开发部对我区的布局规划进行了第三次修编,现在布局比较对称。6、未雨绸缪,土地开发部根据我区开发的需要和土地的需求对土地资源进行了储备。6、进一步规范区内的土地市常在2004年里,我区对区内100亩商住用地进行了公开投标,为有效利用区内的土地资源,积累资金打下了基矗良好的为我区的招商引资工作提供了强而有力的后盾。
(2)财务制度的管理。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工作人员的刻苦努力下,我区现在的剩资产已经达到6个亿,如何去经营这6个亿的剩资产又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一年来,我区加强了财务制度的管理,尽量做到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每一个部门的经费都要经过财务部的审批才能落实。同时财务部加紧了对地款、管理费的追缴工作,盘活资金;并且有效利用银行货款,增强我区的竞争力。辛勤换来了成果,在财务部的精心安排下,物业建设、污水厂改造工程、办证、制服农民利息等都能如期进行,为我区的发展提供了资金的保障。
(3)安全管理。,责任重于泰山。自工业区成立以来,我区一直把安全建设作为我工业区的一个重要项目。一年来,为了进一步规范工业区的安全管理制度,我区努力做到:1、配合镇经贸办安全生产委员会开展生产管理工作,坚决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2、抓好安全人员的培训工作。3、做好商业楼房、厂房的防雷、消防工作,并以通过市消防局的验收为标准。一年来,我区没有发生过严重的人员伤亡事故。4、做好应急准备。我区成立了应急小组,以应付区内发生的突发事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年3月份高平工业区的荣辉电子厂发生了6吨浓硫酸外泄的污染事故,企业对此种突发性事故几乎束手无策。应急小组全部工作人员利用业务专长,在接到企业求助后的第一时间赶到事故现场,并制定了严密可的抢险方案。经过5个多小时的处理,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重大化学污染事故,做到了未伤一个人,而且将所有损失减少到最底程度,未对周边的环境造成任何污染,在整个抢险中应急小组的工作人员奋战在第一线,受到企业的高度赞扬。
(4)环保管理。我区现在已有企业52家投产,17家在建企业,在现阶段如何规范企业排污,抓好工业区的环保管理问题,成为我区健康发展的首要任务。一年来,我区属下部门——高平环保监测站作出了很大的努力:1、配合做好两家污水厂建设改造工程的相关工作。2、就群众意见最大、投诉最多的问题进行专门解决。在今年的2~3月份,针对高平工业区内高沙河、石基河上游养殖户对河水水质投诉高、村民反映强烈的问题,我 所先后组织了18次夜间突击检查,基本上查清了污染源头,矛盾基本得到了解决。3、结合国家开展的“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专项活动。4、大力开展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的相关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1)成功研制硝酸黄烟高效吸收剂。(2)进行了微波处理废水实验,实验的方法比常用的生化处理节省40%的处理成本。
三、坚持以人为本,做好农民征地工作;以企业为根,做好企业服务工作;使人、企业、工业区和谐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在我区,企业是我们的根,如何才能使人、企业、工业区和谐发展成为我区成功与否的关键。而我们就是联系这三者的桥梁,使三者和谐发展,就要充分发挥我们的桥梁纽带作用。一年来,我区全体工作人员充分发挥我们应有的主观能动性,尽我们的一切力量作好我们的本职工作,发挥我们的服务职能,把这三者有机的联系起来,我们做到:(1)做好农民工作,安排好农民生计,使他们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1、土地是农民最大的依靠,因此,每当我们征地的时候,首要解决的是农民住的问题。为此,我们在高平成立了农民新村,把有需要的人,通过调地,把他们安在交通方便的低,调地的时候,我们除了换地,还会补偿他们原来地上的附着物。在这一年里,我区共有四家人接受我们的调地政策。2、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缓和区内的矛盾。通过跟区内厂企和劳动部门的联系,寻找符合他们的工作。一年来,我们共为区内的农民提供至少50个的工作岗位,解决了一部分富余的劳动力。3、通过帮扶政策,帮助一部分特困户解决目前的困境。配合镇展开有关帮扶特困户和助学活动,在活动中全体工作人员都捐了款。
(2)服务好区内企业,令企业在高平扎根。1、作好企业投产前后的跟踪服务。在企业投产前,我区一如既往的提供“一条龙”服务,并配合企业做好投产前时的准备,如接驳各种管道;调和相邻两个厂之间的关系等。2、企业生产中的服务工作。根据企业的需求,帮助企业向上级有关部门提出合理的请求,如在供电轮休日里申请用电;增加经营范围等。优质的服务使企业在2004年度里的生产总值达到38个亿。
2005
1、消化、服务好现有企业,继续有重点、有选择地做好招商工作,全力配合做好市、镇两级招商洽谈会的相关工作;
2、集中基金,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区内的工业、商业、生活、文体等配套设施,确保工业区协调、健康发展;
3、制订务实的、行之有效的经营方针,保证工业区稳健经营,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继续加强区内的环保监管和监测力度,推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争取在05年7月通过认证),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5、规范、强化内部管理,强化服务意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及工作效率;
6、继续做好征地工作和物业建设工作,05年预计征地500亩,物业建设40000平方。
7、大力追收地款及管理费,盘活资金,进一步健全制度,保证工业区的良性运作;
8、加强对区内投产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9、做好各项配套设施的验收工作,电镀污水厂的验收工作将在05年3月份全面展开。
在下一年的工作中,我区将依照镇委、镇政府的工作部署,继续坚持以江总书记“三个代表为重要思想”,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思想,务实奋进,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齐心协力把高平打造成一个环境优美、配套齐备、功能齐全、管理规范并具强大发展后劲、可持续发展的环保产业示范区。
20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