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认识课件

初步认识课件 共50份

初步认识课件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初步认识课件、初步认识课件范文大全等内容,帮助大家对过去的工作进行经验总结,更多初步认识课件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

2023除法的初步认识课件(热门8篇)

这篇文章主要探讨与“除法的初步认识课件”有关的主题,读完本文相信你一定会有所收获。学生们上课能够享受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这与老师辛勤准备的教案密不可分。而老师在编写教案课件时也需要费心描摹,全方位考虑教学内容才能制定出精良的教案。

除法的初步认识课件【篇1】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继续学习除法运算。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过程】

一、设置问题,引导参与

谈话,出示例课件:

(1)要求仔细观察,看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2)小明和小红是怎样分苹果的?你能用算式来表示吗?

(3)学生动手操作后教师课件演示分苹果的过程,再列出算式。

2、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为什么这个算式也用除法算式来表示?

【设计意图】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引发学生自主参与,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应用平均分的意识,温故知新,为进一步学习除法运算奠定基础。

二、学习新知

1、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1)除法算式中的三个数你能帮它取个名字吗?

(2)先让学生自己取,然后请学生看书学习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请学生对照算式与情景,说说算式中各数所表示什么?

思考:看看例4和例5,小熊和熊妈妈的这两个问题为什么都可以用除法来计算?学生思考、比较、讨论。

【设计意图】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引发学生自主参与,通过思考、比较,让学生知道把一些物体或一个总数平均分成相等的几份,就用除法来计算。

三、应用,加深理解

1、课本第19页的“做一做”。

(1)明确要求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交流汇报。

(4)小结。

2、挑战园地:

(1)练习四第4、5题。先让学生画圈一圈进行平均分,分后再填写算式。

(2)练习四第6题:先让学生看图,叙述平均分的要求,再让学生动手圈一圈,圈好后填写算式,最后让学生对照图说一说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设计意图】

设计形式多样,富有挑战性的练习形式,让学生动手分一分,圈一圈等活动,营造出充满生气

查看更多>>
除法初步认识课件 除法初步课件 除法课件
2023认识角课件14篇

采用您提供的关键词“认识角课件”进行搜索,栏目小编找到了相关资料。相信您仔细阅读后一定会有所收获。在任何一位老师的工作中,教案课件都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每天都需要及时更新。只有通过精心编写课前所需的教案课件,才能让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和掌握知识点。

认识角课件【篇1】

教学内容:

教科书p32~33页做一做及练习五第2题

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和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及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1.6袋各种形状的物体.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质疑激情:

(1)同学们,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见到形状各种各样的物体,今天老师带来了几样.(牙膏盒﹑肥皂盒﹑牛奶盒、易拉罐、铅笔、乒乓球、魔方、笔筒、茶叶筒、弹球……)你们认识它们吗?(一一说出物体本来的名字)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学生边说教师边摆。

问:同学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呢?

(学生可能会说:分成几组,一组是长长方方的、一组是正正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

(2)揭示概念:同学们说的非常对。

a:教师拿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实物长方体:它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像这些物体它们都有个共同的名字叫"长方体"。

b:直接出示形状是正方本的物体,它是正正方方的,有平平的面。它们叫"正方体"

c:出示形状是圆柱的物体:它们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有平平的面。它们叫"圆柱"。

d:出示球状物体,它们是圆圆的。

活动1:

1.请你高高举起球,互相看看拿对了吗?放回学具篮中,依次出现:圆柱、正方体、长方体(长方体不放回篮中)

2.摸--感知"长方体"。

(1)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你们手中的长方体,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和同学们说一说。

(2)汇报:

师:谁能用最大的声音告诉大家,你现在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子?你是怎么感觉到的?

生1: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师:还有不同的感觉吗?

生2:有6个平平的面。

师:还的吗?

生3:相对的两个面一样。

师:谁能说一说长方体到底是什么样的?

生:长长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

查看更多>>
认识课件
认识厘米课件通用

教案是老师上课之前需要备好的课件,每位老师应该设计好自己的教案课件。严格按照教案进行教学有助于提高授课效果。我们特别整理来自网络的认识厘米课件,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认识厘米课件 篇1

根据教材的设计意图,在认识厘米之前,要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切身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由于受教学条件的限制,这一环节准备不够充分,效果不是很明显。我是这样设计的:在黑板上贴了一张纸条,问学生:你知道这张纸条有多长?有些学生准备拿尺子上台测量,但又不知道怎么读尺子上的刻度。我开始引导,老师认为这张纸条有两个黑板擦那么长。谁能像老师这样用你手边的物品来测测纸条的长度,这时,学生的思维很活跃,很多学生拿着自己的学习用品测量了这张纸条的长度,有的说有一支铅笔那么长,有的认为有老师的教鞭那么长.....为什么同样的一张纸条,选择不同的物品去测量,测出的结果会不一样?由此启发学生想到:应选择同样的物品作为标准去量。虽然学生被老师一直牵着转,但还是体会到了测量需要同一个物品做标准。

为了让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我设计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动: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首先让学生找到尺子上的1厘米,用眼看,把1厘米的长度印在头脑中;用手比划,感知1厘米的长度;闭上眼睛,体会1厘米的实际长度。当学生完成这一流程,已基本建立起了1厘米的表象。

“用厘米量”是这一节课的难点。我设计的是“看老师测量的方法对吗?”让学生在老师错误的操作中掌握规范的测量方法,同时在测量之前,让学生进行估测,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由于学生只是初步建立起了1厘米的表象,估测的结果与实际长度相差甚远,但学生对估测很感兴趣。

由于我班学生年龄偏小,平时没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一节课中如果涉及到操作的环节,学生们喜欢把学具当玩具玩。如何让学生进行有效操作,我得好好思考思考。

本课是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基础上,学习认识长度单位的。在教学中我根据儿童学习数学的特点,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用自己的活动建立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解。

教学中我利用例1,让学生充分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让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测量物体长度,结果学生发现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同一长度。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都是量的数学课本

查看更多>>
认识厘米课件
202310的认识课件15篇
202310的认识课件15篇
认识0课件(精选14篇)
认识0课件(精选14篇)
认识水课件(实用12篇)
认识水课件(实用12篇)
10的认识课件(集锦14篇)
10的认识课件(集锦14篇)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9篇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9篇
最新三年级倍的认识课件11篇
最新三年级倍的认识课件11篇
散步优秀课件汇编
散步优秀课件汇编
中班识字课件集锦
中班识字课件集锦
春初中课件11篇
春初中课件11篇
对党的认识
初中班会课件精华
初中班会课件精华
初中音乐课件12篇
初中音乐课件12篇
初中功率课件6篇
初中功率课件6篇
初中生物课件范文
初中生物课件范文
初一历史课件7篇
初一历史课件7篇
初中课件(推荐4篇)
初中课件(推荐4篇)
初中物理课件精华
初中物理课件精华
认识实习总结
认识--情感--行为
文件课件
文件课件
软件课件
软件课件
上课睡觉认识错误的详细检讨书五篇
课件
课件
对集体备课研讨活动的认识与总结范文
美术课认识颜色的幼儿园小班教案集锦
兴趣课课件
兴趣课课件
认识实习报告总结
个人总结思想认识
幼儿认识水的教案
幼儿认识水的教案
认识实习总结报告
认识实习总结报告
团员自我认识总结
团员自我认识总结
认识实习心得体会
认识实习心得体会
认识实习总结范文
专业认识实习总结
建筑陶瓷认识总结
认识实习总结3000字
吨的认识教案汇集
吨的认识教案汇集
100以内的认识教案
100以内的认识教案
鸟课件
鸟课件
最新评课课件
最新评课课件
2023优质课课件
2023优质课课件
思想认识方面的总结
认识实习总结与体会
认识实习总结与体会
小班认识0教案7篇
小班认识0教案7篇
初二语文下册课件(推荐14篇)
初二语文下册课件(推荐14篇)
思想汇报—对党的认识
认识自己演讲稿4篇
认识自己演讲稿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