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教案

二年级数学教案 共50份

二年级数学教案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二年级数学教案、二年级数学教案范文大全等内容,帮助大家对过去的工作进行经验总结,更多二年级数学教案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

二年级数学教案

学生们享受了一堂生动有趣的课堂,这离不开教师辛勤准备的教案。在编写教案课件时,教师需要花费心思。教案是多元教育思维的具体体现。工作总结之家编辑极力推荐“二年级数学教案”,希望您能够从中受益,并且把本页的内容分享给您的朋友!

二年级数学教案 篇1

教材第31页例3,以及练习七第7~9题。

1.让学生通过生活中例子初步感知旋转这种常见的现象。

感知旋转现象,使学生能正确判断、区别旋转与平移现象。

观察电风扇、风车等旋转的物体。像这样的一类的现象我们把它们叫做什么呢?

判断: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运动属于旋转呢?能不能举例呢?

1.展示两类按照不同方向旋转的物体,让学生进行分类。

2.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分。

3.出示钟面,让学生观察,秒针是怎么样旋转的。

4.小结:像这样一类跟秒针一样从左往右转动的叫作顺时针转动,而跟它相反的转动叫逆时针旋转。

1.完成教材练习七第7题。

师:是我们在生活中的一些事物,你们知道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吗?同学们先独立看看,再想一想。

学生独立看题,并判断、思考。

请学生说出自己的判断,哪些是平移现象,而哪些又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旋转现象,然后请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判断的。

2.完成教材练习七第8题。

谈话:你瞧,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可真广,刚才同学们说钟面上指针的 运动是旋转,老师这里有一个钟面,你能写出分针从12旋转到下面各个位置所经过的时间吗?

课件出示3个钟面图。

3.完成教材练习七第9题。

课件出示题目要求,小组合作,用圆片制作一个数字转盘。

两人一组游戏,每人各转两次,计算出两个数的乘积,比比谁的积大。

出示紫荆花图,用旋转创造出美丽的图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对旋转现象有了那些了解呢?

学生自由交流。

教师总结:旋转是在生活中不同与平移的另一种现象,他们的特点是围绕一个点转动。我们常见的一个比较典型的旋转现象就是钟表上的时针、分针和秒针的旋转,所以如果一个物体的旋转方向和钟表的指针方向一样,我们就说它是顺时针旋转,相反地,我们就叫做逆时针旋转。

二年级数学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 教科书第67~84页的内容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事万以内数的认识。包括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近似数以及数百、整千数的加减法。教材将上述内容合成以下逻辑结构。

查看更多>>
二年级数学教案
二年级数学教案范文

期望这篇“二年级数学教案”会符合你的期待,让你感到满意。提醒你收藏这个页面,方便以后阅读。在每节课前,老师都需要制定教案和课件,因此在撰写时老师们需要花费一些时间。教案必须经常更新以跟上教育发展的潮流。

二年级数学教案(篇1)

1、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的特征。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思考、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并发展空间观念。

3.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乐于学习,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2、学情分析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应注重营造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运用多种活动增强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使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保持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现在班里大部分学生都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端正学习态度,对学习较为感兴趣、有信心。学习充满热情,能够运用自己的学习方法活学活用。学习习惯方面,学生能够课前做好准备,课堂气氛活跃,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发言、思考,声音响亮。但个别的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爱搞小动作,需要及时提醒和引导。

3、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线段的特征。

难点:线段表象的建立。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参加哪些体育活动?为什么?体育活动可以增强体质,磨练意志,大家要多参加。

2.出示图片,小朋友们在干什么?跳绳和拔河要用到什么?这两根绳子在形状上有什么不同?

3.出示图片,你能给图上的这些线分一分类吗?为什么这么分?

4.你能把弯弯的线变直吗?

活动2【讲授】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学生操作,把弯线变直。师指出,拉直的这段线就可以看作一条线段。

2.观察线段图,线段有什么特点?学生交流,汇报: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

3.判断下面哪些是线段?

4.生活中可以找到很多线段,举例,学生找线段。

活动3【活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一张长方形白纸上你能找到几条线段?你能再变出一条吗?学生折纸,师说明折痕可以看作一条线段。同桌比较折出的线段,发现什么不同吗?得出结论:线段有长短。

2.线段可以测量吗?怎样测量?学生说测量方法。

3.出示一横一竖两条线段,哪条长哪条短?学生通过测量发现同样长。

4.测量书中第五页三条线段的长度。汇报,订正。

5.总结线段的三个特

查看更多>>
二年级数学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篇

我们考虑到您的需要,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进行了编辑。老师提前规划好每节课的教学课件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课件更是每位老师必备的基本技能。教案是决定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推荐您与好友分享!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1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教学内容: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会用米、厘米量,认识线段量、画线段。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能力点: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5、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德育点: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树立自信心。

6、养成认真、一丝不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7、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

教学难点: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8、建立长度观念,会初步的估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1~3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能力点: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

德育点: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各种尺子、硬币、回形针、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妈妈需要买一截松紧带,需要多长呢?老师量过了,和你们桌上的小棒一样长,请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实物量一量。

学生汇报量的结果。

问:奇怪了,同样长的松紧带,可你们量出的结果怎么不一样

查看更多>>
人教版下册数学教案 人教版数学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篇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集合14篇
二年级认数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下教学计划
二年级数学下教学计划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二年级数学教学个人总结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总结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1500字
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1500字
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总结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二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总结
初二数学教案精品
初二数学教案精品
二年级数学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二年级数学总结
初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高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荐]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精选
[荐]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精选
二年级数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2)
六年级数学教案4篇
六年级数学教案4篇
2017年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一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一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总结
16年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总结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总结
2016年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总结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总结
七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二年级教学计划数学1500字
二年级苏教版数学上册教学总结
年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高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五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二年级数学教授教化工作总结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师工作总结
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系列
春季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2021二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关于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总结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汇总
2012-2013年第二学期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