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活动方案 共49份
服务活动方案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服务活动方案、服务活动方案范文大全等内容,帮助大家对过去的工作进行经验总结,更多服务活动方案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
哈佛校训:机会永远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根据领导下发的工作任务。时常需要预先制定工作方案,方案其实就是针对活动相关的因素所制定计划类文书,究竟怎样才能写出一份详细的方案呢?工作总结之家的编辑为大家呈上收集和整理的“服务活动方案”,为了不忘记查看建议您收藏本网站的网址!
服务活动方案 篇1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学习效率;解决孩子放学早无人看管、家长辅导学生作业比较困难的问题,我们积极响应上级教育部门的要求,科学、合理、有效安排课后服务工作。希望通过课后服务既达到减轻学生及家长负担的效果,又达到提高学生作业效率,提高成绩、培养学生特长的效果,实现双赢。
二、课后服务内容
作业辅导
社团活动
三、课后服务教师配备(共计48位教师)
1、小学部:语文:13人;数学13人;英语老师9人
社团活动教师:13人。
2、初中部:语文5人;数学5人;英语5人;化学:1人;物理:1人;
政治:1人;生物1人;地理1人;历史2人;
社团活动教师:13人。
四、课后服务开展时间:
周一到周五下午放学后至下午6:00开展。共计两课时。
五、课后服务参与形式
学生自愿申请报名参与
六、课后服务具体安排
课后作业辅导:
以年级为单位开班,每班不超过30人。每班安排一名教师进行学生组织管理及答疑解惑。教师安排具体根据新学期学生报名情况进行。
本学期拟开展啦啦操社团、沙画社团、足球社团、篮球社团、绘画社团、水粉画社团、软笔硬笔社团、拉丁舞社团、武术社团、跆拳道社团、吉他社团、创客社团、电子琴社团等,分别由专业老师代课,每个社团学生人数不超过30人。具体班次安排根据新学期报名学生人数进行安排。
七、课后服务管理办法及要求
每位辅导教师需按照具体安排提前写好学期计划,具体到每周的安排,便于课后服务能够落到实处。
每位辅导老师需在指定地方与班主任进行学生的交接,首先清点好学生人数,然后安全有序带领学生到指定教室开展活动。结束后,由辅导老师带领学生列队在校门口,将学生一一亲手教与家长手中方能离开。确保每一位参加课后服务学生的安全。
作业辅导教师每天按照统一表格,记录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完成质量,存在问题,便于每个学生情况熟知于心,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加强指导,确保辅导质量。同时,学生的参与
查看更多>>本次助残志愿服务活动旨在关注残障人士群体,为他们提供帮助,增强社会的关爱和公益意识。志愿者们将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为残障人士提供各种形式的服务和支持,为社会和谐做出自己的贡献。下面是工作总结之家小编带来的“助残志愿服务活动方案”,欢迎阅读!
助残志愿服务活动方案(一)一、活动背景:
中国残疾人的数量越来越多,多种形式和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为残疾人的生活带来了光明。然而,残疾人在现代都市的生活仍然充满了挑战,如何更好地关注和帮助残疾人,融合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任务。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志愿服务,帮助残疾人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2、提高社会公众对残疾人的关注和了解程度,增强社会的关怀力量。
3、促进残疾人和社会主流群体之间的融合和交流,激发人们的社会责任感。
三、活动方案:
1、时间安排:
本次活动预计持续3天,时间安排如下:
第一天:上午9:00-11:00举行开幕式及志愿者培训,下午1:00-4:00进行志愿服务。
第二天:上午9:00-12:00举行文艺才艺表演,下午1:00-4:00进行志愿服务。
第三天:上午9:00-12:00集体体育活动,下午1:00-4:00进行志愿服务。
2、志愿服务活动内容:
志愿者们可帮助残疾人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如购物、就餐、银行办事等。活动现场还设有义卖、义演等活动,所得善款将全部捐赠给残疾人协会。同时,还可与残疾人一同参加文艺表演、运动会等活动,共同度过欢乐的时光。
3、志愿者的选拔和培训:
从社会公众中招募志愿者,要求志愿者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热心公益事业,具有较强的沟通和服务能力。在活动前进行培训,主要包括残疾人关爱知识、残疾人服务技巧、紧急救援等方面的知识培训。
四、预期效果:
通过此次志愿服务活动,可以帮助残疾人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增强公众对残疾人的关注和了解,促进残疾人和主流社会之间的融合和交流,激发社会对于公益事业的关注和热情,达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目的。
助残志愿服务活动方案(二)活动名称:助残志愿服务活动
活动目标:通过志愿者的帮助和关爱,帮助残疾人融入社会,重拾自信,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同时增强志愿者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
时间地点:20xx年x月xx
查看更多>>篇一: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计划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计划 索伦小学刘永杰
一、 指导思路:
以大力贯彻与落实课程改革思想,切实提高学生各方面实践能力为出发点,在活动中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带领学生领略课程的新奇性与学习的迫切性,带领学生走向广阔的社会实践活动为目的,丰富学生的知识、情感等各方面的体验。
活动的题材取材于学生真实生活的社会环境,课题的选择与实施要综合考虑培养学生的能力,兼顾其他学科的融入,通过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入手,发挥学生活动的参与度与主动性,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
二、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通过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生活、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要让他们进一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学生形
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新生活的主人。
三、活动目标
1、通过调查、访问,查阅资料和实践操作等方式方法,在活动中,让学生发展的更多能力。
2、通过调查身边的人和事,了解家乡,增强自豪感。
3、通过清理环境卫生,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爱护卫生的良好情感。
4、通过农事劳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劳动是光荣的,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积极劳动的意识。
篇二:小学生社区服务活动计划及总结
小学生社区服务活动方案
洛城街道中心小学
20xx、9、9
小学生社区服务活动计划
(下期)
王 永
霞
小学生社区服务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牢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体现及质量观。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校本课程,放在应有的位置,切实纳入学校教学工作中,树立素质教育的基本观念,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开好劳动课,开足课时,提高教学质量。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生存与发展的能力打好基础。
二、工作思想:
1、充分师资力量,提高教学水平。
要保证综合实践课的正常开展,充实配备师资力量是关键想方设法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劳动课教师队伍,并要求教师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进行教学。切实做到教学有计划,上课有教案,课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