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工作总结:要有职业精力

周工作总结:要有职业精力。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这段工作时间过得非常的快,我们也要开始制定一份工作总结了。工作总结是一种方法,积累工作中的经验与教训是一种财富,成为更好的自己。那这个工作总结的内容要怎么写?小编特别从网络上整理了周工作总结:要有职业精力,有需要的朋友就来看看吧!

也照样 那句套话,良久 没写周了。人变得有些懒。公司现在招聘了一些员工,根本 上都是90后,有的刚卒业 ,有的是出来实习的,有些员工总体来说照样 可以的,然则 有的员工真的是差强人意。说到底就是我现在要说的,要有职业精力 。职业精力 是与人们的职业运动 慎密 接洽 、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精力 。

职业精力 的实践内涵体现在敬业、勤业、创业、立业四个方面。

职业精力 包孕,职业幻想 、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技能 和职业规律 、职业良心、职业信誉、职业做风等多方面。这些方面的器械 总结起来就是职业精力 。职业体现了一小我 的态度和能力方面的问题,是权衡 一小我 需要斟酌 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也是一小我 或工作或自己创业的的一个抉择 因素。

换句话说就是专业、专注。有的员工想着我过来就是实习的,不要那么认真,过渡一下的。以后找个工作再好好做。话是这样说,看上去也合理。其实年夜 错特错。一小我 养成一个习惯很简单 ,然则 要改失落 一个习惯是很难的。有这样想法的人,往往是会被排除职场之外的。

有一句话说干一行要爱一行。说的就是职业精力 。上帝不会亏待认真的人,更不会亏待有职业精力 的人。也许是现在的生活情况 好了,许多 的年轻员工没有了耐性和韧性。然则 金山也会有

吃空的那一天。生活在这个社会上总是要自己去顶。所以现在要把自己锤炼 成一个靠谱的人。

GZ85.com更多工作总结范文扩展阅读

电力事业入职培训总结


电力事业入职培训总结

电力事业入职培训总结
如果说在中机建设工作的两个多月时间里,我已经对公司有了初步的认识的话,那么上周的新员工培训使我对公司的发展及其文化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进而对公司的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可以这样说,中机建设就象一本书,我是读者,初为其扉页的宽广博大而吸引,每读一页就对其了解深一些,而这些东西却又能吸引着我不停的走下去。版权所有
王总的开朗豁达消除了我面对领导时的压力。毫不隐晦的自我介绍显出了他为人的豁达,很快就拉近了员工和领导之间的距离,他的讲话诙谐生动,渲染了参加培训的所有员工,为这次培训开了一个好头,也使我们对公司的概况、战略发展思路和远景规划、技术项目发展方向有了系统的了解,同时对公司充满了信心。从中国机械工业安装总公司,到中国机械工业建设总公司,企业经营战略的创新、市场领域的扩展以及cis形象识别体系的建立,将为中国机械工业建设总公司的发展史翻开崭新的篇章。
管书记讲解了现代企业员工应具备的观念:敬业、创新、超越、奉献。从三个方面定义了人才的概念: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在三个文明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能够做出创造性、开发性的工作。鼓励我们年轻人要有勇于成才的信心。从书记的讲话中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中机建设博深的管理理念与企业文化所蕴涵的巨大魅力,中机建设提倡的“关注每一个人”的人才理念使我坚信在这片广阔的天地个人能力一定能够得到充分的施展和进一步的提高。
《光荣与希望》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具有辉煌历史和美好未来的充满勃勃生机的中机建设,公司自成立以来,先后承担了数百项大中型重点工程建设,工程领域遍及机械、汽车、建材、冶金、化工、石油、电力、电子、轻工、广播电视、环保、市政、公用和民用建筑等行业,施工业绩遍布全国各地,为我国的工业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为能够成为这个建设排头兵中的一员而感到光荣和自豪!
梁经理对公司各项管理制度的介绍细致而富有亲和力。我认为一个公司的规章制度的制定肯定是经过很多领导人的研究讨论后才定下来的,所以我要先做一个守规矩的员工,去遵守这些制度。当然,也许并不是所有的制度都是合理的,如果我发现了某些不合理性,一定会及时把反映给相关部门,去完善这一制度。
技术质量安全部组织进行的安全教育和三体系教育细致深刻,使我真切感受到今后工作中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安全问题,以及公司在全面提高工程质量、与国际管理接轨方面所做的系统而全面的工作。
参观完首都机场制冷站项目和国家大剧院项目施工现场后,我深切体会到,中机建设的每一项成果和荣誉中饱含着广大员工对本职工作的执着热爱和辛勤汗水。现场的条件是艰苦的,但是同事们以苦为乐的精神境界让我感到作为一名中机建设人所应有的闪光品质,我将版权所有把这份信念和追求带到今后的工作中去,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
培训结束了,作为新员工的我感觉在精神上已经融入了公司。“进取无止境”,对公司的了解越多,越能感觉到自己在许多方面的欠缺与不足。这次培训为我以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使我在发展自己的方面能够有明确的目的。希望在公司发展的同时,自己也能够在各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能更好的为公司服务。
我对公司充满信心,我会努力工作体现自我价值,为中机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小学工会工作总结要在上级大力扶持


八一路小学工会干部常深入教职工之中,听取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了解教职工的生活工作情况热情地为教职工服务,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使工会发挥了联系党和教职工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体现为:

在校行政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地在政治上,生活上关心教师,使他们感到党的温暖,组织的关爱.过去的一年中,元旦节,教师节慰问全体教师(包括退休教师),并组织部分退休教师召开座谈会以及农家乐,还带领他们去湘阴参加apos;千名老人庆重阳"老年节活动.

做好送温暖工作,只要有教职工或退休教师,遇有生老病死,家庭特殊困难等情况,都能做到及时慰问.并与财会人员协助这些教职工进行医疗保险的理赔工作.把党的温暖和组织的关爱及时送到教职工心里.本年度,工会慰问因伤病住院的教职工6次,还倡议全体老师参加了"慈善一日捐"的活动,献出了自己的爱心.

( 3)关心学校职工身体,组织全校参加区里统一体检,并进行了相关了妇女儿童保健知识讲座以及安全知识讲座.

(4)关心学校职工的精神生活,注重民主意识.在12月份召开 "全校职工代表大会",并就"如何提升学校软实力"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提高了老师们参政议政的民主意识.

(5)积极开展各项有益身心的健康活动.从去年秋季开始至今,我校工会一直组织全体老师每月按时进行各类文体活动,如:羽毛球,登山,跳集体舞活动.

(6)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的美,生活的美.组织全体老师春到桃花源踏青,秋到明月山泡温泉理疗.

(7)及时总结,并进行优秀工会会员评优及生活困难职工申请补助的申报.

二,.今后的工作设想

1,我们要更紧密依靠上级组织和学校的党,政组织,争取用较多的时间组织工会干部进行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组织工会干部外出参观学习,学习外地先进的工会工作经验以及前瞻性的工作思路,以提高工会组织自身的思想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继续组织骨干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开拓视野,更好地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

2,.要在上级大力扶持的同时,进一步调动社会办学的力量,争取为工会组织多筹集一点资金,配合学校为教职工多办一些实事好事.工会干部将更加团结一心,共同努力,进一步调动全乡教工的工作积极性,为更大幅度提高全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为进一步发展八一路小学的教育事业而不断做出自己新的贡献.

3,抓好工会组织建设,提高工会工作整体水平.抓好工会组织建设是实现各项工作有根本性进展的组织保证和必要条件,今后几年工会要把加强组织建设及自身建设放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对招聘和聘用的教职工要吸收他们加入工会组织,进一步发挥工会小组的作用,夯实工会工作的基础,提高工会工作整体水平,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职工文体活动,丰富教职工文化生活,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要点





第一部分 20xx年主要工作回顾

20xx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是全体教职员工在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推进“两个转变”,探索“三开式”办学新模式,团结、拼搏、奋进、创新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我们夺取了抗击“非典”斗争的阶段性重大胜利,实现了学院“一年一个样”的阶段发展目标,校园面貌日新月异,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学院步入高速发展快车道。

一、众志成城,夺取抗击“非典”斗争的重大胜利

20xx年春夏之交,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打乱了学院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工作部署。疫情就是命令,责任重于泰山。学院立即成立了由党委书记周文济同志任组长的防治“非典”领导小组,各级党政领导深入一线指挥防治工作,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市教委的工作部署,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各项防治工作。认真贯彻中央“一手抓防非典,一手抓发展”指示精神,实验农场等产业部门克服困难坚持生产,确保了全年任务的完成。
通过果断正确的领导决策,及时得力的防控措施,在北京众多高校中,学院是为数不多的实现“零疫情”的高校。在取得抗击“非典”斗争阶段性重大胜利的同时,更体现了全院师生团结一致、奋勇拼搏的良好精神风貌,并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单位和优秀个人。

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统一思想,促进融合

20xx年,学院党委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深入贯彻一次党代会精神,围绕教育教学的中心任务,狠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的思想教育工作,南北校区广大教职员工的思想得到进一步统一,两校区相互融合发展。

20xx年,学院先后完成了院系25个党支部的组建工作,制定了11项组织工作制度,利用业余党校对800多名党的积极分子进行了理想、信念教育和基本知识培训,吸收6名骨干教师和53名优秀学生加入党组织。

以“献爱心、树新风、优化发展环境”为主题,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组织教职员工“献绿”、“献书”,为植树绿化捐款21655.9元,捐献图书1570册。以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目标,开展了“学习实践‘三个代表’,保持先进性”主题教育活动;以公道正派为主题,开展了“树组工干部形象”集中教育活动。

学院继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采取个人述职、群众评议和组织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围绕干部的政治素质和廉洁自律情况、履行职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工作态度和工作实绩,以及抗“非典”斗争中的表现,对学院66名处级干部进行了考核。

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核心,从源头上、制度上加强对各级干部从政行为的规范。先后细化完善了学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分工,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礼品登记,个人重大事项报告,领导干部廉政谈话及“三重一大”等有关制度,明确责任主体、责任追究,以及“三重一大”的界定和最高决策权。在进一步细化和完善有关制度的基础上,按照党政一把手“五个亲自”,党政副职“三个抓好”,牵头单位“三个必须”,协作单位“两个确保”的要求,对各单位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的情况进行了检查。对收费项目进行了清理,并将其纳入学院财务统一管理。

由院办网络信息中心设计制作和维护的学院网站初具规模,在扩大学院对外宣传,提高社会知名度以及促进南北校区融合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加快推进“两个转变”,探索“三开式”办学新模式

作为一所由中专院校和成人高等院校合并组建的、以培养操作型、技能型、复合型技术和管理人才为目标的新型农业职业学院,尽快完成由成人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向普通高等职业教育的转变,创建以现代教育思想为先导、以多种教育手段为保障、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模式,探索“三开式”办学新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是实现学院“一院一制”的基础,也是创建一流职业学院的第一个关口。

围绕这一工作重心,20xx年,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1. 转变教育思想,树立现代职业教育观念

20xx年,学院通过在广大教师中开展教学研讨等多种形式,配合相应的制度建设和资金投入,加快全员教育思想的转变,逐步树立现代职业教育观念。

学院召开了由全院教师参加的我院成人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向普通高等职业教育转变研讨会,强调广大教职员工要积极行动起来,把实现“两个转变”作为当前学院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开创具有农职院特色的办学道路。

学院承担的教育部“弹性学制和学分制”等重点课题的研究工作,农业部农业职业教育能力建设计划试点工作也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作为农业部确立的全国18所“能力教育体系”教改试点单位之一,学院畜牧兽医系畜牧兽医专业教育体系教改试点工作获农业部全国农职院校“能力教育体系”教学改革成果一等奖。在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体系理论建设、运作原理及教学方法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通过教改探索,专业教师的专业能力与水平得到迅猛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逐步形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的职教思想正在形成。

2. 推进教学管理制度化建设,创建以能力为核心的教学组织体系

20xx年,学院先后出台了十三项教学管理制度,涉及教学计划的制定修订、教师工作规范、学生学籍管理等多方面。各教学系部对现有普招高职专业和成人高职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了修订,并通过学生座谈会、教师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教学交流活动,积极探讨教学改革新思路、新方法。

全院专任教师完成总学时86297节,涉及486门课程,平均每位教师授课近400节。南校区授课量偏高,周学时超过11节;北校区偏低,周学时8节。

通过对专业培养目标、岗位定位、就业前景预测、生源预测、办学条件的现状与要求等进行广泛调研,学院向市教委申报了动物医学、食品工程技术、工程监理与咨询三个专业并获批准。20xx年,将有普高高职26个专业、成人高职8个专业、中职24个专业具有招生资格。

20xx年,学院投入近400万元用于生物技术、财经实景等实验室的设备购置和建设,改善实验实习条件,对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将起到重要作用。校外实习基地达到60个。
与美国派克兰学院合作的办学计划开始招生,由于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不得不进一步增加招生名额。学院正就师资交流等进一步的合作事宜同派克兰学院进行接洽。

在教学安排上,也更为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更为充分地利用现有的仪器、设施以及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学院多媒体教室的利用率大大提高。在考试过程中,对于能够通过实际操作考察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课程,倡导运用多种方式实施期末考核。

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学院研究制定了学院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包括系部主任评价、教务处评价、督导评价、学生评价四个部分,以及对应的、体现职业教育教学特点的测评表格。在20xx年下半年的逐步实施过程中,全院262门高职课程,181门中职课程,学生评价达到优秀(90分以上)的分别占到了26.72%和23.76%。测评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3. 坚定地走产学研结合道路

走产学研结合道路,是实践“三开式”办学的重要途径之一。20xx年,学院与城乡建设集团的合作关系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经市教委批准,其所辖城乡建设学校已于年底并入我院,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北苑分院正式组建。学院办学总体规模进一步加大,办学实力和办学领域得到增强和拓宽。学院总占地已达1214亩,建筑面积18万平米,在校生总数达到7615人,教职工总数660人。其中正高级职称8人,副高级职称108人,讲师152人。处级单位29个,处级以上干部77名。

20xx年,学院利用人才技术优势,通过股份制合作形式,先后同校外企业合作成立了绿色聚福科技集团和京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并且同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中创和生态农业技术发展中心合作,成立了北京有机食品认证中心。以期在获得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为教师实践和学生实习提供良好的条件。

4. 为社会提供技术、信息和培训支持

20xx年,学院培训处承接、举办各类培训班19期,参训人次达到1391人,其中副处级以上干部550人。实用技术服务中心与全国妇联、农业部科教司、市农委科教处、三元奶业集团等十多家单位共同组织农业技术培训班34期,近2000人参加了有关农业生产技术、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其所属“专家热线”共安排专家值班91人次,接听电话327次,组织专家下乡服务12次,大型科技咨询活动4次,对大兴榆垡、门头沟区进行了重点科技扶持。为农口系统的干部培训和京郊农业科技普及发挥了积极作用。

学院同时通过举办全国现代化养羊技术研讨班、京郊有机食品生产及认证知识培训班等多种方式,进行了广泛的技术合作与交流。畜牧兽医系组织开展的羊胚胎移植工程已获得较为成熟的技术,在绿都羊场进行的技术实施中收到了很好的成效,该项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作为农民终身职业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农广校进一步明确了自身的功能定位,落实“稳定中专,两头延伸,重心下沉”的办学思想,加强基础建设,拓展相关职能,着力加快远程教育和信息多媒体教育教育改革步伐。20xx年招生2165人,毕业1054人,在校生达到2903人。

5. 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20xx年,学院通过调进人员和接收毕业生,共引进39人,其中正高职称4人,副高职称11人,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升。全院217名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37人,占到17.1%。另有22名教师正在攻读硕士学位。

学院积极鼓励在职教师继续深造和参加各类技能培训,突出对教师双师型素质的要求,强化对教师的业务能力、实践能力、教学组织能力、教研科研能力和计算机、外语应用能力要求,以适应开展职业教育的需要,并将继续引进高素质、专家型、具有高级职称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四、招生就业工作取得好成绩,探索学生管理新模式

20xx年,学院高职计划招生1000人,实际报到1006人,是近年来报到率最高、平均分数最高、志愿录取率最高的一年,取得历史性的突破。中职计划招生1155人,实际报到907人,校内报到776人,基本完成了招生任务。

20xx年,学院共有高职毕业生304名,中专毕业生1305名。截止20xx年12月底,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1%,高职毕业生就业率超过80%,圆满完成了年初制定目标。为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学院成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落实机构,充实人员,并颁布《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实施细则》,使就业指导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各系分别结合专业实际,开展了就业指导讲座、模拟招聘会等多种形式的就业指导工作,学院还为毕业生举办了专门的双选招聘会。

学院从规范学生日常行为入手,不断加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先后颁布了20余项学生管理工作制度,推进院、系两级管理体制的建立。通过建立各系辅导员队伍和团总支组织机构,充实学生教育管理干部队伍;以院系学生会、班委会,院团委、系团总支、班团支部为主的学生干部管理队伍逐步完善,学生自我管理队伍已基本形成。各系教师多次深入学生家庭进行走访,了解情况,为困难学生送去温暖。通过组织进行开学典礼、升旗仪式、“文明守纪规范周”、“告别陋习、讲究文明、校园健康行”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明守纪观念。20xx年,学院还举办了包括首届学生田径运动会、迎新生晚会、纪念“一二·九”运动大合唱在内的多项文体活动,各系组织的小规模文体赛事更是丰富多彩,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陶冶了他们的情操。

五、全面启动学院的科研工作,加大科研投入,促进学院办学水平的提高

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科研工作必须并重,协调发展。学院科研工作必须为京郊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必须为提高学院的教育教学质量服务。20xx年,学院专门召开了科研工作会议,并投入40万元经费用于34项院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这34项课题中,包括重点课题10项、一般课题19项及青年课题5项。其内容涵盖技术应用、经济社会及教育教学研究的多个方面;人员涉及院内外多个部门,共计148人,其中院内人员109人,充分体现了广大教学科研人员高涨的科研热情。

学院颁布实施了《科研工作管理暂行办法》、《科研课题管理暂行办法》、《科研成果统计暂行办法》、《科研成果奖励暂行办法》等科研管理制度,形成长效激励机制,为科研工作上新台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学院承担的“十五”期间教育部重点课题《职业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的研究》、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重点项目《21世纪京郊区县经济增长点研究》等一批重点课题的研究工作进展顺利,为提高我院的科研实力,扩大社会影响打下了良好基础。

六、推进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走校企联合新路

20xx年,学院继续加快后勤社会化管理步伐。成立物业管理公司,对环境卫生、绿化美化等实行公司化管理,人员定岗定责;研究成立饮食服务公司,变过去多家承包经营为公司直接经营,统一采购、统一定价、保本经营、服务至上;供暖供热引入社会化管理,大大简化了学院管理工作,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同时,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学院还制定完善了《后勤各种规章汇编》、《车辆管理规定》、《工程验收办法》等规章制度,后勤管理正朝着正规化的方向发展。

敢于突破原有的校企经营模式,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吸引社会投资,走股份制发展的新路,是20xx年学院校企产业发展的新亮点。通过股份制形式,学院先后同外单位组建了北京绿色聚福科技集团和京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没有直接投资一分钱的情况下,盘活了学院资产,并为学院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20xx年,学院所属实训管理中心完成总产值298万元,实现利润105万元(其中包含75万元上缴租金),并为学院节约绿化资金100万元,超额完成了年初制订的完成100万纯利的指标。矮生紫薇的选优扩繁、节水型草坪培育、耐旱型宿根花卉种植等项目也取得新的成果。学院所属实验农场实现产值2823.2万元,利润146.83万元。在受到“非典”疫情巨大冲击的情况下仍能取得这一成绩,尤为可喜。

七、基建工作进展顺利,校园面貌日新月异

作为发展的硬件条件,学院认真做好校园建设规划,保证资金投入,一批基建工程陆续竣工并投入使用,新建项目也陆续开工建设。

20xx年九月,南校区80亩园林重点工程和绿化景点工程顺利完工;标准田径场、篮球场和体育看台也于八月份交付使用。北校区培训楼、图书馆装修,两校区锅炉房改造等一批改造更新工程也都如期完工并投入使用。正在建设中的南校区2万平米综合楼的主体工程已经竣工,内装修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预计20xx年5月可投入使用。学院全年用于这些项目的资金达到1548万元。硬件条件再上新台阶,校园面貌日新月异,为进一步满足教学和师生生活需要提供了保证。

此外,两校区新建学生宿舍楼工程也已分别完成报批、设计、勘探等前期准备工作,并陆续开工。在此项工程的资金筹措上,学院还首次尝试贷款方式,为今后的基建资金筹集创出了一条新路。


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

一、主要经验:

1.必须建设一个团结坚强的领导班子,使学院的发展有坚强的领导和组织保证。
2.必须走“三开式”办学之路,解放思想,开放思路,封闭办学只有死路一条;
3.在充分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办学经验的基础上,不断的改革和创新,用新理念新的办法克服矛盾,实现跨跃式发展;
4.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智慧和力量,团结一致,奋发有为。

二、存在的不足:

1. “两个转变”远未完成,任重而道远,行之有效的、具有农业特色的教育和教学模式还没有完全形成,在课程开发、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学生的人性化管理、师资队伍的适应性增强等方面,离我们的目标还有着很大的差距。
2. 高效的学院管理机制尚未建成,行政效率不高。面对“两区三地”的办学规模,必须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人浮于事的现象比较常见,各部门的职责分工有待进一步明确,责权利的结合,制度化、规范化尚需进一步加强。
3. 全员的德育意识、高标准意识、危机感及责任意识尚待加强,距离我们强调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目标还有差距。
4. 学院新专业的开发和骨干专业建设的力度不够,主要是新专业的开发没有下大力气深入调研,缺乏计划、目标和步骤。而骨干专业的建设缺乏特色,内功炼的不够,缺乏品牌效益。
5. 教研室的教学研究的作用发挥不够,教师疲于应付教学工作量的现象还大量存在,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还有待于提高。
6. 教科研的意识有待于加强,教科研的水平有待于提高,教科研的管理有待于规范。
7. 以就业促招生的思路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高职就业率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8. 学院网络建设水平和标准不能和学院的发展与地位、作用相适应。


第二部分 20xx年工作计划要点


20xx年是学院成立后的第二个完整年度,也是我们提出“一、三、五、十”发展目标的第三个年头,也就是“大变样”之年。03年在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院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我们顺利地实现预期的目标,使我院的项工作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在硬件建设方面,已经提前实现了“大变样”的目标,但是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如管理方面、教育教学方面等等,这些问题虽然都是发展中的问题,我们要认真面对、冷静思考。

一、以评估为主线,带动全面工作的规范和提升

20xx年学院的工作要以评估为主线,带动全面工作的规范和提升。

第一,全院上下要提高对评估工作的认识。此次评估是国家对我院办学水平的全面考察和衡量,标准高,要求严;通过评估将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差距,找出不足,有利于尽快摸清高职教育规律;评估的结果对学院长远发展目标的实现意义重大。

第二,学院参加评估的目标是确保达到“良好”。学院将通过适时调整发展规划、加大投入来努力提高“硬件”标准,当前的差距主要表现在“软件”方面,如:很多具体的工作资料需要总结和整理,形成文件材料;评估要求的一些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需要健全和完善,新生情况摸底、毕业生跟踪调查等工作目前还未开展等。

第三,这次评估的指导方针是:
1. 全院上下要在充分认识评估工作重要性、艰巨性的基础上,振奋精神、团结协作、全力以赴。
2. 要以评促改、以评促建,借评估契机全方位提升工作水平。

评估只是手段,评估的目的是要加快学院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处理好“三个关系”,即日常工作和评估工作的关系、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按照这两个方针,我们的任务可以明确为:

1. 保证正常的工作顺利开展;
2. 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工作标准;
3. 在提高工作标准的基础上,认真完成学院评估办公室下达的有关评估工作的任务和材料。

为切实完成这三项任务,学院将采取以下四条措施:

1. 成立评估领导小组,配备得力人员,明确条目负责人;
2. 明确工作阶段,限期完成相关工作;
3. 明确责任,加强考核,实行责权利挂钩;
4. 结合评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全面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学院将于今年上半年出台《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的实施意见》,作为一个纲领性的文件指导今后的学院工作。

(一)强化专业建设

专业设置是学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是学院主动适应、全方位满足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京郊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中心环节,专业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创建精品(品牌)专业、抓好重点专业、突出特色专业。

专业建设本着求适应、促发展、创名牌、出特色的指导思想,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全方位进行改革。一是要科学论证开发新专业,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据经济社会发展,跟踪现代科技发展,把握行业、社会发展的需求(重点以北京郊区现代化发展为依据),重点强调专业适应性;二是以国家级专业教学改革试点为龙头,全力打造精品(品牌)专业;三是要以现有专业为基础,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建好特色专业。

在专业建设和改造上,各系可依据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聘请生产、管理、服务部门的技术管理人员会同教育研究及院内教学人员组成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指导专业开发与建设,确保专业发展的科学性、适用性、前瞻性,同时为专业教学提供最新信息;依据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有计划地进行专业建设的可行性研究与论证,优化专业结构。将学院的专业教学与社会需求之间形成“提前培养,同步使用”的良好局面;对专业建设采取分类、分级指导与管理,依据专业建设目标及特点,制定相应政策,采取相应措施,全力创建精品专业、抓好重点专业、突出特色专业。

(二)创建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

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功能,以岗位能力为基础的综合素质提升是实现教育功能的关键,创新的教学模式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创建新型教育教学模式,要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要转变教育观念,确立现代教育理念,科学合理地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及人才规格;二是要优化课程体系,明确主干课程及标准;三是要注重将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新信息运用到教学中去(我们主要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人才),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四是探索改革教学方法,引入研究性学习等教学方法,注意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现代教学手段等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实际教学效果;五是探索创建科学的教学水平考核和评价体系以及有效的评价制度;六是要继续研究实践弹性学制和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

(三)加强教学研究,规范教学管理
要严格教学环节的控制,加强常规教学管理,规范教学秩序;加强教学研究,各系、专业和教研组要有相当的精力放在教学研究上,要出实用的、适合高职专业教学的教学研究成果。

(四)启动重点课程建设,出台重点课程建设的有关文件。

(五)为更好的实现学研一体化创造良好的实训条件

产学研一体化的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重要基础。在实验室和基地建设上要本着如下原则:一是要紧紧配合专业建设,充分体现精品专业(名牌专业)、骨干特色专业的建设的特点和要求;二是在建设标准上要本着国家级、市级高等职业教育示范基地的标准;三是在和管理和使用上要探索管理和运行新机制(不能只重建设而轻视管理和使用);四是要将现有的实验实习基地进行功能定位(教学、科研、示范、经济等);五是教师要全面参与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六是在实训基地的建设上要继续探索新形式,如校企联合、校校联合、校村联合等等,这样不仅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同时也能使教学更加紧密地与社会经济和发展结合。各系要根据上述原则,组织教师和有关方面深入研究本系的实验实习基地的建设,提出具体建设计划。根据专业体系及教学要求,采取按类、分级建设的方式,类别包括公共课实验室、专业基础课实验室、专业课实验室(实训基地);级别划分为市级(国家级)实验室、学院重点实验室(实训基地)、一般实验室(实训基地)。

(六)重视科研、教研工作

开展教科研工作是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提升教师能力与水平的有效途径。在03年的基础上,积极争取“精品工程项目” ;深入研究郊区发展方向和经济工作的重点,明确我院科研和教学工作为郊区服务的针对性;与有关教学和科研院所联合开发相应的课题和项目;规范学院教科研管理。

(七)合理调配师资力量

根据有关要求,尤其是评估的标准,要科学进行师资开发,开发不是仅仅只引进,而是包括在现有人员基础上调整配置:一是要加强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使培训、考核、使用相结合,二是要开发教师的潜力,如专业教师的专业基础课和基础课以及相关专业课授课的能力,三是校内和校外相结合,相对固定一批教学效果好、专业水平高、有一定社会知名度的兼职教师队伍,四是采取措施,制订相应的政策,使专业课教师能深入经济、社会一线,锻炼培养“双师型”教师和“社会知名”教师。

(八)继续拓展科教兴农领域

学院在搞好常规教育教学,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要合理调配教育资源,充分发挥教育优势、技术优势,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实用技术推广。着力开发、重点建设两条主线,一是以各类培训为主体的人力资源开发;二是以应用技术研究、实用技术推广为主体的技术辐射,将北京农职院的发展与北京郊区现代化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

(九)巩固现有国际合作成果,积极探求新的合作途径

学院将努力作好目前与美国派克兰学院的校际合作项目,将进一步拓宽国际合作的领域,丰富国际合作的形式,实现与国际职业教育的有效衔接,全面推动学院的教育教学工作及国际交流与合作。

三、深入研究、探索适合我院情况的学生教育管理新模式

在充分吸收校内外先进的教育管理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我院学生管理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从抓常规教育和管理入手,研究和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教育管理模式。
(一)在落实学院、系两级管理体系的过程中,责任条目化。
(二)树立全员教育意识:全院教职工应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在对待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上要有全员意识,落实三育人,一切工作都要有利于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培养合格的人才。
(三)探索高校学生管理的新方法,不断吸收兄弟院校好的经验,树立良好的校纪校风。
(四)学生的思想和素质教育融于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开辟知识型、技能型的第二课堂,引导学生自觉学习,自觉锻炼的意识,进一步加强学生就业能力的锻炼,加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力度。

四、继续作好后勤改革和产业开发工作

(一)继续深化后勤管理体制改革

后勤要加强改革的力度,在03年改革和探索的基础上,巩固成果,创新思路,使后勤服务不断适应新要求,总结物业公司的运行和管理经验。在此基础上改革食堂管理体制,有效运作饮食服务中心,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从领导、人员、服务、制度、管理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使我院的饮食服务工作提高水平;总结03年的供暖承包的经验,作好今年的承包方案;在工程建设项目上继续严格实行“阳光工程”,严把项目预算、审计、工期和质量关,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实行市场化、公开化运作机制。
04年的重点建设项目:南校区有综合楼的验收工作、学生综合楼开工并争取7底竣工并交付使用、学生食堂立项并争取上半年动工、暑假期间完成图书馆的供电线路改造和装修工作、暑假期间完成学生 2号楼的内装修工作、解决电力增容问题、学生二食堂的装修与改造、长辛店锅炉改造等项目;北校区有学生宿舍楼的验收和装配、学生运动场的立项、院内道路的改造、电网线路入地及线网改造、部分暖气水管道和教工1、2号楼污水管道更换和改造、校园绿化和美化等。

(二)积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面对禽流感的肆虐,首先要全力以赴作好种鸡场的禽流感防疫工作,确保万无一失,在疫情过去之后将继续从德国引进优良祖代种鸡,进一步扩大祖代鸡规模,争取在2—3年时间引进祖代鸡1万套,使养殖量达到2万套。并在此基础上,力争在疫情过去之后抓住时机,扩大种鸡的销售量,创造良好经济效益。

在产业开发上要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发展思路。“走出去”就是充分利用学院的品牌和技术优势,向农民推广技术,一方面带动农民致富,另一方面与村镇联合开发企业,走“村、校”结合之路;“请进来”就是充分利用企业资金和管理优势,利用学院资源优势,联合开发校办企业,盘活学院的固定资产,走“校企结合”之路。利用学院专业优势,在园林工程、农产品配送、种业研发等方面搞好开发工作。

五、学院各方面的管理要上新台阶

(一)进一步落实“一院一制,统一协调”的原则,加强学院的制度建设。
(二)确立新的管理和运行机制,提高办事效率。
(三)在上半年,学院将重新定编、定岗、明确职责,在基础上加强考核,进一步做到则权利结合、量大优质稿酬,完善全院聘任制;总结学院成立以来工资分配方案,分析不同人员工资状况,在此基础上确定新的工资改革方案;
(四)树立现代管理意识,利用现代管理手段,进一步建设好网站,并充分利用网站为行政和教学以及招生就业服务,以提高教学和管理水平,扩大学院的知名度。
(五)通过各种媒体加大学院在办学规模、招生就业、培养目标、教育教学和科研、专业建设、产业开发以及教师全面参与郊区经济活动等方面的宣传力度,扩大学院的影响,为学院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六)暑假前完成主办公楼的验收、分配及设施的装配工作,借此改善教师的办公条件。

六、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20xx年要紧紧围绕学院的工作中心和重点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总体思路如下:

(一)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将党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放在首位。

今年对“三个代表”理论的学习要在深入和结合我院实际上下功夫,使各级干部和党员真正能把“三个代表”的思想作为自己的工作指南。一是认真筹备和召开20xx年院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二是继续认真抓好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更加深入地学习和领会“三个代表”的理论精神,要求中心组成员今年至少要撰写2篇理论学习文章;三组织好各层次干部职工,特别是处级以上干部的十六大报告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学习和辅导;搞好总支书记和支部书记业务工作规范的培训,提高党务系统干部素质,使党组织真正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五按照市委要求,组织好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理论的培训,继续组织好领导干部学习十六大理论文章和研究论文撰写的组织工作,并将此项工作同我院20xx年宣传思想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分别在中层以上干部和教职工中开展理论学习交流活动。

(二)继续抓好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的思想教育活动

一是党员的思想教育要以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重点,组织好政治学习,形势报告和7.1纪念活动等;二是领导干部的教育重点是党风党纪教育和为人民服务教育;三是抓好师生员工的教育,要以处理好“三者关系”,发扬“三种精神”为重点(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小集体与大集体的关系;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发扬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和团队精神),以立足于本职工作,为学院发展做贡献为落脚点。

(三)继续办好业余党校,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党的基本知识和理想信念教育,并按组织发展原则做好教工和学生党员发展工作。

(四)深入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式、新载体、找准思想工作的切入点,以增强两校区干部职工团结统一的意识,提高凝聚力,为学院发展做更大贡献为目的,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教育活动。

(五)全面开展“文明校园建设”活动,继续组织全院教职员工开展“献绿”活动,继续推动“献爱心、树新风,优化发展环境”的主体教育活动,搞好“献计献策”活动;以“新北京,新奥运”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内容,组织教职员工进行学习;要加大院务公开的力度,建立院务公开责任制,创造良好的民主监督机制。

20xx年2月18日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总结及工作要点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总结及工作要点

20xx年,**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办公室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办的精心指导下,高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县中心工作及省、市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把劳务经济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来抓,着力提高转移输出规模和效益,圆满完成了各项计划指标,全县劳务输出呈现出转移输出规模稳步增长,劳务收入显著提高,管理进一步规范,服务更加完善的良好局面。现总结如下:

一、主要成效

20xx年,我办坚持把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素质和效益作为核心内容来抓,把打造劳务产业与培植地方产业发展,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绿色长廊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豆沙旅游开发相结合。按照县委、政府的安排部署,切实加强人力资源台帐管理及网络信息平台建设;积极争取省、市项目支持,整合教育资源,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狠抓劳务市场开发及能人调研和到异地表彰创业明星活动;全面开展劳务维权服务,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努力变人口压力为资源优势,积极争取了昭通市人民政府豆沙镇务工人员夜校试点培训工作,取得了经济和社会效益双赢。

1、大面培训情况

20xx年,全县累计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8.17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46.6%,完成市下达任务8.16万人的100.12%,比上年新增6200人,增长8.21%;实现务工工资收入6.59亿元,完成市下达任务6.58亿元的100.15%,比上年增加1.54亿元,增长30.5%;全面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及示范基地培训项目和豆沙镇务工人员夜校试点培训工作,全年完成大面培训84期8741人,完成计划8500人的102.8 %,其中:引导性培训45期5012 人,技能培训39期3729人,阳光工程完成1500人,完成计划20xx人的75%。劳务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综合素质明显增强,就业能力及创业能力大幅度提高,为全县新农村建设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为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进一步打牢了基础。

2、豆沙镇务工人员夜校培训情况

**县豆沙镇务工人员夜校试点培训工作是昭通市人民政府在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向人民代表承诺的十件惠民实事工程之一,意义重大而深远,这是为培育新型农民,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建设和谐新农村的有效探索。

豆沙夜校试点培训共设有引导性培训、技能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古镇旅游开发培训等内容。今年累计完成务工人员夜校试点培训108期7350人次,占下达任务7300人次的100.68%,其中引导性培训完成44期3776人,占下达指标任务3708人次的101.83%,其中转移3402人,占培训人数的90.1%;技能培训完成20期1295人次,占下达指标任务1290人次的100.39%,转移1192人,占培训人数的92%;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完成25期1122人次,占下达指标任务的100%;古镇旅游开发培训完成19期1157人,占下达指标任务的98%。

3、阳光工程培训项目

我办自7月份收到昭农人[20xx]11号文件后,及时开会研究,制定实施方案,于7月30日召开培训单位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培训工作。但由于时间不足,通过三个月的工作,已开展培训20期1095人,占任务的55%。预计全年完成培训30期1500人左右。

二、具体做法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组织保证

县委、政府始终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议事日程加以研究,始终树立抓劳务经济就是抓国民经济的思想,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任组长,县政府副县长、政协副主席任副组长,扶贫、劳动、财政、司法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领导组及其办公室,为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人力资源开发办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在项目实施单位已相应成立了领导机构,落实专人负责、专人管理,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实绩纳入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制定了工作任务考核奖惩办法,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形成一级抓一级,部门协作,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保证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激发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为充分调动转移就业积极性,我办加大了宣传报道的力度,利用报纸、电视、标语等形式围绕我县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以增加农民工资收入,解决温饱和脱贫致富奔小康为核心,精心打造农村劳务产业的成效及外出能人典型开展广泛宣传。先后在昭通日报刊载了《弘扬**精神,他乡建功立业》的创业明星风采录专版、头版头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总结及工作要点第2页

条刊载了《弘扬创业精神,创建劳务品牌》、《**劳务经济向纵深发展》等文章,制作宣传标语120余幅、发放外出务工手册7000余份、挂历4000多份等到农民工手中,方便了农民外出务工。又于9月8日成功在大理州召开了“**籍建设现代新大理创业明星表彰大会”,表彰了7名创业名星。通过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形成以点带面,以个人带动局部,以局部带动整体的社会氛围。激发外出务工热情,有力推动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

(三)搞好调研,能人带动,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注入强大动力

坚持完善网络体系建设,加强基础工作,实现网络信息化动态管理,做到人力资源底数清,输出底数清,输出去向明。同时,着力开展了调查研究,先后到江苏、重庆、昆明、大理北京、大连、青岛等城市开展用工市场考察及务工人员的走访调查,与他们共商全县人力资源开发及劳务输出大计,并通过能人带动我县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涌现出了滩头乡葛荣江等能人先后带动5200余人在大理办创涂料、建筑装潢公司以及其他行业务工,牛寨乡罗文龙在昆明带动250多人从事航空、旅游服务行业等典型。在他们的辐射带动作用下,加速了我县劳务输出的进程。

(四)广纳信息,强化输出,促进农村富余劳动转移增收

我办以珠三角、长三角、浙江、昆明等地为重点,实行走出去战略,主动与对方联系,组织到厂参观考察,了解情况,保证务工信息的可靠性,千方百计为我县务工人员争取最优惠的待遇,开辟增收渠道,成功输送了务工人员到苏州闳晖科技电子有限公司、大理荣江专业涂装有限公司等企业就业,跨国劳务实现新突破,输送了一批44人的务工人员去缅甸道耶坎二级水电站导流洞工程就业,月薪保底工资人民币5000。与此同时,注重掌握我县及周边的重点工程建设、工矿企业用工需求,加强沟通协调,就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继续加强与深圳宏远人才公司、云南省扶贫人力资源开发中心的劳务协作,集中输送安置,健全县劳务输出台帐,为提高组织化程度奠定了坚实基础,不断向组织化、规模化迈进。

(五)强化培训,树立品牌,推动劳务经济向纵深发展

坚持把农村劳动力培训摆在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培训强素质,打牢劳务经济发展基础,立足地方产业发展和外部劳务市场需求,充分调动农民工,用人单位及培训机构的积极性,坚持“订单培训”模式,全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在深入劳务市场调研并签订用工协议的基础上,指导培训机构开展了计算机应用、电焊工、电工、餐饮服务、宾馆服务、农业机械等专业为主的职业技能培训,在各乡(镇)开展了岗前安全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城市公共道德、职业道德、十字绣、艾滋病防治知识、《劳动法》基础知识培训,通过培训,农民工素质显著增强,工资待遇明显提高,实现了全县劳务经济效益的整体转变,为劳务经济提质增效奠定了坚实基础。

(六)跟踪问效,切实维权,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有力保障

坚持重心不偏移,转移维权两不误,牢固树立“维权保增收”思想,整合资源,理顺关系,落实措施,多管齐下,扎实开展劳务维权救助工作。一是综合协调,齐抓共管。在工会、劳人局、司法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吸纳农民工入会,颁发中华全国总工会会员证书20xx余本,让农民工享有工会会员待遇;县就业局发放了云南省农民工服务手册3000余份;司法部门在农民工培训中开设普法课程,切实增强农民工维权意识和法律意识,同时,开通维权热线电话,发放“心连心”维权救助卡,竭诚为农民工开展维权救助服务。二是健全机制,优化服务。在建立健全“三全台帐”的基础上,通过深入调研,准确把握全县外出农民工分布状况,行业特点及流动规律,先后在深圳、浙江、大理等地农民工集中地设立了劳务联络点,任命了专门联络员,定期反馈农民工工作和生活状况,对集中输送人员,与深圳宏远公司、云南扶贫人力中心建立劳务合作关系,负责农民工就业安置并提供一年期就业维权服务,推进维权工作的纵深发展。三是聘请律师,法律维权。针对外出农民工分布点多面广,流动性大的实际,我办聘请了**亨达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负责**籍农民工维权事宜,并通过**人力资源网发布,使维权服务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三、**籍建设现代新大理创业明星表彰大会

为认真贯彻实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百万劳务输出”工程,全面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战略部署,扬创业精神,创劳务品牌,县委政府于20xx年9月8日在大理州召开了“**籍建设现代新大理创业明星表彰大会”,此次表彰大会既促进了昭通市与大理州的联系与合作,又体现了家乡党委政府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关心,更弘扬了务工人员的创业精神,会议期间,不但促进与大理州人力资源市场的合作关系,还建立了“**县大理州务工人员工作站”,同时与**籍大理务工人员达成协议:每个务工人员带家乡1人到大理务工,力争实现**籍在大理务工人数达10000人以上的目标。

**县委、县政府在异地召开的务工人员表彰大会,在全省尚属首列,会议规模大、规格高,在**的历史上是空前的一次盛会,其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参加会议的农民工代表达1000余人,表彰大会圆满成功,会议弘扬了创业精神,树立了劳务品牌,受到了省劳转办、昭通市政府、大理州政府以及参会的昭通十一县(区)人力资源开发办主任和省、市、州、县新闻媒体的好评,激发了广大务工人员勇于攀登、锐意进取、再创新高的热情,实现了以创业带动就业的预期目的。

四、党风廉政和四项制度建设

一是我办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认真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及中纪委三次全会及省、市、县反腐倡廉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从严治党方针,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结合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实际,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纠正和治理行业不正之风;加大从源头治腐的力度;狠抓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二是四项制度建设按照《**县人民政府转发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在全省行政机关推行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的决定文件的通知》和《**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县开展学习宣传贯彻行政问责办法等四项制度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盐政发〔20xx〕19号)文件要求和县政府5月26日召开的推行行政问责等四项制度工作会议精神,认真组织开展了行政问责办法等四项制度的贯彻落实工作,贯彻执行行政问责办法等四项制度,人力资源办主任代表办公室人员到电视台向社会公开承诺。全办人员充分认识到,搞好四项制度建设对于加强我办自身建设、提高执行力和公信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开发好农村人力资源工作的必然要求。行政问责办法等四项制度的贯彻执行,也必将进一步强化我办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意识,规范从政行为,提高行政效能,减少不作为和乱作为问题的发生,确保行政亲民、高效、廉洁。

五、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

在新的历史形势下,怎样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为支部的发展服务,这一直是我们支部关注的问题,根据县委年初的工作安排,按照党支部的部署并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我办积极进行准备,就全面开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讨论活动作了具体安排和组织落实层层动员发动,分阶段分步骤地进行了宣传、学习、讨论、评价,撰写心得体会,对照检查找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逐步整改提高。

六、存在问题

(一)农村劳动力文化、技能素质偏低。在现有外出务工人员中,文化程度普遍在初中以下,劳动技能单一,能人欠缺,削弱了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的能力,大部分从事体力劳动而不能晋升较高层次岗位,收入低,导致就业不稳定,流动性大。

(二)组织机构建设不完善,基础平台建设需进一步加强。县级劳务输出机构已经建立完善,乡级劳动保障所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已经明确,但仍然存在一些乡镇不重视、工作不到位,村级联络员不确定,台帐不清楚等问题,加之缺乏资金,大部分乡镇硬件设施不配套,工作人员以兼职为主,直接影响组织化程度的提高。

(三)管理网络建设不到位,信息服务不畅。虽然**人力资源网已开通,但由于各乡(镇)硬件设施不到位,不能形成县乡劳务信息网络,信息传输不畅,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带有盲目性,人力资源开发利用较差。

(四)维权服务难度大。由于农民工分布点多面广,流动性大,而我办人员编制少,预算经费不足,加之一些乡镇和部门对农民工维权认识不到位,严重制约了工作的开展。

七、今后打算

20xx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十一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一年,进一步作好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对于推进农村土地合理流转,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创新思路,倾力扶持,规范发展、全力打造劳务经济品牌,为全县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注入新的活力。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三中全会精神,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以增加农民收入,解决温饱和脱贫致富奔小康为核心,以“输出一人,脱贫一户”、“外出一批,致富一地”为基本出发点,坚持政府引导,部门参与,市场运作,能人带动,狠抓培训,提高农民工素质和外出务工能力,有序输出,统筹“输出”、“回引”工作,开办农民培训夜校,关注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的生产生活,不断拓展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路子,做大做强劳务经济产业,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贡献。

(二)目标任务

1、培训农村劳动力0.54万人。其中:引导性培训5000人,基本技能培训400人。

2、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8.68万人,新增5100人,增长5.9%,务工稳定率达85%以上,有序转移6.93万人。

3、实现劳务工资总收入6.95亿元,增长7.2%。

4、做好务工人员的维权救助工作,在外工作站聘请律师,切实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维权服务。

5、组织成立**县人力资源开发协会,进一步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格局。

6、健全网络信息平台,实现网络信息化管理。

7、建立健全国内、国外劳务输出市场,为农民外出务工建立稳定的劳务关系。

8、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努力打造**劳务品牌。

(三)主要措施

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产业氛围。劳务输出作为富民兴盐的重要产业,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大张旗鼓地宣传“外出务工光荣”、“输出一人,脱贫一户”、“输出促增收,转移谋发展”等促进大输出、大发展,真正将劳务经济炒热、炒响。特别要宣传开发劳务经济产业、培育劳务输出、外出务工的典型人物和先进经验,重视宣传回乡创业和务工收入投入建设家乡的先进典型,大力营造实现劳动力战略性转移的舆论环境和氛围。变无序输出为有序组织输出,变盲目输出为有目的计划输出。形成政府引导,相关部门配合,农民积极参与的强大合力,把劳务输出的星星之火变成燎原之势,把农村劳动力资源转化为巨大的经济优势。

2、完善培训体系,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以提高就业素质和能力为重点,坚持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原则,以面向工业化、现代化、城镇化为方向,着重强化就业前的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内容,综合运用财政扶持政策和竞争激励手段,以职业高级中学、县委党校、农机协会等培训机构为主要阵地,充分调动用人单位、教育培训机构、行业的积极性,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农民工公共知识培训,形成政府统筹,行业组织,依托教育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开展培训的工作格局。经过培训达到:以正确的观点和行为积极外出务工,投入务工大潮;以合理合法的方法和办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以较高的素质对待就业,适应市场、岗位、竞争的需求,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3、健全信息网络体系,扩大转移规模。信息网络是保障劳务输出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环节。要进一步构建信息网络平台,延伸职能部门管理服务网络,一是不断完善人力资源库和县、乡、村三级劳务输出工作体系,形成政府牵头,部门实施的劳务输出产业链条,充分发挥各级办事机构的职能作用,有专人负责劳务政策、信息传递,劳务人员管理,维权事务等具体工作。二是抓好**人力资源开发网站,建立履盖面广,信息灵,管理科学的劳动力市场,提供容量大、反应快,全方位、多层次,可选择的信息服务,不断扩展劳动力流通和转移渠道。三是以沿海发达地区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加强横向联系和协调,建立稳定的劳务输出渠道和基地,同时抢抓本县及周边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机遇,积极协调联系,主动介入,争取份额,就地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扩大劳动力转移规模。

4、强化服务功能,搞好维权服务各项工作。从落实目标责任制入手,实行领导挂钩承包、目标、利益捆绑考核运作。逐步建立劳务输出“回访”信息网络,不仅要搞好输出,还要保证回访服务工作的到位,认真收集分析输出人员的务工行踪,掌握务工的信息,确保农民工输得出,稳得住,找得到钱,做到输出有组织,流动有保障,务工有服务。形成劳务输出全社会全方位关心的良好工作氛围和环境,保证劳务经济产业的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