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像灰度变换技术总结

数字图像灰度变换技术总结。

岁月流逝,流出一缕清泉,流出一阵芳香,在一段时间中,我们会有一些深刻经历了很多 ,优秀的人写一份总结,是对自己的反省,突破。总结也是对自己的更优秀的自己负责,我们该如何去写一份优秀的总结范文呢?以下内容是小编特地整理的“数字图像灰度变换技术总结”,欢迎你的品鉴!

《数字图像灰度变换技术总结》是一篇好的范文,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CTRL+D)收藏本页。

篇一:的灰度变换

昆明理工大学(数字图像)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图像的灰度变换 专 业: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姓 名: 学 号:成 绩:

[实验目的]

1、理解并掌握灰度变换的基本原理和。

2、编程实现图像灰度变换。

3、分析不同的灰度变换方法对最终图像效果的影响。

[实验内容]

1、灰度的变换;

2、灰度的非线性变换;

3、图像的二值化;

4、图像的反色处理;

[实验原理]

图像的灰度变换 ( gray scale transformation,GST ) 处理是图像增强处理技术中一种非常基础、直接的空间域图像处理方法,也是图像数字化软件和图像显示软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灰度变换是指根据某种 目标条件按一定变换关系逐点改变原图像中每一个像素灰度值的方法。目的是为了改善画质,使图像的显示效果更加清晰。灰度变换有时又被称为图像的对比度增强或对比度拉伸。从图像输入装置得到的图像数据,以浓淡表示,(来自:_k;

b=mydlg.m_b;

}

long odal()==IDOK)

{

x1=mydlg.m_x1;

y1=mydlg.m_y1;

x2=mydlg.m_x2;

y2=mydlg.m_y2;

}

long ATLAB软件开发环境,掌握读、写图像的基本方法。

理解图像灰度变换在图像增强的作用,掌握图像的灰度线性变换和非线性变换方法。

掌握绘制灰度直方图的方法,掌握灰度直方图的灰度变换及均衡化的方法。2.实验环境及开发工具 shoread('football.jpg');

figure('Name','Football');

imsho和highpassfilrer.m,保存在work文件夹中

以上是《数字图像灰度变换技术总结》的范文参考详细内容,讲的是关于图像、灰度、变换、函数、线性、方法、处理、实验等方面的内容,看完如果觉得有用请记得(CTRL+D)收藏。

GZ85.cOm更多总结延伸阅读

数字媒体技术总结


本页是工作总结之家最新发布的《数字媒体技术总结》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感觉很有用处,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

篇一:媒体技术实习总结范文

《浙江大学优秀实习总结汇编》

数字媒体技术岗位实习期总结

转眼之间,两个月的实习期即将结束,回顾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感触很深,收获颇丰。这两个月,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我自身的不懈努力,我学到了人生难得的工作经验和社会见识。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数字媒体技术岗位工作实习这段时间自己体会和心得:

一、努力学习,理论结合实践,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在数字媒体技术岗位工作的实习过程中,我始终把学习作为获得新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解决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方法,切实做到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思想上积极进取,积极的把自己现有的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也才能检验知识的有用性。在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中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们在学校学到了很多的理论知识,但很少用于社会实践中,这样理论和实践就大大的脱节了,以至于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找不到方向,无法学以致用。同时,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也是弥补自己的不足的有效方式。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社会在变化,人也在变化,所以你一天不学习,你就会落伍。通过这两个月的实习,并结合数字媒体技术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认真学习的数字媒体技术岗位工作各项政策制度、管理制度和工作条例,使工作中的困难有了最有力地解决武器。通过这些工作条例的学习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各项工作的理解,可以求真务实的开展各项工作。

二、围绕工作,突出重点,尽心尽力履行职责。

在数字媒体技术岗位工作中我都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每项工作。虽然开始由于经验不足和认识不够,觉得在数字媒体技术岗位工作中找不到事情做,不能得到锻炼的目的,但我迅速从自身出发寻找原因,和同事交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至于迅速的转变自己的角色和工作定位。为使自己尽快熟悉工作,进入角色,我一方面抓紧时间查看相关资料,熟悉自己的工作职责,另一方面我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使自己对数字媒体技术岗位工作的情况有了比较系统、全面的认知和了解。根据数字媒体技术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优势,

把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尽心尽力完成数字媒体技术岗位工作的任务。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我经常得到了同事的好评和领导的赞许。

三、转变角色,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从大学校门跨入到数字媒体技术岗位工作岗位,一开始我难以适应角色的转变,不能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认为没有多少事情可以做,我就有一点失望,开始的热情有点消退,完全找不到方向。但我还是尽量保持当初的那份热情,想干有用的事的态度,不断的做好一些杂事,同时也勇于协助同事做好各项工作,慢慢的就找到了自己的角色,明白自己该干什么,这就是一个热情的问题,只要我保持极大的热情,相信自己一定会得到认可,没有不会做,没有做不好,只有你愿不愿意做。转变自己的角色,从一位学生到一位工作人员的转变,不仅仅是角色的变化,更是思想观念的转变。

四、发扬团队精神,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协同其他同事。

在工作间能得到领导的充分信任,并在按时完成上级分配给我的各项工作的同时,还能积极主动地协助其他同事处理一些内务工作。个人的能力只有融入团队,才能实现最大的价值。实习期的工作,让我充分认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团队的精髓是共同进步。没有共同进步,相互合作,团队如同一盘散沙。相互合作,团队就会齐心协力,成为一个强有力的集体。很多人经常把团队和工作团体混为一谈,其实两者之间存在本质上的区别。优秀的工作团体与团队一样,具有能够一起分享信息、观点和创意,共同决策以帮助每个成员能够更好地工作,同时强化个人工作标准的特点。但工作团体主要是把工作目标分解到个人,其本质上是注重个人目标和责任,工作团体目标只是个人目标的简单总和,工作团体的成员不会为超出自己义务范围的结果负责,也不会尝试那种因为多名成员共同工作而带来的增值效应。

五、存在的问题。

几个月来,我虽然努力做了一些工作,但距离领导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如理论水平、工作能力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数字媒体技术岗位工作岗位还不够熟悉等等,这些问题,我决心实习报告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努力加以改进和解决,使自己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

针对实习期工作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打算做好以下几点

篇二:浅谈数字媒体技术

1.检索主题:数字媒体技术

2.选择数据库: CNKI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3.检索项:

[主题:数字媒体技术] 并且 [刊名: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4.限制条件: 时间:1999~2010

范围:核心期刊

匹配:模糊

5.检索结果(列出前5条):

浅谈数字媒体技术专业

廖伟民090804006

赣南师范学院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09数字媒体技术

摘要:数字媒体是一个新兴的行业,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一个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新开专业,本文我将从一个学生的角度,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学习、就业、和需求四个方面来进行讨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关键字:数字媒体技术;学习;就业;人才;发展;需求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Analysis of Digital Media Technological

Liao].上海: 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

[3] 陈克巧,喻丽.数字艺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7(21).

[4] 田茵.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特色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3).

[5] 浅谈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需求的状况[J].各界:科技与教育,2008(10).

[6]、马赛,王莉莉,宋燕燕.浅谈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需求的状况[j].2007.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信息技术系.2~3.

篇三:北京化工大学数字媒体技术总结

目录

色彩空间...................................................................................................................................1

OpenCV的用途........................................................................................................................2

滤波...........................................................................................................................................3

图像特征...................................................................................................................................3

视频...........................................................................................................................................4

光线跟踪...................................................................................................................................5

游戏引擎...................................................................................................................................6

GpU...........................................................................................................................................7

色彩空间

色彩是人的眼睛对于不同频率的光线的不同感受,色彩既是客观存在的(不同频率的光)又是主观感知的,有认识差异。所以人类对于色彩的认识经历了极为漫长的过程,直到近代才逐步完善起来,但至今,人类仍不能说对色彩完全了解并准确表述了,许多概念不是那么容易理解。“色彩空间”一词源于西方的“Color Space”,又称作“色域”,色彩学中,人们建立了多种色彩模型,以一维、二维、三维甚至四维空间坐标来表示某一色彩,这种坐标系统所能定义的色彩范围即色彩空间。我们经常用到的色彩空间主要有RGB、CMYK、Lab等。

许多人都知道在绘画时可以使用红色、黄色和蓝色这三种原色生成不同的颜色,这些颜色就定义了一个色彩空间。我们将品红色的量定义为 X坐标轴、青色的量定义为 Y 坐标轴、蓝色的量定义为 Z 坐标轴,这样就得到一个三维空间,每种可能的颜色在这个三维空间中都有唯一的一个位置。

但是,这并不是唯一的一个色彩空间。例如,当在计算机监视器上显示颜色的时候,通常使用 RGB(红色、绿色、蓝色)色彩空间定义,这是另外一种生成同样颜色的方法,红色、绿色、蓝色被当作 X、Y 和 Z坐标轴。另外一个生成同样颜色的方法是使用色相(X 轴)、饱和度(Y 轴)和明度(Z 轴)表示,这种方法称为 HSB 色彩空间。另外还有许多其它的色彩空间,许多可以按照这种方法用三维(X、Y、Z)、更多或者更少维表示,但是有些根本不能用这种方法表示。RGB色彩模式是工业界的一种颜色标准,是通过对红(R)、绿(G)、蓝

(B)三个颜色通道的变化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叠加来得到各式各样的颜色的,RGB即是代表红、绿、蓝三个通道的颜色,这个标准几乎包括了人类视力所能感知的所有颜色,是目前运用最广的颜色系统之一。

YUV主要用于优化彩色视频信号的传输,使其向后相容老式黑白电视。与RGB视频信号传输相比,它最大的优点在于只需占用极少的频宽(RGB要求三个独立的视频信号同时传输)。其中“Y”表示明亮度(Luminance或Luma),也就是灰阶值;而“U”和“V” 表示的则是色度(Chrominance或Chroma),作用是描述影像色彩及饱和度,用于指定像素的颜

色。“亮度”是透过RGB输入信号来建立的,方法是将RGB信号的特定部分叠加到一起。“色度”则定义了颜色的两个方面─色调与饱和度,分别用Cr和Cb来表示。其中,Cr反映了RGB输入信号红色部分与RGB信号亮度值之间的差异。而Cb反映的是RGB输入信号蓝色部分与RGB信号亮度值之间的差异。

HSV:1.色调H用角度度量,取值范围为0°~360°,从红色开始按逆时针方向计算,红色为0°,绿色为120°,蓝色为240°。它们的补色是:黄色为60°,青色为180°,品红为300°;2.饱和度S取值范围为0.0~1.0,值越大,颜色越饱和。3.亮度V取值范围为0(黑色)~255(白色)。RGB和CMY颜色模型都是面向硬件的,而HSV(Hue Saturation Value)颜色模型是面向用户的。HSV模型的三维表示从RGB立方体演化而来。设想从RGB沿立方体对角线的白色顶点向黑色顶点观察,就可以看到立方体的六边形外形。六边形边界表示色彩,水平轴表示纯度,明度沿垂直轴测量。

OpenCV的用途

OpenCV的全称是:Open Source Computer Vision Library。OpenCV是一个基于(开源)发行的跨平台计算机视觉库,可以运行在Linux、ance primitives)得到更快的处理速度。

应用领域:

1、人机互动

2、物体识别

3、图像分割

4、人脸识别

5、动作识别

6、运动跟踪

7、机器人

8、运动分析

9、机器视觉

10、结构分析

11、汽车安全驾驶

滤波

均值滤波:均值滤波也称为线性滤波,其采用的主要方法为邻域平均法。线性滤波的基本原理是用均值代替原图像中的各个像素值,即对待处理的当前像素点(x,y),选择一个模板,该模板由其近邻的若干像素组成,求模板中所有像素的均值,再把该均值赋予当前像素点(x,y),作为处理后图像在该点上的灰度个g(x,y),即个g(x,y)=1/m ∑f(x,y) m为该模板中包含当前像素在内的像素总个数。不足之处:均值滤波本身存在着固有的缺陷,即它不能很好地保护图像细节,在图像去噪的同时也破坏了图像的细节部分,从而使图像变得模糊,不能很好地去除噪声点。

双边滤波(Bilateral filter)是一种非线性的滤波方法,是结合图像的空间邻近度和像素值相似度的一种折衷处理,同时考虑空域信息和灰度相似性,达到保边去噪的目的。具有简单、非迭代、局部的特点。双边滤波器的好处是可以做边缘保存(edge preserving),一般过去用的维纳滤波或者高斯滤波去降噪,都会较明显地模糊边缘,对于高频细节的保护效果并不明显。双边滤波器顾名思义比高斯滤波多了一个高斯方差sigma-d,它是基于空间分布的高斯滤波函数,所以在边缘附近,离的较远的像素不会太多影响到边缘上的像素值,这样就保证了边缘附近像素值的保存。但是由于保存了过多的高频信息,对于彩色图像里的高频噪声,双边滤波器不能够干净的滤掉,只能够对于低频信息进行较好的滤波。

锐化:图像锐化(image sharpening)就是补偿图像的轮廓,增强图像的边缘及灰度跳变的部分,使图像变得清晰,亦分空域处理和频域处理两类。图像平滑往往使图像中的边界、轮廓变得模糊,为了减少这类不利效果的影响,这就需要利用图像锐化技术,使图像的边缘变的清晰。图像锐化处理的目的是为了使图像的边缘、轮廓线以及图像的细节变的清晰,经过平滑的图像变得模糊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图像受到了平均或积分运算,因此可以对其进行逆运算(如微分运算)就可以使图像变的清晰。从频率域来考虑,图像模糊的实质是因为其高频分量被衰减,因此可以用高通滤波器来使图像清晰。在水下图像的增强处理中除了去噪,对比度扩展外,有时候还需要加强图像中景物的边缘和轮廓。而边缘和轮廓常常位于图像中灰度突变的地方,因而可以直观地想到用灰度的差分对边缘和轮廓进行提取。

图像特征

SIFT,即尺度不变特征转换(Scale-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SIFT),是用于图像处理领域的一种描述子。这种描述具有尺度不变性,可在图像中检测出关键点,是一种局部特征描述子。

SIFT算法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1.SIFT特征是图像的局部特征,其对旋转、尺度缩放、亮度变化保持不变性,对视角变化、仿射变换、噪声也保持一定程度的稳定性;

2.独特性(Distinctiveness)好,信息量丰富,适用于在海量特征数据库中进行快速、准确的匹配;

3.多量性,即使少数的几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大量的SIFT特征向量;

4.高速性,经优化的SIFT匹配算法甚至可以达到实时的要求;

5.可扩展性,可以很方便的与其他形式的特征向量进行联合。

SIFT特征匹配主要包括2个阶段:[1]

第一阶段:SIFT特征的生成,即从多幅图像中提取对尺度缩放、旋转、亮度变化无关的特征向量。

第二阶段:SIFT特征向量的匹配。

SIFT特征的生成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构建尺度空间,检测极值点,获得尺度不变性。

2.特征点过滤并进行精确定位。

3.为特征点分配方向值。

4.生成特征描述子。

以特征点为中心取16×16的邻域作为采样窗口,将采样点与特征点的相对方向通过高斯加权后归入包含8个bin的方向直方图,最后获得4×4×8的128维特征描述子。

当两幅图像的SIFT特征向量生成以后,下一步就可以采用关键点特征向量的欧式距离来作为两幅图像中关键点的相似性判定度量。取图1的某个关键点,通过遍历找到图像2中的距离最近的两个关键点。在这两个关键点中,如果次近距离除以最近距离小于某个阙值,则判定为一对匹配点。

视频

1080p是一种视频显示格式,外语字母p意为逐行扫描(progressive scanning);

它是美国电影电视工程师协会(SMpTE)制定的最高等级高清数字电视的格式标准,有效显示格式为:1920×1080.SMpTE.。它是将数字高清信号数字电视扫描线的不同分为1080p、1080I、720p(i是interlace,隔行的意思,p是progressive,逐行的意思)是数字电影成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完美融合。帧率通常为60Hz,可标示在p后面,如1080p30,意思是30Hz。常见的帧率还有24、25、30。并非HDMI就一定有1080p的输出,画面不一定要能支持1920×1080才能算是1080p输出,只要水平扫描线超过1080条就能称之为1080p,水平像素点并没有严格的规范,Full HD才是规范垂直与水平扫描像素的标准,1080p仅规范垂直像素点(等同水平扫描线)。

VCD光盘 VCD即 Video Compact Disc 的缩写:视频压缩盘片。VCD是一种全动态、全屏播放的视频标准。它的格式可分为:

分辨率为352x240像素,每秒29.97幅画面(适合NTSC制式电视播放);

分辨率为352x240像素,每秒23.976幅画面。

分辨率为352x288像素,每秒25幅画面(适合pAL制式电视播放)

整体来说分辨率大约是对应电视制式分辨率的四分之一。VCD的视频采用MpEG-1压缩编码,音频采用MpEG 1/2 Layer 2(Mp2)编码。码率分别为视频1150kbit/s,音频224kbit/s。整个视频质量和VHS录像带相当。由于VCD的比特率和普通音乐CD相当,因此,一张标准的74分钟的CD可以存放大约74分钟的VCD格式的视频。

VCD有三个正式标准:1.0、1.1和2.0:

1.0:原始版本。

1.1:修正版。

2.0:增加了播放菜单功能(pBC)、清晰静止画面播放功能(704x480或704x576像素)和支援352x288/25fps格式。

3.0:有不少人传说有3.0版本,但未见有成品发表。

VCD被认为会被DVD所取代,但是由于它的一些特点,还将保持一段时间的市场。VCD没有像DVD一样的区码限制,这意味着它可以在任何兼容机器上观看。有些节目因为成本问题,不会制作DVD或VHS录像带版本,购买者只能购买VCD版本。VCD比DVD廉价,制作成本也较低。当然,VCD缺乏DVD提供的很多额外特性,如多语言、多字幕、多角度,菜单、超链接及大容量等。

DVD: 数字多功能光盘,简称DVD,是一种光盘存储器,通常用来播放标准电视机清晰度的电影,高质量的音乐与作大容量存储数据用途。DVD与CD的外观极为相似,它们的直径都是120毫米左右。最常见的DVD,即单面单层DVD的资料容量约为VCD的7倍,这是因为DVD和VCD虽然是使用相同的技术来读取深藏于光盘片中的资料(光学读取技术),但是由于DVD的光学读取头所产生的光点较小(将原本0.85μm的读取光点大小缩小到0.55μm),因此在同样大小的盘片面积上(DVD和VCD的外观大小是一样的),DVD资料储存的密度便可提高.DVD Video因为源于八大影业的推动,所以其表现出来的性能都在为电影服务。它采用了MpEG2标准(ISO/IEC13818)来压缩画面,这个标准有如下两个显著的参数:画面分辨率为720×480,码率达到1M至10Mbps。MpEG2比VCD的MpEG1的320×240分辨率提高了四倍多,数据量当然也增大了很多,加之音效质量也 有所提高,达到了24bit/96kHz的标准,并支持外挂的字幕和声道,以及多角度欣赏等数码控制功能,因此在单位时间内播出的数据流量大增。原来的VCD数据流量只有150Kbytes/s,大约是1.15Mbps,现在的DVD则最高峰值达到了10Mbps。

光线跟踪

光线跟踪(Ray tracing),又称为光迹追踪或光线追迹,来自于几何光学的一项通用技术,它通过跟踪与光学表面发生交互作用的光线从而得到光线经过路径的模型。它用于光学系统设计,如照相机镜头、显微镜、望远镜以及双目镜等。这个术语也用于表示三维计算机图形学中的特殊渲染算法,跟踪从眼睛发出的光线而不是光源发出的光线,通过这样一项技术生成编排好的场景的数学模型显现出来。这样得到的结果类似于光线投射与扫描线渲染方法的结果,但是这种方法有更好的光学效果,例如对于反射与折射有更准确的模拟效果,并且效率非常高,所以当追求这样高质量结果时候经常使用这种方法。

在物理学中,光线追迹可以用来计算光束在介质中传播的情况。在介质中传播时,光束可能会被介质吸收,改变传播方向或者射出介质表面等。我们通过计算理想化的窄光束(光线)通过介质中的情形来解决这种复杂的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各种电磁波或者微小粒子看成理想化的窄波束(即光线),基于这种假设,人们利用光线追迹来计算光线在介质中传播的情况。光线追迹方法首先计算一条光线在被介质吸收,或者改变方向前,光线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方向以及到达的新位置,然后从这个新的位置产生出一条新的光线,使用同样的处理方法,最终计算出一个完整的光线在介质中传播的路径。

由于该算法是成像系统的完全模拟,所以可以模拟生成十分复杂的图片。业界公认此算法为Turner Whitted在1980年提出。世界主要国家的图形学学生都要实习此算法。他的一个著名的实现是开源软件。

光线追踪算法分为两种:正向追踪算法和反向追踪算法。其中,正向追踪算法是大自然的光线追踪方式,即由光源发出的光经环境景物间的多次反射、透射后投射到景物表面,最终进入人眼。反向追踪算法正好相反,它是从观察者的角度出发,只追踪那些观察者所能看见的表面投射光。就目前而言,所有3D制作软件的光线追踪算法都是采用反向追踪法,原因是这种算法能够最大程度地节省计算机的系统资源,而且不会导致渲染质量的下降。

这是篇好范文参考内容,涉及到数字、工作、媒体技术、一个、专业、发展、自己、技术等范文相关内容,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数字调制技术总结


《数字调制技术总结》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篇一:与调制总结

《通信工程专业研究方法论与创新教育》结课论文

编码与调制

姓名

学号指导老师

编码与调制

交大没有笨学生,只有懒学生。

编码的核心是频谱的整形,调制的核心是频带的搬移。

用承载数字或模拟数据叫做编码。编码的码型有很多种,包括:二进制码、不归零码、不归零反转码、单非归零码、双极性非归零码、归零码、单极性归零码、双极性归零码、曼切斯特码、差分曼彻斯特编码、AMI编码、HDB3编码、B3ZS编码、B8ZS编码、CMI编码、4B/5B编码、5B/6B编码、MLT-3编码、8B/10B编码、8B/6T编码、64B/66B编码、128B/130B编码和pAM-5编码。

A.二进制码 最普通且最容易的方法是用两个不同的电压值来表示两个二进制值。用无电压(或负电压)表示0,而正电压表示

1。优点:技术实现简单,计算机是由逻辑电路组成,逻辑电路通常只有两个状态,开关的接通与断开,这两种状态正好可以用“1”和“0”表示;简化运算规则:两个二进制数和、积运算组合各有三种,运算规则简单,有利于简化计算机内部结构,提高运算速度;适合逻辑运算:逻辑代数是逻辑运算的理论依据,二进制只有两个数码,正好与逻辑代数中的“真”和“假”相吻合;易于进行转换,二进制与十进制数易于互相转换;用二进制表示数据具有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等优点。因为每位数据只有高低两个状态,当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时,仍能可靠地分辨出它是高还是低;一位二进制代码叫做一个码元,它有0和1两种状态.N个码元可以有2^n种不同的组合;每种组合称为一个码字.用不同码字表示各种各样的信息,就是二进制编码.

B.非归零码(NRZ编码) 不归零编码效率是最高编码。光接口

STM-NO、1000Base-SX、1000Base-LX采用此码型。NRZ是一种很简单的编码方式,用0电位和1点位分别二进制的“0”和“1”,编码后速率不变,有很明显的直流成份,不适合电接口传输。不归零码缺点:存在直流分量,传输中不能使用变压器,不具备自动同步机制,传输时必须使用外同步。

C.不归零反转编码(NRZI编码) NRZI编码中不论电平是高

还是低,都不代表二进制的1和0。而是电压变化表示二进制的1。如果没有电压变化,则下一位是0;如果有电压变化,则下一位是1。在传输中难以确定一位的结束和另一位的开始,需要用某种方法使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进行定时或同步。NRZI用于较慢的RS—232串行通信和硬盘驱动器上的数据存储中。在同步链路上,长串的连续位(可能数千个0)会出现问题。接收器可能会失去同步,不能检测到连续串中0的正确个数。NRZ和NRZI都是单极性码,即都只有正电平和零电平,没有负电平,所以NRZ和NRZI码中有很多直流成份,不适合电路传输,并且NRZ和NRZI编码本身不能保证信号中不包含长连“0”或长连“1”出现,不利于时钟恢复。另一问题是长串的0表现为直流,它不能通过某些电气部件。Manchester编码和其他方案通过增加时钟信号解决了这些问题。

D.单极性非归零码 单极性码有电压表示1,无电压表示O。没

有特殊的编码。电平在整个码元时间里不变,记作NRZ码。它的占空比为100%。单极性码会累积直流分量。在数字通信设备内部,由于电路之间距离很短,都采用单极性编码这种比较简

单的数字编码形式。单极性不归零编码简单高效外,还具有廉价的特点。单极性码主要运用于终端设备及数字调制设备中。E. 双极性非归零码 双极性码中正电压表示1,负电压表示0。该方案降低了功率要求并减小了高电平衰减。他与单极性非归零码不同处在于输入二元信息为1时,给出的码元前半时间为1,后半时间为0,输入0则完全相同。它的占空比为50%。双极性码的直流分量则大大减少,从而有利于传输。单极性和双极性非归零码是在一个码元的全部时间内发出或不发出电流(单极性),以及发出正电流或负电流(双极性)。每一位编码占用了全部码元的宽度,故这两种编码都属于全宽码,也称作不归零码NRZ (Non Return Zero)。如果重复发送1码,势必要连续发送正电流;如果重复发送0码,势必要连续不送电流或连续发送负电流,这样使某一位码元与其下一位码元之间没有间隙,不易区分识别。归零码可以改善这种状况。

F. 归零码 归零码的电压状态在某个信号状态后返回到零。归零码的脉冲较窄,根据脉冲宽度与传输频带宽度成反比的关系,因而归零码在信道上占用的频带较宽。优点是:一位码元(一串脉冲)一个单位脉冲的亮度,称为全亮码。根据通信理论,每个脉冲亮度越大,信号的能量越大,抗干扰能力强,且脉冲亮度与信道带宽成反比,即全亮码占用信道较小的带宽编码效率高。缺点是:当出现连续0或1时,难以分辨复位的起停点,会产生直流分量的积累,使信号失真。因此,过去大多数数据传输都不采用这种编码方式。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完善,NRZ编码已成为高速网络的主流技术。

G. 单极性归零码(RZ) 单极性归零码即是以高电平和零电平分别表示二进制码1 和0,而且在发送码1 时高电平在整个码元

期间T 只持续一段时间τ,其余时间返回零电平.在单极性归零码中,τ/T 称为占空比.他与单极性非归零码不同处在于输入二元信息为1时,给出的码元前半时间为1,后半时间为0,输入0则完全相同。它的占空比为50%。单极性归零码的主要优点是可以直接提取同步信号,因此单极性归零码常常用作其他码型提取同步信号时的过渡码型.也就是说其他适合信道传输但不能直接提取同步信号的码型,可先变换为单极性归零码,然后再提取同步信号.

H. 双极性归零码 双极性归零码是二进制码0和1分别对应于正和负电平的波形的编码,在每个码之间都有间隙产生.这种码既具有双极性特性,又具有归零的特性。此种码型比较特殊,它使用前半时间1,后半时间0来表示信息1;采用前半时间-1,后半时间0来表示信息0。因此它具有三个电平。双极性归零码的特点是:接收端根据接收波形归于零电平就可以判决1 比特的信息已接收完毕,然后准备下一比特信息的接收,因此发送端不必按一定的周期发送信息.可以认为正负脉冲的前沿起了起动信号的作用,后沿起了终止信号的作用.因此可以经常保持正确的比特同步.即收发之间元需特别的定时,且各符号独立地构成起止方式,此方式也叫做自同步方式.由于这一特性,双极性归零码的应用十分广泛

I. Manchester(曼彻斯特) 在曼彻斯特编码中,每一位的中间有一跳变,位中间的跳变既作时钟信号,又作数据信号;从高到低跳变表示1,从低到高跳变表示0。这给接收器提供了可以与之保持同步的定时信号,因此也叫做自同步编码。十兆以太网就是使用Manchester编码。曼彻斯特编码常用在LAN上。曼切斯

篇二:通信系统中数字调制技术的研究与仿真

通信系统中数字调制技术的研究与仿真

专业:通信工程

学生:秦凯指导老师:唐泉

摘 要

在日常的生活中,通信是人们用来传递信息的方式。随着数字系统的飞速发展,对数字系统的性能和调制解调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由于计算技术的发展,通信系统的仿真已日益普遍,已逐渐成为今天设计和分析通信系统的主要工具。

本次设计将使用MATLAB软件设计函数和Simulink建模对数字调相技术进行仿真和研究。

本文在第一章中介绍了通信系统的组成、MATLAB的使用以及Simulink模块的组建。

第二章深入分析了2ASK、2pSK、2FSK的调制解调原理理论知识,熟悉了原理后,在第三章中用MATLAB编程和Simulink对它们进行仿真和研究。本设计主要实现2ASK、2pSK、2FSK调制解调过程的仿真,并分析它们的性能差异。最后一章对数字调制与解调作了一个总结。

关键词: MATLAB 调制解调 2ASK 2pSK 2FSK

Research and Simulation of Digital Modulation Technology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Major: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Student: Qin Kai Supervisor: Tang Quan

Abstract

In day-to-day life,communication is used to convey information.e time,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ing technology,simulation of communication system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common,have gradually become the design and analysis of today's main tool for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 chapter 1,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mposition of the communication system,the use of MATLAB and Simulink module is established.The second chapter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2 ASK,2 pSK,2 FSK of demodulation principle theory knoATLAB programming and Simulink simul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m.This design mainly realizes 2 ASK,2 pSK,2 FSK demodulation process Simulink,and analyzes the performance of their differences.The last chapter of digital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made a summary.

Key ATLAB/Simulink的简介..............................................2

1.2.1 MATLAB........................................................2

1.2.2 Simulink......................................................2

1.3 通信技术的历史......................................................3

1.3.1 通信的概念....................................................3

1.3.2 通信的发展史简介..............................................5

1.4 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5

2 数字频带传输系统..........................................................6

2.1 二进制振幅键控(2ASK)................................................6

2.2 二进制移频键控(2FSK)................................................9

2.3 二进制移相键控(2pSK)...............................................12

2.4 二进制数字信号的功率谱密度.........................................14

2.4.1 2ASK 信号的功率谱密度........................................14

2.4.2 2FSK 信号的功率谱密度........................................15

2.4.3 2pSK 的功率谱密度...........................................16

3 调制与解调仿真...........................................................17

3.1 2ASK的调制与解调仿真..............................................17

3.2 2FSK的调制与解调仿真..............................................21

3.3 2pSK的调制与解调仿真..............................................30

3.4 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性能比较.......................................35

3.4.1 带宽比较.....................................................35

3.4.2 对信道特性变化的敏感性比较...................................35

3.4.3 误码率比较...................................................36

4总结.....................................................................36

参考文献...................................................................38

致 谢.....................................................................39

1 绪论

1.1 数字调制的简介

以数字信号作为调制信号的调制技术。一般采用正弦波作为载波,这种数字调制

又称为载波键控。在发射端需将数字基带信号对高频载波进行调制得到高频已调信号,高频已调信号经信道传输后,在接收端经解调后恢复为数字基带信号。基带信号不适合直接在带通型信道上传输,需要将其进行调制,使传输频带适合信道的通频带。

1.1.1 键控

用电键对载波进行控制,这是借用了电报传输中的一个术语。载波键控是以数字信号作为电码,用它对正弦载波进行控制,使载波的某个参数随电码变化。

根据正弦波受控参数的不同,载波键控可以分为三大类:移幅键控(ASK)、移频键控(FSK)、移相键控(pSK)。它们分别是控制正弦波的幅度、频率、相位随着数字信号变化而变化。

单位时间内的键控次数称为键控速率(又称符号速率或传输码元速率),其单位为波特(baud)。单位时间内所传输的信息量,称为信息速率(又称比特速率),其单位为比特/秒(bit/s),信息速率等于键控速率乘以键控信号所携带的平均信息量。

1.1.2 解调

最常用的解调方式是相干解调,它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①参考载波与键控信号相乘,得到基带信号;②通过低通滤波器(或积分器)对此基带信号过滤,以便最大限度地集中信号能量并滤除噪声;③对过滤后的基带信号进行采样和判决,并还原出形状规则的数字信号脉冲,这个过程也称为信号再生,适当选择低通滤波器的传输特性,使收信端的综合频域响应和发送信号的频谱满足共轭匹配关系,就可以在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上获得最小误码性能,这种解调称为最佳相干检测。在选择滤波器的响应时,应使收发综合响应满足奈奎斯特准则,或采取必要的均衡措施,以消除或克服码间干扰的带来的误差或影响。

数字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由于干扰、噪声和波形畸变的影响,可能产生误码。二进制数字信号在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上通过载波键控方式传输时,如果收信端采用最佳相干检测并消除码间干扰,则平均误码率pe和归一化信噪比ES/N0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11??Es?pe?erfc (1-1) 22N0

式中E为单位码元的平均信号能量,N0为噪声谱密度,erfc(x)为互补误差函数,?为键控波形的互相关系数。对于移相键控,?=-1;对于移幅键控和移频键控,?=0。可以看出,S为达到同样的误码率,移幅键控和移频键控所需的归一化信噪比等于移相键控的两倍。

1.1.3 实用数字调制

通信系统中采用的数字调制技术有以下四种。①四相移相键控(QpSK):采用四个对

称的相位来传送两个二进制码元。它的频谱效率较高、抗干扰性较强,是数字卫星、数字微波和有线数传中的一种主要调制方式。②参差四相移相键控 (OQpSK)和最小移频键控(MFSK):前者是将四相键控的两个调制码元偏移半个码长,后者是将连续相位移频键控的移频指数定为0.5,它们是四相键控的派生形式。它们具有包络较恒定、非线性信道引起的频谱展宽较小等优点,比较适用于卫星信道。③八相移相键控(8pSK)、正交部分响应调制(QpRS)、16状态和64状态正交调幅(16QAM和64QAM):这是一些频谱效率很高、误码性能也较好的数字调制技术,它们主要用于中、大容量的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④连续相位调制(CpM)、受控调频(TFM)和高斯预滤波最小移频键控 (GMFSK):这是一些具有较好频谱效率和误码性能的数字调制技术,其主要特点是包络恒定,旁瓣很低,非线性信道引起的频谱展宽很小,可用于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

1.2 MATLAB/Simulink的简介

1.2.1 MATLAB

美国MathATLAB提供的用于对动态系统进行建模、仿真和分析的工具包。Simulink提供了专门用于显示输出信号的模块,可以在仿真的过程中随时观察仿真结果。同时,通过Simulink的存储模块,仿真数据可以方便地以各种形式保存到工作空间或文件夹中,以供用户在仿真结束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另外,Simulink把具有特定功能的代码组织

篇三:数字调制系统的性能比较

衡量一个数字通信系统性能优劣的最为主要的指标是有效性和可靠性,下面主要针对二进制频移键控(2FSK)、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二进制差分相移键控(DBpSK)以及四进制差分相移键控(DQpSK)数字调制系统,分别从误码率、频带利用率、对信道的适应能力以及设备的可实现性大小几个方面讨论。1.误码率

通信系统的抗噪声性能是指系统克服加性噪声影响的能力。在数字通信系统中,信道噪声有可能使传输码元产生错误,错误程度通常用误码率来衡量。

在信道高斯白噪声的干扰下,各种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误码率取决于解调器输入信噪比,而误码率表达式的形式则取决于解调方式:相干解调时为互补误

差函数erfc形式(k只取决于调制方式),非相干解调时为指数函数形式。

图1和图2是在下列前提条件下得到:

①二进制数字信号“1”和“0”是独立且等概率出现的;②信道加性噪声n(t)是零均值高斯白噪声,单边功率谱密度为 恒定;

③通过接受滤波器后的噪声为窄带高斯噪声,其均值为零,方差为④由接收滤波器引起的码间串扰很小,忽略不计;⑤接收端产生的相干载波的相位差为0。n0

,信道参

?n

2

图1 各种数字调制系统误码率

图2 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误码率曲线

图3a MDpSK信号误码率曲线 图3b MpSK信号的误码率曲线

(1) 通过图1从横向来看并结合图2得到:

对同一调制方式,采用相干解调方式的误码率低于采用非相干解调方式的误码率,相干解调方式的抗噪声性能优于非相干解调方式。但是,随着信噪比r的增大,相干与非相干误码性能的相对差别越不明显,误码率曲线有所靠拢。(2) 通过图1从纵向来看:

①若采用相干解调,在误码率相同的情况下,r2ASK?2r2FSK?4rBpSK,转化成分贝表示为(r2ASK)dB?3dB?(r2FSK)dB?6dB?(rBpSK)dB,即所需要的信噪比的要求为:BpSK比2FSK小3dB,2FSK比2ASK小3dB;BpSK和DBpSK相比,信噪比r一定时,若

pe(BpSK)

很小,则

pe(DBpSK)/pe(BpSK)?2

,若

pe(BpSK)

很大,则有

pe(DBpSK)/pe(BpSK)?1

,意味着

pe(DBpSK)

总是大于

pe(BpSK)

,误码率增加,增加的系数

在1~2之间变化,说明DBpSK系统抗加性白噪音性能比BpSK的要差;总之,使用相干解调时,在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中,BpSK的抗噪声性能最优。②若采用非相干解调,在误码率相同的情况下,信噪比的要求为:DBpSK比2FSK小3dB,2FSK比2ASK小3dB。总之,使用非相干解调时,在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中,DBpSK的抗噪声性能最优。(3) 通过图3a和图3b可得:

在多进制相移键控调制系统中,M相同时,相干解调下MpSK系统的抗噪声性能优于差分相干解调MDpSK系统的抗噪声性能。在相同误码率的条件下,M值越大,差分相移比相干相移在信噪比上损失得越多,M很大时,这种损失约为3dB。对比图3a中的DBpSK(M=2)和DQpSK(M=4)可得,在相同误码率的条件下,DBpSK的信噪比要求比DQpSK的低。可见,随着进制数的增加,抗干扰性能降低。

综上所述,各信号按抗噪声性能优劣的排列是BpSK相干解调、DBpSK相干解调(极性比较法)、DBpSK非相干解调(相位比较法)、DQpSK相干解调(极性比较法)、2FSK相干解调、2FSK非相干解调、2ASK相干解调、2ASK非相干解调。2.带宽

各种调制方式的带宽如下:

图4 各种调制方式的带宽

(1) 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传码率等于其传信率,2ASK和BpSK的系统带宽近似等于两倍的传信率,频带利用率为1/2 bit/(s?Hz);而2FSK系统的带宽近似为

f2?f1?2RB?2RB

,频带利用率小于1/2 bit/(s?Hz)。

Rb

(2) 在多进制数字调制系统中,由信息传输率M之间的关系

RB?Rb/log2M

、码元传输速率

RB

和进制数

知:在信息传输速率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增加进制

数M,可以降低码元传输速率,从而减小信号带宽,节约频带资源,提高系统频带利用率。当然,采用多进制数字调制系统增加频带利用率的代价是增加了信号功率和实现上的复杂性。

综合以上两条,所以DQpSK的频带利用率最高,2ASK、BpSK、DBpSK的频带利用率次之,2FSK最不可取。3.对信道特性变化的敏感性

在选择数字调制方式时,还应考虑判决门限对信道特性的敏感性,在随参信道中,我们希望判决门限不随信道变化而变。经过比较,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2FSK最优,因为不需人为设置判决门限;

(2) BpSK次之,最佳判决门限为0,与接收机输入信号幅度无关;

(3) 2ASK最差,最佳判决门限位a/2,与接收机输入信号幅度有关,因为信 道变化,判决门限随着信号幅度的变化而变化,不利于电路设计,此时 需要自适应控制电路;

(4) 但当信道有严重衰落时,通常采用非相干解调或差分相干解调,因为在 接收端难以得到与发送端同频同相的本地载波。但在远距离通信中,当 发射机有着严格的功率限制时,如卫星通信中,星上转发器输出功率受 电能的限制,这时可考虑用相干解调,因为在传码率及误码率给定的情 况下,相干解调所要求的信噪比较非相干解调的小。4.设备复杂度

就二进制调制系统的设备而言,2ASK、BpSK及2FSK发送端设备的复杂度相差不多,而接收端的复杂程度则和所用的调制解调方式有关。对于同一种调制方式,相干解调时的接收设备比非相干的接受设备复杂;同为非相干解调时,DBpSK的接收设备最复杂,2FSK次之,2ASK的设备最简单。

就多进制而言,不同调制解调方式设备的复杂程度的关系与二进制的情况相同。但总体讲,多进制数字调制与解调设备的复杂程度要比二进制的复杂得多。5.各自优缺点及应用场合

FSK是数字通信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调制方式。优点是抗干扰能力较强,不受信道参数变化的影响,因此FSK特别适合应用于衰落信道;缺点是占用频带较宽,尤其是MFSK,频率利用率低。目前调频体制主要应用于中、低速数据传输中。

BpSK在解调时有相位模糊的缺点,因而在实际中很少采用。DBpSK不存在相位模糊的问题,因为它是依靠前后两个接收码元信号的相位差来恢复数字信号的。BpSK和DBpSK,是一种高传输效率的调制方式,其抗干扰能力比ASK和FSK都强,因此在高、中速数据传输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DBpSK。

DQpSK是一种多进制相移键控,可以看做是振幅相等而相位不等的振幅调制,它是一种频带利用率高的高效率传输方式,其抗噪性能也好。它的发展趋势是纯数字化,广泛应用于数字微波通信系统、数字卫星通信系统、宽带接入与移动通信及有线电视的上行传输。在卫星数字电视传输中普遍采用的QpSK调谐器可以说是当今卫星数字电视传输中对卫星功率、传输效率、抗干扰性以及天线尺寸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的最佳选择。6.总结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比较可以看出,对调制和解调方式的选择需要考虑的因

以上就是《数字调制技术总结》的范文全部内容,涉及到编码、信号、数字、二进制、系统、极性、调制、传输等方面,看完如果觉得有用请记得(CTRL+D)收藏。

现代交换技术总结


工作总结之家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现代交换技术总结》的范文,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CTRL+D)收藏本页。

篇一:现代技术论文加心得

XX 12356896

XXXX班

下一代网络的下一个发展目标。目前一般认为下一代网络,基于Ip,支持多种,能够实现业务与传送分离,功能独立,接口开放,具有服务质量(QoS)保证和支持通用移动性的分组网。

下一代网络(Next Generation NetFC):MFC在话路时隙里传送。

MFC信号在多段路由上的传送方式:逐段转发方式、端到端方式、混合方式

No.1信令的MFC信令的含义

MFC的前向信令分为I组和II组,后向信令分为A组和B组。

5.No.7信令系统:共路信令(公共信道信令)

(1)共路信令:指传送话音的通路和传送信令的通路是在逻辑上或物理上是完全分开的,有单独的传送信令的通路。在一条双向通路上,有可能传送上千条话路的控制信息。

(2)No.7信令系统的信令消息是由多个字节(消息不等长)组成的信令帧。假设以TS16做为信令时隙。

(3)TS16就是一条64Kbit/s的信令链路。当局间采用No.7信令系统时,不使用复帧

(4)No.7信令系统的特点

(5)No.7四级结构:

6.信令网的基本组成部件: 由信令点(Sp)、信令转接点(STp)和信令链路组成

7.信令网的工作方式:直联工作方式、准直联工作方式

8.我国的No.7信令网采用三级结构,第一级为高级信令转接点(HSTp),第二级是低级信令转接点(LSTp),第三级为信令点(Sp)。

No.7信令网与话路网是两个逻辑上相互独立的网络,但它们之间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9 信令单元的种类:

(1)消息信令单元(MSU):在发送节点,应用层生成消息本体,运载用户信息,下面各层依次加上控制信息后发送。

(2)链路状态信令单元(LSSU):由MTp第二级生成,用来运载信令链路状态信息。

(3)填充信令单元(FISU):由MTp第二级生成,当没有消息信令单元传送时,维持信令链路

篇三:现代交换技术课后习题答案总结

选择题:

1:存储转发交换包括(ABCDE)。

A:报文交换 B:分组交换 C:帧中继 D:异步转移模式 E:Ip交换

2:下列哪种交换技术在带宽,速度上更具有优势?(D)

D光交换

3:模拟用户接口电路包含的功能有(BCDFGHJ)。

A:同步 B:过压保护 C:馈电 D混合电路 E:帧码产生 F:编译码和滤波 G:振铃 H:监视 I:效验 J:测试

4:数字程控交换系统的数据包括(BDE)。

A应用数据 B:局数据 C:存储数据 D:用户数据 E:交换系统数据 F:维护数据

5:MpLS可兼容的协议包括(ABCDEFGH)。

A:ATM B:ppp C:Ipv4 D:Ethernet E : SDH F : Ipv6 G : D话音信号平均速率大约在32kbps,一般不会出现长时间信道中没有信息传输的情况。存储转发交换双方处于不同的工作状态传输数据速率是不同的。

适用场合:(1):电路交换方式主要应用在电话通信网中,以及持续时间长,信息量大的数据通信业务,对于一些时延要求高的图像传输业务也可以考虑使用。

(2):存储转发交换方式适用于网络链路质量较好,错误数据包较少的网络环绕。

2:画出OSI参考模型

应用层:通过应用程序来完成网络用户的需求 表示层:处理流经结点的数据编码的表示方式问题,以保证一个系统应用层发出的信息可被另

一个系统应用层读出。

会话层:管理和协调不同主机上各种进程之间的通信。

传输层:为上层协议提供端到端的可靠和透明的数据传输服务,包括处理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

等问题。

网络层:通过路径选择算法将数据包送到目的地。数据链路层:为网络层服务解决两个相邻结点之间的通信问题,此层将数据分帧,并处理流量控制。

物理层:利用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

3:画出TCp/Ip参考模型,并简述各层功能。网络接口层:TCp/Ip的最底层,它与OSI模型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以及网络的一部分相对应,负责从物理介质上接收数据帧,然后交给互连层,或者接收互连层的数据包并通过物理介质发送出去。互连层:处理来自传输层的分组发送请求。处理接收的数据包,处理互连的路径,流控和拥塞问题。

传输层:负责应用进程之间的端到端通信。

应用层:TCp/Ip参考模型的最高层,向用户提供各种应用服务。

4:名词解释

(1):有向交换单元:当信息经过交换单元时是能从入线进,出线出,不能从入线出,出线进。具有唯一确定的方向。

(2):无向交换单元:当一个交换单元的相同编号的入线和出线连在一起时,每一条既可以进也可以出。同时具有收发功能。

5:T接线器有哪两种工作方式?

答:(1):读出控制方式,它的SM的写入是在定时脉冲控制下顺序导入的,读出是受CM的控制读出的。

(2):写入控制方式,它的的SM的写入受CM控制,它的的读出则在定时脉冲的控制下顺序读出。

6:s接线器的哪两种工作方式?它们之间有何区别?

答:它有输入控制方式和输出控制方式两种

区别在于控制输出线上交叉接点的闭合(即为前者),还是控制输入交叉接点接点的闭合(即为后者)

7:程控数字交换机的基本业务和补充业务有哪些?

答:基本业务:(1):市话,国内长途及国际长途的自动接续服务(2):提供话务员接入服务

(3):提供录音通知(4):提供特种服务(5):公用电话业务(6)呼叫禁止(7):恶意呼叫跟踪

补充业务:(1)缩位拨号(2):热线服务(3):呼叫限制(4):闹钟服务(5):免打扰服务(6):转移呼叫

(7):呼叫转移(8):遇忙呼叫

8:一个完整的本局呼叫的处理过程有哪些?

答:在开始时,用于处于空闲状态,交换机进行扫描,监视用户在线状态,用户摘机后呼叫处理过程开始

分以下几个步骤:(1):主叫用户A摘机(2):向A送拨号音,准备收号(3):收号与号码分析(4):测试并预占空闲路由(5):向被叫用户B振铃(6):被叫应答通话(7):话终,主叫先挂机(8):被叫先挂机

9:程控交换系统的硬件由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

答:它的硬件由话路子系统和控制子系统组成。

话路子系统:由中央级交换网络,用户级交换网络,各种接口电路以及信号收发设备组成的,负责通话接续,监视用户线或中继线状态,对用户或其它交换局发送,接收信号灯各项与呼叫接续直接有关的各部分工作。

控制子系统:对交换机的所有动作进行控制,程控交换机一般采用两种多处理机的控制结构以及各种外围设备(控制台,打印机,磁带,磁盘)组成。

10:什么事BHCA?影响BHCA的因素有哪些?

答:BHCA:最大忙时试呼次数

影响因素:(1):处理机能力(2):处理机内的结构和通信方式(3):各种开销所占的比例(4):软件设计水平(5):系统容量的影响

11:名词解释:

(1)转发等阶类:用来描述一系列分组用相似或同样的方式被运送。

(2)DCE:数据电路终姐设备,功能是在数据终端设备和其接入的网络之间进行接口规程及电气上适配,不同的数据通信系统所用的数据电路终接设备有所不同。

12:ATM信元结构是怎样的?信元首部包含哪些字段?各有何作用?

一个ATM信元为53个字节,前5个字节称为信头,后48个字节称为信息域字段

GFC:一般流量控制,仅用于WNI接口,用于控制ATM接续的业务流量,减少用户测出现的短期过载。VpI:虚通路标识,VCI虚信道标识,VpI和VCI用于将一条传输ATM信元的线路划分为多个子信道,每个子信道相当于分组交换网络中的一条虚电路具有相同的VpI和VCI信元属于同一条虚电路。pTI:净荷类型指示域,用来指示信元类型。

CLp:信元丢失优先级,CLp域将信元区分为两种不同的优化级,当传输超限发生拥塞时,首先丢弃的是低优先级信元。

HEC:信头差错控制域,用于信头纠错,保证信头正确传输及信元同步。

13:Ip交换机由哪些基本模块组成?简述各模块的功能。

它由Ip交换控制器和ATM交换机组成。

Ip交换控制器是系统的控制处理器,它通过GSMp协议对ATM交换机进行控制,从而实现连接管理,端口管理,统计管理和事件管理等功能。

ATM交换机硬件保持原状,去掉ATM高层信令和控制软件,用一个标准的Ip路由软件来取代,同时支持GSMp协议用于接受Ip交换控制器的控制。

14:简述软交换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主要功能。

软交换系统由业务平面,控制平面,交换平面,接入平面组成

业务平面:在呼叫建立的基础上提供附加的服务,承担业务提供业务生成和维护管理鉴权,计费等功能。

控制平面:其内部的主要网络部件为软交换设备,相当于程控交换机中具有呼叫处理,业务交换及维护和管理等功能的主处理机,此面决定了用户接收哪些业务,并控制其他底层的网络单元。交换平面:提供各种媒体的宽带传输通道并将信息传送至目的地。

接入平面:将各种用户终端和外部网络连至核心网络,由核心,网络集中用户业务并将它们传送到目的地。

以上就是《现代交换技术总结》的范文全部内容,涉及到交换、网络、控制、方式、业务、用户、数据、通信等方面,看完如果觉得有用请记得(CTRL+D)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