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总结

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总结。

岁月流逝,流出一缕清泉,流出一阵芳香,我们在某些事情中得到了一些感悟了很多,优秀的人写一份总结,是对自己的反省,突破。总结对我们自己的帮助很大,怎么样去写好总结范文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总结”,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工作总结之家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总结》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这里给大家转摘到工作总结之家。

篇一:井压裂及其

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及其应用

摘 要:水平井分段压裂工艺技术为改善水平井水平段渗流条件、提高单井产量提供了技术支持。本文从我国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的发展现状入手,以应用最为广泛的裸眼水平井封隔器分级压裂技术为重点,以该技术在长庆油田苏里格气田苏75区块的现场应用为例,对水平井压裂技术及其现场应用情况了分析与总结。

关键词:水平井 分段压裂 封隔器 苏里格气田

水平井因其具有泄油面积大、单井产量高、穿透度大、储量动用程度高等优势,在薄储层、低渗透、稠油油气藏及小储量的边际油气藏等的开发上表现出了突出的优势,成为提高油气井产量和提升油田勘探综合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然而在低渗透油藏开采中因其渗透率较低、渗透阻力大、连通性较差,导致水平井单井产量也难以提升,难以满足经济开发的要求,水平井增产改造的问题便摆在了工程技术人员的面前。而水平井分段压裂工艺技术的推广应用为改善水平井水平段渗流条件、提高单井产量提供了技术支持。

一、我国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现状

我国的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及配套工具的研究起步较晚,国内三大石油公司对于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开展广泛的研究开始与“十一五”期间,近几年得到了大力的推广应用。目前国内应用规模较大的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1.裸眼封隔器分段压裂技术。2008年我国在四川广安002-H1-2井第一次实施了裸眼封隔器分段压裂试验,当时是由Schlumberger提供的技术。目前该技术在我国的现场应用仍然以国外技术为主,主要采用由Baker Hughes、adja 提出了水力喷射压裂工艺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水平井压裂。我国于2005年在长庆油田引进Halliburton配套技术,首次成功的完成了靖平1井的分段压裂。目前该技术在我国大部分油田都得到了广泛的现场试验和应用,总实施口数达到200口以上,分段数在10段以内。

3.套管完井封隔器分段压裂技术。该技术在我国应用和研发的规模较大,且技术以区域成熟,尤其是在中石油吉林油田国内研发和应用规模较大。此外应用较为广泛的还有:吉林油田的油套两段压裂技术、大庆油田实施的双封单卡拖动

篇二:国内外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研究

国内外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进展

简介

水平井分段压裂改造技术是目前国际上的先进技术,代表着采油、采气工艺技术的发展方向.所谓分段压裂技术,就是在井筒内沿看水平井眼的方向,根据油藏物性和储层特征,在储层物性较好的几个或更多水平段上,采用一定的技术措施严格控制射孔孔眼的数蚤、孔径和射孔相位,通过一次压裂施工同时压开几个或更多水平段油层的技术.这是一套有效改造低渗透油气藏的水平井技术.

水平井分段压裂工艺技术已在中国石油塔里木、辽河、冀东、大庆、新疆、吉林胜利和长庆等多个油田进行了应用。以及各院校均在水平井压裂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并且也仅得了一定的效果。2010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北京宣布:“水平井裸眼分段压裂酸化工具及其配套技术”自主研发并生产成功。2011年5月,中石化胜利油田首次在樊154一平l井实施裸眼长水平井12级分段压裂获成功。大力发展水平井技术是高效开发复杂油气藏特别是低渗透、稠油和裂缝性气藏的重要举措。我国页岩气资源前景广阔,包括海相页岩分布区和陆相页岩分布。水平井分段压裂改造等技术是爪点突破!!。未来页宕气的开发将主要是靠小井眼钻井和先期裸眼完井降低工程成木、靠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提高单井产量、靠长水平段水平井延长油气井生产周期的开发模式,最终实现页岩气的效益开发。

二、国内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

(l)化学隔离技术

化学隔离技术通过油竹压裂,用液体胶塞和砂子隔离己压裂井段。施工安全性高,但是储层会造成伤害,而且施工工序繁杂,作业周期长,使得综合成木高。

(2)机械封隔分段压裂技术

机械封隔分段压裂技术包括:机械桥塞+封隔器分段压裂;环空封隔器分段压裂:双封隔器单卡分压。

(3)限流压裂技术

压裂时通过低密度射孔、大排最供液,形成足够的炮眼磨阻,实现一次压裂对最多5个破裂压力相近的油层进行改造。适用于油层多、隔层小、渗透率低、可以定点低密度射孔的油水井完井压裂。

(4)水力喷砂压裂技术

水力喷射压裂是一种综合集水力喷砂射孔、水力压裂和水力隔离等多种工艺一体化的新型水力压裂技术。水力喷砂压裂技术不用封隔器一与桥塞等隔离工具实现自动封隔。通过拖动竹柱,将喷嘴放到下一个需要改造的层段,可依次压开所需改造井段。水力喷射压裂技术可以在裸眼、筛管完井的水平井,1,进行加砂压裂,也可以在套管井上进行,施工安全性高,可以用·趟管柱在水平井中快速、准确地压开多条裂缝,水力喷射工具可以与常规油管相连接入并。施工更快捷,国内外己有数百口井用此技术进行过酸压或加砂压裂处理。

国内学者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研究:

1、分析了水平井段分段地应力分布特征的基拙上,提出了优化分不允压裂限流射孔的方法;研发的小井眼专用水平井压裂工其,实现了水平井段机械封隔分段压裂;同时利用全三维压裂设计软件对压裂施工程序进行了优化,筛选出适合水平井压裂改造的工作液体系。

2、对水平井埋藏深、笼统全相位射开井段长、原油私度高、水平井筒与油藏最大地应力方向不完全平行的特点。通过储层地质精细划分、压裂水平井裂缝参数优选、投球分段压裂和施工压力预测等技术,形成了适合水平井长射孔段的低成本综合优化设计方法和分段压裂技术,获得了良好的增产效果.

3、水平井分段压裂产能影响因素研究.建立了油藏与裂缝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差分求解、编程.分析了裂缝长度、数量、间距和不均匀分布等因素对产能的影响.

4、为了能更有效地利用水平井裸眼完井压裂技术开发苏里格低渗透气田设计了开启阀式裸眼封隔器。

5、水平井机械隔离分段压裂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在吐哈油田牛平17一14井水平段进行了试验,采用封隔器+机械桥塞隔离井筒方式,时三段水平段逐段进行了压裂改迭,现场施工均一次成功,并见到良好应用效果。

6、针对已大段射孔、无法下井下工其的水平井,提出了水平井投球分段压裂技术.

7、提出一种新型水平井不动管柱封隔器分段压裂工艺技术.利用ABAO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工艺管柱进行力学分析.

三、国外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

国外在常规水平井压裂技术方面与因内差不多,只是困外工艺的技术指标要明显高于国内。哈里伯顿连续油怜水力喷砂环空加砂压裂技术指标:温度150℃;深度3000米:油管直径6o.3mm;施工层数43层。在国内中石油西南油田技术指标:油管直径So.smm;深度1105m:施工层数3层,石化在该技术方面处在试验阶段.

连续管压裂技术(14-17)是国外90年代以来发展最快的技术。连续油管(或环空)压裂是一种新的安全、经济、高效的油田服务技术。压裂层位址人深度约1万英尺。该技术特别适合只有多个薄油、气层井进行逐层压裂作业。该技术优点{1)起下压裂管住快,从而大大缩短作业的时间;(2)可以.单井作业,成木低;(3)能在欠平衡条件下作业,从而减轻或避免油气层的伤害;(4)能使每个小层都得到压裂改造,整口井的增产效果好。

连续油管分层压裂技术有连续油管注入分层压裂技术和连续油管环空注入分层压裂技术。从90年代后期开始在油、气田上得到应用,连续油管压裂作业已经在加拿大应用多年;现在美国的几个地区,主要是科罗拉多、德克萨斯、亚拉巴马和弗吉尼亚,也已进行连续油管压裂作业;在英国的英格兰和爱尔兰也已经实施了连续油管压裂作业.连续油管压裂作业是在陆上的油、气井中实施的.现场实施证实了连续油管带封隔器环空分段压裂技术的先进性和有效性.该技术通过连续油管带喷射工具和定位器进行定点喷砂射孔实现了薄层精细压裂;通过喷射工具下的封隔器进行坐封后套管主压裂实现了较大排

量注入;通过上提下放坐封解封的封隔器实现了多级压裂。

四、总结

总体来说我国该工艺技术不完善、不配套,现场试验应用也出现了许多多技术问题,现场应用经验较少。特别在水平井分段压裂工艺和井下工具等方面,与我国实际生产需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在丛础研究,水力裂缝优化设计、分段压裂工艺技术、分段压裂工具、压裂材料、水力裂缝动态监测等方而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趾很大。在引进国外技术的同时,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高新高能材料和精工制造方面的科技攻关,努力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配套技术,争取在短时间内提升我国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水平。

篇三: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研究进展-

?直井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研究进展

张磊

(胜利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17)

摘要:为了更好地提高油田采收率或对低渗透、非常规油气藏的水平井进行增产改造,就必须采用一些增产技术。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是一项先进的完井技术,是低压、低渗透油气藏开发的重要增产措施之一。也是页岩气快速发展的关键技术。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主要包括:化学隔离分段压裂、机械封隔分段压裂、限流分段压裂、水力喷射分段压裂和连续油管压裂技术等。本文就水平井分段压裂改造工艺技术进行了论述,展望了水平井分段压裂改造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期为国内水平井分段压裂改造技术攻关方向提供参考。关键词:水平井 分段压裂 低渗透油气藏

自1947年美国第一次水力压裂以来,经过60多年发展,压裂技术从理论研究到现场实践都取得了(转 载 于:pa)进行压裂施工。成功率95%以上。

图1 单压下层管柱 图2 分层压裂管柱

1.2机械分层压裂技术

机械分层压裂技术的工作原理:下入分层压裂管柱,座封封隔器,先压裂下层;压裂后,进行投球封隔下层,后压裂上层施工,完成分层压裂。管柱组合见图2:光油管+Y221封隔器+滑套喷砂器+Y111封隔器+安全阀+压裂油管。2008年在樊151-5井应用并取得成功。

1.3限流压裂技术

限流压裂工艺主要手段:通过控制射孔数目、孔径和位置,实现多层段不采取机械分隔同时改造。优点:提高了多层压开程度、节约压裂成本,能够一次压开100m井段内的10个以上小层。适用类型:纯梁、滨南、河口等油区薄互层油藏。

2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

近年来,随着钻井技术的进步和钻井成本的不断降低,水平井应用的油藏类型越来越广泛,成为低渗油藏转换开发方式,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手段。然而,水平井水平段分段压裂改造是世界级难题,也是制约水平井在低渗储层应用的技术瓶颈,其关键技术在于:研究水平井油藏工程以解决水平井布井难题;研究就地应力场以解决水力裂缝起裂及形态问题;研究水平段分段压裂优化设计以解决多段裂缝设置问题;研究分段压裂工艺和工具以解决水平井分段压裂的实施问题;研究裂缝监测以解决多段裂缝评估问题。水平井分段压裂物理模型见图3。

图3 水平井分段压裂物理模型

水平井分段压裂的工艺技术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四类:

2.1水平井套管限流压裂

水平井套管限流压裂的工艺原理:水平井限流法压裂是利用射孔位置、孔数数目的优化以及施工参数的变化实施分段压裂。分段依据各段射孔数不同产生的节流压差进行限流分段。

[1]

图4 套管限流压裂 图5 管柱分层+限流压裂

优点是施工工艺简单,缺点无法确定裂缝是否压开,裂缝数无法确定;施工受限,易砂堵。根据胜利油田低渗透水平井的具体特点研究配套限流压裂、封隔器管柱分段+限流压裂。

图6 限流压裂工艺

限流压裂工艺的射孔方式、孔眼数目分配对于起裂点、破裂压力、裂缝扩展、改造程度有着重要的影响。是水平井分段限流压裂重要环节。

2.2连续油管喷射加砂分段压裂

连续管压裂技术[2-8]是国外90年代以来发展最快的技术。连续油管(或环空)压裂是一种新的安全、经济、高效的油田服务技术。压裂层位最大深度约1万英尺。该技术特别适合于具有多个薄油、气层的井进行逐层压裂作业。该技术优点 (1)起下压裂管柱快,从而大大缩短作业的时间;(2)可以单井作业,成本低;(3)能在欠平衡条件下作业,从而减轻或避免油气层的伤害;(4)能使每个小层都得到压裂改造,整口井的增产效果好。

连续油管分层压裂技术有连续油管注入分层压裂技术和连续油管环空注入分层压裂技术。从90年代后期开始在油、气田上得到应用,连续油管压裂作业已经在加拿大应用多年;现在美国的几个地区,主要是科罗拉多、德克萨斯、亚拉巴马和弗吉尼亚,也已进行连续油管压裂作业;在英国的英格兰和爱尔兰也已经实施了连续油管压裂作业。连续油管压裂作业是在陆上的油、气井中实施的。现场实施证实了连续油管带封隔器环空分段压裂技术的先进性和有效性。该技术通过连续油管带喷射工具和定位器进行定点喷砂射孔实现了薄层精细压裂;通过喷射工具下的封隔器进行坐封后套管主压裂实现了较大排量注入;通过上提下放坐封解封的封隔器实现了多级压裂。

pt (Mpa) - Calc_BHp (Mpa)图 7 连续油管分层压裂分析曲线

小型压裂分析表明该井渗透性较好,有效渗透率44.5×10-3μm2,压裂液的滤失系数7.47m/min1/2,从G函数诊断曲线上可以看到该储层不存在天然裂缝的滤失,主要是基质滤失,滤失速度快的原因在于地层渗透性好、地层压力低。根据这些特征压裂排量尽可能提高,同时增加暂堵剂降低滤失,保证了压裂施工顺利实施。

连续油管分层压裂施工工艺:从连续油管进行喷砂射孔,从套管进行加砂压裂。分段原理:完成一段压裂后进行填砂分段。优点是施工连续,施工周期短;不需要封隔器,成功率高;不怕砂堵,可快速冲砂。

缺点是对套管损伤大;施工费用较高。

图8 连续油管喷射加砂分段压裂现场图

主要用于陆上多层油气藏和小井眼的改造,通过2 7/8in或1 7/8in连续油管注入,到2002年底在国外有超过5000口井采油该技术。2008年以来在纯梁梁8-平1、樊147-平2、樊147-平1三口井应用。

王腾飞等在连续油管传输压裂与环空压裂两种方式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对连续油管水力喷射环空压裂技术的原理、施工工序、摩阻计算、优越性与局限性等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结果认为这种环空压裂方式通过喷砂射孔与环空加砂配合可以拓宽连续油管应用深度,提高国内现有小尺寸连续油管设备利用率,提高喷嘴寿命,增大施工排量,从而具有更高的现场适用性及可操作性。

2.3暂堵砂塞(液体胶塞)分段压裂

暂堵砂塞(液体胶塞)分段压裂国内外在20世纪90年代初采用该技术,主要用于套管完井的水平井常规射孔及压裂,射开一段压裂一段,建立砂塞后,再射开一段压裂一段。前两段采用套管压裂,最后一段采用油管压裂。施工结束后冲砂塞合层排液求产。砂塞是施工的关键,目前常用的有暂堵砂塞和液体胶塞砂塞两种见图9-10。暂堵砂塞(液体胶塞)分段压裂无井下工具、施工设备简单,作业风险低;可简便的实施洗井冲砂作业;费用较低(1)对高压、返吐能力强的地层,砂塞隔离效果差;(2)套管压裂对套管损伤大;(3)放喷时间长,施工周期长。[9]

以上就是《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总结》的范文全部内容,涉及到分段、技术、水平、进行、应用、施工、连续、油管等方面,希望对网友有用。

Gz85.Com更多总结小编推荐

完井技术总结


《完井技术总结》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

篇一:完井技术总结

单井技术分析总结

井号: ********

施工井队: 华北局五普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分公司

五普钻井公司

一、基本技术指标数据

1、基本数据

井号 : 井别 :开发井

开钻日期 : 2012年5月3日4:00 完钻日期 : 2012年6月4日10:00 钻井周期 :32.25天

完井日期 :2012年6月10日21:00 完井周期 :38.71天

地理位置 :甘肃省镇原县上肖乡翟池村怀镇组,井口位于红河40井井

口方位331°3′6″、位移1645.84处。

构造位置 :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坳陷南端

井深 :斜深:3414.53m(B靶点)垂深:2044.1m(B靶点) 完钻井深 :3309.41m(斜深 ) 2046.67m(垂深 )设计位移 :1480m位移 :1375.63m 设计方位 :155° 实际方位 :155° 平均机械钻速:10.8m/h

完钻原则 : 钻达设计B靶点,目的层水平段长1200m 完钻方式 :预置管柱

目 的 层 :三叠系延长组长812

井口坐标 : X:3929672.92Y: 36438812.44 地面高程: H:1327.51m

二开井径平均井径:256.7mm扩大率:6.38﹪ 目的层平均井径:162.1mm扩大率:6.36﹪ 最大井斜角:92.26° 最大狗腿度:9.26°/30m 井底水平位移:1375.63m

2技术指标完成情况

钻井总台时(h) 设计960:00 实际 774:00钻井台月(台月)设计 1.33实际 1.075 纯 钻 时 (h) 设计 336:00 实际 309:40 纯钻利用率 (%) 设计 35 实际 40 平均机械钻速 (m/h) 设计 10.16 实际 10.8 台月效率 (m/台月) 设计2567.32实际 3110.16

3、施工进度设计与实际对比表

4、实效分析

从上表看出一开钻进(0-321米)及下套管候凝共耗时:66小时,折合2.75天,比设计提前1.25天,段长:321m,纯钻时:6:40,平均机械钻速:48.13m/h

二开直井段(321-1768.94米)钻进施工耗时165.12小时,折合6.88天,比设计提前1.12天,段长:1447.94m,纯钻时:79:50,平均机械钻速:18.21m/h

二开造斜段(1768.94-2244米)施工钻进耗时155.04小时,折合6.46天,比设计提前1.54天,段长:475.06m,纯钻时:98:55,平均机械钻速:4.8m/h

二开测井、下177.8mm套管,固井、侯凝;装井口、试压等特殊耗时5.4天,比设计提前1.6天。

三开水平段钻进2210m-3309.41m,钻井耗时:258.5小时,折合10.77天,比设计提前2.23天,纯钻时:123:05,平均机械钻速:8.93m/h。

额外工作量:

(1)、我队施工的HH12p27井于2012年5月3日21:30下完

一开套管(273mm),下一步应该固井施工,由于固井车延误路途中,直到2012年5月4日12:30到达井队,我井队由于待固井共耗时:15小时,折合:0.625天。

(2)、我队施工的HH12p27井于2012年5月24日6:00开始组合螺杆、钻头及M时,定向仪器信号弱,仪器无法解码,施工无法进行,自定向仪器从开始入井到无法使用截止总共时长35小时。因此造成起下钻一趟检修定向仪器,于5月26日7:00下钻到底,期间损耗时间总计:14:00,折合:0.58天。

(3)、我队在施工HH12p27井过程中因为地质原因待命有以

下几次:

(1)、2012年5月17日5:00钻进至2133.15时,地层较设计提前(设计长7底深2045.51m,地质上界定长7底深2041.39m),开始循环待命至10:00,共耗时5:00。

(2)、水平段钻进过程中由于钻遇泥岩待命3次:5月27日钻遇泥岩待命耗时1:30,6月2日钻遇泥岩待命耗时1:00,6月3日10:00钻至3309.41m时持续泥岩,循环待命至16:00接油田开发处指令完钻,井深3309.41米,预测垂深2046.67米,井斜89.82度,闭合距1375.63米,闭合方位155度,共耗时6:00.

综上所述因地质原因待命总共耗时:13:30,折合:0.56天。

篇二:完井书面总结

完井书面总结

(内容:1、本井主要经验与教训;2、试验和推广新技术情况;3、所遇到的特殊情况、现场记录、分析处理;4、对今后工作的设想或改进意见)

安平100井由长城钻探钻井一公司40608队施工。该井位于**省定边县武卯子乡旗杆山村。井别:开发井;井型:水平井。设计井深3320米,实际完钻井深3404米。水平段长846米。本井于2013年8月25日一开,钻至350米时发生井漏不返,配堵漏泥浆堵漏,9月6日堵漏成功。9月 8 日二开,2013年9月21日完钻,9月26日完井。钻井周期 27.5 天。二开钻进采用无固相聚合物体系,密度1.02g/cm3,粘度30s,钻入直罗加大RM-1的用量,使泥浆有充足的携砂能力和防塌能力。钻至1920米时将泥浆转换为低固相聚合物体系,加入防塌剂、降滤剂、提粘剂、润滑剂,保证泥浆有充分的携砂、防塌和润滑能力,确保井下正常,钻至2929米起钻更换钻具组合,钻进至水平段将泥浆密度、粘度提高,加大防塌降滤失剂,润滑剂用量。

篇三:完井报告

油商密★3年

XXX油田

井下作业井史总结

(完井报告) XXX油田XXX井

XXXX公司

XXXX年X月XX日

井下作业井史总结

XXX油田XXX井

填写:XXX

审核:XXX 验收:XXX

施工单位:XXXX

XXXX年XX月XX日

目 录

一、基本数据.....................................................................................................1 二、固井质量.....................................................................................................2 三、油层数据.....................................................................................................2 四、流体性质.....................................................................................................3 五、目前生产状况.............................................................................................3 六、近期井下压力.............................................................................................3 七、主要作业史.................................................................................................4 八、作业监督.....................................................................................................4 九、专项作业队伍.............................................................................................4 十、作业前井口装置图.....................................................................................5 十一、作业后井口装置图.................................................................................6 十二、作业前井身结构图.................................................................................7 十三、作业后井身结构图.................................................................................8 十四、工程作业成果汇总.................................................................................9 十五、作业日志...............................................................................................10 十六、入井工具...............................................................................................17 十七、油管记录表...........................................................................................18 十八、时效对比表...........................................................................................35 十九、技术总结...............................................................................................36

一、基本数据

二、固井质量

三、油层数据

这是篇好范文参考内容,讲的是关于设计、施工、作业、耗时、实际、钻井、平均、钻进等方面的内容,希望网友能有所收获。

钻井液技术总结


工作总结之家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钻井液技术总结》的范文,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工作总结之家。

篇一:液施工技术总结

TH12533井钻井液技术总结

一、工程概况

1.基本情况:

TH12533井是位于库车县境内阿克库勒凸起西北斜坡构造的一口三开结构制的开发井,地面海拔高度958.316m,设计井深6591m,目的层位奥陶系一间房组。

该井于2013年8月25日8:00一开,2013年9月3日7:00二开,2013年11月4日00:00三开,2013年11月6日7:00完钻,完钻井深6591m。钻井周期72.96天,平均机械钻速9.72m/h。二开井径平均扩大率3.6%,最大井斜1.69°。三开井径平均扩大率0.15,最大井斜1.84°。井身质量优、固井质量合格,试压合格,无任何人身、设备事故发生。2.井身结构:

二、钻井液技术难点及重点 1.钻井液技术难点:

(1) 一开、二开井段重点解决:①大井眼携砂问题;②上部交接疏松,地层欠压实钻井液渗透性漏失;③由漏失引起井壁形成厚泥饼造成缩颈问题;④地层承压减少复杂。

2+

(2)康村组与吉迪克组存在石膏,钻进时加强钻井液检测,特别是Ca离子的检测,并防止和及时处理石膏污染钻井液。

(3)侏罗系、三叠系、二叠系、石炭系和泥盆系易剥蚀掉块、坍塌,形成不规则井径,增大钻井液的携屑难度,造成起下钻阻卡、电测阻卡、影响固井质量等问题。应使用与地层温度匹配的沥青类防塌剂、聚合醇等,同时加入足量的抗高温处理剂,严格高温高压滤失量,充分钻井液的防塌性能。

(4)本井二叠系火成岩(5540~5688.5m)段长140m,易发生井漏、井塌,易造成卡钻,并严重影响下套管、固井施工。钻遇二叠系前,应调整好钻井液性能,适当降低排量,采用超细碳酸钙、单向压力封闭剂、随钻堵漏剂等封堵地层裂缝,降低井漏风险;同时严格控制高温高压滤失量,加足防塌剂,将钻井液密度控制在设计上限,适当降低转速,保持井壁稳定。

(5)石炭系卡拉沙依组深灰、灰黑色泥岩,灰色、褐色泥岩(胶粘性很强),易造成pDC钻头泥包,对机械钻速和施工进度造成较大影响。应使用好固控设备尽可能清除无用固相,适当降低钻井液粘切,提高大分子聚合物包被剂用量,使用润滑剂降低泥岩对钻头及扶正器的黏附,同时增大泵排量,提高钻头清洗效果,防止钻头泥包。

(6)泥盆系东泥塘组岩性以灰白色细粒砂岩为主,渗透性好,地层压力低,易发生粘卡。应调节好钻井液流变性,加足抗温材料,严格控制高温高压滤失量,使用超细碳酸钙、高软化点沥青、聚合醇、润滑剂等封堵、润滑材料,改善泥饼质量,降低粘卡风险。(7)三开奥陶系地层易漏、易涌,注意做好防漏防喷工作。2.钻井液技术重点:

(1)全井段使用好四级净化设备,提高净化设备使用效率。适量加入各种大分子包被剂,始终保持适当的固相含量,保持钻井液性能优质、均匀、稳定,严格控制好钻井液膨润土含量,转磺前一定要将膨润土含量降低,这是本井顺利施工的基础。

(2)密切观察振动筛上的岩屑返出情况,包括岩性、岩屑的形状、岩屑的大小、岩屑的多少,并依据

地层压力监测结果,在工程设计范围内及时调整钻井液密度,尽可能保证钻井液液柱压力能平衡地层压力及坍塌压力,优化钻井液性能,提高钻井液的携带、悬浮能力,确保井眼稳定和正常钻进。

(3)选择合适优质的抗高温降滤失剂、防塌剂、封堵剂、润滑剂和油层保护剂,并适时足量加入,改善滤饼质量,增强钻井液的抗高温能力、抑制能力和封堵能力,提高地层的承压能力,保护好油气层。(4)在二开井段,是全井施工的关键井段。这就更需要加强对钻井液性能的维护和处理,由于裸眼段长,整个井段都需要保证较强的抑制性,严格控制钻井液滤失量,尤其是高温高压失水,保证泥饼坚韧、致密且薄,并及时加入足量润滑剂,降低泥饼摩擦系数,改变钻具表面的极性,防钻具粘卡。

(5)及时、准确调整钻井液流变性,保证钻井液流变性能符合所钻地层特性及井下要求,针对钻探施工的不同井段,钻进、起下钻、电测、下套管等不同工况,采用不同的流变性,保证各工况施工顺利。(6)进入油气前使用油保加重材料,进入三开井段采用暂堵技术加强对储层保护,达到钻井的目的。(7)本区块硫化氢含量高,要做好防硫化氢的监测与防护工作。

三、分段钻井液维护处理要点

1.一开井段(50m~1203m)

工程概况: 本开次于2013年8月25日开钻,用Ф346.1mm钻头钻至1203m,下入Ф273.1mm套管至1202.77m。本开次设计钻井周期为3天,实际钻井周期为2.83天。

钻井液体系及维护处理:

钻井液体系:膨润土-聚合物钻井液。维护处理:

1、开钻前安装调试好固控设备及循环系统,清洗配浆罐,用淡水配置120方膨润土浆,水化24小时以上后供开钻使用。膨润土浆配方:10%膨润土+0.4%烧碱+0.3%纯碱。

2、配置好聚合物胶液,大分子聚合物的加量不低于0.7%,配制速度要均匀适度充分水化2小时后缓慢混入泥浆内。

3、上部胶结疏松地层易发生垮塌,机械钻速快,环空钻屑浓度高,固相含量上升快,易造成钻井液性能被破坏,粘切难以控制,含砂量增加,泥饼质量变差。钻进过程中控制好大分子的加量,提高钻井液的抑制能力,并提高四级固控设备的使用效率。

4、用Na2CO3适度控制好钻井液中Ca2+含量,用NaOH调整pH值在8~9之间。5、常规胶液配方为:适量Na2CO3+0.15%NaOH + 0.25%FA-367 +0.3%KpAM

6、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高泵压,大排量钻进,增强钻井液对钻头的冲洗作用,在保证携带的情况下,尽量降低粘切,加强钻井液的抑制性,防止泥包钻头的发生。7、维持钻井液粘度在80-60s,增强钻井液护壁能力,防止地层发生垮塌。8、起钻和下套管过程中要及时灌浆,确保井壁稳定。

9、钻达设计井深后,彻底循环洗井调整好钻井液性能,用稠浆(FV=105s)将井内清洁干净,保证了套管的顺利下入。固相控制:

1、一开整个钻进过程中,保证固控设备使用率如下:振动筛100%、除砂器100%、除泥器100%、离心机100%,有效地保证了钻井液内的固相含量。

2、振动筛使用筛网目数为80目,三台振动筛均开启。

3、除砂器和除泥器使用筛网目数均控制在200目,根据除砂和除泥效果,可适当选择底流。

5、离心机不间断使用,不断清除钻井液中的无用固相,最大限度地清除钻井液中有害固相。钻井液性能控制

1、每天坚持按要求测量泥浆性能,监测好泥浆密度和粘度,防止密度增长过快,粘度下降导致井内岩屑不能及时带出,从而影响钻进作业。

2、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高泵压,大排量钻进,增强钻井液对钻头的冲洗作用,在保证携带的情况下,尽量降低粘切,加强钻井液的抑制性,防止泥包钻头的发生。

3、做滤液分析,将钻井液中的钙离子含量控制在400mg/L以内,提高钻井液的抗盐、抗钙能力,保证良好的流变性。

4、加足大分子和包被剂的量,增强钻井液的抑制性,防止缩径。

二开井段(1203-6505m)

工程概况:

本井于2013年9月3日7:00二开钻进,2013年11月4日00:00二开中完,钻进至6505m。10月27日13:30下套管完(套管下深:6503.3米)。1井段1203m~4620m(聚合物体系钻井液)

钻井液体系及维护处理:

(1)二开前将循环罐清理干净,并储备30m3预水化膨润土浆。

(2)利用一开钻井液钻塞,下钻探塞循环时放掉固井混浆,同时循环干加0.2%纯碱,防止水泥污染钻井液。

(3)开钻后根据钻井液配方补充聚合物胶液,调整钻井液性能在设计要求内、满足钻井需要。胶液配方: 0.2%烧碱+0.3%-0.5%K-pAM+0.3%-0.4%FA-367+ 0.2%-0.3%pAMS-900。

(4)充分利用好四级固控设备,清除无用固相。特别是离心机要合理使用,注意密度变化,及时加重。振动筛筛布保证在100目以上,根据过筛情况及时调整。坚决禁止钻井液不经过振动筛而直接进罐。发现固相偏高时放除砂器放底流,勤放锥形罐沉砂,严格控制含砂量在0.5%以内。

(5)膨润土含量控制在28-35 kg/m3,根据钻井液配方表补充大分子聚合物加量,大、中、小分子量聚合物复配,调整钻井液流型,控制钻井液失水在设计要求范围内。其中大分子量聚合物至少0.7%以上,但当钻遇砂岩时含量可以适当降低到0.4-0.6%,当糊筛现象严重时含量提高到0.8%以上。

(6)钻遇吉迪克地层前将密度提高到1.17 kg/m3,本井吉迪克富含石膏,钻进中加密Ca2+和钻井液性能的监测,及时用纯碱处理,防止钻井液钙侵;钻遇巴什基奇克地层时,巴什基奇克砂岩发育,胶液中加入0.5%DFD-1,干加1%QS-2,增强钻井液的暂堵屏蔽性,减少渗漏,降低钻井液的消耗量。

(7)砂泥岩互层段,进尺较快容易产生渗透性漏失,井浆加入超细碳酸钙、单向屏蔽剂进行封堵,提高封堵能力,减少消耗量;并严格控制钻井液各项性能,充分保证钻井液的防塌性和润滑性,确保井壁稳定,井眼规则。此外,砂岩段时要加密起下钻作业,200m左右短起1次,及时破坏虚厚泥饼,保证井眼畅通。

2、井段4620-6505m(聚磺防塌体系)

(1)为适应深井钻进需要于 2013年9月13日钻进至4620m(地层:舒善河组),将聚合物钻井液体系转换为聚磺防塌体系,转磺前清理1#、2#、3#、8#罐最大限度降低钻井液固相含量和含砂量,膨润土含量控制在28-32 kg/m3。

(2)进入舒善河前准备转磺浓胶液,转磺浓胶液配方:0.2%烧碱+0.5%K-pAM +5%SMp-1+2.5%pSC-2+2.5%SHC-2;事先配制两罐80 m3转磺浓胶液,循环时细水长流式补入;同时加重钻井液,控制加重速度,按每个循环周提高0.01-0.02 g/cm3速度加入待转磺浓胶液全部补入,保证整个体系磺化材料的加量≥3%,进入侏罗系前密度提高到1.28g/cm3。

(3)转磺完后,日常胶液配方:0.2%烧碱+0.3-0.5%K-pAM+1.5%SMp-1+1%pSC-2+1%SHC-2+1-2%FT-1 (4)转磺后在钻进过程中及时补充磺化类抗温材料,严格控制ApI失水量≤5mL、HTHp失水量≤12mL,使钻井液有良好的失水造壁性和抗温稳定性。

篇二:钻井液技术总结

十月份钻井液技术总结

一、一开用般土浆开钻

一开配好般土浆用pDC钻头开钻,钻至423米循环两个迟到时间后,起钻至钻铤再下至井底开泵循环,起下顺利,循环好后,用配好的稠浆(老浆加入土粉和纯碱)封闭全井,起钻下套管。

二、二开上部地层采用聚合物钻井液,进入馆陶组转换为聚磺钻井液。

(1)提高钻井液的抑制性,抑制地层造浆。

二开上部快钻井段地层主要是由泥岩构成,自造浆能力强,使用pDC钻头,钻速快,岩屑相对多,岩屑研磨细,致使造浆能力更强。针对这一特性,日常维护以KpAM和HMp21为主,使用尽可能大的排量洗井,坚持每钻一个立柱进行倒划眼措施,加足KpAM抑制地层造浆,以及充分利用所有固控设备清除有害固相。合理调整钻井液流变参数,采用低粘切、低比重、适宜的失水,顺利钻完造浆能力强的井段。

(2)控制钻井液失水:

馆陶组前,使用KpAM、NpAN-2维护钻井液,控制钻井液ApI失水小于等于8ml,进入馆陶组加入SMp-1、FT-108转换为聚磺钻井液,改善泥饼质量,降低ApI及HpHT失水。钻井过程中,采用KpAM、NpAN-2、SMp-1、FT-108胶液维护钻井液,控制钻井液失水。进入Es1后在控制造浆、降低般土含量的同时,加入SMp、NpAN-2、FT-108、KJ-1和SKHm改善泥饼质量,进一步降低钻井液失水。

(3)提高钻井液的润滑性:

造斜后加入SMp-1、FT-108进行磺化转型,改善泥饼质量,增斜过程中加入RH-9051、石墨、GFR-1改善钻井液的润滑性能,防止脱压;起钻电测、下套管前充分循环净化井眼,加入HZN-1、石墨封闭斜井段,保证了起下钻、电测、下套管的安全进行。

(4)提高钻井液的防塌能力:

进入Es1后加大SMp-1、FT-108、SKHm和KJ-1的用量,充分降低失水,改善泥饼质量,提高钻井液抑制性,防止井垮塌。

总结人:XXX

2012.10.31

篇三:钻井液技术总结--6.8

延长石油油气勘探公司

地区井

钻 井 液 技 术 总

井别: 井型: 钻井作业队: 泥浆工程师:

年月日

资 料 填 写 要 求

1.资料取全 取准真实

2.打印装订 书面整洁

3.严禁弄虚作假

4.完井七日内上交钻井工程部技术科

目 录

一、本井简况.........................................................1 二、钻井液分段性能.............................................2 三、电测前钻井液性能及处理情况.....................4 四、井径(每二十五米记录一次)..........................5 五、下套管钻井液性能.........................................6 六、固井前钻井液性能.........................................6 七、复杂情况.........................................................8 八、井下事故.......................................................10 九、钻井液材料统计...........................................12 十、钻井液技术总结...........................................13

一、本井简况

二、钻井液分段性能

以上就是《钻井液技术总结》的范文全部内容,讲的是关于钻井、控制、性能、地层、提高、保证、降低、使用等方面的内容,觉得好就按(CTRL+D)收藏下。

矿井技术工作总结


本页是工作总结之家最新发布的《矿井技术工作总结》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感觉很有用处,希望对网友有用。

篇一:煤矿技术员的年度总结

工作总结

2013年10月中旬我分到.........队进行见习技术员工作,时光如梭,转眼间一年时间过去了,在这短短的一年中,在公司各领导及同事的帮助带领下,按照岗位职责要求和行为规范,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认真完成了领导所交给的各项工作,顺利通过见习期并且在思想觉悟及工作能力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通过总结一年来的工作,尽管有了一定的进步和成绩,但在一些方面还存在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找出工作中的不足,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克服。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深切下层熬炼,为从事技术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我深知由于煤矿开采挖掘专业工作的特殊性,要求从事技术员工作必须具备丰富的井下一线实践经验。在队长的安排下,我首先在机掘五队进行一线上岗熬炼,在实践中学习各种煤矿基本常识。在这一年当中我坚持在生产第一线,保证每个月平均18个入井和4个以上值班。在实践过程中,我严格遵守班组的各项劳动规律,不弄特殊,与我队员工同上同下,积极从事各种力所能及的劳动熬炼。在一年多的时间内,通过参与皮带检验,标准化,风水管路悬挂,压风筒悬挂,瓦斯探头工作面搬家等方面的劳动实践,我的收获很大。在工作中积极向老工人学习各种操纵技能,了解煤矿的各种常识;另外一方面是在实践中联合对煤矿三大规程的学习,熟悉了煤矿井下各种设备的布

局,性能和用途,在生产班,我积极参与劳动,熟悉了掘进工艺流程、循环作业过程、临时支护工艺、永久支护工艺及各项掘进作业的施工标准和技术参数。在这一年中我参与了410-4轨 410-4皮 21035 21037 21027巷道的掘进工作,总的来说收获到了许多一线生产的实践经验。

二、按部就班,逐步做好技术与实践工作的结合

在劳动熬炼的基础上,从开始阅读掌握巷道作业规程等技术工作进手,按部就班,逐步开始从事技术治理工作。在见习技术员的岗位上,在矿副总和技术主管耐心指导下,对技术交底资料、地质说明书和各种技术图纸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在技术主管休假期间独立完成了简单的顶板离层仪数值记录,锚杆锚索的施工记录,巷道贯通规程等技术工作。随我在技术工作中不停学习总结,积累经验,由被动地完成分配的工作使命逐步转进主动地往做好本身应该完成的技术工作。但在技术工作方面我深知需要学习和锻炼的东西还有很多,现在做的远远不够,以后希望能做并且做好更多的技术工作。

三、在设备使用和保护中以及材料的充分利用和回收中做好检查督促工作

在日常生产中,我积极检查当班的机械设备连接润滑等情况,截齿磨损情况,皮带扣以及托辊运转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配合工人解决处理,将问题及时解决。以免发生大问题时即耽误生产时间又浪费

经济和人力。

在工作中,我发现不少对材料的损耗浪费,有部分锚杆受潮后螺口失效不能正常使用,对于这些锚杆要及时出井加工吊挂风水管路的钩子变废为宝,另外在井下一些需要锚杆做撬棍使用时候尽量使用这些不能正常使用的锚杆。还要杜绝锚杆锚索泡水受潮失去支护功效,要保护材料节约成本。

四、今后的工作打算

通过总结一年来的工作,尽管有了一定的进步和成绩,但在一些方面还存在不足,没有创新性的工作思路,个别工作做得还不够完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找出工作中的不足,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克服,同时还需要多看书,认真学习好规范规程及有关文件资料,掌握好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加强工作责任感,及时做好个人的各项工作。不断的总结与反省,不断地鞭策自己并充实能量,提高自身素质与业务水平,以适应时代和企业的发展,与...矿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2014年11月

篇二:煤矿技术工作总结

鲁班山南矿技术总结

2011年度内,在矿领导的关心、帮助、指导下,本着踏实工作、力求上进的思想,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知识和思想素质,并顺利完成了各项本职工作,为矿安全生产奠定了基础,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2011年技术工作

(1)机运

1、采煤工作面机运系统:完成了1859、1381、2248、2235综采工作面以及相配套的运煤系统设计。

2、其它设计:四五采区机运系统方案设计、“六大系统”方案设计、三采区改造石门供风、水管改造安装施工设计等。

3、掘进工作面机运设计:2836机巷、2835机巷综掘设计以及其它22个掘进头面机运设计。

4、图纸绘制、措施编制:各种安全技术措施411份,各种加工制作图纸156份。

(2)采掘系统

1、完成了2835、2836、1381、1384工作面设计,通过设计二采区四五区段集中运输巷,解决二采区226区域巷道回风、运输瓶颈

设计283运煤巷方案及施工设计,解决因二采区三号运输机巷造成的运煤系统安全威胁。

2、规程措施编制:2011年共计编制措施600余份,规程40余份,作业图表及爆破图标200余张,有效指导了现场的安全生产。

3、指导1859-1、1859-2、2248、2235-1等工作面的顺利回采,

共计生产原煤82.06万吨,指导巷道贯穿20余次。

(3)通风系统

1、全年完成钻探设计共计8个,分别是:1381机、风巷顺层钻孔施工设计、1381降低风巷顺层钻孔施工设计、1381抬高机巷顺层钻孔施工设计、1381风巷顶板抽放钻孔施工设计、2259机巷穿层钻孔施工设计、2259机、风巷顺层钻孔施工设计等,施工钻孔完成84527m,瓦斯抽放完成纯量316.46万m3,瓦斯发电完成383.66万度。

2、共编制启封排放瓦斯59份,现场严格按照措施执行,实现了安全启封排放瓦斯59次(计划性55次,非计划4次)。

3、对应每块7+8#煤层工作面编制防灭火技术安全措施,顺利回采1847-1工作面、1859-1工作面,未造成因煤层自然发火封闭工作的情况,并对1847-1工作面、1859-1工作面分别施工悬空密闭共计53道。

二、课题研究应用及完成情况:

(一)2011年鲁班山南矿重点生产技术及科研项目

1、大采高三机配套在大倾角8#煤层中的应用。

2、湿喷机的矿井中应用。

3、履带挖掘式装载机在巷道掘进出矸的应用。

4、临时支护改革

5、合理8#煤层巷道支护结构

6、三采区水情探测

7、抽放钻孔自动封孔技术

(二)2011年重点生产技术及科研项目完成情况

1、其中大采高三机配套在大倾角8#煤层中的应用及履带挖掘式装载机在巷道掘进出矸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湿喷机的应用由于目前市场上液体速凝剂达不到预期效果(喷浆后喷浆体凝固时间在一小时以上,喷浆体容易自落),造成现场使用后效果不明显。

2、通过对临时支护的改革,采用前探梁支护代替原有的戴帽点柱临时支护,提高临时支护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高了巷道掘进顶板安全管理水平,基本杜绝了巷道因临时支护引起的吊矸伤人事故。

3、通过对8#煤层支护的优化,将原有支护改良为锚网喷+锚索组合梁减少了巷道变形量及巷道后期的维护量,有效控制了巷道变形量,在巷道经过喷浆后有效的对煤层与空气进行了隔绝,降低了煤层自然发火概率。同时大大减轻职工的劳动强度,并通过对支护材料的回收,降低了巷道支护成本,提高了掘进效率,缓解了采掘接替的紧张局面,给企业减轻了资金压力。

4、三采区井底使用了加密探放水施钻技术后,整体效果较好,有效的释放了三采区掘进巷道的顶板水压,基本探明了现今三采区井底施工巷道周围的涌水量情况,降低了水害发生的几率,缓解了生产因涌水事故造成生产停摆。

5、采用了钻孔自动封孔工艺,在摒弃以往繁琐封孔工艺的条件下,有力地保障了矿井瓦斯抽放效果,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终端效益,顺利实现了矿井抽放钻孔封孔工艺革新技术改造工作,为矿井瓦斯治

理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2012年重点技术及科研项目

1、高压软起动装置在主排水系统中的应用。鲁班山南矿三采区+250井底主排水系统,采用280D大流量、高扬程、高压多级水泵排水,为解决大功率(单台水泵装机功率450k水平可能存在水害威胁区域进行水情探测,杜绝水害事故的发生,为采区巷道布置提供依据,减少报废巷道。

10、扩大区抽采工程设计:扩大区区域是鲁班山南矿纳入防突区域管理的重点,该区域地质条件差,瓦斯赋存量大,有突出危险性,且距离7+8#煤层较近,这给瓦斯治理工作带来了较大难度,瓦斯治

篇三:2015年煤矿技术总结

XXXXX部2015年工作总结及

2016年工作思路

第一部分 2015年工作总结

一、设计优化衔接调整

衔接、设计是安全生产的基础,特别是在目前的市场条件下,对衔接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合理的安排衔接、不断的优化设计,才能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3#煤九采区南部设计优化

3#煤九采区原设计工作面长度为180米,开采顺序为相邻工作面顺序开采。根据近三年3#煤工作面回采经验,现有回采设备完全可以满足3#煤工作面长度加大至220米。同时将开采顺序优化为东、西两翼交替开采,一翼开采一翼抽放,可解决相邻工作面顺序开采导致顺槽压力显现明显,回采期间需对顺槽开帮、起底的问题。设计优化后主要优点如下:

1、加大3#煤九采区南部剩余工作面宽度,提高采出率。

2、将西翼4个工作面优化为3个工作面,减少保护煤柱损失,减少巷道掘进工程量,降低万吨掘进率。

3、复用工作面尾巷做为相邻工作面进风顺槽,节省掘进成本。

4、优化开采顺序,由原设计相邻工作面顺序开采优化为东、西两翼交替开采,一翼开采一翼抽放,保证回采工作面有较长的瓦斯抽放和矿压释放时间,将瓦斯及二次动压对回采的影响降到最低,同时避免了邻面搬家时造成停产。3#煤九采区优化后开采

顺序为:3907→3903→3908→3902→3909→3901。

(二)9#煤七、八采区设计优化

根据公司未来三年布置厚煤层、大采高工作面的衔接规划,充分考虑9#煤七、八采区现有准备巷道情况,以缓解衔接,提高效益、安全生产为目的,对9#煤七、八采区设计进行了优化。原9#煤七、八采区以9#煤七采区准备大巷为界,准备大巷西侧为八采区,共布置12个工作面;东侧为七采区,共布置8个工作面。优化后将9#煤八采区9805-9810六个工作面划分到七采区,八采区仅剩9811、9812两个工作面,七采区形成双翼采区,八采区在9812开采结束后封闭。优化后主要优点如下:

1、将9#煤八采区南部剩余的9805-9810工作面并入9#煤七采区,9#煤七采区巷道形成双翼开采的布置。避开构造带,简化生产系统。

2、将9#煤七采区南部东翼剩余的9701-9704工作面,西翼的9708-9715工作面宽度加大到200米,减少保护煤柱损失。

3、工作面布置进风、回风、瓦斯抽放巷和走向高抽巷四条巷道,形成一进一回通风系统,布置两条巷道进行瓦斯抽放,瓦斯治理方法由风排向抽放转变。

4、提前结束9#煤八采区,减少生产环节、节约生产成本,达到安全、高效生产的目的。

5、优化开采顺序,开采方式由原设计的相邻工作面交叉开采优化为东、西两翼交替开采,保证回采工作面有足够的矿压释放和瓦斯抽放时间,将瓦斯及二次动压对回采的影响降到最低。

(三)工作面设计优化

9803工作面设计优化:根据地质资料弃采9803工作面的后半段。

3804工作面设计优化:合理确定了3804工作面的切巷位置 3803工作面设计优化:将工作面由208米加大到220米,同时将回尾煤柱由21米缩小到16米。

9811工作面设计优化:详细分析地质资料对9811工作面切巷位置进行了确定,同时优化了9811走向高抽巷的布置,由原来的沿3#煤层布置,优化为前400米沿3#煤,后250米布置了6#煤至3#煤层中,这样既提高了抽放效果,又降原来的施工坡度为22°降低到3°,保证了施工的安全,提高了施工效率。

9707工作面设计优化:9707工作面原设计长度1700米,在掘进至1300米,煤层结构发生较大的变化,之后通过钻探验证,将9707工作面缩短为1300米。

(四)衔接调整:

1、9#煤八采区衔接调整:通过对9803工作面后半段资质资料的分析,最终果断弃采9803工作面的后半段,这样优化后,既保证了9802工作面的正常接替,同时将下马的掘进头调整了9811工作面。

2、9#煤七采区衔接调整:通过优化9707工作设计,9707工作面提前出面形成备用工作面,大大缓解了9#煤七采区的衔接,之后将风量调整了9#煤八采区,增加两个掘进头,以保证9811工作面的衔接。

(五)优化辅助运输系统:

1、完成9#煤集中轨道巷刷大设计。

2、协助国辰公司,完成了新副斜井施工设计、绞车房和上部车场交叉点设计。

3、优化了下部车场2号交叉点设计。由混凝土浇筑支护优化为正常的锚喷支护,大大降低了工程造价。

4、优化了井口护坡设计。

(六)其他方面

1、临时避难硐室设计:完善了矿井避难系统。

2、15#煤开拓方案

3、全年完成材料巷、车场设计8个。

4、优化3#煤地区支护工艺,由原来的“掘一支一”优化为“掘二支二”,提高了循环进度,提高了掘进效率。

5、9707工作面采煤工艺变更,原9707工作面计划采用一次采全高工艺,因9707工作面的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煤层厚度变化范围大1.3-4.5米,最终积极与集团公司相关部门沟通、协调,确定了9707工作面的采煤工艺。

二、稳步推进现代化矿井建设

1、2015年推进情况

2015年计划项目19项,计划投资9000万,预计完成投资9200万。截止到10月末计划开工项目19项,其中2项工程推迟实施(9707工作面使用一次采全高工艺和推广应用液压锚杆钻车),有3项工程已招标(副斜井绞车设备安装、选楼设备可靠性提升改造和瓦检员巡检系统),有2项工程等待集团公司统一招标(井下供电系统防越级掉闸改造和采区皮带集中监测控制

改造),实际开工项目12项,其中4项已完成(抽采在线监测系统、千米钻机、四坑压风机远程监控改造、新补副斜井管线工程),其余8项正进行施工和改造当中。

在1-3季度寿阳公司现代化矿井验收中,一季度第一名,二、三季度为第二名。

2、在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协调还需进一步加强

部分项目在推进过程中,特别是在方案审查、审批阶段,沟通不到位,造成了项目开工时间的推迟,因此在下一步的工作中需进一家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协调,保障项目进度。

(2)责任意识需进一步加强

各部门负责现代化矿井推进的人员都为兼职,在平时在工作中,顾此失彼、忙于应付,造成底子不清,影响了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三、延续科技创新与科研项目发展战略

制定了《2015年度科技创新与项目研发实施办法》。确定了以下项目:

1、高产高效矿井建设技术

2、用高新技术提升矿井防灾抗灾能力

3、机电一体化技术

4、矿井辅助运输系统的提升

5、高产高效矿井地质安全保障系统研究

以上就是这篇范文的全部内容,涉及到工作、设计、优化、系统、巷道、技术、提高、施工等范文相关内容,希望对网友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