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地理教案

最新地理教案。

资料可以指人事物的相关多类信息、情报。当我们的学习遇到难题时,经常都会用到资料进行参考。参考相关资料会让我们的学习工作效率更高。你是不是在寻找一些可以用到的资料呢?你可以读一下小编整理的最新地理教案,请收藏并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地理教案(篇1)

一、我从知识、能力、情感三个方面来确定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方面:了解新疆的位置、面积、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特征;了解新疆的社会经济面貌;知道新疆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2、能力目标方面:通过阅读地图、分析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培养综合分析地理信息和解决地理问题等能力。

3、情感目标方面:明确西部经济开发与尊重自然、因地制宜的关系,培养学生逐步树立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目标明确后,我以“认识美丽新疆——建设美丽新疆——保护美丽新疆”三个方面为切入口,展开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设计:

1、认识美丽新疆方面,我从位置与范围、气候、地形、河流、水资源等五个方面展开教学设计。位置与范围通过课前自主学习来完成,设计一个综合读图题来学习新疆的气候特点,通过新疆二字中的“疆”字来形象分析和体现了它的地形特点。其他方面则主要通过阅读学习提问来完成。

2、建设美丽新疆方面:我从“农业——工业——交通”三个方面来展开教学设计活动:

农业方面,我设计了三个问题:

(1)生活中我们吃过哪些有特色的新疆瓜果产品?有哪些著名的农作物?

(2)新疆的绿洲农业富有特色,用到了哪些优越的自然条件?

(3)新疆发展畜牧业的优势条件是什么?主要牧场分布在哪里?

工业方面,设计如下:

(1)你认为新疆应该发展哪些主要的工业体系?

(2)新疆在矿物能源和气候能源上有什么优势?目前,新疆主要的.油气田分布在哪里?

(3)新疆主要有哪些农产品加工部门?发展这些部门有什么优势?

交通方面,我是这样设计三个问题的:

(1)新疆主要有哪些交通方式?

(2)为什么新疆适合发展空运而河运不发达?

(3)新疆的铁路分布有何特点?其成因是什么?

3、保护美丽新疆方面,我设计了二个问题。

1、新疆在发展过程中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产生的原因是是什么(自然和人为)?应该怎样治理?

2、以新疆为例,理解实现开发与保护并举的重要意义。

三、最后通过“达标练习”来进行学习质量评估。

四、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课前独立自主学习,完成大部分基础知识,课堂中通过思考质疑,小组合作探究析疑,老师最后解疑等活动来完成重难点知识,使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得益彰,水乳交融而自然。

地理教案(篇2)

第一节自然环境

地形和河流(第一课时)

知识目标

1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

2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

能力目标

1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

形解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2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2通过参与观察,分析,讨论,竞赛,辩论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教学重点?

1亚洲的位置特点;

2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教学准备

资料图片,幻灯片,投影片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导入:点出上学期从全球角度,按照地理要素来研究问题。这个学期以大洲为研究对象,去研究某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状况。

通过一系列提问,让学生回答,引出亚洲。

(展示“东西两半球图”)

复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师:要认识一个大洲,首先要明确它的位置。观察一下亚洲位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中的哪个半球?小结: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这是它的纬度位置。

完成P3活动一(1)(2)

引导:了解一个地区的位置还要了解其海陆位置。观察亚洲周围的大洋,各位于亚洲的方位。亚洲周围的大洲,各位于亚洲的方位。

学生看图回答。

小结:这样我们就明确了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完成P3活动二(1)(2)

(展示“亚洲的范围图”)

引导:亚洲和其他大洲之间,有些是以海洋作为天然洲界,有些大陆相连的地方则是人为划定的洲界线。如亚洲与非洲,亚洲与欧洲之间。

提问:参照地图能描述出亚洲与周围其他大洲的界线吗?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分界;西南临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洲界;东北隔着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大洋州隔海相望。

过渡:让学生大致读出亚洲所跨的纬度位置,与其他大洲比较一下,看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先大致目测,与亚洲相比,只比较南美洲和非洲)

顺承:亚洲不但所跨纬度最广,而且还有许多世界之最。

(展示“七大洲面积比较”图)

从此图可以看出亚洲面积最大。

(展示东西两半球图)

比较亚洲和其他大洲的东西距离,得出亚洲东西距离最大。

小结:根据以上的观察和分析,让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亚洲的位置、面积、范围。

(通过双边活动,训练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引导:由于亚洲面积广大,国家众多,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人们根据地理方位的不同,又结合人文和自然环境特征的差异,把亚洲分成几个分区,共有几个分区?中国位于哪个分区?再观察,同在东亚分区的还有哪些国家?

(展示亚洲地理分区图)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继续引导:其他的分区是不是都与中国接壤?分别位于中国的哪个方位?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过渡:要了解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除地理位置外,还需认识它的地形、湖泊、河流及气候等方面。讲述世界第一大洲的亚洲地形的特点。

(展示“亚洲地形图”)

引导:这种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高度,可以直观地看出不同地形类型,这是哪类地形图?生:分层设色地形图。

(指导学生基本的读图方法)观察下方的陆高海深表。结合地图判断不同的颜色各代表什么地形。我们来认识一些主要的地形区,描述一下他们的位置和大致海拔。

(请不同组的学生展开竞赛,抢答,活跃气氛,增强组内的合作意识。)

A组:青藏高原、喜玛拉雅山及主峰

B组:帕米尔高原、蒙古高原

C组:西西伯利亚平原、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和德干高原、伊朗高原

D组:阿拉伯半岛、马来半岛

学生查图讨论回答出各地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

引导:根据以上的读图分析,从位置和海拔两方面考虑,看出亚洲地形特点:起伏很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引入地形剖面图。

(展示“亚洲大陆沿30度北纬的地形剖面图和北美洲沿40度北纬的地形剖面图”)观察区别两图。学生读图归纳:亚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表现出起伏大,中部高,两侧低的特点。而北美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西高东低。

过渡:河流是构成自然环境的另一重要因素。

(展示“亚洲地形图”)

在图上找出几条大河,观察河流的位置、流向及注入的海洋。

归纳亚洲的大河在分布上的特点。

特点:

受地形影响,亚洲地势的中高周低决定了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向四周放射状分布的特点。

在这些高山大川之间,还有一些著名的湖泊。请大家在图上找出:里海、贝加尔湖、死海。(展示阅读材料只能感有关资料,指导学生进一步结合地图理解其特征)

地理教案(篇3)

一、说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的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是学习陆地和海洋的基础与铺垫。本节教材内容包括海陆分布、七大洲四大洋和各大洲的分界线三部分内容。

1.海陆分布:教材利用文字和图从两方面来说明世界海陆分布及其特点,使学生了解“地球”“水球”称谓的依据。

2.七大洲和四大洋:首先从大陆、岛屿、大洲的基本概念入手,然后说明通常情况下,人们把全球陆地划分为七大洲。通过“读图”,分别认识七大洲的名称、大小和位置,进而通过文字和图来介绍连接在一起的大洲的界线。另外,还通过“活动”来启发学生用简单的几何图形表示大洲基本轮廓,引导学生通过轮廓来认识各大洲。四大洋:首先说明地球上的海洋既被陆地分割,又相互连通。然后介绍了四大洋的名称,进而通过图表对比四大洋的大小,最后通过“阅读”介绍大洋、海、海峡。

3.各大洲的分界线:利用图片来说明各大洲的分界线。

二、说学生情况

学生已经学习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经纬网、五带的划分和地图等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已经涉及到若干本节课的内容,尤其是前几节中出现的地球人造卫星照片、半球图等,使学生具备了学习本课的基础,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不断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总之,只要加以适当的情景创设、问题引导和学法指导,就可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预期的效果。由于初一的学生在小学中已学过一部分地理知识,所以对本节课的内容并不陌生,但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认识等方面都存在着欠缺与不足,针对这些情况,在学习时主要利用地图和学生的参与,培养读图分析能力,并指导学生用“图上记忆法”记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征及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各种地图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看图、析图、绘图的能力,学会使用地理的语言——地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地球”“水球”的争论,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探究自然界奥秘的精神。

四、说重点和难点

重点:1.地球表面海陆面积比例。

2.识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大洋、海和海峡。

3.七大洲的名称、面积排序。

4.四大洋名称、面积排序。

难点:识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大洋、海和海峡。

五、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启发、互助、探究、讨论、提问等方法。

学法:学生紧跟老师的思路,及时动手记笔记。

六、说课时要求和教具使用

课时:第一课时

教具使用:大洲轮廓图卡片、地球仪、地理图册

七、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人类居住在哪一个星球上?(地球)人类第一个乘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人是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中国第一个登入太空的宇航员是谁?(杨利伟)他们都说:在太空里看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星球,那么人类给地球起名字的时候,为什么叫它是地球,而不叫它水球呢?

如果你是一名宇航员,当你在太空中遨游的时候,你会发现地球上有什么?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的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板书)。

设计目的:以加加林、杨利伟等事迹提出地球像一个水球的观点,使学生感觉真实,既创设了本节课的学习情景,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二)讲授新课

【互动一】世界海陆分布

1.读教材P26图2.1“世界海陆分布”,学生观察海洋和陆地的面积后回答:“海洋面积大还是陆地面积大?”(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2.读教材P26图2.2“世界海洋和陆地面积比较”,让学生通过读图知道海洋和陆地各占地表的比例是多少。(地表的海陆分布:海洋:71%;陆地:29%)(板书)

3.读教材P27图2.3“地球还是水球”,请同学们来选择一下,你们觉得这个星球应该叫地球还是水球?(叫水球,因为地球表面大部分是海洋;叫地球,因为人类生活在陆地上的;可是古人在给地球起名的时候为什么不叫水球?因为古人生活的范围很小,居住在大陆两岸的人们没有交流,海洋被视为天地的尽头,他们根本不知道地球的全貌。)

设计目的: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谈谈对地球名称的看法,不是让学生争议地球的名称是否科学合理,而是通过学生讨论、运用地球仪和地图求证,加深对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认识。

阅读“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历程”,谈感想。

设计目的:了解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艰苦历程,知道我们今天能够从课本上认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大势,这是无数的航海家、旅行家、探险家、外交使节拼搏奋斗和科学探究的结果,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

【互动二】七大洲和四大洋

1.识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大洋、海和海峡

绘图:读课本图2.5“大陆、半岛、岛屿与海洋”,把这幅立体景观图绘成平面图。

在学生画好示意图后,小黑板展示“大陆、半岛、岛屿与海洋示意图”,让学生对照自己所画的示意图,分组讨论。

设计目的:采取对比的方式,学会识别海陆分布的不同形式,重在读图识别,避免死记概念,同时注意及时应用,实现知识的迁移。

2.我们把全球陆地分为七大洲,海洋分为四大洋,请同学们分别在地球仪、地图上找出七大洲和四大洋。(学生以四人一小组为单位,共同查找)

(1)请几个同学上台,分别在地球仪和地图上指出七大洲与四大洋。

(2)读图册P14世界陆地各大洲面积比较图,从大到小给他们排排位次。用口诀总结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的位次(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3)出示大洲轮廓图卡片,让学生按照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的位次在黑板上排列出来。

(4)读图2.6“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穿插分割形成了彼此相连的哪四大洋?“四大洋面积”,比较四大洋的面积,最大的是哪个洋?最小的是哪个洋?总结成口诀(太大印北,四洋贯通)。

设计目的:观察图的同时,了解大洲的命名,使形象记忆(轮廓)与意义记忆(名称由来)相结合,以加深印象。

【互动三】各大洲的分界线

根据书后的.世界地形图,师生共同完成下列各地的界线。

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

非洲和欧洲的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

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设计目的:通过识图,要求学生学会读图,读懂图,从图片中获得文字信息。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于世界七大洲、四大洋有所熟悉,下节课正是在此基础上加强读图训练,强调七大洲、四大洋的相互位置关系。

(四)课堂作业:完成活动题。

地理教案(篇4)

教材分析

1.使学生了解资源是有限的,以及我国水资源的现状。联系我国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征,分析我国水资源分布特征、原因及影响;了解国我解决水资源的对策。

2.本节课通过学生对我国水资源的了解,让学生树立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学情分析

1.通过提问和作业来了解学生的于知识的掌握情况,合理安排课堂内容。

2.通过学生前面所掌握的我国的气候、河流、降水等知识来帮助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学生能更好的理解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3.本节难点在于学生如何结何气候和降水来理解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1、使学生了解水资源是有限的,以及我国水资的现状。

2、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

3、如何节约用水。

技能: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掌握一些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品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我国水资源的现状;2、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3、节约用水。

教学难点:气候、降水对我国水资源的影响。

地理教案(篇5)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探究日本的位置和范围,知道日本主要自然地理特征

2、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提高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和地理学习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重在培养学生认识一国的地理位置、特点、主要灾害及成因分析等地理内容的方法。

2、培养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能力,以课堂活动等形式激活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的环境观

三、教学重点

日本自然地理特征

四、教学难点

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

五、教学方法:

师生互动教学,活动讨论法,分析归纳法

六、教学用具

日本政区图、日本地形图、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亚洲地理分区图、亚洲气候图等

七、课型:

新课

八、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由xxxx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本州岛仙台市以东130公里处9.0级强地震引入课题。

一基本概况

1、位置:

展示《日本在世界位置》、《日本在亚洲位置》、《日本地图》三幅图

[提问]“日本在世界哪一洲?”“日本在亚洲的哪一分区?”“日本周围有哪些海域与国家?”

学生研究回答

[提问]“你掌握了认识一个国家地理位置的方法了吗?”

学生总结认识国家位置的一般方法:由大范围至小范围,到具体周边环境。

(活动)展示《亚洲地理分区》图,试分析中国、蒙古的地理位置。

指导学生利用比例尺,在东亚的政区图上量算北京至东京的直线距离。使学生在了解日本的位置范围的基础上,了解日本是我国一衣带水的近邻。

2、组成

展示《日本》空白图,指认四大岛屿

[提问]“除以上指认的四大岛屿之外,还有哪些属日本的岛屿或群岛?”

展示《日本》图,观察日本海岸线及主要海港分布,总结出日本(海岸曲折,多良港)特点。

3、城市、人口、面积

展示《日本空白图》作背景,给出日本的人口数量、面积,计算日本平均人口密度。说明日本人口有什么特点?(人口稠密,平均密度为337人/平方千米,这说明日本具有地狭人稠特点)。

[小结导入]日本是地处中纬,亚洲东部边缘,太平洋沿岸的一个岛国。这种位置特点对日本的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有什么影响呢?

二自然条件

(活动)[读图]读《日本地形图》,并指导学生认识日本地形的特点。(多山地丘陵,平原少,地形崎岖,海岸曲折,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最高的山峰是富士山)

[教师讲授]日本不仅多山,而且多火山,特别是活火山。

[看富士山图]指定学生朗读图旁的说明,并帮助学生分析富士火山的景观特点及其成因。(富士山是座活火山,200多年前还曾喷发过,圆锥形--火山喷发物堆积而成,温泉--地下热能的表现,积雪--海拔高,山下植物繁茂--气候温湿、土壤肥沃。它被日本奉为“圣岳”,是日本的象征,也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胜地。)

1.多山的地形

日本具有(多山、多火山、多地震)特点。

[提问]为什么日本是一个多山,而且多火山地震的国家?(指导学生分析"六大板块示意图",注意日本所在的位置--亚洲东部边缘,正处在亚欧和太平洋二大板块的交界处。由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隆起成山,而且地壳很不稳定,使日本多火山地震。据测量日本正在向我国沿海靠近。)

[教师讲授]日本是多震国家,在防震减灾方面,日本作了大量工作,如日本民居与现代建筑都强调抗震功能。在预报上,日本在可能发生大地震的地区安装地震速报器;在思想上,日本不断进行地震教育宣传与演习,并将每年的9月1日定为全国防灾日。

[提问]那么日本的位置和地形对气候有什么影响呢?

(活动)[读图]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从图中找出日本的主要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教师讲解]就日本全国来说,日本在北回归线以北,属于温带,又处于季风区内,具有季风气候的特点,并且日本又是岛国,四面环海,受海洋影响大,因此在气温上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降水也更为丰富,总的说来日本是属于典型的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的国家。

2.海洋性季风气候

复习巩固

[提问]我们今天从哪几个方面认识日本地理特征的?(位置、领土、人口等基本概况及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地理特征)

[提问]从上述几个方面看,日本有哪些突出的特征?(东亚地狭人稠的岛国,多山且多火山,气候冬季温暖,夏季凉爽,降水比较丰富,属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教师归纳]日本是一个四多(人多、山地多、火山地震多、优良港湾多)、三少(国土少、平原少、矿产少)、一海(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的岛国。

(活动)读“日本略图”填空

布置作业:

1、预习第31--33页课文,思考上述日本的基本地理特征对其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2、课后调查市面上来自日本的产品。

板书设计:

第七章第五节樱花之国

地理教案(篇6)

第一节

教学目标

(1)结合“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这两部分内容,在教师指导下,知道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

(2)在知道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的基础上,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会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3)了解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4)掌握并能说出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规律。

2.教学难点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原因及其分布示意图的绘制;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教学过程

1、引入唐代诗人崔护的诗《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引出本课主题“风”。

2、风的概念。风是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大气由高压区指向低压区的水平运动。

回顾热力环流的知识,并举例说明什么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3、风的方向。分三种情况归纳。

(1)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时,风向垂直于等压线(理想情况);

(2)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时风向垂直于地转偏向力(高空);

(3)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同时作用时,风向与等压线呈 一定夹角(近地面)。

小结。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和风有关的诗词或成语。播放《风之谷》主题曲。

过渡:(1)给出材料“二战期间日本向美国发出的风战”,思考氢气球炸弹是如何从日本漂洋过海到达美国的?(2)讲解小故事---“马纬度”问题和咆哮西风带的出现,让学生思考原因。引出课题----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5、大气环流: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6、利用三个假设来分析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

(1)假设1:地表均匀、不考虑地球自转(地转偏向力)和公转

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度之间的受热不均。

形成单圈环流

(2)假设2:地表均匀、考虑自转、不考虑公转

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

形成三圈环流

视频播放:“新闻--全球高温都是副热带高压带惹的祸”

重点讲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和全球7个气压带6个风带。

思考:赤道低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的成因有何不同?极地高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成因有何差异?

前者由于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运动而形成的,所以是热力原因形成的。后者是大气运动引起空气质量的变化而形成的,因此这两个气压带是动力原因形成的。

(3)假设3:地表均匀、考虑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南北移动-----气压带风带在一年内也作周期性季节移动。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在北半球,与两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课堂小结

假设一:单圈环流。

假设二:三圈环流。

假设三: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思考假设四:条件更换为考虑地表海陆性质的差异,自转和公转?

课后习题

探究地中海气候的特点

结合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规律和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探索地中海地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气候特征是怎样形成的,并以Flash动画的形式加以解释。

教案网权威发布高中地理教案:常见天气系统。

第二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高压、低压系统的活动规律与天气特点。

2、过程与方法:会运用简易天气形势图分析各地天气系统及天气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论联系实际,增强防灾抗灾意识。了解科技前沿,树立学习科学知识为生产生活服务的理念。

教学重难点

1、能根据气压分布图判断其气流状况及天气特点;

2、能读懂简易的天气图,推测近期的天气变化趋势,并用规范的语言来表达。

教学过程

地理教案(篇7)

教学目标

使学生知道我国的三级行政区的划分,记住我国33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位置,并且会在“中国政区图”上正确填图。

教学重点

1.准确记忆我国的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位置。

2.培养填绘地图确认地理事物空间位置关系及空间想象、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方法

学习指导法。

教学手段

每人一份“中国政区图”,黄、绿、橘黄、粉四色彩色笔,剪刀,若干单个省区政区轮廓图,8开大的中国空白政区图(每个学生一张)、“中国政区挂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中国的疆域十分辽阔,为了便于管理好这样大的国家,我们要进行行政区的划分。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的行政区划。

【板书】 第二节 中国的行政区划

一、三级行政区划

【讲授】 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的划分

【承转到省级行政区的学习】

【板书】 二、33个省级行政单位

(出示“中国政区挂图”,同时学生将书翻到第6页)

【教师指导下师生共同活动】 下列行政区,按(1)至(3)的教学步骤进行。

山西、湖北、广东、云南、青海、黑龙江、沿海岸线的行政区

(1)认形状:教师出示一个轮廓图,让学生在课本的政区图上找出该行政区的名称,掌握轮廓的特征,如山西像平行四边形,湖北像民警的帽子等;

(2)定位置:在空白地图找到该行政区的位置,并涂上颜色,写出名称,注意该行政区与长江、黄河的位置关系;

(3)找邻居:从北部顺时针找起,每找出一个,都要注意指导学生观察轮廓的典型特征,涂上颜色,写出名称。

【转入行政区简称的教学】

【板书】 三、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

请学生将书翻到本节的附表。

【讲授】 简称的由来

学生在已上色的地图中填写简称。

【展示投影】 简称和全称连线。

学生练习。

课后练习

练习1.拼图:把上好颜色的地图粘在硬纸片上,分行政区剪下制成拼图。

练习2.不看政区图,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1)按沿海、沿江、沿陆上国境线(底图上画有长江和黄河)拼图;

(2)按课本本节末“课堂活动(一)”的要求,进行拼图游戏比赛。

板书设计

第二节 中国的行政区划

一、三级行政区划

二、33个省级行政单位

三、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

地理教案(篇8)

一、课程标准分析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是“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此要求是这节课的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依据。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紧紧围绕地球运动及其所产生的地理意义进行学习,而昼夜交替则是地球运动的重要地理意义之一。它对我们以后学习时差和昼夜长短起到了铺垫作用。并且,学生对昼夜交替的学习有利于透过一些自然现象认识到事物本质规律和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对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三者统一以及地理知识分层次掌握的要求),加上我对教材的分解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大方面: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够解释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想象。

(2)能够读图判读晨昏线,并能够运用晨昏线的特征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教学挂图解释昼夜现象,运用地球仪演示昼夜交替现象,运用教学挂图分析晨昏线的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世界的物质性及物质运动规律性本质性的价值观。

(三)重、难点分析

1。重点:晨昏线的判读和特征及运用。

2。难点:晨昏线的判别和特点。

3。重点、难点确立依据这个知识点比较抽象,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及读图分析能力要求很高,晨昏线特征的运用是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运用之一。

三、教法分析

根据本节内容对空间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特点,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以读图分析法为主,通过地球仪演示,让学生根据演示来分析、归纳、比较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的形成,运用教学挂图,指导学生分析归纳晨昏线的特征,同时辅以情景创设,采用设问式教学方法完成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主动去理解知识,运用学习成果。

四、学法指导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故教学中运用地球仪,地图演示等生动、形象的现代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出一些小问题 (如在同一时间里,为什么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地思考,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变被动为主动。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程教学我将从导入、新课教学、两个环节进行。

我的时间分配如下,新课导入三分钟,新课教学十九分钟,总结一分钟。

(一)贴近生活,导入新课

由于本节内容与生活现象联系紧密,因此我通过生活中的白天黑夜引出昼夜现象,再指出日复一日白天黑夜往复交替的事实,从而引出昼夜交替现象。由此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新课教学

1。创设情境,明确关系

在引入新课的基础上,首先要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昼夜现象呢?),为了实现学生由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到从空间上进行地理规律的分析的思维角度转变,我写一副对联(人间豪杰立地顶天,天外来客俯视星河)来对学生作出引导,通过教学挂图让学生从宇宙空间角度来认识昼夜现象,点出昼半球和夜半球的概念,并明确这是由太阳和地球双方的特性决定的。接下来通过地球仪来演示地球自转引起的昼夜交替现象。再指出相对于静态的昼夜现象,昼夜交替则是动态的,让学生明确昼夜交替是在昼夜现象的而基础上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

2。步步引导,合理过度

在上面知道了昼夜交替的原因,通过生活中日复一日的昼夜交替现象我们可以得出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日,这里的一日是指太阳日(24小时),在这里要强调我们的研究对象为地球和太阳,是以太阳作为参考点,所以周期为一个太阳日。

再指出昼夜交替影响着人类的起居作息,因此,太阳日被用来作为基本的时间单位。

3。图文结合,突破难点

让学生观察教学挂图,指出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昏线(圈),在这里学生可以通过教学挂图形象直观的出分界线在空间上表现为一个圈。再指出,晨昏线由晨线和昏线构成的,通过生活中清晨日出和黄昏日落的自然下现象引导出晨昏线的判读方法,即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经过的分界线是晨线,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经过的分界线为昏线。在这里要强调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这个前提条件。接下来,通过教学挂图来分析晨昏线的特征,针对晨昏线是过地心的大圆的这个特点,以赤道为例补充说明球体上大圆的知识点。在特点中重点强调晨昏线平分赤道,晨线与赤道的交点的地方时为六点,昏线赤道的交点的地方时为十八点,并指出这点在以后知识学习中的重要性。对于太阳光线垂直于晨昏线,以及将经过的纬线分割为昼弧和夜弧指导学生读图分析即可得出,作简要解释即可。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的是纲目式板书,比较简略,易于突出重点,有利与学生对重点知识把握,也有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

GZ85.com扩展阅读

最新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


资料意义广泛,可以指一些参考素材。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工作中,时常会需要资料作为参考。参考相关资料会让我们的学习工作效率更高。那么,你知道我国有哪些资料种类吗?根据你的需要,小编精心整理了最新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篇1)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

【教案一】地球与地理坐标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地球的形状与结构。

2. 了解并学会使用地理坐标。

3. 能够识别地球上的重要地理特征。

二、教学步骤

1. 导入

通过展示一张地球的图片,让学生回答地球的形状是什么,并引导他们提出地球的结构。

2. 学习地球的形状与结构

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地球是一个近乎于球体的椭球体,并且有地核、地幔和地壳三层结构。

3. 学习地理坐标

介绍地理坐标的概念,并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学会使用地理坐标。

4. 识别地球上的重要地理特征

通过展示地图和照片,让学生识别并标注出地球上的重要地理特征,例如赤道、北半球和南半球等。

5. 小结与反思

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总结地球的形状与结构,并检查他们对地理坐标的掌握情况。

【教案二】气候与气候因素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气候的概念与分类。

2. 学会使用气象要素来描述和分析气候。

3. 了解气候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二、教学步骤

1. 导入

通过展示不同地方的天气预报,让学生回答气候与天气的区别,并提出影响气候的因素。

2. 学习气候的概念与分类

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气候是指长期气象要素在某一地区的统计值,并介绍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

3. 学习使用气象要素描述气候

介绍主要的气象要素,例如温度、降水量、风速等,并通过练习让学生学会使用这些要素来描述和分析气候。

4. 学习气候因素的影响

介绍影响气候的因素,例如纬度、海洋与陆地、地形等,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5. 小结与反思

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总结气候的概念与分类,并检查他们对使用气象要素和理解气候因素的能力。

【教案三】人口与人口分布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人口的概念与分类。

2. 学会使用人口密度来描述和分析人口分布。

3. 了解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二、教学步骤

1. 导入

通过展示世界人口地图,让学生观察人口的分布情况,并提出人口密度的概念以及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2. 学习人口的概念与分类

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人口是指生活在一定地区内的人的总数,并介绍不同类型的人口,例如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

3. 学习使用人口密度描述人口分布

介绍人口密度的概念,并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学会使用人口密度来描述和分析人口分布。

4. 学习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介绍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例如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政治因素等,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5. 小结与反思

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总结人口的概念与分类,并检查他们对使用人口密度和理解人口分布的能力。

【教案四】经济与经济活动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经济的概念与分类。

2. 学会使用经济指标来描述和分析经济活动。

3. 了解经济活动的影响因素。

二、教学步骤

1. 导入

通过展示不同地方的经济指标,让学生回答经济与经济活动的关系,并提出影响经济活动的因素。

2. 学习经济的概念与分类

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经济是指人们为了获取物质财富而进行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活动,并介绍不同类型的经济,例如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

3. 学习使用经济指标描述经济活动

介绍主要的经济指标,例如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均收入等,并通过练习让学生学会使用这些指标来描述和分析经济活动。

4. 学习经济活动的影响因素

介绍影响经济活动的因素,例如自然资源、技术水平、市场需求等,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因素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5. 小结与反思

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总结经济的概念与分类,并检查他们对使用经济指标和理解经济活动的能力。

以上是《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的范文,每个教案包括导入、学习内容、练习和小结四个部分,旨在通过讲解、示范和练习等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地球与地理坐标、气候与气候因素、人口与人口分布以及经济与经济活动等地理知识,培养学生使用相关工具和方法描述和分析地理特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地理素养。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篇2)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主题范文

主题一:地理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的学科,它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地理学中有许多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它们是我们学习地理的基础和工具。

一、地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地理学是一门以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主要研究地球的形态、地球的变化以及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分布、经济活动和人类社会等。

二、地理学的分类和分支学科

地理学可以分为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两个大的学科,进一步细分为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口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地貌学、气候学、生态学等分支学科。

三、地球的形态和地球的变化

地球是一个球形的天体,它由地壳、地幔、地核等不同层次组成。地球表面的特征包括陆地、海洋、岛屿等,地球表面也经历着变化,比如地壳运动、陆地的隆起和沉降、海洋的扩张和收缩等。

四、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和环境问题

地球上有许多宝贵的自然资源,比如矿产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等。但是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导致地球上的环境问题不断增加,比如土地沙漠化、水资源短缺、大气污染等。

五、经济活动和人类社会

人类的经济活动包括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等,经济活动对地球上的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地理环境也会对人类社会产生影响,比如它会影响人口的分布、城市的发展等。

六、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地理学运用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进行研究。地理观察可以通过现场观察和遥感技术等方式进行,实验可以通过模拟实验和实地实验等方式进行,调查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和采访调查等方式进行。

通过学习地理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的特征、自然资源、经济活动和人类社会,从而更好地保护地球、利用地球资源和发展可持续的经济和社会。这也是我们学习地理的重要意义所在。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篇3)

1、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过渡:人类是在土地上进行社会经济活动的,因此,土地是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物质基础,城市内部因土地利用的方式不同,一般可以将城市用地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政府机关用地等不同类型。

商业区的形成:商业活动要求接近消费者,只有便捷的交通才可能带来大量的消费人口,因此,商业活动大都分布在交通便利的市中心和街角等位置。商业活动在某地发展起来后会带来众多的消费者,这,又会吸引饮食、交通、邮电、银行等其他的服务,这些方便的服务设施又会吸引更多的人和服务,这就是集聚效应。通过集聚效应,商业区逐渐形成。

商业区分布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

设问:西安市的商业区主要分布在哪里?引出中心商务区:整个城市的商业核心地区,商业、服务、金融、贸易、信息等活动高度集中,建筑物以高层为主,交通运输便捷,零售商业发达。

住宅区的形成:住宅是一天中居民活动时间最长的场所,因此,住宅区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在大多数城市中,住宅区占据城市空间的40%-60%。有的城市,随着住宅区的分化还出现了中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

此处学生可以根据生活经验对比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

工业区的形成:工业区是由城市内部工业相互聚集而形成的。这些工业专业化程度高,且有很强的协作性。由于生产过程中有大量的运输要求,故工业区要靠近交通便捷的地带来布置厂房、仓库等设施。

以上3个区是城市中常见的功能区。

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

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城市地域结构。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有以下3种。

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这3个模式的阅读属于扩展学生知识面的,故我让学生自己阅读即可。

3、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有:经济因素、经济收入、知名度、宗教种族、历史原因等,其中经济因素是主要因素。

由于城市里各种功能的活动都要占用一定的土地,而城市土地的供应是有限的,因此地价决定了每种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而地价取决于距离市中心远近和交通便捷程度。此处PPT出示经济因素对功能区的影响示意图。学生看《新新学案》大册子第25页。分析功能区和距离市中心远近、交通通达度之间的关系。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篇4)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了解地理学科的发展和研究方法,培养地理学科的基本思维方式和研究能力。

(2)了解地理学科的基本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的知识,掌握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3)了解国土发展和资源利用的基本问题,提高国土发展和资源利用能力。

(4)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发展学生对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现实观察、实践和创新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通过实地考察、地图制作、模型制作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通过分组学习、合作学习、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举例法、引发疑问、解释性实验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并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

本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2. 自然地理方面的基本知识

(1)地球与地图

(2)地理环境的影响

(3)地球上的陆地与水域

3. 人文地理方面的基本知识

(1)人口与城市

(2)农业与工业

(3)交通与通信

三、教学活动设计

1. 预习活动

学生通过课前阅读教科书相关内容,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重点,做好预习笔记,为课堂上的学习打下基础。

2. 导入活动

老师通过引发学生的思考,提出一个问题或者地理现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并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3. 课堂探究活动

老师通过让学生观察、实践、探索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并通过分组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4. 总结归纳活动

课堂上,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归纳,并带领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5. 反馈评价活动

通过课堂练习、小组合作、作业布置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评价,并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四、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学生的平时成绩、作业成绩、课堂表现、实践活动等方面的评估,旨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的量化和定性评估,并为教师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以上是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的相关主题范文,希望能够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篇5)

主题:气候与天气

一、知识梳理

1. 气候和天气的区别

气候是指一个地方长期的温度、湿度、降水、风向等物理气候要素的平均或统计特征。天气是指一个地方在短期内的温度、湿度、降水等物理气候要素的状态和变化。

2. 气候类型和分布

3. 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 理解气候和天气的区别;

2) 掌握气候类型和分布;

3) 了解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4)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内容:

1) 气候和天气的区别;

2) 气候类型和分布;

3) 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 教学方法:

1) 任务导向;

2) 讨论式教学;

3) 视频展示。

4. 教学过程:

1) 学生就气候和天气的区别进行讨论;

2) 观看有关气候类型和分布的视频,学生进行笔记记录;

3) 学生就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进行小组讨论,然后进行展示和总结。

三、学习记录

【气候与天气的区别】

气候和天气都是描述地球大气的状态的词,但它们并不是同一概念。气候与天气的区别在于时间跨度上的不同。天气一般是个二到三天的时间跨度,也就是说,天气是短时间内的气象状况表现。气候指的是长期天气条件和统计的大气状态。气候的变化主要是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因素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例如,温室气体的排放与降雨的变化都会导致气候的变化。

【气候类型和分布】

气候类型一般根据温度、降水和季节性的分布来划分。世界上暖带、温带和寒带气候很明显,而中纬度和赤道气候则相对混杂。亚热带、地中海带、大陆性气候和极地气候等都是常见的气候类型。气候分布在很大程度上与地理位置有关。北半球、南半球和赤道附近的气候差异是非常明显的。例如,北极地区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方,而赤道附近是炎热潮湿的地方。

【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气候对人类活动有很大的影响。例如,人们在种植作物时需要考虑当地的降雨量和温度,这些都是气候带来的自然环境因素。另外,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影响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类的生活和健康。例如,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和极端气候事件增多,这些都会影响到人们的居住和生活环境。

四、小结

气候和天气是描述大气状态的两个词语,它们在时间跨度上存在巨大的不同。气候类型和分布是与地理位置和地貌等因素密切相关的,不同的气候对人类活动也产生着不同的影响。学习气候和天气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然环境,从而更好地适应和应对人类生存面临的各种挑战。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篇6)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

主题: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关系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概念及其关系;

2. 掌握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方式;

3. 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概念及其关系;

2. 教学难点: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方式。

三、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5分钟)

将一个山脉的图片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 这是一张什么地理现象的图片?

2. 这个地理现象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

Step 2:概念讲解(10分钟)

1. 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概念:

- 自然地理:研究地球的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如地貌、气候、植被等。

- 人文地理:研究人类社会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如人口、城市、交通等。

2. 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关系:

- 人类活动受自然环境的限制,自然环境是人类生活、发展的基础。

-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如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环境的改造等。

Step 3:案例分析(15分钟)

选择一个案例,如中国长江三峡大坝工程,在地图上标示出长江的流域范围及大坝的位置。分析长江三峡大坝工程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影响,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1. 对自然地理的影响有哪些?

2. 对人文地理的影响有哪些?

Step 4:小组讨论(15分钟)

将学生分为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的现象,并描述该现象与另一个地理领域的相互影响。学生可以通过举例、画图等方式展示自己的观点。

Step 5:讲解与总结(15分钟)

请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成果。学生可以提问并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总结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关系,强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重要性。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

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选择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分析该实例中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并列举该相互作用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影响。

四、教学反思:

此教案通过导入、概念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总结等环节,引导学生理解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概念及其关系。通过实例的分析,增加了学生对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相互作用的认识。小组讨论和作业的布置,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最新物理教案集锦


物理教案给了我们很多启示,此处提醒您要在浏览器中收藏本页。教案课件是老师提前准备的,我们要静下心来写教案。教案是为推进教育信息化和网络教育提供有效支持。

物理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电压表使用步骤及注意事项,正确使用电压表进行测量,知道在只有一个用电器的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的电压相等。

2、通过测量电压,掌握电压表使用方法,提高动手操作及实践能力。

3、体会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养成严谨认真的科学研究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难点】正确使用电压表进行测量。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上课,同学们好!上课之前老师想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电路中电压的大小应该利用什么仪器进行测量?举手最快这名同学你请来说。他说测量电压要用电压表。请坐,看来你对于之前的知识掌握得很牢固。同学们,在只有一个用电器的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电压和电源两端电压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呢?能否利用电压表测量并得出结论?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起来走进今天的新课《用电压表测电压》。

环节二:新课讲授

同学们我们先来从连接电路的角度思考,需要哪些实验仪器?老师听到有的同学说要用到电源、开关、导线,还有的同学说需要小灯泡、电压表等仪器。

我们已经知道了要用到的实验仪器,那么再来想一想,怎样正确使用电压表?第二排这名男同学你请来说。很好,请坐,他说使用前,要预估待测电压,选择电压表中恰当的量程,使用中电压表要注意正接线柱电流流入,负接线柱电流流出,且电压表要与被测用电器并联。还有哪位同学能来补充?同桌请来补充。她说如有需要,可以直接与电源进行串联,此时测量的是电源电压。待示数稳定后读数,认清所选量程所对应的分度值,进行正确读数。使用后要将仪器整理放回。请坐,看来同学们对于上节课的知识已经完全掌握了。

要用电压表进行测量电压,具体步骤是什么呢?老师在多媒体屏幕上展示了一张实验仪器图,同学们试着结合图片说一说测量的具体步骤应该是什么?靠窗的这名女同学你请说。她说先将电压表接在小灯泡的两端,接通电路,读取电压表的示数;再将电压表接在电源两端,接通电路,读取电压表的示数。观察两次测量电压表的示数。很好,请坐,总结得十分全面。

那么同学们,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呢?老师在这里告诉大家实验的注意事项。首先一定要先连接电路,检查无误后再闭合开关进行测量。每次想要更改电路,需要先将开关断开,再进行操作。

现在同学们相邻四人为一小组,老师给大家十分钟的时间,结合桌上准备的实验仪器进行测量吧。好,时间到,老师通过巡视发现同学们都参与其中,并且分工明确。现在我们找一组同学说一说,他们组的测量结果?第三小组代表请说。第三小组说通过实验发现,两次测量数据是一样的,都是3V。那么通过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他说,在只有一个用电器的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的电压相等。很好,请坐,看来你们观察得很仔细,总结得也很正确。

环节三:巩固提高

同学们,我们现在更换电阻,再次测量,看一看上述实验结果是否正确。老师看到很多同学都已经展示了他们的测量结果,并且得出的结论与上述实验相同。

环节四:小结作业

这节课马上接近尾声了,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都掌握了哪些知识?我们重温了电压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并通过实验,知道了在只有一个用电器的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的电压相等这一结论。

下课后,同学们试着想一想为什么电压表使用时要与被测用电器并联?

同学们,下课!

四、板书设计

(略)

物理教案【篇2】

教学目的

1、知道导体中的电流决定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初步理解电流跟电压、电流跟电阻的关系,为学习欧姆定律打下基础。

2、注意培养学生综合使用电学仪器的能力和初步分析、概括实验规律的能力。

3、在实验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以及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

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电学仪器的综合使用。

教具

教师使用:投影仪,自制投影片,2.5V、6.3V小灯泡各一个,演示电流表,干电池两节,电键,导线。

学生分组实验使用:学生用电源,电键,直流电流表,直流电压表,滑动变阻器(50Ω、1.5A),简式电阻箱,导线。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在前面几章中分别学习了电流、电压、电阻这三个物理量。你认为电流跟电压、电阻有没有关系呢?(学生发表意见)

利用演示实验(电路图见图1),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电流跟电压、电阻间的关系。

实验过程如下:

步骤1、分别用一节干电池、两节串联的干电池组给2.5V小灯泡供电,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和电流表的示数。

问:第二次实验中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什么较大?

步骤2:仍用两节串联的电池组供电,更换6.3V小灯泡,观察灯的亮度和电流表的示数?

问:通过2.5V、6.3V小灯泡的电流为什么不同?

在实验基础上,使学生对电流的大小跟电压、电阻的大小之间的关系有初步的定性的认识。

教师向学生介绍,本章知识教学的线索,点明本节研究的课题及研究方法。

(二)讲述新课

(板书)第五章欧姆定律

1、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问:当导体两端的电压扩大两倍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将如何变化?怎样才能确切的知道电流跟电压的关系呢?

学生思考后回答

(板书)1、在电阻不变时,研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

出示实验电路图(图2)讲解各元件的作用,讲解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1)要考虑器材在桌上码放的位置(如是否便于操作等)。

(2)为便于读电表示数,电路连接完毕并检查无误后,应将两电表靠在一起。

(3)定值电阻R用简式电阻箱提供,取R=5欧。

(4)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分别选用0.6安和3伏。

(5)其他注意事项同过去要求一样。

学生动手连接电路。

教师指导学生对电路进行检查,如:电键是否断开;滑动变阻器滑片是否放在了阻值最大处;简式电阻箱提供的阻值是否为5欧。

出示实验数据记录表(一)(自制投影片)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检查指导。实验完毕,让同学汇报实验数据。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

问:电流随电压变化时,符合什么规律?

换用其他导体做实验,都能得到上述正比关系。

教师按下面格式板书,然后让学生在空白处填上适当的词语。

实验结论:在________不变时,__________的电流跟______的电压成_______。

利用实验数据记录表(一),应用比的关系,进行口算练习。

问:若电压加大到5伏,通过导体的电流是多少安?

简要小结,指明下面所研究的问题及方法。

(板书)2、在电压不变时,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实验前的几点说明:

(1)实验电路与前面实验相同。

(2)实验中电阻的阻值依次为5欧、10欧和20欧。改变阻值前,一定要断开电键。

(3)闭合电键后,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使每次电压表的示数均为2伏,读出各次电流值,并填入下表。

出示实验数据记录表(二)(自制投影片)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检查、指导。实验完毕,让同学汇报实验数据。

问:(1)电流与电阻这两个电学物理量,是谁随谁的变化而变化?

(2)电流随电阻变化时,符合什么规律?

(3)怎样完整地表述这一规律?

(板书)实验结论:在电压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应用比的关系,让学生回答下列问题:上面实验中,若电阻为40欧,那么,通过电阻的电流该多少安?

(三)课堂小结

学生应明确,在本节课中我们研究的是什么问题,采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以及研究后得到了什么结论,这些结论对后面学习有何意义。

(四)巩固知识

1、指出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自制投影片)

(1)导体中的电流在电阻不变时,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在电压不变时,一段导体的电阻跟电流成反比。

(3)导体中电流的大小,不仅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有关,还与导体的电阻有关。

2、利用电路图二提问。

(1)闭合电键后,发现两个电表的指针均不偏转,说明此电路处于什么状态?

(2)闭合电键后,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向右偏转,而电压表的指针向左偏转,这是怎么回事,该怎么办?

(3)闭合电键后,发现两个电表的指针一会儿向右偏转到某一位置,一会儿又都摆回零刻度处,这是什么原因?

(五)布置作业

课本习题(曹广建)

【评析】

本节教案从总体上来看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是一个好教案。教案很完整,教学内容的引入,教学内容的安排都比较合理。在教学重点和难点中,突出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特别是通过实验如何分析、概括出这种规律显得不够,分析概括出这种关系应该说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因为这种“分析概括”是物理学中经常用的,而初中学生对此又比较生疏,不太习惯。另一方面在实验结论中写有“在___________不变时,_________的电流跟__________的电压成__________。”这一段写的比较含糊,横线上要求填的内容不突出,也不重要。如第一横线上可填:电阻、导体、电路等;第二、三横线上也存在此问题。另外,在行文中两次用到“应用比的关系”,这句话里的“比”作者是指“比例”的意思,但这种简化的用法不合适,“比”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意思。一般在正式行文中一定在语言意思上不要给读者造成含义不清的句子。

物理教案【篇3】

识梳理知:

1、道德的含义

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2、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因

意义:

(1)道德在社会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道德是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也是衡量个人素质水平的重要标尺。

(3)道德对于个人的成长、人生事业的成败、生活幸福的与否都具有重要作用。

①有助于塑造完美的人格

②有助于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③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必要性:

①公民道德建设作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②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也是历史赋予当代青年的崇高责任庄严使命。

3、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1)联系:都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2)区别:

①产生时间不同,道德自人类社会产生后就始终存在,法律是当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后,随着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

②实现方式不同,道德主要是通过个人良心、风俗习惯和社会_,通过教育、批评和自省等方式起作用:法律一经国家制定或认可,就由国家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凭借国家的权力强制施行

③调节范围不同,道德调节的范围几乎涉及人们所有社会关系和行为;而法律主要涉及哪些重要的、基本的社会关系和行为。

4、德治与法治的关系

(1)联系:从国家的治理来说,法制与的知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2)区别:

①法制以法律的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则以道德的说服力和感召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

②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法律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道德同样是以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评价善恶、荣辱的根本标准。我们必须把得知与法制紧密结合起来。

5、如何加强道德建设

(1)继承优良传统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华,具有无穷的感染力和永恒的生命力。中华传统美德,凝结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之中

(2)弘扬时代精神

①道德的进步,总是表现在为传统道德精华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先进道德的发展,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融入新的时代精神,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

②道德的进步,总是在社会实践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的,是不同历史时期时代精神的结晶,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必然要求。

(3)博采众长,为我所用

①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既要发展本民族的传统美德,又要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明成果

②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世界各国、各民族创造力自己的民族文化,有很多各具特色的道德精华,值得我们汲取和继承,有很多富有成效的道德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4)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6、我国公民基本的道德规范的内容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7、以为人们服务为核心

(1)原因:

①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特征,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私有制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

②只有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才能正确处理好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

8、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1)基本内容:

①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二者相辅相成

②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应当以大局为重,个人利益应当服从国家利益

③坚持集体主义,维护集体利益,要保障个人正当利益,使个人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个人价值得以充分的实现。

(2)原因:

①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②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关系,决定了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必须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3)措施:坚持集体主义的原则,尤其是要反对个人极端主义。

物理教案【篇4】

一、新课引入:

我们有两只耳朵,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听老师讲课,可以获得各种知识,听电台广播可以知道天下大事,声音是我们了解周围事物的重要渠道,那么,声音是怎样发生的?它是怎么传到我们耳朵?

二、进行新课:

1、声音的发生

(1)演示课本图3-1, 引导学生观察音叉发生时叉股在振动,物理教案-测量。

(2)随堂学生实验:做课本图3-1拨动张紧的橡皮筋。

(3)随堂学生实验:做课本图3-1用手指摸着颈前喉头部分,同时发声。

小结:归纳以上实验,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声音的发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

指出鸟、蟋蟀和其他一些昆虫发声也是由于振动。

2、声音的传播

(1)课本图3-2实验 问:右边音叉的振动通过什么传给了左边的音叉?-(空气)

(2)游泳时,潜入水中也能听到声音,说明液体也能传声。

(3)随堂实验:把耳朵贴近桌面,用手敲桌板,可听见清晰的敲击声,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小结:声音能靠任何气体、液体、固体物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而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的传播速度

学生对比表中的一些声速并找出空气中15摄氏度的声速。

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

4、回声

(1)回声:回声是声音在传播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现象。

讲述为什么有时候能听到回声,有时又不能。原声与回声要隔0.1s以上我们才能听见回声。请同学们算一算我们要听见回声,离障碍物体至少要多远。(17米)

(2)利用回声测距离

例题:某同学站在山崖前向山崖喊了一声,经过1.5秒后听见回声,求此同学离山崖多远?

已知:v=340m/s ; t=1.5s

求:S

解:s=vt1=340m/s×1/2×1.5s=255m

答:略

三、布置作业:

四、板书设计:

第一节 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1、声音的发生: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物理教案《物理教案-测量》。

2、声音传播: 1、声音靠介质(任何气体、液体和固体)传播。

2、声速(15℃)340m/s

3、声速由大到小排列:固体、液体、气体。

3、回声 :

1、回声是声音在传播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现象。(听到回声条件:0.1s以上,17m)2、利用回声测距离:s=1/2s总=1/2vt。

五、教后札记: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传播物质无关,只取决于声源本身

B.在空气中声速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声速越小

C.只有振动的物体才会发出声音

D.固体液体都能振动,所以都能发声,而气体不能振动,所以不会发声

2.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早发现敌人骑兵的活动,常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以下解释错误的是( )

A.马蹄踏在土地上,使土地振动而发声

B.声音可以沿土地传播

C.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

D.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的耳朵

3.工人用铁锤打击长铁管一端一次,在铁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击管声,这是因为( )

A.声音沿铁管传播快,先听到,沿空气传播慢,后听到

B.第二次听到的是回声

C.人耳的错觉

D.声音沿空气传播快,先听到,沿铁管传播慢,后听到

4.下列现象中能不用通讯设备而能直接交谈的是( )

A.驾驶两架同向飞行飞机的两名飞行员

B.登上月球表面的宇航员

C.分别站在海拔1km高山的山顶和山脚的的两人

D.同时坐在一间漆黑的房间中的两个人

5.人们一般对着山崖或高大建筑物喊一声,就可以听到回声,而在室内就常常听不到回声,这是因为( )

A.回声只有在山崖或高大建筑物周围才能产生

B.因为室内反射声波的障碍物离人较近,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无法区别

C.因为室外反射声波的障碍物山崖或高大建筑物离人较远,人听到回声和原声时间差在0.1秒以上,人就将回声和原声分开了,就可以听到回声

D.以上说法都不对

6.一辆汽车朝着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700m处鸣笛,汽车沿直线向前行驶40m后,司机刚好听到刚才鸣笛的回声,求汽车行驶的速度.(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

物理教案【篇5】

(1)掌握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性质及相互转化的关系。

(2)掌握白磷、红磷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了解磷的含氧酸的性质,了解常见的磷酸盐。

(1)通过NO2、NO、O2跟水反应的分析,掌握氮的氧化物、氧气和水反应的有关计算方法。

(2)通过比较白磷、红磷的结构和性质,提高比较能力,提高判断同素异形体的能力。通过氮族、氧族和卤族元素的比较,提高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NO2、NO、O2跟水反应的有关计算。

复习上节课N2的化学性质,总结氮的氧化物的性质。

你能写出哪些氮的氧化物的化学式?其中氮元素的价态分别是多少?

氮的氧化物中属于酸酐的有哪些?

NO和NO2如何转化?NO2、溴蒸气怎样鉴别?

如何收集NO、NO2?

二氧化氮跟水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一支10mL量筒)。

(1)轻轻摇动量筒,观察现象(水位逐渐上升,红棕色逐渐变浅)。

(2)用大拇指按住量筒口,取出量筒倒转振荡,再插入水中,观察现象。(水位迅速上升至量筒容积约 ,剩余 体积的无色气体)。

(3)将量筒口用橡胶塞塞住,从水中取出量筒,往量筒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溶液变红)。

通过以上实验的分析引出下列问题。

分析反应原理:

物理教案【篇6】

【摘要】步入高中,相比初中更为紧张的学习随之而来。

功是力的空间积累效应。它和位移相对应(也和时间相对应)。计算功的方法有两种:

⑴按照定义求功。即:W=Fscos。 在高中阶段,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恒力做功。当 时F做正功,当 时F不做功,当 时F做负功。

⑵用动能定理W=Ek或功能关系求功。当F为变力时,高中阶段往往考虑用这种方法求功。

这种方法的依据是: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功是能的转化的量度。如果知道某一过程中能量转化的数值,那么也就知道了该过程中对应的功的数值。

(3).会判断正功、负功或不做功。判断方法有:○1用力和位移的夹角判断;○2用力和速度的夹角判断定;○3用动能变化判断.

(4)了解常见力做功的特点:

重力做功和路径无关,只与物体始末位置的高度差h有关:W=mgh,当末位置低于初位置时,W0,即重力做正功;反之则重力做负功。

滑动摩擦力做功与路径有关。当某物体在一固定平面上运动时,滑动摩擦力做功的绝对值等于摩擦力与路程的乘积。

在弹性范围内,弹簧做功与始末状态弹簧的形变量有关系。

(5)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做功的特点:○1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段时间内做的总功可能为正、可能为负、也可能为零;○2一对互为作用反作用的摩擦力做的总功可能为零(静摩擦力)、可能为负(滑动摩擦力),但不可能为正。

(3)功率的计算式:P=Fvcos,其中是力与速度间的夹角。该公式有两种用法:①求某一时刻的瞬时功率。这时F是该时刻的作用力大小,v取瞬时值,对应的P为F在该时刻的瞬时功率;②当v为某段位移(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时,则要求这段位移(时间)内F必须为恒力,对应的P为F在该段时间内的平均功率。

(4)重力的功率可表示为PG=mgVy,即重力的瞬时功率等于重力和物体在该时刻的竖直分速度之积。

当牵引动滑轮两根细绳不平行时,但都是恒力,此时若将此二力合成为一个恒力再计算这个恒力的功,则计算过程较复杂。但若等效为两个恒力功的代数和,将使计算过程变得非常简便。

功的计算在中学物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学阶段所学的功的计算公式W=FScosa只能用于恒力做功情况,对于变力做功的计算则没有一个固定公式可用,本文对变力做功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如下:

等值法即若某一变力的功和某一恒力的功相等,则可以同过计算该恒力的功,求出该变力的功。而恒力做功又可以用W=FScosa计算,从而使问题变得简单。

当物体在变力的作用下作曲线运动时,若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切线方向之间的夹角不变,且力与位移的方向同步变化,可用微元法将曲线分成无限个小元段,每一小元段可认为恒力做功,总功即为各个小元段做功的代数和。

如果力的方向不变,力的大小对位移按线性规律变化时,可用力的算术平均值(恒力)代替变力,利用功的定义式求功。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已知外力做功情况可计算能量的转化,同样根据能量的转化也可求外力所做功的多少。因此根据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功能关系等可从能量改变的角度求功。

动能定理的内容是: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它的表达式是W外=EK,W外可以理解成所有外力做功的代数和,如果我们所研究的多个力中,只有一个力是变力,其余的都是恒力,而且这些恒力所做的功比较容易计

算,研究对象本身的动能增量也比较容易计算时,用动能定理就可以求出这个变力所做的功。

功能原理的内容是:系统所受的外力和内力(不包括重力和弹力)所做的功的代数和等于系统的机械能的增量,如果这些力中只有一个变力做功,且其它力所做的功及系统的机械能的变化量都比较容易求解时,就可用功能原理求解变力所做的功。

机械能中的重力势能是一个相对值,只有选定了零势能参考面才有物体相对于零势面的重力势能。在机械能守恒关系式中初、末两状态的机械能应相对于同一参考面。

对机械能守恒定律成立条件的理解关系到能否正确应用该定律,对该定律的理解可从以下两个方面:

(1)、从力做功的角度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

对某一物体,若只有重力(或弹簧的弹力)做功,其它力不做功,则该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

对某一系统,物体间只有动能和重力势能及弹性势能相互转化,系统跟外界没有发生机械能的传递,机械能也没有转变成其它形式的能(如没有热能产生),则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3、对于机械能守恒定律中守恒的理解。

正确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中守恒的涵义,对于正确写出守恒的物理表达式十分重要,同时对守恒的理解不同,其对应的物理表达式也不同。对守恒的理解主要有以下三种:

(1)、所谓守恒即系统的初态的总机械能E1等于末态的总机械能E2,其相应的物理表达式为:E1=E2。

(2)、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可理解为系统的能量只在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相互转化。系统重力势能的变化量和系统动能的变化量数值大小相等,即Ep=-Ek。

(3)、如果系统是有A、B两个物体组成的,对于机械能守恒可理解为系统的机械能只在A、B两物体之间相互转化,A物体的机械能的变化量和B物体的机械能的变化量数值大小相等,即EA=-EB。

①重力功:重力势能和其他能相互转化 ②弹簧的弹力做功:弹性势能和其他能相互转化

③滑动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④电场力做功:电势能与其他能相互转化

1、冲量---求恒力和变力冲量的方法。

恒力F的冲量直接根据I=Ft求,而变力的冲量一般要由动量定理或F-t图线与横轴所夹的面积来求。

2、动量---动量及动量变化的求解方法。

求动量的变化要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动量定理。

3、动量定理:

应用动量定理解题的思路和一般步骤为:

10明确研究对象和物理过程;20分析研究对象在运动过程中的受力情况;

30选取正方向,确定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始末两状态的动量;40依据动量定理列方程、求解。

物理教案【篇7】

教学重点和难点:

处理信息(在医学上、在军事上、在生活中、近代科学技术)制成Powerpoint

处理信息(在医学上、在军事上、在生活中、近代科学技术) 充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把学校的课堂与社会实践和科学技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新课的教学:

学生主持:今天我们就学习超声波,我们人耳能感觉到声音的频率在20 Hz 至0Hz之间.频率低于20Hz和高于20000Hz的声波,都不能引起人的听觉,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超声波的特点:束射特性、吸收特性、超声波的能量传递特性、超声波的声压特性.现在我分别介绍它们.

由于超声波的波长短,超声波射线可以和光线一样,能够反射、折射,也能聚焦,而且.遵守几何光学的定律.即超声波射线从一种物质表面反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当射线透过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密度不同的物质时就会产生折射,也就是要改变它的传插方向,两种物质的密度差别愈大,则折射也愈大.

声波在各种物质中传播时,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强度会渐进减弱,这是因为物质要吸收掉它的能量.对于同一物质,声波的频率越高,吸收越强.对于一个频率一定的声波,在气体中传播时吸收最历害,在液体中传播时吸收比较弱,在固体中传播时吸收最小.

超声波所以在各个工业部门中有广泛的应用,主要之点 还在于它比可听声波具有强大得多的功率.为什么有强大的功率呢?因为当声波到达某一物资中时,由于声波的作用使物质中的分子也跟着振动,振动的频率和声波频率—样,分子振动的频率决定了分子振动的速度.频率愈高速度愈大.物资分子由于振动所获得的能量除了与分子的质量有关外,是由分子的振动速度的平方决定的,所以如果声波的频率愈高,也就是物质分子愈能得到更高的能量、超声波的频率比可听声波可以高很多,所以它可以使物资分子获得很大的能量;换句话说,超声波本身可以供给物质足够大的功率.

当声波通入某物体时,由于声波振动使物质分子产生压缩和稀疏的作用,将使物质所受的压力产生变化.由于声波振动引起附加压力现象叫声压作用.由于超声波所具有的能量很大,就有可能使物质分子产生显著的声压作用、例如当水中通过一般强度的超声波时,产生的附加压力可以达到好几个大气压力.液体中存起着如此巨大的声压作用,就会引起值得注意的现象.当超声波振动使液体分子压缩时,好像分子受到来直四面八方的压力;当超声波振动使液体分子稀疏时,好像受到向外散开的拉力,对于液体,它们比较受得住附加压力的作用,所以在受到压缩力的时候;不大会产生反常情形.但是在拉力的作用下,液体就会支持不了,在拉力集中的 地方,液体就会断裂开来,这种断裂作用特别容易发生在液体中存在杂质或气泡的地方,因为这些地方液体的强度特别 低,也就特别经受不起几倍于大气压力的拉力作用.由于发生断裂的结果,液体中会产生许多气泡状的小空腔,这种空泡存在的时间很短,一瞬时就会闭合起来.空腔闭合的时候会 产生很大的瞬时压力,一般可以达到几千甚至几万个大气压力.液体在这种强大的瞬时压力作用下,温度会骤然增高. 断裂作用所引起的互大瞬时压力,可以使浮悬在液体中 的固体表面受到急剧破坏.我们常称之为空化现象.

现在由每组推荐的同学给大家介绍超声波的应用.

人体各个内脏的表面对超声波的反射能力是不同的,健康内脏和病变内脏的反射能力也不一样.平常说的“B超”就是根据内脏反射的超声波进行造影,帮助医生分析体内的病变.美国科学家正在研究用超声波止住病人体内出血的新技术,可免除手术止血的痛苦与危险.

据新一期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医生通常用动手术的方式来为病人止血,这一方法风险较大.有研究者设想用超声波对体内伤口进行加热烧灼,借以止血.但如果出血位置在脑部,或出血面积较大,这种方法就很不可取.

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科学家发现,高密度聚焦超声波能加快自然凝血过程,无须加热烧灼伤口就能止血.实验表明,超声波会加快血液运动,激活血小板,使它们错认为自己是在流经一个破裂的伤口,从而加强粘着性,与细胞膜及其它血小板粘附,促进凝血. 这一方法比手术止血和超声波加热止血更安全.研究人员将进一步完善这项技术,先在动物身上试验,然后用于人体.

为什么在水中不采用雷达、卫星遥感技术等先进技术而仍用落后的声纳呢?

海水能吸引电磁波,雷达用不上了.海水吸热能力太强,红外线技术无用武之地;水的透光能力差,而吸收光的能力却很强,光学观察设备如望远镜也使不上了.特别是深海中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探照灯又会暴露自己. 而海水的传声能力却比在空气中强得多.声纳技术就应运而生了.声纳机发出一束不同频率的声音信号,再用特殊设备接受反射信号加以分析,这样就如同安上了蝙蝠的耳朵,周围的情况也就知道了

超声波鼠虫驱除器:超声波没有穿透力,故遇到障碍物不能穿透,但是能反射回来,但是必须是硬物体才能反射,但损耗很大.超声波遇软物体能被吸收,如窗帘、沙发、衣、被等物,所以也影响它的使用面积.该仪器寿命3年以上耗电极微,每月1—3度电,输出为1W电压为11伏对人无危险伤害,安全可靠

超声波洗衣机:彻底“抛弃”洗衣粉,与传统洗涤方式不同,超声波洗衣机主要利用超声波的“空化”作用(超声波作用于液体时可产生大量小气泡 .一个原因是液体内局部出现拉应力而形成负压,压强的降低使原来溶于液体的气体过饱和,而从液体逸出,成为小气泡.另一原因是强大的拉应力把液体“撕开”成一空洞,称为空化.空洞内成为液体蒸气或溶于液体的另一种气体,甚至可能是真空.因为空化作用形成的小气泡会随周围介质的振动而不断运动、长大或突然破灭.破灭时周围液体突然冲入气泡而产生高温、高压,同时产生激波.和空化作用相伴随的内摩擦可形成电荷,并在气泡内因放电而产生发光现象.在液体中进行超声处理的技术多数与空化作用有关),产生巨大能量,将污垢从衣物上“震”下来溶解到水中,然后再通过内筒的转动对衣物进行摔打和水流穿透,洗净衣物.超声波洗衣机不仅无污染,而且比普通洗衣机节水三分之一.

BJ49-密度计超声波清洗器,本系列仪器的超声波发生源和震板为独立组件,主要适用于油田、炼油厂密度计圆管内壁清洗,同时也适于各种相同密度计尺寸规格的管道、圆管、方管内壁的清洗.

很多动物都有完善的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的器官.以昆虫为食的蝙蝠,视觉很差,飞行中不断发出超声波的脉冲,依靠昆虫身体的反射波来发现食物.海豚也有完善的“声纳”系统,使它能在混浊的水中准确地确定远处小鱼的位置 .现代的无线电定位器——雷达,质量有几十、几百、几千千克,蝙蝠的超声定位系统只有几分之一克,而在一些重要性能上,如确定目标方位的精确度、抗干扰的能力等都远优于现代的无线电定位器.深入研究动物身上各种器官的功能和构造,将获得的知识用来改进现有的设备和创制新的设备,这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叫做仿生学.

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同学们对超声波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首先对所有的同学付出的努力我感到很高兴,大家通过自己的查找资料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知识,而且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同学们的自由发言、提问都非常的出色.现在我们整理一下课堂学习的思路是什么?

提出问题 合作讨论 得出结论.现在同学们完成下列表格,选出自己认为优秀的同学

物理教案【篇8】

目标

1. 知道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其他单位有千米、分米、厘米、好米、微米、纳米.各个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2. 知道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能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3. 能正确读出测量结果,知道测量数值由准确值和估计值组成.

4. 知道什么是误差,什么是错误并区别误差和错误.

目标

1. 培养观察能力:对图形和图像观察,了解通过视觉判断的长度与实际测量不同;通过观察刻度尺,认识刻度尺的量程、最小刻度、零刻线.

2. 培养能力:通过单位换算,学会换算的一般.

德育目标

养成认真、细致的好习惯,例如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减小误差.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是通过让观察图和估测1分钟的时间,认识到人的感觉并非可靠的,从而引出了用测量工具进行实际测量的重要性.列举了熟悉的测量工具,并指出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刻度尺是最常用的测量工具,教材利用图片帮助分析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教材要求教学中注重观察的环节.对于“长度的单位”提供了两个日常生活中的情景,使学生联系生活形成一般长度的概念.在关于“误差”的内容中,教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析了误差为什么产生,和错误的区别以及减小的方法.

教法建议

关于测量部分,由于学生缺乏定量研究自然现象的经验,对测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所以应当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两个例子,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用其他的例子使学生认识到利用感觉器官做判断的局限性,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可以让学生总结出“感觉并不总是可靠的,需要进行测量”的结论.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联系实际,说明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应用大量的测量、精确的测量等.

关于长度的单位,应当着眼形成长度的具体观念 初中英语,所以在教学中展示图片、图像和一些关于长度的视频,教学方法应当注意让学生动起来,自己实践.

关于正确使用刻度尺,先观察刻度尺的零点、量程、最小刻度,并告知其他的测量工具也有类似的问题,从而形成学生“不同事物的共同规律”的观念.在此基础上,用观察法自己得到正确的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方法.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组织讨论小组,其后,引导学生勤于思考着重理解,分析正确的和错误的测量方法的不同,而能深入理解什么是正确的测量.

关于正确记录测量结果,结果要注明单位,应当在今后的学习中进一步巩固,提示学生要重视这个问题就可以了.在正确读数这个问题上,讲清得到读数的步骤,学生在此基础上,用练习巩固,形成学习习惯为宜,不宜让学生弄清细节和原理.

关于误差的教学,讲清误差和错误的区别,并知道减小误差的方法,关于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具体应用,在测量电阻中才会较高要求的应用.

地理教案12篇


新入职的老师需要备好上课会用到的教案课件,又到了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 课堂上的学生反应是衡量教学成果的重要指标。工作总结之家的编辑对资料进行了深入的解析和阐述提出了这篇“地理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理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五章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本课是高中地理必修模块一的最后一节内容,从它的位置安排就可以看出它的定位:即对自然地理知识的总结、归纳和融合。所以在教学中应充分联系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做好纵向、横向联系,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关于必修一“地域分异规律”的内容标准: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其旨在通过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认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从本条“标准”来看,首先应通过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认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其次,通过分析自然带的分布,归纳出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难点之一。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可以是地域性的,也可以是全球性的。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无论在自然地理过程上,还是在自然地理特征上,都存在着显著的空间(地域)差异。而空间差异有不同的尺度,正像教材中讲的那样,海陆差异是全球性的地域分异,陆地上的自然带是相对较小尺度的地域分异。还有更小尺度的区域差异的。区域差异是有规律可循的。教材从自然带的分布现象入手,分几个方面重点讲述地理环境地域差异的表现和分异规律:主要受纬度因素影响的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主要受海陆因素影响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主要受海拔影响的山地垂直地域分异。统一是相对的,而差异是绝对的。建立这个概念是极为重要,因为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加科学地分析地理问题。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学习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具有一定的兴趣,但是要探究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就要与之前所学的世界气候的分布联系起来,气候的分布是地理学习中的难点,有些学生可能没有掌握,有的学生则早已遗忘。其次高一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还较为欠缺,因此对于一个事物中影响要素有哪些,主导因素又是什么,难以把握。另外,在教学设计时,重点考虑了身边的案例,使学生能亲身体会到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展示不同地区自然景观的图片,让学生直观的观察陆地自然环境的差异性,通过自然带模型图的展示,让学生直观的总结出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同时设计相关的探究活动,培养高一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以及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三、设计思想

“地域分异规律”是自然地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规律,本节内容要讲清楚的两个核心概念是“差异的空间尺度”和“差异的变化规律”。教材内容也围绕这两个概念展开。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首先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旅游出发,让学生明确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而差异性则是绝对的。为了让学生明确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在不同空间尺度的不同,在教学中展示温度带的分布和海陆分布图,让学生对全球性的地域分异有所感知,进而明确本节内容主要研究相对较小尺度的陆地上的地域分异。通过研究自然带的形成分布,通过直观的展示图片,分析不同的景观特征,总结区域差异是有规律可循的,通过创设一系列的问题条件,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启迪学生去思考问题,从而有所得。总之,通过本节教学,让学生建立对地域差异的感知,并通过景观图片和有目的的启发式提问、探究式的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地域分异的规律及成因,达到提升学生读图能力,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以及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目标。

四、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能够举例说明地域存在差异现象。

2、了解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分异规律,能够分析其主导因素。

3、逐步提高读图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过程和方法:

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进行分析、总结。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感悟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无处不在。

2、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逐渐形成正确的环境观。

地理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大气污染指数是衡量空气质量的标准,并明白大气污染指数、空气级别与空气质量的关系;

2、了解当今世界面临的大气环境问题,增强环保意识;

3、使学生初步认识到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会污染大气,被污染了的大气又会反过来危害人类;并能够说出防治大气污染的一些措施;

二、教学重点:

1、大气污染指数;

2、空气污染的原因和危害;

三、教学方法:

角色扮演等参与式;

四、教学手段:

cai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及说明:

(一)课前播放关于环境保护的歌曲《让绿色听得见》,烘托气氛。

(二)教学过程:

1、“合格地球人”考查的由来──“方舟计划”:使学生认识如果人类再不停止对自然的破坏,人类将失去自己的家园,强化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关注和兴趣,同时也使长期以来的“合格地球人”考查更引起学生的关注;

2、“合格地球人”的考查:三个题目一步步将话题引向主题,同时从大处着眼,使学生明白目前人类面临的严峻局势;

3、两次著名的大气污染事件(录像):创设情境,使学生从感性上了解大气污染的危害,引出大气污染指数的教学;

4、大气污染指数:通过读图及图例了解大气污染指数的含义及怎样阅读空气质量预报(总结规律以便记忆),了解不同质量的空气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同时通过读图了解我国各城市某一天空气质量情况,认识到南北方空气质量不同,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指导学生读图──找规律──分析、查资料──写论文;

5、我国污染现状:学生合理推理后,老师用材料引出,引起学生生成对我国大气质量的了解和忧虑;

6、活动:根据课下收集到的资料,按老师提供的情境进行角色扮演:使全体学生明白大气污染的危害及成因,同时增强演员学生对收集资料的处理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

7、防治大气污染的措施:发散思维,各抒己见,提出防治大气污染的措施,最后通过观看录像总结措施,培养学生通过资料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培养学生总结自己所学知识的能力;

(四)作业:

任选其一:

1、绘制宣传画:以“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为主题,绘制一幅广告宣传画,呼吁人们行动起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将课堂所学发展到课外;

2、分析我国南北方空气质量不同的原因,并形成小论文,培养学生查找资料并整理成文的能力。

地理教案 篇3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教材分析】

这一节课一共有三个小标题:1.天气及其影响。2.明天的天气怎么样?3.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本节课中一共有三个活动:1.让学生了解天气与我们的关系。2.让学生了解天气预报的相关知识。3.让学生懂得保护环境。

本节课中有一个阅读材料,旨在让学生知道世界上第一张天气图的诞生。

本节课中有五个概念:天气、降水、气温、风力、风向。

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有:天气的特点、降水概率的意义、风力与风向的表示方法。

【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的教学内容,并且结合我们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教学环境、学生认知水平以及我县正在大力推行的“杜郎口教学模式”,制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天气、降水、气温、风力、风向这五个概念;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理解卫星云图上不同色彩所表示的不同含义;区分天气预报标志符号的含义;区分空气质量等级的划分。

能力目标:能用一定的语言文字对天气进行描述;能够判断风力、风向;能看懂天气卫星云图;能模仿进行天气预报的播报。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到天气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工作、学习有密切的关系,我们应该保护好环境,让地球上永远阳光明媚。也就是培养环保意识,树立环保观念。

【教学方法】

这一课的教学方法上,我准备学习杜郎口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合作共进,讨论分享、自主探究、竞争测评。我还要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一定的教学内容,达到直观形象的教学效果,以便于学生更好的把握。

【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方面,我准备按以天三步进行:1。感受天气。2.认识天气3.掌握天气预报4.了解空气质量。通过这四个环节的教学,来实现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并且设计一定数量的测试题来检测本课的教学效果。具体的教学过程我准备这样安排:

一、导课。

天气这一节课的教学与生活紧密相关,我们就简单地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选择学生有话可说的话题进行引课。我准备这样导课:“同学们,大家说今天的天气怎样呢?”“谁能用自已的话对今天的天气进行一下描述呢?”通过这两个问题,让学生用语言对天气描述,打开学生的话匣子,让学生自由发言,从多方面说说今天的天气如何。

学生描述了今天的天气之后,再深入一步,继续提问:“大家对今天的天气描述得很好。天气是多种多样的,大家能否对下面图片中的天气也进行生动的描述呢,试试看。”进入正课教学的第一环节:感受天气。

二、感受天气

我将利用自己所作的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系列图片,分别为:阴天、雷电、狂风、暴雨、晴天、浓雾、沙尘暴等,让学生用生动优美的词语进行天气描述。例如晴天,学生可以说:阳光明媚、晴空万里、万里无云、艳阳高照、碧空如洗、阳光充足等等一些词语进行描述。再如雷电,学生可以说:雷电交加、电闪雷鸣、雷霆万钧、雷声大,雨点小、风雷如晦等一些词语进行描述。然后再提问:“天气不一样,每个人的爱好也不一样,谁能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一种天气,并说明喜欢的理由”这一环节的教学学生可以更自由的发言,更自由地延伸。例如学生说:“我喜欢晴天,因为晴天可以出去尽情游玩”这些话都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是学生真实心理的表露,我们应该给予肯定,赞扬学生的这种敢说真话,说实话的精神。而不应该否定。

从上面的问题:“我最喜欢的天气”的发言中教师引导出下面的问题:“为什么有的天气我们喜欢,有的天气我们不喜欢呢?因为这些天气对我们的生活、生产、工作、学习会造成不同的影响,天气对我们的生产、生活、工作、学习会有哪些影响呢?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性自学。

探讨:天气的影响”

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共同探究的基础上完成《学案》上的学习要求(任务3.4.)

1.完成第一题的E项填空,即补充资料,教师可以在学生发言后再次进行补充,例如:20xx年春节我国南方大雪,使得京广线郴州段瘫痪;20xx年夏末秋初,生成于南太平洋水域的台风造成我国南方好几个城市大量积水等。

2.学生讨论总结出天气在哪些方面会对我们有紧密关系,这道题需要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能总结出以下内容:材料B说明天气与生活密切相关;材料C说明天气与农业生产有密切关系;材料D说明天气与军事活动有密切关系。

三、认识天气

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有如此密切的关系,那么究竟什么是天气呢?

要学生能从教材43页的第一段的阅读材料中总结出天气的概念以及天气的特点。我准备这样引导,同学们,天气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有这样密切的关系,那么请大家想一想,什么是天气呢,我们从哪些方面把握天气呢?天气有哪些特征呢?学生在阅读了第一段材料之后应该能回答出两个问题。不需要教师进行过多的补充。

四、天气预报。

在讲完天气的概念及天气的特征之后,我准备这样过渡:天气的一大特点是天气的多变,今天的天气我们可以感知,哪么明天的天气会怎样呢,我们如何知道明天的天气呢?甚至说如何知道后天的天气呢?生答:“看天气预报。”是的,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次天气预报,大家在看的时候注意思考:天气预报都报了那些方面的内容。或者说,天气预报是从哪些方面进行预报的。

媒体展示。播放天气预报的媒体视频,师生共同观看。

在看完天气预报之后,我会这样提问学生,:“在刚才的观看中,你听到了天气预报的播报员从哪些方面对天气进行了预报?在天气预报员播报城市天气预报的时候,你看到了哪些图标。”生答:说了风、降水、温度……

生答:从降水、气温、风力、风向、卫星云图等方面进行播报……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应总结如下:中央台的天气预报分为四部分:1.卫星云图分析。2.中国气象分析。3.中国城市天气预报。4海洋天气预报。有时候还会加上城市空气质量预报,林区火险等级预报、自然灾害发生情况预报。刚才大家也看见了屏幕上用不同的图标表示不同的天气。我们把这些图标叫作天气符号。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在共同讨论的基础上,合作学习教材45到48页内容。要求学生完成《学案》上要求的学习任务(任务6.)

五、教学展示:以小组为单位,给每一小组分配3个城市,让每个小组选出自己最优秀的天气预报播报员进行“模拟播报”。播报完成之后,各小组之间派出学生代表,本着客观公正的原则进行互相之间的点评。

六、首次测评

先给学生5分钟时间,让学生对本环节的内容进行课堂快速记忆。然后,用多媒体屏幕出示测试题,让学生分组回答,不会回答的可以请求其他组进行“救援”。通过此项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七、空气质量

同学们,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城市空气质量预报成为时代的新特征。为了减小城市污染,营造最佳生存环境,进行城市空气质量预报,对人们的环境意识时刻进行着提醒,显得非常重要。下边请大家合作完成教材48页到49页的学习内容。要求学生完成《学案》上的学习任务(任务7)

八、二次测评、品德教育

这七个问题中前几问教材中均有答案,一目了然。不用过多的探究,关键是后三问结合生活实际,有针对性,有实践性,有指导意义,要求学生先在小组讨论,形成共识,再派出小组发言人,代表本组进行展示陈述。

九、小问号

在这个环节我设计我个问题:

1.我们这节课学习了天气预报,大家知道天气预报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吗?让学生看视频动画。简单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2.要想了解天气变化,我们还有哪些途径呢?让学生结合生活,谈谈。

十、总结。

孔子说:“日知其所亡。”今天我们学习了天气的有关知识,各组派出一名学生用简短的语言总结一下自己这节课的学习体会。

地理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作为区域地理的内容,“中东”这一节的教材并没有着意某一个国度,而是对于整个区域进行了总体描述。教材突出了以下几点:①长期的热点地区;②重要的地理位置;③丰富的石油资源;④匮乏的水资源;⑤宗教以及文化的差异。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该区域一些基本的地理常识,培养善于发现问题、总结规律的能力,其中也渗透了对于读图、搜集归纳地理信息能力的训练。

二、学情分析

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他们思维活跃,乐于探究,善于交流合作。但学生的基础和能力存在差异,为了实现全体学生的充分发展,我组织学生采用分组合作探究学习。其次中东地区是全世界都关注的热点地区,所涉及到的信息资源非常丰富,也是学生所渴望知道的,但由于本课教材中所涉及的内容有限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因此非常有必要借助同学收集的课下资源来丰富我们的教学内容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三、目标分析

根据地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在教材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及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我设计了下列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读图说明中东地区的范围、位置;分析本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借助收集的资料,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与人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分析中东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呼吁世界和平,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教学重难点:中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以及战争频发的原因

下面我再从教法、学法上谈谈如何进行重难点教学:

四、教法分析

根据实验中学健康学习导航的方法,以及结合本节课的特点,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展开教学,帮助、引导学生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促进学生产生积极的内心体验,以提高学习积极性,强化自我意识,培养情感品质。

五、过程分析

下面我将介绍本节教学的五个环节,第一环节是: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由于中东战争一直都是全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所以我以中东战争为切入点通过学生所见所闻自由发言,来激发学生对中东的.学习兴趣,在分析探讨引发中东战争原因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引出并进入中东地理位置的学习。

(二)明确主题探究新知

这部分内容的设计主要考虑锻炼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通过讨论交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合作、探究与交流的能力。关于中东地区地理位置重要性的教学,首先让学生快速浏览教材,从整体上把握中东地区成为长期的热点地区的原因;紧接着利用多媒体展示“中东在世界中的位置”,初步了解中东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再通过“中东”和“西亚”地区的对比,了解两个地区之间的差别,明确中东的范围及主要国家。最后,课件展示中东的地形图,通过问题导学的方式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东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以及中东地区的国家和主要城市等。

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课件中闪烁等方式演示,形象直观的对比,突破教学重难点。

(三)小组合作汇报总结

接下来要求每个小组根据课下收集的资料合作探讨中东地区战争频发的原因,选派代表汇报讲解所探究的问题,老师点拨。这一环节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巩固练习形成能力

接下来进入达标反馈板块,采用典型题和易错题两种题型,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自主完成,并进行讲解,教师点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检验学生所学知识的程度,易于学生查漏补缺。

(五)诱导点拨归纳总结

练习结束后,请同学归纳本课知识点,帮学生理清本节思路,又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为下节课学习做下铺垫。

六、评价分析

总体上讲,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充分体现了“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适当借鉴了其他学科的教学长处。以“战争给中东地区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为主线,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突破教学重难点,同时唤醒学生热爱和平的意识。

地理教案 篇5

一、 说教材

本章安排在第七章亚洲的后面,通过亚洲的学习,学生对亚洲区域地理的知识、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和技能已有了初步的了解。

欧洲西部地区的学习,主要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是,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二是,气候与农业。在本册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能熟知欧洲西部是一个国家众多、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区,又能成为下节课介绍其工业、旅游业及欧盟组织的切入点,同时,能为学生形成全球一体化的观念打下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在图上找出欧洲西部的范围、位置及其主要的国家首都;能说出本区主要的气候类型、特点及其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利用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地理信息归纳其地理特征的能力;通过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树立正确的人地观,经济的发展要与自然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明确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三、说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欧洲西部的范围、位置及主要国家首都。

2、难点:理解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四、说学情

1、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

通过初中前阶段的学习,学生初步掌握读地形图、气候图的方法;

2、在本节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初一学生认知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在学习欧洲西部地形时,让其动手设计贴地形图,调动其学习兴趣。学习温带海洋特征时,每组讨论归纳,由中等生作中心发言人,进一步培养其分析问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思考性强的问题先由一般学生回答,尖子生点评,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和探究的欲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不断提高认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说教法

针对本课的特点,依据“自主探究式”教学法,对学生分组进行导学,在学生进行交流收集资料、贴地形图、看投影等一系列活动的基础上,采取精讲深化、分析综合、设疑辨论等教学方法,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六、说学法

运用多媒体将教材静态信息加工成声、情、形的动态信息,引导学生分析欧洲传统畜牧业的发展条件及原因,让学生学会分析地理问题的方法,并充分利用收集资料、贴图、讨论等方法,让学生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增强学生的参与协作意识。

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欧洲西部主要国家的特色建筑和秀丽风光的图片,音乐为《西班牙斗牛曲》和斗牛视频,进入课堂。

设计意图:用音乐和图片结合的形式导入,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其学习的热情。

(二)新课讲授:

1、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设计三大环节)

环节一:自主学习。

教师出示自学目标,共有三个题。学生通过阅读、读图完成第一题填空题,了解到本地区人口稠密、国家众多。然后再仔细读图,找出主要的国家及其首都的位置,并指出哪些是岛国、半岛国、临海国及内陆国,从而加深对国家位置的记忆。最后,总结第三题本地区的突出特征:人口稠密、国家众多,世界上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

设计意图:欧洲西部范围位置及其主要国家首都是本节课的重点,借助自学问题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性,进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环节二:趣味阅读。

学生了解教材中的阅读材料:有趣的袖珍国。教师借助幻灯片出示袖珍国和临邑县的相关图片,图上有数据标注,通过对比更能直观感受最小国家,并留下深刻印象。

设计意图:了解特色国家的风土人情,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环节三:小结。

欧洲西部的突出特征:人口稠密、国家众多,是世界上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

主要国家及其首都: 英国 法国 德国 瑞士 瑞典 意大利

本区面积最大、最小的国家:法国 梵蒂冈

小结目的:有助于学生形成知识网络,突出重难点。

2、气候与农业(设计三大环节)

环节一:小组讨论。

为什么欧洲西部畜牧业发达?学生会说温带海洋气候的影响,所以最关键一点教师说明:气候是影响农业的根本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找各组代表发言,既能培养合作学习能力又能感受到小组活动的快乐,同时激发学生自我表现的胆量。

环节二:合作探究。

这里指的是教师与学生一起合作探究:温带海洋性气候是如何形成的?教师采用独特的方法,解除学生认为“难”的顾虑。主要采用填空的形式、抢答的模式,在头脑中形成固有模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

设计意图:降低学习的难度,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并学会归纳与总结。

环节三:小结。

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地中海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地理教案 篇6

尊敬的各位领导:

一、课标解读

本节课所涉及的内容标准是“说出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对于本条标准的把握应注意以下几点:

(1)标准中的“说出”属于了解水平,“概括”属于“理解水平”

(2)本条标准有两层含义:显性要求是从宏观上了解地球的结构及特点。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是:《地球的圈层结构》是高中地理教材必修1第1章第4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地球运动的基础上,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二)教学目标分析

基于教材的理解和分析,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地球的圈层构造,初步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组成和划分依据(有关地震波的基本知识、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情况及两个主要的不连续面)。

2、识记地壳、地核、地幔的基本特征(界线、厚度、物理性状和物质组成等)。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初步学会读地球内部地震波与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图,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2、运用比较法学习各内部圈层的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教学,培养学生“本质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的,而现象总是表现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教育。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了解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结构,并能概括出各圈层的主要特点。这是历年来的考点,同时也是要求同学掌握的基本知识,是地质学的基础。

2、利用“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初步掌握读图分析技能。地理学习的重中之重在于学会读图和用图,本节的示意图较多所以在本节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至关重要,也是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的基本能力。

教学难点

1、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与地球内部物质组成的关系。

之所以把这部分知识确定为难点是因为地震波的传播情况与其物理特性相关,学习这部分知识要运用到物理学知识,要求的地理综合知识水平较高,对于推断内部各层的物质也要求较广博的知识与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2、地球的内部圈层。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与地震波在地壳内部的

变化情况紧密联系,要搞清楚内部的分层首先要读懂地震波在地壳内的传播图,而高一学生思维的深度还不够,对有效信息的提炼还不准确,对事物的认识停留在感性阶段,难于抓住两者之间的联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是比较难的一块。

(转承)下面,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三、教法运用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以此为出发点,本节课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式:

1、探究式教学:在教学中,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探究。

2、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提高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3、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课件大师等软件制作地理课件,将文字、图形、动画等媒体综合在一起,创设直观性与探索性相结合的教学情境,以强化教学的直观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提问导学法:提出问题让学生采取自学的方式来解决,增强学生自己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四、学法指导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会是中心,会学是目的。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本节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渗透学法:

1、学会读图:培养学生从各种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在地理课中,图表是最重要的一种知识载体,在图表上可以获得很多地理信息,在本节课中要求同学们运用图表来熟悉人类对宇宙进行探索的历程。

2、学会合作: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3、学会探究: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掌握比较、分析综合等科学的探究方法。

五、教学程序

(一):课堂结构:导入新课,讲授及合作探究,课堂练习巩固新课等三个部分。

(二):教学简要过程:

导入新课

前边我们学习了地球的宇宙环境,“谈天”是为了“说地”,整个地球不是一个均质体,而是一个由不同物质、不同状态组成的同心圈层结构,每个圈层的成分、密度、温度等各不相同。以地心为共同球心,地球圈层分为地球外圈和地球内圈两大部分。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讲授及合作探究

一、知识讲解

地球内部究竟是什么样子?钻探是了解地球内部情况的直接手段,最好把地球挖开来看看。我国地处江苏省东海县茆北村的亚洲第一井也就深5000多米,目前挖出来最深的井为12000 m,还不到地球半径的1/500,矿山的采挖就更浅了,目前最深的矿井可达3000 m。

目前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载人宇宙飞船可以在外太空遨游,宇宙探测器甚至能飞出太阳系,可谓上天有路。然而对于我们脚下6371 km半径的地球,却至今还是入地无门。我们如何得知地球内部可划分为三大圈层呢?不妨借鉴一下夏季我们挑选西瓜的方法,为了能够吃到可口的西瓜,我们通常把西瓜托在手上,用另一只手敲打西瓜,靠听这种敲打产生的震动在西瓜内部传播的声音来判断西瓜的生熟、质量的优劣。我们也可以在地球内部制造某种震动,通过分析这种震动在地球内部传播的情况来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组成。我们知道,地震常常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但对于科学工作者来说,地震波却带来了地球内部的信息。那么什么是地震波?

二、合作探究

读图训练,认识地震波的变化与地球的内部分层。

引导读图1—4—1“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并在黑板上或通过多媒体图片展示我将提出如下问题:

纵坐标与横坐标分别表示的含义?如何区别纵波与横波?纵波、横波有几次明显的变化?在什么深度上有明显的变化?怎么变化?在两个不连续面上,地震波波速的突然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传播介质的变化——地球内部的组成物质差别很大)?推测古登堡界面两侧地球物质的状态可能是什么?根据地震波的这种变化特征,我们把地球分成三层(地壳、地幔、地核)

3、接着引导学生读图1—4—1要求学生从图中提取各层的深度数据并结合右侧的知识框尝试概括各层的特征。

三、课堂小结

在这一部分我将结合前面所讲内容和学生探讨的内容以表格

课堂练习、巩固新课

在这一部分我将以表格的形式列出各圈层的界面和深度、特点并请学生填出表中内容从而达到巩固的目的。

六、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因此我采用图示式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思路。

(外)(内)

以上,我仅从课标解读,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程序上说明了“教什么”和“怎么教”,阐明了“为什么这样教”。说课对我们大家仍是新事物,今后我也将进一步说好课,并希望各位专家领导对本堂说课提出宝贵意见。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地理教案 篇7

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研讨中,地理教师关注最多是:新教材虽然图文并茂,有贴近学生的生活话题,有情境化的活动,有丰富的资源链接。教材知识编排更加“精减”,活动环节更加突出,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而传统教材通常从教师“教”的角度编写,以演绎和说明为主,呈现方式单一。

教师习惯于把书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书本知识的获承、验证、记忆和积累的过程。而新教材主要是从学生“学”的角度编写,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平等对话,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师生之间共同探究,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当面对着淡化了学科知识体系的《地理》新教材,教师们难免会有困惑和茫然之感。

新形势下如何进行地理课的教学设计呢?本文以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天气与气候》为例,浅谈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所谓教学设计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对教什么(教学内容)怎样教(组织、方法、传媒的使用等)进行教学。要完成这样一个具体的教学设计,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一定要掌握课程标准,理解教材内容。要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出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确定出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此基础上,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结构、教学信息反馈以及在哪一步骤培养学生什么能力或进行什么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案。只有在以上几个方面进行周密审慎的设计,才能使课堂教学过程有的放矢,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才能克服教学过程中的随意性、无目的性。提高教学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从面取得最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具体说,一个好的、行之有效的教学设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做好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包括学生情况分析和结其知识结构的分析。学生情况分析指摸清学生的一般心理、生理背景,如:年龄、性别、学习动机、认知成熟度、社会经历,了解学生从事该课程学习的认知态度、学习能力、学习风格和认知结构特点。知识结构分析指按照课堂标准与教学基本要求形成的知识结构与学生现有认知结构的差异,从而确定教学的起点。

例如:《天气与气候》这一节主要内容有:1、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和特点;2、天气预报。为适应初一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可将教材知识的编排顺序进行合理的调整,将教材中的“天气—气候—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的顺序调整为授课时的“天气—天气预报

和常用天气符号—气候”的顺序。引入时教师先列举一些具体的例子:1998年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水;20xx年强沙尘暴袭击北京;20xx年的特大冰灾等。联系实际学学生身边的地理,调动起学生的情感积极性,符合学生的实际并为学生所熟悉,能理解,可挖掘。

二、制定合理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学生完成本阶段学习后在知识、能力、情感上应达到的新的水平。它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也是归宿。每门课、每节课都应有教学目标,重点说明完成学习后学生的知识水平、行为、能力的变化。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应考虑:在教学之前,学生会什么、能够做什么;在教学之后,学生的行为应该有什么变化。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以课程标准给出的课程目标和内容目标为依据,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在全面思考的基础上科学地制定。例如:根据新课标要求,确定《天气与气候》的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

知识目标:

1.学会阅读天气预报中的卫星云图。

2.能够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城市天气预报图。

能力目标:

1、通过区别“天气”和“气候”的不同,培养学生分析和比较的能力;

2、通过双边活动,学会看天气预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和读图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知道地理知识的作用,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2、增强学生对大气环境的保护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点,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值得注意的是,三维目标是一个水乳交融的整体,而不是相互孤立的三块。

因此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不能把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僵化地分成三个环节来分别完成三个目标。更不能生搬硬套地要在获得知识与技能过程后再硬加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教学中应使三个目标有效的融合在一起。

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地理新课标指出: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积极探索和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习的地理学习积极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由“教师中心型”的教学向“学生中心型”转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学会观察、分析问题,进而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例如:在设计《天气与气候》的教学时,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地理”,天气预报的符号又多又不好记,怎样才能快速有效地记住呢?同学们来试一试,比一比,看谁记得快记得准。或让学生当一回“小小天气预报员”学生在玩中学,体验学习的乐趣。“天气就像小娃娃的脸说变就变”“东边日出西边雨”用这些简单的语句让学生自己归纳天气的特点等。

四、确定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教学重点的确定是我们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是我们实施课堂教学前进行运筹和策划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骤和环节。如果课堂教学不明确突出重点难点,学生自己恐怕很能把握。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有两个依据:一个依据

是教学参考书,另一个依据是学情。所以教师首先要吃透新课标,只有明确了这节课的完整知识体系框架和教学目标,并把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师参考书整合起来,才能科学确定静态的教学重点难点。其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和技能的状况和兴趣、需要和思想状况等;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作出预见,预见学生在接受新知时的困难、产生的问题,以便对症下药,做好理论联系实际。还是以《天气与气候》为例,本课的重点可以确定为:1、让学生了解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区别;2、学会阅读卫星云图和简单的天气预报图。难点是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和气候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重难点确立之后,师生共同围绕教学中心内容开展学习,教师主动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思想动态,及时评价、鼓励学生,达到较高的教学效果。

五、强化教学反思

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许多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增加了“教学反思”,谓之“课后记”。 “教学反思”是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有利于促进教师自主学习和研究的意识,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进行审视、分析和总结提炼的过程。“教学反思”中主要记录在教学中的新发现、新规律、新见解、新突破等等,经常地、及时地记录下这些心得体会,并进行必要的归纳总结,不仅使教学设计一直处于审视自我、共同娇正、共同完善的动态发展中,又使教师逐步形成了以课改理念为出发点和归缩点的备课观、教案观。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等教学

因素的不断更新,作为地理课教师应透视本学科新的课程标准价值导向,从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设计课堂教学,促使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增强地理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教学设计时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构建起课堂教学比较完整的目标体系,由以知识本位、学科本位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地理教案 篇8

一、说教材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和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地理环境有气候、地貌、水、土壤、植被等要素构成。水是地理环境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陆地水与水循环》这节内容通过对陆地水体类型的介绍,水体类型转化规律的分析和水循环原理的剖析,使学生能对地球淡水资源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本节教材的特点之一,是从帮助学生认识地理环境的角度出发,注重阐明地理过程及地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本节内容是第三单元的重点。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陆地水体的各种类型以及不同类型水体之间相互转化规律,理解水资源的性质,使学生明白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水资源数量是有限的,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2、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和海陆间循环的意义。理解人类是如何水循环规律来化害为利,造福人类的。

能力目标

1、通过水体类型及其转化等图表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利用图表和数据的基本方法和技能;通过水循环等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运用地理基本概念、原理分析评价地理问题。

2、利用水循环过程的学习,学会绘制地理示意图。

德育目标

通过陆地水体有关知识的学习,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环境观和资源观,使学生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及其规律。

2、海陆间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因为这些知识是学习河流水文特征的基础,也是学生正确理解水资源性质的前提。更能使学生对我国的三峡水利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教学难点

1、 河流水的补给以及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相互转化规律。

2、 海陆间水循环的意义。

这些内容和各地的气候、地貌、地形等其他地理要素关系密切,而目前学生对各区域的特征了解不多,就给学习带来了难度。

四、说教学方法

教无定法,应以学定法,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以此为出发点,本节课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式:

1、构建问题情景,引导探究性学习

在教学中,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创设思考问题的空间,激励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探究,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地理实践能力。

2、 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引导合作学习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相互交流信息,从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培养合作的态度。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提高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地理教案 篇9

第一节

教学目标

(1)结合“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这两部分内容,在教师指导下,知道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

(2)在知道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的基础上,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会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3)了解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4)掌握并能说出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规律。

2.教学难点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原因及其分布示意图的绘制;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教学过程

1、引入唐代诗人崔护的诗《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引出本课主题“风”。

2、风的概念。风是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大气由高压区指向低压区的水平运动。

回顾热力环流的知识,并举例说明什么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3、风的方向。分三种情况归纳。

(1)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时,风向垂直于等压线(理想情况);

(2)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时风向垂直于地转偏向力(高空);

(3)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同时作用时,风向与等压线呈 一定夹角(近地面)。

小结。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和风有关的诗词或成语。播放《风之谷》主题曲。

过渡:(1)给出材料“二战期间日本向美国发出的风战”,思考氢气球炸弹是如何从日本漂洋过海到达美国的?(2)讲解小故事---“马纬度”问题和咆哮西风带的出现,让学生思考原因。引出课题----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5、大气环流: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6、利用三个假设来分析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

(1)假设1:地表均匀、不考虑地球自转(地转偏向力)和公转

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度之间的受热不均。

形成单圈环流

(2)假设2:地表均匀、考虑自转、不考虑公转

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

形成三圈环流

视频播放:“新闻--全球高温都是副热带高压带惹的祸”

重点讲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和全球7个气压带6个风带。

思考:赤道低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的成因有何不同?极地高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成因有何差异?

前者由于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运动而形成的,所以是热力原因形成的。后者是大气运动引起空气质量的变化而形成的,因此这两个气压带是动力原因形成的。

(3)假设3:地表均匀、考虑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南北移动-----气压带风带在一年内也作周期性季节移动。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在北半球,与两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课堂小结

假设一:单圈环流。

假设二:三圈环流。

假设三: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思考假设四:条件更换为考虑地表海陆性质的差异,自转和公转?

课后习题

探究地中海气候的特点

结合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规律和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探索地中海地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气候特征是怎样形成的,并以Flash动画的形式加以解释。

教案网权威发布高中地理教案:常见天气系统。

第二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高压、低压系统的活动规律与天气特点。

2、过程与方法:会运用简易天气形势图分析各地天气系统及天气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论联系实际,增强防灾抗灾意识。了解科技前沿,树立学习科学知识为生产生活服务的理念。

教学重难点

1、能根据气压分布图判断其气流状况及天气特点;

2、能读懂简易的天气图,推测近期的天气变化趋势,并用规范的语言来表达。

教学过程

地理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根据实际情况,从生活入手,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能感知地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能初步懂得具备地理观念的重要性,学会用地理的方法“想”问题。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两小儿辩日》原文: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1.日出时太阳离地球近,还是正午太阳离我们近?

2.为什么“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3.为什么“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这些都是与地理有关的问题。把这些问题解决了,就能够更好地理解这篇短文。不仅这篇课文,语文书中有很多课文中都涉及地理知识。在以后的学习中同学们可以感受到。所以,老师觉得学习地理能够更好地服务其他学科。

二、联系生活,研读教材

(一)生活离不开地理

过渡:学习其他学科离不开地理,我们的生活更离不开地理。

读一则“关于海啸的报道”。问:这则报道给你什么启发?

1.将学生分组(一般四人一组,分组长、记录员、记时员、发言人,可以有变化)请每组学生都联想一下我们生活中什么事物和现象与

“地理”有关,并说出来?(如买房选址、出门旅游、房屋建造、四季变化、地震、海啸的发生原因……)

2.教师根据学生说的内容,并选择一部分对应做出简单的解释。

教师总结: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地理与我们的衣食住行等方面息息相关,总而言之,生活离不开地理。

学生看投影:(书上的四幅图)

1.从图上看到什么?提示:为什么世界上不同地方的人们的生活有这么大的差异?

2.让学生分组,一组根据图提出问题,一组回答问题。

3.请同学介绍旅游景点,举例说明那些地方与我们这有什么不同。(可以举南方与北方在自然与人文环境上的差异)

小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知道,人总是会生活在一定的地方,不过不同地方的环境有不同的特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有着必然的关系。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地理的,处处都有地理。学习地理,我们可以生活得更好。

(二)学习地理,为了更好的生活

1.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

●请同学们看p3巴比伦介绍讨论:

提问:说一下这段文章的认识,试说明了什么问题?

请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概括,说明尊重自然规律、爱护大自然就是爱护我们自己,否则要受到惩罚,自毁家园。

2.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看p3“姑姑的故事”讨论:

提问:这段文章说明了什么问题?

请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回答。

教师总结:由于人类的生存环境的差异,只有扬长避短,才能发展,同时也说明尊重大自然规律给我们的好处,这与破坏大自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综合地分析问题

●看投影:“外国语学校的建设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讨论:请学生谈谈想法。

教师总结:在分析地理问题时,我们也要综观全局,要用综合眼光,全面地分析、解决问题。

4.具备可持续发展地观念

提问: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问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可以举例说明。

请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概括,社会的发展一方面给人们带来物质财富,同时由于人口过多、资源浪费等许多原因破坏了大自然,形成了目前严峻的环境问题,因而要更好地生活下去,必须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建立新的生活、生产方式。

三、浅谈收获,培养兴趣

学生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教师总结: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大家初步对地理有了一个简单的认识。地理是一门有趣的科学,也是一门有用的科学。我们知道,要学习地理就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地理知识解决我们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一些地理问题,使我们能够更快乐地学习,更健康地生活。

四、布置作业

从学校图书馆或网上查找有关资料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活动步骤:

1.上图书馆或上网查找资料;

2.汇总搜集的资料;

3.同学之间交流资料;

4.汇总能够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的事实资料;

5.根据汇总事实材料,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加以概括,并记录下来。

地理教案 篇11

【学习目标】

1.运用案例理解理解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三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工业地域形成的主要因素。

2.了解工业集聚和工业分散的主要表现形式、原因和优势以及工业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重点难点】

1.工业地域的形成过程及原因。

2.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分散的关系及原因。

【学法指导】

充分预习、互相探讨、答疑解惑、合作探究。

【预习·导引·梳理】

【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探究一

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

1.山东省鄄城县是我国最大的人发原料购销集散地,是全国第二大人发加工出口基地。发

制品的加工生产由家庭作坊走入了现代化的工厂,产品也由原料型的档发,发展到人发和化纤发两大系列,包括了假发、曲发、发帘、发条、发块、色发等6大类500多个品种。假发生产大约需要整毛、分量、双针机制、机卷造型、蒸汽定型、造型处理、烘干、帽网制作、头皮仿制、手工织发、修补、发型修剪、产品包装等20多道生产工序,专业化生产愈来愈明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假发生产过程,结合教材相关内容,请说出各人发工艺品生产厂家之间存在的工业联系。各生产工厂之间有何特点?

(2)在鄄城,几百家发制品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布局在以郑营乡、富春乡为中心的村镇,这些发制品厂近距离集聚有何优势?

(3)在鄄城工业园区内,除了人发加工企业外,还有食品加工、机械加工、化工、纺织、服装加工、木材加工、建筑装饰材料、塑料制品等众多企业,这些工业企业之间存在怎样的工业联系?各类工业企业在工业园大量集聚有何优势?

2.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工业集聚形成工业地域。工业地域按形成分为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和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按发育程度分为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和发育程度低的工业地域。回答下列问题。

(1)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填写下表。

类型

差异

目的

工业联系

举例

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

上的工业联系

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

上的工业联系

上的工业联系

(2)世界上有很多“钢城”“汽车城”,但很少听说有“糕点城”“糖果城”,这是什么原因?

探究二

工业分散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手机主要零部件包括显示屏、芯片、电路板、照相模组、摄像头、电池、电池材料、天线、指示灯、充电器、内存条、滤光片、特殊显示模块、被动元件、五金件、开关器件、按键、连接器、SIM卡座、扬声器、蜂鸣器、受话器、振动马达。

材料二

美国新一代波音737飞机在中国的零部件生产地说明图

(1)诺基亚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也是最成功的制造企业之一,在全球共有十家生产制造点,分别设在中国、印度、芬兰、匈牙利、罗马尼亚、英国、巴西和墨西哥。试结合材料一,分析诺基亚可以在全球各地建立手机生产基地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试分析美国波音737飞机可以布局在多个地方的原因。

(3)诺基亚手机和波音飞机分散布局的优势有哪些?

(4)实现跨国公司总部与加工基地、销售部门、研发部门之间联系的方式有哪些?

地理教案 篇12

这一课题选自人教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1中的第二章第一课,适用于高中一年级学生学习。整个说课共分为六个部分。

一、教材分析

第一节内容包括: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主要围绕大气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这一主线展开的。内容的安排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步步深入。大气的受热过程主要讲述大气的热力状况(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温室效应),主要阐明大气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到达地球以后的能量转换过程。而太阳辐射能量的分布不均及其能量转换,又是产生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也是形成一切大气过程和大气现象的重要原因。因此是本单元重要的基础知识,在逻辑上起着铺垫作用。

(一)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学生能说出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2、学生能说出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3、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温室效应。

过程与方法:

1、学生能说出大气的受热过程

2、学生能运用图表分析说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保温作用。

3、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生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不同观点间的辩论。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认识大气运动与人们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关系,明确人类活动应如何趋利避害。

2、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

理由:这些都是基础知识和技能,对于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都大有帮助:也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人生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

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

理由:大气的受热过程具体包括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是本章的基础,掌握了这部分知识,也就达到了本节课的要求。所以定为重点:而且该内容较为抽象、难理解,所以定为难点。

二、学生分析

学生对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大气现象比较熟悉和感兴趣,但对于大气的受热过程这一抽象现象感到难以理解,要运用原理来解设一些常见现象,难度更大;而大气的受热过程是本节、乃至本章的基础知识,起着铺垫作用,这必然要求学生深刻理解、掌握、会灵活运用这部分知识。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多媒体演示、导学法和程序法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

四、说学法指导

1、 让学生重视图文转化,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

2、 学习地理知识的观察方法

3、 掌握地理理性知识的逻辑方法

4、 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

理由:本课文字简洁,图象丰富,色彩鲜艳,主题突出。学生学习过程中应紧密联系教材中的插图,将抽象、深奥的大气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图象,弥补同学们感性认识的不足,巩固理性知识,并能灵活运用。

五、课堂设计的整体思路:

本课的指导思想: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以“创设有效问题情境,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为课堂模式。积极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学生活动为课堂主要组织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相互讨论、合作式学习的学习方式。

因此在课堂上,我准备采取整课问题情境与阶段问题情境两部分来进行。创设特定的地理情景,在情景学习中思考、质疑、讨论,达成共识。力争在课堂四十五分钟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参与到课堂中来,在学习中理解,在学习掌握,在学习中提高。

六、教学程序:

基于以上的思路,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教学环节: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归纳总结。

导入新课:

(一)在地球的圈层结构中,地球的外部圈层可分为哪几个层次?(学生思考,并回答)理由:由第一章引入到第二章内容的学习,体现衔接性,自然过渡

(二)创设整课问题情境,整课内容可分成下列几大问题情境:

1、 大气圈——“地球的外套”具有哪些作用?

2、 在赤道处的乞力马扎罗山(5895米),山顶终年积雪,为什么?

3、 深秋季节,农业生产中为了防止晚熟的庄稼遭受霜冻经常在田地间燃起一堆堆篝火,你认为他们这样做对防御霜冻有作用吗?为什么?

4、 在冬春季节,市场上有新鲜的西瓜、黄瓜等。你知道它们是在哪里生产的吗?你了解它们的设计和生产原理吗?

理由: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在每堂课的起始阶段,学生对新课的内容和教师在新课中的教学活动怀有好奇心,注意力也比较集中。教师把所要学习的新知识创设成若干问题情境,用新颖的方式、生动的语言提出来,以满足并强化学生的新奇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为整课内容的学习,打下了很好的铺垫。。

讲授新课:

展示地球外部圈层图,让学生讲解有关大气圈的厚度,低层大气的组成及作用的知识。

理由:作为新课内容的铺垫和开始,教师补充和纠正。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活动1]让学生阅读序言部分、大气的受热过程文字和图2.1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并思考如下问题:

1、大气圈——“地球的外套”具有哪些作用?

2、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什么?

3、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分别属于短波辐射还是长波辐射?为什么?

4、请简述大气的受热过程。

5、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太阳辐射,还是地面辐射?为什么?

理由: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以后,教师应努力保护并经常强化这种积极性。不断创设阶段问题情境是维持学生学习热情,把课堂教学导向深入的好方法。这里所指的阶段问题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围绕每一个整课问题情境创设的一系列小问题。

上述问题的解决,主要培养学生阅读、读图、分析、组织和归纳能力。将学生分成小组,在讨论、合作中完成。教师让学生代表依次回答上述问题,对学生正确回答多加表扬,不足之处,多加启发,也可让其他学生加以补充,教师起点拨作用。充分让学生动起来,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教师建议: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对于用好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图。本人有如下设想:一方面,应将多媒体图重新设计一下,在图上尤其突出太阳辐射(一小部分被大气削弱,大部分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辐射(一小部分地面辐射散失到宇宙,大部分地面辐射被低层大气吸收)、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较多,射向宇宙的大气辐射较少)。第二方面,在学生感性认识储备的基础上,对于这张图要重点精讲一下。

1、对于太阳辐射,我提了如下问题: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多,还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为什么?

2、云量多的时候,对太阳辐射起什么作用?理由是:为后面多云的白天和晴朗的白天气温的高低作了铺垫。最后用“短波进得来,长波出不去”简要概括。

出示思考题:

6、在赤道处的乞力马扎罗山(5895米),山顶终年积雪,为什么?

理由:学生有了以上知识储备,并且有好奇感,能活跃课堂气氛,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相信学生能解决这个问题。

[活动2]关于大气辐射的内容,让学生合作讨论课本31页活动题。本人也将如下调整:活动题按排如下:

1、 大气逆辐射的存在,对地面有什么作用?如果用“大气保温作用”概括,你认为合适吗?

2、 为什么多云的白天气温较低,而晴朗的白天气温较高?

3、 为什么多云的夜晚气温较高,而晴朗的夜晚气温较低?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早春和晚秋晴朗的夜晚?

4、 多云天气和晴朗天气,哪一个昼夜温差大,哪一个昼夜温差小,并思考为什么?

5、根据图2.2分析,为什么月球表面昼夜温度变化比地球表面剧烈得多?

理由: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创设条理明晰,合乎逻辑与学生认知心理特点的阶梯式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由浅入深、一步一步地进行深入的思考的探究。创设阶梯式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

教师建议:再次使用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图,重点突出:

1、大气逆辐射的方向怎么样?2、在夜晚的时候,地面热量的收入和支出分别是什么?3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讲解。

再次出示思考题:

6、深秋季节,北方农民为了防止晚熟的庄稼遭受霜冻经常在田地间燃起一堆堆篝火,你认为他们这样做对防御霜冻有作用吗?为什么?

7、 冬春季节,市场上有新鲜的西瓜、黄瓜等。你知道它们是在哪里生产的吗?你了解它们的设计和生产原理吗?

理由:学生有了以上知识储备,并且有好奇感,能活跃课堂气氛,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引导学生解决这些问题。

以上7题中,1~5层层递进,环环相扣,6~7则是书本联系实际,联系现实生活。

最后:归纳总结:

8、将下列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用方框图来表示。

太阳 地面 大气 宇宙空间

理由:8题是对大气的受热过程的一种变式训练,可以加深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

教师建议:我可先展示多名学生的知识结构。学生个性不同,知识结构图也有多样。让学生自己叙述大气的受热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内化为学生的能力。最后教师展示下图,把受热过程概括为 “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