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鱼教案

彩色鱼教案。

希望这篇"彩色鱼教案"能够对您有所助益,解决您的问题。每位老师在新学期开学前都要认真准备教案课件,精心设计的教案课件是必不可少的。那些注重创造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我们欢迎大家阅读本文,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益处!

彩色鱼教案【篇1】

学习目标:

1、学习色彩的对比知识,理解色彩的要素。

2、掌握色彩对比的处理方法并能运用在绘画中,提高学生用色造型能力考、技巧。

3、掌握色彩对比知识、激发学生用色彩去创造美、表现美、培养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色彩对比的处理方法提高运用色彩的技能。

教学难点:

理解和运用,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实践加深理解。

教学过程:

1、从色彩的色相环中(挂图)进行色彩比较P10示范分析单一颜色的明度变化处理(调节)方法,使学生知道对比色的来源。

2、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色相环找出对比色,并交流对比色的色彩感受。

3、试画一幅物画(老师示范铅笔稿画法),让学生讲讲自己用什么颜色上色,使画面具有明度变化的节奏感。并提示物体明暗的色彩处理。

5、学生定稿后(可自己设计)上色,完成作品。

6、作品评析。

7、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运用对比色设计贺卡。

彩色鱼教案【篇2】

【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读线、论等十一个认读字和你、们等六个书写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

3、在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变化的同时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教具准备

字卡、词卡、燕子、麻雀、黄莺头饰。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猜谜语:千条丝,万条线,掉在河里看不见

同学们,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雨) 板书:雨

2、我们管春天的雨叫什么?(春雨) 补题:春

3、谁认真观察过春雨,它是什么颜色的呢?

学生1:春雨是灰色的。

学生2:春雨是透明的。

学生3:春雨是没有颜色的。

4、同学们,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呢?让我们一起读课文找一找吧!打开书,看第2课春雨的色彩,继续

补题:________的色彩。

二、朗读课文,认读生字,了解感悟内容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抽读字卡,认识生字:

⑴ 读准音,(形式可采用随机叫或开火车)

⑵ 这些字有什么特点,怎样记住呢?(学生说一说自己记字的方法)

提示:趣和题都是半包围结构的。

题和颜都有页。

低字换偏旁就是底字,吹字换偏旁就是欢字。

淋、洒、滴、油四个字都有三点水旁。

线利用数笔画来记忆。特别是右边笔/顷:一二弋戋戋。

⑶ 读一读词语。

争论、问题、有趣、到底、颜色、你们、红花绿草。

3、朗读课文,感悟内容。

⑴ 自读课文,说一说哪些小鸟讨论了春雨的颜色?(小燕子、麻雀、小黄莺)与此同时老师板书。

⑵ 他们是怎样回答的?请三位同学戴上头饰向大家展示。(读课文的 内容)谁听出来了,他们说春雨是什么颜色的?

板书:

绿红黄

彩色鱼教案【篇3】

课题:色彩的对比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欣赏 评述

教学目标:

1、学习和运用色彩的对比知识,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色彩的对比。

2、引导学生正确表达自己对色彩的感觉,提高学生画色彩画的兴趣。

3、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学习好方法,感悟色彩的强烈对比效果。

教学重难点:

1、从感受色彩对比以及产生美的效果,培养学生对色彩美的表现力。

2、大胆运用色彩对比知识于练习中。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新课:出示冷暖色两幅图片

a、请说说你对这两幅画的感受。

b、组织学生用油画棒按色相推移排列成一个色环。

2、新授:

(1)师出示课件“色相环、对比色、补色”。

我们生活的环境里,因为有了鲜艳的色彩对比,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丽。今天我们继续来认识在色彩中对比最强烈、最鲜明的颜色。我们称两个相互作为补色的颜色为对比色。

(2)师出示色彩的对比图片课件。学生了解色彩知识,感受。

(3)欣赏和分析

a、欣赏民间年画,谈一谈运用了哪些对比色?说一说你有什么新的感受。

b、绘画中色彩的运用(进入绘画色彩的运用版块)。

c、谈校园的色彩,师引导,并对学生进行珍惜校园美的教育。

(4)生活中色彩对比的运用

(5)师生总结梳理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学生作品展评:

五、收拾与整理

《色彩的对比》教案及教学反思

乐亭镇井坨小学 王学文

教材版本:冀版《美术》教材第11册第1课

教学设计思路:本课主要是要让学生发现什么是色彩对比,它在生活应用在哪些方面。这些是通过一些师生互动游戏、欣赏生活与大自然的图片、多方面引导学生在了解、感受色彩对比美的特点,让学生了解色彩的视觉规律,进而运用色彩对比的视觉规律来表现美。也为下节课色彩调和奠定基础。学生人数为30人,在课堂教学中以小组的形式分成六组,目的是便于孩子们上课材料的分发使用和相互学习。

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和讲解。让学生理解什么是色彩对比。

(2) 通过分析生活和艺术作品中的色彩效果,使学生在感受色彩对比的形式美感等同时能初步运用色彩对比规律。

教具、学具:

1.各种生活中有明显色彩对比的图片。

2.老师准备十二色相环及各种彩纸动物剪影。

3.学生准备的作业纸、各种条状或块状彩纸。

课堂教学实录:

一(师生互动激趣,创设情境)

1.师:今天开始讲课前我们先做一个小游戏:我说一个字或词,看谁反应最快说出它的反义词。课堂气氛轻松,这时抓准时机进入下一个环节。)

2.师:我们刚才说的那些词在大自然是常见的现象。(观看大自然的图片)这些出现在大自然中反差比较大的现象我们称它们为什么现象?生答:对比现象。

3.

刚才你们的反应很快,现在老师考考你们的眼力:师:这有两张图片,我每张图片只放2秒钟。看看谁能看出图片中是什么?(放图片两张:一张是红色的小鱼周围是绿色的小草,一张是猫头鹰灰褐色的与周围环境很类似)学生第一张比第二张容易识别。为什么第一张图片我们一下子就能分辨出来,而第二张图片分辨起来要困难些?引出物体与背景间存在色彩对比:色彩中也存在对比,我们称之为色彩对比,教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色彩的对比》。(出示课题)

二、(边说边学

自主学习)贴(强烈对比的字和色相环)

师:给你们一分钟的时间在你们手中的水彩笔中找出你认对比最强烈的颜色。(学生积极动手找,老师这时把十二色相环贴在黑板上。找完后学生有的把找到的色都举起来了。)生1:我找的是绿色和黄色。生2:我找的是蓝色和红色。生3:我找的是绿色和红色。生4:我找的是黑色和白色.师:黑色和白色不属于色彩范畴,是无色系,这节课我们不作探讨,以后我们在讨论它。(学生一边说一边把色在色相环中标一下位置。)

师:我们来看看谁找的对比更强呢?(拿出学生说得三色卡蓝和黄黄和紫)这三组颜色那组颜色对比强呢。学生生齐声说:红色和绿色。师:它们在色相环中成多少度角?生:180度。师:在色相环中成180度的,也就是直线对应的两个颜色对比最强,例如:蓝(老师在色相环中画一直线)让学生说相对应的强对比色。师:蓝色和红色,不看绿色和红色,与绿色和黄色比相对对比强,绿色与黄色相对对比弱(一边说一边把相对写在黑板上,来强调色彩的对比是相对而言的),在色相环中呈120-180度的为强烈对比,90-30度之内的为柔和对比。(出示板书:柔和对比、强烈对比)

三、(启发引导

拓展思维)

1.

师:我们除了可以利用色彩对比美化我们的生活之外,还可利用它的规律在生活中做一些其他的用途。(课件观看图片)

师:清洁工的衣服为什么是橘红色的?学生一起答:醒目,突出,防止别人撞他。师引导提醒:这种色与周围环境。学生一起说:对比强(引导学生观察事物比较的观察)师:动手术的医生为什么穿绿色的?学生议论纷纷。师:色彩对比除了前面我们说得给人们影响,强烈的互补色还可以缓解人的疲劳,因为血是红色的,与绿色的衣服是互补色,这样穿医生可以

更好的做手术。

2.

师:这个同学说得太好了。你们知道吗,动物也是大自然中运用色彩对比的高手?他们运用强烈对比或柔和对比来保护自己。(欣赏分析4-5张图片后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

四、(动手实践

练习掌握)

师:现在老师这有许多动物,你们利用现有的工具和材料来帮助他们恐吓敌人,或者隐藏起来保护自己吧。出示一张范画来说明制作方法:用色块或色条来隐藏动物。老师巡视指导,学生制作中提问:注意(是先贴背景还是先贴动物呢?先贴中间还是先贴边上?)

五、(展示评价

谈论应用)

分别找出几个强对比和弱对比的作业到前面展示。提出作业评价要求:

谁在来说说你的作品用了哪些色,用的是强烈对比还是柔和对比?你用你的作品中的色打算作什么呢?学生上来说。一堂课在愉悦的气氛中结束。

色彩的对比》教学反思

色彩是绘画的形式因素,是艺术表现的语言之一,它不仅是一门知识,也是一样工具,所以在小学阶段,就开始慢慢的让学生了解色彩,并掌握简单的色彩知识。虽然小学阶段的色彩知识比较简单,但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色彩的对比》是五年级下册的一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色彩的色相对比,认识对比色。我在讲这节课时,课前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和颜色有关四字词语,其目的是让美术课和语文课有机的整合,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由关于色彩的词语导入新课,然后由学过的色彩知识——三原色和间色引出色相环,因为美术课中的色彩知识不多,新旧知识之间不连贯,这样设计也是让学生回忆早已学过的知识,由已知引出未知。学生了解认识色相环之后,分组进行涂色游戏,两组选择同类色,一组选择邻近色,两组选择色环中位置相对应的颜色,也就是对比色。这样设计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色彩带给自己的感受。学生涂完色之后,将作品贴在一起,然后,让学生观察,哪幅作品最吸引你,为什么?由此总结出,色相环中,距离较紧的两种色相比较,视觉效果不强烈,对比弱;距离越远的两种色相相比较,视觉效果强烈,对比强,这两种颜色是对比色。学生在色环中找一找那些颜色是对比色,选一组自己喜欢对比色,进行绘画练习。

上完这节课后,觉得有两个地方没有达到设计效果,第一是课前,让学生说有关颜色的四字词语,学生说的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五光十色,都挺好,这也是我设计的本意,但也有学生说,黄道吉日,红杏出墙??而不是花红柳绿,姹紫嫣红等这些形容颜色的词,我觉得可能和我的提问有关,如果我说请同学们说一说形容颜色的词,可能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第二是让学生说一说哪幅作品最吸引你,我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感受到运用对比色的作品视觉效果更强烈。其实学生也都感受到了,有些学生说运用对比色的作品太亮了,不喜欢,所以觉得最吸引自己的是其他的作品;还有学生说,有两幅放在一起作品都是绿色为主,面积大,所以最吸引自己的是这两幅作品。其实这两位同学在分析的时候都讲出了自己的理由,而且,对色彩对比的感觉都很对,第一位同学说运用对比色的作品太亮了,恰恰就说明这幅作品最吸引他的目光,只不过他不喜欢,所以他觉得不吸引他。第二位同学认为绿色面积大,所以吸引他,也对,色彩对比中的面积对比,如果我把两幅作品分开放就不会出像这种情况

了。

由此,更让我觉得,教学设计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得到检验,课堂中出现的或多或少的问题只有在不断的反思中才能解决

彩色鱼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学习和了解色彩的视觉规律,引导学生感受色彩对比的形式美感,能初步运用色彩的对比完成一幅作业。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色彩造型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热爱生活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色彩的对比关系,感受对比的形式美感。

教学难点:

艺术实践中对比色的选择与搭配。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感受色彩

1、观察两个大小不同的物体。提问:它们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你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对比现象?

3、明确对比概念。

4、比较两张美术作品。

5、生活中有很多对比现象,在色彩世界也是一样,有很多对比。

6、出示课题

二、运用色彩体验创新

1、哪些色彩是对比色?

2、引导学生分析色相环中的色彩,找出对比色。

3、出示色卡,请学生挑出几组对比色。

4、生活中的对比色。

提问:我们周围哪儿有对比色?

5、观察教材上的图片,找出有哪些对比色?给你什么感受?

6、分析课本上画家作品。提问:画面上用了哪些对比色?有什么作用?

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运用色彩的对比进行民间工艺品色彩设计。

1、为学生提供民间工艺品设计图。

2、分析如何用对比色设计颜色。

辅导学生完成作业,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给予指导和帮助。

三、展示交流评价

1、自评。

2、小组互评。

3、展示作品。

教学反思:

《色彩的对比》是五年级下册的一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色彩的色相对比,认识对比色。上完这节课后,觉得有两个地方没有达到设计效果,第一是课前,让学生说有关颜色的四字词语,学生说的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五光十色,都挺好,这也是我设计的本意,但也有学生说,黄道吉日,红杏出墙……而不是花红柳绿,姹紫嫣红等这些形容颜色的词,我觉得可能和我的提问有关,如果我说请同学们说一说形容颜色的词,可能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第二是让学生说一说哪幅作品最吸引你,我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感受到运用对比色的作品视觉效果更强烈。其实学生也都感受到了,有些学生说运用对比色的作品太亮了,不喜欢,所以觉得最吸引自己的是其他的作品;还有学生说,有两幅放在一起作品都是绿色为主,面积大,所以最吸引自己的是这两幅作品。其实这两位同学在分析的时候都讲出了自己的理由,而且,对色彩对比的感觉都很对,第一位同学说运用对比色的作品太亮了,恰恰就说明这幅作品最吸引他的目光,只不过他不喜欢,所以他觉得不吸引他。第二位同学认为绿色面积大,所以吸引他,也对,色彩对比中的面积对比,如果我把两幅作品分开放就不会出像这种情况了。由此,更让我觉得,教学设计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得到检验,课堂中出现的或多或少的问题只有在不断的反思中才能解决。

彩色鱼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借助故事中神奇的想象,引导幼儿关注蔬菜的颜色特征和作用。

2、引导幼儿根据故事的情节线索自主表达,大胆进行仿编。

教学重点:

引导幼儿关注蔬菜的颜色特征和作用。

教学难点:

让幼儿大胆进行仿编。

教学准备:

1、《彩色牛奶》故事课件

2、各种蔬菜

3、自制奶牛图片每组一张

4、各种小动物头饰(数量要多于幼儿人数)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教师出示奶牛图片并提问:这是谁?它有什么本领?奶牛身上挤出的牛奶是什么颜色的?你见过从奶牛身上挤出的各种颜色牛奶吗?

教师:这是一头神奇的奶牛,从它身上可以挤出各种颜色的牛奶,这是怎么回事呢?听了老师讲的故事《彩色牛奶》你们就明白了。

二、理解故事,尝试表达

1、教师完整讲述故事,提问幼儿:

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牛大叔带来的奶牛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小动物喝了有颜色的牛奶,发生了什么有趣的现象?

教师:小动物能变回原来的颜色吗?让我们再来欣赏故事。

2、播放课件,理解故事内容

①播放第一、二段课件内容,提问幼儿:

谁来了?

小白兔给奶牛吃了什么?(引导幼儿学习说:黄黄的胡萝卜)

奶牛吃了黄黄的胡萝卜就挤出什么颜色的牛奶?

小白兔喝了变成了什么?

②播放第三段课件内容,提问幼儿:

谁又来了?

小黑猫给奶牛吃了什么?(引导幼儿学习说:绿绿的青菜)

奶牛吃了绿绿的青菜就挤出什么颜色的牛奶?

小黑猫喝了变成了什么?

③播放第四段课件内容,提问幼儿:

谁来了?

小花鹿给奶牛吃什么?(引导幼儿学习说:紫紫的茄子)

奶牛吃了紫紫的茄子就挤出什么颜色的牛奶?

小花鹿喝了变成什么?

教师:我们一起来试一试,把这段话连起来说一说。(小花鹿给奶牛吃紫紫的茄子,就挤出紫紫的牛奶,小花鹿喝了变成了一只小紫鹿。)

④播放第五段课件内容,提问幼儿:

又有谁来了?

灰狐狸给奶牛吃什么?(引导幼儿学习说:红红的西红柿)

奶牛吃了红红的西红柿就挤出什么颜色的牛奶?

灰狐狸喝了变成什么?

教师:谁能将这段话连起来说一说?(鼓励幼儿大胆表述)

⑤播放第六段课件内容,提问幼儿:

小动物能变回原来的颜色吗?

怎么变?

小动物有了这头奶牛心里感到怎么样?

为什么?

教师小结:不同颜色的蔬菜有不同的营养,小朋友要什么菜都吃的身体才能强壮。

三、自主游戏,大胆仿编

1、教师:森林里的小动物知道牛大叔有这样一头神奇的奶牛,都想过来喂奶牛吃各种蔬菜。小朋友猜一猜,又有哪只小动物来了?它会给奶牛吃什么蔬菜?挤出了什么颜色的牛奶?喝了变成了什么?

个别幼儿表达

2、幼儿分组游戏:我喂奶牛吃蔬菜

幼儿自选头饰扮演一种小动物,选择一种蔬菜喂奶牛,并讲讲给奶牛吃什么颜色的蔬菜,挤出什么颜色的牛奶,自己变成什么颜色。

教师巡回观察,对幼儿叫不出名字的蔬菜予以提示。

彩色鱼教案【篇6】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线、论"等11个生字,《春雨的色彩》教案。会写"你、们"等6个字。

2.愿意和同桌合作认读生字、用自己的方式识记生字词。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

4.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有主动积累词语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

教师用有关雨的谜语导入新课,学习本课生字、词语。在掌握生字的基础上学习这篇课文。本课采用合作学习为主的教学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变化的同时,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中句子的意思。

2、结合搜集查阅的资料和制作的课件,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及思想感情,丰富语言积累。突破方法: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学词。利用图画和多媒体帮助,通过反复朗读,角色表演理解句子课文,体会思想感情。难点: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突破方法:能够创造性地处理使用搜集的材料,并能主动地与同学进行合作学习。通过体验朗读,情境感悟。

三、教学准备

1、搜集描写春天的成语、古今诗人的诗歌。2、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音乐导入,激发兴趣

1.导语:春天到了,各种各样的花争先开放,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小草也探出了小脑袋,小树也伸出嫩绿的小手,多美啊!咦,下雨了!听--

2.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春雨,并配上春雨声。

3.说说春雨声音是怎样的?

4.仔细看,春雨像什么?用"春雨像…"练习说话。(如像牛毛,像细丝…)

二、品读第一自然段。

1.师:春雨在小朋友的眼中是那么美。有一段描写春雨的句子,你们能不能也读得很美呢?

2.利用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师生共同评议。

3.想一想,春雨与夏天的雨有什么不同?

(1)引导学生再读第一自然段,读好"沙沙沙,沙沙沙"。

(2)联系实际说说,你在雨中最想做什么?

把孩子的'情感移入文境,再次去感受文本,感受春雨之美。

三、初读课文,引出课题

1.创设情境:听,谁来了?(放鸟叫声)噢,原来来了几位小鸟朋友。咦,它们唧唧喳喳在说什么呢?小朋友想知道吗?

2.请读课文的1~5自然段。

学生自由读,要求:①读通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看看拼音多读几遍。②看看我们的小鸟朋友叫什么名字?③它们在干什么?

3.交流:

①我们的朋友叫什么名字?

生答,师板书小燕子、麻雀、小黄莺。

②它们唧唧喳喳地在干什么?

4.出示课题:春雨的色彩(引导学生读好课题。)

四、学习生字

1.我们的小鸟朋友给我们带来了几位生字宝宝。看,这些生字宝宝都笑眯眯地看着我们,等着我们去跟它们交朋友呢。你有什么好办法不仅记住它们的名字,还记住它们长什么样?

2.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线论趣题底颜淋洒滴油欢

(1)学生自由拼读。

(2)带拼音齐读后去拼音齐读。

(3)同桌合作,拿出生字卡片互读,并介绍识字的方法。

(4)开小火车读生字,用"欢""题""滴"组词。

3.在这些生字宝宝中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自由说。例:"淋、洒、滴、油"都有三点水;"线、论、颜、淋、洒、滴、油、欢"都是左右结构的字等等。

4.游戏猜字。

(1)春雨落在树林前。(淋)

(2)动作表演:滴管滴水(滴);洒水壶浇水(洒)。

5.检查巩固:全班快速读字词卡片。

赋予生字生命,使学生感到亲切,愿意与它们交朋友。在交朋友的过程中认识了生字,记住了字形,孩子们不觉得乏味。

五、细读课文,感知课文

1.把生字宝宝带到课文中再读读,边读边想想:我们的朋友各自说春雨是什么颜色的?

2.反馈,学生回答,教师在小燕子、麻雀、小黄莺图片的旁边板书"绿""红""黄",教案《《春雨的色彩》教案》。

六、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在这些颜色中,你最喜欢春雨是什么颜色的?选择你喜欢的颜色美美地读一读。边读边想,小鸟为什么要说春雨是这种颜色的?

2.学生自由读。

3.品读美句。

(1)谁能读一读你喜欢的颜色,让同学们都能感受到你是真的喜欢。

(2)指名读、比赛读3~5段,师生共同评议。

4.师生齐读3~5段。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选自己喜欢的颜色读,给学生自主感受的机会。以读为主,以读促情,引导他们发现阅读的乐趣。

七、写字

1.出示本节课要写的字"你""们"。

2.请学生读一读,说说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3.请学生在书上各描一个,看看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4.教师根据学生的提示在黑板上范写一遍。

5.学生练写,展评。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自己先描写,发现如何把字写漂亮,然后提醒老师和其他同学,这样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写字的兴趣。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春天是一幅七彩的画,是一首优美的歌,是一个讲不完的故事。春姑娘带着春雨娃娃来了。上节课我们跟春雨娃娃交了朋友,让我们一起把课文背诵一遍。

二、巩固生字,组词

春雨娃娃还带来了美丽的春花,让我们摘一摘。1课件出示:线论趣题底颜淋洒滴油欢读生字。(个别读-小老师带读-集体读)

2.出示生字卡片"滴""欢""题",学生组词。

3.读一读书上"读读说说"中的词语。

4.任意选择生字;分小组互相组词。

三、读好3-5自然段,感受春雨的美

1.在春雨的滋润下,大地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不知什么原因,田野里飞来一群小鸟。这群小鸟在干什么呢?(它们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

(1)你从哪里看出来的?齐读第二段。

(2)在生活中你和爸爸、妈妈、同学争论过问题吗?怎么争论的?

结合日常生活体验:大家为了一件事情,都说出自己的看法,你一言,我一语,你一句,我一句,谁都想说服别人,这就叫"争论"。想知道小燕子、麻雀、小黄莺是怎么争论的吗?这群鸟儿在争论什么问题?

2.自由读3~5自然段。(教师随堂巡视,指导读书的方法,并及时鼓励、表扬会读的小朋友。)

3.集体交流。

学生读,教师板书:

燕子绿色的

小麻雀红色的

小黄莺黄色的

4.理解小鸟眼中春雨的色彩。

你喜欢哪只小鸟?你最喜欢谁,就把谁说的话多读几遍。

绿色

A.你能把小燕子的话读一读吗?为什么这么读啊?(出示:春雨是绿色的…柳枝也绿了。)其他的小朋友能试试吗?

B.自由读感悟。说说你还知道了什么?

C.你们觉得这情景怎么样?那你们能把这种美表现出来吗?(自己试读,指名读,评议)喜欢做小燕子的站起来齐读并表演。

红色黄色

A.你最喜欢谁说的?说说理由,用上"因为…所以…"。

B.指导朗读。(美、争论)

5.角色表演,感受春雨的美。

过渡:同学们,假如你们都是可爱的鸟儿,"小燕子""小麻雀""黄莺"赶快飞到你的好伙伴身边,告诉他们春雨是什么颜色的?

(1)分小组小组,分角色,读一读。

(2)指名小组练习,评价,再指名表演。

(3)请小组内的同学们分角色戴上头饰,汇报朗读。

4.互相评价,加深感悟。

(1)小鸟们对春雨的色彩看法不一,都认为自己说得对,所以争论得很激烈,你们觉得刚才那组同学读得怎样?

(2)请你感悟当时小鸟们的心情,读出小鸟们争论时说话的语气,可以加上动作辅助朗读。

(3)再请一组同学戴上头饰加上动作,汇报朗读。

5.找出描写春雨落下来样子的词语(落、淋、洒、滴),感悟用词之美,指导朗读3~5段。

联系学生生活,理解"争论",巧妙推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进程。

四、美读第六自然段

雨不停地下,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春雨是怎样说的。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2.请你打开书,自己读一读。思考:春雨为什么下得更欢了?

3.体会"沙沙沙"的读法。引导学生体会,读"沙沙沙"时,语气要逐渐加强有力,注意与开头一段的区别

启发学生由表及里,逐步深入,训练学生的语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五、小结拓展

植物的生长与春雨有关,在春雨的滋润下,树叶吐绿,花儿盛开,大地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所以,春雨的色彩是美丽的。

1.想象说话,激发对春雨、对大自然的爱。

(1)春雨真美!给大地披上了彩衣。在小动物的眼中,春雨还可能是什么颜色的?会落到什么地方呢?

(2)按句式说一说。

春雨是。你们瞧,春雨落在,就了。

(3)小朋友,让我们睁开明亮的眼睛去观察春雨吧!那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课件出示春雨姐姐的话:

亲爱的小朋友们,我本身是无色的,透明的,但能给大地带来万紫千红。

2.画一幅画,展现春雨的色彩。

3.从课文或课外读物中搜集描写春天的词语,读读记记。

板书设计:2、春雨的色彩

小燕子落、淋绿色

麻雀洒、滴红色

小黄莺落、落黄色

(2月23日星期三2、3节)

MSN(中国)

GZ85.com扩展阅读

五彩鱼教案


在上课之前,准备好所需的教案和课件是非常重要的。每位老师都要亲自撰写教案和制作课件。这不仅有助于提前了解教学内容,还能够迅速整理各个知识点。本文是一篇非常值得推荐的“五彩鱼教案”文章,我们提供的建议仅供参考,最终决策需要您自行做出。

五彩鱼教案 篇1

知识目标:

认识15个生字,学会其中12个;正确读写“腾云驾雾、漫山遍野、闪耀、拇指、镰刀、石笋、起伏、丘陵、折光镜”等词语。

能力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四自然段。

情感目标:

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及其成因,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出示课题:五彩池

2.传说的五彩池在什么地方?是什么颜色?作者又是在什么地方见到的?它又是什么颜色的呢?

二、初读课文。

1.五彩池在什么地方?

2.作者见到的五彩池是什么颜色?

3.形成池水不同颜色的原因是什么?

三、默读课文,讨论主要内容。

这篇文章讲藏龙山上有许多形状不一、深浅不同的水池,它们在阳光的照射下,会闪出各种颜色的光辉,原来是因为池底有高低不平的石笋,阳光透过池水射到池底,石笋就把阳光折射成各种不同的色彩。五彩池真美。

四、指名学生读课文。

五、自学本文生字、词。

1.正音:

2.解词:

六、布置作业。

1.本课生字每字组三个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齐读。

1.传说的五彩池在什么地方?

2.传说中的五彩池的池水是什么颜色的?

3.听了奶奶的故事后,作者想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4.作者看到了五彩池,它在什么地方?

5.作者看到的五彩池和瑶池是一样的吗?从哪一句看出是不一样的?说明了什么?

6.作者亲眼看到的五彩池是什么样的?这神奇的五彩地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二、学习2至5自然段,自由读。

1.作者在藏龙山看到了什么?(遍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池。)

2.从“漫山遍野”、“大大小小”可以看出什么?(藏龙山水池数量多,而且大小不一。)

3.这些水池有什么特别之处?(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辉。)

4.这些水池太美了,作者把它比喻成什么?(铺展着巨幅地毯上的宝石。)

5.水池的大小各不相同,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找出比喻句,说出把什么比作什么?

6.池边什么样?水池各是什么形状?说出作者把不同形状的水池分别比作什么?

7.把这个自然段出现的比喻句读一读。

8.多可爱的水池啊,多么令人惊奇。但更令作者惊奇的是什么?(同一条溪流,流到各个水池里,颜色却不同了,有的池里的颜色还不止一种,可是舀起来看,什么颜色也没有。)

9.池水的颜色各有哪些?

10.不同开头的水池和不同的颜色真使人惊奇,大家想看一看这神奇的五彩池吗?

11.形成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是什么?在文中画出有关句子读一读。(原来池底长着许多石笋——把阳光折射成各种不同的色彩。)

1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原因有三点:①池底长着形状各异、高低不平的石笋;②石笋表面凝结着一层石粉;③阳光射到地底,石笋就将阳光折射成各种不同颜色。)

13.这就是人间的五彩池,人间的五彩池比神话中的瑶池更美丽,为什么呢?(因为水池周围的树木花草长得很茂盛,五光十色的倒影使油水更加瑰丽。)

14.小结:

作者在藏龙山看到五彩池,他异常惊奇。接着作者从水池的数量、形状、颜色以及产生不同颜色的原因,都一一作了具体地介绍,不但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也使我们领略到五彩池的神奇、大好江山的美丽。

三、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1.齐读最后一句。

2.填空:

四、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彩鱼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感知各种豆类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大胆表述豆类的特征及用途。

2、了解、认识各种豆类食品,激发幼儿喜欢吃豆类食品。

3、联系已有经验,大胆创作。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5、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大胆表述豆类的特征及用途

活动难点:利用豆类的不同颜色,大胆表现豆贴作品。

活动准备

1、每张桌子放置黄豆、豇豆,蚕豆各一的三瓶豆罐

2、各色各类豆子(绿豆、芸豆、四季豆、豌豆……)

3、相关豆类食品

4、一幅贴好的豆宝宝作品。

活动过程

激发兴趣—→自由探索—→交流讨论—→创作表现

1、激发兴趣

(1)、在每张桌子上放置黄豆、豇豆,蚕豆各一的三瓶豆罐。

请幼儿摇一摇、听一听、猜一猜里面藏了哪位豆宝宝。

(幼儿操作后自由交流)

(2)、幼儿打开罐子,看一看里面到底藏了哪种豆豆。

2、自由探索

(1)、师:这些豆豆为什么会发出不同声音呢?请你们从每个豆罐里取一粒豆宝宝,放在手心里看一看,和朋友说一说,它们长的怎么样?(颜色、大小、形状不一)

(2)、师:除了你们桌上的豆宝宝,老师今天还给你们带来了几种豆宝宝,小朋友么看看它们又长什么样?(教师和幼儿一起说一说名字和样子)

(3)、师:在这些豆豆里,你喜欢哪种呢?为什么?(幼儿相互讨论)

(4)、师:对,豆宝宝的本领可大了,它能做成很多好吃的食品。现在,我们就看看到底有些什么食物,看看我们喜欢的豆宝宝在那里变成了什么?(幼儿间交流,教师指导)

3、交流讨论

(1)、师:你们在老师手上看到了什么?是由哪种豆宝宝做成的?我看到了豆腐皮、黄豆酱油……它们是用黄豆做成的;

(2)除了这些东西以外,小朋友们还知道哪些食物是由豆宝宝变成的呢?(老师和幼儿一起讨论)

小结:豆宝宝不仅可以做这么多好吃的食品,而且都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所以,我们小朋友要多吃、常吃豆类食品,使我们的身体长的棒棒的。

(2)、师:除了这些豆豆外,你们还认识哪些豆豆呢?

幼:青豆、黑豆、……

4、创作表现:

(1)、师:看老师手里的贴图,是用什么贴成的?

(2)、师:这些豆豆都穿着漂亮衣裳、五颜六色,我们小朋友能不能用它们装饰图画呢!请你们来试一试,用五彩豆来摆一幅自己喜欢的图画?小朋友们可以一起讨论拼什么?用什么豆(一种或多种)(3)、幼儿自由结伴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5、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回家之后再找找还有什么豆宝宝?并且可以做出什么食物来?可以问爸爸妈妈,也可以查资料。

教学反思

这次教学活动幼儿兴趣浓厚,能根据声音辨别不同种类的种子。:在活动中,教师是观察者、倾听者,也是指导者,适时地点拨和引导,能起到推动和引导的作用,而幼儿才是主体。幼儿主体性表现得不足或过甚,都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在让幼儿用豆宝宝贴画的过程中,幼儿们都贴出了自己心中的图画,老师让小朋友们分别评价别组小朋友的豆宝宝贴图,有的小朋友在评价时就说了这样的话:他的房子不像,都没有门和窗,她的五角星不像,只有四个角,等等。而被评价为好的图,是小朋友模仿老师而贴成的。小朋友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评价?他们这样评价我们能理解,但如果老师都这样就完全错了。大班孩子的思维是直观而又简单的,他们在表现事物的过程中,抓住的是它们明显的特征,而不会考虑很多。我想作为老师不应以成人的眼光去理解、去给予,而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孩子有他们自己的想法、有他们独特的自我表现方式,尊重、肯定对于孩子来说是更重要的。

五彩鱼教案 篇3

(一)比较不同,强化理解

通过前面的学习,谁能说说五彩池和瑶池有什么不同?

(可引导学生从数量的多少,规模的大小,现实与传说等角度谈理解。)

(二)激情朗读

是啊,现实中存在的五彩池要比神话故事中的瑶池更美丽、更神奇!面对这人间的仙境,作者发出了由衷的赞叹,齐读最后一段。

(三)对于作者“五彩的瑶池就在人间,不在天上”的感叹,你有什么理解?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回顾一下前面的学习,我们对预习时读懂的内容又有了新的理解和感受,并且自己解决了一部分不懂的问题,还有一些问题,像五彩池是怎样形成的?池里的水是从哪儿来的?石笋上怎么会凝结着一层石粉等等,我们课上不可能解决了,同学们可以在课下通过各种渠道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在这儿,老师向大家推荐《中国名胜经典》这本书,课下可以传阅一下,相信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意图:对于学生感兴趣而又无法在课堂教学中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课外资料等渠道自己解决,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课内知识的学习也得到了拓展和延伸,有利于学生投入实践活动和综合学习中去,拓宽语文学习的领域。

五彩鱼教案 篇4

一、活动名称:

五彩豆

二、设计思路:

1、 幼儿在小班对豆类虽有一定的认识,但都比较粗浅,为了引发他们对豆类的进一步探索欲望,设计了“五彩豆”活动,利用豆类的特征,鼓励幼儿猜一猜,引出四种豆(黄、绿、红、黑(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尝一尝,感受豆类食品的不同风味。

2、 科学活动是一项综合性活动,可以融入多方教育,如:体育、数学、语言等,让幼儿在玩的同时也能多观察、多动脑,把反复比较,最终得到成功的快乐。此次活动充分体现“做中玩、做中学、做中求进步”的教育思想。

三、活动目标:

1、 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快乐。

2、 在感知各种豆类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大胆表述豆类(黄豆、绿豆)的特征(颜色、形状、大小)及用途,了解、认识各种豆类食品,激发幼儿喜欢吃豆类食品,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

3、 复习1—4序数的序列感,理解1—4数的实际意义。

四、活动重点及难点:

1、 重点:大胆表述豆类(黄豆、绿豆)的特征及用途。

2、 难点:表述豆类的用途。

五、活动准备:

1、 小货车(四轮的20个),四种豆粘贴的一只青蛙。

2、 每个幼儿四粒豆(用盒子装好)。

3、 相关各种豆制品。

五彩鱼教案 篇5

这篇课文讲了“我”到四川松潘旅游时,在藏龙山上看到五彩池的情景。课文生动地描写了五彩池的美丽景色,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表达了“我”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

课文重点讲述了五彩池的数量、大小、颜色、深浅、形状以及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一是池底长着许多形态各异、高低不同的石笋;二是阳光折射的作用;三是池边茂盛多彩的树木花草在池水中的倒影,使池水瑰丽多彩。

文章从奶奶讲的神话故事引入,引出了人间的五彩池。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句,把五彩池描写得生动形象、多姿多彩。而结尾讲“五彩的瑶池就在人间,不在天上”,与开头呼应,给人以意味深长之感。

一、知能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写会10个生字。积累部分好词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并练习边读边展开想象。根据课文的描述,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指导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五彩池的成因,感受它的美丽神奇。

二、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三、方法学习:

进一步学习边读边想象的读书方法,以读有所感、读有所悟。

1、了解五彩池的成因,感受其景色美丽。

关于课文:

1、课前教师可以准备五彩池教学挂图,或能表现五彩池特点的投影片或课件,或让学生曲收集五彩池的风光图片,也可以让学生上网查阅五彩池的有关文字资料。

2、从课题入手,启发学生质疑,引导学生探究的兴趣。根据学生质疑情况安排课堂教学内容;然后启发学生通览全文,交流对这篇课文的总体感受。

3、对于本课重点内容,即学生提出的重要问题——五彩池的特点以及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也可以采用自学与合作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如果学生的能力较强,也可以就这两个问题全班展开研读。把小组讨论与集体讨论学习结合起来,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来参与学习。

4、这篇课文内容丰富,语句优美,描写的色彩艳丽,让人充满神奇之感。首先要让学生理解五彩池的“奇异”,再进一步感受“五彩的瑶池就在人间,不在天上”。从而体会作者对神奇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5、课文中理解五彩池池水的成因这一部分比较困难,这也是课文的.重点,在解决这一重点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读第4自然段,进行探究性讨论交流。如有条件可用课件展示,也可以用三棱镜演示阳光折射作用,最后师生归纳其成因:①池底有形状各异、高低不平的石笋;②石笋表面有石粉;③阳光折射;④花木的倒影。

6、这篇课文景美,文也美。教学中应诱导学生反复朗读,读出作者初见五彩池的惊喜之情,了解池水颜色不同的原因时的喜悦之情,从而感受到五彩池的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理解内容之后,做到熟读成诵。

关于生字:

本课生字词较多,易读错的字有:“哄”应读“hǒng”,多音字“藏”在这里读

“cáng”,“折”读“zhé”等。教师要提醒学生,易写错的字:“仑”与“仓”。学习生字的过程中可随即写一写“语文天地”中的“比一比,组成词语”“抄一抄”等有关题目。

本课生僻字较多,教师可鼓励学生查字典,也可以由教师列在黑板上,让学生把拼音抄在课本上。

1、请从课文中找出描写景物的成语抄下来,另外可以根据自己平时的积累再写出几个来。

2、自己或与同学合作创造条件,验证五彩池底石笋折射阳光的原理。并把自己的实验过程记述下来。

昆仑山——著名山脉,在新疆、西藏和青海境内。

瑶池——神话中西王母所住的地方。

石笋——石灰岩洞中直立洞底的碳酸钙淀积物,常与下垂的钟乳石上下相对,是由洞顶滴下的水滴中含有的碳 酸钙沉淀堆积而成,外形如笋,故名石笋。

五彩池——位于四川省西部的藏龙山海拔2995米处,长度仅为100.8米,均宽56米,均深6、59米。五彩池的水是从长海里浸过来的,当池水涨到一定高度时就又浸漏出去。所以,常年水不深,但也不干涸。它深藏于海拔较高的翠林之中,翠蓝色的湖水中镶嵌着淡绿、乳白、鹅黄、瓦灰等色块,酷似一颗颗瑰丽的宝山。五彩池在九寨沟众海中最小,它的色彩却最为斑斓。透过池水,可见到池底岩面的石纹,由于池底沉淀物的色差,以及池畔植物色彩的不同,原本湛蓝色的湖面变得五彩斑斓。

腾云驾雾:传说中指利用法术乘云雾飞行。现在用来形容奔驰迅速。

五彩鱼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借助重点词句背诵第1自然段。

2.理解奇异、神奇、呈现、漫山遍野、赞叹的意思,会用不但而且写一句话。

3.感受五彩池的形态美和色彩美,受到自然风光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1、通过学习第二、三自然段,引导学生边读边展开想像,了解五彩池的特点以及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

2、积累语言。

第1课时

初读,激趣质疑知神奇

(一)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新词意思。

2.初读课文,说说五彩池有哪些特点,理清课文脉络。

(二)教学过程

1、讲故事激趣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2.初读课文,感知文意。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中的五彩池,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以下交流随机出现: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板书。)

水池形状多(真不错,能把读懂的意思直接说出来。)

池水颜色多

四川藏龙山

五彩池的水的颜色真鲜艳

其实五彩池的水都是清水

石粉能反射阳光

3、质疑问难,点然学趣

(1)、同学们学习得很认真,自己读懂了这么多。那学习当中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

其他同学注意,要认真听同学的问题,看他提出的问题你想到了吗?你有办法帮他解决吗?

以下交流随机出现: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板书。)

池水颜色多的原因?

池水的颜色为什么会变化多端?

为什么叫五彩池?(能针对课题提出问题,不错。)

什么是石粉?是哪儿来的?(看来你对石粉感兴趣)

为什么四川藏龙山有这样神奇的自然现象?

先让学生自由说,答案可以多种多样。

(2)然后师生共同得出结论:

五彩池的主要特点是:(1)池的形状大小不同,而且玲珑多姿;

(2)池水的颜色鲜艳多彩。

4.再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出美感。

5.鼓励学生自由读,说说各段主要写了什么。

6.作业:摘录课文中描写五彩池形状、颜色的词语。

第2课时

研读,再现形象悟神奇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第1、2自然段。

2.借助重点词句试背第1自然段。

(二)教学过程

1.复习生字词。

2.教学第1自然段。

(1)轻声读第1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①这一段主要写五彩池的什么?

②课文是围绕哪个句子的意思写的?

(2)提问:这一段哪几句写大大小小?哪几句写玲珑多姿?课文又是怎样把它写具体的?

(大小是用水深和面积来描述的,写形态多姿用了一连串的比喻。这样奇特的形状用我们熟识的事物一比喻,五彩池的样子仿佛就在眼前。可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

学生议议读读,教师总结板书。

大的 面积 水深

大大小小

小的 菜碟 水浅

形状

像葫芦 像镰刀 像脸盆

玲珑多姿

恰似盛开的莲花

(3)对照板书复述课文。

(4)自读课文第1自然段,借助重点词句试背课文。

3.教学第2自然段。

(1)研读思考:课文是怎样把池水鲜艳多彩的景象写得引人入胜的?

(2)学生从写法,修辞,等不同角度分组讨论。

(3)全体交流,教师点拨、引导。

以下内容随机出现:

①第1句在文中的作用。对下文来说,它是总起句。对上文来说,它是过渡句。

试比较:

最美丽的是那鲜艳多彩的池水。

鲜艳多彩的池水很美丽。

(后一句可以作总起句,前一句可以做过渡句。最美丽三字说明五彩池形状是美丽的,池水更美丽。鼓励学生换几种说法,对比体会。)

②先总写一句,说明水池之多神奇,颜色之多更神奇。

提问:从课文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

(漫山遍野、各种光彩、像一幅巨大的彩画。)

然后写池水使人惊奇的色彩变化。连续用了四个有的,使人目不暇接。

教师可用板书提示:

上边咖啡色

左边湖蓝色

一池一颜色

都是清水

下边柠檬色

右边橄榄色

一池多色彩

(3)朗读第2自然段,读出节奏感、美感。

4、练习

(1)、比较:呈现与表现的异同。

(2)、按书上要求在自己画的水池上涂好颜色。想一想水池中还可能会出现怎样的颜色?再在自己设计的水池上涂一涂颜色。同学们可自由选择完成一项任务,比一比谁画的池水颜色更瑰丽、更神奇!

第3课时

诵读,运用语言赞神奇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第3、4自然段。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背诵第1自然段。

(二)教学过程

1.出示第2课时板书,请学生自读课文第3自然段,想一想:为什么同样的清水,在不同的池子里会显出各种不同的颜色?

(1)检查自读,结合课文解释凝结、细腻、神奇的意思。

(2)去掉第3自然段的第1句,请学生读一读,体会第1句的作用。

(用自问自答的形式引出下文显得十分自然。)

(3)小专家介绍五彩池的成因。

2.教学第4自然段。

(1)、以学生提出的问题导入:

五彩池中的五字现在怎样理解?

五彩池和瑶池有什么不同?

五彩池是怎样的池?

(2)、现实中的五彩池要比神话故事中的瑶池更美丽、更神奇!所以面对这人间的仙境,作者发出由衷的赞叹。

3、诵读最后一句。

(1)说说赞叹是什么意思?(称赞、惊叹)

(2)为什么把美啊写在前面?(放在句首,读起来有因惊叹而脱口而出的感觉,同时也加强了赞叹的语气。)

(3)用倒装句式赞叹景物和人物。

()啊,三月的西湖。

()啊,新中国的少年。

()啊,我们的老师。

4、设计一条宣传五彩池美丽、神奇风光的广告语。

五彩鱼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了解五彩池的特点,体会五彩池的美丽与神奇及形成的原因。

2、 能力目标:通过开放的课堂活动,培养学生语文感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创

新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体会五彩池的神奇,从中感悟大自然的美,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及其成因,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本很好看的相册,想不想看?

2、出示五彩池课件。

师:看到这些,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你们知道这是哪吗?板书课题,齐读。

(一)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思考课后的问题。

2、出示词语,认读。

3、导语:通过读课文,老师相信,五彩池的样子以及池水神奇的特点一定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谁来说说,课文从哪些方面向我们介绍了五彩池。

(二)抓住重点句段,理解五彩池的特点。

1、出示学习提示:

(1)默读课文,边读边在书中做记号,找出描写五彩池特点的句子读一读。

(2)想像五彩池的美丽与神奇,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

(3)说说五彩池的池水为什么会显现出不同的颜色。

2、 请一学生朗读。 学生根据学习提示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汇报。

(1)五彩池数量多。

1、一生读描写五彩池数量多的句子:“那是个晴朗的日子,我乘汽车来到藏龙山,只见漫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池。”教师纠正读音。

2、“漫山遍野”说明了什么?你来读一读,从这个句子中你体会到什么?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3、另一生读描写五彩池数量多的句子:“无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烁着不同颜色的光辉,好像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

边听边想,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仿佛出现了宝石)演示课件。

师:宝石很美,晶莹剔透。藏龙山上的水池就像宝石一样,铺展在绿地毯上,在阳光照耀下,光彩夺目。这么美的水池,你能通过自己的朗读体现出来吗?学生感情朗读。

(2)五彩池大小不一。

1、出示句子:“大水池面积不足一亩,水深不过一丈:小的像个菜碟,水很浅,用小拇指就能触到池底。”

作者用具体的数字来说明五彩池大小不一,深浅不同。

(3)五彩池形状奇。

1、五彩池有哪些形状呢?

2、用书上的句子描述一下。出示句子。“池边是……有像莲花的……”你喜欢这句吗?为什么?

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把五彩池的多姿多彩展现给了我们,你能通过朗读把它表达出来吗?齐读。

3、练习:……有像……的,有像……的。(学生补充)。

(4)五彩池颜色美。

1、五彩池的神奇美丽还体现在哪?

2、对,就是同一水池的池水也有不同的颜色,谁能用自己的朗读来表现五彩池的神奇?

3、生朗读“有些水池的池水还不止一种颜色……”。

4、从你的朗读中,我已经体会到五彩池的神奇。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5)五彩池水颜色多的原因。

激励学生找出成因,为什么五彩池的水会显出不同的颜色?请同学们发扬合作精神,前后桌,四人一组,找出答案。

用下面的句式回答:

(课件显示:五彩池的水之所以显出不同的颜色,是因为——;是因为——;是因为——,

1、在中国的传说中有五彩的瑶池,这藏龙山上的五彩池能不能和瑶池相比呢?回顾课文,齐读开头和结尾段。

2、课文开头写到五彩的瑶池在天上,结尾说五彩的瑶池在人间,这样写不是矛盾吗?为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五彩池的美景。

1、假如现在你就站在这五彩池边,你想说什么?

2、这么美的景色,是不是要介绍给大家,请你为五彩池写广告词或以小导游的身份介绍五彩池。

五彩鱼教案 篇8

教学重点:

1、了解五彩池的特点,体会五彩池的神奇;

2、激发学生审美意识,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3、积累词句。

教学难点:

理清课文顺序,了解五彩池水呈现不同颜色的原因。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目标、反馈教学法。

教学准备:

录音机,投影片,影碟机,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课时目的:

精读课文,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及池水不同颜色的原因;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总结全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瑶池的传说。

2、板书课题----《五彩池》解题。

3、五彩池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呢?(导入)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出示学习目标)听课文朗读,思考:

(1)五彩池的神奇表现在哪些方面?(特点)你能找出有关词语吗?

(2)这一段写了什么?

2、出示投影片,重点词句教学:“漫山遍野”

3、方法小结: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4、引导学生运用这种方法理解课文:

5、小结:第二自然段讲了(水池多、美)。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

(1)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分别讲了什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

(2)这一自然段写了五彩池的水非常。

2、引导分析。

3、小结。

4、五彩池的水为什么会这样神奇呢?(导入)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指名朗读并运用学过的知识想一想:

(1)这一段是围绕那一句话来写的?

(2)你能找出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吗?

2、课件演示;

3、引导学生分析原因;

4、小结:

5、面对美丽、神奇的五彩池,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启下)

五、学习第五自然段

1、指导朗读;

2、这一段表明了作者对五彩池的(喜爱和赞美)。

3、质疑:(思维拓展)。

六、总结全文:

七、作业:

1、请为五彩池设计广告词;

2、背诵喜欢的段落。

彩色的梦教案


资料主要是指生活学习工作中需要的材料。平常的学习工作中,我们会经常使用到一些资料。有了资料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那么,你知道我国有哪些资料种类吗?或许你需要"彩色的梦教案"这样的内容,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彩色的梦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认识“线、论”等11个生字,会写“你、们”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

3、有主动积累词语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新课

1、同学们,你么还记得描写春天的词语吗?

2、春天的景色非常美,这离不开春雨的滋润。我们都见过春雨,春雨和夏天的雨有什么不同?(速度、样子、声音)

3、板书:春雨。

4、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关于春雨的课文,我们读一读,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春雨的?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感知内容,相互交流:你知道春雨的样子了吗?你听到春雨的声音了吗?你知道田野里来了哪些小客人。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

2、这些圈起来的字都是我们的'新朋友,看看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

3、同桌互读课文,如果有不认识的字,就教教他,还可以问其他同学,每人读一遍。

4、课件出示这些字,请会读的同学展示读。你能记住这几个字吗?看看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彩色的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借助故事中神奇的想象,引导幼儿关注蔬菜的颜色特征并能恰当得表达。

2、尝试根据故事的情节线索进行大胆仿编,表达“变”的过程,并学习用完整的句式表达出来。

3、学习词汇:五彩缤纷。

4、喜欢并尝试创编故事结尾,并乐意和同伴一起学编。

5、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重难点

理解故事内容,掌握词语并能恰当的表达。

幼儿能大胆进行仿编,用完整的句式表达出来。

活动准备:

1.立体奶牛图片四张,小图片一套

2.各种蔬菜图片,围裙一个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创设奶牛场情境,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今天李老师给你们请来了四位朋友,你们认识吗?(奶牛)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奶牛有什么本领吗?

教师小结:我们爱吃的香香的牛奶都是从奶牛身上挤出来的,你们看,这里有几头奶牛啊?(四头),对了,有许多奶牛住的地方叫奶牛场。

奶牛场里的这些奶牛可喜欢吃蔬菜了,你们猜猜,这些奶牛会喜欢吃什么蔬菜呢?(继续唤醒幼儿对蔬菜的已有感知,为下面的教学环节提供铺垫)

我的这些奶牛是神奇的奶牛,你们想不想知道?那你们仔细听故事就知道了。

(师:教师对幼儿的回答进行小结,并为下个环节记性铺垫

幼:幼儿根据教师的题问,借助提问唤醒幼儿的生活经验感知)

二、基本部分

1、教师讲述第一段,提问,神奇的奶牛神奇在什么地方?

2、学习第二段,幼儿想像性讲述故事。

(1) 逐句提问故事内容。

A提问:小白兔给奶牛吃了什么颜色的什么蔬菜?挤出了什么颜色的牛奶?小白兔变成了一只什么颜色的兔子?

(师:引导幼儿将语言讲述完整,并尝试用故事中的句式说话)

B提问:谁给奶牛吃绿绿的青菜?小黑猫给奶牛吃绿绿的青菜,奶牛挤出了什么颜色的牛奶?小黑猫变成了一只什么颜色的小猫?

C提问:小花鹿怎么会变成小紫鹿的?小花鹿给奶牛吃什么颜色的什么蔬菜?

D提问:红红的西红柿是谁给奶牛吃的?奶牛挤出了什么颜色的牛奶?灰狐狸喝了变成了什么颜色的狐狸?

E提问:小动物们有了这头奶牛心情怎么样?为什么它们会这么高兴?

(2)师小结第三段故事:有了这头神奇的奶牛,小动物们想变成什么样子的颜色就给奶牛吃什么颜色的蔬菜,动物世界变得五彩缤纷,更加美丽了。

(师:根据老师的提问,使幼儿进一步了解故事内容。并进行小结

幼:了解故事内容,边看边听)

3、完整欣赏故事一遍。

4、情境游戏,大胆仿编,鼓励幼儿说出完整的句式。

幼儿自选一种蔬菜喂奶牛,请幼儿展示并学习用句式介绍:我要给神奇的奶牛吃什么颜色的蔬菜,会挤出什么颜色的牛奶,我喝了变成了什么颜色。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神奇的奶牛吃了各种颜色的蔬菜可以挤出各种颜色的牛奶,多有趣啊,我们小朋友也要多吃蔬菜,不同颜色的蔬菜有不同的营养,小朋友要什么菜都才会像神奇的奶牛那样有很大的本领。

活动反思:

今天这节教研活动课我上的是《彩色牛奶》,这是一节是幼儿比较感兴趣的一个活动,这节语言课有两个目标,大部分幼儿能较好地完成目标,幼儿对这节活动也比较感兴趣,而通过这两节教研课中对我感触颇深,对如何上好教研课有了更深的思考,语言活动最主要的是让幼儿说,教师起引导作用,如何正确引导这个问题是以后的语言课中值得我去思考的。通过了这节教研课学到了很多语言课的技巧,以后会继续努力改善。

彩色的梦教案 篇3

一、表演唱导入

春天是一幅七彩的画,是一首优美的歌,是一个讲不完的故事。春姑娘带着春雨娃娃来了。上节课我们跟春雨娃娃交了朋友,它邀请我们一起唱歌跳舞呢!

跟课件表演唱《小雨沙沙》:

小雨小雨沙沙沙沙沙沙

种子种子在说话在说话

哎哟哟雨水真甜

哎哟哟我要发芽

小雨小雨沙沙沙沙沙沙

种子种子在说话在说话

哎哟哟我要出土

哎哟哟我要长大以儿歌的方式导入,能有效地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利于入情入境地展开学习。

二、巩固生字,组词

春雨娃娃还带来了美丽的春花的,让我们摘一摘。1课件出示:线论趣题底颜淋洒滴油

欢读生字。(个别读—小老师带读—集体读)

2.出示生字卡片“滴”“欢”“题”,学生组词。比比谁是“组词大王”。

3.读一读书上“读读说说”中的词语。

4.任意选择生字;分小组互相组词。通过摘花、比赛等环节有意识地强化了学生对生字的记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读好3—5自然段,感受春雨的美

1.在春雨的滋润下,大地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不知什么原因,田野里飞来一群小鸟。(出示挂图:三只鸟儿在田野中)这群小鸟在干什么呢?(它们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

(1)你从哪里看出来的?齐读第二段。

(2)在生活中你和爸爸、妈妈、同学争论过问题的吗?怎么争论的?

结合日常生活体验:大家为了一件事情,都说出自己的看法,你一言,我一语,你一句,我一句,谁都想说服别人,这就叫“争论”。想知道小燕子、麻雀、小黄莺是怎么争论的吗?这群鸟儿在争论什么问题?

2.自由读3~5自然段。(教师随堂巡视,指导读书的方法,并及时鼓励、表扬会读的小朋友。)

3.集体交流。

学生读,教师板书:

燕子绿色的

小麻雀红色的

小黄莺黄色的

4.理解小鸟眼中春雨的色彩。

你喜欢哪只小鸟?你最喜欢谁,就把谁说的话多读几遍。

绿色

A.你能把小燕子的话读一读吗?为什么这么读啊?(出示:春雨是绿色的……柳枝也绿了。)其他的小朋友能试试吗?

B.自由读感悟。说说你还知道了什么?

C.你们觉得这情景怎么样?(美)那你们能把这种美表现出来吗?(自己试读,指名读,评议)喜欢做小燕子的站起来齐读并表演的。

红色黄色

A.你最喜欢谁说的?说说理由,用上“因为……所以……”。

B.指导朗读。(美、争论)

5.角色表演,感受春雨的美。

通过摘花、比赛等环节有意识地强化了学生对生字的记忆的,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过渡:同学们,你们想争论一下吗?现在,你们都是可爱的鸟儿,“小燕子”“小麻雀”“黄莺”赶快飞到你的好伙伴身边,告诉他们春雨是什么颜色的?

(1)组成四人小组,请你在小组内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角色,读一读。

(2)指名小组练习,评价,再指名表演。

(3)请小组内的同学们分角色戴上头饰,汇报朗读。

4.互相评价,加深感悟。

(1)小鸟们对春雨的色彩看法不一,都认为自己说得对,所以争论得很激烈,你们觉得刚才那组同学读得怎样?

(2)请你感悟当时小鸟们的心情,读出小鸟们争论时说话的语气,可以加上动作辅助朗读。

(3)再请一组同学戴上头饰加上动作,汇报朗读。

5.找出描写春雨落下来样子的词语(落、淋、洒、滴),感悟用词之美,指导朗读3~5段。

联系学生生活,理解“争论”,巧妙推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进程。“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运用多种形式的读来达到理解课文,提高阅读能力,进行语言训练的目的。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分角色表演,从情感上充分熏陶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效地进行语言训练。

四、美读第六自然段

雨不停地下,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春雨是怎样说的。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2.请你打开书,自己读一读。思考:春雨为什么下得更欢了?

3.体会“沙沙沙”的读法。引导学生体会,读“沙沙沙”时,语气要逐渐加强有力,注意与开头一段的区别

启发学生由表及里,逐步深入,训练学生的语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五、小结拓展

植物的生长与春雨有关,在春雨的滋润下,树叶吐绿,花儿盛开,大地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所以,春雨的色彩是美丽的。

1.想象说话,激发对春雨的、对大自然的爱。

(1)春雨真美!给大地披上了彩衣。在小动物的眼中,春雨还可能是什么颜色的?会落到什么地方呢?

(2)按句式说一说。

春雨是()。你们瞧,春雨落在(),()就()了。

(3)小朋友,让我们睁开明亮的眼睛去观察春雨吧!那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课件出示春雨姐姐的话:

亲爱的小朋友们,我本身是无色的,透明的,但能给大地带来万紫千红的。

2.画一幅画,展现春雨的色彩。

3.从课文或课外读物中搜集描写春天的词语,读读记记。动手实践,积累语言,不仅能促进学生书面语言的发展,更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的。

板书设计:

2、春雨的色彩

小燕子(图片)落、淋绿色

麻雀(图片)洒、滴红色

小黄莺(图片)落、落黄色

彩色的梦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掌握色彩对比中强烈对比和柔和对比的概念,并能运用其中一种对比形式进行作业;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受和辨识能力。

二、教学重点

形成色彩对比的慨念,并能准确区分。

三、教学难点

强烈对比、柔和对比的色彩组合。

四、教学准备

教具:2张照片,范画,色轮,磁带,幻灯片,实物。

学具:水彩笔,作业,纸。

五、教学步骤

(一)引入。

1.引导学生听2段音乐,同时看2张风景照片。

2.提问:

(1)2段音乐在节奏上和它所要表达的情绪有何不同?

(2)黑板上的2张照片分别能与哪段音乐联系起来?为什么?

(二)引出课题,形成概念。

1.教师讲解概念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丰富的色彩,这些色彩集中在一起就会形成一种比较,叫色彩的对比。

2.板书:色彩的对比,强烈对比,柔和对比。

(三)新授。

1.出示色轮表,复习色彩知识。

引导学生找出对比色、邻近色。

2,从自己的颜料盒中,拿出能构成强烈对比或柔和对比的颜料。

3.欣赏范画,感受色彩。

(1)欣赏教材中的学生作品,说出色彩对比的类别,,

(2)继续观察,找出强烈对比、柔和对比中较多的是什么色。

强烈对比——较多的是对比色

柔和对比——较多的是邻近色

(3)讨论: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色彩对比?

(四)练习。

1.观察教材中未完成的作品,根据个人喜好,确定选择强烈对比或柔和对比的色彩。

2.根据自己的选择,从颜料盒中选用恰当的颜色进行搭配。

3.也可以自己设计一幅作品。

(五)作业展评,课堂小结,下课。

彩色的梦教案 篇5

课题:色彩的对比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欣赏 评述

教学目标:

1、学习和运用色彩的对比知识,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色彩的对比。

2、引导学生正确表达自己对色彩的感觉,提高学生画色彩画的兴趣。

3、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学习好方法,感悟色彩的强烈对比效果。

教学重难点:

1、从感受色彩对比以及产生美的效果,培养学生对色彩美的表现力。

2、大胆运用色彩对比知识于练习中。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新课:出示冷暖色两幅图片

a、请说说你对这两幅画的感受。

b、组织学生用油画棒按色相推移排列成一个色环。

2、新授:

(1)师出示课件“色相环、对比色、补色”。

我们生活的环境里,因为有了鲜艳的色彩对比,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丽。今天我们继续来认识在色彩中对比最强烈、最鲜明的颜色。我们称两个相互作为补色的颜色为对比色。

(2)师出示色彩的对比图片课件。学生了解色彩知识,感受。

(3)欣赏和分析

a、欣赏民间年画,谈一谈运用了哪些对比色?说一说你有什么新的感受。

b、绘画中色彩的运用(进入绘画色彩的运用版块)。

c、谈校园的色彩,师引导,并对学生进行珍惜校园美的教育。

(4)生活中色彩对比的运用

(5)师生总结梳理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学生作品展评:

五、收拾与整理

《色彩的对比》教案及教学反思

乐亭镇井坨小学 王学文

教材版本:冀版《美术》教材第11册第1课

教学设计思路:本课主要是要让学生发现什么是色彩对比,它在生活应用在哪些方面。这些是通过一些师生互动游戏、欣赏生活与大自然的图片、多方面引导学生在了解、感受色彩对比美的特点,让学生了解色彩的视觉规律,进而运用色彩对比的视觉规律来表现美。也为下节课色彩调和奠定基础。学生人数为30人,在课堂教学中以小组的形式分成六组,目的是便于孩子们上课材料的分发使用和相互学习。

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和讲解。让学生理解什么是色彩对比。

(2) 通过分析生活和艺术作品中的色彩效果,使学生在感受色彩对比的形式美感等同时能初步运用色彩对比规律。

教具、学具:

1.各种生活中有明显色彩对比的图片。

2.老师准备十二色相环及各种彩纸动物剪影。

3.学生准备的作业纸、各种条状或块状彩纸。

课堂教学实录:

一(师生互动激趣,创设情境)

1.师:今天开始讲课前我们先做一个小游戏:我说一个字或词,看谁反应最快说出它的反义词。课堂气氛轻松,这时抓准时机进入下一个环节。)

2.师:我们刚才说的那些词在大自然是常见的现象。(观看大自然的图片)这些出现在大自然中反差比较大的现象我们称它们为什么现象?生答:对比现象。

3.

刚才你们的反应很快,现在老师考考你们的眼力:师:这有两张图片,我每张图片只放2秒钟。看看谁能看出图片中是什么?(放图片两张:一张是红色的小鱼周围是绿色的小草,一张是猫头鹰灰褐色的与周围环境很类似)学生第一张比第二张容易识别。为什么第一张图片我们一下子就能分辨出来,而第二张图片分辨起来要困难些?引出物体与背景间存在色彩对比:色彩中也存在对比,我们称之为色彩对比,教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色彩的对比》。(出示课题)

二、(边说边学

自主学习)贴(强烈对比的字和色相环)

师:给你们一分钟的时间在你们手中的水彩笔中找出你认对比最强烈的颜色。(学生积极动手找,老师这时把十二色相环贴在黑板上。找完后学生有的把找到的色都举起来了。)生1:我找的是绿色和黄色。生2:我找的是蓝色和红色。生3:我找的是绿色和红色。生4:我找的是黑色和白色.师:黑色和白色不属于色彩范畴,是无色系,这节课我们不作探讨,以后我们在讨论它。(学生一边说一边把色在色相环中标一下位置。)

师:我们来看看谁找的对比更强呢?(拿出学生说得三色卡蓝和黄黄和紫)这三组颜色那组颜色对比强呢。学生生齐声说:红色和绿色。师:它们在色相环中成多少度角?生:180度。师:在色相环中成180度的,也就是直线对应的两个颜色对比最强,例如:蓝(老师在色相环中画一直线)让学生说相对应的强对比色。师:蓝色和红色,不看绿色和红色,与绿色和黄色比相对对比强,绿色与黄色相对对比弱(一边说一边把相对写在黑板上,来强调色彩的对比是相对而言的),在色相环中呈120-180度的为强烈对比,90-30度之内的为柔和对比。(出示板书:柔和对比、强烈对比)

三、(启发引导

拓展思维)

1.

师:我们除了可以利用色彩对比美化我们的生活之外,还可利用它的规律在生活中做一些其他的用途。(课件观看图片)

师:清洁工的衣服为什么是橘红色的?学生一起答:醒目,突出,防止别人撞他。师引导提醒:这种色与周围环境。学生一起说:对比强(引导学生观察事物比较的观察)师:动手术的医生为什么穿绿色的?学生议论纷纷。师:色彩对比除了前面我们说得给人们影响,强烈的互补色还可以缓解人的疲劳,因为血是红色的,与绿色的衣服是互补色,这样穿医生可以

更好的做手术。

2.

师:这个同学说得太好了。你们知道吗,动物也是大自然中运用色彩对比的高手?他们运用强烈对比或柔和对比来保护自己。(欣赏分析4-5张图片后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

四、(动手实践

练习掌握)

师:现在老师这有许多动物,你们利用现有的工具和材料来帮助他们恐吓敌人,或者隐藏起来保护自己吧。出示一张范画来说明制作方法:用色块或色条来隐藏动物。老师巡视指导,学生制作中提问:注意(是先贴背景还是先贴动物呢?先贴中间还是先贴边上?)

五、(展示评价

谈论应用)

分别找出几个强对比和弱对比的作业到前面展示。提出作业评价要求:

谁在来说说你的作品用了哪些色,用的是强烈对比还是柔和对比?你用你的作品中的色打算作什么呢?学生上来说。一堂课在愉悦的气氛中结束。

色彩的对比》教学反思

色彩是绘画的形式因素,是艺术表现的语言之一,它不仅是一门知识,也是一样工具,所以在小学阶段,就开始慢慢的让学生了解色彩,并掌握简单的色彩知识。虽然小学阶段的色彩知识比较简单,但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色彩的对比》是五年级下册的一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色彩的色相对比,认识对比色。我在讲这节课时,课前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和颜色有关四字词语,其目的是让美术课和语文课有机的整合,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由关于色彩的词语导入新课,然后由学过的色彩知识——三原色和间色引出色相环,因为美术课中的色彩知识不多,新旧知识之间不连贯,这样设计也是让学生回忆早已学过的知识,由已知引出未知。学生了解认识色相环之后,分组进行涂色游戏,两组选择同类色,一组选择邻近色,两组选择色环中位置相对应的颜色,也就是对比色。这样设计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色彩带给自己的感受。学生涂完色之后,将作品贴在一起,然后,让学生观察,哪幅作品最吸引你,为什么?由此总结出,色相环中,距离较紧的两种色相比较,视觉效果不强烈,对比弱;距离越远的两种色相相比较,视觉效果强烈,对比强,这两种颜色是对比色。学生在色环中找一找那些颜色是对比色,选一组自己喜欢对比色,进行绘画练习。

上完这节课后,觉得有两个地方没有达到设计效果,第一是课前,让学生说有关颜色的四字词语,学生说的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五光十色,都挺好,这也是我设计的本意,但也有学生说,黄道吉日,红杏出墙??而不是花红柳绿,姹紫嫣红等这些形容颜色的词,我觉得可能和我的提问有关,如果我说请同学们说一说形容颜色的词,可能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第二是让学生说一说哪幅作品最吸引你,我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感受到运用对比色的作品视觉效果更强烈。其实学生也都感受到了,有些学生说运用对比色的作品太亮了,不喜欢,所以觉得最吸引自己的是其他的作品;还有学生说,有两幅放在一起作品都是绿色为主,面积大,所以最吸引自己的是这两幅作品。其实这两位同学在分析的时候都讲出了自己的理由,而且,对色彩对比的感觉都很对,第一位同学说运用对比色的作品太亮了,恰恰就说明这幅作品最吸引他的目光,只不过他不喜欢,所以他觉得不吸引他。第二位同学认为绿色面积大,所以吸引他,也对,色彩对比中的面积对比,如果我把两幅作品分开放就不会出像这种情况

了。

由此,更让我觉得,教学设计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得到检验,课堂中出现的或多或少的问题只有在不断的反思中才能解决

彩色的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字;理解有关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各种各样的梦,体验梦的多彩之处。

教学重点:1.启发学生回忆和想象,凸显个性,力求创新。

2.梦的色彩情感体验及画面布局和形象的塑造。

一、导入

同学们好!昨晚睡得好吗?有没有做梦?谁来讲讲你的梦?

二、插上想象的翅膀,学习诗歌

1.上节课我们知道作者彩色的梦是用彩色铅笔画出来的,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学生自由回答)

2. 出示第一小节。(指名朗读)

(1)我有一大把彩色的梦,有的长,有的圆,有的硬。(学生练习用“有的……有的……有的……”说句子)

(2)他们躺在铅笔盒里聊天,一打开,就在白纸上跳蹦。(想一想:他们会聊些什么?“在白纸上跳蹦”写得多生动,他们会在白纸做些什么呢?)

3. 同学们真聪明,彩色铅笔们在白纸上画上了绿的草坪,红的野花,蓝的天空,这是多美的画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第二小节)

(1)小组轮读。全班齐读。(比赛)

(2)天空蓝得透明是一种什么样子?(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理解)

4.彩色铅笔还画了什么?(出示第三小节)没错,还有葱郁的森林、雪松、小鸟、小屋、烟囱和太阳。 (1)指名学生朗读。

(2)出示图片,理解“葱郁”一词。

(3)“雪松们拉着手”是什么意思?

(4)仿照句子说一说:一个苹果般的太阳,又大又红

又()又() (学生填词)

5.如果给你一把彩色的铅笔,你还想画上什么?(学生自由讨论)

6.同学们想画的东西可真不少,那么我们接下来看看作者还给大森林画上了什么吧。(出示第四小节)

(1)齐读第四小节。

(2)指名学生回答问题。(水果、季节 、紫葡萄、溪水)

(3)“紫葡萄的叮咛”是什么意思?(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从形旁表意的角度理解“叮咛”二字)

(4)你现在能理解“我的彩色铅笔,是大森林的精灵”这句话的意思了吗?什么是“精灵”?

三、拓展延伸

你想用彩色铅笔画些什么?试着仿照第2小节或第3小节,把你想画的内容用几句话写下来吧。

彩色的梦教案 篇7

学习目标:

1、学习色彩的对比知识,理解色彩的要素。

2、掌握色彩对比的处理方法并能运用在绘画中,提高学生用色造型能力考、技巧。

3、掌握色彩对比知识、激发学生用色彩去创造美、表现美、培养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色彩对比的处理方法提高运用色彩的技能。

教学难点:

理解和运用,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实践加深理解。

教学过程:

1、从色彩的色相环中(挂图)进行色彩比较P10示范分析单一颜色的明度变化处理(调节)方法,使学生知道对比色的来源。

2、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色相环找出对比色,并交流对比色的色彩感受。

3、试画一幅物画(老师示范铅笔稿画法),让学生讲讲自己用什么颜色上色,使画面具有明度变化的节奏感。并提示物体明暗的色彩处理。

5、学生定稿后(可自己设计)上色,完成作品。

6、作品评析。

7、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运用对比色设计贺卡。

彩色的梦教案 篇8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各种各样的梦,体验梦的多彩之处。

过程与方法:感受梦的色彩情感,运用自由、夸张的表现手法,大胆、快乐地描绘梦境,培养学生的丰富想象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想象的乐趣,培养学生爱想象、敢表现的个性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启发学生回忆和想象,完成一副梦境的画作。难点:梦的色彩情感体验及画面的布局和形象的塑造。

三、课前准备

梦境的图片、课件、学生用绘画材料等。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梦境。

师:想到能给你们上课,我昨晚兴奋的睡不着觉,迷迷糊糊的我好像进入到了一个奇妙的世界:我脚踏星星来到学校,我们的课堂飞到了天空,云朵变成了小朋友的课桌,而老师的讲台竟是一道七色的彩虹。太阳和月亮为我们照明,小动物们争着来听课,小朋友们挥舞着画笔把天空变成了美丽的花园。你们觉得老师的梦怎么样?

生:神奇、甜美。

师:梦可以带给我们许多新奇的体验。引出课题《多彩的梦》师:那谁来说说你印象深刻的梦?

2、畅谈梦想,融入梦境

(1)学生畅谈自己的梦。

生讲述梦境。教师鼓励和引导:“后来怎样了?”、“你当时的神态是怎样的?”、“他长得怎样?”等语言引导学生说出梦的多彩。“这个梦真多彩,你的想象力真是丰富啊!”、“你的梦真精彩,我也想进入你的梦中玩玩”、“你的梦真惊险啊,小朋友都听的入迷了”等语言鼓励表扬学生。让学生把梦说完整、说精彩,激活想象,加深体验,给予适当的奖励。

(2)师:看来同学们都做过梦,你知道人为什么会做梦吗?生回答。

师小结:梦是人的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不光同学们会做梦,有一位非常了不起的艺术大师,他也爱做梦,他就是西班牙画家达利,他做了一个什么梦呢?

请看画面:画面中画了哪些事物?

画家梦中的景象和现实生活一样吗?

生答:不一样,

师小结梦的特点:梦中的事儿可以是生活中常见的,也可以是从来没见过的。

3、体验情感,表现色彩:

师:每个人的梦都不一样,有几位同学也想给你们展示一下

他们的梦,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你最欣赏哪一幅?他们做了一个什么梦?梦中有什么形象?

他们的梦境主要运用了什么颜色?板书:形象色彩

师生一起分析作品:不同的颜色体现了不同的梦境,带给我们门不同的感觉。

师:夸张的形象、大胆的色彩形成了多彩的梦。看了他们的梦,同学们也得到了一些灵感,同学们,你的梦是什么颜色的?它是一个怎样的梦?现在和你周围的同学交流一下。学生交流后汇报。

师小结:同学们,你肯定也想把自己的梦表现出来,先来了解一下咱们的任务:回忆印象深刻的梦,通过想象,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现梦境。

4、学生创作,展现梦境,教师巡视指导。播放音乐。

(1)现在,就请用你手中的画笔,尽情的描绘一个多彩的梦吧!

(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音乐起——梦幻曲)

5、评价交流,体验快乐

(1)师:谁来晒晒自己的梦?生自评。

小朋友们,你觉得哪个梦最富有想象力呢?

为什么?你想为谁的作品点个赞?

(2)生互评。色彩、内容、创意。教师点评。

(3)小结:小朋友们,梦转眼就会消失,但今天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把梦留了下来,最后,李老师祝小朋友们能够梦想成真。

彩色的梦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学习和了解色彩的视觉规律,引导学生感受色彩对比的形式美感,能初步运用色彩的对比完成一幅作业。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色彩造型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热爱生活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色彩的对比关系,感受对比的形式美感。

教学难点:

艺术实践中对比色的选择与搭配。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感受色彩

1、观察两个大小不同的物体。提问:它们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你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对比现象?

3、明确对比概念。

4、比较两张美术作品。

5、生活中有很多对比现象,在色彩世界也是一样,有很多对比。

6、出示课题

二、运用色彩体验创新

1、哪些色彩是对比色?

2、引导学生分析色相环中的色彩,找出对比色。

3、出示色卡,请学生挑出几组对比色。

4、生活中的对比色。

提问:我们周围哪儿有对比色?

5、观察教材上的图片,找出有哪些对比色?给你什么感受?

6、分析课本上画家作品。提问:画面上用了哪些对比色?有什么作用?

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运用色彩的对比进行民间工艺品色彩设计。

1、为学生提供民间工艺品设计图。

2、分析如何用对比色设计颜色。

辅导学生完成作业,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给予指导和帮助。

三、展示交流评价

1、自评。

2、小组互评。

3、展示作品。

教学反思:

《色彩的对比》是五年级下册的一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色彩的色相对比,认识对比色。上完这节课后,觉得有两个地方没有达到设计效果,第一是课前,让学生说有关颜色的四字词语,学生说的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五光十色,都挺好,这也是我设计的本意,但也有学生说,黄道吉日,红杏出墙……而不是花红柳绿,姹紫嫣红等这些形容颜色的词,我觉得可能和我的提问有关,如果我说请同学们说一说形容颜色的词,可能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第二是让学生说一说哪幅作品最吸引你,我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感受到运用对比色的作品视觉效果更强烈。其实学生也都感受到了,有些学生说运用对比色的作品太亮了,不喜欢,所以觉得最吸引自己的是其他的作品;还有学生说,有两幅放在一起作品都是绿色为主,面积大,所以最吸引自己的是这两幅作品。其实这两位同学在分析的时候都讲出了自己的理由,而且,对色彩对比的感觉都很对,第一位同学说运用对比色的作品太亮了,恰恰就说明这幅作品最吸引他的目光,只不过他不喜欢,所以他觉得不吸引他。第二位同学认为绿色面积大,所以吸引他,也对,色彩对比中的面积对比,如果我把两幅作品分开放就不会出像这种情况了。由此,更让我觉得,教学设计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得到检验,课堂中出现的或多或少的问题只有在不断的反思中才能解决。

金色的鱼钩教案


资料所覆盖的面比较广,可以指学习资料。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工作中,时常会需要资料作为参考。有了资料,这样接下来工作才会更上一层楼!可是你知不知道我们国家的资料有哪些呢?我们的小编特意搜集并整理了金色的鱼钩教案,可能你会喜欢,欢迎分享。

金色的鱼钩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资料,透过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学习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2.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皱纹威胁咀嚼保姆勉励蹲下瞻仰”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领会作者透过人物神态,行为,语言,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重点:

难点: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光芒。”

2.长征塑造了一个个动人的,可歌可泣的故事,你们已经学过了长征中的哪些故事?

3.这天我们学习发生在长征中的又一个感人故事:金色的鱼钩(板书)学生读题

4.这篇课文为什么叫“金色”的鱼钩呢?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是否有象征好处?还含着一个怎样的感人故事,这天我们就一齐来走进草地学习课文.

5.在预习中你有哪不懂的问题?(提出后小组解决,解决不了的在学习过程中大家一齐解决).

1、我们一齐回忆一下.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感人故事?(讲一位快四十岁的老班长为了带领三个有病的小战士走出一望无际的草地,无微不致地照顾他们而牺牲的故事)

2、老班长为什么要无微不致地照顾三个病号小战士呢?(这是党交给的任务)老班长是怎样用实际行动完成这个任务的?请继续学习课文.

(一)老班长一路上无微不致地照顾病号.他们在草地上要走多少天?(四十多天)作者重点写了几天的事情?(四天:钓鱼、不喝鱼汤、命令、牺牲)

(二)这四天最能体现老班长是怎样无微不致地照顾三个病号的,认真读课文.在书中画出描述老班长言行的句子.选取自己最受感动的一段.好好地读一读,再深入体会:为什么会受感动.体现了老班长什么品质?.

三个病号走不快,一天只走二十来里路。一路上,老班长带我们走一阵歇一阵。到了宿营地,他就到处去找野菜,和着青稞面给我们做饭。不到半个月,两袋青稞面吃完了。饥饿威胁着我们。老班长到处找野菜,挖草根,但是光吃这些东西怎样行呢?老班长看我们一天天瘦下去,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其实这些天,他比我们瘦得还厉害呢。

一天,他在一个水-塘边给我们洗衣裳,忽然望见一条鱼跳出水面。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取出一跟缝衣针,烧红了,转成个钓鱼钩。这天夜里,我们就吃到了新鲜的鱼汤。尽管没加作料,可我们觉得没有比这鱼汤跟鲜美的了,端起碗来吃了个精光。提问:

老班长想出什么办法来解除饥饿的威胁?(钓鱼)“到处”这个词能够看出什么?(找野菜,挖草跟也很不容易).老班长“整夜整夜合不拢眼”说明了什么?(担心病号)齐读3-4自然段.

我不信,等他收拾完碗筷走了,就悄悄地跟着他。走近前一看,阿!我不由得呆住了。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我觉得好象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样……”

提问:老班长为什么不喝鱼汤而吃草根和鱼骨头?从“皱紧眉头”“硬咽”体会到什么?(吃草根和鱼骨头有多么困难)“我觉得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从这句体会到了什么?(心里万分痛苦)我当时怎样想呢?(围绕着老班长坚强、舍己为人的品德想)

指导感情朗读.体会老班长的忠于党的事业.舍己为人的内心世界.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样也送不到嘴边。两个同志不明白为什么,也端着碗不往嘴边送。老班长看到这状况,皱起眉头,说:“你怎样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着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务必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了!”最后这句话是严厉的,意思只有我明白。

提问:老班长为什么要命令“我们”喝鱼汤?为什么“我”端起碗有千斤重?“千斤重”含义是什么?老班长看到战士们不吃鱼汤时他皱起了眉头.心里是怎样想的?老班长望见“我们”吃完了.脸上的皱纹舒展了.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此时他心里又想些什么?

指导感情朗读.体会“我”沉重的情绪和老班长欣慰的情绪.

当我俯下身子,把鱼汤送到老班长嘴边的时候,老班长已经奄奄一息了。他微微地睁开眼睛,望见我端着的鱼汤,头一句话就说:“小梁。别浪费东西。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必须要走出草地去!”

“老班长,你吃吧!我们抬也要把你抬出草地去!”我几乎要哭出来了“不,你们吃吧。你们必须要走出草地去!见着指导员,告诉他,我没有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看,你们都瘦得……提问:老班长临终前是怎样做的.怎样说话的?

师:为了三个生病的战士.老班长耗尽了自己全部生命.这是多么感人的情神阿!而这几个小战士却只能眼睁睁看到老班长牺牲,真是悲痛欲绝。

指导分主角朗读.(读出老班长对战士的牵挂.关爱.战士们悲痛欲绝的情绪.)

1.理解:“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鱼钩记录老班长的英雄事迹,老班长虽然牺牲了,但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能够看到老班长像金子一样的品质,才使他闪闪发光……学生能围绕主题作答即可)

3.课文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特点?(透过人物的神情.动作.语言展现内心世界)

金色的鱼钩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生字、新词,通过查字典掌握“喜出望外”、“回味”、“严峻”、“收敛”、“奄奄一息”、“瞻仰”、“闪烁”的本意,再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些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了解题意及课文的基本内容。

(三)学会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并说出各段段意。

(四)学习课文第1段,了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二)学会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前边我们学习了《长征》一诗,了解了红军在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爬雪山,过草地,经历了千难万险。今天,我们学习阅读课文《金色的鱼钩》。这是一篇有关长征故事的课文。在红军过草地时,一位老班长接受党交给的任务,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病号,在即将走出草地时,老班长牺牲了。

(二)检查学生预习字、词情况。

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你们都理解了吗?

1、什么叫“青稞”(kē)?

(大麦的一种,粒大皮薄,主要产在西藏、青海等地。)

2、“作料”的“作”读第几声?什么叫“作料”?(“作”是多音字,作料的“作”读第二声。“作料”就是烧菜时用的油、盐、酱、醋等调味品。)

3、“回味”是什么意思?(“回味”是指在回忆中体会曾经经历过的美好事物。课文中老班长这样说,是为了消除“我”的怀疑,使病员安心地喝鱼汤。)

4、“弥(mí)漫”两字怎么讲?“夜色弥漫”是什么意思?(“弥漫”是充满的意思,“夜色弥漫”就是到处充满夜的景色。)

5、什么叫“严峻”?(“严峻”就是严厉、严格的意思。)

6、“敛”(liǎn)字要注意读音和字形。“敛”是什么意思?课文中的“收敛”是什么意思?(“敛”是收拢的意思。课文中的“收敛”指老班长的笑容收起来了,消失了。)

7、“掣”(chè)字怎么讲?(“掣”是拽、拉的意思。)

8、什么叫“奄奄一息”?(“奄奄一息”是呼吸微弱,快断气了的意思。)

9、“瞻”字在字典上怎么讲?什么叫“瞻仰”?(“瞻”是往上看或向前看,怀着敬意仰起头来看。)

(三)说一说,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为什么课题叫“金色的鱼钩”?

(四)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按照什么顺序来分段?

1、给课文分段。

2、试说出各段段意。

(课文按故事发展顺序共分为四段:第1段:(从开头到“大伙都叫他‘老班长’”),讲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当时的情况,介绍了老班长的外貌和“老班长”这个称呼的由来。第2段:(从“三个病号走不快”到“沉重极了”),讲青稞面吃完了,老班长想方设法钓鱼煮鲜鱼野菜汤给三个病号吃,而他自己没吃过一点儿鱼。第3段:(从“挨了一天又一天”到“很久很久”),讲走到草地边缘,老班长牺牲了。第4段:(最后一个自然段),讲“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保存起来。)

(五)指四名学生读课文。

(六)学习课文第1段。

1、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在1935年秋天,红军长征途中过草地的时候。)

2、老班长担负着什么任务?(保护三个小病员过草地。)

3、把刻画老班长外貌的句子画出来。读后说一说从老班长的外貌,我们可以知道他是怎样的一个人?(是一个勤劳质朴的劳动人民。)

4、齐读课文第1段。

小结段意:写1935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老班长接受了保护三个小病员的任务。

(七)作业。

1、读课文。

2、抄写常用词语。

金色的鱼钩教案【篇3】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长征途中发生的这个感人的故事。

2、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学习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3、体会这篇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

4、练习运用快速阅读法,简要复述课文故事。

教学重难点:练习快速阅读,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一、 看课题,提出质疑。

师:长征是世界军事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一个由伟大的工农红军创造的奇迹。在这个奇迹的背后,是红军战士历尽的千难万险,是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一个老班长的故事。(板书课题,生读课题)

预设:生: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课文围绕鱼钩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二、读文章,提纲契领。

师: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到课文中去找一找答案。请同学们打开书,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看一看谁最先找到答案?(生默读课文,找答案)

预设:

生:故事发生在长征时期,红军过草地时发生的一个感人的故事。

师:同学们都有预习的习惯,那么你还了解到了故事的哪些资料?

生: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一位红军老班长为了照顾三个伤病员而牺牲的故事。

生:这篇课文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接受党组织交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自己忍饥挨饿,结果倒在草地边上的故事。

师:故事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请同学们再次走进课文勾画出课文中表示时间先后的词语。依据勾画的词,小组合作学习,看一看这篇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并用小标题把每部分的内容归纳出来。

课件展示:

1、老班长接受任务照顾三个病好。

2、遭受饥饿威胁,老班长苦想办法。

3、钓鱼炖野菜补充营养。

4、老班长舍己为人感动小梁。

5、逼战士喝鱼汤鼓励病号。

6、老班长病倒拒喝鱼汤献生命。

7、“金色鱼钩”代表革命精神。

师:文章脉络很清楚了,你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同学们听吗?那在讲故事时我们应注意什么呢?

1、把握故事的时代背景,故事发生的地点,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主要的故事情节。

2、、先列出小标题作为提纲,然后按照提纲来讲述。

三、作业:

1、给家长讲这个故事。

师: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15课《金色的鱼钩》。同学们,还记得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吗?谁来说一说?

1、师:上节课我们已经解决了一部分问题,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下面的问题。

师:这个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印象?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

师:这个故事这么感人,课文中肯定有很多感人的地方,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勾画出自己印象最深或是最受感动的地方。好好读一读,想一想自己为什么感动?

2、师:谁愿意把你感动的地方读给同学们听,并说一说自己为什么感动?

生:读8段。因为老班长看到鱼少,就自己不喝鱼汤,只吃难以下咽的草根和同志们吃剩下的鱼骨头。表现了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师:再读一读,这一段是对人物的什么描写?因为对人物语言的刻画使班长这个人物深入人心。

生:读11段。当别人发现他不吃鱼的秘密时,他还嘱咐别人不说,不让其他人知道。可以看出老班长忠于党的事业,努力完成党交给的任务。(语言描写)

生:13段。老班长接受了指导员交给的任务,决心一定完成任务。(语言描写)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可见这个故事真的打动了你。哪几个同学愿意合作把6至19段这部分读给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听。

生:21段。看战士们不肯喝鱼汤,生怕他们饿坏了身体,老班长又心疼又着急,责怪自己没有完成指导员交给的任务。可见只想着完成任务,不管自己的安危。(神态、语言描写)

生:30-31段。生命垂危,还不忘任务,关心战友。(语言描写、动作描写)3

二、集全文,提炼中心。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我发现同学们都被老班长这个人物感动了,那么老班长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生:老班长是一个舍己为人的人,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生:他是一个对党的无限忠诚的人,因为他用自己的生命去完成了党交给他的任务,。

师:老班长这个人物你们喜欢吗?其实你们之所以喜欢这个人物,是源于课文中对老班长的神情、动作、语言都有细致的描写,通过这些描写,我们对老班长的内心逐渐了解,从而受到了感染和教育。

师:再次走进课文,把描写老班长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读一读。今后我们在写作时,也要抓住人物的细节进行描写,让自己笔下的人物像老班长一样刻骨铭心。

生:是老班长用鱼钩钓鱼来救活了三个小同志,使他们顽强地走出了草地,所以课文用“鱼钩”做题。

生:金子是高贵的,而老班长的精神同样是高贵的。

生: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就像一盏灯,点亮了革命者前进的方向。

生:我从那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身上看到了老班长那颗金子般的心。

师:老师带来了长征中的另一个小故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万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伟大壮举,为了弘扬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毛泽东写下了诗歌史上不朽的杰作。《七律.长征》

师:长征途中可歌可泣的故事有很多,希望同学们课下多读一读。

五、教师小结:金色的鱼钩向我们昭示:美好的生活是千千万万像老班长这样的英雄用生命换来的,我们应珍惜今天,用学到的文化知识创造更灿烂的明天。

金色的鱼钩教案【篇4】

【教学目的】

1、认识本课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学习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3、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地复述故事。

【教学重点】

练习快速阅读,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揭示题目,导入新课

1、鱼钩,钓鱼用的钩子。课文所指的鱼钩是老班长的珍贵遗物。这是发生在红军过草地时的一个感人故事。请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结:

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一位老班长接受党的嘱托,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光荣牺牲的故事。

二、默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地方,同学互相解疑,教师适时点拨

解词:

支吾:用话搪塞,说话含混躲闪。

安顿:安排妥当,使人或事物有着落。

衰弱:体衰力弱,失去了旺盛的精力和体力。

奄奄一息:形容气息非常微弱,只剩下一口气。

三、快速默读课文,想想文章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记叙的,可以分为几部分?

1、快速默读,标在书上。

2、小组讨论后小结。

3、放录音。

四、默读课文,划出文中使你感动的部分,然后有感情地读一读

1、指名读课文,读后说说自己体会。

2、围绕老班长的语言、动作、神态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采取读读──议议──评评的形式。)

3、小结提问:

你对“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的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揭示中心,让学生说一说,练习口语表达)

五、口语交际

假如你是“革命烈士纪念馆”的解说员,你怎样向前来参观的人介绍金色鱼钩的故事呢?

1、在小组里练习。

2、各组派代表在全班介绍。

【板书设计】

金色的鱼钩(闪着光芒)

炊事班长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而牺牲

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

金色的鱼钩教案【篇5】

内容提要:

《金色的鱼钩》是聋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课的课文。课文记叙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接受党组织交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故事,表现了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教学根据课文的特点,抓住人物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等描写,使用阅读、交流、感悟等方法,使学生在读书中理解了课文,实现了教学目标的设定。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应大力倡导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本教学案例把过程本身作为一个课程目标,让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在自读自悟中,让学生感受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关键词:朗读感悟体会情感升华理解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生字,读读记记“颧骨、两鬓、斑白、搪瓷、严厉、收敛、疙瘩、粗糙、抽噎、喜出望外、昏迷不醒、奄奄一息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体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的教育。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老班长的高大形象。

难点:理解题目的深刻含义。案例描述: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在革命战争年代,发生过很多感人至深的故事。我们的革命先辈为了中国

的解放事业付出了太多太多,特别是在艰苦的长征时期,闪动着一个个鲜活的光辉革命形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一位红军,去拜读他那可歌可泣的故事吧!

(板书课题:金色的鱼钩)

2、揭题。由题目你会想到什么?二、初读课文,把握内容

1、检查阅读效果。

2、学生再次快速阅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学生把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读几遍,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

(让学生畅谈读后的感受,给学生自由的学习空间,为后面的学习创造条件。)三、精读品析,体会情感

1、同学们都被班长尽心尽力地照顾伤员而不顾自己的崇高品质所感动。请同学们带着这份感动再次走进课文,细细品读描写老班长的句子,想想它们为什么让你感动。

2、品读重点句:

——从外貌体会中心

(1)“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老班长看我们一天天瘦下去瘦得比我们还厉害呢。”

(四十多岁的老班长为什么会有五六十岁老人的外貌特征?抓住表现“苍老”的重点词朗读,读出感动。)

(2)“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还一直用饱满的热情鼓励着我们。”

(这句话充分地说明了老班长对战友的满腔热爱,对党的高度忠诚。)

(点评:通过品读重点词句,既释放了学生的情感,又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找到体会情感的突破口。)

3、学习“哽咽草根鱼骨头”片段。

(1)指名朗读,读后议论:这个段落什么地方令你感动?

(抓住“皱紧眉头”“哽咽”等词和“我”当时的心情,体会老班长的品质)

(2)感情朗读,注意体会人物的内心。4、学习“夜里钓鱼摸野菜”片段。

(1)指名朗读,读后议论:这个段落什么地方令你感动?

(老班长非常辛苦,寻找食物极其艰难。他是靠革命的意志、对党的忠诚在坚持)

(2)抓住“翻了多少草皮”“一颗一棵地摸”等重点词朗读。

5、学习“耐心劝导小梁”片段。“小声点儿,小梁!咱俩是共产党员,你既然知道了,可不要再告诉别人。”“指导员把你们三个人交给我我怎么去向党报告呢?难道我能说‘指导员,我把同

志们留在草地上,我自己克服了困难出来啦’?”

(1)说出内心感受,为什么让你感动?

(2)读出自己的感受。

6、学习“命令战士喝鱼汤”片段。

(1)学生读课文,思考:老班长前后的表情有什么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2)指导朗读“我端起搪瓷盆,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到“不过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7、学习“奄奄一息让鱼汤”片段。

(1)自由轻声读这部分内容,注意自己内心的感受。

(2)说出内心感受。

(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亡留给自己,临终前仍念念不忘自己的责任,不忘奉献最后一份光和热)

(3)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

(注意读出老班长身体已经极度虚弱,又对战士们充满牵挂和关爱。战士们心急如焚,无尽的担心和难过,最后悲痛欲绝的呼喊)

(点评:通过对文中的重点片段,在朗读的基础上实行体会,让学生感受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8、体会课文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鱼钩虽然长满了红锈,但它记录着老班长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闪烁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昭示着老班长关心同志、舍己为人、终于革命的精神永垂不朽。

(点评:通过对中心句的体味,既解释了题目,突破了难点,又使学生的情感自然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四、课堂小结

1、学生间交流学完本课后的感受。

2、学生将自己感触最深的部分有感情地读给其他同学听。

(点评:让学生系统地总结课文,延伸文本,升华情感。)

案例分析与反思:

《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生动感人,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实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作者语言朴实,像讲故事一样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表达了对老班长的深切怀念。我在教学中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这篇文章篇幅较长,故事性强。我先让学生做好预习,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快

速阅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把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读几遍,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什么地方令你感动?这三个问题给了学生阅读、思考、表达的最大空间。这样,让学生自主读书,自主表达,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之后,我再让学生把感受最深的部分读给大家听,进一步体会

老班长的光辉形象。

3、这篇课文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实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人物崇高的精神境界。教学中,我重视学生的朗读,让学生读中悟情。整堂课,学生能自由地默读,自由地朗读,自由地感受,自由地思考,自由地表达。学生自主地投入阅读实践,才会读得一遍比一遍好,感悟一次比一次深。

金色的鱼钩教案【篇6】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长征途中发生的这个感人的故事。

2、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学习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3、体会这篇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

4、练习运用快速阅读法,简要复述课文故事。

教学重难点:练习快速阅读,透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一、看课题,提出质疑。

师:长征是世界军事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一个由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奇迹。在这个奇迹的背后,是红军战士历尽的千难万险,是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这天就让我们走进一个老班长的故事。(板书课题,生读课题)

预设:生: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课文围绕鱼钩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二、读文章,提纲契领。

师: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到课文中去找一找答案。请同学们打开书,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看一看谁最先找到答案?(生默读课文,找答案)

预设:

生:故事发生在长征时期,红军过草地时发生的一个感人的故事。

师:同学们都有预习的习惯,那么你还了解到了故事的哪些资料?

生: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一位红军老班长为了照顾三个伤病员而牺牲的故事。

生:这篇课文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理解党组织交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自己忍饥挨饿,结果倒在草地边上的故事。

师:故事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请同学们再次走进课文勾画出课文中表示时间先后的词语。依据勾画的词,小组合作学习,看一看这篇课文能够分成几部分?并用小标题把每部分的资料归纳出来。

2、遭受饥饿威胁,老班长苦想办法。

3、钓鱼炖野菜补充营养。

4、老班长舍己为人感动小梁。

5、逼战士喝鱼汤鼓励病号。

6、老班长病倒拒喝鱼汤献生命。

7、“金色鱼钩”代表革命精神。

师:文章脉络很清楚了,你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同学们听吗?那在讲故事时我们应注意什么呢?

1、把握故事的时代背景,故事发生的地点,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主要的故事情节。

2、、先列出小标题作为提纲,然后按照提纲来讲述。

师: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15课《金色的鱼钩》。同学们,还记得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吗?谁来说一说?

1、师:上节课我们已经解决了一部分问题,我们一齐回顾一下。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下面的问题。

师:这个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印象?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

师:这个故事这么感人,课文中肯定有很多感人的地方,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勾画出自己印象最深或是最受感动的地方。好好读一读,想一想自己为什么感动?

2、师:谁愿意把你感动的地方读给同学们听,并说一说自己为什么感动?

生:读8段。因为老班长看到鱼少,就自己不喝鱼汤,只吃难以下咽的草根和同志们吃留下的鱼骨头。表现了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师:再读一读,这一段是对人物的什么描述?因为对人物语言的刻画使班长这个人物深入人心。

生:读11段。当别人发现他不吃鱼的`秘密时,他还嘱咐别人不说,不让其他人明白。能够看出老班长忠于党的事业,努力完成党交给的任务。(语言描述)

生:13段。老班长理解了指导员交给的任务,决心必须完成任务。(语言描述)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可见这个故事真的打动了你。哪几个同学愿意合作把6至19段这部分读给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听。

生:21段。看战士们不肯喝鱼汤,生怕他们饿坏了身体,老班长又心疼又着急,责怪自己没有完成指导员交给的任务。可见只想着完成任务,不管自己的安危。(神态、语言描述)

生:30-31段。生命垂危,还不忘任务,关心战友。(语言描述、动作描述)3

二、集全文,提炼中心。

师:透过刚才的交流我发现同学们都被老班长这个人物感动了,那么老班长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生:老班长是一个舍己为人的人,把生的期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生:他是一个对党的无限忠诚的人,因为他用自己的生命去完成了党交给他的任务,。

师:老班长这个人物你们喜欢吗?其实你们之所以喜欢这个人物,是源于课文中对老班长的神情、动作、语言都有细致的描述,透过这些描述,我们对老班长的内心逐渐了解,从而受到了感染和教育。

师:再次走进课文,把描述老班长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述读一读。今后我们在写作时,也要抓住人物的细节进行描述,让自己笔下的人物像老班长一样刻骨铭心。

生:是老班长用鱼钩钓鱼来救活了三个小同志,使他们顽强地走出了草地,所以课文用“鱼钩”做题。

生:金子是高贵的,而老班长的精神同样是高贵的。

生: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就像一盏灯,点亮了革命者前进的方向。

生:我从那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身上看到了老班长那颗金子般的心。

师:老师带来了长征中的另一个小故事,我们一齐来看一看。

师:万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伟大壮举,为了弘扬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毛泽东写下了诗歌史上不朽的杰作。《七律.长征》

师:长征途中可歌可泣的故事有很多,期望同学们课下多读一读。

五、教师小结:金色的鱼钩向我们昭示:完美的生活是千千万万像老班长这样的英雄用生命换来的,我们应珍惜这天,用学到的文化知识创造更灿烂的明天。

教育反思:

《金色的鱼钩》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篇幅较长,学生读起来也较耗费时间,理解起来也有必须的难度,为此教材安排了两课时。根据教材的教学要求,我把教学目标也进行了调整。第一课时,学生自读自悟,理清课文的线索,了解故事发生的顺序,把握课文主要资料,进行了复述,但时间还是不够用,超时了有10多分钟。如何进行长文短教,我很疑惑。第二课时,我把训练重点放在了体会课文的思想情感,感受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上这一教学目标上,但要了解“老班长”这一形象,就要透过品味课文重点句段来品读,虽然说略读教学讲究“简”、“略”,但也需要有“精”的部分,否则略读就成了“泛读”,那效率就低下了。由于受教学时间的限制,略读课文中需“精”读的点要更突出,更集中。所以我设计了“这个故事这么感人,课文中肯定有很多感人的地方,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勾画出自己印象最深或是最受感动的地方。好好读一读,说一说理由?也能够自己写一些体会?”这个问题。学生们在自读自悟后,找到了自己感人的地方,并做了相应的批注。交流时学生们也能将自己的体会说出来。但此刻想来,自己做的不到的是,对学生的引领不到位,对重点句的指导有些粗糙,如何掌握“精讲”的度,我还很困惑。另外这

单元作文的训练点是写一个人,典型的刻画人物的文章,而《金色的鱼钩》又是一篇很好的习作例文,怎样既突出单元主题又区别于精读课文教学呢?这将成为我今后教学需探索的问题。

金色的鱼钩教案【篇7】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课文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意义深刻。“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这篇课文生动感人,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作者语言朴实,像讲故事一样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娓娓叙述,表达了对老班长的深切怀念。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为了使学生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的教育,二是为了进一步训练学生快速阅读,提高阅读能力。教学本课的重点是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教学的难点是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读读记记“颧骨、两鬓、斑白、搪瓷、严厉、收敛、疙瘩、粗糙、抽噎、红锈、宿营地、青稞面、喜出望外、热气腾腾、无边无涯、昏迷不醒、奄奄一息”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品质的教育。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4.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地复述故事。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品读重点语段,体会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课前准备:预习课文,查找长征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长征是世界军事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一个由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奇迹。在这个奇迹的背后,是红军战士历尽的千难万险,是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长征途中一个老班长的故事——《金色的鱼钩》!(板书)

二、初读课文,直奔中心

1.请同学快速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汇报交流(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

三、整体感知,分清脉络

同学们都被班长尽心尽力地照顾伤员而不顾自己的崇高品质所感动。可是,同学们想过没有,既然是写老班长的,为什么要以“金色的鱼钩”为题呢?

看来这枚鱼钩肯定有它不同寻常的地方。让我们再回到课文,仔细地读读,看看围绕着这枚鱼钩,课文都写了哪些感人至深的故事呢?

1.“做鱼钩”

2.“硬咽草根、鱼骨头”

3.“夜里钓鱼、摸野菜”

4.“命令战士喝鱼汤”

5.“奄奄一息让鱼汤”

四、以鱼钩为主线,品析全文

这个普通而又不普通的鱼钩上,肯定还发生过许许多多的故事,而作者只选择写了这几个小故事,值得引起我们的深思。在这些事情的背后,到底蕴藏着哪些感人肺腑的情感呢?

默读课文,仔细品味文章,感受老班长的伟大精神。根据学生课堂生成,随机学习任一板块,

1.学习“硬咽草根、鱼骨头”片段。

(1))指名朗读,读后议论:为什么这个段落令人感动?

(2))抓住“皱紧眉头”“硬咽”等词和“我”当时的心情,体会老班长的品质。

(3))感情朗读,注意体会人物的内心。2.学习“夜里钓鱼、摸野菜”片段。

(1))自由朗读,感受老班长寻找食物的不易:白天,老班长要带着战士们行军,晚上宿营时有要忙着张罗食物,而草地上都是黑水潭,哪有多少鱼,为了钓鱼,找野菜,老班长的眼睛都瞅坏了。

(2))抓住“翻了多少草皮”“一棵一棵的摸”等重点词朗读。

(3))说说此时自己内心的感受。3.学习“命令战士喝鱼汤”片段。

(1))学生自由朗读这一片段内容。

(2))观察课文插图,想象小梁和老班长的心理活动。

(3)思考:老班长前后的表情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4)指导朗读“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到“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4.学习“奄奄一息让鱼汤”片段。

(1))自由轻声读这部分内容,注意自己内心的感情。

(2))说出内心感受,并说说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

(3))指导分角色朗读。

①老班长“奄奄一息”,身体已经极度虚弱,同时又对战士们充

满牵挂和关爱。

②为救老班长时的心急如焚,无尽的担心和难过。

(过渡语:为了伤员,老班长快耗尽了自己全部的生命。如果你是伤员,面对奄奄一息的老班长,会有怎样的感受?)

③老班长牺牲时,战士们悲痛欲绝、催人泪下的呼喊。

(过渡语:“老班长的手垂了下来,他耗尽了生命的全部,眼看着要走出草地,他却不能动了,也不能照顾我们了。此时,你该用怎样的感情呼唤他呢?”)

四、品味金色,升华情感

师引:可亲、可敬的老班长永远离开了我们,战士们撕心裂肺的呼喊也无法唤醒他了。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战士们的生命,用自己的忠诚和无私完成了党的嘱托。他永远地留在了那片无边无际的草地上,留给战士们的只有那根用缝衣针做成的钓鱼钩。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出示句子)“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1)为什么说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答案可以是: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凝结了老红军心中只有战友,唯独没有自己的高贵品质;长满红锈的铁画鱼钩,体现了红军战士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长满红锈的鱼钩见证了红军战士互相关心、互相扶持、一心北上的艰苦历程,表现了战友之间伟大的爱。,,)

(2)深情朗读中心句。

(3)此时,你是否明白了课文为什么要以《金色的鱼钩》为题?

可以从鱼钩诞生的意义,产生的作用,纪念意义等方面引导。

(比如鱼钩代表着老班长可贵的品质;这枚鱼钩的诞生,为战士们带来了活下去的希望;在整个故事中,鱼钩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那枚鱼钩,战士们都走不出草地;是全文的线索等,同时,也可适当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尝试用线索为题的命题技巧,由教师视实际情况随机安排)

小结: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创造了军事史上的伟大奇迹,历时两年,行程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胜利结束,揭开了中国近代抗战史上崭新的一页!而这一枚金色的鱼钩,却将永远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金色的鱼钩教案【篇8】

1.认识12个生字,读记生字组成的词语。用联系上下文、词素分析法、近义词比较等方法理解词语:喜出望外、三长两短、奄奄一息、抽噎、支吾、收敛;衰弱、脆弱;支持、坚持;严肃、严厉、严峻、严密、严格。

2.学习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分段,抓住事例及事例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品质。

1.自学生字及生字组成的新词。

2.读通读顺课文,理解词语。

(1)联系上下文,词素分析法解词:

3.跳读课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的事;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把课文分成四段。

4.勾画文中老班长的言行、神态,思考批注,老班长是一个()的人。

5.“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是().

6.给文章重新命题。

一、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掌握作者写作思路。

1.理解词语,注意交给方法,揭示规律。

2.注意指导学生从词义范围大小、词语搭配进行近义词辨析。

(1)交待故事背境,老班长外貌。

(2)老班长钓鱼给我们吃,自己吃草根,咽鱼骨头。

(3)老班长饿死在草地边上。

(4)深化中心,抒发感情。

二、指导学生归纳事例,抓住事例及老班长言行、神态深读深悟,体会人物品质。

三、联系课文资料,体会最后一段话的含义,深化中心。

鱼钩虽然长满了红锈,但它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事迹,闪烁着老班长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光辉思想。

1.选词填空(衰弱、脆弱、坚持、支持、严肃、严厉、严峻、严格、严密)

(1)小梁身体(),性格()。

(2)他的病很重,不休息会()不住的。

(3)他表情(),()地批评道:“这次战斗的形势十分(),侦察班要()注视敌人的动向,每个战士都要作好一切战斗准备”。

(1)课文写了一件()事,赞扬了老红军()的品质。

四、转换迁移,训练运用。

金色的鱼钩教案【篇9】

学习目标:

1.快速默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资料,能复述课文。

2.抓住描述老班长的外貌、动作、语言等重点词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精神。

3.认识本课12个生字和新词,理解“喜出望外、奄奄一息”等词语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金色的鱼钩”的理解。

4.学习红军战士团结友爱、顾全大局、勇于献身的崇高品质。

学习重点:品读重点语段,体会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1.课前布置收集有关长征的图片、文字或视频资料,透过课前阅读,熟悉课文。2.课文重点语段的课件。

1.背诵毛泽东《长征》诗。

2.同学们,了解长征吗?谁能说一说自己明白的长征故事。

3.是的,长征是世界军事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一个由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奇迹。同学们可明白,在这个奇迹的背后,是红军战士历尽的千难万险,是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这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一个老班长的故事吧。──板书:金色的鱼钩

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读的时候注意自己的感受和情绪的变化,能够把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读几遍。

3.鼓励朗读,并请学生再次快速默读全文,想想课文主要讲谁,讲了一件什么事。(1935年秋,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一位老班长理解党交给的任务,尽心尽力地照顾好三个红军伤员,在即将走出草地时,自己却牺牲了。)

能够根据课文学习过程的需要,拟定两条学习主线。

1.默读,边读边思考:课文中几次描述了老班长的外貌,从课文中摘录出描述老班长外貌的语句。板书:老班长)

2.这几次描述老班长的外貌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

(1)“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驮,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师:三十多岁的老班长为什么会有五六十岁老人的外貌特征?(能够看出老班长在长征途中饱经风霜,长征的艰苦。)

(2)“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

(日夜为小战士们操劳,因为找到了一个能让战士们吃上好一点的东西的办法,而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能够看出他是多么尽职尽责。)

(3)“他抬起头,望着夜色弥漫的草地,好久,才用低沉的声音说”

(那里没有直接的外貌描述,但是我们能够从句子中进行拓展训练:想象老班长望着远方草地时的眼神,那眼神中必须充满忧虑。)

(4)“老班长看到这状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

(老班长看到三个小战士不肯喝鱼汤,生怕他们饿坏了身子,他又心疼,又着急,责怪自己没能完成指导员交给的任务,因此眉毛拧成了疙瘩。

战士们喝下了鱼汤,他的眉头舒展开,充分表现了他心中只有战友,唯独没有自己的高尚品质。)

(5)“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

(老班长历尽艰辛,任劳任怨,照顾三个年轻的病号。他胜利地完成了上级交给他的任务,但是自己已经衰弱到不能支撑的地步,死亡的威胁正步步朝他逼来。)

过渡:从老班长的外貌变化,我们能够看出他是一个心中只有战友,唯独没有自己的优秀共产党员。

(二)找出最让自己感动的片段,以此为主线,品析全文。

1.学习“硬咽草根、鱼骨头”片段。

(2)抓住“皱紧眉头”“硬咽”等词和“我”当时的情绪,体会老班长的品质。

(3)感情朗读,注意体会人物的内心。

2.学习“夜里钓鱼、摸野菜”片段。

(1)自由朗读,感受老班长寻找食物的不易:白天,老班长要带着战士们行军,晚上宿营时有要忙着张罗食物,而草地上都是黑水潭,哪有多少鱼,为了钓鱼,找野菜,老班长的眼睛都瞅坏了。

(2)抓住“翻了多少草皮”“一棵一棵的摸”等重点词朗读。

(3)说说此时自己内心的感受。

3.学习“命令战士喝鱼汤”片段。

(1)学生自由朗读这一片段资料。

(2)观察课文插图,想象小梁和老班长的心理活动。

(3)思考:老班长前后的表情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4)指导朗读“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样也送不到嘴边。”到“但是我的心里仿佛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4.学习“奄奄一息让鱼汤”片段。

(1)自由轻声读这部分资料,注意自己内心的感情。

(2)说出内心感受,并说说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

(3)指导分主角朗读。

①老班长“奄奄一息”,身体已经极度虚弱,同时又对战士们充满牵挂和关爱。

②为救老班长时的心急如焚,无尽的担心和难过。

(过渡语:为了伤员,老班长快耗尽了自己全部的生命。如果你是伤员,应对奄奄一息的老班长,会有怎样的感受)

③老班长牺牲时,战士们悲痛欲绝、催人泪下的呼喊。

(过渡语:“老班长的手垂了下来,他耗尽了生命的全部,眼看着要走出草地,他却不能动了,也不能照顾我们了。此时,你该用怎样的感情呼唤他呢?”)

过渡语:可亲、可敬的老班长永久离开了我们,战士们撕心裂肺的呼喊也无法唤醒他了。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战士们的生命,他用自己的忠诚和无私完成了党的委托。他永久地留在了那片无边无际的草地上,留给战士们的只有那根用缝衣针弯成的钓鱼钩。

1.(出示小黑板)“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师:为什么说长满了红绣的鱼钩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答案只能够是: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凝结了老红军心中只有战友,唯独没有自己的高贵品质;长满红锈的铁画鱼钩,体现了红军战士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长满红锈的鱼钩见证了红军战士互相关心、互相扶持、一心北上的艰苦历程,表现了战友之间伟大的爱。……)

2.让学生结合整节课的感受,谈自己的体会。

3.推荐学生将自己学完课文的感受,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