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爱的教案汇编15篇

幼儿园大班爱的教案汇编15篇。

每位教师都必须拥有教案课件,这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他们需要抽出时间来亲自编写。教案必须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工作总结之家为您精选了一篇优秀的“幼儿园大班爱的教案”文章,诚挚地邀请您仔细阅读!

幼儿园大班爱的教案【篇1】

一、说教材与目标: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大班综合活动《魔术师》。这个活动将语言与绘画整合。诗歌富有童趣,具有丰富的想象,各种颜色变出的物体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教材来源于幼儿的生活。为此我选择这个教材,尝试将诗歌与绘画结合,使幼儿多通道的参与。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依据《纲要》中“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的要求及大班幼儿年龄特点,我制定了2个教育目标:1、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使幼儿喜欢朗诵儿歌。2、感受生活中丰富多彩的颜色,能大胆想象用画笔表现并根据自己画的内容进行仿编诗歌。本次活动的重点是理解诗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并学会朗诵。难点是用画笔表现生活中丰富的色彩并进行自己画的内容仿编诗歌。

二、说活动准备:

为了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情境、游戏之中,特做如下活动准备:

1、为此次活动设计了课件、制作了魔术箱。

2、为幼儿提供了蜡笔、纸张等。

三、说教学方法: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教师要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时时有教育,以互动的、开放的、研究的理念,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本次活动采用的教法有:

1、游戏法:幼儿在游戏中发展在游戏中学习。纲要明确提出了“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的环境,支持、促进、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游戏法恰恰能完成纲要的要求。为此我设计了两个不同的游戏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首先在学习诗歌时我以看颜色变魔术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在引导幼儿用各种颜色蜡笔画画时,我设计了游戏“变魔术”,让幼儿体验生活中的色彩。

2、视听讲结合法:主要根据了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特点,和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而采用的。视就就是引导幼儿去看、去观察。现代教学辅助手段发挥了传统教育手段不可替代的功能,使幼儿的理解和认识更透彻。在自由、宽松且安静的环境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形象直观的课件。这些都充分的刺激了幼儿的视觉感官,引导幼儿进行细致的观察。听就是教师的语言启发、引导、暗示和示范。我在教学中主要运用了究因性和启发性提问,比如:说是魔术师?哪几种颜色在变魔术?等。讲就是指幼儿的讲述。幼儿通过在活动中集体讲、个别讲等形式充分表达自己的愿望。在反复的表达讲述中理解诗歌的内容,从而能有感情的进行朗诵。而且这样能满足每个幼儿的愿望,充分注重了个别差异。视听讲结合的方法能充分的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让幼儿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中。

3、互动法:让每个人都互动起来,有师幼互动、幼儿之间的互动、幼儿与材料的互动,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四、说学法:

幼儿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幼儿能主动积极的参与探究活动,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教材内容和幼儿年龄特点,我在学法指导时紧紧围绕活动目标,创造适宜的条件让幼儿在认知能力、语言能力及动手能力上得到了提高。主要运用方法有:

幼儿园大班爱的教案【篇2】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丈量也是测量的一种,是认识量的手段,幼儿的测量最早是“目测”,即通过感知比较量的差异,大班幼儿的测量活动是自然测量。自然测量是指利用自然物(如筷子、小棍、脚步、铅笔等)作为量具进行直接测量,即仅限于简单工具的测量,而不是标准工具的测量。

学习自然测量,可以加深幼儿对各种物体量的认识,有助于幼儿对不同量的测量工具的初步认识,加深幼儿对10以内数的理解,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及对测量活动的兴趣。

什么东西可以用来测量?这个有趣的问题会引起孩子的好奇,促进他们开动脑筋,有步骤去探索、去发现,在动手操作中不仅获得知识经验,而且还获得了学习知识的方法和能力的提高。

(二)活动目标:

今天的幼儿是21世纪的主人,21世纪是个竞争激烈的时代,需要的是高素质的人才。时代对幼儿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学会”到“会学”,即通过学习,不仅仅只局限于学到某些知识,记住某些东西,而是更应该通过自身努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主动探索、动手操作的习惯等。

根据《规程》提出的“幼儿的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索活动”要求,结合本班幼儿对测量的认识特点,尚不能准确而又清楚的将第一次测量的终点,作为第二次测量的起点。因此,我提出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初步选择和使用材料与工具,在实验中积极思考。从而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2、喜欢动手操作,萌发探索周围事物的兴趣。

(三)教材重点难点

幼儿主动参与自然测量的过程是重点,讨论发现正确的自然测量方法是难点,因为只有强调幼儿的积极参与,才能使幼儿在活动中获益,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幼儿用多种感官去听、去思考,参与讨论,动手操作,最终获取知识经验,这是本次活动的重点。

由于测量技能本身的要求大班的幼儿对测量的方法技巧,还较难掌握,幼儿独立、正确地完成测量任务还有困难,因此幼儿讨论发现正确的测量方法是本次活动的难点。

二、说活动准备

根据本次活动的目标与内容,我做了以下活动的准备工作:

1、在活动区里准备:木棍、毛线、矿泉水瓶、笔等。为幼儿创设探索操作的条件,为突破活动的重点难点服务。

2、教师操作的教具一套:为帮助幼儿突破难点准备的。

三、说教法

作为教师,我们教幼儿,既然我们教幼儿那么我们就要了解幼儿怎样思维,怎样学习……,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本次活动注重手、眼并用,动静结合,调动幼儿视、听、触觉运动等多种感觉分析器,学习丈量,从而萌发探索周围事物的兴趣,所以在本次活动中主要采用了猜测讨论法、探索操作法、发现法、游戏法等。

为什么要采用以上方法?

1、猜测讨论法

因为语言不能代替操作,但操作也不能缺少语言的调节。在大班,讨论是激发幼儿思考和动手操作愿望的重要方法。在活动操作前,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大胆猜测答案和结论,为下一步幼儿操作检验做了很好的铺垫。用猜测讨论能满足幼儿的好奇心理,促使幼儿积极有目的进行探索,最终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

2、探索操作法

因为幼儿爱动、爱问、好学这一特点,让幼儿自己通过动手、动脑去探索。探索操作法,不仅是复习、巩固知识的手段,更应该成为幼儿探索知识、寻找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有效方法,这种学习方法符合幼儿思维发展规律,因为探索未知,仅用理解与记忆是不行的,必须进行主动地分析,综合比较和初步的概括以求得测量的方法和结果,有利于认知能力的发展,我采用了这种方法,为突破重点难点服务。

3、发现法

发现法是指幼儿通过直接操作、观察、讨论等途径,去探索、去发现知识的方法。因为大班的孩子好动、好奇心强、好问的特点,而且又有一定的经验和知识基础,通过发现法,让他们在操作中,去寻找发现,满足好奇心,从中寻找发现丈量的正确方法,为突破难点做为铺垫。

4、游戏法

采用游戏法是根据幼儿喜欢游戏,且活泼好动的天性,让他们通过自选适用一种自己喜欢的工具去测量多种物体以比赛的游戏进行,一个是激发幼儿的兴趣,另一方面是为再次突破重难点服务。

四、说学法

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始终以幼儿为主体,调动每个幼儿思维的积极性,在活动中,幼儿运用了多种感官参加活动,通过动口、动手、动脑积极参与。在操作中获得探索经验,整个活动过程,幼儿都是在积极主动中进行学习。

五、说活动程序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及大班幼儿年龄特点,本次教学活动设四个环节完成目标。第一个环节是引发兴趣;第二个环节是探索发现;第三个环节是游戏“量一量”;第四个环节是延伸活动。其中第二、三个环节是本次活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之处。

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这五个环节呢?

第一个环节:引发兴趣

幼儿对活动感兴趣,便于在活动中学习和思考,在开始部分,我根据幼儿好动、好奇这一特点,让幼儿自己去寻找可以用来测量的材料,激发幼儿的兴趣和为下面的探索活动做准备。

第二个环节:探索发现

首先,我让幼儿操作前的猜测讨论,使用这些工具可以测量什么东西,怎样测?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测量工具进行探索性地测量,并根据自己测量的经验进行讨论,让幼儿把自己的作法和想法说出来,起到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作用,共同寻找测量的正确方法,然后教师采用幼儿正确的作法,共同研究、讨论出正确的测量方法,并进行示范,通过示范让幼儿对自然测量的方法有了正确的了解,这样得到的方法,幼儿的印象较为深刻,突出本次活动的重点,初步突破活动的难点。

第三环节:游戏“量一量”

幼儿经过了第一、二环节的学习,此时幼儿已开始感到疲倦了,学习兴趣也从高涨的状态,逐渐转向低谷状态。因此,这环节我设计了游戏“量一量”,让幼儿在初步了解正确的自然测量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游戏,既起到巩固的作用,又起到了引新的作用(让幼儿探索用同样的工具测量不同的物体)。这个环节中,在安排游戏之前,让幼儿先讨论设想操作结果—>接着进行操作游戏—>最后进行讨论。让幼儿更明确操作的目的性,最后的讨论一方面是讲述自己实验过程和发现;另一方面是检验自己获得的结果与活动前的设想是否一样,再次突出了本次活动的重点,同时也是进一步突破活动的难点。

第四环节:延伸活动

在活动区里面为幼儿提供多种测量工具,让幼儿寻找选择不同的工具,去测量其他物体,探索发现,掌握多种自然测量的方法。

这四个程序的安排,我是根据幼儿园教育纲要中的科学指导要点中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整个活动根据幼儿的学习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通过安排、讨论设想到操作到再讨论的形式,掀起一个个高潮,整个活动都是以幼儿动手探索发现为主,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培养幼儿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去发现、去探索掌握知识的能力。

教学反思:

游戏是最适宜于促进幼儿主体性和个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师应积极地将理念转化为行为,注重在活动中观察、捕捉幼儿的兴趣,把握时机及时引导,促使孩子们更深入进行游戏,让孩子在健康游戏中得到更多的发展。

幼儿园大班爱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有感情朗读这首诗,正确发音、吐字清晰;丰富词汇:春雨、滴答;

2、培养幼儿语言的表达能力,知道春雨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3、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5、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1、能正确发音,平舌音、卷舌音,要准确

2、能用字造词、用词造句

活动准备

琴、碟片、挂图、幼儿语言画册、字卡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复习歌曲云导入主题:教师提问,云里装的是什么?(雨滴)雨有什么用?(浇树、清洁空气---)雨滴落下来是什么声音?启发幼儿来说(哗啦啦、淅沥沥、滴答)咱们看一看、听一听。

二、【基本环节】

1、观看雷雨碟片

丰富幼儿知识、词汇(细雨、小雨、中雨、大雨、暴雨)说一说雨水给人类带来的利与弊。

2、结合挂图,学习诗歌《春雨》

(1)欣赏春雨。小朋友说了这么多,听听种子、梨树、麦苗怎么说?激发幼儿学习欲望。

(2)示范朗读。

(3)分句教并读字卡。重点解决幼儿正确发音、纠正翘舌音、平舌音,咬准如:种子、种瓜、树、春。

(4)利用幼儿语言画册学习诗歌,教幼儿有感情集体朗读、分组读、个别读教师关注学习过程的表现和反应及时给与指导、肯定,注重学习过程。

三、【结束环节】

游戏:接长龙学运用词语,师生互动。

游戏玩法红的花,绿的草,我打着小伞去看雨,淅沥沥、淅沥沥什么雨春雨(秋雨、夏雨)雨点点滴滴答根据幼儿的能力的强弱说一句话也可以,因人施教,请接龙。

四、【活动延伸】

谈话:小朋友,现在已经下过几场雨了?小草喝饱了水,长多高了?带领幼儿到外面种植角去观察,缺水让幼儿浇一浇感受万物复苏。

教学反思:通过理论的学习和实际的感触,让孩子们不仅在语言和韵律上得到了学习提高,同时这种贴近大自然的教学,对当今生活在高楼建筑中的孩子们的身心发展起到了很的促进作用。

小百科:春天,又称春季,是四季中的第一个季节,指立春至立夏期间,含节气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幼儿园大班爱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每年的9月10日是教师节,了解教师节的意义。

2.学习用不同的方式祝贺节日,能大胆向老师表达感激之情。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活动准备:

与班级幼儿的合照,卡纸、油画棒、水彩笔、贴画、剪刀等美工材料

活动过程:

1.我们的回忆。

(1)播放教师与幼儿各种活动的合照。

(2)请幼儿观察照片并对当时的情景进行回忆,感受老师对自己的关怀,回忆与老师之间的美好瞬间。

2.引出教师节话题,了解教师节的由来,讨论如何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谢意。

3.教师介绍教师节的由来。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向老师表达自己的问候和谢意。

4.小小贺卡。

(1)出示材料,引导幼儿制作谢师卡。

师:教师节是我们老师的节日,小朋友们可以自己制作漂亮的卡片送给老师,祝福老师节日快乐。

(2)教师出示卡纸、油画棒、水彩笔、剪刀等制作材料,引导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制作谢师卡。

5.我们的悄悄话。

教师根据幼儿所说,帮助幼儿写上一句表达感谢的话和祝福语。

活动延延伸

幼儿分别向全园老师赠送谢师卡。

课后反思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孩子们的爱心。爱心是一种情感,不是与生俱来的,她需要家庭、幼儿园,乃至整个社会的向上的、俱有情感的教育。

因而,在这个特定的节日里,充分利用小朋友一次表达情感的行动,发挥这个主题的内涵,给孩子们一个集创造和语言于一体的活动,表达孩子们的心声,激发孩子们的内心世界的灵感。

这次活动,采用发生在孩子们身边的真人真事为典型,具有真实感,更能让孩子们体会:表达自己的心声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是每一位小朋友都能做好的,最终提高孩子们的自信心,提高孩子们的爱心。

幼儿园大班爱的教案【篇5】

课前学习活动设计:

1、在语言区投放有关朋友间友谊的图书,通过组织交流活动“我和我的好朋友”、“有朋友真好”唤起幼儿与好朋友交往时的难忘回忆。

2、结合亲情主题和节日,组织幼儿用画画、写信、制作礼物、表演节目等多种方法表达自己对家人的情感,引导幼儿去感受爱、创造性地表达对亲人、朋友的爱。

3、组织幼儿为好朋友画像,引发幼儿去了解自己好朋友的外貌特征和兴趣爱好,激发对朋友的关爱之情。

活动目标:

1、了解信的基本格式,知道写信是一种相互沟通、表达情感的方式。

2、能用图画、文字与符号相结合的方法尝试给朋友写信,并用清楚连贾的语言讲述信的内容。

3、感受朋友间的美好情感,愿意用书信的方式表达,体验书信往来的快乐与感动。活动重点:

了解信的基本格式,知道写信是一种相互沟通、表达情感的方式。

活动难点:

能用图画、文字与符号相结合的方法尝试给同伴写信,并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讲述信的内容。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组织幼儿回忆与朋友相处的美好瞬间,为活动做好情感的铺垫:丰富幼儿有关信的常识及用简单的符号进行记录的经验,为“画”信积累经验。

2、教具准备:PPT课件、朋友读信的音频、现场连线的通讯设备、大信纸、信封。

3、操作材料准备:每位幼儿一张彩色信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

1、调动幼儿生活经验分享交流,引导幼儿了解通讯方式的多样性。

(1)交流好朋友之间的联系方式,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

提问:你们都有好朋友吗?当你想好朋友的时候你们是怎么联系的?

(2)小结:现在的通讯真是发达,让我们有这么多的方式可以和好朋友联系。

2、创设“朋友来信”的情境,了解写信的格式,知道写信是一种相互沟通、表达情感的方式。

【此环节主要运用情境渲染法,以情激情,让幼儿感受读信时别样的期待与感动]

(1)讲述老师和朋友的故事,渲染朋友间深厚的友谊。

(2)出示好朋友的来信,引导幼儿观察了解书信的基本格式。

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观察:信封上有什么?引导幼儿了解信封上有邮票、邮编和收寄信人的地址;打开信,进一步引导幼儿了解信的格式。

(3)播放读信的音频,通过聆听好朋友的来信,感受书信传递情感的特殊性。

(4)了解信的内容,体会朋友间浓浓的情意。

提问:刚才好朋友在信中都和我说了什么?

小结:从古至今,书信都是人们间重要的`一种联系的方式,虽然现在有了更加快捷方便的通讯方法,但我还是更喜欢读信时的那一份感动。

3、引导幼儿帮助老师一起写回信,学习用图画、文字与符号相结合的方法写信。

[此环节主要运用多媒体现场连线法,让幼儿真实体验好朋友读懂来信的成就感。]

(1)帮助老师用绘画的方式给好朋友回一封特别的信。

引导幼儿用简单的图画、符号、文字相结合的方法表达每一句信的内容,巩固幼儿对书信格式的掌握。

(2)现场真实通话连线,让幼儿感知用图画、符号写的信同样可以传递情感,感受写信的成功体验,进一步调动幼儿写信的愿望。

4、幼儿为朋友写信,引导幼儿用简单的图画、符号与文字记录,表达对好朋友的思念、关爱之情。

[此环节主要运用迁移组合再造法,迁移幼儿已有经验,为朋友写信,引导幼儿创造性的表现信的内容。]

(1)引导幼儿回忆自己和朋友一起做的事情,帮助幼儿丰富更多的图画和符号信息,并灵活的运用于写信的过程中。

提问:你想和好朋友说什么?这一句可以用什么图画来表示?

(2)提出要求:注意写信的格式、纸张的应用。

(3)幼儿写信,教师从内容、图画符号和写信格式方面进行观察指导。

5、幼儿分享读信,体验为朋友写信的快乐。

请个别幼儿读出写给好朋友的信,对幼儿选择的图画、符号给予肯定鼓励或提出建议,体验书信往来的快乐与感动。

课后延伸活动设计:

1、活动后,帮助幼儿收集、填写信封信息、引导幼儿贴上邮票,带领幼儿到邮局寄信。

2、组织交流活动“朋友的信”,让幼儿交流收到朋友来信的心情,进一步感受朋友间的美好情感。

课后反思:

本次活动我依据社会领域的核心价值,让幼儿在活动中自然而然的了解了书信的基本格式、充分感受书信传递情感的特殊表达方式。引导幼儿用图画、符号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完成给好朋友的信,体验写信的快乐,表达对好朋友的思念、关爱之情,较好的实现了活动目标。下面我从以下二点反思对本活动的组织:

一、以情激情,引发幼儿深切感受朋友间的美好情感

本活动以“朋友间互相通信表达快乐与感动为情感主线”贯穿活动始终,将孩子带入与好朋友在一起的美好情谊中。活动中,我让孩子们与我共同聆听好朋友的信,感受读信时那份别样的期待与感动。不仅激发了孩子也写一封信给好朋友的积极性,更是让友谊在孩子们的内心中得以升华,进一步的烘托了朋友间的情谊的可贵。

二、现场手机互动连线,使幼儿获得真实的体验

孩子的学习过程中需要真体验、真表达,还原生活的真实性才能让孩子在活动中更加投入。在这节活动中,孩子们和我共同给好朋友写完回信后,当我拿出手机来拍照说要传给好朋友看一看的时候,孩子们露出惊讶的神色,“真的拍下来吗?“你有好朋友的微信吗?”那种关切、那种不敢相信、那种惊讶,让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了起来!当电话接通了,好朋友的声音从电话另一头传过来的时候,教室里特别的安静,小朋友们一个个都是那么的专注,期待着好朋友对会对我说些什么,她到底有没有看明白我们写的信的内容。我认为孩子的表现才是验证教学活动是否成功、教学目标是否实现的依据。这种学习才是最效的,最有价值的。

幼儿园大班爱的教案【篇6】

大班幼儿的年龄及心理特点,从情感教育、能力培养、知识三个方面认真制定了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具体是:

1、在观察认识蒲公英的基础上幼儿欣赏散文,学会有感情地朗诵散文。

2、引导幼儿了解散文优美的词句和比喻句。

3、陶冶幼儿情操,感受身边事物的美丽,激发幼儿对生命的热爱。

活动的难点在于引导幼儿理解散文优美的词句和比喻句,而重点则是在认识蒲公英的基础上能有感情地学会朗诵散文。

二、说教法:

每个孩子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对一切事物都具有极强的兴趣。活动过程中我运用了自制的课件、背景乐和散文录音、

教师自身的朗诵,把孩子们带入一种美的意境,使孩子们在优美的意境中感受了散文的语言美,体验学习散文的快乐。活动的开展由易到难,层层深入,使孩子们能主动积极、自愿地参与和学习,获得经验,体验了孩子的主体地位,也正好契合了《纲要》中关于“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理念。此外我还采用了欣赏倾听法、谈话交流法、游戏表演法引导孩子在活动中敢说、想说、愿意说,树立了孩子的自信心,从而使本次活动达到美的享受,快乐学习的和谐统一。

说学法:

整个活动我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玩玩的轻松气氛中掌握了活动的重、难点。在活动中教师充分调动幼儿运用直观视听法、讨论谈话法、情境表演等学习方法,让孩子学得轻松,感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观察过蒲公英,了解它的外形特征。

2、录音机、配乐散文录音带。

3、蒲公英头饰若干。

4、课件及背景乐(画面一:蒲公英的外形图;画面二:青草地上开着许多野花;画面三:蒲公英的花形→凋谢过程,结出绒白色的球→风一吹,花朵上的绒毛随风飞扬→雪白的绒毛轻盈降落;画面四:第二年绒毛种子生根发芽的过程)

三、说过程

每个活动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活动设计很重要的体现和实现的过程。根据教材的内容和

幼儿的接受能力,我把活动分成三部分完成。

幼儿园大班爱的教案【篇7】

科学活动:会变的影子

幼儿经验分析:

1、幼儿对光和影子的关系已有初步的了解,知道有光就有影子。

2、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已发现到影子是会变的。

设计意图:

1、提供相关的操作材料,引发幼儿探索“影子变化”的兴趣。

2、在幼儿实践的基础上,提升有关光和影子关系的经验。

环境创设:手电筒、辅助材料、纸、蜡笔、陈列板

活动流程及相关提问:

一、质疑,引发幼儿探究的兴趣。

1、影子会变吗?为什么?

2、影子会怎么变?

3、你会让影子变吗?

二、幼儿自主选择材料,探索并记录自己的发现和方法。

观察要点:a、参与投入情况 b、选择和使用 c、记录的方法

三、讨论交流、经验提升。

你是怎么让影子变的?

(归纳影子变化的'原因)

挑战:影子真会变,那它会不会变没有了呢?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螃蟹

课题生成:

在主题活动《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中,我们从小班起重点介绍地球七的动物。于是幼儿、老师共同收集了几种动物如兔子、金鱼、寄居蟹,幼儿对这些活生生的动物很感兴趣。

“菊香蟹肥”的时节,幼儿都吃过螃蟹,他们带来了蟹壳,他们说:熟螃蟹是红色的。因为螃蟹的大钳子要夹人,父母都不让孩子玩活螃蟹,但幼儿却有着强烈的兴趣。于是我们设计了这一活动,为幼儿提供条件,创造机会让他们探索。

活动目标:

1、充分体验探索活动的快乐。

2、了解螃蟹的外形,爬行方向,学会一些简单的观察方法。

3、激励幼儿勇敢探索,积累一些生活经验。

活动准备:

1、四十只小螃蟹,两只大螃蟹。

2、二十只小塑料箱,四只大塑料箱。

3、夹子、筷子、手套人手一份。

4、盆子、水、抹布,透明盖电锅两只等。

活动过程:

1、教师问:你们知道螃蟹吗?(知道)在家里爸爸妈妈让你们玩吗?(不)为什么?

幼儿l:因为螃蟹凶。

幼儿2:它有大钳子。

幼儿3:要夹人。

2、教师说:今天教师和你们一起玩螃蟹好吗?(好)不过一定要注意螃蟹的大钳子。

幼儿观察螃蟹:

幼儿1,只看不动手。

幼儿2,想用手摸但伸到一半又停了。

幼儿3,用手碰一下马上缩掉。

幼儿4,拿起一旁的筷子夹着玩,夹住了螃蟹就叫,掉了就大笑。

3、幼儿坐在地毯上。

教师问:玩得快乐吗?(快乐)

教师说:小动物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它是我们的好朋友。

教师又问:螃蟹长得什么样子?

幼儿自由谈,教师巡听。

幼儿1,背上有壳,是灰黑色的。

幼儿2,有眼睛,烧熟了是红色的。

幼儿3,有三只脚。

幼儿4,不对,有四只脚。

4、教师说:螃蟹到底有几只脚?大家去数一数。

5、教师示范,戴上手套捉起螃蟹点数。

教师提醒:可以把螃蟹捉到小箱子里,仔细看看螃蟹底部是什么样的。

6、盆子、水、抹布,透明盖电锅两只等。

活动中幼儿的勇敢、才智、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提高。另外活动中老师有目的的引导幼儿从多个方面进行观察,学习一些科学知识,使他们在以后的探索活动中更加聪慧。

不过在活动中觉得“数活螃蟹腿”这个环节较有难度,可以放在螃蟹煮熟后进行。

专家点评:

把本活动列为生活活动,可能更加贴切。从整个过程看,并没有什么太难的知识点,但教师把探索精神放在首位,体现的是大班幼儿应有的求知学习欲望,这一点,是值得大家借鉴的。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不一定每次都有众多的难点要突破,只要能激发求知欲望,萌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这样的活动都是好活动。

反思与讨论:

这个活动曾为小班设计,现设计为大班活动,你认为还应做哪些修改与补充?

幼儿园大班爱的教案【篇8】

如何有效地适宜地选用各种废旧资料制作漂亮的海底世界。总之,我们建立了目标的整合观、科学观、系统观,力求构成有序的目标运作程式。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寓教育于制作活动之中。为此,我们作了如下活动预备:

1、物质预备:收集制作玩具的废旧资料,师幼共同收集各种废旧资料制作的有关海底世界的成品和图片。

2、经验预备:幼儿对海洋的水生动物有肯定的经验。

3、空间预备:幼儿座位呈框字型摆放,展示台呈半弧形放置于幼儿视线前面。

全方位的预备为活动的成功开展带给可能。

二、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构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因此,本次活动教师以参观者的身份引导孩子,以自己的语言启发幼儿的创新意识外,还挖掘此综合活动价值,采取了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采取的教法有:启发提问法、直观法、自主探索法、分享交流法

1、启发提问法:本次活动最经常使用这种方法,引起幼儿的思考,启发他们的发明思维,让他们在老师的.提问帮忙下,更好地完成作品的制作。

2、直观法:本次活动的开头,老师就采取了这个方法,让幼儿透过欣赏别人的作品,引起幼儿创作的爱好,初步感受艺术中的美。

3、自主探索法:让幼儿自己选取喜欢的形式进行废旧物的创作,并在制作过程中学习合作,并进步幼儿的协商潜力。

4、分享交流法:本次活动的结尾部分,我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与同伴与同伴一同交流分享,让小朋友学会互相交流、相互理解和相互欣赏。

幼儿园大班爱的教案【篇9】

教材分析:

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内容。面具有着悠久的历史,与种族的信仰、社会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它最早体现在原始乐舞、武术、图腾崇拜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以及地域种族差异形成了各自的体系,风格迥异争奇斗艳。

面具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从小学生就带着猪八戒、孙悟空等一些面具嬉戏玩耍,因此本课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以及想象、创造能力的提高。同时剪纸是崇安中小的校本课程,本课校本课程与美术教学课紧密的结合起来。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复习巩固民族的面具艺术就、进一步感受其艺术特点。

2、能力目标:对称剪剪纸的形式设计制作面具,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动脑,动手,动眼的综合能力。

3、情感目标:从制作中体会剪纸活动的乐趣,体验制作成功的喜悦之情,懂得艺术来源于生活,并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

教学重点:面具的设计和制作。

教学难点:细节部分的剪刻。

课时: 2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电脑、电子展板、课件

学具准备:蜡光纸、剪刀、胶棒、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录像导入:欣赏贵州傩戏面具舞蹈

三、讲授新课

1、复习面具的分类(世界面具: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亚洲面具;中国:藏戏、傩戏、陕西灶火、京剧面具等。)以及面具特征。

2、第一课时面具作品点评

3、请小老师演示剪纸面具的设置步骤

4、欣赏剪纸面具

四、学生制作,师巡回指导

五、自我评价:请几个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面具,同时也让其他同学评评他的面具。 设计意图:给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个性。

幼儿园大班爱的教案【篇10】

一、说教材:

对于自己的身体,小朋友一直充满认识的兴趣。我们教师需要做的仅仅是创造必要的学习情境帮助他们了解身体,逐步提升自我认识的水平。因此我选择这一主题,和小朋友一起在有趣的游戏中实现情景化的展示。通过这一活动,会让小朋友觉得体检既神秘又有趣,利用小朋友这一心理特点,引导小朋友了解人的身体以及体检的部位与方式。

二、说教学目标:

第1、初步认识人体的某些健康体征。

第2、了解体检的部位及方法。

三、教学重点:让小朋友了解体检的方法及健康体征。

四、说教法:

针对这次教育活动的教学目标,根据小朋友对身体的认识了解情况,整个活动过程以游戏为主要形式,整个过程动静结合,让小朋友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做到师幼交融互动。整个活动教师与小朋友协调着、合作着,并在有组织、有规范、有秩序中完成。

五、说教学过程:

第1、各种各样的病人。

教师讲述故事第一部分,让小朋友了解故事中有哪些奇怪的病人。

第2、有趣的检查。

教师讲述故事第二部分,让小朋友了解有哪些有趣的检查。

第3、我知道的身体检查。

第4、情境表演:“有趣的检查”。

教师完整地讲述故事,小朋友表演。

第5、游戏:有趣的检查。

整个活动坚持以小朋友为主体,教师为小朋友创设宽敞自由活动的环境,充分发挥小朋友的自主性,鼓励小朋友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做到师幼交融,让小朋友步步行进,逐渐成长为身心健康的个体。

幼儿园大班爱的教案【篇11】

这天我说课的资料是《图形找家》,下面我将从教学理念、教材分析、说教法、活动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以及活动延伸七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学理念

幼儿在生活中,经常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图形,而且会询问这是什么图形,注重幼儿的兴趣和终身教育是我活动的两大特色,幼儿园是现代幼儿生活学习最为熟悉的环境之一。活动开始我就让幼儿观察我的挂图,挂图中有不同颜色的不同图形,由不同图形拼成的一幅画,是为了提高幼儿的感知潜力,了解各种图形分别由什么特点。活动中教师一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对幼儿表达不清楚的或出现困难的地方加以纠正,耐心的指导,使每个孩子都能充分自主的参与活动中。

二、教材分析

《图形找家》出自贵州人民出版社,新编学前班教材数学上册27页。这一活动属于操作型活动,关于图形认识及图形分类活动,能够在日常生活中随机组织练习,图形教育多与实物相结合,促进幼儿具体技能的发展。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潜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三、活动目标

透过教材资料和设计意图,吸取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为满足幼儿认知潜力情感的需要,按照《纲要》涉及的五大领域教育目标,确定本次的活动目标为:

1、充分调动幼儿的用心性,认识常见的图形,引导幼儿用完整流畅的语言说明图形的特点和含义。

2、在认识的基础上,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合作创造,用不同的图形及不同的颜色拼成一幅画,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动手潜力。

3、培养幼儿的认知潜力,学会分类,分清各种不同的颜色和图形,把图形送回家。

四、活动准备

为顺利完成以上教学目标,在活动准备方面,特作以下安排。

1、幼儿知识经验准备,老师带来不同大小,不同颜色的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若干,常见的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物品若干件,家四个(家门分别为各种图形)

2、幼儿自带卡纸若干剪刀双面胶等。

五、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幼儿巩固数字

2、出示挂图,让幼儿交流挂图中有什么(房子树卡车花)

3、板书主题《图形找家》,教幼儿认识图形,说明图形的特点。

4、出示物品,问幼儿这是什么图形的物品。

5、指名幼儿来认识图形,或从众多的图片寻找老师需要的图形。

6、问幼儿挂图中的图画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

7、分组让幼儿把图形送回家,再看看幼儿把图形送回家的结果。

六、说教法

运用准备好的图片及教具营造一个简单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幼儿理解再这一活动中,我们要认识新朋友,用引导的方式进入主题,突破把图形分类这一活动的重难点是运用先让幼儿认识新的朋友和新的颜色,老师正确的指导,然后请幼儿自由的讨论,想一想再他门的家中的物品是什么形状的,充分提高幼儿的学习的主动性和用心性。

七、板书设计

出示挂图,板书主题《图形找家》,认识各种图形;

板书:各种图形的名字,贴图形卡片;

送图形回家。

八、活动延伸

让幼儿回家看看他们家中有多少个正方形圆形三角形长方形的物品,再用自己喜欢的卡纸颜色剪成各种各样的图形,拼成自己喜欢的一幅画,并向其他的幼儿介绍做的是什么,怎样做的,用到什么技巧等,从而使这一教学活动进一深化。

幼儿园大班爱的教案【篇12】

目标

1、激发幼儿对民间游戏的兴趣,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2、引导幼儿自由探索并初步掌握跳皮筋的方法。

3、锻炼幼儿的腿部力量,提高幼儿身体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根据目标,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幼儿自由探索并能初步掌握跳皮筋的方法,以达到锻炼的目的,从中也培养了孩子们的探索精神。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熟悉一些简单的民间童谣。

2、材料准备:短皮筋、长皮筋、音乐、小椅子、场地布置等。

新《纲要》提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主动活动,活动中我以自己饱满的情绪影响孩子,我用了适宜的教学方法巧妙地组织教学,运用游戏法、操作法,在操作过程中教师的适时的赏识,把幼儿的创造之花点燃,此外,我还适时的使用了交流讨论法、赏识激励法,有效地促进了幼儿的发展。整个教育活动,我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自由探索,本次活动采用了:尝试法、游戏法,让孩子在游戏中学到知识,身体素质得到发展。

活动过程

(一)热身,热身运动采用的是民间游戏《拉大锯》、《炒黄豆》、《打拐》,教师小结:这几个有趣的游戏是很久以前流传下来的民间游戏,小朋友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小时侯都玩过,激起幼儿对民间游戏的兴趣。游戏中用到的小皮筋分了两种颜色,也为后来的游戏分组作好了准备。

(二)通过游戏,引导幼儿自由探索并初步掌握跳皮筋的方法。

1、幼儿尝试探索跳皮筋的基本方法,结合了民间童谣《马莲花开》,练习单脚内外跳皮筋。

2、听音乐,放松练习。

3、通过民间游戏《跳格子》,引导幼儿自由探索并练习跳皮筋多种方法。为了孩子们都能参与到探索的游戏中来,我利用了小椅子做道具,先引导幼儿自由探索皮筋的多种跳法。(如:单脚跳、双脚跳、双脚交替跳、叉花跳等),然后幼儿再分队游戏。等幼儿基本掌握皮筋的跳法时,加大难度,提高皮筋高度,幼儿再进行游戏。在此过程中,让幼儿自由探索并初步掌握了跳皮筋的方法,锻炼了孩子们的腿部力量,提高了孩子们身体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也让孩子们从中体验到了合作游戏的快乐。

(三)活动结束部分

在放松活动之前加了一个活动延伸,启发幼儿想一想皮筋除了用脚跳还可以怎么玩?孩子们想出了很多玩法。教师翻花绳,又一次激起了孩子们对民间游戏的兴趣。最后放松活动结束。

幼儿园大班爱的教案【篇13】

一、设计意图

音乐是表现情绪、情感的最好方式。想让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寻找合适的歌曲教材是至关重要的。歌曲《迷路的小花鸭》旋律优美、内容生动,在简短的的几句歌词中包含了一个极富童趣、寓意深刻的小故事。三段歌词描绘了几种不同的情绪,第一段描述的是小花鸭迷路后伤心的情绪,第二、第三段则描述了小朋友送小花鸭回家、小花鸭回到妈妈怀抱的过程,情绪转为活泼欢快。内容的浅显生动和音乐不同情绪的表达,使这首动听的歌曲成为孩子们学习有感情演唱歌曲的好教材。

大班幼儿逻辑思维虽然已开始萌芽,但主要的思维方式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所以本次活动我将让幼儿通过多种感官通道,运用多媒体和情境表演的手段,充分让幼儿感受和欣赏音乐,激发幼儿爱护小动物及同情、关心他人的情感和体会帮助别人的乐趣。

二、目标定位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以及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依据,我确定了情感、态度、能力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标为:

1、让幼儿体验音乐的情绪变化,能随音乐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动作和表情。

2、激发幼儿同情、关心他人情感和体会帮助别人的乐趣。

3、激发幼儿能表现自己地欲望。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理解歌曲的性质和主要内容,学会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活动的难点是:能根据歌曲的变化随意做出伤心及快乐的动作及表情,积极参加音乐剧的表演。

总之,我将积极树立目标的整合观、科学观,力求形成有序的目标运作程式。为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寓教育于情境游戏之中,我作了如下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课前举行过有关于迷路的谈话,使幼儿对迷路及自救的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2、物质准备:关于歌曲的多媒体课件、歌曲磁带、鸭妈妈及小花鸭的头饰。

3、空间准备:活动前幼儿的位置摆成半圆形,以利于幼儿进行表演。

一、设计意图

教给幼儿一些简单的唱歌技能是音乐教育的任务之一。我们不能一味追求单纯的技能技巧。我们进行唱歌教学的目的是为了给幼儿提供享受美的机会,使幼儿获得快乐的源泉,掌握表达感情的工具,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使幼儿能在快乐的唱歌活动中得到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根据以上的指导思想,我设计以下活动。

二、说教学目标

1、在活动中能享受唱歌的乐趣,并初步知道歌曲的名称,理解歌曲的内容。

2、学习用歌声表达歌曲的幽默、风趣。

3、教唱歌曲《颠倒歌》,并能跟唱整首歌曲。

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的创造是多种多样的,除了语言创造、思维创造等,在幼儿阶段更多的是动作和体态的创造。因此,我们教师要及时发现孩子们在日常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各样的动作,然后根据孩子的需求来设计满足他们兴趣的活动。本班的幼儿活泼好动,在动作方面发展协调,尤其对新的活动材料经常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想触摸、想玩。同时,在他们的活动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个问题,幼儿直线奔跑时,动作灵活、协调,然而每当他们拐弯时,就经常性发生两名幼儿相撞的现象,拐弯的动作也不是很平衡、协调。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已为幼儿设计了许多四散追逐跑的机会,"好玩的雪碧瓶"就是这一系列的活动之一。"雪碧瓶"是安全的材料,能废物利用也是幼儿园教育所提倡的。

活动目标:

1、游戏"骑自行车"将幼儿的情绪导入到活动中,复习听信号走和跑的能力。

2、幼儿自由探索雪碧瓶的玩法,充分展示自己的创造潜能,体验成功的快乐。

3、通过"给小动物找食物"的游戏,练习绕着跑的技能。

活动准备:空的雪碧瓶20只,音乐磁带,奖章20枚。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做"骑自行车"的游戏,复习交通规则的知识,练习听信号走。

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骑上自行车到游乐场去玩好吗?(好)马路上车很多,我们要注意遵守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黄灯慢慢走。在骑车的时候,可不能撞车呀,记住了吗?那我们就骑上自行车出发吧。

2、幼儿和教师一起玩"骑自行车"的游戏,复习听信号走和跑的能力。

二、激发情绪

1、随着音乐做瓶子的律动。

师:游乐场到了。你们听游乐场里传来了好听的音乐,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做做运动,好吗?

2、放音乐,幼儿持瓶随着音乐跟着老师或自己随意创编各种动作。

三、引导探索

1、幼儿自由探索瓶子的多种玩法。

师:跳得可真累呀,小朋友们可以坐在瓶子上休息一下。刚才,我们拿着雪碧瓶骑自行车、跳舞,好不好玩那我们再想一下其他的玩法,一起玩起来吧。

2、幼儿探索瓶子的多种玩法,活动中提醒幼儿可以和小伙伴一起合作游戏。

3、重点练习绕过瓶子,"S"型跑的技能。

⑴、师:刚才,老师发现了一个很好的玩法,我们一起来试一下。(练习绕瓶原地转圈)。

⑵、师:请小朋友们想一下,把瓶子排成一排该怎么绕。(幼儿讨论并尝试)。

4、游戏"给小动物找食物"

⑴、师:现在,老师要给你们布置一个任务。小动物的粮食都不够了,对面有许多食物,请小朋友们绕过障碍去帮小动物取一份食物好吗?注意障碍很危险,小朋友分成四条路一个跟着一个小心的跑,谁完成任务我就给他发一枚奖章。(幼儿游戏)

⑵、师:小朋友们都拿到食物了吗?那我们给小动物们送去吧。

幼儿园大班爱的教案【篇14】

设计意图:

“中国杜鹃之乡”是古镇柴桥拥有的一项美誉。一进柴桥镇,山上田里,花木场一片连着一片,村村落落仿佛点缀于大花园中。幼儿在这个大环境下对花花草草也非常的感兴趣,为了使幼儿更加了解我们镇的特色,我们决定以此为切入口,开展活动。

活动一:美丽的杜鹃花

活动目标:

1、感受杜鹃盛开的美丽景象,初步观察认识杜鹃花的特点。

2、大胆与农民交流,运用语言表达所见所闻。

活动准备:

1、选择杜鹃盛开的时候开展活动,与花木场联系确定参观地点。

2、告知家长本次活动的目的以及配合的事项。

3、让幼儿知道参观的要求,想好自己要了解的问题。

活动过程:

一、看一看。

引导幼儿在花木场里观察杜鹃,初步认识杜鹃并感受杜鹃花的美。

二、问一问。

鼓励幼儿有礼貌地向花木场的员工提问,了解自己想知道的问题。

三、说一说。

幼儿相互交流,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看到的杜鹃花,教师做纪录。

四、画一画。

回来后请幼儿将自己看到的杜鹃化画下来。

活动二:品种繁多的杜鹃花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观察、纪录的方法区分西鹃和毛鹃的不同之处。

2、观看感知品种繁多的杜鹃花。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西鹃、毛鹃实物。

3、幼儿人手一张纪录纸。

活动过程:

一、观看ppt,使幼儿感知品种繁多的杜鹃花。

教师边观看边介绍杜鹃花的品种,并渗透柴桥是“中国杜鹃之乡”。

二、区分西鹃和毛鹃的不同。

1、教师介绍西鹃和毛鹃。

2、出示纪录纸,明确观察目的,了解纪录方法。

3、幼儿操作,教师重点引导幼儿观察花瓣和叶子。

4、利用纪录表,大家一起讨论、总结西鹃和毛鹃的不同。

三、教师总结,区分不同杜鹃花的主要方法。

活动三:杜鹃花的种植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录象,初步了解杜鹃花的种植方法。

2、尝试种植杜鹃花,提高同伴之间的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事先向家长了解种植方法。

2、种植需要材料:花盆、泥土、木棒、绳、小铲。

3、种植录象片断。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兴趣。

二、观看录象,了解杜鹃花的种植方法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1、现在你知道杜鹃花是怎么种出来的吗?

2、引导幼儿讲述种植的过程。

三、出示实物,分组进行种植活动。

1、同组幼儿商量、确定用什么方法进行种植。

2、选择适宜材料,共同进行种植活动。

3、整理、打扫环境。

四、总结种植情况,并引导幼儿在日常中的护理。

1、制定护理轮流表。

2、引导幼儿进行纪录。

幼儿园大班爱的教案【篇15】

一、说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的内容、初步学习用欢快的节奏朗读这首儿歌。

2、感受儿歌热闹喜庆的作品风格。

二、说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热闹喜庆的音乐和鞭炮声的录音;配乐儿歌朗诵;各种小动物角色图片。

2、经验准备:了解我国民间过春节时的一些传统习俗。

三、说难重点

1、活动重点:理解儿歌内容,学习用欢快的节奏有感情的朗读儿歌。

2、活动难点:感受歌遥热闹喜庆的作品风格。

3、指导要点:引导幼儿通过倾听、观察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儿歌热闹喜庆的作品风格。

四、说活动过程

1、听录音激发幼儿的兴趣(远处传来热闹喜庆的背景音乐和鞭炮声)让幼儿猜猜:“是什么事那么热闹啊?”

教师小结:春节到,真热闹,家家户户哈哈笑。

2、听听、看看、讲讲中理解儿歌内容

(1)出示挂图让幼儿观察:小动物准备过什么节日?有哪些动物在迎接春节?它们是怎样迎接的?

3、欣赏儿歌。

(1)老师以开心的心情、欢快的节奏来进行示范朗读提问:儿歌的名称叫做什么?听了这首儿歌,感觉怎样?

(2)再次欣赏儿歌。

提问:小动物分别是怎样过春节的?(教师逐一出示儿歌中的动物角色,与幼儿一起说说、学学小动物所做的事,并引导幼儿用儿歌的话语来小结。)

4、学习朗读儿歌

(1)引导幼儿看着动物角色练习朗读儿歌

(2)边读边模仿角色的动作以增强朗读的趣味性。

(3)模仿用欢快的节奏朗读儿歌。

讨论:我们应该怎样读才能把小动物们过年时开心的感觉读出来呢?(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的表情,并请一些幼儿进行朗读。)教师以两种不同的对比明显的朗读方法让幼儿判断,找出最适合这首儿歌风格的朗读方法。

(3)在喜庆的音乐背景下带领幼儿练习朗读,充分感受儿歌热闹喜庆的作品风格。

(4)分组比赛等多种形式朗诵儿歌,并组织幼儿从朗读时的节奏、感情等方面进行朗读评价。

5、集体完整朗诵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