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点的移动教案范本

小数点的移动教案范本。

通常,在给学生上课之前,老师通常会提前准备好教案和课件,即使他们还没有完全准备好,现在也还来得及。在上课时,老师要以教案和课件为指导,因此,在编写教案和课件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本文将会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小数点的移动教案”,希望您能从中获得启示。

小数点的移动教案(篇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青岛版四年级下册小学数学教科书第62-63页。

教学目标:

1.借助计算器探索并掌握小数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引导学生找出与问题相关的条件,并能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小组合作探索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初步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的观点认识事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孙悟空听说同学们学习了小数点报移动引起了小数大小的变化,想来凑个热闹,他带来了许多题目,大家有信心战胜吗?

[设计意图]这样的谈话,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起来,为下面的闯关做好准备。

二、在情境中进行巩固练习

1、神奇的金箍棒

谈话:孙悟空拿出他的法宝金箍棒,让你帮他计算一下,你能行吗?

(课件出示自主练习第3题)指名说答案,集体订正对错。教师强调小数点移动时应注意的问题。

2、直接写得数

谈话:孙悟空对同学们的表现很满意,他想试试大家的速度,请进入第二关。

(课件出示自主练习第4题)教师掌握时间,学生比赛。找出口算大王:班中前十名。

3、按要求填空

谈话:大圣对大家竖起了大拇指,他还想试试大家的本事,请继续闯入第三关。(课件出示自主练习第5题)这回大家可要认真观察,积极动脑呀!

4、魔术箱

谈话:大家真了不起,悟空都夸你们很聪明,他还是不服气,想要考倒大家,这次他拿自己的火眼金晴与我们比,准备好继续闯关。(课件出示自主练习6题)指名说出对错,并着重让学生说出错误原因。

三、回顾总结

谈话:大家顺利闯关,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掌握确实非常扎实,只要你肯努力,相信你的本领会越来越大。

四、拓展延伸

谈话:悟空对大家算是心服口服了,在离开我们课堂时,他还想请大家帮他解一道他也没有解开的题目。大家愿意帮忙吗?(课件出示:小明在写数时,在中间点一了一个小数点,这个小数就比原来小了22.5,这个数原来是多少?)

[设计意图]整个练习中,我都是一环扣一环,让孙悟空带领同学们闯关,每闯一关,让孙悟空给大家一个评价,让学生有胜利的快感,并及时树立信心继续闯关,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整个学习过程充满了快乐与幸福,真正体现了快乐学习。

课后反思:

本节课,一直都是以同学们熟悉喜欢的孙悟空为中心人物,让孙悟空为大家出题,给大家评价。这样,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得到了满足感,自己都能与孙大圣比高低了,而且让学生有了学习的乐趣。整节课,不但巩固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而且对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学习兴趣都大有帮助。

小数点的移动教案(篇2)

教学内容:

小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69-7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由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的小数的大小变化的规律;能应用规律正确口算一个数乘10、100、1000的积。

2、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和主动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小黑板出示口算题:6×10 60×10

6×100 60×100

2、比较每组两个小数的大小(小黑板出示)

3.58○38.5 0.5○0.05

3、导入新课

提问:比较第二题里每组两个小数有什么异同的地方?为什么每组小数里的数字相同,数字排列的顺序也相同,而组成的小数大小却不同呢?

4、小结,揭示课题: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二、学习新课,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1)出示例二:5.04乘10、100、1000各是多少/

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上述各题。

(2)指名说说计算结果,并板书:

5.04×10=50.4

5.04×100=504

5.04×1000=5040

(3)引导观察、比较:50.4和5.04比,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位?504和5.04比,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位?5040和5.04比呢?

(4)验证:小组合作,每组任意找一个小数,分别把它乘10、100、1000,看看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与我们的猜想是否一样。

(5)归纳:通过计算,你认为我们刚才的猜想对不对?谁能用一句话说说你们的发现规律?换一种说法,这个规律还可以怎么说?

2、教学例3

(1)出示例3中的表格,让学生说说从表中能知道什么,结合学生的交流适当介绍“蛋白质”的含义。

(2)提出“每千克黄豆中蛋白质的含量是多少克”这一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这个问题就是让我们把0.351千克改写成以“克”作单位的数。板书:0.351千克=( )克

(3)学生操作,同桌说说自己的想法

(4)组织交流

3、教学“试一试”和“练一练”

(1)指导完成“试一试”

指名读题,明确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你是怎么填的?又是怎么想的?

(2)做“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填表。

讨论:36乘10、100、1000时,你是怎么想的?如果把36看成小数,小数点应该在什么位置?把36的小数点向右移动时,先要做什么?

(3)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第二题

三、课堂作业

1、做练习十二第4、5两题。

2、做练习十二第6题。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准备进行实验,请各位走过路过多多提出好的建议。谢谢!

小数点的移动教案(篇3)

教学目的:

1、使学生通过探究理解掌握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数学教案-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

2、使学生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与反思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 反馈预习

通过前面的学习了我们知道了在小数末尾添上或去掉0可以改变原小数的计数单位,但并不能改变它的大小。这是什么知识?

课前思考题:“在数字不变的情况下,要想改变68.32的大小可以怎么办?”谁说说你们的想法?

反馈1、改变数字的顺序。

反馈2、不改变数字顺序,可以移动小数点的位置。

板书:小数点位置的移动

在数字不变的情况下,要想改变68.32的大小由几种办法?

今天就来研究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关于这个内容你想了解什么?

“移动的方向、小数大小怎样的变化、移动与变化的关系。”

二、 探究规律

1、 右移扩大,左移缩小。

我们先来研究小数点移动的方向。

小组合作:

1、 移动小数点的位置改变原小数的大小,并将移动的方向和得到的结果记录下来。

2、 说说小数点移动的方向与原小数大小变化有什么关系?

反馈:

(一)点右移 68.32 ~ 683.2 : 扩大

点右移 68.32 ~ 6832 : 扩大。

点左移 68.32 ~ 6.832 : 缩小。

点左移 68.32 ~ 0.6832 : 缩小。

(二) 小数点向右移动,原小数扩大。

小数点向左移动,原小数缩小。

评价一下哪组写得好?

再说说发现的规律

板书:

原数 小数点 原数

缩小 左移 . 右移 扩大

我们通过动手操作,研究出了小数点移动的方向与原小数大小变化关系?

小练:能根据要求手势表示小数点移动的方向吗?

左移、右移 ~ 原数(扩大、缩小、缩小、扩大、)

看老师手势说说原数变化: 原数扩大、 原数缩小、

哪组来给其它组出手势,同学判断。

2、把0.005扩大,手势表示?

知道原数扩大后可能是多少吗?

0.05、0.5、5、

你们得出的三个数一样吗?

都是把小数点向右移动,却得到了不同的三个数,有什么想法吗?

右移一位、右移两位、右移三位、

你们又有什么发现了?

移动的位数不一样,原小数大小变化也不一样,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

原小数的大小变化既与小数点移动方向有关还与小数点移动位数的多少有关,我们继续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

可以借助什么单位研究? 米

各组有这样一组等式和刚才填写在数位表下的数两种学具,请你们组选择一种学具

研究:小数点向右移动的位数与原小数扩大的倍数有什么关系,小数点左移?

反馈:1、填空0.005米=( 5 )毫米

0.05米=( 50 )毫米

0.5米=( 500 )毫米

5米=( 5000 )毫米

反馈: 右移一位~扩大10倍 50毫米是5毫米的10倍

右移两位~扩大100倍 500毫米是5毫米的100倍

右移三位~扩大1000倍 5000毫米是5毫米的100倍

谁再说说点右移的原数的变化规律?补充左移规律并举例

板书:

原数 小数点 原数

缩小 左移 . 右移 扩大

10倍 一位 10倍

100倍 两位 100倍

1000倍 三位 1000倍

有用数位表研究的吗?

演示说明:当小数点右移一位时原数数字所在位置都向左移一位,所以原小数扩大10倍。

他们组用数位表不仅发现规律还说明了原因。

能说说我们用计数单位和计量单位两种学过的知识发现的这个规律吗?

还有问题吗?

原数扩大还是缩小由什么决定? 移动的方向

移动的位数决定什么? 倍数。

三、巩练:

1、填表

原数

扩大10倍

扩大100倍

缩小10倍

缩小100倍

47.28

11.2

2、填空

(1)把6.2扩大 倍是62。

(2)把59缩小 倍是0.59。

(3)0.28去掉小数点得( ),原数扩大了( )倍。

(4)73.21变为0.7321,原数就( )了100倍。

3、判断

1、0.8的小数点向右移三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00倍( )

2、3.69扩大1000倍是36.9。 ( )

3、把一个数缩小10倍,就要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 )

4、观察三个数,你能发现它们之间的变化关系吗?

3.8 38 0.038

看来今天你们收获不小,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收获。

知识、方法操作、旧知识、

你对今天的学习满意吗?能给自己打个分吗?

小数点的移动教案(篇4)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69、70的例2、例3,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二第4——7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应用规律正确的口算一个小数乘10、100、1000……的积,能应用规律解决简单的名数改写。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概括能力和初步探索规律的兴趣。

3、情感与态度目标:积极参加数学活动,获得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并且,结合学习材料,培养学生细致严谨的学习作风。

教学重点:探索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位数不够时补“0”的情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计算器、课堂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

1、口算

18×6= 18×8= 18×10= 18×100= 18×1000=

(1)口算得数,师:后面3题怎么算的特别快?

(2)明确:一个整数乘10、100、1000……只要在这个数末尾添相应个数的0。

2、引导:那么一个小数乘10、100、1000会不会也有简便的计算方法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

二、探索规律

1、初次验证

(1)板书: 5。04×10

a、学生先用计算器计算出结果:50。4。

b、教师引导:请注意观察,这个算式里有什么特别之处?(板书:小数点向右移了一位)

(2)板书: 5。04×100

a、学生独立计算出结果:504。

b、教师再次引导学生观察:这个积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板书:小数点向右移了两位)

(3)板书: 5。04×1000

a、个人猜想:大家来猜猜5。04×1000,小数点会向哪里移动几位?为什么呢?

b、同桌交流理由,说明猜想。

c、你移动小数点看看,5。04×1000会等于多少?

d、用计算器计算、验证猜想。

e、教师再次引导学生观察:这个积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板书:小数点向右移了三位)

(4)观察上面三道题,你有什么发现?(板书:×10、×100、×1000)

(5)这个猜想是不是适用于所有的小数呢?

2、合作验证

(1)按要求活动:以小组为单位,任意找一个个小数,分别把它乘10,100,1000,看看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与我们的猜想是否一样。

(2)小组代表交流展示。

3、确认猜想

(1)师:通过这么多例子的验证,你们认为我们刚才的猜想对不对,谁能用一句话说说我们发现的规律。

(2)揭示规律:

a、全班齐读规律。

b、师:现在我们知道了,一个小数乘10只要……(生答),乘100、1000呢?

c、如果我不小心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一位、两位、三位……就相当于这个小数分别乘多少 ……?

(3)揭示题目: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4、感悟方法

(1)说一说:回顾刚才的过程,我们是怎样发现这条规律的?

引导学生说出:善于观察思考——合理提出猜想——多方举例验证。

(2)师:数学中有着无数的奥秘,只要你善于观察,敢于猜想,小心验证,一定能有更多的收获!

三、应用规律

1、比一比,谁算的又对又快。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再在小组里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0。08×( )=0。8 0。452×( )=45。2

0。258×( )=258

3、名数改写

(1)课件出示例3中的表格,让学生说说从表中能知道什么?结合学生的交流适当介绍"蛋白质"的含义。蛋白质:是一些食品中含有的成分,人们吃下食物后,这种成分能被人体吸收,以增进人的健康。

(2)提出:"每千克黄豆中蛋白质的含量是多少"这一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这个问题就是让我们把0。351千克改写成以"克"作单位的数。

让学生独立尝试解决。

(3)交流意见。

(4)完成试一试。

4、你能正确进行单位换算吗?

四、默读课本,解决质疑。

打开课本69—70页,看看还有什么疑问?

五、总结收获

师: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收获,你对今天的学习满意吗?能给自己打个分吗?

小数点的移动教案(篇5)

教学内容: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61页例5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四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的内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是学习小数乘法和除法的基础,也是进行单位换算的重要手段。它是小数的另一性质,它与前面所学的小数性质不同,主要是研究小数点移动如何改变小数的大小,是学习小数知识的重要内容。为了突破难点,我选择了金箍棒的变化这一情境展开教学,有助于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思考和理解问题。同时以完整的、学生熟悉的、又非常感兴趣的情境贯穿整节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的热情,自主探究规律、发现规律,更重要的是应用规律解决问题,因为这一变化规律不仅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根据,也是单位名称换算的重要基础。

学情分析: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整数的有关知识,特别是十进制计数法以及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等知识之后学习的,所以学生对于小数的大小是有认识的。学生能发现小数点移动后,蕴含什么规律,学生还不清楚,还不能把小数点移动和小数的大小变化规律建立联系。因此,我在设计时,用的是金箍棒变化的情境,借助长度来让学生形象地理解小数点移动的变化规律。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规律;能应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进行计算。

2、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掌握新知。

3、初步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的观点认识事物。

教学重点:探索并归纳出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并比较熟练地判断随着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引起这个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教学难点:发现并归纳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圆形磁铁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引入

(1)师;老师手里也有一个宝贝(出示圆形磁铁)你看,老师让它贴到了黑板上,它就贴到了黑板上。老师让它移动,它就在黑板上移动。(老师边说边演示)神奇不?不够神奇,那就看更神奇的!(老师在黑板的一角写4个1234)一起读一下这几个数。这四个数是一样的。(老师再把其中的'3个1234分别贴上磁力块,即1.234、12.34、123.4、1234)大家一起读这四个数。读的还一样吗?我说它有魔力吧!想想怎么回事?

(2)看来小数点不同,小数的大小就发生了变化,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其中的规律。(板书课题:小数点移动)

二、自主探究,寻找规律

1、同学们都喜欢看《西游记》吧,你最喜欢里面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2、唐僧西天取经,一路上遇到无数妖魔鬼怪,每次都是孙悟空降妖除魔,这不今天又遇到妖怪了(大屏幕出示图)通过看图,你知道孙悟空耳朵里的金箍棒多长吗?0.009米=9毫米

(1) 你知道0.009米的金箍棒多长吗?把它画在练习本上。

(2)看到这根金箍棒,你有什么想法?

3、这么长的金箍棒打不到妖怪,怎么办?只听悟空大喊一声“变”,金箍棒就变成了多长?

(1) 那你知道0.09米是多长吗?0.09米=90毫米

(2)请同学们再把90毫米的金箍棒画在本子上,和刚才画的比一比,你有什么感觉?

(3) 90毫米里有几个9毫米呢?那也就是说现在的金箍棒是原来的10倍 ,对吧?

4、可是,这么长的金箍棒还是打不到妖怪,只见悟空又大喊一声“变”,金箍棒就变成了0.9米

(1) 这个数又发生了什么变化?谁知道0.9米是多长?

(2) 它有多长呢?我们用手势来比一下。

(3) 900毫米里有多少个9毫米?那这个时候金箍棒是原

来的多少倍?

5、最后悟空用多长的金箍棒把妖怪打死的? 9米=9000毫米

6、请同学们从上往下观察这组数,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小数又有怎样的变化?小组合作探究这个问题。

7、出示自学提示,生自己思考后小组交流 ,最后全班汇报。

8、课件出示小数点移动的规律,生轻声读,并拓展省略号的内容。

9、阶段练习

10、悟空打败了妖怪,只听他说了一声变,金箍棒由9米变成了0.9米、0.09米、0.009米。最后悟空把它放进了耳朵里。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学生观察并和周围的同学交流自己的发现。

11、生试总结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并把它填在数学书上,读一读。

12、根据规律试编歌谣。

三、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1、填空题。

2、请你来当小法官请你当法官: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用手势表示)

(1)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数就扩大2倍。… ( )

(2)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原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00倍。( )

(3)一个三位小数,去掉小数点后,原来的数就扩大1000倍。 ( )

(4)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0倍。( )

3、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数字卡片,移动小数点的位置互相出题,并请其他的同学回答原来的小数大小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4、一个数扩大100倍后,再将小数点向左移一位后的数是3.7,这个数是( )。

四、读故事《小数点的悲剧》,谈体会。

五、回忆教学过程,畅谈收获

板书设计:小数点移动

0.009米=9毫米

0.09米=90毫米

0.9米=900毫米

9米=9000毫米

小数点的移动教案(篇6)

一、教材分析

1、知识内容:

本节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四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的内容。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这一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习这一规律既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理论依据,又是复名数与小数相互改写的重要基础。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通过类比、归纳、推理及迁移的能力和探究的意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情感目标:在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并归纳出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比较熟练地判断随着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引起这个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难点:如何发现这个规律和当移动小数点时,小数位数不够怎么处理的情况。

二、设计理念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过程要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应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同时在本节课中我体现了四个注重

1、注重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浓厚的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因此,教师要把学生引入到所需探究的情境中去,触发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诱发学生参与思维活动的兴趣。

2、本课中有两处体现:

新课引入时,依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一个《西游记》中孙悟空利用金箍棒打妖怪的故事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金箍棒的长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可以从两个角度回答,可以结合情境、还可以结合数据来谈,进而引导学生观察这四个数据有什么不同?在这个过程中,既遵循了激发了学生参与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诱发学生的思考,想揭密的问题意识。

探究规律这个环节中:为学生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刚刚同学们发现,小数点位置发生变化了,小数的大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借助这样的问题,来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主动参与,在参与的过程中,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会学习,学会求知是当代人要适应社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所以,数学教学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达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益和质量的目的,使学生终身受益。

在教学中,我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小数点位置的变化与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关系时,都是小数不便于观察、比较小数的大小变化,然后引导学生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这样便于比较。使学生从中体会到当我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我们就要看看能不能把它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知识来帮助解决,这是数学学习常用的学习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思想,同时也是学习方法的指导。

3、注重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本课中我设计了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练习,旨在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变换呈现事物的形式,以便揭示其本质属性,同时也防止学生形成消极的思维定势,养成全方位、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例如:在本节课我设计了数学小游戏1234,移动小数点的位置,使学生观察小数点是怎么移动的,大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样不仅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规律,同时还解决了补0的问题。

另外还设计了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四种题型。这样不仅使学生灵活的运用规律,达到熟练的程度,同时还借助练习题使学生对新旧知识加以区分,例如:判断题:把0.3扩大10倍是0.30 ( )这道题使学生对小数的性质和这节课所学习的规律进行区分。这样解决的不仅仅是几道练习题,而是使学生将相关的知识、技能得以综合运用,使学生借助有限的题目,达到无限的思考。

4、注重培养学生自评互评意识。

学生应该学习着自评和互评,评价要多发现他人的优点,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使大家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学生也可以评价教师,这就更有利于融洽师生关系,扫除师生之间的心理障碍,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从而创设出一个更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回答,尤其是有所偏差的说明,我并没有马上给予否定或指正,而是给学生留有余地,让回答问题的同学有自我评价反思的机会,同时给其他学生思考、补充或纠正的空间,这样,在学生的自我评价,互相补充完善的过程中,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了尽可能多的发展。由于,我个人的能力有限,经验不足,还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恳请各位领导和老师给予指点和帮助。

Gz85.com编辑推荐

小数点移动的教案


资料是时代的记录,它是产生于人类实践活动。在我们的平时工作生活中,会经常需要参考资料。参考资料有利于我们完成相应的学习工作目标。那么,你知道优秀的资料是怎样的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上小数点移动的教案,供你参考和使用,请收藏和分享。

小数点移动的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小数点移动是小数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是小数的又一性质,它主要研究的是小数点移动如何改变小数的大小。它不仅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依据,也是小数和复名数相互改写的重要基础。通过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的观点来认识事物,并为以后学习小数的乘除法作好铺垫。

二、教学设想:

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这个知识点教材一共安排了3个例题,例5是根据主题图所提供的材料得到一组数据,通过观察发现小数点移动的规律;例6和例7是小数点移动的运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根据对班级学生的接受能力的了解,本节课要完成的是例5的学习,通过观察、概括,得出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并能进行简单的运用。具体的运用、尤其是扩大和乘法、缩小和除法之间的联系及移动过程中位数不够应补0这几个难点放大到下节课学习。

三、教学程序简析:

(一)比较大小,设疑:

在○里填上﹥、﹤或=。

(1)0.540○0.54

(2)2.8○2.8000

(3)3.26○32.6

(4)6.19○61.9

老师想让第3题和第4题也用等于号连接,你觉得这个想法可行吗?说说你的办法。

部分学生通过预习或其他渠道,会想到采用小数点移动的办法。这时的教师不用深问为什么,只要点出“原来小数点的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自然地进入了知识的探究环节。

(二)规律探究:

1、创设情景,激趣引入,明确目标。

(1)我要学生先看一个小数点移动的动画:孙悟空的金箍棒由短变长,消灭了妖怪。

小孩子好动,喜欢动画,这一环节设计能有效地把学生的精神集中起来,并通过动画,让学生初步感知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为探索有什么变化规律作好准备,在心理上产生强烈的“我要探索”的冲动。

(2)我让学生猜想一下,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的大小会引起什么变化呢?

鼓励学生大敢猜想,使学生对探究规律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2、由扶到放,给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是一节课的关键环节。为了分散难点,我安排三个层次:

(1)给学生明确的探究指向:0.09米与0.009米相比,小数点向哪边移动?移动了几位?小数的大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了由扶到放的教学策略。如果直接让学生整体观察,自主探究,那即便学生形成了正确的思路,也不大可能用新教材中的规范语句加以表述。这样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后,原有的零碎的不规范的表述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2)自主探究0.9米、9米与0.009米相比,小数点的移动情况与小数大小的变化情况。

有了上一环节的教学,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方向十分明了,这时可考虑到提问的广度。

(3)既然知道了小数点向右移动的规律,那你会联想到什么?小数点向左移动又有什么规律呢?

让学生自己设疑,想到了小数点也可以向左移动,而移动的位置与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情况完全放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

(三)简单运用:

数学规律的应用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在学习中感知规律,理解规律,在应用中巩固规律。在练习的设计中,我有条理、有层次、有延伸,为下节课的学习作好准备。

四、教后反思:

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数学学习过程要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应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猜测、推理与交流,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我通过多种形式的学生活动,促使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参与学习活动,努力使课堂教学形成学习高潮:导入新课时鼓励学生猜想的心理高潮,动手操作时的探究高潮,归纳结论时的思维高潮,综合练习时的活动高潮。

但现实是比较残酷的。新教材中对小数点位置的移动规律采用了与以往不同的说法,而我们的学生或多或少地听到过“扩大几倍”“缩小几倍”的说法,本节课也想到了要把这种说法改过来,但缺乏了思维的深度,只是让学生跟着说,应该利用好以毫米为单位的整数间的大小关系,帮助学生理解。以致于部分板书成了空摆设。

由于小数点移动是本单元的难点之一,因此在得出了规律后,简单的运用必须跟上。想到了动手操作的必要,于是要求学生在本子上移动,自己也在黑板上做示范(课件不会做),但课后想到了这样的操作显得有点苍白,其实可以让学生准备好数字卡片、小数点卡片,来个实物操作,学生理解移动的效果会更好。

课堂语言有待简练与规范。

小数点移动的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青岛版四年级下册小学数学教科书第62-63页。

教学目标:

1.借助计算器探索并掌握小数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引导学生找出与问题相关的条件,并能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小组合作探索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初步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的观点认识事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孙悟空听说同学们学习了小数点报移动引起了小数大小的变化,想来凑个热闹,他带来了许多题目,大家有信心战胜吗?

[设计意图]这样的谈话,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起来,为下面的闯关做好准备。

二、在情境中进行巩固练习

1、神奇的金箍棒

谈话:孙悟空拿出他的法宝金箍棒,让你帮他计算一下,你能行吗?

(课件出示自主练习第3题)指名说答案,集体订正对错。教师强调小数点移动时应注意的问题。

2、直接写得数

谈话:孙悟空对同学们的表现很满意,他想试试大家的速度,请进入第二关。

(课件出示自主练习第4题)教师掌握时间,学生比赛。找出口算大王:班中前十名。

3、按要求填空

谈话:大圣对大家竖起了大拇指,他还想试试大家的本事,请继续闯入第三关。(课件出示自主练习第5题)这回大家可要认真观察,积极动脑呀!

4、魔术箱

谈话:大家真了不起,悟空都夸你们很聪明,他还是不服气,想要考倒大家,这次他拿自己的火眼金晴与我们比,准备好继续闯关。(课件出示自主练习6题)指名说出对错,并着重让学生说出错误原因。

三、回顾总结

谈话:大家顺利闯关,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掌握确实非常扎实,只要你肯努力,相信你的本领会越来越大。

四、拓展延伸

谈话:悟空对大家算是心服口服了,在离开我们课堂时,他还想请大家帮他解一道他也没有解开的题目。大家愿意帮忙吗?(课件出示:小明在写数时,在中间点一了一个小数点,这个小数就比原来小了22.5,这个数原来是多少?)

[设计意图]整个练习中,我都是一环扣一环,让孙悟空带领同学们闯关,每闯一关,让孙悟空给大家一个评价,让学生有胜利的快感,并及时树立信心继续闯关,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整个学习过程充满了快乐与幸福,真正体现了快乐学习。

课后反思:

本节课,一直都是以同学们熟悉喜欢的孙悟空为中心人物,让孙悟空为大家出题,给大家评价。这样,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得到了满足感,自己都能与孙大圣比高低了,而且让学生有了学习的乐趣。整节课,不但巩固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而且对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学习兴趣都大有帮助。

小数点移动的教案 篇3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包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一内容的学习,是在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习这一规律既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理论依据,又是复名数与小数相互改写的重要基础。通过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的观点来认识事物,并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鉴于这种认识,我认为,本节课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根据新课程标准“课改应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应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有利于进行创造性的教学”的要求和编写教材的意图,结合学生认知规律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如下:

2、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能依据这一变化规律,比较熟练地判断随着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引起这个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动手操作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归纳、判断等能力。

(2)通过假设情境,演示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层次的提问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使每一个学生获得参与的机会、体验成功的感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探究精神的集体协作精神,并在学习过程中渗透“事物是联系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使学生领会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3、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发现和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难点是:移动小数点时位数不够的问题。

4、教具、学具准备:

为实现以上教学目标,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充分发挥现代技术的作用,本节课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直观的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学生分析(说学情)

1、心理特征来说,小学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但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感受成功的快乐。

2、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因此,学生对小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对于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理解,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三、教法分析(说教法)

根据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鉴于本节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确定了以启发、实践、交流为主的教学方法。本着思路让学生想,疑难让学生议,错误让学生析,规律让学生找,结论让学生得,小结让学生讲的原则,努力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合作的学习品质,猜想、类比、归纳、概括的思维习惯。

四、学法指导(说学法)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本节课,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想、归纳、类比、交流、反思等活动,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真正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质的飞跃。

五、教学过程(说过程)

对本节课的教学,我设计了:

创设情景,引出新知;观察分析,探究新知;师生互动,运用新知;强化训练,掌握新知;

整理知识,形成结构;布置作业,巩固提高等六个环节

(一)创设情景,引出新知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通过情境创设,学生已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产生了强劲的学习动力,此时我把学生带入下一环节———

(二)观察分析,探究新知

设计意图:猜想、交流、归纳,符合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转化的数学思想,学会将陌生的转化为熟悉的,将未知的转化为已知的。

(三)师生互动,运用新知

设计意图:几道例题及练习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各有侧重,其中例1……例2……,体现新课标提出的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教学理念。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把握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此时,他们急于寻找一块用武之地,以展示自我,体验成功,于是我把学生导入第四个环节。

(四)强化训练,掌握新知

设计意图:及时练习巩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体现学以致用的观念,消除学生学无所用的思想顾虑。

(五)畅所欲言,梳理新知

为了使学生建构本节课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我让每个学生在学习小组内谈一谈学习的内容,议一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相互交流一下学习过程中的感受、认识、想法和收获。然后教师归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新知识的得来是通过已学的知识来解决的,以后希望同学们多动脑,勤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好多问题需要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的,望同学们能学会运用,善于用转化的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养成学习总结——再学习的良好习惯,发挥自我评价作用,同时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布置作业,巩固新知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内容,我对作业作了分层要求。真正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设计意图: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作业的巩固性和发展性为出发点,我设计了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对本节课内容的一个反馈,选做题是对本节课知识的一个延伸。

六、教学设计说明:

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要求是:让学生通过交流、合作、讨论的方式,积极探索,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逐步形成正确地数学价值观。本着这一基本理念,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严格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由抽象到具体的认识过程,将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知识与现实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相结合,不断提高他们运用数学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重视课本例题的基础上,适当对题目进行延伸,使例题的作用更加突出。同时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始终注重的是学生的参与意识,注重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是否积极;注重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在课堂上,尽量留给学生更多的空间,更多的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在充满情感的、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在老师和同学的鼓励与欣赏中认识自我,找到自信,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树立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总之,在本节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致力启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以启发学生,挖掘学生潜力,让他们展开联想的思维,培养其能力为主旨而发展的。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粗浅认识,衷心希望各位老师不惜赐教。

小数点移动的教案 篇4

教学内容: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61页例5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四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的内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是学习小数乘法和除法的基础,也是进行单位换算的重要手段。它是小数的另一性质,它与前面所学的小数性质不同,主要是研究小数点移动如何改变小数的大小,是学习小数知识的重要内容。为了突破难点,我选择了金箍棒的变化这一情境展开教学,有助于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思考和理解问题。同时以完整的、学生熟悉的、又非常感兴趣的情境贯穿整节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的热情,自主探究规律、发现规律,更重要的是应用规律解决问题,因为这一变化规律不仅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根据,也是单位名称换算的重要基础。

学情分析: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整数的有关知识,特别是十进制计数法以及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等知识之后学习的,所以学生对于小数的大小是有认识的。学生能发现小数点移动后,蕴含什么规律,学生还不清楚,还不能把小数点移动和小数的大小变化规律建立联系。因此,我在设计时,用的是金箍棒变化的情境,借助长度来让学生形象地理解小数点移动的变化规律。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规律;能应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进行计算。

2、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掌握新知。

3、初步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的观点认识事物。

教学重点:探索并归纳出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并比较熟练地判断随着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引起这个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教学难点:发现并归纳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圆形磁铁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引入

(1)师;老师手里也有一个宝贝(出示圆形磁铁)你看,老师让它贴到了黑板上,它就贴到了黑板上。老师让它移动,它就在黑板上移动。(老师边说边演示)神奇不?不够神奇,那就看更神奇的!(老师在黑板的一角写4个1234)一起读一下这几个数。这四个数是一样的。(老师再把其中的'3个1234分别贴上磁力块,即1.234、12.34、123.4、1234)大家一起读这四个数。读的还一样吗?我说它有魔力吧!想想怎么回事?

(2)看来小数点不同,小数的大小就发生了变化,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其中的规律。(板书课题:小数点移动)

二、自主探究,寻找规律

1、同学们都喜欢看《西游记》吧,你最喜欢里面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2、唐僧西天取经,一路上遇到无数妖魔鬼怪,每次都是孙悟空降妖除魔,这不今天又遇到妖怪了(大屏幕出示图)通过看图,你知道孙悟空耳朵里的金箍棒多长吗?0.009米=9毫米

(1) 你知道0.009米的金箍棒多长吗?把它画在练习本上。

(2)看到这根金箍棒,你有什么想法?

3、这么长的金箍棒打不到妖怪,怎么办?只听悟空大喊一声“变”,金箍棒就变成了多长?

(1) 那你知道0.09米是多长吗?0.09米=90毫米

(2)请同学们再把90毫米的金箍棒画在本子上,和刚才画的比一比,你有什么感觉?

(3) 90毫米里有几个9毫米呢?那也就是说现在的金箍棒是原来的10倍 ,对吧?

4、可是,这么长的金箍棒还是打不到妖怪,只见悟空又大喊一声“变”,金箍棒就变成了0.9米

(1) 这个数又发生了什么变化?谁知道0.9米是多长?

(2) 它有多长呢?我们用手势来比一下。

(3) 900毫米里有多少个9毫米?那这个时候金箍棒是原

来的多少倍?

5、最后悟空用多长的金箍棒把妖怪打死的? 9米=9000毫米

6、请同学们从上往下观察这组数,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小数又有怎样的变化?小组合作探究这个问题。

7、出示自学提示,生自己思考后小组交流 ,最后全班汇报。

8、课件出示小数点移动的规律,生轻声读,并拓展省略号的内容。

9、阶段练习

10、悟空打败了妖怪,只听他说了一声变,金箍棒由9米变成了0.9米、0.09米、0.009米。最后悟空把它放进了耳朵里。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学生观察并和周围的同学交流自己的发现。

11、生试总结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并把它填在数学书上,读一读。

12、根据规律试编歌谣。

三、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1、填空题。

2、请你来当小法官请你当法官: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用手势表示)

(1)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数就扩大2倍。… ( )

(2)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原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00倍。( )

(3)一个三位小数,去掉小数点后,原来的数就扩大1000倍。 ( )

(4)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0倍。( )

3、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数字卡片,移动小数点的位置互相出题,并请其他的同学回答原来的小数大小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4、一个数扩大100倍后,再将小数点向左移一位后的数是3.7,这个数是( )。

四、读故事《小数点的悲剧》,谈体会。

五、回忆教学过程,畅谈收获

板书设计:小数点移动

0.009米=9毫米

0.09米=90毫米

0.9米=900毫米

9米=9000毫米

小数点移动的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

探索并归纳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并能正确应用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归纳和判断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并理解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应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化简下列小数。

0.430 0.034000 40.0500 36.0400 23.400 7.10 3.40300 235.05000

2、把下列数化成三位小数。

56 87.3 675.04000 6.34 59.2 7.09 5.37 6.78000 4.0500

答案:1、0.43 0.034 40.05 36.04 23.4 7.1 3.403 235.05

2、56.000 87.300 675.040 6.340 59.200 7.090 5.370 6.780 4.050

二、新课引入

1、引用孙悟空与牛魔王打斗中金箍棒数据的变化图(课本P43),观察数据0.009m=9mm 0.09m=90mm 0.9m=900mm 9m=9000mm。

2、得出结论。

小数点向右

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乘以1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

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乘以(10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

移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乘以(100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

小数点向左

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十分之一。

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0),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百)分之一。

移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00),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千)分之一。

……

三、例题讲解

例一:下面各圈里的数同圈上的数比较,有什么变化?

解:0.372×1000=372 0.372×10=3.72 0.372×100=37.2 同圈上的数相比较,圈里的数乘以了十的倍数。

506÷1000=0.506 506÷10=50.6 506÷100=5.06 506÷10000=0.0506 同圈上的数相比较,圈里的数除以了十的倍数。

例二:(1)把0.07分别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各是多少?

(2)把3.2分别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各是多少?

解:(1)扩大到原来的几倍就是乘以几。

0.7×10=7

0.7×100=70

0.7×1000=700

(2)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就是除以几。

3.2÷10=0.32

3.2÷100=0.032

3.2÷1000=0.0032

例三:小明有1万元人民币,想要兑换成美元。经过了解知道:1元人民币可以兑换0.1563美元。你知道小明一共可以换多少美元吗?

解析:1万元人民币就相当于1元人民币×10000,所以能换的美元也就是0.1563美元×10000。可以根据小数点移动的规律来计算,成10000就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四位。0.1563×1000=1563(美元)

随堂练习

1、把下面的数分别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

4.8 0.735 12.6

2、把下面的数分别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

93.5 500 9999

答案:

1、48 480 4800;7.35 73.5 735;126 1260 12600

2、9.35 0.935 0.0935;50 5 0.5;999.9 99.99 9.999

课后小结

应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可以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

课后习题

1、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把0.08扩大100倍是0.08。 ( )

(2)三位小数比两位小数大。 ( )

(3)2缩小100倍就是2÷100。 ( )

2、填空

(1)把3.2的小数点去掉,它的值扩大 倍。

(2)4.26扩大 倍是4260。

(3)22.9缩小 倍,才能得到0.229。

(4)把 扩大10倍是0.5,把 缩小100倍是2.32。

(5)把0.32缩小10倍是 ,再扩大1000倍是 。

(6)把200缩小 倍是0.2,再缩小 倍是0.02。

(7)把0.7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结果是 ;把0.7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结果是 。

3、列式计算

(1)10个0.05是多少?

(2)3.26的100倍是多少?

(3)80除以1000的商是多少?

(4)95缩小100倍是多少?

板书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它的10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它的100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它的1000倍。

小数点移动的教案 篇6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69、70的例2、例3,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二第4——7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应用规律正确的口算一个小数乘10、100、1000……的积,能应用规律解决简单的名数改写。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概括能力和初步探索规律的兴趣。

3、情感与态度目标:积极参加数学活动,获得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并且,结合学习材料,培养学生细致严谨的学习作风。

教学重点:探索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位数不够时补“0”的情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计算器、课堂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

1、口算

18×6= 18×8= 18×10= 18×100= 18×1000=

(1)口算得数,师:后面3题怎么算的特别快?

(2)明确:一个整数乘10、100、1000……只要在这个数末尾添相应个数的0。

2、引导:那么一个小数乘10、100、1000会不会也有简便的计算方法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

二、探索规律

1、初次验证

(1)板书: 5。04×10

a、学生先用计算器计算出结果:50。4。

b、教师引导:请注意观察,这个算式里有什么特别之处?(板书:小数点向右移了一位)

(2)板书: 5。04×100

a、学生独立计算出结果:504。

b、教师再次引导学生观察:这个积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板书:小数点向右移了两位)

(3)板书: 5。04×1000

a、个人猜想:大家来猜猜5。04×1000,小数点会向哪里移动几位?为什么呢?

b、同桌交流理由,说明猜想。

c、你移动小数点看看,5。04×1000会等于多少?

d、用计算器计算、验证猜想。

e、教师再次引导学生观察:这个积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板书:小数点向右移了三位)

(4)观察上面三道题,你有什么发现?(板书:×10、×100、×1000)

(5)这个猜想是不是适用于所有的小数呢?

2、合作验证

(1)按要求活动:以小组为单位,任意找一个个小数,分别把它乘10,100,1000,看看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与我们的猜想是否一样。

(2)小组代表交流展示。

3、确认猜想

(1)师:通过这么多例子的验证,你们认为我们刚才的猜想对不对,谁能用一句话说说我们发现的规律。

(2)揭示规律:

a、全班齐读规律。

b、师:现在我们知道了,一个小数乘10只要……(生答),乘100、1000呢?

c、如果我不小心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一位、两位、三位……就相当于这个小数分别乘多少 ……?

(3)揭示题目: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4、感悟方法

(1)说一说:回顾刚才的过程,我们是怎样发现这条规律的?

引导学生说出:善于观察思考——合理提出猜想——多方举例验证。

(2)师:数学中有着无数的奥秘,只要你善于观察,敢于猜想,小心验证,一定能有更多的收获!

三、应用规律

1、比一比,谁算的又对又快。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再在小组里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0。08×( )=0。8 0。452×( )=45。2

0。258×( )=258

3、名数改写

(1)课件出示例3中的表格,让学生说说从表中能知道什么?结合学生的交流适当介绍"蛋白质"的含义。蛋白质:是一些食品中含有的成分,人们吃下食物后,这种成分能被人体吸收,以增进人的健康。

(2)提出:"每千克黄豆中蛋白质的含量是多少"这一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这个问题就是让我们把0。351千克改写成以"克"作单位的数。

让学生独立尝试解决。

(3)交流意见。

(4)完成试一试。

4、你能正确进行单位换算吗?

四、默读课本,解决质疑。

打开课本69—70页,看看还有什么疑问?

五、总结收获

师: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收获,你对今天的学习满意吗?能给自己打个分吗?

分数小数互化教案范本


我们整理了一些与“分数小数互化教案”有关的实用信息分享给大家,这里有一些适合需要的朋友们来看看的文章。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自己抽时间去完成。教案是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必备的工具。

分数小数互化教案 篇1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与小数的关系,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掌握小数化分数,十进分数化小数的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与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互化的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小数化分数后,能约分的要约分,分数化小数后,小数位数不足的要用"0"补足.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习旧引新,揭示矛盾

说出下列分数的分数单位和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课件1]

9/10 3/100 1 425/1000

填空.[课件2]

0.9里面有9个( )分之一,它表示( )分之( ).

0.07里面有7个( )分之一,它表示( )分之( ).

0.013里面有13个( )分之一,它表示( )分之( ).

4.27表示( )又( )分之( ).

3,揭示课题: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二,指导自学,认识矛盾

自学课文P119 ~ 120 .例6 ~ 例7 [课件3]

(1)思考:A,为什么说小数实际上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

B,怎样将小数化成分数

C,带小数化分数时,其整数部分怎么处理

D,应用什么知识可以将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化成小数

E,如何将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化成小数

(2)反馈.

P119 .做一做

习后提问:谁能说说小数化分数的方法

板述:小数化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后面写几个0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化成分数后,能约分的要约分.

② 把下列分数化成小数.[课件4]

3/10 5/100 1 3

习后提问:A,观察这几个分数的分母有什么特点

B怎样将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即十进分数)化成小数呢

板述:分数化小数,可直接去掉分母,看分母中1后面有几个零,就在分子中从最后一位起向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三,巩固练习,强化提高

1,P122 .1

2,P122 .3

四,家庭作业

P122 .2,4,6

板书设计: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小数化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后面写几个0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化成分数后,能约分的要约分.

分数化小数,可直接去掉分母,看分母中1后面有几个零,就在分子中从最后一位起向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分数小数互化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百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能正确地把分数、小数化成百分数或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

2、在计算、比较,分析、探索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互化的规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通过探索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互化的规律,激发学生的数学探索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进行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同学们什么叫百分数?指生回答。

1、填空

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51%,表示把()看作100份,()占它的51%,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2、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并说一说是怎样化的?

0.451、20.367

3、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说一说是怎样化的?

1/2 2/5 4/10 2/100

4、写出下面各百分数。

百分之十六百分之七十二点五百分之一百八十百分之五百

5、把下面各数扩大100倍是多少?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如果把它们缩小100倍是多少?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

2、55 0.48 1、25 10.3

二、新授。

1、教学例1、

(1)出示例1:把0.25、1、4、0.123化成百分数。

(2)引导学生思考:要把小数化成百分数,要先把小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然后再把这个分数改写成百分数。

独立完成,指生板演。

0.25=25/100 =25%

1、4=14/10=140/100=140%

0.123=123/1000=12、3/100=12、3%

(3)指黑板的算式:请大家观察一下,你有什么发现?声讨论。指生说发现。

小结:

如果不看先化成分数的这个过程,小数可以怎样直接化成百分数的?

(引导学生归纳出小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4)说明:当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时,原数就扩大100倍,再添上百分号,又使它缩小100倍。所以原数大小是不变的。

(5)练习:把下面的小数化成百分数。

0.07= 0.125=

2、1= 6.6=

4.076= 0.108=

2、教学例2

(1)出示例2:

把下列百分数化成小数。

27% 135%

(2)引导学生思考:要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可以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然后再用分子除以分母,把分数转化成小数。

(3)启发学生口述每题的转化过程,

板书:

27%=27/100=27÷100=0.27

135%=135/100=135÷100=1、35

(4)引导学生观察、归纳,百分数怎样很快地直接化成小数?

(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5)使学生明白:当把百分数的百分号去掉时,原数就扩大了100倍;然后再把它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又使它缩小100倍,所以原数的大小不变。

(6)完成第80页“做一做”的第(2)题,(小黑板出示)

3、小结:引导学生进一步综合归纳百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4、教学例3

出示例3:

青阳小学六年级一班的体育委员

在调查了全班同学中会游泳和会

溜冰的人数后,得到如下结果。

你会用百分数表示出上面的分数吗?

(1)学生通过小组自学讨论,找出将分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

(2)小组汇报,并板书。

(3)根据学生回答,

板书:3/5 =3 ÷ 5=0.6= 60% 3/5=60/100=60%

2/7=2÷7=0.2857=28.57%

把1/6化成百分数。

(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保留三位小数,也就是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5。例4:把下列百分数化成分数。

50% 45% 67% 37.5%

(1)学生通过小组自学讨论,找出将百分数化成分数的方法。

(2)引导学生:百分数是分数的一部分,可以写成分数形式。请大家运用过去所学过的知识,试着把上面几个分数改写成百分数。

(3)根据学生回答,

板书:50% =50/100=1/2 45% 45/100=9/20

67%=67/100 37.5%=37.5/100=375/1000=3/8

(4)想一想:2、5%怎样化成分数?(如果百分数的分子是小数的,可以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子、分母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使分子变成整数后,再约分。)

(5)在○里填上合适的符号。

三、巩固练习

1、排列下列各数(从大到小)。

2、填空。

3、判断:

(1)0.6%=0.6()

(2)30的后面添上“%”,得到的数比原数扩大100倍。()

(3)15.5%扩大10倍是155。()

(4)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4、思考:拿出一张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纸,把它对折三次,然后把其中一份用分数表示出来是(),用百分数表示出来是(),用小数表示出来是()。

()

牛的头数比羊的头数多25%,羊

的头数比牛少百分之几?

苹果重量的5/8是梨的重量的4/5

(1)苹果的重量是梨的()%

(2)梨的重量是苹果的()%

(3)梨比苹果轻()%

(4)苹果比梨重()%

100增加10%后又减

少10%是()。

一个书包的售价,今年比去年降低了25%,去年又比前年降低了20%,今年的售价比前年降低了百分之几?

四、布置作业

练习十九第5、6、8题。

分数小数互化教案 篇3

一、本课教材分析: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是一节纯技能课,看似简单,实际上包含的知识点是比较多的。如旧知识点:

一、分数化小数的基本技能;

二、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的方法;

三、小数除法的技能。

新课知识点:

一、分数与小数互化的一般方法;

二、一些特殊的方法。如分数化小数有时可以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

三、分数化有限小数的规律。

而且例题也有3个,一节课容量比较多。象这样的课,新旧知识点比较多,课的密度高。应该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呢?反复思考,觉得要处理好传统教学方法与自主发现、引导探索、合作交流、实践论证的关系。

二、本课教学目标:

1、认识到分数、小数进行互化的必要性

2、经历分数、小数互化的推理过程.

3、发现分数、小数互化的规律,掌握互化的方法.

4、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猜想、发现、论证,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过程.

四、本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是在学生学了“分数的运算”还很陌生的情况下进行的,紧接着本课后的内容是“分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因此,本课内容看似简单,但不能掉以轻心,它在这其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掌握好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技能,对提高后面的四则混合运算的正确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五、本课设计思路:

1、学生在小学里学习了小数化分数中把分母化成10、100、1000的分数,但没有要求约分。对分母为10、100、1000等的分数与小数互化这一部分的知识也掌握得比较好,因为它是建立在已有的小数知识上的。但实际应用中,很多分数不是用10、100、1000等的数做分母的,或者说是不能转化成分母为10、100、1000等的分数。那么这些分数转化成小数就必须依靠分子除以分母这组关系式得出。究竟什么样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什么样的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这是“分数化小数”教学中的重难点。

2、若按照以往的教学规则把书本上的规律硬灌给学生,对老师的教学引导而言是方便了许多,但学生理解概念会很生硬,而且也不利于其知识的融会应用。学生只有通过其实践操作验证,自主探索出的解题规律才会铭记于心。

因此,在课的设计中我有意识的将原素材稍作修改,引导学生通过例1的把分数化小数的计算,进行观察,教师提问“看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与分数的什么部分有关”。其次我鼓励学生大胆的提出猜想,猜想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究竟和分数的什么部分有关,又会存在什么关系?第三,我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交流探讨、发表高见,初步得出规律,然后检验猜想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并用一定的数据来验证、完善猜想从而得出规律。最后,将发现的规律用于灵活解题。整体设计沿着提出猜想——检验猜想——论证猜想——应用规律的线路,一步步让学生自己主动地掌握本课知识。

3、课的设计是建立在对学生的知识基础的了解,以及对他们的发现能力的信任上的,再运用多媒体手段,这样教学过程就能轻松自如、流畅。特别是:让学生通过计算、观察、比较后发现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只于分母有关,首先将研究范围缩小。再通过交流验证总结出分母的特点,找出规律的这两个环节,环环相扣,过程紧凑,让学生能系统的牢固掌握知识。教学的重点由此突出,难点同时也突破。而后通过例题的教学,补充练习与课后练习相结合,步步深入,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逐渐熟练,最后通过一道《相信你能行》,既是对学生掌握知识难度的考验,又给了学生展示自己思维能力的一个空间。整堂课条理清晰,密度高,练习也有坡度,对学生学好这堂课的知识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分数小数互化教案 篇4

1、把下面各数化成百分数:

0.375= 3.08= 0.43= 3.5=

5.005= 1= 20= 0.4=

2、把下面百分数化成小数或整数:

0.25%= 64.8%= 200%= 40%=

106%= 20.4%= 0.04%= 1000%=

3、谨慎选择:

(1)0.9%化成小数是( )。

(2)0.8里面有( )个1%。

(3)下面各数中最大的数是( )。

5、把下面各组数从大到小排列。

(1)7.5% 750% 0.07 0.75 (2)5.75 57.5% 570% 5.57

7.5%= 5.75=

750%= 57.5%=

0.07= 570%=

0.75= 5.57=

6、在括号里填上、或=。

0.45( )45% 1.3( )13% 206%( )2.06

( )100%

0.03( )0.03%

是白杨树,

是槐树。哪种树植得多?多多少棵?

8、一根电线长400米,已经用去了150米。再用去多少米就一共用去这根电线的

?

以上就是《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习题全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分数小数互化教案 篇5

目标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与小数的关系,掌握把有限小数化成分数和把分母是0、100、1000......的分数化成有限小数的方法。

教学及训练

重点

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

仪器

教具

教学内容和过程

教学札记

一、复习

1.教师:什么是小数?小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

2.用小数和分数表示下面每个图中的阴影部分。

3.(1)0.9里面有9个()分之一,它表示()分之()。

(2)0.07里面有7个()分之一,它表示()分之()。

(3)0.013里面有13个()分之一,它表示()分之()。

(4)4.27表示()又()分之()。

教师向学生指出:小数实际上就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所以可以把小数直接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然后引出新课。

二、新课

1.教学把小数化成分数。

教师出示例1,让学生先想一想怎样把这些小数化成分数。

教师板书:0.9=,并提问:0.9是几个十分之一?是十分之几?

教师接着板书:0.03=,让学生想0.03是几分之几。

再出示带小数1.21,提问:0.21是几分之几?(是百分之二十一)那么1.21化成分数是多少呢?

启发学生想出带小数化成的是带分数,带小数的整数部分就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要把整数部分先写下来,不要遗漏,再把小数部分化成分数写在整数部分的后面。

教师接着给出0.425,让学生想化成的分数是多少。学生可能会说出是,这时教师提问:化成的分数是最简分数吗?应该怎么办?

使学生明确化成的分数不是最简分数,要约成最简分数。

然后,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找出规律:把一位小数化成分数时,分母是1后面写1个0;把两位小数化成分数时,分母是1后面写2个0;把三位小数化成分数时,分母是1后面写3个0......都是把原来的小数丢掉小数点作分子,化成分数后,能约分的要约分。

然后教师加以概括,成为书上第107页的法则,让学生把法则读一遍。

2、做教科书第107页下面练一练中的题目。

教师要注意检验学生化成的分数是否是最简分数和带小数化成的分数是否正确,然后集体订正。

3、教学把分数化成小数。

(1)教师出示例2提问:请同学们观察这些分数的分母是什么特点?你能根据分数和小数的意义,把这些分数化成小数吗?

启发学生根据分数和小数的意义,可以把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直接写成小数。

教师:把2化成小数时,整数部分2怎样处理?小数部分应该是几位?分子只有两位,怎么办?

使学生明确:(1)带分数化成的小数是带小数,要把整数部分先写下来,不要遗漏;(2)小数部分分子位数不够的,要在分子的左面添0补足位数。

然后教师加以归纳,成为书上第108页例2下面的法则,并让学生读一遍。

三、课堂练习和作业

做练习二十一的第1~4题。

1、第1、2题,让学生填在书上。

2、第3题,让学生独立做,指名到前面板演,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做的。

3、第4题,可以先把小数化成分数,然后按照题目的要求找一个,用线连一个。

分数小数互化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小数化分数和分数化小数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能熟练的将分数和小数互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教学,沟通分数与小数的联系,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难点: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教具准备: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导入:题目见课件

二、出示目标

出示、齐读

三、独立学习

自学内容:课本第97、98页

自学提示一:

自学第97页内容,怎样把一个小数化成一个分数?为什么?

自学时间:4分钟

四、展示、分组讨论:8分钟

在小组内说说你是怎么化的,为什么那样化?

答案统一后,选一代表在全班发言,给优秀小组加分。

完成“做一做”,做完后在小组内讲评,评比。

五、自学提示二:6分钟

自学课本第98页内容,分两种情况说说怎样把一个分数化成一个小数?为什么?

六、检测:

课本做一做、练习十二第一二题6分钟

七、堂清、对改8分钟

1、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

======

2、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保留两位小数) 2/3=3/5=

9/16=

7/40=

3\把下面相等的小数和分数用线连起来。

45 7/10

9/20

47/20

八、盘点收获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教学反思:

分数小数互化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之间互化的方法.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并能熟练运用.

教学难点

1.在学生掌握百分数与小数基本转化规律的基础上,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概括,掌握它们互化的简便方法.

2.把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化成百分数.

教学设计

一、复习准备

(一)复习

1.读出下列的百分数.

20%120%100.5%12.3%

2.说出下列小数所表示的意义.

0.81.20.1251.75

3.把下面小数化成分数.

0.21.50.3751.25

4.把下面分数化成小数.

5.把下面各数写成百分数.

(二)引入

在生产、工业和生活中进行统计和分析时,为了便于比较和计算,有时要把小数或分数化成百分数,有时要把百分数化成分数或小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教师板书课题: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二、新授教学

(一)百分数和小数互化.

1.教学例1

把0.25、1.4.0.123化成百分数.

(1)小组讨论转化的方法

(2)教师提问:小数化成百分数分几步进行?0.25怎样化成百分数?

教师板书:

(3)学生独立将1.4、0.123化成百分数.

教师板书:

(4)做一做:把下面各小数化成百分数.

0.38、1.05、0.055、3

(5)总结把小数化成百分数的规律.

小结: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板书:

(6)口答:把下列各数化成百分数.

0.350.071.32.245

我们已经学会了小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那么,百分数怎样化成小数呢?

2.教学例2

把2.7%124%0.4%化成小数.

(1)小组讨论转化的方法

(2)学生试做,老师巡视指导.

(3)集体订正.

教师板书:

(4)做一做:把15%80%3.5%化成小数

(5)总结把百分数化成小数的规律.

小结: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板书:小数百分数

(6)口答:把下面百分数化成分数:60%12.5%120%

(7)小结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

(二)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

1.教学例3

把、、化成百分数

(1)思考回答:

①、、能直接化成百分数吗?

②把百分数变成什么样的数就可以化成百分数?

(2)学生试做并订正.

教师说明:分子除以分母,如遇到除不尽时,通常商算到小数第四位,再用四舍五入法

取三位小数.同时要注意等号和约等号的使用.

教师强调:因为0.167是近似值,所以,而16.7%是从0.167改写成的,没有再取近似值,所以,如果把

直接写成百分数,就要写成

(3)做一做:把下面分数化成百分数.

2.教学例4

把17%、40%、12.5%化成分数.

(1)学生试做

(2)集体订正

板书:

(3)做一做:把下面各百分数化成分数.

14%2.5%120%

(4)归纳总结百分数与分数互化的方法.

三、课堂练习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能说一说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吗?

五、布置作业

(一)把下面各数化成百分数.

0.250.070.90.4151.31.0411

(二)把下面的百分数化成小数或整数.

72%17.6%106%2%0.8%7.5%100

(三)把下面的分数化成百分数.

(四)把下面的百分数化成分数.

20%25%33%180%0.6%3%

六、板书设计

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教案点评:

百分数、分数、小数这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可以互相转化,本节教学设计正是围绕三者之间的联系进行教学的。

通过复习准备,学生明确了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以及分母是100的分数如何转化成百分数,为下面的教学做了铺垫。

例题的教学,重在引导,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自己思考怎样转化,再归纳出互化的方法。

练习的设计,层次清楚,有坡度。

探究活动

百分数是不是分数

活动目的

1.加深对百分数和分数的理解.

2.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活动题目

百分数是不是分数?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讨论题目.

2.学生分小组讨论.

3.学生分组汇报.

4.教师总结.

活动说明

这个活动也可以采用辩论的形式.

分数小数互化教案 篇8

1、引入:同学们,你们能直接并很快比较15、230、36这三个数的大小吗? 0.87 、 、87.6%这三个数呢?为什么上面的三个数能直接比较,下面的三个数不能直接比较,要比较这三个数的大小,怎么办呢?化成同一类数,那我们就要懂得这三种数的互化,今天,我们先来学习小数和百分数的互化,下面让我们回顾一下相关的知识。

2、根据小数的意义,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

0.4= 1.2=

0.75= 0.236=

3、先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再说一说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

4、把下面的分数改写成百分数。

师:刚才我们回顾了根据小数的意义把小数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和把分数改写成百分数,下面我们就运用这两个知识来学习小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

1、教学例1。

(1)出示例1:把0.24、1.4、0.123化成百分数。

(刚才我们已经复习了如何根据小数的意义把小数化成分数和把分数改写成百分数,现在请根据所复习的知识,小组合作讨论探索:怎样将这些小数化成百分数。)

(2)小组探讨方法,写出转化过程。

(3)汇报转化过程,问:1.4=14/10=140/100=1.4%,为什么要把14/10化成140/100,14/10=140/100根据什么?

(4)根据这三道题的转化过程,谁能归纳小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

(5)现在省略过程,0.24=24%,1.4=140%,0.123=12.3%,从左往右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小数化成百分数有更快捷的方法,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添上%。)

0.97= 0.08= 0.005= 0.132=

(1)猜想: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添上%。反过来,百分数化成小数又是怎样呢?你们猜一猜。

(2)初步验证猜想:请从右往左观察0.24=24%,1.4=140%,0.123=12.3%这三道题,符合我们的猜想吗?

(4)请个别学生说说怎样化。

(5)(看板书,遮住中间的过程)仔细观察:用我们刚才猜想的方法来转化,答案一致吗?通过观察,刚才我们的猜想是对的。

97%= 8%= 0.5%= 13.2%=

3、小结质疑: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探索了百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小数化成百分数: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添上%,百分数化成小数:去掉%,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你们还有疑问吗?

2.1= 0.313= 18.5%= 1.07=

26.34%= 59.8%= 1.41= 0.69=

11% 0.55 27% 0.02 163%

分数小数互化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能熟练、正确进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2 .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重点难点

理解和掌握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

教具准备

投影。

教学过程

(一)新授

出示例2 。把0.7, ,0.25, , , 这6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 l )提问:这6 个数中,有分数、有小数,要比较这些数的大小,该怎么办?

学生想到的方法可能有两种:一是把分数化成小数,二是把小数化成分数。

提问:哪种方法比较简便?为什么?(化成小数比较简便) ( 2 )让学生尝试把 化成小数。

老师提问:分母不是10 , 100 , 1000…的分数,该怎样化成小数呢?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试着解决,再请代表汇报交流。

可能出现两种方法:

① 把 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上相同的数,转化为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改写成小数。 = = =0.28

① 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用分子除以分母得出小数。

=7÷25=0.28

(1) 在让学生将 化成小数。

学生自己尝试解决,看看出现了什么问题?(分母45 不能转化成10 , 100 , 1000 ……作分母。用分子除以分母时,出现了除不尽。) 指出:像这样的分数化成小数时,只能用分子除以分母这种方法,一般情况下,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要根据需要按“四舍五人”法保留几位小数。这道题要求保留两位小数。

=11÷45≈0.24

( 4 )现在,你能把这6 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了吗? 学生独立完成。

( 5 )小结:分数化成小数时有几种方法?

引导学生概括出,一般方法是:用分子÷分母(除不尽时按要求保留几位小数)。特殊方法:① 分母是10 , 100 , 1000……时,直接写成小数。② 分母是10 , 100 , 1000 ……的因数时,可化成分母是10 , 100 , 1000……的分数,再写成小数。

( 6 )完成教材第98 页的“做一做”。

先让学生判断哪几个分数可以写成小数?哪几个分数可以化成分母

频道小编推荐: |

分数小数互化教案 篇10

第一课时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化成小数

教学目标:掌握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并能正确在把小数化成分数;掌握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并能正确地把它们化成小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复习第八册学习过的有关小数、分数的转化。

二、尝试探索建立模型

1.教学分数化成小数

A、直接出示例2,让学生说一说这些分数的分母有什么特点?应怎样转化?

B、小结转化方法P105

C、练习P105、2

2.教学小数化成分数

A、自学例1,说一说你学会了什么?要注意什么?

B、反馈讲评

C、小结转化方法

D、P105、1

3.比较分数和小数的大小:试一试,想一想可以怎样比较?哪种方法更好?

4.P105、3

三、巩固深化拓展延伸

1.自己说几个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并把它化成小数

2.自己说几个小数,请同桌同学转化成分数。

3.一人说一个小数,另一人说一个分数,比一比它们的大小

4.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是怎样学会的?你还有什么要说告诉其他同学的?

分数小数互化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互化。

(2)能比较熟练地比较分数、小数的大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方法;比较分数、小数的大小。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备注

一、知识整理与基本练习

1、说说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方法。

2、说说一个最简分数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

3、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

0.0060.240.8751.084.0258.19

学生独立练习后,反馈、纠错。

4、先判断下面各分数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再把这些分数化成小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保留三位小数)

1又3/54/117/82又5/67/25又4/15

5/123/203又14/913/3611/4018/125

学生独立练习,反馈、纠错。

二、综合练习

1、怎样比较5/7和9/21的大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2,然后汇报交流。

师生归纳板书如下:

(1)用通分比较:5/7=53/73=15/21因为15>9/21,所以5/7>9/21。

(2)用约分比较:9/21=93/213=3/7因为5/7>3/7,所以5/7>9/21。

(3)因为5/7超过1的一半,9/21不到1的一半,所以5/7>9/21。

2、比较下面各组分数的大小。

5/12和11/241又5/6和1又2/91又3/8、1又7/12和1又5/16

学生独立练习,另请四位学生做在投影片上,然后集体讲评。

3、课本第114页第17题,学生独立思考解答,然后集体讲评。(师指出:用的时间越多,做的速度越慢)

4、课本第114页第18题,请学生读题后,集体讨论,说说解题思路。

由同学确定解题步骤:先求蛋白质、淀粉、脂肪各占总重量的几分之几?

教学过程

备注

然后比较这些分数的大校

5、课堂作业。

课本113页第15题(4)(5)(6),16题。

三、讨论思考题

1、出示思考题。

2、引导学生分析。

3、由此得出结论。

四、课后作业《作业本》

以学生练习为主,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利用思考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发展思维。

分数小数互化教案 篇12

教学内容: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最简分数的特点,能判断一个最简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探究能力。

3、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判断最简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

教具、学具准备:卡片、投影片若干

板书设计:

1/4=1÷4=0.25

9/25=9÷25=0.36

17/40=17÷40=0.425

5/6=5÷6≈0.833

3/14=3÷14≈0.214

16/33=16÷33≈0.485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复习导入)

1、把下面几个分数化成有限小数,看谁做得又对又快?3/10、39/100、1又51/1000

2、小结: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怎样化小数

3、请同学们和老师比赛,判断分母不是10.100.1000……的最简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

4、揭示课题:为什么老师判断的这么快,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规律

二、合作探究(新授)

1、尝试练习 提出问题

出示例3 把1/4 17/40 5/6 3/14 16/33化成有限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三位小数)

根据计算结果,板书

根据结果,可以把这些分数分成几类?

根据分类,你想到了什么问题?本节课核心问题

2、自愿分组 共同探究

请同学们根据各自的研究方向,自愿分组讨论

教师参与学生讨论

3、汇报交流 形成成果

各小组汇报

根据学生汇报小结:能否化成有限小数和分子无关;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最简分数的分母能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并由学生分类。

4=2X2

25=5X5

40=2X2X2X5

6=2X3

14=2X7

33=3X11

小结: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最简分数的分母不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最简分数的分母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看教材怎样表述。

4、评价提高 实现优化

第2小组和第3小组的发现有矛盾么?

小结: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不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一定能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

你认为哪种方法更容易判断一个最简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

三、巩固拓展

出示练一练2

同组同学互相出数,判断能否化成有限小数?

四、全课总结

五、学生作业

小班5的点数教案四篇


资料通常是指书籍、报刊、图表、图片等。在学习工作中,我们有可能会使用到资料。参考资料有助于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可是你知不知道我们国家的资料有哪些呢?推荐你看看以下的小班5的点数教案四篇,在此提醒你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小班5的点数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常见小动物的外形特征,尝试按动物特征分类、统计。

2、了解动物爱吃的食物,培养幼儿不挑食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小动物卡片30张,种类分为:老虎、青蛙、猫、鸡、兔,老虎4只,小猫3只、青蛙2只、鸡10只、兔子10只,用信封制作成手袋。

2、鱼、草、虫子、竹子、蘑菇、骨头、胡萝卜等动物食物纸卡片各一张。

3、森林爷爷和森林奶奶头饰各一个。

4、邀请两名家长助教参与活动,一名助教和家长助教扮演“森林爷爷”,另一名家长助教和老师扮演小动物。

活动过程:

1、以森林爷爷过生日,幼儿扮演各种小动物去庆祝生日。

(1)幼儿找到自己喜欢的动物卡片,分成四组说一说卡中小动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以到森林爷爷家做客的形式,引导幼儿用短句“我是xx宝宝,我会xx!介绍小动物的特征。

2、幼儿按所拿动物卡片分类坐,森林爷爷与小动物共同统计有几种小动物来做客,帮助幼儿感知4以内的数量。

3、森林爷爷请客,引导幼儿找出小动物喜爱吃的食物,了解小动物的进食习性。

4、小动物们为森林爷爷演唱生日歌庆祝生日,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纲要》指出:"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能感知到事物的数量关系并能手口一致地点数4以内物体的数量,是小班幼儿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本节课我注重从感知入手,结合生活经验,感知4以内的数量,通过游戏使幼儿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和按数量匹配相应的实物。

小班5的点数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知6的数量。

2、提高幼儿对颜色的识别能力,尝试简单的分类。

3、在游戏中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红黄兰花盆各一个,红花3、黄花4、兰花5;蒙氏教具:数字拼版、砂纸数字6、操作毯、哨子;分色(红黄兰绿)操作题卡分色车牌4个;课件:草地大树花朵小河画面,小狗、青蛙、小羊叫声及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复习点数3、4、5

师:春天来了,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各种颜色的花儿也开放了,请位小朋友看一看都有什么颜色的花开了?哦!有粉红色的、有黄色的、还有蓝色的,漂亮极了!幼儿操作

二、基本部分

1、教师示范,幼儿感知数量6

师:春天天气会越来越暖和,不光花儿开了,小动物们也都来到草地上唱歌跳舞,可热闹了。小朋友们请仔细听,是哪种小动物来了?(课件音乐小狗叫声)幼答哦,汪汪汪是小狗,快看,小狗们出来了(操作课件),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有几只小狗,1.2.3.4.5.6有6只小狗,这6只小狗我们可以用数字6来表示(出示数字砂纸板6),师用手摸一遍6再请一名幼儿摸数字6。

依次进行6只小羊、6只青蛙

2、幼儿操作练习

师:小朋友真是太聪明了!青蛙邀请我们去他们家做客呢,我们乘坐公共汽车去青蛙家里,乘车得有车票,看这就是我们的车票,我们的车票很特殊哦!请看这一张要让小朋友按照圆点数找相应数量的小动物进行连线,师发题卡巡回指导幼儿做题卡

三、结束部分:巩固颜色分类教师检票收票

师:孩子们,拿好你的车票看一看你车票的颜色,红色车票要乘坐红色车辆…千万不要找错了,出发了!

小班5的点数教案(篇3)

【设计意图】

爱吃是孩子的天性,而甜甜的糖果更是孩子特别喜欢的食物。因此,我结合主题活动《食物》设计了“糖果游戏”的数学活动。整个活动中,我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让幼儿在游戏中感知5以内的数量,提高幼儿点数、匹配的能力,体验点数带来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幼儿对点数、匹配活动感兴趣。

2.幼儿学习点数方法,感知5以内的数量。

3.能按照指令做事。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有初步的点数的经验。

物质准备:

1.糖若干、糖罐一个。

2.盘子三个。

3.小袋、筐若干。

【活动过程】

1.猜一猜,激发幼儿兴趣

(1)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神秘的盒子,你们猜盒子里是什么?(先晃动盒子发出声音让幼儿随意猜,然后让幼儿摸一摸,猜一猜到底是什么?)。

师:这个东西呀,甜甜的,宝宝们最爱吃了。(糖果)

(2)师:那我们就请他出来吧,看看你们猜的对不对?(将糖果倒出放在盘子里)盘子里有多少糖果呀?(有许多糖果)

(3)盘子里有各种各样的糖果,请你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糖果?幼儿自由述说,每说到一样就从盘子里挑出来展示给大家看。

小结:糖果有许多种,有软糖、硬糖,有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不同颜色的糖。

2.分糖游戏

(1)师:我们来玩分糖游戏,一组的男孩子挑选三块软糖放到盘子里,女孩子挑选两块硬硬的糖放到盘子里。

二组的男孩挑选一块红色的糖放到盘子里,二组的女孩挑选四块圆形的糖放到盘子里。

三组的男孩子挑选两块椭圆形的糖,放人盘子里,女孩选择四块绿色的糖放人盘子里。

(2)教师提醒幼儿听清楚要求,按数量拿糖,引导幼儿正确点数的方法,拿一个数一个。

小结:小朋友真棒,能够听清楚要求,按数量拿糖。

三、按照圆点数量装糖

1.装糖:盘子里有这么多的糖果,拿起来多不方便呀。那有什么好办法让我们拿起来方便点呢?(袋子装)

2.老师准备了一些小袋子,这些小袋子上面可都有秘密哦。(老师示范:先数数袋子上有几个圆点,然后请大夹子帮忙往口袋里装和圆点一样多的糖)

3.现在请我们宝宝也拿着袋子去装糖果吧,先要看清楚袋子上有几个点点,再去装糖哦。记住要请你的大夹子帮忙。

4.谁愿意来告诉大家,你袋子里的秘密,你请了几颗糖果宝宝。(我袋子上有三个点点,所以我请了三颗糖果……)

四、加深难度,对应数字送糖

1.送糖:糖果袋子要放人糖果盒中,这里有5个糖果盒,看看糖果盒子上面有什么啊?(数字l一5),你手里糖果袋子的点点有几个,你就把它送到数字几的房子里。

如:糖果袋子的点点有5个,你就放人数字是5个糖果盒中。

请幼儿根据数量与相应的数字进行匹配。

五、品糖游戏:

师:孩子们和糖果游戏和开心,现在,请我们宝宝每人拿一颗糖果,尝尝看它是什么味道的?吃过糖后要及时漱口或刷牙。

活动延伸:在区域活动中继续玩装糖、放糖果的游戏。

小班5的点数教案(篇4)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新《纲要》中提到,要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幼儿园的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而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探索的对象。数学教育的总目标是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使他们愿意并喜欢进行数学活动。培养幼儿具有正确使用操作材料的技能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他们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属直观行动思维阶段,他们对数概念的获得需要运用材料的操作和游戏来完成。游戏是幼儿园教学的灵魂,更是他们这个年龄的教育灵魂。因此本次活动我抓住我班幼儿的这一特点以及实际情况,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及幼儿自己动手操作中体验点数的乐趣,初步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3以内的数量物。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自主探索。

(二)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手口一致的点数3以内的数量物,在老师的提问下能回答出总数。

2、通过操作,幼儿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

(三)活动重、难点

重点:幼儿初步学习手口一致点数。

难点:幼儿能够手口一致的点数3以内的数量物,在老师的提问下能回答出总数。

(四)活动准备

1、猫、狗、兔图片各3张。

2、鱼、骨头、胡萝卜玩具各3份。

3、水果、饼干若干份。

4、数字卡片3。

二、说教法

新《纲要》提出: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探究活动,进行尝试,感受参与的乐趣,并能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因此,本活动教师将充当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根据小班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始终贯穿直观性原则,结合多种教法进行活动。

1、情景导入法:

本次活动开始时,我创设了熊妈妈过生日请客这样的一个情景,将幼儿带入教师设计好的教学情景当中,以此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2、直观法:

活动开始以后分别请出客人小猫一家,小狗一家和小兔一家,每家客人都是3位,将“3”直观的呈现在幼儿面前,并且示范幼儿手口一致的进行点数。

3、游戏法:

游戏是幼儿园教学的灵魂,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本次教学活动中游戏贯穿始终,给幼儿创设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在活动开始部分,引用手指游戏《手指变变变》导入,将幼儿熟悉度手指游戏做以改动,只变到第三根手指游戏就结束了,以此加深幼儿对3的感知。教学活动中,通过《帮客人取食物》和《找一找,数一数》两个游戏,针对个别幼儿和全体幼儿,既能更好地达到活动目的,又能更好地激发出幼儿的学习兴趣,并帮助幼儿巩固对数的认识及理解。

三、说学法

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与探索活动,不仅提高了认识,锻炼了能力,更加升华了感情。本活动中,幼儿采用的学法有:

1、游戏法: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是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方式,能够给幼儿带来许多乐趣。本节课通过手指游戏《手指变变变》以及《帮客人取食物》和《找一找,数一数》这三个游戏,成功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2、实践操作法:

幼儿通过游戏《帮客人取食物》和《找一找,数一数》,实践操作,能够做到正确的手口一致点数。

四、说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手指游戏,《手指变变变》。

2、创设情景熊妈妈请客。

(二)游戏活动:

1、帮客人取食物。

2、找一找,数一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