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分课件

平均分课件。

老师在新授课程时,一般会准备教案课件,不过教案课件里知识点要设计好。教案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从哪些角度去准备写自己的教案课件呢?工作总结之家的编辑为您整理了一些有用的信息:“平均分课件”,让大家都能拥有这个好处吧与朋友们分享吧!

平均分课件 篇1

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就需要一份好的课件。接下来要给大家分享的是小学二年级平均分课件,欢迎大家的借鉴阅读!

教学内容:

课本P13~14页,例1、例2及练习三中相应的习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3、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小礼物。老师要送给你们。请动手把糖果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每一组的糖果的数量不相同)

(1)请小朋友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观察汇报。

(3)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些组分的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合适的名称吗?

(1)小朋友取的名称都很好,这些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的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2)小朋友再说说刚才哪些组是平均分,哪些组不是平均分。

(3)刚才不是平均分的小组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平均分?

(三)教学例2: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怎样分?有几种分法?

(1)论分配方案。

(2)各小组动手分一分。

(3)学生汇报分法。

A把15个橘子先每个盘子放1个,又在每个盘子放1个,再在每个盘子放1个,也就是一个一个地分,每份分得3个橘子。

B先每个盘子放2个,又在每个盘子放放1个,每份分得 3个橘子。这样分快些。

C在每个盘子放3个,刚好分得每份3个橘子,这样分更快些。

D刚才同学们通过不同的方法,把15个橘子分成5份,每份都是3个橘子。这就是把15个橘子平均分5份,每份有3个。

(4)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

1、分一分: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应是多少根?(学生动手分一分)

2、完成课本第14页的做一做,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

3、练习三第2题。

(1)肯定第二种分法是符合题义的分法。

(2)引导学生观察第3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要使它符合题意应该怎样做?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

平均分课件 篇2

10以内的数组成和分解虽然不再作为10以内的加减法的逻辑起点,但它仍是熟练口算20以内加减法的有效手段。教材不但没有削弱对数可分可合的认识,而且还创设丰富多彩的问题或游戏活动,不断强化数的“分”与“合”的意识。有关10以内的加减法在计算教学中十分重要。教学时让学生用学具,自己动手分一分,并说出相应的算式。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全班共同整理出有关10以内的加减法算式。在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进行思考。

学校本着就近入学的原则,划片招生,这样学生来源源较复杂,有街道、个体经商者、拆迁户的孩子以及借读生等,学生的学前教育及环境影响各不相同。今年的学生年龄偏小,一般在5.5~6.5岁,学生的知识基础只是直观地用手指算出10以内的加减法或死记硬背几个10以内的算式。我是第一次使用实验教材,前两单元的教学,有点不习惯,学生也有点不适应。但是学到第三单元开始入门,越琢磨教材越有味,越教越顺手。

1.在具体的情境和活动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初步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

2.初步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及善于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

5+2= 4+3= 5+4= 8—5= 9—4=

8—6= 7—3= 7+2= 8+0= 5+3=

形式:让同桌的两个同学一人说一个算式并把结果说出来,相互判断是否正确,再请一小组汇报。

1、教师谈话: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大地一片金黄,果园里又大又红的( 苹果 )成熟了,我们本来今天是分苹果的,可是老师今天没有苹果,怎么办?

将一把糖果(10颗)撒到展台上,请不要数估计一下,这里有多少糖果?然后带领学生有顺序的数。

2、叫一名学生,我想把糖给你和你的同桌,你打算怎么分?

请学生到展台上分一分,然后填表并完成一个加法算式和一个减法算式。

我想请每一位小朋友都动手分一分,可是你们没有糖果怎么办呢?

4、学生分,然后请一组汇报,得到很多种分法,可板书一两种。

5、老师现在有一个更难的任务要交给你们去做,不知道你们能不能做到?

在你们桌上,都有一张工作纸,你能不能尽可能多的写出分法呢?

谁有什么没有什么小窍门要教给大家的`?(可以有顺序的分,这样既不会漏也能写很多)

请学生两个人合作,一边分一边完成工作纸2,教师巡视指导(控制时间,大约8~10分钟完成较好)

1、师: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只要两个数相加得数为10他们就是好朋友了

请得到数字卡片的孩子依次去找自己的朋友,并两个手牵手的走到前台与其他同学见面:1和9手拉手;2和8是一家;3和7在一起;4和6好朋友;5 和5是一组;两个合成10,牢记有本事。

2、请学生完成课本40页练一练第2题,分小组回答(规定2分钟完成)

有一句话“狗咬耗子多管闲事儿”,这老鼠就是恨小狗有事儿没事儿追着他玩儿,有一天趁着小狗睡着了,老鼠竟然把小狗的骨头给偷走了,机灵的他一下子就跑到楼顶上,小狗可不干,于是就从台阶爬上去找老鼠要回骨头,你看他已经爬了几级了?

你能估计一下,这里一共人多少级台阶吗?

请学生看图,并说一说图中的意思?

1、为了奖励小朋友们的出色表现,下面我们一起来玩儿一个游戏,这个游戏可得要小朋友们认真听,认真想才能玩儿好哦,有没有信心?

我出几根手指,你先看一看是几根,然后也出几根手指,但是要合起来等于10,明白了吗?

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把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才能,尽可能想像并说出相应的加减法算式。

平均分课件 篇3

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看,森林里的小动物们正在准备丰收庆祝会呢!请你 仔细观察,你都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你的眼睛可真亮!谁还发现了不一样的数学信息?

师:大家观察的真仔细,现在我们想一想,每种小动物最爱吃的是什么呢?

师:快看大熊猫,它正目不转睛地盯着竹笋呢!它在想什么呢?

师:是呀!这么多的竹笋该怎么分呢?能帮帮它吗?

(1)大熊猫多一些,小熊猫少一些.哥哥吃的多一些.

(2)小熊猫多一些,大熊猫少一些,哥哥要疼弟弟.

(3)两只熊猫分的一样多,谁也不多,谁也不少.

师:同学们,帮两只熊猫分竹笋,有好多种分法。一起看,这一种主张给大熊猫多一些,认为大熊猫的饭量大;而这种是觉得应该给小熊猫多一点的关照;还有这样分法,既没有多给大熊猫也没有多给熊猫,而是怎么分的呢?

(4)感受“同样多”

一起看!一共有几个竹笋?

师:同学们,每只熊猫分得3个竹笋,它们分得的结果怎么样呢?

师:公平,就是每份分得同样多。像这样,每份分的同样多就叫做平均分(板书)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分的公平,经常会使用平均分,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研究平均分。(板书课题:平均分)

师:你说的可真清楚!那谁能想办法把小猪分西瓜也变成平均分呢?

师:同学们可真厉害,想出了这么多的办法帮小猪解决了问题,它们非常的高兴,向你们表示感谢!

(1)师:小猴子看见我们帮熊猫分了竹笋,它们也等不及了。请看,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呢?(课件出示)

师:那就请你用12个小方块给代替12个桃子,帮这3只小猴平均分一分吧!

师:把这12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了几个桃子?

师:原来同学们有这么多的分法呀!我们一起来看!

课件展示:演示每次拿3个,一只猴子一个,拿了4次,每个猴子分得4个一个,也就是4个1

演示每次拿4个,给一只猴子,拿了3次4个,可以分给3只猴子..

师:刚才我们用不同的方法帮小猴分桃子,但是不管用哪种方法,最后每只小猴都分得了4个桃子。它们分得的桃子数是——

师:谁能把帮小猴平均分桃子的过程再来说一说呢?

(师板书:把12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4个桃子。)

平均分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中,理解 “平均分”的意义。

2、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

3、逐步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平均分过程与结果,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1、情境:班级开联欢会要买东西,小明和小芳买了6包食品,怎么拿?哪种分法是与众不同的?

2、如果小刚也去,每人拿的一样多,怎么拿?

3、买了8个苹果,分给4个人,每人一样多,怎么分?

4、判断练习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知道平均分是众多分法中的一种,进行平均分的尝试,对平均分意义的理解从不完整逐步清晰为“只要是每一份同样多的,就是平均分”。

让学生逐步用数学语言表达平均分的意思,是一种“生活数学”向“学校数学”的进步。

有可能是1个1个分的;有可能是3个3个分的;也有可能是先2个2个分,再1个1个分的的情况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了解平均分的策略,促进学生对平均分意义的进一步理解。

三、巩固延伸1、举例。

4、折一折: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可以怎么分?从一些数量平均分拓展到把一个物体、甚至一个图形平均分,使学生对“平均分”概念认识更加完整。

平均分课件 篇5

一、说教材

《平均分》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也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它是较难理解的数学概念。而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要突破除法学习的难点,关键是理解分,尤其是“平均分”。因此平均分是除法学习的基础,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教材设计了各种情境,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实践机会,通过观察了解“每份同样多”,引出“平均分”,再让学生充分参与平均分,分各种实物,让学生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学生多次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并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表象,为学生认识除法打好基础。

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教材所处的地位,我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

1.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物体的活动,初步感知平均分的特点,会按每几个一份的要求,将一些物体分成若干份。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并逐步形成自主探索的意识以及与同学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态度。

教学重点: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实践让学生建立平均分的表象。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教学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我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和讲练法,让学生在情景中亲自动手操作,探索,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享受成功的喜悦,并让他们通过观察、讨论,形成知识,然后运用学习成果,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培养学生共同合作,相互交流的学习方式。

三、说教学过程

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受平均分(二)实际操作认识平均分(三)应用拓展,理解平均分(四)体验成功,回味平均分

第一层:创设情境感受平均分

在这一环节中,我分以下几个步骤来完成:

1、观察猴妈妈怎样分你觉得最公平

2、观察问题

通过让同学们观察,让学生感受到平均分的概念:每份分的同样多。

3、揭示课题

第二层:实际操作认识平均分

1、提出小兔搬8个萝卜,可以平均分几次搬?

2、交流操作的过程和结果,认识理解“平均分”。要给学生充分的交流不同分法的机会。

第三层:拓展应用理解平均分

1、按要求分小棒,交流操作。

2、说一说,把多少平均分,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多少?

3、分别做练一练的第1、2、3题,让学生明白平均分就是每份分得的结果一样多。每份分得的结晶果同样多就是平均分,进一步理解和体会“平均分”。

平均分课件 篇6

活动目标:

1.观察分析各种商品的特征,能按自己所确定的某一特征为标准将商品分成两类。

2.尝试运用标记和数字记录每次分类的结果。

3.注意倾听,接纳同伴分类的多种经验,学习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活动准备:

1.教具:自制ppt:7件大小、颜色、装饰、图案不同的马甲图片;橱柜图1张;

活动过程:

(一)出示ppt,观察马甲,说出其数量及相应的特征。

1.教师:小朋友,服装店里进了一批漂亮的马甲,数数一共有几件?(7件)

(引导幼儿从马甲的大小、颜色、图案等不同特征进行观察与表达,当幼儿的回答只局限于2~3种不同的特征时,可追问:除了图案、颜色不一样,这些马甲还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3.教师:刚才我们发现:这7件马甲在大小、颜色、领口、装饰图案、纽扣、口袋都有不一样的地方。

(二)尝试按某一特征标准给马甲分类并做记录。

1、出示货架,引导幼儿:服装店的售货员想把这7件马甲按特征分别放在上、下两层货架上,你们能帮助她吗?

2、教师:你想按什么特征把这7件马甲分别放在上下两层货架上呢?请你和好朋友说一说。

3、教师请个别幼儿说一说:你是怎么来分马甲的?(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演示)

4、根据幼儿摆放情况提问:她是按什么特征把马甲分层放在货架上的?(如大小)第一层放的是什么样的马甲?(大马甲)第二层放的是什么样的马甲?(小马甲)

5、教师:小朋友想了这么多办法,售货员阿姨还要请你们把分马甲的办法记在记录单上。(出示记录单)

6、提问: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清楚地记录呢?(根据幼儿讲述教师示范记录并重点讲解记录方法)

1、教师:除了按大小特征来分,还可以按照马甲的哪些特征来分类呢?(幼儿互相讨论并个别交流)小朋友想不想自己动手来记录?

2、教师交代记录要求:服装店里除了马甲之外,还有领带和裤子,请小朋友先观察马甲、领带、裤子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然后将标记和数字记录下来,你能找出几种就记录几种,每一张记录单记录的标记都要不一样。

3、幼儿分组操作记录,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根据马甲的其他不同特征进行分类记录。

4、鼓励幼儿和同伴相互交流记录结果。

2)再展示裤子的记录单:除了大小、颜色、形状、图案四种以外的纽扣不同

3)最后展示马甲的记录单:教师有针对性地选择记录领口、口袋不同标记的操作纸进行展示。

6、小结:今天我们玩了分一分的游戏,知道可以按照不同的特征给不同的商品来分类,有许多种分法,服装店里还有很多其他的商品,也需要小朋友来帮忙分类,小朋友愿意吗?

活动反思:

GZ85.com延伸阅读

平均数的课件


您是否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平均数的课件”的情况。教案课件是老师在课堂上非常重要的课件,写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每天都在从事的事情。 教学过程中的创造和智慧需要在教案和课件中体现出来。我们建议您多关注我们网站的最新资讯确保不会错过任何信息!

平均数的课件 篇1

这是我原创大的,也是我较为成功的一堂课,大家一起看看,谈谈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看法

《秋天的雨》设计意图

杨林学校    高  辉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名为学秋雨,实际是在写秋天。课文内容丰富多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丰收的景象,还有深秋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课文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的景物巧妙地串联起来,从整体上带来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课文被艺术化了的语言,会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难,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

设计理念:

一:以读代讲,以读促思。

根据教材特点,对于这样的美文,在设计时,我定位于“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不同层次的读,让学生走进文本,走入文本,从而理解文本。这样,用读来突破难点。让学生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二: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对于文本艺术化语言,学生的理解是一个困难。象:“五彩缤纷,你挤我碰”等这些词语和一些句子的理解,学生是有些难度的。这该怎么处理?在设计时我曾反复考虑:是用多媒体课件呈现画面,让学生一看便知,还是让学生通过朗读、想象、理解而感悟呢?面对设计优美的课件我难以舍弃。但我反复思考:语文应该培养学生的语感,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如果阅读教学只是将语言文字简单还原成画面,那岂不是剥夺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和想象的权利吗?那语言的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之美又从何而谈了?思之再三,最后,我决定舍弃优美的课件,让学生通过文字去想象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秋天,还学生一个原始的阅读空间。可能舍弃优美的课件会让本就不出色的课少了一个亮点,但我愿意做一次这样的尝试,供大家来探讨这个问题,也希望老师们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看法。

三:整体入手,局部突破,给学生以圆润之美。

这篇课文一共五个自然段,前四个自然段从四个方面来写秋天,最后一段总写秋天的特点。对于这样的课文,在教学时很容易每段平均使力,平铺直叙,突破不了难点,课堂也平平淡淡,出现不了高潮,为了尽可能的避免这点,在设计时,我先从整体入手,让学生说说课文是从那几个方面来写秋雨的。让学生从整体上来把握,再重点品读二、三段,一、四段略讲,以读代讲。小结时,用优美的语言把五个自然段串联起来,给学生以整体的圆润之美。

想是这么想的,但说的容易做的难,一堂课下来,总是感到有那么多的遗憾和不足。希望老师们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您的建议、批评、指导、鼓励都将是我继续进步的动力!

[秋天的雨设计意图(人教版三年级教学设计)]

平均数的课件 篇2

一、导入新授:

通过师生谈话引出两个小组投球比赛成绩的数据。

二、新授:

1.出示投球记录:

第一组 第二组

姓名 投中个数

刘杰 9

杨立 8

孙梅 5

王丽 3

丁鹏 5

姓名 投中个数

张华 8

王云 7

李英 6

赵明 7

2.比较哪组的成绩好。

(1)让学生进行讨论,学生可能会说出不同的比较方法和想法,重点引导学生考虑怎样比较才是"公平"的。

(2)如果学生不能说出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教师可以作为参与者提出并让学生讨论。

3.学生试做。

4.交流计算结果,并根据平均数比较两组的成绩,说明哪组的成绩好。

第一组(8+7+6+7)÷4 第二组(9+8+5+3+5)÷5

= 28÷4 =30÷5

=7(个) =6(个)

7>6

答:第一组成绩好。

三、求平均数:

1.下表是亮亮家一周丢弃塑料袋的情况。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个数 1 3 2 3 2 6 4

2.算一算:平均每天丢弃几个塑料袋?

(1)让学生观察统计表,说一说得到了哪些信息?

(2)自己试做。

(3)交流计算的方法和结果。

3.议一议:求出的"3个"是每天实际丢弃的塑料袋的个数吗?

四、做一做:

先让学生想一想,再动手操作。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的方法。交流操作的过程,有意识的指几名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平均数的课件 篇3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的再认识》

2、教材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和数学本身的发展,统计学已成为现代数学方法的一个重要部分和应用数学的重要领域。大到科学研究,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统计无处不在。新《数学课程标准》中也将“统计与概率”安排为一个重要的学习领域,强调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本单元正是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统计的初步知识的。本课则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统计后进行教学的,它包含两部分,即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较复杂的平均数问题)。

3、教学重、难点:求平均数说课稿

平均数是统计工作中常用的一种特征数,它能反映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用途很广泛。所以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教学的重点。而本课的“平均数”又和过去学过的“平均数”的方法不同,弄清“全部数据的总和”与“全部数据的个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就是教学的难点。

4、教学目标

在学生计算出平均数的基础上应充分引导学生理解“平均数”概念所蕴含的丰富、深刻的统计与概率的背景,帮助他们认识到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与广泛应用,并能在新的情境中运用它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得必要的发展。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定为:

知识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算术平均数的方法。

能力目标: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根据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品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二、说教法:

“求平均数”作为一类应用题,若教学内容脱离生活实际,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因此要积极创设真实的、源于生活的问题情境,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活动为主线,以创新为主旨”,采用多媒体教学等有效手段,以引导法为主,辅之以直观演示法、设疑激趣法、讨论法,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

三、说学法:

在学法指导上,努力营造平等、民主、和谐、安全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等活动,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探究,去发现、构建数学知识。通过小组合作中的互相讨论交流,让学生从中学会与他人交往,分享同伴的成功,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意见,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还要让学生进行自己我反思,自主评价,以提高解决问题和综合概括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五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平均数的再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再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能运用平均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难点 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体会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出示:根据有关规定,我国对学龄前儿童实行免票乘车,即一名成年人可以携带一名身高不足1.2米的儿童免费乘车。1.2米这个数据是如何得到的呢?

2、学生质疑,说一说你的看法。

二、新授。

1、解决疑惑。

学龄前儿童,即0-6岁的儿童,而这就意味着0-6岁的儿童身高普遍不会超过1.2米,那么我们首先就要调查一下0-6岁儿童的身高数据,但是我们无法确定一个准确数值,这就需要计算出数据的平均数来解决问题。

出示平均数的意义: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除以数据的个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具有代表性。

2、求平均数的方法。

出示:“新苗杯”少儿歌手大奖赛的成绩统计表。

评委1 评委2 评委3 评委4 评委5 平均分

选手1 92 98 94 96 100

选手2 97 99 100 84 95

选手3 90 98 87 85 90

(1)把统计表填写完整,并排出名次。

(2)在实际比赛中,通常采取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再计算平均数的记分方法。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

(3)按照上述的记分方法重新计算3位选手的最终成绩,然后排出名次。

3、教授解题策略。

题中数据众多,无法直接比较,可以先求出每位选手的平均成绩,再进行比较,这样就容易排出名次。

求平均数的方法: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选手1:(92+98+94+96+100)÷5=96(分)

选手2:(97+99+100+84+95)÷5=95(分)

选手3:(90+98+87+85+90)÷5=96(分)

4、计算完毕请补充统计表,并排出最终名次。

板书设计

平均数的再认识

平均数的意义。

求平均数的方法: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平均数的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二)掌握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三)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平均数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它和平均分的意义不完全一样,平均数实际上每一份不一定一样多,而平均分是指实际上每份都一样多.因此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是难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是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口答:

1.小华4天读完60页书,平均每天读几页?

2.五一班有42人,平均分成6个组,每个组有多少人?

3.小明期中测验语文和数学两科成绩共得180分,平均每科成绩多少分?

师:上述1,2两题都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1份是多少.实际上它们每一份都一样多,而第3题是把两个数的和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是它们的平均数,而不是原来每份实际的数,所以“求几个数的平均数”与“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1份是多少”,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二)学习新课

1.新课引入.

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中,经常用到平均数的概念,如平均速度、平均成绩、平均产量等.怎样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如何求出几个数的平均数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板书:平均数)

2.出示例2.

用4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水面的高度分别是6厘米、3厘米、5厘米、2厘米.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

3.分析,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思考.

教师拿出盛水的4个同样的杯子,标明刻度.

师:这4个杯子水面高度相等吗?

生:这4个杯子水面高度不相等.

师:求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什么意思?

生:平均高度就是4个杯子里的水面一样高.

师:怎样才能找出4杯水的平均高度呢?

出示挂图(即课本中的下图)放在4个杯子后面,指出红线标明的地方(4厘米)就是平均高度.

教师演示,把水多的杯子倒一些到水少的杯子,使4杯水同样多,得到平均高度.

师:这平均高度是每杯水的实际高度吗?它是怎样得到的呢?

通过演示使学生明确,它不是每杯水的实际高度,而是把4个杯子里的水平均分的结果.

师:如果我们不倒水,能算出这个平均高度吗?

小组讨论.从而明确:要求4个杯子水的平均高度,要先把4个杯子的水面高度加起来,再除以4,相当于把4个杯子里的水合在一起,再平均倒在4个杯子里,看每个杯子水面的高度是多少.用算式表示就是(6+3+5+2)÷4.

教师板书:(6+3+5+2)÷4

=16÷4

=4(厘米)

答:4个杯子水面平均高度是4厘米.

说说括号里求什么?为什么除以4?得到的结果表示什么.

要强调4厘米是平均数.

4.做29页上的“做一做”中的第1,2,3题.

订正时让学生讲出思考过程.

5.总结规律.

师:从刚才做的几道题中,你能说一说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吗?

通过学生的回答概括为:求几个数的平均数,先要求出这几个数的总数,然后再找出要把它平均分成的份数,最后用总数除以总份数就可以得到平均数.

6.出示例3.学生默读例3,理解题意,明确条件和问题.

师:如何比较哪一组平均身高高一些?怎样计算出高多少?

启发学生想:如一个一个地比,非常麻烦,而且不容易比清楚.先算出各组的平均身高,就容易比较了.

让学生运用从例2中学到的方法,自己求出两组各自的平均身高,再求出哪一个组的平均身高高一些,高多少.

师:如果不求平均身高,直接用各组所有人数的和进行比较行不行?为什么?

使学生明确,由于两组人数和每人身高不一样,不能直接比较,只能用平均身高进行比较.

(三)巩固反馈

1.选择正确列式,并说明理由.

一辆汽车第一天行53千米,第二天行58千米,第三天上午行30千米,下午行27千米.平均每天行多少千米?

A.(53+58+30+27)÷3

B.(53+58+30+27)÷4

2.光明小学五年级3个班为灾区人民捐款750元,六年级4个班为灾区人民捐款1210元.平均每个年级捐款多少元?这两个年级平均每班捐款多少元?

小组讨论后得出:

平均每个年级捐款多少元?

(750+1210)÷2

两个年级平均每班捐款多少元?

(750+1210)÷(3+4)

强调是把哪几个数平均分、分成多少份,要认真审题,找出所需要的总数及总份数,再求出它们的平均数.

(四)作业

练习七第1,2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小学里所讲的平均数一般是指算术平均数,也就是一组数量的和除以这组数量的个数所得的商.因为这个平均数不是实际的数,与过去学的平均分的意义不完全一样,因而平均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要经常用到如平均产量、平均速度等等,因此首先要建立平均数的概念,再分析求平均数的方法.本节课设计既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又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首先通过简单的口答题,初步认识平均数的意义,分清平均数与平均分的联系与区别.为学新课做好铺垫.

新课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学习例2.求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通过教师的演示,提问,学生在观察、讨论的基础上,理解平均高度的意义,建立平均数的概念.

第二个层次是指导列式计算.在实际中,求几个数的平均数,都不可能像杯子倒水那样操作,因此引导学生要通过计算来解决.

第三个层次,让学生做书上的“做一做”几个题,启发学生总结出求几个数的平均数的一般算法.

第四个层次,通过例3让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类推、自己计算,从而加深对平均数的理解,熟练地掌握计算方法.

练习的设计有所提高和变化,要让学生分清把哪几个数平均分,分成多少份,为以后学习复杂的求平均数问题打下基础.

板书设计

求平均数

例2 用同样的4个杯子装水,水面的高度分别是6厘米、3厘米、5厘米、2厘米.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

(6+3+5+2)÷4

=16÷4

=4(厘米)

答: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

例3 四年级一班第一小组有6个同学,第二组有7个同学,下面是两组同学身高的统计表.(单位是厘米)

eq x(统计表)

(1)第一组平均身高是多少?

(136+142+140+135+137+144)÷6

=834÷6

=139(厘米)

(2)第二组平均身高是多少?

(132+141+133+138+145+135+142)÷7

=966÷7

=138(厘米)

(3)第一组平均身高比第二组高多少?

139-138=1(厘米)

答:第一小组平均身高高一些,高1厘米.

平均数的课件 篇5

教学目标:

1、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问题的需要,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平均数的特点,丰富对平均数统计意义的理解和认识。

2、能运用平均数解释简单生活现象,掌握平均数计算方法,学会计算简单的平均数。

3、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和观察。

教学重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并体会到学习平均数的现实价值。

教学难点:

体会平均数在统计的意义上的理解。

一、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需求

1、凭直觉体验平均数的代表性

师:咱们在美术课上学会了剪各种各样的窗花,上周有个班举行了剪五角星的比赛,这次比赛很激烈,你们想知道这次比赛的结果吗

生:(齐)想!

师:那么这节课老师就想把这次比赛的结果给大家说道说道,让大家帮老师参考参考。到底哪个小组该得冠军?

生:(齐)好的

师:剪纸班分成了四个小组,比赛就在这四个小组进行。首先是1小组,1小组有三个人,我呢就随便从这三个人中抽出了一个人。瞧,他一分钟剪了几个?生:5个。

师:我用这个人的成绩代表1小组1人1分钟剪纸的一般水平,合不合理?如果你是我,你会同意我这样做吗?

生:我不同意。万一其他人剪得比他多,那不是不输了。

师:呵呵,当时老师就让其余2个同学也参加了比赛,有趣的事情是他们的比赛成绩很有意思

(师出示后两次剪纸成绩:5个,5个)

师:还真巧,现在你觉得用几表示1组1分钟剪纸的一般水平比较合理了呢?

生:用5。

师:为什么这回用5就行了?

生:因为每个人都是在1分钟剪了5个,用5来表示他1分钟投中的个数最合适了。

2、通过两组求平均数方法,强化对平均数的概念的理解。

(第2组)师:说得有理!也就是说他们三个人剪纸剪得一样多,用5表示他们这1分钟的剪纸水平很合理。看着大家的剪纸水平产不多,在第二组我就随便点了一个参加比赛。我们也一起来看看

平均数的课件 篇6

教学理念

在学习中培养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讲解、自己动手、自己小结的思想,培养他们主动的学习意识和创造精神,平均数的综合运用。

预设目标

1、 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平均数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能正确求某一种相关数量的平均数。

2、 通过实际计算,进一步知道平均数这个统计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平均数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学生择优意识的培养。

教学准备

课件、卡片、作业纸。

教学板块

教与学的预设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都去过哪些地方?

2. 小明的爸爸今年暑假准备带全家参加春秋旅行社组织的鹿鸣山风景一日游。安排小明去买票,小明来到旅行社售票处,只见窗口写着:

鹿鸣山风景一日游门票价格:

甲方案:成人每位120元,小孩每位40元。

乙方案:团体5人以上每位80元。

3. 这两种不同的买票方法你理解吗?你是怎么理解的?

如果你是小明,准备怎样买票?

二. 引导探索,优化选择。

1. 出示例2,引导学生分析两种方案。

让学生回答问题,引起参与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先尝试发表意见,初步知道选择买票的方法不同和参加旅游的人数有关。

(1) 成人7位,小孩3位,怎样购票合算?按甲方案购票平均每位多少元?

(2) 成人3位,小孩7位,怎样购票合算?按甲方案购票平均每位多少元?

2.首先,你要明白这两种方案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团体购票与个人购票)

3.怎样计算甲方案平均每位多少元?

4.如果按甲方案购票,下列各种组队情况平均每人多少元?

请大家独立完成作业纸上的表格一。

5.怎样比较两种方案?

6.什么情况下按甲方案买票省钱?(小孩人数多,成人人数少)

什么情况下按乙方案买票省钱?(成人人数多,小孩人数少)

7.除甲乙两种方案以外,还有什么另外的方案吗?

三. 巩固练习,应用规律。

完成练习纸作业。

四. 课堂小结,深化提高。

1. 这堂课我们学了什么?

2. 根据给出的优惠措施,买票时一般情况下要考虑哪些因素?(总人数及团体的构成)

3. 学了这堂课,你有什么体会?

小组合作,分开计算,再把不同方案的计算结果集中在一起,交换检查,观察对比,想想各种情况下用哪种方案省钱。

引导学生得出最合算的方案。

练一练的题目,先让学生判断各种应采用的方案,再计算。

平均数的课件 篇7

教学目标:

1、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

2、体会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利用它们解决一些现实问题,发展学生数学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

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

教学难点:

体会平均数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

引导-讨论-交流。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出示篮球比赛的一些画面)

在篮球比赛中,队员的身高是反映球队实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衡量两个球队队员的身高?怎样理解“甲队队员的身高比乙队更高”?能因为甲队队员的最高身高高于乙队队员的最高身高,就说甲队队员比乙队队员更为高大吗?

上面两支球队中,哪支球队队员的身材更为高大?哪支球队队员更为年轻?你是怎样判断的?

活动1:前后桌四人交流。

找同学回答后,给出算术平均数的定义。

一般地,对于n个数x1,x2,…,xn我们把

叫做这个n数的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记为 。读作“x拔”。

活动2:请同学们结合图表,自己用计算器算出各球队的平均身高,和平均年龄,看哪一个球队的平均身高高?哪一个球队的平均年龄小?

想一想:

小明是这样计算东方大鲨鱼队的平均年龄的:

年龄/岁 16 18 21 23 24 26 29 34

相应队员数 1 2 4 1 3 1 2 1

平均年龄=(16×1+18×2+21×4+23×1+24×3+26×1+29×2+34×1)÷(1+2+4+1+3+1+2+1)≈23。3(岁)

你能说说小明这样做的道理吗?找同学回答。

巩固练习一:

1。 某班10名学生为支援“希望工程”,将平时积攒的零花钱捐献给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每人捐款金额如下:(单位:元)

10,12,13。5,21,40。8,19。5,20。8,25,16,30。

这10名同学平均捐款 元。(课本P216随堂练习 1)

2。一名射手连续射靶20次,其中2次射中10环,7次射中9环,8次射中8环,3次射中7环,平均每次射中 环(精确到0。1)

3。小明上学期期末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平均分为92分,她记得语文得了88分,英语得了95分,但她把数学成绩忘记了,你能告诉她应是以下哪个分数吗?

A 93分 B 95分 C 92。5分 D 94分

例1某广告公司欲聘广告策划人员一名,对A,B,C三名候选人进行了三项素质测试。他们的各项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

测试项目 测试成绩

A B C

创新 72; 85; 67

综合知识 50; 74; 70

语言 88; 45; 67

(1)如果根据三项测试的平均成绩确定录用人选,那么誰将被录用?

(2)根据实际需要,公司将创新、综合知识和语言三项测试得分按4:3:1的比例确定各人的测试成绩,此时誰将被录用?

解:(1)A的平均成绩为 (分)。

B的平均成绩为 (分)。

C的平均成绩为 (分)。

因此候选人A将被录用。

(2)根据题意,3人的测试成绩如下:

A的测试成绩为 (分)

B的测试成绩为 (分)

C的测试成绩为 (分)

因此候选人B将被录用。

思考:(1)(2)的结果不一样说明了什么?

实际问题中,一组数据里的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未必相同。因此,在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时,往往给每个数据一个“权”。如例1中4,3,1分别是创新、综合知识、语言三项测试成绩的权,而称

为A的三项测试成绩的加权平均数。

巩固练习二:

1、某校规定学生的体育成绩由三部分组成:早锻炼及课外活动表现占成绩的20%,体育理论测试占30%,体育技能测试占50%。小颖的上述成绩依次是92分、80分、84分,则小颖这学期的体育成绩是多少?

变形训练:(小组交流)

1、甲、乙、丙三种糖果售价分别为每千克6元,7元,8元,若将甲种8千克,乙种10千克,丙种3千克混要一起,则售价应定为每千克 元;

2、某班环保小组的六名同学记录了自己家10月分的用水量,结果如下:(单位:吨):17,18,20,16。5,18,18。5。如果该班有45名同学,那么根据提供的数据估计10月份全班同学各家总共用水的数量约为 。

小结:先由学生总结,教师再补充。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掌握了:1。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2。体会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利用它们解决一些现实问题。

布置书面作业:课本P216习题8。1 1、2

课外作业:(两题任选一题)

1、到校医那里收集本班同学左眼视力检查结果,计算本班同学左眼视力的平均数。

2、请设计一个利用“加权平均数”方法来求平均数的应用题,再将其“权”作适当改变,观察平均值的变化。观察“权”的变化对结果的影响。

板书设计

1、平均数

算术平均数:

对于n个数x1,x2,…xn我们把

叫做这个n数的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记为 。

读作“x拔”

例1解:(1)A的平均成绩为

B的平均成绩为 。

C的平均成绩为 。

因此候选人A将被录用 (2)根据题意,3人的测试成绩如下:

A的测试成绩为 (分)

B的测试成绩为 (分)

C的测试成绩为 (分)

因此候选人B将被录用。

加权平均数:称

为A的三项测试成绩的加权平均数。

平均数的课件 篇8

同学们,欢迎你进入微课堂,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平均数再认识》,我们都读过《小马过河》这个故事,今天,小马又来到一条小河边,想要过河,小马身高1.4米,小河平均水深1米?小马过河有危险吗 ?(小马过河有危险,因为平均水深1米,并不是说河里每一处水深都是1米。可能有的地方比较浅,只有几十厘米,而有的地方比较深,可能超过1.4米。所以,下马过河可能会有危险。看来平均数还真是奇妙,可以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看屏幕,(点课件)老师从网上查到一组数据,(1)根据有关规定,我国对学龄前儿童实行免票乘车,即一名成年人可以携带一名身高不足1.2m的儿童免费乘车。1.2m这个数据可能是如何得到的呢?我们首先就要调查一下0- 6岁儿童的身高数据,但是我们无法确定一个准确数值,这就需要计算出数据的平均数来解决问题。1.2米表示学龄前儿童身高的平均数。 接着看,⑵据统计,目前北京市6岁男童身高的平均值为119.3cm,女童身高平均值为118.7cm.请根据上面信息来判断,你认为这个规定合理吗?因为1.2米是6岁儿童的身高数据的平均数,说明全国6岁的儿童的身高可能在1.2米左右。所以这个规定是合理的。老师还了解到这么一份资料,学校篮球队的同学正在进行篮球比赛。李强所在的快乐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那么,李强的身高可能是155厘米吗?平均身高160厘米,表示的是篮球队员身高的一般水平,并不代表队里每个人的身高。李强有可能比平均身高矮,比如155厘米,当然也可能比平均身高高,比如170厘米。通过调查,李强的身高是166厘米。超过了平均身高。接着往下看,

下表是“新苗杯”少儿歌手大奖赛的成绩统计表。

从统计表中,你认为谁成绩比较好?看来,要比较出选手的水平高低,用平均数来表示,选手的'成绩比较公平。那么怎样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呢?在实际比赛中,通常采取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再计算出平均数的记分方法。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由于每个评委的欣赏角度不同,每人给同一位选手打出的分数也就不同,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可以使最后的得分更加公平合理,更能代表选手的实际水平。按照上述的方法计算出三位选手的成绩。(1)号选手:(98+94+96)=96分(2)99+97+95=97分(3)号选手98+90+90=94分。第一号通过刚才的学习,说一说你对平均数有了哪些新的认识?说得真好!愿大家能带上今天所学的内容,去解决生活中与平均数有关的各种问题吧。

平均数的课件 篇9

师:(看着生2)你能给你的这种方法取个名字吗?

(由于平时有渗透过这种方法,生2很自然地说出是“移多补少”)

师板书:算术法 移多补少法

师小结:刚才生1和生2分别用算术法和移多补少法求出了第一组的平均数是83,那有谁求出第二组的平均数了?

(生摇头,大胆学生说:除不尽的)

师:(乘机)那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生:用我们学过的“估算”

师:好,那你们试试吧!(指1名板演)

板书:(78+83+82+83)/4~81

师:从两组平均数83和81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第一组平均数大,所以还是第一组总体水平好一些。

3、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师:第一组的83表示什么?你怎么理解“83”这个数?

(引导学生明白:“83”是个“虚数”,第一组的83不表示每人真跳了83下,有可能小于83,有可能大于83,还有可能等于83。)

师:通过刚刚的情景,当人数不相等,比总数不公平时,是谁帮助了咱们?(平均数),那你想对“平均数”说什么心里话?

生(自由发言)生1:平均数,你真厉害,使不公平的事变公平了。

生2:平均数,因为有了你,世界上才会太平

4、沟通平均数与生活的联系。

师:在平时生活中,你们见过平均数吗?

生举例:统计考试成绩需要平均数;平均每月用电量;节目比赛打分用到平均数。

(三)、联系生活,拓展应用

1、多媒体呈现:下面是某县1999—20xx年家庭电脑拥有量的统计图。

图略:1999年350台,20xx年600台,20xx年1000台,20xx年1600台,20xx年2500台

(1) 求出这五年来,平均每年拥有电脑多少台?

(出现算术法和移多补少法两种方法)

(2) 估计一下,到20xx年这个县的家庭电脑拥有量是多少?为什么?

(3) 从图上你还知道些什么?

2、多媒体呈现一幅统计图,内容为:小刚家每个季度用水分别是16吨、24吨、36吨、27吨

师:请你帮他算一算平均每月用水多少吨?应该选择哪个算式?

(1)(16+24+36+27)/4

(2)(16+24+36+27)/12

(3)(16+24+36+27)/365

a、生举手表决

b、辩论交流得出正确答案(2)

c、师生小结:计算平均数时,得从问题出发去选择正确的总数和总份数后,再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四)、总结评价,提高认识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师:你觉得这些知识对你以后生活或学习有什么影响或作用?

板书设计

求平均数(算术法 移多补少法)

第一组:(82+86+81)/3=83 第二组:(78+83+82+83)/4~81

当人数不相等,比总数不公平时,我们就得看“平均数”。

“平均数”是个“虚数”(大于平均数 ;小于平均数 ; 等于平均数)“平均数”可用来预测未来发展趋势。

平均数的课件 篇10

教学目标:

1. 经历用平均数描述一组数据特征的过程,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体会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简单平均数的方法。

2. 自主探究移多补少及先合后分的求平均数的方法,会估计平均数的范围,能灵活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求平均数的实际问题。

3. 体会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在运用平均数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应用意识,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重点:

体会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平均数的意义,对一些简单事件做出合理的分析和判断.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学,自主学习:

1.创设问题情境:

师: 在光明小学举行的趣味运动会上,二年级第一小组的男女生进行了一场激烈的套圈比赛.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比赛情况.(课件演示,引导学生观察)

a.问题:观察男女生套圈成绩统计图,从图中你知道些什么?

b.设疑:你认为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

c.说明:要想判断谁套得准一些,为了体现公平性,就要用到平均数.

2.揭示课题:认识平均数明确学习目标:

a.了解平均数的意义.

b.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3.预习交流:

[小组内简单交流对平均数含义的理解和求平均数的方法,提出质疑.]

过渡:

回归课前的疑问,让我们一起去探究有关平均数的问题.

4.自主预学:

a.男生队套圈总数:6+9+7+6=()个

b.女生队套圈总数:10+4+7+5+4=()个

思考:

a.比较男女生套圈总数,这样比,你认为公平吗?为什么?

b.怎样比才够公平?

学情分析:

[能否从男女生参赛人数上的不同去衡量.]

二.小组合作探究:

问题:

1.怎样求男生,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呢?

2.你认为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学法指导:

a.明确总数份数和每份数三者之间的关系.

b.根据求每份数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

三.展示交流,点拨提升:

1.探究展示:

学情预设:

男生:6+9+7+6=28(个)

28÷4=7(个)

女生:10+4+7+5+4=30(个)

30÷5=6(个)

说明:7和6就是男女生套圈个数的平均数,它反映了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并不表示每个人套中的实际个数.

2. 质疑:

分别用套圈的总个数去除以他们的什么?(总人数).

3. 精要点拨:

明确:求平均数,要找准和总数对应的份数.

方法:总数÷份数=平均数

过渡:

师:除了用先合后分的方法求平均数,还有其他求平均数的方法吗?

课件演示:移多补少的方法.

说明:

先合后分和移多补少都是求平均数的方法,在计算时,我们可以选用先合后分的方法求平均数,而移多补少的方法适合于操作时使用.

4. 平均数的范围:

观察与思考:

平均数7和6,相比它们所在的一组数据的大小,有什么特点?

重难点突破:

明确::在一组数据中,平均数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

四.训练检测,总结反思:

小华家1月~5月用水情况统计表

1月2月 3月 4月 5月

13吨 10 吨 11吨 9吨 12吨

(1).小华家平均每月的用水量在( )吨和( )吨之间.

(2).算一算:平均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吨?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

想一想:

1. 怎样确定平均数的取值范围?

2. 求平均数的方法是什么?你先求的什么?

归纳与总结:

a.最大的数>平均数>最小的数

b.平均数等于总数除以对应的份数

五.综合实践与应用:

1.想一想,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简单说明理由。

①、小明期中考试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功课的均分是95分,那么他的三门功课一定都是95分.()

②、小马过河:河的平均水深为130厘米,小马身高140厘米,小马过河不会有危险。( )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里交流判断依据]

重点明确:

根据平均数的意义,并不表示:1.每门的成绩都是95分,有的高于95分,有的低于95分.

2.处处水深130厘米,有的低于130厘米,而有的地方比130厘米深的多.

2.知识达标:

同学们收集标本,小红收集了14个,小兰收集了12个,小丽收集了11个,小明收集了15个,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标本?

[进一步巩固求平均数的方法]

3.智能积累:

三年级的8名同学分两组向灾区捐款,一组捐了220元,二组捐了180元。

①、平均每名同学捐款多少元?

②、平均每组同学捐款多少元?

思考:两道题在解答时,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重点明确:

相同点:都是先求捐款的总数.

不同点:各自对应的份数不同.

知识延伸:

小力前5次英语测验的平均分是91分,第6次得了97 分,他6次测验的平均分是多少分?

六.全课总结:

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惑?

当堂检测:

有3条彩带,长度分别是9厘米,17厘米,10厘米,平均每条彩带长多少厘米?

板书设计:

认识平均数

(一)1.移多补少

2.先合后分 男生:6+9+7+6=28(个)

28÷4=7(个)

女生:10+4+7+5+4=30(个)

30÷5=6(个)

方法:总数÷份数=平均数

(二)平均数的特点

最大的数>平均数>最小的数

教学反思:

“平均数”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统计》里面的内容,它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本课教学把重点放在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上,而难点则是运用平均数的意义分析数据,从而体会到平均数的应用价值。

“平均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如何让学生初步理解它的概念并掌握正确的求平均数方法?我一开始就设计了贴近学生生活的熟悉的活动情境,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获得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自主预学和小组合作探究来解决数学问题,掌握问题解决的多种有效方法,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较好的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中去,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平均数的课件 篇11

总课时:4课时使用人:

备课时间:第十五周上课时间:第十六周

第4课时:8、3利用计算器求平均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根据给定信息,会利用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并会进行数据的收集、加工与整理。

过程与方法:初步经历数据的收集、加工与整理的过程,发展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使用计算器求平均数的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通过相互间合作交流,让所有学生都有所获,共同发展。

教学重点:用计算器求平均数

教学难点:按键顺序

教学准备:同种规格的计算器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情境引入(5分钟,学生遇到困难,亟待解决)

内容:展示引例:20xx年第一季度我国各地区农村家庭平均每人现金收入情况表:(单位:元)

北京1692.2上海3075.6天津1254.5河北584.4

山西420.5内蒙古596.2辽宁875.4吉林705.5

黑龙江746.8江苏1354.2浙江1891.1安徽520.6

福建972.2江西575.1山东831.9河南426.3

湖北582.2湖南685.7广东1065.5广西554.6

海南699.3重庆523.2四川538.4贵州316.4

云南411.6西藏254.4陕西441.0甘肃328.4

青海337.8宁夏458.1新疆340.3

请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在计算过程中,你体会到什么困难吗?

显然,当一组数据比较大且比较多时,用笔计算平均数较麻烦,因此,需要一个帮手—计算器,这节课就来学习用计算器求平均数。

第二环节:活动探究(15分钟,小组合作交流)

内容:学生分组(拿同类型计算器的同学分在一起)活动探究,看哪个小组做得好:

(1)估计一下自己课桌的宽度,并将各组员的估计结果统计出来(精确0.1厘米)。

(2)用计算器求出估计结果的平均值,你是怎么做的?与同伴交流。

在学生分组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全班总结交流不同类型的计算器求平均数的一般步骤,教师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进行评价。

(3)用尺子量一量课桌的宽度,看看大家估计的结果怎么样。

各组派代表谈谈本组估计结果的准确度,对准确度较高的小组进行表扬,并评为优秀小组以资鼓励。

第三环节:运用提高(15分钟,教师引导,全班交流)

内容:1.利用计算器计算下列数据的平均数:

12.8,12.9,13.4,13.0,14.1,13.5,12.7,12.4,13.9,13.8,14.3,13.2,13.5。

2.观察下图1,利用计算器计算上海东方大鲨鱼篮球队队员的平均年龄。

3.英语老师布置了10道选择题作为课堂练习,小丽将全班同学的解题情况绘成了条形统计图,见下图2。根据图表,求平均每个学生做对了几道题?

4.利用计算器计算本节课的引例中我国各地区农村家庭平均每人现金收入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并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要如实反映我国农村的现金收入状况,你会用哪个数据?

(2)如果要展示我国农村发展形势好,你会用哪个数据?

(3)从这些数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有何感想?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5分钟,师生共同总结)

内容: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1.根据给定信息,利用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2.从所给统计图中正确获取信息,并能进行数据的加工与整理。

3.探索精神和合作交流的方式,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

平均数的课件精选


资料一般指生产、生活中阅读,学习,参考必需的东西。当一次学习即将开始时,我们通常会接触到一些资料。有了资料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来的学习工作!那么,你知道资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吗?推荐你看看以下的平均数的课件精选,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平均数的课件(篇1)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平均数》,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来谈谈我对教材的解读。平均数是一个重要的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小学数学里所讲的平均数一般是指算术平均数,也就是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我们既可以用它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它来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从而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如平均身高、平均成绩等等。

平均数是在第一学段已经理解了平均分以及除法运算含义的基础上教学的。与实验教材相比,修订教材对平均数的处理,更加突出其统计意义。通过“两队人数不同不能用总数比较”这一思维的矛盾,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进而发现运用平均数作比较的必要性。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根据学生实际,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1、体会平均数的作用,掌握计算平均数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2、经历求平均数的过程,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课程标准对这一部分内容有着明确的要求: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因此教学重点确立为:体会平均数的作用,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平均数的概念与过去学过的平均分的意义是不完全一样的,平均数是借助平均分的意义通过计算得到的,但不表示每一个数据本身就是完全相同的,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这样一个虚拟的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对于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理解起来还是有困难的,因此教学难点确立为:初步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教学目标的达成,需要有恰当的学法、教法,需要一定的教学手段。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基于这一理念,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准备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1、教学中,我将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动机,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

2、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数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的过程。

3、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通过灵活多样的练习,巩固方法,提高技能。

4、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的问题,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学方法要依托教学资源支撑,通过教学活动去实现,教学活动又需要一定的程序来推进。接下来我向评委老师介绍我的教学流程。课标指出:教师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充分提供给学生从是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会和运用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于是,我把本节课设计成以下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提炼问题

通过创设猴妈妈分桃子的情境,引导学生了解平均数和平均分的联系与区别,掌握移多补少、先和后分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初步感知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

二、引导探究构建新知

本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包括两个层次的教学,第一个层次是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即教学重点;第二层次是通过两个组比赛成绩的比较来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即教学难点。

第一个层次的教学放手让学生自学,在前面的导入部分已经初步掌握了求平均数的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学正好是个练习巩固的过程。

第二层次的教学是本节课难点所在,处理时分两步走:人数相同和人数不同成绩比较的方法。

1、人数相同。先出示一个情景,男生和女生人数相同的情况下比较哪个队的成绩更好,引导学生可以用比总数方法,也可以用平均数的方法,为下个一个环节男生和女生人数不同的情况做一个铺垫。这个过程,学生通过互相交流比较的方法,向他人展示自己想法,为下个环节制造一个认知冲突,同时了解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灵活性。

2、人数不同

在此基础上,出示男女生两个队人数不同,不能用总数比较,制造这样一个认知冲突,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平均数的作用,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进而发现用平均数比较的必要性,突破难点。

三、巩固练习反馈提高

课堂练习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必要途径,教师采用不同层次的练习的方法,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既巩固复习所学知识,深化学生的认知体验,拓展提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能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巩固了所学知识,又觉得数学充满趣味性,同时能够学有所用,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

四、总结反思深化认知

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的个性是客观存在的,课堂活动的收益是各不相同的,课堂小结使学生学习的内容有发散到聚合,知识点由点穿成线,由线织成网。通过学生的自我总结、互动交流,使本节课的重难点得到进一步的深华和提升,构建更加完整的数学模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和总结概括能力。

最后来说说我的板书设计,好的板书设计是微型教案,便于学生纪录和思考,我本节课板书力求重点突出,简单明了。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粗浅的设计,由于时间短暂,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我将根据课堂实际地生成,适时调控。我的说课到此结束,不当之处,恳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

我的说课完毕,感谢各位评委!

平均数的课件(篇2)

以往在教学平均数的概念时,教师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平均数的求法上,整理了平均数的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帮助到老师。

[教学目标]

1、在丰富的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

2、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时间]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屏幕出示)看,三(1)班的几个男女生正在进行套圈比赛呢,他们每人套了 15 个圈,老师用两幅统计图分别表示出了男生和女生套中的个数。

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二、自主探究,理解新知

1、初步引出平均数

问:你们的眼睛真亮!那根据这些信息你知道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吗? 猜猜看。

师:到底事实情况怎样?我们必须想个方法来说服对方,请你们开动脑筋, 有了想法后小组内相互交流。

小组讨论,教师行间巡视。

问:有结果了吗?谁来说一说你的想法?你认为应该比什么?

师:你觉得哪一种比法更加合理?说明你的理由。 指名回答。

师: 在刚才的讨论中, 我们明白了参加比赛的人数不一样多, 算总数不好比, 也不公平,就不能用这种方法。只有求出男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女生平均每 人套中的个数,才能一比胜负。

(出示:男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

2.移多补少法。

⑴(出示:男生统计图)问:你能看图说说男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圈呢?小组里讨论一下。

(预设 :把张明的 9 个移 1 个给陈晓杰,1+6=7,张明还有 8 个,再移 1 个 给李小钢,1+6=7,最后大家都是 7 个。(生答,师演示) )

师:通过把多的移一些补给少的,使每个人都一样多。我们给这种方法起个 名字。

⑵你能用移多补少法看出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吗?(生答,师演示)

3、先合再分

⑴提问:还有其它办法得到男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吗?

(生答,师演示) 会列式吗?板书:6+9+7+6=28 (个),28÷4=7(个)

师:这种方法是先怎样,再怎样的?也给它取个名字“先合再分”。这里的 28 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要除以 4?不管用什么方法,最后都求出了男生平均每人套中 7个圈,反映了男生套中的平均水平。

⑵.求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

(出示:女生统计图)那么你会计算女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圈吗?自己算一算。 (指名答,师板书)10+4+7+5+4=30(个) ,30÷5=6(个)。

问:刚才男生中用总数除以 4,到了女生中,怎么就除以 5 了呢?(因为女 生是 5 个人) 通过算平均成绩, 现在你能比较出是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了吧?(出示:答:男生套得准一些。)

4、揭示课题。

(出示男、女生统计图)同学们,刚才我们算出男生每人套中 7 个,这个 7 就是 6、9、7、6 这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出示课题:平均数)这个 6 是哪几个数的平均数呢?

5、理解平均数的范围。

(1)比较。 男生实际上是不是每个人都套中 7 个?把这 7 个跟男生实际套中的个数比一比,哪些人套中的个数比 7 个多?哪些人套中的个数比 7 个少? 女生中哪些人套中的个数比平均数多?哪些人套中的个数比平均数少?

(2)提问:平均数会比这里最大的数大吗?会比最小的数小吗?

(3)小结:平均数是通过把多的部分移给少的部分,使大家都相等而得到的数,所以平均数在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

三、联系生活,灵活运用

学习了平均数能为我们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吗?让我们继续研究。

1、想想做做第1题。

指名口答。 师小结:当数据较少而且数据之间相差不大时,适合用“移多补少”的方法 来算平均数。

2、想想做做第2题。

(课件出示) 快来解决小丽的问题吧。

问:这三条彩带中最长的有多长?最短的呢?这道题要求什么?想一想,你能不能估计出这三条丝带的平均长度在( )cm——( )cm 之间?当数据之间相差较大时,适合用先求和再平均分的方法。 学生尝试练习后评讲。 (实物投影)

3、想想做做第3题。

(课件出示) 看,篮球队员们的比赛多么激烈呀,你能解决这里的数学问题吗?

师:我们对平均数又有了更深的了解,让我们用所学的知识一起来帮帮小明 吧!

4、95页练习九第1题。

怎么理解“平均水深110厘米”?想看看这个池塘水底下的真实情形吗?(出 示池塘水底)看来,认识了平均数,对于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还真有不少帮 助呢。

四、全课总结

今天学习了平均数,静静地想一想,你有哪些收获?

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平均数,知道平均数在生活中有很大的作用,希望大家在生活中学会利用平均数解决问题。

五、拓展延伸

1、师:小玲参加歌唱比赛这是5位评委给她打得分,你能算算她的平均得分是多少吗?

学生自主计算,全班汇报。

2、出示打分规则,再次计算

平均数的课件(篇3)

以往对于平均数的概念引入,比较典型的是组织两组人数不等的比赛,在学生初步体会到比总数不公平的前提下,顺利过渡到比平均数的环节上来。而张齐华老师的“平均数”一课,从比投篮技术的情境引入:首先出场的是小强,他1分钟投中5个球,可是他对这一成绩似乎并不满意,觉得好像没有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想再投两次。如果你是张老师,会同意他的要求吗?这样使学时体会到由于随机误差的存在而使得一次投球的成绩很难代表小强的真实水平,应该再给他两次机会。小强又投了两次,很巧的是后两次投篮成绩都是5个,显然是张老师精心设计的,使学生意识到用5来表示小强1分钟投中的个数最合适,避免了学生不会计算平均数的尴尬。接着小林出场,小林第一次只投中了3个球,“如果你是小林,会就这样结束吗?”从而自然引出第二组数据:3个、5个、4个。可是也引出了麻烦:三次成绩各不相同。这一回,又该怎么办?在学生思维的碰撞中,发现也用5来表示小林的成绩显然对小强来说是不公平的,学生凭直觉认为4最能代表小林1分钟的成绩,这样平均数的意义悄悄地被学生自己发现了。

张老师精巧的设计,再加上他灵活、智慧地处理生成,是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使我受益颇多。

平均数的课件(篇4)

一、教学内容

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设计本课我遵循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依据《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基本理念,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环节进行说课。

二、教材分析

随着科学技能和数学自己的生长,统计学已经成为当代数学要领的一个紧张部门和应用数学的紧张范畴。新课标中也将“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摆设为一个紧张的学习范畴,夸大概造就学生从统计的角度思索题目标意识,紧张途径便是要在教学中着力展示统计的遍及应用。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简单的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学习选择统计量描述数据特征知识的开始,是进一步学习统计知识的基础,这节课通过夹糖比赛的情境,引导学生算出“哪个队获胜”的问题,展开对平均数知识的学习,平均数是常用的统计量,本单元教学平均数,包括平均数的意义和算法,教学平均数的目的不限于求平均数,更在于用平均数进行比较,用平均数描述、分析一组数据的状况特征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从生活实际中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2、理解“移多补少”求平均数的方法,能根据数据列出算式求平均数。

3、使学生能根据平均数简单地分析问题,理解平均数能较好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景和学生自主探究,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正确,全面地看待问题,同时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难点: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并能根据平均数简单地分析问题。

五、说学情

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又直观、简明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如平均速度、平均身高、平均体重、平均成绩等。对于这些名词术语,学生经常听到,并不陌生,但其真正含义、在统计中的作用以及计算方法,学生却并不明白。由于学生已经具备平均分的基础知识,所以应着重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容易列出算式进行计算。

六、说教法

本堂课,我倡导师生平等、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教师为学生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师生互动式的讨论,使学生充满学习新知的欲望。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易于操作的学具,使学生乐于探究,并从中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应即时的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使他们在合作与讨论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七、说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对平均数的需求。

通过进行夹糖比赛的激烈场面,男生队和女生队比夹糖的总数,有的同学说人数不同的情况下比总数不公平,通过学生激烈的争论,适时引出在总数不同的情况下,通过什么数据来比较两人的总体水平。从学生喜爱的课外活动入手,创设这样的情境不仅吸引了学生的兴趣,贴近了学生的生活,也能达到引出平均数的效果。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新课程提倡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使学生主动探究知识,这样学生获得的新知更有意义。在了解学习内容之后,我便提出两个问题:

1、什么是平均数?

2、怎样求平均数?

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始学习。通过动手移一移,让学生观察平均数如何产生的,引导学生对于数据较小时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数,然后通过课件演示加深学生对移多补少的理解,后面制造困难加大数据量,让学生产生数据大时不能采取移多补少的方法而改用计算的方法,自主讨论探究方法,引出总数÷份数=平均数的计算方法。通过探究和计算,得出男生队和女生队的平数,进而引导理解平均数的现实意义——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同时,探索出平均数比一组数据中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要大,方便学生理解和实际应用平均数解决问题。

(三)课堂练习

在学生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和理解平均数意义之后,使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更进一步加深对平均数的理解和应用。

(四)总结回顾

回顾整理一节课知识,充分让学生说一说,你收获了哪些知识,教师可以在学生表述后将知识梳理好,统一展示。

(五)作业:练习二十二1、2题。

平均数的课件(篇5)

1、体会、感悟 “平均数”的意义。

2、感受“平均数”所蕴含的丰富的现实背景和“平均数”的作用。

3、会求“平均数”,并能解决相应的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

4、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及多策略的解决问题。

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平均数”。

难点:正确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开展活动,产生需求

1、钓鱼比赛:

游戏:现场进行钓鱼比赛。

2、填统计表:

第 组 钓鱼情况统计表 20xx年×月×日

同学①②③④⑤合计

钓鱼条数

将各组钓鱼情况填入统计表。

3、随机抽取数据,进行比较,引出平均数:

比较①:我们先比较这两个组。(人数相同,钓鱼条数不同)

哪个组的钓鱼的水平高?为什么?学生讨论。(比钓鱼总数即可)

比较②:人数不同的两个组进行比较。

哪个组的钓鱼水平高?为什么?学生讨论。(有必要认识平均数)

4、了解学生情况:

你对平均数有哪些了解?

(二)自主探索,初建概念,探究方法

1、抛出问题,小组探讨:(任选一组能整除的数据)

例如:第×组 钓鱼情况统计表

同学①②③④合计

钓鱼条数235512

这个组平均每人钓几条鱼呢?

小组讨论。

2、班内交流信息:(根据学生汇报情况方法不分先后,还可有其他方法)

方法a —— 移多补少:学生摆一摆,说一说

方法b —— 求和均分:例如:(2+ 3+ 5 + 2)÷ 4 = 3

为什么要把这几个数加起来,再除以4?

两种方法的结果有什么相同点? (每人钓的鱼同样多了)

小结: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都研究出了这个组平均每人钓3条鱼。

这个3就是2、3、 5、 2的平均数。

3、解决问题:

① 确定另一组钓鱼水平。(任选一组不能整除的数据)

例如:第×组 钓鱼情况统计表

同学①②③④⑤合计

钓鱼条数2234314

a、这个组钓鱼的平均数是几呢?

有的同学用摆一摆方法,得不到平均数。

有的同学们为什么不用移的方法解决呢?

列式:(2+ 2+ 3 + 4+ 3)÷5 = 2.8 为什么要除以5?

b、这组每个人实际是钓2.8条鱼吗?

它表示什么意思呢?

c、2.8条在统计图上怎样表示?

小结:2.8不是每个人实际钓鱼的数。它表示的是这个组钓鱼的一般水平。

②小结计算方法:刚才同学们是用什么方法得到平均数的?

③各组钓鱼情况:

你们每个组钓鱼的平均数是多少呢?算一算。

④评价:各组报本组钓鱼的平均数。

×组钓鱼水平最高。

(三)初步应用平均数,理解、内化概念。

1、尝试独立解决问题:

小强就特别喜欢打靶,他去打了两次。哪次打得好?为什么?

小强打靶成绩统计表(第一次)小强打靶成绩统计表 (第二次)

第几枪1234第几枪12345

打中分数98910打中分数771079

平均数有什么用?

2、用身边的实例,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怎么计算咱们四(1)班的平均身高?

咱们班的平均身高约为148厘米。148厘米是你的身高吗?(指某一个同学)你的身高比平均数怎么样?

这个148厘米表示什么?(同学身高的一般情况)

四(2)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46厘米。请问四(2)班任诚同学的身高一定就比咱们班某个同学矮吗?为什么?

3、估算,明确平均数的取值范围:

①提供素材:(放电视录像:欢乐总动员歌手比赛)

你能很快估计出这位歌手的最后得分吗?

(欢乐总动员评委评分为:96、95、93、94、95、95、96、93、93 )

②全班交流估的分数。

③你是怎样估的?

④为什么不估96分?93分?

⑤验证歌手得分。

a学生计算。b放录象验证歌手得分。

⑥讨论:你认为这种评分方法是否公平、合理吗?你有什么建议吗?

为什么要去掉一个最低分?一个最高分?

如果去掉一个最低分,一个最高分怎样算平均分?

(四)总结

你对平均数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五)联系实际,课外延伸

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哪儿还能用到平均数呢?举例说一说

平均数的课件(篇6)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53页例1

教材简析:

教材从学生最熟悉、最感兴趣的投球游戏入手,将生活素材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始终遵循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的理念。众所周知,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新标准》“平均数”也经历了从应用题到统计学的统计量的迁移,我更觉得这才是平均数的真正回归,因此我在设计本节教学时着重体现它的意义,深挖其价值和产生的必要性。

学情分析:

之前学生虽然对统计有了粗浅的认识,那也只是停留在简单的统计数量、比较多少、再或者就是两个统计量的累加。此时的学生对于统计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统计量——平均数的认知就感觉很抽象,学习时必须要依据实际经验和亲身经历,借助具体形象的支持,对平均数有初步的了解并到认可。根据三年级学生好胜心强、求知欲旺,有一定的探索意识,故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多个学生熟知可操作的活动,以便理解和总结,教师作为参与者、合作者从而引导探索并感悟,以便达标。

设计理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必须建立在有趣的基础上,学生富于挑战,乐于争胜,因此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或参与、或经历、或pk等活动。本着参与远远高于旁听的效果,尽量多的增加参与度和参与效果,在新课标的理念下,结合我校三三三高效课堂模式设计了“创设情境、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理解感悟、应用巩固、堂清检测”这样的学习过程。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情景中理解平均数产生的必要性及平均数的意义。

2、理解平均数算法的多样性,养成从数学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3、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的情感。

教学重点:

1、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产生的必要。

2、理解平均数的算法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

平均数的区间范围以及它的“虚拟性”

易考点:

平均数的计算。

易错点:

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必须是总数除以与之对应的总份数。

易混点:

已知甲数比乙数多几,使两数相等,则甲数给乙数几个?

一、综合预设目标、学情分析。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情景中理解平均数产生的必要性及平均数的意义。

2、理解平均数算法的多样性,养成从数学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3、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的情感。

学情分析:之前学生虽然对统计有了粗浅的认识,那也只是停留在简单的统计数量、比较多少、再或者就是两个统计量的累加。此时的学生对于统计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统计量——平均数的认知却很抽象,必须要依据实际经验和亲身经历,借助具体形象支持,对平均数有初步了解并认可。

二、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指导方案

知识层面、时间预设

教师行为预设

学生行为预设

设计意图

一、激趣导入(5分钟)

二、自学交流+展示+感悟(30分钟)

1、自主学习:仔细看情境图,认真找寻信息,发现总结新信息,或提出疑惑……先是对子交流,然后有问题的组内解决。

2、通过活动,或参与,或经历,展示、争论、比较、总结、感悟出新知。

三、检测(5分钟)

学生认真审题、仔细推敲,回顾、理解并巩固平均数的意义及特点。

四、堂清(5分钟)

通过总结和课后练习,同学们会对平均数的意义、特点以及计算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和巩固。

1、今早听到一报道:说某市统计三年级女生身高普遍高于男生:我也想测测咱们班学生身高情况:请出我们班最高的3名男生和三名女生,测量他们的身高。如何确定男生高还是女生高呢?

2、看来同学们评判得很正确,有没有信心再来当一次真正的裁判呢?自学课本53页,努力找寻并挖掘数学信息和问题,如何解决?(因为学生对投球可能了解不多,老师可以顺势引导:据我所知,投球时,以10个为标准,投进篮筐为投中,当然这需要一定的技术。)

3、自由发言并将加分记录到评价栏中。

4、那组成绩好呢?

5、通过学生说出要求平均数,板书课题——《平均数》并简单的告诉同学们今天的学习目标并板书{逐渐补充其意义和算法。

6、找临近8位同学上讲台排成不同学生数的两行,让学生想办法排成学生数相同的两行。(老师在黑板上草书列表比较,表格内项目包括每组的最大数、最小数、以及待填充的平均数)

7、如果学生没能交流出“移多补少”时,教师指出:原来两行学生数不一样多时,经过移多补少,使两行的学生同样多,这种把几个不同数经过移多补少,得到的相同数就是这几个不同数的平均数。根据学生的疑问,从而引出平均数实际是一个虚数,并非一个实实在在的数,比如:某市统计家庭拥有孩子数目,结果平均每个家庭一个半孩子(因为此时学生还未涉及小数,只能说一个半了),你说谁家有一个半孩子呀!要么没有,要么有一个,再要么有两个?……因此平均数它既不是某一个具体的数,只能反应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根据同学们的总结和理解,顺势板书:虚数反应一般情况平均数在本组数据中的取值区间:比最大数小,又比最小数大)

8、要求学生迅速有序的摆放教科书。

9、解决53页两组投球那组优胜的问题时刻提醒同学们:注意平均数的取值区间、“总合均分”——总和不变均分相应的份数。据此一定要先估后算哟!(同时将刚刚学生用平均数可以比较两组的成绩,也只有用平均数来解决这个总数不同、份数也不同的问题——板书:比较和平均数产生的必要性)

10、小老师读题——检测题

11、学生自由发言总结今天收获。平均数的用处可真大呀!我们还可以根据平均数进行预测——预测输赢、预测天气等,这对我们的生活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要我们多留心,我们的数学本领就会越来越大!

12、课末,让学生当评委给自己的这节课打分,最后计算出自己所在组的平均分,(能明白并能叙述基础知识得6分、四个检测题全对得4分)争取每组的平均分不少于8分哟!

平均数的课件(篇7)

“平均数的应用”,是上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本五年级(上)P38—39的内容,为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课程范畴。平均数是统计学中最常用的一个统计量。在具体应用中,平均数除了可以用来比较同类数据的一般水平或整体情况。但当无法得到“大数据”的平均数,而又需要这个“大数据”的整体情况时,我们一般还可以用部分(样本)平均数来推出整体的平均数水平,或者用来归纳、、分析、预测全体样本的情况或趋向。

“平均数的应用”正是通过简单抽样,旨在引导学生运用部分平均数来推测总体平均数水平,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因此,本节课不仅是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甚至在整个统计学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培养学生统计素养有着重要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平均数的概念、计算以及简单应用的基础上教学的。之前,学生还学习过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有了一定的分析、描述统计数据的能力。本节课正是让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培养统计素养。

基于以上认识、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⑴理解部分平均数,并可用它推测总体平均水平;

⑵会用部分平均数推测总体平均水平的方法解决相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⑶经历用部分平均数推测总体平均水平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统计素养。其中,教学重点是会用部分平均数推测总体平均水平并解决问题;教学难点为理解部分平均数,并推测它的总体平均水平。

在设计本教学方案时,本课试图体现以下特点:

⒈为学而教的学习内容组织。

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因此,在教材例题的基础上,我增加了小胖的84个步幅(即84个数据),这就为学生分析、解读数据提供了素材。同时,这些数据还承载着“运用部分平均数推测总体平均水平”的“使命”。

除此之外,我还试图将本课例题中“算教学楼的大约长度”分成三个层次推进,即步幅乘步数、步数乘平均步幅以及平均步数乘平均步幅,努力为学生逐步解决问题搭好台阶。

⒉注重学生的经历和体验。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除了要掌握数学基本知识、训练数学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领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基本的活动经验。本节课,可以看作为统计单元中“解决问题”的教学。所以,解决问题的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用“步幅乘以步数”算教学楼的长度是学生的生活经验。当学生看到84个步幅的不同长度时,经验的合理性备受质疑,自然过渡到“平均步幅乘以步数”。但平均步幅计算的繁琐却成了学生亟待解决的'问题。“你有什么好的建议?你觉得选择几个数据合适?”我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尝试、去体验。然后,再通过计算,将部分步幅平均数下的教学楼的长度与总体步幅平均数下的教学楼长度进行比较,继而得出“运用部分平均数可以推测总体平均水平”的策略,可以说是水到渠成。接下来“平均步数”的计算,便是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最好证明,等等。

整个教学过程,我以“计算教学楼的大约长度”为情境,以一个个问题为驱动,试图给学生思考、体验、感受空间,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分析数据,培养数据分析观念。同时,早期经验的多样化和适当优化也可以为以后学习正规的统计图表和统计量奠定比较牢固的基础。在这一系列活动、过程中,教学重难点得以突破,学生的统计观念和统计素养得到提升,为进一步领悟统计思想打下基础。

⒊重视意义的建构和运用。

“应用意识”是课程标准十个核心概念之一。统计中的平均数是生活中经常用到的知识,所以学生能将本节课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也是本节课所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在练习活动时,我尝试让学生去分析生活中的数据,不仅要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还要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比较、思考,特别是当部分平均数为一组极端数据的平均数时,更是给学生的思维带来挑战,从而对运用部分平均数来推测总体水平有更深的认识。

平均数的课件(篇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丰富的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操作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2、使学生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和合作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求简单数据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学具(桃子图片)。

说教材:

“统计和平均数”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的内容。这一教学内容在小学数学与传统教材相比,新教材明显在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概念上加重了份量,因此,我在设计教学预案时,努力通过具体问题情境的呈现,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让学生在认知冲突中逐步感受到求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和价值,并启发学生探索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

教学流程:

一、 创设情景,理解平均数

1、故事引入。

2、小组合作(摆、移、说)。

3、汇报(边说边摆)。

4、引出并理解平均数。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结合情景,引导学生归纳求平均数的方法

1、移多补少法。

2总数除以份数等于平均数。

三、习题巩固,深化新知

1、算平均每天走多少千米?

时间 :第一天第二天 第三天第四天

米数 : 45千米20千米45千米50千米

(1)估一估他们这四天平均每天走了多少千米?

(A、比20千米少B、比50千米多 C、在20千米—50千米之间)

(2)计算验证,引导明确平均数的特点。

2、对唐僧师徒除妖表现进行打分,孙悟空得了50分,唐僧得了20分,猪八戒和沙和尚一共得了50分,他们平均每人得了多少分?

下面是猪八戒和沙和尚计算平均得分的情况,他们谁算得对?为什么?

沙和尚:(50 20 50)÷3 猪八戒:(50 20 50)÷4

3、过大河时,河水旁边立了牌子“大河平均水深166厘米”,唐僧身高172厘米,他能安全地从河里走过?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它也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以往在教学平均数的概念时,教师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平均数的求法上。新教材更重视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基于这一认识,我在设计中突出了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为什么要学平均数,注重引导学生在故事中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在比较、观察中把握平均数的特征,进而运用平均数解决问题,了解它的价值。这节课我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情境,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通过故事引导学生展开交流、思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深刻认识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在学生的讨论中,感受平均数是实际生活的需要,产生学习“平均数”的需求。

二、探究学习,理解平均数意义和归纳求平均数的方法

分桃子活动从多方面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每一位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让学生自己探索出求平均数的方法。一种是先合再分,一种是移多补少。由于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学生中有一部分已经知道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找出平均数;还有一部分数感较强的学生,能够根据提供的一组数据感觉出平均数大概是多少;而用总数除以份数得到平均数的计算,也不难,学生肯定会有这种思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自主探索,找到求平均数的方法,再小组合作学习,互相将自己探索的方法交流,达到共识。学生虽然求出了平均数,但概念也是非常模糊的,平均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很多人对平均数的含义不理解。移多补少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很有帮助,让学生在移多补少中建立平均数的表象,通过学生移一移、说一说,教师直观板书,从感官上理解平均数的由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三、练习有坡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发展

练习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是必须的,但新课程的背景下,练习也要注入新的内涵,在进行基本训练的同时,努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发展。第一个层次是巩固新知求平均数,通过先估计再验证的方法使学生感知平均数的区间,从中渗透估算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第二个层次是通过计算4个人的平均分而只给出3个数据,目的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计算平均数时,总数要与份数相对应;第三个层次是课件设计通天河横截面图,让学生直观辨别平均数是一个虚拟数。

四、拓展延伸,让数学回归生活

课堂小结时,给教师表现打分及计算平均分再次强化了本节课的知识;体现了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 又得到了这节课的真实信息的反馈;作业的布置是对课堂的拓展延伸 , 进一步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生活中的平均数的兴趣。

五、不足与遗憾之处

一是在学生合作交流的细节上还要落到实处。教学中在小组合作、同桌讨论之前缺少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参与的程度还不完全均衡。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今后教学中要对小组合作给予必要的组织和引导,面向全体,关注个别差异,注重组际之间的评价,把合作学习的每一个细节落到实处,这样才能实现学生间的协调互助、共同发展;二是教师对课堂中的生成问题处理不够灵活。教学中我们应顺应学生的认知需求,因势利导,让我们的教学富有灵性;三是教育要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本,本节课中缺少对学生润物细无声的人文感染,要加强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注重对学生的人文思想教育 。

平均数的课件(篇9)

一、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认识平均数,体会平均数的必要性。

2、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具体的情境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并能根据情况进行合理推测。

二、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三、教学难点: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体验产生平均数的必要性。

同学们平时喜欢打球吗?前些天,二(3)班有5名男生,4名女生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投篮比赛。说到比赛,你们最想知道什么?

我们一起来看看比赛情况。

出示两幅统计图:这是男生队和女生队每个人在相同时间内投中球情况统计图。(0表示投中一个)

A、观察统计图,根据比赛情况,你认为哪队的投球水平高一些?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讨论比总数——每队总人数不相同,不公平

比最多的——个人水平,不是整队水平

B、到底怎样比才公平地体现两队的实力(投球水平)呢?

(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球)——实际就是每队队员投球的平均数

揭题板书——认识平均数

2、认识平均数

刚才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算出每队队员的投球平均数,能帮我们评判输赢。那怎样才能求出两队投球的平均数呢?

A、同桌合作完成

a、利用手中的作业纸,不用箭头在图上移一移,也可以动笔算一算,求出两队的平均数。b、再比一比,哪队赢了?

B、反馈:哪队赢了?你是用什么方法研究出来的?

a、移一移,学生板演,其他生观察:在移的`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每人投球个数变了

每队的总个数不变

(每队内部的个数调整,不影响整个队的实力)

像这种在总个数不变的情况下,把个数多的移给个数少的,使每人投球个数相同的方法叫:移多补少

刚才同学们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出了男生队投球的平均数是5,女生队投球的平均数是6,从而认为女生队投球的实力比男生队强一些。

还有别的方法吗?

C、算一算,(7+3+5+9)/4=6(个) (4+7+5+4+5)/5=5(个)

(1)、算式中的数都表示什么意思?

(2)、比较平均数,谁赢了?

比较两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小结:当数字比较小又接近的时候我们用移多补少更简便,

当数字比较大而复杂的时候我们用计算的方法更为简单。

3、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刚才在评判了两队的输赢碰到困难时,是谁帮助我们进行公正地评判的?那平均数到底是个怎样的数呢?想不想更进一步地了解它呢?

(1)、仔细观察女生队每人的投球数,和平均数相比,你发现了什么?

有的比5大――可能相等或不相等

有的比5小――

(2)、同样都是“5”,它们所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是个体的投球水平

是整个队的总体投球水

4、其实,我们身边也有许多平均数,你能举个例子吗?

五、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应用平均数

1、是的,正是由于平均数能体现整体状况,在生活中的作用还不少呢。前不久,学校想了解三年级同学的身高状况,该怎么办?

昨天、我从咱们班第一横排中选5个同学,了解了他们的身高,一起来看看吧。

(1)、出示身高计表

同学12345

身高cm131136134132137

(2)、估计:他们的平均身高大约是多少?你是怎么估算的?

145cm、130cm可以吗?最小数

(3)、算一算他们的平均身高(计算方法)

平均数134cm和表格中的134cm有什么不同?(5个人的整体的身高状况、3号个人的实际身高)

(4)、根据第一排同学的身高,请你推测一下咱们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并说说你的依据是什么?

(5)、看来推测的结果是否准确和我们选取哪5名同学有很大关系,如果按现在的座位(8排8列),还是选5名同学,你准备怎么选?

小结:看来平均数的作用真大,它不仅让我们了解了一个小整体的状况,还能根据小整体的状况推测出大整体的状况。

2、小熊商店

(1)、出示统计图,你知道了什么?

(2)、求出前三周的平均数

(3)、预测一下第四周进几箱?

六、拓展

淘气身高1.3米,不会游泳,到平均水深0.8米的小河洗澡,有危险吗?

七、小结

这堂课你学得开心吗?有什么收获吗?

平均数的课件(篇10)

1、结合生活实际再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能运用平均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难点 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体会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多媒体课件

1课时

1、出示课件:根据有关规定,我国对学龄前儿童实行免票乘车,即一名成年人可以携带一名身高不足1.2米的儿童免费乘车。1.2米这个数据是如何得到的呢?

2、学生质疑,说一说你的看法。

1、解决疑惑。

学龄前儿童,即0-6岁的儿童,而这就意味着0-6岁的儿童身高普遍不会超过1.2米,那么我们首先就要调查一下0-6岁儿童的身高数据,但是我们无法确定一个准确数值,这就需要计算出数据的平均数来解决问题。

出示平均数的意义: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除以数据的个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具有代表性。

2、求平均数的方法。

出示课件:“新苗杯”少儿歌手大奖赛的成绩统计表。

评委1 评委2 评委3 评委4 评委5 平均分

选手1 92 98 94 96 100

选手2 97 99 100 84 95

选手3 90 98 87 85 90

(1)把统计表填写完整,并排出名次。

(2)在实际比赛中,通常采取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再计算平均数的记分方法。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

(3)按照上述的记分方法重新计算3位选手的最终成绩,然后排出名次。

3、教授解题策略。

题中数据众多,无法直接比较,可以先求出每位选手的平均成绩,再进行比较,这样就容易排出名次。

求平均数的方法: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选手1:(92+98+94+96+100)÷5=96(分)

选手2:(97+99+100+84+95)÷5=95(分)

选手3:(90+98+87+85+90)÷5=96(分)

4、计算完毕请补充统计表,并排出最终名次。

平均数的再认识

平均数的意义。

求平均数的方法: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2023平均数课件(推荐10篇)


在老师日常工作中,教案课件也是其中一种,老师在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不能敷衍了事。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应调整教案。为了让您更加了解“平均数课件”工作总结之家小编为您撰写了一篇详尽的文章,如果您对此话题有兴趣请务必关注我们的网站!

平均数课件【篇1】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二)掌握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三)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平均数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它和平均分的意义不完全一样,平均数实际上每一份不一定一样多,而平均分是指实际上每份都一样多.因此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是难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是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口答:

1.小华4天读完60页书,平均每天读几页?

2.五一班有42人,平均分成6个组,每个组有多少人?

3.小明期中测验语文和数学两科成绩共得180分,平均每科成绩多少分?

师:上述1,2两题都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1份是多少.实际上它们每一份都一样多,而第3题是把两个数的和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是它们的平均数,而不是原来每份实际的数,所以“求几个数的平均数”与“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1份是多少”,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二)学习新课

1.新课引入.

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中,经常用到平均数的概念,如平均速度、平均成绩、平均产量等.怎样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如何求出几个数的平均数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板书:平均数)

2.出示例2.

用4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水面的高度分别是6厘米、3厘米、5厘米、2厘米.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

3.分析,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思考.

教师拿出盛水的4个同样的杯子,标明刻度.

师:这4个杯子水面高度相等吗?

生:这4个杯子水面高度不相等.

师:求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什么意思?

生:平均高度就是4个杯子里的水面一样高.

师:怎样才能找出4杯水的平均高度呢?

出示挂图(即课本中的下图)放在4个杯子后面,指出红线标明的地方(4厘米)就是平均高度.

教师演示,把水多的杯子倒一些到水少的杯子,使4杯水同样多,得到平均高度.

师:这平均高度是每杯水的实际高度吗?它是怎样得到的呢?

通过演示使学生明确,它不是每杯水的实际高度,而是把4个杯子里的水平均分的结果.

师:如果我们不倒水,能算出这个平均高度吗?

小组讨论.从而明确:要求4个杯子水的平均高度,要先把4个杯子的水面高度加起来,再除以4,相当于把4个杯子里的水合在一起,再平均倒在4个杯子里,看每个杯子水面的高度是多少.用算式表示就是(6+3+5+2)÷4.

教师板书:(6+3+5+2)÷4

=16÷4

=4(厘米)

答:4个杯子水面平均高度是4厘米.

说说括号里求什么?为什么除以4?得到的结果表示什么.

要强调4厘米是平均数.

4.做29页上的“做一做”中的第1,2,3题.

订正时让学生讲出思考过程.

5.总结规律.

师:从刚才做的几道题中,你能说一说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吗?

通过学生的回答概括为:求几个数的平均数,先要求出这几个数的总数,然后再找出要把它平均分成的份数,最后用总数除以总份数就可以得到平均数.

6.出示例3.学生默读例3,理解题意,明确条件和问题.

师:如何比较哪一组平均身高高一些?怎样计算出高多少?

启发学生想:如一个一个地比,非常麻烦,而且不容易比清楚.先算出各组的平均身高,就容易比较了.

让学生运用从例2中学到的方法,自己求出两组各自的平均身高,再求出哪一个组的平均身高高一些,高多少.

师:如果不求平均身高,直接用各组所有人数的和进行比较行不行?为什么?

使学生明确,由于两组人数和每人身高不一样,不能直接比较,只能用平均身高进行比较.

(三)巩固反馈

1.选择正确列式,并说明理由.

一辆汽车第一天行53千米,第二天行58千米,第三天上午行30千米,下午行27千米.平均每天行多少千米?

A.(53+58+30+27)÷3

B.(53+58+30+27)÷4

2.光明小学五年级3个班为灾区人民捐款750元,六年级4个班为灾区人民捐款1210元.平均每个年级捐款多少元?这两个年级平均每班捐款多少元?

小组讨论后得出:

平均每个年级捐款多少元?

(750+1210)÷2

两个年级平均每班捐款多少元?

(750+1210)÷(3+4)

强调是把哪几个数平均分、分成多少份,要认真审题,找出所需要的总数及总份数,再求出它们的平均数.

(四)作业

练习七第1,2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小学里所讲的平均数一般是指算术平均数,也就是一组数量的和除以这组数量的个数所得的商.因为这个平均数不是实际的数,与过去学的平均分的意义不完全一样,因而平均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要经常用到如平均产量、平均速度等等,因此首先要建立平均数的概念,再分析求平均数的方法.本节课设计既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又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首先通过简单的口答题,初步认识平均数的意义,分清平均数与平均分的联系与区别.为学新课做好铺垫.

新课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学习例2.求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通过教师的演示,提问,学生在观察、讨论的基础上,理解平均高度的意义,建立平均数的概念.

第二个层次是指导列式计算.在实际中,求几个数的平均数,都不可能像杯子倒水那样操作,因此引导学生要通过计算来解决.

第三个层次,让学生做书上的“做一做”几个题,启发学生总结出求几个数的平均数的一般算法.

第四个层次,通过例3让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类推、自己计算,从而加深对平均数的理解,熟练地掌握计算方法.

练习的设计有所提高和变化,要让学生分清把哪几个数平均分,分成多少份,为以后学习复杂的求平均数问题打下基础.

板书设计

求平均数

例2 用同样的4个杯子装水,水面的高度分别是6厘米、3厘米、5厘米、2厘米.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

(6+3+5+2)÷4

=16÷4

=4(厘米)

答: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

例3 四年级一班第一小组有6个同学,第二组有7个同学,下面是两组同学身高的统计表.(单位是厘米)

eq x(统计表)

(1)第一组平均身高是多少?

(136+142+140+135+137+144)÷6

=834÷6

=139(厘米)

(2)第二组平均身高是多少?

(132+141+133+138+145+135+142)÷7

=966÷7

=138(厘米)

(3)第一组平均身高比第二组高多少?

139-138=1(厘米)

答:第一小组平均身高高一些,高1厘米.

平均数课件【篇2】

师:(看着生2)你能给你的这种方法取个名字吗?

(由于平时有渗透过这种方法,生2很自然地说出是“移多补少”)

师板书:算术法 移多补少法

师小结:刚才生1和生2分别用算术法和移多补少法求出了第一组的平均数是83,那有谁求出第二组的平均数了?

(生摇头,大胆学生说:除不尽的)

师:(乘机)那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生:用我们学过的“估算”

师:好,那你们试试吧!(指1名板演)

板书:(78+83+82+83)/4~81

师:从两组平均数83和81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第一组平均数大,所以还是第一组总体水平好一些。

3、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师:第一组的83表示什么?你怎么理解“83”这个数?

(引导学生明白:“83”是个“虚数”,第一组的83不表示每人真跳了83下,有可能小于83,有可能大于83,还有可能等于83。)

师:通过刚刚的情景,当人数不相等,比总数不公平时,是谁帮助了咱们?(平均数),那你想对“平均数”说什么心里话?

生(自由发言)生1:平均数,你真厉害,使不公平的事变公平了。

生2:平均数,因为有了你,世界上才会太平

4、沟通平均数与生活的联系。

师:在平时生活中,你们见过平均数吗?

生举例:统计考试成绩需要平均数;平均每月用电量;节目比赛打分用到平均数。

(三)、联系生活,拓展应用

1、多媒体呈现:下面是某县1999—20xx年家庭电脑拥有量的统计图。

图略:1999年350台,20xx年600台,20xx年1000台,20xx年1600台,20xx年2500台

(1) 求出这五年来,平均每年拥有电脑多少台?

(出现算术法和移多补少法两种方法)

(2) 估计一下,到20xx年这个县的家庭电脑拥有量是多少?为什么?

(3) 从图上你还知道些什么?

2、多媒体呈现一幅统计图,内容为:小刚家每个季度用水分别是16吨、24吨、36吨、27吨

师:请你帮他算一算平均每月用水多少吨?应该选择哪个算式?

(1)(16+24+36+27)/4

(2)(16+24+36+27)/12

(3)(16+24+36+27)/365

a、生举手表决

b、辩论交流得出正确答案(2)

c、师生小结:计算平均数时,得从问题出发去选择正确的总数和总份数后,再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四)、总结评价,提高认识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师:你觉得这些知识对你以后生活或学习有什么影响或作用?

板书设计

求平均数(算术法 移多补少法)

第一组:(82+86+81)/3=83 第二组:(78+83+82+83)/4~81

当人数不相等,比总数不公平时,我们就得看“平均数”。

“平均数”是个“虚数”(大于平均数 ;小于平均数 ; 等于平均数)“平均数”可用来预测未来发展趋势。

平均数课件【篇3】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p42-43页例1、例2

二、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姓名笔划数统计表每人一张。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平均数作为统计知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常用的一种“特征数”。教材中所介绍的是一堂求算术平均数的课,从基础知识来看,一是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二是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前者属于数学思想,后者属于数学方法。对于本课我从统计的角度出发,在考虑这节课“教什么”的问题时,根据教材特点,把教学目标定位为:重点教学平均数的意义,其次才是求平均数的方法。在考虑“怎么教”的问题时,首先从学生方面考虑,因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传授给学生,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再根据教材特点,我主要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深刻感悟平均数的意义,从而更好地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灵活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具体如下: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探索、思考、交流等数学过程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掌握平均数的特征,并且会运用平均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让学生探索平均数的求得方法的多样性,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方法进行解答,感受计算方法与策略的巧妙,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我们的姓名,谁愿意把自己的姓名向大家介绍介绍。(学生高声的介绍自己的姓名)

师:谁又能知道老师的姓名呢?

学生说一说后,出示自己的姓名。

师:能完成这表格吗?(学生数一数,完成表格)

师:能否把你自己的姓名与笔画数也制成这样的表格,比一比,看看谁制作的最漂亮。(学生动手制作表格)

师巡视指导,搜集、选择教学信息。学生完成后作简单交流。

(二)解决问题,探索新知

1、在解决问题中感知概念

师:请观察老师姓名的笔画数,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生(1)每个字笔画数的多少?

(2)比多少?

(3)发现数字间的规律。

(4)求总数?(师追问: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师:知道了笔画数的总数,你现在又能解决什么问题?

预设生:可以求出平均每个字的笔画数。

师:平均每个字的笔画数,你是怎么得来的?

预设生(1)通过计算(10+11+16)÷3=12?1

(2)通过移多补少得到。

2、在对话交流中明晰概念

师:袁老师的姓名平均笔画数12画,这又表示什么?

预设生(1)表示袁铭璟三个字笔画数的平均水平。

(2)表示老师姓名笔画数的一般水平。

师:那这7画与胡必泛这三个字的笔画数之间还有关系吗?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讨论完毕,开始全班汇报交流。)

预设生(1)有关系的,是他们的中间数。

(2)平均笔画数比笔画最多的少一些,比笔画最少的多一些。

(3)平均笔画数在笔画最多的数字与笔画最少的数字之间。

(4)平均笔画数就在这三个字笔画数的中间位置。

师: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我发现,平均笔画数反映的既不是这三个字中笔画最多的那个,也不是反映这三个字中笔画最少的那个,而是处在最多和最少之间的平均水平。我们把12叫做袁老师姓名笔画数的--平均数。(板书课题)

师:请同学们算出自己姓名的平均笔画数。(师巡视指导,选择、搜集有价值的信息。)师生交流计算的方法与结果。

3、在比较应用中深化概念

出示教师巡视时搜集的三个学生的姓名笔画数统计表。(一学生姓名两个字,一学生姓名三个字,一学生姓名四个字。)

师:比较他们姓名中每个字的笔画数,你有什么方法?

预设生(1)比笔画数的总数。

(2)比平均笔画数。

(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组织全班汇报交流。)

预设生(1)比总数好比,能够很清楚明了的知道谁的姓名笔画数多,谁的姓名笔画数少。

(2)比平均数公平,因为他们三个人的姓名字数不一样多,分别是2个、3个和4个,比总数的话字数越多,笔画数相对就会多起来,这不公平,而平均数却能反映每个字笔画数的总体情况,与字数的多少无关,这就比较公平合理。

学生运用平均数进行比较,然后组织交流。

师:比完后你有什么感想?(生回答略)

师:假如用这三个字姓名的笔画数与胡老师的姓名笔画数相比,那又可以怎么比呢?预设生:既可以用平均数来比,也可以用总数来比。

师:同学们做得很好,在比较时考虑到了字数的多少,公平与否。

出示(1)文成县实验小学四年级平均每班有学生56人。

(2)四(3)班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平均分是81分。

师:你猜这些数据是怎么得来的,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用处?

(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全班汇报交流。)

预设生(1)56是四年级总人数除以班级数得来的,表示四年级每班人数的平均水平,不一定每班就是56人,但可以预测每班的大致人数。

(2)略

(三)尝试解题,自主归纳

师出示例题:

有一个篮球队的5个同学,身高分别是148厘米、142厘米、139厘米、141厘米、140厘米。他们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师:谁来估计一下这个小组的平均身高大约是多少?并说说你的理由。

预设生的估计数在139--148之间,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则要组织讨论所猜的数值为什么不可能,从而加深对平均数概念的理解。

学生列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选一个学生板书列式,(148+142+139+141+140)÷5师:你们知道这位同学是怎么想的吗?

预设生:我先求出这个小组5位同学的身高和,然后除以小组人数。

学生计算,注重计算方法的选择。然后交流。

师:大家能不能总结一下求平均数的方法?个人先想一想,然后小组内交流。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看法,教师参与讨论。)

学生汇报后,教师简单小结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总数÷份数=平均数。同时说明有时也可以运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数,对计算答案的过程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在此暂时不作总结提升,留待练习课中予以落实。

《平均数》教学反思

《新课标》强调“数学应用于现实生活,要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这就向我们的教师提出了挑战:必须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题材。 本课教学中,我一上课就再现“神六”成功发射的辉煌场面,一下子拉近了数学与生活、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对数学、对教师产生亲近感。而最后的总结可谓“经典”,将学生从课堂引向生活,不留痕迹,这样与开头相互照应,真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突出主体地位,创造了自然和谐的环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给他们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使教学活动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人人得到发展。

本课中,在创设问题情景、呈现例题的表格之后,我让学生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自己提出数学问题。提问题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主动发现,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的过程。同时,学生通过提出数学问题,也复习了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有关问题。在复习的过程中,由学生自己提出今天研究的内容:“两次平均每分钟拍摄多少张?”这样学生感到:今天学习的问题是由我提出来的,心里充满了骄傲和自豪。

尊重个体差异,设计了满足不同需求的练习

家庭环境、特定的生活与社会文化氛围,形成了学生的差异。教师在教学中应持一种客观的态度,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求,对有特殊数学才能和爱好的学生可以为他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本课整个练习设计分为四个层次,既有巩固性的只列式不计算、列式计算的例题原型的还原,又有较高层次的拓展练习,层层递进,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在练习的方式上,既有笔算题、又有估算题,更符合《新课标》提出的培养学生估算能力这一宗旨,可谓匠心独具,令人流连。

思维深度延伸,激活了学生内在的发展潜能

在求平均数应用题中,学生常常将两个平均数相加除以2,这是平均数应用题中极易出错的典型问题。一般情况下,学生能认识错误,选择出正确答案就行了,但我对题目进行了深度挖掘,引导讨论:

1.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142+140)÷2? 2.假如男生人数多一些,全班身高的平均数比141大还是小?为什么?3.假如女生人数多一些,全班身高的平均数比141大还是小?为什么?4.再让学生比眼力,猜测五年级四个班哪个班学生的平均身高最高?

2.这样深入挖掘,有意识地对学生思维进行深度引领,将一条简单的选择题进行多次讨论,让学生享受到数学思维带来的乐趣。

平均数课件【篇4】

教学目标:

1.知道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

2.加强学生对平均数在统计学上意义的理解。

3.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有关平均数的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师重点和难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长方形。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谈话引入:(出示幻灯教师家的书架)

师:这是老师家的书架,咱们一起来看看。现在我的书架上上层有8本书,下层有4本书,我想请同学帮忙,重新整理一下,使每层书架上的书一样多。你有什么办法?

2.感知

(1)学生思考,想象移的过程。

生:把上层书架上的8本书 ,拿2本放在下层书架上,现在每层书架上的书就一样多了。

(2)教师操作并问:现在每层都有几本书了?(6本)

(3)师:像这样把多的移给少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移多补少。

(4)师:你还有什么方法?

生:把上层书架上的书和下层书架上的书先合起来,再平均放在两层书架上,这样每层书架上的书就一样多了。

师:像这种把几个不同的数先合并起来,再平均分成这样的几份的到相同的数,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也给它起个名字叫:先合后分。

(5)师:现在每层书架上的书一样多了吗?

生:一样多了。

师:都是几本?(6本)

师:它是我们通过什么方法得到的数?(或者:谁来说一说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得到这个数?)

生:用的是移多补少和先合后分的方法。

师:像这样得到的数,它也有自己的名字—平均数。

师:所以6就是8和4的平均数。谁再来说说6是谁和谁的平均数?(生说)

(6)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平均数”这个新朋友,好吗? (板书:平均数)

二、合作探究,深化理解

1、师:老师又新增添了一层书架,第三层书架上有几本书了?

生:第三层书架上有3本书了.

师:用我们刚才解决问题的方法,你能求出这三层书架上书的本数的平均数吗?

师:请拿出学具,来摆一摆,注意摆时要一一对应。

摆完把你的想法讲给你的同伴听一听。(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师:谁来说一说,你的方法。

学生汇报:

生:从8本书里拿出1个放在第二层4本书里,再从第一层拿出2本书放在第三层书里,这样他们每层就一样多了。

师:现在每层有几本书了?

生:现在每层有5本书了。

师:5就是8、4、3的什么数?

生:5就是8、4、3的平均数。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先把三层书合起来,在平均分成3层。

师:你能有算式表示表示出来吗?

生:(8+4+3)÷3=5(本)(师板书)

师:8+4+3表示什么?为什么要除以3?5表示什么?

(1) 找2-3人来汇报。

(2) 把这个算是各部分表示什么?同伴之间互相说一说。

2、师:下面我们来解决一个生活中的小问题。(出示统计图)

(1)师:仔细观察这幅统计图,你获得了那些数学信息?

生:小红收集了47个矿泉水瓶。小兰收集了33个矿泉水瓶。小亮收集了25个矿泉水瓶。小红收集了35个矿泉水瓶。

师:根据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跟我们今天学习有关的数学问题吗?

生:这一小队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师:怎样求出这一小队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师:你先独立思考一下,把自己的想法和同伴交流交流,再把自己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组织汇报:

生:(47+33+25+35)÷4

=(80+60)÷4

=140÷4

=35(个)

答:这一小队平均每人收集了35个矿泉水瓶。

师:观察这个算式,哪部分体现了合?哪部分体现了分?哪个数是平均数?

生:47+33+25+35体现了合, ÷4体现了分, 35是平均数。

师:35是哪些数的平均数?

生:35是47、33、25、35平均数。

师:有用移多补少的方法的吗?

师:你们怎么不用这种方法呢?

生:数太大不好操作。

师:好,老师把这种方法放到了上了,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放,学生体验一本一本的移比较麻烦)。

师小结:看起来,真像同学们说的一样,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真是不方便。我们以后在遇到问题时,一定要根据不同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解答。

(2)师:老师把平均数也放到了统计图中,请你用这个平均数与这四位同学实际的收集的矿泉水瓶个数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看情况,让学生小组交流)

生:小红收集的个数比平均数多;小兰和小亮收集的个数比平均数少;小明收集的个数与平均数同样多。

师:它是每个人实际收集到的矿泉水瓶吗?

生:不是。

师:它只是反应了这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对平均数有了较深的认识,那我要出几道题考考大家。

1、判断并说明理由

学校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

(1)李强是学校篮球队队员,他身高155厘米,可能吗?(生判断。)说说你的理由。

师:说得好!为了使同学们对这一问题有更深刻的了解,我还给大家带来了一道题。

(2)学校篮球队可能有身高超过160厘米的队员吗?

师:看来,还真有超出平均身高的人。不过,既然队员中有人身高超过了平均数,那么。。。。

生:那就一定有人身高不到平均数。

师:没错。看来,平均数只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并不代表其中的每一个数据。好了,探讨完身高问题,我们再来看看小马过河的问题。

2、有一匹小马要过河,可是河上没有桥,河边有个告示牌:平均水深120厘米,请注意安全!小马想:我的身高是140厘米,比平均水深要高,一定能安全过河。

师:同学们,你们说小马能安全过河吗?和你的同伴讨论讨论。

学生们判断并说明理由。

师:看来小马能否安全过河是不确定的,小马听了你们的分析,一定会谨慎从事的,谢谢同学们。

3、在一次采摘活动中,小明摘了52个苹果,小刚摘了56个苹果,小红和小兰共摘了84个苹果,他们平均每人摘了多少个苹果?(列 综合算式)

学生独立解决,集体订正。

四、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五、师总结:同学们,刚才我们利用平均数解决了这么多的问题,走出课堂,愿大家能带上今天所学的内容,更好地认识生活中与平均数有关的各种问题。

平均数课件【篇5】

教学理念

在学习中培养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讲解、自己动手、自己小结的思想,培养他们主动的学习意识和创造精神,平均数的综合运用。

预设目标

1、 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平均数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能正确求某一种相关数量的平均数。

2、 通过实际计算,进一步知道平均数这个统计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平均数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学生择优意识的培养。

教学准备

课件、卡片、作业纸。

教学板块

教与学的预设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都去过哪些地方?

2. 小明的爸爸今年暑假准备带全家参加春秋旅行社组织的鹿鸣山风景一日游。安排小明去买票,小明来到旅行社售票处,只见窗口写着:

鹿鸣山风景一日游门票价格:

甲方案:成人每位120元,小孩每位40元。

乙方案:团体5人以上每位80元。

3. 这两种不同的买票方法你理解吗?你是怎么理解的?

如果你是小明,准备怎样买票?

二. 引导探索,优化选择。

1. 出示例2,引导学生分析两种方案。

让学生回答问题,引起参与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先尝试发表意见,初步知道选择买票的方法不同和参加旅游的人数有关。

(1) 成人7位,小孩3位,怎样购票合算?按甲方案购票平均每位多少元?

(2) 成人3位,小孩7位,怎样购票合算?按甲方案购票平均每位多少元?

2.首先,你要明白这两种方案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团体购票与个人购票)

3.怎样计算甲方案平均每位多少元?

4.如果按甲方案购票,下列各种组队情况平均每人多少元?

请大家独立完成作业纸上的表格一。

5.怎样比较两种方案?

6.什么情况下按甲方案买票省钱?(小孩人数多,成人人数少)

什么情况下按乙方案买票省钱?(成人人数多,小孩人数少)

7.除甲乙两种方案以外,还有什么另外的方案吗?

三. 巩固练习,应用规律。

完成练习纸作业。

四. 课堂小结,深化提高。

1. 这堂课我们学了什么?

2. 根据给出的优惠措施,买票时一般情况下要考虑哪些因素?(总人数及团体的构成)

3. 学了这堂课,你有什么体会?

小组合作,分开计算,再把不同方案的计算结果集中在一起,交换检查,观察对比,想想各种情况下用哪种方案省钱。

引导学生得出最合算的方案。

练一练的题目,先让学生判断各种应采用的方案,再计算。

平均数课件【篇6】

教学目标:

1. 通过活动,初步感知“平均数”的概念。

2. 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能运用生活经验对“平均数”做出解释。

3. 能运用“平均数”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强化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准备:

教具:十个小皮球、两个小筐、多媒体课件

学具:五个笔筒、十五根铅笔、统计表三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教学预设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我们曾经玩过投球游戏,今天咱们再来一场比赛,好吗?男队、女队各出三人,看哪队能赢。请两队各派一名记录员做好统计。其他同学做裁判。学生进行比赛。赛完后展示统计表进行比较。(游戏开始,老师事前制好统计表,分发给两个统计员,进行记录。比赛两次)

二、巧设冲突,理解意义

师:听说亮亮他们也在举行投球比赛呢,咱们一起去看看吧。(多媒体展示书上的两个统计表。)

咦,怎么吵起来了?喔,原来他们在争执哪组投的成绩好呢。引导学生看课件中的两个统计表,从表中知道了什么?(人数不等及每人投中的个数)请大家帮着兔博士一起给评判一下吧。(最后定为比较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公平,多者为胜。)

师:怎样才能求出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呢?(幻灯单独出示第一组的统计表。)

师:那第一组平均每人投中的数7个,就是这组同学投球的“平均数” 。(板书)

师:谁能求一下第二组投中球的平均数?

师:为什么第一组是除以4,而第二组却除以5呢?

师:现在比较一下,哪组获胜?

生:第一组获胜。

三、自主探究,归纳方法

师:刚才我们用的是求平均数的方法裁决出第一组获胜。看来平均数用处不小啊,这不,亮亮看到妈妈经常使用不能降解的塑料袋买菜,就暗暗做了统计,想用真实的数据来说服妈妈保护环境呢。出示统计表。

师:请大家帮亮亮算一算,妈妈平均每天丢弃几个塑料袋?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我们上边三道题的解答过程,你知道怎样求平均数了吗?(出求平均数的数量关系式: 用总数/份数=平均数)

师:不过兔博士还有一个问题要问问大家呢。出示“议一议”1.求出的“3个”是每天实际丢弃塑料袋的个数吗?

生:不是每天丢弃的塑料袋的个数,而是算出的一个平均数。

师:出示2.求出的 “3个”与星期四妈妈丢的塑料袋3个一样吗?

不一样,求出的“3个”只是一个平均数,而星期四妈妈丢的塑料袋3个是一个实际的数,是实际丢了3个。

四、动手操作,巩固验证

师:看学得这么认真,兔博士决定来个小测验,记住,既要动手又要动脑呀。

出示做一做。

下面笔筒中放有根数不同的铅笔,如果要使每个笔筒中放的铅笔根数不同,每个笔筒放几根?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师:大家轻松一下,来一个拍球比赛怎么样?每组为一个队,由组长做好记录,发统计表。最后看哪组平均成绩好,哪组就获胜。比赛。最后表扬优胜小队。

师:大头蛙有几个问题实在是弄不明白,谁能帮帮它?(判断题)

1.河北省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厘米,a王刚是这个篮球队的队员,他身高185厘米,可能吗?b这个球队有没有身高超过厘米的队员?

2.小明所在的三年级的平均体重是28千克,小明的体重一定是28千克吗?

师:兔博士站又添新内容了,想去看看吗?

出示:

我国每人平均住房面积:城镇24平方米;农村28平方米。

我国平均每人年收入为8800元。

我国平均每人生活用水量每日为208升。

我国平均每人每年用电量为1081千瓦时。

我国男性平均身高为1.68米。

我国女性平均身高为1.54米。

看完这组数据你想说什么?

五、学以致用,拓展延伸

1. 调查自己家水费、电费平均每月要交多少元?

2. 统计本小组成员假期读书情况,并计算出小组平均每人读书多少本。

课前让学生亲历一个自己十分感兴趣的游戏,在活动中复习统计的过程,让学生感知到:“人数相等可以比总数”,为后面人数不等求“平均数”的情况埋下伏笔。

由于人数不同,(再用比较总数的方法就不公平了)所以不能用比较总数的方法来决定胜负,一时找不到解决的方法,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和兴趣,老师把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大胆抛向学生,在学生的认知思维冲突中,在解决问题的需要中,自然而然地逼近了平均数,让学生在不经意间感受到了平均数产生的价值和必要。

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自己感悟,经历求平均数的过程,为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建立了平台,又从不同的角度探索出求平均数的方法,使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化。

求完平均数提出这一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总量与份数是要一一对应的,加深学生对平均数计算方法的印象。

在学生学习平均数的同时进行环保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充分印证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让学生在探究的基础上,独立概括出求平均数的数量关系式。训练学生的观察、概括的能力。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悟平均数的意义,知道“3个”不是妈妈某一天丢弃塑料袋的真实个数,而是一个平均数。

让学生再次明确平均数的意义。与实际数据加以区别。

通过动手动脑再次验证、巩固求平均数的方法。要给学生充分的操作时间,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根据认知规律,适当地加入学生熟悉的游戏作为教学资源,使学生能从熟悉的生活中学习平均数。

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平均数”的意义,知道平均数介于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

设置兔博士站是为了让学生加深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平均数”在现实问题中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适时对学生进行节水节电、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教育。

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魅力。 师:男生赢还是女生赢?你是怎么裁决的?

生:男生赢,因为男生一共投进去8个,女生一共投进去了6个,所以男生赢了。

师:女生服气吗?想不想再玩一次?(第二次两队各加2人参加比赛。)

师:这次是哪队赢?你是怎么裁决的?

生:这次男生一共投进了11个球,女生一共投进了12个球,所以是女生赢。(也有可能出现相平的情况)

师:刚才你们是怎样比较出输赢的?

生:看哪队一共投中了多少个球。看哪队投中的多。

师:刚才两个裁判都用比投球总数的方法裁决出了胜利者,这种方法公平吗?

生:公平。

生1:第二组成绩好,因为他们投进球的总数多。(受前面评判方法的影响)

生2:不公平,他们人还多呢。

生3:第二组成绩好,因为他们组有投球冠军,刘杰一个人就投中9个呢。

生4:一个人成绩好不代表全组人都好。

生5:比较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就公平了。

(学生若实在说不出来老师可参与进来。老师:同学们,大家听听老师的方法行不行,我们比较这两个组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呢?)

在求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时,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1.移多补少;2.计算

生:从8里面拿出1给6,那么这四个数都是7了,所以第一组平均每人投中7个。

生:先求出投中的总数,再除以人数就求出来了:(8+7+6+7)÷4=7(个)

生:(9+8+5+3+5)÷5=6(个)第二组投中球的平均数是6。

生:第一组投进球的总数是4个人的总数,所以要除以4;第二组投进球的总数是5个人的总数,所以要除以5

生:(1+3+2+3+2+6+4)÷7=3(个)

师:能说说你怎么想的吗?

生:先算出一周丢弃塑料袋的总个数,再用总个数除以天数,就是平均每天丢弃的塑料袋数。

生:都是用总数/份数=平均数

师:对,这就是我们求平均数的方法。板书。

学生可能会有两种认识:1.认为就是每天丢弃塑料袋的个数;(教师可以让学生再次观察表格明确不是真实的数,从而认识平均数的特点。)2.认为不是每天实际的个数。

会出现三种方法:1.移多补少;2.求平均数;3.把所有铅笔收到一起,再一根一根地分到笔筒里。

生:(边演示边叙述)从多的里面拿出来放到少的里面去。每个竹筒放3根。

生:把所有的铅笔都拿出来,再一根一根的依次分到竹筒里。

生:用刚学的求平均数的方法来做。(3+4+2+5+1)÷5=3(根)

平均数课件【篇7】

1.体悟“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2.探索求“平均数”的多种方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方法进行解答。

3.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能对数据分析结果作出简单的推断和预测。

4.体会“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及广泛应用,逐步具有自主探索 与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灵活选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关键:

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感悟平均数的含义,从而更好地掌握求平均数的多种方法,并能灵活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脉络按“平均数”(数学概念)——“求平均数”(计算方法)——“应用题”(实际应用)逐步展开。主要分以下几个层次:

第一层次:谈话引入(让学生初步感知什么是平均数)

①学生交流课前收集到的有关平均数的信息。

②师提问:为什么你们认为平均年龄、平均工资、人均住房面积这些都是平均数呢?能解释一下它是什么意思吗?

③师:看来大家对“平均数”或多或少都有些了解。这节课,我们就去数学王国探索一下有关“平均数”的奥秘。(板书:平均数)你想了解平均数的哪些知识呢?

④师:看来同学们对平均数充满了好奇,一起进入迷宫探秘。

说明: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是教学求平均数的重要基础。引入新课之前,先让学生说说他们自己收集到的有关平均数的信息。调查学生对“平均工资”、“平均年龄”、“人均住房面积”……

这些已经抽象了的平均数的理解情况,为新课教学做好铺垫。接着创设富有童趣的情境,运用现代教学媒体,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愿望,从而引出求平均数的课题。

第二层次:构建新知

1.理解含义,探求方法。

① 观察棋子,提出问题。(多媒体显示)

师提问:看着你面前的棋子,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还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说明:让学生同桌合作,用军旗作为操作活动的材料。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自己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索的热情。

②感悟“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动手操作:以小组为单位研究怎样才能使三排棋子同样多。

师提问:现在每排棋子都是几个?这个数,你能给他取个名字吗?

这个平均数4与原来每排棋子的个数有什么关系呢?

说明:通过任意一种移动方法,使三排棋子同样多。从而揭示平均数的真正含义。让学生深刻理解,平均数并不表示一个实际存在的数量。精心设计学具操作,并配以恰当的媒体显示,突出了平均数那简明、直观的特点。

2、探索求平均数的不同方法。

师:四人小组合作,想一想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可以求出平均数,并且把你们小组独特的方法取个名字!等一下我们来评选最佳创意奖和最佳命名奖。比一比,哪个小组最爱动脑筋!

①小组活动讨论。

②汇报交流。(生说方法多媒体显示棋子移动过程)

移多补少! 先假设后均分。先求和再均分。

说明:在学生感悟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后,探索求平均数的不同方法。用数学算式概括操作过程,并且让自己给方法命名。使学生在浓厚的学习兴趣中,积极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在汇报交流中相互启发,最后共同探讨出2、7、3这三个数的平均数的几种方法。体现了“小组合作交流——大组交流汇总”的自主探究模式。呈现了知识的产生——发展——初步完善的过程。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创新教育要求。

第三层次:初步应用,内化拓展。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讨论、尝试不但知道了什么是平均数,而且探索出了许多求平均数的方法。那么你们能解决有关平均数的实际问题吗?

第四层次:实际应用

选择正确的算式:

前几天,学校举行了献爱心活动,我们班52名同学分成4组,第1组捐款192元,第2组捐款212元,第3组捐款205元,第4组捐款 198元,平均每组捐款多少元?

A: (195+212+205+198)÷52=16(元)

B: (195+212+205+198)÷4=208(元)

①说说你选择B的理由。

②小明从结果16元他就肯定A 是错误的,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③如果选A该怎样提问?

④比较这2个问题的异同点?

小结:所以求平均数时你要找准对应关系。说明:从实际生活中提取素材,设计两道对比练习题,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求平均数方法的理解应用,在应用中渗透对应思想。另外,结合题目的特点有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平均数课件【篇8】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数据的权和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还应使学生理解平均数在数据统计中的意义和作用: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字,是反映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特征数。

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突破的方法:

1、重点:会求加权平均数

2、难点:对“权”的理解

3、难点的突破方法:

首先应该复习平均数的概念:把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叫做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复习这个概念的好处有两个:一则可以将小学阶段的关于平均数的概念加以巩固,二则便于学生理解用数据与其权数乘积后求和作为加权平均数的分子。

在教材P136“讨论”栏目中要讨论充分、得当,排除学生常见的思维障碍。讨论问题中的错误做法是学生常见错误,尤其是中差生往往按小学学过的平均数计算公式生搬硬套。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提问学生平均数计算公式中分子是什么、分母又是什么?学生由前面复习平均数定义可答出分子是数据的总和、分母是数据的个数,这时教师可递进设疑:那么,题目中涉及的每个数据是每个占有耕地面积还是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呢?数据个数是指A、B、C三个县还是三个县的总人数呢?这样看来小明的做法有道理吗,为什么?

通过以上几个问题的设计为学生充分思考和相互讨论交流就铺好了台阶。 要使学生更好的去理解权的意义,可以再举一些生活、学习中的例子。比如:初二.五班有4个小组,在一次测验中第一组有7名同学得了99分,1名同学得了61分,第二组有1名同学得到了100分、7名同学得62分。能否由99?61100?62?得出第二小组平均成绩这样的结论?为什么?这个例子22

简单明了又便于学生想象理解,能够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得99分的7个人比1个得61分的学生对平均成绩影响更大,从而理解权的意义。

在讨论栏目过后,引出加权平均数。最好让学生将公式与小学学过的平均数计算公式作比较看看意义上是否一致,这样做利于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利于对加权平均数公式的理解,也利于理解“权”的意义。

三、例习题意图分析

1、教材P136的问题及讨论栏目在教学中起到的作用。

(1)、这个问题的设计和讨论栏目在此处安排最直接和最重要的目的是想引出权的概念和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

(2)、这个讨论栏目中的错误解法是初学者常见的思维方式,也是已学者易犯的错误。在这里安排讨论很得当,起揭示思维误区,警示学生、加深认识的作用。

(3)、客观上,教材P136的问题是一个实际问题,它照应了本节的前言——将在实际问题情境中,进一步探讨它们的统计意义,体会它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揭示了统计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4)、P137的云朵其实是复习平均数定义,小方块则强调了权意义。

2、教材P137例1的作用如下:

(1)、解决例1要用到加权平均数公式,所以说它最直接、最重要的目的是及时复习巩固公式,并且举例说明了公式用法和解题书写格式,给学生以示范和模仿。

(2)、这里的权没有直接给出数量,而是以比的形式出现,为加深学生对权的意义的理解。

(3)、两个问题中的权数各不相同,直接导致结果有所不同,这既体现了权数在求加权平均数的作用,又反映了应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要灵活、体现知识要活学活用。

3、教材P138例2的作用如下:

(1)、这个例题再次将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得以及时巩固,让学生熟悉公式的使用和书写步骤。

(2)、例2与例1的区别主要在于权的形式又有变化,以百分数的形式出现,升华了学生对权的意义的理解。

(3)、它也充分体现了统计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四、课堂引入:

1、若不选择教材中的引入问题,也可以替换成更贴近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实例,下举一例可供借鉴参考。

求该校初二年级在这次数学考试中的平均成绩?下述计算方法是否合理?为什么?

x=1(79+80+81+82)=80.5 4

五、例习题分析:

例1和例2均为计算数据加权平均数型问题,因为是初学尤其之前与平均数计算公式已经作过比较,所以这里应该让学生搞明白问题中是否有权数,即是选择普通的平均数计算还是加权平均数计算,其次若用加权平均数计算,权数又分别是多少?例2的题意理解很重要,一定要让学生体会好这里的几个百分数在总成绩中的作用,它们的作用与权的意义相符,实际上这几个百分数分别表示几项成绩的权。

六、随堂练习:

1、老师在计算学期总平均分的时候按如下标准:作业占100%、测验占30%、期中占

2、为了鉴定某种灯泡的质量,对其中100只灯泡的使用寿命进行测量,结果求这些灯泡的平均使用寿命?

答案:1.x小关 =79.05 x小兵 =80 2. x =597.5小时

七、课后练习:

1、在一个样本中,2出现了x1次,3出现了x2次,4出现了x3次,5出现了x4次,则这个样本的平均数为 .

2、某人打靶,有a次打中x环,b次打中y环,

则这个人平均每次中靶

3、一家公司打算招聘一名部门经理,现对甲、乙两名应聘者从笔试、面试、实习成绩三个方面表现进行评分,笔试占总成绩20%、面试占30%、实习成绩占

试判断谁会被公司录取,为什么?

4、在一次英语口试中,已知50分1人、60分2人、70分5人、90分5人、100分1人,其余为84分。已知该班平均成绩为80分,问该班有多少人? 答案:1.2x1?3x2?4x3?5x4ax?by2.3.x甲=86.9 a?bx1?x2?x3?x4

x2 =96.5

乙被录取

板书设计:

教学小记:

4. 39人

平均数课件【篇9】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数据的权和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还应使学生理解平均数在数据统计中的意义和作用: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字,是反映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特征数。

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突破的方法:

1、重点:会求加权平均数

2、难点:对权的理解

3、难点的突破方法:

首先应该复习平均数的概念:把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叫做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复习这个概念的好处有两个:一则可以将小学阶段的关于平均数的概念加以巩固,二则便于学生理解用数据与其权数乘积后求和作为加权平均数的分子。

在教材P136讨论栏目中要讨论充分、得当,排除学生常见的思维障碍。讨论问题中的错误做法是学生常见错误,尤其是中差生往往按小学学过的平均数计算公式生搬硬套。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提问学生平均数计算公式中分子是什么、分母又是什么?学生由前面复习平均数定义可答出分子是数据的总和、分母是数据的个数,这时教师可递进设疑:那么,题目中涉及的每个数据是每个占有耕地面积还是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呢?数据个数是指A、B、C三个县还是三个县的总人数呢?这样看来小明的做法有道理吗,为什么?

通过以上几个问题的设计为学生充分思考和相互讨论交流就铺好了台阶。

平均数课件【篇10】

总课时:4课时使用人:

备课时间:第十五周上课时间:第十六周

第4课时:8、3利用计算器求平均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根据给定信息,会利用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并会进行数据的收集、加工与整理。

过程与方法:初步经历数据的收集、加工与整理的过程,发展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使用计算器求平均数的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通过相互间合作交流,让所有学生都有所获,共同发展。

教学重点:用计算器求平均数

教学难点:按键顺序

教学准备:同种规格的计算器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情境引入(5分钟,学生遇到困难,亟待解决)

内容:展示引例:20xx年第一季度我国各地区农村家庭平均每人现金收入情况表:(单位:元)

北京1692.2上海3075.6天津1254.5河北584.4

山西420.5内蒙古596.2辽宁875.4吉林705.5

黑龙江746.8江苏1354.2浙江1891.1安徽520.6

福建972.2江西575.1山东831.9河南426.3

湖北582.2湖南685.7广东1065.5广西554.6

海南699.3重庆523.2四川538.4贵州316.4

云南411.6西藏254.4陕西441.0甘肃328.4

青海337.8宁夏458.1新疆340.3

请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在计算过程中,你体会到什么困难吗?

显然,当一组数据比较大且比较多时,用笔计算平均数较麻烦,因此,需要一个帮手—计算器,这节课就来学习用计算器求平均数。

第二环节:活动探究(15分钟,小组合作交流)

内容:学生分组(拿同类型计算器的同学分在一起)活动探究,看哪个小组做得好:

(1)估计一下自己课桌的宽度,并将各组员的估计结果统计出来(精确0.1厘米)。

(2)用计算器求出估计结果的平均值,你是怎么做的?与同伴交流。

在学生分组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全班总结交流不同类型的计算器求平均数的一般步骤,教师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进行评价。

(3)用尺子量一量课桌的宽度,看看大家估计的结果怎么样。

各组派代表谈谈本组估计结果的准确度,对准确度较高的小组进行表扬,并评为优秀小组以资鼓励。

第三环节:运用提高(15分钟,教师引导,全班交流)

内容:1.利用计算器计算下列数据的平均数:

12.8,12.9,13.4,13.0,14.1,13.5,12.7,12.4,13.9,13.8,14.3,13.2,13.5。

2.观察下图1,利用计算器计算上海东方大鲨鱼篮球队队员的平均年龄。

3.英语老师布置了10道选择题作为课堂练习,小丽将全班同学的解题情况绘成了条形统计图,见下图2。根据图表,求平均每个学生做对了几道题?

4.利用计算器计算本节课的引例中我国各地区农村家庭平均每人现金收入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并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要如实反映我国农村的现金收入状况,你会用哪个数据?

(2)如果要展示我国农村发展形势好,你会用哪个数据?

(3)从这些数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有何感想?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5分钟,师生共同总结)

内容: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1.根据给定信息,利用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2.从所给统计图中正确获取信息,并能进行数据的加工与整理。

3.探索精神和合作交流的方式,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