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工作计划汇编

改革工作计划汇编。

为了更好地推进工作进展,我们要为新的目标和计划开始做计划了。工作计划是对工作策略的再次确认。小编已经找到了以下相关资料供您参考:“改革工作计划”,希望本文对你的工作或生活有所帮助!

改革工作计划(篇1)

一、指导思想:

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总目标,以落实中小学管理规范,打造区域教育品牌为抓手,进一步强化管理意识、改革意识和创新意识,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优质发展和个性发展,进一步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提升教育发展品位,全面完成《丹阳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

二、工作目标:

1.事业发展目标:全面推开0~3周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早期教育覆盖率85%以上,幼儿及家长、看护人员接受早期教育指导率55%以上,3~6周岁幼儿入园率99%以上;小学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均保持100%;初中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分别为100%、99.9%、99.9%;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99.9%,巩固率99%以上;高中普及率98%以上。

2.学校创建目标:争创镇江市现代化小学和初中20所、镇江市优质幼儿园1所,创建江苏省、镇江市健康促进学校6所、镇江市级以上绿色学校30~40所、镇江市“中小学学生行为规范示范校”8所,100%初中学校创建成镇江市无流生学校或控流先进学校。在所有学校普及特色项目建设的基础上,建设特色鲜明的领衔学校10所以上。

3.教育质量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发展观,加强对各学段教育教学质量的`科学检测和监控,促进小学、初中与高中之间的有机衔接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工作思路:

(一)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在抓规范中强化管理,切实维护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1.规范校务管理,维护教育公平。进一步落实《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和《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精神,增强法规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大专项督导和问责力度,促进学校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在自查、梳理、整改中规范办学行为,破解发展难题,提升办学水平。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以任何名义分快慢班、重点班,面向全体进行班级均衡化配置,保证教育的公平性;关注弱势群体,维护教育的公益性。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精神,重视流动人口、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就读工作,关注留守儿童、贫困儿童等弱势群体的教育。加强控流工作和学籍管理,严格转学、休学、复学手续,建立完善的电子学籍档案,各初中创建镇江市无流生学校或控流先进学校,确保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根据《江苏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积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标准化和现代化建设,加快标准化班额推进步伐,通过努力,逐步达到小学每班35以内,初中每班40人以内,小班化教学25人左右。

2.规范教育管理,建设文明校园。整体规划学校德育工作,进一步增强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提高德育队伍建设水平,完善片级德育工作机制,发挥好德育协作共同体的整体联动功能,认真贯彻实施教育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重视德育课程建设,加强学科教学德育渗透,全面开展与学科课程相衔接的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切实发挥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的育人作用。深入开展民族精神教育、革命理想教育、革命信念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法律纪律教育。高度重视中小学生命教育,将安全教育、禁毒教育、防“艾”教育、青春期教育等有机整合,丰富中小学生命教育内容。加强礼仪教育和养成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有效活动,丰富幼儿德育教育内容。积极开展环境教育,创建各级“绿色学校”。建设合格的心理咨询室,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继续在全市中小学开展“尊师爱生、仪礼文明”系列活动。推广学校学生自主管理的经验和成果,持之以恒地抓好养成教育的细节管理、常态管理和过程管理,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管理精细化。

3.规范教学管理,减负增效。严格执行课程法规,落实课程计划。开齐、开足、上好国家规定的各类课程,尤其要重视非考试学科和实践类课程的开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严格执行省教育厅“五严规定”和市教育局“五项规定”,严格控制学生在校集中学习时间,保证中小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规范双休日、假期活动,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和教学进度,落实“教学五认真”,踩实过程管理、细节管理,达到减负与提质同步,面向全体与全面发展同行,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继续实施“省优质教育资源下乡工程”,建设基础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根据省教育厅出台的《全省普通高中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督导方案》文件精神,指导各高中学校认真准备,积极争创“江苏省普通高中推进素质教育先进学校”。按照上级部署,做好义务教育改制学校整改的有关工作。

4.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高质量。义务教育阶段,深层次推进课程改革。进一步完善推进机制、优化实施策略,注重专业引领、加强区域交流,务求改革创新、形成课改成果。加强校本建设,从“一切为了学生”理念出发,努力创建“学习型学校”,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课程改革中的引领作用,探索和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综合评价体系。根据确立的五大课改专题,分专题召开推进会进行研讨,消除盲点,寻求突破。要坚守课堂教学核心阵地,以“活力课堂”为抓手,引导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关注课堂,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注重课堂教学的探索与突破,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教学,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确保开齐开足上好各类选修课程、研究性学习、通用技术课程的基础上,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等具体操作的指导。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召开综合实践课程观摩研讨会。进一步加强校外教育的工作指导,完善和推进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和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活动,提高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水平,使之真正成为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和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载体,为建成江苏省镇江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作出努力。高中阶段,根据《关于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意见》落实“五严规定”,积极应对,在薄弱环节和盲点上寻求突破。合理安排高中三年课程计划,组织力量开展研讨。创造条件正常开设通用技术课程。继续开展课改先进学校的创建活动,促进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二)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在抓改革中不断创新,注重教育内涵提升,促进教育优质发展。

6.改革幼教体制,推进幼教发展。在积极理顺幼儿园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的基础上,提高幼儿园的运行效益和办园水平。加强优质幼儿园建设,扩大优质幼儿教育资源;进一步提高3~6周岁幼儿入园率,全面推开0~3周岁婴幼儿和家长的教育活动,提高亲子教育活动率和亲子活动家长受教育率,适时召开0~3周岁早期教育推进会,开展幼托一体化教学研讨。坚持依法办园、规范办园,积极优化幼儿园内部管理,提高办园活力。加快幼教专任教师队伍建设步伐,加强幼儿园园务管理工作,整体提升我市幼教事业发展水平。加强特殊教育学校省民间艺术青少年培训中心丹阳实验基地建设,开展学前教育和康复训练的整合研究。

7.改革评价制度,把握政策导向。初步建立适合于当前和我市教育发展现状的评价方式和评价制度。首先完善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推广学生成长记录袋的综合素质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次,改革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检测和评价工作。引导学校更新办学理念,确立“绿色质量”观,坚持以生为本,以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为本,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分段式评价和增长性评价,加强对小班化教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和基础教育十二年一贯制的跟踪研究和联系性评价,并适时举行相应的教育教学管理研讨会,促进各学段之间的良性衔接和持续发展。

8.改革招生制度,促进社会和谐。认真贯彻《镇江市20xx年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和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的意见》,规范招生行为,控制生源流动,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就近免试入学。大力推进中招制度改革,根据省教育厅均衡教育的要求,继续扩大省丹中统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各初中的比例,进一步完善“尊重志愿,兼顾区域”的高中招生政策,从结构和质量上平衡城乡高中生源,促进学生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严格执行省教育厅有关文件规定,规范招生行为,控制生源流动,提高高中普及率,维护丹阳教育持续发展根本利益。加强对民办学校招生和城区学校招生工作的调控,促进民办与公办、城区与农村学校的协调发展。进一步完善体育中考改革、初中信息技术考查以及中小学田径运动会改革举措,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加强施教区调整后调查调研,充分了解和掌握招生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对策、采取措施,努力取得招生改革工作的新进展、新经验、新成绩,保证招生工作顺利进行。

(三)进一步加强校本特色建设,在抓创建中铸就品牌,实现事业整体优化,促进学校个性发展。

9.以质量促发展,以发展求出路。创建校本特色是推进区域教育品牌建设的工作要求,也是做强区域教育品牌的基本支撑。各级各类学校要在科学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教育品牌建设,集中学校、教师、家长共同意愿,探索符合校情的有效发展之路。要在狠抓“活力课堂”、打造“名师团队”、建设“特色项目”的同时,立足“校本”,做强“校本”。配合做好第三次全省义务教育质量检测工作。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对照镇江市现代化学校的评价标准,努力改善条件,努力改进管理,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在内涵、管理、队伍建设、教学质量上求突破,通过创建活动,进一步扩大品牌学校数量,放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教育整体高位均衡发展。高中学校要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科学分层,立足课堂求效益,突出重点求突破,为我市高考的高位提升再立新功。

10.培植优势项目,建设特色学校。贯彻《镇江市中小学开展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意见》,以学校联盟的方式促进学校特色的共同发展。围绕特色学校评估方案,建立特色学校共同体,每一个共同体确定一个首席学校,通过榜样示范,带动其他学校特色发展。以过程监控的方式促进快速发展,对于每一个特色学校共同体,以创建思想、项目规划、实施过程、建设成效进行跟踪督查,以点促片,以片带面,在个体发展的基础上强调整体评价。以智力支撑的方式促进科学发展,组建“特色学校建设智囊团”,定期研讨,为特色学校建设提供智力支撑。滚动式创建,螺旋式提高,从打造优势特色项目出发,致力于形成我市基础教育的系列品牌目标,促进各校特色建设工作的正常、有序、深入开展。在所有学校普及特色项目建设的基础上,铸就一批个性鲜明的特色学校。

1.中小学(幼儿园)招生工作会议。

2.评选省、市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

3.幼儿文艺会演,小学生文艺会演。

六月:

1.高考。

2.全市中考。

3.小学毕业考试。

4.期末考试。

七月、八月:

1.中小学、幼儿园招生。

2.城区小学、初中招生。

改革工作计划(篇2)

村级婚俗改革工作计划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婚姻是每个人一生中的大事,也是家庭中的大事。在中国农村,传统的婚俗习惯早已深入人心,然而,也存在着一些不合理、不健康的习俗。为了促进婚姻的平等、健康、和谐发展,村委会制定了村级婚俗改革工作计划。

一、 传统婚俗走进现代世界

以往的婚礼往往是被动地接受传统观念的束缚,现代的婚礼则应该注重个人意愿、婚姻平等和主动拥抱现代化婚姻。为此,我们将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让村民了解现代婚姻观念和现代婚礼的常规流程,让村民认识到自由恋爱的重要性,倡导新时代的婚姻新观念。例如,我们将组织婚姻主题宣传活动,用富有现代气息的视频、图片、海报来展现现代婚姻观念,在村庄内打造一个全新的现代主题环境,引领村民走向现代化婚姻。

二、 革新婚礼形式

传统的婚礼形式过于单一,有些偏重宗教色彩,有些则过于庸俗。通过多元化、创新性的举办婚礼可以让婚姻更加生动、温馨、有益。为此市场将建立一支婚庆策划团队,为村民提供多种婚礼形式的服务,如主题婚礼、个性化定制婚礼。主题婚礼以纯净、浪漫的调性为主导,让新人感受到心脏即使在村里,也能在婚礼中享受到勃勃的生命之力。个性化定制婚礼更接近新人作为个体意愿,无论是从婚礼的预算到婚礼策划,都由新人自行主导决策,让新人的个性和特点呈现在婚礼中。

三、 改变财不对等传统观念

过去,很多村庄都有“彩礼”这个传统,这导致了有些学历较低的家庭甚至负债娶亲,甚至有些失去孩子的家庭又因娶媳妇负债惨淡。为了改变这种不良的传统观念,我们将高调地亲吻财不对等的尊严,制定组织规定,明确规定彩礼要合理、婚礼喜宴要控制费用,村委会将设立基金,为经济困难的家庭提供婚庆经费补贴。同时,通过宣传教育,让村民认识到,财力不足不表示自己的价值低,不需要用彩礼等财力为婚姻买单,重视婚姻的真正意义,让新人在婚礼中感受到真正的浪漫和永恒。

四、 倡导绿色环保的婚礼

过去的婚礼常常浪费资源,造成了浪费,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为了倡导绿色、环保型的婚姻,我们将举行一系列的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如:让村委会设立绿色环保婚礼专项奖,鼓励村民在婚礼上用环保的方式告诉大家自己对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关注,组织村民收集和回收婚礼的流浪贝壳、纸片、红包、等爱地球的环保物质,强调“婚礼也是环保行动”,倡导婚礼中人人都是环保的战士。

五、 活化压轴互动婚礼娱乐

过去的婚礼都是以酒席为主,往往没有活动环节,让婚礼变得很无聊。为了婚礼更加生动、丰富,我们将提供更多、更创新的婚礼娱乐元素,改变婚礼中的传统思维,例如男方与女方互相送互动礼物、现场写爆款曲目等等。在婚礼过程中,更要强调把婚礼变成一场娱乐与观众互动的比赛前夜,让每位来宾都可以尽享快乐,重湖岛的开场表演公开展示,比翼双方在婚宴上演绎嘉宾欢迎语和爱的宣言,婚礼之后在公共平台上互相点赞,来宾将成为婚礼互动主宾。

村级婚俗改革工作计划,旨在以科学、开放、现代的方法,去改变传统、约束人心的婚俗,把婚姻的观念和实践引领到一个新的高度。通过改革传统,融合现代,让婚姻更加健康、和谐、幸福,让村民真正地感受到新颖、有趣、有益的婚礼。

改革工作计划(篇3)

为进一步推动盐业深化改革,县盐务局根据县委县政府及市局工作要求,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目标和意义

随着中国盐业体制改革的日益临近,盐业改革迫在眉睫,如何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如何构建高效率、具有市场活力的食盐运营体制,如何保证在市场化竞争中正确履行食盐市场供应和市场监管的职责一系列问题成为盐业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根据省盐务管理局(省盐业集团有限公司)、市盐务局(市盐业公司)相关文件要求,县盐务局积极探索,大胆尝试,结合推进市场化改革文件要求,不断改革创新,打造具有特色的食盐管理运营模式。

二、目标任务

(1)实现机构和人员精简高效。为了更加突出市场经营职能,整合、归并管理部门职能,坚持一岗多责、一人多职,削减管理职数、管理部门和人员,壮大业务部门和市场营销一线力量,确保在未来的市场化竞争中占据一定的优势。

(2)实行竞聘上岗。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原则,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职工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从一线客户经理岗位到营销员,从盐政科长到盐政稽查员,从各后勤管理部门部长到办事员,所有岗位均采取竞聘上岗,让有能力,有见识,有智慧,忠诚于盐业事业的同志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为市场化竞争不断储备优质人才。

三、具体举措

1、分公司(局)领导职数2人;公司(局)内设基本机构为综合管理部、市场营销部,原盐政法制科与综合管理部合并,公司(局)保持“二部”基本框架。多出来的领导人员及其他人员,从事非盐经营,工资与绩效挂钩。

2、分公司(局)综合管理部、市场营销部各设部长1名、副部长1名,按照一岗多责、一人多职的要求,合理安排内设机构人员。

3、岗位实行竞聘上岗,经内部竞聘后报市公司(局)审议后确定岗位。(竞聘方法参照市公司(局)市场化改革文件要求执行)。

4、增加一线员工数量,将市场牢牢掌握在我们手中,通过增加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次数,不断提高营销水平和服务水平,从而不断提升服务质量,用优质的服务来回馈社会,从根本上改变过去的专营式营销带来的不良影响,为构建和谐贡献自己的力量。

改革工作计划(篇4)

公安改革工作计划

近年来,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变化的社会形势给公安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这一背景下的新形势,中国政府积极推进公安改革工作,旨在提升公安机关的能力和效率,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全。本文将详细介绍公安改革工作计划的内容和目标,着重概括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

公安改革工作计划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深化公安机关体制改革、提升警务水平、加强公安队伍建设、推进科技应用、完善法治建设、加强国际合作等。

首先,深化公安机关体制改革是公安改革的核心任务之一。目前的公安体制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各项工作需求,因此需要对体制进行优化和创新。这一方面包括对公安机构的职能和权责进行清晰的界定,让公安机关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另一方面包括对公安机关内部的管理和运作机制进行改革,提高机关的执行力和处置能力。

其次,提升警务水平是公安改革的重要内容。警务水平的提升包括警务标准的优化、技术手段的升级、执法能力的提高等。通过制定更科学规范的警务标准,可以提高警务人员的服务和执法水平,为公民提供更优质的公共安全服务。同时,公安机关还应加大对警务技术手段的研发和应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信息化建设水平。

第三,加强公安队伍建设是公安改革的关键环节之一。在新形势下,公安机关需要拥有一支高素质的警察队伍,提高警察的综合素质、职业素养和工作能力。队伍建设包括招聘选拔工作的改革、警察培训制度的完善、警察职业道德建设的加强等。通过这些举措,可以进一步提高公安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更好地为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全服务。

第四,推进科技应用是公安改革的重要途径。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公安机关可以更好地借助科技手段提升工作效率和效能。这包括加强对警务科技研发的投入,提升技术应用能力,以及优化信息化建设和大数据管理等。科技应用的推进可以提高公安机关的警务反应能力和执法效率,更好地应对各类犯罪和突发事件。

第五,完善法治建设是公安改革的基础工作。公安机关作为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全的重要力量,必须坚持依法执法的原则,以法治理念引领公安工作。完善法治建设包括健全执法规范、提高公安机关的法律素养以及建立健全的法律监督机制等。通过这些措施,可以确保公安机关的执法行为更加公正公平,保障国家法制的严密执行。

最后,加强国际合作是公安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当前,面对严峻的国际安全形势,中国公安机关必须加强与国际友好警务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各种形式的国际犯罪和恐怖主义威胁。加强国际合作不仅有利于公安机关的工作能力提升,也有利于巩固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安全合作机制。

总之,公安改革工作计划是我国政府根据新形势下的社会需求和公安工作实际所制定的一项重要工作计划。通过深化公安机关体制改革、提升警务水平、加强公安队伍建设、推进科技应用、完善法治建设、加强国际合作等多个方面的努力,中国公安机关将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和服务水平,更好地履行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全的职责,为实现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做出更大的贡献。

改革工作计划(篇5)

今年以来,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围绕工作职能,紧紧抓住中药都建设这一主线,按照年初确定的工作思路和上级安排部署,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1-9月份,全市gdp完成66.4亿元,同比增长8.1%;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5.65亿元,同比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8.1亿元,增速22.8%;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7.59亿元,同比增长27.31%,比目标任务高7.31个百分点;工业技改投资完成34.1亿元,增长128.84%,比目标任务高105.84个百分点10月份,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家,超额完成全年8家的任务目标;列入省市重点项目共计11项,总投资117.23亿元,其中省重点项目1项,市重点项目10项;重点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完成__.5亿元,完成保定下达投资计划的92.3%。

(一)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够,出大主意、谋大思路、定大规划作用发挥不太好。

(二)项目谋划和建设工作亟待加强,大项目少、生产性大项目少,项目青黄不接问题没能得到很好解决。

紧紧围绕“图强进位、跨越发展”奋斗目标,牢牢抓住“建设现代化中药都”这一主线,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确保完成承担的保定市考核指标,争取各项考核任务在上级考核中争先进位。

2、加大重点项目谋划和建设力度,切实解决好项目用地问题。

3、做好工业经济工作。继续加强工业运行监测,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指导企业、服务企业服务;继续完善建设创业辅导基地;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建立完善融资担保、人才培训、创业辅导基地建设;发展村镇银行、产业基金,规范壮大担保公司。

5、抓好节能减排工作。强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核制度;开展全民节能行动,鼓励研发利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继续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争取完成冀中十县天然气__段工程,改善城市能源结构。

6、认真做好价格监督检查工作。落实收费管理制度;继续做好价格监测工作,深化价格制度改革;整顿价格和收费秩序,规范价格收费行为;完善明码标价制度,落实明码标价监制方式调整的实施;结合全省“12358”价格举报管理信息系统的推行,完善价格举报工作。

7、高质量完成__市__规划。

改革工作计划(篇6)

一、指导思想:

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总目标,以落实中小学管理规范,打造区域教育品牌为抓手,进一步强化管理意识、改革意识和创新意识,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优质发展和个性发展,进一步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提升教育发展品位,全面完成《丹阳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

二、工作目标:

1.事业发展目标:全面推开0~3周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早期教育覆盖率85%以上,幼儿及家长、看护人员接受早期教育指导率55%以上,3~6周岁幼儿入园率99%以上;小学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均保持100%;初中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分别为100%、99.9%、99.9%;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99.9%,巩固率99%以上;高中普及率98%以上。

2.学校创建目标:争创镇江市现代化小学和初中20所、镇江市优质幼儿园1所,创建江苏省、镇江市健康促进学校6所、镇江市级以上绿色学校30~40所、镇江市“中小学学生行为规范示范校”8所,100%初中学校创建成镇江市无流生学校或控流先进学校。在所有学校普及特色项目建设的基础上,建设特色鲜明的领衔学校10所以上。

3.教育质量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发展观,加强对各学段教育教学质量的科学检测和监控,促进小学、初中与高中之间的有机衔接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工作思路:

(一)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在抓规范中强化管理,切实维护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1.规范校务管理,维护教育公平。进一步落实《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和《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精神,增强法规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大专项督导和问责力度,促进学校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在自查、梳理、整改中规范办学行为,破解发展难题,提升办学水平。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以任何名义分快慢班、重点班,面向全体进行班级均衡化配置,保证教育的公平性;关注弱势群体,维护教育的公益性。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精神,重视流动人口、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就读工作,关注留守儿童、贫困儿童等弱势群体的教育。加强控流工作和学籍管理,严格转学、休学、复学手续,建立完善的电子学籍档案,各初中创建镇江市无流生学校或控流先进学校,确保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根据《江苏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积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标准化和现代化建设,加快标准化班额推进步伐,通过努力,逐步达到小学每班35以内,初中每班40人以内,小班化教学25人左右。

2.规范教育管理,建设文明校园。整体规划学校德育工作,进一步增强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提高德育队伍建设水平,完善片级德育工作机制,发挥好德育协作共同体的整体联动功能,认真贯彻实施教育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重视德育课程建设,加强学科教学德育渗透,全面开展与学科课程相衔接的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切实发挥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的育人作用。深入开展民族精神教育、革命理想教育、革命信念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法律纪律教育。高度重视中小学生命教育,将安全教育、禁毒教育、防“艾”教育、青春期教育等有机整合,丰富中小学生命教育内容。加强礼仪教育和养成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有效活动,丰富幼儿德育教育内容。积极开展环境教育,创建各级“绿色学校”。建设合格的心理咨询室,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继续在全市中小学开展“尊师爱生、仪礼文明”系列活动。推广学校学生自主管理的经验和成果,持之以恒地抓好养成教育的细节管理、常态管理和过程管理,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管理精细化。

3.规范教学管理,减负增效。严格执行课程法规,落实课程计划。开齐、开足、上好国家规定的各类课程,尤其要重视非考试学科和实践类课程的开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严格执行省教育厅“五严规定”和市教育局“五项规定”,严格控制学生在校集中学习时间,保证中小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规范双休日、假期活动,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和教学进度,落实“教学五认真”,踩实过程管理、细节管理,达到减负与提质同步,面向全体与全面发展同行,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继续实施“省优质教育资源下乡工程”,建设基础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根据省教育厅出台的《全省普通高中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督导方案》文件精神,指导各高中学校认真准备,积极争创“江苏省普通高中推进素质教育先进学校”。按照上级部署,做好义务教育改制学校整改的有关工作。

4.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高质量。义务教育阶段,深层次推进课程改革。进一步完善推进机制、优化实施策略,注重专业引领、加强区域交流,务求改革创新、形成课改成果。加强校本建设,从“一切为了学生”理念出发,努力创建“学习型学校”,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课程改革中的引领作用,探索和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综合评价体系。根据确立的五大课改专题,分专题召开推进会进行研讨,消除盲点,寻求突破。要坚守课堂教学核心阵地,以“活力课堂”为抓手,引导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关注课堂,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注重课堂教学的探索与突破,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教学,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确保开齐开足上好各类选修课程、研究性学习、通用技术课程的基础上,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等具体操作的指导。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召开综合实践课程观摩研讨会。进一步加强校外教育的工作指导,完善和推进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和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活动,提高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水平,使之真正成为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和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载体,为建成江苏省镇江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作出努力。高中阶段,根据《关于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意见》落实“五严规定”,积极应对,在薄弱环节和盲点上寻求突破。合理安排高中三年课程计划,组织力量开展研讨。创造条件正常开设通用技术课程。继续开展课改先进学校的创建活动,促进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二)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在抓改革中不断创新,注重教育内涵提升,促进教育优质发展。

6.改革幼教体制,推进幼教发展。在积极理顺幼儿园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的基础上,提高幼儿园的运行效益和办园水平。加强优质幼儿园建设,扩大优质幼儿教育资源;进一步提高3~6周岁幼儿入园率,全面推开0~3周岁婴幼儿和家长的教育活动,提高亲子教育活动率和亲子活动家长受教育率,适时召开0~3周岁早期教育推进会,开展幼托一体化教学研讨。坚持依法办园、规范办园,积极优化幼儿园内部管理,提高办园活力。加快幼教专任教师队伍建设步伐,加强幼儿园园务管理工作,整体提升我市幼教事业发展水平。加强特殊教育学校省民间艺术青少年培训中心丹阳实验基地建设,开展学前教育和康复训练的整合研究。

7.改革评价制度,把握政策导向。初步建立适合于当前和我市教育发展现状的评价方式和评价制度。首先完善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推广学生成长记录袋的综合素质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次,改革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检测和评价工作。引导学校更新办学理念,确立“绿色质量”观,坚持以生为本,以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为本,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分段式评价和增长性评价,加强对小班化教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和基础教育十二年一贯制的跟踪研究和联系性评价,并适时举行相应的教育教学管理研讨会,促进各学段之间的良性衔接和持续发展。

8.改革招生制度,促进社会和谐。认真贯彻《镇江市20xx年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和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的意见》,规范招生行为,控制生源流动,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就近免试入学。大力推进中招制度改革,根据省教育厅均衡教育的要求,继续扩大省丹中统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各初中的比例,进一步完善“尊重志愿,兼顾区域”的高中招生政策,从结构和质量上平衡城乡高中生源,促进学生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严格执行省教育厅有关文件规定,规范招生行为,控制生源流动,提高高中普及率,维护丹阳教育持续发展根本利益。加强对民办学校招生和城区学校招生工作的调控,促进民办与公办、城区与农村学校的协调发展。进一步完善体育中考改革、初中信息技术考查以及中小学田径运动会改革举措,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加强施教区调整后调查调研,充分了解和掌握招生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对策、采取措施,努力取得招生改革工作的新进展、新经验、新成绩,保证招生工作顺利进行。

(三)进一步加强校本特色建设,在抓创建中铸就品牌,实现事业整体优化,促进学校个性发展。

9.以质量促发展,以发展求出路。创建校本特色是推进区域教育品牌建设的工作要求,也是做强区域教育品牌的基本支撑。各级各类学校要在科学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教育品牌建设,集中学校、教师、家长共同意愿,探索符合校情的有效发展之路。要在狠抓“活力课堂”、打造“名师团队”、建设“特色项目”的同时,立足“校本”,做强“校本”。配合做好第三次全省义务教育质量检测工作。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对照镇江市现代化学校的评价标准,努力改善条件,努力改进管理,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在内涵、管理、队伍建设、教学质量上求突破,通过创建活动,进一步扩大品牌学校数量,放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教育整体高位均衡发展。高中学校要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科学分层,立足课堂求效益,突出重点求突破,为我市高考的高位提升再立新功。

10.培植优势项目,建设特色学校。贯彻《镇江市中小学开展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意见》,以学校联盟的方式促进学校特色的共同发展。围绕特色学校评估方案,建立特色学校共同体,每一个共同体确定一个首席学校,通过榜样示范,带动其他学校特色发展。以过程监控的方式促进快速发展,对于每一个特色学校共同体,以创建思想、项目规划、实施过程、建设成效进行跟踪督查,以点促片,以片带面,在个体发展的基础上强调整体评价。以智力支撑的方式促进科学发展,组建“特色学校建设智囊团”,定期研讨,为特色学校建设提供智力支撑。滚动式创建,螺旋式提高,从打造优势特色项目出发,致力于形成我市基础教育的系列品牌目标,促进各校特色建设工作的正常、有序、深入开展。在所有学校普及特色项目建设的基础上,铸就一批个性鲜明的特色学校。

1.中小学(幼儿园)招生工作会议。

2.评选省、市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

3.幼儿文艺会演,小学生文艺会演。

六月:

1.高考。

2.全市中考。

3.小学毕业考试。

4.期末考试。

七月、八月:

1.中小学、幼儿园招生。

2.城区小学、初中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