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案(经典十四篇)

生物教案(经典十四篇)。

资料一般指可供参考作为根据的材料。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我们都有可能需要用到资料。参考资料我们接下来的学习工作才会更加好!所以,你是否知晓资料到底是怎样的形式呢?根据你的需要,工作总结之家小编精心整理了生物教案(经典十四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物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简述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说出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脂肪和蛋白质,探讨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种类。

3.认同生命的物质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

(脂肪和蛋白质。

2.教学难点

(1)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脂肪和蛋白质。

三、课时安排

四、教学过程

〔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让学生以初中的知识来思考,回答。

〔问题〕以“本节聚焦”再次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

〔板书〕

一、组成细胞的元素

大量元素:C、H、O、N、P、S、K、、Mg等

微量元素:Fe、Mn、Zn、Cu、B、Mo等

基本元素:C、H、O、N、S(Ca)P、

主要元素:C

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思考与讨论〕生思考师提示。

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水是无机化合物,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当然这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区别。对这两类化合物的严格区分,请参照化学教科书。

2.提示:细胞中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无机化合物是水。蛋白质是组成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在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水是生命之源,离开水,生命活动就无法进行。

较多;甘蔗的茎和甜菜的根含蔗糖多;花生、芝麻种子中含脂质多;大豆种子中含蛋白质多,等等。要想从植物的果实、种子中获得糖类、脂质和蛋白质,就要设法使细胞破碎,再将这些物质提取出来。

三、实验

〔到实验室做实验〕

含量不同。因此,我们应选择多种多样的食物,保证获得全面的营养。

〔小结〕略。

〔作业〕一二题。生思考师提示

〔提示〕迹唬2)√拧

3.B。

拓展题

1.提示:细胞是有生命的,它可以主动地从环境中获取生命活动需要的元素。这是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之一。

2.提示:不能。生命系统内部有严谨有序的结构,不是物质随意堆砌而成的

生物教案 篇2

课前解析

关注文体特征:《表里的生物》是冯至的一篇回忆儿童生活的散文。文章的时间线索明晰,文章多次出现时间词语,如:“小时候”“一天”“许多天”“以后”“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故事的发展,“我”的心理和情感也在变化。

关注人物形象:全文以第一人称的写法,以儿童的眼睛观察世界,以儿童的思维认识世界,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好奇心强,爱观察,善思考且比较执着的孩子形象。引导学生对人物进行评价时要聚焦心理活动和对话描写,要找出依据来印证自己的观点。

关注文中插图:文中插图画的是父亲把表盖打开,“我”睁大眼睛兴奋而入神地看着面前表里的美丽而神秘的世界,也表现了“我”的天真和好奇。

关注文章结尾:文章结尾处,“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这样的话”指什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回想自己是否也说过类似的话。为什么不说了?品味其中蕴含的情感,体会告别童年的悠长滋味。

关注字词:“蟋、蟀”两个字笔画较多,应予以重点指导。提示学生注意笔顺、笔画,注意结构安排。“脆”字要提示右边的“危”字,最后两笔是横折钩和竖弯钩。“璃”右边笔画较多,书写时要写得紧凑,注意“离”的笔顺,以及最后两笔是撇折和点。

教学目标

拦”等钟楼”等17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说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教学重点

1.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能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说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教学难点

能从文中找到关键语句,理解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拦”等钟楼”等17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找怀表》,激发阅读兴趣

1.导入新课: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带来一个《找怀表》的故事,请大家认真听,想一想,农夫和其他孩子是怎样找怀表的?这个小男孩为什么能找到怀表?

预设1:文中农夫和其他孩子是盲目地几乎把马厩翻遍了也没有找到怀表,小男孩进去之后什么都没做,只是静静地坐在地上,慢慢地听到了滴答滴答的声音,于是循着声音找到了怀表。

预设2:农夫和其他的孩子没有方向乱翻,小男孩善于思考,根据怀表能发出滴答滴答的声音的特点,循着声音找到了怀表。

2.组织交流:听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悟?

预设:做事之前要先思考,三思而后行,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过渡:为什么怀表会发出“嘀嗒,嘀嗒……”的声音呢?我们今天学习冯至的一篇回忆儿童生活的散文《表里的生物》。

教师板书课题:16.表里的生物

(设计意图:以学生感兴趣的小故事导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善于思考,同时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兴趣。)

二、读故事,理清思路,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1.默读课文,根据提示,勾勾画画,梳理文章内容。

2.集体交流,理清文章思路,概括课文大意。

(1)文章的时间线索明晰,我们按文中出现的顺序交流一下勾画的表示时间的词语,并围绕课题说一说在这个时间点上发生了什么事?

预设1:文中出现的第一个表示时间的词语是“小时候”,在这个时间点上“我”很疑惑:只有活的生物才能发出声音,为什么父亲的怀表会发声呢?

教师引导:请同学快速浏览文章第一、二自然段,是什么原因让“我”有这样的疑问?不难得出结论:儿时的生活环境和“我”当时对于声音的认识,引发了“为什么父亲的怀表会发声”的好奇和疑问。

谁能再来简练地说一说:,在“我小时候”这个时间点上发生了什么事?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小时候好奇:为什么怀表会发声?)

预设2:文中出现的第二个表示时间的词语是“一天”,在这个时间点上“我”猜想:有个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

教师引导:哪几个自然段是对这“一天”发生的事情的描写?这部分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一天猜想:表里有生物)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划分结构段,梳理文脉,同时关注人物的心理和语言描写,为下节课感悟人物形象做铺垫。)

预设3:文中出现的第三个表示时间的词语是“过了许多天”,在这个时间点上父亲打开怀表让“我”看,但不让动,“我”看到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停摆动。

教师引导:你有过“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很痛苦。”这样的经历吗?父亲打开怀表后,“我”看到了什么?你知道“我”当时的心情吗?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过了许多天打开怀表,有个小尾巴摆来摆去)

(设计意图:很多人在童年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验,调动他们的情感体验,体会“我”对身边现象的好奇和关注。)

预设4:文中出现的第四个表示时间的词语是“此后”,在这个时间点上父亲的解说印证了“我”的猜想:表里有一只蝎子。但又有了新的疑问:为什么要把蝎子放在表里?最后“我”用想象的方式回答了自己的疑问。学生回答这个时间点上的事情有可能不全面,教师要及时追问。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此后印证猜想:表里有蝎子。自己解答新的疑问。)

教师引导:“过了许多天”和“此后”父亲多次打开怀表,通过“我”的观察和父亲的讲解,才印证了“我”的猜想。这两个时间点上发生的事可以划分为一部分内容。

预设5:文中出现的第五个表示时间的词语是“后来”,在这个时间点上“我”见人就说父亲的表里有个小蝎子,不知说了多久才不说了。

教师引导:为什么“我”后来不说了?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后来见人就说表里有蝎子,再后来就不说了)

(2)请同学们结合板书梳理文章内容,先在小组练习概括文章的大意,再集体交流。

(设计意图:本文的段落较多,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分步进行,先引导学生勾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再联系课题,概括在这些时间点上发生的事情,借助板书这个抓手梳理概括文章大意。)

三、自学生字新词

1.学生自学

提出学习要求:请同学们给生字注音,每个字抄写两遍,每个字口头组两个词,如果有成语的,可以再组一个成语。在自学的过程中,你认为哪里需要老师讲解,或者有想和大家分享的,请勾画出来。一会儿我们一起交流。

2.集体交流

教师指导学习:

(蟀”两个字笔画较多,请同学们注意笔画和笔顺,同时看一下每个字的结构安排。“虫”字旁不要写得过大,“蟋”右半边的上半部分与虫字旁基本持平,“蟀”右半部分下边的“十”要托住上边的部件。我们跟着课件一起来书空一下。

(2)“脆”字最后两笔是横折钩和竖弯钩。我们跟着课件一起来书空一下。

(3)“璃”笔画较多,书写时要紧凑,注意“离”的笔顺,最后两笔是撇折和点。我们跟着课件一起来书空一下。

下面请同学们把这四个字在田字格本上各写三遍,注意关键笔画和字的笔顺。

四、课后作业

结束语:同学们,今天我们读了《表里的生物》,概括了文章的大意,发现文章中的“我”和我们有不少类似的地方,你认为文中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请同学们课下再读书,并写上批注。我们还学习了生字词,请大家书写课后词语各两遍,利用工具书查找不理解的词并记录在书上。

五、板书设计

16.表里的生物

小时候好奇:为什么怀表会发声?

一天猜想:表里有生物。

过了许多天打开怀表,有个小尾巴摆来摆去。

此后印证猜想:表里有蝎子。解答新的疑问。

生物教案 篇3

初二生物消化和吸收的实验设计

学习目标:

1、描述消化系统的组成。

2、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并得出合理的.结论。

学习难点:

运用实验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并得出合理的结论。

学习任务一:

消化系统由和两部分构成。消化道有、、、、、、。消化腺有、、、、。

学习任务二: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实验设计提示:

一、提出问题:

探究:馒头变甜是否与有关

二、作出假设:

三、制订方案:(提示:注意变量唯一,除所研究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

实验步骤:

四、实施方案:(见记录表)

五、得出结论:(见记录表)

六、表达和交流:

学习任务三:

总结:

实验记录表:

1-4组探究馒头变甜是否与唾液有关。

试管馒头碎屑/块状温度唾液/清水(2ml)是否搅拌碘液实验现象

1号37℃2滴

2号37℃2滴

实验结论:馒头变甜与唾液(有关/无关)。

实验记录表:

5-8组探究馒头变甜是否与牙齿咀嚼有关。

试管馒头碎屑/块状温度唾液/清水(2ml)是否搅拌碘液实验现象

1号37℃2滴

2号37℃2滴

实验结论: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有关/无关)。

实验记录表:

9-12组探究馒头变甜是否与舌头搅拌有关。

试管馒头碎屑/块状温度唾液/清水(2ml)是否搅拌碘液实验现象

1号37℃2滴

2号37℃2滴

实验结论:馒头变甜与舌头的搅拌(有关/无关)。

生物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能借助显微镜这种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

●能够认真细致观察并描述水滴里的微生物;

●能够用图表现出自己观察到的水滴里的几种常见微生物。

2.知识与技能

●认识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大多是单细胞的生物;

●知道微生物、动物、植物共同构成生命世界;

●知道微生物分布广泛,种类繁多。

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体验到探索生命奥秘的快乐与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一滴水里有什么。

难点:科学地使用显微镜。

三、教学准备:

放大镜、显微镜、水样、切片、图片、抹布等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观察采集的水样

1.学生观察水样:课前请大家从熟悉的地方采集了水样,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你带来的水样是什么样的?

2.学生汇报。

3.学生可用放大镜等进一步观察水样并汇报。你是用什么方法观察到这些结果的?

4.谈话:假如让你进一步对水样进行观察,你想借助什么工具?

(引导学生明白要想观察极微小的、肉眼看不到的物体要借助工具——显微镜)

5.激趣:取一滴水放在显微镜下,水滴里有什么?这将是怎样一个世界呢?

二、引导学生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1.讲述:既然我们想借助显微镜来做进一步的观察,下面就先来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2.学生认识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及各部分的作用。

3.教师示范使用方法。强调轻拿轻放。

4.使用显微镜观察时,教师强调以下几点:

(1)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

(2)使用时要小心,镜头不要碰着玻片;

(3)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

三、组织学生借助显微镜观察水样

耐心、认真地来观察一滴水,看看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画在活动记录上。

2.学生分组观察。

(在学生活动时教师要注意巡回指导他们的观察活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发现,指导他们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

3.汇报交流:水滴里到底有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在运动吗?

(汇报时教师用多媒体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的观察记录,并让学生用语言进行描述)

刚才我们看到的那些不动的微生物中,最常见的是水藻,有蓝藻、团藻、金藻等。运动的微生物中有钟形虫、草履虫等。此外,水中还有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的微生物——细菌,细菌一般也是不动的,有球状的、杆状的、螺旋状的。

四、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并认识微生物的相关知识

1.学生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

(1)谈话:你知道如此神奇的世界是谁第一个发现的吗?

(2)学生阅读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的故事,教师作相应补充介绍。

(3)提问:通过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你有什么想法?假如现在让你用显微镜去观察,你想观察什么?

(4)学生自由发言。

2.认识微生物的种类和分布。

(土壤里、动植物的体表、体内都存在微生物。

(2)谈话:看来微生物虽然极小但种类很多,在大自然分布极广,并且还有许多微生物没有被我们所发现。希望我们大家也能像列文虎克一样将自己投入到微生物的研究中。

六、拓展活动

用消毒牙签在牙缝里或在菜板上刮一刮,再把牙签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上划一下,盖上盖玻片,用显微镜观察,看看能不能找到微生物。

板书设计:

生物教案 篇5

师:上课!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声音洪亮,充满激情)

罗曼.罗兰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学们,你发现生活中的美了吗?

[投影图2-7] 同学们!图片中孔雀的羽毛漂亮吗?

生:漂亮!

师:在你发现美的同时,你有没有想过孔雀的羽毛为什么会如此漂亮?你发现其中蕴含的生物学知识了吗?

生活中不是缺少知识,而是缺少发现知识的眼睛。

(展示课件)正如我们平时吃的食物(肉、蛋、奶)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一样,头发的主要成分也是蛋白质。或许同学们会问,头发中的蛋白质与光滑柔亮的发质之间有什么关系?蛋白质起什么重要作用呢?(设下悬念)

师:下面我们就围绕蛋白质展开讨论,首先我们来一起探讨蛋白质的结构是怎样的?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种洗发水的说明书。(展示课件)找出这种洗发水中添加的物质是什么?

生:维他命、氨基酸等。

师:说明书中提及了添加活性氨基酸能渗入头发内层,重组内部结构。氨基酸与头发的主要成分──蛋白质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吗?我们应该怎样描述?

生:氨基酸能形成蛋白质。

师:氨基酸是怎样形成蛋白质的呢?

让我们先对氨基酸的结构有了具体的认识后,再去探讨这一过程!

请同学们观察甘氨酸的结构简式,(展示课件)甘氨酸由几种原子组成?它们分别是什么?

生:由四种原子组成,它们分别是C、H、O、N。

师:(表扬,进一步发问)这四种原子是如何连接在一起的?

生:小的横线

师:(趁机进一步表述,使其更准确)这些小的横线实际上是连接两个原子的共价键。

(发问)与碳原子相连的是哪些结构呢?

生:-NH2,-COOH,-H (预测,只能说出各原子组合,而不能正确说出基团的名称)

师:(加以补充,同时展示课件标明名称)

氨基(-NH,氢基(-H) (展示丙氨酸结构简式)

谁来告诉我此结构式中哪个是氨基?那个是羧基?它与甘氨酸的不同之处在哪?

生:(踊跃回答)C原子左边的结构为氨基,右边的结构为羧基,不同在于C原子下侧连接的基团不同。

师:(连续再出示缬氨酸、亮氨酸的结构式)

根据对以上四种氨基酸的结构的观察,你能用同一个结构简式来表示出这四种氨基酸么?

请写在练习本上。(学生书写过程中,教师到讲台下巡视书写内容,找出有代表性的写法。如右图。

这位同学写的式子能表示这四种氨基酸吗?

生:可以。

师:(展示天冬氨酸)能表示吗?

生:可以。

师:(展示赖氨酸)能表示吗?

生:可以。

师:我们把这个能表示所有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表达式称为氨基酸分子的结构通式。

(继续讲述)依据这位同学写的结构通式与课本上的结构通式作对比,你能找出其中的不同之处吗?

(以小组为单位派一代表发言)

生:①氨基、羧基写法不同;②与碳原子相连的基团用A表示;③A与H原子位置互换。

师:(进一步总结强调)(展示教材中的结构通式)

同学们能否尝试用语言准确描述氨基酸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生:①与碳原子相连的有氨基和羧基,并有一个氢原子与其相连。

师:(补充)R基上能否有-NH2、-COOH?如果有,应该如何描述?

生: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NH。

师:(展示) 是否符合通式?有没有同学对这一描述加以补充。

生:(进一步总结)并且都有一个-NH2和一个-COOH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师:下面我们动一动手,利用手中的材料,做一个氨基酸结构通式模型,看哪个小组做的又快又好?(

(介绍小球代表的原子,至于铁棍、弹簧棍不必提)

生:(举手)最快一组

师:(等待其他小组)。请最快小组派一个代表介绍最快的原因?

为什么用弹簧棍代表 —C=O 的两个共价键?

生: ①小组合作:一人做R基、一人做-H与第5个人的C相连。

②已介绍过 —C=O 的共价键与其他的共价键不同。

师:评价学生 ①团队合作精神(像F;②听课认真,能把握住问题的中心。

我们进一步观察:所有的原子是否在同一平面上?

生:不是

师:强调这一特点

(二)师:我们已经讲过氨基酸的R基不同决定了氨基酸种类的不同,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约有

,从生物圈到细胞 教学实录

生:蛋白质是由一个一个的氨基酸连接而成的。

师:我们先来学习两个氨基酸分子如何连接在一起的吧?出示课件,提醒学生仔细的观察,同时引导学生思考。2分钟后,任选8个小组中的2个代表到讲台前演示这一过程。

生:(两人演示)1号小组代表手持模型,折下羧基上的-OH,2号小组代表手持模型折下氨基上的一个H,将两个模型连接在一起。

师:(趁机提问)氨基酸分子相互结合的方式是怎样的?

生:(主动回答)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H2O(同时两小组代表演示出H2O分子的形成过程)

师:(总结)氨基酸分子相互结合的方式我们称之为脱水缩合(课件演示,让两代表回原位,老师将连接而成的模型拿在手中,举高)。

问: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建是什么呢?(提示学生思考)。

生:肽键

师:在模型上找出它的位置,并写在纸上。

生:学生积极回答,并展示书写内容( )

师:(手持模型)由这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我们称为什么?

生:二肽

师:课件标出,展示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示意图,第一步,趁机进一步表述。如果再让5号小组的代表将其模型与我手中的二肽连接形成的化合物称它什么?

生:三肽(展示第二步)

师:以此类推,由许多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我们称它为什么?

生:多肽(展示第三步)

师:多肽通常呈这样一条很长很长的链状结构,我们称它为什么?

生:肽链(课件标出)

师:(手势演示肽链的盘曲折叠)肽链能盘曲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展示第四步)

生:(加以认同)

师:有些蛋白质是由一条肽链盘曲折叠形成的,如肌红蛋白(课件

展示)。有些蛋白质是由两条肽链盘曲折叠形成的,如牛胰岛素(课件展示)。有些蛋白质是由四条肽链盘曲折叠形成的,如血红蛋白(课件展示)。两条或两条以上肽链形成蛋白质时还需要一定的化学键互相连接。

总结:氨基酸分子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历尽千辛万苦”形成了具有复杂空间结构的蛋白质的。

学习了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我们也来合成一种蛋白质,合成什么样的蛋白质对人类更有用呢?(启发语气)

早在羊等动物体内含量很少,很难通过提取来大量制备,因此,人们梦想着有一天能用人工方法来合成胰岛素。可喜的是,邹承鲁、纽经义等经过艰苦的工作,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为此还荣幸成为诺贝尔奖提名成果,遗憾的是因为提报的研究小组超过了3人而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同学们,我国在生命科学的若干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只要你们努力学习生物学知识,潜心研究蛋白质的奥秘,也许会成为中国诺贝尔奖第一人。

下面我们也来了解一下有关结晶牛胰岛素的知识。根据我们课前搜集的有关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材料,请同学们讨论交流后自由发言,谈谈你对牛胰岛素及其合成过程了解的情况。

师:展示课件讨论内容:体验科技之路。

1.如果你是科研小组的成员之一,在承接这一科研项目之前你需要具备有关牛胰岛素的那些知识?

2.确定你的合成方案?

3.合成之后,还需要做哪些工作?

4.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生:根据资料回答

师:展示课件,分析实验结果。

做任何一项科研项目,成功之后要总结经验,失败之后我们也应该及时分析原因,吸取教训,假设我们在合成两条多肽链时,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课件展示)。

① 未严格按照组成牛胰岛素的17种氨基酸合成。

② 未严格按照组成牛胰岛素的51个氨基酸合成

③ 未严格正确的排列顺序进行合成 。

这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呢?

生:不能合成牛胰岛素。

师:合成肽链之后如果没有按照严格的连接方式﹑折叠方式进行,同样也不能合成牛胰岛素。

根据以上讨论,请同学总结出决定蛋白质种类多样性的原因有哪些?

生:(举手回答)

师:好了,蛋白质的种类多种多样,就为蛋白质执行多种多样的功能奠定了基础,蛋白质有哪些主要功能呢?请同学们交流后回答。

生:回答(依据课本知识)

师:(展示课件)总结出蛋白质的五大主要功能。除了这五大功能,蛋白质的功能还有许多许多,请同学们利用课后时间搜集有关的资料。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羽毛、肌肉、头发、蛛丝的成分主要是蛋白质,这些蛋白质是构成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这是生命活动的具体体现;细胞内的化学反应离不开酶的催化,这也是生命活动的具体体现;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这还是生命活动的具体体现;胰岛素起信息传递作用,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这又是生命活动的具体体现;抗体具有免疫功能,可以帮助人体抵御抗原的侵害,这都是生命活动的具体体现。

总之,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体现者。(结课)

生物教案 篇6

在教学过程中,本人针对学生现状及教材要求,做了两个大胆尝试,一是学生的客观现状:学生对七年级上册知识的掌握程度较不到位,遗忘率较高;二是本节知识要求,学生是尝试性地进行分类,避免又误入老师怕学生不懂,详讲细讲,结果学生吃不下,出现包办的现象,我大胆采用了分组活动的方式。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谈谈我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及我的课堂运作:

一、教材分析

(一)本节知识的基础位置:

1、在本章中的作用:要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核心是保护物种的多样性,而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首先必须了解形形色色的生物,认识生物的主要类群,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是认识生物多样性的基础,因此本节知识是学好本单元的基础。

2、在《生物》中作用:本节知识将促进学生对一年半来学习的生物知识进行一定的归纳综合,是考察学生也是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的一个好机会。

(二)、本节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尝试根据植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2)列举植物的主要类群。

2、能力目标:

(1)分组竞赛式活动,有效促进学生的分工合作能力的提高;

(分析归纳能力等;

(3)生活式的质疑,使学生进一步发展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分组活动,增强直观性、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竞赛式分组活动,加强学生的协作能力,激发学生的求胜心;

(3)通过分类学习,要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达到自觉保护的目标。

(三)、本节重点、难点:

通过分类活动来学习生物的分类。

二、教学方法安排:

农村学生的特点,以小组为单位,课前采集、收集常见植物,为课堂实践提供素材,也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条件。CAI课件的运用,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可一定程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本堂课我大胆采用学生分组竞赛活动的导学方式,在课堂中为学生提供充分讨论的时间、空间,教师主要起引导、指导的作用。竞赛制的引入,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好胜心理,促使他们更好、更主动地学习。

3、设置了“课堂实践”,让学生亲身体会了植物的分类,增加了感性的认识,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4、“课堂延伸”的问题设置,为下节课的顺利进行埋下伏笔,也让学生有意识地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运用及其意义。

三、学法指导: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学生的学法指导,重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科学素养教育,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综合理解能力。

2、课前三分钟班长主持的猜一猜,学生参与程度高,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轻松带领学生进入新课。

解决问题。

协作等精神,以适应未来社会需要。

四、教学主要程序:

1、学生的课前准备,包括本节知识的预习和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复习归纳整理工作,主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2、以班长主持的课前三分钟猜一猜导入,轻松带领学生进入新课,把本节课基本定位在一种宽松和谐互动的课堂气氛中。

解决问题。活动中,各小组把本组的答案按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由左到右排列,中间用箭号连接贴在卡纸上,各组用展示的方式给出答案。把第2题调整到第三步,学生在了解了类群名称后,理解会较到位,完成的质量会较高。第6题则放在“课堂实践”后来总结得出。

,对他们带来的植物进行实际的分类,以比赛的方式进行。老师视具体时间情况,作适当的点评,若时间充裕,可较详细介绍分类的方法及回答学生的疑难,若时间不允许,可先简单、灵活从中寻找植物分类的依据是植物的根、茎、叶、叶脉、果实、种子等(学生先总结,教师引导、补充)(即完成讨论题第,学生疑难可延伸到课后讨论。

5、CAI出示“课堂延伸”题目,让学生明确任务,促进学生对分类知识的理解及应用,同时为下节课的顺利进行埋下伏笔。

生物教案 篇7

生物说课课件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说课老师。本课是一节关于生物的说课课件,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生物的基础概念、结构和功能,增强他们对生物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一、教学目标


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生物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功能;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的方式,提高他们的科学实验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引入有趣的教学内容和案例,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生物的基本概念和结构,难点是生物的功能。


三、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我们每天身边都有很多生物,比如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和生活方式。


2. 导入新知识:通过展示一些生物的照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生物的好奇心,激发他们思考问题。


3. 讲解基础概念:介绍生物的定义和分类,让学生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


4. 观察实验:通过展示一些动物的解剖实验视频,让学生观察动物的内部结构,了解不同器官的功能。


5. 探究讨论: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生物的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6. 案例分析:通过介绍一些有趣的生物案例,如鲸鱼属于哺乳动物,但却在海洋中生活,引发学生对生物适应环境的思考。


7. 实践活动:提供生物实验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手工制作一个简单的植物观察箱,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并记录实验结果。


8. 总结归纳: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生物结构和功能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四、板书设计


板书内容:


生物的基本概念


- 定义:生物是指具有生命活动的有机体。


- 分类:植物、动物、微生物。


生物的结构和功能


- 结构: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 功能:呼吸、消化、运动、生殖。


五、教学资源


1. PPT课件:用于展示生物的照片、视频和实验过程。


2. 实验工具和材料:提供观察动物解剖和制作植物观察箱的实验工具和材料。


六、教学评价


本课的评价方式主要包括:


1. 观察实验:评价学生对动物解剖实验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2. 探究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中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


3. 实践活动: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记录能力。


4. 提问回答:评价学生对生物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结束语: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们希望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生物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功能,并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究讨论的方式,提高他们的科学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和学习动力,培养他们对生物的热爱和探索精神。希望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关注生物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构建美丽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感谢大家的聆听!

生物教案 篇8

1、说教学目标

根据“花的结构和类型”这一节在本书中、本章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认为,通过本章的教学,首先要掌握花的基本结构,认识花的主要部位是花蕊;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还要使学生学会解剖和观察花的基本结构的方法;此外,还要培养学生爱护花草树木,保护自然环境的美德。上述教学目标的确定,一方面是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课本知识,另一方面是为了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素质教育思想。

2、说教学内容

“花”这个器官在植物的分类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在被子植物的分类单位中,“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单位,而每科植物的形态特征主要表现在花和果实上。因此“花的结构和类型”不仅是第六章第三节的关键性内容,也是全书的重点内容之一,不讲清楚花的结构,学生对后面学习“传粉和受精及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不能很好地加以理解,在第十九章讲“植物的有性生殖”和第二十章“植物的遗传和变异”与花的结构有密切的关系,就是第二十二章中讲“植物的主要类群”时也不能很好的理解和掌握。花是生殖器官之一,与繁殖后代有关,花之所以属于生殖器官,是在于它具有进行生殖所不可缺少的部分,即花蕊,包括雄蕊和雌蕊。花的传粉与受精就在这里完成,花的其他部分都是对花起保护作用或其它辅助作用的。因此,我认为本节的教学重点是:雌蕊和雄蕊的组成和作用,讲课时一定要突出花的主要部分,即雌蕊和雄蕊,防止学生把花被——特别是花冠看成是花的主要部分,因为学生一提到花,就联想到美丽的花冠,甚至认为没有美丽花被的花,就不是花。这一节内容中有许多学生比较陌生的名词,如花托,花柄、花萼、花药、子房等。为了让学生更形象的掌握花的结构,认准各结构名称,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课本安排了一个实验,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掌握桃花的基本结构和主要部分,以求获得感性认识。我认为本节课的难点是在于有条不紊的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和解剖实验,在实验中,学生真正理解花的主要部分,至于有些植物的花,为什么能够吸引昆虫,为什么具有芳香的气味,学生也是感兴趣的,但根据《标准》要求,制作简单介绍。

3、说教学方法

根据本书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及七年级学生的认识水平,结合生物学科的实验性、直观性强的特点,也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利用直观教具,积极使用电教手段,我是这样选用教学方法的:(讲授与投影演示结合;(观察与实验结合;(讨论与综合归纳相结合。因为本节教材内容不算太多,课堂内容不是很大,整节内容就是围绕花的结构和分类来讲述,我认为有足够的时间来让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和实验。我首先采用第一种方法介绍花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及讲花的分类;然后使用第二种方法指导学生边观察实物边解剖边认识其结构和功能,并区分花的类型,在解剖的时候强调花蕊的结构。

4、说教学程序

一、复习旧课,设置悬念

首先复习与本节有关的内容,如营养器官,生殖器官的组成,让后提问:花是属于植物的生殖器官,为什么呢?它是不是进行生殖、繁殖后代的作用呢?要了解这些问题,首先要学习花的结构(引入课题)。

二、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先放几张花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各种不同的花,同时强调各种植物的花形状各异,美丽芳香,五彩缤纷,装扮着大自然,能陶冶人的情操,给人们以美的享受,再向学生说明尽管这些花形状、大小、颜色各异,可它们的结构和组成却基本相似,进而导入新课,这是在黑板上板书:“花的结构”

先布置学生熟悉教材月季花、郁金香等,同时板书:“两性花”,然后结合ppt介绍一朵花上只有一种花蕊的花称为单性花,如南瓜花、黄瓜花等,板书:“单性花”。最后介绍,有些花不能繁殖后代,花朵上没有花蕊,称为无性花,板书:“无性花”,举例:八仙花、向日葵的舌形花、马兰等。

三、巩固新课

1、利用图片或花的结构模型指定1—2名学生说出花的基本结构,主要部分和他们的功能,学生回答过程中的错误和不准确的部分及时指正!

2、观察与实验

每组指定一位小组长分发实验材料用具(花,小刀),再对照书本的实验步骤依次解剖,尤其是观察花蕊的结构。解剖子房观察里面的胚珠,并注意观察子房在花托的什么部位,再组织学生进行观察解剖,教师来回指导。学生边实验边讨论:为什么说花蕊是一朵花的主要部位?这时估计学生能很快回答出:因为一朵花中,只有花蕊与结出的果实和种子有直接关系,所以说花蕊是一朵花的主要部分。

3、随堂练习

四、小结并布置作业。

改通常使用的口头小结,而是放放花的结构和分类的图片及文字解说,使学生深刻、牢固的掌握新课。作业:练习册相关内容。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阅读最新初一生物说课稿花的结构和分类,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生物教案 篇9

一、教材分析

新课标对光合作用的认识过程从原来的“了解”水平提高到了“说明”水平,教材中本部分内容从回顾科学家对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开始,让学生感知他们探索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实验设计的原则,并且得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教材中详细描述了各探究实验的关键环节,对学生的探究思维具有很好的启发性。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光合作用被发现的基本过程。

产物、条件和反应场所。

(二)能力目标:

解决问题,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2.在实验探究中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原则,重点是对照实验原则和单因子变量原则。

技巧。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实验、探索和争论中形成。

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合作和交流探究的内容和结果。

树立辨证的科学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过程中的各实验设计、优缺点和结论。

难点: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中各实验如何巧妙地连接起来,如何过渡,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究从而得出正确结论。

四、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生物课中学习过有关光合作用的知识,而且生活实践中也对光合作用有所了解。但是,对于光合作用的发现历史却很陌生,关键对于我们这节课要达到的目标“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知之甚少。高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认知能力,分析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但还很不完善,对事物的探索好奇,又往往具有盲目性,缺乏目的性,并对探索科学的过程与方法及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创设学生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指导和知识铺垫。

五、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结合问题、讨论、比较、归纳多种教学方法,并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再现科学发现过程,并进行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生物教案 篇10

教材分析:

本课是小学科学(青岛版)教材五年级下册中的一课。是以学生玩葱叶的典型生活经验为切入点,通过构建模型,搜集有关仿升学的信息资料,使学生了解什么是仿生,怎样进行仿生;知道人们能在生物的启示下进行发明创造。本课的教学活动就是按照“让学生经历仿生过程——了解人们的仿生成果——观察生物的性能,进行仿生设计、发明创造”的思路设计的。

教学目标:

1、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能制作简易科学模型;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愿意合作与交流;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3、了解仿生过程,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是仿生,尝试仿生设计,了解人们在生物的启示下进行的发明创造。

活动准备:

葱叶(新鲜、较硬的)、钩码,剪刀,细绳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鲁班发明锯的故事》:师:鲁班是在一个叶片的启示下发明了锯。自然界中许许多多的生物都有着超群的本领,带给人类很多启示,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生物的启示”一课。

板书课题:生物的启示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把学生的好奇心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急于想知道大自然中形态万千的生物到底给了人类的发明创造哪些启示,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欲望。]

二、葱叶的启示。

(一)研究葱叶的.性能

1、师:这节课,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一种生物:大葱。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葱叶,你有什么发现或想提出什么问题?

2、师生交流。提示学生,可以剪开看一看。

4、学生进一步观察探究。

5、搭建葱桥小实验:课件出示要求:

1、比一比筒形葱叶和条形葱叶谁的承重能力强。

2、葱叶两端的“小桥墩”距离保持不变,建议在10厘米左右。

3、由于筒形葱叶易滚动,可以在下面挂钩码。

4、建议使用葱叶的根部。

简单讲述实验器材的使用及实验过程。(用三角支架当作小桥墩,葱叶为桥面)

6、学生实验。

7、学生汇报,得出结论:筒形的葱叶比剪开的条形承受压力大,承重能力强。这就是葱叶筒形结构的性能。

(二)做葱叶模型,并检测性能

1、师:葱叶的筒形结构具有承受压力大,承重能力强的性能,那其他材料这种结构的物品,是否也具有这种性能呢?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模型来检测一下。

2、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来做葱叶模型呢?

学生交流。(用纸)

4、课件出示:温馨小提示:

1、纸筒只卷一圈,用双面胶粘贴。

2、另一张纸不折叠。

3、两端“小桥墩”距离保持不变。

4、检测纸筒的性能。

5、学生制作葱叶模型,并且检测。

6、汇报,得出结论:筒形的物品确实比条形的物品承受压力大,承重能力强。

(三)设计产品

1、我们如果把葱叶筒形的这种性能应用到生产和生活当中,你想设计什么样的产品呢?

2、学生交流。

3、师:其实,根据葱叶的性能研制的产品已经在生产和生活中有了广泛的应用。

路灯杆和建筑用的脚手架。

(四)了解仿生的过程

师:刚才我们所进行的探究活动,实际上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同时课件出示):发现生物结构(葱叶筒形)性能——根据生物结构特点建立生物模型——检测模型性能——根据检测结果研制、开发新产品。

人们根据生物的性能,研制开发新产品,这就是仿生。

三、了解人们在生物的启示下进行的仿生发明创造。

1、师:正是由于仿生学的发展,人们在生物的启示下进行仿生发明创造,已经惠及人类,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你知道有哪些产品是受的生物的启示而发明的?

2、学生交流搜集到的资料。

结合学生交流,课件出示相关图片:雷达,飞机,薄壳建筑,筒形叶桥,电子蛙眼雷达,蝇眼照相机等。

3、师:我们人类在生物的启示下已经发明了很多物品,在今后还会有更多的发明不断出现。因为任何一门科学的发展都是无止境的,我们已经从生物身上学到很多知识,然而大自然里还有许许多多的奥秘,等待着我们去发现。

四、尝试仿生设计

1、师:接下来,我们从各种各样的树叶上面,看能受到哪些启示呢?请同学们观察各种各样的树叶,看看有什么共同特点?这个共同特点有什么样的性能?并做好记录。

我们组的发现记录单

各种树叶的共同点:

这些共性有哪些作用:

我们的猜想和感受:

记录人:

小组成员:

2、学生分组观察,并且做好记录。

3、学生交流汇报。

(共同特点:都有叶脉,作用:运输和支撑)

1、请你根据树叶的这些特点,开动你的脑筋大胆设想,进行仿生设计。

2、学生活动,交流汇报。

五、拓展作业(课件出示)

大自然中的生物都具有各自的特性,请同学们课后仔细观察,能受到什么启示?根据观察所得,进行仿生设计,完成自己的发明创造。

生物教案 篇11

生物《种子的结构》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重点:

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以及各部分结构的作用。

观察种子结构的方法。

教学难点:

1、胚的结构。

种皮和果皮的观察

手段:以学生讨论、完成探究实验为主的教学方法

设计思想:

本课最好采取同步教学法,让学生手中有观察的实物材料,并能够亲手对材料进行处理(如剥离、挑取、染色、使用放大镜观察等)。在老师的指导下,边观察边听讲解,这样所得到的印象是深刻的。此外,像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种子,各个学校都很容易得到,刀片在任何日用品商店都可以买到,至于放大镜前面已经介绍了自制的方法,所以,这样的教学方法在绝大多数学校应该是可行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2、强调:学生所收集的并不一定都是种子,有些是植物的果实。

3、提出问题:"大家收集的种子是形态各异的,那么,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共同点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观察来解决这一问题。"

二、讲授新课:

(一)实验:观察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

1、强调实验注意事项及要求:

(形状等。

(2)其次按要求解剖种子,观察其内部结构。由于种子的个体都较小,且各部分结构都很娇嫩,所以在观察时一定要避免损伤种子的各部分结构,仔细观察。

2、由于玉米种子的胚比较小,纵切后不能对其全面的了解,所以除按照课本中的要求完成实验,还可以让学生把玉米种子的果皮和种皮剥掉,可观察完整的胚。

3、组织学生完成实验:

(1)菜豆种子结构的观察:

指导学生完成观察并对照课本44页内容及插图,认识各部分的结构及功能。

总结: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

(2)玉米种子结构的观察:

指导学生完成观察并对照课本45页内容及插图,认识各部分的结构及功能。

总结: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

(3)组织学生填写实验报告。

(二)双子叶植物的种子和单子叶植物的`种子的比较:

提出问题:"通过观察双子叶植物的种子和单子叶植物的种子,你发现二者之间有哪些异同之处?"

组织学生发言

总结:(可与学生共同通过列表进行总结)

三、总结;

出示多种植物的种子的实物或图片,让学生判断属于双子叶植物的种子还是单子叶植物的种子。

总结:判断植物的种子属于双子叶植物种子还是单子叶植物种子的依据,不是有无胚乳,而是子叶的数目。单子叶植物种子多数都有胚乳,但也有些种类的单子叶植物种子没有胚乳(如慈姑);双子叶植物的种子多数无胚乳,但有些种类的种子具有胚乳(如蓖麻)。

生物教案 篇12

[教材分析]

本节是初中《生物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观察细胞、认识细胞的基本结构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基础;通过制作临时装片,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思维。因此,本节课在本章乃至在整个初中生物教学中,都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本节教学内容较多,安排2课时。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具备一定的显微镜使用基本技能,而且初步认识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思想和一般过程,这为本节实验教学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但由于七年级学生才步入初中,刚刚涉及探究和实验,在实验能力和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训练有限,因此,本节课如何在实现训练学生的实验规范和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二者之间达成统一,将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

2、使用显微镜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

3、认识并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4、初步学会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能力目标

1、通过练习制作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进行观察以提高观察和实验能力。

2、学会画细胞结构简图以提高动手能力。

情感目标

1、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锻炼创新思维,初步具有勇于质疑和尝试改革的精神;

3、体验与人交流和合作学习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

1、制作临时装片,并利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

2、归纳植物细胞的结构,并明确各部分的.作用。

[教学难点]

成功地制作临时装片;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

[设计思路]

本节的实验教学,采用探究性学习的模式,突显实验的“探究”功能,旨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自主探究式学习,变个人独立学习为多方合作学习,进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学流程如下:

复习巩固显微镜的使用→创设情境引入实验教学→自学了解常用的玻片标本种类→教师示范制作临时装片→学生动手练习制作临时装片→显微投影展示→交流得失,体会总结制作技巧→评价→再制作→讨论总结植物细胞的一般结构及功能→课堂总结→布置作业→整理仪器

第1课时:探究临时装片制作的基本方法,初步认识植物细胞。

第2课时:观察多种植物细胞,绘制细胞简图,探究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i、复习巩固

ii、教学引入

iii、实验教学

1、介绍玻片标本

2、实验目的要求

3、演示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

4、制作临时装片标本

5、实验反馈,

表达交流

6、观察植物细胞

7、认识植物细胞的一般结构及功能

iv、课堂总结

vi、布置作业

vii、仪器整理

引导学生动手

创设情境: 树叶,头发直接放到显微镜下,能看到细胞吗?大家不妨试试。

简介:装片、切片、涂片。

说明本节实验的目的和要求,鼓励探究和合作。

启发学生观察,要求学生思考每个步骤的作用,并用一个字加以归纳。

老师巡视,引导、帮助,重点发现同学中的创新点,给予鼓励,并提供指导性意见。

同学们的临时装片;引导同学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分析;并作辩证评价。

启发学生用一个字归纳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中的每个步骤。

指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所观察到的细胞;

指导学生自学教材植物细胞的结构

倾听学生自我总结。

布置课后和下节课的课前任务。

学生操作,复习

得出结论:观察的材料要薄而透明。要先制成玻片标本。

自学、观察了解不同玻片标本的差异。

学生倾听,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

观察思考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针对老师演示展开讨论,对各个步骤的作用及操作方法提出问题。

小组合作进行制作临时装片标本

表达交流实验的结果,并分析其原因。

用一个字归纳每一步骤:

擦→滴→取→展→盖→染→吸

反馈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观察结果,描述细胞形态;

自学教材植物细胞的结构,对照所观察的细胞进行结构辨认

明确玻片标本制作的基本步骤。总结植物细胞的一般结构及功能。

明确课后和下节课的课前任务。

整理实验仪器,组长检查。

复习巩固显微镜的使用。

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培养自学能力

培养观察、能力。引导质疑。

体验探究过程。鼓励创新思维。

展示并达成正确认识。

培养归纳能力

培养观察能力

培养自学能力

进一步巩固知识。

激发继续探究的热情,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板书设计:

第二节 观察植物细胞

一、玻片标本

切片、涂片、装片

二、实验:观察植物细胞

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步骤: 擦 滴 取 盖 染 吸

三、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细胞壁——保护和支持细胞;

板书设计:

第二节 观察植物细胞

一、玻片标本

切片、涂片、装片

二、实验:观察植物细胞

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步骤: 擦 滴 取 盖 染 吸

三、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细胞壁——保护和支持细胞;

细胞膜——保护并控制物质进出;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细胞质——缓缓流动,可以加速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

液 泡——内含细胞液

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

教学反思:

本节课较好地贯彻了新课程理念,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前培训保证了各组成员能在小组内互帮互促,较好地完成实验要求,通过合作小组的评价,有力地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合作小组的学习效率,部分学生显微镜的操作能力有待进一步的训练、提高,多媒体的应用提高了教学的直观性和教学效率。但是内容较多,有的同学对临时装片的制作还存在一些错误的做法,这些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加以训练。

生物教案 篇13

教材分析:

本课是小学科学(青岛版)教材五年级下册中的一课。本课是一节以实验和交流为主的探究课。本课以学生观察葱叶的探究活动为切入点发现生物的性能——建立模型——模型检验——开发产品,使学生经历和感受仿生产品的研制过程,了解什么是仿生,怎样进行仿生,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的情感,激发向生物寻求启示的兴趣;通过互动交流有关仿生学的信息资料,知道人们在生物的启示下进行的发明创造,了解人们仿生的成果;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进行仿生设计、发明创造,将学生的探究引向深入,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的情感和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教学目标:

1、搜集整理信息资料;制作简易的科学模型。

2、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愿意交流与合作。

3、通过本课的探究,了解仿生过程,使学生认识什么是仿生,尝试仿生设计,了解人们在生物的启示下进行的发明创造。

活动准备:

葱叶(新鲜、较硬的)、钩码、A,剪刀,细绳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

2、师:为了把它带来我在盒子里塞上了棉花,谁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到底谁说得对呢?谁想来试一试。

4、师: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从生物中得到的启示。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玩葱叶,找发现

1、引导

师:我还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样东西,看看是什么?

师:这可是吹不弯的葱叶?你们信不信,谁想来吹一吹试试?

师:虽然我给大家的这两件东西很常见,但是它们却蕴含着许多的奥秘。所以我把它们送给大家,就是要让大家从中获得更多的科学道理。

2、分组探究

师:下面请每个组的小组长来领物品,小组合作观察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葱叶吹不弯呢?

学生观察教师巡视。

3、汇报交流:

谁来说说你们的发现?

师:刚才同学们说了鸡蛋,那葱叶有什么特点?

师:我们可以叫它筒形,你认为葱叶是筒形的,所以不容易弯曲。

师:如果破坏了它这种筒形结构葱叶会不会弯曲呢?你来试一试。

师:我们把葱叶剪开,就破坏了这样一种筒形的结构,所以葱叶就弯曲了。

活动二:建立模型、检验模

1、设计方案:

师:刚才我们通过观察蛋壳和葱叶发现了,拱形的材料它能承受很大的力量,筒形的材料它不容易弯曲。

师:是不是同一种材料制成拱形就能承受很大的力量,制成筒形就不容易弯曲呢,你们想研究吗?

师:在每个组的桌子上我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材料,利用这些材料你们想怎样研究呢,先在小组里讨论出你们的实验方案。

2、学生讨论,教师巡视。

3、汇报:

师:讨论好了吗,在讨论过程中有没有困难呢?

师:我在和大家交流的过程中,发现了同学们都是设计了对比实验,那我想问问你们在做对比实验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师:我还想提醒同学们在做对比实验的时候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的条件都要相同,下面各小组开始实验,在实验的同时填好实验记录表。

4、学生实验

5、汇报板书:

师:同学们实验到这,哪个组先来汇报。同学们可要认真听如果你有其他的意见可以补充,如果你有不同意见可以反驳。

小结:通过实验同学们都发现了与平面材料相比,筒形材料不容易弯曲。

活动三:开发产品:

师:在日常生中人们可以利用这些特性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同学们看这是一张白纸,谁能运用我们今天的研究结果,想办法让它竖起来?(你是怎么想的?)

师:生活中还有很多产品也是利用这种特性开发出来的,你都知道有什么?先在小组里交流交流。

师: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也是筒形的?(电线杆、钢管、笔杆)

师:电线杆和钢管做成筒形的有什么好处?(不易弯曲,节省材料,便于运输)

师:(课件出示一组筒形物体图片)同学们看,这种建筑是一种“薄壳建筑”,它的表面虽然很薄,但是却能承受很大的压力。

回顾总结:

师:同学们看这些产品的发明都是受到了生物的启示,那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产品在开发过程中都经历了怎样的一个过程呢?

师:我们先是通过观察发现了生物的一些特性,然后又建立了模型对这些特性进行验证,并且根据验证的结果开发了一些产品,这样一个过程就是仿生。

课件出示:发现特性——建立模型——模型检验——开发产品。

三、深化认识

活动一:集体交流

师:其实仿生的例子有很多,如果你知道人们在这种生物种的启示下发明了什么就赶快举手。(交流)

相机出示:鸟与飞机、草与锯子的发明,引出仿生学。

总结:同学们发现了没有在刚才的实例中,有的是模仿生物的形状发明的,像飞机、船;有的是模仿生物的性能发明的像雷达。

活动二:学生交流

除了这些例子还知道哪些东西也是受到了生物的启示发明的?先在小组里讨论一下,然后交流。

四、创新活动

1、师:我这有一些资料,同学们看看你对哪个感兴趣,根据他们的特性进行一次仿生创新设计大赛,大家说好吗?

把自己的设想写或者画在表格里。

2、评比展示。

五、课后拓展

出示两个问题供学生课下选择调查或分组设计小新产品。

生物教案 篇14


第1篇: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说课稿

给你一篇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说课稿的写作范例,你可以参考它的格式与写法,进行适当修改。

一、说教材

1、地位、作用

浙科版教材必修模块展现了从微观到宏观的不同层次的生命系统——细胞、个体、群体、生态系统等,本模块主要揭示生物在种族繁衍、生命延续过程中,生物的遗传变异规律,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这一节以第四章《生物的变异》为基础,从宏现上对生物界的进化作一个广度上学习,并且为第六章中人类遗传病的学习设下伏笔,是为形成正确的生物进化观,建立协调统一的唯物辩证观提供了素材。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中课程目标,教材内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解释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等概念,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举例说明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2)能力目标:运用数学方法讨论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通过观察图片和阅读教材,发展学生分析资料、交流信息的能力,增强对所学知识的表述及应用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以达尔文自然选择为中心的现代生物进化论,对学生进行进化、适应的生命科学观点教育,同时渗透生命物质不断变化发展,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教育。

3、说重点

①种群、物种、基因频率、隔离等概念,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作用。学生在初中仅接触过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对生物界完整的进化进程欠缺系统性的理解,再加上学说本身理论性强,要求学生理解并用理论解释现象存在一定的难度。

②种群的基因频率。基因频率是在掌握了基因库的基础上从数学的范畴角度对基因作分析和归纳,从而使生物界的进化具体内容(表现)上升到理论实质的高度。即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可以说,能否正确理解基因频率,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生物进化论的实质性理解。

4、说难点

基因频率:基因频率是人们对基因库中的基因所做的一种统计和分析。由于基因库本身较为抽象,学生不易接受,因此增加了对基因频率学习的难度。

5、说突破重难点的关键

比较法,列举典型事例法,边讲边练法。

通过这些方法让学生积极思考,并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来突破重点和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1、说学情

经过前面遗传学与自然选择学说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形成进化论的观点,知道了环境对生物进化的作用,同时对于高二的学生来说,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探究方法。因此本节课将采用以启发式教学为主,与探究、讨论、讲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将进一步运用科学学习方法如:阅读、思考、分析、讨论、探究等,来开展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主体活动,根据自身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发展自身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自身的获取信息素养。

2、说教法

根据教材知识及学生实际情况,本节课主要以启发式教学为主,适当地加以讲授,并与学生归纳、探究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

3、说学法

为启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掌握知识发展思维的同时,着重让学生深入理解,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生物进化观。在学法指导上我采用知识迁移法,逻辑推理分析方法等。

三、说教学过程

1、通过上节课内容以问题探讨的方式导入教学2、具体举例帮助学生理解。

3、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4、巩固与练习。

本节课的引入,可以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中的某些观点,与现代遗传学所揭示的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之间引发的问题冲突开始,通过问题探讨,使学生初步了解一种生物个体的有利变异的基因,只有在该种生物的某一群体中才能传递、扩散,这个群体就是种群。

问题1:怎样的一群生物个体可以称为种群呢?一个生物"种"或"物种"与种群有何区别呢?

通过举例如"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是一个种群","一片草地所有的蒲公英是一个种群",试着让学生去总结出构成种群的几个要素(①一定区域,②全部③同种),通过比较,使学生初步理解种群和物种的概念。

问题2:种群内部的生物之间是处以怎样的关系?

学生讨论,初步认识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并认识到提出新的概念在研究中的意义。

问题3: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的传递有什么特征?

引导学生从基因的角度思考:种群在进化过程中即传种接代中→师生共同归纳①基因传递具稳定性→引出种群基因库的概念及稳定性。②基因传递存在变异性→基因库的可发展性。使学生认识到为什么要提出并研究基因库和基因频率。使学生初步理解基因库和基因频率的概念。

通过具体种群的一对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使学生学会计算基因频率的方法。

从后代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的计算结果中,使学生发现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的变化规律。

问题4:自然界种群的基因频率能世代不变吗?为什么?

使学生能够领会到自然界的种群发生变化是必然的。

问题5:影响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因素?

突变和基因重组,使学生了解自然选择作用,归纳突变和重组都是随机的,不定向的,因此他们只是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探究"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1、指导学生阅读桦尺蠖种群变化和抗青霉素细菌的资料,依据这些事实明确提出问题,要与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变化相联系,而不仅仅停留在适者生存的层面上。

2、做出假设。针对事实和问题,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提出假设。在这里,假设可以是:黑褐色的生活环境,不利于浅色桦尺蠖的生存,对黑色花尺蠖生存有利,这种环境的选择作用使该种群的S基因的频率越来越低,即自然选择可以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3、进行简单数学计算,加深理解。完成课本活动"用数学计算证明遗传平衡中的种群基因频率计基因型频率不发生变化"、可以将全班分成几个组,各组设定的比例不同,但计算后代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都不变,即完成总结归纳。

探究之后,教师应强调,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可以使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第一课时可到此结束)关于"隔离与物种的形成"内容的教学,可直接使用教材中的引言,引出物种的概念。指出人们是如何定义物种,至于为什么如此定义物种可以不深究,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依据物种定义,举例说明并区分物种。学生理解物种的概念后,教师可以在提出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蠖,虽然基因频率发生很大的定向变化,但并没有形成新物种的原因,并通过师生套路得出,只要物种的种群之间和种群内部个体之间,没有形成生殖隔离,基因交流就不会停止,遗传组成的差异就不会拉大,新物种就难以形成。什么因素可以阻止种群间基因交流呢?由此可引出隔离的概念。

学生初步理解隔离的概念之后,可以安排学生讨论隔离的各种可能的方式,教师归纳出隔离的类型。然后组织学生阅读分析教材中的"资料分析",组织讨论"资料分析"中提出的几个问题。最后教师应强调,一般情况下,地理隔离是生殖隔离的先决条件,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属于一个物种的两个种群,就成了两个物种。

关于"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内容的教学,可以学生自学为基础,教师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师生共同归纳总结的方式推进教学过程。使学生理解共同进化的含义,无机环境的变化、无机环境的复杂化和多样化、有性生殖的出现和生态系统结构的复杂化和多样化对生物多样性形成的作用。

最后,组织学生讨论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

第2篇: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说课稿

希望你能喜欢这篇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说课稿范文。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生物学下册第四章第三节一一《输送血液的泵一一心脏》。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程序等方面,说说本 课的教学设想。

一、教材分析

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人体体内物质的运输是依靠人体循环系统来完成的。人体循环系统包括血液循环系统和淋巴循环系统两部分。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三部分组成。其中心脏是推动血液在体内循环流动的动力结构,所以本节的重点是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这节内容的学习为学习血液循环奠定了知识基础。

因此,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人体心脏的位置。

2、理解人体心脏的活动规律。

3、掌握人体心脏的结构特点,以及与其相连的血管。

(二)能力目标:

(1)识图能力的培养,通过观察,识别人体心脏的外形图,解剖图和图示的方位,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2)观察能力的培养,通过指导学生观察新鲜的猪心脏,观看课件的有关内容,使学生掌握观察心脏结构的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总结心脏瓣膜与心脏内血液流动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思想教育:通过有关内容的学习,说明体育锻炼对心脏的有利影响,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心脏潜力,增强体质。

(四)教学重点分析:人体心脏结构和与其相连的血管关系复杂,它们共同构成血液流动的管道,心脏是促使血液在这个管道中流动的重要动力器官,掌握这部分知识为下一节血液循环奠定了基础。因此,心脏的结构及其相连的血管是本节课的重点。

(五)教学难点分析:血液在心脏内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即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这是由于心脏内具有瓣膜,心脏瓣膜只能朝一个方向开启,从而控制血液在心脏内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而且,心脏瓣膜的位 置及其开启,关闭与心脏内血流方向的关系是比较抽象和复杂, 是学生较难理解和掌握的。因此,为本节课的难点。那么如何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呢?

二、下面我来说说教法

1、自学导思法。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有利于学 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 主体作用。同时还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

2、直观教学法。通过观察新鲜的猪心脏,媒体动画演示, 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逐步将学生从感性的认识引导 到理性认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三、说说学法

1、指导观察新鲜的猪心脏,图片和媒体动画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

2、随着老师的设问,学生自学教材,主动思考,小组讨论,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指导学生发现并掌握知识内在的联系,总结出生物学的"统一"原理,并学会运用这种原理指导学习。

下面通过教学程序来谈谈教法、学法的具体运用。

四、教学程序

首先,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课件展示,学生观察课件内容,老师举例说明汽车开动要用发动机,抽水要用水泵,人体内血液流动也需要动力,这就是心脏。设问:那么心脏有什么样的结构和功能使它能起到动力作用呢?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引入新课。

其次,新知识传授(约35分钟)

1、学生活动:要求学生把右手放到左胸,感受自己的心脏搏动,初步了解心脏的位置。再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胸腔透视图,心脏的位置。展示人体心脏外形图,观察心脏的形态,识别人体心脏的`各个方位。

2、识别心脏的各个方位后,通过观察猪心脏的挂图结合课件,讲授心脏的结构。首先指导学生观察,比较心房壁和心室壁的厚薄。再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的人体四种基本组织,同时设问:从心脏壁的厚薄来看,心房与心室有什么不同?左心室与右心室又有什么不同?让学生讲出心脏的组成及心脏壁的厚薄。

然后结合人体心脏解剖的课件,分部观察人体心脏的四个腔,使学生明确左心房与左心室相通,右心房与右心室相通,左右两边不相通。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继续观察新鲜的猪心脏,找出与心脏相连的几条大血管。同时教师边讲边画出心脏结构简易黑板图,肯定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最后用课件展示心脏解剖图,要求学生写出心脏四腔及连通的大血管,加以 巩固。这样,由分解到综合最后形成整体概念,重点突出,使学生掌握人体心脏的结构。

3、在学生掌握心脏的结构及其相连血管知识的基础上,讲授心脏瓣膜的位置及其开启关闭与心脏内血流方向的关系,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难点,为突破难点,我准备利用多媒体手段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首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68页,通过指导阅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然后,课件展示人体心脏瓣膜纵剖放大图,指导学生观察人体心脏瓣膜的位置与开关方向;紧接着课件展示人体心脏瓣膜横剖面放大图引导学生观察心脏瓣膜的分布及组成。设问: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有什么特殊的结构?通过观察与提问使学生明白心脏中有房室瓣和动脉瓣,房室瓣位于心房与心室之间,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位于心室与动脉之间,只能朝向动脉开。

在此基础上,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心脏瓣膜控制血流方向的作用,课件展示血液在心脏内流动的动画图,显示血液在心脏内流动的方向与心脏瓣膜开闭的关系,同时设问:"同学们,从图中我们看到血液在心脏中是如何流动的?心脏瓣膜在血液流动中起什么作用?"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从而归纳出瓣膜的开闭与血液流动的关系:即心脏瓣膜能控制血液按一定的方向流动,也就是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 能倒流。这样,通过多层次,多方向的反复观察和教学,难点被逐一突破。

4、通过以上的学习,教师接着可提问:"人体心脏的功能是什么?"从而归纳出人体心脏的功能是推动血液在血管中循环流动。然后又问:"体育锻炼和适宜体力劳动对心脏有何好处?"对学生进行卫生保健的教育。

最后是课堂小结:课件展示心脏解剖放大图,结合板书设计,请学生自己归纳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板书是对教学内容的总结概括,我的板书设计见附表,这种板书设计突出重点,突出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简洁明快,体现了板书设计的程序性、概括性、指导性与艺术性。

附板书设计: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一一心脏

1、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左心房一一连通肺静脉

左心室一一连通主动脉

右心房一一连通上下腔静脉

右心室一一连通肺动脉

2、防止血液倒流的结构

房室瓣一位于心房与心室之间

动脉瓣一位于心室与动脉之间

五、教学思想

下面我简要地说明一下,这样进行教学设计的优点,以及理论依据。

1、注重生物教学的直观性原则。

充分利用模型、实物、特别是现代多媒体教学等直观手段,动与静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形象生动,突出重点,易化难点。

2、注重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原则:

教学设计中有大量的学生活动,充分给予学生表现的空间,活动的空间,思维的空间,通过启发式教学,逐步引导观察和思维,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

gz85.COM精选阅读

说木叶教案经典十四篇


今天笔者为大家准备了一篇相当出色的“说木叶教案”文章,感谢您的支持。如果您认为这篇文章有帮助,请务必与您的朋友分享。教案课件是教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位教师都对编写教案课件非常熟悉。教案是适应时代需求和教学特点的重要工具。

说木叶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3.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4.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诗的热情,使学生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唤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分析:诗歌的暗示性是一个诗歌理论问题,而学生对诗歌只有浅近的知识,也容易为文题的表面所迷惑,不能把握本文的真正用意。因此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突破认识的难点,帮助他们理解、学会暗示这一表达技巧,汲取宝贵的艺术营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请你们说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并做一个简要的分析。(意在对学过的知识进行一个轻松的回顾,让学生先进入语言的美感情境。)

我们的古诗人是敏感而有修养的,他们似乎参透了深奥的美学和心理学原理,创造了耐人触摸的精妙的诗歌语言,这语言是不可能作出所谓的科学的解答的,需要我们用心灵去解读。

诗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

同学们,就让我把这几句话作为本堂课的题记献给大家。让我们一起带着的激情和想象,走进诗歌的殿堂吧。

二、感悟木叶和树叶的区别,探究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比较木叶落叶及黄叶,进而把握木叶的艺术特征。

问1:从概念上讲,木叶就是什么?

讨论,明确:就是树叶。

问2:既然二者在概念上完全一致,为什么会给人如此不同的感觉呢?请同学们结合作者所引用的诗句来体会。

边显示文中所引诗句边引导学生思考:

引1:

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叶: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思考:这所有的诗句,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明确:枝繁叶茂,浓阴匝地

引2:

木叶:亭皋木叶下,陇首秋去飞。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落木: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思考,讨论:体会这几句诗给你的感觉。并注意由木叶到落木的发展及其关键之处。(为帮助学生体会,播放杜甫《登高》的朗诵。)

明确:萧瑟、凄凉。关键之处在于木字。

显示:木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比较: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与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讨论后明确: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予人以一种饱满感,感觉到了层层树叶的波动。而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则是一种落木千山的画面,感觉到的是空阔。

小结:这就是木字在古诗中的艺术特征。

提问:为什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木暗示了落叶呢?

明确:因为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

思考:木叶暗示的究竟是怎样的落叶呢?

体会: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木叶、落叶、黄叶带给我们的感觉是否一样?

明确: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木叶飘零中透些微黄,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落叶则饱含水份,繁密,而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的黄叶微黄但不干燥,无飘零之意。

结论:木叶暗示的是落叶的微黄与干燥,带给我们的是整个秋天的疏朗的气息。这就是木叶的艺术特征。请同学们再结合洞庭波兮木叶下的画面体会一下。

三、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把握诗歌语言的特点;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思考: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

明确: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提问:作者又是如何阐释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的呢?

明确:这种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诗歌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启示性。

讨论: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却拟题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以为如何?

明确: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就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而标题拟为说木叶,就可以把深奥的文学理论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化深奥为简单,化抽象为形象,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

四、思考同类文学现象,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师: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意味。

思考1: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如月梅柳杜鹃等。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的艺术特点。(显示《一剪梅》《相见欢》两首词及其画面)

讨论,结论:望月怀远

思考2:请根据你所熟悉的梅花诗,说说梅这个意象的特点。显示王安石的《梅花》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讨论,结论:高贵,圣洁,坚贞。

师:我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盛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但也请同学们注意一下,有时候,诗人把同一意象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感情。比如唐太宗爱桃花,写过一首咏桃诗: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装。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向口分千笑,迎风共一香。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而杜甫却说轻薄桃花逐水流,把桃花贬得一钱不值。再如毛泽东和陆游的两首《卜算子咏梅》,就境界迥异。

五、布置作业:古代诗歌中写梅的不胜枚举,所表现的感情不尽一致。除了前面列出的几首,请再找出一些,写一篇鉴赏性小论文。

六、小结:同学们,我们生长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诗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遗产,更是我们的骄傲。希望同学们在今天品味诗句的审美体验之后,能更加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读诗,学诗,爱诗,成为一个个有激情,有修养的小诗人。最后,请让我把下面这首诗献给同学们,作为今天的结束:

风雅颂是诗,古乐府是诗;

三闾大夫的狂放是诗,诗仙太白的神游是诗;

大江东去是诗,把酒临风也是诗;

诗,可以静静的坐下倾听;也可以在微雨街头温柔吟唱

爱诗,其实是在爱着,我们的生活。

探究活动

1.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

研究方法:

(1)收集有关月亮的古诗。

(2)班级交流。

(3)鉴赏研究,写成小论文。

参读作品:

曹操《短歌行》,刘禹锡《石头城》,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张九龄《望月怀远》,李白《静夜思》,杜甫《月夜忆舍弟》,孟郊《古怨别》,王安石《泊船瓜洲》等等。

2.诗歌语言的精妙在于它的暗示性,但是,暗示性也会给诗歌创作带来负面影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说:联想意义也最容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了习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书籍还是付梓杀青。后人受屈原木叶诗句的影响,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是不是一种流弊呢古代诗歌还有没有类似的常见意象呢请找出来,作专题研究。

研究方法:

(1)阅读古诗,找出一两个常见意象。

(2)作比较赏读。

(3)召开诗歌鉴赏研讨会。

参读书目:

《诗集传》《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诗集。

3.在我国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但有时候,诗人把它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比如,古代诗歌中写梅的不胜枚举,所表现的感情就不尽一致。请找出一些,试辨析并交流.

研究方法:

朗读交流、品味交流、心得交流。

参读书目:

王安石《梅花》,陆游《卜算子咏梅》,毛泽东《卜算子咏梅》,黄蘖《上堂开示颂》,卢梅坡《雪梅》,张谓《早梅》,林逋《梅花》,周邦彦《花犯》,范成大《霜天晓角》,姜夔《暗香》《疏影》,萧泰来《霜天晓角》,彭元逊《解佩环寻梅不见》,黎洪《诗话一百篇逸者之梅与志士之梅》。

说木叶教案(篇2)

一、填一填

师:名句填空:,不尽长江滚滚来。

生:无边落木萧萧下。

师:什么是“落木”?

生:就是树叶。

师:那杜甫为什么不用树叶、枯叶,而用落木?

(生众说纷云)

师:这个问题我们还是请教专家给我们解答吧。(板书课题)

二、读一读

师:大家先用5分钟的时间快速浏览全文

(生愕然、阅读)

师:来得及吗?

生:来不及。

师:为什么呢?

生1:文章太难。

师:难在哪?

生2:古诗词引用太多。

师:所以就有恐惧感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我们别的先放一放。第一步就来看这些诗句。请大家找出文中所有的诗句,划出来并比较一下,你最认可哪一句、为什么?

(生边读边划、然后讨论)

三、议一议:

师;谁先说说?

生3:我最喜欢杜甫的那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师:讲讲你的理由。

生3:这句诗对仗工整、意境悠远。诗人站在江边,听树叶萧然飘飘、看长江波涛滚滚,不由得感慨万千。

师:你估计他感慨什么呢?

生:时光流逝、自己岁月蹉跎一事无成,非常悲凉。

师:精彩!掌声鼓励!(掌声)

师:还有谁愿意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成果?

生4:我,我认为“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一句写的好。诗人没有写秋叶的飘零,却让人感受到秋天的凉意。秋风瑟瑟,树叶象海水一阵一阵荡漾着悲凉。

师:又是一首抒情诗!(学生自发鼓掌)

四、比一比:

师:19句都很精彩,但我们不应忘记我们的主题——为什么古人多说“木叶”,而很少用“树叶”入诗?

师:(投影表格)请大家再次阅读课文,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完成表格。

(生阅读课文、填写表格)

师:大家基本上都填好了,大同小异,同桌间再相互交流一下。

(学生完成后,投影交流)

五、找一找:

师:这么一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木叶”较“树叶”有两个艺术特征,请大家在文章中找出来。

生5:木叶,本身就含有落叶的因素。

师:这是其一,还有一个呢?

生5:木,不但让人想起树干,还能让人想到木的颜色。

师;这两个艺术特征,我们不妨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概括一下,3个字。

生(一番寻找、发现):暗示性。

师:我们大家一起把眼睛闭起来,想象一下“木叶”给我们的暗示,(轻念)班白的树干、枯黄欲落的树叶、冷风中瑟瑟飘零……

六、连一连:

师:这是一篇文化随笔,给我们谈了一点文艺理论,我们一起来念一下,文章第5节前3句。

(生念课文)

师:诗歌语言有暗示性,其实不少东西具有一定的暗示性。比如:红色代表热情……

生6:绿色代表生命。

师:好,大家随便说说。

生7:鸽子代表和平。

生8:白色代表纯洁。

……

师:很好,还有几天就是母亲节了,我在网上找了几种花,你们会选哪种送给最亲爱的母亲呢?(投影图片:百合花、玫瑰花、康乃馨、君子兰)

生9:康乃馨

师:为什么选康乃馨?

生9:因为康乃馨表示最温馨的祝福、是送给母亲的最好礼物。

师:当然还有你的进步、你的成绩。

七、练一练:

师:在中国传统里还有许多物象,有相对稳定的暗示;但也有一些物象在不同的语境里表达的内容可能会不一样。最后请大家完成课本87页“练习2”(诗词3首“梅”意象的比较)

说木叶教案(篇3)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九歌》)

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至于王褒《渡河北》的名句:“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则其所受的影响更是显然了。在这里我们乃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其实“树”倒是常见的,例如屈原在《橘颂》里就说:“后皇嘉树,橘徕服兮。”而淮南小山的《招隐士》里又说:“桂树丛生兮山之幽。”无名氏古诗里也说:“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可是为什么单单“树叶”就不常见了呢?一般的情况,大概遇见“树叶”的时候就都简称之为“叶”,例如说:“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萧纲《折杨柳》)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陶渊明《拟古》)

这当然还可以说是由于诗人们文字洗炼的缘故,可是这样的解释是并不解决问题的,因为一遇见“木叶”的时候,情况就显然不同起来;诗人们似乎都不再考虑文字洗炼的问题,而是尽量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例如:“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柳恽《捣衣诗》)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沈佺期《古意》)

可见洗炼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那么“树叶”为什么从来就无人过问呢?至少从来就没有产生过精彩的诗句。而事实又正是这样的,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而在诗歌的语言中,乃又不仅限于“木叶”一词而已。例如杜甫有名的《登高》诗中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大家熟悉的名句,而这里的“落木”无疑的正是从屈原《九歌》中的“木叶”发展来的。按“落木萧萧下”的意思当然是说树叶萧萧而下,照我们平常的想法,那么“叶”字似乎就不应该省掉,例如我们无妨这么说:“无边落叶萧萧下”,岂不更为明白吗?然而天才的杜甫却宁愿省掉“木叶”之“叶”而不肯放弃“木叶”之“木”,这道理究竟是为什么呢?事实上,杜甫之前,庾信在《哀江南赋》里已经说过:“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这里我们乃可以看到“落木”一词确乎并非偶然了。古代诗人们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使得中国诗歌语言如此丰富多彩,这不过是其中的小小一例而已。

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其与“树叶”或“落叶”的不同,也正在此。“树叶”可以不用多说,在古诗中很少见人用它;就是“落叶”,虽然常见,也不过是一般的形象。原来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而诗歌语言之不能单凭借概念,也就由此可见。从概念上说,“木叶”就是“树叶”,原没有什么可以辩论之处;可是到了诗歌的形象思维之中,后者则无人过问,前者则不断发展;像“无边落木萧萧下”这样大胆的发挥创造性,难道不怕死心眼的人会误以为是木头自天而降吗?而我们的诗人杜甫,却宁可冒这危险,创造出那千古流传形象鲜明的诗句;这冒险,这形象,其实又都在这一个“木”字上,然则这一字的来历岂不大可思索吗?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先来分析一下“木”字。

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随处都用的,要是那样,就成了“万应锭”了。而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无论谢庄、陆厥、柳恽、王褒、沈佺期、杜甫、黄庭坚,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这就不是偶然的了。例如吴均的《答柳恽》说:“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用“高树”是不是可以呢?当然也可以;曹植的《野田黄雀行》就说:“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这也是千古名句,可是这里的“高树多悲风”却并没有落叶的形象,而“寒风扫高木”则显然是落叶的景况了。前者正要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而后者却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所谓“扫高木”

者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

(周邦彦《满庭芳》)

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

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它不同于:“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曹植《美女篇》)

中的落叶,因为那是春夏更替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也不同于:“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中的黄叶,因为那黄叶还是静静地长满在一树上,在那蒙蒙的雨中,它虽然是具有“木叶”微黄的颜色,却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因此也就缺少那飘零之意;而且它的黄色由于雨的湿润,也显然是变得太黄了。“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至于“落木”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日暮风吹,叶落依枝。”

(吴均《青溪小姑歌》)

恰足以说明这“叶”的缠绵的一面。然则“木叶”与“落木”又还有着一定的距离,它乃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这却又正是那《九歌》中湘夫人的性格形象。

“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说“木叶”》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3.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4.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诗的.热情,使学生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唤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分析:诗歌的暗示性是一个诗歌理论问题,而学生对诗歌只有浅近的知识,也容易为文题的表面所迷惑,不能把握本文的真正用意。因此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突破认识的难点,帮助他们理解、学会暗示这一表达技巧,汲取宝贵的艺术营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请你们说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并做一个简要的分析。(意在对学过的知识进行一个轻松的回顾,让学生先进入语言的美感情境。)

我们的古诗人是“敏感而有修养的”,他们似乎参透了深奥的美学和心理学原理,创造了耐人“触摸”的精妙的诗歌语言,这语言是不可能作出所谓的科学的解答的,需要我们用心灵去解读。

“诗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

同学们,就让我把这几句话作为本堂课的“题记”献给大家。让我们一起带着的激情和想象,走进诗歌的殿堂吧。

二、感悟“木叶”和“树叶”的区别,探究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比较“木叶”“落叶”及“黄叶”,进而把握“木叶”的艺术特征。

问1:从概念上讲,“木叶”就是什么?

讨论,明确:就是“树叶”。

问2:既然二者在概念上完全一致,为什么会给人如此不同的感觉呢?请同学们结合作者所引用的诗句来体会。

边显示文中所引诗句边引导学生思考:

引1:

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叶: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思考:这所有的诗句,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明确:枝繁叶茂,浓阴匝地

引2:

木叶:亭皋木叶下,陇首秋去飞。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落木: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思考,讨论:体会这几句诗给你的感觉。并注意由“木叶”到“落木”的发展及其关键之处。(为帮助学生体会,播放杜甫《登高》的朗诵。)

明确:萧瑟、凄凉。关键之处在于“木”字。

显示:木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比较:“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与“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讨论后明确:“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予人以一种饱满感,感觉到了层层树叶的波动。而“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则是一种落木千山的画面,感觉到的是“空阔”。

小结:这就是“木”字在古诗中的艺术特征。

提问:为什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木”暗示了“落叶”呢?

明确:因为“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

思考:“木叶”暗示的究竟是怎样的“落叶”呢?

体会:“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木叶”、“落叶”、“黄叶”带给我们的感觉是否一样?

明确:“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木叶”飘零中透些微黄,“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落叶”则饱含水份,繁密,而“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的“黄叶”微黄但不干燥,无飘零之意。

结论:“木叶”暗示的是“落叶的微黄与干燥”,带给我们的是“整个秋天的疏朗的气息”。这就是“木叶”的艺术特征。请同学们再结合“洞庭波兮木叶下”的画面体会一下。

三、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把握诗歌语言的特点;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思考: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

明确: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提问:作者又是如何阐释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的呢?

明确:这种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诗歌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启示性。

讨论: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却拟题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以为如何?

明确: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就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而标题拟为“说‘木叶’”,就可以把深奥的文学理论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化深奥为简单,化抽象为形象,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

四、思考同类文学现象,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师: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意味。

思考1: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如“月”“梅”“柳”“杜鹃”等。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的艺术特点。(显示《一剪梅》《相见欢》两首词及其画面)

讨论,结论:望月怀远

思考2:请根据你所熟悉的梅花诗,说说“梅”这个意象的特点。显示王安石的《梅花》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讨论,结论:高贵,圣洁,坚贞。

师:我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盛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但也请同学们注意一下,有时候,诗人把同一意象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感情。比如唐太宗爱桃花,写过一首咏桃诗:“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装。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向口分千笑,迎风共一香。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而杜甫却说“轻薄桃花逐水流”,把桃花贬得一钱不值。再如毛泽东和陆游的两首《卜算子·咏梅》,就境界迥异。

五、布置作业:古代诗歌中写“梅”的不胜枚举,所表现的感情不尽一致。除了前面列出的几首,请再找出一些,写一篇鉴赏性小论文。

六、小结:同学们,我们生长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诗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遗产,更是我们的骄傲。希望同学们在今天品味诗句的审美体验之后,能更加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读诗,学诗,爱诗,成为一个个有激情,有修养的小诗人。最后,请让我把下面这首诗献给同学们,作为今天的结束:

风雅颂是诗,古乐府是诗;

三闾大夫的狂放是诗,诗仙太白的神游是诗;

大江东去是诗,把酒临风也是诗;

诗,可以静静的坐下倾听;也可以在微雨街头温柔吟唱……

爱诗,其实是在爱着,我们的生活。

探究活动

1.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

研究方法:

(1)收集有关“月亮”的古诗。

(2)班级交流。

(3)鉴赏研究,写成小论文。

参读作品:

曹操《短歌行》,刘禹锡《石头城》,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张九龄《望月怀远》,李白《静夜思》,杜甫《月夜忆舍弟》,孟郊《古怨别》,王安石《泊船瓜洲》等等。

2.诗歌语言的精妙在于它的暗示性,但是,暗示性也会给诗歌创作带来负面影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说:“联想意义也最容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了习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一人走过,人人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书籍还是‘付梓”杀青’。”后人受屈原“木叶”诗句的影响,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是不是一种“流弊”呢?古代诗歌还有没有类似的常见意象呢?请找出来,作专题研究。

研究方法:

(1)阅读古诗,找出一两个常见意象。

(2)作比较赏读。

(3)召开诗歌鉴赏研讨会。

参读书目:

《诗集传》《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诗集。

3.在我国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但有时候,诗人把它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比如,古代诗歌中写“梅”的不胜枚举,所表现的感情就不尽一致。请找出一些,试辨析并交流.

研究方法:

朗读交流、品味交流、心得交流。

参读书目:

王安石《梅花》,陆游《卜算子·咏梅》,毛泽东《卜算子·咏梅》,黄蘖《上堂开示颂》,卢梅坡《雪梅》,张谓《早梅》,林逋《梅花》,周邦彦《花犯》,范成大《霜天晓角》,姜夔《暗香》《疏影》,萧泰来《霜天晓角》,彭元逊《解佩环·寻梅不见》,黎洪《诗话一百篇·逸者之梅与志士之梅》。

摘自《中学语文教学通讯》20xx年7月

《说“木叶”》教学反思

《说木叶》作为一篇自读课文,内容比较单纯集中,围绕古诗中的意象木叶深入到木的艺术特征谈诗歌的精微之处的表达效果,由此看出本文思路比较清晰,因此本文的教学重点就定为引导学生通过品味作者引用的诗文准确体察语文的微妙之处,于细微处见精神,含英咀华,来解读诗歌的内涵和抒情意蕴,真正感受诗歌语言的精粹。

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二就是淡化教材,引入课外同类文学现象,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只把教材作为一个例子。

教学重点之三是利用文章中的“树叶、绿叶、落叶、木叶”等资源,有效解析诗歌语言中的暗示作用,即:诗歌中意象的传统象征意义。这样,就将一篇现代自读课文和古代诗歌有了密切的联系,有助于教师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也有助于学生将本文所学与传统的诗歌意象结合在一起,更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扩散。

学生学过篇诗歌,但只是对词句的分析和对情感的理解,并没有深层挖掘诗句的表达技巧,对语言的微妙处也没有敏感的体察,而这正是古诗词含蓄蕴藉之处,正是古诗词魅力所在,本课以此作为教学的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学会这一表达技巧,能够有意识理解和运用它提高自己的文学素质。在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时要本文用的是归纳法,从多个诗句中“木”这一意象的共同特征归纳出诗歌语文暗示性这一特质,所以在拓展时教师要注意到这一知识点的积累和能力训练,让学生自己依据刚学过的知识概括出共性的东西,形成抽象概括的能力。情感目标是基于新教材对于学生心理的关注而确立的。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意志等心理因素,随着对学生心理学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智力因素有时显得无能为力,因为非智力因素在某种情况下占主导地位,现代教学能够兼顾二者,用非智力因素来促进智力因素,达到真正使学生健康地发展。传统语文课人文教育方面还显得薄弱,只注重语文的工具性,使语文课美感得不到充分体现。本课实现情感目标主要用诗句的优美意蕴来打动学生,重视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本课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首页就有树叶的闪动,让学生进入教学情境,能够开启学生的想象力,可能会想到枯黄叶子表达什么情意。中间部分用了《登高》这首诗的配乐朗读,声音是课件中最灵动的东西,一个优质课件必备的要素,课件没有声音,也就没有了生命。因为朗读能够渲染气氛,能够以情动人。从《登高》的朗读中感受沦落他乡年老多病杜甫仰望茫无边、萧萧而下的木叶产生的忧国伤时的无穷无尽的愁思,油然产生对杜甫这位现实主义大诗人人生遭际的同情和景仰,从而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在拓展部分,用梅、柳、松、云等图象,达到视觉上的美感,使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从而极大的激发了学生思考探究的兴趣,使学生主动探索诗歌意象所表达的情意。

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远远倒不到上课的要求,以至于在第一个重点的落实上花了将近四分之三的时间,第二个重点就草草收尾了,学生的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在讨论“落叶纷冉冉”一句时,学生就“落叶”到底是如何体现出桑女走路的姿态时,各执己见,用了较多的时间。因学生各执其理,一时间我没能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和果断的引导,从而也耽误了一些时间,导致预设的一处古诗意象分析没有进行。再加上,这节课有各省市教委的领导听课,一切学生还是在思考回答问题的时候有些拘谨,对于一些问题,不敢拿出自己的见解与大家讨论。以上这些,对于我来说,还是要在以后的备课,授课以及正确利用课堂生成资源方面做更多的努力,多方面的完善我的语文课堂,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此外,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还得到了一点启示,那就是所谓的方法指导是建立在学生有一定的阅读积累之上的。所以引导学生课外多读才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方向。

说木叶教案(篇4)

教学目的:

1.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锻炼学生提取课文关键信息的能力、总结归纳分析的能力,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诗的热情,使学生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唤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

1.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理解“木”与“树”,“树叶”与“木叶”,“落木”与“落叶”,“木叶”与“落木”的不同意味,了解其所造成的诗歌的意境差别;

2.“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的理解

教学难点:

1.把握文章的写作目: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2.学会如何鉴赏诗歌,读懂诗歌中的暗示性语言

教学方法:

朗读法、探究法、分析与归纳等方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

幻灯片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简单介绍作者

2.从一些诗句入手引入课文

(二)讲授新课(30分钟)

1.请学生在下面默读课文,理清每段的主要内容并划分段落(1)第一段的重点在哪里?主要讲述的是什么?

(2)第二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第二段主要针对的对象有哪几个?

(3)第三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第三段的主要对象又有哪些?

(4)第四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第四段开始探究上文中提出的问题,作者在这里是怎么回答的呢?

(5)第五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6)第六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7)第七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对课文划分段落:

第一部分(1~3段)

第二部分(4~6段)

第三部分(7段)

2.老师带领学生齐读课文,再次体会,然后对文中的重难点问题进行分析:

(1)作者分析“木叶”这—艺术性形象,到底有什么意义?

(2)“木”的两个艺术特征是什么?

(3)为什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木”暗示了“落叶”呢?

(4)“木”与“树”的意味有什么异同?

(5)树叶和木叶的意味有何不同?

(6)木叶和落叶的不同?

(7)“落叶”与“落木”、“落木”与“木叶”的意味有何不同?

(三)归纳小结

(1)“树叶”与“木叶”、“落叶”与“落木”的区别有哪些?意象颜色触觉意味树叶褐绿色密密层层浓阴繁密充实木叶微黄干燥不湿润疏朗飘零之意落叶繁密绿色饱含水分春与夏之交。

落木: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2)作者在论述时,引用了大量的诗句。诗句引用的作用是什么?

(3)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

(四)作业安排(1分钟)

1查阅资料总结

我国古代诗歌中常用的一些意象及其代表的意义,体会诗句中不同意象所带来的不同意境。

2板书设计:

说“木叶”

第一部分(1~3段)“木叶”成为诗人钟爱的一个形象

第二部分(4~6段)说明“木”的两个艺术特征即

第三部分(7段)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和艺术形象上的异同

“木”的两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有颜色的暗示性

意象颜色触觉意味树叶褐绿色密密层层浓阴繁密充实木叶微黄干燥不湿润疏朗、飘零之意落叶繁密绿色饱含水分春与夏之交。

落木: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说木叶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3、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4、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诗的热情,使学生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唤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分析:诗歌的暗示性是一个诗歌理论问题,而学生对诗歌只有浅近的知识,也容易为文题的表面所迷惑,不能把握本文的真正用意。因此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突破认识的难点,帮助他们理解、学会暗示这一表达技巧,汲取宝贵的艺术营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请你们说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并做一个简要的分析。(意在对学过的知识进行一个轻松的回顾,让学生先进入语言的美感情境。)

我们的古诗人是敏感而有修养的,他们似乎参透了深奥的美学和心理学原理,创造了耐人触摸的精妙的诗歌语言,这语言是不可能作出所谓的科学的解答的,需要我们用心灵去解读。

诗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

同学们,就让我把这几句话作为本堂课的题记献给大家。让我们一起带着的激情和想象,走进诗歌的殿堂吧。

二、感悟木叶和树叶的区别,探究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比较木叶落叶及黄叶,进而把握木叶的艺术特征。

问1:从概念上讲,木叶就是什么?

讨论,明确:就是树叶。

问2:既然二者在概念上完全一致,为什么会给人如此不同的感觉呢?请同学们结合作者所引用的诗句来体会。

边显示文中所引诗句边引导学生思考:

引1:

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叶: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思考:这所有的诗句,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明确:枝繁叶茂,浓阴匝地

引2:

木叶:亭皋木叶下,陇首秋去飞。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落木: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思考,讨论:体会这几句诗给你的感觉。并注意由木叶到落木的发展及其关键之处。(为帮助学生体会,播放杜甫《登高》的朗诵。)

明确:萧瑟、凄凉。关键之处在于木字。

显示:木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比较: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与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讨论后明确: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予人以一种饱满感,感觉到了层层树叶的波动。而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则是一种落木千山的画面,感觉到的是空阔。

小结:这就是木字在古诗中的艺术特征。

提问:为什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木暗示了落叶呢?

明确:因为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

思考:木叶暗示的究竟是怎样的落叶呢?

体会: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木叶、落叶、黄叶带给我们的感觉是否一样?

明确: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木叶飘零中透些微黄,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落叶则饱含水份,繁密,而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的黄叶微黄但不干燥,无飘零之意。

结论:木叶暗示的是落叶的微黄与干燥,带给我们的是整个秋天的疏朗的气息。这就是木叶的艺术特征。请同学们再结合洞庭波兮木叶下的画面体会一下。

三、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把握诗歌语言的特点;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思考: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

明确: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提问:作者又是如何阐释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的呢?

明确:这种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诗歌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启示性。

讨论: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却拟题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以为如何?

明确: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就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而标题拟为说‘木叶’,就可以把深奥的文学理论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化深奥为简单,化抽象为形象,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

四、思考同类文学现象,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师: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意味。

思考1: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如月梅柳杜鹃等。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的艺术特点。(显示《一剪梅》《相见欢》两首词及其画面)

讨论,结论:望月怀远

思考2:请根据你所熟悉的梅花诗,说说梅这个意象的特点。显示王安石的《梅花》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讨论,结论:高贵,圣洁,坚贞。

师:我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盛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但也请同学们注意一下,有时候,诗人把同一意象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感情。比如唐太宗爱桃花,写过一首咏桃诗: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装。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向口分千笑,迎风共一香。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而杜甫却说轻薄桃花逐水流,把桃花贬得一钱不值。再如毛泽东和陆游的两首《卜算子咏梅》,就境界迥异。

五、布置作业:古代诗歌中写梅的不胜枚举,所表现的感情不尽一致。除了前面列出的几首,请再找出一些,写一篇鉴赏性小论文。

六、小结:同学们,我们生长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诗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遗产,更是我们的骄傲。希望同学们在今天品味诗句的审美体验之后,能更加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读诗,学诗,爱诗,成为一个个有激情,有修养的小诗人。最后,请让我把下面这首诗献给同学们,作为今天的结束:

风雅颂是诗,古乐府是诗;

三闾大夫的狂放是诗,诗仙太白的神游是诗;

大江东去是诗,把酒临风也是诗;

诗,可以静静的坐下倾听;也可以在微雨街头温柔吟唱

爱诗,其实是在爱着,我们的生活。

探究活动

1、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

研究方法:

(1)收集有关月亮的古诗。

(2)班级交流。

(3)鉴赏研究,写成小论文。

参读作品:

曹操《短歌行》,刘禹锡《石头城》,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张九龄《望月怀远》,李白《静夜思》,杜甫《月夜忆舍弟》,孟郊《古怨别》,王安石《泊船瓜洲》等等。

2、诗歌语言的精妙在于它的暗示性,但是,暗示性也会给诗歌创作带来负面影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说:联想意义也最容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了习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书籍还是‘付梓杀青’。后人受屈原木叶诗句的影响,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是不是一种流弊呢?古代诗歌还有没有类似的常见意象呢?请找出来,作专题研究。

研究方法:

(1)阅读古诗,找出一两个常见意象。

(2)作比较赏读。

(3)召开诗歌鉴赏研讨会。

参读书目:

《诗集传》《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诗集。

3、在我国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但有时候,诗人把它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比如,古代诗歌中写梅的不胜枚举,所表现的感情就不尽一致。请找出一些,试辨析并交流、

研究方法:

朗读交流、品味交流、心得交流。

参读书目:

王安石《梅花》,陆游《卜算子咏梅》,毛泽东《卜算子咏梅》,黄蘖《上堂开示颂》,卢梅坡《雪梅》,张谓《早梅》,林逋《梅花》,周邦彦《花犯》,范成大《霜天晓角》,姜夔《暗香》《疏影》,萧泰来《霜天晓角》,彭元逊《解佩环寻梅不见》,黎洪《诗话一百篇逸者之梅与志士之梅》。

第四节说“一”不“二”──避免歧义

一、本节学习重点

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了解如何辨析和分化语句歧义,从而在语言表达中避免引起交际障碍。学习重点是了解语句歧义的产生原因、歧义句的类型,并且学会消解语句歧义的方法。

二、课堂活动指导

先猜谜,然后认真读教科书!

2.1课本课堂活动

●今日导读

这个课堂活动主要是通过辨析歧义句的不同意义,了解造成语句歧义的原因,学会如何消解句子的歧义。

一、课堂活动步骤

(1)读标题,找歧义。教师先用板书、幻灯片或投影仪等形式把标题展示出来,可以另外再找一些新闻标题,把课堂活动中原有的有歧义的标题和找到的新闻标题混在一起,让学生们找出其中有歧义的句子。讨论一下,怎样才能既快又准地判断出句子是否有歧义。

(2)辨原因,析歧义。辨析歧义是课堂活动的一个要点。“词语多义”和“结构多样”是歧义语句产生的两个常见原因。其他产生歧义的原因,可参看本节“工具箱”的内容。

(3)施妙手,解歧义。消解语句歧义是课堂活动的另一个知识要点。可以采取归纳的方法,先让学生对如何消解语句歧义进行讨论,再进行归纳,然后讨论“修改法”和“补充法”;也可先告诉学生分化语句歧义的两种主要方法,再让学生运用这两种方法消除语句歧义。

二、相关知识补充

(1)病句和歧义。歧义也是一种有“病”的句子,但和我们上一节讲的病句有所不同。上节讲的病句是不符合语法规则和表达规范的错误的句子,而歧义的句子在语法结构和逻辑关系上都是合格的,只是比句子应该表达的意义多了一个意义。

(2)歧义的消除。新闻标题如果有歧义,就违反了新闻标题“言简意赅、一目了然、客观准确”的要求,因此必须尽力避免。但各种有歧义的句子,除了直接加以修改以外,在有上下文和对话等语境的。

说木叶教案(篇6)

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内容比较单纯集中,围绕古诗中的意象“木叶”深入到“木”的艺术特征,谈诗歌的精微之处的表达效果,由此看出本文思路比较清晰,因此本文的教学重点就定为引导学生通过品味作者引用的诗文准确体察语言的微妙之处,于细微处见精神,含英咀华,来解读诗歌的内涵和抒情意蕴,真正感受诗歌语言的精粹。

(走进课文)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二就是淡化教材,引入课外同类文学现象,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只把教材做为一个例子。

(走出课文)本课教材的淡化体现为课外的内容将要占到课时的一半。

依据教学大纲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古诗词语言暗示的表现技巧和归纳的方法,积累古诗词名句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及从相关资料中抽象出一般规律的能力

3、情感目标:借助在品味诗句时的审美体验,唤起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

学生学过多篇诗歌,但只是对词句的分析和对情感的理解,并没有深层挖掘诗句的表达技巧,对语言的微妙处也没有敏感的体察,而这正是古诗词含蓄蕴藉之处,正是古诗词魅力所在,本课以此作为教学的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学会这一表达技巧,能够有意识理解和运用它提高自己的文学素质。在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时要本文用的是归纳法,从多个诗句中“木”这一意象的共同特征归纳出诗歌具有暗示性这一特质,所以在拓展时教师要注意到这一知识点的积累和能力训练,让学生自己依据刚学过的知识概括出共性的东西,形成抽象概括的能力。情感目标是基于新教材对于学生心理的关注而确立的。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意志等心理因素,随着对学生心理学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智力因素有时显得无能为力,因为非智力因素在某种情况下占主导地位,现代教学能够兼顾二者,用非智力因素来促进智力因素,达到真正使学生健康地发展。传统语文课人文教育方面还显得薄弱,只注重语文的工具性,使语文课美感得不到充分体现。本课实现情感目标主要用诗句的优美意蕴来打动学生,重视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流程:

导语:我设计的导语是:在诸多文体中(小说散文诗歌戏剧),你最喜欢哪一种文体,为什么?师:诗歌是诸多文体中最美的一种文体。她美在哪里呢?——语言美、形式美、结构美、音律美等。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关于诗歌语言特点的文章《说“木叶”》。这个导语意在让学生先进入语言的美感情境。

第二个环节是提出问题,确定学习重点。采取布鲁纳的发现问题式,课前由学生做预习,学生可能会提出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的问题,我想先引导为宏观问题,就是:作者发现了一个文学现象,是什么。经过四个到六个学生的回答,教师加以总结。这样处理教材因为本课是自读课文,练习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因为只想通过课文让学生能够理解文学词语的暗示性。这个环节的设置想检验学生读书的高度,有的学生注意微观的句子或字词,有的注意宏观的内容、思路或手法。我想本课的学习可以从宏观入手,让学生能够高屋建瓴地来把握文章,提纲挈领,切中肯綮。

第三个环节是分析品味: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带着问题去阅读。另一种是解读课文之后进行自测。这里我设计了一道关于填补“树或木”的一组诗歌。意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有利于在45分钟内提高阅读效率。和学生一起就文中涉及的例句进行精到的理解。如第一处“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句诗写屈原看到秋风中飘零的树叶感伤自己的;“后皇嘉树,橘徕服兮”这个意象是一棵美好的树,自然而然让人想到一棵形态美好、仪态万千的树,这是屈原对自己高洁品格的暗示。这时教师尽量少数或不说,让学生自己品味出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让学生通过比较讨论分析意象,准确把握意象表达的情意,这个环节意在通过练习咬文嚼字使学生感悟诗歌语言精妙的表达效果,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鼓励学生谈自己的见解,通过讨论达到共鸣。

第四个环节是课外拓展。只要一提到“木”字大家就会想到在在瑟瑟秋风中凋零的树木,引发人们的感伤情绪。以此类推,很多意象在长期的文化进程中形成了稳定的感情色彩,这时引入梅和柳两个意象。比如说梅的意象,让学生说出它代表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品质和情绪。并让学生看四首咏梅的诗歌,对梅的意象进行分析讨论。第二个意象是柳,三首诗,每个组任选一首。让学生任选主要考虑学生可能愿意选简单熟悉的那一首诗,这时鼓励学生知难而上,也是为了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最后布置作业。在课件中展示松、竹、月“乌(鸦)”“昏鸦”“寒鸦”“轻舟”“孤舟”“扁舟”等意象,让学生任选一个意象,课下搜集几首诗写成一篇小文章,谈这个意象的艺术特征(相同或不同)。这个环节想对本课知识进行强化,也是对本课知识的检验。最后这两个环节是在运用斯金纳的强化律,对学习行为进行及时强化。

说木叶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锻炼学生提取课文关键信息的能力、总结归纳分析的能力;

2. 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3.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4.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课文,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总结归纳

难点:1、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诗歌中的同类现象。

教学方式:朗读法、探究法、分析与归纳等方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整体感知

感悟“木叶”和“树叶”的区别,探究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比较“木叶”“落叶”及“黄叶”,进而把握“木叶”的艺术特征。

问:通过阅读文本,找找林庚先生发现了什么现象?(学生自由回答)

(一)、迅速浏览1至3段,找出作者在阅读古代诗词时发现的四个问题。

1、“木叶”是什么为什么?

2、诗词中多见“树”或“叶”而很少见“树叶”?

3、为什么诗歌中多见“木叶”而不见“树叶”?

4、为何“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又不用“木叶”而用“落木”?

☆先看第2个问题,结合诗句分析。用文中所引诗句引导学生思考:

树: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叶: 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思考:这些诗句中,出现“树”或“叶”的句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请选择四字短语来概括。

☆再看第3个问题。

问1:从概念上讲,“木叶”是什么?

讨论,明确:就是“树叶”。从概念上说,“木”与“树”的意思几乎相同。“树叶”在古典诗歌中都简化为“叶”。

问2:“木叶”和“树叶”给我们的感觉是不是一样的?(根据在第5段)

明确:不一样。木叶:疏朗。树叶:繁密浓荫。

问3:既然二者在概念上完全一致,那么,是什么给人如此不同的感觉呢?请同学们结合作者所引用的诗句来体会。

引2:

木叶: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去飞。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落木: 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思考,讨论:“木叶”所处的季节,体会这几句诗给你的感觉。

既然“木叶”就是“落叶”,那诗人为什么不用“落叶”呢?关键之处在于“木”字。先分析“木”和“树”的区别。

(二)、齐读课文第四、五段,思考。

文中说,木,屈原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比较:“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与“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试分析“高树”与“高木”的不同。

明确:以秋风叶落之景表空旷凄凉之情,这就是“木”字在古诗中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木”就是“树”,在概念上是一致的。但在意味上,“木”一般是在秋风叶落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而“树”则要借助树叶的多来表达饱满的感情。

这就说明了“木”和“树”在艺术形象领域是不同的,可谓一字千里。古代诗人们如此钟情于“木”,是因其在表达情感和营造意境方面有独特的魅力。

(三)、自由读第六、七两段,讨论

思考:前面分析到“木叶”就是“落叶”,可又发现诗歌中有用“落叶”的,也有用“木叶”的,“木叶”与“落叶”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体会:“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木叶”、“落叶”、 “黄叶”、“落木”带给我们的感觉是否一样?(在课文中找出关键句子)。

明确:“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木叶”飘零中透些微黄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落叶”则饱含水份,繁密;“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的“黄叶”微黄但不干燥,无飘零之意,而“无边落木萧萧下”中的“落木”则代表着疏朗和空阔的意境。

那么我们现在来小结一下“木”的艺术形特征。

明确: “木”是含有落叶的因素,“木”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性。在颜色上是透着黄色,在触觉上是干燥的,感觉很干爽的,意境空阔。

三、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把握诗歌语言的特点;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思考:作者林庚既是诗人又是学者,难道写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说“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

明确: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四、延伸拓展

思考同类文学现象,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师: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丰富的意蕴往往寄诸言外。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意蕴。

思考1: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如“月”“梅”“柳”“杜鹃”“草”等。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我们来体味古诗中的“月”意象的艺术特点。

思考2:我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但也请同学们注意一下,有时候,诗人把同一意象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感情。

五、小结:

布置作业:古代诗歌中写“梅”的不胜枚举,所表现的感情不尽一致。除了前面列出的几首,请再找出一些,根据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写一篇鉴赏性小论文。

板书设计:

说“木叶”

林庚

意象 颜色 触觉 意味

树叶 褐绿色 密密层层浓阴 繁密充实

一字千里 暗示性

木叶 微黄 干燥不湿润 疏朗 飘零之意

说木叶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比较“木”与“树”,“树叶”与“木叶”、“落木”在诗歌中不同的意蕴。

2.善于根据题目,关键性的字、词、句,去理清文章的大体思路,化繁为简。

3.在诗歌鉴赏中,引导学生做一个敏感而有修养的鉴赏者。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学情分析:诗歌的暗示性是一个诗歌理论问题,而学生对诗歌只有浅近的知识,也容易为文题的表面所迷惑,不能把握本文的真正用意。因此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突破认识的难点,帮助他们理解、学会暗示这一表达技巧,汲取宝贵的艺术营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背诵杜甫《登高》,师:请想象其中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描摹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不是说漫天的木头从天而降呢?

明确:诗人登高仰望,只见无边无际的漫天落叶萧萧而下,滚滚而来的长江奔流不息。

师:这样看来,“落木”就是飘落的树叶。那杜甫为什么不用树叶、枯叶、落叶,而用落木呢?这个问题我们还是请著名学者林庚先生给我们解答吧。

二、整体感知,明确观点

Ⅰ发现问题(1-3)“木叶”为古代诗人所钟爱。

Ⅱ分析问题(4-6)分析“木”的两个艺术特征。

Ⅲ总结全文(7)艺术领域:一字之差,一字千里。

三、合作探究,品味“木”的丰富意蕴

1.多媒体显示诗句,学生体味“木”与“树”的不同,得出“木”的第一个特征。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木”比“树”显得更单纯,它仿佛本身就含有

..

一个落叶的'因素。

.....

2.为什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木”暗示了“落叶”?

明确:因为“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了。

3.辨析“树叶”与“木叶”“落木”的不同意味,概括“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木”第二个艺术特征: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

(表格见学生导学案)

4.思考: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

明确: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诗歌语言往往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我们阅读诗歌的时候要深入理解诗歌的语言,才能把握诗人蕴含在诗歌里的情感,这是读诗歌的关键。

四、学以致用,鉴赏诗歌

我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意象在长期的文化进程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他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情感。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他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三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种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述这首诗的时候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

明确:“折柳”是全诗的关键,“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多媒体投影: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

相看看指杨柳,别恨转依依。(李冶《送韩揆之江西》)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李白《忆秦娥》)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戎昱《移家别湖上亭》)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晏几道《清平乐》)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五、布置作业:

六、小结:今天,林庚先生通过丰富的例子来告诉我们诗歌语言有暗示性,这就启示我们在诗歌鉴赏中要非常注重对意象的细细体会,学会把握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点,这样你就会找到一条从平常世界进入诗歌世界的通道。

说木叶教案(篇9)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了解诗歌语言的特质。

二、学习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教学重点]

认真体味“木”、“树”等词语不同的意味和艺术效果,从而对诗语的特点和鉴赏诗语的方法获得实感。

[教学难点]

阐发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质。

[教学设想]

教学中可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学习比较的方法,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说“木叶”

木与树相同又不同的地方,进一步强调了涛歌语言中的暗示性问题。我国是诗的国度,从劳动中产生了诗歌,经过了不算长的时间,到唐代就已达到顶峰,纵观古代诗歌,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木叶”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气息。作者由诗人们钟爱的“木叶”人手,解析了树、树叶、木叶之间细微的差异,重点分析了木与树相同又不同的地方,进一步强调了诗歌语言中的暗示性问题。

但也有的时候,诗人把它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比如唐太宗爱桃花,写过一首咏桃涛:“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装。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向口分千笑,迎风共一香。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而杜甫却说“轻薄桃花逐水流”,把桃花贬得一钱不值。

作者林庚是著名的学者、诗人,本文中,他对“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作丁极为精细的辨析,应该说对我们怎样体察诗歌艺术中的精微之处颇有启发。

二、给下列词语注音

A.袅袅( ) 桔颂( ) 灼灼( ) 皋( )

B.征戌( ) 瘐( ) 缠绵( ) 褒( )

C.翩( ) 荃( ) 干燥( ) 漂零( )

D。 漂泊( ) 迢远( ) 桅杆( )

三、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古典诗歌中“树”与“木”的艺术特征、意思情味、适用场合有什么不同?

繁茂的枝叶

特 树 枝叶的绿色,树干褐绿色

木质的树干,落叶的因素

征 木 黄色、干燥的质感

意 树: 饱满

味 木: 疏朗

场 树 满树叶子吹动,浓阴密密层层

合 木 秋风叶落

2.以“木”引起落叶的联想为例,说明诗歌语言的特质及其对诗人创作的意义。重点研究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指词语的形象色彩和联想的意义)问题。

(1)“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

从字面上讲,“木”就是“树”, :者是同一概念,但两个词形象色彩不同,引起的联想不同。“木”具有着“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或者说木质的形象色彩,使人更多地想起树干,而很少想到非木质的叶子。“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之外,

唐诗中的“柳”

柳,姿态婀娜,摇曳多姿,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青睐,常用来作为抒情言志的对象。唐诗中的咏柳佳作更是不可胜数。其中当数贺知章的《咏柳》诗最为著名: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歌一反前人以杨柳的形象形容美人身段苗条的写法,而使杨柳化身为美人“碧玉”而出现,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刻画出杨柳那曼长披拂的枝条、嫩绿的新叶在春风吹拂中的迷人的姿态。

在唐朝诗人中,对柳最有感情的当数李尚隐了。在他的诗集中,以“柳”为题的多至十几首。《赠柳》诗描绘春柳风姿: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掩映”“参差”写柳色或明或暗、柔条垂拂的繁茂景象,“风流”“婀娜”写柳体态轻盈,花飞似“雪”则把春柳的繁华写到极致。而《柳》是写秋日之柳: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写秋柳,又以春柳作比。春日之柳的繁盛,正反衬出秋日之柳的枯凋;春日愈是繁华得意,愈显出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

同是咏柳,诗人却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感情:写春柳,突出其对春柳繁华的欣喜之情、爱惜之情;写秋柳,则表现诗人对秋柳稀疏衰落的悲叹之情。

咏柳,在唐诗中常被用以赋别。罗隐的《柳》就是运用比兴手法,借助春柳的形象,写暮春晴日长安城外、灞水岸边送别情景的: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在赋别诗中,诗人一般以折柳相赠惜别。如戴叔伦的《堤上柳》:

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行人攀折处,是妾断肠时。

施肩吾的《折杨柳》:

伤见路旁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

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

而雍裕之的《江边柳》则别出新意:

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

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

诗中女主人公不仅没有折柳赠别,倒希望柳丝绵绵不断,以便把情人的船儿系住,永不分离。

另外,白居易的《勤政楼西老柳》用简括的笔触勾勒了一幅“临风立马图”,又是诗人的自画像:

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

开元一支柳,长庆二年春。

而唐彦谦的《垂柳》诗又别有寓意: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

这首诗不仅写出垂柳的婀娜多姿,别具柔情,而且联想到楚灵王“爱细腰,宫女多饿死”的故事,托物寄兴,讽刺矛头直指皇帝及其为首的封建官僚集团,于柔情中见犀利,于含蓄中露锋芒,堪称“咏柳”诗一绝。

说木叶教案(篇10)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九歌》)

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至于王褒《渡河北》的名句:“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则其所受的影响更是显然了。在这里我们乃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其实“树”倒是常见的,例如屈原在《橘颂》里就说:“后皇嘉树,橘徕服兮。”而淮南小山的《招隐士》里又说:“桂树丛生兮山之幽。”无名氏古诗里也说:“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可是为什么单单“树叶”就不常见了呢?一般的情况,大概遇见“树叶”的时候就都简称之为“叶”,例如说:“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萧纲《折杨柳》)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陶渊明《拟古》)

这当然还可以说是由于诗人们文字洗炼的缘故,可是这样的解释是并不解决问题的,因为一遇见“木叶”的时候,情况就显然不同起来;诗人们似乎都不再考虑文字洗炼的问题,而是尽量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例如:“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柳恽《捣衣诗》)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沈佺期《古意》)

可见洗炼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那么“树叶”为什么从来就无人过问呢?至少从来就没有产生过精彩的诗句。而事实又正是这样的,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而在诗歌的语言中,乃又不仅限于“木叶”一词而已。例如杜甫有名的《登高》诗中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大家熟悉的名句,而这里的“落木”无疑的正是从屈原《九歌》中的“木叶”发展来的。按“落木萧萧下”的意思当然是说树叶萧萧而下,照我们平常的想法,那么“叶”字似乎就不应该省掉,例如我们无妨这么说:“无边落叶萧萧下”,岂不更为明白吗?然而天才的杜甫却宁愿省掉“木叶”之“叶”而不肯放弃“木叶”之“木”,这道理究竟是为什么呢?事实上,杜甫之前,庾信在《哀江南赋》里已经说过:“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这里我们乃可以看到“落木”一词确乎并非偶然了。古代诗人们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使得中国诗歌语言如此丰富多彩,这不过是其中的小小一例而已。

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其与“树叶”或“落叶”的不同,也正在此。“树叶”可以不用多说,在古诗中很少见人用它;就是“落叶”,虽然常见,也不过是一般的形象。原来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而诗歌语言之不能单凭借概念,也就由此可见。从概念上说,“木叶”就是“树叶”,原没有什么可以辩论之处;可是到了诗歌的形象思维之中,后者则无人过问,前者则不断发展;像“无边落木萧萧下”这样大胆的发挥创造性,难道不怕死心眼的人会误以为是木头自天而降吗?而我们的诗人杜甫,却宁可冒这危险,创造出那千古流传形象鲜明的诗句;这冒险,这形象,其实又都在这一个“木”字上,然则这一字的来历岂不大可思索吗?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先来分析一下“木”字。

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随处都用的,要是那样,就成了“万应锭”了。而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无论谢庄、陆厥、柳恽、王褒、沈佺期、杜甫、黄庭坚,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这就不是偶然的了。例如吴均的《答柳恽》说:“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用“高树”是不是可以呢?当然也可以;曹植的《野田黄雀行》就说:“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这也是千古名句,可是这里的“高树多悲风”却并没有落叶的形象,而“寒风扫高木”则显然是落叶的景况了。前者正要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而后者却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所谓“扫高木”

者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

(周邦彦《满庭芳》)

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

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它不同于:“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曹植《美女篇》)

中的落叶,因为那是春夏更替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也不同于:“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中的黄叶,因为那黄叶还是静静地长满在一树上,在那蒙蒙的雨中,它虽然是具有“木叶”微黄的颜色,却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因此也就缺少那飘零之意;而且它的黄色由于雨的湿润,也显然是变得太黄了。“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至于“落木”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日暮风吹,叶落依枝。”

(吴均《青溪小姑歌》)

恰足以说明这“叶”的缠绵的一面。然则“木叶”与“落木”又还有着一定的距离,它乃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这却又正是那《九歌》中湘夫人的性格形象。

“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说“木叶”》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3.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4.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诗的热情,使学生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唤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分析:诗歌的暗示性是一个诗歌理论问题,而学生对诗歌只有浅近的知识,也容易为文题的表面所迷惑,不能把握本文的真正用意。因此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突破认识的难点,帮助他们理解、学会暗示这一表达技巧,汲取宝贵的艺术营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请你们说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并做一个简要的分析。(意在对学过的知识进行一个轻松的回顾,让学生先进入语言的美感情境。)

我们的古诗人是“敏感而有修养的”,他们似乎参透了深奥的美学和心理学原理,创造了耐人“触摸”的精妙的诗歌语言,这语言是不可能作出所谓的科学的解答的,需要我们用心灵去解读。

“诗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

同学们,就让我把这几句话作为本堂课的“题记”献给大家。让我们一起带着的激情和想象,走进诗歌的殿堂吧。

二、感悟“木叶”和“树叶”的区别,探究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比较“木叶”“落叶”及“黄叶”,进而把握“木叶”的艺术特征。

问1:从概念上讲,“木叶”就是什么?

讨论,明确:就是“树叶”。

问2:既然二者在概念上完全一致,为什么会给人如此不同的感觉呢?请同学们结合作者所引用的诗句来体会。

边显示文中所引诗句边引导学生思考:

引1:

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叶: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思考:这所有的诗句,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明确:枝繁叶茂,浓阴匝地

引2:

木叶:亭皋木叶下,陇首秋去飞。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落木: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思考,讨论:体会这几句诗给你的感觉。并注意由“木叶”到“落木”的发展及其关键之处。(为帮助学生体会,播放杜甫《登高》的朗诵。)

明确:萧瑟、凄凉。关键之处在于“木”字。

显示:木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比较:“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与“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讨论后明确:“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予人以一种饱满感,感觉到了层层树叶的波动。而“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则是一种落木千山的画面,感觉到的是“空阔”。

小结:这就是“木”字在古诗中的艺术特征。

提问:为什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木”暗示了“落叶”呢?

明确:因为“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

思考:“木叶”暗示的'究竟是怎样的“落叶”呢?

体会:“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木叶”、“落叶”、“黄叶”带给我们的感觉是否一样?

明确:“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木叶”飘零中透些微黄,“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落叶”则饱含水份,繁密,而“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的“黄叶”微黄但不干燥,无飘零之意。

结论:“木叶”暗示的是“落叶的微黄与干燥”,带给我们的是“整个秋天的疏朗的气息”。这就是“木叶”的艺术特征。请同学们再结合“洞庭波兮木叶下”的画面体会一下。

三、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把握诗歌语言的特点;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思考: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

明确: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提问:作者又是如何阐释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的呢?

明确:这种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诗歌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启示性。

讨论: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却拟题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以为如何?

明确: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就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而标题拟为“说‘木叶’”,就可以把深奥的文学理论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化深奥为简单,化抽象为形象,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

四、思考同类文学现象,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师: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意味。

思考1: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如“月”“梅”“柳”“杜鹃”等。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的艺术特点。(显示《一剪梅》《相见欢》两首词及其画面)

讨论,结论:望月怀远

思考2:请根据你所熟悉的梅花诗,说说“梅”这个意象的特点。显示王安石的《梅花》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讨论,结论:高贵,圣洁,坚贞。

师:我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盛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但也请同学们注意一下,有时候,诗人把同一意象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感情。比如唐太宗爱桃花,写过一首咏桃诗:“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装。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向口分千笑,迎风共一香。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而杜甫却说“轻薄桃花逐水流”,把桃花贬得一钱不值。再如毛泽东和陆游的两首《卜算子·咏梅》,就境界迥异。

五、布置作业:古代诗歌中写“梅”的不胜枚举,所表现的感情不尽一致。除了前面列出的几首,请再找出一些,写一篇鉴赏性小论文。

六、小结:同学们,我们生长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诗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遗产,更是我们的骄傲。希望同学们在今天品味诗句的审美体验之后,能更加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读诗,学诗,爱诗,成为一个个有激情,有修养的小诗人。最后,请让我把下面这首诗献给同学们,作为今天的结束:

风雅颂是诗,古乐府是诗;

三闾大夫的狂放是诗,诗仙太白的神游是诗;

大江东去是诗,把酒临风也是诗;

诗,可以静静的坐下倾听;也可以在微雨街头温柔吟唱……

爱诗,其实是在爱着,我们的生活。

探究活动

1.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

研究方法:

(1)收集有关“月亮”的古诗。

(2)班级交流。

(3)鉴赏研究,写成小论文。

参读作品:

曹操《短歌行》,刘禹锡《石头城》,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张九龄《望月怀远》,李白《静夜思》,杜甫《月夜忆舍弟》,孟郊《古怨别》,王安石《泊船瓜洲》等等。

2.诗歌语言的精妙在于它的暗示性,但是,暗示性也会给诗歌创作带来负面影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说:“联想意义也最容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了习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一人走过,人人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书籍还是‘付梓”杀青’。”后人受屈原“木叶”诗句的影响,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是不是一种“流弊”呢?古代诗歌还有没有类似的常见意象呢?请找出来,作专题研究。

研究方法:

(1)阅读古诗,找出一两个常见意象。

(2)作比较赏读。

(3)召开诗歌鉴赏研讨会。

参读书目:

《诗集传》《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诗集。

3.在我国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但有时候,诗人把它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比如,古代诗歌中写“梅”的不胜枚举,所表现的感情就不尽一致。请找出一些,试辨析并交流.

研究方法:

朗读交流、品味交流、心得交流。

参读书目:

王安石《梅花》,陆游《卜算子·咏梅》,毛泽东《卜算子·咏梅》,黄蘖《上堂开示颂》,卢梅坡《雪梅》,张谓《早梅》,林逋《梅花》,周邦彦《花犯》,范成大《霜天晓角》,姜夔《暗香》《疏影》,萧泰来《霜天晓角》,彭元逊《解佩环·寻梅不见》,黎洪《诗话一百篇·逸者之梅与志士之梅》。

摘自《中学语文教学通讯》20xx年7月

《说“木叶”》教学反思

《说木叶》作为一篇自读课文,内容比较单纯集中,围绕古诗中的意象木叶深入到木的艺术特征谈诗歌的精微之处的表达效果,由此看出本文思路比较清晰,因此本文的教学重点就定为引导学生通过品味作者引用的诗文准确体察语文的微妙之处,于细微处见精神,含英咀华,来解读诗歌的内涵和抒情意蕴,真正感受诗歌语言的精粹。

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二就是淡化教材,引入课外同类文学现象,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只把教材作为一个例子。

教学重点之三是利用文章中的“树叶、绿叶、落叶、木叶”等资源,有效解析诗歌语言中的暗示作用,即:诗歌中意象的传统象征意义。这样,就将一篇现代自读课文和古代诗歌有了密切的联系,有助于教师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也有助于学生将本文所学与传统的诗歌意象结合在一起,更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扩散。

学生学过篇诗歌,但只是对词句的分析和对情感的理解,并没有深层挖掘诗句的表达技巧,对语言的微妙处也没有敏感的体察,而这正是古诗词含蓄蕴藉之处,正是古诗词魅力所在,本课以此作为教学的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学会这一表达技巧,能够有意识理解和运用它提高自己的文学素质。在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时要本文用的是归纳法,从多个诗句中“木”这一意象的共同特征归纳出诗歌语文暗示性这一特质,所以在拓展时教师要注意到这一知识点的积累和能力训练,让学生自己依据刚学过的知识概括出共性的东西,形成抽象概括的能力。情感目标是基于新教材对于学生心理的关注而确立的。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意志等心理因素,随着对学生心理学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智力因素有时显得无能为力,因为非智力因素在某种情况下占主导地位,现代教学能够兼顾二者,用非智力因素来促进智力因素,达到真正使学生健康地发展。传统语文课人文教育方面还显得薄弱,只注重语文的工具性,使语文课美感得不到充分体现。本课实现情感目标主要用诗句的优美意蕴来打动学生,重视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本课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首页就有树叶的闪动,让学生进入教学情境,能够开启学生的想象力,可能会想到枯黄叶子表达什么情意。中间部分用了《登高》这首诗的配乐朗读,声音是课件中最灵动的东西,一个优质课件必备的要素,课件没有声音,也就没有了生命。因为朗读能够渲染气氛,能够以情动人。从《登高》的朗读中感受沦落他乡年老多病杜甫仰望茫无边、萧萧而下的木叶产生的忧国伤时的无穷无尽的愁思,油然产生对杜甫这位现实主义大诗人人生遭际的同情和景仰,从而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在拓展部分,用梅、柳、松、云等图象,达到视觉上的美感,使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从而极大的激发了学生思考探究的兴趣,使学生主动探索诗歌意象所表达的情意。

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远远倒不到上课的要求,以至于在第一个重点的落实上花了将近四分之三的时间,第二个重点就草草收尾了,学生的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在讨论“落叶纷冉冉”一句时,学生就“落叶”到底是如何体现出桑女走路的姿态时,各执己见,用了较多的时间。因学生各执其理,一时间我没能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和果断的引导,从而也耽误了一些时间,导致预设的一处古诗意象分析没有进行。再加上,这节课有各省市教委的领导听课,一切学生还是在思考回答问题的时候有些拘谨,对于一些问题,不敢拿出自己的见解与大家讨论。以上这些,对于我来说,还是要在以后的备课,授课以及正确利用课堂生成资源方面做更多的努力,多方面的完善我的语文课堂,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此外,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还得到了一点启示,那就是所谓的方法指导是建立在学生有一定的阅读积累之上的。所以引导学生课外多读才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方向。

说木叶教案(篇11)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生字,会写田字格中的字。

2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的意思,学会用问好、交谈、祝福等词语造句。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感悟大自然的神奇美丽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美,产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感悟课文最后一段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

教师:本课的生字卡片,《百鸟朝凤》音乐带或DVD、录音机。

学生:采摘自己喜欢的不同种类的树叶若干片。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课文题目、质疑齐读课文题目。

教师:读了这个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归纳学生的问题。(木叶真的会唱歌吗?木叶为什么会唱歌?唱什么歌?等等。)

让学生带着问题学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

2请学生在文中圈出生字,自由拼读。

3抽生把自己认为不易读准的字介绍给大家。

4出示生字卡片,抢读、开火车读、抽读、正音。

5生字扩词练习。

6各学习小组讨论识记生字字形。

7全班交流个别生字的识字方法。区别:滴摘。

8全班通读全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9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让学生先观察田字格内的字,提出自己认为不好写的字,找出关键笔画,看看怎样才能写得美观。

10重点指导飘、异、愉的笔顺、结构。

11练习书写。

三、细读课文

1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木叶为什么会唱歌呢?

2学习第9、10段。

(1)教师:课文中是谁提出的这个问题?

指导读好问话。

(2)出示句子:它们是听着小鸟的歌声长大的。每片叶子里,都藏着好多好多的歌哩!

(3)学生自由读句,用自己的话说说每片叶子里,都藏着好多好多的歌哩是什么意思,树叶里都藏着哪些歌。

(4)练习朗读。

(5)抽读、评价。

他或她读得好,好在哪里?你认为还可以怎样读?

3学习第11自然段。

过渡:听了阿姐的话,我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1)自由读。

(2)奇异是什么意思?(可用换词的方法理解。)

(3)出示句子,理解:

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奇异的图画:满山大大小小的树上,都挂着串串绿色的歌

为什么说大大小小的树上,都挂着串串绿色的歌?歌唱什么?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快乐的语气。)

再读课文,找一找课文哪几段写的是木叶唱的歌。

4学习第3~8自然段。

(1)出示句子:

滴沥!滴沥那是向黄莺问好。

布谷!布谷那是和杜鹃交谈。

如意!如意那是对画眉的祝福。

(2)自由读,同桌对读。

例:(一生)木叶向黄鹂问好(另一生)滴沥!滴沥!

(3)这三个句子中有四个省略号,它们表示的意思是一样的吗?

(4)姐姐还和哪些小鸟对了话?怎么对话的?

(5)指导朗读:

①抽生说说该怎样读这三句话。

②指名读。

③评一评。

④比赛读。

⑤齐读。

(6)请学生自由选择问好、交谈、祝福中的一词说一句话。

(7)交流、评价。

(8)教师范读第7自然段,引读第8自然段。

请学生思考:听到这么好听的歌,山林中出现了怎样的情景?

①交流讨论。

②悠扬是什么意思?

③为什么大家都静静地听?

④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学习第1、2自然段。

(1)抽读,正音。

(2)讨论:走进了大山的怀抱是什么意思?

(3)我们来到大山的怀抱中看到了怎样的美景呢?

(出示课件:课文第2自然段的情景。)

(4)理解闯山的意思。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设置情境,拓展想象

提问:如果你来到大山,会对小鸟说什么?

五、积累知识

请学生把自己想写的词语或句子写一写。

说木叶教案(篇12)

一、教材特点和重点分析:

《说“木叶”》这篇课文是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第三课,本单元所选都是文化随笔,在写法上,它们往往旁征博引,这个单元的学习导言就提到:“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提炼作者的主要观点。”

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内容比较单纯集中,围绕古诗中的意象“木叶”深入到“木”的艺术特征谈诗歌的精微之处的表达效果,本文看似繁琐,其实内容并不多,在结构疏理上可简单化。为何用“木”不用“树”是全文的关键,这是重点。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二就是淡化教材,引入课外同类文学现象,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只把教材作为一个例子。本课教材淡化的处理体现为课外的内容将要占到课时的三分之一多。

二、学生情况的分析:

学生的古典诗歌的积累不多,诗歌的鉴赏能力也不高。课文中的具体诗句学生不容易完全掌握,但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筛选出文中主要的信息,并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及“树叶”和“木叶”、“落叶”和“落木”的不同意味。课外延伸的诗歌意象的分析,需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考虑,任务不能太多。可以每一大组分析一首,先让学生独自分析,然后四人学习小组交流形成书面的文字表达并在全班进行交流,学会举一反三。

三、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弄清文章由“木叶”所阐释的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理论。

2、理解诗歌意象在诗歌表达中的重要作用。

3、能够初步学会古典诗歌意象鉴赏的一般方法。.

四、教学重点:

1、理解“树叶”和“木叶”、“落叶”和“落木”的不同意味。

五、教学难点:

1、课外延伸,通过分析具体诗歌从而了解意象在表达情感和营造意境方面的重要作用。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课前预习:

1、掌握重点字词;把文中涉及的诗歌名句摘抄到积累本上,并理解主要诗句的意义。

2、结合课后练习一预习课文。

八、教学过程设计:

(一)诗歌导入,提出疑问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是被称为“古今七律第一”的杜甫的名诗,可是其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句我有疑问,“落木”是不是漫天的木头从天而降呢?今天我们就从著名学者林庚的《说“木叶”》中寻寻答案。(板书题目)

(二)分析课文,理解观点

1、在概念上说,“木叶”是意思?

明确:从概念上说,“木”与“树”的意思几乎相同。那么为什么在古典诗歌中,出现单独的“树”但为何单单几乎没有“树叶”一词呢?因为只要是“树叶”在古典诗歌中都简化为“叶”。(这三个小问题是一个承接一个的,文中的信息非常的明显)

2、“木叶”不简化为“叶”,这就说明了“木”和“树”在艺术形象领域是不同的。古代诗人们如此钟情于“木”,那么“木”肯定在表达情感和营造意境方面有独特的魅力。我们先来了解“树叶”和“木叶”有怎样的不同?

明确:“树叶”:因为“树”与“叶”的形象之间十分一致,树是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叶子的。因此,“树叶”可简化为“叶”。

“木叶”:“木”具有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的影子,常使人想起树干,很少想起叶子。“叶”常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所以“木”就含有落叶的因素。

(请学生体会“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和“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进一步形象化理解“木”与“树”的不同。)

3、既然“木叶”含有落叶的因素,那么“落叶”与“木叶”的意味是一样的吗?(答案明显是否定的)那么,“落叶”与“木叶”有什么不同呢?

明确:以曹植《美女篇》为例,“落叶”是春天和夏天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即便是“黄叶“也是在蒙蒙的阴雨中湿润的落叶。而“木叶”则是有落叶微黄的颜色但又必须是干燥的。

4、“木叶”和“落木”有怎样的不同呢?

明确:“落叶”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虽然“木叶”也有疏朗的意味。

5、所以,现在我们就能解开刚上课时提到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的疑惑了。那么我们现在来小结一下“木”的艺术形象。

明确:“木”是含有落叶的因素,在颜色上是透着黄色,在触觉上是干燥的,感觉很干爽的,意境空阔。

(这是课文的主要观点的提炼,只要把握住这些基本的信息。学生就能明确“木”在艺术形象领域与“树”的截然不同的意味。进而能够明白意象的把握对诗歌的分析与鉴赏有着怎样的作用。)

教师小结: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告诉我们对于文学作品的“句式”、“繁简”和“字眼”等方面要抱着严谨的态度。树,是我们常见的客观事物,它有自己的形状,有颜色等属性,但当诗人把它写进作品就需要融入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志趣,那么树就不再是物象,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绪,经过情感提炼和艺术创造,于是选择“木”。那么今天林庚先生就告诉我们在诗歌鉴赏中要非常注意对意象的细细体会。

(三)文章启示,纠正误区(教师提醒)

看了这篇课文,有些同学觉得分析诗歌很容易了。只要看到“木”就认为是写疏朗的清秋,刚刚发下来的《古代诗歌常见意象小整合》也对常见意象的一般寓意作了介绍。只要记住常见意象的基本寓意,那么就可以游刃有余地鉴赏诗歌了。的确,在我国诗歌中,有些意象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和文化内蕴,但同一意象在不同的诗人或语境中所表达的情感是不同的。同学们在具体的诗歌的分析中还是要考虑具体的语境的。

(四)课外延伸,训练能力(课后练习二结合补充材料)

1、先请学生谈谈对梅花品质的认识。

2、在教师的引导下,来分析王安石的《梅花》。

指导学生抓住意象的基本特点,从“凌寒”、“暗香来”等词体会梅花的高贵品格。

3、请学生自主分析陆游和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比较“梅”这一意象在这两首诗中的所表达出的不同品质和情感。

(五)布置作业:课后请同学们通过查阅书籍和上网再找一些有关“梅”的诗歌,结合补充材料上的诗歌,写一篇对“梅”意象的分析和鉴赏的随笔。(这个单元学习文化随笔,可以让学生尝试)

说木叶教案(篇13)

教学目标

1、本文主要是学习、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2、根据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给同学如何鉴赏诗歌提供实感。

教学过程

导入:

文学作品中,一个字精妙与否,可以决定作品是流光溢彩,还是黯然失色。尤其是我们的古典诗词,用简短的几个字,造就的却是丰富的情感与深远的意境。读后满口余香,却是妙处难与君说。这跟诗歌的语言是密不可分的。今天,我们就通过《说"木叶"》一文,对中国古典诗词语言特质作一番探幽。

整体把握课文,概括每个段落的大意。

第1段,说明从屈原《九歌》开始,“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文章举了谢庄《月赋》、陆厥《临江王节士歌》、王褒《渡河北》为例。

第2段,说明“木叶”就是“树叶”,但是古代诗歌中有用“树”的,有用“叶”的,就是用“树叶”的十分少见。大量的是用“木叶”,后来又发展到用“落木”。

第3段,说明“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在于“木”字。由此可见,在诗歌中,概念相同的词语,也有可能在形象上大有区别。

第4段,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从“木”所用的场合可以看出,自屈原开始把“木”用在秋风叶落的季节之后,后代诗人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效果。作者把曹植诗中的“树”的形象与吴均诗中“木”的形象作比较,“树”没有落叶的形象,而“木”显然有落叶的景况。

第5段,说明“木”为什么有这个特征。因为诗歌语言在概念的背后,还躲着暗示性,它仿佛是概念的影子。“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还具有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让我们想起树干,而不大想到叶子,“叶”因此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这排斥暗示着落叶。而“树”与“叶”的形象之间是十分一致的。作者以周邦彦的词为例加以说明。

第6段,说明“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正因为有这个特征,所以《九歌》中的“木叶”才如此生动。而曹植《美女篇》中的“落叶”,是饱含水分的繁密的叶子;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中的“黄叶”,是在蒙蒙细雨中,没有干燥之感,因此都与“木叶”的形象不同。至于“落木”,比“木叶”更显得空阔。“木叶”的“叶”,有缠绵的一面,“木叶”是疏朗与绵密的交织,而“落木”就连“叶”这个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第7段,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综上所述,全文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1至3段为第一部分,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就是“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而“木叶”形象的关键在一个“木”字。

第4至6段为第二部分,说明了“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些特征。

第7段是小结。

“木”的艺术特征的分析

通过对文章的理解,我们应该知道造成“木”的这个特征的原因: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文章第五段开头)

在文学领域,概念相同的两个字,它们在形象、色泽、联想意义上,可能大有区别。进入诗歌,形成不同的意象,造成不同的意境和情感。

第四段:“树”和“木”的对比

在表示清秋的句中,诗人们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接下来我们看看,木叶与树叶在意味上有何不同?

空阔黄色——木: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饱满绿色——树: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木”比“树”更显得单纯,防范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第五段:

“木”的暗示性,潜在的形象——树干,暗示着落叶。

“树”则具有繁茂的枝叶,“树”与“叶”有太多的一致。

第六段:“木”所暗示的颜色性

“树”:褐绿色;“木”:黄色

树叶(绿色繁润绵密):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木叶(微黄疏朗干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落木:空阔、洗净

木叶:疏朗而绵密,迢远而情深,湘夫人的性格形象

总结:

正是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树与木才有了不同的意味,我们由此也可明白,清秋的落叶,诗人为何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木叶"更能体现清秋的性格:空阔,疏朗,微黄,干燥。正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我们的天才诗人屈原才吟出了如此动人的不朽诗句。

说木叶教案(篇14)

一、课文悟读

诗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一味想方方正正分析诗的人,读诗必将是顾此失彼的折磨——诗人跳跃的思维恰是调皮的小精灵,它不守理性的规则,自然也就不会顾及跌跌撞撞的老学究。

读林庚先生的《说“木叶”》,我首先想到这样一段话。诚如林先生所言,我们的古诗人是“敏感而有修养的”,他们似乎参透了深奥的美学和心理学原理,创造了耐人“触摸”的精妙的诗歌语言,这语言是不可能作出“科学”的解答的。马致远的被誉为“秋思之祖”的曲子《天净沙秋思》,展示了秋天夕阳下的特有的意象,表达了游子浪迹天涯的孤独与愁苦。曾有一位数学老师发问:什么“枯藤老树昏鸦”,什么“小桥梳水人家”,什么“古道西风瘦马”,什么“夕阳西下”,把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凑在一起说个啥意思呢?我无意贬责这位老师。我想,如果他读过《说“木叶”》,定会化解心中的疑团。

林先生在这篇诗论中所给的答案是: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成为一种“潜在的力量”,诗人“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成为令人玩味无穷的“精妙”的诗歌语言。在吟咏之间,那些“潜在的力量”便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读者,感染启发着读者,让人情思灵动,视通万里。就比如文中所说的“木叶”,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就是“树叶”。然而,“木”却“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起了叶子”,这样,也就有了“落叶”的暗示,还有颜色的暗示——“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于是,“木叶”诗句便“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读着它,甚至“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之于“树叶”一字千里的差异。

林庚先生深谙诗歌妙道,此文命中了诗歌创作与鉴赏的玄机,撩开了诗歌神秘的面纱。很值得一提的是,林先生没有摆出那种“理论”的面孔来吓唬读者,没有故弄玄虚地搬弄术语,而是把深奥的文学理论附丽并渗透于古诗“木叶”意象的捕捉和阐释中。这样,读者也会在一种“潜在的力量”的影响下,不知不觉地参悟了深蕴其中的道理,走进诗歌的殿堂。

二、亮点探究

1.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鉴赏诗歌,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的滋味。从课文看,“木”与“树”的意味有什么异同?

探究学习: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本植物的通称。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会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样,“木”也就给人以落叶之感。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能给人以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

2.课文说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成为语言形象的潜在力量,这些潜在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结合起来,就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文中说到的“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叶”有怎样不同的意味?

探究学习:“树叶”,“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致的,都给人枝繁叶茂,浓阴匝地的感觉;而“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甚至还让人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木叶”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是属于沉沉的阴天,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木叶”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而“落叶”,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来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3.第4、5段是课文的中心段,文中阐释了“木”在形象上具有哪些艺术特征?

探究学习:“木”在形象上有两个艺术特征:其一,“木”比“树”更显得单纯,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其二,“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树干,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

4.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而标题却拟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以为如何?

探究学习: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恐怕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标题拟为“说‘木叶”’,文章选取古诗中的“木叶”意象作为论题,在结构安排上由引古诗到探意蕴,先排除古诗人考虑文字洗炼的因素,再从它用于秋天的情景中探寻其含有落叶等因素,最后才触及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问题并加以阐释。这样,把深奥的文学理论附丽并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并逐层深入,探幽发微,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说‘木叶”’的拟题应该是本文的一个亮点。

5.课文作者既是一位深谙诗歌妙道的学者,也是一位畅游诗歌海洋的高手,文中大量援引古诗人关于“木叶”的诗句,揣摩一下这对于阐发道理起了怎样的作用。

探究学习:一是作引子,引出议论话题;二是作为例证,使得析理有凭有据;三是调节文气,更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内涵。

三、选题设计

1.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

研究方法:

(1)收集有关“月亮”的古诗。

(2)班级交流。

(3)鉴赏研究,写成小论文。

幼儿教案(经典十五篇)


您可以在下列资料中找到与您所需要的“幼儿教案”相关的信息。教案和课件是教师上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准备教案和课件的时刻已经到来。教案是推动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必备途径。如果您感到快乐,不妨告诉身边的朋友,并与他们分享这份快乐!

幼儿教案(篇1)

一、简单分析

这是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幼儿园渗透式领域课程中的一节音乐的韵律活动活动,活动当时正值"六一"期间,也刚好是我们最近正在进行的话题"六一"儿童节中的一节课。韵律活动是小班幼儿非常喜欢的一种活动,《纲要》中指出,在韵律活动中,小班幼儿重点根据音乐做上肢或下肢的简单基本动作和模仿动作,跳简单的集体舞蹈。

这个《开火车》是一个邀请舞的游戏,小班幼儿喜欢游戏,在游戏中,可以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同时能够体验到与同伴游戏的快乐。而在之前的早操中,我们小班年级组也曾经做过《开火车》的律动活动

我们发现小班幼儿对于开火车的活动非常感兴趣,每次做到开火车的律动时兴致都特别高,幼儿对于开火车的相关动作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也为今天的《开火车》活动累积了一定的经验。

《开火车》一直以来是小班幼儿非常喜欢的游戏,在早操、户外游戏等环节幼儿都可以接触到,而此次活动的创新之处是将开火车这样的形式引用到了音乐游戏中,选用了我们班上幼儿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邀请舞的形式,在活动中一方面感受了游戏的乐趣,另一方面也体验了与同伴共同舞蹈的喜悦之情。邀请舞这样的形式需要全班幼儿的共同配合和参与,也提高了幼儿在活动中的积极参与性。

二、活动目标

《纲要》中明确提出,目标应注重全面性,它包括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注重能力的培养,通过自主的学习,促进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发展。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将目标定为以下几点:

1.学习模仿动作"开火车",能跟随音乐较轻快地做小跑步。

这一条目标主要注重幼儿的动作发展,让幼儿熟悉"开火车"的动作,并且能够根据音乐模仿开火车的动作,在开火车的动作中最主要的动作就是小跑步,在掌握了此项技能之后,再去进行之后的游戏。

2.借助游戏的情境,了解邀请舞的动作及其转换,初步明确"火车头"和"车厢"所做的相同和不同动作。

这一条目标是在第一条目标幼儿掌握开火车的动作的基础上,进行邀请舞的游戏。在这条目标中,对于幼儿的动作技能又有了更进一步的提升,加大了动作的难度。

3.知道寻找空地方开火车,感受与同伴舞蹈的快乐。

这是一条情感目标,《纲要》中提出,在艺术活动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幼儿最重要的就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而不应该把幼儿对于技能的掌握结果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三、活动重难点

这节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了解邀请舞的动作和规则,了解《开火车》这一邀请舞的顺序:即开火车--招手邀请--跳动转身变换车头方向。而在这几个动作中,我觉得对于幼儿来说比较难的就是"跳动转身变换车头方向"这一动作的部分,这也是本次活动的难点部分,在跳转身变换车头方向时,车头与后面当车厢的幼儿要同时向后跳转180度,当车厢的幼儿越多,这个动作就越困难,因此在这个部分,也需要教师更多的指导与提示。

四、活动之前的准备

知识经验的准备:活动前,大多数幼儿都坐过或者看过火车,对于火车的基本特征都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同时在以前的早操中,我们曾经也有《开火车》的律动,因此幼儿对于开火车的游戏形式还是比较熟悉的,也是比较感兴趣的。

活动过程的设计:

1.活动进场:

在活动之前,我让幼儿开小汽车进入活动室,为今天的开火车的游戏做一个小小的铺垫。由于这是一个音乐活动,因此在过程中我也强调音乐,幼儿开小汽车进场时,听音乐给幼儿提示,让幼儿听音乐开始开汽车。

2.复习歌曲:

复习歌曲的部分,我选择的是幼儿前不久刚学的《好娃娃》这首歌,这首歌我们班幼儿都很喜欢唱,这边我在复习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让幼儿边表演边唱,加深了幼儿对歌曲的理解,同时也为接下来的提问做了铺垫。

3.创编开火车的动作:

在这个部分,让幼儿自由创编开火车的动作,提炼出其中比较典型的动作,引导幼儿重点去观察手臂和脚的动作,注意手和脚的一起动作,并且帮助幼儿分析动作的含义,创编好以后,让幼儿根据教师的哼唱,集体做开火车的动作,对音乐的旋律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4.学习邀请舞《开火车》:

这部分就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对于邀请舞,我们班幼儿还是比较陌生的,之前也没有相关的经验积累,所以在讲解规则的这部分,就需要特别的注意。我并没有刻意的去讲解规则,而是通过自己的示范,一边示范一边对于游戏中需要注意的部分做重点的讲解。在示范的过程中,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动作变换的部分。

在整个过程中,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和发现游戏的玩法和规则。在教师带领幼儿玩了一遍游戏之后,幼儿对于游戏的规则和玩法也就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接下来就让幼儿自己游戏,教师在旁边做观察与指导,在动作转换时做一定的语言提示,在这个过程中,也使所有幼儿都参与到游戏当中。最后,幼儿开着火车走出活动室,整个活动也在游戏中结束。从始至终,都以游戏的形式贯穿活动。

幼儿教案(篇2)

帮人们做事”的道理。塑造了三个爱劳动的小动物和一个爱比美无事可干的公鸡以及语重心长的长者老马的形象。故事中角色对话简洁明快,并且结构和语言多次重复,是与幼儿理解和记忆,从而使幼儿产生模仿的欲望。

为了更好的同幼儿一起进入角色,我采用了互动式教学模式,在教师与幼儿的问答中想象,猜测故事的发展,从而达到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下面我从以下三方面具体说说我的设计思路:

一、出示角色形象,吸引幼儿进入故事。

教学伊始,我和幼儿一起做手指操《大公鸡》并问幼儿:今天大公鸡来我们班做客,你们欢迎吗?(出示公鸡图片)小朋友大家好!你们看我美丽吗?哪美丽?你能用语言夸夸我吗?从而引导幼儿从“冠子”“羽毛”“脚”等方面来形容公鸡的美丽。

有的幼儿说“冠子红红的,大大的”有的说“身上的羽毛五颜六色的”有的说“脚是黄颜色的”等孩子描述完大公鸡,我有模仿公鸡说:“我还为自己编了首儿歌,你们想听吗?”孩子们高息的说:“想听。”“公鸡公鸡真美丽,大红冠子花外衣,油亮的脖子金黄的脚,要比漂亮我第一。”让幼儿对故事中的公鸡有一个整体印象,为下文的猜测故事打下基础。

二、逐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预测故事的发展,和幼儿一同讲故事。

待幼儿对故事中的公鸡有了感性认知后,我开始讲述故事的开头,当讲到公鸡得意洋洋地唱完歌,问孩子:“请你猜想一下这只公鸡要干什么去?”由于幼儿听了两遍儿歌很容易回答出“比美去”“比漂亮去”。接着出示“树林”让幼儿自由观察思考:公鸡来到了哪?看见了谁在干什么?它会说什么?“啄木鸟”会和它比美吗?让幼儿真正进入到故事情境中来,猜测它们会说些什么。

因为幼儿知道公鸡要和别人比美所以很容易猜出:“啄木鸟,咱们比比谁美?”“啄木鸟正忙着给大树捉虫子,会和它比美吗?”我又把问题抛给了孩子,他们一直认为不会,从而猜出啄木鸟的话。在此引导幼儿用得意洋洋的语气说公鸡的话,用冷冷的语气说啄木鸟的话,师幼共同分角色进行对话。放手让幼儿根据第一幅图讲述“果园”和“稻田”中比美的图片,幼儿能按原有经验进行讲述。

最后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它们不和公鸡比美?有的幼儿说“它们不愿意和公鸡比美”,有的说“它们正忙着呢”在回家的路上公鸡遇到了谁?老马会给它满意的答案吗?听了老马的话公鸡会怎么做?幼儿很轻松的猜出了故事的结尾,整篇故事都给幼儿留下了广阔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三、完整的观看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幼儿边看图边讲述故事内容后,让幼儿观看碟片,在头脑中进一步建立表象,为下节课的复述故事和表演故事做好准备。同时故事中优美的'语言,对于丰富幼儿词汇,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很大的帮助。看完故事后引导幼儿明白:美不美比光看外表,还要看能不能为人们做事。进而建立从小爱劳动的美德。本来在教学中还设计了谈话“你能为别人做什么事?”让幼儿懂得劳动是一件光荣的事,进而师幼共同演。

幼儿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情感: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大胆猜想故事情节。

2、知识:使幼儿在故事中懂得遇事要多观察、多动脑筋、勇于尝试的道理。

3、能力:发展幼儿初步的比较分析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出示三张图片,请幼儿比较三种小动物的高矮,涉及过河问题。

(二)活动过程与指导:

1、展示课件,教师讲述故事提问:

(1)老牛说了些什么?(老牛为什么这样说?你说小马会相信老牛的话吗?)

(2)小松鼠说了些什么?(小松鼠为什么要这样说?他为什么和老牛说的不一样?你相信谁说的话,为什么?)

(3)你猜小马是怎么做的?为什么?

2、展示课件、听录音提问:

(1)老牛说得对吗?为什么?

(2)小松鼠说得对吗?为什么?

(3)马妈妈对小马说的什么?小马最后是怎么做的?

(4)故事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3、教师总结:碰到事情要多动脑筋想一想,还要动手去试一试,这样才能聪明能干。

4、幼儿自由看图讲述故事。

(三)结束:进行生活渗透,请幼儿动脑筋试一试制作风标。

延伸活动:继续为幼儿提供看图讲述的材料,请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大胆讲述。

户外活动:

体能练习:幼儿广播体操、武术操。

游戏:卖蒜。自由活动:自选各种球类玩具。

安全提示:注意天热休息。在卖蒜过程中,钻时不要猛跑,后面的小朋友太危险。

幼儿教案(篇4)

1.尝试用借形想象的方法添画各种鱼类。

2.能用大胆讲述自己的想象。

3.初步发展幼儿协作能力。

活动难点:

借助波浪线交织出的图形进行创意想象,并能大胆添画各种鱼类。

2、画纸,KT板,蓝色记号笔、水粉颜料、

教师:孩子们,你们看到大海是什么样子的?看一看你在海面上发现了什么?(波浪)他是什么样子的?谁愿意来画一画?(这种弯弯曲曲的线条就叫波浪线)

1、幼儿尝试绘画波浪线。

当大风吹过来时波浪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大大的波浪)当风轻轻吹的时候呢?(波浪小小的)他们想在一起手拉手做游戏呢谁愿意来帮助他们?他们还可以怎样手拉手?(波浪线越长,我们的海面就会越宽阔,当一条条弯弯曲曲的波浪手拉手连接在一起,就会像辽阔的大海一样。)

2、PPT播放海底世界图片:

大海不光有宽广的海面,还有很多美丽的海洋生物呢?你都看到了什么?

3、出示各种小鱼图片,引导幼儿观察鱼的外形特征。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些小鱼长什么样子?你喜欢那一条小鱼?为什么?他身上都有哪些图案呢?

看看这是什么?(海蛇海鳗)他们长什么样子?海里不光有小鱼,还有好多美丽的植物呢?

(1)教师引导个别幼儿示范。教师:大海里有各种各样的小鱼和水草,可真漂亮!孩子们,老师给你们用的可是神奇的画纸,现在已经有美丽的海洋生物藏在里面了,看一看你们能找到这些可爱的小鱼海蛇海鳗和水草吗?(请2-3幼儿上前回答)你找到了了什么?添画上什么他就会更像了?还有谁发现了他们?(如果幼儿没找到,老师先示范一下:老师发现了一条美丽的小鱼,他的头在这里,身体在这里,如果我把他画出眼睛和尾巴,添上鱼鳍,大家一下子都能发现他。)

(2)幼儿尝试添画海洋生物,教师指导。

教师:孩子们,请你们取一盒颜料回到刚刚才的位置找一找你们的大海里有那些美丽的小鱼吧。当音乐停止的时候请小朋友轻轻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巡视指导:你发现了什么?添画上什么他会更像呢?)

教师:哇,大家发现了这么么多美丽的海洋生物啊,谁来讲一讲那个是你发现的?你用了那些线条和图案。除了你画的小鱼你还喜欢那一条小鱼,我们也来夸一夸小朋友的作品吧!后面还有小朋友的作品呢,他们也想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呢,我们也一起去看一看吧。

孩子们,今天你们画画开心吗?问问后面的客人老师我们的话漂不漂亮?现在我们就把这些可爱的小鱼带回去挂到我们的班里好吗?

和客人老师说再见吧!

幼儿园海洋教案,海洋是自然送给我们最好的礼物,虽然它充满了不确定的神秘因素,但是海洋对于我们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我们的幼儿对于海洋也是充满了好奇的。

幼儿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能说出白天和黑夜的特点,理解这是大自然的规律。

2、尝试在"辩论"中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挂图、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今天我们来了很多老师,还有两只小动物也来了,它们会是谁呢?(逐一出示小动物跟小朋友们问好),这两只小动物正在为一件事争吵,它们为什么争吵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就知道了。

二、播放录音,幼儿完整听故事一遍

1、听了故事以后你们知道兔子和猫头鹰为什么吵架了吗?

2、兔子为什么不喜欢黑夜?(因为天一黑它什么也看不见只好去睡觉,所以兔子不喜欢黑夜)

3、猫头鹰为什么喜欢黑夜?(因为猫头鹰晚上才能出来玩出来抓老鼠吃,白天太长晚上就短了,它会吃不饱玩不够的,所以猫头鹰喜欢黑夜)

4、兔子和猫头鹰吵累了,就去找其他的动物评评理,它们找到了谁?

5、野牛是怎么说的呢?(出示图片)

6、小鸟是怎么说的?

三、情景迁移,讨论:总是黑夜没有白天行不行,为什么?如果没有白天总是黑夜行不行,为什么?

师小结:小朋友说得真好,对了,其实白天和黑夜是分不开的,地球会不停地转动,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当太阳光照射到我们这里的时候,我们这里就是白天,当太阳光背离我们这里的时候,我们这里就是黑夜。这就是大自然的规律。因为有了白天才会有黑夜,有了黑夜才会有白天,所以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只要我们用愉快的心情去面对,白天和黑夜一样精彩。

四、延伸活动

请幼儿去外面感受白天的精彩

幼儿教案(篇6)

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班语言:童话故事《快乐的小公鸡》。

童话故事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是寓有浓郁幻想的虚构故事。童话的语言通俗易懂,情节简单,符合幼儿的心理状态和认知水平。《快乐的小公鸡》是一篇充满浓郁儿童情趣的童话故事,它主题明确,情节简单,形象鲜明突出,语言生动浅显而富有教育意义。故事中的对话能够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而且使幼儿懂得帮助别人而快乐的感受。我根据小班幼儿实际情况及认识水平,我将目标定位为:

(一)理解故事内容,初步掌握情节,学习动物对话。

(二)初步体验为别人做好事,别人喜欢,自己也快乐的感受。

本次活动的重点在于让幼儿初步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了解故事中动物的不同本领,学习动物间的对话。难点是引导幼儿初步理解、体验帮助别人带来的快乐,进而意识到真正的快乐就在我们身边。

为使活动呈现出游戏化、趣味化、儿童化,寓教育与实际操作和游戏中,我做了以下准备:

⒈课前讲一些有关各种动物的童话故事,形成一定经验。

⒉多媒体课件《快乐的小公鸡》。

我采用直接演示法、谈论法、讲述法和提问法、游戏法、情景表演法。

学法:主要采用了欣赏法、发现法、讲述法。

过程总体分为四部分:

(一)课件导入,边看角色边讨论,引起幼儿兴趣,引出主题。

(二)播放课件《快乐的小公鸡》,幼儿认真倾听故事。

(三)教育幼儿,懂得帮助别人是快乐的事。

(四)幼儿自由选择角色边听故事边表演(巩固对话),在表演中愉快结束游戏。

活动延伸:家园同步,在点滴中共同培养幼儿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良好品德。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不足之处请给予批评指正,希望得到更大的进步,谢谢!

幼儿教案(篇7)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这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大班综合活动《变废为宝》,这是“漂亮的海底世界”主题活动中的一个活动。

一、说教材。

设计意图:

一次性的物品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这些物品随便丢弃又造成了环境的污染。根据新纲要的要求:指导幼儿利身边的物品或废旧资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为指导思想。利用一次性物品来大胆进行创新制作,既培养了幼儿动手动脑潜力,又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意识,让幼儿体验到了变废为宝的乐趣。最近,我们班搞的主题是海底世界,针对以上问题以及结合本班的主题活动,我特设计本活动。主要是引导幼儿在欣赏废旧物变宝发明出来的美后,自己动手利用平常经常丢弃的废旧物也来发明一种美,从中增进幼儿的创新意识与环保意识。我认为,选取这一活动就如《纲要》中所说,“既贴合幼儿的爱好和现有经验,又有助于构成贴合教育目标的新经验;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此活动来源于生活,又能服务于幼儿的生活。

目标定位: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状况以及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依据,确立了情感、认知、潜力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份,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标为:

1、乐意与同伴交流自己制作的作品,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进步幼儿的协商潜力。

2、尝试用多种废旧资料制作海底世界,体验发明的乐趣。

3、增进幼儿的创新意识与环保意识。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用多种废旧资料制作海底世界,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进步幼儿的协商潜力。

活动难点:

如何有效地适宜地选用各种废旧资料制作漂亮的海底世界。总之,我们建立了目标的整合观、科学观、系统观,力求构成有序的目标运作程式。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寓教育于制作活动之中。为此,我们作了如下活动预备:

1、物质预备:收集制作玩具的废旧资料,师幼共同收集各种废旧资料制作的有关海底世界的成品和图片。

2、经验预备:幼儿对海洋的水生动物有肯定的经验。

3、空间预备:幼儿座位呈框字型摆放,展示台呈半弧形放置于幼儿视线前面。

全方位的预备为活动的成功开展带给可能。

二、说教法。

1、启发提问法:本次活动最经常使用这种方法,引起幼儿的思考,启发他们的发明思维,让他们在老师的提问帮忙下,更好地完成作品的制作。

2、直观法:本次活动的开头,老师就采取了这个方法,让幼儿通过欣赏别人的作品,引起幼儿创作的爱好,初步感受艺术中的美。

3、自主探索法:让幼儿自己选取喜欢的形式进行废旧物的创作,并在制作过程中学习合作,并进步幼儿的协商潜力。

4、分享交流法:本次活动的结尾部分,我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与同伴与同伴一同交流分享,让小朋友学会互相交流、相互理解和相互欣赏。

此外,我们还适时采取了赏识激励法、审美熏陶法对活动加以整合,使幼儿获得对废旧物的理解和体验,到达了科学性、艺术性、健康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

三、说学法。

以幼儿为主体,发明条件让幼儿参加发明活动,不仅仅进步了熟悉,锤炼了潜力,更升华了情感,本次活动幼儿采取的学法有:

1、多感官参与法:新《纲要》科学领域中的目标明确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成果”。因此,活动中我们引导幼儿看一看、想一想、做一做、说一说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不知不觉就对废旧物变宝发生了爱好。

2、尝试法:陶行知先生说过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在创作活动中我就鼓励幼儿自己寻找资料进行创作。在这一过程中幼儿通过商量、合作、尝试用各种废旧资料进行创作。通过交流分享,又把大家的经验作一汇合,学会了相互欣赏、相互交流。

3、体验法:心理学指出,“凡是人们用心参加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进步”。为了让幼儿对废旧物有更深的印象,我们就采取了直接参与创作的过程,在创作活动中,体验废旧物变宝的创作乐趣。

与此同时,我们还通过幼儿间的合作创做,交流分享。表达着各自的丰富、多样性的熟悉,体现着“以幼儿发展为本”理念。

四、说教学程序。

我采取环环相扣组织此活动程序,活动流程为:

激发爱好→自由选材→分工合作→动手制作→交流分享→审美延伸

(一)激发爱好(2分钟)

“爱好是最好的教师”。活动一开始就让幼儿欣赏由废旧物制作的作品,引起幼儿制作的憧憬和爱好。

(二)自由选材,合作创作(3分钟)

(三)动手制作作品(20分钟)

(四)交流分享(10分钟)

在最后幼儿作品的展示中,我让每组派一位小朋友上来交流自己小组利用什么来制作作品。通过孩子之间的互相欣赏、相互交流,进步了他们对废旧物变成宝的爱好,并在这个过程中,体验了表示美和发明美的乐趣。相信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以后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废旧物他们会持着如何利用的想法,环保的意识也增加了。

(五)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回家以后也能够自己动手利用家里的废旧物品来制作其他的物品。

五、资源利用:

让家长帮忙收集各种废旧物。

六、活动预期成果:

1、让幼儿在制作的过程中,进步同伴间的合作意识以及协商潜力。并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

2、尝试运用废旧物品发明新的艺术作品,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并让他们初步感受环境、生活和艺术的美,体验发明的乐趣。

3、学会和同伴一齐分享交流,进步幼儿的口语表达潜力。并学习相互欣赏、相互交流。

4、引导幼儿欣赏艺术作品,培养幼儿表示美和发明美的情趣,并初步具有环保意识。

幼儿教案(篇8)

一、活动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确立了情感、认知、能力方面的目标,我定了以下三个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砖房子最结实的道理。

2、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

3、感知主要人物的不同特点,体验小黑猪的勤劳、聪明和勇敢。

二、活动重、难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能够简单复述故事内容,难点是幼儿理解做事不要图省事,要不怕苦、不怕累,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

三、说活动准备:

为了是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我作了如下准备:故事《三只小猪盖房子》视频;猪头饰四个(猪妈妈、小白猪、小花猪、小黑猪);狼头饰一个;多媒体课件。

四、说教法:(说的太简单了,没有教法的依据)

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提问法、引导法等来组织我的教学活动。

五、说学法:

我打算帮助幼儿采用观察法、讨论法、复述法等教学方法,让幼儿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充分调动幼儿多种感官,掌握学习的重难点。

六、说活动过程:(某些活动可以适当的采用表演形式)

整个活动分为五个环节: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教师讲《三只小猪盖房子》的故事;幼儿简单复述故事内容;播放视频《三只小猪盖房子》;表演《三只小猪盖房子》。

第一环节: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房子是用什么盖的吗?有三只小猪他们也想盖房子,你们想知道他们用什么盖得吗?请听故事《三只小猪盖房子》,听故事,找答案。1、故事里面都有谁?2、三只小猪都用什么盖的房子?3、谁的房子最结实?

第二环节:教师讲《三只小猪盖房子》的故事。

1、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并生动的讲述故事。

2、回答问题:故事里面都有谁?三只小猪都用什么盖的房子?谁的房子最结实?

第三环节:幼儿简单复述故事内容。

请幼儿大胆地讲述故事。

第四环节:播放视频《三只小猪盖房子》。

增加幼儿对故事的印象,并讨论:你们觉得故事中的小黑猪是怎么样一只小猪?(是一只勤劳、勇敢、聪明的小猪)如果你盖房子,会选择什么材料盖?建议幼儿盖结实的砖房子,要做一个不怕苦、不怕累的孩子。

第五环节:表演《三只小猪盖房子》。

选出扮演角色,分发头饰。运用多媒体课件布置故事背景,教师指导。

幼儿教案(篇9)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班科学活动《好听的声音》。

一、说教材

1、教材的选择:

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小班幼儿年龄特点表现情感外露、不稳定,带有很大的情绪性。他们更加喜欢直接用耳朵去听,用眼睛去看,用手去触摸。他们学习、活动的特点是只关心活动的过程,不关心活动的结果。小班的教学活动应注意游戏化、情景化。《纲要》中对教材的选择有这样的一段话:教材的内容应源于幼儿现实生活,符合幼儿的兴趣与需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与视野。而应彩云老师也曾说过:“ 真正的教育是生活与生活的摩擦,教育要回归生活。”鉴于以上种种原由及小班幼儿年龄特点我选择了《好听的声音》这一题材作为本次活动内容。

2、目标定位:

活动的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以幼儿快乐情绪的激发、倾听感受、操作体验为主要目的,在活动中渗透多种知识经验与能力的培养,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快乐,在活动中获得发展。本次活动目标定为:

(1)体验探索声音的乐趣,乐于表达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2)能辨别生活中不同的声音。

(3)在为乐曲伴奏中,感受声音的轻响。

重点:探索用各种办法让物体发出声音。

难点:感受用力大小不同,发出的声音轻响不同;装的多少也影响瓶子发的声响(太少声音小,装满没声音,感受事物的相对性)根据以上三条目标定向作如下活动准备:

(1)宝宝生活中声音的PPT。

(2)录音带:大鼓和小鼓音乐

(3)每人一只塑料小瓶,小盆4个,黄豆若干,三瓶软硬不同的糖果,大鼓小鼓各一个(图片)。

二、说教法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活动中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因此,在本活动中,教师不仅仅要用生动的语言,神秘的动作来感染幼儿以外,还要积极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于是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操作法:它是幼儿进行科学探索的基本方法,就是幼儿根据教师准备的物品进行操作,探索。本次活动在引起兴趣后,采取了操作,让幼儿在动一动,装一装,听一听中获得感知,探索用各种办法让瓶子发出声音。

2、游戏法: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具有创造性、娱乐性、教育性。在品尝游戏的环节中,让幼儿尝一尝,咬一咬,区别糖果的软硬,来猜测软硬糖果分别能发出大鼓还是小鼓的声音。

3、提问法:设计提问,引导幼儿听声音,回答问题。在一问一答的过程中,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4、演示法:通过多媒体,把生活中的声音放给幼儿听,帮助他们获得一定的认识,多媒体的运用,引导幼儿去听去猜去模仿,使幼儿主动探究,积极思考,使幼儿的'理解和认识更加深刻。达到科学素质的提高和审美情趣的统一。

多种教学方法的整合,达到了科学性、艺术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

三、说学法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与探索活动,不仅提高了认识,锻炼了能力,更加升华了情感,在本活动中,幼儿采用的学法有:

1、多方位的参与:新〈纲要〉科学领域的目标中明确的指出,“能运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我在活动中,引导幼儿敲敲,打打,拍拍,听听,猜猜等多种方式的参与,对探索用不同办法让物体发出声音产生兴趣。

2、师幼合作法:心理学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会明显的提高。我采用自编的小儿歌“你的小瓶子,有声音吗?有有有”有节奏地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给幼儿提供了表现的机会,让幼儿在积极对答教师的活动中,让手中的瓶子发出有节奏的声音。

幼儿教案(篇10)

设计意图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有摩擦,面对同伴的过失,我们会鼓励幼儿原谅他人,却往往发现简单的说教并不能为所有幼儿接受。因为原谅他人的重要意义幼儿很难体会。因此,我设计了礼物这个活动,希望通过故事引发幼儿的共同讨论,让他们通过移情体会别人有过失时的心情,从而学会原谅他人。理解原谅他人在交往中的重要性,发展幼儿的人际交往智能。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讲讲,引导幼儿初步懂得原谅他人的过失。

2.发展幼儿的人际智能,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3.利用多种美术技能制作不同美术作品,作为礼物。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5.通过礼物来对颜色感兴趣。

活动准备

礼物故事书、表情图谱及各种表情卡若干、统计表、录像。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

师:小朋友,你们收到过礼物吗?什么时候我们能收到礼物呢?(小结:过节日、生日、一些特殊的纪念日,我们都能收到礼物。)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本故事书,名字就叫《礼物》。

二、看图讲述引发幼儿讨论

师:(出示第一幅图)这是贝贝,这是小豆子,今天是贝贝的生日,贝贝把爸爸送给他的一份生日礼物带到幼儿园,要和小朋友教师一起分享,是什么礼物呢?

师:小豆子看见了很喜欢,也很想玩,贝贝自己还没玩过,又是新玩具,贝贝该怎么做?(让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说明理由。)

师:贝贝还是决定把玩具借给小豆子玩,可是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请幼儿观察第二幅图)发生了什么事?怎么了?(鼓励幼儿用语句描述图片上发生的事。)

师:玩具被小豆子不小心弄坏了,现在贝贝和小豆子的心理会怎样呢?(先鼓励幼儿用丰富的词汇描述故事人物的心理,再请幼儿根据心情选择相应的表情脸谱,并鼓励他们用语言说出自己放的贝贝和小豆子的表情。)

师:(请幼儿第三幅图)看看贝贝和小豆子究竟怎么了。(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图片上故事人物的表情。)

师:这是什么火?(大火、生气的火)我们可以用什么好听的词来说?(怒火)这火冒呀冒呀一直到了天上,有个四字成语知道吗?(怒火冲天、火冒三丈)

师:小豆子怎么样了呢?为什么小豆子会害怕?(引导幼儿观察描述小豆子的脸色。)

师:贝贝气得火冒三丈,小豆子又急又害怕,该怎么办呢?有什么好办法吗?(用展示幼儿想出的各种各样的办法;请幼儿观看录像里的幼儿想出了什么办法,鼓励幼儿说说他们最喜欢的办法。)

师:就在贝贝气得火冒三丈的时候,教师悄悄地给了贝贝一封信。信里有什么呢?(打开信封,出示“原谅”两个字)原谅是什么意思呢?谁能告诉大家?(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解释“原谅”一词的意思。)

师:贝贝要原谅小豆子,可贝贝怎么说、怎么做才能表现“原谅”呢?(教师就扮演小豆子,鼓励幼儿通过语言或用动作表现原谅他人。)

师:(小结)贝贝学你们的办法笑一笑、抱一抱、握握手、说句“我们不生气”,效果可真灵,贝贝头上的怒火不见了。接着又会发生什么事呢?

师:(出示第四幅图)他们俩成了好朋友,贝贝又收到一份更大的礼物,是一匹修好的小斑马,还有好多好多的爱心,谁爱贝贝了?(教师与幼儿一起看爱心:教师爱贝贝、小豆子爱贝贝、爸爸、妈妈爱贝贝、许多小朋友们都爱贝贝。)

师:(小结)原谅多么美好啊!当别人不小心做错了事,我们就该原谅他。

幼儿教案(篇11)

一、教材分析

《古塔上的鸟》这个童话故事虽然篇幅不长,情节简单,却蕴含了深刻的环保教育意义。整个故事叙述方式简单明了,以两只小鸟的活动为主线:飞来塔顶——衔草做窝——生活孤单——衔来种子——美丽花园——人们反省——全城变化。将新旧城市的外观作了鲜明的对比,幼儿从中受到了感染和教育,懂得了城市绿色美化的重要性。

这个活动要求幼儿能感知故事内容,大胆讲述自己喜欢的绿色城市。并充分发挥想象:假如我们的城市没有树和花,我们应该怎样做?

活动重点是:感知新旧城市的变化,大胆地进行讲述,学习词语:古塔、冷清、孤单。难点是:知道城市绿色美化的重要性,初步树立环保意识。

这个活动可先采用观察比较的形式,出示故事中新旧两个城市的图片,让幼儿观察讲述两幅图的不同。然后组织幼儿讨论:你喜欢哪个城市?为什么?再通过提问,引发幼儿自主阅读《幼儿图书》,初步了解故事内容,感知城市被改变的过程:小鸟飞来塔顶——衔草做窝——生活孤单——衔来种子——美丽花园——人们反省——全城变化,从而懂得绿色美化的重要性。最后可引导幼儿与同伴合作用剪贴的方式构建心目中的绿色城市。

二、教学目标

1、能自主阅读图书,感知故事内容,知道城市绿色美化的重要性。

2、通过观察讨论,感知新旧城市的变化,大胆地讲述自己喜欢的绿色城市。

3、乐意与同伴合作用剪贴的方式创建新城市,初步树立环保意识。

这三个目标中蕴涵了知识经验的获得、语言能力的提高和情感方面的培养,体现了目标的综合性和层次性。大班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只要稍加引导,他们就能自主地阅读并感知故事内容。指出:发展语言的关键是创设能使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因此,我们将本次活动的重点放在“感知新旧城市的变化,大胆地进行讲述”。并让幼儿在观察讲述的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方法

本活动主要采用了直观形象法、语言讨论法。

1、本活动有始到终贯穿的是直观形象法:观察是幼儿获得知识的最有效的途径。于是,我选择了观察图片的直观手段。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对故事所蕴涵的意境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色彩鲜艳、形象具体的图片,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而且,我有效地将语言与图片的演示结合在一起,使幼儿能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容。

2、语言讨论法:讨论法是儿童自己教育自己、主动接受教育的方法,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活动开始环节我就引发讨论内容:这两幅图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个城市?为什么?假如我们的城市没有树和花,我们应该怎样做?在幼儿感知故事的环节中我也引导幼儿讨论交流:为什么这个城市里许多人都没有见过真的鸟?然后由幼儿进行讨论和回答。鼓励幼儿深入思考问题,并提出与别人不同的看法。讨论法结合了《规程》的要求,为幼儿创设了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以促进其发展,而不是单一的教师讲解,避免了幼儿因说教、指导过多而产生的抵触心理和行为。

本活动中我还运用了启发式教学法、比较法、操作体验法等。

四、教学过程

本次活动我设计了观察比较、自主阅读、以境促感、合作建构、活动延伸五个环环相扣的环节,整个设计突出了三个点:

1、教具直观:语言与图片的演示结合在一起,使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

2、语言引导:以往的语言活动经常会出现是大部分能力强的幼儿才有机会说出他们的看法,而能力一般的幼儿会因没有机会说而很快地失去兴趣。因此,这次活动,我设计了引导性强的几个问题引导幼儿讨论交流,让他们想说、敢说、有机会说。

3、情感体验:幼儿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进行构建新城市的剪贴活动,使他们的环保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

(一)观察讨论——引入主题

活动一开始出示故事中新旧两个城市的图片,通过提问:“这两个城市有什么不同?”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要求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大胆讲述两幅图的不同点。再引导幼儿讨论:“你喜欢哪个城市?为什么?”“假如我们的城市没有树和花,我们应该怎样做?”该问题把幼儿带进一个思考想象的空间,创设了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的语言环境,并让幼儿初步产生美化城市的意识,为下面的故事做好铺垫。

(二)自主阅读——感知故事

引导幼儿在刚才想象的基础上来自主地阅读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故事中的城市是怎样变化的?”感知城市被改变的过程:小鸟飞来塔顶——衔草做窝——生活孤单——衔来种子——美丽花园——人们反省——全城变化,从而懂得绿色美化的重要性。在此环节中引导幼儿学习词语:古塔(指很久很久以前的塔)、冷清(很少有人来)、孤单(孤独)。

(三)以境促感——境中生情

此环节结合了语言和图片,再次调动了幼儿的兴趣,以分段讲述故事为主要形式,通过一个一个的问题,找出了故事的重点,特别是问题:“为什么这个城市里有许多人都没有看见过真的鸟?”引导幼儿不断思考、探索,得出是城市里没有花草树木的缘故,使幼儿明确城市绿色美化的重要性。故事结尾处人们看到小鸟建的绿色家园后开始反省,于是整个城市都发生了变化。在这种情境下,幼儿美化城市的情感也越发强烈了。

(四)合作建构——拓展升华

为加强幼儿环保意识,我设计了“小组构建新城市”这一环节,提供废旧纸、吸管、剪刀、双面胶等材料,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建构自己心目中的美丽城市。满足幼儿美化城市的愿望,在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提高他们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幼儿的环保情感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五)活动延伸——照料植物

一节课的结束,并不是整个活动的结束,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幼儿要爱护花草树木,引导幼儿悉心照料自然角的植物,关注它们的生长过程,进一步强化幼儿的环保意识。

幼儿教案(篇12)

活动目标

1、能熟读儿歌《对对歌》。

2、能理解大与小,多与少的关系。

3、能仿编儿歌。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

1、能熟读儿歌《对对歌》。

2、能仿编儿歌。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大小与多少》。

2、与儿歌《对对歌》相关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 游戏活动,激发兴趣。

1、师:大三班小朋友。(生:哎)

师:我班的小朋友呀!聪明又能干,蒋老师想请你们来做个游戏,好吗?(生:好)

师:老师说一个词,看谁的反应最快。

师:我说:大大大 生:我说:小小小

师:我说:多多多 生:我说:少少少

师:我说:高高高 生:我说:矮矮矮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反应力真灵活。

二、学习儿歌。

1、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对对歌》,小朋友高兴吗?师:好!现在老师念一遍给你们听,看谁听得最仔细。,并能说出儿歌里讲有什么?

2、师:范读一遍。师:谁来告诉老师儿歌里讲有什么呢?生回答师:有的小朋友还没有记住,老师再念一遍。

3、教师一边问,一边出示图片。

师:一边多,一边少,出示图片 生回答(一打铅笔、一把刀)

师:一个大,一个小,出示图片 生回答(一个西瓜,一个枣)

师:一边多,一边少,出示图片 生回答(一盒饼干、一块糕)

师:一个大,一个小,出示图片 生回答(一头肥猪,一只猫)

师:一边多,一边少,出示图片 生回答(一群大雁、一只鸟)

师:一个大,一个小,出示图片 生回答(一棵松树,一棵苗)

师:一边唱,一边跳,大小多少要记牢。

4、下面我教大家有节奏的读一遍。(教师拍手说:一边多,一边少,小朋友说:一打铅笔,一把刀……)

5、小结:小朋友们真能干。

三、仿编儿歌。

1、小朋友,我们也来编儿歌,好吗?

2、教师示范。

师:出示图片(一打筷子、一把勺)教师念:一边多,一边少,一打筷子、一把勺。

师:出示图片(一棵大树,一朵花)教师念:一个大,一个小,生说(一棵大树,一朵花)

师:出示图片(一盘雪梨,一个苹果)生说:一边多,一边少,(一盘雪梨,一个苹果)

师:出示图片(一条大鱼,一只虾)生说:一个大,一个小,(一条大鱼,一只虾)

师:一边唱,一边跳,生说:大小多少要记牢。

3、小结:小朋友们真聪明,会自己编儿歌啦!晚上还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编。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从幼儿感兴趣的游戏入手,深得学生的喜欢,并能利用图片让学生观察后,说出图片画的是什么东西,然后连成一句话,从而学习儿歌。不足的是示范朗读次数少,指导仿编儿歌不到位。只有少部分学生会仿编儿歌。

幼儿教案(篇13)

1、能欢快地歌唱这首新疆民歌;

2、学习F调2/4拍曲子,能唱十六分音符;

3、培养幼儿乐观愉悦的情绪。

风琴。

(一)、导入部分:

孩子们,你们去过新疆吗?可能有的爸爸妈妈就在那里打工,那里有许多许多的棉花和牛羊,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的孩子们也很快乐、活泼、友好,他们还能歌善舞。今天老师就教你们一首新疆儿歌《娃哈哈》,一首比较快速活泼的歌曲。

(二)、主体部分:

1、教师范唱歌曲两遍,幼儿听音乐,闭眼用心情去感受其中的欢快情绪。

2、熟记歌词:教师教幼儿念歌词三遍,达到比较熟悉歌词。

3、音乐教唱:

①、清唱教唱歌曲两遍;②、教师用风琴教唱两遍;③、幼儿合风琴歌唱两遍。

(三)、结束部分:全体幼儿手拉手儿,在音乐伴奏下歌唱着离开教室,入厕。

回家后锻炼扭脖子,为下一个活动做准备。

幼儿教案(篇14)

设计意图

在一次春游的路上,孩子们看到一个正在过马路的盲人,有的孩子便好奇地叫了起来:“你们看,那边有个瞎子!”全班幼儿的注意力便集中过来,有的嘻嘻笑;有的无所谓;有的则表现出同情。通过这件事,我不断地思考:现代孩子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能得到家庭、社会给予的关爱和照顾,而关心、照顾他人的意识却略显不足。

说教材

幼儿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有助于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对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发展作了描述性的规定:主要涉及同情、安慰、帮助、分享、合作和社会公德行为等与学前儿童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行为。上述的情节中正说明了孩子缺乏同情、助人等亲社会行为,为了让幼儿能够用平等、接纳和尊重的态度对待不同的人和适应社会,我设计了本次活动《看不见的世界》,从多方面、多层次地促进幼儿社会情感的发展,满足他们亲社会发展的需要。

说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初步了解盲人生活的困难和不易。

2.技能目标:能主动去帮助盲人或身边有需要的人。

3.情感目标:激发尊重、爱护残疾人的社会情感,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说重点难点

1.重点:学习残疾人顽强拼搏、不怕困难的意识品质。

2.难点:懂得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关爱,并能主动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

说教法

1.语言传递法。利用谈话法与幼儿进行交流,激发其发散性思维,引发思考盲人的生活有哪些不便;并将幼儿讨论的要点进行小结,了解帮助残疾人的各种方法。

2.直观教学法。播放多媒体资源,用视觉、听觉等多重感官去了解残疾人的生活。

3.陶冶熏染法。通过观看视频、创建情景等形式对幼儿进行情感熏陶;活动结束后,通过榜样行为及环境创设等方式进行环境熏陶,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习得助人、谦让等亲社会行为。

说学法

1.多通道参与法。从不同角度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盲人的生活。

2.移情体验法。采用模拟盲人的游戏,幼儿能更加深切地体会盲人生活的不易,知道盲人与正常人在生活上的差别并产生同情之心。达到活动重点的需求。

3.合作游戏法。通过“我来帮助你”的合作游戏,让幼儿体验在合作过程中,从中感受帮助他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也体会到被别人帮助的好处,由此攻破本次活动的难点部分。

说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黑暗时刻”(8min)

(一)谈话讨论,引发共情。

师:小朋友们,我们的世界真是美丽而多彩,能看到蓝蓝的天空、绿绿的草地、红红的花儿……。可是,有一群人,他们的世界却永远是黑暗的,你们知道他们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吗?(盲人)但有的人叫他们瞎子,他们听了心里该有多难受,这是不礼貌的。

师:你们知道盲人是怎样生活的吗?现在我们也来体验一下盲人的生活。

(二)游戏体验,在黑暗中初步感受盲人生活的不便。

1.教师准备三个没有五官的脸蛋图片,请幼儿带上眼罩将五官贴在相应的位置。

2.游戏结束后,请幼儿谈一谈蒙着眼睛走路和做事情的感受。

3.小结:盲人什么也看不见,只能通过声音来辨别方向、用手指触摸来做事情,所以他们的生活会遇到很多困难。

二、观看视频《盲人的生活世界》,了解盲人的日常生活。(10min)

(一)播放视频,师生交流讨论。

师:1.盲人是怎样生活的?

2.在盲人的生活中需要谁的帮助?

3.盲人上街走哪里?盲道起到什么作用?

4.盲人是怎样工作和学习的?

(二)小结:盲人的生活很不容易,但他们并没有因此放弃。他们通过学习盲文,借助盲人用具(盲道、拐杖、导盲犬等)来生活和外出。

三、情景游戏——“我来帮助你”(15min)

(一)游戏玩法:

A组幼儿带上眼罩当“盲人”;B组幼儿协助“盲人”回家,通过走、钻、跨等方式,穿越倒斜的桌子、椅子,把“盲人”送回家;两组幼儿互换角色体验。

(二)游戏结束后,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

(三)情感迁移,建立亲社会行为意识。

1.小组讨论:

(1)遇到盲人时,我们能做些什么?

(2)除了盲人还有哪些人生活也很不方便?

2.小结:生活中还有聋哑人、四肢不健全、智力有障碍的人都是社会关爱群体,这些人统称为残疾人。人们都在关心和帮助残疾人,设计了很多方便他们的生活用具,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3.出示图片。师:生活中,人们是怎样帮助残疾人的?(马路上有为盲人设置的盲道,公共汽车上的爱心座位、奥运会场上有无障碍通道和设施,厕所里有扶手……)

4.小结:残疾人在生活中要克服很多困难,所以我们可以带他们过马路、提醒他们小心危险等等。

说活动总结

每年五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全国助残日。根据《指南》,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多是社会生活的缩影和反映,因此,既要在课堂内营造社会生活的场景,又要善于把课堂搬到社会生活之中,就要注意课内外知识经验的结合。幼儿凭借对盲人的情感和理解,设想生活中各种可以帮助残疾人的方法,从而达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的目的。

说活动延伸

在社会活动教育中,亲社会行为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我设计了“爱的延续”这一延伸活动。请家长参与到活动中,与幼儿一同制作爱心标语或提示,向更多的人们宣传全国助残日,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有需要的人;观看残运会向幼儿讲述残疾人的坚强不息、勇于拼搏的事例等。

幼儿教案(篇15)

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跟我一起做》。

一、教材分析

孩子都喜欢做游戏,尤其是跟自己的朋友。孩子在游戏中可以获得知识,懂得道理,培养合作意识。诗歌通过学做各种动作,引导孩子同自己的朋友一起动起来,在动的过程中加强交流、学会合作、懂得分享、体验愉悦。让孩子学会和同伴一起游戏,加强孩子之间的交流,增进他们之间的友谊正是这首诗歌的价值所在。

二、教学目标

1、掌握独立阅读的方法,激发对语言、图书、文字的兴趣。

2、学习使用动词,并能运用动作表现动词的意义。

3、认读重点字词:跟、一起、站、跑、跳、向前。

三、教学重难点

1、学习使用动词,并能运用动作表现动词的意义。

2、认读重点字词:跟、一起、站、跑、跳、向前。

四、教学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会玩游戏“请你像我这样做”,熟悉这种跟学的游戏形式。

2、物质准备

挂图、大字卡、诗歌读本人手一册、幻灯片。

五、教学法

本次活动采用了表演游戏法,让幼儿运用身体动律生动、具体的表现词语、提高幼儿的综合活动能力。提问法,与幼儿进行互动学习交流。

六、教学过程

1、开始部分

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做一个小游戏,游戏的名字叫“请你像我这要做”,那小朋友能不能说一下这个名字是什么意思?哦,原来是这样啊!这个名字的意思就是老师做动作,请小朋友像我这样做,我们现在开始做游戏好吗?来小朋友们站起来“我真的很棒,我真的很棒,我可以走一走,我走呀走呀走。我真的很棒,我真的很棒,我可以转一转,我转呀转呀转。我真的很棒,我真的很棒,我可以拍一拍,我拍呀拍呀拍。我真的很棒,我真的很棒,我可以爬一爬,我爬呀爬呀爬。我真的很棒,我真的很棒,我可以扭一扭,我扭呀扭呀扭。我真的很棒,我真的很棒,我可以跳一跳,我跳呀跳呀跳。我真的很棒,我真的很棒,我可以跑一跑,我跑呀跑呀跑。谢谢大家!

好了,做完这个小游戏那,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看一幅图,图的名字叫13跟我一起做,小朋友看这幅图上面都有谁啊?他们在做什么?哦小狗跟着小朋友,小猫跟着小狗,小兔跟着小猫。出示大字卡“跟”,他们在一起干什么哪?出示字卡“一起”,他们是站着的,出示字卡“站”,还跑着、跳着,在向前走,依次出示大字卡。同时做相应的动作。领幼儿读诗歌,同时做动作。然后幼儿分两组,面对面,读儿歌做动作。

2、游戏活动

现在我们做一个小游戏,看动作,猜词语。

老师做动作,小朋友猜词语,并找出相应的字卡。然后请一位小朋友上来做动作,其他小朋友猜。然后出示大字卡,幼儿做相应的动作。

3、交流小结

播放音乐,幼儿有序整理自己的物品。

七、教学反思

在这个活动中,始终让幼儿做到学中玩,玩中动,动中学。这是我对这次教学活动的分析理解与做法,初次教材说课,会有很多不当之处,还请老师们给予意见,日后多注意,多思索,谢谢!

大班教案(经典十一篇)


每一位教师在上课前都应该备好妥当的教案课件,我想教师们对编写教案课件应该并不感到生疏。学生的反馈在改良教学方法方面发挥着非常关键的效用。现在,就和编辑一起来探索"大班教案"的独特妙处吧,我们在此为您呈现值得借鉴的信息和思考角度!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名称:

传统节日—清明节

活动前言:

在一年之中有许多的传统节日,其清明就是春季中的节日之一,但是小朋友们对于清明节了解多少呢?以下就让我们以清明节为主题探讨下有关四季中的节日,及了解清明节的由来!

活动目标:

1.理解四季轮换,感知清明是春天的节日,产生进一步探索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兴趣。

2.喜欢古诗、古画等一些表达方式,在欣赏与体验中加深对我国节日文化的了解与喜爱。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清明上河图、有关清明照片。

活动过程:

一、猜猜讲讲,理解四季轮换。

1.演示画面一,看到这个图形你想到了什么?

小结:一年从1月开始,从12月结束;新的一年又从1月开始,从12月结束。

2.演示画面二,现在,你们又想到了什么?

小结:一年有四季,一年中,我们从春天开始,然后经过夏天和秋天,紧接着是冬天,这之后又是春天。一年又一年,季节就是这样在不停的交替着。

3.演示画面三,前些时候我们在日历上发现了一些节气,想一想,她们可能会在什么季节?

4.小结:一年从春天开始,过了立春,是惊蛰,过了春分,是清明节,过了大寒,又是立春,节气能告诉我们季节的变化。

二、看看找找,感知清明。

1.现在我们处在什么季节?

2.春天里除了有立春、惊蛰、春分这些节气,还有哪些节气?(引出清明)。

3.从文字上看,清明可能是什么意思?

4.今天王老师准备了许多图片,请小朋友来找一找,哪些与清明有关?幼儿分组商讨。(再现与迁移已有经验:咏柳、游园不值、清明时节等古诗)。

5.小结:清明不仅是春天的节气还是春天的重大的节日,是我们中国人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踏青到大自然的怀抱,享受着春天温和的气候和万物苏醒带来的欢乐,感谢先烈、祖先给我们创造的美好生活。

三、视听欣赏,感受传统艺术。

1.清明这个节日在中国古代就有了。中国古代的人不仅用文字、古诗记载了清明,还用绘画的方式进行了记录。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中国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名画,你们想不想看看那时清明节的热闹场面?

2.幼儿欣赏《清明上河图》。

3.提问:有什么感觉或?(帮助幼儿简单理解画面内容)

4.教师朗诵古诗进行小结: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墓笙歌收拾去,万珠杨柳属柳莺。

活动反思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作品。我请学生一边观看图片,一边找到课文中描写这一片段的文字,通过朗读,体会画作的内容。接着,我让学生找出这副画的特点。从而让学生比较好地理解了《清明上河图》的价值。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育是大教育,要提倡交叉学习,我想:只要学生学到了知识,得到了能力,课堂就是成功的。

课前布置学生预习,了解《清明上河图》及其作者张择端的相关资料,上课已始让学生相互交流,达到资源共享。在此基础上,根据阅读提示让学生读课文,整体了解这幅画,之后让学生自学,自读课文将字读准,并反复读文标出自已的感受,突出略读课文的特点。在学生交流感受时,我再对学生的读进行指导,并引导看图,特别是图的长高,及图上的人物数量及牲畜的数量,当与现实的进行比较学生感知了图后,孩子们不禁对图有了一种佩服的感觉。接着我让学生自已选自已喜欢的那一段仔细读一读体会一下。结尾时对整篇课文进行了总结,分析了课文的描写顺序(总分的结构)。最后是播放课件,欣赏古画《清明上河图》,并让学生谈谈感受,感悟我国古代人民的艺术才能,进而突出了教学重点。这篇课文主要让学生欣赏图,通过图片播放,学生从整体感知,再具体出示部分图片让学生具体欣赏,结合作者的描述达到合作者共鸣。与现实的进行比较学生感知了图后,学生们不禁对图有了一种佩服的感觉,还激发了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

大班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一个学期过去了,同学之间已经有一定的了解。同学之间成为好朋友的原因很多,也许是有共同的爱好,也许是缘于同桌互相了解的便利,也许是上学路上的互相陪伴??活动从介绍要好的朋友出发,延伸到“我”怎么做才能获得更多的友谊和朋友,进而让学生体会到“朋友多,快乐多。”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

在介绍自己好朋友的活动中,激发学生对于伙伴友好相处的美好情感。 通过开展“猜猜他是谁”的游戏,加强班集体里同学之间的了解。

(2)过程方法目标:懂得与伙伴相处的基本原则,学会关爱朋友。

(3)情感态度目标:在好朋友之间的趣事交流中,进一步体验分享获得友谊的快乐。

教学重点:学会对朋友的了解。

教学难点:学会和朋友互帮互助,互相关爱。

教法学法:情境法,游戏法,合作交流法。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卡片,代币奖励。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互动,调动感情。

1.播放歌曲《找朋友》,创设情境。刚才大家听的很认真,有的还跟着小声哼着,看的出来大家都是一群爱交朋友的孩子。

2.介绍朋友。同学们在一起快一年了,一起学习,一起游戏。肯定交了不少好朋友。你能把你的好朋友介绍给大家吗? (你的好朋友是谁?你知道他喜欢什么吗?或者他喜欢做什么? 他的理想是什么?他是性格活泼爱说话呢 还是性格内向少言寡语呢?)

3.引出主题。通过刚才的交流,我对大家的朋友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有关朋友的话题,说说“我的好朋友”。(板书课题:我的好朋友。)

(二)述说往事,感受友情

1.朋友之间在一起学习,游戏,肯定有很多高兴,快乐,难忘的事,是吗?昨天我让同学们和自己的朋友说一说。今天呢,拿出你的故事说给同学听一听。也听一听你们小组的同学带来了哪些故事,好吗?(小组四人交流)

2.有句话说,快乐与人分享,快乐就会加倍。那现在大家想分享一下你和好朋友之间的一些故事,可以吗?(找几个同学说)

3.深化主题。刚才啊,老师听出来了,大家经常在一起游戏,一起玩,因为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而结成了友谊。老师知道啊,大家成为好朋友的原因可不止这一个呢。除了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还有哪些原因可以成为好朋友?你看老师带来了几个小朋友。(出示课件)

(课件1)一个困境中的小朋友,多么需要帮助啊,小男孩伸出援手,帮助小朋友度过困境。这样正直善良,关心你的才是好朋友啊

(课件2)中国体操队的小姑娘们经过多少次失败,又有多少次互相鼓励,共同进步才取得了成功,最后登上金牌的领奖台。这样互帮互助,互相鼓励的才是你的好朋友啊

4.你也有朋友之间互帮互助,互相鼓励的故事吗?与大家一起分享吧。

5.游戏激趣。(1)刚才啊,我们一起交流了朋友之间高兴,快乐,难忘的事情。通过交流啊,老师感到,有朋友可真好啊。那现在咱们就和自己的好朋友做个游戏怎么样。游戏的名字———默契对对碰。(2)老师读题,两位同学答题。(3)小组三人游戏。(4)选出最佳默契组,颁发代币奖励。

(三)了解朋友,提升友情

1.同学们,默契,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用嘴说,而彼此明白。而要想有这种默契啊,首先需要互相了解。那你想对你的朋友做更深一些的了解吗?那老师就给大家一个机会,去和你的朋友交流一下吧,对他做更深的了解,加深你们的友谊。(出示课件)

2.通过刚才的交流了解,你有什么收获吗?(找同学分享交流结果)

3.游戏——“猜猜他是谁”。刚才啊,咱们朋友之间有了更多的了解。是啊,朋友之间,因为有了解,才会有友谊的开始;因为有了了解,才会有关心;在了解中,我们也获得了快乐。是不是?同学们了解的不少了,那我们再做个游戏怎么样?“猜猜他是谁”。(1)老师先说一个我的朋友请同学们来猜。(师说生猜)同学们都会玩这个游戏了吗?(2)下面在小组内玩一玩。要求每个同学说一个,其余的同学猜。(3)我请两名同学上来,一个说特点,另一个猜一猜。

(四)现场互动,感情升华

1.这节课,大家问题回答的不错,游戏做的不错,和朋友交流的不错。现在你想一下,在同学中,谁是你最要好的朋友?谁是你最喜欢的朋友?给他写张小卡片,向他表达你的`情谊,比一比看谁送出的多,比一比看谁得到卡片多,好吗?

2.展示情谊卡。

(五)总结。

同学们,人的一生有许多感情是很宝贵的,其中之一就是“朋友之间的友谊”,真正的朋友是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我想如果大家能做到这些,你们的友谊之花定会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希望同学们能珍惜你身边的朋友!拥有更多的朋友!

大班教案 篇3

目标:

1、通过游戏培养孩子互相协调、团结友爱的精神

2、锻炼幼儿手臂力量和培养幼儿之间的相互信任。

3、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4、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玩法:

3人一组,2人当轿夫,1人当新娘。当轿夫的幼儿将右手握住自己的左手腕,再用左手握住对方的右手腕。蹲下,扮新娘的孩子分别将两只脚跨入两轿夫的双手臂之间,两只手分别搭在轿夫的肩上,"轿夫"立起,开始行走,大家一起边走边说儿歌。儿歌终止"新娘下轿"。换角色重新进行。

附:儿歌:

吱呀吱呀动。七铬七格蓬,花轿抬新娘,噼里啪啦轰。

教学反思:

从这个活动中,我认识到幼儿园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以孩子为主体,同时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在引导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变换教学手段和方法,从而让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准确地掌握知识。带领幼儿游戏时,要顾及到绝大多数的孩子,将个别示范与分组游戏、集体游戏相结合,可以根据幼儿的课堂情况不断地变换游戏形式,从而提高每个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大班教案 篇4

一、目标:

1、在了解煮面条过程的基础上,用夸张的肢体动作进行模仿和表现。

2、发挥想像,体验用动作表现内心的感受的乐趣。

二、准备:

1、幼儿在家观察过煮面条的过程,吃过拌面。

2、幼儿具有一定的 肢体表现能力。

3、煮面条的录像带,录有进行曲的音带,代表调味品的各色皱纸。

4、铺有地毯的活动室,旁边画有若干圆圈。

5、音乐《喜洋洋》

三、过程:

一、进行热身运游戏

师: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让我们来摸摸口袋……呀!我这儿有一颗珠子,它会发出好看的光!(教师做神秘状,吸引幼儿的注意)

师:咦?我的珠子越来越大……(教师用夸张的肢体动作带动幼儿一起表现)大得我都快抱不住了……珠子好像在慢慢变小,越来越小,越来越小……最后把它小心地放回口袋里。刚才,我手力是不是真有那么一颗神奇的珠子?

幼:没有,是假的,是想出来的。

师:那珠子在哪儿?

幼:在脑子里。

师“对了,当我们想像自己有这么一颗珠子时,我们游戏起来就会很有趣。怎样才能让别人也认为你有一颗珠子?也被我们的表演吸引呢?

幼:动作很像,表情也很像。

师:首先自己要相信,然后用夸张的动作和表情让别人也相信。记住这两点,接下来我们的游戏会更有趣!

二、观察表现对象

师:接下来我们模仿的是:在煮面条。你们看过爸爸妈妈煮面条吗?

幼:看见过。

幼:我自己也煮过面条。

师:好,我们来看一段煮面条的录像,看看面条是怎样变化的?你们看,烧面条前先往锅里加些什么?(水)什么水?(冷水)面条怎样了?(开始翻滚)这是什么动作?(关火)面条熟了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变软了)

师:面条没有煮熟之前是怎样的?请你来模仿一下。(幼儿用手捏紧拳头、站的笔直动作来表现)面条煮好后是什么样子的?(幼儿用身体柔软无力、放送手腕和膝关节、低垂着头等来表现)面条是突然变软的还是……

幼:一点一点变软的。

师:一开始面条沉在锅底,水开了,面条怎样了?

幼:浮在水面上。

幼:像蛇一样缠在一起。

幼:好像在发抖。

幼:扭莱扭去转圆圈。

三、想像与表现

师:好,我们也来学学面条。看看谁像一跟面条?师边看边摸,促使幼儿增加力度)面条在热水里,慢慢地变软,(幼儿身体左摇右摆,逐渐下蹲,软绵绵地

蹲在地上)水越来越热,水开了,面条浮起来了,开始不停地扭动、旋转、抖动。(幼儿跟随教师的语言提示用肢体动作表现翻滚的面条,教师也从孩子的动作中吸取有创意的动作)加水了,哧……哧……(幼儿的身体保持不动,个别幼儿用弯曲的身体表现面条柔软的状态,一位幼儿将腿伸到半空中,静止不动)我看到很多面条变软,可有的面条好像还不够软,等会儿水开的时候要翻滚得更厉害才行。咦,这跟面条的一头还挂在锅子边上,真有趣!水又开始变热了,面条怎么样了?(幼儿用更大幅度的动作进行表现,由于受同伴的影响,幼儿相互学习,表现的方式更丰富了)啪!我关火了!(幼儿随即就地到下)让我来看看哪跟面条熟了,看上去最软?(幼儿努力调整自己的姿势,用松弛、弯曲的动作加以表现,神态懒洋洋、无力的)让我来把面条捞起来,我捞―――(幼儿随教师的手势,被动得站起来,有的幼儿低垂着头,耷拉着手,以表现被捞的感觉)哎呀!面条太滑,滑下去了!(幼儿一下子躺倒在地上)这回我用筷子夹,我夹―――(部分幼儿下腰,双手挂下来,表现得很传神!其余幼儿纷纷仿效)把面条放到盘子里。(幼儿开心地集中躺在一起)我来尝一尝,哎呀!怎么没有味道?

幼:忘了放调料了!

幼:家点调料!

师:好,那我们就在来煮一锅面条吧!

四、讨论并丰富表现内容

师:我们怎样才能表现得更像,让别人更相信呢?面条下锅前是什么样的!

幼:一把一把的。

幼:一束一束的。

师:我们怎样来表现一束面条呢?(幼儿迅速拢抱在一起,但因为拥挤,有点拉扯推挤)看来有的面和别的面条粘住了,那可就不好吃了!(在教师的提示下,幼儿陆陆续续送开手,同时调整自己的空间位置,与其他人保持一定的间距。与同伴如此近距离的对视,令孩子们感到新奇有趣)

师:想一像你是中间的还是外围的面条,怎样才能均匀地撒到锅子里。怎样才能均

匀地撒到锅子里。准备!我撒下去喽!(幼儿用眼神和身体与同伴进行沟通,他们不断调整自己的站位,慢慢后退散开,最后软软地沉到锅底)水开了……加点冷水了……火关了!(幼儿表现)我要把这些面条捞起来放到盘子力。(教师以不通的方式将“面条“盛成四盘)我来拌一拌。请你用柔软的部位和其他面条缠在一起。(幼儿尝试用手臂和腿与同伴充分缠绕,身体的接触使幼儿非常开心,所形成的身体造型也非常有趣。教师不断地做搅拌动作,引导幼儿进一步相互缠绕)

师:现在我来撒调料喽!各种味道的调料撒在面条上,面条会有什么感觉呢?(教师分别假装在幼儿身上撒上辣椒纷、花生酱、、葱花……幼儿做相应的咳嗽、皱眉、伸舌头等动作)

师:让我来品尝一下,真香!太棒了!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电功能及电线、插座的作用。

2、学习安全使用一些家用电器的方法形成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3、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活动准备】

实物电风扇、图片小蜡人一个和电风扇一个、有电危险等标志。

【活动过程】

1、激起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指导语:

①小朋友,你们知道夏天很热的时候,我们在家里都是用什么使自己变凉快的吗?

②今天啊,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有关于小蜡人和电风扇的一个很好听的好故事,这个故事可有趣,竖起你们的耳朵,认真听,听听故事里有谁?发生了什么表情?(出示图片)

2、引出故事,提出问题。

指导语:

①你们听了一遍故事,你们说说看,故事里有谁啊?它们发生了什么事情?

②你们看,小蜡人热得全身发软,他越来越觉得支持不住了,小蜡人想那怎么办呢?小朋友们,那我们一起帮助小蜡人想出最好的办法好啊?

③电风扇的叶片为什么转动不起来呢!它是靠什么东西才能转动起来的?(电动机带动才能转的)

④小朋友你们知道电风扇的电动机藏在哪里吗?我们一起找一找吧!那它为什么还是不动呢?

⑤哦,你们看到了电风扇还有条长尾巴,这条尾巴里还有一个插关,那这个插关拿来有什么关呢?我们来试一试看,把插头插到插座里,再按一下开关,你们看电风扇发生了什么变化?

3、提醒幼儿用电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指导语:你们都看到了电风扇的叶片都转动起来,因为电风扇需要插上插头,连接到插座里,插座里啊有电,我们一定要小心的插上去,所以电风扇才能转动起来。

4、启发幼儿想一想,还有什么是用插头的。

指导语:小朋友们你们想一想在我们的教室和你们的家里还有什么东西是有插头的呢?(各种电器)

5、结束活动。

指导语:好了,我们的小朋友都学了很多的用电方面的作用,在我们生活中,都离不开电,你们说能不能玩电?为什么不能玩?我们在用电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随便去摸有电的东西。

6、找一找生活中有电的地方(带幼儿去找找)。

指导语:好了,我们一起找找看,在我们的幼儿园里哪些地方是有电的,不可以去摸的。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

【活动目标】

1、知道小猫小狗会伤人,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

2、通过事例了解同小动物相处的危害性,知道不能随便逗小动物。

【活动准备】

1、录像:一些被小动物伤害的事例。

2、小猫小狗凶狠的和可爱的图片。

【活动过程】

1、教师念谜面,幼儿猜谜活动。

组织幼儿讨论:你们喜欢小猫小狗吗?为什么?

2、组织幼儿看录像,了解小猫小狗的另一面,知道它们会伤害人。

(1)你们知道吗?小猫小狗也会发脾气的。

(2)你有没有听过或见过小猫小狗发脾气?

(3)它们发脾气的样子还可爱吗?

(4)它们发脾气时,会伤害人吗?

3、教师结合有关事例,让幼儿了解小猫小狗也会伤害人。

4、教师小结:小猫小狗在不发脾气的时候非常可爱,还会帮助我们做事情,是我们的好朋友。但是小朋友会因为好玩常去逗它们,去拉拉它们的尾巴,用棍子去赶它们,这些都会让它们生气。有的人还会抱着它们,离它们很近,在它们突然发脾气的时候躲不开,人就会受伤,因此我们不应该去逗它们,要离动物远一点,这样就比较安全。

5、组织幼儿讨论:如果我们被小猫小狗咬伤了,应该怎么办呢?

让幼儿了解简单救治的方法:送医院请医生治病,还要注射狂犬疫苗等。

大班教案 篇6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雪白的墙》

活动目标:

1、幼儿懂得环境的整洁美观要靠大家的努力,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2、引导幼儿做环保方面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幼儿自觉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活动准备:

1、图片:墙画

2、劳动工具抹布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观察图片:各种墙壁提问:这些墙壁漂亮吗?你最喜欢哪一种?说说为什么?

小结: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有各种墙壁。平整、镂空的、造形的等等,整洁美观的墙壁可以装饰美化我们的环境,我们应该保护好。

二、展开

1.观察讲述《雪白的墙壁》

(1)街道的一角,工人叔叔正在粉刷外墙。

提问:图中的叔叔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

教师:在街道一角,为了让我们生活的环境整洁、美观,工人叔叔正在粉刷街边的墙壁,瞧!叔叔脸上都流汗了。

(2)一群小孩在白墙边踢球,蹭的白墙上很多痕迹。

提问:这些小哥哥在做什么?他们这样对不对?

教师:小朋友在路边踢球是不对的,既不安全又破坏卫生,看!雪白的墙壁上多了几道脏脏的痕迹。

(3)夜晚,有人在墙壁上粘帖"小广告"。

提问:夜晚发生了什么事?这样做对吗?

教师:在墙壁上乱帖乱画是不对的,要坚决制止。

(4)经过清理、擦洗,墙壁又变干净了,人们还在上面画上了公益宣传画。

提问:墙壁怎么变干净了?变成了什么样?

教师:美丽的环境要靠我们大家一起努力,让我们用双手把环境变得更美吧。

2.体验活动《我把墙壁变干净》。

教师引导幼儿用抹布擦拭、清洁活动室的墙壁。

三、结束活动

讲评,以表扬、肯定的语气,从回答问题、劳动积极性等方面对幼儿进行评价。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利用纸棒进行活动,学习跳竹竿游戏,发展弹跳能力。

2、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带来的快乐。

3、愿意积极想办法解决活动中遇到的困难。

4、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体验玩游戏的乐趣。

5、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设计思路:

纸(木)棒是幼儿身边常见又熟悉的物件。这个活动利用最简单的纸棒,进行民间游戏"跳竹竿"满足了幼儿喜爱玩民间游戏的心理,发展幼儿的弹跳能力。大班幼儿在与同伴交往、合作方面有积极的愿望,教师及时提供这次机会,鼓励幼儿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遇到的困难,共同体验得到的欢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观看过录像物质准备:

人手一根纸棒(长度为1米)。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幼儿随音乐利用纸棒进行队列练习。

导语:今天天气真不错,我们骑着马出去玩玩吧!(幼儿随音乐的变化"骑马"变双圆----大圆----小圆---- "坐马车" )反思:

活动开始部分设计了随音乐利用纸棒进行队列练习在这一环节中由两队"骑马"变双圆----变小圆----合作组合"坐马车"体现了动静交替的原则,让幼儿初步尝试了与同伴合作的快乐,同时也为下一个环节奠定了基础。

2、基本部分:

(1)利用纸棒进行"一棒多玩"导语:纸棒可以和我们玩坐马车的游戏,还可以和我们玩什么游戏呢?我们一起来试试,可以自己玩,也可以和小伙伴一起玩。(幼儿四散游戏)队形:两路纵队(见附图)(2)学习"跳竹竿"游戏A、讲解游戏玩法导语:刚才小朋友用纸棒玩了许多游戏,今天老师要和大家用纸棒玩一个新游戏--跳竹竿,这个游戏可以三个或四个小朋友一起玩,其中两个小朋友手拿竹竿面对面跪下,用竹竿同时分合敲击,另一个小朋友在中间看准竹竿的分合跳进或跳出。大家可以自己选择小伙伴一起试一试。

队形:梯形队(见附图)(3)幼儿自由组合尝试玩"跳竹竿"游戏队形:四散(4)对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合作、交往方面)导语:你刚才和谁一起玩的?你们是怎么跳竹竿的?

队形:梯形队(见附图)(5)鼓励幼儿创造性地玩"跳竹竿"游戏,师生共同参与。

导语:刚才小朋友在跳竹竿时想到了许多不同的跳法,真有趣!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跳竹竿,行吗?

队形:四散反思:

基本部分中,先鼓励幼儿利用纸棒进行"一物多玩",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并积极推广三---四人结伴游戏 。接着运用尝试法学习的理论精神,教师不示范游戏玩法及规则,而是引导幼儿去自主探索(敲击"竹竿"的两人如何合作?中间跳的人如何跳?如果跳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情况怎么办?等),从而通过尝试、发现----再尝试、再发现,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不断调整的过程,师生双方共同提升经验。最后通过师生共同表演"跳竹竿",将活动掀起高潮,突出了师生双主体的地位。

4、游戏"叫号接棒"队形:四散反思:

结束活动中通过"叫号接棒"的游戏帮助幼儿调整教大的活动量。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主要是通过纸棒学习"跳竹竿"游戏,发展幼儿弹跳能力。在心育方面提出的两点目标--想办法解决活动中遇到的困难;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带来的成功和快乐。整个活动充分发挥纸棒的多功能性,活动开始部分设计了随音乐利用纸棒进行队列练习在这一环节中由两队"骑马"变双圆----变小圆----合作组合"坐马车"体现了动静交替的原则,让幼儿初步尝试了与同伴合作的快乐,同时也为下一个环节奠定了基础。基本部分中,先让幼儿利用纸棒进行"一物多玩",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并积极推广三---四人结伴游戏 。接着运用尝试法学习的理论精神,教师不示范游戏玩法及规则,而是引导幼儿去自主探索(敲击"竹竿"的两人如何合作?中间跳的人如何跳?如果跳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情况怎么办?等),从而通过尝试、发现----再尝试、再发现,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不断调整的过程,通过师生共同表演"跳竹竿",将活动掀起高潮,突出了师生双主体的地位,结束活动中通过"叫号接棒"的游戏帮助幼儿调整教大的活动量。

在活动中,教师与幼儿共同学习,实现了师生"共同体"的学习氛围,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将幼儿心育目标的培养放在了一定的高度。如:始终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有了困难引导幼儿去主动解决等等。但这仅靠这一活动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坚持渗透,使幼儿的心理品质得以良好、健康地发展。

大班教案 篇8

一、材料提供

各种纸、细铁丝、花泥、花瓶、各种树叶及小节花

二、操作层次及建议

1、用各种纸进行裁剪后,拼贴出各种各样的纸花

2、在细铁丝外包上绿色彩制纸作为花茎,将花朵固定在铁丝的顶端。

3、选择花瓶、花泥,将做好的纸花插入其中,后用树叶、野花点缀使其变成一瓶美丽的瓶花。

三、提示

1、做花用的材料可以多种多样,如不同质感的水果包装网,包花绵纸,花茎所用的铁丝也可以用吸管代替。

2、做花时可以运用折、剪、贴等多种方法,尽可能发动幼儿自己动手制作,对于较难掌握的花朵制作方法也可以出示步骤图,让幼儿看图分步完成。

3、平时应注意发动幼儿收集各种材料,使成品更丰富,同时也可以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

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1、利用各种材料和方法制作贺卡,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创造能力。

2、通过讲讲、做做及互相赠送,体验制作贺卡的乐趣,进一步树立幼儿的自信心。

重点与难点:自主选择材料与方法,制作与众不同的贺卡

活动准备:1、铅画纸、记号笔、蜡笔

2、各种废旧材料、双面胶、剪刀、彩色纸

3、各种小图片、贴纸、彩色纸、剪刀

4、剪纸做贺卡(彩色纸、剪刀、双面胶)

设计思路:我班现在正在进行我自己的主题,最近幼儿常常在谈论过新年的话题,有的在说过了新年,我就大一岁了,有的在说过年时妈妈会给我买新衣,幼儿对过新年很感兴趣,于是我就从幼儿的兴趣和生活经验出发,结合主题我自己中的小主题了不起的我,开展本次活动。在前期准备中,通过利用家长资源,与幼儿共同收集贺卡,欣赏贺卡,了解贺卡的作用,引发幼儿对贺卡的兴趣,丰富幼儿对贺卡的经验。在本次活动中通过让幼儿交流新年的心愿、制作贺卡、相互赠送和相互祝愿,让幼儿体验制作贺卡的乐趣,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及创造想象能力,进一步树立幼儿的自信心。在本次活动中,通过为幼儿提丰富的、不同层次的材料,关注幼儿间的个体差异,从而让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都获得发展。在活动过程中通过教师语言的引导,范例的隐性示范,张扬个别幼儿的作品等策略激发幼儿创造想象制作贺卡的欲望和灵感,并通过让幼儿说说、画画、剪剪、贴贴,引导自主选择、自主创造,从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及创造想象能力。

活动流程:引起兴趣幼儿制作,师观察指导互赠贺卡活动延伸

活动设计:一、引起兴趣

1、新年已经来到了,你们知道今年是几几年吗?是什么年呢?

2、想想看,在过去的一年里,你学会了什么本领?

3、在新的一年里你有什么心愿?

4、刚才呀小朋友用语言来表达了自己美好的心愿,如果在新年里你想祝愿好朋友,可以送什么礼物给他呢?

二、幼儿制作,师观察指导

1、出示范列:老师已经做了几张贺卡准备送给好朋友,你们发现老师做的贺卡用了什么材料、什么方法呢?幼儿讨论后,师小结。

2、师介绍材料,幼儿自主选择

3、幼儿自主制作,师观察指导(引导和帮助能力差的幼儿、表扬和张扬有创意的作品)

三、互赠贺卡

1、介绍自己的贺卡,说一句祝愿的话,相互赠送

2、唱新年歌,体验过新年的快乐

四、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再次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制作贺卡。

大班教案 篇10

1.结合对鱼的造型与色彩的认知经验,利用废旧材料进行有主题的借形想象和组合。

2.自主选择材料,综合运用撕、折、剪、卷、拧、粘贴等技能,胆制作特的鱼。

3.体验用废旧材料进行创意制作带来的快乐。

4.让幼儿体验自主、立、创造的能力。

5.感受作品的美感。

1.布置“海底世界”的场景。

2.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的鱼的俘一组。

3.给每个幼儿提供剪刀、固体胶、透明胶、双面胶、托盘、垃圾桶等工具。

4.饼干桶、纸盒、纸杯、光盘、纸筒、扭扭绳、树叶、羽毛、纽扣、扑克等各种废旧材料。

一、导入活动

师(出示场景“海底世界”):瞧!孩子们,我们来到了哪里?

幼:海底世界,哇,好的鱼啊!

师:这里的鱼儿真有趣。请家仔细观察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待会儿把你的发现告诉家。

二、俘欣赏

1.总体欣赏。

师:你最喜欢哪条鱼?它的身体、鳍、尾巴和身上的鱼鳞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幼:我最喜欢这条稻草鱼,它的全身都是稻草,尾巴是用扫把做的。

幼:我最喜欢这条,身体是用蛋糕盒做的,尾巴和鳍是用树叶做的,身上有好多果冻盒,果冻盒里塞了皱纸,颜色很漂亮。

幼:我喜欢糖盒做的鱼,鱼鳍和尾巴是用棉签做的,嘴巴是用扭扭绳做的,鱼鳞是用棉签做的'。

幼:我喜欢这条,它的身上有许多夹子。

......

2.拓展讨论一:同一部位使用不同材料。

师;老师用了哪些材料做鱼的身体?

幼:纸盘、纸巾盒/光盘、席子、树枝/巧克力盒、泡沫块/扭扭绳、袜子、手套......

师:你觉得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也可以用来做鱼的身体呢?

幼:纸杯/饮料瓶/报纸/石头。

师:是啊,鱼的种类很丰富,小、形态、颜色都各不相同。只要我们胆想象,生活中的很多材料都是可以用来做鱼的身体

3.拓展讨论二:同一材料的多种使用。

师:这条鱼的尾巴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幼:扭扭绳

师:老师还用扭扭绳做了鱼身上的什么呢?

幼:嘴巴。

幼:这条鱼的身上四个地方用了扭扭绳:鱼鳃盖、鱼鳍、鱼尾、弯弯的花纹也是用扭扭绳贴出来的。

师:看来扭扭绳的用处真不小,只要你认真思考,就一定能发现每种材料都可以用在不同的地方。

师:看看老师这里收集了一些什么材料?你觉得可以用来做鱼的什么呢?

幼:奶茶杯可以做鱼的身体。

幼:奶茶杯的盖子可以做鱼的眼睛。

幼:很多盖子贴在一起可以做鱼鳞,要贴在的鱼身上才好看。

幼:奶茶杯的盖子也可以做身体的,盖子上插吸管的小洞就是鱼眼睛。

幼:吸管可以做尾巴。

幼:夹子夹在鱼头上可以用来做鱼的嘴巴,夹在两边可以做鱼鳍,夹在身体后面可以做鱼尾巴。

师:每一种材料都有很多用处。这里还有很多材料,我们可以剪一剪、拼一拼、折一折、连一连、摆一摆、粘一粘。只要动脑动手,就一定能把材料用好、用巧。

三、讨论工具的使用

师:老师想给这些鱼贴上鱼鳃盖,你们认为用什么粘贴最合适?谁愿意来试一试?(分别请45位幼儿用不同的工具尝试粘贴不同的鱼鳃盖,观察不同的结果。)

师:谁来把尝试的结果跟家分享一下?你认为哪种工具最好?用的时候要注意一些什么?

幼:我发现用固体胶贴扭扭绳鱼鳃盖是贴不住的。

幼:我的鱼鳃盖是用撕好的报纸条折出来的,可以用固体胶贴。

幼:报纸卷的绳子可以用海绵胶贴,可是不好弯曲,可以先把两头贴牢,再贴中间。

......

师:不同的工具适合于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使用方法,方法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效果,所以,在选择工具时也要动脑筋哦!

四、实践操作

师:材料、工具都准备好了,现在就让我们开始做一条最美丽、最特的鱼吧,别忘了给它取一个好听的名字。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对有困难的幼儿给与助,特别是对不会使用剪刀的幼儿。

先做好的幼儿将作品放到场景中,并和同伴交流。

五、展示评价

师:海底世界一下子多了这么多新朋友,真是热闹。制作师快来介绍一下吧,说说你做的鱼叫什么,它最的本领是什么。

幼:我做的鱼叫“飞鱼”,它的鱼尾、鱼鳍都很,游起来快得像飞一样。

幼:我的鱼叫“泡泡鱼”,因为它身上的鱼鳞都像圆圆的泡泡。

幼:我这条叫“喷水鱼”,我在它的背上装了喷水装置。它在水里游得时候,会不停地往外喷水,我一眼就能找到它。

师:每个小朋友都选择了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用各自的方法做了特的鱼,还给鱼儿取了不同的名字。我们以后可以仔细找一找更多废旧材料,试一试,看一看能不能做出更特的鱼来。

六、整理场地,结束活动

1.有目的地选择活动内容。根据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幼儿选择利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进行创意表现,感受生活中处处可以找到用来创造美、表现美的东西。

2.注重环境创设。在创意制作活动中,幼儿对材料的性质和用途了解得越多,对形状、色彩、空间的认识也就越会越丰富。为此,我一方面结合主题活动巧妙地布置海底世界情景,以展示造型丰富的俘和幼儿作品。另一方面精心创设“材料超市”,将孩子们收集的丰富的废旧材料及工具分类、有序摆放,以便幼儿探索、操作。

3.进行适当的示范。适当示范既有利于幼儿技能的学习,也有利于幼儿创造力的发展。在该活动中,展示在“海底世界”中的俘丰富多样,既有同一部位使用不同材料的俘,也有同一材料在不同部位使用的俘,给予幼儿想象、创造方面的启迪。另外,我让幼儿观察、讨论同伴使用不同工具、材料的方法及其不同效果,学习各种美术技能,充分发挥幼幼互动的效应。

在本次活动中,孩子们对手工活动非常感兴趣,积极性很高,活动中教师与幼儿的交流自然轻松,只有极个别幼儿不太会使用剪刀显得有点儿笨拙。

大班教案 篇11

1、进一步学习撕、贴技能。

2、训练手指的灵活性。

3、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有序整理用具。

1、幼儿活动材料《纸工》。

2、浆糊每组一盒。

3、范例一个。

1、小朋友,晴天的时候是什么样的?(会出太阳)太阳公公出来了给人的感觉怎样?(暖暖的)太阳公公是什么样子的?你看过太阳吗?对,我们抬起头看太阳的时候,经常会觉得刺眼,那是因为太阳发出了强烈的光芒。太阳的光芒是五彩的,你看,老师这里就有一个五彩的太阳,你知道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2、请幼儿欣赏老师的范例。

1、出示操作材料:今天杨老师就来教小朋友来做太阳,小朋友可要看仔细哦!

2、教师示范讲解《太阳》的制作方法。

(1)教师一边示范制作一边讲解:

1、将太阳的沿外轮廓取下。

2、再把彩色纸撕下来。

3、再把彩色纸撕贴在太阳的周围。

1、提出要求:要求幼儿先想想应该怎么做,再动手制作;桌子地面都要理干净;碰到问题可以问老师也可以问小朋友。

2、幼儿操作,教师对能力较弱的孩子进行指导,请能力强的孩子帮助别的孩子(语言及动作),提醒保持干净。

1、小结幼儿制作情况,引导幼儿相互欣赏作品。

2、表扬做的好的幼儿。

幼儿园大班手工教案范文三

1、探索学习用十字对插的方法制作立体小盆栽。

2、尝试简单的涂色游戏,愿意用颜料为小花涂色。

3、提高手工制作的兴趣。

人手两张平面的“盆花”(—面涂好颜色、上下开好凹槽)、毛笔、抹布、颜料若干、教师范例。

1、春天来了,漂亮的小花都开了,今天老师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了—盆小盆栽,看,漂亮吗?

2、老师的这盆花是用两张这样的平面“盆花”做出来的,你知道是怎么做的`吗?

3、请小朋友们试一试用两张平面“盆花”变成立体的小盆栽。

1、师:老师也给小朋友准备了两张平面的花,请你去试一试,看看能不能也变出这样一盆立体的小花。

2、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教师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

3、请成功的小朋友来介绍自己的方法。

4、教师总结并示范正确方法和注意点。

1、教师介绍运用毛笔和颜料给小花涂色。

2、教师简单示范并介绍涂色的方法。

1、鼓励幼儿大胆为小花涂色。

2、等颜色稍干后做成立体的小盆栽。

1、展示幼儿做的小盆栽,对幼儿出现的一些情况进行概括。

2、请幼儿来说说你做的小盆栽想送给谁。

3、出示小房子、小树延伸活动,引导幼儿以后也可以来试着做—做其他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