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课件(精华9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件(精华9篇)。

经过工作总结之家的编辑反复校验和调整这篇“小学一年级数学课件”得以呈现。每个老师都需要在课前准备好自己的教案课件,本学期又到了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老师上课时要以教案课件为依据。建议您将此页收藏以便随时查看!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件 篇1

教案设计示例

快乐的家园

教学目标

1.对1进行认识,并且从1引申到2、3、4的学习.

2.进一步体会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1.认识1、2、3、4体会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了解1、2、3、4代表什么.

教学难点

了解1、2、3、4代表什么.

教具准备

课件、补充资料结绳计数,学生每人一张数字卡片,老师1-10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活动(一)

1.你们知道古代人是怎么数数的吗?(演示课件:结绳计数)

2.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帮助他吗?

(点评:以结绳计数的故事引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初步感知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活动(二)

1.今天老师带大家到一座美丽的小山村去旅游(板书1),你们想去吗?乡村的早晨非常美,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点评:设置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1的概念.)

2.(演示课件:美丽的山村)请你们仔细观察,1可以表示什么?(小组讨论)

3.集体交流:学生可能说:一条狗、一棵树、一艘船、一间房、一个小孩、一座山、一个太阳、一户人家、一棵草、一个萝卜、一筐萝卜、一条小路、一条河、一群鸟

4.平时,你还在什么时候会说到或用到1

(点评:发散思维.联系生活实际学习.)

5、谁能总结一下,1都可以表示什么?

(1即可以表示个体,又可以表示这类个体的集合,可以表示很大的物体,也可以表示很小的物体.)

活动(三)

在生活中,我们还经常用到2、3、4等数字,这些又可以表示什么呢?

(点评:由1的学习,引申到2、3、4的学习,学生借助已知的方法自主学习.)

活动(四)

1.建小足球队:学校的操场多宽敞啊,你们想不想去活动活动?我们就来组建一支小足球队.

2.你们看,老师这里有很多的数字,(数字朝下)谁愿意参加足球队,请你抽取一张数字纸片,把它贴在胸前.(10个同学贴好数字,按上台顺序站成一排)

3.同学们,台上有几名运动员?他们衣服上的数表示什么?

4.如果让他们排成一队,可以怎么排?(学生讨论)

方法一:

1、2、3、4、5、6、7、8、9、10

方法二:

1、3、5、7、9、2、4、6、8、10

方法三:

10、9、8、7、6、5、4、3、2、1

(学生说出其中一种,台上小队员排队)

5.老师扮演记者采访:请问,你是几号运动员?你排在第几个?

6.请同学扮演小记者,向运动员提问.

7.除了这种方法,你还有别的办法帮他们排队吗?

(10人一组活动:把自己座位里的数字贴在胸前,然后大家讨论可以怎样排队,站成一队)

8.小组代表汇报你们组是怎么排队的?其它小组可以当小记者提问.

(点评:组建小足球队,调动学生参与的意识与活力.在老师示范性的采访后,学生在模仿提问中,感知序数.)

活动五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你打算向谁学习他的什么优点?

板书设计:

快乐的家园

1234

总评:注重体现学生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数学的特点之一是具有抽象性,而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为主要形式,同时还保留着直观动作思维的形式.因此在引入新知识时,通过直观的富有意趣的画面结绳计数来引入,并安排操作性的实践活动如:组建小足球队.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感受知识、学习新知识.在注重直观感受的同时,逐步提高对学生的要求.例如,在认识1的时候,先让学生感受一棵草、一只船、一盆花让学生联想到:2可以表示什么?3呢?4呢?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不只停留在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

教学设计点评

注重体现学生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数学的特点之一是具有抽象性,而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为主要形式,同时还保留着直观动作思维的形式.因此在引入新知识时,通过直观的富有意趣的画面结绳计数来引入,并安排操作性的实践活动如:组建小足球队.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感受知识、学习新知识.在注重直观感受的同时,逐步提高对学生的要求.例如,在认识1的时候,先让学生感受一棵草、一只船、一盆花让学生联想到:2可以表示什么?3呢?4呢?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不只停留在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

快乐的家园-北师大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件 篇2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的教学设计

一、背景

新课程非常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也一再强调数学的素材要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然后重新回到生活,应用于生活。 一年级教学课本中,有部分内容学生在以往的实际生活中早已接触过,也就是说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已经有了相应的知识经验,我们何不借助他们已有的经验来使教学中比较烦琐、费时的内容变得简化、省时,并主动探究、实践解决教学中的重点,突破难点呢?《标准》指出: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形式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新课改,新教材给了我们一个绝好的机会,让老师们能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大胆创新,找到适合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 二、教学案例

教学设计一:

1、师:老师今天上课带来一个礼物,猜一猜,盒子里是什么?

我请一个小朋友上台来摸一摸(钱)。我们平时用的钱叫什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 2、了解学生认识人民币的情况。

师:每一组都开设了一个小银行,小组成员分别从里面取钱,

按顺序(教师演示)从中取出两种你认识的人民币,最好跟别人的不一样。(学生动手操作,分别取钱。这里教师应组织好学生的纪律,说清要求后再动手操作) 3、师:请小朋友向同组同学介绍一下,你取得钱是多少?

(同学展开激励的交流)请一组成员上台,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其他学生说一说是多少?你怎么看出来的?(教师对于说的好的加以表扬) 1角、1元(硬币)、1元(纸币) 评析:

教师要善于营造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在有趣的学习活动中学到数学。教师既善于挖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又能恰当地为学生创设一些资源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情景。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用数学意识。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见到人民币,有时还使用人民币,本课设计先让学生猜的活动,再通过分类感知人民币。激发了学习兴趣,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开展实践活动,教学效果较好。 教学设计二:

1、小猫不认识人民币,它也想去商店买下面这些东西(课件出示四件物品及标价)你能帮助小猫用1元、5角、2角、1角的纸币付钱吗?(课件出示四种纸币)用哪一张钱付?(根据学生叙述课件演示用线连接)。 2、商店里有哪些东西?(课件出示:练习本5角,铅笔8角,小刀1元)从小银行里取多少钱就可以买到练习本?(让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指名学生上台说一说。还有不同的取法吗?(学生积极 思考发表各自方法)想一想:买8角的铅笔现在你会付钱了吗?(学生仿照上面方法取钱,再说一说)老师买一把一元钱的小刀,你能很快拿出一元吗?(生取一元纸币或硬币)。你还有其它方法吗?(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总结出1元=10角。

3、兔妈妈也想买东西,它带了几角钱?(课件出示:一个2角,一个1角)还差几角?你能帮它取7角吗?

评析:

教师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购物,以及解决在购物的过程中遇到的兑换的问题。创设了一个个能激活学生生活经验的生活情境,把知识经验生活化、数学化、系统化。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积极的为学生创造动手操作实践的机会和合作学习的机会。整个教学活动较好的体现了新课程的一些教学理念。但也存在着某些不足:在这里教师虽然注重了创新,但又不够大胆——难道买几角的物品非得拿刚好的钱吗?可以拿一元钱去购买,让售货员找呀!而且这种情况是我们平时经常遇到的!

综上所述,整个教学活动较好的体现了新课程的一些教学理念,但也存在着某些不足。一年级的学生从懂事开始就已经认识了人民币,并会用人民币进行购物。为此,在了解学生认识人民币情况时可从学生认知基础出发,创设一个情景:一位同学当售货员,一位同学购物。让学生自己来决定想买什么,用哪种钱购买,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来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又能更好的体现创新性。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件 篇3

《物体分类》大班科学教案

活动目标:

1.能将物品按用途进行分类。

2.能正确表述自己的分类理由。

3.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4.愿意大胆尝试,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掌握物品用途的相关经验。

物质准备:若干实物,图谱标记、实物图片,分类盒,分类板等。

活动过程:

一、以认识物品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整理物品,让幼儿初步学习按物品的用途分类。

1.引导幼儿将篮子里的物品,按照它们的特点分到篮子里的三个格子中,想想看可以怎么分。

2.分好后和同伴说说你的分类理由。

三、师观察幼儿操作并个别指导。

四、师幼互动交流。

师:谁来说说他是怎么分,为什么要把它们分在一起?

五、运用图谱标记帮助幼儿梳理分类经验。

1.师:出示嘴巴、手、苹果、积木、汽车等标记卡,引导幼儿从中选出分别代表“吃的”“玩的”“用的”的标记。

2.师引导幼儿根据标记,将自己篮子里的物品按标记摆放好。

六、分组练习,巩固按物品的用途分类。

1.介绍操作材料。

2.提出要求。

3.幼儿操作,师巡视指导。

4.师小结。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主要是让幼儿能将物品按用途进行分类,并且能正确表达自己的分类理由。在活动中,我首先以“认识物品”导入活动,并让幼儿“整理物品”,学习按物品的用途分类,幼儿个个都能将物品按食物、日用品和玩具等不同用途进行分类,也能说出分类的理由。接着引导幼儿运用图谱标记“送物品回家”,幼儿也都能将自己篮子里的物品按标记摆放好。可是在接下来的操作材料中,幼儿在给物品按标记分类中产生很大的分歧,有的标记相差非常细微,有很多小朋友容易看错,虽然在操作之前我有提示过了,但了解是一回事,真正做时有很大一部分幼儿不仔细观察标记,都分类错了。而这一切都反应出幼儿对画面的观察不够细心,做事太过于急促。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件 篇4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76、77页。

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时间观念,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2、初步认识钟表,学会认识整时和大约几时。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会看钟表上的时间。

教学准备:

钟面一个,学生自备小闹钟一个,课件一套。

师:老师有歌迷与小朋友们想猜么?“有个好朋友,会跑没有腿,会响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请你猜猜看,好朋友是谁?”小朋友,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呀?”(电脑出示谜底:钟表)钟表有什么作用?

(一)初步认识钟表。

1、小朋友们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小钟,一起看一看吧。

2、让学生说说你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钟表。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些钟表,下面我们就一起去欣赏一下吧!(电脑出示欣赏片断)

(二)认识钟面。

1、课件出示钟面,提问:钟表的外形虽然各不相同,但基本的东西却是一样的,钟面上有些什么呢?(有12个数)学生同时拿出自己的学具钟面,一起数数。最顶上的是几?最底下的是几?最左边的是几?最右边的是几?

2、钟面上还有什么?(两根针)比比看,长短一样么?你知道它们的名字吗?给它们起个名字吧?(长的叫分针,我们叫她分针妹妹;短的叫时针,我们叫她时针姐姐。)让学生指着学具钟说说哪根是分针,哪根是时针?

3、让我们来看看时针姐姐和分针妹妹是怎么走动的?电脑演示,让学生观察。(两根针一起走的。)按什么方向走的?用手比划一下。再看看两根走的时候有什么特点?(分针妹妹走的快,时针姐姐走的慢分针妹妹走了一圈,时针姐姐走了一大格。)

(三)认识整时。

1、初认2时。

电脑出示2时钟面,提问:看来,小朋友们知道的可真不少,请看下面这个钟面,你认识这个时刻吗?提问: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呀?

教师小结: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2的时候,就是2时。师述:生活中我们说2点,在数学中我们说2时,这两种说法都可以。

电脑分别出示3个不同样式的钟面,让学生说一说是几时?介绍电子钟的表现方法的表示时间的方法。

3、练一练。

(1)说时刻。

课件出示钟面,“想想做做”的三个钟面,让学生说说是几时?我们在干什么?教师注意有意识说清上午9时、中五12时、下午4时。

(2)在钟面上拨时刻。

你们知道我们晚上睡觉的时间吗?(8时)师:看来大家都很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请大家赶快把你们的小钟面拨到8时。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拨的?(学生拿出自己钟面拨到8时,然后指名学生说拨的方法)

师述:再看看这两个时间你会不会拨出来?(电脑出示:9时、6:00)师述:小朋友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就已经掌握了认识整点时刻的方法,真了不起!你喜欢一天中的哪个整点时刻,请你赶快拨出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学生活动)

(3)认识两个十时。电脑分别出示两个十时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提问:是几时?小朋友在干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一天有两个十时)上午十时我们在干什么?晚上十时呢?

1、出示“7时”钟面。教师提问:如果这是上午7时,你在干什么?如果是晚上7时呢?这个7时在一天中会出现几次?

先出示7时不到一点的钟面。这个时间是多少?我们平时是怎么说的?再出示7时过一点的钟面。这个时间是多少?我们平时是怎么说的?师述:我们通常把这样的时间,读作大约7时,课件出示大约7时。

3、练一练。师出示钟面,说一说大约几时时,我们都在干什么。

1、画时针或分针。

师述:我们的本领真大,现在有几只钟坏了,我们会不会来修理一下?(课件出示)说说缺了什么?你会添上吗?给钟面画上时针或分针。(学生在练习纸上画,课件演示)

2、认时间游戏。

师述:小动物们要去郊游了,请小朋友帮他们安排一下一天的作息时间吧!(课件演示)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件 篇5

设计说明

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是在学生认识了100以内的数,掌握了100以内数的顺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所以在教学设计上突出了以下几点:

1.注重不同比较方法的交流。

在教学中,结合例题引导学生交流不同的比较方法。例如有的学生是借助小棒比较大小的,有的学生是根据数的组成比较大小的,有的学生是借助计数器比较大小的,有的学生是根据数的顺序比较大小的。对于学生能够运用不同方法进行比较要给予肯定。

2.注重对比较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进行归纳总结。

在教学中,当学生一一呈现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后,适时引导学生归纳比较两位数大小的一般方法,使学生能够脱离具体的图形来进行两位数大小的比较,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有重点地进行讨论。

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考虑到学生在比较81和18时容易出错,当学生产生疑问时,抓住机会引导学生讨论,如“都有8和1,为什么81比18大?”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位值制”的理解,而且突破了教学难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这些数谁大谁小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00以内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板书课题)

⊙探究比较大小的方法

1.比较两个十位不同的两位数的大小。

(1)摆数,写数。

师:用小棒怎样表示四十二和三十七这两个数呢?你能把这两个数写出来吗?

(2)比较42和37的大小。

师:你们知道这两个数谁大谁小吗?怎样比较出来的?

(学生讨论后汇报自己的想法)

预设

生1:42比37大,因为摆42用的小棒比摆37用的小棒多,所以42大于37。

生2:42比37大,因为42里面有4个十和2个一,37里面有3个十和7个一,4个十大于3个十,所以42大于37。

生3:42大于37,因为数数的时候42在37的后面,后面的数都比前面的数大,所以42大于37。

生4:42大于37,因为42十位上的数是4,37十位上的数是3,4大于3,所以42大于37。

(师板书:42>37)

师小结:十位不同的两位数比较大小的方法: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的这个数就大。

2.比较两个十位相同,个位不同的两位数的大小。

(1)课件出示教材42页例5的计数器图。

(2)指导学生看图写数,并说说是怎样写的。

(学生汇报后,师板书)

(3)观察这两个数,你发现了什么?

(23和25十位上的数相同,个位上的数不同)

(4)探究十位相同,个位不同的两位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师:这两个数十位上的数相同,个位上的数不同,怎样才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呢?

(学生交流自己比较的结果和比较的方法)

(5)总结十位相同,个位不同的两位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师小结:十位相同就比较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的这个数就大。

设计意图:

在教学中,让学生随时总结比较两位数大小的方法,使学生由形象思维逐渐过渡到抽象思维,生成比较两位数大小的一般方法。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件 篇6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继续学习收集与整理数据,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2.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激发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培养统计意识。

3.体验通过统计结果,进行判断与决策的过程,能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4.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意识,发展学生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

统计知识的教学是《标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教材从第一册开始即安排简单的象形统计图的认识,让学生对统计活动有了初步的体验。买气球一课是第八单元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的深化:要求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体验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过程,并根据数据制作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教材安排了组织比赛买气球等实践活动,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事物出发进行统计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感受统计的必要性,从而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

结合教材的循序渐进的内容安排,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努力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并力图引导学生体验用不同的方法收集数据、整理数据,从而掌握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学会学习的方法。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天津市河西区马场道小学是一所重点小学,建校48年,是天津市首批市级义务教育示范校,首批市级双高普九达标校,首批河西区教学工作认定的A级单位。学校还是中国社会调查所天津分所授予的新世纪社会公认的优秀学校,现为全国创造教育实验基地,全国手拉手艺术团天津分团。

本班学生有很好的基础,思维活跃,求知欲强。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学生已初步获得一定的学习能力,并具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在前面的统计知识学习中,学生经历了举手表决分组调查两种不同的收集数据的方法;能根据简单的统计图表发现、提出问题。师生交流合作融洽。

〖课堂实录〗

(一)创设情境,产生统计需要

(播放音乐,《快乐的节日》。)

(师生随音乐拍手轻唱。)

师:一个全世界小朋友都在盼望的节日就要到来了。是什么节日呢?

生:六一儿童节。

师:每到这个节日,学校都要开展庆祝活动,节日的会场总是多姿多彩、五颜六色的。你认为我们该用什么来装点会场呢?

生1:准备一些鲜花、彩旗。

师:确实需要鲜花!还有呢?

生2:买些气球。

(板书:买气球)

师:好主意,我该买什么颜色的气球呢?

(评析创设六一节活动引入,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体验数据收集的方法

师:(出示4种颜色的气球)你喜欢什么颜色呢?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颜色。到底哪种颜色的气球应该多买一些呢?

生:可以统计一下。

师:怎样进行统计呢?

生1:像上次那样,举手表决。

生2:可以一个一个去问,看看喜欢什么颜色的人数多。

师:这方法也不错嘛!就请你作调查员,怎么样?请你向同学们展开调查,好吗?

生2:好的。,你喜欢什么颜色的气球?(红色),你呢?(黄色)

(学生按座位顺序一个个地问下去,问了八九个。)

师:对不起,打断一下。现在,你们能准确地说出喜欢各种颜色气球的人数吗?

生:不能。

师:看来光用脑子记是不够的,那我们要用什么方法才能准确地记录下来喜欢不同颜色气球的人数呢?

生3:可以把同学说的记在纸上。

师:(点头)记下来就不会忘记了,可怎么记呢?小组讨论一下,看有什么好办法?

(教师巡看。)

生4:我用不同颜色的彩笔画。

生5:我可以画正字,就像我们选文明学生一样。

生6:可以点点表示,我先分别写上红、黄、蓝、绿四个字,同学说一个,我就在后面点一个点。

师:同学们有这么多的好办法,让我们亲自试一试吧。下面,调查员再进行调查时,就可以用你喜欢的方法去记录了。拿出练习纸,准备好了吗?我们开始吧。

(小调查员一个个地询问,全体在纸上记录。)

(评析注重引导学生亲身体验收集数据的过程,探索使用不同的方法记录数据,为学生创设思考的空间,使课堂成为学生主动探究的乐园。)

(三)整理数据,制作统计图

(投影展示学生的记录。)

师:选择红色气球的人数是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只要数一数有几个正字,再加起来就知道了。

师:整理你们的调查数据,把数据填入统计表中。

颜色红色黄色蓝色绿色合计

人数11164536

师:为了能让大家更清楚地看出喜欢每种颜色的人数的多少情况,该怎么办呢?

生:制作统计图。

师:同学们拿出练习纸(如书第85页),说说你准备怎样制作出一张漂亮的统计图呢

生:用彩笔涂上不同的颜色,不画出格。

师:你真仔细,那么这一个小格代表什么呢?

生:一个小格代表一个人的意见。

师:你说得非常好,现在就请大家按照我们收集的数据开始制作统计图。

(教师巡视帮助,学生动手实践。)

师:谁愿意展示自己的作品?

(学生拿统计图到投影仪下展示。)

师:你们觉得怎么样?说说你的想法。

生:我觉得很整齐、很漂亮。

生:我给他提个意见,要是用不同颜色的分别表示红、黄、蓝、绿就更漂亮了。

师:同学们,你们画出的统计图是什么形状的呢?

生:一条一条的、长方形的。

师:条形的,真形象。

(评析在整理数据的过程中,教师注重发挥评价作用,关注学生情感态度,让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表达。)

(四)分析数据,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从这张条形的统计图中,我们都可以知道些什么呢?

生1:可以知道喜欢黄色气球的人数最多,喜欢蓝色气球的人数最少。

生2:能一眼看出谁多谁少。

生3:还可以知道有36人参加了调查活动。

生4:能知道该多买哪种颜色的气球。

师:哪种颜色?

生4:多买黄色的气球。

师:为什么?

生4:黄色是多数人喜欢的。

生5:要让多数人满意才行。

师:的确,我们应该关注多数人的愿望。老师知道该买什么颜色的气球了,谢谢大家。你们是用什么知识帮助老师解决这个难题的呢?

生:用了统计的知识。

师:统计知识真了不起,又一次帮助我们做了决策。

(评析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让学生进一步感悟统计为决策服务的作用,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

(五)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师:在节日期间,不仅学校为同学们开展了庆祝活动,就连电视中的儿童节目都越发地丰富多彩了。你们喜欢什么电视节目呀?

生1:我喜欢《四驱兄弟》。

生2:我喜欢的动画片是《哪吒传奇》。

生3:我喜欢《蓝猫淘气三千问》。

生4:《百变小樱》、《火车侠》、《七龙珠》。

师:在近期上演的动画片中,到底哪一部动画片才是最受同学们欢迎的呢?请你统计一下在你们小组中最受欢迎的动画片。(拿出练习纸)

师:提醒大家注意:

①请本周组长担任调查员,先和组内的同学讨论一下,确定你们小组中的调查方法;

②别忘记记录数据;

③假如你遇到困难,可以与同学商讨,或者请老师帮忙。

(学生开始分组调查统计,教师参与指导。)

(学生汇报统计结果。)

生1:我们组最喜欢《百变小樱》。

生2:我们组最喜欢《哪吒传奇》。

生3:我们组最喜欢的也是《百变小樱》。

师:看来,《百变小樱》很受大家的欢迎。

(评析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片出发,加深学生对统计过程的体验,学习运用一些基本的统计方法。)

(六)小结

师:谁愿意告诉大家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生1:我学会了统计知识。

生2:我知道了大家都喜欢什么颜色的气球。

生3:当我不知道大家的想法时,可以问问大家,做一个调查统计。

师:你说得真好,用调查统计方法可以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正确进行决策,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需要进行统计呢?请你们课下找一找。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根据教材安排,引导学生开展买气球和最喜欢的动画片两个统计实践活动。

首先,努力使情境的设计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如:结合单元教学时间恰恰在六一儿童节前夕,让学生为庆祝活动出谋划策,

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对于教科书安排的调查学生最喜欢的电视节目,通过课前调查,我发现学生对电视内容的认识和选择大多局限于动画片,因此结合学生特点我稍加改动变为统计学生最喜欢的动画片,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课堂气氛热烈而活跃。

其次,力图体现师生共同探索收集、整理数据的全过程,促进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如鼓励学生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尊重学生的意见,努力创设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互动空间,引导学生体验不同的收集数据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案例点评〗

本节课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选取学生身边熟悉的事例,组织学生开展调查活动,结合六一儿童节的契机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问题情境的创设真实、有趣、有价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发挥主导作用,注重引导学生亲身体验调查与整理数据的过程,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多样性,如让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运用不同的记录方法等等。教师还有意引导学生体会统计的意义,渗透统计为决策服务的思想。

本节课营造了一份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用自己想出来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师能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件 篇7

单 元 教 案   课 题 位置 起止章节 第一单元P1-9 教学时数 4 本单元教学起止日期 3.2--3.8 教 学 目 标(大纲对本单元教学要求) 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他们的相对性。 单元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情景中,根据行、列定位物体的位置。 单元教学难点: 演示、操作、感受物体的位置。 单元小结:   单 元 教 案   课 题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起止章节 第二单元P10-26 教学时数 12 本单元教学起止日期   教 学 目 标(大纲对本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悉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单元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摆一摆,算一算的形式理解算理和算法。 单元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单元小结:   单 元 教 案   课 题 图形的拼组 起止章节 第三单元P27-30 教学时数 2 本单元教学起止日期   教 学 目 标(大纲对本单元教学要求) 1、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单元教学重点: 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 单元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单元小结:   单 元 教 案   课 题 100以内数的认识 起止章节 第四单元P31-45 教学时数 8 本单元教学起止日期   教 学 目 标(大纲对本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能够正确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使学生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单元教学重点: 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单元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交流。 单元小结:   单 元 教 案   课 题 认识人民币 起止章节 第五单元P46-55 教学时数 4 本单元教学起止日期   教 学 目 标(大纲对本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单元教学重点: 认识人民币的单位,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单元教学难点: 认识元、角、分和它们的十进位关系,知道爱护人民币。 单元小结:   单 元 教 案   课 题 100以内的加减法(一) 起止章节 第六单元P56-80 教学时数 15 本单元教学起止日期   教 学 目 标(大纲对本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学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单元教学重点: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的计算。 单元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生兴趣和计算意识。 单元小结:   单 元 教 案   课 题 认识时间 起止章节 第七单元P81-87 教学时数 3 本单元教学起止日期   教 学 目 标(大纲对本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单元教学重点: 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 单元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单元小结:   单 元 教 案   课 题 找规律 起止章节 第八单元P88-92 教学时数 4 本单元教学起止日期   教 学 目 标(大纲对本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展图形和数学简单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单元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展图形和数学简单的排列规律。 单元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激发学生爱数学、发现美的情感。 单元小结:   单 元 教 案   课 题 统计 起止章节 第九单元P93-97 教学时数 3 本单元教学起止日期   教 学 目 标(大纲对本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问题。 单元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整理、收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单元教学难点: 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教 学 计 划 周次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1 位置 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他们的`对性。 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根据行、列定位物体位置。 演示、操作、感受物体的位置。 2 20以内退位减法 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摆一摆,算一算。 比较熟悉地口算20以内退位加减法。 3 图形的拼组 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学习图形的特征。 体会图形特征,能用语言描述。 运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图形的特征。 4 100以内数的认识 使学生知道十位和个位意义的,能正确读写。 会计算整十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进行简单的估算交流。 5 认识人民币 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认识一元=10角,1角=10分。 认识人民币单位,会进行简单计算。 教 学 计 划 周次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6 10以内加减法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培养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计算。 培养学生数学的兴趣和计算意识。 7 认识时间 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 培养学生日常生活的时间观念。 会读会写几时几分。 8 找规律 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发现规律。 自己发现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 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推理能力。 9 统计 使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描述和分析统计的过程,会简单进行数据统计。 会描述,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10 复习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件 篇8

7、重视基本口算和笔算的训练,培养和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8、利用家长联系本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适当交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数学的方法。

1、坚持多表扬少批评,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帮助其树立信心;

2、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逐步培养他们的自觉性及上进心;

3、利用课余时间给予耐心辅导,安排成绩好的和他们坐一块,以便帮助他们学习,共同提高成绩。

4、与家长联系,使学校与家庭达成共识,共同培养好学生。

十几减9..........................................3课时

十几减8、7、6..........................................4课时

十几减5、4、3、2..........................................2课时

综合应用.......................................................4课时

整理和复习..........................................3课时

分类、整理..........................................1课时

统计表..........................................1课时

数数数的组成...........................4课时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3课时

综合应用...........................1课时

认识人民币.................................2课时

简单的计算.................................2课时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2课时

整理和复习.................................2课时

找规律.................................4课时

学生经过上一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其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自觉性较差,上课有小部分同学不注意听讲,口算时比较马虎,课下不能及时完成作业,但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小部分学生成绩较差,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统一规范课堂常规,及时补差,使整个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等。因此,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

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结合计算教学,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常见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安排了关于位置与拼组图形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探索性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空间方位和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除了安排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认识外,还安排了学习具体时刻几时几分的读、写方法。

“找规律”和“统计”是两部分新的教学内容。“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索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统计是正式教学统计初步知识的开始,让学生学习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认识最简单的统计图表,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1、在教学中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而且也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情感态度、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

2、重视基本口算和笔算的训练,培养和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 重视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4、结合教学内容,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5、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6、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件 篇9

一、教学内容:

可爱的校园。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0——10各数。

2、过程与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体会数的意义,初步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是有趣的,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三、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数具有表示物体个数的含义和作用.

四、教学难点:

初步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有序化.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教学

谈话引入:

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我们要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你们喜欢我们的学校吗?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我们的校园

1.在我们的校园里你都看到了什么?

(我们的校园里有操场,我们的学校里有老师,我们的学校里有小朋友……)

2.你能用一句带有数字的话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吗?

(我看到了1个老师,我看到了3座楼,我看到了一年级有7个班,有6个年级,有好多小朋友……)

教师:对了!你们说的真好!我们的校园里还有许多的树、许多的花、许多的教室和老师,我们要在校园里共同生活学习,老师是你们的大朋友,如果你有什么困难就来找我好吗?

活动二:动物王国的校园

教师:动物王国的动物学校也开学了,小动物们都高兴地来到学校,你们想到它们的学校看看吗?(想)

1.出示主题图:

2.观察小动物

(1)你们都看到有哪些小动物来上学了?(小熊、小松鼠、小兔子)

(2)你们能数一数这些小动物都有几只吗?(有6只小熊)

(3)我们一起数一数,看看是6只小熊吗?(师生共同数)

(4)有几只小松鼠呢?(有4只小松鼠)

(5)小兔子呢?(有2只小兔子)

(6)它们的老师是谁呀?(大象)

(7)有几位老师呀?(1位)

3.用带有数量的话说一说在动物王国的学校里你还看到了什么?能用带有数量的话说说吗?

生1:有3座小房子

教师:对!这是动物学校的三间教室,分别标着一(1)班、一(2)班、一(3)班.

生2:有小鸟.

教师:数一数有几只小鸟?(9只)

你们是怎么数的?(用手指着数)

哪个小朋友愿意到前面带着大家数一数?

生3:还有蝴蝶.

教师:蝴蝶可真多呀!有几只你们知道吗?(10只)

怎么数就能不丢不落?(可以把数过的标上记号,也可以从左到右数……)

4.观察静物

教师:你还看到校园里有哪些东西可以用数量来表示?

生1:校门口有5个大字.

教师:你们知道写的是什么吗?(欢迎新同学)

生2:教师的后面还有8棵松树.

教师:我们一起数一数.

生3:学校的门前还有花.

教师:一共有几朵花呢?(7朵)

5.小结

(1)教师:刚才我们一起参观了动物王国的学校,我们参观的时候是看到什么说什么,你们觉得是不是有点乱呢?

(2)教师:有没有更好的参观办法呢?

(3)教师:如果你是学校的小主人,你会怎样带领我们参观呢?

(从门口开始往里走、从上到下看、从左到右、按照数量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

(4)教师:我们就请你们这些小向导带领我们进行参观.

活动三:有序观察

1.目的: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的有序性.

由门口开始参观

门外:看到了2只小兔子,4只小松鼠

门口:有1只大象,它是这里的老师.

门上:有5个大字(欢迎新同学)

门边:有7朵花

学校里和学校外一共有6只小熊

学校里:有3个教室

天上:飞着9只小鸟、10只蝴蝶

学校后面有8棵松树

2.从上到下看

天上:9只小鸟,10只蝴蝶

中间:8棵松树、3间房子

地上:跑着小动物有6只小熊、4只小松鼠、2只小兔子、1头大象

门的附近:门上有5个字—欢迎新同学,门边的栅栏旁有7朵花

3.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

左边开始有花,左右一共有7朵花,1位大象老师、2只小兔子、4只小松鼠、5个字、3间教室、6只小熊、9只小鸟、10只蝴蝶、8棵松树.

按照数量从小到大

1头大象

2只小兔

3间教室

4只小松鼠

5个字

6只小熊

7朵花

8棵松树

9只小鸟

10只蝴蝶

(三)小结

你们都是非常合格的小向导,按照一定的顺序带着我们参观了可爱的校园,我们以后就可以用这些方法观察我们身边的.事物.

六、教学反思:

这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为学生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乐趣。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在本课教学中,我充分给学生创造了观察、思考、畅所欲言的时间和空间。

教材从动物学校开学的情景入手,根据低年级学会僧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把孩子引入神气的动物世界的童话中去,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试着数出动物的数量,再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数一数实际生活中的物体,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获得良好的情趣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