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馆参观观后感 共48份
科技馆参观观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2024科技馆参观观后感、科技馆参观观后感范文大全等内容,帮助大家对过去的工作进行经验总结,更多科技馆参观观后感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
生活是多元的,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想法,如果我们需要发表自己的见解,见解的来源就是自己的心得体会。每当观看或者阅读后,老师一般都要求我们写心得体会,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怎样才能将我们需要的心得体会写好呢?为此,你可能需要看看“科技馆参观观后感(汇集八篇)”,仅供参考,我们来看看吧!
科技馆参观观后感 篇1今天,我接到老师的通知,说后天要去参观科技馆。听到这个消息后,我的心情无比激动,简直热血沸腾。恨不得马上就去参观科技馆。
一进门,我就被一个“大箱子”给吸引住了。咦?这个“大箱子”是什么呀?我赶紧跑过去看介绍,哦!原来是一台放大的电脑主机模型呀。比我家里的电脑主机大了好几倍呢。它一下子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赶紧点了一下“网卡”按钮,机箱内的网卡区域就亮了起来,很有意思。之后,我又认识了声卡、显卡、硬盘、主板等。最后,我按下了“cpu”按钮,奇怪?怎么没有亮呢?于是,我赶紧跑到机箱前,上上下下,左左右右仔细地寻找着,正当我要放弃的时候,忽然看到在一个风扇的下面闪出了亮光,原来它藏在这里呀!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它却在灯火阑珊处”。再看一看cpu的介绍,原来它就是电脑的核心,就像人的大脑可以控制人的行动一样,cpu可以控制电脑。真有趣!
接着,我们又体验了动物眼中的世界,地球温度控制游戏,科学抢答等。时间过得真快,参观的时间很快结束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科技馆。
这次科技馆之行让我学到了许多科学知识,懂得了许多科学道理。长大后,我一定要努力探索更多的科学奥秘。让科技之花,处处绽放。
科技馆参观观后感 篇2今天,格外的明朗,薜带我们小记者来到了成都科技馆,让我们参观参观科技的东西,增长见识。
我们来到了科技馆的一楼,全是航天模型的东西:有战斗机、直升飞机、航天飞船等等,
各种各样的机型,我们一边看一边听的解说,解说关于航天模型的知识。比如:战斗机的军事用处,借助飞船到宇宙中去探索奥秘——
接着,我们又上了科技馆的二楼,这儿都是灯具的模型展示区,其中有一幅画深深的吸引了我们,我们怀着好奇的心,注视到这画上,老师说:“只要人站在画上,就会发光的。”我为了验证老师的话,我迫不及待的站在上面去了,果然奇迹出现了,我高兴的叫了起来:画上闪光灯似的,一闪一闪的亮个不停。原来科技的东西这么神奇呀!
我们又看到一片绿色的家园,另一片是沙漠了,老师:“绿色
查看更多>>你是否为写一篇出色的观后感而感到困扰?一篇卓越的观后感应该用真挚的语言表达观点坚定,论点清晰。在观后感中,我们要加重对"感"的重视,也就是从作品中所感悟出的道理和思想。现在,我们为您整理了"科技馆参观观后感",希望能帮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科技馆参观观后感(篇1)今天我们去甘井子科技中心参加科技活动。通过向中国共产党学习,我们了解到威胁地球的有三大因素:空气、水和噪音。
水是生命之源,每一个人都需要它。在环保课上我们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就是把洋葱的表皮取下来,来观察它表皮失去水分和吸饱水分时里面的细胞是什么样的,根据实验,我们发现洋葱在吸饱水分时,里面的细胞呈现出紫色的框状形,失去水分时,里面的紫色框状形并不饱满,有时还是一片紫色。
根据这个实验,我们知道水,不管是人还是动物,植物,都需要它。没有他,所有的人都将死去,地球将消失。据统计,进入21世纪,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
据**,2010年全国总供水量为6200~6500亿m3,相应的总需水量将达7300亿m3,供需缺口近1000亿m3,2030年全国总需水量将达10000亿m3,全国将缺水4000~4500亿m3。也就是说,未来30年,水资源**量将增加4000-4500亿立方米,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我们人类生存的这颗星球的水资源总量达约13.86亿立方千米之巨,但其中淡水仅占水资源总量的2.5%(约0.
35亿立方千米)。而全球淡水资源总量中69.5%(约0.
24亿立方千米)是以人类难以利用的诸如冰川、永久积雪、永久冻土层中的冰等固态形式存在的。孩子们,你看到这个数字很惊讶。我国只有2.5%的淡水。
而一些工厂也污染了水资源,水污染、水质恶化给人类健康和生命、生产带来了严重危害。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洁净的人们可以给人们带来葱郁的花木、鸟鸣花香、宁静舒适、优美如画的优美环境,给人们带来安宁、欢乐与安宁。但是今天被污染的水给人们带来了痛苦、恐惧和灾难。
为了让生活更美好,让美丽的山川永远留在世界上,让清澈的水流不断,我们应该增强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我们还学习了酸雨是如何形成的。有许多污染物会导致雨水酸化。污染大致可分为两类:自然物质和人为物质。前者如:
火山爆发喷出大量之硫化物及悬浮固体物,自然水域表面释放之硫化氢,动植物分解产生有机酸,土壤微生物及海藻释放之硫化氢、二甲基硫及氮化
查看更多>>针对同一件事,同一部作品,每一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将自己阅读过的文字,以写作的方式来对它进行点评,这个过程就是写心得体会的过程。写心得体会是我们学习时经常遇到的事情,写心得体会目的是提升我们的思考能力,指导我们的实践,心得体会应该怎么制定才会更好呢?以下由小编收集整理的《科技馆参观观后感11篇》,仅供参考,我们来看看吧!
科技馆参观观后感 篇1“哇!好大啊!”我们刚看见科技馆,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尽管知道上海科技馆项目占地面积6.8万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8万平方米,还是情不自禁地发出了感叹。
科技馆里有好多东西可以去玩,如:地壳探秘、生物万象、智慧之光、视听乐园、设计师摇篮、儿童科技园等,但在其中最令我记忆深刻的还是鬼屋。
开始并不知道它是什么玩意儿,莽莽撞撞就跌了进去。“咦?怎么会有头重脚轻的感觉?”还没等我从沉思中恢复过来,我便向一边的墙倒去,我下意识连忙用手扶住了墙,“哦,虚惊一场。可我好端端的,怎么会有眩晕的感觉?”但我看了看旁边的人,东倒西歪,“看来不是我的问题。”在别人的讲解下,我才知道这是在鬼屋。我感觉挺有趣的,倒来倒去,一不小心就摔在墙上。而我又看见有几个人拿一瓶矿泉水,观察水的液面,不知在干什么。因为实在忍受不住昏头转向的感觉,所以就匆匆地走出了鬼屋。之后却为没有在那多呆一会感到可惜。
后来,通过查阅资料,才明白为什么在鬼屋里会有这种眩晕的感觉。它是利用视觉与感觉不同而使人感到眩晕,房子的地板、墙壁以及布置都是以一定角度放置的。眼睛看觉得是水平的,于是身体就想与地面垂直站立。而耳朵里的耳蜗和半规管却认为人是倾斜的,又要调节身体变为竖直状态。于是人就感到晕,不知道该怎么才能平衡,所以就会失去了平衡。这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有人在观察水的液面,原来是通过水的倾斜来判断屋子的倾斜方向。
上海科技馆一游,使我获益匪浅,懂得了许多道理,可谓不枉此一游!
科技馆参观观后感 篇2最近,我有幸去参观了一家科技馆,并且深深地被其中的展品和科技知识所吸引。这家科技馆提供了很多有趣的体验和教育性质的活动,让参观者们对科学和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此,我想写下我对这次参观的观后感,分享我的感受和认识。
首先,我认为科技馆是一个具有教育意义的场所。在科技馆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有趣的展品和模型,这些展品描述了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应用。例如,我在科技馆中看到了一个名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