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共50份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范文大全等内容,帮助大家对过去的工作进行经验总结,更多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
新入职的老师需要备好上课会用到的教案课件,每位老师都应该他细设计教案课件。 教案和课件是实现现代教学理念的必要手段,怎样的教案才算好的课件?以下内容“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是工作总结之家小编特意分享给您的,如果您需要相关的信息可以依据本文进行查找!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1)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例题和做一做,练习十七第1-3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进一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探索规律。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提问:怎样计算长方形面积?
板书:长方形面积=长宽
2.口算出下面各长方形的面积。
(1)长1.2厘米,宽3厘米。
(2)长0.5米,宽0.4米。
3.出示方格纸上画的平行四边形,提问:这是什么图形?什么叫平行四边形?指出它的底和高。
4.揭题:我们已经学会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该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二、尝试
1.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
(1)请大家打开书64页(指名读第2段)。
(2)指名到投影上数。边数边讲解:我先数......,它是......平方厘米;再数......,它是......平方厘米;两部分合起来是......平方厘米。
(3)投影出示长方形。提问:数一数,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宽是多少?怎样计算它的面积。
(4)观察比较两个图形的关系,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分别相等,它们的面积也相等。
2.通过操作,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
(1)自由剪、拼,进一步感知。
①每个平行四边形只准剪一下,试一试被剪下的两部分能拼成已学过的什么图形?学生自己剪、拼。
②互相讨论。提问: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通过操作讨论得出:只有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开,才能拼成一个我们会计算的图形--长方形。这种剪法最简便。
(2)揭示转化规律
任何一个平行四边形都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在转化的过程中,怎样按照一定的规律来做呢?(
查看更多>>考虑到你的需要,栏目小编特地编辑了“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老师还没有写的话现在也来的及。一个精心制作的教案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希望我的建议能够让您更加理性地看待问题!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1)教学内容
100以内的连减运算。教科书p76~p77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掌握连减笔算竖式的写法及能够准确计算100以内连减式题。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能正确掌握笔算连减式题。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100以内的连减式题。
教具准备
主题图、投影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下面各题。
44+618-1124+1727-920-9
96-1618-9-720-5-1016-4-9
2、笔算下面各题:
277784100
+36-39-26-82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口述题意。
一年级的小同学去游玩,一共有92人,乘坐两艘船,一艘船最多乘26人,另一艘船最多能乘44人,有几位小朋友不能上船?
2、独立探索,解决问题。
(1)列式:92-44-26=22(人)
92减44是什么意思?再减26是什么意思?
(2)9248
-44-26
4822
(3)列式:44+26=70
44加26是什么意思?92减70是什么意思?
92-70=22
三、巩固练习:
1、算一算89-36-27=100-54-38=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77-33-28=96-39-45=100-91-9=
3、看统计表回答问题。
(1)哪个班订的报刊最少?
(2)二班订了多少份儿童报?
(3)三班订了多少份小画报?
(4)四班的小画报有多少本?小故事有多少本?
三、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100以内的连续减法,我们在计算时可以用第一个数依次分别减去后两个数,也可以把后两个数加起来,再用第一个数一起减。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2)一.教学目标:
1、借助情境,使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10的物体的个数。
2、会正确书写这些数。
二、教学重点:能正确地数6--10的数及书写。
三、教具准备:数字卡片、文具
四、教学过程
1、找朋友
交流图意。
先独立数数,说出每副图中有什么?多少?》
如:第一幅图中有铅笔10枝。
再连一连
连后,引导学
查看更多>>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的重要部分,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每天都要做的事情。 教案和课件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如何才能写出好教案课件呢?以下主题为“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为工作总结之家小编特意向您推荐的,这些数据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可能有所不同!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1个人简介:
胡员录,1998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大专学历,小学一级教师,温州市第二期小学数学骨干教师研修班学员。20xx年12月在温州市城乡共话素质教育新课程教学展示活动中执教《三下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县小学数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培训讲师团成员。
教学内容:人教三下p99页例1、做一做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经历提出问题后要去寻找相关条件,初步渗透分析法解决问题,学会用连乘方法解决相关生活问题。
2、让学生感受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还可优化方法。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方阵的美。
设计理念:
立足于让学自主收集、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学时调动学生的学习经验的生活经验,采用独立尝试、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信息、寻找方法,对于学生合情的阐述,给予积极鼓励,以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增强信心。
教学预案:
一、课前谈话
二、出示感性材料,收集信息提问题
1、出示楠溪江邮票
2、学生获取信息
3、提问题
三、解决问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同桌交流
3、比较三种方法的异同点
4、揭示课题
四、应用生活
1、方格问题
2、门票问题
3、药片问题
五、课堂总结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2教学目标:
1、了解中括号产生的必要,掌握含有中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
2、能准确规范计算有关算式题,感受数学符号的奇妙。
教学重点:
1、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2、正确解答带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猜谜语:圆周分两半,左右各一边,计算常使用,见它要先算。
2、说运算顺序
60÷15×2 60÷(15×2) 30×8+12÷4 30×(8+12)÷4 30×(8+12÷4) 360÷(12+6)×5
3、在这些算式中,小括号起什么作用?
4、如果算完360÷(12+6)×5小括号内的加法,再算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