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类乙管”后首个春节,老年人需注意这9大事项。
春节的脚步近了,在喜气洋洋热闹过节的同时,如何做好健康预防?尤其是家里面还没有阳的老人该如何健康预防?下面是工作总结之家小编整理的关于“乙类乙管”后首个春节,老年人需注意这9大事项,欢迎阅读。
"乙类乙管”后首个春节,老年人需注意这9大事项
当前,我国已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到“保健康、防重症”。临近春节,全国各地的“年味儿”越来越浓,民众也将迎来疫情“放开”后的首个大年。虽然目前多地的第一波感染高峰已经过去,但全国整体疫情形势依然严峻。
按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日前发布《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中明确,加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健康监测。春节期间人员流动性比较大,感染风险会增加,老年人尤其需要做好防护。
1.接种疫苗
继续倡导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提高全程接种和加强针的接种率。
通常接种疫苗后1-2周开始产生抗体,全程免疫后4周产生的抗体能够达到较高水平,意味着产生了较好的保护作用。
如果是加强免疫,因有免疫记忆,接种疫苗后产生的抗体会比基础免疫产生得更快。
老年人在完成第一刻次加强免疫接种满6个月后,可进行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
2.减少外出
减少外出,但不是长期闭门不出。
外出时要佩戴口罩,注意手卫生,避免直接接触外部环境物体,勤洗手。
疫情严重时,进一步减少外出。
疫情流行期间,不建议老年人等免疫力较弱的人群进行长途旅行。
3.注意通风
开窗通风时,老年人要注意体感温差变化。可将老年人转移至另外一个房间,持通风结束,室内温度恢复后再返回该房间。
4.慢病管理
要把基础疾病管理好,规律用药。
不要因为害怕去医院而停药,可以让家人取药,或经医生评估后开长期处方,减少就诊次数。
5.规律作息
保持心情放松,不要紧张。保证睡眠,饮食规律,多喝水,尽可能避免吸烟饮酒。
6.健康监测
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要及时进行检测,并密切监测。
有些老年心血管病人感染新冠后的症状是沉默型表现,有一种“消音器”效果,表现不明显,所以更要注意监测。
7.居家治疗
现阶段,大部分新冠病毒感染者可以考虑居家治疗。
老年人是重症的高危人群,因此确诊新冠居家治疗的老年人要每日监测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有心肺基础病的老年人可以同时监测指脉氢饱和度,关注精神状态、食欲、大小便等。
如果呼吸特别快,每分钟超过30次,并有气短,需及时到医院就医。建议有老年人、基础病人群的家庭备指氧仪,若指数低于9则表现为重症,若出现低于95或94的情况,也需进行早期吸氧。
8.及时就医
出现以下情况的,建议到医院评估是否需住院治疗:
进行性加重的发热或者呼吸道症状,或症状在好转后再次加重;明显的肌肉酸痛;
活动能力较平素下降明显,或轻微活动后即出现明显呼吸困难;
胸痛或胸部压迫感、心跳加速或头晕、腹痛;
新出现面部、手臂和腿部无力或活动异常,尤其是以单侧为主;
大小便失禁或与喝水减少无关的尿量减少;
意识状态改变,定向力障碍,出现失语、意识减退并逐步加重,出现癫痫或谵妄;
出现焦虑状况或情绪恶化;
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且不能控制;
基础疾病多或合并症较重的老年人。
9.亲友探访
春节期间,返乡人员要做好健康监测,在返乡初期规范佩戴口罩,减少与家中老年人尤其是合并基础性疾病者的接触。
平时家人如果接触社会面比较多,建议减少非必要探视老人的次数。
Gz85.com编辑推荐
春节假期旅游注意事项
春节来了,难得有一个长假,可以带着家人孩子或跟朋友出去旅游放松,享受春节假期悠闲快乐的好时光,那么春节假期旅游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下面小编整理了春节假期旅游注意事项,一起来看看吧!
春节旅游注意事项(篇一)
安全卫生上要细
外出旅游安全卫生很重要,游客要学会保护自己,注意饮食卫生、人身安全,戴好口罩,同时要维护好自己的权益,监督好参团旅行社的安全卫生服务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向导游提出解决。
小心敲诈勒索
游客消费时一定要索要正规发票,否则事后出现质量问题将造成维权困难。谨防旅游购物点以套“老乡”、“包厢”接待、用“托儿”等手段,诱骗游客购买假冒、伪劣、违禁商品,甚至勾结不法分子对游客进行敲诈勒索等。
谨防低价行为
要遵循市场价值规律,坚决抵制低价行为。目前存在非法人员冒充旅行社业务员,深入各个街头、公共场所甚至居住小区发放所谓的“旅游优惠卡”,广泛散布联系名片,以低价吸引游客参团,但往往会在旅途中降低服务质量或设置购物陷阱。
注意人身安全
出现可能危及游客人身、财产安全的事项,应积极配合旅行社、导游及司机实施应急处理,服从安排,非团队游客应及时拨打相应的救助电话。
签订旅游合同
要与正规的旅行社签订旅游合同,不要轻信所谓的上门服务。签订合同时请仔细阅读相关条款,谨防合同欺诈,若另有约定应以书面形式确定。
小心假冒导游
要认真了解导游的真实身份并要求导游人员在行程中佩带导游证,这是游客的基本权利。
注意收费行为
发现虚高门票价格,以高额回扣揽客,擅自设立园中园收费等行为,应及时向价格管理部门举报。游客有权拒绝司机、导游索要小费或以欺骗、胁迫旅游购物以及参加需要另行付费的游览项目。有权要求旅行社或导游人员履行旅游合同约定的义务,有权制止导游人员擅自改变行程、恶意甩团等行为。
健康
旅游前应根据自己的年龄和体力,合理选择旅游的地点和项目。应随身携带一些常用药和急救药,如感冒药、晕车药、抗过敏药、肠胃药、去痛片等。旅游时不要过于劳累,最好定时起床和休息,特别是晚上不要玩得太迟。
节日出门还必须预防肠胃感染,多洗手是一个简单有用的方法。另外,冬季比较干燥,要注意多喝水,可以补充水分,也可以减少肠胃不适的机率。
游玩过程中要量力而行,如果出现头晕、乏力、胸闷和心悸等症状,应立刻休息,必要时到医院治疗。另外,如果是到冰雪之地旅行,还要注意视力的保护。因为白茫茫的雪地对阳光中的紫外线吸收少而反射强,容易出现雪盲。事先可以准备一副墨镜来保护眼睛。若已经患上雪盲,旅途中治疗可用鲜奶频繁滴眼,有条件的情况下则可用0.3%地卡因眼药水和抗生素眼膏。
春节旅游注意事项2(篇二)
行程篇
在这个特殊的时节,出游前一定要到正规的旅行社去报名,了解自己的旅行行程,交适量的保险费,了解当前的最新的旅游政策,同时一定不要忘记签订旅游合同,好让您的旅途有法律的保障。
当您的旅游的时候一定要听从导游的安排,不要擅自行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这个是谁也不愿意看见的,所以这个就要求每个游客在旅游的时候千万要注意。
安全篇
旅游最重要的是安全,当您借着国庆节的春风外出游玩,第一要保证自身的安全,这里安全涉及到很多方面:
第一,外出旅游期间最好能有人帮忙照看家里,如果没有人帮忙照看的话,离家之前一定要保证家里的门窗、水龙头、电源开关都是关掉的。不能留下安全隐患,也防止盗贼的进入。
第二,游览的时候要注意人员安全,如自身的安全,同伴的安全,由其是小孩和老人要注意防止走丢,比较危险的地段要遵守导游的指导。有高血压、心脏病者最好不要在人多的时候外出旅游,尤其是国庆这种黄金周。
第三,财务的安全,要小心保管自己的'行李,不要与陌生人合住,休息的时候请关进房门别理会骚扰电话,旅游中不要轻易与陌生人结伴,防人之心不可无,更不要轻信他人什么便宜旅游看什么表演之类的话,一般都是骗人的。
备药篇
为了保证自己有一个快乐的假期,当您在游玩之前一定要备上各种药品,避免在旅途中的突发事件,以下是应该必备的药品:白加黑或速效伤风胶囊、六神丸、黄连素、阿托品、胃舒平、藿香正气水、十滴水、创可贴、紫药水、红花油、氧氟沙星、病毒嗟滴眼液、息斯敏、乘晕宁、痛一粒丸、复方新诺明、头孢氨苄胶囊等等,如有哮喘或冠心病的患者应随身携带应急药物,如息喘灵、硝酸甘油等,另外,所有的药物应保持干燥并注明药名及用法。
购物篇
游览在旅游胜地的时候,美食的诱惑和当地特有的物品都自然不自然地映入您的眼睛,这个就要求您在旅途中根据自己的需要,想好后再问价格,以免您与卖家发生不必要的争执,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切记:旅游购物时要小心,购物的时候切记冲动从众。
春节旅游注意事项2(篇三)
一、在旅途中遇到强降温或寒潮天气时,游客或应该如何保障自己的出行安全?冬季出行前应该做哪些准备呢?
降温或寒潮的确是游客应该引起充分注意的'天气现象,这些都容易引起冻伤、感冒。同时,对于自驾出行的旅客,要特别注意车辆防滑和因为雾所造成的能见度低等问题。
对于冬季出行前的准备,建议要留意出行目的地的天气预报,要做好预防工作,可以多带些衣服,同时防冻霜、手套、围巾等保暖设施要充足。
二、春节旅游登山游览注意事项:
1、登山游览安全第一,请听从导游的指挥和安排,切忌擅自单独行动。
2、不要穿皮鞋以防止脚扭伤,尽量穿旅游靴或软底布靴,女士可考虑不穿裙子。
3、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
4、照相取景时注意安全,不要拥挤。
5、山上气候多变,登山前请带好雨衣,下雨时切不可撑雨伞,免得人伞一起被刮走。
6、山上气温比山下要低得多,房间比较阴冷潮湿,请旅游者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三、春节旅游海滨、海岛游览注意事项:
1、不吃不洁食物,吃海鲜时,可适量喝点米酒和醋,可起到杀菌的作用,吃海鲜后,一小时内不要食用冷饮,西瓜等冷食品。
2、餐后不宜马上去游泳,游泳后不宜立即食用冷饮,西瓜,海鲜等食品。
3、晕船者在上船前不要吃的太饱,也不要吃太油腻的食物,可预先服用晕船药;产生晕觉时不要频繁走动,可将身体平躺与床上,并在手腕及肚脐处各贴麝香膏。
四、2017年春节旅游维权可循四途径:
游客可以根据权益受侵害的程度、实际拥有的事实证据、对时效以及赔偿金额的期望值高低,和旅行社对事件的处理结果,从而选择维权途径,其中有四种维权方式可供选择:
1、首先可通过与旅行社方面进行协商,摆事实、摆证据,据理力争,争取将纠纷化解;
2、双方协商不成,可及时与当地消委会、旅游投诉受理机构、行业协会等提请调解;
3、消费者还可根据与旅游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4、消费者如果认为自己充分掌握侵权证据,最终可以选择向法院提起诉讼。
春节假期安全注意事项
2023年兔年即将来临,在合家欢庆的同时,安全问题不容忽视,需要时时放在心上。下面是工作总结之家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春节假期安全注意事项”,欢迎阅读。
春节假期安全注意事项(一)
各部门:
20xx年新春佳节将至。根据上级部门有关工作的部署,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现就春节期间注意事项通知如下:
1、节假日期间,各部门要认真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卫等工作,做好防火、防盗。
2、各值班人员应按时到岗,坚守岗位,严禁脱岗,做好交接班记录,妥善处理好各项工作。遇有紧急情况,应迅速处理并及时向值班领导报告,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运转。
3、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及相关值班人员必须24小时开机,保证通讯畅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需要离开本地外出时需按以下程序报告:中层副职向本部门正职、分管副总经理及总经理报告;中层正职向分管副总经理、总经理及董事长报告。
4、放假前各部门做好卫生大扫除,关好门窗,对贵重物品妥善保管。
5、做好车辆管理,严禁公车私用。对生产工作用车要做好出入登记工作,使用后要把车辆停回公司车库。
6、春节期间要遵纪守法,注意交通安全和人身安全,严禁酒后驾车、不乱燃乱放烟花、爆竹、不参与“黄、赌、毒”等违法活动。
在新的一年祝全体员工新年快乐,阖家幸福。
特此通知。
春节假期安全注意事项(二)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新春佳节将至,首先预祝大家度过一个愉快、祥和、平安的节日。为有效预防和消除各类安全隐患,确保人身及财产安全,现将有关安全注意事项提示如下:
一、放假前,各科室负责人在离开办公场地前必须做好各自负责区域内的安全检查工作,杜绝一切安全隐患。包括:锁好门窗、切断电源等,对于存在的隐患要在离开之前处理完毕,确保安全后再离开。
二、避免将公司重要票据、材料和文件放在桌面。私人钱物由本人妥善保管,避免将笔记本电脑、金银首饰等贵重物品放在办公室。
三、春节期间要切实提高安全意识,特别注意交通安全和防火、防盗等安全事项。外出人员一定要注意旅途安全,及时购买返程票,防止由于车票紧张而延误节后上班。
四、节日放假期间手机保持畅通。
五、注意劳逸结合,确保节后以全新的面貌投入工作。
另外:本周五下午统一进行办公室卫生大扫除工作。
预祝全体同仁新春愉快、阖家团圆、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研究院综合管理室
20xx年xx月xx日
春节假期安全注意事项(三)
春节安全常识及注意事项
一、用电安全
1、不要随意乱拉、乱接电线,确有接装用电设备需求,要找有资质的单位和人员,避免灾害发生。
2、 检查家用电器是否有漏电、老化的现象,以免对老人和小孩直接构成威胁。
3、使用电暖气等电热器具时,应远离可燃物,使用时要有人看管,用完或停电时必须拔下插头,不要在电暖器上烘烤衣物。
4、春节临近,家庭用电量陡增,家用电器不能超负荷使用,用完后要随手关闭电源。
5、熨烫衣物时要做到人离开即断电,暂时不用熨斗应将其放置在安全托架上。
6、在使用电热毯时,不可长时间通电,使用完后应拔掉电源。
二、消防安全
1、春节临近,及时清理家中阳台、楼道、疏散通道可燃物,谨防室外飞火。定期检查电气线路,清除家中火灾隐患。
2、家长要教育孩子不玩火,教育孩子在没有成人陪伴时,不要燃放烟花爆竹,要将打火机、火柴等放在儿童拿不到的地方。
3、电视机等家用电器着火后,要立即切断电源,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湿棉被覆盖灭火,切勿浇水。
4、油锅起火不能用水扑救,应先关闭炉灶阀门,然后盖上锅盖或用大块湿抹布覆盖灭火,还可向锅内倒入切好的蔬菜,冷却灭火。
5、穿过烟气弥漫的火场逃生时,要用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弯腰低姿前行,不要大口呼吸,不要大声喊叫,尽可能减少有毒气体的吸入。
6、一旦身上着火,不要跑动,要就地翻滚,压灭身上的火苗或将着火的衣服脱下,防止烧伤。
7、如遇起火,不要盲目跳楼,三层以下的住户可用绳子或把床单撕成条状连起来,紧拴在门窗框和重物上,顺势滑下逃生。
8、平时要熟悉所在场所的周围环境,了解疏散通道位置和逃生路线。如遇火灾,要迅速逃生,不可贪恋财物,更不能返回火场拿取财物。
9、室内装修时保持施工现场通风;可燃易燃材料与火源保持距离;电气线路应能满足日常最大用电负荷。
10、大火封门时,暂时退入室内,关闭所有通向火区的门窗,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门窗缝,泼水降温,并向外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三、交通安全
1、春运期间公路交通流量大,出行前要通过电视、广播等方式掌握路况信息,行驶过程中要注意收听交通广播了解道路通行信息,合理安排行程和出行路线。
2、超员会导致车身重量加大,车辆制动性能降低,并加大轮胎等机件故障发生几率。春节假期期间,拼车、租车、自驾车出游的朋友,请勿超员,请广大交通参与者拒绝乘坐超员车辆。
3、春节自驾车回家过年,请合理安排行程,出发前保证充足睡眠,注意劳逸结合,尽量避开习惯睡眠时间行车,全天累计驾驶时间不超过8小时,连续驾驶4小时要选择安全地点停车休息20分钟以上。开车过程中感觉到疲劳一定要及时停靠路边安全地带休息。
4、春节期间,走亲访友聚会多,喝酒成为不可或缺的“环节”,酒精会让人自制力和视力下降,导致视线变窄、注意力不集中。为了您和家人的安全,坚决要做到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
5、春运期间,高速公路交通流量将会急剧上升。广大驾驶人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要注意保持安全车速和安全距离,遇到交通流量大或交通拥堵时,请不要挤占应急车道,为应急救援让出通道。
6、夜间照明条件不良,驾驶人视力减弱,视野变窄,盲区增大,且易产生疲劳。在夜间行车请谨慎驾驶,尽量避免夜间长途驾驶。
7、“十次事故九次快”,超速行驶是导致交通事故的罪魁祸首。请按照交通标志指示的速度行驶,与前车保持安全距离,转弯路段、湿滑路面适当减速,车流密集路段切勿强行超车。
8、春节前后,农村地区赶集购物、走亲访友活动频繁,交通出行增多。拖拉机、货车货厢违法载人以及客货混装隐患多、危害大。请农民朋友不要乘坐货车、拖拉机、超员车出行,切勿人货混装。
四、燃气安全
1、检查灶具胶管两端连接是否牢固,避免胶管松动、脱落造成燃气泄漏。
2、燃气使用完毕后要关闭软管前端阀门,养成良好习惯。
3、使用燃气时要注意通风,同时要有人看管,长时间不使用燃气要关闭燃气表前阀门。
4、发现泄漏情况要立即关闭表前阀门,开窗通风,严禁开灯、开关电器、动明火。
5、用户可使用洗涤灵水对阀门、管道接口处测漏,如有气泡产生则为漏气,并及时报修。
6、不要在燃气管道设施室内住人和使用第二火源,禁止堆放易燃易爆、腐蚀性等危险品。
7、家中长期无人及长期未安检的用户请及时拨打xxxxxxxx对您家中进行安全检查。
春节假期安全注意事项(四)
1.出门旅行、探亲访友时,要做好家居的防盗措施和旅途安全。出行前要告知家人、老师或同学,注意交通、治安、食品卫生安全以及突发自然灾害,提高自身防范意识。尽量结伴同行,特别是女生更要注意旅途安全。购买车、船、机票、景点门票时,要到正规的销售网点和网站购买,切勿轻信“黄牛”。
2.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乘车或开车时应注意系好安全带,不超速、不酒后驾车、不疲劳驾驶;不乘坐无牌、无证、超载等非法运营车辆。
3.尽量远离拥挤人群,遵守景点、公共场所安全管理规定,服从安全指挥人员管理,不去安全设施没有保障的娱乐场所,防止踩踏和其他意外事故发生。
4.提高警惕,严防网络、电信诈骗。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手机短信或电子邮件等,所有涉及转账、汇款、借钱、账户变动时需谨慎,不听信,不受诱惑,不向陌生人汇款,如有疑问,可拨打“110”求助咨询,或向家人、亲戚、朋友、同事核实。多关注媒体、公安及学校保卫部门通报的案情和温馨提示,增长防骗知识。
5.提高自身防范意识,谨慎交友。不参与赌博、不参与传销、不因好奇而接触或尝试毒品、不涉足淫秽物品、不参与封建迷信等社会不良活动和非法组织的活动。自觉抵制非法集资、不良网络贷款。遇违法事件时,要量力而行,记住犯罪分子特征,及时报警,为公安机关破案提供重要线索,一定要确保自身生命安全不受侵害。
6.进行社会实践时要注意防止黑中介诈骗、确认用人单位合法性、不轻易抵押证件和缴纳押金、不轻信口头许诺,慎重与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协议。提高警惕,防止陷入传销陷阱。发觉被骗,及时报警。
7. 合理安排时间,不沉迷于游戏,不传播和下载带有影响社会稳定团结的内容,不上传或转载与事实不符的言论,不浏览有淫秽内容的网站;注意网络安全,遵守网络道德。
8.宿舍及住所注意通风透气,特别是使用燃气热水器洗澡时,注意防范一氧化碳中毒。
春节假期安全注意事项(五)
1、春节期间大功率电器使用机会较多,安全用电是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检查一下家用电器是否有漏电、老化的现象,以免对老人和小孩直接构成威胁,不要让孩子随意乱接电线,避免发生事故,家中的取暖器材要做到人离开时就关闭电源;
2、春节前用车量会增大,为确保行车安全,请对自己的车辆进行一次详细的自检,重点检查轮胎、灯泡、防冻液、玻璃水、电瓶,还要检查车载灭火器是否过期及时发现和消除缺陷;
3、春节期间放鞭炮很多,一定要特别注意防止炸伤、火灾等事故的发生,燃放烟花爆竹的时候,要注意选择一个宽敞的地方,注意周围是否有易燃易爆物品,近几年由于燃放烟花爆竹而引发的火灾不在少数,同时更要注意燃放中的安全问题;
4、春节开车出行要注意安全,不要酒后驾驶,不要疲劳驾驶,不要超速行驶,出行前要熟悉路线,不要边开车边寻找目的地,那样很容易出事故;
5、家庭火灾的预防也很重要,不要卧在床上吸烟,离家外出时要关闭煤气、拉掉不必要的电源,对易燃物品要妥善处理好;农村有熏制腊肉等习惯,熏制辣制品时,注意火候,防止油温过高起火,发生意外时懂得如何自救或求救,大家可以到安全知识网相关板块进行学习。
立夏后,这几类传染病要注意防范!
立夏已过,夏天已经悄悄来临。立夏之后气温上升,各种病原体和蚊虫滋生,人群户外活动增加,立夏后需重点关注以下几种传染病。下面工作总结之家小编带来相关内容,欢迎阅读!
1、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传播,一年四季都可发病,以夏秋季节最多。多发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临床表现以手、足、口腔等部位皮肤粘膜的皮疹、疱疹、溃疡为典型表现。
预防措施:
尽早接种EV71疫苗。EV71为引起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常见病原体,接种疫苗能降低手足口病重症及死亡风险。满6月龄的儿童,建议尽早接种,最好在1岁前完成接种。
做好手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游戏后、饭前、便后一定要彻底洗手。
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对日常接触频繁的物品表面(台面、门把手)、孩子的玩具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
特别提醒,成人也会感染手足口病,因抵抗力强而较少发病,但会通过接触传染给孩子。因此家长也要养成先勤洗手的好习惯。
2、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经伊蚊叮咬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突起发热,全身肌肉、骨、关节痛,极度疲乏,皮疹,淋巴结肿大。目前登革热尚无特异性治疗药物,亦无针对性疫苗。多数患者表现为普通登革热,但部分病例可发展为重症,出现严重出血、休克甚至死亡。
预防措施:
预防登革热,清积水、灭蚊虫,防叮咬是关键。
清除或倒置室内外各种可积水的容器,如不用的花盆、瓶罐、轮胎、废弃容器(如饮料瓶、一次性饭盒)等;
种养水生植物(如富贵竹、万年青等)应每隔3-5天,换水洗瓶,清洗根须;保持花盆托盘不积水,室外尽量不使用托盘;
对不能丢弃或需蓄水的容器,应加盖密闭或投放杀灭蚊虫的药剂。
使用蚊帐、安装纱门、纱窗等物理屏障,适时使用蚊香、电蚊拍、灭蚊灯等装备,或使用杀虫喷雾进行化学灭蚊。
市民到公园等户外场所应尽量穿着浅色长袖上衣及长裤,并在外露的皮肤部位涂蚊虫驱避药物;
避免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3、猩红热
猩红热是一种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后明显脱屑。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儿童最为多见。目前没有针对性的疫苗。预防猩红热主要做好呼吸道防护和手卫生以及环境通风。
预防措施:
人群聚集、空气不流通的室内环境大大增加了致病原的传播风险,在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不要长时间逗留;
学校教室、宿舍注意开窗通风,定期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一旦有学生出现发热等症状及时就医,避免带病上课;
患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特别是老年人和儿童,应少去人群密集场所,做好个人防护。
4、蜱传播疾病
5到7月是蜱虫的活跃期,也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高发季节。
在丘陵或山地旅行、生活和工作中,被蜱虫叮咬后,有感染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风险,直接接触病人血液或血性分泌物的人员也存在感染风险。
预防措施:
野外活动时,做好个人防护,应穿长袖衣裤,扎紧裤腿,裸露皮肤涂抹蚊虫驱避剂,避免在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防止蜱虫叮咬。
一旦被蜱虫叮咬,千万不可生拉硬拽、强行拔除,要及时去医院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处理。
带宠物到户外活动时,除了检查自己身上有没有携带蜱虫之外,也要查看一下宠物的身上有没有携带蜱虫,避免把蜱虫带到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