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中暑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高温中暑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资料是作用于人类社会实践的一种可供参考的材料。在我们的平时工作生活中,会经常需要参考资料。参考相关资料会让我们的学习工作效率更高。可是你知不知道我们国家的资料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温中暑的主要症状有哪些",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温中暑是因为人体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致使体温调节中枢受到损伤而引起的病症,常见症状包括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口干舌燥、流汗过多等。

一、头痛:高温中暑时常会出现头痛的症状,这是因为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身体会产生过多的热量,致使大脑血管扩张,引起头痛。

二、头晕:高温中暑还会引起头晕的症状,这是因为暴露在高温环境下,身体会分泌大量的汗液,从而导致电解质失衡,影响了脑细胞的正常代谢,从而引起头晕。

三、恶心呕吐:高温中暑时还会有恶心呕吐的表现,这是因为身体失去大量的水分和电解质,从而影响了胃部肠道的正常消化功能,引起恶心呕吐。

四、口干舌燥:高温中暑时还会有口干舌燥的症状,这是因为暴露在高温环境下,身体分泌大量的汗液,导致体内水分不足,从而引起口干舌燥。

五、流汗过多:高温中暑时还会出现流汗过多的情况,这是因为身体为了适应高温环境而分泌大量的汗液,造成过量的汗液排出,从而导致身体水分不足,引发中暑。

除了上述常见症状外,高温中暑还会出现心跳加速、皮肤潮红、乏力、神志不清、抽搐等严重症状。若情况加重,容易引发热射病、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危急病症,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因此,在高温天气中,我们应该做好防暑降温措施,避免暴露在高温环境下,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避免长时间户外活动,脱离高温环境及时休息,以减轻身体负担,预防高温中暑的发生。

gz85.COM精选阅读

高温预防中暑有哪些措施


资料的意义非常的广泛,可以指需要查到某样东西所需要的素材。在我们的学习或者工作中,常常会用到一些资料。参考资料会让未来的学习或者工作做得更好!所以,你是否知晓资料到底是怎样的形式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高温预防中暑有哪些措施”,希望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高温天气来袭,中暑成为了大众关注的热点话题。中暑不仅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还会危及生命安全。因此,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成为了必要的任务。那么,高温预防中暑的措施有哪些呢?下面来一一介绍。

首先,保持室内通风透气,降低室内温度,尤其是在炎热的午后和晚上。可以利用窗户、门、通风扇和空调等设备,加强通风换气。还可以用水浸湿窗帘或毛巾贴在窗户上,利用蒸发散热的原理,降低室内温度。此外,还可以用遮阳伞、帽子和遮阳衣等,减少阳光的直接照射,保护皮肤不受紫外线伤害。

其次,加强饮食营养,尤其是多喝水。人体在高温环境下容易大量出汗,身体失去水分和电解质,容易引起中暑。因此,每天应该饮用充足的水,尽量避免饮酒和浓茶等刺激性饮料,同时多食用含水分高、营养全面的蔬菜和水果,如西瓜、哈密瓜、黄瓜、冬瓜、西红柿、橙子和苹果等,以增强体力和抵抗力。

第三,注意合理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高温天气下,人体负荷增加,身体消耗大量能量,易疲劳、困倦、失眠。如果没有充足的休息,容易加重身体疲劳,诱发中暑。因此,要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睡眠时间,减少不必要的体力劳动和运动,避免在炎热的时段进行户外活动。

第四,保持身体清洁,防止感染疾病。在高温环境下,汗水和皮肤上细菌等易滋生和繁殖,容易引起皮肤病,诱发内外伤害,导致中暑感冒等疾病。因此,要保持身体清洁、卫生,多洗澡、换衣服,勤洗手,避免接触污染物和细菌源。

第五,避免在高温环境中长时间停留和暴露。在高温环境中,人体耗能增加,新陈代谢速率提高,身体适应能力下降,容易引发中暑。因此,要尽可能避免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工作和运动,避免阳光强烈时段外出,选择阴凉环境,减少身体负荷。

总之,高温天气下,预防中暑是关乎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是必不可少的任务。希望大家能够注意形势,加强自我健康管理,积极应对高温天气,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二阳有哪些症状 二阳会传染吗


近日,多地网友在社交平台上晒出自己的阳性抗原,称“二阳”了。“二阳”指的是人体的第二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那么二阳有哪些症状。下面工作总结之家小编带来相关内容,欢迎阅读!

中国疾控中心发布数据称,2023年4月14日至4月20日新发现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275例;15日公布数据称首次监测到的15例XBB.1.16,上周已增加到42例。

感染新冠症状

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潜伏期为1-14天,通常为3-7天。如果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治愈后由于自身免疫力较低、再次暴露感染等因素,新型冠状病毒再次侵犯人体,可引起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部分感染者可出现鼻塞、流涕、咽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结膜炎、肌痛、腹泻等。通常来讲,患者的症状较为轻微,居家隔离治疗即可,也有部分患者属于无症状感染者,再次感染后身体没有任何临床症状。

如果患者的免疫力较差,或者自身存在基础疾病,如肺心病,则容易导致病情进展。重症病例多在发病1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极少数患者还可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及肢端缺血性坏死等表现,需要及时去定点医院治疗。

如果确诊再次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居家隔离期间出现发热持续不退、呼吸困难等情况,则表明症状较为严重,此时可以到定点医院的发热门诊、呼吸内科就诊,进行血常规、肺部CT检查等明确诊断。

二阳”的症状会比“初阳”更轻一些吗?

会轻一些。“二阳”症状仍以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烧咳嗽咽痛等为主,约三天后体温正常。

但本身身体情况差的人,老人、慢性病患者、儿童等,症状不一定会更轻。

二阳会传染吗?

新冠通常是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复阳,通常仍然具有传染性,应做好居家隔离工作,避免外出。

当新型冠状病毒二次感染出现复阳后,应做好居家隔离工作,及时对随身物品进行清洁消毒,以免感染他人。

  什么时候会出现二次感染?

张文宏介绍,根据数据显示,如果新冠病毒发生变异,6个月后会慢慢出现二次感染,一般规模不大,但如果下一波病毒的变异有效突破了人体为对抗前一波病毒而形成的免疫屏障,第二波就会形成感染高峰。

张文宏表示,应对新冠二次感染,需关注脆弱人群,不断地监测、预警,做好药物储备,对任何变异株的到来做出快速反应。建议脆弱人群在6个月以后再次接种疫苗。

第一轮未感染的人,会二次感染吗?

张文宏解释,二次感染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在第一波疫情中感染过的人免疫力逐渐衰减,二是在第一波疫情中未感染的人在第二波疫情中被感染。根据监测数据,目前我国很多新冠感染者的情况都是后者。

面对二次感染,这几类人群尤其要注意

面对二次感染,仍然需要关注重点人群。张文宏提醒,国际和国内的数据均显示,在第一波新冠疫情中未感染的人在第二波感染来临时感染的风险较高。而对于二次感染,大约60岁及以上的人和未接种疫苗的人感染风险较高。

此外,张文宏表示,仍需进行抗病毒小分子药物的储备。同时,一个很重要的举措是建立起可以在48小时内及早治疗的模式,市民可以就近到社区卫生中心测抗体或抗原,给予相应的药物。

  该如何做好防护?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传染病研究所副所长李锋表示,新冠病毒感染后,人体内可以产生高水平病毒抗体,但随时间延长,高水平抗体会自然降低,面对新的突变株时,这种保护就很容易被逃逸。

另外,不同人的病毒抗体水平不同,抗体水平本身就比较低的人,随着时间推移,变得比较容易二次感染。

“病毒能否传开,更多是看黏膜抗体的水平。”李锋说,奥密克戎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而人体内的黏膜免疫,能起到阻断病毒传播的作用。黏膜抗体高,血液里的抗体即便降下去,病毒在人群中传播也会没那么快。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及肝病中心副主任、疑难感染病中心主任彭劼也提到,免疫力低下、过度劳累以及有基础疾病的人,容易二次感染新冠。不过,现在离上次感染高峰仅过去四个多月,“很多人还有较强的免疫力”。因此他认为短期内不会出现大规模感染的情况。

另外,专家们认为,就算是二次感染,症状也大概率会比首次感染轻。

李锋比喻——首次感染后,我们身体所形成的免疫记忆具有一种“照妖镜”的能力,在二次感染发生时,即使病毒发生变异,免疫系统也可以迅速识别病毒,无需调动全身的“资源”去对病毒“狂轰滥炸”,避免“免疫风暴”发生,表现出来就是会症状更轻。

甲流感症状有哪些?甲流的20问20答


近期这波甲流来势汹汹,大家一定时刻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在生活中注意预防,这样才能远离甲流困扰!那么关于甲流的感染症状和这20问20答,一定要清楚!

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潜伏期时长 1~7 天,多为 1~3 天。发病早期类似普通流感,部分病例可出现消化道症状,体征主要为发热。部分患者病情可发展迅速,突然高热,继发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前期症状

少数病例最初类似普通感冒,表现为鼻塞、流涕、咽痛。大多感染者的首发症状仅是发热,起病很急,几个小时就可以达到 38℃,同时伴有咽痛、流鼻涕、咳嗽,头痛、全身乏力。

典型症状

感染病毒后的第1~4 天,此时病毒在体内引起的炎症反应最为“嚣张”,表现为持续高热、肌肉酸痛、头痛、咽痛、咳嗽等。一般持续 3~5 天,随后症状逐渐缓解。

严重并发症状

在病情严重的这类患者中可并发多器官功能损伤。

1、呼吸衰竭

肺的通气和/或换气功能受阻,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也就是俗称的“缺氧”,影响全身各系统脏器的正常功能。

2、感染中毒性休克

可出现意识或精神障碍,呼吸异常,皮肤苍白或紫绀,脉搏细速,尿量减少。

3、多脏器功能不全

继发两个或多个重要脏器的功能障碍,此时的死亡率较高。

关于甲流的20问20答

1、甲流是什么病

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4型

其中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流感病毒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

2、主要症状有哪些

与普通感冒相比,感染甲流症状常常更严重。

出现高热,体温可达39℃,甚至更高可有畏寒、寒战。

多伴有肌肉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3、甲流的传染源是什么

患者为主要传染源

无症状感染者也具有传染性

目前尚无动物传染人类的证据。

4、甲流是如何传播的

可通过打喷嚏、咳嗽等飞沫传播。

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可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而传播在相对封闭、空气流通不好的场所。也可能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

5、甲流潜伏期有多久

甲型流感的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为2~4天。

6、潜伏期是否具有传染性

潜伏期末期就有传染性

发病后3到5天传染性强,合并肺炎和免疫低下人群的传染期更长一些。

7、身体出现哪些症状需怀疑是甲流

特征一:突发高热,恶寒症状明显。

特征二:严重头痛、全身酸痛。

特征三:持续的疲乏,虚弱感。

特征四:胸部压迫感。

8、感染后如何治疗

首先要自我隔离,避免传染给周围的人。

如果不是重症病例的高风险人群,可以居家隔离休息。

使用解热镇痛药物和一些缓解咳嗽、鼻塞、流涕的药物改善症状。

多休息,适当多喝水。

9、哪些群体是重症高风险人群

65岁以上老人

5岁以下儿童

有基础疾病的人群

孕妇和分娩后2周内的产妇

免疫力低下人群

肥胖人群(BMI> 30)

10、何时需要就医

普通人:如果出现持续高热不退、气短、基础病;加重等情形,应及时到医院就医。

有基础病的老年人:出现发热、咳嗽、头痛、乏力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

11、治疗甲流可服用哪些药物

甲流的抗病毒治疗是有特效药的如大众所知的: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以及最近的新药玛巴洛沙韦。

12、哪些群体需要接受抗病毒治疗

高危人群才需要抗病毒治疗

普通人只需要控制症状就可以

13、可以自行服用奥司他韦吗

不可以

奥司他韦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是甲流的预防和治疗药物,但奥司他韦这类抗病毒药物属于处方药。

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宜自行服用。

14、儿童是否可以服用奥司他韦

可以

奥司他韦颗粒剂型的药品说明书明确1岁以上儿童患“甲流”后可以使用奥司他韦颗粒治疗,而我国《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0年版)》认为1岁以下儿童也可以使用奥司他韦治疗。

15、多久可以康复

对于大部分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来说甲流是个自限性疾病,通常一周内就可以康复。

16、康复后可以运动吗

感染甲流后休息3至4周再运动,可以降低病毒性心肌炎发生的风险。

17、如何预防甲流

积极接种流感疫苗,降低罹患流感的概率,并减少重型和危重型流感的发生。

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去人员密集的场所。

规范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

尽可能避免与有呼吸道疾病症状的人密切接触。

18、学校如何防甲流

戴好口罩,注意手卫生,勤洗手。

教室应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对卫生间、食堂、楼梯扶手、门把手等重点部位进行消毒。

认真落实晨午检和因病缺课登记制度。

确诊为流感的学生需等到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消失48小时后方可返校。

19、孩子感染甲流,家长如何做好照护

尽量单间居住,减少接触。

使用卫生间后,应立即通风,并进行清洁和消毒。

在家庭共同区域活动时需佩戴口罩。

尽可能由相对固定的一名非流感高危人群的家庭成员照顾,接触患者,近距离接触时应佩戴口罩。

密切观察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一旦其他家庭成员出现发热和急性呼吸道症状,应及时就医。

20、如何进行消毒

对甲流患者所处的环境大面积消毒:可以用含氯消毒液拖地,用空气消毒器对房间消毒。

对甲流患者用过的衣物、床单和餐具等:用含氯消毒剂浸泡,半小时后再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