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品德课件范本8篇

最新小学品德课件范本8篇。

每位教师都需在授课前精心制定自己的教案和课件,相信对于这一点,老师们并不陌生。教案是教学反思和改进的基础,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课件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呢?工作总结之家为大家推荐了“小学品德课件”,希望大家喜欢,并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小学品德课件(篇1)

〖本课题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体验到在集体活动中分工与合作的重要性,感受合作成功的快乐,认识合作的'条件,初步掌握一些与人合作的方法,初步具有合作意识和能力。

〖教学结构〗

(一)课时安排 1课时。

(二)教学结构整体设计

教学结构整体设计分成三部分:

1.看录像,对事例进行分析。

2.进行两次分组实践活动:搭建“成功塔”。

3.关注社会生活中需要合作的事情。

〖实施过程〗

(一)课堂导入

从学生都经历过的做值日的活动导入课堂教学。学生通过看录像,分析两种做值日的态度及结果,并发表自己的看法,使学生初步认识到要想把值日做好,需要合理的分工与全组成员的通力合作。

做值日是每位学生都经历过的,他们对应该如何做值日有自己的经验,每位学生都有发言权,也容易发现问题,达成共识。学生通过观察并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指出录像中学生不利于做好值日的行为,并总结出做好值日的方法,初步认识到做值日这样的小事也离不开团结合作的道理。

(二)开展搭建成功塔的比赛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易拉罐进行搭建成功塔的比赛,比赛分两次进行。

该活动目的是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会到合作的重要,学会合作成功的方法,认识到合作不成功的原因,感受合作成功的快乐。活动之所以采取比赛的形式,是因为学生年龄小,具有喜欢表现自己、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往往在游戏中会充分表现自我,将平时的习惯、情感真实地暴露出来,教师能借机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及时有效的教育和引导。

活动准备:每组30个易拉罐。

活动步骤:

第一次:

(1)学生按5人一组进行搭建成功塔的比赛。

(2)限时两分钟。

(3)开始比赛。

(4)赛后,请搭得最高的小组的学生说说自己在比赛中是怎么做的,再请搭得最低的小组的学生说说失败的原因。

(5)各小组总结自己存在的问题。

因为在活动前我没有对搭塔的方法进行任何提示与指导,因此在活动进行的整个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完全是自主的、真实的,每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们有的出谋划策,有的坚持己见,有的忙着搭塔,有的在互相埋怨,有的在一旁承担起指挥的任务,还有的在一旁观望。看得出,每个小组在比赛前都没有经过周密的分工与协商。各小组的成果也不尽如人意,有的虽然搭起了塔,但不符合要求;有的只搭了一半;只有一个小组获得了成功。由于每个小组的成果都在学生的视线内,所以他们都很关注获得成功小组的经验和遭遇失败的小组的教训。在此基础上,教师有目的地对正确的做法给以肯定和引导,以此起到互相交流和自我教育的目的,使每个小组的学生在倾听中借鉴他人的经验,再经过对自我行为的反思与总结,每个小组成员都很团结,开始共同探讨搭建成功塔的正确方法。

当进行第二次比赛时,各组成员聚在一起商讨搭建成功塔的最佳方案。在搭建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许多学生还能够认真对待与自己相悖的意见。在这一活动结束后,学生自己总结出了合作成功的条件和合作不成功的原因。许多学生认为,合作成功的条件是事先商量,大家心要齐,要互相帮助,不能相互埋怨,要合理分工,互相谦让;合作不成功的原因是事先不商量,大家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谁也不管谁,互相埋怨、拆台,分工不合理等。这说明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自己与他人在合作中的摩擦与磨合,学会了与人合作的正确方法。

在学生感悟到合作重要性的基础上,把他们的视线引向社会,利用社会资源使他们意识到,学会合作的本领将关系到今后的生活,并认识到生活中处处离不开合作,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我要很好与他人合作的愿望。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请学生观看了我国建国50周年阅兵式、学生集体跳绳等活动的录像片断,并利用教科书上的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经验,帮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需要合作及合作带来的好处,使学生感受到,合作可以产生超过个人的力量,合作能够帮助我们战胜困难,合作能为集体赢得荣誉,合作能给我们带来愉快的体验。

小学品德课件(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家乡日常生活用品的发展历程,体会家乡人的聪明才智。

2、了解家乡的名人、普通劳动者及其对家乡的贡献。

3、学会建立名人简历档案。

教学准备

学生在调查活动中资料或生活用品可能会涉及很多内容,教师事先做一些说明,不论是一座建筑,还是一件小的日常用品,都渗透着家乡人的勤劳与智慧。

教学过程:

1、导入。请学生汇报调查的过程,谈一谈在这次调查活动中都有些什么收获。提问:“在这次调查活动中,你们去了哪些地方?访问过哪些人?查阅过哪些图书资料?”布置学生阅读教科书第58页的课文,把调查的结果引导到“家乡人的智慧”这一主题上来。

2、演讲。“在这次调查活动中,同学们的表现都很好。下面,请同学把自己调查的结果讲听,让我们共同分享你的成果。”引导学生将演讲的落脚点放在家乡人的勤劳、智慧和创造发明这一主题上。

3、科书第59页的课文,并引出如下问题:“在课文中我们了解到,在乐乐家乡的历史上出过有名的中医大夫华佗,他的主要贡献是发明了针炙和麻沸散。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家乡的历史上出现过哪些名人?他们为家乡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过什么贡献?除了名人,还有哪些人对家乡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过贡献?”

4、填写名人简历卡。要求学生按照教科书上的格式,填写一份大家认定的“家乡名人简历”。向学生说明,名人的范围是从古到今做出了突出成就的劳动者。

5、谈感想。“今天,我们对家乡人为家乡发展和进步所做出的贡献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请同学们谈一谈你对此有什么感想;面对这么多伟大的人物,你自己又有什么打算?”

6、,布置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分别承担收集不同时代家乡名人的资料,拟出版一册“家乡名人录”。

小学品德课件(篇3)

如今的教材不再是课程的权威,只是一种文本,一个范例,一种凭借,需要教师去挖掘,去延伸。品德课更要打破过去教师和学生围着教材转,课堂上灌输几条干巴巴的理论的教学,强调“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倡“用教材教”,它反映了全新的教学观。(一)加强学科融合,充分挖掘教材如教学“我爱秋天”一课时,按照“发现秋天→感觉秋天→欣赏秋天→赞美秋天”四步曲唱出了秋天的赞歌:通过给马虎找错误,让学生发现秋天的特征;通过录相欣赏校园内美丽的秋天,来感受缓缓走近的秋天;随后跟着录相,走进秋天的田野,欣赏秋天的瓜果飘香,丰收喜悦;最后再以颂秋天的诗,做秋天的游戏,读秋天的信,唱秋天的歌,一步步深入教材,把教学活动推向高潮。特别是现行品德教科书,以其问题化、语境化、资源化的内容存在方式,建构出师生能“得到愉快、幸福与满足,得到自我充分发展与自由,得到唯有人才有的一种最高享受”的有道德的适当生活。(二)密切家校联系,丰富拓展教材对于农村孩子来说,学习“农产品的家园”一课应该不是什么陌生的事,因为孩子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所以,教师可从自己乡镇实际出发,对教材进行了拓展、重组。课前,让学生回家调查了解自己家一年四季都种植了哪些家作物?需要怎么照料?什么时候收获?课中,让学生汇报交流调查的情况,再归类总结,从而得出我们家乡农产品的种类、特点。课后,又让学生在父母指导下试种一种豆类,每天观察种子的变化,并用文字或图画记录。这样,通过指导学生课前查阅相关的资料,做好课前调查,课上积极体验、探究、讨论,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感受,体验选择说、写、画、演等形式表达出来,课后亲自实践,从而增大课堂教学容量,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和多维的思维方式。

鲁洁教授认为:作为一门生活实践的课程,从生活出发还必须让它回到生活中去,使它在与生活的其它方面不断发生动态联系和作用中真正融入于生活世界,成为其中的一个“活性因子”去改善人们的生活、生活方式,促使人们去学会过一种有道德的社会生活。(一)引领学生关注和尊重日常生活在教学“家人关怀我成长”一课时,先让学生课前去收集小时候用过的衣物等,问问爸爸妈妈自己小时候的一些趣事、傻事。课始,在背景音乐“让爱住我家”的歌曲声中,学生拿出收集来的儿时穿过的衣、裤、鞋、袜,试着穿一穿,再说说感觉怎么样?学生们纷纷拿起衣服往头上套,可是怎么也伸不进去,裤子只拉到膝盖处,鞋袜就根本不用说了,只能钻进两三个脚趾头,学生们纷纷嚷着:“太小了,根本穿不了!”从收集到试穿这一过程,学生们显而易见地认识到:自己长大了!接着,又让学生来说说,在自己成长的三千多个日日夜夜里,家人无微不至地关心我、照顾我的感人故事。一段段回忆,一个个故事,拨动了孩子幼小但真挚的心弦。这些日常生活中大量的事例,充盈着孩子视觉和听觉,构成了对学生内心世界的精神洗礼,把学生日常的、知觉的生活纳入课堂学习中,并作为师生平等对话的内容,引发价值冲突,引导道德思考,进行道德判断,逐步形成学生个体道德价值,从而萌发感恩之情。(二)引领学生践履和向往美好生活“生活中的你我他”一课旨在告诉学生不同职业的人们为社会作出了不同的贡献,我们要尊重并珍惜劳动成果。课堂中,让学生说说心中的理想,憧憬美好的未来生活,同时引导学生:各种的劳动都是人们生活所必需的,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尊重的。还让学生当当小记者,去采访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了解各行业的特点,再谈谈采访后的感受,并在现场模拟其中一些劳动场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既体会到了劳动者的辛苦,又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向往。由此可见,把生活中学生当前所面临的价值冲突,作为教学的'资源组织来开展教学活动,才是最宝贵的道德教育时机,也才能真正促进学生道德人格的生成与确定。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课程标准中用了“体验、认识、感情”等过程性目标动词来刻画学生品德形成的过程,体现了在品德教学中实施体验教学的迫切性。(一)精心创设学生乐于参与的体验性活动如在教学“平安回家”一课时,进行了体验式的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1)情境体验:搬掉教室里的课桌,学生分成四组,两两相对而坐,中间用白纸条隔出斑马线,又用课件播放汽车行驶的画面,创设了一个逼真的“马路”情境。(2)角色扮演:请来交警叔叔,教学生指挥做手势,指挥大家过马路。(3)自主活动:收集交通标志,认识交通标志,学做小交警,唱拍手歌等,让孩子们在积极的体验中获得知识,落实行为。(二)努力提高体验活动的实效性在教学“今天我进步了吗”一课时,设计为三个活动版块:活动一、今天的收获。让学生每天对自己的学习与生活进行反思,并做好记录,内容有:今天我学到了什么?进步了吗?需要改正的地方有哪些?既让学生收获喜悦,也品尝“痛苦”。活动二、门诊病历卡。设立了病历般的“档案记录”,让学生自己记下一些错误行为,帮助其分析原因,对症下药。一般一张病历记录一个缺点,并由老师妥善保管好病历卡,直到“病症”消失,再取回病历卡。活动三、纸条传真情。班级的后墙上设有一个老师信箱,学生如果有学习上、生活上的各种困难、烦恼,都可以写在纸条上,赛进信箱,寻求老师的帮助。三个活动内容相对独立,却又连成一个体系,通过学生在生活中的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从而切实提高了德育的实效性。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给迷蒙的双眼带来澄明,给孱弱的身躯带来强健,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琐的人们带来自信。而一个拥有希望、力量和自信的人,最有可能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和美好社会的建设者(肖川语)。品德教师必须树立素质教育观和科学育人观,真正将学习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并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期启迪学生道德思维,将学生道德品行引入健康发展轨道,只有这样设计才能保障课堂实效性,提高课堂效率。“也许,就诗歌的语言规范而言,学生们的习作还算不上是真正的诗歌。”然而,当我们看到他们正在努力尝试用所学的语言来表达心声的那份投入和愉悦,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他们在书写他们青涩岁月的情感诗篇。看到这些,作为教师,我很欣慰。

小学品德课件(篇4)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心,并明白成功需要克服困难和持之以恒的道理。

2、通过学生认识自己的兴趣、特长,培养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

3、让学生明白良好的兴趣爱好有利于我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从而明白成功需要克服困难和持之以恒的道理。

教学准备:

1.学生搜集名人兴趣爱好广泛的小故事。

2.学生准备能展现自己特长的作品。

1、教师创设情境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交朋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你们想认识他吗?你们看,他来了。(出示课件)

2、师提问:谁愿意先说说你最感兴趣的事?(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的兴趣爱好。)

小结:听了大家的话,老师心里特别高兴。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从你们的发言中,老师了解到大家的兴趣是健康的、有益的。这些良好的兴趣爱好有利于我们身心的健康发展。在广泛的兴趣和爱好中,你最拿手的是什么?和你志趣相投的朋友结成小组,在一起说一说,看一看。一会儿每个小组选出最棒的同学在全班展示。

学生根据兴趣结成小组,交流自己的特长和作品。

三、师生互动,因势导行

3、课件出示:《海伦?凯勒的故事》 ( 教师相机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广泛的兴趣可以给生活带来乐趣。而要使兴趣发展成为特长,需要讲究方法,持之以恒。)

1、把你搜集的小故事在小组中讲给其他同学听一听,每个组选出一名讲得最好的同学一会儿讲给全班同学听。

2、学生讲故事。

小结:这些名人的成功告诉我们,良好的兴趣爱好可以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还可以培养我们的品格,陶冶情操。老师真希望你们能继续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爱好,老师相信,将来你们的生活会更加丰富多彩。

同学们,学校是一个大家庭,咱们班是一个小家庭。正因为同学们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才使我们这个家庭的生活丰富多彩,才使我们在这个家庭中生活得如此快乐。好了,同学们,让我们走上台来,带上自己最得意的作品,给我们这个小家庭留一张全家福吧!

《我的兴趣特长》是小学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教学中我利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效果好。上课前我利用课件搜集了《海伦?凯勒的故事》用投影打出来放给学生看,学生的眼睁的大大的,听讲效果极佳!在课前我留给学生一个作业,让学生收集名人兴趣爱好广泛的小故事,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和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我大声地表扬了这些肯说的孩子,为的是去让那些没有搜集资料的孩子也能积极地、主动的去学习,去扩充自己的知识。

小学品德课件(篇5)

教学目标

1.理解人与人之间相互支持和帮助的价值。

2.感受人类的美好情感和高尚情怀。

3.养成为他人着想和付出的态度。

教学准备

教师可以与学校少先队联系,配合少先队展开手拉手之类的活动。

教科书分析

参见46~47页。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并强调教科书中呈现的是两篇非常感人的文章,因为它们都非常真实,反映的都是普通人的感情。

2.阅读与思考。请学生朗读教科书第22页的文章。先请几个学生谈一谈自己的阅读体会,然后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要点:感受和体会人们在援助行动中普遍的、没有国界的同情心和爱心:不分年龄、不分贫富、不分性别、不分健康与残疾。

3.阅读与思考。请学生阅读“瑞恩的井”一文。让学生以自由发言的形式进行讨论。

要点:对瑞恩的故事有什么感想?是什么力量驱使瑞恩做遮掩的事?瑞恩为了实现他的愿望付出了什么?

4.教师总结。

给教师的建议

1.在学生朗读时。可以为烘托气氛准备一些背景音乐,如《让世界充满爱》。

2.可以将这一课的学习与少先队或班级活动结合起来,将课堂学习与学生的实际行动结合起来。

评级建议

观察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并做好记录。

小学品德课件(篇6)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的制造业在改革开放后得到了飞速发展的事实。

2.知道我国的家电产品从依赖进口到大量出口,产品遍布世界市场的变化。

3.调查了解我国著名的农民产品生产基地。

4.培养和树立对制造的“国货”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准备

1.教师在课前应对工业产品出口情况有大致的了解。

2.准备一张地图,小卡片和胶带若干。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从以往学习过的改革开放的成绩就和现代工业产品的诞生切入教学,引导学生探究〈〈我国主要工业基地图〉〉。

2.识图探究。学生带着问题识图:

(1)我们原有的工业基地有哪几个?说出它们所在的行政区名称。

(2)新建成的工业基地有哪几个?说出它们所在的行政区名称。

(3)说说辽中南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在地理位置上有什么共同之出?

3、,引出课题“制造”。“我们有这么多的工业基地,生产出的工业产品不仅满足了国内人民的需要,还远销国外市场呢,以前许多到国外旅游的人回国是都会给自己的亲戚和朋友购买几样外国制造的洋玩意作为礼物,可是近几年来,很多外出旅游的人在国外的市场上惊喜地发现很多标有‘MADEINCHINA’(制造)的商品。这说明我们的工业制造水平已经越来越高,得到了世界其他国家人民的认可。特别是我国制造的家的电产品已经打入了世界市场,敢于和洋家电竞争了。”

4、识图讨论。(说说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5、小组探究。

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课前查阅著名农产品生产基地的资料;然后把农产品的名称写在卡片上,或把它们画出来;再把他们贴到地图的相应位置上。

6讨论。第71页“我们的发现”给出的三个视角进行分析归纳。

7、教师。概括本课题重点,布置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

1、调查家里的家电产品哪些是制造的,产地是哪里?

2、查阅资料,了解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小学品德课件(篇7)

教学目标:

1、感受诚信在社会中的作用。

2、认识并且思考诚信的“代价”与“回报”。

教学准备:

教师在非正式场合了解学生对诚信的态度。

教学活动:

一、导入

1、教师朗读教科书第4页的课文。

2、请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

二、案例分析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故事,分别进行讨论:在这个故事中,主人公为诚信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又得到了什么样的回报?

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并且给予知道帮助。

3、教师要特别帮助学生分析的结果,按照“代价”和“回报”分别列出观点。

三、全班交流

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向全班介绍分析结果。教师在黑板上记下各组发言的要点。

四、教师

1、坚持诚信,经常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但是也会得到回报。怎样看待这些代价和回报呢?刚才同学们进行了很好的讨论,我们一下。

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板书,再请学生就最后“进一步的思考”展开短暂的讨论。

3、布置家庭作业。

小学品德课件(篇8)

一、教材分析

全册共分五个单元、17个主题。每个主题都不在是单一的学科知识内容,而是学生感兴趣的一个个话,引导他们学会解决各种现实问题,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儿童的发展是整体性,学生的学习也是整体性的。从开放的特点讲,教科书不再是传统意义的教学之本或罗列知识的清单,而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资源之一,在某种意义上它要成为引发学生学习的‘引子’。从情感角度说。为加强德育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本教材重视实际生活中现实性的、情境性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形式活泼服从于内容的需要。

体例特点是教科书每单元下设3-5个主题,各主题下分设三级主题(或称为活动内容)。各单元体列结构又分主题文字、提示语、旁边、情境对话、照片、图标、学生作品、空白框等。

二、学生分析

面对三年级第二学期学生的特点,针对学生的基础特点,对学生实施不同层次的教育,教育方法要灵活运用。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懂得家庭责任感,之间应相互沟通、平等相待、正化解矛盾。

3、引导学生感受同学之间真实的友谊,学会理解他人、尊重。关心他人。

4、感受身边的劳动者带给自己的方便,尊重并感谢他们,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5、了解各民族的生活习惯与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增进民族团结,共建祖国大业。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让学生通过实际体验、学会如何做人、如何生活。

五、教学措施

1、以教科书为内容适当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2、以社会生活为背景映衬学生的心灵世界。

3、侧重学生的社会调查、社会观察、社会实录等教学环节。

六、教学安排

每周一个主题,穿插复习。每周大约三课时。

GZ85.com扩展阅读

最新道德课件(汇总8篇)


为使用时更加方便,下面是栏目小编整理的“道德课件”,请您将此网页添加到收藏夹以便以后查看。根据教学要求老师在上课前需要准备好教案课件,教案课件里的内容是老师自己去完善的。 教案和课件设计出色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道德课件 篇1

档案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机密。档案工作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加强档案建设,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水平,逐步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卓有成效地为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服务,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不仅是档案工作自然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各项方针、政策、路线的需要。搞好档案管理,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

一、档案管理职业道德的内容

档案管理职业道德是指在从事职业活动中所遵循档案职业行为规范。档案管理职业道德是档案管理人员在长期的职业经济活动中逐步形成和总结出来的,调整档案管理人员与社会之间、档案管理人员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的职业道德、主观意识和客观行为的统一。档案管理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所要求的共同职业道德在档案管理职业中的具体化,在档案管理工作者中提倡一种特殊的调整思想和行为的准则和规范,是档案管理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社会关系的反映。档案管理职业道德规范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热爱档案岗位高度负责奉献

爱岗敬业是档案管理职业道德规范的首要前提。档案管理人员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高度负责的精神。作为煤炭建设行业档案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煤炭建设行业档案管理法规,杜绝、失职、渎职。要干一行爱一行,为档案事业甘洒热血。要用一流的作风、一流的投入、换取一流的成果、创造一流的业绩。

2、精通档案业务提高管理水平

精通业务是档案管理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时代要求。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面对不断涌现的新情况,依据有关规定,作出档案管理判断,并对这种事项进行纪录和反映,而且还要向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首先,档案管理人员应达到相应的专业技术标准的要求,这种技术标准是不同层次的档案管理人员所应具备的能力水平,是保证业务技术能力的重要措施。其次,档案管理人员应通晓并遵循国家及本单位的有关规定。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法制制度的不断颁布和实施,档案管理人员还应不断学习、更新和充实专业知识,以保持和发展自己的专业技能,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但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在实际工作中,档案管理人员应遵守这些规定,特别是在与有关方面发生利益冲突的时候,应敢于坚持原则。再次,档案管理人员应勤勉敬业,以积极的态度去工作。

3、坚持立党为公做到客观公正

常言说:“心底无私天地宽”。立党为公,客观公正是档案管理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灵魂,也是档案管理工作最主要的职业行为。客观公正是指履行职能时,摒弃个人私利,避免各种可能影响其履行职能的利益冲突。因此,党案管理人员要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生活正派、情趣健康。

4、保守档案机密做到诚实守信

有位哲人说的好:“保守机密,慎之又慎”。保守档案机密,做到诚实守信,乃是档案管理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档案管理人员作为管理层人员,掌握着大量属于秘密的资料,档案信息涵盖各个环节的方方面面。在市场竞争日益残酷的今天,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对本单位科技、人事等信息秘密,严格保密。同时档案管理人员还要尽最大的努力,围绕单位经济运行的总体目标,在对外交往的过程中切实做到诚实守信。

5、参与企业管理当好领导参谋

管理是人类各种活动中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参与企业管理,简单地说就是间接参加企业管理活动,为企业高层管理者当参谋,为企业管理活动服务。更进一步说,参与企业管理就是档案管理人员通过自己的本职工作为所服务主体的管理者进行正确有效的决策而收集处理和提供有用的档案信息。

6、强化服务意识积极奉献社会

强化服务是指加强档案管理服务意识,树立档案管理服务思想。这也是档案管理职业道德内容中一个重要方面。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1)档案管理职业是社会服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窗口。(2)强化服务是提高档案管理职业声誉的重要途径。(3)强化服务、奉献社会,是档案管理职业道德的最终归宿。

二、加强档案管理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

档案管理职业道德不但是档案管理人员行为层面的约束,而且是档案管理人员思想观念的约束。加强档案管理职业道德建设,可以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境界,制约档案管理人员的行为。

1、加强规范建设抓好舆论导向

加强档案管理职业道德规范,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继续加强档案管理职业道德规范建设。另一方面,要大力加强档案管理职业道德的宣传,积极发挥思想文化阵地在职业道德建设中的作用,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引导档案管理人员,唱响主旋律,把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和认识统一到“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上来,为规范档案管理秩序,促进档案管理行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2、健全法律法规强化保障体系

健全档案管理职业道德建设的法律支持和保障体系,是促进档案管理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一环。因此,必须努力做到:(1)各级档案管理部门在建立健全档案管理法律、法规时,要充分体现档案管理职业道德的具体要求。为档案管理职业道德规范建设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2)各级部门要加强档案管理职业道德的监督和评价工作,把档案管理职业道德建设纳入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工作之中,规范档案管理人员的从业行为。(3)要对档案管理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遵循情况进行检查,并根据检查的结果进行相应的表彰和惩罚,建立起档案管理职业道德的惩罚机制。(4)健全和完善档案管理人员继续教育制度。(5)各级档案管理部门继续抓好先进档案管理集体和先进档案管理工作者的评先创优表彰活动,发挥先进典型的带头作用,使职业道德建设与各项业务工作密切结合,促进档案管理职业道德建设。

3、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优化道德建设环境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环境可以造就人,环境可以改变人。档案管理工作涉及面广,牵涉人员多,是社会工作的一部分。当然应以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建设为落脚点。要大力提倡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客观公正、廉洁自律、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以学习、宣传“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为基点,引导广大群众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全体公民的道德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档案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提供良好的道德基础。构建优越的社会环境。

4、建立相应机制,增强责任意识

道德课件 篇2

关键词:职业道德 职业指导 案例教学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是职业学校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德育课程。其教材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每一章节之前,都会配有具体的案例,然后由案例进而导入正文,且正文中也穿插着很多案例,降低了课程的理论难度,并增强了教材的可读性。这一特点为案例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一、案例教学的含义

案例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并对现实问题或特定事实进行交互式探索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还可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实践能力。此外,案例教学还适用于职业学校的教育,有助于落实能力本位,提高德育课的亲和力。

二、案例教学的特点

1、启发性和创造性

案例教学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打破了以往“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模式。将传播知识和培养能力结合起来,这样既可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还可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批判性,并且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锻炼和培养。

2、参与性和互动性

案例教学是一种参与式的教学,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它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基础,无论是对案例的分析讨论,还是案例评价,甚至在案例收集整理的过程中,都体现了学生与老师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

3、情境性和现实性

案例教学是以真实具体的案例为教材的背景,有的甚至可以对号入座,使学生感觉像是身临其境。教材所提供的案例,其主人公大多是职校的毕业生,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就像发生在身边的事一样,会使学生感觉分外亲切。

三、案例教学在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突生变化,要求师生之间具有很高的配合度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是实用性的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并涉及了广泛的知识面。教师对教学中所涉及的材料,必须要有一个细致的了解,还要求教师对课堂活动进行有效的调控,将不同观点产生的分歧向着纵深方向引申,指导学生去研究案例所揭示的思想、本质,深化知识体系。

现阶段,很多老师都缺乏对职业理论的认识以及对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对案例教学的方法也缺乏深刻的理解,在讲课时总是照本宣科,与实际生活脱轨,使课堂沉闷枯燥,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案例的内容缺乏较强的针对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努力求知。案例教学最关键的就是要选好案例,这对案例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的教材,虽然每一章节都引入了案例,但案例的内容过于陈旧,与现实生活差距甚远,不符合教学的需要,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

3、缺乏规范的考核体系,教学效果不明显

传统的考核方式往往比较单一,常把考试当成唯一的考核标准。这就使得学生即使不认真学习,不积极思考,只要在考试之前死记硬背,也可取得较好的成绩,从而使学生懒于学习,疲于思考,严重影响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此外,有许多教师太过于目的化,只一味的引导学生去追求正确答案,使学习趋于教条化。还有老师只单纯的注重形式,表面上热闹生动,实际上却并未给学生带来多大的触动,这种做法是舍本求末的,是不可取的。

四、完善案例教学的方法和建议

1、学校应努力丰富和完善教学资源,提高软硬件设施水平

学校应为案例教学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学校及其相关部门应尽可能的配合和支持教师开展案例教学。

2、学校应开辟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1)必须改变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的考核方式,不再单纯的以考试作为衡量学生学习能力的唯一标准,而是要促使学生认识案例教学的重要性,注重教学的过程及结果。

(2)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利用时间,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促使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观点。这样既可以达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目的,又可锻炼学生的胆量,使他们在课堂上更加活跃,有助于增强案例教学的效果。

(3)指导学生课后运用所学知识,并将其转化为自身能力,为使学生做到学以致用,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的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对“认知”那一部分的内容要做到真正的掌握和理解,“应用”的部分要求学生要学会分析判断,并积极参加实践活动。

3、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

教师能力的高低对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教师本身,应该积极的接受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功底。另外,教师还应该在平时的生活中留心观察,认真收集各种案例,通过电视、网络、书籍、报纸等多种途径来进行案例的收集,关注时事,紧跟时代的步伐,只有这样才能使案例教学在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中得到有效的实施。

参考文献:

[1]苏龙来。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案例教学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7,(12).

[2]蒋俊凯。 浅谈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以“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教学为例[j].教师,2010,(04).

道德课件 篇3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总结精品为范文网会员“心随风变75”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总结篇一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在生活中这样的镜头你必须不会陌生:公园里,给小兄弟姐妹系鞋带;在家里,咱们把自我煮好的饭菜端到晚归的母亲手中;校园里,咱们把一张废纸悄悄地塞进自我的口袋……

这就是道德的举动。有些人以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难,其实你用心去做了,就会发现其实很简单,正因道德有时是一种感恩。

我要给大家讲一个这样的小故事:某学校举办了一个亲子游戏活动。活动中,先给母亲们蒙上双眼,看他们能不能在一排孩子中摸到自我孩子的手,结果所有的母亲全都找到了自我的孩子。但是,当游戏进行到下一个环节——让孩子们蒙上自我的眼睛去摸寻母亲的手时,却没有一个孩子能摸到母亲的手。所有的母亲都哭了,像孩子一样哭得那样悲哀、委屈。正因她们为孩子付出那么多,却得不到爱的共鸣。

这是一个令人心痛的故事。此刻的孩子怎样啦?学习并领悟感恩以成为培养道德之心之首要。鲜花感恩雨露,正因雨露滋润它成长;苍鹰感恩长空,正因长空让它飞翔。咱们要学习并领悟感恩父母,正因父母给了咱们温馨的避风港;咱们要学习并领悟感恩老师,正因老师教育咱们用知识和修养去书写青春的篇章;咱们要学习并领悟感恩社会,正因社会让咱们发挥所长、神采飞扬!

道德,有时是一种习惯。

着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以前说过,每一天都要问一问自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正因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坏了,即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只要咱们从身边小事做起,就会成为有道德的人。比如:给工作了一天的父亲母亲捧上一杯热茶,为领悟困难的同学解答一个疑难问题,在公交车上主动为年迈的老人让座,把被风吹歪了的小树苗扶正,见到纸屑弯腰捡起等。生活是一面镜子,学习并领悟道德,对生活时时持续微笑,生活也会还你以微笑。播种思想,收获行为,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只要咱们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咱们就会成为有道德的好少年。

道德没有重量,却能够让人有泰山之重;道德没有标价,却能够让人的心灵高贵;道德没有体积,却能够让人的情绪高昂。道德是做人的准则!让咱们追随道德之光,让道德在性命中绽放最绚丽的色彩吧!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总结篇二

最近学校发了一本书,叫《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这个星期,我就伴着激动的心情看完了这本书,书里有很多感人的故事,我知道了什么是道德,还懂得了许多道理。其中《成龙不需替身》和《名人与节俭》让我印象最深。

读了《成龙不需替身》这个故事,让我想起在上个学期的运动会上,我跑200米和100米分别获得了全年级第一和第二名的好成绩。我就沾沾自喜很骄傲,认为全班我跑步最快了,没人能比得上我,之后就再也没认真跑过步。成龙作为一位的影视巨星,他身手敏捷,功夫了得,但他一点也不骄傲。他每天锻炼身体,坚持运动,一点也不偷懒。只要有楼梯可上,成龙绝不图轻松乘电梯。我感到非常惭愧,不应该这么骄傲,平时应该多锻炼身体,所以从现在开始,我每天上下楼不乘电梯,而是走楼梯。

另一个故事,《名人与节俭》里面的爱国华侨陈嘉庚,一身勤勉,但乐于帮助别人,创办并资助了许多学校。自己却住在简朴、又小又暗的两层楼房。他穿的最贵的西装不超过800元,买皮鞋不超过200元。这个故事对我启发很大,爸爸妈妈平时不但给我零花钱,而且还给我买好多玩具和零食,但是我一点也不珍惜,用零花钱去买游戏卡、小玩具等,一点也不节约。中国有这么多的贫困地区需要我们的帮助,和这些孩子比起来,我是多么的幸福啊!我觉得,我应该把零花钱捐给灾区的小孩,给他们一点帮助。

道德真的很重要,平时的点点滴滴,都能体现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我一定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长大了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总结篇三

从小,爸爸妈妈就教导我们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而道德是什么呢?这个寒假,当我看完《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这本书后,我终于明白了:道德分为很多种,而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坚持不懈,勇往直前。

在这本书里,让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故事叫《成长之路》讲的是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年轻人,他从小对音乐情有独钟,表现出惊人的天赋。但因为家里条件落后,母亲只好东拼西凑帮他买了一架钢琴。他没有考上大学,只好去餐馆打工,还被老板大骂过。后来他被台湾乐坛伯乐吴宗宪相中,当了音乐制片助理,但也没有被吴宗宪重视。可他还是不停地写歌,终于把吴宗宪感动了,给了他一个机会让他自己出专辑。年轻人拼命写歌。终于,他的专辑问世,轰动了乐坛。他就是周杰伦。

一开始,我没有想到,在舞台上风风光光的当红歌星会有这么曲折的人生经历。但这个故事告诉我,只要努力,会有什么事是不可能的呢?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我三年级暑假时的钢琴8级考试。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我要背下两首5页纸的曲子,还要练熟练好,就连老师都说这是不可能的。但妈妈还是让我练习,并轻松的对我说:“就当是去尝试一下。”事实证明,妈妈是对的。经过一个月的艰苦训练,牺牲了六·一儿童节和端午节的假期后,我通过了八级考试。只要努力,就会成功。

通过这个故事和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我明白了只要努力,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像书中所说的:“我们要像周杰伦那样,唱响属于自己的《蜗牛》之歌,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向前!”

我想,从今以后,我一定会向周杰伦学习。坚持不懈,勇往直前!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总结篇四

道德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但是我们华夏民族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我的理解就是尊敬师长,热爱学习,维护社会公德。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现在很多人都认为只要自己做好就足够了,我们有时候上街会看到小偷偷东西,很多人会远远的走开而不是制止这种行为的发生,行吗?这样只会让坏风气越来越猖狂,坏人不学好会越来越多,我们应该号召全社会鄙视这种行为,让他们知道不劳而获是可耻的,共同建设一个文明道德的社会。

道德就像天上的北斗星引导我们正确的方向,愿我们大家都成为有道德的人。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总结篇五

意大利诗人但丁说过:“一个知识不全的人能够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这句话一向烙印在我的心中。道德是什么?道德能够是举手之劳:在路上看到一个小纸屑,轻轻弯腰捡起;道德能够是惊天动地:在死后把身体的所有器官捐献给需要帮忙的人。而我这天所要给大家讲的是道德是——感恩。

这是我以前听到过的一个小故事:某一个学校举办了一次亲子活动。在活动中,有一个小游戏是先给妈妈们蒙上双眼,看他们能不能在一排孩子中摸到自我孩子的手,结果所有的妈妈全都找到了自我的孩子。可是,当游戏进行到下一个环节——让孩子们蒙上自我的眼睛去摸寻妈妈的手时,却没有一个孩子能摸到妈妈的手。所有的妈妈们都哭了,哭得是那么的悲哀,跟个孩子似的委屈。他们为孩子付出了那么多,却得不到爱的共鸣。

这是一个简单却能引发我们深思的故事。我们00后的孩子们是怎样了?是怎样了?都说百善孝为先,为什么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鲜花感恩雨露,因为雨露滋润它成长;苍鹰感恩长空,因为长空让它飞翔。我们每人都就应感恩我们的老师,因为老师教给我们知识;我们更就应感恩我们的父母,父母给了我们温暖的家,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我们怎能不感恩他们呢?

播种思想,收获行为,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只要我们从每一件小事做起,我们就会成为有道德的好少年。

感恩其实很简单:用一颗真诚的心感恩朋友,诚实有信的对待每一个人;用的成绩感恩老师,认真完成每一项作业;用自我的行动感恩父母,不惹父母生气;用道德感恩社会,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让道德之花开得更加绚烂!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总结优秀范文

道德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什么是规则,知道生活处处有规则。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树立遵守规则的意识,懂得积极维护规则和改进规则。

3.情感与态度

体会规则的重要性,增强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生活处处有规则,懂得规则的重要性。

难点: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引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规则吗?

生:公共场合不许大声喧哗;不允许闯红灯;楼梯间不打闹;不能随便地乱扔垃圾…

师:从同学们的讲述中,我们发现生活中原来有这么多规则。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新的一课《生活离不开规则》。

二、共同回忆,畅谈感想

出示教材58页图片,同学们,你们玩过这个游戏吗?这个游戏怎么玩?

生:猫捉老鼠游戏。几个同学在圈内当老鼠,在圈里圈外穿插活动,一个同学在圈外当猫,猫只能在圈外活动,一旦老鼠出到圈外,猫就捉老鼠,被捉到的老鼠要表演一个节目……

师:除了这个,你们还玩过哪些游戏?游戏规则是什么?

学生分小组交流玩过的游戏,并讲述游戏规则。

师:同学们,我们刚刚讨论了游戏的规则、比赛的规则,其实,生活中也处处有规则。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还知道生活中的哪些规则?

生: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公共场所不能吸烟;爱护草坪……

师:同学们说得不错,可以看出同学们都是知道规则的人。但有些同学认为:规则多了太烦人,定那么多规则干什么?你们有没有这么想过呢?下面我们通过三个活动了解一下规则的作用。

1.没有规则行不行

出示教材60页图片。

教师引导学生看图,让学生设想一下,如果没有规则,会出现什么情况。

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派代表班内展示。

教师小结:古人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这里的规矩也可以换成规则,如果没有了规则,我们的学习、生活就都乱套啦!可见,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规则。

2.给规则分分类

出示一组学校里、社会中涉及规则的图片。教师指导学生看图,让学生说说各种不同的规则。学生看图,参与讨论学校以及社会生活中有哪些规则。

3.规则有什么用

阅读课本61页阅读角,说说你看完后的感受,体会规则的作用。

(不要小看规则,应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越是危急关头,越要遵守规则。)

师:学你们自己或自己身边的人,有没有不遵守规则的经历,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学生分享,并谈自己的感想。

师生共同完成教材61页下方的表格。

教师小结:生活中处处有规则,我们要严格遵守规则。

【设计意图:通过影像资料等形式,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规则的重要性。】

三、共同探讨

1.这样对不对?

观点一:公园里乱扔垃圾不对,但大家都在扔,我也就跟着扔。

观点二:只要没人看到,没人管,就可以在公园里扔垃圾。

观点三:我觉得车辆多的时候不能闯红灯,车辆少或者没车的时候可以闯红灯。

分组讨论:你怎么看待以上观点?

结论:这三种观点都是缺乏规则意识的表现。遵守社会生活规则不能只靠外在约束,更需要我们自己自觉遵守,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则。

2.看图思考一一你会怎么办?

件出示课本62、63页图片。

思考:(1)生活中还有类似的行为吗?

(2)为了解决这种状况,你有什么好的办法?

(要从自身做起,自觉遵守规则;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基础上,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小结:生活中处处有规则,请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规则,并互相监督,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井然有序。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情境,进一步激发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使他们明白,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必须遵守规则。】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知道了生活处处有规则,懂得了规则的重要性,知道了在日常生活中要自觉遵守规则,并监督、提醒他人遵守规则。

道德课件 篇5

教学目标:

1、养成愿意自觉遵守规则的态度。

2、在原有基础上,更加深入地认识自觉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3、将对于外来规则的服从逐渐内化为自觉遵守规则的行为。

教学重点:

1、养成愿意自觉遵守规则的态度。

2、在原有基础上,更加深入地认识自觉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将对于外来规则的服从逐渐内化为自觉遵守规则的行为。

教学过程:

1、导入。

关于规则我们已经讨论了多次,现在谁愿意说一说我们学过的内容?

2、自我检查。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自我评价一下自己对于规则遵守得如何,就像课本中所说的:“在家里、在教室里、在操场上、在电影院、在商场、在公园、在马路上,你是不是守规则了?”

请同学们想一想,然后在课本中的“自我评价表”中填上自己的行为。

3、小组交流。

将学生分成小组,相互介绍自己的评价表。然后大家谈谈感想,教师巡视。

4、归纳总结。

请学生填写“我们的看法”。

道德课件 篇6

一、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研究文献综述

会计人员经常会陷入道德两难的困境,因为他们既要坚持原则,又要服从单位主要负责人的领导,具有双重身份。由此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案件也屡见不鲜。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在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课程中就包括职业道德教育。但是,道德水准的提高、价值观念的形成需要较长时间,这种边工作边教育的方式属于治标不治本,效果并不显著。要从根本上做到“操守为重”,应该从培养会计人才的高校教育入手。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实践者们就呼吁增加道德指导,尤其是对会计学专业的学生。Cohen和Pant(1989)指出,虽然还没有达到实践者的期望,但是针对会计师所作的道德指导已经增加了很多。许多组织建议将道德教育加入到会计课程中,如美国会计学会的会计教育未来结构、内容和范围委员会(1986)、国家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1987),以及美国商业学院联合会(1988)。上述研究的结果还不足以论证会计师或会计专业的学生显示出的道德发展水平是否受到了道德介入的影响。Jeffery(1993)对比了同一所大学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之间的道德发展水平,得出的结论是:低年级的会计学学生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有更高的道德推理得分;高年级的会计学学生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有更高的推理评分。Armstrong(1993)测试了独立的、给高年级会计学学生在选修课程中开设“伦理与职业作风”课程的效果表明,参加“伦理与职业作风”课程的学生在伦理发展水平上有显著的提高。Borkowski和Ugras对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伦理状况进行的调研表明,本科生在遇到伦理难题时更加公平一些,而研究生相对来说更加功利一些。Langenderfer和Rockness(1989)对道德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认为大多会计课堂上的道德教学均遵循“教授法规”的方法,即对会计道德的教育重点放在学习法规条文、遵守法规上,而不是优先的道德问题和道德行为上。结果是学生可能开始把职业法规看成是所有道德智慧的来源,很可能对这些道德法规本身的含义以及这些道德法规所没有包括的其他道德l青景不进行批判性的思考。这种依赖于道德规范来决定什么是道德的还是不道德的行为,将对道德判断的责任从个人转移到了法规上。然而,现行的法规可能不会引起更强的道德意识和更浓厚的道德氛围。“教授法规”的教学方法似乎制约着对学生思考能力、解决道德冲突以及处理会计职业中的不确定性能力的培养。

我国现代会计先父潘序伦曾指出:“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他把“诚信”作为会计工作的生命线,要做好会计工作,就必须树立起良好的职业道德。项怀诚的研究认为,目前我国会计学历教育中没有把职业道德作为单独一门课程纳入会计学科体系,会计学科设置比较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和教育。叶陈刚对会计道德教育进行了较深入地研究,其研究表明,我国教育体制中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德育课程实际上并不存在,对学生德育的培养和发展仅仅以政治课作为代表,大部分学生并不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我国绝大部分高校没有开设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会计专业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与经济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相关法制,缺乏综合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穿插相关案例。

纵观国内外有关会计道德教育的研究发现,以上研究只注重课程设置、开设会计道德课程的时间、教学方法和诚信教育。虽然对会计道德的建设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缺乏对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具体内容的系统研究。

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内容设计

会计是一种技术性与政策性很强的职业,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会计核算关系到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物质利益分配。每一位会计人员所提供的经济信息都是社会进行资源配置的基本依据。作为国家、集体利益监督员的会计人员,既要深刻认识本职工作的职业价值和社会地位,又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为此,高校应调整会计学专业现行课程设置计划,加强会计专业学生的德育教育。高校在会计人才培养中,既要注重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培养,更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会计法纪教育等纳入教学计划。在提高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同时,提高会计人员政治思想道德水平和法制观念,使在校学生通过会计职业道德学习,切实了解会计职业道德对社会经济秩序的影响,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因此,高校应将会计学专业教育与道德问题联系起来。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应当包括以下几点:

(一)职业品德教育 在企事业单位中,会计工作虽然重要,需要经常接触金钱等财产物资,但具体工作却十分平凡、琐碎。因此,职业道德教育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观,并具有好的思想品德。具体地说,思想品德教育主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会计工作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会计工作的艰巨性,热爱会计事业,把个人的理想同会计职业发展结合起来。会计教育作为整个经济管理专业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以素质教育为主导,职业道德教育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观,并具有好的思想品德,培养学生的原则性、坚韧性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在高校会计学专业就读的学生绝大部分是会计队伍的预备人员,在校学习期间是他们的会计职业情感、道德观念、是非判断标准初步形成的重要阶段。为保证进入到会计队伍的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在会计学课程设置计划中应增加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从会计职业道德认识教育开始,逐步深入到会计职业道德情感教育、意志和信念教育。

一是会计职业道德认识教育。会计作为一种职业在经济社会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增强对未来将要从事的职业的道德价值认识,是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首要内容。为增强认识,应该在入学的第一个学期就专门开设《会计职业道德范畴》课程。该课

程讲授的内容应当包括该职业的社会价值、职业道德规范、职业理想、职业品质等内容。通过系统的学习,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公与私、个人与集体、奉献与索取之间的关系,提倡先公后私、重贡献轻索取。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职业道德在会计工作中的重要性,提高自己选择行为和合理判断的能力,坚定会计职业道德信念,增强履行职责和道德义务的自觉性。实践表明,没有一定的会计职业道德认识,就不可能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行为和习惯,对职业道德理解越深刻,就越能形成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只有深刻认识会计职业的社会价值,才能认真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做出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

二是会计职业道德情感教育。对会计职业道德问题有了认识,不一定能做出符合道德要求的决策,因为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即职业道德情感。通过了解该职业的社会价值、学习职业道德规范等内容,学生对此只是有了理论上的认识,还没有将其运用于实践。而会计职业道德情感是在处理职业活动中的各种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时所产生的情绪和体验,表现为职业自豪感、责任感等,对道德行为有极大的调节作用。基于此,笔者认为,在入学的第二个学期应当开设《会计职业道德模拟试验》课程。该课程的内容包括会计相关业务的处理及会计职业道德判断,目的是让学生在虚拟的会计工作中实践《会计职业道德范畴》课程内容,认识道德问题,在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与否的假设下,分别作出职业道德判断。分析两种判断结果可能产生的不同后果,以此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责任。

三是会计职业道德意志教育。道德意志是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自觉克服一切障碍的坚强力量,它能够使一个人在道德行为中一贯坚持原则,自觉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要求会计人员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丧失原则。只有具有顽强意志的会计人员,才能抵制各种诱惑和外界压力。因此,对学生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意志教育必须结合实践锻炼,在实践中不断磨练自己的意志。为磨练意志,应该在入学后的第三、四两个学期开设《会计假账的道德透视》课程。该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义利共生原理、道德契约、会计败德行为分析等。目的是让学生正确处理道德与利益的关系。通过设置若干会计假账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剖析,探寻造假者和违法犯罪分子蜕化变质的人生轨迹;同时,在对这些案例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也让学生体会会计职业道德意志对道德行为的重要性。

(二)法制教育 法制是道德规范中带有强制性的部分或最基本的部分。法制教育是让学生知法懂法守法,培养学生学习和执行有关法规政策的自觉性。由于会计工作涉及面广,法制教育的范围应尽可能广泛。具体地说,在大学会计教育中,必须尽快开设有关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公司法、证券法、经济合同法等经济法规课程,将相关法规知识渗透到有关会计课程中,把自觉遵纪守法的意识纳入教与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在就业前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会计职业道德。

(三)专业教育会计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职业,会计职业技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完成专业工作所需要的知识与完成专业工作所需要的技能和经验。精通专业知识与技能是会计职业道德得以存在的前提。对会计一知半解的人,根本不能胜任会计工作,至于是否遵循职业道德就意义不大了。因此,对会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教育绝不能放松。虽然专业课程的开设目前已经比较齐全,但是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仍然存在。因此,专业教育的重点应放在专业技能的培养上,让学生在充分掌握会计理论的基础上提升专业技能,为日后的道德行为打下坚实基础。

三、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方法设计

高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未来会计人员的道德品质和专业胜任能力。要培养一支品质高尚、具有社会责任感、精通会计业务、通晓会计法规的会计队伍,不仅要在课堂上讲授上述设计的课程内容,而且还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包括以引入案例为主的案例教学法,旁听案件审判过程的现场感受法,以学习理论为主的系统讲授法,跟踪指导,模拟实验教学法等。

(一)案例教学法 道德教育的最有效途径就是案例教育,借助案例既能够使学生对道德问题较为敏感,又能够增强对道德的感性认识。通过案例教学,启发学生从复杂的市场经济中吸纳开放意识,使用义利共生原理和道德思维方法识别案例中的道德问题,教会学生运用学过的《会计职业道德范畴》和相关专业课程内容进行分析和判断,引导学生从违法者本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深处查找违背职业道德的原因,借以分析和巩固会计法律法规制度。结合学生作出的道德决策,让他们总结遵循职业道德的重要和违背职业道德的危害,并形成一个书面的分析报告。案例的选择应以剖析反面典型与宣传正面典型并重,剖析反面典型可以达到直观、形象、具体的警示教育目的;运用正面典型进行示范教育,可以弘扬正气,更加坚定自身的道德意志,增强未来会计人员固守职业道德的信心和决心。案例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老师出案例,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另一种是学生自己搜集案例,自由组合成小组讨论分析。这两种方式均能提高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和崇高职业品质的培养,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和研讨会计工作中发生道德冲突时的解决途径和方法,使学生明确应当如何在不违背会计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的前提下进行会计职业判断,为其进入会计行业打下坚实的道德基础。

(二)现场感受法 现场感受的教学方法是把会计职业道德观念和道德标准具体化、人格化,对学生极具感染力。通过组织学生亲自旁听法庭对违背职业道德案件的审判或先进的事迹报告(邀请一些具有高尚的会计职业道德品质、善于从日常小事做起的先进模范人物作报告),让学生自己感受道德决策的历程。学生在校体会不到整天与钱物打交道的会计工作的实质,如果采用现场感受的教学方法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不仅可以聆听违规者的败德经过或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而且还能够强化学生的法制教育,坚定遵守职业道德的决心,使那些有错误观点和模糊认识的学生直观认识到“操守为重,不做假账”的重要性和严肃性,彻底摒弃侥幸心理,切实遵守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正确处理道德与利益的关系。

(三)系统讲授法 从道德理论到专业知识的系统讲授,使学生对职业道德有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系统学习和吸收。系统讲授道德理论和专业知识是职业道德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通过讲授理论知识,使学生对职业道德行为的发生过程有一个理论上的认识,通晓会计职业道德的相关法律和法规,熟练掌握会计业务流程,为其做出的道德行为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四)跟踪指导法 建立日常的跟踪指导制度。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对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理论学习和实践情况建立评价、检查、奖罚制度,并记录存入个人档案,与将来就业岗位的推荐结合起来。通过日常检查,对坚持原则、社会责任感强、履行职业道德的学生要表扬奖励;对一般违反职业道德的学生,要批评并及时纠正;对严重违背职业道德的学生,进行力所能及的“处罚”。通过跟踪指导这种教学方法,旨在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促使学生养成遵守职业道德的习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8篇《职业道德教案》,能够帮助到您,是最开心的事情。

道德课件 篇7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参与游戏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告诉学生冬天不可怕,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的精神。

2、通过不同场景,学生了解科学健康的冬季保健常识。

二、教学重点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良好品质。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冬季活动故事多

1、可爱的冬天 亲爱的同学们,可爱的冬天来了!说它“寒冷”是因为冬天就像个魔术师呼的一吹,大树上的叶子吹掉了,大树像个光头的老爷爷;冬天把南来的鸟儿吹走了,我们不见了它们那美丽的身姿和清脆的鸣叫。可是老师又说它“可爱”——看,它把最可爱的“小精灵”送到我们身边,你能猜出是什么吗?(雪花)一提到雪花看到大家都很兴奋呀!说冬天可爱,还因为我们的活动更有意思。你在冬天都做过哪些活动?(打雪仗、堆雪人、滑雪橇、剪窗花、滑雪、吃糖葫芦……)

2、我和冬天约会

(1)出示图片。冬天的美丽景象。

(2)你能给大家讲讲冬季发生的故事吗?(见教材儿歌)

小结:冬季有着自己的特点,在这个季节里我们的游戏和运动都充满了快乐。同学们我们已经了解到了冬天还有这么多好玩的活动。我们在下面的活动来更加了解冬天吧!

活动二:我会怎么做 表演“这些做法好吗?”

学生:同学们,我们把伙伴冬季生活中的情形展现给大家。我们看看这些做法你赞同吗?说说为什么?

小结:冬季温度低,感觉很冷,我们参加到充满乐趣的运动和游戏中,寒冷就会远离我们,我们要成为不怕寒冷,勇敢地孩子。

活动三:我的服装我做主

小明同学:伙伴们,我已经知道冬季应该勇敢面对,不怕严寒。那我就出去玩了。(学生:身穿毛衣)

教师:你先别急着出去呀!让我们大家来检查检查,你穿对衣服了吗?

家里:他穿对了吗? 教室里:他这么穿可以吗?建议:可以再加一件马甲。

操场:他这么穿可以吗? 师:我们发现“小明”的衣服,需要根据地点不同,而加减衣服。

板书:我的服装我做主

活动四:快快好起来。

1、小品《小明生病了!》小明同学:(打了一个喷嚏),老师我可能生病了?

师:我们看到他生病应该怎么做呢?

生:(摸摸小明的头)赶快让他坐在椅子上休息。

生:别忘记吃药和维生素。

生:给他端杯水,多喝水对身体好。 ……

师:同学们做得都很好,你们可真会照顾人呀。

2、《快快好起来》 我们给生病的伙伴给出我们的建议,让他们快快好起来。

生1:要按时吃药,好好休息。身体好了以后,多锻炼冬天就不爱生病。

生2:要多喝水,还要补充维生素。衣服穿暖,别着凉。 ……

小结:冬季里容易生病,我们一定要记得适当增减衣物。就像伙伴们说的:好好休息、按时吃药、饮食清淡,这样你的身体就会好得快。记得,病好了,一定要锻炼身体,这样我们的身体就会棒棒哒! 总结:看!教室外北风依然呼呼的刮着,但是你们还惧怕冬天吗?(不会)你要怎么做?(出去活动)锻炼身体,让疾病远离我们!出去玩前,要注意什么?(衣服穿暖和) 课下,就让我们去拥抱冬天吧!

道德课件 篇8

第一课时:春天里,播种忙

活动一 访一访,大家播种忙

1.课件播放:欣赏儿歌《小雨沙沙》

师:同学们,听了刚才这首歌,我们就知道,天气暖和了,风儿变柔,雨水变多了,万物复苏,种子都迫不及待的发芽、长大了。的确,春天正是人们播种的好季节,你们看,大人们都在忙播种。

2.课件出示:人们栽花、植树、种庄稼的录像。

3.师:他们在种什么?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种?

请学生当小记者,采访录像中的人们。(录像话外音回答)。

问:种花的阿姨

A.阿姨,你在种什么?为什么现在种?

(因为春天到了,雨点沙沙落到花草上,小花苗就能快快地长大,开出漂亮的花)。

问:插秧的伯伯

B.伯伯,你在种什么?为什么现在种?

(春天太阳好,雨水多,秧苗种下去能快快长大,到了秋天小秧苗就长成金灿灿的稻穗)。 问:栽菜的爷爷

C.爷爷,你在种什么?为什么现在种?

(春天天气好,泥土湿润,小苗快快长,就能长成我们食用的可口的蔬菜)。

学生交流感受。

师小结:春天是个播种的好季节,天气暖和,雨水充足,空气清新。春天里,人们种下各种小苗,长大后到处是稻谷金黄,鲜花遍地,瓜果飘香,所以人们都要栽花种树种庄稼。

【设计意图:用孩子熟悉的儿歌导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知道春天是个播种的大好时节,让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去采访画面中劳动的人,引发学生情感上的体验、共鸣,感受“一年之计在于春”。】

活动二 评一评,谁的小苗壮

1.师:A.你知道哪些种子在春天发芽?你想种什么种子?

学生交流。

B.两个星期前,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一项任务,让你们收集种子在家长指导下,将种子种在花盆里,还要把种子生长过程记录在观察记录本上,不知大家做得怎样?你们种的种子发芽了吗?下面我们来展示一下自己的小苗吧!

五星文库包含总结汇报、考试资料、IT计算机、旅游景点、人文社科、出国留学、经管营销、办公文档、党团工作、教程攻略、专业文献、工作范文、外语学习、行业论文以及2017鄂教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全)等内容。

最新小青石课件范文8篇


下面由工作总结之家编辑给您带来的“小青石课件”,如果您感到本页非常有用请将它添加到浏览器收藏夹中。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当中的一部分,写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每天都在从事的事情。教案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过程和教材的有效手段。

小青石课件 篇1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通过讲小青石的生活经历,形象地阐明了生活的意义:默默无闻地为大众服务,才是最有意义的事。

教学要求:

理解课文内容,受到为他人服务的思想教育。练习分清课文的主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小青石对生活的理想。

教学难点:

练习分清课文主次。

教学构想:

揭示学习内容及自学要求,组织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理解小青石对生活的理想,练习分清课文主次。

教学准备:

写有自学思考题的小黑板。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习过程:

一、检查预习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然后评议,纠正读得不正确的地方。

2、按照预习要求检查预习情况。

⑴起初小青石和小黑石的'理想各是什么?

⑵后来小青石的理想有什么变化?

⑶课文中哪些地方描写了小青石的快乐?找出小青石觉得快乐的句子读一读。

二、初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给课文分段,考虑段意。

2、分小组讨论分段情况。

3、集体讨论交流,指名回答。第一段:讲被山水冲到岸滩上的小青石和小黑石生活平静;第二段:讲小青石和小黑石对生活的截然相反的态度;第三段:讲小青石被运往都市,为自己的理想即将实现而满腔欢喜;第四段:讲小青石被制成混凝土铺在道路上;第五段:讲小青石认为自己找到了最有意义的生活。

三、提出自学要求,学生进一步自学

1、明确自学要求。

⑴工人把小青石铲去干什么了?

⑵小青石是怎样成为混凝土的一部分的?

⑶小青石在成为混凝土的过程中,思想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用课文里的话回答。(小青石在没有成为混凝土时,说:“这样的生活,我讨厌了”、“老是停留在这里真闷得要死了”。后来实现了到都市里去的想法,所以很“得意”,觉得“总比闷在岸滩上强”,在小草里也是“满心欢喜,并不嫌颠簸得难受,反而觉得异样的舒服”。接着被铺在道路上,透不出一丝气“只得闷声不响”,再后来完全改变了模样,已经成为混凝土的一部分,“它好像失去了什么似的,不晓得怎样才好”。最后,小青石“看见许多许多的人的脚”它的意思又变了,“它觉得非常快乐”。)

2、为什么小青石会有这样的变化?为什么小青石会觉得快乐?

3、小青石认为什么是最有意义的生活?齐读课文的倒数第二自然段。

4、“要像我这样稳定不动,生活才有意义”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小青石的“稳定不动”和小黑石认为的“石块天生就是稳定不动”的“稳定不动”有什么不同?(同样是“稳定不动”,但小青石认为自己的“稳定不动”是更有意义的。因为小青石“是为大众服务的”。)

四、再齐读课文,体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1、提出要求:阅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同桌讨论交流。

3、集体讨论。(这篇课文通过讲述小青石的生活经历,形象地阐明了生活的意义:“默默无闻地为大众服务,才是最快乐的事情,才是最有意义的生活。”)

五、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分角色朗读全文。

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预习读写例话《分清课文的主次》。

板书设计:

20小青石

厌倦平静的生活,渴望成为有用的材料

实现入城的理想,得意;

被搅拌,头昏脑胀,生气;

成为铺路石,快乐

课后小记:

小青石课件 篇2

教材分析:

《小青石》是一篇童话故事,这篇童话故事讲了小青石不安于过平静舒适的生活,要到都市里去。后来工人把小青石运到都市里,作为材料,拌成混凝土,铺在马路上,它和伙伴一起为大众服务,支持大众的脚,它觉得这才是最快乐的事情,才是最有意义的生活。借此阐明了生活的意义。

这篇童话故事情节生动有趣,通俗易懂。运用多种修辞手法,通过人物语言、心理活动表现中心,文章层层深入,揭示主题自然,合情合理。在学习过程中,理解小青石对生活的理想,明白做人的道理和生活的真正意义,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知道课文围绕小青石写了一件什么事,并使学生明白生活的意义。

2、明确提示语位置的几种情况,并能在写作中运用。

3、了解对话和心理活动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并进行仿写。

4、能根据习作要求对片段进行点评,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第三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四篇童话,每篇童话作者都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读后令我们回味无穷。课前同学们自学了叶圣陶爷爷的童话《小青石》,这篇课文一定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回顾这篇课文,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并进行仿写。(板书:小青石)

二、检查自学情况,交流汇报

1、出示自学提示,请学生结合自学提示进行汇报。教师适当进行板书。

(1)课文围绕小青石写了一件什么事?

(2)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3)课文中提示语的位置有几种情况?

2、老师在课文中找到了三段话,谁能说一说这三段话中的提示语分别属于哪种情况?(出示三段话)

3、三种情况下怎样使用标点符号呢?

4、教师小结:提示语的位置不同,标点符号的用法也不同。

结合句子,体会提示语的用法

(出示提示语在前的句子。):

1、读一读提示语

2、去掉提示语中加点的字再读。

3、哪个提示语好,为什么?

4、师小结:这句话中的提示语不但写清话是小黑石说的,而且写出它是怎么说的,突出了小黑石的性格特点。

5、小黑石慢慢地说,应该怎样读呢?指名读

6、课文中像这样精彩的提示语还有很多,请你快速的找一找,并把句子读一读。

7、今后在写提示语的时候,不但要写清话是谁说的,还要加上动作、神情的描写。这样你的文章才会更生动、更能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出示省略提示语的句子):

1、文中这句话省略了提示语,但你们知不知道话是谁说的?

2、小结:如果上下文中对说话人交代的很清楚,读者一下子就知道话是谁说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省略提示语。需要注意的是,省略提示语后,一个人的话就要单独成为一个自然段。

3、出示提示语在中间的句子,指名说说提示语的位置,并观察标点符号的用法。

4、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提示语的位置一共有四种情况,在写文章是要根据需要适当选择。

四、总结提升,进行仿写。

(出示习作要求)

五、学生写片段。

六、评改学生写的片段。

板书:

小青石

对话

提示语后

心理活动省略

小青石课件 篇3

一天,我偶然在路上拾得一块绿宝石,美丽至极,我便把它收藏起来。

晚上,正当我在欣赏它时,它突然开口说话了:我叫小青石,是一块会说话的石头,但绝对不会伤害人。

我先是一惊,然后便高兴地问:小青石,你是住在我们拒洪村马加坡的吧!那你对我们这里的变化有何看法?

小青石沉思了一会儿,说:这里的变化很大啊,短短几年就盖起了一座座楼房,一座比一座漂亮,像一场选美比赛,还有这路差不多也翻建了五六回了吧!特别是我发现的四大变,更是能以小见大,反映出这里的变化。说到这,小青石脸上露出了神秘的神情。

到底是哪四大变呢?我迫不及待地问小青石。

噢,那就是路、鞋子、背影、脚步这四个变化呀!小青石骄傲地阐述自己的发现。

前面一个还可以理解,但后面三个我自言自语。

小青石似乎猜透了我的心思,解释道: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就有许多海外华侨怀着赤子之心,为家乡建设慷慨解囊。这第一变就是路。说到这,它停了停,接着说:门前这一条路,以前坑坑洼洼,犹如羊肠小道,零乱的碎石子路面坎坷不平,一下起雨来就泥泞不堪,行人、车辆简直无法通行,而现在,一条平坦、笔直的钢筋水泥大道延至远方。现在别说一辆小汽车,两辆小汽车并排而行都绰绰有余了。听到这,我心中很高兴:党的政策真好,使我们这个贫穷的村庄旧貌换新颜,渐渐步入小康水平。

小青石抿着嘴笑了,继续数起第二道家珍来:这鞋就是四变之二。过去的人,即使是天寒地冻,穿的也是草鞋、步鞋。现在可就不同了,有皮鞋、棉鞋、旅游鞋等。单说那小女孩穿的鞋,别提有多漂亮了。而且有的鞋会唱歌,有的鞋会闪光。

四变之三就是人们的背影。时代毕竟不同了,连那微不足道的背影都有了一定的变化。昔时人们的背影常是勾着头,佝偻着身子,一副萎靡不振的样子。而今,人们个个昂首挺胸,来去一阵风,那精神饱满的样子看了让人心里多舒服啊!

讲到这,小青石兴致勃勃,停不下话头了。它接着说:这最后一变,也就是人们脚步的改变。旧时,人们的脚步是那样沉重,缓慢,那么犹豫不定,似乎在考虑下顿吃什么,无暇顾及一日三餐以外的东西。今天,人们的步伐虽然是那样来去匆匆,但却是那样坚定,那样执著!

说到这,小青石可能是累了,不一会儿就睡着了。但我却无法使自己平静下来,心里一直想着刚才小青石所说的一切。眼看又一个春天来临了,我满怀希望地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小青石课件 篇4

教学要求:

1.了解这篇童话所揭示的做人的道理和生活的意义。

2.阅读课文,分清主次,并抓住主要内容认真仔细地阅读,加深对课文中心思想的`理解。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主要内容认真仔细地阅读,加深对中心思想的理解,从中体会生活的意义。

教学难点

知道小青石和小黑石的理想各是什么?小青石的理想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变化?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文,板书课题

有两块被山水冲到岸滩上的小石头,一块是小青石,一块是小黑石,它们开始了对话,那么它们说了些什么呢?(板书课题:小青石)

二、指名分段朗读全文(检查预习,纠正字音)

三、自学课文,思考

1.划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分为几部分?哪部分写得详细?哪部分是重点?

(课文讲了小青石和小黑石被山水冲到岸滩上,生活平静安适,小黑石非常满足,而小青石则希望被人带到都市里去。后来小青石终于被工人运到都市里,成为混凝土的一部分,做了铺路石子,它非常快乐,认为这样生活才有意义。)

(课文第三部分——小青石被工人送到都市里以后这部分是重点,写得详细。)

四、练习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查字典理解:“羡慕”、“混凝土”、“闷声不响”等词语。

2.预习,起初小青石和小黑石的理想各是什么?

板书:小青石,小黑石,安静舒适。

第二课时

一、审题,引入课时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这篇童话写了两块小石头:小青石和小黑石,为什么要以“小青石”为课题?(小青石是重点,童话详写了小青石的理想、它的变化,而写小黑石,只是起烘托作用。)

二、检查预习

自己读课文第一、二部分,思考:

1.小青石和小黑石的理想各是什么?

(小青石不安于现状,理想是像水晶和玛瑙一样,到都市里去;小黑石满足于安静舒适的生活。)

2.分角色朗读第二部分,体会。

3.说说你听了它们的对话有什么想法,受到什么启示?(结合社会上的现象,把听到的名人故事说一说。)

三、默读课文第三部分,思考

①小青石的理想有什么变化?读后回答,是分几层意思来写的?(按时间顺序分为三层。)②工人把小青石铲去干什么了?③划出小青石觉得快乐的句子。读一读,并想一想:为什么小青石觉得快乐?

四、阅读思考

指名分层朗读课文第三部分。讨论刚才的思考题。先说说每层的意思,然后回答①②③题。

五、有感情地朗读第三部分的第三层课文

体会小青石为什么这样快乐。读后说说你从中懂得了什么道理?受到了什么启发?

(能为大众服务,为社会做出贡献,生活才有意义。)

再朗读,体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六、浏览全文,思考

为什么课文第三部分要详写。(这部分是重点内容,与中心紧密相连,详写就可以突出中心。)

七、总结深化

这是一篇童话,小青石作为一块铺路石子非常平凡,但是它以为大众服务、为社会做贡献为幸福为快乐,因此它又是伟大的。那么,社会上有没有像小青石一样的人啊?请同学们谈一谈。

小青石课件 篇5

1.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文章通过记叙小青石成为铺路石子的经过,说明了为大众服务的生活才是最有意义的生活。

2.文章按时间先后顺序,可分为五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小青石和小黑石被冲上岸滩一年中生活平静安适。

第二段(第2~9自然段)讲小青石想到都市去,小黑石觉得晒晒太阳很舒适。

第三段(第10~14自然段)讲小青石被铲上大车,运到都市里去,小黑石跌到草丛里去了。

第四段(第15~19自然段)讲小青石成了混凝土的一部分,被铺在道路上。

第五段(第20~22自然段)讲小青石认为现在这样生活才有意义。

3.这篇童话故事情节生动有趣,通俗易懂。运用多种修辞手法,通过人物语言、心理活动表现中心,文章层层深入,揭示主题自然,合情合理。在学习过程中,重点要理解小青石对生活的理想,分清课文的主次。例如,小青石开始不甘心过平静安适、毫无意义和价值的生活,它要像水晶和玛瑙一样,成为发簪和纽扣,要与它们碰头,要到珠宝铺子里去。接着为工人把它搅来搅去生气不满。这说明,小青石不安于平静、舒适的生活是好的,但是它对自身的价值,最初存在不切实际的幻想。最后它为自己能够成为让所有人走的道路,成为为大众服务的无数石块中的一块,感到快乐和自豪,认为这样才是最有意义的生活。

4.句子解析

【例1】虽说天生就稳定不动,也未必见得好。/在我们的故乡山上,不是有许多水晶和玛瑙吗?他们都到都市里去了,有的成为发簪,有的成为纽扣。他们各处往来,见识种种事物,过着有趣的生活。/我身上也有好看的光彩,倘若能够到都市里去,说不定也会成为发簪、纽扣。

析这是小青石说的一段话。它与水晶、玛瑙比较,希望到都市里去,成为有用的东西。可以分为3层:第1层是小青石否定小黑石的意见,不要稳定不动。第2层是小青石以故乡的水晶、玛瑙为例,进行说明。第3层是小青石也希望到都市里去。

【例2】有时候是布鞋在它上面跳过,有时候是草鞋在它上面跑过,有时候是皮鞋在它上面走过,有时候是赤脚在它上面踩过。小青石看见了许多许多人的脚,它觉得非常快乐。

析小青石成为混凝土的一部分,成为了一块铺路石。在它上面走的人很多很多。第1句话运用了排比修辞手法,具体描写从小青石上面走过的人。布鞋草鞋皮鞋赤脚说明从小青石上面走过的人是各种各样的。跳过跑过走过踩过,写出了不同行人的走法。第2句话是写小青石看到自己发挥了作用,感到很高兴。

【例3】小黑石说的话原也确切,我们石块的性质是天生稳定不动的。不过,要像我这样稳定不动,生活才有意义!

析这段话作为文章的结尾,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是小青石的心理活动。它首先想到在岸滩上,小黑石所说的话的正确的一面,即石块是天生稳定不动的。但是这种稳定不动的性质可处于不同的环境,如深埋海中,无所作为;在岸滩上晒晒太阳,非常舒服;成为装饰品,多处往来,见识种种事物不过小青石认为像它这样成为为大众服务的无数石块中的一块,支持着大众的足,不是谁的私有物,这样的生活才有意义。

小青石课件 篇6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理解课文内容。

(二)能力训练点

分清课文的主次;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

理解小青石对生活的理想,受到为他人服务的思想教育。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

1.体会课文中哪些是主要内容,哪些是次要内容。

2.理解小青石对生活的理解,对学生进行为大众服务的思想教育。

(二)解决办法

1.自读课文,体会课文中哪部分是主要内容,哪部分是次要内容。

2.通过小组交流讨论,结合思考题理解小青石对生活的理想,对学生进行为大众服务的思想教育。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一)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生词。

(二)结合导读和思考题默读课文,看看读懂了什么,并找出不懂的问题。

(三)小组讨论、交流。

(四)全班汇报、交流。

(五)学生默读,体会课文的哪部分是主要内容?

(六)学生总结中心思想,并谈谈学了这篇课文所受到的启示。

(七)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教具准备

投影仪。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两块被山水冲到岸滩的小石头,有着不同的理想,他们各自的理想是什么呢?后来,小青石的理想有什么变化?读了这篇童话,你就知道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小青石》。板书:20*小青石

(二)齐读课题

(三)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不理解的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四)指名学生连读课文(纠正读错的字音)

(五)自读课文

思考题:(用投影出示)

1.起初小青石和小黑石的理想各是什么?后来小青石的理想有什么变化?

2.从课文中找出写小青石觉得快乐的句子,用画出来。

(六)汇报、交流以上思考题

学生应汇报出:起初小青石和小黑石对安静、舒适的生活有截然不同的态度。小青石对平静、安适的生活不习惯,而且过厌了,希望到外面世界走一走,到大都市去,像水晶和玛瑙一样,成为发簪和纽扣,各处往来,见识种种事物,过着有趣的生活。小黑石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满意,它安于现状。

小青石觉得快乐的句子是:小青石得意地想:我就要到都市里去了!可能和老朋友水晶、玛瑙碰头吧。我将成为发簪还是纽扣呢?不管成为哪一样,总比闷在岸滩上强!喂!快些把我铲起来吧!一会儿,小车动起来了。小青石满腔欢喜,并不嫌颠簸得难受,反而觉得异样的舒服。小青石看见许多许人的脚,它觉得非常快乐。它和同伴一起支撑着大众的脚。它不再羡慕水晶和玛瑙了。它想:这样才是最有意义的生活。小黑石说的话原也确切,我们石块的性质是天生稳定不动的。不过,要像我这样稳定不动,生活才有意义!

(七)默读课文

给课文分段,考虑各段内容分别是什么?(教师巡回了解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八)小组交流分段、概括各段内容情况

(九)全班汇报、交流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被山水冲到岸滩上的一块小青石和一块小黑石过着平静、安适的生活。

第二段(从一天到一会儿竟睡着了)讲小青石和小黑石对平静、安适的生活截然相反的态度。

第三段(从几天以后到反而觉得异样的舒服)写几天之后,小青石被工人运到都市,为自己的理想将要实现感到兴奋、欢喜。

第四段(从第三天早上到不晓得怎样才好)讲小青石到都市后,被制成混凝土,铺在马路上,小青石被彻底改变了面貌,它一时闹不清这是怎么回事。

第五段(从一年又一年到全文结束)讲小青石为自己能成为让人们走的道路,成为为大众服务的无数石块中的一块,感到快乐和自豪。它认为这样才是最有意义的生活。

(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十一)学生质疑

提出不懂的问题,汇报交流(这节课能解决的在这节课解决,实在不能解决的第二课时边理解课文边解决)。

第二课时

(一)默读课文

思考题:(投影出示)

1.你认为这篇课文中哪部分是主要内容?(突出本单元训练重点)

2.小青石认为什么是最有意义的生活?(渗透中心思想)

3.你都读懂了什么?(充分理解课文内容)

(二)小组讨论以上思考题

(三)全班汇报、交流

在交流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学生积极动脑思维,一个问题必要时找几名学生回答,学生实在答不准的,教师要给予引导。应交流出以下内容:

第四段和第五段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小青石认为:自己能够成为让一切人走的道路,成为为大众服务的无数石块中的一块,这才是最有意义的生活。你读懂了什么?这一题要求学生回答出以下几点:

1.工人把小青石铲去干什么?

工人把小青石铲去,运到都市,小青石被制成了混凝土,铺在马路上。

2.小青石在没成为混凝土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在成为混凝土的过程中,思想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

小青石在没有成为混凝土时说:这样的生活,我过厌了,老是停留在这里真闷得要死了。后来实现了到都市里去的想法,小青石很得意,觉得总比闷在岸滩上强。在小车里也是满腔欢喜,并不嫌颠簸得难受,反而觉得异样的舒服。接着被翻来覆去地搅拌,它头昏脑胀,生气了;接着被铺在道路上,透不出一丝气,只得闷声不响;接着完全改变了模样,已经成为混凝土的一部分,它好像失去了什么似的,不晓得怎样才好。后来,小青石看见了许多许多人的脚,它的思想又变了,它觉得非常快乐。这才是最有意义的生活。

3.为什么小青石有这样的思想感情上的变化?为什么小青石觉得非常快乐?

因为小青石最初对自身的价值,存在不切实际的幻想,后来它抛弃了幻想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认为支持大众的脚,是最有意义的生活。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所以,它觉得非常快乐。

板书:支持大众的脚最有意义的生活

(四)总结中心思想(让学生自己总结)

通过讲述小青石的生活经历,阐明默默无闻地为人民服务,是最有意义的生活。

(五)谈谈读了这篇文章后,受到了哪些启示

不论做什么事,只要是为人民服务就应感到快乐,就是最有意义的生活。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实现自身的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六)分角色朗读课文

深入体会小青石思想感情的变化,理解小青石对生活的理想。

七、布置作业

1.感情朗读课文。

2.预习读写例话《分清课文的主次》。要求:在预习本上写出《分清课文的主次》这篇读写例话中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小青石课件 篇7

今天,去中心校上了一篇课文《小青石》,感触颇多。一、突发的灵感。1、上午安排了两个人借班上课,我是第二节上课,第一节是另外一个跟班老师。为了减少自己的紧张情绪,我第一节课就没有去听。自己跑到教学楼旁边的小花园里熟悉教案。我边备边走,边走边思。突然,看见水泥路上有许多小石子铺在两旁。我一想,对了,等会导入我就从这里下手。结果上课后,我轻松导入。2、上课前,有个学生过来问我:老师,你是陈老师的师傅吗?我笑着回答:不是,我是陈老师的徒弟啊。上课前,我正愁怎么和他们套近乎呢。现在有了。我不禁暗自欢喜。上课了,我像学生介绍了自己。并在黑板上写上了自己的名字。然后笑着问:陈老师是你们的语文老师,你们是陈老师的徒弟,是吧?(是)我也是陈老师的徒弟,只不过我这个徒弟是跟陈老师学习怎么教学,而你们是跟陈老师学习文化知识。那我们都是陈老师的徒弟,今天我们就来进行一次比赛,看看是你们这些徒弟学得好,还是我这个徒弟教得好。(我想此时,虽然陌生,但不会拒我于千里之外了。)3、在去上课的路上,我在想,今天我所教的课文,主要一读为主,可我是借班上课啊,我不知道他们班谁朗读比较好,谁的不好。教学环节安排的又那么紧凑,哪一个环节出错,推延时间都不行啊。我该怎么办啊?我边骑电动车边想,突然,有个声音告诉我:你不知道,不能让他们自己推介啊。真笨,我不禁又暗喜。可是,我的想法虽好,在教学时却用错了地方。在师傅指点下,我才明白这个想法有时体现教师的教育机智,但却不能乱用,要慎用。要用时最好在教师指导完后,再用的话效果就出来了。二、不足之处1、虽能够掌握教材的整体,把握教材的主线:小青石最初的理想是什么?小青石的理想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小青石后来的理想又变成了什么?但是在教学时,为了赶时间,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进程,忽视了很多细节,比如:教学生字,由于我准备不足,本来没有打算教,课上临时改变注意要教发瓒和玛瑙这两个生字,等我在黑板上写了,学生早读好书等在那里,此时拿出已经有些迟了,这样硬插就显得突兀。2、课堂教育机智还不够,我一心想着自己完美的教案,可学生却翩翩不按我的要求去做。所以那时我就硬拉把学生给拉回来,却没有即使找原因,为什么学生没有完成我的要求,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比如,让学生找出小青石和小黑石起初的对话,大部分学生都找错了,此时我就慌了,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因为在自己班上时都没有出现这个问题。于是我又强调一下,起初两个字,终于有学生举手答对了。于是我马上就肯定了那个答案。就接着完成我的教案,其他没有弄懂的,只有湖里糊涂地跟着我走了。后来经过师傅的点拨,我才明白在这里让学生充分感悟,教师适时点拨,帮助学生理解感悟。3、教师的评价语不足。课堂上教师的评价语是至关重要,好的评价语可以引领学生走得更远、更深。而我今天恰恰没有做好这一点。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多积累多学习。

小青石课件 篇8

[解说:《小青石》一文是小学语文第十册的选上课文,课前要求学生充分预习,一课时完成。]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小青石》这篇课文,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这篇课文,谁来说说起初,小青石的理想是什么,小黑石的理想又是什么,后来,小青石的理想又变成了什么?

(师出示:起初,小青石的理想是

小黑石的理想是

后来,小青石的理想变成)

生自言自语地练习,练习好的把手举起来。(师巡视指导,有四位同学小黑石的理想不知怎样概括,小声与他们个别交流,引导他们读相关内容,让他们自己概括。)

师:谁来说说?

生:起初,小青石的理想是想到都市里去,见识种种事物,过有趣的生活。小黑石的理想是过平静舒适的生活。后来,小青石的理想变成与同伴一起支持大众的脚,为大众服务是最快乐的。

[评价:这一环节既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又帮助学生理清了课文思路。]

师:小青石是怎样改变自己的理想的呢,它起初又是怎样对小黑石说的,把他们的对话找出来读读。

生找对话自由读。

师请两位学生起来读,一位学生读小青石说的话,一位学生读小黑石说的话,其余学生读旁白。(学生一下子就进入了角色,读得相当有感情。)

师:我想采访一下小青石,你现在的心情怎样?

生:我现在觉得很烦,讨厌这种平静的生活,希望和珍珠、玛瑙一样到都市里去,见识种种事物,过有趣的生活。

师:我再来采访一下小黑石,你现在的心情又是怎样呢?

生:我觉得这样挺好的,反而觉得小青石很烦。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的体会同桌对读这一段对话,练习后我请三组同桌上来赛读。

生练习读。

师请三组同桌上来赛读。(读得效果很不错,使学生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从学生掌声的热烈程度来评出优胜组。)

[评价:这一环节设计很巧妙,教师没有过多的言语,只是利用采访的形式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真正起到了点拨作用。]

师:小青石讨厌过平静舒适的生活,一心想到都市里去见识种种事物,过有趣的生活,而小黑石认为现在挺好的,整天被温暖的太阳(过渡读课文的第九、十两小节)

师:下面的内容我想请同学们换种方式读,把下文的小青石和它换成我来读,读的时候感觉有什么不同,能体会到什么?

(生把小青石和它换成我体会读。)

师:同学们把小青石和它换成我来读,感觉有什么不同,体会到了什么?

生1:我体会到了小青石来到了大都市,并没有成为发簪、纽扣,而是变成了混凝土的一部分,被铺在道路上,它看到了许多脚,觉得很快乐。

生2:我体会到了自己变成让一切人走的道路,这事情再快乐没有了。我不属于姓张的,也不属于姓李的,不是谁的私有物,而是为大众服务的无数石块中的一块。我觉得这样才是最有意义的生活。

师:说的真棒,让我们以我的语气深情地朗读一下课文的第21节。

(学生深情地朗读)

[评价:这一环节显得有些草率,有些精华的东西没有突出,可以再细化些。]

[反思:这一环节确实没有实施到位,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完成角色的转换,回归教材,只是走了个过场,我想这里应根据学生说的自己的体会引导学生以我的语气读相关内容,再请学生说说当时的心理活动,也许他们能更好地把握角色。]

师:多少年过去了。有一天,我身边出现了一个大窟窿。没过几天,工人们就把窟窿填满了,我好奇地张望着,发现我的好朋友小黑石也在其中。我兴奋地喊同学们,你们现在就是小青石了,当你再一次遇到你的好朋友小黑石时,你会对它说些什么呢?小黑石也会说些什么呢?请你发挥你的想象,继续往下写吧!

[出示:多少年过去了。有一天,我身边出现了一个大窟窿。没过几天,工人们就把窟窿填满了,我好奇地张望着,发现我的好朋友小黑石也在其中。我兴奋地喊:(同学们,你们现在就是小青石了,当你再一次遇到你的好朋友小黑石时,你会对它说些什么呢?小黑石也会说些什么呢?请你发挥你的想象,继续往下写吧!)]

(学生奋笔疾书。)

师:同学们,谁自告奋勇地来说。

生1:多少年过去了。有一天,我身边出现了一个大窟窿。没过几天,工人们就把窟窿填满了,我好奇地张望着,发现我的好朋友小黑石也在其中。我兴奋地喊:小黑石,我的朋友,又一次见到你,真的好高兴,你看,我指了指从我头顶上踏过的一双脚,神秘地说:和这双脚一样,有千万双脚从我头顶踏过,我看见了千万双脚的姿态,好快乐,好幸福!你知道吗?小黑石点点头,眨着乌黑的眼睛说:我终于明白了,以前我说我们石块的性质是天生稳定不动的,这是真的,但我又明白了,这样才有意义。于是,每天的每天,都有两块快乐的石头在为大众服务。

生2::多少年过去了。有一天,我身边出现了一个大窟窿。没过几天,工人们就把窟窿填满了,我好奇地张望着,发现我的好朋友小黑石也在其中。我兴奋地喊:小黑石,你还认得我吗?我是小青石呀!小黑石说:唉,我还以为你到都市的珠宝铺子里去了,怎么到这里来了,当初你就是不听我的话,现在后悔了吧!怎么会后悔,我反驳说:我现在可开心呢,虽然和以前一样,都是稳定不动的,可是以前和现在的意义大不相同了,以前,我只是和你一起晒太阳,吹海风,可现在我是在为大众服务,这是很开心的事。小黑石终于被我说服了,他愿意和我一起为大众服务。

[评价:这一环节设计得非常好,既巩固了今天所学的内容,又让学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训练了学生写对话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的价值取向都体现其中。]

师:同学们,小青石和小黑石都利用自己的特长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你们有自己的理想吗,你的理想改变过吗,能向老师和同学倾诉吗?(同桌互说自己的理想)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理想?

生1:我想当一名警察,把世界上的贩毒份子都抓起来,让他们不能再害人。

生2:我想当一名喜剧演员,为人们解除忧愁,带来快乐。

生3:我想当一名数学家,研究圆周率。

生4:我喜欢动物,我想将来成为一名动物学家。

生5:我想当一名律师,伸张正义。

师:同学们,不管你的理想是什么,只要你们利用自己的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为大众服务就够了!下课!(此时下课铃声正好响起。)

[评价:最后一个环节意义不大,无非是让课更完整些,传统的教学很注重这一点。学生的理想和价值去向其实都已经体现在他们所写的对话中。]

[反思:现在想来,真有点画蛇添足的味道,可以把最后一个环节删去,这样就有多余的时间进行第二环节的细化。]

老师们,摆出这一堂课,希望与大家共同探讨!

最新写生课件范本


如果您想要对“写生课件”有更深入的了解,请跟随工作总结之家小编一起学习吧。希望这个过程对您有所帮助,记得收藏哦。教案和课件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工具,老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准备。编写教案需要考虑学生的学科认知水平和掌握情况。

写生课件(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自主观察牵牛花,了解牵牛花的主要特征及难以发现细小的特征。

2、在观察的基础上,自主地写生牵牛花,并附注自己的想象。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图片牵牛花课件、笔、纸。

活动流程:

一、课件出示牵牛花,认识是牵牛花

1、老师带来了一朵美丽的花,谁知道叫什么名字吗?

2、你知道牵牛花的哪些知识?

二、引导幼儿观察牵牛花

1、牵牛花象什么?你看到牵牛花的哪里?象什么?

2、你看到牵牛花的花瓣是什么颜色的?象什么?

3、牵牛花花托是怎样的?象什么?

4、你还发现了我们没有发现的地方?是怎样的?

三、教师示范作画

1、如果请你画牵牛花,你想画牵牛花的哪里?

2、教师按照幼儿的思路示范作画:老师的牵牛花象什么?可以变成什么?(教师按照幼儿的思路变成一副画)

四、幼儿作画

1、现在请你们来作画,你想画牵牛花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还可以给牵牛花设计一个漂亮的颜色,你画好牵牛花后再象老师一样,变成一副美丽的画。

2、教师巡回指导。

五、自评、互评。

1、请幼儿介绍自己的画

请幼儿相互欣赏同伴的画,教师着重肯定富有创造力的孩子。

写生课件(篇2)

活动目标:

1、采用化大为小的方法引导幼儿观察幼儿园的大树。

2、在观察的基础上,鼓励幼儿自主选择作画。

3、培养幼儿观察力、创造力及审美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大树》

活动流程:

一、带领幼儿到操场观察幼儿园大树,让幼儿整体感知大树

1、小朋友你看到了的大树是怎样的?

2、你还发现了什么?大树上都有些什么?

二、化大为小观察大树

1、引导幼儿从观察树干开始:小朋友,你们看这些树干是怎样的?什么颜色的?摸起来感觉怎样?我们到有太阳照到的地方,你们来看看树干又有什么变化?我们到远处看看,树干是怎样的?什么颜色?

2、引导幼儿观察枝干:大树的枝干是怎样的?像什么?颜色是怎样的?树叶长在枝干的什么地方?

3、引导幼儿观察树叶:你们看看这一张树叶是怎样的?什么颜色的?形状象什么?这么多的树叶长在树上象什么?

三、教师引导幼儿作画

1、刚才我们观察了大树,原来大树身上每个地方很有意思,我们都可以把它画下来,现在老师来画画树干。

2、树干上还可以画些什么呢?(教师根据孩子的想法添画)

四、引导幼儿自主画大树

1、请幼儿自主选择大树任何一个地方作画,颜色也可以改变。

2、鼓励幼儿给大树借形想象,添画成一副奇妙的画。

欣赏评价:

自评、互评。

写生课件(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勾线笔与水粉相结合的作画方法表现小蜜蜂。

2.初步了解水粉画的神奇。

3.进一步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幼儿绘画用纸、勾线笔、水粉颜料等

2、师画好的蜜蜂半成品

活动过程:

一、以谜语导入活动

小小虫儿真可爱,飞到东来飞到西。

飞来飞去采花粉,酿出蜜来人人夸。

师出示已画好的蜜蜂半成品引导幼儿观察提问:谁能猜出来这是什么呀?哦,这是一只还没有穿好的衣服的小蜜蜂。

小朋友想想猜一猜要怎么给蜜蜂穿衣服?

二、交代要求,幼儿涂画,教师指导

1.师出示小蜜蜂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师:小蜜蜂有着圆圆的脑袋,一个弯弯的弧形嘴巴和一双象豆芽一样的触角,(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有着椭圆形身体,黄黑相间的有许多的纹路(条纹),胸部上有一双翅膀。小蜜蜂最喜欢采食花粉。

2.学会用手指粘上水粉将颜色充分印压在蜜蜂身上

教师示范:在画好小蜜蜂身体的轮廓上,用右手食指轻轻粘上水粉颜料(黄色与黑色)涂抹在小蜜蜂的身上,注意先涂上黄色水粉然后再涂抹出黑色的细纹。

3.让幼儿大胆地尝试用水粉进行创作绘画。

(1)幼儿尝试先用勾线笔勾画轮廓。

(2)幼儿再尝试用水粉大胆作画。

3.教师巡回指导,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

三、作品展示

1.幼儿将作品贴在作品墙上,让幼儿欣赏一幅整体的画面。

2.幼儿试着评选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启发幼儿从画面安排、色彩运用、想像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活动反思:

教师针对幼儿今天的表现,及时的给予鼓励和评价,表扬和鼓励那些在活动中积极参与的幼儿。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让他们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老师的肯定,以培养其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写生课件(篇4)

教学目的:

1、培养表现力

2、大胆运用颜色作画

3、掌握风景写生的布局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全理构图

2、大胆用色

电教、教具、学具准备:范画数幅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风景写和生(一)

二、讲授新课

1、风景画的^观察

作画时要先用合理的构图,把^观察关系画准确。(近大远小的^观察)

主要掌握近景、中景、远景三个层次。表现空间感,一般来讲,中景主要用来刻画主体物,画得比较实,而远景是为了衬托中景,画得比较虚。掌握得好,有了虚实,也就塑造了空间感。

2、欣赏范画

3、讲解绘画步骤

(1)构图

(2)画铅笔稿,用线要轻

掌握好近景、中景、远景

(3)着重刻画

4、体会怎么样从平凡景物中去发现美。

城市和乡村,都有美丽的景色。一块草地,一片树林,一道河湾,一条小径……都可以吸引敏感的眼睛。

5、学生绘制,教师巡回指导

(1)用钢笔、铅笔或色彩画一幅风景写生

(2)可以外出写生,也可以临摹

(3)可用多种方法

6、作业评价

(1)作业展评

(2)学生互评

教后札记:

近大远小的^观察关系处理得不好。

课题24:风景写生(二)

教学目的:

1、培养观察能力

2、进一步学习风景的有关知识

3、掌握色彩画知识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构图

2、取景

电教、教具、学具准备:范画数幅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风景写生(二)

二、讲授新课

1、取景

风景写生,首先要取景,取景就要解决构图的问题。

怎样取景:可以用取景框或者用手代替取景框来选择景物的一部分,对于自然景物,根据画面的需要可以有取有舍。

在取景构图中,视平线在画面上的高低位置是很重要的,“画面”上视平线低,就产生开阔的感觉;视平线高,则近景显得更为具体充实。这是根据需要来决定的。

在画风景写生时,还要注意近、中、远景三个层次,表现出空间距离。

2、教师带领学生实地写生,讲解构图

(1)从不同的角度看一自然风景,先仔细观察,确定主体物并可作适当移动,将别处的景移到自已的画上。

(2)落笔时,注意留“天”、留“地”,整体饱满,切忌散乱,不管在哪个角度,主体物要突出。

(3)打好轮廓,可上一些明暗。

3、学生写生,教师巡回指导

(1)用水粉画一幅风景写生,注意画面的气氛和色彩相协调。

(2)可以用油画棒、彩色铅笔等工具材料结合水粉色进行作业。

4、作业讲评。

教后札记:

写生课件(篇5)

教学目的:

1、掌握水粉风景写生基本步骤与写生要领。

2、了解构图在风景写生中的作用。

3、体会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在绘画中的重要性。

难点:在实际绘画中,懂得理性(客观的自然属性)与感性(主观的自我属性)的完美结合。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如没有多媒体就准备一些相关的风景写生作品)。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

出示一些自己外景写生的摄影作品,并给以说明,激起学生对风景写生的兴趣。二、课题展开:师:这些图片是不是很漂亮呢?生:是,很漂亮。

师:看了这么多图片,体会到了什么?或者说为什么要把这些摄影作品展示给你们看,目的是什么?

师:大家都说的很对,摄影和绘画是相通的,面对大自然,要进行选景和构图,主次关系等等。

师:面对这么美丽的风景,无不让人心动,如果没有相机的情况下,我们是不是很

师:那我们该如何进行绘画?这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风景写生。

生活、大自然,是色彩训练的大课堂。通过风景写生,让我们向生活学习,向大自然学习,从生活和大自然中去认识美,表现美。

自然界的景物是客观存在,同时又各具神态。要想把真实的世界用绘画的形式予以体现,就必须以真诚的心灵去感悟,用形象化的语言去创造绘画艺术的表现空间。

我们都知道,看不到的东西画不出来;看到的东西,不去做认真的观察研究、分析理解也会画不好。因而我们必须从写生开始,走进生活,面对自然,长期与自然界对话,达到物我合一的境地,方能取得成效。

写生前先画速写,通过速写来解决基本的问题。

画速写有三个目的:

①快速地了解和熟悉环境,做到心中有数,对要描绘的对象和表现的主题有一个明确的构思、构图。

②在了解环境、把握环境的基础上,培养良好的心态与作画的情绪,这样才能产生满意的作品。

③从走进生活,面对自然,长期与自然界的景物对话来看,速写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基本功之一,又是收集素材最得力的方法;同样速写本身也有着独立的艺术价值,他可以敏锐地抓住人文、地域风貌等风土人情,更为重要的是:经过长期的速写实践,能提高较强的概括能力、敏锐的观察能力、加深理解能力及娴熟的表现能力。

师:速写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概括起来大致可分为三种,请问同学们,有哪三种表现手法?

师:同学们说的很对,1明、暗、体、块表现手法。2线、面、调子结合表现手法。3线造型表现手法。

(出示各种速写表现手法的作品,以及解说各手法的特点,便以学生比较和理解。)

自然景物是按照自身生长规律实际存在的,但我们不能盲目地抄袭自然,应在多样的景物中选择触动内心感受的东西。具有发现的眼光,学会用审美的判断标准看待自然,从中提取对画面有益因素,借用色彩手段和表现形式以取得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师:在风景写生过程中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面对着自然界中的景物,刚开始兴高采烈,激动不已,开始作画,只一会儿就有些力不从心、不知所措,最后只好草草收场?

师:那你们知道其中的原因吗?有谁去思考过这个问题?

生:有??;没有??。(师:有思考过的同学,请你讲讲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生:??)

师:其中的原因是我们忽略了时间的改变,而光线、气氛、色彩也在随之变化,因为缺少经验,没有作画的精神准备,思想情绪茫然,因而留下遗憾。所以,我们必须培养敏锐的色彩观察能力、把握整体气氛的能力和记忆能力,在事物的变化过程中抓住第一印象,强化第一印象,不要跟着变化跑。

师:由于室外光的多变性以及景物的繁杂性,风景写生在难度上要高于景物写生。水粉风景写生由于作画的时间不同,即使是同一景观,也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气氛和相异的情趣。这是因为色光变化在起主导作用。在没掌握正确的步骤画法时往往手忙脚乱,顾此失彼,看到什么画什么,结果越画越乱。

写生中我们应该熟悉并掌握外光色彩的变化规律。在室外,景物常因不同的光线角度而呈现不同的视觉效果,因光线的变化随时改变物象的色彩关系;或色彩的饱满、明暗对比强弱;或色彩迷离,对比含蓄,所以常给人带来完全不同的感受。这就要求我们在写生过程与自然景物相通,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就是这个道理。

师:面对不同时间的不同光线,我们应该如何认识色彩,去表现景物?

早晨,光色绚丽,色彩变化迅速。日出前明暗对比弱,景和色彩带灰蓝冷调。日出时,色调很快发生变化。霞光喷薄四射,太阳光穿透由水蒸气形成的大气层,光谱中蓝、绿色被吸收,而黄、橙、红色光大量反射出来,整个景物都笼罩在以橙色为主的光源色中。树木、云雾、建筑物等的受光部都改变了固有色,呈现橙中带红味。此时景物的背光部因补色原理都呈现纯度偏低的蓝绿色。

中午,阳光呈银白色直射而下,天空蔚蓝。景物的受光部位因受天光影响而变成冷白色,背光部呈暖色。由于光线强烈,景物对色光的吸收与反射能力增强,色相鲜明,受光与背光的补色关系较强。因环境色光反射强烈,环境色十分明显。

傍晚,空气较干燥,阳光穿过尘埃飞扬的大气层,光谱中冷色被吸收,因带玫瑰红的红色大量反射,整个大地披上带玫红的光源色。

师:掌握正确步骤才能画好画,那有谁知道风景写生的一般步骤?

师:说的很对。风景写生的一般步骤可分为五步。一构图;二铺大色调;三校正大体色调;四深入刻画;五整理完成。

师:风景构图是在广阔而丰富的自然界中,选择最有代表性、最激动人心的景象按照一定的构成方式在画面上布局。但是要注意画面中既不能没有主题物,也不能存在多个主题物。选取的景物要错落有致,主次分明。

师:要坚持多样统一的构图原则。多样统一是画面构图的基本原则,不同景物所表现出的各种形体、色彩及表现形式组成了风景画内容的多样性。从突出主体内容出发,选取可利用的形象素材,将它们分工明确、合理布局,以取得前后贯通、对比穿插、主次有序、宾主呼应等画面的统一性和完整性。要懂得取舍。

1.要有一个表现中心,运用视觉诱导形成表现重点。

无论何种题材的画种都应有一个主题物,两个以上的主题物的出现则会削弱人们的视线,最主要的景物难以突出。主题物所占画面的面积较大,并应由安置在画面上较为突出的地方,其他部分与之相补充,相对比,相协调,达到整体上的多样统一。(出示类似的图片,并给以分析讲解。)

2.根据所表现的题材,确定或长方、或扁方、或正方构图。横构图辽阔,长构图挺拔,方构图稳定。(出示几张不同构图的作品,并给以分析讲解。)

3.注意空间关系的构图变化。

一般分近、中、远三段,主体处于中景位置。

中景:为主体,因此主体较为突出鲜明,要着重刻画。

近景:为陪体,陪衬、烘托主体作用,并通过近景的透视线方向引向主体,显示出观者到主体的距离,近景要概括。

远景:为衬体,在解释着主体物的环境状况及主体至远景的距离,使画面更有深度,远景要虚。(出示类似的图片,并给以分析讲解。)

4.注意疏密节奏、黑白灰的分布与对比、景物和色彩的呼应及画面的均衡等。(出示类似的图片,并给以分析讲解。)

出示一些有关风景的作品,相应的给于分析,并请几位同学分别给作品进行分析。

回顾本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回答相关问题,

只有当理性(客观的自然属性)与感性(主观的自我属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其作品才会具有较高的水平。

教学反思:

这是在实习的时候给高二绘画班的学生上的一堂理论课,因为他们当时即将外出写生,指导老师要求我给他们上一堂,那我就设计了这堂风景写生,准备的很充分,因为是第一次“真正”上课,备地很认真,把自己说的'话都一一写出来,省的一紧张就忘记。

整堂课下来,内容很紧凑,就是讲的内容较多,没有重点,这个指导老师也跟我说了,时间控制的很好,第一次自己准备,在没有教材的情况下,所有的都是自己构思,到图书馆找了资料,自己做课件,课件中的图片都是用相机一张张拍下来放进去,花了很多心思,不过还好,学生说上地挺好的,呵呵,就是声音有些小。

不是很好,只是放在这供大家参考用。

写生课件(篇6)

大班美术欣赏教案《写生画:杯子》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多角度观察实物——杯子,自主参与绘画,画出杯子的主要特征。

2.鼓励幼儿用点、线、图案等大胆地装饰。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体验写生画所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活动准备:

1.幼儿自带杯子。

2.画板、笔、纸等。

3.四个角度画的杯子,五角星贴花。

4.幼儿围坐成圆形。

活动过程:

1.观察杯子,了解杯子的结构。

师: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呀?(杯子)师:杯子上有什么?

幼儿观察讲述。

师:(指杯口)这又是什么?(杯口)除了有杯口,还有什么?(杯身、杯把、杯盖等)

2.学习从不同角度取景写生。

师:我很喜欢这只杯子,想给它拍张照,用什么拍呢?

(1)教师示范取景框的使用,及时画下所拍照。(勾画的要大)

师:你想给他拍张照吗?站在哪里拍好呢?站在不同角度看看杯子有什么变化。

(2)带领幼儿围着杯子用取景框观察。

师: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3)幼儿讲述。

3.出示范例画,请幼儿对照找出各个角度的杯子。

4.提出幼儿绘画要求。

(1)引导幼儿进行装饰。

(2)提出要求。

5.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6.评价。

你最喜欢哪一张照片,请你把五角星送给它,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张照片。

写生课件(篇7)

活动一:树叶变黄了秋天的落叶系列活动之(一)

活动目标:

1、激发、鼓励幼儿在大自然中探索、发现的兴趣。

2、引导幼儿了解秋天树叶会变成黄色,并会飘落。

活动准备:

放大镜若干个,几本硬皮书

活动情况记录:

活动由来:

秋风吹,落叶飘的自然景象是非常吸引孩子的。为了认知秋天的树和树叶,我们首先带领幼儿到户外,到大自然中去寻找和发现。幼儿园许许多多的树木为我们的活动提供了非常适宜的场所,孩子们捡起树叶快乐地和树叶交上了朋友。

活动形式:

我们选择户外的形式就是为了让幼儿与这些树、树叶有更直接、更亲密的接触,只有这样才能更真观、更生动地认知树和树叶。

与幼儿的互动:

(1)和幼儿一起到户外去感受落叶。

孩子们看到树叶在空中飞舞都很兴奋,欢喜地用双手捧起许多树叶,同时抛向空中,感受树叶的飘落。

(2)请幼儿自由地去捡树叶,并请幼儿观察。

孩子们捡了一片又一片,他们觉得自己手中的每一片树叶都很美,不舍得丢弃。有的孩子还不时地数一数自己捡了几片树叶:one、two、three、four、five,有的孩子发现了树叶有大有小,甚至有的孩子发现了树叶是从叶柄处开始向上变黄的。

(3)请幼儿使用放大镜,看树叶上的叶脉的样子,有的孩子说上面有小细线,有的孩子说像蜘蛛网,有的孩子点出这是叶脉。

(4)请每个幼儿挑选两片自己最喜欢的树叶夹在硬皮书中,带回班中。活动自然结束。

活动开展后的反思:

我们从幼儿的兴趣出发设计组织了此次活动,让幼儿在大自然中

写生课件(篇8)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真诚地热爱生活、细细地品味生活、深入地思考生活,在纷繁的生活找到新颖的角度和视点,写出富有生活气息的文章。

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通过教学,使学生真诚地热爱生活、细细地品味生活、深入地思考生活,在纷繁的生活找到新颖的角度和视点,写出富有生活气息的文章。

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中学时代是人生旅途中一个新的时期。你可曾想过,你的生活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情感的丰富,心智的成熟,认知能力的提高,都会给你的生活增添光彩和活力。

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息。可见,要写好文章,就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二、写法指导:

1、仔细观察生活,保持敏感和好奇心,时时捕捉生活素材。大自然的春花秋月、校园的一草一木、家庭的平凡琐事、社会的点滴见闻等都是我们的写作素材。如《春》一文,作者描写的就是春天的花草风雨。

2、积累生活素材,不仅用眼睛看,更重要的是用心去思考生活、感悟生活。表达我们阳光向上的人生志向和情趣。宋朝大诗人陆游说,写诗“功在诗外”,生活才是最好的老师。积累生活素材,不仅用眼睛看,更重要的是用心去思考生活、感悟生活。表达我们阳光向上的人生志向和情趣。多角度感受生活,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将观察对象与自己的情感联系起来,产生鲜明生动、印象深刻的感受、体验。如看到燃烧的蜡烛,就想起自己默默奉献的老师,产生赞美老师的冲动。

3、选择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生活写。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是自己所亲身经历的,有真体验、真感受。要善于抓住人物的语言、心理、环境进行描写,才能写得见人见物见精神,才能绘声绘色,描述生动。

三、实战说练:

从学生随笔中选取以下几方面的优秀随笔或片段,示范给学生,并进行交流研讨。

1、9月份,季节更替,渐入秋天,气候不同了,自然景物也相应发生了许多变化。选读学生随笔、交流研讨。

2、刚上初中,来到新校园,走进新教室,见到新老师,结识新同学,这其中一定有难忘的相识瞬间,同学们的随笔中也关注到了,下面欣赏随笔并交流研讨。

3、回忆成长经历,一定有难以忘怀的人和事,父母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同学亲密无间的友谊,都值得回忆记录下来。欣赏有关随笔。

4、总结:

罗丹曾经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只要你真诚的热爱生活,细细的品味生活,冷静的思考生活,你就会发现,你原来觉得单调的生活竟然如此丰富多彩;只要我们真诚的感悟生活,才能在纷繁的生活找到新颖的角度和视点,写出让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的文章。

四、写作实践:

生活很丰富,世界很精彩。你一定有想记录下来的内容。请参考课本P18页“写作实践”的三个题目,任选一个,写作一篇文章。

要求:

1、写作自己的见闻感受。写真事,抒真情;

2、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写生课件(篇9)

活动名称:为爱因斯坦画像——水墨线条写生

 

连云港市钟声幼儿园  殷晓梅

 

活动合适大班分组教学

活动指导要点:通过谈话引导幼儿认真观察对象,讲出面部特点,从感兴趣的部分开始画,用比大胆,如有画错的线条,不要随意换纸,可将错就错变成头发或皱纹处理。

活动设计背景:人是孩子们天天接触,时时相处的,是幼儿最熟悉不过的,只要孩子一拿笔就可以给你画上一张圆的头方的身子,圆眼睛,弯嘴巴,扎着三角形的辫子,或头发直竖的人老人就给头上画点波浪线,怎样提高幼儿对人物的表现力呢?写生是捷径之一,因为写生可以锻炼幼儿的观察力和分析事物的能力,能提高幼儿的绘画水平。

受成人的影响,爱迪生、贝多芬、爱因斯坦……等科学家早已是幼儿心中的偶像,为他们写生,更能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同时也使幼儿明白,科学家们和我们一样,只要我们从小多努力,长大也会和他们一样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活动目标:1、学习通过分析观察,用水墨线条表现出爱因斯坦的面部特征。

2、激发幼儿努力学习,争做具有创造力非凡的人。

活动准备:1、知道一些关于毕加索和爱因斯坦的故事。

2、材料准备:毕加索的2幅水墨头像。

爱因斯坦的写真像。

绘画工具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幼儿观察毕加索和爱因斯坦的'2幅画,讨论自己的感受。

教师:你们看了这2幅画心理有什么感觉?

他们像什么人?在干什么?

两张画的用笔相同吗?

小结:两种不同用笔的画面,让小朋友得到不同的感觉,图1用墨轻松随意,线条简洁,给人幽默、愉快、活泼的感觉;图2浓墨线条密而凌乱,给人压抑、紧张和神秘的感觉。

2、引导幼儿观察爱因斯坦的写真像,分析形象特征。

教师:他是世界上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请小朋友仔细看看,爱因斯坦的头发、五官、皮肤是什么样?

幼儿讨论,教师小结:爱因斯坦整天想着问题,忘记了吃饭、睡觉,忘记了理发,梳头,他的头发又白又乱,满脸的皱纹像波浪,眼睛很大,有很多层的双眼皮,胡子像厚厚的棉被,把嘴巴都盖住了,鼻子形状像胡萝卜。

3.交代要求,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l         的将头摆在画的中间,可以从感兴趣的部分画起。

l         浓淡墨的使用没有固定的章法,只要小朋友认为画面需要就随意使用。

l         用笔要大胆,如有画错的线条,不要随意换纸,可画之前想一想,你能画一张特别的画吗?不要千篇一律以将错就错,把他变成头发或乱线处理。

4、评价作品,结束活动。

展示作品,请幼儿选出最特别的画。

活动延伸:鼓励幼儿自由的相互观察,然后为对方画一张有趣的肖像。

 

自我评价:这一活动通过幼儿对脸部特征的形象化,具体化的谈话,鼓励幼儿从感兴趣部分开始画,提出了画一张构图特别的画的要求,改变以往把人画在中间,画人先画圆圆的头,再画五官的习惯,克服了以往绘画中技能技巧的偏向,使幼儿的创造性和个性能大胆表现,使幼儿获得到了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写生课件(篇10)

运动鞋写生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写生的基本方法,掌握写生中的点、线、面的原来。

2、观察不同角度的运动鞋的结构特征,以写生的方式表现运动鞋。

3、培养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思想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观察运动鞋的造型特征,学会从多角度进行观察和写生。教学难点:多角度地把握运动鞋的整体造型。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铅笔、勾线笔、水彩笔(或彩色铅笔)、画板、凳子等写生工具。

(教师)制作课件,搜集多组各式运动鞋。教学过程

1、欣赏图片导入课题

(1)欣赏课件图片:各式普通的鞋子——运动鞋。教师:“这是什么鞋?这是什么鞋?„„”(学生:皮鞋、雨鞋、布鞋、拖鞋„„)(2)教师:“这又是什么鞋呢?”(学生:“运动鞋”)教师:“我们生活中的运动鞋多种多样,花样新颖,美观大方,同学们每天运动时都需要穿。”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观察运动鞋、表现运动鞋。”

2、观察、分析

(1)欣赏各式运动鞋——观察、对比,了解细节。教师:“那么我们生活中都有哪些运动鞋呢?”(学生说一说)小结:“跑步有跑鞋,踢足球有足球鞋,打篮球有篮球鞋,登山有登山鞋,溜冰有冰鞋„„”(2)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师:“它们各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分小组讨论,找相同点和不同点。① 相同点:鞋帮——鞋带——鞋底。② 欣赏图片,分析不同。

不同点:登山鞋、跑鞋、篮球鞋、足球鞋„„各式各样的鞋,每种鞋都有自己的特征,如:足球鞋底有钉子,主要是为了增加摩擦力,不易打滑,利于发力。(学生了解运动鞋一些细节的用途后,再进行观察和写生时,就不容易遗漏细节的表现)

3、继续感知,激发兴趣

(1)欣赏刘翔跑步夺冠的赛场画面。教师:“猜猜这是谁的运动鞋?” “运动员刘翔在赛场上的英姿飒爽,除了运动员本身的身体条件之外,运动鞋的作用也不小,可以协助提高各项运动成绩。”

“一双精心设计的运动鞋也是价值不菲哦!”

“今天我们要用写生的方式来画一画这些运动鞋。” “什么叫写生,谁来讲一讲?”

(2)写生的定义:是直接面对对象进行描绘的一种绘画方法。直接观察鞋子,边看边画。

4、如何写生

(1)展示图片,引导多角度地观察运动鞋 教师:“同一只鞋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它有什么不同?”(学生观察、思考、回答)不同角度看鞋子,其形状会有所变化:仰视——平视——俯视。(2)指导如何多角度地把握运动鞋的整体造型。教师:“鞋子的形状和我们脚的前掌脚后跟形状是统一的,所以鞋子的后半部分比前半部分要稍小一些;鞋底整体形状特别明显,和脚掌的形状统一,且前面低后面略高;鞋帮的口子大小和我们脚腕处也是统一的。”(突破难点)(3)继续欣赏作品,分析细节的表现。教师:“整体造型表现好之后,我们进行细节的表现,包括鞋带、鞋底、鞋帮、图案等的细致表现,使鞋子更丰富、更耐看。”

小结:“用线条为主的构成,线条的排列是根据物体的形状,进行曲线、直线、有疏有密的排列,越密就越深,越疏就越浅,形成深、浅线描效果,从而出现画面黑、白、灰的关系。”

教师:“今天我们就是要通过有变化的线条,来正确地描绘特定角度的运动鞋。“

5、摆放多组鞋子,提出写生要求(1)出示写生要求

“用不同视角对同一运动鞋进行观察、写生。” “用点、线、面结合的方法进行细节描绘。”(2)摆放多组写生的鞋子

(注:摆放写生的运动鞋应多组,需摆放在学生的视平线以下,有高有低;可以是一只运动鞋摆放为一组,也可以两只运动鞋或多只运动鞋摆放为一组)

6、学生进行运动鞋写生

(写生过程中,学生可以互换位置进行下一个角度的写生练习)

7、展示、交流

(1)出示评画要点

(2)学生根据评画要点,评一评自己活同学的运动鞋写生作品。(3)教师小结

8、拓展视野

(1)继续欣赏各式鞋子的各种写生作品。

(2)鼓励学生课后继续多角度观察,继续尝试写生不同角度的各式鞋子,并尝试不同的写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