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集体备课教案5篇

语文集体备课教案5篇。

资料一般指生产、生活中阅读,学习,参考必需的东西。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我们都有可能需要用到资料。资料可以作为参考给我们一些学习工作灵感。所以,关于资料你究竟了解多少呢?根据你的需要,小编精心整理了语文集体备课教案5篇,相信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恐龙的类型及外形特点。初步感知打比方、作比较、列数据等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恐龙的特点,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课时: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了解恐龙的种类、生活习性及形态。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课文写的是一种曾经是地球的主人,但今天已不复存在的爬行动物。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

2、这篇课文是以这种支物的名称为题目的。当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1)恐龙有哪些种类?它的外形是什么样子的呢?

(2)恐龙以吃什么为主?

(3)恐龙是怎样生育后代的?

(4)恐龙为什么会灭绝呢?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自学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读田字格前面的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或观察插图。,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漫游轻型神秘锋利消失

庞然大物望而生畏展翅高飞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新词,指名读、齐读。

(2)指导观察字形,弄清每个字手结构及字的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然后学生有重点地练写恐、漫梁、鞭等几个字。

(3)指名解释词语,老师结合上下文甚或书上的插图相机点拨。

(4)齐读生字新词

(5)听写生字新词。

4、各自试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5、分节读课文,老师相机指点

6、理清层次

(1)理解每个自然节的内容。引导学生结合在提示课题时提出的那些想知道的问题来弄清每一节所写的内容。

(2)第1小节:恐龙生活的年代的及数量;

第2小节:恐龙的种类及形态;

第3小节:介绍恐龙的亲戚---鱼龙和翼龙。

第4小节:恐龙吃什么。

第5小节:恐龙如何生育后代。

第6小节:讲恐龙的神秘消失为人类留下了一个谜。

三布置作业

1、用钢笔描红

2、抄写生字新词

3、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通过课文,详细了解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

2、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学习恐龙的外形、生活习性。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大约两亿年以前,地球上曾被一种强大的爬行动物所主宰,他们就是恐龙(跟我们一起板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1课(师手指黑板,生:恐龙)指名读课题后带着自己的感受再齐读。

2、老师知道你们对恐龙很感兴趣,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回到两亿年前,真切地感受恐龙世界!(播放影片)

3、来到恐龙世界,你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数不胜数、难以计数、庞然大物望而生畏威风凛凛千奇百怪地动山摇等)

二、精读课文

1、(当生谈感受时,答到恐龙很多时,师:是呀,恐龙时代漫步于世界各地的恐龙的种类很多,形态更是千奇百怪。)

出示句子:恐龙的种类很多,形态更是千奇百怪。

2、齐读这句话。(生读)读书就要这样:字字入眼,句句入心。

3、课文给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恐龙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4自然段,在它们的名称下面画上横线。

4、生自学。

5、语文课堂既要书声琅琅,也要静思默想。同学们刚才在默读课文时,是否找到了有几种恐龙?

书中依次介绍了(生答,师板书)(雷龙梁龙剑龙三角龙鱼龙翼龙霸王龙)

(一)学习第三自然段

1、鱼龙和翼龙是不是恐龙?交流。

(1)你从哪里看出他们不是恐龙的?

(2)第3自然段告诉我们齐读一句。那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捧起你的课本,挺直你的腰干,亮开你的嗓门把这一自然段尽情地读一读吧!

(3)你对鱼龙还是翼龙比较感兴趣?

(屏显鱼龙图片)这是鱼龙。它有什么特点呢?谁来说说?齐读这句话。

(4)(屏显翼龙图片)这是翼龙,为什么叫它翼龙?可见,翼就是翅膀的意思。再读读这句话,你有什么发现?(把比作,用来比喻,这里是用了打比方的方法来写的)齐读

(5)学到这,你知道他们各自生活的地点,那你应该知道为什么说鱼龙和翼龙属于恐龙的亲戚呢?思考得很深入。

交流:因为它们虽然都生活在同一时期,有很多生活习性相同。但恐龙是爬行动物,生活在陆地上,是陆地上的主宰者。而鱼龙和翼龙分别是水中和空中的霸主,所以鱼龙和翼龙是恐龙的亲戚。

齐读。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小结:看着板书,文本上写了这些恐龙。

2、交流:

(1)雷龙:这只雷龙长得怎么样?可以用书中的哪个词来形容它?

出示:雷龙是个庞然大物。什么叫庞然大物?

读词语。语文不是无情物,字词句逗都有情。你能边读边想象雷龙的特点吗?

边读边想,这学习方法真好。

(2)雷龙到底有多大,从这句话能看出来吗?

雷龙到底有多大呢?出示:

雷龙是个庞然大物,它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要重,它每踏下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好似雷鸣一般。哪些词语或者短语特别能说明它是个庞然大物?读

请大家比较这两个句子(课件出示)

①雷龙是个庞然大物,它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要重,它每踏下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好似雷鸣一般。

②雷龙是个庞然大物,它的身体很重,它每踏下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

a读一读,你觉得哪个句子更好?

(讲解:一头大象在5吨左右,徐30公斤)你想说什么?读

b你听过打雷的声音吗?那是什么感觉?课文把比作,再一次说明它是个(庞然大物)。这种方法叫做什么?(打比方)读

c作者用作比较、打比方的方法,把这个庞然大物写得活灵活现。以后,我们在写作文时,也要学会用这样一些方法来说明事物,学以致用嘛。

d、师:谁再来读一读这句话。你们听听,他描述的这只雷龙大不大?指名读、齐读。

e刚才我们是怎样学习雷龙的?学生交流。

首先找出最能说明雷龙特点的词庞然大物,

然后通过讨论知道了课文是用作比较和打比方的方法把雷龙这个特点写具体的,

最后再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把它的特点给读出来。

(2)现在就请同学们按照上述步骤,先再然后四人合作,共同研究一种你喜欢的恐龙,完成表格的某一行。

现在请同学们来汇报。

(1)你们研究的是哪一种恐龙?出示图片,看梁龙真的很长,到底有多长呢,书中是怎么说的?

A.20多米,我们的一间教室有7-8米,20多米有多长?如果不写20多米,就说很长好不好?(不知道到底有多长了)介绍(这种说明方法叫做列数据)

B.好象一座可以移动的吊桥(打比方)

(2)梁龙好长,把这种感受送到句子中去读一读。能不能再长一点。喜欢梁龙的站起来一起来感受一下它的长。

C、研究剑龙的小组

(1为什么叫它剑龙呢?

(2)这里又用了哪一种说明方法?

(3)出示文本,剑龙象利剑一样威武,谁来读一读?

D、研究三角龙

(1)出示图片,这就是三角龙

(2)一看到三角龙,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让人感到了害怕,这就叫课文中用了哪个词语望而生畏

(3)课文又是怎样写三角龙令人望而生畏的?找出来读给同学听。

(4)教说明方法,列数字。

(5)出示文本,指名读出它的特点(好像我看到了还不怎么害怕,有没有更让我怕的?)

E、研究霸王龙雷克斯暴龙

(1)出示图片,霸王龙的最大特点是:凶猛

(2)出示文本,霸王龙的哪些地方特别凶猛?(打比方)谁能来给我们展示一下凶猛的霸王龙?(指名读赛读齐读)

学到这,你该认识他们了吧?Flash

这些恐龙各有各的特点,下面老师来读第一句,每组同学扮演一种不同的恐龙。

(三)今天恐龙都来到了我们的课堂,要介绍一下自己,和我们成为朋友。

(1)要作自我介绍时,我们应该把什么说清楚?(特点,)

(2)自己练说,鼓励交流课外

(四)、书中除了给我们介绍了这些恐龙的外型,还告诉了我们什么?快速读课文4-5自然段找一找。

交流

(1)我知道恐龙是吃什么的?(板书:食物草、肉)

(2)我知道恐龙是怎么繁殖的呢?

1、恐龙是。恐龙蛋的外壳,小恐龙破壳而出以后,会得到,直到它们自己。

2、你们有不明白的地方吗?(卵生?)

3、欣赏一段小恐龙破壳而出的录像,帮助理解卵生和破壳而出的意思。

4、请同学们再把这一自然段齐读一遍。

这些恐龙在地球上生活了1亿多年,大约6500万年前,他们突然神秘地消失了,课前,你查了相关资料,知道是什么原因吗?其实这些都是猜测,人类至今尚未解开这个谜团。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还有待我们同学将来用自己的智慧去探索。

三、总结深化课文,抒发真情感受。

学完了课文,现在你最想去干什么?

作业:

1、为自己喜欢的恐龙画一幅画,再写一段介绍。

2、收集恐龙的有关资料,准备举行恐龙知识知多少主题活动。

20恐龙

种类繁多

形态千奇百怪

生活习性独特

第三课时

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篇2

主题:《我多想去看看》

参加人员:一年级全体语文教师

教材分析:

以一个山村孩子的口吻,用诗歌的形式,讲述自己想要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看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心愿。语言质朴,感情真挚。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一类生字,会写4个二类生字。认识偏方“心”。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产生对首都北京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突破:

一、以学生们每个周都会参与的学校的升旗仪式入手导入新课,引出天安门的升旗仪式,体会“多想去看看”的情感。

二、抓住“遥远”、“壮观”两个重点词,让学生明白这个山里孩子的思想情感,体会他想到北京去的心情。

三、《我多想去看看》一课中蕴含着对首都的向往和热爱,设计一个“我当小导游”的环节,介绍北京的名胜古迹,引发学生对首都的热爱,设计导游的引导词指导朗诵。

组内教师讨论要点:

一、低年级学生识字教学是重中之重,必须夯实,在课堂上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识记生字,掌握扎实。

二、引导学生朗读,就是一首诗歌,重点在朗读上,设计精妙的引导语,领着学生多读课文,点名朗读,齐读,老师范读等等方式都要用起来,尤其是老师的范读不可忽略。

三、让学生体会天安门的升旗仪式是如何壮观可以插入一段天安门升旗仪式的视频,用最直观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生字的书写一定要砸实记牢,书写的笔画顺序老师要带学生多书空几遍,老师一定要范写,重视描红,带着学生写。

本次备课活动总结:

本次教研活动分为非常热烈,老师们对本课的教学提出了宝贵的一件,对我的教学设计思路进行了指导,使我有了新的想法,感觉有较大的收获。

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篇3

【单元主题解读】

这个单元主要以求知与读书为主题,有三课四篇文章都是阐述求知与读书问题的,学生可以从中获得这方面的不少教益。这个单元又是全套书惟一集中编排的议论文单元,包括立论文章三篇、驳论文章两篇,担负着培养学生阅读议论文能力的任务。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文,从四个图形引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观点。然后层层推进,引申出“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以及需要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最后得出结论: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富有创造性的人。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从解释“四书”中“格物”和“致知”的意思入手,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批评“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最后提出:“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谈读书》一文,篇幅虽短小,论述的范围却相当广泛。先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读书和经验的关系,用书的智慧;接着阐述读书的方法,提倡读书与讨论、作文结合起来;最后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陷。全文运用排比、比喻、对比说理,名言警句比比皆是。

《不求甚解》一文,先摆出批驳的靶子:“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接着从“不求甚解”的出处入手,全面解释陶渊明的原话,揭示了“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并以此为根据,对否定“不求甚解”的观点作了否定。在批驳过程中阐述读书的要诀在于会意,读书要虚心,重要的书要反复读的正面主张。

【单元学法指导的重点】

1.识记课后生字词;掌握阅读议论文的基本方法;了解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了解议论文的主要表达方式。九年级学生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但由于刚刚接触议论文,再加上学生实际基础情况。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阅读理解课文的指导

2.教学生如何在阅读中提炼文章的论点、句段的中心句、在读的基础上体味句子;议论文的读、写、说训练。多让学生读,通过读来体会文章的特点。通过读来体味语言。

3.培养学生良好的求知习惯,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提高认识水平,丰富文化素养,引导学生学习议论文准确、严密、生动的论述语言。初三的学生正处在求知的年龄,有必要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提升学生的形象.

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绿线内的12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鲁班爱观察、善联想、能创造的优秀品质和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第四自然段。

教学具准备和辅助活动:投影、生字卡片。

主要板书:

23.鲁班和橹板

看竹篙撑吃力

盯想鸭子蹼、拨水轻快

(有什么办法)

圆形

找削橹板扁形省力快

作业安排和设计:

课内:抄写生字、口述故事。

课外: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鲁班

介绍鲁班。

2.继续板书:和橹板(领读,指插图):那人是艄公,手上握的就是橹板。

二.初读课文

1.这是一个什么故事。学生自由读课文。

2.再读课文。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看哪写词语的意思你已经理解了。

3.重点指导理解:吃力、对岸、盯着、扑通、安。

4.认读要求只识不写的字词。

5.各自试读课文。

三.指导写字。

力岸已经盯

四.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3.写字。

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布鲁斯王子屡战屡败的不懈精神。(德育目标)

重点、难点:

1、理清课文脉络,学习课文按事件发展的顺序的方法写一段话。

2、弄清课文所揭示的道理。

教学时间:两课时。

作业布置:(课外):1、阅读滴水穿石的故事;写几句关于自信与成功的名言。

2、回忆自己通过努力做成的一件事,用一段话写下来。

(课内):抄写词语,多音字组词

板书设计:

11、第八次

唉声叹气,几乎失去信心感动,恢复了信心振作,充满了信心。

(有志者事竟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外国历史故事,题目是第八次。(板书课题)

2、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二、初读感知。

1、《第八次》这个故事发生在欧洲的苏格兰,朗读之前,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两个地名。(请学生讲,学生不知道,教师介绍)

2、带问题自读课文。

自读要求:(1)读准生字的字音,认清字形。

(2)边读边想读懂了哪些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也可以查字典或者做上标记与同学讨论)

(3)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长句子或难懂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信心失败抵抗战斗招集动员侵略成功打仗受伤并且磨房

(指名朗读、开火车读、齐读)

(2)说说你读懂的词语的意思。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余同学仔细听听是否有错误,纠正错误读音。

注意:坊、猛、仗、伤是后鼻音。

侵、信是前鼻音。

多音字:几

(4)分小组分节练读课文,互相纠正错误读音。

(5)齐读课文。

4、读完课文,你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吗?

三、理清脉络。

1、课文按事件发展的顺序可以分成三个部分:起因、经过、结果。将课文分为三部分

2、交流:一(1、2)二(3、4)三(5)

四、指导写字。

1、说说容易写错的字和写时的注意点。

2、指导磨的上下笔画要紧凑。

3、学生描红。

五、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