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课件(汇集10篇)

财务课件(汇集10篇)。

资料意义广泛,可以指一些参考素材。当一次学习即将开始时,我们通常会接触到一些资料。有了资料的帮助会让我们在工作中更加如鱼得水!所以,您有没有了解过资料的种类呢?急你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财务课件(汇集10篇)”,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财务课件(篇1)

第1页,共16页

《中级财务管理》精讲班第2讲:第一章总论—课件讲义(多智职业教育在线)《中级财务管理》精讲班 第2讲:第一章总论讲义

第一章总论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为非重点章。本章是财务管理的理论基础,主要为学习以后各章内容提供理论依据。本章从考试角度来说,分数较少,一般占4分左右,主要考3~4个客观题。

本章主要介绍了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环节、财务管理体制、财务管理环境等四个方面的内容。本章属于基础章节,内容比较简单,主要是出客观题的题型,复习难度不大。由于去年本章变动较大,新增较多内容,故去年考的分数较多,2011年分数不会超过5分。最近3年题型题量分析

题型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考点

单项选择题 2题2分 1题1分 3题3分

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 所有者与经营者利益冲突的协调; 所有者与债权人的矛盾协调;

财务管理的经济环境(通货膨胀水平); 多项选择题 1题2分

第2页,共16页

1题2分 2题4分

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型财务管理体制的一般内容; 衍生金融工具的内容 判断题 1题1分

财务管理的经济环境(经济周期中的财务管理战略)计算分析题 综合题 合计 3题4分 2题3分 6题8分 本章主要考点

(1)财务管理目标优缺点的比较,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的具体内容;(2)所有者与经营者、所有者与债权人的矛盾与协调;(3)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各种模式的特点;(4)集权与分权的选择及其选择时应考虑的因素;(5)主要理财环境的内容及对财务管理决策的影响。

第一节财务管理目标

一、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理论

财务管理的目标取决于企业的目标,所以财务管理的目标和企业的目标是一致的。盈利是其最基本、最一般、最重要的目标。盈利不但体现了企业的出发点和归宿,而且可以概括其他目标的实现程度,并有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

最具综合性的计量是财务计量。因此,企业目标也称为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关于财务管理目标的表达,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

第3页,共16页

(一)利润最大化 优点:

1.利润可以直接反映企业创造的剩余产品的多少;

2.有利于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缺点:

1.没有考虑利润实现时间和资金时间价值; 2.没有考虑风险问题;

3.没有反映创造的利润与投入的资本之间的关系; 4.可能导致企业短期财务决策倾向,影响企业长远发展。

(二)股东财富最大化 优点:

1.考虑了风险因素;

2.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企业追求短期行为;

3.对上市公司而言,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比较容易量化,便于考核和奖惩。

【提示】衡量指标:在上市公司,股东财富是由其所拥有的股票数量和股票市场价格两方面来决定。在股票数量一定时,股票价格达到最高,股东财富也就达到最大。缺点:

1.非上市公司难于应用;

2.股价受众多因素的影响,股价不能完全准确反映企业财务管理状况; 3.它强调的更多的是股东利益,而对其他相关者的利益重视不够。

(三)企业价值最大化

1.考虑了取得报酬的时间,并用时间价值的原理进行了计量; 2.考虑了风险与报酬的关系;

3.能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

4.用价值代替价格,克服了过多受外界市场因素的干扰,有效的规避了企业的短期行为。【提示】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看,企业价值不是账面资产的总价值,而是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市场价值,是企业所能创造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第4页,共16页

缺点:

1.企业的价值过于理论化,不易操作;

2.对于非上市公司,只有对企业进行专门的评估才能确定其价值。而在评估企业的资产时,由于受评估标准和评估方式的影响,很难做到客观和准确。

(四)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本书观点)优点:

1.有利于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2.体现了合作共赢的价值理念;

3.这一目标本身是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目标体系,较好地兼顾了各利益主体的利益; 4.体现了前瞻性和现实性的统一。缺点:

过于理想化且无法操作。

【提示】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是企业财务管理最理想的目标。但鉴于该目标过于理想化且无法操作,教材后述章节仍采用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

第3讲:第一节财务管理目标讲义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理论 【要点1】各种目标的衡量指标

【例题1·单选题】在下列各项中,能够反映上市公司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实现程度的最佳指标是()。(2004年)A.总资产报酬率 B.净资产收益率 C.每股市价 D.每股收益 【答案】C 考试大网校试题解析:股东财富是由其所拥有的股票数量和股票市场价格两方面来决定。在股票数量一定时,股票价格达到最高,股东财富也就达到最大。

【例题2·判断题】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来看,企业价值所体现的资产的价值既不是其成本价值,也不是其现时的会计收益。()【答案】√

第5页,共16页

考试大网校试题解析: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看,企业价值不是账面资产的总价值,而是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市场价值,或者是企业所能创造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要点2】掌握各种目标优缺点

【例题3·单选题】某公司董事会召开公司战略发展讨论会,拟将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下列理由中,难以成立的是()。(2010年)A.有利于规避企业短期行为 B.有利于量化考核和评价 C.有利于持续提升企业获利能力 D.有利于均衡风险与报酬的关系 【答案】B 考试大网校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核的是财务管理目标的基本知识。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缺点是过于理论化,难以操作;对于非上市公司,只有对企业进行专门的评估才能确定其价值。因此将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存在的问题是不利于量化考核和评价。所以选B。

【要点3】注意各种目标之间的共性和特性

【例题4·多选题】下列各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中能够同时考虑避免企业追求短期行为和考虑了风险因素的财务管理目标有()。A.利润最大化 B.股东财富最大化 C.企业价值最大化 D.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答案】BCD 考试大网校试题解析:利润最大化目标可能导致企业短期财务决策倾向,而且没有考虑风险因素,其他三个目标都能不同程度的避免企业短期行为,并考虑了风险因素。【要点4】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具体内容 具体内容

(1)强调风险与报酬的均衡,将风险限制在企业可以承受的范围内。(2)强调股东的首要地位,并强调企业与股东之间的协调关系。

(3)强调对代理人即企业经营者的监督和控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便企业战略目标的第6页,共16页

顺利实施。

(4)关心本企业普通职工的利益,创造优美和谐的工作环境和提供合理恰当的福利待遇,培养职工长期努力地为企业工作。

(5)不断加强与债权人的关系,培养可靠的资金供应者。(6)关心客户的长期利益,以便保持销售收入的长期稳定增长。

(7)加强与供应商的协作,共同面对市场竞争,并注重企业形象的宣传,遵守承诺,讲究信誉。

(8)保持与政府部门的良好关系。

【例题5·单选题】下列有关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的具体内容中不正确的是()。A.强调尽可能降低风险 B.强调股东的首要地位

C.加强对企业代理人的监督、控制及激励 D.保持与政府部门的良好关系 【答案】A 考试大网校试题解析: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强调风险与报酬的均衡,将风险限制在企业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二、利益冲突的协调

(一)所有者与经营者利益冲突的协调 矛盾的表现

经营者希望在创造财富的同时,能够获取更多的报酬,更多的享受;而所有者则希望以较小的代价(支付较少报酬)实现更多的财富。协调方式

1.解聘;通过所有者约束经营者 2.接收;通过市场约束经营者

3.激励:将经营者的报酬与绩效挂钩。两种基本方式:“股票期权”和“绩效股”。

【例题6·单选题】某上市公司针对经常出现中小股东质询管理层的情况,采取措施协调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矛盾。下列各项中,不能实现上述目的的是()。(2010年)A.强化内部人控制 B.解聘总经理

C.加强对经营者的监督

第7页,共16页

D.将经营者的报酬与其绩效挂钩 【答案】A 考试大网校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核的是所有者与经营者利益冲突的协调。协调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矛盾通常可采取以下方式解决:(1)解聘;(2)接收;(3)激励。选项B、C属于解聘方式;选项D属于激励方式。

(二)债权人与所有者利益冲突的协调 矛盾的表现:

1.所有者改变举债资金的原定用途,增大偿债的风险,降低了债权人的负债价值; 2.举借新债,增大偿债的风险,致使原有债权的价值降低。协调方式:

1.限制性借债:在借款合同中加入限制条款,如规定借款的用途、规定借款的信用条件,要求提供借款担保等。

2.收回借款或停止借款;当债权人发现公司有侵蚀其债权价值的意图时,采取收回债权和不再给予新的借款的措施,从而来保护自身权益。

【例题7·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能协调所有者与债权人之间矛盾的方式是()。(2005年)

A.市场对公司强行接收或吞并 B.债权人通过合同实施限制性借款 C.债权人停止借款 D.债权人收回借款 【答案】A 考试大网校试题解析:为协调所有者与债权人之间矛盾,通常采用的方式是:限制性借债;收回借款或停止借款。市场对公司强行接收或吞并是所有者与经营者矛盾的协调方式。第4讲:第二节财务管理环节、第三节财务管理体制

(一)讲义

第二节财务管理环节

财务管理环节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步骤与一般工作程序。

一、计划与预算

(一)财务预测

财务预测是根据企业财务活动的历史资料,考虑现实的要求和条件,对企业未来的财务活动作出较为具体的预计和测算过程。

第8页,共16页

财务预测的方法主要用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两类。

(二)财务计划

财务计划是指根据企业整体战略目标和规划,结合财务预测的结果,对财务活动进行规划,并以指标形式落实到每一计划期间的过程。

确定财务计划指标的方法一般有平衡法、因素法、比例法和定额法等。

(三)财务预算

财务预算是指根据财务战略、财务计划和各种预测信息,确定预算期内各种预算指标的过程。它是财务战略的具体化,是财务计划的分解和落实。

财务预算的方法通常包括固定预算与弹性预算、增量预算与零基预算、定期预算和滚动预算等。

二、决策与控制

(一)财务决策

财务决策是按照财务战略目标的总体要求,利用专门的方法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比较和分析,并从中选出最佳方案的过程。财务决策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决策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

财务决策的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经验判断法,是根据决策者的经验来判断选择,常用的方法有淘汰法、排队法、归类法等;另一类是定量分析法,常用的方法有优选对比法、数学微分法、线性规划法、概率决策法等。

(二)财务控制

财务控制是利用有关信息和特定手段,对企业的财务活动施加影响或调节,以便实现计划所规定的财务目标的过程。

财务控制的方法通常有前馈控制、过程控制、反馈控制几种。

三、分析与考核

(一)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是根据企业财务报表等信息资料,采用专门方法,系统分析和评价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未来趋势的过程。

财务分析的方法通常有比较分析、比率分析、综合分析等。

第9页,共16页

(二)财务考核

财务考核是指将报告期实际完成数与规定的考核指标进行对比,确定有关责任单位和个人完成任务的过程。财务考核与奖惩紧密联系,是贯彻责任制原则的要求,也是构建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关键环节。

财务考核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用绝对指标、相对指标、完成百分比考核,也可采用多种财务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考核。

【提示】财务决策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工作环节。

【例题1·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财务管理环节的有()。A.财务计划 B.财务控制 C.财务决策 D.财务分析

【答案】ABCD

考试大网校试题解析:一般来说,企业财务管理包括以下几个环节:财务预测、财务计划、财务预算、财务决策、财务控制、财务分析和财务考核等,因此,选项A、B、C、D都是正确的。

第三节 财务管理体制

一、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含义

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是明确企业财务层级权限、责任和利益的制度,其核心问题是如何配置财务管理权限,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决定着企业财务管理的运行机制和实施模式。【提示】核心问题是如何配置财务管理权限。

【例题1·单选题】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是明确企业各财务层级财务权限、责任和利益的制度,其核心问题是()。A.如何进行财务决策 B.如何进行财务分析 C.如何配置财务管理权限 D.如何实施财务控制 【答案】C

第10页,共16页

考试大网校试题解析:本题的考点是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含义。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是明确企业财务层级财务权限、责任和利益的制度,其核心问题是如何配置财务管理权限,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决定着企业财务管理的运行机制和实施模式。

二、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一般模式

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概括地说,可分为三种类型:

模式、含义、特点 集权型

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是指企业对各所属单位的所有管理决策都进行集中统一,各所属单位没有财务决策权,企业总部财务部门不但参与决策和执行决策,在特定情况下还直接参与各所属单位的执行过程。

(1)优点:企业内部的各项决策均由企业总部制定和部署,企业内部可充分展现其一体化管理的优势,利用企业的人才、智力、信息资源,努力降低资本成本和风险损失,使决策的统一化、制度化得到有力的保障。采用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有利于在整个企业内部优化配置资源;有利于实行内部调拨价格;有利于内部采取避税措施及防范汇率风险等。(2)缺点:集权过度会使各所属单位缺乏主动性、积极性,丧失活力,也可能因为决策程序相对复杂而失去适应市场的弹性,丧失市场机会。

分权型

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是指企业将财务决策权与管理权完全下放到各所属单位,各所属单位只需对一些决策结果报请企业总部备案即可。

(1)优点:由于各所属单位负责人有权对影响经营成果的因素进行控制,加之身在基层,了解情况,有利于针对本单位存在的问题及时做出有效决策,因地制宜地搞好各项业务,也有利于分散经营风险,促进所属单位管理人员及财务人员的成长。

(2)缺点:各所属单位大都从本位利益出发安排财务活动,缺乏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从而可能导致资金管理分散、资本成本增大、费用失控、利润分配无序。

集权和分权相结合型

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型财务管理体制,其实质就是集权下的分权,企业对各所属单位在所有重大问题的决策与处理上实行高度集权,各所属单位则对日常经营活动具有较大的自主权。

第11页,共16页

主要特点:

(1)在制度上,企业内应制定统一的内部管理制度,明确财务权限及收益分配方法,各所属单位应遵照执行,并根据自身的特点加以补充。

(2)在管理上,利用企业的各项优势,对部分权限集中管理。

(3)在经营上,充分调动各所属单位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各所属单位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在遵守企业统一制度的前提下,可自主制定生产经营的各项决策。为避免配合失误,明确责任,凡需要由企业总部决定的事项,在规定时间内,企业总部应明确答复,否则,各所属单位有权自行处置。

正因为具有以上特点,因此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财务管理体制,吸收了集权型和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各自的优点,避免了二者各自的缺点,从而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相关链接】集权型企业拥有多级管理层;其管理幅度比较窄,从而呈现出层级式结构;将决策权分配给高层管理。

1.集权决策的优点:(1)易于协调各职能间的决策;(2)对报告线的形式进行了规范,比如利用管理账户;(3)能与企业的目标达成一致;(4)危机情况下能进行快速决策;(5)有助于实现规模经济;(6)适用于由外部机构实施密切监控的企业。

2.集权决策的缺点:(1)高级管理层可能不会重视个别部门的不同要求;(2)决策时间过长;(3)对级别较低的管理者而言,其职业发展有限。

分权型结构则包含更少的管理层,并将决策权分配到较低的层级,从而具有较宽的管理幅度并呈现出扁平型结构。

分权决策的优点:(1)分权制减少了信息负载;(2)提高了企业反应能力;(3)为决策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并对员工产生了激励效应。

【例题2·单选题】某企业对各所属单位在所有重大问题的决策和处理上实行高度集权,各所属单位则对日常经营活动具有较大的自主权,该企业采取的财务管理体制是()。A.集权型 B.分权型

C.集权和分权相结合型 D.集权和分权相制约型 【答案】C 考试大网校试题解析:本题的考点是财务管理体制各种模式的区分。

第12页,共16页

《中级财务管理》精讲班第6讲:

第四节 财务管理环境

一、技术环境

财务管理的技术环境,是指财务管理得以实现的技术手段和技术条件,它决定着财务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二、经济环境

在影响财务管理的各种外部环境中,经济环境是最为重要的。

(一)内容

经济环境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经济体制、经济周期、经济发展水平、宏观经济政策及社会通货膨胀水平等。

【例题1·多选题】在下列各项中,属于财务管理经济环境构成要素的有()。(2007年)A.经济周期 B.通货膨胀水平C.宏观经济政策 D.公司治理结构 【答案】ABC 考试大网校试题解析:经济环境属于在影响财务管理的各种外部环境中的重要环境。公司治理结构属于公司内部环境。

(二)注意不同经济经济周期下的财务管理策略 见P14 表1-1 【例题2·判断题】在经济衰退初期,公司一般应当出售多余设备,停止长期采购。()(2010年)【答案】√

考试大网校试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核知识点经济周期中的财务管理战略。在经济衰退期,公司一般应当停止扩张、出售多余设备、停产不利产品、停止长期采购、削减存货、停止扩招雇员。因此本题的说法是正确的。

(三)注意通货膨胀对财务管理的影响 措施

1.进行投资可以避免货币贬值风险,实现资本保值;

第13页,共16页

2.签定长期购货合同,以减少物价上涨造成的损失; 3.取得长期负债,保持资本成本;

4.采用比较严格的信用条件,减少企业债权; 5.调整财务政策,防止和减少企业资本流失等等。

【解释】为什么通货膨胀造成的现金流转不平衡,不能靠短期借款来解决? 【答疑】通货膨胀造成的现金流转不平衡,不能靠短期借款解决,而是现金购买力被永久地“蚕食”了。原因是:如财务会计中固定资产提折旧是基于币值不变,即假设不存在通货膨胀,某一项固定资产的原值为100万元,没有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则该项固定资产不管用直线法或加速折旧法提折旧,其10年的折旧总额为100万元;但在财务管理中要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假设10年中物价上涨了20%,即固定资产报废时,其重置成本变为120万元,重置固定资产的资金缺口20万元是由于通货膨胀因素导致的,通货膨胀造成的现金流转不平衡是由于货币内在购买力下降造成的,不能靠短期借款解决,而是现金购买力被永久地“蚕食”了。

【例题3·单选题】下列应对通货膨胀风险的各项策略中,不正确的是()。(2010年)A.进行长期投资 B.签订长期购货合同 C.取得长期借款 D.签订长期销货合同 【答案】D 考试大网校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核的是为了减轻通货膨胀对企业造成的不利影响,企业应当采取措施予以防范。在通货膨胀初期,货币面临着贬值的风险,这时企业进行投资可以避免风险,实现资本保值,因此选项A是正确的;与客户应签订长期购货合同,以减少物价上涨造成的损失,因此选项B是正确的;取得长期负债,保持资本成本的稳定,因此选项C是正确的。而选项D签定长期销货合同,在通货膨胀时期会减少企业的收入,所以不利于应对通货膨胀风险,所以D选项错误。

三、金融环境

(一)金融工具的含义与分类

1、含义

金融工具是指融通资金双方在金融市场上进行资金交易、转让的工具,借助金融工具,资金从供给方转移到需求方。

第14页,共16页

2、种类

基本金融工具: 货币、票据、债券、股票等。衍生金融工具:(派生金融工具)

是在基本金融工具的基础上通过特定技术设计形成新的融资工具,如各种远期合约、互换、掉期、资产支持证券等,种类非常复杂、繁多,具有高风险、高杠杆效应的特点。【例题4·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衍生金融工具的有()。(2010年)

A.股票

B.互换

C.债券

D.掉期 【答案】BD 考试大网校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核知识点是金融工具的分类。衍生金融工具又称派生金融工具,是在基本金融工具的基础上通过特定技术设计形成新的融资工具,如各种远期合约、互换、掉期、资产支持证券等。选项A、C属于基本金融工具。

(二)金融市场的分类

金融市场是指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双方通过一定的金融工具进行交易而融通资金的场所。分类标准 以期限分类

1、货币市场(短期金融市场)

特点:(1)期限短;(2)交易目的是解决短期资金周转;(3)金融工具有较强的“货币性”,具有流动性强、价格平稳、风险较小等特性。

2、资本市场(长期金融市场)

特点:(1)融资期限长;(2)融资目的是解决长期投资性资本的需要;(3)资本借贷量大;(4)收益较高但风险也较大。

按功能分类

1、发行市场(一级市场)

主要处理金融工具的发行与最初购买者之间的交易

第15页,共16页

2、流通市场(二级市场)

主要处理现有金融工具转让和变现的交易

按融资对象分类

1、资本市场:以货币和资本为交易对象

2、外汇市场:以各种外汇金融工具为交易对象

3、黄金市场:集中进行黄金买卖和金币兑换的交易市场

按所交易金融工具的属性分类

1、基础性金融市场

是指以基础性金融产品为交易对象的金融市场,如商业票据、企业债券、企业股票的交易市场。

2、金融衍生品市场

是指以金融衍生产品为交易对象的金融市场,如远期、期货、掉期(互换)、期权,以及具有远期、期货、掉期(互换)、期权中一种或多种特征的结构化金融工具的交易市场。

按地理范围分类

地方性金融市场、全国性金融市场和国际性金融市场。【例题5·多选题】下列有关货币市场表述正确的有()。

A.货币市场也称为短期金融市场,它交易的对象具有较强的货币性 B.也称为资本市场,其收益较高而流动性较差 C.资金借贷量大

D.交易的目的主要是满足短期资金周转的需要 【答案】AD 考试大网校试题解析:选项BC属于长期金融市场的特点。

【例题6·多选题】在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财务管理的金融环境内容的有()。(2006年)

A.金融市场

B.公司法

C.金融工具

D.税收法规

第16页,共16页

【答案】AC 考试大网校试题解析:本题已按照新教材内容作了修改。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财务管理金融环境的构成内容。影响财务管理的主要金融环境因素有金融机构、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公司法和税收法规属于企业财务管理法律环境的内容。

四、法律环境

法律环境对企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影响范围包括企业组织形式、公司治理结构、投融资活动、日常经营、收益分配等。本章重点

1.财务管理目标优缺点的比较,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的具体内容; 2.所有者与经营者、所有者与债权人的矛盾与协调; 3.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各种模式的特点;

4.主要理财环境的内容及对财务管理决策的影响。

财务课件(篇2)

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实行全国统一组织、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考试大纲、统一考试命题、统一合格标准的考试制度;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分为初级资格和中级资格;考试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小编特别整理了一些中级会计师《财务管理》试题及答案,希望考生勤加练习。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相关栏目!

一、单项选择题

1、可作为投资中心的是()

A.某集团公司控股的子公司

B.某公司的分公司

C.生产车间

D.职工

答案:A2、采用协商定价的方式确定内部转移价格时,协商定价的最大范围是()

A.下限单位成本加上合理利润,上限是市价

B.下限是市场最低市价,上限是市场最高市价

C.上限是单位成本,下限是市价

D.上限是市价,下限是单位变动成本

答案:D3、计算投资中心的投资利润率指标时,“投资额”指()

A.总投资额

B.净资产投资额

C.流动资产投资额

D.固定资产投资额

答案:B4、利用三因素分配方法产量差异为()

A.利用生产能量工时与实际工时的差额,乘以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计算得出的B.利用生产能量工时与实际产量标准工时的差额,乘以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计算得出的C.利用实际工时与实际产量标准工时的差额,乘以固定制造费用的标准分配率计算得出的D.利用实际制造费用减去预算产量标准工时乘以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计算得出的答案:A5、剩余收益的影响因素不包括()。

A.息税前利润

B.总资产占用额

C.营业现金流量

D.预期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

答案:C

解析:剩余收益=息税前利润-总资产占用额×预期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

6、某投资中心投资额为80000元,企业加权平均的最低投资利润为15%,剩余收益为15000元,则该中心的投资利润率为()。

A.15%

B.36.75%

C.33.75%

D.45%

答案:C7、某利润中心销售收入100000元,已销产品的变动成本和变动销售费用20000元,可控固定间接费用5000元,不可控固定间接费用6000元,分配来的公司管理费用为2500元。那么,该利润中心负责人的可控利润为()

A.20000元

B.5000元

C.66500元

D.75000元

答案:D8、某利润中心销售收入100000元,已销产品的变动成本和变动销售费用20000元,可控固定间接费用5000元,不可控固定间接费用6000元,分配来的公司管理费用为2500元。那么,该利润中心可控利润为()

A.20000元

B.5000元

C.66500元

D.75000元

答案:C9、某企业生产甲产品,该产品A材料的用量标准为3公斤,标准价格为50元,本月生产甲产品2000件,实际耗用A材料5000公斤,其实际价格为每公斤45元。则直接材料用量差异为()元。

A.500000

B.-50000

C.45000

D.-45000

答案:B10、既可以较好满足供应方和使用方不同需要,又能激励双方在经营上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内部转移价格是()

A.协商价格

B.成本转移价格

C.市场价格

D.双重价格

答案:D11、某投资中心2008年的销售收入为10000万元,投资额为5000万元,销售成本率为50%,成本费用利润率为60%,其投资利润率为()

A.50%

B.25%%

C.60%

D.30%

答案:C12、内部控制的核心是()。

A.成本控制

B.利润控制

C.财务控制

D.收入控制

答案:C13、关于作业成本法理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产品消耗作业

B.作业消耗资源

C.生产导致作业发生

D.作业导致直接成本的发生

答案:D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责任中心的价格中需要利用内部转移价格结转的有()。

A.因生产车间生产质量问题而造成的销售部门降价损失

B.因上一车间加工缺陷造成的下一车间超定额耗用成本

C.因生产车间自身加工不当造成的超定额耗用成本

D.因供应部门外购材料的质量问题造成的生产车间超定额耗用成本

答案:ABD2、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某一责任中心的不可控成本,对另一个责任中心来说则可能是可控的B.低层次责任中心的不可控成本,对于较高层次责任中心来说,一定是可控的C.某些从短期看属不可控的成本,从较长的期间看,可能又成为可控成本

D.高层责任中心的可控成本,对于较低层次的责任中心来说,一定是可控的答案:AC3、采用三因素分析法,计算固定制造费用差异时,可将“能量差异”进一步分为()。

A.产量差异

B.效率差异

C.耗费差异

D.工资率差异

答案:AB4、可控成本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有()。

A.成本中心能够事先知道将发生哪些成本以及在何时发生

B.成本中心能够对发生的成本进行计量

C.成本中心能够通过自身的行为来调节成本

D.成本中心能够将有关成本的控制责任分解落实

答案:ABCD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A.预防和检验成本及损失成本是两类具有相同性质的成本

B.预防和检验成本属于可避免成本

C.损失成本属于不可避免成本

D.预防和检验成本属于不可避免成本

答案:ABC6、关于质量成本的叙述正确的有()。

A.最优质量既不在质量最高时,也不在质量最低时

B.返修损失属于内部质量损失成本

C.如果产品质量处于改善区,说明产品质量较低,损失成本较高

D.如果产品质量处于至善区,说明产品质量很高,此时是可取的答案:ABC7、关于投资中心,正确的有()。

A.是最高层次的责任中心

B.具有投资决策权

C.承担最大的责任

D.既对成本、收入、利润负责,又对投资效果负责

答案:ABCD8、财务控制是指按照一定的程序与方法,确保企业及其内部机构和人员全面落实和实现财务预算的过程。其特征包括()。

A.以价值控制为手段

B.以不同岗位、部门和层次的不同经济业务为综合控制对象

C.以控制日常现金流量为主要内容

D.以防范财务欺诈作为目标

答案:ABC9、下列公式正确的有()。

A.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固定制造费用产量差异

B.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

C.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

D.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

答案:ACD

三、判断题

1、人为利润中心通常只计算可控成本而不分摊共同成本,自然利润中心通常不仅要计算可控成本,而且还要计算不可控成本。()

答案:√

2、就企业整体而言,从长期看,所有的成本都是可控的。()

答案:√

3、成本中心对成本负责,这里的成本是指标准成本。()

答案:×

4、固定制造费用的耗费差异是指固定制造费用的实际金额与固定制造费用的预算之间的差额。()

答案:√

5、双重价格的形式有两种即双重市场价格和双重转移价格,其中双重转移价格是供应方以市场价格或议价作为基础,而使用方以供应方的全部成本作为计价的基础。()

答案:×

6、一项投资,如果会导致个别投资中心的投资利润率提高,则一定会使整个企业的投资利润率提高;如果会导致个别投资中收的剩余收益提高,也一定会使整个企业的剩余收益提高。()

答案:×

7、在考核利润中心负责人业绩时,应将其不可控的固定成本从固定成本中剔除。()

答案:√

8、在组织形式上,成本中心一般不是独立法人,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一般是独立法人。()

答案:×

四、计算题

1.某责任中心生产甲产品,2008年预算产销量3000件,预算总成本105000元;实际产销量3200件,实际总成本128000,其中固定成本48000元,责任中心负责人可控固定成本为30000元,不可控固定成本18000元。

要求:

(1)若该责任中心划分为成本中心,计算该成本中心的成本变动额和成本变动率;

(2)若该责任中心划分为自然利润中心,分别计算该利润中心边际贡献总额、该利润中心负责人可控利润总额、该利润中心可控利润总额。

【答案】

(1)由于预算产量实际产量不同,需要调整

预算单位成本=105000/3000=35元

该成本中心的成本变动额=128000-3200×35=16000元

该成本中心的成本变动率=16000/(3200×35)×100%=14.29%

(2)该利润中心变动成本总额=128000-48000 =80000元

该利润中心不可控固定成本=48000-30000=18000元

该利润中心边际贡献总额=180000-80000=100000元

该利润中心负责人可控利润总额=100000-30000=70000元

该利润中心可控利润总额=70000-18000=52000元

财务课件(篇3)

中级会计师培训班(包过班)

 考试简介(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实行全国统一组织、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考试大纲、统一考试命题、统一合格标准的考试制度。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

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中从事会计工作,并符合报名条件的人员,均可报考。

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合格者,颁发人事部统一印制,人事部、财政部用印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该证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用人单位可根据工作需要和德才兼备的原则,从获得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会计人员中择优聘任。

 考试科目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设财务管理、经济法、中级会计实务三个科目。中级资格考试分三个半天进行,财务管理、经济法为2.5小时,中级会计实务科目为3小时。

 培训内容:财务管理、经济法、中级会计实务

开课时间:******

报名电话地址:

025-86260976洪武路137号太平洋大厦1903室周老师

费用:电话咨询

{包过班主要面向有一定工作经验,但是缺少证书的部分人群。该班为协议包过班,通过率一直很高,同时我们也承诺不通过考试,退还费用。让学生得到很好的保障!但同时此班也有缺点:费用较高}

财务课件(篇4)

项目2 资金时间价值与风险价值

任务2.1 资金时间价值 2.1.1 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 2.1.1.1资金时间价值的含义

(1)定义:资金的时间价值是指一定量资金在不同时点上价值量的差额,也称为货币的时间价值。

1000元,存入银行,银行年利率5%,1年后可得到1050元,50元即为货币的时间价值。(2)为什么资金会有时间价值?

一定量的资金投入生产经营或存入银行,会取得一定的利润和利息,从而产生资金的时间价值。

2.1.1.2最近时间价值的核心 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生产经营中产生

货币时间价值表现形式:(!)绝对数形式:资金时间价值额(如上例的50元);(2)相对数形式:资金时间价值率(如上例的5%)2.1.2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

现值:本金,未来某一时点上的一定量现金折算到现在的价值

终值:将来值、本利和,现在一定量的现金在将来某一时点上的价值 上例中,哪个值是现值?哪个值是终值?

1、单利终值与现值的计算

单利:只对本金计算利息,利息部分不再计息

PV——现值

FV——终值

i——利率(贴现率、折现率)

n——计息期

I——利息 利息= 终值= 现值= 例2-1某人存入银行15万元,银行存款利率为5%,利用单利,计算5年后的本利和?

例2-2某人存入一笔钱,希望5年后得到20万元,若银行存款利率为5%,单利计算现在应存入多少?

2.复利终值与现值的计算

本金计息,利息也要计息,利滚利 FVn=

例2-3张云将100元存入银行,年利率6%,则各年年末的终值计算:

(2)复利现值的计算。

复利现值定义:将来某一特定时间取得或支出一定数额的资金,按复利折算到现在的价值 PV0=

复利终值系数与复利现值现值系数互为倒数

例2-4假定李林在2年后需要1000元,那么在利息率为7%的条件下,李林现在需要向银行存入多少钱?

单项选择题1、2 判断题1 2.1.2.2年金终值与现值的计算

年金:每隔相同的时间等额收付的系列款项,记为A 例子:保险费、折旧费、租金、税金、养老金、等额分期收款或付款、零存整取、整存零取 年金特点:

a连续性:一定时间内,间隔相等时间就要发生一次业务收支,不得中断 b等额性:每期收、付款项的金额必须相等。

1、普通年金的计算

普通年金:在每期的期末,间隔相等时间,收入或支出相等金额的系列款项。普通年金又称后付年金:在期末时点上发生收付。(1)普通年金终值计算 普通年金终值计算公式:

例2-5某企业投资一项目,在5年建设期内每每年年末从银行借款100万元,借款年复利率为10%,则该项目竣工时企业应付本息总额为多少?

(2)普通年金现值

普通年金现值计算公式:

例2-6某人希望每年年末能从银行取回10000元,连续取5年,银行利率为5%,第一年年初应一次存入多少元?

(3)偿债基金与年资本回收额 偿债基金:为了在约定的未来某一时点清偿某笔债务或积聚一定数额的资金而必须分次等额

形成的存款准备金。偿债基金计算公式:

例2-7假设某企业有一笔4年后到期的借款,到期值为1000万元,若存款利率为10%,则为偿还这笔借款应建立的偿债基金为多少?

年资本回收额:在约定年限内等额回收初始投入或清偿所欠债务的金额,其计算公式为:

例2-8某企业现在借得1000万元的贷款,在10年内以利率12%等额偿还,则每年应付的金额为多少?

财务课件(篇5)

09年中级财管免费预习课件讲义

财考网-杨子明

第一章 财务管理总论

[本章重点]

(一)各种财务活动、财务关系

(二)财务管理的目标及各种目标的优缺点

(三)各种利益冲突的协调方法

(四)金融市场的分类

(五)利率的构成 第一节 财务管理概述

知识点一:财务管理的含义和内容

一、财务管理的含义和内容

财务管理,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

(一)财务活动

财务活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资金运动。企业的财务活动主要包括投资、资金营运、筹资和资金分配四个方面。1.投资活动

投资,是指企业根据项目资金需要投出资金的行为。企业投资可分为广义的投资和狭义的投资两种。

广义的投资包括对外投资和内部使用资金。狭义的投资仅指对外投资。2.资金营运活动

企业因日常经营而引起的财务活动称为资金营运活动。如果资金不能满足企业经营需要,还要采取短期借款方式来筹集所需资金属于资金营运活动。3.筹资活动

筹资,是指企业为了满足投资和资金营运的需要,筹集所需资金的行为。4.资金分配活动

广义的分配是指对企业各种收入进行分割和分派的行为;而狭义的分配仅指对企业净利润的分配。

(二)财务关系

财务关系是指处理财务活动过程中体现的经济利益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09年中级财管免费预习课件讲义

财考网-杨子明

例.企业实施了一项狭义的“资金分配”活动,由此而形成的财务关系是()(2008年试题)

A.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财务关系 B.企业与受资者之间的财务关系 C.企业与债务人之间的财务关系 D.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财务关系 答案:A 分析:狭义的分配仅指对企业净利润的分配。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财务关系,主要是企业的投资者向企业投入资金,企业向其投资者支付报酬所形成的经济关系。(教材第3页)知识点二:财务管理的环节

二、财务管理的环节

企业财务管理包括五个环节:(1)规划和预测;(2)财务决策;(核心)(3)财务预算;(4)财务控制;

(5)财务分析、业绩评价与激励。第二节 财务管理的目标

知识点三: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含义和种类

一、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含义和种类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所希望实现的结果。有以下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模式: 09年中级财管免费预习课件讲义

财考网-杨子明

例.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的优点有()。(2008年试题)A.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B.有助于精确估算非上市公司价值 C.反映了对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 D.有利于克服管理上的片面性和短期行为 答案:ACD 分析:教材第7页。知识点四:利益冲突的协调

二、利益冲突的协调

09年中级财管免费预习课件讲义

财考网-杨子明

例.下列各项中,能够用于协调企业所有者与企业债权人矛盾的方法是()。(2008年试题)A.解聘 B.接收 C.激励 D.停止借款 答案:D 分析:为协调所有者与债权人的矛盾,通常可以采用的方式包括:(1)限制性借债;(2)收回借款或停止借款。(教材第10页)第三节 财务管理的环境

财务管理环境又称理财环境,是指对企业财务活动和财务管理产生影响作用的企业内外各种条件的统称。财务管理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和金融环境。知识点五:金融环境 金融环境

1.金融环境,包括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市场和利率四个方面。2.金融工具的特征:期限性、流动性、风险性、收益性 3.金融市场的分类

09年中级财管免费预习课件讲义

财考网-杨子明

4.利率的构成

利率=纯利率+通货膨胀补偿率(或称通货膨胀贴水)+风险收益率 纯利率是指没有风险和通货膨胀情况下的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

通货膨胀补偿率是指由于持续的通货膨胀会不断降低货币实际购买力,为补偿其购买力损失而要求提高的利率;

风险收益率包括违约风险收益率、流动性风险收益率和期限风险收益率。

财务课件(篇6)

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财务管理是财经类专业的共同基础课,其特点主要是政策性、综合性和应用性较强。结合旅游管理专业方向介绍的《财务管理》侧重于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在旅游企业的具体运用,专门探讨旅游企业的理财之道。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学生学习《财务管理》这门课程后,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能结合旅游企业的经营特点,系统掌握旅游企业生财之道、聚财之道、用财之道,促进旅游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教学方法

鉴于《财务管理》应用性学科的特点,本课程教学将采取课堂讲授和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系统教学,使学生通过学习,理解并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通过每次上课的多提问,促使同学们及时消化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并积极开动脑筋。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布置作业及批阅,使学生全面掌握财务管理的各种专门方法。

(三)教学安排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明确企业的财务目标,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观念,掌握旅游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了解旅游企业财务管理外部环境;熟练掌握资金时间价值的含义与计算,学会资金时间价值运用分析;掌握资本的使用成本和资本结构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全面掌握旅游企业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和利润分配管理的内容;掌握预算管理的内容和企业财务分析的方法。

本课程总学时为51,其中讲课44学时,课堂讨论、案例分析5学时,课堂练习2学时。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 概论(5学时)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包括财务管理的定义、旅游企业财务管理的概念,旅游企业财务组织、旅游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旅游企业财务管理的观念,旅游企业财务管理的外部环境。

本章重点:财务管理的定义,旅游企业财务管理的概念,旅游企业财务组织,旅游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旅游企业财务管理的观念,旅游企业财务管理的外部环境。

本章难点:旅游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和企业理财体系的改革

第一节 现代酒店的种类及投资机制

一、现代酒店的种类

二、现代酒店投资机制

三、现代酒店经营过程

第二节 现代企业的财务关系

一、 企业与其所有者之间的财务关系

二、 企业与其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关系

三、 企业与其税务机构之间的财务关系

四、 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的财务关系

五、 企业与客户之间的财务关系

六、 企业内部的财务关系

第三节 旅游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一、 经营目标

二、 财务管理目标

第四节 现代企业理财体系的改革

一、 体系发展

二、 体系目标

三、 会计体系的质量标准与控制

第二章 企业经营资金的筹集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及资金时间价值的经济意义,了解终值与现值的含义及掌握计算方法,掌握年金的概念及年金的终值与现值的计算。使学生掌握不同资金筹集的类型,了解普通股、优先股的概念及种类,了解并掌握内部筹资的概念和程序及内部筹资的优缺点。

本章重点和难点:终值与现值的含义及计算方法,年金的概念及年金的终值与现值的计算方法。

第一节 资金时间价值的经济意义

一、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

二、资金时间价值的经济意义

第二节 终值与现值

一、单利与复利

二、终值与现值的计算

第三节 年金的终值与现值

一、年金的概念

二、年金的.终值与现值的计算

第四节 资金筹集的概述

一、资金筹集的原则

二、资金筹集的种类

三、资金筹集的渠道

第五节 债权人权益与股东权益

一、债权人权益与股东权益的区别

二、债权人权益与股东权益方式的选择

第六节 资金成本与筹资风险

第三章 企业长期资产投资购置的管理 (6学时)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资金投放的管理,掌握企业投资的种类,无形资产投资购置管理的主要内容,固定资产投资特点及投资购置、更新改造的财务评价方法等。

本章重点和难点:固定资产投资特点及投资购置、更新改造的财务评价方法、投资风险的评价。

第一节 企业投资种类

第二节 无形资产的投资购置管理

一、无形资产的投资购置的意义

二、无形资产投资购置的种类方式

三、无形资产投资购置的管理

第三节 固定资产投资购置的管理

一、固定资产投资及其特点

二、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应遵循的原则

第四节 固定资产投资的财务评价方法

第五节 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的决策分析及管理

一、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的意义

二、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的财务决策方法

第六节 投资风险分析

一、风险种类

二、投资风险决策方法

第四章 企业流动资产及其他资产的管理 (6学时)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有关营运资本的概念和特点,学习现金管理的特点、现金的持有动机、现金的成本、现金的日常管理,应收存款与信用管理,学会有关存货的管理。

本章重点:现金的成本、现金的日常管理,应收存款与信用管理,存货的储存期管理和存货的日常管理

本章难点:应收存款与信用管理,存货的储存期管理。

第一节 营运资本概述

一、营运资本的概念

二、营运资本的特点

第二节 现金管理

一、现金管理的特点

二、现金的持有动机

三、现金的成本

四、现金的日常管理

第三节 应收账款与信用管理

一、应收账款管理的意义

二、应收账款的成本分析

三、企业信用政策分析

四、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

第四节 存货管理

一、存货的概念和成本

二、存货的储存期管理

三、存货的日常管理

第五章 企业债权人权益的管理(6学时)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长期负债的特点和种类,长期借款的种类和条件、长期借款的利率,债券筹资和租赁融资的特点及类型。

本章重点:长期负债的特点和种类,长期借款的种类和条件、长期借款的利率,债券筹资和租赁融资的特点及类型。

本章难点:租赁融资的租金计算方法。

第一节 长期负债的特点和种类

一、长期负债的特点

二、长期负债的种类

第二节 长期借款筹资

一、长期借款的种类和条件

二、长期借款的利率

三、长期借款的保护性条款

四、长期借款的优缺点

第三节 债券筹资

一、债券的种类

二、发行债券的资格与条件

三、发行债券的程序

四、可转换债券

五、债券的发行价格

六、债券的优缺点

第四节 租赁融资

一、租赁的概念与特点

二、租赁的主要类型

三、租金的计算方法

第六章 企业成本费用管理与控制(6学时)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企业成本的内容和计算的基本公式,掌握企业成本费用管理的规范,了解企业成本费用日常控制及考核的基本内容。

本章重点:成本费用控制的基本方法。

本章难点:成本费用控制的基本方法及成本费用的预算。

第一节 概述

一、成本费用的分类

二、成本费用管理原则

三、成本费用管理的意义作用

第二节 成本费用控制的基本方法

一、成本费用控制的基本方法

二、保本点分析法及其在企业费用控制中的运用

第四节 成本费用日常控制

一、客房费用的日常控制

二、餐饮成本费用的日常控制

三、商品销售费用的日常控制

第五节 成本费用控制的考核

第七章 收入、税金、利润的管理(7学时)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企业的价格管理,酒店价格特点及定价因素分析、价格制定的方法,熟悉营业收入的概念、特点和分类及日常控制的方法,了解并掌握企业税金政策和税金日常管理的基本内容。

本章重点和难点:价格制定的计算方法,税收筹划手段和利润管理对策。

第一节 营业收入管理

一、 价格管理

二、 营业收入管理

第二节 税金管理

一、 税金政策

二、 税金日常管理

第三节 利润管理

一、 企业利润的形成和净利润的分配

二、 利润管理

三、

第八章 企业财务报告信息的分析 (6学时)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信息特征,熟悉并掌握现代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信息质量的评价标准,掌握现代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信息的分析评价方法,了解企业经营失败的财务预警的意义和模型。

本章重点:财务会计报告信息的分析评价方法。

本章难点:财务预警的模型。

第一节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信息特征

一、财务会计报表信息

二、财务会计报告信息

第二节 财务会计报告信息质量的评价标准

第三节 财务会计报告信息的分析评价方法

一、 资产负债表的分析评价方法

二、 利润表的分析评价方法

三、 现金流量表分析评价方法

四、 成本费用报表信息的分析评价方法

五、 综合财务分析

第四节 企业失败的财务预警

一、 财务预警的意义

二、 财务预警的模型

三、教科书和参考书

(一)教科书

《酒店财务运筹与评价策略》20xx.12,徐金仙、胡小健著,北京:群言出版社

(二)参考书

1.《酒店理财》20xx,严金明、谢东风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现代饭店财务管理》1999.5,马桂顺编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3.《现代旅游企业财务管理》(第二版)20xx.12,龚韵笙编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4.《饭店财务管理》(第2版)20xx.8,宋雪鸣、费志冰编著,旅游教育出版社

5.《现代企业理财学》20xx.6,刘翌、郑向炜、竺素娥编著,浙江大学出版社

6.《旅游饭店财务管理》(修订版)20xx.7,徐虹编著,南开大学出版社

7.《旅游业成本控制》20xx.3,程尽能、王向宁编译,旅游教育出版社

8.《饭店财务管理》20xx.1,马润洪、梁智编著,旅游教育出版社

9.《新编酒店财务管理》20xx.1,黄丽丽、章晓盛编著,广东旅游出版社

财务课件(篇7)

普通股资本成本 4.更多2013年中级会计师课件,视频音频讲义,联系球球:一一五四七九八一五四 留存收益的资本成本率,表现为股东追加投资要求的报酬率,其计算与普通股成本相同,也分为股利增长模型法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法,不同点在于不考虑筹资费用。

(五)平均资本成本的计算

平均资本成本是指多元化融资方式下的综合资本成本,反映着企业资本成本整体水平的高低。计算公式为:

KwKjWjj1n

式中:Kw:平均资本成本;Kj:第j种个别资本成本;Wj:第j种个别资本在全部资本中的比重。

平均资本成本的计算,存在着权数价值的选择。通常,可供选择的价值形式有账面价值、市场价值、目标价值等。以目标价值为基础计算资本权重,能体现决策的相关性。

(六)边际资本成本的计算

更多2013年中级会计师课件,视频音频讲义,联系球球:一一五四七九八一五四 边际资本成本是企业追加筹资的成本。企业的个别资本成本和平均资本成本,是企业过去筹集的单项资本的成本或目前使用全部资本的成本。然而,企业在追加筹资时,不能仅仅考虑目前所使用资本的成本,还要考虑新筹集资金的成本,即边际资本成本。边际资本成本,是企业进行追加筹资的决策依据。

【提示】筹资方案组合时,边际资本成本的权数采用目标价值权数。

【例题9·多选题】下列各项因素中,能够影响公司资本成本水平的有()。(2012年)A.通货膨胀 B.筹资规模 C.经营风险 D.资本市场效率

【答案】ABCD 【解析】影响公司资本成本的因素主要有:总体经济环境(如通货膨胀);资本市场条件(如资本市场效率);企业经营状况和融资状况(即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企业对筹资规模和时限的需求。

【例题10·单选题】下列各项中,通常不会导致企业资本成本增加的是()。(2011年)

A.通货膨胀加剧B.投资风险上升

C.经济持续过热D.证券市场流动性增强

【答案】D 【解析】如果国民经济不景气或者经济过热,通货膨胀持续居高不下,投资者投资风险大,预期报酬率高,筹资的资本成本就高,选项A、B、C均会导致企业资本成本增加;证券

市场流动性增强,证券变现力增强,证券投资的风险降低,投资者要求的报酬率就低,筹资的资本成本就低。所以,选项D正确。

更多2013年中级会计师课件,视频音频讲义,联系球球:一一五四七九八一五四

【例题11·判断题】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财务风险大,投资者要求的预期报酬率就高,企业筹资的资本成本相应就大。()(2010年)

【答案】√

【解析】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影响资本成本的因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财务风险大,则企业总体风险水平高,投资者要求的预期报酬率就高,企业筹资的资本成本相应就大。

【例题12·多选题】在计算下列各项资金的筹资成本时,需要考虑筹资费用的有()。(2009年)A.普通股 B.债券 C.长期借款 D.留存收益

【答案】ABC 【解析】留存收益筹资是没有筹资费用的。

【例题13·单选题】在下列各项中,不能用于平均资本成本计算的是()。(2007年)A.市场价值权数 B.目标价值权数 C.账面价值权数 D.边际价值权数

【答案】D 【解析】计算平均资本成本时需要确定各种资金在总资金中所占的比重,各种资金在总资金中所占比重的确定方法可以选择:账面价值权数、市场价值权数和目标价值权数。

【例题14•单选题】在不考虑筹款限制的前提下,下列筹资方式中个别资本成本最高的通常是()。(2007年)

A.发行普通股 B.留存收益筹资 C.长期借款筹资 D.发行公司债券

【答案】A 【解析】通常,权益资金的成本要大于负债资金的成本,发行普通股和留存收益筹资属于权益筹资,长期借款和发行公司债券属于负债筹资。就权益资金本身来讲,由于发行普通股筹资要考虑筹资费用,所以其资本成本要高于留存收益的资本成本,即发行普通股的资本成本应是最高的。

财务课件(篇8)

第九章作业:

四、计算题。

1.某公司发行公司债券,面值为1000元,票面利率为10%,期限为5年。已知市场利率为8%。要求计算并回答下列问题:

(1)债券为按年付息、到期还本,发行价格为1020元,投资者是否愿意购买?

V(债券价值)=1000*10%*(P/A,8%,5)+1000*(P/S,8%,5)

=1079.87元高于购买价格,所以愿意购买.(2)债券为单利计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发行价格为1010元,投资者是否愿意购买?

V债券价值=(1000*10%*5+1000)*(P/S,8%,5)=1020.9元,高于购买价格,愿意购买.(3)债券为贴现债券,到期归还本金,发行价为700元,投资者是否愿意购买?

V债券价值=1000*(P/S,8%,5)=680.6元 低于发行价,不愿意购买.2.甲公司以1020元的价格购入债券A,债券A是2001年9月1日发行的,5年期债券,其面值为1000元,票面利率为8%。请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该债券每年8月31日付息,计算该债券的本期收益率; [1000*8%)]/1020=(2)如果该债券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甲公司于2005年5月1购入债券于2005年11月1日以1060元的价格卖掉,计算该债券的持有期收益率;

持有期收益率=(1060-1020)*/(1020*6/12)=(3)如果该债券每年8月31日付息,甲公司于2005年11月1日购入该债券并持有至到期,计算该债券的到期收益率; 该债券持有期是10个月.到期收益率=(1000*8%+1000-1020)/(1020*10/12)=(4)如果该债券每年8月31日付息,甲公司于2004年9月1日购入该债券并持有至到期,计算该债券的到期收益率。(货币时间价值来计算)到期收益率=[1000*8%-(1020-1000)/2]/1020 1020=1000*8%(P/A,i,2)+1000*(P/S,i,2)令I=7% V=1018。04 令I=6% V=1036。67(1036.67-1018.04)/(6%-7%)=(1020-1018。04)/(I-7%)3.ABC企业计划进行长期股票投资,企业管理层从股票市场上选择了两种股票:甲公司股票和乙公司股票,ABC企业只准备投资一家公司股票。已知甲公司股票现行市价为每股6元,上年每股股利为0.2元,预计以后每年以5%的增长率增长。乙公司股票现行市价为每股8元,每年发放的固定股利为每股0.6元。ABC企业所要求的投资必要报酬率为8%。要求:

(1)利用股票估价模型,分别计算甲、乙公司股票价值并为该企业作出股票投资决策。固定增长率

V价值=D1/(必要报酬率-固定增长率)甲公司V价值=0。2*(1+5%)/(8%-5%)=7元 甲公司股价=6元。固定股利

V价值=固定股利/必要报酬率 乙公司V价值=0。6/8%=7。5元 乙公司股价=8元 乙公司高估,不会买。

(2)计算如果该公司按照当前的市价购入(1)中选择的股票的持有期收益率。

P=D1/(必要报酬率-固定增长率)6=0。2*(1+5%)/(必要报酬率-5%)

4.某公司年初发行债券,面值为1000元,10年期,票面利率为8%,每年年末付息一次,到期还本。若预计发行时市场利率为9%,债券发行费用为发行额的0.5%,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率为30%,则该债券的资金成本为多少?=6.01%

发行价格=发行债券价值=1000*8%*(P/A,9%,10)+1000*(P/S,9%,10)=935。82元

债券资金成本=1000*8%*(1-30%)/[935。82*(1-0。5%)] 第十章作业:

四、计算题。1.某公司2004的税后利润为1000万元,该年分配股利500万元,2006年拟投资1000万元引进一条生产线以扩大生产能力,该公司目标资本结构为自有资金占80%,借入资金占20%。该公司2005的税后利润为1200万元。要求:

(1)如果该公司执行的是固定股利政策,并保持资金结构不变,则2006该公司为引进生产线需要从外部筹集多少自有资金? 2005留存利润=1200-500=700万元

2006年自有资金筹资数额=1000*80%=800万元

从外部筹集自有资金(发行股票,投资者投入)=800-700=100万元 从外部借入资金(负债)=1000*20%=200万元

(2)如果该公司执行的是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并保持资金结构不变,则2006该公司为引进生产线需要从外部筹集多少自有资金? 固定股利支付率=500/1000=50% 05留存收益=1200*(1-50%)=600万元 外部筹集自有资金=800-600=200万元

(3)如果该公司执行的是剩余股利政策,则2005公司可以发放多少现金股利? 现金股利=1200-800=400万元

2.正保公司年终进行利润分配前的股东权益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股本(面值3元已发行100万股)

300/300

资本公积

300

未分配利润

600

股东权益合计

1200

回答下列互不关联的两个问题:

(1)如果公司宣布发放10%的股票股利,若当时该股票市价为5元,股票股利的金额按照当时的市价计算,并按发放股票股利后的股数发放现金股利每股0.1元。则计算发放股利后的股东权益各项目的数额;

(1)增加的普通股股数=100*10%=10万股 增加股本金额=10*3=30万元

(2)资本公积增加数=10*5-30=20万元 股本=300+30=330万元

资本公积=300+20=320万能胶元 发放现金股利=110*0。1=11万元 未分配利润减少=10*5+11=61万元 耒分配利润=600-61=539 股东权益数合计数 1200-11(2)如果按照1股换3股的比例进行股票分割,计算进行股票分割后股东权益各项目的数额。

股本股数=100*3=300股

股本金额=(300/300 面值)*300=300万元

资本公积=300万元 每股资本公积=300/300=1元/股 未分配利润=600万元 每股未分配利润=600/300=2元/股

股东权益合计数=1200万元 每股净资产=1200/300=4元/股

财务课件(篇9)

2012-06-15

公司财务管理

• 营运资本的日 常管理 • 资金链分析 • 全面预算管理

营运资本的日常管理

• 货币资金管理

• 应收账款与信用管理•

• 存货管理 流动负债管理

第7章 营运资本管理

企业日常到底做什么? •投资?•

• 融资? 运营?

营运资本

• 营运资本又称循环资本,是指一个企业维持 日常经营所需的资金。

• 营运资本总额=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负债总额 • 营运资本=(现金+其他流动资产)-流动负 债

•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 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负债+ 股东权益

• 营运资本+非流动资产=长期负债+股东权益 • 现金=长期负债+股东权益+流动负债-除现金 外的流动资产-固定资产

2012-06-15

• 营运资本的周转,指企业的营运资本从 现金投入生产经营开始,到最终转化为 现金的过程。与现金的周转密切相关。• 存货周转期 • 应收账款周转期 • 应付账款周转期

• 事件 • 决策

• 购买原材料• 订购多少存货

• 是否借款或者削减现金余 • 支付现金 额

•• 选择何种生产技术

• 生产产品

销售产品 • 是否应该向某特定顾客提回收现金 供信用

• 如何收款

• 随着流动资产投资规模的上下,而使得成本

出现涨落之间的决策权衡。• 随流动资产规模的增加而上升的成本称为持 有成本,公司对流动资产的投资越大,持有成 本也就越高

• 持有成本包括:保持其经济价值的成本和机

会成本• 随着流动资产规模的上升而下降的成本,称 为短缺成本

• 短缺成本分为: • 交易或订购成本

• 与安全储备不足相关的成本

• 增加现金的活动

• 减少现金的活动 • 增加长期负债• 减少长期负债 • 增加股东权益 • 减少股东权益 • 增加流动负债

• 增加流动负债

• 减少除现金之外的流动

• 增加除现金之外的流动资产

资产• 减少固定资产 • 增加固定资产

• 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现金周期=营业周期-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购进存货

存货期

出售库存

收款期

付款期

现金周期

支付货款

现金收讫

营业周期

货币单位

持有流动资产最低点的总成本

持有成本

短缺成本

CA*

流动资产水平(CA)

2012-06-15

货币单位

最低点

持有流动资产的总成本

持有成本

短缺成本

CA*

流动资产水平(CA)

• 在德隆所谓的资本运营过程中,上海友联通 过金新信托、德恒证券等六家股权托管公司,以向客户承诺按期还本并支付高于银行同期利率的固定收益率的方法,吸收公众存款 32658笔或与693个单位和1073名个人签订合 同,变相吸收公众存款437.437亿余元,其中 未兑付资金余额为167.052亿余元人民币。

0.45 0.4 0.3

50.3 0.25

0.2 0.15

0.1 0.05

0

时间 1997 19981999

2000

200

12002新疆屯河净利润率

沈阳合金净利润率

湘火炬净利润率

货币单位

持有成本

最低点

持有流动资产 的总成本

短缺成本

CA*

流动资产水平(CA)

• 在德隆危机爆发时,德隆系相关公司已达到 177家,资产逾1200亿,涉足包括矿业、旅游、零售、汽车、农业、食品在内的数十个行业。

通过下属子公司直接投资参股、借别人的名义间接出资、由下属券商坐庄等方式,德隆 至少控制了10多家上市公司及17家金融机构。

新疆屯河相关经营指标800000000

1.5 600000000 百分比

单位:元

14000000000.5 200000000 0

0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

3时间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净利润率

存货

应收账款

2012-06-15

财务指标 短期 长期借净资产借款依货币资借款 款(亿(亿元)(亿

销售收元)

存度 金(亿元)(%)元)

入(亿

净利润经营还(亿元)债期 元)

(年)新 0.6714.511.65疆

2001 19.99

427.67

0.51 13.6 屯河 2002 32.6 4.18 16.3 226 8.31 19.44 1.13 10.3 200316.24.8511.424.71

184

21.74 1.19 18.3 湘

2001 12.560.26611.816.67火

22.1

0.65 10.3 炬2002 19.57 1.42 17.44 120 8.73 39.27

1.21 9.9 200331.77 2.77 31.3 110 11.13 103.14 2.22 7.4 合2001 6.822.29金 0.17 4.23 16

57.5

0.22 16.4 投资 2002 8.18 0.12 4.456 186 3.29 9.48 0.39 12.8 2003 7.8 0.3 5.44 149 3.62

11.3

0.71

8.1

货币资金的日常管理

• 在保证公司生产经营所需现金的同时,尽可 能压缩过多的闲置资金,提高资金的获利能 力,以增加企业的收益。• 货币资金管理的内容:1.编制现金预算,合理估计现金需求; 2.加强现金流量控制,提高现金管理效率;

3.确定目标现金余额;4.现金余额差异的处理。

交易费用 •委托买卖佣金•

• 委托手续费 • 证券过户费 • 实物交割手续费 • 决策相关成本

与现金流量呈反向变化

财务指标

新疆屯河

湘火炬

合金投资

营运资本

-13.1

4.08 2.47

营运资本需求 9.5

7.98 6.26 现金支付能力-22.6

-3.9

-3.79

财务指标

德隆集团 屯河集团

天山集团

营运资本

-2.46

-6.57 1.12

营运资本需求 34.92

13.46 5.05 现金支付能力-37.38

-20.03

-3.93

1、持有成本

• 指企业因保留一定现金余额而增加的管理费 用及丧失的再投资收益。

•(1)管理费用• 固定成本,决策无关成本 •(2)再投资收益

• 机会成本,变动成本,决策相关成本

• 现金持有量不足而又无法及时通过有价 证券变现加以补充而给企业造成的损失 • 直接损失 • 间接损失

• 与现金持有量呈反方向变化

2012-06-15

• 成本分析模式

• 运用成本分析模式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时,只考 虑因持有一定量的现金而产生的机会成本及短缺成 本,而不予考虑管理费用和转换成本。

现金管理的各 种成本

现金管理 总成本

持现机 会成本

C* 管理成本

短缺成本 0

M*

现金余额

• 现金管理相关总成本=持有机会成本+固定性转

换成本即:TC=(Q/2)×K+(T/Q)×F

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与证券变现的交易成本相等 时,现金管理的相关总成本最低,此时的现金持

有量为最佳现金持有量,即:

K2TFK• • 2TF

Q=将上式代入总成本计算公式得: 最佳现金管理总成本(TC)= 最佳转换次数=T/Q 最佳转换间隔期=360÷最佳转换次数

• 银行存款和账户的管理与内部控制

•(1)账户管理: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专用存款账户和临时存款账户•(2)遵守银行结算规定

•(3)进行账户核对: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核查未达账项

• 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合理保持货币资金规模 •• 通过预算管理确保资金平衡 确定最低资金需要量

• 利用存货模式计算现金 最佳持有量时,对短缺成 现金余额Q

本不予考虑,只对机会成

本和固定性转换成本予以 考虑。机会成本和固定性 转换成本随着现金持有量 的变动而呈现出相反的变 Q/

2动趋向,因而能够使现金 管理的机会成本与固定性 转换成本之和保持最低的 t t 时间现金持有量,即为最佳现

t2 3

金持有量。

现金的收支管理和内部控制

• •(1)遵守现金的使用范围 •(2)控制库存现金的余额(3)禁止坐支现金

•(4)强化现金的账务管理

(5)不相容的职责必须分离(6)加强票据、签章的管理

•内部控制和信息处理方法是会计系统中最基 本的要素。内部控制是防止资产误用、确保 信息正确、确保法律法规得到遵循的政策和 程序。

•内部控制能够通过防止盗窃、舞弊、滥用和 误放来保证资产的安全。对内部控制最严重 的破坏是员工舞弊

2012-06-15

控制程序

• 职责胜任、职位轮换和强制休假 • 相关业务职责分离 • 经营、资产保管和会计相分离 • 核对和安全措施

•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职责权限,确保不 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

•岗位轮换;•建立严格的授权审批制度;

•集体决策和审批,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加强银行预留印鉴的管理; •加强对票据的管理;•建立对货币资金业务的监督检查制度等。

应收账款和信用管理

• 前期:了解客户,预防风险

• 中期:监督客户,降低风险 • 后期:迅速补救,减少损失

监控 与员工有关的警告信号

• 生活状况发生突然的变化 会计系统的警告信号

• 终止与供应商的社会关系

• 业务凭证编号缺失或中断• 顾客退货异常增加

• 拒绝休假

• 现金收款日记账与银行对 • 经常从其它员工处借钱• 过度饮酒或吸毒

账单发生差异

• 延缓付款突然增多

• 已经记录的业务出现存货

积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小会计何以玩转2亿元?

据检察机关查实,在过去的八年间,犯罪嫌疑人卞 中在担任基金委财务局经费管理处会计期间,利用 掌管国家基础科学研究的专项资金下拨权,采用谎 称支票作废、偷盖印鉴、削减拨款金额、伪造银行 进账单和信汇凭证、编造银行对账单等手段挪用公 款人民币2亿多元,贪污1200多万元。

应收款回收的关键因素

时间是欠债者的保护伞

98.2%

100.0%

93.8%

85.2%

未 收回帐款 的风险 取决于 帐龄的 长短。随着帐 龄的增 加,收 回应收 款 的机 会每日 渐减.80.0%

73.6%

回收

57.8%

百 分 60.0%

40.0%

42.8%

26.6%

20.0%

13.6%

0.0%

到期 的

3912

4时间(月)

6资源提供: 美国商业法律联盟

2012-06-15

• 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是指因资金投放在应收 账款上而丧失的其他收入。

这一成本的大小通常与企业维持赊销业务所 需要的资金数量(即应收账款投资额)、资

金成本率有关。• • 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计算公式:

×资金成本率

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资金=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变动 成本率• 应收账款政策又称信用政策,是企业财务政

策的重要内容。应收账款投资效果的好坏,依赖于企业的信用政策。信用政策制定得是 否合理,关系到应收账款管理的效果。

• 信用政策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 政策

前期管理:

1、建立风险管理制度体系

① 建立客户档案 ② 建立赊销申请制度 ③ 建立出货审批制度 ④ 建立联络催款制度 ⑤ 建立定期对帐制度

381、计算应收帐款平均余额

应收帐款平均余额

年赊销额

平均收帐天数 

360



2、计算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

平均每日赊销额平均收帐天数

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 应收帐款平均余额

变动成本 销售收入

应收帐款平均余额 变动成本率

应收帐款机会成本 年赊销额

平均收帐天数

360

资金成本率 变动成本率

1、信用标准(赊销条 •

2、信用标准确定程 件)

•(1)企业信用调查 • 是指顾客为获得企业的 •(2)设定信用等级的 交易信用而所应具备的 评价标准

条件。

•(3• 如果顾客达不到企业规)计算评价标准指 标值定的信用标准,便不能 •(4)根据不同的系数享受企业的信用或只能

确定信用标准值享受较低的信用。•(5)进行风险排队,• 通常以预期的坏账损失

确定企业信用等级

率作为判别标准。7

2012-06-15

• 回笼期限与激励政策

• 信用条件是指企业要求顾客支付赊销款 项的条件。• 信用期限 • 折扣期限 • 现金折扣

• 例:某企业预测的赊销收入净额为1200 万元,其信用条件是:n/30,变动成本率为 60%,资本成本率(有价证券利息率)为10 %。假设企业的固定成本总额不变,有三个 备选方案可供选择,A:维持n/30的信用条件; B:n/60;C:n/90。各个备选方案的赊销水平、坏账比率和收账费用等有关数据见下表。

各备选方案信用条件分析:

A(n/30)B(n/60)C(n/90)

年赊销额 120013201500变动成本 720

2900

信用成本前收益 480 528

600 信用成本60×10%=6 132×60% 225×10%

=13.2 =22.5应收账款机会成本 坏账损失2439.675 收账费用121546

小计 42 67.8信用成本后收益 438 460.2

143.5456.5

• 信用成本前收益=赊销收入-非信用成本 =赊销收入-(变动成本+现金折扣成本)• 信用成本后收益=信用成本前收益-信用成

本=信用成本前收益-(机会成本+坏账损失+收 账费用)

结论:以各方案信用成本后收益的高低作为 决策标准

A(n/30)

B(n/60)C(n/90)年赊销额

1200 1320 1500 应收账款周转

4 率应收账款平均

100余额

220

375

维持赊销业务

所需的资金100×60%=60 220×60%= 375×60%=坏账损失

132225 2439.675

坏账损失/年赊 2% 3% 5% 销额 收账费用12

• 一般而言,企业加强收账管理,及早收回货

款,可以减少坏账损失,减少应收账款上的资金占用,但会增加收账费用。因此,制定 收账政策就是要在增加收账费用与减少坏账 损失、减少应收账款机会成本之间进行权衡,若前者小于后者,则说明制定的收账政策是可取的。

2012-06-15

•(1)收账费用刚开始发生时,应收账款和 坏账损失有小部分降低;

•(2)收账费用继续增加,应收账款和坏账 损失明显减少;

•(3)收账费用达到一定限度之后,应收账 款和坏账损失的减少就不再明显,达到所谓

的收账饱和点;坏 账 损 失

收账费用

P

• 应收账款发生后,企业应采取各种措施,尽量争取按期收回款项,否则因拖欠时间过 长而增加成本,甚至发生坏账。• 这些措施包括:

•(1)监督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

•(2)对过期账款,确定合理的催收策略

存货管理

––

建立采购业务的预算管理–

请购的控制和审批管理–

细化结算管理

– 重视存货的存储管理

– 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合理确定存货规模 信息化管理是提升存货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径

• 信用政策确定后,企业就应做好应 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和控制工作。日 常工作做好了,才能保证信用政策 发挥应有的作用。

• 应收账款的日常工作包括: •

1、收账的日常管理

2、应收账款收现保证率分析

• 应收账款保证率是为适应企业现金收支匹 配关系的需要,所确定出的有效收现的账款 应占全部应收账款的百分比,是两者应当保 持的最低比例。

(当期必要现金支付总 额 当期其他稳定可靠的现 金流入总额)应收帐款收现保证率 

当期应收帐款总计金额

存货管理的经验法则:ABC分类管理方法

100%

80% 存货的累积价值比例

60%

40%

A

B

C

20%

0%

0%

15%

45%

100%

存货的累积数量比例

2012-06-15

• 存货ABC分类管理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企业的存货划分为ABC三类,分别实行分品种重点管理、分类别一般控制和按总额灵活掌握的存货管理方法。

1、存货ABC分类的标准(1)金额标准;

•(2)品种数量标准。

• 其中金额标准是最基本的,品种数量标准仅作为参考。

A类存货的特点是单位价值较高,但品种数量较少。

C类存货 的特点是单位价值较低,但品种数量较大。三类存货的金额比重大致为A:B:C=0.7:0.2:0.1,而品种数量比重大致为A:B:C=0.1:0.2:0.7。存货的存储成本=平均 库存量 单位存储成本

Q TC= C

2存货的订货成本=订货 次数 每次订货费用

A

TB=B

Q

存货的总成本=存货的 存储成本+存货的订货 成本

QA

TC TC+TB= C B

2Q

QA

CTC BTC+TB=

2Q 使存货总成本最低的的 Q *被称为经济订货量,TC

实际上是使: 0能够成立的Q :

QTC C A

B0 Q 2 Q 2

Q2AB* 

2(1)C

存货的各

种成本

存货总成本

持有存 货的机

会成本

C*

存货管理成本

存货短缺成本 0

S*

存货量

库存量

每次订货量

Q

Q

平均库存量

时间

订货间隔周期

Q* 2 2 AB

C

• 每月的需求量越大,每次订货量越多 • 每次的订货费用越大,每次订货量越多 • 单位存货的存储成本越高,每次订货量越低

2012-06-15

2*

A

A2A 2C N 

A *

Q 2 2 AB

C2 AB2 AB

C

2 AC2B N* 2 AC

(2)2B • 实行数量折扣的经济进货批量模式,存货相 关总成本包括:

• 存货相关总成本=进货成本+相关进货费用+

相关存储成本•(1)存货进价;(2)相关进货费用;(3)相关储存成本。

• 再订货点

• 再订货点,即发出订货指令时尚存的原材料

数量,其计算公式为:未设置保险储备下的再订货点=每天消耗的原 材料数量×原材料的在途时间

TC TC+ TB=

QA

C

B2Q 2

AB

C 2

CB

A

A 2

2

AB1

B C

C2

 2AB

C

C42 AB 2 2

ABC ABC 2

 2 ABC 

ABC 222

2

ABC 2 ABC TC(Q*)2 ABC (3)

• 允许缺货的情况下,企业对经济进货批量的确定,不仅要考虑进货费用与储存成本,而且还必须对可能的缺货成本加以考虑,能够 使三项成本总和最低的进货批量便是经济进 货批量。

Q

* 2 AB

C C R 

R

QC S C R 

库存量

安全库存量(R)交货期(L)存货日均消耗量(d)RL d

每次订货量

Q

Q L:交货期

平均库存量

R:安全库存量

0

时间 发出订单

收到存货

订货间隔周期

2012-06-15

库存量

最大库存量

• 每日送货量为p,• 那么送货期等于:Q/P • 每日耗用量为d,平均库存量送货期

送货期0

时间订货间隔周期

1QA

TC TC TO=(Q+d)C F

2pQ

1pdA

()Q C F

2pQ TC 1 p dA

()CF0 Q2pQ 2

Q* 2 2 AFp

C

pd (1a)

QTC TC TO+=AC

F

2Q2 AF

C 2

CF

A 22 AF p

C

2 2 AF pd2

C

C2 1F AC 2

2pd42 AF p 2

AFCAFC2pd22 p 2

2222AFC 

pd222AFC p 2 AFC pd p TC(Q *)2 2 AFC

pd

(3)p

• • 那么送货期耗用量为: Q/P×d •

如果,存货一边边用一边送,• 那么,最高库存量为:Q- Q/P×

d • 因此,平均库存量为: ½(Q- Q/P×d)

N*  A

A 2



A2

Q*

AF

C

ppd

AF

p

C pd

 A 2

C2 AF

pd p

2 AC

pd2F

p

N*

2

AC2O

pd

(2 a)p

Q* 2 2 AFp 2pd25 360030

C

367

230 10

TC(Q *)2 2 AFC

pd 230 10

2 25 3600 2490 p10

2012-06-15

d=L d>L dR• 假设与保险储备有关的总成本为TC• 再订货点=交货期的需求+保险储备•平均存货水平=经济订货批量/2+保险储备 • 储存成本=平均存货水平×单位储存保管费率• 订货成本=单位订货成本×订货次数 • TC=缺货成本+储存成本+订货成本• 美国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的最新报告显示,苹果的库存每5天周转一次,供应链整体表现位居全球之首。• 这一数据表明,虽然苹果在全球各地销售数亿台硬件设备,但不会积压库存。在全部上榜的25家企业中,只有麦当劳(微博)的库存周转天数少于苹果。戴尔(微博)和三星(微博)在消费电子行业位列第二和第三,但库存周转天数都远高于苹果,分别为10天和21天。• 根据Gartner的统计,苹果2011年库存周转次数为74.1次,麦当劳高达142.4次,戴尔为35.6次,三星为17.1次。• Gartner在报告中强调:―尽管各个行业有所差异,但典型的制造企业每年的库存周转次数约为6至8次。高销量/低利润的企业(例如百货公司)每年可能达到12次或更多。‖由此足以看出苹果的供应链效率之高• R=原材料的在途时间×原材料使用率+保险 储备量=R ×DT+SS建立保险储备,固然可以使企业避免缺货 或供应中断造成的损失,但存货平均储备量 增加却会使储备成本增加。因此,需要确定 最低的保险储备量,以节约成本。• Just-In-Time生产(精益生产,JIT)• 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生产(转包贴牌生产,OEM)• 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ing(制造资 源计划,MRP和MRPII)•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企业资源计 划,ERP)• 大规模定制、组织变革、业务流程再造……• 美国戴尔电脑公司经过20年的努力从1000美元起家发展为年营业额达410多亿美元的全球性大企业。这个商业奇迹的创造者——现年 39岁的戴尔电脑公司创始人迈克尔·戴尔在谈 到戴尔成功的秘诀时说:―我们取胜主要是 因为我们拥有一个更好的商业模式。‖而这 个模式就是著名的―戴尔模式‖,或曰―直 销‖模式。正是依靠这种模式,辅以高效率 的生产流程和科学化成本控制管理,戴尔公 司过去20年在个人电脑市场取得了成功。2012-06-15戴尔公司的成功之道• 戴尔制造模式的核心表现• 即时生产(JIT)。戴尔工厂在接到订单后的4 个小时,产品就能装车发货• 原材料的即时供应,零库存(ZeroInventory)• 把研发的重点聚焦在工艺上• 制造业务贴近市场,以保证即时供货戴尔公司的成功之道资金链分析• 资金链条构成• 代表性企业资金链条 • 最低货币资金需要量戴尔公司的成功之道• 戴尔销售模式的核心表现 • 按单生产•• 直接与顾客建立联系 • 产品技术标准化 服务外包流动负债管理– 银行信用 –商业信用–– 税务性债务 – 工资福利性债务–预提的费用非经营性拆入资金资金链的分析• 经营环节的资金周转一、销售环节的资金周转• 应收账款+未承兑应收票据-预收账款二、采购环节的资金周转• 预付帐款-应付账款-为承兑的应付票据三、生产环节的资金周转• 存货余额– 公司、客户和供应商之间的资金占用关系。2012-06-15• 经营环节的资金周转其它经营环节的资金周转•• • 对税务部门的资金占用:应交税金和其他应交款; • 对员工的资金占用:应付工资和应付福利费;对股东的资金占用:应付利润或应付股利; 被投资方占用的公司资金:应收股利和应收利息。公司和银行之间的资金占用关系– 存放银行的资金银行存款• 银行已承兑的应收票据•其他货币资金– 从银行获取的资金• 短期借款•银行已承兑的应付票据2010年全国企业资金运营情况非经营环节的资金周转– 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 – 管理规范与否?资金周转环节具体情况分析结果(括号中为相关金额)(1)被客户占用的资金:应收账款(413371000)和未 净占用为1983776000,说明销售环节1.销售环节的资 经银行承兑的应收票据 1914220000的资金周转形势较为不利,被客户占金周转(2)占用客户的资金:预收账款(343815000)用的较多。(1)被供应商占用的资金:预付账款(289709000)净占用为-1807833000,说明采购环2.采购环节的资(2)占用供应商的资金:应付账款和未经银行承兑的应 节的资金周转形势较为有利 金周转付票据(2097542000)3.存货环节的资 存货(3535870000),主要是库存商品(1885370072)净占用为3535870000,说明企业2011金周转资金周转压力较大4.其他经营环节(1)对税务部门的资金占用:应交税金(75056464)和 净占用为-113670028,税款的支付压的资金周转其他应交款(0)力较大(2)对员工的资金占用:应付职工薪酬(42939600)(3)对股东的资金占用:应付利润或应付股利(843994)(4)被投资方占用的公司资金:应收股利和应收利息(5170030)经营环节资金余缺上述环节的合计资金缺口为:3598142975.非经营环节的(1)非经营活动中被占用的资金:其他应收款净占用为-691909100说明存在着大额资金占用问题(75243900)资金拆入补充经营环节的资金缺口(2)非经营活动中占用的资金:其他应付款(767153000)资金余缺上述环节的合计资金缺口为:2906233872净占用银行资金517402000,可动用6.公司和银行之(1)被银行占用的公司资金:银行存款(1142710000)、间的资金占用关系 已经银行承兑的应收票据(1914220000)和其他货币资 资金3056930000,超过资金缺口金(2)公司占用的银行资金:短期借款(含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10000000)和已经银行承兑的应付票据(507402000)资金链状况的总体 经营环节资金缺口大,但是资金拆入和银行资金可以弥11年的企业整体战略,让企业在生产评价补自身的资金余缺与销售环节被占用的资金增加,但因2012-06-15– 最低资金需要量: –可用资金:• 即将支付的应付利息、应交税金以及其他应 • 现金和银行存款可以在同期内收到的交款、应付工资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到期的应付账款、应 和现金销货收入、付票据•预收款项• 正常运转所必须发生可以新借入的银行资的营业费用、管理费金用、租金、水电费等动力支出和各种备用 金资金链不断裂的条件当期可用资金 > 当期最低资金需要量长期销售预算销售预算 营业费用预算 管理费用预算存货预算 生产预算 直接材料预算 直接人工预算 制造费用预算资本支出预算 现金预算生产成本预算预计现金流量表 预计资产负债表预计利润表销售预算 长期销售预算期末存货预算 生产预算 营业费用管理费用直接材料预算直接人工预算 制造费用预算预算产品成本预算现金预算 资本支出预算预计利润表 预计资产负债表预计现金流量表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体系• 制造业的全面预算实施过程• 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制造业中全面预算实施过程1.预算起点:销售预算2.生产预算è 直接材料预算è 直接人工预算 3.è 制造费用预算产品成本预算(生产预算汇总)4.销售(营业)费用预算5.6.管理费用预算各项预算的汇总:现金预算7.总预算:预计利润表、预计资产负债表、预计现金流量表预计销售量来源 于市场营销部门的市场预测销售预算单位:元季度一二 三 四全年预计销售量(件)100 150 200 180 630 预计单位售价200 200 200 200 800 销售收入20000 300004000036000126000• 以销定产原则的体现;市场预测的准确性非常关键。2012-06-15假定当季赊销比 率为40%,并与下季度可以回收。预计现金收入上年应收账款 6200 6200第一季度(销货20000)12000 8000 20000 第二季度(销货30000)18000 12000 30000第三季度(销货40000)24000 16000 40000第四季度(销货36000)21600 21600现金收入合计 18200 26000 36000 37600 117800• 适当的信用政策是保障。直接材料预算 单位:千克、元季度 一二 三 四 全年预计生产量(件)105155 1982640单位产品材料用量10 10 1010生产需用量1050 1550 1980 18206400加:预计期末存量 310 396 36400400合计1360 1946 2344 22206800 减:预计期初存量300 310 396364300 预计材料采购量 10601636 19481856 6500 单价555 5 预计采购现金支出 5300 8180 9740928032500直接人工预算季度 一 二三 四 全年预计产量(件)105 155 198 182 640 单位产品工时(小时)10 10 10 10 10 人工总工时(小时)1050 1550 1980 1820 6400 每小时人工成本(元)2 2 2 2 2 人工付现总成本(元)2100 31003960364012800• 如何控制人工费更为关键!来源于销售预算生产预算单位:件季度一二 三 四全年预计销售量200 180 630 加:预计期末存货 15 20 18 20 73 合计170 218 200 703 减:预计期初存货 15 20 18 63 预计生产量155198182640• 制造业始终以生产为业务中心假定每季度可以 赊销50%,下季度结算清偿。预计直接材料采购所需的现金支出上年应付账款23502350第一季度(采购5300)2650 26505300 第二季度(采购8180)40904090 8180 第三季度(采购9740)487048709740 第四季度(采购9280)4640 4640 合 计5000 67408960951030210• 如何充分利用商业信用是关键。制造费用预算单位:元季度一二三 四全年变动制造费用:间接人工198 间接材料155155 198 182 修理费396 182 640 水电费210 105 310 198 364 640小计 525155 775990182 12809106403200固定制造费用:修理费折1000 1140 9009003940 旧10001000 1000管理人员工资20010002004000保险费200财产税100200 800小计2375 2525 100190 460 合计2900 3300 2310 100400减:折旧1000 1000 3300 2390 9600现金支出的费用190023001000 3300 12800230010002300400088002012-06-15产品成本预算单位成本预算每千克生产成本 期末存货销售成本或 投入量成本(640件)(20件)(630件)每小时(kg/h)(元)直接材料10 50 32000 100031500 直接人工 210 201280040012600变动制造费用 0.532001003150 固定制造费用1596003009450 合 计 1.59057600180056700• 如何控制成本对制造业显得尤其重要现 金季度一预 算 三四期初现金余额二 8000 820060601820026000 36000 6290 可供使用的现金 加:销货现金收入26200 34200420603760043890减各项付现支出直接材料5000 6740 8960直接人工2100 3100制造费用1900 2300 3960 95102300 营业及管理费用 5000 5000 2300 36405000 所得税400040005000 4000购买设备 100004000支付股利8000 8000支出合计180002422032450现金余缺 8200 39140-49401784011440加:向银行借款11000减:归还银行借款11000借款利息(年息10%)550 本息支付合计11550期末现金余额82006060629011440• 公司经营战略的合理性、对分析判断市场形势的准确程度、全体员工的预算观念、公司管理规范化的实施程度,以及参与预算人员对业务流程的熟悉程度都影响着全面预算管理的效果。• 建立预算委员会或预算工作组:– 预算委员会或工作组的职责是审查、协调公司预算、决策及目标要求,并将审定的预算报董事会(或总经理办公会)批准实施;审查上决算,分析上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差异及其原因,提出奖惩意见报董事会(或总经理办公会)批准后执行。– 其中,一项经常性的职责就是具体负责组织各项预算的讨论、修改、报批、下达,以及通报分析预算的执行情况。• 借助信息化手段进行(大中型公司的ERP系统、Excel)营业及管理费用预算营业费用:营销人员工资2000广告费5500 包装费、运输费3000 保管费2700管理费用:薪金4000福利费 800 保险费 600 办公费1400 合计:20000 每季度现金支付5000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 有助于公司营销、生产、人力资源和财务等管理部门的人员树立全局观念,懂得彼此的 配合和协调;– 强化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 全面预算管理是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方法之一,其最大的功能是实现对企业战略的有效执行,树立―运营财务‖的新理念,把资源投向价值链中最能增值的环节。

财务课件(篇10)

财务管理学教学课件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财务管理的概念;掌握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掌握财务管理的目标;熟悉财务管理的环节;了解财务管理的环境。

第一节 财务管理的内容

一、 财务管理的概念

财务:与钱有关的事务,与资金的增减变动有关的事务。管理: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来加以控制。

财务管理是基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它是利用价值形式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进行的管理,使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与各方面财务关系的一项综合性管理活动。

二、财务活动

(一)筹资活动 1.确定筹资规模 2.确定筹资结构 目的:降低筹资成本

(二)投资活动 1.分析现金流入、流出 2.风险与收益

目的:降低投资风险,评价投资效益 (三)营运活动(经营活动)

主要考虑生产过程中的资金需要与运作 目的:减少资金占用,加快资金的周转速度 (四)分配活动 重点为股利分配政策

三、财务关系

掌握不同财务关系的具体体现:

①企业与政府之间:强制无偿的分配关系; ②企业与投资者之间:控制、参与分配、承担责任; ③企业与债权人之间:债务与债权关系; ④企业与受资人之间:投资与受资关系;

⑤企业与债务人之间:债权与债务关系;

⑥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分工协作而形成的内部资金结算关系; ⑦企业与职工之间:劳动成果上的分配关系

第二节 财务管理的目标

一、财务管理的目标

(一)利润最大化 1.优点

可直接反映企业创造剩余产品的多少,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和对社会贡献的大小。

2.主要缺陷

例:某企业今年的利润目标是实现销售收入1000万元(销售成本率80%,净利200万元),但1000万元为

赊销收入,假定一年后收到。

①未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②未考虑风险因素;

③未反映利润与投入资本的关系; ④导致企业的短期行为

(二)资本利润率最大化/每股利润最大化

资本利润率=利润/投入资本

每股利润=(EBIT(息税前利润)-I)(1 - T)/普通股总数

(三)企业价值最大化

1.市场价值(未来的、预期的、潜在的获利能力)

2.评价企业价值的方法:(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入/终值折算为现值) (1)优点

①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

②考虑了风险因素;折现率=投资者的预期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率,风险程度越高,风险报酬

率越高,投资者的预期报酬率越高,现值越小,估计的现金流入越保守。

③克服短期行为;

④能够反映利润与投入资本的关系。以上市公司为例,其市价总值代表其市场价值=每股市价(取决于每

股收益)×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

⑤反映了对企业资本保值增值的需要; ⑥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2)缺点

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市值的大幅提高可能是由于负债比例的大幅提高所致; ②计算中可能出现较大误差;

③对上市公司而言,股价波动原因复杂; ④对非上市公司而言,其价值评估认定困难; ⑤法人股股东,对股价最大化目标未必认同。

GZ85.com延伸阅读

之友课件(汇集10篇)


下面本站工作总结之家编辑为您推荐的是“之友课件”,希望您能从中受益。在教学中,老师会将课本中的重点内容整理到教案和课件中,而没有涉及的内容需要尽快补充完善。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创造力和智慧还需体现在教案和课件中。

之友课件【篇1】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感受朋友给彼此带来的快乐和帮助,认识到友谊的重要性,学会珍视朋友之间的友谊。

【能力目标】

能够在真诚、关爱和理解的基础之上,学会与朋友之间建立健康的友谊。

【知识目标】

能区别哪些行为和做法是有益于朋友之间的友谊的,哪些行为和做法会损害朋友之间的友谊,并懂得朋友之间要建立健康的友谊。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到友谊的重要性,并懂得朋友之间要建立健康的友谊

【难点】

如何建立健康的友谊

三、教学方法

活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歌曲《朋友》,导入本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1.好朋友推介会

过渡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朋友,我们来开一个好朋友推介会,请同学们参照教材第10页的两个案例,把各自的好朋友介绍给大家。

案例1:我和王兵、杜南是好朋友。我们都喜欢踢足球,也很谈得来。王兵的球踢得特别好,我很佩服他,也从他那儿学会了很多踢球的技巧。杜南很实在,我很喜欢他。

案例2:有一天,大家都做完作业回家了,我被几道数学题难住了。正在发愁时,孙蕾走过来,耐心地给我讲解,她一直陪我做完作业才和我一起回家。从此,我们就成了好朋友。

我的朋友……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回忆并讲述自己与好朋友之间难忘的故事。

2.我心目中的朋友

过渡语:在你的心目中把朋友比作什么?请同学们来谈一谈。

教师先让学生在小组内学习交流教材第11页的小诗及对各种物品的理解和看法。然后,让学生谈一谈在自己的心目中把朋友比作什么,并说明原因。鼓励学生说出各自不同的感受。

3.让友谊之树长青

过渡语:朋友之间的友谊如同一颗友谊树。有些行为滋润着友谊树茁壮成长,而有些行为则像毛毛虫一样,侵蚀我们的友谊树,请同学们谈一谈侵蚀友谊树的行为有哪些?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选派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引导学生把侵蚀友谊树的行为填写在友谊树上的相应位置。

4.真正的朋友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3页“朋友”的寓言故事,请同学们思考:

(1)胖子和瘦子的友谊为什么经不起考验?

(2)他们是真正的朋友吗?

(3)你对“朋友”这个词有什么新的看法?

同学们思考、发言。

教师根据同学们的回答,进行相应的引导。并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请同学们谈一谈如何在生活中寻找真正的友谊?怎样用自己的行动来维护与朋友之间的友谊?

同学们前后桌之间进行讨论、交流,发言。

教师根据同学们的回答,进行相应的引导。

环节三:巩固提高

播放歌曲《友谊地久天长》,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巩固提高、并进行情感的升华。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朋友之间的相关内容,同学们要学会感受朋友给彼此带来的快乐和帮助,认识到友谊的重要性,学会珍视朋友之间的友谊。

作业:课下请同学们搜集与朋友有关的名言警句,下节课跟同学们一起分享。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之友课件【篇2】

活动目标:

1、幼儿学会借东西时有礼貌、并按时归还。

2、幼儿明白向人借东西时须经过同意才可以将物品拿走。

活动准备:儒灵童教材、游戏物品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带领幼儿随着儒灵童歌曲做律动。

2、带领幼儿向孔夫子行三鞠躬礼仪。

二、新授课程

1、"听"故事提问导入:小朋友你是怎样向好朋友借东西的?

2、安静听《儒灵童》故事,情境导入。

教师提问:小猫为什么愿意把书借给小兔子?

故事总结:小兔子有礼貌地向小猫借书,为了保护书还包上书皮,并且做到了在规定的时间内归还,是个讲信用的好孩子,小朋友你们能做到吗?

3、"看"动画提问导入:小朋友,在借东西前应该说什么?

4、认真看《儒灵童》动画,启发思考,教师提出如下问题(1)豆豆拿走宝宝的东西有没有得到宝宝的允许?

(2)得到儒灵童的帮助后,豆豆又是怎么做的?

(3)小朋友向别人借东西时应该怎样做?

5、幼儿有疑问可再次观看动画,老师根据本班级幼儿共性特征及个体差异,对动画进行暂停或播放,结合剧情节点,在幼儿已有经验上进行选择性互动提问教学。

教师总结:动画片里的豆豆想骑自行车,没有经过宝宝同意就把小车骑走了,这样做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后来,经过儒灵童的帮忙,豆豆向宝宝承认了错误。小朋友,借用别人东西的时候,要先得到别人的同意,用完后要尽快归还,这样别人才愿意把东西借给你。

三、图谱演示,判断对错教师出示两张图片让幼儿判断对错。

教师看图总结:当你向他人借物品时一定要礼貌的向对方说"你好,请问你可不可以把XX借给我?"征得对方的同意后,你才可以将物品拿走并且说谢谢。好好保管物品并及时归还,这样小伙伴才愿意把物品借给你。

四、游戏互动,巩固主题名称:礼貌小天使目标:幼儿在借物品时学会用礼貌用语游戏规则:将幼儿分为两组,其中教师根据本班人数准备好书本数量,一组幼儿有两本书,而另一组幼儿没有书,现在老师说:"请小朋友们安静看书"这时没有书的小朋友可以跟有两本书的小朋友借书看,借书时要说礼貌用语,并且说好什么时候归还。

五、活动延伸,主题内化

(1)带领幼儿诵读《弟子规》经典。

(2)教师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教导小朋友们如何借还物品。

(3)和家长联系,习惯养成延续至家庭中落实。

之友课件【篇3】

中班社会活动:《朋友之间懂礼貌》

活动目标

1、学会借东西时有礼貌、并按时归还。

2、明白向人借东西时须经过同意才可以将物品拿走。

活动准备

儒灵童故事以及动画、游戏物品。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听《儒灵童》故事,情境导入。

教师提问:小猫为什么愿意把书借给小兔子?

故事总结:小兔子有礼貌地向小猫借书,为了保护书还包上书皮,并且做到了在规定的时间内归还,是个讲信用的好孩子,小朋友你们能做到吗?

2、"看"动画提问导入:小朋友,在借东西前应该说什么?

3、认真看《儒灵童》动画,启发思考,教师提出如下问题:

(1)豆豆拿走宝宝的东西有没有得到宝宝的允许?

(2)得到儒灵童的帮助后,豆豆又是怎么做的?

(3)小朋友向别人借东西时应该怎样做?

4、幼儿有疑问可再次观看动画,老师根据本班级幼儿共性特征及个体差异,对动画进行暂停或播放,结合剧情节点,在幼儿已有经验上进行选择性互动提问教学。

教师总结:动画片里的豆豆想骑自行车,没有经过宝宝同意就把小车骑走了,这样做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后来,经过儒灵童的帮忙,豆豆向宝宝承认了错误。小朋友,借用别人东西的时候,要先得到别人的同意,用完后要尽快归还,这样别人才愿意把东西借给你。

二、图谱演示,判断对错教师出示两张图片让幼儿判断对错。

教师看图总结:当你向他人借物品时一定要礼貌的向对方说"你好,请问你可不可以把XX借给我?"征得对方的同意后,你才可以将物品拿走并且说谢谢。好好保管物品并及时归还,这样小伙伴才愿意把物品借给你。

三、游戏互动

礼貌小天使:幼儿在借物品时学会用礼貌用语。

游戏规则:将幼儿分为两组,其中教师根据本班人数准备好书本数量,一组幼儿有两本书,而另一组幼儿没有书,现在老师说:"请小朋友们安静看书"这时没有书的小朋友可以跟有两本书的小朋友借书看,借书时要说礼貌用语,并且说好什么时候归还。

活动延伸

(1)带领幼儿诵读《弟子规》经典。

(2)教师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教导小朋友们如何借还物品。

之友课件【篇4】

活动目标:

1、幼儿学会借东西时有礼貌、并按时归还。

2、幼儿明白向人借东西时须经过同意才可以将物品拿走。

3、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

儒灵童教材、游戏物品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带领幼儿随着儒灵童歌曲做律动。

2、带领幼儿向孔夫子行三鞠躬礼仪。

二、新授课程

1、"听"故事提问导入:小朋友你是怎样向好朋友借东西的?

2、安静听《儒灵童》故事,情境导入。

教师提问:小猫为什么愿意把书借给小兔子?

故事总结:小兔子有礼貌地向小猫借书,为了保护书还包上书皮,并且做到了在规定的时间内归还,是个讲信用的好孩子,小朋友你们能做到吗?

3、"看"动画提问导入:小朋友,在借东西前应该说什么?

4、认真看《儒灵童》动画,启发思考,教师提出如下问题(1)豆豆拿走宝宝的东西有没有得到宝宝的允许?

(2)得到儒灵童的帮助后,豆豆又是怎么做的?

(3)小朋友向别人借东西时应该怎样做?

5、幼儿有疑问可再次观看动画,老师根据本班级幼儿共性特征及个体差异,对动画进行暂停或播放,结合剧情节点,在幼儿已有经验上进行选择性互动提问教学。

教师总结:动画片里的`豆豆想骑自行车,没有经过宝宝同意就把小车骑走了,这样做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后来,经过儒灵童的帮忙,豆豆向宝宝承认了错误。小朋友,借用别人东西的时候,要先得到别人的同意,用完后要尽快归还,这样别人才愿意把东西借给你。

三、图谱演示,判断对错教师出示两张图片让幼儿判断对错。

教师看图总结:当你向他人借物品时一定要礼貌的向对方说"你好,请问你可不可以把XX借给我?"征得对方的同意后,你才可以将物品拿走并且说谢谢。好好保管物品并及时归还,这样小伙伴才愿意把物品借给你。

四、游戏互动,巩固主题名称:礼貌小天使目标:幼儿在借物品时学会用礼貌用语游戏规则:将幼儿分为两组,其中教师根据本班人数准备好书本数量,一组幼儿有两本书,而另一组幼儿没有书,现在老师说:"请小朋友们安静看书"这时没有书的小朋友可以跟有两本书的小朋友借书看,借书时要说礼貌用语,并且说好什么时候归还。

五、活动延伸,主题内化(1)带领幼儿诵读《弟子规》经典。

(2)教师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教导小朋友们如何借还物品。

(3)和家长联系,习惯养成延续至家庭中落实。

教学反思:

利用多种感观让幼儿去认知事物是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在活动中,我发现幼儿们的态度积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创造力也得到发挥。

之友课件【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字,认识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朋友之间不仅需要互相信任和尊重,还需要沟通,

交流和爱护,得到对方的肯定和鼓励,并感受到友谊的珍贵。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正确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朋友之间情感交流的方法,感受友谊的珍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怎样才算朋友?怎样才能保持真正的友谊?同学们自己去读课文弄明白,好吗?

2.生自读课文。

1)默读课文,碰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解决。

2)师查学生默读课文后知道了什么?指名回答。

3)生轻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

4)生说说自己又了解些什么?

5)生大声朗读课文一遍。

二.精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学习课文第一段。

1)男生读第一段,想想这段讲什么?

(两个好朋友被干渴威胁着,互相鼓励,克服困难,凭着坚强的意志往前迈步。)

哪些词写出了他们的艰难,想想下他们艰难的处境。

2.学习第二自然段。

了解两个好朋友在极其艰难的处境中相互谦让。

1)生自读一次,自己去体会意思。

2)同桌赛读。

3)找三名学生朗读。

(1)找出描写他们处境危险的句子。

拼尽力量向前爬去。

(2)他们对待果子的态度,认真读读,体会他们的友谊。

坚持让对方吃大的果子,谁也说服不了谁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齐读

2)指名读

3)思考:醒过来的朋友发现了什么?他纳闷什么?猜猜此时他心里想些什么?

朋友不见了

发现{ }纳闷:为什么丢下我一个人先走了?

树上留下一个小果子

4.学习第四自然段

1)师范读课文

2)生自读课文

3)思考:

前行的朋友再次发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你从这里明白了什么?

1)同桌讨论

2)生汇报

3)师引导学生小结:

朋友晕倒在水洼边

发现{ }明白:朋友是要把大的果子留给我

发现朋友摘下的果子比自己的小

三.生熟读课文 ,看看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的。

四.课堂总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

指名说说学了《朋友之间》你懂得了什么?

二.学习生字

1)生快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一类字:

漠,克,坚,尽 ,量 ,持,拖,扶

2)生汇报生字学习情况

3)师归纳生识记方法

(1)比较法: 坚__竖

(2)巧计:十兄弟____克

(3)形声字识记:扶,漠

......

三.生独立写生字

四.学习二类字

1)生独立学习

2)同桌讨论

3)师出示二类字,生上黑板注音

4)齐读二类字

五.生熟读课文

之友课件【篇6】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

说说你的好朋友是谁?你为什么喜欢和他交朋友?

2.揭示课题,板书:朋友之间

3.师述:

我们该怎样保持朋友之间的友谊呢?学习可今天这篇的问题。她们是怎么解决的呢?通过这件事,她们又有什么收获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朋友之间》。

4.指名朗读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

1.自读课文,认读生字新词。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兴奋、欲言又止、抗议、

光彩夺目、糟糕、自不量力、震惊、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正音。

4.讨论: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小组讨论课文主要内容。

2.全班交流。学习质疑解难。

3.提出问题,教师总结归纳,在学习课文时找答案

四、课堂小结,书写生字。

1.教师小结。

2.指导书写生字。

(1)指名认读生字。

(2)交流,说说怎么记住这些字。

左右结构:段词扭证

左中右结构:傲

上下结构:简

上中下结构:意

(3)重点指导书写“傲”字。

(4)学生书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提问:请同学回顾一下,上节课,我们读了第15课,你知道了什么。

二、师述: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进一步体会友谊得真正内涵。学习课文。

1.默读课文1—4自然段,边读边想:故事的起因是什么?

(1)指名朗读课文,边读边想。

(2)讨论交流。

师问:这时,作者的心情怎样?

2.学习课文5—28自然段。

(1)讨论:“我”的感情有哪些变化?

(2)分别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不理解——“我只是觉得……”林童欲言又止。

她为什么不告诉我她的想法。

生气——我转身离去。

难过——一想起和林童过去是那样友好,现在却不能共同分享欢乐,我就很难过。

怀疑——也许很糟糕。

3.学习课文29—33自然段。

(1)请同学读演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心情,谈谈自己的体会。

(2)分小组表演。

(3)全班表演。

(4)学生评议,交流感受。

(5)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内心的感受。

三、总结全文,有感情朗读课文。

朗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课文的感受。

之友课件【篇7】

教学目标:

⒈通过感受朋友给彼此带来的快乐和帮助,认识到友谊的重要性,学会珍视朋友之间的友谊。

⒉能区别哪些行为和做法是有益于朋友之间的友谊的,哪些行为和做法会损害朋友之间的友谊,并懂得朋友之间要建立健康的友谊。

⒊懂得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真诚、关爱和理解的基础之上的。

教学准备:

教师自制教学课件;学生搜集《伟大的友谊》这篇课文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

同学们,我们都有自己的朋友,他们总是在我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热情的援助之手,给我们以无私的关怀和帮助。

二、教学活动

活动一:我和朋友的故事

⒈请同学们把自己的好朋友向大家作个介绍,使大家更好地了解你们之间的浓厚友谊。

⒉学生自主交流介绍。

⒊引导讨论:在你的心目中,把朋友比作什么?

(投影出示)有人说,朋友是我们疲惫时依靠的一棵大树;朋友是我们搏击海浪时的一叶扁舟;朋友是我们登高远眺时的一架云梯;朋友是我们卧病在床时的一声问候……我认为朋友就像,。

(学生围绕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活动二:朋友之间如何相处

⒈过渡:朋友之间相处融洽,会使我们的生活充满乐趣。可是有些不好的做法和行为,不仅会给朋友带来烦恼,还会伤害朋友之间的友谊。在你和朋友相处的过程中,发生过哪些不愉快的事呢?(学生自主交流)

⒉投影出示友谊树:朋友之间的友谊如同一棵友谊树。有些行为像阳光雨露一样,滋润着友谊之树茁壮成长,使它枝繁叶茂,开出美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而有些行为则像毛毛虫一样,侵蚀着我们的友谊树。你认为这些行为分别有哪些?请把它们填写在树上的相应位置。

(学生讨论交流,完成作业)

⒊富兰克林曾说过这样的话:“最能施惠于朋友的,往往不是金钱或一切物质上的接济,而是那些亲切的态度,欢悦的谈话,同情的流露,纯真的赞美。”请结合自己或周围同学的实例来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学生结合实例来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⒋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长达40年的交往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你能结合《伟大的友谊》这篇课文来谈谈他们的'友谊之树为什么常青常绿吗?

(学生读《伟大的友谊》这篇课文,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谈)

教师小结:“君子之交淡如水”,朋友之交,重在诚信,贵在理解,胸怀坦荡,志同道合。这样友谊之树才能茁壮成长。

活动三:读故事,明道理

⒈除了上面这些故事,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朋友情深的故事?能和大家一起来交流吗?

教师提示:可以从古人的诗句中去理解,可以从自己看到的课外读物中去感受,可以从自己的生活中去提炼。

(小组交流。可以谈李白和汪伦的友谊、李白和孟浩然的友情等)

到底什么样的朋友才算是真正的朋友呢?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本P13“故事与思考”,然后思考讨论:

⑴文章题目“朋友”为什么加引号?

⑵读了这个故事,你对“朋友”这个词语有什么新的认识?

三、教学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些什么?(学生交流)

四、作业设计

⒈在你的眼中,朋友像什么?

⒉用你学到的知识善待朋友,和朋友真诚相处,请友谊之花长开不败。

之友课件【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17个生字,其中会写“漠、克、坚、尽、量、持、拖、扶”8个。

2.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朋友之间在艰苦的环境中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的真挚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个生字的音、形、义,品读、背诵课文。

难点:理解朋友摘下果子悄悄离去的原因。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借用汉语拼音自由小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不准的先拼读再直读。并标上自然段序号。

2.指名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不准的字音。

3.老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注意长句的停顿。

4.学习生字,指导书写,出示课后生字卡片面性,指名学生读字并组词。指导学生分析记忆字形。练习书写,巩固识字

5.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书空练习。

6.老师强调左右结构的字,要注意左窄右宽,上下结构的字要注意上下相等。

7.认读生字,识记生字,练习朗读,熟悉课文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指名学生朗读,师生评议。

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想思考每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分自然段学习文章。

(1)全体男生齐读第一自然段,学习第一自然段。

①这一段有几句话?

②第一句写什么?

③第二句写什么?

(2)全体女生齐读第二自然界面,学习第二自然段。

①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②投影显示“两人看了,都坚持要对方摘大的,自己吃小的。争来争去,谁也没说服谁。”老师领读。两个人都有抢着吃小果子,说明两个朋友内心是怎么想的`?

③出示课文挂图,边看边想,两个人看到树上的果子时,各是怎能样说的?试着表演一下。(指名两名学生上台表演)

(3)老师读第三自然界段,学习第三自然段。

①“望着一行远去的脚印,他心里有点纳闷”,他纳闷什么?

②“拖着沉重的脚步步”与树上的果子之间是否有联系?

(4)学习第四自然段,全班齐读。

①朗读,比较句子,体会“忙“字的作用。

②示句“他看见朋友们手中握着的果子,比自己的更小……”后面用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根据课文内容,当他到朋友的手中拿着比自己还小的果子时,会怎么想?试写出来。

之友课件【篇9】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动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扩展幼儿知识经验,引起幼儿观察周围动物之间关系的兴趣。

2、培养幼儿爱护动物的好品德,进行初步的生态意识教育。

重点幼儿初步了解动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

难点扩展幼儿知识经验。

活动准备

动物活动图片。

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幼儿认识动物之间关系。

--你知道动物有朋友吗?

--你知道青蛙的敌人是谁。

2、引导幼儿看图,讨论动物之间的敌人关系。

--你知道图上的这些动物吃什么?

--它们是朋友还是敌人。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相互是敌人。

3、引导幼儿讨论动物之间的朋友关系。

--你认识图上的动物吗?它们在干什么?

--它们是朋友还是敌人?

--它们怎样互相帮助的?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朋友。

4、活动小节。

教师小结。

延伸活动,请幼儿画一画。

活动反思:

初步培养幼儿对动物的热爱的情感,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通过图片的展示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但在后来的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课堂的秩序,气氛都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下次活动过程要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并且大班的孩子更多地喜欢说,不能够耐心地去倾听。当然在这种活动中,幼儿的兴趣点还是很多的,它们更过地想去认识与了解动物。

之友课件【篇10】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朋友给彼此带来的快乐和帮助,珍视朋友之间的友谊。

能力:使学生学会通过比较的方法辨别有益于和有损于友谊的行为。

知识:认识到友谊的重要性,懂得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真诚、关爱和理解基础之上的,朋友之间要建立健康的友谊。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十一二岁的男生女生渴望友谊,希望自己能归属到一个集体中。他们也认识到朋友之间应该真诚相待,互相关爱。但是具体到日常生活中,他们往往又表现出不够珍惜友谊的行为,往往对朋友苛求,而对自己放松要求,言行有时不一。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农村小学生一方面接受着纯朴的乡情熏陶,他们对人友善、忍让,但另一方面,也会或多或少受着周围一些不良交友言行举止的影响,特别是当他们遇到交往困惑时,他们往往不知如何选择,缺乏主动去解决矛盾的意识和正确解决矛盾的方法。

通过对学生的困惑和障碍分析,我们发现,由于缺乏对友谊的正确认识,加上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使得他们在遇到交往困惑时往往不知所措。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尽量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让学生得到更多的收获。

因此,本课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认识到朋友之间友谊的重要性。教学难点是让学生正确区分哪些行为和做法是对朋友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懂得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真诚、关爱和理解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交朋友。

针对学生实际,要想突破重难点,让学生有所感悟,教师应采取灵活的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充分互动,从而达到教学目的。通过“好朋友推介会”这个活动,使学生感受朋友带来的快乐,认识友谊很重要;通过“我心中的朋友”画像活动,使学生学会珍视朋友,感受友情的温暖;通过“让友谊之树常青”活动,使学生区别有损于友谊的行为有哪些,懂得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真诚、关爱和理解基础之上的。

教学重点:

认识到朋友之间友谊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正确区分哪些行为和做法是有益的,哪些是对朋友有害的,懂得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真诚、关爱和理解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交朋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教学课件,搜集教学所需的文字资料、图片等材料。

学生准备:彩笔、收集一些赞美友谊的诗歌、名言、准备好朋友的照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完成话题“我和朋友”“故事与思考”的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

活动一好朋友推介会

[播放动画:我的好朋友]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你的好朋友是谁?讲讲你们之间难忘的故事吧。可以用照片、朋友间互赠的礼品等方式展示。(板书课题:朋友之间)

【设计意图:感受朋友给彼此带来的快乐和帮助,认识到朋友的重要性。】

活动二我心中的朋友

[播放动画:我愿是……]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在你的心目中把朋友比作什么?为什么?可以通过演讲、绘画、诗歌、散文等形式抒发对朋友的理解。

小结:是的,朋友是书──给我们知识,朋友是伞──为我们遮风挡雨,朋友是镜子──时时告诫我们……正是因为有朋友我们的生活才能更快乐。

【设计意图:以比喻的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感悟朋友的.内涵,知道要珍惜朋友之间的友谊。】

活动三让友谊之树常青

[出示图片:友谊树]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和朋友相处时,哪些不好的做法和行为,不仅会给朋友带来烦恼,还会伤害朋友之间的友谊?把它们填在友谊树上相应的位置。学生共同研讨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及其危害,提出减少烦恼、建立健康友谊的建议。选择一句格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铬。

小结:友谊需要彼此付出真心,用心去浇灌,去呵护……用真诚、宽容、大方、感恩、诚实去滋润友谊树,使它茁壮成长,枝繁叶茂,开出美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板书:健康的友谊真诚关爱理解尊重)

【设计意图:区分有损于和有益于友谊的行为有哪些,懂得朋友之间要建立健康的友谊,感悟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真诚、关爱和理解的基础上的。】

教学反思:

《朋友之间》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你我同行》单元中的第二个课题。主要有一个主题就是“我和朋友”,通过学习本课,懂得朋友的意义,正确区别有益的及损害朋友之间友谊的事件,懂得朋友之间要建立健康的友谊。本课力求体现“以生活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以育人为根本,以乐学为目标。”的课程式,采用儿童乐于接受的生活方式,“让儿童通过自己的活动体验来获得认知发展”。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直接参与到每个教学环节中来,通过收集、讨论、交流等方式,利用以往所了解的知识,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而教师只是鼓励、引导儿童从他们的实际生活中挖掘有教育意义的内容。

一、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以十一二岁的儿童逐渐进入青春期,他们的自我意识不断提高,有了更多交往的需求,也开始形成相对固定的伙伴,但随之也会遇到一些困惑与烦恼,例如:如何建立真正的友谊,应该如何交朋友,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等等。到了六年级,学生对友谊和朋友有了自己较为深入地理解和感受,教学中注意借助学生已有的体验,帮助学生一步步提升对朋友的理解。

二、围绕一条主线认识、感受,落实教学。

课堂设计以“朋友”为主线,以活动、拓展故事、谈感受为主要形式,不断激发学生情感,引导学生逐渐深入理解“朋友”的真正含义,并潜移默化地指导他们的交友行为,以实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三、坚持正面引导。

教师以朋友的身份,站在学生的角度,本着理解和关心的态度,引导学生自我反思和探讨问题,以寻求正确的交友方法。突出正确区分哪些行为和做法是有益的,懂得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真诚、关爱和理解的基础之上。从正面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交朋友。

四、临别留言,内化情感和技能,实现教学升华。

教学的最后,我设计了听歌曲《友谊地久天长》学生默写临别留言的活动,借助六年级学生马上就要毕业了,应该相互真是彼此的友谊,给他们一个可以诉述说的平台,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使得对友谊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这样的内化过程更为扎实有效,也是对全课教学的总结和升华。

劝学的课件(汇集10篇)


工作总结之家编辑整理了多个实用案例资料,都是关于“劝学的课件”的。请你记录下本页,方便以后查看。编写教案课件是老师的重要工作之一,老师不能草率应付。教育教学研究需要编写优质的教案,这是现代教育教学研究的必要手段。

劝学的课件(篇1)

1、通过《劝学》这首古诗的学习,体会读书、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初步理解诗意。

3、在识字、写字过程中,进一步巩固识字与写字的方法。

4、认识9个生字,会写“更、书、劝、学、首、迟、发”7个生字,掌握一个新部首。

1、认识9个要求会认的字,会写7个要求会写的字。学会新部首。

2、关于读书、学习的名人名言。

3、生字卡片。

4、学生提前查阅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以及颜真卿的资料。

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理解诗意。

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

一、导入新课(直接导入)

二、文学常识

1、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时人尊称为“荀卿”(孔子为孔圣人,孟子为亚圣),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荀子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官祭酒,后为楚兰陵令。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

荀子和孟子是儒家中对立的两派。

①孟子强调“法先王”;荀子强调“法后王”,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

②孟子强调施仁政、行王道,强调以礼治国、民贵君轻;荀子主张选贤能、明赏罚,兼用“礼”、“法”、“术”实行统治;

②孟子认为“性本善”;荀子认为“性本恶”,所以要“明礼而化之”。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是韩非子的老师,他承认儒家的基本思想,但事实上是法家思想的前奏者和培育者。

2、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

3、题解

《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劝”是“劝勉”的意思。《劝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

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三、语法总结

难点翻译: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句中“神明”即“神灵”;“圣心”指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自得”不是现代汉语中的合成双音词,“自”是自然,“得”是通;“而”是表示困果关系的连词。这句译为:积累善行养成美德,因而能自通于神明,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也就具备了。

1、通假字(107练习三)

①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

②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

③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④君子生非异也 .

2、一词多义(107绝、强、假、望、闻)

生: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名词) 蛟龙生焉(生长,动词)

一:骐骥一跃(一,数词)

用心一也(专一,形容词)

利:非利足也(敏捷、快,形容词)

“利足”──现在也有这种构词方式,如“快手”(干事情快)。利足,就是跑得快。

金就砺则利(锐利,形容词)=蚓无爪牙之利

3、词类活用:

①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

②名词作状语: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

③名词用作动词: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

4、古今异义词

①蟹六跪而二鳌蟹腿,跪下

②蚓无爪牙之利爪子和牙齿,帮凶、走狗;感情色彩变化

5、特殊句式

(l)判断句

①青,取之于蓝

②冰,水为之

③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④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⑤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固定格式

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下文“无以成江海”中“无以”同此)

(3)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四、分析课文(先完成106练习一)

提出学不可以已的论点

(1)课文中心论点用“君子曰”引出有什么好处?中心论点包括哪几方面的意思?

点拨: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使观点更具权威性。这个观点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因为学习意义作用很大,所以学习不能停止;二是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就是不能停止学习。

五、作业:

1 背诵全文

2运用比喻论证法写一组句子阐述一个道理

《劝学》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荀子的一篇议论性散文。自流传以来广泛的受到大家的喜爱和推崇,是人们了解先秦文化、儒家思想重要材料,是人们激励自己、不断提高的力量源泉。在中学课本中,它是激励学生奋发努力、勤奋学习的一篇力作。因此在授课前做了认真的准备,制定了详尽的教学目标。

在知识方面:让学生了解荀子基本的“人性恶”的观点,提出问题荀子是如何劝世间人学习的,疏通文句,整理积累重要的实、虚词的意义与用法,、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学习本文严密的谋篇布局特色;学习比喻论证的方法。

这节课我很重视古诗的朗读,让学生听范读 正音,理解大意,划分节奏,全班集体朗读解决字词,自由读找出比喻论证的句子,最后熟读成诵。通过这节古诗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于古诗的朗读津津乐道,很有兴致,这无疑对学生今后的诗歌学习以及朗读都是一个良好的开始!

在能力方面:培养学生能据已学、据课注、据语境准确解读文句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

自主与合作相结合探究问题能力等等。

在情感方面,在合作探究中让学生体会和谐合作、双赢进步的成就感,激发主动、自觉学习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明白学习之于教养和人生的重要性、学习的基本方法和良好的习惯。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但也有不足,比如课堂的节奏偏慢,课堂掌控能力不强,在后面讲比喻论证的时候,讲的较浅不够深入。通过这次参加课堂教学大赛,自己学到了不少东西,也知道自己还有很多可以提升的空间,自己也将在今后的教学道路上,不段努力,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劝学的课件(篇2)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1、积累文本中的重点实词、掌握几个虚词的用法。

2、理清文章思路,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

过程方法

1、利用工具书,准确理解文言实、虚词。、

2、熟读、背诵、默写

情感态度

价值观明确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把握文中重要实词、虚词

掌握文中的通假字、词类活用情况、特殊句式

教学难点初通文章大意

知识结构与教学设计跂而望——————→登高博见

登高招——————→见者远

顺风呼——————→闻者彰 弥补不足

假于马——————→致千里

假舟楫——————→绝江河

共性:“善假于物”。

结论:善假于物,可以弥补不足,达到目标。

喻义:人通过学习可以弥补自己的不足。

青出于蓝

提高自己

冰寒于水

学习的意义知明而行无过

輮木为轮

改变自己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教学主案(教学内容)教学辅案

(教学方法、手段、活动)

一、导人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劝学》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开篇一句话让我们有了一个总体印象,接着第二段论述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水平,发展人的能力,那么接下来本文怎样进一步展开论述呢,就让我们继续研读课文的余下部分吧。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齐声朗读,注意读准字音,把握朗读节奏。

三、合作探究,疏通文意

研习第3段

实词

须臾之所学:片刻

跂而望:提起脚后跟

博见:广

闻者彰:清楚

假舆马者:借助;凭借

致千里:到达

绝江河:横渡

虚词

跂而望:表修饰

而致千里:表转折

词类活用

非能水也:名词作动词游泳

登高而招:形作名,高处

通假字

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性

古今异义(古/今)

声非加疾也:强,洪亮;疾病;快

假舆马者:借助、利用;不真

绝江河:横渡;断绝

第3段:阐明学习的重要作用。作者用了五个比喻。“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

——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正因为学习有这样重要的作用,所以“学不可以已”,不可放松。

第4段,

实词

不积跬步:古代称跨出一小步为“跬”

用心躁也:浮躁,不专心

虚词

风雨兴焉:兼词,于此

圣心备焉:语气助词

词类活用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方位名词分别用在动词“食”、“饮”前,作状语,当“向上”(指在地面上),“向下”(指在地下)讲。

2、用心一也:一:数词作形容词,专一

3、积善成德:善:形作名善行古今异义(古/今)

1、用心一也:因为思想意识活动;读书用功

2、蟹六跪而二螯:脚;跪下

3、爪牙之利:爪子和牙齿;坏人的党羽或帮凶

特殊句式

无以至千里:固定句式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判断句式

本段阐明学习应持的方法和态度。作者用了十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

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

“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

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

——本段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阐明学习应持的方法和态度。

五、巩固:学生自读课文,自行口译,要能字句落实。学生提问不明白的问题,教师解答。

六、布置作业:背诵全文;完成书后练习。

劝学的课件(篇3)

一、教材分析

(一)课文在本单元所处的位置及单元目标

《孙权劝学》选自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该单元是一个名人单元。这些文章人文内涵丰富,都各自有侧重地写出了名人的品格、气质和生活道路。教学这一篇课文,应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这三个方面着手。要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以及给我们的启发意义。熟悉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词语,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在反复诵读中,并对作品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立(该课总得来说在名人单元,而且又是一篇文言文,所以对人物的体会必不可少,对文言文的教学我们应重视落实字词和朗读的培养,可以说是文言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决定的。)

(1)知识目标: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文章内容,了解一些文言的实词、虚词的意思。

(2)能力目标: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分析对话,体会人物形象。

(3)情感目标:理解“读书求知的可贵”(开卷有益)

二、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运用

1.总得来说,“教学千法,朗读为本。”朗读法的运用不可缺少,同时应在课堂中教学形式多样,齐读、诵读、自读、对话朗读等等相结合。文言文教学新课程标准提倡新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思想,但是却不能忽略了“双基”教育,这对文言文教学可谓是一大挑战,注重朗读,以读会意,可以加强对文言文的理解,同时给予文言文准确的定位很重要。对学生来说能够阅读浅近的文言文,注重工具性、人文性的统一,这是学习它的目的,要注重学生字、词、句的积累,因为它是学生举一返三,阅读的基础。

2.情境设置法,充分利用课件展示创设情境,让学生深入课文。

3.讨论法,这是学生掌握运用,实践能力培养的一种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来自行解决问题。教师则引而不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则诱发探索,通过探索,可能发现真理。

三、学法的指点与指导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的方法往往采用串讲法,师授生法,字字落实。重视了文言文的工具性,但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更忽略了文言文的人文性。怎样把文言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恰倒好处的结合起来,是语文教学课堂应训练和实践的。

我国古代的教育文献《学记》曾强调“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对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从教与学两方面进行点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学法具体:在学生的学习中,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方面的共同发展。

第一方面,在诵读基础上,让学生提出词法方面的难词难句、重要字词,并由学生互相解答,教师“引而不发”,只把获得结论的途径指给学生,促其自求,使其自得,从中悟出解词的方法。

第二方面,让学生提出对课文思想内容理解方面的疑难问题,教师组织课堂讨论,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第三方面,感知文章的主题,对求知的正面宣传和教育意义。

四、教学过程的设计

主要分三步:初读—精读—品读。以读贯穿始终。

(一)导入新课:

三国时期,孙权手下有一大将军叫吕蒙,英勇善战因此孙权十分器重,但他却不爱学习,每次孙权劝他学习,他都推三阻四,这不今天孙权又来劝说他了,那么我们一起走进《孙权劝学》去看看,以讲故事的形式来引发好奇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整体感知

学生朗读,朗读是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手段,古人曰“熟读百遍,其义自现。”应反复进行,要引导学生采用个读、听读、竞赛读等多形式朗读,以读带动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感到以读为乐。(在朗读的基础上,简单回顾。可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培养质疑问难的情绪。),所以可以设置第三个问题。

1.齐读课文,对文中的生字、词、句进行解疑。

2.请部分学生朗读,找出认为特别需要重视的文言字词。

a.如:岂,难道。辞,推托,当涂:当道,

当权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道授业的学官,等等。

b.吕蒙面对孙权的劝说,有没有接受?他后来的结果怎样,你从哪里看出来?

不可不学———辞就学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3.协作质疑

(朗读课文,同学之间合作、讨论、探究)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要有怀疑精神。通过对文章的品读,这一教学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求学生借助注释、资料,运用自学法阅读课文,提出疑问,师生共同解答,这两个问题的设计意在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让我们从一前一后先明的感受到主人公的变化。

a.文章题为“孙权劝学”重在“劝”字,他是如何来规劝的。

b.吕蒙的改变,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鲁肃的论议:(一问一答)

c.品味赏析

精读课文使学生进入情境,感受揣摩当时人物的语言、神态以及对待读书的态度,进一步明确文章的主题。可以说这是一种思考阅读,这四个问题的设计涵盖了整篇课文的内容,而且又紧扣教学目标,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

d.吕蒙乃一介武夫,要劝说他学习是何等困难,在这过程中孙权对此又是何等态度?

(请学生进行对话朗读,体味孙权当时的心态。吕蒙的话课本交待不多,可以根据课文进行改编)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严肃、恳切

卿言多务,孰若孤———责备

乃始就学——不情愿

e.文章中没涉及吕蒙求学的过程,却让我们见证了他极大的变化,主要是谁的神情、态度让我看到了这一切(朗读吕蒙和鲁肃的对话,体会说话人当时的神态)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惊赞)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

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而别”?

f.孙权的话与鲁肃的话情调有何不同?

孙权比较低严肃、认真(君臣之分)

鲁肃则有调侃意味是(朋友之情)

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学生已经能够体会到文章的深层次内容和意义,对于自身的读书有了进一步的明确,可以说有了教育意义。在此基础上经过反复诵读和品析语言,对课文内容应相当熟悉,可以开展类似于背诵比赛这样的游戏,目的是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积累,此环节可保持学生高涨的热情,有利用记忆的巩固。

4.拓展迁移

有人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所以要学以致用。这两个问题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对已学的知识是否可以做到拓展和迁移,做到巩固新的,复习旧的,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和知识的积累。可以感受读书事实正反两面的例子,也可以从两文的写法特点上进行比较。对文言文字词的理解和掌握学习方法都是一种锻炼。

①与《伤仲永》进行比较阅读,合作探究这两篇文章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②既然读书如此重要,请同学们列举和读书有关的的名言警句。

5.师生小结,可以在学生总结的前提下,老师进行补充,也可以在此基础上提高,拓展学生的纵深思维。形式也可以是“当庭陈讼式”、“新闻采访式”。让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能有一定的成就感。

6.作业布置,比如抄写字词解释,可以巩固学生已学的知识,另外作业的布置主要是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作训练。

劝学的课件(篇4)

教学要求与目标:

1.学习设喻论证的方法和“对举”的行文方式。

2.了解荀况关于学习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

教学重点、难点:

1.识记重点文言实词、虚词。

2.理解论述的角度和设喻的几种形式。

3.熟练背诵课文。

教学方法:

本文的可读性很强,易于成诵,宜采用诵读教法。诵读要多次进行,一次比一次要求更高:开始照课本朗读,要求字音无误,节奏鲜明,读得顺畅;继此再读,要求在粗知大意的基础上能大体成诵;最后,经过分析、思考,要求领悟文章的基本内容,达到熟练地背诵全文。这种诵读式的教学,跟先前书塾的死记硬背是有着实质上的区别的。

为了使诵读收到实效,首先要善于根据课文内容和写法上的一些特点,启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自觉诵读的要求;其次,在诵读练习过程中发现难点时,要指示学生运用各种记忆的因素去解决它们,毫不动摇地要坚持做到当堂成诵;最后,教师要给学生示范背诵,必要时还可以逐句地领读。

诵读练习可以分段、分层地进行,但最后一定要连贯地背诵全文。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以检查预习方式统摄全文;作者简介;诵读第1,2段。

第二课时:诵读第3段;总结全文。

第三课时(前半课时):连贯背诵全文。(注:后半课时用于预习《师说》。)

预习安排

1.将下列各字的拼音写在课文中该字下面:

輮(rou)虽又(you)槁(gǎo)暴(pu)砺(li)参(cān)省(xǐng)乎己知(zhi)明跂(qi)生(xing)非异也跬(kuǐ)骥(ji)驽(nu)锲(qie)镂(lou)螯(ao)

2.朗读全文至少二遍。

3.从课文中找出几句话作为你学习上的格言,抄在笔记本上,加以体会。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

1、友情提醒字词读音

輮(rou)虽又(you)槁(gǎo)暴(pu)砺(li)参(cān)省(xǐng)乎己知(zhi)明跂(qi)生(xing)非异也跬(kuǐ)骥(ji)驽(nu)锲(qie)镂(lou)螯(ao)

2、指名读

3、齐读

二、作者简介。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时人尊称为荀卿,后因避汉宣帝刘询的讳而改称孙卿。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在齐国稷下(今山东临淄西北)任祭酒(官名);后去楚国,春申君用他为兰陵(今山东枣庄市东南)令,晚年定居该地,从事著述。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著有《荀子》,现存32篇。

荀子在哲学上对古代唯物主义有所发展,他反对天命、鬼神迷信之说,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的著名论断,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强调天是物质的天,是没有意志的,人能认识天,就可以“制天命而用之”。他反对儒家的先验论,认为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首先要通过感觉器官和外界事物的接触。

在教育问题上,他和孟轲的性善说相反,认为人性生来是“恶”的,“其善者伪也”,要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才可以为善,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三、诵读第1段,并理解积累

1、诵读

先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学生试划,教师纠正):

学/不可以已輮/使之然也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让学生解释下列词语:

已——于(1)——于(2)——于(3)——以为——有——暴——

停止从比比以之为又曝

日——四个“而”

每日,名词做状语而1,2却;而3并且;而4而且

“木受绳”二句──把省略的意思找出来。(“受绳而后锯之”“就砺而磨”──都是不言而喻的,故可省。)

2、解决疑难

3、学生练习翻译

4、试背诵

先自读两遍,再由教师领读一遍(师生都不看书),然后检查试背,发现难点,指出关键在于要理清文理。

5、文理分析。

第一步:找观点

提问:这段话中哪句子是表述作者观点的?(起句和结句。)

第二步:弄清设喻的内涵

提问:这段话中的设喻可分几组?(分三组:①“青,取之于蓝……而寒于水”;②“木直中绳……輮使之然也”,③“故木受绳……则利”。)

追问:这三组设喻从总体上看,说明什么道理?(学习可以改变一个人,使之聪明贤惠——学习的意义)

6、熟练地诵读这一段。

7、学生齐背一遍

四、诵读第2段,并理解积累

1.指名读

先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要求注意某一节拍之中有些字之间有极短暂的停顿(用“·”表示)。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知/须臾·之所学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齐读

3、学生解释词语:

而1——而2——而3——而4——而5——而6——而7——而8

而1,2同,“地”修饰关系;而3,5同,“然后”顺承关系;而4,6,7,8同“却”转折关系

“彰”──就是“明”的意思。

“利足”──现在也有这种构词方式,如“快手”(干事情快)。利足,就是跑得快。

“致”──表示动作结果,课本注为“达到”是正确的。

“能水”──能,擅长;水,名词活用为动词,游水。

4、解决疑难

5、学生练习翻译

6、学生先齐读,后试背诵

7、文理分析。

教师提问:本段有哪些设喻,先一一列举出来。

(①“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②“登高而招”则“见者远”;③“顺风而呼”则“闻者彰”;④“假舆马”可“致千里”;⑤“假舟楫”可“绝江河”。)

追问:这些设喻各有什么作用?

(①用来说明“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强调学习的重要性。②承上句“登高”一语,作解释,说明“登高”的效果。③与“登高”一喻对举,说明“顺风”的效果。④⑤的作用亦与此相同。)

小结:①喻属起句;②③④⑤喻属结句。

主导问:起句和结句是怎样的关系?(“学”是前提条件,“善假于物”是结果——能利用自然可谓善,能创造可用之物,则是善之善者。)

请归纳本段大意:学习了才能善假于物——学习的作用。

8、熟练地背诵这一段。

9、作业:看读本中的文言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背诵1、2段

二、指名翻译1、2段

三、诵读第3段,并理解积累

1.、指名读

先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

蚓/无·爪牙之利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2、齐读

3、学生解释词语:

“兴焉”“生焉”“备焉”的“焉”——或注为“于是”,兼词,即一字兼两词

“无以”——可与“河曲智叟无以应”作比较。这里是“没有办法”的意思。

注意:而致千里——无以至千里,加线字有什么区别?(达到;到)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句式有何特点?(定语后置)

“上”“下”——名词做状语

“跃”“驾”——动词活用为名词(跳一次的路程,走一天的路程)

4、解决疑难

5、学生翻译

6、划分层次,然后练习背诵。

第一层(首句,以句号为标志,下同)说明积善而后圣心备的道理。

第二层(第2—4句)从正反两面设喻说明积累的必要性。

第三层(最后两句)从正反两面说明用心专一才能积累的道理。

提示学生:此段较长,可按上述层次,一层一层地练习背诵,最后连贯地背诵全段。

7、概括本段主旨后,熟练地背诵这一段。

主旨是:学习知识必须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不断地积累;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用心专一——学习的态度

四、总结全文。

1.思想内容。

总结方式:先列出各段的论点(分论点);再分析这些论点跟“学不可以已”这句话(中心论点)的关系,指出分论点就是中心论点的论据,最后列表说明。

学不可以已(中心论点)

“不已”才能“知明而行无过”——不停止的学习,才能具有人生的意义(分论点之一)

“不已”才能“善假于物”——不停止的学习,才能变得聪明智慧(分论点之二)

学而不已,方能积累——不停止的学习,需要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分论点之三)

教师点拨:作者在本文中所论述的观点,跟他的“性恶”说是分不开的。因为“性恶”,所以需要改造,改造后即可为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就说明了这一点。改造的方法就是进行教育,“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说明教育可以改造人,使人为善。这种教育改造,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以又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2.设喻的运用。

教师说明:严格地说,通常所谓“比喻论证”是不确切的,比喻是一种修辞技巧,常用来说明事物的状态、大小、色泽等等;设喻则是一种说明事理的方法,用于论证,应称为“设喻论证”。

学生讨论:(1)从本文看,运用设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2)本文在设喻的运用上有哪些特点?

小结要点:

设喻的基本原则是“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也就是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说明深刻的道理。

本文的设喻有两大特点:一是方式灵活,有时从一个方面用同类事物并列设喻以加强效果,如“青,取之于蓝……而寒于水”;有时从正反两面设喻说明同一道理,如“骐骥一跃……功在不舍”。二是用一连串的设喻,而内容逐步加深,如“登高而高……而绝江河”。

2.对举的运用。

说明:对举是一种行文方式,就是将有关的两个事物(包括同类事物和相反事物)同时举出,其句子构造也相同或大体相同。

让学生举例(同类事物对举,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等;相反事物对举,如“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蚓无爪牙之利……用心躁也”。)

讨论对举的作用。教师要说明一下:上述对举句组又都是设喻,那是就其目的(说明事理)来说的,而讨论对举的作用则应从行文方式看,要想想如此行文有什么好处。(读起来节奏整齐划一,铿锵有力;以同类事物对举可以丰富内容,加深印象;以相反事物对举,可以使读者对问题获得全面的认识。)

五、作业。

1.连贯地诵读这篇课文。2.完成课后练习。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

方式:全班齐背一遍;听教师背诵一遍,指出背错的地方(故意弄错,至多三处);学生互查。

二、检查完成练习情况。(过程略,只附答案)

第一题(详见上文)

第二题:1.包括“于”的三种用法:①相当于“从”,如“取之于蓝”的“于”;②表示比较,如“青于蓝”的“于”;③表示动作方向,如“善假于物”的“于”。2.包括“者”的两种用法:①相当于“……的人”,如“假舟楫者”的“者”;②指代结果,以示将有所解释,如“不复挺者”的“者”。3.包括“而”的四种作用:①并列(“知明而行无过”);②表修饰(“终日而思”);③表转折(“而致千里”);④表顺接(“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第三题:1.依次是(5)(4)(1)(3)(2)。2.依次是(3)(4)(2)(1)。3.依次是(1)(4)(3)(6)(7)。4.依次是(2)(4)(5)(3)(1)。5.依次是(1qing)(2qing)(5qiǎng)(4qing)(6qiǎng)第四题(略)

劝学的课件(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并理解荀子的思想及《荀子》。

2、朗读能力训练。

重点、难点

1、初步掌握的文章的结构及内容,明确作者的观点和主张。

2、初步掌握文中的较为重要的语言现象。

教学方法

1、朗读、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2、分三课时完成,此为第一课时。

一、导入

“玉不琢,不成器。”学习是永恒的话题,数千年来,人们一直在不懈地探索学习之道,以便更好地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和自身修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着重温古圣先贤的学习之道吧!

二、作者介绍识记课本注释①

1、荀子,名况,字卿,赵国人,战国时思想家、文学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韩非子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2、是朴素唯物主义集大成者。反对迷信天地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中重要性。

3、在人性问题上,他主张“性恶论”,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

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4、《荀子》,全书现存32篇,大部分为荀子的著作,其余

为其弟子记录的荀子的言论和思想观点。

三、解题

《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劝”,鼓励,劝勉。即鼓励人们要勤奋学习《劝学》是其强调后天学习的名篇。

四、文章诵读

1、初读:掌握技巧,读出情感

(1)读准字音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虽又槁暴就砺则利试读,读准多音字,生字。

日参省乎己知明而行无过

(2)朗读节奏合理

如,①学不可以\已。

不妨摇头而歌

②虽又\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3)朗读重音的处理

如,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二读:寻关键句,梳理文脉

第一节:提出全文的.论点。朗读,找出关键句

第二节:阐明学习的意义。

第三节:学习的作用

第四节: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3、三读:诵读美句,畅谈感悟

课堂上结合学生的要求或表达随机处理。

4、四读:巧借句式,熟读成诵。现场背诵3分钟,后进行抢答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对抗比赛。具体做法:

(2)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全班分成2组,每组指定1人,

(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一组出题,一组对答。

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4)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或老师说上句,学生答下句。

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5)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6)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句式特点:对偶句,句式整齐,节奏和谐,朗朗上口。

五、口才训练。

根据刚才的几遍朗读训练,结合对文章的理解,让根据要求,积极准备,打学生在文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说一说句意,说好腹稿,做好发言准备。一说自己对该句的理解和体会。鼓励学生大胆展示,也可以展开竞赛,及时表扬。畅所欲言,不怯场;抓住机会,练口才。

六、布置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细致理解文意。

自学要求:

1、结合注释,弄懂文中字词句的意思。根据要求自主学习

2、找出文中的五个通假字、六个古今异义词。发现文中较为重要的语言

3、归纳总结出文中的此类活用现象。现象

七、课堂检测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虽又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2)则知明而行无过也。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指出下列句中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1)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5)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6)金就砺则利。

3、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的种类。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4)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八、课堂总结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九、作业

进一步理解文意,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劝学》荀子

第一节:提出全文的论点。

第二节:阐明学习的意义。

第三节:学习的作用

第四节: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劝学的课件(篇6)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的特殊文言句式。

2、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3、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

1、诵读并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

2、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

三、教学难点

1.在诵读中渗透正字正音、辨词析句、层次疏理、文意理解、语言鉴赏等多项文言基础知识的学习。

2.掌握全文比喻和对比论证的特点。

四、教学准备

课前让学生结合书后思考练习题预习课文。

五、教学过程

1、解读第一段(7分钟)

1)回忆上个课时的内容并结合学生自主预习的结果,提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明确中心论点:学习不可以停止)

2)齐背诵第一段后,提问:

a、请问本段论述了什么内容?

b、运用什么方法论述的?

c、本文作者运用了5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者以青青于蓝、冰寒于水两个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

d、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e、作者又以“直木为轮”为喻,说明什么道理呢?

f、“金就砺”“木受绳”两个比喻引出什么结论?

g、此句与本段哪句相照应?

(问题层层递进,学生回答一个接一个问题时思考,本段的主旨即学习的意义为何?)

3)教师总结

荀子提出人性本恶的思想,认为只有用教育来陶冶,用礼法来约束,才能把这种生而具有的“恶”转变为“善”。这里作者运用5个比喻阐述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是人发展的过程,如果不停止地学习,人的知识、才能、品德会不断地增进、提高,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界。

2、解读第二段(7分钟)

1)同学们一起背诵第二自然段。

2)提问:

本段写了几层内容?

第一层阐明什么内容?

第二层与第三层是什么关系?

第二层是具体阐述“假于物”的重要,第三层得出结论:“君子善假于物”。联系前文思考“善假于物的”“物”暗指什么?

由此看来,第二层用什么方法阐述学习的重要性?

用哪几个比喻?

(问题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引导学生自主剖析第二段的层次和主旨——学习的重要性)

3)教师总结

第一、二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在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运用大量的比喻,从各个方面对中心论点加以阐释,使论点既鲜明又生动。第二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开头作者用“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先来阐说,接着就用“揉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形象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为了把道理说得更透辟,作者顺势而下,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处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

3、解读第三段(7分钟)

1)引导学生仿照第二段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第三段(本段主要论述什么问题?分几层?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论述问题的?每一层的两个比喻句是什么关系?本段的三层内容都用对比设喻的方法阐述。这样的写法什么好处?)

4、请同学们拿出纸来,按要求作练习。要求:每人写一个比喻句阐述知识的重要性,比喻要恰当。

5、布置作业: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议论文,论述人要有崇高的理想。适当运用比喻论证法。

劝学的课件(篇7)

1、熟读课文,揣摩想像人物当时的语气、神态和心理活动。

2、品味语言,理解吕蒙与鲁肃对话的含义。

3、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并能读出人物不同的语气语调。

2、理解吕蒙与鲁肃对话的含义。

一、故事导入,激趣引读

1、故事导入:

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己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一文。

2、作品介绍:

本文选自《资治通鉴》,题目是编者加的。《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二、读译课文,理解文意

1、读一读: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停顿、节奏、表情,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

朗读可分三步:

①初读:结合注释粗晓大意。

②速读:理清故事情节。

③比读:看哪位同学将对话的语气读得最到位。

2、译一译:圈点勾画,粗通文意,尝试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①疑难词语探究: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文中理解有困难的词句或文言常用词语。以提问形式在班内交流,教师适当提示、指导。

例:谓……曰:对……说 / 掌事:掌管国家大事/ 但:只不过/ 多务:事情多/

孰若:与……相比如何/ 遂:于是

②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a蒙辞以军中多务。应理解为:“蒙以军中多务辞,以:拿,用,介词。

b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应理解为:长兄怎样知道这件事这么晚啊!何:怎么,为何。

c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也作“刮目相看”:刮:擦。摩。刮目:擦眼。待:相看待。

3、议一议:

①吕蒙是怎样从“吴下阿蒙”一变而为让人“刮目相待”的?

(听从了孙权的劝告,“就学”。)

②孙权又是怎样劝学的?体会他的语气、神态和心理。

a卿今涂掌事,不可不学!”:语气坚决果断,神态郑重严肃,既严要求,又充满关心、期望,希望吕蒙能胜大任。 (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耳”:前一句表反问语气,对吕蒙辞学有责备、恼怒之意,后一句则说得语重心长,言辞恳切,足见对吕蒙的关心、爱护。

c“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从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谈,现身说法,神情激动,语气殷切。

③鲁肃为什么会对吕蒙 “刮目相待”?

(因为他从与吕蒙的谈话中,发现吕蒙才略大增,与先前的“吴下阿蒙”判若两人。)

④吕蒙学有所成,课文直接表现这一点没有?是怎样表明的?

(没有直接表现吕蒙的才学大增,学有所成,而是从鲁肃的言语中侧面表明的。)

⑤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因为情况是在不断变化,人也在不断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⑥ “刮目相待”后,鲁肃有何举动?说明了什么?

(与吕蒙结友,说明鲁肃对吕蒙的赏识、认可。)

三、合作探究,互动释疑

1、合作探究:

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表现了鲁肃怎样的感情?

明确:既感到十分惊讶,又由衷为吕蒙的进步感到高兴,惊异、赞许之态呼之欲见。

②“士别三日,……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现了吕蒙怎样的心境?

明确:“何……乎!”表示感叹语气,并非对鲁肃不满,而是表现出吕蒙对自己才略长进后感到很自豪、自得。

说明:吕蒙的“自豪自得”缘于对学习有新的认识。从学习中获益匪浅。

③孙、蒙对话与蒙、肃对话在情调上有区别吗?

明确: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显得郑重亲切,表明了君臣的关系;蒙、肃皆为同僚,对话则有一种调侃的趣味蕴含其中。

④课文在情节的处理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

a详写“劝学”“议论”,尤以“议论”为甚;“就学”、“结友”则一笔带过。

b正面写“劝学”经过,通过“议论”之后用鲁肃的惊叹,从侧面写吕蒙学业的长进。

c情节以人物对话为主。

2、互动释疑:四人小组提问释疑,全班交流解决。

四、模仿表演,体验反思

1、模仿表演:

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扮演吕蒙与鲁肃,然后进行对话表演。要注意模仿人物语气,体会说话时人物的心境,演完后学生作点评。

2、体验反思:

你怎样看待吕蒙读书迅速长进这一事情?这对你有什么启示呢?

五、总结存储,课外延伸

1、总结存储: 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本文以对话为主,用不多几句话,就使人受到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2、课外延伸:

①解释“吴下阿蒙”“刮目相待”并造句。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②写一篇读后感.谈谈学了本文后你的体会。

③课后背诵全文。

板书设计: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劝学、就学、议论、结友)

附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国家大事,不能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多推辞。孙权说:"我哪里要你攻读经书成为博士呢!只不过应当浏览一些书籍,了解过去的历史。你说事多,比我如何?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补益。"吕蒙从此开始读书。等到适逢鲁肃到寻阳,跟吕蒙议论事情,大吃了一惊说:"你现在的才略,不是过去的吴下阿蒙啊!"吕蒙说:"士人离别三天,就应当去掉老眼光来看待,你怎么发现情况这么晚呢?"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成朋友才告别。

劝学的课件(篇8)

【教学目标】

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2.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3.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4.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子,论证方法;

难点:比喻论证——比喻的本体和喻体,所要论证的道理,如此论证的效果;

【教学方法】

学案教学法、诵读法、练习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

两个课时(课前要求学生根据导学案进行自学)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作者,解题:

2.辨析文中重要读音,找出通假字;

3.结合议论文的三要素,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并让学生找出文中采用了论证方法。

劝学的课件(篇9)

邱龙涛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设喻论证的方法和“对举”的行文方式。

(二)了解荀况关于学习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

二、难点、重点分析

(二)作者从哪几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各组比喻之间在意义上有什么内在联系?

分析: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分三段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

第l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第一个比喻“青出于蓝”,不能认为它的意思是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是它作为成语后新产生的意思。本文中这个比喻和“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这样,三个比喻分了两层意思。作者在这基础上,用“故”归纳上文,又用了“木受绳则 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作为事例,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后面两个比喻并列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它们是对后面推论的有力衬托。综上所述,本段是从总论学习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2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开头作者用“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先来阐说,接着就用“****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形象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为了把道理说得更透辟,作者顺势而下,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综上所述,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第3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作者先用两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接着又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作者用四个比喻正反对照:先用“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又用“楔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这是本段第二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最后一个层次,作者用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后面两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的两点保证,两者缺一不可。综上所述,作者在本段中又分三个层次,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二)本文设喻有什么特点?

分析:本文是阐述学习道理的议/lw/Index.html>论文,通篇设喻,使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本文的设喻特点:

(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如说明“学不可以已”之理,作者用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色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为喻加以说明,充分表达了“学不可以已”而必须有所造就的道理。这样化深奥为浅近,.由感性到理性,令人心悦诚服。

(2)设喻方式多样:①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木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②正反设喻,如“蚓”和“蟹”、“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通过正反对照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③反复设喻,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连用几个不同的比喻,使读者加深对道理的理解。

(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①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锲而舍之”、“锲而不舍”。②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如第2段,作者先连用五个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③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第3段第一层,作者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 “积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水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进一步论证。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

(二)预习检查。

(三)导入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入,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习的道理。

(四)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荀子(约公元前313一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lw/Index.html>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五)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师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接着就讲:“劝”的繁体字“****”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六)指导学生处理课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l.对照注释,借助字典,正字正音。

第一组:通假字

第二组:其他易写错读错字

2.给本课12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画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3. 复习初中知识,综合“思考和练习”二,学生自己理解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

4.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指正。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君子”是一个合成双音词。“可以”在古汉语中是两个单音词,相当于现代汉语“可以、用它”的意思。在本文具体语境中“以”已失去介词的作用,只协调音节。因此,这两个词中只有“可”有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可以”差不多;它还表示情理上应当如此,可译为“应该”。全句译为: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习是不应该(可以、能够)停止的。

(2)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句中两个“中”作动词,“符合”的意思。“绳”指木工取直用的墨线,这个词的意义现在已扩大,泛指各种绳索。“***”和“为”是两个动词,“***”通“糅”,指古代用火熨木使之弯曲的一种方法,现作“揉”,解释“使……弯曲”。“为”,做成。“以”在两个动词之间表明它后边的行为是它前边行为的目的或结果,作连词用,译作“而”。全句译为:(一块)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使它弯曲而成为车轮,它的弧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句中“神明”即“神灵”;“圣心”指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自得”不是现代汉语中的合成双音词,“自”是自然,“得”是通;“而”是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这句译为:积累善行养成美德,因而能自通于神明,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也就具备了。

(4)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句中“舟揖”是合成双音词,偏义复词,联系上下文,偏指舟。“水”,名词用如动词,“游泳”。“绝”是会意字,从“***”,从“刀”,从“卩”(象人形),意思是人用刀横断丝织品,“绝江河”很像横断水流,所以“绝”引申为“横渡”。“江河”古人专指长江、黄河,现在的词义扩大了,泛指一切江、河。全句译为: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能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句中两个“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爪牙”在本文中是两个单音词,它们的本义是爪子、牙齿。后来形成褒义的比喻义:帮手、武士;现代又转为贬义的比喻义:帮凶、走狗,词义的感情色彩有了变化。“强”读***,坚硬的意思。“上”、“下”方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黄泉”是特殊的单纯双音词。“用心”不是合成双音词,“用”是引介原因的介词,译作“由于、因为”、“心”是“心思”的意思。“一”,作动词,专一的意思。全句译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硬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由于心思专一(的缘故)。

(七)诵读第l段。

1.诵读的准备。

先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学生试划,教师纠正):

学不可以已 ***使之然也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让学生解释下列词语:

“已”——在现代语中有没有相同用法?请举例。(奔腾不已,不能自已)

“以为”——跟“自以为得之矣”(《石钟山记》)中的“以为”用法是否相同?(不同。

“自以为”是自己认为之意;此句中的“以为”是“以之为”(用它做成)的省文。)

“虽”——这个“虽”跟下面两句话中哪一个“虽”字的用法相同:①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不同)②虽大风浪不能鸣也。(相同)

“木受绳

劝学的课件(篇10)

总学习目标:

1.学生通过探讨了解学习之道,了解人获取教养的途径,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2.初步了解关掌握阅读现代文的一般步骤与方法。

3.借鉴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5.掌握一些基本古文学常识

课时按排:8-10课时

求学之道——①劝学

教学目标:1)借鉴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

2)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3)掌握一些基本古文学常识。

教学重点:1)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

2)掌握重要的文言虚词和实词。

教学难点:对荀子的学习观的理解。

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

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

二、导入新课: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入,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习的道理。

一、作者简介: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思想家、教育家,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 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认为人的本性是恶,主张“明礼义而化之”,即后天的环境可以改善人性的恶,所以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强调教育的功能,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本性。他的思想体现在荀子一书中.《荀子》是后人为其编,大部分是荀子的`作品。荀子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多用比喻排比,这些在《劝学》中有所体现。《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二、自学提示:请同学们查古汉语字词典,掌握重点词,并思考几个问题

劝,君子,已;蓝,青,虽,挺,就,暴;须臾,望,疾,至,能水,绝,生,闻;跬,驾,镂,用,跪,强,躁

1、中心论点是什么?怎么理解?

2、分了那几个论点论述?

3、采用了什么论述方法,找出相关句子

三、课文分析:

1、解题:《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是什么意思?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什么意思? “劝勉”。“劝”的繁体字“勤”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学习。

2、文章结构:(分析同时串讲课文)

* 论点:学不可以已(开门见山)

已:停止11]一生都不能停止 2]方法态度是:持之以恒

* 论证过程:为什么学?怎么学?

1] 君子[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古今异义。此处增强论据力度[曰:学不可以已[停止]。青[n.],取之于蓝[于蓝取之],而青[adj.]于蓝;冰,水为[凝结]之[代冰],而寒于水。木直中[合于]绳。輮[糅,以火烘木,使之弯曲]以为[做成]轮,其曲[弯度]中规。虽[即使]有[又]槁暴[曝,晒干],不复挺[直]者,輮使之然[(弯曲成)这样]也。故[所以]木受绳[经墨线量过]则直,金[金属刀,借代。]就[接近,靠近]砺[磨刀石,即金属刀拿到磨刀石上磨]则利,君子博学[广泛学习]而[并列]日[n作状,每日]参省[参,检查。省,省察]乎[于]己,则知[智]明而行无过矣。

青——蓝;水——冰;木——轮;金——利

外物加工结果

1 博学日参省乎己知明而行无过

五个比喻(尝试背诵)

2] 吾尝[曾经]终日而[表修饰]思矣,不如须臾[片刻]之所学也;吾尝跂[提起脚跟]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眺望[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风而呼,声非加疾[强,宏大]也,而闻者彰[清楚,明显(欲盖弥彰)]。假[借助,利用]舆[车]马者,非利足[脚步快]也,而致[达到。注意字形]千里;假舟楫[桨,这里是用作借代指船]者,非能水[n作动,游水]也,而绝[横渡]江河,君子生[性,本性,资质]非异[(同一般人)没有差别]也,善假于物也。

1 顺风而呼闻者彰;登高而招见者远;假舆马至千里;假舟楫绝江河

善假于物的结果 君子生非异

1 学习的结果能: 提高改变自身;弥补不足学不可以已

五个比喻(尝试背诵)

3] 积土成山,风雨兴[兴,起]焉[兼词,于此];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神明”即“神灵”]自得[“自”是自然,“得”是通.全句意为:精神智慧就得到提升],圣心备焉[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焉,表肯定的语助词]。故不积跬[半步]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千里马]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马拉车走一天为一驾],功[成功]在不舍[停止]。锲[用刀刻]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雕刻]。蚓无爪牙之利[难点:之,定语后置标志,锋利的爪牙],筋骨之强,上食埃土[细土],下饮黄泉[地下泉水],用心一也[旧版,用:以,因为。一,专一]。蟹六跪[脚]而二螯[钳夹],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藏身]者,用心躁[浮躁,不专心]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积水成渊,蛟龙生 积1、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不积1、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朽木不折 舍1、

驽马十驾;金石可镂 不舍

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专1、

六跪二骜-非蛇鳝之不可寄托 躁

学习方法态度:积累、坚持、专心

十个比喻(尝试背诵)

* 论证手法:比喻:形象生动

排比:说理透彻气势磅礴

对比论证:鲜明有理

四、知识点小结:(字词句段)

* 第一组:通假字

(l)輮róu通煣 有yòu通又 知zhì是“智”的古字 暴pù已是“曝”的古字(通假字与本字同音;含音相近)

(2)生xìng通性(古音声母韵母相同)

第二组:其他易写错读错字

中zhōng砺lì参cān省xíng跂qì臾yú螯áo

(3)给本课12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画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4)复习初中知识,综合思考和练习二,学生自己理解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

虚词温故知新

于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介词:从青取之于蓝

苛政猛于虎介词:比而青于蓝

告之于帝介词:向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者有蒋氏者,特殊指示代词,组成名词性结构,表示“……的人或事物”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表示略作停顿,并提示下面要说明原因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而君将哀而生之乎连词:并列关系知明而行无过矣

潭西南而望连词:修饰关系吾尝终日而思矣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连词:转折关系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连词:顺接关系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矣

* 取之于蓝(介宾后置);无爪牙之利(定语后置)

* 见文章结构 分析。

物理力课件汇集10篇


根据您提出的要求,我已经为您收集到了以下内容:“物理力课件”。请您仔细阅读本页的内容,并感受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在开学之前,老师需要准备好教案和课件,每个人都要规划自己的教案和课件。编写教案需要遵循科学性和实践性的原则。

物理力课件 篇1

一、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对于“力”这个字,学生已经非常熟悉,它用在不同的地方含义是不同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就要使学生明确物理学中所讲的力的含义。

本节内容是力学知识的入门基础课,学生对力的概念的正确理解和力的作用效果的掌握对学生后续课程的理解吸收有重要作用。

2、教育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 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 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知道力的单位。

c 知道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能确定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能力目标

a 通过探究活动感受力的作用效果,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b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具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3)德育及情感目标

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

通过讲解日常生活中应用力学知识的实例,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

3、教材编写思路及结构特点

教材对每个知识点,均以“想想做做”或“想想议议”来引入力的有关概念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边观察,边分析,边总结物理规律。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总结知识的能力,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创造性学习。

4、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正确并规范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2)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力的概念。

二、背景分析

1、学习任务分析。本节课的核心概念是“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它是在学习了“运动的描述”的基础上,再进行特定的探究活动及教学演示,让学生通过分析物体运动的情况,根据“运动的'相对性”原理,分析总结出来的。

2、学生情况分析。学生是在学习了“运动的描述”,知道了物体运动的相对性后,来学习这一节内容的。学生初学物理学中的“力”时可能存在三个方面的困难:

(1)不能准确、完整地根据演示实验及探究活动分析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

(2)不能准确无误地理解力的三要素是怎么样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

(3)不能正确理解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三、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我计划使用如下教学方法:

(1)实物演示法 (2)多媒体演示实验法 (3)探究法

(4)引导法 (5)讲解法 (6)举例法

(7)启发式教学法

2、说学法

(1)探究法:针对此种学法,教师要用实物演示法、引导法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结论。

(2)分析法:针对此种学法,教师要用讲解法、深究法、多媒体演示法进行讲解、说明。

(3)小组讨论法: 针对此种学法,教师要用启发式教学法及举例法说明。

(4)观察法:针对此种学法,教师要用探究法、多媒体演示法、讲解法、举例法等多种方法并用进行阐述。

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力这个概念有一定的认识,但如:人推墙时,墙也在推人。这种意识在学生以前的认知中是没有的,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教师一是要组织学生进行探究,二是要从一些打破常规、能发散思维的问题入手进行引导。让学生一下子豁然开朗,激发学习兴趣。

四、说教学过程

1、教学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分为导入新课、课堂活动、小结、布置作业等四个部分。

2、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用投影放大“力”字。请学生用力这个字组词。

生:力量,力气,战斗力,力不从心,身强力壮……(学生个别回答)

师:刚才同学们用“力”这个字组了很多词,包括很多领域。那么,我们物理学中的“力”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通过一系列活动来进行探究。

以这样的方式引入新课,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发散了学生的思维。

(2)新课教学

以提出问题的形式,把教学活动分为4个探究过程。

探究活动一:力有些什么作用效果?

这部分内容由于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有限,要采取师生互动的方式来进行探究性学习。并力求做到直观易掌握。我采取这样的教学步骤来引导学生学习:

举例子 分析例子 录像资料 分析录像资料 总结

而且,为了让学生形象地理解1N的力到底有多大,再让学生看投影。这样,能使学生感性地知道1N的力到底有多大。培养了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

探究活动二:哪些因素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较难理解的,而且学生的分析能力有限,也要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来进行探究性学习。并力求做到直观易掌握。我采取这样的教学步骤来引导学生学习:

举例子 分析例子 录像资料 分析录像资料 总结

分析完之后,教师要对力的三要素是怎样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进行概括总结。

探究活动三:怎么样用一个图来表示力的三要素?

这部分内容是个死内容,在探究活动二的录像中已经进行了说明,又因为这种作图的方法是人们人为地、直观地表示出来的。对于这个知识点,教师只要告诉学生表示方法,大多数学生就能掌握,再指导学生会以这种方法作图就行了。这要进行学生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作图,教师巡视并指导。

探究活动四:在物理学中,为什么说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对于这一部分的内容,是力学初学者最难理解的一个知识点,我采取这样的教学步骤来引导学生学习:

举例子 分析例子 录像资料 分析录像资料 思维发散 总结

按照这个步骤,教师最后进行启发式思维发散讲解,引导学生得出“苹果落向地球”,同时,“地球也在落向苹果”的结论。以此进一步说明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怎样来确定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

(3)最后,进行课堂内容小结,并布置课后练习。

五、教学媒体设计

在本次教学活动过程中,因为学生第一次学习力,对力的有关概念很难理解,对此,我适当地选择了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能直观、清晰、简单明了地进行学习。解决了一些较难用语言表述清楚的问题,也完成了一些较不容易实际完成的物理实验。不论是对于教师的教学,还是对学生学习,都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

该多媒体教学课件,具有创意的地方便是思维发散部分。对于这一部分能够直观地进行演示,这是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很难体现出来的。而且,该多媒体课件中,引用了大量的录像资料,且我又对这些录像进行剪截,这就能够帮助学生回忆录像中的知识,而不是看过就过了。从这一点讲,这是该课件极具个性之处。

六、教学评价设计

为了对这节课进行教学效果评价,我设计了这个表格:

教 学 效 果 的 评 价 标 准

项目(总分50分)

优秀(10分)

良好(8分)

一般(5分)

得分

内 容

标题

标题文字组织较好,能激发学习兴趣。

标题文字组织恰当,较吸引人。

标题文字组织恰当。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能用准确的语言,适当的多媒体介绍。

教学内容能引用多媒体资料,适当的进行组织。

教学内容完全引用资料的内容。

多媒体的引用

多媒体引用与内容吻合,能突出主题。

多媒体的引用与内容吻合。

多媒体的引用与内容基本吻合。

学生的感受

内容中有独特、能激发学生思考的内容。

内容中包含1-2点学生的学法指导。

内容中没有独特的见解,学生反应一般。

引人入胜图片或文字

背景图案选择较好,能增强文稿的可欣赏性。

背景图案选择恰当,能起到改善文稿的可欣赏性。

无背景或颜色

总分

对于以上的评价标准,可以把这个表格印发给听课教师及学生,由他们来给这节课进行定量评价。而评价结果可以很直观地以分数的形式表现出来,任课教师可以根据这个结果来进行本节课的教学反思。

七、板书设计

本节内容的板书设计,做到了层次清晰,知识点直观表达,能用较少的文字,将本节课的内容很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特别是板书中的第3个知识点的表达,更是清晰的说明了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之间的内在联系。

物理力课件 篇2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

我是4号,我说课的题目是1号《比热容》,是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1章第4节的内容,下面我从教材、学情、教法和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说这节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比热容是11章《热和能》的重点,同时也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难点。它是反映物质特性的一个重要物理量,自然界中的许多现象和生产技术上的许多问题都跟物质比热容有关,但比热容这一概念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针对这一特点,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常识引入课题,突出物理教学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特点,进行实验探究,体现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认识规律。按照新课标要求,体现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在正确理解比热容物理意义的基础上,总结出热量的计算公式Q=cm⊿t,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是本节的又一重点。故本节课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探究比热容实验.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

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3.会查比热容表,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实验观察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及抽象思维能力;学会用表格法表示物理量间的相互联系;训练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探究,学会科学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验从实验到理论的科学方法。故本节的学习目标为:(出示课件)

三.教学重、难点和关键

重点:比热容的概念的建立.

难点:1.制定实验探究方案;2.了解比热容概念并能利用它解释有关现象。

关键:做好水与煤油吸热升温的对比实验是突破难点的关键

(二).说学情

1.初中学生对事物存在着浓厚的好奇心,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但学生仍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

2.在学习本节之前,学生对质量、温度、热量已有一定的认识,但这种认识具有一定的孤立性、片面性,没有深刻意识到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三).说教法和学法

说教法:依据《课标》要求,本课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的全过程,学生在交流合作中深入了解比热容的含义。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

说学法: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领会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控制变量法”,让学生从生活现象入手,进行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学会记录实验数据和信息,进行合作与交流。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启发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信息,学会分析、比较、归纳、总结,得出实验结论,进一步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切实体验物质的属性,加深对比热容概念的了解。结合《课标》本节的教学程序设计如下:

(四).说教学程序设计

1.新课引入

2.生活感知:(出示课件)

①烧水时,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有什么关系?(用生活里的现象支持你的观点)

②烧水时,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温度升高多少有什么关系? (用生活里的现象支持你的观点)(这种设置问题的方法,比教材中直接提问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是什么关系,更具开放性,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总结得到:水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跟水的质量有关,和升高的温度有关 。

那么(出示课件)

③将质量相同的铜块和铁块加热,升高相同的温度,需要的热量一样多吗?(强调质量、升高的温度相等)

(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设置引导学生猜想物质吸热可能与物质种类有关,使探究目标更为显性化。)

提出探究问题:不同的物质,在质量相等,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实验方案的制定是探究是否顺利的关键,由于本实验涉及的内容较多,学生综合考虑有一定的难度,故教师可引导学生重点探讨如下问题,以帮助学生设计实验。(出示课件)

(一)根据问题讨论设计实验

(1)选取什么物质进行对比?用什么工具测质量?

(2)用什么工具对它们加热?

(3)用什么工具显示它们温度的变化?

(4)怎样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学生在完成本实验提示的基础上来)

(二)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交流讨论、展示设计方案,表述自己的设计思路,应有两种方案(出示课件)。

方案一:取等质量的水和煤油,加热相同的时间(吸收相等的热量)后,比较温度的变化。

方案二:取等质量的水和煤油,使其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的时间(吸收热量的多少)。

(让各小组讨论,然后教师特别强调“相同条件”是哪些,强调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明确按实验方案二进行实验,与提出的问题一致,简化了实验,可使学生做实验的目的更明确一些)

4.进行实验,收集数据(本环节事先应安排好小组分工,明确小组要求)(出示课件)

物理力课件 篇3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

我是4号,我说课的题目是1号《比热容》,是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1章第4节的内容,下面我从教材、学情、教法和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说这节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比热容是11章《热和能》的重点,同时也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难点。它是反映物质特性的一个重要物理量,自然界中的许多现象和生产技术上的许多问题都跟物质比热容有关,但比热容这一概念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针对这一特点,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常识引入课题,突出物理教学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特点,进行实验探究,体现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认识规律。按照新课标要求,体现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在正确理解比热容物理意义的基础上,总结出热量的计算公式Q=cm⊿t,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是本节的又一重点。故本节课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探究比热容实验.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

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3.会查比热容表,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实验观察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及抽象思维能力;学会用表格法表示物理量间的相互联系;训练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探究,学会科学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验从实验到理论的科学方法。故本节的学习目标为:(出示课件)

三.教学重、难点和关键

重点:比热容的概念的建立.

难点:1.制定实验探究方案;2.了解比热容概念并能利用它解释有关现象。

关键:做好水与煤油吸热升温的对比实验是突破难点的关键

(二).说学情

1.初中学生对事物存在着浓厚的好奇心,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但学生仍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

2.在学习本节之前,学生对质量、温度、热量已有一定的认识,但这种认识具有一定的孤立性、片面性,没有深刻意识到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三).说教法和学法

说教法:依据《课标》要求,本课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的全过程,学生在交流合作中深入了解比热容的含义。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

说学法: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领会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控制变量法”,让学生从生活现象入手,进行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学会记录实验数据和信息,进行合作与交流。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启发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信息,学会分析、比较、归纳、总结,得出实验结论,进一步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切实体验物质的属性,加深对比热容概念的了解。结合《课标》本节的教学程序设计如下:

(四).说教学程序设计

1.新课引入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进社会,这是新课程理念。(出示课件)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汽车发动机用水冷却,新疆谚语“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等实例引出需要探究的物理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学习本节内容:《物质的比热容>>,引入课题。(情景引入,拉近了物理和生活的距离,并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欲望。)

2.生活感知:(出示课件)

①烧水时,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有什么关系?(用生活里的现象支持你的观点)

②烧水时,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温度升高多少有什么关系? (用生活里的现象支持你的观点)(这种设置问题的方法,比教材中直接提问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是什么关系,更具开放性,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总结得到:水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跟水的质量有关,和升高的温度有关 。

那么(出示课件)

③将质量相同的铜块和铁块加热,升高相同的温度,需要的热量一样多吗?(强调质量、升高的温度相等)

(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设置引导学生猜想物质吸热可能与物质种类有关,使探究目标更为显性化。)

提出探究问题:不同的物质,在质量相等,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实验方案的制定是探究是否顺利的关键,由于本实验涉及的内容较多,学生综合考虑有一定的难度,故教师可引导学生重点探讨如下问题,以帮助学生设计实验。(出示课件)

(一)根据问题讨论设计实验

(1)选取什么物质进行对比?用什么工具测质量?

(2)用什么工具对它们加热?

(3)用什么工具显示它们温度的变化?

(4)怎样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学生在完成本实验提示的基础上来)

(二)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交流讨论、展示设计方案,表述自己的设计思路,应有两种方案(出示课件)。

方案一:取等质量的水和煤油,加热相同的时间(吸收相等的热量)后,比较温度的变化。

方案二:取等质量的水和煤油,使其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的时间(吸收热量的多少)。

(让各小组讨论,然后教师特别强调“相同条件”是哪些,强调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明确按实验方案二进行实验,与提出的问题一致,简化了实验,可使学生做实验的目的更明确一些)

4.进行实验,收集数据(本环节事先应安排好小组分工,明确小组要求)(出示课件)

物质名称 质量m/g 初温t1/℃ 末温t2/℃ 升高的温度t2-t1/℃ 加热时间t/min 水 煤油

(将学生划组,明确分工,其目的是将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同时通过评比星级小组,星级组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实验能力,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5.分析和论证

选择学生有代表性的一组数据,(实验数据误差大)组织学生讨论。做好两种物质的数据对比,学会分析数据,探究结论,先小组交流意见,再师生共同交流,最后确定实验结论。

6.评估:

交流实验的得与失,操作是否规范,实验误差的原因(热源不可能绝对一致、加热时间的控制等),结论是否恰当,描述是否准确等等。在学生得到质量相等的不同的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不同的基础上自然引入下面问题?

7.交流与合作:

(1)水和煤油谁的吸热能力强?

(2)如何科学地比较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

在学生提出该问题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学:

(看课本P34页的的文字,解决下列问题)(出示课件)

(1)比热容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2)比热容的定义是什么?

(3)比热容的单位是什么?符号呢?

讨论如何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不同,引入比热容的概念。在讨论中注意尊重学生意见,适当点拨,在不同意见的碰撞中发现真理。帮助学生正确了解比热容的含义,认识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学会查比热容表,通过读表,发现规律,从而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8.走进生活,拓展应用

主要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及生产生活的应用事例,使物理走向社会,及时反馈矫正。(出示课件)

①小组讨论:为什么三峡水电站建成后能调节当地的'气候,使冬天气温将升高2C,而夏天将降低2C?

②深化:尝试解释海陆风的成因。

③拓展:阅读“气候与热污染”,请交流各自搜集的资料、解释成因并提出改善这一现象的建议。

④课后思考:根据水的比热容的物理意义,尝试解答:把质量为2kg、温度为30℃的水烧开(一标准大气压下),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从物理走向社会”,只有将所学的知识等加以运用才能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所以让学生通过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中发现的问题,解决了生活中的疑问,增强了学生学习物理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同时培养了学生将所学知识服务于人类的意识和使命感。

9.课堂总结

回扣目标,让学生总结学到了什么,有哪些疑问,及时补救。

(五).说板书设计

(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出示课件)

比热容

一.实验探究

1.水吸收的热量多少与水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有关。

2.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

二.比热容

1.概念: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符号c。

2.单位;J/(kg ℃)

3.意义:1千克的某种物质每升高(降低) 1℃,吸收(放出)热量是多少J

(六).结束语

在整个授课过程中,利用探究法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学习和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试验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以上是我对《比热容》这节教材的认识和这堂课的整体设计。

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附:后记

我抽的面试题目是1号:主要是问课堂遇到突发事件如何处理,思考阐述3分钟,感觉当时有点紧张,回答的不够全面,考完了又整理了一下,希望对今后需要考试的同行有帮助!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会发生争执。学生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见解,常有谁说不服谁的情况。当着众人面对他们加以大声呵斥和责骂,这样只会招来反感和叛逆。

课堂45分钟是有限的,毫无节制的争论会影响教学进度。因此,当学生不能被教师说服时,或学生几种意见争执不下时,教师要采取“冷处理”的办法,暂时“休战”,课后慢慢解决。这样既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又使课堂教学得以顺利进行。

作为老师,课堂上我必须保持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我现在是在上课,我所面对的不是一个或几个捣乱的学生,而是全班这么多可爱的学生,全班其余的同学是无辜的,他们有权利享受上课的快乐。课堂上我的主要工作是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物理力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通过阅读“气候与热污染”,了解利用比热容解释海边与沙漠昼夜温差问题并了解一下“热岛效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比热容的概念和热量有关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比热容概念并能利用它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归纳演绎法。

教学用具:等质量的水和煤油、烧杯、电热水器。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学生阅读教材前面的“想想议议”,在学生理解“水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和水的质量、温度升高的度数有关,水的质量越大,温度升高的度数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的基础上,让学生讨论所有的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的度数也相等时,吸收的热量之间的关系。

二、进行新课

(1)演示实验:出示盛有等质量的水和煤油的两只烧杯,但我们明显地看出两者的体积不相同,这是为什么?(请学生回答)不同的物质其密度不同,密度是物质的属性。

介绍电加热器(俗称:“热得快”),强调电加热器每一秒钟放出的热量是一定的,两个电加热器是相同的,在相同的时间里它们放出的热量也是相等的。

请两名同学帮助观察温度计,并随时报告温度。

实验结果:煤油温度升得快。这表明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在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时,水吸的热量比煤油多。

(2)比热容:换用其他物质,重复上述实验,得到的结果是类似的。就是说,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在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这跟我们在测量物体质量时,遇到的情况相似;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一般不相同。当时为表示物质的这一特性,引入了密度的概念棗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那么,现在我们应该怎样表示上述实验所反映的物质特性呢?(启发学生讨论,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比热容的概念)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

比热是通过比较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升1℃时吸收的热量,来表示各种物质的不同性质。

(3)比热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比热的单位是焦/(千克℃),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

如果某物质的比热是a焦/(千克℃),它是说单位质量为一千克的该种物质,每升高1℃时(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a焦。

(4)比热表

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各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物理学中,常把由实验测定的物质的比热,列成表格,便于查找。

课本中列出了几种物质的比热,请同学们查出铝的比热及它的单位。你能具体地说明铝的比热的物理意义吗?(提问)

从表中还可以看出,各物质中,水的比热最大。这就意味着,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水的温度变化要小些。水的这个特征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白天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温升慢,夜晚沿海地区温度降低也少。所以一天之中,沿海地区温度变化小,内陆地区温度变化大。在一年之中,夏季内陆比沿海炎热,冬季内陆比沿海寒冷。

水比热大的特点,在生产、生活中也经常利用。如汽车发动机、发电机等机器,在工作时要发热,通常要用循环流动的水来冷却。冬季也常用热水取暖。(分析课本,说明利用水取暖和汽车发动机散热器的原理)

三、小结:

通过一些具体问题的讨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热的概念。

四、布置作业: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

物理力课件 篇5

一、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对于“力”这个字,学生已经非常熟悉,它用在不同的地方含义是不同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就要使学生明确物理学中所讲的力的含义。

本节内容是力学知识的入门基础课,学生对力的概念的正确理解和力的作用效果的掌握对学生后续课程的理解吸收有重要作用。

2、教育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 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 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知道力的单位。

c 知道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能确定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能力目标

a 通过探究活动感受力的作用效果,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b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具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3)德育及情感目标

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

通过讲解日常生活中应用力学知识的实例,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

3、教材编写思路及结构特点

教材对每个知识点,均以“想想做做”或“想想议议”来引入力的有关概念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边观察,边分析,边总结物理规律。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总结知识的能力,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创造性学习。

4、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正确并规范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2)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力的概念。

二、背景分析

1、学习任务分析。本节课的核心概念是“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它是在学习了“运动的描述”的基础上,再进行特定的探究活动及教学演示,让学生通过分析物体运动的情况,根据“运动的相对性”原理,分析总结出来的。

2、学生情况分析。学生是在学习了“运动的描述”,知道了物体运动的相对性后,来学习这一节内容的。学生初学物理学中的“力”时可能存在三个方面的困难:

(1)不能准确、完整地根据演示实验及探究活动分析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

(2)不能准确无误地理解力的三要素是怎么样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

(3)不能正确理解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三、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我计划使用如下教学方法:

(1)实物演示法 (2)多媒体演示实验法 (3)探究法

(4)引导法 (5)讲解法 (6)举例法

(7)启发式教学法

2、说学法

(1)探究法:针对此种学法,教师要用实物演示法、引导法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结论。

(2)分析法:针对此种学法,教师要用讲解法、深究法、多媒体演示法进行讲解、说明。

(3)小组讨论法: 针对此种学法,教师要用启发式教学法及举例法说明。

(4)观察法:针对此种学法,教师要用探究法、多媒体演示法、讲解法、举例法等多种方法并用进行阐述。

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力这个概念有一定的认识,但如:人推墙时,墙也在推人。这种意识在学生以前的认知中是没有的,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教师一是要组织学生进行探究,二是要从一些打破常规、能发散思维的问题入手进行引导。让学生一下子豁然开朗,激发学习兴趣。

四、说教学过程

1、教学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分为导入新课、课堂活动、小结、布置作业等四个部分。

2、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用投影放大“力”字。请学生用力这个字组词。

生:力量,力气,战斗力,力不从心,身强力壮……(学生个别回答)

师:刚才同学们用“力”这个字组了很多词,包括很多领域。那么,我们物理学中的“力”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通过一系列活动来进行探究。

以这样的方式引入新课,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发散了学生的思维。

(2)新课教学

以提出问题的形式,把教学活动分为4个探究过程。

探究活动一:力有些什么作用效果?

这部分内容由于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有限,要采取师生互动的方式来进行探究性学习。并力求做到直观易掌握。我采取这样的教学步骤来引导学生学习:

举例子 分析例子 录像资料 分析录像资料 总结

而且,为了让学生形象地理解1N的力到底有多大,再让学生看投影。这样,能使学生感性地知道1N的力到底有多大。培养了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

探究活动二:哪些因素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较难理解的,而且学生的分析能力有限,也要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来进行探究性学习。并力求做到直观易掌握。我采取这样的教学步骤来引导学生学习:

举例子 分析例子 录像资料 分析录像资料 总结

分析完之后,教师要对力的三要素是怎样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进行概括总结。

探究活动三:怎么样用一个图来表示力的三要素?

这部分内容是个死内容,在探究活动二的录像中已经进行了说明,又因为这种作图的方法是人们人为地、直观地表示出来的。对于这个知识点,教师只要告诉学生表示方法,大多数学生就能掌握,再指导学生会以这种方法作图就行了。这要进行学生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作图,教师巡视并指导。

探究活动四:在物理学中,为什么说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对于这一部分的内容,是力学初学者最难理解的一个知识点,我采取这样的教学步骤来引导学生学习:

举例子 分析例子 录像资料 分析录像资料 思维发散 总结

按照这个步骤,教师最后进行启发式思维发散讲解,引导学生得出“苹果落向地球”,同时,“地球也在落向苹果”的结论。以此进一步说明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怎样来确定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

(3)最后,进行课堂内容小结,并布置课后练习。

五、教学媒体设计

在本次教学活动过程中,因为学生第一次学习力,对力的有关概念很难理解,对此,我适当地选择了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能直观、清晰、简单明了地进行学习。解决了一些较难用语言表述清楚的问题,也完成了一些较不容易实际完成的物理实验。不论是对于教师的教学,还是对学生学习,都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

该多媒体教学课件,具有创意的地方便是思维发散部分。对于这一部分能够直观地进行演示,这是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很难体现出来的。而且,该多媒体课件中,引用了大量的录像资料,且我又对这些录像进行剪截,这就能够帮助学生回忆录像中的知识,而不是看过就过了。从这一点讲,这是该课件极具个性之处。

六、教学评价设计

为了对这节课进行教学效果评价,我设计了这个表格:

教 学 效 果 的 评 价 标 准

项目(总分50分)

优秀(10分)

良好(8分)

一般(5分)

得分

内 容

标题

标题文字组织较好,能激发学习兴趣。

标题文字组织恰当,较吸引人。

标题文字组织恰当。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能用准确的语言,适当的多媒体介绍。

教学内容能引用多媒体资料,适当的进行组织。

教学内容完全引用资料的内容。

多媒体的引用

多媒体引用与内容吻合,能突出主题。

多媒体的引用与内容吻合。

多媒体的引用与内容基本吻合。

学生的感受

内容中有独特、能激发学生思考的内容。

内容中包含1-2点学生的学法指导。

内容中没有独特的见解,学生反应一般。

引人入胜图片或文字

背景图案选择较好,能增强文稿的可欣赏性。

背景图案选择恰当,能起到改善文稿的可欣赏性。

无背景或颜色

总分

对于以上的.评价标准,可以把这个表格印发给听课教师及学生,由他们来给这节课进行定量评价。而评价结果可以很直观地以分数的形式表现出来,任课教师可以根据这个结果来进行本节课的教学反思。

七、板书设计

本节内容的板书设计,做到了层次清晰,知识点直观表达,能用较少的文字,将本节课的内容很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特别是板书中的第3个知识点的表达,更是清晰的说明了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之间的内在联系。

物理力课件 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初步了解太阳光谱和看不见的光。

初步认识红外线及其作用。

初步认识紫外线及其作用。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作用。

通过收集、交流关于红外线、紫外线的资料,获得处理信息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

初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有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1、红外线的作用

2、紫外线的作用

【教学难点】

1、红外线的作用及应用

2、紫外线的作用及应用

【教学方法】

阅读法、查找资料法、问答法。

有关红外线、紫外线的挂图、光碟。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师]白色光是单色光还是复色光?

[生]白光是复色光。

[师]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条粉带,自上而下分别是什么颜色的光?

[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条彩带,自上而下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师]棱镜可以把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几种不同颜色的光、把它们按这个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spectrum)。此外,在红光之外是红外线,紫光之外是紫外线,这两种都是人眼看不见的光,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紫外线。

二、新课教学

1、红外线

让学生阅读课文,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师]红外线有哪些特性?

[生]红外线的主要特性是它的热效应,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红外线。

[师]红外线有哪些应用?

[生]物体在温度升高时,它辐射的红外线会大大增强、人体生病时,局部皮肤的温度异常,如果在照相机里装上对红外线敏感的胶片、给皮肤拍照并与健康人的照片对比,有助于对疾病做出判断。

[生]夜间人的体温比野外草木、岩石的温度高,人辐射的红外线比它们强,人们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红外线夜视仪。

[生]红外线还可用来进行遥控、如电视机遥控器的前端有一个发光二极管、按下不同的键时,可以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电视机的遥控。

[生]利用红外线遥感技术可以在飞机或卫星上勘测地热、寻找水源、估计农作物的长势和收成等。

[生]利用红外线的'热作用,可以加热物体、烘干油漆和谷物、进行医疗等、如市场上烤制鸡鸭等肉类食品的“远红外烤箱”。

教师对同学的回答给予充分的肯定后,为使学生获得真实、充实的学习信息、教师也可以补充以下材料:

红外线位于红光外,它的频率范围在1012Hz~5×1014Hz、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多、物体在辐射红外线的同时,也在吸收红外线。

红外线的主要特性是热作用强,各种物体吸收了红外线后温度升高。因此人们利用红外线来加热物品。工业上用红外线烘干汽车表面的喷漆,家庭用红外线箱烤食品,浴室用的浴室暖灯用红外线来取暖、医疗上利用红外线来理疗。

由于红外线穿透云雾的能力比较较强,利用灵敏的红外线探测器吸收物体发出的红外线,再利用电子仪器对吸收的信号进行处理,可以显示出物体的形状和特征,这就是红外遥感、利用红外遥感技术可以对地球勘测,寻找水源,监视森林水灾,估测大面积农作物的长势和收成,预测风暴和寒潮,在军事上也有重要的应用。

[补充后教师板书]

一、红外线

1、特性

①红外线的热作用很强

②红外线穿透云雾的能力很强

2、应用

①利用红外线加热物体

②红外线遥感

③红外线遥控

2、紫外线

让同学阅读课文,然后回答问题:

[师]在光谱的紫端以外,也有一种看不见的光,叫紫外线(ultravioletray)、那么紫外线有何特性呢?

[生]紫外线的化学作用强

[生]紫外线具有荧光效应

[生]紫外线能杀菌

[师]紫外线有哪些应用呢?

[生]紫外线能促使人体合成维生素D,这种维生素有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所以儿童常晒太阳能预防缺钙引起的佝偻病、但是过高的紫外线会使皮肤粗糙、甚至诱发皮肤癌。

[生]紫外线有荧光作用,有些物质受到紫外线照射时能够发出可见光、日光灯管的管壁上涂的就是一种荧光物质、大额钞票上也有用荧光物质印刷的文字,用紫外线照射则会发出可见光,这是一种防伪措施。

[生]紫外线能杀死多种细菌,所以医院和食品店常用紫外线消毒。

[生]紫外线很容易使照相底片感光。

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予充分的肯定后讲解。

1、紫外线的频率范围是7。5×1014Hz~5×1016Hz,在光谱上位于可见光紫光之外,人眼看不见。

2、不要误认为紫外线是紫色的或蓝色的,紫外线是看不见的“不可见光”、紫外线看起来是淡蓝色的,那是因为除了紫外线外,它们还发出少量蓝光和紫光。

3、地球上的天然紫外线,来自太阳光。地球周围的大气层阻挡了大量的紫外线进入地球表面,才使地球上的生物获得生存的条件。为了保护人类生存家园,我们应有环保的意识,承担起环保的责任和义务。

[教师讲解完后板书]

二、紫外线

1、特性

①紫外线的化学作用很强。

②紫外线的生理作用很强。

③紫外线具有荧光作用。

2、应用

①医用消毒。

②防伪措施。

③生理作用。

三、知识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问题:

1、红外线的特性及应用

2、紫外线的特性及应用

四、布置作业

1、复习本节课文

2、课本P53①②③

3、复习本章内容

【板书设计】

1、红外线

特性

①红外线的热效应强

②红外线的穿透云雾的能力很强

应用

①利用红外线加热物体

②利用红外线实现遥感、遥控

2、紫外线

特性

①紫外线的化学作用

②紫外线的生理作用

③紫外线的荧光效应

应用

①紫外线可使照相底片感光

②紫外线的生理作用

③医用消毒、防伪

物理力课件 篇7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压强是自然科学的重要概念,在科学技术和生产中都经常用到。这一节内容着重学习的是固体的压强。

本节共有三个段标,分别是"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什么叫压强""怎样增大和减小压强"."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作为一个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获取相关的知识。在探究活动中允许学生另选器材,给学生的探究活动留有较大的空间,以期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目的,同时为压强概念的形成做了很好的铺垫。

"什么叫压强"是本节的主要知识点,教材根据九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计算能力,编写了应用压强的变形公式进行计算的例题,这样简化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怎样增大和减小压强"则是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压强的概念,了解压强的应用,教材以"活动"的形式呈现,引导学生根据压强公式讨论实例、进行归纳,得出结论,知道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最后,用"STS"栏目呈现《货车超载,国道不堪重负》一文和图片,旨在教育学生关注社会,同时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存在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这一节内容又是初中自然科学中有关力学知识的一次较大的综合,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学习科学方法的重要环节。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本身特点,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⑴认知目标:理解压力的概念,了解静置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与物重的关系,掌握压强的概念,了解压强的单位。

⑵技能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⑶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3、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是固体压强概念的建立、应用压强公式或变形公式进行计算。

难点:压力和重力的区别联系以及压强概念的形成。

二、说教法与学法

根据本节课教材特点以及初三学生年龄特点,采取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实验、问题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具体教学过程,学生不但要注重知识的获得,更要注重获得知识的过程。在教学中,应尽量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参与讨论,充分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自主学习,获得知识,并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学情分析: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力学的基础知识,并学习了两个重要的力,即重力和摩擦力,这些知识都是本节内容学习的认知基础。初中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也具备了较强的独立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尚未成熟。对于本节内容所学习的压力,已有了压力作用效果明显的思维定势,这也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难点所在。

四、说课堂教学设计

㈠引入新课

演示实验:将小钩码放在水平放置的橡皮膜上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凹凸情况,并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压力和压强)

通过演示实验引入课题,形象直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能激发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㈡讲授新课

1、通过以上的橡皮膜引出压力的概念。

问题:(1)人站在地面上,地面上是否受到力的作用?大小如何?

(2)压力是否一定由物体的重力产生?压力的方向是否与重力的方向一致呢?

教师提供一枚图钉,请学生设计一个小实验解决以上第二个问题。

学生操作后得出结论:压力不一定由重力产生,方向也不一定同重力方向相同,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举出其他例子。通过学生的举例,能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的兴趣。

对压力和重力教师再从三要素进行比较分析,明确压力与重力是不同的两种力,并强调只有在水平面时,压力大小与重力相等。

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

a、提出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b、提出假设:学生进行大胆猜测

c、设计实验:教师根据教材图10-3提供的实验器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自选器材,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该实验提供的仪器较多,因此设计实验方案比较复杂,设计方案时要围绕怎样改变压力、怎样改变受力面积、如何观察和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形变)等来设计。

d、验证假设: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并观察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在这个实验探究过程中,通过操作、设计,自觉主动地去挖掘知识,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在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环节中,要求学生在方框内写出实验操作步骤和观察到的现象等内容。例如:选用小方桌模型、细沙、砖块进行实验时,实验过程应写出如下内容:

(a)将小方桌的正面朝上放在沙面上,观察桌脚陷人沙面的深度并测量;

(b)仍使小方桌正面朝上放在沙面上,在桌面上放砖块,观察桌脚陷人沙面的深度并测量;

(c)将小方桌反面朝上放在沙面上,观察桌脚陷人的深度并测量;

(d)仍使小方桌反面朝上放在沙面上,在桌面上放与(b)中同样的砖块,观察沙面下陷的深度并测量。

e、得出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相同受力面积下,压力越大效果越明显;相同压力下,受力面积越小,效果越明显)

3、什么叫压强

在以上结论基础上教师设疑:那么如何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呢?

引导启发学生回忆密度、速度概念的学习方法,分析概括得出:取相同面积上所受压力来比较,一般是取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结论:物体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通过层层深入地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在分析、归纳中充分体现了主动性,从而更好地突破重难点。

继续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推理方法得出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压力/受力面积

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根据计算公式可知决定压强大小的条件?

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强越大。

结合压强计算公式,仍采用数学推理,得出压强的单位:牛/米2(帕),且1帕=1牛/米2

,并说明1牛/米2的意义。让学生讨论教材中的图10-4一些物体的压强,知道帕是一个很小的单位。

4、怎样增大或减小压强

这个活动安排在压强公式形成以后,先引导学生根据压强公式进行分析归纳。

增大压强的方法有⑴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⑵当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⑶在增大压力的同时减小受力面积。

减小压强的方法有⑴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⑵当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⑶在减小压力的同时增大受力面积。

在上述基础上再组织学生讨论教材图10-5,明辨哪些属于增大压强,哪些属于减小压强,进而由学生举出增大或减小压强的其他事例。由于教材图10-6中的三幅图都是与受力面积有关的事例,如果先讨论这三幅图,容易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势。会认为只有改变受力面积才能增大或减小压强。

㈢小结:

根据板书小结,并强调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探究实验应注重探究过程,而不能注重结果,并明确探究的五个步骤。同时对课堂中学生想法与实验设计加以肯定和表扬。

㈣布置作业

请学生回去设计与课本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不同的方案,并与同学交流。这样的作业设计可让学生在课后能将所学知识加以消化,同时又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㈤板书设计

本节板书我采用提纲挈领式的板书,板书简单明了,重点突出明确。

第九节 压力和压强

一、压力

1、定义: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上的力。

2、方向:垂直于物体表面。

3、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压力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

二、压强

1、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2、计算公式:压强=压力/受力面积 (p=F/S)

3、单位:牛/米(帕)1牛/米=1帕

物理力课件 篇8

一、 教学理念

留美博士黄全愈在他著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指出:"创造性就象种子一样,它需要一定的环境:包括土壤、气候、科学的灌溉、施肥、培养才能发芽、生根、开花、结果。"可见,创造性只能培养,不能教。我们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就是要去创设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充分利用课堂主渠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积极主动地运用探究模式,优化课堂教学。

新时期物理教育面临的时代背景可以这样概括:建构主义风行全球,素质教育传遍神州,研究性学习方兴未艾、网络教学日渐盛行、洋思模式备受亲睐。

教学工作的主要职责是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有序构建。

二、 教学分析

1、 教材分析交变电流的产生和变化规律是本章的重点,又是电磁感应、楞次定律、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运动、右手定则等知识的进一步具体应用,跟生产和生活实际有密切的联系,是学生综合应用电磁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提高能力的物理情景。

本节内容相对于直流电而言,最大特点就是"变",对于变化的物理量学生往往会感到困难,特别是第一次接触这么多的新名词,如:交变电流、正弦式电流、中性面、瞬时值、峰值等,如何让学生清楚地理解这些概念,掌握交流电的变化规律,是处理好这节课的关键。

2、 学生分析

学生的认知结构示意图 公式、图像 交变电流的波形

正 弦 交 流 电 的 变 化 规 律

交变电流的产生

矩 形 线圈 在 磁 场 中 匀 速 转 动

直流电 欧姆定律 电磁感应知识 楞次定律

三、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电磁学知识,观察直流电发光和发电机的模型,说出什么是交变电流和产生交变电流的原因。

2、给定条件,结合实物模型,应用电磁感应的知识分析交变电流的产生,探索交变电流变化的规律。

3、学会用公式和图象来表示交变电流。

4、培养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归纳、推理等思维能力。

5、了解两种交流发电机的构造和优缺点。

教学重点:

1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

2交变电流的图象及表达式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

四、 教学策略

1、利用实验,提出问题,激发探究欲望。在课堂的开始,用学生的设计实验,提出课题,透过现象,用已有的知识提出新概念,点出课题。

2、利用电脑模拟,配合实物模型,降低研究的难度和台阶。

3、充分利用媒体技术,将直观的现象展示给学生,提高兴趣。

4、倡导协作,分小组讨论,并加以旧知识的提示,降低难度。

5合理的运用数学知识突破物理难点和目标。

6、设计开放性问题,激活思维,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实验现象,拓展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五、 教学效果

1、从整体上讲,本节课所设计的流程基本上完成,由于上课推迟了几分钟,实际上课时间只有43分钟,如果是45分钟,不会很匆忙。

2、从学生的角度讲,本节课设计的起点很高,在概念本身难度很高的情形下,学生还是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推导出了相应的一些公式,弥补了课本上的表述,"理论研究表明".

3、下午的时间,学生很困,思维不是很活跃,有部分学生没有在探究过程中让头脑处于"激发态"

4、在课堂语言表述上,担心学生的基础,提示过多,语言有重复。

物理力课件 篇9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学生在掌握了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及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去探讨合运动与分运动的等时性、独立性原理。“平抛物体的运动”是《物理》(第一册)第五章《曲线运动》中很重要的一节内容。对《平抛物体的运动》一节的学习研究,既是对前面知识(如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及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复习与应用,也是为学习下一节的《圆周运动》打下基础,更是为学生研究复杂运动提供思路。因此,本节课的内容是至关重要,它对学生在学习运动学、动力学方面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的确定及依据

全日制《物理》教学参考书和教学大纲明确指出:《物理》这门课程,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能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及其应用,了解物理学与其他科学以及物理学与技术进步、社会发展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创新意识,结合物理教学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原则,以及学生的学习现状,我制定了本节课将要完成的教育、教学目标如下:

⑴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能分析平抛物体的运动是水平方向的直线运动和垂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

⑵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从实验得出规律的能力。

⑶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对待知识的科学态度和辨证唯物主义观点,而且能够用运动的、变化的观点去分析理解事物。

3、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及依据

多年的教学经验使我体会到:学生对于《平抛物体的运动》一节的学习普遍感到不难,表面上容易理解。但容易出现“一看就明,一做就错”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学生未能深刻理解和深入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全过程,这与一般的演示实验只有粗略的定性说明而没有准确的定量研究所造成的。为此,我把本节的教学难点定为:平抛物体的运动过程。而教学重点定为: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

二:说学生

学生的基础及接受能力是学生能否接受新知识的关键,而作为授课的老师也必须根据学生的基础及接受能力去传授新课。从本节课来说,学生虽然已掌握了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及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等知识,但毕竟是初步的,且“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刚学完,还未能充分利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理论去分析、解决难度较高的问题,如本节的“平抛物体的运动”。另外,本班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且差距较大。本节还要借助《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为引入点和突破点。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更好地完成本节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尽快理解难点、掌握重点,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准备借助电教设备和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使用教具和操作电脑,使学生能直观感觉知识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去探索证实知识的正确性,进而过渡到平抛物体运动规律的掌握及定理的推导和运用,使学生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说教法

俗话说:教无定法。但实际上,教必有法。现代的教育观明确指出: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根据本节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决定采用实验演示、多媒体演示、启发、引导、探索、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先利用多媒体及实验演示,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启发、引导,使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还通过堂上练习,进行知识的巩固,一环靠一环的教学过程,加上多媒体提供的大量信息,使学生的心理达到一种“欲罢不能”的兴奋状态,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教学原则。另外,根据本节的内容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尽快掌握本节的教学任务。我决定出除了采用常规的教学手段外,还准备了大量的多媒体素材,充分利用多媒体这一现代化教学工具和手段,激发学生的潜能,强化学生的记忆力,节省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说过程

1、复习旧知识

主要复习上节课学习的《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强调速度、位移的合成是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强调合运动与分运动的等时性、独立性原理,并提出复杂的运动可以分解为简单运动的指导思想。

2、导入新课

由多媒体播放飞机投弹的电影画面,要求学生细心观察炸弹的运动轨迹。多媒体的声、光、画面的强烈刺激,会制造一种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情境,使学生产生了一种要研究探索的思想准备后,才引入新课:平抛物体的运动。

3、突破难点,掌握重点

⑴ 演示实验和多媒体软件的定性研究

利用教材提供的演示实验:要学生明白,该实验装置是让两个小球从同一高度同时下落,一个是作平抛运动,另一个是作自由落体运动。实验时,要求学生耳静听两球落地时碰撞地面时的声音,同时用眼细心观察两球的运动轨迹。改变两球离地的高度,重复做此实验,学生们会发现实验结果是一致的,则可定性说明:平抛运动在垂直方向是自由落体运动。再利用多媒体播放自制教学软件:用数码摄像机三个小球从同一高度、同一时刻开始运动,其中一个作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一个用垂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一个作平抛运动,通过多媒体软件的合成,播放时逐格播放,使学生清楚地观察到各小球的瞬时位置,并让学生观察到任一时刻,作平抛运动的小球在垂直方向与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在同一高度,在水平方向与匀速直线运动的小球同一位移。利用软件进行重复,使学生容易得出结论:平抛物体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也就是说:平抛物体的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垂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⑵ 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进行定量分析

平抛物体的运动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的作用,没有加速度,所以是作匀速直线运动,在垂直方向只受重力的作用,所以是作自由落体运动。这样不难得出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并指导学生推导出平抛物体的运动任一时刻的速度和位移公式。

4、反馈练习,归纳总结

为了突出本节所学的知识,利用教材提供的例题、练习和自编的测试题,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巩固所学的知识,并从中找出薄弱环节,加强解释,再通过归纳总结,强化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使学生能把本节的知识记牢并能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五:结束语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实验和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能清楚地观察平抛物体的运动过程,并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信息,从而形成直观、确切的感性认识,为学生形成平抛物体的运动的概念、理解平抛物体运动的规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突破了难点,掌握了重点。

物理力课件 篇10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好!

我是某某,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章第节(板书题目)。下面我将由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这四个方面来说明我对这节课的理解与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的内容是我们怎样听见声音,主要让学生了解声音是如何被我们感知的并了解骨传声和双耳效应,增加学生对人类的了解。本节课在学生学习了声音的产生传播的基础上学习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本节课是学习噪声的危害与控制的基础。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人耳感知声音传播的基本过程。了解骨传导。知道什么是“双耳效应”

方法与过程:通过实验和社会生活,体验人是如何听到声音,通过动手动脑中的两个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搜集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关心他人,特别是关心残疾人,通过贝多芬耳聋后继续进行创作等例子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的意志。

3、重点难点

重点:人耳听到声音的道理;骨传声。

难点:骨传声。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发育、成长阶段,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但是他们刚接触物理,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掌握欠缺,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还需要直接经验的支持。因此应以学生身边事物和现象引入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逐步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三、教法与学法

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情况,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引导启发,评价方案,分析讨论,指导实验,归纳结论。运用直观法、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八年级学生处于中学期间的过度阶段,自学能力和观察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发展,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运用了讨论法、自主合作交流探讨法等学习方法,着力开发学生的活动空间、思维空间、表现空间。

四、教学过程

为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复习提问: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靠哪种形式?通过复习前面知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并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环节: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活动一: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人耳的构造图,向学生讲解人听到声音的原理,并引导学生,在整个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如果仅只是传导障碍,但能通过其他途径传给听觉神经,人仍能听到声音。

活动二:引导学生完成课本中“想想做做”:

(1)将振动的音叉放在耳旁,听音叉的声音。

(2)用手指堵住耳朵,听音叉的声音。

(3)请同学用手指堵住自己的耳朵,将振动的音叉的尾部抵在前额、耳后的骨头和牙齿上,听音叉的声音。

讨论:在这几种情况下,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学生分小组谈论,教师巡视查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只能感觉人体可以传声,但不能得出确切的结论,因此教师应给予适当的引导。并让小组派出代表公布讨论结论,最终师生共同总结出,骨头能传声

这样设计通过自己试验探究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学习物理的兴趣。

活动三: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失去听觉的人能靠骨传导来听到声音。然后利用多媒体展示介绍贝多芬的故事。

第三环节:感悟收获,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探究了哪些问题?你获得了什么知识?

通过问题式的小结,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重点,有利于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四环节:布置作业,巩固升华。

课外作业是课内作业的延续,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有效地进行第二次学习,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我布置了以下作业:

必做题:第18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的第1题

选做题:第18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的第2题

设置必做题和选做题两个层次的作业,满足不同学生能力的需求,既使学生进行了基础知识的训练,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获得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五、板书设计

为了使板书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更好的突出本节课的重点,我设计了以上板书。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