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岩石书课件

2023岩石书课件。

请阅读以下工作总结之家编辑精心收集整理的“岩石书课件”。每个老师在上课前需要规划好教案课件,又到了老师开始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写好教案课件,可以避免老师遗漏重要内容。本文内容愿为您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岩石书课件【篇1】

一、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学会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够选择合适的方法查阅有关岩石的资料。

科学知识

2.通过调查、交流,知道岩石是组成地球的重要资源,了解岩石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了解人们对岩石资源造成的负面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初步树立起保护、利用岩石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二、课前准备

1.布置、提示学生课前针对以下主题进行资料搜集和调查,为课堂探究做好准备。

①岩石用途调查表:

②调查岩石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③调查人们对岩石资源造成的破坏。

2.教师准备一些有关岩石用途以及岩石资源保护方面的课件和视频资料。

三、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导入:

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掌握了认识岩石的方法,认识了几种常见的岩石,各种岩石的不同性质,决定了它们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有不同的用途。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岩石的用途。(板书课题)

(一)学生交流对岩石用途的认识

1.课件出示:

岩石用途调查表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完成一个表格,请同学们在小组范围内将完成任务情况作交流汇报。

(学生进行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检查小组活动情况。

(小组发言人汇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总结,从总结中了解岩石在生活中应用广泛,这样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3.引导学生进行猜想与假设。

猜岩石:课件出示各种岩石图片,

师:请你猜出这些岩石的名称、产地、作用。

(学生活动,师适时评价、激励)

4.师小结:岩石是重要的建筑材料,是重要的生活、生产资料,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它们可以雕刻、磨制成各种工艺品。岩石有这么多的用处,哪个小组能利用自己课前准备的资料,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展示岩石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呢?

(二)、探究、展示岩石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板书)

1.小组作展示准备。

2.师巡视指导,对效率低下的小组做恰当的提示。

【在科学教学中,我们不仅仅要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运用正确的、科学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此环节意在让学生合作、梳理、归纳。老师在这里只起一个引导性的作用,鼓励学生互相交流,以便更准确、更全面地发现岩石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既为大多数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的机会,也为个别同学提供了自主创新的空间,体现了张扬学生个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理念。】

3.分组进行展示活动。

师:现在各小组来展示一下你们的活动成果,让大家一起来分享。其他小组的同学要把优点与不足记录下来,以便作出评价和补充。

【为节约时间,我采取抽签的方式,让四个小组进行了展示。】

4.学生代表评价、补充刚才的展示活动。

5.师小结:(出示课件)刚才大家展示的非常精彩,现在我们来看看岩石小精灵是怎么介绍岩石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的。强调岩石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三)认识人类对岩石资源造成的破坏,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活动

1.游戏引入(课件出示:找宝活动)

师:今天,我们进行一个找宝藏的游戏,比一比谁找到的宝藏多。

(学生找宝藏)

2.游戏结束,学生分组交流找宝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

3.学生全班汇报交流情况,教师适时激励评价。

4.通过这次活动,你们受到什么启发?

(学生自由谈感想)

小结:我们的岩石资源就像这些小物件一样是十分有限的,越找就越少,越找就越难找,最后甚至到找不到,所以我们说岩石资源是会随着人类的开发而日益减少的。

人们在开采、利用岩石资源的同时,也对资源、环境造成了破坏,你们搜集的资料当中有反映这些问题的吗?

(学生介绍、展示,教师课件补充)

5.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新问题。

有什么办法可以弥补上述不足?(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引出新能源)

(四)拓展延伸,办手抄报

师:课后请同学们来制作关于岩石资源保护、新能源利用等为主题的手抄报,让你的所学所思、所作所为来影响大家,好吗?

【恰当引导学生课下进行拓展活动,活动主题即为课上探究活动中遗留下来的问题,既增强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又将探究活动持续到课下,达到使学生的兴趣及各项能力持续发展。】

岩石书课件【篇2】

课程分析:

本课是《岩石与矿物》单元的第一课。通过运用多种方法认识一些常见的岩石,能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岩石进行分类,初步了解岩石的形成,建立岩石的概念;并且初步学会记录和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和同伴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由此达到《标准》中学生意识到岩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愿意保护岩石等目标。在本课学习前,学生对岩石已有一定了解:他们知道在哪儿可以找到岩石,在家观察过放在水里的岩石,有的从课外科普书籍上了解了许多关于岩石的知识,这些都成为本课学习的基础。在本课的学习中,一方面学生将分享他们对岩石已有的知识;另一方面,还将以科学的方法和态度进一步观察岩石,并把自己的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生活,我们需要做的是教学准备和对教学内容的调整:一是淡化科学知识目标,而着重让学生参与观察岩石和给岩石分类等活动;二是不拘泥教材,学生具体认识哪几种岩石、用哪些方法认识,教师应根据当地实际和学生实际充实教材;三是教学遵循开放性原则,整个过程不应局限在一节课进行,课前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岩石收藏活动、查询资料等活动,课后可组织学生展开岩石标本制作活动和岩石手抄报等活动,使科学学习得到更有意义的延伸;四是为学生准备“有结构”的材料,主要有常见的岩石标本(假如学校没有,可以课外组织学生采集当地的常见岩石,并指导他们把采集来的岩石洗净、敲开,露出新断面,做成岩石标本)、放大镜、锤子、水、稀盐酸等材料及有关多媒体课件。这些材料将为学生的.认识过程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以期望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多方位的发展。

●用简单的语言或图画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初步了解岩石的分布,建立岩石的概念;

●能认识花岗岩、大理岩、砂岩等常见的岩石;

●知道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生成过程;

●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

●从欣赏自然界中的石头美景获得美的体验,从而热爱大自然;

●从了解岩石的生成,意识到万物是在不断变化的,树立正确的自然观。

教学过程设计:

1、播放课件,欣赏大自然中由岩石组成的美景。

3、学生发言。

4、谈话:岩石组成地球的外壳,有些岩石裸露在空气中,更多的岩石被水或泥沙、土壤覆盖。那么,你对岩石了解多少呢?把你对岩石的了解写在活动记录上。

5、学生填写活动记录。

6、组织交流学生关于岩石的已有知识。

【评析】自然界有很多美好的东西,在此教师不失时机地运用媒体,把学生带到广阔的大自然让学生产生美好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喜爱祖国河山,热爱家乡的感情。并借此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为本课学习奠定了基础。

1、谈话:大家对岩石了解这么多,那么哪些是岩石,哪些不是岩石你能分得清吗?

2、师生共同举办“岩石收藏展览会”。

3、学生当“小小岩石鉴定家”,找出哪些是岩石并简单说出理由。

【评析】师生共同举办“岩石收藏展览会”,使丰富的材料呈现在学生面前,此时让他们当“小小岩石鉴定家”,既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又增长了见识,进一步认识岩石的特征,同时也发展了学生课外采集收藏的兴趣,可谓一石三鸟。

1、谈话:现在同学们可以借助工具用多种方法仔细观察岩石标本,并把你的观察结果写在活动记录上,比一比谁的发现多。

【说明】在此教师应向学生展示提供的一些观察工具,并着重讲解稀盐酸的使用方法,科学课上强调大胆探索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相当重要的。

2、学生有序地领取所需材料并对岩石进行仔细观察,填写活动记录,教师巡回指导、帮助。

3、交流汇报观察结果。

1、谈话:现在你能把岩石分一下类吗?你能想出几种办法?

2、给岩石分类,把各种不同的分类方法记录下来。

3、交流岩石的分类方法。

4、谈话:你们想知道地质学家是按什么来给岩石分类的吗?

5、观看多媒体课件。(介绍了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形成过程以及化石、煤层的形成)

6、谈话:现在你能像地质学家那样把你桌上的岩石标本分类吗?

7、学生尝试再次分类。

【评析】让学生先自己给岩石分类,再与同学交流,了解其他同学的分类方法。在此基础上让他们了解地质学家给岩石分类的方法和理由,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发现的价值,知道他们离科学家并不遥远,他们就是小科学家。

岩石书课件【篇3】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

教学难点

认识岩石这本大“书”,初步了解地质方面的`有关知识。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初步朗读课文,能够读正确、流利,读好人物的对话。

教学重难点

识字和写字,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师手捧一本书)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

生:这是一本书。

师:今天,黄老师向你们介绍一本的书。请同学们看黑板。

(师板书课题:19的书)

生:老师,你写漏了双引号了。

(师给“书”字加上双引号)

师:哦,你们真细心,可是为什么这题目上的书字要加个双引号呢?

生:因为这里指的不是真的书。

师:说得真好!现在请大家齐读课题。

生:19的“书”。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师:好了,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借助书的拼音自由朗读第19课。注意:一边读一边标出自然段序号,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老师一边说,一边用课件出示读书要求。学生根据要求开展活动。)

师:谁来说说这篇课文有多少个自然段呢?

生:这篇课文一共有13个自然段。

师:其他同学同意吗?

生:同意。

师:现在请在同桌之间把难读的句子互相读给对方听,互相检查字音都读准了没有,句子都读通了没有。一会老师再检查你们。。

(同桌合作学习)

师:我的挑战要开始了,你们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看,这个句子你能读准确吗?

(课件出示句子:爬到半山腰,他们看见一位地质勘探队员,正趴在一块大石头上看着什么。指名读)

师:还有谁想读。(再指名读,点拔:“地质勘探”一词的读音。)

师: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一句话。

师:读得真好!再来看这一句,谁想读?

(课件出示句子: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指名读。)

师:你读得真好!把“!”和“?”的语气都读出来了。

师:(出示雨痕和波痕的图片)你们看,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的足迹,叫波痕。

师:“痕”就是指痕迹。那这雨点留下的痕迹叫(生:雨痕)波浪留下的痕迹叫(生波痕),水滴留下的印迹叫(生:水痕),那泪痕是什么留下的印迹?

生:是眼泪留下的印迹。

师:伤痕是什么留下的印迹?

生:是伤口留下的印迹。

师:真聪明!再看第四句话。

(课件出示句子:它告诉我们,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长满树木的陆地。)

师:先请男生读。

师:请_读一读。

师:再看看这一句,谁想读?

(课件出示句子:“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呢?”川川总爱刨根问底。)

(指名读)

师:什么叫“刨根问底”?

生:“刨根问底”是指问了很多次。

生:“刨根问底”是指川川老是爱提问题,直到把问题问清楚,问明白。

师:你说得真好!现在我们看看最后一句。这一句可难读了。

(课件出示句子:它能告诉我们,哪里埋着煤炭,那里藏着铁矿……把这本‘书’读懂,就能为祖国找到更多的宝藏!)

师:请大家自由读一读。

师:谁想站起来读。(指名读,点拔:“藏”字是多音字。)

师:现在请大家一起把刚才六个句子读一读。

(课件出示以上六个句子,指导学生朗读。)

师:同学们,你们看,我把句子中的生词抽了出来,你们能读正确吗?

(出示生字词课件:地质勘探趴在岩石一册书厚重脚印雨痕陆地

刨根问底埋着煤炭铁矿宝藏)

师:请大家同桌互相读,读错了帮助纠正。

师:_意做小老师带同学们读。

生:我愿意!

师:请全班齐读。

师:老师现在有一颗苹果树,如果你能读对的话,苹果树就能结果了。你能帮助这棵苹果树结果子吗?

生:能!

(学生看着课件玩苹果树游戏。)

师:恭喜同学们,你们真棒。现在我们把这些生字放回到课文当中,你还能读的这么好吗?

生:能。

师:好,我们来试试看。请大家把书端起来,试着齐读课文。

三、学写生字

师:大家读得真好听,看来大家的生字和课文都能读好了,可是光动嘴巴可不行,我还要看看你的动手能力怎么样?下面我们就来写写这些生字吧。

(出示课件一类生字)

师:大家看,这些字就是我们这篇课文中要学习的,也是要求做到会写会用的。首先来观察,你知道我是按照什么给她们穿的颜色衣服吗?

生:独体字穿紫色衣服。左右结构的字穿绿色衣服。

师:还有补充吗?

生:半包围结构的字穿浅蓝色衣服。“岩”和“宝”字是上下结构,穿蓝色衣服。

师:谁来提醒同学,怎样把这些这写好。

生:“岩”字的“山”要写扁一点,“石”的横要和“山”差不多长。

生:“册”要注意笔顺,最后写横,而且要穿出左右两边。

师:我们看看这三个字。要注意什么呢?(出示“质、厚、底”)

生:这三个字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质”第一笔是平撇,第二笔是竖撇。“底”,广字头,里面的笔顺要注意,最后不要漏掉点。

师:请大家看看老师写字。“印”,左右结构,注意左边起笔高一些,右边的竖写长些。“刨”左宽右窄,注意“包”字的笔顺。(师范写“印、刨”

师:现在请大家把这一课的字每个仿写两次。(学生写字。)

师:写完的同桌评议,对写得不好的字进行修改。

师:好啦,这节课我们上到这里,下一节继续学习

岩石书课件【篇4】

今天有幸听了 吴老师的《岩石、矿物和我们》这堂课。整节课听下来一个整体的感觉是教学思路清晰,环节衔接自然,并较好的达成了教学的三维目标。

听吴老师的课总有一种激情澎湃的感觉,吴老师的语言总是这么的抑扬顿挫,有种让人“不得不听”的感觉。尤其是在第一与第二环节的衔接处,吴老师讲到“如果这块岩石不小心砸到了你,你有什么感觉?”时加上肢体语言,给人一种真的好想要砸过来的感觉。一下子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起来。

第二个环节教材要求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岩石矿物的用途,然后再一起交流。吴老师则通过大屏幕的形式直接告诉学生岩石的用途及其发展过程,然后让学生找找教室里的存在的岩石和矿物,并在结束时留给学生一个作业——调查宁波地区矿产资源的分布与储存量。真正体现了学以致用。

本堂课课堂上我比较关注着学生的回答以及教师的评价。发现吴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很富艺术感,每个学生回答后都给以一定的`肯定,如:课堂上有个同学被叫起来回答问题了,然而又回答不出时,教师即时的接上:“我知道你已经知道了答案,可能还不能很好的表述出来,先坐下,我们听听别人的回答吧!”这样亲切的语言,让学生有一种乐于回答并且想要回答的感觉,进一步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接下来我针对其中的细节部分谈谈自己的拙见。

1、本课开始,吴老师出示了一块岩石,让学生说说它的特点。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学会了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去观察一块布认识的岩石了。但此处教师又花了大概5-8分钟时间去回顾研究岩石的方法(包括重复学生的回答),个人此处可以不用花费这么多的时间。

2、吴老师在要求学生研究矿物更多用途时,在大屏幕上出示了许多种矿物和岩石要求学生将这些岩石根据表格里的标准分类。这里我想问个为什么?为什么要限制岩石矿物的种类呢?为什么要让学生只按照书本中的这么几个标准分类。这样个人认为会牵制学生的思维。

以上是个人的不成熟的想法,不当之处请予以批评指教。

岩石书课件【篇5】

一、目的要求

1.指导学生掌握鉴别岩石的简单方法,了解几种常见岩石的特征。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比较能力。

二、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 较标准的花岗岩、砂岩、页岩、石灰岩、大理岩标本,每组各一块,供分组观察用。 2. 放大镜、小刀、铜钥匙、稀释的盐酸及滴管,每组一个。 3.花岗岩、砂岩、页岩、石灰岩、大理岩的图片或投影片。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谈话:低年级我们玩过石头,大家一定都很感兴趣,今天,我们再来研究几种石头,找一找这些石头的特征。(板书课题)

学习新课

谈话:岩石的种类很多,老师今天为大家准备了五种岩石,放在你们的桌上,我们要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找一找这些岩石的特征。(请学生观察一下放在桌上、标有号码的五种岩石。)

1.指导学生观察五种岩石的特征

(1)观察岩石的颜色 谈话:岩石的外表颜色很不同,有白、灰、黄、黑等单色的,也有几种颜色混合在一起的,还有带花纹的,你仔细看一看桌上的五种岩石,是什么颜色的,把观察的结果记录在课文的观察记录表中。 学生观察后,可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以取得小组的一致意见。

(2)观察岩石的结构特点 讲解:岩石的结构是指岩石是一层层的,还是一粒粒的;是粗粒的,还是细粒的;是由同种颗粒构成的,还是由几种不同的颗粒构成的。观察时可用放大镜仔细看一看,把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学生观察记录。

(3)观察岩石的硬度 讲解:各种岩石的软硬程度不同,我们这里把岩石硬度分成很硬、较硬、较软三级,用小刀刻不动的岩石是很硬;用小刀刻得动,用铜钥匙刻不动的是较硬;用铜钥匙刻得动的是较软。 学生用小刀、铜钥匙分别刻划岩石,并做记录。

(4)观察岩石遇酸的反应 谈话:岩石遇酸是否会发生反应,有什么现象发生,请你试一试。 学生实验,并做记录。 (在使用盐酸鉴定岩石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有些学生可能不熟悉“盐酸”这个名词,应该告诉学生这是一种化学药品:②告诉学生盐酸有腐蚀性,不要弄在手上或衣服上,往岩石上滴盐酸时一定要用滴管,每块岩石上只滴2——3滴;③在分组实验时,为了安全,每组发的盐酸量不要多并且要稀释。)

(5)观察岩石的其他特征 谈话:除了上面的几个特征,你们再观察一下,岩石还有什么其他特征。 (为了使学生真正认识一些岩石,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独立研究。教学中,不必局限于课文中的几种研究方法,只根据这几种方法研究的结果,并不足以概括出所有岩石的最明显的特征。因此,应该鼓励学生在这几种方法的启发下,从其他方面再找一些岩石的特征。)

(6)全班讨论,互相交流 (在观察完岩石特征以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可以小组为单位,选代表汇报观察结果,对于不一致的意见,可以讨论或重复进行观察、实验。 应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因为岩石特征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可能只发现其中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通过交流,就可以把握得更准确,更全面。)

2.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提供的五种典型岩石特征

(这部分教学内容,如果课堂时间允许,应让每个学生仔细阅读,如时间较紧,可请几个同学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听。 教师应明确,课文给出的这些岩石特征并不全面,所列的是岩石特点中最明显、学生最易把握的,目的是让学生把这些特征与前面自己的研究进行比较,为下一步鉴别、定名岩石做依据。)

3.指导学生给岩石定名

谈话:我们观察研究了五种岩石,得到了一些有关这些岩石的特征,我们又阅读了上面这些标准岩石特征,现在请你把你记录表中的岩石特征与标准岩石特征进行比较,说一说1、2、3、4、5号岩石,分别是什么岩石。 学生比较,在小组中进行讨论。 汇报定名结果,教师总结。 让学生把正确的定名填写在书中空格处:1号是花岗岩,2号是砂岩,3号是页岩,4号是石灰岩,5号是大理岩。 对于某种岩石的特征,不同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形容方法,他们用的词可能互不相同,与课文中写的很可能不一样,但只要是符合那种岩石的基本特征,并能达到区分岩石的目的,就应该给予肯定。学生在对照标准岩石的特征定名时,可能定的并不准确,这没关系,最后教师还可以把正确的名字告诉学生,重要的是使学生了解鉴定的方法。通过定名,可以对学生概括的某种岩石的特征是否正确加以检验。3.布置作业 课后到野外石山、河滩或建筑工地采集一些岩石标本。

四、课后小记

岩石书课件【篇6】

《岩石书》这篇课文主要让学生懂得岩石是一本特别的书,人们能通过它了解地质的变动,还能帮助祖国寻找宝藏。学了课文后,学生觉得太奇妙了。于是,我又趁机让学生补充了解大自然中的一些特别的书,如:树的年轮可以告诉我们它的年龄,循着胡杨树可以找到地下水等等。学生听后,教室里的惊呼声此起彼伏,“哇,太神奇了!”“大自然真是太奇妙了!”……看着一张张涨红的小脸和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我激情高昂地说“是呀,孩子们,宇宙中有多少特殊的书呀!小到一棵草,一株花,一块石头,大到一片海洋,一颗星球,只要我们认真去阅读,就能读懂许许多多的知识。”孩子们马上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的愿望,有的说:“我将来要飞上天,去读天空这本巨大的书!”有的说:“我将来要到海里去读大海这本书!”有的说:“我要到森林里去和每一种树对话,读懂它们的每一种语言!”还有的说:“我将来要利用大自然中的书为祖国找到更多的宝藏!”……中午,我便惊喜地看到许多孩子的'手上捧着一本厚厚的书,那就是《自然百科知识全书》。看着他们聚精会神的样子,我欣慰地笑了。我想:这就是语文课人文精神的魅力吧,它就像一股清泉,静静地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

上完这节公开课,在朗读方面,感觉学生个别朗读效果比较好。唯一不足的是在课堂调控时,注重了个别朗读,缺少了集体朗读。本来在练习说练习这一环节之后有全班角色朗读,由于时间不够,给删除了。在问句和感叹句的练习中,最后有一环是全班男女对读的,可是给漏了。在“自由读文,说说”一环中,学生表现不错。能提问,而且在读完“小知识”后能自行解决问题。

岩石书课件【篇7】

.颜色、条痕、软硬是矿物的重要特性。

.有的矿物具有多种颜色,有些矿物具有相似的颜色。

.矿物的颜色、条痕、硬度是识别矿物的重要依据,矿物的条痕比矿物的外表颜色更可靠。

.学习观察描述矿物颜色、软硬、条痕的方法。

.对几种矿物的颜色、软硬、条痕进行观察、比较和描述。

.在观察过程中能及时进行观察记录;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

.培养对矿物观察研究的兴趣。

.认识到认真、细致的观察、比较、记录、描述是十分重要的`。

指导学生学习观察、描述矿物的颜色、条痕和硬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用准确的语言描述矿物。

【教学准备】为小组准备:白磁盘、石英、长石、云母,回形针、小刀、其他几种较深色的矿物、白色瓷板。

一、猜物导入,揭示课题。

1.听描述,猜物体,引导知道观察仔细和描述准确的重要性。

1.观察和描述矿物的颜色。

(1)有些矿物以颜色命名;

(2)有些矿物具有多种色彩;

(3)有些不同的矿物却具有相同的色彩。

岩石书课件【篇8】

《岩石的组成》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岩石和矿物》单元中第三课,这节课要让学生形成的科学概念主要有两个,

一是要让学生认识几种常见的'矿物,知道岩石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

二是利用工具,让学生利用多种途径发现岩石的成分,培养其观察身边矿物的浓厚兴趣。了解学生关于岩石组成的初始概念,并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向科学概念转变,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以“石英、长石和韵母都是自然界的矿物,所有的岩石都有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为主线展开系列观察活动,在观察中确定岩石鉴定的有关标准。

本课教学设计分成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谈话导入,让学生说说不通岩石颜色的差别为什么会那么大;

第二部分,观察花岗岩,在提供云母、长石、石英标本,以次辨认花岗岩的组成成分;

第三部分,引导学生对身边的常见的矿物进行探究。

第四部分,拓展延伸,激发学生的兴趣。

岩石书课件【篇9】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

1、指导学生了解采集岩石的方法,知道采集的地点。

2、指导学生掌握认识岩石特征的方法。

3、指导学生了解岩石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鉴别事物的能力以及动手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老师提供岩石图片和实物,学生自行搜集有关岩石变化的资料,使学生经历寻找岩石变化痕迹的探索过程,并在活动中了解冷热、风雨、植物等对岩石变化的作用。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假设——验证”的科学研究过程,能够根据现象,初步解释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珍爱祖国文化遗产的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设计实验方案,能够根据现象初步认识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大自然中有许多神秘、稀奇的事物。今天老师要邀请同学们一起到大自然中走一走,看一看。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好,我们出发吧!(课件展示风化岩石:钟乳石、蘑菇石、鹅卵石、黄山奇石等岩石)同学们欣赏了这么多的美景,想跟老师说什么呀?(欣赏并说出有什么想法。)

二、猜想与假设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可真了不得,雕琢出这么多千姿百态的岩石,那么,它们的模样一直是这样的吗?(猜测岩石会不会改变模样。)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科学来研究“岩石会改变模样吗?”(板书: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1、猜测使岩石变化的因素。

2、教师随机分类板书:冷热、水、风、地表运动……

三、制定方案

1、同学们刚才欣赏许多形态各异的岩石,请同学们设想一下,如果再过一千年、一万年后,它们还会改变吗?

2、(板书:会)会是什么力量使岩石改变模样的呢?

四、实施探究

1、同学们说了这么多使岩石变化的因素,你们能用科学的方法来验证你们的说法吗?那么我们就来研究同学们说的其中两个因素。冷热作用和水的作用使岩石发生变化的研究。其它的因素,同学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设计模拟实验验证其它因素对岩石的改变。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你们将研究那一个问题?是研究冷热作用的,还是研究水的作用的、或者是两个都想研究。选择好之后,再讨论你们将设计怎样的科学方法验证?(两个模拟实验同时进行)

2、学生汇报实验方法。

3、其他学生修正实验方法。

4、同学们的设计方案真好,老师根据同学们的方案再给你们一些小提示。看看有哪些细节是同学们没有注意到的。(出示提示)

5、老师给你们已经准备了一些器材和实验纪录表,请各小组根据你们设计的方案,每组派两位同学来领取。器材领到后,就请同学们开始动手研究吧!(生研究,师指导。)

6、学生汇报实验发现。

7、听了同学们的汇报,老师觉得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真棒!同时通过同学们的实验研究,的确说明冷热作用和水的作用能使岩石变化。除了这些,老师还要告诉同学们,植物的根和大气也会使岩石改变模样。(展示:长着植物的岩石图片,师简析。)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掌握鉴别岩石的方法,了解几种常见岩石的特征。

教学难点:

给岩石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

1、教师:岩石标本、实验表格、小刀、放大镜。

2、学生:采集各种岩石标本并洗干净,记好采集地点,搜集有关岩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放岩石录像。

师:关于石头,你都知道些什么?

二、猜想假设

生:展示自己带来的石头。

师:(小结)这些石头我们都称之为岩石,它组成了地球外壳。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岩石。

三:制定方案:

研究各种岩石的特征。

师:关于岩石你们想了解什么?

生:自由回答。

师:归纳学生提问,确定今天研究的问题:岩石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研究方法。

生:回答。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要研究的问题。

生:分组研究桌上的各种岩石,并填写实验记录表。(教师要进行了解,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

师:引导学生对相互之间实验情况、记录进行交流、相互补充、完善、评价。完善对岩石的基本特征的认识。

师:介绍新的认识岩石特征的方法:用化学药品认识——盐酸认识岩石的特征。(化学药品先集中放,学生使用时,再由教师发给每个小组。)

师:介绍盐酸,强调盐酸是化学药品,有很强的腐蚀性,注意安全。介绍实验方法:利用滴管,在岩石上滴1-2滴,然后观察现象。

生:分组实验。(教师要进行巡视,注意学生的使用盐酸的情况。)

生:汇报实验情况。填写记录表格。

四、实施方案:

认识岩石在生活中的应用

师:岩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用途?

师:播放录像资料。

生:说一说。

五、展示交流

动手玩一玩

师:展示几种不同的岩石标本盒

生:看书:了解标本盒的制作方法。玩一玩

师:布置课后采集岩石,自制标本盒的作业。

六、拓展创新

师:归纳总结。(注意既总结本课的知识点――岩石的特征,又总结研究岩石的观察方法――利用感官、工具及其它物质如化学药品,三方面的结合才全面了解一个物体特征。)

师:大家感觉我们这节课上得怎样,在刚才的研究中你还发现了什么问题?对于刚才提的问题,你们自己能研究哪些?可以怎样研究活动?

师生互评,提出课后自己想研究的问题及一些研究想法。

教学反思:

1、让学生积极对周围的事物进行探究,体验动手的乐趣。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探索自然事物的兴趣。

岩石书课件【篇10】

本课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与《岩石和矿物》、《认识矿物的性质》、《日益减少的矿物资源》共同组成“岩石与矿物”单元,本单元属于“地球与宇宙”部分的内容,是小学科学教材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同时也为后续学习“地球运动和地表变化”作好铺垫。

本课教材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岩石组成地球的外壳,覆盖在地球表面通过图片导入,提出问题“对于岩石,你了解多少”?为后面学习岩石的特征,岩石的种类建立联系,作好铺垫;第二部分:引导学生仔细研究各种岩石,多角度了解岩石的特征,并对岩石进行分类;第三部分:初步了解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形成过程。

学生对于岩石可以说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岩石是一种大家经常能见到的东西,说陌生是因为这些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于学生来学,还处于表面的认知状态,只是一些零碎、杂乱、单一的片断,对于岩石的特性,还没有形成比较清晰、科学的认识。

1、会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常见的岩石,并能在观察实验中发现岩石的一些特性。

2、能够用相关的分类标准(如颜色、形状、软硬等)对岩石分类。

3、能查阅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形成的有关资料。

4、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观察结果,能够用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实验等探索性活动。

1、知道常见岩石在颜色、结构、软硬等方面的不同和遇酸反应中的不同特征。

2、认识岩石有三种类型: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初步了解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形成的过程。

1、欣赏自然界岩石的美丽,产生喜爱祖国山水的美好情感。

第一部分:我采用看图——赏石头——设质疑——引导提问题。

通过学生的观察,了解岩石分布——接触自己搜集的实物赏识自然美→产生质疑。

第二部分:采用设计研究方案——选择实验方法——组织分工——分组操作——观察讨论——组织交流——比较分类

第三部分:采用与信息技术课相结合,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查阅资料。

1、课件出示图片,学生欣赏后提问:从图片中你看到了什么?欣赏完图片,同学们会产生疑问:这些美丽石头哪来的?

出示另一幅图告诉大家: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海水覆盖,有的地方被土壤裹上“薄毯”,有的地方却裸露在外,这种裸露在外的物质,就是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岩石,刚才我们看到了美丽石头都是岩石。

2、了解学生对岩石的已有认识。

通过这个活动了解学生对岩石已有的认知水平,在此基础上调节、调整教学预设的方案。

(2)关于岩石,你还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3、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类板书。

1、同学们提出了许多问题,今天我们在课堂上先对岩石的特征进行研究。

2、你们打算采用什么方法对这些岩石进行研究呢?

引导学生回顾三年级水、土壤的研究方法,让他们自己说出观察岩石的方法,进一步巩固、深化三年级下册所提出的用多种方法对物体进行观察的手段。学生会提出用放大镜看,用手摸,用刀刻,把岩石放入水中等方法,这些方法我们以前都已接触过,不必作详细指导,只要提醒大家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

学生做岩石遇酸反应的实验。

这些岩石遇到酸会怎样呢?出示稀盐酸、滴管,大家想不想试试?

这是我们第一次用稀盐酸来做实验,事先一定强调稀盐酸具有腐蚀性,不能碰到皮肤和衣物,在实验时怎么滴,包括滴几滴都要向学生讲清楚,教师并在课堂上做演示实验以提醒大家注意。

在记录时要求学生可用多种方式对岩石的特征进行记录,如用文字、画图等方式,因为在描述岩石的某种特性如结构时,有时大家很难找到比较恰当的词汇进行描述,用画图的方式就简单多了。

让学生利用实物投影仪来展示自己的记录,并进行汇报,学生通过研究获得的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其间可能会发生争论,这时要让学生充分地讲,可让产生争论的小组把实物相对照再进行观察,用事实来说明一切。

6、出示岩石对照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给1~5号岩石起名。

目的是让学生在原有的认识基础上提升到科学的概念。

1、同学们已经对这些岩石进行了研究,大家能不能按自己的方法对这些岩石进行分类,前面的观察和探究活动,学生在脑中已形成一系列的关于岩石的感性认识,包括颜色、颗粒、软硬等,这些将会为岩石的分类活动提供最直接的依据和多种分类的标准。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充分把自己的想法描述出来。

4、刚才这是同学们按照自己的标准给岩石进行了分类,有谁知道科学家对岩石是怎样分类的吗?

科学家根据岩石的生成方式把它们分为三大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大家是不是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知识呢?这些岩石又有什么用呢?

这个环节的设置是与信息技术课横向结合进一步完成对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形成过程的了解及它们有什么作用。我与信息技术课老师取得联系,请他们在技术上给予支持,指导学生如何从网络中寻找到自己想要查阅的资料。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制成科学小报,在单元结束时,进行汇报展示。

这样的做法既可以节约时间,因为一堂课只有40分钟,如果在课堂上一带而过,学生学是模糊不清,而利用网络学生获得的知识会更丰富、更全面,这样为学好后面的内容打下了基础。

岩石书课件【篇11】

1、挖掘想象资源――使文本活力充溢。

让文本活力充溢,就要让学生多元地解读文本,学会想象。“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尤其是面对低年级学生,更应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成为培养他们想象力的舞台。这节课我让学生在观看树叶、贝壳、小鱼的化石图片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大自然中还会有哪些动植物的化石?并设计了你看,这儿有_____,有_____,那儿还有_____,这些都是_____啊!这样的说话训练。这样的设计既培养了学生多元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又为学生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既避免了讲解科学常识的枯燥乏味,又为学生的智慧学习搭建了一个个平台。整堂课学生思维活跃,情理交融,师生互动,兴趣盎然。呈现出生气勃勃的氛围。

2、适时运用多媒体技术,解决科学知识。

多媒体计算机进入课堂教学,以其便捷、直观、丰富等特点开启了课堂教学的新天地,给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岩石书》一文中所提到的“化石”,对于我们二年级学生来说很陌生,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我精心制作了课件,由于课件使用的较灵活,因此比较直观的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的重难点,使语文教学与科学知识的落实相得益彰、相互促进。从而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探究大自然奥秘的愿望。

课堂上,当让个别学生朗读课文时,我首先对听的学生提出倾听要求,请同学们专心听,认真思考。看谁的神情最专注,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我不失时机的及时给予鼓励和评价,同学不但认真听了,还动脑筋思考了。由于在课堂上,我有意识的关注学生倾听情况,又有意识的通过树榜样、激励评价等语言激发学生听得兴趣,所以我班学生基本形成较好的倾听习惯。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在这节课中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课前设计教案时为了考虑过程的完美,避开了一些知识点的落实,课中对一些生成点不能坦然处之……,真诚希望各位同仁不吝赐教。

Gz85.Com小编推荐

最新岩石书课件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做的提前准备,因此想要随便写的话老师们就要注意了。教案是为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提供的有效途径,课件教案应该怎么做?工作总结之家特别选择的“岩石书课件”一定值得您一试,感谢您来到我们的网站并阅读我们的内容!

岩石书课件 篇1

一、谈话导入

抓住“书”一字,在师生轻松愉悦的交谈中自然过渡到新课学习。

二、初读课文

2、再读课文,在文中圈记生字。

3、在游戏中师生识记生字,认读新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理解“刨根问底”。

4、引导学生读句自主发现“藏”的不同读音。

三、细读课文

(一)带问题通读全文。

1、读题质疑:为什么“书”字要加引号呢?

2、默读课文,放手让学生尝试带问题读书。

(二)读1~4自然段。

1、引导学生读书解疑后,电脑显示:

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岩石就是书哇!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2、指导学生抓住“!”和“?”感情朗读,从而感悟“书”即岩石,因此,“书”字要加引号。

3、大屏幕显示配乐插图,师生在情境中分角色朗读1~4自然段,在感情朗读中体会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

4、小结,补全课题,师生再读题。

(三)读5~11自然段。

1、角色转换激发学生分组合作读文。川川问:“这本岩石书有字吗?有图吗?有用吗?”这时候,如果你是地质勘探队员,该怎样告诉他呢?请拿起书,和小组里的.同学商量商量吧!

2、交流汇报,相机指导读句:借助课件感知地壳变化,结合上下文理解“宝藏”,在读中领悟大自然的奇妙和地质勘探的意义。

(三)读12自然段。

1、观看录像,了解地质勘探工作者为祖国做出的巨大贡献。

2、自读自悟第12自然段。

四、课中活动

1、说理想:川川长大想干什么,你长大想干什么?

2、自由组合分角色读全文。

3、自由选择研究小组进行研究后交流。

①组读课后知识。②组用放大镜观看石头。③组上网查阅资料。

五、课外延伸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跟着父母,约上朋友,到大自然里去读这本最大的书。师生齐读课题。

岩石书课件 篇2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认识几种常见矿物,知道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

2、利用放大镜观察花岗岩的结构,初步了解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的特征。

3、阅读资料了了解一些矿物的形态特征和用途,知道一些描述矿物特征的标准。

4、培养对矿物观察研究的兴趣,认识到认真、细致的观察、比较、记录、描述是十分重要的。

二、教学重点

了解花岗岩的组成,认识几种常见的矿物。

三、教学难点

观察、描述矿物的特征,培养认真、细致的探究精神。

四、教学准备

每组四种不同的花岗岩、每人一个放大镜、赤铁矿、记录纸等。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岩石,先请同学们观察几张照片(课件:铺有花岗岩的不同场景)。

这些地方都用到了一种岩石,它是什么呢?(花岗岩)

花岗岩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十分常见的一种岩石,由颜色不同的.颗粒组成,它们是怎么样的?让我们来观察一下。

二、研究花岗岩

1、观察

出示观察任务,请同学们每人观察一块花岗岩,找找里面主要有哪几种颜色,除了颜色不同,你还有什么发现?

学生观察,教师随机指导。

2、学生汇报,教师分类板书。

3、分析

虽然我们观察的花岗岩颜色各不相同,但是他们都是由三种不同的矿物组成的,让我们来认识一下。

看图片,观察石英、长石的形态,阅读文字资料了解它们的特征。

分组观察云母,说说你们的发现。

结合图片、补充云母的特征。

分析自己观察到的三种颜色的颗粒分别是哪种矿物。

4、小结

单独的石英、长石、云母与花岗岩中的形状不太一样,矿物很少单独存在于自然界中。

花岗岩主要由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组成。

三、观察矿物

1、不仅是花岗岩,所有的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世界上已经发现的矿物有近4000种。矿物是组成地壳的重要物质,让我们来认识一些矿物。

看课件或书本图片

2、阅读关于石墨的特征介绍,想想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观察、描述一块矿物?(颜色、形状、软硬、光泽、透明度、作用等)

3、分组观察赤铁矿。

学生汇报,交流,阅读课后资料库看看对赤铁矿的描述,有哪些补充。

4、阅读课后矿物特征卡。

四、练习

1、思考:矿物和岩石有哪些不同?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描述矿物?

2、判断题

1、矿物是组成地壳岩石的重要物质 。 ( )

2、花岗岩主要是由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组成的。( )

3、地球上已经知道的矿物有近百种。 ( )

板书:

岩石书课件 篇3

《岩石书》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材分析

这是语文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文章。课文内容是讲述一位科学家在勘测一块化石时。告诉孩子们这块岩石也是一本书,它告诉我们很多上万年前的事。课文语言简洁明快,生动活泼,富有情趣。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想象奇特,充满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思维方式以直观、形象为主,但同时又存在理解能力较弱、注意力一般等特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读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理解“刨根问底”、“宝藏”。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

2、过程与方法

(1)在拼读与游戏中掌握生字、新词。

(2)在自读与合作中了解“书”指什么,有什么内容。

(3)在朗读与想象中感悟“书”的巨大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阅读的兴趣,鼓励有独到的读书见解。

(2)激发热爱自然、观察自然、探究自然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抓住“书”一字,在师生轻松愉悦的交谈中自然过渡到新课学习。

2、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鼓励学生想怎样读就怎样读。、

(2)再读课文,在文中圈记生字。

(3)在游戏中师生识记生字,认读新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理解“刨根问底”。

(4)引导学生读句自主发现“藏”的不同读音。

3、细读课文

(1)带问题通读全文。

a、读题质疑:为什么“书”字要加引号呢?

b、默读课文,放手让学生尝试带问题读书。

(2)读1~4自然段。

a、引导学生读书解疑后,电脑显示:

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岩石就是书哇!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b、指导学生抓住“!”和“?”感情朗读,从而感悟“书”即岩石,因此,“书”字要加引号。

c、大屏幕显示配乐插图,师生在情境中分角色朗读1~4自然段,在感情朗读中体会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

d、小结,补全课题,师生再读题。

(3)读5~11自然段。

a、角色转换激发学生分组合作读文。川川问:“这本岩石书有字吗?有图吗?有用吗?”这时候,如果你是地质勘探队员,该怎样告诉他呢?请拿起书,和小组里的同学商量商量吧!

b、交流汇报,相机指导读句:借助课件感知地壳变化,结合上下文理解“宝藏”,在读中领悟大自然的奇妙和地质勘探的意义。

(4)读12自然段。

a、观看录像,了解地质勘探工作者为祖国做出的巨大贡献。

b、自读自悟第12自然段。

4、课中活动

a、说理想:川川长大想干什么,你长大想干什么?

b、自由组合分角色读全文。

c、自由选择研究小组进行研究后交流。

①组读课后知识。

②组用放大镜观看石头。

③组上网查阅资料。

5、课外延伸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跟着父母,约上朋友,到大自然里去读这本最大的书。师生齐读课题。

五、教学体会

1、《岩石书》这篇课文主要让学生懂得岩石是一本特别的书,人们能通过它了解地质的变动,还能帮助祖国寻找宝藏。学了课文后,学生觉得太奇妙了。于是,我又趁机让学生补充了解大自然中的一些特别的书,如:树的年轮可以告诉我们它的年龄,循着胡杨树可以找到地下水等等。学生听后,教室里的惊呼声此起彼伏,“哇,太神奇了!”“大自然真是太奇妙了!”……看着一张张涨红的小脸和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我激情高昂地说“是呀,孩子们,宇宙中有多少特殊的书呀!

2、在教学中我深深地感受到充分利用语文教育资源的重要性。能实现课内外的联系,使学生在较大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因此我相机开展了说、写、画、唱等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并要求学生到课外书中查找资料,给学生创设多种语文实践的环境,达到丰富知识,增长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岩石书》教学设计 (S版三年级下册)]

岩石书课件 篇4

岩石学是地质学中重要的一门学科,研究地球表层和岩石中的矿物、岩石的组成、结构、形成和变化过程。它不仅为地质学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知识,而且对于石油、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利用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岩石学的相关内容,以便广大读者对这一领域有更深入的了解。

第一部分:引言

岩石学是古老的一门科学,它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当时的学者们开始对地球中的岩石进行观察和分类。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显微镜的发明和应用,岩石学得以快速发展。现代岩石学已经成为独立的学科体系,其研究内容包括岩石的基本特征、分类、成因、演化和利用等方面。

第二部分:岩石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岩石是由一个或多个矿物组成的固体物质。矿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颗粒,而岩石则是由这些颗粒聚集而成的。岩石根据其成分、结构和形成过程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岩浆岩是由岩浆在地壳或地下形成的,如花岗岩、玄武岩等;沉积岩是在地表或水体中通过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如石灰岩、砂岩等;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原有岩石发生形态变化而形成的,如片麻岩、千枚岩等。

第三部分:岩石的成因和演化

岩石的成因是指岩石形成的原因和过程。岩浆岩主要是由地幔中的岩浆冷却凝固而成;沉积岩则是由物质在地表或水体中沉积和固结而成;变质岩则是由原有岩石经历高温高压作用而形成。这些成因过程包括岩浆的形成、岩浆的运移和喷发、沉积物的沉积和固结以及原有岩石的变质等。岩石演化是指岩石在地质历史长期作用下的变化过程。通过研究岩石的成因和演化,可以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和地壳运动的规律。

第四部分:岩石的利用

岩石学对于石油、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石油勘探中,岩石学可以通过对地下岩石结构的分析来确定油气藏的类型和分布;在矿产资源的开发中,岩石学可以通过对矿石的成分和结构的分析来确定矿床的形成条件和富集规律。此外,在工程建设中,岩石学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工程师们评估岩石的强度和稳定性,以便设计出更安全可靠的建筑和基础设施。

第五部分:结语

岩石学作为地质学的重要分支,为我们深入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和演化历史提供了重要的线索。通过对岩石的研究,我们可以揭示地球表层和岩石内部的奥秘,从而为石油、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希望通过本篇文章的介绍,广大读者对岩石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进一步开展相关的研究和应用工作。

岩石书课件 篇5

教学目的:

科学概念:

让孩子经历调查研究活动,探究生活中、身边的岩石和矿物。

过程与方法:

让孩子在经历查阅资料的活动过程中,增加对岩石、矿物用途的进一步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孩子初步树立起保护、利用岩石和矿物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岩石和矿物对人类的作用。

教学难点:

会整理自己调查研究活动的资料。

教学准备:

以小组或个人为形式,课前开展孩子调查研究生活中的岩石、矿物活动;同时鼓励孩子们带着问题从科普读物等书或网上查阅相关文字资料。教师收集相关采矿、用岩石与矿物制成的物品等图片资料或实物。

教学过程:

1、课前调查研究活动。

2、课堂进行资料整理活动。

3、科学讨论会开始。

“猜一猜”活动。

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岩石与矿物,请你介绍一块最感兴趣的岩石或矿物,请大家猜猜它的名称。

说说岩石与矿物在家庭和学习生活中的应用。

介绍岩石与矿物在其它生产领域中的`应用。

在这一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自由介绍,主动讨论,教师的角色应该只是“主持人”的身份。

4、保护我们的岩石与矿物

你知道岩石与矿物是怎么开采出来的吗?

尽可能让学生多说说,教师适当也可以出示矿石开采的图片,帮助学生了解。

矿物开采完后,还有可能再产生出来吗?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提供一些由于乱开采而带来生态破坏的场景图片或录像,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5、总结

教学反思:

很多同学在课前对岩石、矿物和我们的关系认识得不够。认为岩石、矿物都在野外。通过课件让同学们知道岩石、矿物就在我们身边。离我们的生活很近。学生知道了我们住的房子,我们用的笔,我们的很多生活用品都有岩石和矿物质的成分。从而对岩石和矿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接下来的游戏我把同学们熟悉的岩石的特征慢慢报出来。学生知道答案就可以抢答。最后让学生看一些图片,让他们知道这些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因此我们要很好地保护、利用岩石和矿物。

岩石的课件


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当中的一部分,每个老师对于写教案课件都不陌生。老师上课要根据教案课件来实施。我们将为您介绍“岩石的课件”的所有方面接下来请看,想获取更多消息请持续关注我们的官网!

岩石的课件 篇1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

教学难点

认识岩石这本大“书”,初步了解地质方面的`有关知识。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初步朗读课文,能够读正确、流利,读好人物的对话。

教学重难点

识字和写字,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师手捧一本书)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

生:这是一本书。

师:今天,黄老师向你们介绍一本的书。请同学们看黑板。

(师板书课题:19的书)

生:老师,你写漏了双引号了。

(师给“书”字加上双引号)

师:哦,你们真细心,可是为什么这题目上的书字要加个双引号呢?

生:因为这里指的不是真的书。

师:说得真好!现在请大家齐读课题。

生:19的“书”。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师:好了,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借助书的拼音自由朗读第19课。注意:一边读一边标出自然段序号,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老师一边说,一边用课件出示读书要求。学生根据要求开展活动。)

师:谁来说说这篇课文有多少个自然段呢?

生:这篇课文一共有13个自然段。

师:其他同学同意吗?

生:同意。

师:现在请在同桌之间把难读的句子互相读给对方听,互相检查字音都读准了没有,句子都读通了没有。一会老师再检查你们。。

(同桌合作学习)

师:我的挑战要开始了,你们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看,这个句子你能读准确吗?

(课件出示句子:爬到半山腰,他们看见一位地质勘探队员,正趴在一块大石头上看着什么。指名读)

师:还有谁想读。(再指名读,点拔:“地质勘探”一词的读音。)

师: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一句话。

师:读得真好!再来看这一句,谁想读?

(课件出示句子: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指名读。)

师:你读得真好!把“!”和“?”的语气都读出来了。

师:(出示雨痕和波痕的图片)你们看,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的足迹,叫波痕。

师:“痕”就是指痕迹。那这雨点留下的痕迹叫(生:雨痕)波浪留下的痕迹叫(生波痕),水滴留下的印迹叫(生:水痕),那泪痕是什么留下的印迹?

生:是眼泪留下的印迹。

师:伤痕是什么留下的印迹?

生:是伤口留下的印迹。

师:真聪明!再看第四句话。

(课件出示句子:它告诉我们,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长满树木的陆地。)

师:先请男生读。

师:请_读一读。

师:再看看这一句,谁想读?

(课件出示句子:“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呢?”川川总爱刨根问底。)

(指名读)

师:什么叫“刨根问底”?

生:“刨根问底”是指问了很多次。

生:“刨根问底”是指川川老是爱提问题,直到把问题问清楚,问明白。

师:你说得真好!现在我们看看最后一句。这一句可难读了。

(课件出示句子:它能告诉我们,哪里埋着煤炭,那里藏着铁矿……把这本‘书’读懂,就能为祖国找到更多的宝藏!)

师:请大家自由读一读。

师:谁想站起来读。(指名读,点拔:“藏”字是多音字。)

师:现在请大家一起把刚才六个句子读一读。

(课件出示以上六个句子,指导学生朗读。)

师:同学们,你们看,我把句子中的生词抽了出来,你们能读正确吗?

(出示生字词课件:地质勘探趴在岩石一册书厚重脚印雨痕陆地

刨根问底埋着煤炭铁矿宝藏)

师:请大家同桌互相读,读错了帮助纠正。

师:_意做小老师带同学们读。

生:我愿意!

师:请全班齐读。

师:老师现在有一颗苹果树,如果你能读对的话,苹果树就能结果了。你能帮助这棵苹果树结果子吗?

生:能!

(学生看着课件玩苹果树游戏。)

师:恭喜同学们,你们真棒。现在我们把这些生字放回到课文当中,你还能读的这么好吗?

生:能。

师:好,我们来试试看。请大家把书端起来,试着齐读课文。

三、学写生字

师:大家读得真好听,看来大家的生字和课文都能读好了,可是光动嘴巴可不行,我还要看看你的动手能力怎么样?下面我们就来写写这些生字吧。

(出示课件一类生字)

师:大家看,这些字就是我们这篇课文中要学习的,也是要求做到会写会用的。首先来观察,你知道我是按照什么给她们穿的颜色衣服吗?

生:独体字穿紫色衣服。左右结构的字穿绿色衣服。

师:还有补充吗?

生:半包围结构的字穿浅蓝色衣服。“岩”和“宝”字是上下结构,穿蓝色衣服。

师:谁来提醒同学,怎样把这些这写好。

生:“岩”字的“山”要写扁一点,“石”的横要和“山”差不多长。

生:“册”要注意笔顺,最后写横,而且要穿出左右两边。

师:我们看看这三个字。要注意什么呢?(出示“质、厚、底”)

生:这三个字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质”第一笔是平撇,第二笔是竖撇。“底”,广字头,里面的笔顺要注意,最后不要漏掉点。

师:请大家看看老师写字。“印”,左右结构,注意左边起笔高一些,右边的竖写长些。“刨”左宽右窄,注意“包”字的笔顺。(师范写“印、刨”

师:现在请大家把这一课的字每个仿写两次。(学生写字。)

师:写完的同桌评议,对写得不好的字进行修改。

师:好啦,这节课我们上到这里,下一节继续学习

岩石的课件 篇2

学生通过提供的工具和自己的观察认识常见的几种矿石。知道岩石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

学生利用工具,多种途径发现岩石的成分。通过对岩石的观察,收集记录岩石的一些性状。通过阅读资料,能够确定一些描述矿物特征的标准。

学生对研究身边的矿物有浓厚的兴趣,将生活中的发现利用所学知识检索定位。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比较、记录、描述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花岗岩、云母、长石、石英、小刀、放大镜、阅读资料。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花岗岩是由几种不同颜色的颗粒组成的,那么这几种颗粒是什么样的?它们又是什么呢?今天这节课来研究岩石的组成。

师:请大家拿出花岗岩,仔细观察花岗岩,我们进行小组间的竞赛,比一比那个小组发现花岗岩的秘密多。

(2)汇报交流。小组派一代表,参加其他组的讨论研究,交流发现所得。

(3)教师提供云母、长石、石英矿物标本。

(4)学生利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它们各有什么样的特点?

学生交流、汇报:云母有闪亮的薄片;长石有肉红色颗粒;石英有白色透明颗粒。

(5)利用提供的矿物标本再次鉴定花岗岩的成分。

比较:花岗岩中的什么物质与这三种矿物中的哪一种矿物最为接近?

(6)学生再次观察并进行汇报。

小结:石英、长石和云母都是自然界的'矿物。矿物在自然界中很少单独存在,通常都是几种混杂在一起组成岩石。花岗石就是由石英、长石、云母组成的。

教师提供一些矿物标本,学生试着观察,进行描述两块不同的矿物标本。(描述中要求学生不是比较它们的异同,而是分别描述他们的特征。)

(2)师解说:世界上已发现的矿物近4000种。我们身边有许多矿物制成的物品,如我们吃的盐,点豆腐用的石膏,做铅笔芯的石墨,中药用的雄黄,做首饰的金、银和钻石等。

(3)你对矿物知道什么?请大家阅读单元资料库《矿物特征卡》,了解人们是怎样描述矿物特征的。

(4)学生阅读单元资料库《矿物特征卡》。

(5)交流汇报: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去描述矿物?(学生:名称、性状、用途)

(6)教师提供矿物,学生明确描述矿物着重于哪些方面后,试着模仿描述。

(7)学生制作矿物鉴定分析卡。

(8)汇报交流,教师与学生共同修正。

三、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研究我们知道了什么?

2.所有的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并能够确定一些矿物的特征。

制作自己带来的岩石矿物鉴定分析卡。

教学反思:地壳是由岩石构成的,而岩石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有规律组合而成的,岩石、矿物不仅是组成地球外壳的重要物质,还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在科学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运用正确的,科学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工具材料,大量的时间进行认识岩石的特征,并随时做好记录,教师参与到了整个学生探究过程中。学生观察交流时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

岩石的课件 篇3

本节课我不仅让学生掌握了书本知识,还让他们了解了贵州特产的岩石:马场石、钟乳石、贵州龙化石、海百合化石。

二、创设情境,走进学生,调动学生原有知识。

一开课我给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乡以及家乡的奇石,达到走进学生的同时,也激起学生对岩石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现了科学知识的学习,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学生活动主动建构的。

三、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科学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在科学教学中,我不仅仅要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运用正确的、科学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因此,在观察前,还出示的观察要求,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工具、材料,大量的时间进行认识岩石的特征,并随时作好记录,我参与到了整个学生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究,帮助他们解决碰到的困难,体现了科学教学中,教师的指导作用。

四、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与评价。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分工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活动,体现了新课程提倡的的合作学习方法。在交流讨论岩石的特征时,引导学生对相互之间实验情况、记录进行交流、相互补充、评价、完善对岩石的基本特征的认识。并且让学生及时参与评价,从而使学生学会更加细致、准确的进行观察。学生通过这样的实验,不仅仅认识了岩石,而且最重要的是掌握了认识事

物的方法,经历了研究问题的全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五、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让学生学法、懂法、用法。

由于这节课的容量比较大,如果把“给岩石分类”的活动放到第二课时,让学生在本节课中有更多的时间去探究岩石的基本特征,这样也许会让学生更有收获。

二、没有及时抓住课堂的闪光点。

在让学生观察完岩石的特征,并请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时,有学生很快举起了手,但是我由于担心后面的活动时间不够,没有给机会让其他的学生说说自己的新发现,而是匆匆把这一环节过了。课后想想,这是多么遗憾的一件事情,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无形被我打击了,课堂上最闪光的地方没有让我抓住。

三、在调控课堂和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方面做得不到位。

四、观察材料准备得不充分,使学生分类时类型少。

再教设计:

如果有机会再教,我会注意学生交流观察记录时语言的表达能力。我会让每个学生都准备一个笔记本,记录每节课学习探究科学的收获,以此来规范语言,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还会准备有特色的有代表性的岩石分发给学生,比如页岩、板岩、砂岩、石灰岩、花岗岩、大理岩等让学生观察,相信学生的分类会更多一些,学生的视野也得到了开阔。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在教学中一定存在着我看不到的一些不足之处,请各位老师给我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让我得到提高和进步,谢谢!

岩石的课件 篇4

1、通过观察,认识几种常见矿物,知道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

2、利用放大镜观察花岗岩的结构,初步了解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的特征。

3、阅读资料了了解一些矿物的形态特征和用途,知道一些描述矿物特征的标准。

4、培养对矿物观察研究的兴趣,认识到认真、细致的观察、比较、记录、描述是十分重要的。

了解花岗岩的组成,认识几种常见的矿物。

观察、描述矿物的特征,培养认真、细致的探究精神。

每组四种不同的花岗岩、每人一个放大镜、赤铁矿、记录纸等。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岩石,先请同学们观察几张照片(课件:铺有花岗岩的不同场景)。

花岗岩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十分常见的一种岩石,由颜色不同的.颗粒组成,它们是怎么样的?让我们来观察一下。

出示观察任务,请同学们每人观察一块花岗岩,找找里面主要有哪几种颜色,除了颜色不同,你还有什么发现?

学生观察,教师随机指导。

虽然我们观察的花岗岩颜色各不相同,但是他们都是由三种不同的矿物组成的,让我们来认识一下。

看图片,观察石英、长石的形态,阅读文字资料了解它们的特征。

分组观察云母,说说你们的发现。

结合图片、补充云母的特征。

分析自己观察到的三种颜色的颗粒分别是哪种矿物。

单独的石英、长石、云母与花岗岩中的形状不太一样,矿物很少单独存在于自然界中。

花岗岩主要由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组成。

1、不仅是花岗岩,所有的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世界上已经发现的矿物有近4000种。矿物是组成地壳的重要物质,让我们来认识一些矿物。

2、阅读关于石墨的特征介绍,想想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观察、描述一块矿物?(颜色、形状、软硬、光泽、透明度、作用等)

3、分组观察赤铁矿。

学生汇报,交流,阅读课后资料库看看对赤铁矿的描述,有哪些补充。

1、思考:矿物和岩石有哪些不同?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描述矿物?

板书:

岩石的课件 篇5

一、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

三、教学时间:三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请同学们说一说,我们的书是什么样的?今天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一本很特别的书,它是一册岩石书。

板书:岩石书。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岩石书是什么样的?

2、学生汇报思考结果

师:大自然就是最大的一本“书”,这本“书”永远也读不完。在这本书中,你会汲取更多的自然科学知识的营养,享受到更多的乐趣。

3、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学生读字音。

(2)交流识字体会。

说说你都认识了哪些生字,怎么认识的。你还有哪些好的识字方法,说一说

(3)巩固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

4、送生字宝宝回家:学生再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

5、检查读书情况。一人读一自然段。

三、理解词语。

1、学生默读课文,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2、师生释疑。

宝藏:让学生说说叔叔要为祖国找到哪些宝藏,从而来理解词语意思。

地质勘探队员:指导学生说说他们是千什么的。

四、指导书写。

1、教师范写像,讲解写字要领:

册:中间的那一笔横要平要稳些。

像:左窄右宽。最后一笔是捺。

慢:左窄右宽,最后一笔捺要舒展开来。

矿: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是石字旁,右边是个广字,这个字是形声字。

趴:也是左右结构的形声字。右边是八字,撇低捺高,最后一笔要舒展开来。

叔:左高右低,左边上面是个上字,下面是个小字。

岩:上小下大,上面山字要略扁些,下面是石字。

层:半包围结构,外面是尸字头,里面是云字。第五笔横要长。

座:半包围结构,里面是坐,最后一笔横要长。

2、学生描黑,临写。

3、教师针对写字情况进行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质疑课题。

1、复习生字

2、质疑课题

师:培根曾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你想从这本“岩石书”上获得哪些知识呢?

学生质疑,归纳:

1)、“书”中有什么内容?

2)、这本“书”有什么作用?

3)、我们该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自己读书、多思考等)

二、细读课文,激发探究意识,

(一)、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1、师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现在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说说从中了解到哪些知识。

2、学生在班里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随机进行讲解:

(1)、岩石“书”

①、(出示第四自然段内容)

指名学生读。说说岩石为什么像书?

指导读第一句话:“岩石就是书哇!”应读出叔叔自豪、高兴的语气。

② “书”中的图画。

说说“书”中有哪些图画。(有树叶、贝壳、小鱼。)

③指导读:你认为叔叔回答川川的问题时是什么态度,并读一读。

指名读。着重读好感叹句的语气(可引导学生想,"那儿还有一条小鱼呢。叔叔从岩石上发现小鱼会是什么心情?)

小结:这神秘的化石犹如一份份珍贵的资料,向人们诉说着往日的变化沧桑。

④化石的作用

让学生说自己明白了什么。

指名学生读。

(2)岩石的作用。

说说岩石的作用。

叔叔还能为祖国找到哪些宝藏?从而初步体会省略号的用法。

指名学生读,注意感叹句的读法。

3、听了叔叔的介绍,川川和磊磊会是什么心情、怎么说呢?齐读最后一自然段,读出高兴的语气。

岩石的课件 篇6

《岩石书》这篇课文主要让学生懂得岩石是一本特别的书,人们能通过它了解地质的变动,还能帮助祖国寻找宝藏。学了课文后,学生觉得太奇妙了。于是,我又趁机让学生补充了解大自然中的一些特别的书,如:树的年轮可以告诉我们它的年龄,循着胡杨树可以找到地下水等等。学生听后,教室里的惊呼声此起彼伏,“哇,太神奇了!”“大自然真是太奇妙了!”……看着一张张涨红的小脸和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我激情高昂地说“是呀,孩子们,宇宙中有多少特殊的书呀!小到一棵草,一株花,一块石头,大到一片海洋,一颗星球,只要我们认真去阅读,就能读懂许许多多的知识。”孩子们马上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的愿望,有的说:“我将来要飞上天,去读天空这本巨大的书!”有的说:“我将来要到海里去读大海这本书!”有的说:“我要到森林里去和每一种树对话,读懂它们的每一种语言!”还有的说:“我将来要利用大自然中的书为祖国找到更多的宝藏!”……中午,我便惊喜地看到许多孩子的'手上捧着一本厚厚的书,那就是《自然百科知识全书》。看着他们聚精会神的样子,我欣慰地笑了。我想:这就是语文课人文精神的魅力吧,它就像一股清泉,静静地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

上完这节公开课,在朗读方面,感觉学生个别朗读效果比较好。唯一不足的是在课堂调控时,注重了个别朗读,缺少了集体朗读。本来在练习说练习这一环节之后有全班角色朗读,由于时间不够,给删除了。在问句和感叹句的练习中,最后有一环是全班男女对读的,可是给漏了。在“自由读文,说说”一环中,学生表现不错。能提问,而且在读完“小知识”后能自行解决问题。

岩石的课件 篇7

一、目的要求

1.指导学生掌握鉴别岩石的简单方法,了解几种常见岩石的特征。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比较能力。

二、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 较标准的花岗岩、砂岩、页岩、石灰岩、大理岩标本,每组各一块,供分组观察用。 2. 放大镜、小刀、铜钥匙、稀释的盐酸及滴管,每组一个。 3.花岗岩、砂岩、页岩、石灰岩、大理岩的图片或投影片。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谈话:低年级我们玩过石头,大家一定都很感兴趣,今天,我们再来研究几种石头,找一找这些石头的特征。(板书课题)

学习新课

谈话:岩石的种类很多,老师今天为大家准备了五种岩石,放在你们的桌上,我们要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找一找这些岩石的特征。(请学生观察一下放在桌上、标有号码的五种岩石。)

1.指导学生观察五种岩石的特征

(1)观察岩石的颜色 谈话:岩石的外表颜色很不同,有白、灰、黄、黑等单色的,也有几种颜色混合在一起的,还有带花纹的,你仔细看一看桌上的五种岩石,是什么颜色的,把观察的结果记录在课文的观察记录表中。 学生观察后,可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以取得小组的一致意见。

(2)观察岩石的结构特点 讲解:岩石的结构是指岩石是一层层的,还是一粒粒的;是粗粒的,还是细粒的;是由同种颗粒构成的,还是由几种不同的颗粒构成的。观察时可用放大镜仔细看一看,把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学生观察记录。

(3)观察岩石的硬度 讲解:各种岩石的软硬程度不同,我们这里把岩石硬度分成很硬、较硬、较软三级,用小刀刻不动的岩石是很硬;用小刀刻得动,用铜钥匙刻不动的是较硬;用铜钥匙刻得动的是较软。 学生用小刀、铜钥匙分别刻划岩石,并做记录。

(4)观察岩石遇酸的反应 谈话:岩石遇酸是否会发生反应,有什么现象发生,请你试一试。 学生实验,并做记录。 (在使用盐酸鉴定岩石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有些学生可能不熟悉“盐酸”这个名词,应该告诉学生这是一种化学药品:②告诉学生盐酸有腐蚀性,不要弄在手上或衣服上,往岩石上滴盐酸时一定要用滴管,每块岩石上只滴2——3滴;③在分组实验时,为了安全,每组发的盐酸量不要多并且要稀释。)

(5)观察岩石的其他特征 谈话:除了上面的几个特征,你们再观察一下,岩石还有什么其他特征。 (为了使学生真正认识一些岩石,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独立研究。教学中,不必局限于课文中的几种研究方法,只根据这几种方法研究的结果,并不足以概括出所有岩石的最明显的特征。因此,应该鼓励学生在这几种方法的启发下,从其他方面再找一些岩石的特征。)

(6)全班讨论,互相交流 (在观察完岩石特征以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可以小组为单位,选代表汇报观察结果,对于不一致的意见,可以讨论或重复进行观察、实验。 应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因为岩石特征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可能只发现其中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通过交流,就可以把握得更准确,更全面。)

2.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提供的五种典型岩石特征

(这部分教学内容,如果课堂时间允许,应让每个学生仔细阅读,如时间较紧,可请几个同学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听。 教师应明确,课文给出的这些岩石特征并不全面,所列的是岩石特点中最明显、学生最易把握的,目的是让学生把这些特征与前面自己的研究进行比较,为下一步鉴别、定名岩石做依据。)

3.指导学生给岩石定名

谈话:我们观察研究了五种岩石,得到了一些有关这些岩石的特征,我们又阅读了上面这些标准岩石特征,现在请你把你记录表中的岩石特征与标准岩石特征进行比较,说一说1、2、3、4、5号岩石,分别是什么岩石。 学生比较,在小组中进行讨论。 汇报定名结果,教师总结。 让学生把正确的定名填写在书中空格处:1号是花岗岩,2号是砂岩,3号是页岩,4号是石灰岩,5号是大理岩。 对于某种岩石的特征,不同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形容方法,他们用的词可能互不相同,与课文中写的很可能不一样,但只要是符合那种岩石的基本特征,并能达到区分岩石的目的,就应该给予肯定。学生在对照标准岩石的特征定名时,可能定的并不准确,这没关系,最后教师还可以把正确的名字告诉学生,重要的是使学生了解鉴定的方法。通过定名,可以对学生概括的某种岩石的特征是否正确加以检验。3.布置作业 课后到野外石山、河滩或建筑工地采集一些岩石标本。

四、课后小记

岩石的课件 篇8

一、教学目标:

1、经历对矿物颜色和条痕的观察和描述的过程,学生获取一些常见矿物的颜色、条痕的基本知识。

2、经历矿物互相刻划及用指甲、铜钥匙、小刀对矿物刻划进行硬度比较的描述的过程,知道一些矿物的软硬程度。

3、引导和推动孩子开展观察、描述矿物的活动,积极鼓励孩子在课外或校外继续开展一些研究矿物的活动。

教学难点:能用所学方法与知识开展应用性观察、描述矿物。

三、教学准备:

铜钥匙、小刀、铅笔、瓷砖赤铁矿、方铅矿、石英、长石、云母。

出示PPT:看到这么美丽的矿物,你能用科学的方法说一说它的特点吗?

师:这位同学说的不错,但是老师相信学了“观察、描述矿物”这节课以后,我们能说的更好。

师提问:假如你来观察矿物,你准备从矿物的.哪些方面去观察矿物呢?(出示PPT)就拿这种矿物来说,想一想我们要从哪些方面观察并说说它的特点呢?

(1)学生交流:透明度、颜色、形状、还有表面光滑和粗糙程度、硬度、反光度、轻重、厚度、气味……

(2)师:同学们总结了这么多,在这些方面里,哪些方面你觉得最能反映矿物最基本的性质呢?为什么?

师: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对矿物的颜色、条痕和硬度这三个方面来做一下研究吧!

学生根据矿物的色彩命名。

师:同学们,我们的科学家经常用矿物的颜色来命名矿物,看,这块铁矿,它的颜色是不是红色的?人们叫它“赤铁矿”。

现在,有两块矿物很期待同学们给他们取个名字,谁来试试?

师解说:很多的矿物是以颜色的名字命名的,因为颜色是最容易观察到的矿物的特征,也是辨认矿物的重要依据之一。

(出示PPT)师:咦?这有两组图片,同样是石英,可都是不同的颜色。而这三种呢,颜色都一样,可又不是同一种矿物,这说明了什么呢 ?

A、我们了解了矿物的颜色后,让我们用铅笔在白色瓷板上划一划,你有什么发现?

B、铅笔条痕的颜色与笔芯的颜色有区别吗?

A、用石英、长石和赤铁矿在白色瓷板上磨擦,仔细观察矿物和条痕的颜色是什么,并记录在作业本P36页第一题的表中,比一比哪一小组能又快又好的完成实验。(PPT出示表格,提示生按顺序,一边实验一边做好记录。)

师:时间到,各小组把实验器材放在课桌的左上角。放好了吗?哪个小组可以到台上来做一下汇报?

D、师:听完该小组 的汇报后,老师有个问题,这些条痕的颜色与矿物表面的颜色一致吗?

E、矿物条痕的颜色和矿物表面的颜色相比,哪一个是矿物的本来颜色呢?为什么?

(师小结:条痕的颜色是矿物本来颜色,有时,区别许多不同种类的矿物,条痕是最好的方法。)

过渡语:矿物的颜色、条痕我们都做了一些研究了,现在我们一起来比一比矿物的硬度。首先,老师来考考你们的记忆力,在三年级时我们用什么方法来比较材料硬度的?(互相刻划)

A、师:你有办法比一比石英、花岗岩、云母这三种矿物的软硬吗?(互相刻划)(4分钟)

B、学生用互相刻划的方法实验。把矿物从软到硬排列,并完成作业本p36页第二个表中。(PPT出示表格)

D、师:我们用相互刻划的方法知道了矿物的硬度,那你能利用手上的工具,用其他方法进行比较吗?

E、学生讨论确定:用指甲、铜钥匙、小刀分别在三种矿物上刻划,能用指甲刻划出痕迹的软;不能用指甲刻划出痕迹,但能用铜钥匙刻划出痕迹的较软;不能用铜钥匙刻划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刻划出痕迹的较硬;用铜钥匙、小刀都不能刻划出痕迹的硬。

G、学生描述云母、石英、长石的硬度。

H、小结:有的同学说长石硬,有的同学说石英硬,这个问题我们以后再继续讨论。掌握科学方法是最重要的,这节课我们知道了比较矿物软硬的方法,都有哪些方法?

(3)快乐生活:想一想矿物的软硬在生产、生活中有什么意义。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矿物的颜色、条痕和硬度的相关知识,学会了用矿物与矿物相互刻划等比较材料软硬的方法,希望同学们在课后也可以自己动手做一些研究,丰富自己。

岩石的课件 篇9

(一)教材体系本课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与《岩石和矿物》、《认识矿物的性质》、《日益减少的矿物资源》共同组成“岩石与矿物”单元,本单元属于“地球与宇宙”部分的内容,是小学科学教材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同时也为后续学习“地球运动和地表变化”作好铺垫,

(二)教学内容本课教材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岩石组成地球的外壳,覆盖在地球表面通过图片导入,提出问题“对于岩石,你了解多少”?为后面学习岩石的特征,岩石的种类建立联系,作好铺垫;第二部分:引导学生仔细研究各种岩石,多角度了解岩石的特征,并对岩石进行分类;第三部分:初步了解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形成过程。

(三)学情分析学生对于岩石可以说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岩石是一种大家经常能见到的东西,说陌生是因为这些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于学生来学,还处于表面的认知状态,只是一些零碎、杂乱、单一的片断,对于岩石的.特性,还没有形成比较清晰、科学的认识。

1、会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常见的岩石,并能在观察实验中发现岩石的一些特性;2、能够用相关的分类标准(如颜色、形状、软硬等)对岩石分类;3、能查阅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形成的有关资料;4、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观察结果,能够用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实验等探索性活动,

岩石的课件 篇10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科学概念学生利用感官的观察和借助工具的观察获得岩石构造的感性知识;知道岩石和遇酸反应中的不同特征;根据岩石的特征鉴别岩石的种类。

过程与方法能用多种方法观察岩石,让孩子经历观察岩石特点的活动过程,获得观察岩石的基本方法及技能。并能根据岩石的特征鉴别岩石的种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进一步研究和观察岩石,学生对岩石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观察过程中不断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教学重点:通过对岩石进一步的观察,知道岩石的特征并能鉴别它们的种类。

教学难点:根据岩石的特征鉴别岩石的种类。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大量的岩石(在第一课中已经分类),教师提供典型的三类岩石代表。放大镜,小刀,榔头,钳子、滴管、稀盐酸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上节课我们给岩石开了个展览会,发现有的岩石用手摸上去觉得比较粗糙,有闻起来有点气味、还有的称了一下比较重。还知道了在生产和生活中被人们广泛应用的.页岩、砂岩、石灰岩、砾岩、大理岩、花岗岩等常见的岩石,那么这些岩石有什么特点呢?

二、探究过程1、进一步观察岩石

师:除了上节课我们采用的方法外,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观察这些岩石?

(1)学生交流反馈。(放大镜、互相撞击等)

(2)师引导学生从颜色、形状等方面进行观察,还可从它们的构造和组成来观察。观察中可以从岩石上弄下一些颗粒。

(3)岩石遇酸反应的实验

讲解:我们还可以通过另一个实验来认识岩石,这个实验是将一种叫“盐酸”的化学药品滴一两滴在岩石上,观察岩石有什么反应,会有什么现象发生。(教师边讲边演示滴盐酸的方法)

提示:在学生实验前,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盐酸是一种腐蚀性比较强的化学物质,如果不小心滴到皮肤上和衣物上,会腐蚀皮肤和衣物,如果不小心滴到了手上,请马上到水龙头去用水清洗。往岩石上滴稀盐酸一定要用滴管,每块岩石只滴1-2滴;为了安全,稀盐酸最好装在滴瓶里,且稀盐酸的量不要过多。

(4)学生观察实验,并记录在岩石观察记录表中。

(5)汇报交流观察结果,教师指导。

2、怎样识别它们

(1)通过我们对岩石的进一步观察,知道了以上不同编号的岩石分别具有的特点,但是不知道它们是哪种岩石?请大家阅读文中的资料(P68),来识别它们并说说理由。

(2)阅读资料并与以上的观察作比较。

(3)汇报交流(存在分歧)

(4)引导学生认识岩石学家对岩石种类作出判断的方法,如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岩石薄片的成分和颗粒组成;岩石颗粒的大小和结构。

(5)阅读P69页颗粒情况图,并再次鉴别岩石的种类。

(6)学生再次鉴别

(7)汇报交流,把认同的岩石的种类名称填入记录表中。

(8)小结。

三、课外延伸1、阅读单元《岩石的成因和分类》

2、把收集的岩石进行种类鉴别并贴上标签。

2023石头书课件


为了更加贴合您的需求我们编辑了“石头书课件”。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老师还没有写的话现在也来的及。教案是教师发挥教育智慧的重要方式之一。希望此文能够为您带来一些正面的影响!

石头书课件 篇1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正确的辨识字音字形,结合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扫清阅读障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找文中的对话,梳理文章的脉络,知道课文是通过对话形式来介绍科学知识的!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习概括课文内容的简单方法。

3、引导学生关注对话的形式与内容,了解提示语的不同位置,知道提示语的作用,读好对话。品读人物语言,初步了解反问句的作用,感受反问句能表达的强烈的语气。

4、通过品读课文、欣赏图片等方法,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鼓励学生刨根问底。

二、教学重难点:

凭借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鼓励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问底”,乐于探究,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三、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1、听说三9班的小朋友们啊特别喜欢看书,最近你们都读了那些书呢?

2、你们看得书真多啊,老师真佩服你们!你真了不起,都读

你的兴趣真广泛,将来一定能成为有用的呢!

一、谈话导入

1、今天老师就要带大家看一本特别的书,来,读《石头书》。

2、当你看到“石头书”这三个字时,你想到了什么?(什么是石头书?石头怎么能叫书?石头书上有什么?石头书在哪里?……)

3、同学们根据课题,脑海中一下子就闪现了这么多问题,真好。大家都想很快找到答案,一直要把问题都弄个明白为止,对吧?

4、对,遇到问题一定要弄个明白,这就是刨根问底。那么就让我们轻轻地打开书,到课文中去问个明白!

二、初读指导,掌握生字词

老师这有读书的要求

1、出示要求:①读准生字词的音,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②读通读顺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③思考课文的主要讲了什么。

2、检查效果

刚才同学们读得可认真了,现在老师就来检查一下大家的读书效果。

认读生字词语,指导字形,理解词义

A组:川川磊磊叔叔

a、指读正音

b、这是课文中出现的三个人物再读

B组:地壳贝壳好奇好处藏着藏语

a、指读

b、你看这组词语里面都有多音字,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c、齐读

C组:脚印足迹雨痕波痕矿物煤炭矿石

a、指读

B、雨痕、波痕是什么意思呢?课文中有解释,同学们到课文中去找一找,谁找到了,来说说?出示句子板书痕

找得很好,读得也很好。

▲预设一:你看这儿有一个逗号,读得时候要停一停,别人才能听得清。谁再来读

▲预设二:你真会读,把这些停顿都读出来。谁再来读一读

C、听了两遍,你们都记住了,谁来说一说。

同学们一下子都记住了,听得多认真啊

d、再出示

注意看,雨痕、波痕后面用的都是分号,说明这段话还没有结束呢。后面还有一句,你又读懂了什么

对,煤炭……都是矿物。想看看他吗?这些黄的、红的、闪光、透明的都是矿物,

像我们日常生活中用的铁啊,铜啊都是从这些矿物中提炼的!

小结:咱们的读书效率可真高呀!你看,才一会儿功夫,大家就认识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那课文你会读了吗?把这些词带到文中再去读一读,一边读一边观察这篇课文有什么特点?

2、生一:有很多对话。师:对了,同学们要注意一问一答就要对话。再去看看,有几次对话,川川和雷雷问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答案?

3、交流(师提示:交流的时候要有顺序,先问了什么?得到了什么答案吧)指名交流

4、其他同学就要向他一样,先说清问题,再说答案。

5、相机板书:一层一层的

雨痕、波痕、矿物

树叶、贝壳、小鱼

6、投影幕全部出示六个问题,你看,他们问了一个,又是一个,川川和磊磊真会刨根问底,

小结:同学们,那你们从川川和磊磊这六次刨根问底的提问中知道了什么呢?谁来概括概括?(指名交流:我知道了石头书的样子、师点拨:这些书上有字有话,这就是石头书的内容。还知道了什么?我知道了石头书的作用)

7、这篇课文主要就是由这6次对话完成的,我们可以这样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同学们来试试看,谁先来说。

课文主要通过川川、磊磊与勘探队员的( ),知道了石头书的。

四、精读课文1-5小节,了解石头书的样子

1、接下来,我们走进课文,和川川、磊磊一起向叔叔学习,仔仔细细看看石头书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出示1—5自然段

2、自己练习着读一读。

3、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老师也想读一读里面的对话。老师范读第二三段,(故意没有读出奇怪的语气,故意不笑着读)

4、我读的好吗?(你读的不好)我觉得读的蛮好的嘛,每个字都读出来了?到底哪里读得不好,(老师没有把好奇的语气读出来,)哦原来要好奇地问呀,还有什么意见呀?(老师读得时候没有笑着读)那你能读给我听听吗?哦,原来我没有注意的提示语啊!小朋友待会读的时候,可要注意哦!

5、我们来找一找,这段文字中有几处提示的话,用笔把它画下来,看,(师出示画好的提示语)你找的对吗?这就是提示语,同学们,这些提示语真调皮,有的在前面,(教师要用手来指着)有的在后面,再看看这句话的在哪里,没有(咦,找不到了。真是太调皮)这个时候读得时候要仔细看,仔细读,要想像着去读。这些提示语都是很好的写话的方法!我们以后也可以在写话的时候也要用上。

6、自己再去念一念这段话,老师要提高要求,到你四人小组去练着分角色读读!

7、来,下面分角色来,读给大家听听,一个同学读旁白,你一定要读好提示语哦!一个读川川、一个读磊磊,还有一个读叔叔的话!

▲预设:书?哪里有书哇?他俩看了看面前这块光秃秃的石头,感到很奇怪。

(1)停,老师发现是“她俩”你们要一起读呀!

7、读了这么多遍,现在你知道石头书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答案就在叔叔的这句话的里面。(课件上把叔叔的话变红了)

▲预设:“石头就是书,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a)谁来说一说石头书是什么样的呀?,指名说石头一层一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

b)想看看这本书,(出示图片)

c)看到这些图片,你想说什么?(真像书呀)

d)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这石头一层一层的,就像一页一页的书呀!)你真善于观察,难怪叔叔说石头就是书。我们一起把叔叔的话再读一读,

e)看,这种说话方式很特别,我们在前面的课文中也见过,还记得吗?(第二课《学会查无字字典》也有呀!)

出示:“这不就是对骄阳似火最好的解释吗?”

“石头就是书,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我们一起读读这两句,这两句都是反问句,反问句能加强说话的语气,这里叔叔想加强肯定的语气,肯定石头就是一册厚厚的书。我们再把叔叔的话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8、同学们,1-5小节咱们已经学完了,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石头就是书,不过,这时川川又有疑问了,他真好学,想来个打破砂锅问到底,那他又刨到了什么呢?轻声读读课文6-9小节,这几小节又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石头书上有字又有画)

五、精读课文6-9自然段,学习石头书上的“字”和“画”

1、石头书上字是什么,画又是什么,(教师手指板书)你能像勘探员叔叔那样像别人介绍介绍吗?自己先准备准备。

2、指名介绍(2人)

3、刨根问底真有意思,学到了这么多知识,老师要奖励你们了,来欣赏一下神奇的化石!

4、欣赏化石,(在欣赏中教师说: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等埋藏在地下,经过几千年、几万年,甚至几亿年之后,变成的像石头一样的东西。)

5、还想看更多的化石图片吗?(想看),课后同学们可以到中国化石网和《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去继续欣赏。

6、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新的生字词,还了解了一种奇怪的书---石头书的样子,它是一层一层的,上面既有字,又有画。那么到底读懂了这本书有什么用处呢?我们将在下节课继续来学习。

六、总结

这节课呀,同学们读得好,说的也不错,不知道写的怎么样?今天这节课呀,我们还一起学习了新的生字词,一定要及时写一写才不会忘记。

七、写字

出示:队、叔怪册

注意各部分的比例关系叔左宽右窄左松右紧而且很容易写错

描红一次描成不能涂改

八、作业

1、推荐:《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

2、搜集有关石头书的资料,明天课上和同学交流。

石头书课件 篇2

活动目标:

1、幼儿尝试自己区分石头和泥土,了解他们的特质用途。

2、通过尝试,激发幼儿观察和了解大自然的兴趣。

3、幼儿能充分发挥想象,大胆创作。

活动准备:

包好的石头和泥土,盆子,水,树枝,抹布,报纸,幻灯片(石头和泥土做成的各种东西)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师:小朋友们刚才去洗手的时候啊,老师悄悄地放了两个神秘的东西在你们桌上的报纸下面。小朋友先不要碰,两个小东西在睡觉呢。我们悄悄地把手放进去摸一摸好不好。

幼儿伸进去摸师:什么感觉啊?是什么东西呢?

师:小朋友们都摸到了不一样的东西,那我们现在把它拿出来闻一闻,看一看。哇,是什么呀?

师:哦,原来是小泥巴和小石头啊。那手里的小泥巴和小石头是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呢?

师:那你们有没有看见过其他样子的泥巴和石头啊?都是在哪儿看到的呢?

2、基本部分。

师:我们刚才玩的时候呢,小石头也跑到泥巴头家里去玩了。你们看现在它都舍不得走了,(出示泥巴和石头混在一起)怎么办啊。小石头的妈妈还在家里焦急地等他呢。

师:老师怎么都弄不开,你们试一试好不好。

发给幼儿尝试,也包括各种分开的工具。

师:好了,谁告诉老师你们用的什么办法。

3、**部分。

师:我们小朋友们想了各种办法终于把他们两个分开了。他们呀,都玩累了,我们来给他们洗洗澡好不好。

分两个小组,每组发一个盆子,装好水,请他们把刚刚拆开的泥和水装进水里搓。

师:好了,洗干净了就捞出来。

师:(观看幼儿):咦?怎么大家都没有捞出小泥巴呢?他到哪儿去了呢?我们再找一找好吗。

如果有幼儿说可以在太阳下晒把泥巴弄出来,就放在阳台边尝试。

4、结束部分。

师:原来泥巴在水里就看不见了。它还可以变形呢。那你们想象,除了变在水里藏起来,还可以变成什么样子啊?

师:哦,小朋友想了这么多种方式,老师也迫不及待要和大家分享一下老师看到的石头和泥巴变成了什么样子。

出示ppT,依依讲解图片。

师:哇,我们看了这么多泥巴和石头变成的东西。你们想不想自己尝试一下怎么变呢?

幼儿自己玩泥巴,做东西。

延伸活动:

陶艺课,请幼儿创造东西。

石头书课件 篇3

《驴小弟变石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活动,发现石头的魔力,想读故事。

2、能仔细阅读画面,大声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体验阅读的温馨和快乐,感受故事中爱的情感。

4、激发学生阅读绘本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体验阅读的快乐。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阅读绘本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这节课,老师想和同学们共同阅读一本书《驴小弟变石头》,这是驴小弟一家人。出示图片,驴小弟跟爸妈住在燕麦谷的松果路。他有一个嗜好,嗜好就是特别喜欢做的事,看图片猜猜看是什么?(搜集小石子)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那你们再观察观察,从这幅图中,你感觉到这是怎样的一家人?(幸福)是呀,他们其乐融融地生活在一起,多幸福啊!连花儿都开得如此鲜艳。

2、我们再看一幅图,这又是怎样的一家人?(伤心)是啊,驴小弟不见了,妈妈在哭,爸爸愁眉不展,连花儿都枯萎了。这是怎么一回事?故事要从这一天说起。

二、第一部分:获得许愿石

1、播放动画。在驴小弟短短的一生中,从来没有一个愿望这么快就实现过。同学们猜猜是怎么回事?

(驴小弟和大家想的一样,他突然觉得这一定是魔法,而且一定是这颗特别的红石子造成的。于是为了看看他的想法对不对,他把小石子放在地上,说:“我希望再下雨。”结果什么也没有发生。于是他用蹄子拿着小石子,说同样的一句话,天就变黑了,闪电和雷声来了,大雨也下起来了。)

2、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如果你现在拥有这样的小石子,你想用它干什么?

(不管你们想要做什么,这颗小石子都能够帮你们实现,这是多么高兴的一件事。所以此时驴小弟的心情我们应该能想象到吧?)

3、驴小弟高兴极了,兴奋极了!谁能读出驴小弟的心情?(“今天的运气真不错!”驴小弟想,“从现在起,我要什么就会有什么了。爸爸妈妈也可以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我的亲戚、朋友,以及所有的人都可以要什么就有什么啦”)

4、讲述:他希望太阳再从天空出现,希望左后方脚蹄上的一个疙瘩消失,结果都实现了。他开始走回家去,急着要用这颗神奇的小石子让爸妈惊喜一下。他巴不得马上就看到他们的表情。也许,一开始,他们根本不会相信他的话哩!

三、第二部分:变成石头

1、可是就在他走过草莓山,心里想着有好多好多的愿望都可以实现的时候,悲剧发生了!出示图片,仔细观察,说说发生了什么?(他突然看见一头又狡诈又饥饿的狮子正在草丛里瞪着他。这只狮子已经有好多天没有吃饭了,它正在找今天的晚餐,正好遇到了驴小弟,狮子心想:“今天我总算能饱餐一顿了!”)

2、怎么办?如果你是驴小弟,你会许下什么心愿?

3、可是驴小弟确没有大家这么镇定,他吓坏了;要是他没被吓坏的话,他就会想到要这头

狮子消失,或者希望自己平安地跟爸妈在家里。他可以希望狮子变成蝴蝶、小菊花,或者是蚊子。他可以想到好多好多办法。可是他吓坏了,吓得没办法用心想。“我希望变成石头。”他一说完,就变成了一块岩石。狮子跳过岩石,对着它闻了一百遍,绕着它走了一圈又一圈,最后迷迷糊糊,带着一肚子的疑惑走开了。“我明明看见那只小驴子的,也许我饿疯了。”他喃喃地说

4、狮子走了,危机解除了,真好!可这真的好吗?出示图片。变成岩石的驴小弟,就这样待在草莓山上,那颗神奇的小石子还在他身边,但是他没办法去拿。同学们,这时候驴小弟又是怎样的心情呢?它会想些什么?(是的,驴小弟既害怕又着急。“噢,我好希望再变成我自己。”他想了许多办法,最后他明白了,他唯一的希望就是有人发现这颗红石子,并且希望红石子旁边的这块岩石能变成一只驴子。当然了,一定会有人找到这颗红石子,因为它是这么的闪亮耀眼;可是世界上有谁会希望一块岩石变成驴子呢?这个机会顶多只有十亿分之一)

5、理解十亿分之一,体会机会渺茫。最后,驴小弟睡着了。他不睡又能怎样呢?随着星星的出现,夜,来了。

四、第三部分:父母寻找驴小弟

1、驴小弟害怕着急,但他又毫无办法,他只能随着夜色的到来睡去了。那么他的爸爸妈妈呢?此时会怎样想?又会做些什么?(这时,驴爸爸驴妈妈正发疯似地在家里打转转。驴小弟从来没有超过晚饭时间还不回家的情况。他到哪里去了呢?他们一个晚上都没有睡觉,总想着儿子会马上跑回家。但是,天都快亮了,还是不见他们的儿子回来。驴妈妈号啕大哭起来,驴爸爸不停地安慰着她。他们真希望亲爱的儿子现在就能站在他们身边啊!

“我以后再也不责骂他了,”驴妈妈说,“无论他做什么我都不会再骂他。”

一大清早,他们就开始出门四处打听儿子的下落去了。问遍了所有的孩子,谁都没有看见过驴小弟。

他们到了警察局,警察也找不到他们的孩子。所有的狗都出动去寻找驴小弟,它们嗅遍了每一个角落也没有发现驴小弟的踪影。它们也嗅过了草莓山上的每一块岩石,但是,那驴小弟变的岩石闻起来和别的石头相比没有什么不同。

整整一个月过去了。这个地区已经被搜索了无数遍,所有的动物也被询问了无数遍,驴爸爸和驴妈妈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最后,他们只能这样推测:肯定有什么不幸的、可怕的事情发生了)

2、他们会认为有哪些不幸的、可怕的事发生在他们儿子身上了?(同学们说得很好,有很多种可能,但这所有的可能都指向一个结果:他们再也见不到他了)

3、这多么令人绝望啊!但是生活还得继续下去,他们尽量想让自己快乐,尽量想要过得跟平常一样。但是平常的生活里总包括了驴小弟。(填空练习哪些平常生活包括驴小弟)

4、无任他们做什么,他们都会想起他。生活对他们而言已经失去了意义。一天又一天过去了,驴小弟在草莓山上醒来的时间越来越少。每次当他醒着的时候,他都感到非常绝望和悲伤。他感觉自己要永远这样下去了,所以他要学会习惯做一块石头。他渐渐地进入了没有尽头的沉睡中。就这样,驴小弟和他的爸爸妈妈一起渡过了漫长的秋天、一起渡过了寒冷的冬天,你们看,春天来了,草莓山上的小草都醒过来了,花儿也露出了它们美丽的脸庞,可是,驴小弟还是一块大石头,一动不动地呆在山上。

5、驴小弟还能变回来吗?如果驴小弟变回来了,你估计他是怎么变回来的?

五、第四部分:一家人团聚

1、驴小弟变回来了没有?我们一起接着看。(五月里,有一天,驴爸爸一定要驴妈妈跟他去

野餐。。。她温暖的体温弄醒了正在冬眠的驴小弟。)驴小弟已经那么的伤心绝望了,可醒来他见到了爸爸妈妈,他是多么的(高兴)他真想大叫:“妈!爸!是我,我是你们的小宝!我在这里!”可是他不能说话,也发不出声音,他是多么的(着急)他真像大叫:“妈!爸!是我,我是你们的小宝!我在这里!”

2、但是他的爸爸妈妈听不见。驴爸爸没有目的地四处走动,驴妈妈把野餐摆在岩石上。他们的野餐有紫花苜蓿三明治、醋腌燕麦、黄樟色拉,还有牧草蜜饯。突然间,驴爸爸看到了那颗红石子。“这一颗石子真好看!”他说,“小宝见了,一定会把它收藏起来。”他把这颗石子放在岩石上。

他们坐下来开始吃东西。这时,驴小弟已经清醒得像一头驴子了。驴妈妈感觉到了一种很神秘的激动,“孩子他爸,”她突然说,“我有一种非常奇怪的感觉,我觉得我们亲爱的儿子还活在这个世界上,而且他就在不远的地方。”

“我在,我在!”驴小弟想大声地喊出来,但他不能,如果他知道那块小红石正放在他的背上该多好啊!

“哦,多希望他跟我们一起坐在这可爱的五月天里啊!”驴妈妈说。驴爸爸悲伤地看着地面。

他们两个互相看着,又陷入了巨大的悲哀中。

“我希望我能变回我自己,我希望能再次成为真实的自己!”驴小弟想。就在一瞬间,他的愿望实现了。一眨眼功夫,他就真的变回来了

4、读到这一段,同学们有什么感受?是的,当我们读到爸爸妈妈的对话时,我们感受到了他们对儿子的思念,而读到最后,我们也为他们的团聚而高兴。谁愿意来演一演

5、他们是多么高兴啊!又是抱又是亲,问了又问,答了又答,还有怜爱的眼光和欢喜的感叹!

五、总结提升

a)现在我是驴妈妈,我要来问问我的宝贝儿子,你是怎么变成石头的? b)这颗小石子真神奇!他们会怎么用这颗小石子呢?

(驴爸爸把小红石头放在一个铁盒子里。也许有一天,他们会需要它,但现在,他们还能希望什么呢?他们已经完完全全得到了他们想要得到的一切!)也许他们本身有许多的愿望,但经历了这一切以后,他们的愿望只是一家人能够快快乐乐地在一起,他们已经得到了他们想要的一切了。

六、作业

以“如果我有一颗魔法小石子”写一篇故事 板书设计

驴小弟变石头

爱比一切重要

石头书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边默读边思考问题,同时在书本上做记号的'读书方法。

3.理解课文,知道“石头书”是什么?“书“里有什么学问?应该怎样读这本书?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石头书”指的是什么?“书”里有什么学问,应该怎样读这本“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第17课《石头书》,石头为什么像书,到底里面有哪些奥秘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二、学习课文

(一)、师述:一天,川川和磊磊在山上玩,看见一个勘探队员正趴在一块大石头上,聚精会神地看着什么。川川和磊磊非常好奇,向叔叔提了什么问题呢?(指名读齐读)显示:川川好奇地问:“叔叔,您在看什么呀?”

理解“好奇”,指对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齐读句子)

(二)、师:我在读书呢。(叔叔笑着说)

1、听了叔叔的回答,他们怎么想的怎么说的呢?(指名答)

显示:书?哪里有书哇?

2、这里写出了他们怎样的想法?(指名答充满疑惑)

师:他们觉得有书吗?(没有)面前只有(生齐答)光秃秃的石头。

3、谁来把这种疑惑读出来?(指名读表扬读得好的学生)

(三)、显示:石头就是书。

1、张老师要考考同学们了,这里石头与书哪里像?(指名答)

(石头一层一层,书一页一页,所以石头就是书。纸越多书越厚,一层一层越多石头也越厚。石头的一层一层就像书页)板书:一层一层书页

2、石头像不像书?(像)谁来读一读勘探员叔叔说的这句话?(指名读)

显示:石头就是书。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同学们读得真好,谁再来读读?(指名读齐读)

(四)、重点学习第7自然段。

1、师:石头是不是就这一点像书呢?(不是)看看我们的书上都有些什么? (有字有图画)这石头书上有没有这些东西呢?它到底像不像石头书呢?川川的想法跟我们差不多的,请同学们读读下边这段话(显示第7自然段)把石头书上像字的地方圈出来。

2、交流:指名读(适当指点)

问:石头书上有哪些像字的东西?(指名答)(如雨痕,雨写的字。波痕,波浪留下的足迹……)板书:雨痕波痕矿物

3、谁来像小雨点一样在石头上留下脚印?(指名读);谁来像波浪一样在石头上留下足迹?(指名读)

4、师:还有那些小不点儿,黄的,黑的,红的,闪光的,透明的……叫矿物。黄的可能是铜或金子;红的可能是铁;闪光的可能是银子;透明的可能是水晶……

5、谁来做做这些小不点儿,来读一读这句话?

(五)、我们读的书上还有画呢。找找看,石头书上有画吗?

1、自由读第9自然段。

2、你找到了吗?石头书上有些什么画呢?(树叶贝壳小雨)

师:你想欣赏一下这些化石吗?(欣赏化石图片)

(六)、过渡:同学们,我们日常读的书上的文字图画,能告诉我们什么呢?(指名答)

1、像石头一样的化石能告诉我们什么呢?

2、自由读第11自然段。指名读,齐读。

3、像石头一样的化石包含着这么个有趣的故事呢。树叶长在树上,所以这里肯定有树木;贝壳生长在海里所以这里有海洋。化石能告诉我们地质变化(板书)

(七)师:川川和磊磊,一连向勘探队的叔叔问了好几个问题,可他们还有不明白的地方还想问问勘探队的叔叔,这就叫:刨根问底(生齐答)

1、师:看懂了这些又有什么用呢?川川特别爱刨根问底。谁来读读下边这段文字(显示第13自然段)

2、像文字一样的矿物告诉我们里面有矿藏(板书)。黄点告诉我们里面有铜,黑点告诉我们里面有煤炭,红点告诉我们里面有铁……

(八)川川和磊磊学到了这么多知识,他们可高兴啦。齐读第14自然段。

三、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跟着川川和磊磊一起听勘探员叔叔上了一课,了解了石头像书,你觉得石头哪些地方像书呢?(结合板书小结一层一层的就像书页,上面的雨痕波痕和矿物能告诉我们矿藏;树叶、贝壳、小鱼的化石,能使我们了解地质变化。)

石头书能告诉我们这么多知识,在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类似的"石头书"这样的事物,等待我们去探究,去研究。我们现在应努力学习,长大了去揭示那些奥秘。

板书:

石头书

一层一层书页

雨痕波痕矿物文字矿藏

树叶贝壳小鱼(化石)图地质变化

石头书课件 篇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精读课文。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初步了解什么是石头书、石头书里有哪些学问以及研究化石的作用,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什么是石头书、石头书里有哪些学问以及研究化石的作用,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兴趣。

养成教育训练点:

1.培养学生乐于倾听的习惯。

2.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一块小石头。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出示课题:“石头书”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非常有趣的课文。

有谁见过“石头书”没有?学生质疑。

二、整体感知

1.师述:

一天,川川和磊磊在山上玩,看见一个勘探队员正趴在一块大石头上,聚精会神地看着什么。川川和磊磊感到非常好奇,向叔叔提了很多问题.

2.快速朗读课文,找找川川和磊磊问了几个问题?

3.(显示:6个问题) (只要读引号里的对话内容)

师:川川和磊磊提了这么多问题,目的就是要把一个问题弄明白,探个究竟,什么问题---“为什么叫石头书?”找一找,书上有个词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显示:刨根问底)指名读读

过渡:做学问都应该这样,下面请大家也进入“石头书”的世界去“刨”个明白,把你认为能找到“为什么叫石头书”的自然段好好读读,或者做个记号。

三、学习课文

第五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五节

交流(板书:一层一层)

(从外形上看,书是一页一页、一册一册的,石头是一层一层的,很像)

2.“你们看,……厚厚的书吗?”这是一句反问句。

叔叔这样说是想加强肯定的语气,谁能读好这句话?指导朗读

3.齐读第五自然段

第七自然段

1.交流:书上有字,石头上也有字(板书:字)

2.指名读第7段,评价读书(来啊,是比较兴奋的语气)

3.通过朗读,你知道这石头书上的字是什么:雨痕、波痕、矿物

这里的省略号里让你明白了什么?

(矿石还有其他的颜色,说明石头书上的字也是很多的)

4.师生分角色读6、7两节

第九自然段

1.找到这一自然段的同学起立读读。

2.说说理由:书上有画,石头书上也有画(板书:画)

3.“树叶、贝壳、小鱼”都叫---化石

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等埋藏在地下,经过很长时间变成的像石头一样的东西。

4.分角色读8、9两节

5.师引导质疑:看到了这些化石,同学们有问题要问吗?

师:我们有一个问题能解决:化石能说明什么呢?

十一自然段

1.指名当勘探员叔叔读11节(读好“很久很久”慢些)

(1)显示:

___________________化石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石头书上的雨痕和树叶判断出这里曾经是“一片密林”;根据石头书上的波痕和贝壳、小鱼判断出后来这里变成“大海”,现在又变成高山。化石可以让我们了解各个地质时期的特点。)

(2)联系7、9和11两节先自己说一说,再同桌练说

(3)交流:这里怎么能说明石头是书?(它也能让我们获得知识。石头能告诉我们地壳变化这一知识。)板书:获得知识

(4)齐读11节

十三自然段

1.石头书上还有什么学问?

(1)“……”省略号说明什么?石头书上的知识十分丰富啊,比如我们都没有见过恐龙,但恐龙骨骼和牙齿的化石是我们了解恐龙生活的主要线索。

2.从叔叔的回答中川川和磊磊知道了很多,他们是多么高兴呀!

生齐读14节

四、总结

1.石头就是书,石头书里的学问可真多呀!而大自然更是一本百科全书。同学们更要学会读这本身边的无字的书。

2.自己浏览各网站,把你刨到的关于石头书的知识发在网上。

第二课时

一、揭题,质疑

1.揭题。

2.谈话。(出示课文插图)

师:上节课,我们读通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还知道两个小朋友川川、磊磊看见一位叔叔正看着一块大石头,这位叔叔还说他在——(生:读书)他读的是什么书呀?(石头书)为什么要读这石头书呢?请大家来读读这一句话。

3.质疑。

(1)出示句子:石头书里的学问可真多呀,我们也要学会读这本书。

(2)指名读句子。

(3)质疑:读了这句话,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吗?(生提问,师归纳)

(4)过渡: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只要认真地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

1.解决“石头能做成书吗”。

(1)师:这个问题的答案在课文第五自然段,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轻声读读这一段,看谁能自己解决。(学生自由读第五自然段)

(2)学生交流。

师听后边说边板书:原来,这篇课文讲的是石头像书,而不是用石头做成书。(把课题改成“石头书”)

(3)激趣:可是这石头怎么能像书呢?你们看我们平时用的语文书、数学书、英语书等等,它们都有什么特点?(生回答,师板书:一页一页、字、画、获得知识)

(师拿起一块石头)可是这石头光秃秃的,我左看右看,也看不出它哪儿像书呀!这个问题你们能帮助老师解答吗?

2.解决“石头书里有哪些学问”。

(1)教给学生读书方法。

该怎么找答案呢?老师教你们一种读书方法,拿出笔来,一边轻声读课文,一边想课文中哪些自然段写了石头像书,找到了就在这个自然段前作一个“☆”的记号。然后同桌讨论讨论,说说自己选择这个自然段的理由。

(2)学生自读课文,作上记号后同桌讨论。

(3)交流。(应该是第五、七、九、十一、十三自然段)

(学生说到哪个自然段就学习哪个自然段)

A理解第五自然段。

①请交流的同学读读这一段,并让他说说石头哪儿像书。(师板书:一层一层)

②句子训练。

出示句子: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请学生把这句问号的句子改成句号的句子,然后进行比较,说说哪句好,为什么,最后指导朗读。

③说话训练。

请学生用“因为……所以……”说一说为什么石头像书。

B理解第七自然段。

①请学生说说选择这一段的理由。

②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找找这石头书上有哪些字,并把它们圈出来。

③再交流。学生回答,老师板书:雨痕、波痕、矿物……。

理解“雨痕、波痕、矿物”,并想象省略号省略了什么,最后欣赏矿物(演示课件)。

④说话训练。还是用“因为……所以……”说一说为什么石头像书。

⑤师生对读第六、七自然段。

C理解第九自然段。

①请找到第九自然段的同学一起来读一读这一段。

②说说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师板书:树叶、贝壳、小鱼……)

③理解“化石”。(化石就是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物等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演示课件,欣赏化石。

④练习说话。用上“因为……所以……”再说说石头为什么像书。

⑤分男女生朗读第八、九自然段。

D理解第十一、十三自然段。

①学生自由朗读这两段,并想想石头书能告诉我们什么,用直线划出来。

②交流,板书:告诉我们……

③出示填空,指名口答。

化石告诉我们:这里曾是__________,后来变成了__________,又过了很多很多年,地壳__________,这里又变成了__________。石头书会告诉我们__________……

④探究。

再读第十一、十三自然段,并联系上文,想想勘探队员是根据什么来推断这里曾经是密林和大海的。

⑤师生对读第十至十三自然段。

(4) 小结。

再次出示句子:石头书里的学问可真多呀,我们也要学会读这本书。

让学生说说石头书里究竟有哪些学问,这里的“读”是指我们平时的读书吗? (“读”是指探索、研究)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索了石头的奥秘,知道石头里原来有这么多的学问呢!

3.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总结谈话

四、课外延伸

你们见过哪些石头?它们是什么样的?

教学反思:

《石头书》这节课上得较成功的地方是:我在备课时就发现书上的许多资料不够齐全,于是我就上网查找有关的资料并制作课件,让学生直观地感觉到化石就是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物等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

其次,我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通过朗读深入感悟课文,了解“岩石”这本大书中的自然科学知识,让学生拓展视野,自觉的探索大自然,初步开发的探究精神。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使整个过程体现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石头书课件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石头书中的学问,激发学生善于思考、乐于探究,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兴趣。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激发学习兴趣

上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一篇有趣的课文——石头书。我们读准了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了部分词语的意思,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现在老师来检查小朋友上堂课的学习情况。

出示:课文主要写了川川、磊磊通过 ,

了解 。

指名生回答。

教师小结:那么“石头书”中到底有哪些学问呢?今天我们就和川川、磊磊一起来“刨根问底”,比一比谁的本领大,看谁从“石头书”中“刨”到的知识最多。

二、学习课文,了解“石头书”内容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石头中有些什么学问?可以把有关的语句画出来。

(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表扬有些同学会读书,一时不懂的语句反复多读几遍,边读边动笔)

2、刚才同学们学得可认真了,把你从文中“刨”到的知识和小组里的同学讨论一下,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同学在说时我们要边听边思考,有补充或不同的看法,等同学说完再谈自己的想法。

3、通过和小组内同学的交流,我想现在大家对课文的了解就更多了。现在你愿意把“刨”到的知识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吗?

4、指名学生汇报学习情况。

(1) 石头上有字。生答师相机板书:雨痕波痕 矿物

“矿物”指什么?省略号表示什么?

出示幻灯片(3)请同学们看雨痕、波痕、矿物图片,了解这些字只有勘探队员才认识。

(2)石头书上有画。生答师相机板书:树叶 贝壳 小鱼

出示幻灯片(4)请同学看树叶、贝壳、小鱼化石。这些都是化石,图纹清晰,保存得十分完整。

出示幻灯片(5)老师还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别的化石,请同学们欣赏各种各样的化石,欣赏了这么多美丽的化石,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吗?(这么多化石哪儿来的呢?上面的画又能说明什么呢?……)

(3)出示幻灯片(9):“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曾是一片密林,地上有花有草,还有许多昆虫。后来,这里变成了大海。又过了很多很多年,地壳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高山,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山。”

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这段文字,也许你能从中“刨”到答案?

a、勘探队员是根据什么推断这里曾经是密林和大海的?引导学生联系上文思考。

师小结:勘探队员根据石头上的字、画推测到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曾是密林、后来变成大海。

b、了解化石的形成。(有些动物或植物,由于地壳运动被埋了起来,几千年、几万年、甚至几亿年以后,这些动植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就成了像石头一样的东西。)

d、指名生有感情读这段文字。

(4)读懂了石头书还有什么用呢?(找矿、了解人类的发展、生物的进化……)

师小结:今天我们和川川、磊磊一起“刨根问底”,了解到石头书上的学问可真不少。5、分角色朗读课文

我们班哪些同学特别喜欢刨根问低,就请你们读川川、磊磊的话,爱解决问题的同学就读勘探队员的话。

三、总结深化 激发探究欲望

1、教师引导:学到这里,老师也想和川川、磊磊一样来“刨根问低”——

2、川川、磊磊怎么会“刨”到这么多学问?(善于观察 充满好奇 不懂就问)

3、勘探队员怎么会知道那么多的知识?(知识丰富、观察仔细、研究投入)引导学生联系“一个勘探队员正趴在一块大石头上,聚精会神地看这什么。”理解。

4、教师小结:这样看来,不仅石头是一本书,勘探队员也是一本书,川川、磊磊也是一本书啊!小朋友你们同意吗?

5、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头,竟然有这么多学问。看来生活中许多看似普通的东西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善于思考、乐于探究也能学到许多知识。真可以说“生活处处皆学问”。

四、布置作业 课外拓展延伸

1、今天小朋友学得这样认真,老师送大家一份礼物,这块石头采自水蜜桃之乡——无锡阳山,阳山水蜜桃驰名中外,特别好吃,据说这和它有着密切的关系。

小朋友有兴趣读一读这本书吗?

2、老师向大家推荐课外阅读《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有条件的同学可以上网浏览

石头书课件 篇7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学习,理解“石头书”的含义,培养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究底,乐于探究的态度。

重点难点:

读好对话,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石头书”指的是什么,“书”里有什么学问,应该怎样读这本“书”。

教学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石头、小黑板、挂图、一堆石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指导书写生字。

一、我的十分钟,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 师:书是我们常见的学习用品,(板书:书)同学们,你们能说说书的好处吗?

生交流汇报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从书中我们能汲取营养,获取丰富的知识。”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把书比作是灯塔,书是方向性的。”

“读书可以让我们学到丰富的知识,可以让我们开阔眼界,还可以使人进步。”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师,说得真好,希望大家今后多读书,读好书,在书中学知识,长见识,增长才干。今天老师要和大家共同来读一本书。 (在“书”前板书:石头)

2.看了课题,你有什么想法?

3.同学们,你们刚才提出的疑问,书上已有明确的答案,只要我们认真学习课文,就会弄明白的。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 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 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读田字格上面的生字。

(3) 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勘探 足迹 聚精会神

矿物 地壳 刨根问底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足迹 矿物 一册 脚印 叔叔 勘探队员

奇怪 矿石 煤炭 化石 贝壳 刨根问底

(2)指名逐个读,注意读准平舌音:册、足 翘舌音:叔叔

前鼻音:印、勘、炭 后鼻音:矿

(3)找出正确的读音。

地壳(qiào ké) 好奇 (hǎohào) 埋藏(cáng zàng)

贝壳(qiào ké) 好看(hǎohào) 宝藏(cáng zàng)

(4)课文中有很多与地质勘探有关的词语,通过课前查课外书,你知道了哪些词语的意思,给大家介绍介绍。

(5)齐读生字词。

(6)出示生字黑板。指名读,你能给他们找朋友吗?(成语)

这些生字中,你认为哪些特别容易错,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选择你认为比较难的字描一描,写一写。

(7)试读课文。

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轻声试读课文。

找出自己认为读得好的段落展示给大家听。

三、自主练习

1.出示多音字组词

壳ké ( ) 禁jīn( ) 好hǎo( )

qiào( ) jìn( ) hào( )

2.扩词。

怪 ( ) ( ) ( ) ( )

矿 ( ) ( ) ( ) ( )

迹 ( ) ( ) ( ) ( )

3.读句子,再用带点词语造句。

(1)川川好奇地问:“叔叔,你在看什么?”

好奇——

(2)石头是一本很特别的书。

特别——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理解课文,知道“石头书”指的是什么?“书”里有什么学问,应该怎样读这本“书”。

一、导入新课

(1)(指着石头)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

(2)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这些石头,你们还想不想继续探索这些石头的奥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石头书》。

(3)检查朗读:指名分节读课文。

过渡:课文中有这样一个词“刨根问底”,谁知道是什么意思?

做学问就要有刨根问底的精神,这节课,我就要看一看哪位同学能做到“刨根问底”。

(4)我的十分钟

师:“什么”这个词在文中出现了两次,意思一样不一样?

生讨论

师总结:同样的词,用在不同的地方,表示的意思不一定一样。

想一想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生思考 交流

生:《蒲公英》一课中“这黑黑的泥巴有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

第一个“有什么意思”的意思是情趣。

第二个“有什么意思”的意思是意义。

“如果我们光读书,却不用心思考,提不出问题,这可是个问题”

“提不出问题”的“问题”是想回答的题目。

“这可是个问题”的“问题”是值得注意的地方

师:例子举得不错,两个“意思”“问题”的意思的确不一样,通过刚才的讨论,你

明白了什么?

生:我明白了,有些词语,用在不同的地方,他们所表达的意思不一定一样,我们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二、质疑激趣,精读课文。

1.书上有这样一句话。出示

“石头书里的学问可真多呀,我们也要学会读这本书。”

(1) 指名读这句话。

(2) 看到这句话,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根据学生回答相继出示:石头怎么做成书呢?

“石头书”里有哪些学问呢?

该怎么读这本“石头书”呢?

2.这三个问题其实很简单,答案就在课文里,现在请你自己读读课文,读完后再与同座同学交流交流。(给予充分的时间)

3.全班交流。

(1) 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在第几小节?谁把这一小节读一读,再回答第一个问题。板书:石头 像 书

a听同学们这样说,老师倒有个问题了:石头怎么能像书呢?你看我们平常用的书,语文书啦,思品书啦,它们都有什么特点?(板书:一页一页,字、画,获得知识)。 b 而这石头光秃秃的,怎么看也看不出它哪儿像书呀?你能帮老师解答吗?怎 么才能找到答案?

老师教你一种读书方法。拿出笔,一边默读一边想:课文中哪些自然段写了石头像书?用笔在这些自然段前做一个记号。

C交流:你找的是哪一自然段?把这一段读一读。(第五自然段)

这一自然段写了石头哪儿像书?(一页一页)

指导朗读这一段。

练习说话。用“因为---所以---”说一说为什么说石头像书?

d 按以上步骤完成第七、九自然段。

(2)我们读书能获得知识,那石头会告诉我们什么呢?

a 自由读十一、十三自然段。

b指名回答。

C练习说话:(出示)

化石告诉我们:这里曾是( )。后来,这里变成了( )。又过了很多很多年,地壳( ),这里又变成了( )。石头书会告诉我们( )···

(3)川川和磊磊听了叔叔的话后高兴地说“石头书里的学问可真多呀,我们也要学会读这本书。”这里的“读”是我们平常读书的读吗?那这个“读”字该怎么理解?

(读:钻研、探索)

(3) 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总结全文

1、说说“石头书”的含义。

2、理解练习

3、小结:今天,我们跟随作者阅读了“石头书”,了解了石头里竟蕴含了这么多的学问。在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类似“石头书”这样的事物,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研究。我们现在应该努力学习,掌握知识,长大了去揭示那些奥秘。

四、布置作业

练习朗读课文

自主练习

1、“刨根问底”是什么意思?它和哪个歇后语的意思相近?

2、川川和磊磊从石头书中“刨”到了哪些学问?

板书设计:

石头→书

一层一层 一页一页

雨痕、波痕…… 字

树叶、贝壳、小鱼…… 画

告诉…… 获得知识

石头书课件 篇8

⒈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⒉通过学习,理解石头书的含义,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学科学的热情。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⒈书是我们常见的学习用品,从书中我们能汲取营养,获取丰富的知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与书有关,题目是:22

⒉看了课文题目,你有什么想法?

⑴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不了解的词语。

⑵会读会写生字词。

⑶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⒉学生自读课文。

⒊检查自学情况。

⑴出示词语,让学生逐个读,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⑷指导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学生书写勘、探、叔、矿、刨这几个左右结构的字。

⒊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⒋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⒌弄清脉络,出示思考题:

根据下面的意思,对照课文想一想,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说了这些意思。

⑴川川和磊磊发现一位勘探队员趴在石头上看着什么,感到好奇。

⑵勘探队员叔叔的介绍使川川和磊磊理解了石头书的含义,了解了有关化石的知识。

⒈引出全文的感情线索。

读课文,思考:川川和磊磊这件事的过程中是在不断变化,清在稳重画出有关的词语。

⒉朗读第1、2自然段。

⒊朗读指导: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把这种好奇的心情表现出来。

⒋过渡:勘探队员的不同寻常的举动引起川川和磊磊的好奇,哪们,勘探队员到底在干什么?下节课学习。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石头书课件 篇9

一、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我这次活动的选材就来源于生活。石头是构成自然生态环境的一种无生命的物质,同时也是幼儿经常接触的事物,比如在几次户外活动时,我看到有几个孩子特别喜欢去捡石头玩,用石头在地面上、墙面上、花坛边等各地方敲一敲,一边玩一边兴奋地叫同伴一起过来听石头敲击所发出的声音。

我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生成课程,于是就设计了这个小班的科学活动《奇妙的石头碰碰响》,希望通过游戏引起孩子们对探索不同的物体能发出不同的声音的兴趣,引导他们在“玩中学”在“玩中求发展”,就如《纲要》中所说:“要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发现和感觉到周围世界的神奇,体验和领悟到科学就在自己身边,保持永久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说目标

从“新纲要”科学领域目标的表述中可以看出: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意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儿童的情感态度和儿童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纲要精神,结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我制定以下目标:

1、感知石头的基本特性,尝试自由探索,并愿意大胆表述。

2、感受石头敲击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体验玩石头的乐趣。

三、说教法以及重难点

1、本次活动主要采用引导观察法、自主探索、集体共鉴和小组讨论法、探索比较法来增进幼儿探索石头的兴趣。

2、本次活动的重难点为“感知石头的基本特性,尝试自由探索.(通过探索,发现硬的物体和石头碰撞可以产生响亮的声音,而软的物体与石头碰撞则没有声音)”在活动中我采用了让幼儿自主探索比较法来解决难点,通过两次探索比较让幼儿发现这一特性。

四、说准备

1、物质准备:幼儿人手两块石头;若干件硬的物品(木头制品,金属制品,玻璃制品);若干件软的物品(海绵,手帕);3张桌子等。2、经验准备:已学习节奏乐《闪烁的小星星》。

五、说过程

我主要通过以下三个环节来达到活动的目标:

1、感知特性

借助实物,一开始以“百宝箱摸宝贝”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使用触摸的方式,引导幼儿通过触觉和听觉发现石头不同形状、质感,对石头的基本特性有一定的了解,为后面的环节做好铺垫。幼儿通过看一看、捏一捏、猜一猜和碰一碰的方式感知石头硬的特性。

2、探索比较,进一步感知石头特性

这个环节是活动的重难点所在。通过两次探索比较,让幼儿发现硬的物体和石头碰撞可以产生响亮的声音,而软的物体与石头碰撞则没有声音,并愿意大胆表述。第一次以分组活动的方式展开,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初步感知软硬物体与石头碰撞产生的不同现象,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并帮助幼儿总结经验;第二次再次尝试,经过探索验证进一步感知这一现象,巩固经验

3、拓展经验

请幼儿选一件硬的物体与石头一起来为《小星星》打节奏,这是活动的延伸环节,进一步增强了幼儿对探索石头的兴趣,也是之前经验的一种提升,让幼儿通过另一种途径来巩固经验、提升经验

石头书课件 篇10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自己尝试区分泥土,石头,了解它们的性能用途。

2.通过尝试,激发幼儿观察、了解大自然的兴趣。

3.知道一些保持身体各部位整洁卫生的方法。

4.了解保持个人卫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石头、泥土、水箱、小筐、小工具、抹布等。

活动过程:

区分泥土和石头

1.幼儿尝试区分泥土和石头。

师:这是什么?请你们试着把他们分开。

2.老师巡回指导:了解幼儿用了哪些不同的方法区分?

3.引导幼儿边分边讲,鼓励幼儿讲述。

4.说一说你是怎能么发现这里有泥土和石头的。

5.老师归纳小结不同的区分方法。

6.让幼儿再尝试的分找泥土和石头。

一、给泥土石头洗澡

1.师:给石头洗澡,看看石头有什么变化?

2.试说给石头洗澡后的结果。

3.给泥土洗澡,观察泥土的变化和洗后的结果,引导幼儿将两种物体作比较,并小结。

二、做泥团

1.能不能试着把泥做成团?

2.引导幼儿尝试泥干了怎么办?"湿了怎么办?

3.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成功地把泥团起来的?

4.观察泥土在水里的变化。(变混合)

三、介绍泥土和石头用途

1.请幼儿试说石头的用处。

2.老师和幼儿一起小结(造桥、铺路、假山、石雕、石桌等)。

3.请幼儿试着说出泥土的用处。

4.老师和幼儿一起小结(种杆、雕像、陶器、泥房、泥娃娃)。

5.大家都知道石头和泥土的本领。等我们长大,我们要让石头和泥土为人类做更多的好事。

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我参加国培所上的一节公开课。幼儿是从培训所在地幼儿园找的大班的孩子,课堂上幼儿很兴奋,参与也很积极。幼儿通过看、听、闻、做对空气有了新的认识、了解。在空气娃娃的制作中,也懂得了废物利用。这节公开课得到了老师和其他学员的认可。

石头书课件 篇11

师:今天啊,老师请大家见识一本非常奇特的书――

师:其实这也是一种书,他也能教给我们许多知识,这就叫做“石头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请同学们把手拿出来,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注意“头”的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

师:看了这个课题,你们想说些什么?或者有什么疑问呢?

师:同学们对课题提出了许多疑问,对自己不了解的事情怀有浓厚的兴趣,这就叫“好奇”。那就让我们一起带着好奇心来读读这篇课文。

师:(出示词语)大家先自己读一下。(学生自读)谁能读的请举手。(指名读)现在请大家一起来朗读这些词语。(齐读)

师:谁能解决刚才同学针对课题提出的疑问?请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师:第1、2自然段告诉我们勘探叔叔趴在一块大石头上聚精会神看着什么,这一不同寻常的举动引起了川川的好奇。你读了课文明白了什么?生:他们不知道勘探叔叔在干什么!

生:不像,那勘探员叔叔面前明明是一块光秃秃的石头。怎么说是书呢?

师:可他为什么说自己在读书?(引导学生从石头的外形,石头的字画,及石头的价值和作用这些角度考虑)

师:石头书上真的有字吗?谁能告诉我是什么样的字?

[师]石头书上真的有字吗?谁能告诉我是什么样的字呢?

[生]石头上的字,就是雨点留下的痕迹。

[师]还有吗?

[生]还有许多不同颜色的小不点儿,叫矿石。

[师]看看他们说得对不对?(教师通过课件在视幕上展示勘探员叔叔的第一段话:“有哇,你们看: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留下的足迹,叫波痕;还有那些小不点儿,黄的,黑的,红的,闪光的,透明的……叫矿物。这些都是石头上的字。”)请一位同学把这段话朗读一下。(一位学生朗读。)

[师]听了这位同学的朗读,你知道石头书上的字是什么了吗?

[生]是雨痕和波痕。

[师]谁能说得具体一点?

[生]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还有波浪留下的足迹,叫波痕。

[师]雨痕和波痕的形状可能有什么不同?

[生]雨痕是一点一点的,波痕是一圈一圈的。

[师]石头书上的字就这些吗?

[生]还有那些小不点儿,黄的,黑的,红的,闪光的,透明的……

[生]表示还有很多很多。

[师]对的。这些小不点儿叫什么?

[生]叫矿物。

[师](教师通过课件展示5幅不同矿物标本)这些矿物有不同的颜色,有的金光闪闪,有的晶亮透明……看到石头书上的这些字,你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它们?

[学生纷纷回答]千奇百怪。五颜六色。密密麻麻。千姿百态。姿态各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