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用课件14篇

老师用课件14篇。

资料的定义比较广,可以指生活学习资料。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需要一些资料。参考资料我们接下来的学习工作才会更加好!既然如此,你知道我们的资料有哪些内容啊?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上老师用课件1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老师用课件 篇1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和掌握本课重点句子。

3、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和掌握本课重点句子。

教学难点: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同学们,我们已经是四年级的小学生了,在我们成长的历程中是谁传授给我们知识,是谁教育我们做人的道理(是老师)同学们发自内心地对教过我们的老师道一声老师,您好!在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对天下所有的老师再道一声老师,您好!板书课题老师,您好!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标出整首诗共有几个小节。

2、找两名同学分别读诗歌中的两个小节,其他同学一边听读,一边看书,想一想这首诗歌写了什么?

1、同学们,读了这篇课文,你感受到什么?

2、你从哪里知道的?

(从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都是的辛劳!看出来的。)

3、我们一起来读这两句,看看这两句中哪些词更能说明老师的辛苦?

5、为什么呢?

6、说得好,那我们再来读读。

7、生齐读。

8、老师听了同学们的朗读,发现同学们不约而同地重读了一个词,知道是哪个词吗?我们再来试试,

12、噢 ,那我们试着把这句话改一改,用上每个人、每一项。

14、说得好,那我们再来试试。

15、学生再读。

16、你们觉得这样一改,有什么不同?

17、我们把两种句子对比读一读,好不好?女生读改了的句子,男生读原文。

学生对比读。

(崇高 伟大 神圣)。

19、好,我们再读这两句,好好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感情。

20、指名读。小组赛读。

21、同学们读得真好,看看第一节,你还能从哪里感受到教师事业的崇高?为什么呢?

(在昨天与今天之间铺设大道,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架起金桥。因为教师的事业连接了过去和未来)

22、老师要为你们鼓掌,说得太好了,是啊,这里的大道、金桥都指教师的事业。每当看到时代在飞速地前进,我心中就涌起感情的波涛,(师指课题)

23、你们读得太好了,老师被深深地感动了。知道为什么吗?

24、我们齐读这一段,好好体会,想想老师为什么会感动?

25、生齐读第一段。

27、让我们一起来歌唱我们的老师吧!

1、同学们,刚才我们融入课文中读,联系上下文想,抓住文中的关键词,我们就很好地体会文中的内涵,接下来我们就用这种方法,合作学习第二小节

(1)从用真理和智慧把人才塑造,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体会到诗人为什么赞美教师的事业多美好

出示:春晖、朝霞分别指什么?(春天温暖的阳光、早晨的霞光,这里把老师的智慧比作春晖、朝霞般光明美好。)_

(2)从春蚕编织丝线,甘露撒向新苗。中体会到教师的工作塑造了人才,美化了心灵,所以说,教师的事业是多么的美好!老师讲课的话语,对我们的谆谆教导,语重心长,苦口婆心。也知道了老师是如何培养人才,关爱我们的

出示:从春蚕、理想的丝线 、甘露、茁壮的新苗、笔尖飞舞、笑语盈盈这几个词中你联想到了什么?

4、引读:教师的事业是美好的,更是辛苦的,我们除了赞美老师,还应对老师有什么情感?

1、同学们读得真好,老师要奖励你们,给能背诵的同学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给动画片配音,这动画片中还配有《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动听的音乐呢!

1、师出示有关赞美教师的诗文,学生阅读。同时播放歌曲《老师 你好》(课件出示)。

老师用课件 篇2

一、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小学老师的深深的感激之情,从而加深对“师恩难忘”的认识。

2.在老师引导下,能联系上下理解并说出课文中部分句子的意思。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小学老师的深深的感激之情,从而加深对“师恩难忘”的认识。

三、教学时间:

第二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过渡谈话,引入新授内容

(二)阅读理解课文

1.请三位同学朗读课文

2.思考讨论;出示投影画面:此时“我”向老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作者为什么有这样的感情?

3.组织讨论后读课题:

提问讨论:老师把“我”领进什么?

你是怎么知道的。文中哪一节告诉了我们?

讨论板书:文学创作大门

4.句子中的“这个方面”指什么?(“从事文学创作”、“丰富的想象力”)

5.小结:

6.出示文中小诗:(投影)

7.谈话:这首诗没有故事情节,可是通过田老师合理丰富的想象,同时自然巧妙地用诗中1-10的数字,构成一个完美,有情趣,又有趣,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

8.听故事录音。(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故事情节)

(三)重点理解句子含义。

1.投影出示句子:①我听得入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2.理解句子含义(提示谈理解方法,出示小黑板)

组织讨论小结:理解这句话,应该抓住“入迷”、“身临其境”、“发呆”、“惊醒”等词语,体会“我”听故事时入迷的程度。这个句子说明田老师的故事讲得十分精彩,我听得如痴如醉。

3.投影出示句子:②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地。组织讨论小结。

4.过渡谈话,全班齐读13.14节。

5.出示投影句子:③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6.引导学生重点理解两个“树”和两个数量词:十年、百年。

组织讨论小结:说明培养人才比培养树木更困难,需要的时间更长。作者之所以能够成为作家,是因为田老师的培育,所以“插柳之恩,

7.提问加深理解:上文的“柳成荫”是什么意思?

讨论小结:这是一篇文忆录,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在启蒙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从小受到文学感染,在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说明“师恩难忘”,表达作者尊敬老师,热爱老师,对老师怀有深深的感激之情。附板书

8.老师领进门文学创作大门插柳之恩终身难忘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老师用课件 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诗歌的趣味,能独立进行书面阅读。

2.能较清楚的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透明、气泡、浮、海洋、喝、吐。

活动准备

挂图、大字卡、诗歌读本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线上活动,游戏:泡泡堂。幼儿围成一个圆圈,念儿歌泡泡堂、泡泡堂、泡泡堂里泡泡多,大泡泡转一转,小泡泡跳一跳,大风来了不见了。

二、感知活动

1.教书出示装有汽水的瓶子引起幼儿的兴趣,并分发给个别幼儿品尝,请幼儿说说喝汽水的`感受。

2.教师摇晃瓶子,让幼儿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说说看到的现象。

3.欣赏诗歌。

教师:你们想知道有一个小朋友喝汽水时发现的秘密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4.教师发书,幼儿自主阅读。

教师巡回指导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三、理解活动

1.出示挂图,让幼儿仔细观察挂图,尝试了解诗歌内容,诗歌的名字叫什么?这个小朋友发现了汽水的什么秘密?教师出示大字卡“汽水”。

2.教师一边引导幼儿理解,一边出示大字卡,认读重点字词。

(1)为什么说透明的汽水瓶里住这一条看不见的鱼?

教师出示大字卡,“透明、汽水、气泡、浮”引导幼儿理解汽水里有许多气泡,就像鱼吐出的泡泡,所以就像有一条看不见的鱼住在汽水里。

(喝、吐”。

(3)教师朗读诗歌,幼儿划指跟读。

四、游戏活动

游戏:对对碰,将幼儿分成两组,一组拿图片,一组拿字卡,教师和幼儿一起念儿对对碰对对碰是我的朋友碰一碰,边念儿歌便找到相应的图片和字卡。

五、结束活动

交流小结,播放音乐,幼儿有序的整理自己的物品。

老师用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理解并熟记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本课有关句子的含义。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任务:

初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词。细读课文第一部分。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激发情感

同学们,每当听到你们深情地叫我一声“老师,您好”时,我都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是啊,是老师指导我们握笔写字,是老师教会我们读书、写作,是老师教育我们怎样做人,是老师把我们从一个步履蹒跚的孩童教育成一个懂礼貌有知识的现代人。我,和你们一样深深地感激自己的老师,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对自己的老师说一声(齐读课题)“老师,您好!”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今天,我们要学的是一首诗歌,这首诗歌的`作者对自己的老师也充满了深情。听,她对自己的老师说了些什么?

1、提出自学要求。

让我们来自由轻声读读这首诗。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检查生字字音。

事业 崇高 浸透 涌起

塑造 朝霞 春晖 衷心

3、检查读书情况。

课文读得怎么样?谁愿意展示一下。

诗歌分两部分,分别指名读,并正音。

4、了解诗意,整体感知

这是一首现代诗,每句话都是顶格写的,阅读全诗,诗歌围绕教师的事业,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讲解“崇高”:崇高本义是指山大而高,而在这里是说人的精神与思想非常了不起。

三、细读课文,体悟情感

1、现在我们读读课文第一小节,看看哪几句写出教师事业的崇高?(学生交流)

(1)在昨天与今天之间铺设大道,

在现实和理想之间架起金桥。

啊,教师的事业多么崇高!

a、说说“昨天”、“今天”、“理想”的意思。

b、为什么说教师是铺路架桥的人?说说对诗句的理解。

师小节:是老师,引领着学生健康成长,引领学生从过去走向现在,从现在走向未来。是老师,引领学生从无知的昨天走向幸福的今天、灿烂的明天。是老师引领学生寻求理想、鼓舞学生实现理想。是老师,在学生的昨天和今天、现实和理想之间“铺设大道”、“架起金桥”。

(2)出示:

古今中外,

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

地北天南,

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

a、“哪个人”、“哪一项”分别指什么?

b、“浸透”、“心血”什么意思?

c、把这两句话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3)教师的劳动培养了一代代人,教师的劳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我们由衷地说,教师的事业多么崇高。(齐读3、4句)

于是诗人送给我们的老师这样一句话。(齐读第1句)

(4)教师的事业如此崇高,对人类的贡献这么大,每当看到……,我心中……。教师引读第5句。

(5)你觉得句中哪个词最能突出学生对老师的感激之情?为什么用“您好”,而不用“你好”?

(6)把这一小节连起来读一读,要让老师也能听出工作的“崇高”,以及你们对老师的敬爱之情。

四、背诵积累,升华情感

1.这么美的诗,如果能把它背下来,变成自己的语言那该多好,想背吗?自由背。

2.出示填空引背。

“在昨天与今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金桥。

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今中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北天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的成长靠的是老师,社会的发展蕴含着老师的辛劳。同学们,让我们打开记忆的闸门,回想那感人的一幕幕,跟亲爱的老师说说来自心底的话语。

出示:

老师,我想对你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桌互说后,指名说。

五、指导写字

六、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第一部分。

老师用课件 篇5

Unit 16 Lesson 63

Hello, everyone. Today I’m very pleased to have an opportunity to talk about some of my teaching ideas. My topic is life in the oceans takenfromLesson 63 of Unit 16 in SEFC(2)。 It is made up of four parts.

Part 1 My understanding of this lesson

The analysis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

This lesson is a reading passage. I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part in the English teaching of this unit. Lesson 62 and Lesson 63 are a whole unit. By studying Lesson 63, Ss can improve their reading ability, learn more about the sea and the life in the oceans.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get th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some difficult sentences to comprehendthe passage better. The Ss should do some listening, speaking and writing, too. Of course, the Ss should receive some moral education. Let the Ss understand the sea better, love the sea and save the sea and the life of the sea.

Teaching aims:

1、 Knowledge aim: Understand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

2、 Ability aim: Retell the text in their own words.

3、 Emotional aim: Make the Ss love the life of the sea and do something to stop it being polluted.

Key points / Teaching important points:

How to understand the text better.

Teaching difficult points:

1、 Use your own words to retell the text.

2、 Discuss the pollution of the sea and how to save the sea.

Something about the Ss:

1、 The Ss have known something about the sea and sea life through the Internet and other ways.

2、 They are lack of vocabulary.

3、 They don’t often use English to express themselves and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4、 Some Ss are not active in the class because they are afraid of making mistakes.

Part 2 My teaching theories, methods and aids

Before dealing with this lesson, I’ll do my best to carry out the following theories: Make the Ss the real masters in class while the teacher himself acts as director; Combine the language structures with the language functions; Let the students receive some moral education while they are learning the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

Double activities teaching method

Question-and-answer activity teaching method

Watch-and-listen activity

Free discussion method

Pair work or individual work method

Teaching aids:

1、 a projector

2、 a tape recorder

3、 multimedia

4、 the blackboard

Part 3. Teaching steps / procedures

I have designed the following steps to train their ability of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especially reading ability.

The entire steps are:

Greetings, Revision, Lead-in and preparation for reading, Fast reading(scanning), Listening, Intensive reading, Preparation for details of the text, Consolidation, Discussion, Homework

Step 1 Greetings

Greet the whole class as usual.

Step 2. Revision

1、 Ask s→←tudents some questions to revise the last lesson(show them on the screen)。

a. How much salt do the oceans contain per thousand parts of water?(35 parts of salt. 3.5% by weight)

b. What is coral? Why are corals not found in deep water?

c. Why is the Dead Sea called the Dead Sea?

2、 Check the homework(made a survey about the sea or sea life by surfing the Internet or asking for helpfromother people)。 Through this part we can consolidate what they studied yesterday,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about their survery results and prepare for the new lesson.

Step 3. Lead-in and preparation for reading

Show them some pictures and let them talk each other, and then use the pictures about sea and life in the oceans to learn new words, for example, Antarctica, huge whale, sperm whale, squid and so on.

Purpose: Arouse the students’ interest of study.

Bring in new subject: Life in the oceans.

Step 4. Fast reading

Read the passage as quickly as they can. I show the questions on the screen and let them get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

1、 Why can living things live in such oceans around the Antarctica?

2、 What does the whale feed on?

3、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perm whale and other whales?

Method: Read the text individually, use question—and—answer activity.

Purpose: Improve the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Understand the general idea of each paragraph.

Step 5. Listening(book closed)

1、 Listen to the tape then do an exercise(wb page 90, part 1)

2、 True or false exercise.(on the screen)

Train the Ss’ listening ability and prepare for later exercises.

Step 6. Intensive reading

Read the passage carefully again and answer some detailed questions on the screen.

1、 How much does a whale eat at a time?

2、 Do all the whales feed on small fish?

3、 How deep can a sperm whale dive?

It is also called depth reading or study reading. It means reading for detailed information.

Purpose: Further understand the text (Train further reading ability) to find out some different sentences and details of the text.

Step 7. Preparation for details of the text on the screen

1、 。.。its heart slows to half its normal speed.

slow-v. to become / make slower.

2、 。.。using sound wave

Present participle used as adverbial.

3、 provide sth. for sb.

provide sb. with sth.

4、 at a time: each time

5、 grow to a length of.。.

Purpose: Train the Ss’ ability of understanding and using laguage.

Step 8. Consolidation

1、 Find out the topic sentences.

2、 Retell the passage according to the topic sentences.

Purpose: I want to know if my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whole text really and if they master what I mean to tell them in this class. What’s more, I want to let them have the ability of introducing and analyzing expression. At the same time, I will write down the topic sentences on the blackboard according to what the students find, so they can retell it easily.

Step 9. Discussion

Show them some pictures about the polluted sea and many living things which are in danger and ask them: What are their opinions about it? In order to let them have free choice, I give them another topic: The sea is being polluted. What should they do?

Purpose: I mean to give them emotional education. I give them multi-media pictures to arouse their interest of study and their love for life. I mean to make them realize: The sea is in danger!

I teach them to do their best to help it and do somethingfromnow on. Everyone should do something to love and protect our home.

Step 10. Homework

Write an article Saving the sea. I want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their writing. At the same time, train the ability of do-it-yourself and looking up the information by themseleves.

Part 4. Blackboard design

Unit 16 Lesson 63

Topic Sentences:

1、 Some living things can live in Antarctica.(what)

2、 The whale feeds on small fish.(what)

3、 The sperm whale feeds on squid.(difference)

Discussion:

1、 The whales are in danger. What’s your opinion about it?

2、 The sea is being polluted. What should we do?

In my opinion, the blackboard design can reflect the teacher’s ability of mastering the text and leading th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text easily.

In this text, the design is not easy to write. I write the topic sentences on the blackboard in order to tell the students that this is of the importance in this class. The discussion is of the difficulty.

I want to make the design inductive, instructive and artistic.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虎知道为大家带来的2篇《教师资格证说课稿》,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虎知道。

  • 老师用课件 篇6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从得氧和失氧的分类标准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2、从化合价变化的分类标准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重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探究与活动,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学生进行对立统一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使学生形成勇于创新的习惯、培养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探究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其发展

    [教学难点]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人类的衣、食、住、行,生物体的产生、发展和消亡,化工生产约生命、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例如,研究燃烧中的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燃烧效率及产物对环境的影响等问题与本节知识有密切关系。下面我们就讨论氧化还原反应这一问题。

    师:初中学习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空气中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氧化反应,现在我们来进一步研究。请同学们举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实例。

    [板书]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新课推进

    师: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学生填写此表)。

    引导学生讨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概念。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分类标准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否同时发生

    CuO+H2====Cu+H2O

    H2跟O2结合生成H2O的过程称为H2的氧化反应

    CuO跟H2反应失去O的过程,称为CuO的还原反应

    得氧、失氧的角度

    Fe2O3+3CO====2Fe+3CO2

    生:得出以下结论

    [板书]根据反应中物质是否得到氧或失去氧,把化学反应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分类标准:得失氧的情况。

    氧化反应:得到氧的反应。

    还原反应:失去氧的反应。

    师:在复习化合价概念的基础上,请分析填写下列表格: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反应前后化合价升高的元素

    反应前后化合价降低的元素

    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与化合价升降的'关系

    还原反应与化合价升降的关系

    是否只有得氧、失氧的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

    CuO+H2====Cu+H2O

    2Mg+O2====2MgO

    Fe2O3+3CO2====Fe+3CO2

    2Al2O3====4Al+3O2↑

    2H2O2====2H2O+O2↑

    Mg+2HCl====MgCl2+H2↑

    Mg+2H+====Mg2++H2↑

    Fe+CuSO4====Cu+FeSO4

    Fe+Cu2+====Cu+Fe2+

    师:CuO+H2====Cu+H2O

    1、在以上反应中,氧化铜发生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依据是什么?

    2、标出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从中分析三种元素化合价各有什么变化。

    小结初中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知识后,引导学生把氧化还原反应跟化合价变化联系起来。

    [合作探究]

    2Na+Cl2====2NaCl

    H2+Cl2====2HCl

    这两个反应虽没有氧的得失,但是氧化还原反应,为什么?哪种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哪种物质发生还原反应?为什么?

    [课堂小结]

    上述[合作探究]讨论后,得出:

    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的一类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发生还原反应。

    [板书设计]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一、氧化还原反应

    1、定义:根据反应中物质是否得到氧或失去氧,把化学反应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2、两类标准:

    (1)得失氧的情况

    氧化反应:得到氧的反应。

    还原反应:失去氧的反应。

    (2)化合价升降情况

    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发生还原反应。

    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活动与探究]

    下列反应中哪些是氧化还原反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各是什么物质?

    2NaBr+Cl2====2NaCl+Br2

    2NaOH+H2SO4====Na2SO4+2H2O

    MnO2+4HCl====MnCl2+2H2O+Cl2↑

    Ca(ClO)2+CO2+H2O====CaCO3↓+2HClO

    [随堂练习]

    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单质,此元素可能被还原,也可能被氧化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C、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是氧化反应

    D、化合物分解的产物有单质,则该分解反应必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A、FeCuO+H2====Cu+H2O

    C、FeH2+S====H2S

    老师用课件 篇7

    一、课题:《泥塑》

    二、教学目标

    意图。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掌握捏泥的基本技法。

    态度与价值观:开拓视野,陶冶情操,提高动手能力。

    三、教学重点

    泥塑的制作方法,泥塑浮雕手法的多样性。

    四、教学难点

    表达意图的.准确性与独创性,泥塑浮雕手法的多样性。

    五、教学准备

    教学用具: 泥塑雕塑工具、挂图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民间小泥人,引起大家的兴趣,导入新课。

    提问学生这是如何制作而成的?

    (二)合作探究,讲授新知

    (1)作品欣赏:

    讨论《老渔翁》泥塑浮雕的特点,所用的技法。

    (2)基本技法: (教师和学生共同动手)

    1)手捏法。

    2)泥条法。

    3)泥板法。

    4)挖空法。

    5)借助它物法。

    (3)制作过程:运用合作的方式制作

    1)准备材料

    2)组织骨架:

    思考:扎骨架都有哪些材料、做法。

    大型、小型雕塑分别用什么材料扎骨架。

    3)捏出各个部位,在粘结起来。然后细部雕塑

    上色,完成作品。

    (三)艺术创作,巩固提高

    制作一个泥塑作品。

    要求:作品新颖、独特、制作手法多样。

    注意:生动、合理、速度、纪律

    (四)课后小结,布置作业

    1.回顾本节学习内容,展示部分学生优秀作品,学生之间利用超市购买法进行点评。

    2.布置下节课所带学习用品。

    七、板书设计

    八、课后反思

    更多教案内容,大家可以下载本文档后按住ctrl 点击:福建教师考试13个学科教案汇总 。如果需要其他备考资料,也可以直接点击: 福建教师考试备考 进入查看。

    老师用课件 篇8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情感地诵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字词组成的词句;认识一种笔画。

    3、理解课本内容,激发师生爱家爱国的观念感情。

    教学重点:

    1.能恰当、流利、有情感地朗读课文;

    2.理解儿歌内容,激发爱家爱国的观念感情。

    教学时间:二课时(此教案为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老师这儿有个拼音:jiā,谁来拼一拼?

    2、看老师写“家”,同时认识“”(弯钩)

    3、学生在台上写一个,再指名书空。

    4、给“家”找个同学;学生扩词练习。

    5、小朋友喜欢自己的家吗?这是个“小家”,我们也有个“大家”呢!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儿歌“家”,你才会知道了。(板书:小、大) 读课题。

    二、朗读:

    1、让我们先来听一听这首童谣,好吗?出示多媒体的课文朗读。

    2、你们想读吗?轻轻打开书本大声拼一拼读一读,要求;读准每个字音,遇到不会的向同学或前后的小朋友请教一下。学生自由朗读。

    3、想读得有进步的请再读一遍。

    4、觉得自己有进步的请举手,想有更大进步的再读一遍,特别把自己读得更棒的一句练一练。

    5、现在认为自己进步很大的请举手。(读书就要这么,多练才行呀!)谁来读读你很棒的一句给校长跟朋友看看。

    (1)指名读,让小朋友评。

    (2)指名读,让小朋友跟他比,老师评。

    (3)读得最好的小朋友跟同学比,小朋友评。

    6、谁试着把整首童谣读一读。

    7、听同学读读看,配乐并做适度的动作。

    8、同桌自由练习,要求展开想象,加上适当的动作。

    9、指名读。

    10、学生齐练:配乐、做动作,可站着也可坐着,能背最好。

    三、理解:

    1、读了这么多遍,知道这首童谣都写了谁的家呀?学生提问老师出示词卡。(白云、小鸟、鱼儿、、我们)

    2、谁可用一句话来告诉老师?

    说话练习:课文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家。

    3、老师这儿有一些词卡,谁可给她们找到自己的家?指名两个学生上黑板贴词卡。

    4、你们可把它们的家画出来吗?学生选一个自己偏爱的画一画。

    5、读读你画的一句儿歌,再看看你的画。老师再把画贴在黑板上相对应的地方。

    6、谁来读读这句话?出示: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

    (1)什么叫祖国?

    (2)我们的祖国叫什么?大声地齐说一遍,要觉得太自豪。

    (3)引导:祖国的风光最美好,像个迷人的大花园。我们小朋友就像祖国大花园里的蝴蝶。我们生活在祖国的土地上,祖国就是我们的家,是我们小朋友的你们。

    (4)跟同学有情感地读这句话,再背一遍。

    7、我们每个人要爱自己的小家,更要爱祖国这个大家。齐声有情感地朗读短文。

    8、想一想,你还了解谁是谁的家?说话练习:是的家。(回答好的小朋友到讲台前)

    9、把小朋友说的儿歌有顺序地连出来,就编成了一首完整的童谣了。我们来试试看。讲台前的学员试连,加上动作,配上音乐。

    (附儿歌:大地是石油的家,草原是山羊的家,高山是群山的家,大海是游艇的家,天空是云朵的家,地球是我们人类的家。)

    四、总结:

    1、小朋友不仅学会了一首儿歌,还能自己学编儿歌表演节目了,真了不起!给自己一个热烈的掌声。

    2、课后有兴趣的小朋友可以彼此合作,画一画,再编一编儿歌。老师给小朋友到我们的校刊《星空周刊》上去投稿。

    3、下节课我们重点学习生字词。

    五.附板书:

    蓝天 白云 (学生的画)

    树林 小鸟 ( )

    小河 鱼儿 家 ( )

    泥土 ( )

    祖国 我们 ( )

    老师用课件 篇9

    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所学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激发对教师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从中体会教师工作的伟大和艰辛,培养对教师的热爱之情。

    教具准备:

    小黑板、课文录音、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课题

    2、九月,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感恩的季节。在这美丽的九月里,我们要把最深切的祝福送给谁?(教师)(课件)

    3、同学们,在你几年学校生活中,哪些老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4、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赞美教师的诗歌《老师,您好!》

    5、齐读课题。

    二、自学指导

    1、打开书第六页: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划出生字词,在不理解的地方打上“?”。

    学生自学。

    2、检查学生朗读情况。

    生字、词语、句子

    3、齐读全文。

    4、同学们,读完了课文,你觉得教师的事业是怎样的呢?

    (课件)教师的事业多么(崇高、美好)

    为什么这么说?

    三、学习第一段

    1、(出示课件)

    同学们看,科技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而这一切都要感谢谁呢?为什么?

    2、出示句子: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

    3、理解“浸透”、“蕴含”。

    4、这两句话的意思就是——(改成陈述句)。

    5、为什么这么说呢?学生谈理解。

    因为如果没有老师的辛勤教育……

    6、看图,向学生介绍名人和她的老师

    (海伦:是美国盲聋哑女作家,她用超人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写出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14部著作。而她顽强成长,离不开她的老师沙利文。

    伟大领袖毛主席始终都尊敬自己的老师柳亚子先生。

    这一幅幅令人惊叹不已的画作出自于我国著名画家徐悲鸿之手,而他的出色成就离不开法国老师达仰先生的精心指导。

    被誉为“飞人”的田径运动员刘翔的成长更离不开他的恩师孙海平老师。)

    而我们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更离不开老师的辛勤培育。

    教师的事业就是这样:在昨天与今天之间……

    7、齐读句子。

    8、教师的事业不仅是崇高的,而且是——美好的,想知道吗?下节课学习

    四、小结

    老师用课件 篇10

    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所学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激发对教师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从中体会教师工作的伟大和艰辛,培养对教师的热爱之情。

    2、九月,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感恩的季节。在这美丽的九月里,我们要把最深切的祝福送给谁?(教师)(课件)

    3、同学们,在你几年学校生活中,哪些老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1、打开书第六页: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划出生字词,在不理解的地方打上“?”。

    学生自学。

    3、齐读全文。

    4、同学们,读完了课文,你觉得教师的事业是怎样的呢?

    同学们看,科技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而这一切都要感谢谁呢?为什么?

    2、出示句子: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

    3、理解“浸透”、“蕴含”。

    4、这两句话的意思就是——(改成陈述句)。

    5、为什么这么说呢?学生谈理解。

    因为如果没有老师的辛勤教育……

    (海伦:是美国盲聋哑女作家,她用超人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写出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14部著作。而她顽强成长,离不开她的老师沙利文。

    伟大领袖毛主席始终都尊敬自己的老师柳亚子先生。

    这一幅幅令人惊叹不已的画作出自于我国著名画家徐悲鸿之手,而他的出色成就离不开法国老师达仰先生的精心指导。

    被誉为“飞人”的田径运动员刘翔的成长更离不开他的恩师孙海平老师。)

    而我们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更离不开老师的辛勤培育。

    7、齐读句子。

    8、教师的事业不仅是崇高的,而且是——美好的,想知道吗?下节课学习

    老师用课件 篇11

    运西瓜

    1.根据带给的'平衡台进行游戏,并且完成必须的任务。

    2.发展幼儿自我保护潜力及群众的合作精神。

    3.培养幼儿不怕困难、坚强、勇敢、积极向上的良好品质。

    平衡台、擦汗毛巾、各种辅助材料、球、

    1.绕场跑(越过不同的障碍)。

    2.自己选取平衡台做各种动作。

    1、夏天到了,西瓜也成熟了,但是瓜地周围是一条小河,我们要想办法把西瓜运出来。

    2、进行一些准备:站立传西瓜(引导幼儿多种方法)

    3、摆木桩进行游戏,开始运西瓜。(讲一些要求)

    4、加大难度运网球

    1、表扬有突出表现的和能大胆尝试新方法的幼儿2.鼓励全体幼儿要主动学会想办法克服困难。

    2、鼓励全体幼儿要主动学会想办法克服困难。

    老师用课件 篇12

    我变变变

    活动目标:

    1、通过音乐感受体验孙悟空的特点。

    2、运用形体动作表现孙悟空的主角特征。

    活动准备:

    1、音乐:《小石猴》

    金箍棒道具。

    活动过程:

    1、教师运用形体动作及道具,表演音乐《小石猴》的情景。

    大石头里蹦出什么东西、小石猴有什么超强潜力、小石猴靠什么东西飞上天、小石猴有什么武器。

    3、进行“我变变变”的体能游戏:

    按照“指令我变、我变、我变……(猴子、蛇、青蛙、石头、妖怪等),请幼儿变出某种身体造型,并做出动作变化(如猴子抓耳挠腮、蛇爬行、青蛙跳、石头静止不动等)

    4、可换幼儿主持,进行活动。

    5、问幼儿有谁会学猴子转动金箍棒的动作,请幼儿出来示范。教师能够请幼儿参考幼儿用书本,鼓励幼儿尝试。

    6、以《小石猴》乐曲作为活动尾声的曲子。

    7、可到文具店购买伸缩指挥棒,也能够用报纸卷成粗细不同的长纸轴,将细的套入粗的轴筒内,一拉到接逢处就犹如金箍棒变长了。

    活动延伸:

    在每一天点名时进行我变变变的游戏,凡点到名字的幼儿就能够变出一种身体造型。

    大班体育游戏活动雪花飘飘

    目标:

    1、练原地向上纵跳抛物。

    2、活动中会听信号按要求活动。

    准备:

    1、组织幼儿制作雪花。

    幼儿按意愿将纸(如挂历、报纸、美工活动剩下的边料)剪成或撕成各种长条或花边,当作“雪花”,每人自制若干。

    铃鼓等。

    过程:

    1、开展游戏“雪花飘飘”。

    (接得准、接住的次数多。

    (接住的次数多。

    教师注意观察体力教弱的幼儿,与其结伴游戏,鼓励他们用力向上抛。

    2、师幼共同开展游戏“风儿与雪花”。

    (音量变化,在场地内慢跑、快跑、快走,随着渐弱的铃鼓声慢慢原地蹲下来。

    (2)幼儿熟悉游戏后,可请个别幼儿扮“风婆婆”或“风爷爷”,幼儿继续游戏。

    3、组织幼儿玩“扫雪花”的游戏。

    教师扮“扫雪人”,幼儿扮“小雪花”。扫到哪片“小雪花”,哪个幼儿就把自己的雪花放在箩筐内,留作下次用。

    老师用课件 篇13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

    3、理解和掌握本课有关词语及句子的含义。

    4、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及体会教教师工作的崇高和美好,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哪……不……”,“那是……”等句子的含义。

    教学准备:

    小黑板、字词卡片、搜集赞美教师的名言。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

    一、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老师的辛勤教育,在教师节之际,您想对培养、教育过自己的老师说些什么?板书课题:1、老师,您好!

    2、是啊,老师向孩子们传授知识,她的谆谆教诲唤起了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对未来的憧憬;孩子们在老师的辛勤培育下正健康成长,他们对老师充满了感激之情。师生情,这是人世间多么美好的情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饱含深情的诗歌。

    二、初读全诗

    1、教师范读:先听老师把这首诗读一遍,同学们仔细听,想想应该怎样读。

    2、学生自读:同学们亲自去读一读,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3、指名分节朗读全诗,学生点评,展开赛读,适时正音:

    4、认读生词,认准字形:读准字词是读好课文的基础

    (1)哪位同学自告奋勇来读一下今天的新词?(出示小黑板)指名读,正音,齐读

    (2)老师要强调字形了,会最先强调哪个呢,聪明的猜猜看?好的,让我们用放大镜把它放大一下:教师范写,学生书空说笔顺

    5、齐读全诗:字词读准了,诗肯定会读得更好了,让老师来听一下!老师在倾听你们每一个人的声音!

    6、再读全诗,想想这首诗共有几句,写些什么?并作初步交流。

    三、细读第一小节(1-5句)

    1、指名读:下面老师请一个同学来读一下,谁来表现?其余同学边听边思考,这一小节主要讲了什么?

    2、出示:啊,教师的事业多么崇高!

    追问:“崇高”是什么意思?(最高尚,最受崇敬)

    3、过渡:你是从那里体会出教师事业的崇高呢?找一找

    4、交流:

    (1)出示: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

    a.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古今中外,每个有成就的人都离不开学校教育和教师的培养,所有人的成长都包含了教师的辛劳)

    b.比较句子:读一读,体会哪种说法更好?

    古今中外,哪个…不…古今中外,每个…都…(前一语气强烈,强调教师的重要作用)

    (2)出示: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涵着教师的辛劳!(实用文书网 wEi508.Com)

    说说意思。(创造靠人完成,而完成创造的人是由老师培养的)

    5、指导朗读这三句

    6、过渡:我们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社会的进步同样离不开老师,于是诗人送老师这样一句话。

    7、出示:在昨天与今天之间铺设大道,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架起金桥

    (1)指名读句子,其余思考:昨天,今天,现实,理想分别指什么?

    (2)指导理解句意

    8、学了这几句诗,同学们有什么话要对老师说吗?诗人又是怎么说的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出示:每当看到时代在飞速地前进,我心中就涌起感情的波涛:老师,您好!)

    (1)齐读,体会对老师的无限感激

    (2)哪个词语最能突出学学生对老师的感激之情,“老师,您好”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来的?

    (3)再读:让老师再感受一下你们的感激之情

    9、有感情朗读第一节

    四、作业:抄写生字词,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本课有关词语及句子的含义。

    2、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一节

    1.自由读课文第一节,思考:第一节哪一句集中赞美了教师的事业?(啊,教师的事业多么崇高!)

    2.默读课文,思考从哪几句话可以看出教师事业的崇高?按顺序从前往后找。

    3.讨论归纳。(1).第一句(在昨天--------架起金桥)指导理解:

    A.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结合课文插图想想,老师是铺路.架桥的吗?

    B.小结: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是靠老师通过传播知识,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实现的,教师的事业连接了过去和未来,所以老师起着铺路.架桥的作用。

    C.指导朗读这两句。

    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苦!

    指导理解:

    A.这里:“哪个人”是指哪些人?(所有人.每个人)

    “哪一项”是指多少项?(所有的每一项)把这两句话换成肯定的说法,怎么说?这样一改更能突出教师的辛劳

    B.举例说明(名人名家都是在教师的培养下成才的。如--------)

    C.指导朗读这两句。

    4.引读:教师的事业这么崇高,对社会的贡献这么大,我们对教师有什么样的感情呢?(充满了对老师的感激、尊敬、热爱)

    齐读第一节最后一句。(每当看到-------老师您好!)

    A.指导理解:这句中哪个词语最能体现对老师的感情强烈?

    老师用课件 篇14

    【设计理念】

    “语文一旦与生活相联系,马上就能生动活泼起来”。在本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文本中知识、言语、情感等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的契合点,把文本嫁接于丰富多彩、兴味盎然的生活之树上,对现有的文本进行“活化”处理,就能使学生在喜闻乐见中学习拼音。

    【教学目标】

    1.学会声母b p m f,能够读准音,认清形,并能正确书写。

    2.认识音节,学习“两拼法”,能准确拼读b p m f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教学重点

    教写b p m f

    2.学习拼读音节。

    3.教学带调拼读。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挂图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激发情趣、谈话导入

    我们已经认识了韵母家族的一起读读,你们读得真准,能不能按字母顺序摆一摆,再按顺序读一读。你们记得真清楚。这节课我们一起到拼音王国里再认识四个声母家族的朋友,你们愿意吗?

    [设计意图]用拟人化的口气叙述旧知,导入新课,引导学生一起到拼音王国里再认识四个声母家族的朋友,充满生活情趣。

    二、创设情景、学习“b p”音形

    (一)导入新课

    指导儿童看“情境图”,通过谈话引出有关声母。

    师问:爸爸带着一个小朋友去看什么呀?(看大佛)对,这就是“大佛”的“f”,相机出示卡片“f”指着图上的山坡部位,问,他们看大佛,要先爬一段什么呢?(山坡)这就是“山坡”的“p”,出示卡片“p”,这个小朋友看到大佛很好奇,就想用手去──(摸),这就是“用手去摸”的“m”,出示卡片“m”。这个时候旁边的大喇叭正在广播:“大佛是文物,我们要爱护文物,不要用手去摸!”这就是“广播”的“b”,出示卡片“b”。

    [设计意图]练习生活亲情导入,使语文课堂充满的生活味儿。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小学生学得亲切自然。

    (二)教学发音:教学声母“b”:

    1.看图说话引出b。

    图上画着谁?他在干什么?

    b这个音就是把“广播”的“播”读得又轻又短。

    2.教学b的发音,认清字形。

    (1)先让学生知道读音是“广播”的“播”,然后教师示范,学生仔细观察老师发音时的口型变化,教师带领学生练习发音。一定要读的又轻又短,也可以运用教材中“波浪”的的“波”。编口诀“帆船冲浪bbb”。

    指导发音要领:双唇紧闭,然后嘴唇突然张开,吐气成音。读时要轻而短。

    (领读,正音。

    (3)忆字形。

    启发学生看图:b像什么?b的一竖像收音机拉出的天线,右半圆像收音机。读顺口溜:“我听广播b、b、b。”

    3.学习b和ɑ的拼音。

    (1)看图引出bá。

    图上画着什么?(一只小白兔,拔个大萝卜。)

    (2)卡片演示两音相碰:

    b á 让学生拼读,体会“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拼成一个音节:bá。bá

    (3)指导小学生念儿歌,边读边表演,作为课中操:“一只小白兔,用力拔萝卜。”

    (u 的拼音。

    [设计意图]把儿歌、游戏引入课堂,符合一年级小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

    (三)教学声母“p”:

    1.看图说话引出p。

    图上画着谁?他在干什么?

    可以这样说:“冬冬用脸盆泼水。”“泼”的声母是p。

    2.教学p的发音,认清字形。

    (1)发音要领:双唇紧闭,突然张开嘴唇,把气送出,发出p音,要轻而短。

    (领读,正音。

    (p对比读。教师用一张白纸放在嘴前,读b时白纸不动,读p时气流吹动白纸。让学生口对着手心试读,体会送气和不送气的不同。

    (4)忆字形。

    启发学生看图想象,p的一竖像水往下流,p的半圆像脸盆。顺口溜:“脸盆泼水p、p、p。”

    3.学习p和a的拼音。

    (1)看图引出pá。

    图上画着什么?(一只猴子在爬竿。)

    (2)卡片演示两音相碰:p→á →pá

    学生自由拼读,指名、正音、领读。

    还可变声调,让学生拼读:pà、pā、pǎ。要求带调拼读。

    (u的拼音。

    4.口诀记忆。编口诀为:猴子推车p p p。

    [设计意图]采用儿歌方式教学,易学、易懂、易记,使学习过程充满情趣,这样的教学设计,是充满智慧的设计,语文课堂上充满了人文气息。使小学生在学习拼音的过程中,受到了良好的人文教育。

    三、巩固练习

    1.认读卡片。

    2.用纸条演示,教师读音后让学生说说,老师在发什么音?

    四、指导书写

    1.亲情导入

    刚才,我们已经学会了b和p的读音,与它们交上了朋友。现在,我们来练习写一写,比一比谁写的漂亮,好吗?

    2.指导书写b

    (1)讲:我们先认识一个字母基本笔画:“丨”上竖。

    (2)请同学们观察书中字母“b”先写哪笔,再写哪笔,几笔写成?占什么格?同桌同学互相说说。

    (位置,教师范写,强调“b”的第一笔在上格的三分之一处起笔到第三条线停笔。

    (4)学生书空笔顺。

    (5)学生在拼音本上抄字头。教师行间巡视,进行个别辅导。纠正学生的写姿和执笔方法。对姿势正确的学生及时表扬鼓励。

    2.指导书写“p”

    (1)认识基础笔画:下竖。

    (2)请同学们观察书中“p”的书写,先写哪笔?再写哪笔?几笔写成?占什么格?观察后同桌同学说一说?

    (3)学生独立书写一个。

    (4)教师选择一位同学书写的字母在投影上进行展示。

    你认为哪笔写得好?哪笔写得不太好!教师范写强调第一笔竖从第二条线起笔写竖,到第四条线上面一点停笔,然后再写右半圆。

    (5)学生结合书中的范字进行对照比较,修改!

    (6)学生再独立写一个。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设计意图]培养一种好习惯,收获一生幸福。本环节的设计从一开始就注意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好习惯,为下面的教学搭桥铺路,作好了铺垫。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声母m、f以及拼音。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pá及四声。

    二、教学声母m

    (1)问: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们做过摸人游戏吗?

    (2)这个字母怎么读?

    (3)发“m”音时,双唇闭拢,把气赌住,气流从鼻子里出来,声带有些颤动。教师示范读。

    (4)学生练习读,体会发音方法。

    (5)开火车读。

    2.学“m”的形,记忆字形。

    (1)看图说说怎样记住“m”的形?

    (m、m。”

    3.指导书写。

    (1)认识基本笔画:右弯竖。

    (2)学生书空。

    (再写哪笔、几笔写成、占什么格?【m的笔顺是:m,一笔写成。m写在四线格的中格。】

    (4)教师范写,强调“m”占中格,注意左边和右边的门洞要一样大。

    (5)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6)展示书写好的,有进步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教学m和单韵母的拼音。

    看课本上的图,拼读mù、mǎ。

    三、教学声母f

    1.看图说话引出f。

    2.教学f的发音。

    (1)提问: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2)借助“佛”的音读“f”。教师范读讲发音要领。上牙轻轻地放在下唇上,摩擦一下发出音。

    (3)学生体会读。

    3.学习“f”的形

    (1)怎么记忆“f”的形呀!你们见过拐杖吗?

    教师出示拐杖,帮助记忆“f”的形。

    (2)编记忆“f”的小儿歌:

    爷爷拐杖“f f f”。

    一根拐棍“f f f”。

    像根拐杖“f、f、f。”

    像把雨伞“f、f、f。”

    4.指导书写。

    (1)认识基本笔画:右弯竖。

    (2)观察书中“f”的笔顺,先写哪笔?再写哪笔?几笔写成?占什么格?同桌小伙伴互相说一说。f两笔写成,写在四线格的上格和中格。

    (3)教师范写。强调第一笔在上格的三分之一处起笔,写到中格第三条线停笔,第二笔横写在第二条线下边略低一点的位置上。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纠正学生的写姿和执笔方法。

    4.教学f和单韵母的拼音。

    看课本上的图,拼读pí、pá。

    [设计意图]教学中多采用儿童乐于接受、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形式如游戏、儿歌、小组合作等,把游戏、儿歌等形式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在由读到写的学习过程中,轻松自如,使教学过程快乐而富有情趣。

    四、巩固练习

    1.读语境歌:指导儿童练读语境歌。

    “爸爸带我爬山坡,爬上山坡看大佛,大喇叭里正广播,爱护大佛不要摸。”

    2.猜字母。

    (1)两扇小门是什么声母?

    (2)一竖像天线,右下半圆像收音机,是什么声母?

    (3)一竖像水往下流,右上半圆像个盆,是什么声母?

    (4)像根拐杖是什么声母?

    3.听音取卡片。教师读一个声母,学生取出卡片。

    4.用卡片认读声母和音节。

    5.创新思维:指导学生编儿歌

    ①你们能编一个记忆“b”的小儿歌吗?

    预设: 拉开天线听广播“b b b”。

    右下半圆“b b b”。

    6字“b”。……

    ②你们能编一个记忆“p”的小儿歌吗?

    预设: 右上半圆“p p p”。

    端起脸盆把水泼“p p p”。

    路灯“p”。

    ③你们能编一个记忆“m”的小儿歌吗?

    预设: 两扇小门m、m、m。

    钻进门洞m、m、m。

    兔采蘑菇m、m、m。

    ④你们能编一个记忆“f”的小儿歌吗?

    预设: 爷爷拐杖“f、f 、f”。

    一根拐棍“f、f、f”。

    手扶拐棍“f、f、f。”

    [设计意图]此环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的记忆能力,引导学生快乐地复习所学的内容,同时有培养了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五、学习小结,课后激励

    1.今天我们又认识了四个声母家族的朋友,它们分别是“b p m f”。同学们学习得可认真了!回家以后读给亲人听好吗?

    2.放学回家以后,把你学会的拼音儿歌说爸爸妈妈听,爸爸妈妈一定会夸奖你是一个聪明的好孩子。

    【特别建议】

    帮助识记的辅助手段,仅仅是为学生学习字母提供了一个语言背景和环境。教师注意不要花费过多的时间去要求学生看图说话和背诵儿歌。

    正确书写字母、韵母作为重点。重点是培养学生准确的拼读音节的能力。对音节,只要求能够准确拼读、进行适量描红、抄写,不要默写。以减轻负担,保证重点。值得注意的是拼读要与识字、与发展语言结合起来,不能只是单纯技能上的训练。

    正确的握笔姿势、写字时观察范字的习惯、按笔顺写的习惯、写完后检查的习惯、簿本的整洁等,这个过程的重要意义远远甚于字写得好与坏。写字的过程要比写的结果来得更重要。所以,我们一定不要过于看重孩子字写得是否又快又好,而应十分重视学生写字过程中的一系列良好习惯的培养。让学生一入学、初握笔就养成良好的习惯。使他们终身受益。

    重复的抄写。比如课堂上安排书空训练、口头书写、同桌互相写在对方手心上并检验等等。大量的书写作业会使学生感到疲倦、无味,导致不写作业、厌恶学习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