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班教案(内容11篇)

最新大班教案(内容11篇)。

资料所覆盖的面比较广,可以指学习资料。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都会接触到很多资料。资料可以帮助我们更高效地完成各项工作。所以,您有没有了解过资料的种类呢?小编花时间专门编辑了最新大班教案(内容11篇),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大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对面食感兴趣,感知面食的多样性,体验、交流吃面食的快乐。

2、了解面食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几种常见的面食烹饪制作的方法。

3、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初步了解其烹饪的基本操作。

二、活动准备:

1、小猫图片、面粉盆、台布、毛巾、保鲜袋子;发酵的面团、音乐、录音、面点师傅等

2、面食若干:面条、馄饨、饺子、面包、馒头、蛋糕、油条、大饼、萝卜丝饼、麻花等;

3、卡片:蒸、煮、炸、烤;

4、课件:面粉的来历、好吃的面粉课件好吃的面食;

5、幼儿操作卡:好吃的面食。

三、活动过程:

(一)顽皮的小猫掉进面粉盆激趣。有一只小黑猫,非常顽皮,整天在家跳上跳下。这不,一不小心掉进了一个盆里。哎呀,小黑猫怎么啦?怎么会变成白猫的呢?(原来,小黑猫掉进了白白的面粉里,快回去洗个澡吧!)

(二)说说面粉的来历,歌曲总结。点击课件:你们知道这白白的面粉是用什么磨出来,麦子又是。祝您身体健康。谁种出来的?歌曲整理(旋律自配):白白的面粉哪里来,黄黄的麦子磨出来。黄黄的麦子哪里来,农民伯伯种出来。

(三)自由发现面食的多样。

1、白白的面粉有什么用?可以加工什么?

2、幼儿自由讨论。

3、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面食,我们一起去看看、说说,它们是什么,是什么样的?

4、(1)幼儿说说:你看见什么?它是怎样的?

(2)在这么多面食里,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5、及时出现烹饪方法的卡片图,以问答、对唱的方式小结面食的烹饪方法。

儿歌:好吃的面食哪里来?白白的面粉做出来。油条、麻花怎么来?油条、麻花炸出来。馄饨、饺子怎么来?馄饨、饺子煮出来。面包、蛋糕怎么来?面包、蛋糕烤出来。馒头、包子怎么来?馒头、包子蒸出来。各种面食做得好,小朋友吃了身体好。

(四)多渠道获取面食的信息

1、除了这些面食,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面食呢?

2、利用多种渠道了解面食信息:

(1)图书(花式面食);

(2)录音(面食自述):小朋友,你们吃过面食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到面食城去看一看,有哪些好吃的面食吧!小朋友,我是面条,我长得细细的、长长的,还滑滑的呢。我的味道可好啦,人们都很喜欢我!变变变,我变成龙须面;变变变,我变成刀削面;变变变,我变成手拉面。当我变成方便面的时候,人们外出时,只要带上我,就能吃到鲜美的面条了;当我变成长寿面的时候,人们都会把握请上餐桌,让我给他们带来好运呢,我还能变出很多种类的面条呢。Hello,我是面包,我长得胖胖的、软软的,闻起来还香喷喷的呢。我的形状可多啦:有圆圆的、有长长的;有的像贝壳、有的像小花,而且,还很有营养呢。大家好,我是麻花。你们知道我为什么叫麻花吗?仔细看一看。原来呀,我们两个好朋友紧紧的缠绕在一起呢。咬一口,硬硬的;嚼一嚼,香香的。我们家族里面最有名的就数天津十八麻花了。有机会呀,你们一定也要尝一尝哦!我是香香甜甜的蛋糕,你们一定都吃过吧。我的品种有很多:有小的鸡蛋糕、大的奶油蛋糕、巧克力蛋糕,有的蛋糕身上还有各种新鲜的水果呢,可好吃啦。你们还吃过哪些好吃的面食呢?赶快再去和好朋友说说吧!

(3)电脑“好吃的面食”;

(4)增放的面食。

小结:面食不仅种类多,而且还是我们中国的.饮食文化之一呢。有些老人们过生日,要端上长寿面,代表吉祥与健康;北方的人们还以面食为主食呢。

3、品尝好吃的面食,及时记录并交流品尝的面食。

介绍操作卡:把尝到的好吃的面食记一记、画一画.

画样子、选择勾画烹饪方法、画面食的颜色、选择勾画口感:甜或咸,软或硬。

(五)观看面点师傅表演拉拉面,幼儿模仿体验。

1、这么多好吃的面食,是谁加工出来的?请出师傅表演拉拉面。

2、跟随师傅体验:小小拉面师。(揉、拉、甩等)

(六)迁移经验,创造体验。

1、如果你是面点师傅,你想做出什么好吃的面食呢?

2、幼儿简单交流;洗手自制创想的面食。

四、延伸活动:幼儿继续自制创想的面食;品尝、交流吃面食的快乐

大班教案 篇2

授课教师: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上学歌》

2.歌表演《上学歌》

教学目标:

1、熟悉学生情况,建立课堂常规。

2、通过学唱《上学歌》,培养学生听音乐与唱歌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指导学生听着音乐做简单的律动,表现《上学歌》活泼愉快的情绪。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并感受到歌曲愉快的情绪,能通过演唱表现出歌曲的情绪。

教学难点:

感受乐曲情绪,能自编动作表现出音乐的情绪。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律动

1.学生演唱《国旗国旗真美丽》调整坐姿

2.师生问好

二、学唱歌曲《上学歌》

1、师:小朋友,我们现在是一名一年级的小学生了,当我们背着书包高高兴兴上学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2、教师有表情的范唱,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提问:①这首歌好听吗?

②你听到了什么?

3、学生读歌词

4、教师第二次范唱,帮助学生理解歌词内容。

5、多媒体课件视频播放歌曲,学生熟悉曲调。

6、用听唱法教唱《上学歌》

①学生随着琴声有表情地跟着老师轻生演唱。

②师生对唱

③集体唱

要求:不喊叫、不耸肩、不左右摇摆。

三、歌表演

1、启发学生创造动作

2、请同学根据歌词给歌曲编舞蹈,边唱边跳,看谁表演的`好。

3、集体表演动作

4、边唱边表演

5、画一画“上学的路上”

6、唱歌展示画

四、课外拓展并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上学歌”,同学们有什么收获?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好好学习;长大立功劳;养成良好习惯;热爱学习等)希望同学们今后向歌曲唱的那样好好学习、茁壮成长,将来为祖国为人民立功劳。

五、集体演唱《上学歌》下课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知道单数、双数的知识,并能找出100以内的单数、双数。

2、使学生通过寻找100以内数目表的排列规律,进一步巩固数的含义、数位、数的读与写等知识。发展幼儿的思维,提高幼儿学习兴趣。

活动准备:

自制电脑课件《学习百数表》和演示用百数表一个;幼儿用记录卡1份/人。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

小朋友,我们和100以内的数字宝宝都成了好朋友。今天他们遇到了一点麻烦,没找到自己的座位,你们能帮它们吗?(出示课件:百数表)

二、探究新知:

1、看到这个表,你想说些什么?你会填一行吗?为什么是2~8呢?

1) 课件闪动98处,问是填几?为什么?

(第十行第8个)十位上是9就在第十行,个位上是8就在第8个

98的左边和右边填几?下面呢?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 课件闪动45处,问是填几?为什么?

(第5行第5个)十位上是4就在第5行,个位上是5就在第5个

45的上下左右的数是几?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出示完整的百数表(实物):

(1)看着这个表,你有什么问题?你能看到哪些有趣的排列?

(2)选一排读一读?(可以选横排;也可以选竖排)

(3)横看有什么规律?竖看有什么规律?

横着看:每一横行的个位都是0、1、2、3、4、5、6、7、8、9。

竖着看:每一竖行的个位数都一样,十位上的数是0、1、2、3、4、5、6、7、8、9。

(4)55前一个数是多少?后一个数是多少?

(5)第一竖行都是单数,第二竖行是双数。

(6)在1-100的数里,个位上是5的数有哪些,个位上是0的呢?十位上是5的数有哪些?

3、(出示课件)看表填空

三、巩固提高

1、 翻牌游戏;

2、 填写记录卡。(附表)

活动结束:

总结全课:小朋友真聪明,发现了这么多的规律,使我们和数字宝宝交上了朋友。老师也很感激你们帮他找到了座位。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背景

安东.德沃夏克于1894年创作的《幽默曲》,是一首家喻户晓的世界名曲。乐曲以ABACAB的重复乐段描述着时而轻快、时而惆怅的情绪,乐曲中断奏与连奏的交替十分明显,似乎在讲述着可爱的毛毛虫如何变成蝴蝶,又如何战胜暴风雨的故事,让人浮想联翩。

本活动旨在引导幼儿感受古典音乐的魅力,然而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往往需要中介。本活动将《幽默曲》稍加剪辑,充分利用音乐中断奏与连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以故事的形式引导幼儿熟悉音乐并理解音乐的结构,并在图谱的支持下,感受不同乐段的不同情绪。在此基础上,启发幼儿随音乐用动作表现故事。整个活动注重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引导幼儿逐步深入地进行探索、表现。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中断奏和连奏产生的不同音乐效果。

2、探索用自然的体态动作表现断奏与连奏,进而表现音乐故事中的主要情节。

3、体验与同伴用动作进行创造表现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幽默曲》音乐CD,故事背景图和活动图片,连奏和断奏的图谱各3张:各乐段图片标志,每段的变化动作新图谱或空白图谱,粗记号笔。

2、知识准备:幼儿懂得蝴蝶是由毛毛虫变来的。

活动过程

一、创设故事情境,引导幼儿倾听想象,初步感受音乐。

1、带着问题第一遍完整倾听音乐。

师:春天到了,花园里盛开了许多花儿,两只毛毛虫爬过来玩。它们在花园里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别着急,这个故事就藏在一首音乐里,仔细听听,音乐里的毛毛虫发生了什么事?

2、请幼儿说说自己听完音乐后的感觉和想象毛毛虫发生的故事。

二、结合故事图片,教师配乐进行讲述,引导幼儿感知故事情节与音乐的联系,进一步理解乐曲结构。

师:你们看到、听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幼儿回忆刚才的情景表演,讨论音乐情节。

今天,我们要试着用手和身体来讲这个故事。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拆笔套和还原笔套的过程中,探索笔套的制作方法。

2.有尝试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活动准备:

幼儿自己的铅笔、已经做好的笔套(个数多余幼儿人数)、人手两张长条纸(用于制作笔套)

活动过程:

1、送笔套,认识了解笔套的用途。

(1)出示笔套,引起幼儿兴趣。

师:你们要上小学了,张老师要送份礼物给你们。边说边出示笔套。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2)笔套有什么用?(保护铅笔,不让笔头断掉,保持铅笔盒干净)

(3)送给每个幼儿一个笔套。

2、拆笔套。

师:一个笔套够不够?不够怎么办?今天老师不教,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笔套是怎么做的?

(1)幼儿尝试把笔套拆开。

(2)讨论拆笔套的方法。

(2)观察打开后的笔套。

3、还原笔套

(1)请幼儿将拆开的笔套按折痕再还原。

(2)教师巡视,帮助能力弱的幼儿。

(3)说说笔套是怎么做的。

(3)讨论:在还原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3、制作新笔套。

(1)幼儿根据还原笔套过程中获得的经验,自己尝试做一个新的笔套。

(2)把笔套套在自己的铅笔上。

大班教案 篇6

大班计算活动:学习二等分(一)

一、活动目标:

⒈在尝试性的操作和判断活动中学习二等分的方法,感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⒉培养幼儿的比较和判断能力。

二、活动准备:

⒈材料:苹果,绳子,

纸(正方形、三角形等),吸管,若干几何图形。

⒉工具:笔,剪刀

三、活动过程:

㈠讲解演示

⒈教师出示一只苹果,问幼儿:把这只苹果分给两个小朋友,怎样分让他们吃到一样多的苹果?

⒉组织幼儿讨论,等充分表达意见后,教师边讲解边演示,让幼儿注意观察,把一个苹果分成一样大小的两份,叫二等分。使幼儿感知二等分的含义。

通过把苹果分成一样多的两份,让幼儿开动脑筋,在没有其他因素的干扰下初步理解二等分的含义。

㈡操作探索

⒈提供幼儿材料,指导等分方法。

材料:绳子,正方形,三角形,吸管

⒉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观察。

㈢讨论理解

⒈组织幼儿讨论各材料的等分方法。

⒉操作验证材料的二等分。

⒊讨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⑴师:请幼儿把剪开后的两部分与原来的材料作比较,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⑵总结:二个部分合起来是原来的一份。

这个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教师注重启发幼儿操作探索,主动讲述二等分的折法与分法,让

幼儿充分得到锻炼与发挥。并且运用比较与判断来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㈣巩固提高:游戏(找朋友)

游戏方法:教师把各种几何图形等份成二份,一份在桌子上,一份在参加游戏的幼儿手中。幼儿四散找到和自己手中一份同样大小的图形,并把两份图形拼成一个整体,看谁找的又快又对。

⒈教师讲评幼儿的活动结果

⒉幼儿展示自己拼贴的图形

最后以游戏找朋友的形式结束活动,将二等分的知识再次得到巩固,使整个活动一气呵成。

四、活动延伸:

刚才我们把各种材料等分成一样大小的二份,可以把它们等分成四份,八份吗?我们一起想想办法分一分。

大班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活动,加深幼儿对树叶从春天到秋天逐渐变黄,最后变成落叶的印象,引导幼儿感受散文的美。

2.引导幼儿大胆设计,并练习剪、贴的技能,培养幼儿对美工活动的兴趣。

教学准备:

3.散文《落叶》,适合的音乐(钢琴曲),歌曲《小树叶》,录音机。

4.各色彩纸,各色彩笔,剪刀,透明胶。

5.立体的大树妈妈。

教学过程:

一.欣赏散文。

教师介绍散文名称后配乐朗诵散文,朗诵时注意语气、语调,具有抒情意味。

提问:1.小树叶春天是什么样子?

2.夏天,树叶怎么样了?

3.秋天呢?小树叶又有什么变化?

4.你听了散文后,觉得小树叶是什么样的孩子?你有什么感受?

(幼儿自由讨论。)

二.装扮大树妈妈。

教师:“大树妈妈有这么多可爱的树叶宝宝给他焐脚,可是,她还是不开心,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

(幼儿自由讨论。)

教师:“我们送给大树妈妈一些礼物,把她装扮漂亮一点,好吗?”

教师介绍手工用具与要求,然后幼儿动手制作礼物。

要求:1.自己动脑筋想想要送给大树妈妈什么礼物,想好了再做。

2.有各色的彩纸,要先画再剪,别忘了涂上漂亮的颜色。

3.用剪刀时要小心,不要伤了自己和别人。

4.最后不要忘了把你的礼物送到大树妈妈的手里。

(幼儿自由制作礼物。)

三.结束活动。

教师:“大树妈妈很感谢我们小朋友送给她的礼物,你们看大树妈妈多漂亮,多高兴啊!让我们和大树妈妈一起跳个舞吧!”

(音乐:《小树叶》。)

说课-----大班美工《装扮树》

各位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设计的是美工活动《装扮树》,是结合本月活动主题-----“叶子”而开展的。

一.我选择这个活动内容是因为:

①.活动内容简单有趣,形象鲜明突出,容易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②.首先,在优美的散文中,让幼儿感受美,再在美工活动中让孩子们发现美、创造美、体验美。

③.游戏融入教学活动过程中,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

④.幼儿对动手操作非常感兴趣,大班的幼儿小手肌肉已经发展的不错了,对于绘画活动,幼儿已经非常熟悉,于是,在本次活动中,我又给幼儿提供了剪刀,加深了本次活动的难度。

二.考虑到半个月以来,幼儿对“叶子”的已有经验水平和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我制定了以下本次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

①.通过欣赏活动,加深幼儿对树叶从春天到秋天逐渐变黄,最后变成落叶的印象,引导幼儿感受散文的美。

②.引导

幼儿大胆设计,并练习剪、贴的技能,培养幼儿对美工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在本次活动的目标中提到:

教师要引导幼儿大胆设计,并练习剪、贴的技能,因此在正个活动中,我始终围绕这一目标进行教学,这也是本次活动的重点。

我确定本次活动的难点是:

使用剪刀。现在的孩子能自己动手的机会很少,特别是剪刀这类比较危险的工具,但是,俗话说“心灵手巧”,所以,为了孩子各方面都能得到锻炼和发展,我还是让孩子联系使用剪刀。

四.教、学具的准备:

为了更好的服务与本次活动的目标和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以下的准备工作:

1.知识准备:

①.幼儿对秋天的认识和了解。

②.幼儿练习过使用剪刀。

2.教具准备:

①.制作一棵立体的“大树妈妈”,更加形象、直观,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

②.幼儿的操作材料分为两种:一种是我画好外形轮廓的;另一种是没有任何图形的,需要孩子自行设计的,这样,不同能力的孩子都能得到锻炼。

五.说教法:(jHt868.COm 合同范本网)

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本次活动我运用了直观法、提问法、游戏法等教学方法,特别是游戏罚,是孩子最喜爱的,游戏能增强幼儿的参与兴趣。

六.说学法:

整个过程,我遵循由渐入深的教学原则,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体验美,幼儿将运用讨论谈话法、游戏法等学习方

法。

七.设计思路:

在本次活动中,我依据本班幼儿的特点,设计了几个环节:①.导入活动。②.基本活动。③.结束活动。

在第一个环节,导入活动中,教师朗诵散文,然后提出问题:“小树叶春天是什么样子?夏天和秋天又是什么样子?”这些问题比较简单,我可以请一些能力较弱的幼儿回答,还有“你听了散文后,觉得小树叶是怎样的孩子?你有什么感受?”这个问题可是让幼儿自由讨论,我不做任何评价,只要孩子能说出原因。本环节中,主要是帮助孩子感受美。

在第二个环节,基本活动中,我主要是让孩子自己动手操作,操作材料分为两种,孩子可以自由选择,鼓励孩子大胆设计,在使用剪刀的时候,多提醒孩子注意,本环节中,主要是帮助孩子发现美。

第三个环节是结束活动,我设计的是以“我们和大树妈妈一起跳舞”,让孩子们在唱唱跳跳中除去美工活动中的疲劳,帮助孩子体验美。

附:

落叶

大树是妈妈,小树叶是她的孩子。

春天,小树叶只是绿绿的嫩芽。夏天,小树叶已经长大了,在火辣辣的阳光下为人们撑起一把大伞,送来一片片荫凉。秋天到了,小树叶由绿变黄,一个个好象穿着金黄裙子的小姑娘,搀着大树妈妈在秋风中翩翩起舞。

一天,一阵秋风吹来,小树叶告别了大树妈妈。小树叶不停地翻动着身子,飘呀飘,飘到屋顶上,屋顶变得金黄。飘到小河里,水面上像飘动着许多小船。飘到草地上,草地上好象多了一层软软的地毯。飘到大树妈妈的脚下,大伙儿抱成一团,好象在说:“妈妈,天气渐渐冷起来了,我们给您焐焐脚,让您暖暖和和好过冬。”

小树叶在秋风中飘呀飘,飘向四面八方,一个个都安了家。它们心里还惦记着大树妈妈,盼望着大树妈妈明年春天生出许多小娃娃。

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自己尝试和布袋做朋友,相出许多玩法,发展平衡能力和灵敏性。

2、借助教师发出的不同听觉信号判断行走的方向。

3、提高自我调节、克服困难的态度和能力,体验民间游戏的快乐。

4、初步培养幼儿体育活动的兴趣。

5、锻炼幼儿的团结协作能力。

活动准备:

布袋人手一个 铃鼓4个 一段长皮筋

活动过程:

1、根据哨声向指定方向跑。

场地四周放4张贴好数字的椅子,听清教师吹了几下口哨,就跑向哪张椅子。如果吹4次,就往贴好数字4的椅子跑。要求:耳朵一定要仔细听清楚,等老师吹完了再跑。

2、幼儿自由玩布袋。

幼儿自由在场地上玩布袋,教师在场地上巡回观察和指导。

教师:每个人拿一个布袋,想一想自己怎么样和布袋子做游戏呢?

请个别幼儿示范自己的玩法。

反馈:谁能向大家展示一个自己是怎么和布袋子做游戏的?

幼儿迁移同伴的玩法,再次尝试和布袋子做游戏。

3、学习盲人走路。

教师:平时,我们都是把布袋子套在脚上玩的,而且我们走路的时候都是睁开眼睛的,今天,我们要把布袋子套在头上,蒙着眼睛走路,你们能不能尝试一下?

好,现在请你们跟着铃鼓的声音,忘声音的方向走。

4、游戏:盲人听音行走。

教师:我请4个孩子分别坐在场地的四周,分别是1、2、3、4,老师伸出几个手指,几号的小朋友就敲铃鼓,盲人听到哪边有声音就往哪边走。

5、游戏:“瞎子摸瘸子”。

一名幼儿把袋子套在头上做瞎子,其余幼儿一只脚套在袋子里,一只手拎袋子做瘸子,玩“瞎子摸瘸子”游戏。捉住后互换角色。

今天,我们小朋友玩了许多有趣的游戏,体验了当盲人走路的感觉,我们知道了盲人在走路的时候是很困难的,所以我们以后见到盲人走路要主动帮助他们。

大班教案 篇9

活动内容 制作标志

重点领域 美术

相关领域 社会

1、大胆设想、积极尝试为班级和幼儿园制作标志。

2、会采用常用标志的模式来进行绘画。

重点、难点

1、 重点:了解标志的作用并尝试制作标志。

2、 难点:用绘画形式创作标志,如:红色圆形加杠表示禁止标志。

活动准备

1、 安全出口标志图一张。

2、 挂图:各种各样的标志。

3、 图画纸、油画棒、剪刀等材料工具。

活动过程:

一、出示“安全出口”标志引起回忆。

1、教师:“这是什么?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它告诉我们什么?”

2、教师:“你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什么样的标志?”“标志有什么用?”

小结:“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标志,有了标志我们会感到十分方便,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要注意些什么。”

二、讨论哪些地方需要标志并尝试设计。

1、教师:“想想幼儿园哪些地方需要制作标志?为什么?”(引导幼儿从楼梯、台阶、滑梯、转弯处等考虑)

2、教师:“可以设计、制作一些怎样的标志?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标记?”

3、教师:“幼儿自由结伴商量、交流。”建议每个幼儿设计 1~2个标志。

三、幼儿自己创作绘画标志。

重点引导幼儿从安全方面考虑并进行设计,设计的图案要简洁、明了,让人一看就清楚。

四、交流自己设计的标志。

1、教师:“你设计了什么标志?”“它告诉我们什么?”“你为什么要设计这个标志?”“这个标志该贴在哪里?”

2、教师和幼儿一起有针对地选择一些可行标志,并把它们贴到合适的地方。

五、延伸活动:

寻找幼儿园需要张贴标志的地方,并一起商讨制作标志。

大班教案 篇10

目标:

1、初步了解图书的内容,学习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画面,产生自主阅读的愿望。

2、介绍自己感兴趣的画面,并能跟随同伴的讲述,关注相应的画面。

3、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准备:

1、人手一本绘本

2、连续翻动的小书

过程:

一、教师出示图书,请幼儿看封面,猜猜书中也许会讲什么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新书,你们看看封面上有谁,猜一猜书里可能会讲什么事)

1、幼儿自取图书,自由阅读

①强调边看边自言自语(自己对自己说,自己听得见,别人听不到)

②边看边找找书中你最感兴趣的、奇怪的地方

二、集中交流

1、这本书讲了谁的事?讲了什么事?

2、你发现了什么奇怪的地方?(师幼互相解疑,重点解决小羊练习飞行时的一连串动作)并与放电影相结合

三、分散阅读

1、提出阅读问题

①现在,我们再前后连起来,一页一页仔仔细细地看一遍

②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和刚才一样,自言自语地说,不影响同伴

2、集中:幼儿说说不懂的地方,同伴解疑

四、结束

第二课时目标:

1、继续了解图书的内容,初步感受齐柏林为实现梦想所做的努力。

2、关注相应的画面,跟随同伴讲述,寻找齐柏林在页面中的与众不同。

3、观察不同动线所表现的不同动作。

准备:

人手一本书,每人一支铅笔

过程:

一、复习第一课时,承上启下

1、小羊叫什么名字?

2、它有一个什么想法?

3、寻找环衬的秘密,与故事相对应

4、它的梦想成功了吗?是空想还是梦想?

二、幼儿阅读书

1、提出要求:

(1)先自己默默地看,看好以后可以找朋友交流。

(2)梦想实现了吗?它为实现梦想做了什么事?请你从图书中找出来。

2、幼儿阅读

3、根据问题回答,请幼儿一起跟随同伴翻到相应的一页,并进行补充

4、区分白日梦这一页的颜色与其他颜色的不同。

三、再快速看一遍,寻找每一页上的齐柏林。

1、里面到底有几个齐柏林?

2、请你先找其他页上的齐柏林,找完后再仔细找找16页17页上的齐柏林,说理由?

3、幼儿勾齐柏林

4、教师重点检查这一页上的齐柏林,并请正确的幼儿说说理由(铅笔收走)

5、修正

四、收回书

大班教案 篇11

活动背景:

随着“神舟五号”的升空,全班幼儿对太空世界的想象和兴趣达到了高潮。幼儿每天的交谈内容总是围绕这一话题进行,他们还带来了各种图书、碟片、报纸,互相阅读和交流。我们想:幼儿的兴趣不能简单地让它停留在口头上,应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幼儿去感受、去想象、去创造,使幼儿的经验得以提升。因此,我们生成了主题活动:美丽的太空。

活动目标:

1、大胆地设计出太空中的各种飞行器,想象出自己在太空上游戏的场面。

2、鼓励幼儿大胆合作,大胆构图和用色。

3、体验创作的快乐与成功。

4、尝试通过动作和色彩来感知美、创造美。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油画棒、水性笔、铅画纸、颜料、信封、太空图

活动过程:

一、谈话:

你们知道“神舟五号”吗?谁来说说关于“神舟五号”的事?(直接切入主题,激起话题,引发幼儿兴趣和自豪感,为下一步活动做准备。)

二、以读信的方式激发想象并进行创作

告诉你们一个喜讯,今天我收到杨利伟叔叔寄给小朋友的一封信,你们想不想听听?教师读信:小朋友,你们好!我是杨利伟,“神舟五号”是由我国航空设计师自行设计的载人飞船,我乘着它遨游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你们想不想也上太空玩呢?想不想坐着自己设计的飞行器去呢?你想设计什么飞行器,他是什么样的?能不能给他起个好听的名字?把你的想法告诉小朋友。

太空真神奇,在太空上你会看到什么呢?你一定非常想在太空上玩一玩吧,你想怎么玩呢?

让我们赶快把它画下来吧。(既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表达的空间,又为能力弱的幼儿提供了向同伴学习的机会,体现了生生互动)

三、语言交流

请小朋友把自己的奇思妙想讲给小朋友和老师听。(让幼儿倾听他人的介绍和向他人介绍自己的作品,发展了口语表述力,逐步学会欣赏同伴的智慧,学习吸收他人的闪光点,达到资源共享,互相提高。)

四、作品展览

快看,太空隧道来到了我们面前,杨利伟叔叔在向我们招手,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梦想到太空遨游吧。

活动反思:

活动过程中,教师始终是一个支持者、引导者,教师在观察中发现问题,鼓励幼儿自己去想象,提出建议,让孩子们自由发挥,展开想象的翅膀,自愿选择喜欢的形式进行创作,学会思考、学会协商、学会合作,使幼儿的能力和个性得到发挥。活动结束部分,展示幼儿创作作品,相互欣赏,相互评价,让孩子们倾听他人的介绍和向他人介绍自己的设计,发展了口语表述力,同时学会欣赏同伴的智慧,学习吸收他人的闪光点,达到资源共享,互相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