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秋思教案九篇

天净沙秋思教案九篇。

资料包含着人类在社会实践,科学实验和研究过程中所汇集的经验。当一次学习即将开始时,我们通常会接触到一些资料。参考资料可以促进我们的学习工作效率的提升。可是你知不知道我们国家的资料有哪些呢?我们的小编特意搜集并整理了天净沙秋思教案九篇,相信你能从本文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天净沙秋思教案(篇1)

2.细细品味,重点体会景物描述的作用。

3.学会探究,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图片导入。请大家欣赏一幅图画,说说,能够给这幅图画配一首什么诗。自古以来,中国就是诗的国度,唐有唐诗,宋有宋词,元有——元曲。我们这天要欣赏的这首《天净沙·秋思》就是一首元曲。

1.我们来读一遍注释⑨:选自《全元散曲》。天净沙,曲牌名。马致远,生卒年不详,元大都(此刻北京)人,著名戏曲作家。

2.读过注释,我们能够来猜一猜,元曲具有什么特点?预设:能够唱。这个“曲”字告诉我们,这首秋思在古代是能够唱的。因为是元代的作品,我们把它叫做元曲。简单地说,元曲就是元代的能够唱的一种文学作品体裁。

3.那么,“天净沙”是什么意思呢?跟这首元曲的资料有关系吗?(可引导:注释里是怎样说的?)曲牌名。那也就是说,“天净沙”与这首曲的资料没有关系,而与它的——曲调有关系。它是证明一首曲的曲调的。

4.而与资料有关的是哪个部分?“秋思”。那么“秋思”就是这首曲的题目了。

1.从秋思二字,我们能够猜猜,这首曲可能会写哪些资料?

2.那么我们来读一读这首曲。老师先来读一遍。(范读,读出感情,读出“断肠/人在天涯”的断句,但不点明此处断句。)同学们也来读读看。(生齐读)

3.我们刚才猜了,马致远可能写了一些秋天里的景物,写了一些秋天里的想法。我们猜对了吗?哪几句写了秋天里的景物,哪几句写了秋天里的想法?

预设:可能有学生把“夕阳西下”划分到后一部分,明确前四句为写景,最后一句抒情。

4.前四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我们在这些表示景物的字下面加点,把形容这些景物的字用括号括起来。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5.分析景物:

对于这些景物,我们似乎没有太多的感想。加上这几个字呢?

预设:从“枯藤老树昏鸦”这句的景物描述中,我仿佛感受到了秋的荒凉和凄清。为什么这几个字就能给我们带来这种感觉?换成“青藤大树乌鸦”还有这种感觉吗?引导学生分析:枯:枯萎,没有生命力。老:苍老,光秃秃的。昏:黄昏使得乌鸦飞不动了,变得没有精神。这些词都给我们一种荒凉、凄清、没有生命力的感觉。秋天的味道就

出来了。

请学生朗读此句,读出凋零凄清之感。再班级齐读。

②还有哪些词也给我们带来秋的味道?

请学生分析,引导:古道是什么样的道路?年代久远,杂草丛生,没有什么人在行走。西风是什么样的风?换成微风或清风好不好?秋风,吹在人身上让人感到寒冷。瘦马,说明醒了很长时间的路,旅途劳顿,精神疲惫。这些词给我们的感觉是孤独,寒冷。

请学生朗读此句,读出孤独寒冷之感。再班级齐读。

③让我们想象这样一个画面:又有一个行人,骑着瘦马,吹着西风,独自走在杂草丛生的古道上,他看到古道边上枯藤和老树互相缠绕,乌鸦栖息在光秃秃的树枝上凄厉地叫着。心里涌起一阵又一阵的悲伤。他往另一边一看,看到了什么?小桥流水人家。

有桥有水这没有什么,加个“小”字,桥立刻显得——温馨了;水流动起来,立刻显得生动了,再加上人家,整幅图画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十分温馨,似乎是一幅温馨柔美的江南农村图景。流水潺潺,一座小桥跨过小溪,小桥后露出了几户人家的屋檐。

这种氛围仿佛与我们刚才感受到的凄凉、悲伤的氛围仿佛矛盾了,为什么要写这句,我改成“荒村古墓残霞”不是更添悲凉之意吗?

引导学生分析:这是反衬。行人见到小桥流水人家的温馨景象,想到自己却是身处在古道西风瘦马之中,更加悲伤了。

补充:这是以乐景衬哀情的写法。我们也把这一句朗读一遍,读出一种温馨中带着些苦涩的感情。

夕阳西下了,远处人家飘出了缕缕炊烟,就连乌鸦也不再飞翔,停在树上休息了。而自己却在哪里?古道西风瘦马。

于是我们明白,行人悲哀并不只是因为秋天的景色太过凄凉,而是因为他——想家了。他的悲伤到了什么程度?用了哪个词?断肠!那是形容人痛苦到了极点。

这是不是太夸张了?马致远为什么会被伤到几乎痛断肝肠的程度呢?我们来了解一下他当时的处境。(多媒体)介绍马致远生平:

元朝建国以后,把中国人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蒙古人和色目人有种种特权,只有他们能够被任用为官员。这是民族高压政策。在马致远生活的年代,蒙古统治者已经开始任用汉族文人,却又未能普遍实行,这给汉族文人带来一丝幻想和更多的失望。马致远早年曾有仕途上的抱负,担任过地方小官吏,却未能实现他满腔抱负,一生漂泊无定,郁郁不志。

我们来读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人在天涯,也就是说不在——家里。使他悲哀断肠的是他那颗抑制不住的思乡的心。这就是他见秋景而生的秋思,这秋思不只是秋思,其实也是愁思,这愁思愁的是家乡太远,难以回去,是乡愁。

人在天涯,他感慨家乡太远,也感慨自己天涯漂泊,半世飘零。

我们看到课本为这首《天净沙·秋思》配了一幅插图。此刻,根据我们对这首曲的理解,说一说,这幅插图有哪些地方画得好,那里地方能够改善。同桌前后能够讨论一下。

1.没有画出枯藤。画出枯藤与老树缠绕,更能表现苍凉的意境。

2.天空中飞翔的小鸟太灵动了,不贴合“昏鸦”。不如改为栖息在树上,表现出乌鸦的没有生气。

3.小桥流水人家就应花的远一些,表现出作者遥望乡村,向往家园的情感。

4.西风没有体现出来。能够画一些炊烟,或者让画中人不戴帽子,乱发飘飞;或者让人物的衣衫随风翻卷。能够表现出西风来。

5.马就应画得瘦些,如果改成行人牵着马更能表现出黄昏时分鞍马劳顿行人落寞的情景。

6.夕阳不画整个圈,画半轮,更能体现出夕阳落山的情景。

经过这番改动,相信同学们心中已经有了一幅全新的画面,马致远见秋景而叹思乡的感情也已真正走入了大家的心。请大家顺着这种断肠之情,把心中的画面,用文字表现出来。假如你就是这个行走天涯的行人,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此时所见景象,所起断肠之心。

背诵《天净沙·秋思》。

天净沙秋思教案(篇2)

教学内容

《天净沙·秋思》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七年级三册第三单元的第15课《古代诗歌五首》中的第五首。它是元代著名散曲家马致远写的一首小令,元周德清誉之为“秋思之祖”,王国赞其“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是“小令之最佳者”,后人称之为元代散曲之绝唱。这首小令写了一位游子的羁旅之思。

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及本班学生具体情况,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入手,制定了以下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小令。

2、发挥联想和想像,体验课文情景,激发情感。

3、通过揣摩,欣赏精彩词句,感知小令的美妙意境。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审美情感、审美意识。

5、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愿望和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揣摩、欣赏词句,感知小令的美妙意境,诵读。

2、教学难点

理解景物与作者思想感情完美结合的写作方法。

学情分析:

现有基础:学生在前几篇课文的学习中,已对朗读有一定的了解,对优美语言有一定的品味能力,在本课中将进一步培养朗读能力及品味能力。

学习动力:该班学生基础较好,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同时,对前几课的学习,对自然景物、学生有着较强烈的喜爱之情,可以以此为动力,让学生在诵读中,在画与写中,领会小令意境。

设计理念

新课标在基本理念中指出:“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此理念,本节课通过“读──画──议──写”,让学生画出心中所想,说出心中所感,写出心中“感”“想”,整堂课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来构思,组织。

教学方法

1、情景式教学法。

2、朗读教学法。

教具准备

投影仪、《天净沙·秋思》投影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秋自古以来触发人深思。范仲淹的《渔家傲》中的“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给我们给了塞下秋光,征夫泪;杜牧《秋夕》中的“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寂寞,失意宫女的内心苦闷,秋士悲,秋女怨,让人揪心,令人扼腕。那么,一个孤身漂泊,远离家乡的旅人,在萧萧悲凉的“西风”之中,又会有怎样的情思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去走近马致远,走进他的《天净沙·秋思》中去感受感受。(板书课题)

二、简介作者及作品

1、抽学生介绍。

2、教师补充介绍。

马致远,号东篱,大都人,曾热衷功名,但未得志,漂泊二十余载,五十八仕,看不惯黑暗的官场,退而隐居,写出许多“叹世”之作,他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元代杂剧四大家,在元代散曲作家群中,位居第一。

《天净沙·秋思》是散曲中最为有名的,元人周德清誉之为“秋思之祖”,王国雄赞其“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是“小令之最佳者”。后人称之为元代散曲之绝唱。

这首小令何以获得如此高的赞誉呢?让我们一起去读一读。

三、读

1、师范读。

2、师指导学生读。

3、生自读,背诵。

四、学生画

一首好诗,就是一幅好画,马致远的这首小令正体现了这一点,请同学们揣摩这首小令的意境,展示你丰富的想象,把你所想的绘成一幅画。

1、抽一名学生在黑板上画。

2、学生分小组(四人一组)共同画。

五、议

各组交流自己所画的画,学生之间互评。

六、教师点拔

1、小令中运用得最多的是哪类词?

2、小令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景物的?

3、小令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哪句?

4、小令中最让你喜欢的词句有哪些?

(如学生未提到“瘦”,教师可点拔:瘦让你想到了哪些?)

七、写

一幅好画就是一首优美的诗,一篇优美的散文,下面就请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像,用你的文笔,把你所绘之景介绍给大家。

1、学生独立写。

2、学生自愿在班上交流,相互评价。

八、总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读──画──议──写”,走近了马致远,了解了他的绝唱之作,真正体会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到了一位游子的羁旅之思。

课后反思

该节课通过学生的“读──画──议──写”,较大的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之间的合作、自主探究的能力有了一定的体现,对小令的意境有较深刻的理解,如有一位学生在画画时,没有局限于课本中的插图,而是用自己独特的理解画了游子牵着一匹瘦骨嶙峋的马在古道上行走,当我问为什么游子要牵着马而不骑马时,学生的回答是:因离家太久,马也想家想得瘦了。是呀,马犹如此,人何以堪。学生的回答,让我一震,其实,只要我们充分的相信学生,他们时时会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天净沙秋思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1、能朗读、背诵《天净沙·秋思》

2、能了解元散曲中小令的特点

3、能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4、初步具有创造能力。

5、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

二、重点难点

1、朗读、背诵《天净沙·秋思》

2、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3、训练想象、联想,培养创造思维

三、教学设想

1、以朗读训练为重点,体会寓情于景的写法。

2、通过合作学习与交流,形成良好的学风,学会学习。

3、训练想象、联想,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同学们:我们进中学以来初次学习古诗,很高兴能成为大家的朋友,聚集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共同学习古诗 ,请大家一起学习第三单元的第十五课《古诗十五首》。从现在起,我们就是亲密的合作伙伴,愿我们合作愉快,合作成功!朋友们,有信心吗?)我们的课就要开始了,请先听一段音乐,放松放松。(放第一框听音乐)听了这段音乐,有什么感受?这曲子是愉快的,还是悲伤的?(学生谈感受。)引:你认为怎样的人可能有这样的心境?(失意的人,远离家乡的游子,如马致远)对!真聪明!说到马致远,就说到正题上去了。今天,我们要学习马致远作的曲《天净沙·秋思》。

我们说说马致远,谁来?

马致远(1250?一1321?):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他的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放第2框)

师:我还知道,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它的体裁的“曲”。

下面说说“曲”这种文体:

在中国古代文学长廊中,宋以前一直以诗最盛行,宋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新兴的体裁就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剧曲,一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包括散套和小令。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有标题的小令。(放第3框)

2、理解这首小令的意思

(1)指导学生朗读。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现在有专家说,读书是与作家对话。总之,读书是走进作家的内心世界,让我们以朗读来走进马致远,亲近这位名家,读懂这片漂泊羁旅的游子之心。

下面请大家听一遍朗读,划出节奏。(放第4框)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师:这首小令一、三、五句押尾韵“a”,二、四句押尾韵“ia”,读来朗朗上口,大家喜欢吗?我们感受一下。(朗读)前三句是典型的整句排列,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句式工整,

要读出一气呵成、淋漓痛快的酣畅美和明快的节奏感。试一试。最后一句是散句,要读得曲折跌宕,读出落拓无助的生存境遇。试一试。再一起把整首小令朗读一遍。这样朗读我们感受到了它整散相间,长短结合的形式美。

(2)感受它的意境美

师:下面我们感受它的意境美。提示:怎样的景、怎样的人?怎样的情感?

有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先请同学们散读一遍课文,说说你头脑中有怎样的画面?请以“我仿佛看到了……”为开头,说说诗句在你头脑中再现的画面。

如果学生有困难,举例:“枯藤”、单说“藤”的形态是多样的,把它置于上下文中“枯藤”,形象就具体了,我仿佛看到了枯萎的藤、颓废的藤、没落的藤、毫无生机的藤,于是枯藤这一意象渲染出凄凉、萧杀的晚秋气氛。同学们可以类推。

学生可能再现出的画面有:

几根枯树缠绕着一棵棵秃树,那凋零了的黄叶在萧萧的秋风中瑟瑟的颤抖,黄昏的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一片悲凉的秋景。

在作者的眼前呈现出一座小桥,桥下小溪潺潺的流水,不远处还有升起袅袅炊烟的农家小院,那里有安居落业的人们。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艰辛的游子骑着一匹瘦瘦的老马,在夕阳西沉的余辉中,向远方踽踽(j)而行。喔,同学们描绘的就是一幅悲凉的秋景图。

师:请想想为什么会有这些画面?即画中有怎样的人,传达出怎样的情感?

明确:人们常说,“所有景语皆情语”。因为“断肠人在天涯”,在天涯的断肠人的精神家园已化作了一片荒芜,他眼中的景自然是满目萧然。于是作者眼中的藤、树、马、水都是萧条的、凄凉的、无助的,其实是人的落拓与哀愁的写照,这是以景托情,融情于景。这景无疑传达出浪迹天涯的游子思乡之情,这景与人,境与情,自然意象与社会境遇,和谐的统一于这首小令中,充分的道出了游子羁旅之悲。请大家齐声诵读,让我们将景语化为情语,体验体验游子的悲苦与心酸。(朗读)

师:通过朗读,真正体验到了作者穷迫潦倒,孤苦无依、颠沛流离的凄苦情思,感受到了作品的崇高与悲剧美

(3)拓展

引:感受了这首小令的意境,我们来运用运用。

A下面的诗句都是写秋的,请选出与《天净沙·秋思》意境不相同的一项:(放第5框)

a沅江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b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B、选出画面的意境与《天净沙·秋思》相同的一幅:(展示画面)(放第6框)

3、创造性阅读:

(1)点拨:美是具有启示性的。《天净沙·秋思》充满了空白和不定点,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阅读想象空间,请听听朗读,你能够想象和联想些什么?(放第7框)

(2)分组讨论,合作学习。我们分为六组,各选一个执笔,中心发言人,选取以下的一个问题,研究学习,把结果写出来。老师为你们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在这里,人人都是创造者,大家要有充分的信心。

提示:可说说你最喜欢原作的哪一句,为什么?还可说说原作结构、某种写作手法好在哪里?还可将原著改写成散文,如景物,可作细腻描绘,人物可想象他颠沛流离的生活细节,可想象他的外貌、神态、心理等;也可将原作改作画面;也可给原作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还可以联想自己或他人的一段与原作类似的思念家乡的经历。也可联想出一两句古诗(或者与原作的意境相同,或者表达的情感相同)。总之,合理想象,大胆创新,努力丰富原作的内容,让作品的生命在每一位同学那里得到延长。讨论开始,时间10分钟。

(3)交流:以上问题有可能需要教师补充的有:

寓情于景 运用景物,创造一个十分典型的环境,深秋的黄昏,野外一片寂静,几只归巢的乌鸦栖息在缠着枯藤的老树上。这是一组令人感伤的景物,渲染出悲凉的气氛,烘托出游子孤寂、痛苦的心境,看到归巢之鸦,怎不让生思乡之情呢?看到“小桥流水人家”,以乐景衬悲,自然又增一分思乡之情。

构思精巧,句法别致。全曲五句,28字,容量极大,描绘出一幅绝妙的秋野夕照图。18字,九种物象,一词一景,无一个动词,连缀巧妙,构成一个整体。因而,王国维说它“深得唐人绝句妙境”。同时,对后人影响很大。如徐志摩的诗作:《匆匆匆!催催催》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彩。/一道水,一条桥,一支橹声。/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

天净沙秋思教案(篇4)

一、新课导入

《夜书所见》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这首诗,写秋夜所见之景,抒发羁旅思乡之情。一句写梧叶,“送寒声”,微妙地写出了夏去秋来之时,旅人的敏锐感觉。

二句接以“江上秋风”四字,既点明秋风的起处,又进一步烘托出了寒凉的气氛。秋风已至,而人客居他乡未归,因此触动了思乡之念。一个“送”字和一个“动”字,都用得十分传神,前者写“惊”秋之意,,后者抒“悲”秋之情。

三、四句写儿童挑促织,表面上看似乎与“客情”无关,实际上是用儿童的快乐——无忧无虑,来反衬自己旅居的孤独和愁思。

二、解题

曲:元代新兴的一种体裁,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剧曲,一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包括散套和小令。《天净沙﹒秋思》就是有标题的小令。标题一般由曲牌名和题目构成。相似的有《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忆江南》(唐﹒白居易)《渔歌子》(唐﹒张志和)

马致远(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与关汉卿、郑光祖、和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他的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

三、朗读指导

1、生个读

4、生齐读

四、赏景品情

明确:①共写了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景物,一字一句,一字一景,凝练而不简陋,再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鲜明的修饰语,一幅意境苍凉的深秋晚景图就勾勒出来,言简意丰。

②第一句三种景物写出一片萧飒秋景,造成一种黯淡凄凉的气氛,衬出了这个旅人内心的悲哀。

③第二句三种景物则明净,安谧,就连那户人家的欢声笑语也似听见,对比自己的奔波不定,更感到羁旅之苦。

④第三句景物古老、凄凉、羸弱,衬托出天涯游子的内心孤独凄苦之情。

⑤由此可见,第一、三句色彩情调一致,都是“哀景”,正面衬托游子的哀愁;第二句则为“乐景”反衬游子羁旅之苦。(教师适时板书)

2、这九种景物又是在一个什么大的色彩之下呢?

明确:“夕阳西下”,时间愈来愈晚,光色惨淡、昏黄,更使以上景物倍添迟暮苍凉的情调氛围。

3、文章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怎样的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处于这种环境中的人是“天涯游子”,并直抒胸臆----因思乡愁已“断肠”,使景物描写与人的心境完全沟通,充分体现了因情设景、情景交融的创作意图。

说明:①教师引导学生提问后,思考并分组讨论。②采用讨论法,发挥集体的作用,培养学生既能独立思考又能合作学习的习惯。③形象是曲的骨肉,感情是曲的血液,思想是曲的灵魂,学生通过教师点拨,对曲中形象、感情、思想作到全面的分析欣赏也就从整体上感受和理解曲作家的情感。

五、课内巩固

(一)、背诵

(二)、习题

A.这首曲的题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

B.“枯藤”句中的“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

C.“小桥”一句读来令人亲切,可仔细想去,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愁绪。

D.“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即“极远的地方”。

A.前三句十八个字,写了九种景物,有静有动、有声有色,而加在名词前的定语则体现了诗人对那些景物的独特感受。

B.这首小令,写景由近到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开头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是诗眼。

C.这是一幅秋景图,又是一幅绝妙的秋思图。图中有景有人,人和景都是经过作者精心选择的,最能表现“秋思”。

D.这首小令用极有限的字句,塑造了极丰富的意象;人与物结合,情与景交融,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图。

B.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

a沅江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b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六、读写拓展

改写《天净沙·秋思》

(一)、改写指导

1、反复诵读原诗,把握诗意。

2、把原诗先译成白话文,再运用适当的关联词连接。

3、必须展开合理想象。

4、适当运用口语化语言。

地点、人物、事件等,让内容丰厚起来。

(二)、范文

人生不如意有八九,为了派遣心中的孤寂苦闷,我骑上了那匹与我朝夕相伴的、瘦骨嶙峋的老马,踏上了寄情山水的旅程。

一路游山玩水,也见过不少的灵山秀水,但是我惆怅寂寥的心情并未有多少改变,我眼中见到的是破败、凄惨,黄昏的时候,我与老马来到了一个垂垂老已的大树下。遥想当年,它是何等的生机勃勃,但是,今天我看不到它身上具有的生命的影子,一条粗粗的藤挂在它身上,已经枯萎了,当初,藤靠着树成长得是多么迅速啊,攀援地多么高,树也因为有了藤的缠绕而美丽异常,可是今天当树老去的时候,这藤也便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础而枯了。在这死气沉沉的环境中,唯有黄昏归宿的乌鸦的叫声显出一点生机,但是单调难听。

告别老树、枯藤、昏鸦,我骑马继续前行,便来到了一座小桥旁,河中的水哗哗地向前流去,声音是那样的动听,仿佛在唱一首美妙的歌,看到小桥,听到流水,我心有种淡淡的释然,更何况小桥不远处有户人家呢,在这蒙蒙的黄昏中,正从那户人家冒出袅袅的炊烟,我想这户人家今晚一定是幸福温暖的,他们一家人在一起享受这宁静的夜晚,那是多么温馨啊,但是,温暖、幸福、温馨是他们的,那么,我的又在哪呢?

西北风呼呼地刮着,寒冷一次次向我袭来,我只能牵着我那匹老马走在古道上,不知要走向何方,西边,一轮如血的红日正在慢慢西坠,半边天空被它浸染的如火般绚丽。看着这美丽的景象,我只能发出感叹:断肠人在天涯,流浪、流浪,流浪到远方。

七、教学反思

本堂课紧紧围绕“短文长教”通用方法和全面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进行精妙的课堂结构设计,教学环节环环相扣,课堂问题设计具有指引性。

但整堂课下来,发现对学情预估过高,教学内容设计超出大多数学生的知识储备,课堂学生不能主动自如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课堂上跟得较为吃力。

今后教学应充分把握学情,有的放矢。且在预习上多加于指导,使学生真正懂得如何预习、有效预习。

天净沙秋思教案(篇5)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体会作者用凝练的语言描写出的一幅美妙的风景图,体味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品味诗句,感悟诗歌意境,学习诗人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培养学生赏读诗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反复朗读中启发阅读兴趣,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分析课外的描写“秋”三首诗词,重点理解诗词中景物描写和抒发感情的佳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古诗词修养,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重点】。

1、体会本首诗词的意思和包含的情感。

2、品味诗词的特点。

【教学难点】。

1、培养感悟古代诗歌内容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再造想像感悟诗歌内容。

【教学方法和手段】。

1、朗读法、联想法、讨论点拨法。

2、采用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曾讲过许多写景的散文和诗词,从中我们体会到了不同的作者面对同样的景物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不同的,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首先,通过多媒体给同学展示选自郁达夫《故都的秋》的片段,体会现代文中表达作者对秋天的思想情感;然后展示古代诗人范仲淹《苏幕遮》和辛弃疾的《水龙吟》所描写的秋天的诗句,让学生齐读,感受一下两位词人所描写的景物的特点。

二、教学过程。

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小令,来感受一下诗人面对眼前的景物,抒发了他的什么思想情感?(展示课文题目《天净沙秋思》)。

*让学生听朗读,感受朗读的节奏。

*学生自由朗读,注意朗读的节奏。

*学生朗读小令,学习朗读的方法。

2、分析这首古词。

*一首小令,一缕情思,一种意境。你认为《天净沙秋思》中哪个词最能体现这种情思、这种意境?(让学生自己找出来,并举手回答“断肠”)。

教师插入一个小故事(《世说新语》里记录了一个故事,是成语肝肠寸断的由来:“桓公入蜀,至三峡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沿岸哀号,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绝。破视其腹中,肠皆寸寸断……”是说桓温带兵入四川,途经三峡时,有个部下抓住一只小猴子,想带到路上玩。母猴思儿心切,跟着船的方向沿路哀号,一直跑了百余里路还不肯离去。后来它索性跳到了船上,被撞死了。有个士兵破开母猴的肚子一看,里面的肠子都断成了一寸一寸的小节……)。

*(展示我选取的四幅美丽的秋景图)提问:诸多如画的秋景,马致远弃而不用,为何独取“枯藤、老树、昏鸦”呢?(让学生两人一组来讨论、分析并回答)。

*教师提问:为何瘦马?何为瘦马?

3、赏析这首古词。

这首小令仅五句28个字,语言极为凝炼却容量巨大,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幅悲情四溢的“游子思归图”,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漂泊羁旅的游子心。

这幅图画由两部分构成:

(一)、由精心选取的几组能代表萧秋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景;

(二)、抒写内心深处无尽伤痛而独行寒秋的天涯游子剪影。

第一幅画共18个字九个名词,其间无一虚词,却自然流畅而涵蕴丰富,作者以其娴熟的艺术技巧,让九种不同的景物沐于夕阳的清辉之下,像电影镜头一样以“蒙太奇”的笔法在我们面前依次呈现,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深秋时节:几根枯藤缠绕着几棵凋零了黄叶的秃树,在秋风萧萧中瑟瑟地颤抖,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写出了一片萧瑟悲凉的秋景,造成一种凄清衰颓的氛围,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悲戚。我们可以想象,昏鸦尚能有老树可归,而游子却漂泊无着,有家难归,其间该是何等的悲苦与无奈啊!接下来,眼前呈现一座小桥,潺潺的流水,还有依稀袅起炊烟的农家小院。这种有人家安居其间的田园小景是那样幽静而甜蜜,安逸而闲致。这一切,不能不令浪迹天涯的游子想起自己家乡的小桥、流水和亲人。在这里,以乐景写哀情,令人倍感凄凉,烘托出沦落他乡的游子那内心彷徨无助的客子之悲。

可见,一支极为简短的小曲,表达了难以尽述的内蕴,形象地描绘出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给人以震撼人心的艺术感受。让人读之而倍感其苦,咏之而更感其心。

4、拓展延伸(让学生阅读,通过分组讨论来分析诗词的异同)。

天净沙秋思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反复吟咏,熟读成诵;

2.识记相关文学常识;

3.细细品味,重点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4.学会探究,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难点: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诵读法,引导点拨法,研讨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出示PPT1)请大家欣赏一幅图画,说说这是什么季节的景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生:秋季。荒凉、冷清、萧条、孤寂、悲伤。

中国的文人都有一种惜春悲秋的情怀。自古逢秋悲寂寥,没到秋季,萧瑟冷清的景象总是能撩拨人们的愁思。我们今天要欣赏的这首元曲《天净沙·秋思》正是一首悲秋之作。(出示PPT2)

二、介绍体裁

1.什么是元曲呢?我们来读一遍注释⑨:选自《全元散曲》。天净沙,曲牌名。马致远,生卒年不详,元大都(现在北京)人,著名戏曲作家。

2.读过注释,我们可以来猜一猜,元曲具有什么特点?

生:可以唱。

这个“曲”字告诉我们,这首秋思在古代是可以唱的。因为是元代的作品,我们把它叫做元曲。简单地说,元曲就是元代的可以唱的一种文学作品体裁。

3.我们再来看看作品的标题。“天净沙”是什么意思呢?跟这首元曲的内容有关系吗?(可引导:注释里是怎么说的?)曲牌名。那也就是说,“天净沙”与这首曲的内容没有关系,而与它的曲调有关系。它是表明一首曲的曲调的。

4.而与内容有关的是哪个部分?“秋思”。那么“秋思”就是这首曲的题目了。

三、诵读感知

1.从秋思二字,我们可以猜猜,这首曲可能会写哪些内容?

预设:秋天里的想法。秋天的思念。秋天的思绪。秋天的情思。

引导:也可能会写一些秋天里看到的——景物。

2.那么我们来读一读这首曲。老师播放录音。

同学们也来读读看。(生自读三遍,齐读一遍,抽读两生。)

3.我们刚才猜了,马致远可能写了一些秋天里的景物,写了一些秋天里的思绪。我们猜对了吗?哪几句写了秋天里的景物,哪几句写了秋天里的思绪?

预设:可能有学生把“夕阳西下”划分到后一部分,明确前四句为写景,最后一句抒情。

4.前四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我们在这些表示景物的字下面加点,把形容这些景物的字用括号括起来。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出示PPT3)

5.分析景物:

①我们先来看这一组景物。

(多媒体)藤树鸦(出示PPT4)

对于这些景物,我们似乎没有太多的感想。加上这几个字呢?

(多媒体)枯藤老树昏鸦

预设:从“枯藤老树昏鸦”这句的景物描写中,我仿佛感受到了秋的荒凉和凄清。

为什么这几个字就能给我们带来这种感觉?换成“青藤大树乌鸦”还有这种感觉吗?

引导学生分析:枯:枯萎,没有生命力。老:苍老,光秃秃的。昏:黄昏使得乌鸦飞不动了,变得没有精神。这些词都给我们一种荒凉、凄清、没有生命力的感觉。秋天的味道就出来了。

请学生朗读此句,读出凋零凄清之感。再班级齐读。

②还有哪些词也给我们带来秋的味道?

(多媒体)古道西风瘦马(出示PPT5)

请学生分析,引导:古道是什么样的道路?年代久远,杂草丛生,没有什么人在行走。西风是什么样的风?换成微风或清风好不好?秋风,吹在人身上让人感到寒冷。瘦马,说明行了很长时间的路,旅途劳顿,精神疲惫。这些词给我们的感觉是孤独,寒冷。

请学生朗读此句,读出孤独寒冷之感。再班级齐读。

③让我们想象这样一个画面:

老师描述,学生闭眼想象。

(一个行人,骑着一匹瘦骨嶙峋的马,独自走在杂草丛生的古道上,迎着刮来一股寒意浓烈的西风,他不禁打了一个寒颤,将身上单薄的衣服紧了紧。抬眼望去,他看到古道边上枯藤和老树互相缠绕,乌鸦栖息在光秃秃的树枝上凄厉地叫着,一声又一声。声声都捶打在他破碎的心上,心里涌起一阵又一阵的悲伤。)

请同学们睁开眼。

他继续前行,远远望去前面似乎有一个村庄。同学们想想,他看到了什么?

生:小桥流水人家。(出示PPT6)

有桥有水这没有什么,加个“小”字,桥立刻显得——温馨了;水流动起来,立刻显得生动了,再加上人家,整幅图画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

非常温馨,似乎是一幅温馨柔美的江南农村图景。

流水潺潺,一座小桥跨过小溪,小桥后露出了几户人家的屋檐。这种氛围好像与我们刚才感受到的凄凉、悲伤的氛围好像矛盾了,为什么要写这句,我改成“荒村古墓残霞”不是更添悲凉之意吗?

引导学生分析:这是反衬。行人见到小桥流水人家的温馨景象,想到自己却是身处在古道西风瘦马之中,更加悲伤了。

补充:这是以乐景衬哀情的写法。我们也把这一句朗读一遍,读出一种温馨中带着些苦涩的感情。

这时行人又往西边一看,看到了什么?(多媒体)夕阳西下(出示PPT7)

夕阳西下了,该干什么了?

预设:回家。

夕阳西下了,远处人家飘出了缕缕炊烟,就连乌鸦也不再飞翔,停在树上休息了。而自己却在哪里?漂泊他乡。

于是我们知道,行人伤心并不只是因为秋天的景色太过凄凉,而是因为他——想家了。他的悲伤到了什么程度?用了哪个词?断肠!那是形容人痛苦到了极点。

这是不是太夸张了?马致远为什么会被伤到几乎痛断肝肠的程度呢?我们来了解一下他当时的处境。(多媒体)介绍马致远生平:(出示PPT8)

四、背景补充

元朝建国以后,把中国人分为四等十级: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官、吏、僧、道、医、工、匠、妓、儒、丐。蒙古人和色目人有种种特权,只有他们可以被任用为官员。这是民族高压政策。在马致远生活的年代,蒙古统治者已经开始任用汉族文人,却又未能普遍实行,这给汉族文人带来一丝幻想和更多的失望。马致远早年曾有仕途上的抱负,担任过地方小官吏,却未能实现他满腔抱负,一生漂泊无定,郁郁不得志。

我们来读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人在天涯,也就是说不在——家里。使他伤心断肠的是他那颗抑制不住的思乡的心。这就是他见秋景而生的秋思,这秋思不只是秋思,其实也是愁思,这愁思愁的是家乡太远,难以回去,是乡愁。

五、课堂小结(出示PPT9)

我们来看看作者是如何抒发思乡之情的。

首先是选取秋季最具代表性的几种景象来描绘出秋天独有的萧条,给人孤寂凄苦之感。接着用小桥流水人家来营造一幅温馨的画面,而这幅温馨的画面却更能够勾起游子的愁思,这叫“以乐景写哀情”。后面继续写一抹残阳,一匹瘦马,一个漂泊异乡的游子,断肠二字直接写出了游子思乡情切,肝肠寸断。这叫直抒胸臆。

(板书)

枯藤/老树/昏鸦,——借景抒情

小桥/流水/人家,(以乐景写哀情)——渲染出悲凉的气氛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思乡之悲

让我们再次体会马致远的思乡之情,再齐读这首曲。(生齐读)

六、作业

1、背诵默写《天净沙·秋思》;

2、将这首元曲改写成一篇小美文。

上面这些就是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天净沙秋思教案精选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天净沙秋思教案(篇7)

1、能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述的意象和这些意象所营造的意境和表达的思

想感情。

2、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述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3、抓住关键字词,准确理解诗境,透过想象、联想迸一步感受诗情,体会诗意。

1、体会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2、引导学生抓住几个关键的词语,透过想像联想充分体会诗歌凝练的语言中蕴

含的丰富的意蕴,体会诗人在意象上寄寓的特定的情感。

马致远(12507—13217):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戏曲作家、

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他的散曲描述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曲”这种文体:在中国古代文学长廊中,宋以前一向以诗最盛行,宋不仅仅继承

了唐朝的诗而构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新兴的体裁就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剧曲,一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包括散套和

小令。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有标题的小令。

下面请大家听一遍朗读,划出节奏。

枯藤佬树/昏鸦,

夕阳晒下,

断肠脱/天涯。

3、透过意象体会诗境。

(学生充分感悟作品中意象,把自己体会到的小令中的画面描绘出来。)

教师点拨:抓住几个词语“枯”、“老”、“昏’’,抓住特定的意象“夕阳”来理解。教师示例:

几根枯树缠绕着一棵棵秃树,枯枝在萧萧的秋风中瑟瑟的颤抖,黄昏的天空中点

点寒鸦,传来声声哀鸣深秋的悲凉。

一座小桥,桥下静静的流水,不远处还有升起袅袅炊烟寻常人家。

萧瑟的秋风,寂寞苍凉的古道,孤独的游子骑着一匹瘦瘦的老马,在夕阳西沉的

余辉中,向远方踽踽独行。

明确:传达出浪迹天涯的游子思乡之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孤独、茫然的游子,眼中所见之景自然是凄凉、萧条的,而深秋时节,傍晚时分,夕阳西下,寒鸦归巢,羁旅之情便被绵绵无绝地勾引出来,于是作者眼中的藤是枯黄的,树是没有生机的,

马是瘦弱的,其实这些都是诗人的落寞与哀愁心境的真实写照。

4、想像体会,拓展知识。

美是具有启示性的。《天净沙·秋思》充满了空白和不定点,为我们带给了丰富的阅读想象空间,请合理想像,大胆创新,将原著改写成散文,对于景物,可作细腻

描绘,对于人物,可想像他颠沛流离的生活细节,可想像他的外貌、神态、心理等,努力丰富原作的资料,与作者一齐共同完成审美创造,实现艺术自由联想的无穷意味和无限延伸。(当堂写,交流)

(示例:雨后的天空,一片阴霾。毫无水洗后的清亮与明晰。雨后秋寒倒不言虚。

在这秋日的傍晚,我不由得紧蹙眉头,裹紧身上并不暖和的衣襟。

既然无知无解,就停下来吧。在这雨后的黄昏,暂且歇息我疲惫的灵魂。

风起,西风起了。真的已是深秋。

额前的发随风起了,随风散了。并不能挡不住我的目光,也挡住我前进的方向。

枯叶飘零,如蝶似舞;流转在水上,似悲还喜。叶子来自水土(一切生命来自水

土吧),长于树枝,还情树木,终归水土,生命原本如此吧。离开水又归于水。看似没变化,可到底为了走这一回,走这一遭阿!设若不为了枝头的绿意,树下的浓阴,这一路又有什么好处

落叶归根,但是树也老,树老了是否也归尘归土在这样的季节里却也止不住对

绿叶的追求,止不住对春天的渴盼。

藤已枯,可不改他向上的志向。身已死,不死的是不息的灵魂。

潺潺的溪水,驼背的小桥。时光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纵是在这乡间,从此岸到彼岸,你渡过了多少的离情别绪渡过了多少的聚散离合又渡过了多少的成功与失意你送出去了多少的年少和期望又迎回了几多衣锦还乡

乌鸦的啼叫,啼醒不尽的情思。是归巢还是反哺乌鸦生命的好处在此是否已经到达极至7

暮色迷离中,炊烟袅袅中。有人家上灯了,那灯但是为晚归的人儿燃起朦胧摇曳的灯光里,可有父亲的烟雾缥缈,母亲牵挂的唠叨可有妻子的望眼欲穿,幼儿的稚声娇啼路在前方,前方的温暖却不属于我,我的父母妻儿,我的深情厚意,为了这一场

漂泊,都在我的身后默默伫立。为了这场生命之旅,我将他们静置心底最温柔最甜蜜的梦乡里。)

5、在充分感悟诗境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6、作业布置。

①把所写的文章修改、完善。

②阅读迁移。

天净沙秋思教案(篇8)

天净沙秋思教案

天净沙秋思教案(一):

《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感受理解曲中主人公的思乡之情

2、体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3、背诵和默写全曲

二、教学设想:

1、以学生活动为主,其中包括朗读、讨论、描绘、写作、欣赏等,教师适当点拨讲解。

2、这首元曲释义简单,教师应从教学实际出发,把重点放在指导阅读、讨论景物描述的作用和反映的主题上。

3、本课教学拟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1、简介作者:马致远(1250?-1321),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杰出戏剧家,著有杂剧15种,艺术成就最高的是《汉宫秋》;他又是元代散曲大家,现存130首,除《天净沙秋思》外,还有《山市晴岚》、《远浦归帆》等也具有代表性。(幻灯显示或印发资料)

2、在曲牌“天净沙”中,最为著名的一篇便是《天净沙秋思》。“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意为秋天的思绪。(板书题目)

3、简介元曲:元曲与唐诗、宋词标志着文学史上的三座艺术高峰。曲在元代兴起,它开拓了一条大众化、通俗化的新的文学途径,在格律、字句和情调上有较大自由。它包括杂剧和散曲,散曲从结构上又分为小令和套数两类。小令通常是独立的单只曲牌,按曲调创作,每一个曲调都有自己的名称,各个曲调的字数和句式都不相同,常用于写景、抒情。如这天我们将要学的《天净沙》。(幻灯显示或印发资料)

说明:让学生简单的了解元曲,有助于学生阅读和欣赏。

4、教师范读。

说明:范读要根据感情基调的需要,节奏合理而低缓。(能够结合多媒体动画Flash,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5、学生自读,教师点名读。朗读要注意节奏,并感受景物描述。(朗读节奏见板书,可幻灯显示,教师适时指导朗读)

说明:“书读百遍,其意自见”透过教师范读,学生自读,教师指导朗读,旨在透过读让学生对这首曲有一个初步的感受,为理解全曲作铺垫。

6、结合自己的朗读后的感受(或观看的动画Flash),学生进行素描(有条件的校园能够让学生自己制作动画Flash),力求把曲中的景物描绘的合理、形象、生动。(教师给予点评,选取好的进行鼓励、展示)

说明:初一的学生对直观性的东西感受较深刻,透过学生素描勾勒,曲中的景物尽在眼底,能够激起学生对自己经历(或媒体上的景物、故事)的联想,到达体验理解课文资料的目的。

7、分析全文:

㈠曲中前三句共描述了几种景物,情调氛围有何异同?在文中有何作用?(学生思考,分组讨论完成)

明确:①共写了9种景物,即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景物,一字一句,一字一景,凝练而不简陋,再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鲜明的修饰语,一幅意境苍凉的深秋晚景图就勾勒出来,言简意丰。

②第一句三种景物写出一片萧飒秋景,造成一种黯淡凄凉的气氛,衬出了这个旅人内心的悲哀。

③第二句三种景物则明净,安谧,就连那户人家的欢声笑语也似听见,比较自己的奔波不定,更感到羁旅之苦。

④第三句景物古老、凄凉、羸弱,衬托出天涯游子的内心孤独凄苦之情。

⑤由此可见,第一、三句色彩情调一致,都是“哀景”,正面衬托游子的哀愁;第二句则为“乐景”反衬游子羁旅之苦。(教师适时板书)

㈡、这九种景物又是在一个什么大的色彩之下呢?

明确:“夕阳西下”,时间愈来愈晚,光色惨淡、昏黄,更使以上景物倍添迟暮苍凉的情调氛围。

㈢、结句点明了什么?

明确:处于这种环境中的人是“天涯游子”,并直抒胸臆----因思乡愁已“断肠”,使景物描述与人的心境完全沟通,充分体现了因情设景、情景交融的创作意图。

说明:①教师引导学生提问后,思考并分组讨论。②采用讨论法,发挥群众的作用,培养学生既能独立思考又能合作学习的习惯。③形象是曲的骨肉,感情是曲的血液,思想是曲的灵魂,学生透过教师点拨,对曲中形象、感情、思想作到全面的分析欣赏也就从整体上感受和理解曲作家的情感。

8、学生再读全曲。(要读出感情)

9、你能用现代文的形式来描述这首曲吗?(要求:用第一人称,语序能够自行安排,能够增删资料,要突出曲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互相交流,选取一两名学生的作品全班交流)

教师下水文:绛红的夕阳慢慢地走进西山,残霞血一般的染红了天空。我牵着那匹瘦骨嶙峋的老马,踟躇地走在古道上。烈烈的西风卷起黄土,迷朦了双眼,但在隐约中,我望见路旁的一根枯干的藤萝死死的盘附在叶落枝干的老树上,一只暮鸦站在枝头孤独的哀鸣。忽儿飘过一架小桥,听到桥下潺潺的水声,又望见人家已是炊烟袅袅,我不禁愁已断肠,望天长叹,“身在天涯,我的家到底在哪里?!”

说明:透过学生对曲的描述,加深了情与景之间关系的理解,对主题也有了更深的印象,为以后的背诵和写作情景作文带给了参考。

11、小结:这首小令,字字句句都是出自作者匠心设计,巧意安排,全篇自然有致,情趣天成,不落雕琢造作的痕迹,所以元人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称之为“秋思之祖”,近人王国维赞它“纯是天籁,仿佛唐人绝句”。(《宋元戏曲考》)

12、迁移:朗读白朴的《天净沙秋》,体会一下它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有何异同?

天净沙秋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明确:同:两曲都是描述萧瑟的深秋晚景。

异:白曲描述重景,马曲描述情景并重以景衬情,情景交融。

说明:张志公先生曾说语文课“以知识为先导,以实践为主体,并以实践潜力的养成为依归”。教师利用迁移这个环节,让学生扩大视野,养成比较阅读的实践潜力。

13、全班齐诵全曲

14、作业:

①学生背诵默写全曲。

②课下查阅图书或网络与“秋”有关的诗词曲,选取你认为经典的欣赏背诵。

天净沙秋思教案(二):

一.教学资料

语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第25课《天净沙秋思》

二.教学目标

1.知识和潜力目标

⑴识记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掌握“散曲”的文体知识。

⑵正确朗读、背诵全曲,能准确把握这首曲表现出的思想资料和思想感情。

⑶学习分析诗歌的方法,感知诗中的艺术形象,提高鉴赏诗歌的潜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

⑴了解诗歌的朗读技巧,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⑵透过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诗歌的情味,领悟诗歌的意境,培养想象力,陶冶情操。

⑶知人论世,透过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把握诗歌主旨。

3.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

⑴学习作者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态度。

⑵体味诗歌中的意境,感受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⑴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曲的资料,品味曲中情趣。

⑵背诵、默写全曲。

2.教学难点

⑴透过诵读,发展语感。

⑵从语言角度赏析诗歌,领悟曲中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入课文,简介散曲。

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体式,如唐诗、宋词、元曲。《天净沙秋思》就是元曲中的一首佳作。元曲是继唐诗宋词后兴起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一种新的诗体,包括杂剧和散曲两部分。散曲又分小令和套数。小令在元代又名“叶儿”,每首能独立,相当于一首诗或一阕词;由于它是能歌唱的文字,所以就有不同的曲调;每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曲牌,表示不同的谱式,规定着不同的字数、句数、平仄、韵脚。曲牌表示曲调,另有题目。小令的曲牌常是一个,即一首小令一个曲牌,但也有例外的。《天净沙秋思》属于散曲中的小令。

2.作者及写作历史背景简介。

马致远(1250~1321)号东篱,元大都(今北京)人,元代前期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是一位“姓名香贯满梨园”的作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被誉为“元曲四大家”。马致远生活的“元朝是蒙古贵族统治中国的时代,民族矛盾十分尖锐,人民受到沉重的压迫,知识分子被降到与娼妓、乞丐相近的地位”。“一些走上仕途的文人,因受统治者的歧视,思想仍多苦闷,正如明胡侍所说:‘中州人每每沉郁下僚,志不获展……于是以其有用之才,而一寓之声歌之末,以舒其佛郁感慨之怀,盖所谓不得其平而鸣焉者也’”。马致远年轻时迷恋功名,曾做过地方小官,五十岁左右脱离官场,过着“酒中仙,尘外客,林中友”的生活,沉溺于山水之间,寄情诗酒,成了一个啸傲风月、玩世不恭的诗人,其内心仍然充满了一股牢骚不平之气。他最著名的剧目是《汉宫秋》;一生写了120多首散曲,其中《秋思》堪称“叹世”之作中的代表。这天我们就来品味这首被誉为“秋思之祖”的《天净沙秋思》。

(二)与文本对话,感知文本。

1.学生活动:学生听录音范读,听准字音、节奏,再自己朗读。注意找出文中你认为易读错的字,难理解的词。

字音:涯(yá)瘦(shòu)

词义:昏:黄昏,傍晚。枯藤:干枯的枝蔓。断肠人:多指漂泊在外、思念家乡或亲人的人。

节奏: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抽生叙述课文所写的资料:一个秋日的黄昏,骑着一匹瘦马的游子正在苍凉的古道缓缓前行。在小桥流水人家的院旁,枯藤缠绕的老树上,昏鸦正在归巢。游子不竟悲从中来。

3.学生再读课文,从资料、思想感情、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质疑探讨,分小组讨论、交流,然后师生共同总结。

⑴曲的前三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绪?用词上有何特点?

诗的前三句描绘了一幅萧瑟荒凉怡静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孤苦寂寞的情绪。三句诗用了九个名词,一字一词,一词一景。各个事物名词前冠以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使各事物又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还使本来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深秋的暮色中构成了一个统一整体,构成一幅形象生动的深秋晚景图,在简约中更见细深。像这种把几个彼此相关的典型景物巧妙而有机地排列组合在一齐,构成一幅群体的、生动的画面,用以烘托气氛,深化意境的语言现象,人们称之为列锦手法。这种手法使诗句语句凝练、文辞简洁。

但我们在阅读中只要少加留意,就会感觉到九种事物的名词并列,节奏基本上是两个音节一个节拍,显得十分单调而迟缓,如同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拄着拐杖,句偻着身子,颤颤巍巍地行进。这种节奏与诗歌资料的基调是一致的,正适合表达作者心中那种凄凉、无助,甚至有点呆滞的感受。这种节奏读起来一词一顿,这种多次的停顿,给人一种呆板、枯燥、乏味之感。加之第一句中的“枯”“老”“昏”,第三句中的“古”“西”“瘦”等词蕴涵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感情,又点染出一种让人生愁、生闷的“哀景”,这就让读者很容易感知到作者当时那种孤独凄苦之状。

⑵诗的最后两句各自写的是什么?

“夕阳西下”点明了特定的时间,也照应了前文的“昏”字,属于写景铺垫。“断肠人在天涯”点出了主人公,直抒天涯游子之悲,属于卒章显志。此句为全篇的主旨。

⑶诗的第二句与第一、三句有何不同?对全诗主旨的表达有何作用?

第一句写秋末之景,干枯的老藤,苍老的树木,乌鸦哀鸣,“枯藤”、“老树”、“昏雅”,呈此刻人们眼前的画面是一片灰黑色,给人的感觉是毫无生气、暮气沉沉,就如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这渲染出一种萧瑟荒凉的意境,含蓄地表示出游子无家可归之意。第三句写古道荒凉,西风骤起,马也因长途跋涉而累瘦了,再次凸现了无家可归的哀怨与迷惘;从侧面反映出游子在旅途中的孤苦寂寞的情绪;一个“古”字,把游子的个人凄苦推及古今,足以引起读者的丰富联想和共鸣。第二句描绘出一幅温情脉脉、幽雅恬静的画面。“小桥”是沟通障碍的建筑物,在情感上也意味着沟通;“流水”是清澈纯净的,蕴含着丰富的活力;“人家”是温馨的场所,是产生欢歌笑语的地方。那里写他人有家而我独无,更添一份思乡之情;与一、三句构成鲜明的对照,更加引发游子的恋家思亲之情。倘若诗的其他几句是正面写游子之思之悲,那么第二句则是从反面来写,更添悲愁,可算是“以乐景写哀情”,“一倍增其哀”了!

总之,曲的前面几句写景都是为后面的人物出场营造环境和气氛的。断肠人出此刻那些撩人情绪的意境中,能够说那景也是断肠人的“断肠景”了。

⑷同学们再细读这首小令,看看写法上有何特点?

①静景与动景相应。在这首小令中,作者将九种相对独立的事物巧妙而又自然和谐地纳入一个画面中,从而构成动与静、明与暗、背景与主体的相互映衬。如写环境的幽静用“流水”的动态与“小桥”“家”的静态相映;写苍凉的道路则用“西风”“古道”相映;“小桥流水人家”的安适、静雅与“断肠人在天涯”的沦落异乡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②景色与情思相融。这首小令旨在表达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作者运用传统的寄情于景的写法,把本来抽象的、难以表达的悲苦之情借助景物画面刻画得淋漓尽致。在现实生活中,自然景物本是没有感情的,但作者把这些客观事物纳入审美的认识和感受中时,这些事物便被赋予感情的色彩,同人的感情融为一体了。“小桥”、“流水”、“人家”本是极常见的普通景象,但当它与“断肠人在天涯”同处于一个图景之时,便不再是孤立的景物,而成为“断肠人”心碎断肠之触发物,使图景带上了悲凉的气氛。“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生”即是此理。

⑸透过我们对这首曲的阅读、讨论和分析,你对这首曲表达的主旨有何看法?

从对全诗的阅读欣赏中,我们明白了浪迹天涯的游子此时的情绪是:看到傍晚归巢的乌鸦,溪边桥旁的小院,不禁顿生思乡念亲之情。这便是诗人在诗中流露出的思亲恋乡之愁。作为游子的诗人,“夕阳西下”时,仍“断肠”“古道”,此时,连马都已瘦,可见人又何堪呢?即使如此,也还得如古往今来的游子一样,从那里来、要到那里去、没有人明白,他们只是这样默默行走着,漂流天涯。这就进一步流露出诗人的漂泊羁旅之愁。诗人为何会产生那些羁旅之愁、思乡之愁呢?我们从诗人的人生经历和生活的时代来看,主要是诗人一生不得志,漂泊于外,或许正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吧?这就更进一步流露出诗人的人生失意之愁。总之,诗人在诗篇中所流露出的思亲恋乡之愁、漂泊羁旅之愁、人生失意之愁,充分说明了作者的秋思实乃秋愁也!诗篇细致生动地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抒发了那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3板书设计

秋思(散曲)写景枯藤老树昏鸦(写景触情秋野黄昏悲凉

寓情于景

羁旅之思

小桥流水人家(孤独思乡)悲凉之景

古道西风瘦马(游子惨状)惆怅之情

抒情夕阳西下(特定的时间环境)写景铺垫哀愁

断肠人在/天涯(点明主旨)游子之悲

㈢潜力训练,学习反馈

3.学生自读课文,用散文的语言将曲中描绘的意境写出来。

例: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4.学生默读、背诵、并默写全曲。

5.完成课后第3题。

天净沙秋思教案(三):

《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诵读整首小令,体味词的韵律美。

2、品味这首小令,体会其中的景物描述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背诵整首小令。

2、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游子的凄苦心境。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语(2分钟)

秋天是一个适合抒情的季节,许多诗人、词人都在这个季节里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句子。例如王维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杜甫的“万里悲秋

、范仲淹的“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等等。这天,我们一齐来学习一首别致的描述秋景、抒发秋情小令,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板书)。

2、朗读而成诵(15分钟)

师配乐范读

学生齐读

学生给诗歌划分节奏,注意重音: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老师指名读

学生自由读

学生分组读

学生配乐诵读:先个人读、再齐读。

3、分组看“景”、察“情”、问“法”(20分钟)

五人为一组,讨论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这首小令写了哪些景物,

第二、这首小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思,

第三、这首小令使用了什么手法,

以上问题由学生讨论,师适当点拨,共同明确。

第一、这首小令共写了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阳十种景物。十种景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增添景物的个性,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

第二、这首小令在最后一句揭示“秋思”的含义,表达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从第一点中“十景”的某些修饰语和“断肠人”这个主角名称能够挖掘出这首小令的情感。

第三、这首小令主要使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十种景物并置,一词一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这些有形可感的景物,具有明显的深秋色彩,与无形的抽象的凄苦、思乡之情,有相通之处,

天净沙秋思教案(四):

[教学目标]

朗读整首词,体会词的韵律美。

了解马致远的生平及写作背景。

找出词中所用的意象并能理解意象的含义。

品读这首词,体会这首词的感情基调及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诗人所表达的背井离乡的游子的心境。

[教学难点]

理解《天净沙秋思》中所运用的意象及作用。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语

同学们,你们有过长时间离开家的经历吗?那时候是什么情绪呢?透过你们的回答,我们能够总结出你们基本都是因为旅游或拜访亲友,你们能够说就应是很享受这种过程的,但是想一想等你们长大了,你们务必面临一些其他的事,你们可能在外求学甚至直接在那里成家立业,那个时候你们可能会由于一些原因几年几十年甚至一辈子都不能回到你的故乡见到你的亲人,那时又将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呢?但是在现代这个社会我们已经拥有了现代化的交通、先进的通讯,我们能够用这些东西来缓解我们对亲人的思念,但是你们明白在古代如果背井离乡的人想家了该怎样办吗?对,他们没有汽车没有电话,只能靠书信或者是诗词等一些东西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我们这天就来看一下古人是怎样用诗词寄托思家之情的,请打开书到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2、简单介绍诗人,写作背景及题材。(师生共同完成)

马致远(1250?一1321?):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他的散曲描述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向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

它的题材是“曲”,曲:在中国古代文学长廊中,宋以前一向以诗最盛行,宋不仅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构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新兴的体裁就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剧曲,一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包括套数和小令。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有标题的小令(58字以下)。

这首诗的名字其实只有“秋思”两个字,而天净沙只是一个词牌名(词的曲调,格式的名称,而多数词牌与词题无关。)在元曲中还有许多的曲牌名,如:[阳春曲][寄生草]

3.齐读全词,感受词的韵律感。请学生给诗歌划分节奏,注意重音。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一、三、五句押尾韵“a”,二、四句押尾韵“ia”,读来朗朗上口,再感受一下。前三句是典型的整句排列,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句式工整,要读出一气呵成、淋漓痛快

的酣畅美和明快的节奏感。最后一句是散句,要读得曲折跌宕,读出落拓无助的生存境遇。再一齐把整首小令朗读一遍。这样朗读我们感受到了它整散相间,长短结合的形式美。

4.讲解意象的概念。

同学们,请看一下这首词,是不是有超多的景物,这些事物都寄托了诗人的情感,它们就叫作意象。下面,请同学们识记一下这个概念,它将会经常出现我们以后学的诗中。

意象: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5.四人为一组,讨论以下问题:(学生讨论,老师适当点拨,共同明确)

(1)词中都有哪些意象描述,你认为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这首小令共写了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景物,一字一词,一字一景,真可谓“惜墨如金”,但是凝练而并不简陋,九种景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使各个景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又使本来互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简约之中见出深细。

师:透过这些意象能够看出这是一幅悲凉秋景图,人们常说,“所有景语皆情语”。设想一下诗人当时的情景,一生不得志,长久漂泊在外,他的精神家园已化作了一片荒芜,他眼中的景自然是满目萧然。于是作者眼中的藤、树、马、水都是萧条的、凄凉的、无助的,其实是人的落拓与哀愁的写照,这是以景托情,融情于景。这景无疑传达出浪迹天涯的游子思乡之情,这景与人,境与情,自然意象与社会境遇,和谐的统一于这首小令中,充分的道出了游子羁旅之悲。请大家齐声诵读,让我们将景语化为情语,体验体验游子的悲苦与心酸。(朗读)

(2)问题:请同学们根据这些意象用自己的话对这样的景色进行描述。

几根枯树缠绕着一棵棵秃树,那凋零了的黄叶在萧萧的秋风中瑟瑟的颤抖,黄昏的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一片悲凉的秋景。在作者的眼前呈现出一座小桥,桥下小溪潺潺的流水,不远处还有升起袅袅炊烟的农家小院,那里有安居落业的人们。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艰辛的游子骑着一匹瘦瘦的老马,在夕阳西沉的余辉中,向远方踽踽而行。

6、请同学们根据咱们的讲解,总结一下他的表现手法及修辞手法:

直抒胸臆(阅读欣赏一首诗、曲的一般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7、找几位同学尝试背诵这首词。

8、[课下作业]

扩展阅读:读余光中的《乡愁》,体会它的思乡之情。

透过本首词的学习,写一篇借景抒情的文章,记叙文散文皆可。

[板书设计]

(词牌名)天净沙秋思(诗名)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曲状元”

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

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

悲凉秋景图

表达方式:借景抒情、直抒胸臆

中心句:浪迹天涯的游子思乡之情,羁旅之悲,游子的悲苦与心酸

天净沙秋思教案(五):

一、教学目标

1、能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述的意象和这些意象所营造的意境和表达的思

想感情。

2、了解作品的艺术特色。

二、重点难点

2、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述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3、抓住关键字词,准确理解诗境,透过想象、联想迸一步感受诗情,体会诗意。

三、教学设想

1、体会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2、引导学生抓住几个关键的词语,透过想像联想充分体会诗歌凝练的语言中蕴

含的丰富的意蕴,体会诗人在意象上寄寓的特定的情感。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马致远(12507—13217):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戏曲作家、

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他的散曲描述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曲"这种文体:在中国古代文学长廊中,宋以前一向以诗最盛行,宋不仅仅继承

了唐朝的诗而构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新兴的体裁就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剧曲,一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包括散套和

小令。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有标题的小令。

2、初步感知:朗读。

下面请大家听一遍朗读,划出节奏。

枯藤佬树/昏鸦,

小桥/流水从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晒下,

断肠脱/天涯。

3、透过意象体会诗境。

问题1:这首小令描绘了怎样的景这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氛围呢

(学生充分感悟作品中意象,把自己体会到的小令中的画面描绘出来。)

教师点拨:抓住几个词语“枯”、“老”、“昏’’,抓住特定的意象“夕阳”来理解。教师示例:

几根枯树缠绕着一棵棵秃树,枯枝在萧萧的秋风中瑟瑟的颤抖,黄昏的天空中点

点寒鸦,传来声声哀鸣深秋的悲凉。

一座小桥,桥下静静的流水,不远处还有升起袅袅炊烟寻常人家。

萧瑟的秋风,寂寞苍凉的古道,孤独的游子骑着一匹瘦瘦的老马,在夕阳西沉的

余辉中,向远方踽踽独行。

问题2:这些画面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传达出浪迹天涯的游子思乡之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孤独、茫然的游子,眼中所见之景自然是凄凉、萧条的,而深秋时节,傍晚时分,夕阳西下,寒鸦归巢,羁旅之情便被绵绵无绝地勾引出来,于是作者眼中的藤是枯黄的,树是没有生机的,

马是瘦弱的,其实这些都是诗人的落寞与哀愁心境的真实写照。

4、想像体会,拓展知识。

美是具有启示性的。《天净沙·秋思》充满了空白和不定点,为我们带给了丰富的阅读想象空间,请合理想像,大胆创新,将原著改写成散文,对于景物,可作细腻

描绘,对于人物,可想像他颠沛流离的生活细节,可想像他的外貌、神态、心理等,努力丰富原作的资料,与作者一齐共同完成审美创造,实现艺术自由联想的无穷意味和无限延伸。(当堂写,交流)

(示例:雨后的天空,一片阴霾。毫无水洗后的清亮与明晰。雨后秋寒倒不言虚。

在这秋日的傍晚,我不由得紧蹙眉头,裹紧身上并不暖和的衣襟。

路在前方,但是何处是尽头情归何处

既然无知无解,就停下来吧。在这雨后的黄昏,暂且歇息我疲惫的灵魂。

风起,西风起了。真的已是深秋。

额前的发随风起了,随风散了。并不能挡不住我的目光,也挡住我前进的方向。

枯叶飘零,如蝶似舞;流转在水上,似悲还喜。叶子来自水土(一切生命来自水

土吧),长于树枝,还情树木,终归水土,生命原本如此吧。离开水又归于水。看似没变化,可到底为了走这一回,走这一遭阿!设若不为了枝头的绿意,树下的浓阴,这一路又有什么好处

落叶归根,但是树也老,树老了是否也归尘归土在这样的季节里却也止不住对

绿叶的追求,止不住对春天的渴盼。

藤已枯,可不改他向上的志向。身已死,不死的是不息的灵魂。

潺潺的溪水,驼背的小桥。时光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纵是在这乡间,从此岸到彼岸,你渡过了多少的离情别绪渡过了多少的聚散离合又渡过了多少的成功与失意你送出去了多少的年少和期望又迎回了几多衣锦还乡

乌鸦的啼叫,啼醒不尽的情思。是归巢还是反哺乌鸦生命的好处在此是否已经到达极至7

暮色迷离中,炊烟袅袅中。有人家上灯了,那灯但是为晚归的人儿燃起朦胧摇曳的灯光里,可有父亲的烟雾缥缈,母亲牵挂的唠叨可有妻子的望眼欲穿,幼儿的稚声娇啼路在前方,前方的温暖却不属于我,我的父母妻儿,我的深情厚意,为了这一场

漂泊,都在我的身后默默伫立。为了这场生命之旅,我将他们静置心底最温柔最甜蜜的梦乡里。)

5、在充分感悟诗境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6、作业布置。

①把所写的文章修改、完善。

②阅读迁移。

天净沙秋思教案(六):

教学目标:1.反复吟咏,熟读成诵。

2.细细品味,重点体会景物描述的作用。

3.学会探究,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景物描述的作用。

难点: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诵读法,品析法,研讨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堂

图片导入。请大家欣赏一幅图画,说说,能够给这幅图画配一首什么诗。自古以来,中国就是诗的国度,唐有唐诗,宋有宋词,元有——元曲。我们这天要欣赏的这首《天净沙·秋思》就是一首元曲。

二.介绍体裁

1.我们来读一遍注释⑨:选自《全元散曲》。天净沙,曲牌名。马致远,生卒年不详,元大都(此刻北京)人,著名戏曲作家。

2.读过注释,我们能够来猜一猜,元曲具有什么特点?预设:能够唱。这个“曲”字告诉我们,这首秋思在古代是能够唱的。因为是元代的作品,我们把它叫做元曲。简单地说,元曲就是元代的能够唱的一种文学作品体裁。

3.那么,“天净沙”是什么意思呢?跟这首元曲的资料有关系吗?(可引导:注释里是怎样说的?)曲牌名。那也就是说,“天净沙”与这首曲的资料没有关系,而与它的——曲调有关系。它是证明一首曲的曲调的。

4.而与资料有关的是哪个部分?“秋思”。那么“秋思”就是这首曲的题目了。

三.诵读感知

1.从秋思二字,我们能够猜猜,这首曲可能会写哪些资料?

预设:秋天里的想法。引导:也可能会写一些秋天里看到的——景物。

2.那么我们来读一读这首曲。老师先来读一遍。(范读,读出感情,读出“断肠/人在天涯”的断句,但不点明此处断句。)同学们也来读读看。(生齐读)

3.我们刚才猜了,马致远可能写了一些秋天里的景物,写了一些秋天里的想法。我们猜对了吗?哪几句写了秋天里的景物,哪几句写了秋天里的想法?

预设:可能有学生把“夕阳西下”划分到后一部分,明确前四句为写景,最后一句抒情。

4.前四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我们在这些表示景物的字下面加点,把形容这些景物的字用括号括起来。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5.分析景物:

①我们先来看这一组景物。

(多媒体)藤树鸦

对于这些景物,我们似乎没有太多的感想。加上这几个字呢?

(多媒体)枯藤老树昏鸦

预设:从“枯藤老树昏鸦”这句的景物描述中,我仿佛感受到了秋的荒凉和凄清。为什么这几个字就能给我们带来这种感觉?换成“青藤大树乌鸦”还有这种感觉吗?引导学生分析:枯:枯萎,没有生命力。老:苍老,光秃秃的。昏:黄昏使得乌鸦飞不动了,变得没有精神。这些词都给我们一种荒凉、凄清、没有生命力的感觉。秋天的味道就

出来了。

请学生朗读此句,读出凋零凄清之感。再班级齐读。

②还有哪些词也给我们带来秋的味道?

(多媒体)古道西风瘦马

请学生分析,引导:古道是什么样的道路?年代久远,杂草丛生,没有什么人在行走。西风是什么样的风?换成微风或清风好不好?秋风,吹在人身上让人感到寒冷。瘦马,说明醒了很长时间的路,旅途劳顿,精神疲惫。这些词给我们的感觉是孤独,寒冷。

请学生朗读此句,读出孤独寒冷之感。再班级齐读。

③让我们想象这样一个画面:又有一个行人,骑着瘦马,吹着西风,独自走在杂草丛生的古道上,他看到古道边上枯藤和老树互相缠绕,乌鸦栖息在光秃秃的树枝上凄厉地叫着。心里涌起一阵又一阵的悲伤。他往另一边一看,看到了什么?小桥流水人家。

有桥有水这没有什么,加个“小”字,桥立刻显得——温馨了;水流动起来,立刻显得生动了,再加上人家,整幅图画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十分温馨,似乎是一幅温馨柔美的江南农村图景。流水潺潺,一座小桥跨过小溪,小桥后露出了几户人家的屋檐。

这种氛围仿佛与我们刚才感受到的凄凉、悲伤的氛围仿佛矛盾了,为什么要写这句,我改成“荒村古墓残霞”不是更添悲凉之意吗?

引导学生分析:这是反衬。行人见到小桥流水人家的温馨景象,想到自己却是身处在古道西风瘦马之中,更加悲伤了。

补充:这是以乐景衬哀情的写法。我们也把这一句朗读一遍,读出一种温馨中带着些苦涩的感情。

④这时行人又往西边一看,看到了什么?(多媒体)夕阳西下

夕阳西下了,该干什么了?预设:回家。

夕阳西下了,远处人家飘出了缕缕炊烟,就连乌鸦也不再飞翔,停在树上休息了。而自己却在哪里?古道西风瘦马。

于是我们明白,行人悲哀并不只是因为秋天的景色太过凄凉,而是因为他——想家了。他的悲伤到了什么程度?用了哪个词?断肠!那是形容人痛苦到了极点。

这是不是太夸张了?马致远为什么会被伤到几乎痛断肝肠的程度呢?我们来了解一下他当时的处境。(多媒体)介绍马致远生平:

元朝建国以后,把中国人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蒙古人和色目人有种种特权,只有他们能够被任用为官员。这是民族高压政策。在马致远生活的年代,蒙古统治者已经开始任用汉族文人,却又未能普遍实行,这给汉族文人带来一丝幻想和更多的失望。马致远早年曾有仕途上的抱负,担任过地方小官吏,却未能实现他满腔抱负,一生漂泊无定,郁郁不志。

我们来读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人在天涯,也就是说不在——家里。使他悲哀断肠的是他那颗抑制不住的思乡的心。这就是他见秋景而生的秋思,这秋思不只是秋思,其实也是愁思,这愁思愁的是家乡太远,难以回去,是乡愁。

(板书)景

乡愁

人在天涯,他感慨家乡太远,也感慨自己天涯漂泊,半世飘零。

让我们再次体会马致远的思乡之情,再齐读这首曲。(生齐读)

四.自主分析

我们看到课本为这首《天净沙·秋思》配了一幅插图。此刻,根据我们对这首曲的理解,说一说,这幅插图有哪些地方画得好,那里地方能够改善。同桌前后能够讨论一下。

1.没有画出枯藤。画出枯藤与老树缠绕,更能表现苍凉的意境。

2.天空中飞翔的小鸟太灵动了,不贴合“昏鸦”。不如改为栖息在树上,表现出乌鸦的没有生气。

3.小桥流水人家就应花的远一些,表现出作者遥望乡村,向往家园的情感。

4.西风没有体现出来。能够画一些炊烟,或者让画中人不戴帽子,乱发飘飞;或者让人物的衣衫随风翻卷。能够表现出西风来。

5.马就应画得瘦些,如果改成行人牵着马更能表现出黄昏时分鞍马劳顿行人落寞的情景。

6.夕阳不画整个圈,画半轮,更能体现出夕阳落山的情景。

五.改写元曲

经过这番改动,相信同学们心中已经有了一幅全新的画面,马致远见秋景而叹思乡的感情也已真正走入了大家的心。请大家顺着这种断肠之情,把心中的画面,用文字表现出来。假如你就是这个行走天涯的行人,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此时所见景象,所起断肠之心。

生写短文。请学生朗读。

五.作业

背诵《天净沙·秋思》。

天净沙秋思教案(七):

学情分析:学生刚升入初中,对于古诗的学习,在小学阶段只是停留在以诵读为主要手段来感知诗的韵律美上,而初中阶段,则要循序渐进,采用多种方式来使学生产生朦胧的美的意识,培养学生再造意象的潜力和联想的潜力,同时更要引导学生加深对诗歌情感的体会。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诗歌

2、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述的景物和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述的景物和思想感情

教法:诵读法点拨法

学法:合作探究讨论法

教学活动:

一、问题导入(学生眼中的秋天的特点,思考游子眼中的秋天,一齐走进《天净沙秋思》去寻找答案。)

二、文体知识介绍: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体式,如唐诗、宋词、元曲。《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中的一首佳作。元曲是继唐诗宋词后兴起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一种新的诗体,包括剧曲和散曲两部分。散曲又分小令和套数。小令在元代又名“叶儿”,每首能独立,相当于一首诗或一阕词;由于它是能歌唱的文字,所以就有不同的曲调;曲牌表示曲调,另有题目。小令的曲牌常是一个,即一首小令一个曲牌,但也有例外的。《天净沙秋思》属于散曲中的小令。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作家作品简介

马致远马致远,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大都(今北京)人。晚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一生写了120多首散曲,其中《秋思》堪称“叹世”之作中的代表,被誉为“秋思之祖”。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马致远更被时人美誉为“曲状元”。

三、整体感知,把握文意

学生听读、齐读感知文意

四、赏析

《天净沙秋思》赏析

——细细品味

枯藤老树昏鸦:

首句写旅人眼中所见。干枯的藤条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诗人选取了“枯藤”“老树”“昏鸦”这三个各自独立的意象,把它们糅合在一齐,着力渲染,突出它们的“枯”“老”和“昏”,烘托出一个完整的萧瑟荒凉的意境。思考:写“枯藤老树昏鸦”意图何在?

烘托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连乌鸦都回窝了,自己却有家不能回。)

(乌鸦一家尚能团聚,而此曲的主人公却还在西风古道上奔波。)

小桥流水人家:

诗人笔锋一转,推出一幅幽远恬静的画面。潺潺的流水上,横跨一座别致的小桥。小桥下溪水边住着几户人家,一缕缕炊烟飘出屋外。这句为下文埋下伏笔,并与最后的三句相映

照,起到强烈的反衬作用。

思考:“小桥流水人家”作用何在?

引起游子对“家”的思念。

烘托游子思家之情。

古道西风瘦马:

“古道西风瘦马”,与前二句相呼应。萧瑟秋风,吹打着孤独的旅人,掀起他单薄的衣襟,他骑着孤独的瘦马,独自走在羊肠古道上。

思考:“古道西风瘦马”作用何在?

烘托游子离家远行的凄凉。

(古道西风表现荒凉凄冷)

(由马瘦能够联想到人瘦)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在萧萧秋风中传来寒鸦的声声哀鸣,太阳已经落山了,昏鸦还有老树可归,而游子却漂泊无着,有家难归!长途跋涉、极度疲惫的他,眼前突然呈现一座小桥,潺潺的流水,还有炊烟缕缕的农家小院,是那样幽静而甜蜜,安逸而闲致。应对昏鸦归巢,小桥人家,孤独的旅人愈加孤独,思乡之情也愈加强烈。多么期望前面就是自己的家阿!可自己却远离亲人,浪迹天涯,漂泊在荒远的他乡,难怪悲痛欲断肠。

在那里,以乐景写哀情,令人倍感凄凉,烘托出沦落他乡的游子那内心彷徨无助的客子之悲。

思考:“夕阳西下”一句有什么作用?

点明时间;

烘托游子异乡奔波的凄凉《天净沙秋思》赏析

五、整体把握诗意

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的溪水边住着几户人家的房子,在荒凉的古道上,萧瑟的秋风中,走着一匹瘦马。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悲伤断肠的人还漂泊在天涯。

六、合作探究

1、这首小令哪几句是写景的?哪几句是抒情的?

2、写景的句子分别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抒情的语句抒发了什么样的情?

3、第二句写景与一、三句写景是什么关系?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前三句写景与后两句抒情是什么关系?

七、这首散曲的艺术特色有哪些?

1、言简意丰前三句,十八个字,共写了九种事物: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事物名称之前分别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

2、多方映衬动静结合:动态的流水与静态的小桥、人家相映,更显环境的幽静;景物烘托;写“西风”与“古道”,烘托出道路苍凉;

3、情景交融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八、拓展延伸:思乡思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让我们一齐回忆学过的关于思乡思亲的诗句,并一齐走进古往今来那些让世人刻骨铭心的思乡思亲的离愁别绪之中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九、课堂小结:

十、布置作业:收集整理思乡思亲的诗句,并背诵默写

天净沙秋思教案(八):

《天净沙·秋思》教案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教学目标:1.反复吟咏,熟读成诵。

2.细细品味,重点体会景物描述的作用。

3.学会探究,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景物描述的作用。

难点: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诵读法,品析法,研讨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堂

图片导入。请大家欣赏一幅图画,说说,能够给这幅图画配一首什么诗。自古以来,中国就是诗的国度,唐有唐诗,宋有宋词,元有——元曲。我们这天要欣赏的这首《天净沙·秋思》就是一首元曲。

二.介绍体裁

1.我们来读一遍注释⑨:选自《全元散曲》。天净沙,曲牌名。马致远,生卒年不详,元大都(此刻北京)人,著名戏曲作家。

2.读过注释,我们能够来猜一猜,元曲具有什么特点?预设:能够唱。这个“曲”字告诉我们,这首秋思在古代是能够唱的。因为是元代的作品,我们把它叫做元曲。简单地说,元曲就是元代的能够唱的一种文学作品体裁。

3.那么,“天净沙”是什么意思呢?跟这首元曲的资料有关系吗?(可引导:注释里是怎样说的?)曲牌名。那也就是说,“天净沙”与这首曲的资料没有关系,而与它的——曲调有关系。它是证明一首曲的曲调的。

4.而与资料有关的是哪个部分?“秋思”。那么“秋思”就是这首曲的题目了。

三.诵读感知

1.从秋思二字,我们能够猜猜,这首曲可能会写哪些资料?

预设:秋天里的想法。引导:也可能会写一些秋天里看到的——景物。

2.那么我们来读一读这首曲。老师先来读一遍。(范读,读出感情,读出“断肠/人在天涯”的断句,但不点明此处断句。)同学们也来读读看。(生齐读)

3.我们刚才猜了,马致远可能写了一些秋天里的景物,写了一些秋天里的想法。我们猜对了吗?哪几句写了秋天里的景物,哪几句写了秋天里的想法?

预设:可能有学生把“夕阳西下”划分到后一部分,明确前四句为写景,最后一句抒情。

4.前四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我们在这些表示景物的字下面加点,把形容这些景物的字用括号括起来。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5.分析景物:

①我们先来看这一组景物。

(多媒体)藤树鸦

对于这些景物,我们似乎没有太多的感想。加上这几个字呢?

(多媒体)枯藤老树昏鸦

预设:从“枯藤老树昏鸦”这句的景物描述中,我仿佛感受到了秋的荒凉和凄清。为什么这几个字就能给我们带来这种感觉?换成“青藤大树乌鸦”还有这种感觉吗?引导学生分析:枯:枯萎,没有生命力。老:苍老,光秃秃的。昏:黄昏使得乌鸦飞不

动了,变得没有精神。这些词都给我们一种荒凉、凄清、没有生命力的感觉。秋天的味道就出来了。

请学生朗读此句,读出凋零凄清之感。再班级齐读。

②还有哪些词也给我们带来秋的味道?

(多媒体)古道西风瘦马

请学生分析,引导:古道是什么样的道路?年代久远,杂草丛生,没有什么人在行走。西风是什么样的风?换成微风或清风好不好?秋风,吹在人身上让人感到寒冷。瘦马,说明醒了很长时间的路,旅途劳顿,精神疲惫。这些词给我们的感觉是孤独,寒冷。

请学生朗读此句,读出孤独寒冷之感。再班级齐读。

③让我们想象这样一个画面:又有一个行人,骑着瘦马,吹着西风,独自走在杂草丛生的古道上,他看到古道边上枯藤和老树互相缠绕,乌鸦栖息在光秃秃的树枝上凄厉地叫着。心里涌起一阵又一阵的悲伤。他往另一边一看,看到了什么?小桥流水人家。

有桥有水这没有什么,加个“小”字,桥立刻显得——温馨了;水流动起来,立刻显得生动了,再加上人家,整幅图画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十分温馨,似乎是一幅温馨柔美的江南农村图景。流水潺潺,一座小桥跨过小溪,小桥后露出了几户人家的屋檐。

这种氛围仿佛与我们刚才感受到的凄凉、悲伤的氛围仿佛矛盾了,为什么要写这句,我改成“荒村古墓残霞”不是更添悲凉之意吗?

引导学生分析:这是反衬。行人见到小桥流水人家的温馨景象,想到自己却是身处在古道西风瘦马之中,更加悲伤了。

补充:这是以乐景衬哀情的写法。我们也把这一句朗读一遍,读出一种温馨中带着些苦涩的感情。

④这时行人又往西边一看,看到了什么?(多媒体)夕阳西下

夕阳西下了,该干什么了?预设:回家。

夕阳西下了,远处人家飘出了缕缕炊烟,就连乌鸦也不再飞翔,停在树上休息了。而自己却在哪里?古道西风瘦马。

于是我们明白,行人悲哀并不只是因为秋天的景色太过凄凉,而是因为他——想家了。他的悲伤到了什么程度?用了哪个词?断肠!那是形容人痛苦到了极点。

这是不是太夸张了?马致远为什么会被伤到几乎痛断肝肠的程度呢?我们来了解一下他当时的处境。(多媒体)介绍马致远生平:

元朝建国以后,把中国人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蒙古人和色目人有种种特权,只有他们能够被任用为官员。这是民族高压政策。在马致远生活的年代,蒙古统治者已经开始任用汉族文人,却又未能普遍实行,这给汉族文人带来一丝幻想和更多的失望。马致远早年曾有仕途上的抱负,担任过地方小官吏,却未能实现他满腔抱负,一生漂泊无定,郁郁不志。

我们来读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人在天涯,也就是说不在——家里。使他悲哀断肠的是他那颗抑制不住的思乡的心。这就是他见秋景而生的秋思,这秋思不只是秋思,其实也是愁思,这愁思愁的是家乡太远,难以回去,是乡愁。

(板书)景

乡愁

人在天涯,他感慨家乡太远,也感慨自己天涯漂泊,半世飘零。

让我们再次体会马致远的思乡之情,再齐读这首曲。(生齐读)

四.自主分析

我们看到课本为这首《天净沙·秋思》配了一幅插图。此刻,根据我们对这首曲的理解,

说一说,这幅插图有哪些地方画得好,那里地方能够改善。同桌前后能够讨论一下。

1.没有画出枯藤。画出枯藤与老树缠绕,更能表现苍凉的意境。

2.天空中飞翔的小鸟太灵动了,不贴合“昏鸦”。不如改为栖息在树上,表现出乌鸦的没有生气。

3.小桥流水人家就应花的远一些,表现出作者遥望乡村,向往家园的情感。

4.西风没有体现出来。能够画一些炊烟,或者让画中人不戴帽子,乱发飘飞;或者让人物的衣衫随风翻卷。能够表现出西风来。

5.马就应画得瘦些,如果改成行人牵着马更能表现出黄昏时分鞍马劳顿行人落寞的情景。

6.夕阳不画整个圈,画半轮,更能体现出夕阳落山的情景。

五.改写元曲

经过这番改动,相信同学们心中已经有了一幅全新的画面,马致远见秋景而叹思乡的感情也已真正走入了大家的心。请大家顺着这种断肠之情,把心中的画面,用文字表现出来。假如你就是这个行走天涯的行人,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此时所见景象,所起断肠之心。

生写短文。请学生朗读。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

荒凉古道西风瘦马流水人家温暖

凄凉(深秋色彩)(普通景色)安宁

苍凉夕阳西下幽静

陪衬反衬

断肠人在天涯

(归思)

深秋的黄昏,一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极其消瘦的老马,迎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一条人迹罕至的山路上踽踽的独行。

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幕鸦,在自己的头顶和树梢之间盘旋,同时发出凄厉的叫声。

正在他为此而倍感凄凉之际,他走到了一座横架在溪流之上的小桥之上。低头他看到流水清澈见底,偶有鱼儿嬉戏,发出泠泠响声。此时他的情绪似乎有片刻的愉悦,然而,当他再次抬头看间溪旁的机会人家,已慢慢的升起了袅袅炊烟之时,他顿时感到,自己还没找到投宿的地方,不禁再次悲从中来肝肠寸断。此时太阳就要落山了,迎接他的将又是一个慢慢的长夜。“日暮相关何处是?”至于文中的游子为何流落至此,他究竟从哪里来?今晚当投宿谁家?明天又往哪里去?任凭我们思想驰骋。。。。。

天净沙秋思教案(九):

【教学目标】:

1、能朗读、背诵《天净沙·秋思》。

2、能了解元散曲中小令的特点。

3、能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述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4、初步具有创造潜力。

5、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述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诵读与探究相结合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资料与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化之邦,在他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曾涌现了许多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文学家、诗词曲作家更是占据着举足重轻的地位,他们留下的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是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像李白、杜甫、苏轼、韩愈、范仲淹、欧阳修都是中国古代的文坛泰斗,他们的作品,影响深远,直至这天,仍光芒四射。而在距今七百多年前的元代,有一位散曲作家,他简短的二十八字小令,却同样赢得了十分高的赞誉。这天,就让我们大家一齐走进元散曲作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去感受漂泊羁旅的游子之心。

【板题】:天净沙·秋思

二、学生自读课文一遍,初步感知课文。

三、文学常识

1.简介作者:(课件)

马致远(1250一1321),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他的散曲描述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朝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向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它的体裁是“曲”。

2.介绍“曲”这种文体:(课件)

在中国古代文学长廊中,宋朝以前一向以诗最盛行,宋朝不仅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构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后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宋词蜕变,构成一种新兴的体裁,就是曲。很快,曲成为元代文学的主流。

散曲是曲的一种,音乐性很强。曲分为两种,一是剧曲,是供上演的一种歌剧剧本;一是散曲,是专供吟咏的诗歌。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也分为两类:一类是小令,即小调,一般结构单纯,一首曲只用一个曲调(曲牌),而且一韵到底。《天净沙·秋思》就是这样的小令。另一类是“套数”,亦称“散套”,由至少两首曲调联合而成。由于散曲中每句的字数能够增多,所以比词更生动,更活泼,表现力更强。这是诗歌发展的一大进步。

四、整体感知,把握大意: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此刻有专家说,读书是与作家对话。总之,读书是走进作家的内心世界。那么。就让我们依靠朗读,走近马致远,亲近这位名散曲作家,读懂这颗漂泊羁旅的游子之心。

1.试读一遍,找出问题。(课件)

教师小结:正音:枯藤(téng)瘦马(shòu)夕阳(xī)

2.下面请大家听一遍朗读,划出节奏。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教师小结:这首小令一、三、五句押尾韵“a”,二、四句押尾韵“ia”,读来朗朗上口,大家喜欢吗?我们感受一下。(朗读)前三句是典型的整句排列,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句式工整,要读出一气呵成、淋漓痛快的酣畅美和明快的节奏感。试一试。最后一句是散句,要读得曲折跌宕,读出落拓无助的生存境遇。试一试。再一齐把整首小令朗读一遍。这样朗读我们感受到了它整散相间,长短结合的形式美。

3.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4.小组朗读,并推举代表在班级朗读。

5.试着背诵。

6.关于这首小令的整体感知。(课件)(指名回答)

(1)景物描述,透过朗读,我明白作者写到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景物。这些景物,组成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

(2)感情的抒发,透过朗读,我感受到这首小令真切的表现出天涯沦落人思念家乡、孤寂愁苦的感情。

(3)主题理解,透过朗读,我觉得,这首小令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合作探究,感受意境美及思想感情。

1.根据课文资料运用想象和联想,小组讨论和交流,体会本文所勾画的深秋晚景图与天涯游子的心绪之间的联系。

讨论结果:(1)正面衬托(以哀景写哀,衬托凄凉无比):

枯藤:给人一种荒凉感。老树:让主人公联想自己的人世沧桑,给人一种人生暮年的凄凉感。昏鸦:黄昏归巢,增添凄惨之感。古道:道路苍凉。西风:冷风,吹在游子的身上,吹冷身体,更吹凉孤寂的内心。瘦马:乃游子所骑,由马瘦自然能够联想到主人的清贫。夕阳西下:日暮乡关何处是?天色渐晚,我将投宿何方?安身何处?看来,这天晚上,又是一个无比孤独、凄凉的夜晚!

教师小结:你看,景物描述,不着一字,字字含情。这是衬托,正面衬托的效果。

(2)反面衬托(以乐景写哀,反衬悲意更浓):

小桥流水人家:孤独的游子走上弯弯小桥,看到流水潺潺,人家屋顶炊烟袅袅,一派幽雅、安宁、温暖的景象,这样安详温馨的画面,突然撩起主人公无尽的归思之情,使流落异乡的“断肠人”更添悲愁。

教师小结:这一句,同样景中融情,但是,与刚才那几句所不同的是,那里用的是反衬,从反面衬托。

(3)教师小结:请大家一边听一边想:又是一个深秋的黄昏,一天快要结束了。夕阳斜挂在山头欲落还留的样貌,它依依不舍地完成了一天的使命。眼前的景色真是满目凄凉:藤是枯萎的藤,已经没有了生命。树是千年老树,飒飒的西风在吹着它走向风烛残年。道是荒凉的古道,马是体弱无力的瘦马。飘零在天涯海角的人,应对如此萧瑟的景色怎样能不断肠呢。你看这小桥、流水、人家都是那么安详,那么静謚。又是那么温馨。而我的家乡、亲人却又离我那么远。哦,他们还好吗?天气渐渐变冷,他们加了衣服吗?买了被子吗?这一切的一切是都么让人牵挂。既然那么让人牵肠挂肚,我为什么不早点回去呢?为了所谓的前程吗?为了那所谓的功名吗?那功名离我近吗?远吗?京城的路还有多长呢?我又是那么的迷茫。在这样的黄昏中,在这样的古道上。又是这样萧瑟的季节。我是继续去追求功名呢?还是回去服侍那年老的双亲呢?我自己也不能回答自己。只好满怀愁绪徘徊在漫漫得古道上了。”如此萧瑟的景色让人满目凄凉,又加上安详,温馨的小桥、流水、人家做反衬,使愁情更为深切,悲伤更为凄沥。写景之妙尽妙于此也!

透过上面的探究,我们明白了这篇小令高妙的景物描述,下面,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总结作品的景物描述的特点。

2.教师总结:作品的景物描述的特点:

(1)简约凝练:(见教参P138)

(2)动静结合:(见教参P138)

(3)情景交融:(见教参P138)

教师小结:同学们,古人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生”,这个道理。这篇作品,真的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的典范佳作。大家学了这篇作品以后,要学以致用,试着在今后的作文中自觉运用这一描述技巧。此刻,我们简单一下,提一个简单的问题:

3.这首小令,最能体现主题的诗句是那一句?你认为,这篇作品的主题是什么?

明确:主题句:断肠人在天涯。

主题: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的表现出天涯沦落人思念家乡、孤寂愁苦的感情。

六、请用自己的话描绘这幅深秋晚景图。(课件:一幅全图)

七、学以致用。

1.请列举你所学过的饱含感情的景物描述。找出来读一读。

2.试着描述一段景物,使之饱含自己感情。

(提示:能够表现的感情:高兴喜悦、悲伤哀痛)

八、课外延伸。(关于思乡主题的诗句举例)(课件)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灏《黄鹤楼》

台湾作家余光中的新诗《乡愁》,表达台湾同胞盼望回归之情: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之后阿/乡愁是一张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此刻/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九、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元代散曲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读懂了一位漂泊天涯游子的孤寂愁苦之情,一齐领略了景中融情,情景交融的高妙写作技巧,还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真正是收获巨大!期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读今古群书,写绚烂华章。做少年雅士,竞时代风流!

十【作业布置】:

根据本课所学,展开想象和联想,拿起手中笔,把这首小令改写为一篇融记叙、描述、议论、抒情为一体的散文。

天净沙秋思教案(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潜力目标:

1、体会作者用凝练的语言描述出的一幅美妙的风景图,体味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品味诗句,感悟诗歌意境,学习诗人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培养学生赏读诗歌的潜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反复朗读中启发阅读兴趣,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能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述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初步具有创造潜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古诗词修养,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重点】

1、体会本首诗词的意思和包含的情感。

2、品味诗词的特点。

【教学难点】

1、培养感悟古代诗歌资料的潜力。

2、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再造想像感悟诗歌资料。

【教学方法和手段】

1、朗读法、联想法、讨论点拨法

2、采用自制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资料与教学步骤】:

一、课前预习

1、作者简介。

2、了解什么是元曲及特点。

3、理解词语意思。

4、初步感悟本首曲的意思和表达感情。

二、课前检查

课前小组长检查学生预习状况,作好记录。老师抽查学生预习状况,做到心中有数。课堂展示

(一)导入新课:

1、师诵读童谣《秋天到》,让学生体会秋天到处是丰收的景象,空气中弥漫着果实的浓香。

2、大雁南飞时,在外打工的人也开始准备回家的行囊,期望在新年之夜和亲人欢聚一堂。

3、在大家沉浸在丰收的喜悦,回家的迫切之情时,有一个人牵着瘦弱的老马,一个人孤独的走在荒凉的小道之上,他就是——元代马致远(板书)。

4、这天我们来欣赏他的作品——天净沙.秋思(板书课题)

(二)、预习展示

1、简介元曲及特点。(出示课件)

作者生活于元代,在元代最著名的文化遗产是元曲,“曲”是一种合乐歌唱的诗歌形式。元曲继唐诗宋词后兴起,是元代的新诗体。

2、简介作者:(课件)

马致远(1250一1321),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他的散曲描述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

3、写作背景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朝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向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它的体裁是“曲”。

(三)、整体感知,把握大意:

1、透过课题大家明白了哪些信息?(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季节是秋季、在秋季时表达的感情等等)

2、这天我带来了马致远人在他乡的旅途中所经过了这一处景色,(出示课文插图),此刻请你观察插图,看看图中有哪些景物。

3、学生小组根据课文插图讨论并在插图中圈出来。

4、学生回答观察到的景物。(枯萎的藤蔓、苍老的大树、黄昏归巢的乌鸦、小小的石桥、潺潺的溪水、荒凉的小道、一匹瘦弱的老马、西落的太阳、孤独的人)

5、教师出示课文课件。

6.试读一遍,找出问题。

教师小结:正音:枯藤(téng)瘦马(shòu)夕阳(xī)

7.下面请大家听教师朗读,划出节奏。(配音乐师朗读)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8、抽查学生根据理解的节奏来读文。

9、这首小令一、三、五句押尾韵“a”,二、四句押尾韵“ia”,读来朗朗上口,大家喜欢吗?我们感受一下。(朗读)

10、学生观察本曲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前三句是典型的整句排列,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句式工整)根据特点要读出一气呵成、淋漓痛快的酣畅美和明快的节奏感。试一试。最后一句是散句,要读得曲折跌宕,读出落魄无助的生存境遇。

11、根据理解再一齐把整首小令朗读一遍。这样朗读我们感受到了它整散相间,长短结合的形式美。

1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13.小组朗读,并推举代表在班级朗读。

(四)合作学习

1、学生透过情景插图和课文对照整体感知小令意思。

2、检查学生在预习时所理解的词语意思。

3、小组合作把词意带入文中理解意思。

4、小组推选代表译文。

5、师生共同归纳译文。

(五)深入学习

1、景物描述,透过朗读,我明白作者写到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景物。这些景物,组成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

2、感情的抒发,透过朗读,我感受到这首小令真切的表现出天涯沦落人思念家乡、孤寂愁苦的感情。

3、主题理解,透过朗读,我觉得,这首小令的主题是表达一个远离家乡的游子思乡

之情。_。

(六)感受意境美及思想感情。

1.根据课文资料运用想象和联想,小组讨论和交流,体会本文所勾画的深秋晚景图与天涯游子的心绪之间的联系。

讨论结果:

(1)正面衬托(以哀景写哀,衬托凄凉无比):

枯藤:给人一种荒凉感。老树:让主人公联想自己的人世沧桑,给人一种人生暮年的凄凉感。昏鸦:黄昏归巢,增添凄惨之感。古道:道路苍凉。西风:冷风,吹在游子的身上,吹冷身体,更吹凉孤寂的内心。瘦马:乃游子所骑,由马瘦自然能够联想到主人的清贫。夕阳西下:日暮乡关何处是?天色渐晚,我将投宿何方?安身何处?看来,这天晚上,又是一个无比孤独、凄凉的夜晚!

教师小结:你看,景物描述,不着一字,字字含情。这是衬托,正面衬托的效果。

(2)反面衬托(以乐景写哀,反衬悲意更浓):

小桥流水人家:孤独的游子走上弯弯小桥,看到流水潺潺,人家屋顶炊烟袅袅,一派幽雅、安宁、温暖的景象,这样安详温馨的画面,突然撩起主人公无尽的归思之情,使流落异乡的“断肠人”更添悲愁。

教师小结:这一句,同样景中融情,但是,与刚才那几句所不同的是,那里用的是反衬,从反面衬托。

(3)教师小结:请大家一边听一边想:又是一个深秋的黄昏,一天快要结束了。夕阳斜挂在山头欲落还留的样貌,它依依不舍地完成了一天的使命。眼前的景色真是满目凄凉:藤是枯萎的藤,已经没有了生命。树是千年老树,飒飒的西风在吹着它走向风烛残年。道是荒凉的古道,马是体弱无力的瘦马。飘零在天涯海角的人,应对如此萧瑟的景色怎样能不断肠呢。你看这小桥、流水、人家都是那么安详,那么静謚。又是那么温馨。而我的家乡、亲人却又离我那么远。哦,他们还好吗?天气渐渐变冷,他们加了衣服吗?买了被子吗?这一切的一切是都么让人牵挂。既然那么让人牵肠挂肚,我为什么不早点回去呢?为了所谓的前程吗?为了那所谓的功名吗?那功名离我近吗?远吗?京城的路还有多长呢?我又是那么的迷茫。在这样的黄昏中,在这样的古道上。又是这样萧瑟的季节。我是继续去追求功名呢?还是回去服侍那年老的双亲呢?我自己也不能回答自己。只好满怀愁绪徘徊在漫漫得古道上了。”如此萧瑟的景色让人满目凄凉,

又加上安详,温馨的小桥、流水、人家做反衬,使愁情更为深切,悲伤更为凄沥。写景之妙尽妙于此也!

2.这首小令,最能体现主题的诗句是那一句?你认为,这篇作品的主题是什么?明确:主题句:断肠人在天涯。

主题: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的表现出天涯沦落人思念家乡、孤寂愁苦的感情。

(七)、学以致用。

1、学生根据本课所学自由创作

2、个人读创作作品,简单点评。

(八)课堂评价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元代散曲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读懂了一位漂泊天涯游子的孤寂愁苦之情,一齐领略了景中融情,情景交融的高妙写作技巧,还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真正是收获巨大!期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读今古群书,写绚烂华章。做少年雅士,竞时代风流!

(九)作业布置

根据本课所学,展开想象和联想,拿起手中笔,把这首小令改写为一篇融记叙、描述、议论、抒情为一体的散文。

天净沙秋思教案(篇9)

[教学目标]

朗读整首词,体会词的韵律美。

了解马致远的生平及写作背景。

找出词中所用的意象并能理解意象的含义。

品读这首词,体会这首词的感情基调及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诗人所表达的背井离乡的游子的心境。

[教学难点]

理解《天净沙秋思》中所运用的意象及作用。

同学们,你们有过长时间离开家的经历吗?那时候是什么情绪呢?透过你们的回答,我们能够总结出你们基本都是因为旅游或拜访亲友,你们能够说就应是很享受这种过程的,但是想一想等你们长大了,你们务必面临一些其他的事,你们可能在外求学甚至直接在那里成家立业,那个时候你们可能会由于一些原因几年几十年甚至一辈子都不能回到你的故乡见到你的亲人,那时又将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呢?但是在现代这个社会我们已经拥有了现代化的交通、先进的通讯,我们能够用这些东西来缓解我们对亲人的思念,但是你们明白在古代如果背井离乡的人想家了该怎样办吗?对,他们没有汽车没有电话,只能靠书信或者是诗词等一些东西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我们这天就来看一下古人是怎样用诗词寄托思家之情的,请打开书到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1250?一1321?):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他的散曲描述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向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

它的题材是“曲”,曲:在中国古代文学长廊中,宋以前一向以诗最盛行,宋不仅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构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新兴的体裁就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剧曲,一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包括套数和小令。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有标题的小令(58字以下)。

这首诗的名字其实只有“秋思”两个字,而天净沙只是一个词牌名(词的曲调,格式的名称,而多数词牌与词题无关。)在元曲中还有许多的曲牌名,如:[阳春曲][寄生草]

3.齐读全词,感受词的韵律感。请学生给诗歌划分节奏,注意重音。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一、三、五句押尾韵“a”,二、四句押尾韵“ia”,读来朗朗上口,再感受一下。前三句是典型的整句排列,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句式工整,要读出一气呵成、淋漓痛快

的酣畅美和明快的节奏感。最后一句是散句,要读得曲折跌宕,读出落拓无助的生存境遇。再一齐把整首小令朗读一遍。这样朗读我们感受到了它整散相间,长短结合的形式美。

4.讲解意象的概念。

同学们,请看一下这首词,是不是有超多的景物,这些事物都寄托了诗人的情感,它们就叫作意象。下面,请同学们识记一下这个概念,它将会经常出现我们以后学的诗中。

意象: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1)词中都有哪些意象描述,你认为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这首小令共写了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景物,一字一词,一字一景,真可谓“惜墨如金”,但是凝练而并不简陋,九种景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使各个景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又使本来互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简约之中见出深细。

师:透过这些意象能够看出这是一幅悲凉秋景图,人们常说,“所有景语皆情语”。设想一下诗人当时的情景,一生不得志,长久漂泊在外,他的精神家园已化作了一片荒芜,他眼中的景自然是满目萧然。于是作者眼中的藤、树、马、水都是萧条的、凄凉的、无助的,其实是人的落拓与哀愁的写照,这是以景托情,融情于景。这景无疑传达出浪迹天涯的游子思乡之情,这景与人,境与情,自然意象与社会境遇,和谐的统一于这首小令中,充分的道出了游子羁旅之悲。请大家齐声诵读,让我们将景语化为情语,体验体验游子的悲苦与心酸。(朗读)

(2)问题:请同学们根据这些意象用自己的话对这样的景色进行描述。

几根枯树缠绕着一棵棵秃树,那凋零了的黄叶在萧萧的秋风中瑟瑟的颤抖,黄昏的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一片悲凉的秋景。在作者的眼前呈现出一座小桥,桥下小溪潺潺的流水,不远处还有升起袅袅炊烟的农家小院,那里有安居落业的人们。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艰辛的游子骑着一匹瘦瘦的老马,在夕阳西沉的余辉中,向远方踽踽而行。

6、请同学们根据咱们的讲解,总结一下他的表现手法及修辞手法:

直抒胸臆(阅读欣赏一首诗、曲的一般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7、找几位同学尝试背诵这首词。

透过本首词的学习,写一篇借景抒情的文章,记叙文散文皆可。

GZ85.com扩展阅读

天净沙秋思的教案十三篇


老师在授课时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和课件。然而,教案和课件中的知识点需要经过精心设计。学生的反应可以反映出教师对课程安排的条理性和合理性。那么,如何撰写一份优质的教案呢?前几天,我的朋友给我发了一篇关于“天净沙秋思的教案”的文章,让我受益匪浅。我特地提醒大家,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只供参考,严禁商业用途。

天净沙秋思的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有关知识。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意境。

3、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

4、领会诗歌中蕴含的节奏美,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品味语言,体会意境,领会诗人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感情,诵读并背诵。 教学方法:

诵读法、探究法、想像法。

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班级是一个成绩比较差的班级,学习诗歌,对他们来说,也许除了朗读以外

可能就没有别的印象了。所以,在课前我让学生收集一些有关乡愁的诗歌,教学中我尽量在教学中采用让学生朗读的方式去领会这首小令跟我们呈现出来的节奏美,让学生还原诗歌中的画面来领会诗中展现的图画美,领会诗人表现的游子的思乡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人说“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而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仍不得不想到这篇作品《天净沙 秋思》。因为它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怀主人公置于特定氛围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这是一篇抒情作品,仅用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二、解题

“曲”是一种合乐歌唱的诗歌形式。元曲继唐诗宋词后兴起, 是元代的新诗体。“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元曲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兴于元代,又称散曲。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生卒年不详,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称“元曲四大家”,杂剧以《汉宫秋》最著名,散曲存《东篱乐府》一卷。元代著名散曲家,早年热衷于功名,却屡不得志,经历了漂泊生涯20余载,本曲是这种漂泊生涯体验的结晶,是作者用血和泪写成的,是元曲中的“绝唱”,元人誉之为“秋思之祖”。

三、朗读诗歌

1、学生齐读,读文本

2、 教师配乐朗读

2、学生给诗歌划分节奏,注意重音,读出感情: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学生配乐朗读

四、学生合作探究

赏景品情

1、四人为一组,讨论以下问题:

(1)这首小令前三句十八个字,写了哪九种景物?分别有什么特点,你认为这样做有何好处?

(2)体会篇末所写的:“断肠人”应是怎样的人?

(3)说说这首小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思?其“情景交融”的特点是怎样在文中得到体现的?

以上问题由学生讨论,师适当点拨,共同明确:

(1)这首小令共写了藤、书、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景物,一字一词,一字一景,真可谓“惜墨如金”,但是凝练而并不简陋,九种景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使各个景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又使本来互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简约之中见出深细。

(2)独在荒凉的古道上,顶着西风,骑着瘦马前行,太阳下山了,伤心的人正在天涯漂泊,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断肠人”就是漂泊在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本句揭示“秋思”的含义,至于游子为什么漂泊到这里?他究竟要到哪里去?这些言外之意,尽可听凭读者去想象。

(3)这首小令旨在表达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但人的感情是抽象的,难于表达,作者运用传统的寄情于物的写法,把这种凄苦愁楚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这些有形可感的事情,具有明显的深秋色彩,与无形的抽象的凄苦之情,有相通之处,用有形表现无形,使人感到具体生动。

2、学生交流自己想像的画面,及作者所表达的学生的思乡情。学生根据作品提供的信息作笔画,加深思考。

3、齐声朗读并背诵诗歌。

五、拓展延伸

让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诗歌,可展开朗诵比赛,以提高朗读水平。各小组展开竞赛,看谁背诵的诗歌多。

六、总结

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就是道德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除了最后一句,全都是景语,而字字却是扣着“情”来写,古人说:“凡景物,皆情语”,《天净沙秋思》堪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无痕的杰作。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

七、作业

背诵并默写本首小令

抄写重点字词、词意

将这首小令改写成一首现代散文

天净沙秋思的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朗读、背诵《天净沙·秋思》。

2、能了解元散曲中小令的特点。

3、能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4、初步具有创造能力。

5、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化之邦,在他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曾涌现了许多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文学家、诗词曲作家更是占据着举足重轻的地位,他们留下的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是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像李白、杜甫、苏轼、韩愈、范仲淹、欧阳修??都是中国古代的文坛泰斗,他们的作品,影响深远,直至今天,仍光芒四射。而在距今七百多年前的元代,有一位散曲作家,他简短的二十八字小令,却同样赢得了非常高的赞誉。今天,就让我们大家一起走进元散曲作家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去感受漂泊羁旅的游子之心。

天净沙秋思的教案 篇3

天净沙·秋思

教学目标:

1、反复吟咏,有感情的朗读并加以背诵

2、细细品味此小令,重点体会文中景物的作用

3、仔细分析,能够深入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文章景物描写的作用

2、深入理解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元)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讲解课文:

1、介绍作者:马致远(1250?—1321),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人,元代著名杂剧家、散曲家及戏曲作家。毕生从事杂剧创作,今传15种,代表作是《汉宫秋》,散曲120多首,有《东篱乐府》传世。他早年曾追求功名,但郁郁不得志,晚年因不满朝政隐居田园。

2、详细讲解课文:

A.文章题目:天净沙,曲牌名;秋思才是题目,解释文章写的主要内容。

B、学生齐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文章具体写了哪几种景物,以及这些景物的特点?

答:景物:(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 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西下)夕阳

C、从这些景物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一副什么样的场景,结合文章并发挥想象描述出来:

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

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我前行。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极度忧伤的旅人还漂泊在天涯。

D、具体分析这些景物及诗句:

枯藤老树昏鸦——凄凉暗淡的景象(点明时间在傍晚)

小桥流水人家——(是否会想到)温馨柔美的江南水乡的农村图景 问:这样写不显得矛盾吗?

答:不矛盾,这是一种反衬的手法,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行人看见乡村炊烟袅袅、小桥流水的优美景色给人以休闲雅致的感觉,自己却置身于这荒凉的古道上,独自漂泊,在外更增伤悲。

古道西风瘦马——秋风萧瑟荒凉凄苦的景象,又增加了荒凉之感 夕阳西下——使昏暗的画面有了些许暗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联想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对照理解)断肠人在天涯——这时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满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

E、通过这些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及思想感情?

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

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综合分析文章: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全曲无一“秋”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这首被赞为秋思之祖的成功曲作,从多方面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

一、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构成一种凄凉悲苦的意境,全曲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构成了一种动人的艺术境界。

二、使用众多密集的意象来表达作者的羁旅之苦和悲秋之恨,使作品充满浓郁的诗情。

三、善于加工提炼,用极其简练的白描手法,勾勒出一由游子深秋远行图。

四、采用悲秋这一审美情感体验方式,来抒发羁旅游子的悲苦情怀,使个人的情感获得普遍的社会意义。(升华)

天净沙秋思的教案 篇4

教学目标:1.反复吟咏,熟读成诵。

2.细细品味,重点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3.学会探究,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重点: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难点: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同学们好!今天让我们一起赏析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

出示学习目标:

1.反复吟咏,熟读成诵。

2.细细品味,重点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3.学会探究,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介绍元曲知识和作者.

元曲:就是元代的可以唱的一种文学作品体裁。《天净沙秋思》就是元曲中的小令。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元代大都人,著名的杂剧和散曲作家,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有文场“曲状元”之称。他的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练、流畅自然。因为这首小令,他还被称为“秋思之祖”

二、读一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重音,读出感情。

1.学生自读

2.学生齐读

3.教师范读

4.学生代表读

三、说一说

整首小令写了哪几种景物,描绘了哪两幅风格不同的画面?在文中有何作用?

赏析感悟:一首好诗,不仅要会读,还要会赏。诗歌的魅力是诗人通过具体的语言向我们传达出来的,所以赏析诗词主要从字、词、句入手。赏析古诗的角度有很多,可从炼字、词语的表现力、修辞手法、蕴含的情感、包含的哲理、表现手法等方面来赏析。下面老师先做个示范,抛砖引玉。

例如:“枯藤老树昏鸦”中的“枯”字用得好,“枯”有枯萎之意,准确地写出了晚秋藤蔓毫无生机的特点,给人一种悲苦凄凉之感。

中心句是哪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个过程中,先让学生短时间思考,也可以自主交流,然后师生共同探究,赏析,一边探究,一边展示画面,一边对学生进行指导性地朗读,反复吟诵中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背会。)

四、背一背

请学生代表有感情的背诵全诗。

全体起立,闭上眼睛,想象画面,有感情的吟诵。

五、写一写

1.选出最打动你的句子,结合自身体验,写一段赏析文字。

2.同学们在董贞的《天净沙·秋思》乐曲感染下,书写文字。

六、布置作业

1.将写好的赏析文字发到XXXXX@里。

2.查找资料,搜集一首与《天净沙·秋思》风格相似的诗并背会。

结语:同学们,中国是诗的国度,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值得传承的精神瑰宝!让古诗词的魅力融入我们的生命与灵魂,让我们的笔端也能流淌出诗情画意,给我们的人生增添美丽与飘逸。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的教案 篇5

阅读诗歌,完成文后问题。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______。天净沙是______,秋思是散曲的______。

2、《天净沙·秋思》作者______,是______代著名______作家、______家。他与_______、_______、_______被称为“杂剧四大家”。他的《天净沙·秋思》被称为“___________”。

3、全曲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与“夕阳”相呼应的是:“________”,与“天涯”相呼应的是:“________”,最能触发旅人(游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________”。体现全文主旨的“思”字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净沙·秋思》通过对一组客观事物的描写,表现出的心情。

5、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曲的题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

B、“枯藤”句中的“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

C、“小桥”一句读来令人亲切,可仔细想去,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愁绪。

D、“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即“极远的地方”。

6、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图。

B、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

阅读题

刘禹锡《秋词》天净沙·秋思

自古逢秋悲寂寥枯藤老树昏鸦,

我言秋日胜春潮。小桥流水人家,

晴空一鹤排云上,古道西风瘦马

便引诗情到碧霄。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7、上面的作品同样写秋景,但是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截然不同,刘禹锡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而马致远却抒发了。在表达手法上《秋词》是议论兼抒情,而《天净沙·秋思》却是

天净沙秋思的教案 篇6

2.了解作者马致远。

3.有表情、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相关课程标准:

1.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3.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目标:

1.朗诵、默写《天净沙秋思》。

2.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评价任务:

1.有表情、有节奏地朗诵课文。

2.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经典画面,生发凄凉与思念的意境。

这节课我们来欣赏一首元曲中的旅思名作《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师生共同书写题目、作者名字)

师配乐范读1遍,生齐读2遍。

解题:越调,宫调名;天净沙,曲牌名;秋思sì,题目,即秋天的思绪。

自学积累元曲文体知识:

《语文助学》“预习积累”第2(1)题;“语言运用”(一)语文小词典第1题。

了解作者:号东篱,元代杂剧作家、散曲家,他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困窘潦倒一生。他的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练,流畅自然。在羁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堪称为旅思名作、秋思之祖。

生读1遍,抄写1遍,再读抄写的1遍。

二、整体感知:

划分节奏,配乐朗读小令3遍:

枯藤O老树O昏鸦,小桥O流水O人家,古道O西风O瘦马。夕阳O西下,断肠人O在O天涯。

三、领略诗情画意:

1.列举描绘的景物,看形成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点拨:这首曲前三句都是名词(词组)并列,一个名词(词组)就是一个景物。后两句描绘的西下夕阳和行进在天涯路上的断肠人,共同形成了一幅萧索荒凉的深秋晚景图。特别是枯、老、昏、古、西、瘦、夕、断肠等词语的修饰作用,增添了景致的荒凉、凄楚,浑天黄日下,无不令人寸断肝肠。

“小桥流水人家”本是恬淡美景,用在此处却成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更反衬出断肠人无家可归的凄苦心情。

2.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点拨:“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作为全曲点睛之笔,抒写了天涯沦落人的孤寂、凄苦之情。反映了当时沉闷的时代气氛,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3.小令是怎样达到情景交融的?

点拨:作者是寄情于物,通过漓淋尽致的刻画物象,描绘有形可感的深秋色彩,借具体生动的物象表达了无形抽象的凄苦心情,从而达到情景相通、情景交融。

4.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经典画面,生发凄凉与思念的意境,形成一段优美的文字。

点拨展示:秋日的枯藤缠绕着老树,这是傍晚的乌鸦落脚的家,眼见着有一处小桥独立、流水潺潺的人家,却不能进,只好骑着这匹瘦马,继续行进在古老的小道上,迎着西风,看着夕阳,肝肠寸断,沦落天涯。

5.朗诵、默写这首曲。

四、比较阅读另外三首《天净沙》:

yōng孤鹜(wù野鸭子)好高骛(wù追求,马快跑,引申为追求;)远

2.说说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为什么更能打动人?

点拨: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立意高远,主旨句“断肠人在天涯”作为画龙点睛之笔,是其它三首所没有的醒豁的诗眼,而且这一句使全曲进入了人的心灵,显出情感的深度,感染力强,对读者心灵触动更大,从而成为“秋思之祖”。其它三首基本上或较多地停留在视觉图景的表层,有的甚至模糊不统一,更无深意,张可久的“小舟如画,渔歌唱入芦花。”还可算是景情兼美的一笔。

3.再读另外三首,加以巩固。

五、达标训练:

1.词句品味积累:小桥流水;落日残霞;青山绿水;流水潺潺;一声新雁。

教学反思:

诗在于品,抓住“诗眼”和主旨句,体悟用词,感受描绘的事物情态和色彩,感知整体画面所折射出来的意象和意境,从而感受借景生情的美妙手法。

诗歌教学在于吟诵,还在于默写,达到书写正确无误。本文篇幅短小,易于掌握,因而能够当堂达标。

比较阅读更能显现出马致远诗用词造句的功力。

可以适当拓展学习余光中的《乡愁》,感悟诗歌的意境美。

天净沙秋思的教案 篇7

《天净沙·秋思》

教学内容:

一、作者及写作背景

二、作品内容分析

三、艺术特色分析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了解小令的基本常识,正确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掌握作品的艺术特色。

作者简介: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元代大都人,著名的杂剧和散曲作家,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有文场“曲状元”之称。杂剧有《汉宫秋》、《荐福碑》、《青衫泪》等十五种,散曲有辑本《东篱乐府》一卷。因为这首小令,他还被称为“秋思之祖”。

马致远,元朝著名的杂剧和散曲作家。他曾热衷于功名,但未得志,漂泊二十余载,五十入仕,看不惯黑暗的官场,退而隐居。《秋思》是他在漂泊旅途时的作品之一。

文史知识

我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文学体裁: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分别代表着一个时代文学作品的最高成就。

... ... ...

曲中前三句共描写了几种景物?情调氛围有何异同?在文中有何作用?

景物: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

异同:

第一句的3种景物写出一片萧杀秋景,造成一种黯然凄凉的气氛,衬托旅人内心的悲哀。

第二句的三景则是安谧,明净,就连那户人家的欢心笑语也仿佛听见,对比自己的奔波不定,更感羁旅之苦。

第三句三景古老,凄凉,羸弱,衬托出天涯游子的内心孤独凄苦之情。

作用:

第一、三句色彩情调一样,都是哀景,正面衬托游子的哀愁;第二句则为乐景,反衬游子的羁旅之苦。

... ... ...

整体把握诗意:

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我蹒跚前行。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悲伤断肠的人还漂泊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的教案 篇8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镜,马致远出人意料地连用了九个名词为夕阳下远行天涯的断肠人勾勒出一幅凄清,萧条的背景。

根据这首诗作者运用的特定表现手法以及诗歌本身具有的情感特征,在教学时,应将朗读体会诗歌所蕴涵的感情,理解诗句的含义作为教学重点,将通过批判课文插图,进一步探掘小令的意境美和发挥学生想象,生动形象描绘画面作为教学难点。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们想象能力,鉴赏能力,逐步形成批判品质和质疑精神。

这首小令文字质朴无华,但能够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沉德潜《说诗啐话》),多读,熟读,烂读,自然会悟出淡淡而绵长诗意。因此,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自主探究。教学时,宜采用层层推进的教学方式,即组合物象,准确把握意境,抓住图像,挖掘诗歌深意,把握意象,描绘生动画面的层层推进的方法,最终求得鉴赏诗歌秘诀,开拓学生视野,培养读写能力。

〖教学理念〗

1、多渠道引导学生品味写景语言,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探究疑难,感悟诗情的能力。

2、批判性地看待课文插图。

3、读写结合,以读带写。

〖教学步骤〗

一、组合物象,准确把握意境

1、反复朗读,抓关键词,体会感情。本诗文字通俗浅显,教学时,通过学生自主的朗读法来寻找物象,组合物象,准确把握意境。古诗词的教学要注意诵读,诵读要体现出训练层次。一般来说,读有多次,一读,要读准字音;二读准节奏;三读,要读出感情。自主性朗读后,教师相机出击,设计问题:这首诗体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从哪一关键诗句可以体现出来?

2、读景组画,情景交融,悟出意境。在自主自由朗读课文的基础,利用多媒体播放诗作四幅画面(老鸦依藤集枝图,小桥流水炊烟图,古道西风瘦马图,夕阳游子思乡图)的同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小令,既而在四幅画面的视觉冲击下,配以费翔演唱的《故乡的云》的音律,然后请一生示范背诵,学生当即评价。当堂指导学生背诵。

二、抓住图象,挖掘诗歌深意

这一环节巧用课文的插图,培养学生挑战权威的勇气,形成批判性看待事物的品质。课文插图犹如特写镜头,可形象地再现一个特写的细节,可简笔勾勒事物的概貌,可开启读者想象的空间。它的作用要和教师的巧妙运用纵使起来,才能相得益彰。

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在研读《天净沙秋思》的时候,笔者发现教材的这副插图与作品的意境有些不协调。袁金华等在《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条件》中说:必须在教学中善于创造愤悱的意境,让学生跃跃欲试。要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始终处于展翅欲飞或跃起向上的积极状态中,使他们在不断求知的过程中产生越来越强的求知欲。因此在此环节中,设计一个主问题:请同学们细品课文插图,看一看是否最好地体现《秋思》的意境,希望同学们能给插图作者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这一环节是教学难点,大可采用合作性学习方法,学生以讨论的形式探究插图存在的不足,实现倾听他人意见,交流各自看法,协作展示问题的解决过程,分享共同成功喜悦的效果。

三、把握意象,描绘生动画面

叶圣陶曾说: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教师如何注意学生的特点,采用配音乐,想画面等手段,努力扩展学生的想象,维护学生的兴趣,教学效果就会有意外的收获。因此,这一环节采用风景再造品诗境的教学方法。所谓风景再造,即学生根据诗人的描述,动用自己已有的经验积累,启用自己的再造想象能力,用另一种方式展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要求学生将这首写景抒情类的诗作改成一则优美生动的散文,写就在班上交流。

附优美的佳作:

一条荒凉的古道,漆迹斑驳的十里长亭,丛生的凋零野草,还有在暮色中静立着的饱经沧桑的古树。西风过处,偶尔几片黄叶飞起,片刻之后,一切又归于静默。这时,一个中年人容颜憔悴,手牵马缰,走进我们的视野,那匹马瘦骨嶙峋,偌大的一个荒原,竟然只有一人一马的足音和踏踩枯叶的轻微声息。而一声声的鸦啼,落寞异常,啼叫在飘泊异乡的游子心上。夕阳西下,人和马的影子都被拉得长长的,投在地上,越行越远,渐渐消失在苍茫的暮色中

【精彩片段】

(主问题:请同学们细品课文插图,看一看是否最好地体现《秋思》的意境,希望同学们能给插图作者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生1:诗中说是瘦马,可画中的马还比较健壮,马腿上的肌肉都看得很清楚,应该把马画得瘦骨嶙峋一些才好,而且最好是老马。

生2:我觉得人不一定非要骑在马上,如果由人牵着马走,岂不是更能表现出鞍马劳顿的味道。因为连马都累得走不动了,画中人心情的落寞就可想而知了。

师:很有创意。人骑马还是人牵马的问题反映了你的思考很深入。

生3:图中人物的表情很到位,但马的表情还可以更忧郁一些。

生4:插图中的树也有问题。图中远处的树给郁郁葱葱的感觉,近处的树却是光秃秃的。这样的对比太强烈了,不符合诗中的意境。我认为老树上如果有几片摇摇欲坠的叶子更能体现苍凉之感。

生5:枯藤呢?插图中根本没有枯藤,如此能画出枯藤与古树的缠绕,植物的意象就鲜明了。

生6:远处的夕阳可以画得朦胧一些,还可以画出半边已经落下山的样子,渲染出傍晚的气氛。

生7:插图中鸟儿们飞得很轻盈,哪里是昏鸦啊。我认为鸟可以画得沉重一些,笨拙一些,最好让大部分鸟栖息在枯枝上,因为秋思的画面应凝重。

生8:风呢?如何体现西风?图中并没有表现出来。

生9:可以在茅屋上画些淡淡的炊烟,炊烟袅袅,小桥流水人家的温馨气息更足,风的动感也表达出来了。

生10:画中人可以不戴帽子,让发丝微微飘起,西风不就出来了吗?

师:为何要用古道西风瘦马,而不用古道清风瘦马呢?

生10:西风吹在人身上有点发冷,肯定会令人心情不愉快,而作者这时心情极度伤感,用这种景物就能很好地衬托出作者此时的心情,清风给人的感觉是一种舒适的感觉,和作者此时的心情明显不相吻合。

生11:本是游子思乡图,作者却花了一些笔墨去写温馨的小桥流水人家,这不是矛盾了吗?

生12:不矛盾。这叫反衬,以温馨衬凄凉嘛!

生13:对,游子触景伤情,别人家是天伦之乐,自己却是沦落天涯,羁旅飘泊,这种对比痛彻心怀啊!

生14:也只有这样对比起来,断肠人才表达得实在。

师:对插图还有建议吗?

生15:除了细节的问题,我觉得插图最大的问题是整体构思上的毛病。我读完这首诗,眼前浮现的是一幅古道苍苍,秋风萧瑟的图画,但是这幅图给我的感觉太拥挤了,甚至是太热闹了。

生16:可能是景物都挤在一堆的原因。我们可以把小桥流水人家安排得远一点儿,让古道的纵深感强一些,如果景物能真正地成为背景,以此突出主人公的孤独,画面的整个格调就改变了。

师:说得真好,通过这样的修改,我感觉到大家对这首诗的理解相当深刻了!

【教学反思】

1、教无定法,学无定法。教学诗歌感触甚多。第一,准确地整体把握是反复朗诵的必然收获。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学自知,还学生阅读的自由权;第二,抓词句,抓想象,美表达,让学生在品味语言中悟情感,同时自觉提炼美化自己的表达;第三,诗情画意是古人创作诗歌时特意营造和追求的意境。抓意象,溯意境,向来是古诗欣赏的关键。

2、教学中要始终贯穿以人为本教学思想。教师要相信自己的学生,真诚面对自己的学生,让学生自主合作地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大胆敞开心扉探究质疑,品尝学习过程带来的乐趣,分享共同的胜利果实。另外,教师借助课文情景,巧用教材资源,创设主动,互动,生动的学习局面,给各类学生提供各自听说读写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探究问题的意识。

【教学资源汇编】

1、马致远其人(说明:必要时可作入教学时的导入环节)

马致远(约1250~1324间)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年轻时热衷过功名,但仕途并不得意,后隐居杭州。他工于杂剧,与关汉卿,白仁甫,郑光祖并称元曲四大家。代表作有《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孤雁汉宫秋》等。散曲《中原音韵小令定格》说此曲为秋思之祖。

2、悲秋诗句集汇(学生积累背诵)

①白居易《南浦别》;

②杜甫《登高》;

③李煜《相见欢》;

④李清照《一剪梅》;

⑤李清照《声声慢》。

天净沙秋思的教案 篇9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共同特点:体裁相同(小令),描写的都是秋景,头两句每两个字都是一种独立事物,表现的'情感相同(悲凉,萧瑟)

不同点:马致远的“秋思”不仅写景还写人,突出了“思”,在末尾两句时白朴写的较为平淡,突出显现了游子之悲。

1、古代诗歌的教学任务,在七至九年级阶段,不能停留在以诵读为主要手段来使学生感知诗的韵律美上,而要循此继进,采用多种方式来使学生产生朦胧的美的意识,培养学生再造意像的能力和联想的能力,我采用“朗读、讨论法”的方式既加深学生对诗的内容的理解,又巩固学生对诗句的记忆,还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大脑活跃起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语言组织能力,真正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之中了。

2、在分析意象组合的过程中,我给学生展示了我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进行再创造,他们通过画画展示了一幅苍凉悲壮的秋行图,学生亦能从这样画面的还原和情感的体验,将诗歌意象通过鉴赏升华为一个境界,也就自然得到了意境的审美升华。

3、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是:由于受过去的诗歌教学影响,追求技巧的运用和答案的要点的完整性,没能让学生很充分地展示他们想象的成果。

天净沙秋思的教案 篇10

1、能朗读、背诵《天净沙·秋思》。

2、能了解元散曲中小令的特点。

3、能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4、初步具有创造能力。

5、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

1、朗读、背诵《天净沙·秋思》。

2、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以朗读训练为重点,体会寓情于景的写法。

通过合作学习与交流,形成良好的学风,学会学习。

训练想象、联想,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

1、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进中学以来初次学习古诗,很高兴能成为大家的朋友,聚集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共同学习古诗 ,请大家一起学习第三单元的第十五课《古诗十五首》。从现在起,我们就是亲密的合作伙伴,愿我们合作愉快,合作成功!朋友们,有信心吗?)我们的课就要开始了,请先听一段音乐,放松放松。(放第一框听音乐)听了这段音乐,有什么感受?这曲子是愉快的,还是悲伤的?(学生谈感受。)引:你认为怎样的人可能有这样的心境?(失意的人,远离家乡的游子,如马致远)对!真聪明!说到马致远,就说到正题上去了。今天,我们要学习马致远作的曲《天净沙·秋思》。

我们说说马致远,谁来?

马致远(1250~1321):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他的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放第2框)

我还知道,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它的体裁的“曲”。

下面说说“曲”这种文体:

在中国古代文学长廊中,宋以前一直以诗最盛行,宋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新兴的体裁就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剧曲,一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包括散套和小令。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有标题的小令。(放第3框)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现在有专家说,读书是与作家对话。总之,读书是走进作家的内心世界,让我们以朗读来走进马致远,亲近这位名家,读懂这片漂泊羁旅的游子之心。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一、三、五句押尾韵“a”,二、四句押尾韵“ia”,读来朗朗上口,大家喜欢吗?我们感受一下。(朗读)前三句是典型的整句排列,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句式工整,要读出一气呵成、淋漓痛快的酣畅美和明快的节奏感。试一试。最后一句是散句,要读得曲折跌宕,读出落拓无助的生存境遇。试一试。再一起把整首小令朗读一遍。这样朗读我们感受到了它整散相间,长短结合的形式美。

⑵ 感受它的意境美:

有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先请同学们散读一遍课文,说说你头脑中有怎样的画面?请以“我仿佛看到了……”为开头,说说诗句在你头脑中再现的画面。

如果学生有困难,举例:“枯藤”、单说“藤”的形态是多样的,把它置于上下文中“枯藤”,形象就具体了,我仿佛看到了枯萎的藤、颓废的藤、没落的藤、毫无生机的藤,于是枯藤这一意象渲染出凄凉、萧杀的晚秋气氛。同学们可以类推。

学生可能再现出的画面有:

几根枯树缠绕着一棵棵秃树,那凋零了的黄叶在萧萧的秋风中瑟瑟的颤抖,黄昏的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一片悲凉的'秋景。

在作者的眼前呈现出一座小桥,桥下小溪潺潺的流水,不远处还有升起袅袅炊烟的农家小院,那里有安居落业的人们。

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艰辛的游子骑着一匹瘦瘦的老马,在夕阳西沉的余辉中,向远方踽踽而行。

喔,同学们描绘的就是一幅悲凉的秋景图。

请想想为什么会有这些画面?即画中有怎样的人,传达出怎样的情感?

明确:人们常说,“所有景语皆情语”。因为“断肠人在天涯”,在天涯的断肠人的精神家园已化作了一片荒芜,他眼中的景自然是满目萧然。于是作者眼中的藤、树、马、水都是萧条的、凄凉的、无助的,其实是人的落拓与哀愁的写照,这是以景托情,融情于景。这景无疑传达出浪迹天涯的游子思乡之情,这景与人,境与情,自然意象与社会境遇,和谐的统一于这首小令中,充分的道出了游子羁旅之悲。请大家齐声诵读,让我们将景语化为情语,体验体验游子的悲苦与心酸。(朗读)

通过朗读,真正体验到了作者穷迫潦倒,孤苦无依、颠沛流离的凄苦情思,感受到了作品的崇高与悲剧美。

① 下面的诗句都是写秋的,请选出与《天净沙·秋思》意境不相同的一项:(放第5框)

A、沅江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B、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② 选出画面的意境与《天净沙·秋思》相同的一幅:(展示画面)(放第6框)

3、创造性阅读:

⑴ 点拨:美是具有启示性的。《天净沙·秋思》充满了空白和不定点,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阅读想象空间,请听听朗读,你能够想象和联想些什么?(放第7框)

⑵ 分组讨论,合作学习。我们分为六组,各选一个执笔,中心发言人,选取以下的一个问题,研究学习,把结果写出来。老师为你们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在这里,人人都是创造者,大家要有充分的信心。

提示:可说说你最喜欢原作的哪一句,为什么?还可说说原作结构、某种写作手法好在哪里?还可将原著改写成散文,如景物,可作细腻描绘,人物可想象他颠沛流离的生活细节,可想象他的外貌、神态、心理等;也可将原作改作画面;也可给原作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还可以联想自己或他人的一段与原作类似的思念家乡的经历。也可联想出一两句古诗(或者与原作的意境相同,或者表达的情感相同)。总之,合理想象,大胆创新,努力丰富原作的内容,让作品的生命在每一位同学那里得到延长。讨论开始,时间10分钟。

⑶ 交流:

以上问题有可能需要教师补充的有:

寓情于景,运用景物,创造一个十分典型的环境,深秋的黄昏,野外一片寂静,几只归巢的乌鸦栖息在缠着枯藤的老树上。这是一组令人感伤的景物,渲染出悲凉的气氛,烘托出游子孤寂、痛苦的心境,看到归巢之鸦,怎不让生思乡之情呢?看到“小桥流水人家”,以乐景衬悲,自然又增一分思乡之情。

构思精巧,句法别致。全曲五句,28字,容量极大,描绘出一幅绝妙的秋野夕照图。18字,九种物象,一词一景,无一个动词,连缀巧妙,构成一个整体。因而,王国维说它“深得唐人绝句妙境”。同时,对后人影响很大。如徐志摩的诗作:《匆匆匆!催催催》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彩。/一道水,一条桥,一支橹声。/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

关于思乡主题的诗句:

床头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读古人思乡的诗句,还会联想到哪些?你有什么感想?

台湾作家余光中的新诗《乡愁》,表达台湾同胞盼望回归之情。还可联想到现居美国的诗人彭邦桢的新诗《月之故乡》表达在国外的华人、华侨对家乡、对祖国的思念。

读了后我们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增强民族自豪感。

这堂课我们通过朗读小令,将文字转化为画面,体会它的意象,从总体感受了小令的意境;再通过联想和想象感受了作者绘秋的思乡之情,进入它的艺术境界,我们的文学素养有一些提升。

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1、从语言入手,再现画面;

2、从画面感受意境;

3、运用联想、想象,进行再创造,进入它的艺术境界,丰富诗(曲)的内容。希望大家在课外阅读中实践。

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

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

1、体会《柳》的大意。

2、这首诗的意境、抒发的感情与课文各有什么不同?

3、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4、由“千丝万絮惹春风”联想出描写春风的诗句。

天净沙秋思的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1.反复吟咏,熟读成诵。

2.细细品味,重点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3.学会探究,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难点: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诵读法,品析法,研讨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堂

图片导入。请大家欣赏一幅图画,说说,可以给这幅图画配一首什么诗。自古以来,中国就是诗的国度,唐有唐诗,宋有宋词,元有——元曲。我们今天要欣赏的这首《天净沙·秋思》就是一首元曲。

二.介绍体裁

1.我们来读一遍注释⑨:选自《全元散曲》。天净沙,曲牌名。马致远,生卒年不详,元大都(现在北京)人,著名戏曲作家。

2.读过注释,我们可以来猜一猜,元曲具有什么特点?预设:可以唱。这个“曲”字告诉我们,这首秋思在古代是可以唱的。因为是元代的作品,我们把它叫做元曲。简单地说,元曲就是元代的可以唱的一种文学作品体裁。

3.那么,“天净沙”是什么意思呢?跟这首元曲的内容有关系吗?(可引导:注释里是怎么说的?)曲牌名。那也就是说,“天净沙”与这首曲的内容没有关系,而与它的——曲调有关系。它是表明一首曲的曲调的。

4.而与内容有关的是哪个部分?“秋思”。那么“秋思”就是这首曲的题目了。

三.诵读感知

1.从秋思二字,我们可以猜猜,这首曲可能会写哪些内容?

预设:秋天里的想法。引导:也可能会写一些秋天里看到的——景物。

2.那么我们来读一读这首曲。老师先来读一遍。(范读,读出感情,读出“断肠/人在天涯”的断句,但不点明此处断句。)同学们也来读读看。(生齐读)

3.我们刚才猜了,马致远可能写了一些秋天里的景物,写了一些秋天里的想法。我们猜对了吗?哪几句写了秋天里的景物,哪几句写了秋天里的想法?

预设:可能有学生把“夕阳西下”划分到后一部分,明确前四句为写景,最后一句抒情。

4.前四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我们在这些表示景物的字下面加点,把形容这些景物的字用括号括起来。

(枯)藤 (老)树 (昏)鸦 (小)桥 (流)水 人家

(古)道 (西)风 (瘦)马 夕阳西下

5.分析景物:

①我们先来看这一组景物。

(多媒体) 藤 树 鸦

对于这些景物,我们似乎没有太多的感想。加上这几个字呢?

(多媒体)枯藤 老树 昏鸦

预设:从“枯藤老树昏鸦”这句的景物描写中,我仿佛感受到了秋的荒凉和凄清。 为什么这几个字就能给我们带来这种感觉?换成“青藤大树乌鸦”还有这种感觉吗? 引导学生分析:枯:枯萎,没有生命力。老:苍老,光秃秃的。昏:黄昏使得乌鸦飞不动了,变得没有精神。这些词都给我们一种荒凉、凄清、没有生命力的感觉。秋天的味道就出来了。

请学生朗读此句,读出凋零凄清之感。再班级齐读。

②还有哪些词也给我们带来秋的味道?

(多媒体)古道 西风 瘦马

请学生分析,引导:古道是什么样的道路?年代久远,杂草丛生,没有什么人在行走。西风是什么样的风?换成微风或清风好不好?秋风,吹在人身上让人感到寒冷。瘦马,说明醒了很长时间的路,旅途劳顿,精神疲惫。这些词给我们的感觉是孤独,寒冷。

请学生朗读此句,读出孤独寒冷之感。再班级齐读。

③让我们想象这样一个画面:又有一个行人,骑着瘦马,吹着西风,独自走在杂草丛生的古道上,他看到古道边上枯藤和老树互相缠绕,乌鸦栖息在光秃秃的树枝上凄厉地叫着。心里涌起一阵又一阵的悲伤。他往另一边一看,看到了什么?小桥流水人家。

有桥有水这没有什么,加个“小”字,桥立刻显得——温馨了;水流动起来,立刻显得生动了,再加上人家,整幅图画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非常温馨,似乎是一幅温馨柔美的江南农村图景。流水潺潺,一座小桥跨过小溪,小桥后露出了几户人家的屋檐。

这种氛围好像与我们刚才感受到的凄凉、悲伤的氛围好像矛盾了,为什么要写这句,我改成“荒村古墓残霞”不是更添悲凉之意吗?

引导学生分析:这是反衬。行人见到小桥流水人家的温馨景象,想到自己却是身处在古道西风瘦马之中,更加悲伤了。

补充:这是以乐景衬哀情的写法。我们也把这一句朗读一遍,读出一种温馨中带着些苦涩的感情。

④这时行人又往西边一看,看到了什么?(多媒体)夕阳西下

夕阳西下了,该干什么了?预设:回家。

夕阳西下了,远处人家飘出了缕缕炊烟,就连乌鸦也不再飞翔,停在树上休息了。而自己却在哪里?古道西风瘦马。

于是我们知道,行人伤心并不只是因为秋天的景色太过凄凉,而是因为他——想家了。他的悲伤到了什么程度?用了哪个词?断肠!那是形容人痛苦到了极点。

这是不是太夸张了?马致远为什么会被伤到几乎痛断肝肠的程度呢?我们来了解一下他当时的处境。(多媒体)介绍马致远生平:

元朝建国以后,把中国人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蒙古人和色目人有种种特权,只有他们可以被任用为官员。这是民族高压政策。在马致远生活的年代,蒙古统治者已经开始任用汉族文人,却又未能普遍实行,这给汉族文人带来一丝幻想和更多的失望。马致远早年曾有仕途上的抱负,担任过地方小官吏,却未能实现他满腔抱负,一生漂泊无定,郁郁不志。

我们来读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人在天涯,也就是说不在——家里。使他伤心断肠的是他那颗抑制不住的思乡的心。这就是他见秋景而生的秋思,这秋思不只是秋思,其实也是愁思,这愁思愁的是家乡太远,难以回去,是乡愁。

(板书)景

乡 愁

人在天涯,他感慨家乡太远,也感慨自己天涯漂泊,半世飘零。

让我们再次体会马致远的思乡之情,再齐读这首曲。(生齐读)

四.自主分析

我们看到课本为这首《天净沙·秋思》配了一幅插图。现在,根据我们对这首曲的理解,说一说,这幅插图有哪些地方画得好,那里地方可以改进。同桌前后可以讨论一下。

1.没有画出枯藤。画出枯藤与老树缠绕,更能表现苍凉的意境。

2.天空中飞翔的小鸟太灵动了,不符合“昏鸦”。不如改为栖息在树上,表现出乌鸦的没有生气。

3.小桥流水人家应该花的远一些,表现出作者遥望乡村,向往家园的情感。

4.西风没有体现出来。可以画一些炊烟,或者让画中人不戴帽子,乱发飘飞;或者让人物的衣衫随风翻卷。可以表现出西风来。

5.马应该画得瘦些,如果改成行人牵着马更能表现出黄昏时分鞍马劳顿行人落寞的情景。

6.夕阳不画整个圈,画半轮,更能体现出夕阳落山的情景。

五.改写元曲

经过这番改动,相信同学们心中已经有了一幅全新的画面,马致远见秋景而叹思乡的感情也已真正走入了大家的心。请大家顺着这种断肠之情,把心中的画面,用文字表现出来。假如你就是这个行走天涯的行人,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此时所见景象,所起断肠之心。

生写短文。请学生朗读。

六.作业

背诵《天净沙·秋思》。

天净沙秋思的教案 篇12

(教学设想:《天净沙秋思》反映的是游子思乡之情,而《君子于役》则反映的是妻子思夫之情。这两篇文章能不能结合起来学呢?)

师:同学们学过历史,知道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什么吗?(《诗经》)

师:《诗经》305篇,其中有一篇名叫《君子于役》,我们今天先来欣赏一下该诗的第一节。(投影,包括诗的第一节以及主要词语的解释。)

师:请参照注释大致了解诗歌的内容。(正音,释义:君子:曷:栖:埘:)

师:请一位同学读一下。

师: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农村晚景图,画中充满恬静的气氛)

师:这首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妻子对丈夫的无限思念之情)

师:此诗写法上的一个特点是什么?(情景交融)

师:如果我们把在家苦苦等候的妻子理解为所有盼望在外亲人归来的家人,如果我们把在外服役的丈夫理解为所有在外流浪的游子,我们没想到啊,家人的这一望就是一千多年!一千多年过去了,那个游子啊,他还在外面流浪。不信,请看这首曲《天净沙秋思》。(投影《天净沙秋思》)

(教师范读,学生仿读。注意节奏、重音、情感。)

师:同学们请闭上眼睛,听老师轻声读,将曲中描绘的所有的景象组成一幅画。

师:听完老师的朗读,你看到了什么?(学生交流自己想像的画面)

师:你认为画面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羁旅之情或思乡之情)

师: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学生研读赏析。)

师:我们现在读到这首曲仍能被曲中所表达的感情所深深感染。你有过断肠人的经历或者你看过、听过其他断肠人的故事吗?(用自己的直接经验或间接经验强化这种感情。)

(明确:由于曲中没有直接的抒情主人公出现,于是,那位断肠人便可以看作是一个不定代词,指代你、我、他都行。读过这此曲的人常常会沉浸于作者描写的情境之中,有时甚至感到自己就是那秋天中无所依托的迷惘游子,此曲唤起的并不是读者的同情心和共鸣,而是对漂泊的切身感受。虽然我们未必都是浪迹天涯的游子,但在生命的途程中,谁又不是一个流浪者呢?)

师:一切景语皆情语。《君子于役》与《天净沙秋思》为了表达思之情,各选择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景。你如果要表现某种情,你将选择哪些景呢?(生自由答)

师:一曲短短28字的《秋思》,唱出了天下游子的心声。这里,我们是不是应该感谢一下此曲的作者?(简介马致远,元曲以及前人对此曲的评价)

师:今天,我们学了两首诗(曲),一个望归,一个思回。让我们在音乐的伴随下再来深情地再现离我们遥远而又很近的感情吧。(投影,放背景音乐,学生读诗、曲)

师:几千年来,游子的故事一直在上演,流浪的滋味刻骨铭心。有一首歌唱道:都说那海水又苦又咸,谁知道流浪的悲痛心酸,满腔的愁怨,啊,游子的脚印啊,血迹斑斑有千年的流浪,就有千年的等待。游子啊,回来吧(音频:费翔《故乡的云》)

天净沙秋思的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直至背诵;体味词句,揣摩作者的感情,体会作品的意韵。

2、领悟诗中蕴含的节奏美,提高对古代诗歌作品的鉴赏力。

教学重难点:

1、背诵诗歌。

2、品味语言,体会作品的意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你们眼中,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也许是丰收的,也许是浪漫的,也许是多愁善感的。那么,在一个游子的心中,秋天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去体会体会。

二、解题: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三、朗读诗歌:

1.师配乐范读 。

2.学生齐读。

3.学生给诗歌划分节奏,注意重音。

4.学生配乐朗读。

四、品析鉴赏:

1.播放课件,学生根据诗句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图画,体会思乡之情。

2.四人为一组,讨论以下问题:

(1)这首小令前三句十八个字,写了哪九种景物?你认为这样做有何好处?

(2)体会篇末所写的:“断肠人”应是怎样的人?

(3)说说这首小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思?其“情景交融”的特点是怎样在文中得到体现的?

以上问题由学生讨论,师适当点拨,共同明确。

3.齐声朗读并背诵诗歌。

五、拓展延伸:

对比阅读余光中的《乡愁》,体会思乡之情。

六、总结:

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就是道德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除了最后一句,全都是景语,而字字却是扣着“情”来写,古人说:“凡景物,皆情语”,《天净沙秋思》堪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无痕的杰作。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诗歌。

2.课后以诗歌的意境作一幅画,各自进行交流。

《天净沙·秋思》教案11(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主读课文

预习积累:

1.查找元散曲文体知识。

2.了解作者马致远。

3.有表情、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天净沙秋思课件推荐8篇


导入部分:在教案课件的导入部分,需要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用案例、展示图片或视频等方式来导入,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目标明确:在教案课件中,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具体、明确,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和技能。

教学过程:在教案课件的教学过程部分,应该详细列出每个教学环节,包括引导学生思考、讲解知识、示范操作、学生练习等。同时,还要注意安排合理的教学时间,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教学方法:在教案课件中,应注明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教学环节,因此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资源:在教案课件中,可以附上相应的教学资源,如教材、参考书、PPT、练习题等。这些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评价反馈:在教案课件的最后,应给予学生相应的评价和反馈。可以设计一些测验题、作业题或小组讨论等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给予反馈,以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

总结归纳:在教案课件的总结部分,要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归纳总结。通过总结,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注意,编写好教案课件将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更加有效。希望本文能对您在工作学习中编写教案课件有所帮助!

天净沙秋思课件 篇1

天净沙·秋思

教学目标:

1、反复吟咏,有感情的朗读并加以背诵

2、细细品味此小令,重点体会文中景物的作用

3、仔细分析,能够深入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文章景物描写的作用

2、深入理解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元)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讲解课文:

1、介绍作者:马致远(1250?—1321),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人,元代著名杂剧家、散曲家及戏曲作家。毕生从事杂剧创作,今传15种,代表作是《汉宫秋》,散曲120多首,有《东篱乐府》传世。他早年曾追求功名,但郁郁不得志,晚年因不满朝政隐居田园。

2、详细讲解课文:

A.文章题目:天净沙,曲牌名;秋思才是题目,解释文章写的主要内容。

B、学生齐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文章具体写了哪几种景物,以及这些景物的特点?

答:景物:(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 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西下)夕阳

C、从这些景物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一副什么样的场景,结合文章并发挥想象描述出来:

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

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我前行。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极度忧伤的旅人还漂泊在天涯。

D、具体分析这些景物及诗句:

枯藤老树昏鸦——凄凉暗淡的景象(点明时间在傍晚)

小桥流水人家——(是否会想到)温馨柔美的江南水乡的农村图景 问:这样写不显得矛盾吗?

答:不矛盾,这是一种反衬的手法,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行人看见乡村炊烟袅袅、小桥流水的优美景色给人以休闲雅致的感觉,自己却置身于这荒凉的古道上,独自漂泊,在外更增伤悲。

古道西风瘦马——秋风萧瑟荒凉凄苦的景象,又增加了荒凉之感 夕阳西下——使昏暗的画面有了些许暗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联想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对照理解)断肠人在天涯——这时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满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

E、通过这些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及思想感情?

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

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综合分析文章: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全曲无一“秋”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这首被赞为秋思之祖的成功曲作,从多方面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

一、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构成一种凄凉悲苦的意境,全曲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构成了一种动人的艺术境界。

二、使用众多密集的意象来表达作者的羁旅之苦和悲秋之恨,使作品充满浓郁的诗情。

三、善于加工提炼,用极其简练的白描手法,勾勒出一由游子深秋远行图。

四、采用悲秋这一审美情感体验方式,来抒发羁旅游子的悲苦情怀,使个人的情感获得普遍的社会意义。(升华)

天净沙秋思课件 篇2

知识

技能1、了解诗歌有关知识。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意境。过程

方法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情感

态度

价值

观领会诗歌中蕴含的节奏美,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教学

重点品味语言,体会意境,领会诗人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感情,诵读并背诵。教学

难点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教学补充一、导入新课

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因为它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怀主人公置于特定氛围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这是一篇抒情作品,仅用28个字,就生坳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二、解题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元曲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兴于元代,又称散曲。马致远,元代著名散曲家,早年热衷于功名,却屡不得志,经历了漂泊生涯20余载,本曲是这种漂泊生涯体验的结晶,是作者用血和泪写成的,是元曲中的“绝唱”,元人誉之为“秋思之祖”。

三、朗读诗歌

1、师配乐范读

2、学生齐读

3、学生给诗歌划分节奏,注意重音: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学生配乐朗读

四、学生合作探究

1、学生随着教师的描绘想像这幅画面,感悟内容,体会思乡之情__

天净沙秋思课件 篇3

一、说教材

1、教材所处地位

古典诗文,是中华文化的精华。随着新教材的使用,古典诗文在教材中所占的比值增大了。古典诗文以其超常而不俗的想象,新奇而巧妙的构思,启迪着,开拓着人们的思维,它对青少年学生的语言文字水平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正确地引导学生多读一些诗文佳作,可以使学生得到多方面的训练。所以,古典诗文的教学,在初中阶段占有重要的地位。

2、教材内容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马致远的一首《天净沙?秋思》。这一部分用一个课时完成。主要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理解《秋思》的主题思想,即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引导学生学生体会《秋思》的意境。

3、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1)教学目标

知道:马致远及元曲的文学常识。

理解:①每句曲句的含义。

②曲的主题思想。

体会:《秋思》的意境。

(2)重点:①朗读本曲。

②理解本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意境。

(3)难点:理解本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意境。

二、说教法

古典诗文是我国历代诗人词家经过千锤百炼出来的完美的艺术精品。它具有优美的语言,淳美的形象,挚美的情感,泛美的彩画等,是其他任何艺术无与伦比的。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散曲中的小令更是堪称艺术成就很高之佳作。教学这首散曲必须先调动学生学习曲的主动性。使学生既能扎扎实实地掌握基本功,以能提高学生的情趣

,使学生受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感染。所以,我采用的主要教法是渗透式教学法。即在朗读、背诵中渗透音乐美,在意境中渗透绘画美,引导学生动脑又动笔,激发深长伯创造性思维,使在审美享受中,潜移默化,启迪艺术灵感。

三、说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代诗文是我国文化长廊中的瑰宝,唐宋时期,诗词发展达到顶峰。唐代是诗歌最繁荣的时代,宋代的词也相当的繁荣。唐诗宋词我们已经学了很多,那么,继唐诗、宋词之后兴起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元曲。那么,元曲到底是怎样的一种艺术形式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元曲四大家”之一:马致远的一首《天净沙?秋思》。

(二)新课讲授

1、板书课题: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2、作者简介及相关资料:

教师介绍有关内容要求学生知道:马致远是“元曲四大家”之一,是元初作家中散曲淬最多的一个。杂剧以《汉宫秋》为代表,散曲有《东篱乐府》。元曲是继唐诗、宋词之后兴起的一种艺术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两部分。杂剧就是戏剧。散曲包括小令和散套。《天净沙?秋思》就是散曲中的小令。

3、熟读

“文章不厌百回读”。在教学此曲时,我以读为切入点,精读、细读,在读的基础上讨论、感悟,深化认识挖掘出审美因素。

首先,教师范读。“范读”就是“示范而读”。教师范读效果佳,必然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范读中“读之以情”,学生“感之以趣”,“趣而读之”,“读而思之”。同时,“范读”的本身以是对学生“授之以法”,能具体地指导学生诵读。范读后再从学生中找出读得较好的来读。成功的范读,可以把文字变成声音,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从而与作者产生共鸣,进而理解本曲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多朗读、呤诵,边读教师边指导,在读法指导中品味意境。这样反复诵读,既培养了学生的语感,以能让学生领悟其中的内涵和丰富的情味。

小令就是一首歌。《秋思》这首小令讲究平仄押韵,读来琅琅上口,它具有“民歌色彩”,极富节奏感。

《秋思》这首小令押什么韵?哪些字押韵?

其中“鸦”、“家”、“马”、“下”、“涯”以“a”押韵。和谐动听,但曲调低沉,往往一首曲调低沉的词曲易引发人的思绪。而《秋思》给人极力渲染悲凉气氛,表现一个长期漂泊在异乡之人惆怅之情,直抒作者胸臆。另外,它讲究炼字,格律要求严格,仅仅五句28个字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一个漂泊天涯游子孤寂之情,

所以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朗读方法,教会学生怎样才能读得声情并茂、荡气回肠,促使学生从朗读到背诵中增强语感,真正领悟到“小桥流水”般的意境,从而学会欣赏音乐美,这样的渗透教学方式,比单纯的讲解词意,硬读死背新颖。学生喜欢学,易接受。

4、会意

会意就是能领会诗文没有明白表示的意思。因为古典诗文语言跳跃式的,加上诗人在字词上有精雕细刻的传统,这就需要诵读全文,联系前后语句,结合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加上合理的想象补充语句间的跳跃间隙。在整体上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领会文章的主旨,以要在此基础上抓住关键字词,研讨感悟,

体会那些关键的字词的表现力。品味文章的艺术魅力,达到有所借鉴,有所得益。历代诗家讲究“意”和“景”的融合,即构成意境。意即是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即是情,“境”是诗中描写的景物,即两种环境;“意”和“境”“情”和“境”有机结合起来,和谐统一,形成一种艺术境界。

《秋思》这首散曲中的小令描绘了一幅什么图景?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它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了天涯沦落人孤寂愁苦之情。虽情调低,但有一定的社会意义,故境中有画。我指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心情地去设想境中画,既而产生情趣。再循循善诱,设疑提问:这首小令前几句写多少景?这些景物是实景还是虚景?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又是如何表达的?

学生讨论后,我及时归纳:小令前三句仅18个字就写了九景:(板书):“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且每景前面用了一个修饰词,如:“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这时实景表达了游子孤寂之怀。(板书):实景。这种情是通过眼中的秋景表达的,秋是这种情思的传媒体。

“枯藤”、“老树”、“昏鸦”这些景物如此萧条和暗淡反映了诗人心情的低沉和凄凉,三者正好牵动了游子的思乡之情。第三句“古道西风瘦马”,虽然还只是说景物名称,但是这三个词却具有丰富的感染力:“古道”是苍凉寂寥的,“西风”是萧瑟悲凉的,“瘦马”是疲惫无力的,这已经不是单纯地写景了。而“瘦马”一词,在这里还应该包含骑在马上的人,这是主要部分。“夕阳西下”写时间,“断肠人在天涯”这才明显写到游子,写到游子的心情。秋天本来就容易使游子发生悲凉之感,特别是在苍然暮色中,对着荒郊萧瑟的景物,骑着疲惫的瘦马,孤独地走向天涯异域,他更想到故乡的人,瞻望漫长的前路,因而触动情怀,引起悠悠的哀愁。此时很自然地引导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和祖国。

紧接着我将学生的想象、思绪继续向深秋延伸,提醒学生将有形可感的事物,以具有明显的深秋色彩与无形凄苦之情紧密联系起来去琢磨。于是学生们的情趣也随之得以升华,用有形表现无形感到生动具体,最后要求学生自己动手画一幅《秋思》图。这说明了诗文中的绘画美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特别是对有此爱好的学生起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将文字通过想象变成画面,更具体形象。

5、下笔

在阅读、讨论、感悟中,学生们常常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在一个人静静地整理思考中,更能产生深刻的感受,经过思考,能将个人体验与文本相结合,加深影响,形成理性的认识。因此,在学生体会了《秋思》的意境后,我让学生仿写,并大胆地改写,以启迪艺术灵感。通过这种训练,可以把感受到的意蕴美内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成为具体可感或上升到一种思想高度。

6、小结

《秋思》这首散曲中的小令,不仅意境突出,还包容了音乐美、绘画美等等在内的综合艺术。我们学习了这首小令,从中受到了各类美的熏陶,它不愧为艺术成就很高之佳作,中华文化之精华,所以,我们应多读一些诗文佳作,以得到多方面的训练。

此小结再次强调了古典诗文的重要性及作用,鼓励学生多读、多思、多写。

7、作业

背诵这首小令。

背诵能够切实巩固本节所学内容。

天净沙秋思课件 篇4

内容来源:七年级语文(上册)

主题:《天净沙·秋思》

课时:1

授课对象:七年级学生

设计者:张兆迪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诵读古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2)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2.学情分析:

本诗歌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小学阶段学习过古诗词的基本知识,但是对诗歌中语言文字的妙处体会不深、对诗歌的节奏感把握不强,不利于感悟和理解诗歌。此外,七年级学生的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创造能力较小学阶段有了较大的提高,在教学中,教师应适当引导学生通过品析语言文字,抓住诗歌情节发展,体悟诗人心境,从而产生读好诗歌的兴趣和热情。

3.教材分析:

《天净沙·秋思》是元代曲作家马致远的一首小令,也是学生进入中学接触的第一首小令。该诗以简单的话语描绘了丰富的自然景观,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一句最为闻名,这首诗通过写景,表现出了游子的羁旅之情与思乡之情。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自由朗读,在读中理解与想象,分析这首诗抒发诗人思乡之情的句子和写作特点;2.分析全诗是如何展开的,归纳体现诗人抒发感情的诗句。评价任务:

1.针对目标1,课堂注重读中理解,通过品析文中的关键词句,能总结出赏析诗句的方法,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2.针对目标2,设计一个活动,通过体会诗词的写作特点,能总结出诗词的类型和作用,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在你们眼中,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是丰收的,是浪漫的,还是多愁善感的?那么,你们知道在一个游子的心中,秋天是什么样的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去体会体会游子心中的秋天。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文体知识

《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小令。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散曲的题目。

2.作者简介

《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是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散曲家。他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被称为“元杂剧四大家”。他的《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

3.背景链接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一生都几乎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因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于是在一次羁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诗歌朗读

1.自由朗读诗歌,并采取各种形式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节奏、重音。【交流点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根据诗句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图画,体会思乡之情。【交流点拨】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二)整体感知

1.本曲前三句列出了哪些景物?分别渲染了怎样的氛围?【交流点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前三句渲染了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笼罩在苍茫暮色中的枯藤、老树、乌鸦,呈现出一派萧瑟凄凉的景象。

昏鸦归巢反衬出游子的漂泊和无所归宿。小桥流水旁的人家虽然简陋清贫,却有亲人团聚的天伦之乐,透露出游子对宁静温馨的家园生活的向往,也反衬出游子有家归不得的悲苦与凄凉。寒风嗖嗖,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马正在蜿蜒古道上艰难跋涉。这里虽然没有直接写人,但已不难想象马背上的游子疲惫、憔悴的神情。

三句十八个字,不用任何动词和关联语作连缀,只是分别并列三个名词性词组就完整地构成一幅以“昏鸦”“人家”“瘦马”为重点的意境深远的图画,羁思旅愁借景物自然显现,使人联想无穷。

2.请你想象画面,给这首小令另拟一个小标题。【交流点拨】断肠人秋旅图、深秋郊野独行图、天涯断肠人。

3.“断肠人在天涯”这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交流点拨】前三句是写景,后两句为抒情。“断肠人在天涯”是这首小令的主轴,贯穿着整首曲的情思:昏鸦还知道投树栖息,小桥流水旁的人家也有安身之地,而骑着瘦马的游子却只能在西风古道上奔波。“夕阳”如血,可以想见它照在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同古道瘦马上会有不同的色彩,但倍添迟暮苍凉气氛的作用是相同的。“天涯”二字的指出,与夕阳配合,正应了“日暮途穷”的成语,加重了悲凄衰残的色彩,说尽了千古羁旅人无限的愁闷。

4.这首小令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交流点拨】这首小令寄情于物,通过对众多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羁旅天涯之人内心的凄苦愁楚之情。

(三)深层探究

1.这首小令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交流点拨】语言极为精炼确切,而且富有特色。通篇只有短短五句二十八字,却描绘出一幅诗情浓郁的画面,创造出凄冷悲寂的意境。前三句句法结构完全相同,全用名词和形容词,没有一个动词,描写了九个形象,九个小景,每三个形象构成一幅小画面。各句以三个并列的偏正结构的词组组成整齐的排比句,显得和谐匀称,一语道破“某一种心情”。也正因如此,这首小令被称为“秋思之祖”。

2.《天净沙·秋思》是如何运用对比映衬手法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交流点拨】作品中动景与静景、暗淡的色调与明亮的色调、天伦之乐与羁旅之苦,都形成鲜明的对比映衬,增强了视觉效果和感情色彩。

藤、树、桥、人家、古道是静景,鸦、水、风、马、夕阳是动景,动静结合,相互辉映。落日余晖的明亮,深秋晚景的暗淡,色调一明一暗,相反相成。昏鸦归巢衬托了游子的归宿无处,小桥流水人家的天伦之乐衬托了羁旅生活的艰难凄苦,感情上也形成鲜明对照。

(四)熟读成诵

课堂小结

这首小令只有28个字,却能以巧妙的构思,选取秋天几个富有特征性的景物,给我们摹画出一幅秋郊夕照图,创造出一种萧瑟、苍凉的意境,用以衬托天涯游子思乡的那种孤寂凄楚的心情。全曲不仅写景,动静相衬,而且写人,借景言情;不仅用景物点染“秋”,而且用景物来表现“思”,化景为情,情从景出,把“秋思”写得非常凄恻,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板书设计

拓展延伸

展开想象,将《天净沙·秋思》改写成一篇散文。

天净沙秋思课件 篇5

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天净沙·秋思》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七年级三册第三单元的第15课《古代诗歌五首》中的第五首。它是元代著名散曲家马致远写的一首小令,元周德清誉之为“秋思之祖”,王国赞其“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是“小令之最佳者”,后人称之为元代散曲之绝唱。这首小令写了一位游子的羁旅之思。

教材的编排意图及前后联系

这套新教材是国家课改实验教材,其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的教育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本单元是让学生走近自然美、感受自然美。本单元训练的重点是:

1、正确流利且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课文,品味诗文优美的语言。

2、培养从多姿多彩的大自然中发现美与领悟美的能力。

3、学会观察感受大自然中的美,写一篇写景状物的文章,力求抓住特征,写得具体,写得真切。

小令《天净沙·秋思》的教学内容与本单元的训练重点紧密相连,既要加强朗读,体会小令意境,又要揣摩精彩的词句,感知小令的美妙意境。

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及本班学生具体情况,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入手,制定了以下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小令。

2、发挥联想和想像,体验课文情景,激发情感。

3、通过揣摩,欣赏精彩词句,感知小令的美妙意境。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审美情感、审美意识。

5、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愿望和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揣摩、欣赏词句,感知小令的美妙意境,诵读。

2、教学难点:

理解景物与作者思想感情完美结合的写作方法。

学情分析:

现有基础:

学生在前几篇课文的学习中,已对朗读有一定的了解,对优美语言有一定的品味能力,在本课中将进一步培养朗读能力及品味能力。

学习动力:

该班学生基础较好,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同时,对前几课的学习,对自然景物、学生有着较强烈的喜爱之情,可以以此为动力,让学生在诵读中,在画与写中,领会小令意境。

设计理念:

新课标在基本理念中指出:“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此理念,本节课通过“读──画──议──写”,让学生画出心中所想,说出心中所感,写出心中“感”“想”,整堂课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来构思,组织。

教学方法:

1、情景式教学法。

2、朗读教学法。

教具准备:

投影仪、《天净沙·秋思》投影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秋自古以来触发人深思。范仲淹的《渔家傲》中的“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 去无留意”,给我们给了塞下秋光,征夫泪;杜牧《秋夕》中的“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寂寞,失意宫女的内心苦闷,秋士悲,秋女怨,让人揪心,令人扼腕。那么,一个孤身漂泊,远离家乡的旅人,在萧萧悲凉的“西风”之中,又会有怎样的情思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去走近马致远,走进他的《天净沙·秋思》中去感受感受。(板书课题)

二、简介作者及作品

1、抽学生介绍。

2、教师补充介绍:

马致远,号东篱,大都人,曾热衷功名,但未得志,漂泊二十余载,五十八仕,看不惯黑暗的官场,退而隐居,写出许多“叹世”之作,他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元代杂 剧四大家,在元代散曲作家群中,位居第一。

《天净沙·秋思》是散曲中最为有名的,元人周德清誉之为“秋思之祖”,王国雄赞其“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是“小令之最佳者”。后人称之为元代散曲之绝唱。

这首小令何以获得如此高的赞誉呢?让我们一起去读一读。

三、读

1、师范读。

2、师指导学生读。

3、生自读,背诵。

四、学生画

一首好诗,就是一幅好画,马致远的这首小令正体现了这一点,请同学们揣摩这首小令的意境,展示你丰富的想象,把你所想的绘成一幅画。

1、抽一名学生在黑板上画。

2、学生分小组(四人一组)共同画。

五、议

各组交流自己所画的画,学生之间互评。

六、教师点拔

1、小令中运用得最多的是哪类词?

2、小令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景物的?

3、小令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哪句?

4、小令中最让你喜欢的词句有哪些?

(如学生未提到“瘦”,教师可点拔:瘦让你想到了哪些?)

七、写

一幅好画就是一首优美的诗,一篇优美的散文,下面就请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像,用你的文笔,把你所绘之景介绍给大家。

1、学生独立写。

2、学生自愿在班上交流,相互评价。

八、总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读──画──议──写”,走近了马致远,了解了他的绝唱之作,真正体会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到了一位游子的羁旅之思。

课后反思:

该节课通过学生的“读──画──议──写”,较大的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之间的合作、自主探究的能力有了一定的体现,对小令的意境有较深刻的理解,如有一位学生在画画时,没有局限于课本中的插图,而是用自己独特的理解画了游子牵着一匹瘦骨嶙峋的马在古道上行走,当我问为什么游子要牵着马而不骑马时,学生的回答是:因离家太久,马也想家想得瘦了。是呀,马犹如此,人何以堪。学生的回答,让我一震,其实,只要我们充分的相信学生,他们时时会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天净沙秋思课件 篇6

教学目标:1.反复吟咏,熟读成诵。

2.细细品味,重点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3.学会探究,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难点: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诵读法,品析法,研讨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堂

图片导入。请大家欣赏一幅图画,说说,可以给这幅图画配一首什么诗。自古以来,中国就是诗的国度,唐有唐诗,宋有宋词,元有——元曲。我们今天要欣赏的这首《天净沙·秋思》就是一首元曲。

二.介绍体裁

1.我们来读一遍注释⑨:选自《全元散曲》。天净沙,曲牌名。马致远,生卒年不详,元大都(现在北京)人,著名戏曲作家。

2.读过注释,我们可以来猜一猜,元曲具有什么特点?预设:可以唱。这个“曲”字告诉我们,这首秋思在古代是可以唱的。因为是元代的作品,我们把它叫做元曲。简单地说,元曲就是元代的可以唱的一种文学作品体裁。

3.那么,“天净沙”是什么意思呢?跟这首元曲的内容有关系吗?(可引导:注释里是怎么说的?)曲牌名。那也就是说,“天净沙”与这首曲的内容没有关系,而与它的——曲调有关系。它是表明一首曲的曲调的。

4.而与内容有关的是哪个部分?“秋思”。那么“秋思”就是这首曲的题目了。

三.诵读感知

1.从秋思二字,我们可以猜猜,这首曲可能会写哪些内容?

预设:秋天里的想法。引导:也可能会写一些秋天里看到的——景物。

2.那么我们来读一读这首曲。老师先来读一遍。(范读,读出感情,读出“断肠/人在天涯”的断句,但不点明此处断句。)同学们也来读读看。(生齐读)

3.我们刚才猜了,马致远可能写了一些秋天里的景物,写了一些秋天里的想法。我们猜对了吗?哪几句写了秋天里的景物,哪几句写了秋天里的想法?

预设:可能有学生把“夕阳西下”划分到后一部分,明确前四句为写景,最后一句抒情。

4.前四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我们在这些表示景物的字下面加点,把形容这些景物的字用括号括起来。

(枯)藤 (老)树 (昏)鸦 (小)桥 (流)水 人家

(古)道 (西)风 (瘦)马 夕阳西下

5.分析景物:

①我们先来看这一组景物。

(多媒体) 藤 树 鸦

对于这些景物,我们似乎没有太多的感想。加上这几个字呢?

(多媒体)枯藤 老树 昏鸦

预设:从“枯藤老树昏鸦”这句的景物描写中,我仿佛感受到了秋的荒凉和凄清。 为什么这几个字就能给我们带来这种感觉?换成“青藤大树乌鸦”还有这种感觉吗? 引导学生分析:枯:枯萎,没有生命力。老:苍老,光秃秃的。昏:黄昏使得乌鸦飞不动了,变得没有精神。这些词都给我们一种荒凉、凄清、没有生命力的感觉。秋天的味道就出来了。

请学生朗读此句,读出凋零凄清之感。再班级齐读。

②还有哪些词也给我们带来秋的味道?

(多媒体)古道 西风 瘦马

请学生分析,引导:古道是什么样的道路?年代久远,杂草丛生,没有什么人在行走。西风是什么样的风?换成微风或清风好不好?秋风,吹在人身上让人感到寒冷。瘦马,说明醒了很长时间的路,旅途劳顿,精神疲惫。这些词给我们的感觉是孤独,寒冷。

请学生朗读此句,读出孤独寒冷之感。再班级齐读。

③让我们想象这样一个画面:又有一个行人,骑着瘦马,吹着西风,独自走在杂草丛生的古道上,他看到古道边上枯藤和老树互相缠绕,乌鸦栖息在光秃秃的树枝上凄厉地叫着。心里涌起一阵又一阵的悲伤。他往另一边一看,看到了什么?小桥流水人家。

有桥有水这没有什么,加个“小”字,桥立刻显得——温馨了;水流动起来,立刻显得生动了,再加上人家,整幅图画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非常温馨,似乎是一幅温馨柔美的江南农村图景。流水潺潺,一座小桥跨过小溪,小桥后露出了几户人家的屋檐。

这种氛围好像与我们刚才感受到的凄凉、悲伤的氛围好像矛盾了,为什么要写这句,我改成“荒村古墓残霞”不是更添悲凉之意吗?

引导学生分析:这是反衬。行人见到小桥流水人家的温馨景象,想到自己却是身处在古道西风瘦马之中,更加悲伤了。

补充:这是以乐景衬哀情的写法。我们也把这一句朗读一遍,读出一种温馨中带着些苦涩的感情。

④这时行人又往西边一看,看到了什么?(多媒体)夕阳西下

夕阳西下了,该干什么了?预设:回家。

夕阳西下了,远处人家飘出了缕缕炊烟,就连乌鸦也不再飞翔,停在树上休息了。而自己却在哪里?古道西风瘦马。

于是我们知道,行人伤心并不只是因为秋天的景色太过凄凉,而是因为他——想家了。他的悲伤到了什么程度?用了哪个词?断肠!那是形容人痛苦到了极点。

这是不是太夸张了?马致远为什么会被伤到几乎痛断肝肠的程度呢?我们来了解一下他当时的处境。(多媒体)介绍马致远生平:

元朝建国以后,把中国人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蒙古人和色目人有种种特权,只有他们可以被任用为官员。这是民族高压政策。在马致远生活的年代,蒙古统治者已经开始任用汉族文人,却又未能普遍实行,这给汉族文人带来一丝幻想和更多的失望。马致远早年曾有仕途上的抱负,担任过地方小官吏,却未能实现他满腔抱负,一生漂泊无定,郁郁不志。

我们来读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人在天涯,也就是说不在——家里。使他伤心断肠的是他那颗抑制不住的思乡的心。这就是他见秋景而生的秋思,这秋思不只是秋思,其实也是愁思,这愁思愁的是家乡太远,难以回去,是乡愁。

(板书)景

乡 愁

人在天涯,他感慨家乡太远,也感慨自己天涯漂泊,半世飘零。

让我们再次体会马致远的思乡之情,再齐读这首曲。(生齐读)

四.自主分析

我们看到课本为这首《天净沙·秋思》配了一幅插图。现在,根据我们对这首曲的理解,说一说,这幅插图有哪些地方画得好,那里地方可以改进。同桌前后可以讨论一下。

1.没有画出枯藤。画出枯藤与老树缠绕,更能表现苍凉的意境。

2.天空中飞翔的小鸟太灵动了,不符合“昏鸦”。不如改为栖息在树上,表现出乌鸦的没有生气。

3.小桥流水人家应该花的远一些,表现出作者遥望乡村,向往家园的情感。

4.西风没有体现出来。可以画一些炊烟,或者让画中人不戴帽子,乱发飘飞;或者让人物的衣衫随风翻卷。可以表现出西风来。

5.马应该画得瘦些,如果改成行人牵着马更能表现出黄昏时分鞍马劳顿行人落寞的情景。

6.夕阳不画整个圈,画半轮,更能体现出夕阳落山的情景。

五.改写元曲

经过这番改动,相信同学们心中已经有了一幅全新的画面,马致远见秋景而叹思乡的感情也已真正走入了大家的心。请大家顺着这种断肠之情,把心中的画面,用文字表现出来。假如你就是这个行走天涯的行人,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此时所见景象,所起断肠之心。

生写短文。请学生朗读。

六.作业

背诵《天净沙·秋思》。

天净沙秋思课件 篇7

语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第25课《天净沙秋思》

⑴识记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掌握“散曲”的文体知识。

⑵正确朗读、背诵全曲,能准确把握这首曲表现出的思想资料和思想感情。

⑶学习分析诗歌的方法,感知诗中的艺术形象,提高鉴赏诗歌的潜力。

⑴了解诗歌的朗读技巧,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⑵透过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诗歌的情味,领悟诗歌的意境,培养想象力,陶冶情操。

⑶知人论世,透过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把握诗歌主旨。

⑴学习作者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态度。

⑵体味诗歌中的意境,感受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⑴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曲的资料,品味曲中情趣。

⑴透过诵读,发展语感。

⑵从语言角度赏析诗歌,领悟曲中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入课文,简介散曲。

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体式,如唐诗、宋词、元曲。《天净沙秋思》就是元曲中的一首佳作。元曲是继唐诗宋词后兴起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一种新的诗体,包括杂剧和散曲两部分。散曲又分小令和套数。小令在元代又名“叶儿”,每首能独立,相当于一首诗或一阕词;由于它是能歌唱的文字,所以就有不同的曲调;每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曲牌,表示不同的谱式,规定着不同的字数、句数、平仄、韵脚。曲牌表示曲调,另有题目。小令的曲牌常是一个,即一首小令一个曲牌,但也有例外的。《天净沙秋思》属于散曲中的小令。

2.作者及写作历史背景简介。

马致远(1250~1321)号东篱,元大都(今北京)人,元代前期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是一位“姓名香贯满梨园”的作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被誉为“元曲四大家”。马致远生活的“元朝是蒙古贵族统治中国的时代,民族矛盾十分尖锐,人民受到沉重的压迫,知识分子被降到与娼妓、乞丐相近的地位”。“一些走上仕途的文人,因受统治者的歧视,思想仍多苦闷,正如明胡侍所说:‘中州人每每沉郁下僚,志不获展……于是以其有用之才,而一寓之声歌之末,以舒其佛郁感慨之怀,盖所谓不得其平而鸣焉者也’”。马致远年轻时迷恋功名,曾做过地方小官,五十岁左右脱离官场,过着“酒中仙,尘外客,林中友”的生活,沉溺于山水之间,寄情诗酒,成了一个啸傲风月、玩世不恭的诗人,其内心仍然充满了一股牢骚不平之气。他最著名的剧目是《汉宫秋》;一生写了120多首散曲,其中《秋思》堪称“叹世”之作中的代表。这天我们就来品味这首被誉为“秋思之祖”的《天净沙秋思》。

(二)与文本对话,感知文本。

1.学生活动:学生听录音范读,听准字音、节奏,再自己朗读。注意找出文中你认为易读错的字,难理解的词。

词义:昏:黄昏,傍晚。枯藤:干枯的枝蔓。断肠人:多指漂泊在外、思念家乡或亲人的人。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抽生叙述课文所写的资料:一个秋日的黄昏,骑着一匹瘦马的游子正在苍凉的古道缓缓前行。在小桥流水人家的院旁,枯藤缠绕的老树上,昏鸦正在归巢。游子不竟悲从中来。

3.学生再读课文,从资料、思想感情、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质疑探讨,分小组讨论、交流,然后师生共同总结。

⑴曲的前三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绪?用词上有何特点?

诗的前三句描绘了一幅萧瑟荒凉怡静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孤苦寂寞的情绪。三句诗用了九个名词,一字一词,一词一景。各个事物名词前冠以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使各事物又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还使本来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深秋的暮色中构成了一个统一整体,构成一幅形象生动的深秋晚景图,在简约中更见细深。像这种把几个彼此相关的典型景物巧妙而有机地排列组合在一齐,构成一幅群体的、生动的画面,用以烘托气氛,深化意境的语言现象,人们称之为列锦手法。这种手法使诗句语句凝练、文辞简洁。

但我们在阅读中只要少加留意,就会感觉到九种事物的名词并列,节奏基本上是两个音节一个节拍,显得十分单调而迟缓,如同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拄着拐杖,句偻着身子,颤颤巍巍地行进。这种节奏与诗歌资料的基调是一致的,正适合表达作者心中那种凄凉、无助,甚至有点呆滞的感受。这种节奏读起来一词一顿,这种多次的停顿,给人一种呆板、枯燥、乏味之感。加之第一句中的“枯”“老”“昏”,第三句中的“古”“西”“瘦”等词蕴涵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感情,又点染出一种让人生愁、生闷的“哀景”,这就让读者很容易感知到作者当时那种孤独凄苦之状。

⑵诗的最后两句各自写的是什么?

“夕阳西下”点明了特定的时间,也照应了前文的“昏”字,属于写景铺垫。“断肠人在天涯”点出了主人公,直抒天涯游子之悲,属于卒章显志。此句为全篇的主旨。

⑶诗的第二句与第一、三句有何不同?对全诗主旨的表达有何作用?

第一句写秋末之景,干枯的老藤,苍老的树木,乌鸦哀鸣,“枯藤”、“老树”、“昏雅”,呈此刻人们眼前的画面是一片灰黑色,给人的感觉是毫无生气、暮气沉沉,就如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这渲染出一种萧瑟荒凉的意境,含蓄地表示出游子无家可归之意。第三句写古道荒凉,西风骤起,马也因长途跋涉而累瘦了,再次凸现了无家可归的哀怨与迷惘;从侧面反映出游子在旅途中的孤苦寂寞的情绪;一个“古”字,把游子的个人凄苦推及古今,足以引起读者的丰富联想和共鸣。第二句描绘出一幅温情脉脉、幽雅恬静的画面。“小桥”是沟通障碍的建筑物,在情感上也意味着沟通;“流水”是清澈纯净的,蕴含着丰富的活力;“人家”是温馨的场所,是产生欢歌笑语的地方。那里写他人有家而我独无,更添一份思乡之情;与一、三句构成鲜明的对照,更加引发游子的恋家思亲之情。倘若诗的其他几句是正面写游子之思之悲,那么第二句则是从反面来写,更添悲愁,可算是“以乐景写哀情”,“一倍增其哀”了!

总之,曲的前面几句写景都是为后面的人物出场营造环境和气氛的。断肠人出此刻那些撩人情绪的意境中,能够说那景也是断肠人的“断肠景”了。

⑷同学们再细读这首小令,看看写法上有何特点?

①静景与动景相应。在这首小令中,作者将九种相对独立的事物巧妙而又自然和谐地纳入一个画面中,从而构成动与静、明与暗、背景与主体的相互映衬。如写环境的幽静用“流水”的动态与“小桥”“家”的静态相映;写苍凉的道路则用“西风”“古道”相映;“小桥流水人家”的安适、静雅与“断肠人在天涯”的沦落异乡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②景色与情思相融。这首小令旨在表达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作者运用传统的寄情于景的写法,把本来抽象的、难以表达的悲苦之情借助景物画面刻画得淋漓尽致。在现实生活中,自然景物本是没有感情的,但作者把这些客观事物纳入审美的认识和感受中时,这些事物便被赋予感情的色彩,同人的感情融为一体了。“小桥”、“流水”、“人家”本是极常见的普通景象,但当它与“断肠人在天涯”同处于一个图景之时,便不再是孤立的景物,而成为“断肠人”心碎断肠之触发物,使图景带上了悲凉的气氛。“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生”即是此理。

⑸透过我们对这首曲的阅读、讨论和分析,你对这首曲表达的主旨有何看法?

从对全诗的阅读欣赏中,我们明白了浪迹天涯的游子此时的情绪是:看到傍晚归巢的乌鸦,溪边桥旁的小院,不禁顿生思乡念亲之情。这便是诗人在诗中流露出的思亲恋乡之愁。作为游子的诗人,“夕阳西下”时,仍“断肠”“古道”,此时,连马都已瘦,可见人又何堪呢?即使如此,也还得如古往今来的游子一样,从那里来、要到那里去、没有人明白,他们只是这样默默行走着,漂流天涯。这就进一步流露出诗人的漂泊羁旅之愁。诗人为何会产生那些羁旅之愁、思乡之愁呢?我们从诗人的人生经历和生活的时代来看,主要是诗人一生不得志,漂泊于外,或许正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吧?这就更进一步流露出诗人的人生失意之愁。总之,诗人在诗篇中所流露出的思亲恋乡之愁、漂泊羁旅之愁、人生失意之愁,充分说明了作者的秋思实乃秋愁也!诗篇细致生动地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抒发了那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3.学生自读课文,用散文的语言将曲中描绘的意境写出来。

例: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4.学生默读、背诵、并默写全曲。

5.完成课后第3题。

天净沙秋思课件 篇8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能正确说出作者寄寓在小曲中的思想感情。

2、通过画面的赏析,准确描述小曲表现的形象,体会形象中蕴涵的意境。

3、学习用具体的意象表达抽象的感情的方法。

学习方法:教师引导启发、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定向诱导:

古代诗文是我国文化长廊中的瑰宝,唐诗宋词我们已经学了很多,那么,写秋的诗词又有哪些呢………由此来引入马致远的一首《天净沙·秋思》。

1元曲文学常识及作者介绍。(课件)

2朗读诗歌,整体感知。(课件)

1)听范读,注意节奏,体会感情基调。

2)学生自由朗读——指名读——小组读——试着背诵。

3)学生在学习小组内交流初步获得的整体感受。

2.自学探究:初步感悟诗歌的意境(找一找课件)

3.它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呢?并思考《秋思》这首小令押什么韵?哪些字押韵?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教师小结:这首小令一、三、五句押尾韵“a”,二、四句押尾韵“ia”,读来朗朗上口和谐动听,但曲调低沉,往往一首曲调低沉的词曲易引发人的思绪。而《秋思》给人极力渲染了悲凉的气氛,表现一个长期漂泊在异乡之人惆怅之情,直抒作者胸臆。

4.悲凉、哀伤、伤感的秋思,你是从哪里读到的呢?谁来说说看,是哪些文字传递给你的?让你联想起来怎样的画面?

1)枯藤老树:马致远看到的是枯藤,枯藤干枯,没有生命力,给人一种悲凉、凄清的气氛,老树给人一种垂死的感觉。

2)夕阳: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夕阳再怎么好,接下来也要落下去了,坠入黄昏了,夕阳西下,暮色将到,营造一种哀愁的氛围,给人哀伤之情。

3)瘦马: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马,渲染了一种凄凉之情。

4)昏鸦:昏鸦即傍晚的乌鸦,给人苍凉的感受。黄昏时候,一只乌鸦或几只乌鸦在――稀稀落落地飞过,或停在树上,给人清冷的感觉。倦鸟归巢,这个断肠人呀还在天涯飘零着。饥晫空篱雀,寒栖满树鸦。荒凉池馆内,不似有人家。这就是一种秋意呀!

5)古道:古道迢迢人迹稀,和他描绘的有异曲同工之处。这就是崎岖、蜿蜒的古道,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人迹罕至,倍感荒凉。这时候的断肠人真的会因此而感到更加悲痛和凄凉了。

6)西风:西风即秋风,它吹落了树叶,吹黄了小草,吹在人的身上是凉飕飕的,是萧瑟的。这时候断肠人和他的瘦马,在夕阳西下的环境下,在枯藤老树昏鸦的背景中,再加上这凉飕飕的秋风,就更感孤独凄凉了。

5.刚才我们体会到的都是那悲悲切切的秋境,有一句却描写了一个惬意、温暖的场景,是哪一句?起到什么作用?

小桥流水人家,是他看到的充满生机的美好温馨的地方,但人有我无,人家有家可以归而我无家可回,真是可怜!细水涓涓似泪流,也许这流水就是他思乡的泪呀。日夕惆怅小桥头,让人伤感;人间岁月如流水,让人感叹。当断肠人看到这样的场景,心头必是更加惆怅难受。“小桥流水人家”反衬了这一份秋思。

6.哪句话是画龙点睛之笔?

“断肠人在天涯”。表现了作者伤心欲绝的感情,作者因为思念家乡因而伤心欲绝。

三.讨论释疑:

7.我们已经感受到这瑟瑟秋意,秋是荒凉的,人更感凄凉的,这秋意也别有味道,可是马致远仅仅是表达这一层游子之情吗?这马致远是否就是这断肠人呢?马致远在这秋思里是不是还有其他的意义呢?我们也来认识马致远。

马致远(1250一1321),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他的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

游子断肠人,在旅途中的秋思有可能是思乡思故人了,他想家了。仁途中,他怀才不遇,壮志未酬,也向往着美好的生活,还有可能是因为人生的苦痛坎坷或者失意,蕴积了太多太多愁绪在这秋思里了……

4.反馈总结: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不失为千古绝唱。全曲只用了短短28个字,刻画了一幅非常真实生动的秋郊夕照图。起首三句一连排出九幅画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以景托景,景中生情,在苍凉的背景上勾勒出行旅之人飘泊不定而又忧愁的情怀。这里,作者创造性地将孤立的自然景物精巧地组合在一起,使整个画面富有流动感、生命感。同时,有意识地突出画面的昏暗阴冷,以便充分表现“断肠人”浪迹天涯的浓烈的羁旅愁怀。

作业

展开想象,将《秋思》改写成一篇散文。

天净沙秋思课件汇集十五篇


您是否对“天净沙秋思课件”感兴趣看看我们整理的相关资讯吧,我们会持续更新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没有写的老师就需要抓紧完成了。要知道一份优秀的教案课件应当与时俱进,还需包含各个知识点。

天净沙秋思课件 篇1

1、体会作者用凝练的语言描述出的一幅美妙的风景图,体味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品味诗句,感悟诗歌意境,学习诗人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培养学生赏读诗歌的潜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反复朗读中启发阅读兴趣,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能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述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初步具有创造潜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古诗词修养,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1、体会本首诗词的意思和包含的情感。

1、培养感悟古代诗歌资料的潜力。

2、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再造想像感悟诗歌资料。

1、作者简介。

2、了解什么是元曲及特点。

3、理解词语意思。

课前小组长检查学生预习状况,作好记录。老师抽查学生预习状况,做到心中有数。课堂展示

(一)导入新课:

1、师诵读童谣《秋天到》,让学生体会秋天到处是丰收的景象,空气中弥漫着果实的浓香。

2、大雁南飞时,在外打工的人也开始准备回家的行囊,期望在新年之夜和亲人欢聚一堂。

3、在大家沉浸在丰收的喜悦,回家的迫切之情时,有一个人牵着瘦弱的老马,一个人孤独的走在荒凉的小道之上,他就是——元代马致远(板书)。

作者生活于元代,在元代最著名的文化遗产是元曲,“曲”是一种合乐歌唱的诗歌形式。元曲继唐诗宋词后兴起,是元代的新诗体。

马致远(1250一1321),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他的散曲描述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朝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向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它的体裁是“曲”。

(三)、整体感知,把握大意:

1、透过课题大家明白了哪些信息?(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季节是秋季、在秋季时表达的感情等等)

2、这天我带来了马致远人在他乡的旅途中所经过了这一处景色,(出示课文插图),此刻请你观察插图,看看图中有哪些景物。

3、学生小组根据课文插图讨论并在插图中圈出来。

4、学生回答观察到的景物。(枯萎的藤蔓、苍老的大树、黄昏归巢的乌鸦、小小的石桥、潺潺的溪水、荒凉的小道、一匹瘦弱的老马、西落的太阳、孤独的人)

5、教师出示课文课件。

6.试读一遍,找出问题。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8、抽查学生根据理解的节奏来读文。

9、这首小令一、三、五句押尾韵“a”,二、四句押尾韵“ia”,读来朗朗上口,大家喜欢吗?我们感受一下。(朗读)

10、学生观察本曲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前三句是典型的整句排列,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句式工整)根据特点要读出一气呵成、淋漓痛快的酣畅美和明快的节奏感。试一试。最后一句是散句,要读得曲折跌宕,读出落魄无助的生存境遇。

11、根据理解再一齐把整首小令朗读一遍。这样朗读我们感受到了它整散相间,长短结合的形式美。

1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13.小组朗读,并推举代表在班级朗读。

1、学生透过情景插图和课文对照整体感知小令意思。

2、检查学生在预习时所理解的词语意思。

3、小组合作把词意带入文中理解意思。

4、小组推选代表译文。

1、景物描述,透过朗读,我明白作者写到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景物。这些景物,组成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

2、感情的抒发,透过朗读,我感受到这首小令真切的表现出天涯沦落人思念家乡、孤寂愁苦的感情。

3、主题理解,透过朗读,我觉得,这首小令的主题是表达一个远离家乡的游子思乡

之情。_。

(六)感受意境美及思想感情。

1.根据课文资料运用想象和联想,小组讨论和交流,体会本文所勾画的深秋晚景图与天涯游子的心绪之间的联系。

讨论结果:

(1)正面衬托(以哀景写哀,衬托凄凉无比):

枯藤:给人一种荒凉感。老树:让主人公联想自己的人世沧桑,给人一种人生暮年的凄凉感。昏鸦:黄昏归巢,增添凄惨之感。古道:道路苍凉。西风:冷风,吹在游子的身上,吹冷身体,更吹凉孤寂的内心。瘦马:乃游子所骑,由马瘦自然能够联想到主人的清贫。夕阳西下:日暮乡关何处是?天色渐晚,我将投宿何方?安身何处?看来,这天晚上,又是一个无比孤独、凄凉的夜晚!

教师小结:你看,景物描述,不着一字,字字含情。这是衬托,正面衬托的效果。

(2)反面衬托(以乐景写哀,反衬悲意更浓):

小桥流水人家:孤独的游子走上弯弯小桥,看到流水潺潺,人家屋顶炊烟袅袅,一派幽雅、安宁、温暖的景象,这样安详温馨的画面,突然撩起主人公无尽的归思之情,使流落异乡的“断肠人”更添悲愁。

教师小结:这一句,同样景中融情,但是,与刚才那几句所不同的是,那里用的是反衬,从反面衬托。

(3)教师小结:请大家一边听一边想:又是一个深秋的黄昏,一天快要结束了。夕阳斜挂在山头欲落还留的样貌,它依依不舍地完成了一天的使命。眼前的景色真是满目凄凉:藤是枯萎的藤,已经没有了生命。树是千年老树,飒飒的西风在吹着它走向风烛残年。道是荒凉的古道,马是体弱无力的瘦马。飘零在天涯海角的人,应对如此萧瑟的景色怎样能不断肠呢。你看这小桥、流水、人家都是那么安详,那么静u。又是那么温馨。而我的家乡、亲人却又离我那么远。哦,他们还好吗?天气渐渐变冷,他们加了衣服吗?买了被子吗?这一切的一切是都么让人牵挂。既然那么让人牵肠挂肚,我为什么不早点回去呢?为了所谓的前程吗?为了那所谓的功名吗?那功名离我近吗?远吗?京城的路还有多长呢?我又是那么的迷茫。在这样的黄昏中,在这样的古道上。又是这样萧瑟的季节。我是继续去追求功名呢?还是回去服侍那年老的双亲呢?我自己也不能回答自己。只好满怀愁绪徘徊在漫漫得古道上了。”如此萧瑟的景色让人满目凄凉,

又加上安详,温馨的小桥、流水、人家做反衬,使愁情更为深切,悲伤更为凄沥。写景之妙尽妙于此也!

2.这首小令,最能体现主题的诗句是那一句?你认为,这篇作品的主题是什么?明确:主题句:断肠人在天涯。

主题: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的表现出天涯沦落人思念家乡、孤寂愁苦的感情。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元代散曲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读懂了一位漂泊天涯游子的孤寂愁苦之情,一齐领略了景中融情,情景交融的高妙写作技巧,还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真正是收获巨大!期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读今古群书,写绚烂华章。做少年雅士,竞时代风流!

根据本课所学,展开想象和联想,拿起手中笔,把这首小令改写为一篇融记叙、描述、议论、抒情为一体的散文。

天净沙秋思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诵读感受曲的意境,理解作者的处境和心境

过程与方法:通过品味意象、知人论世以及比较阅读,提高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反复诵读中培养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课前播放《秋思》歌曲。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歌是我们民族最值得世代相传的瑰宝之一。在华夏子民三千年的吟唱中,我们听到了远古传来的关关雎鸠在水一方唱响,我们听到了那三百首唐诗和宋词的余韵至今传唱,我们听到了梧桐深院汉宫之秋的旋律荡漾耳畔。这是中国的诗歌华夏的精华,这是闻名于古今中外的唐诗宋词元曲。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元代著名散曲家马致远带给我们的一首小令《天净沙秋思》

二、文本解读,学习新知

(一)初读,诵秋词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教师对学生进行抽读检测。

3.让我们节奏分明的齐读一遍,一词一顿,一句三顿。

(二)美读,赏秋景

1.听老师读,然后说说这首曲子带给我们什么感觉?

凄婉、哀伤、悲凉。

哀伤、悲凉”的感情需要用什么样的语调呢?

引导学生用“舒缓、低沉”的语调来读出这种凝重、哀伤的感情。

3.读着读着,这秋的悲凉就渗透出来了,可是这全篇曲子中除标题并无一字为秋,无

一字为悲,我们又是从哪里读到的呢?谁来说说看?

枯藤老树。

4.这样的景有什么特点?

5.它容易勾起我们怎样的情?

枯藤老树:没有生机、没有活力。它营造出的冷落暗淡的气氛容易让我们的心变得忧郁,沉重。

6.还有哪些景物也给我们带来了类似的感受?

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小桥、流水、人家(共

8.这是一副怎样的图画?

秋日黄昏图,深秋夕照图

9.引导学生逐句品析上述10种意象有什么特征,分别带给我们什么感受。

枯藤老树昏鸦

树老藤枯而显萧条无生气,勾起人哀伤心绪,鸦归巢加重思乡愁绪。

小桥流水人家

小桥、流水、人家表现出的是静雅、安适、温暖的境界。

这句的基调是否与全曲的悲愁基调不和谐呢?这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这样的景和作者的处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勾起了游子思家的急切心情。

衬托(反衬)。通过“小桥流水人家”的生气盎然而又恬美、安适的景象,衬托出游子还在“古道西风“中骑着瘦马飘零无归的悲凉。人贵直,文贵曲。乐景写愁使愁更愁,使情更伤!

古道西风瘦马。

瘦马古道行走增加孤独悲凉之感;西风寒冷添凄冷之意。

夕阳西下。

夕阳西下倍添回乡无望之感伤。

10.我现在想问问我们的同学,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浓烈的思乡之情。

11.深情的诵读最后两句。

12.再次引导学生有感情的背诵诗文,要求,读出每一个词的重音。

请学生谈谈为何要这样处理重音。

13.老师总结:

季有春、秋,而选其秋;藤有荣、枯,而选其枯;树有老、幼,而选其老;时有晨、昏,而选其昏;鸟有鸦、鹊,而选其鸦;马有肥、瘦,而选其瘦;风有东、西,而选其西;道有新、古,而选其古;阳有朝、夕,而选其夕。全篇既无“秋”字,也无“思”字。但在静水深流的外表下我们却能深深体会到了作者传递出来的强大辐射所凝聚成的巨大磁场。这都归功于诗人苦心孤诣精选出来的10个典型的意象。无需浓墨重彩的大肆渲染,无需动词介词的连接,只需让这些意象叠加出一个一个的镜头,我们便能触景生情,感同身受。

三、拓展延伸,能力提升

(一)研读,析秋篇

1.对比阅读白朴《天净沙秋》

体会两手小令同为天净沙,同为写秋,在意象的选择上有何相同?为何相同?又有何不同?为何不同?

相同点:同为昏,同有鸦,同取老树村落

不同点:马诗暗淡,凄凉白诗色彩绚烂清新

2.在情感的抒发上是否一致?

马致远简介:

马致远也曾想要积极地求取功名,但它未得赏识,可以说,他一生穷困潦倒,几乎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于是在漂泊旅途中,他写下《天净沙秋思》。

白朴简介:

白朴,出身于金的一个官僚士大夫家庭,曾有人推荐他为官,他对当时的朝廷充满着厌恶的情绪。因此,他放弃了官场名利的争逐。从此寄情于山水之间。

总结:景随情生,情随情起。一切景语皆情语。

(二)化读,绘秋景

心情,按照《天净沙》的曲调填写一首小令参考场景:在操场上,教室里,回家的路上,乡间小路上,公园里。

四、结束语

秋思之美,美在意境,美在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孩子们,也许现在的大家对故乡还没有特别的感悟,但有一天,你们背上了行囊,走向了远方,寻找属于大家自己的世界。你会发现,无论这世间多么繁华,都比不上家人欢聚时刻的热闹;无论走过的旅途有多么美丽,你,最喜爱的还是那条归家的小路。所以,孩子们,请珍视我们现在的点点滴滴。因为,若干年后,在那个秋风拂过瞬间或是月亮升起的夜晚,这些往事都将成为我们心中最柔软的伤痛与甜蜜。

六、板书设计:

天净沙秋思课件 篇3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反复吟咏,熟读成诵。

2、细细品味,重点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课型设计

品读课。

预习要求

了解作者及“曲”的有关常识。

教学设想

马致远的这首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练,流畅自然,是一首需要反复吟咏、细细品味的佳作。全文仅5句,28字,纯用白描勾勒景物,但却做到了简约与深细相依,静景与动景相映,景色与情思相融。教学中为避免空洞、枯燥的讲解,宜采用多种形式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让学生诵读、配画、改写等形式来学习课文,让学生在读、画、说、写中受到熏陶,培养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朝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种新兴的体裁就是曲。唐诗、宋词、元曲互相辉映,成为我国文化艺术中的瑰宝。有谁能说说有关“曲”的常识?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并小结,之后投影关于“曲”的常识。

关于“曲”

曲是继诗、词而兴起的一种古典诗歌体裁。它是配乐歌唱的诗。

曲有散曲与剧曲之分。只供清唱吟咏之用,不进入戏剧的散篇作品,叫散曲;进入戏剧的唱词,称剧曲。

散曲包括散套和小令两种。

《天净沙。秋思》就属散曲中的小令。

二、诵读,整体感知内容

1、课题及

天净沙秋思课件 篇4

1、许渊冲老先生把《天净沙·秋思》翻译成英文,让全世界的人们都见识到了元曲的魅力。秋思

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MaZhiyuan

4、连着小桥,残存的“古道”一直通向遥远的天际,晚来渐紧的霜风卷起漫天的尘埃,弥漫着慌村古道,疲惫的瘦马驮着漂泊的游子踽踽独行——秋思的主人翁满脸憔悴,满脸忧伤,满脸愁思,走到读者的面前。

5、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6、古道西风瘦马,

7、Onancientroadinthewestwindaleanhorsegoes

8、天净沙•秋思

9、断肠人在天涯

10、本文通过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11、它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氛围中,使主观感情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12、一个秋字,一个心字,组成了一个愁字。秋天是个特定的季节,秋天的思念,主要是愁思。古代叙述秋思的作品数不胜数,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是此类作品中的杰作,被称为“秋思之祖”。

13、小桥流水人家。

14、主旨: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图,真切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情调低落,反映了当时沉闷的时代气氛,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抒发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悲苦愁楚之情。

15、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16、Overoldtreeswreathedwithrottenvinesflyeveningcrows

17、古道西风瘦马

18、《天净沙·秋思》

19、天净沙·秋思

20、AUTUMNTHOUGHTS

21、枯藤老树昏鸦,

22、凄寒的夜色里,只有断肠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23、最后断肠人在天涯,“断肠”表明作者的悲伤。这支小令句法别致,前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意丰。全曲仅五句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24、元代:马致远

25、马致远〔元代〕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6、译文: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游子前行。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极度忧伤的旅人还漂泊在天涯。

27、字,描写了8个景物,2个动物,1个人物,叙述了一个羁旅漂泊他乡的人,黄昏时刻浓烈的乡思。

28、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

29、读到这里,“路漫漫其修远兮”“哥哥你走西口啊……”“南下北漂”等词句和故事顷刻在脑海中浮现。世事唯艰,道路崎岖。

30、窄窄的小桥横斜在宽阔的水面上,桥下潺潺的流水不停地流向远方,四周稀稀疏疏坐落着一些人家。凄清如许,寂寞如许,难免会勾起思乡情结。无论是为功名,还是为了生计,零丁漂泊,满身风尘,悒悒独行,总是叫人纠结的。于是自然而然地有了第三句,秋思的主人翁登场了。

31、枯藤老树昏鸦

32、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

33、秋天,无情地剥下了绿色植物美丽的盛装,放眼望去,一片悲凉萧瑟的气氛:曾经绿叶纷披的青藤,如今已经变成了皮肤干燥,青筋爆裂的枯藤,昔日枝繁叶茂的大树。

34、如今苍老地伫立在暮色之中,时不交运的“昏鸦”,拉开嗓门“呱、呱、呱”地叫着,那不祥的鸣叫,声声搅人心绪,把秋日黄昏的悲凉氛围一下子摄入落魄流浪人的心里。

35、夕阳西下

36、白描,借景抒情。如枯藤老树昏鸦凭添了悲凉气氛,又看到“小桥流水人家”点亮了题目中的“思”,古道西风瘦马又是景物描写更加悲凉之感。

37、断肠人在天涯。

38、Underasmallbridgenearacottageastreamflows

39、夕阳西下,

40、Westwarddeclinesthesun

41、小桥流水人家

42、扩展资料

43、Far,farfromhomeistheheartbrokenone

天净沙秋思课件 篇5

【教材分析】

《天净沙·秋思》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构思精巧、语言生动、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的特点。

【学生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欣赏能力。教师要善于引导、启发学生,给学生营造音乐的氛围,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设计理念】

1、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发展。

充满韵味的语感。

合作、探究、体验的学习方法,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

【教学目标】

1、了解小令的有关知识。

2、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3、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

4、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课前准备】

录音带和 VCD 碟片。

2、唐诗宋词元曲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瑰宝,多读多背必有好处。课前让学生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诗词,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增加积累。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音乐(低声地)“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学生凝神静听,乐曲像小溪般流入学生的心田。)

在音乐的节奏中,教师絮语般地导入: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天净沙·秋思》这篇作品。因为它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氛围中,使他的主观意识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这是一篇抒情作品,仅用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以乐曲《橄榄树》为引子,激发学生兴趣,导入学习主题。

二、感知内容

配乐朗读:播放陈星演唱的《流浪歌》。“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冬天的风呀夹着雪花,把我的泪吹下……”教师范读,学生仿读。

乐曲播放与诗歌朗读同时进行,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联想,学生也许会联想起远在异地的亲人和流浪天涯的羁旅之人没有什么两样,从而产生共鸣。

教师用语言描述这幅画面: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昏鸦在树梢上盘旋,昏鸦要归巢了;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看到“小桥流水人家”,炊烟缕缕,是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这时太阳就要下山回家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难熬的长夜。唉,自己有家难归,令人心碎肠断,更添悲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让学生闭目想像,感悟其内容,体会思乡之情。)

要求学生交流自己想像的画面及作者所表达的浓重的思乡之情(学生踊跃发言、课堂活而不乱),并要求学生根据作品提供的信息和自己的创意作简笔画,加深思考。(学生的简笔画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有的工笔,有的写意。)

配乐朗读,调动情绪;描绘情景,引导想像;交流发言,表达情感;作简笔画,加深印象。

三、研读与赏析

请一位学生模拟费翔的声音小声地唱《故乡的云》。“天边飘过故乡的云,它不停地向我召唤,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过,吹来故乡泥土的芬芳,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归来吧,归来哟,别再四处漂泊……”(学生们不由自主地小声哼唱,充满感情。)

播放凯丽金的钢琴曲《回家》,烘托气氛。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请一位女同学将自己搜集的有关小令的知识向同学们介绍,并举例说明。(女学生们争先恐后)同时,其他同学纠正或补充。

请一位男同学介绍《秋思》的意境,其他同学补充说明:作品中前三行全写景,人物未出场,但每一个景物细节都意味着他的存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主人公眼中的景物,景物紧紧扣着“情”;古道,是他的行经路;瘦马,是他所骑;而西风,也正吹在他身上,透着一种悲凉。仅仅

学生配乐(《望乡》:“夕阳河边走,举目望苍穹,袅袅炊烟飘来了思乡愁……”)朗读。启发学生讨论:主人公的心境如何?(孤独而思乡。)

营造氛围,烘托情感,引导学生自主体验,合作探究。

四、拓展延伸

播放轻音乐《江南好》和《采花》,让学生放松一下,然后进行扩展性学习。

2、《秋思》的意象分析及《秋思》对英美意象派的影响。

4、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诗歌,可展开朗诵比赛,以提高朗读水平。各小组可展开竞赛,看谁背诵的诗歌多。

扩展学习,开发教学资源。

五、课后延伸

1、将搜集的诗歌抄写下来,增加积累,并低声播放《窗外》曲子。

2、展开想像,将《天净沙·秋思》改写成一篇散文,下节课交流。

3、组织学生齐唱《常回家看看》,掀起高潮,结束新课。

搜集诗歌,把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改写诗歌为散文,进行创新作文练习。

【课后反思】

这堂课我注重营造了一个音乐的氛围,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对学生进行了正面的激励,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了良好的情感体验。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了提高,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得到了增强。这一节课还渗透了音乐和美术教学,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天净沙秋思课件 篇6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体会作者用凝练的语言描写出的一幅美妙的风景图,体味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品味诗句,感悟诗歌意境,学习诗人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培养学生赏读诗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反复朗读中启发阅读兴趣,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分析课外的描写“秋”三首诗词,重点理解诗词中景物描写和抒发感情的佳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古诗词修养,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1、 体会本首诗词的意思和包含的情感。

1、培养感悟古代诗歌内容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再造想像感悟诗歌内容。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曾讲过许多写景的散文和诗词,从中我们体会到了不同的作者面对同样的景物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不同的,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首先,通过多媒体给同学展示选自郁达夫《故都的秋》的片段,体会现代文中表达作者对秋天的思想情感;然后展示古代诗人范仲淹《苏幕遮》和辛弃疾的《水龙吟》所描写的秋天的诗句,让学生齐读,感受一下两位词人所描写的景物的特点。

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小令,来感受一下诗人面对眼前的景物,抒发了他的什么思想情感?(展示课文题目《天净沙秋思》)

* 让学生听朗读,感受朗读的节奏。

* 学生自由朗读,注意朗读的节奏。

* 学生朗读小令,学习朗读的方法。

* 一首小令,一缕情思,一种意境。你认为《天净沙秋思》中哪个词最能体现这种情思、这种意境?(让学生自己找出来,并举手回答“断肠”)

* 进一步深入挖掘词人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漂泊他乡的游子面对如此萧瑟凄凉的景象,怎能不悲从中来,怎能不撕心裂肺,怎能不肝肠寸断?

教师插入一个小故事(《世说新语》里记录了一个故事,是成语肝肠寸断的由来:“桓公入蜀,至三峡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沿岸哀号,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绝。破视其腹中,肠皆寸寸断……”是说桓温带兵入四川,途经三峡时,有个部下抓住一只小猴子,想带到路上玩。母猴思儿心切,跟着船的方向沿路哀号,一直跑了百余里路还不肯离去。后来它索性跳到了船上,被撞死了。有个士兵破开母猴的肚子一看,里面的肠子都断成了一寸一寸的小节……)

*(展示我选取的四幅美丽的秋景图)提问:诸多如画的秋景,马致远弃而不用,为何独取“枯藤、老树、昏鸦”呢?(让学生两人一组来讨论、分析并回答)

* 展示三幅小桥流水的图片,让学生从中找出一幅最符合本此诗词所描写的景物,并说说为什么?

这首小令仅五句28个字,语言极为凝炼却容量巨大,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幅悲情四溢的“游子思归图”,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漂泊羁旅的游子心。

这幅图画由两部分构成:

(一)、由精心选取的几组能代表萧秋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景;

(二)、抒写内心深处无尽伤痛而独行寒秋的天涯游子剪影。

第一幅画共18个字九个名词,其间无一虚词,却自然流畅而涵蕴丰富,作者以其娴熟的艺术技巧,让九种不同的景物沐于夕阳的清辉之下,像电影镜头一样以“蒙太奇”的笔法在我们面前依次呈现,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深秋时节:几根枯藤缠绕着几棵凋零了黄叶的秃树,在秋风萧萧中瑟瑟地颤抖,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写出了一片萧瑟悲凉的秋景,造成一种凄清衰颓的氛围,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悲戚。我们可以想象,昏鸦尚能有老树可归,而游子却漂泊无着,有家难归,其间该是何等的悲苦与无奈啊!接下来,眼前呈现一座小桥,潺潺的流水,还有依稀袅起炊烟的农家小院。这种有人家安居其间的田园小景是那样幽静而甜蜜,安逸而闲致。这一切,不能不令浪迹天涯的游子想起自己家乡的小桥、流水和亲人。在这里,以乐景写哀情,令人倍感凄凉,烘托出沦落他乡的游子那内心彷徨无助的客子之悲。

第二幅画里,我们可以看到,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却骑着一匹延滞归期的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着远方踽踽而行。此时,夕阳正西沉,撒下凄冷的斜晖,本是鸟禽回巢、羊牛回圈、人儿归家的团圆时刻,而游子却仍是“断肠人在天涯”,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漂泊他乡的游子面对如此萧瑟凄凉的景象,怎能不悲从中来,怎能不撕心裂肺,怎能不柔肠寸断!一颗漂泊羁旅的游子心在秋风中鲜血淋淋……

可见,一支极为简短的小曲,表达了难以尽述的内蕴,形象地描绘出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给人以震撼人心的艺术感受。让人读之而倍感其苦,咏之而更感其心。

天净沙秋思课件 篇7

教学目标:1.反复吟咏,熟读成诵。

2.细细品味,重点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3.学会探究,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难点: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诵读法,品析法,研讨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堂

图片导入。请大家欣赏一幅图画,说说,可以给这幅图画配一首什么诗。自古以来,中国就是诗的国度,唐有唐诗,宋有宋词,元有——元曲。我们今天要欣赏的这首《天净沙·秋思》就是一首元曲。

二.介绍体裁

1.我们来读一遍注释⑨:选自《全元散曲》。天净沙,曲牌名。马致远,生卒年不详,元大都(现在北京)人,著名戏曲作家。

2.读过注释,我们可以来猜一猜,元曲具有什么特点?预设:可以唱。这个“曲”字告诉我们,这首秋思在古代是可以唱的。因为是元代的作品,我们把它叫做元曲。简单地说,元曲就是元代的可以唱的一种文学作品体裁。

3.那么,“天净沙”是什么意思呢?跟这首元曲的内容有关系吗?(可引导:注释里是怎么说的?)曲牌名。那也就是说,“天净沙”与这首曲的内容没有关系,而与它的——曲调有关系。它是表明一首曲的曲调的。

4.而与内容有关的是哪个部分?“秋思”。那么“秋思”就是这首曲的题目了。

三.诵读感知

1.从秋思二字,我们可以猜猜,这首曲可能会写哪些内容?

预设:秋天里的想法。引导:也可能会写一些秋天里看到的——景物。

2.那么我们来读一读这首曲。老师先来读一遍。(范读,读出感情,读出“断肠/人在天涯”的断句,但不点明此处断句。)同学们也来读读看。(生齐读)

3.我们刚才猜了,马致远可能写了一些秋天里的景物,写了一些秋天里的想法。我们猜对了吗?哪几句写了秋天里的景物,哪几句写了秋天里的想法?

预设:可能有学生把“夕阳西下”划分到后一部分,明确前四句为写景,最后一句抒情。

4.前四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我们在这些表示景物的字下面加点,把形容这些景物的字用括号括起来。

(枯)藤 (老)树 (昏)鸦 (小)桥 (流)水 人家

(古)道 (西)风 (瘦)马 夕阳西下

5.分析景物:

①我们先来看这一组景物。

(多媒体) 藤 树 鸦

对于这些景物,我们似乎没有太多的感想。加上这几个字呢?

(多媒体)枯藤 老树 昏鸦

预设:从“枯藤老树昏鸦”这句的景物描写中,我仿佛感受到了秋的荒凉和凄清。 为什么这几个字就能给我们带来这种感觉?换成“青藤大树乌鸦”还有这种感觉吗? 引导学生分析:枯:枯萎,没有生命力。老:苍老,光秃秃的。昏:黄昏使得乌鸦飞不动了,变得没有精神。这些词都给我们一种荒凉、凄清、没有生命力的感觉。秋天的味道就出来了。

请学生朗读此句,读出凋零凄清之感。再班级齐读。

②还有哪些词也给我们带来秋的味道?

(多媒体)古道 西风 瘦马

请学生分析,引导:古道是什么样的道路?年代久远,杂草丛生,没有什么人在行走。西风是什么样的风?换成微风或清风好不好?秋风,吹在人身上让人感到寒冷。瘦马,说明醒了很长时间的路,旅途劳顿,精神疲惫。这些词给我们的感觉是孤独,寒冷。

请学生朗读此句,读出孤独寒冷之感。再班级齐读。

③让我们想象这样一个画面:又有一个行人,骑着瘦马,吹着西风,独自走在杂草丛生的古道上,他看到古道边上枯藤和老树互相缠绕,乌鸦栖息在光秃秃的树枝上凄厉地叫着。心里涌起一阵又一阵的悲伤。他往另一边一看,看到了什么?小桥流水人家。

有桥有水这没有什么,加个“小”字,桥立刻显得——温馨了;水流动起来,立刻显得生动了,再加上人家,整幅图画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非常温馨,似乎是一幅温馨柔美的江南农村图景。流水潺潺,一座小桥跨过小溪,小桥后露出了几户人家的屋檐。

这种氛围好像与我们刚才感受到的凄凉、悲伤的氛围好像矛盾了,为什么要写这句,我改成“荒村古墓残霞”不是更添悲凉之意吗?

引导学生分析:这是反衬。行人见到小桥流水人家的温馨景象,想到自己却是身处在古道西风瘦马之中,更加悲伤了。

补充:这是以乐景衬哀情的写法。我们也把这一句朗读一遍,读出一种温馨中带着些苦涩的感情。

④这时行人又往西边一看,看到了什么?(多媒体)夕阳西下

夕阳西下了,该干什么了?预设:回家。

夕阳西下了,远处人家飘出了缕缕炊烟,就连乌鸦也不再飞翔,停在树上休息了。而自己却在哪里?古道西风瘦马。

于是我们知道,行人伤心并不只是因为秋天的景色太过凄凉,而是因为他——想家了。他的悲伤到了什么程度?用了哪个词?断肠!那是形容人痛苦到了极点。

这是不是太夸张了?马致远为什么会被伤到几乎痛断肝肠的程度呢?我们来了解一下他当时的处境。(多媒体)介绍马致远生平:

元朝建国以后,把中国人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蒙古人和色目人有种种特权,只有他们可以被任用为官员。这是民族高压政策。在马致远生活的年代,蒙古统治者已经开始任用汉族文人,却又未能普遍实行,这给汉族文人带来一丝幻想和更多的失望。马致远早年曾有仕途上的抱负,担任过地方小官吏,却未能实现他满腔抱负,一生漂泊无定,郁郁不志。

我们来读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人在天涯,也就是说不在——家里。使他伤心断肠的是他那颗抑制不住的思乡的心。这就是他见秋景而生的秋思,这秋思不只是秋思,其实也是愁思,这愁思愁的是家乡太远,难以回去,是乡愁。

(板书)景

乡 愁

人在天涯,他感慨家乡太远,也感慨自己天涯漂泊,半世飘零。

让我们再次体会马致远的思乡之情,再齐读这首曲。(生齐读)

四.自主分析

我们看到课本为这首《天净沙·秋思》配了一幅插图。现在,根据我们对这首曲的理解,说一说,这幅插图有哪些地方画得好,那里地方可以改进。同桌前后可以讨论一下。

1.没有画出枯藤。画出枯藤与老树缠绕,更能表现苍凉的意境。

2.天空中飞翔的小鸟太灵动了,不符合“昏鸦”。不如改为栖息在树上,表现出乌鸦的没有生气。

3.小桥流水人家应该花的远一些,表现出作者遥望乡村,向往家园的情感。

4.西风没有体现出来。可以画一些炊烟,或者让画中人不戴帽子,乱发飘飞;或者让人物的衣衫随风翻卷。可以表现出西风来。

5.马应该画得瘦些,如果改成行人牵着马更能表现出黄昏时分鞍马劳顿行人落寞的情景。

6.夕阳不画整个圈,画半轮,更能体现出夕阳落山的情景。

五.改写元曲

经过这番改动,相信同学们心中已经有了一幅全新的画面,马致远见秋景而叹思乡的感情也已真正走入了大家的心。请大家顺着这种断肠之情,把心中的画面,用文字表现出来。假如你就是这个行走天涯的行人,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此时所见景象,所起断肠之心。

生写短文。请学生朗读。

六.作业

背诵《天净沙·秋思》。

天净沙秋思课件 篇8

内容来源:七年级语文(上册)

主题:《天净沙·秋思》

课时:1

授课对象:七年级学生

设计者:张兆迪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诵读古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2)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2.学情分析:

本诗歌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小学阶段学习过古诗词的基本知识,但是对诗歌中语言文字的妙处体会不深、对诗歌的节奏感把握不强,不利于感悟和理解诗歌。此外,七年级学生的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创造能力较小学阶段有了较大的提高,在教学中,教师应适当引导学生通过品析语言文字,抓住诗歌情节发展,体悟诗人心境,从而产生读好诗歌的兴趣和热情。

3.教材分析:

《天净沙·秋思》是元代曲作家马致远的一首小令,也是学生进入中学接触的第一首小令。该诗以简单的话语描绘了丰富的自然景观,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一句最为闻名,这首诗通过写景,表现出了游子的羁旅之情与思乡之情。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自由朗读,在读中理解与想象,分析这首诗抒发诗人思乡之情的句子和写作特点;2.分析全诗是如何展开的,归纳体现诗人抒发感情的诗句。评价任务:

1.针对目标1,课堂注重读中理解,通过品析文中的关键词句,能总结出赏析诗句的方法,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2.针对目标2,设计一个活动,通过体会诗词的写作特点,能总结出诗词的类型和作用,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在你们眼中,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是丰收的,是浪漫的,还是多愁善感的?那么,你们知道在一个游子的心中,秋天是什么样的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去体会体会游子心中的秋天。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文体知识

《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小令。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散曲的题目。

2.作者简介

《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是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散曲家。他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被称为“元杂剧四大家”。他的《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

3.背景链接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一生都几乎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因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于是在一次羁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诗歌朗读

1.自由朗读诗歌,并采取各种形式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节奏、重音。【交流点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根据诗句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图画,体会思乡之情。【交流点拨】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二)整体感知

1.本曲前三句列出了哪些景物?分别渲染了怎样的氛围?【交流点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前三句渲染了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笼罩在苍茫暮色中的枯藤、老树、乌鸦,呈现出一派萧瑟凄凉的景象。

昏鸦归巢反衬出游子的漂泊和无所归宿。小桥流水旁的人家虽然简陋清贫,却有亲人团聚的天伦之乐,透露出游子对宁静温馨的家园生活的向往,也反衬出游子有家归不得的悲苦与凄凉。寒风嗖嗖,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马正在蜿蜒古道上艰难跋涉。这里虽然没有直接写人,但已不难想象马背上的游子疲惫、憔悴的神情。

三句十八个字,不用任何动词和关联语作连缀,只是分别并列三个名词性词组就完整地构成一幅以“昏鸦”“人家”“瘦马”为重点的意境深远的图画,羁思旅愁借景物自然显现,使人联想无穷。

2.请你想象画面,给这首小令另拟一个小标题。【交流点拨】断肠人秋旅图、深秋郊野独行图、天涯断肠人。

3.“断肠人在天涯”这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交流点拨】前三句是写景,后两句为抒情。“断肠人在天涯”是这首小令的主轴,贯穿着整首曲的情思:昏鸦还知道投树栖息,小桥流水旁的人家也有安身之地,而骑着瘦马的游子却只能在西风古道上奔波。“夕阳”如血,可以想见它照在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同古道瘦马上会有不同的色彩,但倍添迟暮苍凉气氛的作用是相同的。“天涯”二字的指出,与夕阳配合,正应了“日暮途穷”的成语,加重了悲凄衰残的色彩,说尽了千古羁旅人无限的愁闷。

4.这首小令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交流点拨】这首小令寄情于物,通过对众多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羁旅天涯之人内心的凄苦愁楚之情。

(三)深层探究

1.这首小令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交流点拨】语言极为精炼确切,而且富有特色。通篇只有短短五句二十八字,却描绘出一幅诗情浓郁的画面,创造出凄冷悲寂的意境。前三句句法结构完全相同,全用名词和形容词,没有一个动词,描写了九个形象,九个小景,每三个形象构成一幅小画面。各句以三个并列的偏正结构的词组组成整齐的排比句,显得和谐匀称,一语道破“某一种心情”。也正因如此,这首小令被称为“秋思之祖”。

2.《天净沙·秋思》是如何运用对比映衬手法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交流点拨】作品中动景与静景、暗淡的色调与明亮的色调、天伦之乐与羁旅之苦,都形成鲜明的对比映衬,增强了视觉效果和感情色彩。

藤、树、桥、人家、古道是静景,鸦、水、风、马、夕阳是动景,动静结合,相互辉映。落日余晖的明亮,深秋晚景的暗淡,色调一明一暗,相反相成。昏鸦归巢衬托了游子的归宿无处,小桥流水人家的天伦之乐衬托了羁旅生活的艰难凄苦,感情上也形成鲜明对照。

(四)熟读成诵

课堂小结

这首小令只有28个字,却能以巧妙的构思,选取秋天几个富有特征性的景物,给我们摹画出一幅秋郊夕照图,创造出一种萧瑟、苍凉的意境,用以衬托天涯游子思乡的那种孤寂凄楚的心情。全曲不仅写景,动静相衬,而且写人,借景言情;不仅用景物点染“秋”,而且用景物来表现“思”,化景为情,情从景出,把“秋思”写得非常凄恻,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板书设计

拓展延伸

展开想象,将《天净沙·秋思》改写成一篇散文。

天净沙秋思课件 篇9

2.了解作者马致远。

3.有表情、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相关课程标准:

1.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3.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目标:

1.朗诵、默写《天净沙秋思》。

2.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评价任务:

1.有表情、有节奏地朗诵课文。

2.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经典画面,生发凄凉与思念的意境。

这节课我们来欣赏一首元曲中的旅思名作《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师生共同书写题目、作者名字)

师配乐范读1遍,生齐读2遍。

解题:越调,宫调名;天净沙,曲牌名;秋思sì,题目,即秋天的思绪。

自学积累元曲文体知识:

《语文助学》“预习积累”第2(1)题;“语言运用”(一)语文小词典第1题。

了解作者:号东篱,元代杂剧作家、散曲家,他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困窘潦倒一生。他的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练,流畅自然。在羁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堪称为旅思名作、秋思之祖。

生读1遍,抄写1遍,再读抄写的1遍。

二、整体感知:

划分节奏,配乐朗读小令3遍:

枯藤O老树O昏鸦,小桥O流水O人家,古道O西风O瘦马。夕阳O西下,断肠人O在O天涯。

三、领略诗情画意:

1.列举描绘的景物,看形成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点拨:这首曲前三句都是名词(词组)并列,一个名词(词组)就是一个景物。后两句描绘的西下夕阳和行进在天涯路上的断肠人,共同形成了一幅萧索荒凉的深秋晚景图。特别是枯、老、昏、古、西、瘦、夕、断肠等词语的修饰作用,增添了景致的荒凉、凄楚,浑天黄日下,无不令人寸断肝肠。

“小桥流水人家”本是恬淡美景,用在此处却成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更反衬出断肠人无家可归的凄苦心情。

2.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点拨:“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作为全曲点睛之笔,抒写了天涯沦落人的孤寂、凄苦之情。反映了当时沉闷的时代气氛,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3.小令是怎样达到情景交融的?

点拨:作者是寄情于物,通过漓淋尽致的刻画物象,描绘有形可感的深秋色彩,借具体生动的物象表达了无形抽象的凄苦心情,从而达到情景相通、情景交融。

4.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经典画面,生发凄凉与思念的意境,形成一段优美的文字。

点拨展示:秋日的枯藤缠绕着老树,这是傍晚的乌鸦落脚的家,眼见着有一处小桥独立、流水潺潺的人家,却不能进,只好骑着这匹瘦马,继续行进在古老的小道上,迎着西风,看着夕阳,肝肠寸断,沦落天涯。

5.朗诵、默写这首曲。

四、比较阅读另外三首《天净沙》:

yōng孤鹜(wù野鸭子)好高骛(wù追求,马快跑,引申为追求;)远

2.说说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为什么更能打动人?

点拨: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立意高远,主旨句“断肠人在天涯”作为画龙点睛之笔,是其它三首所没有的醒豁的诗眼,而且这一句使全曲进入了人的心灵,显出情感的深度,感染力强,对读者心灵触动更大,从而成为“秋思之祖”。其它三首基本上或较多地停留在视觉图景的表层,有的甚至模糊不统一,更无深意,张可久的“小舟如画,渔歌唱入芦花。”还可算是景情兼美的一笔。

3.再读另外三首,加以巩固。

五、达标训练:

1.词句品味积累:小桥流水;落日残霞;青山绿水;流水潺潺;一声新雁。

教学反思:

诗在于品,抓住“诗眼”和主旨句,体悟用词,感受描绘的事物情态和色彩,感知整体画面所折射出来的意象和意境,从而感受借景生情的美妙手法。

诗歌教学在于吟诵,还在于默写,达到书写正确无误。本文篇幅短小,易于掌握,因而能够当堂达标。

比较阅读更能显现出马致远诗用词造句的功力。

可以适当拓展学习余光中的《乡愁》,感悟诗歌的意境美。

天净沙秋思课件 篇10

教学步骤

(一)切点导入,以点激趣

以“自古逢秋悲寂寥”导入

(二)讲解常识

意图

讲解元曲的相关常识,让学生接受新知识

操作

⒈作者简介:马致远,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⒉曲是继唐诗宋词之后兴起的又一种艺术形式,曲和词体式相近,完整的标题由曲牌名和题目组成。

(三)初读,明确小令写作内容

意图

理解句意,明确内容

操作

这支小令篇幅不长,只有28个字,学生对句意的把握难度不大,可以采取自读理解。

(四)细读,体会作者情感

意图

诗言志。我们要善于从作品中领悟出作者的“志”,能做到这点,就能正确领悟出文章的中心主题。

操作

找出文中的关键句“断肠人在天涯”,诗眼“断肠”。从而讨论出“凄苦惆怅之情”这个主题。

(五)研读,体会小令的写作手法

意图

我们要明白如何将无形的抽象的情在自己的笔端表现出来,用有形的景物描写可以很直观的做到这一点。

操作

学生很容易就可以找出小令是以景物的描写来达到的。具体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等景,在句末点明题旨,卒章显志。

(六)体会意境,迁移延伸

意图

迁移延伸课文内容,课内外有机结合,发展创造性思维,培养联想、想象能力。

操作

⒈假如要以这支小令为题材,创作一首歌词,应抓住哪一主题来写?

⒉若将这支小令拍摄成MTV,请根据小令的意境,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提供你的创意设计。(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指导)

(七)小结

(八)布置作业

背诵默写本曲

板书设计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断肠------凄苦惆怅的羁旅之思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

天净沙秋思课件 篇11

一、导入

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曾在若耶溪浣纱,由此流传下来一个词牌——浣溪沙,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宋代词人晏殊的词——《浣溪沙》

二、词人介绍

晏殊(991-1055),北宋词人。一生显贵,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欧阳修,范仲淹皆出于其门下。是婉约词派代表人物。

三、朗读

1、听范读、

2、自由朗读。

四、整体感知

1、自由散读,结合书下注释,初步理解内容大意。

参考:

听一首新谱成的歌曲,饮一盅浓醇的好酒,在这样的美好生活中,却引起了对于往事的怀念,说是在去年的这个时节,同样的不热不冷的暮春天气,连眼前的亭台楼阁都是一样的,但过去的日子再也回不来了,就像那夕阳沉落之后,什么时间才能回来呢?想要找回去年的夕阳,根本是不可能的啊。如今花儿凋零了,春天即将消逝,时光消逝令人无可奈何。然而那翩翩飞来的燕子,却像是旧时相识的啊。小园落英缤纷的花道上,孤单的一个人徘徊着,怀想那一切已经失去的美好时光。

2、词的上阕和下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

上阕:写景,着重抒写对不变景象中所包含的变化的感慨。

下阕:抒情,抒写消逝中的再现,及其中的变化,富有哲理,引起词人思考。

五、语句赏析

小组合作研讨,从内容和情感两方面来赏析词句。

1、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赏析:只身一人,新词“一曲”,清酒“一杯”,孤单冷寂,引起对往事的回忆。新是唱新词,旧是喝酒唱词的环境——旧亭台,新词旧景对比,抒发了今是昨非的惆怅之情及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2、夕阳西下几时回?

赏析:既写景,又是对心情的反映,抒发了诗人对年华将逝的感慨之情。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赏析:“花落”是伤春,“似曾相识”是伤别,“去”是花落去,“来”是燕归来。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伤,又有新的希望在其中。

这两句对仗工巧,意致缠绵,语辞流利,语调谐婉,为后世传诵的名句。

4、小园香径独徘徊。

赏析:结句写诗人感情的伤感惆怅、孤寂冷落。

六、体悟情感:

提问: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由自然规律的变迁更替,透露出对美好景物及难以忘怀事情的流连,同时也不免流露出对时光易逝的无限惆怅。

板书设计:

《天净沙秋思》

一、导入

我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文学体裁: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分别代表着一个时代文学作品的最高成就。

本节课我们学习一首元曲——《天净沙秋思》

二、文学常识:

1、马致远:(1250一1321),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他的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朝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它的体裁是“曲”。

2、曲:

在中国古代文学长廊中,宋朝以前一直以诗最盛行,宋朝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后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宋词蜕变,形成一种新兴的体裁,就是曲。很快,曲成为元代文学的主流。

散曲是曲的一种,音乐性很强。曲分为两种,一是剧曲,是供上演的一种歌剧剧本;一是散曲,是专供吟咏的诗歌。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也分为两类:一类是小令,即小调,一般结构单纯,一首曲只用一个曲调(曲牌),而且一韵到底。《天净沙秋思》就是这样的小令。另一类是“套数”,亦称“散套”,由至少两首曲调联合而成。由于散曲中每句的字数可以增多,所以比词更生动,更活泼,表现力更强。这是诗歌发展的一大进步。

三、诵读

1、听范读、

2、自由朗读。

四、整体感知,把握大意:

1、理解大意。并用自己的话描绘出曲中的画面。

参考: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缓缓前行。只见,缠满枯藤的老树上,几只归巢的乌鸦在盘旋;潺潺流动的小溪上,一座小桥通向不远处的人家;苍凉的古道上,那孤独的游子将要飘到何方?太阳就要落山了,想着那遥远的征途,浪迹天涯的游子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2、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天涯游子的思念家乡、孤寂愁苦之情。

五、深入探究

1、作者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

2、这些景物各有怎样的特点?

明确:

枯藤、老树、昏鸦——萧瑟荒凉

小桥、流水、人家——恬静美好

古道、西风、瘦马——凄冷孤寂

夕阳——表明时光流逝

3、这些景物对表现作者的思念家乡、孤寂愁苦之情有什么作用?

明确:

(1)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渲染了萧瑟荒凉的气氛,烘托了作者思念家乡、孤寂愁苦的心情。

(2)小桥、流水、人家——以恬静美好的景色反衬出作者的凄苦、孤寂之情。

4、集中体现作者情感的语句是哪句?

明确:断肠人在天涯。

5、“断肠人”和“天涯”对表现作者的情感有什么好处?

明确:

断肠人:表现出作者内心极为痛苦。

天涯:表现出作者家乡之遥远,归家之难,思乡愁苦之深重。

六、拓展积累

思乡诗句: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灏《黄鹤楼》

余光中的新诗《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张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七、作业

1、积累并背诵思乡的诗句。

2、背诵并默写两首词曲。

板书设计:

天净沙秋思课件 篇1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直至背诵;体味词句,揣摩作者的感情,体会作品的意韵。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道德、情感、价值观:领悟诗中蕴含的节奏美,提高对古代诗歌作品的鉴赏力。

教学重点:

1.背诵诗歌。

2.品味语言,体会作品的意韵。

教学用具:

自制录音带、录音机、课件。

教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你们眼中,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也许是丰收的,也许是浪漫的,也许是多愁善感的。那么,在一个游子的心中,秋天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去体会体会。

二、解题: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元曲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兴于元代,又称散曲。马致远,元代著名散曲家,早年热衷于功名,却屡不得志,经历了漂泊生涯20余载,本曲是这种漂泊生涯体验的结晶,是作者用血和泪写成的,是元曲中的“绝唱”,元人誉之为“秋思之祖”。

三、朗读诗歌:

1.师配乐范读

2.学生齐读

3.学生给诗歌划分节奏,注意重音: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学生配乐朗读。

四、品析鉴赏:

1.播放课件,学生根据诗句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图画,体会思乡之情。如: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2.四人为一组,讨论以下问题:

(1)这首小令前三句十八个字,写了哪九种景物?你认为这样做有何好处?

(2)体会篇末所写的:“断肠人”应是怎样的人?

(3)说说这首小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思?其“情景交融”的特点是怎样在文中得到体现的?

以上问题由学生讨论,师适当点拨,共同明确:

(1)这首小令共写了藤、书、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景物,一字一词,一字一景,真可谓“惜墨如金”,但是凝练而并不简陋,九种景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骨、玺、瘦等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使各个景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又使本来互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简约之中见出深细。

(2)独在荒凉的古道上,顶着西风,骑着瘦马前行,太阳下山了,伤心的人正在天涯漂泊,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断肠人”就是漂泊在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本句揭示“秋思”的含义,至于游子为什么漂泊到这里?他究竟要到哪里去?这些言外之意,尽可听凭读者去想象。

(3)这首小令旨在表达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但人的感情是抽象的,难于表达,作者运用传统的寄情于物的写法,把这种凄苦愁楚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这些有形可感的事情,具有明显的深秋色彩,与无形的抽象的凄苦之情,有相通之处,用有形表现无形,使人感到具体生动。

3.齐声朗读并背诵诗歌。

五、拓展延伸:

对比阅读余光中的《乡愁》,体会思乡之情。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六、总结:

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就是道德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除了最后一句,全都是景语,而字字却是扣着“情”来写,古人说:“凡景物,皆情语”,《天净沙·秋思》堪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无痕的杰作。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诗歌。

2.课后以诗歌的意境作一幅画,各自进行交流。

天净沙秋思课件 篇13

教学目标

1) 运用想象和联想勾画这首小令的意境

2) 掌握赏析古诗词的方法

3) 学会品味语言

4) 感悟对祖国对亲人深切感情

教学方法

启发 合作学习 讨论 展示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由元曲四大家 导入课题(投影展示)

1 识记关于元曲四大家的文学常识

2 了解散曲的有关知识

3关于这则小令的定评“秋思之祖”

二 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把握字音及初步体味文章的感情基调

(凄凉 哀婉 浓浓的归思)

三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互相朗诵这首小令并作出评论

四 小组选派朗诵最好的作展示大家做点评。老师总结

五 根据课文内容运用想象和联想,通过讨论和交流体会本文所勾画的深秋意境。

附讨论结果:

1) 枯藤:给人一种荒凉感。

2) 老树主人公联想自己的人世沧桑,给人一种人生暮年的凄凉感

3) 昏鸦:黄昏归巢,增添凄惨之感。

(以哀景写哀,衬托凄凉无比)

安宁、温暖之景,突然撩起主人公无尽的归思之情,景触发游子的“愁” (以乐景写哀,反衬悲意更浓-)。

5)瘦马:浪迹天涯之人的精神清瘦

夕阳:笼罩整个画面 此为背景

6 )断肠 人在天涯:篇末点题。人在天涯和断肠的因果关系。突出无以名状的浓重归思之情。

六 引导学生根据以上所讨论的结果,进一步展开想象和联想,拿起手中笔,把这首小令改写为一篇融 记叙、描写 、议论、抒情为一体的散文。

附:范文

深秋的黄昏,一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极其消瘦的老马,迎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一条人迹罕至的山路上踽踽的独行。

他 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幕鸦,在自己的头顶和树梢之间盘旋,同时发出凄厉的叫声。

正在他为此而倍感凄凉之际,他走到了一座横架在溪流之上的小桥之上。低头他看到流水清澈见底,偶有鱼儿嬉戏,发出泠泠响声。此时他的心情似乎有片刻的愉悦,然而,当他再次抬头看间溪旁的机会人家,已慢慢的升起了袅袅炊烟之时,他顿时感到,自己还没找到投宿的地方,不禁再次悲从中来肝肠寸断。此时太阳就要落山了,迎接他的将又是一个慢慢的长夜。“日暮相关何处是?”至于文中的游子为何流落至此,他究竟从哪里来?今晚当投宿谁家?明天又往哪里去?任凭我们思想驰骋。。。。。。

七 学生展示其作品 大家评

八 小结

1“ 秋思之祖-”--------元 周德清

2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司空图《诗品》

3 不是一览无遗,而是留有余味-------冯友兰

4 有意味的形式-------贝尔

5 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宋玉

九 板书

天净沙 秋思 “ 秋思之祖”

马致远

枯藤 老树 昏鸦 小桥

荒凉 古道 西风 瘦马 流水 人家 温暖

凄凉 ( 深秋色彩 ) ( 普通景色 ) 安宁

苍凉 夕阳西下 幽静

陪衬 反衬

断肠人在天涯

(归思)

天净沙秋思课件 篇14

教学目标

1) 运用想象和联想勾画这首小令的意境

2) 掌握赏析古诗词的方法

3) 学会品味语言

4) 感悟对祖国对亲人深切感情

教学方法

启发 合作学习 讨论 展示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由元曲四大家 导入课题(投影展示)

1 识记关于元曲四大家的文学常识

2 了解散曲的有关知识

3关于这则小令的定评“秋思之祖”

二 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把握字音及初步体味文章的感情基调

(凄凉 哀婉 浓浓的归思)

三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互相朗诵这首小令并作出评论

四 小组选派朗诵最好的作展示大家做点评。老师总结

五 根据课文内容运用想象和联想,通过讨论和交流体会本文所勾画的深秋意境。

附讨论结果:

1) 枯藤:给人一种荒凉感。

2) 老树主人公联想自己的人世沧桑,给人一种人生暮年的凄凉感

3) 昏鸦:黄昏归巢,增添凄惨之感。

(以哀景写哀,衬托凄凉无比)

4) 小桥 流水 人家 :走上弯弯小桥,看到流水潺潺,人家屋顶炊烟袅袅,由幽雅、安宁、温暖之景,突然撩起主人公无尽的归思之情,景触发游子的“愁” (以乐景写哀,反衬悲意更浓-)。

5)瘦马:浪迹天涯之人的精神清瘦

夕阳:笼罩整个画面 此为背景

6 )断肠 人在天涯:篇末点题。人在天涯和断肠的因果关系。突出无以名状的浓重归思之情。

六 引导学生根据以上所讨论的结果,进一步展开想象和联想,拿起手中笔,把这首小令改写为一篇融 记叙、描写 、议论、抒情为一体的散文。

附:范文

深秋的黄昏,一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极其消瘦的老马,迎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一条人迹罕至的山路上踽踽的独行。

他 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幕鸦,在自己的头顶和树梢之间盘旋,同时发出凄厉的叫声。

正在他为此而倍感凄凉之际,他走到了一座横架在溪流之上的小桥之上。低头他看到流水清澈见底,偶有鱼儿嬉戏,发出泠泠响声。此时他的心情似乎有片刻的愉悦,然而,当他再次抬头看间溪旁的机会人家,已慢慢的升起了袅袅炊烟之时,他顿时感到,自己还没找到投宿的地方,不禁再次悲从中来肝肠寸断。此时太阳就要落山了,迎接他的将又是一个慢慢的长夜。“日暮相关何处是?”至于文中的游子为何流落至此,他究竟从哪里来?今晚当投宿谁家?明天又往哪里去?任凭我们思想驰骋。。。。。。

七 学生展示其作品 大家评

八 小结

1“ 秋思之祖-”--------元 周德清

2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司空图《诗品》

3 不是一览无遗,而是留有余味-------冯友兰

4 有意味的形式-------贝尔

5 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宋玉

天净沙秋思课件 篇15

1.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直至背诵;体味词句,揣摩作者的感情,体会作品的意韵。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道德、情感、价值观:领悟诗中蕴含的节奏美,提高对古代诗歌作品的鉴赏力。

1.背诵诗歌。

2.品味语言,体会作品的意韵。

自制录音带、录音机、课件。

一课时。

同学们,在你们眼中,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也许是丰收的,也许是浪漫的,也许是多愁善感的。那么,在一个游子的心中,秋天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去体会体会。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元曲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兴于元代,又称散曲。马致远,元代著名散曲家,早年热衷于功名,却屡不得志,经历了漂泊生涯20余载,本曲是这种漂泊生涯体验的结晶,是作者用血和泪写成的,是元曲中的“绝唱”,元人誉之为“秋思之祖”。

1.师配乐范读

2.学生齐读

3.学生给诗歌划分节奏,注意重音: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学生配乐朗读。

1.播放课件,学生根据诗句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图画,体会思乡之情。如: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2.四人为一组,讨论以下问题:

(1)这首小令前三句十八个字,写了哪九种景物?你认为这样做有何好处?

(2)体会篇末所写的:“断肠人”应是怎样的人?

以上问题由学生讨论,师适当点拨,共同明确:

(1)这首小令共写了藤、书、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景物,一字一词,一字一景,真可谓“惜墨如金”,但是凝练而并不简陋,九种景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骨、玺、瘦等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使各个景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又使本来互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简约之中见出深细。

(2)独在荒凉的古道上,顶着西风,骑着瘦马前行,太阳下山了,伤心的人正在天涯漂泊,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断肠人”就是漂泊在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本句揭示“秋思”的含义,至于游子为什么漂泊到这里?他究竟要到哪里去?这些言外之意,尽可听凭读者去想象。

(3)这首小令旨在表达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但人的感情是抽象的,难于表达,作者运用传统的寄情于物的写法,把这种凄苦愁楚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这些有形可感的事情,具有明显的深秋色彩,与无形的抽象的凄苦之情,有相通之处,用有形表现无形,使人感到具体生动。

3.齐声朗读并背诵诗歌。

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就是道德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除了最后一句,全都是景语,而字字却是扣着“情”来写,古人说:“凡景物,皆情语”,《天净沙·秋思》堪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无痕的杰作。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

1.背诵诗歌。

2.课后以诗歌的意境作一幅画,各自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