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蚕周记锦集9篇

养蚕周记锦集9篇。

怎样写周记才能避免踩雷呢?周记写作是我们向外界表达自己想法的一种形式,在读书过程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周记。栏目小编找到了这篇网络上卓越的“养蚕周记”文章与大家分享,请将这篇文章分享给您的朋友们让大家一起分享知识!

养蚕周记(篇1)

科学课上,老师叫我们回家去养蚕。

终于挨到了放学,我在学校门口买了8条蚕宝宝,蚕宝宝好像一根细小的绳子似的,又好像一只会挪动的铅笔一样,我爱不释手、如获至宝。我迫不及待的如风一般的“嗖”的跑了去。一回到家,就在家左翻右找,可是一个盒子也没有找到,我就用纸叠了个“垃圾桶”,我又放了几片叶子,使这个“家”更加温暖、合适。妈妈回到了家,我便对她说:“妈妈你看,我的宝贝。”妈妈看了看说:“既然是你的宝贝,就得安在一个好的盒子里养。”于是,便从上面柜子里找了个漂亮的盒子给我,我便把蚕宝宝转移到这个新“家”里。

蚕宝宝全身白白的,好像被雪染过似的,又好像被颜料涂过似的。头上还有一个双小眼睛,好像蚕宝宝的大便一样。

我每天放学回家,都会看看我的宝贝,我每天都会换几片新鲜的桑叶放进它的小窝里,并且清理蚕宝宝的窝。它吃东西,首先爬到叶子边上,而不会在中间直接吃,巡视了一番,然后,开始吃桑叶了,接着又会从叶子顶部往下咬了。

在我的细心呵护下,一段时间后,蚕宝宝变得又白又胖,可是有一天,蚕宝宝不动了,我用桑时碰碰它,它也只是抬抬头,没有一点要吃的意思,我想:“他可能要蜕皮。”果然,我没有猜错,蚕宝宝退了三节,停了一下,两天后,蚕宝宝已经蜕完了皮,旁边的皮已经变黄了而且缩了起来……

养蚕真不容易,父母养我们也就更辛苦了,我们要努力学习,回报父母对我们的爱。

养蚕周记(篇2)

我家养了许多蚕宝宝,都非常可爱。每当我给它们喂桑叶的时候,它们就大口大口的贪吃起来。

有一天,我看的入迷。发现有几只蚕宝宝抬着头一动不动,不吃也不动。“这到底是怎么了!”我很担心。我又仔细看了看,发现原来它在吐丝,它吐得丝很细,过了一会儿,它的身体开始蠕动,“太棒了!蚕开始脱皮了。”我尖叫了一声。还把妈妈吓了一跳。我继续看着蚕的一举一动,它是先从头往下脱皮的,一直脱到尾部。太神奇了,我十分高兴。因为它们成功脱下了一次皮。过了几天,所有的蚕都脱皮了。最让我高兴的是有一只蚕已经脱了两次皮了!

最后我还弄明白了一件事,蚕在脱皮的时候它是不吃东西的,还有它们脱完一次皮就会长大一圈。

养蚕周记(篇3)

看着这白白嫩嫩的小蚕儿,脑海里不时就闪过它来到咱家的情景。它是我同桌送我的,刚到我家时,还是小小的、黑黑的,超级丑!!!妈妈说:“这小家伙过一段时间就会变得好看了!只要你好好照顾它!!!”第一天:有的蚕埋头苦睡;有的蚕经常爬到小伙伴的身上,去打扰人家;有的似乎饿惨了,死命的吃,吃个没完!!!第二天:我在它们旁边读英语,小家伙们听得津津有味的。

我走上前去,把英语书拿给它看。它摇头摆脑得晃个没完,好像它是听得懂似的。第三天:它们又软又可爱,十分贪吃,不一会儿,桑叶上就留下了许多小洞。我还给它们起了个外号叫“贪吃鬼”。我希望蚕宝宝多吃点桑叶,这样它们才能快快长大。第四天:随着蚕宝宝不断地长大,它们对桑叶需求量也在不断地猛增,桑叶有点供不应求了。我只能拜托我妈妈,每天帮我多采点桑叶。不然,那个“小贪吃鬼”就没得吃了,不给它吃,它们就要直起身子、摇头晃脑,就像是在撒娇似的,央求我给它好吃的!!!第五天:我的蚕宝宝有很大的变化,一只只变得白白胖胖的。

爬起来,像小蚯蚓,一拱一拱的,爬得可慢了!蚕宝宝吃桑叶的样子很可笑,超萌、超可爱的!!!小嘴一动一动的,动得可快了!它们会一口气把桑叶吃出一个小孔来。时间长了,就会在桑叶上留下无数个小洞洞,像美丽的纱窗。哈哈!原来蚕宝宝也喜欢装扮自己的家啊!第六天:我的蚕宝宝开始蜕皮了,蜕过皮的蚕宝宝们明显长大了许多。原来的小房子它们已经住不下了,于是,我找来了大盒子,为蚕宝宝们安了新家。随着蚕宝宝们不断地长大,它们排出的粪便也比原来的要多。爸爸告诉我:其实蚕的粪便又叫蚕沙。虽说是粪便,但没有一点异味,还有点桑叶淡淡的清香。蚕沙不仅可以做枕头,清凉降火明目安神;烧水喝的话,还可以清热解毒呢。边上的妈妈插了一嘴:“这就有点像猫屎咖啡!!!”顿时,我们全家传来了一阵阵欢笑。我不禁发出感叹:可见蚕的用处还真多呀!第七天:发现蚕宝宝又长大了不少,变得又长又肥、白白嫩嫩的,吃的桑叶也越来越多了。差不多一天换两次,吃得多也拉得多,好多便便。

哦,叫蚕沙好听点,把它收集起来做枕头或者给郑俊涵烧水喝。嘿嘿嘿!看着这些蚕儿,我心中突然有个一个想法,一定要把蚕宝宝们养的好好的,让它茁壮的成长,给我生好多的卵,孵好多的小小蚕!!!!!

养蚕周记(篇4)

一年一度的春季全能运动会正热火朝天的举行着

开幕式结束后,大家有序离散,去寻找自己的项目或伙伴。太阳不留情面的放射着它的光芒,仿佛也在为各个运动健儿们加油打气。

我徘徊在操场边缘,想找个空钻进去,看看六年级六十米男生短跑比赛。正好,这儿方便。运动员们都摆好了姿势,只听体育老师洪亮的声音响起:各就位!预备!啪的一声。枪声响起,这短短一瞬间,当我们都捂起耳朵时,运动员们却像离弦之箭一样射了出去,已经跑了大半截。突然,原本的加油声不再是那么高亢,人群中出现一阵骚动。咦,怎么回事?我探头一看,一个同学摔倒了。

同学们有的看热闹,有的仍在为前边的同学加油打气。那个摔倒的同学慢慢站起来,生涩地笑了笑,顾不上自己的疼痛,顾不上拍拍衣服上的灰尘,出乎我们所有人意料的是尽全力冲向了终点。尽管,他知道自己不会赢了;尽管,其他人早已经跑向了终点。我仍注意着他。他捂着嘴看来是磕到嘴了,来不及埋怨自己为什么摔倒,为什么不小心。他恢复了常态,继续在阳光下的跑道上挥洒着汗水,继续着那未完的精彩。

太阳仍照射着大地,运动会还在继续。

那样的一幕留在了我心中,也使我想起了那些跌倒后努力站起来再次努力向前冲的人。我认为,他们都没有失败,至少,他没有败给自己。

相信这一幕会让我时常想起,激励我前进。

养蚕周记(篇5)

想必大家对蚕都有所了解吧,古代贵族阶层的人们穿的衣服都是蚕丝做的,现代也有蚕丝被,价格也较为昂贵。出于好奇,我最近也养了两只白白胖胖的蚕。

从商店买来蚕子,我把它们放到纸盒里,然后小心翼翼地将他们带回了家,从此成了家里的一员。我细细地打量着,瞧,它们吃着桑叶,细嚼慢咽的样子十分可爱。

此后的每天,我放学回家都会立马去观察观察它们,它们或是在发呆,或是在吃着新鲜嫩绿的桑叶。我发现它们只爱吃新鲜的桑叶,记得有一天忘记换叶子了,它们就一直不吃,直到换了新鲜叶子才肯进食。看着它们狼吐虎咽的样子,我不禁哈哈大笑。它们每天吸收着桑叶带来的营养,长得又长又胖。

有一天,我发现一只蚕开始吐丝了,爸爸说蚕吐丝后就会结茧,是一个椭圆形的东西,然后会把这自己包裹起来。我听后觉得特别神奇,也特别想看看那个所谓的蚕茧是什么样子。别看蚕个头不大,吐丝的速度却很快,一天左右的时间里,就把自己包裹完了。我也见到了蚕茧的真面目。另一只蚕爬到蚕茧上,似乎是在寻找自己的同伴。等到两只蚕都变成了蚕茧,我又开始了期待,期待看到它们破茧成蝶的样子。

我真希望两只蚕可以早日变成飞蛾从茧里飞出来,一起去到美丽的地方,自由飞翔。

养蚕周记(篇6)

今天下午有堂科学课,大家都很兴奋,因为老师让我们把在家养了半个多月的蚕宝宝带到课堂观察。我一进教室,只见许多同学都拥挤在陈艺嘉的桌边,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我也好不容易挤了进去。哇噻她养的蚕宝宝竟然成了一个个椭圆形的小茧子。我们都用羡慕的眼光看着,有几位还伸出手小心翼翼地抚摸着茧。我谈的很开心,可是快乐引起了一场养蚕风波。

叮铃铃,开始上第二节语文课了,我们像往常一样聚精会神地听着杨老师讲课。突然,她写完板书,转过身不料她把脸一沉,紧绷着脸,两眼变得更圆了。死死盯着第三大组的同学。此时,教室里的气氛开始有点紧张,坐在前排的同学立刻转过身。接着杨老师严肃地从讲台,走到卢奕帆郑姗姗的课桌边停了下来。他俩的脸顿时通红通红,显得十分紧张,郑姗姗结结巴巴地说:有一条蚕逃走了,我把它捡起来..。经过审问。原来他俩在课堂上玩弄蚕。杨老师不留情面地一把抓起两个盒子,还说要送给科学老师,又继续上课。

我替他俩捏了一把汗,还好没有到教室外罚站,谢天谢地!他俩肯定后悔莫及了。

这堂课快要结束了,杨老师又拿起这两盒蚕宝宝,问我们该怎么处理?她的话音刚落,安静的教室立即像进了一窝马蜂似的。直接送给科学老师得了,让他们记得这次教训。许多同学说。给他一次机会吧!还给他们算了,毕竟是初犯。张中虎说。我想来个对折处理。如果全部送给老师太狠心了,还给他们也不能让他们记住这次教训。一半的蚕送给老师,另一半还给他们。我仔细地想了想。没有想到我的想法遭到了吴泓亨的反对。我有点激动马上把小手举得高高,并反问吴泓亨:这件事是他们的错,我们也应该给他们一次机会,如果这件事发生在你的身上,你的心情会怎么样?大家议得不可开交,经过一番争辩,最后杨老师还是刀子嘴,豆腐心决定把蚕还给他们。并向我们保证以后再也不在课堂上玩蚕了,谢谢我们替他俩向杨老师说情。

这次养蚕风波就这样平息了!

养蚕周记(篇7)

在我的人生记忆当中,有许多事让我记忆犹新,特别是这次我学会了养蚕。

记得那一次,我看见班上的同学都养了蚕,一条条小蚕在他们的小盒子里面蠕动,我的心里真是又羡慕又嫉妒,暗暗地想:“哼,养了蚕有什么了不起!我也会养!”于是,好不容易等到放了学,我连忙冲到校门口买了几只蚕宝宝,还买了几斤桑叶。

回到家后,我拿出一个宽阔的盒子,用剪刀在盒子上留了一些小孔,因为我想蚕宝宝也需要呼吸空气。我先在盒子底部铺了一层桑叶,然后用干净的羽毛轻轻地把蚕宝宝刷到了盒子里。它们一头扎在桑叶上吃了起来。看见蚕宝宝这么开心,我也快乐了。

过了几天,桑叶全部吃完了,怎么办呢?于是我找遍了小区,终于在一个拐角处发现了一棵桑树,我历经千辛万苦只想给蚕宝宝一个幸福的“蚕生”。我摘了几片还是不够。最后,我只得去商店买了一袋。蚕宝宝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好像从来没吃过东西似的。蚕宝宝把桑叶全部吃完了呢!

于是我又买了一大袋桑叶,应该足够它们过上幸福的日子了。于是我每天坚持给蚕宝宝换桑叶,清理它们的小房间,清扫它们的便便,希望能给它们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蚕宝宝好像也喜欢上了我,越来越听我的指挥了。

三天后,我的蚕宝宝结茧了,我十分快乐。心想:很快就能让蚕宝宝飞向自由了!蚕宝宝终于可以冲出“大牢”了!

养蚕周记(篇8)

今天,同学们纷纷把自己的蚕宝宝带到学校来,有些同学还骄傲地把自己蚕宝宝结成的茧展示给大家看。可是,我的蚕宝宝虽然在成长的阶段都一切顺利,但最近在吐丝结茧的时候有些不太正常,不吃东西,每次在一个地方吐了丝后,又跑到另一个地方去吐丝,老是这么做,可就是结不成茧。而且,它们还把身子缩得又小又短,颜色也没有以前白、好看,变成了又暗又黄的颜色。整天不是在原地发呆,就是把头抬起来,左摆摆,右摆摆,一个各都像老病号似的,急得我团团转。爸爸妈妈也非常的着急。

妈妈总是说:是不是我们没有用好方法,弄的蚕结不了茧?不过我和爸爸都不赞同这个观点,在我们把蚕养到四龄的时候,我的蚕在班上还算长得很好的呢!不过爸爸也开玩笑说:我们养出了一群不会结茧的笨蛋蚕。我看了一下,我的蚕在吐丝的时候,总是摇头晃脑的,好像在想方设法要把嘴里的那根丝弄断似的。

它的尾巴也跟着摇来摇去,一种非常痛苦的样子。弄得我真是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搞不清它们到底要干什么。

哎!我真希望我们的蚕宝宝能快点结出茧来,它们天天都那么痛苦,我心里也不好受。

养蚕周记(篇9)

第一周

前几天午会课上,许老师忽然宣布说:“中草药课接下来要进行养蚕活动的项目。”同学们听到后叽叽喳喳炸开了锅,我脑海里浮现出肉肉的蚕宝宝可爱的样子,我一下子心花怒放了。

第二天,胡老师带了一些小蚕种,在自然课上分给了同学们,并给我们介绍了蚕的特性。放学回家后,我立即找了一个长方形的空水果篮,铺上了干燥的纸巾,把蚕种小心翼翼地放进去,并告诉爷爷让他帮我去摘点桑叶回来喂小蚕种。可是天已经黑了,爷爷说:“小开哥,我们先用莴苣叶临时对付一下吧。”蚕宝宝吃桑叶长得快还是吃莴苣叶长得快呢?这值得我小开哥以后去揣摩、探究。

第三天早晨,我把爷爷采回来的桑叶洗好,晾干,放在蚕宝宝的“家”里。桑叶实在太多了,我觉得恐怕蚕种们快变成飞蛾了可能还吃不完。每天放学回家我都会去看蚕种们,它们长得像半个芝麻一样,黑黑小小的。随着一天天过去,它们慢慢地长大了,变得白白胖胖,一刻不停地吃桑叶。

我一共有6条蚕宝宝,有一条蚕宝宝很贪吃,和我一样,每当我把桑叶放进篮子里时,它总是最先爬过去吃,我最喜欢它并把它取名为“贪吃鬼”。我发现蚕宝宝们爬的时候,身体就像一节节火车厢一样往前蠕动。有一次我看见有一只蚕宝宝一动也不动,一片桑叶压在它身上。我心急如焚,担心蚕宝宝被压死了,我急忙把叶子掀开,可它还是一动不动。我用小手指碰了碰它的身体,它抬头张望了一下又埋下去了。后来我知道它在睡觉,就心安了,我给它取名“小懒虫”。看来蚕宝宝的世界和人类一样既有贪吃鬼又有小懒虫。

我的蚕宝宝还没有完全长大,我期待它们快快长大,脱茧而出,变成飞蛾,自由地飞走。

第二周

上周三我把蚕分到两个盒子里,一部分给喂莴苣叶,一部分喂桑叶,我想看看会有什么不同。

今天下午,我带着这个问题准备好好地观察一下蚕宝宝。我先拿出吃桑叶的蚕宝宝盒子,蚕宝宝们比上周长大了很多,都快五厘米了。看着看着我脑子里又迸出了一个问题:蚕宝宝有眼睛吗?于是我特意抓了一只,放到纸上,费了老半天劲,我的眼睛都瞪酸了,也没发现蚕的眼睛在哪里。我又拿了一片桑叶吸引它爬过来。谁知道它一会儿躺着打滚,一会儿把自己裹成一个小球,一会儿又昂着头吧唧吧唧吃桑叶,这一连串的动作看得我眼花缭乱。我找来放大镜对着蚕的脑袋看过去,发现了头部有两个对称的小黑点,这估计就是它的眼睛了。

接着我把目光转向了吃莴苣叶的蚕宝宝们,只见它们身体干干的,白里透点淡黄色,不太动弹。另外明明以前所有的蚕宝宝都差不多长短,现在它们比吃桑叶的蚕宝宝短了约二厘米。怎么会这样呢?哦!可能它们不喜欢吃莴苣叶,就挑食不吃了?然后就不长了。想到这里我很担心,就把这几只蚕又搬回了原来的家,让它们重新吃上可口的桑叶。

可爱的蚕宝宝们,你们有时让我开心,有时候又让我担心,期待你们快快长大。

第三周

养蚕已经第三周了,我很想知道什么样的蚕是公的,什么样的是母的。于是我百度了一下,有人说公的蚕身体的第九节腹部有一个透明的点,而母的蚕第八和第九节腹部共有四个透明的点。

我拿起一个放大镜,抓住一只正在吃桑叶的一只蚕宝宝ling了起来,把放大镜移动到眼前。可不管我怎么把放大镜转动方向,蚕宝宝一直弓着身子。我只能把它翻过来,轻轻压住它的头和尾,拉直它。用放大镜对准它的腹部。它的第九节身体只有一个点,我知道它是公的蚕宝宝了。对于这一伟大的发现,我开心极了。

蚕宝宝们一天天长大了,有一只爬到了角落里,吐出了一些白色的丝,绕在它的身体上,渐渐地出现了一个茧的轮廓。其它蚕宝宝的胸部也变透明了,基本不吃桑叶了。爷爷拿了几根树枝架在盒子里,有一只蚕慢慢地沿着树枝往上爬到一半,不料身体一松,掉了下去。另外一只嘴里衔着丝的蚕宝宝看着它晃了晃脑袋仿佛在说:“你真惨啊!我来试试吧!”果然,它蹭蹭蹭地一下子就爬到了顶端,得意洋洋地一会儿昂着头,一会儿对着树枝擦来擦去,看它那兴奋样好像人类登上了珠穆朗玛峰。过了一会儿,它扭头转身,一股脑儿冲了下去。

第二天放学回家时,我发现蚕的盒子里已经结了三四个茧了。它们雪白雪白的,呈椭圆形,差不多有两个大拇指指甲那么大,摸上去硬硬的。我期待着飞蛾破茧而出,会是什么样子呢?

第四周

养蚕过去四周了,上周三放学后,我看到有一些米黄色的飞蛾慢慢地从茧里钻了出来。

飞蛾们长着八条腿,两支翅膀,和蚕宝宝类似的一节节的身体,头上还长了一对胡须,两只眼睛。刚开始它们不吃不喝静静地趴在窝里,挪来挪去,还发出“哒哒哒哒……”的声音。

第二天小飞蛾们开始活跃起来,有的兴奋飞快地扑扇着翅膀,有的两只紧紧地连在一起,还有的依旧爬来爬去,好像缺少翅膀不能飞起来一样。

看着他们努力挣扎的样子,我知道过不了多久,飞蛾们会散洒蚕种,然后它自己的生命就结束了。我突然难过起来并下定决心,要尽心尽力保存并继续照顾它们的后代。

这段时间,我每天放学回来都要观察蚕宝宝的一举一动,看到他们努力地吃桑叶,吐丝结茧,直到飞蛾破茧而出。我了解了蚕的短暂一生也知道蚕丝可以被纺织成丝绸再做成各种美丽的衣服或被子。桑蚕丝的衣服穿在身上很舒服,蚕丝被盖在身上也很暖和轻巧。俗话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被他们深深地感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