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农读后感 共50份
悯农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悯农读后感、悯农读后感范文大全等内容,帮助大家对过去的工作进行经验总结,更多悯农读后感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
为了方便使用,工作总结之家的编辑整理了与“悯农的课件”相关的内容,希望这些行业新闻能够让您更深入地了解该领域的最新动态。教案课件是教师的重要工作之一,而现在正是编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使用教案课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规划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悯农的课件【篇1】1.能区别多音字的不同读音,能改正句子中的错别字。
2.能写出表示流水、刮风、下雨等声音的词语,能在句子中找出反义词。
3.能把用“可是”作转折的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
4.能给句子正确地加上冒号和引号。
5.能有感情地朗读短文,并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复述短文的内容。
一、指导学习第1题。
(1)审题,弄懂题目的意思。
(2)学生按拼音读准音节,
(3)根据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
(4)用不同的读音去组词。
二、指导学习第2题。
(2)先指导学生明确题意后,让学生自己去识别错别字,再说说为什么说这些是错别字,正确的应该怎么写,最后写下来。
(3)将错别字与改正确的字组词。
三、指导学习第3题。
(1)学生先读题,然后说说可以填哪些表示声音的词。
(2)矫正后再写下来。
(3)说说你还知道哪些表示声音的词。
四、指导学习第4题。
(2)复习冒号和引号的使用方法。
(3)让学生独立完成。
(4)抽查部分学生,交流后矫正。
五、指导学习第5题。
六课堂作业 。
一、总结上一节课的练习情况,提出本堂学习要求。
二、指导学习第六题。
(1)自己读这一段话,说说这段话共有几句,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独立思考这段话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第几句到第几句写的是同一方面的意思。
(3)讨论交流后再写下来。
三、指导学习第7题。
(1)读通短文,了解短文后面的要求。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3)练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说出短文内容。
(3)复述时可以用上课文中的词语,但主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不能背讲课文。
四、在练习本上完成练习。
悯农的课件【篇2】教学理念:
本课设计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以及创设情景,营造氛围,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使学生入情入境,充分展开想象,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以及背诵古诗。
2.感受春雨的美好。
3.教会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古诗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用歌曲《小雨沙沙》引入古诗。
二、学习古诗
1、有一首古诗中也藏着“雨”,今天我们就一
查看更多>>通过栏目小编反复校验和调整这篇“古诗悯农课件”得以呈现,欢迎阅读希望您在这里能找到您所需的信息并收藏。教案课件也是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就需要我们老师要认真对待。教案是教师调整与完善教学方式的重要手段。
古诗悯农课件 篇1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学会本课8个生字。
2.朗读、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3.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心境,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4.学习利用注释,展开想象,读懂古诗;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初步了解古诗对仗工整的特点。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绝句》这首诗。
教学步骤 :
(一)导入
引导同学们背诵以前学过的古诗,由此导入 新课。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诗:9 古诗两首
(二)自学《绝句》
1.读题、解题,作者简介。
《绝句》是古代诗词的一种,它的特点之一是每首诗共四句,每句一般为五个字或七个字,每句五个字的叫“五绝”,每句七个字的叫“七绝”这首诗是唐朝另一个著名诗人杜甫写的,当时唐朝开始衰败,又发生叛乱,诗人历尽艰辛才辗转到四川,在四川成都郊外建造了一间草堂,诗中描写的就是草堂前明媚秀丽的景色。
2.教师范读。
强调多音字:行(háng)泊(bó)
3.自学字词,理解词语,教师检查,学生质疑。
黄鹂:一种小鸟,也叫黄莺,叫声很好听。
白鹭(lù):一种水鸟,羽毛白色,腿细长,吃小鱼,小虾。
东吴(wú):古时候的东吴,就是今天江浙一带。
鸣:这里指鸟叫。
翠柳:绿色的柳树。
青天:蔚蓝色的天空。
含(hán):包含。
西岭:成都西面的岷山。
千秋雪:“千秋”就是千年,这时是虚指。“千秋雪”指终年不化的积雪。
泊:停泊。
万里:指非常遥远,不是实指。
4.检查自学诗意情况,想像画面。
(1)指名读诗句。
(2)练说每句诗意。
(新绿的柳枝上一对黄鹏在欢唱,蔚蓝的天空上,有一行白鹭从溪上飞起,向远处天空飞去。远处,西岭上覆盖着终年不化的积雪。这样的景色就像嵌在窗户里一样。门外停泊着要到万里之外东吴去的船只。)
(观看彩图,诵读全诗,想像画面。)
(整首诗描绘了草堂附近明媚秀丽的景色。)
5.反复诵读,体会感情。
(1)指导朗读。
我们要以欢快的语调,来读这首诗,读诗时还要注意抑扬顿挫和轻重快慢。
(2)教师范读。
(3)学生朗读。
两个/黄鹏//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干秋
查看更多>>下面工作总结之家编辑为大家整理的“悯农课件”需要您的关注,欢迎本文为大家提供参考。编写教案和制作课件是老师需要认真准备的必要工作,尤其在本学期时,又到了写教案课件的时间。制定好的教案,要根据学科的特点和教学规律深入研究,才能达到良好的成果。
悯农课件(篇1)教材简介:
《最大的麦穗》是小学语文第11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散文,叙述了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让弟子们摘一个最大的麦穗的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须实实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机遇,而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全文共7节,可分为3段:第一段(第1节)写苏格拉底要求弟子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第二段(第2—6节)写弟子们摘麦穗的经过和苏格拉底对他们的教训
;第三段(第7节)写弟子们从苏格拉底的话中悟出了做人的道理.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语文课程标准,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节.
能前后联系,领悟最后一节语言文字,明白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能联系实际,谈谈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这句话的理解.
教学重点:着重读好苏格拉底说的话,体会弟子们所悟出的道理.
本课教学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是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第二课时主要理解课文内容.这里主要讲第二课时.
教学理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语文能力.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让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最大的麦穗》.
过渡:小小的麦穗,给人很大的启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一定会解开心中的疑惑,并从中受到启发.
学习第一段.
自由朗读第一段,划出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的话,并读一读.
出示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的话:
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指名读,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读.
齐读
过渡:弟子们有没有摘到最大的麦穗 你认为是什么原因
学习第二段.
自由朗读课文2—6节,思考上述问题,在书上的有关地方做上记号.
2, 小组内交流,要说出自己的理由.
小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要有实效,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帮助学生找到可以操作的有针对性的学习策略.这个教学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