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运行 共50份
体系运行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体系运行、体系运行范文大全等内容,帮助大家对过去的工作进行经验总结,更多体系运行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
岁月如梭!忙碌的时间过去了,这段时间的工作你也学会不少经验,可以开始写这一阶段工作的总结了,工作总结顾名思义就是对所做的工作进行总体归纳和全面概括的具体结论。大家是如何进行工作总结的呢?也许"体系运行报告(经典11篇)"就是你要找的,还请多多关注我们网站!
体系运行报告【篇1】生产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汇报材料
2016年9月-2017年7月
生产部紧紧围绕fssc2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结合2016年10月份体系审核过程中发现的不足及提出的问题,提高认识,积极整改,狠抓落实,持续改进,以提升质量管理体系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完善和深化具体工作为目标,全员质量意识显著提高,体系运行更加高效,现将2016年9月至2017年7月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汇报如下:
一、进一步完善体系文件记录
生产部各部门结合自身生产实际工作情况,对体系中没有覆盖的文件及时反馈,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操作规范,使广大员工各项行为有准则,各项操作有程序,同时加强每日生产记录情况的监督检查,做到记录项目完整、书写规范,体系的符合性与有效性得到了很大提高。
二、围绕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加强内部培训
生产部各部门围绕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及实际工作需要,制定了培训计划,每月不少于1次对全体人员进行内部培训工作,学习食品安全体系标准、食品安全相关知识、管理制度、各项操作规程等内容,边学习边讨论,采用现场提问及现场操作等模式对培训人员进行考核,使参加学习的员工对体系标准有了新的认识,对自身工作的操作规程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提高了广大员工的食品安全思想认识。
三、加强生产过程关键控制点的监控,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生产人员严格按照体系的要求加强各个关键控制点的监控,牢记关键点控制参数,熟知各项纠偏措施,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将影响产品质量的不利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四、加强卫生管理,确保环境及人员卫生整洁
结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及公司6s工作的整体部署与要求,生产部加强了各项卫生的管理工作,每日专人进行环境卫生的清理清扫工作,清洁区和准清洁区严格分开,有效防止交叉污染,每周检测环境卫生情况。对员工的着装、个人卫生都做了明确的规定,每周对员工的手部进行涂抹检查。
五、加强生产现场管理,做到安全文明生产
生产部加强生产现场管理,对生产现场划区域规划,物品、原材料包括人员都定置定位,做到生产
查看更多>>编辑们为大家准备了这篇与“体系运行报告”相关的文章,我们细心地整理了该页内容,并诚挚地邀请您来浏览。一般来说,努力付出必将获得回报,尤其是在我们落实一项工作时。通常情况下,我们需要撰写报告,而报告应具备严密的逻辑性,需要在事前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有条理的分类,并依据这些内容撰写好大纲。
体系运行报告 篇1生产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汇报材料
生产部肩负着公司整个产品生产过程的管理和监督工作,责任重大,为了保证生产过程得到有效控制,生产出符合标准、质量安全的产品,确保公司质量体系的正常运行,生产部在2015-2016年度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组织本部门人员和班组学习食品安全体系标准、食品安全相关知识、管理制度、各项操作规程等内容,提高食品安全思想认识。
针对去年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对体系文件规定的程序不太熟悉,对自身工作流程的细节方面不够重视,工作中出现的差错比较多的等问题,2016年,生产部利用下班后的工余时间,分班组、工序,组织员工学习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文件,操作规程等,边学习边讨论,使参加学习的员工对体系标准有了新的认识,对自身工作的操作规程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二、加强生产过程的规范操作,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强化员工的质量意识、风险意识和食品安全意识,时刻注意食品安全和质量。在生产中,严格按照生产工艺和操作规程以及食品安全体系的各项要求组织指导生产。清洁区和准清洁区严格分开,有效防止交叉污染。所有生产原料、辅料均来自我公司评定的合格供应商供应,并经质管部门验收合格后才能使用。生产人员严格按照体系的要求加强各个关键控制点的监控,生产部每个月召集品控负责人召开质量安全分析总结会议,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安全的各项生产活动进行分析和总结,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将影响产品质量的不利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三、加强生产现场管理,做到安全文明生产。
生产部按照生产部管理制度及公司6s的要求,对生产现场及生产人员严格管理,生产现场物品定点定位,生产人员规范着装,注重个人卫生管理。
建立了设备台帐和设备管理卡,每台设备都有明确的标识,制定了设备检修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保养,确保了设备的正常运转。
四、认真整改不合格,完善相应管理体系
对于今年内审中的不合格项我们认真对待,积极整改,专人负责,责任到人,同时对不合格原因进行
查看更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自查总结
1.职责不清车轮转部门职责、岗位职责、人员职责划分不清,遇事互相推诿,车轮大战;应明确部门职责、岗位职责和人员职责,责权利统一,实施相关有效考核。
2.文件失控难识断需要文件指导的场合没有建立文件,文件要求不明确,文件缺乏可操作性,文件只是摆设;应针对需要建立所需的文件,提出明确要求,做到操作性强,工作有据可依。
3.目标制定有点难未认识到制定目标的必要性,随意根据各类不同的需要而定制(不是制定)或更改有弹性的目标,缺乏对目标的管理、考核;应实施真正的目标管理,制定有用、可行、能起到激励作用的目标,同时在各职能和层次上建立相应的目标,并对目标进行实际、全面、有效的考核。
4.缺乏记录假证现对各类记录未作出要求,记录不完整、不规范,甚至记录造假;应确定各类记录要求,规定记录的方式和具体要求,利用记录的结果考核体系运行情况、产品过程控制和产品质量情况,积累有用的数据,从数据分析中得出发展趋势和结论。
5.人员资格无人管各岗位上岗人员是否能够胜任无法确定,缺少对上岗人员的资格考核、认定和岗前培训;应对岗位人员资格要求作出规定,并对上岗人员是否能够胜任进行考核和认定。
6.培训充数装门面缺少应有的培训,更谈不上有针对性的培训,培训只是为应付外审而做样子;应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并有效实施,对培训效果进行考核,以验证培训的有效性。
7.研发变更家常饭研发项目没有或仅有大概的计划。对研发的产品要达到的指标没有界定,对研发产品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缺乏关注,随时根据现实情况改变研发路线和计划;应严格执行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按照要求进行设计和开发策划、输入、输出、评审、验证和确认等一系列工作,研发计划及相关工作需变更时应按程序进行评审和确认。
8.供方更换很随便不按照合格供方名录采购产品,经常以价格便宜作为采购的依据,对采购产品的质量监管不力;应严格执行供方管理控制程序,按照考核、评价和重新评价准则加强对供方的管理,加强对采购产品的验证和控制。
9.过程控制难改善缺乏对过程应有的控制。没有对需控制的各类过程制定完善的控制措施,基本靠操作人员的经验自我控制过程,缺少过程记录,出现问题时无法追溯原因。应建立完善的过程控制保证能力,必要时制定完整、完善的各类过程操作指导文件和各项措施,应靠执行制度来保证产品质量。
10.设备用坏才去管未建立全面的设备管理制度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