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相邻教案 共48份
10相邻教案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10相邻教案、10相邻教案范文大全等内容,帮助大家对过去的工作进行经验总结,更多10相邻教案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
通常老师在上课之前会带上教案课件,通常老师都会认真负责去设计好。有计划的制定教案是教师事半功倍的关键,对于写教案课件有哪些疑问呢?跟工作总结之家一起来了解关于“10以内的相邻数的教案”的内容吧,建议收藏本文以备参考!
10以内的相邻数的教案【篇1】标题: 探索10以内相邻数的教案
引言:
相邻数是指在一个数列中,两个相邻的数字之间差值为1的数。在10以内的数中,相邻数包括了相邻的整数和相邻的分数。通过探索10以内的相邻数,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对数的概念的理解以及计算技巧的运用。本教案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互动学习,探索10以内的相邻数的关系和特征。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和理解10以内相邻数的概念;
2. 掌握10以内相邻数的特征;
3. 学会运用10以内相邻数进行计算;
4.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教学课件,包含10以内相邻数的相关概念和例子;
2. 数字卡片和相邻数的练习题;
3. 相关游戏和互动活动的道具。
三、教学过程:
第一步: 引入活动
1. 利用图片和数字卡片,向学生介绍什么是相邻数,以及10以内的相邻数的例子;
2. 通过互动讨论,了解学生对相邻数的理解程度;
3. 引导学生思考,相邻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步: 探究相邻数的特征
1. 分小组让学生互相讨论,相邻数的特征有哪些,可以利用何种方法找到相邻数;
2.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答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3. 教师带领全班总结,确定10以内相邻数的特征。
第三步: 相邻数的计算
1. 利用数字卡片,让学生互相配对,找出相邻数;
2.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数字的规律,并引导他们总结相邻数的计算方法;
3. 教师出示相邻数的计算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并相互交流讨论;
4. 教师批改学生的练习题,纠正他们的错误,并帮助他们理解正确的计算方法。
第四步: 游戏和活动
1. 利用相邻数的特性设计游戏,如跳格子,找差值等,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加深对相邻数的理解;
2. 引导学生设计自己的相邻数游戏,并与其他组分享。
第五步: 拓展应用
1. 带领学生探索相邻数的应用场景,如日历、温度计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相邻数快速计算和估算问题;
3. 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并用实际例子来展示他们的思考
查看更多>>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老师在写教案课件时还需要花点心思去写。教案是学生专注学习参与互动的关键支撑。今天向大家推荐一篇与“蜀相教案”相关的文章非常不错,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把它收藏起来!
蜀相教案【篇1】蔡小平
教学目标:
1.把握作品主题和情节结构。
2.体味人物的思想感情,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3.品味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4.揣摩富于文采的戏曲语言。
教学过程:
一、 导语
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上个学期学习的北宋柳永的一篇词?《雨霖铃》师生齐背,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内容?分别,恋人分别时的难舍难分。词中表现主题的句子是?多情自古伤离,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古往今来,最动人的文字是离别的文字。最难写的文字也是离别的文字。今天我们要学的《长亭送别》也是其中抒写离情别绪的绝唱。
后人对于王实甫的《西厢记》有这样的'评价:
王实甫《西相记》,第六才子书--金圣叹(中国清代才子,中国第一批评家,其余几部书为:《庄子》、《楚辞》、《左传》、《杜诗》、《水浒》。)
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贾仲明《凌波仙》,那么《西厢记》写的是什么内容呢?下面请同学们,把书打开到130页,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书下的注释一,(请一个同学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一下《西厢记》的故事情节)
本课要掌握的字词有?
筵席( yān ) 玉骢 ( cōng ) 迍迍 (zhūn )
金钏(chuàn) 靥儿 ( yè ) 揾(wèn )
蹙眉( cù ) 萋迷(qī ) 玉醅( pēi )
谂知( shěn ) 赓 ( gēng ) 青鸾 (luán )
(纠正并齐读)
二.整体感知课文
1、《长亭送别》这一折内容可以分为几个场景?(用四个小标题把《长亭送别》这折戏概括一下?)
明确:__送别途中_--_长亭饯别___--__临别叮嘱____--__目送惜别
( 1 - 3 ) ( 4- 11 ) ( 12 -17 ) (18 -19 )
2、在“长亭饯别”场景中哪些句子写出了崔莺莺、张生缠绵依恋而又无可奈何的情态?
明确:[小梁州]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猛然见了把头低,长吁气,推整素罗衣。
[上小楼]合欢未已,离愁相继。想着俺前暮私情,昨夜成亲,今日别离。我谂知这几日相思滋味,却原来此别离情更增十倍。
[满庭芳]供食太急,须臾对面,顷刻别离。若不是酒席间子母每当回避
查看更多>>工作总结之家小编为您整理了一些关于制作生动有趣的教学课件的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0的相邻数的教案(篇1)主题:10以内的相邻数的教学案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10以内相邻数的概念和特征。
认识相邻数之间差的规律。
学会用递推法求10以内相邻数。
2.技能目标:
能正确地找出10以内的相邻数。
能够使用递推法求10以内相邻数。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掌握相邻数的概念和特征。
学会用递推法求10以内相邻数。
2.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相邻数的概念和特征。
培养学生的递推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
1.引入新知
教师把10颗珠子放在桌子上,向学生提出问题:“如果我们把这10颗珠子排成一个长条,相邻的两颗数量相同,你能告诉我这个长条应该怎样排吗?”
让学生观察后,引导他们说出相邻数的规律。然后,教师让学生分成小组,继续探索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2.讲解知识
(1)相邻数的概念和特征
相邻数是指两个数之间的差为1的数。如1和2,3和4,8和9等。
相邻数之间的差为1。
相邻数的关系是:
2 = 1 + 1
4 = 3 + 1
6 = 5 + 1
8 = 7 + 1
10 = 9 + 1
(2)用递推法求10以内相邻数
以2、4、6、8和10为例,教师通过让学生分析相邻数之间的关系,引导他们找出相邻数的规律。
2 + 1 = 3
3 + 1 = 4
4 + 1 = 5
5 + 1 = 6
6 + 1 = 7
7 + 1 = 8
8 + 1 = 9
9 + 1 = 10
3.练习及拓展
(1)练习
给学生出示一些数字,让他们找出该数字的相邻数。
例1:2,4,6的相邻数是什么?
答:2和4,4和6。
例2:7,9,11的相邻数是什么?
答:7和9,9和11。
(2)拓展
在拓展部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猜测下两个相邻数之和,并用计算器求证。
例如:
4和6的和是多少?
答:4 + 6 = 10
6和8的和是多少?
答:6 + 8 = 14
4和5的和是多少?
答:4 + 5 = 9
4和7的和是多少?
答:4 + 7 = 11
四、教学反思
这节课采用了引入新知、讲解知识、练习及拓展等教学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相邻数的概念和特征,学习用递推法求10以内的相邻数。同时,通过拓展,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