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的家教案11篇

绿色的家教案11篇。

资料一般指可供参考作为根据的材料。当我们的学习任务遇到困难时,往往都需要参考资料。有了资料的协助我们的工作会变得更加顺利!可是你知不知道我们国家的资料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你带来的绿色的家教案11篇,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喜欢!

绿色的家教案 篇1

我们中队即将举行的队会主题是――《环保,从我做起》,在展示之前,我想就举办本次主题队会的目的和整个筹备的过程向各位作一介绍。

让孩子在队会活动中自主自动,当家作主,鼓励队员在活动中充分表现自己,发挥他们潜在的动力,是这一主题队会的一大特色。

一、主题确立

在活动前,我先征集队员的建议,让他们提出感兴趣的主题,通过讨论,他们对“环境保护”这一主题很感兴趣,然后队员自由组队,教师及时调控组员,每个小队围绕环保这个主题自定活动方案。

二、活动准备

(一) 队员为主体,自主设计方案,辅导员及时点拨。

在活动中,充分发挥队员的主体性,让他们“自己的活动自己搞”,碰到困难时,自己想方设法解决,解决不了的,再由我这个姓“辅”的老师给予指点帮助。队员在活动中,我作为一个参与者加入到他们中去,做到既不放任自流,也不包办代替。

队员们积极参与的热情至今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1)、队员们通过翻阅书籍、上网等途径了解了一些环境问题,并利用午会、队会课的时间,扮演成小动物从海陆空三方面来交流,使对环境问题的了解更形象化,加强队员们关注自然环境状况的意识。

(2)、队员们根据方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系列社会调查,每队都有自己的调查任务,他们通过考察、访问等途径了解环境污染的现象,并拍摄了很多的照片资料。他们感到拯救地球刻不容缓,通过自编小品、写宣传口号、制作版面、歌舞等形式来表达,让队员们体会到环境保护必须从你我做起。

(3)、每小队队员制定了小队的环保计划,让这一主题延续下去。

(4)、中队长结合环保这一主题写出倡议书,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让环保深入人心,并进行环保签名活动。

(二)、公开招聘主持人,民主评选产生

我们队会的主持人是在中队中公开招聘的,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参与的机会。首先,队员一起制定主持人的要求:(1)、口齿伶俐,普通话标准者优先(2)、候选人当场抽签,即兴说话(3)、评出优胜者颁发主持人证书(4)、担任主持的队员写出队会串联词

(三)、成功体验和自信心的培养

在队活动中,我向队员们提出的希望是:团结合作,敢于竞争,力求取胜,积极向上,并且允许失败,使他们不断解除对困难的恐惧。我常常对队员说:只要自己尽了最大的努力,失败了,不用怕,要坚信自己一定能成功。

环保,从我做起

——黄小四(2)中队主题活动方案

活动目的:

通过活动,使队员们了解环境污染的现状,增强环保意识,激发队员们热爱祖国的情感,并激发他们以实际行动参与绿化,宣传环保活动,人人争做环保小卫士。

活动准备:

1、收集有关环境保护的资料。

2、出台小队环保计划。

3、产生中队的倡议书。

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讲话:四(2)中队“环保从我做起”主题队会现在开始。

1、出旗敬礼

2、唱队歌

3、队员扮演动物分别从海陆空三方面来说环境问题。

(二)、主持人:队员们,小动物们为了生存很着急,我们人类更应该关注环保问题。在前阶段的考察中,队员们肯定有不少收获,下面请各小队汇报调查结果。

第一小队:废电池调查

第二小队:马夹袋与竹篮子使用调查

第三小队:乱扔垃圾现象的调查

第四小队:绿苑一村、二村破坏绿化情况调查

第五小队:一次性筷子使用情况调查

(三)、主持人:可见,我们的队员们都能积极行动起来参与环保行动,各小队在队会前都进行了讨论,请把你们的计划汇报给大家。

各小队汇报计划

(四)、主持人:队员们,我们可以为环保做很多事情,我希望全体队员们积极行动起来,让我们更多地了解环境污染与环保的重要,用我们的双手为地球增添新绿,请中队长宣读我中队给全校少先队员的倡议书:

1、中队长宣读倡议书。

2、积极参加环保签名活动。

(五)、主持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为了共同的绿色世界,用我们的双手和智慧,让绿色家园更加美好,让我们小手拉小手,小手拉大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带动身边的人共同保护我们的地球。

辅导员讲话、领呼号。

(六)、退旗

主持人:宣布活动结束。

绿色的家教案 篇2

教材内容说明

这是一篇妙趣横生的小品文,作者采用生动活泼的笔法,把蝈蝈写得活活灵活现。先描述了蝈蝈的歌声,写出了声音的各种特点,如“柔和”“清脆”“尖锐”“窃窃私语”等,特别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

流露了作者的喜爱之情。接着又描写了蝈蝈的外形特点》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文章重点内容写了蝈蝈的食物习性。作者通过自己的观察,饶有兴趣地介绍了蝈蝈喜欢吃的食物是蝉,又解开了蝈蝈喜欢吃的是蝉肚子的原因是既有肉又有甜食。还介绍了蝈蝈之间的相处和睦,从不争吵的特点。

教材使用说明

七年级的学生对小动物有着浓厚的兴趣,本文又集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因此让学生自主阅读,体验阅读过程中的快乐。在探究交流中,深透理解文意,体会生动传神的文学笔法。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学中可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如关于蝈蝈生活的习性的图片资料等。

教学目标:

1、速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内容。

2、能体味文中的美词佳句,并说出其作用。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阅读文章、概述内容的能力,体会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体会科学小品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了解作者。

1. 回忆所学课文《蝉》,2.比较写作内容写和作目的不同,3.两篇文体不同,4.明确本文是介绍科学知识,5.说明的对象是蝈蝈。

二.检查预习,夯实基础

学生领读文后的“读一读,写一写”中的生字。学生领读文后的“读一读,写一写”中的生字。强调易错音和易错字。

三、速读课文,提取信息

四、再读课文,把握课文重点

1、思考文章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绿色蝈蝈的特点?

2、绿色蝈蝈的外表有哪些特征?绿色蝈蝈有哪些习性?作者主要写了哪个方面?

教师指导明确外表特征:“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蝈蝈的习性写了叫声和食性。

五、重点研读,质疑问答,合作交流

学生可再读课文,并对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或疑问。教师也可引导学生学习探究一下自己最喜欢的美词佳句,或有哪些好的拟人手法的运用等。

学生依据问题组,自由质疑。

a.你最喜欢文章中哪个段落?为什么?

b.你最喜欢哪个词语或哪个句子?为什么? 、重点研读,质疑问答,合作交流

在学生的讨论研读中相互补充,共享品味赏析的乐趣。教师可总结指导。

也许有的同学喜欢“窃窃私语”、“津津有味”、“酷爱甜食”“毫不犹豫地都接受”这些拟人的写法,给人以亲切自然的形象生动的感受;也许有的同学喜欢“蝈蝈是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居在一起钓,它们之间从不争吵”这拟人化的描写,它亲切自然,充满了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

(1)比较阅读材料 夜色降临,蝈蝈出来了,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绿叶丛中蝈蝈在叫,声音很低沉,在连续不断的低声中,时不时发出一声尖锐、急促的叫声。

要求和第三段对比阅读说说你更喜欢哪一个?

第三段多处运用了拟人、比喻、对比等手法,这些手法的运用,使得文章生动传神,自然亲切,增强了可读性 与趣味性。

(2)作者不断变换对绿色蝈蝈的称呼,找出这些称呼,说说作者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称呼,这样写有什么效果?体会这样写的效果。

当蝈蝈捕杀蝉时称:狂热的狩猎者

当蝈蝈晚上鸣叫时称:夜晚的艺术家

当蝈蝈成为笼中观察和实验的对象时称: 笼里的囚犯

当蝈蝈吃蝉肉时称:蝉的屠夫

作者这样称呼蝈蝈的原因:不断变换称呼,使行文更生动,描写更形象,给人更深刻的印象。

(3)比较阅读材料二 《辞海》中有关蝈蝈的条目是这样的:

蝈蝈,昆虫。螽斯的一种。翅短,腹大,雄的前翅基部可摩擦发声。吃植物的嫩叶和花,危害农作物。也有称之为“哥哥”。

就这段文字与课文比较,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写作特色:

1 、生动传神的描写表达方式,表现了作者对绿色蝈蝈的喜爱之情。

2、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语言生动传神,读来自然、亲切,增强了可读性与趣味性。

3、 通过作比较来写蝈蝈。比如在写蝈蝈的叫声时,拿蝉的叫声来作比较;写它喜欢吃肉食时,拿螽斯来作比较;写它追捕蝉时,拿鹰来作比较;写它同类相食时,拿螳螂来作比较。 这些作比较的运用,既突出了蝈蝈的习性、特点,又让读者对其他昆虫也有所了解,同时,也说明作者对各种昆虫的特性了如指掌。

六、总结课文,完成《评价手册》中该课的课后相关练习。

七、教学探讨与反思:

快速阅读,是一种基本的获得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的提高既需要老师的悉心指导,又需要学生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阅读来实践、训练。本文作为一篇典型的科普性文章,作为学生快速阅读训练的材料是非常合适的,所以教师应充分对文本加以利用。文章采用生动的文学性笔调,语言传神形象,拟人贴切自然,在行文中有明显的感情色彩,自然亲切,富有感染力。学生总会喜欢某些方面的知识,因此采用个性化解读文章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内容来赏析,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来品味语言的美妙之处,十分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发挥他们丰富的想象力。这样文章的写作特点也能认真掌握,并在以后的习作中加以借鉴了。

绿色的家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绿色的金鱼》是S版语文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十课。课文以诗歌的形式出现,叙述“我”画了一条绿色的金鱼,老师不但没有责怪“我”,还奖励给“我”一颗红五星的故事。诗歌传达给学生要敢于想象,敢于创新的信息,教师应该保护学生在任何时刻迸发出来的想象的火花,学生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能够意识到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这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和成长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教学目标

认识“金、课”等11个生字,会写“了、五”两个生字。正确书写新笔画:弯钩。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指导读好疑问句。

逐步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写字能力、朗读能力、与他人合作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11个生字,会写“了、五”两个生字。

教学难点

1、启发学生利用熟字、部件和偏旁认识生字。

2、指导正确书写弯钩。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欣赏金鱼

师:同学们,今天有一群好朋友和我们一起上语文课,快看!它们来啦……

(出示各色金鱼的动感影集,组织学生观看)

2、谈话

师:谁来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指名作答。师板书:金鱼。(“金”字注音)

3、识记“金”字

师:大家都来读一读这个字。学生拼读,教师强调前鼻音,再指名读几遍。

你是用什么方法认识它的呢?(生作答)

你能给它找个朋友组成词吗?(生作答)

4、补充课题,提问质疑

(1)想一想,你都看到过什么颜色的金鱼呢?(生作答)

噢,(教师在“金鱼”前面用绿色粉笔板书“绿色的” )问:谁见过绿色的金鱼?

(2)学生质疑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0课《绿色的金鱼》。(板书:10)——齐读课题。

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比一比谁是最爱动脑筋的孩子。(生作答)

二、初读识字

1、教师范读,纠正读音

师:同学们可真爱动脑筋,快打开语文书,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课文,找一找答案吧。

把书翻到81页,坐直,让你的书端端正正的站在桌上。

师范读课文用心听老师读一遍课文,注意听清生字的读音。

2、自由读文,同桌订正

(1)自己读文,标注小节序号

大家听得很认真,李老师就喜欢做事认认真真的学生。

现在请你们像老师这样大声的把课文读一遍,一边读一边标出小节序号。遇到不认识的字,拼拼音自己认会,也可以请同桌来帮忙。听清楚要求了吗?好,开始!

学生自己大声读文,教师巡视指导。

(2)同桌互读课文,订正错误读音

师:都读完了。给你的同桌再读一遍课文,请他听听你的读音正确吗?读的不对的地方,请他帮忙指正。

学生同桌合作读文,教师巡视指导。

3、认读生字,纠正字音,记忆字形,组词。

师:同学们跟你的同桌一起读课文,不但可以及时发现错误,还可以互相帮助改正。真是一种好的读书方法。

课文读正确了,课文中出现的生字你也一定都认识了吧。

(1)拼读拼音,纠正生字读音

1)开火车拼读生字

(出示幻课件:带拼音的生字)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生字宝宝们带着拼音小帽子都排好了队,等着我们去和它们交朋友呢。我们来开火车拼读。仔细听,读对了就跟他读一遍;读错了,后面的同学纠正他。小小火车头!(生答:我们在这里!)这一行的声音最洪亮,从你开始。(生带拼音开火车读生字)

2)强调容易读错的字音

前鼻音:小火车开得真快啊!仔细找一找,有前鼻音的音节吗?(生作答)请你领着大家读一遍?(生领读)

翘舌音:有翘舌音吗?(生作答,领读)

整体认读音节:在这几个翘舌音里有一个特别的音节,谁找到了?(生作答:世界的世,这是一个整体认读音节)

轻声:剩下的字宝宝里还有两个与众不同的,你找到了吗?(生作答:了和吗,读轻声)

轻声要读的又轻又短,你领大家读一遍!——学生读不好,教师示范。

3)齐读巩固

同学们真是拼音小能手,伸出你的双手,把掌声送给自己和身边的同学们吧!(拍手:你是最棒的!)现在我们一起来拼读一遍,预备——齐!(生齐拼读生字)

(2)去掉拼音,巩固识记

大家读的真好!生字宝宝玩了一会儿有点热了,它们要把头上的拼音小帽子摘掉,(出示课件:去掉拼音的生字)你还认识它们吗?我们开动双人特快列车读一遍!一张桌两位同学一起读,一桌一桌的往后轮读,听明白了吗?从这行开始,看看哪一桌的小火车开得又快又稳。预备——开始!(生开火车读)

4、交流互动,记忆字形

(1)按结构分类

师:再仔细看看这些字,都是什么结构的?谁知道?

(指名答: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独体字)课件逐一出示,认读一遍。

(2)交流识字方法

师:我们帮助字宝宝找到了结构相同的兄弟姐妹们,你都是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的?

老师请你们猜个谜语,谜底就是这节课学的字。认真听:

一个人,他姓王;兜里装着两块糖。——指名答

你可真聪明,一下就猜对了!我用我最喜欢的猜字谜的方法记住“金”字的。

谁先来说说你最喜欢的识字方法?(每个字说一种识字方法,组两个词)

1)熟字加偏旁:课:偏旁部首加熟字。你们表演一下,上课的时候要怎样坐着?在“果”字的左边加上言字旁就变成了一个新字:“课”;如果在“果”的右边加上“页”,变成了那个新字呢?(指名说:颗)你还能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那个字?——指名说:现

2)熟字减部件:了:“子”去掉一横变成“了”。

3)组词法:条。世界、以后:组词识记。

4)顺口溜:吗:大马有张大嘴巴,就是轻声“吗”。

5)数笔画:五:四笔组成,四加一就是五。都伸出手来数一数。学生边说笔画边书空。

6)换一换:后斤字没有腿,换成一张嘴。

7)编故事:会:人坐在云上就会飞。

学生组词出现同音字,教师就板书,讲解注意区分同音字。

5、间休律动

师:大家有这么多的好方法,可太棒了!李老师真喜欢你们。

我们一起来休息一下吧。起立!播放音乐,间休律动。

三、教师示范,指导书写

1、认读生字:了五

师:同学们的动作真优美,不知道你们写起字来是不是也这么漂亮呢?

(出示课件:了、五)哎呀,一下子跳出来两个生字宝宝,谁会读?

指名生领读

2、先观察,再示范,然后自己写

(1)我们先来观察“了”。(出示课件:了)

1)观察结构、笔顺、笔画:

它是一个独体字,仔细观察:它是由几笔写成的?

第一笔是横钩,第二笔是弯钩。你们说一遍:一笔横勾,二笔弯钩;两笔写成了了了。

用你们的火眼金睛再仔细看看,这两笔都要写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生观察,作答)

2)教师示范书写

请同学们放下书,往前看,看老师写字,你可以伸手一起书空。教师范写:横钩写在上半格的中间位置,横不要太长,钩稍微长一点,收笔时搭在竖中线上,第二笔和竖钩不同,是弯钩,(弯钩用红色粉笔写)所以要稍微弯一点,就像一个人躬着身子的样子。起笔和收笔都在竖中线上。

3)学生描红写字

看清楚了吗?请同学们在课后的田字格里描红一个,写一个。学生写字(教师提示写字姿势:写字做到三个一:眼睛离书本一尺远,胸口离桌子一拳远,手指离笔尖一寸远。)

教师巡视指导时再说:写完的同学,同桌之间对照例字互相看一看,写得好的夸夸他;写的不好的,教教他。

带着同桌的`意见,在第二个田字格里再写一个。

(2)指导书写“五”

1)观察:

请同学们放下笔,往前看,我们来观察第二字:“五”。

它是什么结构?由几笔写成的?一笔横,二笔竖,三笔横折,四笔横,四笔写成五五五。

请你观察,写这个字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哪一笔?(生观察,作答)

2)教师范写

抬头,看黑板。(师范写)第一笔是短横,要写在上半格的中间;第二笔竖,这个竖和我们平时写的竖有什么不同?说的对,它要稍稍向左下方倾斜;第三笔横折,注意:横折的起笔要比第一个横的起笔靠前,折和第二笔竖一样,也是——斜的;第四笔横是这个字中最长的,起笔比其他两横都靠前,各个横之间的距离要均等。

3)学生书写

请同学们在语文书上描红一个,写一个。注意,横要写平。

写完同桌之间互相欣赏欣赏,提提意见。

在第二个田字格里再写一个。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接力赛,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师:同学们真厉害,把这两个淘气的字宝宝写的这么漂亮。下面请大家打开语文书,拿好,我们来一次朗读接力赛:找同学读,每人读一行,要做到“四个不”:不错字,不漏字,不添字,不重复。其他同学仔细听,如果有读错的地方就立刻纠正他。(朗读接力)

(2)谁来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课文一共有几个小节?(指名回答)

五、学习第一小节

1、读文:(大屏幕出示第一小节)都来读一读第一小节。

2、数句子:请你数一数,这个小节一共有几句话?(指名回答)

注意:有句号和问号的句子才是一句话。

读句子,指导朗读疑问句:

(1)第一句话谁来读一读?(指名读句子)这一句说了什么?

(教师板画一条绿色的金鱼)

(2)谁来读第二句话?这一句说了些什么呢?(指名答)

如果你看到了一条从来没见过的绿色的金鱼,你会有什么感觉呢?(生猜测)

课文里的老师也和你们一样,觉得很奇怪;她发现了一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还很高兴呢。

谁来读一读这句话?(指名读句子)

学生读不好,教师范读一遍。

谁再来读一读?指生读文

5、一起把这一个小节读一遍。

6、小结:

师:世界上是不是真的有绿色的金鱼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下课!

绿色的家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初步学唱歌曲。

2.体会小树和小鸟之间的亲密感情,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图谱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孩子们,春天来了,大地变绿了,你们猜一猜,都有什么藏在绿色里面?(出示绿色纸)""谁最喜欢和小树做朋友呢?小树有了好多好多朋友高兴地唱起歌来了,你们听。"2.副歌前置,老师范唱(配班老师弹琴):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

提问:小树是怎么唱的,谁来学一学?我们把这两句连起来唱一唱。好,我们一起跟着琴声来学一学小树是怎么唱的。(再次弹沙这两句)3.完整欣赏师:"小树唱的真开心啊,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我想你们听完这首歌就会知道了。"

(1)幼儿欣赏老师范唱(配班老师弹琴慢)提问:好听吗?,那你都听到什么啦?

(2)根据幼儿说的答案出示相应的图谱。

(图谱都出示了)好,现在我们一起看着图谱轻轻的唱一唱,(让幼儿跟着老师轻唱)不需要弹琴刚才我听小朋友到唱到……这里时,有一点困难。我们来听一下。

会了吗?我们一起跟着琴声试一试。(配班老师弹琴)(3)遮盖图谱进行演唱:哇!我们大二班的小朋友真是太棒了!现在包老师要考考你们,我要把其中的一句图谱藏起来,不给你们看,看看你们还能不能把这首歌完整地唱出来。准备好了吗?听好前奏。(全体幼儿唱)不错嘛!这样我们来比赛,我请一个女孩子上来藏图谱时,男孩子就看着图谱唱,我请男孩子上来藏图谱时,女孩子唱,我们来比比谁唱得好,好吗?哪个女孩子愿意上来藏图谱的。

今天我们学唱的这首歌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绿色的家〉〉现在你们知道小树为什么高兴地笑呢。

小结:你们说得都很对,其实树是我们最好的朋友。它不仅能美化环境,还能净化空气呢。到了植树节的时候,我们带上爸爸妈妈一起多种点树,让我们还有小动物们都能拥有一个绿色的家。

活动反思:

大班音乐活动《绿色的家》是这次镇江市第三次幼儿园教师教学基本功扬中赛的课题之一。拿到课题之初我们的心里都没有低,不知道这个音乐活动应该如何处理。因为受了很多活动的影响,心里总是想着能从这个活动中找出一个亮点的部分。拿到课题到比赛只有一天的时间,在一天的时间里我们要完成从集体备课到教具制作到适应幼儿再到试教这一系列的事情。现在回想起来那一天真是紧张而匆忙。

在活动目标时就纠结了好久,到底这个目标应该怎么制定,如何制定才是适合幼儿年龄发展的。最后把重点放在了歌曲的学唱上,希望通过一个课时的学习让幼儿更好的学会歌曲,原来教材中的创编部分被取消了。活动目标确定下来了以后我们开始斟酌活动过程了。活动开始的部分就直接进入主题还是通过情境的创设再进入主题产生了分歧。主张直接进入主题的老师觉得一个歌曲活动不需要太多的引子,不要为了所谓的引导而特意设置情境的创设;主张通过情境创设的老师们认为通过情境创设能够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歌曲中表达的情感,各抒己见之后还是才用了直接进入主题的方法,让幼儿一下子就切入主题感知歌曲的内容。

在紧张得还没有感觉的时候就发现竞赛活动已经结束了,活动后我发现原来的活动设计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的地方,自己在活动中的组织和驾驭也还有很多的不足。首先是在学习的副歌前置的部分处理得不够好,没有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幼儿掌握;其次是歌曲中出现的图谱,没有真正考虑到音乐活动中图谱运用的科学性,一直都觉得音乐活动中的图谱的运用是随心的,忽略了其中的科学性,这成为了活动中最大的遗憾;最后是整个活动中的提问不够明朗,最后结尾部分的提问好像连自己都觉得有点绕了。但是整个活动我发现孩子们歌曲学习得还是很不错的,特别是音准的把握在我肢体语言的带动下表现得很好!

音乐活动平时是很少用来进行展示更不要说是参加竞赛,通过这一次的音乐专题的竞赛活动还真是获益颇多呢!从这一次的音乐活动中更清楚的知道了一个活动什么是对幼儿最重要的,老师最应该把握的是什么,如何更科学的设置图谱等。回想短短两天的时间我觉得我的教学理念有了一个新的升华!

绿色的家教案 篇5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阶段,他们的主动性和求知欲都已大大提高,不再喜欢被动地接受知识,已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对事物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有着丰富且奇特的想象跟联想。加上他们童年时代对各种小动物、小昆虫的体验。所以对《绿色蝈蝈》的学习,可结合他们的童年体验,引导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即可。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8课。本单元主要反映的是对自然世界进行科学探索的内容。《绿色蝈蝈》是一篇妙趣横生的科学小品文。作者采用生动活泼的笔法,把蝈蝈写得活灵活现,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文中从绿色蝈蝈的声、形、斗、食、居五个方面来描写。语言生动传神,尤其是拟人句,反映出作者对生物的人性关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用简洁的语言梳理信息,概述文章内容。

2、过程与方法

用合作探究的方法感知内容、品味佳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培养阅读能力及结合重点语句体会文章语言特色的能力。

教学设想:

《绿色蝈蝈》是一篇自读课文,它妙趣横生,教学中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的翅膀,因而在教学中应放手让学生去读去想去说,要把语文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结合起来,既学习了语文,又了解了自然知识。教学中将采用“朗读法”和“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笔法特点;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

课前准备:

1、了解法布尔及作品《昆虫记》。

2、布置学生课下认真进行观察,准备向同学介绍一种自己最熟悉的小动物。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导语:也许你还记得童年时看蚂蚁搬家的情景吧?也许你还记得夏夜捉萤火虫吧?唱歌的知了,飞舞的蝴蝶,勤劳的蜜蜂,这些大自然的小精灵,也许是伴随你成长的好朋友。今天,我们再跟随昆虫学家法布尔去认识一位新的昆虫朋友——绿色蝈蝈。(板书课题,并明确学习目标)

2、简介法布尔及《昆虫记》(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法布尔,法国著名昆虫学家。1823—1915年,1879年《昆虫记》第一卷问世,1880年开始搬进荒石园,写了一卷又一卷《昆虫记》,度过35年余生。鲁迅把《昆虫记》称作“讲昆虫的故事”、“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速读,你从文中获得了关于绿色蝈蝈哪些方面的信息?(用简洁语言归纳)

讨论并归纳:声、形、斗、食、居

2、绿色蝈蝈的外表有哪些特征?作者主要写了绿色蝈蝈的哪些习性?

学生讨论、交流并归纳。

明确:

蝈蝈的外形特征: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习性写了蝈蝈的叫声和食性。

三、研读课文,品味语言

1、请同学们找出文章中最让你感兴趣的地方或你喜欢的语句,并说说原因。

形式:小组讨论交流,代表发言,其他学生补充评价,教师总结指导。

(同学喜欢“窃窃私语”、“津津有味”、“酷爱甜食”“毫不犹豫地都接受”这些拟人的写法,因为它能给人以形象生动的感受;有的同学喜欢“蝈蝈是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居在一起的,它们之间从不争吵”这拟人化的描写,它亲切自然,充满了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

2、小结写作特点:语言传神,生动,拟人形象,突出特征。

四、拓展延伸,应用反馈

1、学生再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或疑问。(教师可引导学生质疑)

如何看待动物中的同类相食这种现象?

学生讨论、交流,言之有理即可。

2、请同学们灵活运用本文的写作特点(或语言生动,或运用拟人……等)说说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学生发言,教师夸赞有所体验的同学,调节说出具体细节和规律,避免泛泛而谈。

五、课堂小结

(1)文章把绿色蝈蝈放在大自然的环境中来介绍,介绍了它的外表特征、生活习性。(2)我们应该去读读《昆虫记》,因为它可以使我们更加了解世界,也让我们更加富有爱心。昆虫学家法布尔为我们打开了昆虫世界的大门,只要同学们专心探索,还有很多个世界等待我们去打开。

六、布置作业

1、读读法布尔的《昆虫记》节选本。

2、以自己熟悉喜爱的小动物为内容写一篇小短文。

板书设计:

绿色蝈蝈

声:尖锐、喑哑、短促、清脆、柔和——()

形:嫩绿、苗条匀称——()

斗:纵身追捕、开膛破肚——()

食:酷爱甜食:昆虫青草、同类相食——()

居:和睦共居——()

绿色的家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理解、积累“狩猎、喧嚣、静谧、弱肉强食、惊慌失措、津津有味”等词语。

⑵了解法布尔和他的《昆虫记》以及蝉的生活习性。

2、能力目标:

⑴学习用快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并简洁概括要点的方法。

⑵体会文章富有文学笔法、生动活泼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⑶体会并学习文中拟人的手法的运用。

3、德育目标:

感受作者严谨求真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献身科学的信念。

【教学重点】

品味鉴赏文章生动传神的语言美;练习快速阅读筛选并概括要点的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比较、分析,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笔法特点;感受、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

【教学方法】

1、朗读法:《绿色蝈蝈》是一篇观察随笔,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章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高度结合,描写生动,妙趣横生,在反复诵读中体味生动传神的语言特点,如拟人手法的运用及表达效果。

2、研讨点拨法:本文是一篇妙趣横生的小品文,因其内容的生动有趣,课堂教学应充分调动学生自由探究的积极性,为深层把握文意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教师适当点拨、归结,如文章突出的写作特色。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快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要点。鉴赏文章生动传神的语言特点。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孩提时代,知了唱歌、蟋蟀鸣叫、蜘蛛织网、蚂蚁运食,这些自然界大家庭的成员,是我们天真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但随着阅历的增长,忙碌之中少了那份赏玩的心境。19世纪的法国却有一位用毕生时间为虫子书写历史的人,他就是被称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的法布尔,《昆虫记》就是他以大量科学报告材料和文学气质艰苦写成的巨著,今天我们学习的《绿色蝈蝈》便是其中一篇。(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投影:

法布尔与《昆虫记》

1823年12月22日,法布尔生于法国南部一户农民家中。童年时代就迷上了户外大自然中的花草虫鸟。在他不足19岁时就立志研究昆虫。后来靠自学获得了自然科学硕士、博士学位。1880年他用积攒的一小笔钱,在乡间小镇塞里尼昂附近购得一处坐落在生荒地上的老旧民宅,进一步研究活虫子的计划即将变成现实。他精神舒畅,用当地普罗斯旺语给这处居所取了个风趣的雅号——荒石园。年复一年,他守着心爱的荒石园,开足生命的马力,不知疲倦地从事独具特色的昆虫学研究,把劳动成果写进一卷又一卷的《昆虫记》。他就是这样,孤独、欢欣、清苦、平静地度过了35年余生。

《昆虫记》主体内容集中在昆虫学问题上,同时收入一些讲述经历、回忆往事的传记性文章,若干解决理论问题的议论,以及少量带科普知识性的文字。1910年法布尔在全十卷精装本《昆虫记》的出版序言中说:“非常遗憾,如今我被迫中断了这些研究。要知道从事这些研究是我一生得到的惟一仅有的安慰。阅尽大千世界,自知虫类是其最多姿多彩者中之一群。即使能让我再获得些许气力,甚至有可能再获得几次长寿人生,我也做不到彻底认清虫类的益趣。”

1915年11月的一天,这位以昆虫为琴拨响人类命运颤音的巨人逝世。

三、速读概括、感知文意

1、学生自由诵读课文,勾画并疏解生字词:

投影:

⑴给加粗的字注音:

喧嚣()劫掠()静谧()酷爱()

吮取()气氛()满载而归()喑哑()()

⑵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shòu()猎cuàn()夺rǎo()乱

更胜一chóu()gōu()火zhōng()斯

xī()sū()作响wōjù()()

⑶请将横线处的文字表述替换成成语(或词语):

①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自语。()

②表面上很大而实际脆弱的东西常常成了绿色蝈蝈进攻的目标。()

③蝉则惊慌、害怕得不知如何是好地飞起逃窜。()

④它们对这道菜吃得特别有兴趣。()

明确:

⑴xiāojiémìkùshǔnfēnzàiyīnyǎ

⑵狩篡扰筹篝螽窸窣莴苣

⑶弱肉强食庞然大物惊慌失措津津有味

2、听朗读录音,画出文中自己认为最精彩的句子或段落并简要分析。

提示:本文虽是一篇介绍蝈蝈的科普文章,却不显丝毫的机械呆板,它不像一般的说明文那样平实,而是灵活生动,不拘一格。既有对昆虫形象的描绘,又有个人情感的流露。作者对昆虫蝈蝈充满了喜爱之情,语言显得生动感人。

精彩的语句示例:

⑴“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用拟人手法写蝈蝈,流露出浓厚炽热的喜爱之情。

⑵“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优美的语言刻画出蝈蝈可爱的样子。

⑶“关于食物,我遇到了喂养螽斯时同样的麻烦。”“麻烦”一词表现出作者对蝈蝈悉心照料不怕麻烦的态度。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亲切自然,富有文学笔法。

⑷“我用蝉来喂养它们。它们对这道菜吃得津津有味。”

“它用喙尖抓抓脚底,用沾着唾液的爪擦擦脸和眼睛,然后闭着双眼或者躺在沙上消化食物。”语言使用生动传神。

3、快速阅读全文,筛选关键信息,理解课文内容。

思考:

⑴绿色蝈蝈的外表有哪些特征?绿色蝈蝈有哪些习性?作者主要写了哪个方面的习性?

⑵作者不断变换对绿色蝈蝈的称呼,找出这些称呼,说说作者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称呼,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⑴外表特征“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

作者写了蝈蝈的叫声和食性。主要写的是食物习性。从第4段到结尾,这是文章的主体,其中8、9、10三段是对蝈蝈食性的补充说明。11段是写蝈蝈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居一起,从不争吵。

⑵作者对蝈蝈的称呼有:狂热的狩猎者、我笼里的囚犯、蝉的屠夫等。当蝈蝈捕杀蝉时作者用“狂热的狩猎者”;当蝈蝈成为作者笼中观察和实验的对象时,作者就用“笼里的囚犯”;当蝈蝈吃蝉肉时作者称之为“蝉的屠夫”。作者不断变换称呼,使行文更生动,描写更形象,给人更深刻的印象。

4、合作研讨:

⑴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引出蝈蝈的呢?

⑵作者是如何知道蝈蝈喜欢吃什么食物的呢?

⑶文中多处运用拟人手法,试结合具体例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⑷研读课文第9段,归纳这段文字说明了蝈蝈的什么生活习性,说明蝈蝈属(A、食肉B、食草C、杂食)性昆虫。

⑸“蝈蝈也存在着同类相食的现象。诚然,在我的笼子里,我从来没见过像螳螂那样捕杀姊妹、吞吃丈夫的残暴行径,但是如果一只蝈蝈死了,活着的一定不会放过品尝其尸体的机会的,就像普通的猎物一样。”本语段中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好处?

⑹《辞海》中有关蝈蝈的条目是这样的:蝈蝈,昆虫。螽斯的一种。翅短,腹大,雄的前翅基部可摩擦发声。吃植物的嫩叶和花,危害农作物。也有称之为“哥哥”。就这段文字与课文比较,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笔法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⑴课文第1段并没有写蝈蝈,是写在别人欢度国庆的日子里,自己还没有忘记去观察昆虫。“我独自一人”说明作者对他热爱的事业的执著。第2段写蝉在夜晚不再鸣叫,它要休息了。突然,蝉的一声哀号引出了本文的“主人公”——蝈蝈。这是多么富有匠心的写作思路!

⑵作者是通过实验和观察知道蝈蝈喜欢吃蝉肚子的。清晨,作者散步时看到的一幕揭开了蝈蝈食物之谜——捕蝉为食。又通过变换食物的花样,揭开了蝈蝈首先吃蝉肚子的秘密,因为肚子既有肉,又有甜食。这反映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

⑶“窃窃自语”“津津有味”“酷爱甜食”“毫不犹豫地都接受”是拟人。这样写亲切自然,形象生动。

⑷课文第9段文字说明了蝈蝈的食性。选C,属杂食性昆虫。

⑸语段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写蝈蝈同类相食,拿螳螂来作比较。这样写既能使读者了解其他昆虫的习性,又能突出蝈蝈的习性。

⑹本文的说明与一般的说明文不同,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亲切自然,富有文学笔法,妙趣横生,生动活泼。

师生共同归结本文的写作特色:

⑴文艺笔调。本文既有对昆虫的形象描写,又有个人感情的流露。

⑵生动传神的语言。作者对蝈蝈充满了喜爱之情,语言生动感人。

⑶拟人手法的运用。这使文章自然、亲切,增强了可读性。

⑷通过比较来写蝈蝈。比如在写蝈蝈的叫声时,拿蝉的叫声来作比较;写它喜欢吃肉食时,拿螽斯来作比较;写它追捕蝉时,拿鹰来作比较;写它同类相食时,拿螳螂来作比较。

这些比较,既突出了蝈蝈的习性,又说明了作者对各种昆虫的习性了如指掌。

5、昆虫是人类的朋友,请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一种昆虫,用一段文字形象描绘其外形。

小组推举代表在班上交流,师生共同评议。

四、课堂小结

谈到《昆虫记》,周作人说:“比看那些无聊的小说戏剧更有趣味,更有意义。”的确如此,法布尔笔下的蝈蝈是鲜活的,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蝈蝈的鸣唱给大自然增添了一串串美妙的音符,而法布尔则以睿智的哲思、求真的探索为人类的精神之树增添了一颗丰硕的智慧之果。在我们品享的同时,就让心中的感念作为对“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的赞誉。

绿色的家教案 篇7

活动背景

为了进一步推进学校环境教育,增强学生环保意识,结合小学生人文素质系列教育的要求,引导其形成对祖国、对生活、对环境的热爱之情,并以此陶冶学生的情操,养成绿色的行为习惯和生活理念,为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奠定良好的基础,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活动目的

1.通过谈话、讨论等活动,知道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及环境日的主题,初步了解地球上的各种污染。

2.乐意参与谈话、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用行动表达对地球妈妈的关爱。

活动准备

视频短片、ppT

活动过程

(一)活动基本情况

活动时间:__年6月

活动地点:班级

班主任:

主持人:

参与者:学生

(二)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来历。

(1)教师:“我们周围的环境怎么样呢?”可重点从空气、水、树木、动物等方面引导幼儿回答。

(2)提问:6月1日儿童节,那么6月5日是一个什么节日?为什么世界上要确定这样一个节日?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召开了有113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上提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讨论了保护全世界环境的行动计划,为了纪念大会的召开,当年联合国做出决议,把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世界环境日”主要是让全世界人民都来注意保护我们人类必须生存的环境。

2.“世界环境日”的主题。

(1)教师:“每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都不一样,1984年是沙漠化,1992年是只有一个地球――一齐关心、共同分享,20_年是水――20亿人生命之所系。”

(2)教师讲解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

3.教师提问、学生讨论。

(1)教师:“在环境日到来的这段时间我们可以做哪些事呢?”学生讨论。可建议学生为环境保护做一件事,如一人拣一袋垃圾、种一盆花或节约水、粮食等。

(2)教师出示环境保护宣传画、警示画并讲解内容。

(3)教师:“小朋友看到有哪些破坏环境的行为呢?

三、总结

亲爱的队员们,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你、我、他共同来参与。让我们人人行动起来,加入到环保的队伍里,积极相应“绿色,低碳生活”的号召。让我们珍爱生命,善待自己,保护好我们的家园!让我们生命的每一天,天天都是环境日!

活动思考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围绕环保这个主题,画一幅画,制作出一件物品,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对地球妈妈的关爱。

绿色的家教案 篇8

【内容简析】

这首诗歌写“我”画了绿色的金鱼,教师满意我的回答,奖给我一颗红五星。课文教育学生从小要敢于想象,善于想象。课文有两幅插图,与课文内容相一致,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

【设计理念】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会认“金、课、了、条、世、界、吗、现、以、后、颗”十一个字,会写“了、五、后、会”四个字。认识“亅”基本笔画。

3.培养学生从小爱想象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会写四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插图、录音机、字卡。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激趣引入

1.你们见过的金鱼是什么颜色的?世界上有绿色的金鱼吗?今天,就有一位小朋友画了一条绿色的金鱼,老师还奖给他一颗五角星呢,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

2.出示课文题目,读题。

二、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

2.学生小组分节读,互相纠正读音。

三、学习生字

1.让学生自制字卡,在小组内交流,小组长当老师,检查自学情况。

2.教师检查。了解学生哪个字最难写,就指导学生先写哪个字。

3.指名分节读,纠正读音。

四、看图学文

老师为什么奖给我一颗五角星?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示课文中的句子,并学习。如:

(1)看图一:你看了这条绿色的金鱼,有什么话要说吗?

(2)出示第一句话,指导读。(要读出高兴、自豪的语气。)

(3)看图二:老师看了说什么?画出有关句子,并指导读。

(4)出示“我”的话,思考:为什么我笑着说?指导读。

五、朗读课文

1.自由朗读,你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

2.分角色表演读,大家评一评。

六、拓展延伸

师:你喜欢什么颜色的金鱼?画一画。

七、教师总结

绿色的家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用轻快、亲切的歌声表达小树和小鸟之间的亲密感情。

2、加深对动植物的生命与环境联系的了解,体会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4、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活动准备

1、配套磁带或cd。

2、画一棵大树,树上有鸟窝——小鸟的家。

活动过程

1、在《森吉德玛》乐曲声中,用动作即兴表现大草原的宁静优美与热烈的歌舞和奔跑的马群场面。

2、学唱新歌《绿色的家》。

(1)副歌前置。出示图片,小树在高兴地唱歌。听教师范唱副歌部分。

(2)学唱副歌。

(3)讨论:小树为什么高兴地唱歌?(了解小鸟与小树互相依存的关系,初步知道生态平衡,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4)完整欣赏歌曲,学唱歌曲。

(5)教师与幼儿轮流唱歌曲的副歌部分。

3、创编歌词。

如:"大海是蓝色的家,住进了小鱼娃娃……哗哗哗"等。

活动反思

很高兴参加镇江市幼教“艺术教研协作发展共同体”教师歌唱教学赛课活动,感谢组织者给爱好音乐教学的'年轻教师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感谢评委老师给予详细点评,让老师在日后教学过程中发扬自己的优点改正自己的不足。感谢丹徒新城幼儿园的老师和小朋友们,谢谢你们的付出。

此次赛课活动倡导“以基础课程为着落点,注重歌唱教学的学科特点、促教师内涵发展”的理念,我在大班的综合活动丛书中选择了歌唱活动《绿色的家》,这是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我反复的演唱这首歌曲,从大的框架上歌曲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主歌和副歌部分。歌曲中附点节奏、切分节奏的运用使歌曲活泼、轻快,同时歌曲中有两句话还用了二度模进的写法,主歌歌词中述说了大树和小鸟之间的亲密关系,副歌分为两句话,在轻快的沙沙沙声中体会两句不同的旋律走向。

绿色的家教案 篇10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妙趣横生的小品文。作者采用生动的文艺笔调,通过生动传神的语言描写及拟人化手法的运用,把蝈蝈的外形叫声及习性写得活灵活现,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教学设想:

利用多媒体引起学生对动物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引导学生运用快书阅读的一般规律,有效的寻找这类介绍动物的有效信息;然后品味生动优美的语言,学习拟人手法的运用,并结合实际进行片断描写。

教学目标:

1、关爱动物,尊重生命。

2、用快速阅读法归纳课文内容,并掌握一般介绍动物的说明文的内容。

3、品味生动优美的语言,学习拟人手法,积累文中的拟人句。

教学重点:

1、利用快速阅读法归纳课文内容。

2、学习拟人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1、快速而准确的抓住课文内容。

2、拟人句中透露出来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播放动物世界《园丁鸟》片断,学生发言:你对园丁鸟有了那些了解?你喜欢他吗?你了解哪一动物?它有什么特点?

师述:在我们生活的蓝色星球上,生活着大量的动物,走进它们,你会发现,它们也像人一样有不同的长相、习惯、性格,它们也劳动、婚恋、繁衍及死亡。与他们共处,你会发觉生活原来如此多姿多彩,富有情趣。法国昆虫学家、作家法布尔就是这样一个热爱动物、尊重生命的人,他耗费毕生精力观察研究昆虫,用大量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将纷繁复杂的昆虫世界真实的呈现在我们面前——这就是《昆虫记》。今天我们学习的《绿色蝈蝈》就是其中一篇。

二、自主学习,独立探究:

1、 最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看完举起右手。

2、 速度最快的前五位同学谈看后知道了那些,看得快的经验。

3、 媒体展示快速阅读的技巧:请看专家归纳的快速阅读法(一生朗读)

快速阅读法:是从文字当中迅速汲取有效信息的阅读方法。

它要求:

(1)去粗取精、

(2)扫描跳跃阅读

(3)思维集中

(4)眼脑直映

教师介绍:快速阅读可以一目十行,但不等于走马观花,它要求快速抓住主要信息,最起码要知道文章写了哪些内容。像《绿色蝈蝈》这类介绍昆虫或动物活动的文章,常写哪些内容呢?

展示:内容:

(1)形态特征

(2)习性-----吃、住、行、鸣叫、劳动、婚恋、繁衍、死亡等

(3)种类及分布等

特点:一般一段有一个中心,常常以中心句的形式出现。没有中心句的段落,往往有中心词。

4、 再快速阅读这篇文章,看介绍了绿色蝈蝈的那些方面?个具有怎样的特征?

三、合作交流,共同探究:

1、 绍拟人手法:作者将绿色蝈蝈写得有声有色、有情感有性格,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对蝈蝈的喜爱之情,是由于善于描写,并运用拟人化的手法。

展示:拟人------修辞方式,把事物人格化。使它们具有人的语言、行为、个性、思想、情感等。它使文章生动、亲切,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2、 分组讨论,品味语言:用----------画出文中的拟人句,说一说它抓住了蝈蝈的什么特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你还喜欢那些语句?为什么?

3、 一组推举一人介绍。

4、 练习仿写:师出示课文范例和师的仿写句,要求学生任选一例仿写。

例1: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

仿句:长颈鹿非常优美,它传着一件带白色斑点的黄色皮大衣,身材高挑,举止端庄优雅,长长的脖颈高高抬起,微微前伸,就像以为贵妇人。

例2: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弱肉强食处死周的绿叶从中,蝈蝈在窃窃私语。哪象滑轮的相声,很不引人注意……

仿句:每当下业余后,无论周围多么喧闹,你总能听到空旷的田野里青蛙在哇哇聚会。你听,有一只青蛙在发言,那是头领在宣布聚会的主题;俄而又有两三只青蛙在讲话,那是在讨论,在商议;继而哇声大噪,群哇齐鸣,那是在表决,在宣誓。

四、拓展延伸,巩固效果:

独立快速阅读法布尔《昆虫记》中《蝉》片断,概括其内容,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说说喜欢的理由。(多媒体展示内容)

五、联系生活,自主表达:

同学间相互交流,讲解自己最喜欢的动物,看谁抓住特点讲得又具体又生动。并回答,怎样才能让你的讲述生动又吸引力。

结余:知识来源于生活,文学也来源于生活,只有那些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勤于观察、吃之一恨他所的人,才能找到知识的宝藏、人生的乐趣,、愿同学们成为这样的人。

六、布置作业:

1、 摘录课文中优美的词语、句子。

2、 找法布尔的《昆虫记》进行课外阅读,并作读书笔记。

绿色的家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水是一种十分有限的重要资源,了解保护水资源的意义和方法。

2、向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培养学生保护水资源应从我做起,从小做起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准备

地球上水的分布、淡水比例图、《水法》、《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规图解、录像等。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了解水资源是十分有限的。

水是生命之源,如果没有水,地球将会怎样?自然界的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今天学习《保护水资源》。(板书课题)

2、引导学生讨论地球上如果缺乏淡水会造成哪些危害。

组织讨论:为什么说水是一种资源。

小结: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地球上到处都是水,但绝大部分是海水。淡水只占地球上水的百分之三,而这很少一部分淡水又主要分布在寒冷地区,变成冰川,南极是全球最大的淡水资源,能直接利用的淡水更少。我国是一个贫水国家,南北水资源分布不均,西北地区由于水资源缺乏,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我们江苏地区水资源比较丰富,但人为污染严重,如果水资源得不到保护,结果将会怎样?

师生小结: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很少,如果人为污染不加以控制,居民向水中倾倒垃圾,工厂向水中排放有害废水,船只航得泄漏油污,农民使用的农药渗入水中,导致水污染越来越严重,可饮用水越来越少,人就会像沙漠中的旅行者,因缺水而死亡。动植物需要水,如果动植物饮用和吸收了受到污染的水,人食用了被污染的动植物,也会中毒甚至死亡,世界上曾发生过好几起重大的水污染事件。

3、向学生进行环保宣传,使学生了解《水法》。

(1)谈话:水污染严重威胁着人民的健康,为了保护人民的健康和水资源,我国政府于1988年专门颁布了《水法》,每个公民、家庭、单位都应自觉遵守。

(2)了解《水法》有关法规。

①《水法》规定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染水必须经过处理,把有害的物质降低到对人体健康无害的程度,才准许排放到自然水域中去。

②水域附近不准堆放工业废渣,垃圾、粪便等。

4、联系实际,进行保护水资源的教育。

了解淮河、太湖污染严重,急需整治。

①提问:你知道淮河、太湖水被污染了吗?那里的水怎样了?(通过电视、报纸等报道,知道了有关太湖、淮河水被污染的情况)

②讲述:1994年7月,淮河水污染严重,黄绿色水变成了酱油色,河两旁的树木枯死,鱼大量死亡,居民饮水困难;太湖也遭到严重破坏,水生植物大量繁殖,布满了半个太湖。太湖、淮河是江苏境内的两个重要自然水域,我国政府已拨专款整治淮河和太湖。

(1)他们的行为对不对?为什么?

(2)你怎样来保护水资源?学生讨论。

三、小结

你有哪些收获?以后怎样保护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