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地理教案(通用9篇)

最新地理教案(通用9篇)。

资料一般指代可供人们参考的信息知识等。不管我们是学习,还是工作中,都需要寻找一些资料。有了资料,这样接下来工作才会更上一层楼!那么,你知道资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吗?为此,小编花时间整理了最新地理教案(通用9篇),相信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地理教案【篇1】

(1)学会4个生字,认识7个字,学会偏旁“木字旁”。

(2)会读指定词语,能理解词语意思。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关心他人的优秀品质。

(示图)快看这是什么地方啊?大森林里都有什么呀?除了图上有的,想一想,森林里还会有什么呢?大森林多美啊!这就是大自然送给我们的礼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9课《关心大自然》。板书课题,学生书空。

二、探索新知:

1、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圈出生字。

2、同桌互读,检查字音读准了吗?

3、学习生字:

③和“关”意思相反的是哪个字?

④怎样记住“关”?

③和“关”组成“关心”,读词语。

理解词义:在你的家里,谁最关心你?她是怎样关心你的?

妈妈那么关心你,你是怎样关心妈妈的?

除了关心妈妈之外,你还关心过别人吗?和大家说说。

④除了“关心”之外,你还能组一个带“心”的词语吗?

③和“森”组成“森林”,读词语。

④出示3幅图观察:你觉得哪张最能用“森林”这个词表示?为什么?

第一幅图为什么不能用“森林”表示?只有一棵树,你知道用哪个字表示吗?

第二幅图比第一幅图的树多,是一片树,那该用哪个字表示呢?

第三幅图比第二幅图的树还要多,望不到边,又该用哪个字表示呢?

师小结:一个“木”字表示一棵树,两个“木”字就是“林”,表示成片的树,是可以望到边的,三个“木”字就是“森”,表示有很多很多树,是望不到边的。

观察图片,直观感受“森林”和“树林”的区别。

⑤怎样记住“森”和“林”?

⑥观察“木、林、森”这三个字,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课件出示“木”。

师:都有“木”字说明它们都跟树木有关。看这个“木”字要发生变化了?(课件演示“木”字变成“木字旁”的过程)

“木”字发生了什么变化?“捺”变成了“点”,这个字就变窄了,它有一个新名字叫“木字旁”,读一读。

带“木字旁”的字都跟树木有关。找找课文中还有哪些字带有“木字旁”?示课件观察:“木”字在做偏旁时,“捺”都变成了“点”,是为了给右边的部分让出位置。

(3)理解“保护”的意思:

小鸟需要你来保护,它才能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

花朵需要你来保护,它才能盛开的更加美丽。

小河需要你来保护,它才能变得更加清澈。

森林需要你来保护,小动物们才有温暖的家。

大自然需要我们来共同关心、共同保护。你愿意做保护大自然的小卫士吗?

5、读课文,想一想,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第9课《关心大自然》,希望同学们都能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来关心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教学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书写3个生字,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汉字的书写规律。

2、能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好本课生字,培养学生自学生字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汉字书写习惯。

1、出示本课生字和认读字“关”、“心”、“森”、“林”、“字”、“棵”、“树”、“枝”、“住”、“保”、“护”,让学生正确读。

2、说一说“木字旁”和“木”字有什么不同?说出几个带“木字旁”的字。

1、指导学生书写“关”。

学生自己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思考写这个字时应该注意什么?写哪几笔最重要,为什么?观察好后和同桌说一说,然后组织学生在班内交流。

指导学生描红,然后独立书写。

2、指导学生写好“心”字。

(1)学习新笔画“卧钩”

(2)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思考:写这个字时哪一笔最难写?三个点分布在什么位置?观察后让学生说一说,加深印象。

(3)看清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同桌说一说,然后描红,引导学生在描红的过程中体会“卧钩”的书写规律,组织同学互相评议,力求写好新笔画,最后由学生独立书写。

3、指导学生书写“林”。

(1)“林”是由两个“木”构成,左右结构。

(2)学生仔细观察生字各部分之间的间架比例,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3)观察生字在田字格里的占格情况,记住重要笔画的位置,指名说一说。

(4)学生试着描红,并和范字比一比再独立写。

教师引导学生重点小结本节课生字书写规律。

地理教案【篇2】

一、说教材分析

1、说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内容与1。4课《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紧密相连,与1。5课《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是并列的内容。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运动,产生了黄赤交角;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了太阳直射点一年中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又因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引起了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同一纬度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时间(季节)发生变化,就形成了四季。同一时间(季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发生了变化,形成了五带。因此1。6课又是1。4课、1。5课内容的继续。它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进一步理解黄赤交角存在的地理意义和太阳直射点南北回归运动的规律。还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形成事物之间是联系发展的思想意识。因此,我设计了下面的教学目标。

2、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学生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四季、五带的基本概念。

B、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四季五带的形成。

(2)能力目标:

能根据太阳直射图分析说明地球上不同地带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及季节情况。

(3)德育目标: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发展变化的。

确立以上教学目标的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四季、五带是地理学重要基本概念。学生必须理解。四季、五带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有规律变化的结果。因此,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又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涉及到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晨昏线的倾斜的空间想象、而绝大部分学生初中地理基础差,空间想象力薄弱,所以理解和掌握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又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

根据教学重点和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法:

1、设疑导学法

2、图例导析法

3、归纳推导法

有些提问是用来帮助学生理解基本的概念,有些设疑是图例导析过程中学生加深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的必要补充。

图例导析是学生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的最直观手段。为学生构建直观空间想象的平台。因为课本的三幅“二分二至全球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布”分布图,很多学生看不出太阳直射点移动与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动态变化规律的关系。因此我在图例导析过程中比教材多了两幅图,如后图所示。

三、说学法

1、阅读法。

2、图画法。

学生可以结合教师提问阅读教材理解基本概念,如:正午太阳高度、四季、五带。

学生与教师一起画,太阳直射点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图,有助于知识的巩固和以后的复习深化。

四、说教学程序

1、说导入:通过前两节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地方时、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地球公转产生了二分二至自转与公转叠加产生了黄赤交角,由于黄赤交角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来回移动。太阳直射点来回移动又会产生怎样的天文现象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我采用复习导入和反问法导入,一方面复习前两节知识引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有利于本课新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用反问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说新课教学:

我在黑板中间春分太阳直射图,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图1。26C图,从C图上来掌握判断P地昼夜长短的方法。过程如下:

要求学生在图上画出P点所在的纬线,标出晨昏线,标上字母A、K、B。得出P点所在的昼弧AK等于夜弧BK,所以春分日P点昼夜等长。如黑板所示。从而使学生掌握判断某地昼夜长短的方法。即只要判断所求地昼弧与夜弧的长短。为加深学生掌握判断某地昼夜长短的方法,还可提问,如何判断一个地方的昼夜长短?

学生地理基础薄弱,教师必须在黑板上边画边讲,帮助学生掌握判断昼夜长短的方法。

为使学生掌握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季节变化,我在黑板上按次序画3月21日、5月6日、6月22日五幅太阳直射与昼夜长短变化图,如后图所示。只要比较不同日期的—昼弧长短即可看出昼长变化,掌握了这三个日期的昼长变化规律,后面日期的昼长变化也就迎刃而解了。配合以下提问基本可以掌握太阳直射点与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规律、季节变化规律:(1)从3月21日到6月22日P地昼夜长短怎样变化?

(2)从6月22日到9月23日P地昼夜长短怎样变化?

(3)昼夜长短与纬度有何关系?

(4)北半球昼长大于夜长的是哪段时间?此时太阳直射在哪里?

(5)北半球昼长小于夜长的是哪段时间?此时太阳直射在哪里?

(6)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是什么节气?此时是南半球的什么季节?

(7)何时全球昼夜平分?哪个地方全年昼夜平分?

教学过程中,把重要的知识点写成板书,如后图所示。

在讲解太阳直射点与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时,先通过提问“一天中有几个太阳高度?何时太阳高度最大?

地理教案【篇3】

东亚地理课件

东亚是世界上人口分布最稠密的地区之一,90%以上人口属蒙古人种东亚类型,是人种比较单一的地区,主要有汉族、和族、朝鲜族和蒙古族、藏族等民族。

教学目标

记住东亚五国的国家及首都的位置,记住主要海洋、岛屿、半岛的分布。

知道东亚的地形特征,了解季风气候的成因和特征。

通过学习东亚五国历史、文化和相互交往,以及五国存在的共同之处(人种、风俗等)加深学生对东方文化的认识。

通过对东亚内部自然环境的差异(地形、气候)及由此导致的人口、农业、工业差异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东亚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的东西差异。

使学生学会用综合分析和比较的方法来研究有关区域的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分五个标题,分别讲述东亚的位置、地形、气候、居民和经济特征

第一个标题位于太平洋西岸,主要讲海陆位置。海陆位置的不同,使东西部内陆自然环境存在很大的差异,经济发展情况的差异与此也有密切的联系。本节以海陆位置为轴,介绍东亚的地理特征及东西部的差异。纬度位置对东亚区域地理特征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东亚季风区内,从北到南由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到亚热带和热带的变化很明显,详细内容将在中国地理中讲述,这一节东亚概述,只在季风一段内提到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的区别。同样,青藏高原的高寒气候本节也略去。

东亚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之一,又是学生最先学习的一个区域,因此,本节把季风气候显著作为重点和难点,并联系前面已有的知识来讲述,让学生知道季风气候的特点,为以后学习东南亚和其他大洲的季风气候打下良好的基础。

人口和经济一段,主要是从自然环境为人类生产提供哪些条件,以及人类利用自然,发展生产所取得的成就两方面来讲,重点指出了日本、韩国、中国的东部沿海、台湾和香港地区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都高于农业(包括畜牧业)。例如,蒙古和我国西北各省区在近几十年内,工农业、交通、科技、贸易都获得发展,人口增多,也出现一些工业城市,不过同东部沿海地区比,差距还很大。因此课文中说明西部内陆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矿产资源也在开发利用中。

关于“东亚地形”的教法建议

讲解该知识点时,应注意指导学生读图,从西往东找出主要山脉、高原、平原和大河,从而认识地形的东西差异:

东部:临海,海岸线曲折,多岛屿和半岛;地形:多平原、丘陵

西部:远离海洋;地形:多高原、山地

这种东西地形的差异导致了地势西高东低,大河多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

关于东亚经济的教法建议

讲解经济时,可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通过比较,掌握课文内容要点,注意沿海和内地的经济差异,同时也应说明:西部内陆与东部沿海一样,经济也在发展中,使学生建立辨证的、发展的观点,防止产生片面的认识。

阅读课文,并填写下表:

关于“东亚人口”的教法建议

讲述“东亚人口外貌特征”一段应抓以下两点:

了解东亚是黄色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让学生找出东亚五国共同的文化特征和风俗习惯。

通过了解东亚各国平均人口密度和沿海平原地区人口密度等数据,认识东亚人口分布不均,东部沿海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之一。

关于“东亚位置”的教法建议

本课要熟悉较多的岛屿、半岛、海洋、山脉、高原、平原、河流等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地图,帮助学生形成空间概念。

讲述东亚的位置,可按以下步骤:

利用“东亚在世界的国家和地区”图,找出东亚的`海陆位置;指出东亚的国家在五带中属于哪一带。然后归纳东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位置: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北温带

范围:中国——临海国

朝鲜和韩国——半岛国

蒙古——内陆国

日本——群岛国

指导学生读图,从北往南找出太平洋的边缘海、群岛、半岛岛屿。

关于季风气候的教法建议

季风是中学地理的难点内容,特别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困难,为突破难点,可以从感性认识入手。季风就是随季节变化有规律转变风向的风。这里的季是季节的之意,联系自己的感性认识--我国东部地区冬季吹西北风,夏季吹东南风,冬、夏季风正好相反,所以分别称为西北季风和东南季风。然后进一步分析风向转变的原因是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而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的原因是海陆气温的季节变化,气温的季节变化是有海陆位置和温度的升降所决定。这种有感性认识入手而得到的新知识往往掌握的很牢固。

读懂哈尔滨各月气温和降水量的分配图以及东京各月气温和降水量的分配图,是理解掌握着一部分内容的关键。

具体步骤如下:

(1)观察分析两图,看看气温曲线有什么特点?降水量各月有什么特点?

(2)引导学生分析夏季风和冬季风的性质,总结出季风气候的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3)思考并回答:东亚的东西部在气候上有何差异?哪个部分适于耕作业的发展?哪个部分适于畜牧业的发展?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

1.东亚的地理位置特点。

2.国家及首都、主要海洋、岛屿及半岛。

3.东亚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教学难点

l.国家、岛屿、半岛、海洋等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

2.东亚季风气候显著。

教学媒体 相关挂图

【导入】 为了更深入的认识世界各地,便于分析和比较,按地理位置、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把世界划分为13个地区。从这儿开始就进入了分区学习。今天首先要学习的就是我们国家所在的、也是为我们大家所熟悉的地区——东亚

【板书】一、东亚

1.组成 东亚五国(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蒙古)

【读图】 读“东亚的国家和地区”图 东亚包括那几个国家?(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蒙古)。它们的首都分别叫什么?(北京、东京、平壤、汉城、乌兰巴托)看看朝鲜、蒙古同中国陆地相邻的界线。

学生活动:(1)用彩笔描出东亚地区的范围。(2)找出东亚五国的名称及各国首都并用彩笔标记。看看哪些国家是临海国,哪些是内陆国,哪些是半岛和群岛国家?

【提问】 把这五国归为一个地区,说明它们存在着共性。这5国的共性,和世界其他的地区相比就是东亚的个性。请思考一下,东亚有什么个性?

为什么叫东亚?找出东亚地区濒临哪个大洋?背靠哪块大陆?(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它在空间的位置是唯一的、特定的,这是位置的个性。

【板书】一、东亚

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提问】 东亚背靠世界第一大陆——欧亚大陆,面向世界第一大洋——太平洋,这一特殊的位置使东亚的自然环境具有什么个性呢?首先请同学们说说我们这个地区一年中风向是否有变化?有什么变化?

学生讨论、回答:我们这个地区一年当中风向有很大变化,夏季刮偏南风,冬季刮偏北风。

【读图】读“亚洲东部一月和七月气压风向”图。思考:冬季,气流从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吹向海洋,形成寒冷干燥的偏北风,即冬季风。冬季风使东亚大部分地区低温少雨。夏季,气流从太平洋、印度洋吹向亚洲大陆,形成温暖湿润的偏南风,即夏季风。夏季风为东亚东部近海地区带来丰沛的降水。为什么一年中会有这种风向的转换呢?

【提问】为什么会刮这样的风呢?(简要讲解海陆热力差异)

【读图】 读“哈尔滨各月气温和降水量的分配”,以及“东京各月气温和降水量的分配”图,他们之间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回答(哈尔滨冬天更冷,夏季的雨量更少,也更集中,说明大陆和岛屿的气候特点是不同的,一个是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一个是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西北内陆雨量逐渐减少,所以只是东亚东部季风气候显著,而中国的西北内陆和蒙古境内,受不到季风的影响,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概括总结】通过阅读,我们了解到夏季陆地增温快,比海洋热,气压低,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冬季陆地冷却快,比海洋冷,气压高,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所以由于海陆差异非常显著,在这儿形成了世界独有的季风气候区?这也是东亚国家具有的共同特征。

【板书】

【提问】从人文的角度,什么又是东亚的个性呢?

学生讨论、回答。(就从外貌上看,黄皮肤,黑头发;这里是世界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发育了东方文化;在历史上,中日、中韩、中蒙关系密切;在思想文化上,都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如:对中国书法的欣赏、吃饭都用筷子的习俗等总之,典型的东方味儿。)

【提问】在经济上,东亚在世界上的地位如何?

东亚是目前世界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二次大战后,东亚各国选择了适合本国特点发展道路。日本、韩国从60年代起,经济增长迅速,先后成为工业化国家。70年代,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经济快速发展。中国、朝鲜、韩国和日本的沿海地区分布着许多世界著名的工业地带、工业区和经济特区,其产品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并销往世界各地。)

以上的几点构成了东亚的区域特征。

地理教案【篇4】

一、教学内容:

(一) 聆听《吹响奥林匹克号角》,了解奥运相关知识。

(二) 学唱《当五环旗传到北京的时候》。

二、教材分析:

《当五环旗传到北京的时候》歌曲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有四个乐句组成,主要由三读音程构成旋律,节奏也非常规整,前三句的节奏完全一样,到第四句时有所变化,有进行曲的风格,好似少年儿童“迎着黎明锻炼,伴着晚霞拼搏”。歌曲第二部分,调式色彩向小调游离,节奏拉宽,情绪转为抒情,与第一部分形成鲜明对比。第三乐句转回大调。表达了少年儿童从小锻炼身体,报效祖国的决心。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于旋律的把握有了很大的进步,善于模仿,对音乐课兴趣也很浓厚,但是在演唱歌曲的时候把握歌曲的情绪方面还有些欠缺,《当五环旗传到北京的时候》这首歌曲就有两种不同的情绪,学生需在这方面加大学习力度。

四、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聆听和演唱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奥运会赛场上的精彩场面,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合唱《向奥林匹克出发》,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通过演唱歌曲《当五环旗传到北京的时候》,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演唱能力。

(三)知识与技能:在聆听音乐时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变化。能够用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表达歌曲欢快和抒情两种不同的情绪。

1、师播放《运动员进行曲》,学生有序的进入教室。

2、师问:有谁知道刚才大家听到的乐曲叫什么名字?(《运动员进行曲》)那么伴随着《运动员进行曲》,运动员在入场的时候,除了步伐矫健、精神抖擞外,还需要做些什么?(喊口号)

设计意图:通过响亮的口号,学习歌曲第一段歌词, 展现良好的精神风貌,为后面学习歌曲和表现歌曲的情绪做铺垫。

3、四个小组分别代表四个运动队,第一小组篮球队、第二小组羽毛球队、第三小组足球队、第四小组乒乓球队。各队确立自己的入场口号。

4、分队喊口号,我们今天的比赛就从这里正式开始。首先比一比哪一队运动员在进入运动场的时候最具有运动精神。

师:说到运动精神,我们不得不提到奥林匹克运动会。今年的8月8日,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的召开让全中国人自豪,令世界注目。下面就让我们这些小运动员们吹响奥林匹克的号角,向奥林匹克出发吧!请聆听《吹响奥林匹克号角》

1、 乐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团结、和平、创造、智慧、进取、拼搏)

2、 你知道奥运会会旗是什么样的?师在黑板上帖上五环旗。五环标志的意义?(象征五大洲运动员以公正、坦诚的精神在奥运会上欢聚一堂,体现出奥林匹克大家庭的团结主题)

3、 第29届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什么?(5个福娃)其色彩与灵感来源于奥林匹克五环、来源于中国辽阔的山川大地、江河湖海和人们喜爱的动物形象。福娃向世界各地的孩子们传递友谊、和平、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1、师:通过全国人民的努力,奥运会终于圆满成功了!人们的欢呼声震耳欲聋,代表着奥林匹克的五环旗已经高高飘扬在首都北京!请大家翻开课本。聆听《当五环旗传到北京的时候》,你听到了几种音乐情绪?(播放歌曲《当五环旗传到北京的时候》)板书课题。

师:请大家再听一次,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现这两种不同的音乐情绪。比如在欢快的地方可以拍手、跺脚,在抒情的地方可以晃一晃身体或者手臂。

师:我想大家一定都很喜欢体育运动,下面了就请大家合着音乐模仿各种体育项目的动作。看看哪个队的的动作最丰富。

(1)用啦跟唱旋律。

(2)对口型跟唱。

(3)轻声跟唱歌词 。

(4)将队员分成两部分,分别跟唱不同情绪的两个部分。

(5)换角色。

(6)跟琴唱,一队一句,接力唱。抒情部分齐唱。

(7)完整演唱。

(8)一队选择一个队员领唱,其他学生唱齐唱部分。

播放《我和你》。师:第29届奥运会有一首非常好听的主题歌,由我国著名歌手刘欢和英国著名的歌手莎拉不莱曼演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这首温馨的歌曲吧!

(五)总结下课。

同学们,第29届奥运会已经闭幕,我国的运动健儿们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荣获了52枚金牌。奥运会传递的并不仅仅是一场运动健儿的竞技盛会,它更重要的是传递给人们一种精神和一种力量。这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呈现的是团结、和平、创造、智慧、进取、拼搏的气氛,让我们立志从小锻炼,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今天的比赛到此结束。获胜的是……

地理教案【篇5】

一、说教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教材紧紧围绕大气环境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关系这一主线,其中前四课主要介绍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布、运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本课是在前四课的基础上,从生活实际需要出发,论述影响我国天气变化的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识读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简易天气图,听懂播放的天气形势预报。本课的学习还为后面第五单元气象灾害台风、寒潮等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记住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

②理解锋面系统的分类,掌握它们对天气的影响。

③理解低压系统和高压系统的区别,记住它们对天气的影响。

2、能力目标:

①通过阅读冷锋、暖锋、低压、高压等各类图,提高学生阅读识图能力。

②通过阅读天气形势图,使学生学会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通过阅读各类图形,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说教材重、难点的确定

1、教学重点:

①对我国天气有重要影响的锋面天气。

②高压系统、低压系统的天气特征。

2、教学难点:

①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②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状况与差异。

3、教学重、难点确定的依据:

确定锋面天气为本课重点之一是因为锋面系统是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有联系。例如,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以及北方冬、春季节的沙尘暴天气都是冷锋造成的天气现象。另外,掌握了冷、暖锋的形成以及与天气的关系可以“学以致用”,解释发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天气现象。例如“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高压、低压系统的天气特征也是本课的重点。因为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常出现的台风天气就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表现,我国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以及北方秋季“秋高气爽”的好天气都是在高压系统的控制下形成的。

把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确定为难点之一,原因有四。一是锋面对天气的影响比较抽象,二是要抓住冷、暖气团哪个为主动,三是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风等有明显差异,四是要懂得什么是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它们分别被什么天气系统控制。本课难点之二是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状况与差异,造成这一难点的原因主要是难于长久性的记忆,容易将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水平气流旋转方向记错。

二、说教学方法

那么,如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呢?那就要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本课主要采取读图分析法和对比法。本课的许多知识点容易混淆,例如,冷锋与暖锋的概念和形成的天气,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运动方向等。通过比较,可以让学生比较深刻地认识不同事物之间的异与同,区别与联系,可以深刻地把握各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本课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的形成过程及其对天气的影响比较抽象,而课本有许多的插图,所以可通过教师一系列的设问,来指导学生分析图表中的地理信息,变抽象为直观,更好地展示知识的内在联系和事物的空间分布,运动状态,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2、教学手段: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把多媒体信息如文字、图象、声音等有机集成并显示在屏幕上,给学生以全新的视听感觉。

三、说学法指导

1、让学生重视图文转化,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

本课文字简洁,图象丰富,色彩鲜艳,主题突出。学生学习过程中应紧密联系教材中的插图,将抽象、深奥的天气系统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图象,弥补同学们感性认识的不足,并巩固理性知识。

2、助手势,帮助强化记忆。

3、、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水平气流运动方向的判别,是本课的难点之一,可指导学生借助手势,帮助强化记忆。

地理教案【篇6】

【教学重点】领土组成,主要城市,地形、气候的特征及对该国资源的影响

【教学媒体】日本政区图、日本地形图、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东亚气候图

【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日本政区图

日本是我们的近邻,但是日本离我们到底有多远,很多人并不清楚。今天我们首先从读图和量算距离开始认识日本,先找出东京、长崎,量算出北京至东京有多少千米?乘飞机约多长时间到达?上海至长崎约多少千米?,乘船约多少小时到达?(北京至东京有2000千米;乘飞机约2。5小时到达;上海至长崎的距离是800千米,乘船约27小时到达)

(引导学生讨论)日本是个怎样的国家?

问题1:是什么原因使它成为全世界的经济大国?是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是有优越的自然环境?还是有其他的原因,就让我们来研究一下,首先看自然环境特点。

(板书)第二节日本

一、自然环境特征

(示日本政区图)

(1)日本是一个岛国,都有哪部分组成?

(2)日本滨临哪些海洋与哪些国家隔海相望?

学生回答。(日本四大岛是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临海洋:太平洋、日本海。隔海相望的国家是中国、韩国和朝鲜、俄罗斯。)

(提问)日本虽然面积小,只有37万平方千米,(相当于我国的云南省)但海岸线却比我国还长,为什么?

学生指图回答:日本是个群岛国家,海岸线曲折。

海岸线曲折,使沿岸多优良港湾,在图中找出两个著名的港口:神户和横滨

请同学们继续观察,是太平洋沿岸曲折还是日本海沿岸曲折?学生读图回答太平洋沿岸。

(板书)1、群岛国家,多港湾

(示日本地形图)

(提问)看日本地形图,看一看日本的地形有什么特点?

日本国土四分之三是山地和丘陵,仅沿海一带分布这狭小的平原,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日本不仅多山,还多火山、地震,这是为什么?

(展示)“板块构造示意图”与“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

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地带,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分布带上,所以,多火山地震。境内有火山200多座,其中活火山80多座。富士山就是其中一座著名的活火山,也是日本的最高峰。日地震频繁,人们可以感觉岛的地震平均每年1500多次,真不愧是“火山之国、地震之邦”。

(板书)2、多山,多火山、地震

读表:东京和北京一月和七月气温和降水量

最冷月均温最热月均温降水量

东京3。7、25。1、日本1610毫米

北京— 4。7、26。1、636毫米

要求:(1)冬季,东京比北京冷还是暖?夏季呢?

(2)降水量,哪一个多?

(3)这说明日本的气候具有什么特点

(归纳总结)东京和北京大致处于同一纬度。但是,冬季东京比北京温暖,夏季比北京凉爽,且降水量比北京丰沛,这说明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特点。

(板书)3、海洋性季风气候

(提问)日本多山,降水又较多,河流会有什么特点?

多山使日本的河流短促,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由于日本山地多,且降水丰富,全国大部分地区为森林覆盖,日本的森林覆盖率达到70%

(转折过渡)日本的水力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那么用来发展工业的矿产资源丰富与否呢?

读图“日本主要工业原料示意图”与“日本主要工业原料外国进口所之占的百分比图”回答:

日本缺乏哪些主要原料和燃料?缺乏的程度如何?这些原料和燃料都从哪些大洲进口

(总结)日本大部分原料需要进口,而且进口的比例较大(90%以上)说明日本的矿产资源严重缺乏。日本工业原料的很广,除欧洲和南极洲外,其他几大洲均有。我国和日本相反,我国的森林覆盖率才13。4%,但还大量出口木材,一次性筷子等,破坏森林资源,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吗?

(板书)4、矿产资源贫乏

(伏笔)日本的矿产资源贫乏,这对它的经济发展非常不利,那么日本如何克服这一不足呢?

(复习反馈)

【板书设计】

日本

自然环境特征

群岛国家,多港湾

多山,多火山、地震

海洋性季风气候

矿产资源贫乏

地理教案【篇7】

1.使学生了解我国优越的海洋自然条件和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以及非生物资源,认识到开发海洋资源的巨大潜力和美好前景,并进一步认识到开发海洋资源的重要意义。

2.使学生充分认识发展海洋水产业的有利条件,了解我国主要渔场的分布,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3.使学生了解我国海盐和海底石油的开发利用和分布状况。

4.通过介绍我国丰富的海洋资源,并且强调对海洋资源的保护,培养学生辩证思考问题的意识。

本节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首先通过联系旧知识使学生认识到我国海洋资源十分丰富的自然基础,即我国有四个近海,并且南北跨了三个温度带(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然后介绍了我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种类,最后还提醒学生我国海洋资源还远没有开发出来,使学生意识到海洋资源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第二部分介绍了我国的海洋捕捞和水产养殖。教材在选学材料中介绍了我国之所以在近海发展渔场的原因,应当说这是大自然给我们的恩赐。紧接着教材又介绍了我国近年来发展的海水养殖业。如果说,海洋捕捞是人类纯粹地利用自然条件的话,那么海水养殖是人类对海洋资源的间接利用,因为这其中加入了人类在技术、设备、人力和时间等的投入。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原理和方式,教材专门给了几幅图片,扫清了理解的障碍。

第三部分海洋非生物资源的开发,其中着重介绍的是海盐生产及盐场的分布。教材介绍了海盐生产的过去和现在,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利用海洋资源的历史非常久远,随着科技的进步,海盐开发的种类也日益增多。

第四部分提醒学生要注意借鉴人类开发陆地资源的教训,在开发利用的同时还要注意保护海洋,培养学生正确的海洋观、环境观。其中的“想一想”活动为学生设置了两个不同的情景,让学生推测将来的结果。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观念,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1.在讲渔场的时候,要结合初一学过的世界几大渔场形成的条件,要求学生在地图上找出舟山渔场的位置。然后结合鱼汛的概念引导学生分析舟山渔场成为全国最大渔场的原因。

2.在讲最后一个框题时,要注意结合过度捕捞海洋生物和海洋污染的事例,强调开发海洋资源与保护海洋资源环境要相统一。在教学中可以充分的利用反映海洋污染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引导学生分析海洋污染的污染源,加深学生认识对海洋资源保护的必要性。还可以通过讨论,让学生总结保护海洋资源的措施。

[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我国陆地上的各种资源,我们知道,我国的国土辽阔,海陆兼备,今天再来看看我国海洋里的资源有哪些。

[活动]读教材中“丰富的海洋资源”自然段,课文中的这几句话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说明海洋里有丰富的水产资源、石油资源、海洋资源和海洋能源。

[补充]人类赖以生存的陆地空间已不堪重负,地球生物资源的80%分布在海洋里,海洋给人类提供食物的能力是陆地的1000倍,海洋在生态环境不被破坏的情况下,每年可以向人类提供30亿吨的水产品。所以说,海洋资源的开发前景非常广阔。

[承转]同学们平时吃什么海产品?你们知道它们产自哪里吗?我们一起来看看我国主要的渔场

[活动]读我国近海主要渔场和海流分布示意图,找一找我国主要的渔场。并且结合选学内容分析一下我国发展海洋水产的有利条件。(宽浅的大陆架、陆地江河汇入带来饵料、暖流和寒流交汇)

[补充]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

[转承过渡]除了捕捞外,我国还利用沿海的滩涂发展大规模的养殖业。

[学生读图]解释海产养殖的方法。

[转折]除了海洋的生物资源之外,还有什么资源?

[学生回答]海盐资源、石油资源。

[活动]读我国沿海盐场和近海石油沉积盆地分布图,看看北方海域和南方海域哪个产的海盐较多?为什么?

[学生回答]北方海域产盐多。这与气候有关(降水少,雨季短)。

[转折]大家看我国近海的石油沉积盆地,我国海底石油资源相当丰富,我国已经在渤海、东海、南海等海域开采了石油。

[转折]对于海洋资源,应该说我们开采得还很不够,但是鉴于人类对陆地资源开采的教训,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开采方式呢?请大家讨论“想一想”中的题目,哪一种捕鱼方式可取?为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第一种方式只顾眼前利益,长期下去,鱼的产量会越来越少。第二种方式可以保证人类的持续利用。

[进一步解释]然而,我们现在有很多地区的渔民确实在采用第一种捕鱼方式。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学生讨论回答]捕养结合,控制近海捕捞的强度,大力发展滨海养殖业和远洋捕捞业。

[转折]在开发海洋资源的同时,人们又不知不觉地污染了海洋。污染源包括石油开采带来的石油污染,大江大河排入海洋的废水、废液和固体废弃物等。针对海洋污染,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教师小结补充]加强立法管理;充分利用科学技术;进一步宣传,增强全民的'海洋意识。

地理教案【篇8】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3.体会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的好处。

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体会不同年代和不同地域人过春节的不同之处,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激起学生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

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学情分析:

六年级是小学阶段最高年级。六年级已拥有了一定的语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文章联系前后课文进行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在自主的读书过程中抓住重点句子体会氛围,在说中融入情景,同时还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利用课外资源,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发展思维,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播放音乐《新年好》,并出示课件1。

师:听着这音乐,你们有没有觉得又回到了过春节的情景呢?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谁来说说你家过春节的事。(唤起学生对春节时热闹喜庆气氛的回忆。)

2、师小结并导入新课:春节是我们中国一个传统的节日,祥和的节日,也是一个团圆的节日。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的民风民俗。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边读边想,把自己融入文章中去,想想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全班交流。

(1)播放课件3:【我会读】腊月、蒜瓣、翡翠、杂拌儿、麦芽糖、榛子、栗子、逛天桥、逛庙会

(2)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根据学情顺势而导。

三、深入理解课文,小组合作。

1、快速浏览课文,播放课件4,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师巡视,告诉学生提高阅读速度,读后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

(1)了解北京的春节有多长时间。

北京的春节是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课文在第一自然段开头写了“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在最后一段又写了“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可见北京的春节时间特别长,有一个多月。)

(2)指名生回答,教师小结:这么多重要的日子,作者着重写的日子有“腊八”

“除夕” “正月初一”“正月十五”,并找出相应的自然段。

3、读文提示:在老舍先生详写的这四天中,你最喜欢哪一天呢?现在我们把我们班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研究一部分的内容,喜欢哪个日子的同学就研究哪部分的内容,(举手看分配情况,教师指定地点)

4、学生坐定后,播放课件5,看研究要求。

教师强调,听好研究的规则:哪组找得快,我们就先来研究哪部分的内容,并先给本组加上第一颗星,明白吗?

四、品读课文,体会过年的气氛。

1、指导品读“腊八”,播放课件6、7,边自由朗读描写“腊八”的语段,边想一想:

(1)、腊八的时候,人们做些什么?你们家在这一天会做同样的事吗?

(2)、从中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语言风格?(引导学生读“这不是粥,而是……会。”“色如翡翠”“色味双全”)

2、指导品读“除夕”,指名朗读。

(1)、抓关键词,“赶,到处,都穿起,贴上”感受除夕的喜庆、热闹。

(2)、抓“除非,万不得已,必定”体会春节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感受团圆的氛围。

3、指导品读“正月初一”。

小组齐读,边读边思考:

(1)、正月初一与除夕的气氛有什么不同?

(2)、正月初一这一天人们都在做些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4、指导品读“元宵”。

出示课件10、11,全班齐读,边读边画。

(1)、分别画出表示灯的数量多的词句,表示灯的种类多的词句,体会人们对元宵节的热情。

灯的数量多:从“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家中也有灯”等词句就可以感受到。

灯的种类多:从“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家中也有灯”可以感受到。

(2)、如果你置身于这灯的海洋,你会是什么样的心情?你能用朗读将自己的心情表达出来吗?(指名朗读展示)

5、师小结:

(1)、老师在这里也归纳了这些日子的风俗习惯,(播放课件12)。

(2)、北京的孩子也和我们一样,非常喜欢他们的春节,于是就编了一首童谣,(播放课件12)【动漫童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五、拓展延伸,学习“阅读链接”。

1、时间过得真快啊,一眨眼,到了正月十九,老北京的春节就结束了,人们又开始了忙碌的生活,是啊“一年之计在于春”,只有在春天播放希望,秋天才有收获。

2、自主阅读“阅读链接”中的短文,比较它们与课文的不同。

结合《北京的春节》和自己的实际写一写你是怎样过春节的。

《北京的春节》是一篇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的散文,文章对老北京过春节的热闹景象和风俗习惯进行了介绍。我以为一节好课就是细腻,就是对课文重点语段进行感悟。是让学生通过反复的读、反复的想,再进行反复说的训练。最近看了一些教学参考资料,结合自己的教学认识到:其实一节精致的语文课,在教学中还需要着眼于整个篇章  ;需要摆正教学的详略;需要谋划适当的方法。

六年级是小学阶段最高年级。六年级已拥有了一定的语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文章联系前后课文进行理解。我们的教学便更应该着眼于整个篇章。今天的教学,我有些纠缠于段的教学。“除夕”“正月初一”“元宵”三个片断之间没能进行整体的了解与梳理。其实三个部分的写作,是有着它们的共同点的。除夕重在一个“忙” 字,正月初一重在一个“逛”字,元宵重在一个“闹”字或“灯”字,为什么分别选这个特点进行描写?因为这是它的显著特色,除夕也挂灯,可是这不是它的主要特色,正月初一也忙,但相对除夕却是无法比的。所以在教学“元宵”这一部分时,还可把三个部分联系起来进行比较,让学生明白,老舍是选取了它们的典型特点进行描写的。而元宵的典型特点是“灯”,如果让学生先体会灯,再来体会观灯时人山人海的情形,就不会在课堂中那么淡而无味了。

看到老舍的文章,总觉得写得太好,教学时这也不舍,那也不弃。语言特色要教,北京的人文底蕴要讲,春节的传统文化也要说……教学活动俨然也成了“熬腊八粥”。 特别是六个特别的日子的教学不知道取舍。 “腊八粥”“腊八蒜”要让学生读和了解。实际上这些内容,学生读一遍早就可以明白了,教师根本不用花什么功夫去让他们讨论,可课堂上自己就是不敢放手,总忍不住要讲。“腊八”如此,其他日子了更不用说。教学就蹑手蹑脚了。课后仔细地想写作有详略之分,教学也应有详略之分,该舍得大舍。切不可像佛家所云般“过于执著”。 略不敢略,那么详总能详了吧?可惜的是,对于原本应该详细探讨的教学内容,却又显得力量单薄。

感悟老舍淳朴、风趣、通俗的语言程度不够,老舍先生的语言是很有风格的,对作者语言的体会应该结合具体的语句和语境来感悟,本课的感悟程度还不够,不能达到学生积累语言的目的。另外,在重点语段的处理上,方法单一。我的“策略”往往是让学生通过反复读,反复地想象来展开。因为这种方法,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学生的能力,因为班上学生能力不足,课堂很容易成为少数学生的舞台。所以,对于重点段的教学,应该让学生参与思考,参与读悟。让学生通过比较来体会老舍写作的用心所在。可以通过关键词的理解,让学生去比较读,在朗读中细细体会这些词背后的含义。这样教学,效果才会更好。

名师点评:

《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是老舍先生的散文名篇。文章以时间为顺序,细致地描写了北京春节的一系列风俗。文章用的全是老百姓的口头语,生动地写出了人人欢欢喜喜过年的心情。韩老师在对课文的讲解过程中,紧紧抓住作者的写作顺序,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课文。通过对课文的分析,学生从中体会详略得当在写作中的重要性,也为学生后面的小练笔环节打下了基础。但是韩老师在小练笔的时间安排上略显不足。如果时间充足,学生能在课上完成一个小片段,全班一起交流欣赏,相信对学生的写作帮助会更大。

本文的语言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感情的抒发自然流畅。通过朗读作者那种欢喜之情很能感染读者,所以本文的朗读指导也是很重要的。另外对课文有感情的朗读,也有助于学生把握作者一些关键词的使用,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以便学习和应用。但是韩老师在本课的教学中并没有重视朗读方面的指导,尤其是一些重点词语的感情理解上引导也不及时和到位,所以学生并没有深入的体会到作者恰当的用词。

1、学会本课15个生字,其中会写11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情境及活动的创设中感受和体验北京夜景的美,,激发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有关句子,感受体验北京夜景之美。

2、展示景美:亮起来的北京是怎样的呢?让咱们一起去观赏观赏吧!播放cai课件(北京夜景)

1、自读课文:现在让我们跟随着作者一起走进课文,用心去读读北京亮起来的美丽夜景吧。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但要注意把生字的音读准,句子读通,课文读流利。

2、交流自读情况:

结合正音:如“闪(shn)、勾(g u)、紫(z)”等,及长句子读法的指导,如:

(1)广场四周,彩灯勾画出/一幢幢/高大建筑物的/雄伟轮廓。

(2)繁华的大街/变成了/比白天更美的/“不夜城”。

(3)长长的城墙/和美丽的角楼/倒映在河面上,银光闪闪,十分动人。

3、自由读文,把课文读流利,想想课文写了北京哪些地方亮起来了?试着用课文中的一句话说说北京亮起来的美景。

1、自读自悟:你觉得北京哪个地方亮起来最美?你最喜欢哪个地方的夜景就把描写这个景点的自然段多读几遍,说说你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到它的美的?该怎么读呢?

2、小组合作交流感受。

3、互动交流,指导朗读(以下教学程序随学生的具体反馈情况相机进行)

(1)引导想象“东西长安街华灯高照,川流不息的汽车,灯光闪烁,像银河从天而降。”把你想到的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齐读)。

(2)cai课件展示天安门夜景图,感受“金碧辉煌,光彩夺目。”指导朗读这句话。

(3)生动手“勾画”建筑物的轮廓,体会“雄伟。”该怎么读呢?

(4)自由练读,再读给小组或全班同学听,结合点评指导朗读。

(1)生交流体会环形路的亮、美,引导学生对比句子:

a、环形路上,立交桥像彩虹。

b、环形路上,一座座立交桥犹如道之彩虹。

(2)cai课件展示如彩虹般的环形路:如果你就站地这彩虹上,你会怎样呢?能把你的感受通过读句表达出来吗?

(2)结合课文插图体会“绚丽多彩、五光十色”,结合指导朗读、赛读。

(2)指导看课文插图,体会“银光闪闪”,该怎么读才能把人们带到这古老、美丽动人的故宫呢?指名试读,结合点评指导。

4、回归整体,美读拓展。

(1)自由练读,体会这四个地方的亮起来的美景。

(2)赏读。师边范读边展示cai课件后,指名学生读课文,表达赞美之情。

(3)拓展。北京又亮又美的地方可多了(课件展示)看完之后,夸夸北京的夜景并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话。

1、亮起来的北京很美,假如你是个导游,你想向游客介绍哪些地方呢?该怎么把又亮又美的北京介绍好呢?

2、自主选择介绍的内容和方式,进行练读、介绍。

(1)自读生字词,边读边记字形,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记住了哪些字。

(2)在书上练写,并相机点评纠正。(如“临”:右边不能写成“ 忄”,“夺”,上大下小,“街”右边的竖钩在横下。)

2、课外延伸,自主选择练习。

(1)和同学们互相听写生字词。

(2)朗读课文,介绍北京亮起来的夜景。

(3)发挥想象,为环形路上配上一幅课文插图。

(4)把自己喜欢的描写夜景的句子摘抄下来。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本设计体现了四个自主:(1)初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方式,读通课文。(2)在初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根据四个夜景内容与结构相对独立的行文特点,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处夜景自读自悟,并结合小组交流,互动对话进行朗读指导,以此幅射到其他夜景,体现由扶到放。(3)在积累内化语言上,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选择景点进行介绍,传达北京夜景之美。(4)书写指导上,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记忆字形,小组交流并练习书写,在评点中加以指正,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5)课外延伸。自主选择作业,鼓励学生通过听写、朗读、配插图、摘抄、介绍等,学语文、用语文,加强语文实践,激发创造性。

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受亮起来的北京夜景美,体验夜景美,传达夜景美,受到情感的熏陶。本设计按以下四个层次引导学生阅读:(1)读正确,读流利。让学生凭借拼音读准,读通句子,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感受夜景之美。(2)品读。让学生边读边想边看课件,抓住重点词句披文入情,在多种形式点评朗读中体验夜景之美。(3)赏读美读。让学生在重点品读一个景点的启发下,习得方法,交流研读其他夜景。通过展示夜景的美和教师的范读,激发学生美读,提升对“多么辉煌,多么亮丽”的体验,表达赞美之情。(4)积累内化。通过创设“导游”活动的情境,让学生多读、演练、做到烂熟于心,并内化成自己的语言,介绍、传达美景。

低年级阅读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朗读、背诵。根据课文的语言优美,感情真切的特点,通读时让学生读准字音,加强对带生字的长句的指导。品读时,结合自读,联系上下文,课件展示或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金碧辉煌,光彩夺目、勾画、绚丽多彩、银光闪闪”等词。体会课文的文意之美,并朗读课文,积累优美的词句。课尾 ,对学生书写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这些指导既突出了低语重点,又以情为脉,通过激情,导情,传情来达到育人的效果,使工具性与人文性交融,扎实有效。

地理教案【篇9】

本节内容是城市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在上一节,教材把城市是作为一个点,从宏观上讲解城市的区位因素,而本节把城市作为一个区域,从微观上剖析城市的内部结构。重点在于分析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形成原因。

(1)掌握城市功能区类型并能够举例说明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对功能分区的影响。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要应用综合的观点、辩证的观点看问题,避免使所学知识公式化。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认识城市各功能区的分布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学会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城市各功能区的形成和变化,培养学生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

(2)通过认识城市,理解三大因素对城市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合理规划起重要的指导作用,从而进一步热爱自己生活的城市。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城市三种功能区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特点。

2.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

3.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高一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没有实验班,学生对城市有所了解,但对于城市功能分区了解很少,所以讲解时需要细致。对于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了解更少,讲解时应多提供一些合适的案例。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城市图片。

Gz85.com编辑推荐

高一地理教案通用


新入职的老师需要备好上课会用到的教案课件,每个老师都需要细心筹备教案课件。教案是课堂教学的框架。如果您对“高一地理教案”感兴趣那么这篇文章一定值得您一读,不防你参考一下或许能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高一地理教案 篇1

一、课前系统

(一)、分析教材

本节教学内容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主要学习内容:掌握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并能运用其原理分析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地理现象;培养学生自学、探究、合作的意识。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基本、最简单的形式,在“地球上的大气”一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大气热力状况知识的运用,也是学习“气压带和风带”的基础,故对这一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述是非常必要的。

(二)、分析学生

课前学生已有必备的相关知识技能基础,如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物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不均等。但由于高中阶段刚开始学习立体几何,空间概念建立不牢固,不清晰,所以本节课的学习对于学生有一定难度

(三)、设计思想

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选用联系学生实际的素材来实现教学目的,包括选择学生熟悉的地理事象,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地理问题,符合学生兴趣和年龄特征的地理问题等。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充分考虑高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积极探索和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

(2)通过绘制热力环流图,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3)运用热力环流实验来观察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分析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地理现象,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

2、过程和方法

本课遵循由问题→课件演示获得感性认识→分析推理运动过程→归纳概括运动规律(理性认识)→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主线,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用分析、推理、归纳等方法学习地理知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分析、理解、观察热力环流和局地环流,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热爱科学的精神。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应用难点: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六)、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设备

二、课堂系统

(一)、教学设计

1

2

(二)、板书设计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第二课时热力环流

一、热力环流的形成

地面冷热不均→→空气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空气水平运动(根本原因)

热力环流(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二、生活中的热力环流现象:城市热岛环流

课后探究:

唐·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句中的“巴山夜雨”是怎样形成的?

高一地理教案 篇2

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地圆说、地心说、日心说、大爆炸宇宙学说。

2宇宙的基本特点: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

3天体的分类: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

4天体系统的成因: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5天体系统的级别: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8八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9地球上生物出现和进化的原因:光照条件、稳定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温度、液态水。

12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维持地表温度,水循环、大气运动等的动力,人类的主要能源。

15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21空间探索阶段的开始:1957年10月,原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23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1970年“东方红”一号、1999年“神舟号”载人航天试验飞船。2003年神州5号

24宇宙自然资源的分类:空间资源(高真空、强辐射、失重)、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

高一地理教案 篇3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高中地理必修一的最后一节内容,从它的位置安排就可以看出它的定位:即是对自然地理知识的总结、归纳和融合。所以在教学中应充分联系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做好纵向、横向联系,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本节教材从总体上看,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之一──差异性,二是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是通过自然带的地带性分布规律来体现的。本节课主要是以地理分布规律为中心内容,在教学时,要突出读图分析、推断的环节,而且所提供的图表、资料必须有利于学生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和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特点

2、了解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分异规律

3、提高读图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4、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理,分析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进行分析,并可以图文转换;阅读“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异图”,获取“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2、学会与他人合作,并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3、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和见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2、树立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普遍存在的'思想,因此在利用自然中要做到因地制宜。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含义和体现。

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及产生的原因。

教学难点:

1、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及产生的原因。

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与农业生产地域差异的关系。

二、说学情

本节内容是第五单元第二节内容,学生学完了前四章内容,已基本掌握了气候、生物、土壤、水文和植被等地理环境要素间关系,估计学生通过读图、讨论和思考,应该能得出地理环境的基本特点――地域差异性。但地域差异性的分异规律对学生来讲仍有一定的难度。

三、说教法

①问题探究教学法

②多媒体教学法

③图文转化教学法

④案例教学法

⑤讨论归纳教学法

四、说学法

①小组合作学习法

②图表学习法

③比较学习法

④案例学习法

五、说教学过程

高一地理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工业地域的形成是对前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内容的深化,同时也为第三节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的学习做铺垫,在教材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教材分成两大块: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工业分散与工业联系

在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这部分第一、二自然段讲授了工业联系的类型,这是后面学习工业集聚和工业地域的基础,所以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三四自然段介绍了工业集聚的优势和工业集聚的类型,并用惠州音响产业的发展来说明什么是专业化的工业集聚;五六自然段介绍了工业地域按照成因分类和按照发育程度分类,在这里需要学生理解自发形成与有规划形成的工业地域以及发育程度高低不同的工业地域与工业联系之间的关系所以这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

在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这一部分,重点介绍了工业分散的类型和原因,其次介绍了工业分散的动力。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工业联系的形成和原因,初步学会分析工业集聚和分散的利与弊。

(2)掌握工业地域的形成、发展。尝试对某一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核心工业部门以及各工业部门之间内在联系的分析。

2.过程与方法

结合实例学会分析工业地域是如何形成的,以及一个工业区的发展规模、主要发展方向形成的内在原因,提高学生运用联系的观点去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由工业地域的形成认识我国大力发展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重大意义。

(2)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工业的集聚和分散,加强对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工业联系、工业分散

2.教学难点:联系实际,让学生能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及发展特点。

3.解决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结合乡土地理,进行案例分析,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二、说教法

《地理新课程标准》倡导让课程走向生活,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倡导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课堂充满创新的活力;要把教学过程当作师生交流、交往的过程,当作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实现课程与教学的整合。.说课:《工业地域的形成》

一、教材内容:高一地理下册第五单元第八节《工业地域的形成》

二、授课类型:电脑辅助教学课

三、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工业地域的形成》是在学生学习了《工业生产活动》《工业区位选择》等内容的基础上,对工业生产活动因为相互联系而产生的集聚,进而形成了工业地域作进一步重点论述,三部分内容紧密联系,逐步递进,同时本节也为将要学到的《传统工业区》《新兴工业区》等章节作了相关的知识准备,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有效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同时,给学生提供了应用理论知识的辽阔空间,培养学生实际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地理技能素质。

2、教学目标:

1.工业联系的方式。2.工业生产的集聚和分散。

3.工业地域的概念和分类方法。4.初步学会分析工业集聚和分散的利与弊。

5.尝试对某一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核心工业部门以及各工业部门之间内在联系的分析。

3、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1)工业联系的主要方式。

(2)工业集聚和分散的主要原因。

(3)不同工业地域的`特点。

2.难点

(1)新兴工业在地域上趋向分散的原因。(2)工业地域之间的差异。

3.解决办法

(1)关于工业的联系问题,关键是使学生明确工业之间联系的方式。可以从学生比较熟悉的工业产品入手,链接课文插图,说明其生产过程的复杂性。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列出工业联系的三种主要方式:①生产联系;②空间联系;③信息联系。

(2)由于学生对工业的联系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对工业的集聚原因和优点比较容易理解。在讲述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讨论来完成这部分内容。而对于新兴工业的分散问题,学生在理解和掌握上有一定的困难,可以利用改革开放后当地兴建的“三资”企业为实例,加以分析说明。

(3)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还可以引导他们简单分析工业集聚和分散的弊端,尤其是工业集聚所引起的工业“饱和”、污染加剧、各种资源供应紧张、交通负荷加大等严重问题。这样做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学会全面地分析问题,而且也是为后面学习世界主要工业区的发展变化奠定基础。

(4)工业地域的形成,涉及到各个地区的自然条件、开发历史、经济结构和水平等诸多因素,在此不宜过于展开,只需要让学生知道工业地域是由工业的联系和集聚而形成的,待后面的具体工业地域中再作分析。本节中应主要讨论工业地域的不同类型及其主要特点,并以启发式和谈话式引导学生对其主要特点进行分析。

4、教材处理:

①文字:以该节课文中的三个小标题为主线,列出“工业联系的主要方式”、“工业的集聚与分散的主要原因”、以及“工业地域的特点”为讲课的三个重点内容,用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软件制作成幻灯片形式展开论述;

②图片:将课本中5.33、5.35、5.36图以及地图册P13中《中国上海渚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图作为讲述三个重点内容的链接说明,详细说明新兴工业在地域上趋向分散的原因及工业地域的之间的差异,以求难点突破,其它图片作为辅助教学之用。

③巩固学习:在新课结束前,多媒体教学课堂容量大的优点,通过对馈练习的提问及讲评,对所学知识加以运用,这也是检验教学成果的重要标志,它可以充分捕捉反馈信息,作为未来的教学中的参考。

四、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根据高一学生身心发育趋于成熟,知识面广,具有较强的认知能力、推理能力和自学能力的特点,主要采取教师重点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方法,设置一些富有启发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分析,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采取讲议结合的方式既能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辅以反馈练习,可以加强学生对本节课的理解和记忆。

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把多媒体信息如文字、图象、声音等有机集成并显示在屏幕上,形象生动地展现相关地理事物、现象,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兴奋点,给学生以全新的视听感觉,有利于加大课堂教学力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五、学法指导:

1、依据教学目标,精读课文,把握重点;

2、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以图忆文,培养记忆力;

4、联系已学知识,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并要求学生写出简单的调查报告,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高一地理教案 篇5

一、课程标准分析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是“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此要求是这节课的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依据。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城市化承接了上一章人口的迁移,而城市的大规模发展又对后面工、农、交通等区位选择产生重大影响,在整个模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前两节从静态的角度分析了城市的空间结构与服务功能的特征之后,本节教材主要是从时间这个维度探讨了城市的一个发展历程及今后的趋势,可以理解为对一、二节的呼应和升华,本节的城市化对一个城市而言是城镇等级升级的过程,对一个地区而言是城市等级体系形成的过程,城市化不仅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形成不同的城市形态和不同的空间结构,分之城市化也深刻影响着地理环境,所以本课在本章中起着提炼与升华的作用,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对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三者统一以及地理知识分层次掌握的要求),加上我对教材的分解和对学生的了解,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大方面: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背诵出城市化的概念;

(2)分析说出城市化的.主要标志,及其推动因素;

(3)说出城市化的三个主要阶段及其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图片对比分析出一个区域城市化发展的证据,再结合材料判断一个区域城市化的阶段;

(2)通过角色扮演,感受城市化带来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树立科学城市发展观,尊重人地和谐发展。

(三)重、难点分析

1。重点:

(1)城市化的概念及其标志;

(2)不同城市化阶段的特点。

2。难点:

(1)根据城市化不同阶段的特征判断一个地区城市化的水平

3。重点、难点确立依据:根据课标的要求将城市化的概念及其标志、不同城市化阶段的特点作为本节的重点内容。而城市化是一个连续渐进的变化发展过程。各个阶段之间区别明显,但在过渡阶段却兼有两个阶段的特点,所以给学生具体分析判断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时带来了一些困难。

三、教法分析

根据本节内容的特点,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让学生根据课文来分析、归纳、比较城市化的形成及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同时借助多媒体动画,采用设问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完成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主动去理解知识,运用学习成果。

四、学法指导

城市化发生在我们身边,前面又学习了一系列城市特征,学生有了对城市的基础知识,但学生没有接触过“城市化”这个专用名词,对城市化的一系列特征仍存在较大的疑惑。针对上述实际情况,本课采用结合乡土材料,案例呈现,通过分析图表等资料,引导学生由浅入深进行层层引导剖析,联系生活,激发学生兴趣,探究地理问题。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程教学我将从导入、新课教学、作业小结三个环节进行。时间分配如下:导入环节3分钟,新课教学30分钟,作业小结7分钟,一共40分钟。

(一)联系生活,设问导入

由于学生对于“城市化”这个名词比较陌生,但前两节已经涉及了一些城市的基础知识的具体情况,再加上本节内容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所以我采用结合具体时事热点材料,引入本课的学习。首先让学生回忆20xx年5月1日开幕的上海世博会,从这届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出发,谈谈人们的生产生活已经离不开城市,城市的发展给我们生活带了很大的影响,再把城市发展与地理结合,引出“城市化”这个地理专有名词,最后设问:城市化是什么呢? 它经历了哪些过程?在不同的阶段它有些什么特征呢?由此进入新课——城市化。

(二)新课教学

1。理例结合,明确概念

在引入新名词“城市化”后,首先让学生观察对比分析——图2。16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从1985年发展到20xx年有些什么区别,并根据这些变化试着提炼出城市化的概念,之后再结合书上给出的概念加深记忆。要强调概念中的四个关键词:过程、人口、农村、城市。要明白城市化是一个过程,它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渐进的、不断进行的。在这个过程里人口是重要的参与元素,人口在农村与城市间的迁移活动,引起了城市化。

2。常识回忆,层层递进

在理解了城市化的概念之后,要剖析城市化发展的动因。要从现象观察到本质提炼,用两个城市化发展的现象原因引入根本原因。第一、著名女歌唱家董文华唱的《春天的故事》这首歌里有这样的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奇迹般的崛起座座城”,这两句歌词反映改革开放对我国城市化发展带来了动力啊。

高一地理教案 篇6

一、 说教材

本节教材内容位于高中地理(必修)上册的第一单元第三节,是高中地理学习的导入课,是人类为了实现飞天的梦想,所做的不懈努力历程。通过对本节的学习,让同学们了解基本的宇宙探索的知识,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立志探索宇宙奥秘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 说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在不断的发展的,知道我国已步入航天技术先进国家的行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认识人类研究、开发、利用宇宙的重要意义及其成果。认识当前的“太空污染”危害以及“保持太空清洁”的重大意义。

3、 情感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本节内容,让学生树立科学的宇宙观,用全面、发展、辨证的观点来看待一些宇宙现象,并能作出正确的解释。认识人类在不断探测宇宙活动中所获得的科学成就,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立志探索宇宙奥秘的情感。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①人类对宇宙新探索的进程②人类研究、开发、利用宇宙资源的重要意义及其成果。

2、 难点:认识当前的“太空污染”危害以及“保持太空清洁”的重大意义 。

教材内容确定了两个大问题:一是人类对宇宙进行探索的进程。二是人类对宇宙进行探索的目的。因此我们把人类对宇宙新探索的进程和认识人类研究、开发、利用宇宙资源的重要意义及其成果作为本节课的重点。在理解太空垃圾产生原因及危害上同学们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把它作为难点。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说教法

教无定法,应“以学定法”,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以此为出发点,本节课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式:

1、 探究式教学:在教学中,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探究。采用WebQuest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地理实践能力。

2、 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提高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3、 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课件大师等软件制作地理课件,将文字、图形、动画等媒体综合在一起,创设直观性与探索性相结合的教学情境,以强化教学的直观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 提问导学法:提出问题让学生采取自学的方式来解决,增强学生自己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5、 视频录相:通过神舟系列飞船的录相,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六、说学法

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授之于渔”,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本节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渗透学法:

1、 运用图表:培养学生从各种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在地理课中,图表是最重要的一种知识载体,在图表上可以获得很多地理信息,在本节课中要求同学们运用图表来熟悉人类对宇宙进行探索的历程。

2、 学会合作: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3、 学会探究: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掌握比较、分析综合等科学的探究方法。

七、说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利用人类生活、生产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来提出这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

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非常悠久,但本课所讲是“新探索”。要突出“新”在何处。从天文探测的角度来看,人造卫星的发射,标志着人类活动范围的又一次飞跃。所以教材以原苏联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为起点,介绍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

对于本课重点:①人类对宇宙新探索的进程②人类研究、开发、利用宇宙资源的重要意义及其成果。我让学生网上查询有关宇宙开发的资料,设立专题《宇宙探险》,进入我的博客全班交流。

对于保护宇宙环境这一难点,我将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和提问导学法。首先提出问题:(1)宇宙中垃圾产生的原因?(2) 宇宙中垃圾的危害? (3)控制或清除垃圾的办法? 然后进行分组讨论来解决。通过这种分层递进的提问方式和综合分析的方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然后让学生回答,教师最后归纳总结并板书。这样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理解起来也就没那么困难了。

八、作业布置:

让学生读一读《神舟铺路、中国撼天》的专题报道,确立一个研究性的课题即“中国航天之路”,让同学们利用互联网等手段来完成。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学生的业余时间中去。

高一地理教案 篇7

初一在整个初中阶段很重要,有扎实的基础,会使学习更加轻松。下面就为您推荐内容中东,希望您学习成绩突飞猛进。

中东

第一节中东(第二课时)

一、课程标准

1、通过读图分析,使学生了解中东地区水资源贫乏这一特征,以有造成这一特征的根本原因――气候干旱

2、使学生了解中东地区文化的多样性,以及由于多种文化的汇聚而产生的冲击,从而进一步了解中东地区成为世界焦点的原因

3、通过了解阿拉伯国家的一些风俗习惯,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对生活环境的适应性;通过了解以色列的干旱农业,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对生活环境的主观能动性。

二、教学重点

1、中东地区干旱的气候

2、中东地区的文化差异

三、讲授方法和教学前准备

1、教学课件

2、查找一些资料和照片,内容包括以色列的干旱农业以及中东地区的各宗教和民族

3、查找中东地区的新闻资料,分析其中的原因

四、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教学提示与建议

[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中东地区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现在请大家看看这幅图

展示课件:中东的河流图

学生:沙漠面积广大

讲述:阿拉伯半岛上竟然一条河流也没有。想一想,为什么这里沙漠广布,河流稀少?

活动:“麦地那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图”,请学生描叙热带沙漠气候的气候特征。

展示课件:中东的河流图

提问:上面的说明这里常出现很多国家争夺一条河流的情况,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会这样?

提示:由于干旱气候,才使水资源在这里显得尤为珍贵

讲述:

这样的气候特征对当地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哪些影响呢?(阅读材料课本56页)

转接:

既然这里水资源如此缺乏,那么这里能不能发展农业?

(可以发展节水农业)

展示图片:(以色列的节水农业、喷灌、滴灌)

解释:

以色列国土三分之二都是沙漠,全年7个月无雨。然而,正是在这块贫瘠缺水的土地上,以色列人靠科学用水,建成了现代农业,令世界惊叹。滴灌使水、肥利用率高达90%,同时防止了土壤盐碱化。

小结:

我们中国西部也有与以色列相类似的情况,在农业生产上,也应该向他们学习。

转接:

我们已经了解了中东地区战争频繁的自然原因,有没有人文原因?你们已经查找了中东地区冲突的相关资料,谁能为大家分析一下?

(民族、种族、宗教、领土、历史等方面)

总结:

学习了这一节内容,你们应该对中东地区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请大家回去写一篇小论文,对中东战争根源从地理的角度进行全面的分析。

高一地理教案 篇8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当前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高一地理第八单元就是以“环境与发展”为线索,揭示了当今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其解决途径,具有积极的实际意义。而本课讲述了环境问题的表现和分布,是整单元学习的切入点,为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结合实例,了解环境问题的表现以及环境问题的全球性和地域性(如城市、乡村;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理解人类与环境对立统一的关系、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相关网络资料的查阅,结合思考探究、协作交流、辩论讨论、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分析资料、提取信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及严重后果,提高对环境问题的危机感和责任感,并努力规范自己的行为,言行一致,对环境负责。

3、重点和难点:

(1)重点: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环境问题的表现和分布特点。——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是本单元知识的基础。

(2)难点:分析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人类与环境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而学生缺乏这方面的感性认识,教材内容较为抽象概括,不利于学生理解。

二、学生情况分析

1、知识基础,学习对象为高一学生,知识面较广,但对环境问题的了解不够全面和深入。

2、学习能力,学生已有一定的计算机、网络操作基础,具备相当的分析推理能力,但是对学习资源利用和知识信息的综合能力较低,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习惯较为欠缺。

3、心理特点,现在的学生关注时代问题,对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兴趣浓厚,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在群体中,他们渴望分享、合作与自我实现。教师要善于引导,激发其积极性。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1.“读议讲练”探究教学法

本节课所涉及的环境问题学生大多已在前面几章中学到,但没有深入了解和归纳,因此,本课较多的采用“读议讲练”结合的探究性教学方法。即以学生自主阅读材料和协作讨论为主,以教师的简要讲授贯穿始终,并通过练习得到应用。

2、多媒体网络课件与板书结合

有别于教材内容的.抽象概括,互联网上有关环境问题的材料十分丰富,为了充分利用突破课堂,本节课采用学生兴趣高的多媒体网络课件。用遭受破坏的恶劣环境的视频,创设真实性情境;在专题学习网站提供丰富的视频、图片和文字材料,并创设问题性情境,便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但不排斥手写板书,必要时通过书写板书与学生交流,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四、学法指导

如今是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课堂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具有信息量大和开放性的特点。网络课堂的开展,重在学生学习方法与过程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知识、自觉运用知识,而且要:

1、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学会收集信息、发布信息,通过语言讨论和在线讨论方式交流学习结果。

2、利用网络课件,指导学生分析文字图像并学会运用,培养实践能力。

3、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与小组成员进行协作学习,培养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

高一地理教案 篇9

一、教材分析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是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3章 《 从全层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第2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 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地球全层之间的能量交换,地球全层间的物质运动.

二、教学目标

1 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 通过举例或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运动.

3 归纳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主要表现,并运用有关原理分析和解决其他问题,体会"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

4 感受环境的整体美与和谐美;激发探究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的兴趣;增强尊重自然的客观规律,促进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

地球圈层间能量交换的具体表现;

地球圈层间物质运动的表现和方法

难点: 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

四、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没有实验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水平有差距。有些学生对于整体性概念把握不好,对于厄尔尼诺可能都没有怎么了解过.所以讲解时需要详细。

五、教学方法

1. 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初步把握 该堂课的三个问题.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4人一组, 便于学生活动.

七、课时安排:1--2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图片导入、展示目标。

呈现读图3-2-1, 同学们,我们可以从这幅图片中看到组成地理环境的几大要素, 今天就学习,各要素组成的地理环境的另一特性,整体性.

教师: 首先,我们来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然后展示探究的第一个问题, 已经布置学生们课前预习了这部分,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让学生把预习过程中的疑惑说出来。

设计意图:步步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教师:大家提出的这些问题很好,看得出课前认真预习了。那么我们今天主要来解决这些问题。

一,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探究一: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1)气候与水文之间我们常说,“天上下雨地下流”,降水多的地方,地表水资源丰富;反之,地表水资源则贫乏。而地面潮湿、空气中水汽含量最大,又会增加降水量。

(2)水文与地貌之间,地表水流发育,流水的侵蚀作用强烈,往往形成沟谷、冲击平原等地貌;地表水量短缺的干旱地区,往往是风沙较大,一般形成沙丘、戈壁等。

而不同的地貌对水文的影响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如:平原上的河流流速较慢,河道较宽,有利于航运,但泥沙较多;处在高原、峡谷地带的河流,河流的流速较快,河水较清,由于落差较大,所以河流的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思考并探究] 据图探究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联系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能通过分析讨论思考题,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精讲点拨]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不仅如此,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活动”来加深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

近年来,各类媒体越来越关注这样一个气候学名词:厄尔尼诺。众多气候现象与灾难都被归结到厄尔尼诺的肆虐上,例如印尼的森林大火、巴西的暴雨、 北美的洪水及暴雪、非洲的干旱等等。它几乎成了灾难的代名词!

可是厄尔尼诺究竟是什么呢?用一句话来说:厄尔尼诺是热带大气和海洋相互作用的产物,它原是指圣诞节前后发生在南美洲秘鲁太平洋沿岸海水异常增温的现象,现在其定义为在全球范围内,海气相互作用下造成的气候异常。

读图:图3-2-3“厄尔尼诺成因”示意图。

在正常年份下,太平洋东部秘鲁沿岸海区,由于强劲的东南信风向西北横扫,将海水也由东南向西推动,结果是位于澳大利亚附近的洋面要比南美地区的洋面高出约50厘米。与此同时,南美沿岸大洋下部的冷水不停上翻,给这里的鱼类和水鸟等海洋生物输送大量养料。令人不解的是,每隔数年,这种正常的良性环流便被打破。一向强劲的东南信风渐渐变弱甚至可能倒转为西风。而东太平洋沿岸的冷水上翻也会势头减弱或完全消失。于是太平洋上层的海水温度便迅速上升,并且向东回流。这股上升的厄尔尼诺洋流导致东太平洋海面比正常海平面升高二三十厘米,温度则升高2-5摄氏度。这种异常升温转而又给大气加热,引起难以预测的气候反常。

[探究二]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三个体现:

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体现为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的协调一致。试以秘鲁渔场的形成为例,说明这个问题。

2、地理环境整体性的重要表现是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即“牵一发而动全身”。请你说说当太平洋东部海区水温异常增高时,将产生哪些连锁反应?

3、厄尔尼诺不仅给秘鲁带来灾难,而且还殃及世界其他地区,这说明地理环境整体性还表现为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区域。你能否列举身边事例来说明这个道理。

[精讲点拨]: 1、秘鲁西岸海域,由于盛行东南信风,海水由东向西运动,从而形成了水平方向的补偿流——秘鲁寒流和垂直方向的上升流,这样就将深层营养物质(磷酸盐类)带到了海水表层,致使浮游生物迅速繁殖,大量鱼类来此觅食,形成秘鲁渔场。

2、当太平洋东部海区水温异常升高时,海水中营养物质减少,海洋浮游生物和鱼类大量死亡,数以万计的海鸟因饥饿而死亡。

3、黄河中游的水土流失导致下游地区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海湾战争时,大量油田被炸,石油燃烧产生的烟雾,使遥远的喜玛拉雅山降黑雪。这些事例充分说明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理区域的联系性。

通过厄尔尼诺大家可以发现地理要素之间不是相互独立,而是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质循环等一系列地表物质的运动和能量的交换,彼此之间发生密切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从而在地球表面形成了一个特殊的自然综合体。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或系统。

[讨论] 借鉴我们对于厄尔尼诺现象的分析,请同学们将[知识窗]—青藏高原的隆升与亚洲地理环境看一看,然后回答青藏高原的隆升给亚洲环境带来了怎么样的连锁反映?

[总结] 青藏高原的隆升引起的生态环境效应主要包括引发和加强亚洲季风、改善东亚和南亚的生态条件、形成中亚和南亚的荒漠环境、协助黄土高原形成等等。

从“厄尔尼诺”的活动中我们发现地理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的整体性使其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我们已经知道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地球各圈层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圈层相互作用主要是通过各圈层间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运动来实现。下面我们来一起学习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

二、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地球圈层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圈层相互作用主要是通过圈层间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运动来实现的。其中,能量是维持地表系统正常运行的动力,也是联系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桥梁和纽带。

读图:图3-2-7“地表系统各圈层之间的能量交换”示意图。

[分析、讲解]:在地球四大圈层之间,存在着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传输与交换。例如:海洋是太阳能的巨大储藏库,由于海洋水体与大气之间的温度差异,大气圈与水圈之间的热量交换在一刻不停地进行着。海洋对大气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输送大量的热能来改变大气运动;而大气对海洋的作用,则主要是通过风的驱动作用将动能传输给海洋,并通过大气与水面的摩擦作用驱动水体流动。例如:赤道两侧,常年在信风驱动下,形成稳定的风海流。当然,水体运动也会影响或改变大气的运动。结合我们刚才讨论过的“厄尔尼诺”现象,大气圈和水圈之间的如何相互作用的。

除此之外大气圈与水圈之间还存在势能的传输与交换。当气压升高时,海面就会降低;当气压降低时,海面就会相应升高。例如:当台风经过海面时,台风中心区域的气压很低,往往导致海面高出周围几十厘米甚至几米。

讨论

[讨论] 请同学们想一想,还能举出一些什么例子能够说明四大圈层间存在着能量交换?

[承接] 能量交换和物质运动是紧密相连的,那么物质运动又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呢?

三、地球圈层的物质运动

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一样,是地理环境发展演化的原因,也是圈层间相互联系的纽带。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充分体现了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

读图:图3-2-8“光合作用”示意图。

[精讲点拨]: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质,同时释放氧气。呼吸作用过程中,植物从大气中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表明,生物圈与大气圈之间存在明显的物质运动。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同样也存在着生物圈与岩石圈、水圈之间的物质运动。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从岩石圈表层的土壤中吸收某些矿质元素,从水圈中吸收水分。矿质元素从岩石圈迁移到生物圈,水从水圈迁移到生物圈。当植物残体腐烂分解后,其生成物又重新回到水圈,大气圈和岩石圈。

[补充]书本上给我们扩充了一个知识点,把书本翻到P69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知识窗]—地球上的生物循环与碳循环。这部分内容简要的概括的地球上碳循环的基本流程,作为知识的扩充,同学们自己将这个知识点理解一下,并在看的同时将碳循环同水循环、氧循环等联系起来想一想,它们有着什么样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特点?这些循环对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又有着怎样的作用?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如水循环、碳循环、氧循环等,往往跨越圈层界限,它们既是圈层相互联系的纽带,也是圈层相互作用的体现。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我们已经了解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一,学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主要表现。

设计意图: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教师课后及时批阅本节的延伸拓展训练。

九、板书设计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1,要素与整体的一致性.

2,牵一发而动全身.

3,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

二,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

三,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

十、教学反思

本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下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课堂上师生主要解决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忘、易混点等,最后进行当堂检测,课后进行延伸拓展,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本节内容是对地理环境各要素的整合,是从整体的角度,综合的角度来认识地理环境.

本节课时间45分钟,其中情景导入、展示目标、检查预习5分钟,讲解 10分钟左右,反思总结当堂检测5分钟左右,其余环节20余分钟,能够完成教学内容。

十一、学案设计(见下页)

第三章 第二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预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初步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以及表现形式.

二、预习内容

1,组成地理环境的要素有哪些?

2,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如何作用的?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 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 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 通过举例或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运动.

3 归纳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主要表现,并运用有关原理分析和解决其他问题,体会"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

4 感受环境的整体美与和谐美;激发探究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的兴趣;增强尊重自然的客观规律,促进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

重点: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

地球圈层间能量交换的具体表现;

地球圈层间物质运动的表现和方法

难点: 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

二、学习过程

(一)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探究: 学生分组讨论,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1 读“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回答问题。

(1)图中哪个箭头可以表示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质作用?请将符号“×”标注在该箭头的线段上。

(2)此图说明了陆地环境具有________特征。

2 读图:图3-2-3“厄尔尼诺成因”示意图.

[探究]

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体现为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的协调一致。试以秘鲁渔场的形成为例,说明这个问题。

2)、地理环境整体性的重要表现是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即“牵一发而动全身”。请你说说当太平洋东部海区水温异常增高时,将产生哪些连锁反应?

3)、厄尔尼诺不仅给秘鲁带来灾难,而且还殃及世界其他地区,这说明地理环境整体性还表现为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区域。你能否列举身边事例来说明这个道理。

3 借鉴我们对于厄尔尼诺现象的分析,请同学们将[知识窗]—青藏高原的隆升与亚洲地理环境看一看,然后回答青藏高原的隆升给亚洲环境带来了怎么样的连锁反映?

(二) 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

读图:图3-2-7“地表系统各圈层之间的能量交换”示意图,还能举出一些什么例子能够说明四大圈层间存在着能量交换?

(三) 地球圈层的物质运动

读图:图3-2-8“光合作用”示意图。试着说出,地球圈层之间进行的物质运动.

(三)反思总结

我们学到了什么? 还有哪些疑惑?

(四) 当堂检测

1 “厄尔尼诺”发生时水圈、大气圈及生物圈的变化是( )

A.大气环流变得更加稳定 B.秘鲁寒流的势力加强

C.秘鲁沿岸海水温度升高,使浮游生物的数量大增

D.大气、海洋相互作用导致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2.近年来,生物礁的缔造者——珊瑚,在大量死亡。据研究这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及全球气温升高有关,此现象说明了地理环境具有( )

A.整体性 B.地域差异性 C.独特性 D.复杂性

3.下列叙述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牵一发而动全身”特征的是( )

A.大量使用煤、石油最终导致海平面上升

B.森林砍伐后,木材蓄积量减少

C.围海造田,使海洋面积缩小

D.工厂排放污水,使水体中重金属含量增加

4.关于青藏高原的隆升与亚洲地理环境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青藏高原的隆升改变了海陆分布与亚欧大陆轮廓,引发并加强了亚洲季风

B.青藏高原的隆升使中亚和西亚地区成为“干旱核心”

C.青藏高原的隆升阻挡了西伯利亚的南下气流,促进了黄土高原的形成

D.青藏高原的隆升使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生物种类大量减少,生态环境更加恶劣

5 关于大气圈与水圈之间能量传输与交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常年在信风的驱动下形成稳定的风海流是海洋对大气作用的表现

B.由于海洋水体与大气之间的温度差异,大气圈与水圈在不停地进行热量交换

C.气压升高时,海面就会相应升高

D.台风经过海面时,常常使海面变得更低

6.关于地球圈层间物质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表明生物圈和大气圈之间存在明显的物质运动

B.通过植物的吸收作用使矿质元素从岩石圈迁移到生物圈

C.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表明水从岩石圈迁移到生物圈

D.生物残体腐烂分解后,其生成物又重新回到水圈、大气圈和岩石圈

7 上图表示的是陆地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读后完成下列问题。

(1)此图反映出陆地环境具有___________的特点,据此可分析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陆地环境中联系有机界与无机界的中心环节是___________。

(3)箭头A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表示下列地理现象的代号填在图中相应的箭头处,使之与箭头的含义相符。

B.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质作用

C.旗形树冠的形成

D.绿地对城市空气的净化作用

E.半干旱地区的土壤次生盐碱化

课后练习与提高

最新教学教案通用7篇


资料是作用于人类社会实践的一种可供参考的材料。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都会接触到很多资料。参考资料有利于我们完成相应的学习工作目标。所以,你是否知晓资料到底是怎样的形式呢?也许下面的“最新教学教案通用7篇”正合你意!还请你收藏本页以便后续阅读。

教学教案 篇1

一、教案宜“粗”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并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或《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以课题或课时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一定程度上就是教师授课的“备忘录”。

而课堂实录,则是对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的客观截取,可以是视频拍摄,也可以是文字记录,本文就文字记录而谈。其作用有二:其一,为他人提供样板,当作课堂教学的学习范式;其二,供自己或有关人士反思,以求课堂教学精益求精。

前者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方式方法、教学环节、作业布置以及板书设计等以预设的文字形式体现;而后者体现在具体的过程中,当然,最终也体现在文字记录上。前者只能估计到师生之间的问答,而后者以记录师生之间的实际问答为主。总之,前者重在预设,后者在预设的基础上结合生成;后者是前者的非必然结果。

然而,目前一些语文教师设计的教案,却用大量的篇幅预设师生之间的问答。这些问答究竟因何而来,实在令人费解。或者说,具体课堂教学时,师生间的问答能完全依照预设进行吗?答案是否定的。既然不可能,那么作如此细致的预设又起何作用呢?

“新课程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但显然完全没有预设的教学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关键是在课前要进行弹性预设,为课堂生成留足空白。”也就是说,教案要有“弹性”,就是宜粗不宜细,尤其在教学环节部分,大致交代预设的几个授课步骤即可。就如平常用餐,省去那些相互客套的繁文缛节,在简单而轻松愉快中享受美食。实际上,教案上如挤满了预设的内容,授课时很可能找不到要点,根本起不到备忘提示的作用。

当然,并不反对预设一些提示性的问句,如果一个课时教学鲁迅的《药》,就可预设“文中的华家有怎样的悲剧”“文中的夏家有怎样的悲剧”“两家的悲剧之间是怎样的关系,何时悲剧汇聚”“‘华’‘夏’两家的悲剧的含义是什么”等问题,以作为各个教学环节的领衔之语。(后文将作细述)也可预设一些能估计到的学生的活动,可简写,用括号标注。实际上,这就是对学法的兼顾,是“生本”理念的具体体现。总之,不必求一律,视教龄的长短和文本的生熟而异,就成熟的教师而言,教案应尽量粗疏简洁。

二、教案宜“活”

见到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发给教师的教案本,基本都有死硬的规定,尤其是教学步骤,硬性分为复习旧课、研习新课、拓展延伸、复习巩固等等环节;而在“研习新课”这一环节中,又分为整体感知、情景创设、文本细读、师生互动等等,实在令人哭笑不得。如此纷繁复杂的死硬规定,新教师望而生畏,根本无法适从;而对一个有探索精神的老教师而言,则完全限制了他个性的张扬和聪明才智的发挥,当然也就难以兼顾学生的具体情况了。

教无定法,授课不该有固定的程式;同理,文无定法,教案也不应有“标准”的格式。但几个内容必须具备:首先是学情分析,即“备学生”,能应对各种不同学生的教案未尝闻之;其次为文本分析,即“备教材”,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个性”,针对不同文本设计的教案不能强求统一;然后是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方式方法、课时安排、教学步骤、作业布置、板书设计以及教学反思等,以上即“备教法”。教案中最不应该固定限死的就是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认知。宏观的教学环节,应包括以上所说“备教法”中从“教学目标”到“教学反思”诸层次;而微观的教学环节,即上文所说的“教学步骤”。就目前而言,微观教学环节,即“教学步骤”的优化迫在眉睫。实际上,语文教师所设计的教案的精华就应在此处,课堂教学的“出彩”也由此决定。过于死板的程式要求,一方面使新教师无所适从,另一方面严重地妨碍了成熟教师聪明才智的发展。

因此,最简单、最平民化的做法是,在每个课时中,将复习旧课、研习新课(整体感知、情景创设、文本细读、师生互动……)、拓展延伸、复习巩固等纷繁复杂的预设规定简化为四五个环节,就如上文对《药》所设计的四个问题。这四五个环节环环紧扣,层层递进,直至课堂教学目标的最终达成。具体教学过程中,这四五个预设的环节就是“纲”。如果把课堂教学比作“织布”,这四五个环节就是预先确定的“经线”,在“经线”的指领下,教师根据学生情况、文本个性和课堂实际,灵活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作具体“生成”,这就是“纬线”,或复习旧课,或创设情景,甚至拓展延伸。如此经纬交错,最终成“匹”。当然,必要时也可以突破这四五条“经线”的限制,这就是宏观上的“课堂生成”了。

三、教案宜“紧”

设计教案必须时时处处紧扣教学目标,这是最为简单的道理。然而,一些教师设计教案时,却常有偏离教学目标的现象出现,主要体现在“教学重点”“教学环节”“作业布置”以及“板书设计”上。

(一)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的设置

教学目的、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是不同的概念。教学目的由国家规定,是培养人的粗线条框架;课程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订,为学习该门课程需要达到的总体目标;教学目标是授课者自己制订的,具体教学过程中可见可测量的目标。相对来说,前者属于宏观层面,后者属于微观层面,这三者从抽象越来越趋于具体。前者对后者有制约作用,前者通过后者得以实施;后者通过量的积累有可能质变为前者——仅仅是“可能”而已,因为其中的情况比较复杂。

我们不能把“课程目标”等同于“教学目标”。在教案设计中,我们教师制订的教学目标必须是微观的、能达到的、可测量的,应从“文”(体现知识和能力)和“道”(体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两个维度考虑设置,至于过程和方法,则不必也无法设置为显性的教学目标。一般来说,一个课时设置“文”“道”各一个目标,“一课一得”就足够了。教案中的教学目标,就如的中心思想和的中心论点,为整个教案的灵魂。当然,“我们制订教学目标要依据对学科知识、学生、教师的分析。教师设计教学目标要充分考虑语文学科知识的非线性和语文素养的复合性特点,还要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认知风格、元认知水平、认知态度和认知能力等,还要考虑教师的教学风格、个性特点、知能储备等,使得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地扬长补短”。

然而,当今常见的教案上所设置的教学目标或依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三维设置,或“知识”“能力”“情感”三维并列,或“文”“道”只顾一头;或抽象之至,如“学习本文的叙事特点”……

我们认为,教案的前前后后都要紧扣教学目标进行设计,尤其是“文”的目标。然而,由于受固定套路的影响,一些语文教师设计的教案往往脱离教学目标,“绕道而行”,尤其是“拓展延伸”部分。就如从上海坐火车到北京,偏偏到四川绕一个大圈子——当然,如时间充足,囊中充实,绕圈领略一下巴蜀风光也未尝不可。然而,我们的一节课毕竟只有45分钟甚至40分钟。更为可悲的是,有些行道者最后的终点竟然不是北京,而是到了或者新疆。

所谓“重点”,指文本中最能体现教学目标的具体部位,如段落、语句、词语等等,即教学过程中必须着重研读反复玩味的部分。如把《白杨礼赞》的教学目标定为“通过品味语言深入掌握本文的象征手法”,就得把教学重点定在第七自然段(四个排比句段)。然而,笔者所见的很大一部分教案中,所谓的“重点”,就是将教学目标照抄一遍,岂不悲哉!

(二)教学环节的设置

教学环节中的任何一环,都必须为本节课的终极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即每一个环节就是一个阶段目标的实施。如上文所说的从上海到北京,最恰当的路线是从上海出发,沿沪宁线、津浦线北行,必须经过的南京、徐州、济南、天津等几个大站就是阶段目标,经过它们才能到达北京。然而,当今很大数量的教案或教学环节不清,或某些环节目标不明甚至脱离。

还以《药》为例谈教学环节。把教学目标定位为“通过文本分析深入掌握本文双线并行的结构”以及“体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脱离群众”,作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阶段的目标就是分析文章的主线,即针对“文中的华家有怎样的悲剧”进行分析。当然,期间可有情境创设,之前可以有导入语。——此如从上海到南京。

第二阶段的目标就是分析文章的副线,即针对“文中的夏家有怎样的悲剧”进行分析。期间可对比分析主、副两条线索之间的不同。——此如从南京到徐州。

第三阶段的目标是分析两条线索之间的关系,针对“两家的悲剧之间是怎样的关系,何时悲剧汇聚”进行分析。期间必须细读文本,也可以拓展延伸,找来其他两条线索结构的文本拓展延伸;也可复习旧课,或对比,或类比。——此如从徐州到济南。

第四阶段的目标为深化对文章主题的理解,针对“‘华’‘夏’两家的悲剧的含义是什么”进行分析,也可拓展延伸到鲁迅的其他文章以作类比。——此如从济南到天津。

到天津后作一下归纳总结,北京也就不远了。总之,每一个环节的目标必须清晰,在每一个环节的教学过程中,教案起的是提示作用,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围绕目标作具体的不同的处理。

(三)作业布置与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也必须紧扣目标,如《药》的作业,应该也必须与两条线索有关。但这么简单的道理,往往不被正视。

板书(这里指下课前一刹那的最终达成的板书)必须是整堂课的总结归纳,必须是教学目标的视觉显示。也就是说,听课的学生课后能围绕板书回顾课堂教学情景,即使有学生未曾听课,看了板书,也能知道这堂课的大致情况。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板书逐步达成呈现课堂教学总目标的过程。就如上文的《药》,恰当的板书设计应该如下:

由于受现代化媒体的影响,声、光、电狂轰滥炸,愿意在黑板上写字的语文教师越来越少,更不要说紧扣教学目标设计板书。

结语

由于“学案”的出现,一些地方“教案”被打入了冷宫,甚至有人认为“‘课改’如一股春风刮过教学大地,给传统而沉闷的课堂教学带来无限生机,其中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以新型的‘学案’代替了传统的‘教案’,以往被教师奉为至宝的‘教案’正在作古”。 理性的教案本身就兼顾着教与学两个维度,以“学”代“教”,岂不是走上了另一条绝对化的歧途?或许是孤陋寡闻,笔者至今尚未见到与教案有着本质区别的学案。一般所见到的学案,无非是拓展了繁琐教案中的“作业布置”板块,甚至可以说,那些学案就是“繁琐教案+学生练习”。所以说,以学案替代教案的理由根本不存在。我们希望返璞归真的理性化的教案能坚守自己小小的立足之地,也希望真正意义上的、与教案有着本质区别的学案产生。

教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经历一个用一、两根导线,一节干电池点亮小灯泡的过程,探究点亮小灯泡的规律,逐步对科学事物进行有目的、细致的观察,并学习一定的方法。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探究如何点亮小灯泡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3.科学知识:知道只有电流通过小灯泡才会发光,能画出简单的线路,并能找出小灯泡不亮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

1.对科学事物进行有目的、细致的观察,探究点亮小灯泡的规律。

2.知道只有电流通过小灯泡才会发光,并能找出小灯泡不亮的原因。

教学准备:

分组:一节电池,一个小灯泡,两根电线。

演示:小灯泡的复合图片,小灯泡、电池的图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我有一件小玩具,想不想看?出示玩具电筒,再看一看。(亮了)为什么会亮?(里面有小灯泡、电池……)观察内部,的确有小灯泡。

(二)新课

观察认识小灯泡的结构

1.谈话:我这里还有一个小灯泡,你能将它点亮吗?(不行,还需要电池和电线)为什么?(电池里面有电,电线可以从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得到电。)给你一个电池和几根电线,你能将小灯泡点亮吗?试试看!

2.学生尝试着点亮小灯泡。

3.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连接的。

4.启发:为什么都是用的一个电池和几根电线将小灯泡连接起来,有的组点亮了小灯泡,有的组却没有呢?点亮了小灯泡的同学为什么说不出来道理呢?我们是不是忽略了什么?比如,对小灯泡的结构进行细致的观察。有时候,深入细致地观察是实验成功的基础。

5.分组观察:小灯泡是什么样的?(出示图片)

6.学生表述,教师小结并板书:小灯泡上用玻璃做的外壳叫玻璃泡,玻璃泡里面的金属丝叫做灯丝,玻璃泡下面是金属螺纹,最下面的小黑点叫做焊点。

7.讲述:如果我们把金属螺纹剥开(揭开挂图复合片),你又发现了什么?

8.学生观察后表述:灯丝的一端接在金属螺纹上,另一端接在底端的焊点上。这样,当电流从灯丝中通过,小灯泡就会发光了。

9.投影:解剖小灯泡(图片见后)

10.点题:认识了小灯泡的结构,你们最想做的是什么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点亮我们的小灯泡吧!

(板题:点亮我们的小灯泡)

探索点亮小灯泡的规律

1.要求:分组实验,两个同学一套材料,把你们连接的方法画在纸上,有多少种方法就画多少种,点亮的方法画在一边,点不亮的方法画在另一边。先完成的同学在黑板上用图片、粉笔展示出方法。请看仔细,黑板上已经展示过的'相同的方法就不再贴了。

2.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讨论:我们来看看点亮小灯泡有多少种方法(编号),是不是都能点亮小灯泡?(把有争议的先遮住)余下的图大家都同意要亮,那么我们仔细观察,它们的连接方法上有没有共同的地方?

4.学生交流,教师小结,多媒体板书:小灯泡的金属螺纹和底端的焊点要分别连在电池的两极上。

5.判断: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这些有争议的图(揭开),现在能确定它们到底亮不亮吗?(学生交流)。

6.让我们再去看看这些小灯泡不亮的连接图,你能发现它们为什么不亮吗?

7.学生交流。(强调短路的形成和危害,并演示,让学生感觉电线发烫,同时进行安全教育。)

(三)引申活动:

(出示漂亮的玩具电筒)里面有几节电池?(两节电池)。两节电池联接一个小灯泡该怎么接?(合并小组,共同探索)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6篇《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点亮小灯泡教学课件》,能够帮助到您,是最开心的事情。

教学教案 篇3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数乘分数的应用的广泛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2.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

3.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先说说下面算式的意义,再计算。

2、学校菜园有一块3公顷的菜地,种的土豆和玉米各占,种土豆和玉米各有多少公顷?

学生口算答案,并反馈交流列式依据和计算方法,教师注意总结完善。

3、引入新课

看来同学们对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意义和方法掌握的很好,如果我们把“3公顷”换成“公顷,那这个题又怎么解决呢?

(1)学生尝试、交流,并请同学板演。

想一想:

类比,得出结论:它们的意义完全一样,都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3)揭示课题,这个

乘分数(板书)。 算式改如何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研究:分数

(二)动手操作、探究算理

1、提问:究竟等于多少呢?

2、提出操作要求:这张纸代表面积是1公顷菜地。请你们小组合作用量一量、分一分、涂一涂的方法,说明的答案。

3、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4、小组汇报研究成果。

先把整张纸对折,纸就被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是这张纸的

,再把这部分平均分成3份,涂出其中的1份,这1份就占整张纸的

5、结合课件演示进行归纳。

用课件演示涂色过程:我们先把这张纸平均分成2份,1份是这张纸的 ,又把这

3=6份,1份是这张纸的平均分成3份,也就是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2× 。由此可

以得到:

6、小组讨论并操作:计算玉米地的面积。

7、小结分数乘分数的算理和算法。

请学生总结,多请几个学生相互完善,最后教师完整表述。

得出结论: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能约分的要约分。

(三)归纳总结

1、举例验证:

其他的分数乘分数,是否也是如此呢?你能否举出一个你喜欢的例子来证明一下? 学生举例,教师板演。

这些例子都能说明: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能约分的要约分。

1、归纳总结,抽象概括

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能约分的要约分。(板书)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你能不能用一个方法把他们快速的表示出来呢?

用字母:

(四)用字母:学生自读教材,巩固知识。

师巡视,指导。对于还没完全掌握的学生单独指导。

(五)实践运用,巩固提高

1、只列式,不计算。

3、一面墙的面积是20平方米,已经刷完了整个墙面的,已经刷完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平方米)

答:已经刷完的面积是平方米。

教学教案 篇4

同学们,这是我们的快乐大作文课堂。我们的第一个环节是——大脑保健操。今天的大脑保健操是英文小写字母“H”像什么?

同学们,你们怕写作文吗?可若当你靠自己的努力在某项比赛中得了第一名,拿到了金光闪闪的奖状,得到了校长的`大力表扬,班主任微笑着摸了摸你的头,同学们都羡慕地看着你。此时,你肯定恨不得立刻飞到爸爸妈妈身边,把这个喜讯告诉他们,可不巧这天,你爸爸外出了。妈妈肯定会让你赶快写一封信给爸爸,让他尽快知道这个喜讯,让他为你骄傲,你能把事情写清楚吗?当然,你现在是六年级学生了.还有,譬如上课的时候,你被老师叫起来批评你上课不认真听讲,并且在你的抽屉里搜出了个小型游戏机.事实上是老师错怪了你,那天你确实带了一个游戏机到学校里来。但并没有在上课的时候玩耍,你把它好好地放在抽屉里,是同桌趁你不注意,偷偷地把它拿出来玩,结果被你瞧见,你抢了过来,又塞进了抽屉,可偏偏这个时候,被老师看见了.老师还说:“放学后,请你写一份检查,把课堂上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写清楚,交上来!”。我想在这种情况下,就是不要你说你也想说一说了。因为你有满腹的委屈,所以你也能一气呵成地把事情写清楚.虽然此时此刻,你压根儿没想过你是在作文,然而,我却要告诉你,这时,你

才是在写一篇真正的文章,一篇生活所需的,你自己也想写的文章。所以说只有写说自己想说的话,说实话,写自己真实感受的作文才是真正的作文,明白吗?

过渡:我们快乐大作文的口号就是:“做游戏,写作文!”。但今天在做游戏之前,我宣布一条特殊的规则:“不许说话!只能比划。在你们不说话的时候,我,也不说话。你们能不能做到?要是做不到的话,可是要被开除的哦!”

好!那么咱们现在开始倒计时,10、9、8、7、6、5......

2、“跳长绳”:手语示意请两位同学上来,用夸张的动作把“绳子”交到他们手中,并抓住一位同学的手,帮助他用力地甩“绳子”,然后,再请一位同学上来,示意他“跳长绳”。接着,请五位同学上来跳。最后叫12位同学上来跳“8”字。在黑板写上“跳不好,罚站!”

3“拔河”:板书——请一位女同学10位男同学上来。女同学赢。要做得像!

然后板书“裁判”二字,表示要请一位裁判。

4、“跳短绳”:先板书,再请一人上来。若跳不好就多请几个人,直到跳好为止。

6、“举重”——请一位同学上来。然后板书:举不起,咂到了脚。再请上第二位:艰难地、艰难地举起了!

板书:请你根据我们这节课的内容给它取个新颖点儿的名字.(示意学生把自己想好的题目写到黑板上。)

1、板书出示:有人想知道我们大家这节课的内容,你能以记叙文的形式把我们这节课的活动按一定的顺序写清楚吗?试试看!(由于时间关系,只写开头和结尾就行了.)

2、学生习作,教师巡视。资料提供者:

教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知道冒号的不同用法。

2.积累词语,感受祖同语言文字的优美。

3.自主阅读成语故事增强环保意识。

4.留心生活,学会写身边的事物、活动.

5.自主阅读短文,积累好词佳句,激发探索大自然的热情。。

教学准备

教师:写有带冒号句子的小黑板。

学生:收集本单元学过的成语。

课时安排:3-4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提示对下文的描述。

2.提示对“特别法令”的理解,引出解释和说明

二、语海拾贝

1.自由读每组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2.同桌合作读,互相指读。

3.教师抽读。理解词语

4.想想:你在读词时有什么发现?

5.选你喜欢的词语口头造句。

6.熟读词语,积累。

三、点击成语

1.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下面我们就一起“点击成语”。

2.自由练读成语故事,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把读懂的内容讲给同桌听,互相交流自己的感受。

4.全班交流阅读体会。

5.你还知道哪些成语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6.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搜集与“半途而废”意思相近的成语。

四、自主阅读园地

1.自主阅读短文,说说主要讲了什么?

2.提出你不明白的地方,和小伙伴讨论解决或请老师帮助。

3.勾出你喜欢的词语或句子,与小伙伴交流、分享。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好词佳句。背一背、抄一抄都可以。

5、总结学法。

五、习作百花园

(一)读懂要求,明确目标

1.朝阳校园的活动可以说是丰富多彩,精彩分呈,让人回味无穷,你还记得哪些活动?为什么?我们今天就要学习如何写一次活动。

2.自读习作要求。

3.教师引导明确本次习作要求。(出示书上的要求)

(二)扩展视野,读写结合

1.引导学生回顾活动的情景,试着从活动中选材。

2.说一说:你准备写什么?怎么写?鼓励用上自己积累的好词佳句。

(三)自主表达,学习修改

1.学生自己练习写作。

2.小组交流习作,互相评议修改。

3.全班交流习作,师生共同评议。老师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准备范读的文章。

4.学生再作修改,誊写。

六、口语交际:

1、搜集资料,交流信息

A、通过各种渠道,搜集环保信息

B、和同学交流我国的环保现状。

2、教师从《失踪的森林王国》说起,出示中国的各种环境问题现状,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做?

3、讨论,交流。(小组,班级)

4、解决环境问题也不是没有办法,你来说说自己或别人的环保故事吧!

5、为班级设计一条环保口号,制定环保公约。

教学教案 篇6

设计理念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五、六年级习作明确指出:“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创设情景,激发情感,引发学生写作冲动,表达真情实感。

教学目标:

1、通过接受礼物,感受礼物蕴涵的真情、真爱。

2、指导学生真实地表达自己内心的独特感受,写好人物的心理活动。

3、围绕礼物,联系生活实际选材,激情创作,有序表达。

重点:感受体验心理活动的过程。

难点:把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生动。

课时分配:三课时(本课设计的是第一课时,第二课时为学生自由习作,第三课时为作文评改)。

教学准备:

1、上好“初显身手”并且整合“笔下生花”的“自己设计和准备的礼物及送给别人的过程”并在礼物上写作祝福的话或者为什么选或制作这件礼物。

2、扩写训练:在单元课文教学中完成扩写自己送出和接受微笑的经历以及《礼物》一文中女儿两次落泪的想法。

3、每位学生准备好“自己接受的特别的礼物”课堂备用。

教学过程:

一、挖掘资源,激情导入,(约2分钟)

以开课问好直接导入:同学们好,请坐。第*组坐姿端正认真倾听是送给老师最好的礼物,刚才我们上课相互问好,也是送给对方?礼物,老师相机板书“礼物”)

二、体验交流,心随情动(约12分钟)

1、首先,老师要送给你们一件礼物,这件礼物很特别,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准备收礼物,如果你睁开了眼睛,礼物就飞走了。

2、接下来,老师口技表演“百鸟争鸣”并在教室里面走动,时而俯身,时而疾走,学生不由自主睁开眼睛,惊奇的望着老师,随即报以热烈的掌声。

3、采访学生,当闭上眼睛,听到鸟鸣,睁开眼睛时心里是怎么想的,请用三个关键词描述。

4、教师相机板书“疑惑——吃惊——佩服”并在收集不同答案后,在相应词语下打省略号。

5、谁能用上这些词语来说一段话。要是能用上一些细节,加上动作的词语,这段

话会更生动。谁再来试一试。老师相机板书这些都是“心理活动”

6、如何写好心理活动,教材给我们提供咯额很多例子:请快速默读三个片段,说说都用了哪些些写作方法。

7、要写好心理描写可以通过动作描写,适当运用修辞手法,就会让你的文章生动。现在请你拿出自己接受到的特别的礼物,回想一下接受礼物的过程,也用三个关键词予以概括,然后说一段话给同桌听,让同桌帮你提提意见。

三、片段呈现,感悟写法(约12分钟)

1、现在请提起笔,将刚才和同桌交流的写下来,边写边想想,同桌给我提出了哪些好的建议。写完后再读给同桌听一听,同桌听的时候,是否能够体会到你的关键词所表达的心情变化。(5分钟)

2、习作交流,教师根据学生习作水平,选取正反两个典型,围绕心理描写,有情有意,带领学生修改。(5分钟)

3、好文章:(在实物投影仪下)请习作者读——老师批注,简单修改词语、标点。请作者把修改后的段落再读:说说修改前后有什么不同?

4、还需要努力的文章:(在实物投影仪下)请习作者读——老师一遍圈画,一边与同学共同修改(这儿还可以换成别的词语吗?谁来改一改这个标点。)请作者把修改后的段落再读:这样一改有什么不同?

5、过渡语:写完后,大声读给同学听一听,同学间的交流对我们的习作修改帮助可大了,修改完后,再有感情的读一读,你会有不一样的感受。要知道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四、启发点拨,激情创作(约4分钟)

1、完善板书,带领学生通过板书中总结心理描写写作方法。

2、教师点拨:我们除了可以通过动作描写表现心理活动,还可以表情描写来突出,

除了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外,还可以学习使用倒叙,插叙的方法使文章写得有条有理。师相机板书:“表情、倒叙”。

3、师总结:有的礼物代表祝福,也有的礼物可能有动人的故事,要写好“礼物”这个话题作文,只要围绕一个“情”字来写,就一定会成功。师相机总结板书“情”。

4、结语:我们只要满怀真情,抓好心理活动描写,适当运用倒叙和一些修辞手法,把我们接受礼物的特别礼物和接受礼物的过程一幕幕写下来,再加上一个吸人眼球的题目,就成了一篇精彩的文章了,老师很期待哦!

开始作文(10分钟)

五、板书设计:

礼物心理活

动疑惑

吃惊

佩服真情实感独白排比动作倒叙表情插叙

教学教案 篇7

一、导入

既来(升入高中)之,则安之。—— 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方法和应有的态度?——进入课文

二、作者简介

“性本恶”→“明礼而化之”

三、释题

关键字:劝——何解?

学——学什么?

四、朗诵

五、理清思路,内容分析

1、作者开门见山,引用了什么观点?

2、荀子为什么强调学习?

△变)(书与人、获得教养、学习改变一生……)

△怎样变?(比喻)

3、学习的意义与作用又何在呢?

4、学习应采取怎样的态度与方法?

5、结构梳理:

第一段: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提高自己(两喻) 第二段:学习的意义:(五喻) 改变自己(三喻) 第三段: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五喻) 积累(四喻) 第四段:学习的方法、态度(十喻) 坚持(四喻) 正反对比 专心(两喻) 六、分类归纳总结文言文知识 1.词类活用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中的“水”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中的“日”

2.特殊句式

(1)介词结构后置 A 青出于蓝,而青于蓝。 B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3.一词多义

绝 强 假 望 闻

七、小结

房地产营销方案最新通用


很难想象,对于重要的事情没有的执行方案的话它会能成功,根据公司下达的工作任务。我们需要事先制定活动方案,方案的内容要表达清晰准确。工作总结之家的编辑为您整理了一些有用的信息:房地产营销方案最新,如果合你所需,不妨马上收藏本页!

房地产营销方案最新 篇1

为了尽快抢占春节期间的客户资源,本项目必须抢先有一步吸纳一部分潜在的购房者。同时,也为加强项目在客户心目中的形象,最大限度吸引客户对项目的强烈关注,结合春节期间家人朋友聚会较多容易形成口碑传播效应,特制定本推广方案,提高二期强销阶段的销售量。

一、推广时间

1月29日(农历腊月二十六)———2月17日(农历正月十五)为期二十天

二、活动内容

1、赠送旺宅大礼金

(1)、对电梯洋房成交客户赠送2188元旺宅大礼金,联排别墅成交客户赠送8888元旺宅大礼金,独栋别墅成交客户赠送16888元旺宅大礼金

①凡活动期间成交的客户都有机会参加此活动。

②成交客户的21888元礼金直接抵扣购房款,即实际成交额是扣出2188元后再折扣的金额。其他的将以此类推。房地产促销活动方案③旺宅大礼金不能单独作为定金使用,不得转让,只能抵扣购房款,不能兑换现金。

④整个活动期间只有20个名额,先到先得,送完即止。

2、“旧带新”送现金1000元新年红包

由于客户对有现金赠送的活动比较敏感,易于激发起客户的参与热情

①、在活动期间,旧业主介绍的新业主必须是第一次到售楼部的,并由旧业主亲自带看现场,方可参与此活动。

②旧业主介绍的新客户成交时间必须在活动时间范围内,并经过销售经理登记确认。

③旧业主的新年现金红包必须在客户交齐首期款并签订商品房购买合同后方可抵兑。

3、新春大利是

①凡在正月初一至初四,来现场看房的客户,均可赠送价值20元购物卡一张作为新春置业大利是。

②每日只有30个名额,送完即止。

③领取人必须是年满18周岁的才可以领取。

4、幸运大抽奖

①凡活动期间内成交的客户均可获得一次抽奖机会。

②奖品主要是以家电为主。

注:在认购书规定日期内交齐首期及办理相关购房手续,在提取银行按揭合同当日即可领取所获奖品,如果超过认购书上规定日办理购房手续的,之前所得奖品则视为无效。

三、宣传推广方式

1、优惠活动信息由销售人员电话通知意向客户进行口头宣传。

2、通过短信方式分布优惠活动信息,吸引更多新的客户来现场。

3、为了加大宣传效率,我们还在采用夹报、报纸(阳江大楼市)、电视媒体做大宣传,通过不同的宣传方面,扩大项目的辐射范围,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本项目,提高项目的知名度。

4、对户外广告重新包装,以此提高项目形象,同时也可以将优惠活动传播给广大目标客户。

房地产营销方案最新 篇2

一、市场背景:

汉沽位于天津东部滨海地区,是天津滨海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辖区面积441、5平方公里区政府坐落在寨上街辖区内,全区共有常驻人口17万。汉沽是我国重要的化学工业基地之一,已形成以海洋化工为主,多门类综合发展的工业体系,全区共有工业企业300余家,主要有制盐、化工、轻纺、服装、冶金、机械加工等十多个工业门类。汉沽不仅是一个工业重地,而且还是一个鱼米之乡,盛产水稻、水果及水产品。其中的茶淀葡萄和水产品久负盛名。

__所在寨上街,其南部为天津老牌化工企业—天津化工厂,她曾为汉沽区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及国有老企业的通病,企业的效益大不如前,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汉沽区的发展。随着汉沽新一届领导班子对当地经济结构的调整,将第三产业作为汉沽区结构的补充体,使汉沽成为一个经济结构多角化的地区,从而保证汉沽区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竞争对手分析:

由于汉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属于初级阶段,市场对价格的敏感度较高,面对产品的认知及感知程度相对较低,故此我们在分析竞争对手时主要针对地段、价格、产品三个层面进行归纳与比较,我们将其分为直接竞争对手与间接竞争对手。

1、在汉沽我们的直接竞争对手是谁呢?

2、在汉沽我们的间接竞争对手?

在汉沽市场中我们将绿地人家、滨河小区及富达花园定为间接竞争对手,具体原因我们分列如下:

绿地人家处于天化的附近,滨河小区处于烈士陵园附近,他们都远离于城区中心相对的位置优势,不足以与第壹城形成竞争态势。富达虽与第壹城相邻,但其销售已近尾声,故并不对第壹城销售造成直接威胁;

绿地人家的产品规划属纯南方模式,不能与本地居住习惯相对接;而滨河小区的产品规划虽与本地居住习惯相符,但其产品的规划、设计水平与第壹城相比较仍不在同一层面,要落后与第壹城。而富达花园的规划、设计,仍初级产品形态;

绿地、滨河及富达的销售均价与第壹城相差500元左右,故此在目标人群层面,不与第壹城形成直接竞争。

三、竞争项目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规划面积销售均价基本情况

绿地人家27万平方米1760社区规模较大,销售单价较低,一期开发面积7万平米,整体社区规划及户型设计较为南方化,销售楼层以一、二、三、六层为主。

滨河小区12万平方米1584社区规划有中心景观带,五层建筑形态,社区无会所,邻近蓟运河及烈士陵园,价格优势明显,户型面积控制较好,并带简单装修。

井田·蓝月湾6万平方米2050l型地块,与第壹城一路之隔,户型、价格、配套与第壹城相近。

分析:从已销售的户型比来看,其中两室占了绝对的比例,即便是顶层的两室也由于价位较低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所以我们有理由说,汉沽市场的主要需求在两室,对于一室户型的销售由于存量较大,我们仍需给予足够的重视。在两室的销售当中主要以a、b、e户型为主导,是典型的经典户型,面积在90—100㎡之间,这样也从另一侧面反映了我们客户的主流消费价格在18万左右。

3、楼栋售出率分析

分析:在我们项目楼栋售出情况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大量消费出现于临街与临学校的一面,而在景观中心区附近的楼栋销售情况一般。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现场销售控制的原因,一方面也与居住观念有关。但这样的销售情况也为项目后期景观节点释放后的销售,提供有力的产品支持。

4、已售出产品面积区间与总价格区间分析:

五、产品前期市场推广简要分析:

__在前期的媒介宣传过程中,主要是对汉沽区的发展、顺驰的品牌、工程质量、物业及部分户型进行了市场传达。其项目的促销活动,主要是结合项目的工程节点进行了一些老客户的维系活动。

在我们对宣传及活动的分析当中,发现了其中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宣传主题与客户需求上的错位,也即宣传内容的针对性不强;二是在各宣传节点上的诉求不能成为体系,缺乏对项目主题的支撑;三是宣传中对产品的价值宣泄不足。

六、分析总结:

1、对市场、产品、消费者的总结:

我们在前面对市场及竞争对手、产品及客户进行了一个简要的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得出我们对市场、产品及市场中的消费者的理解,我们在明示如下:

市场:在汉沽的房地产市场中充斥着大量的房地产项目,单从供应量上来讲已基本上可以满足市场现有的消费需求,而且在新的一年里将有新的地产公司进入市场,并为市场带来新的产品,这样我们就可以说20__年的汉沽房地产市场,将快速成长为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对于在市场中的各个项目来说,汉沽将是一个各项目进行快速掠夺的市场。

我们从目前所了解到的市场中各项目的销售情况来看,虽然汉沽已经进入了买方市场,虽然各项目都已经在市场中得到相应的认知,虽然各竞争对手之间的差异较大(包括产品及价格),但是却没能有一个项目成为市场追逐的热点,成为市场销售的领跑者,成为市场中最具杀伤力的项目。在这样的市场情况下,一方面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绝佳的市场机会,一方面也让我们反思我们近一年来所做工作的欠缺及未来工作中的跟进措施。如果我们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及时总结我们的经验教训,及时调整我们的营销战略,及时登上市场领军者的宝座,我们的项目明天将会异常光明。

产品:在汉沽房地产市场中,我们不能说我们的产品规模是最大的,不能单就一个方面说我们的产品是最好的,但我们可以说我们产品的从整体上来说是最好的,虽然我们销售价格高于竞争对手,但这个价格是与其价值相符的,这从我们产品的前期销售中即可看出。虽然目前市场上普遍认为我们的价格高,但那只是表面现象,那只是因为我们没能在项目的前一阶段销售过程中让市场认清我们产品的价值而已,只要我们能让消费者实际感受到我们的产品,看到我们的产品价值,我们的销售必然会放量,我们的项目必然会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我们的项目必然会成为市场的领跑者。

消费者:在汉沽当地的消费市场中,主要以工薪收入阶层为主,这是由当地相对单一的经济结构所造成的。虽然这些工薪阶层的收入水平不高,但是却相对稳定,这为他们购买房地产产品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由于他们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这样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也相对于一般消费者要强,因此也就说明他们是我们的目标消费群体,是我们产品信息释放的主渠道。

房地产营销方案最新 篇3

第一章闹元宵活动主题

闹元宵活动以“和融优山美地正月十五闹元宵游园会”为主题,以“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共创优山美地和谐社区”为宣传突破口,邀请一、二期业主、三期签约客户准业主及众多意向性客户作为主要活动主体。通过项目现场,将楼盘实景以及生活品质的优越性,重点向活动参与者进行展示,以分区域的多个活动联动开展,提升活动的丰富性及层次感。

第二章活动目的

围绕“闹元宵游园”的系列活动,在较小的投入下,利用活动的时机与目标客户的口碑传颂,进一步培育潜在客户市场,谋求项目的销售达成,进而达到收益增长。以“元宵节游园会”回馈客户,增进与客户间的情感沟通,让客户感受贵宾礼遇的同时,为融洽未来邻里感情构建社区社交平台。

第三章活动时间及地点

活动时间20__年2月28日(元宵节)上午:10:08——11:08下午:15:08——16:38活动地点优山美地楼盘项目现场售楼中心及中心外围道路以及泳池两侧为活动场地,设立多个区域。

第四章活动邀请对象

一期、二期业主代表

三期签约客户准业主代表

其他意向性客户

新闻媒体记者

第二乐章闹元宵活动内容

活动内容概述

举行一次客户联谊会,目的就是为新老客户了解项目开发进度,体验快乐、健康的社区文化,交流共同关心的问题提供一个平台。优山美地项目通过这个平台,能够充分展示项目的魅力,使老客户产生主人翁的认同感,增强自豪感,并自觉或不自觉地传播项目价值;增强意向客户的购买信心,最终促进销售量的提高.整个活动分为四大部分内容,即:自助式游园逛庙会活动、歌舞表演、抽奖、交流互动,这四个部分相互穿插,共同营造社区文化,传达项目信息,加强信息传播密度,加深客户对项目的了解。我们要我们的客户在活动现场体验最丰富的节日旋舞,体验最热烈的节日热情。

房地产营销方案最新 篇4

一、活动主题

“青年置业——小户型当家”报看房团暨浓情端午,“粽”享未来。

二、活动时间

20xx年x月x日

三、活动对象

1、报报名客户(200人左右,分为两批)。

2、现场来访客户。

3、前期来访来电客户(置业顾问回访邀请)。

四、活动内容

(一)线上部分:(报宣传)

1、活动前期的新闻预报和参与读者的咨询、报名。

2、x月x日的特刊释放,主要内容包括关于小户型的新闻报道和房地产开发企业小户型展示的形象广告。

(二)线下部分:(报北线看房直通车)

组织读者参与专门针对小户型的看楼直通车活动。

(三)现场活动:(浓情端午,“粽”享未来)

目的:以端午节为噱头,结合华商报看房团的到场,通过现场客户参与性小活动,并以赠送小礼品形式给客户利益点,使看房团及来访客户愿意长时间停留在销售中心,营造现场销售气氛。

形式:

1、报看房团客户及端午期间来访客户在销售中心登记个人信息,即可领取端午节精美礼品一份(如粽子等)。

2、购买端午荷包制作材料,邀请荷包制作老师,现场给客户制作荷包,客户更可亲手DIY端午小荷包。

3、外场接待,在邀请荷包制作老师现场教客户DIY荷包的同时,做茶艺表演,同时会有演绎四人组配合表演现场弹奏古典音乐,让客户亲身体验高雅的茶文化,品评幽香茶味。

4、现场提供冷饮、冰激凌、爆米花,给客户带来凉爽夏季的感觉。

5、在超市门口请2个环保大使派发环保袋,环保袋内装宣传资料,树立楼盘的公众形象。

房地产营销方案最新 篇5

经过前期的市场调研分析,本项目初步确定为现代化、多功能的休闲购物商城。根据这个初步设想,结合目前项目现状,本营销企业方案对本项目做了比较系统的市场定位及营销可操作性分析,从营销策划的角度出发,对项目的整体形象包装、营销组织运行、市场推广、广告策略安排、销售促进等方面都做了全局性和可操作性的论述。

 一、项目营销总体策略

营销总体策略是仔细分析、科学划分并准确切入目标市场,通过全方位地运用营销策略,最大限度提升项目的附加价值,获取项目的最大利润,并全面树立和提升企业形象及项目形象。概括本项目的营销总体策略,可以简述为“五个一”,即树立一个新锐概念、倡导一个财富理念、提炼一个鲜明主题、启动一个前卫市场、酝酿一场热销风暴。

 二、项目营销目标方针

根据本项目“五个一”的总体营销策略,拟订本项目的营销目标方针如下,作为本项目营销工作纲领的完善和充实。

1. 树立一个新锐概念:休闲式购物商业。

2. 倡导一个财富理念:创投性商业、休闲式购物、稳定性回报。

3. 提炼一个鲜明主题:产权式商铺、休闲式商业。

4. 启动一个前卫市场:崇尚“创投性商业、休闲式购物”,摒弃传统商业的纯购物环境压抑与约束,主要面向年轻新锐、有自己个性的消费群体,让其体验到休闲模式的商业环境,购物主题明确。

5. 酝酿一场热销风暴:本项目将传统商业行为上升为现代全新的休闲商业,力争推动商业房地产市场开发的全新变革,避开传统商业的竞争,在一个全新市场里掀起一场热销风暴。

三、销售目标及目标分解

1. 销售(招商)目标

2. 销售目标分解

 四、营销阶段计划

根据项目的定位及施工进度计划,将营销工作分为四个阶段,各阶段工作重点如表8-5所示。

五、项目销售时机及价格

为了更好地在后续营销过程中充分体现总体营销策略和达成目标方针的实现,综合项目要素资源和营销推广传播要素,结合项目定位,确定以下销售时机及价格。

(一)项目入市时机及姿态

1.入市时机:根据规划与工程进度以及营销准备,在xx年x月份房交会期间开盘,可以抓住xx年春季房交会、五一国际劳动节等机会掀起第一个启动高潮;在国庆节、xx年秋季房交会、元旦等重要时期掀起新的销售高潮。

2.入市姿态:以全市乃至西北地区“财富地产、休闲购物”形象登场,开创全新休闲商业投资经营理念。

(二)价格定位及价格策略

1.价格定位的原则:采用比价法和综合平衡法。

2.价格定位:整个商业项目的销售均价为xx元/平方米,其中起价为xx元/平方米,最高价为xx元/平方米。

3.价格策略:采取“低开高走”型平价策略,开盘后半年作为第一阶段的价格调整(略升),均价为xx元/m2,尾盘销售变相略降。

六、宣传策略及媒介组合

(一)宣传策略主题

1.个性特色:“xx商业城财富地产投资商业”是我市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将商业开发从“建造建筑产品”上升到“营造全新休闲购物方式”,倡导“投资财富地产、获取稳定回报”的投资理念。

2.区位交通:本项目地处××广场旁,地段绝佳,高尚居住区地标建筑,交通便捷,是北部区域首选的理想商业地产投资环境。

3.增值潜力:处于政府规划重点发展区域的核心区域,发展前景好,购置成本低,升值潜力大,是投资置业的首选。

(二)宣传媒介组合

1.开盘前期:主要以软性新闻及广告进行全新“财富投资,稳定回报”理念的深度挖掘,媒体主要以报纸为主,电视为辅。

2.开盘后的强势推广期:即项目营销推广的重要时期,宣传媒介以“报纸、电视、户外广告牌三位一体”为主,配以相关杂志、直邮广告等形式。

3.开盘后的形象展示期:为了展示形象,以软性深入挖掘为主,媒介选择主要是电视和报纸,重点辅以论坛公关、促销活动、项目招商说明会等形式。

房地产营销方案最新 篇6

一、金九银十房产活动营销概念

“金九银十房产活动营销”,即是在楼盘推广过程中,通过精心策划、具有鲜明主题能够引起轰动效应的,具有强烈新闻价值的—一个单一的、或是系列性组合的营销活动,达至更有效的品牌传播和销售促进;它不但是集广告、促销、公关、推广等一体的营销手段,也是建立在品牌营销、关系营销、数据营销的基础之上的全新营销模式。

二、房产活动营销产生背景

纵览房地产发展历程,房产活动营销观念形成非一蹴而就,依其发展阶段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1994年以前,房地产市场尚未成熟,活动营销似乎是一个生僻的词语;1994年-1998年,当几十亿平方米的空置房悬挂在每个发展商的脑海里时,房地产活动营销便成了一个最时髦的观念;98年以后到现在,由于楼盘竞争的日益加剧,房产活动营销深入人心,开始由“产品营销”向“服务营销”和“定制营销”转型,但对其的诠释理解也仍然存在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现象。

三、房产活动营销策略分析

房地产营销中的“活动营销”策略,是基于其产品销售的独特性、艰巨性、创造更加强烈高效的“信息传递”手段,尽可能实现楼盘销售的短时间、高效率。

第一,“活动营销”策略,要努力传递楼盘信息中的独特内容——即楼盘所具有的稀缺性信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一块生地上,活动营销显示出它独特的功效。

第二,信息传递的方式必须是独到的、精彩的——即尽可能引起轰动效应。为了获得信息传递的高效性,楼盘产品信息的传递,必须要制造具有轰动效应的“新闻事件”、具有高度独创性的特色活动,以独特的“形式”,高强度的刺激性特点,使消费者对“活动”感兴趣,进而向消费者传递产品信息、企业形象信息等,目的在于使特定公众有意识、主动性地接受到产品的独特信息。

第三,信息传递的对象应该“准确”——必须是针对特定的公众。

一个产品所针对的“公众”与普通公众不是一个概念,那些有可能成为该产品的消费者的人群,才是该产品所对应的公众。

五、常见房产活动营销手法列举

1、按市面上的房产活动营销呈现状况---即横向按市场面展开

⑴产品说明会——目的是通过一个互动性很强的说明会,开发商、建筑师、景观师、合作商家等轮番上台,对房产品进行全方位的演讲,把楼盘中的细节、配套、理念传达给业主和意向客户。

⑵客户活动——在房地产楼盘销售的整个时间序列上,选择一个或几个关键性的节点,安装“发动机”,“助推器”,举办各种类型的促销活动,即可以单独也可以连成一个整体如文化周、地产节等,以便给一个特定楼盘的品牌建设或销售工作合力加速

房地产营销方案最新 篇7

一、全员营销的目的和意义

全员营销是推动我公司营销工作的重要手段,在公司内部推动全员营销其目的是通过此种形式充分发挥和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倡导员工爱岗敬业,营造一个团结协作,拼搏进取,人人促销的工作氛围。

二、实施办法

1、方案采取采取“全员营销、多销多得”的办法。员工需不影响正常的本职工作。

2、适用范围:凡是通过自公司总经理以下员工在公司所开发的房地产项目购买住宅或商铺的,均适用本方案。(销售部不参与此方案)

三、销售流程

① 员工负责提供客户所购物业涉及的位置、户型、面积、价位、交房日期、物业管理、违约责任等相关资料和咨询服务。

② 员工负责督促客户按照规定按时支付房款(订金、首付款、一次性付款、分期付款、按揭贷款及后期各项费用等)。

③ 员工负责带领客户到财务部缴纳现金或办理转帐手续,个人不得经手现金。

④ 合同填写由财务部售楼管理员、经办员工协同客户共同完成。售楼管理员负责对所签订合同进行立卷存档、保管。

⑤ 如需按揭贷款的客户,由售楼管理员协助其完成贷款手续。

⑥ 经办员工需与客户作好沟通,向其阐释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及我公司的临时性规定。

⑦ 以上工作完成,视为该项销售工作完毕。

四、业绩提成

1、按照公司规定,对不同楼号、不同形式的物业(商铺、住宅)制定出不同的销售提成比率。

住宅:提成比率为0.8%,商铺提成比率为0.5%。

业绩提成=合同总房价×比率

2、销售工作完毕,经办员工即可到公司财务部领取业绩提成。

五、本方案(草案)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XX 年 xx月

房地产营销方案最新 篇8

一是策划为先。

在整个项目开发过程中,从思维上应该策划在先,包括项目认证、风险评估、资金渠道、市场定位、规划设计、施工招标、工程管理、材料选择、形象包装、开盘销售、广告宣传、营销策略、物业管理、品牌塑造、效益提升等等都需要系统策划,策划是建立在相应的市场调查的基础上,调查既可以是一手的资料,也可是二手的,如包括政府统计口径、银行统计口径、统计局、商业局、房管局、国土局、税务局等部门的统计年鉴,了解和分析市场购买力及消费趋势等等。根据不同的环节有针对性的展开调查,如围绕消费者的生活形态,围绕区域的楼盘情况,围绕促销策略等等。

二是创新为赢。

在整个策划过程中均应该进行营销策划创新,包括建筑形态、布局规划、户型设计、整合营销、广告宣传、公关活动、物业管理、融资方式等等,如在支付方式上,与金融有效结合;在价格制定上,有效利用消费者的心理;在宣传和定位上,利用消费者好奇、虚伪等心理。如关注小孩教育、与名人做邻居、零首付、组合销售、在促销上合家欢礼品组合:丈夫赠送健身礼券、妻子赠送美容礼券、儿女赠送少年宫课程一门、老人赠送全面身体检查一次等等。同时要全程为握,房地产开发的全程策划,每个环节、每道工序、每个细节都相当重要。如市场调研、市场分析、市场定位、市场形象、市场促销。

三是塑造差异。

差异化能够创造竞争优势,在房地产策划过程中,应在不同层面塑造差异,如建筑风格、外立面、风系设计、光系设计、户型设计、布局空间设计、功能设计、智能化设计、逃生设计等等。在差异的塑造过程中,应在价值提升、吸引眼球、新颖性和成本方面权衡考虑,因为企业的目的是营利为本。

总之,未来的社区将更加在产品自身方面加以关注:如园林设计好,有较大的休闲活动空间;间隔合理、实用率高、采光好、空气流通;楼距较大,有开敞的空间和视野;完善的小区配套,物业管理好,最好是封闭式管理;交通、购物方便,使房子成为有文化气息的房子,成为有创造力的房子。在营销传播上:抓住目标消费者的心态,务求直指人心,在销售策略、广告策略投其所好,促成他们购买,同时根据目标消费群的特性,配合产品的

特点,使广告投入针对性更强更直接。一方面是组合利用软文、公关和不同形式的广告,在设计和投放过程中创新,另一方面是有效把握目标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关注其消费形态,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应地传播和促销活动。

房地产营销方案最新 篇9

一、 调研收集资料

1、项目用地范围红线图、外部条件规划图及项目总平面图。

2、国家有关的建筑设计规范与准则。

3、郑州市(或项目所在城市)房地产息及有关配套文件。

4、同类项目开发的经验和资料。

5、有关房地产行业的经济指标和分析资料。

6、国家建设部发布的《房地产项目经济评价方法》。

7、《河南省建筑工程投资估算指标》。

8、现行房地产行业的税费取值依据及税率。

二、设计目的:

毕业设计是在专业课程已修完的基础上进行的综合教学环节,本设计是在实际类似工程基础上

结合学生能力拟定的课题。通过毕业设计的实践,巩固和加强学生所学知识,通过对项目的背景分析、规划方案、开发方案和营销方案和经济效益评价的编制,掌握各分项编制的原则、方法和步骤,并获得进行项目营销策划分析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能力。

三、设计任务:

1、在教师指导下结合实际工程拟定项目背景资料

2、查阅、熟悉项目地块及规划图;

3、了解我国房地产业、郑州市(或项目所在城市)的基本状况、有关调控的政策;

4、项目周边楼盘的规划特色、开发周期、销售情况;

5、根据前期市场分析,确定项目的整体市场定位,并确定目标客户群定位(不同年龄段、不

同消费层次、不同的风格喜好、不同地域文化差异),进行目标客户群体分析,在市场定位和营销策划总体思路下,提出产品规划设计基本要求,协助确定符合市场需求和投资回报的产品设计方案,

产品规划、设计理念,最终完成产品定位。

6、根据市场竞争环境分析和项目自身优劣势分析,针对目标市场需求,制定有效的市场推广计划,为产品上市销售做好准备。内容包括市场推广主题策略,营销策略,销售策略,市场推广工具设计(VI设计及宣传品、销售工具设计),广告设计创作,媒体投放,公关活动策划等。

7、项目的经济效益分析,主要包括:项目的建筑规模、项目总投资估算、项目的建设周期、项目的盈利预测、项目财务评估、项目不确定分析和规避市场风险策略;

8、项目销售策划(项目销售阶段),此阶段主要是帮助发展商制定销售计划,协助展开促销工作,做好销售现场管理顾问,帮助发展商实现预定销售时间计划和收入计划。

9、策划结论与建议

10、打印、装订、呈交设计成果。

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认真完成要求的各项设计内容;编制要求准确化、规范化、内容完整、计算正确,估算合理;按统一规定,装订成册。

四、设计说明:

1、项目背景研究: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到郑州(或项目所在城市)房地产市场现状,再到本项目所处区域竞争态势分析,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方面对本项目进行详实、准确、客观的市场分析、研究。

2、项目定位方面:主要根据项目自身因素通过SWOT分析、结合开发商品牌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推演出本项目整体定位,从而演变出项目案名及推广主题。

3、产品定位方面:根据开发商产品开发战略得出项目整体物业发展建议,包括具体的开发方案、整体建筑风格建议、社区景观建议、户型产品建议及附加价值建议;在此基础上,对项目产品价格提出市场化、科学化、合理化的建议。

4、项目的经济效益分析:结合实时市场行情,对项目进行总投资估算,又根据市场去化情况编制销售计划,以及按销售计划确定回款收入;有了这些充分的基础数据,编制项目的现金流量表,最终确定项目可行及收益情况。

5、关于营销策划:房地产营销策划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统筹所有房地产销售及宣传推广工作。是房地产开发商为了取得理想的销售推广效果,在进行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其可动用的各种外部及内部资源进行优化组合,制定计划并统筹执行的过程。一个新的楼盘的营销工作一般可以分为前、中、后三个时期,每一个过程与环节都很重要。一个楼盘想要搞得成功,必须具备全局性的营销观念,进行所谓“整体营销”、“全程营销”。因此房地产营销策划不但包括房地产营销战略与战术分析,还在在此基础上确立投资地点、物业主题、规划设计,处理残局以及物色好策划人员等一系

列策划工作。

五、设计成果

1.封面(设计名称、设计人、班级学号);

2.设计说明书

3.营销策划书

4.附件(外文翻译、附图、附表等)

房地产营销方案最新 篇10

房地产营销公关策划中公关一词是公共关系的略语。“公共关系”一词源于英文PublicRelatio,简称PR,也可以译作“公众关系”。公共关系主要要素是社会组织(主体)、传播(手段)和公众(客体)。公关或公共关系策划一般涵义是社会组织(政府、企业等)通过信息传播,以一定的方式和活动协调、发展、完善与公众的关系。

房地产营销公关策划和广告策划相比,公关策划具有双向沟通的特征。房地产广告发布信息明确,传播广泛,但广告发布者与接受者信息的反馈有一定的限制,双向沟通有相当的阻碍。公共关系活动信息传播反馈性强,便于企业与公众的双向沟通,容易达成双方的信任、谅解、默契。房地产营销公共关系中顾客是基本公众,但还包括其他方方面面的公众。它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关系,牵连到方方面面的利益,需要方方面面的相助。房地产营销在多维复杂的营销环境中应该运用良好的公共关系,与方方面面保持沟通,促使企业与社会公众相互之间的理解和合作,从而使营销业绩更上一层楼

第一节房地产公关策划规则特征

一、信息传播与双向沟通

房地产营销公关策划,实质上策划企业所要销售的楼盘信息与公众的传播和双向沟通。信息传播可以分成信源,即信息的发布者,也就是传者;信宿,即接受并利用信息的人,也就是受者。房地产营销公关策划强调信息传受双方是在传递、反馈、交流等一系列过程中传播获得信息。因此,这不是一般意义上单向性信息传递,而是通过双向性的信息沟通,使双方在利益限度内最大程度上取得理解,达成共识。

房地产营销公关策划,主要类型有两种。一种是单独性的,即是为了一个或几个单一的公关活动进行策划,本章第二节阐述的就是单独性公关活动的“若干层面”。第二种是综合性的,即是规模较大的,时间较长的,一连串的,为同一目标所进行的公关活动的组合,本章第三节阐述的就是综合性公关活动的实例。无论是单独性或综合性的公关活动策划,都必须符合信息传播的有关规则。

1、信息传播是一个有计划的完整的过程

所谓“有计划”,是指传播活动必须按公关活动的目的或目标有步骤地进行。“完整”,是指传播过程必须符合传播学的“五个W模式”。即Who(谁);SayWhat(说什么);ThroughWhichChael(通过什么渠道);ToWhom(对谁说的);WithWhateffect(产生什么效果)。

2、信息传播的反馈机制

信息传播要达到双向沟通,必须重视反馈机制的建立。反馈,这里指受者对传者发出信息的反应。在传播过程中,这是一种信息的回流。传者可以根据反馈检验传播的效果,并据此调整、充实、改进下一步的行动。美国学者施拉姆提出控制论传播模式相当重视信息传播的反馈机制,这种模式是一种双向的循环式运动过程。它与传统线性传播模式的根本区别在于:第一,它引进了反馈机制,将反馈过程与传受双方的互动过程联系起来,把传播理解成为一种互动的、循环往复的过程;第二,在这一循环系统中,反馈还对传播系统及其过程,构成一种自我调节和控制,传受的双方要使传播维持、发展下去,达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须根据反馈信息,调节自身的行为,从而使整个传播系统基本上始终处于良性循环的可控状态。

3、信息传播信道的选择组织

信道,指信息传播的途径、渠道,也就是媒介。房地产营销公关策划信道式媒介的形式有公关广告、房产展销会、顾客联谊会、自编楼盘通讯刊物、专题展示会、征文、研讨会等。房地产营销公关策划中信道的选择组织实际上也是楼盘公关推广的过程。

二、房地产营销公关策划的基本特征

1、以长远为方针

房地产营销中,企业与公众建立良好的关系,楼盘的信息有效的在公众中传播反馈,楼盘最终得到顾客认可决定购买,所有这一切,都不是一日之功所能达到的。房地产营销公关策划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过程,它是一种战略性的长期工作。成功的获得并非一朝一夕的努力,也不是一曝十寒的推广。

2、以真诚为信条

房地产营销公关策划需要奉行真诚的信条。企业传播楼盘的信息必须以真实为前提,企业与公众的沟通必须以诚恳为基础,任何虚假的信息传播、任何夸大的沟通方式都会损害企业和楼盘的形象。唯有真诚,才能取信于公众,赢得合作和认可。

3、以互惠为原则

房地产营销公关策划,力求形成良好的公众关系,它不是靠血缘、地缘或空洞说教来维持,而是以一定的利益关系为纽带。企业在公关活动中既要实现自身的目标,又要让公众得益,包括精神和物质的利益。只有企业和公众互惠互利,与公众各方面的合作才能长久圆满。

4、以美誉为目标

房地产营销所有的工作最终目标指向都是为了卖楼,但就某一部分的工作来说又有自身特定的目标。公关策划信息传播和双向沟通的主要目标是树立企业所推出的楼盘的美誉度,不是直接卖楼。所谓楼盘美誉度指楼盘具有良好营销形象普遍受到公众的赞誉。楼盘美誉度的建立和楼盘的知名度、印象度是紧密联系的。所谓楼盘的知名度,指楼盘在公众中的知晓程度。楼盘的印象度指楼盘在公众中的印象包括大致上的认识和感受。在楼盘知名度、印象度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产生楼盘的美誉度。房地产营销公关策划在提高扩大楼盘知名度、印象度,特别是提升楼盘美誉度有特殊的功效,楼盘“三度”也有利于促销。

第二节房地产营销公关策划若干层面

一、房地产营销和媒介公共关系

媒介公共关系简称媒介关系,指社会组织与新闻传媒单位和新闻记者编辑的关系。房地产营销公共关系中,媒介关系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性,它传递信息迅速,影响面广,威望度高,可以左右社会舆论和影响政府机构。在欧美,新闻传媒被看作是继立法、司法、行政之后的“第四权力”。房地产营销务必要重视媒介关系,因为和房地产企业其他职能部门工作相比,它是直接面向社会各界的,所以特别需要媒介关系助一臂之力。正可谓:“得之者锦上添花,失之者孤家寡人”。

怎样建立良好的媒介关系呢?

首先,将新闻单位和新闻界人士列为必须厚待的公众。房地产企业可以有计划的邀请新闻界人士参观楼盘,通报情况,但切忌以纯功利主义的态度对待媒介关系。可以在平时适当时机与新闻界人士举办各种联谊活动,争取理解和增进友谊,为相互之间的合作奠定较好的基础。

其次,必须掌握新闻媒介的工作特性。新闻界重视的是新闻,即新近发生的有报道价值的事与人。对于价值高的新闻,各新闻单位就会有兴趣去了解、采访和报道,甚至连续追踪报道。不要勉强要求记者刊发一些纯粹是楼盘软广告的文章。事实证明,楼盘的新闻价值越高,记者就乐于报道,读者会用心阅读,楼盘促销效果也就明显。

再次,应当熟悉各种媒介的特点和新闻体裁的形式。要有针对性的向记者提供新闻稿件或请记者采访。房地产企业营销部门应善于抓住时机,从不同角度和层次发掘售楼过程中有价值的新闻。提供新闻稿件做到切题规范,回答记者提问应该言之有物。楼盘和营销新闻可能的情况下力争在传媒上早报道、在显著位置上报道和连续报道。

房地产营销和媒介公共关系比较高的操作层面是善于“制造新闻”。

制造新闻又称“新闻事件”或“媒介事件”,它是指在真实发生事件的基础上,经过推动挖掘,运用正当手段主动安排筹划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或活动,吸引记者采访报道。在公关史上,美国联合碳化钙公司总部大楼竣工的“鸽子事件”,便是制造新闻事件的一个著名例子,可以作为借鉴。

该大楼竣工之际,一群鸽子飞进其中一间房子。公关人员关了门窗,请动物保护委员会采取保护措施,公关人员通过大楼“不速之客”来临和动物保护举动为新闻由头,吸引新闻界报道。结果,从用网兜捕捉第一只鸽子到三天后最后一只鸽子落网为止,各种报道频繁的出现在报纸、广播、电视上,联合碳化钙公司总部大楼竣工的消息不胫而走,名气大振。

二、如何对待赞助活动

房地产企业常常会遇到一些单位前来联系赞助事宜,希望企业能对某些活动进行经济上的支持,企业和楼盘因此而得到相应的宣传,房地产企业如何对待赞助活动呢?

赞助是房地产营销公共关系重要组成部分,有计划有目的的赞助一些社会活动,是企业和社会公众沟通的有效手段,既是回报社会又能扩大企业影响传播楼盘信息。赞助要达到一定的公关效应关键是如何操作。

国外企业在提供赞助时,多遵循如下原则。

第一、赞助的单位是非赢利性组织。

第二、赞助的社会活动要有利于本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第三、视企业的经营状况量力而行确定赞助的额度。

房地产企业按照国际惯例对一些社会活动提供赞助时,特别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选择好赞助对象。在众多的赞助要求中,准确遴选最佳的赞助对象,是保证赞助达到预定目标的前提。通常的赞助对象从类型上分有文化、艺术、教育、体育、公益、慈善事业等等。企业所赞助的对象,应该是社会公众最感兴趣的活动,或者是社会公众最乐于支持的事业而且是最需要支持的事业。否则,赞助对象被认为有误。选择好赞助对象还要尽量注意企业、楼盘与赞助对象的有机联系。

2、详细了解赞助活动的具体情况。企业所赞助的活动的展开涉及到方方面面,比做常规广告复杂得多。一些企业进行赞助往往没有取得相应的效果,通常是赞助活动展开的某些方面出现偏差。例如有的被赞助主办单位把赞助钱款的一部分私自挪用或大肆挥霍,有些赞助活动邀请的明星不到场或不自重。有一家房地产企业曾投入相当资金赞助一项大型艺术活动。根据主办单位赞助条例规定被冠以“独家赞助”的身份,但是,当此项大型活动所有工作准备就绪即将揭幕的时候,一些协办单位提出一连串问题,主要是他们也出了钱进行赞助,所以不存在“独家赞助”。于是印有“独家赞助”的海报不能张贴,宣传册不能发放,入场券不能使用,这家房地产企业赞助这项大型艺术活动的策划大打折扣。

3、搞好赞助活动的宣传。企业出资赞助某项活动应该明理所当然有被宣传的权力。国际商界把赞助和捐赠区分开来,前者有明显的商业目的,寻求社会和企业的共同利益。搞好赞助活动的宣传要注意适用新闻大众传媒扩大传播企业信息量。国外企业赞助某些活动用于新闻媒介的传播费用一般都高于直接用于活动的经费,并从媒介覆盖面、公众视听率等进行测算。搞好赞助活动的宣传还要注意不要搞直接的促销宣传。房地产企业赞助活动的宣传主要是扩展信息渠道,显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扩大企业和楼盘知名度、印象度、美誉度,密切客户和潜在客户的联系,争取软性长远的宣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