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九年级教案汇总

苏教版九年级教案汇总。

我们编辑了“苏教版九年级教案”以满足您的实际需求,这将是对你有益的建议。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没有写的老师就需要抓紧完成了。教案可以在不同学科与不同层次上应用落实素质教育。

苏教版九年级教案(篇1)

1.了解朦胧诗及其审美特征。

2.感知诗中“星星”的形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3.通过诵读,体会诗歌的情景、意蕴和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主旨。

4.揣摩语言,品味诗句的丰富内涵。

教学活动应强化诵读,在熟读过程中,揣揣摩语言,感知“星星”的形象,领会其象征意义。对于形象的丰富内涵的理解,可引导学生合作研究,鼓励有创意的个性化阐发。以提高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朦胧诗的审美特征;理解诗歌所寄托的诗人的理想和信念。

1.诵读法江河的《星星变奏曲》是-首追求光明的希望之歌,全诗含蓄朦胧.意境优美,

引导学生在熟读中揣摩诗歌语言的意蕴和情味。领会“星星”的象征意义。把握诗歌的主旨

从而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悟能力。

2.联想想象法全诗运用象征手法,围绕主题与主要意象变换情境,委婉抒情。学习这首抒情诗,要创设氛围激活学生思维,借助对形象的感悟,把握丰富内涵,深人体会诗中的思想情。

3.讨论探究法如对“星星”形象的感悟,可引导学生活跃研讨,提高审美意识。

回忆诗句,今天我们来学习《星星变奏曲》这一首诗,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江河,原名于友泽,1949年生,北京人。1968年高中毕业。1980年发表_作《星星变奏曲》,著有诗集《从这里开始》《太阳和他的反光》等,是新时期朦胧诗的代表人物之一。

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作“朦胧诗”。朦胧诗孕育于“_”时期的“地下文学”。它是新时期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是“_”后期一群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的青年,利用诗歌的形式对现实进行反思和追求诗歌独立的审美价值的产物。

朦胧诗作为一种新诗潮,一开始便呈现出与传统诗歌不同的审美特征。代表人物有舒婷、顾城、江河、等。意象化,象征化,立体化和隐喻性是朦胧诗艺术表现上的重要特征。

本诗写于1980年,也是诗人首次发表的诗作。诗人经历了恶梦一样的“_”十年,目睹了专职的残酷和人情亲情的被毁灭,因此对“_”时代的黑暗进行揭露和反抗。回想暗夜如磐的年代,诗人倾诉着自己质朴的愿望,因此写下了此诗,寄托了诗人美好的梦,也表达了诗人的苦闷与迷惘,这是诗人思考历史、人和现实的表现。

(2)体会朗读节奏与朗读时的感情基调。

颤(chàn)动闪烁(shuò)朦胧(ménglóng)覆(fù)盖

疲倦(píjuàn)静谧(mì)憧憬(chōngjng)劫(jié)难凝望(níng)

意象:星星、诗、蜜蜂、萤火虫、睡莲、春天、鸟、白丁香等。

1、诗中的星星象征什么?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怎样的渴望?

2、两小节诗在结构上及语言表达上有什么异同点?

都用假设的句子“如果-----谁还需要---还会---”开头;从第五行看,有变化,用“谁不愿意”和“谁愿意”。

都表达了现实中挣扎而向往光明、温暖和自由的愿望。所不同的是第一节正面表达这种企盼,第二节是从反面表达这种希望。

变奏曲是音乐术语。这首诗是借用此术语来说的,具体特征有以下两点:

2、请从一、二节诗句的语气、内容、意境三个方面说说诗歌是怎样构成主题与变奏的关系?

第一节和第二节用了同样的结构、相近的句式、和递进式的比喻。但句子的语气已从肯定变为否定;内容又对光明的向往转为对现实的否定;意境由温馨美好转为寒冷严酷,从而构成主题与变奏的关系

1、主旨全诗表达了诗人对黑暗冰冷的现实的否定,抒发了自己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以及虽然迷茫失落而又不失坚定的希望。

3、具有朦胧诗的语言特色:多用象征、比喻的修辞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使得诗歌含蓄朦胧。

象征和比喻的区别:

象征中的象征体都是具体的,被象征的本体都是抽象的;比喻中的本体和喻体通常都是具体的。

象征着眼于全文构思,至少也是文章的层次,是一种表现手法;比喻通常是以句子的形式存在,是修辞手法。

1、反复朗读“谁不愿意……”至“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体会诗中描写的情境,探究下列问题。

(1)诗人用“柔软得像一片湖”来形容夜晚。这给你怎样的感受?

“柔软得像…片湖”,把夜晚的安宁,平静、柔和、温馨和自由自在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给人以温柔如梦的美好感觉。

(2)“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与类比,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鸟落满枝头”,点缀在繁密的树林间,周围的环境一定是无人搅扰,十分宁静的;“星星落满天空”的情境必定出现在晴朗的夜间,虽然星星视觉上令人感到密集,但并不热闹,反而衬托出心情的宁静、闲适、自在。这两种情境在形态上有相似之处,都只有在心境宁静时才能观察体会得到,因此勾起诗人的联想与类比。而春天“鸟落满枝头”的景象比夜空繁星满天的情形,更显生机,更富有直观的动感和美感。“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与类比,更生动地表现了“光明”的美好。

(3)“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两句诗在语意上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诗人为什么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两句诗,分别从听觉上和视觉上描写声音的隐约、白丁香的朦胧.将人们带入一种令人陶醉的朦胧迷离的美好意蕴。表现了“春天”之美,“光明”之美。

诗人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采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因为声音-会儿入耳,一会儿消失,一会儿清晰,-会儿模糊的感觉与视觉上“闪闪烁烁”的感觉是相通的。这足以形容视觉的词语来表现听觉,以视觉感来突出对声音的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真切感觉。

2.学生自由诵读诗歌第二节,思考:

(1)诗中“每一首诗都是-群颤抖的星星”。此处星星为什么要颤抖呢?

“每一首诗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用暗喻的手法,表明:苦难的诗所受到的_,这种不自由带来的就是心灵的寒冷孤寂。星星的颤抖,是人心灵的颤抖。因生活的压抑和_而得不到自由,使人心得不到温暖。

(2)怎样理解“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

“瘦小的星”比喻并象征人们对光明的微茫的希望。不仅太阳失去了,连“瘦小的星”也被“一颗又一颗”地吹落,可见“夜”的黑暗沉沉、猖獗肆虐和冷酷无情。

(3)“寂寞地燃烧”是什么意思?

在寻求自由和光明的过程中,在周围都是黑暗的时候,只能燃烧自己去寻找光明。寂寞突出了孤独,燃烧代表了牺牲。

苏教版九年级教案(篇2)

第3教时练习九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对统计图与统计表的联系更进一步了解.充分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并能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进行分析和判断.

教学重点

能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进行分析和判断.

教学难点

能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进行分析和判断.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完成练习九的第1题.

先请学生根据书上所提供的条形统计图,把统计表填写完整.

接着思考:哪种天气经常出现哪种天气偶尔出现看了这张条形图,你还知道了什么

二,完成练习九第2题

出现书上的三个转盘,给其编号1,2,3.

思考:(1)转动哪个转盘,指针落在两个区域的机会差不多

(2)转动哪个转盘,指针会偶尔落在红色区域

(3)转动哪个转盘,指针会经常落在红色区域

三,完成书上第3题

在生活中有哪些事情经常会出现,哪些事情偶尔出现

(学生先自己说,然后在小组里说,最后进行交流)

四,完成书上第4题

出示书上的四个口袋,第一个口袋里装的都是红球,第二个口袋里装了9个红球,1个黄球,第三个口袋里装了9个黄球,1个红球,地四个口袋里装了5个黄球,5个红球.每次摸1个球,在每个口袋里都摸30次,结果会怎样请同学用线连一连.

摸出红球的次数可能比黄球多

摸出黄球的次数可能比红球多

摸出红球和黄球的次数可能差不多

每次摸出的都是红球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

五,完成练习九的第5题

学生先对自己所在小组同学最喜爱的运动进行调查,然后在条形图上表示出结果.

运动项目有:踢足球,游泳,跳绳,打乒乓球

从你所统计的结果来看,你能想到什么

六,学习思考题

做一个转盘,涂上红色,黄色和绿色.要使指针转动后偶尔落在绿色区域,而落在红色和黄色区域的次数差不多,应怎样涂色先试着涂一涂,再转动若干次,看看结果怎样.

七,作业练习九第2题

苏教版九年级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掌握文章内容,分析人物性格。

2.培养学生独立读、述、评、析的能力。

3.培养学生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

见目标1、2、3

教学难点:见目标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首先放《三国演义》的主题曲)师由音乐导入:一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以其特有的雄浑和古朴为我们翻开了三国的历史画卷,作为欣赏者的我们,仿佛又被带到了金戈铁马的古战场。经受了一番刀光剑影的洗礼。是呀,在三国的历史舞台上,曾经有过许多鲜活的面容,涌现出许多的人物。我们曾经接触过其中的两位,一位是足智多谋的?(生:诸葛亮)一位是知人善任的?(生:刘备),今天,让我们共同学习罗贯中的《杨修之死》,看看作者笔下另两位人物是什么形象的。(师板书课题)

师:首先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杨修之死》选自《三国演义》第72回,故事发生在曹操、刘备两个军事集团争夺汉中之地最为激烈的时候。当时诸葛亮已智取汉中,曹操屡屡受挫,又不甘心失败,只好退兵斜谷口,以待时机。但终因蜀兵积极防守,难以进取。“杨修之死“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二、整体感知:

1.检查字、词

庖官主簿谮绰刀恃才放旷

(给加点的字注音,用“恃才放旷”造句)

2.熟读课文,将文章分为三大部分,并归纳段意。

学生讨论后明确: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写杨修被曹操所杀。

第二部分(第4——9自然段)记叙杨修和曹操之间矛盾的发展过程。

第三部分(第10——12自然段)写曹操兵败班师。

3.初步思考:杨修和曹操给人留下什么印象?

明确:杨修:恃才放旷。曹操:阴险虚伪、狡诈奸猾。

(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学生只要能说出俩人性格的主要特点即可。)

三、深入阅读

1.找生读第一部分:

师提问:

①杨修为什么会命赴黄泉?

②曹操杀杨修是否有理?

明确:①因为从曹操所发布的口令“鸡肋“中洞悉了曹操的心事。被曹操以”惑乱军心“的罪名杀掉。

②有有理之处,也有无理之处。

有理之处:杨修身为曹操的高级幕僚,不思帮助军队度过难关,反而影响军心,确实该杀。

无理之处:一是曹操确定了具有暗示性的口令,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二是处罚不公,斩杀了杨修,对自己的亲戚却没有丝毫处罚。

(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可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只要答案合理,不强求一致。)

2.生自读课文第二部分,提出疑难问题,小组讨论解决。然后把其中的重难点问题提出来在全班解决。

师将问题总结如下:

1.本部分记叙了曹操跟杨修之间三方面六个小故事,从中可看出曹操对杨修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下列内容板书)

杨修卖弄聪明1.破字忌

2.分酥恶

杨修揭穿曹的心思3.破梦愈恶

杨修参与曹的家事4.吴质事件愈恶

5.教植出门怒

6.教植作答杀修之心

2.第二部分从记叙的顺序看属于哪一种?本部分与题目有什么关系?

明确:补叙目的在于说明杨修之死的深层原因,揭示杨修之死是曹、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3.学生齐读第三部分,自己提出重点问题在班上交流,老师总结如下:

1)本部分内容与题目有什么关系?

明确:意在证明杨修死前的分析和预见是非常正确的,活曹操输给了死杨修,目的在于揭露曹操杀杨修是忌才,“惑乱军心”只是借口而已。

2)曹操兵败,却又厚葬杨修,这是为什么?表现了曹操什么性格?

明确:曹操兵败,证明了杨修预测的正确性,众人对他杀杨修之举自然有疑意。曹操厚葬杨修,可以堵住众人之口,在众人面前表现出知错就改的举动,以笼络人心。这一举动,表现了杨修阴险虚伪的性格。

(本部分任务的完成以学生自读、讨论、质疑为主,老师只起引导、点拨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拓展迁移:

你如何评价杨修和曹操的?从他们二人身上在为人处世方面你有什么感想和收获?

(让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只要答案合理,不强求一致。)

五.布置作业:

请阅读《三国演义》有关曹操的故事,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参考题目如下:

①我眼中的曹操②曹操——奸人也?英雄也?③一代枭雄曹操

④读《三国》看曹操⑤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与杨修之死

——评曹操的用人原则

六.板书设计:杨修之死

罗贯中

杨修卖弄聪明1.破字忌杨修:恃才放旷

2.分酥恶曹操:阴险虚伪

杨修揭穿曹的心思3.破梦愈恶狡诈奸猾

杨修参与曹的家事4.吴质事件愈恶

5.教植出门怒

6.教植作答杀修之心

教案评点:

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互动,并由浅及深设置疑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在循循诱导、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知识,培养能力。导入部分,既吸引学生,又能很快将对方带入特定的情景中。

苏教版九年级教案(篇4)

1.知晓修改文章兼顾“言”与“意”。

2.把握修改“言”的基本要求和修改内容。

通过讲解、示例引导,学生能够掌握修改文章的要求和技法。

让学生通过修改示例文稿中的错误,提高让作文出彩的能力。

同学们,进入初中以来,你们写过很多作文。你们可能觉得写是你们的事,而修改是我们老师的事情。其实不然。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改”“善作不如善改”,一篇好的文章不仅是“写”出来的,而且是“改”出来的。曹雪芹写《红楼梦》就自言:“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再如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前后经过十二次精心修改才完成。修改是写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是提高文章质量的有效途径。那么,作文修改,有哪些基本要求和方法呢?今天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学习写作“修改润色”。

1.学生自由阅读写作“修改润色”的内容。

2.学生讨论、交流下列问题,教师点拨。

(1)修改文章要兼顾“言”和“意”,“言”和“意”分别指什么?

言,指言辞和表达;“意”指立意和思想内容。

(2)“言”修改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基本要求是改“对”,进一步的要求是改“好”。

(3)修改润色应该从哪里入手呢?

学生答:可以改错别字、病句,语言是否简明。还可以改结构、构思。可以改材料与中心是否一致。可以改重点是否突出,材料是否有新意。

师总结:很好,大家讲得真不错。修改作文的确像刚才说的那样,主要从语言、构思、中心三方面加以修改。下面我们结合示例来看一下。

(4)怎样才能把文章的“言”修改得“更好”?

要将“言”的修改与“意”的修改结合起来,补充内容,加工润色,使文章内容更充实,语言更富有文采。例如,记叙文可以补充细节描写;写景,注意从不同的观察角度着笔,动态和静态之景结合,注意炼字、炼句、修辞手法、引用诗词歌赋等,使语言生动形象,增强表现力。还要注意材料的取舍、结构的安排等。

读下面语句,指出错误缺点,并进行修改。

①进入二十一世纪,人们对电脑已不在陌生,电脑使用率逞上升趋势。等我们这一代步入社会时,如果不会用电脑,很可能会被视为文盲。可是,电脑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

生:第一句话有两个错别字,分别是“逞上升趋势”中的“逞”,应改为“呈”;还有一个是“已不在陌生”中的“在”,应改为“再”。

②“我爸爸是位老师,对我的要求很严烈。”“他人老心不老,表示一定要为人民多服几年务。”

生:我认为第二句中“严烈”用词不当,应改为“严格”;“为人民多服几年务”中的“服务”不能拆开用,此句应该改为“为人民多服务几年”。

③“到达目的地有三条路可走,即左路、中路和右路。左路和右路,路途较远,走中路最近,所以左中右三路中,我们决定走中路。”

生:这段文字啰唆重复的地方不少,但如果能对其稍作加工锤炼,将其变成“到达目的地有左中右三条路可走,中路最近,所以我们决定走中路”,那就简洁多了。

师:修改文章的语言,首先去看有没有错别词,再去看有没有用词不当的地方,最后读一读句子有没有啰唆。

阅读下面的短文,根据你的理解和感受,试着润色这篇习作。【注:材料见教材《寻人启事》】

1.仔细阅读文章,发现其长处与不足,不足之处就是需要修改的重点。

2.从内容和语言两个角度修改文章,使内容更充实,语言更流畅、有表现力。

3.无论是改动还是增删,动笔前都要反复斟酌,以防“点金成铁”。

苏教版九年级教案(篇5)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了解陈涉起义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

2、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3、熟悉课文,疏通文意。

4、理解使动、意动、为动用法。

过程与方法

1、认识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原因、过程及其历史必然性。

2、把握本文运用对话及对话时的语气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

2、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

1、懂得文中实词“为、当、行、次……”的意思,虚词“之、以、固”等的用法。

2、初步了解文言文中一词多义、万分省略等到语言现象。

3、领会课文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

1、学习运用自然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的手法,体会细致形象的描写。

2、认识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原因、过程及其历史必然性。

3、把握本文运用对话及对话时的语气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司马迁的《陈涉世家》。陈胜起义是我国历第一次农民起义。司马迁在《史记•陈涉世家》中记载了这个历史事件,对这次起义的原因、经过以及起义大军的征战历程作了真实而生动、具体而完整的记述。学习这篇文章,我们会对陈胜起义这一伟大历史事件有个具体的了解、认识。

司马迁的《史记》,不仅是珍贵的历史巨著(《史记》是我国历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还是宝贵的文学巨著,也是学习古代汉语的典范材料。认真学习本文,我们会从中得到不少收获。

二、教师范读课文。

三、正音。

阳夏(jiǎ)嗟(jiē)呼適(zhé)戍度(duó)已失期以数(shuò)谏故

当行(háng)陈胜王(wàng)罾(zēng)篝(gōu)火忿恚(hùi)

社稷(jì)被(pī)坚执锐

四、朗读课文。

提出要求:字音正确,句读恰当。学生个人朗读与集体齐读交错进行。读毕酌情讲评。

五、讲解课文第一段。

1、全班齐读。

读前提出要求:思考回答:(1)第一段主要写什么?(2)为什么先写这段?

2、内容学习。

提问一:第一段主要写什么?(要求用一句话作答)

讲解:这段主要写陈胜年轻时给人做佣工之时,胸中已怀有大志(“鸿鹄之志”)。

提问二:为什么先写这段?

讲解:先写这段主要是表明陈胜后来发动起义并非偶然,早有其思想根基。

六、布置作业:

1、背诵第一段。

2、诵读第二、三段,弄懂其句意,思考这两段各写什么。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作业。

二、讲解课文第二段。

1、朗读。

提出要求:(1)注意字音、句读。(2)思考回答:第二段主要写什么?

指名两名同学分别朗读第二段。读毕,着重就字音、句读酌情讲评。

2、内容学习。

提问:第二段记述了陈胜起义的哪些史实?

讲解:本段记述了陈胜起义的如下史实:①起义的时间、地点、发起者、参加者及其人数。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发动“闾左適戍渔阳”的九百人举行_秦王朝的起义。②起义爆发的原因。“天下苦秦久矣”,暴虐的秦朝专制统治给人民带来无穷无尽的灾难,造成全社会普遍的怨愤和仇恨,这是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失期,法皆斩”,秦朝严酷的法令逼使戍卒揭竿而起,这是起义发生的直接原因。③起义前的谋划、准备。陈胜、吴广商定假公子扶苏、楚将项燕之名以号召天下,争取响应,借鬼神意旨以威服士卒,笼聚人心。

三、讲解课文第三段。

1、朗读。

读前提出要求:(1)注意字音、句读。(2)思考回答:第三段主要写什么?

指名两名同学分别朗读第三段。读毕,酌情讲评。

2、内容学习。

提问:第三段写什么内容?(要求用一两句话作答)

讲解:这段是记述陈胜起义的事件经过以及陈胜起义迅猛发展的概况。

实词总结(在文中只有一种解释者不列):

为:①作,当。“若为佣耕。”②担任。“为屯长。”③是。“号为张楚。”④作为。“为天下唱。”⑤制,建造。“为坛而盟。”

行:①行列。“皆次当行。”②做,进行。“乃行卜。”③行进,行军。“行收兵。”

次:①编列。“皆次当行。”②停留,驻扎。“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当:①值,承担。“皆次当行。”②应该。“不当立。”③在,正当。“当此时。”

举:①起事,发动。“举大计”。②立。“死即举大名耳。”

虚词总结:

之:①往。“辍耕之垄上。”②助词。“怅恨久之。”③的。“鸿鹄之志。”④代词。“二世杀之。”(代人)“然足下卜之鬼乎!”(代事)“皆下之。”(代地方)

以:①因为。“扶苏以数谏故。”②认为。“或以为死。”③把。“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④用。“以激怒其众。”⑤表界限。“徇蕲以东。”⑥已经。“固以怪之矣。”

也:①表判断。“吾闻二世少子也。”②表诘问。“何富贵也?”

乃:①于是,就。“陈胜吴广乃谋曰。”②是。“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固:①本来。“固以怪之矣。”②必定。“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而:①表前后两部分是转折关系。“而戍死者固十六七”。②表前后是承接关系。“夺而杀尉。”③表前后是方式与目的关系。“为坛而盟”。④表前后部分在时间上有先有后。“收而攻蕲”。

四、讨论课文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

本文主要是通过语言,尤其是通过人物间的对话来表现人物性格的。纵观全文,陈胜参与对话的共有三次,第五段中,陈胜同其他佣耕者的对话,表现了陈胜的远大志向和对封建统治阶级的反抗精神。第2段中,陈胜同吴广的对话,表现了他们组织起义的谋略才智。他们对当前形势的正确分析、起义策略的确定、怎样制造舆论等都是通过对话表达出来的。第3段中,陈胜同戍卒的对话,又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敢于反抗,敢于斗争,充满英雄气概的起义领袖形象。可见课文就是通过人物对话把陈胜等人的性格极为鲜明生动地表现出来了。

让学生选读课文中有关陈胜参与对话的内容,找出最能表现他性格的语言,并加以适当的评论。

最能表现陈胜性格的语言有:

①苟富贵,无相忘”。②“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③“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④“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表现的人物性格为:

①句表达了陈胜极想摆脱贫困,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反映了陈胜具有“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朴素阶级感情,说明陈胜虽然出身低贱,但胸怀大志,不寻常人。②句以“燕雀”比喻见识短浅的人,以“鸿鹄”比喻有远大理想的人。通过比喻,表现陈胜年轻时就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也反映了他对同伴目光短浅的惋惜。③句说明了陈胜面对秦王朝的暴政、面对死亡,毫不畏惧,决心不受命运的摆布,为建立自己理想中的国家而举行起义,表现了他勇于反抗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也是他“鸿鹄之志”的具体表现。④句彻底否定了封建统治阶级欺骗劳动人民的所谓天生贵种、等卑有序、贵贱有别的谎言,砸碎了长期禁锢劳动人民头脑的封建精神枷锁,是鼓舞人心的战斗口号,表现了陈胜敢于解放思想,敢于_封建统治的斗争精神。由此可以看出,陈胜是一个对封建统治强烈不满,敢于反抗,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有志气,有抱负的农民起义的领袖。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掌握重点词句的含义和用法。

2、完成课后规定的背诵等作业。

苏教版九年级教案(篇6)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其中的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懂得给别人带来快乐,同桌自己也就快乐了。教育学生要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

1.初读课文,认识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教师板书课题。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题。

3.出示“苹”“果”生字卡片,指名读一读。

4.指名读课题。

1.出示要求,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圈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2)把生字拼一拼,读一读。读给同桌的小朋友听,看谁读得更好。

2.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集体纠错,集体读。

(2)全部开火车读。

(3)学生自由地说说怎样识记这些生字。

(4)玩摘苹果的游戏,加深巩固。

3.教学学生无法拼读的生字。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教学生跟读。

(2)指名反馈读。

(3)齐读。

(4)学生反馈如何记住这些生字。

1.教师播放课文录音朗读,学生认真听。

2.再次播放,学生跟着轻声读一读。

3.学生试着读一读课文。

4.同学间互相读一读。

5.指名读,其他评议。

3.你们都有自己的爷爷奶奶,现在他们年纪大了,平时都做些什么呢?

4.可是这篇课文中的老人他年纪也不小了,可是他却在干什么?

5.指名反馈。

6.这个老爷爷都这么老了,他种树干什么?

7.教师出示文中的句子,帮助理解。

8.指导感情朗读这几句话。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会写要求会写的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总结全文,让学生懂得给人快乐,同时自己也就快乐了,教育学生要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

1.抽读生字卡片。

2.学生用生字组词,复习词语。

3.请小朋友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一年一年地过去了,苹果树长大了,树上结满了一个个又红又大的苹果。小朋友们,如果你吃到了这又红又大的苹果,会想什么?说什么呢?

2.我们假设爷爷现在就在我们的身边,你们想跟爷爷说什么呢?

3.想一想,这一位种苹果树的老人听到大家刚才说的话心情会怎样?

4.小朋友们,学了这篇课文,看到老人为大家做的这件事,你们有什么收获或是感想呢?

5.学生自由发挥,教师小结,教育学生。

1.出示今天要写字卡片,学生认读,并进行组词练习。

2.引导学生观察其他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书写时应注意些什么。

3.教师强调书写的注意点和要点及写字姿势。

4.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1.抄写本课生字。

苏教版九年级教案(篇7)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其中的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贝壳的特点,向贝壳问问题并想像贝壳会怎样回答,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1.识字、写字。

2.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1.认识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教师出示大海的挂图,小结:是呀,大海多美呀!水蓝蓝的,一望无际,沙滩上还有许许多多的贝壳呢!(教师板书课题)

3.学生借助拼音认读“贝”“壳”。

4.指名读题目。

5.大家一起读题目。

7.展示贝壳实物,感受贝壳的美丽。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一边听一边找生字。

2.反馈找生字情况。

3.认读生字。

(1)小组内自主学习生字。

(2)指名反馈。

(3)教师出示生字卡,全班齐读。

(4)游戏巩固。

4.朗读课文。

5.学生自由读,把课文读通顺,并思考:我问了贝壳什么问题?贝壳又是怎么回答的呢?

1.教师指名反馈问题,并出示响应的句子。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句子。

3.指名扮演“我”和贝壳,一问一答。

4.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5.学生自由读课文。

1.巩固生字,学会写其中的8个生字。

2.背诵课文。

1.识字、写字。

2.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让学生读一读。

2.认读下列词语,积累词语。

1.教师让学生出示自己带来的贝壳。

2.指名说说自己的贝壳是怎么来的。

3.引导回忆:文中的小朋友看到贝壳,向它问了什么呢?贝壳会怎么回答他的呢?

4.以回答的方式朗读课文中相关的句子。

5.看着这么多漂亮的贝壳,你们想向贝壳问什么呢?贝壳会怎么回答你?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读课文。

2.学生自由大声读。

3.指名读,其他评议。

4.大家试着读一读。

5.老师示范读,学生评一评老师读得怎么样?

1.出示生字词卡,指名认读。

2.开火车认读。

3.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4.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汉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5.让学生自己说说在书写这些字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6.教师范写,学生跟着书空。

7.学生写字,教师个别辅导。

苏教版九年级教案(篇8)

教学目的:

一、明确诸葛亮的政治蓝图及策略;

二、了解诸葛亮的远见卓识以及锐利深刻的战略眼光。

一、导人新课:提起诸葛亮,我想大家都知道,你记得哪些关于诸葛亮的词语、诗句、故事、对联,说出来让同学们一起分享。今天我们学习新课文《隆中对》,你们肯定会对诸葛亮有进一步的了解。

二、老师介绍《三国志》,范读课文。

三、生准备分小组比赛朗读课文,为课文正音、正字。

四、学生分成四人小组,参照课文注释,自己解读课文,有问题的,做上记号。老师巡视指导,然后集中解答疑难字句,充分相信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交流,能够解决疑难问题,为进一步探究做好准备。

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研读课文,了解诸葛亮的政治蓝图及策略,解决课后习题一。

3、在此形势下,诸葛亮为刘备设计的策略及政治蓝图是什么?

二、再读课文,你如何评价诸葛亮?与同学交流一下。

一、本节课进行比较阅读,将小说中的诸葛亮与史书中的诸葛亮相比较,小说家进行了哪些艺术加工?

二、关于诸葛亮还有哪些故事?请同学们课后阅读《三国演义》,研究诸葛亮的战略在小说中是如何演绎的。通过图书馆、网络等多种渠道,进一步了解诸葛亮的一生,谈谈你的感受,写在周记本上。

苏教版九年级教案(篇9)

设计理念:作文教学的目的何在?在于解放人的精神和心灵。把作文主题的潜在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即鲜活的强悍的生命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我们注重释放的结果,但我们更应该重视释放的过程。聊天作文是习作教学中一种开放型、发展型的教学活动,能为学生创设更为宽松的学习环境,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朋友式关系的尝试。他以聊天为手段,以指导习作为目的,通过聊天使学生自觉感悟,产生兴趣,从而轻松落笔,写好作文。

教学目标:

1、比较四幅神情各异的脸蛋图,感受他们分别表达的内心情感。

2、展开联想,从丰富多彩的记忆中选择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情来写。

3、要把事情写具体,包括把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和心理活动写清楚。

4、准确表达,作到真情实感。

教学重点:

1、激发联想,广开言路,展现难忘的回忆。

2、注重细节描写,把事情写具体,富有真情实感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趣铺垫情感

1、师:俗话说:一回生,两回熟。同学们我们又见面了。见到我高兴吗?来点表示如何?

2、生鼓掌,露出开心的笑脸。

3、师:从大家的掌声中我读出了你们的热情,从开心的笑脸里我明白了大家的高兴。(贴上笑脸图)

人呀,往往会把自己的心情写在脸上,让人一看就知道他的情绪。我们就把这神情就做表情。(板书;表情)其实说到表情,它是非常丰富的。你们知道除了喜之外,还有那哪些表情呢?

二、游戏表演观察叙述

1、师:这样吧,大家把想到的表情暂时不说出来,老师要和大家玩个游戏。我要请我们班的同学上来表演一个表情。其他同学猜猜是什么,并说出猜出的理由好吗?告诉你,表演逼真是本领,说出原因是水平。大家可要仔细观察了。

2、生表演。其他人猜。师适时指导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指名4人表演)

如:我看到了他的嘴角向两边洌开,露出洁白的牙齿,眉毛也向上舒展、眼睛眯成一条缝。

3、师根据学生的表演适时贴上喜、怒、哀、乐、晕、烦、害羞、怕等图片

三、以点带面广开言路

1、师从大家的描述中真的让我感受到了表情丰富多彩,难怪有人把我们的脸说成是:心情的晴雨表。其实一种表情未必是人的一种心情。就拿哭来说吧,(出示哀图)当你们看到这幅图片时,你能想到哪些成语呢?

2、生说:乐极生悲、喜极而泣、泪流满面、悲痛欲绝、嚎啕大哭、黯然落泪等

3、师:众多成语都说明了哭的不同,那么你们能联系事情来说说他为什么而哭吗?

4、生根据图片猜测,师适时板书总结。(委屈、伤心、感动、后悔、高兴)

5、小结过度:是呀,当我们看到这些字眼时,我们也不禁想到自己。谁没有哭过呢/从我们出世那一刻起,哭就伴随我们成长。虽然有人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其实只是未到伤心处。更何况女孩是一哭二闹三上吊是她们常用的本领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我们哭的故事,不过我要同学们把自己哭的经历详细地说出来,让我们与你共同分享,好吗?先闭上眼睛好好回忆,然后来说咱们老百姓的故事。

6、生说,师指导。重点说清事情的来龙去脉,注重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

四、发散话题真情记录

1、师;哭声伴随成长,哭声记录回忆,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不仅有哭,还有笑,有怒有烦、有爱有恨。每种表情的背后都有自己的故事。这个故事要细心才能读懂。今天我们就用我们的妙笔来描绘这些故事,好吗?(板书:背后的故事)

2、出示作文要求:习作五:联系表情,写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注意把事情写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题目由自己定。

3、拟题指导。俗话说:题好文一半。同学们,老师也根据这次习作的要求,老师也拟了一些题,供大家参考。请同学们那出我给大家的作文纸,背面有一些题目。认真读读,也许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4、给自己的作文拟一个好题目,准备开始习作。老师希望同学在写作时能够作到:一言不发、一心一意、一气呵成。可以作到吗?

5、生动笔成文。师巡视指导

6、总结:文字是真情的流露,事情是经历的见证。同学们当我们在难忘的回忆中发现我们已经成长时,文章便是我们的记载。今天这节课希望留给大家的是你我的情谊,也是我们难忘的回忆。

附;板书

习作五表情背后的故事

委屈

伤心

喜哭后悔

感动

怒哀乐烦高兴

怕晕羞愁

苏教版九年级教案(篇10)

教学内容:教材第98-9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本单元知识点的梳理,进一步认识数位顺序表,大数目的读、写,改写等知识。

2、在练习中,发展学生的数感,了解更多的用大数目表达的信息,产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过程:

一、数位顺序、数的组成练习

1、完成数位顺序表

(1)一个九位数的最高位是哪一位?(亿位)与它相对应的计数单位是什么?(亿)十个一亿是一个十亿,那么照样子你还说说吗?(板书:十进制计数法)

(2)你能说说万级和个级各有哪些数位和计数单位吗?

(3)说说位数、数位、计数单位有什么区别?

2、做练习九的第1题

3、做练习九的第2题

二、数的读写

1、完成练习九的第3题

(1)读一读: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2)写一写:把划线部分的数写出来。

(3)说一说:读数时请注意些什么?(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向下写,哪一位一个单位都没有就写0)

2、读一读练习九的第4、5题中的数。

(1)读一读:同桌间互相读一读上面的数据信息。

(2)说一说:读数我们应注意些什么?(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向下读,每级末尾的0不读,其它位一个0或连续几个0只读一个0)

3、比较:读、写数时有什么相同点?(根据数位顺序表;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向下读(写);都要注意0的读(写))

三、改写练习

1、完成练习九第4、5题

(1)说说你是怎样改写的?(去掉4个0,加个万字;去掉8个0,加个亿字)

(2)改写的过程中,你发现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计数单位变了,大小不变)

(3)看到这些人口的信息,你有什么想法?

四、近似数练习

1、完成练习九第6题

集体讲评,说说判断的理由。

2、完成练习九第7、8题

指名板演,说说怎样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3、比较:在求近似数的过程中,发现什么变了?(大小变了)求近似数与改写最大的区别在什么地方?(改写是大小不变,而求近似数大小变了)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反思】:

这部分内容是本单元的综合练习。有对数的组成、数位及顺序、数大大小比较的练习;有结合实际或统计数量对大数目读写方法的练习,有将大数目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有根据实际数据,辨别近似数的练习;还有将大数目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近似数。整个练习的内容,都是在学生掌握数位顺序表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这样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练习进一步理解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以及的数的改写与求近似数。同时大数的价值,发展数感。

练习课主要的任务是把学生进行梳理知识,从而构建自己的认识结构,在教学中我主要通过比较来沟通知识间的关系。第一次让学生对读写方法进行比较,发现无论是读还是写都是根据数位顺序表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向下读写,同时都要注意0的读写。第二次让学生改写成万和亿作单位的数进行比较,发现改写是改变了数的计数单位,而不改变它的大小。第三次比较是让学生对改写和求近似数的比较,让学生认识到它们的本质区别。

这节练习课的内容是丰富了,形式是多样了,但层次显得不够,因此我觉得可以改变这堂课中改变一些习题,对于数的读写中我们可以用让学生用若干个数根据相关要求进行写数,对于求近似数也可以设计一些开放题,如29□300000030亿,方框中可以填几,29□300000029亿,方框中可以填几。

苏教版九年级教案(篇11)

1.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朗读诗歌的能力,体会诗歌抒发的思想和感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启发学生感受现代诗歌的节奏美、意境美、人情美。

进一步领会感悟生活中的真、善、美,学做具有爱心和奉献精神的人。

1.用喜悦、欢快的语调朗诵全诗,培养学生读诗的兴趣。

2.理解意象,把握本诗的主题,感受作者饱含的真情。

雨丝风片是春天最多彩的笔墨,古今中外无数文人墨客用笔赞美它:

好雨知时节--------渭城朝雨-------沾衣欲湿----------

天街小雨-------春潮带雨----------黄梅时节------------(学生背诵补充)这些咏雨的名篇已经融入大家的情感世界,今天我们再来欣赏台湾诗人郑愁予的诗作名篇《雨说》,看看他又赋予了雨什么样的情致。

1.学会细致观察景物,抓住事物特征的描写方法。

3.学习作者塑造博大、宽广的胸怀,以造福于人为自己的幸福的精神。

1、郑愁予,原名郑文韬,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童年随父辗转大江南北,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1968年赴美,在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班进修,获艺术硕士学位。此后一直保持沉默、很少发表作品。1973年左右再度出山,“宝刀未老”,勤耕不辍,代表作有《错误》《水手刀》等,大多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被称为“浪子诗人”。现旅居美国,为“现代诗社”成员

2、《雨说》是他复出之后于1979年写成的,此时诗人虽身在美国,却心系祖国,以满腔的热忱关注祖国儿童的成长。

当时正值我国结束“_”灾难不久而开始新的历史时期,诗人关注着中国大陆,看到它的变化。经历十年浩劫后的中国,一切都开始显露生机,正如春雨降临大地,万物复苏。

1、春雨到来之前的序幕。

3、雨嘱咐孩子们不要拒绝它的到来。

4、雨向孩子诉说它的使命。

5、雨动员孩子们跟它去迎接春天。

6、雨告诉孩子们它来自哪里。

7、8、春雨两次鼓励孩子们勇敢地笑。

9、雨交代它最终的归宿。

1、怎样理解诗歌开头括号中的话的含义?

明确:“四月”点明时间是春天,“等待久了”表明了对春雨的渴盼,雨在大地万物的企盼中及时到来.

2、主要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春雨有什么特点?

比喻、拟人;形象生动、温柔可亲,像爱的使者。

3、第三节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愿望?

4、第四节又表达了春雨的什么愿望?

5、第五节春雨号召孩子们干什么?

号召带着孩子们跟着她去体验大自然的各种气息。

6、第六节雨自述了什么,作用是什么?

7、第七节诗人借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这些自然界的精灵,抓住它们生动的一刹那,抒发作者的什么感情?

8、第八节大地指什么?为什么说“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

大地指新的世界。未来是孩子们的,只要孩子们始终保持快乐的童心,积极向上,新的世界就有希望了。

赏析:捕捉孩童吃苹果这一细节,撷取内涵丰富的那份“甜”,化为“祝福的心意”,虽卒章显志,却不露声色,体现了中国传统诗歌的含蓄美,又不乏新诗自由的风格

10、最后一节中写道:“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息”,你如何理解这句话?这“快乐的安息”让你联想起龚自珍的哪两句诗?

写春雨希望孩子们自由快乐地生活,为此她甘心奉献自己的一切;

“快乐的安息”可让我们联想到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一)、.诗歌的题目是《雨说》,那么诗人笔下的雨都说了什么?这些话集中表达了一个什么意思?

“雨”说她来了;她是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她,静悄悄地走来,孩子们不要拒绝她的来到;她,来自遥远的地方;她曾在幸运的笑中长大。“雨”说她来了,就不再回去,当孩子们学会了自由地笑,她快乐地安息。

中心:表达了作者对春雨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和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的由衷祝福及热切期望。

1、大量采用拟人手法,借春雨之口表达作者对孩子的良好祝福和希望,这是最突出的特点。

2、语言通俗、亲切、清新、自然,给人以温柔可亲之感,便于儿童阅读和接受。

3、诗的风格轻柔、喜悦、亲切,充满童真童趣。

(一)1、在春天,除了柳条儿、小燕子外,还有很多事物都在笑啊,试着用这种句式补充两句诗吧。

见了我笑啊。

1、桃花见了我笑红了脸颊啊。

2、石榴见了我笑破了肚皮啊。

3、小溪见了我笑亮了嗓子啊。

(二)副标题起什么作用?

散文和诗歌中的副标题一般以是提示诗、文写作缘由为多。

《雨说》这首诗的副标题点明了”说”的对象:中国儿童;概括了内容,表明诗人对中国儿童的期望和祝愿,符合孩子的心理.

1、寒冷的冬天已经过去了,“雨”这位爱的使者要给大地带来春天,给孩子带来快乐,让孩子们勇敢地欢笑,有美好幸福的生活。

2、“笑”在这里代表一种快乐幸福、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要“勇敢地笑”,充分表现了诗人对孩子们的美好祝愿和殷切希望。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拟人化手法:让人感受到这位爱的使者的亲切温柔的形象,具有亲切感,活泼欢快,充满童趣,符合儿童的心理,能打动孩子们嫩的童心稚.

GZ85.com延伸阅读

一年级数学苏教版教案


教案课件是教师必备的教学工具,因此在编写教案时,教师们需要花费一些时间。教案可以应用于不同学科和不同层次,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了写好教案课件,是否有一些好的范文可以借鉴呢?在这篇“一年级数学苏教版教案”中,工作总结之家的编辑为您整理了更深入和专业的参考和建议!

一年级数学苏教版教案【篇1】

[教材简析]

这节课是学生认识人民币后的一节实践活动课。教材以学生的购物经验和已经学习的关于加、减计算和人民币的有关知识为基础,分为两部分安排教学内容。第一部分让学生在提供的购物情境中收集信息,回答几个问题;第二部分让学生进行模拟购物活动,经历购物过程,积累购物经验。

[教学目标]

1.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

2.培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数学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在实践活动中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获得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明确问题

1.情趣导入。

谈话:同学们,今天是我们的好朋友小叮当最开心的日子,因为他的叮当百货商店正式开门迎客,来,让我们一起去瞧瞧。(课件演示:小叮当站在店里高兴地接待顾客,身后是许多的商品。)

[评:由学生喜欢的形式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愉快的画面将学生带进了一个趣味性很浓的购物情境中。]

2.提出、解决问题。

谈话:这里有这么多商品,让我们来看看它们的价钱。

指名口述柜台上各种物品的价钱。

课件演示,引出下列问题:

(1)唐老鸭:小叮当,我想买一个地球仪和一个铅笔盒。

提问:谁能帮助小叮当想想要收多少钱呀?指名回答。

(2)加菲猫:小叮当,我要买一本字典和一个书包,可我今天带的都是十元人民币,我大约要付几十元?

引导学生对此问题进行讨论。

追问:你是怎么知道大约要付50元钱的?

引导学生根据这个问题提同样问题并请同桌同学进行解答。

(3)白雪公主:小叮当,我就带了30元钱,我想买一个小熊猫和一个布娃娃,够不够?学生思考后回答,要求说说是怎样想的。

提问:谁能像白雪公主这样提个同样的问题让大家动脑思考一下?

分组活动,提问题并解答。

(4)海尔兄弟:小叮当,我们有50元钱,买货架上的物品,最多能买几件?

谈话:我看,这是聪明的海尔兄弟故意要考考小叮当,同学们,我们小组讨论讨论,帮小叮当解答这个问题,好吗?

学生讨论,教师参与到学生中去。

提问:谁还能像他俩一样,根据这些物品的价格提几个小问题吗?

学生自己提问题,然后教师再请学生解答。

[评:教师充分利用学生购物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解决购物时的问题,并且鼓励学生编制类似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参与情感,为后面学生购物活动做好铺垫。]

二、组织学生进行购物活动

1.进行分工。

谈话:刚才同学们帮助小叮当解决了那么多的问题,现在小叮当想请一些同学到他店中当小售货员,帮他卖货,谁想试试?

教师将学生分成售货员和顾客,并为售货员佩带上标志。

2.明确购物程序。

谈话:刚才我们看了一些小伙伴是怎样购物的,想想我们在购物时,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遇到问题怎么办?

3.学生进行活动。

学生到课前准备好的玩具柜台、学习用品柜台、日常用品柜台进行购物活动,教师也要参与到活动中,整个活动要体现出开放性。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问题),如果自己解决不了,可以和小伙伴或老师商量、讨论。教师一方面要注意观察学生提出了哪些问题,同时引导顾客向售货员提出不同的问题,也帮助售货员向顾客提一些问题,另一方面要在学生碰到困难时给以适当的帮助和提示。

4.汇报讨论。

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汇报,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

(1)教师先请几位学生汇报一下活动中提出了哪些问题或遇到了哪些问题,都是怎样解决的。让大家讨论一下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不是最好的。

(2)请几位顾客进行汇报:你原来有多少钱?买了哪些物品?一共用了多少钱?现在还剩多少钱?让同学判断算得对吗?

(3)请小售货员汇报结果:一共卖出多少东西?收入多少钱?

[评:创设分柜台购物的真实情境,让学生人人参与简单的购物活动,充分体验如何取币、付币、找币,学会与人合作,体验交易的过程,同时师生间情感的交流自然、融洽,通过汇报,使学生深深地体验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对学习的好奇心,引发更强烈的求知欲望。]

三、活动总结

谈话:今天小叮当百货商店可真是生意兴隆。听听小叮当说些什么?

课件演示小叮当的话:谢谢大家,通过今天发生的事,使我懂得以后要善于观察,勤于动脑,好学好问,这样再也不会被别人提出的问题难倒,你们说对吗?

提问:现在谁想说说自己今天都有哪些收获?

通过学生发言,教师做简短总结:今天通过实践活动,我们发现原来数学知识就在我们生活中,只要我们做有心人,认真观察,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数学知识和找到更多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四、实践作业

谈话:今天我们进行了有趣的购物活动,回家以后,请大家运用学到的知识和爸爸妈妈

一起去商场购物,好吗?

[评:使课内的学习活动得以延伸,再一次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享受成功的乐趣。]

[总评]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有如下特点:

1.注重合作,师生互动。

解决问题的过程注重学生讨论合作,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一些比较困难的题目,通过师生互助也顺利完成,达到教学目标。

2.问题巧妙,由浅入深。

教师设计的问题环环相扣,由易到难巧妙自然地过渡,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解答问题的方法,同时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3.多媒体教学,发挥最佳效果。

传统的教学以静态形象为主,学生在学习中会感到单调、枯燥。多媒体集音、像、动画于一体,以生动的卡通形象,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问题的思考过程中,寓教于乐。

总之,整堂课以购物活动为主线,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方式,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教师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享受学习成功的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充分体现了教师崭新的教学理念。

一年级数学苏教版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理解加法算式中未知数的意义。

2.会填加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3.培养学生初步的逆向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科书第70页的内容,练习十的第1、2题。

3.猜一猜。

出示图片:

苹果树上结了10个苹果,我用纸盖住了一部分,请你们猜一猜,我用纸盖住了几个苹果?(6个)你是怎么想出来的?(学生可能答出:4和6组成10;10可以分成4和6;4加6等于10;10减4等于6;根据苹果树的样子推测大概是6个苹果)

教师评价:你们都很聪明,能用学过的知识猜对用纸盖住的苹果的个数。今天,我们就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看谁学得又快又好。

1.教学铅笔图。

出示例题插图:

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汇报)看着这幅图,你能知道是什么吗?(学生汇报:盒子里放了7枝笔;如果把盒子放满,可以放10枝笔;盒子里少放了3枝笔;盒子里原来可能有10枝笔,拿走了3枝,还剩7枝等)

根据这幅图,谁能编一个故事,提一个问题?(学生汇报:1.盒子里原来有10枝笔,拿走了3枝,还剩几枝?2.盒子里放了7枝笔,再放3枝笔是几枝笔?3.盒子里放了7枝笔,再放3枝笔就是10枝笔吗?)

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知道,盒子里已经放了7枝笔(板书:7),还要放几枝,题里告诉了吗?(没有)我们把没有告诉的、不知道的数叫“未知数”。“未知数”可以用小括号来表示,谁会写小括号?(学生汇报,全班书空)已经放的7枝笔和还要放的枝数合起来是10枝,谁能列一个加法算式?(学生汇报,教师板书:7+( )=10)这个算式怎么读?(学生汇报:7加几等于10)

7加几等于10?括号里应该填几?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填加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学生分组讨论:7加几等于10?括号里应该填几?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学生汇报,全班交流:7再添上3就是10,所以括号里填3;7和3组成10,所以括号里填3;7加3等于10,所以括号里填3;10减7等于3,所以括号里填3;盒子里空了3个位置,所以我就知道括号里填3等。

3.直接填数。

看着图,同学们很快就能填出括号里的数,如果老师只给同学们算式,你还会填吗?

指定一个数,老师先拍,学生接着拍,要求学生拍的次数跟老师拍的次数加起来等于指定数。

1.谈话:学校组织春游,同学们提早就准备好了蛋糕和水壶。

2.带上蛋糕和水壶,请同学们按票乘车(出示汽车图)。

3.森林公园到了,这里的花儿太漂亮了,可惜的是,每朵花少了一片叶子。请同学们给每朵花再选一片叶子,使两片叶子上的数加起来等于花心上的数。(学生活动)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整个教学过程中,教者始终以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的身份出现,将学生推向学习的主体,让他们自己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在看、想、说中一步一步完成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2.注重算法的多样化。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种多样的。在本课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尊重学生的想法,注重了算法的多样化。如“猜一猜”和“填7+()=10”时就出现了多种解题方法。

3.注重习题的开放性。

数学开放题是有教育价值的题型,它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提高解题能力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本课中,准备练习、例题以及练习题的解题方法都注重了开放性。尤其是“花朵配叶子”的游戏,不仅培养了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使学生学到了解决问题的策略,较好体现了《标准》中适当安排有多余条件的题目的精神。

一年级数学苏教版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认识整万数和掌握万以内数读写法的基础上,认识由若干个万和若干个一组成的数,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的数。

2、学生能联系现实生活以及有关的操作活动,感受大数目的意义,进一步培养数感。

3、在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中感受大数目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价值,培养学生学习大数目的兴趣和认识大数目的自信心,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的组成及读、写方法。

教学难点:

万级和个级末尾、其它数位有关0的读法、写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搭桥铺路。

出示反映今年春节黄金周太姥山旅游情况的数据信息。

1、今年春节,仅大年初一太姥山接待游客达9000多人次。

2、今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共有4603辆车辆进入景区,其中浙江车辆有20xx辆。

学生读信息,复习万以内数的有关0的读法:末尾的0都不读,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认、读不含0的数。

(出示情境图)

(1)师:今年五一小长假,尽管受到雷雨天气影响,我市旅游依然火爆,据统计,三天来,我市实现旅游收入约这么多元。(课件出示计数器和数据39560000)

(全班读)(课件出示读法)。

师:这四个0在什么级上?3956在?(万级上)

师:万级上的3956是表示什么意思?(课件出示:3956个万)

(2)数据3956.(出示空的计数器)

师:如果把这些珠子拨到个级上,这个数是多少?(出示3956)

师:个级上3956表示什么意思?(课件:3956个一)

(3)说数的组成。(课件演示合并两个计数器成39563956)

师:(课件演示合并两个计数器)组成的这个数谁会读?

师:谁发现了我们刚才是怎样读这个数的?

(4)区分个级数和万级数读法的异同。

师:谁发现我们在读个级数和万级数时有什么不同呢?(多了个万字)

(5)读的顺序。

师:我们读这个数时,是先读哪一级,再读哪一级?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的读写方法。(出示课题:认数)

3、教学认、读含0的数。

(1)强调每级。

师:同学们,在这巨额的旅游收入中,其中太姥山风景名胜区的旅游门票收入大约是这么多元(在计数器上出示算珠3205000)

师:请个同学帮忙摆这个数?

师:再请个同学给这个大数分分级?

师:你能看出这个数是由多少个万和多少个一组成的?(指名说组成)?

指定几名学生读一读。

师:我知道这3个0在末尾,末尾的0不读,(指着板书说),而320这个0怎么也不读?它在万级的什么位上?(万级末尾的0不读,)

(板书每级。)

生齐读。

(2)万级数中间0的读法。

师:老师来变个小戏法,给数字搬搬家,大家认真看,老师把哪些数字搬家了?(交换数字卡片,成:3025000)(拿走计数器)

师:哪里变了?

师:你会读吗?请你读。

师:前面这个0不是不读吗?现在怎么要读了?

师:看来万级数中间0的读法和万以内数中间0的读法是一样的。中间的0要读。

生齐读。

(3)刻画其它数位,突破连续0的读法。

师:我们再来给0搬搬家,认真看,这次又是哪些地方搬家了?(再次交换数字卡片的位置,成:3020005)

师:哪里变了?

(多请几名读)

教师遮住万级,问:我们来看看这些0都是在个级的中间吗?这个0是在个级中间吗?(是)也就是不在末尾要读零,这个0呢?(是)不在末尾要读零。这个0也是在个级中间吗?(个级的前面)

师:这个位置虽然很特别,但是我们发现它与中间的0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些0都不在末尾。为了方便,像这样,凡是不在每级末尾的0,就叫做其它数位的0,(指着数字3020008中其它数位的0,让学生说,强化其它数位的0的认识。)要读出0.(板书:其他数位)

全班读?(多请几名读)

教师快速交换数字卡片成:3020xx0,3020800生齐读。

师:刚才这几个数的其他数位上0的个数都不同,为什么你们都只读一个0.

师:这就是含有万级和个级数有关0的读法。

师:它和咱们以前学的知识差不多。会读了吗?全班读。

(4)加强0的读法练习。

问:谁也能做小老师,改变0的位置考考大家?

如:学生出示30000280。

师:你想请谁读?他读对了吗?他读出了几个0,请你指出来。追问:后面0要读吗?为什么?(末尾的0不读)

快速交换几个学生读。

师:我们读了这么多数,都是先读哪一级,再读哪一级?(板书: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4、教学写数。

师:随着福鼎旅游业的发展,其它产业产量也随之提高。

(1)八千六百万四千。

师、福鼎是中国最大的化油器生产基地,占全国化油器产业的半壁江山,20xx年化油器的产量是八千六百万四千台。

师:它是由多少个万和多少个一组成的?

师:如果我请2名同学合作写这个数,你觉得应该怎样分工?

生写。

(2)四百零二万零七。

师:福鼎也是中国最大的白茶产区和出口基地,20xx年福鼎白茶的年产量达4020007千克。

师:它是由多少个万和多少个一组成的?

生写万级,师写个级成:40207.

生1:7要写在个位上。

生2质疑:中间添2个0。

师:为什么要添2个0,

问:我们在写数的时候要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

(要分级写数,先写万级,再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要写0占位。)

师:我们读数时是先读万级,再读个级,那写数呢?

三、巩固练习,应用拓展

1、读数练习。

师:同学们真聪明,做为福鼎的小主人,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福鼎的其它信息吧?

(1)福鼎白琳玄武岩的储量为38029000立方米;

(2)20xx年福鼎水产品总产量达210300万吨。

师:看到大数目,要想读得准,读得快,咱们可以在心里给它们分分级。

2、写数练习。

请你拿出练习纸,把看到的数据记录下来。想一想,写数前我们应该先观察什么?

课件:福鼎市20xx年人口普查总计五十八万一千三百二十三人;581323

全市耕地面积二万零九十公顷;20xx0

海水可养殖面积九千一百零七万八千公顷。91078000

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电脑核对,课件预设2090,让学生找错误。

四、游戏。

1、游戏。

谈话:同学们这节课学得真认真,下面我们来放松一下,玩个游戏,拿出老师发给你的小卡片。首先观察一下你卡片上的数有什么特点?数一数有几个5和几个0?

下面与你的同桌相互轻声读一读,看看你读出了几个0.

师:我们来看屏幕,我们把上面不停滚动的编码看作我们今天学的数,你们说停,老师就让它停。如果谁手中的数与电脑上显示的数一样,说明你是今天的幸运之星。只要你能正确地读出这个数,就会得到老师的礼物。

第1次:教师抽奖。55005500。

大家欢迎第一位幸运之星上来领礼物。。

第2次:学生喊开始与停。50055500。

师:他读对了吗?

2、听令就坐。

师:还想玩吗?请再次将你手中的数读一读,看看你读了几个0,记在心中。

师:好了吗?请问你读出了几个0,你呢?全体起立,现在我们改变游戏规则,听口令坐下,看谁反应快?手中的数一个0也不读的请坐下,同桌看看他坐对了吗?

师:只读一个0的请坐下,举起手中的数,让大家检查一下坐对了没有。

师:读2个0的请坐下,自己再读一遍,看看坐对了吗?

从剩下站着的小朋友中抽一个,问:你是读几个0的?

师:你能想象出这四个0分别在哪些数位上吗?自己动笔先写一写。(请读出3个0的坐下。)

师:谁来摆一摆这两个数。

师:要想读出三个0,咱们得把3个0或四个0放在什么位置?

师:孩子们真棒,不仅会读会写大数目,而且会创造大数目,

师:今天认识的这些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在生活中也是经常能看到的。让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课后去观察,收集咱们身边的数吧。

一年级数学苏教版教案【篇4】

分一分教学简单的分类活动。分类是把研究对象按某种标准分成几部分。按照某一标准,凡分在同一部分的物体,都具有相同点;凡分在不同部分的物体,都具有相异点。分类和比较是相随相伴的,分类离不开比较,分类能促进比较。所以,教材在比一比之后及时安排分一分的教学。分类也是认识事物、现象本质特征的思维方法,没有分类就没有整体与部分,就没有加减乘除;没有分类就无法研究几何形体,也无法进行统计。

本单元把学生熟悉的物体作为分类的对象,如食品、玩具、书本、动物、交通工具、树叶等。大多数学生都知道这些物体的名称、用途和特点,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初步体验简单的分类,学习分类的方法。

1.例题的教学重点是体会分类的思想。

例题呈现一幅商店里摆放商品的图片,其中的许多商品不仅摆放得整齐,而且是相同的商品摆在一起,不同的商品分开摆放。让学生观察这些商品是怎样摆放的,并思考这样摆放的好处,从中初步体会什么是分类、为什么分类和怎样分类。尽管教学中不出现分类这个词语,也能实现这种数学思想的教学目的。

例题的教学要通过你能说说商店的物品是怎样摆放的吗这个问题,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首先看到图中把玩具、书、食品分别放在三个柜上。而且在玩具中,把两种车放在最上面一层,盒装的其他玩具放在另两层;在书中,童话、数学书、英语书是分开放的;饼干、油、面粉三种食品也是各摆一层。然后体会为什么这样摆放,对相同的物品摆在一起,不同的物品分开摆放有什么好处的交流,要充分一点。

2.想想做做是有层次地安排的。

想想做做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分类活动,从分类的标准惟一或多样、分成两类或三类两个方面有层次地安排。前两道题的分类标准都是惟一的,让学生在分一分的活动中体会同一标准下的分类结果是惟一的。第1题的标准是题目中明确告诉学生的在水中生活,教学时要注意三点:一是让学生准确理解能在水中生活的意思。狗虽然会游水,但不在水中生活;青蛙虽然经常在岸上,它能在水中生活。二是如果有学生不认识的动物,应该告诉他们。三是圈出有关的动物并校对后,还要让学生说说11个动物分成几部分,是按什么分的;其中一部分动物怎样,另一部分怎样,从而体会分类。第2题分一分的标准是通过它们各在哪里行驶加以提示的。先让学生逐一说说名称和用途,各在哪里行驶,然后思考应该按什么分,分几部分,哪几部分。在分的时候,可以画不同的记号。如陆地上行驶的车辆下面都画,水上行驶的船只下面画○,天空飞行的飞机下面画△。第3题学生可以按形状或者颜色把树叶分成三类,体会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第4题的分类标准是开放的,让学生确定,进一步体会不同标准下的分类结果是多样的。可以按性别分,可以按衣服颜色分,还可以按戴帽子的和不戴帽子的分第5题引导学生以分类的思想整理书包和房间,既培养良好的习惯,又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应用。

一年级数学苏教版教案【篇5】

教材分析:在本节课的教材设计中,主要是借助方格纸作为载体,让学生自主的比较各种不同形状图形面积的大小,体验到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可以有多种方法.

学情分析:因为我班的学生动手能力比较差 ,以前没有多少基础 ,虽然训练一个学年,但是还是不令人十分满意 。因此设计一个教学环节:学生带着“想知道每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吗?你用什么方法知道它们的面积呢?”先独立操作,然后再小组交流,集中小组中不同的解法。然后再全班以组进行汇报

教学目标:

1、借助方格纸,能直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

2、通过交流,知道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

3、体验图形形状的变化与面积大小变化的关系。

教师应注意的训练意识:观察、比较、独立思考、操作、交流,知识、方法并进。

(打开学具袋,使用与挂图配套的图形进行比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长方形,不规则图形。)

提问:想知道每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吗?你用什么方法知道它们的面积呢?

(2)用数格子的方法数不出来怎么办?

(3)可能有部分学生能通过不同方法得到图形面积。

自我注意:教材中把方格纸作为载体,呈现各种形状的平面图形。借助方格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是为了学习没有格时怎样求图形面积做准备。

①4.5 ②6 ③4.5 ④9 ⑤6 ⑥6 ⑦9 ⑧12 ⑨4.5 ⑩10.5(11)15 (12)15(13)15

(3)在小组活动之后,同学进行交流方法 。(主要是互相交流经验,)

1=3 2=5=6 5+6=8 1+3=4=7 9+10=11=12=13

个人注意:学生归纳整理出平面图形面积大小的比较的方法。然后再全班以小组代表进行汇报,一个组说后其它组补充,能边汇报边展示,汇报时可以是组内成员合作进行

我应该预设可能的汇报结果:即我的教案中的几种都要心中有数,但此时学生可能只能汇报出书上提示的几种。这时学生汇报有几种就引导大家总结出几种,不必把每种都总结出来评价应根据汇报的情况随机进行。

(本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能选择不同的图形进行面积大小的比较,并通过图形面积大小的比较,掌握一些比较的方法。)

1、你们能用自己归纳出来的方法判断下面哪些图形的面积与图(一)一样大吗?

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

个人注意:如果学生在第一环节没这类方法,这时应引导归纳并补上。主要需要学生去体会图形变化面积没变,为什么面积没变就需要分割平移?去证明体会是目的,而是体会图形变化面积没变=等积变形。渗透一种数学思想 ,为今后学习面积公式推导打基础,还有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不用给学生概念,会意就行了,只要教师自己明白就行,主要是为学生学习以后的面积计算作铺垫 。

2、你认为下面的哪个图形补上去就能使这个图形变得完整?为什么?

3、同学们用心想想:如果下面的方格图中,每个小方格的面积表示一平方厘米,你能画出三个面积都是12平方厘米的不同图形吗?

用你们手中的方格纸试一试。

(巡视检查并且了解存在的问题和学生完成的情况,巡视的过程中应注意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展示。)

(2)全班交流---

个人注意:我觉得画图型的这道题比较重要,如果学生画的比较简单,我可以提示一下。这个学习活动中学生画出来的图形不用分类,只是鼓励学生尽量画出矩形以外的其它图形就行,目的是体会等积变形 。

4、拿出学具袋里两个图形,请你试一试它们可以拼成下面的哪个图形?

能力升华:通过刚才的活动,你们是否发现了哪些有数学思考价值的东西呢?

学生归纳: 图形的形状不同,但它们的面积都是相等的。

或者结合生活实际例子:比如装修中,地板或墙壁的图案,很多都是用的等积变形而构成的,把这道变成与生活接近的,让学生去当设计师。(此环节视情况而定)

个人注意:学生操作时应下到组里,指导学生,了解学生的情况。多数人出现的问题集体解决,个别的当场解决 ,并且不一定要老师解决,提出来让同学帮助解决,尽量让学生解决问题。

一年级数学苏教版教案【篇6】

教学内容;国标本第三册4、5、6页内容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经验认识长短、高矮和轻重的含义,体会比较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

2、经历比较的活动,初步建立长短、高矮和轻重的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3、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与事实,培养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轻重。

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情

多媒体出示情境,小朋友们,这是我们美丽校园的一角,图上都有些什么呢?

学生交流,预设说出:校园的一角,有一张石桌,两张石登,边上还有一盏路灯,两棵树,一棵苹果树,一棵梨树有两个小朋友在跳绳,两个小朋友在滑滑梯。

小朋友在这美丽校园的一角,还蕴藏着数学知识呢!

二、自主探究,体会方法

1、比长短

出示小朋友跳绳图,仔细观察,哪根绳子长?长的画钩。

交流,你认为哪根绳子长?你是怎么比的?

引导学生说出:把绳子的一端对齐(出示画面)

总结:原来比较物体的长短时可以把物体的一端对齐,然后在比。

2、比高矮

出示滑滑梯图,提问,哪个人比较高?

交流:预设:前面的小朋友高

后面的小朋友高

一样高

怎么会有这么多答案?这样比公平吗?怎样比才公平?

让他们站在地面上比(出示画面)

这样一下子就看出谁高谁矮了。

总结:比较物体的高矮,要让人站在同一地面上比。

3、比轻重

出示石榴和柿子,让一位学生用手掂一掂,提问:石榴和柿子哪个重?

怎样一下子知道谁重谁轻呢?我们可以把他们放到天平上比。

出示天平比较图,介绍天平。比较谁重谁轻?你是怎样比的?(天平的托盘沉下去说明重)

总结:比较物体的轻重可以用用手掂一掂的方法,也可以用天平来称,沉下去的一端的物体重。

4、你还能在图上找一找、比一比吗?

学生同桌交流后,全班交流。

比较苹果树和梨树的高矮

三、巩固升华,学会比较

1、想想做做1

出示情境,明确要求,4人小组合作,每人拿一枝铅笔,先每两个两个比一比谁的铅笔长?再四个人比一比哪枝最长?

小组活动

选择几组交流比较结果,说说比较方法。

2、想想做做2

出示情景,学生尝试

交流结果,提问:男孩和女孩谁高?怎样比的?

男孩和女孩看上去差不多高,他如果站起来就比女孩高。

教育学生帮助病人、残疾人。

3、想想做做3

出示情境

学生判断

交流比较结果,明确,一直走比弯弯曲曲近。

4、想想做做4

出示情境

学生判断

交流结果、方法

(引导说出:1个红萝卜和3个胡萝卜一样重,那么1个红萝卜比1个胡萝卜重。

四、总结方法,拓展运用

小朋友,今天你有什么收获?怎样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

想想做做5

游戏,请几位小朋友上台,请他们按从高到矮排队。

一年级数学苏教版教案【篇7】

一、设计思路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四个学习领域。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在这节课中着重要体现的是统计观念,主要表现在:能从统计的角度思考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能通过收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做出合理的决策,认识到统计对决策的作用;能对数据的来源、处理数据的方法,以及由此得到的结果进行合理的质疑。

二、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学习之前,学生学习了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及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这些都是本课新知的支撑。通过分类整理成象形的统计图,要学生初步接触统计。象形的统计图和统计表为一年级下册学习简单的统计表及学习统计知识作好了铺垫。通过简单的分类统计,渗透统计的思想和方法,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教材先出现实际场景,引导学生分类整理成象形的统计图,然后学生自己动手,分类整理花的朵数。这样安排,意在让学生自己主动参与,并通过亲手实践,经历和体会整理简单数据的过程,初步认识统计的思想和方法。想想做做分小组整理数据,内容是整理小组里小朋友最喜欢吃的几种水果的人数,是让学生相互协同、合作学习,进一步体会统计的过程及作用,逐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分析

根据数学新课程理念,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和认知规律,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找准起点,导入知识。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这节课的教学起点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情境,分离出与统计有关的数学材料,从而导入知识。

2、展开活动,研创知识。

根据活动教学理论,设计一些探索性、合作性活动,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研究知识、创造知识。

3、设计算子,运用知识。

设计一些趣味性、生活性练习,让学生在运用中巩固知识、发展知识、深化知识,体验知识的实用性。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情境学习数据整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感知数学在生活里的作用。

2、使学生感受数据的整理过程,初步认识象形的统计图和统计表,能从中获得简单统计的结果。

3、培养学生有序观察、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应用的意识,体验与同伴的合作。

4、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探索能力。

五、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过生日吗?今天,我们人类的朋友动物也举行了一个生日宴会。看,小主人来了(多媒体显示大象及录音:小朋友好。今天是我的生日,我特别高兴,妈妈告诉我等会儿会有很多客人来为我庆祝生日,看,他们来啦!多媒体显示:小动物们带着面具边唱生日歌边依次出现)

师: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回答)

【数学的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是数学新课程理念之一。设计由孩子的生日到动物的生日,让学生在熟悉、亲切的生活背景中自然地找出具有数学意义的关系和特征提出了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既可以导入数学知识教学,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全课奠定宽松有趣的学习氛围。把教材静态的画面动态化(电脑演示)、动物数量随机化(不是教材所示动物定数)和动物面目神秘化(让动物戴面具)更有利激情、激疑。】

(二)操作

师:是呀,大象家来了哪些客人,他们分别有几只呢?我们帮助大象对来的客人作好登记。一个客人就拿一张相应的动物头像摆在课桌上,看

(多媒体显示:动物客人依次揭开面具)学生摆动物头像。

师:大象家来了哪些客人呢?(学生回答)

师:他们分别有几只?(学生回答)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回答)

师:怎么分?(学生回答)

师:有的小朋友说一个一个地数,有的小朋友说先分一分再数一数,请小朋友讨论一下,什么方法能一下子清楚地知道大象家来了哪些客人,分别有几只?

(学生分组讨论)

师:分一分、排一排的方法,好不好呢?我们一起来试试看,小组合作,先讨论怎么分,怎么排,然后动手理一理。

学生小组讨论、操作,然后教师把每一组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展示。(学生作品有从左往右和从右往左横排的、从上往下和从下往上竖排的,还有斜排的等多种情况)

【数学的活动化,让学生学习动态的数学也是数学新课程理念之一。设计摆一摆、分一分、排一排等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自己探索出教好的数学方法。学生在扮演客人登记员角色中摆动物头像,体验了收集信息的过程。引发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整理信息,发展创造性思维。】

师:小朋友,你们觉得哪一组排得最整齐、最漂亮呢?

(学生回答)为什么?

生:体育课上,体育老师叫我们排队时要横排对齐、竖排对齐。

师:说的真好!奖给你们小组一个图片。(教师把代表他们小组的图片贴在黑板上的得奖栏中)xx小组这样从下往上,横里面对齐,竖里面对齐,排得既整齐又漂亮。小红也是这样排的(多媒体出示第68页例图)请小朋友把每种动物的只数填在横线下面的括号里(学生在书上填写)

师:看了这张图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

师:你发言很积极,奖给你们小组一个图片。(教师同样随意地贴,下同)

师:小朋友们这么多发现,都是通过我们自己动手分一分、排一排得到的。这是一种很好的统计方法(揭示课题)。这样统计,我们一下子就清楚地知道了大象家来客人的情况。这些客人还给大象带来了好多五颜六色的鲜花作为生日礼物呢!你们也能这样帮他统计一下吗?

(三)思考

学生在音乐声中把学具鲜花图片分类统计在课本第69页例图上,然后相互交流,有的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有的学生走下座位与别的小组学生交流。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一些学生作品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

师:其他小朋友也想展示一下你的成果吗?举起来给大家看看。

学生高高举起书本向老师、向同学、向听课老师展示自己的作品。

师:老师大概统计了一下,我们班大多数同学是这样排的(多媒体显示从下往上竖排的情况)。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

【数学的问题化,让学生学习思考的数学也是数学新课程理念之一。教师利用数学教材让学生充分展开思维,并在思维的碰撞中发展思维,从而深化对统计意义的认识。】

(四)活动

师:小朋友说的真好!(教师为上述学生所在的小组贴上奖品)看,大象他跑来感谢你们了!

(多媒体显示大象及录音:谢谢你们的帮助。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我爸爸研究种植的神奇果树结果子啦!)

师:(四棵神奇果树张贴在两旁的墙壁上)看,在这棵神奇果树上结满了苹果、桃子、梨、西瓜、草莓。你们想吃吗?

师:好!挑一个你最喜欢吃的水果,然后组长带领大家在发给你们小组的纸板上统计你们小组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的情况。(学生在音乐声中摘水果并统计)

各小组长上台展示,老师将各小组的统计图竖着对齐贴在黑板的左侧。(便于学生观察)

师:(指着竖排的六组统计作品)你们能看出我们班小朋友最喜欢吃的水果是什么?(学生回答:桃子)

师:下次大象请小朋友做客一定要多准备些桃子。今天我们帮大象解决了两个问题,每个小朋友都积极动脑,齐心协力,在今天的活动中哪一组是冠军呢?

师:有什么办法知道结果呢?

师:好,请两个小朋友上来统计一下。

两名学生在喝彩、欢呼及音乐声中统计黑板得奖栏中各组的得奖情况。

师:今天的冠军是xx小组!祝贺你们!其他小组的小朋友表现也很出色,来,为自己鼓鼓掌.

【数学的情趣化,让学生学习趣味的数学也是数学新课程理念之一。设计摘水果活动,让学生在新(表现形式新粘贴在周围墙壁上)、奇(表现内容奇神奇果树)、动(表现方式动走下座位摘、合作整理统计)中兴趣盎然地学习、快乐地学习。统计发现学生最喜欢吃的水果,让学生体验到了知识学习的价值。】

(五)延伸

师:今天学了统计,课后你准备统计什么

学生回答。

师:你们想的真多啊。课后选一项进行统计,然后我们再来交流。

【数学的实用化,让学生学习应用的数学也是数学新课程理念之一。把评价手段与所学知识有机结合以及把所学知识向生活延伸,体现学以致用的思想。】

一年级数学苏教版教案【篇8】

1、认识平行,感知平行线的特征,初步学会画平行线,了解平行线在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空间想象能力与联系实际的意识和能力。

3、感受数学的价值,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师:是的,平移是我们上个学期学过的知识,你们学得很好。我们看,窗户的一条边一开始在这个位置;平移之后,到了这个位置。你知道这条边与这条边的位置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师:你的知识面真广,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行线。

高老师这里有几幅图,请同学们找一找,哪些图画出了你心目中的平行线?

师:看来,同学们对平行线都有自己的认识。到底你的想法对不对呢?,学完这节课后,相信你一定能得到一个肯定的答案。

我们来看:

窗户这两条直直的边我们可以看成是两条线段,这条线段如果向两端无限延伸、延伸。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看到的两条直线会怎样?会相交吗?

师:都说眼见为实,这两条直线我看到的部分的确是不相交的,可是无限延伸之后我看不到,你凭什么说他们永远不会相交呢?

因为他们的距离处处相等,无限延伸之后始终保持着这样的距离,所以,他们永远不会相交。

师:两条直线相互平行,我们也可以说其中一条就是另一条的平行线。

如果我们把两条直线分别标上名字,AB和CD,我们就说直线AB平行于直线CD,记作AB∥CD

师:我现在如果把这两条直线都斜过来,现在他们相互平行吗?

⑴你能利用刚才学习的概念,找出这里的平行线吗?要说出充分的理由。

(重点讨论学生初次判断错误的、有争议的或不敢肯定的。是平行线,为什么是;不是,又为什么。使学生对平行的认识更加深刻)

⑵指图⑦只有一条直线,你能帮他找一天和他平行的直线吗?

师:这些直线是相互平行的,生活中你还能找到这样的平行线吗?

师:你指桌子的对边是相互平行的吧,我希望同学们能表达得清楚些。

师:高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图片,你能从中找到平行线吗?

师:看来生活中的平行线还真不少。有个小朋友叫淘气,他发现所有的窗户都太像了,没有一点儿创意。于是,他设计了这样的新型窗户。

刚才同学们找到的都是静止的,现在让我们看看运动中的平行线。

每周一我们都要举行升国旗仪式。国旗的上边从这里平移到了这里,他们是相互平行的。

师:再看看这副图。箭头从这里平移到这里。同学们,线段 HG一开始在这里,平移后到了H1G1,线段HG和线段H1G1平行吗?那你能从平移前后的箭头中,找出类似的相互平行的线段吗?

1、师:现在同学们都认识了平行线,你能在白纸上画平行线吗?

请同学们拿出白纸,看第一题,高老师已经给你们画好了一条直线,现在你能画出它的平行线吗?

注意:你在画的时候想一想,按照你的画法能保证一定平行吗?

师:看来每种方法各有各的有点和缺点,因此我们在画平行线的时候,要选择最合适的方法。

师:现在请同桌交换白纸,给同桌画的直线画一条平行线。要求先一个人画另一个看,看同桌画得对不对,然后再交换,听明白我的意思了吗?好,开始。

学了这节课后,你对平行线有什么新的认识吗?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我们对平行的认识也会越来越深刻。

那你觉得我们在说两直线平行时,是不是还应该加一个前提条件啊?

概括: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相互平行。

一年级数学苏教版教案【篇9】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认识和表示的意思及用法。

2、会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二、导入:

故事:第三天,小兔子们又去采蘑菇了,今天的蘑菇比较少了,他们才采到四朵蘑菇,他们回到家,准备吃了,(出示:四只兔子和四朵蘑菇一一对应。=兔子和蘑菇的数量一样多。)这时兔妈妈回来了,有五只兔子了,只有五朵蘑菇,妈妈没得吃怎么办?(兔子比蘑菇多了一个。﹥)老大和老二想平时妈妈那么辛苦,应该让妈妈吃,所以老大和老二就偷的走掉了。(这时兔子的数量比蘑菇少,))出示:=、〉、﹤

三、 教学过程:

1、教学 = ①一个对一个比,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呢?

②教师示范写法 = 。

③学生操作,摆几个○对应摆同样多△。

2、教学>

①从图中让学生看出松鼠比小熊多,也就是几比几多?可以用什么符号表示呢?>叫大于号,5>3,读作5大于3。

②讲评书写。

③用同样的方法教学<。

④小结。

3、巩固强化:做一做:13题,相对应的一课一练。

教后记:1 通过小白兔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基本能够掌握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

2 通过记儿歌的方法使学生区分清楚大于号、小于号的方向。

3 有一小部分学生对于大于号、小于号还不太能区分。主要是方向性的错误。

能认真、详细地提前备好课,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设计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教版识字教案热门九篇


我已经竭尽全力精心策划了这份"苏教版识字教案",只为了让您得到满足。作为老师在授课过程中的重要工具,教案课件的编写质量至关重要,每位教师都需要完成自己的教学课件的编制。教案是开展系统化教学的基石。现在就把本页面收藏起来,以便你日后需要时可以随时查看!

苏教版识字教案(篇1)

识字6 设计者:郑雅丹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通过网络自主搜集的资料理解词语。

2、培养学生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媒体获取资料,能熟练地运用本课中的词串向爸爸妈妈介绍这些旅游胜地。

3、利用网络资源多层面的拓展,使孩子初步了解我国东部、南部、西部、北部各地的风情,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了解感受到不同的风光美景。认识本课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美观。

背诵成语和古诗。步骤

(一):情境导入。

1、播放《大中国》(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

2、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地形各异(出示地图),有一望无边的塞北,有桃红柳绿的江南,有骄阳似火的海岛,有冰天雪地的高原。

今天,我们就一起乘飞机到祖国的这四个地方旅游。在登机前,让我们先去买票吧。

步骤

(二):初读。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78页,自由读词语,读准字音,读通顺。这样,你就可以获得机票。

2、在读的过程中,你觉得哪些字音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指读——全班跟读。

师:你觉得你能读准字音的,站起来读。

3、去掉拼音,一行一行的读,看能不能读准确?分小组读。

4、一行一行能读好了,相信你们全文一起读也能读好。全班齐读(评:同学们读得真认真呀,每个人都拿到了飞机票,现在,我们可以登上飞机开始旅游了。)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自由读词语,读准字音,读通顺词串。步骤

(三):精读。

过渡:飞机起飞,你们想先飞到哪去看看呢?

1、学习“骏马 秋风 塞北”。

(1)、(播放视频:牧民在草原上骑马,有马叫声)从视频上你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出示第一排词,指名读)

你们觉得这些马儿怎么样?(强壮、神气、俊俏、跑得快„„)对,像这样跑得快的好马就是——骏马

(2)、从图上可以看出是什么季节?(秋天)秋天,骏马特别喜欢在塞北的草原上奔驰,为什么?多舒服的风啊,齐读“秋风”。

(3)、(听音乐,师做动作)你觉得骏马迎着秋风在草原上奔跑,是什么样的感觉?(欢快)谁来读词串?(指读)

过渡:飞机继续飞行,下一站我们去哪?

2、学习“杏花 春雨 江南”。

(1)、江南是美丽的水乡,这里水很多,到了春天的时候雨也很多,春天的雨是怎样的?

春雨像牛毛、细如绣花针,就连著名的大诗人杜甫也曾经赞美过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你们瞧,有了春雨的滋润,杏花开得更娇艳了(出示杏花图)(2)美丽的杏花显得更加娇艳,装扮着江南美丽的春天。喜欢江南吗?谁来读。(生随着音乐轻声诵读。)

(3)江南细雨蒙蒙,江南美景如诗如画,你读的真好,还有谁也想读。

我们的声音再轻柔一些,去品味如诗如画江南水乡的美。(齐读)

3、学习“椰树 骄阳 海岛”。到过江南水乡,下面我们继续出发,看这是哪?

(1)、齐读“海岛”,贴词。

(2)这里的太阳可厉害了。你能读出太阳的厉害吗?(出示骄阳图)老师送给你一个词 骄阳似火。

(3)虽然海岛骄阳似火,可是这儿却有一种植物它不怕热,你们知道是什么吗?(椰树)

你们觉得这椰树怎么样?你了解它吗?椰树长得很高大,郁郁葱葱,如果你去采一个椰果,把它剖开来,还会流出乳白的椰子汁,喝一口,味道好极了!谁来读好这个词语?

(4)一段难忘的海岛旅行相信孩子们都很喜欢,喜欢海南岛的小朋友站起来一起读!

4、学习“牦牛 冰雪 高原”。过渡:祖国的南部骄阳似火,而祖国的西部却飞雪飘飘,让我们乘上飞机,俯瞰高原!

(1)、齐读“高原”。高原的地势很高,(简单画高低)。(出示图片)看图,你有什么感受?(指答)冰雪好大呀,谁来读这个词?(指读)

(2)、在高原生活的人们,有一个好帮手,(出示牦牛)你们了解牦牛吗?(它全身是宝,它的毛很长,可以做绳索、帐篷,它还可以帮人们耕地、运输,被称作“高原之舟”)它一点也不怕冷,真了不起!我们一起来读好这个词,齐读“牦牛”。

(3)、让我们带着敬佩读好这个词串。男生读——齐读。

5、飞机降落了我们去了祖国的四个地方,你有什么感受?齐读。(1)、归纳课文特点。用几个词就把不同地方的风景写了出来,多美啊!

(2)、让我们带着对祖国的赞美之情来再来读课文。(齐读)步骤

(四):识字写字。

1、看看这篇课文有几个生字?你会记哪个字?想想我们学过的记字方法。(指答)

2、相机识字,并指导书写。

“塞”:“塞”字是怎么来的呢?“塞”字最早读sāi,表示堵住的意思,(示图)古人房顶漏了缝,就用双手拿着草和泥土来补漏洞。后来用来表示边界上险要的地方,读sài,说明这些地方边远。

你能给“塞”字组词吗?怎样写好这个笔画多的字呢?师范写,学生描“塞”,再在生字本上写一个。

“岛”:“岛”是什么样的?(示图)师讲解:四面都是水,中间有陆地,有许多石山,小鸟在海洋上飞累了,就可以停在山上休息,(示鸟)有山有鸟就是“岛”。组词。

有信心写好这个字吗?范写,生说笔顺,学生描“岛”,再在生字本上写一个。

“骄”:这个字读谁的音?它是一个左形右声的形声字。学生说偏旁,再把形旁和声旁组合。组词。

写这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马的横边成了提,撇不要写成横)它在田字格中的位臵怎样?(左窄右宽)生自己描红。步骤

(五):总结。

今天,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旅游”,收获了不少知识。请你们回家后用词串中的词向爸爸妈妈介绍这些旅游胜地。

板书设计 识字6

骏马 秋风 塞北 杏花 春雨 江南 椰树 骄阳 海岛 牦牛 冰雪 高原

苏教版识字教案(篇2)

教材分析:

《识字4》是转转盘识字,就是我们常说的用基本字加偏旁组成一个新的字。课文中用转转盘的形式出现。这种识字方法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还能突出新偏旁。因为在转盘识字中,基本字不变,偏旁直接影响字的意思。这实际上教给学生一种识字方法:看偏旁揣摩字义。偏旁不同,表达的意思亦不同。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5个偏旁;初步了解一些基本字加个不同的偏旁可以组成其他字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诵读谜语,理解谜语(字谜),体验猜字谜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借助偏旁,让学生初步了解形声字形旁的意义。

学情分析:

学生很喜欢识字游戏,转转盘识字很符合儿童的特点,学生一定喜欢。以前他们也学过一些换偏旁组成新字的方法,所以对于这种识字方法应该不陌生。

教学构想:

利用转转盘游戏转出右边是也的字,学生先学习生字,然后再进行扩词,认识由这些字组成的词,最后通过识字游戏巩固生字。

教学准备:

生字转盘、多媒体课件、录音机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观察识字、学习写字。

学生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观察字盘

1、师板书也。

2、小朋友,你们认识这个字吗?今天,老师给也找来了几个朋友,你们看。(出示字盘)

3、师转动字盘,将也分别与三点水、提土旁、单人旁、马字旁组合、演示。

4、板书驰、地、他、池四个字。

二、读准字音,学习词语

1、生借助拼音,自由读生字新词。要求:读准字音,词儿连读。

2、四人小组交流:哪些字的读音容易读错,在书上用。做记号,多读几遍。

3、检查指导。(1)指名读生字及词语。(2)相机指导,读准整体认读音节,后鼻音。(3)齐读生字及词语。(4)理解词语。田地、池塘、奔驰、你我他。

三、游戏巩固

请一名学生当小老师,转动字盘,让其他小学生用字盘辨字,并口头组词。

四、学习字谜歌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圈出生字,读准音。

2、出示卡片,开火车检查字音。

3、指名读字谜歌。

4、四人小组讨论:这首字谜的谜底是什么?

5、全班交流。

6、指导朗读。(1)教师范读,读出韵味,读出猜字谜的情趣。让学生说说听了老师的朗读,觉得怎样。(2)生自由练读。师巡视,注意纠正学生的错误。(3)指名读字谜歌,评一评。(4)课外延伸。小朋友,猜谜语有趣吗?课外请小朋友搜集一些字谜,下节课我们一起来猜。

五、析记字形,指导书写

1、析记字形。(1)认读生字驰、奔、池、塘。教学新部首。(2)交流记字方法。教师及时总结。

2、指导书写。(1)让学生仔细观察字帖中的范字驰、奔、池、塘。(2)说一说怎样才能把驰、奔、池、塘写规范,写漂亮。(3)教师范写并重点指导。(4)播放轻音乐,生说写字姿势歌。描红、仿影、临写。(5)师巡视,及时表扬写得好的学生。

作业设计: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生字。

板书设计:

识字4

驰、奔、池、塘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书写生字、组词练习。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巩固

1、给也字找朋友,并口头组词。

2、读生字新词。

3、诵读字谜歌。

二、析记字形,指导书写

1、析记字形。(1)认读生字:行、千、庄。(2)教学新偏旁。(3)说说怎么记住这几个字。

2、指导书写。(1)小组交流:怎样才能把千、行、庄写规范,写漂亮?(2)教师范写生字并重点指导。(3)学生随着音乐描、仿、临写生字。

三、课堂练习

1、加偏旁组词。也------()------()-----()-------()

2、扩词。

行()()()

奔()()()

3、选字填空。

池驰

(1)鱼儿在()塘里游来游去。

(2)骏马在草原上奔()。

4、游戏猜字谜

作业设计:

书写生字、组词练习。

板书设计:

识字4

行、千、庄

课后反思:

苏教版识字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掌握4个新偏旁,学习按笔顺正确书写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看图示意,初步认识到一些汉字是由图画演变而来的。认识本课的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出示挂图

师:在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生活在一起,劳动在一起,他们看到了很多的东西,遇到许多的事情。

(展示:小船、竹子、石头、河流、燕子等)

由于生活和劳动的需要,他们要把看到的东西、遇到的事情记录下来,可那时还没有文字,怎么办?我们的祖先是勤劳、勇敢、富于智慧的,他们创造出了一种文字。

(展示6个象形字)

为了便于书写,人们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又造出了现在地汉字。

二、激发兴趣,指导自学

1.把舟、竹、石、泉、川、燕按实物-古文字-今文字三种字体做成字块,进行四人小组学习。

2.检查学习情况。

3.指导讨论。

舟、竹、石、泉、川、燕今文字、古文字和实物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三、教学生字

1.指名读词语。

2.全班读。

3.字形教学。

舟、石、泉、川

(1)出示这4个字的笔顺。

学生看生字笔顺表,记忆生字笔顺,一边说一边书写笔顺。

说生字笔顺,重点指导舟、泉。

舟:船身窄窄,横画长长,平分上下,两点对齐。

泉:上下结构。上面写得紧凑,下面写得舒展。竖钩写在竖中线上。

(2)启发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

(3)写字教学。

有需要帮忙的,教师指导。

苏教版识字教案(篇4)

一年级语文备课 主备人:孙大从 课时编号:051

第一册识字2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韵文三、四句。

教学目标:

2、学会4个生字,1个新笔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游戏:找卡片,教师读一个,学生在自做的卡片中找出一个。

2、熟读韵文一、二句。

根据教师所读找卡片,并读熟韵文一、二句。

通过游戏巩固识字,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正确、流利地朗读韵文三、四句,初步认识小学生日常学习生的规律。

二、读讲韵文三、四句。

主备人:孙大从

一年级语文备课

(一)读讲韵文三、四句。

课时编号

: 051

1、出示韵文三、四句。

2、教师范读。

3、指导朗读。

4、熟读韵文三、四句。

(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听教师读。

根据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韵文三、四句。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尊重学生对韵文的不同理解和体

验。

(二)指导识字:下、早、牙、上

1、投影出示这四个字。

2、想:这四个字你是记住的。

3、巩固识字。

(1)游戏:勇攀高峰

设计一座高山轮廓图,在山脚到山顶有五个写有生字的卡片,攀登者读对一个方可向上攀登一级,否则登顶失败,登顶成功者奖励一颗红五星。

三、诵读韵文

1、齐读韵文。

2、小朋友们,你们读起来很上口,很好听,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3、告诉学生鸟、早、操的韵母,原来它们是押着韵的。

4、教师范读,强调韵尾。

5、自由模仿读。

6、同桌互读。

7、齐声诵读。

五、指导写字

教学1种新笔画。

学生观察田字格中“上、早、牙、上”生字的占格位置。

教师范写,重点是:牙

4、学生书空这四个字。

5、学生描红并临写这四个字

((同时播放轻音乐)

6、评价作业。

((学生互评、师评相结合,以鼓励为主)

1、临写各生字四遍。

2、背诵韵文。

板书设计:

识字2

8、指导背诵。

作业

太 小 鸟

下 早 牙 上

苏教版识字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的意思。

2.掌握4个新偏旁,学习按笔顺正确书写8个生字。

3.学习用普通话正确、连贯地朗读韵文,了解春天的特点,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认识生字,读准生字字音,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教学生字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

1.创设情境。

春天到了,郊外的景色美极了,老师带小朋友到郊外去看一看,一起去找春天好吗?

2.谁能告诉老师和同学们,你在哪儿找到春天?请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用一两句话说一说?

3.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词语。

春风春天的风有什么特点?(轻轻的、柔柔的)

春雨春天的雨是怎样的?(细细的、像牛毛)

嫩芽谁来说说嫩芽是什么样子的?你见过哪些植物的嫩芽?

布谷布谷是什么样的?你见过吗?我们一起来听听它的叫声?

梨花、杏花、桃花图上的三棵树分别是什么树?你是怎样辨认它们的?

二、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1.请同学们打开书,借助拼音自读课文。注意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2.小组内开火车读词。

3.全班认读词语。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受美景。

1.同学们,词儿读准了,读得也很美,但如果我们把这些词儿连起来读,你会感到更美老师范读课文。

2.同学们,你们也想读好吗?你们一定能行。

3.以小组形式交流汇报读课文情况。

四、写字指导

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组成的词春天、布谷。

1.认读字词,读准字音,明确学习生字春、布、谷、芽。

2.学习新偏旁。

认识日,书空笔顺,找出带有这个偏旁的字读一读,知道含有日的字多与太阳有关。

认识艹,像泥土中冒出的草叶,认识巾,像佩巾下垂的样子。

3.笔顺记忆生字笔顺,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学生描红书中生字,并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

苏教版识字教案(篇6)

a o e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aoe的四声。

课时目标:

认识4个声调符号,能正确读出aoe的四声。

教学进程:

一、复习检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几个单韵母?

2、抽读aoe卡片。

二、学习aoe的四声。

1、认识声调符号和4种声调名称。

(1)板书:“-′”。讲述:这4个声调符号分别用来表示4种声调,标写在字母的上端。标“-”的表示第一声,标“′”的表示第二声,标“”的表示第三声,标“”的表示第四声。指着声调符号分别领说“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三遍。

2、写出a o e的四声读法。

(1)出示:āáǎà 教读单韵母a的四声,边打手势边范读,让学生看清手势,听清四声的不同读音。

(2)根据第7页下方的四声示意(小兔骑摩托)图,讲述四声的实际读法。

(3)各人练读a的四声。

(4)指名读a的四声,正音。

(5)分组读,齐读。

(6)出示:ōóǒòēãěâ仿照上面教a的四声的方法步骤,通过教师范读,学生练读,指名读,正音,分组读,齐读,学习o和e的四声。

(7)出示:āōē áóã ǎǒě àòâ教师范读一遍,学生练读五遍,分组读、齐读各一遍。

苏教版识字教案(篇7)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形近偏旁的比较识字,板书课题。

1.观察书上的图,看看图上画了些什么。

1、出示表(一)、复习“两点水”、“三点水”

观察实物图画与古文字,了解偏旁本义。

(1)“冫”的古文字像什么?

(2)复习“两点水”。

教师范读带两点水的生字。

指名读、齐读。

(3)“氵”的古文字像什么?

(4)复习“三点水”。

师范读带三点水的生字。

(1)太阳出来了,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天空?(相互出示词卡:晴空)

(2)春天到了,太阳照在身上暖和和的,这叫什么呢?(相互出示词卡:温暖)

(4)解放军叔叔趴在草地上是怎样打靶的?(相互出示词卡:眼睛、瞄准)

(5)小哥哥站在山坡上看远处美丽的风景,这叫什么?(出示词卡:眺望)

(6)“眺望”也是看,但和“看”有什么不同?

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两组词语。第一组词语是什么偏旁?(日字旁)为什么都是日字旁?(“晴、暖、晾、晒”大都与太阳有关)第二组词语是什么偏旁?(目字旁)为什么都是目字旁?(“眼、睛、瞄、眺”大都与眼睛有关)

(1)指名读、齐读。

(1)学生看和记忆“暖、准”的笔顺。

(2)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教师范写生字,让学生注意在田字格中书写时都应左窄右宽。

(4)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让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1)企鹅生活在南极,你们知道那儿的天气怎样?

(2)从图上什么地方看出南极非常寒冷?

(3)南京有一座大桥在全国都非常有名,这就是南京长江大桥,你们知道长江大桥横跨在什么上面吗?(相互出示词卡:长江)

(4)教师简单介绍长江:长江流经我国10个省区,全长6300公里,是我国第一大河。

(5)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那我国第二大河是什么河呢?(出示词卡:黄河]教师简介“黄河”)

(6)长江的水最后流人哪个海?教师简介“东海”。

我们学习了这节课的生字,第一组生字的偏旁为什么是两点水旁?(这些生字大都与冰冻、寒冷有关)第二组生字的偏旁为什么是三点水旁?(这些生字大都与水有关)

1.指名读、齐读。

1.学生看笔顺图,记忆“冻”的笔顺。

2.指名学生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教师范写生字。

4.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5.让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苏教版识字教案(篇8)

《识字5》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词串、理解词语。

2、认识本课的生字,能正确书写生字的笔顺。

3、学写本课的3个生字,夏、雷、雨。教学重点:

识字,诵读韵文 教学难点:

看图选词说话 教学准备:

课件,生词卡片 教学资源开发:

从课外书或网上找关于夏天的知识。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春风姐姐轻轻吹了一口气,吹来了许多小动物(大雁、燕子、丹顶鹤、青蛙等),吹开了许多鲜花有(桃花、杏花、梨花等)。谁能用一个美丽的成语夸夸春姑娘给我们带来的美景。

美丽的春姑娘忙了整整一个春天,她该休息了。热情的夏天姐姐知道这个消息后,连忙飞来接班。夏天姐姐可喜欢小朋友了,她今天将带领我们一起参观她的王国,你们想跟夏姐姐交朋友吗?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她吧!

二、读准词语、认识生字。

1、自己拼读12个词语.识字5能帮助我们了解夏姐姐。请小朋友们认真地读一读,借助拼音读准每个字音,难读的词语要多读几遍。(学生自读词串)

2、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谁愿意当一回小老师带领小朋友们来读。指名读,跟读2遍,及时纠正(知了、桃子、梅子、蝈蝈这四个词语是指导重点。)

3、请小朋友们打开书,同座位的小朋友互相读读,如果你的同桌读得声音响亮,字音准确,你就可以在书上给他画个大大的五角星。

4、去掉拼音,你们还认识这些词语朋友吗?开火车读。

过渡:看来小朋友们都已经做好了准备工作,那就让我们赶快随夏姐姐去参观她的王国吧!

三、图与词语对照

1、参观气象站。

(1)听台风雷雨声。小朋友们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夏姐姐一发起脾气来就要刮台风、下雷雨。小朋友们见过刮台风、下雷雨的情景吗?把你看到的给大家讲一讲。

(2)台风的风力很强,它能把海上的船只吞没然后沉入海底,它能将陆地上的房屋吹倒,让人们无家可归。台风刮起来,就会下起暴雨,暴雨会引起洪涝灾害,洪水会淹没农田,毁坏庄稼。雷雨带来的闪电,危害也不小,它能击毁房屋树木,甚至造成火灾,会击中高压线造成停电,还会造成人畜伤亡,所以下雷雨时,不要在树下躲雨,家中的电器也要停止使用。

(3)看来,他们给人类带来的危害还真不少。与脾气好的春姑娘相比,夏姐姐发脾气时可真厉害。谁来读读第一行词语,读出夏姐姐发脾气的样子,指名学生读。齐读第一行词串。

(4)春姑娘,我们可以用一些美丽的成语来夸夸她,夏姐姐我们可以用哪些成语来形容她呢?出示词语:

骄阳似火

烈日炎炎

狂风暴雨

倾盆大雨

电闪雷鸣

风雨交加 领读,自由读齐读。

2、参观果园。

过渡:台风走了,雷雨停了。雨过天晴,夏姐姐给我们送来了好吃的礼物。(1)出示桃子

指名读,这是什么样的桃子?(大大、甜甜)谁再来读读,读出让人想吃的桃子出来。(2)出示梅子

齐读,梅子的味道怎样呢?,那么,这是什么样的梅子呢?(3)出示西瓜

齐读,什么样的西瓜?(大大、甜甜、圆圆)

(4)那在这三种水果中,你最喜欢吃哪样?用我最喜欢吃来说说。

有的小朋友喜欢吃两种水果,那你就用这个句子来说说,我喜欢吃(),也喜欢吃()。还有哪些小朋友愿意用这个句子来说说,我喜欢吃()的(),也喜欢吃()的()。

(5)夏天天气真热!有这么好吃的水果,你最先想到送给谁?给奶奶吃的时候,你一定非常高兴,那就带着高兴的语气来读读这三个词语吧,齐读。

3、参观动物园(1)蝈蝈

听,这是谁的声音,出示图片,齐读。你知道蝈蝈喜欢躲在哪儿玩吗?用谁在哪儿干什么说一句话。(2)青蛙

听,这是谁在唱歌,出示图片。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青蛙喜欢在哪儿干什么呢?用谁在哪儿干什么说一说。(3)知了

出示图片,这是什么?它还有一个名字叫“蝉”,夏天到了,知了喜欢在哪儿唱歌,那么热的天,知了在树上好象在说什么呢?(热死了,好热)齐读三个词。

4、参观花园(1)葵花

来到花园,你看到了什么?出示葵花图片。葵花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向日葵。(2)茉莉

你还看到什么花?出示图片,什么样的茉莉花?(3)荷花还看到出示荷花,什么样的荷花。

这三种花都在夏天开放,可真美啊!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三个词,感受一下他们的美丽。(4)出示句式

夏天到了,朵朵鲜花开放了,有(),有(),还有(),美丽极了!

指名说,谁还能说得具体一些。

四、巩固识字。出示全文

1、小朋友们越来越了解夏姐姐了:

(师引导说出词语)夏姐姐发起脾气来会刮(台风),下(雷雨)(齐读)夏天好吃的水果有哪些?(齐读)

夏天有许多会唱歌的小动物,男生来念它们的名字。夏天的花儿真美呀?女生一起说出他们的名字。

2、出示填空

夏天到了,有时刮(),有时下()。夏天的瓜果真多呀!有大大的(),有甜甜的(),还有酸酸的(),池塘里开满了(),()迎着太阳开放,雪白的()亭亭玉立。()在树上唱歌,()在池塘里跳来跳去,()在草丛中叫。指名说,齐说。

五、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指名读。谁来找出左右结构的生字,(蛙、梅)

2、指导书写“蛙”。谁来告诉老师,你准备怎么来记住蛙这个字呢?指名说,范写,蛙左边是虫字旁,第五笔是提,不要写成横,右边是相连的两个“土”,最下面的横要写得长些。

五、总结全文。

小朋友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认识了许多字,还和夏姐姐交上了好朋友,如果你多看这方面的书,并且经常用心地观察大自然。你就会了解更多关于夏天姐姐的知识。

三、欣赏动画,朗读课文

1、欣赏课文动画。老师范读,学生配乐朗读。

师:听小朋友们读得这样好老师也想试试,如果觉得老师读得好就把掌声送给我,如果你认为自己能超过老师,就把小手举得高高的。

强调:请小朋友们边看、边想。

苏教版识字教案(篇9)

设计理念:

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韵文。

2.认识冬天的气候特征,不畏严寒生长的植物,在洞中过冬的动物及冬季的体育运动和相应的词语。

3.能正确,美观地书写蜡,梅,翠。

4.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会用有的有的说一段话。

教学重难点:

图文结合,理解生字词的意思。有感情地诵读韵文。

教具准备:

挂图,投影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2、(出示挂图)今天,我们就一起到冰天雪地的野外去玩玩,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二、看图识字学词

1、大家刚才说的就是识字5的内容。看,这些词你认识吗?(带拼音的韵文)

2、学生自读韵文,读准字音。

3、指名当小老师,说说哪个字音要读准。评价。再指名读。

4、齐读。

5、去拼音读。开火车读。

6、游戏:小小邮递员。

(出示背景图)看冬爷爷来了,他带来了好多封信,想要小朋友当当小小邮递员,为他送信,谁愿意的?

发生词卡,学生把词卡贴到相应的图片旁。(评价后齐读)

[这一环节以邮递员送信的形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在游戏轻松、欢乐的气氛中巩固了词语的读音,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二、感情朗读、理解词义。

1、冬天到了,天气怎样?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1)引导学生看图说话。

(2)出示相应的事物旁。

(3)看看雪下得怎么样,风吹在身上怎样?指导读好词语。

(4)是啊,北风呼呼地刮起来了,鹅毛大雪下起来了,气温一下子下降了,让人感到特别冷。为什么会这种现象出现呢?

对、这是因为北方来了一股强冷空气,这种强冷空气就叫寒流。出示词卡寒流,齐读两遍。

(5)齐读三个词。

2、在冰天雪地里,你看到了哪些植物?

(1)指名说,你们喜欢他们吗?那就好好读读这三个词,好好欣赏一下它们吧!

(2)自己读词。

(3)指名读,评价,哪个词读得最好。

(4)这么冷的天,这三种植物依然挺立在茫茫雪地里,多坚强呀!你佩服它们吗?

男女生读,齐读。

(5)这三种植物不仅你们喜欢,还有很多人佩服它们,还给它们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岁寒三友。齐读。

(6)冬天除了它们,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也不怕冷?

3、植物们不怕冷,可小动物却早早地躲进洞里去了,看(出示图片)它们是谁呀?它们在干什么呀?(指导说话)

(1)谁有本领读好这三个词的?指名读。

(2)小动物躲在洞里多舒服呀,我们可不要去吵醒它们。

(3)女生读,齐读。

4、小动物们怕冷,你们怕不怕?看,小朋友在雪地里干什么呀?

(1)指名说,出示相应的词卡。谁能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说的?

(2)你最喜欢哪种运动?读好这三个词。

(3)南方很少见过这么大的雪,那我们能干些什么?

(4)那你们能用读来表达对冬天的喜欢吗?

[在教学生字词的过程中教师始终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指导学生读好每个词,并在教学过程中多次穿插说话练习,以求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出示全部的词,请小朋友自己再好好的、一行一行地读读词语,你们有什么新发现吗?

(1)指名说,(一行词表示一个意思)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

(3)指名读。挑战读。齐读。

[让学生自己去读、去发现,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词义]

三、课后延伸,读读儿歌、写生字。

小朋友学的真不错,老师奖给你们一份特殊的礼物,要不要?(出示儿歌--腊梅花)

1、自己借助拼音读一读。

2、指名读。齐读。

3、你喜欢腊梅花吗?那我们就一起把它的名字写下来吧!

4、把书打开,读读课后的笔顺表,再描一描。

5、指名说,师范写,生临写。

[以儿歌吸引学生的学习欲望,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拼读能力,还丰富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并从中引出蜡、梅二字,乘机教学生字的书写,可为一举多得。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范文


接下来,我们将向您介绍关于“苏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的相关知识。撰写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每天都要做的重要工作之一。在上课时,老师需要根据教案课件来进行教学。请注意,本文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如果需要做出决策,请自行斟酌!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篇1】

一、课题:赵州桥

二、课型:讲读1

三、教学时间: ____年____月____日 星期____第____节

四、教学准备:图片

五、教学目的:

明确本单元阅读训练的重点,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用找出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的方法读懂第一段。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知道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六、重点、难点

七、教学过程(复习、新课、小结、板书……)

(一)、启发谈话。

中国人民历来是勤劳善良、充满着智慧,他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人间奇迹。其中就有许多世界闻名的古代建筑,同学们知道有哪些呢?(长城、故宫等)赵州桥也是我国著名的古代建筑。它是怎样的一座桥呢,有什么特点呢?

简介赵州桥(播放赵州桥的图片)

打开地图,我国东部的川流映入眼帘,对于跨越河道,有利民生的桥梁,古人有许多幻想和实践,传说中的八仙之一韩湘子,就因一天造一桥,造福人类而得到赞说。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发明了建桥技术,汉代的.画像砖上刻有为数不少的拱桥图形。我国现存最早的拱桥,是建于一千四百年前的赵州桥。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横跨赵州(今河北赵县)的洨河之上,全长50.82米,拱券净跨37.37米,桥面宽9米,是一座单孔坦拱式桥梁。赵州桥由著名工匠李春主持设计建造。李春在拱桥建造工艺上进行了重大的革新创造。他创造的坦拱式、敞肩式建桥法,在当时堪称独步,桥梁质量上乘。由于李春及其他工程技术人员的努力,赵州桥结构合理,外型秀丽,富有民族风格,素有“奇巧固护,甲于天下”的美誉。

赵州桥建成之后,成为北通涿郡(今北京西南),南通东都洛阳的交通要冲。历经千年风霜以及车压人行、洪水冲击的考验,至今仍可通行车辆,成为世界桥梁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公元14世纪,法国在泰克河上建造过一座拱形桥,但已毁坏,赵州桥因此更加引起世人注目,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拱桥。

我国古代造桥技艺在实践中继承发扬,留下了许多杰作,如广西侗乡的风雨桥,又称廊桥;河北程阳的永济桥等等。如今,横跨江河湖海的大桥比比皆是,谱写了我国桥梁史上的崭新一页。

(二)、指导预习:带着问题自学课文。

1、标标(自然段)、圈圈(生字)、划划(用直线划出新词,用波浪线划出能回答上述问题的有关词句。)

2、拼读生字音节,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

3、同桌交流:“赵州桥是怎样的一座桥”,初知课文内容(建造年代久远,坚固而且美观。)

(三)、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认读生字、讲讲词语的意思。

2、指名回答查字典的结果。

3、指名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什么。

(四)、指导阅读第1自然段。

1、齐读单元提示语第1、2记录。一段话中,有些词语或句子跟这段话的主要内容关系密切。阅读时,要找出这些词句,想想跟其他词句的关系,能帮助我们正确理解这段话的意思。

2、下面我们来看第一段,大家仔细找找这一段的重点词语是哪一句。板书: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3、讨论:为什么说这是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年代久:隋朝李春建造的,已经有1300多年了。解释:“隋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距今1300多年。

设计上的独特:这座桥闻名的另一个原因是设计上的独特,我们在下一节课中将会学到。

4、指名说说这个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五)、课堂练习。

1、抄写课后习题3的词语。

2、预习课文并想想习题1、2的回答。

一、课题:赵州桥

二、课型:讲读2

三、教学时间: ____年____月____日 星期____第____节

四、教学准备:有关赵州桥的图片

五、教学目的:

1、抓住重点词句,正确理解第2、第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能照样子用“不但……而且……”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六、重点、难点:

七、教学过程(复习、新课、小结、板书……)

(一)、复习检查。

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回顾这一段的阅读方法,说说这一段的段落意思,齐读单元提示语第1、2句。

(二)、学习课文第2段。

1、这座桥世界闻名,全世界很多人都知道这座桥。那么它为什么能如此闻名呢?除了它的年代久远以外,更重要的是它独特的设计,是个创举。第2段就写了赵州桥在设计上的特点。下面请同学们默读第2段,边读边想下面的问题。(投影出示)

⑴、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5句话)

⑵、赵州桥在设计上有什么特点。

⑶、找找这个自然段的重点词语。

2、集体讨论。

⑴、赵州桥在设计上有什么特点?也就是它和别的桥相比,有什么独特的地方?(第一个特点,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第二个特点: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所以课文第1-3句具体介绍了什么?这样的设计有什么好处?(第4句: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时,河水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解释:“横跨”:因为发大水时,河水不但可以从大桥洞流过,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减轻了流水时对桥身的冲击力,所以说它是建桥史上的一个“创举”。

⑵、这段话的重点词句是哪一句?为什么是这句?(出示这句话)

3、小结第二段。

结合完成《作业本》第5题,按课文内容填空,填好后读一读,集体订正。

谁能说说这一段话主要讲了赵州桥什么?(坚固)

三、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第2自然段从它的设计上的创举来说明赵州桥的坚固,而这一段则主要从什么方面来说明赵州桥的美观,下面请大家看课文第3自然段。

1、请一名同学朗读第3自然段。其余同学边听边完成下列问题。

⑴、找一找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3句)

⑵、说一说这一段的重点词句是什么?(精美的图案)

2、回答问题。

3、分析第3自然段。

⑴、请大家读读第3小节的第一句话: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不但坚固”总结第2自然段的内容,“而且美观”是指这段课文介绍的重点。出示:“不但……而且……”练习说话。

⑵、课文从哪方面来说明这座桥美观?(从桥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来说明美观。)

⑶、课文中主要写了哪些精美的图案?

①、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有的……有的……还有的……

出示:理解:“相互缠绕”、“相互抵着、回首遥望”、“双龙戏珠”。

②、精美图案后面的冒号是什么意思?和后面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冒号后面的有的……有的……还有的……都属于精美的图案)

③、把这三个图案都写了,最后一句是怎么写的?请一学生读。

这所有的龙指的是哪些龙?所以这一句话是把前面列举的三种图案作了概括。这里用先列举后概括的方法把图案的精美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

4、小结这段话的第一句,总起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接着通过三种图案分述它的美观,最后,又总结了“所有的龙……像活的一样”这种用“总起——分述——总结”的方法写出了桥的美观。

四、小结。

第二、三自然段课文分别介绍了赵州桥的坚固和美观,两段之间用过渡句连接起来。

五、要求有表情地朗读、引背第3段。

板书:

赵州桥 坚固(设计独特):长 宽 大桥洞 小桥洞

美观(精美图案)有的……,有的……,有的

一、课题:赵州桥

二、课型:第三课时

三、教学时间: ____年____月____日 星期____第____节

四、教学准备:投影片

五、教学目的:

1、联系第一自然段,正确理解第4自然段,领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六、重点、难点:

继续落实单元训练重点。

七、教学过程(复习、新课、小结、作业、板书……)

(一)复习巩固(引读)

1、课文写赵州桥与其他拱桥的不同点有两处:一是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这样的设计。设计者考虑到平时_________,发大水时__________,这种设计是个创举,是因为它有两个好处,一是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

2、复习第1段。

⑴、过渡:赵州桥在哪里?谁设计建造的?默读完成填空(然后连起来说一段话。)

时间:

地点:

设计者:

⑵、小结:这一段告诉我们赵州桥的地理位置,设计者和建造的年代。

(二)指导阅读第4自然段。

1、指名朗读,要求读后找出重点词语。

2、指名回答,然后板书:宝贵的历史遗产

3、讨论:联系上面3个自然段,说说什么地方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哪里告诉我们是宝贵的历史遗产。(设计独特,坚固、美观,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建桥年代久远,至今已有1300多年。这是前人留下的,所以是“宝贵的历史遗产”)

(三)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1、自由练读。

2、引读。出示投影片填空:

写赵州桥的雄伟,课文从桥( )、( )和( )三方面来说明,赵州桥与其他拱桥的不同点有两处,一是( ),二是( )这样的设计。设计者考虑到平时( ),发大水时( ),这种设计是个“创举”,是因为它有两个好处,一是( ),二是( )。

(四)、课堂小结。

赵州桥是一座桥,一个建筑物,象这种写建筑物的文章与别的写事情的文章不同。它首先写了什么?(赵州桥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时间建造的,是谁建造的。)简单介绍赵州桥,并指出赵州桥世界闻名。接着讲了它为什么世界闻名,它在设计上有什么独特的地方。(第二段)此外还写了它的什么?美观,最后第四部分讲了这样一座坚固美观的桥是劳动人民设计建造的,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才干。以后我们介绍一个建筑物时也可以尝试这方法。

(五)、布置作业:

1、摘录有关句子。(1)写赵州桥雄伟坚固的。(2)写赵州桥美观的。

2、用“不但……而且……”,“既……又……”造句。

3、完成同步练习上的相应作业。

板书设计: 赵州桥

时间:1300多年前

地点:河北省赵县交河智慧才干

设计者:李春

雄伟坚固(设计独特):长 宽

大桥洞 小桥洞 历史遗产

特点 有的互相缠绕

美观(精美图案) 有的回首遥望

有的双龙戏珠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篇2】

⒈按笔顺书写佳绒插骤。

⒉区别8组字形相近的字并练习助词。

⒊练习写钢笔字。

⒋熟记8个成语。

⒌读背孟子的两句名言。

⒍调查学校绿化情况,再按要求作口头作文。

⒎练写毛笔字。

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⒈审题:

⑴指读题目。

⑵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⒉指导。

⑴指名认读佳绒插骤。

⑵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每个生字的笔顺。

⑶让学生按照书上的笔顺练写,了解笔顺。

⑷让学生说说哪个生字难写,难在那里?

⑸重点指导书写插骤。

⒊练习:

⑴学生练习描红。

⑵小结。

二、教学第二题:

⒈审题:

⑴指读题目。

⑵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先比一比,在组词。)。

⒉指导。

⑴指导分别读一读这8个形近字。

⑵要求学生从中找出音形都相近的几组字。

⑶分组引导学生边读边比较音、形地异同。

⒊练习.

⑴学生口头组词。

⑵选择最有把握、最合适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⑶朗读自己组成的词。

三、作业:

用8个形近字组词。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

⒈审题:

⑴指读题目。

⑵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改正要得不正确的词语)。

⒉指导。

⑴出示题⑴,指名读题。

⑵要求学生将句中要得不正确的词语画出来。

⑶选择一个正确的词语来替代(通过读句子来体会)。

⑷讨论:为什么将参加改为参观?

⑸归纳修改病句的步骤:

①读②画③换④想

⒊练习:

⑴用所学方法练习修改⑵⑶⑷⑸题。

⑵有针对性的进行练习。

⑶逐题讨论修改情况,确定正确答案。

⑷然学生修改自己的答案。

⑸同桌互查练习情况。

⑹大声朗读修改过的五个句子。

二、教学第四题:

⒈审题:

⑴指读题目。

⑵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⒉指导。

⑴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读富异然惑。

⑵教师提出描红仿写要求。

⑶逐字指导书写。

指导书写富。

①引导学生观察富字,弄清字的结构。

②教师示范书写,要求学生仔细看老师写。

按上面的方法练写异然惑。

⒊练习:

学生描红,仿写。

⒋评选优秀的作业,同时指出问题,进行矫正。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五题。

⒈审题:

⑴指读题目。

⑵教师谈话帮学生明确练习要求。

⒉指导。

⑴学生自由练读8个成语,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解决。

⑵教师范读。

⑶学生自由读。

⑷理解8个成语的意思。

①请学生自己练说。

②学生回答,能说出大概的意思就可以。

③教师讲解有难度的成语。

⒊练习:

⑴学生大声自由练读。

⑵同桌练习背诵。

⑶教师巡回个别抽读,抽背。

⑷集体朗读,背诵。

二、教学第六题。

⒈审题:

⑴指读题目。

⑵指名读练习要求。

⑶让学生说说这道题练习的要求是什么。

⒉指导。

⑴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读这两句名言。

⑵指名试读。

⑶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范读。

⑷讲解孟子的两句名言的意思。

⑸再次范读这两句话。

⒊练习:

⑴学生自由练读,教师纠正容易读错的地方。

⑵用开火车的方法指名读。

⑶练习背诵。

⑷指名背诵,全班背诵。

第四课时

一、教学第七题:

⒈审题:

⑴从我们的校园谈话揭示话题:汇报学校绿化情况。

⑵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⑶教师进一步明确要求:

①要调查学校绿化情况并填表。

②将调查结果向大家作口头汇报。

③对学校今后的绿化提出一些建议。

2.指导:

①讲清调查范围:主要是了解本校范围内的绿化情况。校园外的属于本校的也在范围之内。

②根据调查表,讲清调查的内容:学校树木的总棵数,主要品种,树的名称。

③讲清调查方法:分组进行、每人负责一两项内容:要仔细观察,认真计数,及时填表。

⑵汇报指导:

明确要求:

①根据调查表,口头汇报学校绿化情况。

②对学校的绿化情况适当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③对学校今后的绿化的建议,可以说得具体些。

④回报时声音要洪亮。

⒊练习:

⑴学生现在小组内汇报讨论。

⑵每组派代表到台前汇报。

⑶不足之处可以互相补充并可发表自己的看法。

⑷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点评。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知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天安门在北京。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北京,热爱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6个生字:北、京、安、门、前、升;认识宝盖头;认识上下结构;理解北京天安门前红旗升等词语;认识逗号,进一步认识句子和句号。

3、学会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会用什么是什么和什么有什么的句式说话。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看图说话,初步课文,知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天安门在北京。

2、学习4个生字、2个词语及新偏旁。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认读韵母:eiinganeneng

2、比一比,读一读:in---ingen---eng

3、用卡片开小火车认读:我、国、天、爱、女、们

二、看图说话,揭示课题。

1、出示挂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出示词语天安门读准安、门

2、你知道天安门在哪里?出示词语:北京读准北、京。京是后鼻音,要多读。告诉学生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党中央、国务院都在北京。

3、天安门前的广场上有什么?

让学生看着图连起来说:这是天安门。天安门在北京。天安门前升起了五星红旗,一只只白鸽飞向蓝天。

4、今天我们学的课文课题就是北京天安门。学生齐读课题。

三、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拼拼读读课文。

2、教师范读、领读。

3、指名读课文。

四、教学生字词。

1、卡片认读生字词,重点正音:京

2、师生共同分析字型,理解字词。

北:看看课堂作业上的笔顺,第一笔是什么?第四笔呢?学生书空。北是东南西北的北。

京:用口、小来分析字型。

北京是什么?让较多的学生说说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安:女字的头上有个像盖子似的,我们叫它宝盖头。安是由上面的宀和下面的女合成的。这是上下结构的字,以前我们还学过哪几个上下结构的字?

门:你用什么办法记住它?

天安门在哪里?(让较多的学生说说)

五、书写指导。

北:第一笔的竖写在竖中线的左边一点,然后写横和提,横在横中线上。右边先写撇,写在横中线上。

京:中间的口要写得小些,小的要写在竖中线上。

安:宀不要写得太阔,女字的横要写得比宝盖头长些。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生字词。

2、朗读,理解课文,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北京,热爱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卡片认读上节课学的生字词和偏旁。

2、指名板书北,说说笔顺。

3、你知道北京吗?用一、两句话介绍一下。(引导学生扩散性思维。)

二、朗读,理解课文。

1、课文中有几个句号?一句话中间有这么一个师板书小圆点加尾巴,,像豆芽似的,叫逗号,它表示句子中较小的停顿,表示一句话还没说完,要停一停。

2、领读、齐读。我爱北京天安门。说说我们为什么爱北京天安门?(北京是我国的首都,而天安门象征着北京,看到了天安门就像看到了北京。我们人人都爱自己的祖国,也爱北京、天安门。)

3、领读、齐读天安门前国旗升,学习生字前、升。

前:左下月有什么变化?(撇改竖)前就是前面的意思。请两位学生一前一后地站着,让全班同学回答:谁在前?谁在后?然后再用前组组词。

升:谁能看作业本上的笔顺来书空?你们在电视里看到过天安门前升国旗的情景吗?

师:每天早晨,解放军战士在天安门前升起了国旗,国旗在天安门前高高飘扬。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毛泽东主席就是在这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天安门前升起了第一面无星红旗,这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代表着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三、朗读全文。

1、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热爱祖国的首都北京,热爱天安门,要读出这样的感情。爱读重音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篇4】

⒈学会本课生字,理解不知所措惶恐红艳艳等词语。

⒉懂得为什么说小女孩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体会小女孩的一片爱心。

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花瓣飘香》。同学们看了课题想提出什么问题?

二、初读课文

⒈自学生字词。

⑴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

⑵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读田字格上的生字。

⑶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红艳艳不知所措惶恐懂事阳台

⒉检查自学效果。

⑴出示词语:

小屋清晨惶恐红艳艳阳台花丛懂事舍不得

⑵指名读词,注意读准字音,重点读准:花丛舍不得。

⑶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引导学生注意联系上下文理解)。

⑷齐读生字词。

3、各自轻声读课文。

4、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指名试读课文,读后学生评议。

三、读讲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一段讲了什么。

2、你觉得这一丛月季怎么样?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3、谁会读这一自然段?(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四、作业

1、熟读课文。

2、描红。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精读课文第2-11自然段

1、自由读第2-11自然段,说说这部分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有几个人物,主要写谁。(板书:小女孩、我)

2、我是怎样发现这件事的呢?(齐读第二自然段,板书:摘花瓣)

⑴、读这一自然段时,你注意到哪些词?在这些词下面加上着重号。(教师引导学生在俯在花前小心地摘双手捧着下面加上着重号)

⑵想一想:从这几个词语中你的头脑中会看出小女孩对花怎样?

⑶谁会读这一句?

⑷读了这一句,你的头脑中会产生什么疑问呢?(小女孩为什么摘花瓣?)

3、过渡:课文中的我同样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因此几天后的一个清晨,我又见到了那个小女孩摘花瓣时叫住了她。(指名读第3自然段)

让学生仿照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在认为重要的词语下面加上着重号,并围绕这些词语提问题。(小女孩为什么不知所措,惶恐地望着我)

4、我叫住了小女孩,同小女孩说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读一读他们的对话,注意对话的语气,并在表示提示语气的词语下面加上着重号。

5、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读后引导学生在语气上进行评议。

⑴轻轻的问说明我并没有责备小女孩,只有感到不明白,想弄清楚原因。

⑵小女孩不好意思地说说明小女孩只摘了花瓣,自己也觉得左得不对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篇5】

习作4

教学要求:

1、读懂例文《乌鸦反哺》,了解主要内容,初步了解例文是怎样写人物之间的对话的。

2、借助对例文的分析,初步懂得写对话,一是要写清楚说的什么;二是要写出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表情和语气等。

3、根据提供的对话材料,让学生按照作业要求,练习写对话。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掌握写人物之间对话的方法。

难点:把提示语写具体,注意提示语位置的变化。

教学准备:

1、投影片。

2、请几名同学进行对话情境表演,提供写作训练材料。

3、听录音。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目标:读懂例文,讨论明法。

一、激趣导入

1、(投影映示小学语文第一册汉语拼音W旁边的那幅插图)

提问:同学们,这幅图你们在哪儿见过?图上画了什么?

2、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小乌鸦们渐渐长大了,乌鸦妈妈也老了,飞不动了,小乌鸦们是怎样对待它们的妈妈的呢?老师请大家读一篇短文《乌鸦反哺》。

二、初读例文

1、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想:

(1)这篇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什么叫乌鸦反哺用画出来。

2、讨论交流。

3、这篇短文写我和妈妈看到乌鸦反哺时两个人的谈话,又叫对话,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写好人物之间的对话。(板书:写对话)

三、讨论明法

1、过渡:应该怎样写好人物之间的对话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例文是怎样写的。

2、再读例文,结合书上的分析,明确写法。

(1)学生再读例文,思考:我和妈妈在树林中说了些什么话?

(2)讨论交流。

(3)哪些话是我说的,哪些话是妈妈说的?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①学生讨论,点名回答。

②小结:写对话要写清楚是谁说的,说了什么。

(4)①对话中写清楚是谁说的这部分叫做提示语,请大家看我和妈妈这几句对话,用~~~画出提示语,看看它们的位置一样吗?

②为了使文章显得更活泼、不呆板,提示语的位置可以变化,有的放在前面,有的放在后面,还有的放在中间呢!有的情况下,提示语也可以省略。这时,一个人说的话就写一段。我们这次作文主要要求同学们掌握提示语在前面和在后面这两种方法。

③过渡:提示语除了告诉我们是谁说的,还能提示什么?

④小结:提示语除了告诉我们是谁说的,还能提示人说话时的语气、表情、动作等。写对话时既要写清是谁说的,说了什么,还要写出说话人的语气、表情、动作等,这样才具体、生动、形象。

(5)结合书上的分析,总结写法(板书)。

①写清楚说的什么,是谁说的。

②写出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表情和语气等。

教后记:

第二课时

目标:迁移仿作,练习说、写。

一迁移仿作

1、辅助练习。

(1)情境一。

指名一名同学演示动作:欢蹦着走进教室,同时说:我们班在广播操比赛中得第一名啦!训练学生说一句描写人物说话时语气、神态、动作的句子。要求学生们仔细观察,听清说了什么,是怎样说的。

(2)情境二。

老师和一名学生表演对话,要求学生听清说了什么,是怎样说的。

2、模仿作文。

(1)明确习作要求。

通过刚才的练习,同学们已初步掌握了写人物之间对话的方法。下面请大家看一个小品,练习写一段对话,请同学们注意听清说话人说了什么,又是怎样说的。

(2)课堂小品表演。

(3)同桌互相讨论:小品中的人物说了些什么?是怎样说的?

(4)播放小品的录音,再现情境,帮助学生弄清说了些什么。学生边说边回忆人物是怎样说话的。

(5)投影映示句子,学生练习说话。

同桌互说、指名说,然后评议。

(6)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连起来说清楚。

同桌互说、指名说,然后评议。

(7)同学们,刚才你们看了小品表演,根据小品提供的材料说了一篇作文,把事情说得很清楚,着重抓住了人物之间的对话,下面,我们试着给这篇作文起个题目。

指名说。

(8)练习写稿,教师巡视指导。

(9)评议修改。

写对话

说的什么谁说的

说话时的动作、表情、语气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结合作文提示,让学生明白写日记就是把一天的见闻真实、明白、通顺地记录下来。

2、帮助学生掌握日记的一般格式。

3、在练说的基础上仿照例文写一篇日记。

4、培养学生学会观察身边的人、事、物,养成爱观察、善思考、勤动笔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能真实、明白、通顺地记录一件事。

2、学习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想看看吗?

2、教师表演:将棋子叠成一叠,用直尺猛击最下面的一个棋子。这个棋子弹出去后,其余的棋子落下来仍然保持在原来的位置。

二、指导观察

1、说说老师是怎么表演魔术的?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板书:先然后

3、再指名说,引导用上合适的动词板书:搭、敲、飞、落

4、说说你心里怎么想的?(棋子为什么不会倒下来呢?老师真会表演魔术啊!如果我也能试试多好啊!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引导学生说出观看魔术表演时自己心情的变化。

5、你注意到其他同学的反应了吗?

魔术表演之前他们怎么样?表演的时候他们的神情动作是怎样的?你猜他心里可能想些什么?表演失败时大家有什么表现?成功后有什么表现?

学生口头作文

6、揭开谜底:你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教师揭开谜底:这是利用物体的惯性。惯性是指动起来的物体有保持运动的特性,比如你跑起步来很难一下子停下来;或者不动的物体有保持静止的特性,比如推动一个物体时,刚开始要付出更大的力。

6、可是,许多年之后,我们可能就把这件事忘了,怎么办呢?

三、指导怎么写日记

1、什么是日记?指名读

2、读例文,用你的慧眼去发现,写日记在哪些方面要提醒大家?

学生发言:日记开头要写上日期、星期几、天气情况,日记一般不写题目。

3、你觉得例文中哪些地方写得好,值得我们学习?

文中用了逼到、九牛二虎等词把捉鱼经过写得非常生动。自己再读读,用笔画下来。

4、指导写作:如果你觉得今天的魔术特别有意思,可以把它写下来。如果最近还有更令你难忘的事情,你也可以选择其他内容。

四、学生写草稿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篇7】

第七课时

复习目标:

1、综合修改病句。

复习内容:

1、出示病句:

(1)桑兰是海内外人士敬佩的。

(2)我们要不断新的知识。

(3)艰难地向高峰攀登。

(4)我决心改掉作业马虎。

(5)他把小女孩一口气背到了医院。

(6)我们把教室里的打扫得整整齐齐。

(7)宽敞的草原是牛马的乐园。

(8)这是两个四(2)班的同学做的好事。

(9)海峡两岸人民都愿望着祖国早日统一。

(10)听了校长的报告,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11)在同学们的帮助下,我克服了错误。

(12)大家积极体育活动。

(13)商场里有各种各样种类繁多的儿童玩具。

(14)一小时后,我们到达了。

(15)妈妈说明天可能不一定下雨。

(16)我们要专心致志老师讲课。

(17)李方详细地检查了作业。

(18)我接受了老师的批评,但是我犯了错误。

(19)森林里,小兔的房子造得坚固结实。

(20)李川特别喜欢踢足球和排球。

(21)花园里的花很美丽极了!

(22)语文这门功课对我很感兴趣。

(23)书架上各种各样的摆着图书。

(24)老师讲的知识,我基本上全懂了。

(25)爱迪生试制电灯,不知多少次做了实验。

(26)我在公园里看到奇异的一种花草。

(27)我断定这个好主意可能是聪聪想出来的。

2、复习我们学过哪些形式的病句。

3、回忆分别应该用什么修改符号。

4、试着修改。

5、全班校对,同桌互批。

6、师重点指导易错的题目。

7、生对调订正。

8、师批改。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学会拍、冬、有、个、叫、家、起7个生字;认识提手旁、口字旁、走字旁;理解下课大家一起等词语;能用有说一句话。

2、会正确朗读课文。

3、知道下课要跟大家一起玩,跟同学友好相处。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读课文了解大意,看图说图意,学习生字拍及提手旁。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用卡片认读熟字:皮、下、了、大、你、我、月、云、米及宝盖头。

2、指名认读音节:dingyouqiujiaowanzhenkuai。

二、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事物皮球,问:你会拍皮球吗?(出示课题)让学生读题,教师正音。

2、指导学习拍,教学新偏旁ti手pang。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学,并分析、识记字形拍。强调偏旁表义。

三、看图说话。

1、图上有些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玩得怎么样?

2、你知道这个皮球是谁的吗?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四、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

2、指名按课文顺序读带有拼音的字,读得好的同学可以做小老师来领读。

3、重点正音:拍、冬、叫、真、快。

4、指名试读课文。

5、教师范读、领读。

五、书写练习。

拍:应注意左窄右宽,提手旁应略写长些。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意思,知道自己是小学生,应和同学和睦相处,一起活动。

2、学习生字冬、有、个、叫、家、起及口字旁、走字旁。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认读生字词:拍、皮球、有、个及提手旁。

2、指名书空:拍

3、指名朗读课文。

二、朗读、理解课文,再学字词。

1、皮球是谁的?你怎么知道?

练习读第1句。有个就是有一个的意思。

2、下课了,冬冬是怎么玩皮球的?

叫大家一起拍皮球,谁能学着冬冬的样子叫一叫?(教师拿出一皮球,让学生演示。)

练习读第2句。一起要读重音。

3、指名读第3句。读后问:谁能学着他们的样子来拍拍皮球?(指名两人,一人拍一下,教师引导学生齐读:你拍一,我拍一,你拍二,我拍二。)

练习朗读,可读得轻松愉快些。

4、他们玩的怎么样?

快乐是什么意思?真快乐呢?一个人玩有这样快乐吗?为什么?

指导朗读,注意真要读得重些,读出非常快乐的语气。

齐读全文,注意句与句之间的停顿。

三、指导自学,分析识记字形。

1、出示新偏旁:

口口字png。

走走字png。它与我们学过的走有什么不一样?(一捺特长,要能托住上面的字。)

2、教给方法,指导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学习生字的方法是:

认:一个一个地看田字格的字,问自己认不认识,不认识的再到课文中去找拼音,多读几遍。

想:这个字怎么写?怎么记住它?

看:笔画、笔顺可看课堂作业,难写的字多书空几遍。

3、师生共同分析、识记字形。

你学会了哪一个字,是怎么学的?请你告诉大家。(学生说,教师板书。)

冬:可指名学生上来板书,注意下面两点要竖排,不能横排。

有:第二笔撇应写得略长些,月的第二笔横折钩应从横中线写起。

个:书写时应注意在正中位置。

家、起:可让学生说笔画、笔顺,教师放大写,并让学生数数有几画。

四、书写练习。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熟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用卡片认读生字词和新偏旁。

2、口头组词。

3、听写。

二、朗读课文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篇9】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做生活的有心人。

2、写出自己的发现,语句通顺,表达清楚。

3、展开联想,生动形象地介绍,比比谁写的发现最有趣。

4、鼓励学生为自己的作文画插图。

【教学重难点】

重点:写出自己的发现,要把话说清楚,让人听明白。

难点:展开联想,生动形象地介绍自己的发现。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用课余时间在草丛、树林、池塘甚至泥土里去观察、去发现。

2、学生准备画图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人人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只要用心去观察生活,你时时处处都会有新的发现。

2、讨论:你在哪儿发现了什么?

3、指名学生交流介绍自己的新发现。

二、例文引路

1、刘常宁同学在小河边玩耍时,发现了话多让他喜欢的东西。大家想知道吗?

2、范读《小草中的发现》问:刘常宁同学发现了什么?(蚂蚁建新家、甲虫)

3、引导发现:刘常宁同学是怎样写出我的发现的?

①那土一粒粒的,像细细的沙。

②它是深褐色的,头上顶着两根长长的须,像电视机上的天线。

③它不停地动着,大概是想接收春天的信息吧!

4、教师指导:他运用打比方的方法,还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写得真有意思。

三、自主交流,集体评议

1、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发现,要把话说清楚,可运用打比方的方法,并能适当地展开联想。

2、集体交流,互相评议:介绍语言是否清楚,表达是否准确、生动。

四、学生习作

1、学生练习写稿,老师巡视指导。

2、同桌之间交换习作,互批互改,教师参与讨论。

五、配画插图

1、为自己写的作文画张插图,一定会为作文增色不少。

2、把图片和文字结合起来,参加我的发现信息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