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桑葚课件(模板10篇)

紫桑葚课件(模板10篇)。

资料的定义范围较大,可指代生产资料。在日常的学习工作中,我们都会用到各方面的资料。资料可以帮助我们更高效地完成各项工作。那么,你知道资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紫桑葚课件(模板10篇),带给大家。有需要的朋友就来看看吧!

紫桑葚课件(篇1)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来说说,《体育课》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因为涅利太瘦弱了,妈妈认为他做不了那样的活动,所以前来请求校长免去涅利的体育课。但涅利硬是不同意。在体育课上,涅利用他那瘦削的手抱住横木往上爬,在同学们的鼓励下涅利终于爬到了横木顶,站到了平台上。)

2、谁给你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一)默读课文,找出写上体育课的段落,多读几遍,用笔画出描写涅利的语句,反复读几遍,把读的感受批注在文章边上。

1、出示:

可怜的小家伙,他使出了全身的力气,脸都憋紫了,豆大的汗珠从他额头上滚落下来。

(1)仔细读读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2)是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

(4)假如你就是“涅利”能告诉大家你心中是怎样想的吗?(一定要坚持)

(6)还从哪些句子感受到涅利的坚持不懈,找出读读。

(1)看着涅利那样的吃力,如果你是他的同学,你想怎么做?(鼓励他、帮助他)

(2)我们一起来鼓励涅利,用鼓励的语气来读读同学的话。

(3)假如你是涅利,在同学、老师鼓励下,终于站在最高处,你的心理一定有许多话要说,你想对谁说些什么?

文章读到这儿,评价一下文中人物形象,交流人物品质。

1、文章的题目是体育课,整个第二大段把体育课上的故事写得很清楚了,为什么要写第一和第三部分,那不是画蛇添足吗?

1、你能用图形来表示一下人物关系吗?

2、你受到什么启示?

紫桑葚课件(篇2)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紫桑葚》教案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葚、役、眬3个生字。正确读写若有所思、舒坦、若有若无等词语。

2、引导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革命前辈关心群众、热爱人民的精神。

3、指导学生简要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简要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

1、课前同学们已经初读了《紫桑葚》,知道课文主要讲了谁的一件事呢?

2、通过课文后的学习链接,我们可以对许世友同志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咱们快来读读吧。(学生自由读学习链接中的内容,读后说说自己了解到什么。)

3、这样一位上将将军是怎样对待普通的老百姓呢?相信我们读了这个故事后一定有很深的感受。请大家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写了一件什么事?

4、孟良崮战役是我中国人们解放军在山东孟良崮地区歼灭国民党军的战役,战斗十分激烈,从1947年5月13日一致激战到16日,最终全部歼灭国民党七十四师,击毙师长张灵甫,共歼敌三万二千余人。由此可见,孟良崮战役是十分紧张激烈的。徐世友同志在如此激烈的战役中,为什么一定要做这件事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深入地学习课文,感受徐世友同志是个怎样的人?

5、在学习本组课文时,我们学习了一些读懂写人文章的方法,谁来回忆一下?

(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体会人物;抓住他人的心理活动体会人物;通过环境描写体会人物。)

6、就让我们利用这些方法来自学课文,了解徐世友同志。我们可以在令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旁边作适当的画批,写下自己的感受。

(1)同学们先进行自学画批。

(2)自学后可以在学习小组里和其他同学交流。

(3)在全班交流。

(通过大家的交流感受到徐世友同志在激烈的战斗中还不忘关心、爱护老百姓的崇高精神。)

7、如果请你把这个故事简要地将给别人听,你准备怎样讲呢?

(1)回忆一下简要复述的方法。

(抓住这件事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点,用自己的话讲出来;还可以先编写一个提纲,再练习简要复述。)

(2)我们就自己选择方法来练习简要复述课文。

(3)指名在全班进行简要复述。

8、课文中还有一些生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并说说自己有什么方法可以记住这些生字?

9、布置作业

简要讲述一个你敬仰的革命前辈的故事,和同学说说你为什么敬仰他。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描写许世友将军神态、语言、动作的句子重点体会。例如,他严肃地看了他俩一眼,我命令你俩,马上去给我采一筐桑叶子来,要干净,要肥实。他默默地站起来,又慢慢地走到西屋门前。手刚伸到门上,又猛地缩回来。他自嘲地笑了笑------等句子。学生通过细读、品读,自然体会到许世友将军关心群众,热爱人民的高尚品质。

紫桑葚课件(篇3)

2、后,教师强调字音。

“酿”是什么意思?你能给它组个词吗?

2、看了这个题目之后,你们还有其他想法吗?引导学生打开思路,大胆想象。

指名说“酿”的意思,并给它组词。

2、学生质疑,提出自己的问题。

课文的题目比较特别,由这样的问题入手,更能激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1) 认读生字,指导书写生字:强调:“诵”、“肃”是平舌音,“焕、酝、练”是前鼻韵母;“酿、橡、朗、诵”是后鼻韵母。

(2) 认读词语,理解词语,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划出新字生词,试着理解;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指名认读生字,起读生字。

先观察难写的字或难记的字,用“△”标出,在本子上写两边。

指名认读词语,开火车认读词语。

教师应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理解这些词语。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内容,接触工具书课前预习时,直接理解。

1、默读课文,试着给课文分段。

2、当小组交流完意见后,教师请学生汇报,适当进行引导。

第一部分:(1--14自然段),讲述了上语文课时,东东发现老师把“酿”字读错后,立即提出来。班里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使他担心老师会记他的仇。回到家里,奶奶也劝他向老师认错。由此,他感到很苦恼。

第二部分:(15--19自然段),描写老师坦诚地向同学承认自己把“酿”字读错了,感谢刘东东同学,并欢迎大家帮助自己改正错误。

3、学生默读课文,分段,并在小组内交流不同的意见。

4、指名请学生汇报。

本文的结构比较明显,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接触小组的力量,合作解决。

四、再一次回到课文,试着朗读课文。

熟读课文,划出自己疑问,简单地加以批注。

读文划疑问,做批注。

学生认识了字词,理清了文章的结构,再一次走进课文,鼓励学生大胆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1、书写生字。

2、读词语,抄写词语。

3、朗读课文。

书写词语“耷拉”,“朗诵”,“善于”,“焕发”,“怡然自得”,“酝酿”,“肃穆”,“皱眉”,“没精打采”。

1、幻灯片出示词语。

“耷拉”,“朗诵”,“善于”,“焕发”,“怡然自得”,“酝酿”,“肃穆”,“皱眉”,“没精打采”。

2选择词语或者造句。

3、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课文重要描写了一件什么事?

认读词语。

学生任选一词,解释或造句。

学生回忆课文的结构,指名讲述课文故事的内容。

对上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进行回顾,有利于学生语文基本知识的积累。

(一)学习第一部分:

想想东东为什么而苦恼?用笔划出“东东”心里变化的句子。

1、读描写“东东心里变化”的句子。教师随着学生的出示:

东东不声不响地走进屋里,放下书包,坐在椅子上,耷拉着脑袋,没精打采。

3、引导学生体会:

(1) 东东怎么了?他为什么会这样?

(2) 这是个怎样的老师?

4、课件:

(1)听着老师的朗读,东东仿佛看到了 ,看到 ,听到了 ,他真想 。

(2)这又是怎样的一位老师呢?

4、指导诵读。

(二)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

读句子,谈体会,想想东东当时的心情。

1、第二天上语文课,看见老师一进教室,东东就有些紧张,难为情地低下了头,生怕老师看他。老师站在讲台上,坦然地环视一下大家,清澈的目光停留在他身上。他吓得心突突乱跳,一动不敢动,担心老师挑他的毛病……

2、他高兴地坐来了,心里流淌着一股热流。他想要是这时能飞回家去,那该多好啊!这样,他就可以立刻告诉奶奶:我们的老师,使一位多么好的老师啊!

3、引导体会:

(1) 读读句子,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2) 教师指导朗读。

4、找到插叙的段落。

课文的第七至第十一自然段插叙了语文课上老师念错“酝酿”的“酿”字,有什么作用呢?

默读第一部分思考问题,用笔划出相应的句子。

边读边划出来。

指名边读边填空。

指名回答。

开火车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学生边默读边划出描写“东东”心理变化的句子,并且自己体会。

指名读句子,并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要读出这种变化。

指名读东东心理描写的句子,思考问题并回答。

找出段落,指名说作用。

本部分的教学,应该紧紧抓住刘东东对“同学们的议论和奶奶让他承认错误”有些想不通,使他感到非常苦恼这一矛盾,为下文的教学做好铺垫。

这一部分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应注意突出问题,抓住东东矛盾、复杂的心理,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一步一步引导学生体会、思考,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的过程中,领悟文章的重点内容。

这部分的插叙,比较具体的补充了与前面的叙述密切相关的内容,而且有助于突出文章中心。

你喜欢课文中的那个人物?为什么?

指名分析。

通过对全文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对文中的人物做出评价,教师应深入引导,突破课文教学的难点。

四、感悟本文的写作特点,初步了解插叙的表达作用。

在学习课文后,对学生进行写作方法的指导,即对学生的习作的指导。

五、总结全文。

学习了这篇课文后,你们有什么收获?

指名让学生谈收获。

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现象谈谈。引导学生从做人要坦诚,对人要真诚的道理出发。

1、请你和家人说说学完这篇课文的感受。

耷拉、朗诵、照例、善于、不动声色、焕发、怡然自得、酝酿、肃穆、皱眉、捣乱、缺乏、没精打采、平心静气、不可名状。

2、用词造句。

绘声绘色--

没精打采--

3、根据课文内容填写。

东东 地倾听着。他被 地打动了, 在一种 的对春天的向往中。

紫桑葚课件(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能正确书写2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耷拉、朗诵、照例、善于、绘声绘色、练习、焕发、怡然自得、酝酿、肃穆、皱眉、捣乱、缺乏、没精打采、平心静气、柔和悦耳、不可名状”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抓住人物的言行,推想人物的心理,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做人要坦诚,对人要真诚的道理。

教学难点:

通过抓住人物的言行,推想人物的心理,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做人要坦诚,对人要真诚的道理。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能正确书写2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耷拉、朗诵、照例、善于、绘声绘色、练习、焕发、怡然自得、酝酿、肃穆、皱眉、捣乱、缺乏、没精打采、平心静气、柔和悦耳、不可名状”等词语。

2、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1、“酿”这个字该怎样读?

2.你能用“酿”字组个词吗?

3.看到这个题目,你还想了解什么?

1、自由读,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同学互读,读得正确流利。

1、默读全文,思考全文围绕着“酿”字发生的事,可分为几部分?

2、学生默读,小组内讨论分段。

3、全班交流:

课文记叙了围绕“酿”字发生的一件事。可分为两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他感到很苦恼,晚饭吃得也不香。”)讲在上语文课时,东东发现老师把“酿”字读错了,立即向老师提出来。班里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议论,使他担心老师会记他的仇。回到家里奶奶也劝他向老师认错。他感到很苦恼。

第二部分(从“第二天上语文课”到结尾)写老师坦诚地向同学承认自己把“酿”字念错了,要感谢刘东东同学,并欢迎大家帮助自己改正错误。

四、熟读课文,想想文章围绕“酿”写了一件什么事?

五、默读课文说说,东东感到苦恼的原因。

1、学生读第一自然段,用笔画出原因。

2、想象着东东的心情读读。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做人要坦诚,对人要真诚的道理,并受到感染。

教学难点:

通过抓住人物的言行,推想人物的心理,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做人要坦诚,对人要真诚的道理。

昨天我们初读了课文,谁来说说全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默读课文,用笔画出“东东”心理变化的句子。

1、指名读,东东心理变化的句子。

2、出示:

(1)东东不声不响地走进屋里,放下书包,坐在椅子上,耷拉着脑袋,没精打采。

(2)第二天上语文课,看见老师一进教室,东东就有些紧张,难为情地低下了头,生怕老师看他。老师站在讲台上,坦然地环视一下大家,清澈的目光停留在他身上。他吓得心突突乱跳,一动不敢动,担心老师挑他的毛病……

(3)他高兴地坐下来了,心里流淌着一股热流。他想,要是这时能飞回家去,那该有多好啊!这样,他就可以立刻告诉奶奶:我们的老师,是一位多么好的老师啊!

(1)读读句子,你读懂了什么?

(3)再读东东的心理描写,你会产生哪些疑问?

(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的内容理解。

(二)随机点拨,指导朗读。

1、东东为什么会感到委屈?

出示:

下课时把教案放在窗台上,不是跟男生掷飞碟,就是同女生跳橡皮筋。

(1)从这句话中,我们看出这是怎样的一位女教师?

(2)下课时,她还可能和同学在一起玩什么?你能用“不是……就是……”说说吗?

(3)这样的教师你喜欢吗?

(4)带着喜爱之情,再读读这句话。

2、出示:

东东平心静气地倾听着,她被深深地打动了,陶醉在不可名状的对春天的向往中。

(1)读到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

(2)想象一下东东听了老师的朗读,他联想到什么?

听着老师的朗读,东东仿佛看到了,看到了,听到,听到了,他真想。

他高兴地坐下来了,心里流淌着一股热流。他想,要是这时能飞回家去,那该有多好啊!这样,他就可以立刻告诉奶奶:我们的老师,是一位多么好的老师啊!

(1)为什么东东的心中流淌着暖流呢?

(3)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话。

4、你喜欢刘老师吗?为什么?

请你和家人说说学完这篇课文的感受。

紫桑葚课件(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疤、嘘”2个生字,学会“疤、洛、膝、碍、碟、嘘、臂、肘、饶、憋、握”11个生字,掌握“伤病、膝盖、碍手碍脚、小菜一碟、双臂、胳膊肘、握手、嘲笑、旁若无人”等词语。

2.帮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体育课上涅利在同学、老师、妈妈的关心和鼓励下,是怎样爬上横木顶上的,体会涅利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体育课上涅利在同学、老师、妈妈的关心和鼓励下,爬上横木顶上的故事,体会涅利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疤、嘘”2个生字,学会“疤、洛、膝、碍、碟、嘘、臂、肘、饶、憋、握”11个生字,掌握“伤病、膝盖、碍手碍脚、小菜一碟、双臂、胳膊肘、握手、嘲笑、旁若无人”等词语。

2.帮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

2.能正确书写生字。

1.看到这个书名,你会想到什么?

2.今天,我们就从中选取其中一个小故事读一读。

1.出示ppt(预习提示):

第一步:读课文,画出生字自学,争取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饶”字,换掉一部分可以变成哪些字?

(2)君临天下什么意思?

(3)文中指谁,在什么时候有君临天下的感觉。(文中指诺比斯在爬上横杆很得意时)

(4)那把这个词放在句子里该怎么读?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全文围绕“涅利”上体育课,在同学和老师的鼓励下,锲而不舍地爬上横木这件事,分几部分来写的。(默读、分段)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体育课上涅利在同学、老师、妈妈的关心和鼓励下,是怎样爬上横木顶上的,体会涅利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品质.

3.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体育课上涅利在同学、老师、妈妈的关心和鼓励下,爬上横木顶上的故事,体会涅利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来说说,《体育课》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因为涅利太瘦弱了,妈妈认为他做不了那样的活动,所以前来请求校长免去涅利的体育课。但涅利硬是不同意。在体育课上,涅利用他那瘦削的手抱住横木往上爬,在同学们的鼓励下涅利终于爬到了横木顶,站到了平台上。)

2.谁给你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

(一)默读课文,找出写上体育课的段落,多读几遍,用笔画出描写涅利的语句,反复读几遍,把读的感受批注在文章边上。

1.出示ppt:

可怜的小家伙,他使出了全身的力气,脸都憋紫了,豆大的汗珠从他额头上滚落下来。

(1)仔细读读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2)是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

(4)假如你就是“涅利”能告诉大家你心中是怎样想的吗?(一定要坚持)

(6)还从哪些句子感受到涅利的坚持不懈,找出来读读。

(1)看着涅利那样的吃力,如果你是他的同学,你想怎么做?(鼓励他、帮助他)

(2)我们一起来鼓励涅利,用鼓励的语气来读读同学的话。

(3)假如你是涅利,在同学、老师的鼓励下,终于站在最高处时,你的心理一定有许多话要说,你想对谁说些什么?

2.对老师说……

3.对妈妈说……

文章读到这儿,评价一下文中人物。

1.文章的题目是体育课,整个第二大段把体育课上的故事写得很清楚了,为什么要写第一和第三部分,那不是画蛇添足吗?

紫桑葚课件(篇6)

核心提示: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能正确书写2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抓住人物的言行,推想人物的心理,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做人要坦诚,对人要真诚的道理。教学重难点:1、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做人要坦诚,对人要真诚的道理,并受到感染。

2、通过抓住人物的言行,推想人物的心理,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做人要坦诚,对人要真诚的道理。

昨天我们初读了课文,谁来说说全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默读课文,用笔画出“东东”心理变化的句子。

1、指名读,东东心理变化的句子。

2、出示小黑板:

(1)东东不声不响地走进屋里,放下书包,坐在椅子上,耷拉着脑袋,没精打采。

(2)第二天上语文课,看见老师一进教室,东东就有些紧张,难为情地低下了头,生怕老师看他。老师站在讲台上,坦然地环视一下大家,清澈的目光停留在他身上。他吓得心突突乱跳,一动不敢动,担心老师挑他的毛病……

(3)他高兴地坐下来了,心里流淌着一股热流。他想,要是这时能飞回家去,那该有多好啊!这样,他就可以立刻告诉奶奶:我们的老师,是一位多么好的老师啊!

(1)读读句子,你读懂了什么?

(3)再读东东的心理描写,你会产生哪些疑问?

(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的内容理解。

(二)随机点拨,指导朗读。

1、东东为什么会感到委屈?

出示小黑板:

下课时把教案放在窗台上,不是跟男生掷飞碟,就是同女生跳橡皮筋。

(1)从这句话中,我们看出这是怎样的一位女教师?

(2)下课时,她还可能和同学在一起玩什么?你能用“不是……就是……”说说吗?

(3)这样的教师你喜欢吗?

(4)带着喜爱之情,再读读这句话。

2、出示小黑板:

东东平心静气地倾听着,她被深深地打动了,陶醉在不可名状的对春天的向往中。

(1)读到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

(2)想象一下东东听了老师的朗读,他联想到什么?

(4)怀着敬佩的心情再来读读这句话。

3、出示小黑板:

他高兴地坐下来了,心里流淌着一股热流。他想,要是这时能飞回家去,那该有多好啊!这样,他就可以立刻告诉奶奶:我们的老师,是一位多么好的老师啊!

(1)为什么东东的心中流淌着暖流呢?

(3)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话。

4、你喜欢刘老师吗?为什么?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3、完成课后练习123。

4、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紫桑葚课件(篇7)

一、导入环节:

通过两名同学的介绍,我们对火把节又有了一些了解。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这篇课文里主要描写了火把节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这节就让我们做一次快乐的施行,和彝家人一起欢度火把节!

为了庆祝火把了,彝家人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他们向我们发出了热情的召唤,让我们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

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课文的第一部分,边读边画出彝家人为火把节做了哪些准备?

学生从“扎火把”“打扮”“食物”三个方面来做汇报(教师板书)。

同学们,彝家人做了这么多的准备,为的是什么呀?你是从哪知道的?请你领着大家一起读一下这一段好吗?

学生齐读第5自然段。

过渡:同学们,火把节当天的活动一定会别有一番景象,让我们一起走进活动现场。

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一下课文的第二部分,看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进行描写的?(教师板书)

请同学们默读这部分内容,想想课文描写了火把节哪几个活动场面?选出你最喜欢的一个,并把你的读书体会作一下标记。

请把你的读书感受和你的伙伴做一下交流。

全班汇报:

①斗牛场景。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瞪” 和“顶”两个动词来理解;借助“斗牛场成了欢乐的海洋”讲解“暗喻”的修辞方法。

②摔跤场景。引导学生抓住“人声鼎沸”体会摔跤场的热烈气氛。

③第9自然段。借助“站在高处向下看,只见一条条‘火龙’,在大地上穿行”这句话,讲解“借喻”这一修辞方法。

④第10自然段,是火把节的高潮。引导学生体会省略号的作用并试着仿写。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感受彝家火把节的热烈气氛。

排比句的练习。

⑤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详略得当”方法来表现火把节热烈的活动场面。

过渡:同学们,火把节确实很有意思,可它并不是一个普通节日,关于它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

齐读第11自然段。

引导学生体会彝家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品质,他们团结一致,打败了天敌,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齐读第13自然段。

三、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走进了大凉山,参加了激情四溢的火把节,让我们感受到了彝家特有的民族风情和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品质。

最后让我们再充满感情地朗读一遍课文,让我们在火把节热烈的气氛中结束本课的学习。

紫桑葚课件(篇8)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葚、役、眬3个生字。正确读写若有所思、舒坦、若有若无等词语。

2、引导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革命前辈关心群众、热爱人民的精神。

3、指导学生简要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简要复述课文。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同学们已经初读了《紫桑葚》,知道课文主要讲了谁的一件事呢?

(学生回答:徐世友)

二、通过课文后的学习链接,我们可以对许世友同志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咱们快来读读吧。

(学生自由读学习链接中的内容,读后说说自己了解到什么。)

三、这样一位上将将军是怎样对待普通的老百姓呢?相信我们读了这个故事后一定有很深的感受。请大家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写了一件什么事?

(指名说主要内容: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第九总督司令员徐世友在激烈的孟良崮战役中,喂养人民群众家的蚕宝宝的故事。)

四、孟良崮战役是我中国人们解放军在山东孟良崮地区歼灭国民党军的战役,战斗十分激烈,从1947年5月13日一致激战到16日,最终全部歼灭国民党七十四师,击毙师长张灵甫,共歼敌三万二千余人。由此可见,孟良崮战役是十分紧张激烈的。徐世友同志在如此激烈的战役中,为什么一定要做这件事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深入地学习课文,感受徐世友同志是个怎样的人?

五、在学习本组课文时,我们学习了一些读懂写人文章的方法,谁来回忆一下?

(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体会人物;抓住他人的心理活动体会人物;通过环境描写体会人物。)

六、就让我们利用这些方法来自学课文,了解徐世友同志。我们可以在令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旁边作适当的画批,写下自己的感受。

1、同学们先进行自学画批。

2、自学后可以在学习小组里和其他同学交流。

3、在全班交流。

(通过大家的交流感受到徐世友同志在激烈的战斗中还不忘关心、爱护老百姓的崇高精神。)

七、如果请你把这个故事简要地将给别人听,你准备怎样讲呢?

1、回忆一下简要复述的方法。

(抓住这件事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点,用自己的话讲出来;还可以先编写一个提纲,再练习简要复述。)

2、我们就自己选择方法来练习简要复述课文。

3、指名在全班进行简要复述。

八、课文中还有一些生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并说说自己有什么方法可以记住这些生字?

九、布置作业:

简要讲述一个你敬仰的革命前辈的故事,和同学说说你为什么敬仰他。

紫桑葚课件(篇9)

教学目标:

1、了解体育课上,涅利在老师同学妈妈的关心和鼓励下,是怎样爬到横木顶上的。

2、体会涅利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

了解体育课上,涅利在老师同学妈妈的关心和鼓励下,是怎样爬到横木顶上的。

教学难点:

体会涅利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品质。

听着欢快的《童年》,看着我们学校美丽操场上激烈的接力比赛。大家现在最想上什么课呢?

好,那我们一起来上一节特殊的《体育课》(板题),在体育课上,遇到过困难吗?现在,我们一起来看课文中的同学,当他面对困难时,是怎样做的?

①母亲为什么要请求校长免去涅利的体育课?

②涅利是什么态度呢?

③找出文中爬上横木的同学的名字以及描述他们爬横木的语句。说说这些句子有什么作用?(老师指导出示相应PPT)

图上正在爬横木的是谁?想想并说出他的动作.

②女生读第8自然段(男生认真听,回答印象深刻的句子,并说出理由)

③你从中读懂了什么内容?你感受到了什么?

①读到这里,你认为涅利心里是怎么想的?

②“他在笑呢!”表达了涅利怎样的思想感情?

1、小组内合作读。

2、找出重点句子,体会母亲对涅利的爱。

学习了课文,你还有什么疑问?让我们一起讨论下面的问题吧。

1、假如涅利是你的同学,当时你在现场,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2、假如你是涅利,在同学老师的鼓励下,终于站在最高处时,你的心里一定有许多话要说,你想对谁说些什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一定有很多的收获,来试一试完成下面的练习吧。(出示PPT)

上了这节体育课,在老师、母亲和同学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下,涅利变了,变得_______________。

从这件事中,我们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爱中。有爱我们的老师、爱我们的家长、同学和朋友;当然我们也不要吝啬自己的爱,要去学会爱像涅利一样的弱者,爱我们周围的每一个人。要时刻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出示PPT)

最后在音乐声中,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再次回味这篇课文吧。(音乐声中结束)

六、拓展阅读:

请同学们课外阅读《爱的教育》,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紫桑葚课件(篇10)

教材分析:

《紫桑葚》是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五篇课文中最后的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难忘的岁月。《紫桑葚》写的是解放战争时期,

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司令员许世友在激烈的孟良崮战役中,关心人民群众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许世友为人民群众着想、关心群众利

益的崇高精神。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认识“甚、蠕、豁、役”几个生字。正确读写“若有若无、舒坦、若有所思”等词语。

2. 引导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革命前辈关心群众、热爱人民的精神。

3. 帮助学生简要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革命前辈关心群众、热爱人民的精神。

一、 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5课--《紫桑葚》,看到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让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这篇课文以物命题,是不是

写紫桑葚的呢?(不是,是写人的)文章为什么以“紫桑葚”作题目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紫桑葚》。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能够借助注音读准生字的音,初步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读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三、 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2. 课前同学们已经初读了《紫桑葚》,知道课文主要讲了谁的一件事吗?

3. 通过课文后的“学习链接”,我们可以对许世友同志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咱们快来读读吧。(学生自由读“学习链接”中的内容,读后说说自己

4. 这样一位上将将军是怎样对待普通的老百姓呢?相信我们读了这个故事后一定有很深的感受。请大家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

了一件什么事。

并推荐代表发言。

6. 反馈学习情况:

《紫桑葚》这篇课文讲述了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司令员许世友在激烈的孟良崮战役中,喂养人民群众家的蚕宝宝的故事。

7、各个小组互相讨论,概括出各个自然段的段意。

8、小组内互相朗读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喜欢的语句。

四、学习课文,体会人物品质。

1.出示关于孟良崮战役有关资料的幻灯片。

孟良崮战役是我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山东孟良崮地区歼灭国民党的战役,战斗十分激烈,从1947年5月13日一直激战到16日,最终全部歼灭国民党

七十四师,击毙师长张灵甫,共歼敌三万二千余人。由此可见,孟良崮战役是十分紧张激烈的。许世友同志在如此激烈的战役中,为什么一定要做这件

事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深入地学习课文,感受许世友同志是个怎样的人。

2.在学习本组课文时,我们学习了一些读懂写人文章的写法,谁来回忆一下?

(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体会人物,抓住他人的心理活动体会人物,通过环境描写体会人物)

4. 就让我们利用这些方法来自学课文,了解许世友同志。我们可以在令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旁边作适当的批注,写下自己的感受。

(1) 同学们先进行自学批注。

(2) 自学后可以在学习小组里和其他同学交流。

(3) 在全班交流。

(通过大家的交流感受到许世友同志在激烈的战斗中还不忘关心、爱护老百姓的崇高精神。)

如果请你把这个故事简要地将给别人听,你准备怎样讲呢?

1.回忆一下简要复述的方法。

(抓住这件事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点,用自己的话讲出来;还可以先编写一个提纲,再练习简要复述)

2课文讲了谁的一件什么事情?

3我们就自己选择方法来练习简要复述课文。

简要讲述一个你敬仰的革命前辈的故事,和同学说说为什么敬仰他。

《紫桑葚》的教学反思:

这节课上完了,我认为上得最成功的一点,那就是我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一个课堂的引导者。在上课中,我更加相信学生,引导学生靠

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来学习课文,同学们在学习中,都能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的重点语句,通过反复朗读,从读中体会人物

的高尚品格,感受人物的伟大。这一点,也正好符合了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求,那就是教师在课堂上要放手,主要作用是引导学生来自主学习的理念。当

然也有不足的地方,没有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上的插图,从图中再次感受人物的品格的伟大。

总之,在以后教学中,我会积极学习新课程理念,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