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的课件模板10篇

物理的课件模板10篇。

根据您的需求,小编为您整理了以下的“物理的课件”。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每个老师都需要细心筹备教案课件。 教案和课件是高效教学的必要条件。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物理的课件【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认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2.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3.知道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4.知道物体重心的含义.

5.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重点、难点分析】

【学习重点】

1.力的概念、图示以及力的作用效果.2.重力的概念及重心的理解.

【学习难点】1.力的概念.2.重心的概念和位置.

【自主学习】

一、力和力的图示

1、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使物体发生形变。

力的定义力的单位是.

力的三要素有要想测量力的大小,我们可以用

2.如图所示,绳对物体竖直向上的拉力大小为150N,用力的图示法表示拉力.

如何画力的示意图?

二、重力

1、重力产生的原因是

2、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进行测量,可以根据公式G=mg计算,(其中的g是我们以前所学的自由落体加速度,它的大小与物体所处的高度和纬度有关.当高度增加时,g的值;当纬度增加时,g的值)。

3、重力的方向总是

4、重力的作用点称为重心,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集中在一个点上,这个点叫做物体的重心.物体的重心位置和因素有关.

三、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分别是……

【合作探究】

一、力的认识拓展

1.辨析下列关于力的说法

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后,一定同时出现形变和运动状态的改变。

B、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C、物体相互作用时,总是先施力后受力

D、由相距一定距离的磁铁间有相互作用力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关于力的认识总结:

二、重力的认识拓展

2、下列关于重力的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B.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

C.重力的方向总是和支持物体的支持面垂直

D.由于地球是一个大球体,所以重力的方向是无法确定的

3、关于物体的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B.重心就是物体内重力的部分

C.物体的重心位置跟物体的质量分布情况和物体的形状有关

D.用线悬挂的静止物体,细线方向不一定通过物体的重心

4、关于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地球上方的物体都要受到重力作用,所受的重力与它的运动状态无关,也不管是否存在其他力的作用

B.在地球各处的重力方向都是相同的

C.向上运动的物体所受重力可能小于向下运动的同一物体所受重力

D.对某一物体而言,其重力的大小总是一个恒量,不因物体从赤道移到南极而变化

【当堂检测】

三、四种相互作用的本质了解

5、关于四种相互作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使原子核内质子、中子保持在一起的作用是电磁相互作用

中华B.在天然放射现象中起作用的基本相互作用是弱相互作用

C.万有引力和电磁相互作用是远程力,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是近程力

D.地球绕太阳旋转而不离去是由于万有引力作用

四、区分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6、如图所示,画出均匀矩形木块在不同情况下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7、画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质量为3.O×106 kg的木箱受重力的图示。(g取10N/kg)

【趣味思考】

1、.如果地面上一切物体受到的重力都消失了,则可能出现的现象是(不考虑地球自转)

A.江河的水不会流动B.鸡毛和铁球都可悬浮在空中

C.天不会下雨D.一切物体的质量都变为零

物理的课件【篇2】

高中物理说课例谈

近几年以来,各省以及全国举办的说课比赛越来越多,通过说课来反映教师口头表达,更加能显示出教师对课本内容理解的广度和深度,反映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做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我将与大家来探讨一下如何说好一堂物理课。首先,什么是说课%说课——就是教师口头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根据。从说课的内容和性质来看,它同备课、上课有许多共同之处,也有其不同特色。备课,可以从教案看出“怎样教”;上课,可以从课堂教学看出“怎样教”;而说课不仅要说出“怎样教”,还要说清“为什么这样教”,要让听者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是说课区别于备课、上课,形成独有特征的主要方面。说课要求教师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四个方面分别阐述,而且特别强调说出每一部分内容的为什么,即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理论知识去阐明道理。对于一堂物理说课来说也是一样的。如何去说好一堂物理课%我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物理第一册(必修)》第三章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20xx年11月在甘肃省举行的全省青年教师物理说课大赛中也有这一课题)为例子来浅谈一下如何说好一堂物理课。

一、 说教材

教者要说明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因为对教材理解透彻,才能制定出较完满的教学方案。我认为它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1. 教材简析

在认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说明教材的地位、作用。比如对于《牛顿第一定律》这节课来说:它的地位具有双重性。其一,它属初高中知识的结合点:学生在初中学习中,已经了解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基本内容,我们应该以初中知识为生长点、以教材内容为线索,展开科学方法教育与思维能力培养;其二,它属运动学和力学的结合点:阐明了运动学和动力学各自研究内容的不同,扼要地说明了动力学知识在生产劳动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牛顿在总结了前人关于力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了创造研究而提出的三条定律是动力学的基础。

2. 明确提出本课时的具体教学目标

课时目标越明确、越具体,反映教者的备课认识越充分,教法的设计安排越合理。说课中要避免千篇一律的套话,要从识记、理解、掌握、应用四个层次上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目标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加以说明。比如对于《牛顿第一定律》这课来说:

3.分析教材的编写思路、结构特点以及重点、难点、关键

比如对于《牛顿第一定律》这课来说:牛顿第一定律这节教材首先对人类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作了历史的回顾,着重介绍了伽利略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思想方法及卓越贡献,从而讲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物质惯性的概念。

这样的顺序充分体现了以知识本身为出发点,从而培养人的实际能力,最终升华出知识的价值——德育目标。

二、 说教法、学法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关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说法,确切地道出了教学系统中这两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的发挥,表现在教学活动的探索中是否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主体作用的体现主要表现在学生是否独立思考;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最优化地使学生从现有的水平向更高一级水平发展,有效地对学生探索尝试活动进行诱导和评价。为此,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首先应着眼于学生怎样学。不应以教为中心,而应以学为主体进行设计。既把学为主体作为实施教学的基本点,又使教为主导成为学生主体的根本保证。

从教学任务来看,感知新知识,以演示法、尝试法、实验法为主;理解新知识,以谈话法、讲解法为主;形成技能时,以练习法为主;从教学内容来看,物理教学,以演示法、实验法、推理法为主;教学起始概念,一般用实验法、探究研讨法。从学法指导来看,现代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不仅是学到了什么,更主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说课活动中虽然没有学生,看不到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多边活动,但教师必须说明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学习,教给学生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怎样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等。从教师的说课过程中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

二、 说教学

过程它是说课的重点部分,因为通过这一过程的分析才能看到说课者独具匠心的教学安排,它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个性与风格。也只有通过对教学过程设计的阐述,才能看到其教学安排是否合理、科学,是否具有艺术性。通常,教学过程要说清楚下面几个问题:

1. 教学思路与教学环节安排。说课者要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针对学生实际,借助哪些教学手段来组织教学的基本教学思想说明白;说教学程序要把教学过程所设计的基本环节说清楚。但具体内容只须概括介绍,只要听讲人能听清楚“教的是什么”、“怎样教的”就行了,不能按教案像给学生上课那样讲;另外注意一点是,在介绍教学过程时不仅要讲教学内容的安排,还要讲清“为什么这样教”的理论依据(包括课程标准依据、教学法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依据等)。

2.说明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安排。这里说明怎样运用现代教学思想指导教学,怎样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活动和谐统一,教法与学法和谐统一,知识传授与智能开发的和谐统一,德育与智育的和谐统一。

3.说明重点与难点的处理。要说明在教学过程中,怎样突出重点和解决难点,解决难点运用什么方法。

4.说明采用哪些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用,这样做的道理是什么

*5.说明板书设计。说教学程序,还要注意运用概括和转述的语言,不必直接照搬教案,要尽可能少用课堂内师生的原话,以便压缩实录篇幅。还是从《牛顿第一定律》这节课来谈谈教学过程(列表附后):这样的教学过程显然体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5.说明板书设计。说教学程序,还要注意运用概括和转述的语言,不必直接照搬教案,要尽可能少用课堂内师生的原话,以便压缩实录篇幅。还是从《牛顿第一定律》这节课来谈谈教学过程(列表附后):这样的教学过程显然体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一、教学目的要求:

1.地位:本章在高中物理是重点章节。概念抽象化,难于理解和

掌握。本节是本章知识的应用,是理解和掌握好力学、电

学知识综合应用的关键一课。

2.大纲: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曲线运动是会考及高考的重点,属C

类要求。

3.教材:本节是综合运用力学、电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学科内

综合,根据它在教材中的地位和结合大纲要求,在侧重知识掌握和应用的同时,切合学生实际制定本节知识、能力、德育、方法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

1.掌握带电粒子(不计重力)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规律。

2.理解带电粒子在电场运动过程的能量转化与守恒情况。

3.用运动规律、能量观点解决有关问题。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理解、判断能力及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

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

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力学、电学知识处理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使学生主动探索感受内因的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主动性。

方法目标:类比研究

二、教学内容:

1.教学重点:运动规律及应用

2.教学难点:研究方法及规律应用

根据本节作为应用是理解和掌握本章知识的关键,故把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确定为重点。本节要综合运用力学、电学知识并结合能量分析处理问题,学生在这些方面是薄弱环节,故将研究方法及规律的应用确定为难点。

2.题的设置

讨论题(1)和练习(1)突出解决学生易混淆的问题,澄清认识加强对重

点内容的理解,从而突出重点。

讨论题(2)体现对以前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培养发散思维。

讨论题(3)从能量为主线理解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中能量转化,

培养创新能力。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

导入新课:介绍曲线运动条件,引入新课开门见山。

新课教学:

(一)类比研究平抛运动,找出相似之处。

得出研究方法,突破难点。

(二)运动规律总结

鉴于对平抛运动知识的储备,由学生自己推导得出规律,教师只

是一个引导者,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渗透德育目标,达到知识目

标。

(三)应用理解

采取启发提问,讨论辩析,加深对运动规律的理解和掌握,从而

突出重点,培养能力。

(四)教法

本节以学生为主体,探索研究,类比讨论,归纳总结出本节运动

规律,目的在于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给他们方法。

(五)CAI辅助教学

能将不能实验演示的现象,客观地模拟演示,加强形象思维训

练。多媒体的使用减少了教师的无效劳动,增大课堂容量,提高

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加深了理解和记忆,这

些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对当今教学改革起了重要作用。

说课浅谈

广东四会清源中学 (526200) 叶逸炜

为了迎接第四届全国青年物理教师教学大赛,省教研室定于十二月份举行广东省中学物理青年教师说课比赛,由此,九月份以来说课活动在全省各中学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关注,不少学校还把说课作为教研形式在各科组教研活动中实践推广。但是,由于很多中学与教师都是初次接触说课这种教研和比赛方式,在学校教研活动和校、县、市的各级说课选拔赛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认识模糊、出现较大偏差等不足之处。下面针对这些主要问题谈谈说课。

一、说课是怎样的一种活动形式?

所谓说课,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以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依据,根据所授课的具体特点、学生的心理特点、思维能力特点和认识规律,由说课教师以口头形式向特殊的听课者(教师、教研员或评委)表述该课题的教材地位、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及其理论依据。

二、说课有哪些基本环节与要求?怎样组织说课内容?

说课一般包括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和说教学过程(学校教研活动还有说课后体会)等几个环节。说课者应在这几个基本环节基础上表述自己的教学思想。

1、说教材。说教材要求说出教材地位、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说教材地位就是说出授课教学内容在某一学习阶段或音节之间或某一知识点中的纵横联系、地位与作用。以初中物理《平面镜》是初中物理第一册第五章中的内容,是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与光的反射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认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与应用。既与生活联系紧密,又是学生首次接触“像”这个新概念,后面又将学到凸透镜成像,所以,它既是重要的基础知识,又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说教学目标一般应把它分解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德育目标,并从这三个方面具体表述。例如:《平面镜》一节的内容为例,其教材地位可表述为:《平面镜》的知识目标是:知道平面成像的特点,初步建立虚像的概念和知道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能力目标是: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正确表达物理问题的能力、根据反射定律解释和处理一些简单的平面镜成像与光路控制问题的能力;德育目标是:培养科学、严谨、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和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说重点和难点就是把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表述出来。说教材时要求正确理解教材地位、目标明确且符合大纲要求、重点和难点认定准确。

2、说教法、说学法。教与学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环节要求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实际、学科特点、学生心理特点、思维特点、认识规律和知识基础等确定选择恰当高效的教学手段和措施方法等,有效地启发学生心智,既教给其知识,又发展其智力、提高其学习能力,从而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当然,所选择的教学方法必须符合教学实际,具有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例:根据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平面镜》这节课准备贯彻启发式原则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采用演示实验法、作图法、讲授法和练习法进行教学。学法上则注重有效引导学生深入观察、思考和得出结论,并正确地表达物理问题,最后通过安排课堂练习给予巩固和加深理解。

3、说教学过程。这一环节要求根据教学实际说出课时安排、课堂结构、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作业布置设计等,其中教学过程应体现说课者怎样突出重点、化解难点、衔接过渡、设计例题和设计课堂练习。另外,还必须从理性的高度用个人的理解和理论依据支持和解释为什么这样做。也就是说,说教学过程要求说课者从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这样做的动机和理论依据是什么等三个方面表述自己的教学思想。由于说教学过程建立在严密的理论基础之上,既能体现教师优化课堂结构、驾驭处理教材和运用教学方法的能力水平,又能体现教师备课过程的理性思维水平,从而使备课更科学、严谨、理性、深入,所以说教学过程是说课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4、说课后教学体会。上完课后,由教师根据自我感受、自我反思、作业和检测的反馈信息等表述自己对课堂教学的再认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表述:教材的处理和教学方法的选用是否恰当;学生接受知识的情况如何;有哪些成功或不足之处;不足之处可以采取什么措施予以克服或优化。

、说课和常规备课及上课有什么区别?

说课和常规备课的最大区别在于:说课需要用相关的教育学、教学概论和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支持和解释“这样做”的动机与原因,而常规备课不用这么做。简而言之,说课是常规备课的科学化和理性化。

说课也不等同于上课。首先,常规上课的对象是获取知识的学生,而说课的对象是教师、教研员或评委。其次,常规上课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具体展现,而说课除了要说教学过程外,还要说教材、说教法和说学法。而且由于对象的不同,在说教学过程时,演示实验和例题讲解等不必象常规上课一样实做,作口头表述就行。当然,关键之处和有创意之处可辅以有关器材,投影片等作较详尽的演示、描述或说明。部分教学内容不必细讲,点到为止即可。总而言之,对于说教学过程的非理论部分,说课者只须做到让听课者领会你是怎样教、学生是怎样学的就行了。但是,对于说教学过程的理论部分,说课者必须为那些主要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措施等作出明确的说明,清楚地表明你“这样做”的动机和理论依据是什么。

四、怎样做好说课的准备工作?

1、资料和知识准备。说课者首先应多方收集教学大纲、课本、教参、其它参考资料、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报纸刊物等书籍资料,认真阅读整理。然后逐步分析确定教材地位、教学目标、重难点、教法和学法,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并优化课堂结构。

2、写说课稿或说课设计,教具准备。用文字把说课内容(详细)或说课设计(简略)写下来,根据说课的几个基本环节阐述教什么、怎么教和这样做的动机与理论依据是什么。有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准备一些实物和教具如投影片、幻灯片、课堂摄像影片或电脑软件等供说课时辅助使用

中学物理说课评价原则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中学物理教学改革,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物理教师的教学实践,说课比赛的评价原则要体现以下教育科学理念。

1.体现科学探究的思想,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提供充分的条件、创设适当的情景,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将科学探究与物理知识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体现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的思想。

提倡参与型教学组织方式,教师要创设师生共同探讨的教学环境,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学习。

3.体现以实验为基础的思想。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实验的教育功能,把实验和探究结合起来,促进学生间的协作学习,培养学生尝试利用实验和已知规律探求新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体现STS(科学·技术·社会)教育的思想。

在物理教学中引导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关注与所学知识有关的技术和社会问题,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对个人和社会问题做出科学决策的能力。

5.体现综合优化的思想,有效、合理地利用各种教育、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优化教学过程。

一般来说,引入新课3~5分钟,新课进行25~30分钟,课内练习8~10 分钟,小结讨论或补救矫正3~5分钟。

综上所述,说课的内容大致有:说教材,讲教法;说学生,讲学法;说程序,讲过程。执教者要把教案设计的缘由、根据说出来,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原原本本地说给同行及上级领导听听,要求更高,程度更深,体现出说课的科学性、预见性、深刻性。

新课标下如何说课

新课改理念下如何说课

"说课"说什么

刚涉及说课的老师可能对说课的几个基本要素不是很清楚,这里作一个简短的介绍.

从现有的说课基本模式而言,说课大体由以下几个基本要素构成:

1,教材分析

(1)该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什么,属于何种课型,包含了哪些知识点,教材在编写上有什么意图和特点,特别要注意挖掘教材中隐含的渗透的数学思想;

(2)该教学内容在教材,单元乃至整个小学数学学习阶段中所处的位置,所起的作用以及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

2,目标定位

(1)教学目标

现在已打破原有的知识技能,思想教育分块目标陈述的方式,新课标倡导我们将知识,技能,情感三大领域目标予以整合,有机结合来定位;

(2)教学重点;

(3)教学难点;

(4)教学准备(如教具,学具的准备等都可简要予以阐述)

3,教学流程

(1)整体设计

应该说一说课堂设计的整体思路,是在什么样的思想指导下设计教学的 简要介绍该节课的课堂教学结构.如应用题课大体可沿用数学建模的思想,安排"创设情景——建立模型——实践运用"三部曲进行,体现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又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的做数学的教学理念.

(2)环节设计

物理的课件【篇3】

教学目标:

1、知道密度的概念,公式及单位;

2、会用密度公式解决简单的计算问题;

3、学习根据器材设计实验及采用类比方法进行物理知识归纳的方法。

教具:天平、不同体积的石块、相同体积的木块和铁块、相同体积的两铜块、体积不同的两木块。有关密度知识的文献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用生活实例,创设情境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铁比木头重,木头比棉花重,事实上是这样吗?任何理论上的说法都必须经过实验的验证才能成为真理,这里我们一起来通过实验研究这些说法的可信度,但老师今天上课前准备不够充分,在所拿来的器材中只有天平,没有砝码,这里有两块体积相等的木块和铁块,怎样使用老师所提供的器材,比较它们的质量大小呢?请同学们设计一个方案。

(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教师组织评估,并依据学生提供的方案比较相同体积的木块和铁块,体积大的木块和体积小的铁块的质量大小,得出结论:铁比木头重的说法不一定是正确的。)

二、情境分析,提出猜想

师:哪么,在什么情况下方可肯定铁比木头重呢?

(学生讨论得出猜想之一: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

师:哪么,我们可以进一步猜想,不同体积的相同物质,质量是否相同呢?相同体积的同种物质,质量是否相同呢?

(学生进一步讨论得出猜想之二:不同体积的相同物质,体积大的质量大;猜想之三:相同体积的同种物质,质量相同。)

师:老师在课前,准备了一些实验器材,请同学们根据这些器材,设计实验来验证我们的三个猜想,

三、设计方案,实验验证

(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由教师组织进行方案评估,然后由学生采用最合理的方案

进行实验,实验过程教师注意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

四、查阅资料,得出结论

(教师了解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1、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2、不同体积的同种物质,体积大的质量大;3、相同体积的同种物质,质量相同。然后肯定,这些结论是正确的,实际上这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这种特性前人忆经为我们总结出来了,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查阅资料,找到这种特性叫什么,是怎样定义的。)

师:这种特性叫什么?是怎样定义的?

生:这种特性叫密度,定义是: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

五、类比分析,学习密度的公式及单位

师:请同学们回忆,我们在速度学习中,对速度的定义与今天所学密度定义是否有

相似之处,如果有相似的地方,请同学们比较两个定义,尝试写出计算密度的公式,并根据公式得出密度的单位。

(学生相互讨论,然后得出密度的公式及单位。教师了解学生讨论的结果。教师讲

解密度单位的换算:1Kgm-3=10-3g/cm-3)

六、例题解答,巩固密度公式及单位应用

例题:一铁块的质量是1.97t,体积是0.25m3。铁块的密度是多大?

(学生讨论并解答,教师提问并采用投影或多媒体展示解答过程。)

七、巩固归纳

师:请同学们回顾本节课我们通过实验、类比等方法,获得了哪些知识,然后归纳出来。

生、第一、我们知道了不同物质质量一般不同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这种特性叫密度,因此,密度的定义是: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第二、我们通过类比知道了密度的计算公式及单位,公式是:密度=质量/体积,单位是:Kgm-3,常用单位还有g/cm-3,两者的换算关系是:1Kgm-3=10-3gcm-3;第三,我们掌握了利用密度公式计算物质密度的方法,首先统一单位,然后应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

师:今天我们又一次经历了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通过这次探究我们不仅获得了有关密度的基本知识,不进一步理解了如何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并知道了一种物理学研究方法——类比法,希望同学们注意,在今后的学习中还会进一步应用。

物理的课件【篇4】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楞次定律的内容,能运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

2、培养观察实验的能力以及对实验现象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3、能够熟练应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4、掌握右手定则,并理解右手定则实际上为楞次定律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践活动,观察得到的实验现象,再通过分析论证,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2、通过应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培养学生应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同学们直接参与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体验了一次自然规律发现过程中的乐趣和美的享受,并在头脑中进一步强化“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1、楞次定律的获得及理解。

2、应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3、利用右手定则判断导体切割磁感线时感应电流的方向。

教学难点

楞次定律的理解及实际应用。

教学方法:

发现法,讲练结合法

教学用具:

干电池、灵敏电流表、外标有明确绕向的大线圈、条形磁铁、导线。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演示]按下图将磁铁从线圈中插入和拔出,引导学生观察现象,提出:

①为什么在线圈内有电流?

②插入和拔出磁铁时,电流方向一样吗?为什么?

③怎样才能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呢?

本节我们就来学习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方法。

 (二)进行新课

1、楞次定律

教师:让我们一起进行下面的实验。(利用CAI课件,屏幕上打出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研究感应电流方向的判定规律。

[实验步骤]

(1)按右图连接电路,闭合开关,记录下G中流入电流方向与电流表G中指针偏转方向的关系。(如电流从左接线柱流入,指针向右偏还是向左偏?)

(2)记下线圈绕向,将线圈和灵敏电流计构成通路。

(3)把条形磁铁N极(或S极)向下插入线圈中,并从线圈中拔出,每次记下电流表中指针偏转方向,然后根据步骤(1)结论,判定出感应电流方向,从而可确定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

根据实验结果,填表:

磁铁运动情况N极下插N极上拔S极下插S极上拔磁铁产生磁场方向线圈磁通量变化感应电流磁场方向

教师:N极向下插入线圈中,磁铁在线圈中产生的磁场方向如何?

教师:再把该磁铁从线圈中拔出时,磁铁在线圈中产生的磁场方向如何?

教师:S极向下插入线圈中,情况怎样呢?

教师:再把S极从线圈中拔出时,情况如何?

教师:通过上面的实验,同学们发现了什么?

教师:刚才几位同学的说法都正确。物理学家楞次概括了各种实验结果,在1834年提出了感应电流方向的判定方法,这就是楞次定律。投影打出楞次定律的内容。

[投影]

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这就是楞次定律。

(师生共同活动:理解楞次定律的内涵)

(1)“阻碍”并不是“阻止”,一字之差,相去甚远。要知道原磁场是主动的,感应电流的磁场是被动的,原磁通仍要发生变化,感应电流的磁场只是起阻碍变化而已。

(2)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具有普遍意义。

教师:楞次定律符合能量守恒。从上面的实验可以发现:感应电流在闭合电路中要消耗能量,在磁体靠近(或远离)线圈过程中,都要克服电磁力做功,克服电磁力做功的过程就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楞次定律也符合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电磁感应中,矛盾双方即条形磁铁的磁场(B原)和感应电流的磁场(B感),两者都处于同一线圈中,且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原磁场的变化,形成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的矛盾,在回路中对立统一,正是“阻碍”的形成产生了电磁感应现象。

2、楞次定律的应用

教师:[投影]应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基本步骤:

(1)明确原磁场的方向。

(2)明确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是增加还是减少。

(3)根据楞次定律确定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

(4)利用安培定则确定感应电流的方向。

教师:下面让我们通过对例题的分析,熟悉应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基本步骤,同时加深对楞次定律的理解。

物理的课件【篇5】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时内容为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二章《光》第二节内容,在初中物理教材中,光的折射是继光的反射后的又一个新的光现象。本节知识是光学中的重点知识、是理解透镜作用原因的基础,同时又是理解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光的折射现象学生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密切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知识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的习惯

和能力,更重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质,让学生从小崇尚科学,立志献身科学。本节教材让学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和初步规律,为以后透镜及探究透镜成像规律学习活动进行充分准备。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知识之一。

2、教学目标

本节内容我们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实验认识光的折射规律;能从众多光的现象中辨别出属于折射的现象,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

2.了解光的折射在实际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有关光的折射现象的观察、猜测、检验、联想等的活动,使学生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在学习中交流、团结和协作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实验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乐于合作,渗透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基本理念。

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

(1)让学生认识光的折射规律;

(2)让学生会作光折射的光路图。

二、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整体上采用对比、猜想、提问设疑、设计实验探究的模式,教学流程上采用以上方式:

第一步:观察光的折射现象,让学生对照光的反射定义自己分析得出光的折射定义。学生对定义总结很有可能不是很周密,但可以通过后面的观察实验和分析来逐步引导学生修正定义,让学生明白为何要用“斜射入、一般”这些词。

第二步:观察光的折射现象,对照光的反射定律,让学生猜想光的折射可能有哪些规律,然后按照猜想设计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当然整个实验主要是我来操作完成。在此我补说一点,因为在探讨光折射时光路是否可逆时,由于没有演示光从水射入空气中的器材,所以我采用的是用半圆形玻璃砖来做这个实验,也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第三步:学生练习画光的折射光路图,为下一部分学习透镜的作用做好铺垫。

第四步:利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光的折射现象。在这一步我采用让学生做硬币“上浮”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下光的折射带来的错觉,引起学生思考硬币为什么会“自动上浮”,启发学生画光路图来解释原因。同时也说出了盛水的碗变浅、放入水中的筷子变弯等现象的原因。

第五步:通过多媒体演示“海市蜃楼”现象。联系生活实际,解释“潭清疑水浅”、“叉不到水中鱼的原因”等现象。

物理的课件【篇6】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动能跟温度有关,知道分子平均动能的概念。掌握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

2. 了解分子势能的定义知道改变分子间的距离必须克服分子力做功,分子势能发生变化,知道分子势能与物体体积有关。

3. 了解物体的内能,以及内能的影响因素,区分内能与机械能。

重点 物体的内能和决定物体内能的因素。

难点 分子力做功跟分子势能变化的关系。

课型 教法 教具

教学内容及过程 引课:

自然界中能量的存在形式有很多种。请同学们考虑一下我们以前都学过那几种形式的能

( 动能、势能、化学能…… )

我们在初中曾学过物体的内能,今天我们来更加深入的学习物体的内能。

一、分子的动能

1、 分子有动能

分子运动论的内容之一:构成物体的大量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的运动说明分子一定有动能。

2、平均动能

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每个分子的速率都不相同,有的大、有的小,而且在分子相互碰撞时速率也会改变,但大多数分子的速率处在中等速率。因此,在研究分子动能时,不是关心个别分子的情况,而是研究大量分子的集体行为。我们引进新的概念:平均动能:物体里所有分子动能的平均值。

3、平均动能与温度有关

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都说明分子运动的速率与温度有关。当温度升高时,大部分分子运动的速率加快,也有极少数分子运动的速率减慢,但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可见,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

4、微观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

宏观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二、分子势能

1、 定义:由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和分子间的距离决定的势能叫分子势能。

2、 分子力做功

用重力做功说明:力做正功,力对应的势能减小;相反,力做负功,力对应的势能增大。

(1)当分子间距离从无穷远减小到10倍r。时,分子力非常微小,不考虑分子力做功。

(2)当分子间距离从10倍r。减小到r。时,分子力的

方向与分子运动方向相同,分子力做正功。

(3)当分子间距离从r。减小到不能再小时分子力的

方向与分子运动方向相反,分子力做负功。

3、势能曲线

取横轴r表示分子间距离,纵轴Ep表示分子势能。

(1)r=10r。 Ep=0

(2) r>r。 r Ep

(3) r=r。 Ep 最小(负)

(4)r微观: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有关。宏观:分子势能与物体体积有关。气体分子间距离太大,分子势能忽略不计。三、物体的内能1、 定义;物体中所有分子做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和叫做物体的内能。2、 影响因素:温度、体积、摩尔数。四、机械能与物体内能的区分机械能 物体的内能定义 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的和 物体中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和决定因素 物体的速度、质量、高度 物体的温度、体积、摩尔数其他 可能为零 不能为零

物理的课件【篇7】

一、教材地位及作用

《功》是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第十一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功的定义,二是功的计算。功在初中物理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的三大主题之一,本节内容不仅是本章内容的基础,而且是为以后学习“能量”做好了铺垫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知道力学中做功的含义。能说出做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并能判断出力是否对物体做功。

2. 明确计算功的大小的表达式,以及表达式中各物理量的物理含义和单位。

3. 能应用公式W=FS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思考和讨论,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 2.学会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简单的物理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2.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重点

明确力学中功的含义。

教学难点

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以及做功的计算。

四、适合的教学对象:

上课没有听讲的学生,物理零基础 并且对物理没有兴趣的学生,或者可以作为预习课来讲。

本班学生反应较快,但思维深度不够、准确性欠缺,抽象思维还不成熟,功的概念比较复杂、抽象。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出具体的动态实例,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与认识,也提高了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活动2【讲授】新课

一、力学中的功

1、做功的含义

课件展示:(1)叉车把货物举起;(2)小孩拉动小狗;(3)锤子把钉子敲击进入木块中。

教师提问:(1)物体是否受到力的作用?(2)在力的作用下物体是否移动了距离?(3)物体移动的方向与力的方向有什么关系?(4)物体所受的力对物体的移动是否有贡献?逐个实例进行分析。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学生总结:物理学中的功的含义: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且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有了成效,力学里面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结合以上三个实例,学生阅读课文总结出力学中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

3、三种不做功的情况

学生活动:讨论以下情况是否做功?

课件展示:

A 组:1、运动员用力将杠铃向上举起的过程,举力是否做功?

2、汽车的牵引力使汽车水平前进,牵引力是否对汽车做功?

B 组:1. 人用力推一辆陷在雪地里的汽车但没推动,人对汽车是否做功?

2. 人搬一块大石头但没有搬动,人对石头是否做功?

C 组:1、物体在光滑的冰面上匀速直线滑行是否有力做功?

2、运动员踢足球,球离开脚后飞出10米远的过程, 运动员是否对球做功?

D 组:人搬着物体在水平地面上行走,人的支持力是否对物体做功?

通过上面的几组例子你能总结出物体在什么情况下不做功吗?引导学生思考归纳,教师总结:(1)有力无距离(s=0,劳而无功) ; (2)有距离无力(F=0,不劳无功) ;(3)力和通过的距离方向相垂直(距离不在力的方向上) 。

课件展示:下列情况中,人有没有对皮箱做功:

(1)人用力提地上的皮箱,但没有提起;

(2)人再一次用力把箱子提起 ;

(3)人用力提着皮箱在原地不动;

(4)人提着箱子在水平路面上走了50米;

(5)人提着箱子站在水平匀速行使的汽车上;

(6)人提着皮箱在电梯中上升。

学生思考回答。

二、功的计算

教师引导:通过以上的学习,知道了做功不能离开两个必要因素,缺一不可,又知道有三种情况下不做功,那么力有大小之分,距离有长短之别,功如何计算?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总结出功的计算方法。 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和物体沿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功的计算公式:功=力×距离

表达式:W=Fs

公式中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W ──功──焦耳(J )

F ──力──牛顿(N )

S ──距离──米(m )

1焦=1牛. 米(1J=1N.m)

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本例题,引导学生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学生明确,物体的运动方向是水平的,马的拉力与物体运动方向一致,因此马的拉力对物体做功。计算功的大小时应该利用拉力大小800N 与水平运动的距离3000m 。

学生活动,课件展示课堂习题。

1、某同学要把重为60N 的水桶缓慢匀速的提起0.5m 的高度, 他需要做多少功?

2、重为10N 的物体沿着长为2m ,高为1m 的光滑斜面自顶端滑下,求重力做功。

3. 张明用50N 的水平推力在冰上推动重100N 的箱子,前进了10米,撤去推力后,箱子又继续前进了2m ,他做了多少功?如果把这个箱子匀速举高1.5m ,他又做了多少功?

学生思考计算,教师巡查点拨。

五、教学反思

本节只有两个考点,即力有没有做功,和功的计算。该节是本章以后的基础所以一定要事后进行加强训练,以增强提高和理解。

物理的课件【篇8】

一、说教材:

1、说教材的地位、作用和特点

《欧姆定律》是人教版物理义务教育八年级下册第六章“欧姆定律”的第四节内容。

本节是在学习了电流、电压、电阻之后编排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可以对电流、电压、电阻与电压和电压的关系的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又可以为后面学习“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和“安全用电”打下基础。所以欧姆定律是本章的重要内容。本节教材的特点之一是适合于学生探究学习,同时也适合让学生阅读自

学。

2、说教材目标

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及认识能力,确定以下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欧姆定律的认识,体会物理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增强对科学和科学探究的兴趣。

3、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究同一段电路中电流与电阻和电压的关系,体验控制变量法在实验研究中的地位和

作用。

教学重点:对欧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二、说教法

基于上面的教材分析,我根据一年多来的实施新课程的经验主要在教法改革中突出以下几方面:一是大胆设计了学生探究同一段电路中电流与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实验,突出物理学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体现新课程“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的基本理念,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精神以及创新意识。二是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提高法、讲授法、观摩法、阅读法、分析、归纳法等,使整个教学过程处于引导——启发的教学状态之中,以求获得最佳教学效果。三是注重渗透物理科学方法——控制变量法,让学生在探究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领会物理学研究的

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性素质。

三、说学法

学生学习的过程不再是一种简单的刺激和反应关系,而是个人借助某种“认知桥梁”或者“同化和异化”不断组织和构建知识的过程。因此,我觉得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应重视学情,突出自主学习。本届初二学生一年半新课程理念的熏陶及半年的物理新教材的学习,已基本领会了科学探究的各主要环节,也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及操作能力。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渗透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法指导。 培养学生学会通过自学、观察、阅读等方法获取物理知识。本节课通过阅读三道例题,让学生在阅读过程

中模仿分析、推理过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让学生亲自经历运用科学方法探究物理知识的过程,真正掌握控制变量实验这种科学方法。如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保持电阻阻值不变,而在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则调节变阻器的滑片,保持每次定值

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自己摸索,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出“新”的物理规律。如让学生从实验得到的两组数据进行讨论分析,最终得出“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程序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试电笔是检修电路时必备的工具,使用它来检查电路时手指必须接触到笔尾的金属体,让电流通过人体,流入大地。

让一位学生当场检查教室里插座的火线和零线,并说说有没有不良的感觉。

引导学生分析、提问:通过人体的电流有多小?它与电路的电压和电阻有什么关系? 通过演示,创设物理情景激发学生探究心向,引导学生提问问题。本节课从试电笔的使用引入新课,试电笔是家庭常备工具,

同学大多有使用过,用这个例子引入,目的要体现新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的基本理念。探究发现 提出问题:

师:如果知道一个导体的电阻,还知道加在它两端的电压,能不能计算通过它的电流呢?

2、猜想或假设

允许同桌进行讨论。请学生发言,老师给予肯定、鼓励、引导,对学生的回答加以筛选,如:

电压越大,电流越大。

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也许是其中的两个相乘等于第三个?也许是其中的两个相除等于第三个。

3、设计实验

学生实验桌上摆着的器材:定值电阻若干个、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学生电源、开头、导线若干。让学生根据以下电路图进行实验:在电路中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U和通过电流I,研究电流I与电阻R和

电压U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

4、进行实验

按图连接电路,测量并记下几组电压和电流值。

电阻R/Ω 电压U/V 电流I/A123456

换接另一个电阻,再次记下几组电压和电流值。

5、分析和论证

结论:电流I、电阻R、电压U的'关系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6、评估与交流

迁移拓展

例题分析:我们已经,试电笔内必须有一支很大的电阻,用来限制通过人体的电流。现有一支试电笔,其中的电阻为880KΩ,氖管的电阻和人体的电阻都比这个数值小得多,可以不计。使用时流过人体的电流是多少?

教师启发指导:

要求学生读题;

让学根据题意画出简明电路图,并标出已知量的符号及数值和未知量的符号;

找学生回答根据的公式。

布置作业:

动手动脑学物理1、4

物理的课件【篇9】

把握新教材 用好新教材

——从《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教法和学法说起

高中一年级物理新教材按知识的逻辑性重新把高三年的一些内容放到起始年段来讲述,当然在难度、深度方面有所不同,讲述的方式方法也有巧妙的安排,如该回避的尽量不予提及、该简化的毫不保留、大胆下放一些内容作为选修教材等等,故把握好高一物理教材的度至关重要,下以一节“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的教学法为例,加以阐述,以食读者。

一、教材地位:

1、本课是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一册(试验修订本必修)第七章第四节;主要内容是讲授“动量守恒律”在碰撞、爆炸等内力> 外力这类题型中的应用。

2、地位:“动量守恒律”是大自然界物体间相互作用的普适基本规律之一。它反映了系统相互作用对时间的累积(Ft)总和为零的这么一个定律,近代研究表明守恒律来源于对称性;考虑教材编排的系统性,书上从牛顿运动定律中导出动量守恒,然而其适用范围却比牛顿运动定律广泛得多----不论是变力还是恒力、不论是哪个参照系、不论是高速或低速,宏观或微观系统等都可以使用;且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无需虑及中间细节,只需注意始、末态,具有简捷方便的独特优势,为处理力学(含后续学习的电力、磁力)问题辟开了一新的思维方法。本课是“教纲”里要求学生熟练掌握、高考重点考查的知识点,故应教好本课。

3、编排:《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是继学生学习了“动量、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之后,通过应用守恒定律解决碰撞等实际问题达到掌握该定律的一节习题课-----旨在加深对动量及守恒条件的理解、进而熟练地应用守恒定律列式求解相关定量问题。

4、依据教纲对本节的“B”级要求、教材的编排,本节教学目标可定为:

〈1〉知识目标:学生要会用动量守恒律处理一维碰撞、爆炸等两物

体相互作用的问题:即

会确定系统、分析相互作用过程(初、中、末态)物体的受力,从而判定系统动量为什么守恒;

根据动量守恒律的矢量性、同时性(“一边一时”),正确写出已知条件、守恒方程、求得未知量;

知道守恒律解题优点所在。书P127

〈2〉能力目标:提高解题能力即读题、析题、图景想象等能力,掌握解题步骤、解题表述等科学思维习惯及方法。

〈3〉德育目标: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辨证唯物主义实践观。

5、教学重点:正确列出动量守恒方程及应用守恒律解题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使学生深刻领悟一维矢量的运算方法--------化为标量(代数)运算。

二、教法说明:

本堂课主要采用讨论、阅读指导、练习、实验及多媒体放映等教学方法。教法选择的依据:

应用讨论法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渗透合作、共赢的思想,调动积极性:作为知识应用课,正是需要对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求得共识,本课应让学生读题并讨论----分析系统动量是否守恒?加深对知识应用的领悟。有些老师处理问题时也是在讨论、自学中完成的。

通过观看实况录象(打台球、挂车等)、观察气垫导轨上滑块的碰撞等实验引起同学们对碰后物体速度求解的兴趣,让同学们认识到本课学习的意义;通过直观模拟碰撞现象给学生以更多的感性认识,变抽象为具体,多维度化解教学难度,加深对规律应用(知识)的记忆。

人类对经历过的挫折总是记忆犹新,本节可以通过对典型例题的分析、求解,通过学生动脑、动手演算,比较、讲解不同学生的答题错误,特别是对动量矢量性的疏忽和运算错误,进行有目的的强化,以期突破本节的难点。如对书上【例2】设具体数字而让学生解答,待出现答题错误时加以纠正;也可做这样的理想实验:站在悬崖边的人,给他一个动量,他将如何运动?引出对方向性的思考,如此种种让学生牢固烙上动量是矢量动量守恒律是矢量式的印象。

本节内容在高三教学中还须深化,考虑高一学生各方面能力限制(如数学、语文能力等),教学所涉及的习题尽可能过程清晰、系统(对象)容易确定;

只要求到一维两物体的题型,系统只有某方向动量守恒的问题尽量回避;

守恒定律中速度相对性及变质量问题高一年不予提及;

知识的综合只牵涉到平抛或竖直上抛即可,且作为较高要求,应放在另一节练习课上。

三、学法设计:

本课的教学要培养科学的读书及解题方法,力求养成规范答题习惯,提高学习积极性。

通过对定律导出的简单复习,培养正确的思维习惯------即从本质上明确定理、定律的来龙去脉,原理上真正理解定律的适用条件(比牛顿运动定律更广);

通过解答实际题目的训练,培养审题能力、养成注重过程分析注意整体思维和严谨解题步骤的习惯,克服边审题边列方程的缺陷,形成按时间并列型思路列已知量的方法;

引导题后小结------“题后思”,让学生变“学会”为“会学”即守恒律题型的一般解题方法:确定对象 确定过程并分析确定正方向并写出已知列方程求未知量。

高一学生喜好表现,可以通过对不同层次教学对象课堂作业的投影、讲评,可激发学者“愿学”的情感,让大家学有所获有所得,多层面提高学力。

注意由浅入深、按步解答、适当降低、抓好反馈落实的环节,注意归纳,给予机会提高自信心以激发差生学习情绪,解题时易出现的混乱问题有二:一是符号问题,强调设正方向,若未知量方向已明确则未知量字母只代表大小即可,若未知量方向不明,则未知量字母含有大小和方向,依得出的结果再行分析;二是守恒方程“一边一态”的问题,解决办法是严格列出已知,作图辅助思维。

把例题及课堂练习发到学生手上,适当选择1-2题综合型题目(两个以上知识点),鼓励好生上台讲述,多完成难一点作业,籍以调动优等生的积极性。

在上述关于教材、教法、学法等分析的基础上,我实施了这一节课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实效。

四、新教材教学的心得:

新教材把高三年级某些重要的章节都下放到了高一年来(如动量、曲线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等),这些内容都是要求较高且不容易理解和掌握的高考重点知识,放在高一年的目的之一是保证力学知识在高中阶段的连贯性、完整性、系统性。。

考虑高一学生能力的发展水平,教材把这些知识编排得深理浅出,通俗易懂,既照顾科学性又兼及可读性,因而有降低知识难度的意图,特别是不涉及繁难的隐含条件较多的物理问题,着重于知识形成过程的介绍及知识的实际应用,教学时切勿想一步到位,盲目拔高,应遵从直观简洁的理论实质及准确叙述有实际意义的应用练习巩固,把握好度(特别是梯度),重在激发学习兴致。

粗看起来教材似乎又回到了80年代全日制十年制高级中学的教材编排顺序,细细品味,却是螺旋式上升了一大台阶:屏弃了过于枯燥的理论论述;吸取了近几年各方面最新最好的教育教学精华;溶入了颇具时代气息的生产生活实例及最新科技成果;体现了教育教学革新的趋势,是对以往教材的大洗礼。

教科书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大众性,特别是“阅读材料”和“做一做”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抓住机会,提高学生的阅读自学能力。

物理的课件【篇10】

长期以来,许多中学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改革中作出自己的努力和尝试,取得不少很有价值的成果。但是从总体上说,当今的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仍然是灌输式教学占绝对优势。仔细分析一下就不难看出,以往许多来自教学第一线的改革主要是围绕2个问题进行的:一是如何使基本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更加有效、更加扎实;二是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能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更好地掌握教师所传授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很显然,这些教学改革就其内在动机而言,主要还是面向各种考试,特别是应付高考的。

可以预言,随着国家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尤其是随着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面世和进人实验区,高中物理教学无论是在理念层面还是在操作层面,都将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因此,高中物理教学如何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各项要求,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笔者认为在教学设计的立意上要有新的突破。众所周知,在应试的重负之下,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通常都是从知识的理解记忆、技能的规范操演和解题的强化训练来立意的,课堂教学的目的几乎被唯一地定位在向学生传授应试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上。因此,“传道、授业、解惑”就被片面地当做传递知识、教授技能和帮助学生解决在掌握知识与技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样一来,灌输也就必然成为主要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新课程改革中,依据现代教育理念所提出的教学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标准又把它具体化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3个维度的课程目标。由于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重要渠道,因此,为了使课堂教学能够真正成为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实践场所和实现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必须突破单纯以“双基”来立意的旧框框,本着教学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样的高度责任感,从3个维度来全面构思教学内容、精心安排教学活动。对于教学内容的构思,要以课程标准中的相关条目为依据,以所用教材的相关内容为参照在“知识与技能”维度,不仅要关注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关注物理学的历史进程、取得的主要成就、未来的发展趋势、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人类社会方方面面的影响。在“过程与方法”维度,要注意把物理规律的探究过程、物理探究的重要意义、物理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物理学发现并提出问题的独特角度和物理学思考并解决问题的典型思路等纳入教学的内容。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要把揭示大自然的奇妙与和谐、展现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关注身边的物理现象和与物理学相关的热点问题、判断大众传媒有关信息是否科学等纳入教学内容。

对于教学活动的安排,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据,以教师本人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所在学校的现实条件为基础在“知识与技能”维度,要根据知识的内在逻辑和技能的复杂程度以及学生在学习中的接受逻辑和心理特点,有度又有序地安排教学活动。在“过程与方法”维度,要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尝试运用实验方法、模型方法和数学工具来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尝试运用物理原理和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与他人讨论、交流、合作;还要让学生通过物理课程,来学习如何计划并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逐步形成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要注意发展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激发他们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鼓励他们主动与他人合作,并通过合作学习来培养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以及团队精神;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将所学的物理知识服务于他人、服务于社区,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3个维度的课程目标不是互相孤立而是有机统一的,在课堂教学中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分别操作。这是因为就课堂教学而言,3个维度的课程目标既涵盖了当今素质教育的核心部分和重点内容,又针对当前中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和薄弱环节,体现了物理教学的完整性;就学生的发展而言,健全人格的培育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健全的人格是一个整体,如果课堂教学只偏重培养人格中与认知有关的部分而忽视其他部分的培养,就可能会导致学生完整人格的解体和内心世界和谐的破坏,其结果必然严重影响学生的终身发展。所以,教师必须有意识地以更高的立意,从3个维度出发对课堂教学进行精心设计,力求在教学中把三维目标的各项要求融为一体,使学生在掌握物理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亲身经历与体验学习和探究的过程,潜移默化地受到科学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滋养和熏陶。与此同时,还要特别注意避免对三维目标采取形式主义的态度,机械套用、生硬拼凑,或者“穿靴戴帽”、画蛇添足。事实上,教师只有通过完整的教学才可能培育出学生健全的人格。

Gz85.Com小编推荐

夜莺课件(模板10篇)


教案课件是教师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此教师需要好好地准备和应用教案课件。教案的制作是提升教师和学生互动质量的有效途径。工作总结之家发现了一篇非常实用的“夜莺课件”,现在与大家分享,相信你可以从中获得所需的内容!

夜莺课件 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介绍时代背景

同学们,我们今天共同来学习一篇新课文──《夜莺的歌声》(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通过预习,谁说说你怎么理解这个题目?(一个化名夜莺的小男孩模仿夜莺的叫声。)

《夜莺的歌声》是一篇外国作品,主要讲的是苏联卫国战争中的一个故事。苏联的卫国战争就是1941年6月,德国法西斯在已经占领了欧洲许多国家之后,突然进攻苏联。苏联人民在以斯大林为首的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开始了卫国战争,在奋起保卫祖国的战争中,苏联的敌后游击队非常活跃,积极配合红军奋勇作战,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本文记叙的就是这无数事例中的生动一例。

二、检查预习

1、指读全文,思考:

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一个叫夜莺的男孩把

一群德寇引向游击队的埋伏圈,协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法西斯强盗的故事。)

2、文章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的。)

三、学习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夜莺”是怎样巧妙地帮助游击队报送有关敌人情报的?你从中体会出夜莺是个怎样的孩子?抓住重点语句谈谈你的理解。

2、检查自学情况:

夜莺是个勇敢、机智、热爱祖国、仇恨敌人、沉着冷静的孩子。

⑴ 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这歌声停了一会儿,接着又用一股新的劲头唱起来。(从“停了一会儿”“新的劲头唱起来”说明机警的小夜莺已经发现了敌人,经过思考,他决定去接触敌人,把敌人引入游击队的埋伏圈,消灭敌人。)

⑵ 他们发现就在很近很近的地方,有个孩子坐在河岸边……(说明小夜莺是主动和敌人接近的。)

⑶ 孩子从嘴里掏出一个小玩意儿,递给他,用快活的蓝眼睛望着他。(说明孩子在敌人面前一点也不害怕,十分镇静、坦然。)

⑷ 当德国军官问他“村子里就剩你一个了吗?”“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孩子故意打岔,避免正面回答。这是夜莺在人不易察觉的时候戏弄敌人。反映了孩子的冷静、机智、沉着。)

⑸ “人哪!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小孩不慌不忙地回答,“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一就都跑了。”(这里的野兽其实指的是德国强盗。说明孩子爱憎分明,前一句保护了群众,后一句痛骂了敌人。

由于他巧妙地回答了德国军官的盘问,德国军官觉得他只不过是个不懂事的孩子,相信了他的话,并且让他带路。德国军官轻蔑地认为它是蠢东西,其实德国军官自己才是真正的蠢东西。因为夜莺骂他们的话他都没有听出来。)

⑹ 夜莺在带路时,有时学夜莺唱,有时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后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这句话讲他好像沉浸在大自然当中,天真自然,这样做实际是在迷惑敌人,使他们觉得他只不过是个顽皮、贪玩的孩子以取得的敌人的信任。他学夜莺和杜鹃叫,是在麻痹敌人,以便后来他用鸟叫同游击队联络不致引起敌人的怀疑。)

⑺ “你们这里有游击队吗?”“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蘑菇。这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还有洋蘑菇。”(敌人问树林里有没有游击队,孩子用话岔开,用蘑菇来回答,答非所问,装作什么也不知道,再一次体现了他的机智。)

⑻ 夜莺用夜莺和杜鹃的叫声给游击队传递情报。一声夜莺叫代表一个敌人,一声杜鹃叫代表一挺机枪。(从这里可以想见用这种办法已经不是一次了。他曾多次协助游击队消灭敌人。)

⑼ 他好像把身边的军官完全忘了。

⑽ “孩子突然站住,转了个身,钻到树林里不见了。”(夜莺刚刚听到信号动作极快,钻进树林里。也说明夜莺对这里的环境极为熟悉。也正是由于夜莺准确的传递情报,才使游击队员充分地做好了战斗准备,最后彻底地消灭了敌人。)

3、指导朗读对话。

4、大家想一想,孩子面对凶恶的敌人,为什么还能应变自如,毫无惧色?(卫国战争中,全国人民都投入到保卫家园的斗争中,全国人民怀着对祖国的爱,对敌人的恨与敌人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小孩就是由于对祖国的热爱,对敌人的憎恨,才能临危不惧,坦然自若。)

5、“小夜莺”在凶恶的敌人面前应变自如、毫无惧色,是因为他热爱自己的祖国,憎恨那些杀害他的同胞,侵占他的祖国的德国法西斯。可是,苏联小英雄“小夜莺”还是在一次战斗中意外牺牲了。队长斯切潘叔叔和队员们心情沉痛,他们有多少话想对小夜莺说啊!同学们,你们又想对这个同龄人说些什么呢?

四、学习首尾呼应的写法

指名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和开头的三个自然段,想想,这几个自然段之间是什么关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和开头的两个自然段是互相照应的的关系。 )

你从哪看出来的?(都是说小孩在发出夜莺的歌声,以配合游击队歼灭敌人。)这样前后照应、首尾连贯,使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十分完整,同时也强调了夜莺又在执行新的任务。我们今后在写作文的时候要认真运用这种首尾连贯、前后照应的写法。

五、布置作业

1、把《夜莺的歌声》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2、写一篇读后感。

夜莺课件 篇2

1、知识与技能: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从小夜莺的精神品质中受到熏陶和感悟。

2、过程与方法:

本文的故事情节较强,教学中我让学生抓住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来理解课文,尤其是故事发展这部分,重点让学生找含义深刻的句子,从人物的言行,想象人物内心活动,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从小夜莺的精神品质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同时从故事中受到爱祖国、爱和平的教育。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缅怀那些为和平而英勇战斗的英雄们,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情感。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

通过让学生看动画,图片等资料,让学生了解战争的残酷性,激发学生对战争的曾恶之情,然后让学生的思维不仅仅停留在小夜莺所具有的品质上,而且要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到含义深刻的句子,通过人物的言行,感受人物的内心的活动,挖掘人物潜在的精神品质,让学生透过小夜莺来受到对和平生活的热爱,从而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这样既突出了重点,有突破了难点。

协同、辩论、角色扮演

(一)揭示课题:

简介背景:夜莺的歌声。

教师导言:

1、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段好听的音乐,同学们愿意听吗?是的,在寂静的田野上,在茂密的森林里,这歌声是那样清脆悦耳,是那样婉转悠扬,给人美的享受,但这歌声在苏联卫国战争中却有着深刻的含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发生在苏联卫国战争时的动人故事“夜莺的歌声”(板书)

2、简介背景提问:在那残酷的战争中夜莺的歌声又代表什么呢?

⑴ 请同学们读课文,了解一下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动人故事?

⑵ 小结:课文讲述的是一个被游击队员称为夜莺的小男孩巧妙地与敌人周旋,用口哨学鸟叫来传递情报,使游击队消灭德国法西斯强盗的故事(相应板书)

演示夜莺图播放flash课件。

认真听,回答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回答并了解背景,初读课文。

了解内容并汇报。

(二)细读感悟

1、文中的小夜莺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在那惊心动魄的卫国战争年代,一个各我们年龄相仿的孩子却如此沉着,机智地与敌人斗智斗勇,在课文的字里行间,你能捕捉到他的机智勇敢吗?找一找、画一画相关的语句,想象当时是怎样一番情境呢?找到后与你的小伙伴们交流一下吧!谁愿意来汇报一下。(根据生汇报内容播放相应图片)

3、指导朗读:

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回答,我们感受到了小男孩的机智勇敢(板书)。

演示课件。

看图,结合课文来回答找、画句子,想象情境,

小组交流 。

汇报。

读中感悟。

(三)拓展练习

1、小夜莺是第一次执行这样的任务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是什么使小男孩要这样不顾个人安危地与敌人斗争呢?你想对小夜莺说什么?

2、苏联卫国战争在无数小夜莺的帮助下,1945、5最终取得了胜利,我们来看一看:

假如你是小夜莺,这时你会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同学们说得真好,勇敢的小夜莺一定和你们想的一样。你从这个故事中想到了什么?

回答问题。

看课文回答。

联系背景、课文回答。

交流。

汇报谈感受。

(四)总结全文

回首那一幅幅残酷而血腥、雄伟而悲壮的历史画面,永远震憾人们的心灵,令人难以忘怀,战争带给人类的是灾难,让我们共同呼吁国际社会,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这是全世界人了共同的心愿。

夜莺课件 篇3

一、课文解析

《夜莺的歌声》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游击队员称作小夜莺的孩子,巧妙同敌人周旋,用口哨学鸟鸣,为游击队传递信息,协助游击队歼灭德国法西斯强盗的故事。课文充分表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课文以夜莺的歌声为线索进行记叙,以空行为标志,写了三部分内容:先写“小夜莺”以歌声引诱敌人上钩;再写“小夜莺”在为敌人带路途中以歌声为游击队员传递敌情;最后写战斗结束后“小夜莺”在村边小路旁继续吹奏着宛转的歌声。“小夜莺”的歌声自始至终贯穿着整篇课文,危险中充满勇敢镇定,紧急中充满智慧机警,一个勇敢机智的小英雄形象活脱脱地出现在读者面前。

二、学情分析

经过四年的学习和训练,学生掌握了一些阅读方法,有一定的概括分析能力,能抓住文章重点词句感悟语言、欣赏语言并具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但是由于学生的年龄所制,对于战争与和平了解得并不多,战争的场面能从电影、电视中的镜头见到过一些,也可能从电视新闻中看到一些发生在遥远的国家中的战争。对于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感受不会很深刻。因此学习本组课文时,要从学生现有的经验出发,师生共同广泛地搜集资料,给学生比较广阔的视野,比较翔实、感性的资料。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战争,了解战争中孩子的生活,了解战争给每个人带来的灾难,只有学生有了深刻的内心感受,才会痛恨战争,呼唤和平,也才能达到本组教材的教学主旨“了解战争,呼吁和平,为世界和平做点事情”。

三、教学设计理念

语文课堂提倡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阅读,也就是根据课文的中心找专题做小课题研读,指导学生用研究探索的方式来自主地阅读课文,从而获取和运用知识。这篇课文层次清楚,段落分明,语言生动,对话较多。教学时,我以“夜莺的歌声”做切入点,以学生的思维为中心,从课文的各个专题入手,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与文本对话,以读促讲,以读悟情。让学生沉浸到作品中,抓住重点词句潜心会文,另外,我还充分挖掘文本的人文素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战争与和平”,从而树立“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思想。

四、年段目标

1.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能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正楷字。

2.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3.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的、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学会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4.在交谈中认真倾听,能把握主要内容并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

5.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结合语文学习,观察自然和社会,运用书面和口头结合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在趣味语文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五、单元目标

1.认识27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能会写会运用30个词语;会读会认2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含义较深的句子含义,体会文章表达的真挚情感,从中受到熏陶感染。

4.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六、本课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沉寂、盘问、口哨、埋伏、凝神、鬼子、汉子、烧毁、木屑、蘑菇、呻吟、宛转”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懂得“夜莺的歌声”的真正含义,体会文章所表现出的小夜莺的机智勇敢以及与敌人斗争到底的爱国精神。

4.巩固“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训练要点。

七、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了解课文1-3自然段和最后2个自然段的相互照应。

难点:懂得“夜莺的歌声”真正含义,领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八、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

1.收看有关战争题材的电影、电视。

2.搜集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的有关材料。

3.了解目前世界上有哪些地方还弥漫着战争硝烟,那里的人们生活情况是怎样的。

九、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倾听录音,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夜莺吗?你们听过它们的歌声吗?(板书:夜莺。)

2.播放夜莺歌唱的`录音。

3.过渡语:夜莺体态小巧玲珑,叫声清脆宛转。每当月上高楼,它就会放开歌喉纵情歌唱。今天,就让我们穿过时光隧道,一起走进1941年的苏联卫国战争,走近一只勇敢的夜莺,去聆听他神奇、机智的歌声吧!

4.板书课题──夜莺的歌声。(补充)

【设计意图】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一堂课成功的开始。语文课上听鸟鸣声,既是调动气氛,又切合文章主题。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检测预学情况,这个故事发生在苏联的卫国战争时期,关于卫国战争你了解多少?

2.自由读课文,出示朗读提示。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想课文围绕“夜莺的歌声”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3)这篇课文在结构上有什么与以往课文不同的地方吗?全完共有几部分?四个部分分别讲什么?能不能分别用几个词语概括下作为小标题?

3.交流归纳。

(1)战争期间,“小夜莺”巧妙地和敌人周旋,利用夜莺的歌声传送情报,帮助游击队消灭敌人。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

(2)这篇课文每个部分以空行隔开。

全文共有四部分。

第一部分:唱歌巧周旋。

第二部分:歌声传情报。

第三部分:森林灭敌人。

第四部分:唱歌站岗哨。

【设计意图】本篇课文篇幅较长,适宜学生交流研读,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更快地抓住主要内容,理清脉络。

(三)合作探究、交流感悟

1.这个故事很精彩,请大家分小组学习,组内同学一起合作分角色读课文,把自己认为写得精彩的句子画下来。

2.各组就课文的四部分,分别进行自学,画精彩句子。

3.交流精彩句子,读句子,各小组简单说说自己的理解。

重点句子:

(1)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这歌声停了一会儿,接着又用一股新的劲头唱起来。

(2)有时候学夜莺 ,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

(3)夜莺的歌声越来越响了。

从孩子的嘴里飞出宛转的夜莺的歌声。这歌声,即使是听惯了鸟叫的人也觉察不出跟真夜莺的有什么两样。

【设计意图】阅读是个性化的主体行为,教师无法替代。此处设计在于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文章语言,对句子的体会、理解是浅表的。教师应随机予以点拨指导,重在保护阅读积极性,为下节课的深入交流做铺垫。

(四)作业设计,强化积累

1.摘录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推荐阅读:《红红的雨花石》。

【设计意图】加强课内外联系,沟通课内外阅读,适度拓展和延伸。

第二课时

(一)破题提问,复习导入

1.听写生词,检测改错。

沉寂 盘问 口哨 埋伏 凝神 鬼子 汉子 烧毁 木屑 蘑菇 呻吟 宛转

2.板书课题:夜莺的歌声。

“夜莺的歌声”在本课中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小孩利用夜莺的歌声来传递情报。)

3.质疑过渡。

小“夜莺”是怎样与敌人巧妙周旋、为游击队传递情报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深入读课文。

(二)探究寻根,深挖歌声

1.课文中几次写到了夜莺的歌声?找出文中相关句子,多读几遍,看看你明白了什么?

2.分别出示三处写夜莺歌声的段落,随机指导感悟。

出示第2自然段:“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这歌声停了一会儿,接着又用一股新的劲头唱起来。”

(1)这段话描述了什么情景?

(2)联系第1、3自然段,想想:你读明白了什么?

引导学生抓住“士兵们和军官注意听着”“他光着头,穿一件颜色跟树叶差不多的绿上衣”等词句,体会小孩唱得起劲是为了引起敌人的注意,才好把敌人带进埋伏圈,表现出勇敢。

(3)仔细读小孩和军官的对话,你从哪些地方能看出小孩在和敌人巧妙周旋?指名两学生分角色读这段对话,再交流体会。

抓住“孩子赶紧把小刀放到衣袋里”“快活的蓝眼睛”“学杜鹃叫”“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不慌不忙地回答”“野兽来了”“很有信心地回答”等词句,引导学生在交流讨论中体会孩子与敌人巧妙地周旋:表面装傻,实际言语讽刺敌人、迷惑敌人相信他。

(4)这部分还有哪些地方表现了小孩的机智,在与军官巧妙地周旋?

同以上方法,引导学生抓住第一部分最后5个自然段品味词句,体会意思。

3.第二部分第5、6自然段:“夜莺的歌声越来越响了,……一边用手打着拍子。”

(1)这里描述的“夜莺的歌声”写的是什么情景?(传递情报。)

(2)自读这部分课文,具体说说小孩是怎样传递情报的?

(3)同桌一起读第二部分课文。

4.第四部分最后两个自然段。

(1)你读懂了什么?从最后一句话你看出了什么?(小孩学夜莺唱歌以假乱真,才能更好地迷惑敌人。)

(2)这两段话和前面哪部分课文相似?分男女生对比读前三段和这两段,之间有什么联系?(首尾呼应,小孩唱歌实际是在放哨。)

【设计意图】课文重点在于对“夜莺的歌声”的理解,因此教学时不需要逐段分析,只需以课题为切入点,抓住三处“夜莺的歌声”作发散点,以点带面,即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挖掘文字内在,体会人物品质。

(三)以读引说,迁移运用

文章以浓重的笔墨谱写小夜莺引诱敌人进入游击队的伏击圈,而对游击队员的描写则着墨极少。

语感训练:“战斗胜利了,几个游击队员围着小夜莺……”

【设计意图】抓住这一语言“空白”,引导学生走进课文所描绘的语言情境之中,去朗读,去感受,去想象,贴近书中的人物,与他们一同分享胜利的喜悦,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在语感训练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拓展创新,开放课堂

1.学完课文后,小夜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面对凶恶的敌人,小夜莺为什么能够如此沉着、机智、勇敢呢?用以下词语,说一段话来回答这个问题。(憎恨敌人 临危不惧 热爱祖国 应变自如 毫无惧色 坦然自若)

【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词,再次总结、体会“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水到渠成地称赞小夜莺。

(五)感悟体会,练习设计

1.阅读、搜集小英雄故事,选择观看《小兵张嘎》《鸡毛信》《铁蹄下的村庄》等小英雄影片。

2.你想对文中的“小夜莺”说点什么吗?动笔写一写。

【设计意图】加强课内外联系,沟通课内外阅读。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让学生搜集故事可以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与文中主人公对话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实现课堂与生活的完美结合。

十、板书设计

夜莺的歌声(宛转)

巧周旋

传情报 机智

灭敌人 勇敢

站岗哨 热爱祖国

夜莺课件 篇4

一、说教材

《夜莺的歌声》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游击队员称作小夜莺的孩子,巧妙同敌人周旋,用口哨学鸟鸣,为游击队传递信息,协助游击队歼灭德国法西斯强盗的故事。课文充分表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课文以夜莺的歌声为线索进行记叙,以空行为标志,写了四部分内容:先写“小夜莺”以歌声引诱敌人上勾,接着写“小夜莺”在为敌人带路途中以歌声为游击队员传递敌情,再写游击队消灭了敌人,最后写战斗结束后“小夜莺”在村边小路旁继续吹奏着宛转的歌声。“小夜莺”的歌声自始至终贯穿着整篇课文,危险中充满勇敢镇定,紧急中充满智慧机警,一个勇敢机智的小英雄形象活脱脱地出现在读者面前。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沉寂、盘问、口哨、埋伏、凝神、鬼子、汉子、烧毁、木屑、蘑菇、呻吟、宛转”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说教学重难点

1、抓住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

2、结尾两个自然段和开头三个自然段的联系是什么?

四、说教法学法

本课时教学中我让学生采用默读与朗读结合,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开放讨论中理解体会文章中含义深刻的语句,鼓励学生在交流中说出自己不同的观点。

五、说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新课导入

1、复习旧知

(1)、读词语。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分别讲了什么?

2、新课导入

在那惊心动魄的卫国战争年代,一个和我们年龄相仿的孩子却如此沉着、机智地与敌人斗智斗勇,在课文字里行间中,你能捕捉到他的机智、勇敢吗?

二、品读课文

1、学生边读边画出相关句子。

2、小组内交流。

3、学生展示。

(1)、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这歌声停了一会儿,接着又用一股新的劲头唱起来。(从“停了一会儿”“新的劲头唱起来”说明机警的小夜莺已经发现了敌人,经过思考,他决定去接触敌人,把敌人引入游击队的埋伏圈,消灭敌人。)

⑵、他们发现就在很近很近的地方,有个孩子坐在河岸边……(说明小夜莺是主动和敌人接近的。)

(3)孩子从嘴里掏出一个小玩意儿,递给他,用快活的蓝眼睛望着他。(说明孩子在敌人面前一点也不害怕,十分镇静、坦然。)

⑷、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这句话一语双关。乍一听,纯属小孩儿天真的话语,把自己当作小动物。在敌人不易察觉的时候戏弄、谩骂敌人,“麻雀、乌鸦、猫头鹰”都指的是敌人。反映了孩子的冷静、机智、沉着。

⑸、“人哪!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小孩不慌不忙地回答,“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一就都跑了。”(这句话也一语双关。这里的野兽其实指的是德国强盗。说明孩子爱憎分明,前一句保护了群众,后一句痛骂了敌人。)

师:由于他巧妙地回答了德国军官的盘问,德国军官觉得他只不过是个不懂事的孩子,相信了他的话,并且让他带路。德国军官轻蔑地认为他是蠢东西,其实德国军官自己才是真正的蠢东西。因为夜莺骂他们的话他都没有听出来。

⑹、夜莺在带路时,有时学夜莺唱,有时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后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这句话讲他好像沉浸在大自然当中,天真自然,这样做实际是在迷惑敌人,使他们觉得他只不过是个顽皮、贪玩的孩子以取得的敌人的信任。他学夜莺和杜鹃叫,是在麻痹敌人,以便后来他用鸟叫同游击队联络不致引起敌人的怀疑。)

⑺、“你们这里有游击队吗?”“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蘑菇。这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还有洋蘑菇。”(敌人问树林里有没有游击队,孩子用话岔开,用蘑菇来回答,答非所问,装作什么也不知道,再一次体现了他的机智。)

⑻、夜莺用夜莺和杜鹃的叫声给游击队传递情报。一声夜莺叫代表一个敌人,一声杜鹃叫代表一挺机枪。(从这里可以想见用这种办法已经不是一次了。他曾多次协助游击队消灭敌人。)

(9)、“孩子突然站住,转了个身,钻到树林里不见了。”(夜莺刚刚听到信号动作极快,钻进树林里。也说明夜莺对这里的环境极为熟悉。也正是由于夜莺准确的传递情报,才使游击队员充分地做好了战斗准备,最后彻底地消灭了敌人。)

4、大家想一想,孩子面对凶恶的敌人,为什么还能应变自如,毫无惧色?(卫国战争中,全国人民都投入到保卫家园的斗争中,全国人民怀着对祖国的爱,对敌人的恨与敌人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小孩就是由于对祖国的热爱,对敌人的憎恨,才能临危不惧,坦然自若。

5、指导朗读对话。

让我们再动情地读一读这些对话,从中汲取力量,从中受到感染。

三、学习首尾呼应的写法

指名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和开头的三个自然段,想想,这几个自然段之间是什么关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和开头的两个自然段是互相照应的的关系。)

你从哪看出来的?(都是说小孩在发出夜莺的歌声,以配合游击队歼灭敌人。)

这样前后照应、首尾连贯,使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十分完整,同时也强调了夜莺又在执行新的任务。我们今后在写作文的时候要认真运用这种首尾连贯、前后照应的写法。

四、布置作业

1、把《夜莺的歌声》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2、写一篇读后感。

附教学设计《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沉寂、盘问、口哨、埋伏、凝神、鬼子、汉子、烧毁、木屑、蘑菇、呻吟、宛转”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德育渗透】

通过了解这个小故事,教育学生从小热爱自己的祖国,当祖国需要时随时都可以为祖国献出一切。

【教学重点分析】

1、了解被称为“夜莺”的孩子是怎样帮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法西斯强盗的。

2、了解开头三个自然段和最后两个自然段之间的相互照应。

【教学难点分析】

“小夜莺”的机智来自思维敏捷,敏捷的思维来自热爱祖国的感情,这一点难于理解。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通过上网、翻阅书籍、请教大人等方式收集有关苏联卫国战争的资料。(历史背景、有关故事)

2、没见过“夜莺”的同学,通过查字典,了解一下夜莺这种鸟。

3、预习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主要讲什么。

4、回顾自己熟悉的小英雄的故事。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思路】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

1、联系上下文,初闻歌声:

⑴学习课文第一段,让学生找出描写夜莺歌声的句子。

教师出示:“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这歌声停了一会儿,接着又用一股新的劲头唱起来。”鼓励学生质疑。

学生问:“‘沉寂’是什么意思?”

教师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读读,体会体会。

学生从读中体会到战斗刚刚结束,树木、房屋被破坏,空旷的花园里空无一人,死一般的静寂。

让学生分角色读课文第三到第十九自然段,两生上台演一演军官和小夜莺,从对话中去体会、去品味。

“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小夜莺把问话故意岔开,避免了正面回答,看似一副糊涂的样子,却有着格外清醒的头脑。

“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小夜莺巧妙的回答,既保护了群众,又痛骂了敌人。从字里行间流露出小夜莺的乖巧、机智。

学生进入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景中,做到了“口而诵,心而维”,边朗读边揣摩,从中体会到这是有意吸引敌人的歌声。

2、自问自答,理解歌声:

⑴学习课文第二段,让学生继续找出描写夜莺歌声的句子。

⑵教师出示:“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的,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引导学生自问自答,同桌练习一个问一个答,扩大了训练面,人人都得到了训练的机会,学生各有所得。在此基础上,教师充当“向导”的角色,引领学生比较:“他好像把身边的军官完全忘了。”“他把身边的军官完全忘了。”这两句话意思有什么不同?学生展开讨论。

3、比较异同,破译歌声:

⑴学习课文第三段,学生继续找出描写夜莺歌声的句子。

⑵四人小组讨论歌声的作用有何不同,破译歌声的含义。结合语境,让学生探究既然那歌声已经没有什么新鲜的意思了,为什么夜莺还是兴致勃勃地唱着?通过朗读,学生感悟出小夜莺为了不引起敌人怀疑,发出信号后仍继续唱歌,同时也表达了他临战前的兴奋。

4、探究寻根,深挖歌声:

⑴齐读课文第五段中描写夜莺歌声的句子。

⑵教师出示:“从孩子的嘴里飞出宛转的夜莺的歌声。那歌声即使是听惯了鸟叫的人也觉察不出跟真夜莺的叫有什么两样。”

⑶问学生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探究寻根,表面赞扬宛转的歌声,实则颂扬小夜莺勇敢、机智和热爱祖国的品质,悟出语言文字背后所蕴藏的深意,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设计意图:夜莺的歌声是课文的一条红线,抓住夜莺歌声的句子展开教学,便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引导学生以读为主,以读促悟,重点深究夜莺歌声的含义成为本课教学的重中之重。

二、以读引说,迁移运用

文章以浓重的笔墨谱写小夜莺引诱敌人进入游击队的伏击圈,而对游击队员的描写则着墨极少,这给学生提供了想像的空间,教师可设计这样的训练题练说:“战斗胜利了,几个游击队员围着小夜莺,。”

设计意图:教师抓住这一语言“空白”,引导学生走进课文所描绘的语言情境之中,去朗读,去感受,去想像,贴近书中的人物,与他们一同分享胜利的喜悦,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从而水到渠成地称赞了小夜莺,在语感训练中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布置作业

1、练写生字,读写、读记“词语盘点”中本课的词语。

2、阅读其他的小英雄的故事。

【板书设计】

吸引敌人

14夜莺的歌声麻痹敌人

传递情报

|小男孩——机智勇敢、热爱祖国

夜莺课件 篇5

一、说教材

《夜莺的歌声》是人教版第八册语文教材第四组中选编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游击队员称作小夜莺的孩子,巧妙同敌人周旋,用口哨学鸟鸣,为游击队传递信息,协助游击队歼灭德国法西斯强盗的故事。课文充分表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课文以夜莺的歌声为线索进行记叙,以空行为标志,写了四部分内容:先写“小夜莺”以歌声引诱敌人上勾,再写“小夜莺”在为敌人带路途中以歌声为游击队员传递敌情,然后写游击队消灭了敌人,最后写战斗结束后“小夜莺”在村边小路旁继续吹奏着宛转的歌声。“小夜莺”的歌声自始至终贯穿着整篇课文,危险中充满勇敢镇定,紧急中充满智慧机警,一个勇敢机智的小英雄形象活脱脱地出现在读者面前。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体会“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受到热爱祖国,仇恨法西斯的教育。二是学习、运用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体会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抓住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

《夜莺的歌声》这篇课文被安排在第四单元,本单元围

绕“战争与和平”这一专题取材,本组教材的内容直面惊心动魄的战争年代,倾吐了孩子们对和平的呼唤。教学本组课文时,要帮助学生在把握每篇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重点理解那些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根据大纲要求,结合本课特点,特制定本课教学 目标:

A类

1、认识读写“沉寂、盘问、口哨、埋伏、凝神、鬼子、汉子、烧毁、木屑、蘑菇、呻吟、宛转”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B类

1、整体把握课文结构,了解课文内容。

2、理解部分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C类

从故事内容中体会“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

三、说重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理解部分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从中体会“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

四、说教法学法

新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因此,本课时教学中我让学生采用默读与朗读结合,同时在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开放讨论中理解体会文章中的语句,鼓励学生在交流中说出自己不同的观点。

五、说教学流程

第一板块——导入新课。

以图片导入。

(通过图片认识人物,学生会对学习本课更有兴趣。) 第二板块——检查预习情况。

(课标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的基础。在学习课文前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既为学习课文做好准备,也加强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第三板块——整体把握课文

看看这篇课文分为几部分,每部分主要讲了什么事? (在新课标第二学段关于阅读的目标中强调,要让学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而且这也是学习本组课文的一个训练要点。)

第四板块——学习每一部分

划出写小夜莺言行的语句,学生讨论理解,并指导朗读。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以学生的思维为中心,在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加深理解,有所感情,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组织全班同学以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夜莺课件 篇6

课标解读:

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教材分析:

《夜莺的歌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游击队员称作“小夜莺”的孩子,巧妙同敌人周旋,用口哨伴鸟鸣,为游击队传递信息,打击敌人的故事,充分表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这篇课文以夜莺的歌声为线索进行记叙,以空行为标志,写了四部分内容:先写“小夜莺”以歌声引诱敌人上钩,接着写“小夜莺”在为敌人带路途中以歌声为游击队员传递敌情,再写在“小夜莺”的帮助下游击队员成功歼灭敌人,最后写战斗结束后“小夜莺”在村边小路旁继续吹奏着宛转的歌声。“小夜莺”的歌声自始至终贯穿着整篇课文,危险中充满勇敢镇定,紧急中充满智慧机警,一个勇敢机智的小英雄形象活脱脱地出现在读者面前。教学中一是体会“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接受热爱祖国、仇恨法西斯的教育;二是学习运用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体会含义深刻句子的含义。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在处于向高年级过渡的阶段,应该逐步掌握阅读方法,形成自主的学习能力,同时四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易形成开放而又有活力的语文课堂,这些对学习本课都是十分有利的。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16个字。正确读写“沉寂、盘问、口哨、埋伏、凝神、烧毁、蘑菇、呻吟、宛转、垂头丧气、以防万一、兴致勃勃”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抓住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

评价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齐读课题,通过本组课文的导读语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

2、交流对“夜莺”和“夜莺的歌声”的理解。

【设计意图:导入开门见山,简洁明快,利于学生质疑破题,直奔课文重点,着眼于提高学生认识能力的思维训练,让他们对所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并能全面深入地了解课文内容。】

二、检查预习

1、交流预习中的发现,提出不懂的问题。

2、用简练的词语概括文章写了哪几件事。

3、用简单的语言概括“小夜莺”是个怎样的孩子。

【设计意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也是如此。有效的'课前预习可让学生的学习更轻松,更高效。而通过对预习情况的检查,教师进一步了解学情,及时调整学案和教案,做到以学定教。】

三、精读品悟

过渡语:在课文的字里行间,处处都能捕捉到“小夜莺”的机智勇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划出表现“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句子,在旁边写写体会。

学生依次交流表现“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句子和读书体会。

1、通过环境描写和动作描写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

(1)通过理解“沉寂”,感受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伤害,总结读书方法——联系上下文。

(2)通过“寂静”、“宁静”、“沉寂”的互换,感悟三个词语在表达“静”的意境上各有不同,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总结读书方法——换词。

【设计意图:把“宁静、寂静、沉寂”三个意思相近 ,但程度和侧重点不同的词语放在同一个句子中朗读感悟,深化了学生对沉寂的理解。】

(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检查学生对三个词语的把握。

2、通过神态描写体会“小夜莺”的沉着冷静、机智勇敢。

(1)学生交流读书体会。

(2)学生朗读,全体齐读。

3、通过双关语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

(1)朗读带有双关语的句子,交流读书体会。

(2)了解修辞手法——双关语。

(3)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其他带有双关语的句子。

(4)男女生分读三个句子,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对敌人的憎恨之情。

【设计意图:阅读是个性化的主体行为,教师无法替代。此处设计在于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文章语言,加深对句子的体会、理解,为下节课的深入交流作铺垫。】

4、通过连续地动作描写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

(1)学生交流体会。

(2)通过这些动作,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3)通过朗读再现“小夜莺”的活泼和机智勇敢。

5、读写结合训练:通过动作描写,扩写小夜莺发现敌人的过程。

【设计意图:学会对连续的动作进行描写,可以使文章更清晰、更有条理。而且“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借助课文指导学生学会使用连贯的动词进行描写,从一定程度上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6、通过“好像”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总结读书方法——抓关键词。

7、思考:是什么让一个和同学们年纪相仿的小男孩有如此的智慧和胆量? 体会“小夜莺”的爱国主义精神。

8、总结课文的写作手法——首尾呼应。

【设计意图:紧扣小夜莺的机智勇敢,抓重点段落,品味重点语句,使小夜莺机智勇敢形象更加丰满,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赞美之情油然而生。】

四、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看板书,再读课题,升华主题。

【设计意图:回环式深究课题,层层推进、层层深入,学生情感产生共鸣,从而实现心灵的震撼,达到高潮!】

五、拓展延伸

抗击法西斯侵略的战争中,还有许多人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与敌人斗智斗勇,还有更多的小夜莺为保护自己的祖国勇敢战斗着。让我们通过课外阅读,了解更多少年英雄的故事!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要把课内与课外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渠道,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发展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一环节,除了帮助学生感悟文本外,更重要的是向学生传达大语文观的理念,并产生大语文学习的意识。】

夜莺课件 篇7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讲的是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男孩帮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法西斯强盗的故事,课文以空行为标志,分为五 个部分。以“夜莺的歌声”为一条主线贯穿全文,首尾连贯,前后照应。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2.体会课文首尾照应的写法。

3.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了解被称为“夜莺”的男孩是怎样帮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法西斯强盗的。

2.了解课文开头与结尾相互照应的关系。

教学难点:通过体会重点语句,感受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课时:2课时

教师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放斯大林格勒录像。创设情境,感染学生。

一.引课,板书课题,了解背景

教师引入新课,生简介搜集到的背景资料。

二.感知整体,理清顺序

(一)1读,矫音①自由读文,注意字词读音,有叫不准的查字典或问同桌解决了。②出示词卡,检查字词读音掌握情况。

(二)2读,正确、流利:指名读文,师生共同纠正错误读音。

(三)3读,理解内容,理清顺序。

轻声读文,思考:①夜莺的歌声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

②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

(四)4读,质疑问难:①小组讨论解决疑难问题。

②小组提出解决不了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重点问题师记在黑板上。

第二课时

一、引题:①回忆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②扫读课文,思考:画出课文中描写夜莺歌声的`句子,想想夜莺的歌声有什么作用?可以同桌交流。

二、读文品文,更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思想。

要求细读课文,细品词、句、段(幻灯出示)

读文品文:

课文中哪些地方最吸引你?(词、句、段……)找出来用笔画一画,并反复地读一读,然后选择你喜欢的学习方式细细地体会体会。

三、汇报学习成果

引导学生细品文章的重点句子或段落,并指导朗读。

(一)人物对话:

1、“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蘑菇。这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还有洋蘑菇。”孩子回答。

2、“人哪?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小孩不慌不忙地回答,“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引出第一自然段:①指名读,引导学生想象这段所描绘的景象。(出示图)②想象村庄原来是什么样的。(出示图)③通过对比想象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侵略者的罪恶,战争的残酷。

3、指导分角色朗读小男孩和德国军官说的话,进一步体会小男孩憎恨侵略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继续品文。进一步体会“夜莺的歌声”的作用和文章首尾照应的写作特点,从而深刻认识到小男孩的那种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四、师生共同探讨:课文为什么以“夜莺的歌声”为题?

五、学生畅谈学后体会

板书设计

机智 吸引 前

勇敢 夜莺的歌声 麻痹 后

爱国 (小男孩) 报信 照

夜莺课件 篇8

一、说教材

《夜莺的歌声》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游击队员称作小夜莺的孩子,巧妙同敌人周旋,用口哨学鸟鸣,为游击队传递信息,协助游击队歼灭德国法西斯强盗的故事。课文充分表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课文以夜莺的歌声为线索进行记叙,以空行为标志,写了四部分内容:先写“小夜莺”以歌声引诱敌人上勾,接着写“小夜莺”在为敌人带路途中以歌声为游击队员传递敌情,再写游击队消灭了敌人,最后写战斗结束后“小夜莺”在村边小路旁继续吹奏着宛转的歌声。“小夜莺”的歌声自始至终贯穿着整篇课文,危险中充满勇敢镇定,紧急中充满智慧机警,一个勇敢机智的小英雄形象活脱脱地出现在读者面前。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沉寂、盘问、口哨、埋伏、凝神、鬼子、汉子、烧毁、木屑、蘑菇、呻吟、宛转”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说教学重难点

1、抓住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

2、结尾两个自然段和开头三个自然段的联系是什么?

四、说教法学法

本课时教学中我让学生采用默读与朗读结合,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开放讨论中理解体会文章中含义深刻的语句,鼓励学生在交流中说出自己不同的观点。

五、说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新课导入

1、复习旧知

(1)、读词语。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分别讲了什么?

2、新课导入

在那惊心动魄的卫国战争年代,一个和我们年龄相仿的`孩子却如此沉着、机智地与敌人斗智斗勇,在课文字里行间中,你能捕捉到他的机智、勇敢吗?

二、品读课文

1、学生边读边画出相关句子。

2、小组内交流。

3、学生展示。

(1)、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这歌声停了一会儿,接着又用一股新的劲头唱起来。(从“停了一会儿”“新的劲头唱起来”说明机警的小夜莺已经发现了敌人,经过思考,他决定去接触敌人,把敌人引入游击队的埋伏圈,消灭敌人。)

⑵、他们发现就在很近很近的地方,有个孩子坐在河岸边……(说明小夜莺是主动和敌人接近的。)

(3)孩子从嘴里掏出一个小玩意儿,递给他,用快活的蓝眼睛望着他。(说明孩子在敌人面前一点也不害怕,十分镇静、坦然。)

⑷、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这句话一语双关。乍一听,纯属小孩儿天真的话语,把自己当作小动物。在敌人不易察觉的时候戏弄、谩骂敌人,“麻雀、乌鸦、猫头鹰”都指的是敌人。反映了孩子的冷静、机智、沉着。

⑸、“人哪!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小孩不慌不忙地回答,“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一就都跑了。”(这句话也一语双关。这里的野兽其实指的是德国强盗。说明孩子爱憎分明,前一句保护了群众,后一句痛骂了敌人。)

师:由于他巧妙地回答了德国军的盘问,德国军觉得他只不过是个不懂事的孩子,相信了他的话,并且让他带路。德国军轻蔑地认为他是蠢东西,其实德国军自己才是真正的蠢东西。因为夜莺骂他们的话他都没有听出来。

⑹、夜莺在带路时,有时学夜莺唱,有时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后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这句话讲他好像沉浸在大自然当中,天真自然,这样做实际是在迷惑敌人,使他们觉得他只不过是个顽皮、贪玩的孩子以取得的敌人的信任。他学夜莺和杜鹃叫,是在麻痹敌人,以便后来他用鸟叫同游击队联络不致引起敌人的怀疑。)

⑺、“你们这里有游击队吗?”“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蘑菇。这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还有洋蘑菇。”(敌人问树林里有没有游击队,孩子用话岔开,用蘑菇来回答,答非所问,装作什么也不知道,再一次体现了他的机智。)

⑻、夜莺用夜莺和杜鹃的叫声给游击队传递情报。一声夜莺叫代表一个敌人,一声杜鹃叫代表一挺机枪。(从这里可以想见用这种办法已经不是一次了。他曾多次协助游击队消灭敌人。)

(9)、“孩子突然站住,转了个身,钻到树林里不见了。”(夜莺刚刚听到信号动作极快,钻进树林里。也说明夜莺对这里的环境极为熟悉。也正是由于夜莺准确的传递情报,才使游击队员充分地做好了战斗准备,最后彻底地消灭了敌人。)

4、大家想一想,孩子面对凶恶的敌人,为什么还能应变自如,毫无惧色?(卫国战争中,全国人民都投入到保卫家园的斗争中,全国人民怀着对祖国的爱,对敌人的恨与敌人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小孩就是由于对祖国的热爱,对敌人的憎恨,才能临危不惧,坦然自若。

5、指导朗读对话。

让我们再动情地读一读这些对话,从中汲取力量,从中受到感染。

三、学习首尾呼应的写法

指名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和开头的三个自然段,想想,这几个自然段之间是什么关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和开头的两个自然段是互相照应的的关系。)

你从哪看出来的?(都是说小孩在发出夜莺的歌声,以配合游击队歼灭敌人。)

这样前后照应、首尾连贯,使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十分完整,同时也强调了夜莺又在执行新的任务。我们今后在写作文的时候要认真运用这种首尾连贯、前后照应的写法。

四、布置作业

1、把《夜莺的歌声》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2、写一篇读后感。

夜莺课件 篇9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游击队员称作小夜莺的孩子,巧妙同敌人周旋,用口哨学鸟鸣,为游击队传递信息,协助游击队歼灭德国 法西斯强盗的故事。课文充分表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课文以夜莺的歌声为线索进行记叙,写了三部分内容:先写“小夜莺”以歌声引诱敌人上勾,再写“小夜莺”在为敌人带路途中以歌声为游击队员传 递敌情,最后写战斗结束后“小夜莺”在村边小路旁继续吹奏着宛转的歌声。“小夜 莺”的歌声自始至终贯穿着整篇课文,危险中充满勇敢镇定,紧急中充满智慧机警,一个勇敢机智的小英雄形象活脱脱地出现在读者面前。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能够运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凝神”“寂静”“垂头丧气”的`意思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课文首尾照应的写法。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从中受到熏陶感染 。

【教学重点】

1、了解被称为“夜莺”的孩子是怎样帮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法西斯强盗的。

2、体会课文首尾照应的写法。

【教学难点】

学习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从中受到熏陶感染

【课前准备】

准备 1、布置学生通过上网、翻阅书籍、请教大人等方式收集有关苏联卫国战争的资料。(历史背景、有关故事)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了解“夜莺”吗?谁来说一说。

教师过渡:体态小巧玲珑,叫声清脆宛转,每当月上高楼,它就会放开歌喉纵情歌唱。今天,就让我们穿过时光隧道,一起走进1941年的苏联卫国战争,走近一 只勇敢的夜莺,去聆听他神奇、机智的歌声吧!(板书课题)

二、学情调查

1、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对于前苏联的卫国战争,你了解多少?

三、初读课文 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读音“模”是多音字,“岔”是翘舌音

(2) “毁”的写法

(3)说说对“凝神”“寂静”“垂头丧气”等词的理解。

3、指名朗读课文,纠正读音,指导学生读通句子。

四、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小夜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课文以夜莺的歌声为线索进行记叙,分几部分?

3、汇报交流:

写了三部分内容:先写“小夜莺”以歌声引诱敌人上勾,再写“小夜莺”在为敌人带路途中以歌声为游击队员传 递敌情,最后写战斗结束后“小夜莺”在村边小路旁继续吹奏着宛转的歌声。

五、浏览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六、作业:

1、写词语

2、熟读课文

夜莺课件 篇10

【教学目标】

1、认识“屑、拧”等8个生字;会写“削、喂”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沉默、盘问、口哨、埋伏、凝神、烧毁”等问题;会用“宛如、兴致勃勃”造句。

2、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首尾照应的表达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勇敢、机智的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

4、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1、通过互联网,书籍等搜集、有关苏联卫国战争的资料。

2、没见过“杜鹃、夜莺”的同学,通过查字典,了解一下这两种鸟。

3、留有作业和写有含义深刻句子的小黑板或幻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讲述 引发兴趣

战争是无情的,是残酷的,它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极其惨重的损失。在古今中外的战争中,侵略者总是没有好下场的。保家卫国的勇士们,上有七八十岁的老人,下有七八岁的孩童,他们不怕牺牲,不怕流血,千方百计地打击敌人,有些侵略者直到全部被消灭了,还不知道是怎么落入了抵抗组织巧妙地设下的陷阱中的。不信,我们一起学习《夜莺的歌声》这篇课文。

二、板书课题,师生质疑

1、齐读课题:

你们了解“夜莺”吗?谁来说一说。

2、抽生答。

3、教师小结:

体态小巧玲珑,叫声清脆宛转,每当月上高空,它就会放开歌喉纵情歌唱。

4、读完课题,你们还想知道什么?

5、学生质疑。

6、学生带着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可默读、小声读、放声读、同桌一起读、快速读等)读课文。

7、初略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解答学生质疑中较简单的问题)。

三、简介情景,加深印象

苏联卫国战争:1941年6月,德国法西斯在已经占领了欧洲许多国家之后,突然进攻苏联。苏联人民在以斯大林为首的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开始了卫国战争。在奋起保卫祖国的战斗中,苏联的敌后游击队非常活跃,积极配合苏联红军作战,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本文记叙的就是这无数事例中的生动一例。

四、再读课文,落实字词

课文是如何将这一生动事例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再读课文,读时注意本课的生字词。

1、你要提醒同学要注意哪些字的读音:

“屑”读 xiè,不读 xuè;“挺”读 tǐng,不读 tǐn;

“拧”不读 nǐng,不读 nǐn;“呻”读 shēn,不读 sēn ;

“钉“( dìng)的韵母是后鼻音,也是多音字,还读 dīng;还有“削、空、塞、还”都是多音字。

2、你们还有不理解的词吗?

空旷:地方开阔,没有树木,建筑物等。这里是指树林建筑物等被破坏后的景象。

沉寂:非常安静,一点声音也没有。

灌木:矮小而丛生的木本植物。

搭拉:下垂。

木屑:木头的碎木。

轻蔑:看不起,不放在眼里。

磨坊:磨面粉等的作坊。

球果:松树或其他树结的球形果实。

凝神:精神高度集中。

宛转:声音抑扬动听 。

兴致勃勃:兴致、兴趣,这里指兴趣非常浓厚的样子。

宛如:好像、仿佛。

在理解词语的同时,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能运用这些词语,特别是“宛如、兴致勃勃”。

⑴ “宛如”是一个比喻词,可以把什么比喻成什么?

① 读文中的句子,谈把什么比喻成什么?

② 回忆以前的课文。桂林的水真绿啊,绿得宛如……

③ 学生自己练习说话。

⑵ 读文中有“兴致勃勃”的句子。“夜莺还是兴致勃勃地唱着”。学生仿照文中句式练习造句。(谁,什么时间)兴致勃勃(做什么)

五、留下悬念,布置作业

孩子们读了课文,对课文的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那么“夜莺”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我们下节课再仔细读课文,通过讨论得到答案。现在请孩子们完成以下作业:

1、抄写课后要求写的生字,注意以下字的写法。(老师在黑板上范写)

喂 挺 甩 滚 毁 惯

2、组词:

削( ) 挺( ) 斯( ) 甩( )

哨( ) 庭( ) 期( ) 用( )

抢( ) 防( ) 汉( ) 惯( )

枪( ) 仿( ) 汗( ) 贯( )

3、造句:

宛如 兴致勃勃。

物理力课件汇集10篇


根据您提出的要求,我已经为您收集到了以下内容:“物理力课件”。请您仔细阅读本页的内容,并感受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在开学之前,老师需要准备好教案和课件,每个人都要规划自己的教案和课件。编写教案需要遵循科学性和实践性的原则。

物理力课件 篇1

一、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对于“力”这个字,学生已经非常熟悉,它用在不同的地方含义是不同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就要使学生明确物理学中所讲的力的含义。

本节内容是力学知识的入门基础课,学生对力的概念的正确理解和力的作用效果的掌握对学生后续课程的理解吸收有重要作用。

2、教育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 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 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知道力的单位。

c 知道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能确定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能力目标

a 通过探究活动感受力的作用效果,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b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具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3)德育及情感目标

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

通过讲解日常生活中应用力学知识的实例,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

3、教材编写思路及结构特点

教材对每个知识点,均以“想想做做”或“想想议议”来引入力的有关概念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边观察,边分析,边总结物理规律。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总结知识的能力,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创造性学习。

4、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正确并规范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2)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力的概念。

二、背景分析

1、学习任务分析。本节课的核心概念是“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它是在学习了“运动的描述”的基础上,再进行特定的探究活动及教学演示,让学生通过分析物体运动的情况,根据“运动的'相对性”原理,分析总结出来的。

2、学生情况分析。学生是在学习了“运动的描述”,知道了物体运动的相对性后,来学习这一节内容的。学生初学物理学中的“力”时可能存在三个方面的困难:

(1)不能准确、完整地根据演示实验及探究活动分析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

(2)不能准确无误地理解力的三要素是怎么样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

(3)不能正确理解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三、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我计划使用如下教学方法:

(1)实物演示法 (2)多媒体演示实验法 (3)探究法

(4)引导法 (5)讲解法 (6)举例法

(7)启发式教学法

2、说学法

(1)探究法:针对此种学法,教师要用实物演示法、引导法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结论。

(2)分析法:针对此种学法,教师要用讲解法、深究法、多媒体演示法进行讲解、说明。

(3)小组讨论法: 针对此种学法,教师要用启发式教学法及举例法说明。

(4)观察法:针对此种学法,教师要用探究法、多媒体演示法、讲解法、举例法等多种方法并用进行阐述。

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力这个概念有一定的认识,但如:人推墙时,墙也在推人。这种意识在学生以前的认知中是没有的,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教师一是要组织学生进行探究,二是要从一些打破常规、能发散思维的问题入手进行引导。让学生一下子豁然开朗,激发学习兴趣。

四、说教学过程

1、教学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分为导入新课、课堂活动、小结、布置作业等四个部分。

2、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用投影放大“力”字。请学生用力这个字组词。

生:力量,力气,战斗力,力不从心,身强力壮……(学生个别回答)

师:刚才同学们用“力”这个字组了很多词,包括很多领域。那么,我们物理学中的“力”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通过一系列活动来进行探究。

以这样的方式引入新课,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发散了学生的思维。

(2)新课教学

以提出问题的形式,把教学活动分为4个探究过程。

探究活动一:力有些什么作用效果?

这部分内容由于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有限,要采取师生互动的方式来进行探究性学习。并力求做到直观易掌握。我采取这样的教学步骤来引导学生学习:

举例子 分析例子 录像资料 分析录像资料 总结

而且,为了让学生形象地理解1N的力到底有多大,再让学生看投影。这样,能使学生感性地知道1N的力到底有多大。培养了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

探究活动二:哪些因素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较难理解的,而且学生的分析能力有限,也要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来进行探究性学习。并力求做到直观易掌握。我采取这样的教学步骤来引导学生学习:

举例子 分析例子 录像资料 分析录像资料 总结

分析完之后,教师要对力的三要素是怎样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进行概括总结。

探究活动三:怎么样用一个图来表示力的三要素?

这部分内容是个死内容,在探究活动二的录像中已经进行了说明,又因为这种作图的方法是人们人为地、直观地表示出来的。对于这个知识点,教师只要告诉学生表示方法,大多数学生就能掌握,再指导学生会以这种方法作图就行了。这要进行学生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作图,教师巡视并指导。

探究活动四:在物理学中,为什么说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对于这一部分的内容,是力学初学者最难理解的一个知识点,我采取这样的教学步骤来引导学生学习:

举例子 分析例子 录像资料 分析录像资料 思维发散 总结

按照这个步骤,教师最后进行启发式思维发散讲解,引导学生得出“苹果落向地球”,同时,“地球也在落向苹果”的结论。以此进一步说明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怎样来确定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

(3)最后,进行课堂内容小结,并布置课后练习。

五、教学媒体设计

在本次教学活动过程中,因为学生第一次学习力,对力的有关概念很难理解,对此,我适当地选择了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能直观、清晰、简单明了地进行学习。解决了一些较难用语言表述清楚的问题,也完成了一些较不容易实际完成的物理实验。不论是对于教师的教学,还是对学生学习,都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

该多媒体教学课件,具有创意的地方便是思维发散部分。对于这一部分能够直观地进行演示,这是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很难体现出来的。而且,该多媒体课件中,引用了大量的录像资料,且我又对这些录像进行剪截,这就能够帮助学生回忆录像中的知识,而不是看过就过了。从这一点讲,这是该课件极具个性之处。

六、教学评价设计

为了对这节课进行教学效果评价,我设计了这个表格:

教 学 效 果 的 评 价 标 准

项目(总分50分)

优秀(10分)

良好(8分)

一般(5分)

得分

内 容

标题

标题文字组织较好,能激发学习兴趣。

标题文字组织恰当,较吸引人。

标题文字组织恰当。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能用准确的语言,适当的多媒体介绍。

教学内容能引用多媒体资料,适当的进行组织。

教学内容完全引用资料的内容。

多媒体的引用

多媒体引用与内容吻合,能突出主题。

多媒体的引用与内容吻合。

多媒体的引用与内容基本吻合。

学生的感受

内容中有独特、能激发学生思考的内容。

内容中包含1-2点学生的学法指导。

内容中没有独特的见解,学生反应一般。

引人入胜图片或文字

背景图案选择较好,能增强文稿的可欣赏性。

背景图案选择恰当,能起到改善文稿的可欣赏性。

无背景或颜色

总分

对于以上的评价标准,可以把这个表格印发给听课教师及学生,由他们来给这节课进行定量评价。而评价结果可以很直观地以分数的形式表现出来,任课教师可以根据这个结果来进行本节课的教学反思。

七、板书设计

本节内容的板书设计,做到了层次清晰,知识点直观表达,能用较少的文字,将本节课的内容很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特别是板书中的第3个知识点的表达,更是清晰的说明了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之间的内在联系。

物理力课件 篇2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

我是4号,我说课的题目是1号《比热容》,是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1章第4节的内容,下面我从教材、学情、教法和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说这节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比热容是11章《热和能》的重点,同时也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难点。它是反映物质特性的一个重要物理量,自然界中的许多现象和生产技术上的许多问题都跟物质比热容有关,但比热容这一概念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针对这一特点,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常识引入课题,突出物理教学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特点,进行实验探究,体现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认识规律。按照新课标要求,体现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在正确理解比热容物理意义的基础上,总结出热量的计算公式Q=cm⊿t,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是本节的又一重点。故本节课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探究比热容实验.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

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3.会查比热容表,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实验观察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及抽象思维能力;学会用表格法表示物理量间的相互联系;训练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探究,学会科学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验从实验到理论的科学方法。故本节的学习目标为:(出示课件)

三.教学重、难点和关键

重点:比热容的概念的建立.

难点:1.制定实验探究方案;2.了解比热容概念并能利用它解释有关现象。

关键:做好水与煤油吸热升温的对比实验是突破难点的关键

(二).说学情

1.初中学生对事物存在着浓厚的好奇心,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但学生仍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

2.在学习本节之前,学生对质量、温度、热量已有一定的认识,但这种认识具有一定的孤立性、片面性,没有深刻意识到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三).说教法和学法

说教法:依据《课标》要求,本课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的全过程,学生在交流合作中深入了解比热容的含义。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

说学法: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领会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控制变量法”,让学生从生活现象入手,进行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学会记录实验数据和信息,进行合作与交流。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启发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信息,学会分析、比较、归纳、总结,得出实验结论,进一步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切实体验物质的属性,加深对比热容概念的了解。结合《课标》本节的教学程序设计如下:

(四).说教学程序设计

1.新课引入

2.生活感知:(出示课件)

①烧水时,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有什么关系?(用生活里的现象支持你的观点)

②烧水时,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温度升高多少有什么关系? (用生活里的现象支持你的观点)(这种设置问题的方法,比教材中直接提问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是什么关系,更具开放性,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总结得到:水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跟水的质量有关,和升高的温度有关 。

那么(出示课件)

③将质量相同的铜块和铁块加热,升高相同的温度,需要的热量一样多吗?(强调质量、升高的温度相等)

(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设置引导学生猜想物质吸热可能与物质种类有关,使探究目标更为显性化。)

提出探究问题:不同的物质,在质量相等,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实验方案的制定是探究是否顺利的关键,由于本实验涉及的内容较多,学生综合考虑有一定的难度,故教师可引导学生重点探讨如下问题,以帮助学生设计实验。(出示课件)

(一)根据问题讨论设计实验

(1)选取什么物质进行对比?用什么工具测质量?

(2)用什么工具对它们加热?

(3)用什么工具显示它们温度的变化?

(4)怎样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学生在完成本实验提示的基础上来)

(二)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交流讨论、展示设计方案,表述自己的设计思路,应有两种方案(出示课件)。

方案一:取等质量的水和煤油,加热相同的时间(吸收相等的热量)后,比较温度的变化。

方案二:取等质量的水和煤油,使其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的时间(吸收热量的多少)。

(让各小组讨论,然后教师特别强调“相同条件”是哪些,强调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明确按实验方案二进行实验,与提出的问题一致,简化了实验,可使学生做实验的目的更明确一些)

4.进行实验,收集数据(本环节事先应安排好小组分工,明确小组要求)(出示课件)

物理力课件 篇3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

我是4号,我说课的题目是1号《比热容》,是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1章第4节的内容,下面我从教材、学情、教法和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说这节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比热容是11章《热和能》的重点,同时也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难点。它是反映物质特性的一个重要物理量,自然界中的许多现象和生产技术上的许多问题都跟物质比热容有关,但比热容这一概念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针对这一特点,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常识引入课题,突出物理教学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特点,进行实验探究,体现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认识规律。按照新课标要求,体现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在正确理解比热容物理意义的基础上,总结出热量的计算公式Q=cm⊿t,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是本节的又一重点。故本节课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探究比热容实验.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

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3.会查比热容表,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实验观察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及抽象思维能力;学会用表格法表示物理量间的相互联系;训练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探究,学会科学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验从实验到理论的科学方法。故本节的学习目标为:(出示课件)

三.教学重、难点和关键

重点:比热容的概念的建立.

难点:1.制定实验探究方案;2.了解比热容概念并能利用它解释有关现象。

关键:做好水与煤油吸热升温的对比实验是突破难点的关键

(二).说学情

1.初中学生对事物存在着浓厚的好奇心,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但学生仍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

2.在学习本节之前,学生对质量、温度、热量已有一定的认识,但这种认识具有一定的孤立性、片面性,没有深刻意识到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三).说教法和学法

说教法:依据《课标》要求,本课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的全过程,学生在交流合作中深入了解比热容的含义。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

说学法: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领会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控制变量法”,让学生从生活现象入手,进行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学会记录实验数据和信息,进行合作与交流。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启发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信息,学会分析、比较、归纳、总结,得出实验结论,进一步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切实体验物质的属性,加深对比热容概念的了解。结合《课标》本节的教学程序设计如下:

(四).说教学程序设计

1.新课引入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进社会,这是新课程理念。(出示课件)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汽车发动机用水冷却,新疆谚语“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等实例引出需要探究的物理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学习本节内容:《物质的比热容>>,引入课题。(情景引入,拉近了物理和生活的距离,并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欲望。)

2.生活感知:(出示课件)

①烧水时,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有什么关系?(用生活里的现象支持你的观点)

②烧水时,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温度升高多少有什么关系? (用生活里的现象支持你的观点)(这种设置问题的方法,比教材中直接提问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是什么关系,更具开放性,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总结得到:水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跟水的质量有关,和升高的温度有关 。

那么(出示课件)

③将质量相同的铜块和铁块加热,升高相同的温度,需要的热量一样多吗?(强调质量、升高的温度相等)

(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设置引导学生猜想物质吸热可能与物质种类有关,使探究目标更为显性化。)

提出探究问题:不同的物质,在质量相等,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实验方案的制定是探究是否顺利的关键,由于本实验涉及的内容较多,学生综合考虑有一定的难度,故教师可引导学生重点探讨如下问题,以帮助学生设计实验。(出示课件)

(一)根据问题讨论设计实验

(1)选取什么物质进行对比?用什么工具测质量?

(2)用什么工具对它们加热?

(3)用什么工具显示它们温度的变化?

(4)怎样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学生在完成本实验提示的基础上来)

(二)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交流讨论、展示设计方案,表述自己的设计思路,应有两种方案(出示课件)。

方案一:取等质量的水和煤油,加热相同的时间(吸收相等的热量)后,比较温度的变化。

方案二:取等质量的水和煤油,使其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的时间(吸收热量的多少)。

(让各小组讨论,然后教师特别强调“相同条件”是哪些,强调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明确按实验方案二进行实验,与提出的问题一致,简化了实验,可使学生做实验的目的更明确一些)

4.进行实验,收集数据(本环节事先应安排好小组分工,明确小组要求)(出示课件)

物质名称 质量m/g 初温t1/℃ 末温t2/℃ 升高的温度t2-t1/℃ 加热时间t/min 水 煤油

(将学生划组,明确分工,其目的是将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同时通过评比星级小组,星级组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实验能力,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5.分析和论证

选择学生有代表性的一组数据,(实验数据误差大)组织学生讨论。做好两种物质的数据对比,学会分析数据,探究结论,先小组交流意见,再师生共同交流,最后确定实验结论。

6.评估:

交流实验的得与失,操作是否规范,实验误差的原因(热源不可能绝对一致、加热时间的控制等),结论是否恰当,描述是否准确等等。在学生得到质量相等的不同的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不同的基础上自然引入下面问题?

7.交流与合作:

(1)水和煤油谁的吸热能力强?

(2)如何科学地比较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

在学生提出该问题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学:

(看课本P34页的的文字,解决下列问题)(出示课件)

(1)比热容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2)比热容的定义是什么?

(3)比热容的单位是什么?符号呢?

讨论如何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不同,引入比热容的概念。在讨论中注意尊重学生意见,适当点拨,在不同意见的碰撞中发现真理。帮助学生正确了解比热容的含义,认识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学会查比热容表,通过读表,发现规律,从而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8.走进生活,拓展应用

主要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及生产生活的应用事例,使物理走向社会,及时反馈矫正。(出示课件)

①小组讨论:为什么三峡水电站建成后能调节当地的'气候,使冬天气温将升高2C,而夏天将降低2C?

②深化:尝试解释海陆风的成因。

③拓展:阅读“气候与热污染”,请交流各自搜集的资料、解释成因并提出改善这一现象的建议。

④课后思考:根据水的比热容的物理意义,尝试解答:把质量为2kg、温度为30℃的水烧开(一标准大气压下),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从物理走向社会”,只有将所学的知识等加以运用才能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所以让学生通过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中发现的问题,解决了生活中的疑问,增强了学生学习物理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同时培养了学生将所学知识服务于人类的意识和使命感。

9.课堂总结

回扣目标,让学生总结学到了什么,有哪些疑问,及时补救。

(五).说板书设计

(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出示课件)

比热容

一.实验探究

1.水吸收的热量多少与水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有关。

2.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

二.比热容

1.概念: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符号c。

2.单位;J/(kg ℃)

3.意义:1千克的某种物质每升高(降低) 1℃,吸收(放出)热量是多少J

(六).结束语

在整个授课过程中,利用探究法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学习和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试验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以上是我对《比热容》这节教材的认识和这堂课的整体设计。

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附:后记

我抽的面试题目是1号:主要是问课堂遇到突发事件如何处理,思考阐述3分钟,感觉当时有点紧张,回答的不够全面,考完了又整理了一下,希望对今后需要考试的同行有帮助!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会发生争执。学生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见解,常有谁说不服谁的情况。当着众人面对他们加以大声呵斥和责骂,这样只会招来反感和叛逆。

课堂45分钟是有限的,毫无节制的争论会影响教学进度。因此,当学生不能被教师说服时,或学生几种意见争执不下时,教师要采取“冷处理”的办法,暂时“休战”,课后慢慢解决。这样既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又使课堂教学得以顺利进行。

作为老师,课堂上我必须保持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我现在是在上课,我所面对的不是一个或几个捣乱的学生,而是全班这么多可爱的学生,全班其余的同学是无辜的,他们有权利享受上课的快乐。课堂上我的主要工作是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物理力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通过阅读“气候与热污染”,了解利用比热容解释海边与沙漠昼夜温差问题并了解一下“热岛效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比热容的概念和热量有关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比热容概念并能利用它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归纳演绎法。

教学用具:等质量的水和煤油、烧杯、电热水器。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学生阅读教材前面的“想想议议”,在学生理解“水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和水的质量、温度升高的度数有关,水的质量越大,温度升高的度数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的基础上,让学生讨论所有的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的度数也相等时,吸收的热量之间的关系。

二、进行新课

(1)演示实验:出示盛有等质量的水和煤油的两只烧杯,但我们明显地看出两者的体积不相同,这是为什么?(请学生回答)不同的物质其密度不同,密度是物质的属性。

介绍电加热器(俗称:“热得快”),强调电加热器每一秒钟放出的热量是一定的,两个电加热器是相同的,在相同的时间里它们放出的热量也是相等的。

请两名同学帮助观察温度计,并随时报告温度。

实验结果:煤油温度升得快。这表明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在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时,水吸的热量比煤油多。

(2)比热容:换用其他物质,重复上述实验,得到的结果是类似的。就是说,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在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这跟我们在测量物体质量时,遇到的情况相似;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一般不相同。当时为表示物质的这一特性,引入了密度的概念棗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那么,现在我们应该怎样表示上述实验所反映的物质特性呢?(启发学生讨论,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比热容的概念)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

比热是通过比较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升1℃时吸收的热量,来表示各种物质的不同性质。

(3)比热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比热的单位是焦/(千克℃),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

如果某物质的比热是a焦/(千克℃),它是说单位质量为一千克的该种物质,每升高1℃时(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a焦。

(4)比热表

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各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物理学中,常把由实验测定的物质的比热,列成表格,便于查找。

课本中列出了几种物质的比热,请同学们查出铝的比热及它的单位。你能具体地说明铝的比热的物理意义吗?(提问)

从表中还可以看出,各物质中,水的比热最大。这就意味着,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水的温度变化要小些。水的这个特征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白天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温升慢,夜晚沿海地区温度降低也少。所以一天之中,沿海地区温度变化小,内陆地区温度变化大。在一年之中,夏季内陆比沿海炎热,冬季内陆比沿海寒冷。

水比热大的特点,在生产、生活中也经常利用。如汽车发动机、发电机等机器,在工作时要发热,通常要用循环流动的水来冷却。冬季也常用热水取暖。(分析课本,说明利用水取暖和汽车发动机散热器的原理)

三、小结:

通过一些具体问题的讨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热的概念。

四、布置作业: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

物理力课件 篇5

一、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对于“力”这个字,学生已经非常熟悉,它用在不同的地方含义是不同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就要使学生明确物理学中所讲的力的含义。

本节内容是力学知识的入门基础课,学生对力的概念的正确理解和力的作用效果的掌握对学生后续课程的理解吸收有重要作用。

2、教育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 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 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知道力的单位。

c 知道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能确定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能力目标

a 通过探究活动感受力的作用效果,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b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具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3)德育及情感目标

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

通过讲解日常生活中应用力学知识的实例,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

3、教材编写思路及结构特点

教材对每个知识点,均以“想想做做”或“想想议议”来引入力的有关概念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边观察,边分析,边总结物理规律。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总结知识的能力,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创造性学习。

4、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正确并规范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2)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力的概念。

二、背景分析

1、学习任务分析。本节课的核心概念是“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它是在学习了“运动的描述”的基础上,再进行特定的探究活动及教学演示,让学生通过分析物体运动的情况,根据“运动的相对性”原理,分析总结出来的。

2、学生情况分析。学生是在学习了“运动的描述”,知道了物体运动的相对性后,来学习这一节内容的。学生初学物理学中的“力”时可能存在三个方面的困难:

(1)不能准确、完整地根据演示实验及探究活动分析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

(2)不能准确无误地理解力的三要素是怎么样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

(3)不能正确理解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三、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我计划使用如下教学方法:

(1)实物演示法 (2)多媒体演示实验法 (3)探究法

(4)引导法 (5)讲解法 (6)举例法

(7)启发式教学法

2、说学法

(1)探究法:针对此种学法,教师要用实物演示法、引导法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结论。

(2)分析法:针对此种学法,教师要用讲解法、深究法、多媒体演示法进行讲解、说明。

(3)小组讨论法: 针对此种学法,教师要用启发式教学法及举例法说明。

(4)观察法:针对此种学法,教师要用探究法、多媒体演示法、讲解法、举例法等多种方法并用进行阐述。

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力这个概念有一定的认识,但如:人推墙时,墙也在推人。这种意识在学生以前的认知中是没有的,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教师一是要组织学生进行探究,二是要从一些打破常规、能发散思维的问题入手进行引导。让学生一下子豁然开朗,激发学习兴趣。

四、说教学过程

1、教学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分为导入新课、课堂活动、小结、布置作业等四个部分。

2、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用投影放大“力”字。请学生用力这个字组词。

生:力量,力气,战斗力,力不从心,身强力壮……(学生个别回答)

师:刚才同学们用“力”这个字组了很多词,包括很多领域。那么,我们物理学中的“力”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通过一系列活动来进行探究。

以这样的方式引入新课,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发散了学生的思维。

(2)新课教学

以提出问题的形式,把教学活动分为4个探究过程。

探究活动一:力有些什么作用效果?

这部分内容由于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有限,要采取师生互动的方式来进行探究性学习。并力求做到直观易掌握。我采取这样的教学步骤来引导学生学习:

举例子 分析例子 录像资料 分析录像资料 总结

而且,为了让学生形象地理解1N的力到底有多大,再让学生看投影。这样,能使学生感性地知道1N的力到底有多大。培养了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

探究活动二:哪些因素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较难理解的,而且学生的分析能力有限,也要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来进行探究性学习。并力求做到直观易掌握。我采取这样的教学步骤来引导学生学习:

举例子 分析例子 录像资料 分析录像资料 总结

分析完之后,教师要对力的三要素是怎样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进行概括总结。

探究活动三:怎么样用一个图来表示力的三要素?

这部分内容是个死内容,在探究活动二的录像中已经进行了说明,又因为这种作图的方法是人们人为地、直观地表示出来的。对于这个知识点,教师只要告诉学生表示方法,大多数学生就能掌握,再指导学生会以这种方法作图就行了。这要进行学生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作图,教师巡视并指导。

探究活动四:在物理学中,为什么说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对于这一部分的内容,是力学初学者最难理解的一个知识点,我采取这样的教学步骤来引导学生学习:

举例子 分析例子 录像资料 分析录像资料 思维发散 总结

按照这个步骤,教师最后进行启发式思维发散讲解,引导学生得出“苹果落向地球”,同时,“地球也在落向苹果”的结论。以此进一步说明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怎样来确定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

(3)最后,进行课堂内容小结,并布置课后练习。

五、教学媒体设计

在本次教学活动过程中,因为学生第一次学习力,对力的有关概念很难理解,对此,我适当地选择了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能直观、清晰、简单明了地进行学习。解决了一些较难用语言表述清楚的问题,也完成了一些较不容易实际完成的物理实验。不论是对于教师的教学,还是对学生学习,都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

该多媒体教学课件,具有创意的地方便是思维发散部分。对于这一部分能够直观地进行演示,这是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很难体现出来的。而且,该多媒体课件中,引用了大量的录像资料,且我又对这些录像进行剪截,这就能够帮助学生回忆录像中的知识,而不是看过就过了。从这一点讲,这是该课件极具个性之处。

六、教学评价设计

为了对这节课进行教学效果评价,我设计了这个表格:

教 学 效 果 的 评 价 标 准

项目(总分50分)

优秀(10分)

良好(8分)

一般(5分)

得分

内 容

标题

标题文字组织较好,能激发学习兴趣。

标题文字组织恰当,较吸引人。

标题文字组织恰当。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能用准确的语言,适当的多媒体介绍。

教学内容能引用多媒体资料,适当的进行组织。

教学内容完全引用资料的内容。

多媒体的引用

多媒体引用与内容吻合,能突出主题。

多媒体的引用与内容吻合。

多媒体的引用与内容基本吻合。

学生的感受

内容中有独特、能激发学生思考的内容。

内容中包含1-2点学生的学法指导。

内容中没有独特的见解,学生反应一般。

引人入胜图片或文字

背景图案选择较好,能增强文稿的可欣赏性。

背景图案选择恰当,能起到改善文稿的可欣赏性。

无背景或颜色

总分

对于以上的.评价标准,可以把这个表格印发给听课教师及学生,由他们来给这节课进行定量评价。而评价结果可以很直观地以分数的形式表现出来,任课教师可以根据这个结果来进行本节课的教学反思。

七、板书设计

本节内容的板书设计,做到了层次清晰,知识点直观表达,能用较少的文字,将本节课的内容很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特别是板书中的第3个知识点的表达,更是清晰的说明了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之间的内在联系。

物理力课件 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初步了解太阳光谱和看不见的光。

初步认识红外线及其作用。

初步认识紫外线及其作用。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作用。

通过收集、交流关于红外线、紫外线的资料,获得处理信息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

初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有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1、红外线的作用

2、紫外线的作用

【教学难点】

1、红外线的作用及应用

2、紫外线的作用及应用

【教学方法】

阅读法、查找资料法、问答法。

有关红外线、紫外线的挂图、光碟。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师]白色光是单色光还是复色光?

[生]白光是复色光。

[师]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条粉带,自上而下分别是什么颜色的光?

[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条彩带,自上而下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师]棱镜可以把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几种不同颜色的光、把它们按这个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spectrum)。此外,在红光之外是红外线,紫光之外是紫外线,这两种都是人眼看不见的光,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紫外线。

二、新课教学

1、红外线

让学生阅读课文,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师]红外线有哪些特性?

[生]红外线的主要特性是它的热效应,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红外线。

[师]红外线有哪些应用?

[生]物体在温度升高时,它辐射的红外线会大大增强、人体生病时,局部皮肤的温度异常,如果在照相机里装上对红外线敏感的胶片、给皮肤拍照并与健康人的照片对比,有助于对疾病做出判断。

[生]夜间人的体温比野外草木、岩石的温度高,人辐射的红外线比它们强,人们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红外线夜视仪。

[生]红外线还可用来进行遥控、如电视机遥控器的前端有一个发光二极管、按下不同的键时,可以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电视机的遥控。

[生]利用红外线遥感技术可以在飞机或卫星上勘测地热、寻找水源、估计农作物的长势和收成等。

[生]利用红外线的'热作用,可以加热物体、烘干油漆和谷物、进行医疗等、如市场上烤制鸡鸭等肉类食品的“远红外烤箱”。

教师对同学的回答给予充分的肯定后,为使学生获得真实、充实的学习信息、教师也可以补充以下材料:

红外线位于红光外,它的频率范围在1012Hz~5×1014Hz、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多、物体在辐射红外线的同时,也在吸收红外线。

红外线的主要特性是热作用强,各种物体吸收了红外线后温度升高。因此人们利用红外线来加热物品。工业上用红外线烘干汽车表面的喷漆,家庭用红外线箱烤食品,浴室用的浴室暖灯用红外线来取暖、医疗上利用红外线来理疗。

由于红外线穿透云雾的能力比较较强,利用灵敏的红外线探测器吸收物体发出的红外线,再利用电子仪器对吸收的信号进行处理,可以显示出物体的形状和特征,这就是红外遥感、利用红外遥感技术可以对地球勘测,寻找水源,监视森林水灾,估测大面积农作物的长势和收成,预测风暴和寒潮,在军事上也有重要的应用。

[补充后教师板书]

一、红外线

1、特性

①红外线的热作用很强

②红外线穿透云雾的能力很强

2、应用

①利用红外线加热物体

②红外线遥感

③红外线遥控

2、紫外线

让同学阅读课文,然后回答问题:

[师]在光谱的紫端以外,也有一种看不见的光,叫紫外线(ultravioletray)、那么紫外线有何特性呢?

[生]紫外线的化学作用强

[生]紫外线具有荧光效应

[生]紫外线能杀菌

[师]紫外线有哪些应用呢?

[生]紫外线能促使人体合成维生素D,这种维生素有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所以儿童常晒太阳能预防缺钙引起的佝偻病、但是过高的紫外线会使皮肤粗糙、甚至诱发皮肤癌。

[生]紫外线有荧光作用,有些物质受到紫外线照射时能够发出可见光、日光灯管的管壁上涂的就是一种荧光物质、大额钞票上也有用荧光物质印刷的文字,用紫外线照射则会发出可见光,这是一种防伪措施。

[生]紫外线能杀死多种细菌,所以医院和食品店常用紫外线消毒。

[生]紫外线很容易使照相底片感光。

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予充分的肯定后讲解。

1、紫外线的频率范围是7。5×1014Hz~5×1016Hz,在光谱上位于可见光紫光之外,人眼看不见。

2、不要误认为紫外线是紫色的或蓝色的,紫外线是看不见的“不可见光”、紫外线看起来是淡蓝色的,那是因为除了紫外线外,它们还发出少量蓝光和紫光。

3、地球上的天然紫外线,来自太阳光。地球周围的大气层阻挡了大量的紫外线进入地球表面,才使地球上的生物获得生存的条件。为了保护人类生存家园,我们应有环保的意识,承担起环保的责任和义务。

[教师讲解完后板书]

二、紫外线

1、特性

①紫外线的化学作用很强。

②紫外线的生理作用很强。

③紫外线具有荧光作用。

2、应用

①医用消毒。

②防伪措施。

③生理作用。

三、知识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问题:

1、红外线的特性及应用

2、紫外线的特性及应用

四、布置作业

1、复习本节课文

2、课本P53①②③

3、复习本章内容

【板书设计】

1、红外线

特性

①红外线的热效应强

②红外线的穿透云雾的能力很强

应用

①利用红外线加热物体

②利用红外线实现遥感、遥控

2、紫外线

特性

①紫外线的化学作用

②紫外线的生理作用

③紫外线的荧光效应

应用

①紫外线可使照相底片感光

②紫外线的生理作用

③医用消毒、防伪

物理力课件 篇7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压强是自然科学的重要概念,在科学技术和生产中都经常用到。这一节内容着重学习的是固体的压强。

本节共有三个段标,分别是"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什么叫压强""怎样增大和减小压强"."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作为一个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获取相关的知识。在探究活动中允许学生另选器材,给学生的探究活动留有较大的空间,以期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目的,同时为压强概念的形成做了很好的铺垫。

"什么叫压强"是本节的主要知识点,教材根据九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计算能力,编写了应用压强的变形公式进行计算的例题,这样简化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怎样增大和减小压强"则是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压强的概念,了解压强的应用,教材以"活动"的形式呈现,引导学生根据压强公式讨论实例、进行归纳,得出结论,知道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最后,用"STS"栏目呈现《货车超载,国道不堪重负》一文和图片,旨在教育学生关注社会,同时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存在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这一节内容又是初中自然科学中有关力学知识的一次较大的综合,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学习科学方法的重要环节。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本身特点,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⑴认知目标:理解压力的概念,了解静置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与物重的关系,掌握压强的概念,了解压强的单位。

⑵技能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⑶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3、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是固体压强概念的建立、应用压强公式或变形公式进行计算。

难点:压力和重力的区别联系以及压强概念的形成。

二、说教法与学法

根据本节课教材特点以及初三学生年龄特点,采取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实验、问题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具体教学过程,学生不但要注重知识的获得,更要注重获得知识的过程。在教学中,应尽量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参与讨论,充分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自主学习,获得知识,并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学情分析: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力学的基础知识,并学习了两个重要的力,即重力和摩擦力,这些知识都是本节内容学习的认知基础。初中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也具备了较强的独立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尚未成熟。对于本节内容所学习的压力,已有了压力作用效果明显的思维定势,这也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难点所在。

四、说课堂教学设计

㈠引入新课

演示实验:将小钩码放在水平放置的橡皮膜上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凹凸情况,并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压力和压强)

通过演示实验引入课题,形象直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能激发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㈡讲授新课

1、通过以上的橡皮膜引出压力的概念。

问题:(1)人站在地面上,地面上是否受到力的作用?大小如何?

(2)压力是否一定由物体的重力产生?压力的方向是否与重力的方向一致呢?

教师提供一枚图钉,请学生设计一个小实验解决以上第二个问题。

学生操作后得出结论:压力不一定由重力产生,方向也不一定同重力方向相同,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举出其他例子。通过学生的举例,能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的兴趣。

对压力和重力教师再从三要素进行比较分析,明确压力与重力是不同的两种力,并强调只有在水平面时,压力大小与重力相等。

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

a、提出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b、提出假设:学生进行大胆猜测

c、设计实验:教师根据教材图10-3提供的实验器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自选器材,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该实验提供的仪器较多,因此设计实验方案比较复杂,设计方案时要围绕怎样改变压力、怎样改变受力面积、如何观察和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形变)等来设计。

d、验证假设: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并观察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在这个实验探究过程中,通过操作、设计,自觉主动地去挖掘知识,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在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环节中,要求学生在方框内写出实验操作步骤和观察到的现象等内容。例如:选用小方桌模型、细沙、砖块进行实验时,实验过程应写出如下内容:

(a)将小方桌的正面朝上放在沙面上,观察桌脚陷人沙面的深度并测量;

(b)仍使小方桌正面朝上放在沙面上,在桌面上放砖块,观察桌脚陷人沙面的深度并测量;

(c)将小方桌反面朝上放在沙面上,观察桌脚陷人的深度并测量;

(d)仍使小方桌反面朝上放在沙面上,在桌面上放与(b)中同样的砖块,观察沙面下陷的深度并测量。

e、得出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相同受力面积下,压力越大效果越明显;相同压力下,受力面积越小,效果越明显)

3、什么叫压强

在以上结论基础上教师设疑:那么如何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呢?

引导启发学生回忆密度、速度概念的学习方法,分析概括得出:取相同面积上所受压力来比较,一般是取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结论:物体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通过层层深入地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在分析、归纳中充分体现了主动性,从而更好地突破重难点。

继续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推理方法得出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压力/受力面积

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根据计算公式可知决定压强大小的条件?

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强越大。

结合压强计算公式,仍采用数学推理,得出压强的单位:牛/米2(帕),且1帕=1牛/米2

,并说明1牛/米2的意义。让学生讨论教材中的图10-4一些物体的压强,知道帕是一个很小的单位。

4、怎样增大或减小压强

这个活动安排在压强公式形成以后,先引导学生根据压强公式进行分析归纳。

增大压强的方法有⑴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⑵当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⑶在增大压力的同时减小受力面积。

减小压强的方法有⑴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⑵当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⑶在减小压力的同时增大受力面积。

在上述基础上再组织学生讨论教材图10-5,明辨哪些属于增大压强,哪些属于减小压强,进而由学生举出增大或减小压强的其他事例。由于教材图10-6中的三幅图都是与受力面积有关的事例,如果先讨论这三幅图,容易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势。会认为只有改变受力面积才能增大或减小压强。

㈢小结:

根据板书小结,并强调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探究实验应注重探究过程,而不能注重结果,并明确探究的五个步骤。同时对课堂中学生想法与实验设计加以肯定和表扬。

㈣布置作业

请学生回去设计与课本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不同的方案,并与同学交流。这样的作业设计可让学生在课后能将所学知识加以消化,同时又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㈤板书设计

本节板书我采用提纲挈领式的板书,板书简单明了,重点突出明确。

第九节 压力和压强

一、压力

1、定义: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上的力。

2、方向:垂直于物体表面。

3、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压力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

二、压强

1、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2、计算公式:压强=压力/受力面积 (p=F/S)

3、单位:牛/米(帕)1牛/米=1帕

物理力课件 篇8

一、 教学理念

留美博士黄全愈在他著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指出:"创造性就象种子一样,它需要一定的环境:包括土壤、气候、科学的灌溉、施肥、培养才能发芽、生根、开花、结果。"可见,创造性只能培养,不能教。我们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就是要去创设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充分利用课堂主渠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积极主动地运用探究模式,优化课堂教学。

新时期物理教育面临的时代背景可以这样概括:建构主义风行全球,素质教育传遍神州,研究性学习方兴未艾、网络教学日渐盛行、洋思模式备受亲睐。

教学工作的主要职责是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有序构建。

二、 教学分析

1、 教材分析交变电流的产生和变化规律是本章的重点,又是电磁感应、楞次定律、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运动、右手定则等知识的进一步具体应用,跟生产和生活实际有密切的联系,是学生综合应用电磁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提高能力的物理情景。

本节内容相对于直流电而言,最大特点就是"变",对于变化的物理量学生往往会感到困难,特别是第一次接触这么多的新名词,如:交变电流、正弦式电流、中性面、瞬时值、峰值等,如何让学生清楚地理解这些概念,掌握交流电的变化规律,是处理好这节课的关键。

2、 学生分析

学生的认知结构示意图 公式、图像 交变电流的波形

正 弦 交 流 电 的 变 化 规 律

交变电流的产生

矩 形 线圈 在 磁 场 中 匀 速 转 动

直流电 欧姆定律 电磁感应知识 楞次定律

三、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电磁学知识,观察直流电发光和发电机的模型,说出什么是交变电流和产生交变电流的原因。

2、给定条件,结合实物模型,应用电磁感应的知识分析交变电流的产生,探索交变电流变化的规律。

3、学会用公式和图象来表示交变电流。

4、培养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归纳、推理等思维能力。

5、了解两种交流发电机的构造和优缺点。

教学重点:

1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

2交变电流的图象及表达式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

四、 教学策略

1、利用实验,提出问题,激发探究欲望。在课堂的开始,用学生的设计实验,提出课题,透过现象,用已有的知识提出新概念,点出课题。

2、利用电脑模拟,配合实物模型,降低研究的难度和台阶。

3、充分利用媒体技术,将直观的现象展示给学生,提高兴趣。

4、倡导协作,分小组讨论,并加以旧知识的提示,降低难度。

5合理的运用数学知识突破物理难点和目标。

6、设计开放性问题,激活思维,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实验现象,拓展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五、 教学效果

1、从整体上讲,本节课所设计的流程基本上完成,由于上课推迟了几分钟,实际上课时间只有43分钟,如果是45分钟,不会很匆忙。

2、从学生的角度讲,本节课设计的起点很高,在概念本身难度很高的情形下,学生还是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推导出了相应的一些公式,弥补了课本上的表述,"理论研究表明".

3、下午的时间,学生很困,思维不是很活跃,有部分学生没有在探究过程中让头脑处于"激发态"

4、在课堂语言表述上,担心学生的基础,提示过多,语言有重复。

物理力课件 篇9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学生在掌握了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及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去探讨合运动与分运动的等时性、独立性原理。“平抛物体的运动”是《物理》(第一册)第五章《曲线运动》中很重要的一节内容。对《平抛物体的运动》一节的学习研究,既是对前面知识(如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及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复习与应用,也是为学习下一节的《圆周运动》打下基础,更是为学生研究复杂运动提供思路。因此,本节课的内容是至关重要,它对学生在学习运动学、动力学方面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的确定及依据

全日制《物理》教学参考书和教学大纲明确指出:《物理》这门课程,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能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及其应用,了解物理学与其他科学以及物理学与技术进步、社会发展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创新意识,结合物理教学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原则,以及学生的学习现状,我制定了本节课将要完成的教育、教学目标如下:

⑴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能分析平抛物体的运动是水平方向的直线运动和垂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

⑵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从实验得出规律的能力。

⑶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对待知识的科学态度和辨证唯物主义观点,而且能够用运动的、变化的观点去分析理解事物。

3、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及依据

多年的教学经验使我体会到:学生对于《平抛物体的运动》一节的学习普遍感到不难,表面上容易理解。但容易出现“一看就明,一做就错”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学生未能深刻理解和深入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全过程,这与一般的演示实验只有粗略的定性说明而没有准确的定量研究所造成的。为此,我把本节的教学难点定为:平抛物体的运动过程。而教学重点定为: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

二:说学生

学生的基础及接受能力是学生能否接受新知识的关键,而作为授课的老师也必须根据学生的基础及接受能力去传授新课。从本节课来说,学生虽然已掌握了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及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等知识,但毕竟是初步的,且“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刚学完,还未能充分利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理论去分析、解决难度较高的问题,如本节的“平抛物体的运动”。另外,本班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且差距较大。本节还要借助《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为引入点和突破点。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更好地完成本节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尽快理解难点、掌握重点,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准备借助电教设备和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使用教具和操作电脑,使学生能直观感觉知识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去探索证实知识的正确性,进而过渡到平抛物体运动规律的掌握及定理的推导和运用,使学生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说教法

俗话说:教无定法。但实际上,教必有法。现代的教育观明确指出: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根据本节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决定采用实验演示、多媒体演示、启发、引导、探索、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先利用多媒体及实验演示,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启发、引导,使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还通过堂上练习,进行知识的巩固,一环靠一环的教学过程,加上多媒体提供的大量信息,使学生的心理达到一种“欲罢不能”的兴奋状态,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教学原则。另外,根据本节的内容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尽快掌握本节的教学任务。我决定出除了采用常规的教学手段外,还准备了大量的多媒体素材,充分利用多媒体这一现代化教学工具和手段,激发学生的潜能,强化学生的记忆力,节省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说过程

1、复习旧知识

主要复习上节课学习的《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强调速度、位移的合成是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强调合运动与分运动的等时性、独立性原理,并提出复杂的运动可以分解为简单运动的指导思想。

2、导入新课

由多媒体播放飞机投弹的电影画面,要求学生细心观察炸弹的运动轨迹。多媒体的声、光、画面的强烈刺激,会制造一种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情境,使学生产生了一种要研究探索的思想准备后,才引入新课:平抛物体的运动。

3、突破难点,掌握重点

⑴ 演示实验和多媒体软件的定性研究

利用教材提供的演示实验:要学生明白,该实验装置是让两个小球从同一高度同时下落,一个是作平抛运动,另一个是作自由落体运动。实验时,要求学生耳静听两球落地时碰撞地面时的声音,同时用眼细心观察两球的运动轨迹。改变两球离地的高度,重复做此实验,学生们会发现实验结果是一致的,则可定性说明:平抛运动在垂直方向是自由落体运动。再利用多媒体播放自制教学软件:用数码摄像机三个小球从同一高度、同一时刻开始运动,其中一个作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一个用垂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一个作平抛运动,通过多媒体软件的合成,播放时逐格播放,使学生清楚地观察到各小球的瞬时位置,并让学生观察到任一时刻,作平抛运动的小球在垂直方向与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在同一高度,在水平方向与匀速直线运动的小球同一位移。利用软件进行重复,使学生容易得出结论:平抛物体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也就是说:平抛物体的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垂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⑵ 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进行定量分析

平抛物体的运动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的作用,没有加速度,所以是作匀速直线运动,在垂直方向只受重力的作用,所以是作自由落体运动。这样不难得出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并指导学生推导出平抛物体的运动任一时刻的速度和位移公式。

4、反馈练习,归纳总结

为了突出本节所学的知识,利用教材提供的例题、练习和自编的测试题,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巩固所学的知识,并从中找出薄弱环节,加强解释,再通过归纳总结,强化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使学生能把本节的知识记牢并能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五:结束语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实验和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能清楚地观察平抛物体的运动过程,并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信息,从而形成直观、确切的感性认识,为学生形成平抛物体的运动的概念、理解平抛物体运动的规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突破了难点,掌握了重点。

物理力课件 篇10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好!

我是某某,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章第节(板书题目)。下面我将由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这四个方面来说明我对这节课的理解与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的内容是我们怎样听见声音,主要让学生了解声音是如何被我们感知的并了解骨传声和双耳效应,增加学生对人类的了解。本节课在学生学习了声音的产生传播的基础上学习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本节课是学习噪声的危害与控制的基础。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人耳感知声音传播的基本过程。了解骨传导。知道什么是“双耳效应”

方法与过程:通过实验和社会生活,体验人是如何听到声音,通过动手动脑中的两个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搜集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关心他人,特别是关心残疾人,通过贝多芬耳聋后继续进行创作等例子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的意志。

3、重点难点

重点:人耳听到声音的道理;骨传声。

难点:骨传声。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发育、成长阶段,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但是他们刚接触物理,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掌握欠缺,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还需要直接经验的支持。因此应以学生身边事物和现象引入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逐步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三、教法与学法

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情况,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引导启发,评价方案,分析讨论,指导实验,归纳结论。运用直观法、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八年级学生处于中学期间的过度阶段,自学能力和观察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发展,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运用了讨论法、自主合作交流探讨法等学习方法,着力开发学生的活动空间、思维空间、表现空间。

四、教学过程

为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复习提问: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靠哪种形式?通过复习前面知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并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环节: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活动一: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人耳的构造图,向学生讲解人听到声音的原理,并引导学生,在整个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如果仅只是传导障碍,但能通过其他途径传给听觉神经,人仍能听到声音。

活动二:引导学生完成课本中“想想做做”:

(1)将振动的音叉放在耳旁,听音叉的声音。

(2)用手指堵住耳朵,听音叉的声音。

(3)请同学用手指堵住自己的耳朵,将振动的音叉的尾部抵在前额、耳后的骨头和牙齿上,听音叉的声音。

讨论:在这几种情况下,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学生分小组谈论,教师巡视查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只能感觉人体可以传声,但不能得出确切的结论,因此教师应给予适当的引导。并让小组派出代表公布讨论结论,最终师生共同总结出,骨头能传声

这样设计通过自己试验探究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学习物理的兴趣。

活动三: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失去听觉的人能靠骨传导来听到声音。然后利用多媒体展示介绍贝多芬的故事。

第三环节:感悟收获,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探究了哪些问题?你获得了什么知识?

通过问题式的小结,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重点,有利于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四环节:布置作业,巩固升华。

课外作业是课内作业的延续,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有效地进行第二次学习,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我布置了以下作业:

必做题:第18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的第1题

选做题:第18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的第2题

设置必做题和选做题两个层次的作业,满足不同学生能力的需求,既使学生进行了基础知识的训练,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获得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五、板书设计

为了使板书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更好的突出本节课的重点,我设计了以上板书。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

物理的课件


资料包含着人类在社会实践,科学实验和研究过程中所汇集的经验。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我们都有可能需要用到资料。参考资料有助于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只不过,你是否知道有哪些资料种类呢?由此,小编为你收集并整理了物理的课件不妨参考一下。希望你喜欢!

物理的课件(篇1)

1、知道质量,密度,硬度,弹性,导电性,磁性都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会描述这些属性。

2、会根据物理属性对物质分类,能与生活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

3、通过探究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激发探究兴趣。

教学设想重点:知道质量,密度,硬度,弹性,导电性,磁性都是物质的物理属性。

教法:实验探究法教学准备铁钉,玻璃板,钢锯条,塑料尺,粉笔,铜钥匙,铅笔芯,金属勺,塑料勺,热水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 课题引入

介绍已学过的物质的状态,密度,比热容都是物质的物理属性。

1.播放光盘,铁钉在石蜡上刻画的图片。体验物质的软硬程度不同。

2.组织学生探究物质的硬度。

(1)鼓励学生大胆猜想:铁钉,玻璃板,钢锯条,塑料尺,粉笔,铜钥匙,

铅笔芯这七种物质的硬度大小,

并按硬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2)组织学生设计“比较这七种物质硬度”的实验方案。

(3)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并收集合理的实验方案。

(4)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并巡视指导。

(5)组织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检验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6)介绍硬度这种物理属性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3.组织学生讨论物质的其他物理属性。

(1)组织学生观察课本图6-18,讨论物质还有哪些物理属性。

(2)播放苏科版配套光盘中有关物质的物理属性在生活中应用的图片。

4.组织学生探究“金属,塑料谁的导热性能好?”

(1)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猜想。

(2)组织学生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3)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并收集合理的实验方案。

(4)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并巡视指导。

(5)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6)组织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检验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5.指导学生根据物质的物理属性对物质分类。

(1)介绍自然界的物质形形色色,多种多样,按物理属性加以分类研究是研究物体的比较简单的办法,这也是科学家常用的方法。

(2)组织学生对课本第19页中第一题中的物品进行分类。

(3)组织学生阅读“生活,物理,社会”栏目中的南京长江二桥。

(4)播放苏科版配套光盘中的图片或自制的课件。

硬度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之一。

教后感:

物理的课件(篇2)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共同必修模块“物理2”中的二级主题“机械能与能源”的内容标准中涉及本节内容的条目是:“理解重力势能,知道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功的关系”,该条目要求学生理解什么是重力势能,并能从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出发,理解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功之间的关系,同时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学生可能遇到的势能有:重力势能、电势能、分子势能,重力势能的学习对以后相关概念的学习至关重要。

“势能的改变”是下节“能量守恒定律”的知识基础,是本章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本节进述重力势能及其相对性,重力势能的变化以及与重力做功的关系,为下节讲机械能守恒定律做好准备。

1.高一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是:开始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思维还常常与感性经验直接相联系,仍需具体形象的图片画面来支持。

2.学生在初中时已接触过重力势能的概念,在高中阶段要定量的学习重力势能。

3.学生已学习了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通过重力做功的计算来判断重力势能的变化,通过弹性力做功来判断弹性势能的变化。

1.理解重力势能的概念,能用重力势能的表达式计算重力势能,知道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重力势能的变化具有绝对性。

2.理解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并能用这一结论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知道重力做功与运动路径无关。

3.理解重力做功是物体重力势能变化的量度。

1.经历发散思维和理论探究归纳能力,培养逻辑思维的能力。

1.渗透从对生活中有关物理现象的观察,得到物理结论的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探索自然规律的兴趣。

2.体验科学不仅仅是认识自然,挑战自然,更在于能动的改造自然。

重点:重力势能的概念及重力做功跟重力势能改变的关系。

难点:重力势能的相对性、重力势能变化的绝对性、及WG=Ep1-Ep2 关系的得出及应用

通过的雪崩及水库等图片引入新课,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重力势能与高度和重力的关系,让学生通过演示实验,来学习体验应用“控制变量法”与“比较法”定性研究;通过设计物理过程体会“理论探究法”定量研究。通过实例计算来认识重力势能的相对性以及重力势能变化的绝对性,从而突破教学难点。根据功和能的关系,推导重力做功跟重力势能改变的关系,加深理解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1、 开始,播放图片,创设物理问题情境。

师生交流互动,猜测,建立假设。

实验定性检验,得出结论Ep与mg 及h 有关。时间5分钟。

3、 教师引导创设物理情景,学生思考,并从理论上定量推导Ep与mg 及h的关系。时间5分钟。

4、 教师创设实例,学生思考分析,教师辅导总结重力势能的相对性及重力势能变化的绝对性,及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关系。时间10分钟。

5、 教师创设实例,师生共同分析得出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的特点。时间5分钟。

6、 最后让学生自主讨论多米诺骨牌现象及斜抛物体运动中重力势能的变化及重力做功及潮汐能三个问题,使学生能结合生活现象深化知识应用,提升分析处理问题能力。时间10分钟。

7、 布置作业.

总结:“《重力势能的改变》说课稿”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能从最基本的地方帮助到大家,也祝愿每位老师工作顺利!

物理的课件(篇3)

一导入

教师出示两个橡皮泥(一个成球形状,一个成船形状),将其放入透明水槽中,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为什么船形状的橡皮泥就漂在水面呢?那么它受到了什么力?

好,我们今天一块来研究一下。

二知识详解

出示前面学习过的弹簧测力计,大家重新认识一下。请同学发言,说一说我们应该如何来使用它,还应注意什么。

学生回答: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到零刻线、使用之前沿轴方向拉动几下。

好,大家来测一下小铁块的重力,请读出示数。

那请大家在想一想如果我现在将小铁块放入水中,会有什么变化,学生会看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了。那么是不是小铁块的放入水中后,重力减小了?

学生回答:不是,是水给了小铁块一个向上的浮力,所以示数会减小。

师:对,是水给小铁块的一个竖直向上的托力,这个竖直向上的力就是浮力。

(一)、浮力的定义,方向

1.定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托力,这个向上的托力叫浮力。

2.方向:竖直向上

刚才这种是直接测量法,(F浮==G–F拉)先测出空力中小铁块的重力,然后将小铁块放入水中读出示数。

(二)、浮力产生原因

师: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浮力产生的原因。请看图正方体是一个有6个面,它的前后面、左右面在水中的压力是相等的。只有上下两个面压力不一样(浸入水中深度不一样,受到的压强不一样,那么它的受力面积相等所以压力就不一样)。通过压力差法来计算浮力的大小F浮==F向上--F向下。

师:大家注意,如果一个物体沉底了,那么它受到水的浮力了吗?思考一下。如果下表面与其它物体紧密结合在一起,就没有受到了浮力。例如在水中的桥墩。

(三)、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学生实验

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造船比赛:用大小相同的橡皮泥做船,用砂石作货物,看一看,谁做的船载的货物多?并思考: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

快乐游戏:造“船”比赛。学生每组一块大小相同的橡皮泥设计造船。并观察交流船只的差异,讨论,大胆猜测,交流讨论: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

快乐体验:将饮料瓶慢慢压入水桶,体会浮力的变化,观察水位变化情况,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变化情况。从中获得启示,进一步想象: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可能猜想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物体的重力、物体的体积、物体的质量、物体的形状、深度等因素有关系。

教师板书学生的猜测,并引导学生合并归类,引导各小组认领实验课题。按下列要求设计实验报告:实验课题、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步骤。

学生分组探究:

(1)利用测力计探究浮力与物体的密度的关系;

(2)利用测力计探究浮力与深度的关系;

(3)利用测力计探究浮力与液体的密度的关系;

(4)利用测力计探究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5)利用测力计、橡皮泥探究浮力与物体形状的关系。

请同学们通过实验来验证,分小组合作探究。

对小组的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粗略结论:即: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物体的密度、质量、体积、物体的形状等无关。

教师活动:总结学生的结论: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只跟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得出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有关,最终推出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即阿基米德原理。

演示验证:利用溢水杯、弹簧测力计验证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然后说明阿基米德原理不仅适用于液体也适用于各种气体。

让同学们找找,感知生活哪些地方存在浮力。

最后对课堂小结。

物理的课件(篇4)

温度计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

理解温度的概念。 

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 

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过程和方法 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 

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使 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中的物理规律。

重、难点:

1、 设计测温度的仪器(温度计)

2、 正确使用温度计 教学器材: 电脑平台、杯、冷热水、温度计、体温计 教学课时:2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欣赏一段有春、夏、秋、冬的影片

问题:你知道物质有几种状态吗?这些状态如何转化? 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学生猜想:〔 „„ 〕

教师:刚才有同学说“温度”(热),下面我们就来学习 有关温度的知识 → 温度计

进行新课: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1)、试验:课本70页试验:图4.4-1示

结论:人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温度往往不可靠,

必须采取其他较好的办法。

(2)、探究:有什么方法可以较好的判断出这哪杯水的 温度比较高?

学生结论〔 „„ 〕

(3)、教师引导:拿出自制的温度计(图4.1-2示), 可否判断温度高低?

学生讨论 如何判断?

这仪器有什么缺点?如何改正? ↓ (

加刻度、缩小体积„„得到准确的测温度的仪器)

2、温度计:测量温度的仪器 实物观察„„各种温度计

结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分类: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 (实物、录像观察)

3、试验用温度计的使用:

探究:怎样使用?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总结:

(1)使用前 观察量程„„所测温度不能超过量程

认清分度值„„每小格代表的数值 (

2)使用时 ①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液体中,不 要碰到容器底或壁

② 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③ 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继续留在被 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

让学生读数,把结果写出来)„„单位

4、摄氏温度:字母C代表摄氏温度

℃是摄氏温度的单位,读做摄氏度;它是 这样规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零摄氏度,把 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分成100等份,每1份 就是1℃。低于0℃用负数表示

例:37℃读作 -45℃读做 0℃读做 5、体温计: 、

(1) 结构、量程、分度值

(2) 使用

3、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 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1、 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2、 课本后练习。

教学后记:

温度计的使用方面,按课本要求让学生进行探究,但一 定要把步骤总结并进行板书。

可以对几种温度计进行对比

物理的课件(篇5)

知识与技能: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认识速度概念在实际中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用“运动有快慢” 的观点观察和分析身边事例的意识。 重点: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

难点:建立速度的概念、研究物体运动的方法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反馈展示

1.物体叫做机械运动。

2.地球同步卫星以 为参照物是运动的,以 为参照物是静止的。 3.坐在向东行驶汽车里的小明,以自己为参照物会看到路旁的树木 ,若以 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

4.在实际生活中物体的 是相对的 5.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转载于:/h= m/s,18m/s= km/h,54km/h= m/s

6.常见速度值:

(二)生生互助、合作探究----运动类型

1.匀速直线运动:; 2.变速运动: 3.例题(阅读教材21页例题,并写出计算过程)

【练一练】:

(三)小组互助、拓展提高

1.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10s内行进150m,则它第5s内的速度是______m/s 2.汽车在前20s内通过200m的路程,在后40s内通过250m的路程,则汽车在全程中 的平均速度是 。 三、堂清训练、巩固双基:

1.汽车在2h内行驶了72km,其速度是 km/h,合 m/s。

2.飞机在12min内飞行216km,其速度是 :而子弹在2s内飞行了1600m,则 运动的更快。

3.关于速度,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A.运动快的物体速度大 B.通过路程长的物体速度大 C.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少的物体速度大 D.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长的物体速度大

4.两辆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它们所用时间之比为2:1,行驶的路程之比是4:3,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______。

5.南京到北京的列车第一天晚上10时发车,至第二天下午3时到达,全程1050km,该列车的平均速度是______km/h。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在平直铁路上由静止开始运动的'列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B.投出的篮球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

C.绕地球运动的人造卫星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D.沿直线跑道跑百米的运动员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

7.甲、乙两气球分别以1m/s和1.5m/s的速度竖直升上天空,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以地面为参照物,甲球在上升B.以地面为参照物,乙球在上升 C.以甲球为参照物,乙球在上升D.以乙球为参照物,甲球在上升

8.甲、乙两同学进行百米赛跑,每次甲跑到终点时,乙总落后10m,如果甲在起跑线处,乙在甲前方10m同时起跑,则()

A.甲、乙同时到达终点 B.乙先到达终点 C.甲先到达终点 D.未到终点前,乙在甲前边

物理的课件(篇6)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

我是4号,我说课的题目是1号《比热容》,是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1章第4节的内容,下面我从教材、学情、教法和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说这节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比热容是11章《热和能》的重点,同时也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难点。它是反映物质特性的一个重要物理量,自然界中的许多现象和生产技术上的许多问题都跟物质比热容有关,但比热容这一概念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针对这一特点,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常识引入课题,突出物理教学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特点,进行实验探究,体现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认识规律。按照新课标要求,体现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在正确理解比热容物理意义的基础上,总结出热量的计算公式Q=cm⊿t,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是本节的又一重点。故本节课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探究比热容实验.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

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3.会查比热容表,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实验观察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及抽象思维能力;学会用表格法表示物理量间的相互联系;训练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探究,学会科学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验从实验到理论的科学方法。故本节的学习目标为:(出示课件)

三.教学重、难点和关键

重点:比热容的概念的建立.

难点:1.制定实验探究方案;2.了解比热容概念并能利用它解释有关现象。

关键:做好水与煤油吸热升温的对比实验是突破难点的关键

(二).说学情

1.初中学生对事物存在着浓厚的好奇心,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但学生仍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

2.在学习本节之前,学生对质量、温度、热量已有一定的认识,但这种认识具有一定的孤立性、片面性,没有深刻意识到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三).说教法和学法

说教法:依据《课标》要求,本课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的全过程,学生在交流合作中深入了解比热容的`含义。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

说学法: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领会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控制变量法”,让学生从生活现象入手,进行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学会记录实验数据和信息,进行合作与交流。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启发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信息,学会分析、比较、归纳、总结,得出实验结论,进一步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切实体验物质的属性,加深对比热容概念的了解。结合《课标》本节的教学程序设计如下:

(四).说教学程序设计

1.新课引入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进社会,这是新课程理念。(出示课件)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汽车发动机用水冷却,新疆谚语“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等实例引出需要探究的物理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学习本节内容:《物质的比热容>>,引入课题。(情景引入,拉近了物理和生活的距离,并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欲望。)

2.生活感知:(出示课件)

①烧水时,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有什么关系?(用生活里的现象支持你的观点)

②烧水时,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温度升高多少有什么关系? (用生活里的现象支持你的观点)(这种设置问题的方法,比教材中直接提问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是什么关系,更具开放性,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总结得到:水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跟水的质量有关,和升高的温度有关 。

那么(出示课件)

③将质量相同的铜块和铁块加热,升高相同的温度,需要的热量一样多吗?(强调质量、升高的温度相等)

(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设置引导学生猜想物质吸热可能与物质种类有关,使探究目标更为显性化。)

提出探究问题:不同的物质,在质量相等,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实验方案的制定是探究是否顺利的关键,由于本实验涉及的内容较多,学生综合考虑有一定的难度,故教师可引导学生重点探讨如下问题,以帮助学生设计实验。(出示课件)

(一)根据问题讨论设计实验

(1)选取什么物质进行对比?用什么工具测质量?

(2)用什么工具对它们加热?

(3)用什么工具显示它们温度的变化?

(4)怎样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学生在完成本实验提示的基础上来)

(二)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交流讨论、展示设计方案,表述自己的设计思路,应有两种方案(出示课件)。

方案一:取等质量的水和煤油,加热相同的时间(吸收相等的热量)后,比较温度的变化。

方案二:取等质量的水和煤油,使其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的时间(吸收热量的多少)。

(让各小组讨论,然后教师特别强调“相同条件”是哪些,强调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明确按实验方案二进行实验,与提出的问题一致,简化了实验,可使学生做实验的目的更明确一些)

4.进行实验,收集数据(本环节事先应安排好小组分工,明确小组要求)(出示课件)

物质名称 质量m/g 初温t1/℃ 末温t2/℃ 升高的温度t2-t1/℃ 加热时间t/min 水 煤油

(将学生划组,明确分工,其目的是将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同时通过评比星级小组,星级组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实验能力,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5.分析和论证

选择学生有代表性的一组数据,(实验数据误差大)组织学生讨论。做好两种物质的数据对比,学会分析数据,探究结论,先小组交流意见,再师生共同交流,最后确定实验结论。

6.评估:

交流实验的得与失,操作是否规范,实验误差的原因(热源不可能绝对一致、加热时间的控制等),结论是否恰当,描述是否准确等等。在学生得到质量相等的不同的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不同的基础上自然引入下面问题?

7.交流与合作:

(1)水和煤油谁的吸热能力强?

(2)如何科学地比较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

在学生提出该问题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学:

(看课本P34页的的文字,解决下列问题)(出示课件)

(1)比热容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2)比热容的定义是什么?

(3)比热容的单位是什么?符号呢?

讨论如何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不同,引入比热容的概念。在讨论中注意尊重学生意见,适当点拨,在不同意见的碰撞中发现真理。帮助学生正确了解比热容的含义,认识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学会查比热容表,通过读表,发现规律,从而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8.走进生活,拓展应用

主要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及生产生活的应用事例,使物理走向社会,及时反馈矫正。(出示课件)

①小组讨论:为什么三峡水电站建成后能调节当地的气候,使冬天气温将升高2C,而夏天将降低2C?

②深化:尝试解释海陆风的成因。

③拓展:阅读“气候与热污染”,请交流各自搜集的资料、解释成因并提出改善这一现象的建议。

④课后思考:根据水的比热容的物理意义,尝试解答:把质量为2kg、温度为30℃的水烧开(一标准大气压下),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从物理走向社会”,只有将所学的知识等加以运用才能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所以让学生通过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中发现的问题,解决了生活中的疑问,增强了学生学习物理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同时培养了学生将所学知识服务于人类的意识和使命感。

9.课堂总结

回扣目标,让学生总结学到了什么,有哪些疑问,及时补救。

(五).说板书设计

(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出示课件)

比热容

一.实验探究

1.水吸收的热量多少与水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有关。

2.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

二.比热容

1.概念: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符号c。

2.单位;J/(kg ℃)

3.意义:1千克的某种物质每升高(降低) 1℃,吸收(放出)热量是多少J

(六).结束语

在整个授课过程中,利用探究法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学习和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试验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以上是我对《比热容》这节教材的认识和这堂课的整体设计。

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附:后记

我抽的面试题目是1号:主要是问课堂遇到突发事件如何处理,思考阐述3分钟,感觉当时有点紧张,回答的不够全面,考完了又整理了一下,希望对今后需要考试的同行有帮助!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会发生争执。学生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见解,常有谁说不服谁的情况。当着众人面对他们加以大声呵斥和责骂,这样只会招来反感和叛逆。

课堂45分钟是有限的,毫无节制的争论会影响教学进度。因此,当学生不能被教师说服时,或学生几种意见争执不下时,教师要采取“冷处理”的办法,暂时“休战”,课后慢慢解决。这样既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又使课堂教学得以顺利进行。

作为老师,课堂上我必须保持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我现在是在上课,我所面对的不是一个或几个捣乱的学生,而是全班这么多可爱的学生,全班其余的同学是无辜的,他们有权利享受上课的快乐。课堂上我的主要工作是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物理的课件(篇7)

九年级物理组装电路说课稿范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九年级物理组装电路说课稿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材分析】

《组装电路》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北师大版)九年级。

本节内容在上一节认识电路组成,通路、断路和短路以及电路图的基础上,学习用开关控制两个串联灯泡、两个并联灯泡的连接。这部分内容提出的具体任务:一是用一个开关同时控制两个小灯泡,使两个小灯泡同时亮,同时灭。取下一只灯泡,另一只灯泡也灭了;取下一只灯泡,不影响另一只灯泡发光。二是用两个开关控制两只灯泡,要哪只灯泡亮,哪只灯泡就亮,并且两只灯泡的亮灭互不影响。在连接完实物电路之后,还要组织学生练习画电路图。

【设计理念】

本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尝试教学法。 学生以尝试探究的方式学习。

尝试教学法的基本理念是:“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尝试,并且尝试能成功”,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尝试教学法,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立发现问题,大胆尝试,并运用课本、实验仪器、工具书等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组装电路》一课中,我从准备性练习开始,层层递进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尝试操作、尝试阅读,积极争论思考,尝试练习,独立探索,逐步认识串、并联电路,发现两种电路的不同之处,运用对比的方法初步建立串、并联电路知识框架。教师在引导学生的尝试活动中逐步分散了连接并联电路实验的难点,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又使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提高了动手实验能力和学习能力。并根据课堂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境,随机进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教育。在学生学习的活动中,注意发现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个性的发展,使学生在各方面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

另一方面,在教学中,要避免教师给出实验步骤按“照方抓药”的方式组织学生学习,要体现课程标准要求的学习方式多样化,充分地发挥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是学习主人的教育理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判断两个灯泡是串联还是并联;

(2)会连接两个灯泡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会画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路图。

2、过程与方法

(1)掌握两个灯泡串联、并联的连接顺序和方法,做到快而准确;

(2)尝试用探究的方法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通过按照具体要求练习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小灯泡串联、并联的特点和连接,体会物理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乐于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兴趣;

(2)通过连接小灯泡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精神。

【学生状况分析】

由于传统教学的影响,学生对物理课的教学形式还有某些不适应的地方,如同学间的交流,师生间的交流还不够大胆,这需要教师的鼓励与培养。学生在实验探究活动中,如何进行实验,实验中出现与探究课题不同或与生活常识有矛盾等问题,应如何对待,也需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并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能力的方法,一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逐渐提高;二是教师在实验过程中给予恰当指导。

【教具准备】

初中物理电学线路板、多媒体,或小黑板。小灯泡,手电筒,电池,单刀双郑开关,导线若干,配套放在一起。等等。

【教学流程】

一、准备性练习

师(提问):同学们想一想:一个电路有哪些基本元件组成的?在电路图中,它们的符号怎样画?

生(回答):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组成。

师:(画电路图)

提问:你能把这个电路用实物连接起来吗?

学生动手操作,连接电路。

二、进行新课(学生尝试活动)

1.第一次尝试操作:

师:如果有一个电路,有两盏小灯泡,并且都能发光。同学们想一想,这是什么样的电路?试一试,你能不能在刚才练习的基础上连接出这样的电路?

生:分组讨论思考,实验连接两盏灯的电路。 教师在学生中巡视,有目的的请两组同学到黑板上连接两种电路,画出电路图。

(在准备性练习的迁移作用下,学生动手动脑,相互协作,可以独立完成这种发展。学生活动能否成功,只需由灯发光来表明,因此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课堂上充满了成功的喜悦。)

师:这两种连接方式有什么不同?

生:一种是两盏灯一个一个顺着连接起来; 一种是两盏灯并列着连接起来。

师:阅读课本,看课本上把这两种电路分别称作什么电路?

生:阅读后,得出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是串联电路,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起来的是并联电路,并认识并联电路中的干路和支路。

师:想一想,课本上为什么用“电路元件”,为什么不用“灯泡”或“用电器”?

生:(思考,讨论)电路元件包括电源、开关、用电器等,不单指“用电器”。

师:对。串联和并联不仅是用电器的连接方式,也可以是其它各元件的连接方式,例如在上面并联电路中,电源和开关是串联的。

(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阅读课本,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善于理解和思考,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为以后认识较复杂的电路作好铺设。)

2.第二次尝试练习

师:在刚才的两电路中,若增加两个开关,能不能使一盏灯熄灭时,另一盏灯还发光?试试看。

生:讨论、动手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师:哪位同学可以到讲台上演示你的接法,并说出你的发现?

学生演示说明在串联电路中,两灯总是同时熄灭,同时发光;在并联电路中可以使一灯熄灭时,另一灯发光。

师:为什么加上两个开关后,串联电路中两灯还是同时亮、灭,两并联电路却可以使其中一盏灯发光,另一盏灯熄灭呢?

生:因为串联电路电流的路径只有一条,而并联电路电流的路径不只是一条。

师:现在并联电路中两灯还可以同时亮、灭吗?

生:可以,断开或闭全干路开关。

(第二次尝试操作练习是在学生第一次成功的基础上,设置问题情景,促使学生进一步发展,获得成功。这种知识的递进过程,是由学生独立尝试、积极思考、通过直观现象获得的,使学生在思维训练和技能训练两方面都能得到提高。)

【课后反思】

事实表明,尝试教学法,以尝试探究的方式学习能让大多数学生主动参与,自觉探究,乐于交流,愿意合作,促使同学们在亲身经历和亲自实践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变化,掌握学习的方法、手段、途径,培养了创新意识,张扬了个性,学会了理解。懂得了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做人的道理,坚定了探究的信念,品尝了成功的快乐,完美地展示了师生富有独特个性的创造过程和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这节课教学活动的不足之处是,有个别学生还存在惰性心理、依懒心理;有个别学生动手操作不认真,毛手毛脚;有个别学生画电路图不够规范、合理。等等。另一方面,由于一节课的教学时间才40分钟,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比较多,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进行探究活动,需要的时空比较大,所以,在这节课堂教学活动中,我和我的学生们都感到时间不足。今后,我要不断地改进教学设计,把一些教学内容的教学活动延伸到社会、家庭中去。丰富广大学生课后探究物理知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