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一课件系列6篇

地理必修一课件系列6篇。

为了满足您的需求,笔者特别策划了这份“地理必修一课件”,确信您会在阅读本文后获得深刻的启示和收益。教师都需要提前精心布置每节课的教学课件,这是必不可少的步骤。每位教师都应该更加完整地设计教案课件。精心制作的教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

地理必修一课件【篇1】

1、了解我国人口多、增长快这一基本国情;

2、认识实行计划生育的必要性和正确性;

3、了解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并探究其形成的原因;

4、会解读人口分布图、人口增长图;能用计算、比较的方法认识我国的人口问题,会做人口资源调查。

1、我国人口的数量及增长趋势。

我国存在的人口问题及对我国人口基本国策的理解。

1、预习时,基础知识用蓝笔标记,有疑问的或不能解决的用红笔标记,在课堂上认真学习。

2、按要求积极互动,积极思考,展示规范,点评到位,大胆质疑。

1、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      亿,占世界      以上,居世界第     位。

2、目前,由于            ,每年新增人口           。

3、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       和      相适应,我国把实行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4、据20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统计,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        人,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        倍多。

5、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分布不均匀,东部地区人口密度        ,西部地区人口密度        。

1、结合图1.11讨论实行计划生育和晚婚晚育对控制人口增长的影响:

2、算一笔账,假设你们是三口之家,年收入是10 000元,如果你的父母又超生一个弟妹,你们家的人均收入又是多少,对你的成长有无影响?

1、年,我国人口总数为          ,约占世界人口的       以上,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我国著名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是从        到       。

A、盆地多,高原少               B、东南多,西北少

C、西南多,东北少               D、城市多,农村少

A、地形多种多样                 B、气温高、适合人们生存

C、城镇多,交通便利             D、耕地多,气候适宜

作为新教师,刚刚登上三尺讲台,面对新的工作和生活,我们可能会有一些兴奋和紧张,很多以前看来很简单的问题此时也许会让我们有些“招架不住”,如: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花费大量的时间备课、上课时不敢偏离预定的方案、不能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兴趣灵活地做出反应、不知道怎样融入到教师群体中……所有这些问题在教师新入职伊始都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很高兴教育局和进修学校的领导给大家安排了今天的培训,因为备课、上课是常规教学五个环节中的.两个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教师五课功的最基本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新教师上岗伊始必须天天面对的最基本的工作。今天我为大家培训的内容是:新教师如何备好课,主要分五部分内容:

三、教师为什么要进行备课,备好课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从教育哲学上来看,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实际上就是培养人。这个“人”包括学校里所有的人:即学生、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包括校长)。人们常说,教学相长,即教师在培养、教育学生的同时,实际上也促进了自己成长。人生哲学论告诉我们:人的成长基本上有三个层次:自我认识---自我实现—自我超越。实际上我们很多人都在自我实现,但是结果不一样,举例来说,今天我们来培训的这些人,客观的讲,大家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同样是大学刚毕业,没有太多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但是3年、5年之后,在我们当中一定会涌现出优秀教师,10年之后一定会有教导主任、甚至是校长,与此同时,也会有一些人教学成绩一般,甚至还会出现更大的差距。当然,我们说在促进教师成长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因素,如外因和内因,但外因也是通过内因起作用,关键在于自己,而关键的关键是对自我的认识,如果自我认识不足或有偏差,目标定位便不准,继而影响到自我实现也一定会跑偏,也就不能更好地自我完善,自我超越。

地理必修一课件【篇2】

课标要求:

1、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的原因。

2、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教学目标:

1.理解城市地域形态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熟悉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类型,结合实例分析各功能区的形成、发展过程以及它们的区位特征。

3.分析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行政因素等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一般规律。

教学重点:

城市的地域形态;城市地域结构特点;经济因素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城市地域形态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经济因素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中心。目前,世界上有近50%的人口居住、生活在城市里。从城市个体来看,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外部形态,而且在每个城市内部不同部位都有不同的作用,以及各具特色的内部空间结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

1.概念:在大比例尺地图上,我们看到的每个城市特定的外部轮廓形状。

2.城市形态的形成与它所处的地理环境的关系:

城市用地较为规整,形成集中发展的城市形态——平原地区;

分散发展的城市形态——山区或丘陵地区(因为城市用地比较破碎)。

3.类型划分:

过渡:城市不仅有一定的形态,其内部还因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

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

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

(1)形成:

不同的城市土地利用方式有着各自的特点,而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这就会导致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而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的集中,就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形成功能区。

②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如,住宅区里常常也有商店、工厂等,只是商店和工厂用地面积所占的比率较低而已。

I商业区的形成:

商业活动要求接近消费者,只有便捷的交通才可能带来大量的消费人口,因此商业活动大都分布在交通便利的市中心和街角等位置。商业活动在某地发展起来后会带来众多的消费者,这又会吸引饮食、交通、邮电、银行等其他的服务,这些方便的服务设施又会吸引更多的人和服务,这就是集聚效应。通过集聚效应,商业区逐渐形成。II商业区的分布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主要为点状或条状分布。

城市的住宅区,是为城市居民提供生活和居住的场所,是城市最基本的一项职能。在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住宅功能用地,约占城市用地的40%到60%。

I形成:由城市内部工业相互聚集而形成。这些工业企业专业化程度较高,而且它们之间往往有很强的协作性。

II布局: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带(由于工业生产过程中有大量的运输需求)

商业区、工业区和住宅区是城市地域的基本组成,是各类城市所共有的,最基本的功能区。有些大城市因功能复杂,还会形成其他的功能区,例如行政区、文化区等。而这些功能区在中小城市里就不那么明显,但并不是说中小城市没有或不提供这种功能,只是这种职能的用地较分散或占地面积较小而已。

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所学内容,指明重点,让学生了解城市形态和不同功能区的基本特点及发展趋势,联系实际,分析事例,灵活运用。

地理必修一课件【篇3】

地理学习的支柱是教材的阅读理解,地理不同其他文科之处在于,对教材知识点必须理解记忆而不要死记硬背,要达到较深刻的理解,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阅读,积极思考。课堂上在老师的.引导,可以少走弯路,特别是进入高中以后地理中常识所占比例较初中小了,但知识更深,更系统化,更加复杂,理解难度增大;地理所渗透的范围越来越广,学习地理需要的课外知识也多,所以一定抓紧学习的主阵地课堂。

高中地理必修一的自然地理,学习时应该采用偏重理科的学习方法,强调理解重于记忆,以会用为目的,侧重于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理解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平时还应多做练习,重视解题思路,特别要多读图、画图,以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第一、抓“概念”重“消化”。在学习地理时,要重视概念的学习,要对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消化、理解、吸收。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断、推理问题才能正确无误。要把那些特别容易混淆的概念罗列出来,一一对比其差异,诸如:恒星日、太阳日;时区、区时等。当然,概念学习不是孤立的,要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

第二、抓“原理”重“理解”。从基础知识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地理原理关”。如:气温与气压的关系;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与季风气候等。掌握了这些原理和规律,分析事物就有了说服力,做题就能做到举一反三,寻找同类地理事物的一般特点和规律。

第三、总结和归纳,掌握地理学习的规律。例如在学习洋流模式图时,头脑中就要有全球风带图,用盛行风、副热带海区、副极地海区等地理术语来描述全球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从而得出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并且深深地记住了这个规律。

地理学习的灵魂是地图的阅读和使用,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地图是我们获得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地理学习不能够离开地图。

第一、“图文结合易学好记”。学习时要做到看书与看图相结合,将地理知识逐一在图上查找落实,熟记;平时要多看地图(还可以填图、绘图),“图不离手”,把地图印在脑子里,并能在图上再现知识。这样,当我们解答地理问题时,头脑中就能浮现出一幅形象、清晰的地图。于是,我们就可以从中准确而有效地提取需要的信息,从容作答,即形成“脑图”。在地理试卷中,都有许多无图考图的题目,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十分重视构建“脑图”的训练。

第二、抓“读图”明“空间”。地图具有形象、直观的作用,可以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发展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可以进一步明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空间组合。从往年高考地理试题中,可以看到有很多试题直接或间接考查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知识。

第三、地图学习要学会分类、读图、变图、用图。学会分类,包括日照图、统计图表、等值线图等。学会读图,读图要注意先后顺序:

①先读图的主题,即图名;

②看清图例、比例尺和方向;

③注意细节,知道该图表现的主要内容、范围等,再观察图的具体内容,观察要仔细全面,不要漏掉每一个信息;

④联系实际。学会变图,如图图转换(剖面图转换为平面图),图文转换等。学会用图,如用图归纳总结地理规律或特点,用图记忆等。

三、要合理使用教辅资料。

高中地理教材只有章节文字内容、插图和极少量的“活动”,基本没有课后习题。我们平时在上完每节课后,在熟记课本的知识点的同时,还要在老师的指引下合理使用教辅资料,做一些同步练习册的相关习题,以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

地理必修一课件【篇4】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目的:

1.举例说出区域的特征

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以某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重点:

1.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

1.区域的特征

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具准备:

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

教学方法:

比较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等

教学过程:

一、区域

1.概念: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2.特征:

(1)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有差异,人类活动也有差异。同一区域,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如湿润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都在800毫米以上。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着其他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2)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①有的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②有的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

(3)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如,东北平原既是东北地区的一部分,又可划分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等。

3.划分: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不同,人们划分出的区域类型也不同。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

人们生产、生活特点差异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差异思考

1.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点拨:从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方面思考回答。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各呈现什么规律?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点拨:长江三角洲的年降水量大致和我国降水量的普遍规律一致,原因从该地地形为平原,降水主要来自东南季风等方面分析;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由于受东面有长白山的阻挡,降水较少,基本呈现从东向西递减的规律。

3.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河网密度的差异,对农业生产会产生哪些影响?

点拨:长江三角洲地区因河网密布,湖泊众多,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松嫩平原地区河网密度小,导致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

下面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比较,说明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共性①都是平原地区,②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地理环境差异地理位置位于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中部,长江入海口北纬43°~48°,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夏季高温多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东面有长白山的阻挡,降水较少;温暖季节及生长期都较短。土地条件①水稻土为主

②耕地多为水田

③土地较为分散

④人均耕地少①黑土分布广泛

②多为旱地

③集中连片

④人均耕地面积多。矿产资源条件矿产资源贫乏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人类活动差异农业耕作方式水田耕作业旱地耕作业主要粮

食作物主要种植水稻,此外还有油菜、棉花等作物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作物,作物熟制一年两熟至三熟一年一熟备注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的西部适宜发展畜牧业其他生产活动工业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①轻工业:依托当地发达农业基础发展②重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发展重化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商业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活动

1.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建筑物呈现出诸多不同。不仅传统民居如此,而且现代城市的住宅楼也如此。

(1)下面列出的是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分析形成这些差异的自然原因:

——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

——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

——从北到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房檐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

(2)下面列出的是我国南北方城市住宅搂的差异,分析导致这些差异的自然原因:

——如果不考虑地价、建筑材料等因素,建同等面积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

——建同样高度的多幢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

点拨:本活动要求学生了解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南北方建筑物特点的.不同,并由此认识地理环境差异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比较而言,北方的冬季寒冷而漫长,南方的夏季湿热而漫长。为了在冬季充分利用太阳光照和热量,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利用在冬季保温御寒;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利于在夏季通风透气。从北到南,年降水量逐渐增大,民居的屋顶坡度也逐渐增大(利于排水);随着对保温要求的降低和对通风纳凉要求的提高,

民居的屋檐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

(2)北方的城市住宅楼建设要考虑冬季室内取暖和墙体保温,所以建筑成本较高,楼房间距的大小主要看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向南逐渐增大,为保证楼房底层正午有阳光照射的楼房间距自北向南逐渐减小。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1.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一般特点:

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2.典型事例——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

⑴该区地理环境:

①由长江中下游沿岸若干平原组成

②平原上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较广

③地势平坦,土质黏重。

⑵不同时期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①一些原来制约区域发展的地理因素得到克服,甚至成为促进区域发展的有利因素。(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

开发时期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原因分析早期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黏重的土壤使人们开垦困难。耕作农业发展缓慢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中后期①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②多水而质地黏重的土壤不再成为耕作业的限制条件,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①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②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改良⑵长江中下游平原粮食生产地位的变化

总体地位发展区位条件分析农业社会我国粮食的主要产地和主要的桑蚕和棉花生产基地。

①水稻具有单位面积产量较高的优势;

②人口稠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使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种植业可以精耕细作工业社会全国“粮仓”的地位和全国棉花生产中的地位下降①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②稠密的水网,耕地被分割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较低。阅读

通过这个材料,使学生了解如下问题:

区域发展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后期阶段。

概念形成资源状况人地关系初期阶段区域早期发育阶段由个别的或几个组合的具有集聚力量的因素,吸引某产业或企业,形成个别经济增长点或个别城镇。资源对生产来说是充足的,环境也没有受到明显破坏。基本协调成长阶段区域的中期发展和成熟阶段初始阶段的个别经济增长点或个别城镇向周边不断扩展,形成由点到面的发展局面。区域内的资源不断消耗,环境也受到了明显的破坏。已显现出不协调后期阶段区域整体发展呈现萎缩阶段区域整体发展呈现萎缩状态,区域最先存在的优势已几乎丧失殆尽本地区资源的耗竭矛盾加剧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区域

1.概念:

2.特征:

(1)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2)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3)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3.划分: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共性差异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1.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一般特点:

2.典型事例——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

⑴该区地理环境:

⑵不同时期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课后作业】

P4活动

2.暑假,张明所在的学校准备组织一部分学生从学校所在地哈尔滨出发,按如下设计的线路去考察、体验生活:

哈尔滨一内蒙古东部的锡林郭勒牧区一山西太原附近地区一江苏南部平原地区一江西井冈山地区一云南西双版纳地区。

试根据上述的线路及到达的考察点,查阅有关资料,讨论沿途及各考察点所能观察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分析导致各地自然和人文景观差异的原因。

高二地理高中必修三第一单元重要知识点:

1.地理信息技术

⑴概念: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

⑵类型: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

⑶应用领域: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导航等。

2.遥感(RS)

⑴概念:人们在航空器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怼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⑵应用: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

3. 全球定位系统(GPS)

⑴概念: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导航、定位统。

⑵作用: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

⑶特点: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

4.地理信息系统(GIS)

⑴概念: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用于所有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

⑵应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和城市管理。

5、区域是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区域界线有的是明确的,有的具有过渡性质。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6、区域特征: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可变性。

7、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

(1)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2)异:

①位置差异: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嫩平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②气候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嫩平原在温带季风气候区,也是雨热同期,但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江三角洲。

③土地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④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8、长江三角洲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油菜、棉花等,一年两熟至三熟;松嫩平原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一年一熟。

9、长江三角洲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

10、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对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松嫩平原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发展重化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地理必修一课件【篇5】

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恒星、星云、行星、流星、彗星,其中恒星和星云是最基本的天体。

恒星特点:①自身可以发光、发热;②体积、质量巨大; ③距离遥远。

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金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

天体系统:运动中的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4.八大行星名称:水、金、地、火、(小行星带)、木、土、天王、海王星(距日远近)

内部条件 体积和质量适中,吸引大气聚集,形成了适宜生命物质呼吸的大气

太阳概况: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其表面温度约为6000K.

5.太阳的结构:由内向外,分别是光球层(太阳黑子)、色球层(耀斑和日珥)、日冕层(太阳风)。

#FormatTableID_0#

6.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光球层; 耀斑---色球层 太阳活动最激烈(剧烈)的显示 周期约为

④影响地球气候,发生异常(主要黑子与降水的关系)。

#FormatTableID_1#

备注:

地球自转时,最北端(北极)永远指向北极星附近。

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俯视图中,从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

#FormatImgID_0#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南北纬60°的线速度约为赤道的1/2。赤道(1670km/h),30度1447km/h,60度837km/h

南北极点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

#FormatImgID_1##FormatImgID_2##FormatImgID_3#

公转 → 黄道(平)面 (23°26′) 限制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

#FormatImgID_4#

变大,热、寒带面积变大 变小,热、寒带面积变小,

#FormatImgID_5#

1.昼夜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同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半个地球

2.晨昏线:

A.判定: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如果是由夜进入昼则为晨线,由昼进入夜则为昏线。

B.特点:

a.晨昏线(晨昏圈)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0.

b.晨昏线(晨昏圈)把各纬线圈分为昼弧和夜弧两个部分,昼弧代表昼长,夜弧代表夜长,如果昼弧>夜弧→昼长夜短,昼弧

c.只有在二分日时,晨昏线(晨昏圈)与经线圈相重合,全球昼夜等长,全球各地6点日出,18点日落。

d.二至日时,晨昏线(晨昏圈)与极圈相切。夏至日时,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冬至日时,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e.运动方向为自东向西。

?判断南北极,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数递增(或西经度数递减)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为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若北极圈为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

直射点的经纬度确定:纬度由直射纬线的纬度确定,经度由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决定

?确定地方时 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即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12点,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为0点,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为18点。

④判断昼夜长短:昼长=(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昼长夜长的计算)

①规律:

A.经度相差3600,地方时相差24小时;经度相差150,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0,地方时相差4分钟。

②地方时的计算: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两地的经度差/15°(东加西减)

2.区时:

①时区的划分: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15°,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为同一个时区,每相差一个时区,时间就相差1小时。

②区时的计算步骤:

a.求时区:时区号数=已知经度/15°(余数部分7.50,取商+1)

c.求区时: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差(+/-的选择,根据“东加西减”原则)

人为日界线:原则上以180度经线作为“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把这条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现改称“国际日界线”,简称“日界线

从东十二区到西十二区,日期减一天;从西十二区到东十二区,日期加一天

#FormatImgID_6#

自然日界线:即地方时为0时或24时的那条经线,又称为子夜线,它是前一天的结束和新的一天开始的经线

注意:顺着地球转动,从0点到180?为新的一天,180?到0点为旧的一天

#FormatTableID_2#

简便计算:太阳高度=900-两地的纬度差(同半球相减,异半球相加)

③气候四季的划分: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次年2月为冬季。

#FormatTableID_4#

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地震波的波速变化:莫霍界面,横波和纵波都明显增加;古登堡面,纵波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FormatImgID_7#

大气的分层:按大气温度随高度分布的特征,可把大气分成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对流层 : 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 降低 ,原因是 对流层大气的热量 。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平流层 : 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 升高 ,原因是 该层的臭氧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 。

#FormatImgID_8#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 选择性 性。平流层 臭氧 吸收紫外线;对流层

水汽、CO2 吸收红外线;

散射: 有选择 性,波长较短蓝色光最容易被散射。

#FormatImgID_9#

3.形成过程:

#FormatTableID_5#

方向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

三种情况:一力: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一致,

#FormatImgID_10#

方向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

#FormatImgID_11#

风向最终和等压线平行,这种情况只在高空中出现。

#FormatTableID_6#

三力: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

风向最终和等压线斜交,这种情况在低空中出现。

风力大小的判断: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

#FormatImgID_12#

(2)风带:共6个风带,00-300为信风带;300-600为西风带;

(3)移动规律:气压带、风带移动方向随太阳太阳直射点移动而移动。

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FormatTableID_7#

备注:

总的而言,北半球气压带呈断块状分布的原因在于:北半球海洋与陆地相间分布;而南半球气压带呈条带状分布就在于: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性质比较单一(均匀)。

亚洲低压形成的原因:夏季,陆地升温比海洋快,气体受热膨胀上升,形成低压。

亚洲高压形成的原因:冬季,陆地降温比海洋快,气体受冷收缩下沉,形成高压

东亚地区 东南风 西北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季风形成的重要原因

全球气候类型:

#FormatTableID_8#

气候类型的判断:根据气温、降水判断气候类型(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特殊气候类型的成因:从地形、洋流、风是否来自海洋(主要大陆东岸考虑风)。如果形成的特殊气候比理论上的气候降水多,考虑的因素(位于迎风坡、暖流、风来自海洋吹带来丰富水汽);如果形成的特殊气候比理论上的气候降水少,考虑因素(位于背风坡、寒流)

#FormatImgID_13#

⑴从全年降水总量看: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为1500毫米~毫米;热带草原气候年降水量为750毫米~1000毫米。 孟买的雨季月降水量可达600mm,而巴马科却只有250mm。从年降水量来看,孟买大约是巴马科的两倍。

⑵从雨季上看:热带季风气候雨季偏短,为6月~9月,且集中在夏季;热带草原气候雨季偏长,为5月~10月,干、湿季明显。

⑶从降水过程看: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过程具有突变特点;热带草原气候降水过程具有渐变特点。

(5)从最少月降水量上看:热带季风气候没有为零的月份,所以,生长乔木;热带草原气候可能出现为零的月份,所以,生长一年生草本植物。

(1).气团: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叫做气团。

(2)锋面:当冷暖两种性质不同的气团在移动过程中相遇时,它们之间就会出现一个倾斜的交界面,叫做锋面。.

(3)类型:

#FormatTableID_10#

三、锋面总是出现在低压槽处。对于锋面气旋而言,东侧一般为暖锋,西侧一般为冷锋(北半球)。

(1)锋面气旋:地面气旋一般和锋面联系在一起,称 锋面气旋。气旋是气流辐合上升系统,尤其锋面上气流 上升更强烈,往往产生云、雨、甚至暴雨、雷雨、大风 天气。

(3)锋面类型的判断:①以槽线为界,高纬来的是冷 气团,低纬来的是暖气团。②标出气旋水平方向气流 的流向(北半球逆时针辐合,南半球顺时针辐合), 依据冷暖气团的移动判断冷暖锋面:如果冷气团主动 移向暖气团,形成冷锋;如果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 形成暖锋。③标出雨区:冷锋降雨在锋后,暖锋降雨 在锋前。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二氧化碳浓度的上升 ①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氟利昂)

全球变暖可的应对措施:

应对措施:多使用清洁能源;植树种草;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在第一阶段复习时,知识点落实到章节,用的时间较长,是以单元为单位重点讲解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第二阶复习时,应重点复习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加强知识的归纳整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注意知识之间内在联系。针对复习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一系列问题,应该在精读课本的基础上多换角度思考,多借助几个载体来整合知识,从而掌握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以便提高运用知识的迁移速度。如气候知识,就可根据气候的具体分布、气候的主要特点、影响气候的成因、各种气候类型的判断、气候对工农业的影响、气候资源的利用与评价这一线索进行知识串联;也可利用区域图对中国各分区之间、中国某区域与世界某区域之间气候资源的利用等进行对比联系;还可对各大洲相同的气候类型进行影响因素的逐一对比等。还要注意知识归类。在回归课本防止知识遗忘的同时,应该做好知识的整理和归类工作,对高中地理重点和主干知识进行归类,可得出几种类型。

(1)影响因素类。如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影响气候的因素、影响等温线弯曲变化的因素、影响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因素、影响地震烈度大小的因素等。

(2)区位因素类。如工农业的区位因素、人口分布和迁移的区位因素、交通(铁路、港口等)建设的区位因素等。

(3)措施和意义类。如减少水土流失的措施、减少土壤次生盐碱化的措施、解决水资源不足的措施等;修建铁路的作用和意义、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的作用和意义等。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也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因此绝大部分高考题都以地图为载体考查考生从图中提取信息、解读信息的能力。命题的图像多种多样,而且多数是课本中图的变形或创新。近几年的文科综合试题中,地理部分出现较多的图形类型有:日照图、模式图、等值线图、地理数据统计图(表)或区域地图等等。虽然种类繁多,变化各异,但其本质都是反映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时间变化、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数量关系、逻辑关系等),因此在复习时应注意对图表进行分类整理,抓住其共性,总结读图规律,提高读图、析图能力。

(1)先看所给地图的图名。图名是一幅地图的眼睛,它常常概要地表明地图所示的区域和主题内容。例如“中国工业布局的变化图”,不仅表明了地图所示区域是中国,还表明了地图所示内容是中国工业布局的时空变化。

(2)细辨图中图例。当地图上出现多项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时,首先可从图例中找出各项地理事物的名称,然后分门别类地分辨识别它们的分布特点。

(3)重视图中分界线。地理分界线是判断地理事物分布的重要依据,如洲界线、国界线、日界线、晨昏线等。

(4)注意空间位置或形象特征。可通过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形象特征来认识其分布。如深圳位于珠江口东岸,而珠海位于西岸;法国的轮廓近似“六边形”,智利的轮廓像“长剑”。通过阅读较熟悉的或有一定意义的地理事物,如城市、铁路、公路、河流等,然后再沿某一方向顺序去读图。

(5)分析判断。在地图上了解某一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点时,可以从整体到局部作层层分析,找出规律,最后作进一步分析成因。

(6)勿漏辅图。有些地图配有辅图,如课本中的洋流图,就配有一幅北印度洋夏季洋流辅图,我国的地图往往配有一幅南海诸岛的辅图。辅图有时有很重要的信息,读图时更需注意主图与辅图的关系及相对应的位置,不可忽视。

如判读等值线图要“五读一分析”,即读数值范围、读极值、读疏密程度、读弯曲方向、读局部小范围闭合等值线,分析成因。判读曲线图,应先看清纵坐标和横坐标的含义,再认清各种图例所代表的地理要素,然后去读图、析图。注意利用曲线图的连续性,向两边进行定性或定量地延伸分析,揭示出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时空分布规律,进而说明各地理现象之间的联系,从而去解决问题。又如分析统计图表时,要按下面步骤进行:一读图名、图例,二读坐标、数据,三读整体特征和变化趋势,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有关问题分析作答。

要让学生知道,大部分地理知识都可在图上直观地反映出来,而且教材表明的地理事物或现象之间的联系在图上可以显示得更为紧密和清晰。复习时要坚持图文结合的原则,并加上图文转化、图图转化训练。如将局部图转化为全部图,将从某一角度绘制的图转换成从一个比较熟悉的角度去看,将试题中的图转化为课本上的图或文字等,使之转换到自己比较熟悉的知识体系中,从而方便解题。也可以根据课本中的文字等信息,将其转化为各种形式的图表,以了解图像是如何演变而来的,增强自己的判读能力和绘制图表的能力。

要全面思考,对比分析。在建立完整的地理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弄清自然地理环境中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及其相互联系,人文地理要素的内涵,自然环境与人文活动之间的联系等。对于容易混淆的地理知识注意进行对比分析:可纵向对比分析,如按时间顺序比较三次技术革命对工业生产、工业布局的影响。也可以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如比较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气候特征、地区分布;再如比较几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发展条件、主要特征等,可采取列表分析,也可以通过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等等。认清相似问题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明确知识间的联系,有利于掌握概念的实质内容,排除干扰因素,形成正确概念。

要多角度进行训练,促进知识迁移。对于一些可从多角度去思考的地理问题,要整体把握,注意发散思维的训练。学习中注重加强对一因多果、一果多因问题的研究,充分利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训练解题思路,提高解题的应变能力,研究各种可能造成知识负迁移的因素,促进知识的正迁移。如给出一组等值线图,可以从多个方面变换条件进行思维训练:如假定为等高线图,判断山脊、山谷;如假定为等压线图,判断高压脊、低压槽;如假定为等温线图,判断是何种洋流影响所致,或是何种地形影响所致等。

要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高考试题的一大特点就是注重联系实际,把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巧妙地与当前热点、焦点问题联系起来,以考查学生运用地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平时要关注热点和重大问题,如全球变暖、北京奥运会、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城市化、人口问题、能源的开发利用、新农村建设、建设节约型社会、生态文明等。但不应盲目追逐热点,要善于用地理的眼光看待问题,从中发掘所涉及的原理和规律。这样不仅使地理学习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了扩展,而且有助于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审题具有一定的程序。

(1)注意试题的数量和分数的分配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2)要确实弄清楚每道题的题意,搞清楚题目所给予的条件和问题,明确题目要求,因为考试要求可能与自己习惯的答题要求有所不同,所以一定要按题意和要求去回答。要认真解读试题中的每一幅图、每一句话、每个数字、符号,搞清楚设问与所给材料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多地从题干、设问和图表上提取有效信息,进行信息间关系的判断,互相论证或排除错误判断。更要注意那些关键性和限制性的文字,否则就可能造成误答或答不全。

(3)对于有些“似曾相识”的题目,更不可掉以轻心,不能凭“想当然”作答。要将考题与平时做过的题目进行对比,看看是否有“细枝末节”上的区别。如有,把这些“区别”看出来,就可避免失误。

在准确审题后,解题的关键是要有正确的答题思路,灵活地调动和运用平时积累的知识储备,综合分析,将所学知识与试题要求成功“对接”来解答。针对不同的题型,应采取不同的解题方法,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试题基本上是两种类型,即选择题和综合题。对选择题来说,一是注意事物的因果关系,试题往往要求以果推因,有时则是以因推果;二是采取排除法,从相反的方向去思考问题,有时这样解题会更快一点。综合题的解答时要有整体性思维,因为综合题的设计往往以区域地理为载体,围绕一个中心问题,从不同侧面或者事物的不同层面来设问,因此必须用区域研究的方法,全面思考,围绕着“在哪里?”“有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这一思路,去综合分析解答问题,即从自然地理环境的内涵(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及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人文地理要素的内涵(资源、市场、交通、劳力、技术、政治、经济、文化等),以及自然环境与人文活动之间的联系、影响等方面入手,找出优势条件或限制性因素,综合分析,提出发展方向或解决措施。如分析沙尘暴的危害、产生原因和对策时,从危害来说,就必须考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对人类生产生活各方面的影响;从原因来说,必须考虑自然原因,如大气运动、大气环流的稳定性、气温的变化、地表的植被状况等;而人文原因则要考虑人类对地表的各种破坏,以及造成这种破坏的背景因素,如人口的增长导致对自然资源掠夺性的开发而产生的各种环境问题等。

第二阶段复习做题时要多联想、多琢磨、找思路、找规律,在思考、总结、深化上多下功夫。每做一道题,不能只满足于知道答案,还应总结出解决这类题型的思路、方法、技巧和规律。还要研究高考试题答案,要知道这个答案的来龙去脉,这样你就对做高考题有一种感觉,包括获取和解读有效的地理信息以及答题规范的感觉,这样就能不断提高应考能力。

(3)相对位置:相邻地区(国家、经济发达区);交通位置(重要海峡、铁路枢纽、港口)

描述哪个方位是以什么地形为主即可。

(3)水系的形状(向心状即盆地,中间低、四周高,放射状即山地,中间高、四周低)

(6)冰川的侵蚀作用:挪威的峡湾(U形谷、冰斗、角峰)和五大湖,欧洲的许多湖泊(千湖之国芬兰的湖泊)。欧洲的地形

(7)地壳断裂下陷,形成地堑:渭河谷地、汾河谷地、鄱阳湖、贝加尔湖、坦葛尼喀湖、死海、台湾海峡等。

(8)板块相撞:高大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等)和高大年轻的高原(如青藏高原)、海沟、地震、太平洋中的岛弧。

(10)板块张裂,地壳下陷:东非大裂谷、红海、死海、约旦河谷、大西洋。

(11)由珊瑚的遗体堆积而成(珊瑚岛):马尔代夫、南海诸岛、太平洋诸多岛屿、大堡礁。

(1)纬度高低(决定因素)。具体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

(5)大气环流和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

(1)气温日较差,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其大小与纬度、季节、天气情况及地表性质等有关。

④气温日较差与海拔的关系:山顶的气温日较差比山下平原小;高原山地地区,则海拔越高,日较差越大。

(2)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或称气温年振幅。其大小与纬度、海陆分布等因素有关。

原因: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越大,昼夜长短的年变化越大,因而气温的年较差越大;低纬相反。

原因:陆地比海洋的热容量小,夏季升温快,温度比海洋高;冬季降温快,温度比海洋低,因而气温年较差比海洋大。沿海受海洋的影响较大,比内陆年较差小。

如青藏高原气温年较差与我国同纬度平原、盆地比较,气温年较差小。这是因为:青藏高原属于中低纬的大高原,夏季因其海拔高,气温不太高;冬季因纬度低,地势高,寒冷的冬季风影响弱,气温不太低。

④天气:晴天多的地区气温年较差大于阴雨天多的地区,如新疆比同纬度的沿海地区的年较差大。

⑤植被: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的年较差比裸地的年较差小。

季风控制区夏秋季多,冬春季少;副高控制区降水稀少,如伏旱天气、热带沙漠气候区、地中海气候的夏干;赤道低压带控制区降水丰沛;西风带降水多,信风带降水少。(要注意风的来向:迎岸风往往多雨;离岸风则少雨)

(2)天气系统因素——低压中心和低压槽部位降水多,高压中心和高压脊部位降水少;锋面控制降水多,如梅雨、贵阳冬雨、北方夏季暴雨;气旋过境降水多,如西欧冬季、东北和江南春季;反气旋过境降水少,如伏旱;台风过境降水多。

(3)洋流因素:沿海暖流流经区降水多;沿海寒流流经区降水少。

(5)地形地势:暖湿气流在山脉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焚风效应)。

(1)气温(最低月气温,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

因为冬季高低纬度间的温差大,气压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夏季反之。(可用于解释我国冬季风比夏季风强的原因之一)

(1)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

(2)降水少,时间分配不均匀;

(1)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小,冬暖夏凉;

(1)湿度(河流湖泊附近、水库附近);

(2)地形(低洼地、山坳里);

(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

(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

(6)水能资源: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

(1)发源地、长度、入海口;

(2)流向;

(3)流域面积大小;

(4)落差大小(水能);

(5)河道曲直情况;

(2)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青藏高原、德干高原、巴西高原、东非高原等)

(3)天气状况(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我国西北地区、中亚、西亚、北非、美国西部内陆、澳大利亚中西部等)

举例:喜玛拉雅山南坡比北坡雪线低;天山北坡雪线低;阿尔卑斯山北坡雪线低;落基山的北段和安第斯山南段的西坡雪线低;落基山的南段和安第斯山北段的东坡雪线低等

(2)气温(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中低纬度雪线高、高纬度雪线低)

地理必修一课件【篇6】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

主题:中国的地理位置与区域特征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区域特征;

2.掌握中国地理位置的基本知识;

3.了解中国的地理划分和区域特征;

4.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整合信息能力;

5.能够利用地理知识分析中国的区域特征。

【教学重点】

1.中国的地理位置;

2.中国的区域特征。

【教学难点】

1.中国地理划分的特点;

2.中国地理区域特征的分析。

【教学准备】

电子白板、多媒体设备、幻灯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使用幻灯片展示中国地图,向学生展示中国的地理位置。

2.出示一张图片,向学生提问:“根据图片,你认为中国属于亚洲的哪个部分?”“那么中国在世界上处于什么位置?”

3.输入教学内容:“今天我们将学习的主题是中国的地理位置与区域特征。”

二、学习主体(30分钟)

1.讲解中国的地理位置(10分钟)

a.使用电子白板展示中国地理位置的基本知识;

b.向学生介绍中国的地理位置,包括经度、纬度和行政区划等信息;

c.让学生观察地图,找出中国的北、东、南、西四个边界线。

2.讲解中国的地理区域划分(10分钟)

a.使用幻灯片展示中国的地理区域划分;

b.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南、西北六个区域;

c.向学生介绍各个区域的特点和地理环境。

3.分组讨论(10分钟)

a.将学生分组,每组分别代表一个地理区域;

b.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该地理区域的特点、气候、地貌、资源等;

c.鼓励学生做一些调查和研究,收集该地域的相关数据和图片。

三、展示和总结(15分钟)

1.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他们研究的地理区域的特点和资源分布等;

2.其他学生对展示内容进行评论和提问;

3.教师总结问题:“为什么中国的地理环境多样,资源分布不均?”并引导学生思考相关问题。

四、拓展与应用(15分钟)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取一个地理区域进行深入研究;

2.要求学生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渠道收集相关资料;

3.每个小组完成一份研究报告,并结合地理知识对该地理区域进行分析和解释。

五、作业布置(5分钟)

1.写一篇关于中国地理位置和区域特征的小结(不少于500字);

2.预习下节课内容。

【教学反思】

1.本节课通过多媒体设备和教学课件的运用,使学生对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区域特征有了更直观和深入的了解;

2.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增强了学生的信息整合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3.通过扩展应用,培养了学生的独立研究和分析能力;

4.通过作业布置,巩固了学生的学习成果。

GZ85.com延伸阅读

高一地理必修一课件推荐八篇


教师在工作中的一项职责是编写教案和课件,但这并不是随意编写的。教案是深化课程内涵的重要工具。为了满足您的要求,栏目小编精心准备了一篇关于“高一地理必修一课件”的文章,相信这篇文章会给您带来有价值的帮助!

高一地理必修一课件 篇1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城市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结合实例分析城市各功能区的形成及区位特征

3、培养学生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和把获得的有用信息、结论加以表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自主探究法

2、读图分析、讨论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增强学生对城市发展的参与意识

二、教学重点

城市的地域形态;城市地域结构特点;经济因素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

城市地域形态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经济因素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的作用。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自制图表等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中心,世界近50%的人口居住、生活在城市。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城市的规模在不断地扩大,新的城市在不断涌现,这就是城市化。在第二章中我们一起来探讨城市以及城市化。

板书:第一节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

城市形态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8页图2、1,注意观察比较三幅图中城市的形态,想想城市外部形态之所以不同和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看图)

总结:成都是团块状是因为在平原上;兰州沿着黄河谷地延伸呈条带状;重庆地处长江和嘉陵江的交汇处,又是丘陵地区,地形崎岖不平,呈分散状。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城市形态收地形、水系和交通线路的影响。

过渡:城市的形态差异不仅表现在外部形态的不同,在城市的内部,不同的土地有不同的利用方式,形成城市的不同功能分区,从而形成不同城市内部不同的空间结构。

板书: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18-21页的内容,采取自学—指导的教学方法,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城市中的土地有那些主要的利用方式?

(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

2、阅读教材图2、2,观察城市中有哪些主要的功能区?分别是怎样形成?不同功能区有明确界线吗?

(主要有商业区、工业区和住宅区。无明确的界线)

3、什么是集聚效应?

4、城市分布最广泛的功能区是那种?(住宅区)

5、随着城市的发展,住宅区出现怎样的分化?不同等级的住宅区有什么差异?

6、商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的什么位置?为什么?(交通便利的市中心和街角等位置)

7、中心商务区有什么特点?它和一般的商业区有什么不同?

8、读图2、5,说说常州市的工业分布特点。为什么有这样的特点?(沿着铁路和公路分布,这样分布可以方便运输,降低运输费用)

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城市形态的差异。城市不仅有一定的形态,其内部还因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一、城市地域结构

1、概念:

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称为城市地域结构

2、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了解)

(若时间允许,本部分可以采取学生课上阅读的形式进行)

模式形成形状同心圆模式城市各功能区经过不断侵入和迁移;呈同心圆状自核心向外扩展。同心圆扇形模式在小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影响下,城市各功能区出现沿着交通线呈扇形或楔形向外扩展的趋势扇形或楔形多核心模式随着城市不断向外扩展,范围越来越大,原有市中心区由于地价高、交通和居住拥挤等原因,使得远离中心的郊区也出现了新的核心,城市围绕不同的点,发展形成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

1、不同的城市具有不同的城市地域结构特点—即城市内部各功能区的空间组合不同。

2、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经济因素——主要因素。

对城市来讲——城市土地有限,不同地段租金不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付出租金最高的经济活动才可能得到相应的地段。而不同的经济活动类型其付租能力(或愿意付出的租金)又不同。直接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二个方面:

I、交通便捷程度。一般来说,交通便捷程度越好,土地价格或租金就越高。

II、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如下面表格及相应的坐标图示)

(本部分采取学生分析教材图2、8,完成相应问题,教师进行总结归纳的方式进行)

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用地要求占地少,要求最大程度的接近消费群体占地多,要求方便上下班,又要方便购物工业生产占地较大,地租占成本的比例很高受距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大。因而位于距市中心最近的A区,在A区商业支付的租金最高较小。因而位于距市中心较近的B区,介于商业区和住宅区之间较小。在距市中心最远C区只有工业出的租金最高过渡:在实际生活中,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并非完全按照这一经济规律呈现,而是更具复杂性。这说明除了经济因素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在起作用,请大家结合你的认识、图2、9和案例1:纽约市的少数民族区谈谈你的看法。

(2)其他因素

I、收入——形成不同级别住宅区的常见原因。

有能力支付昂贵租金和选择最佳居住环境的人,其居住地往往形成高级住宅区。

II、知名度——城市内某些地区在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具有很高的声誉,这往往会吸引更多新的住宅或商场建在该处,以提高其知名度。

III、种族聚居区的形成——在有些城市的某一区域内,如果某个种族或宗教团体占优势,就可能形成种族聚居区。如纽约市的唐人街、哈林区、小意大利区等。

IV历史因素——城市的建筑物和街道设计可以维持久远,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日后的功能分区有着深远的影响。

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城市发展的初期城市发展的中后期城市的地域范围狭小扩大各类功能用地的关系混杂布置,无明确功能分异分异明显工业发展方向在市中心形成工业的自然团聚市区的工厂企业纷纷外迁原因分析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引起为降低成本、保护环境三、城市的合理规划

关键:处理好居住区和工业区之间的关系。

居住区和其他工作地点之间应有:

1、便捷的交通联系(为了方便职工的上下班)

2、排放废气和废水的工厂应布置在居住区的下风向和河流的下游地带的远郊区

3、卫生防护带

课堂总结:略

高一地理必修一课件 篇2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高一地理必修1知识点总结_高一年级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地月系 (课本P3图1.2)

太阳系

银河系 其他行星系总星系 其他恒星世界 河外星系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课本P4图1.4)

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海王星。 2.八大行星分类(课本P5图1.5)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课本P6)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8图1.7)

⑴提供光热资源;

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四、太阳活动影响地球(课本P11)

⑴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课本P11活动);

⑵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⑶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⑷两极地区产生极光;⑸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二、太阳直射点移动 23°26′N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如图示0°

★2.。地球公转过程中两分两至点的判断 23°26′S

依据:看日地球心连线和赤道的位置关系——连线在赤道以北说明太阳直射23°26′N,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

上的夏至点;连线在赤道以南说明太阳直射23°26′S,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冬至点 简便方法:看地轴——地球逆时针公转时,地轴左偏左冬,地轴右偏右冬。如下图 3.。地球公转过程中速度变化的判断

依据:1月初,地球运行至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运行至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二、昼夜交替和时差 ★㈠昼夜交替

1.⑴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不透明、不发光;⑵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转。

2.晨昏线的判读:在晨昏线上任找一点,自西向东越过该线进入昼半球,说明该线是晨线,反之是昏线。

3.晨昏线与赤道的关系:相交且平分,因此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

4.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垂直且相切,因此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度。

5.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变化范围:0°~ 23°26′

6.太阳高度的分布:昼半球上>0°,夜半球上 < 0°,晨昏线上 =0°。

7.昼夜交替的周期:一个太阳日 =24小时 ★㈡地方时的计算 1.地方时计算原理:

①地方时东早西晚(同为东经,经度越大越偏东;同为西经,经度越小越偏东;一东一西,东经偏东时间早)

②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③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既1°=4分钟) 2.地方时计算方法:

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两地经度差

说明:

①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条件:东加西减——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的西边用减号。

②经度差的计算:同减异加——两地同为东经或同为西经相减;一为东经一为西经相加。

③计算步骤: 确定两地经度差;换算两地时间差;判断两地东西方向;带入计算。

3.昼夜长短的计算

⑴昼弧:任一纬线落在昼半球内的部分。

⑵夜弧:任一纬线落在夜半球内的部分。

⑶计算:①昼长=昼弧对应的经度数÷15°;

②夜长=夜弧对应的经度数÷15° ㈢区时的计算

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两地时区数差

说明:

①时区数的计算:当地经度数÷15°,商四舍五入得时区数。

②时间差的计算:同减异加——两地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相减;一为东时区一为西时区相加。高一地理必修1知识点总结_高一年级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③加减号的选用条件:东加西减(同为东时区,时区数越大越偏东;同为西时区,时区数越小越偏东;一东一西,东时区偏东时间早) ★㈣光照图的判读方法和步骤

1.标自转方向,判断晨昏线

2.定日期:

⑴北极圈出现极昼(或南极圈出现极夜)为6月22日;

⑵北极圈出现极夜(或南极圈出现极昼)为12月22日;

⑶晨昏线与经线重合,为3月21日或9月23日。

3.时间计算: ⑴ 找特殊时刻点:

①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点点;

②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点;

③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12;

④平分夜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24点或0点。

⑵依据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东早西晚,东加西减的原则推算时间。

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⑴由日期定直射点的纬度:春秋分日——0°;夏至日——23°26′N;冬至日——23°26′S

⑵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是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即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 ★三、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1. 偏移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2. 判断方法: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掌心向上,四指指向物体运动方向,大拇指所示方向为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

四、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⒈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参看课本P18)如右图:

⑴太阳直射北半球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 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

⑵太阳直射南半球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冬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

⑶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地均为6:00时日出,18:00时。

⑷极昼极夜范围的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春分过后北极点开始出现极昼,春分到夏至极昼范围由北 极点扩大到北极圈,夏至到秋分极昼范围由北极圈缩小到北极点;秋分过后北极点开始出现极夜,秋分到冬至极夜范围由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冬至到到次年春分极夜范围由北极圈缩小到北极点 ★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⑴纬度变化: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⑵季节变化: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地达一年中的最小值。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地达一年中的最小值。 ★3.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⑴计算公式:H = 90°- 纬度间隔说明:所求点与直射点的纬度间隔计算遵循同减异加——所求点与直射点同在北半球或同在南半球相减,在不同半球相加。

⑵正午太阳高度大小比较: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即与直射点纬度间隔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反之越小。

五、四季更替和五带

1、四季划分依据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的变化。 2.划分的方法有三种:

★(1)物候四季: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12、1、2月为冬季。

(2)传统四季:以 “四立”为起始点。

(3)天文四季:以“二分二至”为起始点。

3、五带的划分依据是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界限是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 。 ★4.黄赤交角与回归线、极圈之间的关系

⑴黄赤交角的度数等于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数,与极圈的纬度数互余。

⑵如果黄赤交角变小,南北回归线度数变小,极圈度数增大,从而使热带和寒带的范围缩小,温带范围扩大。如果黄赤交角变大,南北回归线纬度变大,极圈纬度减小,热带和寒带的范围扩大,温带范围缩小。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 地球的内部圈层 1.地震波

2、地球内部圈层——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划分三个圈层。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 ★2.大气受热过程及温室效应

★二、热力环流——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的空气环流

1、热力环流中温度和气压值的比较方法(参看课本P30图2.3)

⑴温度:同一水平面上,盛行上升气流的近地面温度最高;同一地点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⑵气压值:同一水平面上看高低压;对同一地点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值越低。如下图 温度由高到低是 DCAB 。

气压由大到小依次是 CDAB。

C ⑶等压面的变化规律:同一水平面,形成高压的地方等压面上凸,形成低压的地方等压面下凹。 ★2.几种常见的热力环流实例 A

B

★三、大气水平运动——风(参看课本P31图2.5、2.6、2.7)

高一地理必修一课件 篇3

本节洋流是水圈的第三节课,是在前面学习了大气圈和海洋盐度和温度后的一节,它与本册教材最后一节海洋资源的内容也有联系。这一节是承上启下的一节内容,只有让学生了解了海水的温度、盐度特征及其分布、洋流的形成与分布规律,才能为学生学习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保护奠定必要的基础知识。

可把教材内容处理成三个方面:洋流的形成、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知识目标:

(1)了解洋流的概念、类型及成因;(2)掌握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3)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人类对洋流的利用。2.能力目标:

(1)能通过不同途径(网上或书籍)查找和本课有关的材料,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筛选材料;

(2)通过学习,提高运用地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A.培养学生读图、绘图的能力,使学生学会有序思维;B.培养学生通过比较分析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

C.培养学生对地理现象结构、分布与动态变化的联想能力,理解地理事物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

(3)能用简明语言概括材料并阐明自己的观点;

(4)能尝试提出研究性问题,体现研究性学习意识。3.情感目标:

(1)通过洋流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洋流与人类、地理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界奥秘的精神,同时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提高环保意识,确立探索海洋、开发海洋的信念;

(2)通过相关内容的学习,能了解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培养辨证唯物认识观。

制定以上教学目标的`理论依据是:上海市中学地理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及高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水平。课程标准要求我们“使学生获得可发展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地理思维,树立地理环境伦理观念,形成全球意识和爱国情感,具备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体现课程理念强调的四个关注,学生系统地了解了洋流的相关知识后,用已知的洋流知识进行对地理环境影响的综合分析,从中获得地理思维能力和解决分析实际问题等能力的提高。(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洋流形成、分布规律的观察认识及相关的思考;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教学难点:本节课的难点在于学生分析及拓展认识的展开;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教师认真小结,以使学生能够全面地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学目标,确定出以上的教学重点;根据洋流形成中影响因素较多,且理性较强,而表层洋流分布中名称较多,且联系初中区域地理知识较多,高中学生已遗忘较多、回忆确认较难,因而制定了以上教学难点。(五)教学关键分析

1.讲清楚洋流形成的动力源(即风、密度差异是形成风海流、密度流的原因,风海流、密度流流走,相邻海区海水来补充,从而形成补偿流),是突破洋流形成原因这一重点难点的关键。

2.指导学生对照“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模式图”与“世界洋流模式图”,就容易理解和记忆世界洋流分布的模式,然后进一步对照世界洋流的实际分布图吻合程度、认识模式理论的指导意义,并仔细观察分布图和模式图上不一致的地方,是突破洋流的表层分布这一难点的关键。

3.理论联系实际讲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突破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一教学关键的关键。

根据高二学生的心理、生理等特征和本节教学内容,我选用了“自学指导法”、“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并辅之以电脑多媒体进行教学。1.自学指导法

教师向学生提出学习的要求,讲清学习的方法,学习过程主要由学生自己完成。指导学生独立学习书本知识、分析地图及使用其他地理资料,有助于学生自觉掌握知识,养成自学地理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习惯。

本节中“洋流分布规律”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两段文字,通过教师指导下自学完成能够学会弄通。2.引导—探究法

引导—探究法适用于从已知到未知的学习活动。运用这种方法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经验。教师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与我们这节课所教内容是吻合的。有关洋流形成的因素——风和海水盐度温度内容,前面的教学中已学习过,有关表层洋流分布规律中一些洋流名称——初中区域地理也已学习过。这样通过教学,便能唤出学生的已知,推导探究出他的未知。另外,本节课理性内容较多,要求学生注意力要高度集中,使用引导—探究能达到这个目的。

3.电脑多媒体的使用,能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提高教学效率,还能分层次演示教学,对攻克重难点效果很好。因此本节课设计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导之有方”,才能“学之有法”,才能真正使学生学到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为此,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学法指导。1.比较法

比较法是明确被比较的地理事物共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运用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认识地理事物特征,且直观性强,有助于使地理知识系统化。本节内容讲述“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指导学生运用比较法(比较世界洋流模式图与世界洋流分布图寻找差异)来学习,能取得较好效果。

本节教材中关于洋流的形成因素应从盛行风、密度及海水的连续性三个方面加以分析,从而推导出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即是运用的分析法。而表层洋流的分布则是对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在地理空间分布的一种综合,运用的即是综合法。

学生通过收集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资料,通过实例自主探究教学内容,然后在课堂上展示与讨论。这个过程学生不仅提高了收集、整理地理信息的能力,拓宽了地理知识面,认识到地理学科的实用价值,而且为学生参与教学提供了丰富素材。

高一地理必修一课件 篇4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第一节 中国的疆域

一、从世界看中国

1.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2.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二、辽阔的国土

1.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2.跨近50个纬度→南北气候差异显著→适宜发展多种农业经济

三、广阔的海域

1.东临四海一洋

2.领海和内海

3.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岛屿

4.优越的海陆位置

四、陆上疆界和邻国

附表:表1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较表

表2世界主要国家海岸线比较表

第二节 中国的行政区划

教学目标

使学生知道我国的三级行政区的划分,记住我国33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位置,并且会在“中国政区图”上正确填图。

教学重点

1.准确记忆我国的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位置。

2.培养填绘地图确认地理事物空间位置关系及空间想象、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方法

学习指导法。

教学手段

每人一份“中国政区图”,黄、绿、橘黄、粉四色彩色笔,剪刀,若干单个省区政区轮廓图,8开大的中国空白政区图(每个学生一张)、“中国政区挂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中国的疆域十分辽阔,为了便于管理好这样大的国家,我们要进行行政区的划分。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的行政区划。

【板书】 第二节 中国的行政区划

一、三级行政区划

【讲授】 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的划分

【承转到省级行政区的学习】

【板书】 二、33个省级行政单位

(出示“中国政区挂图”,同时学生将书翻到第6页)

【教师指导下师生共同活动】 下列行政区,按(1)至(3)的教学步骤进行。

山西、湖北、广东、云南、青海、黑龙江、沿海岸线的行政区

(1)认形状:教师出示一个轮廓图,让学生在课本的政区图上找出该行政区的名称,掌握轮廓的特征,如山西像平行四边形,湖北像民警的帽子等;

(2)定位置:在空白地图找到该行政区的位置,并涂上颜色,写出名称,注意该行政区与长江、黄河的位置关系;

(3)找邻居:从北部顺时针找起,每找出一个,都要注意指导学生观察轮廓的典型特征,涂上颜色,写出名称。

【转入行政区简称的教学】

【板书】 三、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

请学生将书翻到本节的附表。

【讲授】 简称的由来

学生在已上色的地图中填写简称。

【展示投影】 简称和全称连线。

学生练习。

课后练习

练习1.拼图:把上好颜色的地图粘在硬纸片上,分行政区剪下制成拼图。

练习2.不看政区图,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1)按沿海、沿江、沿陆上国境线(底图上画有长江和黄河)拼图;

(2)按课本本节末“课堂活动(一)”的要求,进行拼图游戏比赛。

板书设计

高一地理必修一课件 篇5

第一部分的内容——山岳的形成,教材首先指出山岳的形成和内力作用关系密切,然后对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的成因、基本形态特征和规模进行分析。由于褶皱山和断块山是形成于一定的地质构造上的,所以教材在讲述这两种山岳的形成时,都先从褶皱和断层这两种最基本的地质构造开始讲起,并且教材还配以阅读材料和活动题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部分内容。第二部分的内容——山岳对交通的影响,教材主要分析了山岳对交通三方面的影响:对运输线路结构、对线路分布格局和线路延伸方向的影响,并且设计了相应的活动题帮助学生理解。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褶皱的概念和基本形态,掌握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理解褶皱山的概念。

2.了解断层的概念,掌握断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断块山的概念。

3.了解火山的形成过程,掌握火山的组成。

4.理解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阅读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褶皱、断层的成因及地貌表现。

2.通过读图分析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分析各种山地的成因,培养读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能应用所学知识解释地形的形成原因,使学生认识到地壳的变迁是有规律可寻的、是可以被认识的。

教学重点:

1.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理解褶皱山的概念。

2.掌握断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断块山的概念。

3.火山的形成过程。

2.阅读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褶皱、断层的成因及地貌表现。

高一的学生在初中阶段识记了大量的中外名山,而且也了解了“大陆漂移假说”及“板块构造学说”,特别是本章的第一节学习了内力作用的有关理论,本节“山岳的形成”是具体的案例运用与拓展,因此学生对此部分知识已有所了解,但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难以亲眼看到,所以需要学生进行地理的理性思维,才能正确判断背斜构造和向斜构造,进而运用到现实的生产生活中,所以学习本节内容有一定的难度。遵循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本节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熟悉的案例或借助模拟演示、动画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概念并运用原理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让学生体验到探索知识的乐趣,并感受“学习有用的地理”的学习理念。

启发式教学:本节教材难度较大,理论性较强,需要学生进行信息的收集,对图的理解与分析。因此,采用在学生读图分析、课堂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引导、点拨为主的方法进行教学。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多媒体以其形象观的画面,优美动听的音乐,生动感人的解说,增加了真实性、趣味性。在短时间内使大量无法直接观察的感性材料呈现在眼前,激发联想,有利于课堂教学。

可用讨论法,通过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讨论,各抒己见,互相启发,利于学生理解、巩固所学知识。同时,也可以调动全体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使更多的学生有交流、发言的机会,其正体现学习共同体中“平等的首席”。

高一地理必修一课件 篇6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明确大气的热量来源,即导致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使学生能运用图示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2.能阐述大气温室效应及其作用、大气热力环流等基本原理。

3.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对风向的影响,能运用图示解释风的形成,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并且能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讨使学生理解“太阳暖地面、地面暖大气、大气还地面”的原理。

2.利用图表分析归纳“温室效应”。

3.通过实验活动理解热力环流的原理。

4.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对“风的形成”的理解,学会在等压线图上判断某一地的风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念,增强大气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1.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2.分析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与方法。

3.近地面风向确定方法。

教学难点

1.大气受热过程。

2.热力环流。

3.地转偏向力对大气运动方向的影响。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补充内容:大气的组成及垂直分层

1.大气的组成:

①干洁空气:N2、O2、CO2等

②水汽: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主要集中在对流层中

③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主要集中在对流层中

2.大气的垂直分层:

(1)对流层:

①主要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固体杂质

②厚度:不均一(赤道达17~18千米;中纬度达11~13千米;两极地区8~9千米)

③特点: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递减(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大气以对流运动为主;有复杂多变的天气现象

④意义:对人类影响最深刻的一层

(2)平流层:

①主要组成:干洁空气

②厚度:从对流层顶至距地面50千米

③特点: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

④意义:该层中距地面21~23千米处为臭氧层,可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被称为“地球的保护伞”;该层有利于高空飞行

(3)高层大气:

①主要组成:干洁空气

②厚度:从平流层顶至距地面2000~3000千米(地球大气的上界)

③特点:又可划分为中间层(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热层(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散逸层

④意义:该层中距地面80~500千米处为电离层,可传播无线电短波通信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几种常用的辐射形式:(物体本身的温度越高,其辐射的能量越集中在其短波部分)

(1)太阳辐射——短波辐射(简介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

(2)地面辐射——长波辐射

(3)大气辐射——长波辐射

2.大气的受热过程:

3.太阳是地球的根本热源,而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活动]P29

二、热力环流:

1.产生原因: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

[活动]P292.热力环流的形成:

[比较各点气温与气压的大小]3.几种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

(1)海陆风:白天吹海风,夜晚吹陆风

(2)山谷风:白天吹谷风,夜晚吹山风

(3)城市风:高空风从城市吹向郊区,夜晚风从郊区吹向城市

[活动]P30

板书设计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1课时)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二、热力环流:

教学反思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画图分析热力环流的形成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形成

1.气压梯度: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

2.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面上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

①特点: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②意义: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3.风的形成:

(1)高空的风:

①水平气压梯度力——根本动力(既影响风向也影响风速)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2)近地面的风:

①水平气压梯度力——根本动力(既影响风向与影响风速)

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③摩擦力——永远与风向相反(既影响风向,也减小风速)

[习题]:北半球一人背风而立,高压和低压分别在他的哪个方向上?

板书设计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2课时)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

1.气压梯度:3.风的形成:

2.水平气压梯度力:

教学反思

高一地理必修一课件 篇7

本节内容的设计从教材结构上讲是用于回答本单元引言部分提出的两个设问:“常见的天气系统有哪些”和“气象灾害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哪些危害”;也是在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的理论基础上,在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的全球大气运动框架下对各地区常见天气系统的具体分析,完整了前面所涉及的知识,如高气压、低气压、极锋等;此外,本节内容的掌握更可使学生将地球上的大气有关知识学以致用,分析风云变幻的天气现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识要求:

1、掌握有关气团、锋面、锋线及锋的概念,理解气团、锋面的分类。

2、掌握不同锋面、同一锋面控制下的不同地区、同一锋面控制下同一地区不同时间天气的变化特点。

3、理解低压、高压与气旋、反气旋的关系及其对天气变化的影响。

技能训练:

1、培养学生从运动的角度分析解读锋面系统、气旋反气旋系统与天气关系图。

2、运用简易天气图,说明天气系统的活动特点及其带来的天气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

1、结合近期天气变化状况引入主要天气系统的类型。

2、Flash课件演示锋的形成、冷锋暖锋及准静止锋的运动变化过程,从动态的角度掌握锋的有关组成部分及其运动变化对天气的影响。

3、读图2.21“2003年10月14日12时世界海平面的气压分布(局部)”并结合flash课件演示理解掌握高压(反气旋)、低压(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等概念并从动态的角度理解气旋、反气旋的演变过程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正确理解天气现象的发生、变化,树立物质世界是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的,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观点,明确科学监测预报的重要性。

2、使学生理解地理知识就在身边,学习有用的地理,将所掌握的地理知识运用于实际,指导生活。

高一地理必修一课件 篇8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用约20分钟时间对本节内容进行预习,掌握课本基本知识,并能够建构基本知识体系。

2、完成本节的教材助读中的问题,并用红笔标记出自己不会的问题。

3、预习中要重视对知识的理解、分析、归纳,并注意联系实际。

学习目标:

1、知道自然资源的含义及类别。

2、知道水资源问题的基本情况及产生的原因。

3、知道土地资源的主要特征,以及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

4、知道我国矿产资源问题的主要特征。

教材助读:

1、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和的总称。

2、按照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将自然资源分为和两大类。

3、的迅速增加和的加速增长是导致水资源危机的基本因素。水资源在和上的分布不均,是水资源危机的客观因素。

4、、和等,是对水资源及其再生功能造成破坏的主要因素。

5、土地资源问题突出表现在和两方面。、、和等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以及等,使土地资源严重退化,农业生产空间趋于萎缩。

预习自测:

1.下列有关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洋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B.生物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

C.非能源资源都属于非可再生资源D.地下资源都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2.下列选项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天然气B.稻谷C.土地D.液化气

我的疑惑:

探究案

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

1、结合课本P20页文字,完成课本P21页活动第1题。

2、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并思考课本P22页活动1—2题。

3、我国土地资源主要存在哪些问题?怎样保护土地资源?

4、预计到2010年,,我国20种主要矿产有半数以上不能满足建设需求,特别是一些基础性矿产和大宗支柱型矿产,如石油、、铁、铜等,缺口大,供需矛盾突出,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将产生明显的制约作用。

想一想:我们生活中在哪些方面利用了石油、铁、铜等矿产资源,一旦这些资源枯竭,将影响到你生活的哪些方面?

当堂检测:

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缺水的原因是()

A.北方江河径流量年际变化不大

B.北方地区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少

C.北方地区年降水量较少,属于半湿润地区

D.北方地区耕地多,水资源少,加剧了缺水现象

2023高一地理必修一课件(分享15篇)


今天工作总结之家编辑为大家准备了有关“高一地理必修一课件”的内容,我们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一些新的思路。老师在开学前需要把教案课件准备好,现在着手准备教案课件也不迟。教师需要不断优化教案追求卓越。

高一地理必修一课件【篇1】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明确大气的热量来源,即导致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使学生能运用图示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2.能阐述大气温室效应及其作用、大气热力环流等基本原理。

3.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对风向的影响,能运用图示解释风的形成,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并且能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讨使学生理解“太阳暖地面、地面暖大气、大气还地面”的原理。

2.利用图表分析归纳“温室效应”。

3.通过实验活动理解热力环流的原理。

4.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对“风的形成”的理解,学会在等压线图上判断某一地的风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念,增强大气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1.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2.分析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与方法。

3.近地面风向确定方法。

教学难点

1.大气受热过程。

2.热力环流。

3.地转偏向力对大气运动方向的影响。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补充内容:大气的组成及垂直分层

1.大气的组成:

①干洁空气:N2、O2、CO2等

②水汽: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主要集中在对流层中

③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主要集中在对流层中

2.大气的垂直分层:

(1)对流层:

①主要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固体杂质

②厚度:不均一(赤道达17~18千米;中纬度达11~13千米;两极地区8~9千米)

③特点: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递减(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大气以对流运动为主;有复杂多变的天气现象

④意义:对人类影响最深刻的一层

(2)平流层:

①主要组成:干洁空气

②厚度:从对流层顶至距地面50千米

③特点: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

④意义:该层中距地面21~23千米处为臭氧层,可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被称为“地球的保护伞”;该层有利于高空飞行

(3)高层大气:

①主要组成:干洁空气

②厚度:从平流层顶至距地面2000~3000千米(地球大气的上界)

③特点:又可划分为中间层(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热层(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散逸层

④意义:该层中距地面80~500千米处为电离层,可传播无线电短波通信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几种常用的辐射形式:(物体本身的温度越高,其辐射的能量越集中在其短波部分)

(1)太阳辐射——短波辐射(简介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

(2)地面辐射——长波辐射

(3)大气辐射——长波辐射

2.大气的受热过程:

3.太阳是地球的根本热源,而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活动]P29

二、热力环流:

1.产生原因: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

[活动]P292.热力环流的形成:

[比较各点气温与气压的大小]3.几种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

(1)海陆风:白天吹海风,夜晚吹陆风

(2)山谷风:白天吹谷风,夜晚吹山风

(3)城市风:高空风从城市吹向郊区,夜晚风从郊区吹向城市

[活动]P30

板书设计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1课时)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二、热力环流:

教学反思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画图分析热力环流的形成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形成

1.气压梯度: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

2.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面上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

①特点: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②意义: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3.风的形成:

(1)高空的风:

①水平气压梯度力——根本动力(既影响风向也影响风速)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2)近地面的风:

①水平气压梯度力——根本动力(既影响风向与影响风速)

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③摩擦力——永远与风向相反(既影响风向,也减小风速)

[习题]:北半球一人背风而立,高压和低压分别在他的哪个方向上?

板书设计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2课时)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

1.气压梯度:3.风的形成:

2.水平气压梯度力:

教学反思

高一地理必修一课件【篇2】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能够根据所需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2.了解交通运输线、点组成的交通运输网及其布局的影响因素

3.结合案例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案例分析法;自学讨论法;合作与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要想富,先修路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交通运输,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五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投影)练习:请为下列货物的运输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

1、2箱急救药,从北京运往乌鲁木齐。

2、2吨活虾,从郊区运往市区。

3、50000吨小麦。从上海运往重庆。

4、10万吨原油,从科威特运往日本

5、2万吨煤炭,从大同运往上海

生1:2箱急救药品,从北京运往乌鲁木齐,应该空至,因为空运的速度最快。

生2:2吨活虾从郊区运往市区,适宜公路运输,因为公路运输较灵活。

生3:50000吨小麦,从上海运往重庆,应该用水运。

生4:10万吨原油,从科威特运往日本,应该用巨型油轮运输。

生5:2万吨煤炭,从大同运往上海,可以用铁路运输。

师:有没有更经济的运输方式吗?

生:可以先将煤炭运往秦皇岛,再利用海运运往上海。

师:很好!同学们,从刚才我们所举的例子中可以发现,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既要根据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又要根据货物的类别和数量以及运输距离等综合因素作出最合理I的选择。伴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不同地区之间人们的交往和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交通运输的发展也显现出许多新的特点。

(投影图片:高速列车和普通火车)

师:大家看到的这两列火车在外形上有很大的区别,左侧图为高速列车,右侧是普通火车。高速列车子弹式的车头设计有助于速度的大大提高。目前,世界高速列车的最高时速可达400千米。高速列车的发展展现了现代交通运输发展的什么特点?

生:高速化。

师:对!同学们对世界和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了解吗?(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

师:中华之星高速列车体现了我国机车车辆制造技术的最高水平,最高时速可达310千米,列车的高速化有多种技术,同学们知道吗?

生:磁悬浮技术

(投影图片:上海的磁悬浮铁路)

师:这是上海浦东的磁悬浮铁路,于20xx年元旦正式投入商业运行,磁悬浮技术尽管可以大大提高列车的速度,但投资很大,所以对于磁悬浮列车的商用一直是褒贬不一。同学们如果想作进一步的了解,可以在课后通过上网查资料来了解,以拓宽自己的视野,与铁路运输相比,公路运输具有更强的灵活性,高速公路建设已成为我国拉动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投影图片:高速公路)

师:经过十多年的建设,我国的高速公路里程已突破3万千米,高速公路里程位居世界第二,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用短短十多年的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三四十年的发展历程。

师:课本图5.2是日本于1980年建成的世界最大的海上巨型油轮,载重达56万吨,甲板上能容纳4个足球场。这体现了现代交通运输发展的又一个特点

生:大型化

(投影图片:集装箱运输)

师:同学们知道图中所示的是那一种交通运输技术吗?

生:集装箱运输技术

师:集装箱运输技术有什么好处?

生:发展集装箱运输,可以节省包装和仓库费用,便于实现装卸作业机械化,保证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师:我国铁路网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生:我国东部地区铁路网稠密,西部稀疏。

师:为什么呢?

生1:因为东部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有利于铁路的建设。

生2:东部地区经济比西部地区发达。

师:说得都不错!看来交通运输的布局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来具体作进一步的认识。

(指导学生阅读案例1,思考下列问题)

1.南昆铁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何处?

2.在地图上分别读出南宁和昆明的海拔,观察南昆铁路经过哪些主要地形区?

3.南昆铁路沿线有哪些资源?

4.南昆铁路的建设有什么意义?

师:南昆铁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何处?

生:南昆铁路东起广西南宁,西到云南的昆明。

师:南宁和昆明的海拔分别大致是多少?南昆铁路沿途经过哪些主要的地形区?

生:南宁的海拔100~200米,而昆明的海拔1000~2000米,两地海拔差异很大。从南宁到昆明,经过南宁盆地,然后翻山越岭到达云贵高原。

投影资料:南昆铁路所经地区地形险峻、地质条件复杂,通过七度以上高烈度地震242千米,可溶l性岩IK375千米,膨胀:L~146千米,被称为地层博览。该铁路从海拔78米的南宁盆地上升到海拔2000多米的云贵高原,工程难度是铁路建设史上前所未有的。

师:南昆铁路的建设有什么意义?

生:交通运输的布局受自然、经济、社会和技术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和制约。

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需要同学们了解五种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能结合运输货物的特点、运输量等对交通运输方式作出合理的选择。

教学后记

高一地理必修2第五章教案: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交通运输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2.了解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案例分析法;自学讨论法;合作与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事物之间普遍联系额观点

二、教学重点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的影响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交通运输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建在交通线上的聚落

展示:《中国交通图》或手绘我国部分地区铁路示意图,主要让学生了解在铁路枢纽上兴起的城市及其形态。

提问:说出下列城市分别建在哪些铁路线或是哪几条铁路的枢纽站?

(石家庄、郑州、宝鸡、株洲、怀化、兰州、蚌埠等。)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建在铁路枢纽上的城市,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如湖南的株洲市,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承转:不同的交通运输时代,城市的区位有所不同。随着交通线的变化,城市也会发生兴衰。

(2)交通线的变化对聚落的影响

展示:京杭大运河示意图,教师简单介绍大运河的地理概况、历史作用,并在图中指出扬州、济宁两城市的位置及京沪铁路线,(说明:由于京杭大运河北段的淤塞、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扬州、济宁这些历史名城发展缓慢,而京沪铁路沿线和沿海城市迅速发展。)

教师还可结合历史材料做补充说明:如乾隆皇帝下江南、康熙微服私访曾几下扬州。又如,地处山西高原中部的平遥、祁县几个县城,晋商的兴起时是重要的驿站,是南来北往的必经之地,当时山西的票号也驰名全国。后来,由于陇海线、京广线的建成通车和晋商的日趋衰落,这些城市发展也很缓慢。

二.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教师:商业网点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人们可以通过商业网点满足日常的生活需要;商业网点也尽可能多地吸引购物者,以提高商品流通的经济效益。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在不同的地形区,商业网点的形成条件、密度、效益和组织形式是不同的。

展示:分别介绍山区和平原的自然条件。

分析: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山区的等高线密集,说明地势起伏大,地形坡度大,由于山区的人口分布较分散且人口密度小,故山区的商业网点在分布上也比较分散且沿河谷地带分布。那么,平原地区的商业网点在形成、密度、效益和组织形式上相比较,有什么区别呢?

展示:山区和平原的商业网点的比较表让学生思考并填出:

山区平原

形成沿河谷地带分布,商品的产、购、销有很大的依赖性,需从平原调进农产品,商品的种类少且经营规模小沿主要交通线而建,商品来源广且经营规模大,但需从山区调入大批林、牧产品

密度小大

效益远离商品产地,交通不便,效益较低货源足,交通便利,经济效益高

组织形式流动式,如货郎担、大篷车固定式,如商业街、商业小区

课堂小结:今天我主要学习了交通布局变化带来的两方面的影响:对聚落形态和对商业网点的影响。我们可以把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

教学后记

问题研究北京的自行车是多了还是少了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北京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的相应措施。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对地理现象的分析综合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地调查或借助于图书馆、网络等手段收集阅读相关资料,分析北京交通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小组互动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引导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要严格遵纪守法,做一个有涵养的公民。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解决问题得出结论

学生展示成果

师生共同讨论分析

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平时是通过什么交通方式到学校来的?城市里交通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今天我们就围绕交通谈谈有关话题,研究北京的自行车是多了还是少了。

(展示交通拥挤的图片)

提问:你们在这张图片上看到了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交通拥堵问题、交通环境问题以及交通安全问题都是城市面临的主要交通问题。

教师点评:指出其优点以及不足之处。进而引出问题研究的一般思路:

发现问题

查找资料

分析问题

城市交通问题

解决问题

北京出现的

通过实地调查、

图书馆、网络等途经收集

阅读相关资料

分析南北京交通

出现问题的原因

发表意见探究解决北

京交通问题的途经

问:为什么北京的会出现堵拥?(学生思考回答)归纳小结:私人小汽车呈爆发式增长态势;人口、就业迁移导致机动化交通增长;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单一,轨道建设滞后于机动化发展进程;道路网体系和功能不完善;公交线路及站点设置存在问题;停车设施供应严重短缺道路施工加剧了交通拥堵;交通管理上还存在不科学、不到位的地方;自行车和行人过多,并且不遵守交通规则

强调:自行车多并不是造成我们北京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但在一些混合车道地段,自行车多可能是造成交通拥堵的一个原因。

过渡:那么我们怎么去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小结:

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明确道路分工

合理规划停车场

减少出行距离

错开出行高峰

加大城市道路建设

进行科学合理的交通管理,重视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

提问:城市环境污染源主要有哪些?有些同学基本同意自行车多是加剧南京空气污染的间接原因,你同意他们的观点吗?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纳小结:工业和交通是城市环境的主要污染源。而自行车是一种绿色交通工具,既环保又经济。只有当它在某些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不分的地段,影响车辆行驶速度的时候,它才可能成为加剧空气污染的间接原因。

问:那我们针对交通工具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有什么解决方法吗?

归纳小结:

实施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技术措施

加强道路绿化

合理规划城市道路,提高车速

制定相关法规严禁各种车辆违规鸣喇叭

在噪音严重的地区设置先进的隔音设施

总结: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了自行车过多并不是造成北京交通拥挤的主要原因,但自行车多并且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确是造成交通拥堵的一个原因。从这方面来讲,在一些混合车道地段,自行车是造成空气污染加剧的间接原因。那么在北京到底是应该鼓励自行车的发展还是限制自行车的发展呢?

学生辩论:鼓励自行车和限制自行车

高一地理必修一课件【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天体的主要类型和天体系统的层次,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

2.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3.培养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解决有关地理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分析图片,形成宇宙物质性的观念,形成天体系统各层次的感性认识。

2.利用图表分析法和比较法自主探究地球在太阳系中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确定的理由:是核心知识,是说明地球宇宙环境的基础。

2.特殊的行星的特殊之处——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确定的理由:是地球特殊性的具体体现,地球有了生命和人类才有可能探讨地球的宇宙环境以及四大圈层环境的发展规律。

教学难点:

1.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确定理由:学生易于从自然常识角度认识地球上为什么有生命,而难以从地球的宇宙环境探索地球为什么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

教学过程

一、人类目前观测到的宇宙

一)地心说——日心说——星系说——目前观测到的宇宙

(讲述)从古代以托勒密为代表提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到16世纪哥白尼提出的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实际上把宇宙看成是太阳系;再到18世纪天文学家引进“星系”作为宇宙的代名词;再到人类目前观测到的宇宙。我们对宇宙认识不断深入。

二)现在人类认识的宇宙

1、宇宙是形态多种多样的物质世界

天体类型: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体、彗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建议)教师结合课本图1.1分别介绍星云、行星、流星、彗星等天体的定义以及蟹状星云、土星、狮子座流星雨、哈雷彗星的突出特征。对彗星在运行轨道上不同位置彗尾的长短、方向的变化规律及形成原因可作适当补充。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就形成了天体系统。

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建议)教师画出天体系统层次表并结合按天体系统层次顺序分别介绍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总星系。

3、宇宙的演化过程

各种天体不是同时形成,各有其发生、发展、衰亡的历史。而整体的宇宙则经历温度从高到低,物质密度从密到稀的演化过程。

二、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参阅教材第3页表1.1)

附表1九大行星的数据分析表

行星分类成员质量体积平均密度公转周期自转周期

类地行星

巨行星

远日行星

附表2地球各项指标在类地行星及九大行星中排位

地球质量体积平均密度公转周期自转周期

在类地行星中排

在九大行星中排

二)地球又是一个适于生物生成和繁衍的行星

1、地球所处的光照条件一直比较稳定。

从太阳系的诞生到地球上有生命的痕迹,中间经历了漫长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太阳没有明显的变化,地球所处的光照条件一直比较稳定,生命从低级向高级的演化没有中断。

2、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地球附近的大、小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和共面性,这样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3、地球自身具备有生物生成所需的温度、大气、水等条件。

平均温度15c:地球与太阳距离太近,温度就过高,则热扰动太强,原子不能结合在一起,也就不可能形成分子,更不用说生命物质。地球与太阳距离太远,温度过低,分子将牢牢结合在一起,以固态和晶体存在,生物也无法生存。

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其引力可保存大气,形成大气层。经过漫长的过程,演变成以氮和氧为主的大气成分。

大量的液态水:地球内部温度升高使结晶水汽化;地表温度逐渐下降,在地面低洼处形成了原始的大洋。

高一地理必修一课件【篇4】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气候变化的各种尺度及相互关系

2、了解全球及中国气候变化的趋势

3、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二、能力目标

1、培养资料收集和资料分析的能力

2、培养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树立学生的环境、全球观念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重点】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教学难点】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教具准备】

录像带、投影仪、投影片、全球变暖的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备注:本部分可以用投影的形式展现)

阅读资料:①1982年冬,美国纽约出现22℃高温,创百年纪录;1987年夏,希腊雅典出现罕见持续46℃高温天气;1988年7月,中国武汉高温天气持续25天之久。20xx年也出现了持续40多天的高温天气。

思考:上述现象反映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全球变暖。

【教师引入】全球变暖已成为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它直接造成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基础的破坏。因此,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就是:全球气候变化。

【板书】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

【预习新课】(备注:本部分可以用投影的形式展现)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P49—50《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部分》,思考

1、①什么是气候变化?

②气候变化主要表现是什么?

③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不同,可以划分为几种类型?

④各种不同尺度气候变化的概念分别是什么?

⑤不同尺度的气候变化的相互关系?

2、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什么?我国的情况如何?

3、区域性气候的变化与全球性气候变化的'关系?

【板书】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学生回答】

1、①气候变化是长时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

②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为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或干湿变化。

③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不同,可以划分为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 近代气候变化三种类型。

④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时间跨度最大,变化周期最长的气候变化,称为;距今1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称为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最近一二百年有气象观测记录时期的气候变化,叫做近代气候变化。

⑤大尺度的气候变化是小尺度气候变化的背景和分析依据,而小尺度气候变化则反映了大尺度气候变化中的细节。

2、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气温升高,1860年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0.6℃。我国气候变化的趋势与全球气候变化的总趋势基本一致;近百年来,我国气温上升了0.4—0.5℃,略低于全球平均的0.6℃。

3、全球气温升高,是就全球平均状况而言的,并非表明地球上每一地区气温都在上升。例如,我国北方地区气温增高比较明显,而有些地区(如我国长江流域一带)气温上升并不明显,甚至下降。这说明区域性气候的变化要比全球性气候变化复杂得多。

【板书】(备注: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进行总结板书)

1、概念、表现、分类

2、显著特点:气温升高

【小结】略

高一地理必修一课件【篇5】

【教材说明】

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后两个标题内容。本节内容是:体会聚落差异源自环境差异,认识聚落与环境的关系;了解聚落的发展表现,在变化中发现问题――传统聚落在消失,在探讨传统聚落价值中认识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

【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应该以体验领悟、分析为主,重在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体验人地关系的和谐与发展,顺应学生心理发展趋势,深入浅出地突破学生学习的畏难心理,了解地理知识的现实和应用价值,在思想上获得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产生无限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创造力。为其合作学习、多元化学习、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明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2)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理解聚落是环境的产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更好地发展。

(2)通过理解体会传统聚落的内涵与价值,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聚落与环境的相互适应,进一步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体会人类文明的发达程度和思想实践上的智慧高度,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乐于分析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乐于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点】

聚落对环境的适应表现,保护传统聚落的意义。

【教学难点】

聚落对环境的适应表现。

【教学方法】

整个教学过程运用教师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问题引导法、交流合作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推陈出新,创设情境

展示课件中不同聚落的图片,启发学生分析:分出乡村还是城市,人们从事什么样的劳动生产活动,师生互动得出聚落的本质差异在于劳动生产方式。

转承:劳动生产方式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适应环境,谋求生存与发展的手段,所以必须立足于环境。因而,聚落与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课件演示)

二、水到渠成,新知分布

1.聚落与环境

师:探究事物间的关系必须弄清两个方面:(1)弄清两者之间的作用与影响。(2)理解相互适应表现。

师生共同分析归纳教材中影响聚落分布的自然和人文因素。

设计意图:学生可以根据书上的图,还可以联系生活,活跃了思维并勇于探索发现和推断,使他们在参与中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自信,能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

师:聚落是环境的产物。(学生认同后继续)是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不仅具有鲜明的环境特征,还深刻地体现了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智慧和改造水平。

展示课件中东南-带雨林区的民居,西-带沙漠区的民居,学生讨论。

转承:民居建筑适应于环境,更适用于生活,它体现了环境更体现了人类的智慧。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聚落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可以说:传统聚落记录人类智慧的发展进程,它是浓缩了的历史,而现代民居则体现了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并在飞速发展中。

2.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师: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回望历史,农耕文明的发展,生态退化出现了;如辉煌的巴比伦古国就是在发展农耕中,生态恶化后过早陨落的;工业文明的发展,环境污染随之而来。所以我们在发展与变革中,一定要顺应自然规律,权衡利弊,以保证进一步的发展。聚落的发展我们应如何面对呢?(课件演示)

学生快速阅读教材总结聚落发展表现及出现的变化。

设计意图:设置问题学生回答,教师给予肯定,引发学生对消失中的传统聚落的关注,先抑后扬,牵引着学生的心。

生:总结传统聚落的价值。

师:全世界人民都已意识到这一点,并已经把在乡村和城市建设中,如何保护聚落中有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和遗址,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作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了。

生:根据生活所见回答。

师:总结归纳:(1)立法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2)圈建保护。(3)异地迁建保护。

转承:有些极其珍贵的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已经不再是某国某地为保护自身特色和历史的珍宝,而成了全世界人民的文化瑰宝了,那就要把它们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加以保护了。

生:根据课件中图片回答,了解37处世界文化遗产及其中有6处属于传统聚落类的文化遗产。

三、开阔视野,迁移拓展

师:放眼世界,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传统聚落还有很多,这里是?(课件演示)

生:意大利水城威尼斯!

师:真棒哦!我们了解一下意大利水城威尼斯。那么这里?(课件演示)

生:中国的威尼斯――苏州。

师:我们来谈谈你们对苏州的印象。

生:水乡,园林,人间天堂,苏州工业园区。

师:苏州是我们中国首批的历史文化名城,小桥流水、民居老街、大小园林,真可谓是移步易景啊!

四、晒晒收成,展我风采

师:展示课件中关于苏州的组图。

生:根据课件所展示的图片分组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对苏州园林的建筑风格与环境的适应,和对苏州发展的建议,让学生把本节所得的思想加以应用,实现内化。

五、归纳总结,收获累累

学生总结,教师点拨,强化重点难点。

六、兴趣盎然,走进生活

师:苏州在发展,我们家乡也在发展,请分析一下我们的家乡,有哪些与环境相适应的表现,它的发展应注意哪些问题?到网上查找详细资料,写成小论文,相互交流。

第二课时

【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①。

【复习提问】我国的四至点分别在什么地方?我国纬度位置的特点是什么?我国的纬度位置有何优越性?

【新课导入】我们伟大的祖国不仅陆地面积广大,而且还有广阔的海域。

【板书】三、广阔的海域

【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②(中国的临海示意图)。

【提问】由北向南我国濒临的海洋分别是哪些?

【讲述】我国所濒临的海洋,从北至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以及台湾岛以东的太平洋洋面。渤海与黄海大致以渤海海峡为界;黄海因海水呈黄褐色而得名,长江口北岸为黄海和东海的分界线;台湾海峡的南端为东海与南海的界线;南海是我国面积,海水最深的海区。

【板书】

1.东临四海一洋

2.领海和内海

【承转】我国东临辽阔的海洋,但这些海域并不全部是我国的领海。

【提问】我国的领海宽度是多少海里?

【讲述】我国的领海是指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因此,黄海、东海和南海的一部分为我国领海,12海里以外则为公海。被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环绕的渤海,以及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的琼州海峡则为我国的内海,其全部海域均属于我国行使主权的范围。我国的领海面积大约有300万平方千米。

请同学们在图册上找到我国的临海和内海。

【练习】在填充图册“中国疆域图”上填注出我国的海域。

【投影】世界主要国家大陆海岸线比较表。

【提问】我国大陆海岸线有多长,居世界第几位?

【讲述】我国大陆海岸线漫长曲折,约18000千米,沿海岛屿星罗棋布,共有5000多个(如果加上岛屿的海岸线,我国海岸线总长度在30000千米以上),沿海有许多优良的港湾,便于船舶停靠。

【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③(中国的岛屿、半岛和海峡示意图)。

【读图】在教师指导下,找出图中的台湾岛、海南岛、南海诸岛、雷州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琼州海峡和台湾海峡等。

【练习】在填充图册“中国疆域图”上填注出上述岛屿、半岛和海峡。

【板书】3.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岛屿

【读图】读“世界政区挂图”,请学生在图上找出中国、英国、蒙古和美国。

【提问】从海陆位置来看,我国与英国、蒙古有何不同;与美国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归纳】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英国为欧洲西部的一个岛国;蒙古为欧亚大陆上的一个内陆国家;美国虽然与我国一样属于海陆兼备的国家,但是其东(大西洋)西(太平洋)临海洋,这与我国东临大洋,西靠大陆又有所不同。

【讨论】分析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归纳】我国东部濒临世界上的大洋——太平洋,这使得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雨量充沛,有利于农业生产。沿海地区便于发展海洋事业,以及同海外各国的友好往来。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交往,便于与周围国家的边贸往来。在这里,古代有的“丝绸之路”,现有横贯欧亚大陆的铁路线。

【板书】4.优越的海陆位置

【承转】我国不仅海岸线漫长曲折,而且还有20000多千米的陆上疆界。

【板书】四、陆上疆界和邻国

【读图】读教材中的“中国行政区划简图”,按逆时针方向,自东向西依次读出我国陆上邻国及隔海相望的国家。

【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④(中国的邻国示意图)。

【归纳】结合投影片④,总结我国陆上邻国有15个,按逆时针方向依次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布丹、缅甸、老挝和越南。

同我国隔海相望的有6个国家: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

【练习】看投影片④,完成练习2和练习3。

练习2.对照《中国地图册》的“中国政区图”,把“中国疆域图”中的邻国按编码写出国名:陆上接壤的国家:①朝鲜、②俄罗斯、③蒙古、④哈萨克斯坦、⑤吉尔吉斯坦、⑥塔吉克斯坦、⑦阿富汗、⑧巴基斯坦、⑨印度、⑩尼泊尔、(11)锡金、(12)布丹、(13)缅甸、(14)老挝、(15)越南。

同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①韩国、②日本、③菲律宾、④文莱、⑤马来西亚、⑥印度尼西亚。

练习3.与我国有两处接壤的邻国有俄罗斯和印度。

板书设计

高一地理必修一课件【篇6】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大洲是世界第一大洲。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对地图的阅读,使学生学会从地图上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情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教学内容称述性知识“亚细亚”和“欧罗巴”亚欧大陆亚洲的地理位置时区与区时

运用引导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掌握亚洲和欧洲地理位置及特征。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评价方法作业评价、小测试评价教学资源印刷资料小测试题多媒体资源flash动画模型实物:地球仪教学重点学会运用地图说出某地区的地理位置。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地图说出某地区的地理位置。

教学关键

运用引导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学会分析某个未知区域各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

联系及该区域的地理特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大家看一段录像,猜一猜片中展现的景观在哪里?(播放一段关于亚洲的录像资料,如长城、日本富士山、沙漠中的阿拉伯人、喜马拉雅山脉等)

学生发言:中国、亚洲、日本??

(二)新授

板书第一章认识大洲第一节亚洲及欧洲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二页第一自然段。指导学生找到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学生阅读。教师进行总结。

板书一、“亚细亚”和“欧罗巴”

1.大洲名称的由来2.亚欧大陆

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在一起,合称亚欧大陆,是世界上的大陆。学生通过阅读图1-1,进行讨论后总结。提问亚洲的地理位置如何呢?

板书3.亚洲的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

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纬度范围:南纬10度~北纬80度之间经度范围:东经25度~西经170度之间主要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2)海陆位置

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是世界第一大洲。

我们通过对亚洲的学习,直到认识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应该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来说明。

承接通过我们对亚洲的学习,请同学们都欧洲的地理位置,来描述一下。学生通过读地图1-1,对欧洲的地理位置进行描述。活动分小组讨论,发表各自意见,然后进行总结。欧洲:

纬度范围:北纬36度~北纬71度之间经度范围:西经9度~东经66度之间

总结归纳了解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学生回答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两方面。

点拨利用你所掌握的描述亚洲地理位置的方法和步骤来分析掌握欧洲的地理位置。(学生小组探究完成)

高一地理必修一课件【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地球仪及其阅读地图,使学生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2.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我国的四至点,并在图上量算出我国东西和南北之间的大致距离,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3.使学生能在中国疆域图上辨别及在中国疆域空白图上填注出我国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4.通过学习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疆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进行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教学难点

学会阅读中国政区图,形成对我国疆域的空间想像力。

教学手段

《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磁带及录音机,“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一套四张,同一底图),地球仪(学生每人一个,并附有彩色胶带),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较表,世界主要国家大陆海岸线比较表,“世界政区挂图”。

教学方法

谈话法、学习指导法。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播放《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用以制造学习气氛,激发学生了解祖国的学习欲望。

听着这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词,不禁使我们产生无限的遐想,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地球上处于什么位置?这样的地理位置又有哪些优越性?我国的国土究竟有多大?濒临哪些海洋?我国有哪些陆上邻国?有多少个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些知识,深入地认识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

【板书】

一、从世界看中国

【投影】“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

【提问】划分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界线是什么?从图上看出中国位于哪个半球?

【归纳】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东西半球的界线为西经20°和东经160°。因此通过观察地图可知,从东西半球来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中国位于北半球。

【活动】指导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到西经20°和东经160°,用黄色胶条贴在相应位置上;找出赤道,用红色胶条贴在相应位置上;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国,并用红色胶条剪成五角星,贴在我国首都北京的位置。

【板书】1.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提问】观察地球仪,说出我国位于哪个大洲?与哪个大洋相临?与它们的相互位置如何?

【归纳】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板书】2.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提问】观察地球仪,将中国的面积与其它国家的面积相比较,你认为中国面积是大还是小?

【投影】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较表。

【提问】读图并回答,我国领土面积有多大?居世界第几位?

【归纳】我国陆地面积达96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1/15,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和整个欧洲差不多,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广阔的国家之一。

【板书】二、辽阔的国土

1.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承转】我国的面积很大,我国领土的最北端、最南端、最东端以及最西端分别在什么地方呢?

【练习】读《中国地图册》中的“中国行政区划图”,找出我国领土的四至点,并按要求完成练习1。

练习1.对照《中国地图册》中的“中国行政区划图”,找出我国领土的最北、最南、最东、最西点,用红笔将它们标注在课本的“中国疆域示意图”上,并读出它们的经、纬度。

最北: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纬度53°N多。

最南: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纬度4°N附近。

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交汇处,经度135°E多。

最西;-疆帕米尔高原,经度75°E附近。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①(中国的疆域示意图)。

请同学在图上依次指出我国领土的四至点,并请若干学生依次说出习题答案,教师辅导。

【提问】请你算一算我国最南与最北纬度相差约多少度?哪条重要的纬线穿越我国的南部?按五带划分,我国最南处于哪个热量带?最北接近哪个带?大部分领土位于哪个带?

【归纳】我国领土南北相差约50个纬度,北回归线穿越我国的南部。我国大部分领土处于四季分明,寒暖适度的北温带,南部有一小部分在热带,最北部接近北寒带。

【读图】读教材中的“我国领土南北冬季景色的差异”图。

【提问】2月份,位于我国北部的黑龙江省和南部的海南省景色有何不同,为什么?

【归纳】我国南北纬度跨度大,气候差异显著,纬度越低,气温越高。因此当祖国北方处于冰天雪地的隆冬时,而南国的海南却早已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景象了。

【分组讨论】分析我国的纬度位置对经济发展有何益处。

【归纳】我国领土南北跨越近50个纬度,这样的纬度位置,使我国具备复杂多样的气候,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板书】2.跨进50个纬度→南北气候差异显著→适宜发展多种农业经济

【读图】读“中国政区图”,算一算我国领土东西跨越多少经度,分属几个时区。

【归纳】我国东西跨越了60多个经度,分属于东5区至东9区,共5个时区,即最东与最西时间相差5小时。

【读图】读教材中的“我国领土东西部的晨昏差异”图。

【提问】夏季,当北京时间为6点时,我国东部的乌苏里江和西部的帕米尔高原各是什么景象,为什么?

【归纳】我国东西跨越60多个经度,由于地球自转,东边的地方时刻早,当北京时间为清晨6点时,最东端乌苏里江的地方时约为早7点左右,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的地方时则是凌晨2点52分。因此,当东部的乌苏里江已经撒满金色的晨光,而西部的帕米尔高原则还是星斗满天的黑夜。

【练习】

1.阅读地图册《中国政区图》,利用图中的比例尺,量算我国领土最东端到最西端的距离约为多少千米。

2.纬度相差1度,距离约为110千米,计算我国南北距离相差约多少千米。

【归纳】我国东西之间距离约5000千米,南北之间的间隔约5500千米,再加上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因此,人们常用“纵横一万里,上下五千年”来表述我们伟大的祖国拥有辽阔的国土和悠久的历史,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骄傲和自豪。

高一地理必修一课件【篇8】

一、教材分析:

地壳是自然地理环境中众多要素的基本载体。了解地壳的物质组成与物质循环,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地壳的物质组成主要为矿物与岩石,地壳物质的运动,构成了大大小小的物质循环过程,其中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地质循环。

二、教学目的:

1.了解矿物的定义及分类,能正确识别常见的矿物。

2.观察岩石标本,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及其成因

3.运用示意图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

4.结合实际,理解地质循环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5.通过对不对矿物、岩石的对比,初步学会对常见岩石的识别方法。

6.通过对常见矿物和岩石的简易识别,了解矿物的基本特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

7.通过填绘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从而提高学习能力和想像能力。

三、教学重点:

1.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及其成因。

2.地壳的物质循环。

四、教学难点:

1.正确识别常见的矿物。

2.地壳的物质循环。

五、教具:

教师:矿物、岩石标本、瓷板、多媒体课件学生:采集岩石标本

六、教学方法:

讲解法;图表对比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第一章,我们从宇宙的角度了解了地球,现在让我们回到地球,站在地球上来认识人类的唯一家园--地球。我们知道,地球从形成至今经历了46亿年,而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其地表形态、大气环境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是由于什么引起的呢?

引起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就是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那么自然环境中的物质是怎样运动的?能量又是如何进行交换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课程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讲授新课】

一、地壳的物质组成(板书、图片、幻灯片并讲解)

(一)矿物(板书并讲解结合用表格形式讲解)

1、矿产的概念(板书并讲解)

2、矿产的基本存在形式(板书并讲解)

3、矿物的硬度等级

4、矿产的形成

地壳中的矿物很少单独存在,它们常常按一定的规律聚集在一起,形成岩石。(二)岩石(板书并讲解)1、岩石的概念(板书并讲解)

2、地球上主要的岩石类型、成因及主要特征(用表格形式讲解)

研究表明,我们生活的地球已走过了她46亿年的漫长历史。在这46亿年中,她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化,其中规律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地质循环。

二、地壳的物质循环(板书并讲解)

(一)地质循环(板书并讲解)

(二)岩石的转化(板书并讲解结合幻灯片讲授)

岩浆岩沉积岩

上变变风化

升熔质侵蚀

冷融作搬运

凝沉积

岩浆变质岩

熔融作用

特别讲授:化石的地质意义

【复习新知】

地壳物质循环需要的时间很漫长,往往需要几十万年,有的要经过几亿年,远远超出了人类历史的长度。从这个意义上说,岩石和矿产是不可再生的;因此,我们要提倡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

地壳的物质循环一刻也不停地进行着,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地表形态,只是地壳的物质循环一段时期内留在地表的痕迹而已。因此,在自然界中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地壳的演化。

高一地理必修一课件【篇9】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高压、低压系统的活动规律与天气特点。

2、过程与方法:会运用简易天气形势图分析各地天气系统及天气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论联系实际,增强防灾抗灾意识。了解科技前沿,树立学习科学知识为生产生活服务的理念。

教学重难点

1、能根据气压分布图判断其气流状况及天气特点;

2、能读懂简易的天气图,推测近期的天气变化趋势,并用规范的语言来表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导入

今年的9月3日特别有意义,它是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大家都回家看阅兵仪式了吧?这些镜头,你们还记得吗?

【PPT投影】展示阅兵仪式的照片:英姿飒爽的三军仪仗队、激动得流着泪的抗战老兵、踏着“七彩祥云”而来的空军方阵。

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阅兵仪式上那道最美的风景——湛蓝的天空呢?事实上,如此美丽的天空,来之不易。为了确保阅兵的顺利进行,从8月20日起,北京地区正式启动空气质量保障措施,通过全市上下共同联动,积极协调周边省市协同减排,全力保障阅兵纪活动期间北京的空气质量。至9月1日,北京空气质量已连续天天优良,空气质量保障情况甚至超越了2008年奥运会期间。当然,如果没有老天爷帮忙,谁也不能保证当天一定是好天气。就像秋游之前,你是否也担心过老天配不配合呢?先让我们来看看专家9月2日的分析预测吧!

我们之前已经对气候有所了解了,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范围大,时间长,一般变化不大。但是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天气是短时间的、多变的。那么,专家们凭什么就知道9月3日降水可能性小呢?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我们发现文中在讲到晴的时候,提到了当时“影响北京的天气系统主要是东移的槽脊”。

【讲授】引出“槽、脊、高压、低压”的定义

教师引导:其实槽和脊是天气系统的名称。天气系统通常指引起天气变化的高压、低压和高压脊、低压槽,锋面等具有典型特征的大气运动系统。而所谓天气预报就是对各种天气系统的预报,通过对未来某时段内各种天气系统的产生、移动和消亡的变化来分析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

请学生根据教材内容了解“高压与低压”、“槽和脊”,并归纳在这些天气系统在等压线分布图上的气压分布特点。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内容,学习到了“高压”和“低压”,“高压”即中心气压高于四周,“低压”刚好相反。由高压中心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高压脊”,由低压中心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低压槽”。

教师引导:为了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教师在等压线分布图上可先找到高压脊,画与之相垂直的一条线,请同学们说说其与等压线相交的点上分别对应的数值,对比后发现,脊线上的气压值高于两侧。所以脊线本质是气压比两侧都高的点集合。

【活动】探究一高压与低压的大气运动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活动一案例分析,研究控制北京附近的天气系统及其对北京天气的影响

活动一(1)标出控制北京地区的天气系统的名称

教师引导:下面让我们来看看9月3日那天,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状况,请同学们来观察一下图上北京附近正被什么天气系统控制着?

学生活动:读图后,分析北京附近气压的分布情况,找到天气系统的中心,通过比较中心与四周等值线的数值分布,结合教材内容,找到了“高压”中心,并在图上用“G”标出。在此基础上,画出由它延伸出来的高压脊(脊线)。(一位同学上黑板演示,其余同学在学案上画。)

活动一(2)画出此时北京和伊尔库茨克的风向

教师引导:先请同学讲讲风向的画法。

学生活动:画过北京的风向的基本步骤,回答要点如下:

1、先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

2、北京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偏右(右手定责画法),风向右偏。

3、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确定风向,用箭头标出。

4、准确说出风向:西南风。过伊尔库茨克的风向的画法类似,为西北风。

活动一(3)(4)完成高压(反气旋)示意图(画出高压系统周围四个点各处的风向以及垂直气流的运动方向),并用简要的文字归纳小结。

教师引导:请学生在黑板上标出该高压系统北部和东部的风向。

学生由此发现,在高压系统的不同部位风向是不同的。水平方向上大气好像发生了旋转。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大气水平涡旋,我们把它叫做反气旋。高压和反气旋是对同一个天气系统的不同描述,一个指气压状况,一个是指气流状况。画过北京、伊尔库茨克等四个风向后,可利用这一方法在高压系统的模式图当中将大气运动的示意图画完整。教师最后引导学生做规律小结。

学生活动:(抽两名学生上黑板画,一个画北半球反气旋示意图,一个画南半球反气旋示意图。其余学生在学案上画。)主要步骤:

1、在高压中心用“G”标明。

2、画四点的水平风向。

小结:

1、通过画图,我们得出结论:北半球,反气旋顺时针向外辐散,南半球由于地转偏向力向左,所以逆时针向外辐散。因为近地面水平方向上中心空气会不断辐散,于是垂直方向上,由高空空气下沉来给予补偿。

2、关于天气,高压区,垂直方向上,高层大气自上而下来补充,盛行下沉气流,空气下沉升温,教师可引导“云消雨散”,故少雨。描述为,在高压控制下的地区,天气一般“晴朗干燥”。联系北京9月3日“秋高气爽”的好天气。

【活动】案例分析,研究控制东京附近的天气系统及其对当地天气的影响

教师引导:【PPT投影】9月3日上午,部分地区的卫星云图

学生活动:观察北京上空的云层特点,发现此处晴空万里。继而验证了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干燥的规律。

教师引导:那么在该高压系统的东面呢?可能正在受什么天气系统的控制?

学生活动:该处云层厚,很有可能是多云或降水天气。可能是受低压(气旋)的控制。

学生活动:

1、标出低压、低压槽

2、画出此时伯力、东京的风向

3、完成低压(气旋)示意图(画出A'B'C'D'的风向以及垂直气流的运动方向)

4、水平方向向中心辐合(北逆南顺),垂直方向盛行上升气流,天气阴雨。

小结:教师应引导学生边画、边想、边理解。自然地理难,往往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但是其科学性强,逻辑性强,一环扣一环。这个活动题中,从确定中心气压性质(低压区),到画风向(水平方向上,大气从四面八方向流入中心),到了解垂直气流方向(中心的空气上升,盛行上升气流),最后推测天气变化(气流上升遇冷凝结容易成云致雨,往往形成阴雨天气),一步接着一步。只要学生能把整个过程从头到位不折不扣地理通理顺,那么这个问题就解决,掌握了,甚至可以说,以后都很难忘记。

【活动】探究二研究2015年8月6日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示意图,分析有关问题。

教师引导: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不同的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是不一样的,而天气系统的产生、发展和消亡,又时时刻刻使天气也随之变化。生活中,我们研究天气系统,也是为了预测天气的变化趋势,从而更好地指导人们安排好生产和生活。

学生活动:观察、思考、讨论:

学生活动1、请根据等压线数值,标出甲、乙分别是何气压中心。

学生答:甲,低压系统;乙,高压系统。

学生活动2、图示时间,影响北京和上海的分别是什么天气系统?

学生答:北京受低压控制,上海受高压控制。

以上两题,难度系数都较低。第二题中,学生答出北京受低压槽控制,超出预计水平,说明对槽脊的概念已经理解掌握,能在图中判断并描述出来了。

学生活动3、假如你是天气播报员,请你来播报一下当时北京和上海的天气情况。

学生答:北京,阴雨天气;上海,高温晴朗。

这一题难度系数略高,一方面需要结合之前刚学的规律,从高低气压来判断天气,这个还不算难;更难的一面是,题目要求“假如你是天气播报员,请你来播报一下当时北京和上海的天气情况”,这就需要学生用规范的术语来回答这个问题。普遍的结果是学生知道意思,却不会表达,或者表达得不够精确。以此作为机会,可以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所在,既要用准确的文字来表达,也要通过口述,来检验其合理和流畅的程度。教师应要求学生尽量用较为简略的语言来描述,言简意赅,突出天气的两个要素(气温和降水特点)。

提供当时的天气预报,ppt展示文字材料,一来验证学生的推测分析,提高趣味性,二来引导学生作出更精确的归纳。北京:天气闷热,降水概率高。上海:高温天气,且无降水。

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就是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引起的。

介绍:伏旱是指我国长江流域及江南地区盛夏(多指7月8月)降水量显著少于多年平均值的现象,属于季风区灾害性气候。一般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且少台风活动时,容易出现严重干旱。夏季是农作物生育旺盛的时期,伏旱对作物的生长及产量都有重要影响。图片展示伏旱中,皲裂的土地。伏旱期间虽然晴朗少雨,但因长江中下游和川东地区河网密布,水汽蒸发很多,低空湿度仍很大,故热量不易散发。高温加高湿,人体不易排汗,感到闷热难耐,还可能引发疾病,危害人、畜健康。那么这个时候最能缓解高温酷暑的是谁呢?

学生活动4、据图判断当时影响台湾的天气系统。

学生答:低压(气旋)。

教师引导:这题本身不难,但是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做进一步探究。例如:

1、从该系统等压线的分布来看,气压值向中心方向急剧下降,中心气压值非常之低,这是普通的低压中心吗?

2、等压线排列如此之密集,又反映了什么?

学生活动:受教师的启发后,思考并得出结论:这是一个强烈发展的低压中心,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就大,表示四周风力很大。学生恍然大悟,是台风。

介绍有关台风的源地、移动路径等知识。

高一地理必修一课件【篇10】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概念

2.了解宇宙的主要组成物质、天体及其类型

3.了解宇宙中一些天体的特征和区别,初步认识各类天体系统之间的层次关系,从而加深对地球的宇宙环境的理解

4.理解地球上存在生物的原因

二、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分析教材,使学生具有归纳整理知识、提取重点和找出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自学能力。

2.通过阅读图片、画图和思考等活动,提高学生从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通过了解宇宙的物质组成,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正确的宇宙观,并注意识别和抵制伪科学。

教学重难点

1天体系统的层次;

2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的含义

3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

教学工具

地球仪、地球的卫星照片,星云和星系幻灯片,天文挂图,多媒体、“太阳系模式图”挂图,录像机及自行剪辑九大行星概况、彗星录像节目,投__或月貌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同学们,通过我们初中地理学习,我们已经初步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但对其只是作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我们高中阶段继续对其作进一步的介绍。

【板书】第一章行星地球

初中地理的研究范围还只是地球表面,再加上太阳。不过我们知道,我们的世界却不仅限于此。现在我们就面向整个宇宙,来介绍地球的有关知识。

【板书】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介绍】人们对宇宙的探索早在人类文明初期就开始了。那时人们用肉眼进行观天,看到日月星辰,而星星又各有不同,有看起来不动的,人称其为恒星;有移动的行星;还有彗星、流星等。后来,人们借助于光学天文望远镜,又发现了星云和星系。再后来,加上射电望远镜,人们还发现了中子星、类星体和黑洞等。所有这些都是宇宙中存在的物质形式,人们通称天体。

【讨论】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2阅读材料,并结合学生自己平时的生活所见,谈谈你在天空中可以看到的星星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略

【总结讲解】天体的主要类型:星光闪烁的恒星、在星空中移动的行星、圆缺多变的月亮、轮廓模糊的星云、一闪即逝的流星、拖着长尾的彗星、气体和尘埃(备注:1此部分可以采用多媒体手段演示各种天体的主要特点及各种天体的视形状和特点;2.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板书】1、几种常见的天体

【过渡】正是由于以上所述天体和星际物质构成了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上的各种天体是否为孤立的呢?经过科学家的实验证明: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我们称之为天体系统

【讨论】请同学们结合课本P3图1.2及相关材料,举出一些天体系统的例子,并完成P4的上面的活动题。

【学生回答】略

【引导】好,像同学们举出的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等都是天体系统。那么,这些系统内的天体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呢?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形式的关系呢?(互相吸引;围绕旋转)

【板书】2、天体系统

【启发讨论】天体系统有大有小,大的天体系统又可包含许多小的天体系统。刚才同学们提到的三个天体系统之间是如何包含的呢?(银河系含太阳系,太阳系含地月系)

【学生回答】略

【讲解】(备注:投影课本P3图1.2讲解)地月系只有两个天体,地球和月球,它们之间的平均距离为38.4万千米;太阳系则包括太阳、九大行星、卫星及其它天体,地球是距离太阳较近的一颗行星,日地距离为1.5亿千米;而银河系是由太阳和千千万万颗恒星组成的恒星集团,象太阳这样的恒星就有2000多亿颗,太阳就处于距银河系中心2.7万光年的位置上。

【讲解】银河系已如此庞大,是否就是的天体系统呢?是否就是我们的宇宙呢?还远远不是。利用天文望远镜,我们可以观测到在银河系之外,还有约10亿个类似的天体系统,它们被统称为河外星系。

【多媒体放映】河外星系(仙女座星云,大、小麦哲伦云等)。

人类目前所认识到的整个宇宙,科学家称之为总星系,是一级的天体系统。当然,随着空间探测技术的进步,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必然还会进一步扩展。

【讲解】同学们刚才关于活动的回答很好,这里我们一起总结一下:(多媒体投影)

【复习提问】天体系统的概念及其层次结构?

【新课导入】我们通过以上的学习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的行星,那么太阳系中还有哪些行星哪?他们又有哪些特点?为什么在众多的行星中惟有地球存在生命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讨论的主要问题。

【板书】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启发讨论】阅读教材P4图1.4太阳模式图思考太阳系周围有几颗行星,它们由近及远的排列分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总结讲解】目前已知太阳系有九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在火星、木星之间夹有小行星带。

【板书】1、九大行星

【启发讨论】在太阳系中,九大行星就好像一个家庭中的九个兄弟,有许多共性,请结合有关材料完成P4—P5活动题1、2,并总结九大行星在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上有哪些共同之处?

【板书】2.九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

【学生回答】略

【总结讲解】1(1)九大行星在公转的方向相同,均为自西向东转,我们称为同向性。

(2)各大行星的轨道倾角都很小,只有水星和冥王星的大一些,也不过17°,说明九大行星的公转轨道近似在同一个平面上,我们称之为共面性。

(3)公转轨道椭圆的偏心率,即焦点到椭圆中心的距离与椭圆半长轴之比,它决定椭圆的形状。偏心率越小,越趋向于圆,当偏心率为0时,轨道就是圆。九大行星的公转轨道的偏心率都很小,说明它们的公转轨道都是接近于圆的椭圆,我们称之为近圆性。

(4)与其他行星相比,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2(1)(启发引导)九大行星的质量、大小、化学组成等结构特征既有共性,又有差异。由此,可以将九大行星划分为三类——与地球类似的称之为类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体积和质量都大的称之为巨行星,包括木星和土星;第三类是距离太阳远的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称之为远日行星。现在,黑板投影一个表格,看看你能否根据所学的知识填出:

边启发,边指导学生填上表。

(2)地球与水星、金星、火星相比,没有特殊的地方。

【过渡】通过以上我们对九大行星的了解,我们知道目前只有地球上具有生命存在,这就是我们要讲的下一个问题。

【板书】三、存在生命的星球

【启发讨论】结合教材内容,思考为什么地球是太阳系中存在生命繁衍的行星呢?

【学生回答】略

【总结讲解】地球为生命物质的存在提供了三个越的条件,这也是其它行星不具备的条件——(1)日地距离适中(1.496亿km),使地表平均气温为15℃,有利于生命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地球上的温度,还有利于水的液态存在。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2)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吸引大量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又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了以氮、氧为主的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3)海洋的形成:由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致热和原始地球重力收缩及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等形成了原始大洋,地球最初的单细胞生命就出现在大洋中。(备注:此部分可以模拟演示或讲解地球存在生命的温度、大气、水等条件;假设地球温度过高或过低对地球生命的影响;引导学生分析地球大气、温度与地球水的关系)

【板书】1、日地距离适中

2、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

3、液态水的存在

【启发提问】宇宙中是否只有地球上存在有生命物质?

根据我们刚才的分析,具有上述两项条件就可以存在的生命物质,而在宇宙中,在其他的恒星系统中,是否也会存在像地球这样的天体?这是非常有可能的!因此,人们通过各种途径,正在不断地探索。

【总结全课】

课后习题

巩固练习题】(投__,当堂完成)

1.为什么说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2.分析说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课后探究】阅读有关哥白尼、布鲁诺等的书籍,开一次班级天文学演讲会,讨论学习前人科学探索的精神,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感想。

板书

【板书设计】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几种常见的天体

2、天体系统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1、九大行星

2.九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

三、存在生命的星球

1、日地距离适中

2、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

3、液态水的存在

高一地理必修一课件【篇11】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第一节 中国的疆域

一、从世界看中国

1.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2.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二、辽阔的国土

1.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2.跨近50个纬度→南北气候差异显著→适宜发展多种农业经济

三、广阔的海域

1.东临四海一洋

2.领海和内海

3.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岛屿

4.优越的海陆位置

四、陆上疆界和邻国

附表:表1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较表

表2世界主要国家海岸线比较表

第二节 中国的行政区划

教学目标

使学生知道我国的三级行政区的划分,记住我国33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位置,并且会在“中国政区图”上正确填图。

教学重点

1.准确记忆我国的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位置。

2.培养填绘地图确认地理事物空间位置关系及空间想象、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方法

学习指导法。

教学手段

每人一份“中国政区图”,黄、绿、橘黄、粉四色彩色笔,剪刀,若干单个省区政区轮廓图,8开大的中国空白政区图(每个学生一张)、“中国政区挂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中国的疆域十分辽阔,为了便于管理好这样大的国家,我们要进行行政区的划分。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的行政区划。

【板书】 第二节 中国的行政区划

一、三级行政区划

【讲授】 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的划分

【承转到省级行政区的学习】

【板书】 二、33个省级行政单位

(出示“中国政区挂图”,同时学生将书翻到第6页)

【教师指导下师生共同活动】 下列行政区,按(1)至(3)的教学步骤进行。

山西、湖北、广东、云南、青海、黑龙江、沿海岸线的行政区

(1)认形状:教师出示一个轮廓图,让学生在课本的政区图上找出该行政区的名称,掌握轮廓的特征,如山西像平行四边形,湖北像民警的帽子等;

(2)定位置:在空白地图找到该行政区的位置,并涂上颜色,写出名称,注意该行政区与长江、黄河的位置关系;

(3)找邻居:从北部顺时针找起,每找出一个,都要注意指导学生观察轮廓的典型特征,涂上颜色,写出名称。

【转入行政区简称的教学】

【板书】 三、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

请学生将书翻到本节的附表。

【讲授】 简称的由来

学生在已上色的地图中填写简称。

【展示投影】 简称和全称连线。

学生练习。

课后练习

练习1.拼图:把上好颜色的地图粘在硬纸片上,分行政区剪下制成拼图。

练习2.不看政区图,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1)按沿海、沿江、沿陆上国境线(底图上画有长江和黄河)拼图;

(2)按课本本节末“课堂活动(一)”的要求,进行拼图游戏比赛。

板书设计

高一地理必修一课件【篇12】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低层大气的组成成分及其所起的作用;了解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以及各层大气的特点;通过对图表的分析,训练学生阅读图表分析问题的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以及各层大气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初步树立人地协调的观念。

教学建议

关于大气的垂直分布的教学分析

本节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是关于大气的垂直分布以及各分层的特点,特别是对流层和平流层与人类活动关系极为密切,教材讲述的较为详细,平流层以上部分,包括中间层、热层、外层,教材归纳为高层大气,这是新教材与以往教材不同之处,教材这样处理,既突出了重点即与人类关系极为密切的对流层和平流层,同时又利于学生了解高层大气中与人类关系较为密切的电离层,至于目前与人类联系相对较少的其他几层大气,简略处理,减少学习的头绪,详略编排得当,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对于各大气层的特征,应该抓住关键环节,即气温的垂直变化不同引起大气的运动特点各异,对流层大气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因此导致大气对流运动显著,由于对流运动,使水汽易于凝结,而对流层大气固体杂质丰富,因而容易形成降水;平流层大气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因而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不易产生复杂多变的天气,利于飞行。由此可以看出每层大气其运动特点都是由于气温的变化引起的,气温的变化可从教材提供的图像中得以了解。

关于大气的组成的教学分析

本节教材介绍的关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等知识,是了解大气环境的最基础知识。其中低层大气的各种组成物质及其对生命活动和地理环境的影响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教材通过表格形式介绍了低层大气中所占比例较大的干洁空气中主要成分的比例关系,从表中可以看出各主要成分的比例悬殊很大,氮、氧所占的比例非常大,其他成分所占比例很小,但其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二氧化碳及表格中未涉及的臭氧,它们对地球上的生命活动和自然环境有着重要作用,这一点教材着重进行了描述,对于低层大气中比例较少的水汽和固体杂质,主要强调其对地面和大气温度以及大气降水的影响,同时教材指出它们在大气中的含量因时因地而异,这与干洁空气有所不同,这为后面讲述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干预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和大量排放污染物质导致大气中固体杂质增多,形成大雾天气等天气变化埋下伏笔。

教材在介绍人类活动对大气影响时,提出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大气中的微量气体二氧化碳增多,而且大气中出现了新的成分如氟氯烃化合物,而这种成分可以导致臭氧总量的减少,大气中这些微量成分的变化都会对人类生存的环境构成威胁。由于本节教材使大气环境这个单元的起始部分,因此教材中没有涉及有关大气中各组成成分对大气热状况、大气降水等如何起作用,只是将结论描述出来,至于作用机理留待后面相关章节进行解决。

高一地理必修一课件【篇13】

一、教材

在上节内容中,我们已经对宇宙中的地球进行了初步学习,为学习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奠定了基础。“万物生长靠太阳”,在本节内容中,我们要学习与地球以及人类生存、生活密切相关的恒星——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由此,我们才能继续学习下面几节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有关的内容。所以,本节内容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学情

1.在初中对区域地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太阳辐射的分布已经略有了解,在此基础上要引导学生从原理上理解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并总结太阳辐射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2.对于太阳活动的认识,学生刚刚接触,因此比较陌生,所以学生需要一个认识学习的过程。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结合实例,认识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2.结合太阳外部结构说出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以及特征。

3.简述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主要影响,并能用实例加以分析和说明。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结合图片、资料和生活体验提出问题,认真思考,与同学共同探究,寻求结论。培养分析问题、总结归纳问题的能力。

2.通过阅读课本中出现的地理空间分布图,掌握读图分析并总结地理规律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养成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现象,从生活中发生的地理现象去学习、分析的习惯。

2.通过探究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树立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观点。

3.正确认识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和发展观。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2.通过读图,分析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3.了解太阳的外部大气结构与太阳活动的类型,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难点】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五、说教学方法

讲授法、读图法、对比分析法。

高一地理必修一课件【篇14】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城市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结合实例分析城市各功能区的形成及区位特征

3、培养学生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和把获得的有用信息、结论加以表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自主探究法

2、读图分析、讨论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增强学生对城市发展的参与意识

二、教学重点

城市的地域形态;城市地域结构特点;经济因素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

城市地域形态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经济因素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的作用。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自制图表等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中心,世界近50%的人口居住、生活在城市。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城市的规模在不断地扩大,新的城市在不断涌现,这就是城市化。在第二章中我们一起来探讨城市以及城市化。

板书:第一节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

城市形态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8页图2、1,注意观察比较三幅图中城市的形态,想想城市外部形态之所以不同和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看图)

总结:成都是团块状是因为在平原上;兰州沿着黄河谷地延伸呈条带状;重庆地处长江和嘉陵江的交汇处,又是丘陵地区,地形崎岖不平,呈分散状。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城市形态收地形、水系和交通线路的影响。

过渡:城市的形态差异不仅表现在外部形态的不同,在城市的内部,不同的土地有不同的利用方式,形成城市的不同功能分区,从而形成不同城市内部不同的空间结构。

板书: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18-21页的内容,采取自学—指导的教学方法,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城市中的土地有那些主要的利用方式?

(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

2、阅读教材图2、2,观察城市中有哪些主要的功能区?分别是怎样形成?不同功能区有明确界线吗?

(主要有商业区、工业区和住宅区。无明确的界线)

3、什么是集聚效应?

4、城市分布最广泛的功能区是那种?(住宅区)

5、随着城市的发展,住宅区出现怎样的分化?不同等级的住宅区有什么差异?

6、商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的什么位置?为什么?(交通便利的市中心和街角等位置)

7、中心商务区有什么特点?它和一般的商业区有什么不同?

8、读图2、5,说说常州市的工业分布特点。为什么有这样的特点?(沿着铁路和公路分布,这样分布可以方便运输,降低运输费用)

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城市形态的差异。城市不仅有一定的形态,其内部还因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一、城市地域结构

1、概念:

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称为城市地域结构

2、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了解)

(若时间允许,本部分可以采取学生课上阅读的形式进行)

模式形成形状同心圆模式城市各功能区经过不断侵入和迁移;呈同心圆状自核心向外扩展。同心圆扇形模式在小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影响下,城市各功能区出现沿着交通线呈扇形或楔形向外扩展的趋势扇形或楔形多核心模式随着城市不断向外扩展,范围越来越大,原有市中心区由于地价高、交通和居住拥挤等原因,使得远离中心的郊区也出现了新的核心,城市围绕不同的点,发展形成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

1、不同的城市具有不同的城市地域结构特点—即城市内部各功能区的空间组合不同。

2、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经济因素——主要因素。

对城市来讲——城市土地有限,不同地段租金不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付出租金最高的经济活动才可能得到相应的地段。而不同的经济活动类型其付租能力(或愿意付出的租金)又不同。直接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二个方面:

I、交通便捷程度。一般来说,交通便捷程度越好,土地价格或租金就越高。

II、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如下面表格及相应的坐标图示)

(本部分采取学生分析教材图2、8,完成相应问题,教师进行总结归纳的方式进行)

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用地要求占地少,要求最大程度的接近消费群体占地多,要求方便上下班,又要方便购物工业生产占地较大,地租占成本的比例很高受距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大。因而位于距市中心最近的A区,在A区商业支付的租金最高较小。因而位于距市中心较近的B区,介于商业区和住宅区之间较小。在距市中心最远C区只有工业出的租金最高过渡:在实际生活中,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并非完全按照这一经济规律呈现,而是更具复杂性。这说明除了经济因素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在起作用,请大家结合你的认识、图2、9和案例1:纽约市的少数民族区谈谈你的看法。

(2)其他因素

I、收入——形成不同级别住宅区的常见原因。

有能力支付昂贵租金和选择最佳居住环境的人,其居住地往往形成高级住宅区。

II、知名度——城市内某些地区在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具有很高的声誉,这往往会吸引更多新的住宅或商场建在该处,以提高其知名度。

III、种族聚居区的形成——在有些城市的某一区域内,如果某个种族或宗教团体占优势,就可能形成种族聚居区。如纽约市的唐人街、哈林区、小意大利区等。

IV历史因素——城市的建筑物和街道设计可以维持久远,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日后的功能分区有着深远的影响。

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城市发展的初期城市发展的中后期城市的地域范围狭小扩大各类功能用地的关系混杂布置,无明确功能分异分异明显工业发展方向在市中心形成工业的自然团聚市区的工厂企业纷纷外迁原因分析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引起为降低成本、保护环境三、城市的合理规划

关键:处理好居住区和工业区之间的关系。

居住区和其他工作地点之间应有:

1、便捷的交通联系(为了方便职工的上下班)

2、排放废气和废水的工厂应布置在居住区的下风向和河流的下游地带的远郊区

3、卫生防护带

课堂总结:略

高一地理必修一课件【篇15】

课标要求: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课标分析:

人口及人口问题的基本知识,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中的地理课及生物课中都已学过。高中地理的学习把义务教育阶段的感受型为主的学习上升到理性层面,所以本条“标准”要求学生在学完地理课后,会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本条“标准”的具体含义如下:一是学生需要知道什么是人口增长模式,世界上有哪几种主要的增长模式,这是实现 本条“标准”的前提。二是学生需要学会将不同的增长模式进行比较,只有在比较的过程中,才能获得对人口增长模式特点的认识。三是学生要会分析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在世界上是怎样分布的。把这三点放在一个“标准”中,是因为三者是密切联系的。当学生在分析某一个增长模式的特点时,必然涉及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而这些影响因素的现状不同,又一定会与区域发展联系起来,实际上不同增长模式的分布,反映的就是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分布。

本“标准”没有要求学生背记不同人口增长模式,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帮助学生理解每种模式的意义。在学习评价中,各种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应该是评价活动的背景信息,而不宜作为考核学生是否记住的内容。

【教材分析】

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是目前人类最为关注的三大热点问题。沿着人类成长的足迹探究三大问题的关系,不难 发现,在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中,人口是关键因素,人口问题是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人口数量和空间上的变化,都会引发包括资源、经济及社会等在内的一系列变化。因此,教材把人口的变化作为全书的开篇。这也正符合了高中地理课标总目标要求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理解人文地理环境的形成和特点;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主要途径”的要求。

第一节教材内容的课标要求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首先从数量这样一个最直观的角度来探讨人口的变化,因为目前我国和世界上的人口问题,正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引起的。并且,这一部分的基础知识,初中已有涉及,由此引入,更显得顺理成章,有助于学生对该问题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树立起人地关系的思想理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能据图说出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的地区差异,了解人口基数对自然增长率 、人口增长绝对数量的影响。

2、使学生掌握人口增长三种模式的名称和特点,能利用人口资源或图表,判断其所属的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

4、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教给学生读图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掌握读图的要领,提高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资料的分析,理解世界各国公众对目前已十分庞大,并且还在不断增长的世界人口的关注。

2、利用相应的文字资料和练习替阐明人口自然增长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及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3、利用图表分析、比较法引导学生概括世界人口变化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和同一时期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完成读图思考。

4、讲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含义,借助图表、案例分析和讨论,认识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差异,启发引导学生对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深入阐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可持续发展观。

2、进一步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的辨正唯物主义世界观。

3、通过学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理解。

【教学重点】

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原因。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提高学生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学难点】

1、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2、比较两种“低增长率”的人口增长模式的本质区别。

【教学方法】问题引导法、讨论法、比较法、因果联系法、中心主线法、材料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1987年7月11日,世界人口达到了50亿。为了引起国际社会对人口问题更深远的关注,联合国人口基金组织决定从1988年起把每年的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

联合国人口基金组织公布的统计数字向人们展示了全球人口增长的历程:1840年只有10亿。1927年增长到20亿,1960年增长到30亿,1975年达到40亿,1987年上升到50亿,1999年达到了60亿。通过观察这些数字,同学们可以发现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具有什么样的特征?(世界人口每增加十亿人的时间越来越短,也就是说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越来越快)那么世界人口增长有规律可循吗?同一国家不同时期人口数量的增长特点有何不同?同一时期的不同国家人口数量变化又具有怎样的特征? 原因是什么?这些 问题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内容。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板书】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读图)请同学们读P2图1.1“世界60亿人口日”。通过这幅图片,你能得到什么样的启示?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1999年10月12日,地球村第60亿居民诞生。联合国将这一天定为“世界60亿人口日”。通过这幅图片我们可以看出来这一个小孩之所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就是因为,他们的降临人世,标志着世界的人口已经增长到了创纪录的60亿,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字,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7000多万的数量在继续增大,请大家计算到今年,世界人口已经大概达到了多少?(69亿)

(过渡)一个地区人口的数量是不断增长的,那么,人口的自然增长是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板书】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

(强调)人口的自然增长由人口基数及人口自然增长率决定, 而自然增长率由出生率、死亡率共同决定。

出生率: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出生人数与同期人口总数之比

死亡率: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死亡人数与同期人口总数之比

自然增长率: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加数(出生数—死亡数)与人口总数之比

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人口数量的自然增长=人口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

(活动探究)请同学们完成P3的“活动”

(学生活动,教师点拨)

1、这一年增加的人口数:200000×2%=4000人

十年后那一年增加的人口数:200000×(1+2%) ×1.7%=4145

(200000×(1+2%) =243799;243799×1.7%=4145)

2、通过活动可以看出人口的自然增长不仅与人口自然增长率有关,而且还与人口基数有关:人口数量的自然增长=人口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由于人口基数增大,虽自然增长率下降,但每年人口增长的数量不一定下降。

(承转)世界人口的增长,不仅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变化,而且在地区上也是不平衡的,也就是其具有时间上的不均匀和空间上的不平衡特点。

【板书】2、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特点:

(读图思考) 请读P2图1. 2“10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P3图1.3“100年来世界人口的增长”。思考:

(1)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如何?

(2)不同的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的各有何特点(即完成下表)?

【教学总结】

地图课件系列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所以老师写教案可不能随便对待。教案是指导教学的必要规范,好的教案课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打开这篇“地图课件”的文章和我们一起探索吧,感谢您的阅读希望此内容有用!

地图课件 篇1

一、设计理念: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以地理课程标准为设计基点;以科研课题为行动引领,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的出发点。力求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生们亲自动手操作动手实践,小组团结协作,去绘制不同地形的等高线,深刻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发现并能够总结出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和规律,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用总结的规律去解决具体的问题。从而将这节课推向高潮。可以说本节的教学思路是:问题引出——动手实践——总结规律——解决问题。

二、教材分析: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但它不是教学的产物,作为教师应该对教材进行科学的处理。我在处理这节教材时本着两个指导思想,第一是注意线索清晰,使教材知识系统化;第二符合普遍认识规律,方便学生理解记忆。这节课教材分为四个部分。本节课是第二课时,进行的内容是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等高线地形图是初中地理培养学生空间思维的重要载体之一,而空间思维又是地里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这部分内容具有开发学生智力的作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又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而成的,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在初中地理教材中,常用的是分层设色地形图,有很强的实用性。

知识掌握上,学生们已经在地形图的第一节课时了解了有关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含义陆地上的五种地形。心理上,学生对地理课感兴趣,喜欢动手操作。生理上,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结合我校的十五重大科研课题“实施新课程中转变教师教学方式的研究”我们地理组的子课题“在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中转变教师教学方式的研究”、“关于课外信息充实地理课堂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价值性研究”,本节课切实的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注重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达到使学生多种器官协调合作、多项信息综合反馈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教师在整个过程中仅仅是个引领者、指导者、合作者的角色。

(1)会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读图、绘图对学生进行空间地理事物的想象能力、记忆能力培养;通过动手操作、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进而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和表示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引出问题: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悠扬的乐曲声中,伴随着优美的风景图片,我满怀激情的导入,千姿百态的地形转化到平面上就是地形图,为了深刻的理解等高线地形图,课前,学生们亲自动手制作了山体模型,进入模型展示环节:(模型是学生们课前制作的,充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然后教师拿出教具模型,明确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将立体的山体转化到平面上,转化的关键点是等高线。何为等高线?”先请学生们谈谈自己的理解,然后教师给出标准答案。为下一步学生在山体模型上绘制等高线作好了铺垫。拉开了动手实践的序幕,师生交流后利用多媒体形象动画演示。

2、探究活动:将一座山体上特殊高度的等高线,投影到平面上,就绘制出了这座山体的等高线地形图。怎样能够准确科学地将立体山体上的等高线转化到平面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等高线绘制活动。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探究学习,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多种感官结合,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小组活动时,教师深入学生中间,在学生完成的作品中选择有代表性的两张到三张等高线地形图的示意图画到黑板上,为总结规律作准备。

(三)发现问题,总结规律,上升高度:

1、明确等高线绘制原理:动画演示。结合实际,比方说我们在绘制泰山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时,不能把泰山切割,做几个切面。这只是绘制的原理。好像是把山切割一样。重点突出。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求知态度。

2、师生互动,学生到黑板前讲解,教师因势利导用彩色粉笔标注出山顶、陡坡、缓坡、山脊、山谷、陡崖、鞍部等地形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弯曲规律。并利用多媒体课件降低知识难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巧妙地完成了由感性到理性。

3、分层设色地形图:从学生的作品中发现带有色彩的等高线地形图。为什么要画颜色呢?在学生讲解中自然过渡到分层设色地形图。教师强调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并出示两张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图片,增加感性认识。

(四)应用规律,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在问题的设置上注意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了梯度训练题。

2、开放题:学校欲在七年级举行一次越野比赛,请选定我班的登山路线?

(五)收获体会,深情祝福,结束本课:

“本节课同学们用灵巧的双手,缜密的思考揭开了等高线地形图的神秘面纱,重走科学家的探索之路。科学的求知永无止境,让我们满怀探索的豪情去攀登一个又一个知识高峰。”激励学生,从课上延伸到课下。

六、教学效果预测:

本节课,力争用全新的理念设计教学,将课外信息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在教学过程中,多方面,多角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活动充分,通过动脑、动口、动手三者有机结合,锻炼了能力,增强了自信心和荣誉感,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创新品质,提高了教学效果和质量。

地图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1、展开想象,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借助图片、音像资料品味优美的语言,背诵第2小节。

3、学习本课9个生字,会写11个词语。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背诵第2小节。

教学难点:

有针对性地收集资料,利用资料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出示中国地图。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一些图片,请你一边看一边想这事什么,看完图片后回答问题。

2、板书课问题目。这就是我妈伟大的的祖国,今天我们学习《我站在做过地图前》这篇课文。

二、出示预习提纲。

1、初读课文,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2、学习生字、新词。

3、读第一、二、三小节,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并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三、依据自学提纲,展示汇报交流。

1、再读课文,说说你都读懂了什么?

2、学习第一小节

(1)轻声读第一节,说说第一节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五颜六色都是形象的语言)

(2)我们一起来看看“五颜六色”中告诉了我们什么?

(3)师生对读(教师读色彩,学生读沙漠、高山……)

(4)在我们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地形如此复杂多样,看到这些,你心中会感到—— (生:骄傲、自豪)

(5)带着这样的感受来读。

3、学习第二小节

(1)轻声读,把你认为优美的语句划下来,想象着读一读。

(2)自主读书,边读边画

(3)指导朗读。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珠穆朗玛峰被称为世界屋脊,海拔8848米,相当于我们442个教学楼那么高,为什么有的同学发出如此的惊叹声?你为什么惊叹?

(生:高不可攀)

师:这句话中哪个词语让你感受到高?想想该怎么读?(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出示(南沙群岛的美景图)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想说什么?

生:美、迷人、多

师:带着这样的感受再读读南沙群岛的句子。

师:出示(三峡奇景、泰山日出)图片,边出示图片,边让学生描述图中的景物。

师:出示课件:(生填写)

我们的祖国有()的珠穆朗玛峰,有()的南沙群岛,有()的三峡,还有()的泰山以及()。

师:看到这些美景,你心中会产生怎样的情感?(骄傲、自豪……)

4、学习第三小节

(1)看着妈妈的照片,你想对妈妈说什么?

(2)对于我们的妈妈你有担心吗?担心些什么?

(3)作为妈妈的儿女,你又会为妈妈做些什么?

四、检测反馈。

1、听写生字:漠、湾、健、康、峡、泰、懂、宏

2、词语听写:沙漠、海湾、健康、三峡、泰山、宏伟。

3、比一比,再组词

沼 ( ) 褐( ) 诸( ) 泰( )

诏 ( ) 渴( ) 著( ) 秦( )

五、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地图课件 篇3

1.通过读世界政区图和世界面积位于前列的国家示意图,使学生能够在世界政区图上查阅出世界的主要国家,明确世界上的面积大国和人口大国,通过阅读“世界地理区域的划分”明确区域划分的十三个分区的名称和分布。

2.通过阅读“世界地理区域的划分”、“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国界线”、“阿根廷和智利之间的国界线”,明确国界线的划分依据和领土的含义,识别国家之间的国境线,并学习运用图表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观察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别方位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使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国际常识,懂得正确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原则,明确一个国家的主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国家无论大小都一律平等,树立世界各国平等相处,求得共同进步与发展的观念。

4. 通过对世界组织的介绍和阅读各国的有关数据,培养学生树立全球意识,激发学生的的竞争意识、进取心和爱国热情。

“世界的国家”和“国界和领土”,教材分设了两个标题。实际上,“国家”和“国界和领土”是不可分的,把它们分开叙述的目的是为了强调重点不同。

世界的国家,着重国家的特征,强调国与国之间在领土大小、国家性质、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方面的差别。这部分的重点落实到如何看待一个国家:国家不论面积大小、人口多少、经济发达与否,地位应该是平等的。教材中“读一读”的两个标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特别强调了国家之间的经济差异。

“国界和领土”则强调国家的主权。如何划分国界或领土的争端在国际关系上是一个重大的问题。教材用三幅图“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国界线”、“阿根廷和智利之间的国界线”和“中国与巴基斯坦国境线上的界碑”来说明:第一,国界线在地图上用什么符号表示(包括未定国界线);第二,国界在地表上用什么标记来表示。

为了更深入的认识世界各地,便于分析和比较,按地理位置、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把世界划分为13个地区。教材给出了世界地理区域的划分图,上面有13个地区的位置和范围。13个地区的名称、位置、范围必须熟记,并在图上落实,因为它是今后要讲的分区地理的基础。

世界国际组织,重点介绍了两个重要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

教材在编排上,各标题各有分工,又互为联系,从分到合。这种编排体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

建议将讨论法、学习指导法和讲授法等结合起来进行授课。

对于世界的国家,由于学生比较熟悉,可以让学生说出知道的国家。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实例,引导学生读图,在世界政区图上找到六个国家的位置,以及小国摩纳哥和地区格陵兰。对于各国的政治制度,不必展开。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可以通过教师提供的反映各国经济状况的图表和数据,了解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主要差异。讲清“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中“南、北”特指的地理位置的意义和所代表的经济地位上的含义。强调我国在国际交往所持的态度: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对于“国界”和“领土”这两个概念较为复杂,但又是本节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基本概念,最好用边指图边看书边总结的方法。充分利用三幅图“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国界线”、“阿根廷和智利之间的国界线”和“中国与巴基斯坦国境线上的界碑”明确:第一,国界线在地图上用什么符号表示(包括未定国界线);第二,国界在地表上用什么标记来表示。巩固所学的国界和领土的概念,并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分析实际问题中去。

对于“世界地理区域的划分”教师可充分利用世界地理区域的划分图。由于有13个分区较为繁琐,又需要落实在图上,教师可以设计游戏式的指图快速抢答或者在图上填地区的名称。注意,要学生明确13个地区都分属哪个大洲。

对于重要的国际组织,首先应阐述建立国际组织的重要意义。由于世界是纷繁复杂的,各国政治、经济、文化、传统、道德、民族等的差异较大,因此建立国际组织是非常必要的。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概况,可由学生阅读后,师问生答。这部分应补充一些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发挥作用的实例,如以巴冲突、联合国在南斯拉夫的维和行动,对非洲灾荒的人道主义援助等。

教学工具:

世界政区图、“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国界线”、“阿根廷和智利之间的国界线”

教学过程():

【导入】地球表面按水陆分布,可分为七大洲、四大洋;按热量、水分和植被的变化规律,又可分为不同的自然带。这些差异都是根据自然规律划分的。但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是居住在不同的国家的。世界上大约有190多个国家,你能举出你熟悉的国家和他们所在的大洲吗?各国之间有什么不同?

【分组讨论】世界各国之间有什么不同?教师肯定学生的讨论结果,并进一步讲解。

【展示】“世界政区图”、“世界上面积位于前列的国家”

【提问】这是世界上面积位于前列的国家,你能按面积大小排列这几个国家吗?以上几个国家各属于哪个洲?你知道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国家吗?(利用世界政区挂图讲述,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国家是梵蒂冈,面积仅有0.44平方千米,不足北京故宫面积的2/3;而位于地中海沿岸的摩纳哥面积只有1.89平方千米,仅相当于北京颐和园的一半。我们往往将这种面积非常小的国家称之为袖珍国家)

【承转】各国人口也有很大的差异,你知道世界上的人口大国是哪几个国家吗?

【展示】“世界人口在1亿以上的国家”。读出各国的人口数,对照世界政区图看着这些国家分布在哪些洲?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哪个洲这些国家最多。(世界上人口在1亿以上的国家有60%分布在亚洲,这其中包括人口居世界第一、二位的中国和印度。世界上有一些国家的人口非常少,如面积居世界第二的加拿大,人口仅有2914万人,仅相当于我国人口的1/40,而前面所提到的袖珍小国梵蒂冈和摩纳哥,人口分别仅有1380人和不足3万人)。

【承转】同是人口大国的中国和美国,它们的经济发展水平又如何呢?世界各国按经济发展水平,可以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展示】世界政区图。就你所知,哪些国家是发达国家,哪些国家是发展中国家呢?

【归纳】  全球发达国家仅有20多个,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以及亚洲的日本。发展中国家有150多个,占绝大多数,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极大的差距。从地域分布上看,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而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因此国际上也把这种差异说成是“南北之差”。

【讲述】此外,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也不一样,当今世界上主要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

【讲述】国家不论面积大小、人口多少、政治制度有何不同、经济发达与否,地位应该是平等的,绝不能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我国政府一贯主张,在处理国与国之间的问题时,应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请同学朗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承转】有国家就会有国界问题。什么是国界线?一个国家的领土包括哪几部分?我国政府宣布的我国领海宽度为多少海里?划分国界线有什么重要意义?

【阅读】让学生自学“国界和领土”这两段课文。

【归纳】 国界是本国与邻国之间的界线。国界线以内的陆地、领海、领水和领空总称领土。1958年,我国政府宣布的我国领海宽度为12海里。因此,国界确定了一个国家行使主权的管辖范围,一个国家的领土是不允许别国侵犯的。国界都是国家间经过谈判商定后,人为划分的,通常以山川、河湖或经纬线为界。

【展示】“美国与加拿大之间的国界线”、“阿根廷和智利之间的国界线”图。

美国与加拿大,阿根廷与智利之间分别是以什么划定国界的?(美、加两国东段边界以湖泊中心为界,西部边界有一段以纬线为界,而美国的海外州阿拉斯加的东部与加拿大的边界有一段以经线为界。阿根廷与智利则以安第斯山为界。)

还有一些国界线是根据历史、社会政治等原因来划定的,如我国与俄罗斯东段的边界是根据中俄双方签定的《尼布楚条约》确立下来的。一般来说,两国的陆上边界线往往设立界碑、界墙、栅栏、哨所等作为边界的标忐。看“中国与巴基斯坦国界线上的界碑”图。

【讲述】目前,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之间都有明确的国界线,我们称之为已定国界,但也有少数国家之间有些地段的国界线没有划定,这叫未定国界。由于国界线是确定一个国家领土范围的依据,因此,边界问题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处理不当极易引起国家的纠纷,甚至引发战争。我国政府一贯主张用和平谈判的方法,协商解决边界争端,反对用武力和强权单方改变国界。

【承转】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差异显著,为了缩小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进行有关经济、政治等方面共同问题的商谈,即“南北对话”;而且也需要发展中国家之间进行互助合作,即“南南合作”。

教学过程():

【导入】以上我们了解了世界政区及其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为两类国家的一些基本情况,从第八章起,我们将深入到各大洲及其主要国家,进一步了解世界地理的一些基本特征。为了便于进一步学习,按照地理位置及其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将世界划分为以下13个地区。

【展示】世界区域划分图。

指导学生读出13个分区,并特别指出,北美地区与北美洲的区别。

【板书】世界地理区域的划分:

【展示】世界区域划分空白图。以游戏的形式帮助学生记忆13个地理区域。(可以将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

【讲述】对世界13个分区的说明:欧洲的东部和北亚放在一起讲解是因为它们都属于前苏联,人文地理因素相近。北非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自然、人文地理差异大。注意欧洲的西部和西欧的区别。注意拉丁美洲的范围和含义。

【承转】由南斯拉夫的民族矛盾,引入联合国组织。

【阅读】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了解两大国际组织的总部、宗旨、机构设置等内容。

教师指导学生针对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意义分组展开讨论,并可以组织一个小型的辩论会,题目为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好不好。

教学过程():

【引入】举出你熟悉的国家以及这些国家所在的大洲。

哪个大洲还没有国家,为什么?

【活动】在世界政区图上找到面积居于前六位的国家,它们分别位于哪个大洲?

【提问】你知道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国家吗?

【展示】世界政区图――放大的局部政区图。

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国家是梵蒂冈,仅有0.44平方千米;还有位于地中海沿岸的摩纳哥面积只有1.89平方千米。我们往往将这种面积非常小的国家称之为袖珍国家)

【承转】你知道世界上的人口大国是哪些国家吗?

【展示】“世界人口在1亿以上的国家”。读出各国的人口数,对照世界政区图看着这些国家分布在哪些洲?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哪个洲这些国家最多。(世界上人口在1亿以上的国家有60%分布在亚洲,这其中包括中国和印度两个人口大国。而面积居世界第二的加拿大,人口仅有2914万人,仅相当于我国人口的1/40。袖珍小国梵蒂冈和摩纳哥,人口分别仅有1380人和不足3万人。)

【讲述】此外,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也不一样,当今世界上主要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

【承转】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比较大,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可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展示】世界政区图。就你所知,哪些国家是发达国家,哪些国家是发展中国家?

【展示】“世界人口和工农业等总产值的比较”扇形图,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是发达国家的3倍多,而发展中国家的工农业产值却仅是发达国家的1/5,说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极大的差距。)

【提问】你所知道的发达国家分布上有什么特点?发展中国家呢?

【展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水平和分布对比的表格。

全球发达国家仅有20多个,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以及亚洲的日本。发展中国家有150多个,占绝大多数,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从地域分布上看,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而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因此国际上也把这种差异说成是“南北之差”。 【展示】南北之差: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差异

南北对话: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有关经济政治等方面共同问题的商谈

【提问】为什么发展中国家主要集中分布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讲解】二战前,广大的亚、非、拉地区是英、法、美、日等国的殖民地,长期的殖民统治,使这些地区经济无法发展。二战后,由于殖民地人民的不懈斗争,纷纷宣布独立发展本国经济。

【小结】国家间不论大小、贫富应该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和平共处、共同发展,在此原则上我国提出“五项基本原则”,并以此作为外交准则: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基本)、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平等互助。

【讲解】一个国家的主权范围即领土:包括陆地、领海、领水和领空。本国的领土与邻国领土之间的界线即国界线。国界都是国家间经过谈判商定后,人为划分的,通常以山川、河湖或经纬线为界。

【展示】“美国与加拿大之间的国界线”、“阿根廷和智利之间的国界线”图。

阿根廷与智利之间是以什么划定国界的?(阿根廷与智利则以安第斯山为界)

美国与加拿大之间是以什么划定国界的?(美、加两国东段边界以湖泊中心为界,西部边界有一段以纬线为界,而美国的海外州阿拉斯加的东部与加拿大的边界有一段以经线为界。)

【讲述】还有一些国界线是根据历史、社会政治等原因来划定的,如我国与俄罗斯东段的边界是根据中俄双方签定的《尼布楚条约》确立下来的。一般来说,两国的陆上边界线往往设立界碑、界墙、栅栏、哨所等作为边界的标志。

【讲述】目前,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之间都有明确的国界线,我们称之为已定国界,但也有少数国家之间有些地段的国界线没有划定,这叫未定国界。由于国界线是确定一个国家领土范围的依据,因此,边界问题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处理不当极易引起国家的纠纷,甚至引发战争。

【提问】你能在图上找到未定国界吗?看一看未定国界与国界线在地图图例画法上的区别。

目的:了解世界上各国际组织的作用等内容,增加课外知识,开阔视野。

方式:

1、在本节内容学习完毕后,请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各国际组织的资料(包括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用时一周。

2、将资料汇总,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资料的筛选。

3、各小组将选出的资料设计成墙报,展示出来。教师和学生一起评分,选出最优秀的墙报,用时一周。

4、各班级的最优墙报展示在学校的报栏中。所有获奖的同学均有小小的物质奖励。

地图课件 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手的外形特征和功能,知道人人都有一双手,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要帮助成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培养幼儿的观察兴趣和仔细观察的习惯。丰富词语:手掌、手心、手背、手指甲。

3、印制不同手形,通过自己的想象和不断的尝试,感受设计的乐趣。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教师的一只手的手指上画上娃娃、纸、彩笔。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小朋友,老师今天带来了5位小客人(出示一只手)你们认识它们吗?(对了,这叫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

二、玩一玩、变一变。

1、幼儿玩手指游戏:握一握,张一张,分一分,并一并,看看小手会变成什么?

2、幼儿互动:看一看,说一说自己的小手变成了什么?

3、展示手形一:

想一想,这个手形可以变成什么?(先让幼儿自由想象,师再相应添画将它变成孔雀)

4、展示手形二:

这个手形添上几笔变成什么?(先让幼儿讨论,师再相应添画将它变成大树)

三、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不断变化手形,大胆表现自己所要表现的画面。

四、展示作品,交流分享。

边相互欣赏与交流自己的手形画。

教学反思: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地图课件 篇5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1)能使学生养成在地图上学习地理知识和培养技能的习惯,达到理解性记忆。

(2)有利于了解各地地貌形态的名称概念,掌握它们的具体方位和分布规律,避免地形名称与它所在位置的张冠李戴。

过程与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用得较多的地图主要有教学挂图、黑板略图和课本插图。地图是教学中最有价值的直观教具。它同文字相比具有现象直观性、地理方位性和几何精确性等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它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思维的能力,是基本技能训练的主要方式;通过地图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国情教育。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要注意收集相关的内容,利用相关的内容来说明地图的作用。

【教学难点】

通过活动,认识到地图在各种场合的不同的作用。

【教学准备】

小组准备:方格纸、铅笔、指南针等。

老师准备:各种地图挂件、需要用地图的不同场合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

1、同学们都去过游乐园吧?今天能不能带老师也去一下游乐园玩呢?

2、你看到了什么?学生交流。

3、这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学生猜想,去游乐园里玩,走不重复的路线。

二、地图在场合当中的作用。

1、是不是真的像大家说的那样,同一种地图作用也是相同的呢?那我们进行各自的路线来走走看看。

2、这只是大家初步的想法。科学知识能用这样的猜测就行了吗?还需要什么?(实验来证明)

3、你再来玩玩游戏,提示要注意每次看不同地图的作用。每个学生都玩玩。

4、交流:

5、各小组相关内容汇总,我们一起来观察分析,可以发现些什么信息?

6、小结。在生活当中,地图给我们大家的作用是用来指路的,而且不同的地图的作用也是不同的。

三、地图的研究。

1、我们已经知道它的作用了,如果用一个地图只是几根线段或是几种图形可以吗?

2、教师演示:出示课件,地图上只标示几种图形和几根线段出现了什么情况?

3、地图就会混乱。人们的主要认识能力就会下降。

4、请一学生上台说明有几种这样的情况,引出表达不清的问题。我们能准确地说出。

5、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时引导。(为了准确而又简单的的表达,我们可以借助一些符号来做标记,比如说字母、图标等。)

6、我们先给地图做上几种常见的图例。大家看看会有什么不同的?

7、学生实验,并记录。

8、汇报交流。

9、小结、延伸。

(1)各组的实验结果都相同吗?

(2)、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标注时是随意的,没有统一标准。)

(3)、怎样才能标注统一呢?我们下一课再继续研究吧!

四、作业:

自已在家里动手画画身边的地图。

地图课件 篇6

【浙 江省杭州市长寿桥小学 章可循】

〖以递进的问题解决〗

多数深奥的文章的学习,可以问题为深文浅教的支点。问题,可以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提出来,然后老师帮助梳理出主要问题,也可以由老师直接提出问题,然后由浅入深,从感性到理性帮助学生解决。如,《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的教学,以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思维,突出教学重点。

【深圳市南山区大新小学 刘勇良】

〖关注学情 发挥老师的课堂智慧〗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这种巧妙的“变动”,正是面对“学情”临场开发教学资源的最佳策略。就在本学期,我教完《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时,我想布置课堂作业。可学生的眼睛分明地告诉我,课文内容激起了他们对地球奥秘的好奇,窃窃私语起来,哪有心思听我布置作业呀?我连忙改变初衷,趁势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呀?”

“老师:大陆版块会漂移呢的话,那我们中国有一天会漂到其他地方吗?”

“老师:如果有一天我们大陆和台湾漂移在一起那不就统一了吗?”

“地壳能产生那么大的力量呀!那人类可以利用这些力量吗”

“老师:地球版块会重新合拢吗?”

……

孩子们的想象力真是惊人呀!有些问题我想都没想过,说实在话有些还真是我也想知道的,怎么办?师不必贤如弟呗!师生一起来做作业!

几天后我们开了个“地球研讨会”,你可想而知,学生们个个像“地球专家”,对比之下,我这个做老师的还真的贤不过弟。教室里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你看这个临时改变的作业多么的精彩!

下课后,我久久沉浸在学生们带给我的激情中的同时,也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课堂教学不是一个封闭的空间,它越来越开放,而开放的程度愈高,它受到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各种干扰就越多,“意外情况”发生的概率也就愈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运用教育机智去因势诱导,化被动为主动。乌申斯基说:“不论教育工作者怎样研究教育学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重视学情,关注学情,就是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具体体现,这也应该成为每一个为人师者的一种教学习惯。

【重庆市黔江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徐月华】

〖在学生的需求中“生存”〗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从根本上说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语文课堂教学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也就是说要“因文而异,因需而设,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课堂上要让学生的学习需求的到反映,必须重视学生的质疑问难。而语文教学的现实是多数课没有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因为老师怕学生的问题问难问偏,浪费时间。一位教师教学《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课堂上进展似乎十分顺利,老师也认为学生没有不明白的地方,因此也就没安排提问的时间。下课后,我问了几个学生学会了什么?他们却连连摇头提出了一大堆问题:魏格纳的奇思妙想是怎样产生的?美洲和非洲大陆形状上有什么不同?这些问题不弄清楚学生怎么能对课文有较深刻的感受呢?我们教师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去看待课文,去看待学生,而必须让学生以他们经验来发现和提出问题。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