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案十篇

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案十篇。

教师在正式上课前需要准备好本学期教学教案课件,现在开始准备教案课件也不晚。教案是课堂教学流程的规范化体现,有哪些值得推荐的优秀教案课件呢?经过多方考虑,我们为您精选了这篇标题为“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案”的文章,继续往下看获取更多相关的信息吧!

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案(篇1)

主题目标:

1、积极参加庆祝元旦的活动,体会节日的热烈和美好。

2、了解人们迎接新年的不同方式。

3、会正确使用剪刀等简单的工具,尝试利用废旧物品制作贺卡。

4、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和创意、设计制作能力。

本节内容:

1、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说说你是怎样过年的,使孩子感受到节日的热闹氛围,体会走亲串友的愉快。

2、通过交流自己找到的有关年的资料,使学生们获得对年的知识的认识和了解。

3、通过动手制作贺年卡,使学生学会用各种方式向长辈和亲朋好友祝贺新年,锻炼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

活动过程:

一、感受新年的气氛,了解有关知识

同学听音乐进教室,看录象

师:看到这些,你想到什么?

师:新年是哪一天?1月1日是新的一年的开始,新的一年给我们带来新的希望,所以,全世界各地区各个国家的人们都在这一天庆祝新年的到来。过新年的时候,我们应向这位老爷爷说些什么?(新年快乐)老爷爷和我们说些什么?

二、师:要说快乐,过新年时最快乐的要数我们小朋友了,你们看图上的小朋友为什么这么高兴?

三、联系生活实际、感受节日气氛

师:你们喜欢过新年吗?你们是怎样和家里人一起过年的?

师:你为什么喜欢这样过年?

四、搜集介绍相关知识

师:你们知道别的国家的人们是怎样过新年的吗?老师搜集了一些有关的资料,你们想知道吗?

同学们回家后可以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从互联网上、电视上、书籍上或通过旅游的方式了解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们是怎样过年的。

五、师:人们都通过各种有趣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到来,但是有的人却因为工作的关系,不能和家人团圆,共度新年,你们知道有谁是这样的吗?他们是在为我们服务,为了我们能过好年而辛勤的工作,我们应怎样向他们表示新年的祝贺?

师:新年贺卡还可以送给谁?

师:在过新年的时候,互赠贺卡是向对方表达你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在新的一年我们都会有新的愿望,你的新年愿望是什么?

六、联欢会的准备

师:新年很快就要到了,这是你们上学后在学校和老师同学们过的第一个新年,以往我们学校的同学们会开一个联欢会,庆祝新年的到来。这次我们也来开一个联欢会好不好?你们知道开联欢会需要做哪些准备吗?(分工)哪个组的同学如果有困难可以来找老师,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活动展示:师:我们的教室哪最漂亮?做贺卡的同学给老师们展示。

师:再过几天,新年就要到了,你们想对在坐的老师们说些什么?

活动结束

第二节

(一)继续展示同学们收集的资料。

(二)、展示活动:模拟新年联欢会情景,让儿童有机会展示自己在表演方面的能力与特长。

(三)、制作贺卡

1、为什么要制作贺卡?(可以互赠向别人表示祝贺)

2、怎样制作贺卡?(向学生展示老师做的,向学生讲解可以用画、粘、剪的方法来制作。)

3、讲解使用剪刀的方法,参看第68页的图。

4、指导做贺卡。

(四)赠送贺卡

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制作的贺卡送给谁,为什么要送?以次对学生进行情感的方面的教育和引导。

课后小结:通过本课教学,使同学们了解了人们迎接新年的不同方式,并鼓励他们积极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有关资料,培养了他们的主动探究的精神。进行布置教室时,分工的项目太多,有些乱。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分工项目不宜过多。、篇三、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庆祝元旦的活动,体会节日的热烈和美好。

2、了解人们迎接新年的不同方式。

3、会正确使用剪刀等简单的工具,制作庆祝新年的物品。

4、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和创意、设计与制作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庆祝元旦的方式和方法,积极参加庆祝元旦的活动,体会节日的热烈和美好。

2、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和创意、设计与制作能力。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搜集反映不同地方人们过新年活动的资料和有关元旦来历的资料。

2、教学器材:日历、录音机、歌曲磁带、投影、剪刀、胶水。

3、教学课件:各地人们庆祝新年的图片。

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案(篇2)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小明认为学习是一种享受,他经常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用不着太刻苦。小红认为学习是一种痛苦,他经常晚上熬夜学习,称之为“学海无涯苦作舟。”对他俩的看法和做法,你持什么态度?

学生回答后师小结:

学习对每个人来说都是苦乐交织的。

二、新授

(一)学习中的苦与乐(板书)

活动1

我学习中的苦与乐(填表)

学习中有乐当我在阅读我感兴趣的课外读物时,心里总是感到很愉快

当我按质按量的完成了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时,我的心里感到非常快乐

当我经过自己的努力取得好成绩的时候,我的心里感到非常快乐甜蜜、

学习中有苦当我没有听懂老师所讲授的内容的时候

当我没能及时记住老师要求及时记住的学习内容的时候

当我已经努力学习了而我的学习成绩却不尽如意的时候

在学习中,我最难忘的快乐瞬间是,因为当时,所以我快乐!

提示:XX老师公布单元考试成绩时,满分成绩获得者中竟然有我;因为我的该科成绩曾是全班倒数第一名。或回答有关突破难题时心情兴奋、激动、引起特别关注等场景均可。

活动2:

小辩论:“学习是苦多”还是“学习是乐多”?通过辩论使每个同学表达自己学习中的快乐瞬间,让学生更多的一会学习快乐。

师小结:学习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苦了交织的。因为学习是一个探究和发现的过程,需要克服困难,刻苦努力。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发现自身的潜能,获得一种不断超越自己的快乐,才能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了解世界的奥妙。

练习:学习的苦乐是辨证的,你能说出这种体现这种关系的话?如: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举出几个好学、乐学的例子吗?如:凿壁偷光、爱迪生的故事。

师:当我们讨论学习的苦与乐时,是否知道在世界的一些地方,还有一些儿童因为战争、贫穷和疾病等原因失去上学习的机会,他们的眼睛里充满了求知的渴望,失学给他们的人生留下了沉重的阴影和不可弥补的遗憾。

活动3

读“相关链接”内容思考:

想起这些孩子,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学习?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应尽的义务。从个人发展的需要看,受教育是公民的权利,从国家发展的需要看,受教育是公民的义务。我们享有教育的权利和机会,更应珍惜。

庆阳师范学校学生李永,家住山区,生活条件极为艰苦,不仅经济困难,而且父亲身患重病,无人料理。他小小年纪为了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渴望学到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因此,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他也不肯放弃学习机会,毅然决定“背器爸爸上学”。

对此你有何感悟?

珍惜受教育人的权利和机会,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尽力克服。

师小结:学习中有苦更有乐。如果在放弃学习的权利与摆脱学习的困难两者中选择,我们将会明白,享有学习的权利和机会,这是多么令人快乐。

(二)探索世界的奥妙(板书)

活动4

1、世界奥妙知多少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的探索发现和无数的技术发明产生的历程中,已探明者不计其数,但没有的未解之谜也不少。

回忆你小时候不能理解的一个问题,它是。而现在你已经明白了,你是什么时候懂得其原因的?

再想一想,你是怎样知道这些答案的?

如果不学习,你能知道答案吗?

提示:A为什么会有白天和黑夜?

B在小学学习自然课时,有一些了解,初中地理课上完后,我已经完全明白了。(可答出相关地理知识)

C通过地理课的学习获得的。

2、你知道下面这些奥秘吗?

埃及金字塔是怎样建成的?

答:被称为“西方史学之父"的希罗多德曾记载,建造胡夫金字塔的石头是从“阿拉伯山"(可能是西奈半岛)开采来的。埃及人当时是用铜或青铜的凿子在岩石上打上眼,然后插进木楔,灌上水。当木楔子被水泡胀时,岩石便被胀裂。这样的方法在今天看来也许很笨拙,但在4000多年前,却是很了不起的技术。岩石从采石场运往金字塔工地也极为困难。古代埃及人将石头装在雪橇上,用人和牲畜拉,为此需要宽阔而平坦的道路。修建运输石料的路和金字塔的地下墓室就用了10年的时间。对于希罗多德的说法,后人提出了许多的疑问。但是到今天埃及金字塔的建造仍然是一个没有人能作出完满答案的难题。

恐龙是怎样灭绝的?

答:关于恐龙灭绝有各种不同的.理论,但没有一种理论被普遍一致性地接受。这些假说可以归纳为两个主流:一是把恐龙灭绝归因于地球以外的大灾难,如彗星撞地球,破坏了地球的整个生态系统;二是认为全球气候变冷导致恐龙的灭绝。

到底有没有外星人存在?如果有,在哪个星球上?

答:目前还没有十分强有力的证据,说明有或者没有外星人存在,但是,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已发现其他星球中存在着组成生命的物质——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合物,以及其他化合物。

3、每人至少提出一个现在还不明白的问题,看看全班同学一共提出多少问题?

师小结:当我们从学习中逐渐了解世界奥妙的时候,当我们的好奇心在学习中获得满足的时候,当我们通过学习发现自己潜能的时候,学习的快乐就洋溢在我们心中。留心周围的世界,我们会发现生活中还有更多有趣的现象和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发现。

把握好初中的学习生活,将使我们终身受益。

三、课堂总结

在享受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从无知走向有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不断地提升着我们的精神境界。只有不断地努力,才能登上新的知识高峰,实现新的自我超越。

四、练习巩固

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

(1)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每门学科都有趣,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激发学生乐学、爱学的情感。

(2)培养学生积极、认真的学习态度。

2、行为与习惯

(1)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每门学科都要认真学习,不要偏科;

(2)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字要写得端正。

3、知识与技能

(1)知道学习每门功课都有趣,懂得学习的重要意义;

(2)掌握一些学习的技能。

4、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讨论、表演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2)以问题提出来组织学生活动,让学生字活动中探究。

活动准备:

(1)学生的作业本、书法、纸工等美术作品。

(2)儿歌幻灯片字幕

活动过程:

1、交流、汇报会

(1)先给同学介绍园园和盼盼两个朋友,引导学生边看图边思考

a、你们想认识他们吗?他们是怎样学习的?

b、从开学到现在,你觉得你在学校学习快乐吗?能说说你学习中有趣的事吗?

(2)同桌或小组讨论、交流并汇报自己学习生活中有趣的事。

2、活动体验

(1)出示图片(露一手)

(2)比一比谁的本领大,大家都来露一手。

(3)教师总结

3、学习儿歌

(1)教师范读儿歌,让学生边读边做能够表达课文内容的动作。

(2)让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学习各门功课的。

(教师要进一步启发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的愉快)

4、金点子大赛

(1)示图片。引导学生帮助找原因。

(2)“金点子”,看看谁的办法最多。

(3)汇报,交流。

(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办法,把字写得更好。)

5、现场书法比赛

(1)现在我们就来比一比,在书上的田字格里写上4个字,看看你们的字写得怎么样。

(2)在黑板上写4个规范的字。

(3)你们也来试一试。

(4)评奖活动。

6、教师总结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代社会也是学习化的社会,因此我们从小就要爱学习,会学习,才能获得更多的本领,将来做一个有用的人

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案(篇4)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踏入初中生活,当每一位同学熟悉了新的班级、新同学之后,一个新的集体也就诞生了。通过学习,你们打算怎样去创造一个大家都为之自豪的班集体呢?

二、新授

师:集体是个人成长的园地,我们知道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个人的成长发展确实太重要了,那么,同学们心目中的班集体是什么样子的?

板书课题创建新集体

(一)共同的目标,前进的动力(板书)

活动1

想一想:你最喜欢的班级是怎样的?并说出自己的理由。(师生交流)

填一填:

我希望生活在、、的班集体中,因为在这样的集体中,我们。因此,我们都愿意生活在一个集体中。

提示:(1)可用“健康、活泼、团结、和谐、民主、奋进”或“目标一致,团结互助,人尽其才,民主和谐”之中任意三个词来描绘最喜欢的班级。因为,它能激发我们对学校生活的热爱,有助于同学间融洽关系的形成和纯洁友谊的建立,能为我们提供团结奋斗的不懈动力,能让我们认识到自己之所长,发挥自己的闪光点,能促进我们沟通协作、相互配合,在集体中不断成长。(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师:我们生活在一个班级中,如果没有共同的期望,各想各的,各做各的,班级就像一盘散沙,不可能成为我们为之自豪的集体。所以我们首先要通过讨论总结出最喜欢的班级的模样,这样我们就有了共同的目标,就可以让我们的集体向着我们理想的方向发展,而共同的目标自然也就给了我们团结奋斗的不懈动力。

活动2

分组讨论:为创建优秀班集体提建议,并填表

我们心目中班集体的特点

创建优秀班集体可采取的措施

师:当然要想创建一个优秀的、理想的班集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各尽所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

(二)各尽所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板书)

活动3

看看你有哪些才智能为集体建设弹奏出美妙的“音符”。

如:我很热心,所以我可以做班级的收信员。

我很爱画画,所以我可以……

师:我们知道彩虹的美丽在于它的七色光彩,班级的美丽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独特性。每个人都能在班级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为集体建设作出贡献,谁都无法替代。

团结就是力量,创建优秀班集体,还要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团结协作,互助前行(板书)

活动4:

阅读P8材料,思考:

1、这个班级曾面临哪些困难?(中、差)

2、这个班级成为一个优秀的集体,靠的是什么?(优)

3、你可能也有过在优秀的班集体中生活的经历,在这样的集体中生活,你有何感受?(中、优)

答案:答:这个班级面临的困难有:学校的设施差,生活艰苦;同学们各自原来的生活环境不同;好多同学是战地孤儿,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等等。

这个班级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靠的是老师和学生、同学和同学之间的团结一致,相互帮助。

活动5:

让几个唱歌唱得好的同学唱歌演示。想一想他们唱得好或不好的原因。(让学生体会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活动6:

介绍名言警句: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雷峰

人多力多推山倒,众人拾柴火焰高——谚语

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

争则乱,乱则离,离则弱,弱则不能胜物。——荀子

师: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没有班级中人与人之间团结协作,即使我们每个人都能奏出最美妙的音符,人们听到的,也只能是杂乱无章的噪音。只有团结协作,相互配合,我们才能奏出美的班级乐章,在集体中不断成长。

三、课堂总结

踏入初中生活,一个新的班集体将在我们自己的手中诞生!让我们行动起来,与老师一起,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一个我们为之自豪的集体。

四、课堂作业

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大胆向学生介绍自己,认识新同学。

2、培养乐于和同学交往的情感。

活动准备:

纸制卡通树一棵、彩色纸、双面胶,剪刀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情

1、老师:在我们的教室里有一个人,她天天和大家一起学习,游戏;她个子不高,很爱笑,喜欢和小朋友在一起。你们知道她是谁吗?

2、学生:钟老师。

3、老师:你们能猜出这是钟老师,真棒!那是因为大家都认识老师,熟悉老师,所以一下子就能猜到。班上的同学现在你熟悉了吗?想和他们交朋友吗?

二、自我展示

1、教师自我介绍。

2、学生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自我介绍。

3、学生自由交流。

老师:还有很多同学想认识新朋友对吗?那我们就自由地来介绍,你想认识谁,你就走到他面前去认识他,记住他的名字,以后你们就是好朋友啦。

三、展示成果

1、我们现在比一比:谁认识的朋友多?

2、学生介绍好朋友。

3、宣布评比结果。

四、动手制作

1、老师:班级就象一棵快乐树,我们每个人就是一片绿叶,大家想不想让这棵树长得更加茂盛呢?

2、学生:想。

3、老师:下面大家就制作一片自己的树叶,贴上去。让我们这棵班级树快乐地成长吧!(教师出示卡通班级树)

五、总结激励

1、今天我们交了很多朋友,大家还自己动手布置了一棵非常漂亮的班级树,相信大家不仅能用手来装饰这棵班级树,更能用行动让他茁壮成长,对吗?

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案(篇6)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全册导学案

课题主题二爸爸带我去做客课型课时时间

学习目标1.养成懂礼貌的好习惯,做客行为文明。

2.初步了解生活中的社会常识。

3.能控制和调整个人的情绪。

重点难点1.养成懂礼貌的好习惯,做客行为文明,初步了解生活中的社会常识。

3.能控制和调整个人的情绪。

学法指导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搜集有关文明小客人的图片、文字资料

2.学生准备:尝试去别人家做客,体验做客的经历。

学习过程二次备课

一、谈话导入

通过谈话,激发学生的交流欲望,拉近师生关系,切近主题。

师:同学们,你去别人家做过客吗?

师:你去谁家做过客?[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引导出本课主题

师:有一个小朋友叫小丽,这天她和爸爸到一位叔叔家去做客,让我们看看她是怎样做客的呢?

二、受欢迎的小客人

从本学科入手,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交流自己的对做客的看法。

[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1.观察书中的图片

2.小组里说一说小丽是怎样做客的。

3.讨论:小丽是一位怎样的小客人?

全班交流

师:怎样做才算是一位受欢迎的小客人?

三、补充资料进一步认知

通过补充资料,使学生学会与别人友好相处,做受欢迎的小客人。

过家家

通过玩做客游戏,进一步让学生通过活动,体验怎样做才是文明小客人,使文明习惯在学生的活动中得到内化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出示课外搜集的有关文明做客的资料进行呈现[学生进行辨析和交流]

师:进一步明确哪些行为是文明的,并从中得到教益。

师:同学们,怎样才能做好小客人呢?我们也来演一演吧!

[学生自由结合进行分组]

小组内进行讨论:推荐不同的角色

小组内进行表演

小组推荐代表,全班同学共同玩做客的游戏

当堂训练

课题主题三看电视课型课时时间

学习目标1.通过日常生活中看电视这一生活小事,初步学会选择电视节目并从电视节目中学习知识。

2.在看电视时,要有节制,克服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做到积极、健康地生活。

重点难点1.通过日常生活中看电视这一生活小事,初步学会选择电视节目并从电视节目中学习知识。

2.在看电视时,要有节制,克服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做到积极、健康地生活。

学法指导

课前准备

学习过程二次备课

一、我喜欢……

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电视节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听《大风车》片头歌曲录音,和老师一起边听边唱。[教师带领学生边听边唱,学生情绪高涨]

师:小朋友们,刚才听到的是什么歌曲?

引导:小朋友们,在平时,你们喜欢看电视吗?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多媒体出示:我喜欢……[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引导:那你在看电视时都有哪些习惯?你们从中学到了哪些本领或知识?[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二、我知道……

引导学生知道看电视也能学到知识,指导他们选择有趣味性、文化性、教育性的节目。

教师出示问卷调查表,指导学生认真填写[全班交流]

师:1.自己最喜欢的电视节目?

2.这些节目对自己有哪些影响?

3.选择电视节目有哪些学问?

三、剪贴节目表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和爱好圈画出适合自己的节目。以观察学生通过学习,对选择电视节目的影响。

师:指导学生将搜集的报纸或杂志中电视节目时间表,剪贴在书中的方框内,然后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学习情况圈画出适合自己的电视节目。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当堂训练

第四单元火热的季节

单元目标:

1.情感与态度:珍爱生命,求上进。

2.行为与习惯:爱护花草树木与动物;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

3.知识与技能:知道初步的健康常识;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

4.过程与方法:尝试用观察、比较等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单元内容:

主题一互相提个醒

主题二学会看天气

主题三迎接暑假生活

主题一互相提个醒

主题目标:

1.初步了解夏天的自然特征。

2.知道初步的健康常识。

3.掌握讨论、交流、记录等学习方法

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案(篇7)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鄂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课间十分钟》。本主题的目标侧重于使学生初步了解合理安排课间时间的常识,但如何玩得合理,教材并没有涉及。综合一年级小学生的特点,我计划用两课时完成本主题:第一课时旨在使学生懂得如何合理安排课间活动;第二课时旨在使学生懂得如何有益活动,并遵守纪律和规则。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现在人的生活节奏比较紧凑,大多居住小区,不少孩子缺少与人交流、与群体游戏的机会,更不知道如何安全游戏等等。

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来说,刚刚离开幼儿园的孩子,心理上呈现出极强的依赖性,也不会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自主意识强烈,缺乏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方法。

设计思路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综合课程。兴趣是学习之魂,《品德与生活》作为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它所呈现的文化是一种儿童文化,力求“童心”、“童趣”。如果教师能够把握教材和儿童的特点,精心设计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就容易激发学生的强烈情绪,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使他们主动活泼地学习。对于刚刚入学的小朋友来说,小学生活是很陌生的,让他们坐40分钟听一节课不动可以说是不可能的,他们的注意力也很不容易集中,所以课堂上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活动:摆卡片、玩游戏、听歌曲……让学生在一节课中能脑动、脚动、心动、这样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如上课伊始,在《课间十分钟》欢快的乐曲中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力求创设轻松、愉快、自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教学目标

1.知道课间休息时要做好下一节课的课前准备,玩文明的游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在学校里和同学和睦相处,遵守学校的各项秩序。

教学重点

合理地安排课间十分钟。

教学难点

积极开展有益的活动,懂得活动中要遵守秩序和规则。

教学准备

1.歌曲《课间十分钟》、铃声录音。

2.学生制作写有“上厕所”、“喝水”、“做游戏”、“先拿出下节课的书”等内容的卡片。

3.学生把桌椅摆开,空出一块场地。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28-P29页内容,话题为“下课了”。

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30页内容,话题为“上课铃响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观看视频分析问题

1.导入: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吗?今天,我们的好朋友“喜羊羊”也跟着来到了这个新地方,和我们一起来学习交流,你们高兴吗?你们瞧!他来啦!(老师展示课件,用动画形式出现“喜羊羊”。)

“喜羊羊”: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你们的好朋友“喜羊羊”!今天我也要和你们一起上课,你们高兴吗?你们可要好好表现啊!相信你们每个同学都很棒。好,那就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吧!

2.师:今天我们学习第七课。(贴出课题《课间十分钟》)

3.师:每天课间十分钟同学们都在做什么呢?让我们来看一段录像。同学们要仔细观看录像内容,看你能发现什么?

(播放录像,生观看后回答。预估:如果学生说得对,给以肯定;如果学生说得不全,在下面的“定格录像画面,逐一引导学生分析”的环节相机指出来,给以补充。)

4.教师定格录像画面,逐一引导学生分析。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分析不好的行为有什么害处?应该怎样做?

预设:

(1)学生分析完不正确游戏和不正确交流的害处后,引导学生背诵《锄禾》这首诗,了解时间的珍贵、安全的游戏是非常重要的,知道浪费时间、不能谦让是不文明的行为。

(2)学生分析完不正确的做法后,借助文明礼仪三字经的内容相机教育。针对一年级的孩子认字不多的实际,教师带读并可带着学生表演。

(设计意图: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学生喜爱的卡通人物“喜羊羊”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录像的使用,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课程资源,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正确的课间活动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模拟练习,通过有层次的练习、全员性的练习,提高活动的实效性,突破教学难点。)

活动二创设情境交流、分析其他做法

1.“喜羊羊”: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那么除了录像中反映的这些不文明的行为之外,平时你还发现哪些不文明的行为和不能合理安排时间的情况呢?

2.听歌曲《课间十分钟》

3.创设情境,学生模拟再现。

(1)教师放铃声录音,告诉学生下课铃响了,请学生选择这时应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2)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或平时的做法选择相应的写有“上厕所”、“喝水”、“做游戏”、“先拿出下节课的书”等内容的卡片。

4.小小讨论会:为什么在课间先做这些事而不是那件事呢?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1)小组讨论。

(2)班级交流。

5.小结要点:课间休息时间不是很长,下课后,我们首先要解决上厕所、喝水等生理需求问题。

6.游戏:我是课间行为监督员。让学生找一找课间活动做得不好的现象。

7.分析讨论:哪些做法值得学习?哪些做法要注意避免?

8.教师小结:课间休息只有十分钟,我们得合理地安排,积极开展有益的活动,活动中要遵守秩序和规则。

预设:1.能当堂练习的就当堂练习。引导学生分析下楼梯冲撞有什么不好,怎样做才能安全?师生想出好办法后,让学生课上模拟练习。

2.如果时间富裕,学生说得不全,老师创设情境,补充几种引导学生分析,如:游戏玩得满头大汗时,和同学发生矛盾时等等

(设计意图:品德与生活教学应该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建构的过程。课前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实际存在的行为,通过课上的交流、分析、操练,使学生懂得怎样文明有效地课间,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活动三诵读儿歌巩固做法

1.“喜羊羊”: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真棒!我通过和大家的学习刚刚编好一首儿歌,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收获的快乐。儿歌内容是这样的:

下楼梯,安静等,轻声慢步靠右行;

游戏前,先入厕,洗净小手别忘记;

饮水时,要排队,文明礼让友谊长;

不疯跑,不打架,互相谦让乐淘淘。

2.老师范读儿歌,学生跟读儿歌,同桌互相读儿歌,再齐读儿歌。

(设计意图:儿歌教学适合低年级的学生。通过诵读儿歌,进一步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

活动四课后延伸

1.“喜羊羊”:发布评比文明课间小队的信息。

2.师(展示文明课间小队的标志牌):希望每位同学每天都能做到文明游戏、合理安排时间,看哪个小队能获得“文明小队”的称号。

(设计意图:品德与生活教学具有开放性,教学时空不应该局限于课堂40分钟,应把课上、课下的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课后的评比活动,促进学生的知行统一。)

第二课时

活动一游戏激趣,探究“上课铃响了”的现象

师:今天,“喜羊羊”给同学们带来一件特别的礼物,你们想看看吗?

生:想!

师:那就请同学们先把眼睛闭上,等尹老师数到3的时候再把眼睛睁开,好吗?

(出示电铃)

生:哇──!

师:这是什么?

生:电铃!(高兴)

师:漂亮吗?

生:漂亮!(情绪高涨)

师:谁能让电铃响起来?(激情调动)

生上台演示。

师:电铃响起来的时候,能让你想到什么呢?

生:上课了,是提醒我们用的。

生:让我们知道是上课的时间。

师:对了,电铃就像我们的好朋友给我们来提醒。

(设计意图:游戏是儿童学习的有效方法,对培养儿童的情趣,让儿童体验乐趣、理解规律、学习知识等都是非常有用的。采用带有“玩”的色彩而有与学习内容紧密配合的活动方式引出本课学习内容。)

活动二发现不同巧分析

师:听!“铃姑娘”来了。(多媒体播放铃声,并出示教材上31页图画。)你们看看这些小朋友都在做什么呢?

(集体交流,上台指说……)

生:有的小朋友立即跑回教室。生:有的小朋友听到铃声还往外跑,可定会迟到的。

生:他要早点把自己的东西管好久不会迟到了。

生:有的小朋友已经把书准备好了,可还有的人东西找不到。

(设计意图:在找图中的“不同”的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加深对学生的感知。先以讨论形式,分小组说说,再进行集体交流,使学生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对的感受、想法,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

师:同学观察得真仔细!为什么都听到了电铃,大家反应的结果不一样呢?

生:因为小朋友没有管好自己的东西,自己的球拍自己要收好。

生:因为她下课没有先做好准备就出去玩了,才会上课时没有准备好。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把风与孩子生活实际切实地联系起来,让学生充分调动感官,去观察、思考生活现象。)

活动三创设情境巧模拟

师:同学们火眼金睛,“喜羊羊”夸你们都是细心观察生活的孩子,决定请大家来想办法帮帮忙。

1.放铃声录音,模拟表演。

2.阅读教科书说说:这些同学是怎样做的?

3.击鼓传花抢答:上课铃响了,要做好哪些准备?

4.朗读儿歌。

上课铃声响,快快进课堂。

书本文具桌上放,安静等着老师把课上。

5.教师小结:上课铃响了,我们要快速进教室,做好课前准备。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表演巩固和加深学生对于上课铃响以前应该养成的好习惯做一次回顾。教师还应该在日常的行为中不断地反复和关注才能最终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品德与生活课要提高教学实效,就不能没有体验。体验如此重要,但不会凭空而讲,而活动则是体验的载体,是促进学生孕育种种体验的源头活水。如在教学中,设计了“课间游戏我会玩”这一活动,让孩子们在《课间十分钟》的音乐背景下,生自由选择小伙伴玩游戏,儿童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并且师加入其中。到学生中去,担当学生学习、体验生活的领路人,学生在平等、和谐、有趣的活动中,懂得了在活动中要玩文明的游戏,要遵守规则,与同学和睦相处,团结友爱,获得了真正的发展,“活”的教育就不是一句空话,在游戏中,也能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感知、感悟,从而学生能反省自己下课后的表现,这样就可以有效地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最后达到了这节课的最终目的:在活动中感受,在活动中教育。这也是《品德与生活》的主要目的。

板书设计

课间十分钟

合理安排安全游戏

乐趣多

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知道社会上有伤害儿童的坏人,知道坏人欺骗儿童惯用的一些手段。

2、认识注意交通安全是一种自我保护,可以防止受到伤害。

3、学习有关的交通标志和交通规则。

4、了解不遵守交通规则会造成交通事故,给自己带来痛苦,给别人带来麻烦。

教学情感:

1、憎恶坏人,有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2、感受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的重要,愿意遵守交通规则。

教学行为:

1、不轻信陌生人的话;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

2、在马路上自觉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地方靠右边行走;横穿马路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

教学重点:

1、知道坏人欺骗儿童惯用的一些手段。学习一些提防坏人、不上当受骗的方法。

2、让学生知道有关的交通标志和交通规则。

教学难点:

1、憎恶坏人,有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2、使学生懂得不遵守交通规则会造成交通事故,给自己带来痛苦,给别人带来麻烦。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及图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教师播放:放学铃声。

2、谈话:放学铃声响了,你该做什么呢?

3、学生讨论问题。(不要求回答)

4、揭示课题:平安回家

二、学习新课

(一)、放学检查

1、谈话:刚才,小朋友们讨论了放学铃声响了后应该做什么?现在,请几位小朋友勇敢地举手来说一说。

2、学生回答问题。

3、教师小结:放学铃声响了之后,首先应整理书包,把回家的东西带全,别把东西落下了。养成整理东西的好习惯。

(二)、防止上当

1、播放视频(防止上当)

2、问:假如你也遇到同录像上的小朋友相同的情况,你会怎么办?

3、学生回答。

4、播放动画。问:你认为这位小朋友做得对吗?

5、教师小结:我们不要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要贪小便宜,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要跟陌生人走。

(三)、交通安全

1、江、河、湖边的安全

(1)、播放儿歌

一只小青蛙呀!

河边跳呀跳。

小强看见它,

飞快往边儿跑。

小朋友们齐声叫

小心!危险!

小强真听话,

赶快停住脚。

(2)、问:哪些小朋友回家途中要经过江(河、湖、塘)边的?

(3)、讲述:回家经过江(河、湖、塘)边的同学,特别要注意安全,不要在江(河、湖、塘)边上玩,做游戏,不要私自下江(河、湖、塘)游泳。

2、公路上的安全

(1)、谈话:小朋友们,你们上学是不是要经过一些街道或公路?(有的有,有的没有。)那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在这些地方,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交通标志和设施。你们认识这些交通标志和设施吗?它们都是什么用途?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

(2)、认识交通标志和设施,并说说它们的用处。(课件演示)

人行道:供行人行走。

人行横道:供行人穿过马路。

护栏:保护行人的安全。

机动车道:机动车行驶的道路。

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走,黄灯表示车辆减速慢行。

铁路道口:表示前面有火车通过。提醒行人和车辆注意火车。

过街天桥:行人穿过马路。

地铁站口:地下列车的进出口

(3)、教师小结:刚才,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交通标志和设施,它们呀,都是在保护我们不受到伤害,提醒我们要注意交通安全,把交通安全记在心中。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却不把交通安全记在心中,从而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后果!

(4)、联系生活进行活动(演一演:用准备好的交通标志图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下边演边说交通规则。)

①注意交通安全对自己、对别人有这么大的好处!那么注意交通安全又应该怎样做呢?老师来考考你们!看看哪位同学最聪明!

②过程

师:行人横过马路应该怎么走?

生:横过马路时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地下通道。

师:行人在街上走路应在哪儿走?没有人行道应该靠哪一边走?

生:上街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靠右边走。

③师:注意交通安全的具体行为就是遵守交通规则。你还知道哪些交通规则?

④学生回答。

⑤小结:同学们知道的真多呀!看来我们真能做到自我保护,把交通安全记在心中了!

三、巩固

1、判断以下行为是否正确。(播放课件)

2、师生齐唱儿歌

交通安全记心中

小朋友呀要知道,

走路要走人行道。

红灯停来绿灯行,

穿过马路走横道。

不翻护栏不猛跑,

扒车拦车可不要。

交通规则记得牢,

自我保护要做到。

3、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在回家途中可能遇到的一些事情,要防止上当受骗,要注意交通安全等,我希望每位小朋友都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注意安全。

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案(篇9)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鄂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放学啦》。本主题的目标侧重于使学生初步了解知道放学后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和不应该做的事,遇到危险时,如何从容应对。但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教材并没有涉及。综合一年级小学生的特点,我计划用两课时完成本主题:第一课时旨在使学生了解知道放学后自己该怎么做;第二课时旨在使学生懂得遇到危险时,如何自我保护何应对。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现在大多由父母或爷爷奶奶等多人保护性圈养,大人的过度保护造成不少孩子缺少与人交流、处世的方法,更不知道如何注意自身的安全等等。

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来说,初上小学的孩子,心理上还不能够正确地解决表现中的问题,更在纯真的年龄特征上来说容易迷糊、亲信他人,缺乏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方法。

设计思路

《下课了放学啦》作为第二单元“快乐的一天”中的一课,渗透出了浓厚的生活气息,这是学生每天都在经历的琐事,而琐事中往往更塑造着儿童的品性和人格。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我尽量避免说教,而是应用了一系列切合生活实际的方法,观看录相、小品表演、访问讨论、辩论展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真正成为主人,自己去发现、去总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从而养成良好的课后活动习惯。

从儿童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来生成活动主题。在“小记者采访团”的活动中,老师捕捉信息,整合归类,及时做出判断,让学生在交流中,分享有意义、有创意的活动。“明明放学后”的录相是一部分孩子的真实写照,通过“实话实说”让学生反思自己的生活,掌握合理安排课余时间的技能和方法。“有益活动大搜索”需要教师课前摸清儿童的喜好,在活动中及时指导,成为连接家庭与社会、学校的桥梁。“课余活动作品展示”提供了学生表现自我的平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收获。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养成好习惯的积极意识。

能力通过活动的参与,学会与人相处并懂得保护自己的方法。

知识认识守秩序的好处,尝试参与各种活动,并在活动中掌握一定的方法。课间活动的规则和纪律,,在合作中共同发展。

教学重点

知道放学后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和不应该做的事。

教学难点

遇到突发事情,能够想办法,从容地应付。

教学准备

1、学生在家活动的照片、录相。

2、拍摄录相小品《明明放学后》,制作多媒体课件。

3、学生搜集自己和同学放学在家的各类活动,每人准备自己展示的作品。

4、辩论双方两色小旗,填写活动项目的卡片和篮筐。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31页内容,话题为“按时回家”

第二课时完成教材P32页内容,话题为“不跟陌生人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小小讨论会

1、小朋友,结束了一天的学习,要放学啦!(揭示课题:放学啦)

谈话导入:放学了,我们要带好哪些东西呢?

2.游戏:我来选。

(1)在讲台上摆放一些物品,如铅笔盒、书(写了自己名字的书和写了别人名字的书)、玩具、毛巾、削笔刀、作业本等。

(2)学生上台选择并说明选择的原因,教师相机指导。

3.学生交流:放学了,我们要带好哪些东西?

4.教师小结:放学回家时要带全自己回家学习时需要的东西,如橡皮、彩色笔等。

(设计意图:品德与生活教学应该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建构的过程。课前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实际存在的行为,通过课上的交流、分析、操练,使学生懂得怎样文明有效地课间,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活动二小记者采访团

1、师:老师在放学后去几个小朋友家进行了采访,让我们看看他们放学时遇到了什么问题呢?

2、多媒体演示:一位小朋友边走边看小地摊;一位小朋友到小朋友家玩,妈妈正在着急地找孩子。

3、你们想不想采访一下身边的同学,问问他们怎么想的?

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组选出一名小记者,组成小记者采访团。

课前老师把设计好的调查表发给学生,学生填写好,供上课交流。

5、小记者提问,采访主题:平时放学后,你是怎么做的?你觉得这样做好不好?为什么?

6、学生汇报交流。

7.教师小结:放学后要按时回家,不做危险的活动,不在外面逗留。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引起学生共鸣。学生通过“小记者采访团”的活动,提供学生交流的机会,感受到课余活动的丰富多彩,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和合作能力。)

活动三守时小能手评比

1.师: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真棒!我通过和大家的学习刚刚编好一首儿歌,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收获的快乐。儿歌内容是这样的:

铃声响,别着急,书本和笔要清理;

小书包,本领大,装下学习好伙伴;

离开前,要检查,好的习惯要坚持;

不嬉戏,不停留,安全回家最重要。

2.老师范读儿歌,学生跟读儿歌,同桌互相读儿歌,再齐读儿歌。

(设计意图:儿歌教学适合低年级的学生。通过诵读儿歌,进一步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

3.师:发布评比按时回家明星的信息。希望每位同学每天都能做到按时回家,争取人人都是守时小能手。

(设计意图:品德与生活教学具有开放性,教学时空应把课上、课下的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课后的评比活动,促进学生的知行统一。)第二课时

活动一班级调查“回家的路上”

1.班级调查:放学后,那些同学是独自回家的,哪些同学和伙伴一起回家,哪些同学是由家长接回家的。

2.你们回家路上都会做什么呢?

3.观察课本开展讨论: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可以做的?

(设计意图:调查活动目的是给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游戏的介绍,让学生体会到在课间活动时守秩序,才会玩得开心。)

活动二情景再现齐思考

1.听故事(或看录像):。

2.亮出你的金点子,说说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

3.小测试“当我遇到陌生人”:老师扮演陌生人,对学生进行测试。当遇到陌生人来接或路上遇到陌生人搭话时,学生是怎样应付的?

4.过渡语:当我们遇到危险时,应及时求救。除了可向路人求救,还可以给自己的家人打电话。

5.填写“我的电话本”,记下家人的电话号码。

6.教师小结:放学回家的路上,我们不能跟陌生人走,也不能随便和陌生人搭话。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观看录相,讨论做法对不对,让学生在讨论中明辨是非,懂得合理安排课余时间的重要性。同时,通过明明,对照自己,像照镜子一样,看看自己平时的做法,实话实说,把学到的化做实际行动。)

活动三“小小讨论会”聪明办法要牢记

1、还有那些情况下,碰到陌生人要注意?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

2、“有益办法大搜索”

学生分小组把大家意见写下来,分类贴到篮筐里。

比如:独自在家时不给陌生人开门,没有大人在的时候不与陌生人交流,不要陌生人的吃的和礼物,注意跟紧爸爸妈妈和老师,做不掉队的小朋友。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汇报,给学生一个表达的舞台,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才华的机会,激发学生乐于参加有益的活动的情感。在这个过程中,可指导学生观察他人的发言,学会欣赏他人。)

3、小结

(设计意图: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准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回顾生活过程中,深化道德认识,而不是直接传授知识,不是来“教”教材。我们的教学应该更贴近生活地站在儿童的立场上,来思考如何成为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如何更好地引导、激发和深化儿童活动。从而更好地帮助儿童通过活动体验生活、积累经验、发展能力和初步形成良好的习惯和品德,实现理想的教育效果。)

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案(篇10)

活动目标:

1、感受大自然的美是多样的,一年四季无处不在。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感受、发现和探究大自然的美。

3、懂得热爱大自然就要和大自然和平相处。

活动准备:

放大镜、昆虫网、画纸、画笔等。

活动过程:

一、活动前奏草地上,学生、老师席地而坐。

1、老师:同学们,现在你们的心情怎样?今天老师很高兴因为我们在这么美的大自然中。

2、学生:亲近大自然,发现大自然的秘密。

二、美丽的小问号回到教室,组织学生讨论,发现大自然的秘密,提出心中疑问。

1、现在以小组为单位,说说你们心中有哪些疑问?

2、学生讨论。

3、学生汇报。

三、共同揭密

生:老师,蚂蚁为什么会搬家?蜗牛背着家跑,不累吗?为什么夏天不下雪呢!

师:哇,你一口气提出这么疑问,有谁愿意来帮他解决呢?

生:蚂蚁搬家是告诉我们快要下雨了,他们要把家搬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去。

生:蜗牛背上的壳可以保护他柔软的身体。

生再提出疑问,师生讨论。

四、总结

今天我们提出了许多美丽的小问号,发现了大自然的许多秘密。相信大家通过自己的发现和学习,会有更多的收获。

Gz85.com编辑推荐

小学六年级品德教案十二篇


教案课件是教师不能缺少的工具,因此写教案课件时需要花费一些时间。严谨的教学课件可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工作总结之家推荐这篇文章,因为它包含了关于“小学六年级品德教案”的所有细节,我们将继续为您提供更多相关内容,希望您能持续关注我们!

小学六年级品德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认知:

1.以实例说明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2.懂得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情感:

1.对破坏环境的人和事表示气愤。

2.愿意与世界人民共同携手,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行为:

1.不做污染环境、破坏环境的事。

2.积极参加保护环境的公益活动。

3.劝阻别人不要污染环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讲课以前,先播放歌曲《地球你好吗》第一段。引入课题,同时也吸引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歌声中走近我们身边的环境。

然后播放视频——《我们生存的环境》

提问:看了这段视频,你知道世界十大环境问题是什么吗?

学生回答

世界十大环境问题有:1、气候变暖。2、臭氧层破坏。3、生物多样性减少。4、酸雨漫延。5、森林锐减。6、土地荒漠化。7、大气污染。8、水体污染。9、海洋污染。10、固体废弃物污染。

那再来看看并播放《我们身边的大气环境》,下载《我们身边的.水环境》,《我们身边的声环境》下载。让学生仔细观看视频内容。并引发学生意识到,这样的环境应该加以保护了。那看一看世界为了保护环境做了哪些事情,从而引出“世界环境日”。打开书本让学生画出时间和内容。并给学生展示图表‘历年世界环境日主题’。让学生总结出‘世界环境日’的意义。

写出相应板书:世界环保日-6月5日,关心、保护、改善

二、课堂讨论

展示一些‘环境被破坏了’的图片或视频

播放视频:《哭笑的地球》,《没有水的样子》,《激情与温柔等》。

展开讨论:

小学六年级品德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我们是集体的主人》。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学生作为未成年人,其应有的民主权利在集体生活中往往容易被忽视、被侵犯。

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看他们还没有形成自觉的民主参与意识,不懂得自己所应享有的民主权利,不懂得积极主动地参与集体事务的管理和决策。

因此,针对上述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知道自己在学校集体生活中的民主权利,积极参与学校集体的民主活动,在活动中正确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教学难点是:理解公平、公正、民主、平等在集体生活中的意义,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探寻参与民主活动、维护民主权利的方法,知道权利和责任是同时存在的。

在突破重难点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针对学生在集体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讨论、体验参与,结合具体事例,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从不同角度感受民主在集体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设计思路

1.通过情境的创设,思想的思辨,让学生知道在集体中人人都有发言权,鼓励学生重视自己的发言权,尊重他人的发言权。

2.通过制定《公约》的实践体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民主生活,帮助学生知道个人发言权与集体民主的关系,正确行使发言权。

3.通过学生的互动讨论交流,制定一套民主的选举程序,帮助学生建立民主与主人意识,理解公平、公正、平等在集体中的意义。

4.通过候选人提名、推荐、投票等一系列的体验活动,使学生知道在集体中公平、正确行使行使自己的权利,建立集体意识。

5.通过讨论辨析,实践参与等活动,让学生意识到集体的事都与我有关,有责任参与,应主动参与。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崇尚公平、公正、民主、平等,初步形成现代民主意识,热爱集体,学会对集体负责,建立完整的集体主人翁意识。

能力目标:积极参与学校集体的民主活动,在活动中正确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探寻参与民主活动、维护民主权利的方法。

知识目标:初步理解公平、公正、民主、平等在集体生活中的意义,知道自己在学校集体生活中的民主权利,知道权利和责任是同时存在的。

教学重点

知道自己在学校集体生活中的民主权利,积极参与学校集体的民主活动,在活动中正确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

教学难点

理解公平、公正、民主、平等在集体生活中的意义,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探寻参与民主活动、维护民主权利的方法,知道权利和责任是同时存在的。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补充资料、投票箱、招聘启事

学生准备:有关集体生活的意见、建议、想法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20-P22页内容,话题为“人人都有发言权”。

第二课时完成教材P23-P25页内容,话题为“自己的干部自己选”。

第三课时完成教材P26-P28页内容,话题为“集体事,我应该做”。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该怎么办

1.情境导入:今天有位同学在学校里遇到一件左右为难的事情,想请咱们班的同学帮帮忙,行吗?(课件显示:“我的意见可以提吗”)(教材20页内容)

2.大家说该怎么办呢?给她出出主意吧。

3.学生自由交流。

4.小结: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集体的主人,在集体中人人都有发言权。我有,你有,大家都有。(板书:人人都有发言权)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的创设,思想的思辨,帮助学生知道在集体中人人都有发言权。】

活动二请你发言

1.师:在集体生活中,想必同学们现在和过去有一些想法、建议想告诉集体。现在就请大家畅所欲言。

2.师:大家都来行使发言权,可以使集体生活变得更民主,大家的思想更丰富,集体的工作更有益。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发表自己的看法?

3.阅读“未成年人说话的权利受重视”和伏尔泰语录(补充有关“CE”的资料:CE是英文“Children’sExpress”的缩写,美国、英国等国,为了保证儿童参与媒介表达、参与社会的权利,为8岁至18岁的儿童建立了新闻报道组织。这个报道组织类似于通讯社,完全由儿童自己管理,包括确立新闻选题、组织采访、写稿以及编辑。在CE,8至14岁的儿童担任记者,15岁至18岁的儿童担任编辑。CE记者每星期口述一篇关于儿童的新闻和他们的看法,然后由CE编辑根据口述写成新闻稿。CE新闻不仅是为儿童看的,也是为成年人看的。CE的目的是要让媒体上有儿童的声音。)

4.小结:人人都有发言权,要勇敢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板书:行使自己的发言权)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集体讲出自己的意见,人人都来行使自己的发言权,并了解发言的方式,鼓励学生重视自己的发言权。】

活动三谁说了算

1.师:我们是集体是主人,人人拥有发言权。那么,集体的事谁说了算?阅读22页“我们来一起定《公约》”。

2.分组讨论:遇到六(2)班的同学们的分歧,怎么办?这《公约》到底该怎么定?并填写关于发言权的看法。

3.请班长主持,在六(2)班讨论的基础上,补充、协商、表决,制定我们班的《班集体公约》。

4.小结:在集体中行使发言权,可以为集体增添智慧。我们既要积极行使自己的发言权,又要尊重别人的发言权,这样我们的集体才会更民主、更和谐。(板书:尊重他人的发言权)

【设计意图:通过制定《公约》的实践体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民主生活,帮助学生知道个人发言权与集体民主的关系,正确行使发言权。】

板书设计

人人都有发言权

行使自己的发言权

尊重他人的发言权

第二课时

活动一七嘴八舌话民主

1.师:同学们,一年一度的少先队建队日马上就要到了,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学校大队部要求每个班级中队都要选出若干名中队干部,以便更好地开展各种少先队的活动。大家说说看,这些干部怎么选呢?

2.师:大家七嘴八舌提了很多建议,老师觉得既然大家都是少先队组织的一员,就是组织里的小主人,完全可以行使权利,自己作主选出自己的干部。

3.分组讨论:按什么选举程序选出干部?为什么用这种方式?

4.学生交流:选举说明、提名候选人、候选人演讲、确定监票人、投票计票、公布结果等。

5.小结:这样的选举很民主,这样的选举公开、公平、公正。(板书:民主公正)

【设计意图:通过全体学生的互动讨论交流,制定一套民主的选举程序,帮助学生建立民主与主人意识,理解公平、公正、平等在集体中的意义。】

活动二实践体验学民主

1.师:经过商量,大家制定了周密的选举程序,保证每个同学都能公平地参与干部的选举。在这个程序中,有个很重要的步骤是提名候选人。谁来做候选人呢?

2.学生各抒己见推荐候选人,说明推荐理由,师在黑板上写下候选人名字。

3.师:除了同学们推荐的候选人,还有没有哪些同学觉得自己能发挥特长为集体做点事?(教师鼓励能自我推荐的候选人)

4.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有推荐他人的权利,同时也拥有被他人推荐和自我推荐的权利。希望大家学会正确地行使自己的权利。(板书:正确行权)

【设计意图:通过提名推荐的活动,使学生知道在集体中如何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理解民主平等的意义。】

活动三公平公正为集体

1.候选人向大家发表竞选演讲,并接受大家的提问。

2.聆听了候选人精彩的演说,到了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无记名投票。请同学们郑重地写下心中认可的人选,把信任和心愿一并投入到票箱中。

3.现场采访:你把票投给了谁?为什么把票投给他?

4.学生交流想法,教师引发探讨:你为什么没有投你的好朋友的票?你和他闹过意见,为什么还投他的票?她是你的好朋友你才投她的票吗?

5.小结: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尚的事情是公正的事情。”对人、对事,我们都有努力做到公平、公正。只有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让集体充满朝气;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正直的、受集体欢迎的人。(板书:为集体着想)

【设计意图:通过投票的活动体验,进一步帮助学生知道在投票中应以公为重,不能因私废公,做到公平、正确行使投票权,建立集体意识。】

板书设计

自己的干部自己选

民主公正

正确行使

为集体着想

第三课时

活动一我的责任

1.师:老师先做个小调查,同学们每天生活在集体中,有多少同学在班级担任职务,都是担任什么职务?

2.教师延伸:你是怎么当小组长(值日生、宣传委员)的?看得出你的工作很负责,为什么要负责呢?

3.学生讲述自己履行职责的情况。

4.小结:因为集体交给了我们任务,作为集体的主人,我们有责任做好每一件事情。(板书:我的责任)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不论职务大小都应积极履行自己的职责。】

活动二积极参与

1.师:除了集体交给我们的任务要放在心上,负责做好之外,集体中还有哪些事情与我们有关呢?

2.讨论辨析教材27页的是件,这些事与我有关系吗?

3.活动:我们一起来参与————“运动会岗位招聘”

招聘启示:学校要召开秋季运动会,为了能团结一心取好成绩,班主任在班级中设置了各种岗位,现向全班同学招聘,望大家积极参与。

4.学生分组活动,全班交流。

5.小结:我们都是集体的一员,每一个人都应积极参与到集体中去。(板书:积极参与)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辨析,实践参与等活动,帮助学生意识到集体的事都与我有关,有责任参与,应主动参与。】

活动三畅想集体

1.师:我们班集体中还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好的地方吗?你留意过吗?

2.师:怎样让我们的集体更好,你有什么好主意吗?在小组里说说吧。

3.全班交流。

4.齐读教材28页小诗“我盼集体更完美”。

5.小结:集体是我们的家,我们都是家的主人。让我们一起共同建起这个属于我们的家,享受这个属于我们的家。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为集体着想,为集体完美而出谋划策。】

板书设计

集体的事,我应该做

我的责任

积极参与

小学六年级品德教案 篇3

⒈过渡:朋友之间相处融洽,会使我们的生活充满乐趣。可是有些不好的做法和行为,不仅会给朋友带来烦恼,还会伤害朋友之间的友谊。在你和朋友相处的过程中,发生过哪些不愉快的事呢?(学生自主交流)

⒉投影出示友谊树:朋友之间的友谊如同一棵友谊树。有些行为像阳光雨露一样,滋润着友谊之树茁壮成长,使它枝繁叶茂,开出美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而有些行为则像毛毛虫一样,侵蚀着我们的友谊树。你认为这些行为分别有哪些?请把它们填写在树上的相应位置。

(学生讨论交流,完成作业)

⒊富兰克林曾说过这样的话:“最能施惠于朋友的,往往不是金钱或一切物质上的接济,而是那些亲切的态度,欢悦的谈话,同情的流露,纯真的赞美。”请结合自己或周围同学的实例来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学生结合实例来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⒋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长达40年的交往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你能结合《伟大的友谊》这篇课文来谈谈他们的'友谊之树为什么常青常绿吗?

(学生读《伟大的友谊》这篇课文,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谈)

教师小结:“君子之交淡如水”,朋友之交,重在诚信,贵在理解,胸怀坦荡,志同道合。这样友谊之树才能茁壮成长。

活动三: 读故事,明道理

⒈除了上面这些故事,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朋友情深的故事?能和大家一起来交流吗?

教师提示:可以从古人的诗句中去理解,可以从自己看到的课外读物中去感受,可以从自己的生活中去提炼。

(小组交流。可以谈李白和汪伦的友谊、李白和孟浩然的友情等)

到底什么样的朋友才算是真正的朋友呢?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本P13“故事与思考”,然后思考讨论:

⑴文章题目“朋友”为什么加引号?

⑵读了这个故事,你对“朋友”这个词语有什么新的认识?

三、教学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些什么?(学生交流)

四、作业设计

⒈在你的眼中,朋友像什么?

⒉用你学到的知识善待朋友,和朋友真诚相处,请友谊之花长开不败。

小学六年级品德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⒈感受并体会到科学技术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数不清的好处,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⒉认识科技是把双刃剑,学会用辨证的眼光看待事物的两个方面的方法。

⒊学会用科学思想认识、分析事物,树立用科学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的意识,培养自觉抵制封建迷信、伪科学的科学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并体会到科学技术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数不清的好处,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难点:认识科技是把双刃剑,学会用辨证的眼光看待事物的两个方面的方法。

第一课时

活动一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

⒈师:科技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播放课件:视频资料)

⒉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开展“科技在我家”采访调查活动,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交流。

⒊小组交流。首先,要对小组交流提出要求,如:小组的每个同学应举例说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和方便;小组长要在大家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大家进行小结,并引导大家选择好方式在全班汇报。其次,教师可提供一些汇报方式供学生参考。如:

表格展示式。将“科技成果名称”、“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对生活的影响程度”“我们的理由”等栏目用表格的形式列出来,然后在每个栏目中填写内容。

图文并茂式。与教材第2页呈现的方式一样,将科技成果画成简单的图,在图的旁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表述。

拟人表演式。将某种科技成果拟人化,配上演讲词,进行交流。

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加以指导,尽量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汇报,为班级高质量的交流打下基础。

⒋在小组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全班交流。在这个过程中,要根据引导学生交流的内容提出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如“假如没有这些科技,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我们的社会是什么样?”等。从而让学生进一步明白,科技给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的社会带来的好处。

⒌在班级交流的基础上,请每个人用一句话总结,科技给我们带来了。

活动二从“双刃剑”说起

⒈师: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是你知道吗?有人说,科技是把双刃剑,我们要警惕它对我们的伤害。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⒉在学生提出自己观点的基础上交流:举例说说科技这把双刃剑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教材第4页中提供的信息,启发学生广泛的思考、发现、交流。如:电视机的诞生、手机的出现、飞机的发明、天然气的利用、洗涤剂的使用等等。

⒊学生分小组阅读教材第5页中的内容,讨论:通过阅读教材中介绍的克隆技术,你了解到了什么?教材中以克隆技术为例,说明科技是把双刃剑的表达方式我们可以怎样借鉴?

⒋全班交流

⒌实践活动。

请同学们以科技是把双刃剑为内容,办一期手抄报。可选择一个或两个自己熟悉的科学技术,用正反两个方面的事例,具体的说明科技是把双刃剑的观点,同时提出预防不利因素影响的措施。能力。通过内容丰富的交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科技是把双刃剑,树立防范科技不利因素的意识,学会防范的方法。

⒍手抄报展示评价。组织学生阅读手抄报,然后进行评价。评价的主要方面是:表述是否清楚有理;呈现方式是否美观有创意。

第二课时

活动三崇尚科学不迷信

⒈师:什么是迷信?在我们生活有哪些迷信现象?

⒉播放课件:(一些迷信活动、练习“xxx”的事例)展开讨论:你认为迷信的做法能战胜病魔吗?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对刘思颖的悲惨结局你的感想是什么?

⒊专题声讨:封建迷信、邪教害人。

⒋你还知道哪些迷信、邪教以及伪科学欺骗人、愚弄人、害人的把戏?

(师生列举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有关事例,进一步揭穿。如:算命、伪科学宣传的“特异功能”、“气功大师”等。)

⒌通过交流,你有什么感受?(让学生认清迷信、邪教以及伪科学真实的丑恶的面目,为牢固树立相信科学不迷信的观念打下坚实的基础。)

⒍探究活动。

⑴师:怎样破除迷信?怎样抵制邪教、伪科学?

⑵学生分小组探究讨论,寻找多种方法。如:科学实验法;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法;事实破除法等。

⑶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⑷师:是呀,科学是破除迷信反对邪教的有力武器。我们应不断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我们破除迷信,抵抗污染的能力。

⒎宣传实践活动。崇尚科学,抵制迷信。

学生分组或结伴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开展宣传活动。宣传的形式可以是演讲,可以是小品表演,可以是诗歌朗诵,可以是板报等;宣传的内容可以是歌颂科学的,可以是破除迷信的,可以是揭露伪科学的;可以是批判邪教的等。

小学六年级品德教案 篇5

本册教材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规定,儿童年龄与生活的实际,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编写的,它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只是在相互关联中得到发展,以较好的落实三维目标。

全册共分为四个单元,使儿童了解地球的基本知识,熟悉世界海陆分布等情况,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了解中国的面积、行政区划、地理位置,让学生知道各国在经济上互通有无的重要性,正确对待互联网。使学生有意识地关心和爱护人类共同的生存环境,学习一些常见自然灾害中的自救知识,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增强学生自觉主动保护物种的意识和情感,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节约和合理使用自然资源的良好习惯。

使学生懂得和平的重要意义和价值,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正确对待科学技术,初步了解联合国的性质和宗旨以及重要作用等。使学生能够逐步学会确定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目标,并据此独立安排自己的生活,发展他们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1、了解地球的基本知识,熟悉世界海陆分布等情况,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了解中国的面积、行政区划、地理位置,让学生知道各国在经济上互通有无的重要性,正确对待互联网。

2、使学生有意识地关心和爱护人类共同的生存环境,学习一些常见自然灾害中的自救知识,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增强学生自觉主动保护物种的意识和情感,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节约和合理使用自然资源的良好习惯。

3、和儿童一起走进多样化的世界。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宽容的心态,正确认识其他文化,积极吸取外来文化的养分,更好的发展本民族的文化传统。

4、使学生懂得和平的重要意义和价值,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正确对待科学技术,初步了解联合国的性质和宗旨以及重要作用等。

5、使学生能够逐步学会确定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目标,并据此独立安排自己的生活,发展他们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1、引导学生直面并审视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学会确定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目标,学会独立。

2、以现实生活中的经验话题,逐步向学生打开成人生活的大门,在参与和探索中成长。

3、从各个不同方面和角度展示社会的多样性,把儿童培养为优秀文化的一代新人。

4、向学生展示新的自然观,使学生爱护环境,保护地球。

四、提高质量措施:

1、教法与时俱进,适应学生的实际,以及新课改的需要。

2、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使课内与课外有机的结合起来。

3、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4、经常开展与课堂有关的活动。

5、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六年级品德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注意公共安全是有公德的表现,是遵守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之一。

2.以正反事例说明注意公共安全的重要性。

情感:

1.深感注意公共安全的重要性。

2.对不注意公共安全的行为表示反感。

行为:

1.注意公共安全,不做危及公共安全的事。

2.发现不安全的隐患,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

教具准备

1.有关课文及练习内容的录像带。

2.有关课文、练习内容及安全标志的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看录像(根据“想一想”栏目编制的录像),启发学生初步感知公共安全的重要。

提问:在录像中你看到的是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为什么要挂这样的标志呢?

2.小结:设置安全标志是为了提醒人们注意公共安全,确保人们生产、生活的顺利进行。

二、分析课文

过渡语:注意公共安全十分重要,它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生活的稳定。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认识到了这一点。

1.看录像、幻灯片(根据课文第二段内容制成的录像片、幻灯片),认识不注意公共安全的危害,了解公共安全与社会、人民的关系。

(1)看录像。

提问:录像中那个放鞭炮的人为什么被送进医院?这给他个人、家庭及邻居带来了什么危害?

(2)看幻灯。

提问:这名儿童为什么向飞驰的火车投掷石子?这一行为给司机带来了什么困难?

如果没能及时采取措施,会造成什么后果?

小结: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不遵守国家的有关规定,只为一时方便、一己之利,或出于好奇心和好玩,就不顾公共安全,不为大家着想,因而不仅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还给社会增加了负担。可见,注意公共安全是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需要,是人民生命财产的保证。

小学六年级品德教案 篇7

师:我们来一次智力大比拼,做两节“健脑操”怎么样?看谁最爱动脑筋。

⑴一个盒子里有六个梨,要把它分给六位同学,使每人得到一个梨,但纸盒里还必须留下一个梨。你看如何分?

⑵用两根火柴棍,不准把它们折断和弄弯,摆成一个正方形。

师:是啊,打破常规思维就是一种创造。那在你眼中,创造是什么?

师:其实我们也能创造!(板书:我也能创造)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1)、(给5名学生每人一个梨,留下一个连盒子一起给第6名学生。)

(2)、(使桌边充当正方形的两个边,另外两个边由火柴充当。)

学生思考、交流:

生1:敢于提问;

生2:找到一种学习方法;

生3:我的新发现;

生4:我用自己的办法战胜困难;

生5探索没走过的路……。

通过有趣的智力大比拼,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课堂一开始就进入高潮。

讨论交流,学生进一步明确创造到底是什么,从而明确了主题。

(一)引入话题,唤醒生活

1、创造的意义

(1)、师:人类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创造史,人类的各种发明创造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播放课件,介绍影响社会进步的一些重大发明创造。如:弓箭的发明;制造石器和陶器;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近代蒸汽机的发明以及蒸汽机为动力的轮船、火车的发明;内燃机的发明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电灯、汽车、飞机的发明;信息技术的发明,如电子计算机等;人造卫星、载人航天飞船等标志人类进入太空时代的发明。

(3)、活动:“人类历史上的发明创造”知识抢答赛。

(4)、教师小结。

(二)合作学习,体验生活

1、举例说明创造就在身边

师:一谈到创造,许多同学就会立即想起爱迪生等大发明家。创造似乎只是那些大人物才能做到的事,和我们这样的普通小学生没什么关系。其实并非如此。

(1)、课件呈现:“橡皮头铅笔的自述”。(我是橡皮头铅笔。我是美国的一位小朋友发明的。这位同学总是在写错字时着急找不到橡皮,于是他就想,为什么不把橡皮绑在铅笔上,那就不用费劲的去找了。后来他把橡皮和铅笔组合起来,就发明了我。)

听了刚才橡皮头铅笔的'自述,你有什么想法?请大家自由谈一谈。

师:其实创造并非高不可攀,也不是科学家、发明家的专利。创造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本能。

(2)、看教科书第10页中的六个发明创造图片,学生说说图上都有哪些人,他们是干什么的,发明了什么?

师:你还知道哪些人的发明创造,从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师:其实,创造并不只是那些绝顶聪明的大人物才能做到的,不管是小学生,还是普通工人、家庭妇女,每一个普通人都有创造的潜力,只要你用心观察、认真思考,你就能把握住创造的机遇。

你发现故事中的人物有什么共同点吗?

师:他们对生活观察细致,深入生活,善于思考,能找到生活中的不足,并想办法解决它,创造它。如果向他们学习,那我们也能创造。

(三)、深化感悟,引导生活

1、看教科书第11页11岁儿童发明冲气雨衣的全过程和第12页爬楼梯车和椭圆形保温瓶的发明过程,说说自己的感受。

2.讲讲自己同龄人或自己身边人发明创造的故事。

师:从他们的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3、师小结:发明源于生活,生活中常常有一些不顺手、不方便、不满意的用品。只要对它进行一些小小的改进,就能大大方便我们的生活,这就是一种创造。大发明是创造,小发明也是创造。注意观察,大胆想象,勤于动手,坚持不懈,我们也能创造

小学六年级品德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⒈通过感受朋友给彼此带来的快乐和帮助,认识到友谊的重要性,学会珍视朋友之间的友谊。

⒉能区别哪些行为和做法是有益于朋友之间的友谊的,哪些行为和做法会损害朋友之间的友谊,并懂得朋友之间要建立健康的友谊。

⒊懂得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真诚、关爱和理解的基础之上的。

教学准备:

教师自制教学课件;学生搜集《伟大的友谊》这篇课文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

同学们,我们都有自己的朋友,他们总是在我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热情的援助之手,给我们以无私的关怀和帮助。

二、教学活动

活动一:我和朋友的故事

⒈请同学们把自己的好朋友向大家作个介绍,使大家更好地了解你们之间的浓厚友谊。

⒉学生自主交流介绍。

⒊引导讨论:在你的心目中,把朋友比作什么?

(投影出示)有人说,朋友是我们疲惫时依靠的一棵大树;朋友是我们搏击海浪时的一叶扁舟;朋友是我们登高远眺时的一架云梯;朋友是我们卧病在床时的一声问候……我认为朋友就像,。

(学生围绕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活动二:朋友之间如何相处

⒈过渡:朋友之间相处融洽,会使我们的生活充满乐趣。可是有些不好的做法和行为,不仅会给朋友带来烦恼,还会伤害朋友之间的友谊。在你和朋友相处的过程中,发生过哪些不愉快的事呢?(学生自主交流)

⒉投影出示友谊树:朋友之间的友谊如同一棵友谊树。有些行为像阳光雨露一样,滋润着友谊之树茁壮成长,使它枝繁叶茂,开出美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而有些行为则像毛毛虫一样,侵蚀着我们的友谊树。你认为这些行为分别有哪些?请把它们填写在树上的相应位置。

(学生讨论交流,完成作业)

⒊富兰克林曾说过这样的话:“最能施惠于朋友的,往往不是金钱或一切物质上的接济,而是那些亲切的态度,欢悦的谈话,同情的流露,纯真的赞美。”请结合自己或周围同学的实例来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学生结合实例来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⒋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长达40年的交往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你能结合《伟大的友谊》这篇课文来谈谈他们的'友谊之树为什么常青常绿吗?

(学生读《伟大的友谊》这篇课文,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谈)

教师小结:“君子之交淡如水”,朋友之交,重在诚信,贵在理解,胸怀坦荡,志同道合。这样友谊之树才能茁壮成长。

活动三:读故事,明道理

⒈除了上面这些故事,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朋友情深的故事?能和大家一起来交流吗?

教师提示:可以从古人的诗句中去理解,可以从自己看到的课外读物中去感受,可以从自己的生活中去提炼。

(小组交流。可以谈李白和汪伦的友谊、李白和孟浩然的友情等)

到底什么样的朋友才算是真正的朋友呢?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本P13“故事与思考”,然后思考讨论:

⑴文章题目“朋友”为什么加引号?

⑵读了这个故事,你对“朋友”这个词语有什么新的认识?

三、教学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些什么?(学生交流)

四、作业设计

⒈在你的眼中,朋友像什么?

⒉用你学到的知识善待朋友,和朋友真诚相处,请友谊之花长开不败。

小学六年级品德教案 篇9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思想品德课生命教育第一课,是本学科中生命教育的起点,为下一步教学起到定位作用。本课主要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渗透,教育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美好,感悟生命的意义,了解生命的宝贵,珍爱生命,热爱生命,以满腔热情投入生活。

初步感知什么是生命,生命形态,了解生命存在的重要性;知道生命基本特征和基本规律,澄清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加深对于生命重要性的理解;用生动的事例和学生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进一步懂得生命宝贵;懂得生命需要关爱,引导学生初步树立生命意识,积极为保护生命做力所能及的事。

二、学生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对生命的意识已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教学中,我们要充分使这些认识更加具体化、个性化,在深度和广度上进行一定的拓展,并在本单元的学习活动中进一步用观察、体验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动成果、在老师的帮助下,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和信息。

三、教学目标

1、知道生命孕育、诞生、哺育、成长的艰辛,生命是父母生命的延续等等,感悟到生命是一个珍宝,来之不易。

2、体验社会对生活的关爱,初步知道生命属于自己,也属于社会,珍爱生命是一种责任。

3、知道生命只有一次,初步理解生命的意义,并产生善待生命,珍爱生命的愿望。

四、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婴幼时照片,询问父母哺育、牵挂孩子的故事以及对孩子生命的希望。

2、学生收集:“生命只有一次”的证据(可以问医生,可查资料)。

第一课时生命来自父母

教学过程:

1、导入语: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你们知道我们的生命是怎么来的吗?

2、集体交流:说一说生命是怎么来的。

3、读教材提示语。

4、集体语、看教材照片说感受:分别看一看书中四张照片和下面相应的感悟语,请同学说一说自己有什么感受。

5、讲述交流:请同学上台把婴幼时期的照片展示给大家看,把听爸爸妈妈讲的那时怀孕、分娩、喂奶、照顾的事讲给大家听。同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与想法。(小组内互相交流)

6、集体感悟:请同学概括地说一说对生命的孕育、诞生、成长有什么感受。

7、过渡语: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爱的世界,我们的生命淋浴在爱的氛围中,关于生命,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人的生命属于谁?

8、请同学回答:了解同学对“生命属于谁”的看法,引起同学对这个问题的关注。(读教科书提示语)

9、教材图片分析:(1)问:从第一张图片中,我们能发现什么?(2)第二张图片中,老爷爷年纪很大了,为什么还要来义务保护孩子安全?(3)第三张图片中,“我”给素不相识的人发宣传单后,会有什么感觉?

10、小讨论,说说我发现的社会关爱。(教师语)

上述三张图片中看到的社会关爱,第二张是“我”亲自经历的社会关爱,第三张是“我”参与过的社会关爱活动。说一说你的发现和体验。

11、说一说:自已的生命受到社会哪些关爱。

12、讲故事:读《为了一个年轻的生命》故事后,请学生讲社会关爱的故事,如献血故事、抢救遇险生命的故事等等。再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13、读《不要闭上眼睛》唱《爱的人间》提出希望:请珍爱生命。

第二课时生命只有一次

1、问:生命能够永远存在吗?

2、生命会遇到不幸、甚至死亡,你能给大家举个例子吗?

3、学生举例。

4、看图导入:请同学们看教科书中第6页上面的图片,问:同学们在讨论什么?你觉得他们的观点对不对?你的看法是什么?

5、请同学谈一谈上述问题。

过渡语:生命是一个过程,生命的研究是一门科学,关于生命与生死,民间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想象与传说,我们要从科学的角度来看。

6、读课文前面的提示语。

7、生命感悟:读《祭奠日,我对爷爷说》,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的观点和感言。

8、论证演讲:讲教科书中“方土”的故事,提出生命只有一次的观点,请同学们再举例论证。

9、讲故事:讲《不愿放弃》的故事后,请同学讲一个善待生命的故事,再请大家说想法。

10、解读《品一品》。

11、写一写:怎样善待生命,请同学们留言。

12、过渡语:我们不仅要善待生命,而且让生命活得有意义,有价值。

13、朗读《生命赞歌》。小组讨论:怎样珍惜生命?怎样才能让生命有意义,有价值?请同学们讨论第8页三张图片下的问题,准备演讲。

14、即兴演讲:确定演讲主题“让生命闪光”,请同学作“一分钟演讲”。

15、总结:生命既脆弱又顽强,动物、植物等生命体和人类共同创造了生动美丽的世界,生命是宝贵的,生命需要关爱、需要呵护。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

小学六年级品德教案 篇10

教材分析:

本课包括:“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欢庆祖国生日”两部分内容。主要讲述了新中国建立的来之不易,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用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本单元注重引导学生在调查、访问、参观、搜集资料等活动中感悟和体验,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发展。

教学目标:

让学生懂得感恩,好好学习,回报祖国。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热爱祖国,真是祖国的历史,热爱中国共产党

2、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增强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

能力:

1、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的、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问题。

2、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

知识:

初步了解新中国成立和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知道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加深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内容:开国大典

活动目的:通过创设情境,体验人民群众兴高采烈欢庆新中国诞生的激动心情,,深入分析新中国成立的意义,认识新中国的社会性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民主主义国家,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活动过程:

1、开国大典。播放开国大典的录像,或搜集开国大典的图片、文字资料等,让学生体验开国大典时人民激动的心情,并讨论举国上下为什么如此激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一百多年来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同封建统治者勾结起来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和内外战乱频仍、国家四分五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人民企盼已久的独立、统一的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终于诞生了。中国从此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并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2、利用学生搜集的资料,探究国旗国徽国歌的来历,深入认识国旗国徽国歌的象征意义。

3、模拟升旗仪式。通过模拟升旗仪式,重温升旗的要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维护祖国荣誉和利益的思想感情

评测:

反思:

第二课时

活动内容:设计十一国庆活动

活动目的:通过观看十一国庆活动,体会各族人民欢庆祖国生日的激动心情,进一步认识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珍惜幸福生活,奋发图强,为国家建设做出贡献;以各种有效的方式歌颂祖国,祝愿祖国繁荣富强。

活动过程:

1、举国上下欢度国庆。结合国庆节我市采取的庆祝活动,也可上网查询其他城市庆祝国庆的活动,查询海外华人庆祝国庆的激动情景,感受举国上下欢庆国庆的激动场景,感受全国人民庆祝国庆的欣悦心情。

2、策划国庆庆祝活动。学生结合本校庆祝国庆活动,搞一个活动策划。步骤三:歌颂祖国。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歌颂祖国,抒发爱国情怀。

评测:

反思:

小学六年级品德教案 篇11

三、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特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提高学生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这三个方面来考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如下;

1,通过调查等活动了解自己生活的家园的环境状况及其变化。

2,形成初步的生态环境意识,能调整自己的的行为,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意识,激发学生热爱自然。

难点:了解地球环境日益遭到破坏,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学法

根据教材内容和儿童道德认识形成的规,理解把握品德学科课程资源努力与开发课程资源以“启发”式教学理论和“以人为本”教育理论,采用讨论、讲故事、实践操作等形式来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知识的形成,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促使良好品质的形成。在学法上,通过让学生充分讨论、观察和操作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过程:

(1)导课:课前让学生完成“涂色”活动,在涂色的过程中感受体验,大地妈妈的美丽,知道大地妈妈的孩子,以“启发”式导入新课,进而导出“我们的大地妈妈”。

(2)通过课前让学生收集资料,围绕伤害大地妈妈的几种行为来谈自己生活中的关察与发现,用讨论,续故事,引导学在生活中找出大地妈妈流泪的'原因,讨论中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组内合作,讨论,互相帮助,促使学生在体验中愉快的学习。通过交流后,同学们可说出自己最想说的话。

(3)最后通过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帮助大地妈妈把眼泪擦掉,使大地妈妈破涕为笑。学生能从自己的生活实际中找出自己该怎样做,最后把哭脸变成了笑脸,达到了教学目的,使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刻不容缓,社会上的人都应行动起来

五、总结延伸

教育学生今后用自己的行为使大地妈妈永远露出笑脸,使课内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体现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小学六年级品德教案 篇12

师:我们来一次智力大比拼,做两节“健脑操”怎么样?看谁最爱动脑筋。

⑴一个盒子里有六个梨,要把它分给六位同学,使每人得到一个梨,但纸盒里还必须留下一个梨。你看如何分?

⑵用两根火柴棍,不准把它们折断和弄弯,摆成一个正方形。

师:是啊,打破常规思维就是一种创造。那在你眼中,创造是什么?

师:其实我们也能创造!(板书:我也能创造)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1)、(给5名学生每人一个梨,留下一个连盒子一起给第6名学生。)

(2)、(使桌边充当正方形的两个边,另外两个边由火柴充当。)

学生思考、交流:

生1:敢于提问;

生2:找到一种学习方法;

生3:我的新发现;

生4:我用自己的办法战胜困难;

生5探索没走过的路……。

通过有趣的智力大比拼,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课堂一开始就进入高潮。

讨论交流,学生进一步明确创造到底是什么,从而明确了主题。

(一)引入话题,唤醒生活

1、创造的意义

(1)、师:人类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创造史,人类的各种发明创造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播放课件,介绍影响社会进步的一些重大发明创造。如:弓箭的发明;制造石器和陶器;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近代蒸汽机的发明以及蒸汽机为动力的轮船、火车的发明;内燃机的发明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电灯、汽车、飞机的发明;信息技术的发明,如电子计算机等;人造卫星、载人航天飞船等标志人类进入太空时代的发明。

(3)、活动:“人类历史上的发明创造”知识抢答赛。

(4)、教师小结。

(二)合作学习,体验生活

1、举例说明创造就在身边

师:一谈到创造,许多同学就会立即想起爱迪生等大发明家。创造似乎只是那些大人物才能做到的事,和我们这样的普通小学生没什么关系。其实并非如此。

(1)、课件呈现:“橡皮头铅笔的自述”。(我是橡皮头铅笔。我是美国的一位小朋友发明的。这位同学总是在写错字时着急找不到橡皮,于是他就想,为什么不把橡皮绑在铅笔上,那就不用费劲的去找了。后来他把橡皮和铅笔组合起来,就发明了我。)

听了刚才橡皮头铅笔的自述,你有什么想法?请大家自由谈一谈。

师:其实创造并非高不可攀,也不是科学家、发明家的专利。创造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本能。

(2)、看教科书第10页中的六个发明创造图片,学生说说图上都有哪些人,他们是干什么的',发明了什么?

师:你还知道哪些人的发明创造,从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师:其实,创造并不只是那些绝顶聪明的大人物才能做到的,不管是小学生,还是普通工人、家庭妇女,每一个普通人都有创造的潜力,只要你用心观察、认真思考,你就能把握住创造的机遇。

你发现故事中的人物有什么共同点吗?

师:他们对生活观察细致,深入生活,善于思考,能找到生活中的不足,并想办法解决它,创造它。如果向他们学习,那我们也能创造。

(三)、深化感悟,引导生活

1、看教科书第11页11岁儿童发明冲气雨衣的全过程和第12页爬楼梯车和椭圆形保温瓶的发明过程,说说自己的感受。

2.讲讲自己同龄人或自己身边人发明创造的故事。

师:从他们的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3、师小结:发明源于生活,生活中常常有一些不顺手、不方便、不满意的用品。只要对它进行一些小小的改进,就能大大方便我们的生活,这就是一种创造。大发明是创造,小发明也是创造。注意观察,大胆想象,勤于动手,坚持不懈,我们也能创造

小学五年级品德教案


根据您的要求工作总结之家为您整理了以下相关信息:小学五年级品德教案,如果合你所需,不妨马上收藏本页。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每个老师都要认真写教案课件。教案应该依据学生的基础情况和需求制定。

小学五年级品德教案 篇1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课题 我是自己的主人(第一课时) 课型 辨析明理 修改: 教具 录像 活动 目标 知识: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不错的方面,要发掘自身优点,懂得欣赏自己。 情感:学习发掘自己的优点,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态度。 能力:能够在老师、同学、家长等帮助下,尝试用不同方法全面认识自我,展示自身优点。 重点 难点 用不同的方法全面认识自我,展示自身的优点。 教学设计: 一、录像导入。 1、新学期的第一天,老师看到几位同学在一起聊天,可热闹了,也加入了进去。原来他们正在为自己成为五年级学生而自豪呢! 2、录像展示根据课文拍摄的小品。 (1) 录像展示 (2) 提问导发:王路和华震宇是不是挺不错的?同学们,你们觉得他们哪儿不错? (3) 小结明理:看一个人是不是不错,除了学习成绩,我们还可以看品质、能力、性格、兴趣等好多方面。 二、自我欣赏。 1、 说说你觉得哪些地方挺不错的? 引导策略:学生交流,师引导拓宽思路,关注细节。 2、学生动笔将自己的优点列举出来。 引导策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学习及活动。 3、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 引导策略:引导学生将自己所写的内容读给小组同学听,要将自己最突出的优点说出来。 三、自我展示。 1、  小主持人自我介绍。 (1) 小树苗在阳光下,渐渐长高;小溪流在前进中,汇聚成河。 (2) 小鱼儿在激流中,尝试跳跃;小鸟儿在风雨中,学会飞翔。 (3) 今天, 我们来展示我们的进步,肯定我们的成绩。 2、学生自我展示。 (1) 科技手工展示 (2) 绘画书法展示 (3) 读书笔记展示 (4) 美文展示 (5) 热心助人事例展示 …… 2、 评选颁奖 3、 活动小结: (1) 学生小结:同学们,今天是我们最得意的一天。从今天的活动中, 我们感受到进步的快乐,品尝成成长的喜悦。我们具是棒!我们一定能做得更好! (2)教师小结:今天 ,同学们通过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发掘了自已的许多优点,对自己增进了了解。祝贺大家在成长的道路上又迈进了一大步。希望同学们扬起自信的风帆,驶向胜利的彼岸。 板书设计: 我是自己的主人  我不错,因为我了解我自己;  我能行,因为我有个性特长; 课后回顾: 课题 我是自己的主人(第二课时) 课型  体验剖析 修改: 教具  课件 教学 目标 知识:使学生了解自己的特点,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让学生懂得要正视自己的的缺点;教育学生要充满自信地对自身的缺点; 能力:要求学生多作自我批评;教会学生克服缺点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会取长补短,为努力的目标付出艰辛与努力。通过故事收集、自我挖潜、小组交流、才能展示等活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树立信心。 情感:指导学生正确面对自身的缺点,全面认识自已,树立自信心,挖掘发挥潜能,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 重点 难点 正确面对自身的缺点,全面认识自己,学会克服缺点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经过了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都认识到了自已的优点,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呢?(学生作自我介绍) 2、明确任务: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一下自己。 二、学文明理 1、情境一:听故事《完美的椅子》 引导策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引导小结:是啊,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是完美的,我们也不例外,我们也不完美。 2、情境二:游戏“猜猜他是谁” 引导策略:在不署名的情况下,在投影片上写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让一个学生任意抽出一张来读,让其他的学生猜猜他是谁? 引导小结:每个同学身上的优点和缺点都是客观存在的,那么我们如何克服自己的缺点呢? 3、情境三:学生讲故事 引导策略:我有哪些不能克服的缺点?我该怎样对待这些缺点呢? 引导小结:一个人有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敢正视缺点,不敢勇敢地去克服它。只要你敢走出第一步,你将会更棒。 三、自我挖潜 1、认识潜能。如果把人的能力比做一座冰山,那么我们平时所发挥出来的能力就好比冰山露出水面的那部分,而潜能则是藏在水下的那部分。 引导策略:你有哪些部分藏在水里呢?想想自己还有哪些方面可以做得更好更出色?请同学们上讲台,大胆响亮地把自我发现的潜能告诉大家。 引导小结:在这个小小的`讲台上,大家都大胆地展示了自己的潜能。其实父母心中他的孩子是最优秀的。 四、取人之长 1、辨一辨: 引导策略:将班内同学平时的表现或典型事例编成判断题,选择正确的想法和做法。 2、找一找: 引导策略:班内同学哪些长处值得自己学习。以小组为单位,同学之间相互寻找对方的优点。 3、比一比: 引导策略:说说现在你对自己又有哪些新的认识了。 引导小结:“三人行必有我师”,在今后的生活中,大家不仅要向一些名人、伟人学习,更要向周围的普通人学习,甚至向那些在某些方向不如自己的人学习,吸取他们的长处。 五、激励奋进 1、沟通对话: 引导策略:找到自己的好友,以悄悄话的形式,告诉他还存在哪些不足。 2、计划决心: 引导策略:怎样才能让我们自己更好,请大家制订一份计划书。 六、小结延伸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只要对自己充满信心,善于发挥自己的长处,充分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就能成为有用之才。 课题 我是自己的主人(第一教时) 课型 辨析明理 修改: 教具 课件 活动 目标 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向上的学习和生活态度促进学生成长。 行为与习惯:逐步养成独立思考,明辨是非的良好习惯。 知识与技能:知道盲目从众的不利影响,懂得坚持自己的正确意见,提高判断是非的能力。 重点 难点 逐步养成独立思考,明辨是非的良好习惯。 教学设计: 一、故事导入: 1、 讲述古代寓言故事《三人成虎》。 2、 交流感想,直击体验――要相信自己,不能人云亦云。 二、故事追索: 1、那么当我们面对权威、专家、师长的观点,我们又该如何? 2、请大家听听这两则小故事:①课本中《敢与“大师”对话》 ②《米开朗基罗的雕塑》 3、 小组对话: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独立思考。  要坚持自己的想法,维护正确的观点。 不迷信权威,不盲目从众。 4、 辨析回归:怎样的情况下可以对权威,对师长,对同伴质疑,并坚持自己的观点?(辨析“我行我素”、“自私自利”、“墨守成规”之类。) 明确只有在独立思考和广泛学习的基础上善意地提出。 三、辨析明理: 1、学会独立思考――我是我自己。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自己。  “我思故我在” 2、不要盲目从众――我是我自己。  ① 脑袋的告白。指名读,齐读。 ② 阅读课本中两则案例分析,研究从众行为。 ③ 明确从众也可能产生积极的效果,但是决不要盲目从众,万事都要问个为什么,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再采取行动。 ④ 在同学们周围一定还有从众行为,分小组演一演。 要求:其他同学当观众,评一评这种行为是应该学习还是抵制。 例如:学习中的坚持观点,生活中的我行我素…… 各自体验。 3、坚持正确意见――我是我自己。 ①从众的情况不仅在学生中存在,甚至在社会的各行各业也存在。 听录音,思考:你认为坚持自己正确的意见重要吗?为什么?  ②如果护士小王就在你面前,你想对她说什么?  ③做真实、正确的自己:小话吧里出现了几种情况,相信你一定能像护 士小王一样正确处理。――出示课件。  ④这些问题同学们处得太棒了,老师相信在你的学习及生活中也曾经遇 做到过坚持自己正确的事,能不能把你的经验或者教训告诉给大家。 四、故事小结。 1、请一生讲述安徒生――《皇帝的新装》。 2、把自己的思考写成文字――《我听皇帝的新装》 (2) 交流并整理,下课。 板书设计: 我是自己的主人 学会独立思考――我是我自己。 不要盲目从众――我是我自己。 坚持正确意见――我是我自己。 课后回顾: 课题 我是自己的主人(第二课时) 课型  体验剖析 修改: 教具  课件 教学 目标 情感与态度:生活中遇到必要的时候得自己拿主意,学做一个有主见的人。在拿主意,做决定时认真考虑行为的后果,积极听取他人的意见。 行为与习惯:在学习和生活中能自觉自信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锻炼自我控制能力,培养较强的意志力。 知识与技能:了解自己的学习态度,为人性格,学会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培养坚强的意志。 重点 难点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锻炼自我控制能力,培养较强的意志力。 教学过程: 一、学会管理自己――我是自己的主人。 1、 交流导入,提出目标。 ① 幻灯出示三个不同的情境。 情境一:小明放学回家后,丢下书包就去踢足球;吃了晚饭又要看电视,妈妈说:“小明,你不做家庭作业吗?”小明说:“一会儿再做。”他又继续看电视,直到他喜欢看的电视节目播放完,他才坐到书桌前写作业,可没写多久,遇到了不会做的题,他就不写了。 情境二:期中考试,小新的数学只得了65分。回家后,他把书包一丢,就准备去打乒乓球了。爸爸说他:“小新,你的成绩这么低,后半学期要努力才行。”他回答说:“我已经考及格了,这就行了,干吗还要努力?” 情境三:小婷其他各门功课都学得很好,惟有英语这门学科常常“亮红灯”,英语基础不好的她为了提高总成绩,制定了消灭英语不及格的目标。她每天坚持早上提前半小时起床读英语,课余有不懂的问题向老师、同学请教,回家后,也坚持抽些时间做英语练习,长期坚持不懈,在英语学科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不但消灭了不及格现象,还达到优良的水平,英语成绩不断提高。 ② 分组讨论。 三个情境中哪个同学的学习意志力较强?你认为良好的学习态度有哪些表现?不同的学习态度对学习有何影响?  ③交流小结:意志力是一个人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不怕困难、持之以恒、坚持到底的精神,也称为自我控制能力。 2、 学习课文,讨论明理。 ① 自读课文“管不住自己的烦恼”,讨论并回答: 这五位同学在学习生活上分别有什么样的烦恼?为何他们管不

小学五年级品德教案 篇2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及作者编写意图 六年级上册的课程编排很重视学生日益增强的道德素养与社会性的不断发展,较上册而言,在内容上更加向广度和深度推进。同时,抓住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社会积极性,和参与社会生活、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从学生现有的生活积累出发,切入一些较为复杂的社会生活的方面,充分调动学生利用已有的社会生活经验,分析问题,然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课文中涉及了有关成长过程中个性品质的形成、我与家庭的关系、如何做好集体的一员、信息社会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等话题,这些话题多具有一定的深度。为了使学生在面对这些学习主题的时候更加容易接受,选择的切入点都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 二、教材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成长的脚步》,第二单元《温馨一家人》,第三单元《生活在集体中》,第四单元《走向信息时代》。 三、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课程不应局限于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教学把社会生活化,把社会知识实际化,不仅使学生体会到社会与生活紧密联系,还使学生应用社会中学到得知识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生活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基于以上的课程性质和总目标,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延续了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的设计思路,课程的设置围绕学生的社会生活展开,并注意到儿童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及认知领域,将触角深到更加广阔而深远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课程总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品德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本册教材各单元目标 第一单元 成长的脚步  情感 态度 价值观:与人相处中尊重、体谅他人。相信诚实是做人的基本道理,对坦荡正直的人心怀敬佩,愿意成为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对自己的生命有一种负责的态度,并愿意为之约束自己的言行,抵制不良的生活习惯。对生活怀有美好的向往与憧憬,面对困难和挫折不退缩,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能体验到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乐趣。  能力:在生活中能分辨是非,正确地面对错误,并能在教师帮助下调整自己的言行,做一个诚实的人,学会一些余人坦诚交往的方法,对不该做的事学会拒绝。学会如何正确面对与人交往中可能出现的冲突,以及一些避免和解决冲突的方法。面对生活中的挫折能调整自己的心态,并能尝试想办法加以解决。  知识:知道诚实守信是美德,敢于承认错误同样是诚实的一种表现。了解迷恋游戏机等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知道理解、体谅他人是解决和避免冲突、与人愉快相处的有效方法之一。懂得生活和学习中会有困难,失败是成功之母。 第二单元 温馨一家人  情感 态度 价值观:感受、体验家人对自己的关爱,愿意主动与家人沟通,尊重、孝敬老人。关心家庭生活,理解父母在家庭生活中所付出的心血,有承担家庭义务和责任的意识,初步形成合理的消费观。  能力:学会料理自己的生活,养成主动关心家人、孝敬父母长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的好习惯。初步学会统计家庭收支情况,合理消费,勤俭节约。学会一些与父母和家人沟通的办法。  知识:知道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也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了解家庭经济来源的多种形式,了解家庭生活中的必要开支。知道家庭生活中也要讲道德,要有家庭责任感。 第三单元 生活在集体中  情感 态度 价值观:感受与同学间的友爱之情,体验拥有朋友的快乐和团结合作带来的乐趣。关心集体,乐于参加集体活动,感受集体生活的快乐与美好。   能力:学会宽容地对待他人,能欣赏和发现朋友身上的优点,平等地与小伙伴合作交流。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做个讲文明、有教养的人。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管理,为班级生活出谋划策。  知识:知道朋友间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知道自己是集体的小主人,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懂得在一个集体中,只有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才能办好事情。知道集体处处有规则,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应该按规则办事。 第四单元 走向信息时代  情感 态度 价值观:感受信息技术对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作用,以及现代通信手段,各种传媒和多媒体网络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对各种信息手段怀有好奇心,并愿意在老师或家长的指导下学习、使用。懂得信息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要在充分享用它所提供的'便利时也能自觉遵守各种共同的规则。  能力:学会用电话、书信等现代通信方式与人交流。养成规范书写信件的习惯,注意通信、通话的文明礼仪,不私拆别人的信件和撕取别人信件上的邮票。遇到突发事情会正确拨打应急电话。能有节制第、有选择地收看电视节目和上网,不沉溺于看电视和玩网络游戏,自觉抵制、远离不健康的书报影视以及不健康的网站。能利用交往工具进行交流、沟通、合作,利用传媒、网络获取信息,初步养成看好书、读好报的生活习惯。   知识:了解邮政、电信、传媒、网络的基本功能,知道集邮是一项健康、高雅的活动。知道私拆他人信件是违法的行为。明白乱拨应急电话的后果。懂得传媒、网络是两把双刃剑,使用不当影响甚至防碍自己的健康成长。知道写信和打电话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学习,认识家乡的地理环境和人们的生活。   2、重视自学能力的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科学学习方法的选择。   3、了解各行各业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他们的劳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尊重并感谢他们。   4、了解多种文化的差异和丰富性,对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创造持尊重和欣赏的态度。 五、教学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掌握必备的知识。  2、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  3、创设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4、充实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5、拓展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及作者编写意图 六年级上册的课程编排很重视学生日益增强的道德素养与社会性的不断发展,较上册而言,在内容上更加向广度和深度推进。同时,抓住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社会积极性,和参与社会生活、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从学生现有的生活积累出发,切入一些较为复杂的社会生活的方面,充分调动学生利用已有的社会生活经验,分析问题,然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课文中涉及了有关成长过程中个性品质的形成、我与家庭的关系、如何做好集体的一员、信息社会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等话题,这些话题多具有一定的深度。为了使学生在面对这些学习主题的时候更加容易接受,选择的切入点都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 二、教材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成长的脚步》,第二单元《温馨一家人》,第三单元《生活在集体中》,第四单元《走向信息时代》。 三、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课程不应局限于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教学把社会生活化,把社会知识实际化,不仅使学生体会到社会与生活紧密联系,还使学生应用社会中学到得知识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生活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基于以上的课程性质和总目标,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延续了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的设计思路,课程的设置围绕学生的社会生活展开,并注意到儿童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及认知领域,将触角深到更加广阔而深远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课程总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品德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本册教材各单元目标 第一单元 成长的脚步  情感 态度 价值观:与人相处中尊重、体谅他人。相信诚实是做人的基本道理,对坦荡正直的人心怀敬佩,愿意成为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对自己的生命有一种负责的态度,并愿意为之约束自己的言行,抵制不良的生活习惯。对生活怀有美好的向往与憧憬,面对困难和挫折不退缩,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能体验到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乐趣。  能力:在生活中能分辨是非,正确地面对错误,并能在教师帮助下调整自己的言行,做一个诚实的人,学会一些余人坦诚交往的方法,对不该做的事学会拒绝。学会如何正确面对与人交往中可能出现的冲突,以及一些避免和解决冲突的方法。面对生活中的挫折能调整自己的心态,并能尝试想办法加以解决。  知识:知道诚实守信是美德,敢于承认错误同样是诚实的一种表现。了解迷恋游戏机等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知道理解、体谅他人是解决和避免冲突、与人愉快相处的有效方法之一。懂得生活和学习中会有困难,失败是成功之母。 第二单元 温馨一家人  情感 态度 价值观:感受、体验家人对自己的关爱,愿意主动与家人沟通,尊重、孝敬老人。关心家庭生活,理解父母在家庭生活中所付出的心血,有承

小学五年级品德教案 篇3

 主题目标:

1、知道六一是世界儿童的节日,体会到全社会对少年儿童的关心。

2、愿意参加各种形式的儿童节活动,并能与同伴分享节日的快乐。

3、能以自己的方式关注不同国家和地区儿童的生活,并表达对不幸儿童的关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调查、了解,能体会到自己的亲人和全社会对少年儿童的关心。

难点:通过收集到的信息,了解到生活在战争中和贫困中的孩子是多么的不幸,并能以不同的方式对不幸儿童表达关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儿歌激趣,引出课题

今天老师要送给同学们一首儿歌,你们要认真听,猜猜它描述的是什么节日?

课件出示儿歌:(六一儿童节)

你们喜欢六一儿童节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快乐的六一》一课。(板书课题)

二、我们的节日多快乐

师:同学们,前几天我们刚过完六一同学们玩得高兴吗?

生答:高兴

但是你们知道儿童节是怎么来的吗?

课件出示儿童节的来历。

师读。读后继续介绍:“六一儿童节是全世界儿童的节日。有一首歌是专门为它谱写的,叫《“六一”国际儿童节歌》,听说过吗?想听吗?”

播放乐曲《“六一”国际儿童节歌》。

师:听着这首动听的歌曲,不禁让老师想起了前几天我校过“六一”的情景,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些照片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课件出示图片,教师作讲解。

师:看了这些图片,是不是让你也想起了自己过“六一”时的情景呀!与小组同学说说你们是怎样过“六一”的?

师巡视指导。

学生自由汇报。

(小结:从同学们的言语中,表情中,老师可以看出同学们是多么喜欢“六一”。不管是在家,还是在学校,六一带给了我们很多快乐。(板书:快乐)

 三、社会的关爱

师:我们的节日是个快乐的节日,但我们的快乐离不开家人及社会对我们的关心与爱护。

课件出示图片。(也可以看书中的,此处是相同的)

从这些图片中你都看到了什么?

在小组内说一说,师参与其中。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师引导学生感受家人及社会对我们的关心。(相机板书:关心)

师:在我们身边,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家人及社会对我们的关心?

小组内说,全班交流。

预设:老师为我们排练“六一”节目,电视台在“六一”时为我们播放“六一”节目,公共场所的娱乐设施,为贫困学生捐款,家长“六一”时带我们买新衣服,出去玩等。

师:同学们,有这么多人关心我们少年儿童,你们觉得幸福吗?那我们该怎样做呢?(学生自由谈)

预设:好好学习,报答他们。

总结:同学们,正是因为有了这么多人对我们的关心,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快乐。(完成板书)因此,老师希望我们在欢度“六一”时,更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四、我们的祝福

世界各地的少年儿童是不是都和我们一样幸福、快乐呢?

生答:不是

那么他们的生活状况是什么样子的呢?我随机播放课件(有关生活在战争与贫困中的儿童的悲惨画面)

(学生通过对比感受到自己的生活是快乐的、幸福的,而生活在战争和贫困中的儿童是享受不到应有的快乐。)

我随机提出:“你想对这些苦难的孩子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让他们快乐吗?

而后让学生在教材xx页画一画写一写。

小学五年级品德教案 篇4

 一、活动目的

1、这部分内容介绍了学生家庭和学校附近的商业场所,

它们分别是菜市场、大型商场、专卖店、超市、文具店、新华书店、小卖部、农村集市、流动售货车和小货郎担,这样既考虑到了城市学生的实际需要,又照顾了农村学生的生活情况,是比较全面的。学生在对这些商业场所的特点进行认识时,除了知道买什么东西应该去什么地方外,还能了解一些以前未曾见过的商业场所,因而扩大了他们的知识面,也进一步增进了他们对社会的了解。

2、教师准备教材中的图片。

二、活动设计

1、谈话导课、揭示主题:

(1)教师板书、解释“购物场所”。

先出示课本图片认识,再让学生展示搜集到的购物场所的照片和名称,教师相机板书。

几种常见类型(可贴学生拍摄的照片)。

(2)衔接:多种多样(使板书齐全)

照片

(教师可把书中图片制成大图相机贴进去)

2、情况调查:了解购买能力。

教师举出几种商品名称,让学生回答出就近的哪个购物场所能买到。举例要多样,衣、食、文具等都要有。

三、情境创设、开展活动

教师谈话:家有人来做客,需购买以下物品:盐、烟、酒、肉、蔬菜、水果、拖鞋......

1、替小明说出到哪里购买,说明理由!

(活动中把要买物品制成卡片,每生一张,假如你就是小明,分别到哪里采购,把名称写在卡片反而,并想好理由)。

2、学生交流。

3、调查:

哪些商品需要到较远的购物场所购买!你建议在你家附近设置哪些商业场所,做个小小设计师,设置你家附近的购物场所!

 四、模拟拓展生活实践

把卡片带回家,看看你写的购物场所中,能否买到这些商品,并写上价格,带回来组成“购物角”。

小学五年级品德教案 篇5

1.师:同学们,自从我们学校创建校书香校园活动以来,我感到了学校有了一种浓浓的读书氛围,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是校园的什么角落,都能看见有同学捧着一本书在津津有味的读着、看着,能不能告诉老师和同学们,你都读了哪些书?

3.师:很多人找自己想看的书都会到图书馆去,那里是藏书的地方。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最早的图书馆在哪里吗?(多媒体:世界上最早的图书馆)

4.大家知道中国最早的图书馆出现在哪吗?

5.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明白在哪里可以找到自己需要的好书,指导关于图书馆的知识。】

1.师:前几天,老师带大家到学校的图书室去每人借了一本书,在借书时,遇到了什么问题吗?谁来说一说自己借书的经过?

3.师:如果你借到一本又脏又破的书,你会怎么想呢?

4.师:为了让大家都能看到干净整洁的书,能在安静的环境里看书,图书馆和学校的借阅室都定有“借阅规则”(出示借阅规则)。

5.师生共同学习借阅规则。

(1)读借阅规则。(2)这个借阅规则里面告诉我们应该遵守哪些规则?生自由发言。

6.小结:书籍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惜它,做文明小读者,自觉遵守有关的借阅规则。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知道图书馆借阅有规则,同学们在借阅时,要遵守规则;同时教育学生要爱护图书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明确借书时应该遵守的规则。】

1.师:同学们想一想,自己以前爱惜图书和及时归还图书做得怎样,哪些方面是遵守了这个规则,还有哪些规则没有遵守?

2.师:刚才同学们说到了自己有一些没有遵守借阅规则,做得不文明的地方。我们在读书时要注意做到什么呢?

3.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我建议大家来写一份倡议书,倡议大家都做一个文明的读书人,把你们刚才说到的要注意的地方都写进倡议书里。

4.分组制定倡议书。

5.交流各小组倡议书,综合各小组倡议书,制定一份班级倡议书。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遵守规则,通过写倡议书的活动,使学生行为与认知、情感的统一。】

1.师:大家都知道了要爱惜书,并且知道了以后怎么对待图书,我们班级图书角破烂的书,该怎么办,谁能出出主意。

2.分小组动手修补图书。

3.对学生修补的图书,进行评比。

4.小结:希望以后大家看到这样破旧的图书都能把它修不好。

小学五年级品德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交通规则要遵守”这一主题设计了“放大镜”和“没有秩序就没有安全”两个活动内容。

“放大镜”通过一幅图画展示了交通规则的有关常识以及交通规则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没有秩序就没有安全”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体验没有交通秩序就没有安全。

 认知目标:

懂得交通规则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懂得在现代社会中每个公民都要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情感目标:

深感遵守交通法规的必要性,从而产生一种义务感。愿意按交通法规约束自己的行为,对不遵守交通法规的行为感到不满。

 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的步骤和信息处理的方法,逐步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放大镜。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看图和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了解身边的交通秩序现状,明白什么是遵守交通法规的行为、什么是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

 教学重点:

使学生具有基本的交通秩序意识,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

 教学准备:

课前安排学生观察上学路的交通秩序。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课

1、(放录音:在繁华热闹的大街上,人们的喧哗声、汽车的喇叭声、摩托车的启动声、自行车的铃声……汽车的急刹车声和人的惨叫声)提问:马路上发生了什么事?

2、出示“触目惊心”的数字。

全世界每年有50多万人在车轮下丧生,1300多万人受伤致残。这就是说,平均就有1人死于车祸,每一秒钟有4人囚车祸受伤致残。我国每年有7万多人死于车祸,相当于每天从天上掉下一架大型客机。

3、从这例惨痛的事故和这组数字中,你想到了什么?

二、活动过程

活动一安全小博士。

1、什么是交通规则?

2、你知道哪些交通规则?

活动二我会过马路。

1、找一找。

在图中找找谁遵守了交通规则,谁没有遵守?你想对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人说些什么?

2、说一说。

你身边的交通秩序怎么样?上学路上你是怎样遵守交通规则的?

3、演一演。

(1)设置过马路场景,学生分别饰演行人、小学生过马路。

(2)评一评他们是否遵守了交通规则。

三、布置任务

开展一次“小记者在行动”活动。从报纸、杂志中查找,或去走访交警叔叔,了解近两年发生交通事故的事例。

四、活动总结

人人遵守交通规则,交通安全才有保障。在校外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见到同学有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应该批评、劝阻。

 第二课时

没有秩序就没有安全。

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调查活动,体验没有交通秩序就没有安全,逐步培养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使他们逐渐养成交通安全行为。

教学重点:

理解制定交通法规的必要性。

教学设计:

活动一交流调查情况

小组交流调查报告,选出代表说说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活动二看图谈感受

观察图片,说说没有秩序的交通,会是怎样的?

活动三警钟长鸣

通过听故事、看数据认识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1、公安部交管局提供的数字表明,20xx年上半年中国各类事故中,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76.3%。每10位交通事故死亡者中,至少1人是儿童。交通意外伤害已经成为儿童意外伤害的“第一杀手”。

2、20xx年上半年,乌鲁木齐市首府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62起,造成93人死亡,333人受伤,与去年同期相比,死亡人数上升50%。据了解,超速行驶、超员载客、疲劳驾驶成为引发交通事故的最主要原因。

3、20xx年8月份,广州市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626宗,死亡118人,平均每天死亡4人,经济损失206.83万元。行人是死亡车祸的第四位“作俑者”,一月内造成17人殒命。

4、课本xx页资料卡。

小组讨论:没有秩序的交通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或者严重后果?

总结

遵守交通法规不是为了给交通警看的,而是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因此,不论交通警在与不在,都应该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了解交通违法行为带来的危害,让学生明白交通违法会危害自己和他人,会给国家和集体的财产带来损害。从而提高他们遵守交通法规的自觉性。

教学设计:

活动一小小交通监督员

1、你认为插图中同学的做法对吗?说说理由。

2、在城市过马路可以走人行横道、天桥或地下通道,在农村有的公路上没有人行横道该怎样安全过马路呢?(请学生当场演示)

3、爱看书的小红连走路的时间也不放过,你同意这样的做法吗?如果你在她的身边会怎样做呢?

活动二交通法规小测验

1、过马路走人行道,( )灯亮了才能过。

2、没有人行道的靠( )行走。

3、通过有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应当按照( )指示通行;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时,应当在确认( )后通过。

4、如果红灯亮时没有车,“我”能不能过?

总结

交通安全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同学们为了防止受伤害,珍惜宝贵的生命,老师希望每个同学都成为注意交通安全的小模范。

小学五年级品德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体会到全社会对少年儿童的关心;愿意参加各种形式的儿童节活动,并能与同伴分享节日的快乐。

行为与习惯:以自己的方式关注不同国家和地区儿童的生活,并表达对不幸儿童的同情。

知识与技能:知道“六一”是世界儿童的节日,全社会的人们都关心少年儿童快乐成长。

过程与方法: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用不同的方式了解社会对少年儿童的关爱。

 教学重点

知道“六一”是国际儿童的节日,体会亲人和全社会对少年儿童的关心。

教学难点

愿意参加各种形式的儿童节活动,并能与同伴分享节日的快乐。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收集有关“六一”儿童节的歌曲、诗歌;不同国家和地区儿童的生活图片或视频,特别是有关生活在战争和贫困地区儿童的图片等资料。

学生准备:收集整理儿童节前后关于庆祝“六一的报道、广告、标语等,有条件的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媒体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儿童节的趣闻和其它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完成话题“我们的节日”“让我们关注”的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

活动一、快乐的节日

1、创设情境、音乐导入:[播放音频:快乐的节日]

今天我们上课一起来谈论一个新的话题“六一国际儿童节”。(板书:六一)

2、谈话:六一是国际儿童节,那么我国的小朋友是怎么过六一的呢?老师找到了一组图片,大家一起来看一看。[出示图片:我们的节日]

3、提问:你的“六一”儿童节是怎样度过的?最快乐的一件事是什么?当时有什么感受?

4、小结:六一是我们儿童的节日,在六一儿童节的时候我们非常的快乐。

5、提问:今年的六一儿童节你想怎样过?

6、小结:通过大家的发言,老师感受到同学们对六一儿童节的喜爱。“六一”儿童节是我们少年儿童的节日,我们真快乐。

活动二、社会的关爱

1、提问:下面老师带来了一组同学们过六一的照片,大家看看通过照片你了解到了什么?[出示图片:社会的关心]

2、提问:国家领导人那么忙,还要和小朋友一起过六一儿童节,社会上有那么多人关心我们少年儿童,为什么呢?你还知道哪些社会关心爱护儿童的事例?

小结: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对少年儿童非常的关爱。(板书:社会的关爱)就像这首歌里唱到的,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里花朵真鲜艳,和暖的阳光照耀着我们,每个人脸上都笑开颜。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唱一唱。

[播放动画:娃哈哈]

3、提问:同学们了解其他国家的孩子是怎么过儿童节的吗?老师也找到了一些图片,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吧。[出示图片:世界儿童是一家]

教师出示图片(世界儿童是一家)

学生把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展示汇报。

4、提问:通过刚才的展示,你感受到了什么?

5、小结:不同国家的儿童节都包含着长辈们对儿童的关心和美好的期待。全世界的儿童像春天里的小苗,在爱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活动三、我们的祝福

1、谈话:也有一些儿童他们生活在战争中,或者生活在贫困的地方,他们会不会像我们一样有快乐的六一呢?我们一起看一看。[出示图片:生活在战争贫穷饥饿中的儿童]

2、提问:看着这组照片,你有什么感受?想对这些小朋友说些什么?

3、谈话:让我们把对他们的祝福写出来,画出来,把我们的爱心传递给他们。呈现素材:[播放课件:爱心传递]

(板书:爱心传递)

板书设计

快乐的“六一”

社会的关爱

爱心传递

小学五年级品德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知道社区人包括在社区里生活的人和在社区里工作的人。

2、认识社区干部、民警和社区里的其他劳动者,体会他们工作的辛苦。

3、了解发生在社区里的故事,感受社区干部的高尚情怀。

4、培养学生的公德意识,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

5、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认识社区干部、民警和社区里的其他劳动者,体会他们劳动的辛苦。

2、了解发生在社区里里的故事,感受社区干部的高尚情怀。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公德意识,尊重别人的劳动。

学生准备:

1、采访自己所在社区的一位劳动者,观察、了解他的工作,并拍下他的照片。

2、搜集辩论资料。

3、有关垃圾分类处理的专访和调查,完成调查表。

课时目标:

1、知道社区人包括在社区里生活的人和在社区里工作的人。

2、认识社区干部体会他们工作的辛苦。

3、了解发生在社区里的故事,感受社区干部的高尚情怀。

4、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教师展示社区早晨的资料,教师导语:社区的一天开始了……待学生看完,老师提问:看了这段视频你们想说什么呀?

2、学生自由发言。

3、教师小结:社区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老人们在晨练,大人们去上班,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去学。我们共同生活在一个社区,社区就是我们的大“家”。这儿居住着许多人,还有很多人在为社工作,他们都是——可爱的社区人(揭示课题)。

1、在我们的社区里,为了使人们生活得更方便、更安全、更舒适,有许多人在默默为社区工作他们辛勤地劳动着……

2、猜一猜:出示照片《忙碌的身影》,他们是社区什么干部呢?结合照片播放录音绍,并出示文字。

3、观看录像《采访社区干部》,教师提问:我们的社区里,除了这些干部,你知道有哪些干部

三、故事交流,感受情怀

3、我们生活的社区也有很多许多这样的好干部,请你也来夸一夸!

1、随着社区建设的不断完善,社区承担起越来越多的工作。当前,我们小学生午间和下午放学后家里常常没人照看,都是由学校来承担的,那么,这些管理工作是否也可以由社区来承担呢?(出示辩题)

2、组织学生按观点分成两队。两队围绕自己的观点自由讨论,组织相关材料。两队各派代表发言,其余同学可以为自己一方补充,并阐述理由。

课时目标:

1、培养学生的公德意识,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

2、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认识社区里民警和的其他劳动者,体会他们劳动的辛苦。

1、社区里,除了社区干部,还有许多的劳动者为我们的社区付出了辛勤的劳动。请大家看一段录像(播放社区清洁工工作的视频)。

2、请学生说说感受。

3、前段时间,同学们采访了不少社区劳动者,请你来介绍一下他每天要做些什么?是怎么做的?并谈谈你的感受。

4、小组讨论:在社区里,有了这些社区劳动者,给我们的社区生活带来了什么便利呢?

5、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尊重社区劳动者的劳动呢?学生自由说。

6、记一记,让我们记住这些普通的社区劳动者吧!出示“领奖台”,教师引导、帮助学生一起完成。(在《劳动最光荣》的音乐声中)

1、教师先让同学自由组合,扮演社区普通劳动者,在班级这个模拟社区里为大家服务,让其余学生去体验他们的服务,感受他们的辛勤劳动。

2、学生小记者适时对参加扮演社区普通劳动者的同学进行采访,让他们说说当一名普通劳动者的感受。

2、请你来说说,你从社区主任那里了解到他们将采取哪些措施来实现所在社区内的垃圾分类回收?

3、请你来谈谈你所在社区的垃圾处理现状。

4、说一说,你对社区垃圾分类回收有什么建议?

5、教师小结:垃圾分类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既省下了土地,又避免了填埋或焚烧所产生的污染,还可以变废为宝呢!

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展开关于垃圾分类处理的相关班队活动,并组织对外宣传活动。

小学五年级品德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了解安全常识,熟悉常见的交通安全标志能够安全上学。

2.发展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

活动准备

学生:搜集了解常见的交通标志,并观察自己上学路上的交通情况。

教师:一段“上学路上”的录象;制作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牌及表演用的头饰。

 活动过程

一、录象导入,激发兴趣

1.小朋友,今天,我们也来当当“小交警”,大家高兴吗?

2.“小交警”正式执行任务了。我们来看看这些“小交警”做得对不对。(播放录象,让学生进行评价)

2.在上学、回家的路上,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二、联系实际,明理导行

1.你们平时是怎么,上学回家的?能跟大家说一说吗?

2.你能把你的“上学、回家路线图”画出来吗?请在容易发生危险的地方做个记号!

3.交流各自的路线图。

(教师适时提出问题,请学生说出排除危险的办法。)

4.大家的表现真不错,交警叔叔特意送来一首儿歌鼓励大家。

小朋友,记心上,

马路不是游戏场。

行人要走人行道,

马路中间不乱跑。

三、认识标志,加深理解

1.你们认识这些标志吗?

2.在马路上,我们遇到不认识的标志该怎么办呢?农村马路上一般没有交通标志,怎么过马路呢?

3.请大家拿出自己搜集到的交通标志去考考你的小伙伴吧。要对他说的答案作出判断哦。说对了,表扬他;说得不对,你教他。

(学生下位活动。)

4.在你的“路线图”上画上交通标志吧。

(学生动手,小组交流。)

5.红绿灯,像哨兵,下命令,大家听!(教师手持红绿灯指示牌,学生回答并做动作。)

师:绿灯亮——

学生:向前行!

师:红灯亮——

学生:停一停!

 四、情景表演,巩固深化

1.生活中我们经常要过马路,怎样才能安全过马路呢?让我们来玩一个过马路的游戏吧。

2.请各小组自由分配角色,合作演一演。

3.小朋友的表现老师非常满意,下课的时间要到了,老师希望大家每天都能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

小学五年级品德教案 篇10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喜欢读书,愿意和好书交朋友,感受读书带来的快乐。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一些读书的方法,并养成喜欢读书的好习惯。

知识目标:知道阅读好书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有利于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

帮助学生理解读书的意义,,寻找读书的快乐。

指导学生阅读适合自己的课外书籍,并感受读书的乐趣。

教师准备:多媒体(故事录音、从古到今的书籍、世界最早图书馆资料等);学校图书室《借阅规则》

学生准备:收集自己熟悉的名人爱读书的故事、读书的名人名言;收集看书、看电视的优缺点;中国最早的图书馆资料;到图书馆图书室调查图书损坏情况。

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27-P29页内容,话题为“我爱读书”。

第二课时完成教材P30-P32页内容,话题为“我会读书”。

第三课时完成教材P33-P34页内容,话题为“好书在哪里”。 教学过程

1.师: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它既是我的朋友,也是你们的朋友,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师拿出课外书。

3.师:古往今来有很多伟大的人都很爱读书,今天老师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陈毅爷爷小时候爱读书的故事。(多媒体播放录音)

4.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吗?学生自由发言。

5.师:大家平时也读过课外书,你有过读书入迷的经历吗,在小组里讲给大家听听。

6.全班反馈。

7.师:读好书可以使我们认识很多高尚、有智慧的朋友,也让我们感受到许多快乐。课前同学们都收集了名人爱读书的故事,我们来开个故事会,把你收集到的名人读书的故事讲给大家听一听。学生讲故事。

8.师:听了这些故事,你最敬佩谁,说说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生自由发言

【设计意图:通过讲述名人爱读书的故事,以及交流我们身边爱读书的事例,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书就是我们身边的朋友,每一个小朋友都应该以与书交朋友而感到骄傲、自豪,让学生对书产生一种亲切感!】

1. 师:俄国文学家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能使我们知古今、炼心智,培养我们开阔的胸怀。

3.师:刚才同学们都说了自己喜欢读的书,请大家把其中你最喜欢读的一本书在小组中介绍一下。

(1)游戏:猜一猜(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自己最喜欢看的一本书。)

(2)选取一个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书籍内容,分角色将书中精彩片断进行表演或朗诵.

5.小结:读书不仅使我们获得了知识,还给我们带来了快乐!

【设计意图:此活动旨在让学生感受读书中获得的收获,以及读书带来的快乐,激发学生爱读书的情感。】

1.师:刚才同学们都介绍了自己看过的好书,怎样才能让大家都读到好书呢?你有什么办法吗?

2.师:大家说的办法都不错,可是有的同学认为现在家里有电脑、电视,获取知识非常方便。就不用看书了,有问题可以直接在电脑上找^解答。课前同学们都收集了看书、看电视的各自特点和优劣,今天我们就这一话题开展讨论。

3.小结:读书、看电视各有好处,我们要合理安排看电视、读书的时间,多读书,读好书,从书中获得更多营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明白好书是要与大家分享的,知道读书的途径有很多,读书的过程是独一无二的,读书是电视、电脑不可取代的。】板书设计

小学五年级品德教案 篇11

给予的快乐

当我们做了对他人和社会有益的事情时,我们就给了他人一种爱心、一种希望同时我们自身也获得了快乐。

活动五:给予的快乐

1.课前,我让大家完成调查:你做过对他人和社会有益的事情吗?假如有,是什么事情?你的感觉怎样呢?(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1)我给邻居王奶奶,提过热水瓶。(奶奶谢谢我,我心里感到美滋滋的,能够协助她。)

(2)在公共汽车上,我给老爷爷让座。(老爷爷说我是个雷锋似的好少年。

2.出示教材,引导学生考虑:为什么这些人感到快乐?

因为他们给了他人快乐,一份快乐给了他人,就变成了两份快乐了。

3.让我们读读高尔基写给他儿子的信,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给”永远比“拿”愉快。?(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活动六:有感快乐

让我们来做个学习总结:用一句话,或一个比喻说说自身对快乐的理解。

什么是快乐?

学生自由发言

小学五年级品德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1、知道讲诚信就是说话真实,待人真诚,说到做到。知道诚信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重要意义。

2、对不诚不信的行为表现出不满和愤怒,对自己的失信感到内疚和自责。愿意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愿意为建造诚信社会尽力。

3、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做到说话真实,待人真诚,说到做到。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懂得做人要诚实守信。

2、让学生知道言而无信的人会给对方带来不悦,失去别人的信任。

3、通过交流,感知诚信的内涵,愿意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相关的故事和格言。

2、老师准备课件创设情境。

课时划分:3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待人真诚,言而有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维系现代社会的纽带。我们身边有很多很多诚信的人,这节课我们来谈谈什么样的人是信得过的人?教师板书:我信得过

二、课件演示教材提供的场景,学生观看

看了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师小结引入下一环节:是啊,刚才你们看到的小朋友都是值得我们信任的人,那么在你的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人吧。

三、互动讨论,交流,理解诚信的内涵

1、说一说:回忆在自己的交往的人当中,谁是自己是信任的人?举例说说为什么值得你信任。

引导学生说出信任的原因多样化:比如坦率、有借有还、说话算话、诚实、不撒谎……

涉及的人可以是学校里的同学、老师、父母、亲朋好友等。

2、填一填:通过提供的范例和讨论,完成表格填写。

我信得过的人:xxx。

我信任他的原因:xxx。

3、小组内交流,教师参与其中。

4、全班汇报:相机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明白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一个值得别人信任的人。

5、小结,理解信任的内涵。

诚信:即诚实守信,诚实就是说话真实,待人真诚;守信就是信守诺言,说到做到。

6、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诚信的内涵的?

四、自我反思

1、我是一个能得到别人信任的人吗?

2、反思: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不好?如何改进?体会待人真诚才能取信于人的道理。

五、总结

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值得别人信任的人?

板书设计:我信得过他的是: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谁能说说诚信是什么意思?它都包含了哪些含义?

2、教师导语:要是有人不诚不信,你的感受如何呀?我们进入这节课的话题《当朋友失信时》。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讨论

在生活中,我们有时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人对你说了一些话,事后发现是假的;有些人向你做了承诺,可是没有兑现;有的人当面说你的好话,可是背后……每当遇到这样的事,你的感受是怎样的呢?

1、请几名同学模拟表演,然后各抒己见,说出自己的想法来。(让大家感受由于一些人对自己不讲诚信,给自己带来的不快和伤害。)

2、活动:悄悄话信箱

A、把你遇到的类似的事情和当时自己的心情以及由此产生的对这个人的看法写出来,不写姓名,放进“悄悄话”信箱。(悄悄话,要注意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只是让学生讨论事实,不要点出人名,不给有过不诚信行为的学生造成心理压力。)

B、指名随机抽取一份悄悄话读一读,然后谈谈自己从中受到的启发。其余同学比照自己,看看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引起学生对自己遇到的不诚不信对待的共鸣;引起学生对自己不诚不信的言行的反思,从而获得“己所不欲,勿施与人”体会。)

C、教师随机抽取阅读,谈自己的心情和感受。相机送出对同学们的“悄悄话”,并板书。

三、课堂小结

1、通过刚才的活动你有什么感受?

2、“诚信”重要吗?自己应该怎么做?

四、课外阅读

找一找古今中外的名人有关“诚信”的故事或者格言读一读,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板书设计:朋友失信当时

悄悄话:诚信是人不可缺少的东西。

 第三课时

一、揭示主题

这里是诚信的乐园,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没有猜疑,没有欺骗,人与人之间互相信任,真诚相待。来,快进入“诚信乐园”吧!

二、启发想象

请大家展开你们想象的翅膀,描绘生活在一个人人讲诚信的“诚信乐园”里,人们之间会怎样的生活和交往?

想像人们生活充满乐欢笑;大家互相帮助,团结向上;到处是鲜花和笑脸……(通过学生的交流,使学生对“诚信乐园”产生向往之情。)

三、小组交流讨论

1、怎样做才是讲诚信?具备什么条件才能走进“诚信乐园”?

2、小组选出代表汇报,全班共同拟订进入“诚信乐园”的条件。

 四、反思行为

只有诚实守信的人才能进入“诚信乐园“,我们就从一点一滴做起,努力做个诚实守信的人。你觉得自己能进入“诚信乐园”吗?哪些条件还不具备?以后怎么做?

生汇报:例:答应的事情,我会……

五、制作诚信卡

1、根据入园条件,想一想自己是否能进入“诚信乐园”,并根据自己的情况,每人制作一张“诚信卡”,在上面写上自己的承诺。

2、在班上展示,介绍自己制作的“诚信卡”。

六、拓展延伸

每天查一查自己的承诺是不是做到了,并把自己履行的情况记录在卡上。每周末,凭着这张卡进入“诚信乐园”的人,都将被授予“诚信园民”的称号。

新课标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计划


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新学期,教师如何制定第二学期思品教学计划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新课标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计划,欢迎阅读。

新课标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计划篇一

一、工作理念:

工作着是快乐的、幸福的。工作中,一切从学生角度出发,以人为本,尊重差异,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实现生命化教学。教学中,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基础,多种方式综合呈现学习内容;寓品德教育于学习活动中,注重体验和感悟;发挥整体育人功能,以学生直接参与的多样化的活动为主要呈现形式,力争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化,活动生活化;注重活动指导,寓评价于活动中,注重个性评价。

二、教育教学方面:

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带着一颗爱心去工作,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上课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一)、课程特点:

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把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和内容标准四个方面的要求相互联系、互相贯通、整体呈现在主题单元中,体现综合性,注重生活性。教学活动内容从课堂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生活的其他空间。让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获得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实现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二)、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方面的培养:

(1)乐于助人,爱家乡、爱祖国。

(2)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3)自信、诚实、求上进。

2、行为与习惯方面的培养:

(1)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

(2)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3、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培养:

(1)、掌握一些自己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2)、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社会常识。

4、过程与方法方面的培养:

(1)、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三)、教学措施:

1、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注意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在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帮助儿童展开活动。

2、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通过学生适宜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形式,通过学生直接参与活动的方式,实现自我的,主动的教育过程,将道德认识转化为学生自觉的道德行为教学活动中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3、教学活动要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4、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的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四)、教学活动形式:

讨论,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操作性、实践性活动,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习,讲故事,讲授等形式。

新课标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计划篇二

教材分析:

教材主要以儿童生活的空间线索安排活动主题,形成灵活、有序发展的主题序列。在教育活动目标与内容的分布上考虑综合,内在联系、均衡、贯穿与螺旋上升和年级的侧重点。

二年级的特点是:学会关心、学会负责、学会探究,热爱科学,形成良好的习惯和行为。

教学策略:

生活体验式教学策略:

课前体验,初步感悟----课中体验,深化感悟---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问题探究式教学策略:

1.课前初探

2.课中深究

(1)汇报展示,合作探究

(2)感悟深化,提升认识

(3)生成问题,拓展延伸

3.课后实践

课标对本学科本册的要求:

⑴、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问题时,愿意自己解决,并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愿意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⑵、从儿童的生活出发,从不同角度引导孩子关心和爱护同伴,尊敬和关心老人,同情和帮助残疾人,体验助人之乐。

⑶、通过教学内容的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将学生引入到发现与研究的快乐之中。通过发现、研究、展示等环节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学态度、合作意识。

⑷、首先通过对祖国的了解来体验祖国妈妈的可亲、可敬、可爱,然后通过国旗、国歌、国徽的礼仪教育等引导学生把爱国情感落实到行动中,贯彻在日常生活中,再更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人民英雄,崇敬人民英雄,从而深化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祖国妈妈的可爱、伟大,人民英雄的可歌可泣,自己与祖国的血脉相连,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⑸、通过教学活动,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儿童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收获的愉悦,激发儿童努力实现自己的生活目标。

教学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教学重难点:

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问题时,愿意自己解决,并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愿意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从儿童的生活出发,从不同角度引导孩子关心和爱护同伴,尊敬和关心老人,同情和帮助残疾人,体验助人之乐。

引导学生学科学、爱科学

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祖国妈妈的可爱、伟大,人民英雄的可歌可泣,自己与祖国的血脉相连,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通过教学活动,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儿童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收获的愉悦,激发儿童努力实现自己的生活目标。

教学措施

1、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创设宽松、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

2、尊重学生的差异,关注边缘儿童,对学生进行开放性的、发展性的、鼓励性的评价,帮助他们感受成长的愉悦。

下一页更多精彩新课标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计划

3、与学生平等对话,倾听他们的需要。

4、尊重学生的体验和判断。

改进教学思路:

1、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注意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在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帮助儿童展开活动。

2、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通过学生适宜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形式,通过学生直接参与活动的方式,实现自我的,主动的教育过程,将道德认识转化为学生自觉的道德行为教学活动中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3、教学活动要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4、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的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新课标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计划篇三

一、教材的主要特点

1、使教材成为与儿童进行对话、需要进行创造的文本。在本册教材的扉页上写了给小朋友的话,一开始就与小朋友建立起一种我你之间的对话关系。在对话中文本中的儿童或小动物不断地向现实中的儿童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学生为了要理解、回答这些问题,就必须理解教科书给出的准备性知识,同时,也必须对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反思和整理。通过这种对话,学生的思想观点和认识与教科书的思想观点和认识不断融合。正是在这种融合中,现实中的儿童进行着自主建构,生成新的认识。教材中留有许多空白利于对话中的儿童表达思想和感情以及创造活动。

2、教材编排遵循的是生活的逻辑。与儿童生活密切联系的德育,才能引起孩子的共鸣,深入孩子的心灵,激发孩子学习探讨的渴望和积极性,才能提高德育的实效,让孩子终生受益。教材就是根据儿童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生成活动主题。在生活事件的选取上(1)注意普通的生活事件为主,兼顾非日常的生活事件如:我来试试看、我不胆小、我不任性、我的好习惯等都是基于儿童日常声的普通事件加工编排的。而课文生日快乐、快乐的国庆节、红领巾的节日等则是根据非日常生活事件编排的,然而这些节日在时间上和生活中的纪念日接近,意在将这些非日常生活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事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注意学生生活圈的逐渐扩展。在品德与生活教材的编排上由一年级的儿童与自我、儿童与家庭扩展到二年级的儿童与集体、儿童与国家(快乐的国庆节)另外在教材中儿童能感受到四季的变化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让孩子的生活与大自然交融在一起,综合性和趣味性都很强。(3)注重和突出基础性文明行为习惯和良好意志品格的教育。如本册教材的第三单元成长乐园我来试试看、我不胆小、我不任性、我的好习惯就是为了注重和突出基础性文明行为习惯和良好意志品格的教育,为培养儿童成为讲文明、懂礼貌、有教养、会做人的公民奠定基础。(4)教材营造的文化是儿童文化,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活动性。

二、教材各单元编排思路

第一单元学做文明人,安排了《家里来了客》、《我随爸爸去做客》、《我跟妈妈看演出》、《我会打电话看电视》4个主题活动,计7课时。从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两个层面引导孩子认识待客、做客、观看演出、打电话、看电视也必须有文明的举止和习惯,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基础,体现本课程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这一核心。

第二单元春姐姐的脚步。本单元以儿童在春天里的活动为主线,安排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在明媚的春光中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在看一看、说一说、唱一唱、做一做、画一画的过程中探索自然的奥秘,体验生活的情趣。让儿童在活动和游戏中激发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爱生活之情。

第三单元我的兴趣爱好。本单元设计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游戏快乐多》、《我与小动物》、《我最爱读的书》4个主题活动。这四个活动从多角度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从而使他们对生活、对学习充满热情,对许多问题产生浓厚兴趣,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初步形成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态度。

第四单元我长大了。孩子们上小学后,《品德与生活》就伴随着孩子们一块儿成长。经历了近两年的听故事、做游戏、爱生活、长知识、学做人等一系列的学校教育,他们长大了。他们享受快乐,懂得自信,学习自理,并渴望有新的生活目标。本单元以我长大了为主题,依据二年级孩子的特点:做事拖拉、没有计划性为切入点,编排了《做事不拖拉》、《我会安排一天的生活》、《成长记录袋》、《更上一层楼》4个主题活动。这四个主题活动,走进孩子们中间,和他们谈话,叫他们体验,分享他们进步的快乐,并和他们一起放飞自己的理想和心愿。

三、教学建议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4、充实教学内容

教科书是一种活性因子,它应激活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5、拓展教学空间

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为此,鼓励教师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6、加强道德行为的教育。

品德课进行改革其初衷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改进和加强品德教育,要增强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课标也以培养品德良好的儿童和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目标。《品德与生活》课的品德教育不是有关道德的知识或道德方面的观念,而是要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引导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强化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训练;加强情感教学,充分利用情感的推动作用,促进学生认知的内化和良好行为的形成;注重教材的螺旋重复,使学生在不断深化、重复的教学过程中认知得到强化,良好行为习惯得到养成。

7、提倡生活化的评价。

《品德与生活》课标明确提出了人性化、生活化的评价。评价应是人与人互动交流的过程,可以成为教师、学生甚至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评价本身也应具有教育意义,发挥教育功能,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可以是评价的一部分,利用评价对学生的成就进行鼓励,对不足提出改进的建议,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